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经济发展的方向范文

经济发展的方向范文

经济发展的方向

经济发展的方向范文第1篇

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关键是看什么样的经济理论能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同志曾指出:“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那么,究竟是什么理论解决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问题呢?是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26年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不是西方经济学,而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纵观历史,直面现实,按照实践第一的标准来衡量,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就是:“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马学”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学”就是中国化的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西学”就是西方经济学。

用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统领中国经济学

近些年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在一些人眼里不时兴、不管用了,也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只是一个学派。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存在着两种误解: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仅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和语言;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不能解决现代资本主义和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这需要在理论上加以澄清。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科学体系,是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他们的著作是奠基之作,有着极其重要的原创价值。但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它还包括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一系列思想。马克思主义并非仅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更不能说“句句是真理”,不能搞本本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会改变,但它的精髓则是必须坚持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就是坚持它的根本立场、基本观点和科学方法。邓小平同志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这是最高层次的概括,也适用于中国经济学。当然,还包括辩证唯物论和唯物史观等基本原理。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学著作的研究对象主要是19世纪的资本主义制度,但只要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不变,剩余价值理论就仍然是一把揭示资本主义奥秘的钥匙。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宁等后继的马克思主义者运用这些原理对其进行研究,现在还在继续研究,已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当然包含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基因,但主要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贡献。

现在的关键是中国经济学要不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必须明确,指导思想只能一元化,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论。只有保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经济学中的主导地位,才能把握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正确方向,排除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之类理论的误导,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前进。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为基本内容

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而不是别国的经济问题。离开了这个主题,就不能称其为中国经济学。中国是一个大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情况非常特殊。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升华,形成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其内容十分丰厚。经过26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规律性的东西已经昭示得比较充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已经形成。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和丰富经验,就连外国人都十分重视,我们自己为什么不加以深入研究呢?

有的学者主张用西方经济学,包括西方发展经济学来研究中国的经济问题。实践证明,照搬任何模式都是不成功的。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论,任何一本西方经济学著作都没有阐述过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能够结合和怎样结合的问题。研究学问首先要研究矛盾的特殊性,仅仅借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作的办法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最本质的东西它们没有。比如,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在哪里?就在四个坚持。”这在西方是不可能有的,但在我们这里却运用得日臻成熟,其中就有特殊的经济规律在起作用。西方发展经济学是西方学者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理论成果,值得我们借鉴。然而,发展中国家为数众多,情况迥异,中国更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事实证明,靠外国人研究本国的问题,很难抓住要害。因此,西方经济学、西方发展经济学不可能取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

有些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既不感兴趣,更没有进行过认真系统的研究,只是盲从地认定只有外国人那套令人费解的东西才算是真正的学问。这使我们联想起当年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创立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时候,有人说“山沟里没有马列主义”。然而,恰恰是这个“土生土长”的理论,使中国革命最终取得了胜利。在改革开放之初,不是也有人说邓小平同志的论述不是理论,没什么学头吗?然而,正是邓小平理论把中国引向了富强。邓小平同志的话很精彩:“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经济学是一门科学,旨在揭示经济发展规律,并非用玄奥的东西吓唬人。现在的问题仍在于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因此,我们更应当坚定信心,明确方向。

善于借鉴西方经济学有用的方法

经济发展的方向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镇化 产业化 市民化 法制化 生态化

县域经济是指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是一个县范围内全部经济活动的总和,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相互交织的综合体。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把握住基本的发展方向。

农村的城镇化是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

中央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我国有两千多个县级行政区划,小城镇星罗齐布,为推进城镇化进程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城镇是县域经济网络的中心

在县域内,以县城经济为中心层,以乡镇经济为中间层,以村级经济为基础层的区域经济网络已经形成,而县城处于网络中心的地位。县城是联系大中城市和广大农村的桥梁和纽带,从多方面领导县域经济的全局。县城是近现代农村经济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具有城市化的雏型,为广大农村步入现代化开辟了道路。协调城乡发展,意在缩小城乡差距。世界城乡差距为1.5:1,中国为3:1,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发展以县城为先导的城镇化,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为解决农村问题创造条件。我国目前的城镇化水平为40%,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要在2020年将我国城镇化水平提高到55%,届时会有两亿农民进入城市生产和生活,而拓展县城发展空间是目前最为现实的办法。

(二)城镇是县域经济的重要载体

在地区生产总值中,二、三产业相对地集中在县城,虽然有的县份一产占的比重大,那是由于二、三产业发展不足造成的。从经济涵盖的范围看,农用物资的供应,农副产品的集散都是以城镇尤其是县城为依托。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的投资,大规模的固定资产都集中在县城。

(三) 城镇是区域现代文明的主要标志

在县域内,城镇尤其是县城,处在现代文明的最前沿,是带领全县步入现代文明社会的“排头兵”。从经济形态看,城镇则处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过渡状态。从社会状况看,在城镇里全部的社会生产和生活都要社会化,达到了社会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准。从文化层次看,城镇的人均受教育程度在8年以上,各种文化设施,人类发展指数,城镇远远优越于农村,代表着先进文化的方向。

农业产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农业产业化是指通过以农副产品为当地的主导产品,使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衔接起来,通过多种形式和紧密的利益关系,在产前、产中和产后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规模,由此造成一种新的符合产业化经营的经营方式,并由此达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一)农业产业化是促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重要手段

传统农业生产都是依据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发展种植、养殖.、采集.、狩猎等农事,以解决温饱问题。当代的县域农业生产,如果单靠传统的粗放经营,只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要变吃饭农业为致富农业,只有推行农业产业化。对农业的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使其增加科技含量,形成高附加值。资源只有转化才能形成产业优势,进而形成经济优势,成为财富的源泉。

(二)农业产业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乡村明显落后于城市。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三农”问题说到底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即收入问题。农民不增收就无法实现小康,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无法实现全国的小康社会。可见,农业产业化是促使农民增收的重要出路。

(三)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应该在县域经济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发展农业产业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改造传统农业,加快工业化进程。以资源为依托,围绕农业上工业,拉长农业深加工产业链。通过产业化来积累发展基金,推进农业县份的工业化进程。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发展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科技应用型工业企业。实现农工贸.、科工贸的一体化和产供销一条龙。要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工作,这些都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卓有成效的办法。政府乃至全社会,都应该从资金、项目、技术上向农村、农业和农民倾斜,加速推进其现代化进程。

农民身份市民化是县域经济的历史任务

全国两千多县级行政区划管辖的地域内,生活着我国81%的人口,其中8.7亿农村人口。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任务在于减少农民,减少乡村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一)市民化是农民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形式

我国农村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是,一个人的活三个人干,使大量劳动力资源闲置。解决的办法:一是让部分农民进大中城市打工,在居住、子女上学诸方面提供条件。二是在小城镇发展新型中小企业,吸纳农民进入非农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充分发挥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使农民增收。国家计划2020年农业劳动力占就业人口的比重,将由现在的50%下降到三分之一左右。农民身份市民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成为农民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二) 市民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体现

农业现代化就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农民从笨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其成为新一代的农业工人。农业现代化就是提高农产品的专业化、商品化水平,使其作为市民成为现代的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农业现代化就是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使其具有现代市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品位。城镇化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崭新的生存空间,农业产业化和现代新型企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就业空间,由农民转变为市民就有了现实可能。

(三)市民化是农民享受创造成果的理想方式

县域经济的发展要立足以民为本,不但要为农民的一时一事着想,更要考虑农民发展的长远之计。给农村、农业、农民的现代化创造日益广阔的发展前景。农民们历史地走进了城镇,相对发达的物资文明,良好的生存条件,便利的公共服务设施,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将获得根本改善。现代化建设同时是人自身的现代化过程,农民转入非农产业,改变自己的身份,会加速他们自身的的现代化。

社会法制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

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现代社会应该是法制社会。处在这种环境里的县域经济必须依法管理,提高经济社会的法制水平。

(一) 发挥法律对市场经济的引导作用

市场经济有其客观的运行规律,真实地反映这些规律,并通过对市场的引导,使人们的经济活动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这是依法管理经济的本质要求。我国现行的基本法律法规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着引导作用。政府要依法行政,保证公平竞争,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地位和利益,为社会公众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 发挥法律对市场经济的保障作用

这种保障作用主要体现在利益保障和秩序保障。利益保障是指保障市场主体的地位平等.意志自由和正当权益,保障社会全体成员的合法权益和各自的合法经济利益不受侵犯。秩序保障是指通过法律秩序使市场经济平稳健康有序地发展,经济社会活动要纳入法制轨道,实行依法管理。市场主体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政府要依法维护市场主体的利益,加强监管,公平裁判。

(三) 发挥法律对市场经济的促进作用

法律对市场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直接促进作用和间接促进作用两个方面。直接促进作用是指那些直接调节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使市场经济按照法律所确认的原则运行,而且为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创造条件,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内在的根本的促进作用。间接促进作用主要是指那些以调整政治关系、管理关系、社会关系为主的法律。通过这些法律对各种社会矛盾、纠纷和案件的处里,进而维护社会稳定,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打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 发挥法律对市场经济的规范作用

要实现市场运行中的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行等价交换、平等协商、正当交易,就要执行强有力的法律规范。通过法律对市场主体行为的规范和约束,为经济的交互活动建立诚信机制,保证市场规则的有序运行。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市场主题日益多元化,经济关系日益复杂化,法律的规范化作用也将更加突出。政府要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切实规范市场行为,打击非法活动,维护合法者的权益和国家的利益。

环境生态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县域经济的工业化层次较低,由资源开发、工业排污等造成的生态破坏也相对较低。但是,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生态问题同样不可忽视。

(一)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老路

发达工业化国家的历史表明,资源的开发,工业排污,生活垃圾等等造成了生态恶化。大气质量下降、水资源短缺、沙尘暴、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已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先污染,后治理”虽然起到了亡羊补牢的作用,但生态的自然平衡在某些方面已经难以逆转。破坏环境带来经济的一时发展,再去投资治理环境,往往会造成得不偿失的后果。

(二)构建节约型社会使资源永续利用

节约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做到不破坏、不污染、不浪费。加强科学技术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用新技术、新方法合理开发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县域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边开发、边补偿、边治理,做到经济、社会、环境三种效益平衡发展,相互促进。

(三) 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人类造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造成人与环境的不和谐,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反而会延误人类社会的进步。破坏环境所产生的负效应将直接危害人类的生存和安全,因此,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做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对已遭破坏的环境要抓紧治理,恢复生态平衡。对将要开发的项目严把环保关,坚决避免产生新的破坏和污染。要让人们呼吸到新鲜空气,喝上洁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使我们的地球家园永远生机盎然。

城镇化、产业化、市民化互为支撑、互相促进,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形成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合力,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道路。法制化、生态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需条件,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是保证各项事业稳定和谐发展的有力推手。在城市与乡村、经济与社会、生产与生活、人与自然的科学化、一体化的发展中,县域必将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结论

从战略高度重视发展县域经济,关系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和幸福指数的提高,关系国家农业基础地位的巩固和加强,关系我国农村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对于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和谐文明的理想目标影响巨大。因此,国家“十二五”规划对发展县域经济给予了特别关注,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县域经济的新举措、新政策、新办法。把发展县域经济和改善农村民生作为主题,贯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为县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使县域的发展迎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只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定正确的发展方向,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必将蓬勃发展,生机无限。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

2.中国农业现代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6月

经济发展的方向范文第3篇

我主要讲新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区别:首先,在对人的行为的假设方面,传统经济学认为人是理性的,而新经济学认为人是有限理性的。其次,在理论模式上,传统经济学是规范性的,新经济学是描述性的。最后,从研究目的来讲,传统经济学主要研究如何增加人们的财富,但是我认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是研究如何从根本上增加人的幸福,这里的幸福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传统经济学

新方向

假设:

人是理性的

人是有限理性的

理论:

规范性的

描述性的

研究目标:

财富

广义的幸福

理性和有限理性

传统经济学认为,人都是有理性的,关于理性,传统经济学有几个基本的假设,比如传统经济学相信,对于好的东西和坏的东西,人们总是愿意为好的支付更多的钱。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Simon 就首先对理性人这个基本假设发出了质疑,他提出了有限理性这个概念。但是一直到了Kahneman 和 Tverskey,人们才开始具体地研究人在什么时候是不理性的,在什么情况下人的行为会背离理性假设。

有两类违反理性假设的研究。第一类研究说明了人的行为有的时候会违背Dominance原则。举个例子来说,有两个比萨饼,如果他们的配料和口味等其他方面都相同,只不过一个比另外一个大一些,那么根据传统经济学的理论,人们肯定会愿意为大的比萨支付更多的钱,起码为大比萨支付的钱不会比为小比萨支付的钱少。这就是Dominance原则。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做决策的时候,并不是看一个物品的真正价值,而是用某种容易评价的线索来进行决策,这就是Evaluability的概念。

假定有两杯哈根达斯冰淇淋(见图1),一杯冰淇淋A有7盎司,装在5盎司的杯子里面,看起来满满的;另外一杯冰淇淋B是8盎司,但是装在10盎司的杯子里,所以看起来冰淇淋装得不满。客观来讲,哪一杯冰淇淋更好呢?按照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如果说人们喜欢冰淇淋,那么8盎司的冰淇淋比7盎司的多,如果人们喜欢杯子,那么10盎司的杯子比5盎司的杯子大,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传统经济学都认为人们愿意为冰淇淋B支付更多的钱。但是试验表明,在分别判断的情况下(也就是人们不能把这两杯冰淇淋放在一起比较),人们反而愿意为冰淇淋A多付钱。平均来讲,人们愿意花2.26美元买冰淇淋A,却只愿意用1.66美元买冰淇淋B。这就是说,如果这两杯冰淇淋都标价2美元,那么人们情愿选择冰淇淋A。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人们在作决策的时候,通常不是象传统经济学那样判断一个物品的真正价值,而是根据一些比较容易评价的线索来判断。在这个实验中,人们就是根据冰淇淋到底满还是不满来决定给不同的冰淇淋支付多少钱。这种行为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人们有可能在一个差的物品上花费更多的钱。

这个例子虽小,却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我曾经在从中国回美国的时候给两个朋友分别买了两个礼物。一个是400块的羊毛围巾,另外是价值500块的大衣。把礼物送到两个朋友手里之后,两个礼物却带来了完全不同的结果。拿到400块围巾的朋友非常高兴,而且觉得我很慷慨。但是另外一个拿到500块大衣的朋友却不太高兴,尽管他拿到的大衣要比围巾贵。相对大衣来说,围巾比较便宜,一个40O块的围巾,人们就觉得这个礼物已经足够好了,它就像在实验里面那杯比较少但装得比较满的冰淇淋;而500块的大衣就让人觉得,和其它大衣比起来并不是很昂贵,就好像是比较多但装得不太满的冰淇淋。可见人们就是靠比较容易评价的线索来判断一个礼物的好坏的。这个例子引申出一个常常被人们所忽视的送礼之道。那就是,在送礼物的时候,一个礼物到底值多少钱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这个礼物在它所属的类别里面是不是昂贵。在一个不太昂贵的礼物类别选择一个比较贵的礼物,要比在一个比较昂贵的礼物类别里选一个比较便宜的礼物要好得多。

还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Evaluability概念的重要应用。比方说太平上有小岛遭受台风侵袭,联合国需要决定到底给这个小岛支援多少钱。假设这个小岛上面有100O户居民,90%居民的房屋都被台风摧毁了。那么如果你是联合国官员,你认为联合国应该支援多少钱呢?但是加入这个岛上有18000户居民,其中有10%居民的房子被摧毁(你不知道前面一种情况),你这时认为联合u应该支援多少钱呢?从客观的角度来讲,后面一种情况下的损失更大。但是调查的结果,人们觉得在前面一种情况下,联合国需要支援1500万美元,但是在后面一种情况下,人们觉得联合国只需要支援1000万美元。(见表格1) 表格1

岛A

岛B

有1000户居民

有18000户居民

90%居民的房子被毁

10%居民的房子被毁

人们觉得联合国应该支援的金额:

岛A:1500万美元

岛B: 1000万美元

实验结果再一次说明,具体900户居民和1800户居民,如果不能互相比较,人们很难知道900户和1800户是多是少,但是百分比这个信息即使不需要比较,人们也很容易地知道90%很多,10 %很少。这又是一个Evaluability的例子。

