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数字化发展论文范文

数字化发展论文范文

数字化发展论文

数字化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随着3G、4G以及WiFi网络的不断覆盖,智能手机数量的不断提升,移动数字媒体在现代人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发重要。2014年年底,互联网实验室的2014年全球智能手机行业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已达3.6亿部,用户数已经超过美国人口总数。而在智能手机广泛被使用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数字移动媒体的兴盛。据2014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中国微博用户数2.75亿,以微信、易信等为代表的手机即时通信工具的用户数高达4.59亿。在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背后,以微博、微信、手机QQ为代表的移动数字媒体方兴未艾,已经成为了当代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移动数字媒体带给现代人的是生活的极大改变。以往需要通过PC端接受的信息、文件等,现在通过手机客户端、微博、微信、手机QQ等通讯工具能够直接在手机、平板电脑上随时随地地进行查看。伴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移动数字媒体能够实现音频、视频、图片等多媒体的快速传输,这就使得信息的传递、人员之间的交流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同时,在庞大的用户基础背景下,使用移动数字媒体获取资讯、进行社交已经成为了常态,越来越多本身不熟悉移动数字媒体的人都开始逐渐接受并且使用这一媒介。可以说,数字移动媒体的使用已经是现代媒介发展的未来,也是现代人未来接触信息的主要方式,今后将会极大地影响、改变现代人类的生活。

二、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廉政文化建设缺乏高效的信息出口

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一靠组织学习,二靠活动开展。而无论是组织学习还是活动开展,都需要参加廉政文化建设的高校教职员工能够获得及时、可靠的信息。而反观目前廉政文化建设的信息渠道不难发现,目前高校中承担廉政文化建设信息功能的渠道很古板。有些信息需要通过纸质的形式在会议、学习中散发;有些信息虽然公布在廉政文化建设网站上,却很少有人进行点击阅读。这是因为这些信息渠道既不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也不符合其接触信息的习惯。而且,当代廉政文化建设信息千变万化、数量巨大,采用传统方式既没有时效性,也不能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因而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急需有效的信息出口。

2.廉政文化建设缺乏灵活的活动方式

廉政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开展,是提升人员参与,逐步推动廉政文化建设的关键,也是高校教职员工最为期待的活动之一。然而,占用教职员工宝贵的工作时间来展开活动,会影响其工作,也会导致活动效果有所欠缺。而且,目前在高校中展开的各项廉政文化建设主要以民主生活会自查自纠、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较为严肃的形式展开,虽然符合廉政文化建设的主旨,然而实际效果却也有所欠缺。因而,需要寻找到一条既能够使教职员工乐于参与,又能够省时省力参与廉政文化建设的道路,提升建设的灵活性,激发员工参与的热情。

3.廉政文化建设缺乏广泛的交流渠道

廉政文化建设并不是封闭的建设,参与建设的各方主体需要进行畅快的交流,才能够在建设中集思广益,推动廉政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同时,有了交流渠道,才能够形成廉政文化参与者之间的互相监督、互相提醒,使得各种潜在的问题能够被挖掘出来,及时解决,避免更严重的问题出现。然而,目前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各项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参与者集中在一个空间中进行,时间也相对固定,活动开展完毕之后大家彼此也不沟通、不交流,这样会使得廉政文化建设缺乏后续的影响力,很容易沉寂下来,难以推进,甚至前期的成果也会丧失殆尽。

三、移动数字媒体发展背景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策略

1.利用移动数字媒体的多元通道增设信息传递出口

PC端已经无法解决目前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信息扩散的需求,需要利用移动数字媒体,增设信息传递的出口。简而言之,就是将有关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信息渠道逐步向手机、平板电脑上进行靠拢。对于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来说,信息传递要做到既要有私密性,又要形成组织传播,既要保持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严肃性,传递信息又要生动活泼。因而,从现阶段的移动数字媒体发展状态来看,利用微博、微信这两个渠道是极为有利的,也是极为适宜的。微博、微信这两个信息出口用户基数大,在高校教职工内部,基本上都有着两个平台账号中的一个,有的甚至已经使用得相当数量,这就为在这一基础上展开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因而,对于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组织者来说,首先就要在这两个平台上设置自己的账号,通过源源不断的信息发送,引起高校教职工的注意,设置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议程。其次,在设立账号之后,要通过有效、及时的信息传达,将与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相关的内容逐步转移到平台上来,培养教职工对于账号功能的认同感,形成用户黏性,培养用户习惯。同时,在增设这些信息出口的同时,需要结合微博、微信自身的特点,用贴近性更强的语言、表现方式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信息进行整合、。其实,当代部分大型媒体、政务机构的微博、微信已经将这些信息传递出口巧妙利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组织者不妨效仿之,转发一些诸如“十以来落马的55个‘大老虎’”、“的年终奖有多少”此类的内容,在诙谐幽默的氛围下传递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精神,对于激发教职员工的参与热情,提高信息的实效性都是有好处的。

2.利用移动数字媒体的多媒体特性丰富建设活动类型

移动数字媒体发展带来的还有丰富的交互性、多媒体表现形式与呈现力。现实生活中枯燥无味的活动,在移动数字媒体上通过“包装”就会显得更加引人入胜。例如,在微信平台上,利用h5场景画报的形式,诸多媒体在反腐倡廉廉政建设方面已经作出了诸多的尝试,形成了诸多有趣的互动,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利用微博、微信这两个平台,能够实现视频、音频传输这些最为基本的功能。利用微信平台,能够实现的目标就更加丰富。在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方面,可以利用移动数字媒体大量多媒体信息,分享各类文章、视频等,实现廉政文化内容传递的丰富性和多媒体性的极大提升。利用微信的多种功能,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组织者可以将原先需要在线下举办的活动、投票、征文、比赛、考试、问卷调查等在微信内部进行实现。例如,如果要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在微信上组建群组,每个人在群组内进行发言,效果与实际开会相同;如果要进行投票,则可以利用微信订阅号自带的投票功能实施投票并且计算票数;如果要进行学习成效的考核,那么可以使用微信的开发功能,将纸质的考卷或者电子考卷在微信中得以呈现,实现参与人的手机答题。移动数字媒体可以成为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在手机上的延伸,既能够使得建设活动更加丰富,又可以通过技术手段使得高校教职员工在手机上就能够参与到相关活动上来,省时省力,能够提高各项活动的参与度,增强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的黏性。

3.利用移动数字媒体的互动功能拓宽各方交流渠道

数字化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数字化、网络化是科技期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它也代表着期刊业的未来和方向。对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的动因、现状进行介绍,并针对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科技期刊数字化数字化建设

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生产及阅读方式也正在改变,这就要求信息传播方式能够及时调整,以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随着3G通信技术的逐步推广应用,我国科技期刊业印刷版、光盘版和网络版等多种载体共存的格局将被打破,期刊网络版将作为期刊业的主流载体。因此,我国科技期刊只有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努力实现资源数字化、办公自动化、出版网络化,才能为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的动因

期刊数字化的实质是拥有固定域名、超文本信息并与互联网相连的网络实体,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介质,定期或不定期地向网络用户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一种信息传递模式。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打破了中国出版业的传统模式,期刊数字化是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有其多方面的动因:

1.1提高办公效率的需要

传统的纸质期刊在组稿、编辑、出版等多个流程上不是连贯的,不能直接在计算机上完成,工作比较繁琐,劳动强度大。数字化可以让期刊实现从组稿到出版的全程信息化操作,实行编校一体化,可以降低编辑部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1.2缩短出版周期的需要

与纸质媒介印刷版相比,数字化期刊省去了制作印刷胶片和印刷的程序,在经过编辑人员编校、审核后直接在网络上传播,节省了大量时间,缩短了出版周期。

1.3降低运行成本的需要

数字化期刊省去了印刷、装订和运输过程,节省大量成本,而且可以直接在网上与作者、读者进行交流和沟通,也能节省相应的邮寄、交通和办公费用。同时,编校工作全部在网上进行,随着工作效率的提高,在完成同样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可以减少员工人数,从而大大降低人力成本。

1.4吸引更多读者的需要

通过计算机联网检索科技文献已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部分,电子期刊以其浏览方便、可以超文本链接、检索高效快捷而更具优势,同时网络具有较强的互动性,期刊上网可以增强读编互动,可带来源源不断的读者群。

1.5参与核心期刊测评的需要

科技期刊上网所形成的论文引文数据库经规范标引,可较快地形成论文统计用的原始数据库,加大了期刊论文的可检索和被获取概率,继而提高了期刊论文的应用率和被引用频率,有利于参与核心期刊测评。

1.6拓宽收入渠道的需要

期刊上网可为期刊开辟新的业务空间,诸如网上广告、网上订购、网上检索等,可拓宽期刊收入渠道,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1.7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我国多数英文版期刊在积极筹建自身网站的同时,积极加入国内网络出版平台,并加入国际著名出版机构的网络平台。为了使进入网络出版平台的论文具有与其他世界主流在线科技期刊的“引用文献”及“被引用文献”的交叉链接和引证发现的功能,部分期刊自筹经费主动为自身出版论文申请国际DOI号,对中外文论文引文进行解析与沟通,以便于期刊被SCI等世界主流文摘索引数据库收录。

2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2.1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的现状

我国网络电子期刊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10余年的发展,网络电子期刊品种繁多。目前,我国的期刊数字出版的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期刊中,独立自办网站的约有1000多家,在数据库建设方面,中国知网汇集了国内6000多种学术类期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集成了国内5000多种核心期刊,以大众类期刊为核心的龙源期刊网聚合了1500多种人文期刊。

根据发展阶段的不同,我国的电子期刊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按出版发行形式划分,可划分为纯电子期刊与印刷型期刊配套同时或异时发行的电子期刊;②按期刊内容划分,可分为全文型电子期刊和摘要型电子期刊;③按载体形式划分,可分为软盘型、光盘型、联机型、网络型4种;④按收取费用电子期刊划分,可分为收费电子期刊和免费电子期刊;⑤按信息媒体状态划分,又分为文本电子期刊、图像电子期刊、声音电子期刊和多媒体电子期刊。

2.2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尚处在起步阶段,存在着许多不利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缺乏足够的认识。在信息传播途径日益广泛的今天,网络将成为主流传播方式,但是大多数期刊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不少期刊的负责人对数字技术不够了解,从业人员的数字技术素质也不高,因而数字化的应用意识还比较滞后,仅仅满足于现有的出版形式和出版程序,对期刊数字化建设持观望态度。

(2)资金和技术力量不足。随着市场的变化,许多期刊,特别是学术性期刊赢利状况都不太好,无法拿出过多的资金来进行数字化建设,难以进行技术开发与技术更新。同时,数字化建设的技术和管理人才比较缺乏,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3)缺乏统一的标准。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我国科技知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为此首先要解决期刊知识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的标准化问题,用共同的信息技术和信息语言,实现学术期刊知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但无论是期刊的上网格式还是知识信息的检索手段,国内很多公司制定的标准是五花八门,造成了影响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的障碍。

(4)交互性、时效性差。目前,中国科技期刊网站缺乏在线交流功能,用户仅仅停留在浏览文章的层面上,很难与期刊编辑部及时交流。同时,很多期刊社为了不影响各期刊的销售和发行,特意将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光盘和网络时间比期刊出版时间滞后3个月以上,时效性较差。此外,由于时间覆盖面窄,目前出版的回溯性电子期刊较少。

(5)知识产权及保存存在问题。由于当前网络以及数字化的复制行为未得到规范,对于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实际上未得到真正体现,尤其是在利益分配的问题上,目前的作者获得的文章上网报酬是一次性的,而理论上文章在网上的传播范围是广泛的,时间是永久的,发行量是无限的。由于信息的数字化及网络的广泛性和开放性,复制变得非常容易,且复制件与原件间完全没有质量差异,给恶意盗版者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此外,网络出版物存储会因为阅读器的硬件或者软件故障而受到破坏,用户重新下载出版物信息过程中正版用户身份再确认比较困难,这给网络期刊的保存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6)出版全过程数字化程度低。目前我国学术期刊只实现了期刊传播的数字化,约稿、审稿、交互式探讨等主要工作还采取传统的工作方式。

3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要想促进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建设的进程、改善数字化期刊的生存发展环境,很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

3.1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认识

期刊数字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规划为指导,必须更新观念,力求形成数字时代期刊的创新之道。一是定位创新,期刊的数字化创新行动必须观念先行,找准位置。二是管理创新,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才能尽快实现从随意化到规范化、从经验型到科学型、从外延式到内涵式、从机会型到战略型、从粗放式到精细化的管理转变。

3.2要建立和完善资金技术投入机制

要多方位筹措资金,拓宽融资渠道,为数字化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同时,要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一方面,国家要建立专门的研发队伍、研发机构以及院校和专业,大力培养适应数字出版发展需要的尖端的人才;另一方面,在期刊单位内部也要加大培训力度,帮助每个人成为懂本专业知识、懂高新技术知识的“多面手”。

3.3要加快标准数字化的建设步伐

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是依托网络而发展的,这就要求在信息处理技术上遵循国际通用标准。在信息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上,将整体性与系统性、国际性和合作性、适应性与灵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具备可兼容性和可操作性,保证网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质量和效率,推进我国信息资源的标准化建设。

3.4要重视数字化期刊系统建设

数字期刊系统除了具备强大的检索功能外,还要开辟网上互动平台,最好采用即时通讯软件,以便于编者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同时,要充分发挥网络迅速、快捷的优势,及时已经审核、编校过的文章。

3.5要制定和完善有关电子出版物和网络期刊出版物的法律、法规

随着期刊数字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其中已经或将要出现的各方面问题的漏洞也越来越多,在这方面有关法律、法规的制订已经明显落后于数字化期刊的发展。为了给期刊数字化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宏观发展环境和促进其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和行业规范以及评估标准。

目前,许多报纸、通俗杂志都有强大的采编系统,写稿、审稿、出版等全过程均在同一个系统进行,真正实现了各流程间的“无缝对接”,但是,很多学术期刊很难达到这个水平。因此,要加大对工作方式数字化所需硬件设备、技术人员和其他条件的投入,引导工作人员有意识地应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工作,逐步实现工作方式的网络化。

参考文献

1张印朋,李霞,苗丽娟等.科技期刊数字化、网络化建设[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8(2)

