美章网 精品范文 国际贸易理论文范文

国际贸易理论文范文

国际贸易理论文

国际贸易理论文范文第1篇

一、战后国际贸易格局的新变化

战后特别是六十年代以来,国际贸易格局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比重迅速上升;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部分;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工业国传统的“出口制成品,进口初级产品”的贸易形势逐渐变化,出现了大量的同一产业内既有出口又有进口的产业内贸易;跨国公司空前发展,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成为工业国总贸易量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针对国际贸易格局的新变化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反思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指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是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核心内容,以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基础,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以比较优势为基础进行自由贸易,可以实现贸易双方的利益双赢。因此其主要在于解释产业间贸易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垂直分工与贸易。所以不能或不完全能解释国际贸易中的新变化,必然会引起对传统贸易理论局限性的重新思考:

首先,传统贸易理论是以国家之间的差异和要素禀赋的差异来解释贸易,强调国家间的相似性与贸易量之间的反向关系,即国家间差异越大,产生贸易的可能性越大,即贸易更多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显然不能解释二战后要素禀赋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一事实。其次,传统贸易理论认为各国应当按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进行生产与贸易,即所交换的应当是要素密集度不同的产品,应当是产业间的贸易。然而,实际的贸易构成中却包括大量的要素密集度相似的同一产业内的双向贸易,即产业内贸易。此外,当人们将注意力转向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及由此引起的公司内贸易时,就会进一步发现传统理论的不适应性,期望有一种考虑了公司行为的贸易理论。

因此,为了能对国际贸易的新变化做出科学的解释,需要对传统贸易理论进行补充与发展,促成了新贸易理论的产生。

三、新贸易理论的产生与假设前提

新贸易理论主要是指二战结束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解释新的贸易现象而产生的一系列国际贸易理论学说。其主要代表人物包括迪可西特、克鲁格曼、赫尔普曼、斯宾塞和布兰德等。其中最主要代表人物是克鲁格曼。以下对其假设前提进行介绍。

传统贸易理论是古典经济学的产物,是以一些严密的理论假设为基础的,主要包括: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各国的需求偏好相似且不变、模型分析的是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要素,即2×2×2模型。但新贸易理论认为正是这些前提不符合当今社会经济生活,使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现实。应当放宽并建立更符合现实的前提假设:

1、引入产业组织理论,市场结构假设转变为更符现实的不完全竞争。

2、规模报酬不再是不变的,而是递增的。

3、传统的2×2×2贸易模型过于简单化,新贸易理论改为J×N×M模型。

4、放弃赫克歇尔-俄林关于贸易国在获得生产技术方面具有相同可能性的假定,研究不同国家获得技术的可能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在建立了更符合实际的前提假设后,打破传统贸易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这两个关键假设后,为解释贸易动因与贸易基础开辟了新的源泉,新贸易理论得以发展壮大。

四、新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1、新贸易理论对贸易动因与贸易基础的解释

产业内贸易、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分工与贸易的迅速增长成为当今国际贸易的主要现象,新贸易理论认为这是因为产生国际贸易的动因与基础发生了变化,不再仅仅是因为技术和要素禀赋的差异带来了贸易。新贸易理论从供给、需求、技术差距论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国际贸易的动因与基础。

(1)从供给角度:揭示了规模经济性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企业的垄断竞争行为成为贸易产生的重要动因与基础。1977年,迪克希特和斯蒂格利茨建立的D-S模型,阐述了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消费者需求多样化和企业生产规模经济的两难冲突问题。在具有规模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倾向于扩大生产规模,对生产者来说,产品差别越少越好;而消费者则要求产品要具有多样性,即产品差异。国际贸易可以解决这一矛盾:各国专业化大规模生产具有某一方面差异的同种产品并进行贸易,既利用了规模经济性获得比较优势,又满足了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需求。

克鲁格曼看到了D-S模型解释贸易问题的潜力,首先将它应用到国际贸易分析中,建立了规模经济理论,即一个由规模经济引致贸易的模型。通过采用张伯伦垄断竞争分析方法,得出结论为:贸易并不需要是技术或要素禀赋差异的结果,而可能仅仅是扩大市场和获取规模经济的一种途径。国际贸易的意义就在于能够形成一个一体化的世界市场,厂商可以打破单一狭小的国内市场限制,在世界范围内扩大产品销售市场,并从别国进口其它差异性产品,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综上所述,关于贸易发生的原因,新贸易理论从供给角度分析,认为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规模经济就成了引起专业化与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因。即使各国的偏好、技术和要素禀赋都一致的情况下,也会产生差异产品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并且国家间的差异越大,产业间的贸易量就越大,而国家间越相似,产业内的贸易量就越大。

(2)新贸易理论还强调需求因素对贸易产生和贸易结构的影响。从需求角度进行探索,填补了贸易动因研究视角上的一大空白。瑞典经济学家林德提出的代表性需求理论,将需求与产品差异结合起来解释了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他指出,一国平均的收入水平或者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就是一国的代表性需求。生产者只有专门生产代表此水平的商品才有可能达到规模经济,因此,一国应集中生产本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出口该产品,并从与本国收入水平相似的其他国家进口相似产品,以满足本国其他收入水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该贸易理论表明,规模经济容易在各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上产生,因此收入水平越相似,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越多。

(3)技术差距论以不同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为分析前提,认为技术差距和模仿时滞决定了现实的贸易格局。1959年,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运用技术创新理论修正了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提出了技术差距理论。该理论在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时,即是著名的生命周期理论。同时也可解释发达国家之间贸易:即使两个发达国家在技术开发方面具有相同的能力,所开发出的技术与产品仍会有差异,从而促成国际贸易的产生。因此技术水平接近的国家会因为追求产品的差异性而产生贸易。从而解释了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

2、在贸易政策方面,两个论点——利润转移论和外部经济的提出

传统的贸易理论是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框架下,完全竞争市场是最具效率的市场,任何干预只会带来效率损失。因此传统贸易理论强调自由贸易的重要性。

新贸易理论则认为现实中市场的有效性就值得怀疑。因此提出了两个干预贸易的论点-利润转移论和外部经济论,在此基础上提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外部经济论认为,一些具有技术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可以通过知识外溢为其他部门带来收益,即产生了有益的外部经济性。政府则应该对这些产业进行扶持,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以上述两种理论为基础,新贸易理论提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即应当对对本国经济有重要促进作用的战略性产业进行扶持补贴。如日本80年代中期从美国手中夺得半导体产业的控制权,就是战略性政策使用的结果。战略性政策对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贸易政策有重大影响力,同时,也影响了欧洲联盟条约的内容。

3、新贸易理论提出了参加贸易并不总能得到利益的论点

传统贸易理论并未对国际贸易的福利效应作专门分析,因为其理论的结论是按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对各国都有利益,贸易利益来源于专业化生产效率的提高。新贸易理论认为贸易利益不仅来自比较优势,还来自于:规模经济性、增加了不完全竞争产业的竞争程度、增加了产品的差异性等。同时,新贸易理论指出,尽管存在着潜在贸易得益,但不完全竞争市场同时也产生了风险,使一国经济有可能不仅无法利用潜在的贸易得益而且实际上遭受损失。当贸易使得本国以递增规模生产的行业和高度垄断的行业收缩,而带来的其他利益不足以弥补这种收缩带来的损失时,贸易使本国受损,这说明,参加贸易并不是总能得到利益。

4、新贸易理论开始注重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将贸易与投资问题孤立地进行研究。经济全球化使人们认识到贸易与投资实际上是厂商国际化经营中的不同选择方式,出口或到东道国建立基地所需考虑的因素实际上是相似的,国际贸易可以看作是以商品为载体的要素的国际流动。二战后跨国公司成为国际经济生活的主要载体,对国际贸易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故一些学者开始将贸易与投资置于统一框架中进行研究,注重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也是新贸易理论的重要特征之一。

国际贸易理论文范文第2篇

有关政府在一国对外贸易中的作用定位一直是国际贸易理论中颇具争议的问题。重商主义认为政府应该对国际贸易进行严格管制,主张政府实行奖出限入政策。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则认为政府不应该干预对外贸易,主张通过自由贸易来增进各国的福利。这种自由贸易观点后来又受到以李斯特为代表的德国历史学派以及凯恩斯超贸易保护主义的反对。

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国际贸易新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StrategicTradePolicy)认为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通过适当运用关税、补贴等战略性贸易政策措施,将有助于提高一国经济福利水平。该理论将政府的作用内生化,主张政府以积极的态度干预国际贸易。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差不多同时产生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CompetitiveAdvantagesofNations)却认为政府不应直接干预国际贸易。该理论认为政府在创造和保持一国竞争优势上仅起辅助作用。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作为新贸易理论主要代表,在有关政府作用的定位上虽有一些相似的观点,但基本观点却是不同的。本文将环绕这两种理论在政府作用上的不同定位展开论述,以求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二、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和政府的定位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认为规模经济会带来竞争优势,而实现规模经济的最佳途径是进行政府干预,政府应该对具有规模经济的“战略性”部门进行扶持。所谓“战略性”部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存在“经济租”的部门,通过政府的扶持政策使某个国内部门能够从国外竞争者手中获得更多的“经济租”,亦即是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超额垄断利润,这样的部门可以被认为是战略性部门(BranderandSpencer,1981,1985);另一种情况是存在较大的“外部经济”的部门,通过对该部门的政策扶持,可以发挥其巨大的外部性,这样的部门也可认为是战略性部门(Ethier,1982)。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认为政府干预对形成静态和动态规模经济具有积极作用(Krugman,1984)。

1.政府干预形成静态规模经济(StaticEconomiesofScale)

在不完全竞争和边际成本递增的前提假设下,政府通过对本国企业的保护或扶持可以提高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产量份额和利润份额,从而达到增加本国福利水平的目的。其中一个常见的例子是,在古诺寡头垄断模型的假设条件下,政府通过对本国厂商的扶持政策或对国内市场的保护可以使本国厂商的反应曲线外移,从而使本国厂商的产量和利润增加、外国厂商的产量和利润减少。在古诺模型中,两个寡头垄断厂商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产量达到纳什均衡,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双方都不愿改变产量。政府对本国厂商的扶持政策无疑打破了原先的均衡,使本国厂商扩大生产变得有利可图。

2.政府干预形成动态规模经济(DynamicEconomiesofScale)

静态规模经济是指随着产量的增加,厂商边际生产成本递减,而动态规模经济是指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厂商的边际生产成本曲线整个下移。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技术是动态规模经济形成的内生因素,而政府的干预对技术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认为政府可以通过两种主要途径实现企业的动态规模经济,达到扩大企业在国际市场中产量份额和利润份额的目的。一种是政府对企业的R&D进行扶持,提高其技术水平;另一种是政府对具有“边干边学”(Learningbydoing)效应(注:“边干边学”效应是指企业的生产成本随着企业的累积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企业进行保护或扶持,使其边际生产成本曲线下移,实现动态的规模经济。

将政府干预纳入国际贸易理论的分析,对政府作用重新诠释,并将其作用内生化,是国际贸易理论的一大进步。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得出的政府干预可以增进一国的福利水平的结论假说,与现实更接近。传统贸易理论的政府干预造成国民福利损失的结论无法很好说明,为什么重商主义国家干预对外贸易的传统在实践中长盛不衰。

在实践中要成功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存在以下几个难题:(1)政府能否成功识别出“战略性”部门。政府要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首先要能够识别出“战略性”部门。(2)政府能否成功实施“战略性”政策。成功实施“战略性”政策存在两个困难,一是政府扶持某个部门的政策可能会影响其它部门,政策的整体效果难以评估预测;二是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扶持政策对被扶持部门的影响也难以评估和预测。(3)外国政府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战略性贸易政策往往被认为是一种“以邻为壑”的贸易政策,实施这种政策往往会导致外国政府的报复,其结果使战略性政策归于无效,甚至诱发毁灭性的贸易战。

三、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和政府的定位

由波特(MichaelE.Porter)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一国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四个基本要素和两个辅助要素(机遇和政府的作用)。生产要素、国内需求、相关和支撑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等四个要素是创造一国国家竞争优势的基本因素,而政府可以通过其行为和政策对这四个基本要素产生影响,从而间接影响国家竞争优势。其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注:参见迈克尔·波特著(1990),国家竞争优势,李明轩邱如美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3章。)

附图

图1

(1)政府可以通过补贴、教育投资和资金市场等政策影响到生产要素。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特别强调政府在提供高级生产要素(AdvancedFactor)和专业化生产要素(SpecializedFactor)中的重要作用。

(2)政府对需求条件的影响:一方面,政府制定本地产品规格标准,影响到客户的需求状态;另一方面,政府本身通过政府采购影响国内市场的需求状况。

(3)政府可以通过规范媒体的广告形式或产品的销售活动方式等来影响相关和支撑产业。

(4)政府可以通过运用金融市场规范、税收、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政策工具影响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

波特认为政府在保持产业竞争优势方面的作用是从属性的。政府政策仅在那些决定国家优势的四个基本因素业已存在的产业中才能保持有效。因此,政府的首要任务是要尽力去创造一个支撑生产率提升的良好环境,这意味着政府在有些方面(比如贸易壁垒、定价等)应该是尽量不干预,而在另外一些方面(诸如确保强有力的竞争,提供高素质的教育与培训,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提供公共物品)则要扮演积极的角色。

政府可以用许多方式来改善企业经营环境,但切不可限制竞争,或者人为地降低安全和环境标准。因为政府在这些方面的“帮助”实际只能阻碍公司创造,延缓生产率的改进,从而也影响到竞争力的提升。

波特认为“健康而受过良好教育的公民,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工作,对生产率的改进是非常重要的。”(迈克尔·波特,1990)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十分强调一国的制度环境的重要性。诸如大学、中学等教育机构,标准制定机构,消费者协会,职业协会或者法律系统等,对本国的

竞争力的提升扮演着积极的和富有建设性的角色。因为所有这些因素都为提高生产率或多或少地创造了条件。因此,国家在这类制度创新中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

四、两种新贸易理论的政府作用定位的比较和综合

为更好解释二战后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家摈弃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对市场结构不切合实际的假设,认为政府和厂商都是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战略性博弈的主体,使国际贸易理论更接近于现实世界,对现实世界具有更强的解释力。与贸易理论家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波特运用一种归纳的方法,建立起一套分析一国竞争力的复杂的基准体系。这两种理论的出现使人们更加确信自由贸易政策并非是不容怀疑的“最佳政策”。

在有关政府作用的定位上,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虽然有一些相似点,但是总的来说存在较大的差异。相比较而言,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更强调政府的作用,认为政府在一国竞争力的创造和培养上处于主导地位;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更强调企业和市场的作用,认为政府作用的只是辅的。两个理论对政府定位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认为政府应该参与国际竞争,干预国际贸易,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通过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增强一国的竞争力。国际竞争优势理论认为则国际竞争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事情,不是国家间的,所以政府应该制定政策来促进环境的改善,这种环境能够产生竞争机会并对持续的发明创造形成一种压力。

(2)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认为政府应该实施直接的关税、国内市场保护、补贴等政策。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则认为政府不应该实施直接的干预行动,也不应该采取那些导致短期的静态优势的政策,因为这些政策削弱了产生发明和创新的基础。“政府如果降低通信和交通的成本,减少关税壁垒,提高国际竞争程度,有助于当地产业的创新,因为本地企业会在这样的环境中磨练出对外界市场的渗透力。”(迈克尔·波特,1990)

(3)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认为一国的竞争力可以通过政府的政策创造出来。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认为政府不是钻石模型中的一个基本要素,只是一个辅助要素。政府政策通过对四个基本要素的影响,间接地影响国家的竞争优势。在没有其他有利条件的情况下,政府政策缺少创造优势的力量,而且政府的政策效果是双向的,既有可能加速也有可能延缓一国竞争优势的确立。

(4)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认为通过暂时性的,适当的保护政策,受保护产业能够在较短的时期内培养出国际竞争力。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一国的竞争优势要经过几十年,而不是一两年的商业循环周期就可以产生。因而,最有益的政策应该着眼于长期计划,而不是短期的经济利益。

(5)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强调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优势,因此认为扶持政策的对象应该是少数几个企业或者是只有少数几个企业的产业。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认为内部规模经济只是一种价格优势,但是在国际竞争中创新才是重要的,规模经济不重要。波特所强调的企业竞争优势一个重要来源是企业所在的区域的产业集群(注:参见迈克尔·波特著(1990),国家竞争优势,李明轩邱如美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4章。)效应。因此他认为政府应该在区域品牌的树立、区域内公共物品的建设、区域内专业化服务的提供上下功夫。(注:波特认为“对一些强调比较优势的产业,规模经济理论确实有它的重要性。然而,这个理论并没有回答我们所关心的国家竞争优势问题:哪些国家的企业能发展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可以应用到什么样的产业上?”(参见迈克尔·波特著(1990),国家竞争优势,第15页),所以波特的结论是规模经济也行不通。但是实际上波特强调的集群效应则是外部规模经济的体现。)

实际上,这两种理论分别反映了当前国际贸易中两种并行不悖的趋势: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两种理论虽然政策主张不一,但是它们的出发点是相同的,都体现了从国家利益出发,通过对外贸易为本国实现最大利益的愿望。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支持者相信政府不仅能够正确识别“战略性”部门,而且能够成功实施“战略性”政策。而且他们认为战略性政策不会引起外国政府的强烈反应和实施相应的报复措施。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认为政府的决策常常是错误的,最能把握市场、对市场机遇最敏感的不是政府而是企业。

从现实来看,大多数国家“战略性”政策的实施效率是低下的,政府对经济的过多直接干预还可能产生许多寻租行为和腐败现象。况且政府政策的运用需要大量的微观信息,由于并没有单一的不完全竞争市场模型,贸易干预的标准也就没有简单的拇指法则,同时也没有理由相信政策会比企业更多地了解这些复杂的信息(盛斌,2001)。因此,尽管这一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认为,政府的战略性贸易政策能永久地影响贸易格局,使国家福利水平优于自由贸易时福利水平,但该理论的大多数创始人只把他们的成果作为一种逻辑上的可能性,而不是具有某种政策含义的经验事实(保罗·克鲁格曼,1986)。即使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代表人物克鲁格曼也认为一个国家应该着力于促进自由贸易,借口国家竞争力而妨碍自由贸易的做法是一个“危险的偏执”(保罗·克鲁格曼,1996)。

如果我们把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结合起来,对政府的作用进行重新的定位,可能会得出一些更具说服力和更有现实意义的结论:

第一,在有关政府作用的定位中,下列两种观点都是不可取的。一种观点认为,政府对一国国际竞争力的创造具有绝对的重要性;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政府是国际竞争中的被动参与者,政府唯一能做的就是放手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正如刘易斯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概括:“政府的失败既可能是由于它们做得太少,也可能是由于它们做得太多。”“如果没有一个明智的政府的积极促进,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有经济进步,……另一方面,也有许多政府给经济生活带来灾难的例子,以致于要写满几页警惕政府参与经济生活的话也是很容易的。”(刘易斯,1994年)我们既要认识到政府在一国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所在,又能够将政府作用界定在适宜的范围内。

第二,提高一国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是竞争和创新。政府的首要任务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鼓励企业竞争和创新,积极推动自由贸易。政府应积极提供各类公共物品,包括完善的市场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方便的交通通讯基础设施、为企业提供各类专业化服务的中介机构、大中专以及各类职业培训教育等,创造一个有利于提升一国生产率的良好的制度环境。

第三,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需要政府的政策来矫正市场的不完善。对于关键产业或具有巨大外部效应的产业,政府可以采取适当的保护或扶持措施,实现某些关键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再通过技术自身的外溢性提升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水平。但这种保护必须是暂时的,必须与促进企业竞争、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结合起来,而且这些保护措施应在其他国家可以容忍的限度之内。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1990),李明轩,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

[2]保罗·克鲁格曼(1986),海闻等译.战略性贸易政策与新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保罗·克鲁格曼(1996),张兆杰等译.流行的国际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5]盛斌.贸易保护的新政治经济学:文献综述.世界经济,2001,(1).

