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计算机范畴论文范文

计算机范畴论文范文

计算机范畴论文

计算机范畴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系统行为表达方法;嵌套式系统结构;端口自动机;范畴论

中图分类号: TP301.2 文献标志码:A

0引言

模块间相互嵌套的结构是信息系统中最常见的结构之一。在应用系统中,为了实现复杂的功能,具有一定功能的模块可嵌入并组合到其他模块中;同样,组合后的模块还可被嵌入到更大的外部模块中。近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Spivak等[1-3]使用“对称多范畴”(symmetric multicategory)来讨论自相似对象的嵌套结构以及相关计算特征。该系列研究的核心思想是:范畴对象间存在“多对一”态射,当使用集合概念替代范畴对象时,可实现表示内部结构的多个集合与一个表示外部结构的集合之间的嵌套组合关系;而且使用“函子”(functor)可基于结构特征分析出结构上的计算特征。2015年,该方法还被应用于“模块化网络”的静态结构描述与动态特性表达上[4]。在该系列研究基础上,本文基于“端口自动机”建立面向嵌套式结构的行为表达方法PAM,并就该方法相关理论基础和应用方法等内容进行分析和讨论。区别于文献[4]所阐述方法,本文所提出的PAM方法是一个伴随域为Sets(对象为集合的对称多范畴)的函子,本文所提出的PAM方法是一个函子,该函子的伴随域为:在状态集上进行运算的动态系统,这也说明PAM运算具有结构保持特征,可将结构与集合上的运算相互联系起来。

1相关技术基础

“范畴”概念来源于范畴论(Category Theory)[5-6]。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范畴论被广泛应用于开发逻辑系统、构建编程语言的数学语义[7]、分析自动机[8]和并发模型[9]等计算机科学领域。在国内,早在1989年,文献[10]就范畴论应用于计算机科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另外,文献[11]利用范畴定义构件之间的关系;文献[12]基于范畴定义构件行为组合,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实现复杂的业务功能等。

范畴在定义上包含4个基本组成[5-6]:对象集、态射集、恒等态射和组合;范畴运算必须满足两个规则:恒等律和结合律。其中,对象是范畴的组成单元,对象由元素构成;态射(morphism,用箭头表示)是对象间的对应关系;恒等态射(identity morphism, id)是对象与其自身的对应关系;组合(composition,运算符为“”)支持将多个态射连接形成新态射。另外,范畴论使用函子来揭示两个范畴之间的对应关系,其定义涉及到两个部分:对象和态射,函子所涉及运算必须满足两个规则:恒等保持和组合保持[5-6]。

范畴可被实例化,例如集合范畴Set就是一个实例化范畴。Set中的对象为集合,态射为集合上的函数[1]。当Set中的对象被限定为有限集合时,所形成的范畴为有限集合范畴,使用Fin表示;Fin是Set的全子范畴[1]。

1.1对称多范畴

定义1对称多范畴[1]。设对称多范畴为M,其定义包含4个基本组成:a)对象,b)态射,c)恒等态射,d)态射组合。范畴中的运算必须满足两个规则:a)结合率,b)恒等率。

1)4个基本组成。

a)对称多范畴中的对象集合为Ob(M)。集合中的元素是范畴中的对象。

b)态射集合使用Mn(xx-;y)表示,其中:y∈Ob(M),n∈Ob(Fin)是一个有限集合,x:n Ob(M)是n索引对象集合。Mn(x;y)中的元素为态射。当态射φ∈Mn(x;y),则φ:x y或φ:(x1,x2,…,xn) y,其中:xi被称为域对象,y被称为伴随域对象。

c)若x∈Ob(M),恒等态射idx∈M1(x;x)。

d)若s:m n是Fin中的态射,对象z∈Ob(M),有限集合m,n∈Ob(Fin),x:m Ob(M)是m索引对象集合,y:n Ob(M)是n索引对象集合。若元素i∈n,mi是态射s对于i的原像,使用xi:=x|mi:mi Ob(M)表示mi对应的x对象集合,则态射组合为:

:Mn(y;z)×∏i∈nMmi(xi:yi) Mm(x;z)

2)两个规则。

a)运算必须满足结合率,相关形式化定义可参考文献[1]。

b)对于态射φ:(x1,x2,…,xn) y,恒等率表示为:

当对称多范畴中的对象实例化为集合时,形成范畴Sets[1]。Sets中的对象是集合,态射是集合间的“多对一”函数(函数定义域为多集合,伴随域为单集合;区别于Sets,Set中的函数没有“多对一”的限制)。

定义2对称多范畴上的函子[1]。设M和M′为对称多范畴,从M到M′的函子F:M M′定义包含两种运算:a)对象上的运算,b)态射上的运算。所有运算必须满足:a)恒等保持规则,b)组合保持规则。

基于对称多范畴上的函子可定义对称多范畴上的代数运算[1],例如:C是对称多范畴M上的运算,则C:M Sets。

1.2系统的嵌套式结构

当以外部观察为依据,一个系统模块可被视为一个黑盒。黑盒与外部通过“端口”来进行交互,端口是交互发生的位置,交互的内容是信息。基于“类型集合”[4],一个模块黑盒可表示成为:

X=((Xin,τin),(Xout,τout))

其中:Xin为输入端口集,Xout输出端口集,端口集满足Xin,Xout∈Ob(Fin);τ为端口类型函数,该函数用于获得端口上交互信息的类型。对任意端口集P,类型函数的定义是τ:P Ob(Set)。端口集P上可交互信息[4]表示为:

其中:p为P中的端口,τ(p)为p上的信息类型,(P,τ)为整个端口集上可交互的信息类型。

性质1[4]设f:(P,τ) (P′,τ′)为两个类型端口集上的态射,则 f-:(P′,τ′) (P,τ)。

对嵌套结构,若X表示内层结构,Y表示外层结构,则d:X Y表示X与Y之间的嵌套关系。结构d中内外层次上端口间的对应关系必修满足:

规则1[4]若使用φ=(φin,φout)表示单层嵌套结构端口映射规则,其中,φin:Xin Yin∪Xout,φout:Yout Xout。

这里,φout规定外层结构的输出端口必须与内层结构上的部分输出接口相对应;φin规定内层结构的输入端口必须与部分外层结构的输入端口,以及部分内层结构的部分输出端口相对应。

基于上述说明,设范畴NS是描述系统嵌套结构的对称多范畴[3-4],则该范畴包含以下技术特征。

1)范畴中的对象集合为Ob(NS),设X为端口集合,则:X=((Xin,τin),(Xout,τout))∈Ob(NS);

2)范畴中的态射集合为NSn(x;y);其中,n为自然数,若d∈NSn(x;y),则d:(X1,X2,…,Xn) y为单层嵌套结构,而且端口映射满足规则1,态射d中(X1,X2,…,Xn)为n索引对象集x,且X1,X2,…,Xn,Y∈Ob(NS)。

3)恒等态射为NS1(x;x),即idX:(X) X。

4)当X,Y,Z∈Ob(NS),若存在结构d:X Y,以及d′:Y Z,则两层嵌套结构为:d′d:X Z。

5)组合运算必须满足结合率,当存在多层嵌套结构:d″d′d,则(d″d′)d=d″(d′d),即:整体嵌套结构与系统组成时的嵌套顺序无关。

6)态射运算满足恒等率。

图1中使用矩形表示了三个对象:P、Q和C。P对象和Q对象构成内层结构X:=P∪Q;外层结构为对象C,定义Y:=C。使用d:X Y表示图中嵌套关系,结构中各层次所包含端口间的连线表示了不同对象上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而言,Y结构的o端口对应X结构的q3端口(形成φout规则);X结构的q1端口对应于p2端口,且p1和q2端口对应Y结构的i1和i2端口(形成φin规则)。通过性质1可知:q3端口上的输出决定o端口上的输出;端口i1和i2上的输入,以及p2端口的输出决定p1、q2和q1端口的输入。

1.3端口自动机

在NS范畴所描述的结构上,使用函子可定义相关代数运算。这样的运算本质上是系统结构上动态特征的表现。为了揭示这样的特征,本文使用“端口自动机”来定义系统行为。

端口自动机[13]是一种Moore机模型,可用于表达抽象系统的行为。该模型以外部观察为基础,把系统与外界交互端口作为行为考察的对象。定义上,端口自动机是一个七元组[13]:(P,Q,q0,X,Y,T,O);其中,P为端口集合,Q为状态集合,q0为初始状态,X为端口上的输入值集合,Y为端口上的输出值集合,T为输入变迁函数,O为输出状态函数。

2嵌套式结构上的行为

基于端口自动机[13]和文献[4]所阐述方法,本文定义NS范畴对象上的行为为:

定义3NS中对象上的行为。对于对象X∈Ob(NS),其行为表示为:

PAM(X):={(S,(fin, fout))|S∈Ob(Set), fin:Xin×S S, fout:S Xout}

其中:S为对象状态集; fin为输入函数;Xin是输入数据集; fout为输出函数;Xout是输出数据集。 fin说明对象根据输入信息更新系统状态; fout说明对象根据当前状态进行输出。若f=(fin, fout),则PAM(X)可表示为:(S, f)。

当系统结构中包含两个并行对象X和Y,表示为X∪Y,运算为PAM(X∪Y):=(SX×SY, fX×fY)。另外,根据定义3可知:PAM运算中的输入和输出操作为“确定的”,即任何操作的结果唯一。

定义4NS中态射上的行为。当X,Y∈Ob(NS),对于态射d:X Y,φ=(φin,φout)是对象之间端口映射规则φin:Xin Yin∪Xout,φout:Yout Xout。若内层对象行为PAM(X) :=(S, f),则d上的行为定义为:

PAM(d):=(S,g)

其中S为嵌套结构上的状态集,该集合由内层系统的状态集决定,运行时S不允许被改变。另外,g=(gin,gout),其中,gin为d上的输入函数,gout为d上的输出函数。

对于结构d上映射规则φ,基于性质1可获得:

φout:Xout Yout,φin:Yin∪Xout Xin

其中:Yin∪Xout使用Yin×Xout进行计算。

性质2定义4中,若s∈S,y∈Yin,则gin和gout为:

gout(s)=φout(fout(s))

gin(y,s)=fin(φin(y, fout(s)),s)

证明对于gout,从图2(a)可获得相关结论。根据映射规则φ,外层输出端口Yout与内层输出端口Xout相连,φout说明信息从X流向Y,为了实现φout,需要经过fout计算产生X的输出。

对于gin:式子gin(y,s)=fin(φin(y, fout(s)),s)可从图2(b)部分获得。由于嵌套结构的状态集合与内层系统状态集合相同,根据φ,内层输入端口Xin对应于:Xout和Yin。为了获得Xout首先需要进行fout运算,而Yin为外部直接输入。通过Xout与Yin可获得内层系统的输入Xin(由φin说明)。经过计算fin,系统状态根据输入被更新。

因此,性质2成立。

NS范畴中对象和态射可进行PAM运算:若X是一个对象,则运算为PAM(X);若态射d:X Y,则运算为PAM(d)。由于范畴中的态射可组合,基于定义3和定义4,若PAM运算满足组合运算,则PAM是一个函子。

作者修改了性质3

性质3PAM是对称多范畴NS上的一个函子,该函子的计算结果是在指定状态集上进行运算的动态系统。

性质3PAM是从对称多范畴NS到Sets的一个函子,即PAM:NS Sets。

证明

1)对象上的运算如本文定义3所述。

2)态射上的运算如本文定义4所述。

3)恒等保持方面,若idX:(X) X,则:

PAM(idX):PAM(X) PAM(X)=id(PAM(X))

4)组合保持方面,设:

5)最后,PAM运算的结果是集合,且运算f和g是“多对一”函数。所以,PAM的伴随域是Sets。

综上所述,PAM:NS Sets是一个函子。

性质3说明:1)本文所构建的PAM运算是一个伴随域为Sets的函子,运算具有结构保持特征。

综上所述,PAM可在NS范畴的对象和态射上进行运算,而且运算具有结构保持特征,因此,PAM是一个函子,其伴随域为指定状态集上进行运算的动态系统。

性质3说明:1)本文所构建的PAM一个函子,可揭示结嵌套式系统结构上的输入和输出行为,以及相关的系统状态变化情况。

2)区别于文献[4]所阐述方法,PAM可直接以端口自动机方式来表达嵌套结构上的行为。

3行为的组合

使用NS范畴所建立的结构模型可从局部和整体两个方面来进行理解。局部上,同一层次结构上可存在多个模块,这些模块相互交互、彼此组合形成一个工作单元,共同实现所在层次的行为。整体上,嵌套结构可涉及多个层次;外部结构的行为通过其内部结构的行为来实现,内部结构的行为再通过其更内部的结构行为来实现,以此类推,因此,层次结构上的局部行为是系统整体行为的组成部分。

同层次上模块间的行为组合可归纳为4种类型[14-15]:重命名、并行组合、串行组合、反馈。4个类型中,当模块的端口直接与其他端口进行连接时,即可实现所谓“重命名”。举例来说,设某模块具有端口p,该端口与外部端口q连接,则p上传输的信息实际上也是q上传输的信息;p和q之间的连接结构就是一种“重命名”实现。本部分后续内容将对其他3种行为的组合情况进行讨论。

3.1并行组合

同一层次中,多个并行工作模块间如果不存在信息交互时,它们的行为相互独立。以图4所表示的结构为例,该图中包含3个对象:A、B和E,配置为:

内层结构由行为相互独立的A和B组成,外层结构为E。设X:=A∪B,Y:=E,则:

Xin={q1,p1},Xout={q2,p2},Yin={i1,i2},Yout={o1,o2}

使用p:X Y表示结构嵌套,根据定义4指定端口映射规则:

φinp:Xin Yin,φoutp:Yout Xout

图4中X和Y之间的端口映射情况已通过连线进行表示,例如:E的输入端口i1与A中的输入端口q1相连,E的输出端口o2与B中的输出端口p2相连等。端口间交互情况为:

3.2串行组合

当同一层次中的模块间存在信息交互时,它们的行为之间会产生依赖。以图5所表示的结构为例,该图中包含3个对象:C、D和E此处是否应该是E'?请明确。回复: 关于注释中的问题处是E,不是E‘。谢谢您。

,配置为:

3.3反馈

对于反馈,以图6表示的结构为例,使用F表示可反馈的模块,使用E″作为外部环境,配置为:

4应用示例

实际应用中,首先根据需求设计模块结构,基于NS范畴描述结构;然后基于PAM来分析模块的工作情况。

示例1设两个传感器:测距模块、电机编码器,其中电机编码器用于检测电机的转速。两个模块的基本状态及状态转移情况总结在表1中。对于测距模块,存在两个状态(s0为预备态,s1为测距态),输出为测试结果d(d为实数,使用-1.0表示无读数),输入包含两个命令(measure和reset)。对于电机编码器,存在两个状态(s′0为预备态,s′1为读数态),输出为测试结果v(v为整数,使用0表示无读数),输入包含两个命令(read和reset′)。

示例2当需要利用伺服电机来控制测距模块的朝向时,可设计一个驱动模块实现两个功能:1)驱动伺服电机旋转;2)启动测距模块进行测距。驱动模块基本状态及状态转移情况总结在表2中。该模块有两个基本状态(b为预备态,t为转向态),输出包含两个命令(measure和reset),输入为转向角度a(a∈{0,1,…,180},使用0表示预备)。

基于3.2节的讨论,驱动模块首先需要驱动伺服电机调整测距模块的朝向,再启动获得距离,因此,输入命令指定为:{a,0},其中,a为转动角度。假设现在需要获得伺服电机在90°角时测距模块检测的距离,输入命令为{90,0};若系统当前状态为(b,s0),执行命令中的第一个值(角度为90°),系统首先获得D和U状态输出:(reset,-1.0); fin更新系统状态,D模块驱动伺服电机旋转90°;同时,由于U模块执行命令(reset),状态为s0。再执行命令的第2个值(角度为0°),系统获得当前D和U状态输出:(measure,-1.0), fin更新系统状态,D模块驱动伺服电机转角0°;同时,U模块执行命令(measure),系统当前可获得输出为实测距离d,因此可见:串联的D和U基本可以工作。

5结语

使用“对称多范畴”可建立系统多层嵌套式结构的模型。针对这样的结构模型,本文基于端口自动机提出一种结构上的行为表达方法PAM,该方法在理论上是一个伴随域为Sets的函子。在PAM支撑下,本文还对并行、串行和反馈等常见组合行为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本文首先提出一种基于端口自动机的行为表达方法:PAM,然后总结了与方法相关的理论性质,最后讨论分析了PAM的应用方法。

通过本文工作可以看出:PAM方法支持以端口自动机方式揭示嵌套式结构上的动态行为,因此,该方法可被应用于描述或分析嵌套式系统结构上的行为。

未来的工作还可构建、讨论和分析NS范畴上的其他行为表达方法。

参考文献:

[1]

SPIVAK D I. The operad of wiring diagrams: formalizing a graphical language for databases, recursion, and plugandplay circuits [EB/OL]. [20151210]. http:///abs/1305.0297.

