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政治生态主要特征范文

政治生态主要特征范文

政治生态主要特征

政治生态主要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时代性;教学策略;人才培养

现代教育需要与时俱进,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同样需要与时俱进,而思想政治课教学与时俱进发展的具体表现就是让课堂教学具有时代性。从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角度出发,能够让思想政治课教学体现时代性特征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教学的主题思想上体现时代性

因为很多时候意识领域中的思想和精神等东西很容易给人造成巨大影响,所以,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也非常注重意识形态领域的教学。这也让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题思想体现时代性更具可操作性。

首先,作为德育的主阵地,大家在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时必须坚守符合时代特征的教学理念。不同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理念和思想品德观念等都有所不同。任何不符合时代特征的、落后或者超前的教学理念,都不符合当前的教育形式。对初中学生来说,符合时代特征的科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才是最默契的搭配,可用来给学生做价值导向引导和思想品德培养。其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需要立足现实,面对现实社会。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应适当地将现实生活中的哲学、经济、政治以及生活状态等现实信息渗透到教学内容之中。例如,初中人教版思想品德课程的教材结构中最为突出的内容便是“尊重、关爱与责任”,还有各类情感、道德和态度价值观的内容。此外,随着年级的上升,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宗旨和内容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学顺应时展,体现时代性的重要证据。

二、通过课堂教学手段来体现时代性

事实上,在课堂教学中能够体现时代性的东西很多,教师的教学手段只是其中之一。很多时候,大家真正需要的其实是能够发现教学中时代性特性的眼睛。

根据要求,思想政治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时代性。第一,教学中利用先进的现代技术,体现时代性。第二,教学中充分利用具有时代性的思想政治课教学道具,体现时代性。比如,在学习“法律护我成长”这一单元时,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相结合。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道具、信息技术,为学生讲述更多有关法律、成长的话题,用极具感染力的真实视频案例来教导学生学法懂法,如此可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而教学中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也是最能体现现代社会时代特色的物质。

三、将时事政治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时事政治是思想政治课程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思想政治课具备时代性的重要体现。时事政治内容渗入到思想政治教学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技术的应用以及现在的教学效果等都具备了时代性特征。时事政治内容渗透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时,需要符合以下特征:第一,根据新课程要求将最符合教学需求、最具时效性、重大性和新闻性特征的时事政治内容融入教学之中。第二,根据教学需求将大量的非教材内容的时事信息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除此之外,教师具体操作课堂教学的行为也是一种体现思想政治课程时代性的表现。第一,教师可以加强对时事信息的收集和关注程度。第二,教师应多组织和鼓励学生参与专题性的时政讨论会、研究和竞赛等,让学生在锻炼中得到提升。第三,教师应引用热点新闻吸引学生的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政治敏锐度。以思想政治新课程中的“竞争合作求双赢”这一单元为例,教师如果想要自己学生学得好,便需要将竞争、合作的基本信息调查清楚,掌握明白。这一章需要引入许多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时事政治信息,如此大家便能更加形象、深刻地理解记住课程教学的内容。

四、从教学方式的改进和发展中体现时代性

不同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中所用的教学方式、技巧、道具等都有所不同。初中思想政治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些最能体现时代性的内容来体现时代性。首先,顺应时展,在教学任务中加入更多实践环节。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丰富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内容,还能让理论性强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变得更具实际意义,让课程教学拥有更多现实基础。其次,需要根据时展对教学方式、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力求让教学改革与时展同步。大家也希望通过教学方式的改进来适应时代的发展,将思想政治课程打上更深的时代烙印。第三,探究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过程行为也需要随着时展而变化。比如,老师教授“网络交往新空间”这一章节的课程时,采用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类课程本身便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若能采用更符合时代特色的高效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将有效提升,整个教学过程也能充分体现时代性。

五、依靠不同群体的态度来体现时代性

时代性是一个具有广泛外延的词汇,具有不同社会背景的人群在态度、生活行为、语言习惯等方面都具备时代性特征。首先,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时代性也可以从群体态度中体现出来。不同时期或者不同教学阶段教师和学生群体的态度也不同,会随着背景、事态和利益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其次,不同的社会群体在不同的生活背景条件下对待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态度和见识各有不同,所以对外体现的时代性也存在着高低、远近的差异性。比如,学习“欢快的青春节拍”中理论概念方面的内容时体现出来的时代性特征较弱,而学习“自我新期待”的时候,因为课程中拥有时代特征的内容、分类较多,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的时代性便更为强烈。

总之,思想政治课是现代中学生必须学习的重要课程。在课程教学中,要求教学执行者无论是为了完成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任务,还是为了提升德育效果,都必须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时代性内容。具有时代性特征的元素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得越多,思想政治课教学所体现的时代性就越强,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范小平.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体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时代性[DB/

OL].http://,2012-6-1.

政治生态主要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政治生态 政治文明 从严治党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提出“政治生态”和“从政环境”意蕴深远,对于中国政治文明远景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把握中国政治生态的营造路径,展望中国政治生态的远景蓝图,有利于树立中国政治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政治生态是中国政治文明的标识性概念,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政治生态的根本特征。党的第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政治生态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党内政治生态决定着国家政治生态,党风深刻影响着政风和民风,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政治生态的基本特征。人民群众构成中国政治生活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当家作主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架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以人民为中心要求建立更加公平的社会分配机制,以避免社会阶层固化和两级分化;执政党必须切实走好群众路线,矫正党员干部的精英心理,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走向人民群众,去体会民众生活、感知人民脉搏,从而使党的群众路线内化为自觉理念和自觉行动;要突出政治为民服务,将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作为核心人权来推动,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民心作为最大的政治依靠,顺应民意,敬畏民心,挖掘人民群众最深厚、最强大、最坚决的支持力量。

坚持实践理性是中国政治生态的方法论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探索中不断前进。这就决定了中国政治生态的方法论基础是实践理性。所谓实践理性,即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本本主义,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断总结和吸取经验教训,通过创新理论,推动大胆而又慎重的体制改革和体制创新。

坚持吸收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是中国政治生态的优良品质。中国政治生态既立足中国国情,又借鉴和吸收一切有利于政治发展的文明成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从而创造中国政治发展和制度变迁的新模式和新道路。在理论上,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借鉴诸如“权力制约”“权利保障”等西方自由主义法治中反映人类政治文明一般规律的理论成果,继承“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德主刑辅、礼法并重等超越时空、具有普遍意义的中国传统政治理论,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在实践中,我们既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又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既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既坚持发挥市场作用、建立有效市场,又坚持发挥政府作用、建设有为政府;既坚持中央统一领导,又坚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等等。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需要立制度、守规矩、讲纪律

营造中国优良政治生态,需要以反腐败斗争为突破口,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自党的十以来,党中央以加强作风建设为切入点,坚定不移地推动反腐败斗争,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敢于直面问题、纠正错误,勇于从严治党、捍卫党纪,善于自我净化、自我革命的先进性政党。通过从严治党带动从严治政,通过对政治行为人进行严管,使政治生态得以净化,从而形成廉洁从政的优良环境。

营造中国优良政治生态,需要立制度、守规矩、讲纪律,牢固政治生态红线。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我们一直强调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同样,在营造中国优良政治生态过程中,也需要综合运用制度、规矩和纪律的作用,构建中国政治的生态红线。制度是优化政治生态的决定性因素,规矩是优化政治生态的基本规范,纪律构成优化政治生态的重要保障,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另一方面,严格的规矩和严肃的纪律归根到底要通过完善的制度来保障和固化。因而需要着眼于党内政治生态功能完善,党外政治生态环境优化以及政治生态评价的制度设计和机制联动,以促进党的政治生态子系统的科学整合和外部生态环境的互动态势,共同构成政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链。

政治生态主要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意识形态 主流意识形态 特征

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重要的概念之一。从19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的近半个世纪中,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和批判已往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学说基础上,在投身革命实践活动和理论创新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了意识形态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是系统地、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由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和哲学等意识形式组成的有机的思想体系。它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之上,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集团持久的经济政治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是一定社会最权威的政治合法性的解释体系,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构建社会价值体系、确立社会价值导向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支配着物质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1]可见,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强调意识形态依赖并产生于社会的经济条件和物质关系。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意识形态是系统地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流意识形态又可称为主导意识形态,我们可以将主流意识形态的内涵界定为:反映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并为其服务的,由现实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为巩固建立于这一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政治制度和维护统治阶级根本利益服务的思想体系。

时至今日,主流意识形态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关乎政党与阶级的发展、国家与社会的稳定,关乎一个民族精神状态与价值观念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不仅包括综合国力的物质“硬件”上,而且包括国家的战略意志、国民精神、民族文化力、对政府的支持力和社会凝聚力等综合国力的精神“软件”上,即世界上无论何种制度的社会和国家的执政党都毫无例外地重视本国主流意识形态问题,毫无例外地重视加强本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正确认识与深入把握主流意识形态的特征,是科学进行意识形态建设的必要前提。

主流意识形态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既具有一般意识形态的特征,同时还有作为统治阶级行为准则的特征。主流意识形态除具有一般意识形态的阶级性、总体性、相对独立性等特点之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1、主导性特征

主导性是主流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特点。毋庸置疑,“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2]。主流意识形态构成一个社会思想文化的中枢和支柱,构成一个民族精神信仰的基础和载体,它是引导人们行动的风向标,是支撑社会的稳定器。

主流意识形态必须理直气壮地坚持和维护自身的主导地位。实际上,每个时代和社会都需要一种能为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普遍认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推动社会稳步发展。在价值多元纷呈,甚至彼此冲突、对立的情况下,更需要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在多元价值之间保持合理张力,抑制各种价值主张之间的紧张,从而统一人们的思想、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2 稳定性特征

美国著名政治学者罗伯特・达尔曾经把意识形态看作是一套“持续和统一的信条”[3]指的就是主流意识形态所具有的相对的稳定性。对于任何统治阶级来说,它所信奉的意识形态的基本原则不可随便变动,否则将引起其成员的思想和认识的混乱,并且容易导致分裂,引起广大民众的无所适从。苏联解体的事实证明,经常变换自己的意识形态的统治阶级是不能长期地生存下去的。

就主流意识形态而言,稳定性主要还表现为作为统治阶级执政前后意识形态要具有连贯性、一致性。这种连贯性和一致性,对于通过非体制途径执掌政权的政党来说,尤其要慎重对待。因为,在夺取政权过程中,该政党会以意识形态作为鼓动民众的旗号,描绘出一幅未来社会的图景,向民众许下诺言。民众之所以选择这个党,就是因为民众对这个党的意识形态和许诺寄予期望。这样,在掌权以后,作为统治阶级的执政党必须兑现这些诺言。否则,民众就会对执政党失望,对执政党宣扬的那套思想观念不再信任。所以,有学者指出:用轻率的许诺去刺激人们的参与热情,吊高人们的胃口,固然可以为政党赢得暂时的支持,但这也同时意味着,一旦这些诺言实现不了,政党就有失去民心的危险。对执政党来说,一个比较稳健、谨慎、低调的意识形态比一个高调、激进意识形态要更为有利。[4]因为比较稳健、谨慎、低调的意识形态,能够更容易地保持其连贯性和一致性。

3 渗透性特征

这里所说的“渗透性”,就是主流意识形态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这种渗透性体现在,通过统治阶级的教化,意识形态为民众所认知,并逐渐地深入到他们的心灵和精神世界,转变为一种坚定的“信条”,成为指导他们进行社会实践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统治阶级非常重视意识形态的渗透性特点。因为只有深入人心,意识形态才能持久而稳固,统治阶级也才能把自身的政治影响力转换成权威,更好地发挥意识形态“软国家机器”的作用。

人类历史表明,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实施对社会的统治,采取的是两种基本手段:一是国家机器,即所谓的“硬”手段;二是“软国家机器”,即意识形态的“感化”手段。这种“感化”手段是通过意识形态的渗透功力完成的,是一种“软”手段,它同“硬”手段相辅相成,共同维护自己阶级统治的社会制度稳定地存在下去。意识形态要发挥其“软国家机器”作用,一个根本性前提就是让意识形态深入民众的内心世界,变成人们的坚定信仰。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认为,任何一个统治阶级若不能很好地利用意识形态来灌输、教化人民,行使思想文化上的统治,就不能长时期地掌握国家政权。[5]

4 包容性特征

这里所说的“包容性”,是指主流意识形态具有兼容并蓄其他意识形态合理、科学成分的气度和能力,对日常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理想上存在的多样性的认可和提倡。主流意识形态的包容性一方面向现实生活敞开,不断关注、吸纳和提升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新鲜经验,以之作为自己思考的对象,也作为推动自己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主流意识形态与有益的或无害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协调与共存,最大限度地包容、整合其他有益的或无害的意识形态的内容。

主流意识形态的包容性体现的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开放姿态,能够兼收并蓄,吸纳、包容社会上不同阶级、阶层、团体的愿望和要求,得到众多社会阶层的支持和拥护。这种包容性是由统治阶级所处的地位和肩负的任务决定的。众所周知,从本质上讲,统治阶级代表的总是社会中的一部分人,而不是全部。主流意识形态作为统治阶级的一面公开的旗帜,从本质上讲也只能反映这部分人的利益、要求。但是,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特别是条件下的主流意识形态,却不是那样,也不能那么做。因为执政党掌握了公共权力,控制着政府的运作。公共权力属于全体民众,政府的施政应当惠及全体民众,而绝不能只顾及执政党所代表的那一部分人。如果政党在执政过程中不能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它就会被看成谋一己之私利的党派而沦为“孤家寡人”,为民众所抛弃。处理这种实质上代表部分与形式上代表社会的关系,体现在主流意识形态上,就是要求执政党的意识形态拥有较大的包容性和灵活性,能够充分地反映、涵盖、容纳社会上大部分人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社会民众的广泛支持,进而动员起最广泛的社会力量,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98;

[2]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98;

[3] [美]罗伯特・A・达尔;王沪宁、陈峰译.《现代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年版. 78;

[4] 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318 ;

政治生态主要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政治价值;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3)10-0081-05

我们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那么,在核心价值体系与意识形态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一种关系,看来是一个值得搞清楚的问题。一般看来,核心价值体系属于政治价值的范畴。而意识形态作为思想上层建筑。它是是对社会物质生活方式、政治上层建筑和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集中反映。尽管它所反映或表征的对象十分丰富,但作为高度抽象的社会意识。意识形态的反映不可能那么具体和直接,而是以价值和核心价值体系等为中介的,意识形态的反映主要以价值和核心价值体系等作为直接对象。这就形成了探究政治价值、意识形态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理意义。

