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网络的预防措施范文

网络的预防措施范文

网络的预防措施

网络的预防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蠕虫;病毒;预防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7-0210-02

从1988年网络蠕虫出现至今,网络蠕虫正逐渐威胁每位互联网用户,给社会发展蒙上阴影,因此蠕虫的传播成为网络的主要威胁。网络蠕虫即指计算机病毒中的蠕虫病毒,通过网络等传播方式,如生物蠕虫般在计算机间进行传染。因为蠕虫病毒的传播方式多样,故其程序的传播速度很强大。

1蠕虫的定义

智能化、自动化和高技术化是新一代网络蠕虫的特征,通过扫描和攻击网络上存在系统漏洞的计算机,通过互联网或者局域网进行传播,这之中不需要计算机使用者干预就能运行。蠕虫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可以进行“自我复制”

2 传播途径

在互联网上蠕虫病毒就像细菌,通过计算机为载体进行自我复制,将网络上所有计算机当成传染目标――E-mail、恶意网页、局域网中的共享文件、存在着漏洞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等都成为蠕虫传播的媒介。

蠕虫病毒与计算机病毒的区别:

蠕虫和病毒的最大区别在于计算机蠕虫可以独立运行,并能把自身包含所有功能的版本传播到另外的计算机。目前蠕虫病毒尚无理论体系,这也是它区别一般病毒的地方。与黑客结合、存在于内存中不利用文件寄生等方式也是蠕虫病毒在一般病毒的一些共性之外所具有的自己的特征。

3 蠕虫的行为特征

1)自我繁殖。蠕虫自身主动完成搜索系统漏洞到利用漏洞攻击系统,再到复制副本;2)利用系统,网络应用服务漏洞。系统漏洞产生的原因具有多样性,诸如有操作系统本身的问题,有的是应用服务程序的问题等。计算机系统的相应权限被蠕虫利用系统漏洞获得,蠕虫进行复制和传播使蠕虫泛滥;3)造成网络拥塞。蠕虫在扫描漏洞计算机的过程中,蠕虫副本在不同计算机之间传递或者向随机目标发出的攻击数据时都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的网络数据流量,从而导致整个网络瘫痪,造成经济损失; 4)破坏性强,易留下安全隐患。搜集、扩散、暴露系统的敏感信息等是大部分蠕虫都能够做到并在系统中留下后门。这些都会导致未来的安全隐患; 5)蠕虫会反复感染系统。如果你的计算机系统存在漏洞,并且漏洞没有及时的被修补,这是蠕虫就会传播到你的计算机系统上,影响计算机的正常工作,严重可能导致计算机系统的崩溃。一旦网络蠕虫传播开后,就会迅速的传播,计算机在重新联网的过程中还会再次被感染,也就是说计算机系统被网络蠕虫感染后,如果不及时的清理掉,就会使计算机系统受到蠕虫的反复感染,从而影响计算机的正常工作,给用户带来麻烦; 6)蠕虫会留下安全隐患。许多网络蠕虫会收集和暴露系统内部的一些敏感信息,而且还会在计算机系统中留下一道后门,这些后门会给网络蠕虫留下机会,再次的感染系统。这样就会给计算机的使用带来安全隐患,使用户的一些重要信息泄露,影响用户的工作。

4 蠕虫的危害

通过自身的大量复制,在网络中快速传播蔓延是蠕虫病毒的主要破坏方式。有限的网络资源被占用,整个网络因不堪重负而瘫痪,最终导致用户不能通过网络进行正常的工作。蠕虫计算机病毒易编制,且易从网上下载其源代码程序,并在加以修改后演变成新型病毒,通过互联网传播对计算机构成威胁。英国外相库克曾说过,计算机攻击将比军事打击更容易使英国瘫痪。蠕虫病毒的爆发没有哪一次不会给全球经济造成巨大损失,所以它的危害性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

蠕虫病毒感染能力强、速度快使之成为目前计算机病毒中危害最大、破坏能力最强的病毒。伴随着科技的革新,这种病毒已能够主动查找感染目标 在短时间之中迅速大规模爆发。运算速度慢、鼠标移动速度慢、键盘失灵、死机等都是计算机在蠕虫病毒爆发后出现的反应。

5 蠕虫的工作原理

蠕虫病毒感染主要是先通过扫描寻找系统漏洞,然后利用漏洞侵入计算机隐藏,等指令出现后对系统进行感染,并和其他蠕虫节点一起大规模聚拢,命令计算机接受其控制指令然后向其大量发送病毒,占用网络资源形成拥堵致使系统瘫痪。计算机内的文档被删除,大量垃圾病毒文件生成,计算机不受控制无法正常使用也是蠕虫病毒运行的结果。

6 蠕虫的预防措施

蠕虫种类数量越发繁多,破坏性强,隐蔽性增强,这也给防范蠕虫加大了难度。通过了解蠕虫特点和传播的途径,因此防范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修复系统漏洞,及时下载、升级系统软件漏洞补丁程序。经常利用软件更新系统,消除漏洞;

2)及时升级防火墙 ,除服务端口外的其他端口都禁止开发,切断蠕虫传播途径。对感染主机的对外访问的数据进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避免网络蠕虫对外网主机进行感染,从而确保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

3)提高防患意识,对任何陌生人发给自己的邮件附件进行监督,预防蠕虫通过邮件传播。这种情况经常在用户电脑中出现,有些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低,就会很容易的查看这些邮件,自己还不知道此时的计算机系统已经遭到了网络蠕虫的感染。

4)建立局域网内部的升级系统。包括各种软件和杀毒软件的升级,及时的更新网络病毒库,使得计算机能够检测出网络蠕虫,从而避免网络蠕虫的感染;

5)建立病毒检测系统,在检测到蠕虫的攻击,及时断开受蠕虫感染的机器,有些病毒虽然表面上和一些病毒是一样的,但是它的致病机理与其他的病毒致病机理截然不同,为此要及时的更新杀毒软件,防止网络蠕虫的入侵;

6)对互联网用户培训,提高网民个人安全意识,不随意点击聊天软件发送的网络链接,现实生活中一些网络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网民的个人安全意识不高。网民应该不断的提高个人的网络安全意识,充实自己的网络安全知识,避免自己落入网络不法分子所设的圈套中,影响个人的财产安全。

7结论

网络蠕虫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破坏性强,杀伤力大是成为威胁因特网安全重要因素。如今越来越先进的网络蠕虫技术与黑客技术,已经对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加强用户安全意识,了解蠕虫的性质和防范措施,才能从根本上有效的控制蠕虫的传播,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网络的预防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负面影响;预防措施

时至今日,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渗透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部分学生沉迷其中,乐此不疲。

一、学生沉迷于网络出现的不良影响

(1)身心俱疲,素质下降,人格异化。假期一开始,有的孩子可能会和大人讨论一些假期的计划。大致是这样计划的:每天早上去培训班,周末和朋友出去玩或者去看望爷爷奶奶,下午和晚上就呆在家里自由活动。计划是挺好的,可是三天一过,就不是那样了。上网玩游戏成了他们的最爱。

好多家长都深有体会,一旦孩子沉迷于网络,他们就会不分白天黑夜。每天玩电脑玩到凌晨,有时甚至熬通宵,天天早晨睡到日上三竿也不起,任你怎么叫就是不起床,连早饭也不吃。这些不良的作息习惯严重地影响了孩子的健康,因为早上不吃饭有以下害处:使人反应迟钝,可能会使慢性病上身,肠胃可能要“造反”,便秘“出笼”,易患胆结石等。

还有就是,常期沉迷于网络的孩子的视力也会大大降低,眼睛干涩、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焦躁不安、血压升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睡眠障碍,再加上电脑辐射很大,久而久之,孩子的身体素质就会大幅度下降。一个假期下来,面黄肌瘦,弱不禁风。

好多孩子,通过长时间玩游戏,脾气就会变得希奇古怪,对待人和事很不耐烦,深陷游戏所设的情景。长时间地接触网络,孩子的人格会发生明显改变,整个人会变得冷漠、自私,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好多案例都说明了这一点。

(2)身处虚幻世界,难以与现实融合。由于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三口之家的小环境,本来就缺少与人沟通的先天条件,再整天沉迷于网络,就会更加缺乏沟通交流的机会。本来网络的人际关系没什么真实性可言,处处都充斥着不信任感,孩子如果常时间上网,就会变得自闭、自卑和冷漠。长此以往,害处无法估量。

网络世界,原本就是个虚幻的世界,大型游戏,网络聊天室,哪里是真,哪里是假,对于思想单纯的孩子来说,简直就是迷宫。他们喜欢的是在游戏中的角色。骑马挎刀,任我驰骋;神仙美女任由我挑选;杀死敌人,喂几粒还魂丹,他们照样复活。还有就是喜欢一关又一关地升级,喜欢那种在现实中无法取得的满足感,他们无法把自己从虚拟的环境中摆脱出来,不愿与周围的人们交流。

(3)冲击着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俗话说“栽树栽根,育人育心”。青少年时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对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智能和个性发展起着指导和调节的作用。但青年初期只是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时期,它还不成熟,需要他们在生活的道路上进一步锤炼。因此,我们应该更多地关爱青少年的成长,正面引导,防微杜渐。

由于网络世界的信息包罗万象,孩子又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网络上的一些言论对于自制能力比较低,尚未形成强烈的是非观念的他们来说,很快就被吸引了过去。再就是网络上的很多不健康的东西,虽然孩子可能是无意中接触到的,但是自制力比较低的孩子可能就会因好奇心驱使而去寻找类似的信息,价值观和人生观会受到很大的冲击,使他们的人生轨道越来越偏离正确的路线,让好多家长后悔莫及。

二、预防网络不良影响的方法

(1)给孩子以爱心,让他们加强身体锻炼,转移注意力。要想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首先,要给孩子以爱心,抽时间多陪陪孩子,和他们一起做游戏,用温柔的话语感化他们,不要让他们从心灵上感到孤独,从聊天中了解他们需要什么,以及他们的心理活动。其次,可以尝试让孩子去参加一些兴趣班,可以让他们参加一些有意义的夏令营,不一定要他去学什么运动项目,可以跑跑步,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让头脑清醒,注意力更集中,这样就不会总想着要上网了。如果有条件的话,家长可以在假期中休一段假,带领孩子出去旅游,徜徉在风光旖旎的大自然中,他们还会想网络游戏吗?

