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成本控制概述范文

成本控制概述范文

成本控制概述

成本控制概述范文第1篇

一、市政工程成本的研究内容

市政工程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是指,所有耗费的材料和物资的价值表现。这其中不仅涉及到了施工准备阶段,也包括了工程项目的完成阶段;此外,也包含了施工工人参与劳动的建设综合成本,这些成本还包括从施工组织与管理成本到结束期间发生的各项费用。按照一定标准来分类的话,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那些可以直接计入工程成本核算对象,即对整个项目的完成起到主要作用的直接费用以及消耗,主要涉及到直接生产工人的劳动成本,用于项目工程材料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费等措施费用。间接成本是指不能直接纳入成本核算对象,但在保证施工的正常运行时,与正常的生产成本,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全部成本,这种成本在成本核算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主要包括各种费用和人员工资的管理、办公费用,旅行和运输费用,固定资产使用费等其他企业管理费。具体的成本构成情况如下图:

二、市政工程成本控制的理论指导思想

市政工程企业的成本,就是在整个施工项目形成以及开展过程中,对整个流程中所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及种种的资源的总和。对成本的控制,就是对于所需要耗费的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尽可能地对成本进行及时的监督和跟进,以及指导改进。如若出现了实际与计划成本的偏差,就要进行及时的纠正,分析其原因是否合理是否可接受,若是主观方面的原因同时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将成本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以保证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同时基于上文提到的市政工程成本的构成的主要方面,下面提出成本控制所需要遵循的指导思想:

1.全面控制思想。全面控制成本主要从全过程控制和全员控制两个方面进行。(1)全过程控制。从工程项目成立开始,成本控制也就同时开始了。前期的成本预算,从最简单的货比三家到到每一项经济业务都需要纳入到成本控制的过程中来;施工过程中的现场成本控制,应该伴随着施工进程的各个阶段开展实施,对于一些金额较大的成本费用,要从开始的计划使用到最终的合理验收进行全面、全方位的控制,切不可对任何一个环节忽视控制流程,要将其事前计划和事中、事后控制追踪对应起来综合控制。(2)全员控制。成本控制不是某一个具体部门的专职,要想做到将全部成本控制到一定程度并达到上级要求或者达到利润指标的要求,就必须全员参与其中。这就需要尽可能地将企业内部各个单位、各个部门的所有人员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将所有人的工作业绩相挂钩,将整个成本控制作为一个企业的整体目标,而不是单兵作战。将企业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充分提高他们全员参与成本控制的意识,要他们知道自己对于企业成本控制能够成功的重要性。只有这样,做到将全体部门和人员相结合,才能真正的更高质量地完成成本控制的要求,使得企业可以更好地实现预期目标及利润。

2.例外管理思想。任何一项施工项目都不可能完完全全地按照预算开展开来,在施工过程中总会发生这样或者那样的特殊情况来影响到施工的进程或者直接对成本产生影响。这个时候就需要遵守例外管理原则,这些例外情况不同于企业可以控制的成本方面,后者发生在可控标准以内,凭借企业日常的工作手册或者正常程序就可以完成相关问题的解决。而前者它有着更大的不确定性,它更需要企业集中精力分析为何会发生这种变化,这对企业的成本控制来说更有意义。

3.权、责、利相结合思想。如果想要使成本控制有效发挥作用,必须将责权利的要求在所有部门实现规范落实,这就是要将责任权利有力结合起来。由于项目经理,技术人员,预算业务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和各生产队成员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都需要针对具体成本控制的问题负责,形成整体的项目成本控制责任网络。同时,不论是企业的管理部门还是施工队伍都应该有权利针对某一项成本费用的支出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对于成本项目的发生进行实质性控制。最后,项目部的管理人员应定期评估施工队,了解施工队在完成施工任务的过程中是否节约了成本,最终评价结果将与建筑工程队的总的收入相结合。只有将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控制付诸实践,让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与单位每一位员工的工资效益挂钩,才能起到各个项目成本控制真正的作用,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市政工程成本控制的抓手

1.前馈控制。前馈控制,顾名思义就是在事前进行的控制,主要是指通过观察和收集信息,已达到掌握规律并尽量能预测出正确的成本发展趋势,在未来可能产生问题的预期内,提前采取相关措施争取将有可能出现的偏差消除在萌芽状态,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在不同发展阶段会遇到的问题。前馈控制是施工发生前采取的控制行为,它具有一定的未来导向性。事实上,这种控制种类本应该受到企业的重视,因为它具有事前预防性,它可以在事前就控制住成本有可能变动的原因,虽然不及现场控制的时效性,但是与反馈控制的时滞效果比较起来,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些特点,导致了前馈控制的难度增加,它要求能够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偏差进行准确的预测,不仅需要考虑到能够影响成本的因素,而且需要考虑到影响上述因素的影响因素。

2.现场控制。现场控制主要是指对正在进行的工作进行过程控制。在正在进行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这类工作控制在纠正措施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成本控制方面,现场控制的指导作用非常明显,它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工作能力,还有利于提升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另外现场控制通常是在工作场所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管理人员到现场观察各种成本控制以及操作控制是比较常见的活动,这是基层管理人员常用的控制方法。通过管理人员监督检查,深入现场亲自管理,有利于更好地指导和控制员工活动。在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和控制中,现场控制可以确保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当发现有一个标准偏差出现时,应当立即采取纠正措施。

3.反馈控制。反馈控制是对之前成本控制工作执行结果的管理。首先将它与之前制定的控制标准进行比较,如果发现偏差,就需要找出原因,然后制定纠正措施以防止偏差继续加深直至消除偏差。反馈控制是把系统输出的信息反馈到输入端,然后与输入信息进行比较,通过对这两种偏差的分析利用来完成市政成本控制过程。反馈控制就是充分利用过去的信息,指导当前的工作以及部署未来的工作。在控制系统中,假如反馈的信息的能抵消输入信息,称为负反馈。负反馈能够促使系统趋于稳定;假如它能达到增强输入信息的作用,则称为正反馈。相应地正反馈可以加强信号。虽然反馈控制存在一些缺点,比如时间延迟的问题,也就是说从发现偏差到采取纠正措施之间的时间很大程度上会存在延迟的现象,在准备更正或者正在更正的过程中,实际情况可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常情况下对企业已经发生了不可逆的损失。但是反馈控制同时也具有很多优点。首先,它可以给管理者提供许多与真正的计划实施效果的有效信息。此外,反馈控制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4.动态控制。动态管理(DynamicManagement)就是指企业在管理过程中,通过预测,对内部数据以及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及时调整企业战略模式、管理手段以适应管理的变化,同时对成本计划进行一定的补充的管理手段。在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对过程的动态控制,以及对目标的跟踪和活动的变化,能够进行全面的动态控制,便于及时、准确的把握所需要的信息以达到成本控制的目标,把实际目标值和建设和规划项目的条件状况和目标一起比较,如果发现偏离了原先设定的计划,那么就应当确定采取纠正措施,保证计划目标得以实现。全过程成本动态控制工作需要贯穿于项目的层面。动态控制作为施工活动的常用方法,应当始终采用。为了实现动态控制计划的目标,在基于目标的规划要求上,落实各个分级目标的实现。动态控制过程通常应该与事先拟定的计划保持一致,依照事先的安排进行下去。一个好的计划,首先必须是可行且合理的,包括在技术方面、资源方面、财务方面以及经济方面都应当是合理可行的。同时,经过不断改进工艺,力求达到最佳的程度。

四、市政工程成本控制的研究对象

1.施工项目成本形成的过程。根据市政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全面实施过程,考虑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要求,施工项目成本形成的过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的招投标阶段,应当依据工程概况和招投标文件,结合此工程的成本预算,提出投标决策并拿出相应的建议;在施工准备阶段,应充分利用相关政策,进行良好的组织并按照实现的规划继续实施下去,人事管理人员和相关专家应阅读和检查招标文件和图纸,随时应对做出一类变更;施工阶段,在施工图预算的基础上,结合施工预算以及各种定额,控制实际成本;在竣工阶段和保修期内,应分解接受成本和保证成本,列出费用,回收计划,这使得工程项目从开始到结束都在成本的控制中。

2.施工项目的职能部门、施工队和生产班组。成本控制的具体内容就是针对每一天工程项目出现的所有费用和损失。这些费用和损失,除了在各部门经常发生外,而且也发生在生产部门和建设部门。因此,把职能部门,施工队和生产班组列为成本控制对象,让他们接受项目经理的指导,接受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监督检查和评价是理所当然的。与此同时,对职能部门、施工队和生产班组也应明确相应的责任成本,实行内部牵制制度。

3.分部分项工程。为了使成本控制工作做得更加扎实、细致,使得成本控制目标能够顺利实现,企业还应根据分项工程的施工项目,把分部、分项工程项目纳入成本控制的对象。一般而言,项目应根据分项工程实物量,参照施工的预算定额,还要结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考虑到项目管理技术和专业素质能够对节约计划产生积极作用的基础上,制定包括工程、材料、机械损耗在内的工程预算成本控制,将其作为子工程成本控制的依据。目前,随着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是在设计施工同时进行着适时的变化,在工程开始前就完整地编制出整个建设工程预算正在变得不太可能,但是公司仍旧可以根据设计图纸,编制各个阶段的施工预算。通常情况下,无论是项目整体的施工预算,还是分阶段的施工预算,分部分项工程成本控制已经成为项目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依据。

五、市政工程成本控制的方法

目前,市政工程项目从以政府为主导开始转变为市场开放的竞争,这种变化,使得该行业的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因此,市政施工企业应当采取以管理为中心的经营发展战略,而且需要考虑到工程质量的提高并保证施工进度,以

达到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率的目标,只有在确保项目安全、质量、工期的情况下,严格控制工程成本,减少市政施工企业工程成本,才能保证市政施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个位置。

1.内部控制法。内部控制,顾名思义,就是指为了在施工过程中防错纠弊,成本控制方制定并实行一系列政策和规定。所谓内部控制方法,是指根据内部控制原理的基础上,对制约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和要素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以保证施工项目有序执行,达到预期目标的方法。

2.目标成本法。目标成本法是一种以市场导向(Market-driven),对制造企业的产品进行利润计划和成本管理的方法。目标成本,是企业在综合自己所能接受的目标利润以及客户所能接受的价格,同时兼顾到产品的质量,性能,在这几者关系达到平衡的情况下,企业应该在一定时间内达到的成本水平。目标成本法是事先根据成本控制要求确定终极目标,然后再根据制定好的目标进行成本控制。具体操作方法是以确定目标成本为基础,首先分解其目标成本,随后使用控制和评价手段对企业的业务活动的进行全面监督和控制,使之达到管理层认定的经济效益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它是一种全过程、全方位、全人员的成本管理方法。它是从项目中标开始,就要正式开始目标成本规划,每个项目设一名负责开发的经理,以项目开发经理为中心,对项目计划构想加以推敲,然后转入基本设计阶段,否则还需要运用价值工程重新加以调整,以达到要求。施工项目目标成本控制过程包括六个步骤:目标成本的设置、分解、监控、计算、分析和目标成本评价。

成本控制概述范文第2篇

2013.07.31

引言

2%左右的设计费用, 直接影响 70%以上的建造成本, 对开发利润的间接影响更是不可估量……

提要

一、成本控制理念 1、核心原则 2、微笑曲线 3、成本策划 二、规划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三、建筑方案阶段成本控制 四、施工图阶段成本控制 五、景观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六、绿色建筑与成本控制

一、成本控制理念

成本控制理念----核心原则

从某项目的卡拉麦里金石材门头说起……

成本控制理念----核心原则

思考:“苹果”手机的缺点是什么?

成本控制理念----核心原则

产品与作品的区别? 向制造业学习!

成本控制理念----核心原则

向龙湖学习!

成本控制理念----核心原则

“客户体验”

是衡量成本控制是否合理的最核心原则!

成本控制理念----微笑曲线

台湾宏碁的微笑曲线带给我们的启示

成本控制理念----微笑曲线

小区规划—建筑方案—施工图—景观设计—室内设计

树立“全过程”设计成本控制理念

成本控制理念----成本策划

质量

进度

成本

思考: 如何协调成本与质量之间的矛盾?

成本控制理念----成本策划

成本控制理念----成本策划

成本控制理念----成本策划

品质

成本策划 = 性价比 =

成本

二、规划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规划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1、开发时序 思考:如何将首期开发成本最小化? (建筑高度、建造速度、停车配套指标与初期投入……)

财务成本也和规划设计密切相关!

规划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2、停车指标(机动车) 思考:地下机动车单车位面积指标?(35平方米?能否更低?) 单层or双层? 公建配套停车指标如何满足?地下or地上? ……

地下车库建筑面积约为地上建筑面积的25%左右, 必须高度重视、深入研究、严格控制!!!

规划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2、停车指标(非机动车) 思考:地下非机动车单车位面积指标?(1.5平方米?能否更低?) 能否采用机械式? 能否采用地面式?是否存在配置超标?

非机动车库设计严重浪费!大有潜力可挖!

规划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3、公建配套 思考:小区变设置数量是否达到极限? 物管用房如何设置最合理?与后期物管成本是否关联?

物业管理也和规划设计密切相关!

规划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4、交通组织 思考:小区出入口数量与成本的关系?消防通道与成本的关系?

规划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5、场地竖向 思考:土方量控制如何做到最优化? 6、综合管线 思考:市政管线有无成本控制的空间?(BIM研究…)

7、小区景观 思考:周边自然资源(河流)有无利用价值?

8、建筑高度 思考:住宅经济

高度、层数是多少?(9层、11层、18层、80米…) ……

规划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前至拿地策划, 后至物业管理, 均与规划成本控制密切相关!