一、政治价值的表现形态

从价值论角度看,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属于政治价值的范畴。对于政治价值,人们可以从不同的学科视角作出不同的诠释。这些不同的诠释之间是并不矛盾的,相反还丰富着人们对政治价值表现形态多样化的理解。一般看来,哲学和人文学科喜欢将价值主要理解为理念、观念、思想理论形态等,于是更多地讨论政治价值的内涵、价值生成的基础和根据、价值演绎的逻辑、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等问题。而社会科学特别是政治学、行政学、社会学等学科更喜欢将价值理解为某种制度形态、体制状况或者政策形态、行为方式甚至生活方式等,于是更多地讨论政治价值的制度表现、良好的公共政策的形成以及生活方式的型塑等问题。

如果将不同学科的理解结合起来,人们可以将政治价值归结为以下三种形态:第一,理念和思想理论形态。相对而言,这一形态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它的涵盖范围比较大,因此具有较大的普适性。尽管这种普适性也是相对的,因为不同的原有状况、不同的思维方式等的综合作用,人们对同一理念内涵的理解也会有差异甚至大相径庭,但一般说来理念层面的理解常常带有相当的普遍性,至少在符号或概念运用方面有共通性。第二。制度或体制形态。政治价值的有效性或有用性通常并不仅仅表现在理论形态上,更主要的是它能转化为一定的制度或体制形态,这种制度或体制形态给人们的正常活动创设出良好的规则和秩序,从而使人们在体会到制度本身的合理性的同时,也体认到某种理论的先进性和合理性。如果说理念层面的东西具有一定的共通性的话,制度层面的东西则更具有多样性和特殊性。即便是同一个理念,在不同的社会形态或社会条件下,或者说在不同的国情下,也完全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制度或体制形态。第三。行为规则、规训要求或行动命令形态。它们表现得最为具象,表现为无数具体的操作要求。

仅以“民主”来说,就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展示其价值内涵的丰富性。首先,民主价值可以表现为某种理念和精神,如人民当家作主,民有、民治、民享等,它们有很大的通用性。其次,民主价值又可能表现为某些制度形态,这里亦可称之为模式,这些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再次。民主价值还可能表现为某些方式方法,它们就更形态多样了。因此,我们不能因为民主模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就排斥民主理念和精神的基本性和普适性,也不能因为民主理念和精神的基本性和普适性就忽视民主实现形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能漠视民主形态中客观存在的谱系中每个节点所具有的意义,也不能任意照搬某种民主模式,甚至将其看作百灵百验的唯一模式。

值得指出的是,政治价值实际上体现着某种客观存在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最初又是人们依据政治活动中各种人事、活动、关系、形态等跟自身的利害关系之认知与对待而体现出来的,这种认知和对待最初具有主客观统一的属性。随着这种社会关系的世代传承和确认,它们更多地具有了客观性的特征,仿佛具有黑格尔所说的主观精神发展到了客观精神,最后走向绝对精神一样的意义。这时,政治价值中就拥有了历史绝对性和时代相对性相统一的成分。这种成分也通过上述三种形态表现出来。于是,政治价值表现形态的状况,大致决定或制约着意识形态反映形式的基本状况。

二、意识形态与政治价值的关系

意识形态与政治价值的关系是认识与被认识、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我们要理解意识形态与政治价值的关系,首先就要认识政治价值本身的涵义。就其本体而言,政治价值表征着一定的客体属性对相关主体所具有的意义大小或作用多少,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客体属性对主体需求的满足程度以及满足需要的持久程度、共享程度等等,只不过主要是从政治的意义和视角来考量和权衡的,所以人们称之为政治价值。这里所说的客体,可以指人、事件、活动、关系等,它们的属性和状况都可以构成对一定社会主体的需求是否具有满足关系的特征。所以,政治价值本身就有着两种状况的表现,一是表现为实体性价值。如人们经常在政治哲学意义上讨论的民主、自由、平等、公正、解放等:二是表现为某种价值关系、意义状态或社会关系特征。在这种意义上,人们通常关注某种具体事件、活动、人员状况等具有的政治意义或政治作用。即便是对意识形态的考量也可以了解某种意识形态的政治价值究竟如何,例如那些十分虚假的意识形态的政治价值是低微的,而那些具有科学性、真实性的意识形态的政治价值则是显著的。这里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人们讨论政治价值的时候,主要是将它们看作是客观存在的本体论范畴的东西,但在人们在讨论政治价值观的时候,由于政治价值观是对政治价值内涵和功能所形成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于是人们就认为政治价值观属于认识论的范畴,一定的意识形态实际上就是作为某种认识论范畴的东西对政治价值进行着有差别的反映,即这种认识论范畴的东西存在着正确与错误的区别。政治价值观与政治价值两者之间是认识与被认识、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政治价值总是表现为众多的、大大小小的甚至呈等级序列的一系列价值,在这些众多的价值中有一些作用特别明显、意义特别显著、地位特别重要的价值,它们通常被人们称之为“核心价值”,在认识论上被人们以相关的概念或称谓加以标识。例如,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核心价值就是“仁”,而“义”、“礼”、“智”、“信”等则是说明“仁”的次一级的核心价值,它们各自又有一些再次一级的价值在表征着自身的内涵。人们在认知上对核心价值及其价值的关系进行认识与反映。就形成了核心价值观。但这种核心价值观对核心价值的反映存在着从正确到错误这样一种阈域,或者对核心价值的反映存在着领域宽广和程度深浅的区别。在此基础上,才逐步形成了核心价值观体系。这种核心价值观体系可能就像拉卡托斯所称谓的“科学研究纲领”及其理论“硬核”一样,核心价值观在整个价值观体系中的地位也就好像是理论“硬核”。当然,值得指出的是,核心价值观是否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和代表核心价值,或者更确切地说,一定的意识形态能否真实客观地反映核心价值,本身是一个值得考量的问题。

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的关系又是复杂的。第一,任何意识形态都是表征一定的政治价值的,而政治价值又是反映一定的利益的,所以意识形态在本质上又是表征和反映一定社会主体的最根本利益的。一般说来,意识形态应该充分体现和反映时代主题和核心价值,反映国家的核心利益和共同体广大成员的最根本利益。就这一意义来说,意识形态和利益紧密相连,也就跟政治价值紧密相连,更何况意识形态的最初产生就是为了解决阶级利益所遭遇的问题,失去了利益表达和价值表征作用,意识形态就失去了存在的真正价值,就会被人们认为是没有价值的东西。第二,意识形态表征和反映政治价值与最根本利益的程度和状况又是有分别的。这里就存在由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和真实性两端构成的某种复杂谱系。一些完全虚假的意识形态跟共同体最广大成员的最根本利益毫无关联,也无所谓表征一定的政治价值,相反倒是表征着某些负价值和负能量的东西,这样的意识形态是毫无政治价值可言的,就如“”中以无产阶级条件下继续革命理论为核心的一套意识形态那样。在正常的状况下,意识形态能够表征相应阶级和人们的实际利益,在这种情境中,意识形态发挥着社会沟通和团结凝聚的功能。但即便在这种正常情况下,意识形态同时又总是扮演着表征社会公共利益的角色,这种公共利益常常与人们具体的特殊利益相矛盾,“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同时采取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这就是说。意识形态表征政治价值的状况又有其复杂性,那些能够超越眼前利益而追求公共利益与终极价值的意识形态,会被人们认为是最有价值的意识形态,而只顾眼前利益的意识形态则被认为是短视的。简而言之,意识形态最根本的功能就是反映和表达根本利益和核心政治价值,同时,意识形态具有生成和再生产价值观的功能,一旦意识形态无法正确反映核心利益和核心价值,它所生成或再造的价值观,哪怕被标榜为核心价值观,也是无法征服人心的。

由于意识形态的本质就是对一定政治价值和根本利益的反映,而政治价值又区分成基本价值、核心价值等,这就产生了意识形态如何反映政治价值和政治价值观及其体系的问题,其中也包括如何认识核心价值、基本价值、共同价值等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问题。对此问题,可以作如下的理解:基本价值是指一些基础性的、带有最大公约数意蕴或起“底线”作用的价值,它具有客观性和外在性,尽管它也会遭到挑战,但至少在名义上是不容置疑的,也是不需论证的,它也被人们称为普世价值。共同价值是指社会成员因奋斗目标一致性而形成的价值认同,共同价值的形成是一个建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核心价值是指在所有的价值中起统领作用的价值,而核心价值观是在价值观体系中居于最核心、最中枢地位和起着主导、支配作用的价值观。

总之,从一定意义说,意识形态是充分反映核心利益、表征核心价值,以及生产、分配、扩散、再生产核心价值观的一种机制与系统。但意识形态对利益的反映并不是直接的,而是大量通过价值这一中介而实现的。而对价值的认知及其凝炼,就形成了一定的价值观。价值观又是多种多样的,不仅表现为对人、事、物、活动、关系等的价值观,如政治价值观、教育价值观、管理价值观、宗教价值观、人生价值观等,而且区分为个体价值观和共同体价值观。意识形态作为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思想上层建筑,它总是表现出对社会核心价值及其核心价值观的某种把持和凝炼。换言之。核心价值观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是在价值体系中起主导性作用、居于中心地位的那部分意识形态观念(或可称“核心意识形态”或“主导意识形态”)。它应该是受制于客观物质基础——利益关系特别是核心利益的,并且是依靠社会制度支撑和维系的。

三、意识形态的表现类别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当然也是对客观存在的政治价值的某种反映,只是这种反映既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或者虚假的。而即便是正确的意识形态,它们在反映政治价值方面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侧重点。因此,意识形态具有不同的表现类别,依其主体的不同一般可分成国家意识形态、政党意识形态和社会的意识形态三类。它们在表征政治价值特别是核心政治价值方面的特点和能量是不同的。

其一,国家意识形态。它是一个国家所提倡和推行的价值观念、思想体系和价值追求、行动准则、是非标准等的总和。国家意识形态一般能最集中和最明确地反映这个政治共同体所信奉和确认的核心政治价值,并且这种集中反映可以通过理论形态、制度和公共政策以及行为规范与方式等三方面的丰富形态得以全方位展现。国家意识形态所反映和提炼出来的核心价值观往往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合法性,容易得到共同体成员的认同和信奉。就一般情况看,国家意识形态总是体现着这个国家和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并且在很多情况下成为主流意识形态。而国家意识形态实施教育影响的目的是促成政治一体化,在政治认同的过程中,国家意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教育乃至通识教育等都是其重要和基础性的内容。国家意识形态扩散影响的途径和媒介主要有主流媒体、学校、社会公共组织等。

其二,政党意识形态。它是政党在长期活动中形成的一套价值观念、理论主张和是非标准,也是政党利益的一种理论表现。它又可区分为执政党意识形态和非执政党意识形态。政党意识形态在表征与反映核心政治价值的时候,通常最初是通过理论形态即通过理论抽象和意义凝炼的方式对政治价值进行反映,形成一定的政治价值观,并且大力宣扬这种政治价值观,但这种意识形态的扩散效度依政党的性质和能力状况而有所区别。执政党所宣扬的政治价值观亦即意识形态,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和手段使其转化为国家意识形态,从而使其具有更大的扩散空间和渗透能力,执政党的意识形态也能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和政策选择而得以体现。非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则主要通过理论形态得以表现,它无法通过大量的合法途径转化为国家意识形态,自然更无法转化为制度形态、公共政策形态以及日常生活方式。在中国,执政党意识形态可以进入学校,如在1949年之前在学校中开展了“党化”教育;1949年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掌全国政权的执政党,执政党意识形态教育与国家意识形态教育融为一体,两种意识形态教育的途径和媒介状况基本一致。而西方国家的情况则不一样,政党意识形态未必能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或主导意识形态,即便是执政党的意识形态(理论主张),也要通过一定的法律手段或途径才可能转化为国家意识形态,更不可能轻易进入各类学校。因此大部分国家的学校不搞“党化”教育,在两党(或多党)制下,学校也很难保持党化教育的一贯性和稳定性,于是它们就抓住了教育中最稳定、最持续的内容,即对学生的人格、德行和个性发展、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这些国家的政党意识形态教育大量通过政党领袖、传媒、选举竞选、人际交往等途径与方式进行。

三是社会的意识形态。它主要指社会中众多企业的意识形态、社会组织的意识形态以及社会公众所奉行和实际指导他们言行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少量的理论观点等。一般来看,社会的意识形态与政治价值的联系通常表现得不大直接,也主要不是通过理论形态的样式去反映和表征某些利益,而是大量通过直观的、感性的生活方式,礼俗性活动及其规则,以及社会思潮、社会心理等方式来表征自身的利益追求和价值偏好。如果信奉某些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的社会成员人数占大多数,人们就可能将其研判成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这种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可能跟国家主导的意识形态并不一致,甚至经常发生各种各样的价值纷争和思想冲突。也就是说,社会的意识形态与核心政治价值的关系比较微妙,也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教育问题,但存在着传播扩散问题。各种意识形态会运用各种媒介和途径,千方百计地影响社会公众。它们可以通过在主流媒介植入各种广告来传播自己的思想与价值观念,可以利用各种商业网站开展宣传,可以通过宗教形式扩大影响,还可以借助时尚甚至流言来扩展影响,等等。于是,形形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在社会中交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和冲淡了主导意识形态的影响。当然,在社会的意识形态中也包含着积极健康的成分,它们可能成为政党意识形态甚至国家意识形态的有机成分。同样,国家意识形态和政党意识形态的内容,也可能顺利地转化为社会的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

四、政治价值诸形态和意识形态诸类别的转化

以上所作的一切分析,实际上主要是关心意识形态表现形态的丰富和影响力的提升问题,其中既关心政治价值的三种表现形态相互间的转化问题,更关心国家意识形态、政党意识形态和社会的意识形态三者的转化问题。

首先,根据政治价值三种表现形态的分析,意识形态应该注意自己表现形态的多样化。这里当然不是指意识形态这种思想上层建筑可以转化为政治上层建筑,也不是指意识形态本身已经转化成某种实体制度形态,而是指意识形态所宣扬的思想理论观点应该有效地成为制度的精神和行动的指南,成为人们政治生活的信条。例如,就国家意识形态和政党意识形态来说,如何将一定的思想理论形态的意识形态转化为良好的制度建构和制度精神,又将良好的制度形态的意识形态有效地转化为人们的行为规范和活动秩序,还是一个比较艰巨的任务。换言之,意识形态应该有其丰富的表现形态,它可以表现为观念状态的理论、理念等,也可以表现为一定的制度精神和制度形态,还可以表现为行为规则、活动秩序和行为方式。如果一种意识形态只能通过理论形态得以表现,使自己永远驻留在观念领域的话,这样的意识形态是没有生命力和社会适应性的。只有将最初表现为理论形态的意识形态顺利转化为一定的制度形态甚至转化为广大共同体成员的行为方式乃至生活方式,这样的意识形态才是最牢靠的。