[6]Krugman,PaulR.ImportProtectionasExportPromotion.inH.Kierzkowski,ed.,

MonopolisticCompetitionInternationalTrade.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84.

[7]Brander,J.A.andB.J.Spencer.TariffsandExtractionofForeignMonopolyRents

underPotentialEntry.CanadianJournalofEconomics,1981,14(3):371~389.

[8]Brander,J.A.andB.J.Spencer.ExportSubsidiesandInternationalMarketShare

Rivalry.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985,18:83~100.

国际贸易理论文范文第3篇

一、两种理论的研究溯源与现状

(一)传统理论上的不相容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规模报酬不变。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在于各国生产同种商品的价格差异,而价格差异则是由成本差异造成的,成本的不同是因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同所致,生产要素的价格则是由各国生产要素的丰裕程度决定的。正是由于各国生产要素丰裕程度的不同,决定了各国在生产不同产品时所具有的比较优势或价格优势。所以,一国将出口较密集地使用其丰裕的生产要素制造的商品,进口较密集地使用稀缺的生产要素制造的商品,国际贸易的格局也就由各国的资源优势所决定。由此可见,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分析框架中,没有给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留下任何生长的空间。

现代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产生和发展,恰好否定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假设——完全的自由竞争导致完全的市场结构。传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认为,市场的不完全性,尤其是技术和知识市场的不完美,才是导致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正是由于市场的非完美性,跨国企业才有可能运用组织的效率,发挥它在获得资本、劳动、技术和知识等要素方面的有利条件,在世界市场上与当地企业竞争。跨国企业在市场、生产、规模经济以及诸多方面的垄断优势是确保跨国生产有利可图的必要条件,也是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基础。可见,这一分析框架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分析框架是完全不相容的。

(二)两种理论融合的尝试

较早地把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纳入同一分析框架的是美国学者弗农(R.Vernon1966)。他用“产品周期理论”来系统解释企业在出口、许可证形式和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选择,并将产品周期的不同阶段与企业生产的区位选择联系起来。弗农把产品的生命周期分成新产品期、产品成熟期和产品标准化期,他认为,在新产品期,企业选择在国内生产,对国外市场的需求主要采取出口贸易的形式;在产品成熟期,企业想保持最佳经济效益必须考虑对外直接投资;当产品进入标准化期后,价格竞争的结果是使产品的生产或装配业务逐渐转移到劳动力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原来发明产品的国家则转为从国外进口该产品。

澳大利亚学者科登(W.Corden,1974)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基础上,放弃了瑞典学者赫克歇尔(E.F.Hecksher,1919)和俄林(B.Ohlin,1933)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H-0理论)中的要素在两国之间不可流动的假定,同时引进了第三个要素——知识,并允许资本、劳动和知识三要素进行国际流动,这使得扩展后的国际贸易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现象。

英国跨国公司专家邓宁(J.H.Dunning,1976)提出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又称为国际生产综合理论),也是至今为止对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邓宁提出了用折衷主义方法来解释国际生产活动,该理论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表示:“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内部化优势=对外直接投资”。这就是说,如果三者都具备,国际直接投资是最佳的选择;如果具有所有权优势,同时取得内部化优势,则可以选择对外贸易;如果仅仅具有所有权优势,他国区位优势又不明显,那么许可证贸易是一种最佳的选择。

正是这些理论对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与企业发展之间紧密关系的描述,使得将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成为可能。

(三)两种理论融合的研究现状

日本学者小岛清(K.Kojima,1978)将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同时置于国际分工框架下进行研究的方法,为我们对两种理论进行融合的研究提供了很多启示。小岛清理论的基本思路是:从传统的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理论出发,在H-0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内,先确定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再根据国际分工原则选择合适的投资产业。

以克鲁格曼(P.R.Krugman,1980)和赫尔普曼(A.Helpman,1983)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提出的基本观点是:各国并不一定因为本国的资源禀赋而参与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不完全是比较优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规模报酬递增驱动的。他们试图用要素禀赋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的格局和跨国公司的产生:要素禀赋差异较大的国家间主要进行产业间贸易;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间主要进行产业内贸易;如果当要素禀赋差异太大且公平的市场交易无法使要素价格均等化时,国际直接投资则是最佳选择,这样就产生了跨国公司。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波特(M.E.Porter,1985)提出了全新的“竞争优势理论”,该理论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这一微观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现象。波特研究的逻辑线索是:国家竞争优势取决于产业竞争优势,而产业竞争优势又决定了企业竞争战略。他是站在产业(中观)层次,从下而上,即从企业(微观)层面向上扩展到国家(宏观)层面上。这是对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方法的一种拓展。

我国学者在两种理论融合的研究方面以往只停留在总结述评他人的研究成果上(王福军、吴先明,1999),最近有人提出在比较优势下融合两种理论的观点(黄河,2002),并对两者相互融合的趋势和统一的途径阐述了看法。但是,至今为止我国学者还没有就这两种理论如何融合进行深入的论述和研究,也没有出现新的理论分析框架。

二、构建新的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

(一)现有理论研究成果的不足

1.理论研究的重心发生偏移。从李嘉图(D.Ricardo,1817)开始,古典经济学关于比较优势的产生问题开始偏离斯密(A.Smith,1776)以早期国际分工为理论出发点的内生决定论。斯密认为,比较优势产生于分工和专业化,是内生的;而李嘉图则认为比较优势是产生于资源配置过程,是外生的。另外,由于数学工具的局限,导致以马歇尔(A.Marshall,1920)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放弃了古典经济学的内核(分工和专业化),研究重点完全转向了资源配置问题。

2.假设条件与现实状况不符。例如,完全竞争市场、同质要素、信息对称、零交易费用等等,这些假设条件符合了经济学理论研究者的科学理想,可以用来构建清晰而精致的数学模型和推理严谨的分析框架,但是,用这些作为理论的前提是根本无法得出具有实际意义的研究成果。

3.理论研究的基本分析单位分离,个体、企业、行业、国家分别进行研究。例如,国际贸易理论是以国家作为基本分析单位;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以企业作为基本分析单位;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是以行业作为基本分析单位;杨小凯等人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是以个体作为基本分析单位。

4.行为主体决策的判断标准单一。例如,弗农是用产品周期的不同阶段来作为行为主体选择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判断标准;小岛清是把比较成本原则作为选择的判断标准;克鲁格曼是用各国的要素禀赋差异来作为选择的判断标准;波特是用竞争优势的原则来作为选择的判断标准。

(二)为何重拾国际分工思想

英国古典经济学创始人斯密在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最大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注:[英]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2年,第5页。)200多年前的这一论述,至今仍为当代经济理论研究者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有关分工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立足点在于分工的基础和职能的分工。“由于机器和蒸汽的作用,分工的规模已使大工业脱离了本国的基地,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1页。)国际分工就是指生产的国际专业化,因此我们可以说,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带来了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随之而产生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分工和专业化理论的两个侧面,同时也是微观经济学在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领域中的延伸。随着国际市场交易成本的增加,企业之间借助国际市场实现的国际分工可能并不经济,这就需要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加以替代,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跨国公司。跨国公司的发展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当代国际分工的内容、性质和形式。

在当代国际分工的理论研究中,已形成三种研究对象不同的理论体系:一是研究由市场机制予以组织和协调的国际分工理论;另一是研究由跨国公司为载体予以组织和协调的企业内部国际分工的理论;第三种则是由杨小凯(X.Yang,1993)等人为代表的研究由个人的专业化、生产的迂回程度予以组织和协调的国际分工理论。杨小凯等人用非线性规则(超边际分析法)和其他非古典数学规划方法将分工和专业化等经济思想形式化,创立了以分工思想为基础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这一理论重新将分工和专业化作为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其中许多命题的证明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启示性的典范并缩小了最优化范围。同时在此分析框架内,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融合在一起,不仅大大扩展了经济学理论的解释能力和范围,而且将许多原来相互独立的经济学分支用一个内在一致的核心(分工和专业化)统一起来。

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是通过引入交易费用和交易效率的概念来解释企业的产生和国际贸易的产生。因为市场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组织劳动分工的形式,企业的出现是企业的交易费用低于市场的交易费用的结果,所以交易费用的差别是企业出现的原因。同理,降低交易成本、改进交易效率也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沿用他们的思路,我们不难推出这样的结论:当国际贸易的交易费用高于国际直接投资的生产费用时,人们将会选择国际直接投资,跨国企业会从国际分工中出现;当用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来组织分工比向东道国市场输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进行国际贸易的形式来组织分工更有效率时,人们选择前者。

三、新的理论分析框架的解析

本文采用的理论分析框架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类似,只是用“行为主体”(个人、企业、行业、国家)来代替原来的“个体”的概念。第一层是行为主体在作出国际贸易或国际直接投资决策前,从竞争优势的角度对当时所处的经济环境和自身条件进行分析;第二层次是用数学中的最优决策理论分析行为主体的利益最大化;第三层次是用均衡分析方法分析国际市场结构、国际企业制度和行为主体的自利行为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各种结果;第四层次则是与行为主体价值观有关联的所谓社会福利分析。

(一)从竞争优势的角度作出决策

我们把竞争优势定义为“组织结构优势”和“社会资源优势”的整合。所谓组织结构优势,即行为主体协调其组织活动的资源和能力的优势,包括人力结构和资本结构、技术和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和对国际一般惯例熟悉程度等优势。所谓社会资源优势,即影响组织收益分配的社会资源和能力的优势,它包括市场、客户、社会网络融资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发挥和增强竞争优势既是行为主体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又是其目标,它涉及内生函数和外生函数所包含的诸多因素。所以,我们可以从行为主体具有的竞争优势的角度来解释其国际贸易、技术许可转让和国际直接投资的决策(见表1)

表1竞争优势整合

组织结构优势社会资源优势

国际贸易必需具备无需具备

技术许可转让必需具备有无均可

国际直接投资必需具备必需具备

(二)从收益的角度作出决策

行为主体(国家、行业、企业、个人)需要作出决策的问题是:在当前自身所拥有的总额为I的投资能力中,是进行国际贸易还是国际直接投资?对于行为主体而言,目标之一就是使总预期利润最大化。用公式表示为:

附图

式(1)中,NPV[,F]为在东道国进行折现数额为I[,F]的直接投资所获得的折现预期利润(净现值),NPV[,T]是向东道国出口折现数额为I[,T]的贸易所得的折现预期利润(净现值),NPV[,D]是将剩余投资能力(I-I[,F]-I[,T])投资母国市场所得到的折现预期利润(净现值)。其等价形式是与净现值相等价的净现值流(每年等量的净收入)形式:

附图

式(2)中,r[,F]为从直接投资中获得的内部收益率,r[,T]为从国际贸易中获得的内部收益率,r[,D]为从母国市场中所获得的内部收益率。行为主体从目标函数出发作出决策:

1.如果r[,F]<r[,T]且r[,D]<r[,T],即当国际直接投资的收益率低于国际贸易的收益率,且国内市场的收益率低于国际贸易的收益率时,行为主体选择国际贸易;

2.如果r[,T]<r[,D]且r[,F]<r[,D],行为主体选择在国内生产和销售;

3.如果r[,T]<r[,F]且r[,D]<r[,F],行为主体选择国际直接投资;

4.如果r[,D]<r[,T]或r[,D]<r[,F],行为主体选择的决策公式可表示为:

附图

根据公式(4)即可从收益的角度做出相应的决策。

(三)从均衡分析的角度作出决策

附图

其中,β与消费偏好有关,k是最终产品的交易效率系数,t为中间产品的交易效率系数。

国家1和国家2的行为主体的决策问题在于,确定每一种产品的自给量、市场购买量、市场销售量以及如何组织生产这两种产品。以下讨论四种可能出现的结构形态(如图1所示),解出其角点均衡,然后从这些角点均衡中识别出完全均衡。

1.结构A由组态(XY)组成。在这个组态中,国家1和国家2的行为主体对无论是中间产品X还是最终产品Y都采取自给自足的方式。设在组态(XY)中。(注:详细的推导过程可参考:WenliCheng,JeffreySachs,andXiaokaiYang(2000),AnInframarginalAnalysisoftheRicardianModel,ReviewofInternationalEconomics,8(2):PP.209-213.)此结构的角点均衡是:

附图

附图

图1国际市场结构和国际企业制度

附图

其中U[,1](D)和U[,2](D)是国家1和国家2的行业主体在结构D中的人均真实收入。

3.结构FY由组态(L[,X]/Y)和(Y/L[,X])组成。在组态(L[,X]/Y)中,国家1的行为主体卖出它的劳动力而成为国家2的行为主体在国家1中设立的跨国公司内生产中间产品的工人,并且从国家2中进口最终产品;而在组态(Y/L[,X])中,国家2的行为主体从国家1购买劳动力组建跨国公司以生产中间产品,然后把这些中间产品返回本国生产最终产品,最后把最终产品出口到国家1。换句话说,国家1的行为主体只从事国际贸易,而国家2的行为主体既从事企业内部贸易和国际贸易,又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结构FY的角点均衡分别为:

附图

上述两式中,v是结构FY用于生产中间产品的劳动的交易效率系数,U[,1](FY)和U[,2](FY)是国家1和国家2的行为主体在结构FY中的人均真实收入。

4.结构FX由组态(L[,Y]/Y)和(Y/L[,Y])组成。在组态(L[,Y]/Y)中,国家1的行为主体卖出他的劳动力成为国家2的行为主体在国家1中设立的跨国公司内生产最终产品的工人,并且从国家2的跨国公司中购买最终产品;而在组态(Y/L[,Y])中,国家2的行为主体生产中间产品,然后把中间产品出口到国家1,并且从国家1购买劳动力组建跨国公司以生产最终产品,最后把最终产品在国家1的市场上销售,同时又把最终产品返销回本国。换句话说,国家1的行为主体既没有从事国际贸易也没有进行国际直接投资,而国家2的行为主体既从事了企业内部贸易又进行了国际直接投资。此结构的角点均衡分别为:

附图

上述两式中,U[,1](FX)和U[,2](FX)是国家1和国家2的行为主体在结构FX中的人均真实收入,r是结构FX中用于生产最终产品的劳动的交易效率系数。

因为人均真实收入最大的角点均衡就是完全均衡,所以我们用微分的方法可以求得以上各式的最大值点,并得出以下推论:

1.若专业化经济程度以及产品和劳动的交易效率足够小,则结构A的角点均衡是完全均衡。此时,行为主体选择自给自足的方式。

2.若专业化经济程度以及产品的交易效率(k,t)足够高,则结构D的角点均衡是完全均衡。在这种情况下,国家1和国家2的行为主体都分别作出国际贸易的决策。

3.若专业化经济程度以及最终产品的交易效率k足够高,且用于生产中间产品的劳动的交易效率v与中间产品的交易效率t以及用于生产最终产品的劳动的交易效率r相比足够高,则结构FY的角点均衡是完全均衡。在此组织结构中,国家1作出只从事国际贸易的决策;国家2的行为主体选择既从事企业内部贸易和国际贸易,又进行国际直接投资。

4.若专业化经济程度足够高,且用于生产最终产品的劳动的交易效率r与产品的交易效率(k,t)以及用于生产中间产品的劳动的交易效率v相比足够高,则结构FX的角点均衡是完全均衡。在此组织结构中,国家1的行为主体选择既不从事国际贸易,又不进行国际直接投资;国家2的行为主体选择既从事企业内部贸易,又进行国际直接投资。

(四)从福利分析的角度作出决策

行为主体在进行国际贸易还是国际直接投资的决策时,通常要对母国和东道国的不同政策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判断的标准通常是一国的国民福利或社会福利。他们一般会选择干预成本最小或使国民福利最大的政策,称之为最优政策选择。例如:(1)自由贸易政策,即零干预或不干预政策。无论是从一国的国民福利还是从所有贸易参与国的国民福利的角度看,自由贸易政策都被认为是具有“帕累托效率”的政策。此时,行为主体作出国际贸易的决策。(2)高关税政策,这种政策阻碍和限制了商品(及生产要素)的国际流通,减少了人们通过自愿的国际贸易可能获得的好处。此时,行为主体选择国际直接投资,以此来规避高关税壁垒。

四、小结

以往的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是在不同的分析框架下,对国家与企业的贸易和投资活动进行解释,本文则将它们放在同一的理论分析框架下进行研究;以往理论研究的基本分析单位是分离的,对个体、企业、行业、国家分别进行研究,本文则将这些基本分析单位统一在“行为主体”的概念之下;以往理论研究中行为主体决策的判断标准单一,本文则以竞争优势的原则、收益最大化原则、市场结构均衡原则和社会福利最优原则来作为行为主体决策的共同判断标准。因此,本文的结论是,虽然世界的贸易和投资环境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参加WTO后会趋向于逐渐公正和平等,但对任何一个行为主体而言,究竟是选择国际贸易还是对外直接投资,其决策主要取决于它们对自身竞争优势的整合和提升、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市场结构均衡的评估以及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考虑。

上述分析方法和结论对我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和参与国际竞争,对各管理层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应当是会有所启发。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和消费者对产品差异化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近10年来,世界主要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安排已经把我国纳入世界产业分工体系之中,这将大大促进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发展和在专业化基础上的大规模生产投资的扩大,这些都要求我国的对外贸易和投资政策作出及时准确的反应。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贸易—投资—生产—贸易一体化的方式将成为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主流。利用跨国公司来发展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参与国际分工和拓展贸易与投资规模,形成“贸易—投资”双向联动、互相促进的良好态势,将是经济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越来越普遍的战略选择;我们只有提前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和策略,才能实现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均衡、配套发展的良性循环,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作为国际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的领域和范围会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理论研究的假定条件也会发生变化,两种理论的最后发展趋向势必是在统一的理论基础上融为一体。

收稿日期:2001年11月15日

【参考文献】

[1]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2][日]小岛清著:《日本的海外直接投资》,文真堂,1985年。

[3]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年。

[4]KiyoshiKojima(1996),Trade,InvestmentandPacificEconomicIntegration:SelectedEssaysof

KiyoshiKojima,Tokyo:BunshindoPublishingCompany.

[5]PaulR.Krugman(1990),RethinkingInternationalTrade,TheMITPress.

