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影视音乐鉴赏论文范文

影视音乐鉴赏论文范文

影视音乐鉴赏论文

影视音乐鉴赏论文范文第1篇

自1996年7月29日国家教委《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通知后,全国各类大学增设了越来越多的音乐选修课程。公共选修音乐课的开设旨在提高非艺术类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陶冶情操,提升其艺术素养,进而达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目标。随着经济、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的不断进步,现行的音乐鉴赏教材部分内容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求。我国高职类院校办学宗旨主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更强调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容易忽视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学生自身也有轻视此类公共选修课的趋势。这一现象不利于青年一代综合素质的提高,怎样解决这一问题,探寻合理的解决对策则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以影视剧音乐鉴赏为音乐欣赏课的切入点,因其综合性更强,更加贴近学生,会让学生更乐于接受,更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教学互动,有利于开展分层教学,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充分发挥其育人的功能。

一、目前音乐鉴赏课的现状

1.目前各高校公共音乐选修课几乎无一例外将《音乐鉴赏》作为开课首选,旨在通过欣赏音乐提高大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特别是一些规模大的学校,公共选修开设课程较为细致、多元,即使很小众类的音乐课程也能形成一定规模的学生群体;而相对于一些起步较晚的高职院校,因处于办学初级阶段,师资、学生数量有限,加之学生之间的音乐感知能力差距并不是很大,这在客观上也决定了音乐公共选修课的开设类别不可能很细致,承担着美育重任的《音乐鉴赏》课程的质量在这类学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现行《音乐鉴赏》课程教材的内容主要是中外优秀经典曲目、人物及一些音乐基础性知识,试图通过音乐美的特殊魅力和育人因素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但是特别是学生们喜欢的现代流行音乐的内容分量很少,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其次,如果学生不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的话,这类传统教材会让学生有高高在上的距离感,从心理上就会产生排斥。如果以《影视剧音乐鉴赏》为切入点会让学生从心理上更易接受,产生共鸣。因为影视剧是一种比较大众化的娱乐类型,其音乐既有古典音乐的深刻,又有流行音乐的通俗,二者与一定的剧情、画面结合更具亲民特质,更贴近现实生活,况且结合剧情欣赏也不易造成听不懂的现象。内容选取得科学、合理的话,可以将《音乐鉴赏》教材的大部分内容巧妙的渗透进去,潜移默化间就完成了教学目标。随着课程的改革和体制的逐步完善,公共选修音乐教育的视野也需要与时俱进。目前《影视剧音乐鉴赏》我国只有极少数的传媒及影视类院校已经开设,大部分高校公选音乐课仍然以传统教材《音乐鉴赏》为主。

2.自笔者任教高职类学生的音乐公共选修课以来,发现选修学生中大概三分之一学生是抱着混学分的态度,觉得这类选修课又不是专业课,对就业又没有什么明显的益处,只要轻松拿到学分就万事大吉了。另外,大部分学生的音乐审美倾向比较单一,基本只对流行音乐有兴趣,对于音乐其他类别,特别是古典音乐、民间音乐、戏曲基本没有什么兴趣,课堂上也很难产生共鸣。而影视剧音乐结合一定的故事、情节、内容的表达等,并融合了一定的画面,视听的结合赋予了音乐更加直观、立体的特质。课堂教学应该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影视剧音乐鉴赏作为音乐欣赏课的切入点,首先从心理上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消除了距离感。

二、开设影视音乐鉴赏课的理论支撑

鉴于上述现状,如何让高校公共艺术类的欣赏课更加趋于合理、规范、人性化?这个问题也早已进入学界同仁们的理论研究视野,国内学界对这一课题的探索为《影视剧音乐鉴赏》课的开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如曾宏华《高校音乐公共课中渗透影视音乐教学的意义》、陈晨《浅谈影视音乐如何辅助大学音乐教学》杨佳君《论大学生影视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郭婧《古典+流行=时尚――从影视音乐谈起》韦民《浅谈影视音乐的价值与魅力》、张红颖《浅谈影视音乐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积极作用》、郭强《影视音乐在大学音乐欣赏课中的作用》、左建新、张译文《音乐欣赏课中的影视作品应用》、吴跃华、闫辉《论影视音乐在学校教育中美育功能的实现条件》、张达生《让大学生在电影中体验音乐的美》、温洪青《谈影视音乐的德育功能》、石延春《浅谈影视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等众多学术论文充分肯定了影视剧音乐在大学生音乐艺术素质教育中的迫切性、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以及现实意义;另外,钟春明的学位论文《普通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内容调查研究》、吴晓燕的学位论文《选取电影音乐在普通高校开展音乐欣赏教学微探》、沙欣的学位论文《独立学院音乐欣赏公选课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西南大学育才学院为个案》中除肯定了影视音乐在大学生音乐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并对此课程的必要性、前瞻性、可行性以及课程的实施等方面进行了可行性探讨,这些都为本课题的实际操作奠定了学理基础。

三、影视剧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内容优化、整合

1.将传统音乐鉴赏课的内容渗透在影视音乐中开展教学,首先课程名称使学生从心理上会乐于接受,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对古典音乐、戏曲、中国传统音乐的距离感和心理上的排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其次,鉴于大多数学生音乐审美趣味狭隘、单一,只对流行歌曲有兴趣,不利于从人文素养的角度得以综合提升,使课程的育人功能大打折扣。而优秀的影视剧音乐包含有我国优秀的民间音乐及西方的经典音乐,内容丰富多样,雅俗共赏,更容易产生共鸣,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水平。著名作曲家谭盾的电影音乐将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结合西方现代作曲技术,使作品既有东方神韵,又不失现代感,巧妙地诠释了中国式东方哲学,在国际乐坛赢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在电影《卧虎藏龙》中,谭盾将丝竹与戏曲的元素发挥得恰到好处,音乐在配器上选用二胡、竹笛、琵琶、鼓、巴乌与钟类、西洋管弦乐器等,中西音乐相得益彰,作品具有浓浓的中国风,将中国音乐元素展示于国际舞台,效果震撼;在电影《夜宴》中因为台词较一般电影偏少,音乐的分量显得尤其重要,许多部分是靠音乐渲染气场和情绪,这对于作曲家来说也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特别是其中的《越人歌》想必一定让人过耳难忘了,作曲家除了运用民族乐器,还将这首壮族古老民歌经重新编曲和配器,焕发出新的生机。歌曲仅有短短的六个乐句,根据剧情通过变奏、配器、男女声的演唱等使其有了丰富的层次与表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充分向听众展示了中国音乐的独特魅力。如果离开电影这个媒介,特别是目前的90后大学生,对于中国的传统民族民间音乐和戏曲尤为疏离,对这类音乐作品,学生会从心理上就排斥。而借力电影,不知不觉间学生就随着电影音乐走入其间,受到感染,会突然发现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戏曲等还是蛮好听的,有着其独特的魅力。陈凯歌执导的电影《和你在一起》,片中主人公为证明自己学有所成而苦练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定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若离开了剧情纯粹让学生欣赏这个作品,就没有这样好的鉴赏效果了。影视剧音乐的综合性很强,融合了听觉、视觉、文学、戏剧、诗歌等艺术,优秀的影视音乐更是情感、道德、价值观的体现,更直观地体现了音乐艺术的育人功能,拓展了音乐的内涵和外延。对此,早在2008年就有学者张红颖撰文《浅谈影视音乐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积极作用》指出:“影视音乐具有较高艺术审美价值和广泛社会学价值,对提高大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另外,“影视音乐不仅对人们的心灵、性格、情感、意志、思想有所陶冶,而且使美的艺术感受力得到升华,使他们在精神上、心理上、行为上处于和谐的健康状态,拥有平衡的心境和开阔的胸怀,从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①

2.将传统公共选修音乐课的音乐鉴赏课授课内容优化、整合,增加现代轻音乐、流行音乐以及近年来热播的部分影视剧音乐的内容,并将传统教材中的大部分内容渗透在雅俗共赏的影视剧音乐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教学学生都有收获,进而提升学生们的音乐鉴赏能力。“普通的大众往往不具备专业的音乐知识,欣赏起大部头的交响乐、歌剧等往往有困难,但是电影的画面、故事为大众欣赏电影中的音乐提供了理解的条件。”②只有理解了,才会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实,影视剧音乐中不乏交响乐这种配乐形式,如《指环王》《乱世佳人》《阿拉伯的劳伦斯》《泰坦尼克号》……依托影视剧为媒介,结合特定的剧情,学生们会有听懂了的感觉。动画片《猫和老鼠》里面的配乐甚至还有肖邦的圆舞曲,灵动的音乐与令人忍俊不禁的幽默剧情交织在一起,定会在学生心里留下难忘的印象。音乐鉴赏课程里通过感性的对比聆听而理性分析中西方在音乐观念、音乐审美、音乐思维方面的异同,这部分内容如果没有很好的媒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学生要么被动地依赖老师的讲解,要么根本就没兴趣思考,不利于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如果以影视剧音乐为媒介,学生体验到中国音乐较为含蓄细腻的审美与西方音乐强调矛盾、冲突,注重音乐的戏剧效果,进而才能更好地理解中、西方的音乐审美和音乐观念。近年热播的电视剧《甄?执?》第13集中出现的《惊鸿舞》具有浓厚的中国宫廷音乐风格,音乐主要的演奏乐器为古琴、古筝与笛子,歌词是曹植的《洛神赋》,舞蹈是水袖舞,音画结合,古韵浓郁,可以令学生感受到浓浓的中国古典音乐的神韵,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古琴的文化意义,深化、拓展音乐鉴赏的内涵。只有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才有了引导他们进一步深入思考的可能性,才能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在不知不觉间逐渐提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感性、娱乐的较浅的审美层次上,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境界。