三、建筑方案阶段成本控制

建筑方案阶段成本控制 土方平衡:

场地高程设计应考虑场地的土方基本平衡。

土方开挖+外运的单价一般在25-50元/m3

建筑方案阶段成本控制 设备用房规划:

设备用房(水泵房、配电房、煤气调压站、控制中心)等配套设施的位置 能使得各种管线的铺设长度最短。

建筑方案阶段成本控制 建筑层数控制:

建筑层数会影响结构体系的经济性,也会影响设备的配置要求,规划中应 尽量避免尴尬的层数。

7层要设电梯 12层要设两部电梯 19层要设剪刀梯 6层底部架空要注意“顶层入户离地小于16米” 80米的高度控制 ……

建筑方案阶段成本控制 建筑方案的结构合理性:

确定建筑方案时,要尽可能从结构设计方面考虑建造成本,尽可能减小建 筑专业的不合理布置带来的结构设计成本的增加。同时兼顾结构类型的选 择,分别评估平面、竖向等各方向的复杂程度,不选择不规则或非常不规 则的建筑方案。

建筑方案阶段成本控制 建筑体型控制:

重视效果与成本的平衡,体型不宜过分复杂,体型系数不宜过大。

体型系数大,结构 造价相应增加; 体型系数大,节能 设计要求高,增加 保温成本; 体型系数大,意味 外表面面积大,装 饰面大,增加装饰 成本。

建筑方案阶段成本控制 建筑层高控制:

在确定层高时,应综合市场取向,产品自身的定位,选择合适的层高。

层高每增加0.1m造价增加该层造价的3-5% ; 剪刀梯当层高大于3150时要增加休息平台,增加公摊面积。

建筑方案阶段成本控制 开窗面积控制:

在门窗的设计中,在必须满足通风及采光要求的同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 窗地比(外墙门窗面积与建筑面积比)。

外维护结构影响建 筑能耗最大的是窗; 窗的造价远远大于 墙体; 窗的保温性能提高 一级往往造价的提 升很多(同种材质 的窗); 窗的面积越大带来 遮阳卷帘的面积也 越大。

建筑方案阶段成本控制 底层架空层控制:

架空层为不可售面积,应合理控制; 架空层高度应选择合适的高度,控制结构成本; 应尽量通过上部户型的结构合理性与结构方案 的优化改善架空层的通透感,不宜采用结构转换。

100米高层,底部为4m 左右高的架空层,单方 面积含钢量提高2kg左 右。

建筑方案阶段成本控制 顶部构架控制:

建筑顶部的构架应适宜,不宜为了造型盲目加高。

100米高层,顶部为 3m高的构架,单方 面积含钢量提高2kg 左右。

建筑方案阶段成本控制 地下

停车库:

单车面积指标,根据不同的项目定位确定柱网尺寸,严格控制超大车位; 设备用房应尽量设置在无法布置车位的位置; 地下室轮廓线应平直方正,一定要避免无用的面积出现; 行车道尽量避免单侧停车,应采用双侧停车; 避免布置平行或斜向车位; 设备用房的面积应严格控制; 人防口部设施应布置在不影响停车的地方; 车库的埋深与覆土应仔细推敲,尽量避免打抗拔桩; 消防车道的布置尽量影响较少的地下室柱跨。

建筑方案阶段成本控制 材料部品的选择:

必须在成本预算的范围内选择材料。对于今后住户会更改的部位应采用便 宜的材料,只需满足规范要求即可。住户有可能敲掉得墙土建不要砌筑。

建筑方案阶段成本控制 合理控制赠送的面积:

只有赠送面积产生的溢价大于所送面积的建安成本时,赠送的面积才会产 生直接的价值。

建筑方案阶段成本控制

建筑立面 建筑造型(风格选取、细部大样…)、饰面材料、部品部件……

建筑方案阶段成本控制

建筑立面 建筑造型、饰面材料(文化砖、仿石涂料、涂料…)、部品部件……

建筑方案阶段成本控制

建筑立面 建筑造型、饰面材料、部品部件(幕墙、栏板、扶手、百叶…)……

四、施工图阶段成本控制

施工图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建筑设备管井的设置:

尽量减少管线入户的长度; 管井的面积控制到够用即可;(电井尺寸研究:母线槽与普通电缆…) 管井位置尽量设置在不影响视觉感受的位置,减少管井外的美化装修。

施工图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毛坯交付用房内部墙体优化:

毛坯交付的住宅对部分后期住户有可能改动的隔墙在土建工程中可以不砌, 减少投入与后期浪费。

施工图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节能计算:

应多方案比较,选择综合造价较低的方案。(扬州别墅Low-E玻璃案例)

施工图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建筑构造做法优化:

建筑构造应综合考虑材料价格与施工费用、周期,选择合适的构造做法。

施工图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精装住宅与土建的紧密配合:

在土建施工前,一定要完成施工图,以便及时修改土建施工图,避免现场 返工,造成浪费。

施工图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结构设计

前置把控,是结构成本控制的核心所在; 桩型与基础,是关注重点; 合理控制,考虑施工可靠性;

机电设计

思考:暖通与建筑层高; 强弱电与物业管理; 给排水与市政管线;

……

专项设计

幕墙、智能化……

五、景观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景观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1、软硬景比例 思考:合理的软硬景比例应该是多少?10%硬景有木有?严控!

景观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草坪比

例(软景面积) 75%-95%

草坪面积越大越节约初始投入成本(后期维护成本加大)

景观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硬景比例(面积)≤20% 别墅≤12%

6-18层≤15%

高层≤20%

景观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硬景成本控制 硬景比例(造价)≤40% 土方、管线、道路、园建

避免挡土墙

景观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硬景成本控制 土方、管线、道路、园建

景观道路设计留有余地,主要是雨污水管线和供电管线。 道路增加一个井,增加1500-3000元,管线较多时道路不能 压实,需要配钢筋,长期产生隐患,增加成本。

景观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硬景成本控制 土方、管线、道路、园建

消防

占用面积最小, 与道路或硬质场地尽量重合, 明确消防通道和消防登高面。

景观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硬景成本控制 土方、管线、道路、园建 控制石材——砖:石=8:2 减少小块铺贴, 减少人工成本, 提高工程质量。

景观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硬景成本控制 土方、管线、道路、园建

构筑物比例(造价?面积?)≤0.3%

只做必要的亭廊构架

景观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硬景成本控制 土方、管线、道路、园建

减少园建 减少类似车库廊架 减少悬挑性结构

景观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硬景成本控制 土方、管线、道路、园建

少做花坛 尽量减少弧形线脚

景观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硬景成本控制 土方、管线、道路、园建 围墙 非主要界面采用真石漆 高度根据项目情况确定 铁艺应采用常用规格钢材

景观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硬景成本控制 土方、管线、道路、园建 景石

控制数量 主要节点花岗岩,黄蜡石, 次要节点桐庐石等

景观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2、水景 思考:楼盘定位与水景的关系?长江黄河洞庭湖有木有?

严控!

景观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水景比例(面积)≤1% 水景成本控制

小水景烘托气氛

思考: 景观大湖是否增加成本?

景观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3、苗木 思考:名贵树种就代表高端形象么?加拿利海枣有木有?严控!

哭泣的加拿利海枣

景观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3、苗木 思考:苗木中什么成本最高?“麦浪滚滚”有木有?

严控!

景观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苗木成本控制 大乔木≤5% 注重层次,尽量少选用大规格的乔木 常绿和落叶的比例4:6

景观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苗木成本控制 灌木 限定空间,增加绿化层次 灌木边缘用毛球,中间部分,尽量少用

六、绿色建筑与成本控制

绿色建筑与成本控制

从设计阶段植入绿色理念,在建筑的建设阶

段、运营阶段节约成本,从而实现全寿命期

的成本控制和优化。

绿色建筑与成本控制

龙城文化产业城绿色设计

1、室外、室内风环境模拟 ① 为景观提

供设计依据

② 为建筑朝向、位置提供指导意见

③ 寻找最佳开窗位置 ④ 为室内隔断分布提供指导意见

2、室外、室内采光模拟 ① 找到项目采光不利点,寻找解决方案 ② 为室外绿植布置提供设计依据 ③ 为中庭位置、大小提供设计依据 ④ 为幕墙设计提供设计依据

绿色建筑与成本控制

龙城文化产业城绿色设计

3、建筑能耗模拟 ① 为项目提供空调选型能耗比选 ② 不同围护结构、照明系统能耗分析 ③ 中庭设计对能耗影响分析

4、其他

① 对建筑周边可再生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分析 ② 对降低室外地表径流的专项设计 ③ 非传统水源利用专项设计 ④ 结构体系节材优化设计 ………

成本控制概述范文第3篇

某建筑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4000m2,工程建设总投资1600多万元,计划三年完成,其工程质量要求高,施工任务繁重。在施工中为避免出现上述成本控制不到位的情况,施工单位注重采取措施,通过多种路径和方法来加强成本控制工作。

1.1建立完善的施工成本控制体系

在工程策划阶段编制投资估算,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工程目标成本,作为施工成本控制的基线。随着工程施工的进行,造价动态发生变化,当动态造价与目标成本发生差异时,找出其中的原因,并对目标成本进行修订,防止目标成本失控。在目标成本编制完成后,明确各部门、各阶段的责任,实现对目标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保证目标成本顺利实现,从而对该建筑施工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1.2加强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成本控制

采用招投标方式选择施工单位,以选择最优施工单位,在公平竞争环境下,施工单位采取措施控制成本,提高工程施工效益。在该工程招投标阶段重视招投标文件编制工作,并依照招投标文件中的条款来实现成本控制。施工单位重视招投标文件起草工作,从而更好的指导施工,有效控制工程成本。施工单位编制招投标文件前,做好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协调工作,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避免图纸构造不详细而增加不必要的成本,对存在的其它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处理,从而提高文件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外,施工单位重视招标文件管理,提高招标文件质量。工程量清单是整个招标文件的核心和关键,做好其编制工作,坚持客观、公正、科学原则,确保编制的科学性,计量准确,不重不漏,为控制工程成本奠定基础。同时,编制人员注重提高自身素质,积累和总结经验,编制好工程量清单;对投标单位的总报价和单项报价进行评审,确保各项报价合格,确定合理的合同造价,从而为更好的控制工程成本奠定基础。

1.3做好建筑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工作

①合理选择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是进行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重要依据,也是施工单位进行施工的重要指导文件。因而必须重视组织设计方案论证,选用最优方案,合理安排施工的人力财力物力,从而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②重视建筑施工材料成本控制。施工中,成本管理人员严格履行职责,重视材料审核,施工单位做好材料采购工作,保证材料质量,并加强试验检测工作,保证材料质量合格,防止质量事故的发生,从而避免不必要损失的发生,实现对成本的合理控制。③加强建筑施工人工费和机械费的控制。该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注重提高自身信誉度,实力和施工人员素质,并在施工中对施工的每道工序进行严格把关,做好记录工作,做好劳务工资统计工作,并报请预算人员进行审核,看每个月工资总额是否超预算,从而实现对人工费用的有效控制。同时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做好养护工作,使机械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提高了建筑工程施工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施工成本。④重视建筑施工合同管理工作。为控制成本,该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严格履行合同的各项规定,减少工程索赔情况,避免不必要损失的发生。施工单位严格以合同规定为依据,履行好自己的义务,成本管理人员严格审核工程变更,防止不必要损失的发生,避免了不必要索赔现象的发生,从而降低了建筑施工成本。⑤重视隐蔽工程签证和施工现场变更。该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建立健全的现场签证手续,实现对成本的事先控制,成本管理人员重视审核隐蔽工程,重视现场计量工作,为控制成本提供依据。同时在施工中还严格审核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对工程变更,如果没有审核和加强管理,往往容易导致工程造价的增加。而该工程施工单位十分重视审核工作,对必须发生的工程变更,由设计、施工、监理方共同签字确认,并在施工前确认变更部分,避免不必要拆除而增加费用,从而降低了施工成本。

1.4加强建筑施工竣工结算的成本控制

竣工结算阶段的成本控制也是不可忽视的。该工程中具体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重视竣工结算的编制工作,严格审核结算成本,包括分项工程,分部工程,设计变更等内容,都加强审核工作,如实结算,防止重复和遗漏现象发生;重视结算资料管理,确保资料完整,对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工程变更、现场签证等资料都收集和整理好,保证资料完整;重视工程量和单价的审核,根据工程结算编制依据和施工合同要求全面细致审核,确保满足合同规定,从而实现了对成本的有效控制。

2建筑施工成本控制的效果及结论

成本控制概述范文第4篇

关键词:工程建筑;成本控制;措施

1.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预算与工程成本控制所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建筑工程的预算及工程成本控制的事前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一般涉及到的投资主体与项目范围相对比较广泛,这就导致其各种不同属性的产生。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投资主体通常包含企业与政府两种类型,两种类型的投资主体一般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预算及工程成本控制的管理方式有所差异。根据预算及工程成本控制的理论层面而言,建筑工程的预算及工程成本的控制主要分为事前、事中与事后三个不同的控制环节,然而目前我国的管理模式主要槭潞罂刂疲在三个不同环节的控制过程中,事前控制是十分关键的,良好效果的事前控制可以为预算及工程成本控制管理带来事半功倍的直接作用。

1.2建筑工程项目招标价格与实际预算及工程成本存在不对称状况

在理论上招标控制价格一般是与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预算及工程成本相互对应的或者存在一定程度偏低现象,然而我国各种建筑工程项目普遍出现两者无法协调的状况,这种不协调的状况涉及到一定程度的偏差后果,还有部分因素是招标控制价格的设置欠缺合理性。预算及工程成本行业领域中缺少不但具备专业知识背景而且具有相关实践经验的专门人员,所以使得在进行招标价格控制的设置环节中,存在着各个方面的不合理问题,与实际状况有很大的偏差。

1.3建筑工程施工实施阶段状况

通常来说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之前,应当签订一系列相关的合同,在合同上需要明确规定在实际施工过程当中的预算及工程成本控制的主要负责单位是甲方所规定的专业性质施工监督管理单位以及预算及成本咨询公司。如果政府部门属于投资主体时,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单位所提供的各种类型监督管理以及咨询服务存在着明显的行政特点,而且有关建筑工程经常出现变更现象,从而使得建筑工程的预算及工程成本相应改变,监督管理公司与预算及成本咨询公司需要提供更多形式的具体服务。另外政府型投资规划项目中通常体现出明显的行政干预特色,监督管理公司无法控制建筑工程项目的变更控制,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2.建筑工程预算与工程成本控制的改善措施

2.1造价控制

在目前的情况下,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都进行工程造价的控制,但往往只重视对于工程施工阶段的控制,想要有效的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必须在工程前期的图纸审查、限额制定到工程进入施工阶段的全程实施管理,从而使预算控制更加合理和有效。通过对施工前期的预算,保证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可行性,让工程预算控制在设计阶段就发挥管理作用,这样保证了前期工作的可行性,使得在后期的施工中,工程的预算更加易于控制,前期设计阶段的预算工作为后期实施预算管理做好了铺垫。工程施工阶段是预算控制的关键环节,由于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令人意想不到的情况,比如,在工程施工中有时会出现设计变更的情况,这就要求预算管理在人、材、机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要求企业预算管理人员要严格实行设计变更管理,以便于工程造价的控制。企业要从整个项目的全过程来考虑,进行全过程地、动态的工程预算管理模式。

2.2构建科学的建筑工程预算与工程成本控制体系

构建科学的建筑工程预算与工程成本控制体系,关键在于做好如下的几点工作:

(1)选择合适的过程数量,保证造价成本控制的工作水平,提高工程预算的实效性。制定相对完善的工程预算与成本控制方案,这是在正式施工之前需要落实的工作。

(2)定期针对建筑工程预算与成本控制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丰富其专业知识,要求其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统筹兼顾,严抓细节,保证建筑工程预算与工程成本控制目标顺利实现。

2.3提高预算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不仅要求工程预算管理人员具备高度的专业知识水平,学习和掌握最先进的预算管理知识,在工程预算中进行有效的管理,而且要求他们熟悉跟工程预算相关的法律法规。企业要对预算管理工作者进行严格审查,选用一些有能力的、能积极协调好工程预算管理中的各个方面的预算人员。预算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对企业提升预算管理水平是有很大的帮助的,预算管理人员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了解工程的施工进度,有效的监督工程预算的顺利进行。

2.4做好建筑施工中的成本控制

在企业开始承建项目时就应该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控制。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工作包括项目决策阶段的成本控制、项目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项目招标阶段的成本控制和项目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在众多的成本控制工作中,以项目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最为重要。在项目的施工阶段,成本的控制分为很多种类,当中不仅包括了材料成本和设备成本,而且还包含了人力成本、时间成本(工期)等,所以,企业在对施工阶段的成本进行控制时,必须做到对每个环节的成本都实施控制管理,避免因某个环节的成本控制出现疏漏而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需要强调的是,在选择项目施工材料和建筑产品时,并非质量越高就越好。

成本控制概述范文第5篇

建筑设计在建筑成本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住宅造价成本控制过程中建筑设计的影响是最大的。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开发商却没有对这一问题起到足够的重视,并没有全面考核和分析建筑物功能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只是单纯的从结构钢筋量的角度去控制,对于方案的判断仅仅从比较浅显的角度出发,而没有将建筑功能的设计与成本控制结合起来,使得所设计的建筑方案不满足成本控制要求,不满足建筑建设的实际需要。也造成建筑物在建成之后,功能太低而不满足使用者的需要,或是功能过高、不实用,则会增加投资而得不到最终价值的体现。所以,开发商对建筑功能分析的缺失造成目前成本控制困难的重要原因。

