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教育意义论文范文

教育意义论文范文

教育意义论文

教育意义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以格林菲尔德为核心代表人物的西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是一个影响深远的理论学派。该学派不仅有重要的理论贡献,而且有着不可忽视的实践价值,具体表现在学校管理中的组织目标、管理制度、领导行为、系统环境等方面。同时,从该派理论可以观察到当前我国中小学人文管理中存在的误区并有助于改进之道的探寻。

西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是在针对科学主义教育管理论尤其是盛行于20世纪50-60年代的“教育管理理论运动”提出强烈批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尽管国内目前已有一些相关理论文献但为数不多,而从实践角度探讨其价值的文献则更为少见,这与人文教育管理论作为一个影响深远的理论学派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把握其主要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对其实践价值联系实际进行剖析,并对我国中小学校人文管理问题进行反思。

一、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的主要观点

持有人文主义立场的教育管理思想家以T·B·格林菲尔德(T.B.Greenfield)、C·霍金森(C.Hodgkinson)、W·英格里西(W.English)、S·J·麦克西(S.J.Maxcy)等为代表,其中格林菲尔德是领袖人物,其理论观点集中反映在《格林菲尔德论教育管理——走向一门人文科学》一书中。总体而言,这批人是在对过去的教育管理理论,尤其是行为科学影响下的“教育管理理论运动”提出猛烈批评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旗帜鲜明的一派理论观点:组织不是自然实体,而是人为适应社会而自行创造的产物;组织的目标其实是人的意志、权力、价值的体现;组织的结构也不是实在的和预先建构好的,而是组织成员相互作用的产物;既然组织是人为的产物,因此也不存在统一、客观、普适性的组织理论;教育管理面对的问题不仅是事实问题,更重要的是价值问题,撇开价值问题就无法认清教育管理的现象和本质;教育管理活动中事实与价值不能割裂,如果管理者只看重管理中的结构、形式、工具意义,就会把更重要的教育目的置于脑后,这样教育管理的意义和价值就会被大大削弱。

不得不特别指出的是,国内有些研究者由于已经习惯于将西方人际关系理论看作是一种所谓的“人本管理”理论而有可能将人际关系理论混同为或认为至少部分属于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需要澄清的是,人际关系理论因其只是在常规视角下对结构功能主义范式主导下的古典和现代组织理论进行反思而在根本上持有科学主义立场,如将其与人文主义管理论相混淆,难怪有学者会说这是“滑天下之大稽,可能要贻笑大方”。

二、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的实践价值探析

尽管说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在批判教育管理理论运动的同时所持有的许多观点有矫枉过正之嫌,但事实上它除了有理论贡献外在实践上也不无裨益,尤其是它对个体及其价值重要性的强调。在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中片面、极端的观点保持足够警惕的前提下,我们可以从组织目标、管理制度、领导行为、系统环境等方面来考察其实践价值。

(一)组织目标

一般而言,管理是围绕着一定组织目标展开的各种具体活动,因而组织目标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在组织目标上,人文主义学派强调的是个体的目标而不是组织整体或其所属各个部门机构的目标,甚至否认有组织目标的存在。格林菲尔德曾经说过:“许多人并不相信组织的目标,他们只有‘在组织中做什么和怎样做才正确’的认识。”这种观点从现实看来是站不住脚的,因为组织成员对其所在组织的目标还是会有所认同或共识,就如教职员工对学校的发展目标有其理解和共识一样。对于这一点,格林菲尔德最后不得不指出,所谓组织的目标实际上是有权力的组织成员的目标:“组织目标是当前最有势力的组织联盟的当务之急和意旨。”显而易见,校长的职位和权力足以使其意志转化为学校的目标。对此,笔者曾经在做一个中学校长负责制的调研中,发现教职工对学校的发展目标确持有此种态度,认为“那都是领导们的意思”“校长说了算的”。这样的学校发展目标对教职工中的认同感及其产生的导向作用可想而知。因此,人文主义学派比较极端的强调个人目标的观点事实上从一个反向的角度揭示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学校组织目标如发展规划的确立必须倾听教工的意见、反映个体的心声、调动群众的参与,从而充分代表利益相关个体的意志;退一步讲,即使是校长有好的规划与设想也应当在充分征求意见、获取教职员工支持与共识的前提下予以合法化。

(二)管理制度

制度对组织的正常运转具有工具理性的规范性意义。但在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那里,连组织的存在都予以否认,当然也就无组织制度可言。不过,人文主义学派并不否认个体的存在也需要一定的规则,只是认为这种规则不是从外部强行赋予和设定的,而是由个体成员共同认可和建构的,强调规则的人文化。事实上,这种个体间的规则类似于组织中的制度。进而可以认为,人文主义学派对制度的形成要求所有组织成员的参与、要充分融入组织成员的意志、愿望、价值和主张。一般而言,组织的制度有3个来源,即源于组织文化的内生制度、组织创始人或管理者设计的制度,以及社会权威规定的制度。其中组织文化的内生制度可能与人文主义学派的规则观有更多的相似。由于学校的主要成员都是知识分子,而知识分子这个群体在尊严、情感层面的需要比一般群体要高得多,因此学校的制度建设应当在把握这个特点的前提下有效地实现制度的人文化。具体而言,学校制度建设一方面要重视源于组织成员共同信念和多数成员偏好行为方式的内生制度的形成,另一方面在新的制度设计过程中应当由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并体现大家的价值和利益,此外即使是社会权威规定的制度也应该在“使命”说服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获取他们的真正认同和服从。

(三)领导行为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充分说明校长领导能力和领导行为的重要意义。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认为,和其他组织成员一样,领导也是个体,也有他们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和目标,也追求他们的自己的利益,只是组织的领导会以自己的职位和权威将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强加给其他成员。但他们认为这种强加是不对且无效的,应该强调的是个人素质在管理中的作用而非正式职位所享有的法定权威,认为“在某种情况下,需要寻求解决问题的恰当行为和最适合于做这项工作的人,而不需要去考虑这些人在组织里的正式职务或身份。”其实这就是强调教职工个人的特点与能力,反映到校长身上就是认为:校长对一个学校的领导作用是其个人素质和能力的产物而不是校长这个职位权威或职务权力的必然结果。这对于我们校长的领导行为是有其启发意义的。其实,在一般管理学原理中谈到领导权威时,经常提及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其中非权力性影响力可能与人文主义学派对领导的看法是相通的。因此,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应该意识到非权力性影响力对自己威信树立和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进而在领导过程中要更多的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领导艺术、民主作风,从而营造能够激发和强化每个组织成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文化氛围,使大家在团结、和谐、温暖、愉快的人际关系中努力工作,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自身价值。总而言之,校长的领导行为中应体现人文精神和饱含人文意蕴。

(四)系统环境

时至今日,人们对学校组织性质的认识已经超越了封闭科层组织阶段,而对开放社会系统或松散结合系统有更多的认同,意即强调学校与社会外部环境之间信息与资源的交换及其相互影响。但是,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对环境有其独特的认识:所谓学校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学校内个体成员与组织外部之间的联系,而不是整个学校与外界的联系;教师的行为产生于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对环境的认识与理解。进而,人文主义学派认为更应该关心个体教师所受环境的影响及其内心感受与行为反应。在对人文主义学派否认组织作为实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联系的极端观点不敢苟同的同时,还应该看到——这种充分肯定教师作为个体可能受外界环境影响的观点对我们的学校管理工作尤其是教师管理还是有其启发意义。考察我们的教师管理现状,校长或管理者的立场和出发点主要是校方或组织,借助的手段或方法主要是政策规章、激励机制、考核评比,动人的说法则是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尽管这些管理方式方法不失科学和必要,但对教师个体所受外界环境影响及其内心体验并不太关切也不够深究,事实上如果能重视从教师个体的角度开展教师管理工作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因而,教师管理工作既需要管理者站在学校的立场上通过正式途径开展,也需要注重从教师个体所受外界环境影响及其心理效能的视角去关心和理解他们,如此效果才会更理想。

三、我国学校人文管理的误区与改进

尽管上文我们从组织目标、管理制度、领导行为、系统环境等4个方面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所蕴含的实践价值作了粗略梳理。但我们难以就此住笔,因为在我国学校人文管理的理论认识与实践操作上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误区甚至曲解,极有必要借这个议题进一步予以讨论和澄清,这样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借鉴和发挥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的实践价值。

(一)学校人文管理的认识误区与澄清

就人文管理这个提法而言,常听见的说法有“人性管理”“非理性管理”“文化管理”“人本管理”“人文管理”,等等。说法的不统一说明认识的不统一和不深刻。当然,要搞清何为人文管理,不可避免的需要谈到科学管理,因为现实中很多不当说法正是由于对科学管理的理解失当造成的。学校管理现实中,人们对人文管理与科学管理之间关系的认识误区集中表现为将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对立起来。下面我们就循着科学与人文这对范畴的发展轨迹试着来澄清误区。

考察整个西方哲学思想史,可以发现人文与科学之间关系的一条粗略线索: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人文与科学混沌而统一地存在于百科全书式哲学家的思想中;宗教统治下的黑暗中世纪时期,神性代替人性,既无人文也无科学可言;文艺复兴时期,科学与人文携手反对宗教神学以张扬人性;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科学与人文依然结盟战斗且产生人道主义,但开始孕育唯科学与反科学的因素;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近现代以来,科学与人文开始分道扬镳甚至针锋相对;后现代以来,随着科学哲学的反思发展和人文精神的觉醒而在当代表现出科学与人文的再趋融合与统一。由此看来,有着内在联系的科学与人文在历史长河中历经了混沌统一、携手战斗、针锋相对、又趋融合的发展过程。相应地,它们反映到整个20世纪的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中就表现为管理上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价值观的争论。如此看来,我们今天要提倡的既不是科学主义管理、也不是人文主义管理或人本主义管理,而应是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鉴于历史上“人本”含义中的非理性色彩太浓,笔者不主张使用“人本管理”的说法)。那么,我们所提倡的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又当如何理解呢?笔者以为:在内涵上,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是指分别强调体现科学精神(是指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求真、求实、求证之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是指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强调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包括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承认人格平等,等等)的管理;在关系上,科学和人文作为管理的二维,是管理理论与实践中贯彻始终的一对基本价值关系,他们同时作用和影响管理发展并反映在具体的管理实践活动中,现实中既不存在纯粹的科学管理、也不存在纯粹的人文管理,尽管有时候可能表现出来的是科学多一点或者人文多一点。如此看来,现实中关于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对立论”是站不住脚的,因为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根本无法剥离开来加以讨论。

(二)学校人文管理的实践曲解与纠偏

无论是与中小学管理者接触和交流,还是阅读期刊杂志上校长们写的文章,可以发现,他们理解和践行的人文管理主要表现为诸如校长应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尊重师生、宽而有度,谦虚谨慎、团结协作”“细节关怀”“在信任中产生力量、在理解中换取真情、在宽容中凝聚人心”[7]等等,甚至还可以听到不少把人文管理与制度管理对立起来的言论。应当说,校长们站在领导者的立场已经认识到,实施人文管理就意味着自己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并且尊重人、信任人、关怀人,这是对的但也是片面的;而将人文管理与制度管理对立起来就有失偏颇甚至是一种曲解。这种片面和曲解的背后,不仅是我们学校管理者的水平有待提高,更是反映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盲点或欠缺。那学校人文管理的着力点何在呢?

要厘清学校人文管理的着力点,首先要弄清楚管理的逻辑框架。在较为深入研读丹尼尔·雷恩的《管理思想的演变》、克劳德·小乔治的《管理思想史》、孙耀君的《管理思想发展史》等国内外数部经典管理思想著作的基础上,笔者勾勒出了一个初步的管理逻辑框架:人性是主线,目标是导向,组织是平台,科学与人文是两个维度,理论、研究、实践是3种形态,技术、制度、行为、文化是4个层面。其中科学与人文作为两种有着内在统一性的价值维度,它们不仅反映在人性、目标、组织上,而且在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等3种管理形态上有其体现,但最为直接体现的是在管理技术、制度、行为和文化层面上。就4个层面而言,从整个西方管理的发展史来看,基本上历经了一个重技术、重制度、重行为、重文化的演变过程。那么科学与人文的价值影响到底如何体现呢?事实上,科学与人文两维在管理技术、制度、行为、文化4个层面上都有体现,而不是我们习惯中把技术与制度管理当作科学管理,而把行为和文化管理当作人文管理。就管理技术与制度而言,其科学色彩不言而喻,但它们同样需要体现人文精神而具有人文属性,如管理技术的研发必须考虑管理对象的需求,应用首先取决于员工能否接受,推广必须注意其适用的人文环境等;管理制度的设立必须符合人的发展的原则,体现对人格的尊敬和保护,制度的执行应当有其人文基础,考虑到不同的文化背景等。就行为和文化而言,我们一般认为这是比较容易体现人文管理的方面,如实践中校长们对人文管理的认识正是从领导艺术或管理行为这层面出发,但领导行为同样需要讲科学,西方管理思想中就有一个重要的行为科学学派;文化管理可以认为是一个偏重人文的管理方式或层面,反映到我国学校管理实践中就是现在“流行”的学校文化建设和知识管理,其实文化建设也需要制度的作用,因为制度可以制约传统文化负作用的发挥、制度可以使文化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制度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如此看来,学校的人文管理并不像校长们所理解的那样仅仅体现在其自身的领导行为和领导艺术上,而在技术、制度、行为、文化等方面均有其用武之地,而将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对立起来的看法则完全是一种曲解。同理,学校科学管理也是如此。此外,学校管理中的人性假设、目标制定、组织设计也同样需要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要求。因此,整个管理的逻辑框架都是学校实施人文管理和科学管理的着力点。

