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业机械化工程论文范文

农业机械化工程论文范文

农业机械化工程论文

农业机械化工程论文范文第1篇

建国以来,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工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1.1通过国家行政手段进行农业机械化大力推行的阶段

主要包括1949~1980年,利用计划经济体制的集中性,对农业机械化建设采取强有力的监控,实现国家投资建设、政策帮扶,历经开创、探索与调整、稳步发展三个时期,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工程的理论建立与完善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开创时期,增添与补充了旧式的农业用具,积极对新型的农业用具进行推广,优先发展了农田排灌机械化,创办了国营性质的机械化农场,试办了国营性质的拖拉机站,并大量创办了农业机械生产工业。在探索与调整时期,阐明了我国农业的根本发展需要依靠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兴起了农具改革运动,国营拖拉机站下放与再次回收,农业机械化工业体系得到整改,建立起农机修配网。在稳步发展时期,提出了农业机械化基本建设目标,进一步增加农机投资,对农机与相关产品的价格进行调控,对农业机械产品的标准进行了统一规范,组建了农业保障体系,并改变了农业动力结构。

1.2国家放松农业机械化统管力度,转变农业机械发展机制的阶段主要是指

1981~1994年,由于我国经济改革,促使国家在农业机械化发展管理工作上开始减少投资与管制要求,给广大农民群众在农业机械的购买与使用上放宽了空间,促使农业机械化工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了更为广阔的舞台。结合我国农业机械工程的发展情况,合理的选择了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向与发展内容,允许我国广大农民群众可以自行购买与使用农业机械用具,可以经营农业机械产品;采用了集体农机站与经济承包责任制这两种方式,初步形成了“市场+计划”的运作模式,进一步扩展了农业机械的使用范围与应用深度,对农机管理工作进行了改革创新;通过发展小型农业机械化工程,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经济发展特色的农机产品,其中以农用运输车、新疆-2为代表的中型自走式联合收割机等为代表。

1.3通过国家法律法规与农业机械化发展基本政策来优化改革我国农业机械化市场的阶段

以市场经济为基本方向,始终围绕着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目标,科学合理的发展农业机械化工程;规范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管理办法,加强了农机安全质量与使用安全方面的保障力度;通过农业机械化科研机构与农机技术推广,实施科技兴农战略;进一步优化我国农业机械化工程组成结构,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工程在理论与实践上加快发展。

2农业机械工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路线的形成条件

2.1国家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提出农业机械工程建设(以新疆兵团为例)

农业机械工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路线的形成,必须得到国家农业部门与相关监督管理部门的政策扶持与建设规划,为农业机械工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路线奠定强大的国家基础。到2015年,新疆兵团农业机械总动力将达到420万kw,主要植棉师基本实现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建成现代化农机专业合作社30个,农业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93%,基本建成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推广基地。

2.2农业机械工程领域专业人才的不断涌现

农业机械工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路线的研究工作,要建立在相关领域专业人才的基础上。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农业生产技术的完善与提高,在农业机械工程方面的人才培养工作上也加强了培养力度,具备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农业机械工程人才开始源源不断的投入到我国农业机械工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工作中,为农业机械工程理论与实践结合线路的形成保障了人才基础。

2.3科学技术的提高带动了农业机械工程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农业机械工程在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路线的发展过程中,要依靠国家在相关机械制造技术、农业生产技术等方面的进步,才能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机械工程的建设进程。科学技术是我国实现高效率农业生产的核心技术,也是形成农业机械工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模式的重要技术保障,为我国农业机械工程的建设带来了新的增长动力。

3农业机械工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路线的完善策略

3.1加强国家及地方农业主管部门在农业机械工程理论研究与实践生产工作

国家及地方农业主管部门,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发展规划,对我国各地区农业机械工程建设做好理论指导与实践辅导工作,为农业机械工程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路线形成中创造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国家要进一步完善农业机械工程理论体系,落实农业机械工程实践工作,统一规划安排各地方政府的农业机械工程建设工作,通过资金、政策、人才等形式对农业机械工程建设提供帮助。另外,国家要建立专业的农业机械工程理论与实践研究团队,综合整理分析我国农业机械工程的发展情况,对农业机械工程发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路线提出指导性建议。

3.2结合全国各地区农业机械工程理论与实践研究具体成果,完善该工程研究与管理模式

农业机械工程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需要充分了解与整理各地区农业机械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根据实地考察与建设进度监督管理,作出合理的分析,并总结相关经验,完善农业机械工程研究与管理模式。农业机械工程的研究与实践结合模式,需要对农业机械工程的专业理论进行全面了解、科学应用,使之在实践工作中发挥出最大化作用;对农业机械工程建设进行高效的监督管理工作,保障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模式顺利发展,并借助农业机械工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模式,及时为农业机械工程的建设工作提供合理的意见。

3.3加深农业机械工程领域中人才交流与合作,借鉴与学习国外先进技术

农业机械工程的理论与实践结合,需要通过各地区农业机械工程建设与管理人员的交流、合作,完善农业机械工程的理论、丰富实践经验;同时,农业机械工程还要向国外在相关方面的先进技术进行学习,弥补我国农业机械工程的不足。这两点内容,是我国农业机械工程建设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今后农业机械工程发展的趋势之一,因此需要各地区农业机械工程建设的理论研究者、实践管理者等通过当前先进的信息交流平台进行经验交流与合作。

4总结

农业机械化工程论文范文第2篇

农业推广硕士农业机械化领域的设置是我国农业机械专业学位制度的完善,也是推进我国农业机械行业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举措,它主要为农业机械化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业机械化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自2004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农业推广硕士设置农业机械化领域以来,华中农业大学就获得了此领域招生及授予学位的权利,并随之制订了详细的培养方案,建立了相应的课程体系。但由于农业推广硕士本身具有成人性、业余性、对口性、速成性等特点[1],加之农业机械化领域报考群体小,生源类型多,报考人员所从事的专业方向各异,其原有专业背景也存在较大的不同,使得现有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存在一些缺陷。因此,突破现有的培养模式,建立适合的农业机械领域推广硕士的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对于提高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质量很有必要。

一、农业机械化专业特点及其对农业推广硕士的目标要求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服务领域已逐渐扩大,从单一农田作业机械化扩展到农、林、果、牧、渔多种经营全方位的机械化,并贯穿产前的生产资料供应、产中的生产作业和产后农副产品贮藏、加工、运输和销售的机械化、机电一体化和智能化检测与控制。农业机械服务领域的扩大,非常直接地给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战线上的技术人员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新的任务,这就是要根据农、林、果、牧、渔各业生产、农村建设以及农民生活的需要,示范推广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普及农业机械化科学技术知识,指导农业生产人员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有效利用资源,增加产品产量,改善品质[2]。华中农业大学依据服务农业机械化领域的这种要求,本着树立“大农业大农机”的思想,在农业机械化一级学科的基础上,其学科研究领域的设置涵盖农业工程主要领域,包含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装备、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以及农业装备自动化与测控等专业方向,其中除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外,其它各方向均是围绕着农业机械全程机械化体系开展学科研究和推广服务。

农业机械化专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包括学术型硕士学位和农业推广硕士学位两种类型。学术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农业全程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装备的研究与设计、使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农业机械设计,农业机械化生产管理及服务部门从事农业机械及相关装备性能设计,农业机械化规划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方面工作。对这类人才的培养更多地是注重他们的教学、科研等学术水平的提高和科研能力的培养,而不重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使他们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限制在一个较窄的领域,较难适应目前农业机械化产业发展的需求,难以胜任农业推广系统职业的要求。

农业机械化领域的推广硕士是具有专业背景,与农业机械化推广等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与农业机械化专业的工科硕士是属于同一层次,但它主要为农业机械推广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宽广的专业知识及相关人文、管理和社会知识,能够从事农业机械设备推广、技术服务、农村发展、行政管理及农业机械教育的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即它更侧重于应用。其知识结构应突破现行的农业机械工科硕士的培养框架,课程体系在专业性的基础上以农业机械生产系统的整体性为依据进行综合设计,并达到机与电、农机与农艺、技术与管理三个相结合,强调知识面宽,相关知识丰富。他们要了解我国农业、农业机械以及农村的发展状况,了解农民的心理,了解农村社会,因此他们不仅要掌握现代农业机械推广理论和方法,还要掌握农村社会学、农民心理学、农业系统学以及农村政策法规、农业机械产品市场营销、金融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由于农业机械推广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信息收集、传播和运用的过程,农业推广人员应能主动汲取各种信息,并且能将科学技术进行物化[3],这需要他们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信息收集处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与各方沟通协调能力,才能保障工作顺利进行。

二、农业推广硕士农业机械化领域课程体系基本状况分析

培养方案的制订要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及学科专业的特点,突出学校的专业特色,综合考虑学校办学条件、生源特点和区域特点,既要符合总体目标又应能体现专业特色。华中农业大学在原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于2006年对农业推广硕士农业机械化领域的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这次修订是针对学校该领域推广硕士招生生源主要来自于两个专业方向,一个是农业机械化工程方向,包含农业机械技术推广部门、管理部门以及农业机械类大、中专科学校等单位在职人员;另一个是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方向,这个方向主要包含各级农村能源技术推广、管理部门及沼气工程建设部门等单位在职人员。在确定了专业方向的基础上,根据总体目标将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专业领域主干课和选修课三大类,其中公共课设置上,为了使学生能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开设了政治理论课;针对农业和农村的特点,开设了技术推广理论与方法、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和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等课程。此外,还通过外语课的开设使他们能够提高外语水平,具有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的能力。

专业领域主干课则考虑以农业机械化为主要研究领域,通过开设“农业机械化新技术进展”这门课,使学生能较多地掌握有关农业全程机械化学科技术前沿知识和相关信息;为了兼顾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的通用性,并使学生能掌握解决农业问题的先进技术和现代技术手段,开设了试验设计方法、科学研究方法以及信息技术与应用三门课程。选修课开设了现代农业工程专题、机电一体化技术、系统分析与建模、生物质能新技术专题、环境工程、推广心理学、科技论文写作等,兼顾了两个专业方向,使学生掌握相应领域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该培养方案经过两年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体系偏于“统一化”,缺乏特色。由于农业机械领域推广硕士生源面窄、量少,为了便于教学管理,课程设置时大多数课程与农业推广硕士其它领域统一安排,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不多,农业机械化工程方向仅有农业机械化新技术进展、现代农业工程专题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三门课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方向仅有生物质新技术专题和环境工程两门课程。由于农业机械化领域的特殊性,目前从事相关工作的大多数在职人员的基础学历专业并不是农业机械化工程或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特色不明显的课程使其知识结构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p#分页标题#e#

2.教学内容偏于“理论化”,脱离实际。农业推广硕士在读人员都是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成人,他们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其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希望所学的内容能对他们的工作具有指导性。但目前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还没有完全体现出农业推广硕士教育的特色,大部分照搬书本上的理论,甚至部分课程教学内容陈旧,不同程度地脱离实际、脱离学生学习需求、脱离学术前沿,不利于提高学生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阻碍着农业推广硕士教育质量的提高。

3.教学方式偏于“培训化”,缺乏多样性。目前在农业推广硕士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仍以“授课式”教学为主要形式,加之针对在职人员确定的分段式教学的特点,使农业推广硕士的教学偏于“培训化”,仅满足于知识的简单传递,缺乏案例教学、探究教学和远程教学等现代教学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性。除此以外,目前担任农业推广硕士教学工作的教师绝大部分是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教师,其知识结构和实际工作经验离农业推广硕士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综合协调能力的培养。

三、农业推广硕士农业机械化领域课程体系完善与创新的思考

(一)课程体系在整体性、综合性、宽广性和实用性的基础上体现特色

课程体系的建立要在遵循“整体性、综合性、宽广性、实用性”原则的基础上突出专业特色和专业学位的特色。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培养,强调专业技术职业本身所特有的知识基础,加强实务训练,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和强化,能掌握相应推广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考虑到生源的特点,在公共课设置上仍兼顾本校农业推广硕士其它学科领域,保持原有的课程结构。在专业领域主干课中加强专业特色,兼顾农业机械化工程和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两个专业,将原来属于选修课程的“现代农业工程专题”纳入专业领域主干课中,并增加有关农村能源方面的专题内容,使学生全方位了解农业工程学科基础理论,并通过“农业机械化新技术进展”这门课程掌握学科前沿技术,而原培养方案中的“试验设计方法”可纳入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可根据专业方向进行模块化设计,具体可分为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模块、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模块和公共选修课模块。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模块可设置“高等农业机械化管理”、“机电一体化”、“高等农业机械学”等课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模块可设置“生物质能新技术专题”、“环境工程”、“新能源技术专题”、“能源系统工程”等课程,公共选修课模块中可设置“农业推广典型案例分析”、“试验设计方法”、“农业推广项目评价”、“推广心理学”、“科技论文写作”以及“讲演与口才”等课程。

(二)课程内容在基础性、实践性、先进性和学科交叉性的基础上突出对实践的指导性

农业推广硕士的学习目的是希望能通过学习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依据或者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要求在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上,不仅要突出基础性、实践性、先进性、学科交叉性,而且还要结合生源特点、农业机械化领域各方向发展趋势及目前面临的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学术讲座、学科前沿知识研讨,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样可使学生通过概念、抽象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移植、借鉴、改良和创新,然后对掌握的知识进行筛选、过滤、整合和巩固,重新构建一个具有相对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实践创新打下牢固的基础,使学生能有效地将所学新知识及时地应用到生产实际中并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

农业机械化工程论文范文第3篇

英文名称: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ry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机械学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1298

