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简述基因治疗的策略范文

简述基因治疗的策略范文

简述基因治疗的策略

简述基因治疗的策略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抑郁障碍 抗抑郁治疗 基于评估的治疗 电子化精神卫生

中图分类号:R74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4)20-0004-04

抑郁障碍是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和高自杀率的常见精神障碍,也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在临床治疗中,近50%的患者难以获得满意疗效,超过30%的患者对多种抗抑郁治疗无效,形成“难治性抑郁障碍”[1],久治不愈可能导致患者社会功能严重下降,致残风险增高。

尽管有关抑郁障碍的病因病理学机制研究不断取得进展,然而并无更具针对性的“有效”治疗方法,亦无法提高治疗质量。目前,由于药理学研究尚无突破性进展,临床治疗只能采取惯用的尝试性、“撞大运”式的方案,因为治疗过程中的某些缺陷往往导致预后不良,如抗抑郁治疗剂量和(或)疗程不足、无效疗程无谓延长等,尤其当某种治疗无效需改变策略时,通常缺乏明确可靠的科学方法[2]。目前,临床实践中实施的抗抑郁治疗与各类治疗指南或循证医学要求差距较大,研究中常用的结局评价量表未能很好的落实到临床实践中[3]。此外,抑郁障碍患者多首诊于综合医院,导致首发抑郁障碍的诊断及识别率偏低,因此亟需提供简便、易行的抗抑郁治疗策略。

研究表明,与临床常用治疗方法相比,基于评估治疗(measurement-based care,MBC)的策略注重于治疗过程中重要环节质量控制的评估,如疾病严重程度、依从性、不良反应和耐受性等,医师可在评估基础上对治疗策略进行适时的恰当调整,如药物剂量滴定、疗程转换等,可更好的改善抑郁障碍治疗结局[4]。本文将对MBC的基本概念、发展现状、策略制定原则等进行综述,并展望结合信息化技术手段贯彻MBC策略的可行性。

MBC概念及发展

MBC指使用恰当的评估工具,通过对病情的积极、定期连续评估,协助医师根据阶段性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治疗策略,促进治疗原则的充分贯彻,形成规范化治疗,获取疗效最大化[4]。这一理念已在临床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治疗和管理过程中得到很好的贯彻和实施。

在抗抑郁治疗策略选择缺乏一致性和规范化的大背景下,为了尽可能提高抑郁患者临床治愈率和改善预后,研究者们开始探索抗抑郁治疗的MBC策略。自20世纪90年代起,Crismon等[5]较早对抗抑郁治疗程式的制定原则进行了探索,明确了如何选择治疗药物、治疗方案以及如何更好地贯彻治疗流程,为更精确的治疗策略制定奠定了基础。强调治疗程式的制定能为医师提供具体的治疗考量依据,帮助解决治疗中的问题,由医师根据治疗程式的适用性评估结果,结合临床判断作出具体的临床决策。Adli等[6]研究应用程式化治疗策略(algorithm guided treatment,AGT)治疗抑郁障碍患者疗效时发现,与临床常用治疗策略相比,AGT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但如何更好地提高疗效则取决于更精细的量化评估和更精确的治疗策略,第1次强调MBC在程式化治疗策略中的作用。美国抑郁障碍序贯治疗研究(sequenced treatment alternatives to relieve depression,STAR*D)对抑郁障碍的优化治疗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索[7]。STAR*D设置4个阶段的分级治疗方案,各阶段设置适时、恰当的分流(如剂量滴定、方案转换等)标准,前一阶段经治未获临床痊愈的患者依次进入下一阶段方案以求获取最佳治疗效果,各阶段的治疗实施均贯彻MBC原则,通过连续、定期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作出适时和恰当反馈,对治疗过程进行精细调整,以保证任一阶段均达到充分治疗(即足剂量、足疗程)[8]。STAR*D最终结果显示,4个阶段治疗累积临床治愈率为67%。

MBC策略的制定原则

在MBC治疗策略的制定过程中主要考虑6方面要素:①选择治疗方案:要求采用至少达到C级(包括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报告和基于实践的广泛临床共识的证据)及以上循证依据的治疗措施/药物。②制定治疗目标:一般包括疗效指标(如有效、临床治愈)、功能恢复程度等,要求有明确的量化评价标准,如17项Hamilton抑郁量表(HAMD-17)评分≤7分、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ontgomery-Asberg depression scale,MADRS)评分≤10分为临床治愈[9],较基线减分率≥50%为有效[10]。③选择恰当药物:在选择治疗药物时需在循证基础上结合临床判断,将药物依从性作为重要参考指标之一。④治疗前全面评估:在对患者进行系统治疗前需对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躯体疾病状况、既往/当前用药疗效以及耐受性等进行全面评估[5]。⑤治疗过程中定期、连续评估:MBC原则强调在治疗过程中关键决策点的设置,如进入治疗后第2、4、6、8、12周对疾病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抑郁严重程度、药物剂量、耐受性、不良反应、安全性、依从性等,依据既定的疗效指标确定药物剂量的增减。⑥恰当及时的过程调整:以评估为基础,形成有效的反馈机制,帮助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患者第1阶段治疗步骤的分割主要取决于是否到达治疗目标和关键决策点时间间隔的确定,间隔设定过长,无论是对于已达或未达到预期疗效的患者,治疗情况得不到及时反馈,都会使患者在1种治疗方案下暴露时间过长,而造成疗程的无谓延长,而导致预后不良。若时间间隔设定过短,治疗方案交替过于频繁则会由于治疗尚未充分显效而被误判为治疗无效。故决策时间的确定需根据病情的进展速度、治疗方案起效时间以及不同种族人群药物反应性差异等制定[6]。例如,设定在1~2周,根据耐受性情况将药物剂量滴定至最低有效剂量,并于2周末对药物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有效则维持原剂量观察;如无效(2周末HAMD-17总分较基线减分率7分),且经评估患者耐受性良好,可增量至下一有效剂量范围至4周末,再次根据疗效指标评估决策是否对方案进行相应调整,在达到充分疗程的时间节点上,如仍无效或未达临床治愈,应考虑转换治疗方案。

MBC评估工具

针对MBC评估的不同要素(病情严重程度、耐受性、不良反应、安全性、有效治疗剂量、依从性、经济学等)选择不同的评估工具。在评估工具的选择上,一方面,在MBC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连续多次对患者各方面状况进行评估;另一方面又要考虑不能给临床工作者增加过多的负担,需要简单易行、契合临床实际应用。

目前,临床较为普遍应用的针对病情评估的MBC工具包括HAMD-17(对抑郁障碍患者基线和治疗过程中的症状严重程度进行量化评估)、16项抑郁症状快速检查他评/自评量表(QIDS-SR)、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9-item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 PHQ-9)等都具有良好信效度[11-14]。针对药物安全性评估包括不良反应发生率、严重程度以及患者耐受性等 [15]。采用不良反应频率、强度及负担量表(frequency, intensity, and burden of side effects-rating, FIBSE)用于对不良反应发生频率、强度及负担进行有效评估;简明药物治疗问卷(brief medication questionnaire,BMQ)可对依从性进行有效评估,其优点在于可以帮助医师及时了解导致患者依从性不良的原因,及时处理进而改善依从性[13];患者依从性量表(patients adherence questionnaire, PAQ)也是简单易行的依从性评估量表[16]。针对治疗安全性的评估主要侧重于自杀风险的检查,如简明健康风险跟踪表(concise health risk tracking scale, CHRT)可用于评估患者自杀意念及行为;简明相关症状评估量表 (concise associated symptoms tracking, CAST)用于评估自杀相关症状的评估[13,16]。

MBC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结合

Trivedi[7]针对难治性抑郁障碍采用量化治疗策略治疗,证明MBC在任何1种支持性治疗决策中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让临床医师对患者进行精细的个体化治疗,更可以帮助患者获得最佳治疗结局。MBC提供的量化评估标准有助于帮助非精神专科医师快速识别潜在的抑郁患者,并指导其使用会诊资源[17]。MBC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已渐成主流趋势,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与此同时,在MBC实施过程中更需要患者积极参与评估,但患者的病耻感、就诊时间、地域限制、交通条件、病患个体偏好等诸多因素都极大阻碍了服务需求者们去寻求“面对面”的精神卫生服务。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精神疾病的专科就诊率仅为3.4%,综合医院门诊也面临抑郁障碍患病率高、识别率低的问题[18-19]。为此,临床工作者和研究者们正在探索利用现代化信息和通讯技术手段改善精神卫生服务的可及性,由此发展出电子化精神卫生(e-mental health)的概念和创新服务模式[20]。

目前,美国精神病协会(APA)DSM-5网站已经提供多种在线评估工具。Shelton等[21]已经开始尝试建立计算机化决策支持系统(computerized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CDSS),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MBC实施过程中,以期使评估更简单易行,从而提高医疗评估的依从性。借助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实施患者自评具有即时性和便利性特点,或可作为传统MBC现场评估的有益补充,如患者在就诊机构外适时完成评估,将评估结果通过通讯技术上传至就诊服务系统,然后由医疗服务提供方调整治疗过程。这也与近年提倡的“移动医疗”理念(即通过使用移动通讯技术,例如掌上电脑、移动电话和卫星通讯来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具体到移动互联网领域,则以基于安卓和IOS等移动终端系统的医疗健康类应用软件)和发展趋势相契合。

以MBC治疗策略为基础研发设计抑郁障碍相关移动医疗应用软件、移动医疗设备,开展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或将是未来抑郁障碍治疗管理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Rush AJ, Trivedi MH, Wisniewski SR, et al. Bupropion-SR, sertraline, or venlafaxine-XR after failure of SSRIs for depression[J]. N Engl J Med, 2006, 354(12): 1231-1242.

Leuchter AF, Cook IA, Hamilton SP, et al. Biomarkers to predict antidepressant response[J]. Curr Psychiatry Rep, 2010, 12(6): 553-562.

Kessler RC, Berglund P, Demler O, et al. The epidemiology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results from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Replication (NCS-R)[J]. JAMA, 2003, 289(23): 3095-3105.

Harding KJ, Rush AJ, Arbuckle M, et al. Measurement-based care in psychiatric practice: a policy framework for implementation[J]. J Clin Psychiatry, 2011, 72(8): 1136-1143.

Crismon ML, Trivedi M, Pigott TA, et al. The Texas medication algorithm project: report of the texas consensus conference panel on medication treatment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J]. J Clin Psychiatry, 1999, 60(3): 142-156.

Adli M, Bauer M, Rush AJ. Algorithms and collaborative-care systems for depression: are they effective and why? A systematic review[J]. Biol Psychiatry, 2006, 59(11): 1029-1038.

Trivedi MH. Evaluating and monitoring treatment response in depression using measurement-based assessment and rating scales[J]. J Clin Psychiatry, 2013, 74(7): e14.

Trivedi MH. Treating depression to full remission[J]. J Clin Psychiatry, 2009, 70(1): e01.

Trivedi MH. The link between depression and physical symptoms[J]. Prim Care Companion J Clin Psychiatry, 2004, 6(Suppl 1): 12-16.

Trivedi MH, Rush AJ, Wisniewski SR, et al. Evaluation of outcomes with citalopram for depression using measurement-based care in STAR*D: 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practice[J]. Am J Psychiatry, 2006, 163(1): 28-40.

Trivedi MH, Rush AJ, Ibrahim HM, et al. The Inventory of depressive symptomatology, clinician rating (ids-c) and self-report (ids-sr), and the quickinventory of depressive symptomatology, clinician rating (QIDS-C) and self-report (QIDS-SR) in public sectorpatients with mood disorders: a psychometric evaluation[J]. Psychol Med, 2004, 34(1): 73-82.

Rush AJ, Trivedi MH, Ibrahim HM, et al. The 16-item quick inventory of depressive symptomatology (QIDS), clinician rating (QIDS-C), and self-report (QIDS-SR): a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major depression[J]. Biol Psychiatry, 2003, 54(5): 573-583.

Trivedi MH. Tools and strategies for ongoing assessment of depression: a measurement-based approach to remission[J]. J Clin Psychiatry, 2009, 70(Suppl 6): 26-31.

曾庆枝, 刘寒, 缪菊明, 等. 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在中医内科门诊患者中的信度和效度研究[C]. 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 南京, 2012.

Rush AJ, Fava M, Wisniewski SR, et al. Sequenced treatment alternatives to relieve depression (STAR*D): rationale and design[J]. Control Clin Trials, 2004, 25(1): 119-142.

Morris DW, Trivedi MH. Measurement-based care for unipolar depression[J]. Curr Psychiatry Rep, 2011, 13(6): 446-458.

Morris DW, Budhwar N, Husain M, et al. Depression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general medical conditions: results from the CO-MED trial[J]. Ann Fam Med, 2012, 10(1): 23-33.

何燕玲, 张岚, 刘哲宁, 等. 综合医院就诊者中焦虑障碍的检出率[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2, 26(3): 165-170.

黄雨兰, 李晓佳, 褚成静, 等. 成都市综合医院门诊抑郁和焦虑障碍调查[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1, 21(4): 260-262.

Riper H, Andersson G, Christensen H, et al. Theme issue on e-mental health: a growing field in internet research[J]. J Med Internet Res, 2010, 12(5): e74.

简述基因治疗的策略范文第2篇

【关键词】针灸医疗;预防保健体系;卫生事业

1引言

针灸是我国医学的国粹。随着我国医疗技术与卫生事业的发展,针灸医学逐步被注入了越来越深远的内涵。我国的医学体系目前已经趋于完善,并建构了保健体系、预防体系、治疗体系以及康复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针灸治疗也已经逐步走出了治病的单一功能,开始在预防保健体系中发挥用武之地。本文通过阐述建立健全针灸预防保健体系的策略与模式,着重从强化医学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社区针灸预防保健体系等方面论述了医改背景下针灸体系的构建,并从增强临床研发力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以及充分发挥基层卫生院的作用等方面阐述了针灸预防保健体系的推广策略。

2针灸预防保健体系的构建

针灸疗法属于传统医学治疗方法,治疗手法相对简单,对仪器和环境没有太高要求,成本低廉,因此十分适合在我国偏远地区推广。鉴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不均衡,不少地区财力困难,因此以针灸疗法作为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医疗保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分符合我国民众的现状和卫生事业的发展需求。针灸预防保健体系的构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2.1强化针灸专业的人才引进与培养强大的技术人才队伍是针灸医疗得以推行的后盾。只有培训或者引入大量具有深厚专业素养和医德医风的技术人员充实到基层医疗机构,才有助于预防保健体系的建立。有关管理者应该制定引进人才的倾斜政策,从各类医学院校引进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毕业生,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岗位培训提升其技术素质,并通过实践操作训练快速提升其专业水平。将这些人才充实到基层一线医疗部门,一方面能够提升社区医院医疗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也能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解决就业问题。通过充分发挥针灸医疗技术简、便、效、廉的巨大优势,能够在偏远地区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医疗经费不足的现实情况之下起到良好作用。

2.2构建全面的针灸预防保健体系首先应该结合地方环境和多发病症,对当地居民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对居民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由于健康意识不足,不少居民常常会由于外出学习、工作等原因不选择去医院进行定期检测。这时,卫生工作者应克服困难,深入当地的居民社区,详细调研该地区居民的健康史和身体现状,并对当地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给出最终的评估报告,以此为依据,预防保健体系的推广和管理。

2.3重视针灸医学的研发针灸已经是一门发展比较成熟的学科,为了使其能够充分适用于当代的诊疗需求,应加强学科的进一步研发,以新的成果来支撑其服务力度与水平,使针灸疗法能够在居民健康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应该进行资金的倾斜和政策的倾斜,调动科研人员和高等院校研发的积极性,促进针灸医疗手段在临床实践中的进步。相关行业主管者应该为针灸疗法的科研项目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使其逐步发展,契合当前医疗的实际需求。

2.4通过宣传教育,提升针灸医疗的信任度针灸医疗手法的可信度和接受度,是其为预防保健事业做出贡献的基础。应该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宣传,使民众充分了解针灸手法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并使之对常见疾病的致病原因以及预防方法有所了解,通过增强预防为主的观念,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科学的生活方式。以针灸手法为纽带,强化居民的健康意识,通过了解针灸的原理,来增强对这项医疗手法的信任度,使其真正发挥预防保健的作用。

2.5深入社区和基层,发挥应有作用由于针灸手法对慢性病的效果明显,因此十分适合于基层和社区居民的诊疗需求,应在中央卫生工作方向的指引下,发挥针灸的慢性病诊疗优势,深入社区和基层,促进预防保健工作的开展。对于一部分条件成熟的社区,则可以在政府的资助下引进或者培养合格的乡村医生,以针灸诊疗的简单性和有效性来加快其推广普及的速度。

3结束语

医疗事业的最终极目的是救死扶伤。针灸医疗是我国千百年来积累的精髓,也是我国医疗体系中的国粹,在治病救人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之下,针灸医疗依旧拥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针灸医疗最大的优势,是能够基于中医理论的保健观念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同时,针灸疗法能够充分激发人体内的抵抗力和潜能,从而预防和治疗疾病;虽然当今医学领域的已经有了许多重大成果,但是针灸疗法可以从防患于未然的角度简单地防止罹患疾病。针灸疗法的这种特征,使其适用于预防保健体系的需求,所以值得研究与推广。

参考文献

简述基因治疗的策略范文第3篇

此前记者了解到,尽管近年来由于技术进步、器械研发及术者经验的不断积累,使得CTO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但由于CTO病变介入治疗技术上存在的诸多难点,使得临床医师在复杂病变诊疗水平上参差不齐,而常规的一些培训班难以实现更大范围和更高水准的教育。为应对国内CTO介入治疗快速发展而又不够规范的现状,满足广大心血管介入医师强烈的学习愿望,我国心血管领域著名专家、CTO介入治疗领域权威专家,总医院韩雅玲教授和北京安贞医院吕树铮教授,联合国内9家医院和日本丰桥心脏病医院的32位专家,共同编写了《攻克CTO》专著。

据韩雅玲教授介绍,在世界范围内,使用当代先进技术和器械的情况下,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这类危重病症和对分叉、弥漫、左主干病变等复杂病变的平均即刻成功率目前都已达到98%左右,唯独对CTO的平均成功率仍低于80%,因此CTO病变被称为冠心病介入治疗领域“最后的堡垒”。从某种意义上说,冠心病介入治疗未来的5~10年,将进入主要和CTO病变“作战”的时代。