[6]王福军:《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融合——国际生产的一般理论述评》,《国际经贸探索》1999年第1期。

国际贸易理论文范文第4篇

国际贸易纯理论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有三个方面,即,国际贸易的原因,国际贸易的结构和国际贸易的结果。国际贸易的原因要说明,一国为什麽要参与国际贸易,它的动力是什麽?国际贸易的结构所要回答的是,国际贸易的生产结构或分工结构是什麽?从而要回答一国在国际贸易中所出口或进口的商品结构是什麽。国际贸易的结果所要回答问题的是,国际贸易能否给参加国带来经济利益。要回答这三个基本问题还有待于国际贸易理论前提的确立。一定的经济学理论前提所得出国际贸易理论是不同的。

我们认为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三个基本的发展阶段。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古典贸易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前提是:企业是完全竞争的企业;在当生产要素从一个部门转向另一个部门,或其它部门是,增加某种商品生产的机会成本不变;一国的生产资料在本国范围内得到充分利用;生产要素在各国之间不流动。各国对商品贸易不加干预。古典贸易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比较利益理论。这一理论从不同的方面出发,有两种表述。一是技术差异论。技术差异论认为,各国之间开展贸易的基础在于,它们生产同一产品或同质商品的价格差;这种价格差的基本原因是各国生产该商品时劳动生产率的差别;在生产中只投入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力—的假定条件下,这种劳动生产率的差别表现为各国劳动力熟练程度上的差别,从而是单位产品的成本差别。在这里比较利益实质上是比较各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时劳动生产率,从而是劳动力熟练程度在各国的差异。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各国在同一商品生产上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别又进一步表现为,各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是相对劳动生产率,即表现为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的差别。在假定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的情况下,当一国在两种产品生产上的劳动生产率都高于另一国家时,从相对意义看,该国专门生产其中一种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商品时,可以发挥本国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即将本国的生产要素都投入到生产其机会成本比较低的商品。进而通过贸易交换到本国放弃生产的那种产品。相应地,尽管另外一国生产两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都低于另一国,但是它仍然可以专门生产自己(相对于外国)机会成本较低的产品。进而通过交换,获得本国放弃生产的商品。在这里技术差异—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成为各国进行国际贸易和分工的原因和决定各国专门生产某种商品结构的基础。这种贸易和分工使参加国际贸易的双方都都获得了利益。因此在这一理论的提出者—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看来,劳动生产率的差别或技术差别是各国生产同一产品时存在价格差别的基本原因,这种价格差及其生产者对较高价格的追求是国际贸易的原因或动力;每个国家专门生产自己有优势的产品并根据自己对产品的需要进行交换是国际分工的结构;各国经过国际贸易都能够获得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则是国际贸易的结果。基于获得和维持这一结果的因素,国际贸易得以维持和发展。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另一种观点是生产要素禀赋论。在其提出者赫克歇尔和伯蒂尔•奥林看来,现实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不只是一种—劳动力,而是多种,而投入两种生产要素则是生产过程中的基本条件。根据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在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差来自于产品的成本差别,这种成本差别来自于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则决定于该国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由于各种产品生产所要求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不同,一国在生产密集使用本国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时,成本就较低,而生产密集使用别国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时,成本就比较高,从而形成各国生产和交换产品的价格优势。进而形成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此时本国专门生产自己有成本优势的产品,而换得外国有成本优势的产品。在国际贸易理论中,这种理论观点也被称为狭义的生产要素禀赋论。广义的生产要素禀赋论指出,当国际贸易使参加贸易的国家在商品的市场价格、生产商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相等的情况下,以及在生产要素价格均等的前提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相等(或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密集度相同)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决定于各国生产要素的禀赋,各国的生产结构表现为,每个国家专门生产密集使用本国比较丰裕生产要素的商品。生产要素禀赋论假定,生产要素在各部门转移时,增加生产的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保持不变。生产要素禀赋论是瑞典的两位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伯蒂尔•奥林提出的,奥林在他的老师赫克歇尔提出观点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这一理论突破了单纯从技术差异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的局限,而是从比较接近现实的要素禀赋来说明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1技术差异论和生产要素禀赋论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以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或成本差别作为国际贸易的原因和动力的。因此尽管两种理论在产生的时间上相距约150年的时间,但是其理论渊源没有根本性的变化。我们衡量这种变化的基本尺度是:它们借以立论的经济学基础是否有根本性的变化;它们的理论本身是否建立在不同的动力机制上,即是否改变了价格差作为贸易原因或动力的基本观点。在我们看来这两个方面都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2因此我们将技术差异论和生产要素禀赋论统称为比较利益理论,从而构成古典贸易理论的内容。

我们知道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假定: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中使用的生产要素是一种,或两种;两国都能生产两种商品;在各国范围内,生产要素在部门间转移时,增加生产某种产品生产的机会成本不变;生产要素在本国的各部门间自由流动,而在各国之间不能自由流动。这些假定条件在理论上是可以接受的,但距离解释现实还有一定的距离。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是放松了古典贸易理论各个次要假定前提后所形成的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对这些假定都作了放松,从而得出了某种新的观点。首先,古典贸易理论提出者,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现实中的国际贸易不只是生产两种产品。这些学者将两个国家与生产多种产品生产联系起来,提出,在多种产品生产的条件下,每个国家总是可以出口其中一部分自己有比较成本优势的商品,而进口另外一部分本国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这一分析没有改变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原理,但是却推进了古典贸易理论的使用范围,即无论是两种产品还是多种产品,国际贸易都能够用比较利益理论加以解释。其次,古典贸易理论假定,各国只使用一种或两种生产要素生产产品,现实生产中,人们使用的生产要素不只两种。亚罗斯拉夫•万尼克在其著名的论文《要素禀赋论—多种要素的情况》中指出,在多种生产要素下,同样可以依据两种生产要素的分析方法将多种要素下生产的多种产品按照产品的相对价格比进行排列,得出要素禀赋在产品价格上比较优势的系列,仍然可以得出赫克歇尔和奥林的基本结论。第三,古典贸易理论假定,当各国为了实现专业化分工,生产要素从一个部门转向另一个部门时,其机会成本不会发生变化。正是基于这一假定,各国的贸易结构表现为完全专业化的国际分工。因为在本国有优势产品国际比价高于封闭下的国内比价的情况下,该国厂商将增加其产品的生产量。当机会成本或边际成本保持不变时,该国的资源将逐步集中到自己有优势的部门。由于该国生产者无论怎样增加其产量,边际成本仍保持不变,结果是该国的全部资源或生产要素就集中到专门生产自己有优势的产品生产上,形成各国完全专业化的国际分工。但是在现实中,当生产要素从一种产品的生产向另外一种产品的生产转移时,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其机会成本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机会成本递增。机会成本递增意味着,当本国有比较优势的商品产量增加时,本国总会在该优势行业尚未实现完全专业化生产水平以前边际成本就上升到等于边际收益的水平,从而本国的生产不能达到完全专业化。由此可以看出,当放松了机会成本不变的假定条件时,古典贸易理论关于完全专业化生产和贸易的假定,或贸易结构会有某种程度的调整。因而其结论更接近于解释国际贸易结构的某种现实情况。即在现实的贸易中很少存在一国专门一种产品的情形。第四,古典贸易的分析是建立在静态分析分析的基础上的,实际上无论在生产要素的总量上,还是技术水平上,一国的技术优势或要素优势将发生变化。从动态的角度看,一国各种生产要素总量会发生变化。从劳动力的总量看由于经济发展各阶段劳动力的自然增长呈现出“∩”型,即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其劳动力表现出开始增长较曼,然后增长加快,到经济发达阶段劳动力增长速度重新放慢的特征。另一方面,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其居民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将减少,而用于储蓄的比例在增加,因此,一国的资本存量将随着该国经济的发展而直线增加。资本的直线增长与劳动力的“∩”型增长相结合,使该国的要素丰裕度发生变化,从而按照赫克歇尔—奥林模型的结论,该国的贸易结构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都会发生变化。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主张的比较优势理论中,各国技术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重要基础,它是以要素技术建立在各国之间不存在技术传播为前提的。然而在现实中,各国间存在着技术的相互传播,这种传播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不仅指出了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动力,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客观上带来了技术的扩散,从而是技术发明国丧失了在某种产品生产上拥有的技术优势,并将这种优势转向其它国家。某种产品技术优势的转移带来了贸易结构的变化,即从该产品的出口国变成进口国,而某些过去的进口国,由于技术的引进变成了出口国。从国家的角度看,这种技术转移带来了技术进口国收入水平的提高,但是跨国公司的理论告诉我们,这里存在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某种利益集团的利益分享。技术扩散和技术转移理论对古典贸易理论产生了新的影响。即建立在各国技术差异基础上的国际贸易优势不是一个长期不变的量,相反从动态的角度看,建立在技术差异基础上的国际贸易优势是一个不断传播的过程。而技术的扩散则表明,如果技术发明国不能不断发明新的技术,它的技术优势,从而是贸易优势将会消失,更深层的意义是,技术扩散将使建立在技术差异基础上的贸易逐步减少,进而出现各国对对外贸易的依赖“递减”。古典贸易理论还假定,生产要素在各国之间是不流动的。然而在现实中,如果生产要素的流动能够给有关企业带来较多的收益,资本的流动是可能发生的。1957年罗伯特•蒙德尔发表了具有重要意义的论文《商品流动与资本流动的关系》。在论文中,蒙德尔从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角度说明了,商品流动与资本流动对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的相互替代作用。这意味着,当商品的自由流动遇到障碍时,资本流动将代替商品流动实现各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化。从另一个角度,美国经济学家王凯峪(1963年)提出了商品流动与生产要素流动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互补充关系,即在考虑生产要素可以在各国间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国际贸易可能只是部分地起到促进要素价格均等化的作用。因此在放松了生产要素不能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的假定之后,广义上的要素价格均等化需要做一定的补充,即生产要素的价格均等化不仅可以通过自由贸易加以实现,也可以通过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实现,或者商品流动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可以同时起作用,实现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化。然而无论这种假定条件的放松对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作了那些重要的修正,都不能改变古典贸易理论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是建立在比较成本差别基础上的商品价格差异;二是,国际贸易的分析是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之下的。因此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是自由竞争市场结构下的理论。三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新贸易理论发展的阶段。前面我们已经注意到,生产某种产品时的机会成本不是不变,而是变化的。这种变化的第一种形式是机会成本递增。而另一种形式是机会成本递减。实际上,机会成本递减的另一面就是由规模经济所引致的报酬递增。所谓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其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逐步下降的效果。它可以表示为TC/Q=FC/Q+VC/Q。式中,Q表示该商品的生产量,TC表示Q量商品的生产总成本,FC表示生产商品的固定成本,该成本将随着其产量的增加平均到每个单位产品上的固定成本会下降。VC表示生产该商品的可变成本,该成本不会随着产品产量的增加而下降,而是保持不变。规模经济效果意味着,企业可以通过扩大其生产规模、降低商品的单位成本占居竞争的优势地位。同时企业对规模经济效果的追求,将带来产品一个行业或产业内排他性的增强,先进入的企业可以通过逐步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形成单位产品的成本优势,从而是价格优势。这是一种凭借规模经济效果所取得的市场势力或市场控制能力。另一方面,琼•罗宾逊认为,尽管理论上我们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但在现实中,大多数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其原因是,任何企业都希望通过某种优势,获得对市场价格的操纵权,或控制权。获得垄断或控制权的便利途径是生产差异产品。从消费者的角度看,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不仅要追求某种消费品消费数量的增加,以提高自身消费的福利水平,还可以通过在多种同类产品的供应中,选择最适合本人愿意消费的产品提高自己的福利水平。因此从一国封闭经济的条件下,市场从两个方面表现出不完全竞争的特点,一是规模经济排除了企业自由进入某些部门的可能性,二是差异产品意味着企业追求控制产品价格的可能性。这两个方面都打破了原有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结构。然而在一国市场范围内,追求规模经济效果和追求差异产品是矛盾的。因为规模经济效果要求生产大批量、同质产品,从而带来市场价格的下降。但是对差异产品的追求要求生产小批量、异质产品。要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途径是开展国际贸易。因为国际贸易可以使批量生产的产品分布在不同国家的市场上,从而在每个国家都成为小批量产品,且成为差异产品。这一基本观点由保罗•克鲁格曼在其国际贸易新理论的经典性论文《报酬递增、差异产品和国际贸易》作出了完整准确的论述。在那里,保罗•克鲁格曼非常系统地阐述上述观点。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贸易理论强调,在规模经济发生作用的条件下,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追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对规模经济效果的追求,从而是对获得超额利润的追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力。这一理论观点还意味着,国际贸易的结构是不确定的,因为建立在规模经济效果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暗含着这样两个重要的假定条件,一是各国之间不存在技术水平的差异;二是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一定是有差异的,甚至可以说,在参加贸易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相同的条件下,国际贸易仍然可以存在。此时的贸易结构与以往国际贸易结构的根本差异在于,古典贸易理论所揭示的国际贸易是产业间或部门间的贸易,而建立在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是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中,出口方的利益就是不完全竞争厂商获得的市场势力与规模经济利益的总和。进口方利益则是从消费差异产品中获得消费上的满足,进而是福利水平的提高。由此按照保罗•克鲁格曼的观点,既然要素禀赋相同的国家可以通过开展产业内贸易获得经济利益,那麽各国之间建立在要素禀赋相近或相同基础上的贸易冲突将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各国企业在产业内生产和出口差异产品。新贸易理论的第二个重要的理论是相互倾销理论。詹母斯•布兰德和保罗•克鲁格曼在其著名的论文《国际贸易的相互倾销模型》(1983年)中指出,寡头垄断厂商为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将增加的产品产量以低于本国市场价格的价格销往国外市场。尽管从表面上看,在国外市场上产品的销售价格降低了,但是从销售全部产品所获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如果这种销售不影响在本国销售的其它产品的价格,那麽厂商所获得的总利润水平提高了。同样道理,其他国家的厂商也会采取同样的战略将增加的产品销售量销往对方国家市场,这种相互倾销行为所形成的贸易不是由于两家分属不同国家的厂商生产了差异产品,而是因为各自对自己最大限度利润的追求。由此可以看出,在相互倾销贸易理论这里,各国开展对外贸易的原因只在于垄断或寡头垄断企业的市场销售战略。进而国际贸易的结构既不受产品成本差别,进而是要素禀赋差别的限制,也不受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差异产品追求的限制。同时,相互倾销基础上国际贸易的利益来自于各国企业通过“倾销”所获得的垄断利润和在本国市场上销售价格保持不变情况下所获得的垄断利润总和。为说明这一点,我们假定,A国的垄断厂商甲生产和销售汽车100万量,单价为20,000万美元,如果其增加了生产量1000量,并在国内市场销售,则为使市场吸纳增加的供应量,企业必须将产品的市场价格降低。(因为寡头垄断企业面临的是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例如降价200美元。即每量车售价19800美元。在此情况下,该企业因增加生产和销售1000量汽车额外获得1980万美元。但是,当企业降低其商品售价时,不仅要降低新增产品的价格还要将原有的100万量汽车的价格降低到与新增产品价格相同的水平,即从2万美元降至19800美元,100万辆汽车因降价减少收入2000万。结果是企业增加生产后,其总收入还减少了20万美元。显然是有背企业增加生产和销售的初衷的。对此,企业的决策是将产品以低于本国市场价格的价格“倾销”到国外。此时即使该汽车在国外市场上的卖价相对较低,也不致引起企业整体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大幅度下降。如果说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贸易理论开创了新贸易理论的新阶段,那麽相互倾销贸易理论将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基础上的国际贸易理论推向了更高的层次:即使各国生产的商品之间不存在任何差异,垄断或寡头垄断企业仍然可以出于对最大限度利润的追求,开展各国之间的贸易。不完全竞争企业的市场战略,使国际贸易的结构更加不确定。在那里,既然国际贸易产生于企业为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而确定的市场战略,贸易的结构只服从于垄断企业的市场战略或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标准。所以,相互倾销贸易理论指出了,现代国际贸易的原因之一是不完全竞争企业的市场战略,这种市场战略下,贸易的结构仅仅是由于各国企业对最大限度利润的追求。新贸易理论的第三个重要方面是外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所谓外部规模经济是指由于企业外部经营规模的优势给企业带来的额外报酬或外在优势。根据外部规模经济贸易理论,企业有贸易优势或没有贸易优势的一个原因不在于各国之间绝对的要素优势的差异,而在于有关部门在某个时点上的发展规模。一般而言,如果一国在某个行业上发展的规模较大,相应地会形成一个行业的规模优势。这种优势表现为,该行业有一个可供共同使用的劳动力队伍,它可以调剂各企业间的余缺;同时行业规模较大,有助于技术的进步和技术成果的迅速普及或采用。总之一定的行业规模有利于资源或生产要素的共享,从而能够在自身企业规模不变条件下的经济利益。相反如果在一国范围内,行业的规模较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要求一家企业必须“小而全”,否则难以维持正常的生产,在生产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小而全”将导致产品单位成本较高,从而是该行业在国际市场上不具备竞争能力。在以往的贸易理论中,我们所谓一国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有优势,是将企业优势与行业优势等同起来。在新贸易理论中,企业的优势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二是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可以使企业自身产生竞争优势,而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是借助行业优势产生的企业优势。这两种优势都会导致国际贸易的产生。在外部规模经济贸易论那里,某些具有要素优势的国家所以不能在某个行业处于劣势地位,可能产生于该国的这个行业还没有发展起来,因而行业规模有限,难有外部规模经济的优势,“干中学”是该国发展此行业的途径。由此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需要在政府的干预下,获得某种规模经济优势或行业规模优势。上述三个方面所阐述的新贸易理论是从生产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在这些理论中,国际贸易的基本前提已经发生变化。由于现代企业追求对市场的操纵,并且从操纵市场中获得额外利润,因此这种市场结构已经不同于典型的完全自由竞争,代替它的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这里的关键在于,现代经济学,从而是国际贸易理论已经承认了这样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的事实,并将这一事实纳入国际贸易理论的思考之中。这种贸易理论基本前提的变化,标志着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即使国际贸易理论进入了新贸易理论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国际贸易理论才有了建立在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基础上的国际贸易论,才有了相互倾销贸易理论以及外部规模经济贸易理论。这些理论的核心是,具有某种不完全竞争优势的企业或行业凭借自身的优势获得国际贸易中竞争优势,它们扩展了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的理论观点。使现代贸易中的许多新现象得到了更切合实际的解释。

新贸易理论不仅从供给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还从需求的角度对现代国际贸易加以解释。林德认为,每个国家都存在一个代表性的需求水平。代表性需求水平表明一国平均的收入水平或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这种收入水平的代表性消费品是各国消费品产业发展的主导。因为企业生产的产品只有符合大多数消费者的需要,其生产才容易达到规模经济,从而有助于企业获得较高的利润率。另一方面任何一个国家,由于收入水平的差异,其需求水平也必然有差异。因此一国专门生产某一个代表性需求层次上的商品,就意味着它不能满足其它收入水平消费者对同类产品的消费。国际贸易可以解决各国生产者在某个层次产品的生产上达到规模经济和满足不同收入消费者消费需要的矛盾。即各国可以专门生产本国代表性需求产品,并出口这种产品,同时分别从不同的国家进口其他国家生产的这些国家代表性需求的产品,满足本国其他收入层次消费者的需要。代表性需求贸易理论表明,在消费品的生产上,规模经济容易在各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生产上形成;收入水平比较接近的国家,它们的贸易较多,因为它们代表性需求的接近,为相互之间满足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的需要创造了条件;由此可以推论,两国间收入水平的差距越大,它们相互贸易的可能性越小;建立在代表性需求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是同一产品内部不同档次产品的贸易。这是产业内贸易的一种表现形式。

新贸易理论的中心问题是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产业内贸易。根据这一理论,产业内贸易是第二产业内部各种制成品之间的贸易。这种贸易是建立在不完全竞争或机器大生产的基础上的。因此它趋向于排除竞争,形成大规模企业控制某个行业产品生产和市场的程度;这种生产上的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上产生三个方面的结论。一是由于企业追求差异产品形成的不完全竞争导致的国际贸易;二是由于不完全竞争企业的市场战略所导致的相互倾销(贸易);三是由外部经济效果所产生的行业优势,从而是不完全竞争企业所进行的贸易(出口),以及由此引申的后发展的国家为获得某种行业,从而是企业优势所需要的“干中学”。另一方面,由需求引起的产业内贸易则是由于代表性需求与需求的多层次性给各国企业向大规模化发展创造了条件。从而产生了建立在差异需求条件下的国际贸易。此外新贸易理论也试图解释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在那里,赫尔普曼不是从对外直接投资引起贸易,而是真正从企业选择的角度推论出国际贸易的产生和结构。然而依笔者看来,到目前为止,新的贸易理论主要是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

由上述的基本分析可以看出,国际贸易理论从基本前提划分,可以分成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从贸易理论渐进的发展看,国际贸易理论分成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三个发展阶段。此后,保罗.萨谬尔森、爱德华特.利马都进一步论述了要素价格均等化的理论。在萨谬尔森那里概括出了“斯拖尔帕.萨谬尔森定理。即对任何本国密集使用稀缺生产要素产品的关税保护都有助于稀缺生产要素收入水平的提高。这是生产要素禀赋论的一个逆定理。

一些学者认为,将新贸易理论出现以前的所有贸易理论通称为传统贸易理论似乎更符合人们的一般看法,但是科学的任务之一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其发展过程细分成不同的发展阶段。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

保罗•克鲁格曼莫里斯•奥博斯特费尔德编著《国际经济学》

AvinashK.DixitandVictorNorman:”ProductDifferenceandIntraindustryTrade”fromTheTheoryofInternationalTrad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0.