(2)利用网络,引导学习,宜疏不宜堵,合理安排孩子的上网时间。现在网上的信息量特别大,中小学生在家里上网学习是有一定好处的,他们可以看新闻了解时事,也可以浏览网站学习知识,但是孩子的自制能力比较差,一玩起来就一发不可收,有的小朋友每次不玩得昏天暗地就不罢手,小小年纪就戴上了眼镜。家长们可以利用软件对他们的上网时间进行限制,不让他因过度上网影响健康和学习。另外,可以设置了电脑定时休息,让电脑每隔一段时间就锁屏,这样孩子就可以定时休息,视力也不会因为过度用眼而下降了。

虽然安装了健康上网专家软件,但是家长们要心里明白,软件只是治标不治本,它只能管住孩子一时,如果孩子真的想上网,想尽办法他也要去的。想要彻底地解决这个问题,重点在于改变孩子的心理。所以多和孩子沟通,多做一些让他们感兴趣的事情,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家长们,如果你们也有孩子上网的烦恼,除了利用软件这样的强制手段,你们还可以多和孩子谈谈心,只有让孩子真正理解,他们才能真正实现健康上网。

总之,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自然会有益处。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想要完全避开网络是不可能的。家长们如果想让孩子健康上网,不要想着直接断网,可以给电脑安装健康上网专家这样的软件,阻截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引导他们往好的方面发展,让孩子成为一个会上网,而不沉迷于网络的好孩子。

参考文献:

[1]关成华.走出网络迷途[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网络的预防措施范文第3篇

1.1硬件系统安全性影响因素

在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过程中,部分安全性威胁是针对硬件系统而产生的,这种威胁主要来源于在设计硬件系统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安全问题。在这个网络系统使用过程中,同外界接触最多的就是硬件系统,因此它们是很容易受到火灾、水灾等自然灾害的破坏的,这就是物理安全问题在硬件系统中的体现;同时,使用者在日常应用计算机硬件系统的过程中,由于保护不善导致的硬件系统受损等现象也时有发生。例如,在使用过程中将计算机主机箱置于非常潮湿的地点,或拥有较高温度和电磁场的地点,都将导致硬件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甚至还会在无意中将信息泄露出去的现象。

1.2软件系统安全性影响因素

计算机网络系统在使用过程中,软件系统的安全性威胁对于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具影响是最直接和最严重的。首先,在进行软件设计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能够对相关风险进行全面的考虑和设置,则将导致安全漏洞的产生,例如,首次发现震荡波病毒时,全世界一千八百万台的计算机仅仅在几周之内就被完全感染。该病毒在产生危害的过程中,主要传播对象为Lsass,它由微软公司公布,能够对XP、WindowsNT等多个操作系统实施感染,在对网络当中其他用户进行攻击的过程中能够对成百个线程进行开启,该病毒最大的危害就是促使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拥有非常缓慢的运行速度,同时堵塞网络。在震荡波为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过程中,导致高达五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该病毒的发生同时也能够充分证明,数据库和操作系统是软件系统当中最易受侵害的部位,由此也可以看出,软件系统的安全性问题至关重要。

1.3网络和通信协议安全性影响因素

现阶段,互联网在普遍应用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架构就是IP和TCP,这两个架构指的是多个协议的应用,并不只单纯代表一个协议。而在多个重要协议当中,IP和TCP具有极强的典型性和特点。这两个协议最初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进行研发的,主要研发机构为高级研究计划署,由美国政府对其进行资金和政策的扶持,该部门在进行产品研发的过程中,是以构建整体虚拟网络,包含全世界全部网络为目的的,简称国际互联网。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对IP和TCP进行开发的过程中,是始终处于安全的环境当中,因此在设计上没有考虑到相关安全性,这导致现阶段人们在对其进行应用的过程中,保密性及安全性受到严重威胁。

2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性风险产生原因

2.1自主研发能力差

近年来,在信息技术以日新月异的速度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增加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然而却并没有对相关技术进行自主研发,导致现阶段我国主要信息技术都需要花费大量金额从国外进口。其中最主要的进口技术包括网关软件、操作系统和数据库,以及CPU芯片等。我国相关方面专家针对这一现状进行了调查并指出,尽管近年来我国国内的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都拥有较快的速度,但是对于安全性问题却并没有保证。现阶段,我国越来越多的人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信息网络建设,但是在建设过程中几乎完全忽略了安全性问题,网络防范性严重缺失。失去了安全保护措施的建设网络,就像没有上锁的楼房,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现阶段,我国进行信息技术网络建设的过程中,无论是设计内容还是应用的基本软件,如网管设备等都是在借鉴和引进国外理念和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这种做法极大的降低了我国信息技术网络构建过程中的安全性,是很容易遭到破坏和打击的。造成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国没有积极进行技术的自主研发,导致其他国家或信息技术专业人员能够轻易的威胁我国重要网络的安全,通过监听和干扰等方式导致我国重要信息被窃取。

2.2安全意识弱

现阶段,我国相关人士在对网络进行构建和应用的过程中,还没有对安全性产生足够的重视,因此还对部分安全性问题没有进行充分的掌握。网络在被人们认知并接受以来,其强大的娱乐和工作职能对人们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复杂的信息技术促使人们在对其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完全忽略的安全性这一重要问题,薄弱的安全意识,导致人们没有能够正确而真实的对不安全性进行掌握。并且,经营信息技术的相关商家在推销产品的过程中,为了追求最大经济效益,没有将足够的资金投入到安全性研究和管理领域。总体来讲,现阶段,我国在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展开日常工作和生活的过程长,始终处于一种对安全漏洞进行封堵的被动状态,相关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只是期待安全性问题没有发生,而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展开预防工作。这是我国计算机网络安全性始终较差的主要原因。近几年,我国相关国家部门及领导人,在加强我国网络安全性建设中做出了巨大努力,然而同我国现阶段脆弱的网络相比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从整体上来看还是始终处于被动的解决姿态,并没有能够积极对相关事件进行预防。

2.3运行管理机制不完善

在加强我国网络安全性建设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方法就是加强运行过程中的管理力度。该管理机制下,能够充分展现我国重要的网络安全性保护政策、设计及策略。然而现阶段我国的运行管理机制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首先,缺乏专业人才。成本较低时互联网通信的一大特点,各种新型的配置和客户服务器逐渐增加,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技术管理应当同技术的进步保持高度的一致,然而由于我国多数信息技术及设备都是从国外引进而来的,这种状况导致我国的专业技术和网络管理人员严重缺乏,现有的系统管理工作人员在技能和科研能力等方面都非常欠缺。总之,现阶段我国的信息技术安全管理人才数量和质量都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其次,不完善的安全措施。动态性和综合性强成为现阶段互联网应用过程中最主要的特点,这种特点在应用过程中能够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也是安全性威胁产生的主要原因。但是,现阶段我国使用者在对互联网进行应用的过程中,由于急于一时操作而忽略了安全性,从而暴露了很多重要数据信息,风险在系统应用过程中被加大。入侵者能够对内部网络、邮件程序等多出进行侵害,在这一过程中,如果使用者没有能够及时运用有效的防火措施,并对漏洞进行修补,将造成严重的损失。同时还存在使用者不按照提示进行系统升级的现象,导致风险性加大,这是对安全性意识不足的最明显体现。

3预防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性风险的措施

随着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越来越广泛,我国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加强了对预防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性风险措施的研究,新时期,有效加强网络用户权限的限定、有效应用身份认证技术和防火墙技术对于提升我国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3.1加强网络用户权限的限定

在加强网络安全性保护的过程中,对非法操作的有效控制,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控制网络权限。对某重要资源进行访问和应用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可以积极进行权限的限定,规定固定用户或集体对资源、数据及文件等进行访问,同时拥有操作这些资源、数据和文件的能力。限定网络用户权限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成以下几种形式:首先,一般用户。这类用户自身的访问权限有管理员根据个人不同的需求进行设定;其次,特殊用户。这类用户指的是能够对系统进行管理的人员;最后,审计用户。这类用户在日常对网络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主要是审计资源应用状况和控制网络的安全性。使用者在对网络资源进行访问的过程中,个人拥有什么样的权限可以根据访问控制表来确定。

3.2有效应用身份认证技术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同时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子商务开始出现并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加强电子商务网络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电子商务中使用最主要的安全技术就是身份认证技术,即在提高数据安全性过程中,充分运用公钥和密钥。其中RSA和PGP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技术。在确定信息安全的过程中,某方案应当具备以下功能:首先,接受者在合法的状况下,是可以对其受到的数据进行真实性验证的;其次,被发出的数据是无法被发现者进行抹除的;发信者的合法性是保证相关数据无法被伪造的基础;当发信和收信双方发生矛盾时,能够有效进行第三方仲裁,从而始终保持网络在使用过程中具有安全性。

3.3有效应用防火墙技术

能够对外部网络进行接入,同时还可以对非授权访问进行识别和排除的有效网络安全技术就是防火墙技术,该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有效减少数据的非法进出及非法用户对相关网络进行访问,同时该技术也是一种有效的设备,能够有效限制不同网络同主要保护网络之间的访问。包过滤就是该技术的中心内容所在,现阶段多数投入使用的路由器都能够充分发挥这一作用。在对该技术使用的过程中,也可以积极进行单独的设置,这样一来就能够保证用户的各种不同需要得到满足,因此该技术拥有较强的灵活性,在互联网建设和应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该技术现阶段还存在很多不足:首先,拥有较低的安全性;其次,拥有较窄的适用范围;再次,拥有静态的过滤规则,同时在测试和维护该过滤规则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复杂的操作;最后,强身份鉴定和强电子数字签名是不被支持的。

4结论

网络的预防措施范文第4篇

开放式计算机系统或多或少都会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和缺陷。操作系统或软件程序员在编写时犯些错误是很正常的,各种应用软件要稳定、良好、安全地运行在操作系统平台上,就必须对系统进行打补丁的操作,使企业网络免受其害。同样,对企业网络所使用的各类安全产品也要及时做好升级工作,查补各种漏洞和隐患,确保安全性能。

2企业网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

2.1现代网络主动防御模型

现代网络主动防御模型包括3层,分别是管理、策略和技术。

(1)管理。网络运行过程中,网络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位于安全模型的核心层次。网络管理的对象包括网络技术、网络用户和网络制度等。网络技术的管理可以采用相关的策略,以便能够促进网络安全技术成为一个集成化的、纵深化的有机整体,以便能够有效地提高网络安全的防护性能。网络用户是网络的使用者,使网络发挥作用的发起者,并且网络用户的计算机使用专业水平不同,层次良莠不齐,因此需要加强网络用户管理。网络用户管理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网络安全防范制度、网络使用政策等,通过学习、培训,提高网络用户的安全意识,增强网络用户的警觉性。

(2)策略。网络安全防御策略能够将相关的网络技术有机整合,优化组合在一起,根据网络用户的规模、网络的覆盖范围、网络的用途等,制定不同等级的安全策略,实现网络安全运行的行为准则。

(3)技术。网络防御技术是实现网络安全的具体实现措施,也是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防御策略实现的基础,通常情况下,网络主动防御技术包括六种,分别是网络预警、保护、检测、响应、恢复、反击等,从六个不同层面进行深度防御,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网络中存在的安全威胁,采取保护措施,也可以使用入侵检测等主动发现网络中潜在的攻击行为,做出响应,恢复网络运行,并且可以根据网络攻击行为进行反击。

2.2现代主动防御技术

现代计算机网络主动防御技术可以有效地检测已经发生的、潜在发生的安全威胁,采取保护、响应和反击措施,保证网络安全运行。

(1)预警。网络预警技术可以预测网络可能发生的攻击行为,及时发出警告。网络应包括漏洞预警、行为预警、攻击趋势预警、情报收集分析预警等多种技术。漏洞预警可以根据已经发现的系统漏洞,预测未来发生的网络威胁;行为预警可以分析黑客行为,将其分类存储在专家系统中,基于黑客行为预测网络威胁;攻击趋势预警可以采集已经发生或当前正在发生的网络攻击数据,分析攻击趋势;情报收集分析预警可以通过各类数据挖掘算法,采集、分类、建立情报信息攻击模型,发现网络攻击趋势。

(2)保护。网络安全保护是指采用静态保护措施,保证网络信息的完整性、机密性,通常采用防火墙、虚拟专用网等具体技术实现。

(3)检测。检测是网络主动防御系统的重要环节之一,其可以采用入侵检测技术、网络安全扫描技术、网络实时监控技术等及时地检测网络中是否存在非法的数据流,本地网络是否存在安全漏洞,目的是发现网络中潜在的攻击行为,有效地阻止网络攻击。

(4)响应。如果网络预警攻击即将发生或者网络攻击已经发生,网络主动响应技术可以及时做出攻击防范,将攻击给网络带来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网络主动响应技术能够及时判断攻击源位置,搜集网络攻击数据,阻断网络攻击。响应需要将多种技术进行整合,比如使用网络监控系统、防火墙等阻断网络攻击,可以采用网络僚机技术或网络攻击诱骗技术,将网络攻击引导到一个无用的主机上去,避免网络攻击造成网络瘫痪,无法使用。网络响应的另外一项功能就是及时获取攻击特征信息,分析网络攻击源、攻击类型、攻击目标、危害程度、现场状态等信息,实现电子取证。