为了说明Evaluability的概念,我再举一个关于餐具的例子。比方说有一家家具店在清仓,你想买一套餐具。你看到一套餐具,有24件,每件都是完好的。那么你愿意支付多少钱买这套餐具呢?另外如果你看到的餐具有40件,这40件中的24件和我们刚刚提到的完全相同,而且也是完好的,此外这套餐具还有8个杯子和8个茶托,其中2个杯子和7个茶托都已经破损了。你愿意为这么餐具支付多少钱呢?(见表格2) 表格2

A套餐具(包括24个餐具)

B套餐具(包括40个餐具)

8个菜碟:全部完好

8个菜碟:全部完好

8个汤碗:全部完好

8个汤碗:全部完好

8个点心碟:全部完好

8个点心碟:全部完好

8个杯子:2个已碎

8个茶托:7个已碎

实验结果:人们愿意为这套餐具支付的价格:

A套餐具:33美元

B套餐具:24美元

实验发现,在分别判断的时候(人们只知道其中一套餐具的情况),人们愿意为第一套餐具支付33美元,却只愿意为第二套餐具支付24美元。这个结果再次违反了传统经济学的Dominance假设。因为第二套餐具比第一套多出了6个好的杯子和1个好的茶托,人们愿意支付的线反而少了。这个例子也说明,到底24件和31件(9件不计在内)算多算少,如果不互相比较是很难判断的,但是餐具到底完好无缺还是已经破损是很容易判断的,因此人们仍旧是依据容易判断的线索做出决策。这个例子其实很有意思,引申到现实生活中 甚至可以指导我们的为人之道,那就是情愿一直做好事,做得不多但是没有做错过,也不要做了很多好事 但是做了一两件错事。

以上的例子说明了人的行为并不完全遵守传统经济学的Dominance假设。这是证明人是有限理性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许多行为学的研究表明,钱并不具备传统经济学所认为的替代性。钱的替代性是指钱就是钱,同样100元钱,不管是挣来的,还是赢来的,或者拣来的,对消费者来说都是一样的。但是许多研究表明并非如此。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Thaler教授根据钱的不完全可替代性提出了 Mental Accounting的概念。

考虑下面的情形:今天晚上你打算去听一场音乐会。票价是200块钱。在你马上要出发的时候,你发现你把你最近买的价值200块钱的电话卡弄丢了。你是否还会去听这场音乐会?大部分的回答者仍旧会去听音乐会。但是如果情况变化一下,假设昨天你花了200块钱买了一张今天晚上的音乐会票子。在你马上要出发的时候,你发现你把票子弄丢了。如果你想要听这场音乐会,你必须再花200块钱买张票。你是否还是会去听这场音乐会?大部分人回答说不去了。仔细想想,这两个回答是自相矛盾的。不管消费者丢掉的是电话卡还是音乐会票,总之是丢失了价值200元的东西从fungibility的角度来讲没有理由丢失了电话卡后仍旧去听音乐会,而丢失了票子后就不去听了。原因到底何在呢?事实上,在人们的头脑里,钱并不像传统经济学所假设的那样,具有完全可替代性。真正的情况是,人们会把不同的东西归在不同的Mental Accounts里面。电话卡和音乐会票分别在两个账户里面,所以丢失了电话卡不会影响音乐会票子所在账户的预算和支出,大部分人仍旧选择去听音乐会。但是丢了的音乐会票和后来需要再买的票子都被归在一个账户里,所以看起来就好像花了400元钱听一场音乐会一样。人们当然觉得这不合算 所以就不去了。

比方说,如果你是一个理性的人,那么对你来说,不管是挣来的钱还是一笔意外之财,对你来说应该没有什么区别。但时,一般来说,你会把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存起来不舍得花,但是如果是一笔意外之财,你就很快地花掉了。这其实说明人们在头脑里分别为这两类钱建立了两个不同的账户,挣来的钱和意外之财是不一样的。另外,这个概念还可以帮助政府制订政策。比方说,一个政府如果想通过减少税收的方式刺激消费,可以有两个做法,一个是减税,即降低税收水平,另外一个是退税,就是一段时间以后返还纳税人一部分税金。这两个做法从fungibility的角度来讲没有差别,减收5%和返还5%的税是一样的。但是减税和退税在刺激消费上的作用却非常不同。人们觉得减收的那部分税金是自己本来该得的,自己挣来的,所以增加消费的动力并不大;但是返还的税金对人们来说就如同一笔意外之财,这时人们才有可能增加更多的消费。如果一个政府不明白这个道理,很有可能减少了财政收入,却起不到刺激消费的作用。

规范性理论和描述性理论的区别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新经济学对微观经济学很重要的一个内容——风险决策理论的修正。

传统的经济学是一个规范性的经济学,也就是教育人们应该怎样做。而在心理学影响下的新经济学是一个描述性的经济学,它主要描述人们事实上是怎样做的。这就好像一个人在高速公路上开车,交通法规规定限速80公里,这是规范性的;而事实上人们在车辆稀少的时候会开到100公里,这就是一个描述性的。比方说,宗教就是规范性的,而物理学则是描述性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经济学更像是家教,而新的经济学更像是科学。

最早的风险决策理论叫做期望值理论。这个理论提出,人们是根据风险决策的期望值大小来进行选择的。比方说有两个选择,A是有30%的可能性赢2000元,B是有70%的可能性赢1000元。这两个选择的期望值分别是600和700。那么期望值理论认为人们会选择B。这个理论认为人们都是风险中立的,即人们只考虑一个选择的期望值,而不考虑它的风险大小,这是这个理论的一个很重要的假设。

但是人是否是风险中立的呢?请你思考以下这样两个选择,A是有100%的可能性赢1000元,B是有50%的可能性赢2100元,有50%的可能性一分钱也拿不到。从期望值来说,B大于A。但是如果要你来选择,你会选择哪一个呢?大部分的人会选择A。200多年前,贝努力为了解释这一现象,提出了期望效用理论。这个理论指出,财富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50%可能性赢2100元的效用小于 100%赢1000元的效用。这个理论是一个规范性的理论,它是微观经济学一个重要的奠基石。这个理论假定人们都是风险规避的,因此人们选择100%赢1000元是完全理性的。这个理论是经济学的一大进展,也有许多政策应用。在美国,特别是民主党,非常推崇财富再分配的政策,也就是向富人多征税再分配给穷人,其理论依据就是边际效用递减。对富人来说增加1美元的效用要小于给穷人增加1美元带来的效用,所以应该把这1美元给穷人。

但是,问题在于,人们是不是任何时候都是风险规避的呢?看看下面这个问题:假定有这样两个选择,A是肯定赢1000元,B是50%可能性赢2000元,50%可能性什么都得不到。你会选择哪一个呢?大部分人都会选择A,这也说明人是风险规避的。但是再看下面的问题。假定你刚刚赢了2000元。你面临两个选择,A是你肯定损失1000元,B是你有50%可能性损失2000元,50%可能性什么都不损失。在这种情况下 你会选择什么呢?大部分人都选择B,这表明他们是风险偏爱的。可是,仔细分析一下这两个问题,你会发现它们是完全等价的。肯定赢1000元等于从赢来的2000元中肯定损失1000元;50%赢2000元也就是先赢2000元的情况下有50%可能性不损失钱50%;什么也拿不到就相当于先赢2000元的情况下有50%的可能性损失2000元。但是人们为什么在第一种情况下风险规避,在第二种情况下就变成了风险偏爱呢?

Prospect Theory能够很好地解释上面的情况。这个理论是Kahneman和Tverskey在1979年提出的,也是Kahneman今年获得经济学奖的主要原因。Prospect Theory认为,人在面临获得的时候是风险规避的,而在面临损失的时候是风险趋向的。在上面的例子中,第一种情况下,赢钱对人们来说是一种获得,所以人们选择规避风险。但是在第二种情况下,人们面临的是损失,因此人们倾向于冒风险,也就是风险偏爱的。但是,获得和损失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于参照点而言的。一般来说,参照点是人们对一件事情的期望。比方说你高考的时候考了600分,对你来说到底是获得还损失呢?这要看你对自己的期望。你希望自己能考550分,那么相对于550这个参照点来说你考600分是获得。假如你希望能考650分,但是你只有600分,那么相对于650来说考600分就是损失。

根据Prospect Theory上面这三点理论,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推论。就是说,如果改变人们在评价事物时候所使用的参照点,可以改变人们的风险偏好。看下面一个例子。假定一家公司面临两个投资决策,投资方案A肯定可以盈利200万。投资方案B有5O%可能性盈利300完,50%可能盈利100万。如果公司的盈利目标定得比较低,比方说是100万,那么方案A看起来好像是多赚了100万,而B则是要么刚好达到目标,要么多盈利200万。A和B看起来都是获得,因此员工一般是风险规避的,会选择方案A。但是如果公司把盈利目标提高到300万,那么方案A就像是少赚了100万,而B则是要么刚好达到目标,要么少赚200万。这个时候两个方案都是损失,所以员工会抱着冒冒风险,说不定可以达到目标的心理,选择有风险的投资方案B。由此可见,一个企业如果要影响其员工对风险的偏好,可以通过改变企业对业绩的期望水平的做法达到目的。

Prospect Theory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就是发现了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如果你的新邻居送给你100元的小礼品以示友好,你想想看你有多高兴。但是如果他刚来就弄坏了你的一个100元的落地灯,你对他有多讨厌呢?你对他讨厌的程度应该比前面喜欢他的程度要大得多。Thaler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假设你得了一种病,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会突然死亡。有一种药吃了以后可以把死亡的可能性降到零。那么你愿意花多少钱来买这种药呢?那么现在再请你想一想,假定你身体很健康,如果说医药公司想找一些人测试他们新研制的一种药品,这种药服用后会使你有万分之一的几率突然死亡。那么你会要求医药公司做多少补偿呢?很多人回答说愿意出几百块钱来买药,但是即使医药公司花几万块,他们也不愿意参加实验。为什么第一种情况人们不愿意花钱治病,但是第二种精况,医药公司花几万块钱人们都不愿意参加实验呢?实际上就是损失规避这个心理在作怪。在第一种情况下,病已经得了,治好病是一种获得,由于人们对获得相对不敏感,所以不愿意用很多钱来换取。在第二种情况下,本身身体健康,增加死亡的概率对人们来说是一个难以接受的损失,所以人们对损失所要求的补偿就远远高于他们愿意为治病所支付的钱。

从损失规避这个概念出发,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重新思考。比方说我们前面提到过,根据期望效用理论,财富再分配是一个很好的提高总效用的政策。但是如果考虑到人们讨厌损失的话,一边是从一个人的工资里面扣除1000元,这个损失在人们的心中占了很大分量,另一方面,另外一个人收入增加1000元,后者的高兴程度不一定高于损失给前者带来的不快。在市场营销中损失规避这个概念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在美国购物,比方说100块的CD机,如果商店规定,支付现金,则按商品的原价计算,如果以信用卡支付,则需要支付105块。人们通常觉得没有必要承担这5块钱的损失,所以更愿意以现金支付。但是如果这个CD机本来的价格就是105元,顾客以现金支付可以优惠到100元,而用信用卡的话则以原价计算,这个时候人们就不会觉得用信用卡支付会有损失,这种定价方式可以刺激信用卡消费。而实际上在这两种定价方式下商品的价格是一样的。只不过改变了人们的参照点,从而改变了一个事物看起来是不是损失,就可以很容易地改变人们的支付方式。

财富和广义的幸福

在讲最后一部分之前,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想不想换一个工资更高的工作?当然想。

但是有了更多的工资是为了什么呢?为了生活更富裕。那么生活更富裕是为了什么呢?归根到底,人们最终在追求的是生话的幸福,而不是有更多的金钱。我们的最终目的不是最大化财富,而是最大化人们的幸福。但是传统的经济学家认为增加人们的财富是提高人们幸福水平的最有效的手段。但是我们发现,财富仅仅是能够带来幸福的根小的因素之一,事实上幸福是由许多其他因素决定的。传统的经济学家关注的是如何最大化财富,但新经济学认为我们应该关心如何提高人们的幸福本身。

美国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均GDP翻了几番,但是许多研究发现,不管用什么指标什么方法测量,人们的幸福程度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压力反而增加了。这就产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我们耗费了那么多的精力和资源,增加了整个社会的财富,但是人们的幸福程度却没有什么变化。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其实,人们到底是不是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许多和绝对财富无关的因素。比如,有两类比较可以十人们带来幸福感。一种是时间性的比较,一种是社会性的比较。如果你最近在上海的市中心买了一套别墅,你觉得很开心。但实际上你你觉得开心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因为你们在这样的房子里给你带来的,更多的是因为比较而产生的。从时间性比较来说,如果你以前住在阁楼里,那么现在你住别墅会感到非常幸福。如果你以前住的是花园洋房,那么你不会感到特别开心。这就是时间性的比较的结果。另外,从社会性比较来说,如果你和你周围的人,你的朋友同事进行比较时发现,其他人都还住普普通通的公房,而你现在有自己的别墅,你当然会很开心。如果说你周围的人现在已经都住在更好的地方了,那么你就算住在别墅里感觉舒服,你也不会非常开心。

幸福的另外一个来源是脉冲式式的变化所带来的(见图 2)。如果一个人一直过着优越的生活而没有什么变化,他是不会比一般人幸福的。也就是说,舒适并不是幸福的重要因素。但是如果一个人本身生活水平不是特别高,但是他时不时地会有一些变化,比如旅游、探险等这些脉冲式的快乐,则能使人感觉到更加本福。

此外,记忆也是幸福的一个来源。给员工奖励可以发现金,也可以给其他的东西。现在许多公司发放奖金都是直接发钱给员工。公司也可以用同样金额的钱,让员工享受一下他们平常舍不得享受的事物,比方说到高级法国餐厅吃饭,到夏威夷旅游等。从传统经济学来看,哪个更好呢?肯定是前面一种好。如果把这两种方法给员工选择的话,人们也会选择前面一种。但是,有实验表明人们反而对后面一种奖励更开心。这是因为在就餐或旅游结束后,人们还是会记得这段经历,这段美好的记忆也可以让人们感到更为幸福,奖励的效果也更好。

经济发展的方向范文第4篇

关键词:成都经济重心;经济发展方向;转移轨迹

一、经济重心理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因素

在工业经济时代,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更多的是考察该区域内工业总产值的总量水平。城市内的工业布局总是遵循着一定的工业集聚和扩散理论。早期的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认为产业集聚是在不存在规模经济和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主要是最求知识外溢、共享市场、经济外部性。新经济地理学的克鲁格曼认为产业集聚是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形成的结果。当产业集聚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形成工业园区,这种工业园区的形成模式称为是经济自然发展的结果。但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为了加速经济增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带动经济增长,我国的园区模式大多是先由政府成立园区,再进行招商引资推动园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园区的集聚和扩散影响着一个城市、一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的变化。为了研究一个区域内经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经济重心的概念。重心的概念来源于物理学的力学的知识,主要是指在各个方向力的作用下,使得各个牵引力的作用能够达到相互制约、相互制衡的一个均衡点。经济重心是反映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内经济发展在各个方向上的经济牵引力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一种相对静态的均衡状况。在我国最早利用经济重心来研究和分析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是周良民(2000)《经济重心、区域经济与协调发展》,徐建华和岳文泽(2001)《近20年来中国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演变及其对比分析》,冯宗宪和黄建山(2006)《1978-2003年中国经济重心与产业重心的动态轨迹及其对比研究》。赵祥(2013)

在《产业集聚、扩散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书中提出了产业重心的概念,认为我国工业发展空间格局的变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都会受到产业重心变化的影响,并通过实证分析了我国制造业产业重心变化引起了我国跨区域的产业转移。经济重心的移动可以从长远上把控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可以为政府制定相应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导向指明方向,对推动区域内产业集聚和产业扩散具有重要意义。当区域内一个方向的经济发展发展或其他方向的经济弱化都会推动经济重心的轨迹向着一定方向移动。

影响一个区域内经济重心移动的因素有很多,我们主要考虑本区域内工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本区域内地理空间坐标的位置。一个区域内各个辖区工业园区的建立可以帮助这个区域内工业经济的发展,工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本辖区在整个区域内经济发展的牵引力,工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整个区域内经济发展的牵引力就越大,工业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对整个区域内经济发展的牵引力就越小。在整个区域内空间地理位置也影响着经济牵引力的大小,距离中心区域越远对整个区域内经济发展的牵引力就越小,距离中心区域越近对整个区域内经济发展的牵引力就越大。

二、经济重心的模型构建

以赵祥的产业重心分析模型为基础,构建区域经济重心模型。前提假设:

(1)推动一个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主要是区域内产业集聚所带来的工业生产总量,只考虑工业生产总值对经济的牵引作用,不考虑农业、服务业等其他产业对经济的牵引力。

