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影视行业发展前景范文

影视行业发展前景范文

影视行业发展前景

影视行业发展前景范文第1篇

关键词:横店;影视旅游;转型升级

由于体制、机制、旅游产品本身等多方面因素,我国影视旅游业在各地发展很不均衡。相对而言,横店影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崛起可以说是异军突起。横店影视城从1996年建立首个拍摄基地至今,每年均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横店模式也由此被一些学者认为是国内目前最为成功的影视旅游发展模式。尽管如此,横店影视旅游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显现出一些问题,特别是当前人们消费水平和旅游方式的改变,给横店影视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加快横店影视旅游业转型升级,实现横店影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本文试就这些方面展开探讨。

一.横店影视旅游业发展现状

1996年,以支持谢晋导演拍摄《鸦片战争》为契机,横店集团开始建设第一个影视拍摄基地――南粤十九世纪广州街,由此开始了涉足影视旅游产业的步伐。《鸦片战争》热映所带来的宣传效应,使横店这个原先只注重发展工业、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一夜成名。短短几年时间,秦王宫、清明上河图、香港街、明清宫苑等影视实景基地相继开建。从建造广州街至今,横店集团已累计投入70多亿元,利用荒山、荒坡、荒地、荒滩等,建成28个大型实景基地、13座大型室内摄影棚,可以满足上至秦汉、下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影视剧拍摄对室内场景的要求。横店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亚洲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实景基地,被美国杂志《好莱坞报道》誉为“中国好莱坞”。

2004年,全国首个部级影视产业实验区在横店挂牌。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规划总面积365平方公里,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影视元素最集中的影视产业集聚区。为了进一步推动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继2004年国家广电总局批准设立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后,2012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又批准设立浙江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实验区,加大对横店影视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2012年,实验区新增入区企业52家,累计达到487家,华谊兄弟、保利博纳、唐人电影等诸多影视大佬均在横店安家落户。2012年入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8.11亿元,同比增长146.47%;上缴总税费9.64亿元,同比增长163.34%。2012年,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共接待剧组150个。随着横店影视城影视文化旅游资源的不断整合,旅游产品的不断升级开发,横店影视城从单一经营“影视基地”旅游向打造影视主题旅游公园的战略转变,开创了独特的以影视外景和娱乐活动为主题的旅游景区模式,开发出“梦幻太极”、“梦回秦汉”、“汴梁一梦”、“怒海争锋”等20多场精彩的演艺节目,2010年横店影视城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2年游客人次达到1177.24万,实现了影视业、旅游业的联动发展,横店已成为以影视为特色的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

二.转型升级是横店影视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旅游消费要求也越来越高,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和多样化的旅游消费需求,加快转型升级成为横店影视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符合应对市场竞争的要求。随着影视文化产业的对外开放,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日趋增大。就国内而言,影视基地项目一哄而上,风格雷同,毫无特色,重复建设问题十分严重,造成了市场竞争激烈而无序的状况,这一状况对横店影视旅游的发展十分不利。

(二)符合消费水平提高的要求。我国旅游市场消费已从以观光旅游为主,转向观光、度假与专项旅游三足鼎立的新的发展阶段。影视旅游作为一种融入了影视元素的全新主题化旅游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者在选择旅游产品时更加理性,越来越注重旅游过程中的体验性、参与性,这使得横店影视基地在影视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难度进一步增大。

(三)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也是我国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现实要求,同时,也是影视基地发展的客观需要。但目前这种观念尚未深入人心,不利于横店影视旅游业的长期发展。

三.横店影视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

(一)发展理念转型。通过不断解放思想,加快创新步伐,努力实现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为主转向创新驱动为主;增长模式从粗放型为主转向集约型为主;工作重心从扩大规模为主转向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主。

(二)目标转型。以建设一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打造国际影视旅游名城为依托,以优质服务为核心,高效整合旅游资源,强化旅游公共服务,提升旅游发展环境,在旅游产业结构、旅游增长模式、旅游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实现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横店影视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使横店成为全国著名、亚太地区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三)功能转型。通过对横店乃至东阳区域景区景点的开发和打造,形成功能齐备、分区合理的全域化旅游格局,把横店建设成为影视文化产业集群区、影视旅游创意集聚区、影视企业成长孵化区,为金华建设旅游强市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四.推动横店影视旅游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措施

(一)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优化旅游发展条件

加强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是实现横店影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根据横店实际,重点应加强三方面的建设:

1.加强实景拍摄基地建设

目前横店各种实景基地绝大部分为古装剧和年代剧场景,功能较为单一,应以建立完善系统的实景基地为目标,新建一批新的拍摄场景,如特色年代剧场景、现代农村场景、现代城市场景等。此外,还应进一步鼓励吸引民间、国有等多种资本参与建设,兴建一批中西文化拍摄基地,改造一批高科技摄影棚等,不断丰富影视拍摄场景,持续巩固基地规模优势。在横店小城市规划设计、街区(小区)建筑形态、标志性建筑、文化景观带建设等方面融合影视元素,彰显影视名镇特征,大力营造影视文化氛围,实现影视文化与建筑文化的完善融合。

2.加强道路交通建设

在横店对外交通方面:争取省市支持,修建一条横店至义乌的高速公路,进一步缩短横店到义乌火车站和机场的交通时间;对横店镇内公路和高速入口处的道路进行改造,形成横店直达杭州、上海的快速通道;加快横店通用机场建设,创造条件争取建立横店到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地的空中支线;完善横店“七纵七横二环”交通网络建设,建立畅通的公共交通系统,把各大景区快速连接起来。

3.加强服务设施建设

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到“十二五”期末,横店每年的游客可突破1600万人次。为了使如此之多的游客在横店吃好、住好、玩好,需要建设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重点要完善社会化服务设施,包括新建、改造、托管一批宾馆;建立畅通的公共交通系统,尽快实现横店出租车投放,方便游客出行;建立健全商业网点,在镇中心建成若干大型综合性超市,规范各大景区内的商业布局等等。

(二)延伸影视产业链条,拓展旅游发展空间

推进横店影视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主要是突破旅游产业“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概念,扩大影视旅游产业的外延,延伸影视旅游产业链,培育影视旅游新增长点,实现影视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影视旅游发展空间就拓展到哪里。

1.扩大影视旅游业的范围

自横店影视基地建立以来,特别是影视产业实验区成立以来,横店已基本形成了以新型工业为基础,以影视为龙头,带动旅游、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格局,尤其是影视业与旅游业结合紧密,使横店成为海内外著名的影视旅游基地。具体做法是要以横店影视基地为中心,通过全市旅游规划,将东阳市其他景区全部融入影视元素进行改造,并通过旅游线路的重新设计,使其与横店影视城进行有效连接,从而达到以横店影视旅游带动整个东阳市影视旅游的目的。

2.加强影视旅游业与工商业的联动发展

一是结合影视产业链的构建,大力发展影视衍生产品的工业化制造和影视相关配套工业,如:影视器材、影视设备、影视道具、影视制景等;二是将东阳市传统特色工业与影视产业结合。东阳素有“百工之乡”之称,尤其是木雕、家俱、竹编等工业早已闻名全国,这些产业如果加入影视文化元素,必将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通过这些工业的发展,反过来,又能对影视旅游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持。此外还要扶持一批加工企业,引导开发旅游纪念品,做强做精各种旅游纪念品等旅游商品,推动建设一批旅游商品基地和旅游购物场所。

3.完善横店影视产业链条

后期制作一直是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的一条短腿。要制订优惠政策吸引更多后期制作公司入驻实验区外,重点支持横店影视制作公司后期制作基地建设;投巨资购置国际领先的影视后期制作设备,兴建影视特效制作中心,构建横店影视后期高科技制作平台,引进后期制作团队入驻;大力构建横店影视发行与交易中心,精心制订和横店影视产业指数,重点经营电影电视剧发行、影视产品交易、影视器材与设备交易、影视技术转让等,定期组织电影看片会、电视剧发行交易会、影视作品推介会、影视产业高峰论坛、影视旅游产品交易会等,将横店建设成为影视作品交流、影视旅游产品交流的集散地。

(三)优化产业发展平台,推动影视旅游发展

1.纳入东阳战略支柱产业

横店影视旅游产业虽然起步时间较晚,但发展潜力巨大,应当把影视旅游业作为东阳市的战略支柱产业,举全市之力予以重点打造。目前东阳市已先后出台了《关于支持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设立和完善了“影视企业贡献奖”、“中国(横店)影视金牛奖”和“影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奖励政策,持续加大对影视产业的扶持力度。下一步,要针对影视企业融资难等问题,通过向入区企业提供更多支持和优惠,实行“一企一策”,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服务环境,全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由此进一步提升横店影视品牌的凝聚力,从政策上推进“知名企业本地化”的进程,并带动横店影视旅游业更大步幅地前进。

2.作为浙江省重点产业基地建设

浙江实施“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需要培植一批全省性的重点文化产业基地。横店影视产业已初具规模,且在海内外的影响力较大,理应成为浙江省文化产业的中坚力量。面对当前和未来愈益激烈的竞争格局,仅仅依靠横店集团及东阳市的力量显然还不够,应当继续争取浙江省委、省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动员全省的力量,加强对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实验区的扶持,为横店影视产业加快发展创造一个层次更高的平台,进而也推动横店影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列入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利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有利时机,努力将实验区列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扎实推进横店影视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广电总局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率先列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更充分地享受国家最新优惠政策。同时,横店要以小城市培育为契机,加快资源整合,营造和谐旅游消费环境,把横店打造成既是深受旅游者喜爱的“宜游”目的地,又是吸引旅游者停留的“宜居”目的地。

(四)提升影视旅游品质,增强景区竞争能力

1.集中精力打造影视旅游休闲名城。影视旅游属于深度旅游,它最大的特点在于极强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并高度注重旅游者的情感体验。横店影视旅游业要坚持“影视为表、旅游为里、文化为魂”的融合发展理念和“以影视基地为依托、以影视文化为内涵、以旅游观光为业态、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运营模式,努力把横店建设成为旅游度假之城、影视文化之城和休闲宜居之城。

2.创新服务管理,提升旅游服务能力。一是提高旅游行政能力,健全横店旅游管理机构,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完善大旅游的推进机制,使旅游行政服务高效、透明。二是推动旅游景区服务标准化。在建立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基础上,积极推动旅游服务标准化工作,规范旅游企业服务。可委托有公信力的调查机构,对游客开展抽样调查,进而对各景区的服务水平进行全面评估。三是完善旅游人才培养机制,利用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的师资力量,开展职业资格培训,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3.优化产品结构,促进旅游持续发展。一是依托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东阳旅游资源禀赋特点,推动区域旅游均衡化、特色化发展,实现旅游产品的提档升级。二是创新旅游产品,整合资源,形成以基地观光为基础、影视体验为主导、特色旅游为辅助的旅游产品结构模式。深度开发多样性产品,全面提高旅游产品的参与性、趣味性,突出旅游产品的互补性、差异性。三是优化旅游线路设计。从交通、产品组合及区位特点出发,融合不同类型、不同品质资源,形成主题鲜明、富于特色的专题旅游线路。

参考文献:

[1] 徐永安. 打造横店影视产业链的成功尝试[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03)

[2]曾毓琳.横店传奇――横店影视城发展的探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2.33

[3] 徐铭.横店影视基地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8)

影视行业发展前景范文第2篇

影视艺术职业教育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异军突起。据统计,目前我国大陆已有约600多所高校相继设立了相关学科或相关课程,影视艺术已迅速成长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一门重要的新兴学科。当前中国的影视艺术职业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红火,招生规模一路飙升。但量的迅速膨胀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如教学泛化、师资困难及人才档次不高等一系列问题相继出现。盲目扩招所带来的教学质量令人担忧。

与此不同,作为影视与旅游交叉产物的影视旅游产业,在国家积极倡导发展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大背景下,日益成为旅游业中新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点,是未来吸引影视人才的重要领域,为解决影视艺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提供了新的路径。然而,在目前的影视旅游中,影视与旅游产业要素互动机制尚未建立,存在着以影视带旅游,通过影视为旅游业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实现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可喜景象;同时也存在着以旅游促影视,通过旅游反哺影视步履维艰的现状,更谈不上通过影视与旅游的相互渗透,最终形成双赢关系。这些不仅不利于充分挖掘影视旅游业的发展潜力,也是对影视业最大的不公,难以调动影视资源要素的积极性,进而实现影视与旅游的共赢发展。

基于此,本文从横店影视城影视旅游迅速发展的背景出发,通过对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办学方针、院系设置、教学思路、管理体制及就业方针的相关解析,重点探讨如何从产学研的角度完善旅游与影视的合作,提高合作效能,为实现旅游与影视的共同发展,推动影视及旅游领域包括就业在内的相关问题的解决,最终为实现影视旅游的和谐发展提供思路。

一、背景介绍

被誉为“中国好莱坞”的横店影视城,位处浙中黄金旅游线上,因其独特的历史场景及承载的厚重的文化底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区。横店影视城在影视、旅游界颇具影响,是我国影视旅游发展的典范,目前在国内拍摄场景最多、规模最大、设施最全的影视拍摄基地。在这里诞生了《汉武大帝》《英雄》等几百部优秀影视剧。横店影视城共有包括秦王宫、屏岩洞府、明清宫苑、清明上河图等在内的主题公园。除了这些可以用于外景拍摄的主题公园,横店影视城还建起了国防科技园、横店集团展览馆等文化教育馆园以及度假村等休闲娱乐场所。

横店影视城是我国影视拍摄基地和影视旅游经营单位中的一朵奇葩,横店影视集团自1996年以来,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旅游休闲、旅游开发、酒店服务、影视管理服务几大业务。在对影视城的资源特色、优势劣势分析之后,经营者提出了“影视为表、旅游为里、文化为魂”的经营理念,利用影视宣传企业,使影视、旅游、文化三位一体,互相融合。可以说,横店影视城依托得天独厚的影视资源,联动相关的旅游资源要素,使旅游业按照影视旅游的发展模式实现了飞跃,影视产业为横店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这种背景下,横店影视城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工作,主动与浙江传媒学院、金华职院等高校合作,创办了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重点培养影视表演、影视技术及制作,以及旅游管理等应用型人才。学院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途径,力争实现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对接,在现有50多个实习基地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教学需要,按照工学交替、项目制作、“2+1”等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合理地安排学生开展实训教学、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广阔的舞台和坚实的保障。

二、存在问题

(一)影视旅游产品亟需升级

与我国其他旅游产品的开发一样,影视旅游产品的低层次开发已严重影响了游客参与的积极性。现代游客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观赏型旅游活动形式,越来越注重旅游过程中的体验性与参与性。影视旅游作为一种融入了影视元素的全新主题化旅游活动,能更好地满足游客的这一需求。可以说,满足人们多层次的现实需求、提升产品的层次,是旅游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影视旅游是影视嫁接到旅游上的产物,在这种旅游形式中,演员及摄影外景地、故事发生的背景地等影视资源要素对于游客的吸引程度远超其他旅游资源要素。但是,影视旅游决不能、仅停留在拍摄地和主题公园的观赏层面上,影视作品中涉及的与旅游相关的事件、文化等要素,都有巨大的旅游商机,影视旅游应认清发展方向,尽可能在延伸并拓宽影视旅游产品的深度和广度方面努力。

(二)职业技术教育就业问题突出

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是在完成初高中阶段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门教育,它和经济、社会发展有直接的联系,既是培养各类实用人才和提高劳动者素养的基本途径,又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十分明确,即为受教育者谋生而从事或可能从事的职业服务。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的职业技术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难以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迅速扩展的职业需求与学生现阶段掌握的知识技能结构不一致,毕业生的从业观念教育跟不上行业发展的要求,在学习时间、课程编排、专业设置、管理方式及教育方法等方面与现实需求脱节,毕业生在培训的深度和适应性上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及职业技术教育的快速发展。

从大的形势上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社会所需的各类人才基本饱和,职业教育在就业问题上的弊端也随之显露出来,即职业技术教育普遍采取的过早职业化教育,毕业生知识面狭窄,基本能力和素养不高,从而导致毕业后难以适应社会日益综合化的市场需要。

(三)影视、旅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职业技术教育影视专业毕业生在就业生上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毕业生的改行,即用非所学,学不能用。另外,即使毕业生继续从事与本专业的相关工作,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职业技术学院的影视专业毕业生更多的从事着前期或后期的服务工作,难以真正进入行业的核心领域。这中间固然有择业观念不断广泛化多样化及个人发展机遇的原因,但也或多或少的看出经历了三年影视专业教育的高职学生在核心能力具备和发展深度上都有着不小的问题。

与此类似,职业技术教育旅游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上的问题也十分突出,首先是行业人员不断流失。毕业生在踏入旅游行业后,基本上都是从事行业最为基本和底层的服务工作,随着对行业及就业市场的了解,毕业生在从事了一段旅游行业的工作后纷纷跳槽、转行,从而导致旅游行业的从业人员不断流失,致使旅游企业的用人成本居高不下,这与日益高涨的旅游行业的用人需求形成了巨大的矛盾。

(四)影视旅游业特殊的用人需求

我国目前的影视旅游仍然按照传统旅游的发展模式,在创新和文化含量上都有很多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影视旅游的发展,为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更多的从影视旅游与其他旅游业态的不同上着手,发展具有影视特色的特殊旅游业。具体到影视旅游的从业人员。影视旅游的用人需求决不能停留在旅游业从业人员基本的能力要求上,而需要具有跨行业驾驭能力、多业务水平的综合人才。因此,为实现影视旅游的长远可持续发展,需要突出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训及后备人才的精心培养,使相关从业人员既能掌握旅游业从业的基本素质,又具备一定的影视方面的相关技能和知识,从而为推动影视旅游的特色发展提供重要的人力和智力支持,同时也为解决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路径,这需要我们目前拥有影视和旅游专业的职业技术院校必须在办学方针、院系设置、教学思路、管理体制及就业方针方面有所改变。

三、解决思路

针对以上关于影视与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及影视旅游在发展过程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应从产学研的角度着眼,在职业技术教育中,通过影视与旅游的互动实现资源要素的重组,使影视和旅游形成互相渗透、互惠互利的关系,使两者无论在教育领域还是产业领域都能合理嫁接,从而产生巨大的效能,进而达到影视与旅游“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产学研是现代社会的新型教育模式,即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书本知识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实际经验、科研实践结合的教育形式。因此,只有通过产学研相互结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技术教育中存在的包括就业在内的一系列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最终促进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和完善。

本文为了解决影视与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及影视旅游在发展过程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尝试从产学研的角度对影视与旅游加以整合,从而在产业上形成特色定位的影视旅游产业,在教育上形成注重综合人才培养的职业院校,在产品开发上研发一批新颖的影视旅游产品。

(一)影视旅游产业:特色定位

我国目前的影视旅游发展内容雷同,方式单一,尚未脱离传统大众旅游的窠臼,这严重影响了影视旅游的未来发展。为摆脱这一状况,在条件成熟的地区,除影视作品内容带来的联动之外,经营者还应从影视业的宏观角度考量,从另一个角度定位影视旅游的内容空间。以横店影视城为例,在继续开发影视作品内容的旅游产品外,还应对整个横店的影视旅游进行包装定位,摆脱以前的大众发展模式,重点突出行业发展中的影视定位,对旅游业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进行全面的影视化包装,例如,可以成立专门的影星酒店、影视旅行社、影视交通工具及影视景区,还可以举办诸如化妆集会、穿越游行等具有表演性质的旅游活动,从而形成横店影视旅游独一无二的影视特色定位。

实现这种特色定位的前提就是要有大量熟悉影视及旅游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在遵循旅游业发展规律的同时,完成影视的特色定位,在这样的定位下,影视旅游的发展不仅需要旅游专业的学生,同时也为影视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舞台。

(二)职业技术教育:综合培养

影视特色定位的影视旅游产业需要大量既掌握旅游从业基本素质,又具备一定影视方面相关技能和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应成为包括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在内的相关院校未来培养人才的方向。

作为横店影视旅游业人才重要输出地的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应开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及职业教育理念的转变与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

首先,在教学方针上应注重扩大学生知识面,加强学生综合的社会科学文化基础的培养工作。在目前知识综合化的时代,只有在具备一定的知识底蕴、知识面宽阔的基础上掌握专业技能的人才,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夯实学生的社会科学文化基础,完成基本素养的全面化。

其次,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应复合化。前面讲过,影视特色定位的影视旅游产业需要大量既掌握旅游从业基本素质,又具备一定影视方面相关技能和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现实的需求是最好的推动力,它需要在教学及人才培养中有意识地加强影视与旅游专业的互动交流,促使这两个专业学生的专业文化水平和技能的融合与提高,实现学科能力的复合化。

最后,影视与旅游专业应充分与业界互动。横店影视旅游的定位和迅速发展,给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提供了大量的实习岗位,学校应引导综合培养的影视与旅游专业的学生加强与业界联系,增强与业界的相互沟通,了解业界的需求和发展中的困惑,从而更快地提高自身的能力素养,促成核心竞争力的实用化。

(三)影视旅游产品:全面创新

目前我国已有的影视旅游项目在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较突出,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用一种创新的思维来进行产品开发。如针对游客希望体验影视剧拍摄过程的心理需要,提高旅游产品的游客参与度,然而横店影视城的影视旅游产品基本上以静态为主,游客只能被动接受,达不到理想效果。因此,有必要在影视城内策划拍摄一些短剧,开发一些能让群众充当主角的影视片段表演节目,让影视专业的学生作为导演和助演,指导和引导游客做主角参与拍摄,然后及时制成光盘,并用来销售;在各大景区定期展演相关历史文化剧,使“死”的人文历史真正“活”起来,让游客感受活灵活现的历史;对表演中使用的道具、场景及相关的摄影、化妆、服装及表演知识做适当的专业讲解,提高游客的兴趣和知识等。通过旅游产品的全面创新吸引大批的影视及旅游专业的毕业生,使横店影视产业集聚效应增强,实现影视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影视行业发展前景范文第3篇

一、易县战国影视城简介

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内影视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对特色旅游和个性旅游需求的增加,国内出现了建造影视城的高峰,各地纷纷修建影视城,发展当地旅游经济。河北易县战国影视城就是在这样的“造城”高峰期诞生了。

1.易县战国影视城的兴建1996年,著名导演陈凯歌要拍摄电影《荆轲刺秦王》。为了真实地再现影片所表现的时代特征和主人公的真实生活,陈凯歌选中河北易县作为外景地。并得到易县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战国影视城当即作为县委县政府的重点项目开始运作。1997年4月,易县战国影视城奠基兴建。当时选址在易县城东的麻屋庄村,主要因为麻屋庄村坐落在灵山脚下,空气清新,景色怡人,又与112国道毗邻,交通便利。1998年,战国影视城一期工程完成。影视城总占地面积700亩,建筑面积9万m2,主要由外城、内城、秦王宫、大郑宫、长信侯府以及古竞技场、古作坊、秦街、燕市等建筑组成。影视城内各建筑物的设计十分独特,秦王宫的雄壮、大郑宫的幽雅、长信侯府的华丽以及交错的关门、神秘的竞技场、古朴的作坊等,城内殿宇、楼亭遍布,回廊相连。大大小小的建筑物将战国的政治、军事、民俗融为一体,充分展示和体现了战国时期的文化内涵。目前,影视城以规模之大,建筑之雄伟,风格之古朴,堪称我国战国建筑群之首。

2.易县战国影视城的资源优势战国影视城不仅城内建有大量的人造模拟景观,气势恢宏,而且影视城所处的河北易县被称作“京南绿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易县湖光山色,景色怡人,既有风景秀美的云蒙山、翠云山,又有碧蓝清澈的易水湖。战国影视城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容易与周边资源进行整合,为影视剧拍摄提供自然景观和模拟景观,同时也很容易借助周边景区发展影视旅游业务。易县不仅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化资源也很丰富,有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被评为4A级风景区的清西陵;有举世闻名的燕下都遗址;有与“居庸关”“倒马关”并称为“内三关”的“紫荆关”;有被列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狼牙山;有“五塔镇燕山”之一的荆轲塔等多处历史文化资源。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摄制组,易县战国影视城建成后,先后为《荆轲刺秦王》《吕不韦传奇》《天下粮仓》《神探狄仁杰》《赤壁》《花木兰》《孔子》《墨攻》《见龙卸甲》《大秦帝国》等100多部影视剧的拍摄提供了十分理想的外景地。在1999年的第5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因成功地为影片《荆轲刺秦王》提供了外景而获得技术艺术奖(即外景地设计奖)。