[2]

RUPEL D, SPIVAK D I. The operad of temporal wiring diagrams: formalizing a graphical language for discrete time processes [EB/OL]. [20151208]. http:///abs/1307.6894.

[3]

WISNESKY R, SPIVAK D I, SCHUITZ P, et al. Algebras of open dynamical systems on the operad of wiring diagrams [EB/OL]. [20151207]. http:///pdf/1408.1598.

[4]

SPIVAK D I. Nesting of dynamic systems and modedependent networks [EB/OL]. [20151205]. http:///abs/1502.07380.

[5]

LAWVERE F W, SCHANUEL S H. Conceptual Mathematics: A First Introduction to Categories [M]. 2nd ed.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13-21.

[6]

SIMMONS H. An Introduction to Category Theory [M].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1: 1-5.

[7]

SCOTT P J. Handbook of Algebra (Vol. 2) [M]. Amsterdam: Elsevier, 2000: 3-77.

[8]

LYNCH N A, STARK E W. A proof of Kahn principle for input/output automata [J].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 1989, 82(1): 81-92.

[9]

SASSON V, NIELSEN M, WINSKEL. G. Models for concurrency: towards a classification [J].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1996, 170(1/2): 297-348.

[10]

徐家福,费宗铭.范畴论在计算机科学中的若干应用[J].计算机科学,1989,16,(3):11-17.(XU J F, FEI Z M. Several applications of category theory in computer science [J]. Computer Science, 1989,16(3): 11-17.)

[11]

楚旺,钱德沛.以体系结构为中心的构件模型的形式化语义[J].软件学报,2006,17(6):1287-1297.(CHU W, QIAN D P. Formal semantic of architecturecentric component model [J]. Journal of Software, 2006, 17(6): 1287-1297.)

[12]

赵硕,陈中育,肖春水.基于范畴论的构件行为组合研究[J].计算机工程,2012,38(15):53-58.(ZHAO S, CHEN Z Y, XIAO C S. Research on component behavior combination based on category theory [J]. Computer Engineering, 2012, 38(15): 53-58.)

[13]

STEENSTRUP M, ARBIB M A, MANES E G. Port automata and the algebra of concurrent processes [J]. Journal of Computer and System Sciences, 1983, 27(1): 29-50.

[14]

STARK E W. Compositional relational semantics for indeterminate dataflow networks [C]// 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ategory Theory and Computer Science, LNCS 389. Berlin: Springer, 1989: 52-74.

计算机范畴论文范文第2篇

“计算”是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数学概念。无论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平常的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都离不开计算。同时,“计算”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数学概念,它几乎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而起源和发展的。但是,真正能够回答计算的本质是什么的人恐怕不会太多。应该说,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还没有人能够说得清计算的本质是什么,以及什么是可计算、什么是不可计算的等问题。30年代中,由于哥德尔、丘奇、图灵等数学家的工作,人们终于弄清楚了计算的本质,以及什么是可计算的和什么是不可计算的等根本性问题。由此也就形成了一个专门的数学分支——递归论或可计算性理论。在此我们就是以这一理论为背景,概括出计算的本质,并阐明其他一些根本性问题。

计算首先指的就是数的加减乘除,其次则为函数的微分、积分、方程的求解等等;另外还包括定理的证明推导。抽象地说,所谓计算就是从一个符号串f变换成另一个符号串g。比如说从符号串12+3变换成15,这就是一个加法计算。如果符号串f是x•x,而符号串g是2x,从f到g的计算就是微分。定理证明也如此,令f表示一组公理和推导规则,令g是一个定理,那么从f到g的一系列变换就是定理g的证明。从这个角度看,文字翻译也是计算,如f代表一个英文句子(由英文字母及标点符号组成的符号串),而g为含义相同的中文句子,那么从f到g就是把英文翻译成中文。这些变换间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把它们都叫做计算?

为了回答究竟什么是计算、什么是可计算性等问题,人们采取的是建立计算模型的方法。从30年代到40年代,数理逻辑学家相继提出了四种模型,它们是递归函数、λ演算、图灵机和波斯特系统。这种种模型各不相同,表面上看区别很大,它们完全是从不同的角度探究计算过程或证明过程的。但事实上,这几种模型却是等价的,即它们完全具有一样的计算能力。在这一事实基础上,最终形成了如今著名的丘奇—图灵论点:凡是可计算的函数都是一般递归函数(或都是图灵机可计算的,或都是λ演算可计算的,或都是波斯特系统可计算的)。这就确立了计算与可计算性的数学含义。这一表述过于抽象,下面我们给出一个比较直观的说法:所谓计算,就是从已知符号串开始,一步一步地改变符号串,经过有限步骤,最后得到一个满足预先规定的符号串的变换过程。现已证明:凡是可以从某些初始符号串开始而在有限步骤内计算的函数与一般递归函数是等价的。这就是说,所有可计算的函数都是通过符号串的变换来实现其计算过程的,即计算就是符号(串)的变换。(1)

与计算具有同等地位和意义的基本概念是算法。从算法的角度讲,一个问题是不是可计算的,与该问题是不是具有一个相应的算法是完全一致的。一般而言,算法就是求解某类问题的通用法则或方法。也就是一系列计算规则或程序,即符号串变换的规则。

正是这样一个原本只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如今却成为各门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视角、观念和方法,上升为一种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特征的哲学范畴。

我们认为,人类最早把计算作为一种哲学性观念和方法而不仅是一种数学观念和方法,并自觉运用到有关领域的研究中,是一些人工智能的专家们做出的,尤其是在后来的认知科学研究中很明显地表现出这一倾向。由于纽威尔、西蒙、福多、明斯基等一大批学者的努力,物理符号系统假说、心灵的表达计算理论,心脑层次假说等相继提出。这些理论的一个共同主题就是:思维就是计算(认知就是计算)。他们明确主张:思维是一种信息加工过程,亦即计算过程,这种计算就是指某种符号操作或加工,指在能对其提供语义解释的符号代码的形式表达式上所进行的受规则制约的变换,如问题求解这种思维活动就是通过一定的算法对初始态空间进行操作,直达到目标态空间。有人更进一步主张:心灵有一套程序或一组规则,类似于控制计算机的程序,思维是一种包括对单词在内的符号的操作。(2)

除了思维、认知可看作是一种计算,一些研究视觉认知理论的学者把视觉也看作是一种计算。这主要是来自马尔的《视觉计算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计算理论层次上,视觉信息处理过程由三种内部表象表征:描述图像光强度与局部几何结构的要素图;描述以观察者为中心的物体可见表面的朝向、轮廓线、深度及其他性质的二维半图;识别和理解物体的三维表象。这个理论把视觉过程理解为功能模块(像元空间、图像空间、景物空间)的变换。这意味着视觉计算的基本单位是符号表象。3在此基础之上,后来人们又提出了视觉拓扑计算理论等各种视觉计算理论。其共同点是均认为视觉过程就是一种计算过程,但是对它是一种什么样的计算还存有较大分歧。

在对认识、思维、视觉等内容进行计算主义研究的同时,人们确立了大脑就是一台计算机的信念:大脑的生物结构是其硬件,大脑的运作规律是其软件,大脑的(广义)思维过程就是其计算过程。20多年前的“计算机能否思维”的问题已经演化为当今的“人脑是否计算”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思维就是计算”这已不仅仅是一个哲学性的命题,而且已成为科学方法论意义上的一个科学假设。人们早已从科学意义上探究思维的计算本质,计算已成为当前认知科学中占主导地位的一种基础观念和研究方法,人们试图从计算的角度揭示出思维、意识以及整个大脑的全部奥秘。

把计算作为哲学性观念和方法运用到具体学科研究中的另一个范例是与生命科学相关的一些研究。这主要体现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工生命科学、遗传算法理论和dna计算机等新型学科的相继涌现。这些学科或理论的共同之处就在于都是以计算作为自己研究的观念和方法,主张生命就是一种算法,一个程序,一个能够实现自我复制、自我构造和自我进化的算法。人工生命的基本信条是:生命的特征并不存在于单个物质之中,而存在于物质的组合之中。生命的规律是一种动力形式的规律,这种规律独立于45亿年前地球上形成的任何特定的碳化物细节之外。即生物体的“生命力”存在于分子的组织(软件)之中,而不是存在于分子本身。人工生命就在于用计算或算法的观念与方法探索生物学领域中的奥秘。把生命与计算机类比,似乎是19世纪机械论在当今的延续,看起来有背于时展的潮流。但人工生命的奠基者朗顿认为,答案就在于进一步的伟大洞见之中:生命系统这台计算机具有与通常意义上的机器全然不同的组织形式,有生命的系统几乎总是自下而上的,从大量及其简单的系统群中突现出来,而不是工程师自上而下设计的那种机器。朗顿强调说:“最为惊人的认识是:复杂的行为并非出自复杂的基本结构。确实,极为有趣的复杂行为是从极为简单的元素中突现出来的”。4这就是说,生命包含着某种能够超越纯物质的能力,不是因为有生命的系统里被某种物理和化学之外的一种生命本质所驱动,而是因为一群遵循简单的互动规则的简单物体能够产生永远令人吃惊的行为效果。生命就是这样一种生化机器,只要启动这台机器,而不是把生命注入这台机器,即将这台机器的各个部分组织起来,让它们产生互动,从而便具有了“生命”。生命就是这样一种算法。算法对于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以过程或程序描述代替对生物的状态或结构描述,将生命表达为一种算法的逻辑,把对生命的研究转换成对算法的研究,特别是把对真实生命的研究转换成对人工生命的研究。

1994年11月美国科学家阿德勒曼在《科学》上公布的dna计算机理论,更是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生命就是算法,进化就是计算的观念。5dna是生命的基石,任何生命类型的所有特征都以严格的规则编码在其dna序列上,不管是生命的结构,还是生命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一个信息库或数据库。另外,dna所有的行为都是以程序化、模块化的形式表现,在这个意义上它又是一个程序库。无论它是作为信息库还是程序库,dna都具有基本的计算特征。而生物体中所有现象的基本形式都是dna的复制、切割、粘贴,这一事实深刻表明,生命本身就是由一系列复杂的计算或算法组成的。生命系统就是一台以分子算法为组织法则的多层次生物计算机,dna计算机就是对生命这种自然计算机的一种表征。从前,分子算法,如自复制自动机、胞格自动机、遗传算法、人工生命等全都是在电子计算机上实现的,dna计算机概念的出现是分子算法的化学实现的开端。这种立足于可控的生物化学反应或反应系统,无疑更加有力地直接地表明了生物现象与过程的计算特征。正如有人所言:dna计算宣称数学处于生命的核心。

运用计算、算法观念和方法研究认知问题和生命系统,有着深刻而普适的科学方法论意义,它们是人们运用算法观念和方法研究其他自然现象或自然系统的两个有益的重要范例。如今,计算或算法的观念与方法已经深入到宇宙学、物理学、化学乃至经济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计算、算法已经成为人们认识事物、研究问题的一种基本的普适的观念和方法,人们的科学实践,已经使计算、算法上升到哲学性的观念和方法。在这一现实背景之下,我们以为,把计算、算法作为一种哲学范畴正式提出并引入哲学已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是因为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范例,而且还有着更深层的学理:生命、大脑是最复杂的自然现象之一,是自然界进化的最高代表。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猜测:整个自然界也是按算法构成的,是按算法演化的。现实世界之万事万物只不过是算法的复杂程度的多样性。从虚无到存在、从非生命到生命、从感觉到意识、思维,或许整个世界的进化过程就是一个计算复杂性不断增长的过程。这就是说,自然界就是一台巨型计算机(硬件),任何一种自然过程都是自然规律(软件)作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物理或信息过程(计算过程),其本质上都体现了一种严格的计算和算法特征。生命系统作为自然界中最复杂最有特色的系统,它也就是形形色色的自然计算机中的一种。这或许就是人工生命与dna计算理论所蕴含的最重要的哲学道理。

把计算、算法作为一个哲学范畴,还有着哲学史上的渊源关系。也许人们还没有忘记,在2500多年前,一位名叫毕达哥拉斯的古希腊人曾向世人宣称:万物皆数。今天,我们何以不能说:万物皆算法。严格地说,当年毕达哥拉斯率先提出的“数”这个重要范畴,并不是一个纯粹哲学性范畴,而是一个从数的角度寻求世界万物之本原,考察事物生成演化过程,由自然科学思维方式与哲学思维方式相互融合的过渡性范畴。这种观念在近代和现代科学与哲学中得到了充分的继承和发扬。这说明,哲学范畴在其生成、演化和发展的过程之中,总要受到各个历史时期数学发展程度、数学思维方式的影响和规定。这或许可以称为哲学范畴的数学规定,正因为如此,当今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使得我们完全可以把毕达哥拉斯的“数”向前推一大步。毕达哥拉斯哲学在当代有了更深刻更丰富的内含。

最后我们要指出的是,已经泛化到整个科学领域中的计算、算法这个概念,完全具有哲学范畴的基本特征。众所周知,哲学范畴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人类理性思维的逻辑形式。它是人类在一定历史时论思维发展水平的标示器,是帮助人们认识和把握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之网的网上扭结;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过程最本质、最普遍的联系的表征。哲学范畴对各门具体科学都具有普适的哲学方法论意义。如今,人们在各方面都开始用算法的观念来看待问题、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不正表明计算与算法的一种范畴性吗?历史上每次重大的科技进步,都要改变当时的哲学范畴,有时甚至是直接把科学中的基本概念移植到哲学中。当今计算机科技对哲学的影响也不例外。这正是有人所说的哲学范畴的科技命运。因此,及时总结和概括当代科技成果,把最为精华的人类理念上升为一种哲学范畴,不仅是哲学范畴自身发展之所需,更是各门科学文化进一步发展所必须。只有渗透着时代最主要、最有效的观念和方法的科学与文化,才能真正体现时代之精神,成为时代之主流。

参考文献

(1) 莫绍揆.递归论.科学出版社,1987年。

(2) 邱仁宗.当代思维研究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3) (美)d.马尔.视觉计算理论.科学出版社,1988年。

计算机范畴论文范文第3篇

“计算”是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数学概念。无论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平常的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都离不开计算。同时,“计算”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数学概念,它几乎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而起源和发展的。但是,真正能够回答计算的本质是什么的人恐怕不会太多。应该说,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还没有人能够说得清计算的本质是什么,以及什么是可计算、什么是不可计算的等问题。30年代中,由于哥德尔、丘奇、图灵等数学家的工作,人们终于弄清楚了计算的本质,以及什么是可计算的和什么是不可计算的等根本性问题。由此也就形成了一个专门的数学分支——递归论或可计算性理论。在此我们就是以这一理论为背景,概括出计算的本质,并阐明其他一些根本性问题。

计算首先指的就是数的加减乘除,其次则为函数的微分、积分、方程的求解等等;另外还包括定理的证明推导。抽象地说,所谓计算就是从一个符号串f变换成另一个符号串g。比如说从符号串12+3变换成15,这就是一个加法计算。如果符号串f是xx,而符号串g是2x,从f到g的计算就是微分。定理证明也如此,令f表示一组公理和推导规则,令g是一个定理,那么从f到g的一系列变换就是定理g的证明。从这个角度看,文字翻译也是计算,如f代表一个英文句子(由英文字母及标点符号组成的符号串),而g为含义相同的中文句子,那么从f到g就是把英文翻译成中文。这些变换间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把它们都叫做计算?

