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全面发展理论范文

全面发展理论范文

全面发展理论

全面发展理论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江泽民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突出并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地位,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过程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可持续性,提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理论向实践转化的途径。江泽民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对人的全面发展都有过论述。江泽民同志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科学的、深刻的论述,继承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突出并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地位。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终身思考的问题。他们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几乎分布在他们共同和分别撰写的各个时期的著作中,差不多覆盖了他们三大理论范畴的所有领域。但是,长期以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的地位被淡化甚至被隐没,这既有我们对马克思主义认识上的失误,也有历史的原因。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在继承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思想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已有把人的全面发展与他们所向往的新型的社会制度相联系的思想,并已开始把人的全面发展确定为未来新型社会的最终发展目标。马克思和恩格斯继承了这一思想,并明确地把人的全面发展看做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终极目标。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在1894年1月,恩格斯应《新纪元》周刊之请,用概括的字句来描述未来的社会主义新纪元和但丁所说的“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难”的旧纪元的区别时所讲到的:“我打算从马克思的著作中给您寻找一行您所要求的题词。……但是,除了从《共产党宣言》中摘出一段话外,我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虽然继承于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但空想社会主义者只是从理性和永恒的正义出发,谴责资本主义的罪恶,构思社会主义的美好轮廓,却找不到实现社会主义的现实依据和现实力量,因此也无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并指明了这一任务落在无产阶级身上,从而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依据这种科学的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只有通过无产阶级发动对资产阶级的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在资本主义体系内部,一切提高社会劳动力的方法都是靠牺牲工人个人来实现的:一切发展生产的手段都变成统治和剥削生产者的手段,都使工人畸形发展,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是无法实现的,工人阶级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才能建立起“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从以上叙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以建立一个新型的社会制度即社会主义制度(共产主义制度)为前提和基础,而这种新型社会制度的建立必须借助于政治革命才能实现。正因为如此,在长期的革命过程中,我们强调和突出的是与政治革命相关的基本原理如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等理论,而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被忽视或淡化了。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虽然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者列宁、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做过有益的探索,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他们的理论虽然包括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但仍是以政治革命为中心,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偏重于政治革命领域,对人的全面发展重视不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深刻分析社会主义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实际,创立了以社会主义建设为核心的邓小平理论,抛弃了传统社会主义的教条,强调和突出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最终决定作用,认为在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必须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邓小平说:“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邓小平认为,只有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能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同志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把人的全面发展看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不但恢复而且强调和突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地位,这既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反思的结果,也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结果。

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过程,提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理论向实践转化的途径。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的人,人的存在和发展无不受到他所在的具体的社会关系体系中的地位的制约,在马克思主义的早期巨著《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明确地指出:个人“是现实电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个人“只有在社会中并通过社会来获得他们自己的发展”随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又多次讲到“我们还曾指出,私有制只有在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的条件下才能消灭,因为现存的交往形式和生产力是全面的,所以只有全面发展的个人才可能占有它们,即才可能使它们变成自己的自由的生活活动”从以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以社会物质生产等相对于个人来说的“前提和条件”为基础的,没有社会的进步和全面发展,就没有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又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总之,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地总结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新实践,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实践,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思想的基础上,对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做出了新的概括和论述,并赋予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以新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做出了贡献。江泽民指出:“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动人的发展。同时又指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上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论述,既继承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又有新的发展,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基本观点,江泽民同志的讲话更明确地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推进社会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 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而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动态的过程,这就决定了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动态的过程。但长期以来,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存在着教条式的理解,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讲人的全面发展只是一种美好的理想而非现实,从而使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成为一种空洞的说教,并没有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不错,马克思和恩格斯讲过:“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驶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职责等等,这也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并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即在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惟一的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但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在共产主义突兀实现的,它是一个渐进性与飞跃性,量的积累与质的飞跃相统一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经表述过这种思想,认为无产阶级通过革命夺取政权,这是一个消灭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并“把资本变为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集体财产”,从而建立起一个“以各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的实际活动过程,这既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江泽民继承了这一思想,而且进一步指出:“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现了人类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彻底消灭了剥削制度,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基于这种科学的认识,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江泽民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提出了当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政治方面,“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在经济方面,“要尽快使全国人民都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并不断向更高水平前进。”文化方面,“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江泽民同志的这一论述使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由可望不可及的“空中楼阁”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极其实在和具体的实践活动。这必将调动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各方面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与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的可持续性。

全面发展理论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政治理论教育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涵义

“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概念是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正式提出的,此后,又在许多重要著作中,做了系统的阐述。马克思主义要实现的人的全面发展,不只是单个人的发展,而是要使“每个人”、“任何人”即“全体社会成员”都得到全面的发展。马克思认为,人要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按照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论断,人在经历由低级到高级的每一个发展阶段上,都应该能完整地均衡地全面地发展,而不能畸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广泛和深刻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能获得充分自由的发展。体力是指人的各种“自然力”,也就是人体的机能;智力则是精神方面的统一体。人的体力和智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是人从事一切活动的身心基础。人的一切活动,无论是低级形式的活动,还是高级形式活动,都是对人的身心潜能的运用和发挥。

(二)、人的才能的多方面发展

人的体力和智力是人的身心潜能,这种潜能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外化出来,转变为具体的活动能力才能创造财富。恩格斯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要“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才能”,“每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发展自己的才能”。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个人要成为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必须能够按照他的本性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才能给个人的活动带来全面性,这也是人的能力得以全面发展的深刻根据。

(三)、人的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和全面发展

人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劳动的产物。人是社会的人,人的各种能力的发挥,受制于他所生活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人在一个社会关系高度丰富的发展,并且突破了个体或地域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限制的条件下,才能使个人的能力得到更大的发展。社会关系(包括诸多方面,如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的高度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又一重要内容。

(四)、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

人的发展要经历三种历史形态:第一个历史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人的个性并不突出;第二个历史阶段是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独立性阶段,人的个性也难以形成;第三个历史阶段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阶段,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充分自由又各具特性的人。马克思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指出:共产主义社会就是要“确立有个性的人”。马克思说:“个性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必然要落实在每个人的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方面,个性的自由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根本标志。

(五)、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发展

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发展能指使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体、社会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人的主体性是通过人在改造社会、改造客观世界和创造自己历史的实践活动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表现出来的。马克思反复强调:“人始终是主体。”在实践中,使人的主体性得到全面发展,这不仅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而且是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千百年来的美好愿望,当代各种思潮的哲学家、社会学家都一直关注这一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对人的全面发展作出了科学的论述,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本质内容,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及实现方式。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人将永无止境的发展变化,人的全面发展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同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发展变化为人的全面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解应包括在具体的社会中去解释;人的全面发展的特性,要求政治理论教育密切联系实际,不断创新。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政治理论教育的关系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也强调指出,宣传思想工作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这不仅科学揭示和高度概括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物质文化发展的关系,而且也科学揭示和高度概括了政治理论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对政治理论教育指导作用

首先,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为当代政治理论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直都是政治理论教育的理论基础。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人的问题渐渐成为了当今哲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和发展趋势,因此,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日渐凸显出来,而这一思想的核心问题就是人的全面发展。政治理论教育的对象是人,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如何处理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心理情感上深层次的矛盾与冲突,成为了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不仅为政治理论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哲学依据,同时又为其在实践中确立“以人为本”的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的新原则。

其次,人的全面发展是政治理论教育的目的和归宿。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者追求的最高理想和目标。在努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的同时,更要促使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政治理论教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具体环境下有不同的具体目标和任务,但他始终是做人的工作,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的,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为其终极目标的,其根本任务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做一个“完整的人”,避免人的“单面化”和“畸形化”也是政治理论教育的最终归宿。

(二)、政治理论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影响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仅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而且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个人的全面发展由生产方式的全面发展以及所受教育的条件所决定。在教育的诸多内容中,政治理论教育不仅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股强大动力,它始终保持着人全面发展的方向。同时,政治理论教育作为一种渗透性要素,存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政治理论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政治理论教育帮助人们树立和保持坚定的政治方向。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全面发展人的基本素质。以共产主义思想体系为核心的政治理论教育,对于确立和坚定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具有主导性作用,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基础。

二是政治理论教育为人的发展提供价值导向。就政治理论教育的严格性来说,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基本成分是规范,其核心却是一定的价值准则。

三是政治理论教育帮助人们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思维方式主要是指按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去认识与改造世界,政治理论教育有利于人们更好地掌握这一思想武器,最大程度地开发人的智能潜力。

四是政治理论教育指导人们协调社会关系。政治理论教育的任务就是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使之和谐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

五是政治理论教育培养人的精神生产力。所谓精神生产力,是指人们(个人或专门集团)生产和再生产思想、理论、知识、道德规范等社会意识形式的能力。政治理论教育是促进人的发展的重要途径,这里所指的人的发展,主要是指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发展。

三、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政治理论教育的时代主题。开创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政治理论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二者相互支持和促进。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政治理论教育的终极目标,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特征又为政治理论教育提出新的课题。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现代人寻求自身发展的重要特征,是新时期政治理论教育的指导思想,为政治理论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政治理论教育要关注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个性自由发展是统一的。个性自由发展以全面发展为基础,同时个性自由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条件,全面发展受到个性发展的制约。政治理论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促进人的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培植人的积极、健康的个性。新形势下政治理论教育应当遵循高度尊重其独特性和差异性,尊重人和尊重人的价值这一基本原则。依据个体差异,因人而异,因事而异,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和切实的教学方法,从而使政治理论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政治理论教育要树立主体性教育理念提升人的主体性

人的发展,其根本动力在于发挥人的主体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特别强调呼唤人的主体意识,倡扬人的主体性。为有效的培养人的主体性,政治理论教育就要树立主体性教育理念,要关注作为主体存在的教育对象,尊重和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从而充分发挥主体的潜能,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全面进步。