(三)我国学校管理模式的应然选择——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

我国学校管理应当采取何种模式呢?科学管理模式?人文管理模式?科学化的人文管理模式?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这也许是校长们最最关心的问题。所谓科学管理模式,是指突出强调管理技术、制度、行为、文化及整个管理逻辑框架的科学精神与科学属性,在现实中尤其表现为偏重于管理技术和管理制度的健全与运用。反观实践,我国中小学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科学管理的异化和科学管理的不足。如教师管理制度上,一方面过分地依赖量化指标的评比考核而压抑个性和影响积极性,另一方面培训进修制度因落不到实处而成为摆设;又如很多校长热衷于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和特色学校的创建而对作为学校技术核心的教学并不真正关心,尽管近些年来“校本教研”比较红火但实效不佳,这与泰罗当年在车间里通过管理技术来实现技术管理的做法相差甚远,新课程改革中的种种问题与学校管理者对发生在课堂里的技术细节缺乏兴趣不无关系。由此看来,我们的学校管理在整体上并未达到科学管理模式的要求,但在异化方面却是不容乐观。所谓人文管理模式,是指突出强调管理技术、制度、行为、文化及整个管理逻辑框架的人文精神与人文属性,在现实中尤其表现为偏重于管理行为的人文化和管理文化的建设。在对校长们的人文管理之狭隘理解深表忧虑的同时,考虑到我国传统管理文化的负面影响而不主张在学校管理中单独提倡人文管理模式。因为,我国传统的管理文化整体上表现为以德性主义和人治主义为调控机制,这在根本上就是一种人治的管理文化。今天不少校长简单地把人文管理仅仅理解为个人魅力的发挥甚至曲解为人情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正是这种传统人治文化的深层影响。如此看来,单独的科学管理模式或人文管理模式可能都不适合我国学校管理的实际需要。

西方学校管理的发展历程中走过了一个科学管理的阶段。就拿美国来讲,该国在20世纪上半叶主要是探索和实践学校的科学管理,如作为学校效率研究前奏的教育测验运动、学校调查运动的兴起、斯波尔丁和鲍比特的学校效率论、应用科学管理之典范的葛雷制学校、斯特雷耶的学校成本分析等等,但在同时及随后的发展过程中,该国的学校管理开始发生由重科学向重人文的转向,如杜威的民主管理哲学、约契的学校人际关系改善论、直至当代萨乔万尼的道德领导理论等等,但科学管理从未受到消弱和忽视。如果说美国学校管理追求实现的是科学化的人文管理模式的话,那么我国学校管理应当选择的模式是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主要基于4点考虑:其一,既然单独的科学管理模式或人文管理模式不适合于我国学校管理,那么只有从科学与人文二者有机融合的角度去寻求合适的管理模式,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正好体现了这种融合。其二,由于受传统影响我国学校管理中人治与人情因素的明显存在,当务之急的是要实现科学管理而非人文管理,因此该模式的落脚点应该在科学管理上;同时鉴于管理现实中非人的、异化的手段与方法同样存在,因此在实施科学管理的同时必须注意体现人文精神,进而我们提倡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其三,笔者以为,科学化的人文管理模式是学校管理追求的更高境界,目前我国学校管理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实现科学管理也即陈玉琨教授所提出的学校管理3个阶段中的规范阶段,当然在科学管理目标追求过程中必须注意体现人文精神和人文属性。其四,对该模式的明确理解和把握,有助于我们在学校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中有取舍批判地借鉴和吸收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的合理主张,从而更好的实现学校的人文化科学管理。当然,该模式的倡导是针对我国学校管理的整体水平而言的,但就具体的每一个学校及其每一个管理领域而言,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GREENFIELDTB,PETERRIBBINS.GreenfieldonEducationAdministration:towardaHumaneScience[M].Routledge:London,1993:2-10.

[2]张新平.教育组织范式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203.

[3]布什托尼.当代西方教育管理模式[M].强海燕,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冯周卓.管理的人文之维[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261.

[5]余穗玉.人文管理:学校发展的动力[J].福建论坛,2006(10):51-52.

[6]余小刚,王定华.人文管理的魅力在于细节关怀[J].四川教育,2006(10):8.

[7]朱正贵.对人文管理的感悟[J].中小学管理,2006(10):35.

[8]文新华.新课改评析一、二、三、四[EB/OL].[2006-07-29].

教育意义论文范文第2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针对职业教育提出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对中职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操,对他们的成长有着深远的意义: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审美目标,有了审美目标,学生就有了创造的动力,也就有效地提高了就业、创业能力;另一方面,美是一种友善、和谐的情操,能使学生品格高尚、心地善良、情感纯洁、态度端正,有利于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让他们无论在学习、工作还是家庭生活中都能更有效地融入社会。此外,美丽的事物能给人以愉悦的心情,审美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能够促进人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无论是事物的自然美还是艺术的造型美,都对学生理想的树立、情操的陶冶、精神的塑造、人格的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美育的主要任务。

美育可促进学生专业的发展和知识面的拓展

现在社会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要求较高,尤其是需要那些精通专业、博识多才的人才。要想做到既精通专业又博识多才,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是一个重要条件。美术教育在培养人的综合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很多专业都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艺术审美能力。如,各种设计类专业需要学生具备素描、色彩、空间想象等基本的绘画能力,因为审美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设计作品的优劣。美术教育是超越单纯的美术技法的,提高学生的美术知识、美术素质、美术修养的教育,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建立美术知识结构,提高审美修养,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美育可加强学生的具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学生阶段是人生中最宝贵的时期,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一系列美育活动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情感得以激发,能够在美育的过程中打开思路,发挥想象,从而做到融会贯通,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观察力一般较弱,不能深入观察事物,而且兴趣容易转移,而艺术审美活动从内容、形式到过程、结果都能够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同时,美育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激起他们种种美妙的联想,这种联想是比较自由的,能使人超越时间和空间、有生命与无生命、现实和幻想的种种限制。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发展起来的具象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与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形成互补,有助于思维的全面发展。

美育可提升学生的情商

人的大脑两半球的功能是高度专门化而又高度合作的:左脑掌管人的认知活动,右脑则掌管人的创造活动。学校教育以及社会对人才要求的重点在于左脑的开发完善,而右脑相对左脑则开发较为缓慢。实际上,右脑在人的一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情商、职业性格的基础。而美育无疑是开发右脑的最佳学科。同时,美育的功能是整体的,它虽然主要作用于右脑,却又不止右脑,它所拥有的空间知觉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不仅为智能健全的人所必需,而且想象力会对左脑的逻辑思维能力起到促进作用。因此,美育的特别意义还在于其有利于大脑的全面开发。

教育意义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闻评论 教育教学 拓展思维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8.021

语文,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教育教学,是传授知识,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笔者认为把新闻评论与语文教育教学结合起来是一种学习语文并使学生受到教育的很好方式。现试就新闻评论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意义浅论如下。

一、拓展锤炼学生的思维

当前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存在很严重的问题。教师方面:课堂教学严重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思维创新,把学生当成记忆的“容器”,使教师不敢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法来满足学生独立思考的需要,学生是被动的教育接受者。久而久之,学生也习惯了按部就班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脑中不再有“为什么”出现。学生方面: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沉浸在题海里,背公式、背定律、定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弱化了,日久天长就养成了思维的依赖性和惰性。而思维能力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来提高的。要使自己聪明起来、智慧起来,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培养思维能力。而新闻评论既有具体的事实,又有对事实的概括、判断、分析,这种文体把具体和抽象结合了起来,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很好选择。

如新闻评论《遣返中国游客是对不文明零容忍》《为儿盗窃的父亲该不该被放过?》《这一场对跪,可笑更可悲》《敢情破吉尼斯纪录的扬州炒饭就是用来喂猪的》等,这些新闻评论涉及法律、经济、道德、公德、人情、人性、制度以及政府行为等各方面,看问题多角度,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并且观点新颖,思维深刻,对学生的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比较力、概括力、抽象力、推理力、论证力、判断力和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系统性、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等能力的提高具有强大的锤炼作用。长期坚持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改变学生作文选材上一成不变的老典型

高考优秀作文往往是能在选材上“想他人未想,发他人未发”,选取典型、新颖、精要材料的作文。可事实上,每年高考作文中有70%左右的文章依然是选材陈旧、缺乏新意的平庸之作。对象类似,千人一面,选外国的事例无非爱迪生、贝多芬、霍金;选中国的事例无非屈原、司马迁、苏轼。或转贴抄袭、改头换面;或情趣低俗、格调降低;或苍白乏力、缺乏厚重;或将例文稍作调整,略做改动。而选材新颖与否是衡量高考佳作的重要标准。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种弊端,使学生在作文选材上如源头活水滚滚不绝?笔者认为在学生的写作中补充新闻评论不失为一种便捷而又有效的做法。

比如新闻评论《靠两弹一星维权,是所有人的悲哀》《“最大份炒饭”是一场失败的作秀》《切勿乱贴“垃圾文化”的标签》《遣返中国游客是对不文明零容忍》《硕士卖凉皮,有何不可》《为儿盗窃的父亲该不该被放过?》。这些新闻评论,都是对社会上新近发生的事情发表的自己的看法,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和准确性的特点。内容新颖典型,观点独到深刻,论述精当,文采斐然,而且关注社会现实,贴近生活真实,是学生作文难得的好材料。

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培养责任意识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占多数,关于“助人为乐”“礼貌谦让”“见利思义”“尊老爱幼”等方面的美德教育,在家长“传统”和变形的教育思想中,都成为傻孩子做的事,这样就使学生养成了唯我独尊、人人为我的习惯。缺乏同情心,不懂得尊重他人,缺乏责任感,而新闻评论是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进行的分析。语文教育教学中引进新闻评论,可以把思想教育同社会现实事件结合起来,以具体鲜活的社会事实补充思想认识,引导思想方向,让学生对社会现实有深刻的认识,并辨明善恶是非、先进落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比如新闻评论:《成都女司机被暴打事件背后折射什么?》《毕福剑欠全国人民一个道歉》《湖南邵东留守少年杀师案:凶手或受网游影响》《女童被碾十多路人见死不救何以社会冷血至此?》等。教师可以下载制作课件,利用课堂让学生阅读,让活生生的社会现实代替干巴巴的说教,让他们懂得什么是责任,怎样做才是承担了社会赋予自己的责任。教师如果能够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持之以恒地这样做,就可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

四、形成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倡导正能量

现代学生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分析其原因,或是言语不和、攀比嫉妒,或是不辨是非、无知狂妄,或是由于缺乏生活的方向和动力。究其根本是因为他们没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社会上,媒体对新近发生的各种现象的报道满天飞,成人尚且会受到蒙蔽,况且是一些在校的学生呢。新闻评论其中一个功能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实和重要问题作出分析,可以旗帜鲜明地表彰先进,针砭时弊,帮助群众明辨是非,区分先进和落后、正确和错误;为群众解疑释惑;使人们正确认识当前的形势,指明方向。这一功能似乎对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倡导正能量,也有莫大的意义。

教育意义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高等教育;意义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它不仅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光辉灿烂,而且在当代也已经和正在受到亚洲乃至全世界日益众多的国家和人民的重视。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来看,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和提高人的思想、文化、审美和道德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崇尚道德、重视智慧、强调文化艺术修养、注重人文素质的培育等思想,有利于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在21世纪的人才培养中,应当认真地加以弘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应当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模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等条件的作用下所形成的文化习惯和文化积淀。它既散见于经典文献、制度规章等程式化的客体形式之中,又存在子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主体形式之内,经过数千年的演绎与扬弃,这种文化积淀已深深地融进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制约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是中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新文化创造和发展之基点,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中国文化的建设者和创造者,这是历史赋予他们的重任。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传承性,而要建设、创造和发展,首先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在价值,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潜在的推动因素。当代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承担者,中国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他们的努力。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是根植于民族传统之中,以传统文化为前提。只有把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才能赋现代化以民族特色,也只有这样的现代化,才是真正现实的、具体的、有活力的现代化。英国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最早向现代化发展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西方保存传统最多的国家;即使在今天,日本的传统文化依然大量存在于政治、文化、经济和社会生活诸方面。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所以,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现代化教育中,应当加人传统文化教育,以增加高等教育的深度和力度。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培养、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民族自豪感的重要因素。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灵魂,它对于塑造民族的品格和风貌,对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增强,作用之大不可量化。而蕴含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中华民族精神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产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民族历史愈悠久,传统文化愈丰富,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则越深邃,民族精神越强烈。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客体,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之主体。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这一辩证统一关系,决定了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时,离不开传统文化教育。诸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天下为公”的理想精神、协和万邦的宽容精神、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怀等等这些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在市场经济的负效应冲击精神文明建设的时候,必须进行认真的整理、挖掘,用以武装当代大学生,从而重新树起民族文化的旗帜,以激发人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可以抑制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弘扬社会主义新文化,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由竞争的经济,或者说是一种效益驰动的经济,与其它事物一样,它具有双重性:市场经济强化了人们平等观念和经济意识,但可能导致以拥有金钱、商品的多寡作为划分人们等级地位的标准和判断人们的价值尺度;市场经济追求利润的最高极限,也会导致人们“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市场经济可以提高人们的自主意识,但一些人追求无限自由。产生无政府主义;市场经济以企业甚至个人为经济运行主体,容易引发极端个人主义;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劳动使相互服务意识增强,同时又使交换关系渗透到人际关系和权力结构之中。市场经济双重作用中的负效应,将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如果我们在教育大学生时赋予传统义利观以时代的内涵,则对于冰释滞存于大学生思想中的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等错误观念,会有立竿见影的积极效果。除了对大学生灌输集体主义奉献精神之外,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进行传统文化中的群众精神教育。千百年来,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形成了这样一种民族心理积淀:社会是一集合之整体,个体总是生活于群体之中,是民族、国家之一员,如果整体利益受侵害,则个体利益也难以保障,因此,个体利益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整体利益。传统文化中这种社会成员服从群体、群体服从国家的集体精神,与市场经济的负效应引发的本位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和个人主义是直接对立的。在青少年教育过程中,继承、发扬这种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群体精神,通过分析与取舍,将群体精神注人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之中,无疑会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不仅如此,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大特点是强调“先义后利”、“义以为上”,认为在获取个人利益时,要看是否符合公正、公平和诚实原则。

二、寻找和发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结合点.赋予它新的时代气息,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规范

在大学生思想教育问题上,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经坎坷、动荡而巍然屹立于当今世界,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集体主义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维护国家社会整体;孝敬父母、关爱兄弟是维护家庭整体;

“天下为公”是人类大同世界的最朴素想象,集体主义的具体内容因时代和社会的条件不同而各异,但就群体生活中个人需要顾及他人利益及大众利益这一点却是共同的。从一定意义上讲,正是这种精神维系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的持久不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与国家、杜会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仍然存在着矛盾,而二者必须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上来。大学生由于思想尚未成熟易走极端,崇尚绝对自由,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的时候,潜意识不可避免地要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因此,教育大学生在继承传统文化整体精神时,应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而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一定要从传统的整体主义精神出发,上升到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高度上来。