为了回答究竟什么是计算、什么是可计算性等问题,人们采取的是建立计算模型的方法。从30年代到40年代,数理逻辑学家相继提出了四种模型,它们是递归函数、λ演算、图灵机和波斯特系统。这种种模型各不相同,表面上看区别很大,它们完全是从不同的角度探究计算过程或证明过程的。但事实上,这几种模型却是等价的,即它们完全具有一样的计算能力。在这一事实基础上,最终形成了如今著名的丘奇—图灵论点:凡是可计算的函数都是一般递归函数(或都是图灵机可计算的,或都是λ演算可计算的,或都是波斯特系统可计算的)。这就确立了计算与可计算性的数学含义。这一表述过于抽象,下面我们给出一个比较直观的说法:所谓计算,就是从已知符号串开始,一步一步地改变符号串,经过有限步骤,最后得到一个满足预先规定的符号串的变换过程。现已证明:凡是可以从某些初始符号串开始而在有限步骤内计算的函数与一般递归函数是等价的。这就是说,所有可计算的函数都是通过符号串的变换来实现其计算过程的,即计算就是符号(串)的变换。(1)

与计算具有同等地位和意义的基本概念是算法。从算法的角度讲,一个问题是不是可计算的,与该问题是不是具有一个相应的算法是完全一致的。一般而言,算法就是求解某类问题的通用法则或方法。也就是一系列计算规则或程序,即符号串变换的规则。

正是这样一个原本只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如今却成为各门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视角、观念和方法,上升为一种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特征的哲学范畴。

我们认为,人类最早把计算作为一种哲学性观念和方法而不仅是一种数学观念和方法,并自觉运用到有关领域的研究中,是一些人工智能的专家们做出的,尤其是在后来的认知科学研究中很明显地表现出这一倾向。由于纽威尔、西蒙、福多、明斯基等一大批学者的努力,物理符号系统假说、心灵的表达计算理论,心脑层次假说等相继提出。这些理论的一个共同主题就是:思维就是计算(认知就是计算)。他们明确主张:思维是一种信息加工过程,亦即计算过程,这种计算就是指某种符号操作或加工,指在能对其提供语义解释的符号代码的形式表达式上所进行的受规则制约的变换,如问题求解这种思维活动就是通过一定的算法对初始态空间进行操作,直达到目标态空间。有人更进一步主张:心灵有一套程序或一组规则,类似于控制计算机的程序,思维是一种包括对单词在内的符号的操作。(2)

除了思维、认知可看作是一种计算,一些研究视觉认知理论的学者把视觉也看作是一种计算。这主要是来自马尔的《视觉计算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计算理论层次上,视觉信息处理过程由三种内部表象表征:描述图像光强度与局部几何结构的要素图;描述以观察者为中心的物体可见表面的朝向、轮廓线、深度及其他性质的二维半图;识别和理解物体的三维表象。这个理论把视觉过程理解为功能模块(像元空间、图像空间、景物空间)的变换。这意味着视觉计算的基本单位是符号表象。3在此基础之上,后来人们又提出了视觉拓扑计算理论等各种视觉计算理论。其共同点是均认为视觉过程就是一种计算过程,但是对它是一种什么样的计算还存有较大分歧。

在对认识、思维、视觉等内容进行计算主义研究的同时,人们确立了大脑就是一台计算机的信念:大脑的生物结构是其硬件,大脑的运作规律是其软件,大脑的(广义)思维过程就是其计算过程。20多年前的“计算机能否思维”的问题已经演化为当今的“人脑是否计算”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思维就是计算”这已不仅仅是一个哲学性的命题,而且已成为科学方法论意义上的一个科学假设。人们早已从科学意义上探究思维的计算本质,计算已成为当前认知科学中占主导地位的一种基础观念和研究方法,人们试图从计算的角度揭示出思维、意识以及整个大脑的全部奥秘。

把计算作为哲学性观念和方法运用到具体学科研究中的另一个范例是与生命科学相关的一些研究。这主要体现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工生命科学、遗传算法理论和DNA计算机等新型学科的相继涌现。这些学科或理论的共同之处就在于都是以计算作为自己研究的观念和方法,主张生命就是一种算法,一个程序,一个能够实现自我复制、自我构造和自我进化的算法。人工生命的基本信条是:生命的特征并不存在于单个物质之中,而存在于物质的组合之中。生命的规律是一种动力形式的规律,这种规律独立于45亿年前地球上形成的任何特定的碳化物细节之外。即生物体的“生命力”存在于分子的组织(软件)之中,而不是存在于分子本身。人工生命就在于用计算或算法的观念与方法探索生物学领域中的奥秘。把生命与计算机类比,似乎是19世纪机械论在当今的延续,看起来有背于时展的潮流。但人工生命的奠基者朗顿认为,答案就在于进一步的伟大洞见之中:生命系统这台计算机具有与通常意义上的机器全然不同的组织形式,有生命的系统几乎总是自下而上的,从大量及其简单的系统群中突现出来,而不是工程师自上而下设计的那种机器。朗顿强调说:“最为惊人的认识是:复杂的行为并非出自复杂的基本结构。确实,极为有趣的复杂行为是从极为简单的元素中突现出来的”。4这就是说,生命包含着某种能够超越纯物质的能力,不是因为有生命的系统里被某种物理和化学之外的一种生命本质所驱动,而是因为一群遵循简单的互动规则的简单物体能够产生永远令人吃惊的行为效果。生命就是这样一种生化机器,只要启动这台机器,而不是把生命注入这台机器,即将这台机器的各个部分组织起来,让它们产生互动,从而便具有了“生命”。生命就是这样一种算法。算法对于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以过程或程序描述代替对生物的状态或结构描述,将生命表达为一种算法的逻辑,把对生命的研究转换成对算法的研究,特别是把对真实生命的研究转换成对人工生命的研究。 1994年11月美国科学家阿德勒曼在《科学》上公布的DNA计算机理论,更是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生命就是算法,进化就是计算的观念。5DNA是生命的基石,任何生命类型的所有特征都以严格的规则编码在其DNA序列上,不管是生命的结构,还是生命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一个信息库或数据库。另外,DNA所有的行为都是以程序化、模块化的形式表现,在这个意义上它又是一个程序库。无论它是作为信息库还是程序库,DNA都具有基本的计算特征。而生物体中所有现象的基本形式都是DNA的复制、切割、粘贴,这一事实深刻表明,生命本身就是由一系列复杂的计算或算法组成的。生命系统就是一台以分子算法为组织法则的多层次生物计算机,DNA计算机就是对生命这种自然计算机的一种表征。从前,分子算法,如自复制自动机、胞格自动机、遗传算法、人工生命等全都是在电子计算机上实现的,DNA计算机概念的出现是分子算法的化学实现的开端。这种立足于可控的生物化学反应或反应系统,无疑更加有力地直接地表明了生物现象与过程的计算特征。正如有人所言:DNA计算宣称数学处于生命的核心。

运用计算、算法观念和方法研究认知问题和生命系统,有着深刻而普适的科学方法论意义,它们是人们运用算法观念和方法研究其他自然现象或自然系统的两个有益的重要范例。如今,计算或算法的观念与方法已经深入到宇宙学、物理学、化学乃至经济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计算、算法已经成为人们认识事物、研究问题的一种基本的普适的观念和方法,人们的科学实践,已经使计算、算法上升到哲学性的观念和方法。在这一现实背景之下,我们以为,把计算、算法作为一种哲学范畴正式提出并引入哲学已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是因为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范例,而且还有着更深层的学理:生命、大脑是最复杂的自然现象之一,是自然界进化的最高代表。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猜测:整个自然界也是按算法构成的,是按算法演化的。现实世界之万事万物只不过是算法的复杂程度的多样性。从虚无到存在、从非生命到生命、从感觉到意识、思维,或许整个世界的进化过程就是一个计算复杂性不断增长的过程。这就是说,自然界就是一台巨型计算机(硬件),任何一种自然过程都是自然规律(软件)作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物理或信息过程(计算过程),其本质上都体现了一种严格的计算和算法特征。生命系统作为自然界中最复杂最有特色的系统,它也就是形形色色的自然计算机中的一种。这或许就是人工生命与DNA计算理论所蕴含的最重要的哲学道理。

把计算、算法作为一个哲学范畴,还有着哲学史上的渊源关系。也许人们还没有忘记,在2500多年前,一位名叫毕达哥拉斯的古希腊人曾向世人宣称:万物皆数。今天,我们何以不能说:万物皆算法。严格地说,当年毕达哥拉斯率先提出的“数”这个重要范畴,并不是一个纯粹哲学性范畴,而是一个从数的角度寻求世界万物之本原,考察事物生成演化过程,由自然科学思维方式与哲学思维方式相互融合的过渡性范畴。这种观念在近代和现代科学与哲学中得到了充分的继承和发扬。这说明,哲学范畴在其生成、演化和发展的过程之中,总要受到各个历史时期数学发展程度、数学思维方式的影响和规定。这或许可以称为哲学范畴的数学规定,正因为如此,当今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使得我们完全可以把毕达哥拉斯的“数”向前推一大步。毕达哥拉斯哲学在当代有了更深刻更丰富的内含。

最后我们要指出的是,已经泛化到整个科学领域中的计算、算法这个概念,完全具有哲学范畴的基本特征。众所周知,哲学范畴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人类理性思维的逻辑形式。它是人类在一定历史时论思维发展水平的标示器,是帮助人们认识和把握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之网的网上扭结;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过程最本质、最普遍的联系的表征。哲学范畴对各门具体科学都具有普适的哲学方法论意义。如今,人们在各方面都开始用算法的观念来看待问题、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不正表明计算与算法的一种范畴性吗?历史上每次重大的科技进步,都要改变当时的哲学范畴,有时甚至是直接把科学中的基本概念移植到哲学中。当今计算机科技对哲学的影响也不例外。这正是有人所说的哲学范畴的科技命运。因此,及时总结和概括当代科技成果,把最为精华的人类理念上升为一种哲学范畴,不仅是哲学范畴自身发展之所需,更是各门科学文化进一步发展所必须。只有渗透着时代最主要、最有效的观念和方法的科学与文化,才能真正体现时代之精神,成为时代之主流。

参考文献

(1) 莫绍揆.递归论.科学出版社,1987年。

(2) 邱仁宗.当代思维研究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3) (美)D.马尔.视觉计算理论.科学出版社,1988年。

计算机范畴论文范文第4篇

(电子科技大学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对于一词多义现象,原型范畴理论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一个多义词的各个义项组成了该词的语义范畴,该词的基本意义就是这个语义范畴的原型,其他词义都是在它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或辐射出来的,与这个原型意义之间有着家族相似性,是这个语义范畴的边缘意义。根据原型范畴理论,“打”有其中心意和边缘意,本文旨在探索汉语中“打”在其主动动宾组合中的中心意。

关键词:一词多义;原型范畴;中心意

1. 引言

原型范畴理论是在当代语言学界和哲学界对亚里士多德的经典范畴理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认知语言学正是在原型范畴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原型范畴理论的基本观点是,范畴是建立在纵横交错的相似性网络之上,范畴成员之间存在相似性和共性特征,可以构成一个连续体;范畴是凭借典型特征,而不是什么必要和充分的条件所建立起来的“完形”概念;范畴成员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分,彼此之间有隶属程度差异;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并且同一个范畴内成员间的地位不相等。例如,当听到“蔬菜”一词时,一般来说,人们会马上想到大白菜、卷心菜,其次也许会想到萝卜、豆角等,但是对于西红柿是否属于蔬菜,大家可能一时难以判定,因为西红柿常被视为水果的一种。 这说明在“蔬菜”这个范畴内,大白菜、卷心菜比萝卜、豆角更具有典型性,而萝卜、豆角又比西红柿更具有代表性,西红柿是“蔬菜”这个范畴内的边缘成员。

2. 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确立汉语中“打”在其主动动宾组合中的中心意

Dirven & Verspoor(1998)认为一个多义词的中心意的确立有3种方法:

(1) 按照经验方法。比如说到某词时,首先会想到的那个意义;

(2) 按照统计方法。可以统计多义词中使用频率较高的那个意义;

(3) 按照扩展方法。寻找可成为扩展出其他意义的基础的那个意义。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打”有24个义项,但是“打”用在主动动宾结构中的义项有一下几种:“用手或器具撞击别人或物体”,如“打鼓”、 “打鸟”等;“放出、发出”,如“打信号”、“打电报”“ 打手势”等;“建造、制造”,如“打草鞋”、“打烧饼”等。

下面本文将按照Dirven & Verspoor的三种方法来确立汉语中“打”的主动动宾组合中“打”的中心意。

首先按照经验方法。“打”是日常生活中一个很常见的动作,古人通过频繁的“打”这个动作,制造出石器和金属器物,“打”从而获得“用手或器具撞击物体”这一基本义项,比如“打鼓”、“打人”、“打屁股”、“打狗”、“打鸟”等。

其次按照扩展方法。王寅(2007)认为,由于“打”时,往往要挥动手臂,这一动作也是人们制造东西时的常见动作,因而通过动态性的隐喻映射系统扩展出“建造、制造”的意义,如“打草鞋”、“ 打烧饼”等。在“挥动手臂”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放出、发出”,如“打信号”、“打电报”“ 打手势”等;进而有了“用手臂干活”或“动指头干活”,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意为“举、提起”,如“打灯笼”、“打伞” 等;“波动”,如“打算盘”等;“捆、扎”,如“打包裹”等。其后所接成分还可以进一步通过隐喻机制延伸,以至于可广泛地用来表示某种具体动作,代替许多有具体意义的动词,如“揭、破、凿开”,如“打井”等;“涂抹、印、画”,如“打蜡”等;“写出、开出”,如“打证明”等;“获取、购取”,如“打水”、“打鱼”等;“除去”,“打叉号”等;“定出、计算”如“打草稿”等;“玩、玩耍”,如“打球”等;“截、停、减、退”,如“打价儿”等。然而这些通过隐喻机制延伸出来的义项都是围绕“打”的本意即“用手或器具撞击别人或物体”。

最后按照统计方法。通过在北大现代汉语语料库中输入检索词“打”,共得出了212570条结果,因数量太大不能进行一一筛选,所以本文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每隔100条抽取一条,这样共抽取了2126条,随后经过筛选,“打”出现在主动动宾组合中共656次。

在这656次中,“打”意为“用手或器具撞击物体”的组合出现了338次,如:打鼓、打人、打屁股、打鸟、打狗等。“打”意为“建造、制造”的组合出现了6次,如:打梁、打烧饼等。“打”意为“挥动手臂”的组合出现了4次,如:打呵欠。“打”意为“放出、发出”的组合出现了14次,如:打信号、打手势等。“打”意为“举、提起”的组合出现了9次,如:打灯笼、打伞等。“打”意为“波动”的组合出现了7次,如:打算盘。“打”意为“捆、扎”的组合出现了1次,即打背包。“打”意为“揭、破、凿开”的组合出现了10次,如:打井、打洞等。“打”意为“写出、开出”的组合出现了14次,如:打报告、打白条等。“打”意为“获取、购取”的组合出现了22次,如:打水、打酒等。“打”意为“除去”的组合出现了2次,如:打叉、打黑叉。“打”意为“计算、定出”的组合出现了1次,即打腹稿。“打”意为“玩、玩耍”的组合出现了50次,如:打球、打台球等。“打”意为“截、停、减、退”的组合出现了2次,即打折扣。“打”用来表示某种具体动作,代替具体意义的动词的组合出现了175次,如:打电话、打交道、打官司、打瞌睡等。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打”出现频率较高的意义是“用手或器具撞击物体”,共出现338次,占总次数的近52%。根据Dirven & Verspoor的一个多义词的中心意的确立方法中的统计方法,多义词中使用频率较高的那个意义即为中心意,“打”的中心意即为“用手或器具撞击物体”。