(三)、政治理论教育要重视人的能力提高,培养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生产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精神活动能力的发展,将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首要的和基本的方面。新时期的政治理论教育不仅要发展人的体能,更重要的是发展人的智能;不仅要发展人的自然能力,还要发展人的社会能力;不仅要发展人的现实能力,更重要的是挖掘人的各种潜能;既要发展人们适应岗位与专业变化的能力,又要有将自己的专业特长深化的能力。同时,新时期政治理论教育要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指导,丰富社会关系

政治理论教育与人的社会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方面,政治理论教育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关系,任何时候、任何内容的政治理论教育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社会关系会以各种方式对政治理论教育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政治理论教育的开展又会引起人们社会关系的变化。由于政治理论教育影响社会关系是由其内在的规律性在发挥作用,因此,通过考察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联系,就可以进一步探索政治理论教育的规律。实际上,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程度影响政治理论教育内容的丰富程度。人的社会关系越丰富,人的活动范围和接触事物的深度、广度就必然增加,这样,人们就能从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到丰富信息。

全面发展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和谐社会 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当前,我国正进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历史时期。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已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它立足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相互协调,把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有机统一。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确证,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把人的全面发展当作社会进步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理论。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关系的问题上,《共产党宣言》在谈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时说,“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在这里,马克思不仅在社会发展观上实现了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视角转换,而且把社会进步和人类追求自由、争取解放理解为同一历史进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人通过实践改造世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从而逐渐实现人的解放、人的自由,最终达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人类社会的发展就其实质而言,就是人在不断创造对象性世界的过程中,逐步实现自己全面发展的过程,“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生产的对象性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

    和谐社会理论深刻揭示了社会发展是一个不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凸显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维度。在世界经济和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如何使人类社会保持可持续发展,如何克服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片面发展,已成为全人类共同思考的时代课题。在我国,过去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个人的主体性和独立性被埋没在抽象的集体概念中,个人的发展失去了客观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唤醒了人的主体意识,激发了人们谋求自身发展的无穷创造力,把人的全面发展从理想带到现实。然而由市场经济负面效应所诱发的诸多社会问题,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的发展片面性。和谐社会理论正是基于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现实状况的反思,提出了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价值取向,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身四位一体的和谐社会,充分表明和谐社会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发展;社会主义所追求的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不仅应当包括物质财富的共同富裕,也应包括全体成员精神财富和全面发展方面的共同提高。和谐社会所勾勒的未来中国社会的美丽图景,其理论视角始终聚焦在人的生存和发展上。从人本身出发考察社会发展,突出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和谐社会的评判尺度,这在理论上重新恢复了马克思在社会发展观上的人文关怀向度,使以人为本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本体含义得以确立。

全面发展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学生;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8-0014-04

[作者简介]覃婧怡(1991―),女,广西柳州人,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财政系2010级本科生。

从古到今,人的全面发展是很多哲学家、思想家关注和研究的主要课题。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到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描绘的“美、智、仁、勇”相结合,从康德强调的个人道德自主与个性的自由,发展到黑格尔推崇的通过教育达到人的完善,从空想社会主义者们设计的“劳动公社”为一切社会成员创造条件发展他们的才能到马克思主义者将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在人类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指明了现实的道路。

当代大学生在迅猛发展的社会形势下,也同样面临“大学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发展观?怎样的发展才能适应社会形势的变化”的课题。大学生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全面发展的目标,这样才能融入时展的大潮,健康地成长成才。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概述

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人的全面发展无非包含两大方面:一方面是个人能力的提升。这要通过教育训练来达到,“未来教育对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另一方面是个人能力的展现。这需要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使社会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2]。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论述。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3]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把“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化为:“要努力使我们的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4]进入新世纪,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之一,在此基础上,突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应运而生,奠定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主力后备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否将会深刻地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途和命运,“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5]。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内在地包含着如下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主要指大学生通过努力学习和积极实践培养底蕴深厚的人文素质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夯实自己的专业技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二是大学生个人能力的展现,主要表现为社会为大学生展现个人能力提供一个平台,即一个充分就业的机会。“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6]119二者之间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相辅相成。

第一,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大学生能力的展现奠定基础。当今社会正处于激烈竞争的时代,一个综合素质高、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在竞争中更能够把握机会展现自我、服务社会。德才兼备历来都是衡量人才的最基本的标准,也最能体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德才兼备在现阶段被具体化为四个方面:首先是底蕴深厚的人文精神。“人文”一词最早出于《易经》贲卦:“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7]在这里,人文与天文相对,天文是指天道自然,人文是指社会人伦、文明礼仪。它包括了人对于生命的态度,人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心与天道的关系的态度,是一种更具时代特征的“德”。在传统的思想观念中,“德”主要指人际道德。随着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凸显出来的生态失衡现象,人类开始反思自己的人文道德观念。20世纪下半叶以来,善待生命、善待自然的呼声越来越高,生态道德逐步成为现实生活中每一个公民必备的素养。大学生作为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后备力量,应该有与时展趋向相适应的观念,应该具备建立在对生命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存与发展的责任感基础之上的人文价值取向。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发展和完善健全的人格。其次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索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大学生必须有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韧性,同时还要具备对待科学的正确态度和方法,有打破陈规的勇气,不唯书、不唯上,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科学知识水平和科学素养,适应创新型社会对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要求。再次是夯实自己的专业技能。“大学生专业素质和技能是指大学生掌握的专业理论及相关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并进而将获得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内化所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能较出色地从事专业工作的品质。”[8]在校期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是大学生“才”的发展。学好专业知识,熟练地掌握专业技能是大学生未来立足社会,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基础。最后是拥有健康的身心体魄。健康的身体能使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繁重的学习、实践生活,应对未来竞争激烈的职业生涯,健全的人格能使得大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人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发展的,只有在交往过程中,人才能够得到自我实现。”[9]

第二,大学生在能力展现过程中不断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能否在竞争剧烈的人才市场赢得一个展现自我才能的舞台,对所有在校大学生都是巨大的挑战,这也促使他们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大学生要想在竞争中取胜,靠的是他们的内在综合素质和源源不断的发展后劲,而这种内在的综合素质和持续稳定的发展后劲,其外在的表现就是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最早出现在商业领域,主要指一些公司在竞争中所拥有的其他同类公司在短时间内难以复制和超越的独特的能力。核心竞争力对于大学生而言主要是指以扎实坚固的专业技能为基础,以独特的创新能力为主要内容,以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诚信乐观的生活态度、健康的身心体魄为体现的能力,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是内在统一的,同时也符合当今社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的趋势。这意味着大学生提高核心竞争力、寻求能力展现的过程也是提高其综合素质的过程。

三、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60,他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人的本质力量在社会关系上的提升;马克思还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制度的完善联系起来,他设想“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6]243。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一个具体的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大学生个人、学校和社会的联动。

第一,大学生自身的努力是其全面发展的主观条件。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逐渐的积累过程,需要其自身的努力。首先在观念上,厘清自我身心发展的关系、个人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发展观和价值观,把个人的全面发展与国家、社会的全面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做一个有社会担当的大学生。其次在实践上,要加强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扎实的理论功底是大学生走向成功的基础。大学生在巩固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不断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利用人类创造的丰富的文化资源充实自己,促使自己在知识结构上不断趋于合理化,为自身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要主动参加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大学生要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知识创新需要的人才,全面和可持续地发展,仅仅靠拥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实践,不仅能为大学生学习间接的理论知识提供直接经验支撑,促进大学生理论知识的内化,还能提高大学生动手的能力以及知识创新的能力。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0]再次,大学生在重视自然科学的同时还要注重人文科学的学习和思考,加强自身的人文素质,做一个正视自己、与人为善,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的有责任心、有使命感的新时代的青年。

第二,学校“以人为本”的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训练条件。马克思主义一直都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认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11]。因此,必须切实实现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而教育恰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手段。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指导,在学校教育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形成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观念,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以人为本”在学校教育中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首先,在思想上,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让大学生在民主、平等、关爱、尊重的氛围下学习、生活,同时这种人文关怀也会潜移默化,内化成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而影响整个社会。其次,在教学中,注重对大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和潜能,推动他们的全面发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大学生群体有着丰富多彩的个性特点:他们通过接触大量的媒介信息而具有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他们追求自由、喜欢时尚、渴望新知,思想非常活跃。因材施教就是以大学生的多样化发展为前提,重视对大学生的个性塑造,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方面需求。再次,在实践上,通过开展以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活动、社会调研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展现自我、锻炼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

第三,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制度条件。如果说大学生的自身努力和学校“以人为本”教育相结合推动的是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综合素质的提升,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则为大学生展现其能力提供了一个完美的舞台,最终使得全面发展成为现实。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憧憬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6]243社会主义是迈向共产主义的台阶,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条件。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说意味着公平的真正实现,从生产力的角度说则意味着创造和推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意味着新的工作岗位的增加,意味着充分就业的实现,为大学生展现其才能,实现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总之,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包含在人的全面发展的进程中,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大学生要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只有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3卷[M].197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30.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2卷[M].1979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73.

[3].选集:3卷[M].199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3.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2卷[M].198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40.

[5].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365.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卷[M].1995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9,60,243.

[7] 杨天才,张善文.周易[M].北京:中华书局,2011.

[8]郭平.大学生专业素质与拓展[J].求实,2006(2).

[9]陆雪飞.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探讨,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5.

