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经济类职称论文范文

经济类职称论文范文

经济类职称论文

经济类职称论文范文第1篇

一、深刻理解新常态下广西职称改革工作的新使命

2014年5月,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作出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在随后的多次重要会议上阐述了新常态下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了新常态带来的九大趋势性变化。经济新常态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正在发生诸多重大转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新常态蕴含新机遇、提出新要求,我们要认清新常态下广西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国家深入实施全方位开放战略,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东盟合力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着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为广西发挥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独特优势,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加快形成面向国内国际的开放合作新格局,提供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国家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支持中西部地区培育新的增长点,特别是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珠江―西江经济带、左右江革命老区“三区统筹”纳入国家开放发展战略,为广西将良好的区位和政策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力,拓展了广阔空间;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步伐加快,深入实施“双核驱动”战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释放市场主体活力,为广西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新常态下广西面临更复杂更严峻的挑战:广西最大的挑战是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最强的制约是创新能力不强,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难度大。

适应经济新常态,引领经济新常态,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提出:“广西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在人才,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和历史担当,切实重视和加强人才工作”。自治区主席陈武也提出“必须把科技作为创新之要,把人才作为创新之本。”自1988年恢复职称工作以来,从国家层面到各省、自治区都始终把改革作为方向,“职称”与“改革”密不可分。职称改革的历史就是新中国知识分子政策、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的缩影,职称改革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承担了不同的历史使命。职称工作作为人才评价的重要手段,担负着选拔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的重要职能,是人才强桂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工作,始终是职称改革之本。我们必须在充分认识国家以及广西经济新常态面临的形势任务的前提下,紧紧围绕国家、自治区关于经济新常态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关键性的政策,加快职称改革工作步伐,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新常态下的职称改革工作,充分发挥职称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作为职称工作战线的同志,做好经济新常态下的职称改革工作,需要更加增强职称改革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更加自觉地把握职称改革的根本方向,更加坚定地担当职称改革的历史责任。

二、勇于探索新常态下广西职称改革工作的新思路

今年及今后一段时间职称改革工作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全区专业技术人才工作会议要求,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心,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严格依法行政,激发激励全区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具体应把握以下几个方向:

(一)职称改革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经济新常态需要通过创新增强竞争力,通过创新驱动,寻求发展的动力。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坚持人才为先,要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更加注重培养、用好、吸引各类人才,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职称改革要把服务创新驱动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

一是要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促进人才合理自由流动。党的十明确提出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把各方面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从全面深化改革出发,要求我们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建立聚集人才机制体制,让人人都有成长成才、脱颖而出的通道,健全完善人才的流动、激励和评价机制,择天下英才而用之。职称改革,就要敢于打破现有人才政策的体制机制束缚,使职称制度回归对人才能力和水平评价的本质属性上来。2014年开展的贯通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发展通道试点就是一个非常有益的探索。下一步,我们要更新观念,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影响创新驱动,阻碍人才合理流动的瓶颈问题进行改革。充分发挥职称政策的导向作用,立足产业企业发展需要,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打造与产业链相协调的人才链,按照创新规律培养和吸引人才,按照市场规律让人才自由流动,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

二是要注重完善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和评价办法,促进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现有职称评价体系中,奖项、论文所占比例过重,社会上已经形成评职称就是“评奖项、拼论文”的看法,甚至催生了的黑色产业链。问题产生的根源,其实是职称评价标准体系的合理性以及职称评价手段方法的缺失。在现有职称评价指标体系中,思想政治素质、学历资历、业绩成果、奖项、论文是综合一体的,从理论上看,职称评审并非论文奖项的评审。但实际操作中,由于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缺乏有效的评价手段,评委评审过程中较多地依赖奖项论文这些已有的外部评价指标,导致社会上产生一种错觉,对专业技术人员也产生了错误的评价导向。因此,下一步职称改革中,应注重研究更为有效的评价制度和办法,要鼓励创新、注重实绩,区分系列、分类研究,建立更为准确的评价条件,强化人才在职称评审中专利发明数、科技成果转化数等“硬杠杠”的权重,合理控制奖项、论文数量所占比重,构建创新驱动的职称评价导向体系。

三是要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动创新创业。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广西加快发展的主力军,改革开放的主动力,创新创业的主渠道。职称改革应顺应经济成分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扶持和支持力度。非公有制经济中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及评价体系具有区别于国有企业单位的鲜明特点。长期以来,由于忽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队伍特点的研究,疏于管理,导致非公有制经济人才队伍建设长期滞后,影响甚至制约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加大服务扶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力度,出台必要的倾斜政策,推动非公有制经济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发展和壮大,进而推动全民创新、万众创业。

(二)职称改革要体现简政放权的改革方向

经济新常态需要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现行的职称管理工作实质依托的是政府行政管理权力。因此,经济新常态下,职称改革尤其是职称管理体制的改革主要方向应是简政放权,做到“有所不为,有所为”。

一是要“有所不为”,落实权力的“减法”。今年,我们在去年下放卫生、教育评审权的基础上,将继续在梧州、玉林开展下放卫生系列评审权试点改革,从而缓解基层专业技术人才流失严重等矛盾,推动广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程。同时,在进一步下放高校评审自的基础上,还将探索在高校开展评聘结合的试点研究。通过简政放权,赋予试点市和高校更多的用人自,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试点市和高校形成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的机制,有效衔接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解决评聘矛盾。下一步,我们将通过简政放权,逐步减少和避免对基层单位的微观管理和控制。

二是要“有所为”,善用管理的“加法”。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并非简单地一放了之,而是应在下放权力的同时,加强监督,优化管理,做好服务。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根据广西经济社会的特点,结合广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发展状况,在简政放权的同时,探索创新制度、优化管理、强化服务“三位一体”的职称改革基本框架,把广西职称改革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三是要积极探索市场化职称评审新模式。在具体职称评审管理层面,各高级评委会应在立足更好服务专业技术人才,确保职称管理规范有序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引入社会化的职称评审模式,通过行业协会、第三方评价机构等开展评审工作,提高专业技术人才评价科学化水平,提升职称评审公信力。

(三)职称改革必须坚持依法行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要求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要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由于国家缺乏职称改革立法,具体工作层面长期依赖政策管理,广西职称改革贯彻落实依法行政的要求任务艰巨。下一步,需要在以下两个层面加大力度:

一是加大制度建设力度。通过修改广西职称工作的管理程序文件,提高文件的发文层级,赋予职称改革及管理的基本权力依据;梳理职称管理中的深层次矛盾,建立更为规范合理的职称管理制度体系,明确职称评审管理的基本程序及组织架构,使之成为全区职称改革工作的基本指导性文件和政策依据。

二是强化制度管理,减少人为判断。要杜绝凭感情管理,靠感觉判断,口头答复形式执行政策等不规范的职称管理做法,强调职称管理全程制度化,职称管理机构职责法定,法无明文授权不可为。

(四)职称改革要协调有序,稳慎推进

目前,职称评聘矛盾、人才分布不均衡导致的结构性矛盾等在部分地区、部分行业依然严峻,而职称改革作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子系统,必须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回顾近30年来的职称改革历程,广西职称改革的顺利推进,必须注意协调好上下关系,做好内外制度平衡。

第一,协调上下,遵循国家分类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安排。国家人社部明确提出要开展职称制度改革总体思路论证,以分类改革为核心深入推进职称管理体系改革。下一步,国家层面的职称制度改革将会以分类改革为目标,在中小学教师系列、工程系列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以分类管理为核心的职称制度改革。我们各项职称改革工作,必须服从和遵循国家职称改革的顶层制度设计,按照国家有关改革的总体部署和安排扎实推进。

第二,平衡外部,注重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协调推进。随着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评聘矛盾在部分行业、领域尤为突显,确需采取有效手段,加强职称评审管理。职称制度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必须统筹考虑,确保平衡。通过加强政策研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健康发展,化解评聘管理中的结构性矛盾。

第三,衔接新旧,做好与已有政策及其他人才政策的衔接与配合。职称改革中,要切实找到政策的制定依据,使政策规定合法有效,要避免新旧政策的冲突,防止与国家、自治区其他政策规定的抵触和矛盾。

三、努力实现新常态下做好职称改革工作的新要求

职称改革任重道远,适应经济新常态,需要职称改革不断跟进调整,需要我们不断提升做好职称改革工作的能力水平。

(一)不断优化管理,提高职称工作服务能力

要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优化管理流程。职称申报流程过于繁琐,为社会普遍诟病。近年来,广西以职称信息化建设为主要抓手,通过网络化申报评审试点、优化集中审核流程、调整考试取得证书发放流程等,有效提升了职称管理效率。下一步,应继续加大职称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优化的力度。通过结合网络化评审系统建设,探索采取扁平化管理模式,调整职称申报管理流程;试点运行职称证书管理系统,实现职称证书管理全程信息化等,达到以技术创新推动管理优化的目的。各级职改工作部门也应加强政务公开力度,充分借助网站、媒体等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确保职称政策和管理过程更为透明公开。同时,也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开展职称申报审批流程优化,加快评审组织、结果报送、证书下发等进度,服务广大专业技术人员。

(二)切实加强监管,确保职称评审公平公正

职称工作直接面向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是党的人才工作职能的延伸。各级各系列职改部门应落实管理责任,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各级各系列职改部门应结合自身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申报人员材料造假、违规申报等行为查处力度;要加强评委以及学科组的管理,严格落实评委会封闭评审管理等措施,防止评委违纪违规行为发生;各级职改部门要在近几年规范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对各级评委会评审活动的监督指导。自治区层面将继续在中小学教师系列、卫生系列以及工程系列等下放评审权的各市,采取异地委托交叉评审方式组织评审,不断提升职称评审社会公信力,确保评审公平公正。

(三)做好协调配合,形成职称改革工作合力

第一,加强管理,加强协调沟通。职称管理体系中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按照权限,分级管理。各市、县职改部门应切实清晰掌握自己的职责,各部门应合理界定自己的工作范围,对本级本部门管理权限范围内的事项要敢抓敢管,不能遇事推诿,管理缺位,进而损害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利益,损害职改部门的形象。各级各部门在职称政策执行中有什么问题要及时沟通联系,各级各部门都应维护职称改革政策的统一性和严肃性,确保职称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各级职称工作者队伍建设是做好职称工作的基础。面对新常态的新任务新要求,职称工作者要履行好工作职责,落实好各项改革任务,必须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尽职履责的能力和水平。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为基层服务,为广大专业技术人才服务。各级职称工作者要廉洁自律,坚决杜绝违纪违规行为发生。职称工作涉及每个专业技术人员的切身利益,在职称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各级职改部门工作人员,都应保持高度的责任心,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切实维护好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利益。

经济类职称论文范文第2篇

(一)财政学、会计学专业学科分类

为满足科技政策制定和科技发展规划,以及科研经费、科技人才、科研项目、科技成果统计和管理服务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分别于1987年、1993年、1998年、2012年进行了四次较大规模的学科目录和专业设置调整工作,基本形成了比较科学、完整、规范的本科专业目录体系。经过四次调整,财政学专业(含:税收学)归属经济学类,授经济学学位;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专业由经济学类调归工商管理类,授管理学学位。由此,国家层面完成财政学、会计学专业(简称为两专业)学科门类区划。

(二)共性研究必要性

五彩缤纷的世界,美好人生的同时,也成为人类本身不断学习的对象。基于生存需要,无论从生理到心理,人生来就有一种习惯认识、记忆个体差异的倾向,自然性容易忽视或不注意事物间的某些联系,惯用固有、片面的意识去思考、处理现实中的问题。但依据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可知,要全面正确把握事物矛盾,不仅需要分析个性,还要研究共性。然而,笔者在财务实践中却发现,人们对财政学、会计学专业学科过于注重两者差异理解,已造成两专业高校毕业生就业、职称评审的困难。因此,本文旨在分析、展示财政学、会计学专业共性,以促使人们对两专业的相通性形成全面、深入的认识。

二、财政学、会计学学科专业财务实践理解

由于缺乏财政学、会计学专业相结合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经验,大多数时间、场合,企事业单位习惯与坚持采用国家对财政学、会计学专业的分类标准,在财务实践中将两专业作为不相关学科看待,结果正是这种看似合理或正确的理性选择,反而造成了两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与职称评审方面极大的障碍与不公平。

(一)财政学、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

当前,国内两专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主要分布在四个方向:一是行政单位,指国家政府部门;二是事业单位,代表为科研院所、学校与医院;三是金融机构,指银行、保险公司、投资机构;四是公司企业,分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表1是对两专业毕业生四个方向的就业情况展开的统计分析。通过分析表1可得出如下结论:其一,财务工作专业性强,大多数单位招聘财务人员会自然遵循国家学科分类,专业要求多限于会计学、财务管理两专业,较少招聘财政学、审计学专业学生;其二,政府、财税审计部门、事业单位是招录财政、审计学专业的主力军,但不排除财会类专业;其三,外资企业中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较重视个人素质,会招聘财政学、审计学专业优秀毕业生;其四,较高层级的单位招聘财务人员会给学习财政、审计学专业人员招考机会,可能此类单位领导人与人事部门学科专业阅历相对丰富或更关注应聘人综合素质;其五,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能适合于各类型单位财务工作,财政学专业多适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这些结论本身就是问题症结所在,财政学、审计学专业就业范围远不及会计学专业广泛。从学习为最终就业目的看,会计学是较财政学、审计学更具选择价值的专业,理性应当选择会计学,如此可能影响高校财政学、审计学专业的发展,若选择财政学、审计学专业,则需要自身承受一定程度的就业不公平。

(二)财务人员职称评审问题

职称评审跨度时间长,条件要求高,牵系每个人切身利益,几乎是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整个职业生涯都必须加以应对的问题。然而,相对于其他专业技术岗位,财务人员却面临职称评审系列选择单一,会计职称评审困难,部分省市无正高级会计师职称等问题困扰。

(1)职称系列选择单一。笔者对四川省部分事业单位调研发现,人事部门对财务人员职称评审,通常不考虑财务人员原所学专业对应的职称类别,均要求参评会计师职称类别,即财政学、金融学专业,虽属经济学门类,可一旦从事财务工作,职称评审就只能走会计职称系列。而事实上,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所包含的内容看,财务人员更应走经济职称系列,而不是会计职称系列;更可以走经济职称系列,而不是其他与经济不太贴切的岗位却走经济职称系列。

(2)会计职称评审困难。会计职称评审困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会计资格考试通过难。据财政部信息显示,自1992年开始至2014年22次、累计3343万人报名参加的各级全国会计资格考试中,仅515.60万人通过考试取得相应级别的资格证书,年均通过率15.42%,只略高于2005年以来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所有科目14.70%的平均合格率。由此可见,各级会计资格考试难度非同一般,并且随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与会计准则变革,考试内容和深度也在不断增加,通过难度变得更大。二是评审资格条件要求高。职称评审包含有学历、年限、科研成果、计算机水平、外语能力与工作经验方面的要求,相对财务岗位繁忙、严格的工作特性,财务人员达到会计师职称评审所要求的全部条件并非易事。而且,相对其他学科专业,会计师职称评审的有些具体条件还会更加严苛,如经济师考试报名:获硕士学位,从事专业工作满一年即可参加,而会计师则要求两年。