3.结论

以上分析表明,“打”的原型范畴是围绕“用手或器具撞击物体”这个中心义项建立起来的,其它词义依它们各自和中心义项的亲疏程度分为级别不同的成员,关系越疏远越靠近边缘。

参考文献:

计算机范畴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育技术 研究范畴 研究对象 教学改革

引言

教育技术学科从产生至今,经历了萌芽阶段、初期发展阶段、迅速发展阶段、系统发展阶段等一系列快速的发展,逐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和完善的学科。从1963年教育技术的第一个定义至今,教育技术的定义在不断地发展演变。本文采用文献搜集法,主要分析从1977年至今的教育技术定义,探讨教育技术定义的演变对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影响。

一、从77、94和05定义谈教育技术近三十年的变化和发展

1970年以后,教育技术学科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相关技术理论的提高,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所以对比1977年、1994年、2005年这三年的定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表1:教育技术定义对比

(一)从研究范畴上来看

1977年的教育技术是以对问题的分析及对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为研究内容,而在经过了三十年的发展之后,教育技术定义的研究范畴更加的细化,将1977年定义中的“实施”,拆分为两个“开发”、“应用”,因为这个时候教育技术领域内出现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这样就要求教育技术的研究者不仅可以按照原来的设计,实施某一种方案,更要求我们可以按照学习者的不同需求,不同层次去开发,并应用于实践教学之中。

20世纪以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虚拟技术、智能技术、数字广播电视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成熟,时代提出了重新思考教育技术的含义的要求。教育技术的范畴从5个(design,development,utilization, management,evaluation)转化为3个(creating,using, managing):Creating替代了design,development这两个范畴;“利用”(utilization)范畴改成了“使用”(using);“管理”(management)转化为“管理”(managing);将evaluation整合在creating, using,managing三个范畴中。在processes and resources前加了限定词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教育技术的五个领域合并为三个领域。设计、开发演化为了创设,评价不再被列为一个单独的范畴,更加强调了教育技术的实践特征[1]。

(二)从研究对象上来看

在20世纪60年代大众传播理论被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学,出现了教育传播学(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从原来的只把教育媒介作为教育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扩大为研究教师(传者)、学生(受者)和整个教育传播过程。所以77年定义的研究内容是整个人类的学习。70年代以后,计算机又作为实现程序教学思想的最高级的教学机器受到了积极推广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成了70年代以后现代教育技术一个主要研究与实践内容。所以94年定义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资源[2]。在05年的定义中首次提出了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技术过程和资源。更改后的定义了促进公众对该领域的接受度,向外界解释为什么这是一个独立的领域,为什么这个领域值得公众的认可和支持。在这个新定义中,也表明我们致力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适当的过程”和“更好的”促进学习。

(三)从目的上来看

在77年的定义中,教育技术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94年的定义是以促进学习为目的的,而05年定义的目的则是促进学习和提升绩效的研究和符合职业道德规范实践,体现了对人类绩效的关注。

研究目的发生变化的原因是教育技术研究中期,出现了教育传播(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从原来的只把教育媒介作为教育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扩大为研究教师(传者)、学生(受者)和整个教育传播过程。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研究也逐步深入,更加注重对各种媒体的综合利用和对学习过程的研究。随后,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人们不仅仅关注理论的研究,更加注重如何才能提高绩效,才能更好的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所以研究目的和重点发生了转移。

二、教育技术定义的演变规律和趋势

从上文可以看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技术领域及其专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一)启示

1.教育技术关注焦点的转移

现代教育技术从19世纪末期到今天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关注的焦点也发生了转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从关注硬件软件建设发展到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早期的教育技术只关注硬件设备的建设,并没有考虑到应用到教学当中的实用性,而现在我们所开发的硬件和软件,都是为了促进学习者学习,为了满足教学者的要求,提高绩效是我们著重考虑的问题。(2)从关注教师运用技术做什么,转向关注学习者学什么,学习者学的效果怎么样。现在的关注点更加注重于效果。(3)关注结果(有效性),对结果负责;(4)从学习使用技术,到适合运用技术。也是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

2.加强创新研究

教育技术是一个新兴的跨学科的专业,要真正成为一门学科,就必须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有自己学科独特的贡献。而要做到这一点,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性研究,都必须不断创新。教育技术在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都很注重创新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是基础性研究的创新,包括理论研究,吸纳最新的学习方法等。另一方面就是应用性研究,包括多媒体技术的提高,网络的进步发展,如何结合最新的技术去促进绩效的提高。

3.建设中国的教育技术理论体系

我国的教育现状和英美国家还存在着差距,我们不可以生搬硬套外国的理论,最重要的就是如何结合现阶段中国具体的教育国情来具有针对性的研究教育技术的定义[4]。并且发挥教育技术协会在教育技术发展中的作用:加强协会对该学科的促进作用,加强各高校之间,协会与协会之间,高校与协会之间的学术交流。

(二)未来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望未来,前程似锦。未来的现代教育技术将会朝着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理论研究的深入化及应用模式的多样化方向发展。

1.网络化

当今对世界教育最有影响的技术之一,就是迅速发展的计算机通讯网络。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性计算机网络的蓬勃兴起,信息传递的形式、速度、距离、范围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利用计算机通讯网开办网上教育。许多大学的教育科研机构,通过计算机网络,向社会提供了多种学科、多种形式的教育课程,以及相应的学位和证书,创办了各种“虚拟大学”。这种模式大大增加了学习者学习的灵活性、自由度,提高了学习效率,并大大增强了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培养出学习能力强、有高度创造性的,能适应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全新人材。

2.多媒体化

多媒体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对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管理,使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感官与计算机进行交互式的信息实时交流的一种技术,又称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具有处理信息的多维性,即能对各种媒体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后,在时空四维空间中,自由展现各种动态图像;多媒体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能对学生形成多种感官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利用多媒体创作工具,可以把各种教学媒体信息融合,创作出图文并茂、声像皆备的教学软件[5]。此外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的结合,既可以用于一般教学,又可以用于个别化教学,还可以用于远程教学。

3.智能化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是研究如何以人造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来模拟人类智能活动能力的一门新兴学科。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将构成智能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ICAI)及智能化教师系统(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

智能化教学系统是以认识科学为理论基础,综合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技术、教育心理学等多门学科,对学生实施有效教育的新兴教育技术。

由于该教学系统具有适用面广、教学效果好、方法灵活、便于因材施教、适合于个别教学等优点,发展十分迅速。

4.应用模式的多样化

教育技术的应用模式,可概括为如下四种模式;

(1)基于常规教学媒体(幻灯、投影、视听设备、语言实验室等)的“常规模式”。

(2)基于多媒体计算机的“多媒体模式”

(3)基于Internet 的“网络模式”

(4)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虚拟现实模式”

其中,常规模式仍是当前在广大中小学中主要和大量使用的模式,多媒体模式和网络模式是当前中小学教育要追求的发展模式。但是无论采用何种模式,都应考虑是否适应学习目的,考虑以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不能盲目追求高档和先进。

总之,从教育技术诞生至今的近百年中,教育技术的定义,包括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范畴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和社会的进步,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等势必还会发生不断地变化。探讨教育技术发展的规律及趋势应是我们教育技术人一直关注的问题!

*基金项目:本研究成果得到咸阳师范学院专项科研基金“职前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的支持。项目编号:08XSYK313。

[参考文献]

[1]朱永海.论“信息技术”本质[J].情报杂志,2008(7);

[2]陈俊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6(5);

[3]范兆雄.论课程文化发展的客观标准[J].教育研究,2004(6);

计算机范畴论文范文第6篇

随着80年代末90年代初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经济和企业组织等方面相应地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进而推动了成本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特别是新的成本管理模式的崛起,是管理会计学科发展的契机,对此我们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

我们认为,现代成本管理研究是现代管理会计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由如下:尽管成本管理与管理会计针对的责任目标属性不同,成本管理针对行为责任(实际控制能力责任)目标,而管理会计针对报告责任(会计责任)目标,两者对象领域涵盖面大小也不尽相同(管理会计涵盖了成本管理无法包容的决策方案选优、投资项目评估等课题),但是由于存在两者对象领域的包容以及两种责任目标的互为利用与促进关系,两者在方法上存在交集并互为渗透(管理技术方法上的互为借鉴与融通更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使得成本管理对管理会计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事实上,正是由于现代成本管理实践中产生的一系列超越传统管理会计手段的方法,才使得90年代起管理会计开始走出相关性问题的桎梏,产生了革命性的突破。具体表现在,近年成本管理实践的飞速发展大大促进了管理会计学科的发展并丰富了其内容。最为典型的是, 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CIMS )的大背景下,“作业成本管理”(Activity-Based Cost Management,ABCM )与“成本企画”(Target Costing/Cost Design,TC/CD,参见《会计研究(1997. 4)》陈胜群文)两大代表模式崛起并表现出卓越的成效。此外诸如适时生产控制(Just—In—Time Production,JIT)、质量成本会计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电子化管理技术方法,则进一步在执行层面上充实了这两大模式。因而我们认为,管理会计已由“决策支持系统”向以CIMS为背景的“控制协同系统”发展,同时,在实施意义上,现代成本管理表现为现代管理会计这一“控制协同系统”在成本领域的执行子系统。因而,现代成本管理研究的管理会计学属性是可以加以认定的。

本文着重于现代成本管理的基本范畴的研究,并不尝试对各种模式的运作特征进行具体分析。本文立足于当今世界成本管理发展的大背景,对各种模式中蕴含的共性要素予以抽象与提练,并力求展示各要素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本文研究的重心是要素或者说由要素所提练出的范畴,但如果将此重心向我国成本管理未来理想模式作出延伸的思考就更具深意。基于这样的思路,本文最后就强化我国成本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对八个理论范畴的研究,均以长期的成本管理实践发展为依托,因而可视其为未来理想模式构筑的基本立足点。

二、现代成本管理需要确立的八个基本范畴

下文试图就现代成本管理的基本范畴归结为八个方面(其中包含着各种子范畴)加以论述。应该指出,这八个范畴并非各自分割,而是有着内在联系的一个整体。前二个范畴是现代成本管理的前提性认识,属于基础性理论范畴;后六个范畴则是实施上的要求,属于应用性理论范畴。尽管基础性理论范畴是推进实施的重要先决条件,但应用性理论范畴则更受管理人员的关注。

(一)成本意识(Cost Attitude)

成本意识是现代成本管理中一个最为基本的立足点。现代成本意识是指企业管理人员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有足够的重视,不受“成本无法再降低”的传统思维定式的束缚,充分认识到企业成本降低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以JIT 和成本企画为代表的日本成本管理实践不同于西方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与其设定合理的目标,不如设定理想的目标。我们说这就是成本意识的根本体现,也就是说成本意识具有追求极限的“理想性”特征。

必须指出,这种无穷尽降低成本的思想必须依靠战略构筑、组织措施的配合才能形成现代完整意义上的成本意识。表现为,一是把降低成本的工作从管理部门扩展到供应、生产和设计等各个部门,形成全厂全员式的降低成本格局,形成纵横贯穿企业各部门的“组织化成本意识”;二是将降低成本从战略布局的高度加以定位,即从选择开发项目种类、规模起就注入成本思考,确立具有长期发展观的“战略性成本意识”。

(二)成本效益理念(Cost Effectiveness)

成本效益理念可通俗地表述为“为了省钱而花钱”的思想,即为了长期的、大量的减支(相当于现时的机会收入或未来的真实收入)应该支出某些短期看来似乎是高昂的费用。比如引进新型设备可能导致一笔较大的支出,但是,在今后设备使用期间,因设备利用效率的提高而增加的产出加上设备维修费用降低的综合效益,可能抵补支出而有余,这样就总体而言,效益可有所增加。为未来“增效”而树立成本效益理念是极为重要的,它不仅是价值工程思想的一种体现,而且在为确立竞争优势而运用“差别化战略”时更为必要。 差别化战略为哈佛学者M. E.Porter所首次提出,是一种“人无我独有”战略,即分析市场中顾客的种种需求特性,筛选出一种或几种具有代表性的需求,为满足需求而开发出同业所没有的新型产品投放市场。作为产品具有特殊功能的回报,企业能以高出同业、并足以补偿特殊功用成本的售价去占据市场,并击退部分同业。因为企业投产具有强烈差别化色彩的产品时往往化费甚巨,成本效益理念给予了推出这类差别化决策方案的可能性。

(三)成本节省(Cost Reduction)

成本节省是成本降低的一种初级形态,即力求在工作现场不徒耗无谓的成本和改进工作方式以节约本将发生的成本支出,它表现为“成本维持”和“成本改善”两种执行形式。节约能耗、防止事故、以招标方式采购原材料或设备,属于成本维持的初级形式。现代“适时生产系统”则将成本维持提到了新的高度,它以 “零库存”的形式节约了几乎全额的库存成本。以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来降低单位产品成本则不同于成本维持,它有着更为积极的改善态势,当然也只是一种基于传统规模经济学的质朴且粗略的改善方式。现代的“作业成本分析”及其相配合的业绩计量与评价方式则是一种更为精密、更为深入的成本改善技术方法,其成效在欧美实务界是有目共睹的。

(四)成本避免(Cost Avoidance)

从管理的源流来挖掘成本降低潜力就形成了成本避免(或称成本免除),这可视为成本降低的高级形态。其基本思想是立足于预防,即早期避免成本的发生。在传统管理会计中的“零基预算”可认为是成本避免的先驱。零基预算法在对任何一项支出作预算时,不考虑历史的或现实的费用水平,一切以零为起点,重新独立地分析支出项目的必要性和数额大小,借此避免不合理的继续存在。但“零基预算”这样的成本避免只是局限于单一价值管理的思路,美国的“成本设计” (Design To Cost,DTC)与日本的“成本企画”模式则在成本避免上走出了独特的一步。由美国国防部首创的DTC 活动是在军工企业激烈的国际竞争及美国相对有限的国防经费条件下产生的,它是对开发、设计阶段、产品制造阶段和使用阶段发生的成本设定目标值进行先期控制,或者说是在限定的成本条件下进行设计,在军用产品的图纸上注入成本思考以解决国防经费的不足问题。在日本独特的经济文化环境下,美国的DTC 则发展成了主宰日本成本管理思潮的主流模式,由丰田、日产等汽车公司在实践中摸索出了更系统、更具成效的成本企画模式。成本企画将成本管理的视野全面转换到了产品开发、设计阶段,针对目标成本将价值工程分析方法与成本估算方法结合为一体运用,以达成先导式更具实效的成本避免。这种高层次的成本避免必须与工艺、工序在源流阶段的革新结合在一起加以实施,因而现代成本避免的实质是“成本革新”。

(五)广义成本控制(Generalized Cost Control)

传统的成本控制形式有存货成本控制,生产过程的标准成本控制等,这类手段固然服务于降低成本的目标,但充其量只是较早期的成本维持。随着成本管理实践的发展,上述的成本节省与成本避免两种形态的成本降低方式均被纳入更广范围的成本控制范畴。特别是以产品全生命周期目标成本为起点的控制更具现代特色。具体地说,成本控制的对象既包括业务过程中游的制造目标成本、物流目标成本和营销目标成本,又包括业务过程上游的开发设计目标成本(以上四项构成生产方目标成本),同时也包括业务过程下游的使用目标成本、维护保养目标成本和废弃目标成本(此三项构成消费方目标成本)。完整意义的目标成本应是从业务过程上游至下游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为实现目标利润的最大许容值。

所谓“广义成本控制”,简单地说,是指针对产品全生命周期业务过程以成本节省和成本避免这二种基本思想,综合工程方法、组织措施和会计计量的多样化手段(笔者称之为“脱结构性”方法体系,它是一种既籍助一定的模型又结合组织、文化特性并向硬性的与软性的环境渗透的,与传统具有数理构造特征的管理会计方法截然不同的现代方法体系)实施成本控制。也可以从更为具体的基础控制形态来说明“广义成本控制”构造,即由业务对象过程(下游、中游与上游)与控制视野(是现实的、超前的抑或是理想的视野)两种要素交汇而成的多样化的传统或新型的成本控制手段,它们所汇集成的控制构造可依其不同层次的效果目标分别展开为维持控制、改善控制与革新控制三种方式,这是广义成本控制构造更为具体的形态展现。本文开首提及的以两大模式为代表的几种新的分支均是这三种控制形态的具体表现。