(5)恢复。网络攻击发生后,可以及时采用恢复技术,使网络服务器等系统提供正常的服务,降低网络攻击造成的损害。因此,为了能够确保网络受到攻击后及时恢复系统,需要在网络日常运行过程中做好系统备份工作,系统备份可以采用的技术包括现场内备份、现场外备份、冷热备份等。

网络的预防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活动测控装备;网络安全设备;安全威胁;防御措施

0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在航天测控领域的不断普及与发展,网络安全风险问题日益突出[1-3]。活动测控装备网络指的是测控系统软硬件组成的试验任务专网、任务指挥专网和为装备提供保障的军事综合信息网,简称军综网。活动测控装备外出执行任务,测控信息常采用光纤或卫通链路与中心或战区互联,链路物理层和网络层管理的安全风险等级高。军综网用户多,安全设备少,易出现与试验网之间病毒交叉感染风险。为防止测控信息泄露,防止敌方网络攻击,研究活动测控装备网络安全防御问题迫在眉睫。

1网络安全防御现状

活动测控装备在场区,网络安全威胁主要来自试验任务专网。在驻地,除了试验任务专网,安全威胁主要来自办公用的军综网。目前活动测控装备网络安全防御现状可以概括为“六个缺乏”。

1.1缺乏对光纤和卫通链路的管控措施

场区测控信息主要通过光缆和卫通接入中心或战区网。敌方可通过光纤耦合等方式窃取我方网络数据,并对我方装备部署定位;或通过截获我方卫通信号频谱,运用电磁欺骗方式可实施卫通网络入侵。目前仍缺乏对光纤和卫通链路传输安全的管控措施。

1.2缺乏对网络传输设备的漏洞定期更新

通常装备寿命均在20年左右,列装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版本老旧、漏洞众多、缺少补丁。试验任务专网打补丁、软件杀毒均由中心定期组织,漏洞修复和杀毒软件更新滞后,造成不能及时发现新植入病毒,使得网络安全威胁等级提升。

1.3缺乏对网络软硬件设备的安全审计

安全审计就是收集网络审计事件,产生审计记录,根据记录分析原因采取处理措施。缺少对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和应用软件系统的审计,表现在对权限违章和非法访问、病毒活动等没有报警信息,对数据库资源使用没有审查,对应用软件安装运行缺乏身份识别与确认,对软件工具使用未进行授权。

1.4缺乏防电磁信息泄露的安全措施

对测控系统的客户机、服务器、设备、网络设备、传输线、连接器,对通过地线、电源线、有线或无线传播出去的电磁泄露信息,缺乏有效的屏蔽防护措施,以致有用信息易被敌方接收、重现而造成失泄密[4]。

1.5缺乏严格的测控装备授权控制机制

未对服务器、客户机及网络设备划分信息密级,未对内部用户划分类别,没有明确什么类别的合法用户能对哪些信息资源和哪种信息密级可进行什么操作类型的访问。身份识别的口令简单、易猜测,没有安全存放,没有采用可变口令和经常变换口令等防护措施。

1.6缺乏相应的网络安全防御战术战法

任务准备阶段,缺少对网络空间战场环境、接入网络的技术状态做出安全评估。任务执行阶段,当网络受到敌方攻击,缺少针对性强和有效、快速的应急措施。因此目前急需建立网络安全防御战术战法库。

2网络安全威胁

网络安全威胁来自网络入侵和网络攻击。网络入侵是网络战的首要条件,只有实现对敌网络的渗透,才能实施有针对性的网络攻击。网络攻击是网络战的核心,是降低敌方作战效能的具体方法。通常敌方可采取的入侵和攻击手段包括以下内容。

2.1多渠道植入病毒和木马程序

敌方利用我方人员违规使用优盘等介质在内网与外网之间进行数据交换而趁机植入病毒、蠕虫和木马程序;或在我方采购的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网卡等网络设备,接入网络的打印机、摄像头、移动光驱等终端设备中事先植入木马和病毒;利用网络设备在生产、运输、存储等供应链环节存在的安全管理漏洞植入病毒和木马。

2.2绕过防御系统实施网络攻击

敌方可利用我方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漏洞,破坏、绕过网络安全防御系统,启用事先植入的病毒、木马程序实施攻击,达到对我方计算机终端和网络接入设备控制、破坏和实施信息窃取的目的。

2.3物理层破坏与电磁泄露窃密

敌方有意对我方网络线路、光纤通信线路实施破坏,或在预设阵地附近对卫星通信系统实施干扰,造成信息传输中断。利用我方网络端口、传输线路和信息处理终端因屏蔽不严或未屏蔽而造成的电磁信息辐射,窃取我方机密信息。

3网络安全防御措施

网络防御措施是指活动测控装备在机动转移、任务准备和任务实施三个阶段采取的一系列网络安全防御手段。这些手段无外乎PDRR(Protect,Detect,React,Restore),即保护、检测、反应、恢复安全保障体系。实际上,这八个字也是网络安全防御主要任务的概括[5]。

3.1安全防御任务

结合活动测控装备网络体系实际,网络安全防御任务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切断网络入侵通道增强用户自我保护意识,遵循预防、诊断和清除相结合的原则,对配属的计算机、服务器等网络设备病毒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对信息系统的薄弱环节进行加固,阻止触发网络攻击发生的条件形成。(2)快速响应网络攻击收到网络攻击报警信息,启用备份链路、备份终端、加密通道等应急处理手段,或者采取“平时一套、战时一套、保底一套”装备储备和运用原则,把系统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或比原来更安全的状态。(3)建立全网安防体系围绕网络三要素——用户、信息和网络基础设施,建立多层次的纵深型安全防御体系,确保管理安全、数据内容安全和网络基础设施的物理和运行安全,最终实现任务、指挥、办公信息安全可靠传输。

3.2机动转移中的防御措施

机动转移是指活动测控装备从一个预设阵地转移至另一个预设阵地的行动过程。在此过程中,敌方可能会对我临时构建的无线通信指挥网络实施信号插入或干扰。指挥员务必减少无线通信设备开机次数,尽可能降低被敌方监听和入侵的可能性。一旦发现异常,迅速关机或采用其他约定好的保密方式通信。

3.3任务准备中的防御措施

任务准备指的是分队到达预设阵地,装备展开以后,执行任务前的准备阶段。此阶段的防御措施分为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1)管理措施通过设置门禁、登记、巡逻等方式对任务阵地、办公场所进出人员进行严格管理,防止敌方混入我方军事管制区;协调任务合作单位定期对防区内通信线路进行共同巡检,防止敌方非法外接;装备采购部门必须在提供的合格供方名目中采购所需装备物资,有条件情况下对采购的网络备品、备件进行病毒检测查杀;确保入侵检测系统、网络审计系统,病毒预警系统、流量检测系统全时在线。(2)技术措施从网络入侵到实施攻击通常有一定时间周期,任务准备阶段可采用平时关机静默策略,规避敌方网络入侵与攻击;对试验任务专网病毒及补丁及时更新升级,并提高查杀频次,及时更新和检查防火墙、保密机等设备工作情况,做到防患于未然;对设备配置、卫星参数、测控软件等关键数据进行容灾备份,防止未授权使用和被非法冒充、篡改和窃取;对全网计算机操作系统、网络设备、安全产品及数据库漏洞进行检测,分析漏洞影响并及时修复;采用加扰设备和电磁屏蔽手段防范计算机终端电磁泄露;对网络安防技术状态进行调整,更新保密机和网闸策略。

3.4任务准备中的应急措施

(1)切换至备份链路当使用双平面进行信息传输时,若受敌攻击后,造成部分终端被敌控制或者瘫痪,立即切断被攻击终端网络连接和受入侵平面链路,启用未入侵的链路。(2)采用备份装备卫通链路通常会使用多个频段、多个转发器和多个备用频点,一旦受敌网络攻击,立即切换至备用卫通设备或者更换至备用点频;当计算机终端受到攻击时,迅速启用热备份或冷备份计算机设备。(3)切换至卫通链路当光缆遭受敌方物理破坏,会导致军综网、指挥专网、试验任务专网全部瘫痪。立即启用本地综合卫通车与本地通信枢纽建立卫星通信链路,完成应急通信保障。

4后续针对性建设需求

4.1组织攻击测试加固系统漏洞

聘请地方网络安全机构充当“白帽”黑客,对我试验任务专网进行攻击测试,找出各业务系统的漏洞并进行加固,同时为后续网络安全系统建设提供依据。

4.2建立定期网络安全情报沟通机制

定期与上级通信网管中心、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加强情报交流,通过第三方数据源收集安全情报,掌握最新的攻击信息、安全策略和解决方案,增强网络安全防御的有效性。

4.3对全网定期组织健康体检

协调有保密资质的安全单位对全网进行健康体检,清理网络漏洞和管理上的薄弱环节。联系设备提供商,对全网定期进行巡检,对部分老旧设备升级换代,定期更新软硬件系统配置。

4.4开展网络攻防对抗训练

立足现有软、硬件设施,通过移植系统、复制数据、研发部分必要的软件,构建网络攻防演练环境。组建专业网络安防力量,利用内网部分电脑,设置演训导调科目,开展网络攻防红蓝对抗训练,提升人员网络攻击应急能力。

5结束语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在网络安防业界已经得到共识。提升活动测控装备网络安全防御水平,除了采用先进的安防技术,更重要的是加强内部人员管理,规范内网用户的网络操作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确保卫星控制命令发送和测量数据传输的安全、可靠,活动测控装备才能圆满完成任务。

参考文献:

[1]陈晓桦,武传坤.网络安全技术[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

[2]翟健宏.信息安全导论[M].科学出版社,2011.

[3]沈昌祥.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系统的思考[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2.