国内刊号:11-1964/S

邮发代号:2-363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57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EI 工程索引(美)(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中科双效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农业机械化工程论文范文第4篇

一、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

“二元经济理论”是研究转型时期农业机械化问题的理论基础。刘易斯(1964)在二元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著名的“刘易斯拐点”,从初步阐释了农村劳动流转对工农关系的影响。张培刚(1949)在《农业与工业化》中通过论述传统农业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工农关系提出了机械引入农业的两个必要条件,即农产品价格保持较高、劳动力稀少而昂贵,为转型时期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作了总体判断。希克斯(1945)、速水佑次郎(1949)、林毅夫(1983)等从土地与劳动力禀赋出发发展了农业技术诱致性变迁理论,为研究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撑。Hans Binswanger(1986)在对农业机械化进程作历史比较分析时,提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速度与模式取决于土地与劳动的禀赋、非农产业对劳动的需求、农产品的社会需求,也受资本稀缺度、农场规模、补贴等经济因素的影响。国内学者对于农业机械化研究成果较多,陈升(1986)提出“户办、小型”的农机经营模式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有着广泛的适应性。许锦英(2002)认为,农机服务产业化能够兼容不同的农业生产规模与经营体制,能够形成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农机化发展机制。黄季锟(2002)、林万龙(2007)、李伟毅(2010)等研究了二元经济结构转型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机制。

根据现有研究,大部分文献从不同角度论证了农村劳动力流转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正向激励作用,农村劳动力流转改变了农村人地禀赋关系,提高了农业劳动力的机会成本,有利于诱致农机作业替代人工劳动的技术变迁。实际上,从诸多田野调查来看,尽管国家出台了不少惠农政策,但由于农业比较收益低,农村劳动力流转使农业的生存保障功能与经济效益功能不断弱化,农业生产要素追求报酬最大化而“脱农”成为转型时期的重要特征,表现为农地非农使用、农民非农就业、农资非农投入,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总体而言,农村劳动力流转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既有正向的激励也有负面的影响,具体的作用方向有待于进一步的实证分析。

二、样本数据与模型构建

(一)数据来源

按照全面性、简洁性、可获性原则,本文实证分析所采用的数据是除港、澳、台及重庆、海南、外的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85―2008年共24年间的相关数据。数据来源包括2005―2009年《全国农业机械化统计年报》、《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统计资料(1949―2004)》、《新中国60年农业统计资料》、《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改革开放三十年农业统计资料汇编》、《中国农业统计资料汇编1949―2004》、《中国统计年鉴》等。

(二)变量设置

1、被解释变量

为了全面度量不同年份、省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程度,本文选取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单位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农机化经营总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是机耕水平、机播(种)水平与机收水平的加权平均指数,加权因子分别为0.4、0.3、0.3,它是反映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单位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农机化经营总收入指各类农机化生产经营服务单位(含兴办实体)当年的全部生产经营服务收入和个体户经营农机化服务的收入,它是反映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为削弱计量分析的共线性、异方差与非平稳性等问题的影响取其对数形式。

2、解释变量

本文选取农业劳动力流转率及其二次项、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非农产业占GDP比重、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人均产值、人均农地经营规模、被解释变量滞后项以及截面、时期固定效应项作为解释变量。本文设定农业劳动力流转率=(乡村从业人员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乡村从业人员,作为反映农村劳动力流转程度的解释变量。本文选取被解释变量的滞后一期作为新的解释变量,用以考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路径依赖效应。为了反映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其他未知因素的时空特殊性及其衍生的异方差问题,本文设定截面固定效应项与时期固定效应项作为控制变量来解释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地区异质性与时期异质性。此外,为削弱计量分析的共线性、异方差与非平稳性等问题的影响,本文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人均产值、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取对数形式。

为便于分析,本章对被解释变量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单位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农机化经营总收入、单位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农业机械总动力设定为Mach、Machs,对解释变量非农产业占GDP比重、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人均产值、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农业劳动力流转率、人均农地经营规模分别设定为Indus、Agri、Incom、Labor、Land。

(三)模型构建

根据上述理论分析与变量设定,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构建计量分析模型如下:

Machit=α0+αi+αt+Xitβ+γMach(-1)it+εit

Machsit=α0+αi+αt+Xitβ+γMach(-1)it+εit

Xit=(Laborit,Labor2it,Indusit,Agriit,Incomit,Landit)

β=(β1,β2,β3,β4,β5,β6,β7)T

i=1,2,3,…,28;t=1,2,3,…,24

在上述模型中,αi是个体固定效应项,包括随个体变化而不随时间变化的难以观测的变量的影响,表示对于本文研究的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存在28个不同的截距项,且其变化与Xit有关系;αt是时点固定效应项,包括随时点变化而不随个体变化的难以观测的变量的影响,表示对于本文研究的24个时期有24个不同的截距项,且其变化与与Xit有关系;εit是误差项,满足一般假设E(εit|Xit,αi,αt)=0。

三、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一)Mach面板数据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1、模型估计

通过梳理中国农机化发展的制度变迁历程,截至1995年,随着农用平价柴油供应正常的取消,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业机械化优惠政策全部废止,而始于1996年河南省小麦跨区机收作业标志着中国农机化发展从自给性的农户自营农机模式向社会化的农机作业市场模式转变。因此本文以1996年为分界点对面板数据模型分两时段予以实证分析,利用Eviews6.0对模型予以运行,运行结果如下表1所示:

2、结果分析

首先,根据表1的模型估计结果,在1996―2008年期间,Labor的系数符号为负且其二次项符号为正,其经济意义在于:农村劳动力流转与农机作业呈“U”型关系,当农业劳动力流转率在小于临界值增加时,它对耕种收综合农机化水平存在逐渐衰减的负向激励。其中可能的解释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转使农业生产要素“离农”程度加剧,尤其是比较收益较低的粮食作物种植。

其次,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在1996―2008年期间,Indus(非农产业占GDP比重)对耕种收综合农机化水平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存在着正向激励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农机化发展路径依然没有完全脱离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工业化进程的推进(Indus)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甚微,且是负向激励作用,这与国家以重化工为主的工业化战略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特殊性有着紧密的关系。

第三,Agri(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人均产值)是反映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指标。在整个观测期内,Agri的增加对提高耕种收综合农机化水平存在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与1985―1995年相比,1996―2008年时期Agri对耕种收综合农机化水平的正向推动作用进一步强化。

第四,模型估计结果表明,Incom(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对耕种收综合农机化水平存在负向激励作用。从经济现实而言,随着改革开放推进,非农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非农收入的增长诱致农户资金逃离农业与农村,不利于农户采用农机作业的农业生产方式。

第五,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在1996―2008年时期,Land(人均农地经营规模)的扩大有利于耕种收综合农机化水平的提高,在1985―1995年时期,Land对耕种收综合农机化水平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一个可能的解释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发育以及农地适当规模经营的开展诱致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二)Machs面板数据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1、模型估计

Machs(单位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农机化经营总收入)是反映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始于1996年的河南省跨区小麦机收是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的崭新阶段。本文利用Eviews6.0对Machs面板数据模型予以运行,得到估计结果如下表2所示:

2、结果分析

首先,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在1985―1995年时期,Labor对农机化经营总收入的影响系数估计值为2.235,在1996―2008年时期,Labor对农机化经营总收入的影响系数估计值为0.899,其经济意义在于:在1996年前后,农村劳动力流转对农机经营的影响经历了从负向激励到正向激励的反转,农村劳动力流转对自1996年以来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激励作用。

其次,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在1996―2008年时期,Indus对农机化经营总收入的影响系数估计值为0.997,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T检验,其经济意义: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分工以及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发展。估计结果显示,Agri对农机化经营总收入的影响系数估计值为0.169,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T检验,其经济意义在于: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发展具有显著地推动作用。

第三,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在1996―2008年时期,Land对农机化经营总收入的影响是负向的,与规模经济的一般理论判断是相背离的,一个可能的解释是:一个农户或者地区的农地经营规模越大,在农机具购置补贴的政策扶持下,越有利于推动自行购置农机具的自用型农机模式发展,而农地经营规模较小的农户或地区更容易接受市场化的农机服务。

四、结论

回顾工业化国家的转型进程与现代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机械替代劳动是转型时期农业生产方式变迁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着从传统农业国到现代工业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从城乡二元分割到城乡统筹协调的转变。在此经济社会大转型的背景下,本文利用全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农村劳动力流转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流转对耕种收综合农机化水平的提高存在着负向影响,对以农机社会化服务为典型特征的农机经营存在着正向激励,但对农机装备投入的作用并不明显。

参考文献:

[1] Hans Binswanger Agricult-

ural Mechanization: A Comparative Historical Perspective[J], The 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1986

[2]张培刚. 农业与工业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3]蔡. 刘易斯转折点――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林毅夫. 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 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2

[5]韩喜平. 中国农户经营系统分析[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6]速水佑次郎,神门善久. 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7]A・刘易斯. 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8]林万龙,孙翠清. 农业机械私人投资的影响因素:基于省级层面数据的探讨[J]. 中国农村经济,2007(09):25―32

[9]许锦英.农机服务产业化是稳定家庭承包责任制发展农业生产力的重要途径[J].中国农村经济,1998(09)

农业机械化工程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农业工程机械;设施农业;重要性;应用

中图分类号 S625;S22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1-0221-01

设施农业是一种人工干预较多的农业形式,它运用了许多人类智慧和方式方法,并使用了农业工程机械来辅助改变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这种方式体现出了国家科技的进步以及对农业的重视。近年来,我国更是出台了许多农业政策,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帮助农作物增产保质,充分体现了“民以食为天”的原则,为国家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保障了人们的日常基础生活,也提高了社会的稳定和谐性[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科技的进步,农业逐渐趋于现代化和都市化,人类的干预也逐渐增多,各种机械设备也不断改良完善,有效推进了农业的发展。

1 设施农业及农业工程机械概念简析

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为各行各业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工作方法。设施农业就是基础农业和科技的融合物,它利用了现代的科学技术、现代化机械等,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所需的土壤材质、适宜气候等,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同时,使用农业工程机械作为辅助,例如卷帘机、遮阳网、防虫网、加温设备、通风设备、降温设备、补光设备、环境控制设备、耕地设备、育苗设备、栽植设备、灌溉设备、施肥设备、采摘设备、包装设备、运输机械等,这些机械设备蕴含了大量的科学技术,并随着国家科技的不断发展而与时俱进、完善改良,帮助我国农业更好的发展。

2 农业工程机械对于设施农业的重要性

我国的设施农业发展已经家喻户晓,温室大棚面积也达到了350万m2左右,虽然设施农业蕴含了人类的智慧,但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例如:温室中由于温度适宜,经常出现病虫灾害;温室的温度也适合菌丝的生长,这些微生物繁殖迅速,一旦超过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要求标准,可能就会威胁到农作物的健康发展。设施农业的生长环境具有封闭性的特征,但高温、高湿环境不仅适宜动植物的生长,同时也适宜微生物的快速繁殖。由此可见,设施农业中需要对温度、病虫灾害、水量以及肥料等进行调控,因此就需要农业工程机械进行帮助,例如灭虫机械、升温设备、降温设备、施肥设备、灌溉设备等,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工程机械设备得到了改良和完善,设施农业也得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4-5]。

3 农业工程机械在设施农业上的应用

我国的设施农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除了人工智慧的融入,更是增添了许多农业工程机械设备作为辅助,尤其是近年来,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现代化农业发展,农业工程机械在农业发展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现对农业工程机械中一些应用较多的设备进行探讨。

3.1 耕作机械

近年来,我国从事农业工作的人口数量不断减少,在农作物种植的基础工作――耕作这一环节上,更是体现出了机械设备的重要作用。耕作设备能够根据设定和耕作机本身的大小,对农业土地进行耕作,操作人只需对耕作机械的耕作速度、耕作力度进行控制,就可对大面积的土地进行耕作,有效改善了漏耕、耕作不彻底、效率较低等问题。

3.2 栽苗机械

以往的栽苗都是由人工完成,但由于人力对栽苗的深度、间距控制并不理想,因此栽苗机械就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保证栽苗的深浅一致、间距一致,保障农作物健康生长,提高成活率。

3.3 灌溉机械

目前,我国的设施农业多采用沟灌、漫灌等,不仅灌溉面积较小,而且增加了水资源的流失,因此灌溉机械应运而生,它能够有效地解决水资源浪费的问题,操作人只需对灌溉设备的喷水量和喷水时间进行控制,就可解决农作物的灌溉问题。

4 结语

农业是国家发展的基础,也是保障人们日常生活的关键,设施农业是人类智慧和现代化机械设备的融合,它增加了农业的产量,并提高了农作物的质量,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5 参考文献

[1] 陈歆,李萍萍,王纪章.我国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需要研究的技术[J].农业装备技术,2005,31(3):4-6.

[2] 李万才.设施农业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与发展[C]//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2008.

[3] 高翔,齐新丹,李骅.我国设施农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453-3454.

农业机械化工程论文范文第6篇

农机农艺相结合历来就受到领导与专家的重视,但在实践和理论上都一直没解决好,这是我国某些地区、某些农机化项目效果不好,进而导致经济效益不佳的重要原因。简言之,农艺是指农业生产工艺过程及其相应的操作技术,农机是指为实现这些工艺过程而设计制造的相应农机具及其管理运用技术,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是二者结合的目标。农艺的深层涵义是生物学理论与实践,农机的内涵是机械学原理与技术,二者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属于应用于农业的两门不同学科领域。如何处理好二者辩证关系,使之相互适应,紧密结合,成龙配套间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关键。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具有精耕细作的农耕优良传统,各地风土条件和耕种传统习惯差异很大。近代生物学在微观技术与宏观理论上已有长足发展,近年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对农业机械化又提出新的要求,这些都制约着农机具的设计、制造与运用,也推动着农业技术的改革与更新,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回顾我国农机化历程,借鉴世界农机化发展,重新考察农机农艺相结合,展开讨论,对于我国农业机械化学科发展是必要的。?