2对建筑物大小、形状、层数、层高缺少控制

当建筑物的外形相同时,如果建筑物的尺寸缩小,就会增加建筑面积的造价,反之,加大建筑物的尺寸,一般能使建筑面积的造价降低。一般来说,在相同的建筑面积条件下,建筑物的外形越简单,外墙长度就越短,单位造价也就越低;相反,建筑平面外形复杂而且不规则,则外墙周长和建筑面积之间的比例必将增加,这就会引起单位造价的提高。另外,不同类别,不同层数的建筑物,设计和施工的规范要求都不尽相同,建筑的成本必然不相同,我们要尽量避免介于小高层和高层两者之间的建筑物,可谓是不上不下,但在设计时,设计规范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执行高一个档次的设计规范要求时,其增加的成本却大得多。建筑层高的增加,意味着工程实物量的增加,这些增加的实物量分摊在建筑面积上只会引起单位建筑面积造价的增加。因此足设计规范后,一般不应盲目的增加层高。对于建筑物大小、形状、层数、层高的几个方面,在设计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具体的工程而言,只有经过具体的分析和测算后,才能了解成本的变化情况。

3建筑设计对造价成本的具体对策

3.1加强对建筑方案的比选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建筑的形式越来越多样,人类对建筑物形状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使得住宅造价成本也相应的增加。要想控制这种情况,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不能盲目追求形式的多样化,进而控制住房造价成本。在进行建筑方案设计的时候,我们不应该仅仅只是为了完成某一项任务,而是要在进行方案设计的同时,进行方案的比选,使方案更加合理化,进而控制建筑的成本。

3.2选择合理的上部结构体系

在控制住宅造价成本中,如果上部结构控制的比较合理,就可以减少住宅造价的成本。从住宅工程的经济性来考虑,建筑的结构体系对建筑的成本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不仅仅是结构方面需要考虑的,应该从建筑设计就充分考虑。上部的结构体系对构件截面有直接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工程造价。所以,必须注意选择上部的结构体系。那么,建筑专业就应该从方案阶段考虑结构专业结构体系的选取,一个合理的建筑方案,既能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又能满足结构上部结构体系的合理性,才能够从根本上控制成本。

3.3选择适当的节点造型

通常情况下,有些开发商喜欢比较复杂的节点造型,虽然这在建筑工程的总投资中所占的比例不是很大,但复杂的节点造型会相对耗费更多的人力资源和材料资源,因此,选择适当的节点造型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节点造型选择的比较合理,会使工程的工期缩短,以此,建筑企业应该对实际的施工条件进行仔细的考察,挑选比较合理的节点造型。在达到整体规划设计要求的前提下,选择合理的节点造型,可以有效的控制成本。

4结束语

成本控制概述范文第6篇

(1)整体控制原则。进行整体成本控制时,施工项目的所有工作人员都要融入到项目成本控制当中,创建一个人人参与、人人控制的局面。从整体来讲,需要在实施过程里持续进行成本控制,以便可以保障应有的速度和进度,这样才可以将项目成本控制顺利完成。由于项目成本控制属于动态控制,因此控制的过程里要注意及时性和多样性。只有顺利完成动态控制,才可以有效避免亡羊补牢的问题出现。(2)开源和节流相融合的原则。可以从两个方面提升公司的收益,也就是增加收入和降低成本。所以,降低成本变成木目前施工项目的人力控制、财力控制以及物理控制最好的方式。只有真正意识到开源和节流之间的关联,才可以更加快捷的展现二者之间的默契程度。也就是在铁路施工的过程当中不但可以实施增加收入,还可以通过开源节流的方式赢得利润。对于每一个支出项目的合理性要进行仔细研究,要看清审核收支是否实现了平衡。(3)目标管理原则。指的是将一个大的目标通过不断的细分来完成。而整个实施的过程可以划分出计划的方针、方式、目标,制定出精细的方案计划,最后再将计划落实到实处。(4)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对于项目的实施构成来讲,所有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责任、权利和利益都各不相同。高层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权利,也具有较大的责任。因此一定要对铁路项目进行过程的所有工作人员的绩效通过审核而通过奖惩方式进行。真正将激励机制对成本控制的作用表现出来,以便将考评和个人利益相结合。责、权、利相综合,真正激发出员工在工作当中的积极性,保障成本控制措施能够真正执行。

2、成本控制方法

(1)工期与成本进行同步控制。对于施工单位来讲,许多都无法将工期和成本结合的非常完美。事实上,成本控制和施工进度具有关联性,因为施工进度的进行,使得项目施工成本呈现上升状态,成本控制也会随之上升。所以两者之间具备了一定的关联。如果施工进度和成本控制无法结合,就会构成虚盈或者虚亏的现象。(2)通过施工方案控制资源消耗。在施工项目过程里资源耗费是无法避免的,哪怕施工项目相同而施工方案不同也会形成一些资源上的浪费。因此,一定要认清施工方案中的科学性。所以降低资源耗费,就是提升项目收益。而且,面对施工过程选择的动态成本控制以及改变项目运作、施工进度和资源耗费比例,都会给项目成本控制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价值进行分析,确保功能的前提下进行成本压缩,在不改变成本的前提下提升功能,以满足成本耗费的最佳配置。(3)资源及费用的自我控制。对于项目成本控制,最终项目成本控制的程度取决于材料成本控制。而且,在项目实施的过程里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如果项目整体的科学的规划和人员配置没有影响到项目进度以及质量,就可以适时的进行人员删减。

3、成本控制的措施

成本控制概述范文第7篇

符合性测试概念可见于我国诸多审计之中,虽然这些文献给出的符合性测试概念不尽相同,但大至可分为二类:一类认为符合性测试是为了确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一类则认为符合性测试的不包括对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测试,也即符合性测试仅是为了确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的有效性。

第一类观点以注册师全国统一指定辅导教材《审计》为代表,其具体的表述为:“符合性测试是为了确定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是否有效而实施的审计程序。符合性测试是在了解内部控制的基础上来确定其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

第二类观点则以《释义》为代表,其具体表述为:“符合性测试是指通过一定的审计方法,测试被审计单位业务活动的运行与相关内部控制的符合程度。通过符合性测试,注册会计师便可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作出进一步评价,并根据符合性测试结果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不难看出,上述二类符合性测试概念的矛盾和冲突集中体现在符合性测试的内容(或对象)是否包括内部控制的设计。因此,搞清这个问题就成为解决符合性测试概念矛盾和冲突的关键所在。

如果我们把研究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看作一个过程,然后我们再把这一过程按进展程度作一划分并作些,籍此或许能够有助于弄清我们所要讨论的问题。

研究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一个过程,大体上要经过以下一些步骤:

1、调查了解内部控制制度,并把调查了解的惰况记录下来形成工作底稿。内部控制制度调查记录的方法通常有三种,即调查表(问卷)、文字表述和流程图。

2、进行穿行测试。所谓穿行测试就是指在每一类交易循环中选择一笔或若干笔业务进行测试,以验证工作底稿上描述的内部控制制度信息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穿行测试(Walk-Through Test)也叫全程测试、了解性测试(Test of Understanding)、摇篮—一坟墓测试(Cradle to Grave Tests)。实施这种测试的目的在于防止工作底稿中对内部控制的描述出现偏差;

3、初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注册会计师每次审计时,在了解了内部控制之后,应对控制风险作初步评价。由于在这一阶段,注册会计师尚未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仅对内部控制作了了解和描述,因此,初步评价只能从内部控制的设计角度进行。初步评价内部控制作为一种审计程序,其实质在于把被审单位内部控制的现有模式与理想模式进行比较,从内部控制的设计方面找出被审单位内部控制的不足,以及这些不足可能对会计系统产生的影响。这里的评价主要集中在企业所设计的内部控制的系统性、有效性、协调性以及内部控制的适用性等方面。“审计实务中,审计人员可以采用‘内部控制问题或调查表’。‘内部控制问题式调查表’是将内部控制的各个要求以问题方式列出的一种表式。因此,‘内部控制问题式调查表’实际上是理想控制模式的一种表示形式,它使理想控制模式具体化,使审计人员易于用理想控制模式对实际存在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初步评价以后,如果注册会计师认为内部控制完全不能依赖,注册会计师或者放弃接受委托或者直接进入实质性测试(一般要评查),如果这样,内部控制的研究。评价到此即告结束。如果注册会计师认为内部控制可以依赖或部分可以依赖(仅从制度的设计角度)且对实际存在的内部控制运行状况的检查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注册会计师则要进入下一道程序;

4、对内部控制在受审期间运行的状况进行检查。这里的检查实际上就是查看内部控制在整个受审期间是否按照设计的要求有效地运行,其实际运行的状况与制度设计的要求符合程度有多大。因为,设计再完美的内部控制,如果没按要求运行,内部控制只能形同虚设,注册会计师同样不可对其依赖。注册会计师仅在满足下列条件下才对内部控制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1)存在可以依赖的内部控制;(2)对内部控制的检查可以减少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这里的检查方法可以按交易测试和机能测试分别进行。所谓交易测试就是对某一交易事项的突个流程或整个程序所采取的一切控制措施进行审查,其目标在于查明内部控制系统中的信息流向,查明信息流经的控制环节是否都在发挥控制功能,其发挥的程度和效能如何。交易测试一般应按交易循环进行,注册会计师从每一交易循环中选择出若干交易事项进行测试,这里的测试既可以顺查也可以逆查。交易测试的实质在于是对内部控制在一个较为狭窄的时间范围内所做的横向检查;所谓机能测试是指对某控制措施(控制点)在整个受审期间是否一贯地有效执行所进行的测试。这种测试要求注册会计师从内部控制中选择出若干关键控制点,并对受审期间内所有经过这些控制点的业务进行控制情况检查(抽查)。所谓关键控制点是指一旦这些控制环节的控制失控,错弊就极易发生,符合这种特性的控制环节,就可称之为关键控制点。机能测试的实质在于是对关键控制点在整个受审期间所做的纵向检查。交易测试结合机能测试可以便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进行较为镇密地、有效地立体检查,这里的检查仍为抽查。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以后,接着就要进入下一个程序;

5、对内部控制的再评价。通过上述几个程序,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的设计以及运行情况都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注册会计师要对整个内部控制的情况也即控制风险水平进行再评价,看其控制风险是高还是低。将控制风险评价为高水平,意味着内部控制不能及时防止或者发现和纠正某项认定中的重要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很大,如果很多认定或者所有认定的控制风险,都被评价为高水平,那么,注册会计师就应考虑是否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对控制风险的评价,是为了确定完成审计工作所需执行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评价控制风险的适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实质性测试的适当性。至此研究和评价内部控制的一般过程就全部结束。

内部控制制度的与评价肯定不等于符合性测试,但符合性测试却存在于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与评价过程之中。因此,在我们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与评价程序作了划分和后,要想地界定符合性测试的内涵,还有必要对测试概念以及符合性概念作些分析。

何为测试?测试(Test)的意思为检查,只不过这里的检查含有抽样检查的意思,用在审计中,则是指通过对审计对象样本的检查,以审计对象样本的特征去推断审计对象总体特征这样一种活动。至于符合性,其含义即为遵循性,符合性测试在中叫Compliance Tests。因此,Compliance Tests在我国也有人把它翻译成遵循性测试、依从性测试。从这些字义本身来看,内部控制的研究和评价程序中,只有第4步程序才能称之为符合性测试。因为,第4步程序只是对内部控制进行了解、描述和记录,没有测试;第2步程序虽然进行了穿行测试,但目的不是检查“符合性”,而是检查对内部控制描述记录是否有错;第3步程序为初步评价,这里的初步评价只能是从内部控制设计的角度初步评估控制风险,是在对内部控制实际执行情况没有检查情况下对控制风险的初步评估,这里不涉及符合性;至于第5步程序也与符合性测试的内涵不相吻合,符合性测试与内部控制的再评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符合性测试是内部控制再评价的基础,没有符合性测试也就不会出现内部控制的再评价;内部控制再评价是符合性测试的必然要求,否则,符合性测试就没有任何价值,这是二者的联系。但是它们二者的区别也是非常明显的,内部控制的再评价是利用符合性测试得到的证据,对控制风险作出比较全面的分析过程,其本身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并不进行任何检查,只是在利用检查所得到的资料。被西方誉为“民间审计圣经”的《蒙哥马利审计学》也认为“审计人员对其计划所依靠的各项控制进行初步评价后,接着便进行符合性测试,——符合性测试的目的是证明内部控制在打算依赖的期间内,是否在令人满意地发挥作用。它包括:检查审计客户的记录和文件,取得证据;观察审计客户职员如何执行控制;由审计人员重复进行职员的工作。”

成本控制概述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切换系统 驻留概率 多Lyapunov泛函 稳定性

1 引言

切换系统(Switched Systems)由一组连续(或离散)时间子系统及描述它们之间关系的切换规则构成,可应用于许多领域,如化工过程控制系统、电力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机器人控制系统[1-4]。切换系统的稳定性不仅依赖于各子系统的稳定性,还与切换律密切相关.因此,切换律对切换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非常大,有必要对其深入研究。

文章[5]利用平均驻留时间研究了线性和非线性切换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文章[6]采用了随机切换律的方法,研究了含有控制器延迟的切换系统的稳定性;文章利用多Lyapunov泛函方法研究了部分转移概率未知的Markov跳变系统的稳定性及镇定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驻留概率信息的方法来对随机跳变系统进行研究。驻留概率是指切换系统停留在每个子系统上的概率。本文通过对切换系统在每个子系统的驻留概率信息加以利用,利用多Lyapunov泛函方法,研究了一类具有时变延迟的离散切换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并给出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保证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最后,通过仿真算例说明本文所用方法的有效性。

2 问题描述

考虑如下具有状态时变延迟的离散切换系统:

(1)

其中,分别是系统状态、输出及控制输入。:是切换规则,表示当前第i个子系统活动。是系统初始值,是系统时变延迟,且满足,d是一个已知的正常数。是第i个子系统的已知具有合适维数的常数阵。

采用如下控制器

(2)

将(2)代入(1)中,可得

(3)

本文采用驻留概率信息的方法,且满足以下假设和定义:

假设1 系统停留在每个子系统的概率是已知的,即,其中称为第i个子系统

的驻留概率,即停留在第i个子系统的概率。

定义1

切换系统的稳定性不仅依赖于各子系统的稳定性,还与切换律密切相关,即,即使各子系统都稳定,最终的切换系统也不一定稳定,反之,各子系统都不稳定的切换系统最终有可能稳定。

注1基于驻留概率的切换律既不依赖于时间、当前状态,也不依赖于当前活动的子系统.相比其他的切换律,驻留概率可以通过统计方法求得。

基于随机概率的方法中,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Markov跳变系统。相比Markov跳变系统中的跳变转移概率,驻留概率信息更容易获得:假设切换系统含有n个子系统,Markov跳变系统的转移概率矩阵需求个概率值,而驻留概率方法只要确定n个概率值即可。

下面用来代替,显然根据

有并且

则系统(3)可写为

(4)

定义2 如果存在一个常数使得

则系统(4)是随机稳定的。

3 主要结果

引理1[10] (Schur 补) 给定对称矩阵

以下三个条件是等价的:

定理1 给定,如果存在合适维数的对称矩阵 ,使得以下线性矩阵不等式成立

(5)

式中,

则系统(4)是随机稳定的。

证明 构造如下多Lyapunov泛函:

(6)

令,且有

则有,

(7)

利用Jessen不等式,

(8)

式(7)可化为

(9)