(3)部分省市无正高级会计师职称。汇总分析各省、市、区高级会计师资格评审条件的通知或试行办法可知,截至当前,我国还有山东、四川、浙江、北京、新疆、等14个省级区域未完成正高级会计师职称评审试点改革工作。事实上,其中相当一部分省、市、区,无论从经济发展水平,还是财经人才培养情况,均更早满足完成此项工作的条件。而目前的现实情况是,作为这些区域的会计岗位从业人员,无论个体条件何等优秀,职称发展均没有机会达到同专业高校教师岗位教授级职称级别。

三、财政学、会计学学科专业共性分析

(一)财政学、会计学专业同一性

从研究范围、对象、理论基础与假设前提看,财政学、会计学专业应视为不同的专业,如财政学理论基础是经济学,而会计学是管理学;经济学学科前提是理性经济人假设,而管理学科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定义的人、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等等。但若从财务实践角度分析,两专业则可归为同一专业。

1.共同的职业道德要求会计职业道德是财务人员日常工作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会计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这是国家层面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问题的规定,也是修订后《会计法》在原法第二十三条关于“会计人员应当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规定的基础上充实、强化的一项重要内容。1996年6月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进一步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进行明确,主要包括六个方面:①爱岗敬业;②熟悉法规;③依法办事;④客观公正;⑤搞好服务;⑥保守秘密。这些法规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本身及教育问题的重视,具体到用人单位则更加重视财务人员职业操守,常把之作为考核财务人员工作能力的首要指标。因此,从此意义上,作为培养财务从业人员的主力军,财政学、会计学已不再是一门单纯教授专业技术的学科,更像是一门融入整个专业知识学习过程的品德教育课。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要求已经成为两专业学习历程的共同起点与归宿点,据此两专业就可以视为同一专业。

2.统一的发展指导思想我国作为文明古国之一,财政、会计的思想由来已久,如西周时期就设置会计官职“司会”,掌管国家和地方财物。我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有限,财政、会计主要是国家记量、核算经济成果的重要手段。然而,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分工专业化,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了财政、会计理论、方法的重大变革,两者分别演变成不同的学科专业,一个与国家经济活动相联,另一个与工商业活动密切相关。尽管如此,作为财务实践中的核算方法,两者又有统一的发展指导思想,以单位收支确认、折旧计提原则的发展情况为例,当前,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遵循权责发生制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与计量,并对本单位固定资产采用一定方法计提折旧;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则采用收付实现计量经济活动,对固定资产不提折旧。然而,随着国家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向权责发生制、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原则方向发展已成趋势,相关文件正在商讨之中。但这些仅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部分内容,未来国家财务会计发展是一个大财务体系,即《会计法》制定大原则,各类单位财务工作都在这些原则指导下运行。同时,统一发展思想不仅是财务管理的发展方向,也可能成为国家各类经济管理制度的发展方向。

3.相同的财务核算原理会计核算管理是财务实践中最为基础,但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无论管理会计、决策会计,还是财务管理、财务审计都离不开核算管理,它是财务岗位核心工作能力之一。按照国家学科分类,财政学、会计学专业存在明显区别,但具体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与公司企业会计,两者核算原理基本相同:其一,经济计量共同要求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其二,报表编制都要求试算平衡;等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现国家相关部门正积极研讨,预借鉴企业会计报告的编制经验,将财政预算会计中的收支明细表并入资产负债表之中,统一反映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状况。相信,不远的将来,两者报表编制体系会变得更加趋同。

(二)“大”财务思想的提出

1.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专业相关性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相当于一人两个名称,在许多高校,两专业课程设置几乎相同,属于完全财务类专业。同样,会计学与审计学专业也属于完全财务类专业,两专业所学内容基本相同,仅差别于一两本专业书。同时,实践中会计学专业理论知识与工作经验也是实施审计监督的重要基础。因此,该三个专业都属同一类专业,均应归入财务类科目。

2.“大”财务思想观点通过上文分析可知,从财务实践角度,财政学、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专业间存在明显共性,完全可以归属为同一财务类专业,通称大财务专业。为有助于消除这些学科专业差异性的习惯认识与理解,并促进不同岗位人才交流,以上述专业间共同性为基础,本文提出财务实践中的“大”财务思想观点: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财政学专业都是大财务类专业,这些专业在财务实践中可视为等同,关于它们的一些规定不应做过度区分,反而还应简化合并与相互借鉴使用。

四、提高财政学、会计学专业共性认识的建议

(一)修订高校专业目录

国家教育部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及其规定,作为各高校专业设置及其调整遵循的准绳,也成为用人单位设置岗位要求依据的指南。为适应社会发展变化、满足人才需求,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共进行了四次大规模学科目录和专业设置调整工作。基于国家第五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征求意见,笔者建议如下:其一,新目录规定中增加说明财政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都是财务类专业的内容;其二,授予学位信息中增加标注财政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都可授经济学、管理学学位的内容。通过如此调整,进一步体现科学、规范、拓宽的目录修订原则,改善以往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的教育观念与模式。

(二)完善相关职称评审制度

提高两专业及大财务专业共性认识,体现在职称评审过程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职称评审制度。首先,国家关于大财务专业的技术资格考试规定过于条块分明,影响大财务专业共性认识提高与专业技术人才流动,若按照“大”财务思想,相关主管部门应考虑对各条块考试管理规定进行整合,形成统一大财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管理办法;其次,职称评审中岗位聘任存在专业过分限制,不仅影响专业间共性研究,也会造成岗位设置不公平,如会计岗位职称评审只认同会计资格考试,而不认可相应级别审计、经济、统计资格考试。并且,同一专业不同工作岗位,对应的职称级别也存在较大差异。

(三)调整财务类专业课程设置、改变教学理念

经济类职称论文范文第3篇

一对经济数学师资队伍现状的调查

本文所研究的地方性本科院校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多是近年由地方性师范专科学校升级而成的综合性院校,笔者本次抽样对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文理学院、湖南科技学院、邵阳学院等四校(以下简称“四校”)进行了调研。文中时段数据为2009年9月1日至2010年12月1日,时点数据截取2010年12月1日。

(一)年龄结构

经汇总基本数据,四校均设有经济管理类专业,担任经济数学教学的教师总计31人,但年龄结构不尽合理。31人中以青年教师为主,40岁以下青年教师26人,占83.8%,其中30岁以下教师14人,占45.1%,30~40岁教师12人,占38.7%,40~55岁4人,占12.9%,40~55岁成熟教师不足,55岁以上1人,占3.2%。

(二)学历情况

四校担任经济数学教学的教师学历结构以硕士研究生为主,具有本科学历教师仍占一定比例。硕士研究生共19人,占61.2%;具有博士学历教师2人,占6.4%;本科学历教师9人,占29.0%;另外还有在职就读研究生4人。

(三)职称情况

四校职称结构不尽合理,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明显不足。31人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5人,占16.1%,其中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1人,仅占3.2%,数量明显不足。近年,担任经济数学教学的教师主要来源是高校应届毕业生,教师职称结构以中级和初级为主,43.4%的任课教师具有中级职称,具有初级职称的教师占34.7%。

(四)双师素质情况

本文所指的双师素质指具备高校教师资格,且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实际工作经历,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四校担任经济数学教学的教师双师素质有待加强,具有双师素质教师8人,占25.8%。目前,主要来源有二:一是来自数学系理论数学专任教师,22人,其中具备双师资格的仅3人,占13.6%;二是来自经济管理系专业课任课教师,9人,其中具备双师资格的为5人,占55.5%(表1)。

(五)参加培训情况

教师实践能力培训不足。从四校担任经济数学教学的教师参加培训情况看,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教育教学理论、学历培训、其他各类短期培训及业务培训,分别占全部培训人次的31.1%、23.3%、20.5%、25.1%。

二经济数学师资队伍形成的原因分析

经济数学师资队伍形成既有历史原因又有其现实原因。

(一)历史原因

经管类专业办学历史不长,地方性本科院校由师范专科学校升级而成,经济管理类专业均为近年新设,四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在同类型学校中较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具体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担任经济数学教学的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成熟业务骨干教师不足。年龄结构不尽合理,未形成合理梯队(40岁以下任课教师占83.8%);职称结构不合理(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占16.1%,其中正高级职称仅3.2%,中级职称教师占43.4%,初级职称占34.7%);双师素质不强,且培训不足(具有双师素质的占25.8%);教师实践能力培训不足。二是骨干教师队伍薄弱。职称结构偏低,正高级职称人员太少;教研、科研成果不足,对经济数学的教学教改问题研究少,用数学工具研究经济与管理问题的科研甚少;社会行业实践、教学实践经历不足,很多教师将经济与数学完全脱离,将经济数学课上成了数学理论课,学生兴趣不大,效果不佳;教学工作量偏高。三是教师来源渠道单一,双师素质不强,初级职称教师过多。担任经济数学教学的教师教师中具有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仅为25.8%;学术氛围较闭塞,经济数学的学术交流活动尤其少,近乎为零。

(二)现实原因

现实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师生对于经济数学教学的重要性认识尚未到位,没有形成共识。笔者口头采访了12位经济管理系的教师,有7位认为经济数学就是数学课,在校学习时就觉得枯燥乏味令人头痛,甚至有人不愿谈起;笔者随机采访了21位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有16位学生认为,老师教什么他们就学什么,没有思考过,学习目的主要是为了应付期末考试,有3位学生认为学好经济数学是为了考研,因为经济数学是国家统考课程,有2位学生认为,学好经济数学是自身兴趣。二是师资队伍分类管理不够。院系领导文山会海式的行政事务性工作较多,对经济数学的教学思考缺乏深入,大多认为学生没意见、能够维持就行,反正经济数学跟专业办学的关系不大,思想上将经济数学等同于数学,管理上表现为粗放管理,谁愿意上此类课就上。三是骨干教师队伍培养、管理不足。

三经济数学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与措施

地方性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加强学科、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改善师资队伍职称结构,重视“双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注重动态管理。

(一)提高认识,尽快达成对经济数学教学重要性的共识经济数学课程是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通过对经济数学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获得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为其后续的进一步学习、掌握更深层次的经济数学计算方法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自学能力,并具有比较熟练的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经济、管理等学科领域内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在培养经济管理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社会正在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拓展了数学的应用范围,与此同时,人才需求市场也相当明显地表现出了对富有数学素质的专门人才的渴望,尤其是在经济领域,企业越来越关注从业人员的数学素质,以便能有效地、定量化地解决开放性的、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1]。经济应用数学的教学改革是一项艰巨而意义深远的任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众多有志有识之士共同努力[2]。对于经济数学重要性的认识,关键在院系领导和任课教师,而学生站的角度没有教师高,多数是被动学习,当然,能否变被动为主动、变漠视为重视,有赖于师生的共同努力。

(二)加强双师型队伍的培训工作

近年来,学校专任教师的主要来源集中于高校应届毕业生,他们只经过基本的岗前培训,缺乏相应专业实践、及对行业领域的了解,这就形成了在一段时间内,教学内容结合相关行业具体实际较少,尤其针对技术更新较快的行业领域,这些问题尤其突出。在经济数学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还要学会“数学地思维”,学会应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3]。作为经济类专业的基础课和应用数学的一部分,应用尤其是在经济领域的应用,应是“经济数学”课教学目标的核心。如果它不能体现时代特征和要求,不能更多更好地反映数学在经济领域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不能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无疑偏离了教学目标[4]。因此,应注意结合专业建设与发展实际,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培训工作。多渠道培养年轻教师,各校应增加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并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可以考虑聘请综合性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和企业高管进行学术交流,使学术空气处于开放状态,开阔师生视野,使经济数学真正具有经济“味道”,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三)建立一支动态管理、综合素质高的师资队伍

经济类职称论文范文第4篇

职称是专业技术人才学术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的主要标志。职称制度是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和管理的基本制度,对于党和政府团结凝聚专业技术人才,激励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党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部署,现就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立足服务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把握职业特点,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科学评价为核心,以促进人才开发使用为目的,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的职称制度,为客观科学公正评价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制度保障。

(二)基本原则。――坚持服务发展、激励创新。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需求,服务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进一步简政放权,最大限度释放和激发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坚持遵循规律、科学评价。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方式,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倾向,科学客观公正评价专业技术人才,让专业技术人才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深耕专业,让作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和获得感。

――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推进。针对现行职称制度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反映的突出问题,精准施策。把握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特点,分类评价。

――坚持以用为本、创新机制。围绕用好用活人才,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把人才评价与使用紧密结合,促进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满足各类用人单位选才用才需要。

(三)主要目标。通过深化职称制度改革,重点解决制度体系不够健全、评价标准不够科学、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管理服务不够规范配套等问题,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更趋合理,能力素质不断提高。力争通过3年时间,基本完成工程、卫生、农业、会计、高校教师、科学研究等职称系列改革任务;通过5年努力,基本形成设置合理、评价科学、管理规范、运转协调、服务全面的职称制度。

二、健全职称制度体系

(四)完善职称系列。保持现有职称系列总体稳定。继续沿用工程、卫生、农业、经济、会计、统计、翻译、新闻出版广电、艺术、教师、科学研究等领域的职称系列,取消个别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职称系列,整合职业属性相近的职称系列。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探索在新兴职业领域增设职称系列。新设职称系列由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提出,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各地区各部门未经批准不得自行设置职称系列。职称系列可根据专业领域设置相应专业类别。

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参加通用专业职称评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相近专业职称评审可参照国家有关规定;特殊专业职称评审可根据军队实际情况制定评审办法,评审结果纳入国家人才评价管理体系。

(五)健全层级设置。各职称系列均设置初级、中级、高级职称,其中高级职称分为正高级和副高级,初级职称分为助理级和员级,可根据需要仅设置助理级。目前未设置正高级职称的职称系列均设置到正高级,以拓展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空间。

(六)促进职称制度与职业资格制度有效衔接。以职业分类为基础,统筹研究规划职称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框架,避免交叉设置,减少重复评价,降低社会用人成本。在职称与职业资格密切相关的职业领域建立职称与职业资格对应关系,专业技术人才取得职业资格即可认定其具备相应系列和层级的职称,并可作为申报高一级职称的条件。初级、中级职称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专业不再进行相应的职称评审或认定。