二、国内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启示?

纵观我国农机化近五十年发展历程,在农机管理、运用与科研中始终贯穿着农机农艺相结合的主线,推动着农业机械化不断深入发展。?1.国内自20世纪50年代初农机化起步阶段,推广新式农具中就明确"新农具与耕地作技术是共同提高的"(张林池,1952.5),"一切机械作业均应严格服从先进耕作法的农业技术要求"(国营机械农场机务工作规章,1952.11)。并在新式农具站的组织领导及人员配备中明确要求"农业技术和农具技术员各两人",要求"农机具鉴定要从农学观点给评价"。为农机农艺相结合提供了条件。50年代中末期,主管农机的领导在总结中指出"农业技术与机械技术的结合不够"(李菁玉,1995.1),"农机具要切合当时的农艺要求"(聂荣臻,1959.6)。?60年代,进一步提出一些农机农艺相结合的具体作法,"石社挂钩"(陈正人,1960),实行"亦工亦农制度"(刘少奇,1964.9),"机农合一"(张省三,1965)。并在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中要求"加强基本性和综合性的科学技术理论的研究",要"根据我国农艺发展的新方向和耕作制度改革的需求,农业机械产品设计的原则,首先要适合精耕细作要求"。?

70年代在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纲要中提出"农业和工业同时并举"。并具体为"农机部门和农业部门结合起来","把农艺改革和农机改革结合起来","农艺措施要为机械作业创造条件,既保持了精耕细作传统,又发挥了机械化的作用"(刘瑞龙,1973)。并在农村农机机务管理规章中明确"农艺和农具的改革,要互相适应,互相促进"。1979年9月农机部在"关于农机化几个问题向中央请示报告"中提出"要把全国农机科研力量组织起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农机化必须与农业的区域规划和耕作制度改革密切结合","同农业的专业化,经营的多样化结合起来"。当时主管农机的领导进一步明确"树立大农业观点……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渔的机械化……树立农业机械化同农业现农业现代化其他内容互相联系,密切配合的观点……特别是农机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杨立功,1979.11)。

?80年代初一再强调"农机和农艺相结合"并进一步认识到"农业机械作用的对象是生物,是农作物,它和一般工业机械在厂房里加工无机物不一样,受自然条件的制约、耕作制度、农艺的制约"(杨立功,1980,1981)。提出"中国农机化道路要根据本国特色办事","发扬我国精耕细作优良传统","各地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迥然不同,机械化要根据各地的不同特点进行……排涝机械南方先行,耕作机械东北先走一步"(项南,1980.11)。在对中国农业的反思中提出"农机农艺结合这个提法,一般应理解为农业机械化和生物技术相结合。但是由于农艺这个概念包括生物技术和实现生物技术的作业工艺方法两方面内容,又受生物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许多作物缺乏直接反映生物技术要求的技术指标,往往用作业工艺代表生物技术指标"。"农业机械化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基本形式和内容是农业技术系统(生物技术)、作业工艺程序系统和机械系统的'三系'配套。……是农业机械化自身发展规律的产物,是现代生物的机械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刘瑞龙,1980.6)这之后,由于家庭生产责任制,土地承包,以及中央不再提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号召,使农业机械化处于整顿反思阶段。80年代末,机械耕作科技人员通过多年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认识到"只有农机没有农艺是无的放矢;只有农艺没有农机是纸上谈兵,农机农艺相结合,无非是为农作物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条件,这又是基础理论研究的内容,因此,90年代应该是基础理论指导下的农机农艺相结合,这也是有中国特色的农机化发展道路。"(迟仁立,1989.8)?90年代机械化土壤耕作在基础理论指导下的农机农艺相结合试验研究引起有关领导重视,在中南海国务院第三会议室听了迟仁立、左淑珍的专题汇报后指出"以前对耕作理论方法忽视了,迟仁立、左淑珍同志提出的办法解决了全面耕翻和不耕翻的问题,解决了两者弊端,但隔几年深翻,间隔深松、镇压,什么地区,气候条件,不同作物上有实用性……还值得研究"(陈跃邦,1990.5)。"很关键的是提出了孔隙度的数据,找出了最适值,农作物增产了,用这个理论能解释。""应扩大试验面积,更深一层虚些问题。这些区域性很大,单纯生物不研究还不行,很需要扩大试验面,要搞多学科综合研究。"(候捷,1990.5)。"把地上地下结合起来研究,很有意义,很重要。""现在研究地上的多,地上地下一起搞的不多,和国外的耕法联系起来,把历史的、中国的、外国的相比较一起研究","要把试验面积搞的大点,要扩大试验。"(陈俊生,1990.5)。上述领导人的指示使基础理论指导下的农机农艺相结合的机械化土壤耕作新技术和配套机具的试验得以深入研究并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因时因地制宜定量运用。总理在199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农机农艺相配套",把农机农艺关系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2.农机农艺关系的演变历程?

从上述我国农机化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到我国农机与农艺关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是农机服从农艺阶段,指导思想就是一切机械作业均应严格服从技术要求,农机处于从属地位,为农业服务。但是当先进的农业机械纳入传统农业时,还是对传统耕作方式提出了挑战。例如60年代东北的"犁后喘";华北机耕快且深,使传统的人畜耙地和水车灌溉发生了困难。?

(2)第二阶段是农机农艺相互适应阶段。农业机械生产中的作用增强了,地位有所提高,也就暴露出更多的农机与农艺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始终伴随着我国农机化过程中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与传统的手工作业技术的矛盾,需要农机和农艺相互让步、磨合,以达到相互适应,这是一段较长的历史时期。例如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间套作,多熟种植的机械化配套。?

(3)第三阶段是农机农艺相结合阶段。农业机械有了长足发展,品种多,功能全,可以为农林牧副渔、加工业的大农业实施各业全过程机械化,从而产生了农业机械化综合生产技术。即生产技术成龙配套,形成了农业技术体系、作业工艺程序系统和机器系统的三系配套。

?(4)第四个阶段是基础理论指导下的农机农艺相配套阶段。农业机械化三系配套已不是简单的农艺过程同相应机械来替代所能完成的。其综合性,系统性要求有相应的基础理论来指导,使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有机地组成优质高产高效科学的作业程序系统。表现在SPAC运行系统、土壤--机器--植物系统以及机具--土壤·微生物·根系--农田生态系统和农林(果)茶经菌渔药综合配套立体组合农业等各种系统与实践的研究。为区域化因时因地制宜的农机农艺相结合从量变到产生飞跃,发生质变,实现基础理论指导下的定量配套创造性了条件。?

三、国外农业机械化经验的借鉴?

由风土条件、经济、社会体制所形成的不同农业类型决定着农业机械化的方式,人多地少、人少地多、富有型、贫困型,国营与私有制都有不同的农机农艺结合经验可供借鉴。?1.世界上的农业从总体上可分为人多地少,劳力密集型和人少地多能量密集型两大类。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人少地多是其典型。美国农业机械化过程显著特点是靠专业化减少农艺技术环节,促进农机化。大豆带、玉米带的形成,减化了作业程序,减少了机具配备。加拿大大马力、折叠式作业机具充分发挥了机械化的威力,但是大马力机械带来的压实问题一直困扰着各类能量密集型农业,可为我国东北和西北发展机械化农场提供经验和教训。日本和英国、丹麦、德国可做为人多地少的典型。日本以水田机械化为主,小巧灵活的单人背负式、手扶式形式多样,品种齐全,可为我国南方水田机械化提供参考。德国以北方谷物甜菜机械化大田生产为主,解决"插花地"和科学化、标准化作业为规模化和精细化机械耕作积累了经验,可为我国北方农村精耕细作与农业机械化相结合提供参考。英国和丹麦的农牧并举机械化过程为我国农区发展牧业提供了经验。改精饲料为主的养殖业为草饲的养牛业可以从生物学方面提高转化效率,发展新型农牧业机械化体系。?

英国、丹麦可做为富有型的农业机械化典型,笔者参加国际会议,考察过这两国农业机械化耕作状况,由于经费充足,在自动化程度和电子监控作业提高可靠性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给人"锦上添花"的感觉。提高精密性和经济效益。尼日利亚尽管号称"非洲的小美国",但还是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其农业机械化明显在减少繁重体力劳动以及提高耕种速度,抢农时和经济效益上下功夫。由于经费有限,只能"雪中送炭"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这些可能给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农业机械化提供借鉴。钱多可以在科学化和精细化农艺技术方面发展;钱少就在解决燃眉之急的农艺措施上分析,再配合相应的农机具,实现农业机械化。?

前苏联是最典型的高度集中的以国家意志为主体的计划经济下机械化国营农场模式,经营不善,普遍亏损,计划经济"大锅饭"的弊端一直困扰着领导者。我国黑龙江集体办农机站队和国营拖拉机站也有了切身体会。巴西、菲律宾以私人占有土地为主的国家,农机化发展的"各自为政"单纯追求高额利润的短期行为发挥大规模机械化作用和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又产生了尖锐矛盾。这些为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机化提供了如何协调国家与地方,集体与个人之间关系的实例。如何更好地趋利避害,摆正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者之间平衡与协调。?

2.在宏观农业类型前提下,如何解决农机农艺相结合的具体微观技术,国外的实例也很多。美国的大豆收获机械化宽幅割台与损失率高的矛盾就是通过培育高底荚位大豆品种而解决的。西红柿机械化收获使培育方型厚皮新品种取得突破。泰国北部的农业机械化就是将轮作制改为固定耕作制后实现的。日本60年代从中国引进尚未过关的水稻插秧机,通过农学育秧解决了中国多年无法突破的机械手取苗伤苗的障碍点,实现了水稻种植机械化。类似这些从农艺的生物学方面,而不是单纯要求农机配合而解决的农业机械化难点俯拾皆是。俄罗斯农业工程专业中就有"基础理论教研室"研究解决农艺中的"为什么",作业执行农艺技术实现机械化的理论依据。前苏联威廉斯的机械化平翻耕作体系就是依据"团粒结构"理论,耕地层上下层土壤需周年轮换恢复结构的农艺要求而建立的。国外这些经验表明基础理论指导下的农机农艺相结合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正确途径。?

四、农机农艺结合成效显著?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农机化战线上许多成功的农机农艺结合具体范例,值得总结推广,指导未来。?

1.60年代初黑龙江农机化科技人员从解决东北因有三角犁铧耕作,铧耳限制耕深,造成耕层浅、犁底层硬,无法深耕的弊端出发,提出加装深耕部件,打破三角生格子的深松土措施和部件(阎作新,1962)。70年代安与"高寒地区地裂子抗蚀保土启发进行深松土,二者合而为一"发展为"深松耕法",得到领导重视,组织了农业、农机、农场、气象、林业、教育六局科技人员大协作进行试验研究。但由于增产机理和肥力转化不清,受到质疑。认为增产没根据,光用不养、地下开荒、后患无穷,不能推广。农机和农艺都无法解释这些问题,是生物学专业人员研究揭示出深松耕法创造的虚实并存耕层协调了水肥气热,实现了早熟高产,用养结合,(迟仁立、左淑珍,1997),为深松耕法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一方面全省大面积推广应用,并在全国三北地区示范推广,取得显著成效,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励。另一方面推动了配套农机具研制,产生了一大批以虚实并存层为依据的深松机、整地机、七铧犁改装等新型深松系列机具,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基础理论研究从虚实并存耕层的土壤水肥气热、微生物、作物根系、光合生理、农田小气候等方面深入系统测试,总结出虚实并存效应原理。一方面与生产结合,形成以虚实并存耕层为核心,在不同部位、深度、间隔,不同时期深松的整套土壤耕作技术,并在海伦县不同农耕区因地制宜推广应用,形成机械化耕作技术规范,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奖。另一方面从农业历史角度研究提出虚实并存耕作是我国精耕细作优良传统中"精耕"的继承和发展,是比平翻的全虚耕作和免耕的全实耕作都优越的先进耕作系列。在河北通过多年多地多种作物试验研究,提出可以定量运用的华北虚实并存耕作技术规范。同时研制了为小型拖拉机配套的小型深松犁(ZL922064814)、七寸步犁改装,深松步犁和多用组合犁等系列配套机具,得到河北省领导重视,在河北十个县市示范推广200多万亩,获经济效益2.46亿元。为河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注入了活力。同时在西北的间隔深松加覆盖技术与南方旱地间隔深松抗旱增产都取得了稳定增产的良好效果。促进了我国机械深耕深松推广应用。?

3.9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进行的秸杆粉碎还田,机械化精量播种,抛秧和化肥机械深施等农机化新技术都是在明确农艺技术效果指标基础上,农机农艺相结合发展起来的。从作物增产潜力的基础理论研究出发,查清土水肥光热指标,促进了旨在抢农时、争光热的华北三夏机械化耕种一条龙作业技术和吨粮田优质高效高产技术与配套系列机具的研制,这些都是基础理论指导下农机农艺相结合的硕果。?

五、农业机械化科研发展之管见?

农业机械化的名称就包含了"农业"、"机械""化"三方面含义,就是"农业"和"机械""化"在一起,即农艺农机相结合。?