ElhananHelpmanandPaulKrugman:TradePolicyandMarketStructureM.I.TPress1989.

ImperfectCompetitionandInternationalTradeeditedbyGeneMGrossman.M.I.TPress1992

BranderJ.A.andP.Krugman“AReciprocalDumpingModelofInternationalTrade”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982,pp313-321.

Harry.PBowen,EdwardE.Leamer,andLeoSveikauskas:”Multicountry,MultifactorTestsoftheFactorAbundanceTheory”AmericanEconomicReviewDecember1987pp791-809.

Kai-yueWong:InternationalTradeandinGoodsandFactorMobilityM.I.TPress1997.

国际贸易理论文范文第5篇

国际贸易理论在于揭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以及贸易利益的分配问题。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国际贸易理论也在不断发展。二战后,国际贸易表现出新的特点与格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无法或不能全部解释这些现象,新贸易理论因此得以涌现发展。本文对新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主要内容、特征等作了简要介绍。 一、战后国际贸易格局的新变化 战后特别是六十年代以来,国际贸易格局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比重迅速上升;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部分;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工业国传统的“出口制成品,进口初级产品”的贸易形势逐渐变化,出现了大量的同一产业内既有出口又有进口的产业内贸易;跨国公司空前发展,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成为工业国总贸易量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针对国际贸易格局的新变化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反思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指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是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核心内容,以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基础,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以比较优势为基础进行自由贸易,可以实现贸易双方的利益双赢。因此其主要在于解释产业间贸易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垂直分工与贸易。所以不能或不完全能解释国际贸易中的新变化,必然会引起对传统贸易理论局限性的重新思考: 首先,传统贸易理论是以国家之间的差异和要素禀赋的差异来解释贸易,强调国家间的相似性与贸易量之间的反向关系,即国家间差异越大,产生贸易的可能性越大,即贸易更多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显然不能解释二战后要素禀赋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一事实。其次,传统贸易理论认为各国应当按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进行生产与贸易,即所交换的应当是要素密集度不同的产品,应当是产业间的贸易。然而,实际的贸易构成中却包括大量的要素密集度相似的同一产业内的双向贸易,即产业内贸易。此外,当人们将注意力转向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及由此引起的公司内贸易时,就会进一步发现传统理论的不适应性,期望有一种考虑了公司行为的贸易理论。 因此,为了能对国际贸易的新变化做出科学的解释,需要对传统贸易理论进行补充与发展,促成了新贸易理论的产生。 三、新贸易理论的产生与假设前提 新贸易理论主要是指二战结束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解释新的贸易现象而产生的一系列国际贸易理论学说。其主要代表人物包括迪可西特、克鲁格曼、赫尔普曼、斯宾塞和布兰德等。其中最主要代表人物是克鲁格曼。以下对其假设前提进行介绍。 传统贸易理论是古典经济学的产物,是以一些严密的理论假设为基础的,主要包括: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各国的需求偏好相似且不变、模型分析的是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要素,即2×2×2模型。但新贸易理论认为正是这些前提不符合当今社会经济生活,使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现实。应当放宽并建立更符合现实的前提假设: 1、引入产业组织理论,市场结构假设转变为更符现实的不完全竞争。 2、规模报酬不再是不变的,而是递增的。 3、传统的2×2×2贸易模型过于简单化,新贸易理论改为J×N×M模型。 4、放弃赫克歇尔-俄林关于贸易国在获得生产技术方面具有相同可能性的假定,研究不同国家获得技术的可能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在建立了更符合实际的前提假设后,打破传统贸易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这两个关键假设后,为解释贸易动因与贸易基础开辟了新的源泉,新贸易理论得以发展壮大。 四、新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1、新贸易理论对贸易动因与贸易基础的解释 产业内贸易、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分工与贸易的迅速增长成为当今国际贸易的主要现象,新贸易理论认为这是因为产生国际贸易的动因与基础发生了变化,不再仅仅是因为技术和要素禀赋的差异带来了贸易。新贸易理论从供给、需求、技术差距论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国际贸易的动因与基础。 (1)从供给角度:揭示了规模经济性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企业的垄断竞争行为成为贸易产生的重要动因与基础。1977年,迪克希特和斯蒂格利茨建立的D-S模型,阐述了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消费者需求多样化和企业生产规模经济的两难冲突问题。在具有规模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倾向于扩大生产规模,对生产者来说,产品差别越少越好;而消费者则要求产品要具有多样性,即产品差异。国际贸易可以解决这一矛盾:各国专业化大规模生产具有某一方面差异的同种产品并进行贸易,既利用了规模经济性获得比较优势,又满足了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需求。 克鲁格曼看到了D-S模型解释贸易问题的潜力,首先将它应用到国际贸易分析中,建立了规模经济理论,即一个由规模经济引致贸易的模型。通过采用张伯伦垄断竞争分析方法,得出结论为:贸易并不需要是技术或要素禀赋差异的结果,而可能仅仅是扩大市场和获取规模经济的一种途径。国际贸易的意义就在于能够形成一个一体化的世界市场,厂商可以打破单一狭小的国内市场限制,在世界范围内扩大产品销售市场,并从别国进口其它差异性产品,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综上所述,关于贸易发生的原因,新贸易理论从供给角度分析,认为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规模经济就成了引起专业化与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因。即使各国的偏好、技术和要素禀赋都一致的情况下,也会产生差异产品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并且国家间的差异越大,产业间的贸易量就越大,而国家间越相似,产业内的贸易量就越大。 (2)新贸易理论还强调需求因素对贸易产生和贸易结构的影响。从需求角度进行探索,填补了贸易动因研究视角上的一大空白。瑞典经济学家林德提出的代表性需求理论,将需求与产品差异结合起来解释了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他指出,一国平均的收入水平或者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就是一国的代表性需求。生产者只有专门生产代表此水平的商品才有可能达到规模经济,因此,一国应集中生产本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出口该产品,并从与本国收入水平相似的其他国家进口相似产品,以满足本国其他收入水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该贸易理论表明,规模经济容易在各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上产生,因此收入水平越相似,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越多。 (3)技术差距论以不同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为分析前提,认为技术差距和模仿时滞决定了现实的贸易格局。1959年,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运用技术创新理论修正了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提出了技术差距理论。该理论在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时,即是著名的生命周期理论。同时也可解释发达国家之间贸易:即使两个发达国家在技术开发方面具有相同的能力,所开发出的技术与产品仍会有差异,从而促成国际贸易的产生。因此技术水平接近的国家会因为追求产品的差异性而产生贸易。从而解释了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 2、在贸易政策方面,两个论点——利润转移论和外部经济的提出 传统的贸易理论是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框架下,完全竞争市场是最具效率的市场,任何干预只会带来效率损失。因此传统贸易理论强调自由贸易的重要性。 新贸易理论则认为现实中市场的有效性就值得怀疑。因此提出了两个干预贸易的论点-利润转移论和外部经济论,在此基础上提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外部经济论认为,一些具有技术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可以通过知识外溢为其他部门带来收益,即产生了有益的外部经济性。政府则应该对这些产业进行扶持,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以上述 两种理论为基础,新贸易理论提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即应当对对本国经济有重要促进作用的战略性产业进行扶持补贴。如日本80年代中期从美国手中夺得半导体产业的控制权,就是战略性政策使用的结果。战略性政策对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贸易政策有重大影响力,同时,也影响了欧洲联盟条约的内容。 3、新贸易理论提出了参加贸易并不总能得到利益的论点 传统贸易理论并未对国际贸易的福利效应作专门分析,因为其理论的结论是按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对各国都有利益,贸易利益来源于专业化生产效率的提高。新贸易理论认为贸易利益不仅来自比较优势,还来自于:规模经济性、增加了不完全竞争产业的竞争程度、增加了产品的差异性等。同时,新贸易理论指出,尽管存在着潜在贸易得益,但不完全竞争市场同时也产生了风险,使一国经济有可能不仅无法利用潜在的贸易得益而且实际上遭受损失。当贸易使得本国以递增规模生产的行业和高度垄断的行业收缩,而带来的其他利益不足以弥补这种收缩带来的损失时,贸易使本国受损,这说明,参加贸易并不是总能得到利益。 4、新贸易理论开始注重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将贸易与投资问题孤立地进行研究。经济全球化使人们认识到贸易与投资实际上是厂商国际化经营中的不同选择方式,出口或到东道国建立基地所需考虑的因素实际上是相似的,国际贸易可以看作是以商品为载体的要素的国际流动。二战后跨国公司成为国际经济生活的主要载体,对国际贸易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故一些学者开始将贸易与投资置于统一框架中进行研究,注重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也是新贸易理论的重要特征之一。 五、新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的关系 从以上介绍中,可以看到,新贸易理论的假设更具有现实性,特别的,它极好地解释了产业内贸易现象和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之间的贸易。但新贸易理论并不是对传统理论的全盘否定。现实中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并存的现象说明传统贸易理论与新贸易理论之间的关系是互补的。要全面准确地解释现实中的国际贸易现象,传统的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缺一不可。正如新贸易理论的创建人克鲁格曼认为的,如果要简单说明传统理论与新贸易理论的差别,则可以回答:传统理论把世界贸易看成是完全发生在像小麦这类商品上,新贸易理论则认为主要贸易品是像飞机这样的商品。因此,新贸易理论既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继承,也是对国际贸易理论新发展的反映和阐释。之所以新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有互不一致的结果,这根源于假设的冲突。

国际贸易理论文范文第6篇

一、战后国际贸易格局的新变化

战后特别是六十年代以来,国际贸易格局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比重迅速上升;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部分;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工业国传统的“出口制成品,进口初级产品”的贸易形势逐渐变化,出现了大量的同一产业内既有出口又有进口的产业内贸易;跨国公司空前发展,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成为工业国总贸易量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针对国际贸易格局的新变化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反思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指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是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核心内容,以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基础,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以比较优势为基础进行自由贸易,可以实现贸易双方的利益双赢。因此其主要在于解释产业间贸易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垂直分工与贸易。所以不能或不完全能解释国际贸易中的新变化,必然会引起对传统贸易理论局限性的重新思考:

首先,传统贸易理论是以国家之间的差异和要素禀赋的差异来解释贸易,强调国家间的相似性与贸易量之间的反向关系,即国家间差异越大,产生贸易的可能性越大,即贸易更多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显然不能解释二战后要素禀赋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一事实。其次,传统贸易理论认为各国应当按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进行生产与贸易,即所交换的应当是要素密集度不同的产品,应当是产业间的贸易。然而,实际的贸易构成中却包括大量的要素密集度相似的同一产业内的双向贸易,即产业内贸易。此外,当人们将注意力转向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及由此引起的公司内贸易时,就会进一步发现传统理论的不适应性,期望有一种考虑了公司行为的贸易理论。

因此,为了能对国际贸易的新变化做出科学的解释,需要对传统贸易理论进行补充与发展,促成了新贸易理论的产生。

三、新贸易理论的产生与假设前提

新贸易理论主要是指二战结束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解释新的贸易现象而产生的一系列国际贸易理论学说。其主要代表人物包括迪可西特、克鲁格曼、赫尔普曼、斯宾塞和布兰德等。其中最主要代表人物是克鲁格曼。以下对其假设前提进行介绍。

传统贸易理论是古典经济学的产物,是以一些严密的理论假设为基础的,主要包括: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各国的需求偏好相似且不变、模型分析的是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要素,即2×2×2模型。但新贸易理论认为正是这些前提不符合当今社会经济生活,使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现实。应当放宽并建立更符合现实的前提假设:

1、引入产业组织理论,市场结构假设转变为更符现实的不完全竞争。

2、规模报酬不再是不变的,而是递增的。

3、传统的2×2×2贸易模型过于简单化,新贸易理论改为J×N×M模型。

4、放弃赫克歇尔-俄林关于贸易国在获得生产技术方面具有相同可能性的假定,研究不同国家获得技术的可能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在建立了更符合实际的前提假设后,打破传统贸易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这两个关键假设后,为解释贸易动因与贸易基础开辟了新的源泉,新贸易理论得以发展壮大。

四、新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1、新贸易理论对贸易动因与贸易基础的解释

产业内贸易、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分工与贸易的迅速增长成为当今国际贸易的主要现象,新贸易理论认为这是因为产生国际贸易的动因与基础发生了变化,不再仅仅是因为技术和要素禀赋的差异带来了贸易。新贸易理论从供给、需求、技术差距论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国际贸易的动因与基础。

(1)从供给角度:揭示了规模经济性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企业的垄断竞争行为成为贸易产生的重要动因与基础。1977年,迪克希特和斯蒂格利茨建立的D-S模型,阐述了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消费者需求多样化和企业生产规模经济的两难冲突问题。在具有规模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倾向于扩大生产规模,对生产者来说,产品差别越少越好;而消费者则要求产品要具有多样性,即产品差异。国际贸易可以解决这一矛盾:各国专业化大规模生产具有某一方面差异的同种产品并进行贸易,既利用了规模经济性获得比较优势,又满足了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需求。

克鲁格曼看到了D-S模型解释贸易问题的潜力,首先将它应用到国际贸易分析中,建立了规模经济理论,即一个由规模经济引致贸易的模型。通过采用张伯伦垄断竞争分析方法,得出结论为:贸易并不需要是技术或要素禀赋差异的结果,而可能仅仅是扩大市场和获取规模经济的一种途径。国际贸易的意义就在于能够形成一个一体化的世界市场,厂商可以打破单一狭小的国内市场限制,在世界范围内扩大产品销售市场,并从别国进口其它差异性产品,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综上所述,关于贸易发生的原因,新贸易理论从供给角度分析,认为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规模经济就成了引起专业化与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因。即使各国的偏好、技术和要素禀赋都一致的情况下,也会产生差异产品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并且国家间的差异越大,产业间的贸易量就越大,而国家间越相似,产业内的贸易量就越大。

(2)新贸易理论还强调需求因素对贸易产生和贸易结构的影响。从需求角度进行探索,填补了贸易动因研究视角上的一大空白。瑞典经济学家林德提出的代表性需求理论,将需求与产品差异结合起来解释了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他指出,一国平均的收入水平或者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就是一国的代表性需求。生产者只有专门生产代表此水平的商品才有可能达到规模经济,因此,一国应集中生产本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出口该产品,并从与本国收入水平相似的其他国家进口相似产品,以满足本国其他收入水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该贸易理论表明,规模经济容易在各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上产生,因此收入水平越相似,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越多。

(3)技术差距论以不同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为分析前提,认为技术差距和模仿时滞决定了现实的贸易格局。1959年,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运用技术创新理论修正了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提出了技术差距理论。该理论在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时,即是著名的生命周期理论。同时也可解释发达国家之间贸易:即使两个发达国家在技术开发方面具有相同的能力,所开发出的技术与产品仍会有差异,从而促成国际贸易的产生。因此技术水平接近的国家会因为追求产品的差异性而产生贸易。从而解释了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

2、在贸易政策方面,两个论点——利润转移论和外部经济的提出

传统的贸易理论是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框架下,完全竞争市场是最具效率的市场,任何干预只会带来效率损失。因此传统贸易理论强调自由贸易的重要性。

新贸易理论则认为现实中市场的有效性就值得怀疑。因此提出了两个干预贸易的论点-利润转移论和外部经济论,在此基础上提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外部经济论认为,一些具有技术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可以通过知识外溢为其他部门带来收益,即产生了有益的外部经济性。政府则应该对这些产业进行扶持,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以上述两种理论为基础,新贸易理论提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即应当对对本国经济有重要促进作用的战略性产业进行扶持补贴。如日本80年代中期从美国手中夺得半导体产业的控制权,就是战略性政策使用的结果。战略性政策对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贸易政策有重大影响力,同时,也影响了欧洲联盟条约的内容。

3、新贸易理论提出了参加贸易并不总能得到利益的论点

传统贸易理论并未对国际贸易的福利效应作专门分析,因为其理论的结论是按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对各国都有利益,贸易利益来源于专业化生产效率的提高。新贸易理论认为贸易利益不仅来自比较优势,还来自于:规模经济性、增加了不完全竞争产业的竞争程度、增加了产品的差异性等。同时,新贸易理论指出,尽管存在着潜在贸易得益,但不完全竞争市场同时也产生了风险,使一国经济有可能不仅无法利用潜在的贸易得益而且实际上遭受损失。当贸易使得本国以递增规模生产的行业和高度垄断的行业收缩,而带来的其他利益不足以弥补这种收缩带来的损失时,贸易使本国受损,这说明,参加贸易并不是总能得到利益。

4、新贸易理论开始注重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将贸易与投资问题孤立地进行研究。经济全球化使人们认识到贸易与投资实际上是厂商国际化经营中的不同选择方式,出口或到东道国建立基地所需考虑的因素实际上是相似的,国际贸易可以看作是以商品为载体的要素的国际流动。二战后跨国公司成为国际经济生活的主要载体,对国际贸易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故一些学者开始将贸易与投资置于统一框架中进行研究,注重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也是新贸易理论的重要特征之一。