韩雅玲说,近10余年来,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心血管介入医师和团队向这个“堡垒”发起进攻。走在最前面的是以丰桥心脏病医院为代表的日本医师,他们十分注重策略和技术的创新以及器械的研发,率先使CTO病变介入治疗成功率达到90%以上。在国内,中国少数心血管介入医师向这个“堡垒”发起了早期攻势,攻破了这个“堡垒”的第一道城门。但与日本和欧美相比,中国CTO病变介入治疗走过了一条更加艰辛、曲折和漫长的发展道路。各地区、各医院之间的发展存在极不平衡的状态,不少准备或已经开展CTO病变介入治疗的单位和医师面临着相关知识和经验不足的困境。

鉴于此,为应对国内CTO介入治疗快速发展而又不够规范的现状,满足广大心血管介入医师强烈的学习愿望,2005年秋,韩雅玲教授等编者与人民卫生出版社讨论出版此书的意向之后,邀请来自国内9家医院和日本丰桥心脏病医院的32位专家参与收集、思考与撰写《攻克CTO》一书,在历经4年、数易其稿后,终于正式出版。该书对于临床攻克CTO堡垒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针对本书在内容及形式上的特点,韩雅玲教授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

一是在内容上,本书针对基层临床医生比较关心的问题,深入浅出地叙述了CTO病变的病理生理学、动物实验模型和前向开通技术等基本理论,聚焦于逆向开通技术、影像技术、经桡动脉开通技术、围术期处理和干细胞治疗CTO病变等理论和实践的最新进展,展示了国内外相关指南、指导性文件、循证医学证据、相关学术会议的特点和亮点,详实地介绍了“攻城锐器”――CTO介入治疗最新器械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方法,突出了难题破解技巧和并发症规避措施,系统论述了不同临床情况和不同病变特征的个体化治疗方略,还提供了116个经典或疑难病例的要点描述和专家点评,以帮助读者更快地了解攻克CTO的真谛、掌握如何避免失败和转败为胜的诀窍,分享经验,少走弯路,共同进步。

二是在形式上,此书融合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和诸位编者的实践经验,突出实用、新颖的特点。一方面详细解说了各项特殊技术的操作细节和各种器械的规格和特性,可以作为初学者进行培训的基础教材;另一方面通过大量病例和理论,以及专家点评相结合的方式,系统阐述了各种全身状态及不同病变类型的情况下如何把握适应证和正确选择介入策略和器械,对于进阶者进一步规范技术、提高水平,是一本具有很高参考价值的专著。

简述基因治疗的策略范文第4篇

一、调查的基本方式

调查方式即调查的方法和形式。调查方式的选择必须把握调查的重点和主题,综合考虑被调查人的年龄、性格、态度、文化水平、社会背景、涉案关系以及调查地点等各种情境因素,以达到顺利沟通、最大限度地获取真实信息的目的。恰当选择调查方式是运用调查策略的基础,常见调查方式如下:

(一)开门见山式

开门见山式指药监执法人员对当事人直接就有关事实进行调查,适用于对违法事实简单明了的案件当事人的调查和对积极主动配合调查的当事人、证人、受害人的调查以及调查终结后对当事人的口头告知。例如对一起销售经检验不合格药品的当事人进行调查,即可开门见山调查:

问:根据XX药品检验所出具的编号为XX的药品检验报告书,你公司经营的XX药品经检验其[XX]和[XX]项不符合标准规定,属劣药,请问你公司是何时自何地购进,请简要说明一下该药品的购销和库存情况?

答:……

(二)自由交谈式

自由交谈式就是在轻松的氛围下以随意交谈的形式进行调查。在这种调查方式中首要一点是必须注重礼貌和礼节,尽量使用尊称和敬语。其次是要淡化调查过程中的一些程式化做法:如出示执法证件等。这些程序化的做法在调查过程中是必须的,但为了营造轻松的氛围,有利于调查在对方不经意间获得成效,可事先使用幽默诙谐的语言适当谈论一些被调查人感兴趣的题外话,以活跃气氛。最后一点是要把握人的虚荣性心理,多使用肯定性的表扬和赞美语言,让被调查人在愉悦的气氛中自由交谈。

例1:笔者在初次调查一个以宣传为名、无证销售药品的业务员时首先是这样说的:“您是王XX、王经理吧?(回答,是。)您请坐。我们是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想向您了解有关你们公司在我市XX礼堂宣传XX药品的情况,希望得到您的支持。”这段开场白显得礼貌而随和。随后在与王某的交谈中虽然他会有所隐瞒,但调查人员还是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情况。调查过程中笔者还与他随意地谈到了工资福利、劳动报酬等他感兴趣的话题。调查结束时需要王某核对笔录并签名。由于这一程序与审讯中的“签字画押”相类似,容易引起被调查人的反感,所以调查人员是这样说的:“这是我们刚才谈话的记录,请您看看有没有出入。”等他看完没有提出异议时再说:“还要请您履行一下手续,在每页笔录末尾签上姓名和日期。”最后,调查人员还为再次调查做准备:“谢谢你,王经理。今天耽误您的工作了,很不好意思。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能再次向您请教。”

自由轻松的调查方式使这次调查进行得非常顺利。

(三)宣传教育式

宣传教育式指调查人员通过思想教育、法制宣传和正面劝导,促使被调查人消除对立,转变思想,如实陈述的一种调查方法。如果宣传教育运用得当,还能使当事人主动认识错误、自觉接受处罚。较多适用于已掌握部分或全部违法事实,而当事人对自己违法行为和药监法规认识不足的情况。

(四)围魏救赵式

围魏救赵式是调查人员为了在调查过程中把握主动权,在不暴露调查目的和意图的情况下与被调查人进行周旋,从而获取真实信息所采取的一种调查方式。在采用这种方式调查的过程中,执法人员常会面对一些狡猾的“对手”。他们态度比较顽固,正面调查一般难以奏效。在这种情况下,可采用围魏救赵方式,有意识地避开调查的重点和主题,向被调查人提出一些看似与案件无关的问题,以此来麻痹被调查人;或选择一些他可能虚假申辩的问题进行调查,堵死其虚假申辩的退路或记录其虚假陈述,再择机正面突破。

例2:笔者所在药监部门曾查处一起无证经营假冒邮寄药品一案。在事实基本清楚的情况下,封存了在其家中发现的通过邮寄渠道购进的药品和包装盒。但村民刘某对查处工作比较抵触,其理由是:①通过邮寄渠道购进的药品是自用的;②他本人并没有销售,只是帮人代购;③他本人不知道这些邮寄药品是假药,并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阻挠调查,调查工作十分被动。

调查人员认真分析案情后决定以其包装上标明的“功能主治”为突破口对刘某进行调查。考虑到刘某抵触情绪较大,通过自由交谈和宣传教育难以从他口中获取真实的、有价值的信息,而开门见山地调查这是不是药品,他很可能说不知道。经过权衡,调查人员采用了围魏救赵的调查方式。以产品的疗效为佯攻点,达到了解无证经营假冒邮寄药品案件的真实情况。

问:您年纪这么大了,身体还蛮好啊!

答:我今年68岁了,身体不太好,多年前就患有风湿性关节炎。

问:您服用过这个产品吗,对您的风湿性关节炎有没有治疗效果?

答:效果不错,吃了腿就不痛了。但是不吃后,老毛病又会发作。

问:您认为什么是药品?

答:农村人的观念,只要能够治疗疾病的就是药品吧。

问:您买的产品,其包装上是否标明[功能主治],主要治疗什么疾病?

答:包装上标明了功能主治,我也不懂,反正就是治疗风湿类疾病的。

问:既然是治疗风湿类疾病的,又标明了[功能主治],那是不是药品?

答:那这个产品也属于药品吧。

问:药品必须取得国药准字批准文号,您购用的这个药品包装上是否标明国药准字批准文号呢?

答:我眼睛不好,看不清楚,不过我孙女说没有国药准字批准文号。

问:在您家中发现了这个药品30袋,还有邮政的包装盒3个,您总共购用了这个药品多少袋?

答:每盒300袋,共900袋,现在家中只剩下30袋了。

问: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购用这个药品的,都是自己用完的吗?

答:不是的,一袋可以吃三天呢,我是从X年X月X日开始购进的,都是打电话给孙女,孙女给我寄回来的。还有一部分是给与我同样患有风湿性关节炎的老年人代购的,我没有卖,也没有从他们手中赚一分钱。

问:您说卖过这个药品,但是在XX诊所我们发现了这个药品,诊所老板说是您卖给他的,您怎么解释(出具诊所老板的笔录给他看)?

答:……(一阵支吾后,不得不说实话)

本案中,调查人员通过围魏救赵的方式获得了被调查人重要的真实陈述和相关证据,并堵塞了正面突破时有可能作虚假申辩的退路。

二、调查的常用策略

在调查药品和医疗器械违法事实中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并辅以恰当的策略,是迅速查明事实真相,提高行政效率,节约药品监督管理行政执法成本的重要举措。药品监管执法实践中常用的调查策略如下:

(一)以情感人

以情感人型策略运用的特点是体现对当事人人格的尊重、对其行为的理解、对其法律后果的同情。策略运用的目的是拉近调查人与被调查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取得当事人的信任,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此类策略可用于各种调查方式和谋略之中。上文例1中的调查就充分体现了药监执法人员对被调查人人格的尊重。实践表明,大多数药品和医疗器械行政执法案件中,当事人实施违法违规行为都不是出于主观故意。调查中对于这类被调查人表现出适当的同情和理解有利于完成调查任务、达到调查目的。

(二)声东击西

声东击西型策略运用的目的是迷惑、转移被调查人防范的视线和瓦解其心理防线。可运用于各种调查方式中,常用的具体方法和计策有声东击西和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以及迂回渐进等。此类策略运用中常常配合使用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计策,及时固定当事人陈述内容、提取有关证物,巩固已有的调查和调查成果。上文的相关案例中,调查人员就成功地运用了声东击西型策略,以药品是否有疗效为佯攻,迷惑、转移被调查人的防卫视线。

(三)矛盾突破

矛盾突破型策略指调查过程中,调查人利用主要有当事人陈述的前后矛盾和同案及相关案件当事人之间的矛盾进行调查的一种策略。对于陈述中的前后矛盾宜用将计就计之策,待其矛盾充分暴露再给予强有力的揭穿或反击。矛盾突破型策略是以事实和法律为武器通过政策攻心、使用证据、合理暗示、揭露矛盾以及刚柔相济等方法达到对被调查人敲山震虎、先发制人和攻其不备的正面突破效果。运用矛盾突破型的调查谋略时宜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发问,同时辅以说服教育。策略运用的目的是瓦解被调查人对抗和侥幸心理,促使其主动陈述有关违法事实和主观动机。在现场检查中,调查人在获取了某药店经营假药的实物证据后对其展开了调查:

问:你药店是否经营香港产的“黄道益活络油”?

答:没有(注:死不承认)。

问:现在,我们在检查中发现有个别药贩子在各药店推销香港产的“黄道益活络油”,你药店没有见到吗?

答:没有(注:在你没有发现证据前,仍然死不承认)。

问:(另一位调查人员有意的在药品经营柜台内逛了一圈,打开一个柜门,指着柜子里面的药品,接着开始发问)这是什么药品?

答:这是香港产的“黄道益活络油”……

(面对现场发现的证物,不得不说实话)

问:这药品包装上没有标明医药产品注册证号,是假药,你知道吗?

答:……

三、调查方法与策略的运用

(一)知己知彼

知己知彼是正确运用调查方式与策略的重要前提。知己要求调查人员熟悉药品监督管理法律法规、职权范围和证据规则,熟知案件调查中已经查明的有关事实和证据。知彼则要系统了解被调查人的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职务、学历、性格、涉案关系以及通过这些信息分析和揣摩其心理动态。此外学习和了解与案件、与当事人相关的专业知识也是知彼的重要内容。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自如运用调查策略,高效、合法地获取证据。实践中执法人员做到“知己”容易,因为作为药监部门的执法人员,都能熟悉本部门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职责。而“知彼”往往容易被忽视。缺乏对被调查人基本情况和相关知识的了解就难以正确运用策略,甚至使得调查彻底失败。

(二)系统灵活

简述基因治疗的策略范文第5篇

关键词: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策略;研究进展

在相关资料中显示,十个患者在接受治疗时,有10%的人可能受到意外伤害,因此,患者在保证患者安全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策略制定,主要包括的对象有患者、患者家属、患者安全倡导员等,是世界卫生组织加强患者安全维护的开展重要项目之一,对于促进世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有着重要意义。

1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策略的意愿

在相关调查和研究中发现,有很多的患者都是死于一些可以有效预防的医疗差错,因此,患者安全问题是世界各国都非常关注的焦点。目前,患者参与患者安全涉及的理论主要有照护性参与理论、Orem的自理理论等,对于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服务质量等有着极大作用。

根据美国相关人员的研究结果来看,有91%左右的患者都赞同患者可以有效帮助医疗服务提供者避免医疗差错出现,但是在不同的参与项目中,患者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有着极大差异。总的来说,有85%左右的患者很愿意谈论照护方面的问题;有75%左右的患者愿意谈论用药目的;有38%的患者提出医护人员在进行相关操作前必须明确自己的身份、职称和姓名等;有17%左右的患者明确指出医生必须在进行手术的位置进行明确标记;有5%左右的患者会要求医护人员在进行治疗前必须严格清洗手。根据种种现象和咨询发现,很多患者都以为主动要求、提醒医护人员进行相关操作,会间接惹怒或造成他们的不愉快,进而影响自己的医疗效果。有很多患者都希望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时,可以与自己商量、征求他们的意见等,是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策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患者治疗的相关调查中发现,有90%左右的患者都希望及时掌握自己的疾病情况和手术情况,但是,患者实际参与上述内容的程度比患者的参与需求低很多;有87%左右的患者希望医生可以及时告知用药的相关信息,并了解自己的患病程度;有85%左右的患者有着非常强烈的参与意识,希望自己能第一时间知道自己的病况。由此可见,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意愿与患者年龄、疾病严重程度、受教育程度、性别、询问勇气和自身敏感性等有着家联系。

2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策略的研究进展

在世界卫生组织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和投入力度的情况下,各种不同性质的组织机构都有参与到了"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相关活动中,对于促进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策略的全面实施和严格执行有着极大推动作用。在英国国家患者安全机构、美国国家患者安全基金会成立后,由患者倡导组建的患者安全组织也在逐步成立,并且,患者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完善,在很大程度有利于保障患者的合法权利和切身利益。因此,患者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参与患者安全策略的实施,以及患者的参与程度,是当前患者参与患者安全需要决绝的重要问题。在相关组织不断健全和研究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参与制定自身医疗护理决策的患者获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在降低各种医疗失误发生率的过程中,患者必须大声说出自己的要求和意见等,才能真正提高患者所接受的服务质量。在实践过程中,患者应做到如下几点:①如果有疑问或者顾虑,必须立即告知医护人员,在不明白医护人员相关操作的情况下,患者需要及时询问,因此,患者拥有合法知情权;②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需要及时关注治疗效果,以确保自身接受的治疗和使用的药物是正确的、专业的、科学的,严禁通过假想的方式思考任何问题;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自己慢慢学习正在接受的诊断和治疗等;④征求家人、朋友的意见,以获取他们的意见和支持;⑤对当前自身使用的药物进行了解,掌握该药物使用的原因;⑥选择质量、安全性较好,有着相关认证和资格的医疗机构、医院就诊;⑦积极参与各种与自身治疗相关的决策。

根据卫生保健研究、质量机构制定的相关策略可知,在预防医疗差错出现的过程中,最重要、最简单的一种方式就是需要患者积极参与到治疗中。因此,患者要严格按照相关手册、安全条例等的要求执行,如确保医生知道自身所接受的所有治疗、使用的药物、过敏史、用药副反应等,对于提高自身的医疗效果和防范医疗事故发生有着极大作用。与此同时,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策略涉及的内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护理计划制定、护理目标制定、健康教育目标制定、自理能力与认知水平的评估等,不但能拉近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距离,还能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对于降低患者的抵制情绪、让患者保持良好心情等有着重要作用。

3结论

综上所述,患者参与患者安全是社会不断发展、医疗卫生改革不断推进的必然趋势,需要患者积极参与其中,并向身边的人推广,才能真正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因此,注重患者参与患者安全活动的有序开展,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等,对于保障患者的切身利益和治疗安全有着极大影响。

参考文献:

[1]叶旭春,刘朝杰,刘晓虹.基于扎根理论的互动式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理论框架构建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06:645-649.

[2]李晓芳,叶旭春,姜安丽.医护人员对患者参与患者安全认知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2,18:20-22.

[3]司丽云."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策略在预防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880-881.

