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网络会计论文范文

网络会计论文范文

网络会计论文

网络会计论文范文第1篇

1.1攻击图的概念最早的攻击图由Cunningham等于1985年提出,攻击图是一种图形描述形式,当攻击者企图入侵计算机网络时,可表示能否从开始状态到达最终状态的一种流程。攻击者可以利用已经获取访问资格的为起点,目的在于作为下一次发起攻击,以使达到最终的攻击目标。一个完整的攻击图可以表示所有可能达到目的的操作序列。目前在攻击图方面的研究已初有成果,总体来讲,攻击图提供给我们这样的思路,从已知的方面去构造出一种模型,这种模型对现实网络中的一些要素进行简化或理想化,这样做就可以专注于网络安全中最重要或比较重要的环节,暂时不考虑不重要的因素,专注于考虑所研究的网络的安全性。攻击图应用范围很广,目前已应用于经济领域的方方面面,在计算机网络中,不仅用于对系统安全性的分析和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攻击图作为理论研究方面的图论方法,还可可以应用于很多方面,诸如任何只要包含多个节点的网络或系统都可以应用攻击图来建模并进行整体方面的研究,从而达到各自的目的。

1.2攻击图发展现状一个完整的攻击图方法最早由Kuang提出,这种方法扩展到了一种基于NetKuang的网络系统,这种系统已被用于分析网络配置的脆弱性。在上世纪末Swiler等提出了一种攻击图方法,这种方法以解决安全分析中把网络拓扑信息也考虑在内为目的。为了自动生成网络攻击图,同时一种基于模型检测器的网络图方法被Sheyner、Jha、Ritchey等人提出。虽然这种技术能够自动生成攻击图,但为了使获取的攻击场景最大化,模型的状态集中数目也可能最大化,可能的情况下最好能包含所有的状态,但这里又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在大大规模网络中这往往是不可能的问题。基于这些存在问题,上述学者提出了很多办法:为了使所获取的攻击图更简单,学者Sheyner提出了二分决策图(BDD)模式以求对模型检测算法复杂性的最小值,Ammann提出了一种假设问题,即网络攻击的单调性,用来控制攻击图生成过程;TaoZhang等提出了另一种思路,即通过“分析主机链路关系攻击特征构建网络安全状态模型前向搜索、广度优先、深度限制来生成攻击路径的步骤来解决问题;MelissaDanforth提出了一种算法,这种算法可生成实现可测的攻击图,具体思想是通过抽象模型和聚类方法来降低原子攻击的数目和机器的数;KyleIngols出提出了一种算法,这种算法是基于多前置条件的网络攻击图生成方法;RonaldW.Ritchey提出了一种以主机为中心的算法,这种算法以网络主机为中心,不断扩展到各终端上,最终生成攻击图,这种算法解决了复杂性问题,适用于大型网络。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大,基于网络攻击图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可以这样讲,近几年研究成果差不多近似线性增加。

1.3现有攻击图需解决的问题现有的网络攻击方法有很多,主要集中于攻击语言、攻击树、攻击网、状态转移图和攻击图等。现有攻击图生成方法中普遍采用漏洞扫描工具获得网络可达性信息,但是通过网络扫描获得可达信息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即信息健状性、信息及时性、信息的稳定性。具体表现在信息完整性的欠缺,一方面,通常只允许一部分主机或端口连接,因而它只能够发现当前执行扫描的主机隐藏的连接限制,无法得知其他主机存在的连接限制;另一方面,耗时长,网络扫描通常扫描大量甚至全部端口,开销很大,耗时很长,这就是传统防火最大的缺陷。如使用Nessus技术对跨网段的20台主机的扫描持续了6分10秒,可见若对于越来越大的网络规模,在大型的企业中跨多段的形势也成必然的情况下,扫描时间上将让人无法接受,甚至超出了无法忍受的状态;抗干扰能力差,大量的端口扫描占用了网络带宽,对正常流量产生干扰,可能影响正常的网络访问。

2攻击图算法建模过程

网络攻击事件的波姿(Büchi)模型描述在攻击图建模中,出现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以文献为例,该文献网络攻击图与波姿模型有机的结合,一方面将把需要把网络攻击事件进行抽象为波姿模型,另一方面把网络攻击事件中发生变化的各种因素抽象为波姿自动机中的状态。从物理概念上,这些序列就是攻击者发动的一系列攻击步骤,是网络攻击事件系统可能的动作的子集,也就是说波姿自动机识别的语言是网络攻击事件系统的可能动作的子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波姿自动机是当前网络攻击事件所创建的波姿模型。基于上述描述,可以这样认为,某网络攻击事件的模型一般由侵略者状态、主机状态、转换条件三个因素构成:侵略者的状态,也即侵略者发起侵略和侵略过程中所在的主机;主机的状态,包括侵略者在该主机上获得的权限,主机上存在的漏洞情况以及当前能被利用的侵略方法等;转换条件,也即侵略者使用的侵略方法的前置条件和后置条件。

3总结

网络会计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网络时代的来临,使会计经历了由电算化到信息化的变革,由传统的会计形式演变为网络会计。网络环境为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使之在环境和实务处理上都与传统会计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更好地了满足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需求。

网络会计是依托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各种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的会计活动。同时它也是建立在网络环境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企业实现财务与业务的协同远程报表、报帐、查帐、审计等远程处理,事中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支持电子单据与电子货币,改变财务信息的获取与利用方式,使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走上无纸化的阶段。网络环境为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使之在环境和实务处理上都与传统会计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会计系统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新型的信息处理工具置换了传统的纸张、笔墨和算盘。而这种置换不仅仅是简单的工具改变,也不再是手工会计的简单模拟,更重要的是它对传统会计理念、理论与实务操作方法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强烈的冲击与反思。本文将就网络会计的应用分析及发展前景作初步的探讨。

一、网络会计的应用分析

在传统会计下,对商品交易的会计处理是通过大量的纸制单据、凭证,通过手工方式开具单据后再输入电脑完成的。在网络会计下,商品交易方式“无纸化”,电子票据、电子凭证和电子账簿将取代手工二进制的单据、凭证,而且账务处理可以自动完成。此外,商品交割和资金给付将统一起来,在完成交易的同时,利用电子数据交换和交易各方,包括银行、税务、运输等进行各种电子票据和电子单证的交换,完成款项的支付,从而大大简化财务人员的工作量,避免大量坏账的产生。

在网络会计下,会计流程发生变化,大量的数据直接从企业内部或外部其他系统获取,企业信息将实现“数据共享”的信息集中管理。会计信息的传递方式将由附层型变为水平型,新的矩阵型网络组织结构将逐步取代传统的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企业采购、销售等部门可以将各类信息存储于数据库中,授权的信息使用者可随时获取所需信息。财会部门也可通过网络把会计信息向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网页上,并把有关信息传到银行、税务、证券交易所等机构,利用网络发送取代传统的纸质或软盘等报送方式,财务信息的时效性和实用性将大大提高。网络会计下,可以实现财务信息的即时报告和定期报告,信息使用者可以随时在网上查阅有关信息,并获取财务分析的资料,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财务信息也将接受来自于外部使用者的监督。

在实现操作中,各基层单位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把原始信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传递到计算机中心(总公司、总部、某地的记账公司)的主计算机上。主计算机收到原始信息后,对需要核对的数据凭证等发送到互联网上,向有关部门(如税务、银行、工商、开出发票部门、债权债务人等)核对,核对不相符的退还原单位并令其查明原因予以纠正。对一些数据如商品价格、资产价格等可以通过互联网有关部门查询,以确定存货价值、财产物资价值等。对不需要核对的和已核对相符的原始数据,计算中心的主计算机编制记账凭证,并根据记账凭证词汇总总账和明细账及分户总账和分户明细账,将分户账数据上网发送。计算中心的主计算机根据各种账簿编制各类会计报告并上网发送。各基层单位、各财务会计信息使用者通过互联网获取各自所需会计信息。

它还帮助企业实现与业务的协同远程报表。报账、查账、审计等远程处理,事中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支持电子单据与电子货币,改变财务信息的获取与利用方式。

二、网络会计的发展前景

(一)网络会计将朝着集成化、多元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①网络会计系统将会使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个信息采集点都纳入到企业的信息网之中,大量的数据通过网络从企业各个管理子系统(如生产管理系统、成本管理系统等)直接采集,并通过公共接口与有关外部系统(如银行、经销商等)相联结,绝大部分的业务信息能够实时转化,直接生成会计信息,从而使会计数据处理呈集成化之势;②经济社会一体化、数字化、网络化将会促使网络会计朝着搜集与提供信息多元化、处理信息空间多元化的方向发展:③网络会计系统可以理解为一个由人、电子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数据及程序等有机结合的应用系统,它不仅具有核算功能,而且更具控制功能,因此,它离不开人的相互作用,尤其是预测与辅助决策的功能必须在管理人员的参与下才能完成。所以,网络会计系统不能是一个简单的模拟手工方式的“仿真型”或“傻瓜型”系统,而必须朝着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智能型”系统方向发展。