(二)发扬仁爱精神,加强热爱人民、尊师爱生教育。孔子把“仁”由西周时的“爱亲”扩展为“爱人”,由家族之爱推广为天下之爱,不但体现了由亲而疏的爱的变化而且包含着“泛爱众”的质的升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与人之间应当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将心比心、以情交情、以诚求诚,正如孟子所言:“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古今社会必然有种种差异,但以“仁爱”为总纲所提倡的礼让、保民、爱人、尊亲、团结、互助、谦虚、同情等,仍为年轻一代不可或缺的优良品质。现在一提“现代化”,人们往往就与竞争、紧张、高科技、高消费相联系,很少与“人情”挂钩。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我们今天受益于现代文明,同时也受害于现代文明:一方面知识激增,科技发达;另一方面人口失控、战争不断;科技的日新月异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与现代化之进程,但同时却加深了竞争的激烈程度;经济的突飞猛进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却俗化了精神领域,淡化了人情关系。上述不良影响反映在大学生身上,集中表现为注重自我设计、自我发展,甚至以金钱作为评判人生价值的标准,所以,我们应对大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仁爱”教育,使其热爱人民,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牢牢确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交际准则。

(三)倡导“重家庭”伦理道德风尚,加强社会主义家庭观念教育。家庭是在原始社会氏族解体过程中产生,历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至今仍存在和发展着的社会最基层组织。在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家庭既是社会基本的生产单位,又是社会婚姻的生活单位,它兼顾赔老扶幼、教育子女等众多的社会职能,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伦理一直是伦理道德的核心。“齐家”思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敬’,、“邻里和睦”等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仍然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改革开放在促进中国经济腾飞的同时,随之而来的西方不良文化观念也在猛烈地冲击着中国的每一个家庭。大学时期正是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时期,其思想品德可塑性很强,对事物的真假优劣辨别能力不够,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是当务之急。目前,有部分大学生对父母口出狂言,视为“保姆”,当作“包袱”,因此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中的“重家庭”伦理道德,发扬中华民族特有之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妻柔以及扶弱济贫、尊老爱幼这些传统美德,加强大学生品德修养,不仅能使千万个家庭和乐融融,而且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健康和谐,建设精神文明,促进国家长治久安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四)主张慎言力行,发扬自强不息的实干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在处理言与行的关系间题上主张“懊言力行”。“慎言力行”这是古圣先贤务实品格的集中体现,这种品格对今天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是极为可贵的。年轻人富于理想,热情浪漫,年纪轻,阅历浅,往往誓言多于行动,好高,远,脱离实际。因此,教育大学生发扬务实精神,刻苦学习、精通学业、奋力拼搏、自强不息,这对他们将来建功立业,成长成才,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

三、以科学的态度正确对待人类一切传统文化成果

传统文化既是人类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人类继续前进的基础,又是一个可以阻止人们前进的包袱。因此,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就必须强调对一切传统文化进行鉴别和选择,采取“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抛弃其保守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糟粕,吸取其为时代需要的精华,并赋予其新的意义。学校中的传统文化教育要和大学生日常生活行为规范联系起来,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相联系。只有从具体的小事人手,才能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要尽量避免呆板、说教式的方式,避免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教育意义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以格林菲尔德为核心代表人物的西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是一个影响深远的理论学派。该学派不仅有重要的理论贡献,而且有着不可忽视的实践价值,具体表现在学校管理中的组织目标、管理制度、领导行为、系统环境等方面。同时,从该派理论可以观察到当前我国中小学人文管理中存在的误区并有助于改进之道的探寻。

西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是在针对科学主义教育管理论尤其是盛行于20世纪50-60年代的“教育管理理论运动”提出强烈批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尽管国内目前已有一些相关理论文献但为数不多,而从实践角度探讨其价值的文献则更为少见,这与人文教育管理论作为一个影响深远的理论学派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把握其主要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对其实践价值联系实际进行剖析,并对我国中小学校人文管理问题进行反思。

一、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的主要观点

持有人文主义立场的教育管理思想家以T·B·格林菲尔德(T.B.Greenfield)、C·霍金森(C.Hodgkinson)、W·英格里西(W.English)、S·J·麦克西(S.J.Maxcy)等为代表,其中格林菲尔德是领袖人物,其理论观点集中反映在《格林菲尔德论教育管理——走向一门人文科学》一书中。总体而言,这批人是在对过去的教育管理理论,尤其是行为科学影响下的“教育管理理论运动”提出猛烈批评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旗帜鲜明的一派理论观点:组织不是自然实体,而是人为适应社会而自行创造的产物;组织的目标其实是人的意志、权力、价值的体现;组织的结构也不是实在的和预先建构好的,而是组织成员相互作用的产物;既然组织是人为的产物,因此也不存在统一、客观、普适性的组织理论;教育管理面对的问题不仅是事实问题,更重要的是价值问题,撇开价值问题就无法认清教育管理的现象和本质;教育管理活动中事实与价值不能割裂,如果管理者只看重管理中的结构、形式、工具意义,就会把更重要的教育目的置于脑后,这样教育管理的意义和价值就会被大大削弱。[1]

不得不特别指出的是,国内有些研究者由于已经习惯于将西方人际关系理论看作是一种所谓的“人本管理”理论而有可能将人际关系理论混同为或认为至少部分属于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需要澄清的是,人际关系理论因其只是在常规视角下对结构功能主义范式主导下的古典和现代组织理论进行反思而在根本上持有科学主义立场,如将其与人文主义管理论相混淆,难怪有学者会说这是“滑天下之大稽,可能要贻笑大方”[2]。

二、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的实践价值探析

尽管说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在批判教育管理理论运动的同时所持有的许多观点有矫枉过正之嫌,但事实上它除了有理论贡献外在实践上也不无裨益,尤其是它对个体及其价值重要性的强调。在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中片面、极端的观点保持足够警惕的前提下,我们可以从组织目标、管理制度、领导行为、系统环境等方面来考察其实践价值。

(一)组织目标

一般而言,管理是围绕着一定组织目标展开的各种具体活动,因而组织目标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在组织目标上,人文主义学派强调的是个体的目标而不是组织整体或其所属各个部门机构的目标,甚至否认有组织目标的存在。格林菲尔德曾经说过:“许多人并不相信组织的目标,他们只有‘在组织中做什么和怎样做才正确’的认识。”[3]152这种观点从现实看来是站不住脚的,因为组织成员对其所在组织的目标还是会有所认同或共识,就如教职员工对学校的发展目标有其理解和共识一样。对于这一点,格林菲尔德最后不得不指出,所谓组织的目标实际上是有权力的组织成员的目标:“组织目标是当前最有势力的组织联盟的当务之急和意旨。”[3]152显而易见,校长的职位和权力足以使其意志转化为学校的目标。对此,笔者曾经在做一个中学校长负责制的调研中,发现教职工对学校的发展目标确持有此种态度,认为“那都是领导们的意思”“校长说了算的”。这样的学校发展目标对教职工中的认同感及其产生的导向作用可想而知。因此,人文主义学派比较极端的强调个人目标的观点事实上从一个反向的角度揭示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学校组织目标如发展规划的确立必须倾听教工的意见、反映个体的心声、调动群众的参与,从而充分代表利益相关个体的意志;退一步讲,即使是校长有好的规划与设想也应当在充分征求意见、获取教职员工支持与共识的前提下予以合法化。超级秘书网

教育意义论文范文第6篇

1.学历主义:成人教育价值追求的偏离

所谓“学历主义”,也称“文凭主义”、“唯学历论”、“唯文凭论”、“文凭迷信”,指的就是在外在科技工具理性驱逐下崇拜学历文凭、轻视学识技能的习得和个体的自我实现而以获得学历文凭最高注脚的一种意识。按理说,成人学习者通过学习在获得知识技能、达到相应学历水平后给予学历认可提供相应学历证明本无可厚非;但是,现实的情况是,作为合理学习结果的学历文凭却喧宾夺主成为学习者参与学习的目的。据我们一项对成人高等教育参与者的学情调查显示:取得学历文凭的学习动机最为强烈,而提升个体综合素质动机未得到充分重视。学历主义本质上是一种极端功利主义思想的体现。学历主义取向下的成人教育本末倒置,学习过程被悬置,复杂的成人教育过程被简化为学习者获取学历文凭的需要与成人教育机构到期后颁发学历文凭证书的线性传导。普遍的结果就是,对成人教育办学机构来说,至关重要的工作就变成了招生和学籍管理,丰富而复杂的教学过程、育人实践被忽视或忽略;对学习者来说,怎样最快捷、最省事拿到学历文凭成了影响学习选择的重要参考标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个体接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改善,学历已经不再是人们用以支撑职业发展的“瓶颈”障碍。以人为本发展的时代,独立之思考、自由之思想、健康之人格显得更为重要。再一味顺应学习者的唯学历论学习动机并以此为价值导向,从而放弃本应对成人学习者知识技能的提高、专业素质的养成、精神生活的充裕、健全人格的培养,就是成人教育价值追求中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变相为一种“去价值化”的畸变教育。

2.工具理性:成人教育价值取向的偏执

学历主义在成人教育实践中的滥觞使成人教育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受到多方人士的指责和批评。基于这种情况,有研究者开始寻求成人教育发展的新路径,主张“普通教育的学历补偿职能并非成人教育永恒的内涵,成人教育应有自己的特色、位置和适合自己的出路,那就是岗位、职业资格以及各种等级证书考试培训等多元化教育。”这样一来,成人教育好不容易从一种困境中跳出来,却又掉进了另一个困境之中———功利化的泥沼。受大工业生产影响,特别是美国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的推动,效率与功能成为成人教育优先的选择。这时候的成人教育饱含了浓重的工具理性、唯科学理性主义气息,在有效提高成人教学效率的同时无形中降低了成人教育的效益。过分重视学员技术技能的获得,以服务社会为主要目的的成人教育呈现了压抑智慧、束缚个性的缺弊,成人教育对象沦为手段性或工具性的存在。就像有学者指出一样:“我们的成人教育似乎成了一种功利主义教育或工具主义教育”。急功近利、急学先用的短期行为影响之下,成人教育本该多元的授课被固化在教室里,被替以精心策划的教案。成人教育的内容与取向也由传统的学历补偿阶段转向了资格、技能、认证的探求阶段,人们所习得的技能不再是由个人“自主”的物产,而是必须外求并经过个体外部的机构予以认可的“认证物”。岗位培训、职业资格培训以及各种等级证书考试培训等项目浸入成人教育目标任务中,这时候的成人教育对象“人”已然被当做工具般打造,成人教育在学历、职业、文化、个性方面的导向转为以职业导向为主,一切须如齿轮运转般紧凑有序,饱含线性、层系性、唯理性的基质,在学员技能培养———技术生产———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这条“工具理性链”上机械、工具般地高速运转。成人教育忽视了应有的人文关怀与人文化成的引导,偏离了成“人“的永恒目的,把人当做一种工具,把他们培养成为受过良好教育、技术纯良的现代机器人。”这么一来“教育被工具化,教育主体‘人’被客体化、物质化,教育过程被严格的程式化。”从生成视角考量,学历只是一种结果,而不是目的;获取职业资格、技能鉴定也只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目的。成人教育的核心和根本是“成人”———使人成为他自己,成人教育的人文化成、意义生成才是其根本功能。不论是学历主义或是工具理性,都是成人教育在发展中偏离了自身教育根本属性而导致的去价值的畸变样态,变成了忽视个体个性成长的工具手段,个体存在的意义被湮没,这使得成人教育的发展陷入了深刻的意义危机。

二、意义危机:成人教育“成人”目的被架空

成人教育首要关注的应是“育人”功能的实现,把人当做“人”看待并致力于使之发展成为“人”,充分挖掘、生成成人学习者的意义和价值,而不是把人培养成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术、高效率的纯良机器、沦为一种工具性存在或是一种学历文凭的追逐者,成为意义和价值被架空和悬置的迷失。

1.主体旁落:成人教育主体的意义迷失

为了追求短期、快速、高效的教学效果,成人教育主体让位于工具理性追求,过程的背后是人不断遭受“物化”甚至“异化”的过程,引发的背后问题是,成人教育的对象“人”的主体地位被客体化,成人教育主体被旁落,“人”这一意义的存在偏离了“主体”中心,被“和谐”于工具理性的需求之中,陷于功利化泥潭之中。教育是“为人”与“人为”的活动,成人教育也是如此。成人教育一方面要满足对象在学历补偿、职业从业资格、技能习得等方面的需求,还要注重对对象自我发展、个性养成的导向作用。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基于成人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成人教育要注重给对象由低到高层次需求的满足。从现实来看,成人教育对象已经脱离了普通的全日制教育轨道,他们大多投身在社会生产领域,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地位方面处于“成熟“状态,他们之所以继续接受教育大多是出于现实生存的需要,成人教育要为他们在学历提升、从业资格获得等方面提供服务,帮助他们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技能以获得生存;然而除了获得生存之外,成人教育对象受年龄、职业、社会地位的决定,其群体开始关注自我发展的实现,这是成人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如何满足教育对象的精神延生。借用人类学理论观点,“人不仅有本能生命(种生命),更为重要的是人还有精神生命(类生命)。”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具有类生命,成人教育首先要对人、对完满人性、德性的培养,其次才是学识、技能的传授。因为“人不仅是个实体的存在,更是一个意义的存在。对人而言,意义大于存在,意义成为哲学家衡量人之为人的根本。”工具理性主导下的成人教育跨过“人”这一主体与“育人”的基本理念,径直讨论如何发挥人的“工具”功能,首先关注的是如何满足社会生产需求;人的意义被架空,人不再作为人而存在,而是被当做服从外在需求与规则的附加物,只是一个实现工业化大生产高效率追求的一个“工具性存在”,效率与价值占主体地位。“人”这一主体被无情的旁落了。育人与知识的传授是成人教育的基本任务,而成人教育“忽视了其应有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尤其忽略了对学习者做人、成‘人’的教育,这使得成人教育成为‘丢掉另一半’的教育”,[9]离“人”的追求与实现越来越远。