网络的预防措施范文第6篇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通用2021

为确保网络正常使用,充分发挥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促进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和有关规定,特制订本预案,妥善处理危害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遏制突发事件的影响和有害信息的扩散。

一、危害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

1.如在局域网内发现病毒、木马、黑客入侵等

网络管理中心应立即切断局域网与外部的网络连接。如有必要,断开局内各电脑的连接,防止外串和互串。

2.突发事件发生在校园网内或具有外部ip地址的服务器上的,学校应立即切断与外部的网络连接,如有必要,断开校内各节点的连接;突发事件发生在校外租用空间上的,立即与出租商联系,关闭租用空间。

3.如在外部可访问的网站、邮件等服务器上发现有害信息或数据被篡改,要立即切断服务器的网络连接,使得外部不可访问。防止有害信息的扩散。

4.采取相应的措施,彻底清除。如发现有害信息,在保留有关记录后及时删除,(情况严重的)报告市教育局和公安部门。

5.在确保安全问题解决后,方可恢复网络(网站)的使用。

二、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落实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制。建立由主管领导负责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并设立安全专管员。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安全责任制;bbs、聊天室等交互性栏目要设有防范措施和专人管理。

2.局内网络由网管中心统一管理维护,其他人不得私自拆修设备,擅接终端设备。

3.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树立网络与信息安全人人有责的观念。安全意识淡薄是造成网络安全事件的主要原因,各校要加强对教师、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将网络安全意识与政治意识、责任意识、保密意识联系起来。特别要指导学生提高他们识别有害信息的能力,引导他们正健康用网。

4.不得关闭或取消防火墙。保管好防火墙系统管理密码。每台电脑安装杀毒软件,并及时更新病毒代码。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通用2021

为切实加强学校食堂卫生安全管理,保障学生身体健康,结合实际,特制定饮食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预防措施:

1.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办事,餐厅工作人员按时进行健康查体,无健康合格证的严禁上岗。

2.与工作人员签订饮食卫生责任书,并与工资挂钩。

3.定期组织食堂员工学习食品安全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

4.建立每日对食堂卫生的检查与记录。

5.建立学校食物中毒报告与通报制度。

二、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1.发现师生有类似食物中毒症状(集体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时,应迅速送学校卫生室进行初诊,同时拨打“120”电话或送医院进行医治。

2.迅速向教育局及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3.建立食物试尝制度,做好所有食物食品留样工作,以备卫生部门检验。如是食用校外食物所致,也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取样。

4.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师生名单,并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

5.及时通知家长并做好家长和家属的工作。

6.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诊治、调查事故、处理等工作。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通用2021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学生教师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一、预防措施:

1.学校有效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卫生健康教育,组织力量消除鼠害和蚊、蝇等虫媒昆虫以及其他传播传染病的或者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的危害。

2.学校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卫生设施,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

3.学校配备设立专门的卫生室和校医,承担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和疫情管理工作。

4.学校响应防疫站的号召,定期为学生接种疫苗。

5.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要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

6.学校食堂符合食品卫生法的标准,建立严格的食堂管理制度,做到食物新鲜卫生,场所定期消毒并做好“除四害”工作。食堂人员都有健康证。

7.如学生或教师被认做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或者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来校上课或从事学校工作。

8.任何人在学校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都应当及时向学校校医或学校领导报告。医疗保健人员发现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卫生防疫机构发现传染病流行或者接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炭疽中的肺炭疽的疫情报告,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立即报告当地政府,同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9.学校有关主管人员和校医,不得隐瞒、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疫情。

二、应急措施:

1.在学校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非典患者和疑似非典患者、禽流感患者以及疑似禽流感患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部门协助治疗单位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2.对除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以外的乙类、丙类传染病病人,非典患者和疑似非典患者,禽流感患者以及疑似禽流感患者,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3.对疑似甲类传染病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4.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和密切接触的人员,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

5.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地方政府决定,可以采取停课的紧急措施。

三、监督和责任:

1.学校上下人人重视,层层把关,领导起带头作用对传染病防治工作行使监督管理职权。

2.校医要对传染病的预防、治疗、监测、控制和疫情管理措施进行监督、检查。

网络的预防措施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压疮;压疮管理网络;三级综合医院

压疮常发生在患者骨隆突处, 患者皮肤或深部组织在受到压力、摩擦力等作用后, 导致局部损伤。尤其是术后或病情严重患者, 需长期卧床, 并被动或缺乏营养时, 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压疮。因此, 从2012年12份在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建立压疮管理网络, 成立三级压疮监管体系, 对收治的每一位患者均启用Braden评分, 根据评分结果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实施重点监控和管理, 取得了良好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在2012年12月建立了压疮管理网络, 建立三级压疮监管体系, 采用由上及下、三级监控(护理部—压疮专业组—科内压疮管理小组), 由护理部定时组织压疮相关知识培训, 了解压疮防治的新理念、新知识, 并应用到临床实践。指导各科室压疮管理小组护士正确使用Braden评分标准, 还负责审核、复评工作。在处理压疮过程中如有疑问及时向造口及慢性伤口专业组汇报, 制定出可行解决方案。

1. 2 评分标准 采用Braden进行评分, 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感官感觉和潮湿、移动、硬要及摩擦力情况, 体型身高、皮肤类型等八项内容, 根据评估累计分值, 总分为30分, 分数越低, 发生压疮的危险性越高。总分19~22分为轻度危险, 1次/7d, 中度危险为:14~18分, 1次/3d;高度危险:10~13分, 1次/3d;及高度危险为

1. 3 建立完善的压疮管理网络制度 建立压疮管理网络,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如:人员责任制度、各病区人员联络制度, 压疮诊断、报告及预防制度。并要建立完善压疮伤口护理制度及失禁皮肤护理措施, 做好各项并发症护理指引制度。

1. 4 预防措施 根据患者危险原因, 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护士要加强健康教育, 使患者和家长能够掌握压疮预防方法和措施, 避免发生压疮,准确评分。医生和护士启动评分, 对压疮情况进行准确评估, 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并积极调整;根据患者病情, 调整。在患者皮肤条件允许下采用软枕, 帮助患者翻身, 使患者仰卧和侧卧位可交替进行;患者需要进行无创通气时, 需长期戴上面罩和插入气管导管, 患者在长时间的边带固定时, 会对嘴角和面部皮肤造成压迫, 很容易发生压疮。另外, 在患者四肢肢端关节位下可使用自制水囊, 避免出现压疮;清洁皮肤。保持患者皮肤清洁, 做好床单和被服的清洁工作, 污染后要立即更换。将患者皮肤和床单上的污染物及时清除, 维持干燥, 预防不良物品的刺激;加强患者全身营养, 提高机体抵抗力;值班人员要对患者皮肤进行严格观察, 并详细记录;患者术前要及时安慰和鼓励患者, 使患者保持稳定情绪。采用Braden评估表评估患者压疮风险, 制定完善压疮预防措施。护士要告知压疮风险患者压疮的危险性, 常发部位, 做好预防措施;有效保护患者受压部位。如:平卧位在骶尾部、脚跟处粘贴减压贴等, 侧卧位在受压髋部、耳廓、两膝之间粘贴减压贴等。

2 效果

2012年12月~2013年10月在本院上报压疮患者184 例, 其中院外带入压疮147例, 院内发生压疮37 例, 33例痊愈, 其中4例患者由于经济原因, 未坚持治疗而出院。剩余患者均未出现继发性压疮。

3 讨论

定期组织相关知识培训:使护理人员能够提前采取压疮预防措施, 在护理患者时, 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积极预防患者压疮加重, 减轻患者痛苦。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将压疮报告制度、会诊制度及预防流程进行有效完善, 使压疮管理制度具有高度的程序化和专业化, 并可有效改进护理质量。

全面落实健康教育。在宣传健康教育知识时, 护士是主要人员, 承担着压疮预防措施的责任[1]。护士要及时向意识清醒患者讲解健康教育重要性, 讲解预防压疮的相关知识, 明确预防和治疗压疮的重要性, 并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增强护士压疮风险预测能力和压疮管理质量。护士可以通过Braden评估患者发生, 可准确识别发生压疮的常见人群, 保证可以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对压疮进行预防和护理, 增强护士对压疮风险的预测能力, 为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2]。另外, 建立完善的压疮上报流程, 尽可能降低压疮漏报率和压疮发生率。

参考文献

网络的预防措施范文第8篇

电力信息的迅猛发展使得电力系统及数据信息网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分析研究了网络系统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全面规划了网络安全系统,提出了合理有效的安全措施、方法,大大提升了电力企业信息网络安全工作的效率。

一、网络系统信息安全存在问题分析

(一)计算机及信息网络安全意识不强

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计算机信息安全策略和技术也有大的进展。设计院各种计算机应用对信息安全的认识离实际需要差距较大,对新出现的信息安全问题认识不足。

(二)缺乏统一的信息安全管理规范

设计院虽然对计算机安全一直非常重视,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还没有一套统一、完善的能够指导整个院计算机及信息网络系统安全运行的管理规范。

(三)缺乏适应电力行业特点的计算机信息安全体系

近几年来计算机在整个电力行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应用越来越广,但在计算机安全策略、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上投入较少。为保证网络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应建立一套结合电力行业计算机应用特点的计算机信息安全体系。

(四)缺乏预防各种外部安全攻击的措施

计算机网络化使过去孤立的个人电脑在联成局域网后,面临巨大的外部安全攻击。局域网较早的计算机系统是NOVELL网.并没有同外界连接。计算机安全只是防止意外破坏或者内部人员的安全控制就可以了,但现在要面对国际互联网上各种安全攻击,如网络病毒和电脑“黑客”等。

二、保证网络系统信息安全的对策

(一)建立信息安全体系结构框架

实现网络系统信息安全.首要的问题是时时跟踪分析国内外相关领域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及时掌握国际电力工业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发展动向。结合我国电力工业的特点和企业计算机及信息网络技术应用的实际,建立网络系统信息安全体系一的总体结构框架和基本结构。完善网络系统信息安全体系标准以指导规范网络系统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工作。

按信息安全对网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生产经营和管理及企业发展所造成的危害程度,确定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安全等级,制定网络系统信息安全控制策略.建立适应电力企业发展的网络系统信息安全体系,利用现代网络及信息安全最新技术,研究故障诊断、处理及系统优化管理措施。在不同条件下提供信息安全防范措施。

(二)建立网络系统信息安全身份认证体系

CA即证书授权。一个完整、安全的电子商务系统必须建立起一个完整、合理的CA体系。CA体系由证书审批部门和证书操作部门组成。为保证网络系统信息一和安全.应建立企业的CA机构对企业员工上网用户统一身份认证和数字签名等安全认证,对系统中关键业务进行安全审计,并开展与银行之间,上下级CA机构之间与其他需要CA机构之间的交叉认证的技术研究工作。

(三)建立数据备份中心

数据备份及灾难恢复是信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想的备份系统应该是全方位、多层次的。硬件系统备份是用来防止硬件系统故障,使用网络存储备份系统和硬件容错相结合的方式。可用来防止软件故障或人为误操作造成的数据逻辑损坏。这种对系统的多重保护措施不仅能防止物理损坏还能有效地防止逻辑损坏。结合电力行业计算机应用的特点,选择合理的备份设备和备份系统.在企业建立数据备份中心,根据其应用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备份策略。

(四)建立网络级计算机病毒防范体系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进行自我复制、广泛传染,对计算机程序及其数据进行严重破坏的病毒,具有隐蔽性与随机性,使用户防不胜防。设计院信息网络系统采取在现有网络防病毒体系基础上.加强对各个可能被计算机病毒侵入的环节进行病毒防火墙的控制,在计算中心建立计算机病毒管理中心,按其信息网络管辖范围,分级进行防范计算机病毒的统一管理。在计算机病毒预防、检测和病毒定义码的分发等环节建立较完善的技术等级和管理制度。

(五)建立网络系统信息安全监测中心

计算机信息系统出现故障或遭受外来攻击造成的损失.绝大多数是由于系统运行管理和维护、系统配置等方面存在缺陷和漏洞,使系统抗干扰能力较差所致。信息安全监测系统可模仿各种黑客的攻击方法不断测试信息网络安全漏洞并可将测出的安全漏洞按照危害程度列表。根据列表完善系统配置,消除漏洞并可实现实时网络违规、入侵识别和响应。它在敏感数据的网络上.实时截获网络数据流,当发现网络违规模式和未授权网络访问时,自动根据制定的安全策略作出相应的反映.如实时报警、事件登录、自动截断数据通讯等。利用网络扫描器在网络层扫描各种设备来发现安全漏洞.消除网络层可能存在的各类隐患。

(六)建立完备信息网络系统监控中心

网络的预防措施范文第9篇

【关键词】计算机 网络 通信 安全防范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计算机网络逐步应用到生活、生产中,实现了网络化的社会运行。计算机网络实践中,涉及到诸多安全问题,对网络通信状态,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干预,必须全面设计安全防范措施,提高网络通信的安全性,充分发挥安全防范的作用,进而改善计算机网络通信的状态,体现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防范的实践价值。

1 计算机网络通信风险表现

列举计算机网络通信内,主要的风险表现,有:

(1)病毒,病毒攻击,技术性强,专门破坏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严重时引起系统瘫痪,丢失网络通信的信息;

(2)系统漏洞,受到网络通信自身的原因,系统漏洞没有得到有效的修复,成为通信攻击的路径;