全面发展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不断追求的梦想。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进行了科学的论述。这一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不断丰富和完善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探索与论述

从对人的本质的阐释中论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人的发展与人的本质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将人的本质规定为自由自觉的活动。他说:“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①而人的最基本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②就是劳动,人的劳动的本质决定了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多种劳动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从人的社会关系的本质论述人的全面发展。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马克思把人的本质规定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实际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③,马克思看来,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只有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过程中,积极参与社会交往,获得多方面的发展,才能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

从人的需要的本质论述人的全面发展。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马克思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并从人的需要的角度把人的本质看作是人的需要,认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④人们从事的一切社会实践活动都是为了满足其需要而进行的,“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⑤。人的需要的不断满足和产生,既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又推动了人自身的全面发展。

从人的自由个性论述人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看来,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既是人全面发展的综合体现和最高目标,也是人全面发展的最根本的内涵。马克思所设想的人类社会的最高形态――共产主义社会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⑥。马克思把实现人的自由个性得到全面发展的状态作为共产主义社会人类的生活状态,他所追求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形态是关于人的自由精神的最佳诠释。

在马克思看来,追求以自由精神为核心的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理想目标。他们在不断摸索和实践中建立和完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这一科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人类在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研究初见雏形,并实现从空想阶段到科学阶段的重大飞跃。

我国不同时期的领导人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探索与创新

当代中国的领导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础上,在实践中深入贯彻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丰富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思想”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大探索。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社会关系的状况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解除生产关系对人的束缚,才能实现人的发展。近代中国的历史表明,只有解除民族压迫和封建压迫才能实现人的发展。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指出:“民族压迫和封建压迫残酷地束缚着中国人民的个性发展……,我们主张的新民主主义制度的任务,则正是解除这些束缚……,保障广大人民能够自由发展其在共同生活中的个性。”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实现的政治基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它使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得到发展。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这一时期,要求全党:“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⑧。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我国贯彻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说明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优越性。在这方面的探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深远意义。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四有新人思想”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进一步丰富。邓小平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实现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的重大突破。他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实现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该理论的提出,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完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在教育问题上,邓小平曾在1985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工作会议上有所涉及。他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思想,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是中国对其公民的基本要求,同时是提高全国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内容。邓小平同志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研究是对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阶段的运用和创新。

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要贡献。同志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指导下指出,“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⑨他把人的全面发展状况和建设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方面的认识达到了新的更高的水平。

新世纪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中国的实践与创新

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十七大报告中,总书记提出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适应迅速发展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而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⑩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创造性地提出了“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科学发展观提高了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认识。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马克思把人的全面发展看成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的理想目标。而科学发展观则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中。历史表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秩序及经济发展速度成正比。人全面发展,社会就会愈加充满活力和生机,和谐社会所倡导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价值观念就会更加深入人心;人全面发展,就能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人们的创新能力就会愈加突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就会更大。

科学发展观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奠定了现实的基础。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党中央领导人指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充分吸收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重大成果,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的前提,科学发展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总而言之,不同时期的党中央领导人在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探索与实践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的,都是结合中国国情并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这一完善和创新过程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发展状况不断融合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深化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认识的反映。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尽管我们现阶段已经消灭了阶级压迫和剥削制度,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仍需要我们紧密团结,把人的全面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当然我们深信,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将会得到更为健全的发展。(作者分别为: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副教授;本文系2010年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野下的和谐社会构建》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10KS25)

注释

①《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509页。

③④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295、514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7页。

⑦《书信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98页。

⑧《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363~402页。

全面发展理论范文第6篇

 

关键词:和谐社会 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当前,我国正进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历史时期。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已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它立足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相互协调,把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有机统一。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确证,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把人的全面发展当作社会进步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理论。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关系的问题上,《共产党宣言》在谈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时说,“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在这里,马克思不仅在社会发展观上实现了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视角转换,而且把社会进步和人类追求自由、争取解放理解为同一历史进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人通过实践改造世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从而逐渐实现人的解放、人的自由,最终达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人类社会的发展就其实质而言,就是人在不断创造对象性世界的过程中,逐步实现自己全面发展的过程,“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生产的对象性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

    和谐社会理论深刻揭示了社会发展是一个不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凸显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维度。在世界经济和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如何使人类社会保持可持续发展,如何克服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片面发展,已成为全人类共同思考的时代课题。在我国,过去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个人的主体性和独立性被埋没在抽象的集体概念中,个人的发展失去了客观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唤醒了人的主体意识,激发了人们谋求自身发展的无穷创造力,把人的全面发展从理想带到现实。然而由市场经济负面效应所诱发的诸多社会问题,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的发展片面性。和谐社会理论正是基于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现实状况的反思,提出了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价值取向,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身四位一体的和谐社会,充分表明和谐社会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发展;社会主义所追求的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不仅应当包括物质财富的共同富裕,也应包括全体成员精神财富和全面发展方面的共同提高。和谐社会所勾勒的未来中国社会的美丽图景,其理论视角始终聚焦在人的生存和发展上。从人本身出发考察社会发展,突出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和谐社会的评判尺度,这在理论上重新恢复了马克思在社会发展观上的人文关怀向度,使以人为本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本体含义得以确立。

全面发展理论范文第7篇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

在高校邓小平理论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往往取决于学生的考研需要。不想考研的学生,旷课率比较高,而到课的学生中则学外语的比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反映了社会微观领域内,对于邓小平理论应用价值的观念错位。从实践的意义上讲,邓小平理论以当代中国为特定的研究对象,解决了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复兴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军事、外交等广泛领域内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以其理论上无可争辩的说服力和实践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世人所瞩目。从普遍的意义上讲,邓小平理论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样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

只有准确地把握时代的特征,我们才能准确地把握所面临的外在环境条件,使我们自己融入时展的主流之中,把握和利用历史所提供的机遇,制定正确的政策和策略,引导我们朝着正确的目标方向前进,加快自己的发展。邓小平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继承和发展,为我们准确地把握时代特征和所面临的外在环境条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时代是一个内涵丰富使用广泛的概念,是指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综合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一个全局性概念,即由某个进步阶级所开辟的历史时期,其中包含着若干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时代就是这种大的历史时期与特定历史阶段发展的辨证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时代是指哪一个阶级处于一个大的历史时期的中心地位,决定着该历史时期的主要内容、主要发展方向和历史特征。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夜所撰写的《打着别人的旗帜》一文中,特别强调了把握时代特征与制定正确策略之间的关系问题,认为“只有在……首先估计到区别不同‘时代’的基本特征(而不是个别国家的个别历史事件),我们才能够正确地制定自己的策略”。邓小平正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时代观,提出了“和平与发展”[1]的时代主题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我们正确地把握时代特征和社会主义历史发展阶段的实质,明确我们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制定符合时代特点和社会主义历史发展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时代观,解决我们党、国家和民族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科学洞察力、判断力和理论思维的方式,正是我们每个人在解决自身的人生发展,努力提高自身的生存竞争能力,需要学习掌握的基本素质技能和思维方法。毫无疑问,任何个人的发展,必须融入时代的洪流之中,明确自身对于社会所承担的历史责任与历史使命,对客观环境作出科学准确的分析判断,才能够找到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准确定位,发现并抓住机遇,解决自身的生存发展问题。比如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外在的就业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的专业设置就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并进行有效地调整,大学毕业生必须准确地认识并把握这种变化而调整自己的就业取向,避免陷于所谓结构性就业不足的困境。

所以,学习掌握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时代观,解决党和国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科学洞察力、判断力和理论思维的能力,对于提高我们自己的理论素养,解决大学生的生存发展问题,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实践哲学

邓小平的哲学思想可以概括为实践哲学[2]的范畴,是邓小平适应时展的要求,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所进行的哲学思考的重要理论成果,为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符合时代特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支持。我们要学习邓小平的实践哲学思想,尤其要学习作为邓小平实践哲学思想具体转化形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这些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充分展现了邓小平的领导艺术,对于大学生解决生存发展中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指导价值。

全面发展理论范文第8篇

 

关键词: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 精神生产 社会主义建设

    一、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理论意义

    (一)人自身的发展需要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劳动的自由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大幅度的改善,人们的社会交往和社会联系进一步大幅度的拓宽,人们将拥有更加充足的自由时间和更加丰富的生活内容,去充实、提高、完善自己。人是现代化建设的主题,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衡量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标准,这个时代需要越来越多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不是手段,它本身就是目的,人们在追求这一精神境界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追求幸福的过程。种种迹象表明,追求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将成为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

    〔二)社会发展的需要

    马克思在对比了当时东方的传统社会和西方的工业社会后指出:现代文明的真正财富,不单单是土地的广阔和矿藏的富饶,而是越来越表现为人的知识、科学和才能的丰富和提高,即人通过创造性的本质力量发挥而实现对客体世界的支配。马克思认为,只有无数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才能够形成整个社会的文明。当今,人力资源和人才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最重要、最关键的资源之一,社会的进步和落后都源于人的综合素质。经济发展要想达到一定的水平,文化发展要想体现较高的品位,关键在于人的综合素质。而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可以有效的促进社会的发展。

    二、“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的实用价值

    (一)“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甲是当代中国的发展需要

    中国古想中的大同社会,就是一个每个人都能得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但是,在古代中国,这仅仅是一种追求,一种理想。近代以来,中国在西方社会的强烈冲击之下,开始了从农耕经济时代向工业经济时代乃至后工业经济时代的转变,使中国的传统社会生活实践变形.需要构建合乎时代要求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新的理论体系,以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以及前进的动力。正是针对这一时代需要,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深刻阐明,建立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我们的最高纲领,而现阶段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二)以人为本的需要

    新时期党的最高奋斗目标,既不是“以政治革命为中心”时期的消灭阶级、消灭剥削;也不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时期的增长至上或唯经济主义;而是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其目的在于:消除或避免人类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过的不平等、不全面、畸形、异化、物化等状况,努力使每一个人都成为一个自由的、平等的、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三)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全面发展理论范文第9篇

论文摘 要:该文以高校邓小平理论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为切入点,提出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命题,旨在澄清社会微观领域内关于邓小平理论应用价值的观念错位。