2.无根危机:成人教育对象的自我困顿

成人这个群体占据了社会群体很大的比重,曾经接受全日制普通教育的大量个体一旦离开了全日制的教育环境,他们流散在社会各阶层、各行业、各角落。随着社会科技高速发展,学习渠道、工具、载体的创新,人们交流的场域越来越宽广、节奏越来越快,经济全球化使得人口、技术流动更大,对这一部分人的引导管理变得更复杂更艰巨。如何集中他们给予工作生活之外的文化休闲教育,引导他们有序活动、养成良好德性,减轻他们在社会上流动所带来的安全、交通、旅行、饮食、住宿等方面的压力,是成人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科技发展带来学习方式多元化的同时还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就是年轻人利用网络共享资源、随时随地学习新知识,而一些年长的成人开始反过来向晚辈学习,也就是米德所说的后喻文化。“从理论上看,这本有利于减轻成人教育的未来压力。然而,这种后喻文化却领着年轻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行我素,抛弃一切旧的文明。”这时候的成人教育对象存在两种异构同质的无根现象:一方面是成人的精神在国际化、全球化、文化大潮、传播媒体的冲击之下,原本固守的价值理念飘忽不定,原有的世界观遭受了质疑和解构,无中心、无基础、无权威、无真理、无本质意识形态开始嵌入成人的观念中表现为一种迷茫的、自我困顿的境地;另一方面则是年轻人的思想陷入‘混沌’之中:我行我素、非主流意识潮流。当他们否定了现有价值观念、拒斥教育学习的时候,“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和核心价值观念,同时也丧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和心灵港湾,使人生活在一种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半空中”。这一部分人游弋于社会、学校、家庭的边缘,他们到底该走向何处,什么才是真、善、美?脱离了学校、社会的年轻群体如何习得社会生存法则和技能,成人教育如何为他们提供合乎社会法则的引导,如何担当起“育人”、对人价值观念的引导作用,这是成人教育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意义生成:成人教育的价值追求

成人教育要同时思考三个问题:教育对象的发展、自身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这是一个由“成己”到“成人”的意义生成过程。基于现实需求又超越现实需求的意义生成是成人教育转型发展的重要范式。

1.意义衍生:成人教育的文化范式

成人教育要想实现生态良好、可持续性的发展,需要反躬自问,从解读自身定义与挖掘内涵着手,思考怎样衍生自己的意义并使之处于一种生成状态之中。成人教育对象是成人,而成人教育的目的是“成”人———使人成为他自己。这中间一切的逻辑演绎离不开成人教育自身的发展,因此,在“成”人之前,成人教育首先需要“成”己———加快自身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建构,赋予自身以生命力和意义衍生、才能赋予人的一切生命活动以价值与意义,这是成人教育成己成人的根蒂。法国的学者保罗•朗格朗提出的终身教育概念,为成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从生成学视觉来看,成人教育不是一个终止性的发展,而是一个永恒性追求。成人教育要摆脱孤立的、静态的、外适的发展偏执,实现从外求转向内求最终达到双向平行发展的状态,达到成己成人的意义衍生。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维特罗克提出了生成性学习理论,他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并非被动的接受信息,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构建个体对信息的解释,并从中做出结论。在这一个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与储存的信息以及信息加工策略,与新的知识相互作用,主动选择信息和建构信息的意义。鉴于传统成人教育活动中的机械倾向与学历工具主义,把生成性学习纳入成人教育的视野,作为成人教育可持续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并把它内化为成人教育的理念与行为方式应是新时期成人教育的文化范式。通过改变传统向外寻求衡量自身优劣的评价标准的取向,成人教育应该同时关注自身发展的自我“尺度”,思考如何更好地演绎“成人教育”这一角色,努力挖掘自身的生命力,以生成性理论为支撑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在教育内容、方法、过程以及结果上同样需要寻求意义衍生的效果,改变强制武断专制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活性因子,建立长效的生成性学习机制,真正实现成人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2.教之成“人”:成人教育的伦理使命

教育意义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文学;儿童文学;语文教育;文学教育;语言艺术

文学教育历来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教育中,由于学习者的接受特点,儿童文学在文学教育中占据着特殊位置,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习者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在目前新一轮的语文课程改革中,儿童文学的重要性已引起了教育界的充分重视,在课程设计、教师培训I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些令人鼓舞的现象。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在编写新版小学语文教材时,将儿童文学理论家王泉根教授的《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材选文工作研究》作为整个教材编写工作的理论支持,同时在教材中选人多篇中外儿童文学的名家名篇。又比如,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的儿童文学专业“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相关的教师培训课程,为教师编写儿童文学教材,向小学教师普及儿童文学理论知识,介绍儿童文学的内容、特点、功能、作用,介绍中外儿童文学的发展历史、代表作家作品等,组织教师在实践中摸索儿童文学的教学方法,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以全面提高小学教师的儿童文学修养”。此外,依据教育部2001年月7日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阶段目标中对小学一至二年级的阅读目标提出了lO项要求,其中第6项明确指出学生的阅读文类为“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由此可见,儿童文学的重要文体之一的童话、寓言已经受到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视与关注。根据有关学者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人教版、北师大版、江苏版与河北教育版的四种小学语文教材中,童话文体在整个语文教材篇目中所占的比例明显提升,比如,人教版的一年级下册中,“童话文体的篇数由年版的7篇增加到2001年实验版的14篇,上升了个百分点,占到课文总数的4l%。儿童文学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文学在学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学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是人类价值观的体现。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了解人类的历史与文化、弥补自身经验的不足。文学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具有德育、美育、智育等功能。具体地说:文学作品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具体化,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高度的精神感召力,可以净化人的心灵,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文学作品是人类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和审美体验的集中体现,它可以传达给处在成长期的学生,并且经由学生自身的情感和经验内化为他们自己的审美体验;文学是人类的精神创造,文学的欣赏需要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需要丰富的联想力和想象力,它可以促进学生的智力发育。

由于文学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德育、美育、智育多方面的发展,因此它应该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我们常常提到,2l世纪呼唤新的人才观,那么,新型人才的素养应该包括一定的文学素养,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看,文学素养也应该是一个健全的人的基本素养。文学历来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人类早已认识到文学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世界范围内,许多世纪以来文学课就是学校课程的一部分。以往,学生主要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学习识字,或者学习外语——例如拉丁语,或者获得宗教知识,或者学习阅读方法。直到世纪,文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文学教育才走上关注文学自身的道路。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主要是为了体验、感悟和学会评价。

西方的母语教育一直有重视文学教育的传统,虽然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人们日益感到应加强母语教学的实际应用色彩,但文学教育仍然受到普遍的重视。一种共同的看法是在母语教学中把语言教育与文学教育加以区分,这和张志公先生提出的从初中开始在语文课之外增设文学课的看法是一致的。例如在美国,由全美英语教师委员会制定、对美国中小学的英语教学具有指导意义的《英语教学纲要》(1982)指出:“英语研究包括语言知识本身,包括作为交际手段的英语应用的发展,以及对文学作品所表现的语言艺术的欣赏。”这份纲要把语言应用与文学欣赏区分开来,要求通过文学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文学是人类经历的一面镜子,把文学当作与他人联系的方式,从与文学相联的复杂事物中获得洞察力。德国的母语教学分为德语课和文学课,法国也十分重视文学作品和文学史的教学。至于前苏联,十年制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一直采用两套教材,即俄语和文学。文学教材又分为《祖国语言》(一至三年级用)、《祖国文学》(四至七年级用)和《俄苏文学》八至十年级用)。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学传统,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等都是我们宝贵的文学遗产。中国传统语文教育也是十分重视文学教育的,能够吟诗作赋一直是显示一个人有文化的重要标准,不过,传统的文学教育是和历史、经学教育等揉和在一起的。本世纪以来的文学教育则是作为语文教育的一部分存在的,我国的语文教材中也选用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1956年,我国曾经学习苏联母语教学的模式。把语文课分为语言和文学两科,并为此编写了两套教材——语言教材和文学教材。现在语文界一种普遍的看法是:1956年的分科是失败的。但是究竟失败在哪里,有没有合理的成分,却很少被研究。其实,即使那次分科教学不成功,也不能因此而否定文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应有的位置。目前在基础教育阶段应当重新认识文学教育的地位、功能,应当重视基础教育阶段的文学教育。

二、从学习者的接受特点出发,儿童文学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文学教育中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不论是从文学在人的发展中所产生的重要作用这一角度出发,还是从中外母语教学的历史演变来观察,文学教育都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基础教育中,考虑到学习者的心理发展、审美趣味等特点,儿童文学应该成为文学教育的主要载体。

什么是儿童?1989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界定:“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什么是儿童文学?儿童文学是指专为18岁以下未成年人精神生命健康成长服务并适合他们审美接受心理与阅读经验的文学。众所周知,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对象正是18岁以下的学生,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儿童文学与语文教学可以说是“一体两面”之事。儿童文学理应成为语文教学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体教学资源。

儿童文学作为语文教学主体资源所具备的特别优势,来自儿童文学自身的性质与特征:第一,儿童文学是以儿童为本位的文学。儿童文学是指“在文学艺术领域,举凡专为吸引、提升少年儿童鉴赏文学的需要而创作的且具有适应儿童本体审美意识之艺术精神的文学。”儿童文学独立于之外,从本质上是因为它将儿童当作首要的读者对象,对儿童文学的儿童中心、儿童本位立场,儿童文学作家们都有明确的认同并反映于他们的创作中。特别是现在的儿童文学作家经过长期的探索已经认识到,为儿童写作并不是把成人的思想、信条强加给儿童,儿童文学必须要让儿童读者能够理解和领会,儿童文学的内容和结构都应该符合并激发儿童的兴趣,儿童文学作家必须了解儿童读者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特征、思维特征与社会化特征。在具有文学才能的同时还需持有与儿童共鸣的思想和心绪。

作为儿童本位的文学,所有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都会尽可能贴近儿童的生活和心理,反映儿童的现实生活和想象世界,表达儿童的情感和愿望,具有儿童乐于体验、能够接受的审美情趣,尤其对于学龄初期的儿童,儿童文学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和吸引力,是其它品种读物不可替代、无法比拟的。

第二,儿童文学是具有教育性的文学。

虽然儿童文学已不再被视为教化儿童的工具和手段,现在的儿童文学也摆脱了过去教育和想象矛盾冲突的处境,教育性还是隐含在儿童文学的内容和形式之中,当然,人类社会,包括儿童文学世界,对教育的理解业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最充分地发展儿童的个性、天赋、智能和体能;培养对人权和基本自由以及《联合国》所载各种原则的尊重;培养儿童对其父母、自身的文化背景、语言和价值观、居住国的民族价值观、原籍国以及不同于本国的其它文明的尊重;培养儿童本着各国人民、族裔、民族和宗教群体以及原为土着居民之间的谅解、和平、宽容、男女平等和友好的精神,在自由社会里过有责任感的生活;培养对自然环境的尊重。

事实上,早在公约签订之前,世界儿童文学已经多样化地呈现了上述理念。与19世纪的儿童文学相比,20世纪的儿童文学明显更具有社会的、文化的责任感,注重沟通儿童与现实、历史、未来的联系,注重向儿童表达人与人相互问的平等、友爱、宽容、理解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注重培养和增进儿童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以全面促进儿童精神和个性的成长。儿童文学之所以和先进教育思想同步,因为它是人类提供给后代的精神产品,传达着社会的理想,也凝聚着人类最进步的文化和文明,即使儿童文学不再承担宣传成人的思想、向儿童进行直接的道德教育的任务而转向想象和娱乐,但其陶冶性情、培育心智的作用,它对儿童审美的熏陶和浸染,对儿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也是非常突出的。

小学的语文资源,需要直接呈现给成长期的儿童,对思想性、教育性有着很高的要求,在这一点上,儿童文学已经具有明显的优势。与此同时,由于儿童文学向儿童传达的多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美德、共同理想,不会受到意识形态的专制影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背景的儿童文学在传播、交流方面享有更为广泛的自由,儿童文学这一资源也因此更为丰富,应用上更为便利,可以很大程度上满足语文教学的需要。

第三,儿童文学是特别重视语言艺术的文学。

儿童文学对于小学语文的资源优势还突出表现在语言方面。儿童文学和一样,都是语言的艺术。在文学中,语言是第一要素,它和各种事实、生活现象一起,构成文学的材料,文学中鲜活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作者深刻的思想和感情、艺术风格和个性,都必须通过语言呈现和表达。由于儿童文学是以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文学,因而对语言美有着更高的要求。

俄罗斯着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晚年专门为乡村儿童写作,这位语言大师吃惊地发现,他需要花在语言上的功夫比创作作品时更多。为了让故事字字句句都做到“精彩、简洁、淳朴,最主要的是明确”,他转而向民间文学学习语言,努力让自己的故事语言“明确、清晰、美丽和温和”。实际上,儿童文学的语言必须把简明、规范和鲜明、生动结合起来,同时还要符合儿童的审美趣味,这样才能吸引儿童,让他们感悟到语言的艺术魅力、感悟到文学语言的艺术美。从世界范围看,各个国家的儿童文学作品,都显示了其本民族语言特有的个性,具有较高的艺术品质,成为儿童学习语言最理想的范本。

儿童文学在儿童成长的各个年龄段,都直接参与儿童的语言学习。学龄前期,儿歌、童话、故事,由教师或家长以口头讲述方式提供给儿童;学龄初期、中期,儿童则自主阅读童话、小说,在口语、书面语言两个领域,儿童文学对儿童语言学习的影响都非常深刻。

小学语文作为为儿童开设的基础教育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特别强调语言学习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针对我们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即使小学阶段,语文的学习也开始注重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生需要直接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通过具体的语言学习活动,掌握本民族语言运用的能力。在语感、整体把握,在人文与工具的统一方面,文学作品尤其是儿童文学作品较之一般的语言材料,优势相当明显,也更形象、更生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和主动性。大量的调查证实,小学阶段语文素养较高的学生,都有从小阅读儿童文学的经验。要将小学评议建设成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推动小学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评议学习,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重视开发和选用儿童文学资源,以促进课程目标的最终实现。

第四,儿童文学是传递人类价值的文学。各国的儿童文学当然也是具有意识形态性,“有着自己明确的美学原则”,但同时也反映一些共同的国际主题,如亲近自然、保护环境、热爱和平、国际理解、种族和解,儿童们阅读安徒生的美丽童话,并不只是度过愉快的时光,他们也从中自觉到做人的准则,以及作为人改变必须承担的重担责任。“希腊儿童文学作家洛蒂.皮特罗维茨在1986年日本IBBY发言中也强调,儿童文学是一座桥梁,是沟通儿童与现实、儿童与历史、儿童与未来、儿童与成年人、儿童与儿童之间的精神桥梁,在这个“桥梁”的概念中,包含了理解、抚慰、拯救、引导等不同的功能。在社会道德的价值上,儿童文学中传达的也多是人类共通的基本美德,如诚信、勇敢、合作、宽容等。

结语日本社会活动家池田大作曾谈到,童话往往成为构建人性的重要方式,如果幼年时期受过相同童话的熏陶,那么在人格最根本的部分,仍保持着共同的成分。《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儿童文学在人文性上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儿童文学在陶冶性情、增进美感,对儿童情感、态度恶劣、价值观产潜移默化的影响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从而在语文教育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参考文献:

[1]王泉根,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255.