四、结语

伴随着时展,经济、教育改革的推进,高职类公共音乐鉴赏课程也需要顺应时代潮流,根据新时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做相应的调整。当今社会更加需要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青年一代是国家、社会新的希望,肩负着国家富强、文明的重任。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青年一代的历史使命,怎样更有效地提高青年一代综合素养,是教育界永恒的主题,对此,本文探讨了高职类音乐鉴赏课程在新形势下,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以雅俗共赏的影视音乐鉴赏为切入点,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育人效果事半功倍。

注释:

影视音乐鉴赏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音乐鉴赏课;嬗变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7-0093-02

自1996年7月29日国家教委《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通知后,全国各类大学增设了越来越多的音乐选修课程。公共选修音乐课的开设旨在提高非艺术类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陶冶情操,提升其艺术素养,进而达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目标。随着经济、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的不断进步,现行的音乐鉴赏教材部分内容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求。我国高职类院校办学宗旨主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更强调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容易忽视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学生自身也有轻视此类公共选修课的趋势。这一现象不利于青年一代综合素质的提高,怎样解决这一问题,探寻合理的解决对策则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以影视剧音乐鉴赏为音乐欣赏课的切入点,因其综合性更强,更加贴近学生,会让学生更乐于接受,更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教学互动,有利于开展分层教学,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充分发挥其育人的功能。

一、目前音乐鉴赏课的现状

1.目前各高校公共音乐选修课几乎无一例外将《音乐鉴赏》作为开课首选,旨在通过欣赏音乐提高大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特别是一些规模大的学校,公共选修开设课程较为细致、多元,即使很小众类的音乐课程也能形成一定规模的学生群体;而相对于一些起步较晚的高职院校,因处于办学初级阶段,师资、学生数量有限,加之学生之间的音乐感知能力差距并不是很大,这在客观上也决定了音乐公共选修课的开设类别不可能很细致,承担着美育重任的《音乐鉴赏》课程的质量在这类学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现行《音乐鉴赏》课程教材的内容主要是中外优秀经典曲目、人物及一些音乐基础性知识,试图通过音乐美的特殊魅力和育人因素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但是特别是学生们喜欢的现代流行音乐的内容分量很少,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其次,如果学生不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的话,这类传统教材会让学生有高高在上的距离感,从心理上就会产生排斥。如果以《影视剧音乐鉴赏》为切入点会让学生从心理上更易接受,产生共鸣。因为影视剧是一种比较大众化的娱乐类型,其音乐既有古典音乐的深刻,又有流行音乐的通俗,二者与一定的剧情、画面结合更具亲民特质,更贴近现实生活,况且结合剧情欣赏也不易造成听不懂的现象。内容选取得科学、合理的话,可以将《音乐鉴赏》教材的大部分内容巧妙的渗透进去,潜移默化间就完成了教学目标。随着课程的改革和体制的逐步完善,公共选修音乐教育的视野也需要与时俱进。目前《影视剧音乐鉴赏》我国只有极少数的传媒及影视类院校已经开设,大部分高校公选音乐课仍然以传统教材《音乐鉴赏》为主。

2.自笔者任教高职类学生的音乐公共选修课以来,发现选修学生中大概三分之一学生是抱着混学分的态度,觉得这类选修课又不是专业课,对就业又没有什么明显的益处,只要轻松拿到学分就万事大吉了。另外,大部分学生的音乐审美倾向比较单一,基本只对流行音乐有兴趣,对于音乐其他类别,特别是古典音乐、民间音乐、戏曲基本没有什么兴趣,课堂上也很难产生共鸣。而影视剧音乐结合一定的故事、情节、内容的表达等,并融合了一定的画面,视听的结合赋予了音乐更加直观、立体的特质。课堂教学应该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影视剧音乐鉴赏作为音乐欣赏课的切入点,首先从心理上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消除了距离感。

二、开设影视音乐鉴赏课的理论支撑

鉴于上述现状,如何让高校公共艺术类的欣赏课更加趋于合理、规范、人性化?这个问题也早已进入学界同仁们的理论研究视野,国内学界对这一课题的探索为《影视剧音乐鉴赏》课的开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如曾宏华《高校音乐公共课中渗透影视音乐教学的意义》、陈晨《浅谈影视音乐如何辅助大学音乐教学》杨佳君《论大学生影视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郭婧《古典+流行=时尚――从影视音乐谈起》韦民《浅谈影视音乐的价值与魅力》、张红颖《浅谈影视音乐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积极作用》、郭强《影视音乐在大学音乐欣赏课中的作用》、左建新、张译文《音乐欣赏课中的影视作品应用》、吴跃华、闫辉《论影视音乐在学校教育中美育功能的实现条件》、张达生《让大学生在电影中体验音乐的美》、温洪青《谈影视音乐的德育功能》、石延春《浅谈影视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等众多学术论文充分肯定了影视剧音乐在大学生音乐艺术素质教育中的迫切性、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以及现实意义;另外,钟春明的学位论文《普通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内容调查研究》、吴晓燕的学位论文《选取电影音乐在普通高校开展音乐欣赏教学微探》、沙欣的学位论文《独立学院音乐欣赏公选课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西南大学育才学院为个案》中除肯定了影视音乐在大学生音乐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并对此课程的必要性、前瞻性、可行性以及课程的实施等方面进行了可行性探讨,这些都为本课题的实际操作奠定了学理基础。

三、影视剧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内容优化、整合

1.将传统音乐鉴赏课的内容渗透在影视音乐中开展教学,首先课程名称使学生从心理上会乐于接受,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对古典音乐、戏曲、中国传统音乐的距离感和心理上的排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其次,鉴于大多数学生音乐审美趣味狭隘、单一,只对流行歌曲有兴趣,不利于从人文素养的角度得以综合提升,使课程的育人功能大打折扣。而优秀的影视剧音乐包含有我国优秀的民间音乐及西方的经典音乐,内容丰富多样,雅俗共赏,更容易产生共鸣,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水平。著名作曲家谭盾的电影音乐将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结合西方现代作曲技术,使作品既有东方神韵,又不失现代感,巧妙地诠释了中国式东方哲学,在国际乐坛赢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在电影《卧虎藏龙》中,谭盾将丝竹与戏曲的元素发挥得恰到好处,音乐在配器上选用二胡、竹笛、琵琶、鼓、巴乌与钟类、西洋管弦乐器等,中西音乐相得益彰,作品具有浓浓的中国风,将中国音乐元素展示于国际舞台,效果震撼;在电影《夜宴》中因为台词较一般电影偏少,音乐的分量显得尤其重要,许多部分是靠音乐渲染气场和情绪,这对于作曲家来说也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特别是其中的《越人歌》想必一定让人过耳难忘了,作曲家除了运用民族乐器,还将这首壮族古老民歌经重新编曲和配器,焕发出新的生机。歌曲仅有短短的六个乐句,根据剧情通过变奏、配器、男女声的演唱等使其有了丰富的层次与表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充分向听众展示了中国音乐的独特魅力。如果离开电影这个媒介,特别是目前的90后大学生,对于中国的传统民族民间音乐和戏曲尤为疏离,对这类音乐作品,学生会从心理上就排斥。而借力电影,不知不觉间学生就随着电影音乐走入其间,受到感染,会突然发现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戏曲等还是蛮好听的,有着其独特的魅力。陈凯歌执导的电影《和你在一起》,片中主人公为证明自己学有所成而苦练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定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若离开了剧情纯粹让学生欣赏这个作品,就没有这样好的鉴赏效果了。影视剧音乐的综合性很强,融合了听觉、视觉、文学、戏剧、诗歌等艺术,优秀的影视音乐更是情感、道德、价值观的体现,更直观地体现了音乐艺术的育人功能,拓展了音乐的内涵和外延。对此,早在2008年就有学者张红颖撰文《浅谈影视音乐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积极作用》指出:“影视音乐具有较高艺术审美价值和广泛社会学价值,对提高大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另外,“影视音乐不仅对人们的心灵、性格、情感、意志、思想有所陶冶,而且使美的艺术感受力得到升华,使他们在精神上、心理上、行为上处于和谐的健康状态,拥有平衡的心境和开阔的胸怀,从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①

2.将传统公共选修音乐课的音乐鉴赏课授课内容优化、整合,增加现代轻音乐、流行音乐以及近年来热播的部分影视剧音乐的内容,并将传统教材中的大部分内容渗透在雅俗共赏的影视剧音乐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教学学生都有收获,进而提升学生们的音乐鉴赏能力。“普通的大众往往不具备专业的音乐知识,欣赏起大部头的交响乐、歌剧等往往有困难,但是电影的画面、故事为大众欣赏电影中的音乐提供了理解的条件。”②只有理解了,才会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实,影视剧音乐中不乏交响乐这种配乐形式,如《指环王》《乱世佳人》《阿拉伯的劳伦斯》《泰坦尼克号》……依托影视剧为媒介,结合特定的剧情,学生们会有听懂了的感觉。动画片《猫和老鼠》里面的配乐甚至还有肖邦的圆舞曲,灵动的音乐与令人忍俊不禁的幽默剧情交织在一起,定会在学生心里留下难忘的印象。音乐鉴赏课程里通过感性的对比聆听而理性分析中西方在音乐观念、音乐审美、音乐思维方面的异同,这部分内容如果没有很好的媒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学生要么被动地依赖老师的讲解,要么根本就没兴趣思考,不利于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如果以影视剧音乐为媒介,学生体验到中国音乐较为含蓄细腻的审美与西方音乐强调矛盾、冲突,注重音乐的戏剧效果,进而才能更好地理解中、西方的音乐审美和音乐观念。近年热播的电视剧《甄执》第13集中出现的《惊鸿舞》具有浓厚的中国宫廷音乐风格,音乐主要的演奏乐器为古琴、古筝与笛子,歌词是曹植的《洛神赋》,舞蹈是水袖舞,音画结合,古韵浓郁,可以令学生感受到浓浓的中国古典音乐的神韵,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古琴的文化意义,深化、拓展音乐鉴赏的内涵。只有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才有了引导他们进一步深入思考的可能性,才能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在不知不觉间逐渐提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感性、娱乐的较浅的审美层次上,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境界。

四、结语

伴随着时展,经济、教育改革的推进,高职类公共音乐鉴赏课程也需要顺应时代潮流,根据新时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做相应的调整。当今社会更加需要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青年一代是国家、社会新的希望,肩负着国家富强、文明的重任。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青年一代的历史使命,怎样更有效地提高青年一代综合素养,是教育界永恒的主题,对此,本文探讨了高职类音乐鉴赏课程在新形势下,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以雅俗共赏的影视音乐鉴赏为切入点,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育人效果事半功倍。

注释:

①张红颖.浅谈影视音乐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积极作用[J].电影评介,2008(17).