1.观念的转变。在农机化研究人员中,存在着重"机"轻"化"的错误观念。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同等重要。在实践中"化"的研究既重要又难搞,它涉及到自然科学,又涉及到社会科学;既涉及到工程技术,又涉及到基础理论,同时又要研究应用技术和社会经济问题。需要知识面广,研究对象又很复杂,在我国农机界的基础又比较薄弱。应该充分重视并加强这方面研究。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还应注重经济效益,改变过去只看科研水平,不管生产力转化和能否有商品价值,通过鉴定就万事大吉的错误观念。?

2.人才的培养。现时的农机课程设置以"机"为主,只有一门农学基础还与机械离得太远,因此应该从农机化教材改革作起,增加农业生物学和介绍宏观环境的生态学课程。编撰农业机械化专业自己的农学教材,培养农机农艺结合的"双料"人才。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扭转重机轻化的现象。?

鉴于农机化专业现状,农机农艺分割,许多农机专业人员要脱离农业,向机械化、自动化、电气化的现代方向发展也是学科发展所需要的。应该学习国外的经验,农机农艺相结合不是合并,在农机化专业中设立基础理论研究机构,调配专业人员,充实加强"化"方面的研究,为机械化、自动化、电气化提供理论依据,加强力量。?

3.统一分区规划。对于在中国条件下实现农业机械化,特别是田间作业机械化的复杂程度认识不足。对各地的风土条件、作物种类、种植制度、栽培方法的复杂性,都没有联系农业机械化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提出区域性因地制宜的,有理论数据的,可以进行定量指导的机械化作业体系。五十年来各地农业科技人员已作了大量工作,建议在全国立项,统一规划分区进行,补充完善总结各现有成果,提出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机械化种植宏观设计。同时要从传统狭窄的种植生产过程机械化束缚中解放出来。一方面对种植业要扩展到产前、产后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另一方面树立大农业观念,农林牧副渔各业的机械化也要全面 考虑,拓宽农业机械化领域和内容。总之,中国目前仍然依靠种植业生产粮食,传统的机械化栽培方式还是目前农村中农业生产的主体,但展望未来,农林牧渔大农业观念的全面发展又是必然趋势,因此农业机械化研究应该深化与拓宽并重,同步发展。?

4.如何结合是突破口。农机农艺相结合已深入人心,取得共识,但"如何结合"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处于探索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是我国农业机械化近五十年来历程所提出来的重大课题,是我国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的突破口。?

主要参考文献?

(1)农机化司,北京农工大编:《中国农业机械化重要文献资料汇编》,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8.4。?

(2)国家农委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49-1957)》,国家农委办公厅,1981.10。?

农业机械化工程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产学研用

作者简介:毛鹏军(1972-),男,河南方城人,河南科技大学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张伏(1978-),男,河北宁晋人,河南科技大学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河南 洛阳 471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部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和河南科技大学2009年第二批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编号:2009Y-011)资助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4-0086-02

“农业机械学”是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必修课,主要讲述农业生产过程中常用的农业机械(即耕地农业机械、整地农业机械、播种农业机械、栽植农业机械、中耕农业机械、施肥农业机械、喷药和排灌机械等)的类型、理论分析、结构、工作机理、参数校核、基本设计、性能试验等。工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是能否经住社会的实践,这不仅对学生素质与能力是一种考验,更是对高校教学质量改革的期盼。因此,“农业机械学”面对快速的社会发展与激烈的人才竞争,必须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为此我们在近几年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以改善和提高教学效果为起点,从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及科技创新环节等方面对“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模式,研究新的教学方式,重视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为主要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向有利于个性发展和提高综合素质的方向发展,以此推动“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改革。

一、“农业机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机械学”是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必修课之一,理论教学主要讲授农业机械的理论、原理和设计,实践环节主要体现在各类农业机械的结构、使用方法、验证实验和性能实验。受传统教育模式、实验教学设备等因素的影响,虽经改进了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仍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

1.教学方式过于简单是学生学习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

传统的“农业机械学”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课堂讲授,授课形式单一,没有太多的教学互动环节,教学过分依赖课堂教学,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最终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2.课时压缩与教学内容难度和广度之间的矛盾,影响了教学质量

传统的“农业机械学”教学方式主要体现在:讲全面、讲细、讲透彻,主要以教师授课为主。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模式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挥。“农业机械学”课程的学时为80学时,与以前相比课时量被大量压缩,教学中虽采用多媒体授课形式,而这一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广度,包含着巨大的信息,如何在有限学时内加大知识信息传授的密度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

3.落后的教学手段造成了教学效果不佳

对于“农业机械学”课程来讲,其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在课堂教学中,涉及到大量的机构图,如何对机构理论分析和设计计算进行讲解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些机构图均是静态图,其同步性、生动性、直观性较差。如由教师描绘,虽能达到师生的同步,但浪费时间,教学信息量明显减少。

综上所述,落后的教学手段不仅减少了教学信息量,且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在“农业机械学”教学中采用差异教育模式,实现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差异性教育[5]须以大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依据,使每个有差别的学生在其原有基础上纠正偏差的个性,培养良好的个性,找出能让自己的才能得到发展的独特领域,最终达到个性的和谐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转变。

1.转变四个观念

(1)教育观。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个性差异。在认真分析和观察的基础上精心安排,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得以培养。

(2)学生观。教师须承认每个学生均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须尊重和发展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并承认其发展的可能性,使学生成为能动的主体,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

(3)教学观。教与学是一对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每名学生有着不同的心理状态和经验背景,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调动其积极性,达到以学习促进身心发展的目的。

(4)人才观。确立多层次的人才标准,培养多规格的人才,使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成才之路。

2.优化“农业机械学”课程结构

建立以“农业机械学”课程为主、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实践教学是以学生个性特征为基础,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发展学生个性的途径,必须做好实践教学的开发和设置,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参与其中,在活动中不断发展完善自我,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3.实施分层教学

在进行“农业机械学”教学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因材施教,教学内容上要有层次性;知识的巩固上要变一致性练习为分层练习;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进行不同程度的强化训练;在学习的指导上,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学习习惯和基础施行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在课程测试上,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摒弃只以学习成绩定格的评价方式,力求评判角度的多元化、评价机会的多样化、评价形式的灵活化。注重客观的测试,同时也注重问题情境等形式的测试,形成有梯度的多维测评方式,给每个学生成功的机会、成功的体验,促使他们积极发展。

三、采用网络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新方法,提高“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质量

教育部相关文件指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措施是在教学活动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目前“农业机械学”课程以多媒体教学模式为主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农业机械学”教学内容进行改革,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新方法,改变了原有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模式。[8]

目前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了“农业机械学”相关课件及动画,购买有关农业机械应用方面的视频资料,从而提高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学习兴趣和理解程度。目前“农业机械学”课程已是校级精品课程,该精品课程网站的顺利开通和内容的及时更新,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因河南科技大学迎接教育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特殊要求,提前完成了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课件及网页的设计制作,在预评估前就完成了上传并顺利投入使用,为学校获得教育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成绩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另外,随着“农业机械学”课程的循环讲授,有关课程的新内容和新观点及时上传到网站,网站内容及时得到了更新,教师和学生能方便地从网上答疑和下载文件,方便了教学活动,提高了教学效率。“农业机械学”网络课程建设项目已获批为河南科技大学2009年第二批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待项目完成后,“农业机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更有较大幅度提高。

四、在“农业机械学”教学中以学生就业为教学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在研究现有就业岗位和技术领域的基础上,完善“农业机械学”课程体系。在课程教学内容上,突出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强化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9]。在课程教材上,“农业机械学”新教材编写已完成,使教学内容紧随时代步伐。经过认真考察,决定放弃已使用较长时间、教材内容熟悉的由桑正中、吴守一编写,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农业机械学》,该教材是1987年出版发行的,内容有些老化,很难满足目前学生培养质量要求。经认真研究并与兄弟院校广泛联系,学校参加新教材的编写活动,本学期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上课均采用新教材的书稿,该教材在内容布局上舍弃了以往教材内容为顺序编写的传统方式,更突出了工科院校以农业机械设计为主要内容的特点,更体现出农业机械中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农业机械学》新教材书稿投入使用后受到学生普遍好评。

五、结束语

在“农业机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系统且长期的工程,需要从学生能力层次以及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办学理念、目标、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全方位考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信息时代的,高素质、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冯晓静,刘俊峰,杨欣.《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路[J].中国农机化,2004,(1):67-68.

[2]张晓辉,李法德.高等农业机械学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9,(3):61-63.

[3]任文涛,宋玉秋,林静,等.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农业机械学课程改革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6,(6):55-57.

[4]张晓辉,李法德,李晋阳.《农业机械学》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9,(1):57-58.

[5]王云明,刘立芳,宋建民,等.差异教学在高等农林院校物理教学中的实施[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7,(4):98-100.

[6]杨欣,冯晓静,刘俊峰,等.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CAD教学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5,(5):275-277.

[7]张伏,杨欣,付三玲.论农自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改革[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122-124.

[8]吴海平,王玉顺.《农业机械学》教学革新的实践与探索[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27(6):188-189.

农业机械化工程论文范文第8篇

农机农艺相结合历来就受到领导与专家的重视,但在实践和上都一直没解决好,这是我国某些地区、某些农机化项目效果不好,进而导致效益不佳的重要原因。简言之,农艺是指农业生产工艺过程及其相应的操作技术,农机是指为实现这些工艺过程而设计制造的相应农机具及其管理运用技术,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是二者结合的目标。农艺的深层涵义是生物学理论与实践,农机的内涵是机械学原理与技术,二者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属于于农业的两门不同学科领域。如何处理好二者辩证关系,使之相互适应,紧密结合,成龙配套间农业机械化的关键。我国地域辽阔,悠久,人口众多,具有精耕细作的农耕优良传统,各地风土条件和耕种传统习惯差异很大。近代生物学在微观技术与宏观理论上已有长足发展,近年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对农业机械化又提出新的要求,这些都制约着农机具的设计、制造与运用,也推动着农业技术的改革与更新,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回顾我国农机化历程,借鉴世界农机化发展,重新考察农机农艺相结合,展开讨论,对于我国农业机械化学科发展是必要的。

二、国内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启示

纵观我国农机化近五十年发展历程,在农机管理、运用与科研中始终贯穿着农机农艺相结合的主线,推动着农业机械化不断深入发展。1.国内自20世纪50年代初农机化起步阶段,推广新式农具中就明确"新农具与耕地作技术是共同提高的"(张林池,1952.5),"一切机械作业均应严格服从先进耕作法的农业技术要求"(国营机械农场机务工作规章,1952.11)。并在新式农具站的组织领导及人员配备中明确要求"农业技术和农具技术员各两人",要求"农机具鉴定要从农学观点给评价"。为农机农艺相结合提供了条件。50年代中末期,主管农机的领导在中指出"农业技术与机械技术的结合不够"(李菁玉,1995.1),"农机具要切合当时的农艺要求"(聂荣臻,1959.6)。60年代,进一步提出一些农机农艺相结合的具体作法,"石社挂钩"(陈正人,1960),实行"亦工亦农制度"(刘少奇,1964.9),"机农合一"(张省三,1965)。并在农业机械化的主要任务中要求"加强基本性和综合性的科学技术理论的研究",要"根据我国农艺发展的新方向和耕作制度改革的需求,农业机械产品设计的原则,首先要适合精耕细作要求"。

70年代在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纲要中提出"农业和同时并举"。并具体为"农机部门和农业部门结合起来","把农艺改革和农机改革结合起来","农艺措施要为机械作业创造条件,既保持了精耕细作传统,又发挥了机械化的作用"(刘瑞龙,1973)。并在人民公社农机机务管理规章中明确"农艺和农具的改革,要互相适应,互相促进"。1979年9月农机部在"关于农机化几个向中央请示报告"中提出"要把全国农机科研力量组织起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农机化必须与农业的区域规划和耕作制度改革密切结合","同农业的专业化,经营的多样化结合起来"。当时主管农机的领导进一步明确"树立大农业观点……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渔的机械化……树立农业机械化同农业现农业化其他互相联系,密切配合的观点……特别是农机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杨立功,1979.11)。

80年代初一再强调"农机和农艺相结合"并进一步认识到"农业机械作用的对象是生物,是农作物,它和一般工业机械在厂房里加工无机物不一样,受条件的制约、耕作制度、农艺的制约"(杨立功,1980,1981)。提出"农机化道路要根据本国特色办事","发扬我国精耕细作优良传统","各地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迥然不同,机械化要根据各地的不同特点进行……排涝机械南方先行,耕作机械东北先走一步"(项南,1980.11)。在对中国农业的反思中提出"农机农艺结合这个提法,一般应理解为农业机械化和生物技术相结合。但是由于农艺这个概念包括生物技术和实现生物技术的作业工艺两方面内容,又受生物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许多作物缺乏直接反映生物技术要求的技术指标,往往用作业工艺代表生物技术指标"。"农业机械化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基本形式和内容是农业技术系统(生物技术)、作业工艺程序系统和机械系统的'三系'配套。……是农业机械化自身发展的产物,是现代生物的机械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刘瑞龙,1980.6)这之后,由于家庭生产责任制,土地承包,以及中央不再提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号召,使农业机械化处于整顿反思阶段。80年代末,机械耕作人员通过多年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认识到"只有农机没有农艺是无的放矢;只有农艺没有农机是纸上谈兵,农机农艺相结合,无非是为农作物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条件,这又是基础理论研究的内容,因此,90年代应该是基础理论指导下的农机农艺相结合,这也是有中国特色的农机化发展道路。"(迟仁立,1989.8)90年代机械化土壤耕作在基础理论指导下的农机农艺相结合试验研究引起有关领导重视,在中南海国务院第三会议室听了迟仁立、左淑珍的专题汇报后指出"以前对耕作理论方法忽视了,迟仁立、左淑珍同志提出的办法解决了全面耕翻和不耕翻的问题,解决了两者弊端,但隔几年深翻,间隔深松、镇压,什么地区,气候条件,不同作物上有实用性……还值得研究"(陈跃邦,1990.5)。"很关键的是提出了孔隙度的数据,找出了最适值,农作物增产了,用这个理论能解释。""应扩大试验面积,更深一层虚些问题。这些区域性很大,单纯生物不研究还不行,很需要扩大试验面,要搞多学科综合研究。"(候捷,1990.5)。"把地上地下结合起来研究,很有意义,很重要。""现在研究地上的多,地上地下一起搞的不多,和国外的耕法联系起来,把历史的、中国的、外国的相比较一起研究","要把试验面积搞的大点,要扩大试验。"(陈俊生,1990.5)。上述领导人的指示使基础理论指导下的农机农艺相结合的机械化土壤耕作新技术和配套机具的试验得以深入研究并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因时因地制宜定量运用。李鹏总理在199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农机农艺相配套",把农机农艺关系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2.农机农艺关系的演变历程