(3)内部威胁,是指在网络通信操作中出现的问题,破坏了计算机网络通信的传输方式。

2 计算机网络通信风险原因

计算机网络通信的风险原因,根据性质可以划分为两个区域,分别是系统原因和环境原因。

2.1 系统原因

计算机网络通信风险内,系统原因有:

(1)软件、硬件漏洞,成为病毒、黑客可利用的对象,直接攻击网络通信系统,无法保障网络通信资源的安全性;

(2)IP管理不足,同样可以成为网络通信入侵的途径,攻击者破坏通信系统的构成,缺乏安全保护的策略;

(3)网络通信传输过程中,安全防护设计不足,未采用相应的加密技术,增加了网络通信安全运行的压力,而且不法分子最容易利用传输过程中的漏洞,截获传输中的网络信息;

(4)人员操作不规范,不按照正常的网络通信流程操作,随意性强,不利于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安全保护,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2.2 环境原因

环境原因,属于计算机网络通信中的硬性破坏,常见的环境破坏有三类,分析如:

(1)雷击,在大型机房中,配置了防雷设施,但是小型办公、家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缺少防雷配置,增加了雷击破坏的程度和机率;

(2)损坏,网络通信系统,受到外力、自然风险的破坏,中断了通信网络的传播,引发安全问题;

(3)通信环境不良,如:火灾、高温等,都能破坏网络通信系统。

3 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防范

结合计算机网络通信风险的表现和发生原因,综合分析安全防范措施的应用,改善网络通信的环境。

3.1 落实防护工作

防护工作,是通信安全防范的根本,根据计算机网络通信的状态,规划防护工作的内容,预防黑客入侵或病毒植入。防护工作,主要以通信的安全防御为主,全面拦截网络通信内的攻击,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可实现攻击预防。例如:计算机网络通信防护对病毒的处理,利用防护硬件和软件,在病毒入侵通信系统之前,就可以检测并捕获病毒,在计算机系统内,设计专门负责拦截病毒的文件,保护通信安全,在病毒没有进入到系统之前,主动分解通信系统内的病毒。

3.2 消除环境干预

环境的影响,很容易导致网络通信内的信息丢失,提出几点消除环境干预的方法。如:

(1)定期检查计算机网络通信的连接线路,预防线路突然中断,解决线路破损、老化的问题;

(2)实行机房避雷,安装避雷针,防止雷电波冲击网络通信系统,降低外部雷击对计算机的破坏力度;

(3)设计通风系统,家庭计算机和企业计算机,在网络通信的过程中,一旦散热不良,就会破坏通信系统,潜在很大的风险隐患;

(4)清理计算机内部的垃圾文件,此类文件中,可能含有病毒、木马等,可疑文件要随时清理,保护好计算机内部环境的安全,为网络通信提供可靠的运行条件。

3.3 实行访问加密

访问加密措施,可以保护计算机网络通信内的文件、资源、数据,以免被不法分子窃取或出现恶意丢失的情况。访问加密,在通信网络防范上,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比较常用的加密方式为密码加密,在计算机网络通信上,形成最基础的密码保护服务,提供基础防线。针对密码加密方式,提出几点建议,如:

(1)不采用简单化的密码,如:123、000等,因为网络攻击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采用简单的密码,黑客很容易破译,所以根据密码设置的要求,设计复杂化的密码;

(2)不定时的更换密码,黑客可能长期破译同一个密码,时间越长,破译的机率越大,用户需要养成更改密码的习惯,降低破译的机率,保护计算机网络通信。

3.4 完善通信系统

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其在运行与设计中,比较注重时效性,进而忽略了安全性,必须在时效性建设的期间,引入安全防范的理念。网络通信建设时,要特别注意软件系统的运行与设计,致力于规避软件中潜在的安全风险。软件的编程中,存在漏洞,定期下载开发商的补丁,实现软件的全面性保护,避免软件漏洞成为攻击的路径,由此解决了通信系统内,恶意盗取、非法篡改的问题。

3.5 加大宣传力度

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安全宣传,在网络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通信网络安全防范的水平。宣传网络安全时,先要充分的了解网络通信安全,再安制定合理的宣传计划,组织网络安全教育,积极引入新的安全技术,推进网络通信安全的主动发展。例如: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开发团队,在设计出一项新的通信技术时,配置安全防范策略,推行安全防范的应用,采取相互交流的方式,一方面掌握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安全技术,另一方面促进安全防范工作的宣传,体现安全教育的作用。

4 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通信的过程中,风险表现比较复杂,深入研究通信风险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落实安全防范策略,解决网络通信中的风险问题。计算机网络通信的不断发展,对安全防范的要求越来越高,目的是避免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引起损失,实现高水平、高性能的网络通行。

参考文献

[1]刘敬刚.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安全防范措施探讨[J].通讯世界,2015,20:44.

[2]杨光,李非非,杨洋.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J].科技信息,2011,29:70+93.

[3]赵宏东.浅谈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问题与防范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6:82.

[4]王远鹏.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与防护措施探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2:190-191.

网络的预防措施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网络管理;网络维护

本文分别探讨了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基本要素及措施以及计算机网络维护的内容和措施,并分别对其进行了如下探讨研究。

一、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基本要素和措施

1、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基本要素

对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基本要素主要分为三点:

首先是计算机网络管理对象。在计算机网络管理对象中又可分为网络节点设备,从组网的不同的层次看设备有DSLAM、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但是在当今,我们也将UPS电源、服务器、硬件防火墙也列为被管理的对象。

其次是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它主要是有很多的网络软件系统组成,在计算机网络管理中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很多的软件公司都在倾向于管理软件系统的研发,网络管理中最重要的是故障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计费管理及安全管理各有一定的独立性。

最后是网络管理协议。由于网络管理缺少交互性以及同一性,网络管理协议的引入规范了计算机网络设备和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

2、计算机网络管理的措施

(1)、定期检测升级。处于对网络服务器的安全,定期检测升级是最重要的管理措施,主要包括对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系统的漏洞进行定期的监测以及定期的对信息网络安全设备和系统、应用软件升级。

(2)、定期的进行数据备份。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进行数据备份是很重要的,针对于有些重要的数据进行备份,保证数据的安全,预防数据丢失现象发生。

(3)、增强网络防范措施。要设立防火墙增加入侵的检测设备,保证计算机网络信息内容的安全和畅通,主要就是从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入手,来加强防范措施。在定期组织网络安全和学习网络安全知识的同时,加强防范保密认识,严格按照计算机的保密制度来执行,杜绝泄密事故现象的发生。

(4)、定期认真自查,迅速整改。通过定期的对计算机网络的和信息安全的自查,在这一过程中,会发现问题,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的、认真的整改。一定要将责任落实,在自查的过程中还要细致,采用防范的措施一定要做到位,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的整改,这样才能保证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

二、计算机网络维护的内容和措施

1、计算机网络维护的内容

(1)、保证网络运行正常。网络管理员再做计算机网络维护的过程中,要做到:通过采用监控软件,来制定一些相应的措施进行监控,监控的主要对象是对传输通道、出口流量、核心路由器、交换机、接入设备、专线用户、日志服务器等。在监控的过程中,发现故障的隐患要及时的排查然后采取解决的措施,这样才能保证网络运行正常。

(2)、管理维护网络设备,网络管理员要熟悉网络设备硬件的组成和性能以及数据的配置,网络设备硬件的组成主要是由路由器和交换机组成。在维护工作的过程中,要经常的调整数据路由,排除故障。

(3)、备份文件,在遇到突发事故的时候,备份文件是最有效的解决途径。

(4)、资源管理维护,对于计算机网络资源的管理维护主要是路由器端口、用户接入端口等、数据资源、IP地址、磁盘空间等进行维护和管理,对这些计算机网络资源进行合理的运用以及做好维护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5)、确保内网质量安全,做好对计算机网络内网的维护工作,是建立测速服务器是很好的解决手段,测速服务器主要就是当计算机网络质量和指标降低的时候,通过测试服务器可以判断内网是否存在问题。

(6)、掌握与外部网络的连接配置、安全情况、监督网络通信情况,这是一个重要值得考虑的问题,也是保证设备运行安全的因素。

2、计算机网络维护措施

第一,完善制度,规范管理。要建立计算机网络维护管理制度,制定一些有关突发事件的处理预案,同时还要强化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进一步对其进行更新,主要内容包括:对机房的进出管理人员制度、对安全的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的制度、应急事故的发生处理制度、保密制度的管理等等。

第二,高度重视,加强安全防范意识。要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信息工作视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在强化计算机网络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和维护规定制度的同时,还要提高和培养对他们的安全防范的意识,做好对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维护工作,将安全防范意识纳入每日工作的重点,这样才能保证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和维护的有效性。

第三,建立防范网络攻击技术措施。保护好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最主要的措施就是防范措施,那么。防范的措施主要包括:扫描攻击防范;后门攻击防范;WEB攻击防范;DDoS攻击防范;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防范。他们都是经过扫描软件与入侵检测系统进行防范,针对于可能发生网络安全隐患的因素及时的采取防范的措施。

第四,落实和执行安全管理责任人和安全责任制度。要签订保密协议,针对有些重要的、保密的信息由于一旦泄漏、造成损失的,要追究法律责任,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执行安全责任管理制度。

网络的预防措施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办公自动化 网络 网络安全 病毒 黑客

1、前言

企业内部办公自动化网络一般是基于tcrilp协议并采用了internet的通信标准和web信息流通模式的intra-net,它具有开放性,因而使用极其方便。但开放性却带来了系统人侵、病毒人侵等安全性问题。一旦安全问题得不到很好地解决,就可能出现商业秘密泄漏、设备损坏、数据丢失、系统瘫痪等严重后果,给正常的企业经营活动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企业需要一个更安全的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安全包括网络设备、配套设备的安全、数据的安全、通讯的安全、运行环境的安全,还包括网络内部每台计算机的安全、计算机功能的正常发挥等部分。办公自动化网络安全问题的解决主要应从预警、防护、灾难恢复等三方面人手,下面就安全预警、数据安全防护、人侵防范、病毒防治以及数据恢复等方面分别探讨。

2、办公自动化网络常见的安全问题

(1)网络病毒的传播与感染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进步和普及,计算机病毒也不断出现,总数已经超过20000种,并以每月300种的速度增加,其破环性也不断增加,而网络病毒破坏性就更强。一旦文件服务器的硬盘被病毒感染,就可能造成系统损坏、数据丢失,使网络服务器无法起动,应用程序和数据无法正确使用,甚至导致整个网络瘫痪,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网络病毒普遍具有较强的再生机制,可以通过网络扩散与传染。一旦某个公用程序染了毒,那么病毒将很快在整个网络上传播,感染其它的程序。由网络病毒造成网络瘫痪的损失是难以估计的。一旦网络服务器被感染,其解毒所需的时间将是单机的几十倍以上。

(2)黑客网络技术的入侵

目前的办公自动化网络基本上都采用以广播为技术基础的以太网。在同一以太网中,任何两个节点之间的通信数据包,不仅可以为这两个节点的网卡所接收,也同时能够为处在同一以太网上的任何一个节点的网卡所截取。另外,为了工作方便,办公自动化网络都备有与

外网和国际互联网相互连接的出人口,因此,外网及国际互联网中的黑客只要侵人办公自动化网络中的任意节点进行侦听,就可以捕获发生在这个以太网上的所有数据包,对其进行解包分析,从而窃取关键信息;而本网络中的黑客则有可能非常方便的截取任何数据包,从而造成信息的失窃。