(2)以城市的区域地理中心,作为区域内的坐标原点,在坐标轴上来考察区域地理内的各个经济增长点和距离中心原点的坐标位置。

(3)不考虑城市内区域经济所占面积的大小,我们只考虑城市内各个区域方向上经济增长点经济总量的影响。

假设一个城市内有n个经济发展区域,第i个区域内带动经济增长的点的坐标是(Xi , Yi),Vi表示第i个区域内经济的发展水平,即该方向上对经济发展的牵引力,(X , Y)表示该城市内经济发展的重心。

X=∑ni=1xivi∑ni=1viY=∑ni=1yivi∑ni=1vi

三、成都经济重心的移动轨迹计量分析

(一)成都经济在成渝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国务院着力培育成渝经济区,将成渝经济区作为推动西南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来带动成渝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成都作为成渝经济区内的一个核心极点,成都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方向、工业的布局直接影响着整个成渝经济区的发展状况。在整个成都市中,成都的行政辖区为7区12县市。成都的每一个行政区域可以作为成都市县区内一个县的经济增长点带动着周边经济的发展。由于成都各个区县之间存在着空间的距离,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着差异,因此各个区县对经济重心移动轨迹的影响力大小也不相同。各个区县内的经济增长点都影响着成都经济重心移动的轨迹向着自己所在的地理位置方向发展。在成都各区县内的产业集聚总会带动聚集区内或集聚区周边的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外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强的牵引力,总是希望的经济发展,向着集聚区域内发展。

(二)经济重心模型的计量因素选择

1、经济重心模型的计量因素之一――成都经济空间布局

经济发展的方向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经济;现状;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01

农村相较于城市的发展来说较为滞后,整体的经济水平也较低,所以,为了能够激发农村的发展,就必须通过城市来带动农村的发展,建立我国新农村。通过新农村建设脚步的加快,我国农村的经济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进步,甚至有些农村的经济水平已经逐渐超越了城市。那么,面对今天农村的发展脚步,我们要怎样才能够正确地认识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呢?本人将在本文中进行简单解析。

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农村,基本上都地处偏僻,交通不方便,文化及科技水平不高,这就使得农村的经济发展跟不上城市的发展脚步。但伴随着我国政府对农村经济重视度的提高,我国农村经济水平也已经得到了提升。

(一)农村经济体制不健全。由于我国农村所处地势比较偏僻,在经济交流上存在较大的难度且文化水平也不高,具有良好经济能力水平的人才也不多,在经济发展中并没有一个坚实的发展基础,这就使得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不稳固。而且,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涉入经济市场的时间并不长,经济发展受到了地域及当地文化、科技水平的制约使得其经济发展体制并不健全,而且,农村的产品交易主要集中于农产品之间的交易,交易方式较为单一,并没有发挥出货币的流通职能,而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经营组织建立不完善。为了能够全面发展我国农村的经济,政府开始在农村建立一定数量的经营组织,例如农村合作信用社等,通过这些合作社的建立能够有效地团结农村中具有经营意识的农民们参与到经济交流当中,从而激发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的农村经营组织的建立并没有得到政府的全力支持,这就使得农村经营组织的建立并不完善,并没有发挥出其经济推动的最大潜力。

(三)城乡互助体系没有得到全面的开展。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重心就放在了城市之上,这样是为了能够通过先富带动后富,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但是,由于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完全做到城乡互助,这样就无法发挥出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作用,导致农村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的经济水平,造成农村经济现状。

(四)农村产业结构单一。我国农村的经济交流主要是依靠于农产品的交易,这样的产业结构相对比较单一,对于激发农村的经济多样化发展具有一定的难度,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也并没有较大的推动性。而且,由于农村的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其在经济上所承担的风险也就较大,一旦产业链上出现金融问题将造成较大的经济风险。

面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我们一定要能够掌握好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控制好农村经济发展的脚步,才能够有效地激发农村的经济水平的提升。

二、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方向的探讨

在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足需要我们解决,只有改善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才能够看清其经济发展的方向,最终推动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农村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基地,我们要能够有效地利用农业发展来全面带动我国农村经济的进步,所以,为了能够有效地利用农业来提升农村经济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之一。通过将农业产业化,能够将我国农村的小农经济相互结合起来,从而将其发展成为一个产业链,并建立起一个连锁产业和农产品生产链,这样能够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更高的效益,激发经济的发展。

(二)完善农村金融性机构建立的发展方向。为了能够促进我国农村的经济流动和货币交流,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提升农村人民的经济意识,我国政府建立起了一定的农村金融性机构,例如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但是,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对于金融性行业的认识不足,对相应的金融性机构的信任度不足,这就无法全面推动金融性机构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所以,全面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性机构的建立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那么,政府要能够重新界定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范围,提高金融机构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农村的经济发展投资,从而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

(三)农村文化教育发展方向。文化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充足的文化和先进的科技才能够有效地推动经济的发展。那么,农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要能够加大农村文化教育的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文化方向上的开展。所谓“知识改变命运”,通过加大农村文化教育的力度能够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培养出更多高水平的金融性人才,全面提高农村人民的知识素养以及经济能力,提高他们对经济发展的认知,从而让他们能够为农村的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全面建立我国新农村。

(四)经济发展科技化方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就是说科技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掌握了高端的生产水平才能够提高产品产量,才能够有效地提升经济效益。所以,为了能够有效地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我们要能够推动农村经济的科技化发展,通过技术对我国农业的武装,提升农村生产的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生产能力和产量。

(五)市场经济发展方向。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市场程度较低,难以适应于我国现有的市场经济的发展脚步,导致其滞后于城市的发展。所以,为了能够全面提升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我们要能够提高农村经济的市场程度,向市场经济的方向发展,提倡农村经济的自由贸易,加大农村资金、产品的市场化程度,优化我国农村经济制度,提升农村经济效益,推动经济发展。

全面提升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促进我国综合实力提高的重要过程,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掌握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全面推动其经济水平的提升,从而建设更加美好、和谐的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申颜芳,赵琳.应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河南农业,2010(03).

[2]戴玉.农业合作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意义[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1).

经济发展的方向范文第6篇

【关键字】:社区文化;新常态;方向

1、经济新常态与社区文化

1.1经济新常态

2008年以前,我国经济的增长一直保持着较为高速的增长,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也保持着较为领先的位置。但从08年开始,这一连续领先的状态被打断,各国的经济发展也一再陷入低迷状态,而我国也逐渐开始认识到不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因此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战略,提出经济增长的结构性转变,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化为创新驱动,经济增长速度由两位数的高速度增长变为7%~8%单位数的中高速增长,要求经济结构升级,把第三产业等消费性、服务型的产业当作经济发展的主体。以上种种的转变都是我国对于经济发展的一种价值选择与判断,从我国对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何种作用的转变来看,在经济发展上选择这样一种新常态的路径也是大势所趋的。

1.2社区文化

社区文化是社会的地域特点、人口特性以及居民长期共同的经济社会生活的反映。 它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方式,大体上的理解方式就是在广义上包含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而在狭义上多是指一些文化现象。当前我国经济进入转型时期,现在所提倡的使经济发展由旧常态向新常态的转变以及十八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十三五规划,其目的最终都是希望经济能够得到更好更健康的发展,最终惠及人民,改善民生。而社区是社情民意、社会基层中各种矛盾和问题反映比较集中的地方,是城市发展的微观状态。我们在走经济新常态的道路中,不可避免的便是让文化紧随而上,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同样打出“新”的旗帜。社区包含着不同层次的内容,因此所体现出来的社区文化也是不一样的,主要有市、区、街道三个层次,本文中所研究的社区文化发展方向单指街道层面的社区文化。

2、经济新常态下社区文化发展方向的选择

2.1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文化产业作为一个非传统产业,它的发展自身就存在着许多的不足,而社区文化更是文化产业链中的弱势群体。我们一直在强调把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对于文化产业也是如此。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不能故步自封、因循守旧,要做到博采众家之长,吸收省内外、国内外符合我国国情的,先进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利用与当今时展潮流相适应的文化传播载体――网络,使之对社区文化的建设与传播发挥辅的作用。当今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的模式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都以互联网+为驱动,最终惠及民生,改善民生。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三个热词――经济新常态、创新驱动发展、供给侧改革,无一不给我们的社区文化发提供新的路径,让我们乘着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走出一条现代化的社区文化发展道路。

2.2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向

城乡二元化的体制一直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然而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同时也体现在文化方面。社区有城镇社区与农村社区之分,而近年来的城镇化建设使大量人口由农村迁移到城市,他们在城市的社区中生存,带去的不仅是人力资源还有乡村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给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而通讯事业的进步给文化的传播带来了便利的条件,因此乡村居民在日常生活过程中能够充分的接受城市社区文化这种集教育、科技、娱乐为一体的社区文化发张方式;随着近年来的“民工潮”“打工热”的盛行,游走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打工者们,他们参与了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吸收了城市的先进文化,他们的流动使这种文化传入乡村,成为现代文明传播的载体,给新农村的建设添砖加瓦。与此同时,他们也把乡村所具有的睦邻友好、一家有事三家帮、庭院文化等生活方式带到城市社区,对于城市社区中闭户不见、互相都是陌生人的状态也有所改善。要想建设城乡一体化的文化发展方向就要坚持文化发展的先进性与创新性,这不仅符合我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也符合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要求。在文化发展上走出一条特色化,符合本地区民情,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加大城乡之间的互动,协调发展,在文化方面相互促进相互吸收,这就一定要求了两方的工作人员的沟通与交流。利用乡土气息、民俗文化、自然风光去吸引人群,这样的发展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并且繁荣发展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3文化享受均等化的发展方向

社区文化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下的一部分,而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能够让居民均等的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是建设社区文化的一大重点。文化享受的均等化不是指绝对的平均与强制性的施加到每个人的头上,而是在文化产品多样化并能够充分达到均等分配的前提下,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以个人的文化需求为基准,以此来进行的文化产品的分配。而我国现阶段在社区文化均等化方面做得远远不够。在社区中忽视文化发展,图书馆,艺术馆很少几乎没有并且典藏量不能达到要求,文化表达方式单一这在根本上就没有满足实现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前提。社区的文化服务本就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的限制,因此乡镇居民进入到城镇工作,生活后,由于户口的限制在原本居住的地方所享受到的社区文化并不能够跟随他们一起来到城市,而在城市中由于经济等条件方面的差异也不能够充分享受到社区文化的成果。我国提出经济新常态的发展思路,最终也就是希望由经济发展最终带动其他方面发展,并通过其他方面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经济方面的发展,从事实现成果由全人民共享。所以在发展社区文化中一定要注重均等发展,实行普惠政策,优化公共服务的投入,可以与民营企业联合解决资金的投入问题,促进社区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最终实现社区文化享受均等化。

【参考文献】:

[1]曹爱军 杨平.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1

[2]刘宝顺. 我国城乡社区文化建设综述研究[J]. 管理学刊. 2010,(6)

[3]吴超 钟辉.金融支持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在哪里[M].财经科学.2013,(2)

经济发展的方向范文第7篇

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关键是看什么样的经济理论能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同志曾指出:“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那么,究竟是什么理论解决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问题呢?是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26年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不是西方经济学,而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纵观历史,直面现实,按照实践第一的标准来衡量,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就是:“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马学”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学”就是中国化的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西学”就是西方经济学。

用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统领中国经济学

近些年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在一些人眼里不时兴、不管用了,也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只是一个学派。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存在着两种误解: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仅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和语言;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不能解决现代资本主义和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这需要在理论上加以澄清。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科学体系,是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他们的著作是奠基之作,有着极其重要的原创价值。但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它还包括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一系列思想。马克思主义并非仅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更不能说“句句是真理”,不能搞本本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会改变,但它的精髓则是必须坚持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就是坚持它的根本立场、基本观点和科学方法。邓小平同志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这是最高层次的概括,也适用于中国经济学。当然,还包括辩证唯物论和唯物史观等基本原理。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学著作的研究对象主要是19世纪的资本主义制度,但只要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不变,剩余价值理论就仍然是一把揭示资本主义奥秘的钥匙。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宁等后继的马克思主义者运用这些原理对其进行研究,现在还在继续研究,已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当然包含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基因,但主要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贡献。

现在的关键是中国经济学要不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必须明确,指导思想只能一元化,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论。只有保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经济学中的主导地位,才能把握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正确方向,排除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之类理论的误导,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前进。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为基本内容

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而不是别国的经济问题。离开了这个主题,就不能称其为中国经济学。中国是一个大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情况非常特殊。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升华,形成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其内容十分丰厚。经过26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规律性的东西已经昭示得比较充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已经形成。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和丰富经验,就连外国人都十分重视,我们自己为什么不加以深入研究呢?

有的学者主张用西方经济学,包括西方发展经济学来研究中国的经济问题。实践证明,照搬任何模式都是不成功的。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论,任何一本西方经济学著作都没有阐述过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能够结合和怎样结合的问题。研究学问首先要研究矛盾的特殊性,仅仅借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作的办法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最本质的东西它们没有。比如,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在哪里?就在四个坚持。”这在西方是不可能有的,但在我们这里却运用得日臻成熟,其中就有特殊的经济规律在起作用。西方发展经济学是西方学者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理论成果,值得我们借鉴。然而,发展中国家为数众多,情况迥异,中国更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事实证明,靠外国人研究本国的问题,很难抓住要害。因此,西方经济学、西方发展经济学不可能取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

有些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既不感兴趣,更没有进行过认真系统的研究,只是盲从地认定只有外国人那套令人费解的东西才算是真正的学问。这使我们联想起当年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创立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时候,有人说“山沟里没有马列主义”。然而,恰恰是这个“土生土长”的理论,使中国革命最终取得了胜利。在改革开放之初,不是也有人说邓小平同志的论述不是理论,没什么学头吗?然而,正是邓小平理论把中国引向了富强。邓小平同志的话很精彩:“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经济学是一门科学,旨在揭示经济发展规律,并非用玄奥的东西吓唬人。现在的问题仍在于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因此,我们更应当坚定信心,明确方向。

善于借鉴西方经济学有用的方法

经济发展的方向范文第8篇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集体经济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全党进行了一次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群众运动,1982年《宪法》就是正本清源的产物。之后我国宪法一直规定:“城乡各种行业、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巨变”之后,原来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向西方靠拢,只讲合作经济,不提集体经济。我国有些学者也主张向西方靠拢,只讲合作经济,不提发展集体经济。还说《宪法》也可以修改嘛!集体经济“消亡论”和“集体资产退出论”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出笼的。

近10年来,在与社会各界接触时,只要你一提集体经济,多数人会说“还有集体经济吗?”当你列举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后,一部分人又说“集体经济不就是搞一大二公吗?”从事集体经济工作的许多同志对集体经济起源、概念、特征、趋势、创新等问题,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发展集体经济信心不足、方向不明。我反复琢磨,许多人为什么对集体经济那么不感兴趣或不怀好感呢?因为体制、政策、人员变化了。在否定集体经济的人群中,多数人对集体经济并不很了解,属于人云亦云。从事国有和私营经济工作的同志,出于偏见,难免有否定集体经济言论。真正否定集体经济并把它“边缘化”的人,是那些对集体经济财产组织形式(提倡员工持股)、生产关系(民主管理原则和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不怀好感的人。我看到一位专家“对以公有制为主体”产生动摇并主张大规模私有化的文章后感到,“以公有制为主体”真的在动摇。党中央从十六大、十七大到十,一直坚持毫不动摇地发展公有制经济,不是空穴来风。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踏上新的征途、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正在迈出新的步伐关键时刻,我们探讨新形势下中国还要不要发展集体合作经济?未来我们发展什么样的集体合作经济?以及如何发展集体合作经济?十分必要。理论正确,思维才能正确。方向明确,路径、方法才会更加科学。集体合作经济的兴衰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和人民群众共同富裕的前程。创新是事业发展的动力,以创新为灵魂,我们的探索才会成为历史的必然。

一、合作经济必须在创新中发展

世界合作经济发展轨迹告诉我们,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只要有商品交换,只要有中间盘剥,只要有两极分化,存在弱势群体被欺凌、被损害现象,人们就会自愿联合起来,或者在政府及社会帮助下兴办合作经济,以多种合作形式抵御市场风险,维护自己权益,摒弃剥削和欺凌,改变弱势地位,争取更好的生存发展环境。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差异,由于对合作经济理念认识上的差异,合作经济在世界各国出现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规模、发展环境。合作经济的生存发展,不断地遇到挑战,不断地发生挫折,但它适应时代变化,不断创新,所以它历久不衰。