(二)网络会计将更好地满足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需求

网络会计论文范文第3篇

网络经济条件下,各种社会生产关系中要用到网络技术,造就网络模式的优势,网络化模式是财务核算工作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业务范围的扩大,企业的财务信息需求网络技术来实现,轻松地方便企业财务经理到任何地方在任何时间了解财务信息,可以快速构建企业各部门之间财务信息通过网络汇总,以方便企业远程控制。1.3网络会计网络会计是在互联网的技术环境下的会计活动,它是建立在网络的基础之上的。发展网络,提高会计核算的效率,提高会计核算的方法,需要依靠网络来实现监督会计工作。

2.网络经济给财务会计带来的变革

2.1财务会计理论的变化

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是基于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的基础上的。然而,随着传统会计假设的推广和应用都是基于互联网的社会和经济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提出了新的会计理论挑战了这些假设。如:电子货币、电子银行的出现,使得无纸化,非货币易的计量成为现实;网上并购、破产质疑着持续经营假设;企业之间的虚拟联合、战略联盟等,似乎打破了会计主体假设原来的范围;而会计实时报告系统又可以随时生成财务报告。

2.2会计信息传播的变革

手工记账式会计信息传播的过程,十分繁琐,处理信息的成本高,处理工具落后,导致数据处理和信息形成数量,被成本效益原则毫不留情的约束着。现在,利用网络技术,通过在互联网上建立网站来管理一定范围的会计信息成为可能。企业可以直接把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会计信息传递到网站。用户使用该网站的搜索引擎和链接技术,直接得到会计信息和其他业务信息披露。这将使会计人员摆脱传统的业务过程,对财务会计信息进行深加工,注重信息的分析,提供高效率和高质量的信息,以支持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

2.3推进会计集中化和自动化的管理

通过计算机对会计信息实现企业部门之间的集中管理,通过网络化建立一个企业内部网络管理中心,集中管理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企业各部门之间的财务信息实现自动汇总结算,并利用强大的计算机自动计算出企业的财务报表及其他自动生成的动态的财务信息,实现对企业财务信息的集中管理。

2.4有利于财务信息的动态化、开发性管理

网络技术通过过程监控,能够实现对会计核算的管理,改变会计的传统核算的弱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可以用企业财务动态网络远程控制系统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进行适时和动态管理,做到网上监督。不仅如此,网络条件下会计信息做到信息披露公开化,避免了信息披露失真。

3.网络经济条件下财务会计发展的主要对策

为了改善网络条件下会计工作,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现对网络条件下会计管理工作的主要对策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3.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配套措施

网络的发展得益于网络经济时展的坚实的基础,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立法,规范网上交易的购销、支付和核算行为;又由于其对财务会计深远的影响,相关部门应当向国外的研究成果学习,积极制定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律法规,如,网络会计信息管理、财务披露标准等,明确企业网上信息公开的义务和责任,网络会计信息质量标准的要求,监管机构及其职责等等,以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给网络会计信息系统。为了给网络经济下的财务会计提供健康、宽松的社会发展环境,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会计信息披露网络管理、财务报告及其他法律制度的规定、规则。

3.2着力营造网络环境的安全措施

网络经济的发展,使财务会计网络流程加速,传统的手工会计流程不再适应网络会计,我们必须重视加强这些技术的管理和控制,以便更好地监督财务会计和内部控制。这里的技术方面,包括数据输入、过程控制、数据传输和数据输出等。具体的主要内容是:由专门人员录入数据,不要让数据可以自由修改、复制或其他操作,数据录入、更改传输、输出必须由负责人审核批准,建立数据传输加密系统进行数据验证,建立输出记录和报告输出文件的签章规范,提高数据输入真实、合法、完整,确保系统输入数据前经过严格的测试,输入数据和代码后,要验证其合法性和真实性。具体应注意:

(1)加强数据处理的管理。

集中分散式和授权式两种控制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以确保数据处理的及时性。集中分散式指的是一个集中的网络管理服务器对数据的统一管理,网络服务器将数据发送给一个工作站,该工作站自身处理操作业务,并且每个站通过数据传输定时将新的数据传输到网络服务器,统一进行处理,与此同时链接到相应的数据库。授权式是当每个工作站需要访问网络服务器查询业务数据时,是否允许访问批准的权限在服务器。

(2)入侵防御和控制系统。

在网络经济下,使用端口和防火墙技术可以有效防止非法用户入侵会计系统。设置信息单向流动的路由器,来保护本地网络,禁止注册到本地网络的外部用户。因此,即使有非法用户入侵,闯入文件服务器,无法通过这个单向配置的路由器,无法进入受保护的本地网络。

(3)提高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在网络经济下,安全管理体系的重点就在访问控制。编写或修改信息的功能要经过严格授权,用户权限必须在一定级别范围内进行控制。

3.3建立和完善内部监督机制

网络会计论文范文第4篇

会计的基本假设是会计活动的前提。传统会计模式下有四大假设,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网络会计模式下,需要重新解释四大假设。

1.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主体。传统会计模式下,会计主体是物理概念,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网络会计模式下,会计主体的概念比较模糊,例如“虚拟公司”“媒体空间”等网络关系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经济实体。网络会计模式下会计主体通过网络系统连接成为开放式组织,没有厂房,没有办公设备,没有明确的物理实体,依靠互联网,实现远程操作和远程监控。目前,虚拟企业在国内外已经有了不少成功的先例:美国的戴尔计算机公司通过自身开放式网络组织,能够在短时间内将供货商纳入自己的网络,并与其分享设计数据、技术资源和信息;能够在36小时内为客户定制电脑,并送货上门。总体而言,网络会计模式下会计主体假设应该具备的特征包括:

(1)存在于特定的经济实体;

(2)系统具有独立性,系统的经济业务与其他的会计主体具有良好的区分度;

(3)系统具有资金的管理权,能够核算并对外报告。

(4)系统能够与外界进行沟通。

2.项目清算假设

传统会计模式下,假设企业将以现有状态持续经营下去,即持续经营假设。这是因为在原有经济模式下,企业相对稳定,风险较小。而在信息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面临较大风险,企业随时都有清算、破产的可能,因此,网络会计模式下,持续经营假设变为项目清算假设。网络会计下成立的虚拟公司,是临时性的,多从事一次易,交易完成之后组织宣布解散,存在周期很短。项目清算假设的基本特点:

(1)项目周期短;

(2)项目成立迅速;

(3)项目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4)存在清算可能。

3.实时传递假设

传统会计模式下,会计分期假设要求财务信息报告的周期是月、季、年等,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网络会计模式下,突破了原有的周期约束,实现了信息的实时性,会计分期假设变为实时传递假设。实时传递假设是指在网络环境下,企业向社会公众披露的财务信息是公开、公平的,信息使用者在任何时刻只需登录互联网,就可以查阅各类信息,如果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质量、准确度有任务疑问,都可以通过留言、邮件等方式与企业互动。实时传递假设的基本特征是:

(1)没有明确的周期,信息披露具有即时性。

(2)信息披露是双向互动的,而不是单向的。

(3)具备较强的便利性,信息传递方法多样化。

4.在线货币假设

传统会计模式下有货币计量假设,即核算必须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网络环境下,企业的资源除了有形资源外,还包括无形资源,比如商誉、市场占有率、客户黏性、创新水平、人力资本等,仅仅依靠货币计量,并不能完整的展示企业各方面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来讲,随着电子货币的出现,传统货币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纸质货币的需求减少,币值稳定性较低,传统货币不断被边缘化。在线货币假设指以计算机网络数字符号代表现实货币,代替货币行使价值尺度(在线价格)、流通手段(电子货币)、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

二、网络会计模式的会计实务

1.网络环境会计模式下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会计工作的客体,是一切会计工作的起点。传统会计工作中,会计对象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在网络会计模式下,这些会计对象都发生了变化。比如,在对资产的界定中,传统会计模式注重有形资产,如厂房、设备和土地,并不重视商誉、技术、品牌等无形资产。在网络会计模式下,无形资产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微软公司的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差异,关键就在于其拥有强大的无形资产。

2.网络会计模式下会计确认基础

传统会计模式下,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即当期取得的收入或应付的费用,计入当期,无论款项是否已经收付;非当期取得的收入或付出的费用,即使已经发生了款项流动,也不应该计入当期。网络会计模式下,权责发生制已经不适应信息化的要求,取而代之的是现金流动制。现金流动制下,不仅关注实际已经发生的现金变化,也关注可能和虚拟的现金流量。