其中,

(10)

利用Schur补,由式(5)-(10)可知存在一正数使得 (11)

对上式从0到∞相加得

(12)

根据V(k),那么存在一常数使得

(13)

由(12)、(13)可得

(14)

根据定义2,系统(4)是随机稳定的。证毕。

定理2 如果存在合适维数的对称矩阵和合适维数的矩阵,使得以下线性矩阵不等式成立

(15)

其中,

则系统(4)是随机稳定的.证明过程类似于定理1,易得(15)。

注2 由于变量的逆的存在,定理1和2不是严格的LMI,可以通过采用Laurent El 中锥补线性化的方法,求得增益。

4 仿真例算及应用

考虑含有3个子系统的切换系统(4),参数如下

取d=3及通过定理2得到的控制器增益为

利用上面所求的控制器增益,得到的一组状态响应曲线、随机切换序、随机时延序列图分别为:

综上,子系统2和3(稳定子系统)比子系统1(不稳定子系统)更容易稳定,因此,增加子系统2和3的概率值,可以使系统的性能变得更好。从所有的结果和仿真图像可以看出,本文所用的方法是有效的,所设计的控制器对系统出现的延迟及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仍能较好的工作。

切换系统模型具有广泛的工程背景,存在很多生产实践领域, 能够有效描述许多单一模型无法刻画的复杂系统.在一些化工过程控制系统中,其中的化学变化可看作为连续动态过程,而其控制,如加热、制冷、混合、缓冲等,往往对应一些二值开关,在不同的控制开关组合下,整个过程对应于不同的动态过程,可用切换系统模型描述;大型电力网控制系统中,有成百上千台机组同时工作,每一个机组是一个连续动态模型,系统监测不同的机组,对应不同的动态过程,因此可以看成是在大量的动态过程中的切换;在智能交通系统中,城市交通模型可分为区域性城市交通模型和实用交通模型,不论哪种层次的模型,均可以用切换系统的方法建模;机器人控制系统中,拟人机器人要求完成许多基本的动作,不同的基本动作对应不同的动态模型,当机器人需完成一个连续动作时要经历多个不同的动态阶段,因此可以用切换系统来描述整个过程;以上应用中,采用切换系统模型都可以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5 结语

本文利用驻留概率信息的方法,研究了一类含状态延迟的离散切换系统稳定性问题.与已有的切换系统不同的是,本文通过利用每个子系统的驻留概率信息,建立一种新型切换系统模型.然后, 然后,通过多Lyapunov泛函及LMI分析方法,得到切换系统的随机稳定的充分条件及控制器设计方法。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本文所用方法的有效性。本文的驻留概率方法还可适用于一些网络化控制系统(NCS)中,如网络中出现的时延、丢包等问题均可用本文方法进行处理。现有的成果中,还可以用Markov链来描述NCS,但是对于子系统非常多的NCS而言,要求它的概率转移矩阵就变得很复杂,也不容易实现;而采用本文方法,可以大大减少数据的计算,比较容易实现,而且同样可以达到很好的控制效果.本文的不足之处就是没有对部分驻留概率已知的情况做出讨论,这也将是接下来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翟长连,何苇,吴智铭.切换系统的稳定性及镇定控制器设计[J].信息与控制,2000,29(1):21-26.

[2]J. Daafouz, P. Riedinger and C.Iung. Stability Analysis and Control Synthesis for Switched Systems: A Switched Lyapunov Function Approach[J].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2002, 47(11):1883-1887.

[3]方志明,向峥嵘,陈庆伟.一类时滞切换系统的输入-状态稳定性分析[J].控制与决策,2011,26(9):1327-1332.

[4]赵立英,张志强,赵向奎.一类切换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分析[J].控制与决策,2011,26(7):1113-1116.

成本控制概述范文第9篇

    目前,自然语言检索系统采用的是模式匹配技术。所谓模式指的是关键词或索引词汇。模式匹配技术处理速度快,简单易行,但也有缺点。自然语言检索系统对同义词、近义词、多义词和其他一些与其相关的词语没有进行规范和统一,词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当用户提问的检索概念具有多种表达形式时,采用单一的关键词或自然语言索引词匹配方式势必会影响检全率。自然语言检索系统的选词没有严格限制,词量过多过杂,这样会影响检准率,并且会过多地占用磁盘的存储空间,影响查询匹配的速度。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自然语言查询做进一步的处理,也就是进行概念控制。

   

概念控制及其实现基础

    . 概念控制的目的

    概念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个概念总是与其他概念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如上下位关系、同义关系、反义关系等。关键词也会出现一词多义、一义多词以及同一事物多种表述的情形。根据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在词的概念含义层次上建立联系,为检索用户提供相关的结果分析是概念控制的一个应用前景。例如,“体育”这一概念根据上下立类的关系可以细分为足球、排球、奥运会、亚运会等,单纯的字面匹配会漏检甚至误检很多与之相关的信息。通过概念控制就可以将一个上位类的概念扩展为多个子概念。体育新闻的检索就可以扩展为:体育新闻、球类(足球、篮球、排球)、田径运动、体育赛事(奥运会、亚运会、世界杯)等概念,同时对那些具有下位概念的词汇可以再次扩展,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检索效果。“计算机”和“电脑”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表述,机械匹配的话就只能检索到有关“计算机”或“电脑”的信息,采用概念控制的相关方法可以将这些相同概念的词汇统一到检索匹配中,这样就扩大了检索面,提高了检全率。在自然语言检索系统中进行慨念控制,就是把信息检索从目前的基于关键词层面提高到基于知识(概念)层面,能够从概念意义层次上来认识和处理检索用户的请求,从而提高检全率和检准率。

    . 概念控制的主要方法

    目前虽然没有一个检索系统可以完全实现理想状态下的高层次的语义检索,但有些自然语言检索系统已经采用概念控制查询。主要的方法是利用知识体系建立概念间的关系进行查询扩展,深度匹配,优化检索效果。

    概念控制的内容包括:提问句概念语义块的抽取,从提问句中切分出概念词或词组等语义单位;基于知识体系对抽取出的语义单元进行概念扩展;概念的组配,将选择出的各检索单位基于知识体系的组织信息转换成体现概念关系的逻辑表达式。

    概念抽取不等同于分词处理,其中包括普通概念的识别和人名、地名、事件名等专有名词的识别,并进行概念提取。对于普通的概念字串采用逆向最长匹配算法(或正向最长匹配算法),并综合切割标记等分词手段切分就可以进行概念抽取。对于词典中未收录的概念词,可以采取基于句模、句子结构分析、词和词组构成规则、句内结构性标志字、标点符号等来进行切分。除切割标志外,已知的词也可作切割标记使用。

    自然语言检索系统的本质是查询满足特定主题概念的文本,因此被检索的内容不是和提问句的字面匹配。对提问进行分析后抽取出的主要是概念或概念的组合,需要进行概念匹配,这就需要对检索句中的词进行概念扩展,即考虑提问句中词的同近义词、上下位词和关联词。可以通过知识体系保存同近义关系、上下位关系和其他关联关系,当处理用户检索需求时,通过查询知识体系可对提问句中的词按概念进行扩展。如“我国今天的体育新闻”,可以通过知识体系对“体育”进行扩展,查询包括“篮球”、“赛车”、“奥运会”、“世界杯”等方面的内容,“今天”一词指检索者进行检索时的日期,因此需通过规则将“今天”映射为检索时的时间,将“我国”扩展为“我国”V“中国”V“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体系中可能只存在“中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同义关系,没有“我国”这一词条)。

    概念组配,按其内在逻辑关系,可分为限定组配和相交组配。限定组配将一个概念的内涵增加到另一个概念的内涵中,从而加深概念的内涵,缩小或限定了概念的外延。相交组配将具有共同的属概念、概念之间具有相交关系、外延部分重合的概念组合成一个新概念。在构成查询表达式时,基于知识体系的扩展词和原词间为“逻辑加”的关系。如“美丽”扩展为“美丽”V“漂亮”V……V“标志”。提问句中语义块间的关系通常为逻辑乘的关系。语义块间的概念组配通常存在如下逻辑关系:()主谓结构,描述的是一种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偏正结构,描述的是一种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动宾结构,描述的是一种作用和被作用的关系。()并列结构,描述的是一种成分间的并列关系。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和动宾结构间为“逻辑乘”关系,并列结构为“逻辑加”关系。但通过对检索提问句进行分析后发现,部分并列结构在用户的检索概念中为“逻辑乘”关系,于是采用通过句模分析和指示标志来确定语义块间的“逻辑乘”或“逻辑加”关系。提问句语义块之间的“逻辑加”关系通常存在显式指示标志,如“或”等。分析传统的主、谓、宾、定、状、补六大成分与句型的关系,可以辅助获取语义块的逻辑关系。检索提问句的语义概念和提问句的结构紧密相关。需要分析谓语的性质、句子的结构,如“把”字、“被”字句等。

    概念控制的项关键技术中,概念扩展和概念组配都离不开知识体系的支持,知识体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检索效果的优劣。

    . 概念控制系统

    国内外已有一些检索系统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概念控制,代表系统有首信搜索引擎、孙悟空、UMLS等。下面以UMLS为例进行介绍。

   

   

UMLS(Unified Medical Language System,美国统一医学语言系统),是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NLM)于年开始研制的一项长期开发研究计划,旨在克服计算机生物医学信息检索中的两个显著障碍(相同的概念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有用的信息分散在不同的数据库系统中),使用户很容易地跨越了在病案系统、文献摘要数据库、全文数据库以及专家系统之间的屏障。UMILS包括个部分:专家词典、超级叙词表、语义网络、情报源图谱。专家词典是一个包含众多生物医学词汇的英语词典,可以确定英语词汇的范围以及识别生物医学术语和文本词的词形变异,也为超级叙词表提供了确定范围的医学术语和词汇。超级叙词表是生物医学概念、术语、词汇及其涵义等级范畴的广泛集成。语义网络是为建立概念、术语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没计的,它为超级叙词表中所有慨念提供了语义类型、语义关系和语义结构。情报源图谱是一个关于生物医学机读情报资源的数据库,其目的是利用超级叙词表和语义网络实现以下功能:确定情报源与特定提问的相关性,以便选取最合适的情报源;为用户提供特定情报源的范围、功能和检索条件等人工可读的信息;自动链接相关情报源;在一个或多个情报源中自动检索并自动组织检索的结果。

支持概念控制的知识体系

    实现概念控制离不开知识系统的支持,没有合理的知识系统,就无法实现概念扩展和概念组配,也就无法达到概念控制的目的。进行概念控制的核心是构建合适的知识体系。

 . 知识体系及其形式

    目前,有关知识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Ontology的探讨中。国内关于Ontology的中文译法也不统一,有“知识体系”、“本体”、“概念集”、“概念体系”、“本体论”等多种提法。Ontology是一个源于哲学的概念,原意指关于存在及其本质和规律的学说,后来被人工智能研究领域引入,特指对共享概念模型的明确的形式化规范说明。Ontology能够将词汇有关概念关系显式地表示出来,从而将术语的语义和概念关系显式化表示出来,因而在语义查询、概念控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Ontology中的概念表示一般采用框架结构,使用槽来表示概念的属性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借助概念之间的关系,Ontology在整体上形成了一个语义网。概念之间有种基本关系:part-of表达概念部分与整体的关系;kind-of表达概念间的继承关系,类似面向对象中的父类和子类之间的关系;instance-of表达概念间实例和概念之间的关系,类似面向对象中的对象和类之间的关系;attribute-of表达某个概念是另一个概念的属性,例如概念“价格”可以作为概念“桌子”的一个属性。在实际应用中,概念之间的关系将不会局限于上述种关系,可以根据特定领域的具体情况定义相应的关系。

    . 语义网络

    概念与概念之间有着横向或纵向的联系,形成了语义网。语义网络(Semantic Network)是美国语言学家奎廉(R.Quilian)于年提出的。年美国人工智能专家西蒙斯(R.F.Simmons)和斯乐康(J.Slocum)将语义网络用于自然语言理解系统中。语义网络是当今网络的扩展,这可扩展的网络给出了信息明确的定义,同时优化了人与汁算机的合作。

    如何构建语义网络更好地将信息定义明确化目前仍没有统一的准则,这涉及到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等学科方面的知识。但是构建语义网络的统一原则都是将概念之间的横向或纵向联系显式化,组织成一个有机的结构形式。

    Wordnet是由普林斯顿大学认知科学实验室开发的在线词汇参照系统。它将所有英语词汇分成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和功能词。名词按照种关系被加以组织:部分关系、上下位关系以及物质与材料。同时有反义的名词被标注了反义关系,这样形成了一个互相高度连通的名词网络。动词的多义性比名词更高,在Wordnet中动词被组织成各种推演(蕴涵)关系,而组织动词的不同关系可以被总结成一个覆盖它们的基础词汇的推演,包括四种。

    . 概念词表

    知识体系中除了概念间相互关系形成语义网络,对于每个单独的概念还必须有概念词表。没有概念词表的语义网络只是一个单纯的概念关系网而不是与词汇相结合的知识体系。Hownet中的词表就是一个概念词表。Hownet是一个以汉语和英语的词语所代表的概念为描述对象,知网是一个利用一种知识词典描述语言来描述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概念的属性与属性之间的关系的知识系统。Hownet包括词表和义原体系表。词表中记录了每一个词语的概念及其描述,每一个概念用一个记录来表示,如下所示:

    其中NO.为概念编号,W_C,G_C,E_C分别是汉语的词语、词性和例子,W_E,G_E,E_E分别是英语的词语、词性和例子,DEF是知网对于该概念的定义,是知网的核心。每个DEF被称为一个语义表达式,采用知识描述语言,将与词汇有关概念关系采用显示的表示出来。如从概念编号为的DEF可知“打”的概念之一是“锻炼”,属于体育范畴。

    . 构建知识体系的问题

    构建一个适用合理的知识体系对于改善检索效果至关重要。但目前已成形的知识体系都存在一些不足。

成本控制概述范文第10篇

1.1概念控制的目的

概念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个概念总是与其他概念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如上下位关系、同义关系、反义关系等。关键词也会出现一词多义、一义多词以及同一事物多种表述的情形。根据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在词的概念含义层次上建立联系,为检索用户提供相关的结果分析是概念控制的一个应用前景。例如,“体育”这一概念根据上下立类的关系可以细分为足球、排球、奥运会、亚运会等,单纯的字面匹配会漏检甚至误检很多与之相关的信息。通过概念控制就可以将一个上位类的概念扩展为多个子概念。体育新闻的检索就可以扩展为:体育新闻、球类(足球、篮球、排球)、田径运动、体育赛事(奥运会、亚运会、世界杯)等概念,同时对那些具有下位概念的词汇可以再次扩展,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检索效果。“计算机”和“电脑”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表述,机械匹配的话就只能检索到有关“计算机”或“电脑”的信息,采用概念控制的相关方法可以将这些相同概念的词汇统一到检索匹配中,这样就扩大了检索面,提高了检全率。在自然语言检索系统中进行慨念控制,就是把信息检索从目前的基于关键词层面提高到基于知识(概念)层面,能够从概念意义层次上来认识和处理检索用户的请求,从而提高检全率和检准率。

1.2概念控制的主要方法

目前虽然没有一个检索系统可以完全实现理想状态下的高层次的语义检索,但有些自然语言检索系统已经采用概念控制查询。主要的方法是利用知识体系建立概念间的关系进行查询扩展,深度匹配,优化检索效果。

概念控制的内容包括:提问句概念语义块的抽取,从提问句中切分出概念词或词组等语义单位;基于知识体系对抽取出的语义单元进行概念扩展;概念的组配,将选择出的各检索单位基于知识体系的组织信息转换成体现概念关系的逻辑表达式。