(六)成本筑入(Building—in of Cost)

计算机范畴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词汇教学认知语言学范畴化原型理论隐喻

一、引言

认知语言学(CognitiveLinguistics)是由认知科学和语言学结合而成的边缘学科,对传统语言學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其研究范围包括范畴化和原型理论,隐喻概念,意象图式等理论。本文就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对大学英语词汇的教学方法展开研究。

二、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认知语言学对英语教学有很重要的意义。语言的产生,获得,使用,理解过程中都有一些共同的规律,词汇的学习就是要认知这一规律,并把它扩大化,用到更为广阔的词汇记忆的海洋里。下面就分别从几个方面展开,研究其与词汇教学的关系,以及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学更好进行词汇教学的方法。

1.范畴化理论与词汇教学。范畴化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对各种事物进行分析、判断、综合,然后进行分类和定位,事物就被分为不同的范畴,同时一个事物也可以被归入多个不同的层次范畴。基本的层次范畴,可以进一步的向上或者向下,推演形成上位范畴和下位范畴。上位范畴相对更抽象,归纳性强,更笼统,属于一个分支里面的较概括的范畴;下位范畴相对而言,更为具体和抽象,往往是一个大的类别下的小的分支,是大类别的具体的细化。了解范畴化理论,是人认知的一个方面,体现了一定的思维过程。在这种认知的指导下,我们进行词汇教学时,对词汇对应的范畴进行分析,归纳,使学生更有针对性的学习非常相关联的词汇。在一定的范畴下,对应的上位范畴和下位范畴的框架下学习,形成语义网,效果更好。比如,我们在教householdelectronicappliances(家用电器)这个基本层次范畴词的时候,把它看做上义范畴词,那么下义范畴对应的有下列词汇,如:fan(风扇)iron(熨斗,烫斗)lamp(台灯)radio(收音机)hairdryer(吹风机)television(电视机)dishwasher(洗碗机)refrigerator(电冰箱)airconditioner(空调)electriccooker(电饭锅)electricshaver(电动剃须刀)washingmachine(洗衣机)等。学生在这样有内在关联的语言网下学习词汇,效果更好。

2.原型理论和词汇教学。范畴具有非对称结构,即其成员是非对称的,一些成员比另一些成员更具有代表性,具有特殊的认知地位。这就是原型效应。在词汇教学中,学习某个含义的词语的时候,首先可以先引入基本词汇,就是更具有代表性的词汇,甚至是这个词汇的一个最基本的意义,然后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展,引入更多的词汇或者语义,从而掌握更加丰富的词汇。由一个词汇,辐射出更多的词汇,构建新的相关语义网,丰富自己词汇学习方法,给教师教授词汇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比如,讲到哭这个词的时候,基于原型理论,我们首先会想到的是基本词汇cry,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引入其他表示哭这个意思的词汇,比如:weep(哭泣),sob(抽泣抽嗒),snivel(哭天抹泪涕泪交流),blubber(哭嚎又哭又闹),whine(发出低声报怨声),bawl(嚎哭),wail(痛哭),moan(呻吟),grown(呻吟),mourn(哀悼),lament(哀悼)。在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学生对词汇原型意义的理解,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对词汇的掌握能力,并举一反三,由此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

3.隐喻与词汇教学。Lakoff和Johnson研究指出,人类的概念系统基于隐喻建立的。隐喻无处不在,隐喻存在于人们的思想和语言中。赵艳芳指出,隐喻是人们认识世界,尤其是认识抽象事物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思维能力,可以使人们正确理解抽象的概念域,有效的扩展新兴知识,能够识别、理解和创建跨概念域的类比关系,使认知主体发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应重视隐喻与词汇意义引申之间的关系,可以将这种能力贯穿到整个教学环节,把隐喻看作一种认知方式,掌握隐喻认知规律,对所教授词汇进行引申扩展,从而促进教师词汇教学。

比如,当学到down这个词汇的时候,我们不单单可以由基本含义“向下”扩展它构成的一系列短语,sitdown(坐下),writedown(记下),putdown(放下)等,还可以扩展到“悲观,消极,负面”的含义,如:Ifeeldowntoday.(我今天感到沮丧)。当学到arm(胳膊)时,还可以借助隐喻的思路,扩展成thearmsofachair(椅子的扶手),anarmofatree(大树枝),the(long)armofthelaw法律的权威或力量(的限度)。另外,计算机词汇中,很多词语也都是有一个基本词义通过人们的认知,加工,引申出更多层次的含义的。如:window(窗户),mouse(老鼠),desktop(桌子上),package(包裹)等词,在计算机用语中,分别变为了window(窗口),mouse(鼠标),desktop(桌面),package(打包)等意义,把基本概念中的特点,通过认知领域的加工,想象,使词义到达延伸。再者,通过习语的补充与学习,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隐喻能力,如overheadandears原来是水手们的行话,指“淹过头部和耳朵”,后因其表现力强,因而出现了overheadandearsindebt(债台高筑)及overheadandearsinlove(坠入情网)。词汇中还有许多和动物有关的隐喻,许多都是从动物自身的动作特征出发做出的隐喻,比如:asbusyasabee(像蜜蜂一样忙碌),asslowasatortoise(像乌龟一样慢),eatlikeahorse(吃的很多),eatlikeabird(吃的很少)。

三、结语

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理论,原型理论和隐喻理论在教师进行词汇教学方面带来很大的启发,使学生学习单词的时候,不再是孤立的学习一个单词的意思,而是可以在认知模式下,探究词汇的上下范畴词汇,挖掘基础含义,并用隐喻理论指导自身,在了解词汇基本意义的同时,理解内在联系,探究隐喻映合规律,发挥想象力,创新精神,最终达到正确运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效果,实现词汇教学方法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廖瑶瑶.范畴化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07年10月. 

[2]徐静,基本层次范畴视域下芙语名词词汇学习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 2012 (4). 

[3]饶景学,王学强,认知语言学理论与英语词汇教学浅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9. 

[4]赵芬,认知语言学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海外英语,2013,6. 

[5]赵爽,认知语言学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分析[J].读与写杂志,2015,2. 

计算机范畴论文范文第8篇

近年来,国内有学者热衷研究工业设计的对象和范畴问题。相关的论说较多。如:指出,工业设计是生活方式的设计,是当代文化的新形式。中指出,工业设计是知识经济社会的方法论,是人类总体文化对工业文明的思想和修正,其对象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事。工业设计的本质是重组知识结构、产业链,以整合资源,创新产业机制,引导人类社会健康、合理、可持续生存发展的需要。设计是除科学与艺术之外,人类未来不被毁灭的第3种智慧。

综上,关于工业设计对象和范畴的表述过于宽泛和抽象。凭借工业设计的专业知识,即使通过跨学科协同设计,也无法对整个产业链进行设计,超越了工业设计的本体范畴。而指出,工业设计是产品的人性化设计,也是产品的文化设计,是以满足人的多种需求为目标的技术人性化的创造活动。该论述相对具体,指出了工业设计的对象或范畴是产品设计,目的是为满足人的需求,手段是将技术达到人性化的应用。《设计辞典》中关于工业设计的表述为:工业设计是为工业产品进行设计]。由此可见,工业设计的范畴是客观的、具体的,其主要对象是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是从用户与企业双方的角度解决产品的概念、造型、色彩、结构、功能、人机界面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同时在工业设计活动中要融入对社会、人文、生态等方面的哲学思考。工业设计主要侧重在人机关系的研究上,这是与机械设计的主要区别

2工业设计的方法

科学方法论大体分为4个层次:经验层、一般方法层、具体方法层及哲学层。社会及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学科的交叉与综合,各种科学方法论也在不断发展,主要有:突变论,信息论,系统论,离散论,智能论,控制论,对应论;优化论,寿命论;模糊论;艺术论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为现代设计方法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工业设计方法属于科学方法论的范畴,主要研究工业设计中的3个基本问题:功能与形式的关系、技术与艺术的关系、宏观与微观的关系。现代设计方法学的研究为工业设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1一般方法

广义上讲,设计方法是设计思维的反映。目前,世界各国总结出的创造性方法有300余种,包括头脑风暴法、联想法、移植法、缺点列举法、形态矩阵法、希望点列举法、KJ法、逆向发明法、TRIZ法等。工业设计常用的一般方法有:功能论设计方法、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设计调查法、商品化设计方法、人性化设计方法、系统论设计方法等。

2.2具体方法

工业设计的研究重点是用户的需求及其与产品之间的映射关系,而用户需求由于涉及到文化、价值观、心理活动等方面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这给工业设计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心理学、脑科学、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为工业设计研究用户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文中将介绍几种较主要的设计技术方法。

2.2.1感性工学技术

感性工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将用户感觉与意向转化为产品设计数据的支持技术与方法,最早由马自达汽车集团前会长山本健一于1986年首次提出,近年来成为国内外工业设计的研究热点。感性工学一般采用定量或半定量的方式描述消费者的心理感性意向与产品造型要素的对应关系。述了产品意向的理论体系,阐述了感性意向的研究方法及关键技术,如语义差异、口语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人工神经网络等方法。利用意向尺度的技术方法对数控机床造型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造型意向尺度分布图。以数控机床色彩为对象,进行了色彩意向尺度法实验,通过心理量表测量、因子分析和口语分析建立了数控机床二维色彩意向感知空间,提出了色彩辅助设计过程的模型框架。运用感性工学技术将消费者对产品的材料感性认知因素量化,综合运用多元尺度法、聚类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对塑料的质感意向进行研究,建立了由感官评价因子和效用因子构成的二维材料质感意向认知空间,并在实际设计中进行了验证。研究了产品设计中用户感知意向的思维结构,以太阳镜外观设计为例,采用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技术构建了产品总意向与造型、色彩、材质及光影等子意向的关系模型,并在Matlab软件中求解了4个子意向的最优组合。感性工学技术为产品设计过程的量化提供了理论基础,是一种典型的科学设计方法。

2.2.2面向产品族的工业设计方法

产品开发设计是一个反复迭代和细化的过程。为实现面向不同需求的系列化或具有更大变形能力的产品,面对产品的大规模定制设计,有学者提出了面向产品族的工业设计方法。提出并讨论了产品族和产品族DNA的概念,对产品族工业设计与工程设计进行了对比,提出了产品族设计DNA的关键技术和研究方法,利用该方法对电话机产品族外形生成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工业设计产品族本体知识的表示结构,产品族设计DNA的遗传与变异等,阐述了其中的关键技术,并对眼镜产品族设计DNA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利用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手段对数控机床进行了产品族造型设计的实践研究。面向产品族工业设计方法是企业竞争的有效手段,通过共享通用技术有效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既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又使企业产品获得统一的家族特征,有效解决了由技术同质化带来的问题。

2.2.3基于知识整合的工业设计方法

工业设计是知识密集型的创造活动。设计知识作为企业或设计师的无形财产,对知识系统的有效管理可在产品开发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对机床工程师的设计思维及所需知识体系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数控机床工业设计知识的获取和表达体系,开发了机床的侧面轮廓草图器表达技术。将设计知识和用户知识的提取作为获取工业设计知识的方法,提出了为用户解决数控机床工业设计问题的知识系统模型。进行了以获取知识过程的隐含知识为目的的口语分析实验,提出了基于ICAID系统的知识处理模型、功能模块和设计流程,构建了具有知识辅助功能的数控机床工业设计系统。提出了知识驱动的产品设计情境研究方法,提出了知识转移的交流模型和旋转模型,探讨了基于知识的产品建模技术、推理求解技术、感性意向评价技术和知识库技术等。对设计知识重用的产品外观分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由规范案例构成的8类外观知识框架,可用于建立产品外观案例库,分解产品外观。提出了一种构建知识地图的方法,建立了具有不同抽象粒度的设计过程模型,搭建了相关的知识地图框架。

2.2.4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方法

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现代设计方法提供了新的媒介和工具,在现代工业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多数产品设计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支持。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日益成熟及CAD/CAM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CAID)技术已成为工业设计、先进制造等领域的研究热点。CAID是在计算机及其相应软件系统的支持下,进行工业设计领域的各种创造性活动。采用CAID技术可大大提高产品的整体设计质量。当前,国内外对CAID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辅助造型技术(NURBS曲面设计、造型参数化设计、草图设计等)、人机交互技术(人机界面技术、虚拟仿真技术等)、智能技术(智能CAD、智能设计)及高新技术(虚拟现实、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并行设计、协同设计、基于VR的产品设计)等方面,在一些工程设计软件(如UG,CATIA,EDSUnigraphics等)中都提供了工业设计模块,为工业设计与工程技术的协同提供了平台。随着技术发展,产品设计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将朝着数字化、集成化、网络化及智能化发展,工业设计师与工程师将逐步融合,走向统一化。综上,现代工业设计中,设计师紧靠隐性的知识经验和定性判断已不能满足设计需求和设计过程的需要,而采用科学的、定量的、精确的研究方法是工业设计方法学的发展趋势。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运用现代科技成果,结合人文学科相关知识进行多学科协同化、交叉化研究已成为工业设计的主要方法。也有学者认为,现代工业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的设计。

2.3哲学方法

从事理学的角度阐述了工业设计的系统方法,认为设计事理学是针对设计的内在目标,对外在因素有意识、动能、系统地协调与组织,是人为事物科学的基础。认为,工业设计应提到事理学的高度,从根本上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寻求人类生存方式更趋健康和合理。该论述仅从宏观层面探讨了设计的方法,作为一种哲学思考,对工业设计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和参考价值。但遗憾的是,仅从哲学层面定义工业设计的方法过于片面。

3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

(1)并行设计、协同设计是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之一。工业设计领域中,产品的功能与技术原理开发必将与造型、材料、人机界面等方面的设计走向统一平台,设计师与工程师进行协同工作;(2)综合化是现代工业设计发展的另一大趋势。随着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及大规模设计定制服务的发展,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系统设计必将成为工业设计发展的方向,未来的工业设计将朝着多元化、更优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3)随着人们对社会、生态问题的日益关注,生态设计或绿色设计是工业设计发展的必然选择。绿色设计包括面向再生的设计、面向装配的设计、面向生命周期的评估设计及基于低技术的可持续设计等;(4)更智能的CAID技术、先进的CAD/CAE/CAM技术、人机交互及耦合技术、神经网络技术、虚拟仿真技术、感性意向设计技术等将成为工业设计的主要支撑技术,利用这些先进技术,工业设计的研究层次将大大提高;(5)面向人文关怀、面向更优化社会服务系统的设计思想也将成为工业设计关注的方向。

4结束语

计算机范畴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价值;使用价值;资源价值;SEEA框架;资源耗减价值

中图分类号:F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6)09―0120―05

一、问题的提出

自然资源到底有没有价值?在过去,这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这是因为,其一,根据经济理论学者的考证,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一书中,明确指出土地没有经过人类劳动的作用,是不具有价值的。以马克思这一论述类推,没有经过劳动作用的土地之外的自然资源同样也不具有价值,这似乎成为不言自明的“公理”;其二,传统的国民核算体系在理论上是以进人市场的社会产品为主要核算对象的,对于那些没有经过人类劳动的作用,更未进入市场的自然资源,则被排斥于核算体系之外,因此人们也不必花费气力对此加以讨论。然而现在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93年的SNA将资源和环境系统纳入到核算体系内,将其与经济系统相结合,构造出一个能够反映经济、资源、环境相互作用状况的SEEA核算框架(The System。f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ccounting)。在这种情况下,讨论自然资源是否存在价值及其价值的理论基础,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且挥之不去的重要课题,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马克思经典论述的重新解读