3.网络会计模式下的会计基本职能

传统会计模式下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控制,核算是基础职能,控制是主导职能。在网络会计模式下,计算机代替人工执行运算和传输职能,会计数据输入计算机之后,自动在后台进行核算,在极短的时间内给出结果。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的核算和控制职能变为了管理职能,财务人员和管理者无须进行复杂的财务核算,更加专注于处理输出结果,服务外部信息使用者。

4.网络会计模式下的财务会计报告

网络会计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网络经济改变了整个社会经济的生产结构和劳动结构,打破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和会计模式,由此,也动摇了传统会计理论的框架。本文从网络会计时空观的角度,对当前我国会计假设理论的不足进行剖析,认为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会计系统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新型的信息处理工具置换了传统的纸张、笔墨和算盘,而这种置换不仅仅是简单的工具改变,也不再是手工会计的简单模拟,更重要的是它所带来的对传统会计理念、理论与方法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反思,并由此而引发叉一场会计发展史上的大革命。

[关键词]网络经济会计时空观会计假设缺陷会计系统变化

在我们跨入21世纪之际,由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引发的全球信息化浪潮冲击着传统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网络化、数据化、知识化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网络时代改变了整个社会经济的生产结构和劳动结构,打破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和会计模式,由此,也动摇了传统会计理论的框架,其中,首当其冲的是改变了会计的时空观。

一、网络经济与会计

现代社会经历的信息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文明发展的崭新阶段。随着20世纪40年代末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产生,经典理论中关于宇宙\"实体\"和能量要素的观念被物质、能、信息三要素理论所取代。从信息角度对事物客体加以新的描述,已成为现代人的认识和思维方式。[1]目前,微电子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生物工程、人工智能、CI设计等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迅速倔起,形成了继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商业)之后的第四产业,从而将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推进到\"信息文明\"。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催化下,全球的网络经济已具雏形,网络己不仅仅是信息传递的媒介,更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新的场所,开创出一些全新的经济组织(如虚拟企业)和经营方式(如电子商务)。因特网给世界经济上足了发条:以往建立一个公司直到其上市,通常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时间,可是今天的网络公司,从几个人的小作坊摇身一变成为几亿美元的上市公司,只需十个月;电子计算机从50年代开始发展,40多年间,从286到386……到奔腾,芯片的发展速度呈现出每18个月翻一番,同时保持成本基本不变的趋势,这就是著名的\"摩尔定律\"。因特网驱赶着IT业一路狂奔,加紧工作,不断创新,因为18个月后\"不成功便成仁\"。可以说,因特网己渗透到整个世界的每一角落,正深刻改变着经济社会的\"游戏规则\"。[2]

会计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作为社会经济计量的支柱,从内容到形式总是体现着各个时代经济发展的主要风貌,它的不断发展标志着社会文明和经济管理的进步。就信息文明对会计学科的影响而言,它便会计发展史经历了由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两次重大变革。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算账、报账的过程,它的出现是会计技术手段上的一次\"革命\"。会计电算化的到来,把广大会计工作人员从那种日夜埋头于抄写、计算、整理、汇总、核对等繁重的手工作业中解放出来,使他们得以腾出精力,逐渐由\"核算型\"转向\"管理型\",从而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为整个管理规则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手工会计系统的纸张、笔墨、算盘己被电子计算机所替代,但会计规则(如会计假设、会计原则)并没有因使用计算机而改变。因此,有人将此时的电算化会计系统称之为\"手工会计系统的仿真\"。[3]

近期来,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和发展,预示着会计技术手段由会计电算化进一步跨越到会计信息化阶段。会计信息化的目标是通过将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网络技术)的有机结合,对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会计实务工作、会计教育等多方面均进行全面发展,进而据以建立满足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会计信息系统。因此,会计信息化的本质是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的一个发展过程。作为会计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会计信息化是一次\"质\"的飞跃,其意义在于:它不再是会计技术手段的简单替代,或电子计算机的延伸,而是由此引发的对现行会计规则的挑战,以及对传统会计理论与方法的整合。对此,一些有识之士,适时提出\"网络财务\"[4]或《网络会计\"的全新概念。

二、从网络经济角度重新审视会计的时空观

康德哲学认为,宇宙本体之下,最基本的范畴是时间和空间。经济学意义上的时空观意味着满足人类需求的衡量:农业文明,产品生产者就是自身产品的需求者,没有商品交换,没有产品的社会性,不需要也不可能跨越时间和空间去满足他人需要;工业文明,产品变成商品,扩大了人们的经济交往范围。商品生产者投人资本进行商品生产,资本是一种时间的等待,就是牺牲当前的消费,投资于长远的利益。此外,为实现商品价值,需要通过动力型的生产力,也就是蒸汽机来跨越商品生产者与商品消费者之间的空间距离;信息文明,由于因特网,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此刻,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又变小了。只要在线,发个E@M队IL,瞬间即可沟通信息,与地球另一边的企业距离变得很近。如不上网,与隔壁企业的距离却很远,这完全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时空概念。因特网的本质就在于使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为零,或近似于零,也就是便距离带来的磨擦系数降低,减少科斯所说的交易成本,加速度地实现商品流通。[5]目前,随着信息文明的到来,会计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与工业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现行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仍局限于工业文明的层次,这种过时的思维模式如同机器上的固定齿轮,僵化呆板而又缺乏大局观。如果从网络经济的角度重新审视,展示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片会计时空的新视野。

(一)网络会计的空间观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

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和广延性,一定的空间范围对物质运动的发展有制约和影响作用。传统会计的主体假设从空间上限定了会计工作的具体范围,在这一假设基础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基本要素才有空间的归属。[6]在网络经济时代,企业作为会计主体,其外延不断变化,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

1.模糊性。例如,已构成母、子公司关系的企业集团出现后,会计为之服务的主体已具有双重性;再如,基于网络的一种临时性结盟组织(VIRTUALFIRMS虚拟公司)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组织,它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根据工作任务或市场变化的需要,可以迅速地进行分合、重组,即其\"主体\"可能时而膨胀、时而缩小、甚至解散;[7]以及近期出现并快速发展的基金项目。如此,便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处于一种模糊状况。对于会计主体的这种模糊性,需要重新认识和拓展会计主体假设的空间界限。

2.整合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资木流动的加剧,企业间不断进行分化、重组、兼并,跨地区、跨行业、强弱联合、强强联合,成立企业集团,乃至跨国集团公司,会计主体呈不断整合之势。以往由于受传统方式的空间局限,集团型企业(总公司)对异地机构(子公司、分公司)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在技术难度和管理成本上都是高昂的。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资本的流动和企业的整合。基于互联网的会计系统突破了这一空间局限,无需远行,通过远程报表、远程监控,使物理距离变成鼠标距离,使其管理能力能够轻易地延伸到全球的任何一个结点。从而,也使得\"大企业变小\"、\"复杂机构变得简单明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又缩小了会计为之服务的空间范围。

(二)网络会计的时间观对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

时间,是指事物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形式。时间是无限的,但具体事物运动的时间是有限的,它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确立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畴,前者设定会计主体是一个\"健康肌体\",后者的设定是为了便于对会计主体\"健康状况\"的定期诊断。网络会计对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假设的突破表现在:

1.即时性。持续经营假设设定了企业在未来的一定期间内不会发生解体清算的前提条件,这是进行资产计价和收入配比、费用分配的基础。但现代经济中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随时都可能导致企业解体,比如,按照\"摩尔定律\"IT业企业的生命周朔只有18个月;而短期的基金项目、网络会计的虚拟公司是一种临时性组织,从事的多是一次易,完成后即告解散,生命周期极短,显示出即合即分的\"即时性\"特征。因此而引发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否定,缩短了会计的时间界限。

2.实时性。会计分期假设为定期报告企业财务状况,确定经营损益提供了前提,同时,它也是权责发生制、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依据。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强大的运算和传输功能,使手工处理信息高成本的障碍被扫除。如果说PC时代的会计系统主要解决工作量问题,那么网络会计将在此基础上重点突破速度问题。时间上便会计核算从事后达到实时,财务管理从静态走向动态,只要需要,无需顾及和等待会计期末,击点鼠标即可生成所需的会计信息,丰富了会计信息的内容,提高了信息的质量和价值。由此,可以满足期货业务、衍生金融工具的特殊需求,满足广大投资者(股民)的投资需求,去年11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就了\"因特网上的会计报告\"的文件。网络会计的实时性便会计分期假设消除了时间的断点。