国际合作联盟是全世界合作经济的联合促进组织,国际合作联盟确立的合作经济原则,是合作经济生存发展的价值观。它也在不断完善、不断创新。

当代合作经济典范西班牙蒙德拉贡联合公司(MCC)生存发展的价值观就是不断创新的典型。MCC是从1956年的一个小型生产合作社发展起来的,现在是欧洲比较大的综合性集团公司。MCC坚持合作制原则,但没有固守历史留下的传统的合作社模式。MCC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的产权制度,实行合作制与现代公司制相结合的劳动股份制。MCC在发展中曾遇到诸多难题,有经济危机带来的市场萧条问题,有商业银行不愿意给合作社贷款问题,有职工社会保障问题,还有合作教育和社员素质提升问题,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合作社冲击问题等等。MCC以联合的优势,化解矛盾,靠不断创新,做大做强了,跻身于世界大公司行列。比如,1959年MCC冲破重重阻力,建立劳动人民合作银行,使产业与金融业相结合,从根本上解决了合作社企业贷款难、结算难问题,形成金融对工商产业的支持和拉动。又如,1969年将消费合作社调整为现代超市,以至于把超市建到英国,走向世界。还有,MCC从一开始就注重职工教育与培训,以教育合作社支持专业合作社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教育合作社不适应新形式要求了,MCC适时建立职业技术培训中心,有了自己的大学。20世纪90年代后,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全球经济一体化走向越来越明显,MCC不把合作社当作一个封闭体,而是主动走向世界,与几十个国家建立合作关系,外联经济从业人员和经济效益已占总量的三分之一。2000年MCC在北京召开新闻会时,介绍了它的10项基本原则:自由加入,遵守社章;民主的组织形式,实行“一人一票”制;劳动者享有最高权力;资本处于辅助地位;成员参与企业管理;劳动报酬的一致性;内部合作与合作社之间的合作;推动社会变革;推进国际合作;开展教育。MCC的价值准则包括“人民第一”、“以人为本”、“客户满意”等6个标准,核心是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MCC的经验值得中国做大做强的城乡集体经济组织学习借鉴。

世界经济复杂多变。在新经济时代,适者生存,强者在变化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因循守旧者必定会被淘汰。各国都有一批持续发展的合作社,他们适应市场经济潮流,坚持合作制原则,更主要的管理创新,包括产权制度、运行机制、发展模式及市场营销创新。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曾经是国际合作经济中第一代合作社典范,可如今它已无声无息了。有专家分析,罗虚代尔是在后来转型中在发展思路、管理模式上出了问题。为什么有那么多合作社销声匿迹了呢?外部环境不好是诱因,内部原因是根本。

合作经济创始人欧文在英国的合作试验和企业管理创新都曾取得成功,他在英国企业界颇有名气,但欧文在美国创建的“新和谐公社”却失败了。1824年,欧文变卖了所有家产,带着4个儿子和100余名志同道合者,从英国出发,到美国印第安纳州,用20万元购买了3万英亩土地,开始“新和谐公社”试验。欧文带领全体公社成员共同劳动,共享劳动成果。全体成员按年龄大小从事各种有益劳动,所有成员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和谐”相处。当时许多人从世界各地纷纷赶来。想看看这个公社是如何“和谐”的,处于被剥削境地的劳动者带着希望进入公社,一些著名科学家、哲学家也带着热情参加和谐公社的建设。欧文的理念那么好,公社的制度也很科学,社员们各尽所能,都很高兴,那为什么在3年后“新和谐公社”又解体了呢?原因有经营管理问题,有人才和队伍问题,有市场竞争冲击问题,根本问题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脱节,公社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相矛盾。欧文本想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关系进行不流血的“破坏”,但没有达到推陈出新的目的,没有为“新和谐公社”注入可持续发展的活力。

未来合作经济,不管是专业合作社还是农民合作社、工人合作社、市民合作社,不管是销售合作还是生产合作,或者是综合合作社,不管是地域合作还是跨区域联合的合作社,都不能因循守旧,必须及时转型,必须不断地更新观念,必须不断地进行产品和技术、市场营销和商业模式创新。

把合作经济与集体经济联在一起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马克思认为,合作经济的“合作生产”、“合作经营”具有集体劳动、“集体占有”、“集体原则”、“集体经营”等集体经济概念。中国有些专家学者主张只发展合作经济,不发展集体经济,那是他们不信马列、不信社会主义的写照,建议党和国家坚持《宪法》确立的“城乡各种行业、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基本法律原则不变。

二、未来发展什么样的集体合作经济

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对集体合作经济进行第二次正本清源。在追朔起源中厘清概念,在总结经验中把握规律,确立集体合作经济创新发展的基本走向。

1.合作经济是集体经济的起源

欧洲是世界合作社运动和现代合作思想的发源地,早期的合作经济思想是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一部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产生在 16 世纪,早期代表人物是英国的莫尔,他对英国资本家以暴力手段(主要指农地革命中的羊吃人的“圈地”运动)掠夺财富,给农民造成苦难深重的行为进行抨击,提出建立“乌托邦”式的理想王国。他认为“不彻底废除私有制,产品不可能公平分配,人类不可能获得幸福。”意大利的康帕内拉在抨击资本主义制度后,提出建立“太阳城”,使生产资料耐用消费品实行公有,其它消费品按需分配,人人劳动,没有剥削。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涉及到所有制和共同劳动,还没有提出合作经济思想。

19 世纪初,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使空想社会主义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恩格斯把这3个空想社会主义者称为社会主义创始人。圣西门主张建立“实业制度”,由工人、农民、工厂主、农场主、商人和银行家共同掌握政权,取替资本主义社会。傅立叶目睹资本主义社会带来的欺诈、投机、囤积居奇、重利盘剥和暴力等罪恶,提出建立消费协作社,实行共同生产、共同消费,各消费协作社联合起来组成和谐社会。世界合作思想的早期代表人物是欧文,尽管他的一系列试验都失败了,但欧文为合作经济奋斗终生的精神,影响了一代人。欧文的追随者英国的威廉・金主张合作运动与基督教相结合,提倡劳动者团结起来,积劳动成果为资本,兴办合作社。他把劳动、资本、知识看作合作社的三大要素,认为合作社不侵害私人资本家利益,发展合作社有利于国家稳定。1828 年他曾在英国组织了一个消费合作社,在他的影响和宣传下,19 世纪 30 年代后英国陆续建立了几百家以消费合作为主的合作社,世界著名的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就在他的启示下发展起来的。罗虚代尔先驱者们吸取了欧文合作社失败的教训,从社会现实环境出发,创立了一套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办社原则,后来被世人称为罗虚代尔原则。罗虚代尔原则是合作社运动史上从空想到现实的一个跃进。它先在英国和欧洲后在世界各国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被各国合作社所仿效。1895 年国际合作社联盟成立时,经过修订后的罗虚代尔原则便成为国际通行的合作社原则。

欧洲合作经济形式多种多样,合作制特点比较突出。法国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比较闻名,德国农业和信用社发达,意大利、西班牙既有农民合作社、农业合作社又有工人合作社、工业合作社,丹麦、瑞典、芬兰的农民营销合作社颇具特色。美国、俄国的合作经济发展特点与欧洲不完全相同,加拿大合作经济后继发达。

美国合作经济主要在农村,没有社会变革主张,商业化和实用主义色彩浓,美国始终把合作社当成资本主义体系的一部分,财产归家庭农场私有(含土地),只有营销合作社实行股份式合作,社员持股,按股分红。

马克思、列宁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改良主义道路持批判态度,但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变革的主要环节――发展合作社经济,却给予高度评价。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和“巴黎公社”革命中主张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彻底改变劳动者受奴役、受剥削的不平等状况,建立工人大联盟。“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巴黎公社”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在农村,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由于消灭私有制是一个过程,在不废除农民所有权的基础上,通过示范和帮助,把农民的私人生产和私人占有变为合作社的生产和占有,把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转变为联合生产方式,这种形式就是集体经济。在城市,要发展由工人组织起来的合作工厂,工人自己的合作工厂使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对立得以消除,工人们利用生产资料来使自己的劳动增殖;资本主义在自我扬弃的过程中,资本家所有制应改造为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所有制,联合起来的个人所有即为社会所有。

2.集体经济是对合作经济的提升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经济学家们总是把合作经济向资本主义引导,说合作经济是私有制。马克思列宁主义主张把合作经济向社会主义引导,说合作经济制度就是社会主义制度。西方经济学家们只承认合作经济,不承认集体经济,这是他们维护资本主义、否定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所致。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在于它揭示了人类认识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西方人反对马克思,是因为马克思研究的是让资本主义灭亡的理论,或者是研究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这是资产阶级政客们所不能容忍的。马克思总是站在劳苦大众的立场上研究问题、揭示规律,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却是站在老爷们的立场上揭示规律。马克思有许多理论是分析资本主义矛盾的,也曾经为资本主义开过药方。比如,实行股份制、使资本社会化,让大资本向社会化个人资本转移,让生产者占有生产资料等等。金融危机后,人们更加推崇马克思主义,是因为他对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1881 年马克思回答俄国女革命家维・伊・查苏利奇关于俄国农民公社运作模式时指出:“农村公社”的基本特征是土地公有制,它构成集体生产和集体占有的自然基础。俄国农民习惯于劳动组合关系,这便于它从小土地经济过渡到集体经济,集体经济不仅涵盖“集体劳动”、“集体耕种”、“集体作业”等诸多集体生产范畴,而且还涵盖了“集体经营”、“集体占有”、“集体原则”等管理范畴。俄国的农业公社应是公社的集体所有制经济。从小土地经济过渡到集体经济时,必须实行“合作生产”、“合作劳动”。这些都是“集体经济”重要概念。合作社的“集体劳动”、“集体经营”、“集体占有”、“集体原则”就是集体经济概念。

国际合作社联盟于1995年通过了《关于合作社界定的声明》,2002年国际劳工组织通过了《合作社促进建议书》,这两个国际文献的走向一致,他们把合作社原则分为两部份:一是价值原则,包括自助、自担风险、民主、平等、公平与团结以及诚信、开放、社会责任与关怀他人。二是经营原则,包括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民主化的成员管理,成员经济参与,自治与独立,教育、培训与信息,合作社之间的合作,以及关注社区。这两个国际文献反映了当今世界合作经济共同的价值观,它包容了私有和集体所有共同的追求,它更像马克思预期的合作社经济。中国各类合作经济,包括目前农村大力发展的专业合作社和一号文件提倡组织农民合作社,如能坚持这些原则,中国新型合作经济将会有更快更好地发展。我国应着手制定合作社法,为多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和支持。

3.集体合作经济发展应以马列主义为指导

140年前,马克思首先提出集体经济概念,不断系统和提升,得到恩格斯和列宁的支持。马列主义的集体经济观念是我们未来发展集体合作经济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其中包括:(1)集体所有制是相对于私有制才提出来的,集体所有制是社会共同所有的公有制。(2)在集体所有制下,所谓的人民意志就会消失,而让位与合作社的真正意志。集体所有制就是以合作社为单位的共同所有制。(3)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由于消灭私有制是一个过程,在不废除农民所有权的基础上,把分散的个人生产方式转变为联合的生产方式的经济形式就是集体经济。这是在合作经济基础上实行集体所有制。(4)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自我扬弃的过程中,产生了两种扬弃资本所有权而向公共占有过渡的形式,一种是股份公司,另一种是工人组织起来的合作工厂。工人自己的合作工厂,是在旧形式内对旧形式打开的第一个缺口――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对立在这种工厂已经被扬弃――即工人们作为联合体是他们自己的资本家,也就是说,他们利用生产资料来使自己的劳动增殖。(5)由于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权力,国家支配着一切大生产资料,在这样的条件下,合作制往往同社会主义完全一致,单是合作社的发展就等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文明的合作社制度就是社会主义制度。

4.传统集体经济观念必须创新

传统集体经济就是追求“一大二公三纯”的集体经济。传统集体经济观念还在影响着许多同志。第二次正本清源首先应解决这个问题。

马克思在“巴黎公社”革命中,列宁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重建“农业公社”中,斯大林在引导农业合作社向集体农庄过渡的进程中,在把高级农业社引向的过程中,都有过脱离实际、急于追求“一大二公三纯”的教训。在总结经验教训后,马克思主张在农村发展合作社经济,把保留农民所有权的合作社界定为联合所有的集体经济。在城市主张将资本家所有制改造为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所有制。列宁1923年临终口授的《论合作制》,把保留社员所有权的合作社界定为集体企业,认为合作社的发展就等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合作社的文明制度就是社会主义制度。

斯大林搞集体农庄是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道路,防止两极分化,对巩固苏维埃政权、支持卫国战争起了重要作用,方向是对的。但他高估了农民放弃私有制走共富道路的愿望,违背了马列主义强调的自愿原则,受到惩罚。斯大林坚持集体所有不向全民所有制过渡,也不在集体农庄搞“堆大堆”是应肯定的。

在指导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曾有过“一大二公”和追求越公越纯越好的错误思想,他主张保留个人所有权的半社会主义初级社尽快向全部社会主义的高级社过渡,进而建立“一大二公”、“政社不分”的。当“一平二调”的“共产风”挫伤群众积极性后,及时纠正“一平二调”的错误,在农村坚持“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在城市恢复发展手工业合作社和合作经营商店。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南方农民群众发明创造了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曾经给予支持,后认为这是分田单干,害怕私有制占上风,担心集体经济被摧垮,又加以否定,留下了遗憾。

搞生产资料“归大堆”的“升级过度”,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式的“二国营”模式,阻滞了生产力发展,这不是创新。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后,城镇集体经济“破除两个大锅饭”(企业内部搞大锅饭和企业与企业及上级单位搞统负盈亏)、砸“三铁”(即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实行“四自”(即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定分配),之后是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公有民营,这些来自群众的改革创新,虽然带有计划体制印痕,也有些弊端,但它适应群众觉悟水平,从根本上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以色列有400家类似的集体经济组织。中国城乡有一大批类同于华西村、刘庄村、那样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的集体经济组织,其生存发展很好,关键在于转型、创新和集体主义文化深入人心。凡是具备条件的,均可因地制宜发展像蒙特拉贡联合公司及华西村集团那样的优势集体经济组织。

5.民有民营是集体经济的重要走向

我国界定非公制经济的标准是按出资人划线,“出资人是国家和集体,就是国有或集体经济,称之为公有制经济;出资人是私人(含自然人和私营企业),它就是非公有制经济。”按照马列主义关于集体经济允许职工拥有明晰的个人产权的基本观点,这个标准应予修正。因为它仍然坚持“在集体经济里不允许有职工个人财产权利”的传统集体经济观念。《民法通则》指出,集体共有资产,可共同共有,也可按份共有。工商部门坚持“只有用集体积累投资创办的企业才是集体企业。”仍在坚持传统集体经济观念。马列主义认为,由合作社社员出资,实行联合或集体占有,由合作社行使法人财产权利,这就是集体所有。建议按照马列主义基本观点而不按西方惯例界定非公制经济标准。决定企业性质的是所有权及其行使、生产关系(包括人与人的关系和分配关系)、核心价值观。

民营经济并不等于非公有制经济。民有包括私有,也包括联合起来的个人所有,还包括劳动者和消费者共同占有。民营包括私营,也包括联合所有的集体经营。它不是国家和政府管理,前者是私人管理,即使是股份制,也是“一股独尊”的治理。后者是民主管理,是自治、自主、自助、自担风险、自我监督的管理。集体合作经济的重要走向是民有民营、民管民享的经济。

6.新兴集体经济的基本特征

新兴集体经济指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区别于传统集体经济的城乡集体经济组织。新兴集体经济是生产资料属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其基本特征如下。

(1)以劳动者劳动联合和劳动者资本联合为主,多数成员既是劳动者又是所有者,享有所有者权益;(2)实行按劳分配为主、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3)以人为本,员工是企业主人,实行共同劳动、团结互助、共同发展、共享收益;(4)坚持自愿组合、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完善、关注社区、注重合作以及教育、培训、信息的经营原则;(5)坚持创新、诚信、开放、民主、平等、公平、社会责任、关怀他人的价值原则;(6)集体所有财产可以共同共有,也可以按份共有,还可以共同共有与按份共有相结合。