从上述我国农机化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到我国农机与农艺关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是农机服从农艺阶段,指导思想就是一切机械作业均应严格服从技术要求,农机处于从属地位,为农业服务。但是当先进的农业机械纳入传统农业时,还是对传统耕作方式提出了挑战。例如60年代东北的"犁后喘";华北机耕快且深,使传统的人畜耙地和水车灌溉发生了困难。

(2)第二阶段是农机农艺相互适应阶段。农业机械生产中的作用增强了,地位有所提高,也就暴露出更多的农机与农艺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始终伴随着我国农机化过程中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与传统的手工作业技术的矛盾,需要农机和农艺相互让步、磨合,以达到相互适应,这是一段较长的历史时期。例如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间套作,多熟种植的机械化配套。

(3)第三阶段是农机农艺相结合阶段。农业机械有了长足发展,品种多,功能全,可以为农林牧副渔、加工业的大农业实施各业全过程机械化,从而产生了农业机械化综合生产技术。即生产技术成龙配套,形成了农业技术体系、作业工艺程序系统和机器系统的三系配套。

(4)第四个阶段是基础理论指导下的农机农艺相配套阶段。农业机械化三系配套已不是简单的农艺过程同相应机械来替代所能完成的。其综合性,系统性要求有相应的基础理论来指导,使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有机地组成优质高产高效科学的作业程序系统。表现在SPAC运行系统、土壤--机器--植物系统以及机具--土壤·微生物·根系--农田生态系统和农林(果)茶经菌渔药综合配套立体组合农业等各种系统与实践的研究。为区域化因时因地制宜的农机农艺相结合从量变到产生飞跃,发生质变,实现基础理论指导下的定量配套创造性了条件。

三、国外农业机械化经验的借鉴

由风土条件、、体制所形成的不同农业类型决定着农业机械化的方式,人多地少、人少地多、富有型、贫困型,国营与私有制都有不同的农机农艺结合经验可供借鉴。1.世界上的农业从总体上可分为人多地少,劳力密集型和人少地多能量密集型两大类。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人少地多是其典型。美国农业机械化过程显著特点是靠专业化减少农艺技术环节,促进农机化。大豆带、玉米带的形成,减化了作业程序,减少了机具配备。加拿大大马力、折叠式作业机具充分发挥了机械化的威力,但是大马力机械带来的压实一直困扰着各类能量密集型农业,可为我国东北和西北机械化农场提供经验和教训。日本和英国、丹麦、德国可做为人多地少的典型。日本以水田机械化为主,小巧灵活的单人背负式、手扶式形式多样,品种齐全,可为我国南方水田机械化提供。德国以北方谷物甜菜机械化大田生产为主,解决"插花地"和化、标准化作业为规模化和精细化机械耕作积累了经验,可为我国北方精耕细作与农业机械化相结合提供参考。英国和丹麦的农牧并举机械化过程为我国农区发展牧业提供了经验。改精饲料为主的养殖业为草饲的养牛业可以从生物学方面提高转化效率,发展新型农牧业机械化体系。

英国、丹麦可做为富有型的农业机械化典型,笔者参加国际会议,考察过这两国农业机械化耕作状况,由于经费充足,在自动化程度和监控作业提高可靠性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给人"锦上添花"的感觉。提高精密性和经济效益。尼日利亚尽管号称"非洲的小美国",但还是贫穷落后的发展家,其农业机械化明显在减少繁重体力劳动以及提高耕种速度,抢农时和经济效益上下功夫。由于经费有限,只能"雪中送炭"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这些可能给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农业机械化提供借鉴。钱多可以在科学化和精细化农艺技术方面发展;钱少就在解决燃眉之急的农艺措施上,再配合相应的农机具,实现农业机械化。

前苏联是最典型的高度集中的以国家意志为主体的计划经济下机械化国营农场模式,经营不善,普遍亏损,计划经济"大锅饭"的弊端一直困扰着领导者。我国黑龙江集体办农机站队和国营拖拉机站也有了切身体会。巴西、菲律宾以私人占有土地为主的国家,农机化发展的"各自为政"单纯追求高额利润的短期行为发挥大规模机械化作用和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又产生了尖锐矛盾。这些为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机化提供了如何协调国家与地方,集体与个人之间关系的实例。如何更好地趋利避害,摆正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者之间平衡与协调。

2.在宏观农业类型前提下,如何解决农机农艺相结合的具体微观技术,国外的实例也很多。美国的大豆收获机械化宽幅割台与损失率高的矛盾就是通过培育高底荚位大豆品种而解决的。西红柿机械化收获使培育方型厚皮新品种取得突破。泰国北部的农业机械化就是将轮作制改为固定耕作制后实现的。日本60年代从中国引进尚未过关的水稻插秧机,通过农学育秧解决了中国多年无法突破的机械手取苗伤苗的障碍点,实现了水稻种植机械化。类似这些从农艺的生物学方面,而不是单纯要求农机配合而解决的农业机械化难点俯拾皆是。俄罗斯农业工程专业中就有"基础教研室"解决农艺中的"为什么",作业执行农艺技术实现机械化的理论依据。前苏联威廉斯的机械化平翻耕作体系就是依据"团粒结构"理论,耕地层上下层土壤需周年轮换恢复结构的农艺要求而建立的。国外这些经验表明基础理论指导下的农机农艺相结合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正确途径。

四、农机农艺结合成效显著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农机化战线上许多成功的农机农艺结合具体范例,值得推广,指导未来。

1.60年代初黑龙江农机化人员从解决东北因有三角犁铧耕作,铧耳限制耕深,造成耕层浅、犁底层硬,无法深耕的弊端出发,提出加装深耕部件,打破三角生格子的深松土措施和部件(阎作新,1962)。70年代安与"高寒地区地裂子抗蚀保土启发进行深松土,二者合而为一"发展为"深松耕法",得到领导重视,组织了农业、农机、农场、气象、林业、六局科技人员大协作进行试验研究。但由于增产机理和肥力转化不清,受到质疑。认为增产没根据,光用不养、地下开荒、后患无穷,不能推广。农机和农艺都无法解释这些问题,是生物学专业人员研究揭示出深松耕法创造的虚实并存耕层协调了水肥气热,实现了早熟高产,用养结合,(迟仁立、左淑珍,1997),为深松耕法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一方面全省大面积推广应用,并在全国三北地区示范推广,取得显著成效,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励。另一方面推动了配套农机具研制,产生了一大批以虚实并存层为依据的深松机、整地机、七铧犁改装等新型深松系列机具,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基础理论研究从虚实并存耕层的土壤水肥气热、微生物、作物根系、光合生理、农田小气候等方面深入系统测试,总结出虚实并存效应原理。一方面与生产结合,形成以虚实并存耕层为核心,在不同部位、深度、间隔,不同时期深松的整套土壤耕作技术,并在海伦县不同农耕区因地制宜推广应用,形成机械化耕作技术规范,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奖。另一方面从农业角度研究提出虚实并存耕作是我国精耕细作优良传统中"精耕"的继承和发展,是比平翻的全虚耕作和免耕的全实耕作都优越的先进耕作系列。在河北通过多年多地多种作物试验研究,提出可以定量运用的华北虚实并存耕作技术规范。同时研制了为小型拖拉机配套的小型深松犁(ZL922064814)、七寸步犁改装,深松步犁和多用组合犁等系列配套机具,得到河北省领导重视,在河北十个县市示范推广200多万亩,获经济效益2.46亿元。为河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注入了活力。同时在西北的间隔深松加覆盖技术与南方旱地间隔深松抗旱增产都取得了稳定增产的良好效果。促进了我国机械深耕深松推广应用。

3.9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进行的秸杆粉碎还田,机械化精量播种,抛秧和化肥机械深施等农机化新技术都是在明确农艺技术效果指标基础上,农机农艺相结合发展起来的。从作物增产潜力的基础理论研究出发,查清土水肥光热指标,促进了旨在抢农时、争光热的华北三夏机械化耕种一条龙作业技术和吨粮田优质高效高产技术与配套系列机具的研制,这些都是基础理论指导下农机农艺相结合的硕果。

五、农业机械化科研发展之管见

农业机械化的名称就包含了"农业"、"机械""化"三方面含义,就是"农业"和"机械""化"在一起,即农艺农机相结合。

1.观念的转变。在农机化研究人员中,存在着重"机"轻"化"的错误观念。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同等重要。在实践中"化"的研究既重要又难搞,它涉及到科学,又涉及到社会科学;既涉及到工程技术,又涉及到基础理论,同时又要研究应用技术和社会经济问题。需要知识面广,研究对象又很复杂,在我国农机界的基础又比较薄弱。应该充分重视并加强这方面研究。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还应注重经济效益,改变过去只看科研水平,不管生产力转化和能否有商品价值,通过鉴定就万事大吉的错误观念。

2.人才的培养。现时的农机课程设置以"机"为主,只有一门农学基础还与机械离得太远,因此应该从农机化教材改革作起,增加农业生物学和介绍宏观环境的生态学课程。编撰农业机械化专业自己的农学教材,培养农机农艺结合的"双料"人才。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扭转重机轻化的现象。

鉴于农机化专业现状,农机农艺分割,许多农机专业人员要脱离农业,向机械化、自动化、电气化的方向发展也是学科发展所需要的。应该国外的经验,农机农艺相结合不是合并,在农机化专业中设立基础理论研究机构,调配专业人员,充实加强"化"方面的研究,为机械化、自动化、电气化提供理论依据,加强力量。

3.统一分区规划。对于在中国条件下实现农业机械化,特别是田间作业机械化的复杂程度认识不足。对各地的风土条件、作物种类、种植制度、栽培的复杂性,都没有联系农业机械化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提出区域性因地制宜的,有理论数据的,可以进行定量指导的机械化作业体系。五十年来各地农业科技人员已作了大量工作,建议在全国立项,统一规划分区进行,补充完善总结各现有成果,提出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机械化种植宏观设计。同时要从传统狭窄的种植生产过程机械化束缚中解放出来。一方面对种植业要扩展到产前、产后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另一方面树立大农业观念,农林牧副渔各业的机械化也要全面 考虑,拓宽农业机械化领域和。总之,中国仍然依靠种植业生产粮食,传统的机械化栽培方式还是目前农村中农业生产的主体,但展望未来,农林牧渔大农业观念的全面发展又是必然趋势,因此农业机械化研究应该深化与拓宽并重,同步发展。

4.如何结合是突破口。农机农艺相结合已深入人心,取得共识,但"如何结合"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处于探索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是我国农业机械化近五十年来历程所提出来的重大课题,是我国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的突破口。

主要参考

(1)农机化司,北京农工大编:《中国农业机械化重要文献资料汇编》,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8.4。

(2)国家农委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49-1957)》,国家农委办公厅,1981.10。

农业机械化工程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农机人员;农业机械化;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S23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6-0193-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农业机械化的应用相对来说还是较少,如何推广、实现农业的机械化,成为农机人员的重要使命。

1 农机人员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

我国农业水平的提高不再是依靠体力劳动的大量投入,而更多依靠的是智力的投入。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农业机械的发展也是向着高技术水平发展,如何做到新的科研成果真正的被农民接受、掌握、应用于农业生产当中,这是我们推广农业机械化成功的关键。提高农机人员的文化知识水平成为迫切的需要。

农机人员作为农业机械发明者和农业机械使用者之间的纽带,他必须能够充分了解新的农业机械的原理、应用方法、特点、注意事项等方面,需要全面了解新的农业机械,这就要求农机人员具备相应的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新的农业机械从实验室中走出,再到试验田中,经过了不断的实验,但真正的应用于现实的农业生产中,必然或多或少的出现问题。由于我们国家农民普遍文化水平较低,很难真正的发现问题的所在,这就需要农机人员及时有效的反馈新的农业机械问题,实现农业机械的长足发展。

农机人员要掌握农机专业的基础知识,理论上的把握才能更好的从事实际工作。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农机人员不仅要掌握先进的农机理论,更要具有把这些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技术,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实践经验的总结则会提高我们对理论水平,这就要求农机人员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在提高理论素养的同时,不断提高个人的专业技能。

农机人员要重视自身知识体系的更新,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我国不断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农机制造业迅猛发展,农业机械化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对农机人员的文化知识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信息化时代,为我们提供了接受最新资讯的良好平台,对于我们要善于利用网络,在信息的传递和沟通方面要积极利用先进的技术,并且也要学会用网络吸收新的专业文化知识。农机人员之间要做到勤沟通,常交流,促进整体农机人员的知识水平的提高农机人员要做好农业机械的营销和售后服务工作,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会检索查询科技成果,对于常用的农业机械更是要做到完全的了解,能够判断和维修典型故障等专业知识和技术。