三、穿越网络时空隧道的会计反思

会计的时空观是构架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哲学。网络环境下,它的重大改变必将引起会计系统的一系列变化:

l.集成化。会计信息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反映,其数据源于业务部门(如,人、财、物、供、产、销)。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将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个信息采集点都纳入企业信息网之中,大量的数据通过网络从企业各个管理子系统(如生产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直接采集,并通过公共接口,与有关外部系统(如银行、税务、经销商等)相联结,便会计系统不再是信息的\"孤岛\",绝大部分的业务信息能够实时转化,直接生成会计信息,会计数据处理呈集成化之势。

2.简捷化。由于电子计算机具有强大的运算功能,系统由计算机来执行从会计凭证到财务报告全过程的信息处理,人工干预大大减少,客观上消除了手工方式下信息处理过程的诸多技术环节,如平行登记、错帐更正、过帐、结帐、对帐、试算平衡等。[8]再者,计算机又承担起存货计价、成本计算和计提折旧等繁杂的核算工作。因此,相对于手工会计而言,会计电算化的技术性及其复杂程度也大幅度降低,传统的手工会计处理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3.多元化。即:(1)收集与提供信息多元化。在经济社会一体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基础上,会计系统通过对企业内外各个机构、部门的信息接口转换、接收货币形态的信息,同时亦可接收非货币形态的相关信息,其信息渠道更加宽敞;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采用,电算系统除了提供数字化信息,也可提供图形化信息(如财务分析、预测的直方图、折线图)以及语音化信息(如有声财务分析报告);(2)处理信息方法多元化。电算化条件下,会计系统在主体认定的计算方法(如固定资产折旧的直线法)的同时,如果需要亦可选用其他备选方法(如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进行计算,比较差异。为加强管理与考核,甚至可以启用手工方式下所不得不放弃的核算方法,例如,零售企业的\"售价数量金额核算法\"、工业企业的\"作业成本法\"等全新的核算方法;此外,由于系统可以接收(或调用)大量非货币形态的相关信息,便于系统运用有关数学模型,进行财务分析、预测和决策;(3)提供信息空间多元化。借助于信息处理方法多元化的结果,会计系统提供信息的空间非常广阔,根据需要,有货币形态的信息,亦有非货币形态的相关信息(如职工的招聘与下岗、社会公益事项),既有历史信息(历史成本),也有现在信息(重置成本、公允价值)和未来信息(预定成本、目标利润),最终的会计信息将摆脱现有模式,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需要,用户可以通过\"菜单\"或\"会计频道\",[9]选择搭配会计信息的\"套餐\"或\"节目\"。

4.电子化。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初级阶段便会计手段由算盘到键盘,从账本到磁盘。而网络会计将便会计介质继续变化,迅速走向电子化,如各种发票、结算单据均以电子化的形式出现,会计数据流动过程中的签字盖章等传统确认手段失去意义。此外,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货币的\"质地\"也将变化,不再是原来的纸币或硬币。网络会计环境是一个集供应商、生产商、经销商、用户、银行等机构为一体的网络体系,巴不存在货款的直接交易,而代之以电子货币进行网上结算。计算机信息处理的集中性、自动性,使传统职权分割的控制作用近于消失,信息载体的改变及其共享程度的提高,又使手工系统以记账规则为核心的控制体系失效。[10]对此,现代信息技术给企业的内部控制赋予了新的内涵:如口令控制、数据加密、职能权限管理、访问时间权限管理、操作日志管理等。

5.开放化。基于互联网的会计系统,大量的数据通过网络是从企业内外有关系统(如证监会、银行、企业的生产部广]、人事部门等)直接采集。特别是企业外部的各个机构、部门(如会计师事务所、财政、审计、税务、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可根据授权,在线访问,通过Intemet进入企业内部,直接调阅会计信息。瞬间沟通便会计信息系统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数据的微观处理逐步登上宏观数据运作的殿堂。对此,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必须注意系统的安全性,加强回叫设备(C/L「一BM旺DEVIC磅)以及防火墙(FI旺WML)等技术,防止网上泄密和恶意攻击。[11]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增强,有效地避免会计处理的\"黑箱\"操作,有利于对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

6.智能化。电算化会计系统可以理解为一个由人、电子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数据及程序等有机结合的应用系统。它不仅具有核算功能,而且更具控制功能和管理功能,因此,它离不开与人的相互作用,尤其是预测与辅助决策的功能必须在管理人员的参与下才能完成。所以,会计信息化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模拟手工方式的\"仿真型\"或\"傻瓜型\"系统,而是一个人机交互作用的\"智能型\"系统。目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面对已经来临的全球化知识经济的浪潮,会计工作加快了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重心转移。由此,要求会计系统必须放大功能,而网络会计所表现出来的集成性、简捷性、开放性、多元性、实时性等技术特征,为此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并且,在这种战略性转移的过程中又不断推陈出新,例如,建立以会计为核心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EIP)\"[lz]、\"智能型会计专家系统\"等,从而,又推动会计职能向更深的层次延伸。

综上所述,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会计系统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新型的信息处理工具置换了传统的纸张、笔墨和算盘。而这种置换不仅仅是简单的工具改变,也不再是手工会计的简单模拟,更重要的是它所带来的对传统会计理念、理论与方法前所未有的、强烈的冲击与反思,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潜能,将会引发又一场会计发展史上的大革命。

主要参考文献:

1(美)A沃尔勃特·信息经济学·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

2石子强·改变游戏规则·北京晚报,北京:北京晚报社,2000年2月15日

3薛云奎·电算化会计的局限:仿真手工·财会世界,北京:中国财经报社,2000年2月24日

4王文京、胡迸平·网络财务时代扑面而来·会计研究,1999;10:37一41

5奇平;无需远行,无需久等·南方周末,广东:南方周末报社,1999年11月5日

6王世定·论会计假设·见:中国会计学会,1994年会计学论文选,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6:157一169

7雷光勇、黄斌·试论网络公司及其对财务会计的影响·会计研究,1999;1:24一27

8刘志涛·会计电算化对会计理论和实务发展影响的研究·见:中国会计学会,中国会计学会重点科研课题文集,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8:33一48

9薛云奎·管理集成与会计频道·会计研究,1999;11:30一36

10王朝磺·计算机的发展将导致会计革命·中国会计电算化,1999B刀一5

网络会计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会计网络化发展

1引言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从观念上的彻底改变,随着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管理发展的要求,网络会计取代会计电算化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

2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是1卯8年财政部和中国会计学会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上提出来的。正式把“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简称为“会计电算化”。从长春一汽进行会计电算化试点开始,会计电算化在中国已发展20多年,从手工做账到电算化,引发了一场“会计革命”。

会计电算化产生至今,它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会计软件的运用减轻了会计人员手工记帐的工作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其次,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运用财务软件的转账、核算等自动生成功能,不仅降低了误差,提高了准确度,并且节省了人手,缩短了账务处理时间。第三、培养了一批既懂财务,又拥有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造就了一批会计软件公司,他们的存在和良性竞争,促进了我国会计电算化向规范化、商品化、通用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3会计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管理发展的要求,1999年4月,深习”市财政局与深圳金蝶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在深圳举办的“新形势下会计软件市场管理研讨会暨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上提出了“会计信息化”。会计信息化是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应用等处理,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社会经济运行、管理提供了充足、实时的信息。

4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区别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从观念上的彻底改变,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存在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1.目标不同:会计电算化是实现r会计核算业务的计算机处理,会计信息化是实现会计业务全面信息化,从而与企业管理各环节的业务流程及社会大系统的其他信息系统相互衔接,有机构成一个开放系统,充分发挥会计工作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的核心作用。

2理论基础不同:刽十电算化仅以传统会目理沦和计算机技术为依托,会计信息化以信息技术、系统论和信息化会计思想为指导。

3.技术手段不同:会计电算化以单机处理为主,会计信息化把网络、通信与数据库等先进技术用于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传播、存储、应用。

4功能范围的区别:会计电算化以实现业务核算为主,会计信息化包括财务事务处理层、信息管理层、决策支持和决策层,不仅要进行会计业务核算,还要进行会计信息管理和决策分析,并将根据信息原理和信息技术要求重新构建现代会计模型。

5.信息输人输出不同:会计电算化强调财务信息只能由财务部门输人,输出也由财务部门打印后再报送。会计信息化要求大量数据企业内外的各个机构、部门既可经授权权利级次,直接从系统当中获取相关数据,也可从Inett上直接获取。财务人员不再是会计信息的主要或唯一的输人、加工处理人员,财务人员将更多地控制、分析,参与企业管理和提供专业决策。会计信息资源高度共享,在企业及社会各信息系统中被充分利用。丘会计程序不同:会计电算化基本模仿手工会计程序。会计信息化则根据刽十目标,按信息管理原理与信息技术重整扭刽长旎程。