②康怡然.电影音乐的艺术功能及其美学价值的实现[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

参考文献:

[1]荆甜甜.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影视剧音乐欣赏》的教学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3.

[2]张达生.让大学生在电影中体验音乐的美[J].黄河之声,2009(04).

影视音乐鉴赏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音乐 鉴赏课 教学

从1996年国家统一在普通高中开设艺术欣赏课以来,音乐鉴赏教学作为其必修模块,它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作为高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教育政策制定者,还是立足于教学一线的广大普通高中音乐教师,都从各自的角度进行了解读和审视,为我们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提供了许多实践依据。

一、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概述

首先,审美作为《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版)》所强调的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一直在高中音乐教育中居于首要地位。审美价值具有客观性,而这一客观性则是建立在对所要欣赏的音乐作品的背景了解的前提之上的,审美价值的客观性并不排斥主体感受在审美现象上的多样性。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反思自己在审美过程中的主观性成分,做到审美的主客观统一性。其次,情感体验是高中音乐鉴赏的重要方面,也是学生进行审美体验的前提。只有通过不断的情感体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学生才能真正对所欣赏的音乐有所理解。

二、我国音乐鉴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我国音乐鉴赏教学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音乐教育发展迅速。特别实行新课程改革以后,高中音乐教育在课程价值、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上,都进行了根本性的改变。但是,受我国礼乐文化思想和西方音乐教育的影响,没有结合我国高中音乐教育的实际情况,导致我国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第一,过度依赖视觉艺术。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上,教师总是先展示一幅相关的绘画或摄影作品,有时,下载一个与之相关的动态视频让学生欣赏。如《第六交响曲》是柴可夫斯基创作的最后一部交响曲,有些教师在讲授本课时,总是先导入视频,画面中是:在沙皇亚历山大三世血腥统治的时期,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社会黑暗、动荡不安,每个乐章都配合着相应的画面。这样一堂课下来,音乐反而成了衬托视频画面的“绿叶”。

第二,过度依赖语言艺术。这种现象更为普遍,音乐不能传达语义概念,不能写景绘形,这不仅不是音乐的弱点,反而应是音乐艺术的优势。它造成了理解上的多义性和模糊性,正好给欣赏者提供了更广阔的想象和创新空间。如果生搬硬套地与其他艺术形式扯到一块,那是对学生个性化理解音乐的束缚和压抑。如欣赏纯乐器音乐时,如果教师能适度的运用语言艺术,就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但不顾风格、体裁,过度的用语言去渲染气氛,忽视了音乐艺术自身的魅力对学生的感染,那就是滥用。

第三,坚持形而上学,割裂主客关系。在音乐鉴赏教学中,一些教师将音乐作品视为一种认识的对象,当成一种知识体系,运用抽象思维进行推理、学习和识记。我们认为这种做法是“坚持形而上学”。不重视音乐审美感性体验的艺术审美特点和音乐审美的情感性、形象性和创造性,离开生动具体的听赏实践,空谈音乐鉴赏理论,是一种抽象思辨的研究方式。但是,音乐作品作为一种艺术品,它是客观的感性存在物,需要我们的感觉、情感和想象等多种心理因素的共同参与。有些音乐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教学行为与“形而上学”之间有什么联系,但传统教学模式的惯性和西方文化的长期影响几乎体现在我们精神生活的所有领域,这种惯性和影响是无形的,主观上也是难以拒绝的。

(2)音乐鉴赏课教学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深入分析高中音乐鉴赏课中出现的问题,对于我们提高鉴赏课的质量和正确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究其根源,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第一,受传统音乐教育观念的影响,忽视音乐材料的特殊性。改革开放前,我国音乐教学强调其政治功能和道德功能,将音乐艺术和其他艺术混为一谈,殊不知音乐艺术有它自身的特殊性,我们片面的将艺术的普遍共性强加于音乐艺术之上,导致改革开放前的音乐艺术丧失了自己的特殊性。新中国成立后,受片面艺术观的影响,我们对音乐教育的特殊性也认识不足。在实践中,一些音乐鉴赏课忽略自身的特点,各种艺术登台上演,而音乐反倒沦为配角。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机械反映论和传统礼乐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

第二,受专业教育观影响,忽视音乐存在的特殊性。我国是从借鉴外国音乐教育模式起步的。新中国成立后,许多师范类高校陆续开设音乐系(科),逐步承担起音乐师资培养的重任。但从一开始到现在,对音乐师资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开设等方面,基本上都是机械地仿效专业音乐院校。然而,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专业院校高度重视技艺传授,这本身没有问题。而普通音乐教育自身没有明确的办学目标,片面地强调技能技巧,不重视甚至忽视了学生素质的培养和理论课程的教授,导致部分音乐教师只强调音乐的本体价值,而忽视了音乐背后的文化内涵;单纯地强调学科结构,而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

影视音乐鉴赏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学生 音乐鉴赏 审美

音乐鉴赏过程,是感知、体验、理解音乐的过程,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联想力,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

一、音乐鉴赏及影响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因素

鉴赏是指人们通过特定媒介与艺术形式,逐步进入对作品的具体感受、体验、欣赏、和鉴别的精神活动。总体上看,由于中学音乐教育始终被认为是一门副科,导致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不高。主要有以下几个影响因素:(1)价值取向存在偏差。

中学生只注重音乐的娱乐功能,以放松精神,消遣娱乐为主。对中学生而言,他们更喜欢歌词直白、追求感官刺激的流行音乐,而忽略富含音乐情感和具有深刻内涵的音乐。对于家长和教师而言,他们则片面地认为音乐鉴赏能力是音乐特长生的事情,其他学生只要学会唱歌、听歌即可。(2)应试教育指挥棒的负面影响。音乐不是中学的考试科目,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音乐课已经退化成放松精神、调节情绪的课程,甚至音乐课本身被其他课程所占用。家长、教师、学生在音乐课上达成了某种程度的默契,即上不上无所谓,升学率才是重点。

二、提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途径

1.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是提高鉴赏能

力的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兴趣不仅仅停留在音乐的悦耳动听和肤浅的感官刺激,而要真正从艺术的角度学会欣赏音乐,即进入情感的欣赏和理解的欣赏层次。(1)拓展教学内容。中学音乐教育多以唱歌、听歌为主,这种停留在表面的方法难以引发学生的音乐艺术爱好。对此教师应拓展教学内容,如让学生懂得作品的内容和音乐语言的表现功能(如旋律、节奏、速度、和声等),了解作曲家的生平和作品风格,体验音乐所抒发的感情并对作曲家所描绘的“音画”展开想象和联想。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进行分析、综合和抽象的能力,能使学生明白如何借助音乐反映出世界真善美与假恶丑。(2)运用影视作

品、流行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水平。影视作品、流行音乐是中学生耳闻目睹的文化现象,因此在课堂教育中教师应采取利用它而不是避开它的方法。

2.正确引导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中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极易受到流行音乐的影响,而相当一部分流行音乐是缺少艺术和品位性的。一旦学生受到这些音乐的影响,他们对音乐的审美就会偏离艺术的轨道,音乐鉴赏能力自然得不到提高。(1)提高学生对流行音乐的辨别能力。中学生的音乐观具有从众性,即追求“听最前卫的音乐”“别人听什么我也听什么”,对此教师不能阻拦,而应加以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到流行音乐华丽的外衣,把音乐本体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具体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对比性较强的两首歌为例,分析他们的基本结构、基本要素、乐趣和歌词谱曲特点等。通过对比,学生自然能分辨高雅的音乐艺术与一般音乐艺术的区别,这就提高了他们音乐鉴赏能力,使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能独自挑选较为优秀音乐。(2)注意音乐与历史、民族、文化的关联性。音乐从诞生起就表达着一种诉求,是音乐创作者心灵的真实反映。如中学生熟悉的罗大佑、李宗盛等,他们创作的歌曲就与生活和文化紧密相连。但是对于中学生而言,以民族音乐为切入点是提高他们音乐鉴赏能力的最有效方式。这是因为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有着天然的联系,另外就是民族音乐的精神性较强。

3.建立“听、唱、论、评”为核心的教学

方法

听,不是传统上机械地、简单地听,要培养学生通过听,找到音乐中的不同音乐要素,并把不同要素连接起来,能对音乐进行比较、划分段落,能听辨主题、熟记主题,能听辨音乐形式,如从简单的拍子到复杂一些的曲式结构等。唱,这是传统音乐教学中最常用的方式。音乐教学中唱不可避免,但是要通过唱的方式参与音乐欣赏,使学生有意识地从听觉上注意音乐、熟悉音乐。特别是要把握音乐的延长节奏和韵律,这是音乐生命的基础。学生通过唱,感知音乐韵律,很容易让学生与音乐融为一体,从思想上真正感觉音乐艺术的魅力。论,即引导学生讨论。将音乐当做一种作品,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基本要素,如节拍、节奏、调性、音程、和弦及和声、谱曲、作词等。还可以让学生描述听音乐的感受。通过这种对话能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评,主要是评价学生是否具有音乐的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注意多鼓励、多引导。

参考文献:

[1]刘辉.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的探索[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8(12).