其次,就意识形态的三种主要表现类别看,如何实现国家意识形态、政党意识形态和社会的意识形态三者之间的有机转化,是目前最值得关心的问题。我们一方面要看到,任何社会总是客观上存在着不同类别(起码三种甚至更多种)的意识形态,指望将意识形态完全统合到某一种类别或某一种表现形态中去的企图往往是徒劳的。另一方面又要看到,在多种意识形态中又可能存在着某种同一性、一致性或相似性的内容,这种内容可能表现在利益的关联性方面,还可能表现在一些社会价值观念的分享性、共通性方面等。正是在这种基础上,才可能形成“和而不同”的局面。如果缺乏这种基础,那么政治整合或政治认同将成为一件困难的事,因为没有同一性就不存在转化的可能性。换言之。如果一个社会中的意识形态完全分离成几个毫不相关甚至相互冲突的类别,那么这种社会状况是比较危险的。因此,注意将国家意识形态和政党意识形态有效转化为社会的意识形态,使它们真正成为统合一个社会全体成员的思想观念、制度认同意识、活动规则理解和遵从的指南,是当前思想文化工作最迫切的任务之一。

再次,我们也要充分考量这种转化所存在的困难以及转化需要的基础和条件。不难看到,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的最大困难是如何形成社会共识。现今的社会分层以及利益分化,使得核心价值观以及意识形态的传递在不同社会阶层中遭到不同的境遇,或者说,在各种不同阶层中,流行着不同的、主要被这一阶层的大多数成员所确认的主流价值观,这种阶层主流价值观与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主导价值观有时并不一致,甚至大相径庭。有人指出:在今日中国,巨大的利益分化将会无可阻挡地造成主流人群与统治阶层的价值分化。我们生活在同样的国度,却仿佛身处不同的世界。不仅如此,

“今天中国所面临的困局不但有转型时期价值建设的匆忙不及,还有精英与大众价值分化的现实。”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

最后,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是统合的多样性问题。在多样性和统一性的问题上,西方社会习惯于将多样化理解为稳定之源,或者认为不平衡是有序之源。但东方社会习惯于将一元化理解为稳定之源,从而对多样化产生一定的担忧甚至恐惧。已有学者将意识形态的稳定性看作中国封建社会超稳定结构形成的原因之一。国外却有学者并不认为社会意识形态是某种“社会胶合剂”,甚至认为:没有什么证据能说明某种价值观或信仰是现代工业社会中全体(或者即使大多数)成员所共有的。而且。没有理由认为复杂的工业社会的稳定要求并依靠对特定价值观与规范的一种共识。只要我们社会有稳定的社会秩序,这种稳定同样很容易来自价值观和信仰的多样性,个人与团体之间不断增加的分歧、反对态度可能被变成政治行动共识。@中国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这是一个必然趋势,人们不能阻止或者抱怨这种发展趋势,而只能顺应甚至迎合这种趋势。在这种顺应过程中,如何实现意识形态的合理功能,是值得人们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注释:

①邱柏生:《试论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在矛盾》,《江汉论坛》2009年第8期。

②拉卡托斯所说的科学研究纲领实际上就是一个具有严密内在结构、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状态的体系,它由“硬核”、“保护带”、“反面启示法”和“正面启示法”这四个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其中所谓硬核。是指不可证伪的理论或无法拒绝的公理,它一般由若干个最能反映这种理论体系特征的核心概念组成。这些硬核为研究者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如果这些硬核受到反驳或否定,整个理论体系就将受到反驳或否定。所谓保护带,是指一组附属性假说或假设,这些假说或假设可以通过科学研究或经验证据来加以检验、证伪或拒绝。保护带的作用是保卫硬核不受经验事实的反驳或否定。保护带本身可以被修改、调整和替换。所谓反面启示法,简单说来就是在研究中“告诉我们要避免哪些研究道路”的方法论规则。所谓正面启示法,则是“告诉我们要寻求哪些道路”的方法论规则。参见[英]伊·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兰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66-7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4页。

④参见孙功《论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结构与功能》,《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3期。

政治生态主要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常态;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优化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16)02006505

一、新常态的缘起、特征与发展

每一个时代总会涌现出许多带有时代烙印的热词,映射一个时展的社会风貌和实践需求。“新常态”一词是近一年多来“习式热词”的一个缩影,逐渐构成了治国理政的新思路和新论断。“新常态”一词起源于经济领域,这一提法最早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CEO埃尔埃利安提出,“意指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逐渐开始了低速、长期的恢复性增长过程”[1]。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指出:“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自此,“新常态”这一提法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同年7月,在中南海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再次强调“新常态”,同年11月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作主旨演讲时首次系统阐述“新常态”,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一词由冷转热,越来越被社会各界所熟知,并受到不同专家和学者的解读,逐渐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中去。那么,何为新常态?笔者认为“新常态”一词不仅仅是新一届党中央对经济领域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更重要的是“新常态”反映了新的时代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新特征、新风貌和新需求,可以说它是反映一个社会转型发展的新标杆和新符号。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事物的发展不同以往的面貌,它在实践发展中出现了新的变化,带有不确定的风险;新常态之“常”意味着事物的本质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它是事物相对稳定的状态,继续遵循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持续、稳定地向前推进和发展。由此可以看出,新常态具有稳定性、创新性与多风险性并存的几大特征。例如,中国经济进入新阶段以来呈现出“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2]的新常态特征,一方面经济增速逐渐放缓,经济结构得以优化创新;另一方面,中国经济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风险与挑战。新事物的发展是不断深化和扩展的,“新常态”一词不仅仅适用于经济领域,随着实践需求的不断发展,“新常态”一词开始适用到社会各个领域,呈现出一定的普适性。经济因素是其他社会因素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新常态”一词的延伸运用必然也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在实践中不断向新的领域扩展、推进和深化。二、从传统到网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常态下出现新特征从教育层面而言,新常态具有指导教育发展与变革的重要作用,因此将新常态视为一种思维方法,理性地判断和分析教育发展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能动地思考教育实践发展所面临的困难、风险与挑战,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无法适应和满足大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在实践操作中更难以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而网络新媒体技术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面对网络信息的猛烈冲击,思想政治教育正在经历一场变革,逐渐由传统走向网络,并且这种变革越来越走向深入和细微,已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发生了深刻改变,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到教育方法都出现了新的变化、新的特征。这些特征出现的根本原因和网络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分不开,是基于网络社会发展规律的表现。新常态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密切相关,对思想政治教育者而言,充分利用好这些网络载体,对大学生有效开展教育成为新常态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新常态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环境冲击下面临着新的风险、机遇与挑战,这成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必须适应的新常态。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教育内容到教育方法都展现出新特征。第一,内容传播的技术性特征。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变得日益依赖和注重技术,新常态下由网络信息技术搭建的新媒体平台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教育主体可以在网络中获取丰富的教育内容资源,并及时、迅速地传递给教育客体,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变得更加高效、快捷和灵活。网络技术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据调查显示:网络开始成为大学生直接获取信息的最重要途径,62%的信息来自互联网等新媒体,其中QQ使用率达58.9%,搜索引擎使用率达54.3%[3]。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新媒体技术形象生动的传授方式更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这使学生接受教育内容的过程也变得更加浅显易懂,这是传统的、仅局限于书本和老师传授的教育模式无法比拟的。第二,主客体关系的交互性特征。互联网的开放性与共享性使网络空间主体在获取信息时具有平等性,这使教育主体在对教育客体实施教育内容过程中很难再具有主导权和支配权,教育主客体成为网络中平等的个体,且互为主客体,受教育者根据自身价值认同自主选择相应的信息,因此教育者所实施的思想教育不再是“纯粹的思想教育”。同时,教育者通过QQ群、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与受教育者展开互动,逐渐弱化了师生之间“面对面”沟通交流中教师的影响力,通过虚拟空间使师生间展开双向互动交流,能够拉近彼此思想上的距离,让老师更加深入和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教育者能够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时、适时地展开引导,并传播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教育载体的多样性特征。随着近几年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广泛普及,便携式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载体;同时,社交媒体技术迅速发展,例如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媒体已经在大学校园日益普及并成为大学生社交、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工具。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多样的网络载体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案例,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更加灵活多样,这些新的载体和形式改变了传统的理论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教育主客体可以随时随地在新媒体平台展开互动和讨论,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变得轻松、简单和有趣。第四,话语表达的相对自由性特征。“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的话语空间,并提供了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大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网络事件、政治事件的互动和讨论中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大事和社会热点的看法”[4]。这不仅培养了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而且为增强大学生的民主意识、民族意识提供了渠道。网络空间中的互动交流拉近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距离,在“地球村”这个人类共同的社区里,人与人之间展开互动交流,结成各种各样的网络社会关系,使得大学生越来越成为网络中自由的个体。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其中鲜花与毒草并存,新常态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呈现出新特征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与挑战,使得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内容到方法出现了一些负面问题。因此,在新的历史机遇下,为更好地适应新常态,就必须直面当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问题,不断优化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三、新常态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问题分析(一)教育内容结构不完善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发展中缺乏与时俱进的方式,使得教育内容结构不完善,越来越脱离大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这是导致现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网络新媒体促使新常态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生了变化,而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却相对固化,教育内容偏重工具性价值,在实际操作中较突出内容的政治性主导,却忽视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忽视了大学生的德性塑造[5]。新常态下网络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当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优化提出了迫切要求。当然,大学生思想政治内容的优化并不意味着否定以往,而是对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继承和优化,不断结合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实际,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添新的血液。

(二)话语传播相对滞后致使思想政治教育权威性受到消解网络信息的开放性和共享性正在降低和瓦解着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在网络虚拟空间中,每个主体都是平等的,教育主客体双方在平等的信息共享模式下互为信息的接收者和传播者,对任何问题的看法均具有平等的话语权,教育主体在某些时候施于教育客体的知识和内容已经被“捷足先登”,这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者话语传播相对滞后,使教育对象难以受到认同,进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权威受到影响。另外,大学生作为网络中的活跃分子,通常喜欢发表网络舆论意见来表达自我,但在很多时候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并不能很准确、很真实地看到网络舆论事件背后的本质和全貌,这使大学生的舆论意见比较缺乏理性;如果没有及时地进行教育和引导,那么就不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话语传播滞后导致部分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漠视和淡化,这使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

(三)教育方法陈旧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不足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与运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越来越难以发挥其功效和作用,陈旧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中越来越不能适应和满足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思想政治教育魅力不足,吸引力越来越差。例如,课堂教育、会议讲座、学生座谈的传统方式显得单一和落后,在现行教育模式和网络发展背景下不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不足,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新兴网络载体不仅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而且迎合了大学生心理发展需求,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在实践发展中突破瓶颈,就必须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6],借助网络新媒体技术,选取丰富多彩的教育方法和载体,不断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空间[7]。

(四)教育思维单一封闭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力不足网络的全球性与开放性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促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深刻变化,而传统的教育思维模式仍束缚和制约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这体现在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仍然固守传统的思维和工作模式,习惯用封闭的思维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与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格格不入,在很大程度上不能看到问题的全貌,抓不住问题的要害”[8]。网络技术的运用与发展,让人们看到网络带来的巨大影响和未来发展的无限潜力,对人们单一和封闭的思维产生了巨大冲击。这使思想政治教育者认识到,要解决当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和道德问题,就必须深入网络,通过多角度、综合性的思维方法去研究和分析问题,树立灵活多样的思维方法,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创新、有突破。四、新常态下优化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一)以优化教育内容为重点,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在新常态下,要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时俱进,就必须把优化和完善教育内容作为重点和首要任务来抓,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并结合网络新媒体的发展特征,不断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9]。

第一,突出主旋律,优化基础理论教育。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大学生与网络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网络对大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刻,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在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下,只有鲜明的主题才能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发挥长效作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旗帜鲜明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不断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指导地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网络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教育、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和网络道德素养教育等,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根据时展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教育内容,突出主旋律,使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第二,适时更新内容,发挥教育引导作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引导广大网民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意识和道德品质,而网络新闻和网络信息的更新速度和频率都很快,对于大学生集体而言,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够及时收集大学生舆情信息,适时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大学生做好教育把关和引导;对于大学生个人而言,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够有区别地对待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网络的开放性、民主性、交互性和平等性等特点使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够与大学生展开更为深入的交流和互动,在了解大学生内心意愿和情感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大学生的思想问题,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引导策略。

第三,贴近大学生实际,完善教育内容结构。教育内容的实施要做到以人为本,贴近大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在网络中,大学生是不同的个体,在教育内容的实施过程中必须注重大学生的层次性和差异性,针对不同的个体实施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例如,针对不同学生在使用网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如网络沉溺、社交焦虑和恐惧等,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及时发现、及时矫治。随着时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必须要优化升级,对于不完善的部分要及时补充,不断满足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需求。

(二)以优化教育方法为动力,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第一, 灵活使用新兴网络载体,不断开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软件。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还远远滞后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如果能开发一些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软件学习工具,同时在设计上力求新颖、简洁,让学生在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知识,学会做人。例如,将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内化于游戏中,使大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加强自身理论基础的学习。从目前来看,上课时玩智能手机已成为大学课堂中的普遍现象,但如果将一款上课签到后自动断网的软件运用到大学课堂中来,那么大学生上课玩手机这一现象就会减少甚至杜绝。

第二,完善教育者网上工作考核机制。应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教育者网上工作考核机制,以制度的方式规范教育者的工作职责、工作时间,建立健全的考评奖惩机制。“建立教育者网上工作责任制可以保证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教育主体各司其职,避免出现责任不清,互相推萎的情况。”[10]由此可见,工作责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巩固网络思政教育方法有效开展的重点任务,只有制度规范,才能让各项网络教育活动落到实处。

第三,完善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测机制。当前网络信息错综复杂,大学生深受网络文化环境的影响,例如,色情、暴力等负面网络文化信息对大学生身心健康造成的腐蚀,大学生在网络论坛、贴吧及微博中偏执舆论意见的表达等。因此,迫切需要完善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测制度,通过技术手段过滤不健康网络信息,同时加大网络舆情监测和管理,将“技术”和“管理”有机结合,不断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工作机制。

(三)以培养创新意识为前提,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创新是事物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在网络阵地站稳脚跟,就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在新常态下,利用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方式具有巨大的潜能,因此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变化,一定要转变工作观念,培养创新意识。

第一,综合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2015年3月,在两会上指出:“新世纪新时期,一些科技成果转化速度非常快,一些新产业爆发释放出巨大能量,使我们意识到必须推动要素集合,推动协同创新,形成创新力量。”因此,我们在面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积极调动网络资源,综合探索各种实践方式,实现协同创新。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任何的方法也不能离开整个体系单独来分析。一般地说,任何的方法,不管哪一种方法,如果我们把它离开其他的方法,离开整个体系,离开整个综合影响来单独分析的话,那就不能认为是好的方法,也不能认为是坏的方法。”[11]由此可见,只有综合运用各种要素,才能更好地为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条件。

第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与时俱进。互联网发展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对社会进步产生着极大影响,它的生命力在于其发展过程中能不断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而思想政治教育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也需要不断满足时展的要求,不断开拓创新。其一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改造,时刻把握网络时尚脉搏,不断将新兴载体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有机融合,如运用当下流行的载体如微信、微博、微视等开展工作;其二是主动探索新方法,在新的环境中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和利用网络资源潜能,创新技术,协同推进网络方法的创新。相信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优化与创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参考文献:

[1]李晓庆.“新常态”下高校构建平安校园的新思维新举措[J].科教文汇,2015(3):115.