的确,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明确说过:“因为土地不是劳动的产品,从而没有任何价值”;还说过“没有价值的使用价值土地”之类的话。从表面看,马克思对自然资源不具有价值属性已经,“盖棺定论”,没有什么讨论的余地。不过,如果阅读过马克思的原著,不难看出:仅凭这些引语来断定马克思不承认自然资源具有“价值”似乎过于简单。其实,对于任何具体命题而言,只有把握研究者的研究目的这一逻辑前提,将其放入整个理论体系的链条中来加以诠释,搞清这些命题出现的“语境”及其确切含义,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相反,如果只是机械地、教条地理解只言片语,所得出的结论是无法真实反映作者原意的。

众所周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在批判性地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构建起来的,旨在为剩余价值理论的论证提供基本的前提条件。马克思虽然首先指出商品的二重性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然而,马克思的研究目的并不在于阐述使用价值形成和实现,也不在于阐述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间关系。因为,在马克思看来“作为使用价值的使用价值,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正是基于《资本论》旨在揭示剩余价值形成的秘密的研究使命,在整个理论体系的演绎中,马克思将使用价值范畴存而不论,把理论体系论证的逻辑起点放在交换价值范畴基础之上,通过一步步推导,得出劳动是交换价值进而是创造剩余价值的源泉,从而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正如《资本论》研究专家章士嵘先生说的:“马克思关于价值的考察是从商品的二重存在出发的,即探寻一种与商品的自然存在相区别的、又是可以作为商品的可交换性的尺度的经济上的质。那么分析就必须从交换价值即价值形式开始”。

因此,围绕着《资要论》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思路,在抽象掉使用价值范畴的情况下,马克思在其著作的大部分地方是将“价值”与交换价值即劳动价值等同视之的,或者说,马克思在用到“价值”范畴时,通常是指交换价值或劳动价值范畴,而不是一般意义的价值范畴。马克思将土地称之为“没有价值的使用价值”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显然这里的“价值”概念只能理解为交换价值或劳动价值概念的同义语或缩读。如果不从这一角度来解读,不能不说这句话在逻辑上是有毛病的,因为使用价值也是一种“价值”形式。

如果进一步探讨,我们发现,马克思的上述命题是在批驳庸俗资产阶级关于价值创造的“三位一体”公式时提出来的。马克思只是想说明,地租作为一种交换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不是由土地这一自然物创造出来的;或者说,土地不是地租收入产生的源泉,相反地租是由劳动创造出的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从而使他的剩余价值理论自始至终地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之上。当我们对马克思立论的前提和论证的过程有所了解后,不难理解马克思所说的土地等自然资产不具有“价值”的命题,是以讨论交换价值或劳动价值为前提的。土地等自然资产未经过人类劳动作用,没有凝结人类劳动,当然不具有“价值”即劳动价值和交换价值。

从价值范畴的演化来看,在历史上,作为使用价值的价值产生于自然经济,当进入商品经济时,作为交换价值的价值才随之产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马克思在分析value(价值)一词的含义时说:vdue“最初无非是表示物对人的使用价值,表示物的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需要说明的是,交换价值概念的产生,只是丰富了价值范畴的内涵,并没有也不可能取代价值这一普遍的概念。从本质看,价值与交换价值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大概念与小概念之间的关系。所以,如果我们承认自然资源对人类具有有用性,承认自然资源存在着使用价值,那么,我们就无法否认自然资源具有价值。在理论界之所以对自然资源具有价值的命题抱有疑问,就是因为这些论者不是以一般的价值范畴,而是以马克思为了某种研究目的所使用的经过狭义化的特殊的价值范畴为标准来考察自然资源的。在这种理念下所得出自然资源不具有价值的结论并不是马克思本意的写照。

三、自然资源价值的理论基础

价值作为一种庞大的范畴体系,既有价值范畴一般,也有价值范畴特殊。价值范畴一般是价值范畴特殊的认识基础,价值范畴特殊则是价值范畴一般在具体研究领域的逻辑展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范畴作为一种特殊的价值范畴,正是马克思借助价值范畴一般的基本原理,根据研究剩余价值理论的目的,在经济学领域延伸和发展的结果。由于自然资源未经过劳动作用过,其本身未凝结任何人类劳动的成分,所以我们无法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那里寻求判断自然资源是否具有价值的理论基础。既然如此,我们必须返回到哲学领域内的价值一般理论中挖掘判断依据。

应该指出,很早以前在哲学领域人们就开始对价值范畴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价值理论。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了有别于事实世界范畴的价值世界范畴,为后人建立价值哲学理论开创了先河。嗣后,新康德主义学派的文德尔班等人对价值范畴做出了一般意义上的界定,并在这一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以价值范畴为中心的价值哲学体系,从而为其他社会科学如经济学、美学、社会学、道德学等学科的价值范畴的研究提供了一般的理论基础,尽管时至今日价值

范畴的本质和基础的讨论仍旧没有结束, 且形成了众多互相对立的学派和名目繁多的价值学说。

从主流价值理论看问题,作为哲学意义上的价值范畴,就最广泛的和最一般的含义而言, 是指在社会实践中,客体属性及其发展变化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及其变化发展的功能、作用和意义。如果用一个言简意赅的定义来表达,所谓价值就是客体对主体需求的效应。由这一定义不难看出,一般意义的价值范畴反映着主体与客体互动过程中的一种关系。在这里,主体通常指的是人类,而客体则是指人之外的事物。正如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更具体地说,如果作为客体的外界物的属性及其发展变化,对于作为主体的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及其发展变化,具有积极的意义,那么客体对于主体就有价值或有正价值,反之,就没有价值或有负价值。

根据价值一般理论,土地、矿藏、森林等自然资源,虽然不是劳动产品,因而不具有劳动价值,但不意味着它们不具有价值。自然资源作为一种客体,相对于人类生产和生活而言,不仅至关重要,而且必不可少。土地可以种植粮食,森林可以伐木,矿藏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矿产资源。除了这些经济价值之外,自然资源还具有各种各样的非经济价值,如审美价值、生态价值等等。其实,无论是经过人类劳动作用过的商品,还是未经过人类劳动作用的非商品,只要对人类具有“有用性”,或者说具有使用价值或效用,其本身也就具有价值。可见交换价值是价值,使用价值也是价值。只不过前者反映物品的社会属性,而后者反映物品的自然属性。对于这一点,著名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早就提请人们注意:“价值一词有两个不同的含义,它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又表示由于占有某物品而取得他种货币货物的购买力,前者又叫使用价值,后者又叫交换价值”。然而,长期以来,或者由于受到前苏联经济理论的影响,或者由于对马克思《资本论》的误读,我国许多学者往往将价值范畴与使用价值范畴对立起来,只承认交换价值是价值,而不承认使用价值同样也是价值,从而把马克思否定土地具有劳动价值或交换价值的命题,错误地转换为马克思否定土地具有一般意义价值的命题,造成了经济理论的歧义和混乱。

在国民核算理论领域,由于这种误解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将国民核算对象错误地局限于交换价值核算范围之内。在这种认识下,不要说土地等自然资源由于没有附加人类劳动,其内在价值得不到人们的认可,甚至许多自产自用的产品由于没有经过交换环节在理论上也被排斥社会产品之外。然而,由于这些产品在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性,又不能将其置之不理,忽略不计,所以在国民核算的实践中,又不得不将其作为一种理论的“例外”,使社会产品核算容纳了有悖于核算理论的内容,导致国民核算理论难以规范国民核算实践,国民核算实践无法印证国民核算理论的尴尬局面。

在SEEA核算出现之后,则要使核算理论与核算实践相互一致,更需要超越传统的国民核算赖以维系的传统的价值理论,扩大其内涵和外延。具体地说,就是将国民核算对象建立在使用价值而不是交换价值基础之上。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许多著名经济学家注意到核算理论与核算实践的矛盾性,主张重新认识国民核算对象。例如,于光远先生和谷书堂先生在产值核算理论问题的讨论中,指出产值“不是价值量的指标,而是以价格的形式来表示的物质财富”; “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以不变价表示的总量指标,在现实生活中反映的是使用价值量即社会财富量的变化,而不是价值量的变化”。在这里,两位学者所提及的“价值量”就是交换价值,而“社会财富”则是使用价值。显然,我们只有跨出这一步,核算理论无法解释核算实践的局面才能得到根本性的扭转。

四、资源耗减价值在SEEA核算中的处理问题

应当指出,虽然自然资源价值的理论基础问题,对SEEA而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且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但它的解决并不意味着自然资源核算的问题已全部得到解决。事实上,由于受到现有SNA核算理论的约束,自然资源价值在国民核算中如何处理的问题显得非常复杂,它至今仍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主要问题有二:(1)GDP是否包含着自然资源价值?这一问题关系到联合国SEEA核算的方法论框架是否科学合理;(2)自然资源耗减价值是否应作为中间消耗予以扣除。这一争论背后隐含着在SEEA核算过程中,自然资源耗减价值应作为追加因素还是扣除因素的问题。显而易见,这些理论问题得不到解决,资源耗减价值核算将受到阻碍。

(一)关于GDP是否包含着资源耗减价值的问题

若干年前,笔者曾撰写《关于EDP核算思路的若干质疑》一文,对SEEA核算的方法论框架提出质疑。在这一质疑中,笔者以GDP没有包含自然资源价值的命题为论证的逻辑前提,指出SEEA核算体系的设计者并没有将资源耗减价值核算与SNA原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导致该体系出现严重的逻辑混乱,不仅在理论上难以自圆其说,而且在方法上与原有体系所规定的原理和原则产生矛盾。文章发表后,引起了统计学界的关注,尤其是文中所提到的“农夫王国”核算的例子,更使理论同仁倍感兴趣,许多学者纷纷撰文参与讨论。

但是,很多学者是在没有真正理解SNA核算原理和原则,也没有真正把握SEEA核算框架的逻辑关系的情况下,来讨论GDP是否包含着资源耗减价值问题的,因而对笔者的论证以及所举的“农夫王国”核算的例子产生误解。其实,“农夫王国”核算的例子就是SEEA核算框架逻辑结构的缩影,这从我们对表1的分析中可以清晰地看出。

应该指出的是,在解读这一框架的内容时,笔者是以SEEA核算的设计者们认为的非生产自然资产如土地、矿物资源和森林,由于其使用费用没有明确地计入生产成本,其后果很可能是“产品价格没有反映出这部分费用”为假定前提的。

首先,考察生产资产项下的I指标(第5行,第4列)。这个指标称为净投资产品。从横向看,它与消费产品(C)和净出口产品(X-M)一道,共同组成国内生产总值的实物内容;从纵向看,它是总投资产品扣除固定资产消耗的余额。不难推断,这里的I指标与传统的SNA中的净投资产品指标别无二致,即它们只反映劳动价值V+M,而不包含任何资源耗减价值。

其次,考察非生产自然资产栏目。其中的-Usenpec(第6行,第5列)就是我们要讨论的资源耗减价值。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个指标不仅是EDP核算的扣减因素,而且也是非生产自然资产的扣减因素。然而,在表中无法找到它本应转移到生产资产内的痕迹。

根据以上考察,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平衡方程来表现SEEA核算的逻辑结构:

生产(人造)资产:期末存量二期初存量+资本净形成

(1)

非生产性自然资产:期未有量:期初存量―资源

耗减价值

(2)

将式(1)和式(2)加以合并,则有

国民财富:期末存量二期初存量+资本净形成―资源耗减价值

(3)

显然,在资源耗减价值没有进入GDP情况下,上述公式设计至少有两个缺陷:其一,由于GDP没有包括资源耗减价值,在进行EDP核算时扣除资源耗减价值,是有悖于国民核算的产出与投入一致性的基本规则,其结果只会造成所计算的EDP出现“虚减”现象;其二,由于GDP没有包括资源耗减价值,因而投资产品仅表现为劳动价值(V+M)的积累,由此引发的问题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民财富数量将会人为地减少。这又与人造资产与自然资产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现代财富理论背道而驰。

不难看出,SEEA的核算逻辑存在的问题是不容置疑的。现在的问题是,要想证明SEEA框架在核算方法上的合理性,唯一的途径就是证明资源耗减价值已经进入了GDP。其实,我国许多学者已经意识到只有在这个问题上做文章,才能从根本上弥补SEEA核算框架的缺陷。刘树教授和宋旭光教授就是其中的两位代表人物。然而,刘树教授关于资源开发部门是通过垄断而导致的超额利润包含着资源耗减价值的观点是很难成立的,不仅笔者撰文进行了全面的评论,就连持有资源耗减价值已进入GDP的观点的宋旭光教授,也撰文提出商榷。在这里,笔者不准备赘述,有兴趣者请参阅有关论文。下面想谈谈宋旭光教授的观点。

宋旭光教授在《关于EDP核算思路的若干补充》一文表达的观点,笔者将它称做“宋式假说”。这一假说的核心思想是“资源价值通过GDP的高估进入GDP或NDP”。宋旭光教授具体论证过程是:首先将国民经济部门划分为两类:资源开发部门和资源使用部门。其次由于资源耗减价值没有进入资源开发部门,导致该部门的总产出规模的低估。而资源开发部门所生产的资源产品,又是资源使用部门的原材料或中间产品,因此当资源使用部门计算增加值时,所扣除的中间产品价值就会偏少,从而资源使用部门的利润将资源耗减价值囊括其中。宋旭光教授认为这才是资源耗减价值进入GDP的根本原因。

初看,宋旭光教授的观点很有新意,论证似乎也能自圆其说,但仔细研读,觉得仍有值得推敲的地方。

其一,众所周知,根据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经济学原理,在生产技术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不同行业的利润与其投入的资本应该保持大致相同的比例,否则资本将在行业间进行流动,直至达到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为止。然而根据宋教授的观点,可以推论,资源使用部门即使生产技术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只是由于它的上游部门即资源开发部门“漏算”资源耗减价值,也同样可以获取超额利润。具体地说,该部门的利润不仅包括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部分,而且包括因资源耗减价值的“漏算”而获取的超额利润的部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任何生产部门都不可能不通过生产技术的提高而仅凭上游部门某项费用的“漏算”而获取超额利润的。

其二,根据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原理,只要生产技术没有发生变化,不管资源耗减价值进入经济系统,还是没有进入经济系统,资源使用部门的利润数额应该是相同的。在这里,我们遇到一个对于同一数量的利润,如何进行定性的棘手问题。如果我们接受宋旭光教授的观点,那么资源使用部门利润性质的界定是摇摆不定的。也就是说,当资源耗减价值进入资源开发部门时,资源产品使用部门的利润纯粹反映着新创造的价值或者劳动价值;反之,当资源耗减价值没有进入资源开发部门时,资源使用部门的利润则成为劳动价值和资源价值的统一体。显然,这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

可见,国民核算理论的阐述和论证,必须在经济理论框架内进行。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即使所阐述或所论证的国民核算理论从统计核算的角度能够自圆其说,但放在经济理论框架面前仍旧存有理论上的破绽。

(二)关于资源耗减是否应作为中间消耗的问题

假定资源耗减价值全部进入经济系统,更具体地说,全部进入了资源开发部门的总产出,于是,我们又面对着另一个需要讨论的理论问题,即资源耗减价值是否应作为中间消耗价值加以扣除的问题。宋旭光教授的论证暗含着肯定的回答。尽管SEEA核算框架是将资源耗减价值作为外部性因素处理,但在国内理论界将资源耗减价值归人中间消耗范畴已成为一种主流思想。然而,问题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

理论界许多学者之所以将资源耗减价值与中间消耗划上等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微观企业,人们往往将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产品视为中间产品,而购买这些产品的费用则作为生产成本组成部分。然而,从宏观角度看问题,并非所有的构成企业生产成本的费用都应作为中间消耗处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企业支付给劳动者的薪金报酬。在微观企业中,它是生产成本的组成部分,在计算企业利润时必须加以扣除;相反,在宏观核算时,如果在计算企业增加值过程中将属于微观生产成本的薪金报酬作为中间消耗给予扣除,那就犯有将宏观核算混同于微观核算的错误。