2 农机人员个人素质的提高

农机人员做为为农民服务的基础人员,自身的个人素质十分重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是必然要求。农机人员要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农机人员个人道德素质上的提高,才能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农机人员要有这样一种意识,就是要帮助农民富裕起来。

农机人员不仅是在农业机械的管理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他们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农民,处理好和农民的关系在农业机械化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农机人员与农民打交道的过程中,也许会遇到各种问题。这就需要农机人员耐心的、诚恳的对待。现在有很多农机人员不愿走进农村基层,仅仅是发文件讲精神,不切实际的发表空谈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针对这些,就要提高农机人员的个人修养,要让农机人员真正的认识自己的职责所在。

3 农机人员对农业机械化的推广

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为了更好的实现农业的发展,农机人员要大力的推广农业机械化。健全农业机械推广体系,完善农机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机制,为广大农民提供农机信息,并对农民群众进行农机技术培训。农机人员要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环境,根据新形势掌握最先进的农业知识和技术,推广农业机械化,实现农业的进步和发展。

首先,肯定农业机械在农业中的重要地位。政府应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使农业机械化的推进有强有力的后盾。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农民认识到农业机械对农业进步方面的巨大作用。农机人员要争取到政府的支持,得到广大农民的认可,为农业机械化创造优越的环境和条件。

其次,农业机械推广要结合本地实际。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地理环境不同,对农业机械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在农业机械的推广上不是讲求某一种机械的使用范围,更重视的是某一种机械的使用效率。农机人员要根据本地实际,推广适合本地的农业机械,根据本地的经济技术等条件,推广能够满足农民需求的机械。

再次,农业机械推广必须坚持科学的手段和方式。有些地方在推广农业机械的过程中,运用行政手段,不考虑本地实际盲目引进和推广,这样的推广会引起农民的抵制情绪,不利于农业机械的推广。农机人员要坚持调查、试验、示范、总结经验的方式来引进适合本地的农业机械。在推广上,创造条件建立适合本地的示范基地,加强与农民的合作,强调互利互惠,可以通过租赁等方式建立长期合作的示范基地。利用当地的新闻媒体进行宣传,举行农业机械展销会,为广大农民提供便利的条件,让他们能直接参与到推广活动中来,让农民切身实际的感受农业机械的功能。

最后,农业机械化推广要重视更新信息和信息的传递。现如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机人员要利用先进科技手段,建立农民和市场的沟通网络体系,实现信息的快速更新和传递。农机人员要通过信息网络,收集最新农机动态,了解农民需求,为农民和农业机械经营企业提供信息。

参考文献

[1] 许继光.农业机械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当代农机.

农业机械化工程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完善策略

农业是民生之本,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提高农业建设的机械化水平是国家必须着力解决的一个任务。而且当今时代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农业问题越来越急迫,如何推动农业的机械化,实现农业的高产出更是成为我国人民关注的焦点。推动农业机械化建设的前提就是要完善农业机械化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因此,本文通过简单介绍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着重谈论了加强其建设水平的相关对策。

一、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现今时代,随着信息化和技术化水平的提升,推动事物的现代化进程已经是人们所有的生产生活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对于农业而言,长期以来,农业就是一项劳动强度大,而且收益不稳定的工作,整个农业发展一直是国家建设的重点及难点所在。而今,在信息化环境大的背景下,推动农业发展的机械化水平更是成为国家工作事务的重中之重。国家要加强农业的机械化建设就必须大力完善农业机械化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进程,因此,改善当前农业机械化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就成为国家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工作。接下来本文就简单讲述一下我国农业机械化推广的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农业机械化推广服务体系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就在于农机推广经费的不足,以及推广的理论指导的缺乏。作为乡镇农机主体管理部门的农机管理站,其农机推广工作依然存在着严重的经费不足的问题。农机管理站主要依靠国家拨款维持自身的生存,这样就导致了其经营活力的缺乏,以及经济基础的薄弱。而且国家拨款下方到每一个乡镇部门的时候,其建设经费平均起来已经不足以满足农机推广的需求,这就加剧了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水平的低下。除此之外,由于乡镇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归当地政府管理,这就使得整各服务机制缺乏行之有效的业务指导,再加上业务人员素质的缺乏等原因,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薄弱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问题。

再者,我国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问题还表现农机推广面临着一种新的形势。随着农业机械化要求以及水平的提高,整个现代农业建设对于农机推广的需求大幅度提升,而且这种需求还不仅在于种植与收获,在新时代这种农机推广服务体系还必须能够对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做到完全的把握,以便于为农业发展提供综合的指导及服务。同时,这种需求对于推广人员的工作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机推广服务人员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农机推广知识,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以及现代科学信息技术知识,能够做到对农业机械全面完整的掌握以及对于农业推广知识的实际应用。

二、完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对策

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整个农业机械化健康进行的必要保证,因此,必须加大措施,努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水平。本文接下来就简单谈论几点加强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1.加大国家对于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的专项投入力度

农机推广服务站是隶属于国家的一个工作部门,其工作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由国家投入来决定。因此,国家必须加强对于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国家在加强投入时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经费下发机制,保证每一项财政拨款都能最大程度的达到建设部门。此外,国家还要设立对于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专项拨款,使农机服务站切实地落实对于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使用专项拨款维持整个体系的健康运行。还有,国家必须在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建立一个严格的监督机制,使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得到切实的监管实施。

2.提高农机工作人员素质,推动现代化信息服务

完善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必须加强农机人员的素质,推动现代化信息化的服务,使整个服务体系能够灵活自如的运转。首先国家相关工作部门必须加对于工作人员定期的集中培训,使其接受最先进的工作技能以及扎实的工作理念,了解现代农业对于农机人员的工作要求,以及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各项素质。其次,工作人员自身必须加强对于工作的热爱以及责任感,尽全力努力完成农机推广工作,积极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使自己能够经受住人民的考验。此外,工作人员还必须加强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能够利用先进的技术规范自己的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3.有针对性的推动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

我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农业大国,其农业生产发展具有极大的地域性,对于农业机械服务体系的建设应当针对不同地域的特色来进行。同时,还要打破行政地域的界限,在整个大环境下建设贯通的农机服务体系,使农机推广服务体系能够在最大效率下针对某一种地域类型展开服务活动。除此之外,还要将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工作同市场经营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经营的作用,推动某一固定农业地域的农机服务工作,引发农机服务工作的工作活力,更好地推动农业的机械化建设。

三、结语

农业机械化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是一项极其有效的发展策略,同时也是维持我国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必要保障,因此,国家相关工作部门必须大力加强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力度,积极地完善农业机械化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使整个大环境下的三农问题得到最为有效地解决。

参考文献:

[1]洪立华,张景辉,王海,李国臣.创新农机推广服务体系 提高自身能力[J]. 农村牧区机械化,2008(05) .

[2]韩胜金,张玉秋,班景洋.我国农机推广体系的环境条件与发展对策[J]. 现代农业装备, 2009(03).

农业机械化工程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现代机械设计方法;农机设计;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F224;F4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30-0052-02

我国目前正处速发展的时期,农业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也发生很大变化,但还是有很多需要改良的地方。农业机械化在我国大部分已经做到普及。而农业机械化水准的不断提高也预示着农业质的飞跃。因此,对农业设计方面的技术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但是,在设计研究时,由于农业机械化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程度,有很多不确定的影响因素,比如环境、成本、周期等,会使设计所得的方法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一些缺陷和问题。而现代机械设计方法的应用可以很好的避免这些问题,提高研发效率,加强产品的质量和竞争水平。

1 现代机械设计方法概述

现代设计方法的出现和更新主要原因是设计的现代化方法可以通过科学技术来保证达到对设计质量、速度和误差率的要求。现代设计方法不只是科学合理的,而且是动态的。现代化设计方法很好地将科学设计理论和工程设计实践相结合,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现代设计方法有很多,包括被称为现代设计方法的前提的信息分析预测法等信息方法论;系统分析等系统论法;动态分析等控制论方法;促进其不断进步的优化论方法;类似设计等对比论法;使用最多的核心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智能方法;还有寿命论方法、离散论方法、模糊论方法、突变论方法、艺术论方法等等。

现代机械设计方法,顾名思义,就是在机械设计中加入现代设计方法的手段。目前在机械设计中上文提到现代设计方法大部分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现代设计方法在农机设计中一直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农业的不断发展也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进程。现代机械设计的发展也在不断向前。农业机械设计方法将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改革和进步。

2 现代机械设计方法在农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1 现代机械设计方法在农机设计中应用的影响因素

现代机械设计方法在农机设计中的应用由于田间试验情况的不同,会存在一些不利影响因素。

第一,农耕具有非常强的时效性。在我国北方只有一年一季春种秋收,南方相对较好但是也只有一年两季来进行作物耕种。所以,如果在试验过程中出现状况导致不能按时耕种,就错过了耕种季节,只能等到下一年。这样所造成的损失是非常大的。因此,对于农业机械设计的试验频率是不利的。

第二,农业是靠天吃饭的行业。恶劣的天气和土壤环境也是很不利于农耕的。另外,作物种子是一切的根本,种子质量的好坏严重影响整个农业过程和成果。在农业机械设计方面更是如此。

第三,现代机械设计方法在农机设计中应用的研究通常是需要长期不断地进行试验,然后根据试验结果不断调整和修正方法,从而使得理论和实践更好结合。不断地试验无疑需要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成本问题也是现代机械设计方法在农机设计中应用的一个影响因素。控制成本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第四,随着我国在世界各国的地位的不断提高,很多外国企业在中国建起了工厂。往往外国企业在经济和技术方面都优于国内企业。这就大大增强了农产品行业的市场竞争性。

以上详细介绍了农机设计中机械设计方法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不利影响因素。随着机械设计方法的不断优化和我国经济的飞跃发展,我们会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中不断设计出适合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的方法。

2.2 现代机械设计方法在农机设计中应用的好处

现代机械设计方法在农机设计中的不断应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现代设计方法为农机设计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

因为现代机械设计方法在不断试验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对相关具体参数的改良,而且试验中会相应进行虚拟产品的生产制造,减低成本,同时还可以对虚拟和实物进行测试和比对来修正整个设计方法,提高设计方法应用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现代机械设计方法主要是通过计算机和试验来进行研究测试和完善的。这样可以使整个设计的时间大大缩短,有效完成试验及实践应用。

另外,采用的是以试验为主的研究方式,所以成本方面也能有效降低和控制。在现代机械方法在农机设计的应用研究过程中,主要是用计算机来进行测试和修正改良,一般都是以达到测试试验的最理想目标值为准。所以,在这样先进的方法下所得到的成果的精度是非常高的。

3 现代机械设计方法在农机设计中应用的探究

目前,现代设计方法应用在农机设计方面的发展和我国航空业汽车业等其他发展迅速的行业相比较还比较缓慢。

农业方面的企业在其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对于机械设计方法的改进和更新重视程度不够,而且对企业自身具有的相关资源的利用程度不够。这样的经营方式必然导致企业生产的农业产品不符合市场需要也达不到所需水准,产品质量也会受到不良影响,产品的销售停滞不前,最终造成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损失。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常用的播种机一般是由有机架、地轮、运转系统、开沟器及其他构造相对简单的设备组成的。虽然播种机有型号之分,也因存在着播种机的部件构成和所属参数不同的情况,但是这些产品的基本功能没有什么实质的区别,相对来说,其结构的稳定性较好,因此对农机设计中现代设计的阐述和模式化起到非常好的辅助作用。

农机设计中自然少不了对播种机械设备设计的研究。在农业生产中,对于不同的作物品种和不同的生产方式下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播种作业。比如条形标播种、穴播种等方式。根据播种原理的不同,播种也有机械和人工两种不同的方式。另外,播种机械作业的可使用范围和动力等级的不同也有采用单体播种的情况。

前文提到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农业生产和气候、天气、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因此,其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就要求多采用通过计算机提高试验成果的先进技术,比如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等等。

信息、网络、电子、材料方面的技术在不断地走进机械工业中来。现代农业机械化的要求也使得现代设计方法与农机设计更加紧密结合。农业机械化在不断地靠近智能网络化。在农机设计中引入现代机械设计的技术的情况下,在农业机械的设计周期的缩短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农业相关产品的产品质量也得到了很好的改良,很好地做到成本减少质量过关,农产品企业的收益和效益都有很明显的提高。

通过新的设计理念概念的引入和新的技术方法的影响,很多从事农机设计的人员在设计理念和思维方式上受到了很好的启发,有效提高自身在农机设计方面的研发水准,使得自己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有很强的竞争能力,从而机械设计现代化与农机设计的相融合程度发展的更好。

在现代机械设计方法应用到农机设计的过程中,优化重要参数是农机设计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参数的有效优化和改良对于整体机械设计方法的修正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机设计中的相关的研究人员可以通过现代化的科学设备进行计算和分析某些的标函数不断地改变参数的来进行试验得到和确定最优设计参数。试验是不断重复不断修正不断改良的过程。量变到质变的转换是需要漫长的过程的。

在现代机械设计方法应用到农机设计的这一过程中也是如此,需要农机设计的相关人员不断地试验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应用和调整才能做到设计方法的不断更新和改良。

4 结 语

本文结合当下实际对现代设计方法进行了基本阐述,并对现代机械设计方法应用到农机设计的过程中所存在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且进一步对现代机械设计在农机设计中应用进行探讨和研究。农业的发展对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和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现代机械设计有效应用到农机设计中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 李彩风,刘俊峰,冯晓静,等.现代机械设计方法与农机设计[J].农机化研 究,2006,05:186-188.