概念抽取不等同于分词处理,其中包括普通概念的识别和人名、地名、事件名等专有名词的识别,并进行概念提取。对于普通的概念字串采用逆向最长匹配算法(或正向最长匹配算法),并综合切割标记等分词手段切分就可以进行概念抽取。对于词典中未收录的概念词,可以采取基于句模、句子结构分析、词和词组构成规则、句内结构性标志字、标点符号等来进行切分。除切割标志外,已知的词也可作切割标记使用。

自然语言检索系统的本质是查询满足特定主题概念的文本,因此被检索的内容不是和提问句的字面匹配。对提问进行分析后抽取出的主要是概念或概念的组合,需要进行概念匹配,这就需要对检索句中的词进行概念扩展,即考虑提问句中词的同近义词、上下位词和关联词。可以通过知识体系保存同近义关系、上下位关系和其他关联关系,当处理用户检索需求时,通过查询知识体系可对提问句中的词按概念进行扩展。如“我国今天的体育新闻”,可以通过知识体系对“体育”进行扩展,查询包括“篮球”、“赛车”、“奥运会”、“世界杯”等方面的内容,“今天”一词指检索者进行检索时的日期,因此需通过规则将“今天”映射为检索时的时间,将“我国”扩展为“我国”V“中国”V“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体系中可能只存在“中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同义关系,没有“我国”这一词条)。

概念组配,按其内在逻辑关系,可分为限定组配和相交组配。限定组配将一个概念的内涵增加到另一个概念的内涵中,从而加深概念的内涵,缩小或限定了概念的外延。相交组配将具有共同的属概念、概念之间具有相交关系、外延部分重合的概念组合成一个新概念。在构成查询表达式时,基于知识体系的扩展词和原词间为“逻辑加”的关系。如“美丽”扩展为“美丽”V“漂亮”V……V“标志”。提问句中语义块间的关系通常为逻辑乘的关系。语义块间的概念组配通常存在如下逻辑关系:(1)主谓结构,描述的是一种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2)偏正结构,描述的是一种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3)动宾结构,描述的是一种作用和被作用的关系。(4)并列结构,描述的是一种成分间的并列关系[1]。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和动宾结构间为“逻辑乘”关系,并列结构为“逻辑加”关系。但通过对检索提问句进行分析后发现,部分并列结构在用户的检索概念中为“逻辑乘”关系,于是采用通过句模分析和指示标志来确定语义块间的“逻辑乘”或“逻辑加”关系。提问句语义块之间的“逻辑加”关系通常存在显式指示标志,如“或”等。分析传统的主、谓、宾、定、状、补六大成分与句型的关系,可以辅助获取语义块的逻辑关系。检索提问句的语义概念和提问句的结构紧密相关。需要分析谓语的性质、句子的结构,如“把”字、“被”字句等。

概念控制的3项关键技术中,概念扩展和概念组配都离不开知识体系的支持,知识体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检索效果的优劣。

1.3概念控制系统

国内外已有一些检索系统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概念控制,代表系统有首信搜索引擎、孙悟空、UMLS等。下面以UMLS为例进行介绍

UMLS(UnifiedMedicalLanguageSystem,美国统一医学语言系统),是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NLM)于1986年开始研制的一项长期开发研究计划,旨在克服计算机生物医学信息检索中的两个显著障碍(相同的概念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有用的信息分散在不同的数据库系统中),使用户很容易地跨越了在病案系统、文献摘要数据库、全文数据库以及专家系统之间的屏障。UMILS包括4个部分:专家词典、超级叙词表、语义网络、情报源图谱。专家词典是一个包含众多生物医学词汇的英语词典,可以确定英语词汇的范围以及识别生物医学术语和文本词的词形变异,也为超级叙词表提供了确定范围的医学术语和词汇。超级叙词表是生物医学概念、术语、词汇及其涵义等级范畴的广泛集成。语义网络是为建立概念、术语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没计的,它为超级叙词表中所有慨念提供了语义类型、语义关系和语义结构。情报源图谱是一个关于生物医学机读情报资源的数据库,其目的是利用超级叙词表和语义网络实现以下功能:确定情报源与特定提问的相关性,以便选取最合适的情报源;为用户提供特定情报源的范围、功能和检索条件等人工可读的信息;自动链接相关情报源;在一个或多个情报源中自动检索并自动组织检索的结果。2支持概念控制的知识体系

实现概念控制离不开知识系统的支持,没有合理的知识系统,就无法实现概念扩展和概念组配,也就无法达到概念控制的目的。进行概念控制的核心是构建合适的知识体系。

2.1知识体系及其形式

目前,有关知识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Ontology的探讨中。国内关于Ontology的中文译法也不统一,有“知识体系”、“本体”、“概念集”、“概念体系”、“本体论”等多种提法。Ontology是一个源于哲学的概念[2],原意指关于存在及其本质和规律的学说,后来被人工智能研究领域引入,特指对共享概念模型的明确的形式化规范说明。Ontology能够将词汇有关概念关系显式地表示出来,从而将术语的语义和概念关系显式化表示出来,因而在语义查询、概念控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Ontology中的概念表示一般采用框架结构,使用槽来表示概念的属性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3]。借助概念之间的关系,Ontology在整体上形成了一个语义网。概念之间有4种基本关系:part-of表达概念部分与整体的关系;kind-of表达概念间的继承关系,类似面向对象中的父类和子类之间的关系;instance-of表达概念间实例和概念之间的关系,类似面向对象中的对象和类之间的关系;attribute-of表达某个概念是另一个概念的属性,例如概念“价格”可以作为概念“桌子”的一个属性。在实际应用中,概念之间的关系将不会局限于上述4种关系,可以根据特定领域的具体情况定义相应的关系。

2.2语义网络

概念与概念之间有着横向或纵向的联系,形成了语义网。语义网络(SemanticNetwork)是美国语言学家奎廉(R.Quilian)于1968年提出的。1972年美国人工智能专家西蒙斯(R.F.Simmons)和斯乐康(J.Slocum)将语义网络用于自然语言理解系统中。语义网络是当今网络的扩展,这可扩展的网络给出了信息明确的定义,同时优化了人与汁算机的合作[4]。

如何构建语义网络更好地将信息定义明确化目前仍没有统一的准则,这涉及到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等学科方面的知识。但是构建语义网络的统一原则都是将概念之间的横向或纵向联系显式化,组织成一个有机的结构形式。

Wordnet是由普林斯顿大学认知科学实验室开发的在线词汇参照系统。它将所有英语词汇分成5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和功能词。名词按照3种关系被加以组织:部分关系、上下位关系以及物质与材料。同时有反义的名词被标注了反义关系,这样形成了一个互相高度连通的名词网络。动词的多义性比名词更高,在Wordnet中动词被组织成各种推演(蕴涵)关系,而组织动词的不同关系可以被总结成一个覆盖它们的基础词汇的推演,包括四种[5]。

2.3概念词表

知识体系中除了概念间相互关系形成语义网络,对于每个单独的概念还必须有概念词表。没有概念词表的语义网络只是一个单纯的概念关系网而不是与词汇相结合的知识体系。Hownet中的词表就是一个概念词表。Hownet是一个以汉语和英语的词语所代表的概念为描述对象,知网是一个利用一种知识词典描述语言来描述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概念的属性与属性之间的关系的知识系统[6]。Hownet包括词表和义原体系表。词表中记录了每一个词语的概念及其描述,每一个概念用一个记录来表示,如下所示:

其中NO.为概念编号,W_C,G_C,E_C分别是汉语的词语、词性和例子,W_E,G_E,E_E分别是英语的词语、词性和例子,DEF是知网对于该概念的定义,是知网的核心。每个DEF被称为一个语义表达式,采用知识描述语言,将与词汇有关概念关系采用显示的表示出来。如从概念编号为017144的DEF可知“打”的概念之一是“锻炼”,属于体育范畴。

2.4构建知识体系的问题

构建一个适用合理的知识体系对于改善检索效果至关重要。但目前已成形的知识体系都存在一些不足。

构建一个知识体系最重要的是词的构造性信息,不完善的知识体系中被遗漏的信息大部分是关于词的构造性信息而非事实性信息。传统词典的定义尽力涵盖了有关每个词义的所有事实性信

息,但却忽略了词汇概念之间内在的各种关系[7]。

如何选择知识体系的用词目前都在探讨和实验中,世界知识体系(Ontology)给出了一些选词的规定[8]:语义网络的非叶子节点不可以是多个类的词,如“蔬菜和水果”;也不可以是没有下位类的选词,如“职业者”。要避免使用混合类的词,不要将叙述属性和抽象概念的词进行搭配作为语义网络的非叶子节点,如“空杯子”、“破车”,要避免选词时加入个人的判断因素,将一些主观的属性值与类名组合成非叶子节点,如“热咖啡”、“明亮的车”。但是要使知识体系能理想地添加新的类、新的属性和关系,仅有这些规定是远远不够的。

是将概念领域化还是通用化各有优劣,目前都没有定论。通用的知识体系有Wordnet、Hownet等,专门领域的知识体系有UMLS和首信等。

构建语义网络结构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用有限的结点和弧不可能代表万事万物及其相互之间的所有联系,语义网络对知识的表达有一定的局限性。单纯增加概念和联系会大大增加网络的复杂度。语义网络结构本身没有语义上的约定,不具备逻辑系统那样的有效性。单层的语义网络结构容易产生语义解释循环或语义悖论。

国外语义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并不完全通用。汉语是语义型语言,具有语义先决性、句法强制性和语用选定性等特点。汉语语义结构上的复杂性与多变性以及词与词之间无自然界限、无词尾形式标志、无形态变化的“三无”现象的存在,给语义分析带来了困难。

知识的获取与表示,其中较难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把复杂多样的专业知识系统化。如果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一个多学科综合的检索系统中,如何辨别某个多义词当前的具体含义,如何辨析用户特定的需求,这些都有待于继续研究。

要想使计算机准确地分析、表达和传输知识,必须使它具备理解自然语言的能力。目前对自然语言的处理,虽然已从语法阶段上升到语义阶段,但对自然语言的理解能力还限制在一些规范的语句和语法范围内,这就决定了智能信息检索系统所能具有的智能化表达程度。

成本控制概述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会计本质 逻辑 哲学 研究思路

一、对“会计本质”存在不同见解的原因探析

第一,事物本质的特性。事物的本质是事物的质的规定性,与现象相比较而言,它具有内在性、一般性(共性)、相对稳定性的特征。同时,本质与现象又紧密相联系,一方面,本质不能脱离现象,要通过现象来体现;另一方面,现象不能脱离本质,没有不与本质关联的纯粹现象,真相和假象以不同的形式表现着本质。本质与现象的对立统一关系,既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又表明了认识事物(尤其是事物本质)的艰巨性。马克思说过,“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事物本质的这种特性,是我们在认识会计本质时存在困难、产生分歧的根本原因。

第二,对“会计本质”这个概念缺乏明确而统一的认识。传统逻辑告诉我们,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重要逻辑特征,也是我们在把握一个概念时所应明确的两个基本方面。概念是通过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来指称对象的,因而有其“所谓”,即它所指称的那类对象所具有的特有属性,叫概念的内涵。它反映的是事物质的方面的规定,回答“什么是”的问题。概念所包容的“所指”,即属于它指称的那些对象,被称为概念的外延。它反映事物量的方面,回答“哪些是”的问题。”并且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存在着反比例变动关系:即内涵增加时,外延数量减少;内涵减少时,外延增加。

显然,“会计本质”强调的是“会计”概念的内涵。这就说明,要正确地认识和使用会计本质这个概念,关键是把握会计概念内涵也即“什么是会计”的问题;但由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存在着上述紧密联系,我们还必须明确“会计”概念的外延。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所说的“会计”一词有着丰富多彩的所指,有时指会计工作人员,有时指会计学科,有时指会计实践活动,有时指会计方法……由此可见,会计概念的外延可谓包罗万象。

但人们在研究会计本质时,往往忽略了会计概念的外延,易犯以偏概全的错误。例如:“会计的本质是一项管理活动”的观点其实是将会计外延所包括的会计实践活动等同于会计的本质(也即会计的内涵);“会计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观点则至少将客观存在的会计实践活动排除在会计外延之外;而会计艺术论、会计方法论、会计技术论、会计工具论、会计受托责任论、会计契约论等观点也存在着会计概念外延模糊的缺陷。对会计概念外延的模糊认识必然导致对会计概念内涵的不正确认识,从而不能正确地把握住会计本质。

二、在阐述“会计本质”时应符合的三点要求

第一,要抓住会计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即是对诸多会计现象共同的质的规定性的提炼和概括。如上文所述,会计本质一词所强调的是会计概念的内涵,也即反映会计这一事物质的方面的规定性。因此,在叙述会计本质时,必须抓住会计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这是能称其为“会计本质”的首要条件。但实际上,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例如,“信息系统论”认为“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这一阐述对会计的属性进行了界定(是“经济信息系统”),并且,“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提法也比较合理――既突出了提供财务信息的重要地位又没有排除提供其他信息的可能性;但我们如果仔细斟酌一下就会发现以下两个问题:首先,它还是没有抓住会计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确是(财务)会计的一个目的、一个作用,但仅仅会计如此吗?实际并非如此,例如,统计、金融等活动(或者说系统)所提供的信息不也主要是财务方面的吗?其次,在会计系统中,“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其实主要是会计管理实践,而会计理论、会计学科等其他属于会计领域的范畴则并非如此。因此,这种观点还是有些以偏概全。

第二,能够与会计概念的外延相照应,从而与之一起完整地反映“会计”这一指称对象。我们已经知道,内涵与外延是概念的两个重要逻辑特征,并且两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由此,真正意义上的会计本质(会计概念的内涵)应该能够与会计概念的外延相照应,能够阐释会计在其发展历史上出现的所有会计现象,也即能够囊括会计概念的外延所及的全部会计现象的本质特征。即要求,阐述会计本质时的表达具有足够大的容纳性。

第三,在表述上简明扼要。会计本质是相对稳定的,而会计现象复杂多变,要想让大家在了解诸多纷繁复杂的会计现象的同时把握住会计本质,我们必须用精简、准确的语言来表述它。

三、本文的观点:会计在本质上是一个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的信息系统

第一,这一观点抓住了会计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反映和控制”这两大会计的基本职能。首先,会计职能与会计本质有着紧密的联系,会计本质决定着会计职能,会计职能体现着会计本质。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职能”是指“人、事物、机构应有的作用”,它与“功能”、“作用”等概念均有不同,“功能”是指“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作用、效能”,“作用”则泛指“对事物产生的影响、效果”(既包括有利的影响又包括不利的影响)。由此可知,职能不是泛指(或特指)事物所产生影响的全部(或部分),而是强调事物应该具备的一定职责(义务);它关注的不是影响本身,而是该事物本身固有的某些特性及其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因而我们可以将“会计职能”理解为会计在社会经济管理(理论和实践)中所应实现的职责、应起到的作用。而会计本质是指会计这一事物内在的质的规定性,是事物诸多现象本身所固有的共性(共同特征)中相对稳定的特征;它强调的是“会计”概念的内涵。由此可见,会计本质决定着会计职能,会计职能体现着会计本质。其次,会计的反映和控制职能是会计本质的体现方式之一。关于会计职能,界内也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但是“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是反映和控制”这一观点是主流。例如,郭道扬教授在《论会计职能》一文中论述道,“正是从现代会计所处的环境出发,从现代经济管理对会计所提出的要求出发,以及从市场经济下会计所担负的重大经济责任出发,我们认为现代会计的基本职能应当归纳为反映和控制”。