教育意义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思政教育和谐社会构建

引言

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密不可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理所当然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因此,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功能

1.1精神激励功能在漫长的中国革命实践中,我们党正是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激励人民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夺取了一个个伟大胜利。在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这种激励作用仍然十分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如春风化雨,启迪人的思想,感化人的心灵,激励人们前进;通过关怀体贴,信任理解,使人心灵得到慰籍,情感得以交融,精神得以振奋;通过设置激励目标,增强人的动力,激发人的奋斗热情;通过鼓励参与、鼓励竞争,增强人们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从而有效促进人们积极向上,不断进步。思想政治教育的这种精神激励功能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要通过这种精神激励让广大学生认识到,和谐社会是一个美好的蓝图,是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社会状态,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和凝聚力作用。

1.2信仰定位功能信仰的存在,使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以最高信念为核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精神导向,并调动各种精神因素为它服务。它体现着人对价值理想的建构或最高价值的承诺,在根本上影响人的精神生活和社会活动,凝聚或整合着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所以,理想和信仰不但给人以行动的动力和勇气,而且它能塑造人的高尚人格,提高人的思想境界。我国目前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和冲突愈益激烈和公开化,这很容易引起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合理性的怀疑,由此导致理想信念上的动摇,心理上的离散和行为上的无所适从。针对此种情况,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对理想目标的认同和信仰问题,以思想政治教育将大学生的思想统一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目标与方向上来。

1.3疏导防范功能保持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大学生是即将步入社会的人,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具有积极意义。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针是疏导,即对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不是强制压服、简单堵塞,而是疏通开导、说服教育。采用民主的方法、讨论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可以达到使后进者感动、感化和感染的效果,使不同意见得到交流和统一。思想政治工作能发挥其预见性、预期性和预防,把消极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样的功能是其他手段所难以取代的。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2.1教育体系方面的要求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要实现这种理想状态,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按照和谐社会的这个要求,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加强校园建设和管理,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的科学体系。一是要建立和谐的工作体系。转贴于中国重点是要把德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常抓不懈,强调德育首位;把学校、家庭和社会高度统一起来,建立起协调的、高效的德育网络,并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三大主体之间的合力,实现教育目标的和谐与全面发展。二是建立和谐的服务体系。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当把建立和谐的服务体系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规划中,关注学生中的各类弱势群体,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增添力量。三是建立和谐的育人体系。我们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创新,以建立和谐的教学体系。要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创新育人方式,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动力,同时,要大力发展校园文化,使之成为学生探索真理、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

2.2教育内容方面的要求从根本上讲,和谐社会是指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全面和谐的社会。其中,人与人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也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产物。这就对当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能够正确地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进而引导他们明确学习的目标和奋斗的方向,从而发奋图强,努力成才,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之所在。二是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境界,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三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学生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增强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和谐社会构建中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着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3.1要适应和谐社会的要求,主动进行改革。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上已经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系统。但在实践中却存在一些偏差。主要表现为把思想政治教育窄化为政治教育,割裂内容的关联性;片面强调最高理想教育,忽视内容的层次性;片面强调社会化教育,排斥内容的个体价值取向性。在新的世纪,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应积极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主动进行改革,要关注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关注生活,和实践密切结合。

教育意义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远程教育 人文教育 意义 途径

1.引言

三十多年来,以广播电视大学为主的远程教育,在坚持依据成人教育特点,实施大众化教育,服务基层,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主客观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人文素养严重缺失,具体表现为:成人学生存在急功近利,职业道德差,诚信度差,文化教养水平偏低;年龄较小的中、高考落榜生,学习成绩差、信仰缺失、对真理与金钱取舍颠倒、做人标准模糊、社会责任感不强、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等。如此表现,与教育的目的相去甚远,因此,各类远程教育学校必须注重人文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

2.远程教育环境下强化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人文素质”是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与自然、与世界的关系。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即人文素质教育是以传承人文精神为手段,以提升灵魂、塑造健康人格为目标的教育。针对远程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对个人乃至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强化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人文素质是一种基础性素质,它包括文学的、历史的、艺术的、思想道德的、社会伦理的、科学的等等,这一切对于人的其他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很强的渗透力。人文素质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仅表现在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还表现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民族精神、改善思维方式、增强非智力因素等几个方面。

2.2强化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通过有目的培养而获得的。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除了具备宽厚而有深度的自然科学知识,更要具备高品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素质,使学生能进行两种思维方式的交叉、互相训练,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这是教育的重要责任。科学发展的实践证明,优良的人格特征是创造力充分发挥的必备心理品质。超一流的科学家身上都具有优良的人格特征和一流的人文素质,他们是科学家,同时也是具有良好人文道德修养的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他们对人类的贡献,不仅在科学本身,还在于他们伟大的创新精神和可贵的人文品格。

2.3良好的人文素质可有效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离不开人的人文素质的提高。人的人文素质的提高,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亦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内容,是人的专业能力、业务素质等其他方面发展的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专业能力、业务素质只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条件,而人的人文素质,即思想境界、精神情操、认识能力、文化教养,才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标志。高雅的人文修养可使学生自觉关怀他人、关怀社会、关怀人类、关怀自然的意义和价值,逐步具备健全美好人格,不断由必然王国向全面发展的自由王国攀登。

3.远程教育环境下,强化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面对远程教育环境下学生人文素质偏低的问题,学校应利用自身的软硬件和教育优势,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全面建设学校人文环境,以图解决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问题。

3.1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的,加强人文学科建设

学校要树立与现代教育特点相符合的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的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纠正唯技术、唯知识、唯学历的倾向,以人为本,把重点转到培养学生完满美好的个性、健全完整的人格、自由开放的精神、创新开拓的意识上来。因此,要重视人文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在课程设置、资源建设和配置、经费投入、师资培训等方面保证人文学科的教学需要。在必修课和选修课中,设置诸如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学科课程,为学生接受较为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3.2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干部和教职工队伍

强化“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教育理念。应加强对教师的包括师德在内的文化、品德等人文教育,使其始终以高雅的文化素养教育学生,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依据远程教育特点,加强学校管理部门和服务机构的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其管理水平

和服务质量,避免出现管理、服务与教书在“育人”上的“两张皮”现象,净化和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

3.3在专业课程传授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

教师应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积极地渗透人文教育:一是在导学过程中,在讲解基本理论和知识点的同时进行灌输。可采取情景式教育,置学生于实景中,使其从中受到教育,得到感悟。二是通过网上答疑、小组学习讨论等形式,由教师给出题目或问题,师生共同进行探讨,达到共识。

3.4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校园文化氛围是实现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和文化启迪的主要形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是开办系列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帮助和指导学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二是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如各种艺术节、演讲比赛、科技节、摄影书画展、文艺演出和体育比赛等;三是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建设,突出大学的学术精神和教育理念,使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启迪和熏陶。

4.结语

人文素质是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是人才的必备素质。我们充分分析远程教育环境下学生人文素质低下和人文教育缺失的状况,强化远程教育环境下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并针对性的就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提出了建议。使学生的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远程教育》2008.1

2.《创新理论与实践知识读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版)

教育意义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高等教育;意义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它不仅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光辉灿烂,而且在当代也已经和正在受到亚洲乃至全世界日益众多的国家和人民的重视。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来看,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和提高人的思想、文化、审美和道德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崇尚道德、重视智慧、强调文化艺术修养、注重人文素质的培育等思想,有利于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在21世纪的人才培养中,应当认真地加以弘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应当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模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等条件的作用下所形成的文化习惯和文化积淀。它既散见于经典文献、制度规章等程式化的客体形式之中,又存在子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主体形式之内,经过数千年的演绎与扬弃,这种文化积淀已深深地融进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制约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是中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新文化创造和发展之基点,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中国文化的建设者和创造者,这是历史赋予他们的重任。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传承性,而要建设、创造和发展,首先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在价值,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潜在的推动因素。当代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承担者,中国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他们的努力。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是根植于民族传统之中,以传统文化为前提。只有把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才能赋现代化以民族特色,也只有这样的现代化,才是真正现实的、具体的、有活力的现代化。英国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最早向现代化发展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西方保存传统最多的国家;即使在今天,日本的传统文化依然大量存在于政治、文化、经济和社会生活诸方面。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所以,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现代化教育中,应当加人传统文化教育,以增加高等教育的深度和力度。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培养、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民族自豪感的重要因素。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灵魂,它对于塑造民族的品格和风貌,对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增强,作用之大不可量化。而蕴含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中华民族精神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产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民族历史愈悠久,传统文化愈丰富,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则越深邃,民族精神越强烈。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客体,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之主体。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这一辩证统一关系,决定了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时,离不开传统文化教育。诸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天下为公”的理想精神、协和万邦的宽容精神、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等等这些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在市场经济的负效应冲击精神文明建设的时候,必须进行认真的整理、挖掘,用以武装当代大学生,从而重新树起民族文化的旗帜,以激发人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可以抑制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弘扬社会主义新文化,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由竞争的经济,或者说是一种效益驰动的经济,与其它事物一样,它具有双重性:市场经济强化了人们平等观念和经济意识,但可能导致以拥有金钱、商品的多寡作为划分人们等级地位的标准和判断人们的价值尺度;市场经济追求利润的最高极限,也会导致人们“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市场经济可以提高人们的自主意识,但一些人追求无限自由。产生无政府主义;市场经济以企业甚至个人为经济运行主体,容易引发极端个人主义;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劳动使相互服务意识增强,同时又使交换关系渗透到人际关系和权力结构之中。市场经济双重作用中的负效应,将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如果我们在教育大学生时赋予传统义利观以时代的内涵,则对于冰释滞存于大学生思想中的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等错误观念,会有立竿见影的积极效果。除了对大学生灌输集体主义奉献精神之外,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进行传统文化中的群众精神教育。千百年来,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形成了这样一种民族心理积淀:社会是一集合之整体,个体总是生活于群体之中,是民族、国家之一员,如果整体利益受侵害,则个体利益也难以保障,因此,个体利益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整体利益。传统文化中这种社会成员服从群体、群体服从国家的集体精神,与市场经济的负效应引发的本位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和个人主义是直接对立的。在青少年教育过程中,继承、发扬这种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群体精神,通过分析与取舍,将群体精神注人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之中,无疑会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不仅如此,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大特点是强调“先义后利”、“义以为上”,认为在获取个人利益时,要看是否符合公正、公平和诚实原则。

二、寻找和发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结合点.赋予它新的时代气息,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规范

在大学生思想教育问题上,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经坎坷、动荡而巍然屹立于当今世界,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集体主义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维护国家社会整体;孝敬父母、关爱兄弟是维护家庭整体;

“天下为公”是人类大同世界的最朴素想象,集体主义的具体内容因时代和社会的条件不同而各异,但就群体生活中个人需要顾及他人利益及大众利益这一点却是共同的。从一定意义上讲,正是这种精神维系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的持久不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与国家、杜会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仍然存在着矛盾,而二者必须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上来。大学生由于思想尚未成熟易走极端,崇尚绝对自由,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的时候,潜意识不可避免地要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因此,教育大学生在继承传统文化整体精神时,应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而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一定要从传统的整体主义精神出发,上升到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高度上来。

(二)发扬仁爱精神,加强热爱人民、尊师爱生教育。孔子把“仁”由西周时的“爱亲”扩展为“爱人”,由家族之爱推广为天下之爱,不但体现了由亲而疏的爱的变化而且包含着“泛爱众”的质的升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与人之间应当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将心比心、以情交情、以诚求诚,正如孟子所言:“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古今社会必然有种种差异,但以“仁爱”为总纲所提倡的礼让、保民、爱人、尊亲、团结、互助、谦虚、同情等,仍为年轻一代不可或缺的优良品质。现在一提“现代化”,人们往往就与竞争、紧张、高科技、高消费相联系,很少与“人情”挂钩。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我们今天受益于现代文明,同时也受害于现代文明:一方面知识激增,科技发达;另一方面人口失控、战争不断;科技的日新月异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与现代化之进程,但同时却加深了竞争的激烈程度;经济的突飞猛进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却俗化了精神领域,淡化了人情关系。上述不良影响反映在大学生身上,集中表现为注重自我设计、自我发展,甚至以金钱作为评判人生价值的标准,所以,我们应对大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仁爱”教育,使其热爱人民,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牢牢确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交际准则。

(三)倡导“重家庭”伦理道德风尚,加强社会主义家庭观念教育。家庭是在原始社会氏族解体过程中产生,历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至今仍存在和发展着的社会最基层组织。在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家庭既是社会基本的生产单位,又是社会婚姻的生活单位,它兼顾赔老扶幼、教育子女等众多的社会职能,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伦理一直是伦理道德的核心。“齐家”思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敬’,、“邻里和睦”等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仍然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改革开放在促进中国经济腾飞的同时,随之而来的西方不良文化观念也在猛烈地冲击着中国的每一个家庭。大学时期正是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时期,其思想品德可塑性很强,对事物的真假优劣辨别能力不够,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是当务之急。目前,有部分大学生对父母口出狂言,视为“保姆”,当作“包袱”,因此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中的“重家庭”伦理道德,发扬中华民族特有之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妻柔以及扶弱济贫、尊老爱幼这些传统美德,加强大学生品德修养,不仅能使千万个家庭和乐融融,而且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健康和谐,建设精神文明,促进国家长治久安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四)主张慎言力行,发扬自强不息的实干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在处理言与行的关系间题上主张“懊言力行”。“慎言力行”这是古圣先贤务实品格的集中体现,这种品格对今天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是极为可贵的。年轻人富于理想,热情浪漫,年纪轻,阅历浅,往往誓言多于行动,好高,远,脱离实际。因此,教育大学生发扬务实精神,刻苦学习、精通学业、奋力拼搏、自强不息,这对他们将来建功立业,成长成才,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