简述基因治疗的策略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脑梗死;行为改变教育策略;运动功能;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743.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35-0110-03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部分患者由于患有脑梗死而丧失了劳动能力,甚至导致情绪障碍。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患者的康复情况及生活质量来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患者的身体状况能够通过这种方法得到更客观、全面的体现[1]。对患者建立自我管理能力、行为改变方法及思维情绪的维持进行指导为行为改变策略,其包括行为倾向、行为促成及行为强化三个方面[2]。笔者对2011年7月~2013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2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的12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行为改变教育策略,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2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并存在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男148例,女102例,年龄43~75岁,平均(61.13±10.95)岁。患侧左侧159例,右侧91例,平均病程(13.96±2.41)d。将患者按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行为改变教育策略。在患者治疗前后的早期干预即健康康复中均可以使用行为改变策略,使患者自愿地对行为及环境进行改变。具体内容包括意愿改变行为、个别化计划、切断联系法、运动功能康复训练、作业疗法及语言功能训练。①意愿改变行为。由于对行为改变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因此也具有不同的教育康复的实践方式及效果。相应的成果可以通过支持和支持系统而得以实现以达到预期的康复目标。首先要把最大的障碍及患者的最终目标明确出来,找到并逐一记录阻止境界和目标的具体原因[3]。其二,将意愿激发出来,找出一个杠杆即改变的意愿来改变行为。个体对自己现有行为存在的不满意状态越强烈,想去将其改变的愿望也越强烈,即是否能改变行为是一种意愿问题。其三是支持,“支持性教育”是以行为改变策略为核心的教育的统称,即康复的训练。②个别化计划。家庭支持、治疗前教育支持、转衔支持及出院支持均可以制定个别化计划,计划要根据其具体的作用及患者的个体条件制定。③切断联系法。切断联系法可以将患者不良习惯的后路切断,也就是将干扰信息切断。切断联系法中,首先,如果事件及环境存在刺激性则需要尽量避开,将其时间及空间切断;其二,在不良习惯的形成中先行事件或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要将不良习惯克服掉,关键即为将开始出现的先行事件或行为有意识的中断。④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瘫痪恢复阶段及程度不同制定各项平衡训练,步行训练必须在站立平衡后方可进行,为了避免对患者形成新的伤害,训练要慢慢过渡,运动要适量。患者的按摩时间及频率为(3~4)h/d,肌肉关节活动每天1次,先上后下、由近及远为按摩及活动强度遵循的原则[4,5]。⑤作业疗法。作业疗法的目的是为了让患者对日常生活的各种需要能够逐渐适应,该项训练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日常生活基础动作(衣、食、住、行等方面)、职业劳动动作及工艺劳动动作。⑥语言功能训练。每天指导患者从最简单的字、词、句开始练习发音,循序渐进,患者说话逐渐增多,但是开始时不宜使用较快的速度,以保证每个字的读音准确,与患者多沟通并鼓励患者的每次进步,使自信心增强。语言功能训练要每天坚持,对以后流利的讲话有很大的帮助[6]。

1.3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问卷由本院自行设计,调查的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及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等在内的一般资料;②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态度及包括饮食、运动等行为等在内的疾病相关内容。本次调查由两名医师对量表进行评定,其职称均为主治医师及以上,为了保证对问卷的自行设计、评定及在量表使用方面能够熟练掌握,在调查前均给予相应的培训,合格后方可参与本次研究。在正式调查前进行预实验,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1.4 观察项目的评定标准

①简式FMA积分[7] 患者的运动功能采用简式FMA积分评定,上肢及下肢运动功能评定总分分别为66分、34分。运动评分根据患者疾病程度由重到轻依次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及Ⅳ级,其中Ⅰ级为运动评分低于50分,为严重运动障碍;Ⅱ级为运动评分介于50分与85分之间,为明显运动障碍;Ⅲ级为运动评分介于85分与95分之间,为中度运动障碍;Ⅳ级为运动评分介于95分与99分之间,为轻度运动障碍。②改良Barthel指数[8] 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该项评定共10个项目,包括进食、洗澡及上下楼梯等,每个评定项目均被分为完全依赖、最大帮助、中等帮助、最小帮助及完全独立5个等级,各项各级均赋予不同的分数,修饰及洗澡项目分数介于0分与5分之间;床/椅转移及平地行走为0、3、8、12、15分,其余进食、穿衣等6个项目为0、2、5、8、10分。100分为10个项目的总分值,该项评定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独立能力越强,两者之间呈正相关。详细的评分细则根据患者需要帮助的程度制定,该项评定方法将结果分为以下5个等级,其中极重度日常生活能力缺陷标准为得分介于0分与25分之间,重度缺陷为评分介于25分与40分之间,中度缺陷为评分介于40分与75分之间,轻度缺陷为评分介于75分与95分之间,正常为评分不低于95分的患者。两组患者以上评定均需在治疗前、治疗后2、4、8周各进行一次。③患者的生活质量 采用脑卒中生存质量量表(QOF)[6]评定,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各进行一次。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重复测量并将各组差异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各时间点两组患者的上肢、下肢简式FMA积分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的上肢简式FMA积分稍低于对照组,下肢简式FMA积分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2周、4周、8周的上肢、下肢FMA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呈现明显升高,与治疗后相同时间点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上肢、下肢简式FMA积分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表3。

2.2 治疗前后各时间点两组患者的改良Barthel指数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的改良Barthel指数稍高于观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治疗2周、4周、8周的改良Barthel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均呈现明显的升高,与治疗后相同时间点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改良Barthel指数呈现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4。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QOF评分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的QOF评分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治疗8周后的QOF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升高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5。

3 讨论

帮助患者建立健康行为,使其连接卫生知识与行为改变为行为改变教育的目的。行为改变能够使脑梗死患者身体代谢功能得到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支出费用,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9]。近年来,成果取向的“右导思维”模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过程思维模式,有的学者认为治疗过程使用行为改变的教育与康复不能收到明显的临床效果。成果取向的“右导思维”中将患者最终的生活质量设定为与他人相同,对成人来讲这种方法效果较好,尤其对根深蒂固的恶习效果更为明显。

老年人为脑梗死的高发人群,该病除了具有致残率及死亡率较高的特点外,很多脑梗死在治疗后出现残疾,严重打击了患者的自尊心,降低了生活质量,甚至产生抑郁等不良情绪[10]。为了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生存状态。本研究所采用的支持性课程以生活质量为成果导向。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为支持性课程的内涵,该评价生活质量的标准与健康研究对象相同。与过去“基于能力”的编写思路比较,这种课程编写思路有显著的不同点。在过去课程根据脑梗死患者的障碍程度不同导致的能力不同编写,编写采用“减法”方式。首先,对于“轻度障碍”的脑梗死患者采用“减少内容,减低难度”的策略编写课程。为属于“中度障碍”的脑梗死患者提供的训练内容包括生活和简单劳动技能方面;过去的思路认为教育训练并不适用重度和极重度障碍的脑梗死患者[6],这就使该类患者享有高质量健康教育机会与权利被排除,而不能收到较好教育康复效果的结局也是必然的。

本次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2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的125例实施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其余的125例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行为改变教育策略,结果表明,治疗前观察组的上肢简式FMA积分、下肢简式FMA积分、改良Barthel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2周、4周、8周的改良Barthel指数与上肢、下肢FMA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呈现明显升高,与治疗后相同时间点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改良Barthel指数、上肢/下肢简式FMA积分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治疗8周后的QOF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果提示在脑梗死患者康复过程中行为改变教育策略对于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脑梗死患者施行行为改变教育策略后能够使上肢及下肢的运动能更好地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11,12]。

综上所述,对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措施使其残余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为现代康复的真正目的,能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更好地回归社会,中风后偏瘫患者通常需要较长时间进行功能恢复,并且有多种训练方法,行为改变教育策略效果较为理想,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申光勋,南光贤.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进展[J]. 吉林医学,2013,34(15):3022-3023.

[2] 薛红霞. 行为改变教育策略对应激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9):121-123.

[3] 郭宇. 行为改变策略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2):60-62.

[4] 崔惠玲,罗正娥,曾新香,等. 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5):645-646.

[5] 杨学军. 整体护理配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125-126.

[6] 赵修丽. 老年脑梗死患者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提高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作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0):339-340.

[7] 麦晓雯,凌丽梅. 协同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5):93-94.

[8] 刘敏.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9):127-128.

[9] 翟正环,薛美玲,朱霞. 行为改变策略在100例糖尿病患者教育中的应用[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3):34-35.

[10] 张亚琴. 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4):137,139.

[11] 高萍. 综合护理对脑梗死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卫生产业,2013,10(9):58-59.

简述基因治疗的策略范文第7篇

一、引言

战略成本管理理论认为组织应该持续地检测内外部各种事件和趋势,以便在必要时做出及时调整,从而取得持续竞争优势[1]。2016年8月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在北京举行,提出: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同时把“分级诊疗”制度作为“大力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首要制度。分级诊疗及其配套政策实施,医疗优质资源将逐渐分散及下沉,大型公立医院难以继续用规模效益来谋求发展,需要转型获取持续竞争力,这与战略成本管理思想不谋而合。本文中的某大型公立医院(简称“A医院”)在这一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开展“多学科协作诊疗”,以点带面,进而实现更为深远的战略转型。

二、战略成本定位分析

战略成本定位分析是指组织通过战略环境分析,根据组织的目标或愿景,确定使本组织的资源与市场深度结合所应采取的战略,从而明确成本管理的方向,建立相适应的资源配置方式及管理运行机制的成本管理战略。

A医院创建于1946年,是广东省最大的综合性医院,是国内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医院之一。在分级诊疗的医改趋势下,A医院的工作量增长趋势逐年放缓,且在A医院主动调控门诊量的情形下,2015年开始,门诊量已呈现负增长。

A医院通过表1的SWOT分析得出,采取规模经济效益的低成本战略已不适应目前的医改环境,而应基于资源理论,充分利用内部资源和挖掘内部优势,采取差异性战略。资源基础理论(Resource-Baced View,RBV)认为,取得并维持竞争优势,组织的内部资源比外部因素更加重要:组织在制定能?Ю闯中?竞争优势的战略时,应首先考虑内部资源的组合、种类、数量及性质,开发和寻找组织的独特资源与能力,并不断维护和强化这些资源,当其他组织无法复制特定战略时,则该战略的实施组织可以维持竞争优势[2]。那么,A医院如何利用内部资源,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呢?

三、推广多学科协作诊疗,获取持续竞争优势

在基本医疗服务趋于同质化时,A医院认为需要“以客户为中心”,提供差别化的服务来实现完全产品的差别化,从而获取持续竞争优势[3]。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work,简称MDT),是针对某种疾病或某个系统疾病,由两个以上的相关学科组成相对固定的专家工作组,通过定期的多学科临床讨论或查房,为患者提出最优选的整体诊疗方案的诊疗模式。A医院正是通过发挥重点学科优势,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多学科协作”来打造核心竞争力。

(一)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流程

MDT诊疗流程通过多学科一站式的医疗服务,让病人同时得到多个学科专家的共同联合会诊,体现以病人为中心和多学科专家组为依托的有机结合,为患者提供最优选的、个体化的、精准的医疗方案,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例如A医院的《MDT诊疗指引》中规定:

1.主管医生应在一定的时限内告知患者或家属MDT讨论目的、与会成员和讨论结果。

2.医护人员应了解患者的意见、倾向和需求,并尽量满足。

3.MDT会议后,患者应该得到相应的诊疗信息,包括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患者获得信息量要足够,以便患者或家属对自己的诊疗做出决定。

(二)发挥重点学科优势,打造多学科协作诊疗团队

大型综合性医院并不是每一个专科都是本区域最好的,管理应该参照医院的比较优势。截至2016年8月,A医院以部级、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为基础,已建立了先心病、头颈肿瘤等13个MDT团队,团队负责人均是学科的科室主任、学术带头人,2016年上半年共计开展57例住院患者的MDT诊治(门诊308例),为提高学科临床诊疗水平、加强科间协作、制定疑难重症病例的合理化诊疗方案积累了宝贵经验。

以病人为中心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能较好地解决综合医院“专”与“全”的矛盾,使传统的个体式经验性医疗模式转变为现代的小组协作规范化决策模式,由此推动全方位、专业化、规范化诊治策略与合理化医疗资源整合配置。心内科是A医院的传统优势学科,A医院官网报道的某例“创伤性主动脉夹层内漏及大量胸腔积液”的复杂疑难病例,由心内科联合呼吸科、放射科、心血管无创检查室、胸外科、心外科等各学科专家,针对创伤后主动脉夹层内漏的类型及其治疗方案,左侧大量胸腔积液的可能原因及处理预案,展开讨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缩短了患者就诊等候时间,节约医疗资源,促进患者的疾病诊断、治疗及康复,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三)主动优化收入结构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38号)提出:“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办法,改变公立医院收入结构,提高业务收入中技术劳务性收入的比重,降低药品和卫生材料收入的比重,确保公立医院良性运行和发展。力争到2017年试点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总体降到30%左右;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MDT诊疗属于技术劳务性项目,主要消耗人力资源,不需要额外用药或卫生材料,大力推广MDT诊疗项目,有助于改善A医院的收入结构,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达到上述医改目标。

四、多学科协作诊疗的价值链分析及改进

医院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既是价值形成的过程,同时也是费用的发生过程和成本的形成过程。医院的价值形成过程可以分解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多个价值活动,这些活动的载体称为作业。每一作业都要消耗一定的资源,同时形成一定的“价值添加”,转移到下一作业,直至最后通过顾客的认知实现顾客价值(即医院收入),这种价值传递系统称为价值链[4]。通过对价值链的分析,可以确认医院的价值活动有哪些,如何分布以及是否合理,进而采取措施改进或消除。

以A医院的MDT诊疗会诊为例,见图2。

分析上述A医院改进前的MDT诊疗流程:对患者而言,去会诊中心前台交费是属于“非增值作业”,对这个疾病治疗过程没有益处,反而多一次缴费的麻烦;对A医院而言,会诊中心要安排收费前台工作人员,增加了人力成本等。这主要是限于A医院的部门设置及人力配备,考虑MDT的统筹管理,将所有环节集中在会诊中心管理。

通过上述流程的价值链分析,A医院通过信息化嵌入MDT模块后,拟对整个MDT会诊流程进行改进。改进后,患者无需去会诊中心缴费,会诊中心无需再统筹排班,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均由主诊医生直接录入MDT申请单及预约时间,会诊费用作为住院费用从病人预收款中直接扣除。这样既省去了患者再去会诊中心缴费的“非增值活动”,也为该项目获取了长期的成本优势。

五、多学科协作诊疗的项目定价及绩效分配

上述MDT价值链分析及改进,直接通过简化流程节约了成本,这是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手段。但在组织采用差异化竞争战略的情况下,尤其当以保证产品的差异化为重点时,适当提高成本或降低收入(收费),同样能取得竞争优势。

根据《广东省定价目录(2015年版)》的通知(粤府办〔2015〕42号),仅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价格纳入政府定价,未纳入政府定价的药品和特需医疗服务价格等实行市场调节价,按照《广东省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广东省卫计委2016年公示版),“多学科协作诊疗”属于特需服务项目,可以自主定价。“多学科协作诊疗”可由医院自主定价,给医院实施这一差异化战略带来了更强的操作性和自主性。

经过项目成本测算,A医院开展的多学科协作诊疗项目,成本比例结构如图4。

从图4可以看出,MDT项目成本中,人力成本是主要成本(80%),这正好说明MDT是能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技术难度和风险程度的医疗服务。

经过测算,以3个专科专家参加会诊为例,MDT项目成本为667.02元,医疗项目确定定价为668元,且为了充分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激励临床科室人员,A医院在制定该项目的绩效分配制度时,把该项目的边际贡献(不含人员成本)全部计入会诊专家的绩效工资,即A医院实施该项目的经济收益,短期内几乎为零。也就是说,在实施MDT这一差异化战略时,A医院完全以病人为中心,不增加病人医药费负担,仅以成本定价,从该项目全生命周期角度及长远目标,培育核心优势,而不以短期盈利为目的。

简述基因治疗的策略范文第8篇

2、该主张必须是竞争者所不能或不会提出的,它一定要独特。

3、这一主张一定要强有力打动千百万人,也就是能够吸引新的顾客使用你的产品。

这三点,总结起来就是独特的销售主张,英文为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简称U.S.P。通俗一点,就是我们常说的“卖点”。当达彼思广告公司的董事长罗斯·雷斯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来这个概念的时候,它立刻惊艳全球的广告界乃至营销界。当你翻开国内几乎所有比较成功的营销策划案,你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它的影子,有很多策划甚至是围绕USP来做的。可以说,USP成了广告与产品概念传播的灵魂,是营销策划的锋尖。

当把USP理论运用于中成药营销策划中,你却会发现这个百战不殆的利器,却是老革命面临新问题,经常是难以找到合适而独特的卖点。因为,这个市场存在着它自身的独特点,也有着普遍存在的通病。认识中成药的特点,克服营销通病,寻找符合自己的差异化定位和独特的销售主张,是打造成功的中成药营销策划的关键所在。

中成药的营销通病扫描

1、 只有品类,没有品牌

翻开中成药的营销与销售记录,你经常会发现一些常用词,诸如“恶性竞争”、“市场同质化严重”之类,当然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与处于专利期的很多西药不同,由于中成药的组方多来自古方,没有专利,再结合历史原因,导致了一个药品通常都是有数家甚至数十家、上百家企业都在生产。而由此也造成了一个中成药现象:没有哪一个品牌能够让人们提及某类中成药就自然想起它,这就是“只有品类,没有品牌”。让我们随便翻开指头就可以随便数一数这些有多个企业生产,但却没有太强势品牌的中成药种类:新雪颗粒、小柴胡颗粒、小柴胡注射液、复方丹参片、牛黄解毒片、小儿七星茶、维C银翘片、清开灵注射液(片、滴丸)、双黄连口服液(片剂)等等,这个名单还可以很长很长。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这样一个恶性竞争的市场里面,很多企业哀叹,机会在哪里?其实对于很多“犹是春闺梦中人”的中成药企业而言,一个尚未有强者出现的市场正是最大的机会!很容易理解,因为当大家都差不多的时候,你强一点那就能鹤立鸡群。而强手如林的行业,想出头则势比登天。而且,这很可能是最后的机会。等到有一天,一个强势的品牌一统江湖,则将大势已去,妙手也难以回天。六味地黄丸是一个古老而经典的组方中成药,以前也是面临只有品类,没有品牌的尴尬局面,但当同仁堂和仲景两大品牌脱颖而出的时候,一切都改变了,其他企业的六味地黄丸则如昨日黄花,轻易地失去了江湖地位。藿香正气类产品前几年也是同质化严重,没有强势品牌,彼此相安无事。但当神威药业的藿香正气软胶囊总结出核心卖点“中暑、肠胃不适、夏季感冒”,并把“选藿香,认准神威,认准软胶囊”作为神威藿香正气软胶囊的传播诉求后,一切都轻易地改变了,整个藿香正气类市场就面临着大洗牌,而神威就这么简单地成了该品类的老大。

药品不同于食品,消费者高度关注安全和可靠,厌恶无绪和盲目的挑选。而品牌则相当于一种承诺,一种放心,更重要的是,它让消费者能够快速地做出相对理性的和较放心的选择。从这个角度来讲,品牌对于药品来说,重要性甚至要远远超过食品。中成药的未来必定属于品牌,属于那种一贯有责任感、有内涵、值得信赖的中成药乃至企业的品牌。