基于上述基本特征,新兴集体经济有多种实现形式:(1)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为主体的集体所有制企业;(2)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相结合的股份合作制企业;(3)以劳动群众集体所有资产为投资主体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4)以劳动群众集体所有资产和职工股权为主体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5)以职工投资入股为主体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6)城乡合作制企业;(7)集体经济联合组织;(8)以劳动群众集体所有资产和职工联合出资为主体的集团公司。

三、集体合作经济创新发展的基本走向

提出这个问题,旨在回答未来如何创新发展集体合作经济。

1.不是消亡而是创新发展

集体经济处于低谷并不等于消亡,消亡的只是传统集体经济观念和“二国营”模式。“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将以多种形式发展,具有旺盛的生机和活力。集体经济创新发展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企业与人共同发展、共同成长;内生增长,培育集体主义精神,打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创新驱动,在变革中提升持续发展的实力、和谐发展的活力。

2.必须适应市场经济

中国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集体合作经济作为竞争主体,必须心悦诚服地接受政府调控和监督。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建立以顾客为中心的运营体制,在为顾客创造新价值中提高经济效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有效行使;维护职工和股东合法权益。

3.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各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有些同志认为,只要有国有经济和私营经济就行了,中间不再需要集体经济了。这种思维方式,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为唯物辨证法。集体经济是介于国有与私营之间的一种经济形态,国有经济员工一般不拥有企业财产权利,认为自己在给国家干;私营经济多数员工认为自己在给老板干,集体经济多数员工认为在给自己干,主人意识和担责精神较强,有利于激发企业内生增长的活力。建议党和国家毫不动摇地坚持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的基本原则。集体经济在各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中,必须发挥自身优势,比如多数成员既是劳动者又是所有者,享有企业财产权利,主人翁责任感更强;员工共同劳动、共担风险、共享发展成果,有利于共同富裕;倡导集体主义、团队精神更强;管理更民主,分配更公平。

4.以多种形式发展

合作经济在世界各国以多元化、多层次、多种形式发展。集体经济只有以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发展才能适应商品生产和交换的专业化、集约化、社会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趋势,集体经济可以劳动联合为主,也可以资本联合为主,还可以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相结合。可以是劳动者联合,也可以是消费者联合,还可以实行企业联合或企业与个人的联合。公共积累归全体成员共同所有,集体共有资产所占比例大小,应按企业发展需要确定。

5.产权制度创新是关键

集体合作经济组织的生死存亡,关联着广大员工的前程和根本利益。产权制度创新的核心是,理顺产权关系,明晰集体产权,优化股权结构,使产权主体人格化,生产要素股份化,投资主体多元化,治理结构规范化。产权制度创新的目标是激活企业、激活资金、激活人的创造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铸利益共同体。产权制度创新必然使集体合作经济以多样化形式蓬勃发展,“民有、民营、民管、民享”的特点越来越突出,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运行机制为更多的人们所认知和实践。

6.在转型中创新发展模式

发展模式也是商业模式。创新发展模式的核心是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建立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发展机制。创新发展模式的目的是转变企业发展形态,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一种好的商业模式一定是卓有成效的管理模式。要使企业资本发挥最大效应,要使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开发,要使商业利益看得见、摸得着,要使生产经营管理务实高效。其显著标志是:对市场反映灵敏,变化快捷;执行有力;实施发展战略、实现发展目标、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强。为此,要维护公平正义,不断创造新客户、把顾客满意最大化作为价值观念,要靠品质优、素质高、能力强的员工队伍提高效率和效益。要激励员工成长,使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减少能源与资源消耗,做生态良好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经济发展的方向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大保护 流域经济 流域治理 长江经济带

[中图分类号] X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7)03-0018-04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理论的流域管理体制创新研究”(12BGL12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三峡库区独特地理单元‘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研究”(11&ZD16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十三五”重大招标项目“长江上游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研究”。

[作者简介] 文传浩(1972 ―),重庆万州人,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流域经济与流域管理等;滕祥河(1990 ―),山东临沂人,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库区移民经济与管理。

目前,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愈加严峻的问题和挑战。2016年1月5日,在重庆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提出,源于践的发展要求,为我国以长江经济带为代表的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流域综合治理指明了方向。

一、“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现实依据

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是基于全球绿色发展潮流、国内战略布局以及长江经济带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背景下提出来的。

(一)顺应世界范围内绿色发展的潮流和大势,吸收借鉴了国外流域经济发展与流域综合治理的经验教训

21世纪人类发展面临着气候变化、资源危机、环境恶化等复杂问题的挑战,以绿色发展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共赢,普遍受到国际上的认可和推崇。其核心是,把人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在自然环境承载力基础之上,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为代表的国际环境机构,通过人类发展报告、全球部长级环境论坛、政策简报等形式,不断发出“全球绿色新政”、“发展绿色经济”的倡议,国际社会为发展绿色经济做出了积极探索。中国也积极顺应时代潮流,选择绿色发展之路,把绿色发展纳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的新实践。

另一方面,由沿海经济借大江大河塑造内陆流域经济,已成为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形成一类极为重要的经济区域,但在开发过程中也有着深刻的教训。国外先行工业化国家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是注重流域经济发展中生态环境的建设,从全流域完整系统的角度开展流域综合治理。莱茵河流域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导致莱茵河曾一度被称为“欧洲的下水道”,付出了很大的治理成本;亚马孙河流域开荒定居、发展水电和基础设施等过度导致热带雨林锐减,水土流失加重,生物多样性减少。国际流域开发的这些负面经验,值得长江经济带发展所借鉴。

(二)符合“五位一体”总体战略布局的内容要求,是“两山论”精神实质的具体表达

生态文明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要求,极大丰富了现代化的理论体系。生态文明在“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中处于基础地位,无论对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还是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将生态建设理念、建设模式和建设路径,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每一环节。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理念被正式写入《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的中央文件。“两山论”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在统一。生态文明建设、“两山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本质相同,集中展现了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发展的新方略、新战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是对生态文明建设宏伟蓝图中应用领域明确化、应用手段具体化的进一步发展。

(三)以“经济增长”为价值目标导向的发展,严重破坏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现行“一亩三分地”生态环境治理模式背离工具理性

长江及其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基础和保障,长江水量丰沛、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巨大,长江经济带生态区位重要,生态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但受人类活动干扰程度也大,高强度的水电开发建设致地方原有景观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截至2012年,长江流域内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51600多座,每年巨大的用水、蓄水、调水量,对维持河流正常的生态和航道用水产生巨大的不利影响;在国家城市化战略布局中,长江流域城镇以及城镇群规模扩张,人口的集聚带来城镇生活垃圾和污水的排放持续加大生态环境容量承受的压力;沿江分布着众多港口和工业城市,大量承载金属加工、机械、化工等高耗能、低附加值、高污染产业,曾一度带来大气污染、水污染以及土壤污染,在产业大转移过程中,重化工企业溯江而上,在长江上游和重要支流建立起“污染避难所”;城镇大量占用农田、农业非点源污染对长江流域水环境的影响问题逐渐凸显。因此,不解决长江经济带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就不能保障实现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在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由于长期以来区域内各个行政主体形成了“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地区之间设置不同程度的行政壁垒,水污染防治权责不清,管理分割严重,“九龙治水”格局仍未根本性转变,城、乡水资源管理分割,地表水、地下水管理分割,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水污染防治分割等现象依旧普遍。涉及到流域具体工作中,管理职能“越位”、“缺位”、“错位”等情况普遍存在。流域环境监管能力薄弱,上下游统筹管理缺乏,跨界污染纠纷时有发生。

二、深化对“共抓大保护,

不搞大开发”的认识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是长江经济带战略转型发展对面临的新实践和新要求的科学回应,关系到未来流域经济发展的理念和实践的变革。

(一)从生态欠账走向生态储蓄之路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提出,建立在过去、现在、未来内在联系的演进逻辑上。今天的“大保护”,就是从过去粗放式、不计生态环境发展的老路,走上发展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赢的新路,就是为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所引发的难以承受的生态代价,就是从“生态欠账”迈向“生态储蓄”之路。以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环境效应换取经济社会效益是错误观点导向下的实践活动,把长江经济带作为逐利敛财的载体更属于一种错误认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是人类在先后经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几种文明形态后,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创新发展,是对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关系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对于当前解决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促进长江经济带未来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保护”与“开发”行为的实施主体是人,违背自然规律,肆意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易掠夺自然、损害自然。建立在遵循自然规律基础上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够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突出了人与自然界的依存关系;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人,在认识和改造自然过程中建立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共”是从“单”到“双”再到“多”渐进发展的高级阶段,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的合作关系;“大保护”与“不搞大开发”主要是强调发展要素之间比例失衡关系的调节,从而建立保护与开发之间的正向关系;实施“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目标与战略举措相通,是将价值目标与工具理性紧密结合。科学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内在本质联系,就是要树立人、社会、自然之间以及内部要素之间的联系的哲学思维,建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三)把握“保护”的支配地位

在人类生产实践发展进程中,始终面临如何认识和处理保护资源环境与创造财富之间的矛盾。首先,“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矛盾的对立中把握了统一,“大保护”并不等于不发展,反对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之间绝对对立的观点,要在对立中探索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内在统一的路径,在生态环境“危”中发现经济发展的“机”,在分歧中把握共识,寻求利益契合点,凝聚利益共同体。其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矛盾的统一中看到了对立,划清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正确认识与错误认识之间的界限,反对名为保护生态环境实则破坏生态环境的实践,反对表面“合作博弈”实则“非合作博弈”的自私自利行为。此外,“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准确处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把“共抓大保护”置于“不搞大开发”之前,看到了矛盾的主要方面,体现了“保护”的支配地位。

(四)补短板,提升整体发展效能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提出,立足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着力解决经济和环境不平衡发展问题,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补生态环境发展的短板,提升整体发展效能。“共抓”就是强调在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形成一条心、成为一家人、汇集一股劲、打造一盘棋,在建立“经济圈”的“利益共同体”的基础上,缩小区域发展差异、城乡发展差异和群体发展差异;在建立“社会圈”的“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上,消除“邻避效应”,各尽其力,各美其美。在全力维护“生态圈”的“山水林田湖共同体”的基础上,不能顾此失彼,实现对山水林田湖系统的统一管理、统一修复。

三、把握“共抓大保o,

不搞大开发”的实践要求

准确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流域经济发展中的基本要求,有利于保障我国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流域综合治理的顺利开展。

(一)统筹谋划全流域一体化发展

科学统筹优化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空间范围,形成覆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和水陆面的生态环境保护全流域空间范围;建立广泛的参与机制,调动覆盖政府部门、企业团体、民间机构、行会组织、专家学者、居民用户等多元参与主体;采取多样化的治理手段,覆盖经济、社会和生态领域的生态环境意识、制度、文化、产业、政策等多项内容;明确上游、中游和下游地区产业分工,避免同质化;合理进行产业选择和布局,避免上游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向上游、支流转移;建立紧密的产业关联,打破流域内独立发展的空间格局;破除单一要素管理的思路完善,推进长江全流域生态环境管理“大部制”,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的流域综合管理委员会专门机构。统筹调动各方面有利因素,共同打造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升级版”。

(二)着力解决生态环境短板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的重点在上游,难点在支流。鉴于目前一些长江支流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关注长江支流流域的发展极有可能成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关键。而且,必须明确支流的功能定位,在长江经济带整体框架下,形成汉江生态经济带、湘江生态休闲走廊、乌江特色经济带、嘉陵江绿色水利经济带、岷江生态旅游经济带等多条支流支撑、体现特色和差异化发展的“次经济带”和“次经济走廊”。深化落实长江上游流域主体功能区建设,建立以重庆、成都、贵阳和昆明等为核心的长江上游城市功能核心区,建立以成渝城市群、滇中城市群、黔中城市群等为核心的城市功能拓展区,建立以成渝经济区、国家级新区、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为核心的城市发展新区,建立以雅砻江流域、金沙江流域、岷江流域、嘉陵江流域和乌江流域等为核心的生态保护发展区,建立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以及饮用水源保护区等为核心区域的禁止开发区,将其他重要生态屏障、重要生态斑块及沿江消落带湿地划定为生态红线保护区。

(三)在生态危机中培育环保产业,引领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长江生态环境治理中蕴藏巨大商机。环保产业链涉及环保技术研发、环保工程建设和综合咨询服务、环保产品生产、环保装备制造、资源综合利用等行业,同时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又将带动并催生出庞大的相关产业链,为21世纪开辟以环保产业为引领的“蓝海市场”提供有利条件和发展基础。在长江流域生态治理过程中,要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度融合,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导向,发展流域大数据产业和智能终端产业;以生物技术为导向,发展生物滞留系统、水体净化装置等生物环保产业;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载体,带动高端环保装备制造;以新能源产业为导向,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以新材料为导向,发展环保新材料。

[参考文献]

[1]秦书生,杨硕.的绿色发展思想探析.理论学刊,2015(6):4-11.

[2]罗清和,张畅.长江经济带:一种流域经济开发的依据、历程、问题和模式选择[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90-96.

[3]赵建军,杨博.“两山论”是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石[N].中国环境报,2016-2-2(第三版).

[4]杨桂山,徐昔保,李平星.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5(11): 1356-1367.

[5]刘毅,周成虎,王传胜等.长江经济带建设的若干问题与建议[J].地理科学进展,2015(11):1345-1355.

Abstract: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it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to take the action of“Great Protections from All Parties, Limits on Large-scale Development”,which highlights profound philosophical implications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o thoroughly apply “Great Protections from All Parties, Limits on Large-scale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enhance systemic thinking for integr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watershed, stick to dialectical combination between “two aspect doctrine” and “focal point doctrine” to address the construction weaknesses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of the upper reaches and tributaries of Yangtze River, to make full use of dialectic and unification thoughts to cultivate and strengthen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from ecological crisis.

经济发展的方向范文第10篇

目前的经济增长是物质主义的经济增长

笔者把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叫做物质主义的经济增长,或物质经济的增长。现阶段的经济增长意味着物质财富的增长。这在中国明显表现为汽车等物质财富的增加,汽车、公路、铁路、楼房都在增加,城市在增多、扩大。这些都是物质经济增长的明显标志。物质主义的增长将导致对野生生物生存空间的大量挤占,湿地、荒野和森林会越来越少。根据生态学,我们很容易推出,这种增长必然是有限度的,在达到一定程度后,继续发展将导致生态系统的彻底崩溃。在中国强调这一点尤其必要,因为我们的人口密度比欧美大得多。

经济增长不蕴含物质财富的增长。未来的经济增长可能是经济在继续增长,但物质财富不再增加,即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交换中的物质流量不再增加。未来的经济增长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第一,物质经济必须通过绿色科技、生态科技来支持稳态的生态经济。此时,物质生产是一种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已经达到稳态,物质财富不再增长,但物质财富的流动是健康的、不破坏环境的。第二,重点发展非物质经济。重视非物质经济增长是我们谋求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向。

让“资本的逻辑”继续对法律制度起作用

那么,非物质经济是什么样的经济呢?是否就完全不需要物质了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以读书为例,按说这是精神活动,但如果没有纸张、电脑等物质载体,就无法阅读。所以,非物质经济是指。注重精神追求,降低对物质的需要和依赖,生产和消费精神价值的经济。

既然生产和消费非物质“财富”仍然是经济活动,就势必不能回避如何对待市场的问题。我们到底应该采取什么路线,是彻底废除市场经济,废除资本的作用,回到计划经济状态,还是完全诉诸市场?还是走某种中间道路?这个问题很值得探讨。

中国30多年来的伟大成就得益于市场经济,得益于“资本的逻辑”,得益于私人产权制度的逐渐建立和私人财产权的逐渐明晰化,得益于货币作用的日益增强。我们改变了以前凭身份和政治地位分配稀缺资源的做法。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市场经济和“资本的逻辑”的副作用。目前,中国的制度建设和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受“资本的逻辑”的指导,即政策法律的制定都是为了保证经济增长。这样,各种政策法律就有利于资本持有者(特别有利于官僚资本家),有利于富人。随着经济蛋糕越做越大,并非如经济主义者所预测的那样,所有人都分享到了发展的成果。并且,“资本的逻辑”指导下的政策非常不利于环境保护,甚至正日益加剧对生态健康的破坏。

完全漠视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是出路。我们很难回到那种仅凭觉悟就焕发出劳动热情的年代。既然人们都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那么,在经济领域就必须继续利用市场机制和资本的作用,让“资本的逻辑”继续对法律制度起部分指导作用。