2苏柱华,骆浩文,侯建国等.科技期刊数字化办刊发展现状及趋势[J].广东农业科学,2008(3)

3王相飞.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8(7)

数字化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文章阐述了数字化校园建设服务的重心与主要内容,指出了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认识误区,提出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策略及可持续发展的步骤。

一、数字化校园建设服务重心与主要内容

1.1数字化校园的概念

数字化校园的说法来源于“数字地球”.它是一个全新的事物。人们对数字化校园给予了不同的诠释,但目前还没有比较权威的定义。一般认为,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系统为依托,支持学校教学和管理信息流,实现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应用,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网络化无疑是其最重要的特征。

1.2数字化校园服务重心

学校的中心任务是教学,教学是学校的本质属性,是学校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它规定着数字化校园建设必须围绕着教学进行,一切技术与手段都应为“教学服务”而展开。据美国在l999年进行的一次“信息化校园计划”的研究成果表明.有39.0%的大学认为“科技与教学的有效结合是目前面临的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和挑战”。负责该项课题研究的凯尼斯·格林教授指出:“调查数据表明.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意识到,对于大学应用信息技术来说,最关键的问题实际上并不在于技术和产品,而在于人。换言之。是那些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师和学生……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逐渐认识到,在使用信息技术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帮助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和充分地使用这些设备。”这充分说明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核心是为教学服务的。

1.3数字化校园建设主要内容

硬件建设:备课和示教设备(如备课用计算机、扫描仪、数码相机、摄像机、资源管理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室等);学习设备(如计算机教室等);管理设备(如校务、教务、政工、财务、后勤等管理用计算机、打印机等);网络设备(如服务器、交换机、网卡、网线、光纤等)。软件建设:操作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软件,课件制作平台及工具软件,示教及学习软件。理论建设:教育理念建设.教育体制建设,教育模式建设,学习模式建设,教师角色形成机制建设,教育评价机制建设。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认识上的误区

2.1重硬件.轻软件,忽视理论建设

目前,数字化校园建设中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投资少,维持基本教学必须的软件在数量、品种和质量上都严重不足,无法使硬件的功能得到发挥;忽视软件版权问题,使用盗版操作系统等软件,埋下了潜在的危机,一旦遇到严格的维权行动。就可能带来巨大的损失;没有形成权威的机构和配套的政策、制度来保证示教和学习软件的开发、升级、维护以及地方化,使师生能够及时方便地得到适用的教、学软件。而理论建设研究滞后,多是零散的、初级的,缺乏组织性和系统性,极大地制约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进程和健康发展。

2.2用技术提供的可能性替代现实实施的可行性

软硬件企业出于赢利的动机。其设计的各种软硬件方案,从理论上讲,具有明显的先进性,但在实际上,往往了忽视了我国学校实施的可行性。(1)忽视了方案的经济可行性。中国是穷国办大教育,除少数发达地区外.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教育经费一直十分紧张,根本不可能拿出大笔资金满足那些先进方案的开发建设。(2)淡化了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由于数字技术发展速度快,更新周期短,学校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又使得教师无法率先获得对先进的软、硬件进行学习和演练的机会,使得这些先进的方案常常难被学校师生全面掌握。(3)模糊了学校对方案功能需求的必要性。为增强产品竞争力和方案对学校的吸引力,企业常常在方案中应用新的技术,在宣传中也大量使用带宽、升级、扩展、浮点运算、网络拓朴、资源库等概念加大营销力度,而这些企业着力渲染的功能,多数是学校根本不需要或很少能使用到的。

2.3硬件建设中的本末倒置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备课和示教设备以及学习设备是与学校中心工作联系最紧密、对教育质量影响最直接、对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促进最大的因素。备课和示教设备、学习设备是数字化教学必不可少的工具,管理设备是提高管理水平,营造良好教学环境的工具。而网络设备则是将前三类设备联系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发挥系统功能的工具。如果没有足够的和合理利用的前三类设备,再好的网络设备也是无法发挥其作用的。

由于对数字化校园认识的局限性,许多学校忽视了我国教育所能提供的经费条件、人员素质等办学实力的现状,表现出一种浮躁的心态,在实施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有技术上的一步到位和时间上的立马实现的思想,把数字化校园建设这样一件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简单化,把发达地区和重点高校的特化经验普通化,盲目应用到地方学校和中小学,使数字化校园建设失去了持续有序的发展动力。一些“校校通”工程建设也暴露出问题。2002年8月26日《中华工商时报》网络版有文章指出:教育全连接,80%没有充分利用。IT厂商们接下了一个又一个的校园网建设大单,花费学校大量经费,苦心建起的校园网却大部分闲置起来,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

三、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建议

3.1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理论研究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理论建设是相对于硬件设、软件建设更为薄弱、滞后的部分。而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决定了理论研究应该超前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理论研究已是迫在眉睫。(1)建立必要的组织机构,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大问题进行识别、分解.为研究的开展提供课题指南。(2)从企业、科研机构、高校、中小学、教育管理机构等部门遴选研究人员.建立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人才资源库,使研究人员结构合理。(3)以系列课题形式将已识别的问题分解到相关研究人员手中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4)对研究的结论进行有组织的验收、评估、实验、改进和推广应用。

3.2调整数字化校园建设核心和顺序

调整数字化校园建设核心和顺序,即调整现行“先建网——再开发资源——最后应用”的建设步骤,按照“先从教学应用着手——通过需求达到或超过供给的内在动力促进资源和网络建设”的技术路线进行。(1)以服务教学、实现教学数字化为建设核心。将投资重点和优先项目调整到目前已经成熟和稳定的对教学起直接作用的设备上来。(2)管理设备及管理软件的建设应注意数据、接口标准的统一,并围绕提高管理效率、优化教学环境的主题展开,为后期联网奠定基础.同时注意加强管理数据挖掘功能,让管理设备成为学校及各部门领导提高决策水平的得力助手。(3)学校网络建设应在教学设备和办公设备的建设与利用达到一定水平.对数据共享与交换需求较旺盛,网络技术标准趋于成熟时加大投入;应本着先内部网络、后因特网的原则进行规划,尤其是在中小学,不应过于强调互联互通和适时交互的功能,与因特网相连可以在专线、拔号等方式中灵活选择。

3.3推出符合实际的经济型解决方案

不同地区学校的经济环境和发展水平差异大.应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案和建设进程。(1)高校和经济发达地区学校可从现行企业的大量解决方案中选取适合的方案进行快速开发。(2)各地中小学应根据自身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技术方案和建设步骤.建设中注意因陋就简.在保证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尽量采用经济的产品。(3)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不同级别、不同地区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多种建设目标、进程和评估方案.避免不发达地区和地方学校不顾自身能力与发达地区或重点高校盲目攀比现象.使建设持续有序地进行。

3-4开展教、学软件的开发模式研究及实施解决教育软件的版权问题、软件的开放性和适用性问题。可以采用以下策略:(1)加强选择软件平台的技术指导.把好软件学习、使用人门关。以政府批量采购的措施降低采购成本。以政府控制软件版权的策略解决教学软件的开放性问题。(2)充分利用教师队伍中科研能力强的群体自行开发实用的软件。也可与企业联合共同开发。

四、持续搞好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步骤

4.1认识阶段

在各级各类学校只有少量的计算机单机运行时。师生员工通过各种学习资料、媒体和参观等形式对数字技术的用途开始形成理性认识并有意识地关注此领域的相关信息。学校领导开始关注兄弟单位建设情况。咨询数字化教学对本校的发展可能产生哪些影响.在不同层次、不同进程和使用程度上开始进行建设规划和经费、人员的安排和骨干人员的培训与人才储备。

4.2学习阶段

学校的计算机数量有了大量增加.主要的办公场所都有了配备.人们都可以从身边直接感受到计算机应用给教学带来的便利.只要愿意还可以有一定的上机学习时间。人们开始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操作一些比较有名的商业教学软件和由各种渠道交流、获得的软件。开始尝试制作自己的课件,参加各种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教学竞赛。开始尝试在自己的一些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管理人员也开始运用各种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日常工作的管理.提高管理的水平。学校与外部的数据交流大部分并不是通过专门的网络.而是以光盘等硬件存储传递。有时也通过调制解调器上网传递。

4.3使用阶段

学校计算机设备和数字化资源已经初具规模.基本能满足大部分正常教学的需要。大多数教师也具备了驾驭设备、运用资源开展数字化教学的素养.并能够根据学校教学实际进行资源的二次开发。计算机在学校Et常工作管理中的使用已经实现常规化.并能运用各种数学模型进行统计、分析.为学校的评估、规划、决策等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的传输和交流可以通过少量的电话线上网来进行。

4-4网络化阶段

由于数字化教学已经常规化。对于数据的需求、传递、交互的要求越来越大、越来越频繁,建设校园网成了当务之急。通过校园网把已经运行的教学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学校行政管理系统、后勤保障系统等构成一个统一体.形成了完整的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由此。学校内部各环节工作有机地协调起来,许多工作自动完成.不再需要人工的参与.学校管理和教学已经相当轻松,具有很明显的研究性质.管理人员和教师的精力主要放在数字化资源的改进与完善。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方面。在这一阶段。校园网已经通过宽带与Internet互连.对外数据交流的流量也渐渐增大。但总的来看。学校还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对系统外部的依赖性还不是很强。

4.5信息化阶段

数字化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综合安全防范系统由视频监控系统、周界报警系统、门禁控制系统、电子巡更系统等子系统组成。以安保中心、生产区为分界面,建立相对独立的综合安全防范系统,并最终把综合安全防范系统的相关信息传输到安保中心区统一的智能化弱电集成管理系统,实现各个建筑的综合安全防范系统既独立运行和本体集成、又实现各个建筑的综合安全防范系统在中心区统一集成和数据共享。

一、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视频监控系统采用前端模拟摄像+矩阵+数字硬盘录像机+远程网络访问的结构,主要包括图形工作站、矩阵主机、硬盘录像机及安全防范服务器、计算机网络交换设备、彩色监视器等设备;总中心设在安保中心的智能化控制中心;单体安全防范系统中心设置在生产区的监控室,可以完成对现场图像信号的采集、保存、切换、控制记录等功能。系统应具有开放的通信协议。产品支持标准的数据交换协议,具有很好的开放性和兼容性。

1.1前端设计

前端设备是安装在现场的摄像装置,包括各类摄像机、镜头、防护罩、支架等,它的任务是对现场的图像信号及报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到保安监控中心。

摄像机选用:

室内固定位置拟采用彩色高分辨率半球摄像机,外观美观,适宜高档装修风格;

室外周界使用彩转黑一体化枪式摄像机+室外防护罩(配合遮阳罩、风扇、加热器等)。

摄像机基本采用交流220V供电后就近降压供电,部分采用交流220V降压整流后集中供电。系统采用独立的稳压电源集中供电,并采用UPS全系统集中供电。所有摄像机的电源,均由控制室统一供电。统一提供UPS电源,工作时间≥30分钟,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和设备良好的同步性能。从稳压电源设备输出的电源,由系统配电箱向现场设备和中央监控设备统一供电。

1.2传输系统设计

本系统传输链路由光纤和同轴电缆组成;包括光纤电缆、视频电缆传输线路、信号传输线路、电源线路等部分。

视频传输线路按传输距离和衰减系数选用性能稳定、衰减小、抗干扰能力强的SYV一75—5射频铜轴电缆。网络线采用6类非屏蔽双绞线,摄像机电源线缆采用RVV3*1.5。其中各监控子系统通过光端机将视频信号接入到中心区智能监控机房。

室外布线管道预埋七孔梅花管到各前端点位,室内楼道布线直接利用已经安装好的弱电桥架。

1.3中心区智能监控中心系统设计安保中心智能化监控中心需通过视频矩阵级联方式与生产区监控系统实现视频资源共享。

在安保中心智能化监控中心设立一套视频矩阵系统,中心区的视频矩阵系统通过接口单元与生产区监控系统的矩阵之间实现数据通讯。通过视频矩阵级联,中心区操作人员可通过本中心视频矩阵系统的操作键盘切换控制调看生产区的任一视频信号到中心区的显示设备上。

中央控制室设置在中心区智能监控机房内,在中心监控机房设置机房设备,包括安保系统专用的核心交换机,多工位监控台、视频管理工作站和视频管理服务器(安装专业视频管理软件)、视频存储服务器、视频信息存储设备(磁盘阵列)以及监控墙等,中间部分为一个系统操作台,由工作人员对系统进行控制,系统内所有的摄像机的图像信号均通过视频电缆或光纤电缆引入安保监控室进行图像控制与记录,从而构成监控管理网络系统。

二、周界报警系统

本子系统主要用于防范院区周界的入侵报警,在院区周界安装主动式红外对射探测器,通过防盗报警主机的集中管理和操作控制,如布、撤防等,构成立体的安全防护体系当系统确认报警信号后,自动发出报警信号,提示相关管理人员及时处理报警信息,并通过与视频监控子系统的联动等功能的实现,达到很高的安全防范水平。

2.1系统相关设计

(1)报警联动

接警主机带有报警联动输出端,中心在接收到报警信号后联动报警提示发生器将提示出发生报警的位置,同时在监视中心周界电子地图上将显示出发生报警的防区。通过联动控制器,进行系统间集成,对应联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设置在周界现场的摄像机将自动在中心弹出报警现场的画面,并自动进行存储、上传等。

(2)报警信号的处理

中心接收到报警信号,中心管理人员通知巡逻中的保安人员或临近报警区域的保安立刻赶往现场处理。中心保安人员在现场处理完毕后,对模拟显示屏及现场声光报警器、探测器的报警状态进行恢复中心管理人员通过系统管理软件对每次发生的报警事件的相关情况进行记录,以便核实检查。

(3)系统供电设计

报警主机供电与红外对射探测器供电分开,报警主机供电通过其自身配置的供电装置以及备用电源,前端设备采用中心集中供电方式,中心配置UPS电源,从UPS电源出来的交流电源经周界报警系统供电设备降压、整流、滤波后提供给前端探测器,系统采用总线制方式,因此,从中心只需引几路电源即可为前端探头提供所需电源。