2、 诉求利益点太多,独特点不够

中成药面临的另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诉求点太多。某筋骨贴居然有十几个诉求,从骨质增生到关节炎到跌打扭伤再到舒筋活血等等,而且用的词全是中医专业名词,普通人听到一头雾水。且不谈这样多的广告诉求点能让消费者记住几个,广告的效率与效率如何,就说消费者听到或者看到这个广告的时候,我想大脑里首先产生一个疑问:可能吗?肯定是骗人!即使不被工商局查封广告,也会被消费者抛弃。其实道理很简单,消费者在认知中,存在着选择性注意、选择性扭曲和选择性记忆。消费者每天要接触到大量的广告信息,他在信息包围中,只能注意其中对自己有用的极少数信息,这就是选择性注意。而消费者大脑中存在一定的固有观念,哪怕是偏见,他会根据自己的认知和偏见去理解这个世界,这就是选择性扭曲。而消费者只能对极少数的信息能保持有长久的记忆力,这些信息大部分属于居第一位或者极有特点的东西。明白了选择性注意、选择性扭曲和选择性记忆,你很容易明白USP的关键词:一个。而不是多个!为什么?因为消费者记不住,也不想记。

我们把江中健胃消食片和保济丸来进行对比。江中健胃消食片只有两个诉求点:健胃、消食,结果一年的销售额近10个亿。而某企业的保济丸则强调八大诉求,结果一年销售额最多一千多万,还算好的。而从历史、文化甚至组方,保济丸都要胜过江中健胃消食片。但打市场不能靠这个,要靠是否能够占据消费者的心智,能否俘获消费者的芳心。你可以发现很多中成药的诉求很多,但份额极少。凡是好的药品,包括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做的好的都是诉求点很集中。我们看康泰克的诉求:当你打第一个喷嚏的时候。白加黑的诉求:白天吃白片,不瞌睡;晚上吃黑片,睡得香。就这么简单,这两个感冒药就位居感冒药市场的前列。

其实造成中成药一药多诉求的原因也在于中成药自身的特性,中药材本身的一药治多病的情况,其利益点可能就会有很多。这就需要营销人员能够浓缩卖点,而不是全部尽可能地罗列。但笔者发现,很多医药营销经理的观念却认为应该全面撒网,混水才能摸鱼,这样收获会更多一点。其实这和营销学的基本理论是背道而驰的,散弹式营销早已没有市场了。要记住,没有目标,就没有市场。

3、诉求模糊、晦涩,缺少技术含量

西药对于功效的传达,都有着较正规和严格的药理、病理、毒理等实验,特别是对于功效方面有着比较准确的说明,尽管西药历史上曾经造成了广大的灾难,有着多种多样的无法预知的副作用,但西药的表达方式容易让人接受和认可,因为它有自己一套而中成药则由于其配方的多样性,成份的复杂性,加上中医自有其独特有效的哲学见解与辨证施治,其中自然就有相当多的中医专业用语。而这些用语对于一般的中医医生当然明白,但对与西医医生乃至广大消费者而言却着实有点费解和难懂。所以,中成药行业中应该有自己的标准,在遵循现代循症医学的原理上,制定包括药理、病理、毒理与临床试验等一系列的标准。当然,这个规则应该根据中成药自身的特点量身定做,而不是完全按照西药的标准。但作为中成药企业,要认识到,没有学术推广,没有技术含量,则前景暗淡。

另一方面,中成药的传播方面则一定要改进。我们在中成药的广告和说明书中,不难看到这样的一些词语:养血润燥、血虚湿蕴、阴虚火旺、脾虚湿滞、虚劳骨蒸等等。对于专业的中医医生而言,当然不难明白。但对于很多西医医生乃至消费者而言,理解这些东西实在是困难,在把握对症下药方面难以入手和考虑。中成药在传播诉求的时候,一定不能假设顾客是和你一样懂中医中药的,相反,你要假设他们什么都不懂,你才能知道如何说让普通人能听懂的话,才能合理地制定相应的传播策略。

中成药的精准化营销

营销学大师菲利普·科特勒认为,现代营销理论的四大支柱是:目标市场、顾客需要、整合营销、盈利能力。其中目标市场是目前营销的主流思想,排在四大支柱的第一位。任何行业都一样,成功的产品都是瞄准目标市场进行的,要瞄得准,还要打得深,打得透。中成药当然不例外。那么,面对上述三大通病,我们不禁要问:中成药的营销出路在哪里?答案是精准化营销。

中成药当然有自己的优势,主要有三点:天然、副作用小(至少在大部分消费者心目中)、开发与使用成本较低。但是,这三点还不够。中成药营销成功的关键是取得消费者和医生的信任和认可。而由于药品自身的专业性,营销必须要结合技术,针对目标市场进行精准化营销,否则难以真正说服专业的医生和关注自我和安全的消费者。

首先,疾病本身是精细的,多样的,可以分为急性病和慢性病,重症和轻症,等等。不同的病症有不同的病理过程、病理状态和治疗模式,这些复杂的过程和模式都给医生的用药模式产生影响,也就给病程细分提供了充分和必要的条件。就拿急性病和慢性病来说,疾病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起病初期、发作期、后期及预后期等,治疗方案也有所不同。如表1所示。

第二,疾病的治疗过程也同样是精细的。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其实在疾病的治疗中都是要考虑“辨症施治”,即根据不同的疾病和症状选择最适宜的治疗方案,只是二者的观念和方法不同而已。在不同的时期,患者和医生的用药选择和用药观念都有所不同,相应采取得治疗模式也会有所变化。这里隐含三个关键原则:一是不同的药品在疾病发展的不同时期起着不同的作用;二是疾病的治疗大多需要多种药品组合治疗,很少有一种药品能解决整个疾病过程,可以称之为药品配伍或组合治疗;三是疾病治疗可以分为消除或压制症状,也可以是试图治愈疾病,即治标和治本。

第三,药品的疗效是适用性本身也是精细的。对于大部分药品而言,很难奢想其能适合整个疾病发展过程或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都起着主要作用,也很难奢想其能根除疾病的同时也能消除所有的症状。有些药品更适用于发病初期,预防效果很好;有些药品则适用于发作期,疗效较好;而有些药品则更适用于疾病治疗后期或者后遗症治疗,还有些药品更适合消除不适或并发症状。当然,这些都需要有严密的病理学、药理学证据进行学术支持,而不是或者不仅仅是噱头和炒作。当然,中成药的学术研究路线可以有自己合理科学的游戏规则,并不一定要按照西药的规则进行。但严谨、认真,科学合理的学术研究是必需的,它不仅是药品入市的前提,甚至也贯穿于药品的整个营销过程。常见的病程发展周期及对应的常规治疗原则如图1所示:

图1:典型的病程周期和常规的治疗原则

上述“三个精细”决定了药品和企业必须要进行精准化营销,它也是药品营销的潮流和大趋势。对于西药是这样,中成药亦然,甚至未来的保健品也是如此。否则,任何药品都将是昙花一现,甚至波澜不生。

运用病程细分新工具,寻找中成药的优势差异

想找到中成药的独特销售主张,不仅要克服中成药的营销通病,还必须要从竞争战略和定位战略入手,找到自身的优势差异点,这是策划USP的基础,也是策划USP的第一步。优势差异点可以是细微差别,但不能仅仅是一般的差异,或者是无关轻重的差异。否则,USP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然,要想明晰自身的竞争战略和定位战略,必须要进行严谨认真的市场调研和消费者研究,以及 SWOT分析以及竞争对手分析等。这些都是基础性和常规工作,这里不作深入探讨。

寻找优势差异点,必用的工具就是市场细分,以寻找市场空档。成功的市场细分是目标营销和市场定位的基础。市场细分常用的四大变量分别是地理、人口、心理和行为。但在医药营销界,越来越多的营销策划人发现,由于药品本身的特殊性,对药品的市场细分,上述四大变量经常像隔靴挠痒,很多时候作用不大,精度也不高。因此笔者提出了一个针对疾病发展过程和治疗过程的新细分工具——病程细分变量,它能够让我们从新的角度和视野去发现药品的优势差异点。

笔者认为,从药品专业的角度看,对药品细分时需要着重了解和分析三个关键技术问题:该药品是属于消除某类(某几类)症状还是根除疾病?该药品更适合疾病治疗的哪个阶段?该药品在治疗中起着主药还是辅药、预防药还是预后药的地位?根据这三个关键问题,笔者认为病程细分变量可以包括三个子变量:症状、疗程和用药地位。关于病程细分变量详细说明,笔者已经在《药品市场细分的新纬度——病程细分变量初探》一文中论证过,这里就不再赘述,这里只简单描述一下如何运用这三大子变量来找到中成药的独特优势点。

1、症状细分

对于某个疾病,如果会呈现多种症状,医生在治疗疾病中,一方面可能考虑是否彻底治愈该疾病,一方面可能要考虑消除不适症状。当某类疾病治疗中,症状治疗与治愈疾病同等重要或更重要,或者某药品在治愈疾病上的优势不大,而在症状消除上有较好的效果,则在细分时可以选择症状细分变量,根据药品自身的治疗优势领域,重点瞄准一个或几个症状作为市场。

2、疗程细分

疾病的治疗过程,因疾病的类型不同而有所不同,可以分为轻症和重症、急性病和慢性病等。而治疗模式可以是彻底治疗,或者是先维持不发展,再考虑治愈,或者是控制并发症及生命特征等等。因此可以根据疾病的治疗过程进行细分,并运用病理学和药理学的理论和实验数据,把该过程分为若干个阶段,根据药品本身的治疗优势和有关药理指标,找准该药品在整个疗程中的哪一段有着较大的优势,或者选择最具吸引力的疗程阶段,或者改变既有疗程治疗模式,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进行定位和诉求。这种细分工具特别适合处方药营销策划,对于OTC也有很大的适用空间。

3、用药地位细分

对于医生的用药而言,他基本上都是用多种药(二种以上)进行组合来治疗某类疾病,那么里面就有主药和辅药之分。从药理学的角度来说,根据用药目的,可以把药物作用分为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对因治疗的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素,即治本;而对症治疗的目的在在于消除或减轻疾病症状,即治标,在很多情况下也是必不可少的。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把对因治疗的药物称为主药,把对症治疗的药物称为辅药。在使用用药地位的细分变量时,就可以根据药品在治疗过程中所处的作用及功效特点,进行差异化选择。

提炼和传播中成药的独特销售主张

当找到中成药的优势差异后,独特销售主张(USP)就几乎可以呼之欲出。USP理论的精髓就是,一、诉求点要集中,不能多,要有价值;二、诉求点要独特,不落俗套;三、诉求还要有足够的吸引力。三者缺一不可,可以称为“铁三角”。中成药的独特销售主张也一定要满足这三点。笔者在医药营销策划实践中,提出了一个广告诉求定理:当某个产品(品牌)的诉求超过两个时,随着诉求的增加,广告效果和市场份额将呈现加速度下滑。结合多个中成药的策划案例,笔者认为中成药的卖点最多不能超过三个,这是个极限。

对于中成药而言, USP的思考方向应该首先瞄准主治功能,而不能像传统思维那样停留在症状表面。因为中成药是按照中医原理而配方的药物,它要遵循中医的原则。按照中医的观点,应该辨症给药,而这个“症”不是症状,而是病情。症状是表面,而病因才是主要。仅仅根据表面症状开药的医生是庸医,而仅仅根据症状选择卖点的中成药则是不可信的,也是不足取的。

另外,USP的提出要建立在中成药的优势差异之上。很多营销策划人员认为USP是灵感偶发,是独立操作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属于艺术的。其实USP可以看作营销之剑的锋尖,有既定的准星,不是随意可以加上的。USP是在商战中用来杀敌的工具,它是一种科学思维,要在规律的指导下思考。只有明确自身的定位与优势差异后,USP才能被提出。没有优势差异点做基础,任何看上去很美的USP都是缘木求鱼,很容易被消费者否决。

传播中成药的USP时,必须要掌握两个基本原则:1、卖点的主题不要经常变换。如果变换就一定是要伴随着整个营销战略的调整,而不能仅仅做战术的变化。2、针对医生和消费者的卖点应该相同,但是说辞不一样。也就是说要用不一样的话来阐述同一个卖点。

简述基因治疗的策略范文第9篇

后现代思潮对科学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中霸主地位的否定,引起了包括心理学、人类学等有关学科在内的“叙事革命”。叙事心理治疗,作为一种后现代主义心理治疗模式应运而生。叙事心理治疗通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单薄到丰厚”等方法,使人变得更自主,从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国内外众多的研究证实,父母离异会对子女的心理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然而,相对于离婚事件本身,消极的离婚叙事对于离异家庭子女的影响更加严重。消极的离婚叙事放大了父母离异对子女的负面影响,并通过内化使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受到了强化。将叙事心理治疗引入离异家庭子女心理辅导中来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一、叙事心理治疗

叙事心理治疗源于后现代主义和叙事心理学的兴起。它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为澳大利亚临床心理学家麦克・怀特及新西兰的大卫・爱普斯顿等。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叙事心理治疗理论,90年代叙事心理治疗开始大为流行。在其代表作《故事、知识、权力――叙事治疗的力量》一书中,他们系统阐述了有关叙事心理治疗的观点和方法。

叙事,简单地说就是讲故事。比较清楚的一种表述是:“叙事是为了‘告诉某人发生了什么事’的一系列口头的、符号的、或行为的序列”。叙事心理学指的是心理学中的一种“人类行为故事性”的观点或立场,关注人类行为是如何通过故事而组织起来并赋予意义的。叙事理论认为:生活中充满了故事,人的每一个经历就是一个故事,人生就是故事发展的过程。

与叙事心理学不同,现代心理学的信仰是实证性。但是,在日常心理咨询的实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即使针对同一个问题,也不存在“惟一的并且可靠的”方法。同一心理背后的原因往往是复杂的,而且往往是由来访者主观建构的。在个体心理咨询中,现代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不那么适用。叙事心理疗法为心理治疗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叙事心理疗法是指咨询者通过倾听他人的故事,运用适当的方法,帮助当事人找出遗漏片段,使问题外化从而引导来访者重构积极故事,以唤醒当事人发生改变的内在力量的过程。例如,有学生在叙事治疗中谈到“他的问题故事”,而咨询师会引导他说出另一段他自己不曾察觉的部分,进而帮助他自行找出问题的解决之道,而不是咨询师直接给予建议。在叙事心理治疗中,咨询师最常问的一句话是:“你是怎么办到的?”随后,会将焦点放在来访者曾努力过的,或他内在的知识和力量上,引导他走出自己的困境。

二、离婚叙事对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影响

由于离婚率的不断上升以及随之带来的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数量的增多,国内外的心理学家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验。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对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研究的结论基本一致,即父母离异对儿童是一次心灵上的手术,震动很大。国外已经开始注意到社会文化对离异问题研究的影响。以叙事作为扎根隐喻的当代心理学认为社会文化作为一种叙事,建构了人和人的心理。社会主流文化叙事是人们建构生活意义、认识和理解生活事件的主要依据。那么社会主流文化对婚姻的解释,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离婚对人们的伤害程度。

国内的研究也认识到,消极的离婚叙事强化了离婚对子女心理的负面影响。社会主流叙事常用“残缺家庭”“问题家庭”等带有消极感彩的语言来描述离异家庭,流传着有关离异家庭子女的悲惨经历、不良行为的一系列典型故事。在这种社会主流叙事的建构下,离异家庭子女受到消极暗示,关注负面信息,用一种消极的方式去解释生活、认识自己,只能赋予生活消极的意义。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谓的“内化”,用叙事心理治疗的语言来说,就是个人按照文化中的支配故事框架建构和诠释自己生活的过程,也就是充满问题的自我叙事形成的过程。当离异家庭的子女把消极的主流叙事内化到自己的意识中,他们自然而然地认为自己与非离异家庭子女不一样,是不如他们的,是不幸的,是有问题的。这种消极的自我意识通过外显行为表现出来,只能产生不良的人际交往方式,从而导致不良的同伴关系、亲子关系等。

三、叙事心理治疗应用于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辅导

(一)叙事心理疗法的技巧

叙述心理治疗主要是让来访者先讲出自己的生命故事,以此为主轴,再通过咨询师的重写,丰富故事内容。叙事心理治疗涉及的方法和策略很多,这里列举主要的几种。

1.故事叙说

对一般人来说,说故事是为了向别人传达一件自身经历或听来的、阅读来的事情。但是,在叙事心理治疗中,说故事可以改变自己。我们可以在重新叙述自己的故事甚至只是重新叙述一个不是自己的故事中,发现新的角度,产生新的态度,从而产生新的重建力量。简单地说,好的故事可以产生洞察力,或者使得那些本来只是模模糊糊的感觉与生命力得以彰显出来,为自我所强烈地意识到。面对日常生活的困扰、平庸或是烦闷,把自己的人生、历史用不同的角度来“重新编排”,成为一个积极的、自己的故事。

2.由单薄到丰厚

由单薄到丰厚的策略是指,在消极的自我认同中,寻找隐藏在其中的积极的自我认同,使之得到关注和增加。一般来说,人的经验有上有下。上层的经验大多是成功的经验,形成正向积极的自我认同,下层的经验大多是挫折的经验,形成负面消极的自我认同。一个学生如果累积了比较多的积极自我认同,凡事较有自信,那么生活也会觉得快乐,做事情效率必然高。相反,如果一个学生消极的自我认同远多于积极的自我认同,就会陷入一种习得性的无助感中,他的生活可能会变得灰暗和痛苦。由单薄到丰厚的策略,有点像中国古老的太极图:在黑色的区域里隐藏着一个白点,这个白点不仔细看还看不到。其实白点和黑面是共生的。在人的内心,如果白点由点被扩大到一个面的程度,整个情形就会由量变到质变发生变化。

3.问题外化

问题外化是叙事治疗最广为人知的策略。“外化”,也就是将问题与人分开,把贴上标签的人还原,让问题是问题,人是人。并不直接针对问题本身,而是把问题界定为“有问题的叙说”所造成的。如果问题被看成是和人一体的,要想改变相当困难。问题外化之后,问题和人分家,人的内在本质会被重新看见与认可,转而有能力与能量反身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二)叙事疗法用于离异家庭子女心理辅导

作为一种后现代主义心理疗法,叙事心理疗法是一种真正的“以人为本”的疗法。叙事治疗真正体现了心理咨询“助人自助”的基本精神。较适合中学生讲面子、不乐意直面心理问题的特点。特别是校园里的离异家庭的子女,他们怕被人看作异类,怕被人瞧不起,很难将自己的心里话倾诉出来。而如前文所述,他们是社会文化中离婚叙事的受害者,内心往往存在较深的伤痛。事实证明,叙事治疗的理念与技能能够非常好地与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需求相匹配。

以上的几种叙事治疗策略,往往不是孤立应用的,在一次心理咨询中通常都会涉及到。对于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辅导,首先鼓励来访者说出自己的故事,咨询师耐心地倾听。一个成功的咨询师要敏锐地在故事中发现新的角度,找到“闪光点”。以下是一个父母离异的12岁初中女生与咨询师的对话。

来访者:每一次看到别人的爸爸妈妈一起来接他们回家,我心里就会特别地难受。我爸爸妈妈已经离婚两年多了。2006年10月的一天……从那件事情以后,他们就离婚了。这下可好,不用吵架了(苦笑),现在家里只有我和妈妈两个人,不过我也能适应,因为以前爸爸也经常不在家。

咨询师:离婚以前爸爸妈妈经常吵架吗?