[2] 高继平.现代机械设计方法在农机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农业信息,

2014,21:89.

农业机械化工程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S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1-0159-1

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现代种业,加快农业机械化。”从这段话中我们体会到,党中央十分重视“加快农业机械化”。那么,如何“加快农业机械化”?笔者联系工作实际,进行了一些思考,也为自己“十二五”期间的农机化推广工作理清思路。

1 加快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意义

1.1 “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加快农业机械化”论题是放在第三个论述标题:“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里面提出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9亿多农民,因此,要实现小康社会,关键在广袤的农村,重点在广大的农民。只有农业现代化,农村经济才会真正发展,农民才能真正增收致富。而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逾越了农业机械化,谈不上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小康村。

1.2 “加快农业机械化”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有效途径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只有保证农业发展和粮食增产,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粮食的刚性需求。而农业机械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抢农时、夺丰收的重要保证。今年,梅河口市春季低温,水田的机械插秧,玉米的机械播种,都为水稻、玉米抢回5-10天的生长期。今秋阴雨连绵,机械收割又把即将倒伏的水稻抢收,颗粒归仓。实践证明,“加快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生产率、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有资料显示,国际工程技术评出的20世纪对人类社会影响最大的20项工程技术成就中,第7项就是农业机械化。

2 “加快农业机械化”中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国家加大政策扶持,农业机械化有了很大发展,但面对“十二五”的“加快农业机械化”,还存在一些问题。

2.1 农业机械产品结构和功能有缺欠

我市水稻生产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玉米还仅限于春耕、春播。而梅河口市的农机拥有量大部分是小型农机具和单一功能农机具。如小型拖拉机多,难以深翻地,造成土地深层板结,粮食产量低、质量差,但它可以多用,农闲时搞运输;再如全程机械化农机具功能单一,春耕、插秧后闲置一年。这些问题造成农业机械利用率低,浪费资本,影响粮食产量和质量。

2.2 土地流转滞后,集约化、规模化缓慢

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激发了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热情,但好多农机手购买农机具后却无用武之地。原因是一块地涉及多家农户,有一户不使用农机具,难以建立机械作业通道,其他户便无法耕种或翻耙插秧,只好搁置农机具,仍用传统办法种田,造成事倍功半。

2.3 农机化服务不适应“加快农业机械化”需要

一是乡镇农机化服务组织薄弱。乡镇农机站很少有维修技术人员,其他个体经营维修技术者也都小打小闹,一定程度影响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二是农机队伍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不适应“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乡镇农机站人员少,精通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少,很多人仅仅是农机校毕业,甚至是农广校毕业的,难以驾驭新机具、新技术。同时,新农机手多,没有较高的农机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导致农机具功能发挥没有最大化,一定程度阻碍了农业机械化发展。

3 “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建议与对策

3.1 加强农业机械产品结构调整与研发

一是产品结构调整。现在是小型农机具多,效率低,而大型农机又派不上用场。应该调整动力机械与农机具配套比例。如大型拖拉机可以带深翻松土农机具,可以带收割农机具,农闲可以搞运输或带动工程机械,使农业机械功能发挥最大化。二是研发农业机械新品种、新技术。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地理形势有平原、有丘陵、有山区,农机制造企业应尽快研制适合不同地理形势的动力机械和配套农机具,有利于实现全面“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

3.2 要加速推进土地流转和农田机械作业通道建设

一是鼓励以村为单位或跨村,跨区域进行土地流转,开展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甚至标准化生产经营,统一建设农机作业通道,充分展示“加快农业机械化”给农民和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刚性效益。二是鼓励发展农机协会、农机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民自愿合作,尤其对农村留守儿童、老人的家庭更适合这种模式,增产增收两不误。

3.3 建设高素质推广服务队伍和高效率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是解决农机推广服务人员老化问题。这个“老化”表现在年龄老化和知识老化。年轻人上大学不愿学习农业、农机,现在乡镇农机站技术人员基本是以上世纪80年代技术人员为骨干,他们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已显力不从心,知识老化。政府可以出台政策,鼓励在乡年轻农机手定向上大学,这样的回乡大学生留得住,养得起,用得上。为解燃眉之急,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应利用农闲时节举办专题、专业农机化技术培训班,形成农机手及农机技术人员学习、培训、解惑的长效机制,确保农机维修、保养、使用一条龙服务。

综上所述,全体农机化工作者要在已有农业机械化发展基础上,克服困难,抓住“十二五”提出的“加快农业机械化”机遇,大力发展农机化推广和服务事业,为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和建设新农村再立新功。

参考文献

农业机械化工程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课程标准;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4-0038-03

【作者简介】1.朱方新,江苏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盐城,224051)汽车工程系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机械的应用、农业机械的构造与维修、农业机械技能培训等;2.武德庆,江苏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盐城,224051)汽车电子系副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工电子;3.王国贵,江苏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盐城,224051)汽车电子系教学科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汽车检测与维修;4.乐伟伟,江苏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盐城,224051)汽车电子系教师,助理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电子工程。

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农业机械化、设施化、信息化、智能化,农业机械化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不仅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农业生产力,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农机保有量大幅增加,农机种类繁多,各种机型的性能及参数都有较大差异。但农机经营者及农民缺乏有效获得农机信息的渠道,对农机具了解甚少,在机器使用中也没有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造成了现有资源与资金的严重浪费。由此可见,要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加强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知识、技能的普及。

一、专业目标与课程设置[1]

(一)专业目标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面向农业机械行业企业,从事农业机械使用、维护、营销、技术服务、装配、检测、管理和推广等工作,是具有基本公民素养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该专业主要对应拖拉机驾驶员、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农机修理工、装配钳工、营销员等岗位。在进行教学安排时,各职业学校相关专业可依据自身原有优势,建设自己的特色专业方向。如一些地区收割机械保有量大,跨区作业成熟,就可以围绕农机社会化服务实际,充实农机经营管理课程内容,开设一些有针对性的选修课程,满足本地农业机械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课程设置

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两类,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和专业综合实训等。建议开设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为: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心理健康、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等。建议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为:机械识图与公差、机械基础、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金属加工与实训、种植基础、农业机械构造与维修、拖拉机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拖拉机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拖拉机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等。综合实训可集中或分散到各学期进行,也可将课程教学与实训整合在一起,采用“理实一体”教学,积极探索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建议开设的综合训练课程为:金属加工实训、农业机械驾驶实训、拖拉机汽车发动机实训、拖拉机汽车底盘实训、拖拉机汽车电器实训、农机修理工技能实训、中级工训练与考级等。专业(技能)方向课至少确定3~4门突出体现技术应用能力、岗位工作技能以及职业资格考核所需要的课程。选修部分允许学校自主开发和选择,以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多种需要。

专业核心课程对学生掌握专业核心知识和提高专业核心竞争力起决定性作用,它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知识技能结构和综合素质水平。专业核心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位置,对实现该专业培养目标有重大影响。本专业核心课程为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机械基础、拖拉机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拖拉机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拖拉机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本文着重对这五门课程标准进行详细解读。

二、课程标准解读

(一)课程共性

1.课程设计

这五门课程都是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

2.课程目标

让学生掌握基础专业知识,为后续其他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培养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际动手并规范操作设备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团队合作、严谨求实的职业习惯。

3.课程设计思路

五门课程体现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且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设计思路为:

(1)依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要求,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围绕农业机械的运用、农业机械的操作与维护、农业机械管理、农业机械销售服务等工作岗位要求,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高职分段培养等需要,确定课程目标。

(2)根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岗位需求,对接职业标准,体现行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教育需求,确定课程教学内容。

(二)课程特点(以“拖拉机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拖拉机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为例)

1.拖拉机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2-4]

(1)课程内容

本课程内容进行项目化教学,采用任务驱动的编写模式,先理论后实践,对拖拉机及汽车底盘进行了详细介绍,主要内容如下:底盘总体构造认知、传动系构造认知和检修、行驶系构造认知和检修、转向系构造认知和检修、制动系构造认知和检修、拖拉机工作装置构造认知和检修。该课程适合高职高专院校农机类专业及汽修与农机专业从业人员学习参考。

底盘为汽车与拖拉机的核心零部件,内容围绕底盘的四大组成部分“传动系、转向系、行驶系、制动系”而组织,基本涵盖了该系统的主要知识点;在内容的编排顺序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由浅入深进行指导性教学,同时遵循先理论后实践的原则,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实践验证理论”。

(2)课程目标

掌握拖拉机汽车底盘各系统的功用、组成、基本结构和工作过程,主要总成部件的检修方法;具备查阅拖拉机汽车的说明书、技术手册等相关技术资料的能力和对底盘主要总成部件进行拆装、检测、鉴定的能力;能合理地使用拖拉机汽车维修中常用的工具、量具、仪器、仪表和机械设备;能完成拖拉机汽车底盘常规维护和修理工作;具有自我学习、团队合作、获取资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规范操作、安全环保、严谨求实的职业习惯,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意识。

上述课程目标编制依据两方面原则:根据学生实际需要掌握的课程内容制定;针对学生日后工作所要掌握的技能及职业素养制定。

(3)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设计以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以拖拉机汽车底盘各系统维修的典型工作活动设计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课程紧扣学生需要掌握的几项基本技能,以任务驱动的形式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以团队形式完成任务。课程任务的设计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最后以故障综合类问题检验学生整门课的学习情况。

2.拖拉机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5-8]

(1)课程内容

本课程是在“机械基础”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核心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拖拉机汽车发动机维护、修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为后续“拖拉机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等课程学习奠定基础。该课程内容分为8个项目:发动机总体构造的认知;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认知和检修;配气机构的构造认知和检修;汽油机燃料供给系构造认知和检修;柴油机燃油供给系构造认知和检修;系统构造认知和检修;冷却系构造认知和检修;发动机的使用及常见故障诊断排除。

本课程在内容安排上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把学习内容分为7个较为实用的检修项目,这些项目基本涵盖了发动机可能涉及的实际问题。因此,学生只要认真完成这些项目课题,就能对发动机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诊断排除。

(2)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拖拉机汽车发动机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具备对拖拉机汽车发动机进行常规维护和修理的能力。学生掌握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如下:掌握拖拉机汽车发动机各机构系统的功用、组成、基本结构和工作过程,主要总成部件的检修方法;具备查阅拖拉机汽车的说明书、技术手册等相关技术资料的能力和对发动机进行拆装、检测、鉴定的能力;能合理地使用拖拉机汽车维修中常用的工具、量具、仪器、仪表和机械设备;能完成拖拉机汽车发动机常规维护和修理;具有自主学习、获取资源、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规范操作、安全环保、严谨求实的职业习惯,具有良好的职业意识。

课程目标的设置遵循如下原则: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重点突出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

(3)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以拖拉机汽车发动机各系统维修的典型工作活动设计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本课程的知识点融入7个较为实用的项目课题中,让学生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生在各个模块的学习中可以有针对性地找出自身不足,及时弥补。教师发现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正。课程的模块化处理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程标准在实践中的注意事项

(1)理论讲解尽量图文并茂,尤其是专业实物的介绍,须结合现场实物图进行理论教学。如“拖拉机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中的配气相位概念、小型化油器的工作原理等内容,如果没有图示乃至动画来配合文字和实物,单纯依靠文字叙述,老师很难讲清,学生更是无法理解。课程教学环节应多与学生沟通,及时调整课程难度,应尽量做到贴近学生实际。

(2)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多用辅助设计软件或仿真教学软件指导课堂教学。例如制图中的CAD、电工电子中的PRO/E、汽车仿真软件等,可以通过这些软件的三维成像技术有效辅助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些软件也是学生今后走上职业岗位必须熟悉的软件。

(3)教学过程中须合理安排实训课程。如诊断和排除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故障、诊断排除柴油机燃油供给系常见故障等内容,无论是纯理论讲述还是纯实践都很难达到学习效果,必须坚持做到“理论结合实际、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中复习理论”。实践教学环节应尽量把时间交给学生,多让实践能力强的学生进行示范,再让这部分学生帮助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指导老师多观察走动,及时纠正学生操作问题,最好能用手机进行拍照记录(在保证学生安全情况下),并相机进行展示总结。

【参考文献】

[1]段红.安徽省中职学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建设探析[J].教学新探,2016(2).