2.2系统功能

①有效防护周界区域,对翻越行为提供及时报警。

②适用性强,抗误报性能较好,防范效果佳。

③系统划区域管理便于报警区域的准确定位。

④中心警情提示直观,警号、模拟地图等多种报警提示。

⑤与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联动,报警时,警情发生区域图像自动在监控中心显示器上提示并自动录像。

⑥对报警事件、时间、位置进行记录并可打印出信息。

⑦通过中心实现对前端设备的状态控制。

⑧扩展性好,通过系统间的联动进一步提高周界防范效果。

三、门禁控制系统

对建筑物及内外的出入通道进行智能管理。各门禁控制单元一般由各门禁控制器连接读卡器、电控锁、出门按钮、门磁等组件构成。并可以与CCTV和其他报警系统联动。系统设计与设备配置遵循结构化、模块化、标准化的原则,保证系统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合理的性能价格比。系统可对各个区域进行必要的优化集成,实现统一管理,满足整体防御的功能要求。系统具有较好的兼容性,能进行系统之间的良好通信。

3.1方案设计

本系统是一套高度智能化、既可实时控制又可脱机使用的出入口控制管理系统。授权的用户每人将持有一张非接触智能卡,在卡上存有统一编制的特定编码,持卡人将根据所获得的授权,通过出示智能卡进入相应的各门或相应的楼层。系统可以通过对特定管理区域的设防(报警状态)实现报警功能。系统自动记录每次读卡的时间、开门信息、相关的卡编号、报警信息等资料,供查询和统计处理,并生成各种报表。

3.2监控中心设计

门禁系统管理主机是整个出入口控制系统的核心设备。在中心区智能监控中心安装高端服务器,包括门禁系统通信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软件。

在通信服务器上安装门禁综合管理软件。在门禁软件中对系统进行初始化设置,门禁事件及报警的监控,同时对门禁点进行实时控制,对所有数据形成报表。

3.3一卡通系统集成

所谓“一卡通”系统,是综合自动控制、电脑通讯及网络运用、智能卡等技术,使用者只需随身一张智能卡,就可以享受诸如出入口控制、消费、停车场等各种快捷、安全、舒适的服务。

数字化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转变观念

数字化管理首先冲击的是我们的思想观念。通过实现观念的转变,适应新形势下的城建档案管理方式,才能在工作中抓住机遇,走出城建档案管理新路子。我们经历了城建档案工作从依靠经济行政手段向依法管理的转变,档案实体管理向信息管理的转变,档案管理手段由手工向技术的转变,档案服务由单一向综合型服务转变。思想观念转变了,就能推进档案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转变工作内容和工作目标

在新的管理形式下,工作中心从过去单一的建设传统纸质档案馆,转变为建立一个多元化的、适应发展需求的数字城建档案馆,建立一个城建档案信息集散中心。建立一个具备数字化档案的管理能力,具备数字化信息的处理能力,具备数字化信息的传输能力的数字城建档案馆成为当前城建档案馆的工作目标。

保障技术人员的需求

数字化管理需要大量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信息系统开发,对人员素质的需要发生极大改变。尤其是存储介质的不断变化,在同等设备的情况下,其工作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档案工作者的操作技术,每个环节的技术问题都会影响到工作的进度。综合性人才的需求,特别是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更加强烈。城建档案馆要从对档案馆人员需求的多样性、变化性出发,建立培养高素质人才机制,从根本上保证数字化的管理的顺利实施。纸质档案和数字档案并行是走向数字化管理必经的一个阶段,全国城建档案馆数字化建设发展迅速,但仍是针对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处理,接收、管理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档案才刚刚起步,在电子文件管理中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未解决之前,实行二元并存的管理方式在实践仍要不断发展完善。城建档案信息数字化就是把纸质档案通过扫描、录入信息到计算机数据库中,以计算机存储城建档案信息。城建档案的数字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有必要对这个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只有在有了清楚认识的基础上,才能规划好城建档案管理的数字化之路,为今后的城建档案数字化建设打好基础。所以,新管理方式将通过自动化管理手段,实现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工作程序的目的;通过管理内容数字化,整合档案信息,优化信息源,实现业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实现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最大开发利用,实现对档案实体的保护。通过网络化服务,达到适应市场需求,实现资源共享的目的。

数字化发展论文范文第6篇

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指出:“我国互联网和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发展成就,网络走入千家万户,网民数量世界第一,我国已成为网络大国。”根据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相当于欧美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且我国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别是适龄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甚至大多数公民对基本的科学知识仍比较陌生,更不用说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等方面,封建迷信在某些地方仍比较盛行。全民科学素质水平落后和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由此不难看出,一方面是迅猛发展的网络———我国由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的步伐不断加快;另一方面是科学素质的严重滞后,人民群众的科学素质已经由城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走向群众文化发展的瓶颈。因此,建设数字科技馆,多渠道寻求传播形式普及科学知识、对于群众文化的发展来说已迫在眉睫。

2数字科技馆有利于促进实体科技馆充分发挥科普效能,实现群众文化的繁荣发展

实体科技馆作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主阵地,在展览、服务等方面充分发挥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等特点,并在观众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普和社会实践活动,满足了不同层次公众对学习科学知识的需求。就当前网络发展现状来讲,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改变了过去“走街串巷”了解时事、学习知识的习惯,而是通过足不出户键入网络了解当前科技知识、社会动态等实时信息。这对于当前部分群众文化公共设施来说,在无形之中流失了许多观众。所以说,作为科普阵地宣传的群众文化工作已经不能仅靠“请进来”,应当“送出去”。那么“送出去”的最佳方法,便是通过快捷的网络,把最新的科学知识送到每一个群众身边。1993年,美国探索馆成为世界上首座在互联网上建立网站的实体科技馆(简称“数字科技馆”)。目前该网站大约包含15000个网页,涉及上百个不同门类的科学内容。至此,人们开始了解数字科技馆。相对于传统的实体科技馆,数字科技馆投资少、内容多、好维护、易操作、更直观,最重要的是服务范围的扩大,只要有互联网存在的地方,就可以参观,更能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据CNNIC《2014年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较2012年底提升3.7个百分点,整体网民规模增速保持放缓的态势。”毋庸置疑,增强公众对科技的爱好和兴趣,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使公众具备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仅仅向实体科技馆的观众科普,还应面向更多的“网虫”、“低头族”,通过网络的力量推动科技馆科普效能的发挥,使群众文化能够渗入虚拟世界。

3数字科技馆在群众文化发展中的传播形式

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谈及网络传播形式:“我国网民有近六亿人,手机网民有四亿六千多万人,其中微博用户达到三亿多人。很多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不难发现,当前网络信息的传播形式无非是电脑、手机等媒介,大部分依靠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微传播”方式。群众文化宣传的对象之一就是青年群体,所以说,建设数字科技馆应当多措并举,应当注重使用网络“微工具”,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科普效能。

3.1借助移动终端传播科普知识

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向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正式发放了第四代移动通信业务牌照,标志着中国电信产业正式进入了4G时代。4G网络将以更快的通信速度、更低的资费及对大数据量传输的承载力,在移动办公(如移动视频会议、移动OA系统)、移动电子商务(如移动仓储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移动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将会极大地促进企业移动信息化建设。截至2014年1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8.38亿户,在移动电话用户中的渗透率达67.8%;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占总网民数的八成多,手机保持第一大上网终端地位。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进入全民时代。当前,通过移动终端实时推送科普新闻、科普常识,把实体科技馆的展品图片、展品制作工艺、展品解说词及科普教育电影通过网络推送到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软件中,确保用户第一时间接收最新科普信息,使得用户随时随地掌握科普知识,保证科普文化可以实时交流,促进群众文化的发展。例如,我们可以制作科普微电影,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或者微博的形式上传至网络,与网民进行学术交流、科普互动;再者,我们可以与实体科技馆的观众通过网络进行互动,并且与主流媒体进行沟通,以娱乐头条的方式,推送科普知识,实现科普效能,实现群众文化的传播效能。

3.2借助PC终端传播科普知识

数字化发展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数字时代;新闻理论;数字新闻学;创新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闻理论研究领域出现了数字新闻学这一新的理论研究概念。在数字技术的冲击下,随着新时期新闻生产理念和实践模式的不断变化,新闻理论体系原有概念框架逐渐呈现无法适应技术发展和环境变化的趋势,新闻学概念也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和用户的质疑。与此同时,依托数字化背景而产生的各种自媒体、新媒体形式进一步加剧了传统媒体的衰落,也造成新闻学在学科研究中的边缘化趋势。因此,基于数字时展进行新闻理论创新研究已刻不容缓。

一、数字新闻和数字新闻学

数字新闻主要指的是在数字时代,依托信息化渠道,以数字或图表作为呈现方式且具备一定新闻价值的新闻体裁。与传统新闻报道形式相比,数字新闻是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随着数字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作为数字技术和新闻行业结合的典型,数字新闻丰富了传统新闻传播的途径和形式,同时也给新闻理论研究领域带来了许多新的研究方向和思路。一般来说,数字新闻具备几个特点:第一,产生于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环境;第二,内容经过更加精确的量化计算;第三,呈现方式多为数字和图表;第四,具备一定的新闻价值;第五,必须真实客观地反映社会现实;第六,一般具有简洁性和通俗性的特点[1]。数字新闻学是新闻学研究基于当前数字时展环境进行的范式创新。由于各种数字化传播途径的融入,数字新闻学的生态维度变得更加扁平和立体,同时打破了传统新闻学研究中的认知框架和认知纬度。数字新闻学是一个具有整体性特征的理论知识体系,研究人员积极融入了数字媒介的生态理念,对新闻学原有认识论和方法论进行了全新的理解和阐述,最终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规范性、描述性、批判性等多种特点的新闻学语言体系。数字新闻学理论研究有助于新时期的新闻工作者以及研究人员积极把握数字时代的新闻生态发展趋势,进一步考察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政治、文化、经济发展关系,同时也为其他新闻研究工作提供新的研究工具和研究环境[2]。

二、数字时代新闻行业运作模式的变化

(一)新闻的内容编辑和生产

新闻生产工具的迭展是增强整个新闻产业生产力的重要保证,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期,许多具备现代科技元素的新闻生产工具不断涌现,推动着新闻传媒产业飞速发展。数字技术在新闻采编领域的广泛应用,使新闻生产的整体效率和新闻产品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未来新闻产业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新闻机构数字技术及生产力的高低。以新闻的编辑过程为例,许多传统的新闻编写方式正被数字化、信息化的软件编辑工具取代,这一变化同时也要求新闻编辑人员具备更高层次的数字化应用能力,具备更多软硬件的使用方法,以便为数字时代的产业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3]。

(二)新闻产品传播的变化

数字技术的应用对当前新闻传播的介质和新闻内容的呈现产生了重要影响,许多新闻产品由以往单一化的呈现方式转变为当前多元化、数字化的呈现方式。这一变化一方面要求相关从业人员对新闻产品生产的环节和流程进行重新规划,不断融入新的运作模式和新闻编辑理念;另一方面,学术研究人员也要从全局出发,对数字时代新闻传播特点、发展方向及所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进行补充和阐释。在数字化背景下,新闻产品的生产、传播与接收不再受到传统新闻环境中时空的限制。这要求新闻编辑充分考虑到受众的新闻偏好和兴趣发展,选择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新闻传播效益的时间和新闻传播介质,从而取得更有效的新闻传播效果[4]。

(三)新闻媒介组织单元的变化

在数字化传播环境下,新闻产品更加依赖新闻介质的转换,尤其在多元的信息化环境下,新闻产品的有效传播往往需要借助许多不同新闻传播介质进行转载,因此涉及的传播主体和传播环节也更加丰富。数字时代,新闻传播的形式和内容往往由广大受众决定,并且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受众的喜好和品位转变的速度越来越快,导致新闻热点和新闻产品的发展趋势也不断发生变化,这要求研究人员及时把握时展方向,理清新闻产业发展的潮流,优化不同新闻介质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融合与转换,从而更好地处理新闻理论体系创新和数字化变革的关系[5]。

三、数字时代新闻理论创新的主要内容

(一)数字新闻的生态性理论

新时期,许多新闻从业人员认为数字技术对新闻产业发展的影响并不是工具性的,而是生态性、全面性的,如许多信息化技术在新闻理论体系的创新发展中扮演了生态性的角色,这意味着数字技术不仅为新闻学的研究带来了外部形态上的改变,而且对其内在逻辑和机理也造成了深刻的影响。一些曾经在传统新闻学理论体系中毫无争议的命题内容,在数字新闻学理论中却失去了应有的合理性。以新闻产品的真实性为例,传统的新闻工作者和研究学者普遍认为新闻的真实性属于其本质性特点之一,但在数字时代,新闻的真实性有时成为一种可操作的特性,这一定程度上与追求数据科学性、客观性的传统新闻理念是相悖的。针对这一转变,新时期的新闻从业者应正确认识数字技术对传统新闻产业的冲击和改造,尽可能摆脱固有的身份认同和认知惯性[6]。

(二)数字时代的新闻道义理论

道义理论最初用于讨论人类在社会交际互动行为中应该承担的道德义务和责任,在数字时代的新闻理论中,道义理论也应该成为新闻理论创新的重要内容。这主要是因为在传统媒体时代,传统新闻理论体系将社会责任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但随着数字化新媒体形式的不断涌现,许多新闻从业者提出了与之不同的观念,如一些人认为数字技术有助于新闻业继承并发扬传统新闻行业的社会责任,认为信息化、智能化的算法有助于受众更好地认识社会现象的本质,引导不同受众群体形成对社会发展思想的理性认识;但也有少数人对新闻业的社会责任持否定态度。因此,在新时期新闻理论创新研究中,相关从业人员要对新时期的新闻道义理论进行反思和探讨,以便更好地发挥新闻业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7]。

(三)数字新闻行业的技工性理论

从数字时代新闻研究的理论发展现状来看,许多新闻从业者对自我身份的人文性认知普遍下降,对专业性、科学性的认知明显提升。许多学者在新闻学研究过程中也曾提出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和去职业化概念,他们从不同维度对数字化新闻媒介的发展以及新闻从业者的职业化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从数字时代新闻从业者的转型发展来看,电台广播新闻从业者比电视新闻从业者的数字化转型显得更加顺利,这是因为不同新闻领域从业人员对自我身份认同的结构认知存在差别。广播新闻从业者对“广播”这一媒介属性的认知高于“新闻”本身的认知,而电视新闻从业者对“电视”这一强势媒体的认知则高于对新闻行业本身的认知。同理,数字时代新闻从业者对职业化的认同也逐渐呈现强化数字媒介的科学属性,弱化新闻内容的人文属性的新趋势,呈现某种“技工性”的发展趋势[8]。