三、完善职称评价标准

(七)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把品德放在专业技术人才评价的首位,重点考察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道德。用人单位通过个人述职、考核y评、民意调查等方式全面考察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操守和从业行为,倡导科学精神,强化社会责任,坚守道德底线。探索建立职称申报评审诚信档案和失信黑名单制度,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实行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对通过弄虚作假、暗箱操作等违纪违规行为取得的职称,一律予以撤销。

(八)科学分类评价专业技术人才能力素质。以职业属性和岗位需求为基础,分系列修订职称评价标准,实行国家标准、地区标准和单位标准相结合,注重考察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创造性,突出对创新能力的评价。合理设置职称评审中的论文和科研成果条件,不将论文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淡化或不作论文要求;对实践性、操作性强,研究属性不明显的职称系列,可不作论文要求;探索以专利成果、项目报告、工作总结、工程方案、设计文件、教案、病历等成果形式替代论文要求;推行代表作制度,重点考察研究成果和创作作品质量,淡化论文数量要求。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确实需要评价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的,由用人单位或评审机构自主确定评审条件。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以及对外语和计算机水平要求不高的职称系列和岗位,不作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

(九)突出评价专业技术人才的业绩水平和实际贡献。注重考核专业技术人才履行岗位职责的工作绩效、创新成果,增加技术创新、专利、成果转化、技术推广、标准制定、决策咨询、公共服务等评价指标的权重,将科研成果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内容。取得重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可直接申报评审高级职称。对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放宽资历、年限等条件限制,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对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侧重考察其实际工作业绩,适当放宽学历和任职年限要求。

四、创新职称评价机制

(十)丰富职称评价方式。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注重引入市场评价和社会评价。基础研究人才评价以同行学术评价为主,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人才评价突出市场和社会评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才评价重在同行认可和社会效益。对特殊人才通过特殊方式进行评价。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单独建立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委员会或评审组,单独评审。采用考试、评审、考评结合、考核认定、个人述职、面试答辩、实践操作、业绩展示等多种评价方式,提高职称评价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十一)拓展职称评价人员范围。进一步打破户籍、地域、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制约,创造便利条件,畅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自由职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申报渠道。科技、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民办机构专业技术人才与公立机构专业技术人才在职称评审等方面享有平等待遇。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中经批准离岗创业或兼职的专业技术人才,3年内可在原单位按规定正常申报职称,其创业或兼职期间工作业绩作为职称评审的依据。打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符合条件的高技能人才,可参加工程系列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在内地就业的港澳台专业技术人才,以及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或各地颁发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的外籍人员,可按规定参加职称评审。公务员不得参加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

(十二)推进职称评审社会化。对专业性强、社会通用范围广、标准化程度高的职称系列,以及不具备评审能力的单位,依托具备较强服务能力和水平的专业化人才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组建社会化评审机构进行职称评审。建立完善个人自主申报、业内公正评价、单位择优使用、政府指导监督的社会化评审机制,满足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以及新兴业态职称评价需求,服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实体经济发展。

(十三)加强职称评审监督。完善各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核准备案管理制度,明确界定评审委员会评审的专业和人员范围,从严控制面向全国的职称评审委员会。完善评审专家遴选机制,加强评审专家库建设,积极吸纳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学会、企业专家,实行动态管理。健全职称评审委员会工作程序和评审规则,严肃评审纪律,明确评审委员会工作人员和评审专家责任,强化评审考核,建立倒查追责机制。建立职称评审公开制度,实行政策公开、标准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企事业单位领导不得利用职务之便为本人或他人评定职称谋取利益。建立职称评审回避制度、公示制度和随机抽查、巡查制度,建立复查、投诉机制,加强对评价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构建政府监管、单位(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综合监管体系。严禁社会组织以营利为目的开展职称评审,突出职称评审公益性,加强评价能力建设,强化自我约束和外部监督。

依法清理规范各类职称评审、考试、发证和收费事项,大力查处开设虚假网站、制作和贩卖假证等违纪违法行为,打击考试舞弊、假冒职称评审、扰乱职称评审秩序、侵害专业技术人才利益等违法行为。

五、促进职称评价与人才培养使用相结合

(十四)促进职称制度与人才培养制度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职称制度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导向作用,紧密结合专业技术领域人才需求和职业标准,在工程、卫生、经济、会计、统计、审计、教育、翻译、新闻出版广电等专业领域,逐步建立与职称制度相衔接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制度,加快培育重点行业、重要领域专业技术人才;推进职称评审与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制度相衔接,加快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

(十五)促进职称制度与用人制度的有效衔接。用人单位结合用人需求,根据职称评价结果合理使用专业技术人才,实现职称评价结果与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聘用、考核、晋升等用人制度的衔接。对于全面实行岗位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学术技术水平与岗位职责密切相关的事业单位,一般应在岗位结构比例内开展职称评审。对于不实行岗位管理的单位,以及通用性强、广泛分布在各社会组织的职称系列和新兴职业,可采用评聘分开方式。坚持以用为本,深入分析职业属性、单位性质和岗位特点,合理确定评价与聘用的衔接关系,评以适用、以用促评。健全考核制度,加强聘后管理,在岗位聘用中实现人员能上能下。

六、改进职称管理服务方式

(十六)下放职称评审权限。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政府部门在职称评价工作中要加强宏观管理,加强公共服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减少审批事项,减少微观管理,减少事务性工作。发挥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科学界定、合理下放职称评审权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对职称的整体数量、结构进行宏观调控,逐步将高级职称评审权下放到符合条件的市地或社会组织,推动高校、医院、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和其他人才智力密集的企事业单位按照管理权限自主开展职称评审。对于开展自主评审的单位,政府不再审批评审结果,改为事后备案管理。加强对自主评审工作的监管,对于不能正确行使评审权、不能确保评审质量的,将暂停自主评审工作直至收回评审权。

(十七)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按照全覆盖、可及性、均等化的要求,打破地域、所有制、身份等限制,建立嗬平等、条件平等、机会平等的职称评价服务平台,简化职称申报手续和审核环节。健全专业化的考试评价机构,建立职称评审考试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展职称证书查询验证服务。选择应用性、实践性、社会通用性强的职称系列,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积极探索跨区域职称互认。在条件成熟的领域探索专业技术人才评价结果的国际互认。

(十八)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加强党委和政府对职称工作的统一领导。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要把职称制度改革作为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政策研究、宏观指导等方面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各级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负责职称政策制定、制度建设、协调落实和监督检查;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专业优势,鼓励其参与评价标准制定,有序承接具体评价工作;用人单位作为人才使用主体,要根据本单位岗位设置和人员状况,自主组织开展职称评审或推荐本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参加职称评审,实现评价结果与使用有机结合。

经济类职称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外语院校 职称评审 岗位聘用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228-02

一、前言

加快推进职称制度改革,是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各界极为关注的人事领域改革的热点问题。回顾建国以来,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职称制度改革也从未间断,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新中国成立后至上世纪60年代中期,国家实行技术职务任命制度,单位根据需要直接任命。二是1977年至1983年,作为尊重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实行了技术职称评定制度。只要评上相应的职称,不需要聘任便享受相应的工资待遇。三是1986年开始,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事制度改革的全面深化,目前的职称评聘制度出现了诸多问题,例如人才评价和使用存在“两张皮”的现象,职称“终身制”严重影响人才成长等。

近几年,全国各地开始了新一轮的职称改革浪潮。2014年,深圳通过政府“放权”在全国率先实现政府部门承担的社会化职称评定职能100%向行业组织转移,重新界定了政府与行业组织在职称评审中的角色。2014年,浙江省教育厅、人社厅联合下发《关于深化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各高校从2014年起全面开展教师各级职务自主评聘工作,更重要的是要求高校将“评”和“聘”有机结合。经调查,结合笔者在外语院校长期从事职称评审和岗位管理工作的体会,通过分析全国各地积极探索和取得的改革成果,对外语院校现行职称评聘管理和改革方向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应对策。

二、高等外语院校职称评聘的现状和问题

1.高等外语院校相比综合性院校来说,学科相对单一,主要以外语学科为主,辅以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哲学等学科。在综合性院校中占比较大的工科、理科等学科几乎没有或很少。不少学校因学科较单一,并没有严格按照分类评价的原则,根据学科、专业、岗位的特点和要求,分类制定相应的评聘标准。部分学校管理机构在制度设计、教学管理等方面又过分强调外语学科和非外语学科的差异,从而导致教师认识上的误区。大家更倾向于认为外语学科的科研产出难度大于非外语学科,评价标准和要求应低于非外语学科。

2.虽然有些走在改革前沿的地区比如深圳、天津、浙江等地已经逐步下放职称评审权,但目前全国多数地方还依然是政府统一组织职称评审工作。这种政府组织评审、给职称给资格,学校实施聘任、给岗位给待遇的评价模式,不利于客观公正的评价人才,也不利于发挥用人单位的自。因为政府组织的评委会对教师的了解和评价只能局限于申报材料,往往造成一些学校想用的人不一定能评上,而评上的人又不一定能胜任学校所需的岗位。

3.缺乏动态管理,导致职称“终身制”。长久以来,大部分高校没有建立起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激励机制,很多教师在取得了既定的高级职称后,明显缺乏进取心和积极性。这种一旦评上就安于现状的“终身制”现象,大大削弱了教师持续钻研的主观能动性,直接影响到高校教师队伍的优化与稳定。

三、职称评聘制度改革方向

1.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高等外语院校中,作为主打和优势学科的外语类学科,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既体现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共性,更有着鲜明独特的个性。经调查多所外语院校,外语研究以Z言学为基础,延展至文学、翻译、语言教学,乃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兼具理论性、应用性和人文性等特征。外语院校中外语教师的数量在全校的师资队伍中占比较大。因此,我们必须按照分类评价的原则,根据学科、专业、岗位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相应的评聘标准。从评价机制、评价主体和成果表现形式等维度改革职称评审工作,充分尊重外语学科特点,体现外语学科的发展需求和趋向。以重庆市为例,就单独针对外语学科的教师出台了《重庆市高等学校教师外语学科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

2.打破“唯论文”的评价体系,走出“论文崇拜”的误区。职称评审过程中常存在着一些“硬杠子”,比如的刊物和篇数即是最硬的杠子。而且习惯认为期刊级别越高论文质量就越高,而忽视对论文本身学术水平的认真考核。针对这些问题,要树立“质大于量”的观念。另一方面,职称评审要以业绩和贡献为导向,突破学历、论文等传统考核门槛,即树立“不唯上只唯实”的新理念。

3.下放职称评审权,落实高校办学和用人自。按照国际通行的做法,专业技术人员的评价由专业学会制定行业普遍认可的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并依据此标准开展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评价,政府仅作宏观监管。有些走在改革前沿的地区比如深圳、天津、浙江等地已经逐步下放职称评审权,不断推进职称评审社会化改革。笔者所在的重庆市也在逐步推行,部分高校已经取得高级职称评审(议)权,实现学校自主评聘。

4.加强职称聘后管理,形成竞争择优、能上能下的聘用机制。在教师职称评审体制中,职称评定仅仅是水平评定,没有有效的岗位限制和科学的考核,造成了教师职务的“终身制”。这种只管职称评审,不管职务职责的体制是权力与责任的不对称,必然造成职称的异化。因此职称评审必须结合岗位的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度,将“评”和“聘”有机结合起来。这里“评”要以“聘”为基础,淡化资格,强化聘用,让“教授”等从职称变岗位,打破聘任终身制。比如2014年底,浙江师范大学的一次竞聘上岗,有6名教授降为副教授,而另外12人却因业绩突出而成功越级竞聘。

外语院校应结合自身特点和本单位实际情况研究制定相应的岗位聘任实施办法,科学合理核定各岗位人员的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教学实践工作量等并将其列入聘期考核内容。引入竞争、激励和淘汰机制,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 张圣华.职称评审改革在路上[J].中国人才,2015

[2] 刘晓燕.把职称评审的权利交给行业组织――深圳市社会化职称评定职能转移的改革探索[J].中国人才,2015

[3] 韩明.从职称评审看高校“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成因与对策[J].高教探索,2010(3)

(作者单位:蓝天敏,四川外国语大学人事处;刘奕岑,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 重庆 400031)

经济类职称论文范文第6篇

第一步骤是要过查重关。能通过查重是对参评人员发表的经济学职称论文的最基本要求,数据显示,每年都有不少参评人员因为论文查重不通过而无法参加当年的高会评审,浪费一次宝贵的评审机会。各省(市)对于职称论文重复率的标准设定略有差异,大多会设置在20%-30%左右,有些会在当年的评审通知中明确,有些省份未做明确但实际上会进行查重处理。因此,拟参加评审的人员要结合所在省(市)的重复率标准,在前使用查重软件进行查重检测,对于重复率较高的文章要认真反复修改,直至将重复率严格控制在20%以内。以前曾看到有评委爆料说评审时发现有评审人员全文抄袭自己的文章,这种情况下即使侥幸通过查重也会被评委投反对票。但查重并不意味着整篇论文都需要是作者自己原创,论文创作时要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吸收消化,按照自己的逻辑和语言进行整合,同时应在论文中或参考文献中加以注明。

第二步骤是要过内容关。论文质量直接影响评审时科研部分得分,而创新性、实用性、可读性是衡量职称论文质量高低的三个重要标准。创新性是指论文内容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突破,能够提出新观点、新工具、新方法、新操作或新启示,进而进行有理有据的论证,形成作者的一己之见,使论文对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学术论文和毕业论文不同,职称论文大多是实务文章,选题应源于具体财务实践,又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指导实践,因此论文内容不能仅限于理论介绍、背景描述,而应将重点放在应用启示、管理对策上,即使是理论型文章也要着眼于对理论成果的应用探讨。可读性是指论文内容要写得通俗易懂,在文字使用上要生动活泼,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对于较为复杂或枯燥的理论、原则、规范等应尽量通过鲜活的案例、具体的操作等形式来进行演绎和阐释清楚。同时,论文选题、内容最好能和作者过往的工作经历相匹配,如制造业从业者宜围绕制造业财务管理的内容展开,尽量不去挑战所在行业之外的研究领域,用于高会评审的论文选题应围绕单位或行业的经济学、财务、内控等问题展开。