三、以科学的态度正确对待人类一切传统文化成果

传统文化既是人类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人类继续前进的基础,又是一个可以阻止人们前进的包袱。因此,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就必须强调对一切传统文化进行鉴别和选择,采取“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抛弃其保守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糟粕,吸取其为时代需要的精华,并赋予其新的意义。学校中的传统文化教育要和大学生日常生活行为规范联系起来,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相联系。只有从具体的小事人手,才能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要尽量避免呆板、说教式的方式,避免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教育意义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法设计

一、意义与目的

教材教法设计是一定的课程理念的集中体现,其最终基础又直接涉及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倡导和教学过程的变革,教材教法设计也在经历着相应的改变。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6月8日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小学1—2年级“品德与生活”的基础上,正式推出了“品德与社会”课程,并以此作为小学3—6年级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品德与社会”是一门融社会知识与品德教育于一体的综合学科,采用核心课程的设计框架和跨学科的编写模式。它反对单纯的或说教式的品德教育,强调从儿童的社会生活出发,使社会学习与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在体验或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了解社会环境,理解社会关系,接受公民教育。在此背景下,小学德育教材教法设计的变革势在必行。而《品德与社会》新课程实验教材的推出,就是这方面努力的一个积极尝试。

本文试以此次课程改革之前浙江省使用的《思想品德》(试用)(3—6年级)教科书和课改后浙教版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3—6年级)为探讨对象,通过两套教材所要求的教学法的比较,旨在研究新课标前后小学德育教材教法设计的主要特点并评估其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

二、对象与方法

如上所述,本研究主要以新课改前后浙江使用的《思想品德》(试用)(3—6年级)教科书和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3—6年级)为探讨对象(以下分别简称为“原试用教材”及“新课标实验教材”)。之所以没有把1—2年级的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新课改前浙江省1—2年级思想品德学科与语文学科合二为一,没有单独的《思想品德》教科书,而新课改后1—2年级品德与生活单设,教科书也单独编写,所以为便于比较,在此不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三、结果与分析

(一)两套教科书的分析比较

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及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状况,我国道德教育的课程教材进行了改革,如果学校的道德教育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适应21世纪教育发展的要求了。近年来,德育改革主张教师应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品德与社会学习实践,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地对问题进行思考、提问和反思。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达到以道德认知改变道德行为的效果。

综观两套教科书可以发现,两套教科书的教学法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应当说,原试用教材已经在尝试着改革品德教育说教式的弊端,这是在教学法的改革上迈出的有益的一步。但不足之处是,课堂教学基本上还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较少活动体验,教学活动基本上有着相同的过程:实例引发讨论揭示课题学文明理思考辨析要求践行。这样的教法设计便于学生理解教材与教师讲解,并注意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也要求践行,但主要解决的仍然是“如何教”的问题,最终难以使学生摆脱被动学习的局面。新课标实验教材编排中也有教师的讲授部分,但学习活动主要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教师的讲授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新课标实验教材中,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付诸实践。教学活动大都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进行设计,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使得教与学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主要解决的是“如何学”的问题。以下我们将通过统计比较教学活动的形式来进一步说明两套教材在教学法上的差异,并分析这种转变是否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两套教材中呈现的教学活动形式以及各种活动出现的次数比例

(注:表中空白处表示该教材未出现此种活动形式。)

总的来说,两套教材都出现过的活动形式包括:讨论辨析、实践活动、调查访问、角色扮演、说故事、歌曲欣赏、设计方案、主题班会、展览和案例分析;只在原试用教材中出现的是举例说明、看图说写和自评互评;只在新课标实验教材中出现的是画画、辩论、测试评价、评议、竞赛、演讲和影片欣赏。

在原三年级试用教材中,出现的活动形式有9种,其中所占比重最多的活动形式是旨在道德认知的讨论辨析,出现的次数占到了50%;其次是举例说明,出现的次数占到了16%。在三年级新课标实验教材中,出现的活动形式有13种,其中所占比重最多的是旨在回归生活的调查访问和道德实践活动,分别占20%和21.7%。

在四年级原试用教材中,出现的活动形式有9种,其中所占比重最多的活动形式是讨论辨析,出现的次数占到了51%;其次是举例说明和互评自评,出现的次数都占到了11.8%。在四年级新课标实验教材中,出现的活动形式有15种,其中所占比重最多的是调查访问和实践活动,分别占20.3%。

在五年级原试用教材中,出现的活动形式有6种,其中所占比重最多的活动形式是讨论辨析,出现的次数占到了50%;其次是举例说明,出现的次数占到了31%。在五年级新课标实验教材中,出现的活动形式有13种,其中所占比重最多的是调查访问和实践活动,分别占20%。

在六年级原试用教材中,出现的活动形式有6种,其中所占比重最多的活动形式是讨论辨析,出现的次数占到了57.8%;其次是举例说明,出现的次数占到了20%。在六年级新课标实验教材中,出现的活动形式有12种,其中所占比重最多的是调查访问和实践活动,分别占20.6%和17.6%。

显然,新课标实验教材的活动形式更丰富多彩,而且各种活动所占比例也有所不同,在原试用教材中占主要比重的活动形式是师问生答式的讨论辨析,目的是使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认识,比较注重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虽然要求学生把认知转化为行为,但为这种转化提供的实践机会很少。在新课标实验教材中,设计方案、调查访问、实践活动和展览等都是主要的活动形式,即使是讨论,也多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出现,可见这里的教学活动更多的是让学生自由地去说去做,给学生较大的自主空间,教师只是在必要的时候点拨一下。因而,教学更直观,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亲身活动自主学习,在主动参与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增强道德体验。可见新课标实验教材在关注作为一个合格公民应有的认知和行为能力,在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同时注意创设多种情境强化学生的道德和社会实践行为,以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掌握认识和研究社会问题的多种方法和技能。

(二)基于比较基础上的几点认识

综合比较以上两套教材的教法设计,可以发现现今小学德育教学法正在发生一些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从重知识传授到倡导活动教学

与原试用教材仍偏重知识传授不同,新课标实验教材力求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中心组织教学,无论是道德知识的获得还是道德行为的养成都是在各种活动中展开。学生的道德与社会性需要来源于学生的社会生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在实践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而且,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是促进外部的需求内化为学生内在需要的基础。在新课标实验教材的每一课中都有各种类型的活动,比如,在《我是小小安全员》一课中就有家中不慎起火时的小演习;有设计一张“居家安全检查表”,观察家里相关设备的使用情况,并记录结果和改善情形等等。这样的教学过程不是教师简单的教授居家安全知识,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多感官地去参与学习活动,真正做到居家安全。

2.从重授受问答到倡导多向对话

原试用教材的教法设计在授受中进行问答式教学,这比传统“洗脑式”教学方法有了很大进步,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比如,在原试用教材《小偷小摸危害大》一课中,要求学生在看完课文内容后集体讨论:这个青年是怎样逐步走上犯罪道路的?从他身上应该吸取什么教训?教学时,教师一般都是边讨论边小结板书,把课文所要讲述的道理呈现给学生。因为这些道理在课文中已写明,只需学生归纳并接受就行,答案是固定的,并不需要深入的思考与讨论,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只是非常浅层次的。

但是学校道德教育中有着单向的授受问答难以解决的问题。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最终形成受教育者由知、情、意、行等系统所构成的内在道德自律体系。由于情感、信念和行为的形成远比一般知识传授更为复杂,单向授受最多只能是传授某些知识,而无法解决情感、信念和行为等更为深层的东西。这是单向授受道德教育实效性低的重要原因。

新课标实验教材要求课堂教学尽量避免教师中心,即师问生答、单向授受,强调要师生、生生及人与文本的多向对话互动。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交往的过程,是对话活动。对话是学生认识自我、他人与世界的重要途径,师生通过道德对话,在交往与沟通中建构意义。

以师生间的对话为例。新课标实验教材《诚信最可贵》一课中有个评议箱的环节,教材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学生阅读一则事件,通过设置事件情景凸显现场化,之后学生独立完成后面的问题;教师从中观察,发现有代表性的、独特的观点;然后学生各抒己见,尤其要澄清理由,在学生发表自己意见的时候,教师恰当的点评引导。显然这里决非是简单的师问生答,不是直接问学生如何做并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通过信息交流、双向和多向的互动,达到师生共同分享对“讲信用”这一问题所包含的内容的理解。

3.从重间接学习到倡导直接体验

在原试用教材中,贴近儿童社会生活的内容及材料较少,学生更多的是从远离自己生活的课文中间接学习道德知识,由于缺乏直接体验,学生与道德知识之间是有隔阂的,他未必会认同这些道理,即便认同也多半因为这是课文、老师所提倡的,不一定能有效地转化为自己的道德实践。比如在《做一个诚实的人》一课中,课文分别例举了北宋词人晏殊和前苏联一位女英雄卓娅的故事,让学生议一议什么叫诚实?怎样做一个诚实的人?但这些故事学生没有亲身感受,教材与教师告诉学生什么是诚实,学生就只能从书本知识上加以接受,而难以内化成自身知识结构的一部分,转化为相应的道德行为。

新课标实验教材则注重引导学生亲身参与社会活动,在活动中去感受体验道德要求和社会规范。例如在《让我们同行》一课中,虽也有故事的学习,但更多的是体验式学习活动。比如其中有一个活动,要求学生以两人一组为单位,其中一人蒙上眼睛作为被救者,另一人作为救助者;被救者在救助者的帮助下,提着小桶跃过障碍后将小桶里的水倒入大桶内,且不能把水溅出桶外;同时要求救助者只能用单向语言帮助,而被救者不能发出声音。之后,双方再交换角色进行体验。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当你得到别人帮助后,你的心情怎样?而你帮助了别人后,你又有什么体会?”这样的活动重在学生主体内在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体会与验证,只有亲历过才会有深刻的认识与感受,进而增进道德知识,学会互帮互助。又如在人教版《美丽的生命》一课中,为了让学生体会什么是没有生命的世界,教材设计了体验活动──生命的对话,让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扮演动物、植物和人类,以表演的方式介绍自己“家族”的成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以及本“家族”与其他生命“家族”的关系。最后扮演者结束表演后,请其他学生对着空空的表演台,谈一谈如果没有了生命,世界将会怎样。这一活动给学生创设了两个场景:拥有生命的舞台和空空的舞台,通过前后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和认识。

4.从重课内引导到倡导开放教学

原试用教材的教法设计是以说服和鼓励为基调引导学生道德学习,预设性很强,主要局限于课堂之内,注重循序渐进。如在《敬礼!亲爱的老师》一课中,教学参考书的教学建议如下:课题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采用多种激情的办法,如诗朗诵、点红烛等,课文讲解中采用设问方法,之后可以设计一些辨析题进一步导行。教学基本上按照教师预设的进程围绕着课文内容在课内进行。新课标实验教材也有相同主题的一课《园丁赞歌》,在这一课中,新课标实验教材设计了多个活动,包括“知识窗──走进名师心灵”“活动角──抒发师生情谊”“主题讨论──搭建师生心桥”“跟踪采访──一位老师一天的工作和生活并撰写小传”以及“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设计教师节活动方案”,等等。这是开放的教学活动,能把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融为一体,把学生在调查、访问、搜集、观察和亲自操作中所获得的有关自己成长的活生生的信息资源充实整合到教材内容中,让发自学生心灵的体验倾注于教学进程中,课堂表现出多姿多彩的亮点,学生在探索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四、几点思考

从上述研究、比较可见,品德与社会这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与目标、课程的设计框架与教材的编写模式都与以往明显不同,这势必引起教学法的改革。仔细分析起来,引起教材教法变革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的转变

原试用教材从德育的规范体系出发确定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思想情感、行为三个方面,认知目标分认识、理解两级,要求学生初步识记已学知识并能初步运用已学知识辨别是非;思想情感目标分愿意、乐意两级,指学生愿意接受所学的道德观念,不仅在感情上乐于接受,而且能积极参加实践活动;行为目标分学会、初步养成两级,指能按正确的行为方式去做。从以上对目标的解释可发现思想情感目标是实现认知和行为目标的辅助手段。但从原试用教材教法设计效果来看,偏重知识学习,为实现行为目标提供的机会较少,一个教学内容往往无法同时涵盖三个教学目标。

新课标实验教材教法设计的基本理念体现如下: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从现实生活出发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使得德育活动呈现基础性和有效性。可见新课标实验教材更强调关注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和人格的发展,让学生在教育者指导下,在学习、生活中通过自己的体验,去思考,去选择,去行动。新课标实验教材的教学目标内涵更为丰富,旨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德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总目标之下列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个方面的分目标。这三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儿童在生活实践中,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关注多了,就获得了有关这一事物的知识和能力。这三方面是相互作用、共同提高,作为一个整体影响着个体发展。因而不能单纯地进行知识教学,也不能脱离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抽象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目标的综合性也表现在新课标实验教材的课程内容部分。内容标准的每一条,几乎都包含了课程分目标的三个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二)课程设计框架与教材编写模式的转变

原试用教材是注重系统的道德知识传授的学科课程,教材内容以间接经验为主,以道德知识为中心加以组织,有不少课文是远离生活实际的道德故事,抽象道理多,从概念到概念,从书本到书本,使得德育失去了认识的完整性和实践活力,容易造成学习者在道德发展上的局限,对于所学的道德知识缺少深刻的理解和体验,疏忽了引导学习者将道德认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生活是道德的田园,离开了生活,道德只是干瘪、抽象的条文,不可能在学生的心灵中生根。新课标实验教材采用了核心课程的设计框架,核心课程的一个特点就是学科间的综合并构成一个“核心”。新课标实验教材以社会生活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因为学生所处的社会充满了许许多多的活动,这些活动并不能以学科加以区分。因而,这套教材的设计思路是面对小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不断扩大学习内容,由近及远地开展有效的学习。教材以社会生活为中心,结合了诸如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人口、环境、科技等相关学科或领域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获得更多直接经验的机会。同时,新课标实验教材在编写中尽量选用真实的事例、真实的图片和数据资料,呈现真实的、生活化的社会情景,引导学生从一个个活生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社会生活现象入手,了解社会和进行深入思考。要使这些教学内容发挥最大的教育效应,使学生在自己的经历和体验中获得发展,教学就要由学生自己组织的多种学习活动组成,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发展能力。显然,新课标实验教材中的学习活动都贯穿着学生主体这一主线,让学生参与教学,让他们在辩论、演说、社会实践和角色扮演等活动中获得道德与社会知识和技能,践行道德与社会,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三)学与教方式的转变