在高校邓小平理论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往往取决于学生的考研需要。不想考研的学生,旷课率比较高,而到课的学生中则学外语的比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反映了社会微观领域内,对于邓小平理论应用价值的观念错位。从实践的意义上讲,邓小平理论以当代中国为特定的研究对象,解决了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复兴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军事、外交等广泛领域内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以其理论上无可争辩的说服力和实践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世人所瞩目。从普遍的意义上讲,邓小平理论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样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

只有准确地把握时代的特征,我们才能准确地把握所面临的外在环境条件,使我们自己融入时展的主流之中,把握和利用历史所提供的机遇,制定正确的政策和策略,引导我们朝着正确的目标方向前进,加快自己的发展。邓小平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继承和发展,为我们准确地把握时代特征和所面临的外在环境条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时代是一个内涵丰富使用广泛的概念,是指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综合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一个全局性概念,即由某个进步阶级所开辟的历史时期,其中包含着若干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时代就是这种大的历史时期与特定历史阶段发展的辨证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时代是指哪一个阶级处于一个大的历史时期的中心地位,决定着该历史时期的主要内容、主要发展方向和历史特征。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夜所撰写的《打着别人的旗帜》一文中,特别强调了把握时代特征与制定正确策略之间的关系问题,认为“只有在……首先估计到区别不同‘时代’的基本特征(而不是个别国家的个别历史事件),我们才能够正确地制定自己的策略”。邓小平正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时代观,提出了“和平与发展”[1]的时代主题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我们正确地把握时代特征和社会主义历史发展阶段的实质,明确我们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制定符合时代特点和社会主义历史发展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时代观,解决我们党、国家和民族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科学洞察力、判断力和理论思维的方式,正是我们每个人在解决自身的人生发展,努力提高自身的生存竞争能力,需要学习掌握的基本素质技能和思维方法。毫无疑问,任何个人的发展,必须融入时代的洪流之中,明确自身对于社会所承担的历史责任与历史使命,对客观环境作出科学准确的分析判断,才能够找到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准确定位,发现并抓住机遇,解决自身的生存发展问题。比如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外在的就业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的专业设置就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并进行有效地调整,大学毕业生必须准确地认识并把握这种变化而调整自己的就业取向,避免陷于所谓结构性就业不足的困境。

所以,学习掌握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时代观,解决党和国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科学洞察力、判断力和理论思维的能力,对于提高我们自己的理论素养,解决大学生的生存发展问题,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实践哲学

邓小平的哲学思想可以概括为实践哲学[2]的范畴,是邓小平适应时展的要求,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所进行的哲学思考的重要理论成果,为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符合时代特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支持。我们要学习邓小平的实践哲学思想,尤其要学习作为邓小平实践哲学思想具体转化形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这些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充分展现了邓小平的领导艺术,对于大学生解决生存发展中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指导价值。

邓小平实践哲学思想具体转化形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即:一心一意、扭住不放的思想工作方法,抓住时机、加快发展的思想工作方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工作方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3]的思想工作方法,走一步回头看一下的思想工作方法。

邓小平实践哲学思想给与我们的启示是,必须要有很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抵抗各种干扰的能力,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全面地分析形势,冷静地处理各种矛盾,准确地把握大局,扎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在我们每个人的发展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不是没有机会,而是决策者的洞察力、判断力不强,思维的方式方法有失科学规范,而没有能够发现机会,也就谈不上抓住时机的问题了。事过境迁,才发现坐失良机,但为时已晚,只能痛苦地欣赏着别人的发展成就。但许多人在解决个人发展问题时,往往是抓住一个方面而不计其余,其结果是不仅不能正确地认识和解决问题或矛盾,反而必然会使问题或矛盾更加复杂化,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三个面向”的思想工作方法,要求我们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必须起点要高,视野要广,视点要远;必须突破狭隘的自我中心意识、本位主义观念和小农经济思想,立足于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需要,从人类的文明进步和世界发展的广阔范围,以及未来的长远利益追求的立场出发,确立战略性的和前瞻性思维方式。我们既要树立务实的实干精神,又要确立科学的风险意识。做任何事情都是有风险的,没有风险的事情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因为有风险而裹足不前,是什么事情也做不成的。什么事情都不做,暂时来看似乎不会有风险,其实存在着最大的风险,那就是失去了发展的机会。因此,我们既要敢于冒险,目标坚定胆子大,务实真干,又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尤其是要吸取失败的教训。只要做工作,只要在努力奋斗,犯错误是难免的,关键是要及时发现错误,找到根源,改正错误,尤其不要犯重复性的错误,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

3.思想路线

党的思想路线在其本质上是一个哲学问题,属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范畴,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的观点。恩格斯曾指出:“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观点作为理论的基础”[4],即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认识世界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无产阶级政党的唯物主义思想路线要求我们,要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在的成分。

邓小平特别强调了党的思想路线对于党的事业的极端重要性,把它提升到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来认识,明确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他就不能前进,他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忘党亡国”[5]。江泽民将“与使俱进”纳入了党的思想路线的范畴,强调了党的思想路线的整体性和动态的发展过程,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性的决定性因素。胡锦涛指出,求真务实是党的活力之所在,也是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之所在。求真务实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要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固有特征并构成其核心内容[6]。

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同样是解决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个人生存发展问题的重要理论武器。

3.1解决个人的生存发展问题,不仅需要我们的主观努力要符合客观实际,还要求我们必须切实把握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否则,主观的努力一旦背离了客观的实际,实践上的行为一旦背离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不仅不能解决我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反而会在实践上造成程度不同的危害和损失。

3.2解决个人的生存发展问题同样需要我们突破思想观念上的主观偏见、习惯势力的束缚,在实际工作学习中,注重研究新问题、新情况,养成注重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良好作风和大胆创新的理论品格,才能不断开创新局面。

3.3要养成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良好工作作风。尊重实践,就是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基本原则,深入基层,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学习锻炼,增长才干。尊重群众,即遵循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特别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关心群众的疾苦,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群众的概念是具体的而决不是抽象的。如果不能与本部门、组织团体的员工,不能与所在区域的居民打成一片,建立起深厚的情感纽带,那么,你就必然会成为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者,必然会被群众所抛弃,成为瞎子、聋子,成为孤家寡人,即使你有做好工作的良好愿望,也必然会使这种愿望成为空中楼阁,在实践上一事无成。

可见,大学生要真正解决自身生存发展的问题,也必须确立并实施正确的思想路线。

4.结论

对于邓小平理论的学习研究,同样需要深入实践,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态度,从邓小平理论的本来面目去认识这一理论;在贯彻落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中,去阐述邓小平理论的实践性和应用价值;只有用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髓,武装人们的头脑,才能将邓小平理论的学习研究引向深入,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

参考文献:

[1]、[3]、[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05页、第35页、第143页.

[2]陈占安,“邓小平哲学思想与党的思想路线”,北京马列主义学院编《邓小评理论专题讲座》,第27页.

全面发展理论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教育理想教育目的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理想作为一种指向未来的观念,是指人们对未来教育状态的完美设想,它通常表现为教育目的和教育行为的应然状态,并和教育的实然状态相区分。

尽管客观现实对教育理想的产生和实现有着一定的制约,但教育主体对理想的教育形态的追求却是从没中止过的。马克思主义所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种素质和能力的充分发展以及个人能力和社会全体成员能力的统一发展,其最终目的在于解放全人类,使社会上每个人都能得到全面,充分、统一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既是教育组织对受教育者的价值期望,也是受教育者自我的价值追求,因而是教育目的的应然状态。而且,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教育理想的实现过程。因此,教育理想与人的全面发展是内在关联、不可分割的两个概念

一、实现教育理想的两个基本条件:教育平等与社会平等

作为人们的理想追求,教育平等与社会平等也是实现教育理想的两个基本条件

教育平等是实现教育理想的内在条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必须遵循的规律,教育也不例外。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揭示的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以受教育者为主体来认识教育功能、教育过程、教育管理的相互关系。托尔斯顿·胡森(Husen·T)把教育平等分为教育起点的平等、教育过程的平等和教育结果的平等。教育起点的平等体现为受教育者的基本权利,教育过程的平等是指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以及其他教育影响因素(教材、教法等)在教育活动中所享受的平等,而教育结果的平等则是受教育者作为教育中的主体的最终体现。综合教育平等这三方面的内涵,教育平等就是指受教育者作为主体在教育内部关系规律中的平等权利的实现。教育理想的实现,不能不以教育平等这一内在条件作为前提。

社会平等是实现教育理想的外在条件。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性活动,必须适应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处理好与科学技术、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以及人口、资源、民族、地理、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关系,并对这些方面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这涉及教育外部关系规律。应当说,社会平等体现为在同一社会中任何人都具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但由于阶级和经济能力不平衡的存在,人要享受平等的社会权利只是一种理想追求。当教育理想适应社会关系发展规律时,它就会相应得到实现;可一旦教育理想与社会关系发展规律不相适应时,不平等的社会关系就会成为教育理想实现的障碍。可以说,教育理想的方向性和可行性掌握在占社会统治地位的阶级所能实现的社会平等程度上。

教育理想是一个历史范畴的概念,随着主体认识的改变与社会背景的变化,人们对教育理想的设想也会发生转变。但无论这种主观期望发生怎么样的变化,教育理想的实现都不能超出其内部关系规律和外部关系规律。教育理想主要体现在教育目的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目的的应然形态,与教育平等、社会平等有着重要的联系。

二、教育平等与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全面的,而且是自由的,因此被称为“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或“自由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如马克思所明确指出的,是指“社会全体成员”中的“每一个单个人”的发展。然而,没有教育平等,就不可能实现个体的整个身心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马克思看来,真正的人的发展只能是全社会的每个人的发展,而不应是一部分人得到发展,另一部分人却得不到发展。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教育就要通过智育、德育、美育和体育来促使个体整体素质的发展,而教育平等则是确保教育目标实现的关键所在。这是因为:人即目的,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个体全面、自由的发展,而只有尊重每一个体的基本人权与自由的发展,做到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平等,才能促进教育目标的达成。