二、易县战国影视城目前的经营模式

经营模式是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定位而采取的某一类方式方法的总称。包括其在产业链上的位置及在此位置下实现其价值的方式方法。

1.影视城的主要经营模式从国外的经验看,影视城的经营有两种模式:一是主题公园模式,即围绕品牌及电影、卡通人物开发多功能体验式大型游乐项目及衍生产品,如迪斯尼。这种模式是影视城旅游化形成的模式,属于后影视产品开发,是随着人们对旅游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影视城在经营上不断结合影视剧情节、影视剧制作等环节设计旅游项目,形成的以参观游览、参与体验为目的的影视旅游产业;二是影视拍摄基地模式,即将影视城作为影视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通过提供影视剧拍摄的场景、场地,吸引影视摄制组,进而通过影视产业链的延伸发展,将电影筹拍、后期制作、出品发行等影视专业功能聚合在一起的产业中心,如好莱坞。

2.易县战国影视城的经营模式易县战国影视城作为影视城项目,其业务范围可以涵盖影视产业和旅游产业两个领域,经营范围相当广阔。但目前易县战国影视城在经营上还只是为摄制组提供拍摄场地和场景,目前的收入也只限于场地使用费,产业链上无延伸产品,只是一个外景地。既没有把自己打造成影视拍摄精品基地,在拍摄上增加影视技术设备投入和完善的制作人员生活消费服务,也没有向影视主题公园延伸,增加影视城的旅游娱乐项目,吸引游客参观体验。单纯以收取场租费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使影视城的经营范围过于狭窄。从经营模式上看,目前战国影视城还处在产业链的上游环节,没有通过产业链延伸扩大经营范围,经营模式比较单一。而单一的模式已暗藏巨大风险,一旦摄制组撤走,影视城就将面临荒废的境地。由于战国影视城只是面向摄制组收取场租费,拍摄之外的其它相关服务跟不上,多数摄制组只是取几个景就走,长期留在影视城拍影视剧的摄制组较少。因为没有常住的摄制组,相应的其他影视产业,如影视后期制作、影视营销等公司也没有进入,影视拍摄基地模式还不完善。

三、易县战国影视城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易县战国影视城虽然拍了一些著名的影视剧,在影视界也有一定知名度,但整体经营效果却差强人意。从经营模式上看,目前战国影视城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产业链的延伸开发影视城与影视的关系不应局限于提供场景,其功能应从拍摄场所转向更广的活动平台,使影视产业链不断完善。完善产业链是影视产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也是支撑影视城发展的持续动力。所谓影视产业链,主要包括编剧、导演、制作、发行、放映、后电影产品开发等。浙江横店影视城1996年创建时,只是电影《鸦片战争》的外景拍摄地,如今已发展成了具有28个实景地和一批摄影棚的亚洲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每年吸引众多国内外剧组取景拍摄,形成一条剧本创作、融资投资、实地拍摄、制作发行、衍生产品开发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并被誉为“中国的好莱坞”。易县战国影视城创建10多年了,目前还只是在提供拍摄实景这样的单一产品上做文章,没有从产业链的发展上延伸突破,因此,发展比较缓慢。

2.缺乏对区域资源的整合运用现代市场营销强调以目标市场为中心,整合各种可利用的资源,运用多种营销手段进行营销传播和推广,以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易县战国影视城有丰厚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但目前尚没有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运用,营销手段比较单一,从产品看,只有拍摄场景,虽然场景还算丰富,有内城、外城;有秦街、燕市;有秦王宫、长信侯府等,但都是外景,没有内景和民居,因此,不能满足拍摄过程中摄制组的其他需求。从渠道上看,易县战国影视城目前基本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

3.缺乏系统的品牌传播品牌作为产品的一个重要的识别部分,可以增加产品的价值。这是因为品牌创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是一个可识别的名称和标志,它还代表着一连串的附加价值,提供消费者功能与心理层面两者兼具的利益点。易县战国影视城目前在国内外虽有一定知名度,但知名度并不高,品牌联想则几乎没有。主要是因为,易县战国影视城尚没有对外进行统一的、系统的传播,仅有的一点儿知名度来自于影视剧拍摄过程中的媒体报道和影视剧自身的传播。易县战国影视城在营销上比较忽视传播,既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也缺乏系统的宣传推广。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好酒都怕巷子深,更何况是一个尚没有形成自己独特优势的地方影视城了。所以,易县战国影视城应充分挖掘自身的影视资源进行广泛而系统的品牌传播。

四、易县战国影视城未来的发展模式

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了《“十二五”期间中国电影产业黄金五年发展研究报告》,对2011年至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趋势作出预测,认为届时全国票房将突破300亿元,冲击400亿元,到“十二五”末期,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因此,影视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影视旅游也是最具投资潜力的行业。易县战国影视城应抓住这一大好时机,把影视业与旅游业结合起来,采取“影视+旅游”的经营模式,将战国影视城打造成区域影视旅游品牌,大力发展影视旅游产业。

1.通过资本运作扩大影视城规模与发展所谓资本运作是指运用市场法则,通过资本本身的技巧性运作或资本的科学运动,实现价值增值、效益增长的一种经营方式。易县战国影视城可以改变原来那种“出租场地,收取场地费”的经营模式,要与摄制组合作经营影视剧,以场租入股单部影视作品的方式,参与影视剧的投拍,从而参与票房和拷贝的分成,获得更大的收益。其次,易县战国影视城还可以打造全新的差异化营销概念,吸引风险投资者、旅游地产商投资影视城。具体做法如“详细的愿景描绘”“切实可行的商业计划”以及明星广告、影视剧贴片广告等。通过造势传播,扩大影视城的知名度、美誉度,进而让风险投资者、旅游地产商关注并介入。有了资本,影视城就有了发展的资金保障,只要影视城能吸引摄制组和游客,其他的配套设施、配套服务就会不断完善,就会形成一条以影视文化为依托,以影视旅游为发展的完整的产业链。

2.创作+表演的影视产业链延伸影视城就其功能而言,不外两个:一是影视拍摄,二是影视旅游。影视拍摄针对的是摄制组,需要做好剧组的配套设施;影视旅游针对的是广大游客,必须完善相关的旅游配套功能。战国影视城可先从影视拍摄外景地出发,加强影视城软硬件设施建设,为剧组提供从拍摄景点、场景设施、服装道具、生活消费等一条龙的服务,以完善的服务吸引国内外著名的摄制组。另外,易县战国影视城可将产业链向上延伸至创作环节,一方面可以组织专人进行影视剧本的创作;另一方面也可以面向全国搞有奖征文活动,征集有关的影视剧本。以影视剧本吸引摄制组源源不断地前来影视城拍戏,使影视城的场景设施充分利用。同时,故事也是影视剧的魅力所在,能持久地吸引受众,成为开发影视旅游的优质资源。有了影视精品之后,易县战国影视城就可以在后影视产品开发上下功夫了。比如,将拍摄影视作品的建筑物、场地场景、服装道具等供游客参观游览;生产并销售与影视剧相关的纪念品;培训群众演员、设计影视剧中的情景让游客体验等。其中最能吸引游客的要数影视表演。影视表演可以分成两部分:一是组建一只文艺队伍,或招募一些群众演员,排练一些经典剧目,定时定点地在影视城演出,以吸引游客,传播影视文化。二是设计一些影视剧中的情节,让游客模拟表演,当游客穿上影视城中的服装道具,表演了人物角色后,影视城可设专人为游客当场编辑并播放,让游客体会电影的拍摄技巧,体验做演员的感受。消费学家郑也夫在《后物欲时代的来临》一书中认为,人们最终需要的不单单是物质的丰富,更多的是一个娱乐化的虚拟空间。消费者希望通过游戏获得自我的实现和对刺激的追求。影视表演正是充分利用了影视的娱乐化特点,满足了消费者这种本能而高级的需求。

影视行业发展前景范文第4篇

[摘要]:我国影视基地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我国影视基地的发展并不成熟,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索。本文从我国影视基地的发展现状入手,深入分析了影视基地的形成模式和盈利模式,及其在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在对我国影视基地做了全景式的考察和分析之后,为影视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一系列对策和建议。

最近国内大兴建设影视基地之风,仅2009年11月份就有唐山、大鹏所城、锦河、潍坊、兴国、湘西里耶等多个地区宣布将建设大型影视基地。自1987年起,我国影视基地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我国影视基地的数量已达上百个。一些影视基地不仅为各类影视作品的拍摄创造条件,而且通过影视作品的辐射力量,大大推动当地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但我国影视基地的发展并不成熟,在众多影视基地中真正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不多。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影视基地的现状做一个全景式的考察,冷静对待近两年来这股大建影视基地的热潮。

一、我国影视基地发展概况

影视基地是影视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每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都需要在不同的场景中拍摄完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设施场所往往都是公共场所,不可能专门为某一个剧组服务,因此需要斥资修建不同拍摄场景。早年人们并没有影视基地的概念,往往戏拍完了就把场景拆除。后来,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这些场景其实并非“一次性”的,完全可以通过一定的运作将其转变为“耐用消费品”,提供给今后的影视剧组。这样就形成了影视基地,即由拍摄影视作品时所搭建的一些场景所组成的一个专门的场地。

我国影视基地最早起源于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各大影业公司的片场、摄影棚和外景地,三四十年代在上海、长春等地已见雏形。随着影视市场的繁荣,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1987年无锡中视影视基地建立为起点,国内兴起建设影视基地的高潮。1987年中央电视台规划建设无锡中视影视基地,这是我国最早规划建设的影视拍摄基地。当时无锡中视影视基地的开放引发了旅游高潮,成为当时我国规模最大、游客最多、效益最好的影视基地和旅游景点。随后全国各地纷纷利用当地优势规划建设影视基地,如涿洲央视影视基地、央视威海影视城、镇北堡西部影城等。

到上世纪末,这轮建设之风逐渐平息下来,原因是大多数影视基地的建设属于盲目跟风型,没有严谨的规划和完整的运营模式,很长时间没有剧组进驻,基本上处于闲置荒芜状态,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家调整文化政策和影视市场的成熟,影视基地建设再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5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广电总局《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逐步放宽外资进入影视业的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影视行业。影视领域对民资、外资的部分放开刺激了资本的投资热情,各种资本背景的影视基地纷纷成立。在这轮新的投资风暴中,全国规划建设20余个投资上亿元的影视基地。有学者指出,这一轮影视基地建设的高潮与上世纪八十年代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资本来源由单一转向多元;影视基地的服务对象由捆绑转向市场,由国内市场向国外市场拓展;影视基地的功能由初期的提供一个拍摄的场景拓展为提供一个影视制作平台。[1]但无论如何,我国影视基地的快速发展成为不争的事实,一批影视基地开始了完全市场化的经营和运作,其完整的服务体系和配套设施,完善的经营理念和营销措施,既降低了影视拍摄的制作成本,推动着中国影视业的良性发展,同时又带动了地方旅游经济的快速增长。[2]

总的来说,我国目前影视基地的呈现以下特征:一是数量众多,并形成了几个规模较大的影视基地。全国有上百个影视基地,其中投资上亿元的就有30多个,如横店影视城号称“东方好莱坞”,总投资30亿元,是目前国内拍摄场景最多、配套设施最全、历史跨度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象山影视城占地1091亩,总投资1.2亿元,是目前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二是影视基地以搭建仿古建筑为主。古装剧影视片是我国影视作品中主力军,剧组对仿古建筑需求较大,这使众多影视基地都走人造仿古建筑的道路。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共同评选的“2006中国十大影视基地(影视城)”中,就有横店影视基、焦作黄河文化影视城、北普陀影视城、象山影视城、涿州影视城等多家以古装戏为主的影视基地。 三是大多数影视基地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有数据显示,我国绝大多数影视城处于亏本经营的状态,只有少数知名影视城处于温饱和盈利状态。

二、我国影视基地发展模式分析

影视基地并不是我国所特有的,美国的好莱坞、印度的宝莱坞、日本的京都电影文化村都是在世界享有盛誉的影视基地。与国外影视基地以影视后期制作或影视文化为主少有实景基地不同,我国影视基地具有一下几方面特点:一是影视主题设计上以影视文化为特色,具有鲜明的主题和衍生的特殊文化内涵;二是项目设计上以模拟和再现为特色,拥有影视文化的实际载体;三是兼具影视外景基地和旅游的双重功能,影视与旅游双业协同共生。[3]中国影视基地的特点决定了其形成模式和盈利模式的特殊性。

(一)形成模式

在影视基地的两次建设高潮中诞生了形态各异的影视基地,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我国影视基地的形成模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按照影视基地的主题分,我国影视基地主要可分为三类,即自然景观类、民俗文化类和历史题材类。

1.自然景观类

这类影视基地主要利用当地的独特的自然风光打造而成,一般集中在风景秀丽、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如西塘影视基地、安吉影视基地、同里影视基地和象山影视基地等。

在2007年6月18日第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具特色影视基地的评选活动中,古镇西塘被评为最具水乡魅力影视基地。西塘镇2003年时与中国电影家协会成立“中国西塘影视摄制基地”,在这里相继拍摄了《画魂》、《天一生水》、《别爱我》、《五星饭店》等影视作品,西塘原汁原味的水乡风情和淳朴的民风民俗形成一个“天然摄影棚”,深受国内外电影公司的推崇。云南的束河古镇影视基地是云南十大影视基地之一,景区地处玉龙雪山脚下,海拔2440米,年平均气温12.6度,气候温润,四季如春。古镇坐西朝东、背风向阳,北瞰玉龙、南眺文笔、东临象山,被称为“丹凤含书”之地,享有“雪山下的世外桃源”、“神秘的纳西原生古村落”、“千年清泉之乡”等美誉。历经岁月沧桑,古貌依然,村落与原野浑然一体,生态优美,形成“古道、泉水、人家”的独特景观。这里曾先后拍摄过《摩梭女儿国》、《一米阳光》、《茶马古道》、《千里走单骑》、《铁色高原》、《天使的翅膀》等多部影视剧。

2.民俗文化类

民俗文化类影视基地以当地的风俗文化为主,突出展现民族文化。这类影视基地的典型代表是镇北堡西部影视城。

镇北堡西部影视城坐落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镇北堡,上世纪90年代初由作家张贤亮创办。镇北堡西部影视城以其古朴、原始、粗犷、荒凉、民间化为特色吸引着众多影视剧组和游客,成为中国三大影视城之一,也是西部唯一著名影视城。西部影城被逐步打造成为一个充满着浓厚历史和文化气息的古代西北小镇,通过再现先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娱乐方式吸引展现当地的风俗文化;对荒凉的地貌和残留的古堡中的文化包装和艺术内涵,提升了荒凉和废墟的文化价值。在镇北堡西部影视城内明城堡的街道两侧有各式中国传统手工艺:捏面人、做木雕、剪纸、现场画像、书写春联、椴木烙画等。许多在全国各地“卖艺为生”的民间艺人,在镇北堡西部影视城扎下了根。从2007开始,每逢节假日和双休日,影城的明城内都会变成真正的中国古代北方小城镇的集市,艺人们为游客免费表演。[4]

3.历史题材类

历史题材类影视基地以经典著作为蓝本,再现历史建筑、古代风貌等。目前我国大部分影视基地都属于此类,比较著名的有央视四大影视基地(无锡中视影视基地,南海影视城、威海影视城、涿州影视基地)和横店影视基地等。

横店影视基地现在已经建成“广州街”、“香港街”、“明清宫苑”、“秦王宫”、“清明上河图”、“江南水乡”、“横店老街”、“屏岩洞府”、“大智禅寺”、“明清居民博览城”等13个景区,这些景区大多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建成,跨越了几千年的历史时空,汇聚了南北地域不同的建筑风格,远至秦汉、唐宋,近至明清、民国,两千年不同历史阶段的影视题材均可在这里找到合适的场景;上至皇宫、官府,下至民居、老街,不同朝代、不同人物的题材均可在这里入镜;从历代的重大历史变革,到百姓的起居冷暖均可在此展现,宫廷、市井、言情、武侠、枪战等多种不同内容和风格的影视作品均可在此拍摄。

按照影视基地形成的因果关系可分为以戏带建类和以剧带景两类:

1.以剧带建类

此类影视基地一般是现有剧本再有拍摄场景,按照剧本要求建造特定的拍摄场景。随着影视剧的走红,拍摄场景成为旅游热点,从而形成影视基地。但是一部剧的播出时间和流行时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以戏带建类的影视基地不断开发出新的景点吸引其他剧组和众多游客。央视打造的四大影视基地基本都属于此类。以无锡中视影视基地为例,1991年10月,央视决定拍摄《唐明皇》,随即在大孚山麓苍翠清幽的群峰环抱中修建唐城,包括唐宫、唐街、御花园、华清池、骊山图阁等。之后有《杨贵妃》、《武则天》等名噪一时的影视剧在此取景。受影视剧热播的影响,当时游客最多时1天达5万人。1992年,为拍摄《三国演义》,三国城开始建设,主要景点有桃园、甘露寺、七星台、点将台、古战船、曹营水寨等。1995年水浒城启动建设,主要景点有京城区、梁山、州县区、水泊区、清明上河街、紫石街等。

但是,以景带建类的影视基地主要服务于参与投资的影视集团的拍摄行为,这种运作方式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影视基地只是某个电视台或者影视集团的片场,并没有真正进入市场运作。[5]随着市场经济的浪潮的涌起,此类影视基地逐渐减少。

2.以景带剧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景带剧类的影视基地越来越受到剧组的欢迎。近年来,国内建设的影视基地大多属于以景带剧类,有利于拓宽产业空间,提高影视基地的效能。以景带剧类影视基地的“景”既有自然风光,也有人工建筑。前者如自然景色:安吉生态影视基地、同里影视基地、象山影视城等,后者如中山影视基地、北普陀影视城、焦作黄河文化影视城等。安吉生态影视基地坐落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境内,它是“中国毛竹产业化示范基地”、“毛竹科技现代园区”,更是中国独一无二的“生态影视基地”。安吉影视基地以万顷竹海为背景,以亘古奇石为点缀,有山的雄伟,有水的灵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环境使得安吉深得剧组的青睐,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使安吉声名远播,周润发和章子怡在安吉竹海里打斗那场戏十分精彩。李安在获奥斯卡奖之后说过:“是安吉的秀丽山水让《卧虎藏龙》走上奥斯卡领奖台”。[6]

以景带剧类基地更加适应市场经济时代影视基地发展的需要,较多考虑贴近时代背景、贴近地域特色,创造一个较为真实的年代环境,具有广泛的普适性,以使各种剧组能够各取所需。

按照影视基地的投资主体的不同,可将我国影视基地分为三大类:公有资本投资型、民营资本投资型和中外合资型。在影视基地出现的早期,投资主体是单一、固定的,而随着新世纪经济体制改革的加深,国家允许民营资本和外资进入影视业,影视基地的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1.公有资本投资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的影视基地大多是公有资本投资型的,这是由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所决定的。这些影视基地依靠行政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和资金建造而成。央视的四大影视基地都是由央视出资建设,上海车墩影视乐园、青岛影视基地、焦作黄河文化影视城等也是由影视集团和当地政府投资共建。在计划经济时期,公有资本投资型的影视基地发展情况较好,因为会有电视台或者影视集团源源不断送来影视拍摄剧组,不必考虑市场化运营。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这类影视基地与电视台或影视集团的紧密关系逐渐被打破,它们的生存面临极大的威胁。2007年1月,焦作市政府将焦作市黄河文化影视城产权转让,在其资产评估中净资产7494万元,负债3146万元,可见其经营状况并不理想。此类影视基地目前都在试图突破原有模式,寻求市场化运作方式。

2.民营资本投资型

早在上世纪就已出现民营资本投资型的影视基地,但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此类影视基地没有固定的电视台和剧组入驻,经营十分困难。上世纪90年代浙江横店集团投资兴建横店影视城,是当时惟一一家背景单纯的民资影视基地。1996年,为拍摄历史巨片《鸦片战争》,横店集团全资建起了东阳市境内第一个影视拍摄基地“广州街•香港街”。但直到1999年横店影视基地的经营并不顺利,每年接待电影剧组只有一部,接待拍摄的电视的电视剧集在百余集到三百集之间,游客规模只有二三十万人次的水平。[7]依靠横店集团的强大财力,横店影视基地才得以生存。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深入,横店影视基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从2000年实行“免场租政策”以来,成为我国目前发展最好最具活力的影视基地。

2004年以来,随着影视业资本市场开放后,越来越多民营资本进入影视基地。2008年香港导演唐季礼代表中国国际传媒集团,投资30亿元人民币在云南大理建设一个占地4000亩的国际影视文化产业研究基地“东方好莱坞”。导演陈凯歌将与云南世博集团投资120亿元,联合打造的“东方影城”。

3.中外合资型

资本来源的开放意味着外国资本也可以进入中国影视业,资本来源的多元化为中国影视基地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目前由于国内影视业对境外资本投资有着严格的控制,中外合资型的影视基地并不多见。中山影视基地是一个具有中外合资背景的基地,它位于中山市翠亨村孙中山故居旁,是国内唯一围绕某个伟人生平反映伟人历程的影视基地。

(二)影视基地的盈利模式

纵观国内数百家影视基地,虽然大多数运营状况堪忧,但产生良好经济效益的也不少,对影视基地盈利模式尤其是较为成功的盈利模式进行分析将有助于影视基地未来的发展。目前影视基地的盈利模式主要分为几大类,一是以收取场租费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二是以影视业带动旅游业发展;三是发展影视主题公园等其他盈利模式的探索。

1.收取场租费

依靠场租维持影视基地生存是中国早期影视基地盈利的主要模式,直到本世纪,场租费仍是一些影视基地主要的收入来源。上影集团旗下的上海车墩影视基地在建立之初,按照错位经营、差别化竞争的发展理念,希望达到影视拍摄和旅游双赢。但几年运营下来,除了前两年旅游业务还不错外,之后一直是拍摄收入多于旅游。目前上海车墩影视基地场景、摄影棚的租金收入每天约有2000元至1.5万元不等。但随着影视基地数量的增加和同质化现象的加重,单纯依靠场租费盈利几乎成为不可能。

2.影视业带动旅游业

以影视基地带动旅游业的发展是我国影视基地较为普遍的一种盈利模式。通过低廉的成本和大手笔场地建设吸引剧组,打造知名影视制作,进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追星族、群众演员等,带动旅游业发展。以横店影视城为例,旅游业是基地最主要的盈利来源,约占整个基地收入的80%左右。

按照旅游方式的不同,这种盈利模式还可以分为前期拍摄+观光型旅游、后期制作+体验式旅游和混合型三类。前期拍摄+观光型旅游主要是指让游客参观拍摄场地,感受基地的影视文化,这是影视基地发展旅游业最常见的一种做法。典型代表如无锡中视影视基地等、束河茶马古道影视基地、昆明玉龙湾影视基地等。后期制作+体验式旅游可以让观众亲身体验电影的拍摄和制作过程。北京的中国(怀柔)影视基地是一家集影视创意、拍摄、后期制作、影视体验等于一体的专业功能聚合型部级影视基地,怀柔影视基地二期项目完工后,将向游客全方位展现电影的魅力,游客不仅可以看到电影是如何制作出来的还可以亲身参与电影的拍摄制作过程。

3.其他盈利模式的探索

影视基地处于影视产业链条中的一环,将影视基地本身打造成复合式产业链,把各种影视产业要素的聚集到影视基地,将原来的拍摄基地打造为拍摄、制作一系列产业链是影视基地盈利模式的全新探索。很多影视基地已经悄然开始谋求转型和升级。横店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江表示,与国际影视公司签约成立战略联盟,就是为了完成“集聚影视要素,实现从拍摄场景到制作发行的完整产业链”的打造。“与4家有国际影响力的影视机构合作将进一步增强横店的影视拍摄能力,加快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国际步伐。”

发展影视主题公园是近年来影视基地转型的一个方向,所谓影视主题公园是指不以影视拍摄功能为主,而是成为以影视拍摄内容的场景、场地、道具、服饰、片段等为资源,以影视文化为主题的娱乐公园。影视基地市场主要面向影视拍摄剧组,随着基地旅游化发展之后,市场逐渐转向游客。根据国家旅游局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主题公园的主要消费对象是国内旅游者和港澳台同胞及亚洲文化圈内的海外旅游者。好莱坞环球影城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围绕电影拍摄场景建立的主题娱乐公园,在这里游客可以亲身体验电影拍摄的神奇世界。经过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好莱坞环球影城已经成为游客游览好莱坞必不可少的一个景点。