(3)系统数据的破坏

在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中,有多种因素可能导致数据的破坏。首先是黑客侵人,黑客基于各种原因侵人网络,其中恶意侵人对网络的危害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一种危害就是破坏数据,可能破坏服务器硬盘引导区数据、删除或覆盖原始数据库、破坏应用程序数据等。其次是病毒破坏,病毒可能攻击系统数据区,包括硬盘主引导扇区、boot扇区、fat表、文件目录等;病毒还可能攻击文件数据区,使文件数据被删除、改名、替换、丢失部分程序代码、丢失数据文件;病毒还可能攻击cmos,破坏系统cmos中的数据。第三是灾难破坏,由于自然灾害、突然停电、强烈震动、误操作等造成数据破坏。重要数据遭到破坏和丢失,会造成企业经营困难、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

3、网络安全策略

(1)网络安全预警

办公自动化网络安全预誓系统分为人侵预警和病毒预警两部分。人侵预警系统中,人侵检测可以分析确定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包是否经过授权。一旦检测到人侵信息,将发出警告,从而减少对网络的威胁。它把包括网络扫描、互联网扫描、系统扫描、实时监控和第三方的防火墙产生的重要安全数据综合起来,提供内部和外部的分析并在实际网络中发现风险源和直接响应。它提供企业安全风险管理报告,报告集中于重要的风险管理范围,如实时风险、攻击条件、安全漏洞和攻击分析;提供详细的人侵告警报告,显示人侵告警信息(如人侵ip地址及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攻击特征),并跟踪分析人侵趋势,以确定网络的安全状态;信息可以发往相关数据库,作为有关网络安全的决策依据。病毒预警系统通过对所有进出网络的数据包实施不间断的持续扫描,保持全天24小时监控所有进出网络的文件,发现病毒时可立即产生报警信息,通知管理员,并可以通过ip地址定位、端口定位追踪病毒来源,并产生功能强大的扫描日志与报告,记录规定时间内追踪网络所有病毒的活动。

(2)数据安全保护

①针对入侵的安全保护:对于数据库来说,其物理完整性、逻辑完整性、数据元素完整性都是十分重要的。数据库中的数据有纯粹信息数据和功能文件数据两大类,人侵保护应主要考虑以下几条原则:物理设备和安全防护,包括服务器、有线、无线通信线路的安全防护;服务器安全保护,不同类型、不同重要程度的数据应尽可能在不同的服务器上实现,重要数据采用分布式管理,服务器应有合理的访问控制和身份认证措施保护,并记录访问日志。系统中的重要数据在数据库中应有加密和验证措施。用户对数据的存取应有明确的授权策略,保证用户只能打开自己权限范围之内的文件;通过审计和留痕技术避免非法者从系统外取得系统数据或是合法用户为逃避系统预警报告的监督而从系统中取得数据;客户端安全保护,客户端的安全主要是要求能配合服务器的安全措施,提供身份认证、加密、解密、数字签名和信息完整性验证功能,并通过软件强制实现各客户机口令的定期更换,以防止口令泄漏可能带来的损失。

②针对病毒破坏及灾难破坏的安全保护:对于病毒和灾难破坏的数据保护来说,最为有效的保护方式有两大类:物理保护和数据备份。要防止病毒和灾难破坏数据,首先要在网络核心设备上设置物理保护措施,包括设置电源冗余模块和交换端口的冗余备份;其次是采用磁盘镜像或磁盘阵列存储数据,避免由于磁盘物理故障造成数据丢失;另外,还要使用其他物理媒体对重要的数据进行备份,包括实时数据备份和定期数据备份,以便数据丢失后及时有效地恢复。

(3)人侵防范

要有效地防范非法入侵,应做到内外网隔离、访问控制、内部网络隔离和分段管理。

①内外网隔离:在内部办公自动化网络和外网之间,设置物理隔离,以实现内外网的隔离是保护办公自动化网络安全的最主要、同时也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之一。第一层隔离防护措施是路由器。路由器滤掉被屏蔽的ip地址和服务。可以首先屏蔽所有的ip地址,然后有选择的放行一些地址进人办公自动化网络。第二层隔离防护措施是防火墙。大多数防火墙都有认证机制,无论何种类型防火墙,从总体上看,都应具有以下五大基本功能:过滤进、出网络的数据;管理进、出网络的访问行为;封堵某些禁止的业务;记录通过防火墙的信息内容和活动;对网络攻击的检测和告警。

②访问控制:公自动化网络应采用访问控制的安全措施,将整个网络结构分为三部分,内部网络、隔离区以及外网。每个部分设置不同的访问控制方式。其中:内部网络是不对外开放的区域,它不对外提供任何服务,所以外部用户检测不到它的ip地址,也难以对它进行攻击。隔离区对外提供服务,系统开放的信息都放在该区,由于它的开放性,就使它成为黑客们攻击的对象,但由于它与内部网是隔离开的,所以即使受到了攻击也不会危及内部网,这样双重保护了内部网络的资源不受侵害,也方便管理员监视和诊断网络故障。

③内部网络的隔离及分段管理:内部网络分段是保证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同时也是一项基本措施,其指导思想在于将非法用户与网络资源相互隔离,从而达到限制用户非法访问的目的。办公自动化网络可以根据部门或业务需要分段.网络分段可采用物理分段或逻辑分段两种方式:物理分段通常是指将网络从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上分为若干网段,各网段相互之间无法进行直接通讯;逻辑分段则是指将整个系统在网络层上进行分段。并能实现子网隔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常采取物理分段与逻辑分段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隔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后,子网间可相互访问。对于tcp/ip网络,可把网络分成若干ip子网,各子网间必须通过路由器、路由交换机、网关或防火墙等设备进行连接,利用这些中间设备(含软件、硬件)的安全机制来控制各子网间的访问。在这里,防火墙被用来隔离内部网络的一个网段与另一个网段,可以限制局部网络安全问题对全局网络造成的影响。

(4)病毒防治

相对于单机病毒的防护来说,网络病毒的防治具有更大的难度,网络病毒防治应与网络管理紧密结合。网络防病毒最大的特点在于网络的管理功能,如果没有管理功能,很难完成网络防毒的任务。只有管理与防范相结合,才能保证系统正常运行。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在于完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安全机制。在网络环境下,病毒传播扩散快,仅用单机防杀病毒产品已经难以清除网络病毒,必须有适用于局域网、广域网的全方位防杀病毒产品。为实现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可在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上安装网络病毒防治服务器,并在内部网络服务器上安装网络病毒防治软件,在单机上安装单机环境的反病毒软件。安装网络病毒防治服务器的目标是以实时作业方式扫描所有进出网络的文件。本地网络与其它网络间的数据交换、本地网络工作站与服务器间的数据交换、本地网络各工作站之间的数据交换都要经过网络病毒防治服务器的检测与过滤,这样就保证了网络病毒的实时查杀与防治。

(5)数据恢复

网络的预防措施范文第12篇

1总则

为做好应对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提高应急处理能力,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预案。

1.1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北京市实施办法》、《北京市信息化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总体预案》、《信息安全事件分类分级指南》(GB/Z20986-2007)等相关规定。

1.2事件分类分级

1.2.1事件分类

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分为有害程序事件、网络攻击事件、信息破坏事件、信息内容安全事件、设备设施故障和灾害性事件等。

(1)有害程序事件分为计算机病毒事件、蠕虫事件、特洛伊木马事件、僵尸网络事件、混合程序攻击事件、网页内嵌恶意代码事件和其他有害程序事件。

(2)网络攻击事件分为拒绝服务攻击事件、后门攻击事件、漏洞攻击事件、网络扫描窃听事件、网络钓鱼事件、干扰事件和其他网络攻击事件。

(3)信息破坏事件分为信息篡改事件、信息假冒事件、信息泄露事件、信息窃取事件、信息丢失事件和其他信息破坏事件。

(4)信息内容安全事件是指通过网络传播法律法规禁止信息,组织非法串联、煽动集会游行或炒作敏感问题并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众利益的事件。

(5)设备设施故障分为软硬件自身故障、保障设施故障、人为破坏事故和其他设备设施故障。

(6)灾害性事件是指由自然灾害等其他突发事件导致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

1.2.2事件分级

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分为四级: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

(1)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Ⅰ级):

①信息系统中断运行2小时以上、影响人数100万人以上。

②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丢失或被窃取、篡改、假冒,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特别严重威胁,或导致1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经济损失。

③其他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众利益构成特别严重威胁、造成特别严重影响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

(2)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达到特别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Ⅰ级)的,为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Ⅱ级):

①信息系统中断运行30分钟以上、影响人数10万人以上。

②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丢失或被窃取、篡改、假冒,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或导致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经济损失。

③其他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众利益构成严重威胁、造成严重影响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

(3)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达到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Ⅱ级)的,为较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Ⅲ级):

①信息系统中断运行造成较严重影响的。

②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丢失或被窃取、篡改、假冒,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较严重威胁,或导致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经济损失。

③其他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众利益构成较严重威胁、造成较严重影响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

(4)除上述情形外,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众利益构成一定威胁、造成一定影响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为一般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Ⅳ级)。

2组织机构与职责

2.1办事机构及其职责

市通信保障和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作为市通信保障和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常设办事机构,设在市经济信息化委,办公室主任由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担任。主要职责是:

(1)承担本指挥部值守应急工作;

(2)收集、分析工作信息,及时上报重要信息;

(3)负责本市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控制、隐患排查整改工作;

(4)负责和取消蓝色、黄色预警信息,向市应急办提出和取消橙色、红色预警信息的建议;

(5)负责本市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相关工作;

(6)组织制订、修订与本指挥部职能相关的专项应急预案,指导区县、部门、单位制定、修订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相关的应急预案;

(7)负责组织协调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

(8)负责本市应对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宣传教育与培训。

2.2网络与信息安全专家顾问组

专家顾问组的职责:

(1)在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处置时,提供咨询与建议,必要时参与值班;

(2)在制定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有关规定、预案、制度和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提供参考意见;

(3)及时反映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4)对本市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发生和发展趋势、处置措施、恢复方案等进行研究、评估,并提出相关建议;

(5)参与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培训及相关教材编审等工作。

3监测预警

3.1监测

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信息接收机制

市通信保障和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公安局、市通信管理局、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市国家保密局以及市级应急救援机构应通过媒体、网站等途径公布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接报电话、传真、电子邮箱等信息,加强宣传培训,做好来自社会公众和网络与信息系统运营使用管理单位的预警信息、事件信息的接收,建立并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信息的接收机制。

3.2预警分级及

预警分级

根据监测信息或是相关单位提供的预警信息,分析研判,对可能发生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进行预警。预警级别分为四级,从低到高表示为:蓝色预警、黄色预警、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

3.3预警响应

预警信息后,各相关部门、单位应依据的预警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组织部署所属技术力量、应急救援队伍立即响应,进入应急状态,履行承担的职责。

3.3.1蓝色预警响应

(1)市通信保障和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及各成员单位实行24小时值班,保持通信联络畅通,市通信保障和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要密切关注事态发展,收集、汇总监测信息,重要信息及时向指挥部领导、市应急办报告。

(2)市级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队伍进入应急状态,确保60%应急技术人员处于待命状态,检查应急车辆、设备、软件工具等,确保处于可用状态;针对预警内容研究制定防范措施,指导各网络与信息系统运营使用管理单位做好安全加固和预防工作;联系社会应急力量做好应急支援准备工作。

3.3.2黄色预警响应

(1)在蓝色预警响应的基础上,加强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保持通信联络畅通;实行每日信息报送制度,各单位、各行业主管部门、监管部门指挥部办公室逐级上报相关信息;指挥部办公室及时联系专家顾问组相关专业专家,组织专家和市级应急队伍及时对预警信息和事态发展进行研判,制定防范措施,指导各网络与信息系统运营使用管理单位做好预防工作。