教育起点的平等,是指教育组织为全社会的各个人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教育应遵循教育内部关系规律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以促进受教育者身心自由、和谐、全面、充分地发展。各个受教育者之间存在着差异,接受教育的起点也应有不同。教育起点的平等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起点,个体如果享受不到受教育权利的平等,连最基本的发展机会都不存在,那么其全面的发展则无从谈起。

真正的教育平等不仅仅是教育起点的平等,而且是教育过程中的平等。教育过程的平等是个人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所应享受的受教育的平等,是指每个受教育者在受教育过程中都享受到的平等且适合个人特点的教育。马克思关于全面发展思想的本质并不在“全面”二字,而是表现在个性发展、自由发展以及自由个性(即独立个性)的发展。在每一个受教育者学习动机、兴趣爱好、“未特定化”都不同的情况下,却采用相同的教学规则、教学方式及教材等进行教育,是无法培养个体真、善、美统一和谐的理想个性的。在我国教育传统中,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学记》中提出的“豫时逊摩”的教育原则,都闪烁着“教育要尊重人的个性”之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是否具有平等的理念,与能否实现教育过程的平等有最直接的关系。教师面对在智力、个性、相貌等方面各不相同的学生,都应给予尊重。“人格的尊严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均等的,不管地位、才智、经济的差别多大,人本身作为应该被尊重的主体,而具有绝对的价值,尊重是对人格的承认,也是人格实现的基本条件”。根据教育平等的差异性对待原则,教育应使全社会中处于最不利地位的人得到最大的利益,为有所差异的个体人的发展提供合理的、有所不同的机会。另外,应重视对从教人员平等意识的培养,要求他们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对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教养程度不同的学生给予平等的对待;尤其是对于天赋较低的、个性素质不好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以创造一个有利于他们受教育的环境,使他们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体验到机会的平等,从而得到全面的发展。

只有在教育的起点和过程实现平等,教育结果平等才会实现。个体在诸如禀赋、能力等生理心理条件方面以及生活环境、机遇等社会条件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种种差异,这也就导致个体在以后各自发展的结果产生差异。对于众多不一样的个体,却用统一的结果来规范,这对于受教育者来说是不公平的。教育结果平等的具体体现,主要是对受教育者评价的标准是否符合客观性和科学性,能否引导每一个体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结果,获得自由的发展。

三、社会平等与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有一个大家都熟悉的著名论断: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存在无不是一个历史范畴,受到他所在的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地位的制约,是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的统一人的发展也现实地体现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中,是人在自身社会实践基础上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精神素质的发展,是人在各种素质综合作用基础上的个性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从缔结社会的意义上说,每个个体人的基本贡献均是不可缺少的,是平等的。也正是由于得益于每个个体人的“前提性贡献”,人类社会才具有自身特有的种属尊严,个体人也才因之具有相应的作为人的尊严。

因此,作为社会中的人,都应是平等的。

对于教育来说,社会平等是指:不论人在种族、民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社会出身、家庭背景等存在任何差别,都不能限制、取消或减弱教育中的平等对待。它体现在:①某个体或某团体进入各级各类教育的机会的平等;②不使某个体或某团体限于接受低标准的教育;③不为某些人及团体的利益,坚持分流教育制度;④不使某些人及团体处于与人的尊严不相容的境地。体现社会平等的教育,才“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社会平等是保障教育平等的外在条件、导致教育不平等问题的加剧,很大程度是源于社会的制度性和体制,如精英教育政策、重点学校制度、择校高价生规则、教育特权和教育腐败等等政府的教育公平政策是调节教育活动.解决教育不平等问题的根本。提高教育政策的平等程度,不仅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教育活动本身的内在要求。政府作为教育资源配置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通过完善政策、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加强监督,确保教育活动公平运行,使社会各阶层的受教育群体和个体所享受的教育利益相对平等。

社会平等也是人的发展最为基本的外在条件,人的全面发展依赖于社会平等的发展:《联合国人权宣言》第26款宣称:“不论礼会阶层,不论经济条件,也不论父母的居住地,一切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最早主张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的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他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广收门徒。在西方教育史上,亚里士多德则最早提出通过法律保障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一夸美纽斯也在《大教学沦》中明确指出:“不仅有钱有势的人的子女应该进学校,而且一切城镇乡村的男女儿童,不分富贵贫贱,同样都应该进学校。”社会平等足一个相对存在的范畴,社会平等的程度越高,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一没有社会平等这一外在条件,人没有自由发展的空间,人的身心就不能获得健全的发展,自然也不能做到与社会和谐发展了。

四、教育理想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应然互动

英文版《大不列颤百科全书》“教育哲学”条目称马克思是教育哲学领域最有影响的人,因为他关心的是中心问题,是医治人类的异化和非人化一在他看来,人永远是目的而不是段,作为解放手段的教育的目的在于人的全面、自由、和喈的发展.规定一个教育目的,就要从理想本身和对教育者的应然要求这两个方面去考虑,教育目的的双重特征在于,它不仅必须被理解为各种“理想”.而且至少在机构化的教育中还必须被理解为各种规章据此,教育目的就是一种对教育者的应然要求“,教育理想也自然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完美实现。

全面发展理论范文第11篇

关键词:自由全面发展;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8-0226-03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始终把说明和论证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理论的目的。马克思站在整个人类和社会自身发展的历史高度,从历史观和价值观统一的角度提出和阐述了人的发展理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也就是说,为了人并且通过人对人的本质和人的生命、对象性的人和人的作品的感性的占有,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直接的、片面的享受,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占有、拥有。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1857—1858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3]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联系和观念联系的全面性”[3]等等。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论述富有历史逻辑和辩证逻辑地阐述了个体的发展、自然界的发展及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动态的、同一的历史发展过程,个体的发展、自然生态环境的发展及人类社会的发展三者互为基础、互为前提,相互促进。人不是意识中的“纯粹的我”,而是作为“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现实的人。人在实践中与自然界、与他人建立了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人的这种实践本质内在地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三重关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孤立的个人并不能获得自由发展,人只有立足于“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才能实现“自由个性”。个体只有依赖自然和社会赋予的条件,在广泛的社会交往中运用人类共同的力量、财富才能获得自主、自立、自律、自由的发展。因此,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是个体的德、智、体、美、劳等包括人的各种能力、人的独立个性、人的主体性、人的身体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发展,也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和发展,是人化自然、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共同进步

“任何现实的人作为主体不仅有生存的需要,而且有实现其价值生存的需要,即不仅有物质生活的需要,而且有精神生活的需要。”[4]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而协调的发展。物质生活的发展,是指不断满足人们物质需求,实现人们物质生活的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是人的外在发展。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步入21世纪,从整体上说已经告别了“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时代。但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和社会条件限制,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仍然在温饱线上挣扎。人类有必要进一步发展和利用各类科技成果,加快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改善这些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对于发展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而言,人的物质生活水平虽然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但相对精神生活来说是比较有限的,这既是因为人的物质需要的相对有限性,更是因为在人类面临环境资源危机的状况下,无止境地追求物质财富和物质生活享受,不加限制地消耗自然资源的生活方式是不足取的。在当代西方,一些有识之士指出物质消费与个人幸福之间的关系是微乎其微的,享受物质财富的数量并不与人的幸福完全成正比,在占有和消费财富方面,“更多并不意味着更好”,相反,人们应将对生活幸福的追求转向社会关系和闲暇方面,转向人的精神生活方面。

精神生活的发展,主要是指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发展。相对于人的物质生活而言,精神生活的发展是人的内在发展。这种内在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也是人们追求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更高目标和现代标志。与物质生活相比较,人的精神生活更具丰富性,更具广阔的发展空间。只有在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努力提高人的精神素质、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才能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明确指出,我们不但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他特别强调“理想”、“信念”等精神力量。同志针对市场经济可能对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带来消极影响,使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社会风气受到腐蚀,多次提出在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精神境界,他说:“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不仅要使人民物质丰富,而且要使人民精神生活充实。”[5]党中央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无不是人及人类逐渐脱离于动物界而成为人进而构成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无不是人的物质生活和人的精神生活共同发展的过程,无不是一个由以物质生活为主逐步过渡到以精神生活为主的过程。我们要在现实物质条件和现实的生活上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尊重人的自由、人的平等和人的权利,实现人的价值。当前,我们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及时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制度的改革创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升华人的精神生活的质量,促进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全面协调发展。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界是一体的,“那种关于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之间的对立”是荒谬的、反自然的。自然界在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类,自然界是人的发展的前提。马克思说:“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2]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反映了人与人的关系,人类通过有意识的“感性活动”改造自然界,索取各种生活物质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和人的社会关系发展。人类社会越发达,人类的活动就越来越广泛地依赖和利用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越来越紧密。

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加强,但是人们在获得巨大社会生产力的时候却忽略了自然的价值。人类社会片面追求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过多强调人是自然的主人,把自然看成是可以任意征服和利用的对象,忘记了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人类违背自然规律、超越自然界承载能力向大自然恣意索取、乱砍滥伐、任意排放。种种做法导致诸如臭氧层破坏、森林的生态功能下降、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空气污染、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等后果。我们无视自然界的规律,自然界就会对人类进行报复,出现温室效应、沙尘暴、酸雨,越来越频繁洪灾、旱灾、雪灾等异常气候,河流、湖泊的富营养化等众多生态环境问题。这应验了恩格斯说过的话:“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6]