目前国内也有不少影视基地在做这方面的探索。长影世纪城是我国第一家世界级影视主题公园,它借鉴了美国好莱坞环球影城和迪斯尼模式,以高科技含量、高新颖程度、高制作水平和高民族特质,充分展示了中国特有文化的魅力,开辟了电影工业旅游的新途径。自2005年5月正式开园以来,已接待海内外游人100多万,在中国旅游市场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2005 年长影世纪城被评为国家 4A 旅游景区,2006 年入选中国十大影视城。

三、影视基地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

中国影视基地的建设经历了二十年的发展变化,只有少数影视基地在体制转型、产业变革的巨浪中走了出来并且经营得有声有色,大部分影视都基地面临着发展困境。据2005年金鸡百花节资料显示,截止2004年底,我国各类影视城和主题公园共2500多处,其中70%亏损,20%持平,10%盈利。我国影视基地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盈利模式单一,效益低下。靠收取场租费和发展旅游业是我国影视基地目前最主要的盈利模式,而这两种盈利模式实际暗含着巨大风险。影视基地在整个影视业的产业链条中处于下游,扮演更多的是生产要素而非获利工具的角色。以无锡中视影视基地为例,“一个剧组,成本的70%支付劳务,其中演员占总成本的50%,设备、道具等总共才占30%,影视基地作配套服务的大部分在30%花费内,一般只能赚总成本的10%左右。”[8]一个影视基地占地几千亩,但盈利只有一个剧组成本的10%,处于产业链低端位置。目前国内有大大小小上百家影视基地,影视旅游也并非“摇钱树”。没有常建常新的旅游景点和强大的影视作品的支撑,游客未必肯买账。

缺乏对盈利模式的深度开发使得那种仅仅依靠影视剧的拍摄来吸引游客的简单粗放的盈利模式,已经基本失去了生存空间。这种盈利模式不仅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更影响了整个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是盲目投资,重复建设。近年来各地企业和政府纷纷看好影视基地,大兴建造大型建造影视基地之风,动辄占地面积上千亩的影视基地在国内各地全面开花。在工业区建设已经进入到注重亩产集约率、优化产业结构的时候,影视基地又步入圈地、同质竞争的阶段。按照国家旅游局2002年的一份统计显示,全国2000余家各类主题公园赢利者仅一成,亏损占七成,2/3投资难以收回,被各种影视城项目套牢的资金保守估计有上百亿元。[9]据了解,重庆市上马或者即将上马7个影视基地项目,7个项目总投资接近百亿元。在这7个项目中,除九龙坡和长寿的项目定位于拉动房产和商业外,其余5个影视基地项目都意在成为旅游景点。而从国内其他影视城的运营情况来看,重庆根本容不下7个影视城。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导致市场严重饱和。

三是风格雷同,缺乏特色。目前国内影视基地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风格雷同,缺乏特色,这是由于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导致的后果。各家影视基地往往不在差异化和特色化上下功夫,而是追求“大而全”,恨不得将国内所有影视基地的内容全部包含在内,结果导致同质化。国内不少影视基地都建有秦王宫、广州街、香港街等景观,毫无特色,导致市场严重饱和,许多影视基地根本吸引不到拍摄剧组和游客,只能草草关门。

一个良好的影视基地不仅能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更能为地区注入影视文化,带动整个区域的全面发展。尽管目前我国影视基地的发展面临种种困境,但资本投资热情不减,基地建设高歌猛进。鉴于我国影视基地面临的重重困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快影视基地的发展。影视拍摄提升人气,带来市场认知度;游憩设施配套,深度体验参与,吸引并留住游客;创意产业支撑,扩大产业链条,做大影视产业;文化注入提高基地品质,

1、完善产业链,寻求盈利模式的多样化

国内目前已有不少影视基地试图改变单纯依靠场租或旅游业盈利的模式,向着产业纵深化方向发展。影视主题公园和影视产业基地是目前影视基地正在摸索的两条道路,前者是向着旅游业的纵深发展,后者是影视业的集群化发展。

影视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影视基地盈利模式的另一种突破,即与影视产业密切相关的,如影视拍摄、影视后期制作、影视产品营销、影视宣传等影视制作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聚集一处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这样,便形成了影视城的另一种发展趋势――影视产业基地。

单纯的影视基地与影视产业基地的有明显的区别,影视基地单纯提供影视拍摄场地、场景等,是影视产业中的一个环节,且由于收入渠道单一,经营状况一般,有时甚至很难维持下去。而影视产业基地的升级,一方面延伸影视产业链降低了发展成本,另一方面影视产业集群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因此,影视产业基地比单纯的影视基地更具备成功的特质。与旅游化的影视基地不同,影视产业基地是以影视制作全过程为内容的产业发展区域,其面对的客户群是影视制作各个环节的“影视人”,包括影视拍摄剧组、影视后期制作团队、影视前期策划人、影视公司、电影院,也包括培养影视精英的相关培训、学习机构。

横店影视城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它将整个城市建设成一个庞大而完备的影视产业配套和后勤服务基地,而不是单纯而孤立的几个拍摄基地。1999年起,横店集团全面整合影视、旅游和服务资源,宣布所有拍摄基地免收场租,同时为前来拍摄的剧组提供从场景搭建、道具制作、演员中介到餐饮、住宿等的系列配套服务。此举摆脱了依靠场租维持影视城经营的单一模式,尽一切可能整合影视拍摄所需要的所有基本要素,吸引了大批剧组前往。

2、创意为王,与文化创意产业全面结合

目前世界各国掀起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高潮,所谓文化创意产业是指那些源自个人创造力、技能和天分,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在世界各国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中,影视业都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视产业链包含剧本、融资、制作、营销、播出、产品开发等主要环节,影视基地的功能需要适当从制作环节向两端延伸,在同一个影视基地内拉伸产业链。向上游延伸,将影视基地建成内容研创基地,并搭建融投资平台;向下游延伸,将影视基地建成节目交易平台。逐步聚集产业要素,形成聚合优势,降低制作成本。

以中国(怀柔)影视基地为例,张纪中影视文化公司、尤小刚全视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华谊兄弟娱乐投资有限公司等一批国内外影视公司纷至沓来。截至2008年年底,怀柔区共有在册的影视制作策划、文化艺术交流等文化创意类企业累计达到2379家,其中影视类企业达141家,仅影视产业累计完成投资16.3亿元。到2010年,集聚区将完成影视制片公司总部集聚、动漫制作、影视教育培训、影视旅游等四大功能区的建设;将引进国际级影视企业10至15家,国内外中小型影视企业100到150家,吸纳劳动力2万至3万人,实现年产值100亿元以上。

3、文化为魂,注入民族化元素

国内成功的影视基地大多将影视、旅游、文化三者纳入了影视基地的定位当中,倡导“影视为表、旅游为里、文化为魂”。影视基地包含的文化内涵尤其是民族化元素对基地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须将影视基地和文化紧密地糅合在一起,将文化作为产业来经营。通过发掘和宣扬文化来综合地发展影视基地,以多种方式全方位展示文化,赋予影视基地以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创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文化。国内目前在发掘影视基地文化方面做得较好的是镇北堡西部影城。

镇北堡西部影城正在逐渐告别传统影视拍摄基地的模式,朝着能够代表中国西部古代风貌的小城镇格局发展,最终成为代表和囊括中国西部各年代风貌、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影视剧拍摄基地和主题公园。张贤亮设想将其发展成一座西部地区的中国民俗文化博物馆,利用影视城的空间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再现消失在中华大地上的古代民居。按照他的设想,若干年后,西部影视城将作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里程碑”而存在,作为“原始的、古朴的、西部的、民间化和乡村化的博物馆”供广大游客参观。“这个影视城可以像邻近的、距今有近千年历史的西夏王陵那样,成为民俗古迹永远留下来。”从78万元的投资发展到现在总资产超过两亿元的文化产业,宁夏镇北堡西部影城已成为立足民族文化发展影视基地的典范。

 

[注释]

[1]项仲平、邵清风:《中国影视基地现状和产业化发展对策》,《现代传播》2007年第6期,第10-11页。

[2]邵培仁、李思屈主编:《2009年:中国娱乐与创意产业发展报告》(中国传媒报告蓝皮书 第一辑),中国传媒报告杂志社,2009年,第179-180页。

[3]郭文、王丽:《影视型主题公园旅游开发“共生”模式研究及其产业聚落诉求――以央视无锡影视基地为例》,《旅游学刊》2008年第4期,第65页。

[4]李哲:《发挥自身优势,各大影视基地拓展发展新路径》,《经济日报》2009年9月6日第6版。

[5]项仲平、邵清风:《中国影视基地现状和产业化发展对策》,《现代传播》2007年第6期,第10页。

[6]宋笑梅:《中国首个生态影视基地落户安吉》,《都市快报》2004年11月。

[7]邵培仁、廖卫民:《中国电影产业集群的演化机制与发展模式――横店影视产业集群的历史考察(1996-2008)》,《电影艺术》2009年第5期,第21-28页。

影视行业发展前景范文第5篇

[摘要]:我国影视基地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我国影视基地的发展并不成熟,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索。本文从我国影视基地的发展现状入手,深入分析了影视基地的形成模式和盈利模式,及其在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在对我国影视基地做了全景式的考察和分析之后,为影视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一系列对策和建议。

最近国内大兴建设影视基地之风,仅2009年11月份就有唐山、大鹏所城、锦河、潍坊、兴国、湘西里耶等多个地区宣布将建设大型影视基地。自1987年起,我国影视基地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我国影视基地的数量已达上百个。一些影视基地不仅为各类影视作品的拍摄创造条件,而且通过影视作品的辐射力量,大大推动当地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但我国影视基地的发展并不成熟,在众多影视基地中真正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不多。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影视基地的现状做一个全景式的考察,冷静对待近两年来这股大建影视基地的热潮。

一、我国影视基地发展概况

影视基地是影视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每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都需要在不同的场景中拍摄完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设施场所往往都是公共场所,不可能专门为某一个剧组服务,因此需要斥资修建不同拍摄场景。早年人们并没有影视基地的概念,往往戏拍完了就把场景拆除。后来,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这些场景其实并非“一次性”的,完全可以通过一定的运作将其转变为“耐用消费品”,提供给今后的影视剧组。这样就形成了影视基地,即由拍摄影视作品时所搭建的一些场景所组成的一个专门的场地。

我国影视基地最早起源于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各大影业公司的片场、摄影棚和外景地,三四十年代在上海、长春等地已见雏形。随着影视市场的繁荣,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1987年无锡中视影视基地建立为起点,国内兴起建设影视基地的高潮。1987年中央电视台规划建设无锡中视影视基地,这是我国最早规划建设的影视拍摄基地。当时无锡中视影视基地的开放引发了旅游高潮,成为当时我国规模最大、游客最多、效益最好的影视基地和旅游景点。随后全国各地纷纷利用当地优势规划建设影视基地,如涿洲央视影视基地、央视威海影视城、镇北堡西部影城等。

到上世纪末,这轮建设之风逐渐平息下来,原因是大多数影视基地的建设属于盲目跟风型,没有严谨的规划和完整的运营模式,很长时间没有剧组进驻,基本上处于闲置荒芜状态,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家调整文化政策和影视市场的成熟,影视基地建设再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5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广电总局《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逐步放宽外资进入影视业的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影视行业。影视领域对民资、外资的部分放开刺激了资本的投资热情,各种资本背景的影视基地纷纷成立。在这轮新的投资风暴中,全国规划建设20余个投资上亿元的影视基地。有学者指出,这一轮影视基地建设的高潮与上世纪八十年代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资本来源由单一转向多元;影视基地的服务对象由捆绑转向市场,由国内市场向国外市场拓展;影视基地的功能由初期的提供一个拍摄的场景拓展为提供一个影视制作平台。[1]但无论如何,我国影视基地的快速发展成为不争的事实,一批影视基地开始了完全市场化的经营和运作,其完整的服务体系和配套设施,完善的经营理念和营销措施,既降低了影视拍摄的制作成本,推动着中国影视业的良性发展,同时又带动了地方旅游经济的快速增长。[2]

总的来说,我国目前影视基地的呈现以下特征:一是数量众多,并形成了几个规模较大的影视基地。全国有上百个影视基地,其中投资上亿元的就有30多个,如横店影视城号称“东方好莱坞”,总投资30亿元,是目前国内拍摄场景最多、配套设施最全、历史跨度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象山影视城占地1091亩,总投资1.2亿元,是目前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二是影视基地以搭建仿古建筑为主。古装剧影视片是我国影视作品中主力军,剧组对仿古建筑需求较大,这使众多影视基地都走人造仿古建筑的道路。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共同评选的“2006中国十大影视基地(影视城)”中,就有横店影视基、焦作黄河文化影视城、北普陀影视城、象山影视城、涿州影视城等多家以古装戏为主的影视基地。 三是大多数影视基地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有数据显示,我国绝大多数影视城处于亏本经营的状态,只有少数知名影视城处于温饱和盈利状态。

二、我国影视基地发展模式分析

影视基地并不是我国所特有的,美国的好莱坞、印度的宝莱坞、日本的京都电影文化村都是在世界享有盛誉的影视基地。与国外影视基地以影视后期制作或影视文化为主少有实景基地不同,我国影视基地具有一下几方面特点:一是影视主题设计上以影视文化为特色,具有鲜明的主题和衍生的特殊文化内涵;二是项目设计上以模拟和再现为特色,拥有影视文化的实际载体;三是兼具影视外景基地和旅游的双重功能,影视与旅游双业协同共生。[3]中国影视基地的特点决定了其形成模式和盈利模式的特殊性。

(一)形成模式

在影视基地的两次建设高潮中诞生了形态各异的影视基地,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我国影视基地的形成模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按照影视基地的主题分,我国影视基地主要可分为三类,即自然景观类、民俗文化类和历史题材类。

1.自然景观类

这类影视基地主要利用当地的独特的自然风光打造而成,一般集中在风景秀丽、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如西塘影视基地、安吉影视基地、同里影视基地和象山影视基地等。

在2007年6月18日第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具特色影视基地的评选活动中,古镇西塘被评为最具水乡魅力影视基地。西塘镇2003年时与中国电影家协会成立“中国西塘影视摄制基地”,在这里相继拍摄了《画魂》、《天一生水》、《别爱我》、《五星饭店》等影视作品,西塘原汁原味的水乡风情和淳朴的民风民俗形成一个“天然摄影棚”,深受国内外电影公司的推崇。云南的束河古镇影视基地是云南十大影视基地之一,景区地处玉龙雪山脚下,海拔2440米,年平均气温12.6度,气候温润,四季如春。古镇坐西朝东、背风向阳,北瞰玉龙、南眺文笔、东临象山,被称为“丹凤含书”之地,享有“雪山下的世外桃源”、“神秘的纳西原生古村落”、“千年清泉之乡”等美誉。历经岁月沧桑,古貌依然,村落与原野浑然一体,生态优美,形成“古道、泉水、人家”的独特景观。这里曾先后拍摄过《摩梭女儿国》、《一米阳光》、《茶马古道》、《千里走单骑》、《铁色高原》、《天使的翅膀》等多部影视剧。

2.民俗文化类

民俗文化类影视基地以当地的风俗文化为主,突出展现民族文化。这类影视基地的典型代表是镇北堡西部影视城。

镇北堡西部影视城坐落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镇北堡,上世纪90年代初由作家张贤亮创办。镇北堡西部影视城以其古朴、原始、粗犷、荒凉、民间化为特色吸引着众多影视剧组和游客,成为中国三大影视城之一,也是西部唯一著名影视城。西部影城被逐步打造成为一个充满着浓厚历史和文化气息的古代西北小镇,通过再现先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娱乐方式吸引展现当地的风俗文化;对荒凉的地貌和残留的古堡中的文化包装和艺术内涵,提升了荒凉和废墟的文化价值。在镇北堡西部影视城内明城堡的街道两侧有各式中国传统手工艺:捏面人、做木雕、剪纸、现场画像、书写春联、椴木烙画等。许多在全国各地“卖艺为生”的民间艺人,在镇北堡西部影视城扎下了根。从2007开始,每逢节假日和双休日,影城的明城内都会变成真正的中国古代北方小城镇的集市,艺人们为游客免费表演。[4]

3.历史题材类

历史题材类影视基地以经典著作为蓝本,再现历史建筑、古代风貌等。目前我国大部分影视基地都属于此类,比较著名的有央视四大影视基地(无锡中视影视基地,南海影视城、威海影视城、涿州影视基地)和横店影视基地等。

横店影视基地现在已经建成“广州街”、“香港街”、“明清宫苑”、“秦王宫”、“清明上河图”、“江南水乡”、“横店老街”、“屏岩洞府”、“大智禅寺”、“明清居民博览城”等13个景区,这些景区大多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建成,跨越了几千年的历史时空,汇聚了南北地域不同的建筑风格,远至秦汉、唐宋,近至明清、民国,两千年不同历史阶段的影视题材均可在这里找到合适的场景;上至皇宫、官府,下至民居、老街,不同朝代、不同人物的题材均可在这里入镜;从历代的重大历史变革,到百姓的起居冷暖均可在此展现,宫廷、市井、言情、武侠、枪战等多种不同内容和风格的影视作品均可在此拍摄。

按照影视基地形成的因果关系可分为以戏带建类和以剧带景两类:

1.以剧带建类

此类影视基地一般是现有剧本再有拍摄场景,按照剧本要求建造特定的拍摄场景。随着影视剧的走红,拍摄场景成为旅游热点,从而形成影视基地。但是一部剧的播出时间和流行时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以戏带建类的影视基地不断开发出新的景点吸引其他剧组和众多游客。央视打造的四大影视基地基本都属于此类。以无锡中视影视基地为例,1991年10月,央视决定拍摄《唐明皇》,随即在大孚山麓苍翠清幽的群峰环抱中修建唐城,包括唐宫、唐街、御花园、华清池、骊山图阁等。之后有《杨贵妃》、《武则天》等名噪一时的影视剧在此取景。受影视剧热播的影响,当时游客最多时1天达5万人。1992年,为拍摄《三国演义》,三国城开始建设,主要景点有桃园、甘露寺、七星台、点将台、古战船、曹营水寨等。1995年水浒城启动建设,主要景点有京城区、梁山、州县区、水泊区、清明上河街、紫石街等。

但是,以景带建类的影视基地主要服务于参与投资的影视集团的拍摄行为,这种运作方式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影视基地只是某个电视台或者影视集团的片场,并没有真正进入市场运作。[5]随着市场经济的浪潮的涌起,此类影视基地逐渐减少。

2.以景带剧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景带剧类的影视基地越来越受到剧组的欢迎。近年来,国内建设的影视基地大多属于以景带剧类,有利于拓宽产业空间,提高影视基地的效能。以景带剧类影视基地的“景”既有自然风光,也有人工建筑。前者如自然景色:安吉生态影视基地、同里影视基地、象山影视城等,后者如中山影视基地、北普陀影视城、焦作黄河文化影视城等。安吉生态影视基地坐落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境内,它是“中国毛竹产业化示范基地”、“毛竹科技现代园区”,更是中国独一无二的“生态影视基地”。安吉影视基地以万顷竹海为背景,以亘古奇石为点缀,有山的雄伟,有水的灵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环境使得安吉深得剧组的青睐,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使安吉声名远播,周润发和章子怡在安吉竹海里打斗那场戏十分精彩。李安在获奥斯卡奖之后说过:“是安吉的秀丽山水让《卧虎藏龙》走上奥斯卡领奖台”。[6]

以景带剧类基地更加适应市场经济时代影视基地发展的需要,较多考虑贴近时代背景、贴近地域特色,创造一个较为真实的年代环境,具有广泛的普适性,以使各种剧组能够各取所需。

按照影视基地的投资主体的不同,可将我国影视基地分为三大类:公有资本投资型、民营资本投资型和中外合资型。在影视基地出现的早期,投资主体是单一、固定的,而随着新世纪经济体制改革的加深,国家允许民营资本和外资进入影视业,影视基地的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1.公有资本投资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的影视基地大多是公有资本投资型的,这是由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所决定的。这些影视基地依靠行政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和资金建造而成。央视的四大影视基地都是由央视出资建设,上海车墩影视乐园、青岛影视基地、焦作黄河文化影视城等也是由影视集团和当地政府投资共建。在计划经济时期,公有资本投资型的影视基地发展情况较好,因为会有电视台或者影视集团源源不断送来影视拍摄剧组,不必考虑市场化运营。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这类影视基地与电视台或影视集团的紧密关系逐渐被打破,它们的生存面临极大的威胁。2007年1月,焦作市政府将焦作市黄河文化影视城产权转让,在其资产评估中净资产7494万元,负债3146万元,可见其经营状况并不理想。此类影视基地目前都在试图突破原有模式,寻求市场化运作方式。

2.民营资本投资型

早在上世纪就已出现民营资本投资型的影视基地,但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此类影视基地没有固定的电视台和剧组入驻,经营十分困难。上世纪90年代浙江横店集团投资兴建横店影视城,是当时惟一一家背景单纯的民资影视基地。1996年,为拍摄历史巨片《鸦片战争》,横店集团全资建起了东阳市境内第一个影视拍摄基地“广州街•香港街”。但直到1999年横店影视基地的经营并不顺利,每年接待电影剧组只有一部,接待拍摄的电视的电视剧集在百余集到三百集之间,游客规模只有二三十万人次的水平。[7]依靠横店集团的强大财力,横店影视基地才得以生存。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深入,横店影视基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从2000年实行“免场租政策”以来,成为我国目前发展最好最具活力的影视基地。

2004年以来,随着影视业资本市场开放后,越来越多民营资本进入影视基地。2008年香港导演唐季礼代表中国国际传媒集团,投资30亿元人民币在云南大理建设一个占地4000亩的国际影视文化产业研究基地“东方好莱坞”。导演陈凯歌将与云南世博集团投资120亿元,联合打造的“东方影城”。

3.中外合资型

资本来源的开放意味着外国资本也可以进入中国影视业,资本来源的多元化为中国影视基地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目前由于国内影视业对境外资本投资有着严格的控制,中外合资型的影视基地并不多见。中山影视基地是一个具有中外合资背景的基地,它位于中山市翠亨村孙中山故居旁,是国内唯一围绕某个伟人生映伟人历程的影视基地。

(二)影视基地的盈利模式

纵观国内数百家影视基地,虽然大多数运营状况堪忧,但产生良好经济效益的也不少,对影视基地盈利模式尤其是较为成功的盈利模式进行分析将有助于影视基地未来的发展。目前影视基地的盈利模式主要分为几大类,一是以收取场租费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二是以影视业带动旅游业发展;三是发展影视主题公园等其他盈利模式的探索。

1.收取场租费

依靠场租维持影视基地生存是中国早期影视基地盈利的主要模式,直到本世纪,场租费仍是一些影视基地主要的收入来源。上影集团旗下的上海车墩影视基地在建立之初,按照错位经营、差别化竞争的发展理念,希望达到影视拍摄和旅游双赢。但几年运营下来,除了前两年旅游业务还不错外,之后一直是拍摄收入多于旅游。目前上海车墩影视基地场景、摄影棚的租金收入每天约有2000元至1.5万元不等。但随着影视基地数量的增加和同质化现象的加重,单纯依靠场租费盈利几乎成为不可能。

2.影视业带动旅游业

以影视基地带动旅游业的发展是我国影视基地较为普遍的一种盈利模式。通过低廉的成本和大手笔场地建设吸引剧组,打造知名影视制作,进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追星族、群众演员等,带动旅游业发展。以横店影视城为例,旅游业是基地最主要的盈利来源,约占整个基地收入的80%左右。

按照旅游方式的不同,这种盈利模式还可以分为前期拍摄+观光型旅游、后期制作+体验式旅游和混合型三类。前期拍摄+观光型旅游主要是指让游客参观拍摄场地,感受基地的影视文化,这是影视基地发展旅游业最常见的一种做法。典型代表如无锡中视影视基地等、束河茶马古道影视基地、昆明玉龙湾影视基地等。后期制作+体验式旅游可以让观众亲身体验电影的拍摄和制作过程。北京的中国(怀柔)影视基地是一家集影视创意、拍摄、后期制作、影视体验等于一体的专业功能聚合型部级影视基地,怀柔影视基地二期项目完工后,将向游客全方位展现电影的魅力,游客不仅可以看到电影是如何制作出来的还可以亲身参与电影的拍摄制作过程。