5会计网络化

信息高速公路的铺设意味着会讨电算化中单机系统状况的结束,为我国大规模计算机联网以及国际联网创造了条件,迎来了会计信息工作的网络化时代。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国际互联网使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信息交流与信息共享,为会计信息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全方位信息支持。企业内部网伽ratent)在会计领域中的应用,使企业内部的所有部门实现资源的优化处理与最大化使用效率,并且实现企业内部信息对外开放。传送数据在企业内建立的网络为局域网邸柳,在企业与上级主管部门之间建立的为专用广域网网A哟。对于目前会计电算化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应采取措施逐步解决,仅装备单机的企业,首先应建立企业内部局域网,已建立了内部局域网的企业,则应建立与上级主管部门之间的广域网,直至上国际互联网。我国目前为数较少的效益较好的大型企业集团的总部财务,通过电算化的广域网对各子、分公司的财务信息、经营状况进行收集、管理和控制。除了类似企业集团这种同行业、跨地区的广域网络形式外,电算化的进一步发展,必然是不同行业之间的广域网的应用。

会计网络化与会计电算化的区别网络财务是基于玩lemet—Intrante技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一体化,支持电子商务,能够实现各种远程操作和事中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能够处理电子单和进行电子货币结算的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是电子蜀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商务(EC)的开展,最终将使网络会计取代会计电算化。网络会计与会计电算化系统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网上设备公用性。网络会计打破了单一的财务软件的购买和使用方式。网上计算机可以省去购买、安装过程及软件的运行维护,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减少了购买高档设备的开支,提高企业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2)资讯共享。会计电算化主要是为企业内部提供会计信息,网络会计把企业内部各分支机构之间的各种会计数据的存储形式统一规范起来,建立中央数据库。企业可随时浏览所有企业网上计算机内的资料。通过软件资源的共享,将大大减少信息的重复输人减少出错的可能性,也将大大地缩短信息传递的时间。(3、通讯方便、快捷。通过网络方式,企业可以更直接、快速地与外部通信,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准确度。例如采用Inte技术后,企业和银行几乎可以同时记账就不会出现目前存在的未达账项,并且企业通过1ltell以可以和银行随时对账。这样,企业“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付款和收款业务了。在网络会计中.会计信息系统内部各部门之间、企业各部门之间、企业与上级主管部门之间等,各子系统之间可进行自动转账处理。企业领导不需出门,可通过自己办公室里的计算机查得有关情况,企业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数据资料,也可以方便快捷地传送连人网络的计算机。这样不仅大大缩短了传送时间,而且减少了出错的可能性。(4)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管理和决策职能。(5)网络刽卜要求信息在企业信息系统中以电子数据存在和运动,并可以直接与外界系统交换信息,最终使系统不再依赖纸张等传统信息载休,从而提高会计信息处理的及时性。网络会计使企业的业务向无纸化发展。

由于所有网络财务软件的开发,都必须严格按照国际公认的电子商务安全协议开发,因此,财务数据在网上通讯是安全的。企业财务主管和财会人员应放心地使用。网络会计是一门边缘的会计学科,它需要集计算机软件、网络知识和会计电算化知识于一身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实现会计电算化与网络会计的接轨,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是关键性的问题之一。

网络会计论文范文第7篇

网络会计是依托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各种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的会计活动。同时它也是建立在网络环境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企业实现财务与业务的协同远程报表、报帐、查帐、审计等远程处理,事中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支持电子单据与电子货币,改变财务信息的获取与利用方式,使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走上无纸化的阶段。网络会计在我国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各自为政到政府调控与引导,从缓慢发展到迅速普及的过程,尤其是近几年,它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网络化发展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和发展,以及会计核算业务量的增大、业务种类的繁多、对会计信息资料的分析与研究的深入,计算机单机处理的方式难以完成现有会计核算工作。同时,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也使会计电算化系统出现许多新的特征。这些既推动现有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同时也对现有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发展产生障碍。为此就提出了一个挑战性的课题,即会计电算化系统必然向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一)单机系统的不足。

从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情况来看,大多仍停留在单机状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成熟,单机应用日益显现出其不足,具体表现在:

1、延长了会计资料的传送周期,增加了数据出错的可能性。在会计核算与分析过程中,会出现部门之间数据的相互交流、向上级部门报送有关资料。在单机状态下,只能通过打印的报表数据或通过软盘报送的方式,这样无疑增加了数据传输的周期,同时还会因为打印报表数据的错误和软盘损坏、病毒感染等因素,造成会计数据的不准确性,导致错误的发生。

2、不能实现数据共享,系统资源忙闲不均。

3、完成大业务量会计事项处理的能力不足。在单机状态下,由于系统的所有硬件资源均采用独占的方式,任何一台微机在任一时间内只能由一人操作,因此对业务量较大的企事业单位,如果输入数据、打印报表等都由一台微机来执行,就无法按时输入最新的会计数据和及时打印所需账表。

(二)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网络化成为必然.电脑网络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主流,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进一步推动了会计电算化系统向深度和广度的方向发展-即实现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网络化。所谓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信手段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能够以相互共享资源(硬件、软件和数据等)的方式连接起来的,而各自又具备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它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网络系统可以克服单机系统的缺陷,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功能。一般地说,会计电算化网络系统应具有如下功能:

1、加快信息传输的速度,建立良好的通信通道。由于在网络化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中,计算机之间是通过一定的通信手段相连,因此很容易实现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上级之间等的快捷通信,会计系统各子系统之间可以进行自动的转账处理,上级主管部门也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快速地获取所需数据。由此既可以减少信息传播的时间,又可以减少出错率。

2、增加信息共享功能。由于网络内的各计算机系统共处于一个网络环境中,既独立又共存,因此,网络内各计算机系统的会计数据资料都可为其它计算机系统所共享。3、增加了设备共享的功能。由于网络内的各计算机系统共存在于一个网络环境中,因此,在这种环境下,可大大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1)可以实现任务的分布式处理。当一个计算机系统接受到一个大型的会计处理业务时,由于本系统计算机的档次不够,或本系统任务量饱满,这时可将一个大型业务分布于网络内不同的计算机系统去处理。处理完毕后综合汇总,形成一个业务的综合处理结果。

(2)减少了网络内高档设备购买的开支。只要网内有一个计算机系统拥有了某一个高档设备,网内其它计算机系统则无须再购买此设备。这就是网内设备的共享。

4、共享网内的数据库资源。在一个网络化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中,必须保证其中的数据库资源共享。但由此也可能造成共享的冲突问题,因此要保证用户可以对冲突加以限制。

5、会计信息的规范化和代码化。网络环境下,会计电算化系统要求原始会计数据标准化和规范化,所有录入到电脑里面的会计信息必须代码化,以便于电脑集中处理。同时,所使用的代码必须与财政部规定相符,与网络环境对会计数据的传输要求相一致,从而更好地发挥网络的优势。

二、会计电算化网络与模式选择。

(一)会计电算化网络的选择原则

1、网络选择必须要有长远发展的眼光。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迅猛性,网络系统的建立必须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充性、可扩展性,系统的兼容性,网络技术的采用要有超前性。

2、网络建设必须满足财务工作的需求,满足迫切目标,解决迫切问题,不求大而全

(二)网络电算化系统模式的选择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计算机模式不断更新,从单机时代的主机/终端模式到文件服务器时代的共享数据模式,再到今天的网络计算时代的B/S模式。因此,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结构,正确选择网络计算模式十分重要。目前常用的网络模式有:

1、主机处理模式。由一台主机带多个集中式处理系统,程序、数据集中存放在性能较好的主机中,由主机负责所有的处理业务。终端机仅用于输入输出。

2、文件服务器模式。它是将多个独立的PC机用网络连接起来的一种局域性网络系统。服务器负责从硬盘查询所需要的文件,并通过网络把它发送给用户,所有的应用处理包括数据处理都由PC机独立进行,处理结果以文件形式回送文件服务器。其处理能力取决于工作站上PC机的性能。

3、客户机/服务器模式。该模式的连接方式是一种两层结构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服务器端一般配备数据库服务器,客户端分布在各部门中,但在网络中传输的一般是请求与结果,而不是整个文件。

4、浏览服务器模式。该模式是面向INTERNET网,是以WEB为核心的N层分布式计算模式,也是当今最为先进的计算模式。以上四种会计电算化网络模式各有优势。

第一种模式有造价低、数据安全性和保密性高的优点,但由于数据的高度集中处理,其适用范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一般来说适合于中小型企业或单位。