来访者:是的,听妈妈说从她刚怀我的时候就开始了。

咨询师:离婚之前,你觉得妈妈过得开心吗?

来访者:不开心。总是吵架,能开心吗?

咨询师:现在呢,他们离婚以后,妈妈过得怎么样,能评价一下吗?

来访者:(思考很久)心情还可以吧,以前没有心情管我,现在对我比以前好了。

这就是在“故事叙说”中发现新的角度,原来他们离婚也带来了一些好处的。

下一步就要运用“由单薄到丰厚”的策略,引导学生进一步比较父母离婚后,发生了哪些积极的变化。后来她讲述了爸爸每个月都来看自己,带很多礼物给自己。爸爸和妈妈见面也不争吵了,有一次看到爸爸给妈妈留下一些钱。爸爸有一次带她去游乐园玩,他们离婚之前爸爸从没有带她去过。她在学校的时候,爸爸有时会打电话给她,关心并过问她的学习。她说爸爸原来脾气不好,有时还动手打人,但是现在看到爸爸的另一面,自己能够感受到爸爸还是爱自己的。这些叙述是开始那些的补充,是故事的“重新编排”,我们放大了积极的部分,因此故事的悲剧色彩被减弱了。

“问题外化”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特别是在对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辅导中。如何进行外化?第一,客观化。将问题和来访者分开,使来访者有一定空间来审视问题和自己的关系。咨询师可以通过修饰来访者使用的语言,使问题客观化,例如“他们的分开是如何让你感到难受的?”第二,命名。经过一段谈话后,咨询师可以请来访者对其描述的困扰或经验取个名字,例如“你已经谈了不少有关家里的事情,如果要为你在家里碰到的讨厌的事,取个名字的话,你会叫它什么?”如果来访者的叙述仍不充分,命名可能会有困难,此时可暂时以“它”或“这个困扰”来指称,等信息较多时再请来访者命名。第三,拟人化。这是较具戏剧效果的方法,是将问题视为有生命的个体,它是有动机、有想法、有感受的东西,它会侵入来访者的生活领域、人际关系。例如“父母离婚这个坏东西似乎会溜进你的学校生活,你知道它有什么企图吗?”第四,探索“问题”对人的相对影响。从四个方向着手:(1)问题发展的历史长度:“这个问题跑出来多久了?”“这个问题变得更严重?还是变得比较好?”(2)问题影响范围:“它影响你生活的哪些层面?”“它似乎影响了你的学校生活,还有其他部分?比如在家?”(3)问题影响的深度: “这个问题的对你的压力有多重?”(4)问题如何造成上述的影响:“自责是如何告诉你,你应该要对父母的离婚负起责任?”“父母离婚是如何偷走了你所有的快乐的?”

简述基因治疗的策略范文第10篇

[论文关键词]国际汉语教学;移情;《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策略;文化意识

引言

国际汉语教学(亦称汉语作为外语教学,teachingofchineseasaforeign language)于2005年进入发展新时期。“以首届‘世界汉语大会’的召开为契机,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在继续深人做好来华留学生汉语教学工作的同时,开始把目光转向汉语国际推广。这在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史上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里程碑式的转变。与此相应,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汉办”)组织研制了《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并于2008年3月颁布。与以往纲要如《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国家汉办,1996)、《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国家汉办,2001)相比较,《大纲》首次将“策略”和“文化意识’’(与“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一道)作为构成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基本构件提出,并加以分级描述和举例说明,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以往大纲中偏重语言内容界定,缺乏对语言功能和文化内容具体描述的偏颇,对国际汉语推广起到了极大的指针和推助作用。

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既要符合对外汉语教育规律,又要遵循审美教育规律,而移情理论正是这二者的重要契合点之一。本文在扼要梳理移情理论发展脉络,阐明其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的基础上,从《大纲》中集中凝聚美育理念的“策略”和“文化意识”这两个重要构件人手,探讨它们与移情能力培养的内在关联,以期对《大纲》日臻完善,对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走向丰富和深入有所裨益。

一、移情理论的基本历史发展

移情(einfuhlund德文,empathy英文),是人类在长期社会活动中被肯定下来的审美意识活动,是“直观与情感直接结合从而使知觉表象与情感相融合的过程。当我们聚精会神地观照审美对象时,就会产生把我们的生命和情趣注入到对象中、使对象显示出情感色彩的现象”。

这一概念较早由德国美学家r.费肖尔(1847—1933)提出,其后德国心理学家k.格罗斯(1861—1946)从心理学的生物进化论观点出发,认为移情是一种内模仿活动。英国美学家v.李(1856—1935)也提出了移情概念,她认为移情现象是自身对经验的反省,并认为移情作用是长期的观念、情绪和意识累积而形成的心理过程。德国美学家j.伏尔凯特(1848—1930)认为,移情是一种富有独创性的心灵活动,知觉与情感内容的融合是由无意识心理过程完成的。移情学说的主要代表人为德国美学家t.李普斯(185l一1941)。他在其《美学》一书中指出,美的价值是一种客观化的自我价值感,而移情是审美欣赏的基本前提,移情可主要区分为四种类型:其一,一般的统觉移情,给普通对象的形式以生命;其二,经验的或自然的移情,使自然对象拟人化;其三,氛围移情,使色彩富于性格特征,使音乐富于表现力;其四,生物感情表现的移情,如把人物的外貌作为其内心生命的表征,使人的音容笑貌充满意蕴。

20世纪初,西方心理分析学派将移情引入临床治疗,将其视为在精神分析治疗中,病人把对给他以重要影响的人(如父母等)的情感转移到治疗者身上的一种心理过程。20世纪中叶,美国心理治疗学家c.罗杰斯(1902—1987)在其创建的一种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方法——患者中心疗法(cli—ent—centeredtherapy)中,引入“移情理解”(em—pathicunderstanding)这个关键术语,指“咨询者深入了解和设身处地地体会受辅者的内心世界。”移情理论在心理治疗领域的实践应用向着愈加深广的领域展开。

法国哲学家梅洛一庞蒂(1908—1961)将“习惯性身体”(habitualbody)这个术语引入移情研究,他认为:“最完整的体验为自身提供习惯性身体,是一种内在必要性。”习惯身体在感知过程中起着稳定的作用,而“每件事情发生时,只有好像他人的意图会经历我的身体,或我的意图能够经历他的身体时,才可能有沟通”。

言之,我们的话语或姿势的意义,不是被赋予的,而是被理解或领会的,意义出现在对方认知到自己情感的时候。这就为交际找到了内在的依据,即要逐渐意识到他人从自身的视角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他们,承认差异,并努力移情,尊重他人平等、又有着诸多不同的人性。临近世纪之交,美国神经生物学家达马西欧(1944一)在其《感觉发生的事情:意识形成中的身体与情感》中,以诸多实证作出归纳:“意识始于我们或看或听或触摸时感觉到发生的事情……它是我们生命有机体内部伴随视觉、听觉、触觉以及内心任何形象形成的一种感觉。这也从实证角度支持了庞蒂的论述。

二、国际汉语教学中的移情问题

情感因素在国际汉语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其作用在认知因素之上,是启动后者的“点火机”。一般认为,个体情感因素主要包括学习动机、态度和性格三个层面,而移情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又是密不可分的。

兰伯特和加德纳将学习动机分为融合型动机(integrativemotivation)和工具型动机(instru—mentalmotivation)。前者主要指跟目的语社团直接进行交际,与目的语文化有更多的接触。后者主要是指把第二语言用作工具的实际目的,如查阅资料、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等。相比较而言,前者动机更为强烈,学习效果也更大。两类主要动机均离不开移情,移情是促成动机形成的前提和保障。原因在于语言是达成移情的主要手段,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双方都要不断做出假设,不断揣摩对方输入信息所表达的真实意思以及将要输入什么信息,同时还要时刻推测自己输出信息是否为对方理解。此间,假设和判断中的移情无处不在。就运用第二语言交际而言,除了个体认知和情感上的差异外,更有双方在文化上的差异。这就更加要求交际双方自觉地转换立场,有意识地超越各自文化固有框架模式,自觉运用有效的移情手段来体验、理解、领悟对方文化差异,建立双向协调、双向互馈的交往机制,不断接近学习动机。

学习态度是构成动机的主要因素之一。大体上可分为积极态度、一般态度和消极态度三种。持积极态度学习者多因为较强内部动机支撑,表现为自觉、主动地学习,并且对学习本身有浓厚的兴趣。持一般态度者,多因为外部因素影响而改变原有态度,仅要求把语言课程当作一般的任务完成,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热情和兴趣。持消极态度者,往往是因外界压力被迫学习,既无学习自觉要求,又无学习兴趣,抵触情绪强,一有机会就选择放弃。移情培养是不断激发学习者产生新的、更为持久的学习动机,改善学习态度的重要动力支撑。这是因为,外语学习最根本动力是交际的诉求,而移情正是交际心理的核心所在。通过移情,积极态度者更加坚定、丰富和深化自己的学习目标,一般态度者和消极态度者则可以激发出新的学习乐趣和热情,继而使找到新的学习目标成为可能。

性格特征对外语习得影响甚大,此间,自我对移情的影响和移情对“语言自我”的塑造紧密交织。掌握一种新的语言,建立新的语言自我,不仅因为涉及到对自身的评价而影响到自尊心问题,而且势必影响到学习者性格的其他方面。目的语的特殊词汇、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对不善于移情的学习者来说是难于接受的。这就需要学习者的策略有足够的灵活性,拆除那些影响交流得以顺利进行的心理、文化屏障,勇于尝试、接受新事物。另一方面,“我们通过相互的语言耦合(coupling)开展生活,不是因为语言允许我们展示自己,而是因为我们通过语言在同他人一道带来的持续不断的形成过程中构造自己。我们在这个共生共存的耦合中找到自己,这个自己不是先前就存在的参照物,也不是起源,而是我们同他人一道缔造的语言世界形成过程中持续的转变。”

三、国际汉语教学中的移情能力培养

移情能力培养是国际汉语教学的重要一环,但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多被忽略,究其原因,与其在教学过程中多以潜在的心理活动形式存在密切相关。

《大纲》首先明确了国际汉语教学的总目标,即“使学习者在学习汉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学习目的,培养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最终具备语言综合能力。”,并进一步阐明语言综合能力的内涵,即“由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策略、文化意识四方面内容组成。其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基础;策略是提高效率,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和发展自我能力的重要条件;文化意识则是培养学习者具备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意识,更得体地运用语言的必备元素。”这就将隐性渗透于国际汉语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掌握中的“策略”和“文化意识”凸现出来,而移情能力培养又正是富集于这两部分内容之中。

在接续的表述中,移情能力培养又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显现而出:

首先,“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是贯穿各级培养目标的主旨。

《大纲》在分级目标描述中指出:国际汉语一级应“开始了解中国的文化知识,开始具有初步的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国际汉语二级应“开始了解中国文化知识,具有初步的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国际汉语三级应“了解简单的中国文化知识,具有一般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国际汉语四级应“了解中国文化中基本的文化知识,具有基本的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国际汉语五级应“比较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文化知识,具有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

在接续的具体描述中,跨文化意识又分如下层次展开:一级应“1.开始思考有关中国文化和所在国文化的共性和差异2.通过学习中国文化,开始理解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二级应“1.初步思考有关中国文化和所在国文化的共性和差异2.通过学习中国文化,进一步理解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3.通过对所在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对比,开始对所在国某些文化现象进行初步的客观思考。”;三级应“1.初步了解有关中国文化所在国文化的共性和差异2.通过学习中国文化,开始初步培养自身的跨文化意识3.通过对所在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对比,开始对所在国文化习俗和思维习惯进行客观评价。”;四级应“1.基本了解有关中国文化和所在国文化的共性和差异2.通过学习中国文化,进一步培养跨文化意识3.通过对所在国文化与汉语文化的对比,加深对所在国文化习俗和思维习惯的客观认识。”;五级应“1.了解有关中国文化和所在国文化的共性和差异2.通过学习中国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3.通过对所在国文化与汉语文化的对比,加深对所在国文化习俗和思维习惯的客观认识。”

分析上述展开层次,体验和思考中国文化,是外国学习者移情培养的开端,通过移情,比较中国文化和所在国文化的差异和共性,外国学习者得以领会和理解在其自身文化世界里接触不到、或相对陌生的感受,同时对本国文化产生更为丰富和深入的理解和认知。反复经历这一体验、认知过程,“国际视野”在各级中均强调的“具有世界公民意识”,也当水到渠成。

其次,5种策略体现移情能力培养的不同侧面建构。《大纲》策略范畴分为情感策略、学习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和跨学科策略五个方面。情感策略,如“初步培养学习汉语的愿望和兴趣”、“愿意主动使用汉语交流与表达”、“对汉语、中国文化以及世界文化有积极的情感”、“在汉语交流中能理解并尊重他人的情感”等,体现着对学习者自身学习态度,和自觉移情能力递进发展的培养观念。

学习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体现着学习者应如何运用多种移情手段、途径以有效获取信息,促成情感策略的养成与发展。以交际策略为例,从一级“观察他人的动作并学会模仿”,n-级“借助手势和表情等非语言手段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到三级“在教师的指导下,体验遵守汉语交际的基本礼仪”,又到四级“在真实交际中学习遵守汉语交际的基本礼仪”,再到五级“真实交际中逐渐注意并遵守汉语交际的基本礼仪”。此间,学习者借助各种语言和非语言手段观察、揣摩、体验对方的行动与情感变化,同时完成对新的“语言自我”的动态建构。

跨学科策略尤其体现着移情能力,与以语言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培养的紧密关联。跨学科范围根据级别不同,分别包括:一级“音乐、美术、历史、民俗”;二级“历史、民俗、艺术”;三级“历史、艺术、民俗”;四级“历史、艺术、民俗、地理、政治、经济、交通等”;五级“历史、艺术、民俗、地理、政治、经济、交通、文学、哲学等”。渗透其问的这种跨学科移情,一方面可以让外国学习者意识到他们自身文化中的具体体验(embodiedexperi—ence),另一方面,能够将他们身体界限转化成引出对中国文化感觉的形式,并最终能够对中国文化的感觉赋予形式,以使自身行为逐渐适应中国文化。此外,我们还应看到伴随着跨学科移情的,是创造性思维的活动。移情作为审美发生的前提,它既意味着审美感受在效果与方式上的迁移,也同时意味着创造或某种创造性思维逻辑的成立。

第三,建议表、举例表、示范列表体现移情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大纲》除了对课程目标和学习者所应具备的策略、文化意识进行了分级分类描述外,还提供了《汉语教学话题及内容建议表》、《汉语教学话题及内容举例表》、中国文化题材及文化任务举例表》等具有实用参考价值的附录。

以《中国文化题材及文化任务举例表》为例,“风俗礼仪”和“音乐、舞蹈绘画”题材贯穿各级文化题材及文化任务举例列表,是这一举例表的重心。风俗礼仪根据级别不同,分为不同的学习任务:如“初步了解中国人见面时的礼节”、“了解中国人告别时的礼节”、“了解一些著名旅游景点的风俗习惯”等,均有着较强的呈示性,方便学生课堂内外交际操练和应用。其问,“了解中国目前的黄金周及其带来的社会影响”这个任务,则充分体现出针对国际汉语教学从专业化日益走向大众化、普及型和应用型发展趋势。“音乐、舞蹈、绘画”同样根据级别不同,分为不同的学习任务:如“了解中国独特的音乐以及它的简单分类”、“了解一些常见的民族乐器并能识别它们的乐声”、“了解中国现代比较流行的舞蹈形式”、“了解中国画的一些艺术特征”等,同时均伴有跨文化交际思考问题举例,以启发学生将诸多具体的艺术体验上升到跨文化理性思考。

简述基因治疗的策略范文第11篇

[论文关键词]国际汉语教学;移情;《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策略;文化意识

引言

国际汉语教学(亦称汉语作为外语教学,TeachingofChineseasaForeign Language)于2005年进入发展新时期。“以首届‘世界汉语大会’的召开为契机,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在继续深人做好来华留学生汉语教学工作的同时,开始把目光转向汉语国际推广。这在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史上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里程碑式的转变。与此相应,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汉办”)组织研制了《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并于2008年3月颁布。与以往纲要如《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国家汉办,1996)、《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国家汉办,2001)相比较,《大纲》首次将“策略”和“文化意识’’(与“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一道)作为构成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基本构件提出,并加以分级描述和举例说明,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以往大纲中偏重语言内容界定,缺乏对语言功能和文化内容具体描述的偏颇,对国际汉语推广起到了极大的指针和推助作用。

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既要符合对外汉语教育规律,又要遵循审美教育规律,而移情理论正是这二者的重要契合点之一。本文在扼要梳理移情理论发展脉络,阐明其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的基础上,从《大纲》中集中凝聚美育理念的“策略”和“文化意识”这两个重要构件人手,探讨它们与移情能力培养的内在关联,以期对《大纲》日臻完善,对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走向丰富和深入有所裨益。

一、移情理论的基本历史发展

移情(Einfuhlund德文,Empathy英文),是人类在长期社会活动中被肯定下来的审美意识活动,是“直观与情感直接结合从而使知觉表象与情感相融合的过程。当我们聚精会神地观照审美对象时,就会产生把我们的生命和情趣注入到对象中、使对象显示出情感色彩的现象”。