四、基于数字时代的新闻理论创新策略

(一)进一步丰富新闻理论创新研究的学术资源

对于数字时代新闻理论传播的理论研究,研究人员要充分结合当前教育领域的理论研究思想,以不断突破原有认识。因此,研究人员首先要对传统新闻传播理论和当前新闻传播研究相关文献、创新性研究成果等资源进行全方位的收集和整理,以便辅助数字新闻理论研究人员明确创新研究的动因和现阶段的研究目标,明确数字新闻实践探究的重点问题。构建数字新闻理论体系创新的科学方法。与此同时,研究人员还应该综合国内外同行学者的数字新闻实践,积极将国际研究领域最先进的数字新闻理论和研究成果与我国当前新闻发展环境结合,不断丰富国内数字新闻理论研究体系,为未来新闻产业的进一步提升奠定理论基础[9]。

(二)创新数字新闻理论探究的方式与手段

新媒体时代,数字新闻的理论创新与发展研究要综合多种研究方式和手段,其中既包括从不同研究角度考察涉及数字新闻创新发展的各种问题,还包括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检测和实践探究。例如,在研究数字时代不同算法对新闻推送的影响时,要充分考虑到算法对受众定向推送所造成的偏狭性认识和极端化观念等。研究人员要综合采用多种学术资源和各领域研究方法,以形成科学化的理论探究方案。例如,在实证探究和量化研究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内容分析、网络数据收集与整理、问卷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为之后数字新闻理论的进一步创新提供丰富的实证依据和数据支持。其中的量化研究主要是对数字新闻理论的相关概念进行的检测,其次从实用性、创新性、科学性等多种维度对数字新闻的理论概念进行综合性评估[10]。

(三)不断丰富数字新闻理论创新的各种途径

创新途径一般指的是在理论体系研究过程中应利用哪些具体途径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是一种主动探究方式,有助于对传统新闻传播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有效补充。我国进行新闻传播理论的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并且已初步构建了覆盖多种学科领域的综合性研究体系。但由于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许多新闻传播原有理论已无法解释数字新闻发展过程中的实践性问题,因此要求相关研究人员充分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研究途径,如综合运用政治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研究方式,解决数字新闻传播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由此可以看出,跨学科研究途径是当前数字时代新闻理论创新探究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明确数字新闻理论发展与创新的目标

数字时代的新闻理论体系创新探究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需要相关研究人员不断从实践探索中发现问题,并结合自身专业研究的理论知识,探索新的研究方式。因此,在进行系统性的理论研究之前,必须进一步明确数字新闻理论发展的最终目标,以及明确目前新闻传播领域最为迫切的发展问题,进而确定新时期数字新闻理论的相关内涵,在原有数字新闻实践探索经验的基础上找出研究的重点问题,进而构建数字新闻传播理论的体系内容。要通过一系列的研究项目,对理论创新的过程和结论进行测试和验证,最终在经过大量实践检测文献积累的基础上,构建数字新闻理论体系。这不仅能为之后我国数字新闻理论研究提供更丰富的学术资源,而且可以为未来数字新闻实践探索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也可以为世界其他国家或领域的数字新闻理论探索提供创新性理念,为专业领域研究作出更有价值的学术贡献[11]。

五、结语

数字时代,进行新闻理论创新和发展研究是我国新闻从业者和专业研究学者在未来较长时间内都应该坚持的一项系统性研究任务。针对数字技术对新闻发展产生的影响,专业研究领域的学者要积极进行理论创新和探索,有效指导数字新闻传播的各项实践活动,同时要充分发挥自身理论研究的优势,促进数字新闻研究的高质量、深入性发展。我国几十年来所进行的数字化研究实践为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数据和资料,社会科学研究人员要在此基础上对实践中的各种新型数字新闻现象以及不同事物之间的发展关系进行广泛性考察和深入性探究,总结出数字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相信在新闻传播界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为我国数字新闻的理论创新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梁军.数字化变革与新闻编辑理论创新问题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4(12):93.

[2]张秀杰.数字化变革与新闻编辑理论创新问题研究[J].科技传播,2013(21):32.

[3]常江,田浩.论数字时代新闻学体系的“三大转向”[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4(4):44-50.

[4]白红义.数字时代的新闻理论创新[J].新闻记者,2021(10):13-18.

[5]黄雅兰,罗雅琴.可供性与认识论:数字新闻学的研究路径创新[J].新闻界,2021(10):13-20.

[6]常江,田浩.生态革命:可供性与“数字新闻”的再定义[J].南京社会科学,2021(5):109-117.

[7]白红义,张恬,李拓.中国数字新闻研究的议题、理论与方法[J].新闻与写作,2021(1):46-53.

[8]马特·卡尔森,李思雪.数字新闻流通与数字新闻认识论[J].新闻界,2021(10):4-12.

[9]王衢.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理论的创新分析[J].传媒论坛,2019(11):4.

[10]吴飞,杨龙梦珏.重访人文:数字时代新闻学与新闻认识论的反思[J].中国编辑,2021(10):4-9.

数字化发展论文范文第8篇

石磊教授的《分散与融合――数字报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7月)一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他认为,数字技术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改变了报业生态,但并不必然带来报业的衰落。报业同样可以采用新技术,在媒介融合中实现数字化转型,实现与新媒体共生共荣。这种认识和论述,对报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通读全书,我认为该书具有以下四个特色:

特色一:多年潜心研究的集大成

石磊教授现为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新媒体艺术与文化硕士点负责人、新媒体研究所所长。2006年7月,他发表了论文《媒介融合,报业发展新支点》,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全文转载。从那以后,他发表了《从媒介融合看报业数字化转型》、《数字报业内容融合与渠道融合》、《报业数字化转型商业模式构建》、《媒介融合语境下媒介产品生产模式之变》、《培育跨媒体跨地域传媒集团路径选择》、《新媒体语境下公共领域重构》等10多篇报业数字化转型研究的论文。2009年10月出版了《新媒体概论》,并被北师大等许多高校作为教材。专著《传媒与文化――文化视角下的传媒研究》获得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他还主持国家社科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传媒发展对策研究”、教育部社科项目“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研究”、四川省社科项目“媒体融合时代的传统媒体发展战略”、省教育厅社科重点项目“传媒融合发展研究”,担任“新媒体理论与实务”丛书副主编,四川省精品课程“新媒体概论”第一主讲教师。

2006年初,石磊教授在四川大学攻读文艺与传媒方向博士学位期间,为构思撰写报业数字化转型的博士论文,并就相关问题多次与我进行研讨。我认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目前国内刚刚起步,颇具前沿性。2008年上半年他的博士论文初稿完成后,又认真听取了许多老师和同学意见,多次进行修改,终于在2010年7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专著《分散与融合――数字报业研究》。这是他长期研究的成果,是报业数字化转型研究的集大成,是报业研究的可喜新成果。

特色二:努力构建数字报业研究的理论体系

该书将报业的数字化转型放到数字化生存和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进行系统全面研究,认为数字化转型是报业发展的的必然选择。更为重要的是,他创造性地提出,报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转型,更重要的是全方位的战略转型。他不仅强调报业在技术上与新媒体融合,还主张在组织构架和业务流程上进行重构和再造,破除阻碍报业数字化转型的体制机制障碍,找到数字化的商业模式,构建起报业发展新模式。这样就跳出了一般性的数字化研究,使报业数字化研究具有了厚度和高度。

石磊教授对国内外报业数字化转型历程进行了梳理和阐述,并将众多的转型路径精当准确地概括为内容融合与渠道融合。在内容融合上,以前单一的报业内容生产变成全媒体的数字内容生产,报业由“报纸业”变成“报道业”。在渠道融合上,以前分散的、各自独立的报纸、广电、新媒体等渠道有效地整合在统一的数字平台上,实现全媒体融合。内容融合和渠道融合将产生跨媒体跨地域的数字化现代传媒集团。这些分析论述,对当前我国传媒改革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特色三:多学科交融,理论联系实际

该书以新闻传播学为基本立足点,综合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注重从经典和前沿理论中寻求支撑。同时,注重从中外传媒实践中寻找答案,以开阔、创新的视野选用大量鲜活、针对性强的案例应证观点。将报业数字化转型放到国际背景下考察,运用了大量的国外理论成果和跨国媒体的生动案例。同时,注重中国语境,对报业数字化转型在中国遇到的特殊问题进行阐述,并在政策、管理和经营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石磊教授在对报业数字化转型情况进行细致考察、对传媒发展众多理论和实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抓住传媒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探讨了报业为什么要进行数字化转型、什么是数字报业、怎样进行数字化转型,做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具有学术价值、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数字化发展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数字化参考咨询;引文分析;统计分析

引言

数字化参考咨询又称虚拟参考咨询或实时参考咨询。主要负责解答读者在利用图书馆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内容涉及馆藏资源及其利用、文献查找途径及查找中遇到的问题、图书馆的各项服务与规则等等,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更有效地利用图书馆[1]。所谓引文分析(citationanalysis),就是引用各种数学及统计学的方法以及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逻辑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者等各种分析对象的引用现象进行分析,以便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文献计量方法[2]。通过引文分析的方法,从定量分析的角度能对我国数字化参考咨询研究中的引用或被引用现象进行分析,进而了解科研成果的交流规律与价值以及发现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一、引文数据来源

本文以CSSCI数据库为数据源,以CSSCI收录的图书情报专业核心期刊为检索范围,以检索式“KW=数字化参考咨询”作为检索入口,对2003―2010年发表的相关论文进行检索,排除其中重复和关系不密切的论文共获得源文献126篇,引文1041条;被引篇数142篇,总被引351次。利用SPSSStatistics与Excel对引文的引文量等分析下文将对统计分析进行详细阐述。

二、统计分析

1.引文量分析

引文量分析是根据来源论文参考文献的平均数量进行文献分析,是表征学科交流与文献利用程度的重要参数,通过研究数字化参考咨询研究领域的引文量分布特征,可了解此领域著者利用文献与吸收信息能力及发展现状。引文量统计如表1所示:

根据表1和图1可以看出,2003至2004年这一时期是“数字化参考咨询”兴起初期;自2005年至2007年,“数字化参考咨询”发文量逐年增加,同时引文量及篇均引文量也是逐年增加,且呈现出周期性增长;自2004年起,英文引文量和篇均英文引文量大幅度增加,但随后却呈现出周期性波动。

除此之外,根据引文数量和发文数量的相关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数字化参考咨询”类的文献老化系数,即普莱斯指数为0.627,篇均引文量为8.26,篇均被引次数为2.79。

根据对数据的描述,可归纳结论如下:(1)自2004年以来,对数字化参考咨询的研究越来越频繁,2005至2007年为数字参考咨询研究的热门期,07年至今研究热度有所下降。(2)对外文资料的研究仍踏步不前,篇均英文引文量相对较少,波动幅度较大,说明我国研究学者获取其他语种专业信息能力较低,同时说明我国该领域研究人员的英语水平较高,能够掌握和利用英文研究成果,及时捕获最新国际研究动态。(3)引文量呈周期性波动下降,篇均引文量8.26条这一数值低于我国科学论文8.86条的平均引文量,与国际科技论文平均引文量15条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说明研究人员吸收、利用文献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仍有挖掘潜力。

2.数字化参考咨询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大致可以了解2003―20110年我国数字化参考咨询研究的现状:我国数字化参考咨询研究经过2005年的高潮后逐渐走向稳步发展态势,但此后却逐年减缓,不排除2010年资料统计不全的状况,但同时我国数字化参考咨询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①我国数字化参考咨询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对数字化参考咨询的称谓、学科范围仍存在争议,这不利于数字化参考咨询研究的稳定发展,容易造成学科建设上的混乱;②数字化参考咨询研究者获取英文之外的外文文献能力差,需要加强其他外语语种学习。

三、建议

1.加强数字化参考咨询的基础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是应用研究的基础,对应用研究具有指导作用?3?。我国数字化参考咨询理论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制约着我国数字化参考咨询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工作。因此,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加强数字化参考咨询的应用技术研究

数字化参考咨询是以网络为平台的参考咨询服务模式,网络技术在数字化参考咨询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一个好的数字化咨询平台应包括如下功能:(1)建立能解答各种问题的知识库,这是用户在求助于参考馆员之前自行查找答案和参考馆员提供参考服务的重要资源。(2)建立通畅的网上聊天和邮件传送功能,这是解决咨询问题的重要手段。(3)数据记录与统计报告。能够知道系统如何被使用,利用模式,评价整个系统的效益?4?。加强数字化参考咨询的应用技术研究有助于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有助于扩展理论研究度和广度。

参考文献:

数字化发展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均等化理论;数字文化事业;治理

中图分类号:G250.7;G2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68hsyqb.1003-6938.2016023

1.引言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已被纳入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政策议程,受到学界持续、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数字文化事业治理作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过程中衍生出的一个新概念,应该是公共数字文化、数字文化治理两个概念的交集。数字文化事业治理就是从治理的高度对数字文化事业特有的文化特性及其表现行为所作出的制度安排及其规范。而数字文化事业作为现代化国家文化治理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构成国家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要素。在这一背景下,将均等化理论引入数字文化事业治理,可以有效消除目前数字文化事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公众接触优秀数字文化内容的平等机会和优质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在均等化理论视域下,能否公平、均等提供给所有公众需求的公共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不但决定着数字文化事业均等化的实际效果也决定着能否遵循均匀、均衡、均质阶段发展的思想,使广大公众达到均衡普惠、共享文明成果的发展目标,从而为数字文化事业治理提供良好的支撑和助力。