3.其他盈利模式的探索

影视基地处于影视产业链条中的一环,将影视基地本身打造成复合式产业链,把各种影视产业要素的聚集到影视基地,将原来的拍摄基地打造为拍摄、制作一系列产业链是影视基地盈利模式的全新探索。很多影视基地已经悄然开始谋求转型和升级。横店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江表示,与国际影视公司签约成立战略联盟,就是为了完成“集聚影视要素,实现从拍摄场景到制作发行的完整产业链”的打造。“与4家有国际影响力的影视机构合作将进一步增强横店的影视拍摄能力,加快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国际步伐。”

发展影视主题公园是近年来影视基地转型的一个方向,所谓影视主题公园是指不以影视拍摄功能为主,而是成为以影视拍摄内容的场景、场地、道具、服饰、片段等为资源,以影视文化为主题的娱乐公园。影视基地市场主要面向影视拍摄剧组,随着基地旅游化发展之后,市场逐渐转向游客。根据国家旅游局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主题公园的主要消费对象是国内旅游者和港澳台同胞及亚洲文化圈内的海外旅游者。好莱坞环球影城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围绕电影拍摄场景建立的主题娱乐公园,在这里游客可以亲身体验电影拍摄的神奇世界。经过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好莱坞环球影城已经成为游客游览好莱坞必不可少的一个景点。

目前国内也有不少影视基地在做这方面的探索。长影世纪城是我国第一家世界级影视主题公园,它借鉴了美国好莱坞环球影城和迪斯尼模式,以高科技含量、高新颖程度、高制作水平和高民族特质,充分展示了中国特有文化的魅力,开辟了电影工业旅游的新途径。自2005年5月正式开园以来,已接待海内外游人100多万,在中国旅游市场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2005 年长影世纪城被评为国家 4a 旅游景区,2006 年入选中国十大影视城。

三、影视基地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

中国影视基地的建设经历了二十年的发展变化,只有少数影视基地在体制转型、产业变革的巨浪中走了出来并且经营得有声有色,大部分影视都基地面临着发展困境。据2005年金鸡百花节资料显示,截止2004年底,我国各类影视城和主题公园共2500多处,其中70%亏损,20%持平,10%盈利。我国影视基地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盈利模式单一,效益低下。靠收取场租费和发展旅游业是我国影视基地目前最主要的盈利模式,而这两种盈利模式实际暗含着巨大风险。影视基地在整个影视业的产业链条中处于下游,扮演更多的是生产要素而非获利工具的角色。以无锡中视影视基地为例,“一个剧组,成本的70%支付劳务,其中演员占总成本的50%,设备、道具等总共才占30%,影视基地作配套服务的大部分在30%花费内,一般只能赚总成本的10%左右。”[8]一个影视基地占地几千亩,但盈利只有一个剧组成本的10%,处于产业链低端位置。目前国内有大大小小上百家影视基地,影视旅游也并非“摇钱树”。没有常建常新的旅游景点和强大的影视作品的支撑,游客未必肯买账。

缺乏对盈利模式的深度开发使得那种仅仅依靠影视剧的拍摄来吸引游客的简单粗放的盈利模式,已经基本失去了生存空间。这种盈利模式不仅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更影响了整个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是盲目投资,重复建设。近年来各地企业和政府纷纷看好影视基地,大兴建造大型建造影视基地之风,动辄占地面积上千亩的影视基地在国内各地全面开花。在工业区建设已经进入到注重亩产集约率、优化产业结构的时候,影视基地又步入圈地、同质竞争的阶段。按照国家旅游局2002年的一份统计显示,全国2000余家各类主题公园赢利者仅一成,亏损占七成,2/3投资难以收回,被各种影视城项目套牢的资金保守估计有上百亿元。[9]据了解,重庆市上马或者即将上马7个影视基地项目,7个项目总投资接近百亿元。在这7个项目中,除九龙坡和长寿的项目定位于拉动房产和商业外,其余5个影视基地项目都意在成为旅游景点。而从国内其他影视城的运营情况来看,重庆根本容不下7个影视城。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导致市场严重饱和。

三是风格雷同,缺乏特色。目前国内影视基地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风格雷同,缺乏特色,这是由于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导致的后果。各家影视基地往往不在差异化和特色化上下功夫,而是追求“大而全”,恨不得将国内所有影视基地的内容全部包含在内,结果导致同质化。国内不少影视基地都建有秦王宫、广州街、香港街等景观,毫无特色,导致市场严重饱和,许多影视基地根本吸引不到拍摄剧组和游客,只能草草关门。

一个良好的影视基地不仅能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更能为地区注入影视文化,带动整个区域的全面发展。尽管目前我国影视基地的发展面临种种困境,但资本投资热情不减,基地建设高歌猛进。鉴于我国影视基地面临的重重困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快影视基地的发展。影视拍摄提升人气,带来市场认知度;游憩设施配套,深度体验参与,吸引并留住游客;创意产业支撑,扩大产业链条,做大影视产业;文化注入提高基地品质,

1、完善产业链,寻求盈利模式的多样化

国内目前已有不少影视基地试图改变单纯依靠场租或旅游业盈利的模式,向着产业纵深化方向发展。影视主题公园和影视产业基地是目前影视基地正在摸索的两条道路,前者是向着旅游业的纵深发展,后者是影视业的集群化发展。

影视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影视基地盈利模式的另一种突破,即与影视产业密切相关的,如影视拍摄、影视后期制作、影视产品营销、影视宣传等影视制作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聚集一处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这样,便形成了影视城的另一种发展趋势——影视产业基地。

单纯的影视基地与影视产业基地的有明显的区别,影视基地单纯提供影视拍摄场地、场景等,是影视产业中的一个环节,且由于收入渠道单一,经营状况一般,有时甚至很难维持下去。而影视产业基地的升级,一方面延伸影视产业链降低了发展成本,另一方面影视产业集群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因此,影视产业基地比单纯的影视基地更具备成功的特质。与旅游化的影视基地不同,影视产业基地是以影视制作全过程为内容的产业发展区域,其面对的客户群是影视制作各个环节的“影视人”,包括影视拍摄剧组、影视后期制作团队、影视前期策划人、影视公司、电影院,也包括培养影视精英的相关培训、学习机构。

横店影视城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它将整个城市建设成一个庞大而完备的影视产业配套和后勤服务基地,而不是单纯而孤立的几个拍摄基地。1999年起,横店集团全面整合影视、旅游和服务资源,宣布所有拍摄基地免收场租,同时为前来拍摄的剧组提供从场景搭建、道具制作、演员中介到餐饮、住宿等的系列配套服务。此举摆脱了依靠场租维持影视城经营的单一模式,尽一切可能整合影视拍摄所需要的所有基本要素,吸引了大批剧组前往。

2、创意为王,与文化创意产业全面结合

目前世界各国掀起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高潮,所谓文化创意产业是指那些源自个人创造力、技能和天分,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在世界各国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中,影视业都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视产业链包含剧本、融资、制作、营销、播出、产品开发等主要环节,影视基地的功能需要适当从制作环节向两端延伸,在同一个影视基地内拉伸产业链。向上游延伸,将影视基地建成内容研创基地,并搭建融投资平台;向下游延伸,将影视基地建成节目交易平台。逐步聚集产业要素,形成聚合优势,降低制作成本。

以中国(怀柔)影视基地为例,张纪中影视文化公司、尤小刚全视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华谊兄弟娱乐投资有限公司等一批国内外影视公司纷至沓来。截至2008年年底,怀柔区共有在册的影视制作策划、文化艺术交流等文化创意类企业累计达到2379家,其中影视类企业达141家,仅影视产业累计完成投资16.3亿元。到2010年,集聚区将完成影视制片公司总部集聚、动漫制作、影视教育培训、影视旅游等四大功能区的建设;将引进国际级影视企业10至15家,国内外中小型影视企业100到150家,吸纳劳动力2万至3万人,实现年产值100亿元以上。

3、文化为魂,注入民族化元素

国内成功的影视基地大多将影视、旅游、文化三者纳入了影视基地的定位当中,倡导“影视为表、旅游为里、文化为魂”。影视基地包含的文化内涵尤其是民族化元素对基地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须将影视基地和文化紧密地糅合在一起,将文化作为产业来经营。通过发掘和宣扬文化来综合地发展影视基地,以多种方式全方位展示文化,赋予影视基地以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创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文化。国内目前在发掘影视基地文化方面做得较好的是镇北堡西部影城。

镇北堡西部影城正在逐渐告别传统影视拍摄基地的模式,朝着能够代表中国西部古代风貌的小城镇格局发展,最终成为代表和囊括中国西部各年代风貌、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影视剧拍摄基地和主题公园。张贤亮设想将其发展成一座西部地区的中国民俗文化博物馆,利用影视城的空间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再现消失在中华大地上的古代民居。按照他的设想,若干年后,西部影视城将作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里程碑”而存在,作为“原始的、古朴的、西部的、民间化和乡村化的博物馆”供广大游客参观。“这个影视城可以像邻近的、距今有近千年历史的西夏王陵那样,成为民俗古迹永远留下来。”从78万元的投资发展到现在总资产超过两亿元的文化产业,宁夏镇北堡西部影城已成为立足民族文化发展影视基地的典范。

[注释]

[1]项仲平、邵清风:《中国影视基地现状和产业化发展对策》,《现代传播》2007年第6期,第10-11页。

[2]邵培仁、李思屈主编:《2009年:中国娱乐与创意产业发展报告》(中国传媒报告蓝皮书 第一辑),中国传媒报告杂志社,2009年,第179-180页。

[3]郭文、王丽:《影视型主题公园旅游开发“共生”模式研究及其产业聚落诉求——以央视无锡影视基地为例》,《旅游学刊》2008年第4期,第65页。

[4]李哲:《发挥自身优势,各大影视基地拓展发展新路径》,《经济日报》2009年9月6日第6版。

[5]项仲平、邵清风:《中国影视基地现状和产业化发展对策》,《现代传播》2007年第6期,第10页。

[6]宋笑梅:《中国首个生态影视基地落户安吉》,《都市快报》2004年11月。

[7]邵培仁、廖卫民:《中国电影产业集群的演化机制与发展模式——横店影视产业集群的历史考察(1996-2008)》,《电影艺术》2009年第5期,第21-28页。

影视行业发展前景范文第6篇

[摘要]:我国影视基地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我国影视基地的发展并不成熟,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索。本文从我国影视基地的发展现状入手,深入分析了影视基地的形成模式和盈利模式,及其在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在对我国影视基地做了全景式的考察和分析之后,为影视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一系列对策和建议。

最近国内大兴建设影视基地之风,仅2009年11月份就有唐山、大鹏所城、锦河、潍坊、兴国、湘西里耶等多个地区宣布将建设大型影视基地。自1987年起,我国影视基地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我国影视基地的数量已达上百个。一些影视基地不仅为各类影视作品的拍摄创造条件,而且通过影视作品的辐射力量,大大推动当地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但我国影视基地的发展并不成熟,在众多影视基地中真正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不多。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影视基地的现状做一个全景式的考察,冷静对待近两年来这股大建影视基地的热潮。

一、我国影视基地发展概况

影视基地是影视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每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都需要在不同的场景中拍摄完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设施场所往往都是公共场所,不可能专门为某一个剧组服务,因此需要斥资修建不同拍摄场景。早年人们并没有影视基地的概念,往往戏拍完了就把场景拆除。后来,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这些场景其实并非“一次性”的,完全可以通过一定的运作将其转变为“耐用消费品”,提供给今后的影视剧组。这样就形成了影视基地,即由拍摄影视作品时所搭建的一些场景所组成的一个专门的场地。

我国影视基地最早起源于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各大影业公司的片场、摄影棚和外景地,三四十年代在上海、长春等地已见雏形。随着影视市场的繁荣,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1987年无锡中视影视基地建立为起点,国内兴起建设影视基地的高潮。1987年中央电视台规划建设无锡中视影视基地,这是我国最早规划建设的影视拍摄基地。当时无锡中视影视基地的开放引发了旅游高潮,成为当时我国规模最大、游客最多、效益最好的影视基地和旅游景点。随后全国各地纷纷利用当地优势规划建设影视基地,如涿洲央视影视基地、央视威海影视城、镇北堡西部影城等。

到上世纪末,这轮建设之风逐渐平息下来,原因是大多数影视基地的建设属于盲目跟风型,没有严谨的规划和完整的运营模式,很长时间没有剧组进驻,基本上处于闲置荒芜状态,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家调整文化政策和影视市场的成熟,影视基地建设再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5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广电总局《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逐步放宽外资进入影视业的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影视行业。影视领域对民资、外资的部分放开刺激了资本的投资热情,各种资本背景的影视基地纷纷成立。在这轮新的投资风暴中,全国规划建设20余个投资上亿元的影视基地。有学者指出,这一轮影视基地建设的高潮与上世纪八十年代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资本来源由单一转向多元;影视基地的服务对象由捆绑转向市场,由国内市场向国外市场拓展;影视基地的功能由初期的提供一个拍摄的场景拓展为提供一个影视制作平台。[1]但无论如何,我国影视基地的快速发展成为不争的事实,一批影视基地开始了完全市场化的经营和运作,其完整的服务体系和配套设施,完善的经营理念和营销措施,既降低了影视拍摄的制作成本,推动着中国影视业的良性发展,同时又带动了地方旅游经济的快速增长。[2]

总的来说,我国目前影视基地的呈现以下特征:一是数量众多,并形成了几个规模较大的影视基地。全国有上百个影视基地,其中投资上亿元的就有30多个,如横店影视城号称“东方好莱坞”,总投资30亿元,是目前国内拍摄场景最多、配套设施最全、历史跨度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象山影视城占地1091亩,总投资1.2亿元,是目前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二是影视基地以搭建仿古建筑为主。古装剧影视片是我国影视作品中主力军,剧组对仿古建筑需求较大,这使众多影视基地都走人造仿古建筑的道路。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共同评选的“2006中国十大影视基地(影视城)”中,就有横店影视基、焦作黄河文化影视城、北普陀影视城、象山影视城、涿州影视城等多家以古装戏为主的影视基地。 三是大多数影视基地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有数据显示,我国绝大多数影视城处于亏本经营的状态,只有少数知名影视城处于温饱和盈利状态。

二、我国影视基地发展模式分析

影视基地并不是我国所特有的,美国的好莱坞、印度的宝莱坞、日本的京都电影文化村都是在世界享有盛誉的影视基地。与国外影视基地以影视后期制作或影视文化为主少有实景基地不同,我国影视基地具有一下几方面特点:一是影视主题设计上以影视文化为特色,具有鲜明的主题和衍生的特殊文化内涵;二是项目设计上以模拟和再现为特色,拥有影视文化的实际载体;三是兼具影视外景基地和旅游的双重功能,影视与旅游双业协同共生。[3]中国影视基地的特点决定了其形成模式和盈利模式的特殊性。

(一)形成模式

在影视基地的两次建设高潮中诞生了形态各异的影视基地,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我国影视基地的形成模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按照影视基地的主题分,我国影视基地主要可分为三类,即自然景观类、民俗文化类和历史题材类。

1.自然景观类

这类影视基地主要利用当地的独特的自然风光打造而成,一般集中在风景秀丽、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如西塘影视基地、安吉影视基地、同里影视基地和象山影视基地等。

在2007年6月18日第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具特色影视基地的评选活动中,古镇西塘被评为最具水乡魅力影视基地。西塘镇2003年时与中国电影家协会成立“中国西塘影视摄制基地”,在这里相继拍摄了《画魂》、《天一生水》、《别爱我》、《五星饭店》等影视作品,西塘原汁原味的水乡风情和淳朴的民风民俗形成一个“天然摄影棚”,深受国内外电影公司的推崇。云南的束河古镇影视基地是云南十大影视基地之一,景区地处玉龙雪山脚下,海拔2440米,年平均气温12.6度,气候温润,四季如春。古镇坐西朝东、背风向阳,北瞰玉龙、南眺文笔、东临象山,被称为“丹凤含书”之地,享有“雪山下的世外桃源”、“神秘的纳西原生古村落”、“千年清泉之乡”等美誉。历经岁月沧桑,古貌依然,村落与原野浑然一体,生态优美,形成“古道、泉水、人家”的独特景观。这里曾先后拍摄过《摩梭女儿国》、《一米阳光》、《茶马古道》、《千里走单骑》、《铁色高原》、《天使的翅膀》等多部影视剧。

2.民俗文化类

民俗文化类影视基地以当地的风俗文化为主,突出展现民族文化。这类影视基地的典型代表是镇北堡西部影视城。

镇北堡西部影视城坐落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镇北堡,上世纪90年代初由作家张贤亮创办。镇北堡西部影视城以其古朴、原始、粗犷、荒凉、民间化为特色吸引着众多影视剧组和游客,成为中国三大影视城之一,也是西部唯一著名影视城。西部影城被逐步打造成为一个充满着浓厚历史和文化气息的古代西北小镇,通过再现先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娱乐方式吸引展现当地的风俗文化;对荒凉的地貌和残留的古堡中的文化包装和艺术内涵,提升了荒凉和废墟的文化价值。在镇北堡西部影视城内明城堡的街道两侧有各式中国传统手工艺:捏面人、做木雕、剪纸、现场画像、书写春联、椴木烙画等。许多在全国各地“卖艺为生”的民间艺人,在镇北堡西部影视城扎下了根。从2007开始,每逢节假日和双休日,影城的明城内都会变成真正的中国古代北方小城镇的集市,艺人们为游客免费表演。[4]

3.历史题材类

历史题材类影视基地以经典著作为蓝本,再现历史建筑、古代风貌等。目前我国大部分影视基地都属于此类,比较著名的有央视四大影视基地(无锡中视影视基地,南海影视城、威海影视城、涿州影视基地)和横店影视基地等。

横店影视基地现在已经建成“广州街”、“香港街”、“明清宫苑”、“秦王宫”、“清明上河图”、“江南水乡”、“横店老街”、“屏岩洞府”、“大智禅寺”、“明清居民博览城”等13个景区,这些景区大多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建成,跨越了几千年的历史时空,汇聚了南北地域不同的建筑风格,远至秦汉、唐宋,近至明清、民国,两千年不同历史阶段的影视题材均可在这里找到合适的场景;上至皇宫、官府,下至民居、老街,不同朝代、不同人物的题材均可在这里入镜;从历代的重大历史变革,到百姓的起居冷暖均可在此展现,宫廷、市井、言情、武侠、枪战等多种不同内容和风格的影视作品均可在此拍摄。

按照影视基地形成的因果关系可分为以戏带建类和以剧带景两类:

1.以剧带建类

此类影视基地一般是现有剧本再有拍摄场景,按照剧本要求建造特定的拍摄场景。随着影视剧的走红,拍摄场景成为旅游热点,从而形成影视基地。但是一部剧的播出时间和流行时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以戏带建类的影视基地不断开发出新的景点吸引其他剧组和众多游客。央视打造的四大影视基地基本都属于此类。以无锡中视影视基地为例,1991年10月,央视决定拍摄《唐明皇》,随即在大孚山麓苍翠清幽的群峰环抱中修建唐城,包括唐宫、唐街、御花园、华清池、骊山图阁等。之后有《杨贵妃》、《武则天》等名噪一时的影视剧在此取景。受影视剧热播的影响,当时游客最多时1天达5万人。1992年,为拍摄《三国演义》,三国城开始建设,主要景点有桃园、甘露寺、七星台、点将台、古战船、曹营水寨等。1995年水浒城启动建设,主要景点有京城区、梁山、州县区、水泊区、清明上河街、紫石街等。

但是,以景带建类的影视基地主要服务于参与投资的影视集团的拍摄行为,这种运作方式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影视基地只是某个电视台或者影视集团的片场,并没有真正进入市场运作。[5]随着市场经济的浪潮的涌起,此类影视基地逐渐减少。

2.以景带剧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景带剧类的影视基地越来越受到剧组的欢迎。近年来,国内建设的影视基地大多属于以景带剧类,有利于拓宽产业空间,提高影视基地的效能。以景带剧类影视基地的“景”既有自然风光,也有人工建筑。前者如自然景色:安吉生态影视基地、同里影视基地、象山影视城等,后者如中山影视基地、北普陀影视城、焦作黄河文化影视城等。安吉生态影视基地坐落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境内,它是“中国毛竹产业化示范基地”、“毛竹科技现代园区”,更是中国独一无二的“生态影视基地”。安吉影视基地以万顷竹海为背景,以亘古奇石为点缀,有山的雄伟,有水的灵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环境使得安吉深得剧组的青睐,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使安吉声名远播,周润发和章子怡在安吉竹海里打斗那场戏十分精彩。李安在获奥斯卡奖之后说过:“是安吉的秀丽山水让《卧虎藏龙》走上奥斯卡领奖台”。[6]

以景带剧类基地更加适应市场经济时代影视基地发展的需要,较多考虑贴近时代背景、贴近地域特色,创造一个较为真实的年代环境,具有广泛的普适性,以使各种剧组能够各取所需。

按照影视基地的投资主体的不同,可将我国影视基地分为三大类:公有资本投资型、民营资本投资型和中外合资型。在影视基地出现的早期,投资主体是单一、固定的,而随着新世纪经济体制改革的加深,国家允许民营资本和外资进入影视业,影视基地的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1.公有资本投资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的影视基地大多是公有资本投资型的,这是由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所决定的。这些影视基地依靠行政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和资金建造而成。央视的四大影视基地都是由央视出资建设,上海车墩影视乐园、青岛影视基地、焦作黄河文化影视城等也是由影视集团和当地政府投资共建。在计划经济时期,公有资本投资型的影视基地发展情况较好,因为会有电视台或者影视集团源源不断送来影视拍摄剧组,不必考虑市场化运营。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这类影视基地与电视台或影视集团的紧密关系逐渐被打破,它们的生存面临极大的威胁。2007年1月,焦作市政府将焦作市黄河文化影视城产权转让,在其资产评估中净资产7494万元,负债3146万元,可见其经营状况并不理想。此类影视基地目前都在试图突破原有模式,寻求市场化运作方式。

2.民营资本投资型

早在上世纪就已出现民营资本投资型的影视基地,但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此类影视基地没有固定的电视台和剧组入驻,经营十分困难。上世纪90年代浙江横店集团投资兴建横店影视城,是当时惟一一家背景单纯的民资影视基地。1996年,为拍摄历史巨片《鸦片战争》,横店集团全资建起了东阳市境内第一个影视拍摄基地“广州街•香港街”。但直到1999年横店影视基地的经营并不顺利,每年接待电影剧组只有一部,接待拍摄的电视的电视剧集在百余集到三百集之间,游客规模只有二三十万人次的水平。[7]依靠横店集团的强大财力,横店影视基地才得以生存。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深入,横店影视基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从2000年实行“免场租政策”以来,成为我国目前发展最好最具活力的影视基地。

2004年以来,随着影视业资本市场开放后,越来越多民营资本进入影视基地。2008年香港导演唐季礼代表中国国际传媒集团,投资30亿元人民币在云南大理建设一个占地4000亩的国际影视文化产业研究基地“东方好莱坞”。导演陈凯歌将与云南世博集团投资120亿元,联合打造的“东方影城”。

3.中外合资型

资本来源的开放意味着外国资本也可以进入中国影视业,资本来源的多元化为中国影视基地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目前由于国内影视业对境外资本投资有着严格的控制,中外合资型的影视基地并不多见。中山影视基地是一个具有中外合资背景的基地,它位于中山市翠亨村孙中山故居旁,是国内唯一围绕某个伟人生平反映伟人历程的影视基地。

(二)影视基地的盈利模式

纵观国内数百家影视基地,虽然大多数运营状况堪忧,但产生良好经济效益的也不少,对影视基地盈利模式尤其是较为成功的盈利模式进行分析将有助于影视基地未来的发展。目前影视基地的盈利模式主要分为几大类,一是以收取场租费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二是以影视业带动旅游业发展;三是发展影视主题公园等其他盈利模式的探索。