人类必须以理性的眼光审视自己的行为,在实践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物质与生产的关系,保护好地球,实现人与自然的辩证和谐的统一,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人类需要正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切实地克服单纯发展经济的冲动,从自然生态价值标准出发,从破坏环境的工业文明转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在中国,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建设生态文明”明确列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为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从各种自然环境灾难中汲取教训,谨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类的活动纳入到生态平衡的轨道,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发展体系,走“索取—保护—循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要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在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不足、掌握有限的前提下,对自然常怀敬畏之心,自觉维护自然生态稳定,遵循自然规律从事开发生产活动。我们要切实行动起来,对于已经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要把生态恢复建设作为重点任务,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禁牧、湖泊整治、涵养水源、污染治理、废物回收等活动,使受损的生态系统逐渐恢复。我们要在新的开发建设中注意生态保护,在源头上控制新的污染物流入大自然,建设废气、废水、废物处理设施,避免自然生态问题的进一步加剧。我们要加强宣传和教育,让人们知道: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只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伤害大自然就是伤害人类自己,唤醒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忧患意识和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提高人们对环境和环境保护的认识水平和认同程度,从而生成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同一个历史过程,两者互为基础、互为前提。人的发展受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文化条件的制约。个人始终是在现实社会中,是在社会条件制约下发挥、表现和实现自己的主体性。“既然人天生就是社会的生物,那他就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自己的真正的天性,而对于他的天性的力量的判断,也不应当以单个个人的力量为准绳,而应当以整个社会的力量为准绳。”[7]社会生产力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全面进步是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基础,决定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丰富程度与社会整个类的解放和自由的实现程度决定了个体自由发展及价值实现的程度,任何个人都不能超越社会时展。同时,个人的发展促进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从来不是由什么先天、内在力量决定的,而是由人们自己创造出来的。“‘历史’可不是利用人作为工具以达到自己目的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它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8]人是社会的构造者和推动者,人的实践能力的提高是社会全面发展的主体条件,人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结构的转换推动着实践活动的发展,生成了新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从而使社会历史形态发生变化。

人的发展既依赖于社会的发展,又促进和体现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既不能脱离社会的发展空谈人的发展,也不能只求社会的发展而遗忘了其根本目的,只有在人与社会共同进步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人的解放。中国目前正处在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加强经济建设,全面迈向小康社会的大动荡、大变革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利益主体向多元化发展,世情、国情、社情、人情交错揉织,带来了中西价值观的冲突、传统价值观和现代价值观的冲突、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冲突。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要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促进普遍社会交往的形成。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社会交往是人们在生产及其他社会活动中发生的相互联系、交流和交换。它是人的内在本质的要求,是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马克思指出,只有人们的交往不再局限于狭隘的地域或民族国家内部,而是转变为世界历史性的交往即“普遍交往”,单个人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推动着人的活动的全面性发展,人的活动的全面性发展推动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当“普遍交往”建立起来的时候,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层面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化,社会成员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就不再是他人安排的结果,而是个人努力和选择的结果,个人相对于“物”的独立地位和独立意识获得了强化。个人在自我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中确认自我人生价值和目标,从而以更加开放的精神、进取的现代人格取代传统封闭的心态、消极的人格,激发出无穷的活力、创造力和智慧。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从过去走向现在再到未来的历史过程,是根植于现实生活基础上不断走向未来的价值目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分阶段实现的历史过程。马克思唯物史观科学总结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把人的发展过程概括为三个阶段,即“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和“个人全面自由发展”三大历史形态,前两个阶段是人类社会发展必经的、不可跨越的阶段。马克思的论述使我们能够清楚地认识人类社会的过去,认清现实,展望未来。人类社会发展到21世纪,人的生存和发展已经跨越了“人的依赖关系”的历史形态,进入到“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世界范围的物质交换、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能独立于世界的联系之外,工业文明和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要,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满足。但人们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在一定程度上迷失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迷失于金钱的旋涡之下,一些人在物欲的控制之下成为没有追求、没有理想的拜金主义者,成为“物”的奴隶。但人的发展的总趋势是朝着“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方向前进,第二历史形态的充分发展孕育着新的历史形态。现阶段的任务就是巩固和发展“人的独立性”,促进“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的形成,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建设人的“全面的能力”发展体系,促进普遍的独立个人的生成,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构筑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03.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294.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7-541.

[4] 黄葳.主体性教育论[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8.

[5] 邓小平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1:11.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全面发展理论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运用;质量管理方法

质量、成本、时间并称为产品竞争力三大要素。在这三个因素中,质量往往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主导因素。因此,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应当尤其注重质量意识的加强和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质量管理方法不断发展演变,先后经历了质量检验、统计质量控制和全面质量管理等阶段,质量管理发展到全面质量管理,是质量管理工作的一个大的进步,统计质量管理着重于应用统计方法控制生产过程质量,发挥预防性管理作用,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然而,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不仅与生产过程有关,还与其他一些过程、环节和因素相关联,这不是单纯依靠统计质量管理所能解决的。全面质量管理相对更加适应现代化大生产对质量管理整体性、综合性的客观要求。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 ): 是指在全面社会的推动下,企业中所有部门,所有组织,所有人员都以产品质量为核心,把专业技术,管理技术,数理统计技术集合在一起,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控制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以优质的工作最经济的办法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的全部活动。从过去限于局部性的管理进一步走向全面性、系统性的管理统计质量管理向全面质量管理过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科技因素的催生作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工业生产技术手段越来越现代化,工业产品更新换代日益频繁,出现了许多大型产品和复杂的系统工程,如美国曼哈顿计划研制的原子弹(早在40年代就已开始),海军研制的“北极星导弹潜艇”,火箭发射,人造卫星,以至阿波罗宇宙飞船等。对这些大型产品和系统工程的质量要求大大提高了,特别对安全性、可靠性提出的要求是空前的。安全性、可靠性奉产品质量概念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以“阿波罗”飞船和“水星五号”运载火箭为例,它共有零件560万个,它们的完善率假如只在99.9%,则飞行中就将有5600个机件要发生故障,后果不堪设想。又如美国某项航天工程,仅仅由于高频电压测量不准,一连发射四次都没有成功。对于产品质量如此高标准、高精度的要求,单纯依靠统计质量控制显然已越来越不适应,无法满足要求。这就从客观上提出了向全面质量管理发展的新的要求。而电子计算机这个管理现代化工具的出现及其在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又为综合系统地研究质量管理提供了有效的物质技术基础,进一步促进了它的实现。

第二,工人文化素质的提高和阶级矛盾的激化,迫使资本家改进管理方法,在管理科学中引进了行为科学的概念和理论,进入了“现代管理”阶段。“现代管理”,必须首先要管好人,注意人的因素和发挥人的作用。认为过去的“科学管理”理论是把人作为机器的一个环节发挥作用,把工人只看成一个有意识的器官,如同机器附件一样,放在某个位置上来研究管理,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现在则要把人作为一个独立的能动者在生产中发挥作用,要求从人的行为的本质中激发出动力,从人的本性出发来研究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而人是受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社会环境等方面影响的,因而必须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研究社会环境、人的相互关系以及个人利益对提高工效和产品质量的影响,尽量采取能够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管理办法。这种管理理论的发展对企业各方面管理工作都带来了重大影响,在质量管理中相应出现了组织工人“自我控制”的无缺陷运动,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质量提案制度,“自主管理活动”的质量管理运动等等,使质量管理从过去限于技术、检验等少数人的管理逐步走向多数人参加的管理活动。

第三,在资本主义市场激烈竞争下,广大消费者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买到质量可靠、价廉物美的产品,抵制不负责任的广告和推销的滑头货,成立了各种消费者组织,出现了“保护消费者利益”的运动,迫使政府制定法律,制止企业生产和销售质量低劣、影响安全、危害健康等劣等品,要企业对提供的产品质量承担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制造者提供的产品不仅要求性能符合质量标准规定,而且要保证在产品售后的正常使用期限中,使用效果良好,可靠、安全、经济,不出质量问题。这就是在质量管理中提出了质量保证和质量责任的问题,要求制造厂建立贯穿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把质量管理工作转到质量保证的目标上来。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展开了质量运动。而且是经济愈发展,竞争愈激烈。中国、美国、欧洲等许多国家设立了国家质量管理奖,以激励企业通过质量管理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

1987年ISO9000系列国际质量管理标准问世。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对经济和贸易活动产生影响。1994年 ISO9000系列标准改版――新的ISO9000标准更加完善,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所采用。第三方质量认证普遍开展,有力地促进了质量管理的普及和管理水平的提高。1990年代末, 全面质量管理(TQM)成为许多“世界级”企业的成功经验证明是一种使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管理战略。质量的概念也从狭义的符合规范发展到以“顾客满意”为目标。全面质量管理不仅提高了产品与服务的质量,而且在企业文化改造与重组的层面上,对企业产生深刻的影响,使企业获得持久的竞争能力。在围绕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开发和生产周期方面,新的管理方法层出不穷。其中包括:并行工程(CE)、企业流程再造(BPR)等。

质量管理不仅被引入生产企业,而且被引入服务业,甚至医院、机关和学校。许多企业的高层领导开始关注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作为一种战略管理模式进入企业。进入21世纪后,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创新与管理创新必将极大地促进质量的迅速提高-包括生产和服务的质量、工作质量、学习质量、直至人们的生活质量。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将更加丰富,并将不断突破旧的范畴而获得极大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苏强. 田口质量理念及其在产品质量优化中的应用[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1998, (11) .

[2]李军锋. 重庆市制造企业先进制造技术、质量管理与企业绩效之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3 .

[3]肖治宇. 大规模定制企业制造过程质量信息系统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6 .

[4]王晓暾. 不确定信息环境下的质量功能展开研究[D].浙江大学,2011 .

[5]李延来. 基于粗糙集的产品规划质量屋构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 .