[2]田俊荣,吴秋余.新常态,新在哪?[N].人民日报,20140804(1).

[3]吴布林,刘家梅.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分析[J].江苏高教,2013(6):111112.

[4]丁振国,杨玲玲.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5):67.

[5]欧雪松.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15(S2):157158.

[6]王刚.思想政治教育时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57160.

[7]张宝君.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文化载体的功能[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5):116119.

[8]杨直凡,胡树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构建与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7):36.

[9]全晓松,陈永华,徐小华.高校新媒体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教育对策[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8993.

政治生态主要特征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大众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大众文化逐渐成为当代中国市民社会的主要文化形态。大众文化的崛起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社会文化环境更加复杂,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的挑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大众文化以商业性、媒介性、娱乐性、世俗性、流行性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话语体系产生了消解作用,从而威胁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主导权。

大众文化的商业性特征,决定了文化可以以资本的形式赎取和转化为经济价值,语言符号也成为可供消费的文化商品。文化的资本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于价值理性的道德话语体系带来挑战,淡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色彩,资本本位取代价值本位冲击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的主导逻辑。

大众文化的媒介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诉求的是感官经验的视觉形象,而非书面性概念意义的文本修辞效果。由于大众文化的影像、模拟和仿真在高校思想政治思想理论课中过度再生产,消解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对现实的批判性和反思精神。

大众文化的娱乐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将感性层面的本能欲望满足所获得的消遣愉悦作为卖点,而不是深层精神的充实和心灵的震撼,就此造成大众文化的世俗化、庸俗化和低俗化。大众文化以多媒体技术为支持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以游戏的形式消解了教学话语体系的意识形态宜教色彩。

大众文化的世俗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反映的是大众日常生活的平凡叙事,而不是基于抽象的价值理性的宏大叙事,也就造就了大众文化的日常化、琐碎化甚至是庸俗化。大众文化以现实的关怀和当下的感受为切入点,弥散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在某种程度上使教学话语体系的深度结构转为丧失深度的平面结构。

大众文化的流行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立足于感性层面形象的审美化,而不是精神层面信仰的审美化。大众文化的流行性所导致的话语体系的通俗化、形象化和生动化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使教学话语体系丧失对思想内容的形式分类、抽象概括和逻辑论证能力,最终导致语言世界的空洞化、思想世界的虚无化、情感世界的零度化。

大众文化的消费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是以纯粹欲望的满足构建自我价值体系的快餐文化,而不是以心灵的震撼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经典文化。大众文化的消费性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教学话语体系的语言符号不再反映现实,而是遮蔽现实。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的技术化的批量生产,显然是对教学话语体系表意方式的必然性消解。

二、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具有创造性作用

诚然,大众文化本身蕴涵着能动的解码力量。大众不是单质的一元化群体,而是复杂的多元化组合;大众文化的受众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有着生命活力的自由创造者。大众文化的兴起,改变了文化的内涵,并对既有的文化格局带来严峻的挑战,但是文化走向大众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大众文化的发展将为人类文化发展提供一种全新的路径。同时,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带来了新的契机。

大众文化的商业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天然的平等品格和民主精神,在文化形式上实现了由精英化向平民化的转变、等级化向民主化的转变、神圣化向世俗化的转变。大众文化的商业性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促使教学话语体系从控制支配转化为对话交流。正是在这种主体间性的语言交往中达到相互理解,进而生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系统。

大众文化的媒介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的广泛性、普及性和开放性,从根本上消解了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中的差异性、等级性和垄断性,这对于文化资源的共享、共同意识的建构、价值信念的传承等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大众文化的媒介性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扩展了教学话语体系的文化视野和文化空间,进而促进教学话语体系形成有效的理论自觉。

大众文化的娱乐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以其温馨、轻松、休闲、欢乐、回忆等手法,使在紧张疲惫、超荷压力生活下的大众放松心理状态,弥补生活的单调性、片面性和孤独性。大众文化的娱乐性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以风趣幽默的话语风格表达严肃庄重的思想内涵,使大学生对抽象思辨的文本更易理解;以民主平等的语言对话传递高尚深刻的核心价值理念,使大学生与教师达到价值的视域融合。也就是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通过交互式体系的转变,达成对核心价值理念的普遍认同。

大众文化的世俗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文化走向民主化、平民化和生活化。大众文化的世俗性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能够在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之内建立公共文化交流空间,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政治上的公民权,也会塑造大学生文化上的公民权。

大众文化的流行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的新颖性、动态性和独特性。大众文化的流行性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并不是基于控制性思维的意识形态话语霸权的重建,而是要将触角伸向身体领域、消费领域和符号领域,在无意识世界中探寻大学生自我平衡和信仰皈依的表现形式。

大众文化的消费性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的效率性、活跃性和创新性,大众文化从其审美趣味的普泛化出发,紧紧把握时代流行的脉动,吸纳广泛的接受者,力求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大众文化的消费性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话语体系中,教师不再是纯粹的灌输者,学生不再是纯粹的接受者,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现实需求。商品的交换价值原则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语言符号的消费,维持与现实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

三、大众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的实现路径

大众文化由于对感性层面物质欲望的执着,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的功利化、标准化、庸俗化和空洞化,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大众文化对教学话语体系的创造性作用。大众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要实现从教学理念、教学机制、教学内容到教学模式的全方位创新,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基于实践的语言交往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转变的实现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语言交往不仅涉及互为主体的师生之间的理解和沟通,而且语言交往作为内在的环节实现了价值和意义的生成。这种语言交往实践规避了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可能导致的灌输化、控制化和同质化等消极影响,倡扬了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产生的平等化、现实化和效率化等积极意义。

(一)语言形式的通俗化、形象化和生活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交往的发展趋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返回生活世界,建构起基于生活世界的语言交往,开辟充满意义的语言交往的公共空间,意味着扬弃教师抽象的独语,在师生之间的语言交往中达到普遍性共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交往的生活话语转化消解了大众文化对思政教学所可能造成的功利化、平庸化和浪漫化等消极影响,强化了大众文化对思政教学所生发的亲民化、平实化和风趣化等积极意义。

(二)语言形式的抽象化、形式化和思辨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交往发展的另一方向。在大众文化视域下,语言形式还有朝着抽象化、形式化和思辨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使之更加深刻地把握人们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性质、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决定了其语言交往形式不应停留在生活世界的具体化层面,而应该上升到精神世界的抽象化层面,通过精神层面的语言交往观念地建构起意义世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神世界的语言交往对于大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理想,避免痴迷低俗的物质欲望,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中,应尽可能地创造精神世界的语言交往,构建起抽象化的普遍性价值共识,进而将价值共识引向实践过程本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交往的学术话语性质定位避免了大众文化对思政教学所可能引起的肤浅化、平面化和粗疏化等消极影响,提升了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引动的开放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等积极意义。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交往发展的方向要求语言交往具备精确化、科学化和模型化等特点。在大众文化视域下,科学技术构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语言交往精确化、科学化和模型化发展的助推器。现代科学科技使语言交往超越了自然语言的局限性,构建出纯粹形式的科学语言,通过语言的逻辑化实现对人们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精确把握。在大众视域下,科学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语言交往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创造了语言符号的新形式,创新了交往主体的新观念,创制了交往方式的新样式,最终将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语言活动的交际能力获得空前的提高。在某种意义上讲,科学技术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交往的必要前提和理论方法的创新动力。

在大众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要实现创新,就必须回到交往实践中去。在交往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语言交往的通俗化、形象化和生活化的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更加亲近生活世界;通过语言交往的抽象化、形式化、和思辨化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更加富有意义;通过交往语言的精确化、科学化和模型化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更加科学化。

参考文献:

[1] 潘晴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系统的生成—以科学发展观为视域[J].东南大学学报,2010(4):117

[2] 王金玲.关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2):69

政治生态主要特征范文第7篇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ormation of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reveals the connota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good character and the existence of the adverse personality traits. Then gives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measures to the problems from the psychological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oint of view.

关键词:大学生 个性 思想政治教育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personality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作者简介:蒋翠婷,女,1987年6月生,湖南永州人,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2007级思想政治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9-0125-02

一、大学生个性特征的形成与思想政治教育联系密切

根据我国心理学界多数学者的定义,个性是指一个人在身心、才智、德行、技能等方面区别于他人的心理面貌,是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的心理结构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大部分。个性倾向性由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组成;个性心理特征主要由能力、气质和性格组成。性格是个性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从广义上说个性就是指性格。

人的个性形成是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中的基因与自然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自我意识等多种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了人们各不相同的性格特征。从个性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人的个性具有稳定性,只有在行为中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才能表征一个人的个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是对个性稳定性的形象说明。然而个性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并不表示它是一成不变的。个性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中形成,当然也能在主客观相互作用中发生变化,这就体现出了个性的可塑性。

个性可塑性的程度与年龄有很大关系,儿童的个性特征不是很稳定,受环境的影响较大,可塑性较高,而成人性格趋于稳定,不易受环境的影响,可塑性较低。大学生正处于个性特征形成并趋于稳定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健全、成熟的个性,避免个性心理的扭曲将起到巨大的作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思想教育,即对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思想问题进行教育;第二,政治教育,是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政治信仰、态度和行为等的教育;第三,道德教育,指对大学生进行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教育;第四,心理教育,主要帮助大学生化解各种心理矛盾和心理障碍。这四部分的内容构成一个整体,与大学生的个性培养联系密切。只有拥有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道德情操才能塑造健全的个性。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特征有重要作用,反过来,良好的个性特征能够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更好地开展并取得实效。

二、大学生健全的个性特征标准

(一)正确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和自己与他人、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察觉。拥有正确的自我意识的人会客观合理地评价自己,充满自信,扬长避短,在日常生活中能顺利的进行自我调节以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

(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生活态度乐观向上的人总能看到生活的阳光面,充满自信与希望,对周围的事物饶有兴趣,能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创造。大学生是青年一代,应当对学习和新事物拥有无限的热情和兴趣,表现出观察敏锐、想象丰富、勤于动手、充满自信,并总能从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三)和谐的人际关系

拥有健全个性特征的人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过程中尊重、信任对方,以诚恳、谦虚、宽容的积极态度与别人相处,同时也能赢得交往对象的尊重与信任,广交朋友,融洽相处。

(四)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环境适应能力反应的是人们自己和环境的协调能力。大学生当前处于学校环境中,就应当有与学校相适应的能力,同时积极准备适应社会大环境,应以开放的姿态主动关心社会,了解社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以最快的速度适应新环境。

(五)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

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是指一个人有对自我情绪调节和控制的能力,不让情绪走极端。能保持开心、满意、愉快的心境,当消极情绪出现时能通过适当的渠道发泄、释放。

三、大学生不良的个性特征与消极影响

1.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存在

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人人都有,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对事物缺乏兴趣和激情、内心烦躁不安等。只是对多数人来说是偶尔发生,而且容易消失。但是许多大学生却长期无法从这些消极情绪中摆脱,部分学生通过喝酒、泡网吧来寻找暂时的忘却,这对身心健康很不利。

2.懒惰、拖拉是大学生的通病

拖拉因惰性而生,是指可以完成的事不及时完成,总是往后拖延。拖拉的行为使得许多该完成的事项无法按时完成,耽误学习,同时又产生事情没办好的心理压力,导致做别的事情也不能集中精神,贻误时机,这种矛盾心理继而引发焦虑情绪,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3.虚荣心普遍存在

虚荣心几乎存在于每一个大学生的身上,适度的虚荣心可以理解,但是过分虚荣,则有害无益。许多性格内向、情感脆弱的大学生都有很强的虚荣心,他们非常介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千方百计在他人面前维护自己的形象,以捍卫虚假、脆弱的自我。

4.自我中心倾向严重

过分自我为中心的人考虑问题时总把自己放在核心位置,忽视他人的想法,以盛气凌人的姿态出现在别人面前,他的理论不容他人质疑与反驳。许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宠爱中长大,因此较容易出现自我中心倾向。

四、大学生不良个性特征的调适

针对以上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不良个性特征的调适,需要通过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结合使用,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修养,增强自身的情绪控制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最终形成优良的个性品质。

(一)调整自我认知方式,建立理性的自我认知。

不良个性特征存在的首要原因就是对自我的认知不够理性。大学生通过自我观察、自我检验、自我评价来实现对自身身体、心理、社会特征等方面的认知。大学生对自己的认知不再完全依赖于外界,而只是借助他人、社会的评价,独立、自主地、恰当地评价自己。但由于大学生社会知识经验和能力的不足,在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中会面临各种矛盾和问题,如主观自我和客观自我之间、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自尊心和自卑感之间等矛盾。面对这些矛盾,大学生应当正确面对,努力尝试自我分析、自我反省,孔子在三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吾日三省吾身”,要客观地看待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用最客观、全面的眼光看待自己,进行自我剖析,形成恰当真实的自我概念,建立自己的人生哲学和价值观,最终形成成熟发展的独立个体。

(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在个性的组成要素中,世界观是个性心理倾向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直接制约着个性形成和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要塑造一个具有健全个性的人就必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作用,帮助教育对象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教育这一对象用客观、公正的态度去看待社会上的人和事。一个人只有确立了科学的世界观,才能抱有公正、科学的态度,实施科学的行为,并为形成优良的个性特征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恰当运用能同时刺激多个感观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形式,有助于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效率提高,也就能保证他们更全面更深刻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确立科学的世界观。

(三)丰富知识和情感以完善个性

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主渠道“两课”的教育、专业课中思想政治的渗透教育、辅导员培养教育等各方面进行,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引导,这些真理的观念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越多,越有利于优良个性特征的培养。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教育者情感的投入,情感是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的特殊载体,是感化人心灵的特殊力量,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形成无形的沟通桥梁,既能增强教育者的可信度,又能带动教育对象情感的共鸣和丰富,更好地完善大学生的个性。

(四)开放心态,参与活动,融入社会

大学生在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的情况下,应当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培养广泛的业余爱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学习实践和科研活动,融入他人和社会。大学生处于自我意识高度发展阶段,内心希望独立自主,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同和理解,这需要通过参与学校活动和社会实践来实现。在这些活动中可以培养开朗的性格,学会尊重他人,与他人和谐共处并相互帮助,因此也能得到别人的理解与认可,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树立自信心与自尊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遭受挫折的活动中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正确看待生活中的逆境和挑战;同时在社会活动中我们表现得更加独立自主,形成强烈的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并在整个行为方式中形成良好的习惯,而心理学研究证明,良好的习惯有助于改变个性的内在品质和结构,最终形成健全的个性品质。

参考文献:

[1] 陈大柔,丛杭青.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4月.