1.收取场租费

依靠场租维持影视基地生存是中国早期影视基地盈利的主要模式,直到本世纪,场租费仍是一些影视基地主要的收入来源。上影集团旗下的上海车墩影视基地在建立之初,按照错位经营、差别化竞争的发展理念,希望达到影视拍摄和旅游双赢。但几年运营下来,除了前两年旅游业务还不错外,之后一直是拍摄收入多于旅游。目前上海车墩影视基地场景、摄影棚的租金收入每天约有2000元至1.5万元不等。但随着影视基地数量的增加和同质化现象的加重,单纯依靠场租费盈利几乎成为不可能。

2.影视业带动旅游业

以影视基地带动旅游业的发展是我国影视基地较为普遍的一种盈利模式。通过低廉的成本和大手笔场地建设吸引剧组,打造知名影视制作,进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追星族、群众演员等,带动旅游业发展。以横店影视城为例,旅游业是基地最主要的盈利来源,约占整个基地收入的80%左右。

按照旅游方式的不同,这种盈利模式还可以分为前期拍摄+观光型旅游、后期制作+体验式旅游和混合型三类。前期拍摄+观光型旅游主要是指让游客参观拍摄场地,感受基地的影视文化,这是影视基地发展旅游业最常见的一种做法。典型代表如无锡中视影视基地等、束河茶马古道影视基地、昆明玉龙湾影视基地等。后期制作+体验式旅游可以让观众亲身体验电影的拍摄和制作过程。北京的中国(怀柔)影视基地是一家集影视创意、拍摄、后期制作、影视体验等于一体的专业功能聚合型部级影视基地,怀柔影视基地二期项目完工后,将向游客全方位展现电影的魅力,游客不仅可以看到电影是如何制作出来的还可以亲身参与电影的拍摄制作过程。

3.其他盈利模式的探索

影视基地处于影视产业链条中的一环,将影视基地本身打造成复合式产业链,把各种影视产业要素的聚集到影视基地,将原来的拍摄基地打造为拍摄、制作一系列产业链是影视基地盈利模式的全新探索。很多影视基地已经悄然开始谋求转型和升级。横店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江表示,与国际影视公司签约成立战略联盟,就是为了完成“集聚影视要素,实现从拍摄场景到制作发行的完整产业链”的打造。“与4家有国际影响力的影视机构合作将进一步增强横店的影视拍摄能力,加快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国际步伐。”

发展影视主题公园是近年来影视基地转型的一个方向,所谓影视主题公园是指不以影视拍摄功能为主,而是成为以影视拍摄内容的场景、场地、道具、服饰、片段等为资源,以影视文化为主题的娱乐公园。影视基地市场主要面向影视拍摄剧组,随着基地旅游化发展之后,市场逐渐转向游客。根据国家旅游局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主题公园的主要消费对象是国内旅游者和港澳台同胞及亚洲文化圈内的海外旅游者。好莱坞环球影城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围绕电影拍摄场景建立的主题娱乐公园,在这里游客可以亲身体验电影拍摄的神奇世界。经过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好莱坞环球影城已经成为游客游览好莱坞必不可少的一个景点。

目前国内也有不少影视基地在做这方面的探索。长影世纪城是我国第一家世界级影视主题公园,它借鉴了美国好莱坞环球影城和迪斯尼模式,以高科技含量、高新颖程度、高制作水平和高民族特质,充分展示了中国特有文化的魅力,开辟了电影工业旅游的新途径。自2005年5月正式开园以来,已接待海内外游人100多万,在中国旅游市场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2005 年长影世纪城被评为国家 4a 旅游景区,2006 年入选中国十大影视城。

三、影视基地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

中国影视基地的建设经历了二十年的发展变化,只有少数影视基地在体制转型、产业变革的巨浪中走了出来并且经营得有声有色,大部分影视都基地面临着发展困境。据2005年金鸡百花节资料显示,截止2004年底,我国各类影视城和主题公园共2500多处,其中70%亏损,20%持平,10%盈利。我国影视基地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盈利模式单一,效益低下。靠收取场租费和发展旅游业是我国影视基地目前最主要的盈利模式,而这两种盈利模式实际暗含着巨大风险。影视基地在整个影视业的产业链条中处于下游,扮演更多的是生产要素而非获利工具的角色。以无锡中视影视基地为例,“一个剧组,成本的70%支付劳务,其中演员占总成本的50%,设备、道具等总共才占30%,影视基地作配套服务的大部分在30%花费内,一般只能赚总成本的10%左右。”[8]一个影视基地占地几千亩,但盈利只有一个剧组成本的10%,处于产业链低端位置。目前国内有大大小小上百家影视基地,影视旅游也并非“摇钱树”。没有常建常新的旅游景点和强大的影视作品的支撑,游客未必肯买账。

缺乏对盈利模式的深度开发使得那种仅仅依靠影视剧的拍摄来吸引游客的简单粗放的盈利模式,已经基本失去了生存空间。这种盈利模式不仅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更影响了整个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是盲目投资,重复建设。近年来各地企业和政府纷纷看好影视基地,大兴建造大型建造影视基地之风,动辄占地面积上千亩的影视基地在国内各地全面开花。在工业区建设已经进入到注重亩产集约率、优化产业结构的时候,影视基地又步入圈地、同质竞争的阶段。按照国家旅游局2002年的一份统计显示,全国2000余家各类主题公园赢利者仅一成,亏损占七成,2/3投资难以收回,被各种影视城项目套牢的资金保守估计有上百亿元。[9]据了解,重庆市上马或者即将上马7个影视基地项目,7个项目总投资接近百亿元。在这7个项目中,除九龙坡和长寿的项目定位于拉动房产和商业外,其余5个影视基地项目都意在成为旅游景点。而从国内其他影视城的运营情况来看,重庆根本容不下7个影视城。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导致市场严重饱和。

三是风格雷同,缺乏特色。目前国内影视基地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风格雷同,缺乏特色,这是由于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导致的后果。各家影视基地往往不在差异化和特色化上下功夫,而是追求“大而全”,恨不得将国内所有影视基地的内容全部包含在内,结果导致同质化。国内不少影视基地都建有秦王宫、广州街、香港街等景观,毫无特色,导致市场严重饱和,许多影视基地根本吸引不到拍摄剧组和游客,只能草草关门。

一个良好的影视基地不仅能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更能为地区注入影视文化,带动整个区域的全面发展。尽管目前我国影视基地的发展面临种种困境,但资本投资热情不减,基地建设高歌猛进。鉴于我国影视基地面临的重重困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快影视基地的发展。影视拍摄提升人气,带来市场认知度;游憩设施配套,深度体验参与,吸引并留住游客;创意产业支撑,扩大产业链条,做大影视产业;文化注入提高基地品质,

1、完善产业链,寻求盈利模式的多样化

国内目前已有不少影视基地试图改变单纯依靠场租或旅游业盈利的模式,向着产业纵深化方向发展。影视主题公园和影视产业基地是目前影视基地正在摸索的两条道路,前者是向着旅游业的纵深发展,后者是影视业的集群化发展。

影视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影视基地盈利模式的另一种突破,即与影视产业密切相关的,如影视拍摄、影视后期制作、影视产品营销、影视宣传等影视制作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聚集一处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这样,便形成了影视城的另一种发展趋势——影视产业基地。

单纯的影视基地与影视产业基地的有明显的区别,影视基地单纯提供影视拍摄场地、场景等,是影视产业中的一个环节,且由于收入渠道单一,经营状况一般,有时甚至很难维持下去。而影视产业基地的升级,一方面延伸影视产业链降低了发展成本,另一方面影视产业集群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因此,影视产业基地比单纯的影视基地更具备成功的特质。与旅游化的影视基地不同,影视产业基地是以影视制作全过程为内容的产业发展区域,其面对的客户群是影视制作各个环节的“影视人”,包括影视拍摄剧组、影视后期制作团队、影视前期策划人、影视公司、电影院,也包括培养影视精英的相关培训、学习机构。

横店影视城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它将整个城市建设成一个庞大而完备的影视产业配套和后勤服务基地,而不是单纯而孤立的几个拍摄基地。1999年起,横店集团全面整合影视、旅游和服务资源,宣布所有拍摄基地免收场租,同时为前来拍摄的剧组提供从场景搭建、道具制作、演员中介到餐饮、住宿等的系列配套服务。此举摆脱了依靠场租维持影视城经营的单一模式,尽一切可能整合影视拍摄所需要的所有基本要素,吸引了大批剧组前往。

2、创意为王,与文化创意产业全面结合

目前世界各国掀起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高潮,所谓文化创意产业是指那些源自个人创造力、技能和天分,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在世界各国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中,影视业都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视产业链包含剧本、融资、制作、营销、播出、产品开发等主要环节,影视基地的功能需要适当从制作环节向两端延伸,在同一个影视基地内拉伸产业链。向上游延伸,将影视基地建成内容研创基地,并搭建融投资平台;向下游延伸,将影视基地建成节目交易平台。逐步聚集产业要素,形成聚合优势,降低制作成本。

以中国(怀柔)影视基地为例,张纪中影视文化公司、尤小刚全视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华谊兄弟娱乐投资有限公司等一批国内外影视公司纷至沓来。截至2008年年底,怀柔区共有在册的影视制作策划、文化艺术交流等文化创意类企业累计达到2379家,其中影视类企业达141家,仅影视产业累计完成投资16.3亿元。到2010年,集聚区将完成影视制片公司总部集聚、动漫制作、影视教育培训、影视旅游等四大功能区的建设;将引进国际级影视企业10至15家,国内外中小型影视企业100到150家,吸纳劳动力2万至3万人,实现年产值100亿元以上。

3、文化为魂,注入民族化元素

国内成功的影视基地大多将影视、旅游、文化三者纳入了影视基地的定位当中,倡导“影视为表、旅游为里、文化为魂”。影视基地包含的文化内涵尤其是民族化元素对基地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须将影视基地和文化紧密地糅合在一起,将文化作为产业来经营。通过发掘和宣扬文化来综合地发展影视基地,以多种方式全方位展示文化,赋予影视基地以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创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文化。国内目前在发掘影视基地文化方面做得较好的是镇北堡西部影城。

镇北堡西部影城正在逐渐告别传统影视拍摄基地的模式,朝着能够代表中国西部古代风貌的小城镇格局发展,最终成为代表和囊括中国西部各年代风貌、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影视剧拍摄基地和主题公园。张贤亮设想将其发展成一座西部地区的中国民俗文化博物馆,利用影视城的空间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再现消失在中华大地上的古代民居。按照他的设想,若干年后,西部影视城将作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里程碑”而存在,作为“原始的、古朴的、西部的、民间化和乡村化的博物馆”供广大游客参观。“这个影视城可以像邻近的、距今有近千年历史的西夏王陵那样,成为民俗古迹永远留下来。”从78万元的投资发展到现在总资产超过两亿元的文化产业,宁夏镇北堡西部影城已成为立足民族文化发展影视基地的典范。

 

[注释]

[1]项仲平、邵清风:《中国影视基地现状和产业化发展对策》,《现代传播》2007年第6期,第10-11页。

[2]邵培仁、李思屈主编:《2009年:中国娱乐与创意产业发展报告》(中国传媒报告蓝皮书 第一辑),中国传媒报告杂志社,2009年,第179-180页。

[3]郭文、王丽:《影视型主题公园旅游开发“共生”模式研究及其产业聚落诉求——以央视无锡影视基地为例》,《旅游学刊》2008年第4期,第65页。

[4]李哲:《发挥自身优势,各大影视基地拓展发展新路径》,《经济日报》2009年9月6日第6版。

[5]项仲平、邵清风:《中国影视基地现状和产业化发展对策》,《现代传播》2007年第6期,第10页。

[6]宋笑梅:《中国首个生态影视基地落户安吉》,《都市快报》2004年11月。

[7]邵培仁、廖卫民:《中国电影产业集群的演化机制与发展模式——横店影视产业集群的历史考察(1996-2008)》,《电影艺术》2009年第5期,第21-28页。

影视行业发展前景范文第7篇

一、引言

影视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在我国旅游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如今,影视旅游业已经成为一项时尚、前沿的专项旅游项目。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企业纷纷出现了产业融合的趋势,因此在产业融合的视角下分析影视旅游发展的优势和不足,不仅能够加快影视旅游业的产业融合速度,还能够繁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二、影视旅游的概述

所谓影视旅游在西方常常被成为电影引导旅游,它具体是指旅游的目的地曾经出现在荧屏上、电视中、影视中,促使旅游者更多的来到某地进行旅游。著名学者刘滨谊曾经明确的指出:“影视旅游的原因就是利用影视拍摄、演出、制作的全过程,从而吸引更多的旅游者的一种过程。”对比国内外的影视旅游具体定义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影视和旅游都是吸引旅游者的一种活动,两个概念能够互为补充,完美契合,从而为影视旅游下一个更加完整的定义:“影视旅游主要是指由于影视著作、播映和模仿相关影视活动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旅游活动。例如:在影视旅游业发展中,影视外景地、影视基地都可以作为影视旅游业活动的项目。

三、产业融合的概述

产业融合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主要是由数字技术革命衍生的一种新型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直到20年90年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才为新型产业革命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产业融合理念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在1994年美国学术论坛提出:“通过计算机、电信、以及电子信息的发展和传播,更多的产业融合项目得到空前的发展。”由此可见,产业融合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产业融合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融合实质上是一个动态互动交流发展的过程,它主要是根据技术融合――市场融合――企业融合――产业融合这一条规律发展的。

(二)信息产业融合趋势加强,无论是电信行业、电视行业、广播行业、还是出版印刷行业,都属于信息产业融合的趋势和范畴,信息产业融合将音乐、视频、文件、照片等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进行信息传递。

(三)技术产业融合是根本,技术产业的创新,是很多新型产品融入其中,通过战略调整,将新产品、新服务供应到新的市场中,经过多年的发展,产业的边界逐渐变得模糊,长期以往企业边界消失,从而实现了产业融合。

四、产业融合视角下的影视旅游发展的特点

(一)从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发展

从影视诞生开始,它就具备了吸引旅游者的功能,在影视发展的早期,这种吸引是没有意识的。例如:电影《庐山恋》对庐山的宣传,电影《西游记》对九寨沟的宣传等,这都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不具有主动意识,人们也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与之前无意识的宣传不同的时候,如今很多旅游业的目的就是借助影视来进行宣传和发展。例如:英国旅游局每年都会推出英国电影旅游业总攻略,其中详细的介绍了70部经典的英国影视作品,将影视中涉及的120个旅游胜地进行了一一的阐述和介绍,很多旅游者可以沿着这些旅游路线图选择自己喜欢的旅游地,游览和重温影视剧中主人公所到的风景胜地,感悟影视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又如:此前热播的《阿凡达》掀起了全球热狂潮,著名旅游景点张家界就将乾坤柱改成了阿凡达路亚山,并且受到了各国的广泛关注,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发展,从而吸引了众多旅游者。

(二)从后期宣传变为前期宣传

旅游目的地的早期主要是借助影视作品的进行宣传,这时往往是影视作品的后期阶段,不是前期宣传。例如:《庐山恋》的拍摄并不是为了宣传庐山,但人们观看完影片,游览庐山也成为游客的重要活动,又如:《西游记》的拍摄并不是为了宣传九寨沟,选择九寨沟纯粹是为了电影拍摄所需要。因此影视旅游业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后期宣传来吸引更多的游客。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已经由后期宣传演变为前期宣传,在影视早期拍摄或者选景的阶段,旅游管理者就做好了营销宣传方案和计划,与影视业签订协议,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例如:在拍摄《非常勿扰》的时候,北京旅游局早早的就与影片开发商之间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书,将长城、紫竹公园、欢乐谷等著名国家风景旅游区融入其中。

(三)从片面发展变为全面发展

随着我国影视旅游业已经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后期宣传变为前期宣传、影视旅游业也逐渐进行了产业融合,从片面发展变为全面发展,影视基地应用而生。游客在参观影视基地的过程中,能够看到影片拍摄遗留下来的各种物品,包括服装、道具、饰品等,还能够体验各种特效技术,飞檐走壁、威亚钢丝都能够亲自体验。新型影视基地的构建,不仅能够用于拍摄的需要,同时它也是旅游活动的主要场地,体现了影视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产业融合趋势,实现了又产业到产品、市场、企业的有机融合。例如:韩国热播的电视剧《大长今》自从播出后就带动了韩国泡菜这种食品的热销,不仅开拓的了食品市场同时还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值得国内学习和借鉴。

五、在产业融合视角下推动影视旅游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创新影视旅游地发展模式

影视旅游管理者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产业融合对旅游发展的重要意义,从影视外景地和内部发生地两方面入手,增加游客的旅游量。一部影视作品的拍摄需要大量的外景地作为辅助,很多旅游景点在拍摄之间可能是闻所未闻,但已经利用和拍摄,在影视作品中呈现出完美、惊艳的亮线,就会吸引很多游客来此地,从而摇身一变成为旅游的胜地,知名度得到显著提高。例如:在拍摄《罗马假日》的过程中,罗马曾不被人所熟知,但经过影片一宣传,罗马成为热门景点的旅游胜地。又如:在拍摄《古墓魅影》这一影片的时候,塔普伦寺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寺庙一度成为热门观光胜地,吸引了大批的游客。此外,影视作品不仅需要大量的外景地作为辅助,同时影视作品自身的发源地也是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内容,据相关资料显示,与影视外景地相比,很多的人们选择去影视发源地进行旅游。例如:系列电视剧《乔家大院》,一经播出就引起了观众热议,很多旅游者都直奔那火红的灯笼大院。由此可见,影视旅游管理者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实践,将影视外景地和影视故事发源地二者有机结合,从而促进影视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大力发展影视文化旅游模式

一部影视作品的传播和发展,不仅是作品本身故事内容的传播和发展,更是一种影视文化的体现。例如:影片《少林寺》一经播出后,就在全国掀起了学习中国武术的狂潮,中国武术文化得到了传播和发展,很多游客都让子女在中国学习武术功夫。又如:韩剧《冬日恋歌》的播放极大的丰富了韩国的服饰文化、彩妆护肤等旅游产业,很多中外游客都纷纷前往韩国购物。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影视文化旅游模式,学校和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高本国旅游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

六、结束语

影视行业发展前景范文第8篇

关键词:西部地区;影视旅游;类型分析;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6—0098—05

一、引言

影视旅游,国外称为电影引致的旅游(movie—in.dueed tourism,或film and television—induced tourism),是一种新兴的专项旅游形式。影视旅游在国内外正蓬勃发展,学术界对其也较为关注。目前学术界对影视旅游的研究较多,但从区域的角度来看,现有研究要么是对全国影视旅游发展的概括论述,要么是对某一省、区(如云南、新疆)影视旅游开发的集中探讨,而没有研究一个较大区域内(如我国的东部、西部)的影视旅游发展。从影视旅游的类型来看,现有研究对影视城、外景地等形式分别进行了探讨,却没有分析各种类型的影视旅游发展需要具备的条件和适应的地区。鉴于此,本文选择我国西部地区探讨适合该地区影视旅游发展的类型。

影视旅游的形式多样,包括影视主题公园(影视城)旅游、影视外景地旅游、影视节庆旅游以及参观影视工厂、参观影视博物馆、观看山水实景演出等多种类型。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影视主题公园旅游、影视外景地旅游和影视节庆旅游这3种主要类型,故本文在研究西部地区时,着重分析这3种类型的影视旅游。

这些类型的影视旅游是否都适合在西部地区发展?要权衡某一类影视旅游是否适合在某一地区发展,就需要分析发展这类旅游需要具备的条件以及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因此本文拟在分析不同类型的影视旅游需要具备的条件和西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探寻适合西部影视旅游发展的类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西部地区影视旅游发展的类型分析

(一)西部影视主题公园旅游分析

影视主题公园是在影视拍摄制作基地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集影视拍摄制作与旅游娱乐为一体的场所,通常所说的影视城(或影视基地)大多属于影视主题公园的性质。在影视城(影视基地)游览时,游客可以了解影视作品的拍摄、制作过程,也可以亲身体验拍摄过程,甚至还能与明星互动,满足自己的旅游、娱乐等需求。

影视主题公园属于主题公园的范畴,根据保继刚的研究,建设主题公园的必要条件是客源市场、交通条件以及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它们关系到游客市场的大小、基础设施的条件、投资能力和游客的消费水平。从区域的角度来看,一个地区是否适合发展影视旅游,需要考虑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条件、客源市场、投资能力、影视旅游的产业化程度等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它不仅会影响旅游客源市场的大小、游客的消费水平,还对该地区的交通条件、投资规模以及影视旅游的产业化程度都有较大影响。

我国现有的40多家影视城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最主要的原因是东部地区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其中,我国最成功的两座影视主题公园——无锡影视基地和横店影视城,都位于长三角地区。长三角是我国的三大经济圈之一,是我国第一个无障碍旅游区,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占全国2%的土地面积聚集了全国10%的人口,GDP占全国总量的22%。这两个影视城所处区域良好的经济条件保证了其充足的旅游客源和较强的消费能力。而西部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东部相比,则有着较大的差距(见表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2011年。

数据显示,2010年占全国土地面积9.5%的东部地区GDP达232 030.7亿元,而占全国土地面积71.5%的西部地区GDP为81408.5亿元,西部GDP仅为东部的35%。2009年人均GDP东部地区为46354元,西部地区为22476元,西部仅为东部的48%。从各个省(区、市)的情况来看,2009年上海市的人均GDP高达10529美元,而西部的贵州只有1271美元,上海是贵州的8.3倍。这说明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很大,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落后于东部地区。

除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外,西部地区还处于祖国大陆腹地,没有东部沿海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比东部差,且影视旅游的产业化程度也较低,因此西部开展影视主题公园旅游的条件远不如东部地区。

再从目前全国影视主题公园的现状来看,影视城建设虽有遍地开花之势,但成功者寥寥无几。据国家旅游局2005年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共有各类主题公园2500余处,盈利者仅有10%,亏损者占70%,2/3的资金难以收回。影视主题公园的处境也不好过,目前全国已经建有40多家影视城,立项通过审批的还有110多家。这就造成重复建设过多,恶性竞争加剧,包括东部地区在内的绝大多数影视城都惨淡经营,处于亏损的有6成之多。西部地区的影视城发展更是不尽如人意,如云南已建有5家影视城,经营状况都比较惨淡;宁夏镇北堡影视城曾风光一时,但近些年也在逐渐转型;重庆在前几年传出要建若干座影视基地,最后也未果。

因此,根据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影视的产业化程度等实际情况,结合目前影视主题公园发展的现状,可以看出,西部地区还不适合大量兴建影视城。西部各省、市、区应控制影视主题公园旅游的开发,避免重复建设,恶性竞争。西部地区需要统筹规划,选择条件优越的区域,重点打造少数几处高品质的影视基地。例如,云南已建有全国第二个部级影视产业实验基地,可凭借云南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将其打造成西南地区最大的影视基地。

(二)西部影视外景地旅游分析

影视外景地是指除影视主题公园以外的影视拍摄地。电影、电视剧的拍摄往往涉及大量外景地,这些外景地借助影视传播,特别是在影视作品中唯美、精致的亮相,很可能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令许多游客慕名而去。

一个地区是否适合发展影视外景地旅游,关键要看该地区的资源条件和影视作品的拍摄状况。因为自然和人文资源是影视外景地的主体吸引力,优越的资源条件一方面会对旅游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还能给影视剧组提供丰富的创作题材和良好的拍摄环境,吸引剧组前来拍摄。拍摄的影视作品则是吸引影视旅游者最主要的内推力,知名的影视作品会促使观众前来拍摄地旅游。调查显示,超过20%的人表示因为自己喜欢的影视剧在当地拍摄,会产生很强烈的旅行意愿。此外,还有23%左右的旅游爱好者也表示会有“一定的冲动”。因此,一个地区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越丰厚,拍摄的影视剧知名度越高,数量越多,对潜在游客的影响越大,就越适合开发外景地旅游。

首先,从资源条件来看,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自治区,面积约686.7万km2,相当于全国陆地面积的2/3以上,地理空间非常辽阔,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西部地区位于我国的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上,具有各种美感的不同尺度的风景地貌景观、复杂多变的气候条件以及数量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形成了许多特色的景观区域。西部地区还有多元而独特的民族风情,全国56个民族,除满族、黎族、畲族、高山族和赫哲族外,其他少数民族在西部都有相对集中的聚居地,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地方传统习俗和民族风情。西部也是古老的华夏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文化积淀十分深厚,古建筑、历史遗址、文化名城数量众多。