国际贸易理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重商主义绝对优势比较优势自由贸易要素享赋论

在早期的贸易中由于贵金属的发现,人们对利润与资本积累的观念的变化,以及民族国家的兴起等原因,促使了重商主义的发展。重商主义的基本经济理论是:货币是国家财富的唯一形态,对外贸易是增加货币的源泉,政府活动的目的应是如何发展对外贸易以增加财富。重商主义在历史上曾起过进步作用,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但它只是简单地描述社会的表面现象,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探索只局限于流通领域,而未深入到生产领域,因而其经济理论是幼稚的、不科学的。

18世纪后重金主义学派的理论政策已不能适应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需要,迫切需要新的理论来指导对外贸易。于是亚当斯密在其经典巨著《国富论》提出了以绝对优势为基础的贸易理论,强调贸易双方各以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行贸易,双方都能获利。该理论从生产的绝对成本的差别为出发点,认为各国应按照各自在绝对成本方面上的优势进行分工,生产并出口绝对成本低的商品,进口绝对成本高的商品,即“以己之所长,换己之所需”。但这个理论存在一定缺陷: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任何绝对优势,那他就不会与别国进行任何贸易,但这个结论与事实违背。

后经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理论进行完善,进一步强调两国贸易时,即使一国产品不具有绝对优势,只要有相对优势,双方也都能获利。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是在亚当斯密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发展起来的。根据斯密的观点,国际分〔应按地域、自然条件及绝对的成本差异进行,即一个国家输出的商品一定是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商品。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优势最大或劣势最小的商品,然后进行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由此形成的国际分〔对贸易各国均有利。李嘉图认为,在资本与劳动力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按照比较成本理论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可使劳动配置更加合理,可增加产品总量,对贸易各国均有利。比较成本理论在历史上曾起过进步的作用。它促进了当时资本积累和生产力的发展。但其前提必须是完全的自由贸易。

实际上自由贸易理论提出以后,世界卜并没有实现完全的自由贸易,与之形成鲜明对本的是各国(地区)间保护贸易处处存在。究其原因在于自由贸易理论赖以成立的理论前提与现实世界存在较大差距。自由贸易理论的核心是白由贸易可使参与贸易的双方均获得贸易利益,它通过对贸易原因的近于完美的实证分析和逻辑推论而得出。这是自由贸易理论获得广泛认同的主要原因。其理论前提是:一国的生产要素总量、生产技术水平、国民收人分配形态、居民消费偏好是既定的、不变的,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并且参与贸易的国家都实行市场经济制度,市场完全自由竞争,价格具有充分的弹性。这显然与现实世界的真实情况有很大差距。另外,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国际贸易自由贸易利益的实现也成问题:在现实经济中,在自由贸易理论所论述的市场自由竞争的条件下,两国各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能够进入对方国家市场,分工是能够实现的。而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的国家,其有比较优势而没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要在市场自由竞争的条件下进人对方国家市场是很难的。毕竟,劣势产品占领强势产品的市场是不符合成本和价格竞争法则的。相反,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优势的国家,则可以完全占领劣势国家的市场。除此之外,还暗含其它前提:(1)因分〔造成的各国产业调整无须成本。

这显然也不现实:若按自由贸易理论所述,两国根据各自的绝对或比较优势所在进行分工和专业化生产,那么,原来投资于绝对劣势和比较劣势产业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就必须转移到新选择的产业上来,有些具有专用性的资产如生产设备则将被淘汰。而无论是转移或被淘汰,作为国家范围的产业调整,成本都是巨大的。(2)规模报酬不变。假定各国劳动生产率或技术水平是不存在差异的,其另一重要假设是规模报酬不变,即厂商的生产函数不随其规模的扩大而改变,因而扩大规模不会影响商品的价格,进而影响贸易的基础。这也不符合实际情况。

二十世纪30年代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创立了要素察赋论,进一步充实了自由贸易理论。要素察赋论的三个主要结论:每个区域或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应该生产和输出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输入稀缺要素密集的商品;区域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即各个地区间或国家间商品价格不同;商品贸易趋向于消除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异,导致国际间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根据此理论每个国家或区域利用它的相对丰富的生产诸要素(土地、资本、劳动力等)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用它的相对稀少的生产诸要素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不利地位。因此,每个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生产和输出前面那些种类的商品,输人后面那些种类的商品。

国际贸易理论文范文第8篇

一、技术缺口理论

比较成本的优势也能从国际间技术水平的高低中产生。基于此经济学家Posner发展了技术缺口理论。他认为,国际间技术的差别会在不同的国家间产生技术缺口,这个“缺口”导致了国家间贸易流的产生。

技术缺口理论还认为,出口往往是从技术领先的国家开始的,这些国家大多是高工资的国家。在企业拥有技术优势时,成本差别对贸易流的走向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当模仿缺口结束后,成本的差别便决定了贸易的流向。因此技术缺口贸易和低成本贸易似乎是对外贸易的两个阶段。从理论上讲,拥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完全可以通过不断开发新产品或者不断进行技术革新跳过对外贸易的第二个阶段。但是由于一流人力资源的稀缺和昂贵,要想越过第二个阶段往往困难很大。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技术缺口理论为我们提供这样的策略思维,那就是,为了在国际贸易中长期地获得竞争优势,从理论上讲我们应尽可能地延长模仿缺口,从实践上讲我们应重视技术革新,同时也应考虑到成本的因素,以及进口国市场的大小。

二、学习曲线理论

经济学家Arrow认为,一个国家的技术(特别是工艺技术)依赖于这个国家过去生产的产品数量总和。并进一步指出,拥有最大的积聚产品数量的国家通过过去不断的“学习效应”达到最低的成本,因此与较少积聚产品数量的国家相比拥有更好的出口机会。通过比较成本优势这个国家能够成功地出口相应的产品,即使两个国家有相同的资源配置。这个效应越强烈,在模仿缺口存在期间这个国家将拥有越大的国内和国际市场。

国际贸易的学习曲线理论的基本概念是1936年被经济学家Wright在飞机制造的实践中确定的学习曲线。Wright通过实践证明,积聚的产品每翻一番,每架飞机的成本便会有一定程度(例如20%)的下降。但是不同工业部门的“学习效应”是不一样的,具体的学习曲线也因此千差万别。

由于Arrow的学习曲线理论主要通过对制造业“学习过程”的调查得出的,波士顿咨询公司为此在1974年发展了这个理论,认为所有的成本种类,即销售总成本、研究和发展总成本以及其它各类总成本通过经验的积累都有“学习效应”,并将学习曲线改称为经验曲线。实践也证明,不同成本种类的经验曲线也是不同的,直线的和曲线的都有,当然产品越相似其经验曲线的形状也越相似。

对企业经营者来讲,国际贸易的学习曲线理论提供了这样的策略思维,为了能更快地达到经验曲线效应,从企业的内部来讲,成本、生产和技术是关键的因素;从企业外部来讲,经营者也必需考虑到产品市场的大小和潜力。

三、需求结构理论

1961年被经济学家Linder发展的需求结构理论主要是分析自然资源和工业品的出口。Linder对于自然资源对外贸易的解释是依据俄林和赫克歇尔的要素禀赋理论,因此,需求结构理论仅仅对工业品对外贸易的解释具有创新意义。

Linder在需求结构理论中将对外贸易领域分为潜在的和现存的。对于潜在的出口产品的调查,他认为,产品的国内需求量和这种产品在国内市场增长边界对产品的出口潜力有决定作用。他的理论的出发点是,这种产品首先在国内进行生产销售。对此他给出了三个理由:

1.一个企业想满足国外的需求(这个需求在国内还不存在)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个企业没有关于国外的详细信息。

2.革新和发明通常都与企业所处的环境有关,因此革新首先是在国内进行的。

3.在生产初期,为了获得有效而便宜的信息交流,在产品的试销过程中商品和消费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是必要的。这在国内是最可能实现的。

如果国内的市场已无潜力可挖,Linder认为企业将把它的活动空间拓展到国外。这个时候企业开始考虑产品应该出口到哪些国家?按照他的观点,潜在的进口国主要是那些同出口国有相似需求结构的国家。并且他将人均收入作为需求结构是否相似的衡量指标。他认为,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越相似,工业品潜在的对外贸易越有可能。

除了对潜在的对外贸易分析之外,他也论述了对外贸易的现实领域。他认为,工业品现实的出口将决定于以下因素,其中促进出口的因素有:

1.全球范围内垄断性的产品供应结构;

2.与国内和国外竞争对手相比拥有生产要素采购和加工的优势;

3.与国内外同行相比拥有先进的技术;

4.更好的管理水平;

5.通过大批量生产拥有成本的优势;

下列因素阻碍着出口:

1.缺少对国外市场的了解;

2.高昂的交通费用;

3.贸易的限制;

除此之外,Linder也给出来自现实进口国的决定因素:

1.文化因素,例如,语言和气质的不同;

2.政治因素,例如,政治联盟(欧共体、前法国的殖民地区等)。

需求结构理论指出了许多影响对外贸易的发生的因素,同时也给企业的领导提供许多出口战略思维,比如,要想增加出口,同业垄断地位应是企业不断追求的目标。另外从企业内部来讲,在采购方面、生产方面和技术方面的优势以及管理方面的优势能导致成本的优势及规模经济效应;从企业的外部来讲,国内需求的结构及增长边际、进口国的政治文化、关税及贸易限制也影响着企业出口决策的实施。

四、区域内部贸易理论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变得越来越密切,这也导致了技术转移和扩散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快。因此工业产品的生产条件在各国间也就变得越来越相似。这种模仿效应使得国家之间,特别是各工业国之间的供求结构变得很相似。如果这种发展与实际相符的话,那么传统对外贸易理论所提供的许多解释变量对当今出口战略的实施已失去了策略上的意义。

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上,经济学家Levitt在1983年提出了一个实现出口的新的解释模型,即区域内部贸易理论。这个理论特别对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的发生具有解释意义。区域内部贸易理论试图解释,在国际间供给结构越来越趋向类同的状况下,各国之间的贸易是怎样发生的。

区域贸易理论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产品的差异化是贸易产生的原由。国际间产品差异化能通过下列方法达到:

1.产品物理性质和功能的差异,例如,材料的种类、技术设计、质量等;

2.产品美学方面的差异,例如,设计、形状、颜色或者包装等;

3.产品标记的差异,例如,商标及名称;

4.产品其它方面的差异,例如,咨询和售后服务等。

区域内部贸易理论将产品的差异化作为贸易产生的原由。在当今的国际市场上产品的差异化也是企业获得国际竞争力的一个有效而重要的手段,对企业国际化策略的发展具有现实的意义。当然与技术缺口理论、学习曲线理论以及需求结构理论相比,它对对外贸易发生只提供了一个解释变量,即工艺技术。

小结

国际贸易理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本文在一个较长的历史跨度和较大的空间跨度上,研究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变迁,通过历史的和逻辑的方法,试图总结出保护贸易和自由贸易理论和政策出现的规律性与客观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并使之对中国的贸易政策制订有所帮助。 论文关键词:国际贸易 政策 关税 贸易理论变迁 在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的今天,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讲,采取何种的贸易政策理论作为指导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使虽然有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约束,各个国家也经常发生贸易问题,比如正在解决中的美国对中国轮胎征收高额关税的事件。 在回溯到历史的长河中寻求答案的时候,我们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历史在惊人的重复中划过了一个大w型。在国际贸易发展史中,贸易保护和自由贸易交替上升,彼此替代,在对立统一中使世界经济走到了今天。如果撇除各门学科言必称的古希腊时代,我们可以看到,从l5世纪初的重商主义时代一直到今天的世界贸易组织,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家间相互依存程度的加强,在政府行为方面赞成政府在国际贸易中实行无为政策的放任自由主义者和赞成实行干预的经济民族主义者之间展开了无数次的辩论,内容涉及国际贸易对国内经济福利和产业成长的影响,日益依存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以及利益分配等其他问题上的作用等。争论的核心和焦点是政府应推行自由贸易政策还是推行保护贸易政策。争论是如此的激烈,而且一直没有停止过,以至于罗伯特·吉尔平断言说“争论可能永远得不到解决”。近代国际贸易始于15世纪到l7世纪,当时占主导地位的重商主义政策要求政府加强管制力量,对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由于西欧各国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商品经济关系急剧发展,社会财富的重心由土地转向了金银货币,货币成为全社会上至国王下至农民所追求的东西。而获取金银的途径只有开采和发展对外贸易。而这种使国家富有的对外贸易必须有一个前提,即只有保持对外贸易的顺差,才能达到使国家富有的目的。 在这种思想下,重商主义者们极力主张政府干预对外贸易,对进口商品课以高额关税,或禁止进口本国不需要的商品。正如恩格斯所形象描述的一样:“各国彼此对立着,就像守财奴一样,双手抱住他心爱的钱袋,用嫉妒和猜疑的目光打量着自己的邻居。” 长期重商主义政策的实行,妨害了农民的利益,使原料和谷物价格上涨,工业成本上升,影响销售市场的扩大,造成通货膨胀,激化了社会矛盾。因此,从法国的布阿吉尔贝尔开始,对重农学派的主张及政策进行了猛烈抨击。诺斯在这里对自由贸易的思想作了出色的阐述:“阻碍贸易的法律,不论是关于对外贸易或是国内贸易,不论是关于货币或是其他商品,都不是使一个民族富裕、使货币和资本充裕的要素。……我们可以费力筑篱去为杜鹃鸟,但这是徒劳的,因为从来也没有一个人是靠政策致富的;而和平、勤劳和自由却能促进贸易和财富,此外别无其他途径”。对外贸易政策在这里开始w的第一个转折,从干预转为自由放任,其间经过了N·墨尔本、D·诺斯、D·休谟、J·洛克、J·马西、J·D·司徒亚特,至亚当·斯密集其大成,完成于大卫·李嘉图。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自己制造还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我们最好就用我们有利地使用自己的产业生产出来的一部分向他们购买。”大卫·李嘉图继承并发展了亚当斯密的观点,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他谈到:“如果两个人都能制造鞋和帽,其中一个人在两种职业上都比另一个人强一些,不过制帽时只强l/5或20%,而制鞋时只强l,3或33%,那么这个较强的人专门制鞋,而那个较差的人专门制帽,它不是对于双方都有利么?”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英法等国在l8世纪末至l9世纪末这个时期,大都奉行自由贸易政策,降低关税税率,减少了纳税商品的项目,简化了税法。这种自由贸易思想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一直持续到1933年大危机之前,大多 数的理论和政策均相信,经济处于不均衡状态时,“正如线上悬着一块石子,如果离开了他的均衡位置,地心引力将立即使它恢复均衡位置的趋势。”而政府确实遵照这一思想在这一时期忠实地扮演着“守夜人”的角色。 1776年,美国宣布成为独立国家,为了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避免成为英国的农业附庸A·汉密尔顿坚决主张实行保护关税制度,保护美国当时尚处于幼稚的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F·李斯特在他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对这一思想做了十分深刻的论述:“在自由竞争下一个无保护的国家要想成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国已经没有可能。……必须牺牲眼前利益,使将来的利益获得保障。……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多少倍。”在这里,有趣的现象发生了。的第二个转折开始了,重商主义的思想好像又复活了过来。在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的保护贸易理论也颇为引人注目,结构主义学派的劳尔·普雷维什提出中心——论,即现实的世界经济中存在着这样的一种结构,就是“中心”和“”。它们形成了世界的两极,每一极的生产结构有着重大差别。由于收入弹性的不同,国家的贸易条件有恶化的趋势,必须实行保护贸易政策,征收保护关税,鼓励出口。发展中国家必须彻底打破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体系,打破国际经济旧秩序。从19世纪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各国普遍完成了产业革命,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世界市场的竞争开始变得激烈,尤其是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使市场矛盾进一步激化。各国为了维持本国的生产和就业,纷纷采取了各种措施以保护手段提高关税壁垒,限制外国商品进口,鼓励本国商品出口,以其转嫁本国的经济危机,从而使国际上出现了一个新的贸易保护高潮。这一时期,琼·罗宾逊夫人还给它起了一个固定的名称“以邻为壑(Beggar-t日y—Neig日bour)。超保护贸易理论和政策在w的第三画上书写了浓重的一笔,而凯恩斯主义的产生则可以看作是这第三画的终结。由于有效需求不足,非充分就业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贸易收支不可能自动调节实行平衡,因此政府应积极加强对国际贸易的干预,进行贸易保护,奖出限入,保持顺差,以实行充分就业。贸易保护理论在这一时期占了上风。 但是,实际的情况是某个国家政府采取旨在医治失业的以邻为壑的行为,会产生国际性的以邻为壑的争斗,结果是国际贸易总额与世界产出总额相比萎缩,并最终导致全球经济的衰退。从第二次世纪大战后到7O年代初,世界政治经济力量重新分化组合,美国实力空前提高,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膨胀的经济,使其既有需要又有能力冲破当时发达国家所实行的高关税的政策。日本和西欧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愿意彼此放松贸易壁垒。此外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推动生产国际化、资本国际化,跨国公司的迅速兴起,也迫切需要一个自由贸易环境以推动商品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于是,这一时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先后出现了自由化倾向,主要表现为大幅度削减关税以及降低和撤销非关税壁垒,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经济合作组织蓬勃发展,IMF、WorldBank、欧盟、WTO、美加墨自由贸易区、东盟、APEC等经济合作组织先后出现。w在这里重新转折,完成了它的最后一画。这一时期的政策是和理论界的“新自由主义 ”抬头有直接的关系。“新自由主义”锋芒直指凯恩斯主义,认为西方经济的滞胀是凯恩斯主义造成的恶果,因为政府的过度干预扰乱了市场经济的合理运行,妨碍经济增长,并且是政府预算赤字剧增,造成通货膨胀。在这种指导思想下,这一时期的理论学派如弗莱堡学派、合理预期学派、供给学派、公共选择学派均赞成自由贸易的政策。 在几个世纪的时间内,世界经济是如此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动,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进入衰退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面lf缶就业压力增大,市场问题严重等问题,国内劳工组织和工业资本家阶级强烈要求政府实行保护贸易政策。这一时期贸易政策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一、贸易 保护措施由过去以关税为壁垒和直接贸易限制逐渐变为间接的贸易限制;二、贸易政策措施朝着制度化、系统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贸易保护制度越来越转向管理贸易制度;三、国际贸易壁垒由国家间转变为区域性经济组织之间,区域经济组织内部实行自由贸易制度,组织之外则实行保护贸易制度。9·11之后,美国乃至全球经济跌至谷底,可以预见这股保护贸易的声音还会加强。看来,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这对矛盾还要继续走下去,这个w也远不是国际贸易历史形态的终结,矛盾的双方还会在对立统一中为自己开辟道路,使世界经济继续向前发展。有人说,从马嘎尔尼访华到今天的WTO,不外还是“自由贸易、协定关税”这八个字。我倒觉得这种说法颇值得商榷。虽然从最终结果来说,我们终于走上二了自由贸易的道路,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省略中间的过程不提。如果诚如马嘎尔尼所愿,中国在一个多世纪以前的清朝就实行自由贸易,那恐怕我们现在看到的就不是一个日渐强盛的中国,而是一个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和附南国了。从美国和日本发展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即使是发达国家老大的美、日等国,也经历上述国际贸易政策的变迁。在发展初期,他们均是利用A由贸易出日初级产品或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增加的出日收益而在国际市场上筹到资金,进一步扩大出口生产,而不断增加的本地需求则引致了制造业的的大规模建立:在积累够了足够的资金和技术后,政府对贸易活动进行干预,实行贸易保护政策,限制一些工业制成品的进口,以保护民族工业和节约外汇。同时,在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利用外国资本,引进外国技术,建立和发展本国工业体系,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这就是有名的“进日替代战略”。美国从独立战争到二次大战结束这很长的一段历史中就曾实施了这一战略,赶上并超过了有“世界工厂”美誉之称的英国。在本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也曾用严厉的控制出口的政府保护,来推动争取其在世界钢铁、汽车及电子产业争夺领导地位的斗争。结果不久,日本这些产业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具有了充分竞争力。劳拉·泰森对5O年代以来日本政府的行为是这样结的:“如果在6O年代,当至少菲亚特汽车公司有一种竞争性产品提供给日本的消费者使用,日本不对外国进口汽车关闭其国内市场,那么,日本的汽车贸易会有今天这样的规模吗?如果在70年代,日本没有对美国生产的低成本高质量的16K随机存取存储器关闭其国内市场,那么日本的半导体工业能有今天的技术及竞争优势吗?如果没有专门针对科宁玻璃公司关闭日本市场而鼓励日本发展国内这方面的生产能力,那么,本能在今天有光导纤维方面的突出优势地位吗?”当他们建立好了本国的制造业,具有了充分竞争力的产品之后,就开始高举起“自由贸易”的大棒.实施“出口替代战略”,来抢占世界市场,享受自由贸易和国际分工的美餐。而当其他国家有了一些有竞争力的产品时,他们又挥舞起“公平贸易”的盾牌保护本国工业,限制其产品进口。 中国的发展也走过了一条类似的道路。建国之初,在“自力更生”的指导思想下,我国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进行了严格控制,人为割断了国内与国际市场。客观上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底子。8O年代末期,中国制定了沿海经济特区的发展战略,提出要充分发挥广大沿海地区的劳动力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行“两头在外”、“大进大出”,这一时期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和初级产品为我们筹集到了大量资金,进一步扩大了出13.为“出口导向型”经济的转型积累了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才:进入9O年代以来,通过保护政策,我国的家电行业、纺织业、玩具业和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这就要求我们逐渐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开辟国际市场,享受由于资源禀赋不同而带来的国际分工的好处9·11之后,全球经济一片灰暗,跌入谷底,而中国经济则作为其中的少有亮点而为世界所瞩目。这正是我们抓紧机遇,缩小差距的良机: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正言行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理论和政策没有优劣之分,采用什么样的理论和政策一定要结合国情和时代特点。当前推行自由贸易政策,充分利用加入WTO组织的地位,趋利避害,大力扩展外向型经济,扩大出口额度,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所要采取的贸易政策,也是谋求中华民族的第二次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w.