第三步骤是要过细节关。一是要合理安排论文的发表时间。论文通常在通过经济学中级职称以后就可以着手准备,在预计参加评审前的2-3年内均衡发表最好,切记不宜在截止时间前的最后1-2个月才发表,以免给评委留下突击发表的不良印象。二是要合理安排论文的篇幅字数。一般来讲,除了要满足所在省份对论文字数的基本要求之外,实务论文的字数不宜过多,但也不能过少。字数过多会显得论文拖沓冗长、啰啰嗦嗦,对于发表在收费期刊上的还有要多交版面费的问题;字数过少会导致很多问题分析的不够透彻、不够充分,让人感觉研究不深入,读起来会显得余尤未尽。参考实务期刊的征稿要求,文章字数宜控制在3000字-5000字左右。三是要留意与其他科研项目的叠加。除进行论文创作之外,编写(编著)书籍、参与(主持)课题也是科研能力的有效证明,申报人员要善于把握机会,积极参与专业课题的申报、书籍的撰写,特别是由国家财政部、各省财政厅(局)、各省经济学学会立项的课题。四是要留意论文创作的行文规范。论文标题和结构要合理,论文语句要通顺,应避免明显的病句、错误的用词,也不能出现明显的错字、别字。五是要留意评审时论文提交的规范。提交论文纸质材料的,要包含杂志封面、有刊号页、当期目录(最好用荧光笔划出送审文章的标题)、正文等;提交论文电子版的,要记得预留时的电子版,文章排版要整洁,字体字号要美观大方,不能引起评委的反感;发表多篇论文的,主送论文要用最能体现申报人科研能力的论文。

经济类职称论文范文第7篇

8月28日,贵州省民营经济组织首次职称评审工作总结暨2014年评审工作部署会在贵阳召开。会上,绿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雷山县榜娌绣业制作坊等10名民营企业参评代表,上台领取了2013年度专业技术职称证书。10名代表中,绿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黄金桦说,“企业发展多年得不到社会认可,通过职称评审,我们专业人员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推动了自身企业发展,产业得到了进步。”

“这是在全国范围内继福建省之后开展民企职称评审的第二个省份。”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夏一庆介绍,“其目的十分明确,即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组织职称专项评审在引才、聚才、用才和评价人才上的杠杆效应,引导全社会科学评价人才,助力民营经济持续发展。”

民企饱受职称困扰

当前,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贵州经济跨越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2013年,民营经济增加值为3430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3%,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7.3%。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人才涌入,截至目前,从业人员已到369万人。

但是,相较于民营经济整体发展规模和速度,民营经济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却远远滞后。截至2012年底,全省民营经济组织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为12.54万人,仅占全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14.9%,与其经济所占比例极不相符。

针对这一现状,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省工商联、民营经济发展局就民营经济组织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进行调研时发现,我省非公经济专业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建筑工程咨询、教育等行业,而物流、供销和低端制造等行业,具备专业技术职称资格人员偏少。在不少行业中,具有职称的人员大多是过去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中取得的,这些人员年龄普遍偏大,整个行业面临后继乏人的尴尬处境,如不能尽快改变现状,必将制约行业的后续发展。

一直以来,因管理相对松散,人员流动性较大,民营企业饱受职称问题困扰。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常常在一线岗位上工作,任务重,没有时间系统准备职称评审所需材料,这使他们在职称申报提供的材料中,不能提供完整的职称申报材料,从而使他们被拒之职称评审门外,失去了职称评定的机会。

东屹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也认为,民营建筑企业不像国有建筑企业,他们有规范的职称评定机制和机会,而民营建筑企业却有大量的低职称人员,没有通道进入高级职称评定,当企业需要高职称人才时,只有到国企或猎头公司挖掘高职称人才(高薪聘请),但往往这类空降人员无法或者缺乏与民营企业很好的磨合,出现离职现象,这样无形中加大了企业的成本。

这些问题表明,民营经济组织人才队伍成长需要科学的激励机制予以保障,尤其是在职称评审方面。“尊重人才的前提是对人才的认定。民企各类人才如果能够获得职称认可,不仅薪酬福利会相应改善,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和贡献率也会增加,进而为发展民营经济注入更多活力。”夏一庆说。

2012年,省委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实施科教兴黔战略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中提到,“创新适应发展需要的职称设置和职称评聘办法,根据产业发展需要,提升高、中级技术人才的聘任比例,多评多聘。”2013年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推进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提出,“针对非公有制企业人才短缺问题,将非公有制企业和公有制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工作纳入同一申报体系,实行统一的评审标准和管理制度。”政策的提出有力促进了职称评审工作的落实。

重业绩重贡献

针对现行职称评审中存在的问题,2013年6月,我省民营经济职称评审工作首次集中全面开展,由省人社厅抓统筹协调,政策架构设计,省工商联与省民经局抓动员落实,明确在6个系列开展职称评审,分别是工程(建筑工程类、安全工程类除外)、经济、会计、统计、农业和工艺美术,职称级别设高、中、初、员四级。评审工作于今年5月完成,全省共7000余人申报,其中,857人取得副高级技术职务资格,5000余人取得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本次职称评审呈现出以下四大亮点:

不唯学历、不唯资历。首次民营经济组织职称评审重业绩、重贡献,有3个突破:突破职称入口限制,如外语、计算机等条件均不作硬性要求;突破相关系列“以考代评”的评价方式,如经济、会计和统计系列,根据申报人员实际业绩进行评审;突破职称对学历和论文要求的限制,例如,对论文也不作硬性要求,中专学历能晋升高级职务,着重强调对申报人员实际能力和业绩的考察。

不受台阶限制。在本专业技术岗位有特殊贡献的从业人员,在首次评审中可提出破格申请高级职称,不必按部就班,逐级评审职称。《贵州省民营经济组织专业技术职务申报评审条件(试行)》中明确提出破格申请的资格,注重以品德、能力、业绩和贡献为导向,注重业内和社会认可。其中,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称号可破格直接评审高级专业技术资格。

分类评价、同等待遇。我省首次民营经济组织职称专项评定对象为民企业员工,根据其自身特点拟定符合民企特定的评审条件,但民营经济组织职称评审结果同样受认可,民企技术人员享有于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同等待遇。

重视现场答辩考察人才。民营经济组织管理相对松散、人员流动频繁,相关人员、部门对有关政策把握不够,导致申报材料比较杂乱,不能充分展示申报人员真实能力水平。此次评审,专门明确把现场答辩作为评价重要手段,所有申报高级职称人员均要现场答辩。通过答辩的评价手段能发现申报人员的工作实际成效、实绩贡献和社会影响力,给申报人员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担任评审专家的贵州牛来香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孙金波说:“通过评审、答辩,我看到了民营企业有很多好的经验和专业特长,有的组织过重大项目实施,有的业务水平和理论水平以及工作能力都特别强,当之无愧被评为高级职称。”

职称评审受青睐

首次评审在社会各界获得一致好评。贵州松桃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石丽平感到很温暖,“职称问题有人管了”,她说,“职称评定是对民营企业和员工的认可,为企业发展增加了信心。同时,能激励员工创作激情,使更多、更好的民族民间传统工艺,得以传承和弘扬。”

担任评审专家的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教授胡锦明认为现在开展的民营经济企业职称评审,对推动贵州民营经济发展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此次评审,开了一个好头,从报名、看材料、专家评审,工作有条不紊,工作扎实。发现了大量藏于民企中的优秀人才,有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但是,在省民营经济领域从业人员369万人中,本次评审仅有7000余人申报参评,直观的数据反映出民营经济组织职称评审工作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施长冬认为,下一年度的职称评审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强化管理及强化协调,使改革措施惠及更多民营经济专业技术人才,切实维护职称评审的权威性和公信度,提升职称评审的社会认可度。

经济类职称论文范文第8篇

对于咨询行业而言,各省(市)对于职称论文重复率的标准设定略有差异,大多会设置在20%-30%左右,有些会在当年的评审通知中明确,有些省份未做明确但实际上会进行查重处理。因此,拟参加评审的人员要结合所在省(市)的重复率标准,在前使用查重软件进行查重检测,对于重复率较高的文章要认真反复修改,直至将重复率严格控制在20%以内。以前曾看到有评委爆料说评审时发现有评审人员全文抄袭自己的文章,这种情况下即使侥幸通过查重也会被评委投反对票。但查重并不意味着整篇论文都需要是作者自己原创,论文创作时要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吸收消化,按照自己的逻辑和语言进行整合,同时应在论文中或参考文献中加以注明。

第二步骤是要过内容关。论文质量直接影响评审时科研部分得分,而创新性、实用性、可读性是衡量职称论文质量高低的三个重要标准。创新性是指论文内容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突破,能够提出新观点、新工具、新方法、新操作或新启示,进而进行有理有据的论证,形成作者的一己之见,使论文对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学术论文和毕业论文不同,职称论文大多是实务文章,选题应源于具体财务实践,又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指导实践,因此论文内容不能仅限于理论介绍、背景描述,而应将重点放在应用启示、管理对策上,即使是理论型文章也要着眼于对理论成果的应用探讨。可读性是指论文内容要写得通俗易懂,在文字使用上要生动活泼,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对于较为复杂或枯燥的理论、原则、规范等应尽量通过鲜活的案例、具体的操作等形式来进行演绎和阐释清楚。同时,论文选题、内容最好能和作者过往的工作经历相匹配,如制造业从业者宜围绕制造业财务管理的内容展开,尽量不去挑战所在行业之外的研究领域,用于高会评审的论文选题应围绕单位或行业的经济学、财务、内控等问题展开。

第三步骤是要过细节关。一是要合理安排论文的发表时间。论文通常在通过经济学中级职称以后就可以着手准备,在预计参加评审前的2-3年内均衡发表最好,切记不宜在截止时间前的最后1-2个月才发表,以免给评委留下突击发表的不良印象。二是要合理安排论文的篇幅字数。一般来讲,除了要满足所在省份对论文字数的基本要求之外,实务论文的字数不宜过多,但也不能过少。字数过多会显得论文拖沓冗长、啰啰嗦嗦,对于发表在收费期刊上的还有要多交版面费的问题;字数过少会导致很多问题分析的不够透彻、不够充分,让人感觉研究不深入,读起来会显得余尤未尽。参考实务期刊的征稿要求,文章字数宜控制在3000字-5000字左右。三是要留意与其他科研项目的叠加。除进行论文创作之外,编写(编著)书籍、参与(主持)课题也是科研能力的有效证明,申报人员要善于把握机会,积极参与专业课题的申报、书籍的撰写,特别是由国家财政部、各省财政厅(局)、各省经济学学会立项的课题。四是要留意论文创作的行文规范。论文标题和结构要合理,论文语句要通顺,应避免明显的病句、错误的用词,也不能出现明显的错字、别字。五是要留意评审时论文提交的规范。提交论文纸质材料的,要包含杂志封面、有刊号页、当期目录(最好用荧光笔划出送审文章的标题)、正文等;提交论文电子版的,要记得预留时的电子版,文章排版要整洁,字体字号要美观大方,不能引起评委的反感;发表多篇论文的,主送论文要用最能体现申报人科研能力的论文。

经济类职称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广外南国商学院 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 问题 改革措施

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本科教学中一个最具综合性和创造性的环节,也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要求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市场经济和企业管理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随着高校扩招带来的种种问题,经管类毕业论文总体质量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本文针对广外南国商学院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加强教学管理及推进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生和指导老师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主观意识上对论文写作不认真。根据我院毕业论文工作调查问卷显示,有50%的学生认为“论文的写作与找工作关系不大,没有动力”。一些学生当毕业论文是走形式,随便拼凑对付一下,对学院提出的各项要求置若罔闻,临答辩之前仍存在大量逻辑关系不清、语句不通顺、小标题与其后所写文字含义不相符的情况。同时,也有个别指导老师抱着交差的态度和不会被抽查的侥幸心理,指导过程马虎,有些甚至只给予寥寥几字的修改意见,让学生无从着手去修改,导致论文存在大篇幅抄袭、大段逻辑不通等现象。

2.指导老师数量不足,素质参差不齐。我院2010届经管类毕业论文指导老师与学生比例约为1∶10,物流专业老师指导人数比例偏高,约为1∶20,个别老师指导学生数近30人,每名论文指导老师指导的学生过多,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进度和质量。同时,指导老师的职称结构组成不太合理。我院2010届经管类论文指导教师中,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只占16%,讲师占26%,助教及未评职称的占58%。讲师和助教占了80%以上,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0%。此外,对部分业务能力和工作经验较缺乏的青年教师,学院也没有及时给予指导和培训,导致个别教师指导水平偏低,难以对学生论文给予科学的指导。

3.评价体系不科学。我院毕业论文评价实行三次评审制: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评分占总成绩的70%;第二评阅人只给评价性意见,不给成绩;答辩小组评分占总成绩的30%。事实上,由于指导老师对参考标准理解的差异,论文评分差距过大,有些指导老师给予的平均成绩有80多分,而有些给予的不足70分。评价过于主观,加上许多指导老师不忍心让学生论文不合格,使得论文成绩普遍偏高,2010届毕业论文及格率甚至达到100%,与实际论文写作质量严重不符。其次,在论文答辩过程中,不少答辩老师认为论文只要按要求修改,就基本能达到合格的要求。但由于论文答辩成绩已经当场宣布,许多学生就不再对论文进行必要的修改,导致部分学生论文质量较差也能及格。

4.质量监督机制不健全。我院毕业论文采用院系两级监管机制,学院负责毕业论文的组织工作,开展毕业论文抽查工作,各系负责具体落实论文工作,组织选题、开题、中期自查等。在长达半年的论文撰写过程中,学院虽然要求指导老师必须对学生指导5次以上,但由于论文撰写的主要时间集中在寒假及学生实习期间,指导质量主要是依靠老师的责任心和个人能力,学院和学系很难深入检查每位老师的指导过程。此外,各系毕业论文工作小组成员多由行政领导兼任,工作任务繁重,没有很多时间参与到具体事务中,只能将论文的自查、抽查工作安排给各教研室主任,教研室最终也只能让各个老师自查,导致一些指导老师应付系论文工作小组,填一张表格了事,无法起到实质性的监督效果。

二、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措施

1.更新观念,提高对毕业论文重要性认识。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与学院主管院长、各系部领导、指导老师和学生对论文重要性认识的程度是密不可分的。从管理层面来说,院、系领导都应该认识到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毕业论文作为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学质量不容忽视。指导老师应明确毕业论文与课堂教学一样,需明确教学目的,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提出教学要求,认真执行并达到预期教学成果。学生应端正学习态度,虚心接受指导老师的意见,认真撰写毕业论文。

2.增加指导老师数量,提高指导老师素质。学院应加大经管类高级职称教师的引进力度,或聘请一些具有高级职称、责任心强的兼职教师,并应根据指导老师的职称来分配不同数量的学生。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每人指导学生数可以在10―15名,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每人指导学生数在8―10名,具有初级职称或没有职称的教师一般不独立指导毕业论文,但可以作为第二指导老师,每人指导学生数不超过6名,同时适当减少担任行政职务的教师指导论文的数量。其次,学院在选取论文指导老师时,应该选择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组织管理能力好、责任心强的专业教师,对于经管类专业来说,特别要选取一些具有实践经验,能指导学生应用型论文写作的教师。此外,学院必须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青年教师加强实践,创造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参加一些科研项目,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3.健全论文评价体系,科学评定成绩。首先要进一步修改论文评分参考标准,使评价指标更全面、更具体,除注重论文的完成质量外,还应将学生学习态度、完成程度及独立工作能力都纳入到评价指中。同时,突出答辩对论文进一步审查的功能,凡答辩不合格的,视为论文不合格,需经修改后参加补答辩;答辩合格的,论文评定总成绩为论文指导老师和答辩组成绩的加权平均。在论文成绩初步评定以后,各系应组织专家对优秀和不及格,以及有争议的毕业论文进行复查,发现有成绩与论文质量不相符的情况,应及时处理。此外,严格执行论文评分标准,适当增加毕业论文淘汰率,对那些不认真撰写论文的学生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从而提高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

4.完善毕业论文质量监控机制。各系论文工作小组的成员应选择有一定学术水平、责任心强、闲暇时间较多的非行政领导担任。学院应给予其相应的权限及工作酬劳,确保各系论文工作小组确实起到组织和监督作用。为避免各系论文监控工作流于形式,在论文选题时,可要求经济和管理两系的论文工作小组交叉审题,论文开题和写作过程中,各系论文工作小组应随机抽查每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一名,在论文评定完成后,组织经管两系对论文指导过程进行交叉抽查。同时,学院应组织一批教授对各系推选的优秀毕业论文进行匿名评审,确保学院优秀毕业论文名副其实。

参考文献:

[1]万伦来,马娇娇,王立平.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初探.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06).