第二,这一观点反映了会计的根本属性――“信息系统”,从而将会计概念外延所及的全部会计现象容纳在其中,并能够阐释会计发展史上丰富多彩的会计现象。当我们将会计视为一个以“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为目的的信息系统时,其构成要素有会计实践、会计理论及其研究工作、会计工作者这三个。首先,“会计实践”要素包括两个要素项目:微观层面的会计反映和控制实践,以及宏观层面的会计管制实践。这两个要素项目即是我们通常所指的“会计活动”或“会计管理活动”;但是,两者的实践主体有所不同――前者是实行会计核算和控制的各企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机构也即各“会计主体”,后者则包括国家、各类统一会计规则的制定机构、会计工作监管机构等,它们对各会计主体的会计工作进行指导和调控。其次,“会计理论及其研究工作”要素与指向实践活动的“会计实践”要素不同,它在总体上、本质上属于认识活动的范畴,只不过“会计理论”强调的是认识活动的结果而“会计理论研究工作”则强调了认识活动的过程。其中,会计理论又包括会计基础理论和会计应用理论。再次,“会计工作者”要素,其具体所指不仅包括会计实践活动中的会计工作者,而且包括从事会计理论研究的会计工作者。最后,这三大要素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会计实践是会计系统中的主要构成要素,这是因为该要素不仅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另外两个要素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而所有会计工作者的共同目的在于通过对会计理论的研究或应用来推动会计实践的发展。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会计工作者是会计系统中最具有创造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是联系“会计实践”和“会计理论及其研究工作”的纽带,同时又是会计实践活动和会计理论研究工作的主体。并且,该观点能够将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有机联系起来。会计环境指包括会计实践、会计理论及其研究工作以及会计工作者在内的会计系统存在和运行所依赖的外在条件的总和。实际上,“会计在本质上是一个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的信息系统”这一观点本身就暗含着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的联系。可从两方面来理解这一点:其一,它是个“信息”系统。首先,一切系统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其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在信息的形成、处理及交换过程中必然会与会计环境发生联系,尤其当会计系统将它所形成的信息与系统外部的信息使用者进行信息交换时更是如此,因为系统外部信息使用者本身即是会计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二,它是一个“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的系统。经济活动本身总会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而这种环境必然会同时是一个以“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系统所处的大环境。这即是说,随着经济活动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的等各方面)的变化,会计环境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会计系统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而出现的诸多会计现象就构成了会计的历史。例如,出现于原始社会的直观绘图记事(数)、简单刻记记事(数)以及我国于距今大约五千年前出现的“结绳记事”等现象和思想,其实就是在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及人类认识能力等条件下所形成的会计系统,且主要体现了会计的反映职能。

第三,这一观点具有简明扼要的表述形式。“会计在本质上是一个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的信息系统”这一观点不仅具有较大的容纳性从而将会计概念外延所及的全部会计现象(散布于上述三大会计系统要素之中)容纳在其中,而且它还具有简明扼要的表述形式。这一点从其表述本身即可看出来。

四、以本文观点为基础构建的会计研究框架

本文所提出的观点不仅有利于对会计本质形成一个合理的共识,而且可以帮助我们以该思想为基础构建一个合理的会计研究框架或者思路,从而有助于更好地开展会计研究工作进而指导会计实践。该框架可用图1进行说明。

【参考文献】

[1] 葛家澍、余绪缨:会计学(修订本)[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2] 郭道扬:论会计职能[A];童道友:会计理论研究――湖北省会计学会1996-2006年优秀会计论文集[C].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2.

[3] 郭道扬:会计史研究第一卷[M].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成本控制概述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智慧电源; 模块电源; 并联系统; 实时局域网

中图分类号: TN86?34; TM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7)02?0149?05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cooperative work problem of the multiple modular power supplies, the concept and architecture of the intelligent power supply are proposed. The intelligent power supply includes three key technologies of the modular power supply, real?time local area network and intelligent control. The three technologies are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intelligent power supply, a parallel operation system composed of three DC?DC circuits was designed and tested. The control of current sharing and efficiency optimization was realized with the system.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 results verify that the intelligent power supply is an effective, general thought and method to solve the cooperative work problem of the multiple modular power supplies.

Keywords: intelligent power supply; modular power supply; parallel system; real?time local area network

0 引 言

传统的电源(本文电源一词指广义的开关电源)是集中的、定制的模式,即负载有多大功率,配套的电源就设计多大的功率,这种模式有如下弊端:定制的模式不利于生产的组织、管理;集中的电源一旦出现故障,整个系统就会失效。为了克服这些弊端,分布式的模块电源应运而生。模块电源由多个标准的电源模块经过并联或串联后一起协同工作,给负载供电,电源的总功率会留有一定的冗余,如果某个模块出现故障,系统会自动关闭故障模块,并不影响整个系统的工作。与传统的集中式电源相比,分布式模块电源具有上述显著的优点,因此近年来得到重视和推广。但是,模块电源在使用时需要解决好各个电源模块如何协同工作的题,这其中的研究热点包括:并联时,如何解决好负载电流在各个模块之间的分配、如何提高整体效率及可靠性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前人已经做了很多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文献[1]研究了DC?DC并联均流的模拟控制方式,提出了减小模拟系统控制误差的方法。文献[2?3]研究了DC?DC并联均流的数字控制方法,采用电压外环、电流内环的数字双环控制,加平均电流调节取得了较好的均流效果。文献[4?5]提出了按照各个并联电路的效率确定电流分配系数,并提出了建立效率模型和进行在线参数估计等方法,这些方法在进行电流分配的同时,提高了整体效率。文献[6]研究了DC?DC并联系统在模块热切换时过电流的抑制策略,这进一步提高了系统可靠性。以上文献成果各有其闪光点,但是这些成果往往是就事论事,本文试图从智慧电源这个更广阔的角度来看待模块电源并联时电流分配、效率优化等问题。本文以DC?DC模块电源并联运行的电流分配、效率优化问题为例,提出了智慧电源的概念、组成架构,并设计了一套基于智慧电源架构的DC?DC模块电源并联运行系统,成功进行了电流分配、效率优化等管理。

1 智慧电源概念

成本控制概述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上市公司 财务重述 影响因素

一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日渐频繁引起了世界各国监管部门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上市公司以盈余管理为目的,滥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会计差错变更等手段来进行利润操控的现象时有发生。财务重述的发生表明了先前财务报告的低质量和低可信度。根据美国会计总署(GAO)(2006)年的统计数据,1997年美国仅有83家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然后逐年增长,截止到2005年9月已有439家上市公司发生财务重述,发生财务重述的公司比例由1997年的0.9%飙升到2005年9月的6.8%。综观中国证券市场,财务重述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根据曹强(2009)的数据,2003年至2006年期间发生财务重述的上市公司比例占全部上市公司的11%左右,同时还发现,我国证券市场每年大约有20%左右的上市公司各类的补充公告与更正公告。国外学者已经从多方面深层次地研究了财务重述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因为我国的资本市场体制与西方各国资本市场体制差异较大,国外对财务重述的研究虽有借鉴价值,但还是需要立足中国特色开展研究,才能真正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和财务制度建设提供帮助。

二、文献综述

(一)财务重述动机的文献 在美国等西方资本市场,20世纪90年代财务重述并不多见,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财务重述现象逐渐增多,越来越的学者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我国财务重述制度起步较晚,相关的文献偏重对财务重述的实证研究。第一,资本市场的融资需求与外界财务预期是导致财务重述发生的重要原因。上市公司为了有效地降低融资成本,当公司的财务状况不足以吸引投资者或不符合外界预期时,管理层很有可能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以达到融资需求,融资压力增加时,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发生的可能性也随之提高。张为国、王霞(2004)通过研究1999年至200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发现高报盈余错误的公司在数量上远大于非高报错误的公司,高报盈余错误的财务重述存在明显的盈余操控的动机。Degeore et al.(1999)证实了为了达到外界分析师的预期、保持公司市值,上市公司管理层会用各种手段达到外界预期。第二,企业的亏损也是财务重述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连续三年亏损的上市公司将会受到证券监管部门的管制和处罚。上市公司为避免因连续三年亏损,往往在亏损当年或前后年显著调增收益,推迟账面亏损的出现。张为国和王霞(2004)的研究也表明盈余增长缓慢的、资产负债率高的公司,管理层为了职位安全更多地通过高报错误来进行盈余管理;之后部分管理者为了避免盈余管理被监管部门和外界的觉察,有可能主动做出盈余更正的财务重述。

(二)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与财务重述关系的文献 目前对于公司股权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股东类型、股权集中度以及管理层持股比例等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基于我国1999年至2004年财务重述公告的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周春生和马光(2005)发现企业的终极控制性股东的类型是影响财务报告的披露动机,集体控股的企业发生重大错误的概率明显低于其他类型控制人控制的企业。于鹏(2007)实证研究表明国有控股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概率明显低于未绝对控股公司。然而在绝对控股条件下,非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概率低于国有控股公司发生的概率。这两个结论分别论证了“搭便车”行为和“所有权缺位”理论。徐莉萍等(2006)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为正相关。然而王奇波等(2006)的研究却得到相反的结论: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负相关。在管理层持股比例方面:大多数的研究表明管理层的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呈正相关。为了缓解委托关系中委托人与人的利益矛盾,人薪酬中股票期权等股票相关项目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公司治理方面,杨忠莲和杨振慧(2006)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成立与否、公司董事长是否两职合一以及独立董事兼职的家数都与财务重述显著相关。陈璇等(2006)发现政府控制型的上市企业高管对绩效的敏感性明显低于其他类型的上市公司。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企业的负债率越高,公司管理层越有可能进行增加当期盈利的作法。上市公司管理层为了消除高资产负债率的负面影响,往往会选择发生亏损年份前后提高报告盈余,而后通过财务重述对会计差错进行追溯重述,增加了财务重述发生的概率:

假设1:资产负债率与财务重述发生的概率正相关

财务重述的发生暗示着前期财务报告中可能存在重大会计差错。财务重述的发生往往导致上市公司股价的下跌,资本市场对公司未来预期的低估。严重的财务重述还会给同行业的上市公司带来负面的影响:

假设2:当期每股收益越低的上市公司,其发生财务重述的概率越高

事务所将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审计发生过财务重述或存在盈余操控动机的上市公司,如配备了解被审计行业专业知识的、经验丰富的审计师来进行审计。专业人员的配备、审计时间的增长提高了审计成本同时也降低了财务重述发生的概率。由于该行业不同上市公司间存在较大资产规模差异,同样数值的审计支出在大的上市公司和小的上市公司上具有不同的意义。

假设3:上市公司当期审计费用占公司总资产的比例越大,其发生财务重述的概率越小

股权集中度体现了公司结构,与财务重述的发生存在直接联系。任何行为的发生都存在一定的原因,财务重述行为的发生通常是公司治理存在缺陷的表现。由于对公司具备有效的控制,控股股东存在掏空(如转移公司利润,公司资金占用等)的动机。

假设4:股权集中度与财务重述的发生概率正相关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为了研究的时效性,本文以2004年至2010年为研究区间,以中国食品、饮料上市公司在年度报表附注中披露前期财务报表存在重大差错并进行追溯重述的次数为财务重述样本,其余的为非财务重述样本。财务重述样本来源于国泰安(CSMAR)的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数据库。同一公司在同一会计年度发生多次财务重述的仅作一次处理;在不同会计年度发生的财务重述的作多次处理(即某一企业在2004年和2005年发生了财务重述,2006年至2010年没有发生财务重述, 那么该企业2004年至2010年间共发生了2次财务重述行为)。中国食品、饮料行业上市公司在2004年至2010年间中国食品、饮料上市公司共发生财务重述47次,未发生财务重述411次。剔除102次缺失案例后,最终得到发生财务重述35次,未发生财务重述321次,共356次研究案例。

(三)模型建立和变量定义 为检验上述假设是否成立,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建立Logit回归模型:RESTATE = β1LEV+β2EPS+β3AUDITFEE+β4CEN+β5Control+ε

其中:ε:为回归模型的常数项;β1(i=1,2,3,4)为各对应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β5为控制变量的回归系数。其中相关变量定义如下:(1)被解释变量:是否发生财务重述(RESTATE):设置上市公司是否进行财务重述为RESTATE,当上市公司发生财务重述时RESTATE为1,否则为0。(2)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如表(1)所示。(3)控制变量。第一,独立董事比例(IB):是指独立董事人数在董事会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通常用百分比表示。为了更好地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证监会规定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比例不得少于三分之一。由于独立董事与其受聘的公司的关联较少,独立董事也多为相关行业的知名人物,为了自身的名誉和声望,独立董事一般不会和企业勾结,因此独立董事的比例越高,董事会的监督能力越强,财务重述发生的概率就越小。第二,审计意见(AO):如果审计意见为“标准无保留意见”则为0,否则为1.外界审计是监督上市公司财务情况的重要力量,外界审计部门的审查提高了财务信息的可信度。因此,注册会计师对审查后的年报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时,表示该年报的质量较高,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小。第三,审计质量(AQ):表示当年年报是否由国际“四大”(普华永道、毕马威、德勤、安永)或国内“十二大”(立信、中瑞岳华、国富浩华、天健、信永中和、大信、立信大华、天职国际、中审亚太、天健正信、利安达和京都天华)审计。事务所排名源自中注协的《2011年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当年财务报告由国际“四大”或国内“十二大”审计的为0,否则为1。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自身的声誉,审计会更为严格,如果审计出现失误,对事务所的影响将会是致命的。第四,是否为国有控股(HOLDER):如果企业为国有控股为1,否则为0。变量定义见表(1)。

四、实证检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二)均值T检验 本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来检验发生财务重述的上市公司与未发生财务重述的公司相关变量的差异。检验结果见表(3)。由表(3)中可知,在解释变量中,资产负债率(LEV)、每股收益(EPS)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发生财务重述的上市公司与未发生财务重述的上市公司在资产负债率(LEV)、每股收益(EPS)上的差异在1%的水平上显著。而发生财务重述的上市公司其股权集中度(CEN)与未发生财务重述的上市公司相比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控制变量中,发生财务重述的上市公司与未发生财务重述的上市公司在是否被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A0)指标下的差异在5 %水平上显著;在是否由国际四大或国内十二大(不包括国际四大)指标下的差异在10%水平上显著。而独立董事比例(IB)和上市公司是否为国有控股(HOLDER)在两类公司中不存在显著差异。

(三)相关性分析 表(4)对各个变量进行了Pearson相关性检,结果显示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都比较小(均

(四)Logistic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结果见表(5)。从表(5)可以发现:(1)资产负债率(LEV)的回归系数为正值1.576,且T值在10%水平下显著,即资产负债率越高,食品饮料行业的上市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就越大。假设1得到验证。(2)每股收益(EPS)的回归系数为负值-1.648 且在1%水平下显著,即对于食品饮料上市公司来说,每股收益与财务重述发生的概率呈显著负相关,对假设2的预期进行了论证。(3)审计费用占比(AUDITFEE)的T值在5%水平下显著相关,且回归系数为负值,验证了假设3,即审计费用在总资产中的比例越大,上市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概率越低。(4)股权集中度(CEN)与财务重述的发生不存在相关性。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研究结果论证了假设的提出。因此提出以下建议:应尽快完善我国财务重述的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应加强公司内部管理,减少财务重述的发生概率。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运用,能有效地避免了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发生。上市公司高管的多元化薪酬激励制度,可以避免高管对公司股价的过分关注,使其利益与公司长远利益挂钩。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力度,提高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在全社会逐步形成诚信的氛围。同时,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能力和信誉评价制度,提高事务所的可信度,保证审计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为国、王霞:《中国上市公司会计差错的动因分析》,《会计研究》2004年第4期。