[2] 谭谦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

政治生态主要特征范文第8篇

关键词:民族自治地方 政府职能 特征

引 言

目前,全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64%左右。2005年5月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民族地区困难和问题的关键。

一、 政府职能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的界定

政府职能是行政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核心问题。能否合理地界定一个国家的政府职能,决定着一个国家构建什么样的行政体制,规范什么样的行政行为,采用什么样的行政方式。[1] 政府职能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体现了一般与特殊、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因此,要对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进行界定,首先要了解和把握政府职能的涵义。

(一)政府职能的含义

政府职能是指政府机关在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职责和功能作用。政府职能是国家职能的具体执行和体现,政府职能的行使受立法机关的监督;反之,政府职能发挥的程度又制约和影响其他国家职能的实现程度。[2]

(二)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的含义

目前,学术界对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尚未形成统一的界定,笔者结合李春林、郭宝亮教授等所著《中国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一书以及相关文献将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作如下界定:即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是指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为了适应民族自治地方的社会发展需求,保障国家宪法和法律在本地区有效执行的同时行使《民族区域自治法》所赋予的自治权,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和地方性社会公共事务活动中形成的基本职责和功能作用。

二、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的内容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职能可分为基本职能和特殊职能,基本职能体现着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的普遍性,而特殊职能则体现着其异构性。

(一)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基本职能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基本职能主要包括政治职能、经济职能、社会管理职能和文化职能。政治职能主要体现在安全保卫和民主建设方面;经济职能主要突出体现在实施新的赶超战略、加快民族自治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社会管理职能主要体现在维护本地区社会治安,完善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公用事业等方面;文化管理职能主要体现在保护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和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工作等方面。

(二)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特殊职能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具有行政二重性,其既有一般地方政府的基本特征,也有民族地方政府的独有特征。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行政二重性也就决定了其特殊的地方政府职能,其特殊职能表现在:第一,正确处理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第二,使用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第三,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打击各种非法的宗教活动;第四,支持边防驻军保卫国家安全,打击各种跨国犯罪活动。

三、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的特征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政治性与社会的并存、法制性与权威性的同在、多样性与动态性的交错以及民族性与方域性的融合。

(一)政治性与社会性并存

在政治职能方面,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对内,承担着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处理好本地区民族关系、宗教问题,保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对外,处理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维护祖国领土和完整。与此同时,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还承担了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必须服务于社会,施益于社会公众。这种政治性与社会性的高度统一赋予了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更多的责任与功能。

(二)法制性与权威性同在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的实施必须依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他法律法规进行,这是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的法制性特点。另一方面,它以国家法律、权力为后盾,对民族自治地方的各社会组织和公民以及社会事务进行管理和施加影响,因而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和权威性。

(三)多样性与动态错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同非自治地方政府职能一样,其范围涉及国家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同时,其职能不是静止不变的,社会发生变迁,其职能的范围、内容、主次关系等也必然发生变化,以适应形式发展的需要。

(四)民族性与区域性融合

民族自治地方在语言文字、、民风民俗、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决定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在本地区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以及科教文卫等等事务进行管理时具有明显的民族性特征。[3]另一方面,我国各民族分布的显著特点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在边疆地区分布的各少数民族大都有自己或大或小的聚居区,分布在内地或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又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交错居住。因此区域性是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的又一个特征。

结 语

政治性与社会性并存、法制性与权威性同在、多样性与动态错和以及民族性与区域性的融合是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显著的特征。明晰了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的特征,对进一步加强民族区域自治,深化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军.中国行政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2]夏书章,王乐夫,陈瑞莲.行政管理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政治生态主要特征范文第9篇

关键词:微形态;水电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由于信息技术的推广,一些新的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信息传播方式应运而生,这种方式传播的信息短而实用,其受众广泛是互联网信息传播方式的特点,并促进了“微形态”的建立。“微形态”包含了微信、微博、微电影、微公益、微政务等,正是以这些“微形态”为特色的信息交流,推动建立了这样一个“微形态”。“微形态”有其自身的特点,我们在“微形态”的思想和政治工作的落实要符合其自身的特点,从而实现在新时期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更好。

一、“微形态”的若干特征

1.信息获取便捷讯速

信息获取更方便更便捷是“微形态”的重要特征。在“微形态”下,获取信息已不再是通过单一的电视和收音机,可以通过电脑、平板、手机等客户端随时获取各种信息,实现实时信息的掌握。“微形态”的信息短小精悍,相比于传统的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更具有极大的便捷性。

2.信息多元与自主

“微形态”的信息是多元传播。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各种终端设备信息和传播信息。在“微形态”中,可以传播或有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信息。可通过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方式传递信息。多元信息的存在,对于主流媒体权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有时甚至会导致主流意识形态的混乱。当然,用户可以根据对方的信息内容或对方的熟悉程度,选择是否接受对方的信息或允许对方查看信息。也就是说,用户可以自由选择关注或删除。

3.信息互动及可交流

“微形态”下,用户之间的可以通过“微形态”平台进行直接对话,以留言、转发、回复等形式进行交流。与传统媒体相比,“微形态”的信息交流感更为强烈,一个信息主题后,人们可以主动参与到信息的讨论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促进信息的解读以及对信息背后的真相了解等。

二、“微形态”在水电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

1.利用“微形态”平台构建水电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平台

“微形态”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媒介,水电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充分利用“微形态”信息交流平台,构建绿色、健康的交流社区,请一些精英、名人、精神健康专家加入社区,并号召水电职工加入,积极参与,传播正能量,帮助水电职工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价值观。

2.巧妙利用“微形态”特征,开展水电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由于“微形态”社交平台信息双向传播的特点,水电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构建一个不同群组之间的沟通和互动的平台。让不同群组的职工参与各种话题的讨论,不仅要扩大不同群组的交流和亲近,而且还很容易凝聚水电职工的向心力。有利于对一些负面情绪进行调整、安抚,帮助水电职工解决生产、生活等方面的问题,长期下来,就能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3.充分结合“微形态”特征,开展水电职工业余活动及和谐互动

在水电职工的业余时间中,占时最多的是玩手机。因此,水电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可以组建不同类型的网络社区,由水电职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愿选择加入。利用这一点,在水电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充分发挥网络社区的优势,提高水电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者和水电职工在业余时间内的互动和沟通,网络社区成员兴趣相投,很容易打成一片,思想和感情也很容易互动共鸣,通过水电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适当引导,实现双向影响,使水电职工能更自然、更真实,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进行交流和沟通。

4.通过“微形态”社交平台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延展

水电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利用“微形态”的社会平台进行一些延展性的教育活动,这就需要水电思想政治工作具有获取网络信息资源的敏感性,并充分挖掘之。通过设立一些具有争议的主题,或一些求主题,组织群组活动,特别讨论活动等,激起水电职工自主参与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使水电职工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参与,更易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可减少水电职工的厌烦情绪和抵触心理。

三、利用“微形态”改进水电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

1.积极与“微形态”的发展相适应,通过建立官方账号等向

水电职工传递正面信息在“微形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微形态”的发展相适应,通过建立水电企业相关账号等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通过相关账户的建立,水电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热点信息,了解水电职工的思想政治动态和相关信息,从而推动水电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引导水电职工对社会问题保持客观的,理性的和冷静的态度,水电思想政治工作者可通过官方账号对社会问题进行及时关注和权威,使水电职工保持冷静的分析,避免别有用心者的蛊惑。

2.建立“微形态”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交流模式,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在“微形态”下,水电职工更容易接受“微形态”方式传播的信息。因此水电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把握这一点,积极主动地通过“微形态”客户端同水电职工开展交流,通过“微形态”的客户端实现互动,从而达到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提升。

3.水电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与时俱进,提高工作效率

在“微形态”下开展水电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首先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沟通方式,积极学习“微形态”下各种形式的客户端的使用,积极主动地将“微形态”客户端运用到水电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中,不断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只有这样,水电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得以不断提高。

作者:黄晶 单位:丰满大坝重建工程建设局

参考文献

政治生态主要特征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特征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7 — 0019 — 02

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给当代社会带来巨大的变革,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直接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人们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逐渐增强,实现个体主体性的理性化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成为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如何合理引导受教育者有效发挥自身的主体性是教育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环境的作用下,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应运而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主体间性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实践基础上的有机联系;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交往实践过程中的相互影响,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积极扬弃。”〔1〕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充分体现了人性和科学性的有机统一,在本质、价值、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有自身鲜明的特征。

一、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多主体性和平等性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多主体性和平等性。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多主体性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具有独立的主体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教育者和教育者之间、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是主体间的关系,他们与共同的教育中介客体构成主客体关系。主体与客体之间是控制与被控制、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主体与主体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尊重、理解、关爱、包容的关系,“对待他人要尊重、同情、设身处地、将心比心,通过相互倾诉和倾听的对话,进入他人的内心世界,同时也把自己呈现给他人。”〔2〕因此,这种关系是一种多极主体间的开放性和动态化的立体交叉网络,而不是单一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静态线性关系。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平等性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彼此之间互相尊重对方的主体地位和人格尊严,共同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在双方的语言交流活动中,每个参与者都具有言说的权利,也都有倾听的义务,不能剥夺他人表达思想情感的权利和机会。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不平等主要表现为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缺失,教育者把受教育者作为客体来进行改造和塑造,教育活动是由教育者按照教育目的的要求对受教育者传授教育内容,受教育者是教育者主体性活动中的对象物,处于被动接受的消极状态,仅是对教育者的教育活动机械应付,缺乏自觉学习的内在动机,也没有与教育者的积极交流。即使是在一些教育活动中存在双方的互动,双方的对话也是程式化的流程设计,教育者在设计问题的同时限定了标准的答案,受教育者的回答对传授的知识内容的简单重复,缺乏进一步的思考,这样的对话不能引起精神的交流与情感的共鸣。只有建立起平等的主体间性关系,才能激发各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因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多主体性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平等性的前提,平等是主体间的平等,只有确立了参与者的主体地位,才能建立平等的主体间关系,平等是主体追求的目标,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在多极活动主体之间建构一种平等而均衡的关系,通过交流合作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每个参与者释放能量与活力的生命体验。可以说,多主体性和平等性既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设性条件,又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化目标。

二、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特征:发展性和和谐性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发展性是指以人的发展作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价值旨归,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要求以及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出发,紧密围绕受教育者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受教育者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个中心来开展教育活动。“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就要克服‘道德人’、‘经济人’、‘工具人’的局限,真正按照人的属性实现人的物质与精神、科技与人文、政治与道德、生理与心理、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真正成为‘完整的人’”。〔3〕因此,教育活动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使教育者传播社会要求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更是为了受教育者个性的自由和完善,要将受教育者的人格品质、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的丰富和提升作为着力点,培养在开放和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具有积极进取的主体意识、自主理性的开拓精神以及自我反思和自我超越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和谐性是指教育活动要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间性思维方式、交往品质和实践能力,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相协调相融洽的生存状态。当代社会要求人既要有全面发展的个体追求,又要有向他人开放的共存意识;既要关注个体生命质量,又要关心社会发展的境遇。因此,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以促进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己任,还要以建立人与外界的和谐关系为己任,着力于发展受教育者与他人沟通互助、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以及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在共生的品质。发展性和和谐性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所在和目的选择,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发展性要求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和谐性要求实现个体与他人的和谐共存。个人是社会的主体,个体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发展性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和谐性的基础。

三、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特征:生活性和人文性

生活性和人文性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主要特征。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生活性是指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贴近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世界,要结合受教育者的个人经历、生活体验和心理感受开展教育活动。哈贝马斯指出:生活世界是主体间共有的世界,它就像文本和语境一样相互渗透,相互重叠,直到相互构成网络。生活世界构成了人们相互理解和交往的前提和背景性条件,人们在生活世界中通过以语言为媒介的交往活动形成群体的文化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教育活动只有深入生活,才能使受教育者对真实的教育素材和创设的教育情境产生内心的触动和思想的共鸣,才能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达成共识生成意义。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人文性是指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兴趣与需要,把受教育者看成是具有思想和情感的活生生的人。具体地讲就是不仅要关注受教育者的物质需求、生存现状、生活条件,还要满足受教育者在自尊、自我期望方面的需求,帮助受教育者建构精神家园, 实现对受教育者的生命关怀。人文关怀对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与关爱, 就不可能形成主体间平等和谐的关系,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将失去存在与发展的可能性。没有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和意识形态的控制,是抽象化的行为规范和清教徒式的道德戒律的约束,无法深入受教育者的心灵深处,激发人的生命的信念和驱动力。因此,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贴近受教育者的生活,满足受教育者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为受教育者输送思想营养和精神动力。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生活性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人文性的基础,实现对受教育者的人文关怀必须要深入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离开生活世界,就无法把握受教育者本性的内在需要。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人文性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生活性的运动导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实现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个性、人的理想来实现人的生命意义,引导人走向幸福的生活。

四、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特征:沟通性和理解性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沟通性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以对话的方式进行交流,双方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通过互动达成共识,形成丰富的精神境界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建立沟通是实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沟通是教育主体共同参与的交往过程,“如果存在交往成为现实的话,人就能通过教育,既理解他人和历史,也理解自己和现实,就不会成为别人意志的工具。”〔4〕受教育者在交流对话的过程中,主体性被激发并得到展示,完成思想品德的自主建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解性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要以开放的心态,进入对方的内心世界,并且彼此接纳。理解不是简单地认可,而是彼此达成一致的共识,产生“视界融合”,形成新的“共同的视界”。“每个人都认真地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想法,每个人也都彻底地表达出他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和看法,然后让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之间彼此碰撞、激荡、交融,从而让真理脱颖而出。”〔5〕沟通性和理解性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最为显著的特征,这也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与一般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区别。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教育者掌控的道德说教和理论灌输,而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交往活动,这种交往活动是各主体通过语言交流达到相互理解和协调一致的行为。交往的形式是主体以对话的形式进行沟通,交往的目的是达到主体间的理解和共识。因此,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沟通性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解性的基础,沟通是实现理解的途径,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性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沟通性所追求的目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是以互相理解作为目的的。

总之,厘清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有利于深化对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认识,是进一步区分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也是进一步探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重要前提。同时,这也为我们在认识上树立主体间性意识和在实践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状态的转变提供了基本的依据。

〔参 考 文 献〕

〔1〕张耀灿,刘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涵义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2):8-10.