影视音乐鉴赏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音乐教学 鉴赏能力 培养途径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今天,我国对于人才的培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人才某一方面的能力了,更力求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追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的全面发展,其中“美”是指学生能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及创造美的能力,音乐作为一种“美”的艺术,对于学生美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具有较大影响。

1.音乐鉴赏能力的含义和作用

1.1音乐鉴赏能力的内涵。

音乐鉴赏能力是人们对音乐艺术作品的鉴别、欣赏的能力。鉴赏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其中知觉能力、想象能力、领悟能力、回味能力等在鉴赏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需要在鉴赏中着力培养。

1.2提升音乐鉴赏能力的作用。

1.2.1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音乐对于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包括听觉敏锐度、辨析能力、感知能力、现实与虚幻的融会贯通等,从最基础部分开始训练和培养,让学生在不断的知识积累和感悟加深的情况下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领悟能力,提高鉴赏水平。因此,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在潜移默化和长期积累中提升综合素养,实现全面综合发展。

1.2.2培养性情,陶冶情操。

音乐作为一种独具风格和充满美感的艺术,是文化中较有影响力的艺术,对于人的发展和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1]。音乐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激发人的斗志、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性情,懂得欣赏音乐的人一般艺术品位高,具有高雅的气质,这是很多音乐人才和明星气质出众、气场十足的原因之一。

2.影响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几点因素

2.1教学内容单一,理论与实际差距大。

根据音乐教学更注重实践的传统,多数学校的音乐教学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比重不足。重实践轻理论是目前我国很多学校音乐教学的通病,他们认为只要在技能上有所突破就是音乐教学的成功所在,但是他们忽视缺乏理论的教学,学生在取得成功的路上就要多绕弯子,付出更多汗水和努力,而且缺乏理论指导的音乐学习难以取得突破,在本身的基础上更难以上升前进,学生得不到灵感和创造力的激发,难以实现各方面素养的全面提高和音乐鉴赏能力的有效提升。

2.2音乐教师自身水平限制。

正如音乐专业的学生数量较少一样,对应的音乐专业的教职人员相对短缺,尤其是既有丰富的表演经验又有成套的理论涵养的音乐教育人才更是稀缺。人才的缺乏使得学校在音乐课程的教育上对于教师的人员配置不足,没有专业的教练指导。目前,除了很少一部分的音乐表演院校配备了专业的音乐教师外,其他高中学校的音乐教师中的一部分是从其他专业转行过来的,他们对于音乐的认识不足,没有专业的音乐表现能力和理论知识,这导致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很难得到有效提高,音乐鉴赏的方法和思路难以发挥有效指导作用。

2.3音乐教学设施建设有待完善。

音乐教学涉及的范围和内容较多,尤其是声乐和器乐教学,需要很多配套的基础设施,目前我国很多学校的音乐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薄弱,即使是专业的音乐教育学校,其音乐基础设施建设也很有限,难以实现学生对于音乐的多样化选择需求。基础设施不完善,学生就得不到充分锻炼,缺乏音乐鉴赏的有利环境,要提高音乐鉴赏能力更是难上加难。

3.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3.1理论联系实际,改革教学内容。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要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必须区别对待。对于低年级学生,应该主要培养他们对于音乐课程的理解和基础的听辨能力,让他们熟悉简单的音谱。在教学形式改革上,应该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理论和实践平衡的情况下,引导学生接触音乐,品味音乐,在音乐鉴赏方法掌握的情况下进行鉴赏能力培养[2]。

3.2培养高素质音乐教学人才,给予学生有效引导。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高素质的音乐教学人才能够给学生实时适当的引导,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具有创新思维,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因此,要培养好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首先要配备专业的高素质的音乐教师,在教师任职要求上严格把关,争取将最佳的师资队伍资源带给学生。

3.3树立学科地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大部分学校不重视音乐教学的情况,相关教育部分应该引起重视,重新确立好音乐学科的重要地位,让学校和学生及家长都能重新看待音乐。此外,政府应加大对于音乐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资,加强音乐进出设施建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

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对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等都具有积极影响。对于当前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引起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影视音乐鉴赏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对比法;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运用策略;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4;G633.9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5-0080-01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肩负着提高学生音乐欣赏水平和音乐审美能力的使命,音乐鉴赏教学对于高中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将“对比法”运用于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可以有效弥补与完善当前的音乐鉴赏课堂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参与到音乐鉴赏教学中,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教会学生学习与思考。文章围绕“对比法”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分析研究。

一、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是高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高中生的艺术修养,提高高中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对音乐鉴赏教学课堂给予足够的重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在高中教育中逐渐渗透,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尚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改善。

(1)对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给予的重视程度不足。首先,由于我国教育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一切向分数看齐,对于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重视不够。虽然高中音乐鉴赏是高考必考科目之一,然而由于其所占分数不多、比例较小,因而,无论是高中学校还是高中音乐鉴赏任课教师,均对该课程的课堂教学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均未认识到高中音乐鉴赏课堂所担负的对高中生审美能力、欣赏能力培养的重要使命,尚未认识到高中音乐欣赏课堂对于高中生德育培养以及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作用。音乐教师对高中音乐鉴赏课堂的不重视,直接反映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着高中生对音乐鉴赏课程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着音乐课堂的有效性能否实现。

(2)高中音乐鉴赏课堂教学方式过于传统,不能做到与时俱进。高中生大多为十七岁到十九岁的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的重要阶段,活泼好动,不喜欢沉闷枯燥的课堂教学。然而,由于教师与学校对高中音乐鉴赏课堂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有的音乐教师对于音乐鉴赏课堂的教学得过且过,仅仅是为了教学而教学,教学方式过于传统,照本宣科,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不能发挥高中音乐鉴赏课堂应有的重要作用。因此,音乐教师应该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式,立足于学生的成长成才,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对比法”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高中音乐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过程时,要想充分利用“对比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宏观比较,将“对比法”运用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将“对比法”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加以运用,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宏观比较是基本策略之一。由于高中生初次接触音乐鉴赏教学,对该课程的认识与理解并不深刻,同时,不论是初中阶段还是小学阶段,均存在着对音乐教学重视不足的问题,从而导致了高中生音乐知识的严重匮乏。因此,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需要教师向高中生普及、讲解很多相关音乐知识,比如,向高中生介绍基本的音乐类型,和一些最基础的音乐知识与鉴赏方法等。例如,在湘教版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课本章节设计是根据歌曲的不同风格进行区分的,如《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国之瑰宝――京剧》《欧洲民间音乐,拉丁美洲音乐》等等,各章节的乐曲都有其独特的风格,教师可以向同学大致介绍每种风格音乐的基本知识,以方便今后的教学能顺利进行。通过对不同特色的音乐进行比较,可以加深学生对不同风格代表的文化的理解。

(2)纵向比较,将“对比法”运用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将“对比法”运用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是纵向比较法。纵向比较法,即是对同一作者在不同历史时期创作的作品加以比较,或者是对同一作者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相同题材的作品进行比较。通过音乐鉴赏,让学生体会不同作品中所包含的作者不同的内心情感,以加深学生对该作者的认知,了解该作者作品的变化方向。例如,在湘教版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第七单元《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与第八单元《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都可以运用纵向比较法进行教学。《悲怆奏鸣曲》是贝多芬早期的作品,音色严谨,节奏变化快。《命运交响曲》则表现了作者同命运抗争的强烈情感。

三、结束语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并不仅仅是音乐鉴赏课堂,教给学生如何对音乐进行鉴赏,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参与到音乐鉴赏课堂活动中来,充分培养高中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意识,教会学生学习与思考,拓展学生思维,打破传统的“死读书、读死书”的学习现象。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创新与改革,仅仅运用“对比法”进行教学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与学生的不断改进与努力。

参考文献:

[1]郭声健.高中音乐新课改面临的三大挑战[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11).

[2]王朝霞.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与推进策略[J].人民音乐,2011(04).

影视音乐鉴赏论文范文第7篇

谈中职音乐鉴赏课兴趣的培养 精品源自高 考 试题

摘要:音乐教育能陶冶人的情操,对于中职生综合素质培养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从有目的的实施教学,引入导入式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参与表演能力等几个方面着手,来培养他们对音乐鉴赏课的兴趣,树立健康的情感,拓宽艺术视野,促进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职音乐鉴赏课 导入 兴趣培养 创造力 实践

音乐鉴赏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人文科学综合课,是通过聆听音乐作品,感受音乐的思想、情感、形象及其反映的社会生活,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爱好,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以及拓宽学生的视野。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极大的调动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学习兴趣。

一、中职音乐鉴赏课所存在的问题

我国传统的音乐素质课程,主要是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教与学从本质上仍是分离的。主要表现为学生被动的学,老师机械的教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何使音乐鉴赏课发挥它应有的作用,除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外,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兴趣。音乐“新课标”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正如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反之,任何一种兴趣都包含着天性中有倾向性的呼声,也许还包含着一种处在原始状态中的天才的闪光。在音乐鉴赏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极大的调动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学习兴趣,这既是传统音乐素质教育的补充,也是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一个全新尝试。

二、怎样培养中职生对音乐鉴赏课的学习兴趣

(一)了解学生的鉴赏水平,有目的的实施教学

要想清楚的把握中职生对所学音乐鉴赏作品的了解,要做到一下几个环节:第一,教师对教材进行问卷调查,第二,汇总之后初步了解学生对教材中所欣赏作品的熟悉度,第三,根据学生对教材的熟悉程度,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做好充分的准备,有目的的实施教学。通过调查,中职生只是在平时的生活中接触一些音乐作品,而对于作品的作者、思想、情感等无从知晓,并且他们鉴赏音乐作品的水平仅处于音乐鉴赏的第一阶段:官能的欣赏,是主要满足于悦耳(即好听)。例如在鉴赏瞿小松《第一交响曲》第二乐章的时候,同学们只能肤浅的说出这一交响曲与动画片《猫和老鼠》里面的音乐十分的相似,而对于音乐作品本身的思想和情感无从去体会。如何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时候真正能感受音乐的思想、情感,使作品本身能和学生自身达成共鸣,调动学生对鉴赏课的兴趣;教师首先要充分的把握教学内容和现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最佳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并且有目的的进行备课。