全面发展理论范文第13篇

    论文摘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突出并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地位,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过程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可持续性,提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理论向实践转化的途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和******对人的全面发展都有过论述。******同志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科学的、深刻的论述,继承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突出并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地位。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终身思考的问题。他们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几乎分布在他们共同和分别撰写的各个时期的着作中,差不多覆盖了他们三大理论范畴的所有领域。但是,长期以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的地位被淡化甚至被隐没,这既有我们对马克思主义认识上的失误,也有历史的原因。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在继承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思想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已有把人的全面发展与他们所向往的新型的社会制度相联系的思想,并已开始把人的全面发展确定为未来新型社会的最终发展目标。马克思和恩格斯继承了这一思想,并明确地把人的全面发展看做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终极目标。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在1894年1月,恩格斯应《新纪元》周刊之请,用概括的字句来描述未来的社会主义新纪元和但丁所说的“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难”的旧纪元的区别时所讲到的:“我打算从马克思的着作中给您寻找一行您所要求的题词。……但是,除了从《共产党宣言》中摘出一段话外,我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虽然继承于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但空想社会主义者只是从理性和永恒的正义出发,谴责资本主义的罪恶,构思社会主义的美好轮廓,却找不到实现社会主义的现实依据和现实力量,因此也无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并指明了这一任务落在无产阶级身上,从而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依据这种科学的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只有通过无产阶级发动对资产阶级的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在资本主义体系内部,一切提高社会劳动力的方法都是靠牺牲工人个人来实现的:一切发展生产的手段都变成统治和剥削生产者的手段,都使工人畸形发展,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是无法实现的,工人阶级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才能建立起“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从以上叙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以建立一个新型的社会制度即社会主义制度(共产主义制度)为前提和基础,而这种新型社会制度的建立必须借助于政治革命才能实现。正因为如此,在长期的革命过程中,我们强调和突出的是与政治革命相关的基本原理如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等理论,而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被忽视或淡化了。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虽然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者列宁、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做过有益的探索,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他们的理论虽然包括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但仍是以政治革命为中心,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偏重于政治革命领域,对人的全面发展重视不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深刻分析社会主义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实际,创立了以社会主义建设为核心的邓小平理论,抛弃了传统社会主义的教条,强调和突出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最终决定作用,认为在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必须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邓小平说:“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邓小平认为,只有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能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志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把人的全面发展看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不但恢复而且强调和突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地位,这既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反思的结果,也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结果。

    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过程,提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理论向实践转化的途径。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的人,人的存在和发展无不受到他所在的具体的社会关系体系中的地位的制约,在马克思主义的早期巨着《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明确地指出:个人“是现实电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个人“只有在社会中并通过社会来获得他们自己的发展”随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又多次讲到“我们还曾指出,私有制只有在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的条件下才能消灭,因为现存的交往形式和生产力是全面的,所以只有全面发展的个人才可能占有它们,即才可能使它们变成自己的自由的生活活动”从以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以社会物质生产等相对于个人来说的“前提和条件”为基础的,没有社会的进步和全面发展,就没有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又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总之,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地总结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新实践,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实践,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思想的基础上,对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做出了新的概括和论述,并赋予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以新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做出了贡献。******指出:“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动人的发展。同时又指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上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论述,既继承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又有新的发展,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基本观点,******同志的讲话更明确地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推进社会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

    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而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动态的过程,这就决定了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动态的过程。但长期以来,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存在着教条式的理解,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讲人的全面发展只是一种美好的理想而非现实,从而使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成为一种空洞的说教,并没有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不错,马克思和恩格斯讲过:“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驶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职责等等,这也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并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即在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惟一的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但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在共产主义突兀实现的,它是一个渐进性与飞跃性,量的积累与质的飞跃相统一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经表述过这种思想,认为无产阶级通过革命夺取政权,这是一个消灭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并“把资本变为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集体财产”,从而建立起一个“以各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的实际活动过程,这既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继承了这一思想,而且进一步指出:“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现了人类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彻底消灭了剥削制度,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基于这种科学的认识,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提出了当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政治方面,“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在经济方面,“要尽快使全国人民都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并不断向更高水平前进。”文化方面,“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同志的这一论述使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由可望不可及的“空中楼阁”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极其实在和具体的实践活动。这必将调动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各方面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与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的可持续性。

全面发展理论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企业战略;企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7-0185-02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它是指企业经营者为了实现未来某一特定期间内的生产经营目标而实施的各种决策方案,在各部门协调配合的基础上,通过业务、资金、信息的整合,适度的分权、授权、业绩评价等,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战略有效贯彻、经营持续改善、价值稳步增加等目标。全面预算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层次,自20世纪20年代全面预算管理在美国通用电器公司、杜邦公司产生之后,这一方法很快成为大型现代企业的标准作业程序。在我国,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逐渐提高,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外部环境变化加快,企业面临着各种难以控制的风险,近几年来,不少著名企业由于资金链断裂而毁于一旦,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了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特殊性

全面预算管理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预算管理的构建是以公司战略为导向并且是公司战略目标的具体实施规划。企业战略目标通过预算定量化指标体系来完成,预算是配置企业资源的基础,它通过监测企业业务运行过程使其向企业长期战略目标推进。全面预算管理的战略性不仅体现在预算目标的战略意识上,还表现在企业战略与企业经营活动的良好沟通及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的合理衔接上。

2.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性的管理机制。它包括经营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和财务预算等各个方面的预算,从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考核分析到绩效评价及奖惩均渗透到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每个环节,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部门。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体效益,因此,它需要全员的参与来共同完成。

3.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权力控制管理和控制机制安排,它是对预算发生的事前、事中和事后进行的全过程监控,而不是临时性和分散性的管理手段。在企业预算管理的全过程中,控制始终贯穿其中。预算目标一经确定,就成为预算执行主体的控制目标,进而表现在预算下达主体对预算执行主体的控制和预算执行主体对其内部预算细化指标责任执行体的控制上。预算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必须相互分立,保证权力的制衡和系统的有序运转,才能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充分调动企业人才的积极性。

二、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全面预算管理是连接市场与企业的纽带,为加快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条件。

(一)有利于明确企业发展目标,促进企业战略规划的实施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广泛收集信息、及时抓住机遇是企业驾驭市场、占领市场的关键。根据企业经营特点,通过编制全面预算有计划、有步骤地将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经济实务进行具体的和有机的结合,有利于企业时刻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激励每一个员工参与企业经营目标的积极性。一方面,全面预算管理促使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根据企业战略制定相应的阶段计划,制定和执行全面预算的过程,就是企业不断用量化的指标使自身的经营环境和经济资源与企业的战略目标随时保持动态平衡的过程。另一方面,预算作为一种在公司战略与经营绩效之间联系的工具,可以将既定战略通过预算的形式加以量化以促进企业战略规划的实施,企业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可以统一经营理念,明确奋斗目标,激发管理的动力,增强管理的适应能力,确保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从而有利于战略管理的实施。

(二)帮助企业发掘市场中潜在的机会,确定企业资源整合的方向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生存的市场发展方向是多元化的,市场多变的供求关系时刻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决策及运行,能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发掘潜在的机会是企业制胜的关键。传统管理概念下,企业管理者为了保持较为稳定的收益,往往倾向于稳定的保守的管理方式,但这种相对静态的管理使得企业对市场的变化和波动反应较慢,从而难以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而全面预算管理由于其特殊性,可以促使企业的各级管理者时刻关注市场变化并作出相应的反应,进而加强对市场机会的把握程度,比竞争对手更胜一筹。

对一个企业来说,发展是永无止境的,但企业自身拥有的资源十分有限,这就决定了企业必须将自身有限的资源加以充分、合理的利用,才能达到每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全面预算管理研究的正是企业短期内的资源配置问题。全面预算管理能有效地结合企业的长远战略发展规划与短期经营目标,通过严密的预算编制机制、高效的运行制度和清晰的考评体系,对企业内外部资源整合与运用的方式与方法进行系统地规划,从而确定企业资源整合的方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提供内部绩效考核依据

全面预算管理的生命线是考核与奖惩。预算是对企业阶段计划的数量化和货币化的表现,因此,为业绩评价提供了标准。预算考核是对企业内部各级责任单位和个人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它以企业各级预算执行主体为考评对象,以预算目标为考评标准,通过对预算执行情况与预算目标的比较,据以评价各责任单位和个人的工作业绩,并予以相应的奖惩,以充分调动各责任单位和个人的积极性,促进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科学的考核与奖惩制度,不仅可以规范企业各部门及其员工的日常活动,使企业的经营活动有标可循,有制度可依,而且也加强了对员工的激励与控制。

(四)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

全面预算管理通过财务管理部门对企业收入、成本、费用等的预测,对下一年度的实际经营水平、现金收支、资金需求、成本控制等各方面进行日常监控,当企业的收入、成本、费用及其他方面水平偏离预算时,企业管理者可根据管理报告中所反映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从而使企业的发展更具竞争力。全面预算管理要求全员参与,力求使每一个员工都了解企业的发展目标并明确自身的责任,使得企业整体环境下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都清晰明了,这也大大提高了企业长期的、稳定的持续经营能力。除此之外,全面预算管理还可以初步揭示企业下年度的预计经营情况,预测其中的风险所在,以便及时采取风险控制的防范措施,从而达到规避与化解风险的目的。

三、推进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措施

(一)强化以企业战略为基础的全面预算管理理念

战略实质上是一个资源配置的问题,成功的战略必须将主要的资源用于最有价值的机会上,必须做到对企业资源的有效集中和对企业意志的全面统一。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不仅要将企业战略作为预算管理实施的保障,同时,还要将预算管理建立在战略管理的基础上。然而,在实践工作中,很多企业不能正确认识到企业分部预算目标与企业整体战略之间的关联,因而经常产生由于各层次目标不一致导致的利益冲突,基层管理人员过分维护各自部门的局部利益而忽视企业整体的长远利益,甚至出现破坏预算实现的行为。因此,企业应逐步强化以企业战略为基础的全面预算管理理念。在确立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之后,企业应认真进行市场调研和企业资源的分析,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在分析现有资源的基础上,编制各部门的短期运作计划,在计划的编制中应注意采用既能反映企业战略又能在实际中操作的指标,以避免预算工作的盲目性。