(2)市级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队伍进入应急状态,确保80%应急技术人员处于待命状态,检查应急车辆、设备、软件工具等,确保处于可用状态;联系相关社会应急力量进入应急支援状态。

3.3.3橙色预警响应

在黄色预警响应的基础上,市通信保障和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第一副总指挥应全面掌握情况,部署预警响应措施;各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加强监测和情报搜集工作,每天两次向指挥部办公室报送相关信息,重要信息随时报告,市通信保障和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及时向市应急办报告相关信息;市级应急队伍在开展应急处置的同时,制定预警防范措施,指导其他网络与信息系统运营使用管理单位开展风险控制工作;各网络与信息系统运营使用管理单位加强风险评估与控制工作,做好数据备份等技术防范工作。

3.3.4红色预警响应

在橙色预警响应的基础上,市通信保障和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进入应急状态,在国家指挥部的领导下开展预警响应工作。市通信保障和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掌握情况,部署预警响应措施,市通信保障和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各行业主管部门、监管部门、市级应急队伍要加强与国家相关部门、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技术支援队伍的沟通、联系、协调,加强综合研判和情报共享,高度关注事态发展,本市各级、各类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队伍和支撑力量除参与应急处置工作的,要全面做好应急准备,并指导其他网络与信息系统运营使用管理单位开展风险控制工作。

4应急响应

4.1基本响应

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发生后,事发单位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实施处置并及时报送信息。

(1)控制事态发展,防控蔓延。事发单位先期处置,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及时控制事态发展,最大限度地防止事件蔓延。

(2)快速判断事件性质和危害程度。尽快分析事件发生原因,根据网络与信息系统运行和承载业务情况,初步判断事件的影响、危害和可能波及的范围,提出应对措施建议。

(3)及时报告信息。事发单位在先期处置的同时要按照预案要求,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属地区县、市通信保障和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事件信息。

(4)做好事件发生、发展、处置的记录和证据留存。

4.2分级响应

4.2.1Ⅰ级响应

Ⅰ级响应由国家指挥部启动,市通信保障和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在国家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1)启动指挥体系。

市通信保障和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组织专家顾问组专家、人才库专家及专业技术人员研究对策,提出处置方案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撑。

(2)掌握事件动态。

事件影响单位及时将事态发展变化情况和处置进展情况及时上报,市通信保障和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组织全面了解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基础网络和信息系统受到事件波及或影响情况,及时汇总并上报市应急办、国家指挥部办公室。

(3)处置实施。

①控制事态防止蔓延。现场指挥部根据国家指挥的部署,组织事发单位及应急队伍,采取各种技术措施、管控手段,最大限度地阻止和控制事态发展;市通信保障和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全面启动预警机制,及时督促、指导本市网络与信息系统运营使用管理单位有针对性地加强防范,防止事件进一步蔓延。

②做好处置消除隐患。现场指挥部组织专家、应急技术力量、事发单位尽快分析事件发生原因、特点、发展趋势,快速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组织实施处置,对业务连续性要求高的受破坏网络与信息系统要及时组织恢复。

4.2.2Ⅱ级响应

市应急办或市通信保障和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启动Ⅱ级响应,统一指挥、协调、组织应急处置工作。

(1)启动指挥体系。

市通信保障和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组织专家顾问组专家、人才库专家及专业技术人员研究对策,提出处置方案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撑。

(2)掌握事件动态。

事件影响单位及时将事态发展变化情况和处置进展情况及时上报,市通信保障和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组织全面了解本市网络与信息系统运行情况,及时汇总有关情况并上报市应急办、国家指挥部办公室。

(3)处置实施。

①控制事态防止蔓延。现场指挥部全力组织事发单位及应急队伍,采取各种技术措施、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阻止和控制事态发展;市通信保障和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全面启动预警机制,及时督促、指导本市网络与信息系统运营使用管理单位有针对性地加强防范,防止事件蔓延到其他信息系统。

②做好处置消除隐患。现场指挥部组织专家、应急技术力量、事发单位尽快分析事件发生原因、特点、发展趋势,快速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组织实施处置,对业务连续性要求高的受破坏网络与信息系统要及时组织恢复。

4.2.3Ⅲ级响应

事件发生单位主管部门或属地区县启动Ⅲ级响应,按照相关预案进行应急处置,市通信保障和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根据需要指导、检查、协助应急处置工作。

(1)启动指挥体系。

市通信保障和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组织相关专家指导现场处置。

(2)掌握事件动态。

现场指挥部及时了解事发单位主管范围内的信息系统是否受到事件的波及或影响,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市通信保障和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3)处置实施。

①控制事态防止蔓延。现场指挥部及时采取技术措施阻止事件蔓延;市通信保障和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向全市预警信息,督促、指导相关运行单位有针对性地加强防范。

②做好处置消除隐患。尽快分析事件发生原因,并根据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恢复受破坏信息系统正常运行。

4.2.4Ⅳ级响应

事件发生区县、部门、单位启动Ⅳ级响应,按照相关预案进行应急处置,事件发生区县、部门、单位负责同志及时赶赴现场,组织协调、指挥所属技术力量进行事件处置工作,必要时请求市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队伍支援处置;事发单位负责将事件信息、处置进展情况及时向市通信保障和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根据需要,市通信保障和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有关人员及时赶赴现场,指导、检查事发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协调相关专家、应急队伍参加应急救援。

5信息管理

5.1信息报告

各相关部门和机构应根据各自职责分工,及时收集、分析、汇总本地区、本部门或本系统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运行情况信息,安全风险及事件信息及时报告市指挥办公室。

倡导社会公众参与网络、网站和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的监督和信息报告,发现本市网络、网站和信息系统发生安全事件时,应及时报告。

5.2信息报告内容

事件信息一般包括以下要素:事件发生时间、发生事故网络信息系统名称及运营使用管理单位、地点、原因、信息来源、事件类型及性质、危害和损失程度、影响单位及业务、事件发展趋势、采取的处置措施等。

5.3信息和新闻报道

5.3.1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新闻报道工作,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应急预案》的相关规定

5.3.2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发生后,需要开展新闻报道时,在市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工作协调小组的领导下,市通信保障和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成立新闻宣传组,指派专人负责新闻报道工作,起草新闻稿和情况公告,及时、准确、客观报道事件信息,正确引导舆论导向

6后期处置

恢复重建

恢复重建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的原则,由事发单位负责组织制定恢复、整改或重建方案,报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实施。

7保障措施

7.1专业支撑队伍

7.1.1加强市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队伍建设

加强北京市政务信息安全应急处置中心、北京网络行业协会信息安全应急响应和处置中心、北京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北京市广播电视监测中心、北京市保密技术检查中心等应急队伍建设,作为市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队伍做好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应急救援和支援工作。

市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队伍承担以下主要职责:

(1)按照市通信保障和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及其办公室的指令,开展应急救援;

(2)承办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培训工作;

(3)负责抢险队伍设备、器材及相关软件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4)负责网络与信息安全社会应急力量的联系和组织工作;

(5)负责协助市通信保障和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做好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演练工作;

(6)根据事发单位应急支援请求,提供应急救援服务;

(7)承办市通信保障和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7.1.2加强本市网络与信息安全人才库和志愿者队伍建设

依托优秀信息安全企业建立本市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社会网络,发挥社会力量和人才在本市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对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提高本市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对能力和水平。

7.2合作机制建设

市通信保障和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本市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合作机制建设。

8宣传、培训和演练

8.1宣传教育

市通信保障和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制定应对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宣传教育规划,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应急队伍编制公众预防、应对信息安全事件宣传资料,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各区县、各部门应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及其他有效的宣传形式,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预防和处置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宣讲活动。

8.2培训

市通信保障和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组织各有关单位,开展信息安全法规标准、信息安全预案编制、风险评估、事件分析处置、容灾备份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培训。

8.3演练

市通信保障和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预案演练,模拟处置重大或较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提高实战能力,检验和完善预案。

9预案体系

本市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分为专项预案、部门预案和单位预案,分市、区(县)两级管理。

市级部门预案由市通信保障和信息安全应急指挥部根据本预案要求,负责制定和修订,依据处置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分工,由相关成员单位负责起草和解释;

市级单位预案由市级网络与信息系统运营使用管理单位负责制定、修订;

各区县政府根据本预案和相关市级部门预案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负责建立与完善本地区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体系。

目录

1总则

1.1编制依据

1.2事件分类分级

2组织机构与职责

2.1办事机构及其职责

2.2网络与信息安全专家顾问组

3监测预警

3.1监测

3.2预警分级及

3.3预警响应

4应急响应

4.1基本响应

4.2分级响应

5信息管理

5.1信息报告

5.2信息报告内容

5.3信息和新闻报道

6后期处置

恢复重建

7保障措施

7.1专业支撑队伍

7.2合作机制建设

8宣传、培训和演练

8.1宣传教育

8.2培训

8.3演练

9预案体系

网络的预防措施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新形势;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措施

最近不法分子利用美国国家安全局泄露的“永恒之蓝”这个漏洞利用工具,了一款“蠕虫式”的勒索病毒软件。被感染病毒的电脑用户需要缴纳大约三百比特币的赎金,否则文件或者电脑就会被加密或者破坏。由此能够看出网络信息安全水平的重要性。我国互联网设备拥有量和智能手机数量全球最大。但是不少网络设备使用者并未高度重视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如何有效地提升网络信息水平,增强防范能力,打造安全的网络信息环境。

1我国网络信息安全所面临的新形势

当前企业网络信息安全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场地环境受到严重干扰,计算机的内存和硬盘等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移动存储所面临的各种危害,都可能会泄露数据和信息,感染各种计算机病毒。再就是因为网络共享而导致的隐患,比如各种软件和系统所存在的漏洞或者“后门”,再就是遭到人为的各种恶意攻击,比如黑客攻击以及典型的网络诈骗行为等。此外还可能会受到垃圾邮件、病毒等多种威胁。比如多种蠕虫、计算机病毒、恶意代码、间谍软件以及流氓软件等。

2提升网络信息安全与防范的建议

2.1强化访问控制

加大访问控制的力度,是提升网络信息安全的首要关口,重点是验证各位用户的口令和账号等,逐步控制非法用户的恶意访问。应该严格规定用户的口令和账号,比如账号和口令应该稍长,将字母和数字混合起来,形成复杂化的账号和口令,还要定期更新这些信息,防止其他人员窃取这些信息。比如USBKey就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这种认证方法将硬件和软件密切结合气力,有效地破解了易用性和安全性间的各种矛盾。

2.2实施数据加密传输的措施

为了有效地预防信息泄漏现象,防止竞争对手对相关信息和数据动手脚,应该加密传输的各种信息和数据,采取密文传输的形式。哪怕己方的网络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他方截获,但是截获方未能获得合理的解密规则,依旧不能破译这些信息和内容,确保此类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如微软公司所开发的WindowsXP操作系统就添加了此类功能。

2.3强化病毒防范措施

为了更精准地防止和清除各种顽固性的电脑病毒,首先,应该构建合理的电脑病毒防范机制。它涵盖了病毒预防、漏洞检测、病毒隔离以及查杀等技术性的防范和管理措施,应该构建病毒防范预警体系,切实提升对电脑病毒快速反应的能力,强化处理病毒的能力。重点论述了下列多个方面:2.3.1开展漏洞检测工作重点是借助各种专业工具,检测系统中的漏洞,第一时间安装相关软件和补丁程序,坚决规避和消除病毒发生的条件。其次是实施病毒预防工作。应该颁布实施与此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它涵盖了出入机房、机房内部的卫生管理、在岗员工实施和落实责任制,贯彻落实机房维护的相关制度,形成合理的应急预案等。2.3.2应该强化堵塞软件漏洞的制度,构建针对性较强的管理制度绝不可随意采用移动硬盘、外来光盘以及U盘等在被的的多种存储设备。2.3.3要定期查杀病毒重点是实时监测病毒的变化状况,清除业已知晓的各种病毒。及时更新病毒库。这样才能够查杀各种最新的电脑病毒。2.3.4采取病毒隔离措施重点是要隔离无法杀掉的病毒,预防这些病毒的此次传播。

2.4实施防火墙技术

过滤防火墙技术能够被用来检查数据包的相关包头,按照他们的目标地址和IP源地址,确定丢弃或者放行的合理决定,然而不检查所携带的相关内容。应该采取先进的防火墙技术,科学地检查能数据包中的各种内容,然而无法检查数据包头的相关实际状况。所以,应积极行动起来,全方位采取防火墙以及包过滤性的防火墙技术。如此以来它既能够检查数据包头,也能够检查所携带的相关内容。在此过程中,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数据备份机制。首先是应该高度重视数据备份的现实价值,这些内容对用户来说,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经济价值等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应该采取必不可少的技术防范措施,其次应该关注数据备份机制的执行状况。要不定期或定期呼吸备份,应该积极地备份、重要数据。这是由于不少杀毒软件都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这样以来可以有效地构建和实施数据备份制度。

3结语

当前世界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网络社会,人类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人们在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科研及教育等活动中,充分地利用移动互联设备、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在此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网络信息安全,采取针对性较强的措施和防范机制,逐步增强网络信息安全理念。意识到确保网络信息安全过程中可能会碰到的各种安全隐患,采取针对性较强的措施,为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网络信息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锐军.企业网络信息安全与防护[J].计算机安全,2011(05):86-87.