(二)抓住学生心理特点,进行导入式教学

1.以学生熟悉的内容对课题进行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在上课伊始,教师能迅速把学生带进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创造一种与教学情调相融洽的课堂氛围。巧妙的导课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音乐课教学与其他的学科教学一样,导入新课是教学的首要环节,好的导入有着其他环节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则是他们学习的最大出发点。

对于陌生作品而言,选择学生平时熟悉的作品进行导入,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既能够初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消除学生对陌生作品的反感。例如如在欣赏教学《电影、电视剧音乐欣赏》单元中,教师利用学生爱看电影、电视剧的心理,可以设计如下的教学过程:第一,生活中你最感兴趣的影视作品是什么,最喜欢的影视音乐是什么,说说你的理由,这时学生们会各抒己见。第二,教师选择一部很熟悉的电影比如《卧虎藏龙》,但是是无声的。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里,讨论并设计出自己熟悉的一段音乐来做背景,说明原因。第三,欣赏着名影片《神话》、《集结号》、《赤壁》、《妈妈在爱我一次》等,让学生带问题思考:音乐在这些影片中到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第四,就你自己最喜欢的一部影视作品音乐介绍给大家,并当场讲解,说说喜欢的理由及乐曲的特点。其余的同学可以自由发表提问和感想。第五,找一部自己喜欢的影视片段,让学生们可以自己想象一下配上什么样的旋律。(优美的、壮美的、崇高美的、悲剧美的等),在整个单元教学中,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会被极大的调动起来,并且也参入了学生们的探究欲望和创新意识,积极主动的去配合教师的教学。

2.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导入 3. 采取创设情境,激发想象导入

情境主要是运用语言、画面、音乐等手段,根据音乐作品的风格情绪和具体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通过艺术的直观感知与教师生动的语言描绘,创设一种为教学需求服务、为学生审美服务的生动情境。例如在欣赏乐曲时,要学生仔细感悟音乐的情感、意境,努力揣摩音乐的内涵。利用想象的方法,使学生能感到乐曲所要表达的含义,有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加强音乐系统综合性教学,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

音乐学习不是孤立的,它有着丰富的综合内容,与其他学科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围绕教学安排和设计综合性的音乐活动,充分扩展和调动学生的知识范围,让学生体会到音乐的乐趣,也能同时培养学生对其他学科的热爱。

比如在教授乐曲时可以把它与历史发展相结合起来,因为文艺作品一定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所诞生。在教学前,教师要查阅乐曲的背景资料,尽可能地找到能吸引学生兴趣的材料。比如:在介绍爵士乐时,可以根据爵士乐的出现,对非洲及美国的近现代史进行了一系列的阐述。此外可以在其中穿插点名人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点。

(四)培养学生音乐创造力,为学生创设实践领域

普通音乐的教学中的音乐创作,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的音乐教学,而是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感受音乐和体会音乐,并且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积极的培养音乐创造能力,创设学生活动实践的领域,拓展学生学习的范围显的尤为重要。例如在欣赏不同国家的乐曲时,学生对各国家的音乐作品的旋律会给人完全不同的感受,教师可以抓住这次很好的激发创作互动的契机。从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着手,让同学们自己创作旋律,首先教师可以把欢乐颂的旋律写出来,说明这首乐曲的基础旋律基本上是do、re、mi、fa、sol的简约组合,并给学生说明白伟大的乐曲并不是最难的乐曲,作曲家是写给最广泛的大众欣赏的。让同学们感觉旋律创作不是很难,随即教师可以让学生用中国五声音阶创作一段旋律,为降低难度,只要求用五个音符自由组合,喜欢哪个音就让它出现得多一些,放在重音位置上。而小结线和节奏由教师来添加和修改,而且将一部分学生的作品当场演奏出来。听到自己即兴创作的音符化成优美的旋律,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许多,之后课上的节奏创作、伴奏练习,学生互动参与都很踊跃。而且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和音乐的实践能力,拓展了实践领域,使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被真正的调动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自发情趣和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五)学生参与表演教学,给学生一个展示舞台

教学活动是教学整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和成效的好坏。而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所安排的各种教学活动,就是为了给学生主体提供参与表现的机会。怎样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在音乐鉴赏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其音乐主题,讨论的问题,进行分组自由讨论,还可以用学生的表演来生动、形象地完善音乐主题的表现,使学生在宽松的氛围里实现美学教育。比如,歌剧《白毛女》选段《扎红头绳》、《十里风雪一片白》以及增加黄世仁与杨白劳的对白的欣赏教学,可把学生每三人分成一组,她们各自扮演一个角色——喜儿、杨白劳、黄世仁。当欣赏过乐曲,了解乐曲的基本情绪后,他们就随着第二遍音乐的欣赏展开表演,每组同学都将喜儿的哀怨,杨白劳的悲愤、黄世仁的阴险,都清晰、生动的表现出来,他们互为补充,互相完善,同时也发展了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了美的创造。在发现美、体验美的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同学们或多或少都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这个基础上就得进行分析 谈中职音乐鉴赏课兴趣的培养 谈中职音乐鉴赏课兴趣的培养 :小学音乐论文:音乐课堂教学过程 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 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谈中职音乐鉴赏课兴趣的培养 精品源自高 考 试题

影视音乐鉴赏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音乐;鉴赏;教育

一、音乐鉴赏教育的意义

音乐鉴赏的本意为对音乐作品的鉴别和欣赏,或者是认真地欣赏与回味音乐作品。随着近些年各类音乐的创新与突破,市场上的音乐作品也越来越丰富多彩,为人们的业余生活提供了丰盛的听觉盛宴。音乐鉴赏教育是在音乐教学中,学习、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是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音乐作品对学生进行情感、情操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审美教育,在教学中贯穿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艺术审美能力。

二、注重音乐鉴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感受音乐和欣赏音乐的能

1教学目标明确。音乐鉴赏课程作为选修课程,其教学目标也要借鉴必修课程一样目标明确,老师通常选取一些经典乐曲作为讲解内容,使学生对经典乐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认识。

2教学内容新颖。老师在教授音乐鉴赏课程时,因注重学生兴趣的同时灌输应有的知识,通过教学环节设计体现“音乐知识与鉴赏”内部的线性学科进展逻辑及其整体的认知结构,且能与审美原理、文化语境和相关学科方面构成合理的关联。

3教学环节多变。进行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时,老师备课需要设计一些教学环节,区别于其他枯燥的文化课程。设计一些提问或者在播放视频或者音频的时候卖一个关子引起学生兴趣,在聆听之后,教师征询学生的意见,学生听懂了多少,教师得到反馈对以后教学的调整。

4.教学设施支持。音乐鉴赏课程的一般是对乐曲的欣赏,以将每一件乐器的真实面貌和音色音质展现给每一个学生。因此,老师不仅从理论上讲解每件乐器的性能、构造及善于表现的风格,然后让学生听一些由这些乐器演奏的乐曲。需要学校教学设备的齐全以及资源的丰富,充分体现音乐鉴赏的重要性。

三、音乐鉴赏教育的重要性

由于外来音乐文化的影响和当今社会一些低俗音乐商品化倾向,使家庭和社会的音乐生活呈现出十分繁杂的情况,雅俗交织、美丑难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每天都会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接受许多音乐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种不良的听觉习惯。这种不良的听觉习惯需要我们在音乐教学中积极地加以纠正,不然将会影响学生的听觉分析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而且这种听觉的不良习惯还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校的音乐教育。音乐鉴赏教学如果不能适应这种新的形势,不能密切地结合课外音乐教育,那就难以达到音乐的鉴赏教育目的。因此,加强音乐欣赏教学,培养学生“听”的艺术,对提高学生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是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田兆丰.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浅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03).

影视音乐鉴赏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乐感;鉴赏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 (C)-0000-00

乐感指的是一个人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乐感可以帮助人们对音乐有更好的理解,并更好地辨别音乐元素。初中音乐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乐感,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乐感及鉴赏能力,需要学校与教师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学校要加强音乐课的重视程度,教师要努力探究科学的教学方法与创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综合音乐水平得到提高。

1培养中学生乐感的策略

1.1强化基础训练,多进行视唱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内容形式。良好的音乐理论基础是培养乐感的基本保障。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加强学生音乐基础的训练,然后再进一步深入地学习音乐知识。要鼓励学生平时多进行听觉训练以及视唱。良好的听觉能力是培养乐感的基础,有了良好的听觉才能更好地对音乐进行感知。在听觉训练的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视唱,先进行旋律的视唱,在对旋律有了良好的理解后再唱歌词。要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将学生的音乐基础提高。

1.2利用丰富的音乐形式,培养学生乐感

音乐是高低、长短、强弱不同以及音色有的差异的声音有序排列组织而形成的艺术,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地选择音乐形式,挑选不同风格形式的音乐来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充分的刺激,诱导学生形成自己的审美标准,来辨别音乐的表现形式以及表现手法。学生在欣赏音乐时要全身心投入,建立起心中的听觉。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对学生的兴趣进行激励。例如在听完《怒放的生命》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音乐中表达的意境做出感想,体会到音乐中对旺盛生命力的表现。再通过不同风格的作品来突出这一特征,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1.3鼓励学生自主演唱,以巩固乐感

培养乐感是提高学生综合音乐素养的手段,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要多鼓励学生进行歌曲的演唱,并从中了解到歌曲的情感以及歌词中所表达的意思。这对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

2初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

音乐鉴赏能力是对音乐作品进行综合分析领悟的能力。目前初中音乐教学对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呢?