〔2〕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54.

〔3〕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42.

政治生态主要特征范文第11篇

Abstract: This article profit from the Western modern citizen politics personality the idea and the analysis immediately in China's present situation foundation, research politics personality connotation,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thus proposed conforms to the Chinese objective environment ideal democracy personality construction way. Establishes the ideal democracy personality, regarding the maintenance political stability, impels China's democracy to have the important meaning.

关键词:政治人格 政治心理 理想的民主政治人格 政治稳定 民主政治

Key words:Political personality; Political psychology; Ideal democracy personality; Political stability; Democracy

一、政治人格的内涵

人格一词,英内涵语为Personality,源于拉丁文Persona,原指演员所戴的面具,即一种遮蔽性和表演性的伪装,转义为演员本身以及他用这一面具在生命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把人格说成是面具那样的东西,意在说明人格就是表现于外在的、公共场合中的自我。”[1]早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斯多葛学派就探讨过人格问题。中国的儒家、道家学派也曾就人格问题提出了各自的主张。但对人格研究真正做出巨大贡献的则是源于上个世纪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其一,人格是发生在我们内部的,影响着我们怎样行动、怎样感觉的那些情绪过程、动机过程和认知过程;其二,人格是稳定的,可以通过不同时间、不同情景,在不同的行为方式中发现个体的某些稳定的心理特质。

政治人格作为人格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个体在政治生活中表现于外的自我,是政治自我。亚里斯多德曾经说过“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人不可避免地要涉入政治生活,一般而言,有什么样的政治心理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政治行为。“政治心理是政治主体对一定社会政治现象自发产生的感性的、非系统的、非定型的主观反映形式。”[2]当这种非系统的自发反映形式具有了一种持续稳定的特性时,便形成了政治人格。

综上所述,笔者给政治人格作如下定义:政治人格是政治主体在遗传和现实政治环境双重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一种政治生活中的持久性心理特征的总和,是政治主体内在动力系统(隐性)与外在政治形象(显性)的统一体。

二、政治人格结构的心理学分析

关于人格的结构,众多心理学家纷纷提出了各自的主张,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荣格的人格结构理论。在此,笔者借用荣格的理论,从意识与无意识两个心理层面来简要分析政治人格的结构。

1、政治人格的意识层面

政治人格的意识层面处于结构组织的表层,它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思维、政治动机、政治态度等。政治认知是政治主体对政治生活的反映,是对政治客体的一种主观规定。情感和思维既是意识的功能,又是意识的内容,其中情感依据的是主体感受,思维判断则更认同于观念。而政治思维则是一种逻辑推理过程,“是在个人欲望、社会规范、道德良知和现实条件中间进行权衡与取舍的过程,是各种价值观念冲突组合的过程”[3]。“政治动机包括对政治参与的责任、对政治问题感兴趣的方面、政治优先考虑的问题、对自己政治能力的估价等等。”[4]在前述政治心理过程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性心理过程被称为政治态度,它是个体对某一政治客体所持有的评价与心理倾向。

2、政治人格的无意识层面

无意识层面包括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个体无意识包括了一切被压抑的经验和被遗忘的知觉与记忆,每当需要的时候,它就会浮现在我们意识之中。而对政治人格有着巨大作用的是集体无意识,它具有遗传的性质,包括本能的行为模式和“原型”这样的思维模式。集体无意识“不属于个体所有,是人类在种族演化中长期流传下来的一种普遍的原始心象与观念。”[5]其中,人格面具又称“顺从原型”,是集体无意识的重要内容。它是一个人获得社会的接受与认同而公开展示出来的东西,是个体适应社会的机制。它对行为有某种强迫性的巨大驱动力。

三、现代政治人格的主要特征

中国的传统社会处于一个相对来讲十分封闭的状态之下,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其社会政治形态和文化形态呈现出一种超稳定的状态,在其中孕育的传统政治人格的结构和特征同样具有超常的稳定性。中国传统政治人格由传统文化和社会制度塑造而成,它所体现的是一种专制型的人格特质以及与其相对应的臣服、依附性的人格特质。与传统社会政治人格的特征相对应,我国现代政治人格的发展是以西方现代的政治人格为参照系的,它的主要特征是:

1、政治评价以实际效用为主,政治行为趋于理性化。政治评价的标准从传统上以道德为主,转为以实际效用为主。政治评价逐渐趋与理性化,政治参与有合理的期望值。

2、公民的自我和自主意识增强,反对心理依附。只有具备完整独立的人格和理性精神的人才能称得上是现代政治意义上的公民,才能有效地参与政治。

3、主动意识增强,积极主动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如选举,对国家作出的大政方针、决策等等积极支持配合,使之得以有序的执行。

4、突破小集团人格,开放意识强,反对政治人格中宗派残余思想。突破各种由非正式组织形成的人情关系网。反对将小团体的利益凌驾于社会之上。

四、理想的民主政治人格的形态

现代化人“他是一个消息灵通的参政的公民;有明显的个人效能感;在同传统的影响来源的关系上,他是高度独立和自主的,尤其在做出如理个人事务的基本决定时是如此;他乐于接经验和新观点,这就是说,他思想比较开放,头脑比较灵活”[6],阿尔蒙德和鲍威尔为我们勾画这样一个典型的形象,具体说来应该包括:

1、独立的个体意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既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干涉他人意志自格独立;也不应人云亦云、盲目依附,面对复杂政治生活能够做出独立的认识和判断。

2、主动的参与意识。具有此种意识的人,对政治活动,对自己成长的影响及自己对政治活动的影响有着清醒的认识,能正确判断出自己在政治生活中的人权和价值并产生心理上的归属感,具有清楚的权利、义务意识和政治责任感,对政治参与抱有积极的态度。

3、开放创新的意识。现代人面临着一个更为开放和更为广阔的社会环境,开放意识或曰全球意识应该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这是说现代的政治主体比起传统的先辈更容易或愿意接受,政治革新和改革并经受新的政治经历。

4、民主与法治意识。所谓民主意识,是指人们对国家民主政治、民利以及法律制度在观念上的反映,其主要内容是公民行使民利和平等、自由的意识等[2]。所谓法治意识,是指作为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所应当具备的与现代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和文明形态相适应的、为法治社会所必需的法律素质、法律精神和法律价值观念。

现代政治人格是政治主体在现代化过程中通过政治社会化逐渐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是促进政明发展的心理机制和外显形象的统一,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体,必须具备上述的要素。这也是一个理想的民主政治人格所要具备的基本因子。

五、理想的民主政治人格的建构

日渐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逐步民主公开的政治体制,不断多元化的意识形态以及多层化的社会结构,对当前我国理想的民主政治人格的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考察理想政治人格的构成要素和我国传统政治人格的表现形态,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现我国理想的民主政治人格的塑造:

1、经济层面。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变化对当代中国政治形态发展的影响是空前的,市场经济所培育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自由和宽容精神、平等观念及妥协思维,体现了现代政治人格的内涵。

2、制度层面。民主的法律化和制度化可以形成有利于现代政治人格发展的稳定机制。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律化首先要求健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了健全的法律体系,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行使应有权利便有了制度上的保障。

3、政治文化层面。政治文化以其无形的力量影响着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它规定了政治主体的政治行为方式,从而也制约着政治体系的运转。我们需要进行理论创新,发展吸收先进的政治文化,发挥其指导作用,消除传统政治文化中不利于现代政治人格形成的部分。

4、吸收有益成果层面。塑造现代政治人格,应注重对既有成果的批判吸收,它包括这样两个方面:其一,批判地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政治人格。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道德自律,坚持道德自律有利于人际关系和谐与凝聚力的形成,弘扬道德理性有助于塑造现代政治人格。

其二,借鉴域外政治人格的发展成果。西方政治人格中包含的自由、民主等内容对于今天我国的现代政治人格发展很有借鉴意义,尤其那些对全人类具有普遍价值的内容,可对其直接选择使用。

六、理想的民主政治人格能有效推动政治民主

就理论上分析,政治民主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制度民主化与人的民主化。这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可偏废。不过,两者之中,人的民主化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实现人的民主化,就政治心理学方面来说,也即确立现代政治人格――理想的民主政治人格。政治人格就是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在政治人与政治环境等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内化为政治人具备的政治修养、政治伦理、政治德行等一切品格。政治人格因其所具备的人格特性,可以划分为健全的政治人格(民主、公平、宽容等)和病态的政治人格(专断、极端、狭隘等)。理想的民主政治人格显然属于前者,是一种健全的政治人格。在这里,笔者重点谈“宽容”这一政治品格。政治宽容就是作为政治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及政治组织)的政治主体所具有的对于己方在政治领域有所冲突的一方或多方的包容、容让、理解等一种政治品格。合理地把握和发展这种政治品格对构建理想的民主政治人格有其内在的促进,进而推动政治民主。

具体到政治民主中,宽容的价值阐述如下:

一般而言,政治民主的核心是政治参与,“在民”或“人民的统治”只是“理想的民主”,而民主的实际意义不在于是多数人的统治还是少数人的统治,而在于群众地广泛参与。政治民主是随着公民权的逐步扩大、政治参与的出现和范围的扩展而出现的。也就是说,政治宽容是政治参与的前提,如果统治阶级不能够有所宽容的对待不同的政治声音的话,也就是“钳民之口”,不同政见者或有意参政者动辄得咎,恐怕会造成人人自危,“莫谈国是”。如此下去,何来民主?因此要民主,首先要政治宽容。因此,可以概括出政治民主出现的规律:政治宽容――政治参与――政治民主。

因此,在现代社会,公民政治人格水平是判断政治生活民主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并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政治民主化的发展。现代社会,单个个体是构成社会的基础,唯有个体形成了具有理性、宽容、自主性、主动性、参与性、开放性等等特征的理想的民主政治人格,实现了人的民主化,才能带动制度的民主化,从而有效地推动整个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也维持着政治的稳定。

参考文献:

[1] 蒋云根。政治人的心理世界[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2] 吴大英,杨海蛟。政治意识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3] 王慧然。传统政治人格在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演变[J].北方论丛,2001,(3)

[4] 陈振明。政治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政治生态主要特征范文第12篇

一、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和社会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也得到了大力开展。然而,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时代条件,如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进步,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更高期待,学生群体的新特征等等。其中,学生群体的新特征是高校和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尤其是近几年来,“90后”大学生开始成为高校学生的主力。“90后”是“80后”的派生词,指的是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人群,由于“90后”出生和成长于物质生活日渐富裕,文化生活日渐丰富的时代,待其进入大学,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造就了这一群体新的特征。

二、“90后”大学生的新特征

研究“90后”大学生的新特征,并据此调整教育观念、方法,高校才能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社会培养更多符合要求的人才。“90后”大学生主要有以下三大特征:

(一)生活方面,大部分学生经济宽裕,但普遍存在独立生活能力较差问题。“90后”大学生出生和成长的90年代,大部分家庭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步入小康生活阶段,因而,“90后”大学生的幼年和童年生活条件较为优越,有可能接受良好的教育。由于中国传统的社会观念和教育理念,“90后”大学生的日常开支通常由其家庭提供,加上许多“90后”大学生是独生子女,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90后”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独立生活能力较差问题,追求物质享受,遇到经济问题,向父母、祖父母等长辈要,甚至透支消费。

(二)心理方面,大部分“90后”大学生心态积极,容易接受新事物,但普遍存在依赖性强、叛逆心强,抗挫折抗压能力差问题。“90后”大学生生活的时代使得他们容易接触到新思想、新事物,易养成积极开放的心态。同时,他们经济上未独立,容易依赖父母,他们富有个性,在自身的想法与社会、学校和教师、父母等的观念发生冲突时,极易产生抵触情绪,遇到挫折时,不能正确处理挫折和压力。

(三)情感和人际关系方面,观念开放,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欠缺。“90后”大学生对两性关系较为开放,但遇到情感问题时,许多学生并不能很好地处理。他们渴望独立又无法真正独立,希望和周围人处理好人际关系又缺乏足够的技巧,这些矛盾伴随着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一些大学生高度依赖网络和以手机、电脑为代表的电子产品,上网成为这些大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低头族、网游族在网络中投入了过多的精力,沉迷于虚拟世界,忽视了交友和参加社会活动,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师生之间易出现隔阂。

三、“90后”大学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新挑战

“90后”大学生呈现的新特征给高校和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挑战,对此,学者们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如马新认为“90后”学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综合各方观点,“90后”大学生新特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学校教育观念的挑战。传统的高校教育观念,注重知识的灌输,体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则以说教或者管教为主,忽视学生接受状况。学校和教师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教育大学生按某种正确的观念思考问题,以正确的行为模式做事。大学生的自主独立意识却使得他们希望获得师生平等关系,得到尊重,同时他们内心有一种反权威心理,更相信自己的判断。因而,仅仅依靠劝导已不能使大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学校及教师的教育,学校必须变革其教育观念。

(二)对学工部门工作的挑战。辅导员和班主任是学工战线的主力军,他们是学生大学期间接触时间最多的人群,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某种程度上,一所高校的辅导员、班主任工作水平代表了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辅导员、班主任不能再满足于抓住教室、宿舍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因为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如果辅导员、班主任不能经常深入学生的实际生活,就很难了解学生的动态。辅导员、班主任也不能再以学生稳定、不出事作为工作的重心,因为学生不仅是管理的对象,而且是服务的对象,如何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提供更好的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三)对高校后勤工作的挑战。高校后勤服务于师生,其提供的物业管理,膳食服务等对学校保持正常运转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并不意味着完全抹去高校后勤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的作用。由于高校后勤服务于师生的这种特殊属性,高校后勤部门及其职工也承担着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高校后勤部门也应当适应“90后”大学生给后勤提出的新挑战,不仅仅把学生视为管理的对象,而应当思考如何服务好学生,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

四、“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措施

(一)转变高校教育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高校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把学生工作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创造包容性的校园文化,这种文化鼓励学生提不同意见并尊重其意见,学生可以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学校和学生共同努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二是重视教师队伍的感召力。高校不再仅仅依靠教师的知识传授、观念的灌输来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且,要使教师队伍形成一种观念,即可以通过教师队伍自身的高素质,包括较高学识、较高的道德水平、较高的政治素养等感化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二)学工部门重视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关键作用。高校要重视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培养一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并热心于学生工作事业的学生工作队伍。辅导员自身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适应“90后”大学生的新需求,要不断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如多运用网络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多深入学生,关注学生动态和需求等。

政治生态主要特征范文第13篇

关键词:自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1.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特征

自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自媒体凭借其信息承载能力,促进了教育从平面化向立体化发展。同时,从教学内容来看,自媒体丰富的信息量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为多元化,提升了教学内容的可选取性。从教学表现上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图文、声音、视频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自媒体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方法。自媒体超越时空的限制,能够实现高校教育者与大学生的即时有效沟通,充分发挥师生互动的作用,提升大学生学习主体性。