如何通过制度创新,让个人及企业以追求私利的热情去实现公共目标呢?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从英国往澳大利亚运囚犯的故事。起初,报酬是在英国按人头付给船老板的,船老板得了钱。在路上就不管囚犯的死活,这显然不人道。如何让船老板把囚犯安全运至澳大利亚呢?很简单,把在英国登船时按人头付费改为到澳大利亚下船时按人头付费就行了。这种方法体现在环保领域,无非就是污染权交易、碳交易等。市场可以通过激励私人企业和科技人员寻找新能源、发明新技术,来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健康。当然,仅仅凭市场是不够的,还需要制定政策和法律,才能把负的外部性内部化。

必须实现经济转型和科技转向

政府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我认为,这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人类文明的必由之路。如果我们不能走出工业文明的困境,走向生态文明,人类就只能走向毁灭。中国现在已经成为第三大经济体了,底气越来越足了。但我们应居安思危。在追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时,如果我们不能建设生态文明,中国将因人口众多而率先走向毁灭。所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是走向生态文明。

为实现文明的根本转型,由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我们必须实现经济转型和科技转向。

前者包括两个方面:一、物质经济绿化和生态化,变线性经济为循环经济。市场在物质经济领域始终要发挥配置资源的重要作用。但物质财富的增长必然是有极限的,我们不可能无止境地修建公路、铁路,不可能无止境地增建和扩大城市。

二、大力发展非物质经济。物质经济达到稳态后,要想继续增长,就必须发展非物质经济。非物质经济主要指文化产业。当然,信息产业也可以部分非物质化。但假如在每个笔记本电脑的生产过程中都要耗费上万吨的水,那就显然不是非物质经济。真正的非物质经济应该就是文化产业,让人们在文化消费中度过休闲时光。非物质经济发展了,就既增加了GDP,又没有破坏生态环境。发展非物质经济必须要有生态思想的指导,否则,文化产业也可以破坏环境。例如,拍一部影片就毁掉一大片树林,拍下了一幅自然美景后却毁掉了一片自然美景,那就不是非物质经济。

我们必须承认,无论是发展物质经济,还是发展非物质经济,都得借助市场机制。

我们还需要科技的转向。科技转向包括两个要点:由追求终极理论的科学转向理解自然的科学;由征服性技术转向调适性技术。由追求终极理论的科学转向理解自然的科学就是指,科学放弃对终极理论的追求,而致力于理解自然,帮助人类发现自然规律以适应自然环境。

由征服性技术向调适性技术的转变也十分重要。所谓征服性技术就是追求日益强大的征服力和控制力的技术,例如,我们制造越来越大的挖土机,控制规模越来越大的自然过程。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还只能在三门峡上建电站,到了90年代,就可以在三峡上建电站,这表明我们的征服力越来越大。在医疗领域,制造越来越强的抗菌素,也是征服性技术的例子。我们的技术必须放弃对越来越强的征服力的追求,转向追求调适性的技术,研究经济系统如何更好地与生态系统相协调,人类的经济活动如何能不破坏生态系统。比如,消灭害虫的时候,不是研制毒性越来越强的杀虫剂,而是利用天敌来遏制“害虫”的种群。

在许多人看来,资本加上科技,全球变暖、物种减少、能源危机等问题统统都能得到解决。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资本不是万能的,科技也不是万能的,人类造不出永动机就是一个简单的例证。现在的问题是,生态学和主流科学并不一致,一方面有人声称科技就是万能的,另一方面生态学告诉我们,人类的生存依赖于地球,依赖于生态系统。

必须限制资本逻辑的作用

为发展非物质经济,仅仅诉诸碳交易等制度创新是不够的,还需要改变价值观。如果人们的价值观不改变,非物质经济的市场就不会得到很好的发展,物质经济的绿化也不会水到渠成。对于改变目前物质主义的主导地位,笔者持悲观态度。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部分人的不断论证、呼吁,批判,促进物质经济的绿化、生态化,同时借助市场经济,发展非物质经济。

物质经济增长达到生态极限后,我们必须限制资本逻辑的作用,不再用其指导制度建设和法律制定,而改用生态学和生态价值观。资本主义很糟糕,它把市场经济推向极致了,它让市场侵入了许多市场不该侵入的社会领域。中国社会的市场化程度已很高,且没有与民主法治结合起来。当代中国之社会性腐败与此直接相关。

经济发展的方向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知识方向;跨越式发展;新疆

中图分类号:F127

引言:知识的经济性质

哈耶克(1936)在伦敦经济学俱乐部的演讲中强调:知识分工问题,非常类似于或至少与劳动分工问题一样重要。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知识问题,即知识的分工与协调问题。马歇尔(1920)曾经说过“知识是我们的生产的最有力的引擎”。《辞海》中对知识的概念定义为: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从认识论的维度上,可将知识分为显性的知识和隐性的知识(默认的知识)。这两种知识的获取、积累的方法非常不同,显性知识可以通过教学、书籍而获得;默认的知识是实践的副产品,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获得,具体来说就是由“边干边学”(learning-by-doing)产生。按照哈耶克的观点,人类最丰裕的财富并不是写在大百科全书上的那些标准化知识(显性的知识),而是分布在社会个体身上的分散化的具体知识(隐性知识)。私人的知识决定了个人利用市场的能力,社会的繁荣富强依赖于这个社会能否利用好那些被社会个体掌握的具体知识。经验的多样性和个人之间的互动、诚信以及对一个实践背景的体验程度在决定默认知识的产生和累积上是非常关键的因素[1]。知识是隐藏历史行为结果和未来行为动向的规则集合,知识的经济学性质是在有限的实践、行为选择和“无知的适应”中获得更加有助于进一步实践、选择和合作的知识,从而进一步为合作创造了可能性并提高合作的效率[2]。现代经济学中的“学习曲线”讲的是微观经济行为主体通过“干中学”,通过生产等实践活动,行为主体的学习能力越来越强,导致生产效率提高,长期平均生产成本下降。

经验知识是活动的副产品(朱锡庆,2008)。就其来源而言,知识是伴随着人类的实践和认识而产生、发展起来的,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积累和增长。知识是经济增长最原始的动力,任何经济发展都是知识积累和普及的结果。知识的增量有两类基本来源,一是原创,也就是专门的求知活动,通过自身的经验活动积累知识,即内源知识;二是向别人学习,通过外来途径传播、吸收别人的经验知识,即外源知识。引入外源知识有两种不同的学习途径,即“走出去”、“引进来”。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香港、台湾)实现工业化采用的是“走出去”策略。其做法是选派一批人员到知识来源地学习,同时进口生产线和专项技术,以这种方式完成知识的原始积累。而中国内陆主要是采用“引进来”策略,即通过引进外资企业以合资项目的形式引入外源知识[3]。两种策略相比较,“引进来”有三个明显优势。第一,在规模、速度上,走出去只是一小批,而“引进来”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迅速积累、传播外资企业的知识(加工的、交易的知识);第二,外资企业是外源知识(加工知识和契约知识)最完整的载体,含有大量被文本过滤掉的细节知识,通过引入多个来源地的外资企业,知识的种类十分丰富[4];第三,前者可能导致人才、技术流失问题,而后者(引进外企)可以创造本地就业机会。

产业的空间地理位置转移是世界经济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亚洲四小龙的成功得益于当年高效地承接产业转移。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在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下,中国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发展阶段特点积极主动承接来自世界各地制造业的转移,成为地地道道的“世界工厂”,这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一、中国内陆经济增长的经验知识

经济增长是一连串事件,所有的增长问题都是知识(利用)问题。长沙理工大学朱锡庆教授认为,人类社会唯一的发展动力是知识的不断积累,所有的经济增长都是知识推动的增长。社会转型的性质是民众知识体系的更新[5]。朱教授认为中国的农业国工业化要消费大量的新知识。一类是工业技术知识,那是传统农业代代相传的直接经验而不能自发生成的技术性知识;另一类是合约知识,也是过去的熟人社会难以积累,却能在高度流动的陌生人之间建立信任、交往关系与契约组织的社会性知识。新知识的流入与普及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奥秘。中国经济持续33年高速增长的源泉是中国社会迅速普及的大规模制造的工业知识和大范围长程交换的契约知识[6]。中国的基本经验就是,一方面通过开放引入外资企业以传播吸收外来知识;同时利用、传播与积累国内历史积累的经验知识。

(一)外源知识:深圳的经验

据初步预算,深圳2011年GDP达11502.06亿元,位居全国第四(香港、上海、北京、深圳);GDP同比增长超过10%,人均GDP为1.8万美元;地方财政全国第三。1979-2011年,深圳市从生产总值1.96亿元增长到11502.06亿元,年均递增31.1%,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四位;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从606元增长到11.34万元,年均递增17.8%,在全国大中城市位居榜首[7]。

中国改革开放的逻辑起点是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失败。按照邓小平的逻辑,我们的社会转型是通过小区域试验启动的,即“试一试,看一看”(邓小平)。1978年初,中国政府考察香港和澳门后,决定在广东省宝安县(今深圳市)、珠海县建立两个出口加工基地,次年1月又建立了蛇口工业区,由在香港的中资企业招商局筹资,建立工业区的道路和其他基础设施,并负责招商,吸引境外企业兴办工商企业。中国在开放之初具备一种独特的条件,这就是先于内地掌握了现代制造工业技术和市场契约知识的港商和台商。外资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外源知识最完整的载体,这些知识的传播主要得益于他们。中国的开放通过引入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引入了多个来源地的外源知识。当地人受雇于这些企业,通过参与外企的生产经营活动,边干边学,一点一滴地学习和积累工业技术知识和市场合约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一部分人选择离开原企业,创办新企业,招收大量当地新劳动力,通过这种方式,有关市场的知识(技术的、合约的)迅速、大范围地在民众间传播、积累和普及[8]。通过外资企业(外源知识的载体)的引入来更新中国内地劳动力知识结构,从而实现工业化,这是开放特区的基本经验。

(二)内源知识:温州的经验

2011年,温州市GDP达3377.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相比上年增长9.5%;市财政总收入485.62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431.00元,位居全国第四位,比上年增长13.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243.00元,相比上年增长16.0%。

如果说东南沿海经济的较快增长得益于外源知识的传播,那么温州经济起飞的驱动力就起源于长期自身积累的传统知识。温州位于浙江省东南部,地处一个狭窄的盆地,三面环山,一面靠海,可耕地面积很少,没有矿产,没有森林,是一个贫瘠的区域。基于天然恶劣地理环境压力,很早以前温州人就外出以理发、修鞋、弹棉花等手艺谋生。大量温州人常年在外走南闯北,通过与各种不同人接触,逐步积累的大量有关市场交换的合约知识以及娴熟的手工制作技巧(知识),这些是温州加工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初始阶段,一部分手艺人凭借之前积累的手工制作技巧,开办了一些简陋的家庭作坊生产打火机、纽扣、皮鞋等日常用品。另一些手艺人凭借此前积累的市场交易知识,从事各种营销活动[9]。家喻户晓的“温州模式”指的就是,温州地区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化市场的方式发展非农产业,从而形成小商品、大市场的经济发展格局。温州当地历史传统积累的技术、合约知识的不断传播与再积累是当地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之源。

二、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与条件

寻求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是欠发达地区肩负的历史责任。以相对较短时间完成工业化是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涵义。世界各地区间的相互交往、学习与互动为落后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能否把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要看后发地区是否准备好了适宜条件。

据初步核算,2011年新疆实现生产总值(GDP)6574.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0%;人均生产总值29924元,相比上年增长10.7%;第一产业增加值1139.02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3289.84亿元,增长12.0%,第三产业增加值2145.68亿元,增长15.2%;三次产业占GDP比例分别为17.3%、50.0%、32.7%。

(一)经济总量与外资、外贸发展概况

1978-2010年,新疆生产总值从39.07亿元增长到5437.47亿元,年均递增16.7%;人均生产总值从313元增长到25057元,年均递增14.7%;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7.14亿元增长到500.58亿元,年均递增14.2%;进出口总额从0.23亿美元增长到171.28亿美元,年均递增22.9%,其中出口由937万美元增长到129.7亿美元(见图1);实际利用外资额从1990年的7629万美元增长到23742万美元,年均递增5.8%(见表2)。

(二)产业结构发展水平

新疆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35.8:47.0:17.2发展到2010年的19.8:47.7:32.5(见图2)。1992年,第二产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标志着新疆经济增长主要由第一、二产业带动改变为由第二、三产业驱动,产业结构逐步向优化升级方向演进;2010年新疆轻重工业比例为8.7:9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6%,其中,轻工业增长14.9%,重工业增长13.0%。

(三)工业化、城镇化与市场化进程

新疆工业化率由2001年的1.54%发展到2010年的29.09%;按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计算,2010年新疆城镇化率为40.00%,而2001年仅为33.75%;根据樊纲、王小鲁(2004-2011)的研究,2001、2005、2009年新疆市场化指数总体得分分别为4.06、5.23、5.12,而全国平均得分分别为5.74、6.69、7.34,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场化程度总体排序中,新疆分别位居27、25、28位[10](见表1)。

(四)基础设施水平

2010年,新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39.69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平均增速为19.2%(1978-2010),其中城镇投资3181.58亿元,比上年增长25.5%(见表2);公路总里程达到14.7万公里,铁路正线总营业里程达到3000公里,在建铁路11条,里程近5000公里,民用运输机场15个,通航里程达到14.7万公里,已形成了以乌鲁木齐为中心,连接国内95个大中城市和区内12个地州市114条国内外航线的空运网[11]。

(五)社会保障情况

2010年,新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44元,比上年增长11.3%,平均增速为12.5%(1978-2010),其中工资性收入1132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643元,比上年增长19.6%,平均增速为12.1%(1978-2010)(见表2),其中家庭经营纯收入3650元,财产性纯收入127元;年末就业人员889.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年末全疆参加养老保险259.6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80.29万人。

从以上几方面考察,目前新疆基本具备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条件。但市场化程度不足、产业结构发展滞后仍然比较严重。全国1978年的三产比例为28.2:47.9:23.9,2010年为10.1:46.8:43.1。相比全国,从整体上看,新疆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二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的特点十分明显,产业层次低的特征非常突出。根据新疆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和产业结构发展特点,新疆应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特别是加工制造业,引进附加值相对较高的产业,逐步形成以优势产品为主干的区域产业体系。鉴于东南沿海早期的对外开放侧重点是“引进来”,现阶段,作为跨越式发展的早期,新疆应把精力放在如何引进外来企业上。一方面不断完善投资营商环境,吸引外资企业来疆投资;同时积极主动承接中国内陆产业(企业)转移,请进中、东部企业进疆投资、设厂。

三、新疆跨越式发展的知识来源

从东南沿海到内陆再到西部地区依次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习间接经验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手段。鉴于前文所述,外资、合资企业的引入导致外源知识的广泛传播以及温州内源知识的不断积累、传播是内陆经济增长的基本经验。以此推之,新时期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利用好中国内陆历史积累,特别是最近33年积累的有关技术的、市场的知识;同时通过向西开放引入外资企业来疆投资,以吸收利用外源知识,从而不断更新、普及新疆范围内民众的知识结构体系,为实现经济的较快发展提供知识资源。

(一)承接内陆产业转移与内源知识①的积累和传播

现阶段,新疆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初期,非农产业发展滞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比例小,从产业结构组成看,农业比重过大、制造业比例相对偏低,这是新疆的基本特点。近年来,受劳动力、资源、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东南沿海地区大批产业开始向中西部转移,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加快了这种转移。2010年中央新疆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是新疆经济发展的新的历史机遇。新疆应顺应经济发展基本规律,创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积极主动承接发达地区的转移产业,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在区域产业链分工中寻找新的市场发展空间。

新疆承接内陆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具有一些有利条件。

1.区位优势。新疆与周边八国接壤,位居亚欧两个13亿人口的世界级大市场的结合处,是第二座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是中国开拓中亚、南亚、西亚和东欧市场的前沿阵地,具备发展出口加工区、商贸集散地的优越地理位置条件[12]。

2.资源优势。新疆是能源大区,石油、天然气和以铜、金为代表的有色金属是新疆最具优势的矿产资源。目前,已发现的矿产有138种,保有储量居全国首位的有6种,居前十位的有41种;石油预测资源量208.6亿吨,占全国陆上资源总量的30%;天然气预测资源量10.3万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资源总量的34%;煤炭预测储量2.19万亿吨,占全国预测储量的40%;其他矿产如铁、铜、金等储量也在全国名列前茅[13]。

3.劳动力成本优势。东部地区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经济成本不断升高,致使投资边际效益大大降低。而新疆具有劳动力资源优势,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而且新疆就业人员的平均劳动报酬也比东部地区低,这为吸引东南沿海企业、调整原有的工业结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14]。