[2]陆玉梅.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调查与分析.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0).

[3]胡景桂,吴小娟.对经济与管理类专业毕业论文教学的思考.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0,(02).

[4]李婧,张琪.经济类本科生问题意识培养与毕业论文写作.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08).

[5]江翎.提高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一些构想.经济研究导刊,2009,(06).

[6]夏国恩,唐婵娟.新建本科院校经管类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发展.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1).

经济类职称论文范文第10篇

[摘要]: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我国文化系统中文化产业人才的发展状况,认为目前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发展状况有四多一少的特征:娱乐业从业人员多、经营性从业人员多、非公有制从业人员多、非文化部门从业人员多,而高级人才偏少。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人才状况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复合型管理人才少,新兴行业专业人才少,内容创意型人才少,文化人才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及其实践培养不够等。本文从人才培养机制和文化体制两方面简要地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我国文化产业人才问题的基本对策。

文化产业是按照 工业 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系列产业,其内涵包括广播电视电影传媒、报刊出版、广告传播等核心产业,外延上包括卡通、娱乐、游戏、 旅游 、 教育 、 网络 及信息服务、 音乐 、戏剧、 艺术 博物馆等等与精神消费相关的具体行业。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很快,影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速度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文化人才,它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文化产业领域的竞争,其核心也是人才竞争。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在于人才。因此发展文化产业的最关键是文化人才培养和开发。要把我国的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也就必须大力发展我们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

近年来国家和政府文化主管部门也逐步意识到文化产业人才建设的重要性,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2003年12月举行的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上就已经提出要实施“人才兴文”战略。2004年4月文化部出台了《关于实施“人才兴文”战略,进一步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就实施“人才兴文”战略、进一步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2005年4月,文化部部长助理丁伟在国家文化产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揭幕仪式上大声疾呼:文化产业人才的匮乏已经影响到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加强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

事实上,随着 经济 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文化产业的突飞猛进,我国所面临的文化产业人才短缺问题将更为严重。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我国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分布状况,除了2004年国家统计局曾有过一次全面的统计之外,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全面、权威的年度数据统计和分析。为此给研究带来很大的不便,因而相关的研究成果也非常之少。

目前文化部编印的《 中国 文化文物统计年鉴》是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文化主管部门报送的上一年文化产业统计年报和文化部对外联络司的有关报表整理而成的。它反映的是文化系统的文化产业发展年度状况。本研究专门搜集了其中有关文化产业人才状况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

虽然本研究反映的是文化系统的文化产业人才状况,但在目前缺乏完整的全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各年度统计数据的情况下,此研究也不失为有着借管窥豹的重要意义,它可以在相当的程度上反映和折射出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人才的发展状况。

下面主要以近六年来《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的数据来源为依据,从文化系统文化产业人才状况与分布、文化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解决问题的对策等几个方面全面展开论述。

一、我国目前文化产业人才的发展状况与特点

文化部对我国文化系统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有着不同的分类统计。如按照部门区分的话分为文化部门和非文化部门两大类别;按照行业类别进行区分的话可以分为图书馆业、文艺科研、群众文化服务业、艺术业以及文物业等;按照所有制进行区分的话可以分为国有、集体、其他经济等三大类别;还有按照职称进行区分以及按照单位的事业性质与经营性质进行区分的情况。下面我们以之为依据来分析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发展情况。

(一)从从业人员行业类别上看,娱乐业从业人员居多

就我国近6年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的总数量来看,数量很大,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很多。表1是我国近6年以来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总数量情况。2001年从事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人数为145万多人,到2006年,增加到191万多人,从总数量上看,近几年来呈现出逐步增长的趋势。

表1:近6年来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数量表(单位:人)

01年 02年 03年 04年 05年 06年 艺术业 190032 184717 181134 180353 186112 183044 图书馆业 51368 48579 48447 49646 49069 50423 群众文化 128420 120156 119072 123458 121441 122500 艺术教育 15578 15219 14285 13907 13813 13464 娱乐 713931 668152 755482 854824 1826882 1393898 文艺科研 3150 3205 3181 3155 3097 3138 文物 68038 70923 66125 66676 77101 82988 其他 285682 292994 483535 366774 42012 63107 总计 1456199 1403945 1671261 1658793 2319527 1912562

(资料来源:据《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整理,下同)

但从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具体行业类别的从业人数来看,近6年来从业人员数量基本趋于稳定的是图书馆业、文艺科研、群众文化服务业、艺术业以及文物业等,人员数量变化最大的行业是娱乐业。娱乐业的从业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2005年达到了近几年来该行业从业人员的最顶峰,2006年以后趋于下滑(见图1)。

再从娱乐业从业人员在整个年度的文化产业人数中所占的比例情况来看,2001年、2002年、2003年的娱乐业从业人员分别是49%、48%、45%,几乎接近整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一半。2004年的娱乐业从业人员已经突破了一半,达到51%。随后的2005年和2006年,娱乐业从业人员已经高达79%和73%,占据了整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一多半(见表2)。

图1:近6年来文化及相关产业各类从业人员的数量变化状况(单位:人)

年度 01年 02年 03年 04年 05年 06年 娱乐业人数 713931 668152 755482 854824 1826882 1393898 总从业人数 1456199 1403945 1671261 1658793 2319527 1912562 所占百分比 49% 48% 45% 51% 79% 73%

表2:近6年来娱乐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分布状况及其所占百分比(单位:人)

(二)从从业人员的职称来看,中高级职称者极少,无职称者居多

2004年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表明,我国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存在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比重偏低的情况。就文化部文化系统的统计数据来看,这种情况在文化系统也同样存在。

从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职称人数来看,高级职称的从业人员数量在近6年来有所增长,但增幅不大。2005年的总人数突破了3万,2006年再持续增长,全国文化产业高级职称的人数达33000多人。具备中级职称的人数每年在总量上远远超出了高级职称的人数总量,几乎是后者的3倍多(如图2),而且呈现出逐年稳步增长的趋势。到2006年具备中级职称的总人数已经达到90000多人(如表3)。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高级职称 ? 26863 28254 28828 31415 33001 中级职称 ? 83499 84273 84526 89407 90252 文化产业人员总数 1456199 1403945 1671261 1658793 2319527 1912562

表3:近6年来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中、高级职称人数状况(单位:人)

图2:近6年来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中、高级职称人数状况(单位:人)

再从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职称所占的比例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发现,高级职称所占比重小,中级职称的比重比高级职称稍多一点。中高级职称人员在整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少,绝大部分从业人员根本无职称。

就近六年总的变化情况而言,高级职称人数所占的比例还不到2%,中级职称人数的比例虽略高,但总的而言基本维持在5%左右(如表4)。而且近两年在此基础上有所下滑,这可能与最近两年新的从业人员增多有关。绝大多数从业人员尚不具备任何的职称。从2002年到2006年,每年度没有任何职称的人数所占的比例高达95%左右。因此,如果从从业人员的职称状况来考察的话,中高级职称所占的比重非常小,绝大多数从业人员没有任何的职称。有研究显示,2002年广东省文化厅系统专业人员有1299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有253人,只占19.5%,其中,具有正高职称的只有36人,占2.8%;在具有正高职称的人员中,有50%的人年龄在55岁以上。(邹建军,2002:21)由此可见文化系统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职称分布状况的不均衡。

职称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高级比例 ? 1.9% 1.7% 1.7% 1.4% 1.7% 中级比例 ? 5.9% 5% 5.1% 3.9% 4.7%

表4:近6年来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中、高级职称分布比例状况(单位:百分比)

(三)从从业人员的单位性质来看,文化部门中的国有、集体经济的从业人员逐年萎缩,而其他所有制则逐年增长,且比重越来越大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国有经济 75% 71% 59% 63% 34% 56% 集体经济 13% 9% 6% 7% 3% 3% 其它经济 12% 20% 35% 30% 63% 41%

表5: 近6年来文化部门中国有、集体经济及其它经济从业人员所占比例状况(单位:百分比)

从表5按照文化部门中的经济所有制类型情况来看,国有经济的文化从业人员一直占有相当的比重,其次才是集体经济和其他经济。三者之中,集体经济所占的比重最小。

不过从这三类经济类型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变化趋势来看,国有经济的从业人数基本趋于稳定,集体经济的从业人数逐步趋于萎缩,而其他经济的从业人数却逐步增长和壮大,甚至在2005年达到了高峰,然后又趋于回落,但依旧呈增长之势。图3是国有经济与其他经济从业人员数量发展走势图。很明显,其他经济的人员数量变化要比国有经济大得多。

图3:近6年来文化部门中国有经济及其它经济从业人员发展走势(单位:人)

(四)从从业人员的部门分布来看,非文化部门(其它部门)中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较大

按照文化部门与非文化部门来区分的话,近六年来文化部门的从业人数虽然一直有所增长,但增幅不是特别大。除了2004年以外,近几年来文化部门的文化产业从业人数逐年增长,增幅几乎呈正态分布。相比较而言,非文化部门的文化产业从业人数在2001年到2004年逐步萎缩,而2004年后又开始逐步增长,到2006年其从业人员在总量上已经远远超过了文化部门(如表6和图4)。

由此可见文化系统中,非文化部门的从业人员对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支相当重要的主导力量。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其它部门 72% 54% 55% 24% 42% 54% 文化部门 28% 46% 45% 76% 58% 46%

表6:近6年来文化部门和其它非文化部门从业人员总数(单位:人)

图4:近6年来文化部门

(五)从从业人员所从事的行业性质来看,经营性从业人员已经在整个文化产业中占主导地位

经营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统计情况2005年以前缺乏相关数据。据《

这些经营性文化从业人员的具体分布状况何如呢?他们主要集中在其他非文化部门以及文化部门中的非集体、非国有制单位。

2005年全国经营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中,文化部门占53%,其它部门(非文化部门)占47%。这种格局到2006年变化很大。当年的经营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中,文化部门占30%,其它部门占70%。比较而言,非文化部门的经营性文化产业似乎呈增长态势,以后是否保持这样的增势很难说。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经营性文化产业而言,文化部门并不占主导(如图5和图6)。

图5:2005年全国经营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部门分布比例

图6:2006年全国经营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部门分布比例

文化部门中也有经营性从业人员。不过这些经营性从业人员在国有 经济 和集体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极少,它主要集中于其他经济所有制单位。如2005年文化部门中从事经营性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国有经济占10%,集体经济占1%,而是其他经济占89%(如图7)。2006年国有经济占23%,集体经济占2%,而其他经济却占75%(如图8)。可见文化部门中的经营性从业人员其他经济所有制占据了主导地位。

图7:2005年文化部门经营性产业从业人数分布

图8:2006年文化部门经营性产业产业人数分布

另外,必须指出的是,按照行业而言,在这些经营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之中,文化娱乐业所占的比重最大。2004年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文化产业的结构从分层看,传统的以提供新闻、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文化 艺术 等服务产品仍是文化产业的主体,近年来 发展 较快的以提供 网络 文化、文化休闲等服务产品已具一定规模。(黎宏河,2006)具体到从业人员的分布领域而言,2005年文化娱乐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占全部经营性文化从业人员的64.10%;其次是网络文化业,其从业人员占19.9 6%;再其次是图书报刊业,其从业人员占7.88%。

2006年文化娱乐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占全部经营性文化从业人员的49.03%;其次是网络文化业,其从业人员占30.45%;再其次是图书报刊业,其从业人员占9.67%。

由此可见文化娱乐业从业人员正在整个文化系统中凸显出来,形成一定的规模,逐步壮大成为整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的主体部分。

在2006年北大文化产业所举办的第三届文化产业新年 论坛 上,有学者指出,我国有13亿人口,8亿人力资源,但在文化产业领域却存在人员总量偏少、精英不多、结构失衡、分布不均等问题。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人力资源状况可概括为3个并存:较大的人才数量与低素质人口比重过大并存;人力资源丰富与人力资本短缺并存;人才稀缺与人才浪费并存。(欧阳友权,2004)

具体结合近6年来文化系统的文化人才情况分析来看,文化系统现有的文化产业人才资源分布呈现出的特点是:数量虽多,但职称低,存在着质量不高、精英不多的情况,而且人才的行业、部门分布都不均衡。按照人员所在单位的所有制性质和从业人员的行业性质(经营性)区分,不平衡分布的情况也较为突出。(待续)

经济类职称论文范文第11篇

[摘要]: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我国文化系统中文化产业人才的发展状况,认为目前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发展状况有四多一少的特征:娱乐业从业人员多、经营性从业人员多、非公有制从业人员多、非文化部门从业人员多,而高级人才偏少。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人才状况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复合型管理人才少,新兴行业专业人才少,内容创意型人才少,文化人才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及其实践培养不够等。本文从人才培养机制和文化体制两方面简要地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我国文化产业人才问题的基本对策。

文化产业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系列产业,其内涵包括广播电视电影传媒、报刊出版、广告传播等核心产业,外延上包括卡通、娱乐、游戏、旅游、教育、网络及信息服务、音乐、戏剧、艺术博物馆等等与精神消费相关的具体行业。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很快,影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速度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文化人才,它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文化产业领域的竞争,其核心也是人才竞争。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在于人才。因此发展文化产业的最关键是文化人才培养和开发。要把我国的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也就必须大力发展我们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

近年来国家和政府文化主管部门也逐步意识到文化产业人才建设的重要性,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2003年12月举行的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上就已经提出要实施“人才兴文”战略。2004年4月文化部出台了《关于实施“人才兴文”战略,进一步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就实施“人才兴文”战略、进一步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2005年4月,文化部部长助理丁伟在国家文化产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揭幕仪式上大声疾呼:文化产业人才的匮乏已经影响到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加强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