[2]高峰.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3]李晓庆.拖拉机构造[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4]高连兴,吴明.拖拉机汽车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5]关文达.汽车构造[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6]鲁植雄,李文哲.汽车拖拉机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农业机械化工程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农业机械化 发展 建设 研究

[中图分类号] [S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5-0155-01

农业机械化发展已经成为了当前农业现代化最为主要的一个内涵,更加是现代农业主要的手段之一,对现代农业进行发展已经成为了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为首要的任务,对现代农业进行发展首先要实现农业的机械化,在上个实际的五十年代末,伟大的就已经对农业方面进行了关注,提出了农业根本出路就在于机械化,由此可见,农业机械已经成为了现代农业发展十分重要的物质基础,农业的机械化已经成为了农业现代化发展重要的一个标志,只有实现了大规模机械化的农业生产,才能够真正推行农业的标准化生产和商品化生产,进而保证农作物的质量以及生产规模都能够持续到高水平上面。本文中,笔者就对建设创新农机工作思路 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进行研究。

一、创新农机工作思路要奠定坚实基础

在2006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2007年中央的文件已经明确指出,现代农业的发展是建设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最为重要和首要的任务。同样提出了现代农业发展就是一种用现代物质条件进行农业装备,用现代科学的技术来对农业进行改造,用现代的产业体系来对农业进行提升,用现代的进行形式来对农业进行推进,用现代的发展理念来对农业进行引领,用培养新型农民对农业进行发展。所谓的用现代的物质条件来对农业进行装备就是指发展农业机械化。当前农业机械化已经成为成为了创新农机工作思路最为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农业的机械化水平高低已经成为了衡量当前现代农业发展程度最为重要的标志。

二、创新农机工作思路要依靠农业机械化发展

近些年来,我国仍然处于从过去传统农业转变成为现代农业的一个过渡的阶段,自从我国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至今,虽然我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也从本质上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所提高的大部分方法都是通过农药、化肥的投入来提升劳动生产率以及土地的生产率,虽然通过这一种途径来将生产率提升仍然存在一定的空间,但是,想要继续提升劳动生产率就必须要通过对劳动力最为直接的替代品进行寻找来实现,这里所说的替代品就是机器,也就是农业机械。

从1995年到2004年,我国经济建设得到了高速发展,并且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我国得到了农业机械化的迅速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化综合的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升,在2005年,我国投入了三亿元来对农业机械发展进行了支持,带动了地方配套11亿元的资金,在农业总动力以及劳均动力都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一定的增长,分别增加了1.77倍以及1.72倍,与此同时,农业的机械化也将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提升了。

三、创新农机工作思路要明确标志

想要创新农机工作思路就必须要走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情况的农业机械化道路,推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建设,不仅仅要遵循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自身的规律,对国外相关经验进行借鉴和学习,还要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那些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农业的机械化道路。农业机械化已经成为了我国农业现代化最为主要的标志,近些年来,我国正处于从过去传统的农业转向成为现代农业转变最为关键的时期,积极、有效的推进农业的机械化,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现代化农业、建设小康社会等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并且成为了实现现代化必然的一个要求。所谓的农业机械化就是指运用十分先进的农业机械对农业进行装备,目的就在于对农业生产和经营的条件进行改善,不断提升农业经济效益、生产技术水平以及生态效益,相关实践标明,农业的机械化能够推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相关实践标明,农业机械化能够提升农业综合生产的能力以及农产品的竞争力,并且成为了促进传统农业转变成为现代农业的关键。除此之外,推进农业机械化还是农民实现增收有效的途径,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能够从本质上提升农业的效益。与此同时,农业机械化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能够促进农民转向非农产业,将农民增收空间拓宽。

四、结语

我国加大力度来支持三农工作,激发我国农民购机进而从事我国农业生产所体现出来的积极性,黑龙江省对于农业机械化发展十分重视,并且推动了整个黑龙江省试试农业机械化事业快速的发展,再加上农业机械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黑龙江省农业机械补贴的力度也不断加强,各种各样的农业机械自身的保有量都在不断迅速增加,对于现代农业发展以及农民增收提供了一定的装备技术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白凤贤做好农机监理执法保障农机安全生产[期刊论文]-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 2007(05).

[2] 马玲.王靖红对新形势下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思考[期刊论文]-新农村(黑龙江) 2011(6).

农业机械化工程论文范文第15篇

论文摘要: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标志。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退化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农民私人为投资主体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快速推动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研究表明,土地经营规模、农民收入、农业机械价格水平、农业劳动力转移、政策变化等因素对农业机械化产生重要影响,对现阶段的促进政策有重要启示。

一、导言

现代农业的重要内涵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中国政府已经将发展农业机械化列入国家支持政策,提出走符合国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近几年来,有关学者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如何发展农业机械化开展了多角度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理论支撑。

(一)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制度的历史变迁

中国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从建国后开始的,伴随着制度变迁发生了重大波折。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以市场需求机制为基本特征,农业机械作为商品进入了流通领域,个体农民拥有和经营农机数量迅猛增长,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注入了活力。当改革的设计目标还远远没有定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上时,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一系列实践清晰地走在市场化道路上,承包制中的农机户是最早的市场活动主体,农机经营服务一经诞生即按市场机制运作,自买自用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理念已被打破,初步形成了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个体私有私营农机为主导的历史时期。农民成为农机投资与经营的主体。

(二)农业机械的功用

农业机械是在农业生产中代替人力和畜力来进行农业耕作的现代化装备,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大大降低了传统农业的劳动强度,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另外,农业机械在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现在的购机者主要将农业机械作为资本品投资购置,用于提供作业服务来获取收入,增收致富。另外,农机的购置还满足了购机户自身的生产、生活需求,如完成自己的农田作业,甚至将运输机械还作为交通工具使用,成为生活水平的一种体现。从一定意义上讲,农业机械在农民中所拥有和使用的程度已成为农民致富、实现小康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和手段。这些都说明了农业机械在我国具有多功能性这样一个独特的特点。

(三)与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业机械化的相关性颇有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农村剩余劳动的转移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如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原有农用机械化水平、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程度等因素影响了农机的户有户营发展水平(陈升,1986)。杨敏丽等学者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农业机械化水平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显著相关,农机化作业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下降约1个百分点(杨敏丽,2003)。祝华军利用农机净值建立估计模型得出了农业劳动力转移数量同农业劳均农机净值和劳均耕地面积呈显著的正相关性的结论,即农业从业人员人均农机净值增加1元,则全国将有11万农业劳动力被农业机械替代出来(祝华军,2005)。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本文将进行分析。

二、样本数据的选取与变量设置

(一)数据资料的选取

在样本指标选取上按照全面性、简洁性、可操作性原则,参阅国内相关农业机械化与经济发展的文献,选取全国时间序列数据建立模型,选取时段为1983~2006年。这是因为安徽凤阳地区极少数生产队从1978年年底开始试验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在我国农村的大范围推行是逐步实现的。1980年1月。全国只有1.0%的村庄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1980年12月为14.4%,到1983年底,97.7%的村庄实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林毅夫。1988),因此,本文认为1983年是我国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时间分界点。

本文数据均取自历年《全国农业机械化统计年报》、《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业统计年鉴》,并进行适当处理,其中,2006年的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是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提供的统计数。同时,本文认为在这个时期以1996年为分界时点,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受到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方式和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和改革的影响,本文也有意考察这个政策变化的影响。

(二)变量设置

本文在度量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时,选取了劳均土地经营规模、农民可支配纯收入、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力转移比率、农业机械产品价格、政策变化等指标作为解释变量。

1被解释变量——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本文关注的是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这一概念,对其测算是一个关键,农业部根据耕整地、播种和栽植、收获、粮食、植保和灌溉机械化程度计算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学术界通常取前三项作业机械化程度,按其权重其平均值,但是,这种方法误差很大,业界学者也有不同的看法,计算也颇复杂。考虑到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生产环节差异太大,对机械化要求不同,在此不直接测算各项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而是采用亩均农业机械总动力(PAM)的高低来反映农机化发展状况,其高低可以直接测度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这里不考虑农业机械从事非农生产和用于农民生活中的比重,而假定本文所界定范围的农业机械从事的都是农业生产活动。

2解释变量。农业机械的使用目的直接决定其发展的一些因素选择。改革开放前,农业机械以规模经济技术因素投入。主要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劳动强度,影响其增加的因素显然不同于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后,农业成为一般的资本品,私人投资成为主体,投资的目的主要是从事农机作业服务,获得收益,增加收入,而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目的是降低农业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生活舒适性。因而,农民的收入等个体因素均会对农业机械投资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这里设定农机作业价格、作业成本以及单位面积作业收入不变,综合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在计量分析中考虑以下几个:

(1)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本文以农业从业人员的劳均经营耕地面积(PFL)来反映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据有些研究和作者的调查表明,地块平均大小(即耕地细碎化程度)比该指标还要小,更适合用在此处分析,但是系统的统计资料并不完整,无法使用,因此,本文借PFL来反映土地经营规模,规模越大,越能充分发挥农机作业的规模效应,降低单位作业成本、地块间转移成本和交易成本。从农业机械发展的总量上看,一些学者预计的由于受到户营耕地细碎化对农业机械化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似乎并没有出现,其中原因值得研究,难道在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可以背离基本的技术和经济方面的“自然规律”?

(2)农民受教育水平。本文使用农民人均接受教育年限(PFE)反映受教育程度。农民接受教育时间越长,对新技术和信息了解越多,掌握越快,更易于推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装备,会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3)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RPFI)的提高,使农民生活条件改善的主要经济指标,生活舒适程度的提高创造了对农业机械技术的需求,推动着农机作业服务的市场空间不断扩大,带动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农民更加有经济能力投资购置农业机械来开展服务,获得过多的收入。

(4)农业机械产品价格。这里取机械化农具定基价格指数(FIP)来反映其影响,该指数越高,农民增加农业机械投资的可能性会越少。

(5)劳动力转移数量。农业劳动力转移越多,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推力越大,本文采用农村劳动力转移率(RLT)来考察其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

(6)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文中采用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CAP),即第一产业产值占GDP的相对比重与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所有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之间的比例这一相对数值来比较研究农业劳动报酬的差别。同时,对其与农业机械化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

(7)有关政策的变化。虽然1983年后农业机械的生产和销售取消了计划经济下的调拨配给制度,并已按照市场化运行,但是农业机械作业所需的柴油、生产所需的钢材等原材料还维持着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价格双轨制状态,因此,该时期内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还维持以物资调拨、平价供应隐性补贴的形式。补贴数据与力度无法按照经济指标来获取统计数据。而市场化改革后,国家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以财政资金为主但资金分散杂乱,本文认为,此研究期间的国家支持农业机械化的力度不变,本文以1995年为界线设立政策变化虚拟变量(D1)进行检验。

除上述因素外,农业机械化发展还受到国家总体经济发展速度和技术进步率的影响。如GDP的增加,改善了农业机械生产和作业的社会经济环境,有利于政府采取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考虑到与农民人均收入的高度线性相关性,这里仅以RPFI变量进行考察,以避免引进严重的多重共线;国家整体水平的技术进步特别是制造业的技术进步使更多品种型号和更高质量的农业机械得以设计生产,农业生产的需求得以满足,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由于农业机械研发方面的投人数据如R&D投入强度没有相关历史统计对比,而且基础理论研究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滞后期难以量化,故本文对这些综合因素的影响归入随机误差项。三、模型构建与分析

(一)模型构建

本研究使用全国时间序列数据进行计量分析,以探究以上解释变量因素可能对农业机械化造成的各种影响及其水平,以及它们中间可能存在的其他关系。首先对亩均耕地拥有农业机械动力(PAM)和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CAP)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经过取滞后期m=1,2,6分别检验,可以看出,PAM不是引起CAP变化的Granger原因,但是,CAP是引起PAM变化的Granger原因,因此,回归方程的解释变量中不宜排除CAP。本文采用了普通多元线性单方程形式进行回归分析。

(二)估计结果

本文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模型进行估计,并使用Newey-West异方差自相关一致协方差方法校正参数估计值的标准差,结果如表3所示,模型拟合程度较好。除了农民人均接受教育年限(PFE)和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cAP)这两个变量外,其他变量都达到了1%和5%的显著水平。但是,农民人均耕地面积(PFL)这一变量的符号与预期并不一致。

对模型估计的具体结果分析如下:

1从模型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受到农民人均纯收入(RPFI)和农业劳动力转移比例(RLT)的显著影响,且都有正向影响关系,影响方向与理论预期一致。农民收入提高了,一方面代表着农民生活水平上的提高。农民租用农业机械代替人工完成部分农田劳动的愿望也会随之增强,而且也更具有经济的负担能力;另一方面,农民收入的提高使的农民有经济能力购置更多的农业机械为自己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和开展对外作业服务赚取更多收入。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数量越多,意味着在相对稳定耕地上从事生产的劳动力越少,越需要更多的农业机械来完成更多的农业生产环节,推动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还受到农业机械销售价格水平的影响。从总体上来讲,机械价格越高,租用农业机械的价格也会高,相对收入较低的农民对其反应越敏感,会较少购置和租用农业机械,这也符合一般的经济规律。因此,价格水平(FIP)对农业机械化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与理论预期也相一致。

3从理论和经验认识上看,农民文化水平(PFE)越高,越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技术,有利于购置和使用先进的农业机械,但从估计结果看,这一影响不很显著;同样不很显著的还有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CAP),理论认为该指标越大意味着农业生产给农民带来的收益会越高。农民从种地中获得的收入比例越高,会从根本上鼓励农民购置和使用农业机械,但估计结果仅在10%的水平显著。

4农民人均耕地面积(PFL)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构成显著的负向影响,这是与理论预期方向不相一致的一个变量,也与众多学者一致认为的耕地细碎化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观点似乎矛盾。但就我国农村现阶段的具体发展状况和农业机械功用而言,这一结果具有现实性。因为农民购置农业机械一方面为他人提供作业服务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大量的小型农业机械,如小四轮拖拉机、农用三轮车等主要是农民自购自用,有的兼用农民生产、生活中的交通工具。因此。这一结果说明农业机械低水平重复投资现象已经出现。

5本文对于政策变化(D1)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的估计结果也是显著的,表明农业机械化对政策具有一定的依赖性。

四、结论与启示

从本文对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影响因素分析来看,可以得出以下四点结论,与对相关政策的启示一并总结如下:

第一。农民收入、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增加对农业机械化发展都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内在力量,国家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促进农业增收尤其是种粮农民的收入也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

第二,农业机械的价格水平还是影响农民购置农业机械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农民购置农业机械进行直接补贴是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效措施,可以提高农民的购机积极性,提高新型农业机械的存量水平,有利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而目前不应将小型的行走动力机械纳入补贴范围,通过下面的结论会更清楚其中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