国际贸易理论文范文第10篇

文化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历史过程中,赋予物质和精神产品的全部总和。文化体现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人类所生产的物质产品上;人类与其他个体或群体的关系上,包括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以及人的行为方式等;文化还体现在意识形态上,通过宗教,哲学,道德,艺术等来表现,体现出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民族性情等。

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是文化的两大特征。①文化的民族性。任何文化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社会结构。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生成并发展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差异文化。②文化的时代性。任何文化都反映了时代的精神,时代的内容,时代的审美要求和审美情趣,都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正是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创造的文化差异为文化和国际贸易的契合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2 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比较优势

自从国与国开展贸易以来,通过深入的研究,经济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贸易理论。其中,比较优势论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建立在亚当斯密“绝对利益”学说的基础上,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利益”学说。自从诞生之日起,“比较优势”始终是理论发展的线索。究其原因,“比较优势”,这四个字本身就蕴涵了深刻的理论内核,它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比较”,比较就是差异性,是独特性,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客体在某一层面进行的对比。有了差异性或独特性,客体之间才有可比之处。二是“优势”,其核心在于“优”字。它说明比较客体在该对比层面上的强势地位。正是因为国与国之间(比较主体)在可比内容(比较客体)上存在的我有你无,你有我优的差异,才使得交换成为必然,对外贸易得以产生。

3 文化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从国际贸易理论上看,由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推导出的文化差异性恰好在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中找到了生存的空间。

在国际贸易实践中,文化较为普遍地存在于传统的货物贸易领域和新兴的服务贸易领域。

(1)在传统的国际货物贸易领域,文化商品一直是贸易的主要内容之一。众所周知,早在西汉时期,大量的丝绸,瓷器和茶叶从中国被运往地中海沿岸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和蓬勃发展,文化产品更是铺天盖地。在追逐降低产品成本的竞赛已经穷途末路的情况下,人们开始普遍地在商品中加入文化的因素,以获取新的超值。

(2)在新兴的服务贸易领域,文化包含的附加值更高。例如基于传统文化之上的文学,戏剧,电影,音乐以及收藏和展览等,其贸易的主要内容就是我们在前面所说的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还有旅游服务,作为一项集观光、餐饮、住宿以及游乐为一体的综合项目,其独具特色的文化内容和形式就是吸引国际消费者的重要条件。

4 国际贸易中文化差异的思考及启示

每一种文化都会产生自己的价值体系,只有尊重并深入研究不同文化,才能更好地开拓国际贸易市场。

国际贸易理论文范文第11篇

【论文摘要】 本文以我国出口企业为视角,分析了国际贸易应收账款的内涵及其对于出口商的风险,指出国际保理结算方式是解决我国出口企业巨额应收账款难题的有效途径,并提出国际保理在国际贸易和应收账款回收方面的具体措施及运作流程。 【论文关键词】 国际贸易应收账款 国际保理 我国出口企业 巨额应收账款 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国际贸易额也大幅度上升,而与此同时,海外欠款,即海外应收账款或国际贸易应收账款的数量也迅速增加。据2011年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出口企业海外应收账款至少超过1000亿美元,相当于当年总出口额两成,而且以每年150亿美元的速度增加,即使是像长虹这样的大型企业也是厄运难逃,早在2003年,长虹公司海外应收账款就达人民币49.85亿元。目前中国企业应收账款总量占企业总资产已达30%左右,远高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大额的海外应收账款使本来就缺乏后续资金支持的外向型企业“雪上加霜”。国际贸易应收账款回收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防范和化解国际贸易风险的重大难题。 一、国际贸易应收账款的内涵 国际贸易应收账款(Collection of Receivables)是指当卖方向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或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时,根据双方交易合同,由买方在交易完成后的一定时期内向卖方支付的款项。买方清算支付之前,该交易在卖方的资产负债表上则表现为对买方的应收款,它代表了卖方对出售货物或已提供服务的求偿权。国际贸易应收账款源起于供应商(即卖方或出口商)以赊销等方式向客户(即买方或进口商)提供的商业信用。凭借商业信用,买方不须立即付款或提供财产担保就可获得卖方所提供的货物,由此买方获得了这种有期限约束的资金融通,应收账款到期时才需支付相应货款。对于卖方(供应商)而言,他们借助赊销刺激了买家的购买欲望,从而能够迅速提高销售数量,进而提高了卖方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减少了企业库存,有利于形成生产和销售的良性循环。因此,国际贸易应收账款这种对交易双方互惠互利的商业信用使得国际贸易中的应收账款规模日益增大。 二、国际贸易应收账款的风险 一般说来,国际贸易应收账款交易方式对于卖方的风险要远远大于对于买方的风险。首先,国际贸易买卖双方分别居于不同国家,因而对于海外买家的资信调查存在较大困难;其次,国际贸易应收账款是基于商业信用的一种国际贸易交易方式,是卖方向买方提供的资金融通,一旦买方违约,则卖方将面临巨大的信用风险,如2003年长虹公司在美国的分销商APEX公司就欠下4.72亿美元的应收账款;再次,国际贸易应收账款回收由于涉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交易习惯和法律规则,而且诉讼程序复杂、诉讼期限漫长及律师费用高昂,所以此项工作难度很大。许多出口企业难以及时收回应收账款,日积月累,最后有可能变为呆账、死账,导致短期流动资金周转不灵,企业生产经营受阻,甚至会造成企业破产的严重后果。目前中国出口企业普遍遭遇国际贸易应收账款数额巨大、回收期限长甚至无法回收等困境。 三、利用国际保理业务解决我国出口企业巨额国际贸易应收账款回收难题 保理,又称保付,是指卖方(供应商或出口商)与保理商之间存在的一种契约关系。这种契约的内容主要包括,卖方卖方(供应商或出口商)将其现在或将来的基于其与买方(进口商或债务人)订立的货物销售或劳务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由保理商为其提供贸易融资、销售分类账管理、账款代收、信用销售控制和坏账担保等服务中的至少两项。国际保理则是当订立买卖合同的双方不在同一国家或地区时,专门为以赊销(O/A)或承兑交单(Document Accept)方式提供商品或劳务的国际贸易活动双方设计的一种集贸易结算和资金、短期信用融通为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其中资金融通和风险转嫁是现代国际保理最核心的功能。 1.利用国际保理商分支机构遍布广泛的优势,出口商可以更加深入地调查和评估国外进口商的商业资信,从而降低违约风险,更好地保障自身的利益。 2.通过国际保理,可大大缩短出口企业海外应收账款的回收期限,还可以将其风险转嫁给保理商。由于保理是应收账款的卖断性融资,其本质是一种债权融资。利用保理业务,企业可以迅速地筹集到短期资金,以弥补资金的临时性短缺,避免呆账和坏账的产生。虽然融资费用( 通常为贴现利息和佣金)相对较高,但完全可以通过加速资金周转而得以补偿。 3.出口商利用国际保理结算方式的运作模式及其流程:①出口商与出口保理商签订国际保理合同;②出口保理商与进口保理商之间签订保理商合同;③出口商调查进口商资信;④出口商与进口商签订货物销售合同;⑤出口商装运货物并将货运单据寄给进口商;⑥出口商将应收账款债权转移给出口保理商,出口保理商按合同约定将不超过发票金额一定比例(一般为80%)的货款向出口商预先支付;⑦出口保理商将应收账款债权再次转移给进口保理商;⑧进口保理商向进口商催收到期应收账款并转付给出口保理商;⑨出口保理商在扣除预付款、佣金及其他费用后,与出口商结算交易余款。 由此可见,国际保理无疑是我国出口企业摆脱巨额海外应收账款困境、加速资金周转、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谭亮:《国际贸易应收账款融资方式选择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中国知网http://www.cnki.com 邬群华:《我国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中国知网http://www.cnki.com 粤湘川:《我国离岸银行业务:幼苗破土时》,《中国外汇管理》,2005年第4期

国际贸易理论文范文第12篇

在如何开展对外贸易上,发展中国家大都是按照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强调劳动力和资源优势,这样虽然使发展中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得到了一些贸易利益,但是也因此强化了低水平的产业结构,使一国的长期发展缺乏后劲,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在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今天,要想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必须重视国际上20世纪70年代以后兴起的国际贸易新理论,实施创新的对外贸易战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 一、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进展 二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的规模越来越大,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区分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比重相对扩大,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面对这些新情况,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即比较优势理论和资源禀赋说已难以作出有力的解释,经济学家们在“里昂惕夫之迷”的推动下,在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中不断探索,先后出现的国际贸易新理论中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几种: 1、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背景之下。该理论认为:工业品的国际市场不是完全竞争的,产品的差异性使得各国企业都有可能在某些工业品上有一定的垄断或垄断性力量占领部分市场,取得利润,许多工业品的生产具有规模经济,生产越多,产品的单位成本越低,因而,一国政府可以凭借出口补贴,税收优惠,以及采用各种支持和保护国内市场的贸易政策手段,使本国战略性产业迅速成长并获取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夺取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加拿大经济学家布兰德和美国经济学家斯潘塞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首创者。 2、产业内贸易理论 20世纪70年代格鲁贝尔和劳埃德等人开创了产业内贸易理论研究,到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进一步推动了这一理论的发展。该理论不同于侧重论述产业间贸易的传统贸易理论,它侧重研究贸易双方在同一产业中既出口又进口同类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在不完全竞争产业中,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是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决定因素。即使各国具有同等技术水平和资源条件,规模经济利益的存在仍能使大规模生产的国家在产品成本方面拥有竞争优势,而且这种优势将随着生产的扩展而滚雪球般地增大,因而有可能达到专业化生产,向同类产品生产规模较少的国家出口。同时,各国产品在质量、性能、品种、规格上的种种差异有可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偏好的消费者需要,从而引发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由美国销售学家弗农于1966年首先提出,经威尔斯、赫希哲等人不断完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由于技术创新和扩散,制成品和生物一样具有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包括五个阶段:(1)新生期:这一阶段技术起关键作用。创新国由于技术优势生产出创新的产品,主要供应本国市场;(2)成长期:国外也开始有了对新产品的需求,刺激创新国向国外出口产品,创新国由于技术优势暂时垄断了国内和国际市场;(3)成熟期:这一阶段资本起关键作用。由于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已基本定型,产品日益标准化,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所以某些资本丰富的外国企业开始模仿生产;(4)销售下降期:在这一阶段廉价劳动力起关键作用。由于产品已高度标准化,国外具有廉价劳动力优势的生产者可以大批量生产,达到规模经济效应,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从而使创新国渐渐失去竞争的优势,出口不断下降;(5)让与期:模仿国生产持续扩大,不仅“侵占”了创新国原来的海外地盘,而且“反攻”到创新国本土,创新国国内停止生产,转而向国外直接投资。技术扩散、生产标准化和海外更低的成本优势最终使这种产品的生命周期走到了尽头,一个产业就这样从创新国转移到模仿国。而此时,创新国又把注意力投向更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以掀起一轮新的产品生命周期循环,在不断更新产品的过程中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4、竞争优势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提出并完善了竞争优势理论。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学说中指出,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兴旺发达,其根本原因在于该国的国际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源于一个相互增强的“钻石”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有四个关键因素影响一国在国际市场上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这四个因素是:(1)生产要素。波特把要素区分为自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熟练半熟练劳动力、债务资本等基础要素和通讯设施、受过高 等教育的人才、研究设施等高级要素。波特认为高级要素对竞争优势的获得是最重要的;(2)国内需求。波特认为,高层次的国内需求有利于本国的需求走在世界需求的前列,从而建立起自己“一招先,步步先”的竞争优势;另外,扩大国内需求也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服务水平,使之在世界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3)相关的支持产业。相关的支持产业是指企业所有相关产业及供应商的竞争能力。任何行业要在国际市场上领先,必须要求其供货商和其它相关产业也是世界一流的,与之相对应,很多国家的优势产业往往表现为优势产业群,这样会产生范围经济效应;(4)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波特认为,不同国家有差异程度不同的企业战略和结构,这些战略和结构对于形成竞争优势也是很重要的。同时国内竞争对培养竞争优势具有特殊作用,因为剧烈的国内竞争最终迫使国内企业放眼全球,尤其当有规模经济时,国内竞争者竞相寻找外国市场以获得更大效率和更高收益。 波特指出,上述四个方面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动态的激励创新的竞争环境,继而产生一些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明星产业。 二、国际贸易新理论对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的启示 战后国际贸易新理论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为国际贸易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这些理论兼容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正确结论并超越了传统理论,拥有崭新的内涵,符合当今世界对外贸易的实际情况。尤其是波特指出的鼓励创新、倡导竞争、发展科技的竞争优势理论,更符合当今以科技推动经济增长的时代要求,对于我国制定对外贸易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更具现实意义。 1、一个国家只有将所拥有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形成竞争力 比较优势是由一国资源禀赋和交易条件所决定的静态优势,是获取竞争优势的条件。竞争优势则是一种将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的综合能力的作用结果。比较优势作为一种潜在优势,只有最终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形成真正的出口竞争力。根据生产要素禀赋,我国一直以来具有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但是,在当今国际市场上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并不一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这主要是因为:(1)在国际竞争中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往往是具有垄断优势的产品,而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并不具有垄断优势;(2)我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程度低,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不高,这种中低档次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与发达国家高技术工业制成品交换的贸易条件越来越恶化;(3)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歧视性的贸易政策使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受到诸多壁垒的阻碍,在国际市场上发展的空间越来越有限。因此,我国要确立把比较优势转换为竞争优势的外贸战略。 2、不断进行创新,保持技术领先地位是一国在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由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可以推知:创新国是国际贸易利益的最大获益者。这是因为:在产品的新生期和成长期,创新国以其技术优势垄断了国内和国际市场,因而可以获得大量超额垄断利润;在产品的成熟期进入所谓的“大规模生产”阶段,创新国可以获得巨额规模经济效益;在产品的销售下降期和让与期,创新国在国外投资建厂,输出其知识产权和品牌,延长其产品的生命周期,在国际市场上继续赚取利润。因此,走在创新前列,率先发动产业革命的国家会异军突起,成为新一轮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目前,我国工业制成品技术多是引进,自主创新较少,造成我国制成品特别是高技术产品对跨国公司的技术依赖,这是我国对外贸易产品质量提高和结构升级的障碍。所以,实施创新战略,强化本国技术创新,将是形成我国竞争优势的当务之急。 3、发展高层次的产业内贸易,是提高对外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产业内贸易在给各贸易国带来贸易利益的同时,还加快了科学技术管理经验、企业家精神在不同国家同一行业内的传播和扩散,给同类产品生产上档次提供信息,并通过规模经济,实现不同国家在产品层次上的分工,实现产品生产的国际化,从而促进一国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一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由此可见,提高产业内贸易水平,是提高对外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的贸易格局基本上还是建立在以比较利益为基础的产业间贸易,而产业内贸易则较不发达,这种贸易格局阻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影响了我国的竞争力。因此 ,加快发展高科技产业,促进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同水平差异产品之间的贸易,是形成对外贸易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4、政府在增强国际贸易竞争优势中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战略性贸易理论,对于高科技产业在关税和其他方面政府给予适度保护,将有利于顶住外国进口产品的强大冲击,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有利于培育产业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国家的战略性贸易性政策,还能促使企业具有规模经济,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并带来外部经济。 三、中国对外贸易的新战略:创新竞争优势战略 在国际贸易理论创新不断,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的条件下,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战略也必须适时创新。笔者认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新战略应选择创新竞争优势战略。所谓创新竞争优势战略,就是以竞争优势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发展高科技产业为手段,以追求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贸易战略。 1、积极促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经营策略创新,形成我国的竞争优势 国际贸易新理论认为: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能否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的形成又在于一国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和促进创新的机制。因此,中国要想提高国际竞争力,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必须对制度、科技和经营管理等进行全面创新。 (1)在制度创新方面:就涉外经济管理制度而言,应由行政管理型向服务管理型转变。为此,要完善进出口商品管理体制,使配额和许可证招标制度等符合统一、科学、公开和规范化规则;同时,建立与完善反倾销、反补贴、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法规,创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就企业制度创新而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大胆创新用人机制、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制度的合理与完善会使分工优势更加明显,增强一国的竞争优势。 (2)在科技创新方面:要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发挥风险投资的作用,形成促进科技创新和创业的资本运作和人才汇集机制;要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不断增加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不断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积极研制和开发新产品,形成高技术投入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高收入高积累高增长高技术投入的良性循环,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防止出现由于大规模出口导致“不幸的增长”。 (3)在经营策略创新方面:要实施经营高效策略。所谓经营高效策略是指一国通过低成本高效率地向国际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而营造优势的一种策略,与传统的成本领先策略不同,经营高效策略不仅要求一国想方设法降低出口成本,而且特别强调对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动作出反应,营造速度领先和成本领先的双重优势。 2、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高技术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提高产业内贸易指数 竞争优势理论认为:竞争优势来源于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国家竞争优势的基础是产业的竞争优势,要在对外贸易中获得更大的比较利益,必须致力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全球竞争突出表现为高科技水平的竞争,由此带来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表现为世界贸易格局上就显现出各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知识、技术密集化。因此,在未来竞争中,最具竞争力的产业就是高科技产业,谁能在高科技产业占有一席之地,谁就能成为佼佼者。另外依据产业内贸易理论,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能促进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同种类差异产品之间的贸易,是提高对外贸易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此,中国要想由一个贸易大国成为一个贸易强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一个关键。 发展高技术产业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有选择、有重点地加快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和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要综合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扶植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要全方位改革现行教育体制,实现教育与经济的有机结合,通过加强素质教育和提倡终身教育提高全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要建立高效的人才激励机制,为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由此创造出适合高技术产品发展的宏观环境,以产业的发展带动高技术产品的出口。 3、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由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 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全球贸易自由化步伐进一步加快的世界经济大环境中,我国的对外贸易也应按照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思路加以考虑。首先,要依据国际竞争优势理论,坚持以质取胜的战略,提高出口商品和服务的竞争力;其次,要以产品生命 周期理论为指导,一方面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另一方面鼓励和支持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对外投资,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再次,要重视产业内贸易理论,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开拓新兴市场,努力扩大出口,只有这样,才能使一个追赶型的中国尽快成为贸易强国。 4、实行政府适度保护政策。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缺乏国际竞争优势,客观上要求实行适度贸易保护,这与传统的保护幼稚产业的理论是相吻合的。另外根据战略性贸易理论,应该对高科技产业给予适度保护和扶持,因为高科技产业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该产业的发展会推动一国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增强一国的国际竞争力。