2.1建立良好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课堂环境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兴趣有着直接影响。教师在上课时要对座位、音乐家画像以及背景音乐等多方面下功夫,努力为学生打造一个气氛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以便充分地提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可以在课余时间以校园广播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音乐的熏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提升音乐鉴赏能力。

2.2提高学生主体地位,丰富音乐教学方式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音乐课堂也应不失时机地改变传统的教师讲解为主的课堂形式,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反客为主,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对音乐进行欣赏与理解。在课堂上要注意师生的角色转换,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在一旁以向导的形式进行引导。例如在鉴赏《梁祝》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欣赏,让学生在课堂上对音乐中包含的主题进行分析讨论,教师在一旁进行引导,让学生自己感受到乐曲中描绘的唯美爱情故事,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自主进行音乐鉴赏的能力。

2.3运用对比教学方式,培养学生鉴赏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常常引入对比教学法。对比教学法可以引导学生在分析音乐时在各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学生可以在对比分析的过程中对不同的音乐中的创作、演奏技巧等多方面的不同有更深刻的理解,并充分地理解音乐中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针对同一作品进行不同演绎形式的对比,引导学生对不同演绎形式的优点与不同进行分析总结,并从不同角度来对作品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最终的结论。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不同作品之间的对比。由于作品的不同,在演绎方式、表现形式等方面都有着一些不同之处,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些不同点进行认真的对比分析与总结。例如在对《春江花月夜》与《野蜂飞舞》两个作品进行对比时,可以从主体形式、演奏方式等多个角度来进行分析,再引导学生找出两者共同点,即都是对作者心情的表现。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不断地思考,可以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分析总结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4有效地利用多媒体,在感官上刺激学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校中多媒体教学已经基本普及。音乐教学要充分地利用多媒体设备,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相比传统的黑板教学,多媒体课件有着更加直观的视觉冲击力以及更好的影音体验,可以更好地使学生融入到音乐当中,学生可以在完整的音乐情境之下获得丰富的感官刺激,从而对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有更全面的提升效果。充分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对音乐教学有着非常大的助力作用。

3结语

总之,培养学生的乐感和鉴赏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该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并尊重学生的需求,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更好地欣赏与享受音乐,在欣赏音乐魅力的同时提高乐感以及音乐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利锋.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及鉴赏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杂志, 2012(12):122-122.

[2] 任安莉.初中音乐教学中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 2013(9):196-196.

影视音乐鉴赏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音乐潜能;鉴赏经验;音乐审美观;教育主流方向

音乐鉴赏是一项由听觉感知、情感体验、联想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等心理活动融为一体的音乐审美实践活动,它能够充分发挥人们的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综合感官的功能,有效地刺激大脑细胞的发育,进而锻炼和培养良好的品格与行为习惯。事实证明,由于每个人的自身鉴赏能力的不同,他们对所受音乐刺激的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会有很大的差异,故而鉴赏前期的期待值与后期的鉴赏结果往往难以划等号。

那么,影响人们音乐鉴赏能力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

一、影响音乐鉴赏能力的内因

1、音乐潜能:音乐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程,与人类有着深深的不解之缘。我们大部分人都具有先天的音乐潜能,具有顺利鉴赏音乐的可能性。同时,音乐鉴赏又是一个有效的促进音乐潜能持续发展的过程。音乐鉴赏是以声音表象为材料的思维活动,许多研究表明:鉴赏活动正是通过对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和运动表象的分析、概括等一系列过程得以实现,其间,不同音响材料的组合经过声波传入耳朵,会形成高低不同的神经波段冲动进入大脑的网状结构,不断地刺激和激活中枢神经,形成固定的醒觉反应,有效的刺激和开发人类的右半脑,提高音乐的整体学习效率。

所以,音乐潜能决定音乐鉴赏能力的高低,而大量不间断的音乐鉴赏活动会激活音乐潜能并不断进步和完善。

2、鉴赏经验:近代认知心理学研究发现:文化知识水平和音乐修养较高的人,他们在鉴赏音乐时,可以“通过无外显行为的内部操作来设置期待和获取期待的满足”;而缺少鉴赏经验者只能“更多地通过可见的外部操作来产生期待和追求期待的满足”。在鉴赏过程中鉴赏主体往往试图从音乐中获得“某种体验的期待”,这是人类鉴赏热情产生的最原始的动力所在,期待的不断满足将是鉴赏者的鉴赏热情不断保持并增长的“强化剂”。因此,人类音乐鉴赏的持久性特别值得关注。我发现:不同年龄的人群,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或者说音乐需求)是不一样的。比如鉴赏经验不足的小学、幼儿园年龄的儿童,他们在音乐鉴赏中的特点是更注重其中的活动元素,让他们主动地沉浸于听的形式中是比较困难的,更难于产生真正持久的鉴赏惯性;中学生一般在被要求倾听的情况下,相对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聆听;而我所带老年大学的学生们则特别喜欢赏析一些经典音乐(特别是国内音乐经典作品)。

3、审美观:与国外相比,中国人的“心理节奏趋缓”,在音乐审美中偏爱于欣赏缓慢的节奏和含蓄温婉的单线条旋律,“总是喜欢驻足停留在感觉、知觉的领域里,专注迷醉于品位音乐的内在神韵之美,以获取深沉、持久的美学享受”。再具体的说,即使生活在同一区域内的鉴赏个体,他们的音乐审美观也不一样。心理学家的研究指出:人类在感知音乐的刺激时,大致可以有以下四种反应倾向的类型:(1)、注重音乐的音响形式型;(2)、注重音乐所引起的情绪、情感型;(3)、注重音乐所引起的视觉表象型;(4)、注重音乐所引发的人生经验和人生思考型。无论鉴赏者偏重于哪一种或哪几种类型,都会不同程度的削弱其鉴赏能力。所以笔者认为:审美观在音乐鉴赏的领域里是一个消极的概念,片面强调审美观会转移甚至蒙蔽鉴赏者对音乐的专注力。

另外,由于音乐鉴赏者的个性、气质、体质等因素的不同,鉴赏能力也往往会有较大的差别。

二、影响音乐鉴赏能力的外因

1、家庭环境:家庭是一个很好的可供提高音乐鉴赏能力的资源环境,具有随机性和持续性的优势。在家庭里,孩子对音乐是一种自发的无意识的直觉官能性的欣赏,鉴赏能力在不自觉中便得到了提高。目前,在国内,家庭音乐教育虽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和模式,但笔者调查发现:越是文化素质高的父母对家庭音乐教育的关注程度越高。那些了解教育规律的家长,往往会精心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音乐和鉴赏音乐的环境,会通过培养孩子的音乐能力来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2、教育主流方向:我国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及现行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力求深化教育改革,强调了音乐教育应该注重“以人为本”、“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指出音乐教育的过程不仅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来掌握人类社会业已形成的音乐文化,更重要的是从中去获取表达、交流、创造的“整体经验”,进而提高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其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鉴赏更新了传统模式,进一步淡化了专业技能和政治说教式的元素,更注重挖掘音乐本身的内涵,具有开放性、科学性、愉悦性的特点。学生在鉴赏的过程中有了主动质疑、调查和探究的空间,鉴赏能力在不自觉中得到了提高,真正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艺术教育效果。

3、音乐师资:学生音乐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学校教育完成的,所以音乐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音乐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是影响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关键性因素。

应该说音乐教学是师生之间通过音响信息的传递和转化,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过程,所以音乐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鉴赏能力。当前,新时代的音乐老师更要注重改变原有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互动、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确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使每位学生的鉴赏能力都能够在课堂上得到提高。目前,我国音乐课程更是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目标的有机整合,反映了新课程目标的多元性、综合性与均衡性的特点。教育各级部门在具体设计、实施音乐课程的过程中,应该以三个目标为依托更好地去挖掘音乐学科的特殊潜在教育价值,提高音乐教育者的业务水平,逐步缩小地域差距(比如城乡之间的差距),促进国家音乐教育事业的进步。

可见,当具有不同鉴赏能力的鉴赏者分别把握和理解同一首音乐作品的时候,这一作品同时已经被“赋予了各种不同的生命”,“每个人都在欣赏中改变着对象,把一个外在于自己的客体,变为主体感受的一部分,这就是欣赏者的创造……”。只是由于鉴赏能力的不同,这种再创造的结果会有不同程度的差距而已。

参考文献

[1]、金亚文.《音乐课程标准与音乐教学大纲对比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

影视音乐鉴赏论文范文第11篇

一、小学音乐学习的现状

在当今社会,小学对于音乐的学习并不怎么重视。在小学这个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能否对于接触的事物做出客观的评价,对于学生的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对于音乐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往往能够提高学生客观评价事物的能力。所以,小学音乐评价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音乐课程不被重视的情况会逐渐改善。这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当今学校对于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

如今大多数的学校对于学生音乐学习的状况并不是很理想。在课堂上,主要是老师讲授一些基本知识,老师在课堂上并不怎么注重学生对于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老师注重学生是否具有创造力,对音乐作品的基本知识的了解,很少让学生对于一些音乐作品进行鉴赏,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有鉴赏评价的机会。学生对于一些音乐作品只能做到简单的了解,不能对音乐作品得到自己的理解,更不能体会到音乐作品表达的主题。也许小学生理解不到这么深的层次,但是会进行鉴赏作品,能够使他们对于音乐作品有着自己的理解,体会到音乐表达出的意境。所以,在当今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对于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视度达不到,自然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三、培养学生对于美术作品鉴赏能力的几种方法

1.提高老师的重视程度

只有老师和家长对于学生的评价能力重视了,才会有目的地对学生音乐鉴赏方面进行相应的培养。首先,老师要认识到小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的影响。学生对于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使学生对于音乐作品有更深的理解,使小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有大幅的提高。