第二种模式投资较低,数据共享性较好,拓展容易,操作方便,但区域性要求较高。

第三种模式可以在广域范围内进行网络传输数据、实现数据共享。其网络性能高,支持多种机型,可以实现不同网络结构的互连。系统规模较大、投资也较大。该模式集中了模式一与模式二的优点。

第四种模式则主要应用在地域比较分散的集团型企业,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较好,但要求能够对互联网知识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因此各单位应结合自身的情况,包括财力、应用范围等,选择合适自身特点的网络模式。但从目前已使用的单位来看,模式一和模式二使用的单位甚少,模式三较为适合,但从企业的长远发展及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应用来看,模式四必定是企业未来会计电算化的主流和方向。

三、电算化网络系统应注意的问题

1、会计电算化网络软件的选择应注意以下指标:网络软件的兼容性与扩充性;网络本身的经济性与可回收性;网络本身的先进性、可靠性;网络数据库的共享与控制性;业务处理能力;网络软件可维护性等掺照上述数据,综合具体情况,针对市场优选出适合自身的最优、最佳网络软件。

2、对能够进入到网络的会计信息从信息格式、信息内容等方面制订出统一的标准与规范。

3、建立严格的网络管理规范,包括人员分工、数据设置、数据库共享控制措施、数据备份制度等。

4、会计电算化网络系统的安全性。由于会计信息的安全性从传统的手工操作阶段到会计电算化的单机应用阶段就已存在,为此人们建立了完整的安全保障措施和方法。进入网络以后,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又受到了更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

(1)电脑黑客。电脑黑客是指非法侵入网络的用户或机构(未经授权)。在会计领域中电脑黑客主要是指竞争对手和专门窃取商业秘密的机构。它们通过捕获、查卡、信息轰炸、电子邮件轰炸、违反义务条款等方式非法侵入网络,窃取数据或破坏数据。因此,电算化网络系统必须要有相应的防范措施。

(2)病毒。电脑病毒是一个不为人所陌生的名词。它除了通过软盘、光盘、磁带等途径进行传播外,现在又通过网络环境进行传播。在网络环境下隐蔽性更强,破坏性更大,传播速度更快。不仅能对会计数据进行毁灭性的破坏甚至破坏电脑硬件。因此对电脑病毒的防范更应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3)必要的内部控制。在电脑网络环境下,某些内部人员的恶意行为及工作人员的无意行为都可能造成会计信息的不安全性,因此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是必要的。

第一,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建立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岗位责任。

第二,建立健全对病毒、电脑黑客的安全防范措施。

第三,从电算化网络软件的设计入手,增加软件本身的限制功能。

第四,建立会计信息资料的备份制度,对重要的会计信息资料要实行多级备份。

第五,强化审计线索制。

第六,建立进入网络环境的权限制。

5、充分考虑网络技术所引发的相关会计法律问题。

6、网络数据库的维护问题。

网络环境下数据库的管理与维护,主要通过网络管理员工作站进行。如果数据库缺乏维护管理,一旦系统发生故障,必须导致大量数据流失,系统很难恢复,将有可能造成会计工作的中断。总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必将逐步从单机环境过渡到网络化环境,从而更大地发挥电算化系统的效益,为企业提供准确及时的会计信息,促进经济的发展。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网络化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及发展。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商务作为信息革命最重要的标志,目前正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其规模和速度远远领先于整个信息产业。据世界贸易组织预计,到2000年底,全球电子商务的交易额达到3000亿美元,到2003年将达到15000亿美元。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巨大冲击,同时对传统财务与会计管理模式和手段也提出了挑战。可以预见,电子商务将创造一个全新的网络会计时代。

一、电子商务对传统会计实务的影响:

(一)电子商务将改变传统财务会计管理模式:

1、会计职能发生转变。现时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与监督,会计管理的主要范畴局限在对会计事项本身的记账、算账和审核上。企业进入网络化经营管理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职能必然相融合,形成高度发达的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将向全方位拓展:一是要为企业外界的需求者提供信息;二是要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三是为促进企业的创新与发展服务。

2、会计管理将进入全面信息化时代。与以往的会计信息系统相比较,未来的网络会计兼有会计业务处理层、信息管理层、会计决策层与决策支持层在内的多层次网络结构信息系统。会计在实现资金流管理的同时进行物流管理,真正实现购销存业务、会计核算、财务监控的一体化管理,成为企业管理中最有效的决策支持系统。财务信息的时效性和实用性将得到较大提高。

(二)电子商务将促进会计手段的全面创新:

1、会计核算与结算模式的改变。传统会计下,对商品交易的会计处理是通过大量的纸制单据、凭证,通过手工方式开具单据后再输入电脑完成的。在网络会计下,商品交易方式“无纸化”,电子票据、电子凭证和电子账簿将取代手工填制的单据、凭证,而且账务处理可以自动完成。此外,商品交割和资金给付将统一起来,在完成交易的同时,利用电子数据交换和交易各方,包括银行、税务、运输等进行各种电子票据和电子单证的交换,完成款项的支付,从而大大简化财务人员的工作量,避免大量坏账的产生。

2、会计信息的输入和传递方式的改变。在网络会计下,会计流程发生变化,大量的数据直接从企业内部或外部其他系统获取,企业信息将实现“数据共享”的信息集中管理。会计信息的传递方式将由附层型变为水平型,新的矩阵型网络组织结构将逐步取代传统的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企业采购、销售等部门可将各类信息存储于数据库中,授权的信息使用者可随时获取所需信息。财会部门也可通过网络把会计信息向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网页上,并把有关信息传至银行、税务、证券交易所等机构,利用网络发送取代传统的纸质或软盘报送方式,财务信息的时效性和实用性将大大提高。

3、财务报告形成方式的改变。网络会计下,可以实现财务信息的即时报告和定期报告,信息使用者可以随时在网上查阅有关信息,并获取财务分析的资料,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财务信息也将接受来自于外部使用者的监督。

(三)电子商务将加速集团制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网络交易的形成对企业内部信息化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要求大型集团制企业必须建立高度柔性、扩充性强的网络财务管理系统,以实现对集团总体资源和会计信息的全面管理。企业商务电子化后,集团制企业在财务管理上必须做到:

(1)实现网络化以保证财务信息适时交换,建立公司总部与下属机构之间的适时数据通信系统,以公司网络环境为介质,使公司的财务数据完全共享。

(2)建立一体化系统、强化管理会计职能。在该网络系统中,应包含财务基本系统、各种分析账表系统、各部门管理系统、公司与分公司会计系统、安全保密系统等。

(3)企业财务管理网络化系统能够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趋势轨迹,并能针对变化的经营环境,如税收政策变化、银行利率调整等适时进行调整,为企业决策服务。由此形成一个整体性的、全方位一体化的财务会计管理系统。(4)电子商务将加快国际会计协调发展的步伐目前Internet已普及世界150多个国家,连接了6万多个计算机网络。随着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的普及,必将形成电子商务国际框架。电子商务的普及,使得企业财务信息的公开化程度更高,更多的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这就必定要求各国在会计方法选择、财务信息披露、会计网络技术、会计职业规范等方面遵守统一的会计准则和国际惯例,以满足全球化网络交易的需求。而且有关电子商务的国际准则正逐步出台,电子商务的国际会计准则也必将产生。无疑,这对国际会计的协调化发展将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目前,在我国的大部分企业中都实现了会计电算化的操作,尤其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内陆地区(如北京、天津、广东、福建、浙江等地),这应该说是企业会计改革步伐中的一个重大进步。

网络会计的优越性的体现

A.会计信息提供更及时以往财务部门信息实时反馈能力不强。一份计划的执行情况、一项投资的获利情况,一般要到本月会计业务结束之后才能从帐上反映出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产品生命周期的不断缩短、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出现,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现行的定期财务报告制度,满足不了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以及管理者对及时性的要求。网络会计实现了实时跟踪的功能,可以动态的跟踪企业的每一项业务变动,给予必要的揭露。外部信息使用者可通过上网访问企业的主页,随时掌握企业的最新的及历史财务信息,从而减少其决策风险。而企业管理者亦可随时获取本企业及相关企业的有关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及时做出正确预测及决策。

B.会计信息披露更全面。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获得全面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不论对企业有利的会计财务状况,还是对企业不利的会计信息,均应予以披露,从而使公众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但由于有限的篇幅,当前的会计报表无法反映非数量化的信息,也无法反映报表数字处理的会计程序和方法等方面的信息。网络会计的在线数据库则包括了企业所有的财务及非财务信息,并采用网上报告的方式,有效的扩大了会计报表及附注的信息容量。通过在线访问,企业内外信息使用者可随时获取所需信息。