国际贸易理论文范文第13篇

一、引言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是以国家为分析单位,以国内贸易机会的完全被利用为前提,考察一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的。因此,它舍象了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的关系这一重要问题。其实,从各国经济系统的运行看,对外贸易和国内贸易处于同一个层次,总是同时发生和互相影响的,一个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如果只有对外贸易而没有国内贸易,那是不可思议的。对于国内贸易机会未被充分利用的国家而言,这两种贸易之间的关系问题更是不能回避的,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内贸易与对外贸易可互相替代,二是发展国内贸易对提高一国国际竞争力有促进作用,国内贸易与对外贸易有互补关系。分析这一问题对于国内贸易机会未被充分利用的大国而言,特别具有现实意义,因为国内市场的巨大会使其国内贸易量远远超过对外贸易量,国内贸易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可发挥出比对外贸易更大的作用;分析两种贸易的关系,将有助于我们评价传统贸易理论对于这些国家的适用性,确立适合于这些国家的贸易战略和政策。 国内贸易一般可分为地区内贸易和区际贸易。由于大国不同于小国的重要方面就是大国一般可以划分为多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地区。如果这些地区之间缺乏贸易往来,那么大国就象多个封闭小国的简单“加总”,与小国无异,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大国的区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关系。 二、理论分析 1.区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替代关系 俄林在30年代,在他的伟大著作《区际和国际贸易》中,把“地区”当作一个比“国家”更一般的分析单位,认为国际贸易与区际贸易有共同的基础。下面将继承俄林的这一曾被许多人忽视的传统,并且进一步把“国家”当作由两个人口相当的“地区”所组成,这样,一国的区际贸易与对外贸易同时存在,可以直接考察它们之间的关系。 迄今为止的贸易理论研究表明,贸易的基础可以划分为三大类,一是比较优势,一是规模经济 ,一是产品差别和寡头企业的策略性行为。而最为普遍的是最早被分析的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的来源进一步可分为三个,即双方需求偏好的差异、技术的差异和要素禀赋的差异,最常见的又是要素禀赋的差异。下面以这一基础为例进行探讨。 假设I国有E和W两个地区,生产X(劳动密集型)和Y(资本密集型)两种产品,使用K(资本)和L(劳动)两种要素,没有生产要素跨国流动,K也不跨区流动,并且区际和国际贸易的基础都是相对要素禀赋的差异,使用地区或国家相对丰裕的要素生产的产品都拥有竞争优势。 可从一个特殊的情况发出考察区际贸易和对外贸易之间的替代关系。假设在开始时E 、W 两地区相对要素禀赋与世界要素禀赋相同,即[,E]=(L/K)[,W]=(L/K)[,O],既无区际贸易,也无对外贸易,I国的生产量等于消费量。劳动力从W流向E而资本不流动,导致了区际和国际相对要素禀赋差异,即(L/K)[,W]<(L/K)[,O]<(L/K)[,E]。首先考察这种流动不导致地区间完全分工即要素价格仍能维持相等时的情况。显然,劳动力的流入使E成为劳动力相对丰裕的地区,生产更多的X,而W地区生产更多的Y。根据李布津斯基定理(Rybczynski Theorem) ,E地增加的X的产量将等于W地减少的X的产量,E地减少的Y的产量将等于W地增加的Y的产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整体,I国的生产量仍然等于消费量。由于两个地区的生产与需求偏离,贸易不可避免,E将输出X输入Y,W则相反;至于这种输出和输入是采取区际贸易,还是对外贸易的形式,或者两种贸易都发生,则很难确定,因为根据假设,这时对外贸易和区际贸易的价格相同,交易成本也相同,两者没有差异。更为一般的情况是两种贸易并存,并且这时可以确定的是,第一,对外贸易是一种严格的交叉贸易(cross─hauling),E 、W两地的对外贸易型式相反而贸易量相等,使得I国作为一个整体,同时进口和出口X与Y,并且X和Y的进口和出口量均相等,每种产品的净贸易量为零;第二,由于总贸易量一定,区际贸易量增加将减少对外贸易量,对外贸易量增加将减少区际贸易量,两种贸易之间有明显的替代关系。 下面进一步考察要素流动和区际要素不均匀分布导致地区完全分工时,区际贸易和对外贸易互相替代的可能。 仍然假设劳动力由W流向E,并且数量足够大,致使W完全分工于Y后仍在继续流动。在这种情况下,W地区不仅将减少X的产量,还将减少Y的产量,而E地区只增加X的产量;I国为了保持原来消费中X与Y的相 对量,必须成为Y的净进口国和X的净出口国。这和E地区以前的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型式是相同的。两地区的区际贸易量和对外贸易量可以有多种组合来实现上述结果:第一,E和W同时有区际贸易和对外贸易,E输出X输入Y,W相反,且E的对外贸易量超出W的,以保证I国是X的净出口国和Y的净进口国;第二,E和W的贸易一部分是对外贸易,但E的对外贸易量超过W的对外贸易量,维持I国作为一个整体的贸易形式;第三,W的贸易全部是区际贸易,E的则包括区际贸易和对外贸易,E贸易型式就是I国作为一个整体的贸易形式。第一种情况最为一般,并且此时区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替代关系表现得最突出,一种贸易的增加将减少另一种贸易。当劳动力继续由W移向E,致使E也完全分工于X时,其结果与上面两种情况相同,区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替代关系仍然存在。只不过由于劳动力要素分布更为不均,I国作为一个整体,Y的产量更低,消费水平也更低。 以上分析了资本不跨区流动且劳动力区际分布不均的情况下,区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替代关系。在劳动力均匀分布而资本不均匀分布的情况下,这种替代关系同样存在,只不过区际贸易和对外贸易的型式将相应地有所改变,这里不重复。 由于在维持贸易平衡的前提下,区际贸易量对于两个地区而言是相同的,拥有较大贸易量的地区也就是拥有较大对外贸易量的地区,并且该地区的贸易型式决定了I国的对外贸易型式。也就是说,在把I国划分为两个地区后,它以地区的形式参予国际分工和贸易,I国总的对外分工和贸易型式是其地区对外分工和贸易型式的加总;只要各地区的对外贸易型式不同,就存在区际贸易和对外贸易互相替代的可能。 在各地区的贸易量和贸易型式一定的条件下,许多因素可以影响贸易量在区际贸易和对外贸易之间的分配。在没有政策干扰的自然状态下,这种分配主要取决于这两种贸易的贸易条件和交易成本。在交易成本相同的情况下,对于出口方而言,如果区际贸易的贸易条件优于对外贸易的贸易条件,它将努力把对外贸易转化为区际贸易,直至两者的贸易条件相同或对外贸易量降为零;如果对外贸易的贸易条件更优,则相反。而在两种贸易的贸易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对外贸易的交易成本更高,它会把对外贸易转化为区际贸易,如果区际贸易交易成本更高,则相反。由于在自然状态下对外贸易的交易成本要高于区际贸易的,区际贸易在许多发达大国曾得到了先于对外贸易的大发展。 2.区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互补关系 2.1来自区际贸易的利益 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一样,能够带来许多利益。 区际贸易对于国家的利益主要表现在维护国内市场的竞争性上。因为在区际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大国的各个地区市场联结为一个整体,使各地的企业面对全国性市场而不是地区性市场,各地市场上参予竞争的企业数增加,从而消除各地企业对本地市场的垄断,维护大国国内市场的竞争性。因此,区际贸易将有助于大国市场的完善及其效率的提高。 区际贸易对于贸易主体的利益则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直接来自贸易活动本身的剩余(surplus) ,一是伴随着区际分工和贸易的各个层次的规模经济,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区际贸易作为一种交换活动,和其它任何交换活动一样,能够给理性的贸易双方带来剩余,否则贸易便不会发生。这种剩余的根源是贸易主体对所交换的商品的价值有不同的“评价”。减少这种剩余的是贸易活动全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如果交易成本超过了可能获自贸易活动的剩余,贸易仍然不会发生。即使区际分工没有在区际贸易前形成或者也没有伴随区际贸易而发生,区际贸易的剩余也是存在的。区际贸易剩余的存在表明,在贸易条件和交易成本都相同的情况下,区际贸易机会转化为对外贸易,将带来贸易剩余的损失,因为区际贸易的双方都是本国人,而对外贸易中只有一方是本国人。贸易剩余的存在也表明,为了获得更多剩余,必须首先降低区际贸易的交易成本。 区际贸易的另一种直接利益是获取规模经济。其来源主要是区际贸易引起的区际分工。规模经济的确切涵义是指产出增加的比例超过投入增加的比例。它可以发生在许多层次上。首先,是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区际贸易通过扩大布局于一个地区的企业所面对的市场,使企业的规模得以扩大,从而获得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企业规模经济的存在主要是因为在企业的生产、销售、融资、研究开发、管理等活动方面存在固定成本,规模的扩大能够降低平均单位成本。这一特征在生产活动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因为许多产品的生产需要大 量的生产设备,总产量增加可以提高设备利用率。如果企业从增加产品种类中获得了成本节约,一般被称作获得了“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 ,其性质与规模经济相同,是由于这些产品分享了共同的投入的结果─—即使每种产品数量的增加不降低其单位成本,作为它们共同投入的存在,使得增加产品种类后也会降低每种产品的平均单位成本。区际贸易将扩大对差别化产品的需求,从而有助于多产品企业的发展,获得更多的来自增加产品种类的规模经济。其次,是企业外部、行业内部的规模经济,又被称作地区集中化经济(localization economies),主要指通过同一行业的企业向特定地区集中带来的成本节约。对于企业而言,这是一种外部经济。比如,特定行业往往对劳动力技能有特定的要求,同行业企业向一个地区的集中吸引了大批这类劳动力的到来,形成一个劳动力“蓄不池”,每个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时立即能在池中找到所需的劳动力,而不用花更高的工资和搜寻成本满足新的对劳动力的需求;每个企业扩张或缩小生产规模时间的不一致,使得该蓄水池中总有“水”。在这里,企业享受到的是本行业劳动力市场的外部经济。再比如,当同行业的企业对其中间投入品有共同的需求时,一些企业向一个地区集中能够扩大对这种投入品的需求和市场,使得其它企业能够通过分工于该投入品而降低其价格,并使所有使用该投入品的企业受益,引起行业内部的规模经济。另外,由于技术具有公共产品性质,同行业技术的溢出效应(technological spillovers)也是行业内部规模经济的一个来源。第三,是多个行业向一个地区集中形成的规模经济,也即城市化经济(urbanization economies) 。这主要是因为行业之间存在外部经济,一个行业的发展,通过其前向和后向联系,能够有益于多个行业。 2.2区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互补关系 一国在获得了区际贸易的上述利益后,其国际竞争力将显著提高,从而影响到对外贸易的状况。以规模经济为例,不管规模经济采取了何种形式,其结果都是相同的,即降低单位产出的平均成本,为提高价格竞争力提供基础。而在价格竞争力提高后,在其它条件特别是非价格竞争力不变的情况下,不仅会增加别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的困难,而且一国原来即使在国内市场上也难以与别国产品相竞争的产品,有可能成为出口产品,从而获得新的国际竞争优势,改变竞争优势的国际分布。这一点可以由下图清楚地看出。 图中AC为某种产品的平均成本曲线,假设国内、国外企业都采取成本定价原则。I国在获得规模经济前的t[,1]点,国内产品价格是P[,1] ,而W国价格是P[,0] ,P[,1]>P[,0] ,I国在W国进入其市场的交易成本低于(P[,1]-P[,0])时仍将进口该产品;而当I国在t[,2] 点通过区际贸易获得了规模经济后,其价格降至P[,2] 低于P[,0],如果I国产品进入W 国市场的交易成本小于(P[,0]—P[,2]) ,I国将获得该产品上的国际竞争优势,出口该产品。由此可以看出区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互补关系。 三、在我国的表现 在传统体制下,我国两种形式的贸易的发展都受到阻碍,不仅没有参予国际分工,区际分工的局面也没有形成,区际贸易的潜力巨大,自然也谈不上这两种贸易之间的替代和互补。 近15年来,我国的改革和开放同时起步,使两种贸易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对外贸易,由于各地的热情和偏好,以及中央政府政策的作用,发展尤为迅速,到1992年,出口和进口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已分别达到19.5%和18.5%,两种贸易之间的关系也成为一个现实问题。这期间表现出的突出特征是在区际贸易的机会未被充分利用的情况下,众多的区际贸易转化为对外贸易。其主要表现形式是:第一,各地产业结构趋同,地区保护主义盛行。这一点在制成品上表现得尤其突出,对我国省级行政区之间制造业区际分工度的计算表明,不仅区际分工水平低,而且自从改革以来,呈下降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制成品的区际贸易很难得到发展,再加上各地纷纷通过对本地市场的保护维持本地制造业的生存,比如,规定本地的批发和零售企业优先经营本地企业的产品,阻止外地企业在本地设立销售机构,对外地车辆的通行征收额外的税费,等等,使得我国区际贸易的增长速度未能跟上商品生产和销售总额的增长,与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大国在发展初期的状况很不相同的特征。第二,一些初级产品的产地在外销时压价竞销,而国内其他地方的加工企业陷入 停工待料、高价进口同类原料维持生产的状况。甚至发生过这样的情况:相同的产品由一个地区出口而由另一个地区以高得多的价格进口回来。这实际上是这些初级产品的国内区际贸易转化成了对外贸易。第三,一些国内制造企业能够生产的产品,不能在另一些地区销售,而进口相同产品在这些地区能够畅行无阻,致使国内制造企业处境困难,处于半停产状态。这实际上是制成品的区际贸易转化成了对外贸易。第四,一些产品的国内市场已经由进口或外资企业的产品供给,使得国内企业通过区际贸易,提高其竞争力,进而走向国际市场的可能不复存在。也就是说不能发挥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互补作用。目前许多产品的进口占我国产量的比重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发生以上现象的根源何在呢?首先,在于传统体制束缚了区际贸易的发展,而我国的改革又走了一条“行政性分权”式的道路,没有彻底消除阻碍区际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区际贸易只有在全国统一的市场体制下,当企业拥有了充分自主权、交易成本充分小时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但在我国传统的行政控制体制下,企业行为受严格控制,并且中央政府作为省区的上级单位,追求地区平衡发展的目标,希望通过一些产业的布局分散化以及鼓励各地优先以本地产品满足本地需要,减少地区之间的矛盾,削减跨区物资和商品的调拨,使经济的管理和计划变得容易。另一方面,从各省角度看,由于与本地企业有着密切的利润、税收、就业等方面的利益联系,一旦某种产业已经在本地建立,它们也会努力维护其本地市场;同时,由于商品和物资经由中央政府从其他地区输入的程序复杂,交易成本高昂,各省也会努力追求省内自给自足的目标。由于中国省级行政单位作为全国性层级组织的一个层次,拥有较大的配置资源的权力,它们也常常能够实现自己的上述目标。在上下级两方面共同作用下,中国区际分工的格局不能形成,区际贸易也得不到发展,是很自然的结果。改革以来,在计划、财政、金融、内外贸等方面的许多权力进一步由中央下放给地方,而各级政府与国有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仍未从根本上改变,国有企业的行为仍受到严重制约,进一步为地方政府谋求自身利益提供了方便。于是便有了一系列阻碍区际贸易的行为,有了地区产业结构的趋同,有了区际贸易向国际贸易的转化。其次,在于发展战略选择方面的失误。没有意识到巨大的国内市场和众多的国内贸易机会将使我国的发展战略不同于那些小国和地区,依托国内市场,我国同样可以获得快速的增长。于是便有了“大进大出”,有了鼓励出口的“双轨汇率”下的外汇留成制度,有了许多在进口方面享受特殊优惠的地区和企业,也有了对发展交通通迅等有助于降低区际贸易交易成本的措施的忽视。第三,还在于没有意识到有一个“改革和开放的关系”的问题,致使在一些体制方面的问题尚未通过改革加以解决的情况下,在开放国内市场方面已经走得很远,使我国企业在国内市场上已经面临残酷的国际竞争──进口和外资企业的竞争,有进一步大规模失去国内市场的危险。那种“以开放带动改革”的做法并不是最优的选择。我们已经认识到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性,目前的问题是如何加快向这一体制的过渡。无疑,在这一过程中,企业效率的提高,国内竞争的加强和国内区际贸易的发展,都将极大地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改善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我们应该从我国国际竞争力的缺乏和国际竞争的残酷性中进一步认识到所从事的市场化改革的迫切性。 以上分析表明,从对外贸易与区际贸易的关系问题上,我们可以获得许多关于改革、开放和发展战略选择方面的新的认识。在最后还想强调的是,如果我国在改革没有完成、竞争力未显著提高的情况下,当让出国内市场的压力来临时,就轻易放弃适合于自己的贸易和发展战略,将可能对自己的长期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铸成“历史性的错误”。

国际贸易理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企业供应链;供应链管理;国际贸易融资;中小企业融资

1企业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是近年来随着全球制造(GlobalManufacturing)的出现在企业资源规划(ERP)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方法。企业供应链管理,是对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进行设计、规划和控制,统一整合企业的制造过程、库存系统和供应商产生的数据,对供应、需求、原材料采购、市场、生产、库存、定单、分销发货等的管理。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目的在于增加企业对市场的预测性,减少库存,提高发货供货能力;减少工作流程周期,提高生产率,降低供应链成本,减少总体采购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加快市场响应速度,保证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产品/服务送到正确的地方,确保顾客满意,以中心制造厂商为核心,将产业上游原材料和零配件供应商、产业下游经销商、物流运输商,产品服务商以及往来银行结合为一体,从而有效分配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企业对市场和最终顾客需求的响应速度,增强竞争力,提高供应链中各成员的效率和效益。