在SEEA核算中,计算资源耗减价值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计算EDP提供依据。如果我们认同EDP是一个反映国民福利规模而不是国民生产规模的指标的话(尽管它只是一种狭义的国民福利指标),那么,从福利角度加以考察,成本概念也随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因为,根据福利经济学原理,“所有成本最终都以人们福利效用减少的形式表现出来。”将这个原理反方向加以演绎,不难推出“所有收益最终都以人们福利效用增加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结论。以这一原理进行考察,资源耗减价值作为一种外部性因素,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它进入经济系统后,并没有降低人类的福利效用,相反,却提高了人类的福利效用。在这种情况下,将其看作生产成本或中间消耗,显然与福利经济学的原理格格不入。

从价值角度考察,资源耗减价值是与劳动价值不同的价值范畴,它作为自然资源的内在价值,构成资源产品价值的主体。而劳动价值则是附加在资源价值之上的外在价值。笔者感到困惑的是,任何社会产品都是自然资源转移并不断转化外在形态的结果,那为什么社会产品的价值只能体现为资源产品的外在价值,即V+M,而其内在价值却要作为中间消耗给予扣除呢?显然这在理论上是讲不通的。

最后,将资源耗减价值作为中间消耗加以扣除,还使我们面对着一个无法解决的重大核算问题。这就是前面提及的如何协调EDP核算与国民财富核算的问题。这是因为,即使作为价值形态的自然资源能够进入经济系统,成为企业乃至部门总产出的组成部分,但由于被作为中间消耗给予扣除,从而不能进入GDP或投资产品,其结果使这部分本该进入生产资产或人造资产的组成部分的资源耗减价值,却由于我们的处理不当,导致国民财富的人为减少。

笔者认为,要解决上述资源耗减价值核算的理论问题和方法问题,唯一的途径就是将资源耗减与环境退化严格区分开来。尽管环境退化必然表现为资源的过度耗减,但不是所有的资源耗减都会引发环境退化。基于这一认识,在SEEA核算中,资源耗减价值应视为增加人类福利效用的追加因素而不是扣除因素,而由于资源的过度利用引起的环境恶化所导致的人类福利的下降,则应放到环境退化指标中加以考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SEEA框架的缺陷问题。

计算机范畴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关键词:成本会计;发展趋势;应对策略

1 影响成本会计发展趋势的因素

成本会计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涉及到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方方面面。但从影响成本会计发展趋势的因素来看,包括以下内容:

(1)成本会计的范畴对成本会计发展的影响。

成本会计范畴的确定对成本会计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若将成本会计和成本管理两者进行混合,就不能突出成本会计在管理中所产生的作用。如果将与成本有关的诸多价值问题都包含在成本会计的范畴中就会导致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以及财务管理等方面诸多内容的重复。简而言之,成本会计范畴的确定对成本会计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

(2)知识经济对成本会计发展的影响。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所具有的作用已经超越了资本和劳动力两大生产要素,知识已经发展成本经济发展中的第一要素。在这种背景下,企业的技术等知识资源消耗的存在对成本会计的发展带来的影响,尤其是计算机的先进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加剧了知识经济对成本会计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3)经济全球化对成本会计发展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国外跨国企业与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成本核算的关注力度也越来越高。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传统的成本会计技术和方法的应用导致了企业产品成本信息存在一定的信息失真问题,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决策。简而言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成本会计发展存在一定的影响。

2 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分析

从我国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来看,首先成本会计的核算呈统一化与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规模经济已经发展成为诸多的跨地区、跨行业以及跨国的企业集团,因而在成本核算上呈统一化与国际化的特点。其次,成本会计在应用的范围上也呈扩大化的发展趋势。我国传统的成本会计应用较少的医院以及航空公司等组织在管理经营中也开始越来越关注成本会计的应用,成本会计控制已经成了这些组织日常经营管理的组成要素。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决定了社会中的各行业都应加强对其应用的重视,不断的扩大成本会计的应用范围,从而在自身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促进成本会计的发展。除此以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及成本会计理论研究水平的不断提升,也使得成本会计在发展趋势上的技术方法和手段不断更新,对成本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总之,成本会计的发展是多方面促进的结果,其发展趋势也呈多元化且复杂化的特点。 转贴于

3 成本会计发展趋势的应对策略

(1)提高我国成本会计的理论研究水平。

针对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我国应不断加强在成本会计理论方面的研究水平。逐渐建立起来符合我国国情要求的成本会计研究的方法体系,在理论研究中应打破原有的传统会计理论的束缚,从成本会计发展趋势的需求出发不断完善成本会计的理论。

(2)更新理念学习先进的经验与方法。

在成本会计的发展策略中还应不断更新自身的理念,打破传统理念给成本会计应用与发展带来的负面作用。通过更新理念,不断的学习国内外一切的关于成本会计的先进的经验与方法,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树立企业成本效益的思想,真正的发挥出成本会计在管理中所具有的作用。

(3)计算机等技术的充分利用。

计算机等应用技术的发展,给成本会计的实际应用带来了极大的飞跃发展。企业有必要利用以计算应用技术为中心的一切信息管理手段来支撑企业成本会计的发展。不断的加强自身在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方面的工作效率。

(4)成本会计方法的完善与推广。

成本会计应用效果的好坏与成本会计方法有着密不可分地联系。因而有必要不断的创新成本会计方法,同时对有效的成本会计应用经验应加大完善与推广的力度,从而促进我国整体在成本会计应用方面能力的提升。

(5)成本会计从业人员素质的提升。

计算机范畴论文范文第11篇

论文论文关键词:电子政务 物理安全 系统安全 信息安全 管理安全 论文论文摘要:从电子政务安全范畴的界定入手,从物理安全、系统安全、信息安全、管理安全4个方面阐述中国电子政务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电子政务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电子政务建设成为一项覆盖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型复杂的系统工程。与此同时,安全问题给电子政务工程的规划、设计、组织和实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CC权威的数据显示,2008上半年与2007年同期相比,网络安全事件数量有显著增加,其中政府网页信息被篡改的事件呈现大幅度上涨趋势,与2007年同期相比增加41%。因此,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成为一个必须引起各部门高度重视的问题。 一、电子政务安全范畴www.zhlzw.com中華勵志網 谈到电子政务安全,人们立即就会联想到病毒、黑客等熟悉的名词,也很容易把它与网络安全、电子商务安全混为一谈。网络安全通常是指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和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它更多地侧重于技术层面上网络系统安全问题的分析和对策。而电子政务安全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遍布在政府信息化的各个环节之中,其范畴已经超越网络安全所指的技术层面。可以说,网络安全是电子政务安全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电子政务安全和电子商务安全都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但是由于电子政务本身的开放性、虚拟性、网络化的特点以及我国政府部门制定统一的电子政务建设标准和规范、全国上下可互联互通的统一平台和网络,有关国家政治经济的敏感信息和数据都对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从信息社会角度讲,电子政务安全和电子商务安全也存在着本质共性的联系,电子政务安全是实现电子商务安全的基础和保障。 电子政务安全的特殊需求实际上就是要合理地解决网络开放性与安全性之间的矛盾,在电子政务系统信息畅通的基础上,有效阻止非法访问和攻击对系统的破坏。本文将电子政务安全的范畴界定为物理安全、系统安全、信息安全、管理安全4个部分。 二、电子政务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1.物理安全 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各种设备的物理安全是整个电子政务系统安全的前提。物理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设备、设施以及其他媒体免遭地震、水灾、火灾等环境事故以及人为操作失误或错误及各种计算机犯罪行为导致的破坏过程。电子政务系统采用的计算机硬件虽然在功能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它毕竟属于高度精密的仪器,任何开发时的疏忽以及实际运行时的震荡、静电、潮湿、过热等情形都可能使其受到严重的损伤。具体来说,电子政务中的物理安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系统运行中的安全隐患,主要包括电源问题、水患与火灾、电磁干扰与泄露以及其他的环境威胁。二是物理访问风险与控制。物理安全威胁不单来自于环境,还来自于人为操作失误及各种计算机犯罪行为。三是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场地与设施安全管理。是指中华人民共和【亘国家标准GB50173—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2887—89《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GB9361—88(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对应用信息系统的场地与设施进行的安全管理。 2.系统安全 (1)硬件系统安全的问题及对策。电子政务系统的主要特征就是大量采用信息系统支持政务活动,而信息系统首先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物理设备,比如计算机、磁盘、网络设备等。如果这些物理设备遭到损毁,整个系统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首先考察硬件系统的安全问题。 并非只有软件才有漏洞,硬件系统同样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这些缺陷一旦逃过出厂测试,就可能在实际运行中造成系统崩溃。一般而言,硬件系统的漏洞主要包括设计疏忽、元件质量低劣、人为留下的“后门”等。对于这些问题,解决办法就是做好电子政务系统硬件采购时的分析

计算机范畴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 相关技术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12-0000-00

科技不断进步,计算机已被广泛接纳,用于多样领域。计算机供应了行业进展依托的根本支撑,是不可替代的。信息化态势下,应用技术延展了原有的范畴,搭配管理体系。人们日渐依赖这样的新颖技术,提升运用水准。这种趋势之下,唯有摸索更为适宜的技术路径、拟定操作规程,才能吻合日渐递增的运用需求,让新时段内的技术融汇于平常生活,增添服务价值。

1解析进展历程

计算机应用这样的技术整合了多重的现存行业,含有根本机理、技术路径及常规方法,它被划归为独立科目,融汇其他科目,被看成必备的载体。从常规视角看,计算机应用可被分成非数值计算、数值计算双重的领域,它们有着自身特性。概要来看,技术进展依循的历程含有如下:

40年代起始,计算机关联的技术被引入,开始应用进程。在这一时段内,偏重数值运算,用于研发武器、国防这类领域。到上世纪中期,非数值关联的新应用被创设出来,延展了初始的运算领域。管理企业信息、处理工商范畴的关联事务、处理其他信息,都用到计算机[1]。

70年代开始,计算机被涵盖在更多领域,显出了融汇的倾向。应用技术进步,新颖技术被融汇于农业、城乡服务产业、文教类的产业,显示了日渐紧密的融汇状态。与此同时,网络技术也被接纳,融入平日生活。这种态势下,提快了先前的进展速率,构建了信息化。

2现今时段的发展状态

第一,是处理数值时的运用。借助于计算机,快速加工信息、调配相关数值,用于常规情形下的管控及操作。伴随技术进展,企业都增设了必备的信息体系,用于搜集信息、留存必备的信息。借助信息交换,互通并分享各时段的信息,妥善规划并调配企业内的资源。信息交换依托的体系强化了平日的互通,消除企业阻隔。

第二,是运算数值的日常运用。计算机运用中,运算数值被归类为必备的范畴,有着必要价值。计算机可辨识偏复杂的逻辑,快速予以判断。它提快了运算速率,数值更为精准。现今状态下,生物控制学科、物理及关联的力学都不可脱离快速的运算。借助微机运算,添加了常规生产流程内的便利。

第三,是查验某一流程,设定过程控制。针对某一企业,计算机查验了产出流程之中的一切信号,自动予以测定。查验可得的数值被留存至微机,便于后续处理。创设检测系统,也增设了搭配的仪表、成套的仪器等,构建起来的新体系有着更优的智能特性,推进了自动化[2]。

第四,是模拟情形下的人工智能。从现状看,人工智能配有的新体系已被构建起来,含有智能运用。模拟人类思路,可以判别逻辑、设定相关的平日活动。人工智能添加了逻辑路径下的审慎推理,增添了适应性。在这种驱动下,微机被融汇于更广的日常领域。

从总体趋向看,计算机创设了更为便捷的平日互动,供应生活便利,也提升了综合架构内的生产成效。然而,对比发达国家,我们现有的这类水准仍旧偏低,并不十分发达。例如:信息行业之内,投入进来的金额仍旧不够,研发水准不佳。在重点行业以内,没能提升信息化这样的总水准。转化技术成果,还要拟定搭配的政策,供应明晰的指标。

3未来的走向及趋势

3.1提升总体性能

探析应用技术,解析进展之中的应用类技术,就要凸显总体的更优性能。计算机拥有了更完备的高性能,体型更加微小,才会朝向预设的方向进步。进展趋势之中,尤为注重量子特性的新计算机、纳米性的计算机。这样的双重技术密切关联着超小型、总体的高性能,二者衔接为一体。提快运转速率,现有速率将被提升十亿多倍,拓展固有的逻辑路径,留存更多信息。高性能范畴的新颖技术延展了运用前景,含有智能感知、独立判别的新功能。微机嵌入了细微的新存储器,永久留存信息。

3.2巨型化的进展走向

巨型化紧密关联着智能的新特性,二者不可脱离。当前状态下,智能化供应着平日的多样需求,是常用的技术。在智能基础上,模拟人类逻辑,模拟了多重感官特有的判断路径。预设配套的新属性,强化常规防控、及时检定潜藏的威胁。这样做,延展了辨识必备的逻辑路径,便利日常生活。巨型微机拓展了装置以内的总体容量,提升运算性能,存储特性变得更为强大。每平方厘米内,巨型计算机留存着的数值超越了100TB,每秒即可运算超出数百亿次[3]。结果更为精准,速率也被提快,它契合了日益增加的运算需要。

3.3体型更加微小

拥有巨型空间,但外在体型却被缩减,呈现出微型化。现今发展之中,计算机被布设于家庭之中的日常电器,镶嵌至仪表内,归属小型装置。工控流程内,它也凸显了智能的总体指引,显示更优的微型特性。微电子特有的新颖技术正被接纳,微型的笔记本、掌上办公必备的新电脑也被创设。对比常规装置,它们提升了固有的性价比,正在受到欢迎[4]。

由此可得,未来进展的总体态势为:更加便利生活、提升生产的成效。信息化路径下,普及了平日内的新式运用,延展了更为广阔的这种空间。推进经济进展,从全方位着手来变更技术,搭设了信息互通的顺畅路径。

4结语

计算机便利了常规生产,拓展沟通范畴,也助推了新时段的信息化。未来进展依循的总走向为:创设微型的新计算机、提升智能水准、提快运行路径的速率、拓展存储的总容量[5]。归结实践经验,就要明晰现今状态之下的进展趋势,增添新颖技术特有的服务价值。不断接纳技术,变更旧式的认知,推进更广范畴的信息化进步。

参考文献

[1]王为.论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趋势[J].科技与企业,2014(02):108.

[2]王建辉.简析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5):130+132.

[3]黄奕炜.浅谈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0):31.

[4]侯晓璐.浅析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和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7):50.