2.均等化理论应用于数字文化事业治理的价值体现

2.1能够推动数字文化事业的标准化体系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数字文化事业均等化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心。目前,国家先后颁布了多项政策来促进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逐渐实现,并通过政府促使各级财政投入和分配,力求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财政预算供给均等。国家在重视制度设计和政策制定当中,则以明确公众赋权为重要内容,以此作为制定数字文化事业保障法的主要依据:地方政府由此出台相应的地方数字文化事业促进条例,并制定科学、规范、适用、易行的标准体系,以法律、法规形式确立公众赋权地位及保障措施,作为衡量均等化水平的重要工具。一方面,这些政策法规要把明确体现公众赋权的基本内容凸现出来,从而进一步推动建立赋权标准与规范体系,即以国家标准为基础、地方政府标准和行业部门标准为辅,并广泛开展试点和积极运作,努力做到匡正服务主体门槛,以体现最大化、最优化优势来彰显公众享有的公平权利:另一方面,在相关行业主体,重视建立相应的服务标准与规范工作机制,注重明晰公众赋权应有的底线标准,以及服务的种类、数量、质量、覆盖范围和均等化程度,力图建立对应的评价标准体系,以此来对相关主体开展公众满意度测评,从而提高社会第三方参与评估占总评的比重,力争做到评估结果和部门业绩进行挂钩。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先后实施了国内首个《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动态评估规范》、《公共文化服务第三方评价规范》和《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调查规范》,这三个地方标准弥补了地方政府文化建设标准化的空白,促进了区域数字文化事业均等化的发展与整体提升。

2.2能够有效引导跨界合作

为满足公众的数字文化需求,政府及文化服务机构为公众提供结果最终大致相等的公共数字文化产品与服务,并不断调整以趋同平衡。而在数字文化事业治理实践中,均等化理论的应用决定着数字文化事业均等化的实际效果。当前数字文化事业均等化实现的有效途径,首先是标准化建设要收到实效,有效利用标准化原则与方法,对数字文化事业标准的目标化、方法化、规范化与过程程序化进行制订和完善实施;其次要注重培育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民政、宣传、组织、共青团、工会、妇联、科协等多个部门,及文化、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等诸多领域共同参与的数字文化事业成员间和地区间的跨界融合、协调与合作,建立数字文化事业治理联盟及共同体协调机制,统筹整合项目带动,形成结构完善、功能齐全和多元共治的知识信息生产服务协同供给体系。

2.3能够提升数字文化事业治理能力

在当今泛在信息环境下,可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与城市转型中的数字文化事业发展深度整合,从而提升城市运行数字文化事业治理能力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推进城市科学和谐发展。从目前取得的成果来看,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以及加快推进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的相关实践和研究成为了公共文化领域的重要事项,这些举措让广大公众享受到文化权利、文化成果,提升了新型城镇化的品质和数字文化事业的治理能力,有助于现代化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圈的建设与发展,并为新型城镇化的文化治理和重构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4能够缩小数字文化事业发展差距

数字文化事业是整个文化事业建设的核心和重点,是实现公民文化权利的平台和途径。目前我国的数字文化事业在某些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但还存在着地区差距、数字鸿沟、信息弱势群体等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要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不同群体之间数量和质量的差距,不仅要达到结果均等,更应该是权利均等、资源均等、机会均等和过程均等。而均等化重点强调政府及相关服务供给参与主体,要为不同社会阶层的所有合法公民,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将公民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在供给数量、方式、水平以及要达到的“底线的公平”或均等化标准等方面的差距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应当允许客观存在的地区或区域差别。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通过探索农村文化活动的新模式,以及各地区在推动均等化进程的有益探索和生动实践,显著地消除城乡差异、地区差异等问题,使不同社会阶层公众均衡受益,营造出满足公众需求的一种知识协同服务与创新的区域环境。

3.均等化理论下的我国数字文化事业治理途径

3.1加强数字文化事业治理的顶层设计和均等化构建

政府部门在进行数字文化事业治理中,应该把均等化当成一项核心战略制定职能和重要文化政策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均等化的制度机制设计。保障公民数字权利,研究制定数字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规划,确立数字文化事业均等化发展的标准体系:科学规划和建设设施网络和平台,运用现代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拓宽服务空间,增强服务效果,提高服务品质。对于还存在的一些障碍,需要按照均等化理论来进行协同和重构,以力于促进数字文化事业均等化建设稳步向前发展。

3.2数字文化事业均等化构建

在数字文化事业均等化的构建过程中,各服务机构建设主体由于其发展水平的不同以及人力和财力资源的配置差异而导致利益分配的不均衡,这就造成服务机构主体间的发展目标存在冲突,甚至与数字文化事业治理目标相背离,最终会阻碍数字文化事业均等化的构建。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把地方性数字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全国数字文化事业的建设相结合,把系统内部的数字文化事业建设与系统之间的数字文化事业建设相结合。确立全国性层面、省一级层面、县一级层面的均等化推进具体内容,指导数字文化事业在网络设施装备、数字资源建设、产品服务技术等方面逐步完善和提高,以最快的速度和最高的效率实现数字文化事业均等化构建。此外,不同地区公众的数字文化事业可以有更加具体的特色目标,并根据形势的不断发展,适当调整数字文化事业均等化目标。在实施均等化工程,建设全面覆盖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国家政府部门、社会公众需求、区域城乡与社会协调和地区间提供的成本差异这些因素,破解实现数字文化事业均等化的共同难题。

促进和坚持数字文化事业均等化的理念,制定和设计数字文化事业均等化的政策和法规,创新和规范数字文化事业流程,重视提升产品供给能力和公众享受服务能力,拓宽服务覆盖范围,有效提高公众服务质量和满意度,是数字文化事业均等化构建赖以制定的创新策略,并推动引领以公众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的创新驱动发展新常态。如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的“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和“中国文化网络电视”,国家图书馆的“国图公开课”,云南的“农文网培学校”,上海嘉定的“文化嘉定云”,浙江嘉兴的“文化有约”,内蒙古的“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等这些数字文化工程品牌,有效地促进了数字文化事业均等化治理功能的发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3选择科学有效的均等化治理模式

均等化治理模式决定了数字文化事业工作机制和服务机构之间协作和交流的程度而均等化治理的模式多种多样,且由于传统文化管理模式导致碎片化和分散化问题严重,现在更多的选择建立新型数字文化事业治理体系和供给模式,并走向大数据时代的“云治理”、“全面治理”和“微治理”。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市场、社会组织、公民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良性互动的供给网络空间,打造城乡共享的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强化“城市公共文化云”支撑,以此作为组织形态来满足公众数字文化服务需求为目标。当前呈现出的高智慧、大服务、强自助、广共享、可持续不仅是当代公共文化服务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也是实现数字文化事业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要求。用专业技术、创新经验和实践探索,高质高效地为知识信息在均等化的平等共享创造良好的构筑空间平台,形成区域性、行业性、多元化、立体化、多层次、集群式的数字文化事业发展共同体。通过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逐步搭建数字文化事业的信息网络服务平台。构建公众全程参与模式,创新使用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模式,实现数字文化事业发展空间的有效拓展。同时合理引导公众参与数字文化事业政策制定等过程,充分激发公众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需求,着力构建符合公众需求与期待,畅通公众需求表达、利益保障、权利实现机制和公众满意度反馈机制,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对接。逐步在参与方法、参与范围、参与程度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健全公众参与的管理机制。增强制度、技术、人力等保障,从夯实基础设施、挖掘文化数字资源、优化专业技术队伍、加大资金投入和拓宽拓展网站、手机APP、微信、微博传输新媒体渠道等方面着力解决。探寻实现跨界创新的整体性治理和创造数字文化事业均等化的新模式,构建多元共生的数字文化事业协同治理主体,实现科学有效、精准惠民、便捷优质的服务。

3.4建构与均等化治理模式相适应的治理机制

发挥均等化理论与数字文化事业治理的机制效应,构建现代公共数字文化体系。作为数字文化事业管理与服务的新机制,数字文化事业治理机制运作基础的构建应是当务之急,结合现有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运作模式,并建立有效的治理机制对其进行规范和约束,既能对数字文化事业治理内部发挥作用,维护、控制数字文化事业治理的运行,使其向既定目标前进:又能驱动数字文化事业治理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按照自己的行为目标运行。实行协同式公众参与的具体范式转变,拓展参与主体,设定项目模块,向社会专业机构公开邀请合作伙伴。从均等化机制设计、系统构成、运行机理三个方面人手,创新治理机制,建立多元供给机制、服务评价回应机制、科技创新机制、协调投入机制、法律保障机制以及均等化实现机制在内的外部需求响应供给机制和内生机制,最终形成并实现一个完整运行的行为和质量协调机制系统,切实有效改变当前存在着均等化机制建构零散,不成体系,无法实现系统运行的局面。

提高服务效能是数字文化事业治理的重要发展目标,构建数字文化事业治理机制的基本框架与内容,健全制度治理和内容治理的主要工作机制,建立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数字需求表达机制,完善激励机制,不断强化政策及制度方面的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各类监督制衡机制与决策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建立文化结对帮扶常态化工作机制,以创新、协同、开放新理念最终完善并形成数字文化事业独立运作、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新机制。以新的机制优化存量、创新增量、拓展供给发展空间,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数字文化事业治理的工作格局和全流程运作机制,同时保证高效率、质量和效果的公共文化服务回应。努力创造公众参与治理的实现条件,注重强调公众在治理中的话语权,通过组织载体、媒体渠道、行为渠道等三种载体渠道,传递和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由“元治理”达到实现“善治”的终极目标。从而促使这种治理模式和治理机制有助于使数字文化事业均等化形成一个紧密结合的有机整体,构建共生治理的数字文化事业新机制。

3.5强调新技术在数字文化事业治理中的应用

重视新技术的应用,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数字信息快速、有序流动,实现数字文化事业组织问流程的协调运转。通过部门问的信息共享、平台整合、流程再造,从空间规划和内容建设角度通过数字文化产品的研发与推送技术支撑,利用新技术手段构成集群式的区域数字文化事业的虚拟信息网络空间,进行数据分析加工、处理、整合和数据挖掘、数据增值,构建一个共同联合体的数字文化事业一站式服务平台系统。并对其进行安全维护和更新升级。还要借助“云技术”、“大数据”等互联网手段,让政府第一时间掌握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状况,从而更有针对性的提供知识信息服务解决方案,提升政府科学决策治理能力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数字文化事业治理需采用电子模拟技术和单向广播模式,将数字技术与交互网络技术以及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集成应用作为技术支撑。具体包括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感测技术、控制技术、显示技术等云计算、云存储以及相关的技术等等。这些新技术为数字文化事业均等化提供技术上的有力保障,从而提升整个数字文化事业体系的服务质量和社会效益。

3.6创造有利于数字文化事业治理的外部条件

数字文化事业建设需要国家力量引导和推动,借助国家、学术、自身、社会四个方面支撑力量,率先探索和实践培育数字文化事业新需求、拓展新服务,以科学、高效原则重塑数字文化事业发展动力,保证均等化建设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切实推行,营造为数字文化事业治理创造均等的外部条件。目前国内的研究刚刚起步,理论研究尚待突破,研究成果在进行实践过程中能够起到极大地指导作用。国家和各级政府要鼓励和支持相关理论和应用研究,探索研究新的治理策略,借鉴国外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和好经验,在顶层设计、治理能效、应用创新和区域发展等方面推进我国数字文化事业治理实践发展战略,创造奠定有利于科学的研究基础、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促使均等化程度高效提升。

健康的外部环境是完善数字文化事业治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重要条件。要大力支持地方数字文化事业治理营造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尤其是地方政府要进一步转换文化治理职能,对地方数字文化事业机构按照均等化原则进行治理。此外,数字文化事业治理的持续有序开展,还需要国家法律的保证以及相关优惠政策的鼓励和支持。如文化部、财政部于2011年12月共同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把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视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也明确提出“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继续完善对于数字文化事业治理营造持续健康的外部环境,形成促进文化创新创造、满足多层次需求的文化发展外部环境,指导数字文化事业治理工作的有序开展,规范数字文化事业建设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7引导数字文化事业治理向效率公平方向发展

数字文化事业治理需要有稳定的资金和人员组织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才能不断向前推进。从国内外数字文化事业建设的资金来源状况来看,政府投入是主要渠道,政府应该建立健全专项资金制度或通过“政府采购”等多种渠道进行融资,培育扶持其他社会组织力量及个人加盟渠道获得更多资金支持,拓宽数字文化事业资金投入渠道。还要集聚一支新媒体专业技术服务管理人才与数字网络意见精英团队。注重凝聚社会各方面的专门力量和智慧,赋予数字文化事业均等发展强大的生命力,智能智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升级,提升数字文化事业治理格局下的均等化价值引领力。

数字化发展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医学科技期刊;编辑;数字化;出版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7-0013-02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医学科技期刊的出版发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技进步带来了阅读终端的多样化,手机报和手机刊等数字出版技术的出现,给传统出版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编辑人员要适应时展,加强数字化意识,掌握网络新媒体的技术,为期刊的进一步发展做好必要的准备。

1 当前数字期刊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数字期刊的发展现状

我国《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积极发展以数字化生产、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内容产业。我国大陆在2007年数字和网络出版产业的规模已超过400亿元,其中数字期刊的直接收入就已经超过了7.5亿元[1]。网络期刊杂志出版,特别是网络学术期刊出版的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比如同方期刊数据库、万方期刊数据库、龙源期刊网等网站,已建立起比较可行的盈利运营模式。数字出版的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服务的读者面也更加广泛。我国的电子网络期刊杂志已有近4万余种之多、用户数接近9 000万,移动阅读的用户近3 000万[1]。数字出版加快了医学知识更新和传播速度。大量与医学有关的学术博客和专业网站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医疗专业知识传播速度慢、受众少和信息使用效率低的局面。

很多医学科技期刊的编辑人员都已经认识到数字化期刊的发展趋势不可避免。与传统的纸质印刷期刊相比,数字化期刊的信息量更大,传播速度更快,内容丰富翔实,形势多样。不少医学科技期刊都进行“数字化”,主要是对已经印刷好的纸质刊物进行数字加工,获得数字衍生品,进而通过加入期刊数据库或者是依附于自建的网站,使期刊内容实现网络化发行,这是以纸质刊物的出版发行为基础和核心,属于传统出版模式在数字发行领域的再延伸过程。