事实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文化产业的突飞猛进,我国所面临的文化产业人才短缺问题将更为严重。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我国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分布状况,除了2004年国家统计局曾有过一次全面的统计之外,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全面、权威的年度数据统计和分析。为此给研究带来很大的不便,因而相关的研究成果也非常之少。

目前文化部编印的《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是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文化主管部门报送的上一年文化产业统计年报和文化部对外联络司的有关报表整理而成的。它反映的是文化系统的文化产业发展年度状况。本研究专门搜集了其中有关文化产业人才状况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

虽然本研究反映的是文化系统的文化产业人才状况,但在目前缺乏完整的全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各年度统计数据的情况下,此研究也不失为有着借管窥豹的重要意义,它可以在相当的程度上反映和折射出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人才的发展状况。

下面主要以近六年来《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的数据来源为依据,从文化系统文化产业人才状况与分布、文化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解决问题的对策等几个方面全面展开论述。

一、我国目前文化产业人才的发展状况与特点

文化部对我国文化系统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有着不同的分类统计。如按照部门区分的话分为文化部门和非文化部门两大类别;按照行业类别进行区分的话可以分为图书馆业、文艺科研、群众文化服务业、艺术业以及文物业等;按照所有制进行区分的话可以分为国有、集体、其他经济等三大类别;还有按照职称进行区分以及按照单位的事业性质与经营性质进行区分的情况。下面我们以之为依据来分析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发展情况。

(一)从从业人员行业类别上看,娱乐业从业人员居多

就我国近6年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的总数量来看,数量很大,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很多。表1是我国近6年以来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总数量情况。2001年从事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人数为145万多人,到2006年,增加到191万多人,从总数量上看,近几年来呈现出逐步增长的趋势。

表1:近6年来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数量表(单位:人)

01年 02年 03年 04年 05年 06年 艺术业 190032 184717 181134 180353 186112 183044 图书馆业 51368 48579 48447 49646 49069 50423 群众文化 128420 120156 119072 123458 121441 122500 艺术教育 15578 15219 14285 13907 13813 13464 娱乐 713931 668152 755482 854824 1826882 1393898 文艺科研 3150 3205 3181 3155 3097 3138 文物 68038 70923 66125 66676 77101 82988 其他 285682 292994 483535 366774 42012 63107 总计 1456199 1403945 1671261 1658793 2319527 1912562

(资料来源:据《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整理,下同)

但从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具体行业类别的从业人数来看,近6年来从业人员数量基本趋于稳定的是图书馆业、文艺科研、群众文化服务业、艺术业以及文物业等,人员数量变化最大的行业是娱乐业。娱乐业的从业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2005年达到了近几年来该行业从业人员的最顶峰,2006年以后趋于下滑(见图1)。

再从娱乐业从业人员在整个年度的文化产业人数中所占的比例情况来看,2001年、2002年、2003年的娱乐业从业人员分别是49%、48%、45%,几乎接近整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一半。2004年的娱乐业从业人员已经突破了一半,达到51%。随后的2005年和2006年,娱乐业从业人员已经高达79%和73%,占据了整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一多半(见表2)。

图1:近6年来文化及相关产业各类从业人员的数量变化状况(单位:人)

年度 01年 02年 03年 04年 05年 06年 娱乐业人数 713931 668152 755482 854824 1826882 1393898 总从业人数 1456199 1403945 1671261 1658793 2319527 1912562 所占百分比 49% 48% 45% 51% 79% 73%

表2:近6年来娱乐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分布状况及其所占百分比(单位:人)

(二)从从业人员的职称来看,中高级职称者极少,无职称者居多

2004年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表明,我国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存在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比重偏低的情况。就文化部文化系统的统计数据来看,这种情况在文化系统也同样存在。

从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职称人数来看,高级职称的从业人员数量在近6年来有所增长,但增幅不大。2005年的总人数突破了3万,2006年再持续增长,全国文化产业高级职称的人数达33000多人。具备中级职称的人数每年在总量上远远超出了高级职称的人数总量,几乎是后者的3倍多(如图2),而且呈现出逐年稳步增长的趋势。到2006年具备中级职称的总人数已经达到90000多人(如表3)。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高级职称 ? 26863 28254 28828 31415 33001 中级职称 ? 83499 84273 84526 89407 90252 文化产业人员总数 1456199 1403945 1671261 1658793 2319527 1912562

表3:近6年来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中、高级职称人数状况(单位:人)

图2:近6年来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中、高级职称人数状况(单位:人)

再从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职称所占的比例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发现,高级职称所占比重小,中级职称的比重比高级职称稍多一点。中高级职称人员在整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少,绝大部分从业人员根本无职称。

就近六年总的变化情况而言,高级职称人数所占的比例还不到2%,中级职称人数的比例虽略高,但总的而言基本维持在5%左右(如表4)。而且近两年在此基础上有所下滑,这可能与最近两年新的从业人员增多有关。绝大多数从业人员尚不具备任何的职称。从2002年到2006年,每年度没有任何职称的人数所占的比例高达95%左右。因此,如果从从业人员的职称状况来考察的话,中高级职称所占的比重非常小,绝大多数从业人员没有任何的职称。有研究显示,2002年广东省文化厅系统专业人员有1299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有253人,只占19.5%,其中,具有正高职称的只有36人,占2.8%;在具有正高职称的人员中,有50%的人年龄在55岁以上。(邹建军,2002:21)由此可见文化系统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职称分布状况的不均衡。

职称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高级比例 ? 1.9% 1.7% 1.7% 1.4% 1.7% 中级比例 ? 5.9% 5% 5.1% 3.9% 4.7%

表4:近6年来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中、高级职称分布比例状况(单位:百分比)

(三)从从业人员的单位性质来看,文化部门中的国有、集体经济的从业人员逐年萎缩,而其他所有制则逐年增长,且比重越来越大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国有经济 75% 71% 59% 63% 34% 56% 集体经济 13% 9% 6% 7% 3% 3% 其它经济 12% 20% 35% 30% 63% 41%

表5: 近6年来文化部门中国有、集体经济及其它经济从业人员所占比例状况(单位:百分比)

从表5按照文化部门中的经济所有制类型情况来看,国有经济的文化从业人员一直占有相当的比重,其次才是集体经济和其他经济。三者之中,集体经济所占的比重最小。

不过从这三类经济类型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变化趋势来看,国有经济的从业人数基本趋于稳定,集体经济的从业人数逐步趋于萎缩,而其他经济的从业人数却逐步增长和壮大,甚至在2005年达到了高峰,然后又趋于回落,但依旧呈增长之势。图3是国有经济与其他经济从业人员数量发展走势图。很明显,其他经济的人员数量变化要比国有经济大得多。

图3:近6年来文化部门中国有经济及其它经济从业人员发展走势(单位:人)

(四)从从业人员的部门分布来看,非文化部门(其它部门)中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较大

按照文化部门与非文化部门来区分的话,近六年来文化部门的从业人数虽然一直有所增长,但增幅不是特别大。除了2004年以外,近几年来文化部门的文化产业从业人数逐年增长,增幅几乎呈正态分布。相比较而言,非文化部门的文化产业从业人数在2001年到2004年逐步萎缩,而2004年后又开始逐步增长,到2006年其从业人员在总量上已经远远超过了文化部门(如表6和图4)。

由此可见文化系统中,非文化部门的从业人员对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支相当重要的主导力量。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其它部门 72% 54% 55% 24% 42% 54% 文化部门 28% 46% 45% 76% 58% 46%

表6:近6年来文化部门和其它非文化部门从业人员总数(单位:人)

图4:近6年来文化部门中国有经济及其它经济从业人员发展走势(单位:人)

(五)从从业人员所从事的行业性质来看,经营性从业人员已经在整个文化产业中占主导地位

经营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统计情况2005年以前缺乏相关数据。据《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05年、2006年的统计表明,2005年全国经营性文化产业机构达到197,389个,经营性文化从业人员达到1743085人,占当年全部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75.14%。2006年全国经营性文化产业机构达到208653个,经营性文化从业人员达到1269521人,占当年全部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66.40%。可见在整个文化产业的从业大军中经营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已经占据了主要地位。

这些经营性文化从业人员的具体分布状况何如呢?他们主要集中在其他非文化部门以及文化部门中的非集体、非国有制单位。

2005年全国经营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中,文化部门占53%,其它部门(非文化部门)占47%。这种格局到2006年变化很大。当年的经营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中,文化部门占30%,其它部门占70%。比较而言,非文化部门的经营性文化产业似乎呈增长态势,以后是否保持这样的增势很难说。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经营性文化产业而言,文化部门并不占主导(如图5和图6)。

图5:2005年全国经营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部门分布比例

图6:2006年全国经营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部门分布比例

文化部门中也有经营性从业人员。不过这些经营性从业人员在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极少,它主要集中于其他经济所有制单位。如2005年文化部门中从事经营性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国有经济占10%,集体经济占1%,而是其他经济占89%(如图7)。2006年国有经济占23%,集体经济占2%,而其他经济却占75%(如图8)。可见文化部门中的经营性从业人员其他经济所有制占据了主导地位。

图7:2005年文化部门经营性产业从业人数分布

图8:2006年文化部门经营性产业产业人数分布

另外,必须指出的是,按照行业而言,在这些经营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之中,文化娱乐业所占的比重最大。2004年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文化产业的结构从分层看,传统的以提供新闻、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文化艺术等服务产品仍是文化产业的主体,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以提供网络文化、文化休闲等服务产品已具一定规模。(黎宏河,2006)具体到从业人员的分布领域而言,2005年文化娱乐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占全部经营性文化从业人员的64.10%;其次是网络文化业,其从业人员占19.9 6%;再其次是图书报刊业,其从业人员占7.88%。

2006年文化娱乐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占全部经营性文化从业人员的49.03%;其次是网络文化业,其从业人员占30.45%;再其次是图书报刊业,其从业人员占9.67%。

由此可见文化娱乐业从业人员正在整个文化系统中凸显出来,形成一定的规模,逐步壮大成为整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的主体部分。

在2006年北大文化产业所举办的第三届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上,有学者指出,我国有13亿人口,8亿人力资源,但在文化产业领域却存在人员总量偏少、精英不多、结构失衡、分布不均等问题。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人力资源状况可概括为3个并存:较大的人才数量与低素质人口比重过大并存;人力资源丰富与人力资本短缺并存;人才稀缺与人才浪费并存。(欧阳友权,2004)

具体结合近6年来文化系统的文化人才情况分析来看,文化系统现有的文化产业人才资源分布呈现出的特点是:数量虽多,但职称低,存在着质量不高、精英不多的情况,而且人才的行业、部门分布都不均衡。按照人员所在单位的所有制性质和从业人员的行业性质(经营性)区分,不平衡分布的情况也较为突出。(待续)

[参考文献]

[1]何群(2006-07-21).该如何培养文化产业人才.中国文化报.[He Qun(2006-07-21).How to train the culture industry talents. China Culture Daily.]

[2]黎宏河(2006-06-21).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经济日报.[Li Honghe(2006-06-21). China’s culture industry begun to take shape. Economic Daily News.]

[3]苗素贞(2005-09-01).文化产业人才匮乏现象日益突出.社会科学报.[Miao Suzhen(2005-09-01).The scarcity of culture industry talent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 Social Sciences Weekly.]

[4]覃萍(2006).突破人才瓶颈:西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经济与社会发展,(10),102页.[Qin Ping(2006).The key of development of western national culture industry is to break through the bottleneck of culture talents. Economic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volume 10, p102.]

[5]秦岭(2006-11-08).创意产业异军突起 创意产业人才供应告急.中华建筑报.[Qin Ling(2006-11-08).Creative industry talents ran out of supplies with the protuberance of the industry. China Construction News.]

[6]王国荣(2005).信息化与文化产业.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343页.[Wang Guorong(2005).Information and Culture Industry. Shanghai: by Shanghai Culture Press,p343.]

[7]邹建军(2002).人才结构调整与体制创新——论入世后广东省的文化人才发展战略.图书馆论坛,(2),21页.[Zou Jianjun(2002).Review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ulture talent of Guangdong province after China’s entering WTO. Library Forum, volume 2, p21.]

[8]欧阳友权(2004-06-25).文化产业发展待破人才瓶颈.中国文化报.[Ouyang Youquan(2004-06-25).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industry waiting for breaking through the bottleneck of culture talents. China Culture Daily.]

[9]张友臣(2006).关于我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忧思.东岳论丛,(2),71-72页.[Zhang Youchen(2006).The worries on the talents training of China’s culture industry. Dongyue Tribune, volume 2, p71-72.]

[10]赵达(2006-11-15).动漫人才匮乏制约产业发展.光明日报.[Zhao Da(2006-11-15).Scarcity of animation talents constrain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ies. Guangming Daily.]

经济类职称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职业;专业;高职专业;专业研究

Abstract: under the educating elicit condition, we set up profession on a subject catgoring basis in a long term, which does not link closely with the social vocation, and sabotag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ducational profession and social vocation. In this case, it not only effects the graduates’ employment, but also curbs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academic and teaching, learning, researching, training. This article starts the concepts of vocation and profession, stating that it must depend on social vocation to set up new high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fession, regarding profession is not from research, but from regulation, and illustrating seven principles of professional research.