[2]周春生、马光:《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财务报表更正》,《金融研究》2005年第11期。

[3]于鹏:《股权结构与财务重述:来自上市公司的证据》,《经济研究》2007 年第 9 期。

[4]徐莉萍、辛宇、陈工孟:《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及其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经济研究》2006年第1期。

[5]王奇波、宋常:《国外关于最优股权结构与股权制衡的文献综述》,《会计研究》2006年第1期。

[6]杨忠莲,杨振慧:《独立董事与审计委员会执行效果研究—来自报表重述的证据》,《审计研究》2006年第2期。

[7]曹强:《财务重述与会计师事务所风险管理战略》,《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8]陈漩、淳伟德:《大股东对公司高层更换影响的实证分析》,《软科学》2006年第2期。

成本控制概述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云制造;数控加工;云服务平台;知识库;本体;

作者简介:刘日良(1968-),男,山东安丘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数字化制造技术;E-mail:liuriliang@sdu.edu.cn;作者简介:李鹏(1982-),男,山东泰安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数控技术;作者简介:张承瑞(1957-),男,福建福安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数控系统与技术;作者简介:赵晓峰(1977-),男,山东胶南人,讲师,研究方向:数字化制造。

0引言

随着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向网络化、智能化和服务化方向的纵深发展,云计算的理念被引入制造业,从而产生云制造的概念。云制造是一种面向服务的网络化制造新模式,旨在通过对制造资源的智能化管理和经营,为制造全生命周期过程提供可随时获取的、按需使用的、安全可靠的、优质廉价的各类制造活动服务[1]。云制造概念借鉴并拓展了云计算和已有先进制造模式的成果,充分体现了面向服务的制造理念,为实现资源共享和高效低耗的生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2]。

另一方面,云制造需要整合设备资源、软件资源、人力资源和物流资源等各种各样的制造资源,远比云计算复杂。云制造服务平台的开发、实施和应用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3],尤其是以复杂产品的设计、加工和制造为目标的云服务,具体实施时还有诸如工艺技术的服务化、制造资源的集成等大量技术性问题需要解决。

在现代机械制造技术中,数控加工是实现高效、自动化和柔性加工的有效途径,尤其在品种多变、批量小、形状复杂、高精度零件的制造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结合其工艺特点和技术发展,剖析其云服务化的原理和功能需求,研究数控加工云服务的实现方法及其关键技术。

1云制造与云服务

云制造是网络化制造的一种新形态,属于网络化制造的范畴,但与传统的网络化制造模式相比,由于融合了云计算、物联网、服务计算等技术,云制造的系统架构更加灵活,伸缩性和扩展性更强,文献[2]对此进行了较详尽的分析。云制造服务是基于云技术的一种制造服务,通过云可以使现实企业的制造能力形成整合服务,以满足客户个性化的制造服务需求[4]。

云制造指广义的制造,包括设计、仿真、工艺、加工/装配、检测、物流、供应链和维护/维修、甚至报废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5]。如果将各个环节所涉及的各类资源和制造能力描述出来,在相应领域知识库的支持下进一步虚拟化封装,则可形成制造云服务,简称云服务[6]。大量的云服务按照一定规则聚合起来,形成一个大的云服务资源池,即制造云,从而为用户提供透明、开放、按需使用的云服务。同时,云制造系统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动态性,可通过云服务部署平台对制造云中的云服务进行统一高效的管理[7]。因此,云制造可以看成是各种云服务(如设计服务、仿真服务、加工服务和维护服务等)的有机集合。云服务体现的是一种需求驱动的自组织制造模式,用户无需直接和各个服务节点打交道。

2数控加工云服务

2.1基本原理

数控加工是利用数控机床实现零件加工的一种工艺技术。根据云制造的基本原理[8],如果仅将数控加工相关资源和能力接入云制造系统,则可形成数控加工云服务,如图1所示。数控加工云服务可看作为制造云中的一个云朵,“接出”的目的是提供各种数控加工服务。它与其他云朵(如设计服务、仿真服务等)共同组成制造云,从而面向制造全生命周期应用提供各种服务。在云制造环境下,数控加工的资源提供者、云运营者和资源使用者三种用户在知识库的支持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运营者负责服务平台的整体规划,并建立开放的服务运营模式;资源提供者依托服务平台,通过自身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的云化接入为需求方提供数控加工服务;资源使用者则通过按需付费的方式取得数控加工服务。例如,当某用户(资源使用者)需要加工一种产品时,可以向云服务平台这种需求并支付相关费用,云服务运营方(制造云运营者)接到这种需求后,调度云中的相关资源和制造能力(资源提供者)进行加工制造,并配送给该用户。

2.2云服务化关键问题

云服务的形成就是制造资源、制造能力的云服务化过程。云制造环境下的制造资源通常具有分散性、自治性、异构性和动态性等特点[9],其服务化过程中需要解决许多共性问题,如资源感知、虚拟接入、服务化封装等。具体到数控加工云服务,通常既包括数控机床上的实际加工,也包括工艺设计、数控编程和仿真校验等一系列必要工作,无论从技术还是管理方面看,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除了云服务的共性问题外,还必须充分考虑本领域的特殊要求。

要组建面向数控加工的云制造服务,首先必须整合各种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硬件资源,如金属切削类数控机床(数控铣床、数控车床、数控磨床、数控镗床和数控加工中心等)、金属成型类数控机床(数控折弯机、数控压力机和数控弯管机等)和数控特种加工机床(数控线切割机床、数控电火花加工机床和数控火焰切割机等)等。这些设备即使属于同一类型,也往往在形式、功能、精度、控制方式和编程操作等方面各不相同。随着各种各样数控机床的应用,如果没有统一的数据模型或规范,很难把它们整合在一个大的平台下。

其次,作为数控加工的基础和核心设备,数控机床所提供的服务与工艺、工装、用户的操作技能等息息相关,尤其是一些尖端数控机床,其制造能力不只取决于硬件资源的性能,更重要的是以工艺软件和知识为代表的制造能力。这些知识的表达和存储方式千差万别,如手册形式的工艺知识、说明书形式的机床参数、电子文档形式的数控系统功能以及国家标准形式的数控加工刀具等。因此,合理的知识建模对数控加工能力的云服务化至关重要。

另外,数控加工服务既需要专门的加工设备、软件资源和工具,又需要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力资源支持,所涉及的计算机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Design,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AidedManufacturing,CAM)、仿真软件、数控系统等)具有多样性和异构性的特点,即使是同一功能的系统也往往互不兼容。因此,数控加工云服务平台的任务不仅是将它们整合在同一个服务平台上,还要保证它们之间的互操作。

3数控加工云服务平台

3.1功能结构

为有效整合各类数控加工资源,本文根据云制造的基本原理和思想设计了一个面向数控加工的云服务平台,如图2所示。该平台分为应用管理层、应用集成层和基础数据层三部分。其中,应用管理层负责用户管理、系统管理、云服务管理、数据管理和云服务管理等服务,可以集成到更大的云制造平台中,也可以独立运营;基础数据层包括数控加工设备、刀具、软件、制造能力和工艺等基础数据和知识,由资源提供者、应用工具开发者提供;应用集成层由数据接口平台和服务集成应用工具组成,负责将分布在不同位置的制造资源以及由不同机构提供的应用工具集成起来,以提供工艺设计、数控编程等与各种数控加工工艺相关服务的集成。图2左侧的数控加工资源指该平台可以直接调用的数控加工设备、软件和人员等,其提供者可以是一个机构,也可以是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家机构。数控加工资源与云服务平台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数控加工服务系统。图2右侧的云制造平台(虚线部分)代表由各种云服务系统组成的可支持产品全生命周期的通用云制造平台。数控加工云服务平台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云服务系统运营,也可以通过网络与上述云制造平台集成在一起,这时该系统的作用相当于整个云制造系统的一个云服务子系统。

为解决数控加工云服务中的特殊问题(如2.2节所述),上述平台比一般的云服务系统更加注重应用工具的集成以及数据和知识的管理。特别值得说明的是,应用集成层中提供了一个数据接口平台,类似于文献[10]中的通用制造平台,目的是利用与产品模型数据变换标准兼容的数据接口(StandardfortheExchangeofProductmodeldata-compliantNumericalControldatainterface,STEP-NC)方面的研究成果,为云制造环境下的数控加工应用工具或系统提供数据交换和互操作支持。另外,基础数据层不只是资源数据的集结地,还包含了工艺相关知识,是一个可扩展、支持推理的数控加工知识库(详见第4章)。

3.2运行机理

这种云服务系统将数控加工资源、应用工具、基础数据和管理服务集成在一起,能够提供更加专业和稳定的服务。原则上,它不但能够有效地利用数控加工资源为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用户提供服务,而且能够有效地集成制造能力、形成组合服务并控制整个数控加工过程。图3所示为从用户提出加工需求(产品设计信息)到完成数控加工任务(产品)的基本服务流程(其中矩形框表示服务活动,文档框表示结果或中间数据),从服务管理角度可大致分为服务匹配和服务监控两个阶段。当用户提出某产品的数控加工需求或提供订单时,首先会调度应用工具对用户请求进行分析、任务分解、工艺分析和资源匹配等工作,形成总体服务方案,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实现加工任务与制造资源/制造能力的映射;然后,通过调度、优化、组合和控制等功能,协调完成工艺规划、编程、加工等一系列实际生产活动,实现从服务方案到产品的转化。其中工艺设计、刀轨计算、工装方案设计等任务均可由不同的资源提供方和服务方承担。

3.3应用方式

从应用角度看,该平台较充分地考虑了数控加工的工艺要求,将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可支持单方完成某阶段服务、单方完成若干阶段的组合服务、多方完成某阶段服务、多方完成若干阶段的组合服务等应用模式。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用户需求以多种灵活的方式提供服务,包括:

(1)任务承包

这种方式指资源提供方承包整个加工任务。承包者可以是一个技术实力雄厚的机构,也可以是临时组成的多个机构。这种方式下,平台运营者只起一种牵线和监督的作用,生产过程的组织管理完全由承包者负责。

(2)资源租赁

数控加工资源可分为硬资源和软资源,其中硬资源包括计算资源、设备资源、物料资源等,以数控机床为代表。原则上,用户可以通过服务平台以承租方式使用这些资源。这是一种比较容易实现的低层次的云服务,但对于一些复杂数控加工设备,用户很难像使用计算资源或一般设备(如运输机械)一样通过资源共享来获得所期望的服务。因此,这种方式主要面向专业用户和一些功能相对简单、用途明确的设备或资源。软资源包括各种应用软件(如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ComputerAidedProcessPlanning,CAPP),CAM)、应用工具(如后处理程序)、知识资源(如知识库)等。这些资源在虚拟资源服务化后可以由服务平台托管,用户可以通过服务平台调用。

(3)制造能力提供

数控加工中的制造能力包括工艺规划能力、工装设计能力、数控编程能力、仿真校验能力、机床操作能力和管理能力等。制造能力提供者可以是资源提供者、服务平台运营者,也可以是单纯提供制造能力的个人或机构,例如某机构或个人(服务提供方之一)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依托服务平台所提供的应用工具或软件资源,为制造服务需求方提供数控编程或仿真等服务。

(4)基于协作的服务组合

这种服务方式指依托云制造平台,由多方协作完成数控加工任务。例如,用户需要加工某一复杂产品,企业E1具备该产品的工艺设计和数控编程能力,企业E2具备能够加工该产品的数控机床、操作工人和工装设计能力,则运营者E0可以通过服务平台将订单分解成不同的任务,将工艺规划和数控编程任务包给企业E1,将加工任务包给E2。然后由E1完成工艺方案的设计、数控程序的编制等工作,并传递给E2;由E2完成数控程序的仿真、试切和加工任务。期间,E0通过服务组合、调度、协调等工作保证服务的正常运行实现。

4数控加工知识的本体建模

数控加工活动涉及大量的信息或知识,如加工对象的几何信息、数控机床结构和性能、数控系统及数控编程语言、数控加工刀具类型、切削参数及其优化方法等,这些知识在整个云制造体系的运转中起核心支撑的作用。要实现数控加工的云服务化,首先需要一种有效的知识表达和组织形式,将这些知识组织为易于统一管理和使用的加工知识库。

4.1基于本体的知识建模方法

本体是对现实对象的概念化说明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提供一个具体领域内所有相关概念的词汇表,同时能够对词汇表内所有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说明,从而为不同应用领域的人和计算机之间进行高效知识重用和共享提供一种方法。本体技术与语义网技术的结合,一方面使互联网在知识的聚集与搜索方面更加出色,另一方面也使各个领域本体之间的共享与互操作更加方便[11]。从云服务角度看,基于本体的知识模型有下述优点:

(1)知识的组织和表达清晰、方便,易于人和计算机的编译和理解。

(2)知识的表达、管理与实现独立于具体的应用程序,以保持知识的独立与可修改性。

(3)能够实现知识的推理,以自动发现补充新知识并为智能决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接口。

(4)适合知识的重用与共享,支持不同应用或平台之间的互操作性。

4.2数控加工知识库的构建

为适应云制造环境下的数控加工服务要求,本文基于本体技术构建了一个数控加工知识库模型,并以Protégé为开发平台对其中的主要概念、关系、规则等进行了描述。图4所示为数控加工本体知识的组织架构,主要包括规则层、概念层和领域层三个层次。其中:概念层是本体建模的主体层,用以描述数控加工领域的相关概念、属性及其之间的关系和约束;领域层主要用来存储概念层对应的概念实例;规则层则用于汇集与数控加工相关的推理规则,即领域规则。

概念层的构建需要对相关概念知识进行主题分类,然后列举各个主题范围内涉及到的概念及其属性,并用本体语言进行组织和表示,从而产生本体概念集。如图4所示,本文将相关概念划分为加工特征本体、加工工艺本体、切削刀具本体、数控系统本体、机床本体和现场总线设备本体等顶级概念集,并用网络本体描述语言(WebOntologyLanguage-DescriptionLogic,OWL-DL)进行了描述(图4仅列出了主要顶层概念集及其关系)。

领域层主要用来存储概念层对应的概念实例,这一层中的所有成员都是加工中具体的实例对象,具有明确的属性值。例如,概念层中定义了孔(加工特征)的概念,则领域层中具体描述孔的实例信息,即某次数控加工中两个孔的实际几何信息和工艺操作信息。与概念层对应的所有实例都表达为领域层中的“个体”(Ontologyindividual)。

领域规则的编写一般在知识库创建以后进行。通过这些领域规则和推理机(如Racer),一方面可以扩展知识内容,实现知识库的自动更新;另一方面为数控系统内的一些智能决策事件,如工艺规划原则、加工刀具的选择以及数控系统自身模块化的动态配置,编写决策规则,从而为智能加工提供基础。为充分支持数据库的自动推理能力,本文采用语义网规则描述语言(SemanticWebRuleLanguage,SWRL)编写推理规则。例如,其中一条自动选择加工刀具的规则为:

MillingCuttingTool(?p1)∧hasToolRadius(?p1,?a)∧ClosedPocketFeature(?p2)∧hasOrthogonalRadius(?p2,?b)∧swrlb:lessThanOrEqual(?a,?b)isSelected(?p1,true)

该规则表示:如果p1属于铣削加工刀具,p2属于封闭型腔特征,p1具有刀具半径为a,p2具有正交半径b,同时a≤b,则可以推导出:刀具p1可以被选择来加工此封闭型腔特征p2。利用这种规则,系统可以根据被加工特征进行推理,自动搜索符合条件的加工刀具。