1.2 存在问题

1)医学科技期刊内容在经过数字化并加入到网络数据库,需要一段时间,当制作完成可以供读者检索利用的时候,纸质期刊已经发行了 2个 月~5个 月,时间明显滞后,导致网络期刊多是过刊内容的尴尬局面。这与编辑打算通过采用数字化期刊的方式达到方便、快捷的传播期刊内容的初衷有很大差距;2)医学信息丰富,形式内容多种多样,读者面对庞大的信息流难以甄别良莠,无法迅速查找到符合自己需要的期刊内容。而一些数字化医学科技期刊没能充分展示自身特色,不能从信息林中脱颖而出,内容得不到充分利用;3)当读者需要阅读数字化期刊的相关内容时,需要借助特定的浏览器,这要求读者下载并安装相应的阅读软件才能浏览期刊内容,比如中国知网采用自行开发的 CAJ 软件来实现原期刊页面的浏览和打印。如果读者需要引用文章中的某些内容,必需通过转换进行文字识别,再把相关内容转换成Word格式的文档才能加以利用;4)互联网特殊的环境使得每个网络版医学科技期刊都面临一些新的知识产权问题,主要包括数字内容版权、软件版权、专利权等。版权不清,这是制约网络版期刊的一个重要因素。

未来的医学数字期刊发展应是编辑出版全过程的数字化,数字化应贯穿约稿组稿、作者投稿、编委审稿、编辑加工、出版传播、读者阅读和进行反馈的全部环节。作为编辑,只有整个期刊产生和服务于读者的过程实现数字化,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期刊数字化的优势,这也是信息时代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这要求医学科技期刊编辑具有数字化意识。只顾埋首改稿的编辑已不能满足时展的需求。编辑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力争所有的信息存储、稿件处理、费用管理、与作者及专家的互动、网刊的制作等全部在网上实现。

2.1 加强社会责任感

当前医疗改革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网络数字化期刊信息的获取和交流较传统期刊更为快捷,论坛留言本等互动专栏的设立使得参与讨论的环境更为开放宽松,编辑要应对复杂的舆论环境,除了需要相应的医学知识和编辑专业知识,还要拥有敏感的新闻意识,在做好医学编辑工作的同时,加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以国家政策为导向,通过数字化期刊这个窗口,做好医疗卫生工作的新闻宣传工作。

2.2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意识

在医学科技期刊出版前,编辑可以通过借助各种网络平台,学习熟悉各种操作系统和数据库,通过对信息的分析整合,策划如何向学术带头人约稿组稿,邀请广大医务人员者共同参与刊物的选题版式设计等。编辑与读者和专家之间通过网络进行联系,检索已经发表的相关稿件,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如E-mail,QQ,论坛等更好更快地加强彼此间的互动,专家可在网络上审阅稿件,作者可以登录网络系统,查看到稿件的最新动态,缩短稿件修改往返的时间,通过网络完成稿件的修改、校对。数字化技术使得作者,编辑与专家的联系更加方便快捷。把传统的纸质医学科技期刊内容制成PDF,放到网页上,使论文内容更容易被传播和引用。

当前大部分医学科技期刊正逐步从传统出版模式向数字出版模式转变,相关医学网站相继建立,但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医学论文全文检索尚不能完全普及,一些医学数据库免费提供的信息仅限于论文的标题、关键词、摘要和参考文献,。若要使读者在庞大的数字信息流中,通过网络迅速检索查询到本期刊的相关资料,编辑就必须针对网络数字化传播的特点,掌握数字化编辑技巧,在编辑论文时,从标题、关键词、摘要等方面入手,注意提炼医学论文的检索点,选好关键词,尽量将作者的重点工作内容、创新点及具体成果在摘要里展示出来,以方便读者检索查询引用,从而扩大期刊的影响,产生信息有效利用的良性循环。

2.4 转变出版观念

目前医学科技期刊存在的上网期刊内容滞后的现象,要改变这种情况,编辑要转变出版观念,努力使期刊向纯数字模式的医学科技期刊转变。纯数字模式的医学科技期刊在编辑修改校对定稿后,论文直接通过HTML格式从编辑的工作电脑上传到相应的期刊网络页面,时效性强,对于一些医学信息动态可即时报道。HTML格式是互联网出版的超文本标记语言,读者不需要下载其他软件,就可以直接采用通用的浏览器进行浏览和检索,直接将所需要的期刊内容准确复制到Word文档中,方便读者的阅读和使用。通过链接,作者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方便快速地链接到相关的网址,浏览获取相关医学信息, 保持了阅读和思维的连贯性。

2.5 满足读者个性化的信息需求

多数医学科技期刊依附于网络数据库,其网页页面设置常常“千刊一面”,没有能充分体现自身的特色[2]。除了将与纸质版期刊全文的电子版期刊放在页面上,编辑应当努力学习相关网络页面设置知识,在网页上通过插入声音、动画、录像等多渠道生动地表现相关内容。另外,针对不同读者的个性化需求,进一步对期刊的信息加以整合,注重网站数据库的频道栏目策划和专题创意设计,尝试不同的发刊方式,如将本年度的医学科技期刊合成电子合订本,或整理合成某一疾病的专刊,方便有需要的读者下载等。定期向作者发送出版信息、稿件信息、最新医学研究成果等,建立读者论坛,收集读者的反馈信息,利用网络传媒,大力宣传期刊的学术活动,在网站上建立科技动态、医学科技期刊资讯等信息类的窗口,举办医学学术会议的消息,并可对会议做全程的跟踪报道。对期刊发表的医学论文及会议论文进行评比、专家点评等,同时开展专业培训等活动。

2.6 加强数字化期刊的版权意识

编辑应当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只有充分认识到保护知识产权对数字化医学科技期刊的重要性, 认真学习我国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注意防范知识产权风险[3],了解有关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关注与知识产权保护有关的典型案例,尊重医学论文作者作品署名权、复制权、发行权、信息化网络传播权、汇编权等权利[4,5],如通过签署论文授权书等方式,在录用稿件时与作者签订协议,同意将其作品交由出版商以网络的形式提供给广大读者,并适当地支付相应稿酬。引导作者强化知识产权的自我保护意识,尽可能地避免知识产权纠纷的产生。在把纸质期刊内容转化成PDF版本上传到电子期刊网页时,注意打上编辑部的水印,对文档进行加密技术处理,保护数字化期刊内容的版权。

3 结论

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不断加深,模式不断创新[6],只有大力推动传统出版业技术升级,加快与数字出版业态的融合,利用数字网络化的渠道优势,加大医学科技期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期刊竞争力,使得医学科技期刊更好地发展。医学科技期刊数字化正为必然的趋势,编辑应当与时俱进,提高数字化意识,在医学科技期刊发展的各个时期结合自身情况,不断学习网络新技术,迎接数字出版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陈少华.数字出版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浪潮-2008我国数字出版发展现状及阶段性特征分析[J].出版广角,2008,14(12):1-16.

[2]谢新洲,万猛,柯贤能.网络期刊的发展及其评价研究[J].出版科学,2009,17(1):22-28.

[3]刘英,廖玉华.医学期刊网络版管理需注意的几点问题[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2):388-390.

[4]崔洁,谭华.学术络传播现状及相关对策探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1):26-30.

数字化发展论文范文第12篇

根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美学思想的精神,笔者认为:数字美学是人民美学在当今国内的具体形态,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美学的时代形态。那么,当前国内数字美学的研究现状如何?当今人民美学的时代形态问题又是如何提出的?数字美学与人民美学间的辩证关系是什么?从笔者数字美学研究的三个阶段大致可以回答这些问题。    

第一阶段,数字美学转向。目前,国内从“数字美学”这个范畴研究我国新的文艺形态和新的文化业态的论著不多,多数学者习惯从诗学、叙事学、艺术学、媒介学、文艺批评等角度介人研究现场,这以黄鸣奋、南帆、欧阳友权、周宪、赵宪章、金惠敏、陶东风、金元浦、单小曦、何志钧、陈定家等学者为主要代表。当然,也有少数学者在21世纪初期就注意到“数字美学”范畴的学术凝聚力和研究潜力,这些学者主要是颜纯钧、马立新、胡新桥、樊艳春、赵文书、李小丽、封帆、沈淑琦等人。他们从具体的数字艺术与数字设计着手,运用数字美学的概念分析了数字电影、智能化城市设计、别墅空间设计、好莱坞大片、媒体艺术、故宫国宝的数字呈现等数字艺术设计作品。这些学者虽然从数字美学角度介人但却止步于具体分析和概念应用,并未深人、周到地阐述和论证数字美学的理论容量,也未意识到数字美学与人民美学间的关系问题,同时更忽略了数字美学最丰硕、最有名的指涉对象—网络文艺。笔者在2011年转向数字美学理论的研究领域,先后与学术同仁合作出版学术著作《信息传媒文化与当代文艺生产消费的新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和《文艺研究的数字审美之维》(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并在随后的5年内共发表了十几篇关于数字美学的系列论文。在这些关于数字美学的系列论著和课题项目中,笔者从“数据库美学”( databaseaesthetics)人手,阐释了新世纪以来大众的“大数据审美”实践,论述了数字美学的语言形式及其话语建构,在此基础上从符号学角度辨析数字美学与模拟美学的区别并正式提出“数字审美范式”。具体说来:笔者从信息传媒文化的语境中提出“数据库里的囚徒”价犷论点,展示了新世纪国内大众在文艺消费领域的数字化生存现状,细致分析了如此这般生存现状所集聚起来的“数据库里的消费文化”以及由此数字审美文化所导致的一系列引人关注的社会伦理问题和新闻舆论话题,呼吁人们警惕网络空间里的“主体变体”( variants of sub-ject),吁请国家政府采取必要、有效措施保护数字化时代的个人隐私;笔者在数字审美范式中探究了数字审美的符号原理(理据性与任意性、相似性与规约性、密集与差异)和美学原则(分辨率、触摸屏、速度、升级),总结归纳了数字美学的文本理论—“生物数字文本”和数字屏幕的艺术原理(阿尔伯蒂纱屏),藉此数字美学理论在全媒体、微电影、微博微信(媒体事件中的“媒介玩具”、网络文艺(以及网络文艺网站)、数字电影中形象的三层分节、后现代艺术的“元观看”和生控复制时代的生物数字图像等案例具体分析了当今大众的数字审美实践。总之,我们既深人勘查了数字美学的理论资源,又将所论证的数字美学理论在国内诸多新的文艺形态和新的文化业态中进行实践操作和分析应用。    

第二阶段,提出人民美学的时代形态以及数字美学是当今国内人民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问题。从数字美学到人民美学,笔者从2015年到2017年连续三次参加福建省社科界的美学年会,在研讨会上提出了“微审美”气“数字审美已经崛起”、“数字美学是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美学的时代形态”等论点。笔者在福建省社会科学界2015年12月19日召开的“当代美学的文化使命与理论重构”学术研讨会上提交了参会论文《论微审美—以中国微电影为例》,以微电影为例阐述了基于国内当下甚嚣尘上的微文化的“微审美”论点:微审美具有赛博格的审美主体、微审美具有小叙事的审美风格、微审美具有后现代的审美本质。笔者在2016年11月19日召开的福建省美学年会“共享发展与审美参与”学术研讨会上提交了参会论文《美学符号学初探—媒介转向中的审美转型》,在此“数字审美已经崛起”的宣言,着重指出:“数字审美的重要意义是给当代的理论思考带来了新的气息和新的方法。我们应该以数字审美精神所产生的美学风格、美学观念、美学原则等社会伦理和文化诉求来甄别、选择、应用数字媒介技术,规范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我们既要做技术推动者也要做技术负责者”。2016年11月22日《福建日报》“理论周刊·求是话题”专栏刊文《共享发展,审美何为—聚焦“共享发展与审美参与”论坛》,以“数字审美,给当论思考带来新气息新方法”为题对该论文中的这些观点进行了学术报道。2017年10月14日,笔者为福建省美学年会“文艺的人民性与人民美学的再出发”青年博士论坛提交参会论文《数字美学的语言形式—论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美学的时代形态》,提出“人民美学的时代形态”问题和“数字美学是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美学的时代形态”论点,着重强调“人民美学思想开始于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开展于中国人民的劳动建设中,每个时代的人民美学观念代表了那个时代的人民所肩负着的社会文化实践的主要形态”。2017年12月4日《福建日报》“理论周刊·求是话题”专栏刊文《新时代,人民美学如何再出发—聚焦“文艺的人民性与人民美学的再出发”论坛》,以“数字美学,人民美学的时代形态”为题对该论文中“作为当今人民美学时代形态的数字美学”观点进行学术推介。总之,笔者在2017年8月份撰写参会论文时首次把数字美学与人民美学联系起来,既论证了人民美学的时代形态,又阐述了作为人民美学的数字美学理论。    

第三阶段,辨析与廓清数字美学与人民美学间的辩证关系。显然,数字美学与人民美学是从不同方面提出的美学范畴,数字美学是从科学技术、模介媒体的角度捍出的一种技术美学和模介美学,而人民美学是从意识形态、领导权角度提出的一种意识形态美学即审美意识形态。可见,数字美学与人民美学的辩证关系在意识形态与媒介技术中实现汇聚和统一。    

首先,新时代人民美学是当今国内数字美学的意识形态。伊格尔顿认为历史上任何美学思想都是一种特定的意识形态:“美学著作的现代观念的建构与现代阶级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的建构,与适合于那种社会秩序的人类主体性的新形式都是密不可分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而不是由于男人和女人突然领悟到画或诗的终极价值,美学才能在当代的知识遗产中起着如此突出的作用。m,i;伊格尔顿据此对鲍姆嘉滕、夏夫兹博里、康德、席勒、黑格尔、叔本华、尼采、弗洛伊德、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马克思、本雅明、阿多诺等思想家的美学理论进行了意识形态解剖。20世纪后半期,数字美学已经风行世界。21世纪初期以来,国内数字文艺蓬勃发展,在此基础上,中国数字美学兴起。2010年代,数字文艺的创美实践和审美实践走向经验归纳和理论总结阶段,新的文艺美学范式破土萌发。当今国内数字美学作为一种美学形态必然彰显着新的时代氛围—新时代人民美学,新时代人民美学也在数字审美和数字创美的文艺实践中不断巩固和加强党在文艺阵线的领导权。而这种新时代人民美学的集中体现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美学思想。以新时代人民美学思想为蓝底的数字美学肩负着一项历史重任—持续建构和巩固人民当家做主的意识。可见,当今国内数字美学的意识形态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美学。    