C.会计信息的获取更具针对性。计算机网络与其他媒体相比更具有先天的优越性,因为网络为信息的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及时交流创造了条件。计算机网络所提供的人机对话,一改以往会计信息使用者被动的接受统一格式的局面,使信息的获取过程具有交互性。在计算机网络中,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获取相关会计信息,并可对这些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如:自己建立索引。若按报表项目建立索引,就相当于根据自己的需要生成一个简化的财务报告;若按部门建立索引,就可获得企业的分部报告;若按时间建立索引,就可以获得各个时期的财务报告。

D.会计业务的分布式处理在单机工作的情况下。财务部门往往选定某些计算机完成某项工作,使这些计算机的工作任务非常繁重。而在会计网络中,一项复杂的工作可以划分为许多部分,由网络上不同的计算机同时分别处理。如凭证录入工作量很大的企业可以按统一格式在若干台网络工作站上同时录入凭证,网络版财务管理系统则自动将其存入网络文件服务器。在不同的工作站上录入,在同一服务器上存贮,这既可以保证凭证的及时录入,又可以保证数据存贮的统一,还能大大减少单机版造成的数据冗余。

E.计算机资源的共享

1、硬件共享。单机系统的共享性差,常常出现系统中有的机器忙得不可开交,有的却符合不足;或者一些高档设备如高速打印机、大容量存储设备等由于不能共享,而使设备闲置,造成浪费。当网络配有一台高性能的服务器后,其他工作站配置要求可大幅降低,若干台普通工作站可在网上共享CPU的高速度,文件服务器大容量的内存、硬盘、光盘,网上高速优质的打印机绘图仪等。硬件共享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性能。

2、软件共享。网络会计将打破单一的财务软件的购买和使用方式,网上计算机可省去购买、安装过程及软件的运行维护,从而提高企业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F.管理结构的扁平化。现代企业的管理结构多为“金字塔”模式,在企业经济活动量大大增加,包括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在内的各种流动大大加速的情况下,这种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等级抑制了企业的快速反应及决策能力,不利于企业保存竞争力。而且这种金字塔式的管理等级也可能带来次优化和目标冲突等问题。所谓次优化(sub-potimisation)是指在大型复杂的组织结构中,系统总目标被划分为几个子目标,作为每一个子目标执行机构的部分均试图最优的达到其子目标,但却使整个组织难于最优的达到整体目标。

网络环境下,企业的组织机构变成了一个自动网络系统,它把一些小型的、自就业团队(teams)整和起来以便进行实时管理,用网络结构取代传统的金字塔结构,使这些问题得以缓解。同样,网络会计下,财务部门的组织结构也进行相应再造,财务的职能扩大了,同时财务部门内部人员的分工也发生巨大变化。

1、对于集团公司。由于帐务处理职能集中化,下属分支机构可以不再设帐务处理职能,因此,可取消总帐岗位、报表岗位等有关岗位,代之以强化原始数据搜集、审核和传输岗位。

2、对于财务业务协同工作做得比较完全的单位。可以取消原有的诸如成本二级核算、材料二级核算等核算组织方式,变成一级核算,促使财务分工扁平化。3、如果企业财务实现了与企业内部业务的完全协同,则可以将诸如材料岗、固定资产岗、成本岗、帐务岗、报表岗等全部取消,而设立一些新的岗位,如管理岗、审核岗、档案岗、系统维护岗、综合会计岗等。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企业管理层决策判断能力的准确性,提高了会计工作者的八上时工作效率,给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腾出了更大的空间,为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竞争大潮中取得一席之地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当然现在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工作中也存在立着不少的弊端和不足。

网络会计面临的问题A.信息在传递中的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

1、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在网络会计环境下,仍然存在信息失真的风险。尽管信息传递的无纸化可以有效避免一些由于人为原因而导致会计失真的现象,但仍不能排除电子凭证、电子帐簿可能被随意修改而不留痕迹的行为。传统的依靠鉴章确保凭证有效性和明确经济责任的手段不复存在。由于缺乏有效的确认标识,信息接受方有理由怀疑所获取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同样,作为信息发送方,也有类似的担心,即传递的信息能否被接受方正确识别并下载。

2、财务机密的保密性。企业的财务数据属重大商业机密,在网络传递过程中,有可能被竞争对手非法截取,导致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保证财务数据的安全亦不容忽视。

3、会计信息是否被篡改。会计信息在网上传递过程中,随时可能被网络黑客或竞争对手非法截取并恶意篡改,同时,病毒也会影响信息的安全性和真实性,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B.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

1、计算机硬件的安全性。网络会计主要依靠自动数据处理功能,而这种功能又很集中,自然或人为的微小差错和干扰,都会造成严重后果影响计算机硬件安全的因素有

(1)自然因素,如火灾、水灾、灰尘老鼠等都会对计算机硬件造成损坏,严重的造成系统故障乃至溃。

(2)管理因素,如安全管理不力,使得计算机被盗,或光盘,磁盘等磁介质载体档案的保管不善,造成信息丢失或泄露等。

2、网络系统的安全性。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使企业在利用Interner网寻找潜在贸易伙伴、完成网上交易的同时,也将自己暴露于风险之中。这些风险来自于:

(1)泄密。未授权人员非法侵入企业信息系统,窃取企业的商业机密,从而侵吞企业财产或出卖商业机密换取钱财。

(2)恶意攻击。网络黑客的蓄意破坏或者病毒的感染,将可能使整个系统陷于瘫痪。

C.对会计软件的新要求

1、对会计软件开发的要求。Internet上的互访使企业间彼此的了解加深,如何运用网上其他企业的的会计信息进行即使有效的比较分析,得出对本企业有决策价值的信息,进一步实现会计核算层向财务管理和决策支持层迈进,是网络会计对会计软件开发的新要求。

2、会计软件运行环境的要求。随着网上电子商务的发展,各类业务不断增多,会计数据更加复杂,会计信息的处理量将大大增加,如何使会计系统向网络多用户和管理信息系统深化,是网络会计对会计软件运行环境的新要求。

发展网络会计的策略

1、立法方面。为了对付日益猖獗的计算机犯罪,保护信息使用者的权益,国家应制定并实施计算机安全及数据保护法律,从宏观上加强对信息系统的控制。如英国政府分别于1984年和1990年颁布实施了《计算机滥用法》(《TheComputerMisuseAct》)和《数据保护法》(《TheDataProtectionAct》),为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2、技术、管理方面。鉴于计算机系统的脆弱性,在建立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时,应该从技术上和管理上考虑安全措施。对于重要的计算机系统应加电磁屏蔽,以防止电磁辐射和干扰。制定计算机机房管理规定,制定防火、防水、防盗、防鼠的措施。计算机房应采用安全保护措施,重要的通道有门卫把守,必要情况下可采用电子门锁、指纹核对、用计算机控制进出并登录进出人员的姓名和时间等防范控制手段。加强磁介质档案的保存管理,防止信息丢失或泄露加强计算机系统运行的安全管理,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对策等。

3、网络安全方面。一方面,健全内部控制,在操作系统中建立数据保护机构,调用计算机机密文件时应登录户名、日期、使用方式和使用结果,修改文件和数据必须登录备查。同时系统可自动识别有效的终端入口,当有非法用户企图登录或错误口令超限额使用时,系统会锁定终端,冻结此用户标识,记录有关情况,并立即报警。另一方面,提高网络系统的安全防范能力。对病毒的预防可采取防火墙(fairwall)技术,以及将病毒及非法访问者挡在内部网之外,从而起到对内部信息的保护作用。对于信息系统则普遍采用数据加密技术,以防止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泄密。此外还有口令控制、访问用户的身份认证、回叫(call-backdevices)等。

4、软件开发方面。

(1)提高会计核算软件的通用性和实用性。可对购入的商业化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并通过接口和系统集成的办法克服二次开发软件和商业软件不能共享的缺点,同时也可以考虑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发挥专家系统在预测、决策工作中的作用,加强会计的管理控制职能,以顺应网络会计的要求。

(2)努力使会计软件的运行环境向更高领域发展。在完成DOS向Windows平台过渡后,可采用Foxpro、Sybasc、Visualbasic及Pardox、Engine等数据库语言。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会计系统对Internet的适应性。

5、人才方面。培养一大批复合型的会计人才。目前在我国,既懂得网络信息技术,又具备商务经营管理知识,且精通会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还非常缺乏。要适应网络会计发展的需要,国家必须注重这类人才的培养和开发,这是信息时代保证企业乃至国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制胜的关键所在。