Key words: Vocation; majors; the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professional research

一、职业

1、职业的学术性定义

职业(Career)一词,它更多的是指一种事业,不同于工作(Job)。因此,职业问题不是简单的工作问题。在德语中,职业一词为“Beruf”,乃是“天职”之意。它意味着个人毕生应当为之而不懈奋斗的目标。因此,职业本身已经包含了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内容,它是一种具有高尚性的事业。

社会学认为:职业,是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一种社会位置;职业是已经成为模式并与专门工作相关的人群关系和社会关系;职业同权利和利益紧密相连(垄断权、经济收益权);职业是国家确定和认可的。

经济学认为:职业,是社会分工体系中劳动者所获得的一种劳动角色;职业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具有社会性;职业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职业具有经济性。

法国权威词典认为:职业是为了生活而从事的经常性活动。美国经济学家阿瑟萨尔兹认为:人们为了获取经常性的收入而从事连续性的特殊活动。

职业一词的本意,至少包涵了两个方面的涵义:其一,职业体现了专业的分工,没有高度的分工,也就不会有现代意义上的职业观念,职业化意味着专门从事某项事务;其二,它体现了一种精神追求,职业发展的过程也是个人价值不断实现的过程,职业要求个人对它的忠诚。

2、职业的通俗含义

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而从事的社会性工作类别。职业须同时具备五个要点: (1)目的性,即职业以获得现金或实物等报酬为目的;(2)社会性,即职业是从业人员在特定社会生活环境中所从事的一种与其他社会成员相互关联、相互服务的社会活动;(3)稳定性,即职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形成,并具有较长生命周期;(4)规范性,即职业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5)群体性,即职业必须具有一定的从业人数。

3、热门职业的含义

热门职业,又称时髦职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人们通常所说的热门职业一般包含以下几种含义:(1)“热门”职业指那些从需求上看,最短缺的职业。(2)指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员数量增长最快的职业。(3)指人们最希望从事的职业。人才紧缺性是热门职业定位。

4、职业的分类

职业的种类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与各国职业分类标准也有关系。由于各国职业分类标准并不统一,因此,国与国之间的职业种类不具可比性。但是,在现代社会中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按照职业活动及职业角色接近的程度,将众多的职业分成若干大类、中类和细类。1958年,国际劳工组织制定了《国际标准职业分类》并于1986年第二次出版。它的出版,为各国编制或修订本国的职业分类提供了一个样板。

职业分类是以工作性质的同一性为基本原则,所谓工作性质,即一种职业区别于另一种职业的根本属性,一般通过职业活动的对象、从业方式等不同予以体现。职业分类的目的是将社会上纷繁复杂,数以万计的现行工作类型,划分成类系有别,规范统一,井然有序的层次或类别。对从事工作性质的同一性所作的技术性解释,要视具体的职业类别而定。而职业分类体系则通过职业代码、职业名称、职业定义、职业所包括的主要工作内容等,描述出每一个职业类别的内涵与外延。

我国1999年国家组织编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①,使得我国的职业分类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二、专业

1、专业的含义

专业,一般指高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实际上,专业有广义、狭义和特指三种解释[1]。

广义的专业,是指某种职业不同于其他职业的一些特定的劳动特点。

狭义的专业,主要指某些特定的社会职业。这些职业的从业人员从事的是比较高级、复杂、专门化程度较高的脑力或体力劳动。一般人所理解的专业,大多就是指这类特定的职业。

所谓特指的专业,即高等学校中的专业。

“精英教育”阶段的高校专业是社会分工、学科知识和教育结构三位一体的组织形态。其中,社会分工是专业存在的基础,学科知识是专业的内核,教育结构是专业表现形式。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

2、专业的学术性定义

薛国仁、赵文华通过整理教育论著,将较有代表性的关于专业的定义归为以下四类[2]:

(1) 《教育大辞典》第3卷(上海教育出版社)将专业定义为:中国、苏联等国高等学校培养学生的各个专业领域。大体相当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课程计划或美国学校的主修。根据社会职业分工、学科分类、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状况及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划分。薛对这个定义的评论是,“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描述性的定义,说明了专业划分的依据,兼顾了中国、苏联与美国的特点,缺憾是不太明确,不是一个精练的定义。”

(2) 《教育管理辞典》(海南人民出版社)将专业定义为:是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各专业都有独立的教学计划,以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这个定义基本与《辞海》的解释一致,认为专业是一种学业门类。薛对这个定义的评论是,“这种解释只强调了社会分工需要对专业划分的重要性,忽视了专业与学科的关系。事实上专业与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 周川“专业散论”(载《高等教育研究》1992.1)从广义、狭义、特指三个层面来理解专业[3]。其中,特指是依据确定的培养目标设置于高等学校(及其相应的教育机构)的教育基本单位或教育基本组织形式。薛认为,“视专业为教育基本单位,比较符合事实,更有利于指导实践,但没有涉及到专业划分的依据。”

(4) 潘懋元、王伟廉主编《高等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10)的定义是:专业是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因而在谈到课程时,其中也就包含了这种组织形式。薛认为,“用课程定义专业,揭示了专业与课程间的本质联系,比较符合美国高等学校中的专业的事实,但作为专业的定义来讲还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

(5)薛本人综合上述专业定义的优缺点,给定的定义:专业是指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需要分门别类进行高深专门知识教与学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个专业定义既有高深专门知识教与学活动的属性,又具有分门别类地进行这种活动的基本单位的属性。

其实,上述定义都是建立在以学科为核心的“知识文化”高等教育中的专业定义。

3、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的专业定义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美国学者马丁特罗(Martin Trow)于1973年6月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召开的“关于中等后教育的未来结构”国际会议上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他分别将15%和50%作为大众化和普及化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4]。我国从1999年扩招开始,200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5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5],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阶段。

大众化教育阶段的专业,仍然是高校教学的基本单元,同时也是高校与社会接轨的接口。从大学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社会承担人才培养的职能而设置的;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满足从事某类或某种社会职业必须接受的训练需要而设置的[6]。它主要强调的是:适应社会人才需求,为培养社会人才的职能需要,满足受教育者就业的愿景。

因此,大众化条件下的高校专业定义是:专业是指根据社会职业分工需要,确定人才培养规格,通过整合学科资源和社会实践可利用的资源,分类分层进行高深知识和专门知识、专门工作经验和技术、技巧,以及行业道德规范等,教、学、研、训等活动的基本单位。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的专业概念表述,其内涵有四大要点:一是整体上不单纯以学科知识教育为核心,而是以知识与技能教育并重的双核心的高等教育思想。二是高等教育是分类教育,在分成学科知识型与职业技能型两类基础上,又是分层教育。三是分类的本质要求是“精英教育”层面仍以学科教学为主体,“普本教育”层面的应用学科以知识与技能教学并重的双主体,高职教育类以技能教学主体的教育教学思想。四是三类教育都必须重视职业导向,尽量满足未来就职的需要,强化教、学、研、训四位一体的知识运用与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

三、高职专业设置

1、人才与职业分类是高职专业设置的基础

高职教育的专业划分原则是以技术、职业性和职业岗位群为主。根据笔者的研究,高职教育与传统的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是不同的文化类别。普通本科教育是“知识文化”类的高等教育,高职教育是“技术文化”类的高等教育[7]。因此,高职教育从内分类到专业设置不按学科分类为标准来设置,而应以社会职业分类为基础[8]。其原动因是社会生产管理第一线专门人才需求结构变化与细化。

人才结构既包括层次,也包括类型(当然人才结构还可以通过学历、职称、年龄、地域等维度来进行描述),但层次和类型常常交织在一起,所以,实践上的人才分类中往往既体现了类型也体现了层次。

人才类型首先可以被区分为应用性人才和理论性人才两大类。理论型人才主要从事基本理论和原理的研究。应用型人才负责由基本原理向实际生产的转化。应用型人才进一步又可以分为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等三类。工程型人才的主要任务是将科学原理转化为工程设计(或工作规划、业务决策) ,技术型人才负责将工程设计转化为实际生产工艺。技能型人才负责生产工艺向产品形态的转化。所以,社会人才又可分为4 种类型:学术型(科学型、理论型)人才,工程型(设计型、规划型、决策型) 人才,技术型(工艺型、实施型、管理型) 人才,技能型(技艺型、操作型) 人才。以上四种类型,也是人才理论层次,实践意义的人才类型应该以行业来划分。例如:机电、建筑、医疗、教育、管理等行业(专业)。

2、高职专业与职业的关系

高职教育就是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高等教育机构,它的专业不是以学科分类为基础,而是以社会职业分类为基础的,教学专业不等于社会职业。职教专业必须以社会职业分类为基础,研究出适合高职教育需要的专业。

高职专业与职业的关系:(1)一个专业是一组相关职业的职业技能的集合。(2)专业技能核心要素与职业资格相对应。(3)专业教学与职业劳动过程、环境相一致。(4)专业名称与行业、职业的社会认同和学生理解,以及社会地位、价值判断基本一致。

高职的专业不是规定出来的,是研究出来的。一般是从研究社会职业开始,找出各相关职业技术与能力,确定通用技能项目与技能要求,集中归并研究出职业组群的技术名称或行业名称,名称尽可能使用社会通用、学术、中文称谓,并与国家职业大、中、小分类相统一。之后才是研究专业标准等一系列专业建设。

3、高职专业设置的几种模式

现有的几种主要的专业设置模式:第一,根据学校条件设置专业。这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封闭办学的专业设置模式。第二,根据生源需求设置专业。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主体主观需求论②”的专业设置模式。第三,根据本地区经济结构设置专业。这是大众化教育条件下,地方高职院校主要的专业设置模式。第四,依托行业企业进行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这是行业和经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依据本行业和本地企业人才需求设置专业的模式。第五,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专业,让高职教育始终面对就业市场和生源市场。这是自主就业条件下,跟踪热门专业、满足大批人才需求的专业设置模式。第六,立足学校现有专业资源,按高职专业设置原理,选择主体重点专业,开发新型专业方向,跟踪人才市场需求,逐年更新专业。这是多行业、多专业综合性院校,面向全国人才市场的专业设置改革模式。

以上六种高职专业设置模式,在现有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除第一、第二种模式应该抛弃外,其它四种模式都是可取的。第三、四种模式,最能体现地区和行业特色。第五种模式实践证明很难突出专业特色,若能及时收集到人才市场准确信息,分析发展趋势,提前调整专业技能组合,在专业建设上下硬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模式。第六种模式,是大多数综全性高职院校采取的可行性模式。既兼顾了现有专业资源,又能结合人才市场需求,及时淘汰更新专业。

4、高职专业设置原理

第一、高职的专业有大、中、小专业之分。这是因为行业概念具有大中小属性。如机电行业,是“大”行业,那么机电专业就是“大专业”。汽车行业是“中”行业,汽车制造与维修就是“中专业”。柴油动力机制造就是“小专业”。

第二、多个行业中有共同的技术岗位。如会计专业,是典型的多行业的共同管理技术。

第三、大、中专业开发,结合当地实际需要,就有可能是特色专业。如德国的农业专业,开发出的分支专业有:奶制品、牛养殖、羊养殖、谷物生产、羊和羊毛等。社区服务专业,开发出的分支专业有:金融咨询、老年护理、儿童服务、社区工作、残疾人工作、青年工作、酒精麻醉品工作等。商务专业的分支多达12个,如国际商务、国际贸易、法律服务、法律惯例、广告、人力资源、销售、销售管理、营运管理、公关、资产金融、银行业务和金融等。加拿大的管理专业设置的分支专业有:办公室管理、办公室管理主管、医疗办公管理、保健办公管理、土著自治政府管理、本土小企业管理、小商行行政管理、小商务管理、商务行政管理等[9]。

第四、需要多学科知识支撑的多技能专业,可渗透到多行业,开发出新型专业。如计算机技术,是个发展迅猛的行业,但它已透到所有的行业中,已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行业了。如德国就设置了多个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关的专业。如:机械工程应用信息学、电子工程和信息技术、商务信息学、商务管理和计算机科学、医学文档计算机科学等专业等[10]。

第五、社会大量存多技能复合型行业,专业也应按行业交叉、学科交叉、技能复合设置专业。如企业管理和汽车营销就是典型的复合专业,它既有工科知识又有文科知识。从这一点看,高中分文理科教学模式不适合职业教育的需要。我国高职教育对复合型专业研究尚没有起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专业研究的视野,也制约毕业生的就业。高职教育研究开发复型专业必将开辟一片新天地。

澳大利亚的将管理专业与其它多个专业交叉。如:农业商务管理、农业乡村商务管理、马匹商务管理、音乐商务管理。其它的多学科交叉专业设置有德国的商务管理和经济、商务管理和环境技术、商务数学和统计学、以及美国和加拿大的地理数学技术等[11]。

第六、行业垄断和地区特有职业最易开发出特色专业。

行业垄断,是指行业和企业集团主办的高职院校,凭借技术垄断、人才进入门槛和优势实验实习条件,设置行业特点极强的专业,就是特色专业,如湖南民政职院的殡葬专业、铁路职院的火车驾驶专业、中远集团所属职院的轮机与船员专业等。

地区特有职业是指针对本地区传统行业、地区特有产业开发出的专业。如牧业区的牛羊养殖、兽医与防疫、草场种植等。高寒、石漠、沙化地区的高寒、石漠、沙漠治理,高寒、石漠、沙化土地种植等。少数民族地区特有服装、饰品、用品生产与制作等。旅游区的导游专业、探险野营专业等等。

第七、行业综合创新专业。从社会同类和相关的单一职业和单一岗位,重组出新的组群,这种职业组群可称为“教育职业”[12]。教育职业就是高职教育专业。

如南方农村大量种植的粮食作物和疏菜、油料作物,前者称农艺,后者称园艺,二者组合即为种植,我们就可以称其为“现代种植技术专业”。家禽、家畜加上野生、外国特种物种繁养,综合为养殖,称其为“现代养殖技术专业”。若能在专业标准上设置开发出特有技术与能力,就是专业特色。

因此,高职“专业标准”和“课程标”是高职院校的知识产权,应得到保护,必须在保密状态下送上级教育主管机关审批。教育主管机关审批专业,再也不是权力审批,而是专业审批、技术审批、论证审批。主要从职业调查,职业和岗位分析,技能项目设置,以及课程知识与技术组合来看,是否达到高级人才所应具备的技术和能力,所培养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规范。同一专业,不同高职院校可能人才标准不同,质量差较大,这就是改专业设置为专业研究的意义所在,也是人才质量竞争的核心,是高职院校形成竞争态势的关键所在。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由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和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编写,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国家统计局批准正式颁布,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年5月出版。

②教育主体主观需求论,是指高职教育专业以学生要求就读什么专业,学校就必须设置什么专业的说法。其实,学生对社会职业认识不深,了解不多,这种极端需求是不存在的。

参考文献

[1][3] 周川,专业散论[J],《高等教育研究》,1992年第1期

[2] 薛国仁、赵文华:专业: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的中介概念[J],《上海高教研究》,1997年第4期

[4]马建富: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观及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6月

[5]教育部,二ΟΟ六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教育统计网,2007年6月7日

[6]冯向东: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5月第23卷第3期(有改动)

[7]柴福洪,高职院校院、系设置研究[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P6-9)

[8]柴福洪,高职教育“技术文化”探源[J],职教通讯,2007年第11期,中思网,

网址:sinoth.com/chaifuhong/1000006532.html

经济类职称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职称工作;技术人才;存在问题;初浅想法

职称工作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职能之一,肩负着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选拔的重要使命,也承担着开发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责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职称工作服务社会经济建设、服务民生发展、服务基层和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职称工作与人才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也更加明显。为此,经过调查分析和总结分析后,对职称工作谈点初浅的想法。

1.林口县职称工作现状

近年来,职称工作得到普遍重视和关注。职称报名考试、评审管理基本实现了服务网络化、实施系统化。各部门、各单位对职称申报和待遇兑现也比较重视,专业技术人员也积极报考职称等级,每年都有大批人员报名参加职称考试,而且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

截止到2012年底,全县有职称专业技术人员6028人。从分布情况看,教育、卫生类3804人,占63.1%;经济、会计、审计类705人,占11.7%;工程技术类1235人,占20.5%;其它类284人,占4.7%。从职称级别看,具有高级职称,也是县以上专家和学科带头人829人,占13.8%;中级职称2598人,占43.1%;初级职称及以下2601人,占43.1%。