数字化发展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数字技术;影响;影视艺术

影视作为一门技术化的艺术,对最新的科技成果总是源源不断地进行使用。影视作品经历了无声到有声、黑色到彩色、小屏幕到宽屏幕,这些发展变化.数字技术的运用为影视艺术开创一片新天地,它使影视艺术在审美取向、生产工艺、以及传播方式等方面都发生的巨大的改变,也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这场由数字技术引发的影视变革必定会给带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人文思考。目前,数字技术已经融入到了影视艺术制作的前期准备、现场拍摄、后期剪辑、宣传推广以及发行放映全过程之中。同时,通过网络、卫星等数字技术手段,人们对于影视作品的观看形式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可以选择在电影院观看,也可以选择在有线电视以及网络上观看,同时大大地提升了影视作品的感染力。

1数字技术的应用对影视艺术的影响

1.1使影视艺术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数字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影视艺术的生产效率,这主要是由于其能够为影视艺术的生产提供新的创作手法和思路,使其拥有全新的创作空间,使其能够挑战传统影视的表现极限,并具有突破性的进展。数字技术已经融入到影视生产的整个过程之中,数字高清摄像机可以对人眼无法观察到的视角进行拍摄,使人们能够欣赏到更多奇妙的景观,而且数字技术使影视作品的后期制作更简单,不仅能够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和压力,还能够制作出更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画面。影视艺术非常注重对影像时空的呈现和构建,数字技术则为其提供了更大的表现空间,为影视艺术多维空间的建立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传统摄影机只能完成现实画面的再现和重组,在应用了数字技术后,影视创作不仅能够模拟真实,还能够建造真实空间,甚至可以超越真实,给观众带来意想不到的视听奇观,从而使影视作品更具吸引和欣赏价值。数字技术的应用打破了纪实美学的影像与客观现实的统一论,拓展了影视作品的功能性,使其不仅能够记录现实、复原现实,还能够完成对现实的虚拟,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虚拟美学论,从而成为影视艺术的审美拥有了新的取向。

1.2对影视艺术理论提出了新的思考

数字技术的运用是一种超越真实的表现,它淡化了影视作品中的人为干预痕迹,同时也使其视觉感受越来越完美,使观众越来越难以察觉到其中的破绽,彻底颠覆了纪实美学论,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影视艺术本体的态度。数字技术给人们带给的全新体验,使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影视作品的视觉表现力,这也使影视艺术创作的发生的根本性的变化,逐渐形成了重形式轻内核的现象,使影视艺术更趋向于景观艺术方向的发展,这使影视艺术发展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到底是该重内容还是应该重形式。其实这也与影片的创作环境、观众的审美需求等因素有关,不能单凭一点来断定影视艺术创作的倾向。我们要认识到数字技术既能够给我们带全新的视听效果,同时也能够展现人的精神内涵,所以数字时代的影视创作发展方向是要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在一起。数字化浪潮迎合了影视艺术改革的需求,但也有一些人对数字化影视艺术的发展持有怀疑态度。数字技术确实给影视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随着数字技术的应用,不仅使影视创作拥有多样化的创作手段,也大大地降低了影视制作成本,同时还能够充分地展现作者的创意,解决传统影视艺术中一切的不可能。但一些资深摄影师不能适应数字摄像机的操作模式,更依赖自己的拍摄经验,但我们不可否认数字化影视艺术是适应时展的必然趋势。

2数字技术应用于影视艺术建议

2.1注重影视创作中人文关怀的表现

观众欣赏影视作品的目的在于从中获得更多的体验、感悟和情感交流。但目前数字影视艺术的发展方向更趋于形式化,过分注重影视作品的视觉表现力,而忽略了对人真实情感、审美体验的表露。人文关怀也能够充分地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所以作者在创作时一定要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表达。

2.2避免影视特效的过分应用

数字技术虽然能够给人们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但同时也影视了观众对真实信息的判断力,尤其对于思想尚未成熟的青少年而言,其所产生的负面作用会更大一些。所以,在影视创作中应用数字技术,要考虑上下语境的衔接,而不仅仅是特效的制作,以便于观众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影像识别。要能够将叙事与影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3有选择性地借鉴西方影视艺术理论

为了保证数字化影视艺术的健康发展,我们要能够汲取本文影视艺术理论中的养分,以此为参照和依据来推动我国数字化影视艺术理论的发展。首先,是视觉文化理论,视觉文化是建立在图像学、艺术史和媒体研究等多领域之上的一种多元化学科理念,它着重于视觉意义的制造、视像的中心性、幻像的构建和传播渠道的权利关系等核心问题;其次,是数字理论,它更突出表现为一种新的娱乐类型、新的交流系统、新的表现系统和新的音乐风格方面。由此可见,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影视艺术发生的根本性的变化,使科学技术的应用并不能看成是决定影视艺术发展的唯一因素。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影视艺术主要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再现和升华,需要从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科技等多方面发挥其综合影响作用,使观众不仅获得超乎寻常的视听体验,同时在情感方面也有所体验和感悟。只有将数字技术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才能使数字技术在影视艺术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推广,对影视艺术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惠恭健.数字技术应用对影视艺术的影响[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2(03).

[2]申偲.数字技术下的影视艺术[D].长春:吉林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

数字化发展论文范文第14篇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目录学家一直寻求文献目录学的突破,书目情报理论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书目情报理论对现代目录学的突出意义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这一理论确立了目录学的基点,将目录学的核心思想从传统目录学的书目观转向现代目录学的书目情报观。另一方面,拓展了现代目录学的研究视野和研究内容,建立了以书目情报理论为基础的文献目录学体系,加强了目录学与情报学及其它相关学科的联系。书目情报理论将文献目录学从“图书(文献)——书目(书目工作)”范畴扩大到了“文献——信息”范畴。在以书目情报为基点的文献目录学的突破中,目录学研究和书目工作的信息化推动着新目录学——数字目录学的诞生。

数字目录学有着丰富的来源和基础。从实践来源看,数字目录学的基础是文献数字化与书目工作数字化实践。以CALIS为例,其建立的联机合作编目中心、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网、分布式联合虚拟参考咨询网、统一用户认证服务体系、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项目等,表现为新时期的书目工作和文献工作。书目情报的数字化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方面:一是书目情报的电子化;二是书目情报的网络化,包括书目情报产品在传统的印刷、卡片形式外出现了电子版、网络版,书目产品传输的网络化,读者通过网络使用书目情报产品[1];三是书目情报的集成化;四是书目情报的智能化。

从理论来源看,数字目录学的基础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目录学发展的需要和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探索。目录学界一直强调目录学的现代化,不断开展新领域的研究。武汉大学彭斐章教授带领他的博土生们对书目工作数字化与网络信息资源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发表了《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与目录学的创新和发展》、《网络检索工具发展新思维》等系列论文。北京大学王锦贵教授指出:“我们应该从行动上冲破以书籍为载体的传统目录学的局限,立即把重心调整到网络信息目录工作及其检索工具上来”(《大学图书馆学报)2003年第4期)。首都图书馆倪晓建教授指出:信息加工的目的是解决信息激增与用户利用之间的矛盾,从本质上讲,属于目录学的范畴(《信息加工》,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莫少强撰文强调“数字图书馆元数据和资源共享的研究与实践”是网络环境下目录学发展的新课题(《图书情报工作》2002年第1期)。华南师范大学乔好勤教授说:对网络信息目录的研究,也可叫网络信息目录学或称网络目录学。过去有地方文献目录学、文学目录学、医学目录学等,网络目录的研究当然也可以叫网络目录学。这一新领域的开拓和研究,把目录学推向新的阶段——“网络目录学阶段”[2]。

2 数字目录学的原理构建

彭斐章教授指出:“如何科学地解决数字时代信息资源的生产、聚集、组织、传播、开发和利用等方式方法的问题,是21世纪我国目录学研究面临的重要问题。可以说,目录学研究正进入数字时代。”[3]数字目录学正是研究数字环境下的数字资源与网络书目情报工作,解决数字资源的组织与开发利用等问题,为发展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服务提供支持的一门目录学新兴学科。

2.1 “数字资源——知识”体系

现代文献目录学是在文献交流系统“文献信息生产者——文献信息需求者”中构建的书目情报交流子系统。在数字目录学中,文献信息交流系统已经发展到数字交流环境,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献——读者”的体系,而是“数字资源——知识”体系。

数字资源是数字目录学的重要对象。数字资源包括网上数字资源和非网上数字资源(光盘、磁带等)两大类。对各式各样数字资源的揭示与组织、报道与传播,是数字目录学的任务。

然而,数字目录学不仅仅限于数字资源的揭示与报道,还要从知识的角度进行研究。在知识的体系中,数字目录学应当承担两种功能。

一是知识记忆与导航功能。知识资源库和知识导航系统是数字资源系统的精华。American Memory(美国记忆)是知识资源库的一个代表,它集中反映美国历史、文化和立法方面的资源;Ohio Memory(俄亥俄记忆)集中俄亥俄州数字历史馆藏;Unesco的Memory of the World(世界记忆)计划试图保护人类的文化遗产,这些系统将支持社会的知识记忆。知识导航系统的重点是学术资源导航。CALIS在“九五”期间就开始了导航库建设,各高校图书馆也在大量建设导航库。2003年10月,CALIS确定建立“十五”“重点学科网络资源导航系统”,实现全国高校网络学术资源信息共享。数字目录学家要成为“Knowledge Navigator”(知识导航员),除提供OPAC检索、跨平台检索、一站式检索外,还要提供面向主题和面向问题的知识导航,要主动地根据社会的或者读者的需求编制一些导读系统,有针对性地、定期地把某一领域的资料搜集起来做成索引,提供个性化的导航服务。

二是科学报道与评价功能。利用各种数字评价系统,通过科技成果评价、科学竞争力评价等,支持科学研究和创新。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出版的三大引文索引数据库SCI、SSCI、A&HCI以及两大化学信息事实型数据库Current Chemical Reactions和Index Chemicus是数字目录学进行数字科学评价的重要工具。ISI Web of Science是全球最大、覆盖学科最多的综合性学术信息资源,ISI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期刊引证分析报告,简称JCR)是基于SCI、SSCI的期刊评价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是ISI独有的研究和统计数据,可用于评估研究绩效,掌握过去十年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趋势和动向。ISIHighlyCited.com介绍了20年来世界范围内的高引用的研究人员及他们的成就。2005年即将推出的Century of Science将回溯数据从现在的1945年回推到1900年,囊括了20世纪以来最有影响的科学研究[thomsonisi.com/demos/webofscience]。此外,我国利用引文分析进行科学评价也取得一系列成果:如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中国科学引文索引》(CSCD)和《中国科学计量指标:论文与引文统计》,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D)等。

2.2 数字资源控制论

如果说,文献目录学是通过书目控制解决文献信息的大量增长与揭示报道文献信息的矛盾,那么,数字目录学是针对网络环境下数字资源无限增长,对数字资源进行控制的。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数字资源的长久保存与记录问题。在网络环境下,大量动态的数字资源逐渐成为社会知识的主要形式,如何将流动的数字知识信息作为人类的知识库和文化库实现有效的控制,成为数字目录学的重要任务。由于大量的网络信息处于不断更新和流动中,信息资源的网上地址也可能不断变化,如不及时捕获,可能大量有价值的资源会消失在网络中,严重影响人类的社会记忆。那么,哪些数字资源应当长久保存,哪些流动数据必须实时记录,为此应当研究数字资源控制的范畴与标准。

二是解决数字资源鉴定问题。档案界为保证电子文件原始性,从电子文件生成时开始控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真实性的认定方法和手续;同时,建立电子文件的收集和积累制度,将电子文件中心嵌入电子政务系统,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保证电子文件的完整性。从数字目录学的角度,如何确定数字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除了电子文件之外,其他各种资源也有同样的问题。例如,网上广告信息的真实性问题,网络文学作品的法律认可问题,都需要解决。由于网上信息的大量链接,信息在转载过程中的“原始文本”确定,文本加入部分的鉴别和文本作者的识别,各种数字资源在格式转换后的纠错等等,都需要制定各类型数字资源的鉴定策略和鉴定方法。

三是解决网络环境下的数字污染问题。解决数字污染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从技术角度进行网络信息过滤;从法律角度惩治信息犯罪;从伦理角度防止信息污染;从管理的角度进行网络信息检查。还包括从数字目录学角度对网络信息进行提炼,如同传统目录学的“校雠”功能,对网络信息错误进行校正,对网络冗余信息发挥批评监督作用。

四是流媒体和视音频资源的控制。据Internet Movie Database的统计,全球生产影片1991年只有5972部,2001年达到10342部;全球生产CD唱片1998年9万张,1999年存储量58TB;全球生产DVD视盘1999年5000种,存储量22TB,2002年增至43.8TB[4]。通过元数据对大量的流媒体和视音频资源进行控制,包括图像、音频、视频、视音频、多媒体等元数据,在数字资源收集、保存、标引、资产管理等方面发挥作用。

五是数字资源质量评价。目前国内外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5],主要是网页评价和网站评价,以及数据库评价、课件评价、电子图书评价、电子期刊评价、电子图书馆评价等等。从整体上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评价,有定性和定量评价,主要标准有:内容评价(真实性、权威性、准确性、新颖性、时效性、稳定性、连续性、独特性、实用性、系统性等);设计评价(整体构思、版面编排、合理性、用户界面友好性、交互性、导航设计、开放性、兼容性);检索评价(可检索性、检索功能、检索效果、检索速度、易用性);可获得性评价(主页可操作性、链接的有效性、链接响应速度、传输速度);安全性评价;成本效益评价(技术支持、链接成本、价格、利用率、访问量、下载量、引用次数、社会影响等)。

2.3 知识加工论

数字时代的目录学家应当成为“知识工程师”,从事知识的加工与服务。知识加工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将网络信息转化为知识,包括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等知识的相互转化,是创新型的知识加工。第二个方面是对网络知识进行系统化的组织,如知识分类、知识的表示。已有的各种针对网络资源的分类表、叙语表是知识系统的组织工具,新的组织方法有本体论(ontology)、语义网(semantic Web)和主题地图(topic maps)等。第三个方面是知识揭示,数字目录学必须继承目录学的学术传统,深入到知识层面,将提要、类序、综述、述评等方法与网络和数字技术、智能技术结合起来,发展元知识系统。