教育意义论文范文第12篇

一、美术治疗应用与教育的理论价值

在我国当今社会中,儿童面临的压力和环境影响越来越大,各种身心问题层出不穷。儿童心理畸形的预防和校正是当今教育的关键问题。通过实施美术治疗活动,透过艺术作品的创造与再创造、作品分析、作品欣赏等美术实践过程,获得自身身心缓和的平台,减低儿童情绪与情感上的困扰,以升华儿童在成长中所经的情感体验,并提升儿童自身的洞察力,从美的感悟中获得心理和谐的自身体验,近而消除抑郁。

当美术治疗成为一种方法被运用到美术教育中时,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安全自由的支持性环境,与他(们)建立相互信任的平等关系,不随意干涉学生,并运用各种技巧鼓励学生通过艺术创作进行内心世界的情感表达,并以动态的创造过程和最终作品进行综合性的评价或平等交流。这样,学生即能自由表达自我想法,从整个创作过程中获得艺术所带来的快感,从作品中获得自豪感与成就感,进而获得人格的完善与心灵的整合。

二、美术治疗应用与教育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美术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健康治疗方式,能帮助儿童表达与澄清自身难以言表或内心中压抑的情感,以正确的心态处理日常生活中遭遇到的各种应激事件,增强自信心,与其他儿童以及学校建立良性的社会关系。美术作为一种非语言的沟通媒介,被运用在美术治疗当中,当事人通过对自身作品相关的联想与自我诊断,抒发他们内在的情绪,以提供给当事人自我审视,自我成长以及自我表现的机会。这在教育中能使学生在进行美术治疗活动中通过非语言的沟通手段以及美术独特的象征方式表达出自己潜意识中隐藏的内容,这可以使学生通过正当的方式释放和发泄内心中毁灭性的能量,透过个体美术实践过程使其自身的抑郁情绪得以缓解,心灵得到升华,达到改善其心理不良症状,进而促进学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的意义。美术治疗作为与艺术教育内涵相异而又相生的学科,由于在以艺术作为媒介、以艺术创作为活动中心、在很大程度上涉及教育因素等方面与艺术教育存在交叉与重叠,故在很多方面能给予艺术教育一定的启示。在教育领域中运用美术治疗的理论,借鉴美术治疗实践中得到的经验,教育治疗相结合,势必在使儿童的人格获得稳定的基础上,极大地促进儿童的学习,对其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实行当今教育领域推崇的民主化、人文化与多样化的艺术教育形式,如教师与儿童建立相互信任的对话关系,教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儿童的艺术创造,教师充分尊重儿童的艺术创作,并以多维度的标准来评价儿童的艺术活动等,艺术教育才能充分发挥其本身蕴涵的治疗性,增强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使其人格获得完整与和谐的共生。

教育意义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诗教 中小学 语文教育 意义 方法。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历史久远,上溯到《诗经》“,风、雅、颂、赋、比、兴”成为古代文化的典范。从古到今流传下来的诗歌浩如烟海,特别是唐代名家辈出,涌现了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一大批杰出的诗人;佳作云涌,出现了边塞诗派、山水田园诗派、乐府诗派等众多的诗歌流派,群星璀璨、气象万千。这些诗歌都是我国文学长河中的瑰宝,值得我们加倍珍惜。我国古代的教育非常重视诗教,孔子就说过:“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可见孔子非常重视诗教的作用,两千年来这一传统延绵不断,我国历史上的文人学者们无不在成长过程中受此熏陶。

可惜的是我国现在的中小学语文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诗教这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方式,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为了提高下一代的素质,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小学中提倡诗教已经成了当务之急。

一、实施诗教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强化学生的道德修养,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

当今时代,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传统价值道德分崩离析,新的规范、伦理尚未来得及重建,身处这样的时代,各种问题纷涌而至,人的精神危机感、灵魂空虚感比任何时代都要来得强烈,人们到处寻找寄托、安慰。学校德育多为空洞说教,没有调动学生产生一种自由的善良的内驱力,导致老师家长都在感叹现在的孩子不懂事。中华诗词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瑰宝,对学生诗教能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陶冶他们高尚的情操。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有着博大的人文关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比如:在李白的诗歌中我们看到了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骨;在杜甫的诗歌中间我们看到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对劳动人民博大的仁爱之心;在白居易的诗歌中间我们看到了他对“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的卖炭翁的悲剧遭遇的深厚同情;在文天祥的诗歌中间我们看到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情怀;在于谦的诗歌中间我们看到了“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尚人格;在顾炎武的诗歌中间我们看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对国家兴亡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感。这些诗歌都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提升他们的道德情操。有许多中小学教师感叹现在的学生不好教,跟他们讲大道理,他们听不进去,其实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在于教师的德育方式不得法,如果他们能改变德育模式,效果就会大不一样。他们应该抛弃抽象大道理的德育模式,多采用感情陶冶法,要知道情感陶冶法就像杜甫的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样,不知不觉中使学生的灵魂得到进化,思想境界得到提升[1]。

2.提高审美能力,塑造魅力人格。

现在应试教育过于功利化,过于追求升学率,容易导致学生缺少情感、理想、创造力。诗教可以美化人的心灵,把美的种子种在学生的心田,感受诗歌中体现的爱、真等人类的情感,让学生与诗人产生心灵的共鸣[2]。比如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对亲人的深深思念;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大丈夫豪情;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永恒的孤独感。当代社会是大众文化消费时代,电视,特别是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的浅俗娱乐文化,人们越来越疏离高雅深刻的文化,网络对当代的学生们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应该重拾民族文化中优秀传统的经典诗词,通过诗教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同时注意塑造学生充满魅力的人格,让他们的个性得以自由舒展,更多地保住他们的童心,让他们对生命本质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人云亦云,在纷繁的世界中坚守独立、自由但又尊重他人和社会的人格精神。

3.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的途径有很多,比如说听老师讲课、学习书本知识、参加社会生活、走进大自然等等,都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诗教也同样是拓展学生知识面的一个重要途径,就像孔子说的:“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中国古代的诗歌数量繁多,浩如烟海。新年伊始我们就会想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外游子思念母亲就会想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三岁的小孩见到白鹅也不禁脱口而出“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诗歌内容丰富多彩,题材多样,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阅读古代诗歌,我们可以了解大量与古人衣食住行有关的知识,了解古代人交友、爱情、婚姻、旅行、科举考试等方面的常识,了解气候节令花鸟虫鱼。走入中国诗歌的世界就像走入了一座无所不包的大观园,在其中你可以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认识许许多多的事物,真是美不胜收,令你流连忘返。好好利用这个知识的宝库,可以大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4.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中小学生语文素质的下降已经成了严峻的问题,要提高中小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而朗读和背诵古诗文就是提高中小学语文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非常重视朗读和背诵,讲究书读百遍,其义自现[3]。而让中小学生朗读和背诵诗歌,非常具有可操作性,因为诗歌往往讲究平仄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铿锵悦耳,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朗读和背诵的积极性,而学生一旦背诵了大量的诗歌,就积累了大量的语汇和表达方式,对于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无疑会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实施诗教的具体方法。

1.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爱好。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无论做什么事情一定要以兴趣为前提,如果没有兴趣去做某件事情就很难有持久的积极性,也很难达到很好的效果,对于学习来说尤其如此,所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爱好,诗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等,通过美轮美奂的画面、优美动听的音乐,调动听觉、视觉、味觉、嗅觉等各种感官来体会古典诗歌的意境之美,从而激发学习古典诗歌的积极性。

2.有针对性地开设诗教课程。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材选择了一些诗歌,其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但是总体来说,数量还太少,不容易达到诗教所要求的数量。因此,作为中小学的语文教师可以在课本之外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识字程度,适当地补充一些诗歌进语文课堂。小学阶段,开发他们的记忆,让他们大量诵读中国古代经典,多积累名篇佳作;初中阶段,慢慢加入一些新诗,让学生学会面对处理现实的问题,老师引导他们去理解品味诗歌;高中阶段,随着他们身心的进一步发展,对生活情感有了一定的感悟,可以开设一些专题讲座,让学生“入其境,得其趣”,品味诗歌,领略诗歌的韵味。教师特别要做到身体力行,话语中要多引用诗词,一方面丰富学生的诗歌积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模仿这一行为。教师应通过种种方式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诗歌,丰富他们的诗歌知识,让他们得到美的熏陶。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诗教活动。

真正要激发学生爱好学习诗歌的积极性仅有课堂教学的重视还不够,还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橱窗,教室的黑板报等出一些脍炙人口的诗歌专栏;利用校园广播站,设置诵读专栏,播放一些朗诵名家的配乐诗朗诵;开展校园诗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声情并茂地朗诵诗歌,或开展诗歌背诵比赛,对比赛的优秀者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如一本精美的《唐诗三百首》。可以成立兴趣小组,让学生有自由交流的场所,鼓励他们亲自创作,提供发表平台,把他们的诗作结集出版。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诗人的故居或纪念馆,如四川的学生组织他们参观杜甫草堂,湖北的学生可以组织他们参观屈原祠,江西的学生可以组织他们参观陶渊明纪念馆。甚至带领学生参观诗人创作某一诗歌的现场,比如,九江附近的学生就可以去参观庐山,从而体会李白诗歌《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恢弘气势。最后还可以邀请一些当代著名学者和诗人到校园开展诗歌欣赏和创作方面的讲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内外环境,让他们浸润在诗歌的环境中。

总之,在中小学生中开设诗教活动,有助于强化学生的道德修养,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发现人性的光芒,丰富他们心灵的空间,让他们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充实,生命也得到拓展[4]。另外还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诗教的作用,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充分开展诗教活动。

参考文献:

[1]马银琴.论孔子的诗教主张及其思想渊源[J].文学评论,2004,(5).

[2]刘季冬.孔子“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的文化意涵———兼论《论语·阳货》篇孔子诗教的思想旨归[J].现代哲学,2010,(6).

教育意义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道德教育;儒家文化;青少年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德教育在社会道德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使人们自觉地践行某种道德义务,是培养人们内在道德品质、调节社会行为、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手段。儒家文化反映出来的社会人生精论,是中华文明程度的历史展示。今天,处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的新时期,儒家文化中的许多优秀思想,具有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青少年的道德现状需要儒家道德教育的回归

(一)儒家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孔子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它把道德教育作为教育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在儒家文化中“仁”与“人”、“道”是同一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性。“‘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下》)仁的观念在孔子以前就有了,但孔子将“仁”提到了一个突出的地位,使它位于“五常”之首,成为中华道德核心内容。孔子在论语中对“仁”的内涵和具体表现作了很多演绎:

首先,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仁作为生命的存在形式,具有其心理的基础,这就是情。人类在长期的群体生活中,发展成为互尊互爱,同情之情,即道德情感。孔子正是从人类这种情感需要中,发掘出仁的心理要素,并将其作为仁的基础。可见,儒家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孝亲教育,倡导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而形成一种家族亲情。

其次,仁者,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这直接明了地揭示了仁的基本含义,即“仁者爱人”。在孔子看来,“仁”是做人的根本。“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言,泛众爱,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儒家圣贤的仁爱来自于对天地万物和亲子之情的感悟,是以“亲亲”之爱推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儒家认为,亲情是人生而有之的感情,并且还具有推己及人的同情心,故可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是由亲亲到仁民。“这里强调爱人不是有条件,不是从利己的目的出发,而是无条件的,是人的本性的自然表现。”

再次,克己复礼为仁。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在中国文明开始之初,礼是一种国家政权的统治形式以及社会生活组织管理的形式,它集法律、道德以及社会习俗于一身,甚至兼有宗教的职能。礼作为一种社会秩序安排与统治制度,强调政治上的尊卑等级与血源上的亲疏远近。“儒家文化所提倡的“礼”作为道德范畴,它的内容复杂,但若我们撇开“礼”所包含的“礼制”、“礼教”等伦理制度,单就作为待人接物的“礼节”,作为个体修养的“礼仪”,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礼貌”等,都是儒家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第四,仁是勇敢。孔子将仁、知、勇合称为“君子之道”,孔子所讲的勇,主要是一种精神性的品格,指道德自由意志及其表现形式。在孔子看来,德性要通过意志表象出来。所谓“勇”,是自由意志,道德行为是自由抉择的,不是因为环境限制而被迫遵守的外在律令。其次,这种意志还必须外显,贯穿与体现人的行为。这种意志体现于生活中的自觉道德修养与道德磨练;体现在关键时刻与危机关头为道而舍弃一切,包括个人性命的担当与作为;体现于君子勇于实践、面对困难百折不挠的勇气,这就是儒家一再强调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践道精神。

(二)青少年道德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在新形势下,青少年的道德现状存在问题:现在的孩子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难以经受挫折,遇事稍有不顺就牢骚满腹、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其次,青少年行为举止不文明,有的甚至连基本的礼仪都不在乎。再次,现代青少年在父母和家人的溺爱下,社会责任感淡漠。加强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势在必行。儒家的仁学思想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仁”作为全部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儒家所提倡的“仁”,撇除其历史与时代的局限,其精华仍然为今天的道德教育提供丰富的营养和价值。

1.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应重视家庭道德教育。当今许多青少年缺乏责任意识,其根源就在于没有得到家庭道德教育,没有形成很好的亲情,更没能由“亲亲”到“仁民”。对青少年应该重视家庭道德教育。父母应从小就抓好对孩子的仁爱之心的培养,使其能够形成良好的亲亲之情,并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而形成亲民之情,最终使每个青少年都能形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胸怀。这样,对于和睦相亲的家庭关系的形成,对于尊老爱幼、善待他人、和谐社会的够建,都具有现实意义。

2.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应重视“礼”,重视道德践行。当今许多青少年不懂礼仪,其原因在于我们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只停留于说教阶段,忽视了通过社会实践等方式来对青少年进行道德素质的引导。儒家文化提倡克己复礼,倡导通过自身的修行来实现礼,提倡君子之勇,强调“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践道精神,所有这些,无不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迪与意义。