2.老师和家长应该积极地引导小学生进行音乐作品的评价

影视音乐鉴赏论文范文第12篇

目前,我国的高等院校音乐艺术教育,因为起步晚、没有规范教材、不受重视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其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而音乐艺术,作为人类优秀文化的传承,在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又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音乐鉴赏课的改革是势在必行了。从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方面谈人文视野下高校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改革,力图引导大学生充分感受音乐艺术中丰富的人类情感与精神内涵,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优秀人文文化的熏陶。

关键词:人文视野;音乐鉴赏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0014501

《乐记》云:“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音乐,是人类文化与文明的浓缩,不仅可以启迪智慧、陶冶情操,还能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并完善人格魅力。因此,中国古代一直都很重视音乐的人文教育作用,著名教育家荀子就曾讲过,音乐可以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遗憾的是,我国的现代教育反而对音乐的人文教育的重视不足。直到1996年国家教育部下发了文件《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后,音乐鉴赏课才得以在各高校开展。但是起步晚,又没有较为规范的教材,高校音乐鉴赏课的发展与规范依然有所欠缺,本文试从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方面谈谈人文视野下高校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改革。

1 明确教学任务

在高校音乐鉴赏课的开设过程中,多数教师会抱怨道:面对一群根本不认识五线谱的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时,会感到不知从何讲起,而且有时越是认真地讲课,反而越会让学生失去兴趣,结果往往是课程开始几周之后还在听课的学生已经是寥寥无几了。其实,教师首先应该明确自己的教学情况,对于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而言,音乐鉴赏课是一门与他们的专业课几乎没有任何直接联系的课程,仅仅是想通过这门课程提升一下艺术修养而已,而并不希望再增添专业课之外的学习负担了。因此,音乐鉴赏课的教学任务,并非是学习专业的音乐知识,而是在优秀音乐教师的引导下,提高对音乐艺术的审美能力,感受人类优秀音乐艺术的魅力,甚至由此熏陶开始对社会文化等的思考。此外,虽然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普遍较差,但是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当代大学生的文学、历史、文化及政治等方面素质却是较高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点来开展音乐鉴赏课的人文教育。所以,高校音乐鉴赏课的教学,不必从培养专业音乐人才的角度出发,而应向开拓大学生的人文视野的目标努力,在教学中有所侧重。例如,可以从音乐创作者的时代、个人经历等多角度出发,了解其想要表达的真正内涵,体验其中的情感,增强大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也可以现今的流行音乐或是音乐与其他学科的学术交叉等现实角度出发,领会音乐作为艺术品的积极意义,探求音乐存在的真实。只有如此,才能使音乐鉴赏课的开设不流于形式,而是使大学生的艺术教育真正获得实效。

2 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高校音乐鉴赏课的改革,最突出的难点问题是:教师如何在鉴赏教学中,既让大学生掌握一些与音乐相关的理论知识,又不过于专业化反而使学生感到深奥无趣。其实,关键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在选择音乐鉴赏课的教学内容时,应优先选取一些大学生较为熟悉的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和作家,同时,在讲述时,要注意音乐内容、形式与案例的结合。例如,在讲授音乐的基础知识——基本要素、组织结构、语言特点等的时候,一定要列出某些具体的有名气的或是大学生所熟悉的音乐作品,使这些非音乐专业的学生获得直观的体验,才不会感觉枯燥难懂以至于失去学习兴趣。此外,对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重点在情感体验与艺术感悟等层面,因此,鉴赏课教学内容的选择还应是一些感染力较强的音乐作品和作家。唯有如此,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体会优秀作品中丰富的情感和精神内涵,对其精神世界真正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且,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定型的关键时期,而音乐等人文艺术又极易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师在音乐鉴赏课上选择的还必须是人类优秀文明传承中的精品内容,要格外关注音乐中的审美倾向对大学生可能有的影响,在鉴赏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引导。

3 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高校音乐鉴赏课开设的实际情况是,仅作为选课课程开设一个学期,且学时十分的有限,大多是一周2学时,甚至是更短。这种教学现状,对我们鉴赏课教师提出的任务是:在平日的教学中要侧重交给大学生一些音乐鉴赏的方法,并引导他们将音乐鉴赏作为一种类似本能的行为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而非只是在课堂上跟着教师欣赏有限的作品。具体而言,在音乐鉴赏课中可采用的教学方法有:(1)从音乐艺术的特殊性出发,在鉴赏具体的音乐作品中进行拓展,在对乐曲的层层深入的理解中,充分感受音乐语言丰富的表情性及其中的暗示与象征;(2)从音乐的传承关系着手,在学生了解音乐要素等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感受音乐特有的风格特征,甚至可结合音乐与其他艺术之间的关系来讲解;(3)从鉴赏各类乐器演奏的作品出发,采用比较鉴赏的方法,对不同乐器之作品、传统乐器作品与现代乐器作品以及传统与现代多种乐器结合的作品等进行多样多层次的审美感受与分析讨论,综合提升音乐鉴赏水平。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感受音乐艺术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受拘束的,因此,在音乐鉴赏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实现不同阶段的教学任务,凡是可以提高大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都可采用。简言之,即以取得理想教学效果为目标采用最有效、最合适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影视音乐鉴赏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中学;音乐鉴赏;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一、前言

在当前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背景下,中学音乐鉴赏教学越来越备受重视,正是因为音乐鉴赏教学能够有利于促进中学生发散思维,培养中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修养,同时对于提高中学生创新能力有一定的帮助。在音乐鉴赏教学中,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教师会相应开展各种多样性的音乐教学活动,如歌唱演奏、音乐创作,或将舞蹈与戏剧表演融入到音乐教学中,通过这些音乐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据调查发现我国中学音乐鉴赏教学的教育现状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相差甚远,在实际的中学音乐鉴赏教学中不仅没有实现对学生进行基本音乐文化素养的教育,因而更谈不上通过音乐鉴赏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面对这样的教育现状,我国各大中学学校需要积极采取有效策略以实现利用音乐鉴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

二、中学音乐鉴赏教学的教育现状

开展音乐教育是我国实现美育要求的重要渠道之一,而音乐鉴赏教学是实现音乐教育的一种有效教学途径。同时,音乐鉴赏教学具有其他教学难以匹及的优势,其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加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样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因此,在素质教育与新课改中,我国对音乐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大了对音乐鉴赏教学的重视,希望借助音乐鉴赏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由于中学音乐教师没有及时更新陈旧的音乐教育观念,没有将素质教育渗透到音乐鉴赏教学中,因而导致教学方法老套、缺乏新意,进而制约了音乐鉴赏教学功能的发挥。同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我国绝大地区的教学仍旧以高考为主导,只注重对高考必考科目教学的投入,而轻视了其他学科的教学,其中就包括对音乐鉴赏教学的忽视。因此,在音乐鉴赏教学中,由于没有学校的投入,所以在师资力量与教学条件上严重不足,因而影响了音乐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于是教师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就按部就班、草草了事,进而忽视了对学生音乐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中学音乐鉴赏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挖掘音乐内涵,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音乐作品是创作者灵感与智慧的结晶,寄寓了创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体验,优秀的音乐作品蕴涵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因此,教师在进行音乐鉴赏教学时,应当充分挖掘音乐作品中的内涵,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中的内容与情感,启发学生从中获得感受与体验,进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这样的音乐熏陶,不仅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引导学生鉴赏纯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引导学生鉴赏纯音乐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因为纯音乐的创作完全由优美的曲调、旋律构成,没有歌词的辅助,所以在作曲上对创作者的要求更高。因而对于纯音乐的鉴赏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鉴赏纯音乐,更能调动学生无限的想象力,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想象跟随音乐展开去幻想,从而感受到音乐作品所营造的氛围,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开展通俗音乐鉴赏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思想

在如今的音乐环境中,通俗音乐、流行音乐占据了大半个音乐市场,其普及性与传播性都非常的广泛,因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够欣赏到这些音乐。当然,通俗流行音乐也具有本身的优点,如歌词简单易懂、旋律优美、节奏鲜明等,因此通俗流行音乐对中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针对此现象,教师可以在音乐鉴赏教学中专门开展通俗音乐的鉴赏课题,教师与学生一起交流与探讨通俗音乐,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身对通俗音乐的认识与见解,从而展现自己个性化的音乐观与审美观,这样的鉴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思想,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极为有益。

(四)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充分了解音乐文化

可以说,音乐是一种共同的语言,不同国家虽然存在文化的差异,但在音乐欣赏方面却有着相似的审美需求,并且不同国家的音乐也是其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对其音乐作品的研究能够有助于了解该国家的音乐文化与历史文化等。因此,在中学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无论是本国的还是外国的民族音乐都需要引导学生去积极鉴赏。通过教师对不同国家民族音乐的讲解从而帮助学生了解各国的音乐文化,尤其是了解我国的音乐文化,进而勾起学生深入学习民族音乐的求知欲,以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从而推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音乐活动,提高学生音乐素质要想使学生的演奏能力、演唱能力和音乐感受能力等方面的音乐素养提升到更高的境界,并不断得到巩固提高,光靠课堂内的教学实践是不够的,还必须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去,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音乐活动,以解决课堂上不能解决的问题,让他们能全方位多角度地来领悟音乐的神韵和真谛,亲自参与歌唱、舞蹈、表演、演奏和创编。绚丽多姿的文艺表演活动会使学生从中学会感受美、鉴赏美,同时,也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气质、性格、情操和意志,提高音乐素养。

四、结语

综上可见,对中学生进行音乐鉴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是当前21世纪社会发展对人才能力的具体要求,因此需要我国各大中学学校加大对音乐鉴赏教学的投入力度,从而提高中学音乐鉴赏教学的质量。为此,需要针对我国当前中学音乐鉴赏教学的教育现状来采取相应策略,从而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利用音乐鉴赏教学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审美想象力,让学生充分了解各国的音乐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思想,以此来开阔学生的视野,进而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参考文献:

影视音乐鉴赏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音乐鉴赏,高效课堂,音乐基础,聆听,实践

高效课堂,顾名思义,是指一种教学质量较高的新型课堂模式,泛指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用最小的投入换取最高的教学效果,高效课堂的表现之一便是学生学习能力在短期内有显著的提高。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深入,音乐这一门艺术已经成为了大部分高中生特长生的首要选择,多次的新课改,使得音乐学科,尤其是音乐鉴赏课教学也迎来了新的改革。在这一新的教学改革里,将高效课堂模式引入到高中音乐鉴赏课程上已经成为了其主要研究对象。在有关高中音乐鉴赏课程中如何引入高效课堂新模式的教育改革里,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教学研究,对高中高效音乐鉴赏课程的打造上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脱离传统教学模式

音乐鉴赏课程是一门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课程,现如今,音乐鉴赏课程呈现出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教学方法生动有趣的教学趋向,这种趋向是在新课改下教师们将高效课堂模式引入其中的典型表现。音乐鉴赏如果要展现其高效课堂的魔力,教师就必须脱离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来拓展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目的,打造轻松和谐的音乐鉴赏课堂气氛,从而达到优质高效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需要从以下几点出发:①制定明确的教学计划。音乐鉴赏课程是一门教与学相统一的课程,在教学之前,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教学计划,这一计划的制定不仅有利于教学目标的优化,还是提早规划“教”与“学”之间知识输出与知识获取的一道防线,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基础和每堂课所掌握的知识面进行循序渐进的一个流动过程。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与以往填鸭式教育不同的是,音乐鉴赏课程本身就是一门需要学生高度参与、高度互动的课程,在音乐鉴赏课程里,教师必须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取舍,有的放矢的进行本质内容上的针对性教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兼顾全体学生的总体学习上,同时兼顾学生的实际接收能力。③积极的进行课堂互动。音乐鉴赏课程的主要核心是审美,既是审美,就需要师生之间的互动,把这种美的感受进行描述和深入,同时,积极的课堂互动对提高学生对音乐鉴赏的兴趣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④及时作出课堂评价。在新的教学里,对每一堂课及时的进行课堂评价,不仅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成果的一个考核,同时也是学生加强对课堂知识巩固的一次机会。

二、加强学生音乐基础知识的巩固

在高中生中,音乐所赋予他们最直观的感觉是另类和放松。这是因为相对于枯燥的文化课程而言,音乐丰富多彩的视听语言给予了他们直观的听觉美学。但实际上,这只是学生们对音乐的初步认识,音乐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其基本知识包括了节拍、节奏、调式、调性等一系列专业知识,如果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不够严谨,导致对音乐基础知识的认知度不够,则直接影响着音乐鉴赏课程的推进。反之,在音乐鉴赏课程上,如果不加强音乐基础知识的巩固,学生在音乐鉴赏课程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茫然,影响他们积极参与音乐鉴赏课程的兴趣,从而耽误学习。

三、培养良好的音乐鉴赏习惯

音乐鉴赏课程的关键在于“听”,聆听是音乐鉴赏课程的基础,也是音乐鉴赏课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习惯。只有善于聆听的学生,才能真正提高音乐鉴赏的专业素养。但是音乐欣赏和聆听是一个长期发展而演变来的鉴赏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学生要在长期的音乐聆听过程中浸染音乐的魅力,才能受到艺术的熏陶。在音乐鉴赏课程上,教师可以通过PPT、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将音乐的视听语言展现到学生面前,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鉴赏教学情境。而学生则要静心聆听,并在听完后对音乐作品做出客观评价。

四、将音乐鉴赏与实践相结合

音乐鉴赏课程并不是一门只在课堂内进行教学的课程,从广义上说,音乐鉴赏无处不在,大到专业的演唱会,小到街头的艺术义演,都在音乐鉴赏课程的范围内。提高学生音乐鉴赏的专业素养,就必须将音乐实践活动引入到日常教学之中,这一点也是把课堂上音乐鉴赏课的知识点落到实处的重要手段,可以说,音乐实践活动不仅是音乐鉴赏课的补充,还是音乐鉴赏课的延续教学,是巩固和完善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一个有力手段。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安排一些课外活动,比如排练合唱、观看演唱会等形式来巩固学生音乐鉴赏的专业素养,拓展他们音乐鉴赏的知识面,从而发展他们的音乐才能。而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也要善于总结归纳,对音乐表现、审美、鉴赏等多方面的知识进行温故知新,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之中,在欣赏音乐美的过程中理解美,为欣赏美而留心身边的各种美,在美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综上所述,要达成高效课堂的优质效果,在教学之前,教师和学生都必须齐心合力,教师要制定出明确的教学计划,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积极的进行课堂互动,及时的做出课堂评价。而学生则必须一方面加强音乐基础,一方面又要培养良好的音乐鉴赏习惯,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最后将音乐鉴赏的知识技能与实践相结合,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 俞振发.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若干思考[J]. 大众文艺 2014年06期

影视音乐鉴赏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音乐鉴赏新课改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音乐鉴赏课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训练学生的审美心理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的高中音乐鉴赏课主要是面临着如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操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新的课标下,运用何种办法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学习音乐鉴赏课的热情,是我们老师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1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现状分析

1.1 高中音乐教学设备陈旧

普通的高中学校往往对音乐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只注重那些直接关系到高考成绩的学科,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在音乐教学方面,则往往是应付了事。在音乐教学设备上往往是相对比较陈旧,没有及时更新。在当今科技发达网络发达的新时代,根本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形势,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不能满足学生对音乐的追求,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在选用教材方面也是比较陈旧,不能够与时俱进,教材的内容不能吸引学生。

1.2 教师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

大多的高中音乐教师在教授音乐鉴赏课时,缺乏跟学生的互动,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高中学生人数比较多,高中音乐教师相对比较缺乏,在上音乐鉴赏课时,教师不能够因材施教,选用的教材也往往是学校安排好的,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教授音乐鉴赏课时往往是以自己讲授为主、学生为辅的状态。大多是把鉴赏课变成了分析课,对一些名作做出了较为深刻的分析和研究,但是这些理论知识往往不能够深入学生心中,因为学生根本没有用心去体会这些名作。一些高中音乐教师的素质比较低,自身观念落后,他们自身也认为作为高中生要努力学好主要课程,往往看不到音乐对学生心灵的巨大促进作用。思想决定行动,在这样思想的驱使下,高中一些音乐教师也往往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没有真正的认真负责。

1.3 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理解存在误区

普通的高中,学生大多来自于农村,学生音乐基础比较差,最基本的识谱和打拍子也不是很懂,主要兴趣也只是停留在对流行音乐的追求上。对中外优秀的声乐不感兴趣,在他们看来,中外经典音乐就是可望不可及的知识。在上音乐课时往往就是捣乱,或是不认真学,再加上学校受教学成本的影响,对音乐的课的教学设备没有更新,根本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高中生对音乐鉴赏课的重视度不够,往往是受到学校和家庭的影响,他们也会觉得音乐鉴赏课不是主课,高考时不考,所以就没有压力,就把大量时间花在了其他课程上。

2 提高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2.1 转变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新课标下,音乐鉴赏课程注重以人为本,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转变以往落后的思想观念,要看到开展音乐鉴赏课程对高中学生的促进作用,要看到审美观念对学生以后发展的重要性。只有全面的转变思想,教师才能对音乐教学真正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就会认真负责,在教授学生知识时会想尽办法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自己的能力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学生只有在充分认识到音乐鉴赏课的重要性之后,才能摒弃传统观念,才能真正用心去学习去领悟,才可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和其他的课程的和谐发展,更好的提高个人素质和修养。

2.2 改善教学设备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

高中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学习音乐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积极改善教学设备,引进多媒体教学,实现图文并茂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中音乐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自身特点,制定一些对学生有帮助的能够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比如体验鉴赏法、比较鉴赏法等等。教师在上课时首先选用一些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流行音乐为契机,调动学生的学生热情,然后植入相关或是较为深入的理论知识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灵敏的听觉,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和理解能力。针对基础不好的学生要有耐心的讲解,化繁为简,将繁琐的理论知识简单化,通过实例或是其它方法教授基础知识。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保证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教学过程中实施体验教学法,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想要表达的真正思想,大胆的练习,加强学生和教师间的互动,打破学生因为羞涩而不愿学习的局面。将音乐和舞蹈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在聆听音乐时的舞蹈练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那些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对那些还要进一步努力的同学以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增强学习的成就感和认同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3 深化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知识面

在教学内容方面要选取那些中外经典之作,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高中音乐教学中针对学生音乐基础差的特点,因材施教,逐步增加音乐知识的摄入,保证学生能理解透消化掉。在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都掌握之后,再选取一些中外的经典,让他们自己去用心感受,之后建立各个小组进行讨论,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学习音乐时真正做到放松自我,在享受音乐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审美观。在课外要尽量组织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来感染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可以建立音乐鉴赏课外兴趣小组,教师也可以参与进去,课外兴趣小组可以开展相关的一些活动,比如唱歌、跳舞或是戏剧表演等将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也可以建立一个QQ群,将班里的一些学生纳入群里,定期向群里传点经典音乐或是其它相关的知识,大家在闲暇之时可以畅所欲言,增加学生与学生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感情,有利于更好的真正培养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利用校园广播,可以播放一些比较好的音乐作品,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营造出了一种校园音乐气氛,同时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 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下开展音乐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必须要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对音乐鉴赏教学有个新的认识。学校要改善教学设备,为学生学习尽可能的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教师必须从学生自身的实际特点出发,探索和选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积极参与音乐体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尹爱青.音乐课程与教学论[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金亚文.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