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数量多、品位高、精品多、垄断性强。在全国统计的74种旅游资源中,西部地区样样俱全。丝绸之路、长江三峡、桂林山水、路南石林、西安兵马俑、喜马拉雅山等,不仅是世界级精品,而且是绝品。这些高品质旅游资源赋存的地方,大多数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其特色鲜明的民俗习惯、风土人情也成为极其宝贵的旅游资源。已经开发并成为“卖点”的旅游景点和旅游项目,在西部地区所蕴藏的旅游资源中仅是极小的一部分,根据初步评估,西部已开发的旅游资源大约只占资源总量的1/7。

其次,从影视拍摄状况来看,西部各地凭借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环境,吸引了许多影视剧组,拍摄了大量知名的影视作品,影视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例如,在新疆拍摄较早的影片是《冰山上的来客》(1963年),展现了西北边疆的绮丽风光和塔吉克人的风情民俗;1986年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吐鲁番的火焰山、葡萄沟等拍摄地都给全国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近些年在新疆拍摄的《卧虎藏龙》、《英雄》、《天地英雄》、《七剑下天山》、《太阳照常升起》等一系列步入国际影视圈的大片,将新疆优美奇特的自然风光展现于世。再如云南省,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拍摄了《五朵金花》、《阿诗玛》等富有云南少数民族特色题材的影片,在全国引起了巨大轰动。近几年,云南依托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民族风情,拍摄的影视作品更是层出不穷,有《周渔的火车》、《千里走单骑》、《神话》、《太阳照常升起》、《花腰新娘》、《蜡玛的十七岁》、《无极》、《激情燃烧的岁月》、《一米阳光》、《天龙八部》、《玉观音》、《翡翠凤凰》等,这些知名影视作品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例如,《天龙八部》、《一米阳光》、《千里走单骑》在全国热播后,引发了大量游客到外景地大理、丽江旅游的热潮。

由此可知,西部地区具有众多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风情,资源条件优越,还拍摄过大量知名的影视作品,影视资源丰富。这些都对旅游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因而适合大力开发影视外景地旅游。

(三)西部影视节庆旅游分析

影视节庆是以影视奖项评选、影视作品展演和影视交流活动等为主要内容的节庆活动。影视节庆既是影视行业的盛会,同时电影节的开幕、新片的展映、巨星的到场,还会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到举办地观光游览,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我国拥有金鸡百花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香港电影金像奖等知名的电影节、电视节10多个。根据资料整理而成的表2,基本涵盖了中国各地举办过的重大电影节、电视节。分析这些影视节的举办地,可以看出,我国影视节主要集中在国内大中城市,如直辖市与省会,尤其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城市。原因是影视节庆的举办,要求举办地具有浓厚的影视文化氛围和一定的经济基础。

由于在影视文化氛围、影视产业基础、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西部地区都落后于东部地区,所以现在还没有一个电影节或电视节固定在西部城市举办。但西部地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众多的影视观众,也有一些经济、文化条件较好的城市(如重庆、成都、西安等),影视节庆旅游还是拥有一定的市场。因此,西部地区条件较好的这些城市,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地开展影视节庆旅游。具体来说,西部地区的这些城市可以有两种做法:一是承办没有固定举办地的电影节,如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奖。以金鸡百花电影节为例,它是我国最早的影视节庆,人气旺、明星多、关注度高、集聚效应强,并且每届可在不同的城市举办。因此西部有条件的城市可以通过优化自身的影视环境租旅游环境,力争申请到这类影视节庆的主办权。如能成功举办,会对该城市及地区的影视旅游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二是举办新的影视节庆,如××大学生电影节,西部电影艺术节等。目前,西部各地都还没有一个本地的影视节,通过举办新的影视节庆,既能积累举办影视节庆的经验,增强影视文化氛围和影视产业基础,又可以提升城市及地区形象,吸引更多的影视旅游爱好者。

所以,在分析这几类影视旅游需要具备的条件以及西部地区经济水平、资源条件等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西部地区应该控制影视主题公园的开发,大力发展外景地旅游,适当发展影视节庆旅游。

三、西部地区影视旅游的发展策略

通过上述分析得知,在各类影视旅游中,影视外景地旅游是当前时期最适合西部地区影视旅游发展的一种类型。故本文将重点讨论西部地区外景地旅游的发展策略。

(一)高度重视外景地旅游,理性看待消极影响

西部地区面积辽阔,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极为丰富,拍摄的影视作品数量众多,外景地旅游具有极大的潜力和市场,因此应高度重视,大力扶持发展外景地旅游。西部地区发展外景地旅游,应学习国外成功经验,走“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政府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在宏观上统筹规划,并给予影视文化及旅游产业各种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同时,在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的情况下,组织、发动和协调各种社会主体的力量,通过政府计划、规制、金融支持、国际合作等措施促进西部外景地旅游业的发展。比如,国外许多国家的旅游局都设有专门的“招摄”部门,从而在争取剧组在当地拍摄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西部各省区也可以设置类似的“招摄”部门,争取更多影视剧在本地拍摄。

西部各地在重视发展外景地旅游的同时,还应该看到影视旅游存在的缺陷,理性对待其消极影响。尽管影视作品对外景地的宣传作用很大,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知名度较低的影视作品无法很好地宣传拍摄地,影视剧对外景地的影响力会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在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开展影视旅游有时会带来负面影响,给当地的文化、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对此,各级政府、影视剧组、旅游企业和当地居民应客观看待这些问题,努力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二)合理选择影视作品,主动寻求影视合作

西部地区拍摄过大量的影视作品,各地应理清曾拍过的各类电影、电视剧,从中筛选适合本地旅游开发的影视作品。影视作品选择的标准一是看其认知度的高低,知名度和美誉度高的影视剧才具有深远的影响力,才能很好地宣传目的地,吸引游客前来旅游;二是影视剧本身是否展现了与目的地相关的符号标志,如电影《英雄》就很好地展示了内蒙古额济纳旗胡杨林和四川九寨沟的优美风光;三是影视剧是否与本地要宣传的形象相符,如影片《阿诗玛》、《五朵金花》分别反映的是云南彝族撒尼人和白族人的生活,这与石林彝族自治县和大理白族自治州宣传的少数民族地区形象是相吻合的,所以两地至今都还在利用这两部数十年前的经典电影进行旅游宣传。

除了利用已经拍摄放映过的影视作品外,各地还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寻求与影视制作方的合作。旅游目的地可以力邀影视剧组前来选景拍摄,也可以参与影视制作,甚至投资合作拍摄。这在我国已有成功的例子,如电视剧《乔家大院》、《血色湘西》就是山西、湖南当地参与了电视剧的制作拍摄。《非诚勿扰2》拍摄前,北京市旅游局就和制作方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片中植入了慕田峪长城、潭柘寺、欢乐谷、紫竹院公园等多个景点。当然,西部各地经济水平普遍不高,进行独立投资制作有很大难度。因而目的地需要通过和影视剧制作公司合作投资,拍摄有利于宣传本地的电影、电视剧。一旦目的地所投资的影视剧制作完成,受到市场的好评后,就可以通过版权的出卖或者票房回收部分资金,这样既赚回了投资费用,又宣传了旅游目的地。

(三)积极开展整合营销传播

影视旅游的营销传播非常重要。即使是一部优秀的影视剧与一处美丽的外景地,也需要在影视剧拍摄后对涉及的外景地进行介绍和宣传,否则观众就很难知晓其所在,更不用说了解该地的其他情况。如果没有开展相关的宣传活动,很少会有人知道电影《英雄》中的那片胡杨林在内蒙古额济纳旗,《花腰新娘》拍摄于云南省石屏县哨冲镇拖龙黑村,《武侠》的外景地在云南腾冲。目前,西部有些地区并未对影视外景地开展积极有效的营销活动。例如,笔者在重庆武隆调研时发现,知道天生三桥景区是张艺谋《满城尽带黄金甲》唯一外景拍摄地的游客非常少,在景区大门外仅有一张电影剧照,景区内电影重要的拍摄地——驿站也没有相关介绍,并且日渐残破。因此,西部各地应充分地利用影视作品对外景地进行营销传播,以吸引较多的影视旅游者。

在进行营销时,对于已经放映了的影视剧,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要及时把握时机宣传促销,以达到最佳的投入产出效果。通常情况下,影视旅游的最佳推广期是在紧随影视剧播放后的文化流行期之内,之后影响力就会日渐减小。对于正在或将要拍摄的影视剧,旅游目的地要在拍摄和放映等多个阶段下功夫。在影视拍摄前,应积极努力促使目的地成为目标电影、电视的关联地,即背景地或拍摄地;在影视拍摄中,应与剧组和娱乐媒体保持良好的公共关系,通过报道影视拍摄新闻,让观众知道影视拍摄的所在地,并保持较高的曝光率;在影视放映后,应利用多种方式使旅游者能够多渠道接近和获取目的地信息,在潜在旅游者当中建立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使目的地在旅游者心中由所知变为所想,促使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转化为旅游行为。

(四)加强影视旅游产品开发

加强外景地影视旅游产品的开发,可以从多方面人手。第一,深入挖掘目的地各类影视旅游资源的价值,将其开发成旅游产品。影视作品涉及目的地的内容往往包罗万象,极为广泛,不论是自然风光、古迹、客栈、交通工具,还是美食、节日、民族风情等都能加以利用,以吸引旅游者。在开发时应注意充分挖掘影视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以实现其长远发展。第二,加强和旅行社等企业的合作,适时推出相关的旅游线路。例如,2007年湖南卫视热播《血色湘西》后,当地就推出了《血色湘西》外景地的旅游线路,将老院子、芙蓉镇、红石林、凤凰古城等拍摄地安排在线路之中。旅游线路除了安排拍摄地的游览外,还应与当地其他类型的旅游景点相结合,以避免内容的单一。《血色湘西》的旅游线路除了将老院子等外景地纳入其中外,还将张家界等知名景区也安排进来,增强了线路的丰富性和吸引力。第三,注意影视剧衍生品的开发:一是要重视与影视剧相关的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一米阳光》中丽江的驼铃,经商家的利用开发,如今变成了许多游客购买纪念品的首选,这就是影视旅游纪念品成功开发的案例;二是可以尝试将景区与影视歌舞剧想结合,打造山水实景演出。例如,张艺谋导演的《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等印象系列和陈凯歌2011年导演的《希夷之大理》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观看,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的旅游形式。

(五)追求综合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西部地区开发影视旅游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应重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影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众所周知,西部地区尽管面积辽阔、资源丰富,但文化、生态环境较为脆弱,非常容易遭受破坏,且恢复难度较大。《神雕侠侣》剧组在九寨沟拍摄时就损坏了神仙池钙化堤、珍珠滩的植被;《无极》剧组在香格里拉拍摄时对碧沽天池的景观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因而发展影视旅游不能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还要最大限度地维护当地的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效益。这就需要各地政府发挥其引导和监管职能,并协调好影视制作单位、旅游者、当地居民以及民间团体之间的关系,尽量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除了要维护当地的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之外,西部地区要实现影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从内外两方面着手。从内部来看,要狠抓旅游目的地的开发与管理。影视作品对外景地最大的作用就是宣传,而目的地本身旅游资源的品质与开发管理的水平才是吸引旅游者的终极源泉。一个旅游目的地想要获得长足发展,必须立足于根本,精心打造各种旅游景观,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提升服务质量。从外部来看,必须提高影视作品的质量。只有优秀的影视剧才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吸引其前来旅游。尽管目前我国影视剧产量惊人,如2009年故事片产量就达456部,国产电视剧共有402部12910集,但良莠不齐,大多缺乏吸引力。这就需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政府、电视台及影视剧制作公司、制作及演职人员的通力合作,从政策、制度、市场调研、制作及市场运作等各方面来提高作品的质量,使之真正成为影视剧的精品。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影视行业发展前景范文第9篇

关键词:后影视期;生命周期;深度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3-0116-02

从早期《庐山恋》《少林寺》的无心插柳,到《夜宴》《非诚勿扰》等的有意为之,各地政府和景区都已意识到影视剧对当地旅游业的带动作用。相对影视业来说,影视旅游属于后影视产品,影视剧的播出不仅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更重要的是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收益。但影视作品播出后的宣传与开发则更大程度上影响了旅游地的长期发展。

一、“后影视期”的界定

在电影业中,有“后电影产业”,指的是电影除票房收入以外,因电影而产生的并与之密切相关的所有产业。后电影产品包括随片广告、录像带、VCD、DVD等音像制品;有线电视和非影院的传播方式,如家庭影院HBO、在线点播VOD、飞机火车汽车等公共场合的放映收费;电影品牌衍生的玩具、服装、电子游戏、特色旅游等,是囊括了所有与电影内容相关的产品和收益[1]。

影视旅游属于电影产业的后电影产品,从1963年西方影视旅游开端,几十年来,众多学者都对“影视旅游”进行了研究。2010年度的《旅游学刊》中两度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综述[2-3],本文不再做赘述。本文采用的为以下定义:由于旅游目的地出现在荧屏、影带、银幕上而促使旅游者造访这些旅游地和吸引物的旅游活动[4]。因此,本文中所指旅游产品指的是影视剧外景地(不包含影视城和主题公园)所提供的旅游产品。

在影视作品播出后的数月内,旅游目的地的客流会大幅度增加,而影视作品影响力的持久度以及影视作品流行期内旅游地旅游产品的持续开发则会影响到旅游目的地的长远发展。因此本文借1998年,Roger Riley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的Dwayne Baker的研究来界定“后影视期”。1998年Roger Riley和Dwayne Baker对美国有一定影响力的12部电影进行数据分析:他们分别将12部影片放映前10年和放映后的5年期间拍摄地游客接待量为样本,进行定量研究。从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显示:一部具有影响力的电影对拍摄地旅游的影响至少历时4年,使游客量增长了40%到50%[5]。因此,文中所指“后影视期”主要针对旅游目的地而言,指的是从影视剧播出后旅游目的地知名度提高到影视剧影响逐渐减弱的4年时间内。

二、后影视期旅游目的地的产品现状

从投入产出的角度看,影视剧对旅游地的宣传作用毋庸置疑。这种方式越来越被各地政府和旅游地认可,因此,近几年来,各地政府和旅游地纷纷主动与影视公司合作来对旅游地进行推广,但旅游地知名度提高后,后续的产品却跟不上旅游发展的步伐。

1.重前期宣传,少后期营销。当各地意识到影视剧对旅游目的地的带动作用后,纷纷主动寻求与影视剧组的合作,如杭州市委宣传部与《非诚勿扰》的合作,充分显示了这一趋势。

影视剧对旅游目的地的带动不是长久的,在影视剧播出的数月内会出现急速上升,但随着影视剧流行期的消逝,游客人数会逐渐下降。

以山西祁县的乔家大院为例。1989年,乔家大院的年游客接待量为8万人次,1990年张艺谋拍摄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上映后,迎来了第一波游览高峰,1991年游客人数达到15万人次,门票收入突破20万元。2009年晋商剧《走西口》热播时,通过百度对“乔家大院”进行搜索的人数大幅度提升,但随着影视剧流行期的逐渐消逝,搜索量也不断下滑。而乔家大院并没有进行后续宣传,到目前为止,乔家大院还没有建立起官方网站,而其所在城市晋中在2011年才开始对其进行旅游定位并广泛收集宣传语和标志,但至今并未大规模应用。

因此,单纯靠影视剧的宣传只能获得短期效益,而旅游地的长期发展不仅需要前期知名度的提升,更应注重后影视期的宣传和开发。

2.产品单一,缺少文化内涵。目前影视旅游目的地虽已着力于前期的宣传,但旅游产品并未与影视作品结合,从下表可以清晰看出,目前大多数取景地的旅游产品还是立牌简单介绍此地为某某影视剧拍摄地,大多数影视旅游活动也只停留在走马观花式的游览层面。很多场景只能依靠游客对影视剧的记忆来寻找,缺少互动,无法引起游客共鸣。此外,旅游地的产品也缺少当地文化的融入,几乎没有游客参与互动的环节,游客在景区只是参观游览,缺乏体验,难以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

山西乔家大院可谓是影视旅游的最大受益者,随着1990年张艺谋《大红灯笼高高挂》、2005年《乔家大院》和2009年《走西口》的相继播出,使得乔家大院的门票收入节节攀升,虽然影视剧播出后的一两年门票收入会有所下降,但乔家大院的热度不减。影视剧给乔家大院带来客流的同时,乔家大院却没有对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只是在各个院落、厢房里摆放一些民俗道具和宣传画来讲述当地的婚嫁、节庆习俗,但这种向游客宣传当地民俗风情的方式由于缺少体验和互动使得游客的评价不高。

3.缺少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再开发。和其他产品一样,旅游产品也要经历发生、发展、衰退和消亡的过程。即产品的投放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生命阶段。旅游地伴随着影视剧的上映推出旅游产品,在影视剧的流行期内旅游产品进入快速成长期并逐渐走进成熟期,而伴随着产品的成熟大多数旅游地都只是依托原有景观来吸引旅游者,并没有对旅游产品进行再开发或对景区进行扩充或寻求新的创意,从而使得产品渐渐进入衰退期。虽然研究表明:一部具有影响力的电影对拍摄地旅游的影响至少历时4年。但在我国,大多数影视剧的影响期要远远短于4年,因此,旅游经营者应对旅游产品进行再开发来延缓衰退期,延长生命周期。

三、后影视期旅游目的地的产品开发策略

1.运用互联网媒介及现代营销理念,进行持续的影视旅游营销。影视旅游中影视剧是景点的主要宣传媒介,但在影视剧上映之前,可以借助强大的互联网来进行宣传。从目前影视旅游发展的现状来看,有些旅游地在影视剧拍摄期就已开始了大规模的营销,如2006年芒果网与《夜宴》剧组的联合营销,使得《夜宴》外景地浙江安吉、内蒙古额尔古纳在影片未上映已获得较高人气。通过芒果网这样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对影视剧与外景地旅游资源的整合,利用影视明星的影响力推出影视旅游专线,极大地推动了外景地旅游景区的发展。

大部分影视旅游地到了后影视期则不再进行影视营销,只依靠影视剧带来的余温开展经营。对于旅游地来说,在不同阶段可以借助多渠道对景区进行宣传。如乌镇在影视剧《似水年华》播出后,邀请剧中女主角“英小姐”刘若英来为乌镇代言,拍摄了创意和内涵绝佳的形象宣传片,并定期在央视播出,这对乌镇的后续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此外,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除了传统媒体外,旅游地应与时俱进地采用事件营销、节庆营销等方式,并跟随大众潮流借助新型营销方式如微电影、微信公众号等向旅游者进行宣传。

2.注重游客体验,挖掘文化内涵,提升产品深度。我国大部分影视旅游产品文化内涵不足,大多是对某一特定空间和事件的简单再现,忽视了对文化氛围的营造。因此在后影视期初期应进一步挖掘影视剧本身的文化内涵来开发相应的影视旅游产品,如家喻户晓的韩剧《冬季恋歌》在播映后,外景地南怡岛对剧中许多有意义的场景进行了还原,还制作了《冬季恋歌》场景地图,满足了影视旅游者到外景地探寻回味影视剧的基本需求,也成功地将观众的身份转化到游客。

场景还原虽增强了旅游产品的体验性,但若要加强游客的参与性,则需要对产品进行深入挖掘,并将影视文化与当地民俗文化结合,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发旅游产品,如《似水年华》剧中出现的邮局、酿酒坊、染坊等都可以加入参与性活动,让游客体验网络时代下工业化生产所体会不到的手工制作的乐趣。

3.根据生命周期规律开发或创新旅游产品。旅游地处于后影视期时很少对旅游产品进行再开发和创新,这无疑会影响到整个旅游地的长远发展。运用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对产品进行开发能够延长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或焕发新的活力。

当旅游地进入后影视期,基本已属于影视旅游产品的成熟期,这一时期游客量达到顶峰。而随着影视文化流行期的过去,观众对影视剧文化的热度减弱,游客数量会迅速减少,这就进入了影视旅游产品的衰退期。这一时期可寻求新的影视热点或者发展新的旅游主题。如乔家大院在经历了1991年的高峰之后,在2005年《乔家大院》播出后,2006年又达到了一次高峰,年门票收入达到3 100万元,旅游综合经济收入1.8亿元。乔家大院的一次次高峰虽不是有意为之,但值得影视旅游地借鉴并主动争取合作来引导新的高峰。

乌镇在《似水年华》后所进行的一系列开发和创意则使得乌镇进入了新一轮的生命周期。《似水年华》的拍摄场景在乌镇的东栅,而在《似水年华》播出后的两年,乌镇开始了对西栅的开发,从2007年对外开放,到2009年12月21日,乌镇景区凭借“乌镇西栅水乡民宿”体验区,被确定为世博主题体验旅游推荐服务供应商。随着乌镇的不断发展,现已形成“东栅观古迹,西栅品文化”的格局,越来越多的游客被西栅的夜景所吸引。2013年,第一届乌镇戏剧节的举行又一次为乌镇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和活力,并带动着乌镇旅游业的发展。

因此,策划新的流行文化并加以利用对于处于后影视期尾声的旅游地来说是个明智的选择,能够将影视产品的衰退期顺利地衔接到新产品的引入期,进入新一轮的生命周期。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2006电影产业研究之文化消费与电影卷[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

[2]凌莉萍,吴殿廷.国内外影视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J].旅游学刊,2010(3):89-95.

[3]郭文,黄震方,王丽.影视旅游研究:一个应有的深度学术关照――20年来国内外影视旅游文献综述[J].旅游学刊,2010(10):85-94.