这一概念较早由德国美学家R.费肖尔(1847—1933)提出,其后德国心理学家K.格罗斯(1861—1946)从心理学的生物进化论观点出发,认为移情是一种内模仿活动。英国美学家V.李(1856—1935)也提出了移情概念,她认为移情现象是自身对经验的反省,并认为移情作用是长期的观念、情绪和意识累积而形成的心理过程。德国美学家J.伏尔凯特(1848—1930)认为,移情是一种富有独创性的心灵活动,知觉与情感内容的融合是由无意识心理过程完成的。移情学说的主要代表人为德国美学家T.李普斯(185l一1941)。他在其《美学》一书中指出,美的价值是一种客观化的自我价值感,而移情是审美欣赏的基本前提,移情可主要区分为四种类型:其一,一般的统觉移情,给普通对象的形式以生命;其二,经验的或自然的移情,使自然对象拟人化;其三,氛围移情,使色彩富于性格特征,使音乐富于表现力;其四,生物感情表现的移情,如把人物的外貌作为其内心生命的表征,使人的音容笑貌充满意蕴。

20世纪初,西方心理分析学派将移情引入临床治疗,将其视为在精神分析治疗中,病人把对给他以重要影响的人(如父母等)的情感转移到治疗者身上的一种心理过程。20世纪中叶,美国心理治疗学家C.罗杰斯(1902—1987)在其创建的一种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方法——患者中心疗法(cli—ent—centeredtherapy)中,引入“移情理解”(em—pathicunderstanding)这个关键术语,指“咨询者深入了解和设身处地地体会受辅者的内心世界。”移情理论在心理治疗领域的实践应用向着愈加深广的领域展开。

法国哲学家梅洛一庞蒂(1908—1961)将“习惯性身体”(habitualbody)这个术语引入移情研究,他认为:“最完整的体验为自身提供习惯性身体,是一种内在必要性。”习惯身体在感知过程中起着稳定的作用,而“每件事情发生时,只有好像他人的意图会经历我的身体,或我的意图能够经历他的身体时,才可能有沟通”。

言之,我们的话语或姿势的意义,不是被赋予的,而是被理解或领会的,意义出现在对方认知到自己情感的时候。这就为交际找到了内在的依据,即要逐渐意识到他人从自身的视角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他们,承认差异,并努力移情,尊重他人平等、又有着诸多不同的人性。临近世纪之交,美国神经生物学家达马西欧(1944一)在其《感觉发生的事情:意识形成中的身体与情感》中,以诸多实证作出归纳:“意识始于我们或看或听或触摸时感觉到发生的事情……它是我们生命有机体内部伴随视觉、听觉、触觉以及内心任何形象形成的一种感觉。这也从实证角度支持了庞蒂的论述。

二、国际汉语教学中的移情问题

情感因素在国际汉语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其作用在认知因素之上,是启动后者的“点火机”。一般认为,个体情感因素主要包括学习动机、态度和性格三个层面,而移情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又是密不可分的。

兰伯特和加德纳将学习动机分为融合型动机(integrativemotivation)和工具型动机(instru—mentalmotivation)。前者主要指跟目的语社团直接进行交际,与目的语文化有更多的接触。后者主要是指把第二语言用作工具的实际目的,如查阅资料、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等。相比较而言,前者动机更为强烈,学习效果也更大。两类主要动机均离不开移情,移情是促成动机形成的前提和保障。原因在于语言是达成移情的主要手段,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双方都要不断做出假设,不断揣摩对方输入信息所表达的真实意思以及将要输入什么信息,同时还要时刻推测自己输出信息是否为对方理解。此间,假设和判断中的移情无处不在。就运用第二语言交际而言,除了个体认知和情感上的差异外,更有双方在文化上的差异。这就更加要求交际双方自觉地转换立场,有意识地超越各自文化固有框架模式,自觉运用有效的移情手段来体验、理解、领悟对方文化差异,建立双向协调、双向互馈的交往机制,不断接近学习动机。

学习态度是构成动机的主要因素之一。大体上可分为积极态度、一般态度和消极态度三种。持积极态度学习者多因为较强内部动机支撑,表现为自觉、主动地学习,并且对学习本身有浓厚的兴趣。持一般态度者,多因为外部因素影响而改变原有态度,仅要求把语言课程当作一般的任务完成,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热情和兴趣。持消极态度者,往往是因外界压力被迫学习,既无学习自觉要求,又无学习兴趣,抵触情绪强,一有机会就选择放弃。移情培养是不断激发学习者产生新的、更为持久的学习动机,改善学习态度的重要动力支撑。这是因为,外语学习最根本动力是交际的诉求,而移情正是交际心理的核心所在。通过移情,积极态度者更加坚定、丰富和深化自己的学习目标,一般态度者和消极态度者则可以激发出新的学习乐趣和热情,继而使找到新的学习目标成为可能。

性格特征对外语习得影响甚大,此间,自我对移情的影响和移情对“语言自我”的塑造紧密交织。掌握一种新的语言,建立新的语言自我,不仅因为涉及到对自身的评价而影响到自尊心问题,而且势必影响到学习者性格的其他方面。目的语的特殊词汇、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对不善于移情的学习者来说是难于接受的。这就需要学习者的策略有足够的灵活性,拆除那些影响交流得以顺利进行的心理、文化屏障,勇于尝试、接受新事物。另一方面,“我们通过相互的语言耦合(coupling)开展生活,不是因为语言允许我们展示自己,而是因为我们通过语言在同他人一道带来的持续不断的形成过程中构造自己。我们在这个共生共存的耦合中找到自己,这个自己不是先前就存在的参照物,也不是起源,而是我们同他人一道缔造的语言世界形成过程中持续的转变。”

三、国际汉语教学中的移情能力培养

移情能力培养是国际汉语教学的重要一环,但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多被忽略,究其原因,与其在教学过程中多以潜在的心理活动形式存在密切相关。

《大纲》首先明确了国际汉语教学的总目标,即“使学习者在学习汉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学习目的,培养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最终具备语言综合能力。”,并进一步阐明语言综合能力的内涵,即“由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策略、文化意识四方面内容组成。其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基础;策略是提高效率,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和发展自我能力的重要条件;文化意识则是培养学习者具备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意识,更得体地运用语言的必备元素。”这就将隐性渗透于国际汉语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掌握中的“策略”和“文化意识”凸现出来,而移情能力培养又正是富集于这两部分内容之中。

在接续的表述中,移情能力培养又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显现而出:

首先,“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是贯穿各级培养目标的主旨。

《大纲》在分级目标描述中指出:国际汉语一级应“开始了解中国的文化知识,开始具有初步的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国际汉语二级应“开始了解中国文化知识,具有初步的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国际汉语三级应“了解简单的中国文化知识,具有一般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国际汉语四级应“了解中国文化中基本的文化知识,具有基本的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国际汉语五级应“比较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文化知识,具有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

在接续的具体描述中,跨文化意识又分如下层次展开:一级应“1.开始思考有关中国文化和所在国文化的共性和差异2.通过学习中国文化,开始理解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二级应“1.初步思考有关中国文化和所在国文化的共性和差异2.通过学习中国文化,进一步理解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3.通过对所在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对比,开始对所在国某些文化现象进行初步的客观思考。”;三级应“1.初步了解有关中国文化所在国文化的共性和差异2.通过学习中国文化,开始初步培养自身的跨文化意识3.通过对所在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对比,开始对所在国文化习俗和思维习惯进行客观评价。”;四级应“1.基本了解有关中国文化和所在国文化的共性和差异2.通过学习中国文化,进一步培养跨文化意识3.通过对所在国文化与汉语文化的对比,加深对所在国文化习俗和思维习惯的客观认识。”;五级应“1.了解有关中国文化和所在国文化的共性和差异2.通过学习中国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3.通过对所在国文化与汉语文化的对比,加深对所在国文化习俗和思维习惯的客观认识。”

分析上述展开层次,体验和思考中国文化,是外国学习者移情培养的开端,通过移情,比较中国文化和所在国文化的差异和共性,外国学习者得以领会和理解在其自身文化世界里接触不到、或相对陌生的感受,同时对本国文化产生更为丰富和深入的理解和认知。反复经历这一体验、认知过程,“国际视野”在各级中均强调的“具有世界公民意识”,也当水到渠成。

其次,5种策略体现移情能力培养的不同侧面建构。《大纲》策略范畴分为情感策略、学习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和跨学科策略五个方面。情感策略,如“初步培养学习汉语的愿望和兴趣”、“愿意主动使用汉语交流与表达”、“对汉语、中国文化以及世界文化有积极的情感”、“在汉语交流中能理解并尊重他人的情感”等,体现着对学习者自身学习态度,和自觉移情能力递进发展的培养观念。

学习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体现着学习者应如何运用多种移情手段、途径以有效获取信息,促成情感策略的养成与发展。以交际策略为例,从一级“观察他人的动作并学会模仿”,N-级“借助手势和表情等非语言手段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到三级“在教师的指导下,体验遵守汉语交际的基本礼仪”,又到四级“在真实交际中学习遵守汉语交际的基本礼仪”,再到五级“真实交际中逐渐注意并遵守汉语交际的基本礼仪”。此间,学习者借助各种语言和非语言手段观察、揣摩、体验对方的行动与情感变化,同时完成对新的“语言自我”的动态建构。

跨学科策略尤其体现着移情能力,与以语言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培养的紧密关联。跨学科范围根据级别不同,分别包括:一级“音乐、美术、历史、民俗”;二级“历史、民俗、艺术”;三级“历史、艺术、民俗”;四级“历史、艺术、民俗、地理、政治、经济、交通等”;五级“历史、艺术、民俗、地理、政治、经济、交通、文学、哲学等”。渗透其问的这种跨学科移情,一方面可以让外国学习者意识到他们自身文化中的具体体验(embodiedexperi—ence),另一方面,能够将他们身体界限转化成引出对中国文化感觉的形式,并最终能够对中国文化的感觉赋予形式,以使自身行为逐渐适应中国文化。此外,我们还应看到伴随着跨学科移情的,是创造性思维的活动。移情作为审美发生的前提,它既意味着审美感受在效果与方式上的迁移,也同时意味着创造或某种创造性思维逻辑的成立。

第三,建议表、举例表、示范列表体现移情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大纲》除了对课程目标和学习者所应具备的策略、文化意识进行了分级分类描述外,还提供了《汉语教学话题及内容建议表》、《汉语教学话题及内容举例表》、中国文化题材及文化任务举例表》等具有实用参考价值的附录。

以《中国文化题材及文化任务举例表》为例,“风俗礼仪”和“音乐、舞蹈绘画”题材贯穿各级文化题材及文化任务举例列表,是这一举例表的重心。风俗礼仪根据级别不同,分为不同的学习任务:如“初步了解中国人见面时的礼节”、“了解中国人告别时的礼节”、“了解一些著名旅游景点的风俗习惯”等,均有着较强的呈示性,方便学生课堂内外交际操练和应用。其问,“了解中国目前的黄金周及其带来的社会影响”这个任务,则充分体现出针对国际汉语教学从专业化日益走向大众化、普及型和应用型发展趋势。“音乐、舞蹈、绘画”同样根据级别不同,分为不同的学习任务:如“了解中国独特的音乐以及它的简单分类”、“了解一些常见的民族乐器并能识别它们的乐声”、“了解中国现代比较流行的舞蹈形式”、“了解中国画的一些艺术特征”等,同时均伴有跨文化交际思考问题举例,以启发学生将诸多具体的艺术体验上升到跨文化理性思考。

简述基因治疗的策略范文第12篇

[论文关键词]国际汉语教学;移情;《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策略;文化意识

引言

国际汉语教学(亦称汉语作为外语教学,teachingofchineseasaforeign language)于2005年进入发展新时期。“以首届‘世界汉语大会’的召开为契机,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在继续深人做好来华留学生汉语教学工作的同时,开始把目光转向汉语国际推广。这在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史上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里程碑式的转变。与此相应,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汉办”)组织研制了《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并于2008年3月颁布。与以往纲要如《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国家汉办,1996)、《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国家汉办,2001)相比较,《大纲》首次将“策略”和“文化意识’’(与“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一道)作为构成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基本构件提出,并加以分级描述和举例说明,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以往大纲中偏重语言内容界定,缺乏对语言功能和文化内容具体描述的偏颇,对国际汉语推广起到了极大的指针和推助作用。

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既要符合对外汉语教育规律,又要遵循审美教育规律,而移情理论正是这二者的重要契合点之一。本文在扼要梳理移情理论发展脉络,阐明其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的基础上,从《大纲》中集中凝聚美育理念的“策略”和“文化意识”这两个重要构件人手,探讨它们与移情能力培养的内在关联,以期对《大纲》日臻完善,对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走向丰富和深入有所裨益。

一、移情理论的基本历史发展

移情(einfuhlund德文,empathy英文),是人类在长期社会活动中被肯定下来的审美意识活动,是“直观与情感直接结合从而使知觉表象与情感相融合的过程。当我们聚精会神地观照审美对象时,就会产生把我们的生命和情趣注入到对象中、使对象显示出情感色彩的现象”。

这一概念较早由德国美学家r.费肖尔(1847—1933)提出,其后德国心理学家k.格罗斯(1861—1946)从心理学的生物进化论观点出发,认为移情是一种内模仿活动。英国美学家v.李(1856—1935)也提出了移情概念,她认为移情现象是自身对经验的反省,并认为移情作用是长期的观念、情绪和意识累积而形成的心理过程。德国美学家j.伏尔凯特(1848—1930)认为,移情是一种富有独创性的心灵活动,知觉与情感内容的融合是由无意识心理过程完成的。移情学说的主要代表人为德国美学家t.李普斯(185l一1941)。他在其《美学》一书中指出,美的价值是一种客观化的自我价值感,而移情是审美欣赏的基本前提,移情可主要区分为四种类型:其一,一般的统觉移情,给普通对象的形式以生命;其二,经验的或自然的移情,使自然对象拟人化;其三,氛围移情,使色彩富于性格特征,使音乐富于表现力;其四,生物感情表现的移情,如把人物的外貌作为其内心生命的表征,使人的音容笑貌充满意蕴。

20世纪初,西方心理分析学派将移情引入临床治疗,将其视为在精神分析治疗中,病人把对给他以重要影响的人(如父母等)的情感转移到治疗者身上的一种心理过程。20世纪中叶,美国心理治疗学家c.罗杰斯(1902—1987)在其创建的一种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方法——患者中心疗法(cli—ent—centeredtherapy)中,引入“移情理解”(em—pathicunderstanding)这个关键术语,指“咨询者深入了解和设身处地地体会受辅者的内心世界。”移情理论在心理治疗领域的实践应用向着愈加深广的领域展开。

法国哲学家梅洛一庞蒂(1908—1961)将“习惯性身体”(habitualbody)这个术语引入移情研究,他认为:“最完整的体验为自身提供习惯性身体,是一种内在必要性。”习惯身体在感知过程中起着稳定的作用,而“每件事情发生时,只有好像他人的意图会经历我的身体,或我的意图能够经历他的身体时,才可能有沟通”。

言之,我们的话语或姿势的意义,不是被赋予的,而是被理解或领会的,意义出现在对方认知到自己情感的时候。这就为交际找到了内在的依据,即要逐渐意识到他人从自身的视角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他们,承认差异,并努力移情,尊重他人平等、又有着诸多不同的人性。临近世纪之交,美国神经生物学家达马西欧(1944一)在其《感觉发生的事情:意识形成中的身体与情感》中,以诸多实证作出归纳:“意识始于我们或看或听或触摸时感觉到发生的事情……它是我们生命有机体内部伴随视觉、听觉、触觉以及内心任何形象形成的一种感觉。这也从实证角度支持了庞蒂的论述。

二、国际汉语教学中的移情问题

情感因素在国际汉语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其作用在认知因素之上,是启动后者的“点火机”。一般认为,个体情感因素主要包括学习动机、态度和性格三个层面,而移情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又是密不可分的。

兰伯特和加德纳将学习动机分为融合型动机(integrativemotivation)和工具型动机(instru—mentalmotivation)。前者主要指跟目的语社团直接进行交际,与目的语文化有更多的接触。后者主要是指把第二语言用作工具的实际目的,如查阅资料、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等。相比较而言,前者动机更为强烈,学习效果也更大。两类主要动机均离不开移情,移情是促成动机形成的前提和保障。原因在于语言是达成移情的主要手段,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双方都要不断做出假设,不断揣摩对方输入信息所表达的真实意思以及将要输入什么信息,同时还要时刻推测自己输出信息是否为对方理解。此间,假设和判断中的移情无处不在。就运用第二语言交际而言,除了个体认知和情感上的差异外,更有双方在文化上的差异。这就更加要求交际双方自觉地转换立场,有意识地超越各自文化固有框架模式,自觉运用有效的移情手段来体验、理解、领悟对方文化差异,建立双向协调、双向互馈的交往机制,不断接近学习动机。

学习态度是构成动机的主要因素之一。大体上可分为积极态度、一般态度和消极态度三种。持积极态度学习者多因为较强内部动机支撑,表现为自觉、主动地学习,并且对学习本身有浓厚的兴趣。持一般态度者,多因为外部因素影响而改变原有态度,仅要求把语言课程当作一般的任务完成,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热情和兴趣。持消极态度者,往往是因外界压力被迫学习,既无学习自觉要求,又无学习兴趣,抵触情绪强,一有机会就选择放弃。移情培养是不断激发学习者产生新的、更为持久的学习动机,改善学习态度的重要动力支撑。这是因为,外语学习最根本动力是交际的诉求,而移情正是交际心理的核心所在。通过移情,积极态度者更加坚定、丰富和深化自己的学习目标,一般态度者和消极态度者则可以激发出新的学习乐趣和热情,继而使找到新的学习目标成为可能。

性格特征对外语习得影响甚大,此间,自我对移情的影响和移情对“语言自我”的塑造紧密交织。掌握一种新的语言,建立新的语言自我,不仅因为涉及到对自身的评价而影响到自尊心问题,而且势必影响到学习者性格的其他方面。目的语的特殊词汇、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对不善于移情的学习者来说是难于接受的。这就需要学习者的策略有足够的灵活性,拆除那些影响交流得以顺利进行的心理、文化屏障,勇于尝试、接受新事物。另一方面,“我们通过相互的语言耦合(coupling)开展生活,不是因为语言允许我们展示自己,而是因为我们通过语言在同他人一道带来的持续不断的形成过程中构造自己。我们在这个共生共存的耦合中找到自己,这个自己不是先前就存在的参照物,也不是起源,而是我们同他人一道缔造的语言世界形成过程中持续的转变。”