4.政策优势。新疆集诸多投资优惠政策于一身,既能享受到国家给予沿边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又能享受新疆作为西部省区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和少数民族自治区的优惠政策。2010年国家进一步加大了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支持,并提出要积极有序地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将新疆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和竞争优势。同年5月召开的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国家提出举全国之力“反哺”新疆,出台了大规模的新疆投资优惠政策,提出要把喀什建立为经济特区,全国19个省市对新疆进行对口支援。

新疆承接内陆企业转移,将有利于新疆本地过剩的农业劳动力转入到工业制造业中,从而大规模实现农转工;有利于提升制造业比重,从而优化产业结构。决定制造业发展最基本的因素是知识积累量(包括制造技术和制度)。人口流动、个体活动空间的扩大是知识积累的一条重要途径。由于劳动力大范围流动,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具有不同知识结构的人会形成一种相互学习的机制。掌握了一定的工艺技术与市场信息的农民(或工人),在不同空间范围与周围群体发生互动与交流,通过“干中学”,会产生“知识溢出”效应,技能知识一点一滴得到积累,会产生一个增量知识,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知识就是哈耶克所说的“免费的礼物”[15]。因而,一方面促进了新知识的创造,另一方面加快了知识在不同群体之间的广泛传播与积累。这将更新新疆地区民众有关制造技术的、市场合约的知识结构,这些增量知识资产将成为新疆经济迅速发展的基本驱动力。

(二)向西开放②与外源知识的传播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了新疆跨越式发展战略,会议指出:在新疆率先进行资源税费改革,提高新疆资源税成分比例;为南疆提供大规模投资优惠政策;把喀什和霍尔果斯建设成为经济特区;19省市对口支援新疆建设。并强调“从战略层面扩大新疆内外开放,努力打造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5月26日,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指出,新疆向西开放将提升为国家战略,新疆将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提升向西开放水平。

2011年,国务院《关于支持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体现出中央利用新疆的地缘优势,不断加大向西开放力度,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意图。《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喀什地区和伊犁州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拓展对外联结通道,发挥口岸和交通枢纽的作用,加强与中亚、南亚、西亚和东欧的紧密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努力打造“外引内联、东联西出、西来东去”的开放合作平台,把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推动形成中国“陆上开放”与“海上开放”并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在基本原则上,《意见》提出外引内联,共同发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16]。

纵观世界经济史,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不可能在孤立、封闭的状态下实现工业化和市场化。樊纲、王小鲁的研究表明,长期以来新疆市场化指数排名一直位居全国最后几位,市场化进程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引进外资程度”“劳动力流动性”得分排名也很靠后[17]。新疆市场化进程的滞后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新疆地区民众对市场知识的相对无知。改变这一状况的有效途径,是通过开放引入外源知识更新民众知识结构。开放的意义是,通过外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传播、积累市场知识比自己去摸索,可以缩短知识积累时间,降低知识积累代价。

改革开放以来, 新疆利用外资从无到有,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外资企业为新疆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引进了大量先进、适用的制造技术,管理经验以及现代市场合约知识,促进了新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开放,对新疆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对推动新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和增强新疆经济的综合竞争优势,促进观念更新和思想解放起到了积极作用。外商投资涉及的领域有农业、采掘业、木材加工业、食品加工制造业、纺织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等近40种行业,主要来自香港、台湾、美国、加拿大、法国、哈萨克斯坦、日本、韩国等42个国家和地区[18]。随着中亚、西亚各国市场容量的扩大,新疆必将成为我国开拓中亚、西亚等国市场的前沿阵地。而新疆向西开放也是发展地区经济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推动向西开放的开发区建设极为重要。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1992年12月设立,2000年4月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是我国最西部的国家级开发区;乌鲁木齐出口加工区(2003年3月10日设立)是一个借力中亚,发展加工贸易的向西出口加工基地,这就决定了我们具有向西开放的区位优势和良好基础。

现阶段,向西开放应着重强调“引进来”。新疆政府应定位好自身的服务型政府角色,为吸引外资企业、合资企业来疆投资兴办工商企业创造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从而为外源知识的流入与传播创造有利条件。通过向西开放,来自中亚、西亚各国的外资企业以合资项目的形式在新疆投资办厂,以使多个来源地的有关制造技术知识、市场交易知识在本地区汇集并产生互补效应。起初阶段,被外企雇佣的本地员工,通过生产活动一点一滴学习、积累新知识,一段时间后,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会选择离开原企业并创办新企业,创办人招收新旧员工,通过新企业生产交易活动,新旧雇员间互动、学习、交流,有关生产的、交易的知识再一次在新员工中得以积累传播。新手在完成知识结构更新后,又会去开办新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了知识的传播,知识的传播又造成了活动的扩展,活动的扩展又进一步造成知识的扩散,知识的传播与活动的扩展相互推动。这就是说,外源知识可以依靠新企业的大量繁殖这一途径在新疆民众间广泛传播和积累。合资的意义在于使国外企业长期积累的加工制造知识、市场合约知识在新疆迅速传播普及。新疆向西开放的性质是通过开放吸引外企在新疆地区从事生产、交易等活动,实现本地区劳动力工种的转换与升级,让新疆本地农民、工人吸收积累来自中亚西亚各国的知识存量,以成为现代意义上的产业工人。通过生产、经营、贸易等活动传播、普及来自国外的有关技术的、制造的、以及市场合约形式的知识体系,从而为实现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注入活力。

四、结语与启示

从知识论的视角看,两大知识源头的广泛传播和积累是中国内陆经济近33年高速增长的源泉。进而为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依据和知识方向。

中国内陆经济33年以来高速增长的基本经验是:通过开放以外资企业的合资项目完成加工制造技术、市场契约这两类知识在广大民众间的传播和积累,同时利用国内历史传统积累的这两类经验知识。通过内源知识和外源知识的传播这两种途径更新民众知识体系结构,实现劳动力从农业转到工业制造业中,从而实现工业化和市场化。

现阶段,新疆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早期,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二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新疆应积极承接内地转移产业、同时向西开放吸引外资企业来新疆投资,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劳动力密集型的深加工制造业,从而带动产业链迅速成长,实现地区工业化和推进市场化的进程。新疆跨越式发展的知识方向,是积极主动承接中国内陆转移产业;向西开放,积极引入来自世界各地,特别是中亚各国的外资企业来新疆投资经营。通过外来企业(内陆的和国外的)的生产、经营以及交易活动传播和积累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知识资源。

新疆政府在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政府应为外来企业做好服务工作。适当降低劳动力进入门槛,为完全没有加工技能的劳动力提供最初的机会;适当降低企业进入门槛;精减不必要的、繁杂的行政审批环节;完善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网络;完善地区法制及各项规章条例,采取以市场为导向和对私营部门友好的政策框架,营造一个有利于公平竞争的、相对自由的、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环境[19]。让经济行为主体在良好的市场秩序和一般法律框架下富有成效的追求自己的目标。通过劳动力的高效流动、新企业的大量繁殖,不同知识结构的工人的互动、交流,合作会产生“学习效应”,哈耶克意义上的“免费的礼物”由此而产生。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生产经营活动可以产生新知识,但新知识的主要来源还是教育。从短期看,新疆应主要利用外来的经验知识发展经济;从长期来讲,新疆仍不能轻视本地区的学校教育,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

注释:

①严格意义上讲,相对新疆本地来说,东南沿海转移产业引入的是外源知识传播,本文把它归入内源知识基于两方面理由。一是,区别于国外的外源知识;二是,新疆、内陆都属于祖国大家庭,知识的传播、吸收与积累相对比较容易。

②本文的“向西开放”强调的是吸引外资企业进疆,而不是新疆本地企业走出去。

参考文献:

[1] Nonaka,Lkujiro. 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Oreation, Organization Science,1994:14-37.

[2] 秦海.制度、演化与路径依赖—制度分析综合的理论尝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08.

[3][6][8][9] 朱锡庆.中国经济发展的知识来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115-121.

[7] 2011深圳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10][17] 樊纲、王小鲁等.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04-2011年报告[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2006,2010,2011.

[11][18] 2011新疆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12][14] 胡国良.承接东部转移产业 促进新疆外贸发展[J].新疆财经,2009,(4):17-18.

[13] http://

[15] 哈耶克.“经济学和知识”“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载 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上海:三联书店,2003.

经济发展的方向范文第12篇

伊通发展棚膜经济已经具有数十年的历史,1998年伊通县委县政府开始组织实施“兴菜工程”,作为全县发展经济的“五兴工程”之一,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乡镇的积极运作下,在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和广大菜农的辛勤耕耘下,经过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很多问题。真正实现“一亩园赛过十亩田”的经济效益,促进伊通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探索伊通棚膜经济的发展道路,做大做强伊通棚膜经济,是全县各级领导和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以及农民朋友一直在探索、思考的问题。

2 伊通棚膜经济发展方向

2.1 因势利导谋发展,明确方向不动摇

伊通初步计划在三道乡、莫里乡、黄岭子镇等地集中连片开发高标准、高起点的棚膜经济开发区,形成具有特色的棚膜经济产业带。

2.2 加强领导抓发展,高度重视有行动

按照国务院和吉林省关于“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要求,伊通对发展棚膜蔬菜产业,已经制定了明确的规划,建立了各级领导组织,县里由主管县长负总责,县农业局具体负责。

2.3 加大宣传多引导,提高认识转观念

加强正面典型引导,加大宣传力度,彻底改变陈旧观念,注重典型户的现身说法,让身边的实际来折服周围的农户,让显著的经济效益来吸引周围的农民,有计划地组织广大农民走出去,参观考察。

2.4 齐抓共管成合力,多方联动齐努力

发展棚膜经济不是简单的一项工程,在财力、物力、人力、技术等方方面面给予扶持,形成上下同心,多方联动,为棚膜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与条件尤为重要。

2.5 加大投入筹资金,实现发展可持续

通过信贷投资、招商引资、民间集资、入股分红等一系列筹资措施融集社会和民间闲散资金,也可政府建设,租赁农民等形式进行前期的基础建设,保证资金的投入,是实现棚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6 完善服务一条龙,强化指导到位率

棚膜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物资,各部门应统筹运作、协调发展,强化指导,保证技术田间到位率、增产贡献率,增效保障率,层层建立服务保障机构,在技术、智力上提供强大的支撑与保障,建立完善的服务机制,实现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式服务。

2.7 科学规划区域化,规模发展稳推进

依托资源优势和市场取向,统筹规划,突出特色,连片开发、规模发展、优化结构、突出优势的发展格局。

2.8 打造名品创精品,形成特色要效益

建立特色产业带,建设品牌基地,要及时注册伊通精品商标产权。

2.9 完美包装树形象,扩大影响知名度

设计星级包装,分门别类,有目的、有计划针对不同的市场进行营销,以此扩大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

经济发展的方向范文第13篇

生态农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方向 文章作者:zhshxin 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8月6日21:15 生态农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方向 县(市)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其改革与发展进程如何,对全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004年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成绩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加以重视,一个县域经济大发展的时代即将来临。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县域经济是和城市经济相对应的一个综合性概念,指的是以具有独立规划和财政职能的行政县(包括县级市、旗等)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优化配置资源,功能完备并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系统。中国作作为一个大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一个重大关系:一方面

,没有高技术、大都市和大企业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没有充满活力的县域经济和非公有制的中小企业,就不可能解决好绝大多数人的就业和收入问题。 中国县域人口9.3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3%。这就是说,县域经济的发展将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可见,县域经济也就是地地道道的“民生经济”。另外,县域也是中国目前“三p”问题(pollution-污染、population-人口、poverty-贫困)的集中区域,是民生问题的集聚点。县域经济没有大发展,中国的“民生问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县域经济是和中国绝大多数国民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民生问题”是县域经济发展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和根本问题。由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是发展的一个核心主题,而县域集中了中国主要的贫困人口。因此,消除贫困成为县域“民生问题”的基本主题。同时,县域经济是中国的“稳定经济”。目前中国有7亿多经济资源人口,其中3.6亿从事农业生产,1.8亿从事于农业相关产业。这就是说,县域经济发展将解决我国80%以上劳动力的就业和收入问题。我国目前的基础产业大部分是和县域相关的。而且县域也是目前我国弱势群体最大的聚居地,是二元结构矛盾的突出区域,也是各种社会危机的高发区。因此,稳定问题在传统中国的县域治理中一直没有被解决。我们目前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传统中国经济社会治理遗留下来的稳定问题,而县域“三农”问题是当前中国稳定与发展的核心问题。 生态经济是县域经济最根本的发展方向。目前,县域国土总面积89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93%。中国主要的山川、河流、湖泊、森林、草地、湿地等主体生态资源大都分布在县域。县域经济的发展要从根本上维护中国的国土资源和生态基础,建立和维护城市及其城市经济发展的生态屏障。同时,由于中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中国的生态问题将直接影响亚太地区的人居环境。因此说,中国的县域经济是最基本的生态经济,是未来中国及亚太地区清洁生产的环境基础。县域经济工业化必须强调适度工业化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过去那种“村村办厂,户户冒烟”的分散污染的工业道路必须停止。如果山川、河流被污染了,那将是几代人的生存苦痛!因此,我们强调,县域招商引资一定要注意环境保护,不能将中国的县域变为西方先进工业化国家转移污染的场所。同时,县域也应率先在全国实行“绿色gdp”的考核指标和评价指标。 什么是生态经济?从目前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和征服的力度来看,人们为了扩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对自然资源的享受程度、发现和利用新型原材料,企图改变物理环境;但是在改变环境的过程中,人类对自己生存所必需的生物成员的破坏性、甚至毁灭性影响,也越来越增加。6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在《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论文中,第一次提出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概念,为生态经济的研究奠定了理论框架。所谓“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它既包括物质代谢关系、能量转换关系及信息反馈关系,又包括结构、功能和过程的关系。具有生产、生活、供给、接纳、控制和缓冲功能。 生态经济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饮水困难。为此重点搞好三大工程:即防洪、除涝和灌溉工程,水土保持工程。 (三)种植业生态工程。推广优化测土配方施肥,开辟有机肥源,合理施用化肥农药,运用多种生态模式,改善生态环境。主要是进行亩中低产田的改造和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 (四)禽畜牧业生态工程。 保护和开发海拔200米以下山场,发展畜牧业养殖,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全市畜牧业生产的全面发展。大力推广适度规模养殖和立体养殖,抓好饲料的综合利用开发,处理禽畜类便的有机污染,使其无害化和资源化。主要任务是建设三大养殖基地和两个厂,即水禽基地、瘦肉型猪基地、蛋鸡肉鸡生产基地和新蛋白源厂及有机生物肥料厂,实施立体生态养殖(内地种蔬菜,水上养鸭、水下养鱼虾);在农村大力推广“沼气”,搞好“三建一改”,改变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 (五)渔业生态工程。合理调整结构,抓主导产品。沿江、湖泊、池塘作为重点发展区。新增精养鱼塘和特种水产养殖面积;发展水库河沟放养区;发展稻田流水养殖区。 (六)林业生态工程。襄樊地处北亚势带常绿落叶混交林地带,有木本植物117科272属1025种(含变种),其中原生分布归化种92科227属881种,引进树种25科45属114种。有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珙桐;二级保护树种蓖子三尖杉、香果、杜仲、银杏、胡桃、鹅掌揪、大果青 、巴东木莲、峨嵋含笑、枰锤树、山白树、水青树;*保护树种秦岭杉、华榛、领春木、多猥实、厚朴、桢楠、黄杉、青檀、白辛、银鹊树、紫斑牡丹。其他珍稀濒危树种有铁坚杉、巴山松、毛叶连香、川桂、牛鼻栓、棣棠、常山、飞龙掌血、双盾木、檫木、青钱柳、黄果冷杉、天师栗、铁杉、青夹叶、腊梅。调查登记古、大、奇树木58种1280株,初选8个树种的优良林分布28块、976公顷,初选优良单株10种41株。引进树种中引种驯化成功并用于成片造林的主要有湿地松、火炬松和63、69、72等品种的杨树。近年来又陆续发现稀有植物南方红豆杉、野生牡丹、古桩腊梅,引起国内外重视。我们要坚持造管并举的方针,狠抓造林绿化,确保造林质量,实行经济林与用材林及薪炭林相结合,多树种与多林种短期安排和长远规划相结合,提高生态效益和综合经济效益。 (七)农村环境生态工程。主要是农村能源建设、庭院生态经济建设和改厕工程。襄樊市地理位置的优越,表现在既有充沛的降水,又有众多的河流和库塘,地表径流量和地下水蕴藏量都很可观。境内有大小河流600多条,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其中属长江水系的汉江、沮漳河两大河流流域面积为全市河流流域总面积的绝大部分。年均径流总量85亿多立方米,正常年过境水量约400亿立方米。全市最主要的河流汉江,自丹江口水库坝下陈家港流入襄樊境内,经老河口、谷城、襄阳和襄樊市区,南出宜城市岛口村入钟祥市,境内汉江全长216公里,有30条支流直接汇入汉江,流域面积17357.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8%。汉江水系条件与欧洲著名的莱茵河相当。全市有大中小型水库845座,堰塘88461口。水能潜力巨大,适宜发展各类中小型水电站,实现“发电--灌溉--淡水养殖”的水资源高效利用。根据“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与“开发和节约并重”的方针,推广省柴节煤灶,兴建大中型沼气池,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推广小型风力发电装置和微型水力发电装置,开辟新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总排放量,促进生态环境的优化。充分利用庭院的有限空间,发展立体种植和养殖,提高综合效益。办好多种形式的生态农业园。 (八)绿色、有机食品经济生态工程。襄樊市类型多样的地质地貌和生态环