影视行业发展前景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影视旅游 发展 困惑 对策 社会价值

九十年代后,我国影视旅游的发展日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将影视文化与旅游景点相结合,已发展成经济热潮,吸引了众多资本。目前,国内已经建成了30余座影视城,还有20多个规划投资上亿元的新建大型影视城正热气腾腾地施工或招商,企业与政府对影视旅游热情不减。但是学术界对于影视旅游的研究却很少。影视旅游在我国属于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其经营管理尚缺少可遵循的模式,不少影视城由于经营不当很快走向衰落。据不完全统计,我国70%的影视城和主题公园处于亏损状态。20%持平,只有10%左右盈利。约有1700多家企业无望收回成本,更有2500亿元巨资被影视城和主题公园套牢。国内电影与旅游的合作。在资金运作、经营模式和开发深度等方面尚有潜力可挖,如无锡影视城中欧亚双城已宣告破产,而像“南京影视城”那样“人去楼空”、破烂不堪的拍摄外景在风雨的侵蚀下开始荒废的现象也不在少数。在这种影视城建设面临严峻考验的情况下。我国影视旅游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的今天,对影视旅游进行研究,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科学发展影视旅游的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我国影视旅游发展中的困惑:现状与问题

高新技术产业、传播与文化产业是二十一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两大朝阳产业,特别是传播与文化产业由于自身特点使其与信息旅游等产业密切关联,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极具带动作用,日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都将传播与文化产业规划为新世纪的支柱产业。影视业作为传播与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显示出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迪斯尼、好莱坞、时代华纳、索尼等影视业巨头的年营业额都在百亿美元以上。影视业现已成为美、日等国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产业。

旅游业与影视业密不可分,二者互相支撑、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这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目前世界上的各大影视巨头都在开发影视产品的同时积极发展影视旅游,通过影视业来带动其旅游收入。如美国“好莱坞”、迪斯尼,还有戛纳电影城等,其在旅游资源开发方面的收入大大高于其影视制作取得的收入。这不难看出,以影视来带动旅游。用旅游促进影视,是世界影视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从目前我国的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节目源、观众群体及所占发行放映市场份额来看,影视文化业市场潜力巨大。伴随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的影视市场将进一步开放。国外影视巨头将纷纷登陆中国。他们的到来,很大程度上会带动我国影视文化业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从而进一步激活中国影视市场,加快影视市场世界一体化的步伐。面对严峻的竞争形势,我国影视业正在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加强影视业与旅游、信息、广告策划等相关行业的互动式协作,发挥影视高科技在行业内的应有作用。

然而,当影视旅游资源得到开发与利用的同时,我国影视旅游发展中却仍然存在着不可忽略的众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产品单一,发展缓慢

当前我国影视旅游产品还停留在传统的观光层面,多数拍摄景点只是立牌,简单表明此地拍摄剧目、参演明星、导演等情况,仅限于图片展示,不能使旅游者有身临其境之感,难以满足旅游者重现荧屏经典一幕的愿望。投资巨额的影视城靠的是规模效应,主要的影视城的基础设施大部分都局限于供拍摄剧组利用,可供游客参与的项目有限。如一些影视城内,以小池塘代表珠江之水,以模型代替赤壁之战中千万条船只,难以在旅游者心中产生共鸣,激发他们的游兴。

2、内涵不足,文化缺乏

现代旅游产品越来越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因为没有历史文化积淀的旅游景点是缺乏生命力的。国内不少影视城在开发过程中对于文化主题的深化力度存在较大的不足。往往只是对某一特定历史空间和实践的简单再现,而忽视了对这一历史时空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氛围的营造,结果只能达到“形似而神不似”的水平。

3、观赏静态,参与不够

影视城主要还是为剧组服务的,较少为旅游者的需求考虑。除了供摄制组拍摄用外,多数时候是闲置的。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更多的都愿意参加有一定参与性的旅游项目,体验型旅游为大众所喜爱。

4、内容平淡,大同小异

影视旅游的发展,让很多的发展商都看到了影视所带来的巨大的旅游收入,各种影视城不断兴建,各地都在抓紧时间吸引剧组的拍摄,但是景区内的旅游设施、旅游景点一般都是为了拍摄而建立的,尤其是各种影视城,大部分都是几座具有时代特色的建筑。一些建筑小品,具有很大的替代性,在同一地域内出现了多家影视城,而且“大同小异”。如很多影视城都有广州街、香港街等。

5、盲目投资,经营不当

由于盲目投资、重复性建设等原因导致我国部分影视城的内外部环境条件极差,景观建造粗糙,许多资源大量闲置,使整体环境与文化价值不相符。投资商急功近利,盲目跟风,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有影视城30多个。中央电视台就拥有“太湖影视城”、“南海影视城”等。浙江省内与影视拍摄基地相关的就有杭嘉湖古镇系列拍摄基地、宁绍的古迹场所、新昌的山水拍摄基地、舟山的海岛风情基地等。

6、资源受限,服务较差

旅游的发展会带动六要素的协调发展,随着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对旅游地的接待能力、旅游地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影视城旅游生活环境容量小,基础设施较差,极大地限制了旅游业发展。

7、多头管理,盲区并存

影视城的申报事宜归谁管?是国家广电总局,还是国家旅游局。通过调查。影视城的审批不通过国家广电总局,只有中央电视台筹建的影视基地,才经总局审批。同时,国家旅游局也认为不在他们的职能范围之内。一位负责人说到,如果要附加旅游项目。就找旅游部门:要批土地,就找国土资源部门:要搞文艺演出,就找文化部和广电总局,“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旅游总局目前都没有明确管理影视城的职能部门,影视城面临的多头管理局面。反而造成一个管理盲区。”

二、我国影视旅游发展的出路:思考与建设

在我国,影视旅游的发展暴露出种种问题,这既要靠管理部门加强宏观调控和积极引导,也需要相关经营单位加强市场调研,转贴于 主动开发迎合消费者口味的创新型旅游产品,使我国的影视城旅游走得更快更远。影视城项目的经营管理者作为旅游开发的主体,应着重从创新产品、完善服务、深化景区文化内涵等内动力方面下苦功夫,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和旅游学术界则应在政策保障、理论支持、决策服务等方面为我国影视旅游的发展提供外动力。共同构成影视旅游发展的互动机制。

1、把握时效性,加大宣传

影视旅游经营者应当把握好影视作品热播的时机,通过各种途径宣传热播影视作品拍摄地,让游客知道有哪些影视作品特别是投资巨大、明星众多的影视作品正在拍摄。可以定期在新闻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上信息。让明星和影视作品成为旅游招牌。对于有一定知名度的影视作品的拍摄地要加大宣传。并加强配套设施的建设,可以出版影视旅游地图、宣传图册之类的资料。

2、加强软硬件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

可以适当地兴建一批影视剧的外景拍摄基地,为开展影视旅游提供比较集中的活动空间,增加对影视作品的宽容性。推动影视旅游产业的发展,要对相关工作进行谋划和细化,提升配套能力,为影视旅游提供更有力的支持,要对影视基地进行市场细分,根据自身特色,找准自己位置,实现错位发展。要加强影视旅游专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影视基地的规范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同时还要做好影视剧的后续宣传工作。提高影视资源的利用率,使影视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旅游业的发展。

3、所在地政府要重视影视作品的拍摄

发展影视旅游必须要有足够多的摄制队伍拍摄,这是开发影视旅游的先决条件。因此。各级政府必须明确影视作品拍摄对开展影视旅游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对于摄制队伍应该给予各个方面的优惠和照顾,积极创造交通便利、服务周到、环境宽松的影视拍摄条件。

4、引导控制,经营得当

国家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影视基地建设的引导控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严格项目审批制度,严格控制影视基地的建设数量,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要求报审人提供详尽的开发规划、技术设计、市场论证、管理方式等方面的材料,由各地旅游局组成专家评审小组进行评审。国家要引寻影视拍摄基地向良性方向发展,影视基地本身要加强学习借鉴国际经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向多元化经营方向发展。形成以影视旅游为龙头,相关产业发展迅速的产业链,如为影视拍摄提供场景和制作服务的行业、旅游房地产等。

5、实现影视旅游的软开发

影视旅游实质上是一种体验经济。是影视走向生活,梦幻与现实逐步结合的产物。旅游者在参观影视基地时,不但可以身临其境地观看影视剧的拍摄,甚至还可以有机会充当剧中的角色,这种感受和体验是独到的,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心甘情愿支付更多价钱来换取的。因此。影视拍摄基地应该将文化氛围和旅游体验作为开发重点,否则将无异于其他景区。甚至因为缺少其他景区自然的、文化的天然优势而丧失吸引力。如在影视拍摄基地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景区,恢复当时风貌、建筑、设施以及人们的穿着打扮。并模仿当时的生活场景,营造一种新鲜而有趣的生活氛围,使旅游者随处可见各种戏剧性的场面,并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其中一员。

6、全方位扩容影视旅游文化

影视旅游总是具有一定的主题,影视作品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因此,开展影视旅游,必须紧随时代潮流。迎合当下的影视剧热播,吃、住、购、娱等紧紧围绕影视主题、剧情展开,安排旅游主题活动和策划项目。并吸纳全球性的娱乐时尚活动,迎合广大旅游消费者的口味,满足旅游者追求新奇的心理需求,以新卖点吸引回头客。如研制与剧情相关的特色食品:营造与剧情相关的住宿环境:开发与剧情相关的旅游商品:策划与剧情有关的娱乐项目等,实现旅游景区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7、要定期对游客进行调查

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活动的开展应当以满足游客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游客的需求是多样的、不断变化的,因此对于一个旅游景点来说,需要不断开发出符合旅游者需求的各种旅游产品,这样才能实现旅游地可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对游客进行定期的调查。可以了解游客对旅游地整个旅游产品、服务质量等的评价,从而针对游客提出的要求不断改进,不断创新。开发出符合旅游者需求的旅游产品。

影视行业发展前景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影视旅游 发展 困惑 对策 社会价值

九十年代后,我国影视旅游的发展日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将影视文化与旅游景点相结合,已发展成经济热潮,吸引了众多资本。目前,国内已经建成了30余座影视城,还有20多个规划投资上亿元的新建大型影视城正热气腾腾地施工或招商,企业与政府对影视旅游热情不减。但是学术界对于影视旅游的研究却很少。影视旅游在我国属于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其经营管理尚缺少可遵循的模式,不少影视城由于经营不当很快走向衰落。据不完全统计,我国70%的影视城和主题公园处于亏损状态。20%持平,只有10%左右盈利。约有1700多家企业无望收回成本,更有2500亿元巨资被影视城和主题公园套牢。国内电影与旅游的合作。在资金运作、经营模式和开发深度等方面尚有潜力可挖,如无锡影视城中欧亚双城已宣告破产,而像“南京影视城”那样“人去楼空”、破烂不堪的拍摄外景在风雨的侵蚀下开始荒废的现象也不在少数。在这种影视城建设面临严峻考验的情况下。我国影视旅游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的今天,对影视旅游进行研究,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科学发展影视旅游的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我国影视旅游发展中的困惑:现状与问题

高新技术产业、传播与文化产业是二十一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两大朝阳产业,特别是传播与文化产业由于自身特点使其与信息旅游等产业密切关联,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极具带动作用,日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都将传播与文化产业规划为新世纪的支柱产业。影视业作为传播与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显示出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迪斯尼、好莱坞、时代华纳、索尼等影视业巨头的年营业额都在百亿美元以上。影视业现已成为美、日等国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产业。

旅游业与影视业密不可分,二者互相支撑、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这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目前世界上的各大影视巨头都在开发影视产品的同时积极发展影视旅游,通过影视业来带动其旅游收入。如美国“好莱坞”、迪斯尼,还有戛纳电影城等,其在旅游资源开发方面的收入大大高于其影视制作取得的收入。这不难看出,以影视来带动旅游。用旅游促进影视,是世界影视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从目前我国的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节目源、观众群体及所占发行放映市场份额来看,影视文化业市场潜力巨大。伴随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的影视市场将进一步开放。国外影视巨头将纷纷登陆中国。他们的到来,很大程度上会带动我国影视文化业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从而进一步激活中国影视市场,加快影视市场世界一体化的步伐。面对严峻的竞争形势,我国影视业正在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加强影视业与旅游、信息、广告策划等相关行业的互动式协作,发挥影视高科技在行业内的应有作用。

然而,当影视旅游资源得到开发与利用的同时,我国影视旅游发展中却仍然存在着不可忽略的众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产品单一,发展缓慢

当前我国影视旅游产品还停留在传统的观光层面,多数拍摄景点只是立牌,简单表明此地拍摄剧目、参演明星、导演等情况,仅限于图片展示,不能使旅游者有身临其境之感,难以满足旅游者重现荧屏经典一幕的愿望。投资巨额的影视城靠的是规模效应,主要的影视城的基础设施大部分都局限于供拍摄剧组利用,可供游客参与的项目有限。如一些影视城内,以小池塘代表珠江之水,以模型代替赤壁之战中千万条船只,难以在旅游者心中产生共鸣,激发他们的游兴。

2、内涵不足,文化缺乏

现代旅游产品越来越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因为没有历史文化积淀的旅游景点是缺乏生命力的。国内不少影视城在开发过程中对于文化主题的深化力度存在较大的不足。往往只是对某一特定历史空间和实践的简单再现,而忽视了对这一历史时空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氛围的营造,结果只能达到“形似而神不似”的水平。

3、观赏静态,参与不够

影视城主要还是为剧组服务的,较少为旅游者的需求考虑。除了供摄制组拍摄用外,多数时候是闲置的。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更多的都愿意参加有一定参与性的旅游项目,体验型旅游为大众所喜爱。

4、内容平淡,大同小异

影视旅游的发展,让很多的发展商都看到了影视所带来的巨大的旅游收入,各种影视城不断兴建,各地都在抓紧时间吸引剧组的拍摄,但是景区内的旅游设施、旅游景点一般都是为了拍摄而建立的,尤其是各种影视城,大部分都是几座具有时代特色的建筑。一些建筑小品,具有很大的替代性,在同一地域内出现了多家影视城,而且“大同小异”。如很多影视城都有广州街、香港街等。

5、盲目投资,经营不当

由于盲目投资、重复性建设等原因导致我国部分影视城的内外部环境条件极差,景观建造粗糙,许多资源大量闲置,使整体环境与文化价值不相符。投资商急功近利,盲目跟风,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有影视城30多个。中央电视台就拥有“太湖影视城”、“南海影视城”等。浙江省内与影视拍摄基地相关的就有杭嘉湖古镇系列拍摄基地、宁绍的古迹场所、新昌的山水拍摄基地、舟山的海岛风情基地等。

6、资源受限,服务较差

旅游的发展会带动六要素的协调发展,随着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对旅游地的接待能力、旅游地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影视城旅游生活环境容量小,基础设施较差,极大地限制了旅游业发展。

7、多头管理,盲区并存

影视城的申报事宜归谁管?是国家广电总局,还是国家旅游局。通过调查。影视城的审批不通过国家广电总局,只有中央电视台筹建的影视基地,才经总局审批。同时,国家旅游局也认为不在他们的职能范围之内。一位负责人说到,如果要附加旅游项目。就找旅游部门:要批土地,就找国土资源部门:要搞文艺演出,就找文化部和广电总局,“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旅游总局目前都没有明确管理影视城的职能部门,影视城面临的多头管理局面。反而造成一个管理盲区。”

二、我国影视旅游发展的出路:思考与建设

在我国,影视旅游的发展暴露出种种问题,这既要靠管理部门加强宏观调控和积极引导,也需要相关经营单位加强市场调研, 主动开发迎合消费者口味的创新型旅游产品,使我国的影视城旅游走得更快更远。影视城项目的经营管理者作为旅游开发的主体,应着重从创新产品、完善服务、深化景区文化内涵等内动力方面下苦功夫,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和旅游学术界则应在政策保障、理论支持、决策服务等方面为我国影视旅游的发展提供外动力。共同构成影视旅游发展的互动机制。

1、把握时效性,加大宣传

影视旅游经营者应当把握好影视作品热播的时机,通过各种途径宣传热播影视作品拍摄地,让游客知道有哪些影视作品特别是投资巨大、明星众多的影视作品正在拍摄。可以定期在新闻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上信息。让明星和影视作品成为旅游招牌。对于有一定知名度的影视作品的拍摄地要加大宣传。并加强配套设施的建设,可以出版影视旅游地图、宣传图册之类的资料。

2、加强软硬件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

可以适当地兴建一批影视剧的外景拍摄基地,为开展影视旅游提供比较集中的活动空间,增加对影视作品的宽容性。推动影视旅游产业的发展,要对相关工作进行谋划和细化,提升配套能力,为影视旅游提供更有力的支持,要对影视基地进行市场细分,根据自身特色,找准自己位置,实现错位发展。要加强影视旅游专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影视基地的规范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同时还要做好影视剧的后续宣传工作。提高影视资源的利用率,使影视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旅游业的发展。

3、所在地政府要重视影视作品的拍摄

发展影视旅游必须要有足够多的摄制队伍拍摄,这是开发影视旅游的先决条件。因此。各级政府必须明确影视作品拍摄对开展影视旅游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对于摄制队伍应该给予各个方面的优惠和照顾,积极创造交通便利、服务周到、环境宽松的影视拍摄条件。

4、引导控制,经营得当

国家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影视基地建设的引导控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严格项目审批制度,严格控制影视基地的建设数量,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要求报审人提供详尽的开发规划、技术设计、市场论证、管理方式等方面的材料,由各地旅游局组成专家评审小组进行评审。国家要引寻影视拍摄基地向良性方向发展,影视基地本身要加强学习借鉴国际经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向多元化经营方向发展。形成以影视旅游为龙头,相关产业发展迅速的产业链,如为影视拍摄提供场景和制作服务的行业、旅游房地产等。

5、实现影视旅游的软开发

影视旅游实质上是一种体验经济。是影视走向生活,梦幻与现实逐步结合的产物。旅游者在参观影视基地时,不但可以身临其境地观看影视剧的拍摄,甚至还可以有机会充当剧中的角色,这种感受和体验是独到的,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心甘情愿支付更多价钱来换取的。因此。影视拍摄基地应该将文化氛围和旅游体验作为开发重点,否则将无异于其他景区。甚至因为缺少其他景区自然的、文化的天然优势而丧失吸引力。如在影视拍摄基地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景区,恢复当时风貌、建筑、设施以及人们的穿着打扮。并模仿当时的生活场景,营造一种新鲜而有趣的生活氛围,使旅游者随处可见各种戏剧性的场面,并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其中一员。

6、全方位扩容影视旅游文化

影视旅游总是具有一定的主题,影视作品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因此,开展影视旅游,必须紧随时代潮流。迎合当下的影视剧热播,吃、住、购、娱等紧紧围绕影视主题、剧情展开,安排旅游主题活动和策划项目。并吸纳全球性的娱乐时尚活动,迎合广大旅游消费者的口味,满足旅游者追求新奇的心理需求,以新卖点吸引回头客。如研制与剧情相关的特色食品:营造与剧情相关的住宿环境:开发与剧情相关的旅游商品:策划与剧情有关的娱乐项目等,实现旅游景区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7、要定期对游客进行调查

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活动的开展应当以满足游客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游客的需求是多样的、不断变化的,因此对于一个旅游景点来说,需要不断开发出符合旅游者需求的各种旅游产品,这样才能实现旅游地可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对游客进行定期的调查。可以了解游客对旅游地整个旅游产品、服务质量等的评价,从而针对游客提出的要求不断改进,不断创新。开发出符合旅游者需求的旅游产品。

影视行业发展前景范文第12篇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各种新兴的专项旅游也应运而生,许多相关产业都积极与旅游业融合,寻求新的发展机会。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影视带动的旅游活动在我国日渐兴起和发展。一方面,影视旅游活动为旅游地提供了一个新的旅游主题,催生新的旅游项目,给旅游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影视旅游的发展大大延伸了影视产业的产业链。影视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专项旅游,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和运行规律。但就总体而言,我国影视旅游的研究近几年来才真正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因此对它的研究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完善。

一、影视旅游内涵

影视和旅游都是当今社会人们重要的休闲方式,两者相融合,导致影视旅游的产生成为必然。随着收入和文化程度的日益提升,旅游者在观光游览过程中不仅仅是追求和观赏美景,也越来越注重获得精神和文化层面的享受。在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方面,影视属于静态的休闲方式,是在某一地点通过某种媒介获得的一种文化上的享受;旅游则属于动态的休闲活动,需要旅游者离开常住地到一个新的环境获得一种新的体验,这一静一动的结合使旅游者得以在旅游的同时获得精神和文化的体验。正是基于人们对旅游的认识不断深化以及旅游业自身的发展,影视旅游这种“专项旅游”正以极快的速度增长,可以说影视旅游是影视与旅游的交叉产物,是影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影视旅游概念的界定上,目前国内外尚未有一个统一的、权威性的定义。不少学者将影视拍摄基地旅游定义为影视旅游,但真正意义上的影视旅游不仅包括影视拍摄地旅游,还包括以影视拍摄制作过程中涉及到的所有相关事物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影视旅游是影视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综合产物,是以影视拍摄制作产业链各环节相关的各类事物或活动为旅游吸引物的,融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参与性、娱乐性乃至教育性于一体的专项旅游活动。

二、我国影视旅游基地发展现状

影视旅游始于影视产业的兴起。1895年12月28日,近代电影在法国诞生。1955年,美国电影动画大师沃尔特・迪斯尼(WaltDisney)建成的迪斯尼乐园,被公认为现代第一座主题公园。这种以影视艺术为依托的主题公园,标志着影视旅游的萌芽,也决定了西方国家影视旅游的发展方向。1963年,好莱坞环球影城在洛杉矶建成和运营,标志着影视旅游的正式开端,并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在我国,1906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的戏曲片《定军山》,标志了我国国产电影的诞生。但与国外相比,我国影视旅游产业起步较晚。我国影视旅游萌芽于上世纪20年代初的片场拍摄,至30、40年代长春、上海影视基地出现影视旅游雏形;50年代的北京开始实施“中国好莱坞计划”;到80年代新建了大批影视拍摄基地。1987年,在无锡太湖之滨落成的影视拍摄基地标志着我国影视旅游的正式兴起。随着我国影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影视旅游业也得到了跨越式发展。全国各地先后建立了上百家风格各异、规模不等的影视外景拍摄基地。我国影视旅游产业初步形成了“以影视基地为依托、以影视文化为内涵、以旅游观光为业态、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具有独特运营模式、完整上下游产业链的跨行业、复合型的新型产业。在2006首届中国影视旅游产业高峰论坛上,通过对全国影视旅游基地占地规模、旅游人次、总体收入等具体指标的评比,首次评出中国十大影视基地:横店影视城、上海影视乐园、中山影视城、长影世纪城、北普陀影视城、同里影视基地、象山影视城、镇北堡西部影视城、焦作影视城、涿州影视城。

近年来,国内各地影视基地发展迅速,按照产业基础、地域文化和影视产业发展需要,依托首都城市圈、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的影视产业机构等,大致形成了北、东、南三大影视产业基地群。北部区块以北京怀柔影视基地、北普陀影视基地、河北涿州影视基地、宁夏镇北堡影视城等为集聚地,形成“北部影视基地群”;东部区块以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浙江象山影视基地、海宁影视基地、江苏无锡影视基地、同里影视城、上海车墩、临港影视基地等为集聚地,形成“东部影视基地群”。南部区块以云南影视基地包括8个影视城(大理、丽江、玉龙湾、曲靖、腾冲、元谋、陆良、石林等)、广东南海影视城、广东中山影视基地为集聚地,与香港、台湾影视制作机构形成“南部影视基地群”。纵观国内各影视旅游基地目前的发展情况,真正形成规模效应的是“一南一北”,即横店影视城和北京怀柔/涿州影视基地。前者以“大”――全球规模最大,能够适应从春秋到民国,多个历史时期、多种历史场景、全天候的大规模影视拍摄;“全”――产业链服务要素集聚最齐备,包括器材租赁、外景设置、后期制作、群众演员、人才培训;“游”――形成部级5A级旅游景区,游客人次超过千万而著称;后者以“央”――依托中影集团、中央电视台等央企和中央级传媒的品牌、投资和人脉资源,以中影集团电影数字生产基地为核心,提供大量影视制作订单;“科”――设施和服务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努力适应数字化的影视制作手段;“聚”――位于首都城市圈和京津冀城市群,与中国主要的电影生产基地形成互动。

三、横店影视旅游基地发展概况

在我国影视旅游发展过程中,横店影视旅游的发展异军突起,甚至堪称一枝独秀。横店,位于浙江省东阳市境内,耕地资源十分匮乏,却已发展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被美国《好莱坞》杂志称为“中国好莱坞”。横店自1996年拍摄电影《鸦片战争》以来,相继建成了广州街・香港街、秦王宫、清明上河图、明清宫苑、梦幻谷、大智禅寺、屏岩洞府等28个实景拍摄基地,11个大型摄影棚,可以满足上至秦汉、下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影视剧拍摄对室内场景的要求。2012年,横店接待中外影视拍摄剧组多达150个。横店影视产业的发展,为横店影视旅游提供了充足的市场空间和动力。横店已成为国家AAAAA级旅游区。2011年7月,国家旅游局了中国旅游行业第一份“中国旅游百强景区”,浙江是全国各省市区入选景区最多的省份,共有9个景区上榜。横店影视城高居榜单第4位。北京故宫位居榜首,张家界武陵源核心景区、北京颐和园依次位列第二、第三。

为了进一步推动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继2004年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在横店设立全国首个部级影视产业实验区――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后,2012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又批准设立浙江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实验区,加大对横店影视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2012年,实验区新增入区企业52家,累计达到487家,华谊兄弟、保利博纳、唐人电影等诸多影视大佬均在横店安家落户。2012年入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8.11亿元,同比增长146.47%;上缴总税费9.64亿元,同比增长163.34%。随着横店影视城影视文化旅游资源的不断整合,旅游产品的不断升级开发,横店影视城从单一经营“影视基地”旅游向打造影视主题旅游公园的战略转变,开创了独特的以影视外景和娱乐活动为主题的旅游景区模式,开发出“梦幻太极”、“梦回秦汉”、“汴梁一梦”、“怒海争锋”等20多场精彩的演艺节目,2012年横店影视城游客人次达到1177.24万,实现了影视业、旅游业的联动发展,横店已成为以影视为特色的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

四、我国影视旅游基地发展面临三大挑战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旅游消费要求也越来越高,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和多样化的旅游消费需求,我国影视旅游基地发展面临三大挑战:

1、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随着影视文化产业的对外开放,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日趋增大。就国内而言,影视基地项目一哄而上,风格雷同,毫无特色,重复建设问题十分严重,造成了市场竞争激烈而无序的状况,这一状况对各影视旅游基地的发展十分不利。

2、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旅游市场消费已从以观光旅游为主,转向观光、度假与专项旅游三足鼎立的新的发展阶段。影视旅游作为一种融入了影视元素的全新主题化旅游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者在选择旅游产品时更加理性,越来越注重旅游过程中的体验性、参与性,这使得各影视旅游基地在影视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难度进一步增大。