三、国际汉语教学中的移情能力培养

移情能力培养是国际汉语教学的重要一环,但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多被忽略,究其原因,与其在教学过程中多以潜在的心理活动形式存在密切相关。

《大纲》首先明确了国际汉语教学的总目标,即“使学习者在学习汉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学习目的,培养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最终具备语言综合能力。”,并进一步阐明语言综合能力的内涵,即“由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策略、文化意识四方面内容组成。其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基础;策略是提高效率,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和发展自我能力的重要条件;文化意识则是培养学习者具备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意识,更得体地运用语言的必备元素。”这就将隐性渗透于国际汉语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掌握中的“策略”和“文化意识”凸现出来,而移情能力培养又正是富集于这两部分内容之中。

在接续的表述中,移情能力培养又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显现而出:

首先,“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是贯穿各级培养目标的主旨。

《大纲》在分级目标描述中指出:国际汉语一级应“开始了解中国的文化知识,开始具有初步的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国际汉语二级应“开始了解中国文化知识,具有初步的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国际汉语三级应“了解简单的中国文化知识,具有一般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国际汉语四级应“了解中国文化中基本的文化知识,具有基本的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国际汉语五级应“比较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文化知识,具有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

在接续的具体描述中,跨文化意识又分如下层次展开:一级应“1.开始思考有关中国文化和所在国文化的共性和差异2.通过学习中国文化,开始理解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二级应“1.初步思考有关中国文化和所在国文化的共性和差异2.通过学习中国文化,进一步理解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3.通过对所在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对比,开始对所在国某些文化现象进行初步的客观思考。”;三级应“1.初步了解有关中国文化所在国文化的共性和差异2.通过学习中国文化,开始初步培养自身的跨文化意识3.通过对所在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对比,开始对所在国文化习俗和思维习惯进行客观评价。”;四级应“1.基本了解有关中国文化和所在国文化的共性和差异2.通过学习中国文化,进一步培养跨文化意识3.通过对所在国文化与汉语文化的对比,加深对所在国文化习俗和思维习惯的客观认识。”;五级应“1.了解有关中国文化和所在国文化的共性和差异2.通过学习中国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3.通过对所在国文化与汉语文化的对比,加深对所在国文化习俗和思维习惯的客观认识。”

分析上述展开层次,体验和思考中国文化,是外国学习者移情培养的开端,通过移情,比较中国文化和所在国文化的差异和共性,外国学习者得以领会和理解在其自身文化世界里接触不到、或相对陌生的感受,同时对本国文化产生更为丰富和深入的理解和认知。反复经历这一体验、认知过程,“国际视野”在各级中均强调的“具有世界公民意识”,也当水到渠成。

其次,5种策略体现移情能力培养的不同侧面建构。《大纲》策略范畴分为情感策略、学习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和跨学科策略五个方面。情感策略,如“初步培养学习汉语的愿望和兴趣”、“愿意主动使用汉语交流与表达”、“对汉语、中国文化以及世界文化有积极的情感”、“在汉语交流中能理解并尊重他人的情感”等,体现着对学习者自身学习态度,和自觉移情能力递进发展的培养观念。

学习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体现着学习者应如何运用多种移情手段、途径以有效获取信息,促成情感策略的养成与发展。以交际策略为例,从一级“观察他人的动作并学会模仿”,n-级“借助手势和表情等非语言手段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到三级“在教师的指导下,体验遵守汉语交际的基本礼仪”,又到四级“在真实交际中学习遵守汉语交际的基本礼仪”,再到五级“真实交际中逐渐注意并遵守汉语交际的基本礼仪”。此间,学习者借助各种语言和非语言手段观察、揣摩、体验对方的行动与情感变化,同时完成对新的“语言自我”的动态建构。

跨学科策略尤其体现着移情能力,与以语言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培养的紧密关联。跨学科范围根据级别不同,分别包括:一级“音乐、美术、历史、民俗”;二级“历史、民俗、艺术”;三级“历史、艺术、民俗”;四级“历史、艺术、民俗、地理、政治、经济、交通等”;五级“历史、艺术、民俗、地理、政治、经济、交通、文学、哲学等”。渗透其问的这种跨学科移情,一方面可以让外国学习者意识到他们自身文化中的具体体验(embodiedexperi—ence),另一方面,能够将他们身体界限转化成引出对中国文化感觉的形式,并最终能够对中国文化的感觉赋予形式,以使自身行为逐渐适应中国文化。此外,我们还应看到伴随着跨学科移情的,是创造性思维的活动。移情作为审美发生的前提,它既意味着审美感受在效果与方式上的迁移,也同时意味着创造或某种创造性思维逻辑的成立。

第三,建议表、举例表、示范列表体现移情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大纲》除了对课程目标和学习者所应具备的策略、文化意识进行了分级分类描述外,还提供了《汉语教学话题及内容建议表》、《汉语教学话题及内容举例表》、中国文化题材及文化任务举例表》等具有实用参考价值的附录。

以《中国文化题材及文化任务举例表》为例,“风俗礼仪”和“音乐、舞蹈绘画”题材贯穿各级文化题材及文化任务举例列表,是这一举例表的重心。风俗礼仪根据级别不同,分为不同的学习任务:如“初步了解中国人见面时的礼节”、“了解中国人告别时的礼节”、“了解一些著名旅游景点的风俗习惯”等,均有着较强的呈示性,方便学生课堂内外交际操练和应用。其问,“了解中国目前的黄金周及其带来的社会影响”这个任务,则充分体现出针对国际汉语教学从专业化日益走向大众化、普及型和应用型发展趋势。“音乐、舞蹈、绘画”同样根据级别不同,分为不同的学习任务:如“了解中国独特的音乐以及它的简单分类”、“了解一些常见的民族乐器并能识别它们的乐声”、“了解中国现代比较流行的舞蹈形式”、“了解中国画的一些艺术特征”等,同时均伴有跨文化交际思考问题举例,以启发学生将诸多具体的艺术体验上升到跨文化理性思考。

简述基因治疗的策略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中成药;营销策划;USP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2-0172-03

20世纪40年代,罗瑟・瑞夫斯首次提出USP(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理论,并在1961年出版的《广告的现实》(Reality in Advertising)一书中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他提出,每个广告都必须向消费者陈述一个主张,要向消费者讲明会获得的具体好处;该主张必须是竞争者所不能或不会提出的,它一定要独特;这一主张一定要强有力打动千百万人,也就是能够吸引新的顾客使用你的产品。

当你翻开国内几乎所有比较成功的营销策划案,你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它的影子,有很多策划甚至是围绕USP来做的。当把USP理论运用于中成药营销策划中,就会发现经常是难以找到合适而独特的卖点。因为,这个市场存在着它自身的独特点,也有着普遍存在的通病。认识中成药的特点,克服营销通病,寻找符合自己的差异化定位和独特的销售主张,是打造成功的中成药营销策划的关键所在。

1中成药的营销通病扫描

1.1只有品类,没有品牌

由于中成药的组方多来自古方,没有专利,再结合历史原因,导致了一个药品通常都是有数家甚至数十家、上百家企业都在生产。而由此也造成了一个中成药现象:没有一个品牌能够让人们提及某类中成药就自然想起它,这就是“只有品类,没有品牌”。这样的品类很多:新雪颗粒、小柴胡颗粒、小柴胡注射液、复方丹参片、牛黄解毒片、小儿七星茶、维C银翘片、清开灵注射液(片、滴丸)、双黄连口服液(片剂)等等,这个名单可以列很长很长。

1.2诉求利益点太多,独特点不够

中成药面临的另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诉求点太多。我们把江中健胃消食片和保济丸进行对比。江中健胃消食片只有两个诉求点:健胃、消食,结果一年的销售额近10个亿。而某企业的保济丸则强调诉求,结果一年销售额最多一千多万,还算好的。而从历史、文化甚至组方,保济丸都要胜过江中健胃消食片。但打市场不能靠这个,要靠是否能够占据消费者的心智,能否俘获消费者的芳心。你可以发现很多中成药的诉求很多,但份额极少。凡是好的药品,包括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做的好的都是诉求点很集中。我们看康泰克的诉求:当你打第一个喷嚏的时候。白加黑的诉求:白天吃白片,不瞌睡;晚上吃黑片,睡得香。就这么简单,这两个感冒药就位居感冒药市场的前列。

1.3诉求模糊、晦涩,缺少技术含量

西药对于功效的传达,都有着较正规和严格的药理、病理、毒理等实验,特别是对于功效方面有着比较准确的说明。而中成药则由于其配方的多样性,成份的复杂性,加上中医自有其独特有效的哲学见解与辨证施治,其中自然就有相当多的中医专业用语。而这些用语对于一般的中医医生当然明白,但对于西医医生乃至广大消费者而言却着实有点费解和难懂。所以,中成药行业中应该有自己的标准,在遵循现代循症医学的原理上,制定包括药理、病理、毒理与临床试验等一系列的标准。当然,这个规则应该根据中成药自身的特点量身定做,而不是完全按照西药的标准。但作为中成药企业,要认识到,没有学术推广,没有技术含量,则前景暗淡。

2中成药的精准化营销

面对上述三大通病,我们不禁要问:中成药的营销出路在哪里?答案是精准化营销。中成药当然有自己的优势,主要有三点:天然、副作用小(至少在大部分消费者心目中)、开发与使用成本较低。但是,这三点还不够。中成药营销成功的关键是取得消费者和医生的信任和认可。而由于药品自身的专业性,营销必须要结合技术,针对目标市场进行精准化营销,否则难以真正说服专业的医生和关注自我和安全的消费者。

首先,疾病本身是精细的,多样的,可以分为急性病和慢性病,重症和轻症,等等。不同的病症有不同的病理过程、病理状态和治疗模式,这些复杂的过程和模式都对医生的用药模式产生影响,也就给病程细分提供了充分和必要的条件。就拿急性病和慢性病来说,疾病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起病初期、发作期、后期及预后期等,治疗方案也有所不同。如下表所示。

第二,疾病的治疗过程也同样是精细的。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其实在疾病的治疗中都是要考虑“辨症施治”,即根据不同的疾病和症状选择最适宜的治疗方案,只是二者的观念和方法不同而已。在不同的时期,患者和医生的用药选择和用药观念都有所不同,相应采取的治疗模式也会有所变化。这里隐含三个关键原则:一是不同的药品在疾病发展的不同时期起着不同的作用;二是疾病的治疗大多需要多种药品组合治疗,很少有一种药品能解决整个疾病过程,可以称之为药品配伍或组合治疗;三是疾病治疗可以分为消除或压制症状,也可以是试图治愈疾病,即治标和治本。

第三,药品的疗效是适用性本身也是精细的。对于大部分药品而言,很难奢想其能适合整个疾病发展过程或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都起着主要作用,也很难奢想其能根除疾病的同时也能消除所有的症状。有些药品更适用于发病初期,预防效果很好;有些药品则适用于发作期,疗效较好;而有些药品则更适用于疾病治疗后期或者后遗症治疗,还有些药品更适合消除不适或并发症状。当然,中成药的学术研究路线可以有自己合理科学的游戏规则,并不一定要按照西药的规则进行。但严谨、认真、科学合理的学术研究是必需的,它不仅是药品入市的前提,甚至也贯穿于药品的整个营销过程。常见的病程发展周期及对应的常规治疗原则如下图所示:

3运用病程细分变量,寻找中成药的优势差异

想找到中成药的独特销售主张,还必须要从竞争战略和定位战略入手,找到自身的优势差异点,这是策划USP的基础。寻找优势差异点,必用的工具就是市场细分,以寻找市场空档。市场细分常用的四大变量分别是地理、人口、心理和行为。但由于药品本身的特殊性,对药品的市场细分,上述四大变量很多时候作用不大,精度也不高。因此,笔者提出了一个针对疾病发展过程和治疗过程的新细分工具――病程细分变量,它能够让我们从新的角度和视野去发现药品的优势差异点。

笔者认为,从药品专业的角度看,对药品细分时需要着重了解和分析三个关键技术问题:该药品是属于消除某类(某几类)症状还是根除疾病?该药品更适合疾病治疗的哪个阶段?该药品在治疗中起着主药还是辅药、预防药还是预后药的地位?根据这三个关键问题,笔者认为,病程细分变量可以包括三个子变量:症状、疗程和用药地位。

3.1 症状细分

对于某个疾病,如果会呈现多种症状,医生在治疗疾病中,一方面可能考虑是否彻底治愈该疾病,一方面可能要考虑消除不适症状。当某类疾病治疗中,症状治疗与治愈疾病同等重要或更重要,或者某药品在治愈疾病上的优势不大,而在症状消除上有较好的效果,则在细分时可以选择症状细分变量,根据药品自身的治疗优势领域,重点瞄准一个或几个症状作为市场。

3.2疗程细分

疾病的治疗过程,因疾病的类型不同而有所不同,可以分为轻症和重症、急性病和慢性病等。而治疗模式可以是彻底治疗,或者是先维持不发展,再考虑治愈,或者是控制并发症及生命特征,等等。因此,可以根据疾病的治疗过程进行细分,并运用病理学和药理学的理论和实验数据,把该过程分为若干个阶段,根据药品本身的治疗优势和有关药理指标,找准该药品在整个疗程中的哪一段有着较大的优势,或者选择最具吸引力的疗程阶段,或者改变既有疗程治疗模式,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进行定位和诉求。这种细分工具特别适合处方药营销策划,对于OTC也有很大的适用空间。

3.3 用药地位细分

对于医生的用药而言,他基本上都是用多种药(二种以上)进行组合来治疗某类疾病,那么里面就有主药和辅药之分。从药理学的角度来说,根据用药目的,可以把药物作用分为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对因治疗的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素,即治本;而对症治疗的目的在于消除或减轻疾病症状,即治标,在很多情况下也是必不可少的。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把对因治疗的药物称为主药,把对症治疗的药物称为辅药。在使用用药地位的细分变量时,就可以根据药品在治疗过程中所处的作用及功效特点,进行差异化选择。

4提炼和传播中成药的独特销售主张

当找到中成药的优势差异后,独特销售主张(USP)就几乎可以呼之欲出。USP理论的精髓就是:(1)诉求点要集中,不能多,要有价值;(2)诉求点要独特,不落俗套;(3)诉求还要有足够的吸引力。三者缺一不可,可以称为“铁三角”。

对于中成药而言,USP的思考方向应该首先瞄准主治功能,而不能像传统思维那样停留在症状表面。因为中成药是按照中医原理而配方的药物,它要遵循中医的原则。按照中医的观点,应该辨症给药,而这个“症”不是症状,而是病情。症状是表面,而病因才是主要。仅仅根据表面症状开药的医生是庸医,而仅仅根据症状选择卖点的中成药则是不可信的,也是不足取的。

传播中成药的USP时,必须要掌握两个基本原则:(1)卖点的主题不要经常变换。如果变换就一定是要伴随着整个营销战略的调整,而不能仅仅做战术的变化。(2)针对医生和消费者的卖点应该相同,但说辞不一样。也就是说要用不一样的话来阐述同一个卖点。在传播对象上,由于医生是专业的化身,他们喜欢合乎专业思维的说辞,而不是浅显模糊的。而对普通消费者而言,他们希望知道具体的疗效,但又听不懂太专业的术语。所以,对他们的传播则应该通俗易懂,把深奥的专业药理转化为日常用语。

以某企业的伤科接骨片为例,该药的组方有田七、乳香、没药、土鳖、红花、海星、鸡骨等。从中医的专业角度上说,这个药品组方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舒通经络的作用,适应症包括软组织损伤,劳损性、风湿性腰背痛,骨质疏松症,骨折创伤,退行性骨关节病,骨折延迟愈合,痹痛症等。但这些太多的利益点和太中医化的词语本身是不适合作为USP提出的,在医院推广中必须要浓缩和提炼卖点,并制定有效的传播策略。经过大量的临床试验证明,药品本身的优势差异点在于其特别适用于骨折的整个病程中的早期,能加速骨折的愈合。营销人员根据这个优势差异点,把USP提炼为:“早期加快骨折的愈合”,广告语为“更快重建自由生活”。在医院推广中,对医生的卖点传播上主要强调伤科接骨片近30年的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同时,是同类品种里面研究最深入的一个,并提供充分的研究报告来证实。而对病人则讲述该药品可以加快骨折愈合,减轻病程带来的痛苦。通过这种双管齐下,该中成药在医院的销售中取得了很好的销售业绩。

参考文献:

[1][美]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亚洲版・第3版)[M].梅清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5):26-30.