(二)加强预算监督机制的执行

预算管理因缺乏战略指导会使预算工作变得盲目无效,预算执行过程中缺少监督机制同样也易导致预算工作徒劳无功。贯穿全面预算管理整个过程的核心环节为预算监督,即对预算编制、执行、考核等运行过程的监督。监督的过程应遵循全面监控与重点监控、日常监控与特殊监控以及权责利相结合的监控原则。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应由预算管理执行人员对执行差异进行分析,并找出差异的原因,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措施。对预算结果进行监督评价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接下来实行的奖惩措施,奖惩只是一种激励员工的手段,真正目的是对企业整个预算管理过程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通过预算监督机制的严格执行使企业各级责任主体深度分析自身行为对企业经营带来的影响,寻找提升企业价值的途径。

全面发展理论范文第15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人的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8-0209-03

人的发展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课题,任何时代的人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关注着自身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不是凭空臆造出现的,而是在批判吸收前人相关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经历了一个萌芽、形成、发展和丰富的过程。

一、马克思之前东西方思想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探讨

历史上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思考早就存在。原始社会后期由于社会分工的出现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步提高,人们逐渐把自己同自然界区分开来,从而开始了对自身的认识,人们朦胧地意识到了自身潜力的存在,并萌发了对人完美发展的追求。

在中国,西周时期就提出了“六艺”的要求,即礼、乐、射、御、书、数,重视人自身能力发展的多样性。在古希腊,思想家们很早就认识到了人的各方面要和谐发展。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体育、智育、德育的思想,认为人在理性指导下,身心应得到全面发展,达到美、智、仁、勇。亚里士多德从他的灵魂学说出发,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在他看来,人的三种灵魂对人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三个方面的结合才能造就完整的人。

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在人片面发展的情况下,理论家们仍然没有放弃对人全面发展的追求。意大利作家薄伽丘、法国作家拉伯雷等主张加强教育,实现人的德、智、体、美、能等多方面发展,成为有修养的完人。人文主义思想家弗吉里奥明确提出,人文主义教育的目的在于对青少年施加通才教育以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

16―18世纪,西欧各国资产阶级哲学家直接继承和系统发展了人文主义者的学说。德国哲学家赫尔德认为,各类知识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全面发展的人是成为真正的人的前提。同是德国哲学家的费希特提出,人应该通过职业选择将个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联系起来。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提出惟有教育才能促进人类的完善,使人得到充分发展。他指出:“社会和国家的目的在于使人类的潜能以及一切个人的能力在一切方面和一切方向都可以得到发展和表现。”

十八九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对人的全面发展做出了许多天才性的思想贡献。他们关于人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直接来源。圣西门曾提出过“全面发展的人”的理论,而且明确指出,“我终生的全部劳动的目的,就是为一切社会成员创造最广泛的可能来发展他们的才能”。傅立叶设想了一种“和谐制度”。他想通过使人进行多种活动,分别从事各式劳动来实现“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欧文设计了未来的新型社会,即“劳动公社”或“合作新村”。在这种社会里不断采用新机器、新技术,大大提高生产力,创造大量财富,实现了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取消工农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培养了“全面发展的人”。

但是,由于受到历史条件和阶级的制约,加之自身理论的片面性,上述各种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论述都不可避免的存在着缺陷和不足。马克思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并扬弃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空想社会主义者等有关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创立了科学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历史演进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科学体系,只有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放入这个伟大体系之中进行动态的分析,我们才能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唯物史观和人的本质问题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就其过程而言,它经历了唯物史观形成之前的孕育、伴随唯物史观确立的定型、唯物史观确立之后的发展和在唯物史观指导下的成熟四个阶段。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孕育阶段

在唯物史观确立之前,马克思和恩格斯都经历了复杂的思想转变。在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贡献方面,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脉络更为清晰,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是中学时代对人的发展问题的初步认识,二是《 博士论文》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奠定了必要的思想准备,三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初步形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1.中学时代初步认识到人的发展问题。职业对于大多人来说不仅是他们生存必须采取的一种活动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它常常是实现个人自身价值的最主要方式。青年时代的马克思正是在考虑如何选择职业时,阐述了关于人的发展的最初认识。

“神也给人指定了共同的目标――使人类和他自己趋于高尚。”在这里,马克思借用神的权威说出了自己心目中人的发展的目的:使人类和自身趋于高尚。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认为必须通过职业选择来实现。在社会上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最能使自己得到提高的地位,这样就最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也就有利于人类的发展。马克思最终提出“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从中可以看出,马克思在早年就将美好社会的实现与自身自由而全面发展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把造福全人类当做终生职业。

2.《博士论文》奠定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思想基础。马克思在1841年的博士论文中,批判了德谟克利特的机械决定论,肯定了伊壁鸠鲁关于原子偏斜运动的思想,认为原子的偏斜运动是原子独立精神自由本质的表现。马克思认为,这是“定在中的自由”,是同“他物”、“他者”的关系中的自由。但与一般的黑格尔主义者不同的是,马克思反对把自由绝对化和抽象化,他批评了伊壁鸠鲁的那种脱离世界的自由。这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启蒙的标志,是马克思从哲学上探讨个人自由的开端,已经包含着每个人自由发展的思想萌芽。它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奠定了必要的思想基础。

3.《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初步形成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开始把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当做无产阶级的未来目标,并把人类解放与消灭私有制联系在一起。他从之前主要局限于政治哲学层面探讨人的发展,此时开始转向经济学哲学领域,深入到解剖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前人异化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异化理论,并以此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发展情况。马克思看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工人也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最终,人与人的关系也呈现异化状态。工人的异化劳动造就了一个与自己对立的群体――资本家,“异化劳动”是造成人的片面畸形发展的原因。马克思强调废除私有制,对物的占有是通过人并且是为了人,关注点是扬弃人的异化,着眼于人本身的发展。这表明马克思已经开始关注物质生产和人的具体特性的发展。尽管当时尚没有形成“人的全面发展”的完整概念,但却孕育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萌芽,初步形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定型阶段

从《神圣家族》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再到《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唯物史观的形成时期,同样也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定型时期。自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始在思想和理论上进行着共同探讨与合作。

1.确立人的本质观,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帮助。《神圣家族》之前,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的探讨虽然已包含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因素,但在认识的总体水平上仍然没有超越人本主义抽象的人的本质观。在《神圣家族》中,他认为,人是由他所处的工业状况和经济状况决定的。这表明他开始从“抽象的人”转向“现实的人”,不再用“人本身”来说明人了。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彻底清除了费尔巴哈类本质范式的影响,基本确立了新的人的本质观。他明确提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同时又指出实践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马克思用社会的人代替自然的人,才使抽象的人变成具体的人,这为解决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前提,并促使人的发展问题向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推移。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与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是完全统一的,确立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为构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提供了极大帮助。

2.《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基本形成。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恩格斯从唯物史观出发,对社会分工进行了历史的考察,并以此来研究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第一次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生产力联系起来。他们认为,生存是人的第一需要,为了满足这个要求,“个人必须占有现有的生产力总和”,而对生产力的占有就是同物质生产工具相适应的个人才能的发挥。因此,生产力的发展本身就是人的发展的一种方式,人的生产活动正是展现人的本质的最根本的方式,人的生产能力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所以,只有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充分发展的情况下,个人才有可能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在这一经典文本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面确立了人的发展思想,多角度阐释了人的发展的基本内涵,系统论述了个人自由全面发展问题,并为人的全面发展设计了理想蓝图:“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职责等等,这也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其中也包括思维的能力”。他明确提出了“个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个人”等概念,确定了“个人向完善的个人发展”,对人的发展条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人的发展的价值取向。《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形成。

(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发展阶段

唯物史观确立之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继续向前发展。马克思在《 哲学的贫困》、恩格斯在《 共产主义原理》和《 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以及他们在《 共产党宣言》 中进一步论述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在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认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对传统观念中人的神秘色彩和宗教哲学予以有力的驳斥,赋予人以具体化、社会化、实践化特征。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证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的同时,他们意识到必须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探讨人的发展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片面发展问题的实践方式。他们从发展生产力、消灭私有制和旧的分工、发展教育等方面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和途径。这些都为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走向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共产党宣言》设计了一整套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方案,它的发表标志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初步发展。

(四)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成熟阶段

正如唯物史观创立之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始用它来指导革命运动和理论研究一样,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这一时期也开始走近现实并逐渐与现实相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在后续的研究中继续完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他指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这里不仅再现了先前的思想,而且还提出了人的发展主要是现实中的个人个性的自由发展的思想。

1867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重申: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资本论》标志着以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学的确立,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全面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必然性,论证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和条件,确立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体系,实现了人类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认识从空想变成科学的重大飞跃。

1877年马克思在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把共产主义社会称为“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关于这点,恩格斯说得非常明确。1894年1月朱・卡内帕要求恩格斯用最简短的语言来表述未来社会主义新社会的基本特征时,他说除了《共产党宣言》中的那句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话以外,我想再也找不出更合适的话了。可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既是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

三、结语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灵魂。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虽然是马克思、恩格斯那个时代的产物,也是为解决那个时代的问题而提出来的,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地球将会变成名副其实的“地球村”,因此,站在人类大家庭的角度上,研究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解决当前人们面临的困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此外,中国是“后发型”国家,尚有庞大的低素质人口群,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从实际出发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3-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7-330.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陈志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陈小鸿.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8]赵丽华.试论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J].生产力研究,2005,(11).

[9]姚巧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中国化六十年演进[J].学习论坛,2009,(9).

[10]叶汝贤.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J].中国社会科学,2006,(3).

[11][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9.

[12]圣西门选集: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268.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Marxist Theory of History

SHEN Yan-Li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