二、儒家文化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启迪

(一)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贡献

1.道德教育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孔子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孔子把德育,即加强弟子们的品德修养作为自己最基本的教育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这里的“文”属于知识教育,而“行”、“忠”、“信”都属于德育的内容。孔子的教育内容是德才并重,把道德教育放在教育的首要。青少年只有接受了良好的道德教育,才能在现代化的浪潮中掌握好自己的风向标。

2.道德教育应“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确实做到了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道德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青少年无论身体还是心理,都处于一个逐渐成长的时期,具有不稳定性。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境遇不同,他们的身心特点又各不相同。在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时,应根据他们各自不同的身心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方法,道德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重视道德实践的训练。儒家提倡知行合一,慎言躬行。孔子重视道德实践,强调身体力行,即所谓“躬行”。认为身体力行是实现道德教育的重要方法。“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把言行一致看成是君子的优秀品质。因此,在道德实践中一定要言行一致、知行统一。当前我们对青少年所进行的道德教育,更多的只是停留在课堂中。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要倡导他们在日常行为中恪守行为规范,将道德要求与自身修养紧密结合。这样,不仅对青少年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对全体公民素质的提高也有促进作用。

(二)儒家道德教育的方法借鉴

1.设身处地、推己及人的修养方法。所谓推己及人的方法,就是从自己的亲身需要、愿望和追求出发,推想到别人的需要、愿望和追求,从而体察和理解他人,自觉地调解人我关系。所谓“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施于别人。这就是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方法。青少年在道德品质修养过程中,自觉地采取和掌握设身处地、推己及人的方法,无疑会对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和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以及协调社会中的人际关系起到重要的作用。

2.内省自律,自我完善的修养方法。道德贵在自律。儒家特别强调道德价值与人格的实现要通过“自律”来达到。因此,他们强调“吾日三省吾身”,即在道德修养过程中,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个性和品格;强调“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即在道德修养中,要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这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严于律己”一样,是行之有效的格言。他们又强调“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指出自己道德的完善要多向品德高尚的人学习,学习他们的优点,改正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应该经常自省自律,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三、儒家文化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现代意义

(一)自强不息的人生追求

自强不息,是指一种自我永不懈怠的精神。自强不息的根本要求就是人活到老,学到老。孔子自述其一生的求学经历正是活到老、学到老的过程:“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还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发奋忘食,是学有未得之形;乐以忘忧,是学有所得之状。以其未得之愤,已得之乐,故忘其年岁之长。孔子的学问正是靠“发愤忘食”的自强精神得来的。所以,青少年要想有所建树,应该自强不息,志存高远,永不停步。

(二)天下为公的社会责任

公忠是儒家道德学说中最重要的规范。公忠是个人的“修养之要”,为社会道德的最高原则。孔子不忧个人的利害得失,而忧国家的利害得失。他感叹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孟子提出:“乐民之乐也,民也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也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显示出他们对国家具有较强的忧患意识。公忠思想对中华民族形成国家第一的整体主义价值观起了关键性作用。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任,更应以天下为己任,树立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三)舍生取义的气节操守

儒家承认谋取物质利益和追求幸福是人们共同的欲求。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在儒家看来,欲求只是人们为保持生存的一种低层次需要,高层次是对道义的追求。这正是“君子谋道不谋食”。儒家认为,用不正当的方法去获取物质利益,是不应该享受的。儒家重义并不是不讲利,只是强调“以义为上”、“见利思义”、“先义后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强烈强烈冲击下,许多人形成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正确的价值观。儒家提倡的这种“见利思义”、“舍生取义”的主张对青少年人格培养,对青少年集体主义价值观和正确的金钱观的形成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良好的道德是做人的品格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志。青少年的道德现状需要儒家道德教育的回归。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宝藏,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思想,对当前加强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值得我们挖掘和整理。

参考文献:

[1](宋)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5.

[2]李朔海.生生和谐重读孔子[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3]刘书正.孔子道德教育思想与当代公民道德建设[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8,(6).

[4]束有鹏.儒家道德思想在青少年品性养成中的现代价值[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12).

教育意义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语文教材 女性形象 性别教育

1 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女性形象的统计与分类

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至九年级用书(以下简称“人教版初中语文全六册”)和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以下简称“人教版高中语文全六册”)教材中,收录的描绘女性形象的作品及女性形象主要有:

《触龙说赵太后》赵太后,《祝福》祥林嫂,《边城》翠翠,《荷花淀》水生嫂,《氓》女主人公,《孔雀东南飞》刘兰芝、焦母,《记念刘和珍君》刘和珍,《项链》玛蒂尔德,《林黛玉进贾府》林黛玉,《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雷雨》蘩漪、侍萍,《罗密欧与朱丽叶》朱丽叶,《窦娥冤》窦娥,《香菱学诗》香菱,《抄检大观园》王熙凤、探春、晴雯,《羚羊木雕》妈妈,《女娲造人》女娲,《我的信念》居里夫人,《木兰诗》花木兰,《观舞记》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真正的英雄》女教师,《蜡烛》老妇人,《阿长与山海经》长妈妈,《我的母亲》母亲,《再塑生命》安妮・莎莉文,《故乡》豆腐西施杨二嫂,《心声》程老师,《蒲柳人家》一丈青大娘,《音乐之声》玛利亚等。

从统计看出,现行人教版语文教材中,以女性为主要形象的课文不过30篇,从数量上看,明显处于弱势。同时,通过初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女性典型形象有封建社会时期的女性形象、革命初期的劳动妇女、传统的青年女性和教师等。根据这些女性形象出现的历史背景,可以将之分为四类:中国古代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中国20世纪初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中国当代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以及外国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根据前面的统计,属于中国古代作品女性形象的相关课文有:《触龙说赵太后》、《氓》、《孔雀东南飞》、《林黛玉进贾府》、《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窦娥冤》、《香菱学诗》、《抄检大观园》、《木兰诗》等。

中国20世纪初作品女性形象的课文有:《祝福》、《故乡》、《边城》、《雷雨》、《阿长与山海经》、《我的母亲》、《蒲柳人家》、《荷花淀》、《记念刘和珍君》等。

当代中国作品女性形象的课文有:《羚羊木雕》、《心声》、《女娲造人》、《观舞记》等。

外国文学作品女性形象的课文有:《项链》、《罗密欧与朱丽叶》、《真正的英雄》、《蜡烛》、《再塑生命》、《音乐之声》、《我的信念》等。

2 中学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对中学生的教育意义

这些年来,女性主义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它不仅将缺席的女性重新带入人们的视野,同时展示了更强大的理论抱负。当我们引入了“性别”这样一个观察人类社会结构的新维度之后,我们会对文学创作产生另一种话语,或者出现另一类批评视角。这便是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当女人遭遇女性主义,当男人遭遇女性主义,它必将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1]在女性主义研究发展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对教材中的女性形象重新定位,探讨其在受教育者面前的表现力以及教育意义。

教材内容所传递的信息对学生影响很大,教参中的提示、引导对学生理解课文更重要。通过前面对现行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女性形象所进行的统计与分类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中学语文教材选文都以男性为标准,无论从数量还是从标准上都体现了对女性的漠视。一方面表现为写女性的文章也是由男性作家以男性的视角来描写,忽视了女性自己的体会、自己的声音;另一方面以男性作者为主体的作者群体对人物的刻画、尤其是对女性的刻画是以男性为标准的。

如《木兰诗》中的花木兰借男儿身后勇猛、出色,可谓“壮士”;还女儿身后就得“还故乡”,就得“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作者认为花木兰是一个女子,“还故乡”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所以教材这样概括和评价木兰这一形象:木兰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作战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做到了许多男人都无法做到的事;胜利归来以后,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整装待嫁。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亲人和国家的责任感融合到一起。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集中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但是木兰的牺牲、隐忍、无奈,木兰的内心世界谁又能体会得到?学生只能被教材中的英雄形象所感染,对木兰只是崇敬,对木兰的内心世界并不了解。女性无论怎样出色,家庭都是唯一的最后归宿。教材中的分析不能使学生全面认识这一女性形象。

像《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窦娥冤》、《香菱学诗》、《抄检大观园》、《祝福》、《边城》、《雷雨》、《氓》、《孔雀东南飞》、《林黛玉进贾府》等作品中的女性都是以社会底层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都揭示了封建社会制度压迫女性自由,女性不能把握自己的爱情和命运,生活完全依附于男性的事实。同时,这些课文表现的大多是女性在当时社会地位低下,命运悲惨,令人同情。教材选用这类型作品的目的是大概是让学生能够很好地认识历史、认识当时的社会。但是,过多地选用这些作品进入教材,对青少年还是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会让学生们认为女性是软弱无能、孤独寂寞而又无助的,从而使得女性向来地位低下、比男人弱小的观念通过教材的展现潜移默化地内化于学生的潜意识中,更容易让女生产生自卑、男生产生自大的心理。

《触龙说赵太后》、《阿长与山海经》、《我的母亲》、《羚羊木雕》、《蒲柳人家》、《蜡烛》等这些作品中的女性形象都是出现在家庭领域中,作者都将女性形象俗化、窄化、平庸化。如赵太后、胡适的母亲、万芳的母亲、长妈妈等这些都是以“母亲”形象出现,都体现了“母亲”溺爱孩子或对孩子管教严厉的共性。本来,赵太后是一位思想开明的太后,教材中却淡化了这位杰出的女性在社会公共领域上的成就。教材选此类文章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母亲的理解,体会母亲的艰辛,达到尊重母亲以孝为重的效应。但是过多选用缺少时代感的母亲形象,容易误导学生,使学生认为母亲溺爱孩子是理所当然的,会让正值青春期的女生产生误认,成年后走上与这些女性相同的道路。

当然,这些作品中也有一些能让学生受到深刻的正面教育的,如《荷花淀》、《记念刘和珍君》、《心声》、《真正的英雄》、《再塑生命》、《音乐之声》、《罗密欧与朱丽叶》、《我的信念》等。这些作品比较好地展现了女性追求自由、追求爱情、敢于献身、乐于奉献的伟大的一面。这些女性形象很完美,能够成为学生的榜样。但是有些形象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距太远,不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青春年少的女生是最敏锐的。她们希望教材中多一些展示女性风采、还她们自信的文章;多一些文武双全的成功女性的典范,且这些形象还不受家庭和社会制度等因素的约束。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就不会被传统的观念所误导,形成正确的女性观。

3 问题与建议

3.1 现行语文教材中性别视角选文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现行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女性形象统计与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目前教材的编写者对女性形象处理得不够合理,让原本生动完美的形象变得苍白片面,使中学生无法从教材中全面正确地认识有着深刻教育意义的女性形象,这对中学生的成长很不利。从性别视角来看,当前语文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3.1.1 男女比例失衡,更侧重于男性作者所描绘的女性形象作品。

在整个中学语文教材中以女性形象为主要描述对象的作品很少,所以无法使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女性。而且大部分都是男性作者以男性视角来叙写女性形象,这些形象都是男性自我想象中的形象。

从对女性的真实心态的描写来看,应该说,女作家比男作家更接近女性心理体验的真实,或者说,因为性别的原因,女作家对女性的心理期待,对女性真正追求的目标,对女性具有的能力、智慧,她对人格独立与尊严的期待与要求,了解或体会得比男性作家要深刻。

3.1.2 受社会压迫,地位低下的女性形象作品偏多。

教材中过多选择反映受社会压迫、地位低下的女性形象作品,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读后最多只是给予她们同情。但是,有可能更多地会造成学生(特别是男生)对这些女性的漠视,感觉那只是发生在过去的事,现实生活中很少见。这样,大多数学生只会以冷漠的心态去理解,导致学生的误解,认为男尊女卑自古就已存在。如此一来,会导致一些女生产生自卑心理,不能完全接受教材中人物的影响。

3.1.3 缺少富有时代感、与学生现实生活贴近、鲜活而具体的女性性别榜样。

中学生正处于经验习得和形成社会性别观念、行为方式与规范的重要时期。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理应为青少年提供正面健康的、为他们所喜爱的、可供效仿的性别形象。但是非常遗憾的是,现行中学教材中女性形象本来就很少,而正面的、与学生现实生活贴近的典型形象更少。

从中学生阅读心理看,他们渴望阅读生动、幽默、精彩的课文,希望看到更贴近生活、更能与之产生共鸣、具有角色迁移和模仿性的人物形象。而现行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在呈现女性形象时,不是把她们作为衬托,就是把她们描述成雕刻式的人物,缺乏个性色彩。因此,女性形象不能给青少年留下深刻印象,不能给学生以情感上的触动,也就更难引导他们产生态度、行为和观念上的改变。

3.2 建议

性别角色是人类社会化的产物。长期以来,中国文化一直受封建儒家思想的影响,“男尊女卑”的思想让人们习惯了男女性别的不平等,并从个人的无意识转化到集体的无意识,从而也就反映到教材中来。

针对语文教材中存在的性别偏差问题,笔者对语文教材改革和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3.2.1 教科书应纳入性别平等意识。选文时应多采用女性观点及增加有关女性经验的主题与素材,公平地呈现两性的活动与贡献,强调性别尊重的态度。

3.2.2 注意选材的合理性。现行语文教材往往流露出作者(或编者)潜意识中不自觉地对女性的贬低。应发挥教材作为主流文化的引导作用,强调社会性别平等意识,在以女性为主要对象的教材中有意识地增加职业女性成才的内容,这样就能增加女性受教育者的信心和责任感,引导她们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创新意识,培养健康人格和现代意识。不要总将女性局限在家庭和社会的低层,应更多关注女性走入社会,成为社会资源的平等享有者、社会财富的共同创造者。

3.2.3 注意女性形象的丰满多元化。多选用贴近现实生活、具有性别迁移和模仿性的女性人物形象的作品。比如,选择一些反映在各条战线上特别是一些平凡岗位上做出卓越贡献的女性形象作品,会对学生更有吸引力。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充分个性化和社会化。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教材要体现现代意识,增强教材对学生的适应性。为了提高教材的教育效果,培养学生正确的性别意识,就必须加大教材中女性角色的数量比例,强化女性的社会地位和作用,提高女性的社会形象,以端正学生的社会性别意识,使教育发展真正符合男女平等的社会历史潮流。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得好:“自然界的美全都集中在、而且个性化于两性的差异上。”[2]我们不应该简单地否定两性之间的差异。差别不可怕,差别造成的奴役才是悲剧。

参考文献:

[1]彭燕郊,骆晓戈.换一种眼光说诗:女性主义与诗学[DB(D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