境,使其生物资源绚丽多姿,并呈现出南北兼备的鲜明特色。就食用植物资源而言,既有亚热带型的油茶、木梓、茶叶、柑桔、等林木,又有暖温带果树,如板栗、枣、梨、苹果、桃等,还有大量的山林土特植物。拥有各类林特产品500种,常见的有300种以上,如山葡萄、猕猴桃黑白木耳、香菌等,以及稀有名贵中药天麻、黄连、当归、灵芝、党参、猴头等等。若就动物资源而言,境内动物也具有种类繁多、南北过渡性明显的特征,但更富于南方色彩。据调查统计,全市常见兽类有40多种,鸟类30多种,属于国家保护的兽类有8种,鸟类有5种。各种时令果蔬和大棚反季蔬菜。绿色和有机两大类食品的开发将遵循“先易后难、稳步发展、建立基地、开发市场”的原则,做好区域规划,确立开发品种。到2012年全市实现茶叶、蔬菜、水果、水产4大类及水稻油菜等18 个产品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和6个产品国际有机食品组织认证。 生态农业是循环经济的基础。它把种植业和林业、牧业、渔业以及相关加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互利循环、协调发展的关系,不仅实现农产品生产的优质、高效、低耗,而且吸收、消化和利用来自生活领域和其他产业的部分排放物,发挥重要的生态调节功能。从襄樊的条件来看,有的地方可以建设大型生态农业园,但是广大农村由于人多地少,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建立中小型生态农业园比较可行。目前有五种生态农业园模式:一是以鱼塘为中心、周边种植花卉、蔬菜、水果的生态农业园;二是按科学方法进行动植物共育和混养的生态农业园;三是种养植和沼气池配套组合的生态农业园;四是以山林为基地、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园;五是江水、库水和河口养殖加工型生态农业园。建立生态农业园,可在加强技术和管理指导的条件下积极推广。 文章出处: 自己创作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经济发展的方向范文第14篇

所谓新经济,主要是以美国经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经济为基础所产生的概念,即那种持续高增长、低通胀、科技进步快、经济效率高、全球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状态。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1)经济稳步、温和、适当地增长。(2)高科技与技术创新加速推动了经济发展。(3)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传统产业结构及服务业面临着彻底的改造。(4)竞争日趋全球化。(5)与传统经济相比。新经济呈非线性增长趋势。

新经济是一个崭新的经济形态。它必将在新世纪中发挥着独特的重大作用。新经济是一种召唤,它呼唤每个民族扩大视野。锐意进取。

在新经济时代,每个企业如何抓住机遇,创新发展呢?关键在于对新经济时代营销的发展趋势的认识,以下谈谈自己的认识体会。

趋势一:创新是新经济时代营销的核心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企业常盛不衰的源泉,是新经济的核心。全球性信息网络的形成,使得技术扩散的速度加快,因而造成产品和工艺在技术上的趋同化。企业间竞争实力,就体现在创新能力上。惟有大力创新,不断推出新技术和新产品方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与此同时,技术贸易壁垒也必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而日趋强化。在这种形势下,开发自己的技术,提高本企业的创新能力,就成了新经济时代的基本要求。

(1)产品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和成长的基础

在新经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可持续的,企业的持续发展是企业的最高目标。产品创新与企业持续发展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可以说产品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这是因为,产品创新在促进企业自我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极大作用。多数企业都重视开发新产品,力图向市场投入更多的新产品,扩大本企业的产品市场份额。某类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可以使企业获得更高的利润特别是新开发的产品,一般技术含量高,多为高附加值产品。这种新产品投入市场,必然使企业获得高收入,这对企业的成长无疑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2)产品创新可以维护企业的竞争地位。

一般说来,产品竞争双方都力图通过新产品开发去取得某一特定市场的主导或支配地位。例如,当加拿大的米勒公司推出了LITE啤酒获得成功后,几乎所有的啤酒公司都相继投入了自己的类似产品,参加市场竞争在几个月之内类似LITE的新产品有40多个,但由于米勒公司不断创新产品,结果其他公司都无法取代米勒公司在这一市场上的领导地位。

(3)产品创新是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基本手段

当企业发现消费者需求发生变化或者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预示着企业的现有产品正出现衰退的可能,则必须采取产品创新的方法开发出新产品为企业寻找新的机会。以北美为例,当企业发现城市居居民对酒类的偏好发生改变。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喜欢饮烈性酒时,便争先开发出品类繁多的低度饮料新产品。另外,近些年,在工业市场上由于能源的短缺和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愈加重视,现在很多厂家都把新产品的开发方向放到了高效、低耗、无污染的绿色产品的开发上。由于产品创新适应了市场和环境的变化,因此,也使企业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趋势二:新经济的营销是体验营销

在新经济时代,企业更重视顾客的体验、感觉。企业站在消费者的立场,将感官、情感、思考、联想、行动五个点作为一种设计思考的方式,根据不同的地区特性及终端销售环境,展现不同的体验需求。广告做到哪里就说哪里的话,把消费者见物所思、见景生情完全控制在手中,但品牌的整体理念、定位、系统都必须讲究一致性,这样品牌资产才不至于丢失殆尽和受损。如西式的速食龙头麦当劳,为充分掌握时代趋势,近日在国内大玩“体验营销”,特别是近日在广州地铁上推出的新广告,充分将感官的体验呈现而出,以至让人耳目一新。麦当劳在跨入21世纪,就力推“欢乐欢笑每一刻”的品牌形象,一改过去的“欢乐美味,在麦当劳”,“百分之百顾客满意”,以及后来使用的“麦当劳都是为你”等口号,并以“完全用餐经验”重新定位,期望征服顾客的心,在不同的时段,针对不同的顾客群,提供“对口”服务,从而创造一种互动的欢乐气氛,让顾客觉得好玩、有情趣,用体验来达到顾客满意,进而增加顾客重复购买,这也是造成国内外许多小朋友对它情有独钟、忠诚度极高的原因所致。

这次麦当劳推出的广告,在体验营销上玩得更是精彩纷呈,可以说将体验式营销发挥到了极致。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麦当劳近日推出的这一系列的平面广告:

第一则:在地铁的车门旁,一左一右有两幅广告一模一样,都是一个大的汉堡包,1:3语化的广告语很特别——“张口闭口都是麦当劳”,整张广告简洁明朗,一目了然,卖点很是突出,让人不由不去联想。伴随着地铁门的一开一合,就会让人想到嘴巴一张一合的用餐情景。

第二则:在地铁车里的进口处位置,也有一则广告,广告语也很特别——“想吃只需多走几步”,似乎人人在车内走都是想吃麦当劳。试想,车门一开,谁不往里走呢?

第三则:在地铁车内的对门位置,一包薯条放在广告的一侧,仍是配以醒目的广告语——“站台人多不要紧,薯条越多越开心!,,没错,就连我们在车上挤来挤去,这种滋味,它都知道!,.

第四则:还有一幅贴在车窗上的广告——“越看它越像麦辣鸡翅?一定是你饿了!”,画面上有一块麦辣鸡翅烤得黄亮亮的,很是诱人。看看,这则体验广告替我们把体验都说出来了,绝!

第五则:在地铁座位的上方,原先有一块各站点的指示牌,也被取代成麦当劳的指示牌了,广告语——“站站都想吃”,每一个“站台”都是麦当劳在中国推出的产品.逐个相继标出,并用连线串起,“巨无霸、薯条、麦辣鸡翅、麦乐鸡、麦香猪柳、板烧鸡腿、圆筒冰淇淋、新地、麦辣鸡腿汉堡、汉堡包、开心乐园餐”。

麦当劳一改以往的传播手法,这些在地铁里的广告,放到哪里,就说哪的话,让消费者感受、留下印象,以至产生强烈共鸣。

体验营销是21世纪营销最有力的秘密战斗武器,它与消费者的沟通和互动最有力,谁能牢牢地把握,淮就会讨得消费者的欢心。这种体验式营销的实施,可以让品牌更有竞争力!

趋势三:高科技产品大行其道

高科技是新经济时代营销的基础,新技术革命直接催生了新经济,使新经济成级数增长。在新经济社会中,随着高科技产业化速度的加快,它对新经济的量增效应将由点到面、由面到体,呈放射网络状的态势全面展开。新经济是一种信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经济,是未来主宰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朝阳经济”。随着高科技因素在经济形态中的含量不断提高,经济形态必然会飞跃到以知识技术、智力为主要资源的新经济形态。

电脑、互联网、激光、生物工程、卫星通信等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不仅改变和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还改变了传统的市场营销管理体系和原则。全球知名企业咨询专家科克·泰森在他所著的《世纪企业制胜法则》中指出:在20世纪时,科技不断发展,改变更是屡见不鲜,21世纪的改革步调,将呈现前所未有的速度,20世纪末的后20年,科技发展所带来的进步,远胜于过去200年的发展。21世纪末的发展,又相当于今日的10倍。可见,未来高科技营销管理将是企业制定市场营销战略的重点。在产品策略的组合方面,高科技所占比重会越来越高。高科技产品在市场总体份额中逐渐超过传统产品的市场比重,出现供应引发需求而不是需求决定供给的现状,源于新产品的问世皆是基于高科技的不断创新。在这一点上完全不同于传统营销强调的由调查研究市场需求之后而确定供给的模式。

产品日益高科技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加速了产品寿命周期的缩短,同时,由于产品科技含量高,更新换代速度快以及科技发明层出不穷等原因,加之消费者对高科技产品认识不足和缺乏消费经验,促成高科技市场营销环境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营销人员无法按照常规预测、把握该市场对新产品的需求特性和相关数据。这就是为什么近年高科技行业利润高、风险也高的原由。

显而易见,高科技营销除了注重持续创新,建立专业分工协作体系抵御其风险性经营之外,围绕高科技产品创建相应的服务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服务体系不止是解决客户对高科技产品缺乏了解和购买的后顾之忧,更为必要的是,21世纪的高科技产品竞争最终归结为服务的较量。

总之,高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高附加值的产品能够以高价销售,能够在满足顾客的同时,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

趋势四:网络世界,连接未来

21世纪人类迅速进入数字化生存时代,商业过程的高度自动化和网络化将市场营销中的分销移植到了互联网,实现真正的虚拟营销。电子商务改变了工业时代传统的、物化的分销体制,企业必须为适应BtOB或BtOC的业务开展在网上建立全新的分销模式。

2003年6、7月间,浙江举办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次网上交易会“浙江省工业品网上交易会”,首次尝试将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品交易会相融合。结果,网交会能量惊人,短短一个月吸引参展企业5千多家,参展产品涉及30多个行业2万多种,页面访问量累计达2千多万次,其中国外访问量占14.6%。参展企业共协议成交14.2亿元,当月实际成交量就达到4.57亿元。

随着竞争的激化和复杂、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很多企业已逐渐认识到要保持竞争优势必须改变组织结构,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靠单干保持竞争优势,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了战略联盟的道路,营销的重点从交易转至关系,采用关系营销战略,进而又不断地转移到管理独立组织问的战略联盟,企业从交易型营销向网络组织型营销模式转变,企业及其市场环境间的传统外部界线变得日益模糊不清,企业不断开发与供应商、分销商、顾客的战略营销伙伴等网络组织形式,通过网络的开发,网络成员都提供了一种其他成员缺乏的核心能力,网络成员通过高度复杂的信息和决策支持系统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价值增值系统,为企业带来优势。

趋势五:速度经营、快速致富

经济发展的方向范文第15篇

在经济学界,对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有着不同的界定的。国际上专门研究经济增长的是,“增长经济学”或“经济增长理论”;专门研究经济发展的,是“发展经济学”。

张卓元主编的《政治经济学大辞典》对“经济增长理论”这一词条的解释是:“通过研究实现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以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等问题,来解释国民收入长期发展的态势。西方经济学通常把经济增长规定为产出量的增加,一般用国民收入或人均收入量作为测量经济增长的尺度。”而对于“发展经济学”这一词条的解释则为:“它主要研究在发展中国家是哪些因素制约或阻碍经济的发展;探索在这些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摆脱贫困落后,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途径。”“概言之,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从不发达的经济形态发展到现代化经济形态的理论体系。”

一般说来,经济增长,指的是单纯的经济总量的扩张;而经济发展,则不仅包括经济的量的扩张,还包括经济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等的调整,制度变迁,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变化等在内的整个经济形态整体的演进。可见,在经济学的语境中,“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含义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经济发展方式”比“经济增长方式”所包含的内容,要广泛得多。经济发展包含着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远不是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崭新的提法,比过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提法,虽然只是一词之差,却包括了丰富得多的内容,因而具有更加广泛、更为深远的意义。

二、走向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

发展观和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共同决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是解决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所以在现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实质性的转变:

从非结构优化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结构优化型经济发展方式

去年我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是39.3%,比前两年还有所下降。经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都在60%—70%左右。第三产业比重小、发展慢、水平低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这造成了主要靠第二产业带动、投入高、能耗高、污染高的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必须采取措施使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明显高于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大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促进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从非协调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协调型经济发展方式

非协调是当前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具普遍性的问题。统筹城乡、区域、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国内与国际,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使我国经济从非协调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协调型经济发展方式,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从不可持续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可持续型经济发展方式

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石油人均储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8,天然气人均储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22,煤炭人均储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2。石油、铁矿石等矿产资源的进口依存度不断攀升。我国资源稀缺消耗却居高不下。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经济就没有未来。所以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节能减排降耗,从不可持续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可持续型经济发展方式。

从片面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全面型经济发展方式

改变片面追求物质生产部门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改变片面追求GDP的倾向,把医疗卫生、文化、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摆在更重要的位置,彻底转变政府职能,在社会事业的发展中履行好政府职能,实现我国由片面型经济发展方式向全面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从投入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创新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

目前我国的经济,是一种典型的投入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每年的资金投入,高达近八九万亿人民币。我国每年所消耗的水泥,占世界消耗总量40%以上。沿着这种经济发展方式继续下去,不用多久,我国的经济体系将会由于得不到资源的支撑而无法发展。因此,必须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切实将投入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创新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这是整个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

上述五个方面的转变,实质是从非科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科学经济发展方式。只有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三、体制转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问题提了十多年而未能根本改变,是由于存在着深层次的体制根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路,是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长效性的、根本性的制度保障。

要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完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靠市场机制的压力,靠价格体系的调整,靠经济手段的制约,靠企业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靠以法律规定的市场规则的硬性约束,来自觉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形成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长效机制。

要完善优胜劣汰的淘汰机制。目前我国市场优胜劣汰的功能远远未能发挥。地方职能部门为了单位利益,往往罚款了事,落后产能照样生产,排污企业照样排污。应该通过价格体系调整、法律规则的完善,把优胜劣汰的职能交给市场,使得市场能够及时地、不断地、自动地淘汰落后企业、落后产能。变主要靠政府、靠行政手段淘汰为主要靠市场、靠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淘汰。

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完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税制度。当前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使得地方政府为追求地方财政收入最大化而大搞重复建设,低水平扩张,地方保护等,是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体制因素,应该认真研究解决。

金融业要推动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大对农村金融、助学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的支持力度,严格限制对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信贷投放。

要完善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管理考核机制与考核体系。调整考核指标,不仅要考核经济指标,还要考核社会发展指标、节能、降耗、减排指标等。把各级领导干部的决策行为引导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轨道上来。

四、面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河北:新机遇与新挑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