计算机范畴论文范文第13篇

    一、关于财政学的学科定位问题

    过去财政学被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进行研究,直到目前为止,财政学专业也是经济学科下设的专业之一,这样的定位已不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事实上,财政学的内涵已经大大超出了纯经济学的范畴。

    首先,财政既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政治范畴。作为经济范畴,财政学主要研究政府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部门经济学。它研究社会资源如何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配置、政府如何提供公共产品以及提供哪些公共产品等问题;同时,它要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主要运用效率准则衡量其经济行为。作为政治范畴,财政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其目的在于实现政府的职能,财政收支规模的大小及活动范围都与政府职能息息相关,随着政府职能的变化而变化,衡量其行为的主要准则是公平,不仅要达到经济公平,更要实现社会公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政府的职能也在不断的转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事无巨细的管理方式,使市场中的企业几乎丧失了自主经营的权利;政府职能侧重于经济目标,计划经济集中表现为审批经济、权力经济,政府职能存在越位、错位和缺位“三位”并存的现象;中央和地方之间、不同政府部门之间职能存在重叠、交叉,与市场经济、WTO所要求的服务观念格格不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主体将由企业、尤其是非公企业来承担,政府主要承担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公共工程、调控宏观经济、公平收入分配、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职责。

    财政是以政府为主体的经济活动,它通过组织财政收入、安排财政支出为实施国家职能提供财力保证,同时对市场的运行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弥补和克服市场失灵和缺陷。财政职能转变是政府职能转变题中应有之意,“公共财政”应“公共服务型政府”而生。政府职能转变与财政体制改革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必须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变“经济建设型政府”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其中的重要方面就是财政体制改革的配合。政府职能转变是公共财政体制建立和完善的前提和条件,公共财政建立过程中的许多问题,诸如政资不分、乱收费、盲目追求“面子工程”和“政绩工程”、随意更改预算等就是“官本位”在财政中的具体体现,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首先要界定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方向,转变政府职能。与此同时,政府职能的转变也需要公共财政体制的配合。

    其次,财政学既属于经济学,又属于管理学。作为经济学,财政学揭示财政运行的基本规律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研究作为政府宏观调控手段——财政政策及其运用。作为管理学,财政学侧重于财政收支管理,具体包括税收管理、公债管理、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及其管理、国家预算收支管理、财政投资管理、政府采购管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管理等内容,其目的在于节约财政资金,提高财政收支的经济效益。近年来的财政三大改革更强化了其管理性。

    二、关于财政学的专业定位问题

    既然财政学既属于经济学又属于管理学,财政既是经济范畴又是政治范畴,财政专业的专业领域也应相应拓宽,从单纯的只为政府部门(财政、税务部门)培养人才拓展为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培养人才。专业培养方向既要考虑政府(政治)需要及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形势;也要考虑社会(经济)包括新兴的非赢利机构和组织的需要;还要考虑市场化的影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上述各类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和领域。

    三、关于云南财贸学院财政专业的特色问题

    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也是强调特色和个性的时代。在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新阶段,中国已经加入了WTO后的今天,云南仍然是一个比较落后的省份,云南财贸学院作为云南省重点财经院校,专业的设置和人才的培养也应有自己的特色。我认为应注意几个问题:一是要考虑与国际接轨的问题。学习、研究发达国家的财税理论发展及体制变革,改革和完善我国的财税体制,建立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体系;二是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契机,学习和研究东盟国家,尤其是与我国接壤各国的财税体制,争取在该领域的研究走在全国的前列;三是考虑云南边疆、多民族的省情,从云南财税实际出发研究问题。比如研究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下云南省及省以下财税体制及转移支付问题、县乡财政困难及解决办法、民族自治地区财政问题、“烟财政”问题等,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

    四、应重视财税法规和财政监督问题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也应重视财税法规建设及执法问题。近年来的财政审计结果表明,财政执法问题不容乐观,财政工作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时有发生,必须加强财政监督。财政监督一方面应从预算编制、审批工作入手,使国家预算收支及决策过程逐步公开、透明。国家预算是规范、监督和约束政府行为的唯一表现形式,目前我国国家预算的编制、审批只在小范围内进行,公布的往往只是总数、总预算、使用的大体方向,部门预算和收支的具体内容并不对外公开,很难接受社会和公众的监督。“公开性”是国家预算的重要原则,除涉及国家机密的部分内容外,国家预算收支及决策过程应以一定的形式公诸于众,以增强纳税人的权利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将国家财政收支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另一方面,要加强预算约束、严格预算调整。《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对预算调整作了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预算调整仍很频繁。要加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审查监督作用,全面介入各级政府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及决算工作过程,按法定程序对预算执行与管理中的问题及时提出质询,强化依法理财。

    五、关于财政专业主要课程的设置问题

    考虑到以上几个方面,财政专业主要课程除《财政学》、《中国税制》、《政府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当代财政理论与政策》等原来设置的专业课外,因重视和加强《公共选择理论》、《政府分类支出管理》、《地方财政》、《财税制度比较分析》、《行政管理学》、《政治学》、《行政法》、《东盟国家财税制度研究》等课程。在教学中注意改进教学方法,多介绍相关案例和现实情况,避免纯理论的说教,坚持走实践——理论——实践的道路,让学生做到理论清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实际工作也明了,缩短毕业后适应实际工作和社会的时间和心理落差。

    参考文献:

    [1] 高培勇·构建中的中国公共财政框架[J]·财政与税务,2001,(5)·

计算机范畴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整合

在世界教育改革风浪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议题。我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在新课程中明确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内容。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样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提出后,各地区和学校都在积极地进行探索与实验。在实践探索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层面都出现了一些偏差和误区。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

目前国内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说法与定义很多。综观这些观点,我们发现主要是基于对课程概念的不同理解而产生的分歧。我们可以将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分为“大整合论”和“小整合论”。

大整合论主要是指课程是一个较大的概念。这种观点主要是指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黄甫全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研制,创立信息化课程文化。它针对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促进师生民主合作的课程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实现和以人的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活动方式的发展,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从而对课程的各个层面和维度都产生变革作用,促进课程整体的变革。“大整合论”观点有助于从课程整体的角度去思考信息技术的地位和作用。

“小整合论”则将课程等同于教学。这种观点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主要作为一种上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这种观点是日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主流观点。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念的分化反映了人们看待信息技术作用的不同视角。在研究与实践中,持“大整合论”的人一般都是专家学者,而一线教师和教研人员则比较认可“小整合论”。笔者认为从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角度出发,“小整合论”是符合当前的发展趋势和实践要求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特别需要关注教学实践层面的问题。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

1.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到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基于实践的反思

我国计算机应用于教学是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始发展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观念与实践对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推广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和问题,例如所谓的“课讲”很多还没有改变教学的方式,还是以讲授型为主。演播式的多媒体CAI只是把不形象的形象化,让不生动的生动起来,只不过教学过程更加具体化、细致化和人性化。这种方式并没有突破教师讲、学中听的传递式教学,所以只会成为传统教育的一种补充、完善和发展。国内研究人员对多年来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和教学软件开发与推广进行了反思和探讨,并且借鉴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引入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念

国内很多研究会那认识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局限,并且对计算机辅助教学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系做出自己的论述.例如何克抗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等同于CAI(计算机辅助教学)”。他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实际上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解月光则提出基于整合理念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模式的观点。她提出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可以有两个层面:一是基于“辅助”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媒体、手段和方法来帮助教师或学生解决教或学中的问题.二是基于“整合”的理念,使信息技术作为构建自主、探究学习环境的重要素来支持学习。

2.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异同

台湾学者王全世和惟存教育实验室柳栋都曾经系统地将二者进行比较,本人在借鉴了上述的研究成果后,提出下面的具体分析(参照下表)。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理念

只是辅助,缺乏对整体教学的考虑

强调事例、融入。强调从教学整体考虑

信息技术的作用

辅助的工具或者媒体

教学中的一个因素

范畴

范畴较小

范畴较大,包含计算机辅助教学

目的

提高教学效率

改善学习

实施

对老师的操作技能要求较高,对教师的整体能力要求不高

实施较难,对教师的整体素质要求较高

(1)理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的是整合和融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基于全局观和系统观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考虑整个课程的整体效果,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点。它考虑整节课甚至整个单元,强调采取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来进行课程与教学设计。计算机辅助教学则强调的是辅助,即考虑强化菜一个知识点,它考虑的只是促进某个知识点的教与学。

(2)信息技术的件用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中的一个因素,成为教师教的工具、学生学的工具以及环境构建的工具。计算机辅助教学则只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的媒体和工具。根据台湾学者的观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角色可分为五个等级,从等级0到等级4:

无(等级0):教学中没有使用任何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未扮演任何角色。

分离(等级1):信息技术被用来教学生如何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内容没有连结,或连接性很低。

补充(等级2):师生偶尔使用信息技术来教学与学习;信息技术在既有的教学活动中被视为补充的角色。

支持(等级3):在大部分学习活动中需要用到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扮演着支持的角色。

整合(等级4):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很自然地使用信息技术来教学与学习;信息技术被延伸地视为一项工具、一个方法或一种程序。

(3)范畴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包含的范畴很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质上包含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计算机辅助教学基础上发展起来,不但理念提升,而且范畴扩大。凡是与信息技术相及的教学活动都可认为是属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习工具、环境构建工具。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范畴则较小,主要是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上有较少的时候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学习。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相比较,从计算机扩展为信息技术,从教。年扩展到课程,从辅助扩展到整合。

(4)目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高的目标乃是有效地改善学生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前,学生的学习仍然进行,许能够取得一定的学习效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将有效地改善学习,等新传统的学习观念,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构筑面向未来社会的学习文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计算机辅助教学则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结果是有限度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5)实施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需要将既有的课程与教材进行重新设计。教师需要转变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受到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教师信息化技能和教学设计能力、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等诸多同素的限制,所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实施上难度较大。计算机辅助教学则一般只需要教师使用固有的软件进行演示,对教师的课程与教学设计的能力要求不高,所以计算机辅助教学实施的难度较小。

结束语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我们必须改变传势,在学科教学时作出及时的调整。对于理科学科,必要的习题也是必要的,但订购的习题集往往又存在着题型偏旧、信息过时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可以充分利用Internet网络这一信息资源,认权威网站或重点中学网站上的试题库中下载最新试卷,用来给学生作测试题和平时练习。这些题目往往题型新颖、信息准确,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有着很大的帮助。

2.增进学习交流,提高教学水平,网络的交互性给教师互相学习交流提供了机会。教师可以一方面利用E-mail与有关专家进行交流,学习前沿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参与网上的教师继续教育和一系列教育网站的教育论坛、如在中国名师教育网上可以与重点学校的名师专家探讨学科教育应培养怎样的人才,在中国园丁网的教育论坛可以与各地的同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学科教学改革的看法,通过网上学习交流,达到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目的。

总之,信息技术应用于理科教学,对传统教育理念和课堂教学模式的冲击是非常之大的,但它并不排斥传统的理论。实验教学模式,实际运用中应把它们两者辩证统一起来,最终实现信息技术与理科课程教学的科学整合。通过整合激发学生对理科学科学习的兴趣.课堂内外参与意识会增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会加深,尤其是实验教学,学生的实验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均会取得长足的进步.同时,信息技术与理科课堂教学的整合也能鞭策教师进一步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完善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具有科学性,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合理地掌握和利用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发展更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邓鸠洲,浇析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性建设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02(8)

[2]李友兴基于网络环境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01,(3)

[3]秦力,网络环境下卜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J] 教育现代化,2002,(6)

[4]管长存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初探[J]中小学电教,2002,(9)

计算机范畴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整合

在世界教育改革风浪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议题。我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在新课程中明确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内容。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样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提出后,各地区和学校都在积极地进行探索与实验。在实践探索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层面都出现了一些偏差和误区。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

目前国内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说法与定义很多。综观这些观点,我们发现主要是基于对课程概念的不同理解而产生的分歧。我们可以将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分为“大整合论”和“小整合论”。

大整合论主要是指课程是一个较大的概念。这种观点主要是指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黄甫全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研制,创立信息化课程文化。它针对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促进师生民主合作的课程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实现和以人的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活动方式的发展,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从而对课程的各个层面和维度都产生变革作用,促进课程整体的变革。“大整合论”观点有助于从课程整体的角度去思考信息技术的地位和作用。

“小整合论”则将课程等同于教学。这种观点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主要作为一种上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这种观点是日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主流观点。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念的分化反映了人们看待信息技术作用的不同视角。在研究与实践中,持“大整合论”的人一般都是专家学者,而一线教师和教研人员则比较认可“小整合论”。笔者认为从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角度出发,“小整合论”是符合当前的发展趋势和实践要求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特别需要关注教学实践层面的问题。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

1.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到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基于实践的反思

我国计算机应用于教学是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始发展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观念与实践对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推广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和问题,例如所谓的“课讲”很多还没有改变教学的方式,还是以讲授型为主。演播式的多媒体CAI只是把不形象的形象化,让不生动的生动起来,只不过教学过程更加具体化、细致化和人性化。这种方式并没有突破教师讲、学中听的传递式教学,所以只会成为传统教育的一种补充、完善和发展。国内研究人员对多年来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和教学软件开发与推广进行了反思和探讨,并且借鉴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引入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念

国内很多研究会那认识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局限,并且对计算机辅助教学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系做出自己的论述.例如何克抗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等同于CAI(计算机辅助教学)”。他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实际上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解月光则提出基于整合理念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模式的观点。她提出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可以有两个层面:一是基于“辅助”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媒体、手段和方法来帮助教师或学生解决教或学中的问题.二是基于“整合”的理念,使信息技术作为构建自主、探究学习环境的重要素来支持学习。

2.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异同

台湾学者王全世和惟存教育实验室柳栋都曾经系统地将二者进行比较,本人在借鉴了上述的研究成果后,提出下面的具体分析(参照下表)。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理念

只是辅助,缺乏对整体教学的考虑

强调事例、融入。强调从教学整体考虑

信息技术的作用

辅助的工具或者媒体

教学中的一个因素

范畴

范畴较小

范畴较大,包含计算机辅助教学

目的

提高教学效率

改善学习

实施

对老师的操作技能要求较高,对教师的整体能力要求不高

实施较难,对教师的整体素质要求较高

(1)理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的是整合和融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基于全局观和系统观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考虑整个课程的整体效果,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点。它考虑整节课甚至整个单元,强调采取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来进行课程与教学设计。计算机辅助教学则强调的是辅助,即考虑强化菜一个知识点,它考虑的只是促进某个知识点的教与学。

(2)信息技术的件用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中的一个因素,成为教师教的工具、学生学的工具以及环境构建的工具。计算机辅助教学则只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的媒体和工具。根据台湾学者

的观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角色可分为五个等级,从等级0到等级4:

无(等级0):教学中没有使用任何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未扮演任何角色。

分离(等级1):信息技术被用来教学生如何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内容没有连结,或连接性很低。

补充(等级2):师生偶尔使用信息技术来教学与学习;信息技术在既有的教学活动中被视为补充的角色。

支持(等级3):在大部分学习活动中需要用到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扮演着支持的角色。

整合(等级4):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很自然地使用信息技术来教学与学习;信息技术被延伸地视为一项工具、一个方法或一种程序。

(3)范畴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包含的范畴很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质上包含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计算机辅助教学基础上发展起来,不但理念提升,而且范畴扩大。凡是与信息技术相及的教学活动都可认为是属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习工具、环境构建工具。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范畴则较小,主要是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上有较少的时候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学习。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相比较,从计算机扩展为信息技术,从教。年扩展到课程,从辅助扩展到整合。

(4)目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高的目标乃是有效地改善学生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前,学生的学习仍然进行,许能够取得一定的学习效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将有效地改善学习,等新传统的学习观念,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构筑面向未来社会的学习文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计算机辅助教学则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结果是有限度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5)实施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需要将既有的课程与教材进行重新设计。教师需要转变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受到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教师信息化技能和教学设计能力、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等诸多同素的限制,所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实施上难度较大。计算机辅助教学则一般只需要教师使用固有的软件进行演示,对教师的课程与教学设计的能力要求不高,所以计算机辅助教学实施的难度较小。

结束语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我们必须改变传势,在学科教学时作出及时的调整。对于理科学科,必要的习题也是必要的,但订购的习题集往往又存在着题型偏旧、信息过时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可以充分利用Internet网络这一信息资源,认权威网站或重点中学网站上的试题库中下载最新试卷,用来给学生作测试题和平/,!/时练习。这些题目往往题型新颖、信息准确,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有着很大的帮助。

2.增进学习交流,提高教学水平,网络的交互性给教师互相学习交流提供了机会。教师可以一方面利用E-mail与有关专家进行交流,学习前沿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参与网上的教师继续教育和一系列教育网站的教育论坛、如在中国名师教育网上可以与重点学校的名师专家探讨学科教育应培养怎样的人才,在中国园丁网的教育论坛可以与各地的同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学科教学改革的看法,通过网上学习交流,达到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目的。

总之,信息技术应用于理科教学,对传统教育理念和课堂教学模式的冲击是非常之大的,但它并不排斥传统的理论。实验教学模式,实际运用中应把它们两者辩证统一起来,最终实现信息技术与理科课程教学的科学整合。通过整合激发学生对理科学科学习的兴趣.课堂内外参与意识会增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会加深,尤其是实验教学,学生的实验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均会取得长足的进步.同时,信息技术与理科课堂教学的整合也能鞭策教师进一步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完善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具有科学性,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合理地掌握和利用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发展更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邓鸠洲,浇析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性建设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02(8)

[2]李友兴基于网络环境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01,(3)

[3]秦力,网络环境下卜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J] 教育现代化,2002,(6)

[4]管长存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初探[J]中小学电教,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