2.自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自媒体时代,信息渠道更为多元化,自媒体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价值观、思想政治意识方面。身处多元信息形态中的大学生也非常容易受到外来观念干扰,容易受到错误思潮的影响,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精准实施。同时,大学生对于信息的甄别选取能力不足,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媒体的泛化使得信息资源难以管控,信息过滤的难度增大,导致产生信息监管的盲区,大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超出了高校所管理的范畴。此外,自媒体有着注重分享与体验的特征,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充分应对。而自媒体时代,学生更乐于分享与体验,更倾向自由独立的学习模式,也给传统单向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

3.自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1)构建自媒体教育平台,建立良性互动机制。自媒体时代,高校需要确保对于自媒体平台建设的足够重视,构建起学校自媒体教育平台,加强学生的交流与互动,构建起良性互动机制。自媒体平台的构建应当有效集结教师、学生部门、党团组织机构等力量,共同开发建设与使用好校方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同时,传统媒体有着客观真实、权威性强等特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需要善于整合传统媒体与自媒体的功能,充分发挥两者的效用,不仅要提升思想政治教学效果,更要改变大学生行为,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育方法。自媒体满足了大学生对于信息的需求,并逐渐成为他们价值取向的重要来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充分利用自媒体,结合大学生特征,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善于利用互联网思维与方法,积极融入大学生喜爱的互联网环境,充分尊重大学生个性,多开展大学生感兴趣、乐于参与的教学活动,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需要积极鼓励高校、教师以及家长共同应用自媒体,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构建起立体化的教育模式,注重对大学生思想的及时引导。

(3)提高理论修养,加强队伍建设。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而言,身处自媒体时代,必须要全面提升自身理论修养与人文修养,培养自身能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效进行。具体来讲,教师应当加强对自媒体的研究,通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建立,与大学生实现积极互动,及时掌握学生动态,通过轻松自由的沟通实现言传身教。教师也需要加强对教学理论方法的研究,在课堂当中,需充分利用自媒体特征,采用讨论、启发教学等方法,以开放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交流。

总而言之,自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对于高校教学工作者而言,必须要充分掌握自媒体时代特性以及当下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合理应用自媒体的优势,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权。

参考文献:

政治生态主要特征范文第14篇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使用规模和范围的扩大,网络政治参与也成为我国公民,尤其是青年群体政治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8次全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其中10~40岁的网民占80.0%,10~30岁的网民占56.8%,学生网民占所有网民比例的29.9%[2]。可见,当前我国网民群体中,青年群体(一般是指14~35岁的公民)占据多数,本文认为,青年在当代社会变迁形势下,日趋扮演着网络政治参与的生力军和主力军角色。因此,研究当前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内涵、特征及其趋势,对研究整体青年网络政治参与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内涵

    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是青年政治参与及网络政治参与的内容之一,有必要先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以更好地理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内涵。

    (一)网络政治

    网络本身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在网络产生之初,它尚不具有明确的“政治”韵味。但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与腾飞,互联网日趋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也进入了人类的政治生活中,网络越来越多地体现着“权力”和“利益”的涵义,于是便出现了“网络政治”。不同学者对网络政治的解读不尽一致,如西方学者马克·斯劳卡指出:“虚拟现实的政治,是指那些有可能永远地模糊真实和虚幻之间的界限的技术,将给政治带来的影响,”并指出“数字革命处于它的深层核心,与权力密切相关”。[3]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预测与前提》中指出,在信息社会里,“所有信息与权力息息相关,并进而与政治息息相关,随着我们逐步进入信息政治时代,这种关系会越来越深。”[4]可以看出,西方学者更倾向于将网络政治理解为“权力”和“信息”在虚拟空间中的具体运作。对于网络政治的界定,国内学者李斌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进行:广义上看,网络政治泛指在互联网上涉及国家权力和特定利益的政治现象;狭义上看,网络政治特指在互联网上客观存在的、与社会政治生活密切相关的关于政治权力、政治意识、政治体系、政治行为、政治管理、政治参与、政治发展等内容的政治现象[5]。综合以上观点,本文认为,网络政治是指在互联网上进行或存在的、与政治生活和事件密切相关的活动或政治现象。

    (二)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是现代政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关于政治参与的定义,中外学者各有见解,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提出的定义,他指出:一般而言,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治的决定或从事与政治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6]。李元书等人将国内外不同观点总结为三个方面:一是合法程序论,它认为只有依据法定程序参与政治的行为,才可称为“政治参与”;二是影响决策论,它认为政治参与的目的在于影响决策,除此之外,如影响政治执行等的参与则不属于政治参与;三是观念行为论,它认为政治参与不仅包括行为,还包括与政治相关的认识等观念形态[7]。上面提到的李斌认为,政治参与的内涵必须包括下列三个问题的回答:一是政治参与主体,即“谁参与”;二是政治参与的目标和内容,即“参与什么”;三是政治参与的形式和手段,即“怎样参与”。他进一步指出,所谓政治参与,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和社会组织,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式参与政治生活,针对个人权益或集体利益表达个人或集体的意愿,进而影响国家政权系统的活动,尤其是影响政治决策及执行过程的政治行为。李斌的定义将政治参与主体、内容及手段融入其内涵之中,对学术界及政府层面开展相关工作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三)网络政治参与

    随着互联网日益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方式,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政治参与作为一种崭新政治参与类型,也逐渐向纵深发展。网络政治参与虽在某些方面与现实社会中的政治参与有契合之处,但网络政治参与在参与主体、参与内容和目标、参与形式和手段等方面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从而体现出与现实政治参与不同的一系列特征,如网络政治参与主体更为平等和广泛、参与过程更为方便和快捷、参与意愿更为自主和自愿、参与手段更为多元和新颖等。这些特征是由网络政治参与自身本质所决定的,因此,界定网络政治参与的定义时,应该注重其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及多元特征。本文认为,网络政治参与是指特定网络主体(包括网民、网络共同体等)以互联网为载体,通过网络论坛(BBS)、电子邮件、QQ或MSN聊天工具、微博等手段,以个人或集体的形式参与并影响国家和社会有关政治生活或政治决策与执行等方面的行为或行动。

    (四)青年网络政治参与

    不言而喻,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就是以青年及青年网络共同体为网络主体而进行的政治参与。由于青年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在界定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定义时,应该更多地从这一群体自身的特征入手。

    1.生活在社会转型浪潮下的青年一代,他们进行的网络政治参与受到时代背景的强烈塑造和影响;

    2.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青年一代形成了独特的亚文化和价值观,对其参与网络政治同样具有明显的影响;

    3.青年自身的本质与特征,也对其网络政治参与带来独特的影响。

    因此,界定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内涵,不可忽视上述因素在青年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本文将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界定为:青年个人、集体或者组织,在其强烈的价值观和亚文化指导下,通过多元化的手段和方式,在网络空间发表政治观点和表达政治意愿,直接或间接地进行影响政府决策和与政治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参政行为,青年网络政治参与不同于一般公民 的网络政治参与,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特征。

    二、社会转型背景下青年网络政治参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青年一代成长和生活在当前如火如荼的社会转型浪潮之下,其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文化等无不与当前时代背景密切相关,正因如此,青年网络政治参与面临着复杂的形势,呈现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在论述这些机遇与挑战之前,有必要首先在社会转型内涵及其特征、社会转型对青年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厘清,以深刻理解青年所处时代背景给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社会转型的内涵及其特征

    社会转型(Social Transition)的内涵十分丰富,学界已经进行了持久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综合不同学者的观点,本文认为,所谓社会转型,是指社会结构的整体性、根本性变迁,通常是指社会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特殊时期,这种变迁涉及到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心理结构、价值观念等各方面深刻的革命性变革。随着社会转型进程的加速推进,我国社会正经历着从物质层面到制度层面和文化层面的全面变革,而且这种变革具有深刻性、广泛性、普遍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它的范围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不同领域,对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加速期,社会转型呈现出诸多典型特征,许多学者在以下方面达成共识:一是社会转型从空间看是全方位的、多角度、多层次的,从时间看是加速度的,从程度看则是深层次的;二是社会转型具有高度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三是社会转型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计划性,高度的系统性和配套性。本文认为,除上述学者所厘定的特征外,社会转型还从微观上对人类产生巨大的影响,包括促使个人和群体价值观的改变,促使其反思他们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世界和文化观念,并形成一种看待社会、世界的新的观念和思想,导致社会阶层的分化和利益结构的重组、信仰危机和价值观多元化、社会心理焦虑与浮躁等现象。青年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主体,无疑会受到社会转型的巨大影响。

    (二)社会转型对青年发展的影响

    青年的发展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青年自身的发展;二是青年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融合。无论是前者抑或是后者,都跟社会转型密切相关。社会转型对青年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有显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当代青年已从边缘地位向主流地位迈进。改革开放以来,新的思想不断传入和形成,对原有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形成巨大的冲击,青年作为新生一代,易于接受新思想,接纳新事物,探索新生活,形成了一套具有深刻社会转型时代烙印的独特亚文化、价值观和行为体系,使其从原来的边缘地位向主体地位过渡。二是青年社会化日趋呈现反向社会化特征。过去是父辈、长辈向青年传输知识和思想,青年进行的是典型的正向社会化进程;但是社会转型以来,青年反向社会化趋势日趋明显,青年在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方面对社会进行着“反哺”。三是当代青年的角色意识和权益意识有明显提高。当前社会转型时代背景下,青年对自身扮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和生力军角色的意识日益强烈,同时对自身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的享有者的权益意识也有明显提高。四是青年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主体,引领中国未来社会的发展动向。社会转型推动着社会发展,并要求青年发展与之相适应,当代青年具备文化水平高、能力强、人际资源丰富等诸多优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以及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扮演的角色,决定了中国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可以看出,社会转型背景下,青年发展具有独特的特征,这对其通过互联网,从事政治参与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社会转型背景下青年进行网络政治参与的机遇与挑战

    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是青年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我国社会转型为青年推进政治社会化进程提供了独特的政治文化环境,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受到当前社会时代背景的双重影响,体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经济体制转型使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条件的“优越”与“陷阱”并存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场经济发展迅速,我国在物质财富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当代青年是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他们能够顺利获得自身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和条件,如高等教育资源、各种现代化资讯和工具等,这些不仅使青年开阔了眼界,学到了本领,也为青年实现自身社会价值和履行社会责任奠定了重要基础,更为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创造了空前的优越条件。但与此同时,社会变迁促使原有社会体制发生解体,社会领域潜藏着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如下岗失业率有增无减、贫富差距日趋加大、社会保障不到位等,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青年一代的健康发展。这些在无形之中给当代青年健康成长增加了许多社会风险因素,同时对青年网络政治有序参与带来严峻的考验,容易导致其参与面临“陷阱”。

    2.政治体制改革对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正确方向的“催生”与“颠覆”并存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伴随着社会变迁的加速,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如火如荼,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大力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加强了民主制度化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同时,公民的民主权利得到了更好的保障,人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实现了人民团结、社会和谐。这一切都有助于青年对政治体系做出正确的评价,使青年易于感受自身角色和地位,并容易认可和接受国家主导政治文化,顺利实现其政治社会化目标,由此催生了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坚定信念和正确方向。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政治体制改革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帆风顺,随着政治民主进程加快,民众的民主诉求得到前所未有的体现和张扬,各种利益集团分化重组,社会成员精神压力增大,心理失衡,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现象普遍存在。这些方面又颠覆了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方向性,使部分青年的 政治认同感下降,对党和政府的相关方面失去了信心,阻碍了青年政治社会化对社会主义主导政治文化的认可和传递。

    3.网络时代对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方式和地位的“建构”与“解构”并存

    社会在加速转型的同时,网络时代也在飞速向前发展。网络社会表现出现实社会不具有的诸多特征,尤其是网络时代背景易对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方式和地位发挥着建构与解构的双重影响。建构性表现在于它促使青年以更多元、更新颖的参与方式和更加独立自主、平等的地位进行网络政治参与;解构性表现在于它逐渐消解了青年以往的主要参与方式。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我国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发生着根本性的体制转轨,网络时代的到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产物,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使得更多的青年有机会使用网络;同时,互联网由诞生之初的“经济功能”向“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等多元化功能转变,也极大地丰富了青年政治参与的内涵。从根本上,网络时代的到来,为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创造了诸多新型参与方式和手段,如青年越来越多地对微博、BBS、E-mail、MSN等的运用,而这些也成为新时期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主要手段和新型手段;同时,在网络空间中,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身份更为平等和自主。但是另一方面,青年也逐渐被动地放弃了以往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如通过直接投票和选举等方式参与政治事务,且由于条件限制,以往很多青年处于政治参与的边缘地带,他们没有机会参与到政治事务中来。网络时代对传统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方式和地位的解构,意味着青年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和自主性,但由于网络自身的诸多弊端以及青年各方面不成熟的特征,网络上容易向青年传播虚假的网络政治信息,而青年在难以甄别的前提下,容易受到伤害,更有甚者,会对他人、甚至国家和社会造成一定的伤害。

    三、新时期我国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特征

    对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内涵以及社会转型对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进行界定和分析后,可以更加明确新时期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各种背景,包括政治背景、经济背景、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等,新时期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呈现出显著的特征。

    (一)青年网络政治参与主体具有平等性

    青年是网络政治参与的核心主体,网络媒体的虚拟性特征,使得广大青年能够“挣脱”现实条件的束缚,平等地表达意见,与他人自由地沟通交流,拥有平等的话语权。互联网上的青年政治参与机会和地位是平等的,表现出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平等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无论参与个体的身份、地位、财富如何,他们在网络上都可以平等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二是青年网民的政治参与通过网络途径实现参与目标,可以突破现实社会中的许多束缚,成为平等的交流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通过网络参与政治事务,而我国政府逐渐重视公民、尤其是青年的网络政治参与。

    (二)青年网络政治参与身份具有隐蔽性

    网络本身的虚拟性,决定了网民身份的隐蔽性。网络具有一种再造和遮蔽的功能,它能够把网民身份随意进行修饰和涂抹,以致完全可以掩盖网民自身的真实身份、性别、年龄、职业及其社会角色。同样,青年在互联网上,可以不使用自身真实身份,而是通过一组代码,或一个角色符号作为网络标识,来替代其真实身份。这为青年能够以一种“虚拟人”的身份参与网络政治活动提供了便利,进而大大减少了现实社会中政治参与的风险,使得传统的政治参与不断受到挑战。