企业供应链管理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计划部分:企业设定一个策略来管理所有的资源,以满足客户对所生产产品的需求。这一部分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系列的方法监控供应链,使之能够有效、低成本地为顾客递送高质量和高价值的产品或服务。

采购部分:这一部分的任务是选择可以为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提供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和供应商之间建立一套定价、配送和付款的流程,包括提货、核实货单、转送货物到本企业的制造部门并批准对供应商的付款等。在这一部分,企业还要制定对供应商提供的货品和服务的管理流程,对之实行监控,针对其中的问题加以改进。

制造部分:这一部分是指安排生产、测试、打包和准备送货所需的活动。在这部分中,企业要测量供应链中质量水平、产品产量和工人的生产效率等内容。

配送部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物流”部分,这一部分要做的工作是调整用户的定单收据、建立仓库网络、派递送人员提货并送货到顾客手中、建立货品计价系统、接收付款。

退货部分:指建立网络接收客户退回的次品和多余产品,并在客户应用产品出问题时提供支持,也就是供应链中的问题处理部分。

供应链管理是企业适应日趋激烈的全球竞争的一种有效途径,供应链管理可为企业带来如下的效益:

(1)降低供应链内各环节的交易成本,缩短交易时间。

(2)使供应商随时掌握企业的存货情况,根据需求及时组织生产,由此降低企业的存货水平。

(3)方便供应商及时取得存货和采购信息,减少采购管理的人员,降低采购成本;

(4)便于企业准确及时地预测市场变化,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出需要的产品,减少生产时间。

2国际贸易融资与中小企业的发展

国际贸易融资是指在商品交易中,运用结构性短期融资工具,进出口商选择的国际结算为依托、基于商品交易中的存货、预付款、应收账款等资产,以在国际结算的相关环节上提供的资金融通,以加速企业的资金周转,解决企业应收账款或对外付款所面临的资金困境。国际贸易融资可以改变企业的资金流,影响企业资信调查、催收账款、信用担保等财务管理。国际贸易融资的方式可以同时服务于两个市场,使外贸企业对内、对外业务的资金链实现对接。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取消对公有制经济对外贸经营权的垄断以后,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获得外贸经营权,成为我国外贸领域一支生力军。但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虽然中小企业在经营方式和市场开拓方面较为灵活,但是受经营规模和自有资金规模所限,在发展中常常遇到资金短缺的约束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1)银行出于资金安全的考虑,对中小企业融资条件苛刻: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但是质量良莠不齐。

(2)银行出于对利润最大化的考虑,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不高。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大多数中小企业对信贷需求量小、次数多,贷款的机会成本较高。

(3)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适用金融产品、信贷评价体系和担保体系普遍缺乏,我国传统的金融政策和融资体系是以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为主要对象设计实施的,普遍缺乏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适用金融产品、信贷评价体系和担保体系。如果银行参照针对大企业的财务指标标准,那么众多有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将达不到要求,企业也就无法得到贷款。

中小企业融资往往具有金额小、次数多、周转速度快等特点,而贸易融资则具有高流动性、短期性和重复性的特点,强调针对资金流和物流的操作控制,淡化财务分析和准入控制,有利于动态把握风险,规避中小企业经营不稳定的特点,相对于普通的流动资金贷款,国际贸易融资具备风险度、银行准入门槛、审批流程速度等方面的优势:

(1)在银行传统的流动资金贷款过程中,银行要对企业的规模、净资产、负债率、盈利能力及担保方式等情况进行严格的审查,中小企业往往因为财务指标达不到银行标准而无法融资。在国际贸易融资过程中,银行重点考察的是企业单笔贸易的真实背景及进出口企业的历史信誉状况,无需采用传统的评价体系。银行通过封闭式运作资金,通过确保每笔真实业务发生后的资金回笼来控制风险。因财务指标达不到银行标准而难以获得融资贷款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真实交易的单笔国际贸易业务来获得贷款,进而通过滚动循环来获取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融资困难。

(2)在传统的流动资金贷款模型下,银行需要对贷款企业的基本情况、财务指标、发展前景、融资情况、信用记录、可抵押物或可担保单位等各个方面做出严谨的调查,审批流程比较长。中小企业由于资金链较为紧张,因此融资的时效性要求较强,经常发生等银行审批完毕企业已经不需要融资的情况。在国际贸易融资的模式下,银行可以整合简化国际贸易融资流程,在调查企业单笔贸易背景和企业历史信用记录的基础上,就可以放款,审批流程相对简单,可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时效性要求,使得企业可以较为快速地获取所需资金。

(3)中小企业的流动性贷款具有高风险,高成本,低收益的特点,中小企业由于资金链紧张,很容易挪用流动贷款,银行承担的风险加大。在国际贸易融资模式下,银行注重企业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和贸易业务的连续性,通过审查企业的信用历史记录、交易对手、客户违约成本、金融工具的组合应用、银行的贷后管理和操作手续等情况来确定企业在贸易过程中所产生的销售收入,以此确定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第一还款来源,由贸易额扣除自有资金比例确定融资额度,将期限限定与贸易周期相匹配。一般说来,资金不会被挪用,能有效降低银行风险。

(4)我国银行业的中间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很大。由于直接获取银行贷款难度较大,中小企业普遍对贸易融资需求很大。国际结算作为一项银行中间业务的支柱产品,可以扩大银行的收入来源;此外,银行可以从对进口开立信用证、进口押汇、出口押汇、出口贴现、保理业务、开立银行承兑汇票等中间业务中直接收取手续费,扩展中间业务收入。

3企业供应链管理和国际贸易融资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全球生产总量的增长。我国以制造业为主的中小企业发展迅速。根据有关资料的统计,目前在中国正式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超过10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创造的进出口额贸易占比超过60%。但由于在供应链中处于弱势地位,在与具备较强实力的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经销商谈判过程中,中小企业不得不接受苛刻的贸易条件,导致其正常现金流周转困难,加之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普遍较低,无法提供银行传统贸易融资授信所需的抵押或信用担保,因此往往遭遇到现金流的困扰。根据UPS的年度《亚洲商业监察》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23%以上的中小企业遭遇现金流困扰,而与此同时,全国中小企业却有近11万亿元的存货、应收账款。企业遇到的这种情况其实就好比捧着金饭碗要饭吃,这里的金饭碗就是让企业苦恼的大量原料、存货、应收账款等动产。

另一方面,国际贸易市场呈现明显的买方市场特征:单笔贸易额降低、赊销贸易增多,账期延长等,市场竞争也已从单一客户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同一供应链内部的各企业相互依存,供应链的整体运转与管理成本受到供应链中包括核心企业和处于弱势的中小企业的整体资金的运作能力和效率影响。在此背景下,国际贸易项下供应链融资服务应运而生,国际贸易融资的对象从大企业转到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银行根据进出口供应链的不同特点及进出口企业在供应链不同环节的需求,为企业分别提供进口供应链融资服务和出口供应链融资服务,分别解决企业在进口开证、进口付款、出口采购、账款回收等供应链环节的融资问题使中小企业无需再为进出口融资问题苦恼。国际贸易项下供应链融资市场具备很大的需求,发展潜力巨大。

所谓供应链融资是银行在掌握整个供应链情况的前提下,对核心企业的上游和下游的中小企业提供的融资,从这个角度来说,供应链融资实际上可以说是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以中国银行的“融易达”为例,“融易达”是一种供应链融资,它是在以赊销为付款方式的交易中,在买方签署书面文件确认基础交易及应付账款无争议、保证到期履行付款义务的情况下,银行在占用买方授信额度的前提下,不再占用卖方授信额度而为卖方提供的贸易融资。“融易达”充分利用了作为核心企业的买方的额度资源,为周边的中小企业卖方提供便捷的融资服务,从而提升了供应链整体的竞争实力。

与传统贸易融资相比,国际贸易项下供应链融资服务,针对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因无法提供固定资产抵押、信用担保或授信额度不足的融资困境,不强求企业提供固定资产抵押或担保,而是增加了货物质押或应收账款转让作为授信条件,以控制物流及应收账款为风险控制手段,为中小企业提供供应链融资服务。在银行授信审查中,不再是单纯强调企业的财务报表,企业的交易对象和合作伙伴,企业所处的产业链是否稳固以及目标企业所在的市场地位和供应链管理水平成为银行关注的重点。经营较稳定,贸易背景真实,货物流或应收款可控的企业成为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良好客户群体。

通过提供国际贸易项下供应链融资业务中,银行可以针对企业运作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融资服务,满足企业供应链环节的不同需求。银行的“供应链融资”从核心企业入手研判其整个供应链,灵活运用金融产品和服务,一方面,对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进行资金支持,解决供应链失衡问题;另一方面,将银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业的购销行为,增强其商业信用,改善其谈判地位,使供应链成员更加平等地协商和逐步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企业只需付少部分的保证金,就可以借助于国际贸易项下供应链融资服务获得足额的资金支持。同时通过这种杠杆经营效应,企业得以迅速扩大进出口规模,提升在供应链环节的竞争实力和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实力。

国际贸易项下供应链融资方案,可以通过盘活企业动产和应收账款来改善企业现金流,并提升企业竞争力,扩大企业进出口规模。另外供应链融资可以解决企业在不同供应链环节融资困难的问题。银行通过针对企业不同供应链环节的融资需求提供“量身定做”的各类新型产品和一揽子服务,降低供应链平均融资成本。银行还可以通过延迟支付进口款项或者提前收回出口货款,帮助企业有效防范人民币升值的汇率风险。

在国际贸易供应链融资过程中,银行围绕企业供应链,结合贸易结算方式,充分运用银行信用、商业信用和物权等多种信用增值工具,设计多层次、多角度的贸易融资产品组合,提供融资整体解决方案,满足企业的不同需求。

在传统的国际贸易融资模式下,企业对贸易融资的需求是交易支付和现金流量控制。在供应链融资模式下,企业需求已经发展到对资金利用率及财务管理增值功能的需求。因此银行需要关注整个国际贸易供应链的整合和价值链的管理,通过管理和控制现金流、物流、信息流,一体化整合贸易环节中资金、商品、信息,形成供应链融资新理念,围绕供应链形成完整的贸易融资解决方案。

商业银行是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合作伙伴。商业银行通过对企业供应链提供资金和结算支持,协助企业进行资金流、信息流管理,对企业物流管理进行改进和完善。供应链融资既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又提升了供应链整体的质量和稳固程度,也培养出一批处于成长期的优质中小企业,改变银行一味依赖大客户的局面;同时银行通过掌握供应链企业的信息来真实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从而更深入地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最终实现金融资本与实业经济的协作,构筑银行、企业和商品供应链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达到银行与供应链成员的多方共赢。

4结语

供应链对企业的成功是至关重要,但是目前企业具体的供应链运作并没有与公司战略保持一致,供应链的重要性和其实际表现尚存在差距,供应链的控制不完整,企业以成本控制和客户服务为目标进行供应链管理的变革存在很大的难度。

企业应该针对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制定严格的改进措施,使供应链管理和供应链融资相互促进,增强供应链融资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学军.创新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势在必行[N].中国证券报,2007-12-25.

国际贸易理论文范文第15篇

【论文摘要】 国际保理与传统国际贸易的结算方式相比,有其独特的优越性。本文通过国际保理与传统结算方式从风险、付款约束机制、融资等方面的分析比较,对我国出口商如何有效运用此项结算方式提出了建议。 【论文关键词】 国际保理 信用证 托收 国际保理(International factoring)是指保理商为国际贸易赊销方式提供的将出口融资、销售账务处理、应收账款的收取管理及进口商信用担保融为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其核心内容就是通过收购债权的方式提供融资。国际上开办保理业务的金融机构一般统称保理商,保理商包括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两类,我国目前的保理商基本都是银行。目前该项业务已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并得到突破性发展。我国长期以来都是以信用证为主要结算方式,约占其贸易结算的80% ,客观上削弱了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如果国内客户不能顺应国际潮流,增加赊销或承兑交单等商业信用结算方式,并通过国际保理商的介人降低出口商的风险,从长远着势必对我国出口数量、收汇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一、国际保理与托收、信用证结算方式的比较 1.风险比较。托收方式下,收汇依靠商业信用。由于出口商发货在前,委托银行收款在后,故需承担商业风险,而进口商掌握着付款主动权,商业风险相对较少,因此,在托收方式下,进出口双方祈承担的风险大小悬殊。信用证方式下开证行承担第一性付款责任,最大限度地转移了出口商收汇风险。对于进口方,通过信用证条款约束出口商品的发货,付款即可取得单据,商业风险较小。但信用证业务遵循单单一致,单证一致的原则,对于出口商提供的有关单据即使出现微乎其微的问题,也有可能遭到拒付,这使本来相对安全的L/C结算演变成了潜伏各种风险的非L/C结算业务。对于进口商,由于L/C结算处理的是单据,有可能面临出口商以假单据进行欺诈,或单据符合要求但货物品质不符合要求等类风险。 国际保理是转嫁托收、赊销收汇风险的较为理想的方式,就已核准的账款,只要出口商严格按贸易合同发货,保理商就承担100%的坏账担保。由于先收货后付款,不占用资金,又有充足时间检验货物,因此进口商风险极小。但因货物质量、数量、交货日期等出口商的原因导致进口商拒付,则保理商自动解除其担保。对于未核准的应收账款,保理商不承担任何责任,出口商仍面临赊销方式的各种风险。然而,保理商对进口商核定的信用额度的可循环性,以及未核准应收账款随着保理商有效催收增强稳定性,出口商的这部分账款的风险会不断递减。 国际保理与出口信用保险相比,也有其明显优点。出口商在采用托收、赊销支付方式时,一般将全部出口额投保出口信用风险,其最高保险费可达出口额的4%,相比之下保理服务只占货款的1%~2%,同时,出口信用保险由出口信用机构和出口商共同分担,在出现进口商违约而造成的拒付货款时,一般只赔偿贸易合同的70%~90%,而且索赔手续繁琐,赔偿期限为120~150天,而保理业务则由保理商承担已核准账额100%的坏账风险,赔偿期限为90天。 2.付款约束机制比较。托收方式下,进口商是付款责任的惟一承担人,只受贸易合同约束,实务中部分进口商无视贸易合同,以市场行情等因素决定是否付款。出口商在遭到拒付时,只好委托人员另行处理,或依法起诉、仲载,但国际间索赔费时费钱,有时只好放弃追索权。因此,在托收方式下,付款约束机制薄弱。 信用证属银行信用,出口商只要提交的单据与信用证条款一致,开证行就承担第一性付款责任。同时,若开证行无力付款,还可依据贸易合同,要求进口商支付货款。因此,出口商具有双重付款保证。在国际保理业务中,进出口双方除受贸易合同约束外,保理商还对已核准信用额度内的账款承担100%坏账担保。因此,出口商同样具有双重付款保证。但与信用证不同的是,上述两种约束机制紧密联系,只有当出口商按贸易合同发货,保理商的坏账担保才能成立,这种约束也是双向的,它避免了信用证下出口商以次货、假货或伪造单据进行诈骗的风险。 3.融资方式的比较。托收方式下,出口商的资金负担较重,融资方式主要有托收出口押汇和托收信托收据(T/R)借单。两种融资方式都基于商业信用,银行融资风险大,一般只限于进出口双方资信较好的贸易往来。 信用证方式下,进口商开证时,需要支付一定的开证押金及开证费用,在一定时期内占用了进口商的资金。对出口商,银行可提供货物发运前的打包放贷(Parking Credit) ,以信用证作抵押,放款金额一般为信用证金额的80%左右,期限一般不超过信用证有效期。银行还可提供货物出运后的出口押汇(Outward Bills)和票据贴现(Bills Discount),银行以单据作为抵押。进口商同样可获得融资,进口商申请开立信用证时,可获得开证额度,不必将信用证全部金额存入开证行作担保。在远期付款交单情况下,进口商还可以开立信托收据(T/R)借单,先行提货。信用证下融资与信用证结算紧密相联,融资范围大,融资风险也较小。 国际保理业务,出口商在信用额度内按合同要求发货,就可从保理商那获得不超过发票金额80%的无追索权的预付款融资,融资期限可达60元~180天。付款到期时,保理商从进口商支付的货款中扣除预付款、费用和贴息后,剩余货款付给出口商。因此,国际保理业务是出口商对进口商提供了融资,而出口商再从保理商那里获得融资,且由于此项融资实质是出口商将应收账款单据卖给保理商,保理商对预付款无追索权,出口商可将预收款作为正常销售收入对待。 4.功能的比较。托收方式下,银行机构只是转手交单的人,只提供结算和融资服务,避免了在汇款方式下“钱货两空”的风险。 信用证使出口商收汇获得银行信用保障,加强了进出口双方的资金流动,它既是结算工具,又是融资工具。同时,信用证与国际贷款的结合,可进一步发挥信用证结算融资作用,促成大型交易的履行。此外,信用证也可以一种抽象的脱离贸易基础的形式出现,例如备开信用证,用于借款担保、投标担保和履约担保等。 国际保理虽没有信用证那种完整的形式性,但从传统的结算融资功能进一步拓展为资信调查、催收账款、财务管理、风险担保和融资结算等综合性服务。在贸易全过程中,保理商作为当事人,积极参与,借助于其与银行的密切关系,掌握进口商资信、经营情况,有效地催收货款,使收汇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更主要的是国际保理业务的开展,既保障了出口商的收汇安全,同时又为进口商提供赊销贸易,有利于提高出口商品竞争能力,这在买方市场情况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5.费用的比较。从费用支付的方面看,国际保理一般只向销售商收费,与信用证支付方式比较,显然有利于买方,使买方从昂贵的开证费中解脱出来。 二、国际保理业务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保理业务不是万能的,也存在着缺点,如保理商只承担信用额度内的风险,对超过的部分不予担保;因货物质量、数量、交货期不符等违约行为引起的拒付、少付不予担保;出口商必须向保理商出售全部、合格的应收账款,没有选择的余地等。因此,保理业务不可能完全规避收汇风险,出口商要想减少贸易风险,加快收汇速度,在采用国际保理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选择保理商时,尽量选择资信好、海外机构较多、账务管理严格的国际保理机构,避免出口保理商督促付汇不力、进口商无力支付货款、诉讼时偏袒进口商或自身无力支付破产倒闭的风险出现。 2.保理业务不同于信用证,必须在商品与合同完全相符时,保理公司才承担付款责任。如出现因货物质量、数量及交货期不相符的违约行为而导致收汇风险,保理公司不予承担,因此出口商要严把质量关,认真履约。 3.严格在进口商的信用额度内出货。保理公司只承担信用额度内风险,超额度发货的发票金额不予担保。 4.严格制定合同的各项条款。在与进口商订立贸易合同时,应详细注明进口商提出抗辩时所需要的法律证明书,以便出口商因对方违约而发生纠纷诉之法律时能够处于有利地位。 5.与保理商经常联系,掌握进口商最新消息,以知已知彼。在信用额度即将用尽或合同即将到期时,应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自身利益,注意保理业务与其它结算方式的综合运用,以降低收汇风险。 参考文献: [l]吴百福:国际贸易结算实务[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2 张军:加快发展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策略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