3、环境保护日益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也是我国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现实要求,同时,也是影视旅游基地发展的客观需要。但目前这种观念尚未深入人心,不利于我国影视旅游基地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五、我国影视旅游基地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以横店影视城为例

横店影视城从1996年建立首个拍摄基地至今,每年均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横店模式也由此被一些学者认为是国内目前最为成功的影视旅游发展模式。尽管如此,横店影视旅游基地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显现出一些问题,特别是当前人们消费水平和旅游方式的改变,给横店影视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实现横店影视旅游基地可持续发展,除了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外,还应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推进影视产业转型发展。影视旅游是由电影引致的旅游,影视产业的转型发展将直接带动影视旅游业的转型发展。横店影视城要大力吸引多种资本参与,整合提升外景拍摄资源,兴建世界顶尖高科技摄影棚,强化影视拍摄服务功能,打造全国领先的影视拍摄基地。引进国际先进的高科技数字化后期制作技术和设备,组建高水平后期制作团队,打造全球知名的影视后期制作中心。积极发展新兴影视业态,打造囊括影视投资、影视摄制、器材租赁、电影发行、院线管理等多环节的现代影视产业集群。促进作家、剧组、传媒机构等各类影视要素集聚互动,完善影视审查、展播、交易等公共服务,打造全国最大的影视产品交流、交易平台,最终实现以影视带动旅游、旅游促进影视的良性发展。

2、提升影视旅游文化内涵。影视文化与旅游文化相融合能够产生倍增效应。提升影视旅游的文化内涵,一方面要有好的影视作品推出,通过影视作品的启示,恢复和营造人文、历史或有纪念意义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发有文化内涵的影视旅游产品。要特别重视与影视剧相关的旅游产品多层次、多侧面、多渠道的开发。影视旅游产品在开发时要充分考虑影视旅游者的动机、个性特征等,结合影视故事情节规划精品旅游线路,运用高科技手段融演艺表演与游客互动为一体,充分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奇等心理体验。

3、推动文化产业全域化。东阳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充分利用部级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的优势,延伸文化产业链条,拓宽文化产业领域,推动东阳文化产业全域化发展。东阳文化产业全域化的推进,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影视旅游业的范围。影视产业实验区成立以来,横店已基本形成了以新型工业为基础,以影视为龙头,带动旅游、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格局,尤其是影视业与旅游业结合紧密,使横店成为海内外著名的影视旅游基地。扩大横店影视旅游业的具体做法是以横店影视旅游基地为中心,通过全市旅游规划,将东阳市其他景区全部融入影视元素进行改造,并通过旅游线路的重新设计,使其与横店影视城进行有效连接,从而达到以横店影视旅游带动整个东阳市影视旅游的目的,构建以影视文化为主、地方传统特色文化为辅的一主多元文化发展格局。

4、加强影视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联动发展。具体方式主要是两条:一条结合影视产业链的构建,大力发展影视衍生产品的工业化制造和影视相关配套工业,如:影视器材、影视设备、影视道具、影视制景等。二是将东阳市传统特色工业与影视产业结合。东阳素有“百工之乡”之称,尤其是木雕、家俱、竹编等工业早已闻名全国,这些产业如果加入影视文化元素,必将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通过这些工业的发展,反过来,又能对影视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效支持。要重点扶持一批加工企业,引导开发旅游纪念品,做强做精各种旅游纪念品等旅游商品,推动建设一批旅游商品基地和旅游购物场所,充分挖掘和满足游客的潜在消费需求,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5、大力倡导绿色影视旅游。横店要着眼于长远,立足于当前,在核心区100平方公里和全实验区365平方公里范围内,根据文化新区建设和影视产业发展的需求,实施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坚决杜绝污染环境、破坏景观、毁坏植被等行为和该类项目入驻,严格杜绝有碍观瞻和破坏环境的工业项目进入,凡是已经入驻的要限期迁出,从而为横店影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预留良好的生态空间。此外,为满足横店建设小城市试点工作的需要,东阳以及横店政府服务机构要转变观念,工作前移,切实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要求构建横店城市管理新模式,使得景区内外环境卫生水平和城市管理秩序一个样,游客消费体验不变样。

影视行业发展前景范文第13篇

随着国内影视文化产业的加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于广播影视作品的艺术性和制作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影视编导专业为广播电视领域培养高素质人才,在电视节目创作课程体系之中,实景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优化实景教学模式提升电视节目创作课程教学质量已经势在必行。

一、实景教学模式在电视节目创作课程体系中的主要作用

(一)有效突出电视节目创作课程体系的功能和作用。电视节目创作课程要求学生必须了解电视技术发展及其与节目形态变化发展的互动关系,熟悉摄录、编辑等制作设备的使用和操作技能;掌握电视拍摄技术和各类编辑软件、编辑技巧的运用。课程主要功能是使学生能够了解摄录设备的基本原理,运用理论讲授和实践练习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前期设备的操作和使用以及后期非编设备的使用,并能通过团队合作制作出电视节目。除了必要的基础理论教学内容以外,大量的教学内容都要通过实景教学模式加以体现。因此,实景教学模式的质量和水平对于电视节目创作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能够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通过电视节目创作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熟练操作、配接电视系统中的各种音视频设备,能搭建基本电视制作系统,熟悉电视节目制作流程,对每个环节都有准确的把握,包括节目制作前期准备,设备的维护,制作过程中应急情况的处理等,并能够在对设备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体现创作思维。实景教学是对电视节目创作环境的真??再现,对于提高和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及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三)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高校影视编导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之一,学生毕业进入影视创作领域后,就要具备从业人员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水平。在实景教学环节中,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和运用的都是影视编导领域中实际应用最为普遍和广泛的设备、器材和技术等,能够实现与行业发展需求之间的有效衔接,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二、现阶段实景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经费投入不足。众所周知,电视节目创作领域的设备和技术更新速度非常之快,但是在现阶段教学发展实践中,很多高校受到资金投入不足的限制,无法及时购置和更新教学设施设备,学生所用与行业发展实际严重脱节,导致了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二)指导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很多高校负责电视节目创作课程实景教学环节的指导教师专业教学水平仍然有待提高。一部分教师并不具备相关教育背景及从业经验,仅凭借主观经验从事相关教学工作,教学质量和水平难以得到有效保证,一线从业人员难以加入指导教师队伍之中。另一部分教师很少有接受培训、外出教育和学习的机会,对于电视节目创作领域的新技术、新设备不够了解,教学水平长期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三)教学模式单一。当前,实景教学的教学模式单一化也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很多教师在实景教学环节中采取的是课堂理论教学的模式,注重知识技能传授,却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与学生之间进行信息沟通、交流和互动。

三、优化实景教学模式的建议

(一)加大教学资金投入。高校应当进一步加大对实景教学环节的资金投入,加速教学所需设施设备的购置、场地升级改造以及新技术的引进,让实景教学场地、环境及教学设施设备与电视节目创作领域的发展实际高度契合。

影视行业发展前景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影视旅游 产业效应 艺术关联 提升措施

随着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和接收终端的“小屏化”、移动化,电影、电视剧已经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因其与旅游业的密切关系而使“影视旅游”蓬勃兴起。

影视旅游的兴起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为现代旅游业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新的动力。所谓影视旅游,指因影视作品的拍摄、传播与接受而吸引受众到有关景点进行观光游览的一种新兴文化旅游形式,在国内又称“电影旅游”,在国外则称“movie-induced Tourism(电影引致旅游)”。狭义的影视旅游是指人们受影视作品的影响而对影片拍摄的外景地进行的旅游;广义的影视旅游除对影片拍摄的外景地进行的旅游之外,还包括与此影片相关的故事情节发生地、影片拍摄的影视城、影视节庆活动及置景、道具等一切对游客产生吸引力的旅游活动。其特点是通过影视传播媒介的巨大宣传效应和广泛影响力,使潜在的游客受到吸引并对有关景区的位置、资源、优势等予以了解并前往旅游,又因影视作品的明星效应及宣传、探班、播映等活动而在游客内心对相关旅游活动产生文化附加值。在对影视拍摄可能造成景区污染、景点破坏等弊端有清醒认识并予以高度重视的前提下,有必要探讨影视旅游的产业效应、艺术关联及提升措施。

关于影视旅游的概念,第一,从本体说,刘滨谊、刘琴(2004)在《中国影视旅游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中提出,影视旅游是“以影视拍摄、制作的全过程及与影视相关的事物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第二,从主体说,吴丽云、侯晓丽(2006)在《影视旅游者旅游动机研究—铁岭龙泉山庄旅游者实证分析》中认为影视旅游是人们由于受影视剧的影响而对影视拍摄地产生兴趣,进而到该地旅游的现象;周晶(1999)在《电影外景地的旅游吸引力》中认为影视旅游是所有“因为受电影拍摄场地的自然风光、历史遗存或文学作品的影响到电影的外景地的旅游”。第三,从组织者来说,还有人从影视旅游组织者的角度出发,认为影视旅游是“为满足电影爱好者对影片中的景点的兴趣与需要,开发组织的一种电影专题旅游活动”。如此多的关于影视旅游的定义,可见理论界及行业界对这个概念的重视。

随着影视拍摄、制作、传播技术的进步,给人们提供了越来越多更具吸引力和煽动性的影视作品,也使人们了解到越来越多的旅游景点;随着影视媒介在人们日常生活和消费活动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影视作品在人们分配休闲时间并确定旅游方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尽管我国的“影视旅游”是受国外研究者启发才兴起的,理论界对包括影视业在内的文化创意产业及其对旅游业的推动作用研究得还不够透彻,但“影视旅游”已经受到行业界、管理界和研究界的高度重视,有一些研究者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探讨。

影视旅游的产业效应与创意优势

影视旅游的产业效应是直接的,也是巨大的。从产值而言,影视产业对旅游、服装、游戏、玩具制造等相关行业的产业拉动值比例是1:10;从周期而言,按照莱莉(Riley R)、斯万尼·贝克(Swayne Baker)、万·多仁(Van Doren)等人的研究成果,影视旅游的产业效应至少四到五年,即影片拍摄及播映对游客前往拍摄地旅游的吸引力至少能持续四到五年。

影视剧促进文化旅游的案例在国内外都有很多。在我国,安徽省因电影《卧虎藏龙》出名的宏村景区、浙江省因电影《非诚勿扰》出名的西溪湿地、北京因电视剧《红楼梦》兴建并常年吸引游客的大观园等都是旅游爱好者们喜爱的,尤其河北张家界风景区,因电影《阿凡达》在此拍摄后,“乾坤柱”景点改名为“哈里路亚山”,并推出“阿凡达之旅”,仅 2011 年春节黄金周就接待中外游客 16.98 万人次,同比增长 25.87 %;旅游门票收入 1173.7 万元,同比增长 50.88 %。这些充分说明了影视作品的拍摄与传播在推动旅游经济过程中发挥的重大作用。

影视旅游最典型的案例,是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和电视剧《乔家大院》对山西祁县乔家大院旅游效应的促进作用(见表1),该景点于1986年对游人开放,当年接待的游客人数是1万多名。1990年,张艺谋在此拍摄了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随着影片对剧情、演员、拍摄进度等的宣传,尤其是随着影片的上映及在国内外屡屡获奖,乔家大院的知名度越来越大,旅客接待率快速增长。之后5年间,游客数量平稳增长,与莱莉等人关于“影视旅游的产业效应至少四到五年”的研究结论相一致。2004年3月,电视剧《乔家大院》在乔家大院开拍,影视旅游的产业效应再次显现,当年游客数量增长了一百多倍;到2006年初该剧播出后,当年“五一”接待游客数量5万人次,超过每天最大接待量的25%;5月2日接待游客8.5万人次,5月3日接待游客7.5万人次,5月4日接待游客8万人次,5月5日接待游客6.2万人次,5月6日接待游客3.6万人次,“黄金周”接待游客总数达到38.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500多万元。2007年的“五一”黄金周,乔家大院的吸引力依然不减,游客总数达44.15万人次,在山西省所有重点景区中名列第二。这表明影视旅游能极大地带动拍摄地点产业效应,而且影视旅游具有巨大的创意优势。

基于创意水平提升的影视旅游健康发展策略

(一) 影视旅游的产业效应与创意基础

影视剧生产与销售的宣传创意。有实力、有财力的剧组,一般会在有了创意后就开始向受众传递剧作的相关信息,并在影视剧的创意、编剧、拍摄、剪辑、后期制作等过程中适时进行宣传。特别是在剧本创作完成之后、确定拍摄地点之际,会透露演员情况、拍摄地点、拍摄日程等,不但可能请记者前往拍摄现场进行探班采访,而且可能通过制造演员之间的绯闻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主要目的就在于扩大影片在观众中的吸引力,使他们对剧中的地点、人物、事件等产生兴趣。产业效应大多来自于相关影片的生产与制作。

影视传播的宣传创意。影视剧的传播,是其实现产业效应的直接渠道,除了传统意义的院线电影及电视台电视剧之外,随着网络技术及视频制作手段的发展,网络也成了影视传播的一个重要手段。业内决定电影和电视剧成功的重要标志是票房和收视率,尽管很多专家学者对这两个概念、相关数据及是否能以其作为影视剧成功的标准持怀疑、批判态度,但仍未能阻止影视界把它们作为考察产业效应及总体上成功与否的主流措施。票房,指电影或戏剧的商业销售情况,具体可用观众人数或门票收入进行计算;而收视率,一般是在样本户的电视机上安装一个测量仪,它会把样本户看的节目信息储存起来,并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传送到总部的中心计算机,并经统计收视数据计算出收视率。票房与收视率高的虽然未必是真正的好作品,但被认为是产业效应相对而言比较高的作品。加强影视剧传播过程中的宣传创意,能够相应地提升票房、收视率和点击率。

(二)通过提升创意水平促进影视旅游健康发展

影视旅游的健康发展,既关系到产业效应的提升,也关系到创意水平的提升。从前者而言,提升宣传效果,能使更多的受众了解影视中的相关景点;从后者而言,提升影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并使二者有机结合,能吸引更多的受众观影收视。只有这样,才能在促进影视旅游的同时推动整个产业健康发展。在信息化时代,影视剧拍得再好也离不了宣传,并且宣传的力度、频度、技巧、规模等将直接决定有多少观众对它进行了解并产生欣赏的兴趣,并将对影片的产业效应具有重大影响。一般来说,借助明星效应、地名效应等进行宣传的效果比较好,预告片、开机仪式、记者探班、关机仪式等也对提升拍摄地的知名度有重大作用,在导演创意之初就会对这方面进行具体阐述。近几年,影视圈内很多导演除了常规宣传之外,还会在影片开拍之初即派专人全程撰写拍摄日志或拍摄记录片。2013年一年内推出两部电影《小时代ⅠⅡ》的年轻导演郭敬明,把在上海拍片期间的所有过程都通过图片、文字的方式进行记录,并在《小时代Ⅰ》走上院线的同时予以出版,影片与书籍的宣传效应产生合力,既利于扩大影片的知名度,又利于宣传景点特色,尽管电影本身拍得很一般甚至因“三观不正”受到责骂,但受到了越来越多“粉丝”的追捧。

如果说影视宣传是提升产业效应的外因,那么,影视作品本身的质量则是决定产业效应的内因,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才能发生作用。影视作品的质量包括思想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两者俱佳且相互结合的作品才能真正使观众记在心里,口耳相传,并达到“既叫好又叫座”的效果。这方面最经典、最成功的一个案例是《庐山恋》,作为世界吉尼斯纪录史上放映次数最多的电影,这部片子以著名风景区庐山作为拍摄背景表现一对年轻人的旷世恋情,在吸引观众的同时扩大了景区的知名度,提高了游客访问量。笔者参与编剧、杨亚洲导演、倪萍等著名演员参演的电影《最长的拥抱》获得影视专家及普通观众的高度认可,该片通过男女一号虽然经历坎坷但相互救赎,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无偿援助被遗弃的残疾孤儿等情节,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并在画面效果、人物塑造、故事结构、音乐设计等方面都有所突破,其中的北京熏衣草庄园、南方水森林、乔波滑雪场等,都因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而有利于提升影视旅游效应。比较而言,《小时代》虽然有不少粉丝,其中上海景点也有一定社会影响,但因片中过于注重宣传物欲,在被专家批为“三观不正”的同时,又被普通观众批为“脑残”,有人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表示“坚决不能容忍”,在此情况下,即使其对影视旅游有促进作用,也是不值得提倡的。

总之,影视作为文艺创意产业的重要门类,是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及音乐艺术、舞蹈艺术、语言艺术、戏剧艺术等的综合艺术形式,通过创意的火花,借助声、光、电、多媒体等多种技术手段,在荧屏上给人创造一种“拟态的真实”,使观众通过观看剧情实现那些无法实现的梦想,这是好莱坞被比喻成“梦工厂”的原因,也是影视旅游能产生巨大产业效应的艺术根据。

1.刘滨谊,刘琴.中国影视旅游发展的现状与趋势[J].旅游学刊,2004,19

2.吴丽云,侯晓丽.影视旅游者旅游动机研究—铁岭龙泉山庄旅游者实证分析[J].人文地理,2006(2)

3.周晶.电影外景地的旅游吸引力[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Vol.27

4.代俐.联合开发电影旅游产业[J].电影评介,2006,11

影视行业发展前景范文第15篇

十年一剑打基础

怀柔的影视产业发展起步于1995年落户杨宋镇的飞腾影视城(后改名为星美今晟影视城)。 从95年飞腾影视城开始建设,到2005年中影数字制作基地落户开工,十年间,飞腾影视城与怀柔当地影视、旅游产业相互促进发展,为怀柔区谋求影视产业全面发展打下了基础。

“飞腾影视城刚落成时,北京地区影视公司集聚的场所还很少。由于影视剧的生产成本很高,不少中小公司没有固定场所进行拍摄与经营。当时的怀柔风景优美,是不错的外景地,再加上费用低廉与一些优惠的招商政策,引来很多影视剧组前来取景拍摄,并逐渐吸引一些中小影视公司。”怀柔区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吕晓国在接受采访时说道。这种最早依靠山水人文景观与外景基地低廉费用来吸引中小影视企业的发展路径,与好莱坞的发展开端颇为相似。

多年发展,星美今晟影视城已不是当初仅仅能吸引来剧组和中小公司的影视城,而是跃居成为国内北方地区知名度高、设施设备全的影视剧外景拍摄地,其外景区与摄影棚区在北方都首屈一指。

星美今晟影视城的外景区主要是仿明清建筑,有街道、四合院、酒楼、茶楼、戏园子、客栈、江南园林、华北小镇等。全部屋宇约有280栋,均以原木古法建造,还可随时因剧情需要而变景搭景。摄影棚区包括大小规格不同的四个摄影棚。另有化妆间、服装库、道具库、灯光器材库、场务器材库等完善设施。

近年来,星美今晟影视城越来越多与国内外知名影视剧组合作,拍摄影视剧数百部,其中包括《大宅门》《铁齿铜牙纪晓岚》《少年英雄方世玉》《火线三兄弟》等知名影视作品。星美今晟影视城现正向集拍摄、制作、培训、旅游、服务、新媒体等为一体的多元化方向发展。

中影注入新活力

如果说星美今晟影视城十年的发展为怀柔区建设“中国影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那么2005年底开工2008年7月投用的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则使怀柔区有了引领全国影视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数字基地的建成不仅开启了怀柔影视基地以技术为核心的差异化发展思路,也使怀柔有了打造“中国影都”的底气。

中影基地入驻怀柔后的短短几年时间内,怀柔影视基地发展成绩卓然:2008年建成以来,78部票房过亿的国产大片中,有36部在中影影视基地完成后期制作,其中包括《建国大业》、《赤壁》、《唐山大地震》、《让子弹飞》《1942》《泰冏》《画皮2》等大片。

过亿影片近半与怀柔影视基地有关,原因在于中影数字制作基地优良的硬件设施与顶尖的技术人才。已经落成的中影基地一期投资近20亿元,以影视拍摄、制作为核心,具有影视拍摄、声音录制、数字加工、胶片洗印以及动漫、广告制作等全方位、高质量服务功能。与此同时,基地内还拥有国内顶端技术人员和专业研发团队300余人,其硬件设备与制作技术均已经跻身于世界一流水平。

除了大规模的数字制作棚区,中影数字制作基地内还包括4万平米的大型摄影棚区,1.6万平米的大型器材服装道具库,1万平米的置景车间, 1.5万平米的光盘生产车间以及动漫产业实验区、外景拍摄地等。这些设施保证了基地可以提供高质量的胶片清洁洗印、常规剪辑等一些列影视后期服务项目,从而建立起了覆盖所有影视后期产品服务内容,技术水准和规模均达到亚洲第一的电影“大后期”制作系统。

领先的后期制作设备及拔尖专业人才的集聚,使得在北京甚至全国范围内,怀柔影视基地与其他集聚区相比,都具备具有差异化竞争、错位发展的优势。其后期制作技术上的领先性、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使其竞争优势得到了业界人士和相关企业的认可和关注。2006年12月,中国(怀柔)影视基地成为北京市首批认定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目前仍是全市认定的唯一影视产业集聚区和功能区。

而随着集聚区的认定,与飞腾前后脚落地的百汇演艺学校、中视腾飞武校茁装成长;老爷车博物馆、北京人艺艺术创作中心、五星级影人酒店、影视文化一条街等一批功能和配套项目相继投用招商。

完善功能构造中国影都

以后期制作为核心的中影基地和以外景拍摄为主的星美影视城形成互动发展,带动了周边产业的良好发展。对于怀柔来说,影视基地注入的新活力,只是一个开端。怀柔的目标,是将影视基地建设成为“产业链条完整、关联企业集聚、综合服务齐全”的部级影视产业示范区的同时,整个怀柔区也能在影视基地的辐射影响下,谋求绿色长久的发展。中国影都的构想呼之欲出。

吕晓国认为,要想全面发展,就要认知到影视基地的优势与不足。巩固发展优势,并针对不足下大功夫真功夫扬长补短。

在他看来,北京作为全国文化的中心,拥有全国70%以上的影视制作机构、技术装备、影视人才,而这些资源同时也是怀柔影视基地发展壮大,可以好好利用的资源。

“对于目前的怀柔影视基地来说,前期拍摄、后期制作较完善,但是在剧本创作、投资策划、版权交易、发行放映等环节却相对薄弱”吕晓国指出,“所以未来发展首先要借力北京文化中心的资源,加强基地前后期已有优势;其次要针对基地不足完善教育培训、版权交易、广告服务、剧本创作和金融、法律等中介产业等‘软’实力以及衍生品开发机、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生活配套服务‘硬’设施,以完整的产业链来吸引更多大项目、大公司入驻影视基地。”

截至目前,影视基地集聚华谊兄弟、海润、金英马、小马奔腾等360家影视企业;以中影股份为代表的中影体系也有23家企业落户怀柔,涵盖了影视制片、营销策划、电影发行、演员经纪等各个产业环节。怀柔影视基地中影视产业不同部分相关企业不断完善。

在中国(怀柔)影视基地5.6平方公里核心区范围内,除已经落户的企业与项目,怀柔正在加紧推进的制片人总部基地以及中影基地二期也都是针对目前影视基地的不足而推行的项目。制片人总部基地正在建设和招商, 这里由五个独立地块围绕一个大公园布局,内容包含文化娱乐、影视动漫、文化交流、居住生活等多种形式,包含影视交流中心、拍摄中心、展览中心、版权交易中心及办公、商业、居住、酒店等功能建筑,力图打造高品质城市综合体,以项目的综合性、文化性、产业性带动影视基地与周边经济、文化新发展。

中影基地二期的主要目的也是完善怀柔影视基地的影视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附加值和总体竞争力,其项目内容包含电影动漫、电影科技、电影体验参与、电影衍生产品开发等。

今后几年,由开发奥运村的实力企业国奥集团主打,将对怀柔影视基地核心区其余3000多亩农村土地进行一级开发,通过文化产业带动迈向城镇化。依托核心资源和正在建设的配套项目,这些土地将规划建设三个影视功能片区、三条影视主题大道和34条影视特色街区。水、电、路、气、暖、通讯等市政配套设施的同步完善,产业和财政发展政策方面的优惠措施,正在助推这些项目抓紧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