[2]于一民.高校校园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与技术[J].科技资讯,2015(13):16.

网络的预防措施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云计算 网络安全 威胁 防御措施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在各行各业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论是电子商务、金融通信还是电子政务等工作,都会产生大量数据,为了应对这些数据,提高信息化服务能力,云计算技术就应运而生。当前时期正处于云计算时代的兴盛时期,如何应对网络安全问题,提高网络的安全性成为人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云计算时代网络安全现状分析

1、云计算的信任问题。一般来说,云计算服务中的数据与软件应用管理和维护主要依托于外包机构,采用这种形式后云计算服务商将不能对外包机构进行调查与控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云计算的信任问题。这种信任问题主要出现在云计算的部署和构架上。从传统云计算的部署与构架来说,主要采用强制措施_保云数据的安全,这种依托于相关安全法则的方法信任度较高。但是对于现阶段的云计算来说,谁控制了计算机基础设施,谁就有话语权。对于公有云来说,只有尽可能降低基础设施持有者的权限,才能有效降低风险系数;而私有云因为计算机基础设施主要存在于私有者手中,所以难免存在额外的风险。

2、云计算时代网络攻击形式多样化。在传统的互联网时代,网络攻击的主要形式无非黑客、木马以及病毒三种,但是在云计算时代,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互联网与光纤的逐步升级,服务形式多样化导致网络攻击的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当前时期,用户终端登录的方式变得多种多样,不论在电脑端还是移动端,都给网络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更加宽广与多样的渠道,其所造成的影响也日趋严重。

3、云计算时代的网络安全威胁智能化。随着分布式移动网络、云计算技术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的不断深入发展,潜伏于网络中的木马、黑客和病毒等威胁、攻击性进一步提高。随着技术的提升,现阶段的网络威胁智能化的程度逐步加深,潜伏时间长、危害更深、破坏更加严重等,严重影响了网络信息、数据等内容的存储与保护。

4、数据审计环境更加复杂。在云计算时代,数据审计所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许多企业员工因为非专业出身,可能存在操作不当的问题,这就给网络攻击带来了可能性。当前时期的数据审计所面临的威胁也比较多,诸如网络数据丢失、设备损坏、网络日志篡改乃至拒绝服务等,给数据审计带来不便。

二、云计算时代网络安全防御措施探讨

1、打造安全域。所谓安全域,就是以云计算中的各个实体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个较为安全的信任关系,通过这个关系利用PKI与LDAP进行病毒防御。在这个安全域系统中,通常存在一个结构合法的框架,其作用就是确保系统与组织间存在的关系获得授权与保证。安全域的存在可以有效避免病毒攻击的威胁,域中的各个子云之间存在独立性,在获得允许后利用标准接口就可以实现联合。

2、完善网络安全预警机制。主要包括网络行为预警以及网络攻击趋势预警、网络漏洞预警等形式,可以极大提高网络数据抵御攻击、威胁的系数。网络行为预警可以明确、清晰地看到网络数据流,便于查找出潜伏的网络攻击和危险行为,便于及时报警;网络漏洞预警可以及时将网络操作中不当行为筛选出来,便于进行系统的升级与修复。总而言之,网络安全预警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可以极大的提高云计算时代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性,以更加主动的方式保障网络安全。

3、强化网络安全监测与保护。网络安全监测是对病毒与风险进行主动防御的措施,主要技术有网络实时监控技术、扫描技术、木马入侵检测技术等。网络安全保护措施主要有安装杀毒软件、安装网络防火墙以及建立虚拟专用网络等方式。前者可以有效避免网络漏洞的存在,并能及时对攻击数据流进行分析,实现主动防御;后者可以有效减少网络攻击行为的发生,保障网络数据的安全与机密。除此之外,像是网络安全响应、网络恢复等技术也是其中较为常见的技术。

4、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强化数据审计。云计算时代下,要想强化安全审计,就可以引入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数据中可能存在的异常、非法行为乃至攻击数据等。这样一来就能够提高数据审计的精细度与安全性,保障数据审计的顺利进行。

结语:综上所述,在云计算时代,网络安全更容易受到攻击与威胁,攻击方式与手段也日趋多样化与智能化。如果不加以重视,那么具有高集成性的云计算服务系统则将遭受重大破坏。为此,我们必须分析当前网络安全所面临的威胁,有针对性地找到解决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网络安全,推动云计算的进一步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杜芸.当前云计算安全关键问题及防范措施探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03).

网络的预防措施范文第15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维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7-0000-02

1 前言

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计算机网络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使得社会的信息处理程度逐渐提高。然而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问题逐渐突显,人们也意识到提高计算机安全意识的重要性,需要人们进一步提高远程数据的传输可靠性与安全性,进而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确保信息的安全,避免减少信息被盗用的不良现象。因此,分析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与维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网络管理概念

网络管理指的是有效对网络通信的服务、信息的处理等各种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组织以及控制的过程,进行管理的目的是确保网络中的各项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充分的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有效维护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并对网络的故障进行自检与处理、协调与保持计算机网络系统高效、正常的运行。

3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

3.1 来自系统自身的技术问题

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管理面临的技术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木马入侵、非法访问与病毒传播以及信息干扰。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中,木马入侵作为常见的对计算机的安全因素产生直接的因素之一,大部分的木马程序潜伏与计算机软件中,并通过某些程序达到远程控制的目的,进而窃取计算机中重要的信息与资源。此外,木马还会在计算机内占用很大的系统资源,肆意盗用计算机中的密码、文件账号、信息等,也给用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非法访问是指部分计算机使用者非法占用了计算机的网络资源,目的是能够达到扩到计算机的访问权限,进而采取非法手段对他人的密码进行盗用,还可通过免访问系统的检测关,满足非法访问者达到占有信息资源的目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中,病毒也是制约网络发展的重要原因,指的是部分用户在计算机系统的内部程序中,将添加指令或者代码,破坏计算机的功能,导致计算机信息数据的瘫痪或者破坏计算机的某些功能。病毒的传染能力强、破坏性大。信息干扰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面临的又一技术难题,部分用户通过非法或者不正当的方法或手段对计算机的网络系统进行干扰,造成计算机网络运行的速度简慢,影响了计算机的正常运行[1]。

3.2 人为原因

认为原因也是造成计算机的网络安全受到影响的重要原因,从事计算机工作的人员较多,然而真正拥有高水平与高技术的人才却不足。部分地区仍采用身份认证或者是防火墙等方式以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未能真正预防、解决网络的安全问题的。部分计算机工作者的预防安全意识较低,没有及时发现计算机病毒、缺少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对于计算机知识没有深入了解,专业知识与技能有待提高。由此导致部分预防计算机安全技术的对策未能通过人力操作得以实现,给计算机网络安全埋下安全隐患。

3.3 黑客攻击

黑客攻击计算机网络导致网络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威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黑客恶意侵入网络系统窃取信息与损坏数据,对计算机的正常运行造成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病毒利用Internet从而较快地进行传播,给用户与网络的安全带来影响,破坏计算机的正常运行、降低工作的效率,严重时将破坏系统,导致网络系统出现瘫痪。此外安全防范的技术与可靠性等问题、管理制度不善等原因均可导致计算机的网络安全受到影响。

4 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的措施

4.1 进行防火墙的配置

防火墙预防计算机技术,作为有效的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关键技术之一,利用网络数据包实施有效的监控,并对网络系统的各个端口进行掌控,有效核实用户的身份。假如计算机系统中遭到不安全的程序影响,防火墙将会及时进行拦截,在经主人同意后程序方可进入至计算机的系统网络中。由此可见防火墙技术作为有效的网络维护措施,对与计算机的安全、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2]。

4.2 提高防病毒软件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迅速,使得计算机防病毒的软件多种多样,用户按照功能可将防病毒的软件进行划分:网络防病毒软件与单机防病毒软件两种。通常而言单机防病毒的软件常安装于个体计算机上,并利用对远程的资源进行扫描、检测病毒进而清除病毒;网络防病毒软件针对的是网络内的病毒,可以有效、及时地检测病毒,并给予删除,确保计算机的安全。

4.3 虚拟专用网

采用虚拟专用网也是有效预防计算机网络危害的有效途径,其是利用公用网络中的安全隧道进行数据与信息进行传输,常用于计算机的内部网络进行扩展,可以帮助公司或者商业伙伴进行数据的安全、可靠连接与运输。

4.4 采用生物识别技术

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措施中,运用生物识别技术对人体的特征实施身份的验证,有解决计算机的网络安全问题,通过生物识别技术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由于人的特征不同,例如面孔、指纹、视网膜以及骨架等,并且这些生物特性是不可复制的,因此,采用生物识别技术能够起到重要的预防病毒的入侵。其中通过指纹进行验证的方式是最为常用、也是应用范围最泛的生物识别技术。

4.5 采用网络实时监控技术

网络的实时监控技术也可称为网络的入侵检测技术,是通过计算机的软件、硬件或者是对计算机的网络中数据流实施实时检查与监控,并将其与系统入侵的数据库相互比较,实现安全预防病毒的作用。假如计算机受到外部的攻击,系统将会立刻按照用户定义的要求或动作采取相应的对策。例如,可提示防火墙系统调整访问控制的策略,并过滤入侵的数据,自行切断网络的连接,从而实现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检测。

4.6 采用数字加密技术

数字加密技术作为电子商务确保计算机良好运行的技术之一,主要有对称加密技术与非对称加密技术两种,也是现代计算机网络安全运用的主流技术。其中加密技术以口令作为基础,通过使用密钥进而通过加密或者是解密运算;而对于非对称的加密技术而言,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不同,加密密钥是大家所知的,而解密密钥仅有主人知道,由此一来提高了计算机的网络安全[3]。

总之,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而言,不仅需要运用不同的安全技术与措施,并从提高管理者的安全意识、完善制度、加密处理以及网络协调等方面进行安全管理与维护,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良好运行,促进我国网络建设的健康、安全、可靠发展。

参考文献:

[1]叶俊辉.浅谈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安全管理维护[J].广东科技,2011(08):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