成本控制概述范文第15篇

[关键词]CDWA 《宋画全集》 元数据

[分类号]G254.364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应用技术进步的成果使历史上的经典文献获得更大规模的传播成为一种趋势。无论是最初的古登堡数字图书馆,还是当前数字博物馆的兴起,都是以保存和共享人类文明成果为出发点的。除了文本文献之外,经典绘画作品也是重要的文化遗产。通过数字化保存,这些经典绘画作品可以被更多的学者研究,被更多的民众接受。

对经典绘画作品的数字化,信息技术的支持必不可少。但要达到对数字绘画作品高效检索的目的,使用户能从不同角度发现作品,拓宽研究视野,还必须准确描述、全方位揭示这些绘画作品。因而需要为此类数字图书馆选用合适的元数据标准,最好是成熟的业内标准。

如今,著录标引数字资源的元数据标准多样,最常见的如Dublin Core,MODS、RDA等均可以用于描述绘画作品的基本信息。但要达到深入揭示绘画作品、能为艺术研究服务的程度,还是需要CDWA和VRA Core这样专门用于描述艺术作品的元数据标准。在以宋代绘画作品为例、探索数字绘画作品组织的过程中,类目详尽的CDWA优势明显,再根据宋画特点加以选择,非常适合数字宋画作品研究级别的描述。

1. CDWA元数据标准概况

CDWA的全称是“艺术作品描述类目”(Categoriesfor the Description of Works of Art),它由盖迪基金会(J.Paul Getty Trust)及College Art Association联合资助的艺术信息工作组AITF(the Art Information TaskForce)制定。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的AITF由提供和使用艺术信息的各团体代表组成,旨在促进艺术历史学家、艺术馆和信息提供者之间的交流。CDWA用于满足学术研究者等人员记录、保存、检索艺术信息的需求。它确定了能够兼容各种信息系统的内容描述框架,有利于保持数据的完整性,也便于长期保存和数据迁移。同时CDWA还制定了与其他元数据标准(Dub―lin Core、MARC/AACR、VRA等)的映射表,为实现数据的交换和共享奠定了基础,有助于CDWA的应用推广。

在CDWA的实体关系模型中,“对象/作品记录”实体与四个规范档实体(个人/团体规范档、地点/位置规范档、种属概念规范档、主题规范档)以及两个相关文献实体(相关影像文献、相关文本文献)关联,并且对象/作品与其他对象/作品也是有联系的。联系的广泛存在使得记录高度系统化,便于研究的引申。

CDWA将信息分为展示信息和检索信息两种。展示信息采用自由文本,旨在帮助终端用户阅读与理解艺术信息。而关键信息格式化后成为索引字段,便于检索。由编目员使用受控词汇来标引“索引字段”。受控词汇包括分类法、规范档等受控词表以及规范格式(如日期格式)。

CDWA类目和子类目的总数为532个,涉及艺术作品研究的各个方面。一小部分类目为核心类目,代表唯一识别和描述一个作品所需的最少信息。但这些核心类目在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具体任务的需求做出调整。

2. 应用CDWA标准描述数字宋画作品的主要原则

本项研究旨在为《宋画全集》丛书设计对应的图片数据库的资源描述方法。所描述的对象,是该丛书所收录的宋代绘画作品的数字化扫描图像。标引内容不仅包括原作,也包括图像本身;不仅描述原作本身可见的内容,还要揭示与之相关的作品、引用、收藏等其他信息。作为标引依据的宋画作品图像以及相关图版说明文字来源于《宋画全集》。

本研究制订的宋画元数据应用规范采用CDWA的实体关系模型,为作品、相关文献和规范档分别设置类目。由于CDWA类目众多琐细,在实际应用时不可避免地需要有所选择,在内容全面性和编目成本控制中寻求平衡。若类目过少,则不能达到深入揭示艺术作品、服务研究的目的;若类目过多,则编目成本过高,实际可操作性降低。根据《宋画全集》作品及图版说明所涉及的要素,在CDWA类目的基础上加以选择,最终确定宋画元数据应用规范的各级类目。

3. 宋画元数据应用规范

宋画元数据应用规范的类目分为三类:作品类目、相关文献类目、规范档类目。其中13个类目用于描述作品实体。每个类目使用子类目来描述对象,有些是核心类目,必须著录;有些是可选类目,依情况而定,但鼓励著录完整信息。大部分类目都有一个使用自由文本描述的子类目,用于概述与本类目相关的作品信息,展示给终端用户;同时提取其中的关键信息作为子类目,使用规范词汇控制,便于检索。所有类目下都有一个可选的“备注(Remarks)”子类目用于补充说明,以及“引用(citations)”子类目用于指明当前类目所记录信息的参考来源。以下主要列出与作品本身相关的描述性类目。所有实例均来源于《宋画全集》收录的作品。

3.1 作品类目

3.1.1 作品(Work)①目录级别(Catalog Level):指明当前记录的目录级别,由作品的物理形态或内容决定。核心类目,受控词汇。如:单件、集丛(其组成数量标识于“尺寸”类目)。②作品类型(Work Type):宋画的类型全部为“国画”。核心类目。

3.1.2 分类(Classification)类名(ClassificationTerm):作品所在类别的名称。核心类目。根据《宋画全集》的分卷原则,将作品分为七个类别:故宫博物院藏品、上海博物馆藏品、辽宁省博物馆藏品、博物院藏品、中国其他文化机构藏品、欧美国家藏品、日本藏品。

3.1.3 题名(Titles or Names)①题名文本(TitleText):所描述作品的名称。核心类目,自由文本。②题名类型(Tide Type):指明题名的类型。包括:叙述性题名、翻译题名、常用名、共同题名等。可选类目,受控词汇。③优先级(Preference):表明所著录名称是否为主要题名。可选类目。有两个选项:主要题名、交替题名。主要题名依据《宋画全集》各作品的标目名称。交替题名以书中出现的翻译题名和常用名等为准。④题名语种(Title Language):指明题名的语种。包括:中文、英文、日文等。可选类目,受控词汇。

示例:

题名:潇湘卧游图 优先级:主要题名 题名类型:叙述性题名 题名语种:中文

题名:Dreamed Journey over the Xiao and Xiang Riv―ers优先级:交替题名题名类型:翻译题名题名语种:英文

3.1.4 创作(Creation)

・创作者描述(Creator Description):对作品绘制及改动负责的个人或团体名称、简介及角色。核心类目,自由文本。它包括以下三个子类目:①创作者修饰词(Creator Qualifier):当作品创作归属不明确或有争议、存在多位创作者、需要解释时使用。如:仿、传。可选类目,受控词汇。②创作者标识(Creator Identity):将“创作者描述”中的每一位创作者索引化。核心类目,使用“个人/团体规范档”控制。当创作者不确定时,可以著录为:宋佚名、金佚名等(朝代+佚名)。③创作者角色(Creator Role):创作者在作品构思设计完成中的角色。核心类目,使用“种属概念规范档”进行控制。如:画者、委托人。

・创作时间(Creation Date):作品创作的时间。在《宋画全集》中主要表现为作品创作时所处的朝代名称,包括:五代、宋、辽、金。核心类目。

・创作地点(Creation Place/Original Location):作品创作时的所在地名称。可选类目,受控词汇。历史地名需要参照“地点/位置规范档”,与现地名对应起来。如:庆元府(现浙江宁波)

示例:

创作者描述:林椿(钱塘人,南宋淳熙(1174-1189)年间画院待诏)

角色:画者标识:林椿

创作时间:宋

3.1.5 风格/派别(Styles/Groups)①风格索引词(styles Indexing Terms):作品所体现的风格和派别。可选类目,使用“种属概念规范档”进行控制。如:江南画派、写实风格。对作品风格派别的详细讨论可在“附注”类目中进行。

3.1.6 尺寸(Measurements)①空间描述(Dimen-sions Description):作品的大小、形状等空间信息,包括作品的组成数量、高度和宽度。核心类目,自由文本。②空间类型(Dimensions Type):指明尺寸的种类,如:高度、宽度、数量等。可选类目,受控词汇。③空间值(Dimensions Value):指明尺寸的数值,便于进行数学处理。使用整数或小数,可选类目。④空间单位(Di―mensions Unit):指明尺寸的单位,通常是cm(厘米)。可选类目。⑤空间范围(Dimensions Extent):解释被度量的是作品的哪一部分。如:整体、各部。可选类目,使用“种属概念规范档”中的词汇进行控制。⑥形状(shape):描述作品的非规则形状。可选类目,受控词汇。如:团扇。

示例:

空间描述:10幅;各116.5×49.8 cm

范围:组成部分值:10 类型:数量|范围:各部值:116.5单位:cm类型:高度|值:49.8单位:cm类型:宽度

3.1.7 材料/技法(Materials/Techniques)①材料/技法描述(Materials/Techniques Description):组成作品的物理材料以及这些材料在创作中如何被使用的技法。材料包括媒介(墨或色)和支撑材质(绢或纸)。技法多体现为着色用墨方法,如渲染、晕染、没骨等,也包括界画等特殊的作画方法。核心类目,自由文本。②材料/技法标识(Materials/Techniques Flag):标明所描述的是材料还是技法。可选类目。有两个选项:材料、技法。③材料角色(Materials Role):标明所描述的是媒介还是支撑材质。可选类目。有两个选项:媒介、支撑材质。④材料/技法名称(Materials/TechniquesName):用于索引检索的作品材料及技法名称。可选类目,使用“种属概念规范档”进行控制。

示例:

材料/技法描述:设色绢本,建筑以工笔界画绘出

标识:材料 角色:媒介 名称:设色

标识:材料 角色:支撑材质 名称:绢本

标识:技法 名称:工笔界画

3.1.8印记(Inscriptions/Marks)①印记描述(In-scription Transcription 0r Description):作品的题跋、款识、鉴藏印记等附加标记的精确文本或解释描述。印记在作品创作时或之后由画家或收藏者等施加,对于作品鉴定具有重要意义。在此类目下可描述印记的内容、作者、材料、形状及位置等。可选类目,自由文本。②印记类型(Inscription Type):指明印记的类型。如:题跋、款识、鉴藏印记等。可选类目,受控词汇。③印记作者(Inscription Author):对作品印记负责的人名。可选类目,使用“个人/团体规范档”进行控制。④印记位置(Inscription Location):指明印记的位置。如:左下、中上、右、卷尾等。如有必要,可指明与主题事物的相对位置。可选类目,受控词汇。⑤印记语种(In-scription Language):指明印记的语种。如:八思巴。可选类目,受控词汇。⑥字体(Typeface/Letterform):指明印记的字体。字体具有美学意义并有助于印记的鉴定。如:瘦金书。可选类目,受控词汇。⑦印记标识(Mark Identification):用于索引检索的印记名称。可选类目,受控词汇。

示例:

印记文本或描述:图左竹叶下钤“绍勋”朱文葫芦印;图右钤“于腾之印”白文方印

类型:鉴藏印记 作者:史弥远(南宋) 位置:左竹叶下 标识:绍勋

类型:鉴藏印记作者:于腾(山东人,清)位置:右标识:于腾之印

3.1.9 主题(subject Matter)①概要主题词(Generalsubject Terms):作品所描绘事物的类别。如:山水、花鸟、人物、历史传说、宗教等。受控词汇,核心类目。②详细主题词(Specific subject Terms):作品所描绘的具体事物。如:人名、地名、物名、事件名等。可选类目,使用所有规范档进行控制。

示例:

概要主题词:花鸟

详细主题词:竹|梅|雀

3.1.10 附注(Descriptive Note)①附注内容(De-seriptive Note Text):阐述作品具有争议性的归属等历史问题、概述作品的主题内容及表现方法、探讨作品相对同一时期/派别其他作品的意义、讨论创作者的风格技巧及作品的代表性等等。所有不能在其他类目中详细说明的细节都可以著录在此类目中。可选类目,自由文本。如有引用,需在“附注”项的子类目“引用”中列出参考文献。

示例:

附注内容:此图以笔法考劲,色调淡雅见长,和其另一种细腻精丽的没骨法(如《果熟来禽图》画法不

同,说明林椿兼工两种画法。

引用:傅熹年,南宋时期的绘画艺术

3.1.11 相关作品(Related Works)①相关作品标识(Related Work Label/Identification):描述与当前作品相关的其他作品的概要信息。主要包括相关作品的题名、创作者、创作时间、现藏地。可选类目。此类目信息由系统提取相关作品记录的相应字段,无记录则采用自由文本。②作品关系类型(Work RelationshiPType):在当前作品及其相关作品的记录中著录它们之间对应的关系类型。如:当前作品的关系类型为“仿”,则相关作品的关系类型为“被仿”。若当前作品是组画、藏品集等总集的一部分时,当前作品的关系类型为“从属于”,而集丛作品的关系类型为“包含”。可选类目,受控词汇。

示例:

[当前作品为“出山释迦图”]

相关作品标识:雪景山水图;梁楷;宋;东京国立博物馆

作品关系类型:同组藏品

3.1.12 现藏地(Current Location)①现藏地(Cur-rent Repository/Geographic Location):目前拥有或控制作品的机构或个人名称,以及作品的地理位置。核心类目,使用“个人/团体规范档”及“地点/位置规范档”进行控制。如:纳尔逊一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堪萨斯城,密苏里州,美国)、私人收藏(日本)

3.1.13 收藏历史(Ownership/Collecting History)①藏史描述(Provenance Description):作品自创作之时起至今的所有收藏者的历史。依时间序列排列,从作品已知的最早所有者直到现在。包括每一位的名称、收藏时间、地点及方式。可选类目,自由文本。②收藏者(Owner):某一时期持有作品的个人或团体名称。可选类目,使用“个人/团体规范档”进行控制,匿名私人收藏著录为“私人收藏”。

示例:

藏史描述:14世纪中叶,足利将军家(日本)。之后,若州酒井家(日本)。之后,日野原家(日本)。1991,日本文化厅从个人收藏家手中收购;1997,转给东京国立博物馆保管

收藏者:足利将军家|收藏者:若州酒井家|收藏者:目野原家|收藏者:日本文化厅|收藏者:东京国立博物馆

3.2 相关文献类目

相关文献包括相关文本文献和相关影像文献。“相关文本文献”为核心类目,任何对于了解作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或在著录作品时被参考的文本文献都可以记录于此,包括参考文献的类型及详细书目信息。图版说明在《宋画全集》中的卷次页码亦著录于此。而“相关影像文献”为可选类目。主要描述作品在《宋画全集》中所对应的图片信息,包括摄影者及图片所在的卷次页码。

3.3 规范档类目

规范档用于对作品记录及其他规范档进行词汇控制,包括个人/团体规范档、地点/位置规范档、种属概念规范档、主题规范档四种类型。它通过统一词汇名称,将具有不同名称的同一事物联系起来,同时与同名异类事物相区别。建立单独规范档的优点在于信息只需录入一次,就能被所有相关记录调用。规范档的所有信息来源于权威工具文献。规范词汇间一般具有等级关系或相关关系。

4. 结论

应用CDWA元数据标准来描述艺术作品及相关文献,并建立规范档,是为了在统一标准的背景下利用数字技术更好地服务于艺术研究。用户可以通过特定字段将具有类似特征的作品联系起来。例如,具有同样印鉴的作品;具有同样风格的作品;同一主题的作品;特定尺寸的作品;被同一收藏家收藏过的作品……

宋画元数据应用规范需要在实践中根据作品情况不断地予以补充修改,规范档记录也需要实践积累。本文作为初步探索,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研究来关注数字绘画作品的描述问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