    (三)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意愿具有自主性

    网络自身的开放性特征,决定了青年进行网络政治参与的开放性,它为青年提供了自由的政治参与空间。同时,青年在网络中进行政治参与的意愿也不同于以往的被动状态,他们可以在广袤无垠的网络空间中,平等、自主地参与相关社会政治问题的讨论,交流看法,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政治见解、观点和态度,而不受别人或主流观点的束缚,进而有效地参与相关政治决策,增强其政治参与的效能。

    (四)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内容具有复杂性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能够容纳数量庞大、内容众多的网络信息;同时,随着国际环境的日趋变化,以及国内民主政治进程的不断推进,与政治相关的内容越来越广泛和深刻。青年处在信息接收和传播的前沿地带,他们关注国家大事,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热情,他们通过不同渠道来获取政治信息、了解政治时事,表明自己的政治观点、政治态度和政治意愿,政治信息、进行利益表达、观点讨论与评价等。当代青年的网络政治参与的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就业、贫富分化、两岸关系、腐败、教育和医疗、社会治安等当下社会热点问题。

    (五)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手段具有多元性

    人们参与网络政治活动的平台和手段一向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当今时代,网络已成为重要的信息传播手段和沟通手段,网络的快捷性、共享性特征使信息之间的交流变得更为及时、有效,同样促进了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平台迅速发展。当前,可供青年进行网络政治参与的网络平台主要有政府网站,如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政府网,以及一些主要网站及论坛,如新浪网、腾讯网、人民论坛、百度论坛、人人网等青年群体热捧的网站。同时,青年可以通过微博、贴吧、QQ、MSN、电子邮件等手段发表自身政治观点和见解,积极参与到网络政治中来。

    (六)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形式的集体性

    同伴群体特征和青年亚文化是青年群体不同于其他群体的重要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青年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的社会性和群体性特征。基于网络的交互性、平等性等特性,兴趣相似、爱好相投或思想观点相一致的青年群体更容易在虚拟的网络空间进行超时空的交流和互动,他们倾向于关注与自己的政治理念、价值观、政治理想、政治利益、政治背景相似的网络空间和信息,尽管他们体现出明显的无组织性,成员之间也缺乏熟悉感,但他们对于相同政治议题的关注和热情,持有共同的兴趣以及对某一事件的共同关注,促使他们走到一起,又表现出他们独特的、强烈的群体性。但是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不健康或错误的同伴特征及集体性特征不利于青年健康政治人格的形成,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七)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机制的草根性

    传统的青年政治参与是依靠政党、人民代表大会等形式的自上而 下的动员型参与。这种自上而下的政治参与,亲和力不够,沟通渠道不对称,政治参与的主体受到一定限制,如参与机会和地位不平等,参与方式较为局限,参与内容避免敏感等。而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是对传统自上而下的政治参与的全新变革,青年个人或群体、组织为达成特定的政治目的,通过互联网为载体发表相似的政治观点、参与共同的政治事务,他们具有平等地位和机会,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草根式”网络政治参与。

    (八)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类型的多样化

    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类型具有多样化特征,包括有:1.主动的参与和动员的参与。主动的参与就是青年不受他人意愿约束而进行的自主性参与;动员性参与就是在他人或者组织的动员下,为了某一明确的目标而进行的参与。2.有组织的参与和自发的参与。有组织的网络政治参与主要是指青年以集体的形式,在一定的虚拟组织基础上进行的参与;自发的参与就是根据自己的实际,为了个人利益和权益而进行的自发参与。3.合法的参与和不合法的参与。合法的网络政治参与是指青年在法律规定和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政治参与;不合法的参与是指青年违背相关法律框架的规定进行的参与。当前,青年网络政治参与主要是主动的、有组织的合法参与。

    四、我国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趋势

    当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呈现上述多个特征,其中某些特征是青年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进程相适应的,有利于推进青年政治化进程,进而推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化进程。但是也有一些特征反映了青年网络政治参与不符合社会主流发展的状况。总体上,我国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将呈现出如下典型的发展趋势,这些趋势应成为今后研究和开展青年网络政治参与议题的重要关注点。

    (一)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成为青年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方式

    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是使人们获得政治倾向和行为模式的发展过程,它是社会将知识、态度、规范、价值等政治取向从一代传到下一代的方式。青年政治社会化是指青年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教育等途径,习得社会主导政治文化,形成自己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价值取向,使自己的政治人格满足社会要求的过程[8]。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内容包括政治认知的社会化、政治情感的社会化、政治价值取向的社会化、政治行为的社会化等。新时期,青年以互联网为载体,积极参与国内国际政治事务,表达政治观点、表明政治态度和价值取向、抒发政治情感,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将成为青年传承、发展和实现政治文化的重要手段,也将成为实现青年政治社会化过程的重要方式。

    (二)青年网络共同体成为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主体

    网络共同体,是指“网络”与网民“共同体”合成的产物,是网民在网络上基于主观或客观上的共同特征所结成的一种“团体”或“组织”。网络共同体具有如下特征:从一定意义上说,网络共同体具有“政治共同体”的意义;“网络共同体”不同于现实社会中的“政党”组织;网络共同体具有网上“民间组织”的性质;网络共同体是新型的政治参与主体。[9]青年网络共同体,顾名思义,是由青年网民基于一些共通的特征在网上所结成的一种团体或组织。本文认为,青年网络共同体将成为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主体,当代青年越来越多地以网络共同体的形式参与到各种政治事务之中,表现在:新时期各种利益的分化与重组,青年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容易形成亚文化群体和利益共同体,这是联结青年构成网络共同体的直接动因。如前所述,当前我国网民中,青年群体一直占居大多数,网络已经成为青年进行政治参与的重要阵地,网络也是青年网络共同体成长的肥沃土壤;青年群体基于某些共同的利益和相似的文化基础,形成具有不同于现实的网络社区,这是青年网络共同体进行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场所。

    (三)网络政治文化不断丰富着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内涵

    网络政治文化主要包括网络制度文化和网络精神文化,其中,网络制度文化是针对网络政治现象中的各种规则、政策、法规和道德规范等;网络精神文化是指网络政治知识、政治信息、政治心理、以及政治理念和政治见解等成分,它是网络政治文化的核心和精髓部分,它对于网络制度文化建设和发展起着主导和控制作用。网络政治文化具有多元性、层次性、发展性、开放性与交互性、整合性、高时效性、高科技性、虚拟性等特征。[10]上述特征与当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本质一致,网络政治文化的转型与整合,必将对青年网络政治参与观念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青年在网络社会的生活中逐步习得、接受网络政治文化的精神内核,形成新的政治认同、价值取向。进而指导其有效地从事政治实践活动。可以说,网络文化的发展将会不断丰富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内涵与实质。

    五、结语

政治生态主要特征范文第15篇

摘要:本文从意识形态出发,通过政治意识形态这一中介,最终得出政党意识形态概念和特征,从理论上解决了政党意识形态概念特征的模糊性问题。

关键词:意识形态 政党意识形态

一、从意识形态到政治意识形态

由于政党意识形态属于意识形态范畴,而且意识形态早于政党意识形态出现,那么,政党意识形态在出现时必定要借鉴意识形态的内容,同时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也规定了政党意识形态,并且只能通过意识形态才能确认何为政党意识形态。另一方面,政党是政治意识形态的载体之一,政党意识形态在一定意义上是政治意识形态的体现。由此,在谈论政党意识形态之前有必要认识一般意义上意识形态和政治意识形态

(一)意识形态的产生及其概念

如麦克里兰所言,“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科学中是最难以把握的概念。”1因为任何思想都可以指称另一些思想为意识形态,同样,任何思想也可以被冠以意识形态的名称。因此,毫不夸张的说,我们任何人都是生活于意识形态之中、漂浮于意识形态之上的。于是,不管意识形态有多么纷繁复杂,为了能够确认自身所处的意识形态位置,人们总是试图对其进行解释。

对意识形态的涉及至少可以追溯到“柏拉图提到的普罗泰戈拉否认客观真理的可能性”,自此“折磨人类的相对主义的幽灵拒绝就此作罢”2。然而,根据哈贝马斯的说法,真正的意识形态是随着现代科学产生而出现的。正是现代科学挑战了神话宗教的一元性权威,出现了对传统合法性的批评。又因为,“意识形态和对意识形态的批评同时产生”,那么,“不可能存在前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3。而第一个提出意识形态概念的人则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哲学家托拉西。托拉西在其《意识形态的要素》中提出了一种“观念学”――意识形态,认为它是其它科学的基础,其主要任务是“研究认识的起源、界限和认识的可靠性的程度。”4托拉西基于经验主义的认识方法对理论、思想的起源进行还原,通过还原后,最终发现宗教和来自权威的知识是不可以还原为感觉经验的,因此它们是谬误,人们应该抛弃它们。同时,托拉西还认为意识形态同时也是政治学、伦理学、经济学和教育学的基础,只有从意识形态基础形成的理论才是合理的。由此可见,在意识形态产生之初,它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在十九世纪的法国,意识形态在拒斥宗教观念的同时,还必然会对谬误百出的政治制度进行批判,而这对于当时法国的统治者拿破仑来说是难以容忍的。于是,拿破仑渐渐地不满于意识形态家们对其教会支持下的专制主义造成的挑战,他开始抨击意识形态家,并谴责他们的反宗教和反专制主义理论为意识形态的“黑暗玄学”。从此,意识形态具有了明显的贬义色彩,它即指抽象与空想的思考,也指用来欺骗人的错误的观念,一直到今天也是如此。

虽然托拉西最早提出了意识形态概念,但他并没有对历史上产生过的、社会中存在着的意识形式进行梳理,而真正全面阐述意识形态概念则是马克思。马克思沿用了拿破仑在意识形态的否定看法,但他并不是出于对宗教和专制的维护。与意识形态家一样,马克思运用意识形态对专制观念和宗教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首先揭示出意识形态产生、发展以及消亡是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相联系在一起并受经济政治决定着的。接着,他认为意识形态是一个包含政治、道德、法律、哲学以及宗教等多方面内容的总体性概念,是社会经济政治生活在人们头脑中的系统的反映。但在阶级社会中,这种反映是虚幻的,因为具有系统性的意识形态只能由统治阶级内部的思想家来创作,而这种意识形态必定是统治阶级根据自己利益编造出来的思想和幻想。5由此,马克思所说的“意识形态”就是指“统治阶级寻求使得现存秩序与其本身的特权地位合理化的观念。”6显然,马克思的论述中已经隐含了意识形态作为政治统治方式的思想。在现代,希特勒和斯大林将意识形态与极权相结合,更使意识形态的政治潜力发挥到了极致。

(二)政治意识形态的概念及特征

如前所述,意识形态对于人类的政治生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可以说,作为“政治性动物”的我们同样也生活在政治意识形态网络之中。一方面,政治意识形态本身在一定程度上是人们对曾经、现有、未来政治态度的表达;另一方面,在政治统治过程中,权力转化成权威也需要意识形态的帮助,而且政治管理的有效实施也不得不借助于意识形态为其提供合法性。不过,政治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有所不同。首先,比较容易理解的是,政治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观念体系,其“关注点是如何划分权力,以及这些权力应该被运用于什么目的。”7其次,政治意识形态属于更小的范畴,而且与意识形态是对各种思想的概括不同,它所指向的是现实的政治生活,所以政治意识形态更具有可经验的特征。这样,政治意识形态就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特征。

因此,政治意识形态是指“为既存或构想中的社会,解释与辩护为人所喜好的政治秩序,并且为其之实现提供策略(过程、制度、计划)”8的观念体系。政治意识形态包括一系列与人性和社会有关的经验性和规范性的判断,这些判断中既有用来支持或辩护政治秩序的言辞,也有用于指导或规定政治目的的条框。同时,政治意识形态往往还具有一定的感召力,接受某种政治意识形态的人们会被凝聚到一起,忠贞地为实现政治目的而奋斗。然而,政治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挥作用必须依附于凝结在一起的某个群体,或为国家、或为阶级、或为政党。当政治意识形态与政党结合时,政党意识形态就出现了。

二、政党意识形态的概念及功能定位

关于政党意识形态的概念,学者对其争议也非常大。其原因主要在于:首先,多党制以及新型政党的出现造成政党意识形态的多样化,这致使人们不能轻易地总结和概括出政党意识形态的本质。其次,政党在西方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并不没有多长时间,而政党意识形态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后的时间更为短暂,所以,一方面,政党意识形态的全貌在现实中还没有完全呈现出来,另一方面,研究者对政党意识形态的考察还不够。最后,各个政党对自身意识形态的态度和看法不尽相同也给政党意识形态的研究造成困难(例如,用纳粹的宣传部长戈培尔的意识形态战略衡量美国两党可能认为后者根本没有意识形态)。

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纷繁复杂的定义中总结出政党意识形态的一些共同特征。即同政治意识形态一样,任何政党意识形态都具有导向、辩护、整合(或组织)的功能。但是,与政治意识形态相比,政党意识形态的实用性特征则更为明显。这是由于政党在获得执政机会以及在执政过程中所遇到的现实情况是极其复杂的,而意识形态作为理论总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政党在制定策略和政策就不可能完全忠实于原有的政党意识形态。这样,政党为了保持意识形态与政策策略的自洽性就不得不对政党意识形态做出调整,但这种调整一般不会也不能触动政党意识形态的根基――基本价值理想,而是对意识形态内部理论部分进行改造、补充以及完善(西方政党的意识形态内容不断增加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为此,可将意识形态的内部结构划分为价值理想、理论学说和政策主张三个层次。在这三要素中,根植于特定利益的价值理想是意识形态的灵魂和核心,理论学说与政策主张最终都是为价值理想服务的,因而只有价值理想才是区分不同意识形态的根本所在。”9由此可见,政治意识形态实质上是政党意识形态中的价值理想部分,理论学说可理解为政党的理论体系部分,而政党意识形态则是由以上三要素构成的更为开放的、不断发展的观念体系。政党意识形态中的理论学说和政策主张应相互促进,齐头并进,不断实现二者之间的相互佐证,确保二者在理论上不会背离或者拆台,最终对政党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理想起到维护的作用。基于此,我们可以给政党意识形态下一个定义,即政党为了实现辩护、导向、整合等目的而确立的一套既坚持原则性、又具有灵活性的观念体系。

显然,从意识形态到政治意识形态再到政党意识形态外延越来越狭窄,其抽象性也越来越小,而实用性则越来越大。与政治意识形态相比,政党意识形态不仅仅依靠理论来辩护,而且更注重了实践的验证。

参考文献:

[1](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M].孙兆政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2]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3](美)恩格尔等.意识形态与现代政治[M].张明贵译,台北市: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91

[4]王长江.政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韩源.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结构转型[J].党政论坛,2005,(8)

1(英)大卫.麦克里兰著.意识形态,孙兆政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第1页

2(英)大卫.麦克里兰著.意识形态,孙兆政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第2页

3(英)大卫.麦克里兰著.意识形态,孙兆政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第3页

4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第23页

5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第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