简述基因治疗的策略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中成药;营销策划;USP

20世纪40年代,罗瑟·瑞夫斯首次提出USP(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理论,并在1961年出版的《广告的现实》(Reality in Advertising)一书中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他提出,每个广告都必须向消费者陈述一个主张,要向消费者讲明会获得的具体好处;该主张必须是竞争者所不能或不会提出的,它一定要独特;这一主张一定要强有力打动千百万人,也就是能够吸引新的顾客使用你的产品。

当你翻开国内几乎所有比较成功的营销策划案,你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它的影子,有很多策划甚至是围绕USP来做的。当把USP理论运用于中成药营销策划中,就会发现经常是难以找到合适而独特的卖点。因为,这个市场存在着它自身的独特点,也有着普遍存在的通病。认识中成药的特点,克服营销通病,寻找符合自己的差异化定位和独特的销售主张,是打造成功的中成药营销策划的关键所在。

1中成药的营销通病扫描

1.1只有品类,没有品牌

由于中成药的组方多来自古方,没有专利,再结合历史原因,导致了一个药品通常都是有数家甚至数十家、上百家企业都在生产。而由此也造成了一个中成药现象:没有一个品牌能够让人们提及某类中成药就自然想起它,这就是“只有品类,没有品牌”。这样的品类很多:新雪颗粒、小柴胡颗粒、小柴胡注射液、复方丹参片、牛黄解毒片、小儿七星茶、维C银翘片、清开灵注射液(片、滴丸)、双黄连口服液(片剂)等等,这个名单可以列很长很长。

1.2诉求利益点太多,独特点不够

中成药面临的另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诉求点太多。我们把江中健胃消食片和保济丸进行对比。江中健胃消食片只有两个诉求点:健胃、消食,结果一年的销售额近10个亿。而某企业的保济丸则强调八大诉求,结果一年销售额最多一千多万,还算好的。而从历史、文化甚至组方,保济丸都要胜过江中健胃消食片。但打市场不能靠这个,要靠是否能够占据消费者的心智,能否俘获消费者的芳心。你可以发现很多中成药的诉求很多,但份额极少。凡是好的药品,包括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做的好的都是诉求点很集中。我们看康泰克的诉求:当你打第一个喷嚏的时候。白加黑的诉求:白天吃白片,不瞌睡;晚上吃黑片,睡得香。就这么简单,这两个感冒药就位居感冒药市场的前列。

1.3诉求模糊、晦涩,缺少技术含量

西药对于功效的传达,都有着较正规和严格的药理、病理、毒理等实验,特别是对于功效方面有着比较准确的说明。而中成药则由于其配方的多样性,成份的复杂性,加上中医自有其独特有效的哲学见解与辨证施治,其中自然就有相当多的中医专业用语。而这些用语对于一般的中医医生当然明白,但对于西医医生乃至广大消费者而言却着实有点费解和难懂。所以,中成药行业中应该有自己的标准,在遵循现代循症医学的原理上,制定包括药理、病理、毒理与临床试验等一系列的标准。当然,这个规则应该根据中成药自身的特点量身定做,而不是完全按照西药的标准。但作为中成药企业,要认识到,没有学术推广,没有技术含量,则前景暗淡。

2中成药的精准化营销

面对上述三大通病,我们不禁要问:中成药的营销出路在哪里?答案是精准化营销。中成药当然有自己的优势,主要有三点:天然、副作用小(至少在大部分消费者心目中)、开发与使用成本较低。但是,这三点还不够。中成药营销成功的关键是取得消费者和医生的信任和认可。而由于药品自身的专业性,营销必须要结合技术,针对目标市场进行精准化营销,否则难以真正说服专业的医生和关注自我和安全的消费者。

首先,疾病本身是精细的,多样的,可以分为急性病和慢性病,重症和轻症,等等。不同的病症有不同的病理过程、病理状态和治疗模式,这些复杂的过程和模式都对医生的用药模式产生影响,也就给病程细分提供了充分和必要的条件。就拿急性病和慢性病来说,疾病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起病初期、发作期、后期及预后期等,治疗方案也有所不同。如下表所示。

第二,疾病的治疗过程也同样是精细的。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其实在疾病的治疗中都是要考虑“辨症施治”,即根据不同的疾病和症状选择最适宜的治疗方案,只是二者的观念和方法不同而已。在不同的时期,患者和医生的用药选择和用药观念都有所不同,相应采取的治疗模式也会有所变化。这里隐含三个关键原则:一是不同的药品在疾病发展的不同时期起着不同的作用;二是疾病的治疗大多需要多种药品组合治疗,很少有一种药品能解决整个疾病过程,可以称之为药品配伍或组合治疗;三是疾病治疗可以分为消除或压制症状,也可以是试图治愈疾病,即治标和治本。

第三,药品的疗效是适用性本身也是精细的。对于大部分药品而言,很难奢想其能适合整个疾病发展过程或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都起着主要作用,也很难奢想其能根除疾病的同时也能消除所有的症状。有些药品更适用于发病初期,预防效果很好;有些药品则适用于发作期,疗效较好;而有些药品则更适用于疾病治疗后期或者后遗症治疗,还有些药品更适合消除不适或并发症状。当然,中成药的学术研究路线可以有自己合理科学的游戏规则,并不一定要按照西药的规则进行。但严谨、认真、科学合理的学术研究是必需的,它不仅是药品入市的前提,甚至也贯穿于药品的整个营销过程。常见的病程发展周期及对应的常规治疗原则如下图所示:

3运用病程细分变量,寻找中成药的优势差异

想找到中成药的独特销售主张,还必须要从竞争战略和定位战略入手,找到自身的优势差异点,这是策划USP的基础。寻找优势差异点,必用的工具就是市场细分,以寻找市场空档。市场细分常用的四大变量分别是地理、人口、心理和行为。但由于药品本身的特殊性,对药品的市场细分,上述四大变量很多时候作用不大,精度也不高。因此,笔者提出了一个针对疾病发展过程和治疗过程的新细分工具——病程细分变量,它能够让我们从新的角度和视野去发现药品的优势差异点。

笔者认为,从药品专业的角度看,对药品细分时需要着重了解和分析三个关键技术问题:该药品是属于消除某类(某几类)症状还是根除疾病?该药品更适合疾病治疗的哪个阶段?该药品在治疗中起着主药还是辅药、预防药还是预后药的地位?根据这三个关键问题,笔者认为,病程细分变量可以包括三个子变量:症状、疗程和用药地位。

3.1 症状细分

对于某个疾病,如果会呈现多种症状,医生在治疗疾病中,一方面可能考虑是否彻底治愈该疾病,一方面可能要考虑消除不适症状。当某类疾病治疗中,症状治疗与治愈疾病同等重要或更重要,或者某药品在治愈疾病上的优势不大,而在症状消除上有较好的效果,则在细分时可以选择症状细分变量,根据药品自身的治疗优势领域,重点瞄准一个或几个症状作为市场。

3.2疗程细分

疾病的治疗过程,因疾病的类型不同而有所不同,可以分为轻症和重症、急性病和慢性病等。而治疗模式可以是彻底治疗,或者是先维持不发展,再考虑治愈,或者是控制并发症及生命特征,等等。因此,可以根据疾病的治疗过程进行细分,并运用病理学和药理学的理论和实验数据,把该过程分为若干个阶段,根据药品本身的治疗优势和有关药理指标,找准该药品在整个疗程中的哪一段有着较大的优势,或者选择最具吸引力的疗程阶段,或者改变既有疗程治疗模式,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进行定位和诉求。这种细分工具特别适合处方药营销策划,对于OTC也有很大的适用空间。

3.3 用药地位细分

对于医生的用药而言,他基本上都是用多种药(二种以上)进行组合来治疗某类疾病,那么里面就有主药和辅药之分。从药理学的角度来说,根据用药目的,可以把药物作用分为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对因治疗的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素,即治本;而对症治疗的目的在于消除或减轻疾病症状,即治标,在很多情况下也是必不可少的。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把对因治疗的药物称为主药,把对症治疗的药物称为辅药。在使用用药地位的细分变量时,就可以根据药品在治疗过程中所处的作用及功效特点,进行差异化选择。

4提炼和传播中成药的独特销售主张

当找到中成药的优势差异后,独特销售主张(USP)就几乎可以呼之欲出。USP理论的精髓就是:(1)诉求点要集中,不能多,要有价值;(2)诉求点要独特,不落俗套;(3)诉求还要有足够的吸引力。三者缺一不可,可以称为“铁三角”。

对于中成药而言,USP的思考方向应该首先瞄准主治功能,而不能像传统思维那样停留在症状表面。因为中成药是按照中医原理而配方的药物,它要遵循中医的原则。按照中医的观点,应该辨症给药,而这个“症”不是症状,而是病情。症状是表面,而病因才是主要。仅仅根据表面症状开药的医生是庸医,而仅仅根据症状选择卖点的中成药则是不可信的,也是不足取的。

传播中成药的USP时,必须要掌握两个基本原则:(1)卖点的主题不要经常变换。如果变换就一定是要伴随着整个营销战略的调整,而不能仅仅做战术的变化。(2)针对医生和消费者的卖点应该相同,但说辞不一样。也就是说要用不一样的话来阐述同一个卖点。在传播对象上,由于医生是专业的化身,他们喜欢合乎专业思维的说辞,而不是浅显模糊的。而对普通消费者而言,他们希望知道具体的疗效,但又听不懂太专业的术语。所以,对他们的传播则应该通俗易懂,把深奥的专业药理转化为日常用语。

以某企业的伤科接骨片为例,该药的组方有田七、乳香、没药、土鳖、红花、海星、鸡骨等。从中医的专业角度上说,这个药品组方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舒通经络的作用,适应症包括软组织损伤,劳损性、风湿性腰背痛,骨质疏松症,骨折创伤,退行性骨关节病,骨折延迟愈合,痹痛症等。但这些太多的利益点和太中医化的词语本身是不适合作为USP提出的,在医院推广中必须要浓缩和提炼卖点,并制定有效的传播策略。经过大量的临床试验证明,药品本身的优势差异点在于其特别适用于骨折的整个病程中的早期,能加速骨折的愈合。营销人员根据这个优势差异点,把USP提炼为:“早期加快骨折的愈合”,广告语为“更快重建自由生活”。在医院推广中,对医生的卖点传播上主要强调伤科接骨片近30年的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同时,是同类品种里面研究最深入的一个,并提供充分的研究报告来证实。而对病人则讲述该药品可以加快骨折愈合,减轻病程带来的痛苦。通过这种双管齐下,该中成药在医院的销售中取得了很好的销售业绩。

参考文献:

[1][美]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亚洲版·第3版)[M].梅清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5):26-30.

简述基因治疗的策略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基本三角关系 生存姿态 家庭塑造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

1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产生的背景

纵观心理治疗的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出,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都以个体为主。行为主义疗法通过使用暴露疗法、系统脱敏疗法等使个体先从行为改变,进而促使个体的心理问题得以解决。精神分析疗法则希望通过释梦、自由联想等方法将人潜意识层面的活动给予意识分析,减轻来访者焦虑、改变认知等达到改变其纠结的心理状态。贝克认知疗法则是通过各种有理性的陈述,引导来访者从自己循环论证的思维圈子里跳出来,用合理的视角去分析看待问题,他们一贯主张产生问题的原因不是问题本身而是如何去解释问题。20世纪五十年代,心理学开始关注人本身,把人作为一切意义的存在。心理咨询界兴起人本主义转向,由罗杰斯、马斯洛等人组成的人本主义阵营关注人的存在。罗杰斯提出来访者中心疗法,该疗法绝对以来访者为中心,秉承着个人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相信如果给定合适的条件每一个人都可以自我实现。

无论这些疗法如何发展,关注的仍是来访者本身,但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无论来访者在咨询室中表现如何,他都将面对社会与人接触。基于这种需求,上世纪50年代诞生了家庭系统治疗,将咨询关注重点转向个体的家庭人际关系网络。该范式认定个体只有在互动和系统(家庭)中才能被说明、被理解,个体的困扰实际上是关系的困扰,是个体所在的系统出现了问题,因此,实施心理干预的对象应当是关系和系统,而不是个体本身。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有着与家庭系统治疗相同的特点,寻求整个家庭的关系改变,关注个体与家庭、公司、社区等的系统互动模式,找出适合来访者的干预策略,帮助其解决问题。随着交往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出现,研究者们更加注重以整体、联系的眼光看待问题。家庭是一个最基本的单元,成员的言语、行为表现会互相影响,个体的症状是家庭症状的一部分,所以只有通过系统的改变家庭的内部交往模式,才能改善现状。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总结以往家庭治疗的基础上,汲取人本主义理论的精华,通过特有的生存姿态阐释、个体部分舞会、家庭塑造等策略实现个体身心的曼陀罗。

2 Satire家庭治疗模式

在所有的家庭治疗模式中,Satire家庭治疗模式是考虑个体自我治愈因素最全面的范式。它将治疗的焦点从个体本身转移到更为广泛的社会关系中,治疗中不仅有家庭成员的参与,还涉及了更为广泛的家庭网络。围绕着如何通过个体所处的社交网络来重塑来访者的自尊以激发来访者的自愈能力,使来访者的身心、所处的社会环境达到一个曼陀罗的状态。

2.1 基本三角关系

自我、父、母构成一个基本的三角关系,个体从这里感知世界,因此个体的任何表现都会受到这个关系的影响,而且同时也影响着这个关系。萨提亚主张,作为治疗师要通过改变系统的关系来改变个体的表现。人是社会性动物,自我、情境、他人构成一个广泛意义上的三角关系,也同时影响到家庭的三角关系的变化。萨提亚模式治疗师的工作重点是更新人们的体验,将他们从童年习得、受限制或是功能不良的应对模式中解放出来。萨提亚认为每个个体都像是一座冰山,我们所能观察到的仅仅是冰山的一角。有好多改变都是从内部开始的,而这些恰是我们无法观察到的。但是对于每个人来说,无论年龄、处境如何,都可以通过其内部的改变来改变他的三角关。萨提亚的演示常常是以戏剧作为主要的方式,让个体从认知层面上接触到潜藏于个体冰山深处的固化了的、受限制的思维,从而使个体与自我的三角关系达到一个曼陀罗的状态。

2.2 生存姿态

萨提亚用五种生存姿态阐释了个体所有的应对方式:婴儿刚出生时,拥有一切发展的潜能,随着渐渐与外界接触,他习得了自己的沟通(应对)姿态。之所以会使用某种生存姿态,完全是为了保护自我价值免遭言语或非言语的、知觉到或是假定存在的威胁。儿童时的无助感、误解,混淆的信息导致信息不一致,因而会出现各种生存姿态,分别定义为:讨好、责备、超理智、打岔;而治疗的目的就是使个体达到表里一致的生存姿态。

讨好以牺牲自我价值为代价,个体完全意识不到自我价值的存在,忽视自我感觉,任何时候都和颜悦色面对他人,坚持为出错的事情背负麻烦,通常讨好者会表现得幼稚而依赖;责备与讨好截然相反,不接受来自任何人的借口、麻烦或辱骂,不断的抱怨、指责他人或者环境,经常表现的有敌意、专制、爱找麻烦或是暴虐;超理智则漠视自己和他人的价值,像计算机一样只注重于数据或是逻辑推理能够得到的结果,面对任何事都保持非人性的客观;打岔则表现得似乎一刻也不能保持静止,对他们而言,自我、他人以及环境都不具有任何价值,不能集中注意力,往往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表里一致则是自我、环境和他人全都得到了应有的尊重,而且感知觉、心灵、行为充分发展。

2.3 创造改变的环境

改变本身无所谓好坏,关键在于治疗师的引导。要充分接纳我们的来访者,牢记问题本身并不是问题;记得传播希望。让来访者充分认识到生命的任何阶段都可以重新学习。而且治疗师要给来访者创造一个安全可信的环境。此外,还要跟随来访者的变化过程,给来访者灌输积极向上的意识。

2.4 引入一个外部因素

除了传递接纳、希望、可靠性以及对改变的意识之外,萨提亚流派的治疗师还注重对表里一致进行示范。保持充分的接触,治疗师要控制的是整个过程而不是家庭。关注预期,在最大的程度上承认来访者的尊严,时刻警惕阻抗的发生并能将其转化为重构尊严动力。打破个体原有的思维,将恐惧和焦虑正常化。

3 萨提亚的干预方法

3.1 个体部分舞会:整合内部资源

每个人都拥有大量的组成部分、资源和个性特点,它们可能以多种方式表现出来。每个人都有智慧、内心的法官、孩子、成人、管理者、老人、性的部分、对死亡的恐惧、对快乐的希望等等,这些部分并不总是和平共处的。通过找到各个部分的内部对话,准备好引导者和主体,让各个部分见面,出现矛盾,转化冲突,举行整合仪式这几个步骤来完成这个个性部分舞会。通过角色的表演向来访者清晰的呈现个性的各个部分发挥的作用,使来访者个体冰山得以整合,从而向表里一致的生存姿态转化。

3.2 家庭重塑

重新演绎主角的家庭,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包括主角的家庭系谱图,家庭生活编年史,以及“影响力车轮”,主角和引导者在进行重塑之前要进行大概三小时的沟通准备会议。其中“影响力车轮”图可以向我们展示的是影响主角成长的人。主角在中间,爷爷、奶奶、儿子、女儿或是姐妹、兄弟等排成一圈,像车轮一样。为家庭重塑提供一个背景情境,向人们展示这个家庭中冲突或者问题出现的时候,应对压力、愤怒、冲突或者焦虑等的方式。其中以“人格冰山”的形式来讲述故事,指出主角的期望、感知觉等。通过重塑主角的原生家庭,重塑父母的家庭,重塑主角父母的约会、求爱、婚礼场景,重塑主角的家庭等方式,让主角释放压力,点燃希望,清除阻碍,达到表里一致生存状态。当主角已经达到更高的自尊、充满力量和希望的状态的时候,引导者就可以结束家庭重塑的活动。然后引导主角回溯整个过程中的互动方式,让主角意识到问题的解决方式和自己的应对姿态,进而调整生存姿态。

4 简要评析Satire家庭系统疗法

这一理论在家庭系统疗法中引入了人本主义的观点,注重来访者自身生存状态的改变。

首先,Satire所提出的家庭治疗模式,致力于通过戏剧化的方式将个体的家庭关系以及个体的人格冰山形象的呈现给主角,引导其注重家庭关系以及内部个性的调整和变化。为家庭治疗开辟新视角。

其次,Satire的家庭治疗模式不仅注重主角的核心家庭,还注意更加广泛的家庭生活编年史及“影响力车轮”的研究,使得改变更加全面。

最后,虽然该模式强调要改变的是家庭关系,但并不需要所有家庭成员都参加,更多的是表演者和引导者的努力。

当然,每个理论都有不完善的地方。该模式需要大量的人力参与戏剧化的表演,而且不同的人扮演的角色必然会受到表演水平或者沟通的影响,进而影响咨询水平。此外,该理论太过专注于个人及扩大家庭的关系网络,难免会忽略直接与核心家庭互动的效力。尽管如此,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极为实用,成功解决了很多婚姻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它给家庭治疗增添了新的活力。

注释

维尼吉亚・萨提亚 约翰・贝曼 简・格伯 玛利亚・葛莫莉. 夏晶,译.易春丽,审校.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7.

[美]艾略特・阿伦森著.社会性动物(第9版).邢占军,译.华东师大出版社,2007.6.

汪新建.视角的转换:从个体到关系――西方家庭治疗评介[J].社会心理研

究,2003.3.

MICHAEL P. Nichols & Richard C. Schwartz.王慧玲,连雅慧,译.家族治疗概论[M].台湾:洪业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