2.4 “e-reading”

数字目录学与文献目录学一样,具有指导读书治学的功能。具体表现为,指导“e-reading”(电子阅读)。“e-reading”主要表现为网上阅读。网上阅读主要有网页浏览和网上文献阅读,网上电子期刊阅读已成为科研人员的主要阅读方式,而网上的电子书阅读需求逐渐增长。“e-reading”还包括多媒体阅读。北京大学副校长吴志攀教授在《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年第1期发表的《移动阅读与图书馆的未来——“移动读者的图书馆”》一文中,预测手机阅读时代的到来,阅读习惯会从“阅读”变为“倾听”。

数字目录学要研究学习环境的变化,研究人们读书治学的新的特征,研究信息素养与读书治学的关系,研究电子阅读习惯、阅读行为和阅读心理学。数字目录学通过调查用户需求和电子信息服务的使用情况,为数字化学习提供依据。数字目录学还要建立各种学习资源库和学习平台,并进行用户学习培训,提供电子阅读方法的指导。

2.5 网络需求论

数字时代网络需求成为知识社会的重要特征。一方面,信息需求在人们的整体需求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而网络的需求量又占有突出的地位。另一方面,在网络环境下,知识生产者与知识利用者、书目情报工作者与书目情报需求者、图书馆员与用户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因此,所有人都需要网上的信息与知识。

网络需求从微观来说是检索需求。满足这种需求的网络检索技术可分为数据检索、全文检索和知识检索。

从中观来说,网络需求表现为知识需求。网上大量的知识导航系统、丰富的教学网和教学资源上网,以及远程教育的发展,为人们的知识学习开辟了更多的渠道和机会。特别重要的是,公共知识的需求将主要通过网络来实现,要加强公共知识管理,发展信息公开、知识自由和公共知识资源的获取。从宏观来说,网络需求的实质是文化需求。网上的文化平等与文化对抗、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单一文化与多元文化同时存在,各种文化努力占领网上阵地,现实文化寻求与网络文化融合。因此,网络的自由交互和个性发展的特征以及文化向知识的渗透,为数字目录学文化提供了依据。

3 数字目录学的主要内容

基于上述原理,数字目录学不是围绕传统意义上的文献解决问题,而是围绕内容(content)解决问题。数字目录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大领域:

3.1 数字资源系统的目录学研究

数字目录有“digital bibliography”等多种名称,诸如:“digital bibliography”,“network bibliography”,“internet bibliography”,“web bibliography”,“e-bibliography”,“d-bibliography”等。搜索引擎是数字目录学的重要研究工具。数字资源系统的目录学研究主要解决电子资源的分类编目与检索问题,包括数字图书馆目录、网络编目、联机编目系统、文后电子资源著录、网络资源分类、网络资源组织、网络信息资源的二次开发等问题。

关于数字图书馆目录,包括DC元数据研究、OCLC的开放性元数据项目平台CORC(在线资源合作编目)系统、数字图书馆联盟目录等。这方面的研究已成为数字图书馆研究的热点。

关于电子资源编目的研究,跟踪网上MARC编目工具MARCit、OCLC实施的InterCat网络编目计划,研究光盘、电子出版物、数据库、网页等各种电子资源的著录等。1999年ISBD(CF)的修订,用“Electronic Resources”替代“Computer Fies”。AACR2的修订,历经了“Machine-Readable Data Files”——“Computer Files(1998年)”——“Electronic Resources(2002年)”三个发展阶段,由此导致了MARC21的产生,Ebary、NetLibrary、Safari Tech Books Online等都可提供电子图书的MARC21。我国出版的《西文文献著录条例》(2003扩大修订版),也增加了“电子资源”一章。同时,图书馆界开展的电子资源编目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关于联机编目系统,超大规模集成化是发展趋势,如全球最大的书目系统OCLC WorldCat拥有4800万条不重复的数据,涵盖由400多种语言记载的4000多年人类知识结晶,平均每15秒钟就增加一条新记录[6]。通过研究国外四大联机书目系统:OCLC的WorldCat、LC的PCC、英国图书馆的Blaise和澳大利亚的Kinetica,以及国内的著名书目数据库(国家图书馆联机编目中心、中科院系统书目数据库、CALIS书目数据库、北京图联书目数据库、上海图联书目数据库、深圳图联书目数据库等),组织建立我国的联机编目系统。

关于网络二次文献的研究。网络目录的研究包括OPAC、网络联合目录、网络书业目录、网络书目数据库等。网络索引的研究有“网站索引”、“教案资源索引”、“课件索引”、“数据库索引”、“文件索引”、“地图索引”、“新闻索引”等多种类型研究。要加强对大型网络索引如Librarian's Index to the Internet的研究。还要研究网站和网页的可检索性与可用性(Website accessibility and usability),提高其检全率和检准率,研究网上资源的成本效益。

关于网络资源组织模式有四个层次:微观的组织模式,包括文件、超媒体、数据库与网站;中观的组织模式,主要有学科信息网关(Subject Based Information Gateways);宏观的组织模式,主要指网络资源指南(Web directory)和搜索引擎;分布式组织的图书馆,其组织的资源超出网上信息的范围[7]。数字目录学除对网络信息组织进行全面研究外,还要研究专题指引库方式、热门站点链接或相关站点推荐,以及分类法和主题法包括关键词法、主题词表、标题词表等在网络资源组织中的应用。

关于网络书目控制,2000年,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新千年书目控制”专题会议将网络信息组织作为会议主题之一。笔者主持完成了国家“九五”重点项目《书目控制的经济学与我国书目控制的经济效益研究》,提出“在网络环境下,书目控制与文献、数据库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成为一体化的资源,发挥着多样化的效用。”

3.2 数字参考咨询的目录学研究

关于数字参考工具的研究,包括电子版工具书和网络版工具书的研究。除已有的CD-ROM工具书如《四库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子版1.0)外,大量的纸质工具书需电子化。更为重要的是,网络版工具书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外著名的网络版工具书较多,如“Encyclopedia Britannic”(Britannic.com)、“Columbia Encyclopedia,6thed,2001”(bartleby.com)等。国内的网络版工具书也在发展中,如易文网工具书在线(ewen.cc/uniban/index.asp)的《汉语大词典》、《中华古汉语字典》等。

关于网络参考文献的研究。文后电子文献的著录由于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并未涉及,因而是近几年来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些专业期刊确定了自己的网上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各有特色,著录标准化势在必行。

关于数字参考服务的研究。虽然新的服务方式如电话咨询、E-mail咨询、网页咨询、合作虚拟咨询、7*24全天候实时咨询服务等已开始广泛应用,但关于数字参考咨询的软件、标准规范、体系结构、实用系统如QuestionPoint、Ask a librarian、专家咨询系统等等都需要深入的研究。

3.3 数字化学习指导的目录学研究

这一领域主要解决数字资源增长与阅读的矛盾,研究数字化学习指导的理论与方法问题。

一是要开发虚拟学习开发平台,国外已有较多的开发软件,如美国Web公司开发的TopClass,Bristol大学的Blsckboard,Lotus机构的Learning space;英国Huddersfield大学开发的CoMntor Learningcapes,Staffordshire大学的COSE系统,Columbia大学的WebCT等[8]。二是要研究数字导读,网络书评和网络推荐书目已经产生,要进行与传统导读方法的结合研究,以及中外阅读指导的比较研究。三是要研究数字读者教育和学习方法,包括Net Generation、从广播式学习到互动式学习的转变。因此,既要研究传统意义的读者和学习向数字读者与数字学习的转型,又要研究未来网络一代人的心理变化与社会适应性。

4 发展数字目录学的思考

目录学作为一门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学科,因为其应用的广泛性在20世纪以前一直占据着学科的重要地位,到20世纪开始才有重大变革,并与图书馆学紧密结合起来。如果说20世纪初现代文献目录学的建立是目录学的重大转型,那么,21世纪初是目录学的又一次重大变革期,数字目录学为目录学开辟了新天地,成为目录学的重要发展方向。

我们要转变观念,大力加强数字资源与数字目录的研究。既要继承目录学的优良传统,继续进行古典目录学和现代文献召录学的研究;又要与时俱进,树立开拓创新意识,大胆进行新目录学的探索。既要有“文献”观,发展书目情报理论;更要有“数字资源”观,关注网络世界,发展数字资源管理理论。

我们要行动起来,大力开展数字目录学实践。要参与到数据库建设和数字平台建设中,在实践中总结目录学经验。要自觉进行新技术在数字资源中的应用研究,发展数字化编目和网络信息资源组织。要努力建设数字化学习环境和数字化知识学习系统,引领阅读学习指导,使数字目录学成为新世纪“学中第一紧要事”。

我们要深化理论研究,完善数字目录学学科建设。要扎实开展数字目录学的专题研讨,联合图书馆学界和情报学界的力量,共同开展数字资源问题的攻关。要加强目录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在研究方法上突破宏观的认知范式,吸收网络计量学、科学计量学、网络图书馆学(Internet Librianship)、信息构建(Information Architecture)等学科的成果,丰富数字目录学的内容。

我们要进行教学改革,培养数字目录学人才。要在目录学教学中增加新的内容特别是数字目录学的内容,要大力进行目录学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进行网上目录学实习,增加社会实践。要培养数字目录学的高层次人才,还要对图书馆书目工作者、书业书目工作者以及社会书目工作者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数字目录学意识和数字目录学的水平,形成一支支撑目录学转型的队伍,为目录学发展和数字目录学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彭斐章等.试论21世纪中国目录学研究的基本特征.图书馆杂志,2001(5)

2 乔好勤,李锦兰.当代目录学的理论与实践.图书与情报,2001(3)

3 彭斐章.目录学(修订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3页

4 张久珍等.国外视音频信息元数据研究文献综述.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1)

5 孙瑾.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研究综述.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1)

6 杨晓宁等.OCLC的最新发展战略.新世纪图书馆,2005(1)

数字化发展论文范文第15篇

产业持续发力,取得重大突破

7月19日上午的开幕式上,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出席并作主旨发言。孙寿山的主旨发言中,对2011年以来我国在数字出版产业的进展给予了总结,对当前数字出版亟待解决的难题给予了深度的解析,并对未来我国数字出版的发展提出了切实的建议及措施。

同时孙寿山还指出,2011年是实施《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产业快速发展的一年;同时也是数字出版自诞生以来,迎来最好发展机遇的一年。在党中央、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内容、平台、渠道、技术、终端五大产业链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已步入了稳步发展的轨道,向“十二五”期末数字出版总产出达到新闻出版业总产出25%的目标,迈出了更为坚实的步伐。

孙寿山的此次发言得到了与会人员的强烈共鸣,他们纷纷表示对我国数字出版蓬勃发展信心备增。

产值再创新高,人心大振

2011年,我国数字出版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本届年会上,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了《2011-2012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报告指出,2011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总体收入规模达到1377.88亿元,比2010年整体收入增长了31%。2011年互联网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的总收入为28.34亿元,在数字出版总收入中所占比冽为2.06%。报告认为,单纯地将纸质出版物数字化,难以在市场中立足,应在原创内容上发力,开发出更多适合数字出版的内容,才能在市场中保持立足之地。

报告中还指出:在过去一年里,我国数字出版呈现以下特点:数字出版内容开发更有针对性;数字出版应用技术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数字出版平台竞争加剧、服务升级;数字出版渠道有了新的拓展;数字终端产品日趋丰富;数字版权保护体系逐步完善;数字企业进入壁垒开始提高,产品品种及竞争者数量日益增多,而未来需要在加强深度阅读内容开发、提高数字创新能力、建立产业链协商机制、加强市场整合力度、规范数字版权管理等方面持续发力。

齐心协力,共创繁荣

本届年会,各部门领导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出版局副局长刘建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新闻出版总署科技与数字出版司司长张毅君、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也一直坚守在年会现场,主论坛、分论坛、圆桌会议全程参与。

本次年会共召开了主论坛二十余场,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李朋义和中国科学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柳建尧发表的主题演讲,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副主任刘程勇的《以工程带动产业升级,科技推进文化创新》、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李学谦的《出版社在数字出版中的定位》等一个个精彩的报告,都给人以深刻的启发,报告内容无论从深度上还是从高度上都有了显著提升,演讲者对于自身的商业模式,对于整个行业的未来走势,都有了更加清醒理智的分析和判断。可以看到,近两年无论是传统出版,还是平台运营,抑或是技术研发;无论是教育领域,还是少儿图书,抑或是数字期刊;无论是模式创新,还是阅读体验,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产业链各环节对数字出版的发展思路更加开阔,产业链各环节融合程度进一步加深,数字出版阵营不断壮大。

20日上午的圆桌会议上,与会代表提出各自对于发展数字出版的见解。能够可喜地看到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发展已经逐渐步入正轨,形成差异化发展特色,2011年,9家基地共实现营业收入419.71亿元,占数字出版营业收入的30.5%,产业集聚效益明显,其中,上海张江数字出版产值达到150亿元。出版传媒集团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可以看到相比以往,传统出版业参与数字出版的热隋和参与程度都有了进—步提高,积极探寻适合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并已取得了初步进展。虽然现阶段仍面临一些困惑和问题有待解决,但无论是数字出版集团还是出版传媒集团都表达了对数字出版的强烈期许。

在20日下午的分论坛上,广州易博士数字出版集团总裁杨洪的《赛伦纸商业模式,创中国数字出版盈利之道》,获得了业内人士尤其是内容提供商的很大关注。易博士提出B282C的商业模式,能否成为电子阅读器发展的新出路,能否对完善电子书产业机制起到推动作用,能否为传统出版企业在数字出版领域带来更多收益,值得期待。在另外一个由龙源数字传媒集团举行的“人文期刊的移动互联网策略”分论坛会场上,龙源数字传媒集团董事长、龙源期刊网总裁汤潮介绍了龙源从单刊到流内容的平台模式,并表示在互联网模式下,单个杂志有一定的局限性,信息量不够,需要有大量的“流内容”。此外,在“卫星数字农家书屋设备捐赠仪式暨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分论坛上,航天数字传媒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与出席论坛的代表分享了卫星数字农家书屋的建设经验。与会人员就书屋管理经验、数字出版推动农家书屋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