从全县统计的人才数据看,全县共有各类人才1159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1%。各类人才以党政、专业技术和农村实用人才居多,其中党政人才占11.4%,专业技术人才占52%,农村实用人才占19.3%。从人才学历结构看,研究生以上学历94人,占1.6%;本科学历1436人,占23.8%;大专学历1555人,占25.8%;中专及以下学历2943人,占48.8%。

2.职称工作中存在问题

2.1专业技术人才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从人才调查情况看,十三个乡镇人才总数为7524人,占人口总数的2.7%,远远低于全国8.9%的平均水平。从行业看,专业技术人员大多分布在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机构,基层生产一线人才匮乏,农业农村人才服务队伍严重不足,导致部分科技成果无法转化为生产力。

2.2人才分布拉大了区域、行业间的发展差距

专业技术人才分布严重失衡。从各乡镇看,古城镇在十三个乡镇中人才总量相对较多,人才密度远远高于其他乡镇,人才密度差距加大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2.3专业技术人才能量内耗降低了使用效能

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不同程度存在人才评价重学历论文轻实际价值,人才使用论资排辈、难以做到“用其所长”等现象,挫伤了部分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造成了实际上的人才浪费。

3.职称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是重视还不够。各乡镇虽然成立了专门的职称工作机构,但成员单位间联动协作还需要加强,在申报、评审和管理上还存在疏漏环节。有的单位认为职称评审管理工作是人力资源门的事,主动性、积极性不高,没有正确认识、没有长远计划,仅限于“上面要求下面落实”层面,职称工作的潜力和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二是机制措施还不配套。各乡镇虽然不同程度地出台一些管理措施,但是普遍存在随意性较大、谋划不深入、体系不完善、支持力度不大等问题,在实际应用中系统性、配套性、操作性不强,导致措施效果不明显。近几年来,以工资为主的待遇水平虽有提高,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过大,相关配套措施难以跟上,专业技术人员扎根林口的思想意识不牢,主动创新的积极性难以得到激发。

三是部分人才价值有偏差。受当前社会上“唯钱唯利”等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专业技术人才注重用金钱衡量自身价值,单纯追求物质待遇,急功近利,只重眼前发展环境,忽视长期效应,部分地域和行业甚至还出现了人才带核心技术同步流失现象。在学术工作中很多人只看重功利性,不利于人才队伍成长,全社会尊重人才的氛围还不浓。

4.对职称工作的想法

职称工作的综合性、长期性和科技含量都很高,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单独完成难以做到高标准。要想稳定快速发展,必须放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才发展战略的大环境下思考。为此,提出几点初浅的意见。

4.1积极探索,积极稳妥推进重点工作

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和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切入口,也是国家和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关系到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这项工作既重要又复杂,要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前提下,审慎稳妥地推进。在我县成立相应工作机构的前提下,提出一种推进建议:试点先行,为全面推进工作积累经验。在县有代表性的行业中选择2-3个事业单位进行试点,对工作效果进行科学评估,积累经验,发现问题及时改进,确保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要求稳步推进。

4.2注重实践,重点推进农民职称工作

针对我县农业经济所处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要大批量、多方面、多层次专业技术人员,我们在研究职称工作如何为培养新型农民服务、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服务做了大量工作,已将服务范围拓展到乡(镇)、村,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还需要深入层次、提高标准。一是要在教育宣传上下功夫。要提高对农民职称评定工作的重视程度,尤其乡镇从事职称工作的同志要深入基层,向广大农民技术人员宣传和讲解农民职称评定工作的意义和相关政策,让基层政府、村干部和广大农民深切理解农民职称评定工作给农村发展和农民技术人员带来的好处,引导农民主动学习实用技术、积极参与申报职称。同时,做好农民职称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称区别的宣传工作,切实讲清取得农民技术职称后,要凭真才实学在市场竞争中寻求和实现自身价值、获得利益。二是要在完善措施办法上下功夫。随着农村科学技术普及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变化,农村和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不断增加,农民技术人员的创业领域不断拓展,对相关专业技术水平做出科学评价的标准和要求越来越高。要对农民技术职称的评定范围、标准条件、评定方式、评定程序以及权利义务等做出较为科学合理的明确规定,切实解决农民职称评定范围窄、专业类别单、评定条件不灵活、权利义务不明确、缺乏连续性等问题。

经济类职称论文范文第14篇

本人深刻认识到,学习问题、关系到自身的进步,关系到党的事业。因此,多年来,尽管工作繁忙,但我总是持之以恒,不断求索。

一是坚持政治学习,将提高理论学习与政治素养相结合。我系统地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养成了做读书笔记和写一是加强评价基础工作。对近三年来全市非公经济系列职称评审工作情况进行了清理,大力整顿降低条件、扩大范围、中介组织滥收费等不正之风。

加强市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组织管理,推荐选拔了一批优秀中青年专家进入评委库,举办了评委会骨干评委培训班。积极向省职改办建言献策,改进测试办法,解决了水平能力测试与职称评审脱节的突出问题。组织了全国、全省职称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开展了县以下农村基层和部分特殊行业专技人员外语、计算机应知应会培训工作。

清理规范了各类职业资格,会同市直九个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全市各类职业资格进行了全面清理,规范了职业资格的设置、培训、考试、发证等各项内容,为职称评审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确保了职称评价工作的公正、公平、公开。职称评价基础工作的加强,进一步促进了我市职称工作的规范管理,全面提高了我市职称工作的管理服务水平。

经济类职称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语言;歧视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9-0276-02

在现实社会中,歧视无处不在,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歧视,经济和政治上的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歧视,不同地域之间的歧视,年轻人对老年人的歧视等等。这些观念借助功能强大的媒体、文学作品、社会舆论以及人际传播,歧视的态度和情绪被强化并推行开来,更加剧了这些不平等的隔阂和隔离。歧视和偏见作为偏离客观事实的看法和态度,是文化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在社会文化中,人们选择一种说法,排斥另一种说法,是由于主流社会的文化意识形态所决定的,它的形成被经济上政治上占绝对优势的群体所掌控,与权力有关。反映在文化上就是一种文化霸权。福柯(Foucaul)的著名权力理论也指出,语言与权力密切相关,语言是一个充满压迫和斗争的场域。语言里面出权力,现实是语言的现实,有什么样的语言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语言中的各种歧视实际是社会现实中阶层歧视、文化歧视、民族歧视的表现。

一、性别歧视

性别歧视是一个古老的历史话题。

男性被认为是人类的原型,汉语中的“他”也正能反映出人们的这一认识。“他”在语用上完全偏向于男性,不论在书面语中还是在口语中,可以指代男性和女性,而“她”只可指代女性。在指代一群人时,即使只有一个男人,也不能用“她们”,仍然要用“他们”来指代。这种完全以男性的视角来定位的语言现象就是男性语言泛化的表现。

不独称谓词,一些看似漫不经心的词语也在将女性丑化,这正反映了男性对女性的居高临下和歧视,如“妇人之见”、“婆婆妈妈”、“女流之辈”、“最毒妇人心”等,而对那些不被男人群体接受的男人的评价却是“女里女气”、“娘娘腔”、“伪娘”这类与女性相关的词语。

女人的价值似乎与男人联系在一起,与青春联系在一起的,一旦岁月流逝,年华老去,女人似乎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身价大跌,成了令人生厌的人。于是,女人被描写成“人老珠黄”、“弃妇”、“失宠”等。

汉字是表意文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字体系。汉字积淀着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和价值。对1997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的包含有“女”字的简体字做了一个简要的分析,其中表贬义的字就有十几个之多。

如“耍”字从“而”从“女”,它的本义是玩弄女性,因为“而”是象形字,指男人的胡须,“而”与“女”合起来表示是男人把胡须垂到女人的脸上,对女性进行戏弄;“妥”字从“手”从“女”,指男人以手,即以武力驯服女人;“妾”从“立”从“女”,有学者认为其中的“立”字像一把倒悬的刀,一把刀始终悬在女人的头上,随时有可能落下来,可见女人处境的低下。

二、社会角色歧视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具体说来,它包括以下四方面涵义: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最近很多年,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高速成发展,很多农民离开土地来到城市,从事建筑、维修、运输等工作,成为时代的新工人。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一一“农民工”。“农民工”一词频频出现于各种媒体,成为人们熟知的名词。

“农民工”这个词汇最早是由社会学家张玉林教授1983年提出来的。这词语取代了最初的“盲流”一词,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社会的进步和宽容。不过近些年社会对“农民工”这一称谓越来越多地提出疑义,主要是针对这个词语背后的歧视意味。

其实,“农民工”一词并不规范,这个称呼既不是职业的标准分类,又不是社会分层的正式的概念。按以往的标准说,农民工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按现行标准,农民工应划分到劳动职业阶层。这一不规范的概念之所以仍然长期存在,主要缘于人们对于城乡这一最大差别的优先分类。

人们通常以所从事的社会工作来标识社会身份,区分职业属性,而很多农民兄弟们即使告别了土地,也不能与工人并称为现代工人。社会的这种定性式的称呼带有社会歧视的意味,使这些农民兄弟时刻意识到自己身份的卑微。

三、地域歧视

地域歧视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歧视”就是“区别对待”,地域歧视就是基于地域差异而形成的一种“区别对待”。它是由地域文化差异、经济发展不平衡、人类心理活动等因素引发的一种刻板、片面的观念和错误倾向。

语言中的地域歧视在地理行政区划上表现的较为明显,以前,苏北人被称为“江北赤佬”、“上海人的陪衬人”、“江北猪秽”等。已经作为特殊专有名词的“河南人”、“四川民工”、“湖北佬”、“外来妹”、“乡巴佬”以及描绘河南人、苏北人、四川人、湖北人的种种文字,都透露着这样一种信息,这些新词语的生成实质上是发达文化群体将边缘地区、贫困地区人作为陪衬和附属来看待,而这些被歧视的人则终日躲在发达地域人们的阴影下生活,暗淡着而又无奈着。

地域歧视是“贱贫”心理的体现。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发展出现一系列阶段性特征,如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社会问题比较多。特别是因为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而造成的“仇富”心理和“贱贫”心理,使穷人与富人之间的鸿沟拉大。贫穷地方的人到了沿海一些经济发达省份谋生,容易遭到歧视的原因,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因为他们的家乡太穷,富人看不起穷人,城里人看不起乡下人,才产生了歧视,其骨子里、在内心深处仍然是小农心理在作怪。

四、职业歧视

语言中的职业歧视主要表现在对从事低等职业的人的称谓上,如将回收废品和垃圾的称做“收破烂的”,将清扫街道的人称为“扫大街的”,将照看孩子的人称做“看孩子的”,将靠唱歌为生的人称为“卖艺的”,将清扫厕所的人称为“掏大粪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类称呼虽然仅是口语词汇,并未进入书面语,不过也很不规范,是将一些生存群体在尊严和人格上予以矮化,这些人在主流文化中屡屡被轻视,甚至被当成了嘲讽的对象,没有稳定的社会定位和相应的社会价值。这些职业称谓包含着人格歧视。 简言之,就是一类职业的人看不起另外一类职业的人,也就是什么职业吃香,什么职业不吃香,从事吃香职业的人看不起从事不吃香职业的人,说到底就是一种高贵和低贱较量的产物,而评判的标准就是“权”与“钱”。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职业歧视现象在一些公开场合逐步有所淡化,人们也开始正视分工不同的职业在社会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互融关系。于是在语言方面也自主取消了带有歧视性的语言,特别是对一些所谓“低贱职业”都重新加以换名,如“打大街的”己被“环卫工人”取代、“失业下岗人员”被“自由职业者”所代、“剃头匠”也逐步转化为“理发师”、“美容美发师。

五、人格歧视

由于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的差异,以及对人格权认知方面的缺陷,许多人还严重缺乏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自觉性,或者,即便有一些认知,也是属于初级阶段,在不以为然的心态支配下就侵害了他人的人格尊严,“人格歧视”就是这样产生的一种不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违法行为。所谓“人格歧视”,是指具有某一方面优势的个人或者群体,出于对他人的不平等心态,公然实施的轻蔑或者轻侮他人人格尊严的行为。通俗地说,就是凭借自己的优势,不把他人的人格尊严放在眼里,并且以一定的行为表达对他人的人格尊严的蔑视。

称呼具有区隔的作用。近些年汉语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称呼语,这类称呼大多将被称呼者的某类特征作为标志,屡屡被突显出来,比如“留守儿童”、“艾滋孤儿”、“特困生”、“问题青年”、“弱势群体”等,着实值得人们思量。

至于像“女强人”这一流传多年的谓呼,实则是把女人事业上的成功与女性的美好品性对立起来,冠上了“女强人”的帽子就意味着失去了贤良、温柔的特性。上文提到的“农民工”,其实就是新劳工,社会却偏偏要在称呼上将其出身标注出来,这充分反映了人们认知方面的局限性。

称呼成为一条鸿沟,使彼此无法逾越,成为不同类别的人们之间很深的隔阂,也造成了新的社会歧视。凡此种种,都提醒人们,要小心使用称谓。在突显一种特性的时候,要注意是否会暗淡另外一种特性,从而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和新的歧视。

语言中的社会歧视现象,其实质是一种社会心态、一种政治权势的反映。因此,关于语言中的歧视现象,我们可以三个方面去理解语言中的歧视问题,一是语言有二元分类的特性,一是大众集体心态和观念的影响,还有就是文化霸权,或者说是“权势概念”在起作用。如果说语言性别歧视有着深厚的历史原因,那么观察语言中的地域歧视现象和职业歧视现象则可看出现代人的集体心态。有学者指出,对诸如“河南人”这种类似的丑化与歧视的称呼,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它背后隐藏着的东西要比已经暴露出来的东西可怕得多,反映了在这个社会经济急剧变化的时代,人们以取笑羞辱贫苦百姓为乐趣、为时尚,以歧视穷人、落后者为能事,以“经济”作为唯一标准来评判一切,这不能说不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一个危险的信号。同时,在传播这种歧视的同时,人们的口舌相传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自己则偏安一隅,泰然观看事态的发展,这也是一种看客心理。如果任由这种集体心态发展下去,则是十分危险的事情。

很多社会变化都是从称呼的改变开始的。改变称呼是为了改变称呼的特定内涵。上文提到的几个称呼的改变也说明了社会的宽容、进步和对某类人的理解。称呼的改变使那些处于社会边缘的身份不固定的人群获得了应有的自我价值,进而实现了自我的中心化。一个社会的结构、制度不是一时能改变的,但是称呼却可以在较为短暂的时间内,引导社会观念,淡化歧视色彩,在一定的氛围内改善关系,在这方面语言可以发挥一定的拉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贾彦德.汉语语义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晓义.言语交际[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3]杨春.性别语言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