6、会计电算化制度方面。

(1)建立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计算机替代手工记帐后应该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维护、使用人员的管理,建立岗位责任制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实施的保证。对会计人员的管理要体现“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明确系统内各类人员的的职责、权限并与利益挂钩,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要求,工作有检查。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内部牵制,保护资金财产的安全;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系统的运行效益。此外,还要加强会计售货员的培训,逐步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2)日常操作管理。日常操作管理指是通过对系统日常运行的管理,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完成会计核算工作,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与完整。如果操作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实施不得力,都会给各种非法舞弊行为以可乘之机;如果操作不正确会造成系统内会计数据的破坏或丢失,造成会计数据的错误,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直至输出不正确的会计报表;如果各种数据不及时备份,则有可能在系统发生故障时不能恢复会计资料;如果各种差错不能及时记录下来,则有可能使系统错误运行,输出不正确,不真实的会计信息。日常操作管理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使用管理和上机操作管理。

1.计算机使用系统管理。计算机系统是会计软件运行的物质基础。对计算机系统的管理旨在为电算化系统的硬件设备创造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保护计算机设备,防止各种非指定人员进入机房和操作计算机,保证机内的程序与会计数据的安全。在计算机替代手工记帐后,应制定与贯彻各种严格的计算机硬件管理制度,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一个良好的物质条件。

2.上机操作管理。上机操作的管理是通过建立与实施各项操作管理制度,要求会计人员按规定录入原始数据、记帐凭证、执行各功能模块、输出种类信息、作好系统内有关数据的备份,严格禁止越权操作、非法操作会计软件,确保会计电算化系统安全、有效、正常地操作运行。操作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上机操作的规定,操作人员的职责、权限与操作程序等方面的规定件。

3.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的管理。要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处理会计业务,保证输入计算机的会计数据正确合法,会计软件处理正确,当天会计业务当天记帐,期末要及时结帐和打印输出会计报表,灵活运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3)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系统维护管理。软件维护是指当单位的会计工作发生变化而进行的软件修改和软件操作出现故障进行的排除修复工作。硬件维护是指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硬件故障时的检查修复,以及在设备更新、扩充、修复后的调试等工作。系统维护人员负责系统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的维护工作,及时排除故障,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系统维护一般由系统维护员或指定的专人负责,系统维护员可进行维护工作但不得操作会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工作。

(4)会计档案管理。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档案的磁性化和不可见性,要求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要做好防磁、防火、防潮和防尘工作,重要会计档案应准备双份。良好的会计档案管理是在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工作连续进行、保证系统内会计数据安全完整的关键环节,也是会计信息得以充分利用,更好地为管理服务的保证。为了建立完善的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应该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

1.单位领导应当重视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单位内部职能各部门,会计工作各岗位等方面都必须进行必要的调整,包括会计电算化机构的设置和会计电算化队伍的组织。因此,单位领导应当协调单位内各部门共同搞好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和落实工作。

2.财务会计部门应当负责建立健全单位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的具体工作。财务会计部门是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的具体执行和落实部门,因此在各部门的配合下、财务会计部门应当负责和承担岗位的分工、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的制定、有关会计人员的调整等工作。

3.建立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要遵守国家的有关规章和制度,如《会计法》、“两则”、分行业会计制度、分行业财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

4.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单位,应该根据本单位管理工作需要、会计核算的特点和手工管理的经验,改善其中不合理部分,制定适合本单位会计工作管理要求的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应该满足单位当前的实际需要,并考虑到今后工作发展的要求;还应该根据执行中的问题,逐步完善和提高。

5.建立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时,要注意制度条款的合理、全面、条款清晰、具体、通俗易懂、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以便会计人员掌握和执行,并能够据以考核会计电算化人员的工作情况。

6.在建立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时,应该参考会计电算化工作开展成功的单位的经验和有关条款,这样可以迅速建立有关制度,少走弯路。

7.在建立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时,应该注意满足审计要求,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对审计工作也产生很大的影响,包括改变了审计线索、内部控制和审计的内容等。

8.要根据电算化的特点,加强内部控制的有关内容,及时调整会计核算方法、工作流程和会计工作重点。

9.要强调会计人员之间的协作性。所有操作软件的会计人员都应该有整体配合的精神,紧密合作、加强协作。尤其是建立了以会计电算化为核心的单位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之后,更应该使会计人员认识到在信息资源共享的情况下,不符合操作规程的操作会导致系统发生错误。

10.要组织本单位会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进行培训和学习,使会计人员都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理解制度具体条款的内容,自觉落实。

11.建立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后,要达到预期的目的关键是落实,要有制度、有措施、有责任、有权、有利,定期检查执行情况,严格考核。对于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执行好的个人和单位,应该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不按照制度条款招待的个人和单位,要进行批评;对造成严重损失的应该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会计的展望。

一、网络会计的特点网络经济时代无论是网络还是计算本身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网络对企业会计环境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就广域化环境而言:

一方面国际互联网(Internet)使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

另一方面企业内部网(Intranet)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则使企业走出封闭的“局域”系统,实现企业内部信息对外实时开放,同时使企业内部包括财务部门在内的所有部门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网络环境为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全方位信息支持。

由于Intranet是根植于Internet为主的一系列技术之上的一种企业内部网络结构,它将企业管理系统以网络的衔接方式进行重新组合,其结果是会计所需处理的各种数据越来越多地以电子形式直接存储于计算机网络之中。

一方面,Intranet技术使企业对所发生的经济进行实时报告成为可能。

另一方面,借助Intranet网络及Internet网络,企业外部信息需求者同样可以实时获取所需信息,进行分析,以便作出有效决策。

实时报告系统下,信息提供具有新特点:

(1)实时性(在线反馈)。网络技术可动态跟踪企业的每一项变动,予以必要揭示;

(2)全面性。通过在线访问,企业内外部信息需求者可动态得到企业实时财务及非财务信息;

(3)实时分析比较。网络环境下在线数据库涵括了网上所有企业信息,财务人员依此可得到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有关财务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正确预测企业今后趋势。可以说,未来会计信息的和传播,将由使用书面形式转向电子媒介形式,一种可能的模式为企业内部网与国际互联网、证交所、会计师事务所、税务部门各网络互联,公众投资者可上网访问企业的主页,浏览查询所需最新的和历史的财务信息。

二、网络会计的新问题

1、信息资产的计量。网络信息环境下,信息的增值能力正在逐步超过资本的增值能力,伴随着资产从有形到无形的进程,一项新的信息资产-域名也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与商标一样,域名网址必须先申请,经全球域名机构注册登记后,方可正式使用。域名网址往往与企业的名称、商标和产品名称紧密相关,网络经济中,一个网址即代表一个企业,无论其是“虚拟企业”还是“实体企业”,只有通过域名网址,企业方可在网上进行国内国际交流,从事跨国经营。如何对这项信息资产进行计量,众说纷纭。一种观点认为,域名应作为与企业的专利、商标、专有技术、商誉性质相同的又一项重要无形资产,采用无形资产的计量方式;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由于之项资产主要是建立网址所发生的费用,因而应视企业的一项递延资产。

2、信息传递的完整性。网络环境中,财务信息的传递借助网络完成,如何保证信息从传递到接受的真实性、可靠性,成为摆在财务人员面前的又一道难题。网络环境下,电子符号代替了会计数据,磁介质代替了纸介质,财务数据流动过程中签字盖章等传统确认手段不再存在,从而使网上信息的真实性受到质疑,特别是一些集团性企业和跨国公司,在其利用Intranet/Internet网来传递数据、沟通信息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

(1)财务信息是否真实、可靠。作为信息接受方,跨地区、跨国经营的总公司,随时会收到从不同地域发来的财务数据,由于缺乏有效的确认标识,有理由怀疑这张报表数据的真实性;数据发送方也有类似的担心,即传递的信息能否被接受方正确识别并下载。

(2)财务机密是否被泄漏。公司的财务数据属企业重大商业机密,如竞争对手获取,将会造成重大损失,保证网上财务数据传递过程的安全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3)财务信息是否篡改。财务数据在跨地区、跨国传输过程中,随时可能被网络黑客或竞争对手非法截取并恶意修改,从而给公司带来巨大损失。

网络会计论文范文第8篇

随着21世纪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网络会计慢慢兴起,并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会计网络化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的会计模型进行重整,在重整的现代会计基础上,建立信息技术与会计学科高度融合的,充分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网络化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会计核算顺应信息化发展对传统会计进行变革的必然结果,而且是企业生存发展的迫切要求。会计网络化不仅能够促进企业重新考虑自己的信息化战略,还能提高企业各层管理人员信息化素养和会计知识管理的水平,并且为企业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提供参考,提高对竞争环境的快速反应的能力。在可预见的未来,会计网络化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会计网络化对它所处社会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本文通过分析网络会计的特点及优势,阐述了网络会计的意义,重点分析了网络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对网络会计前景的展望做了一些探讨。

二、毕业设计(论文)结构的初步设计和进度计划:

论文的初步设计:

一、网络会计的概述

二、我国网络会计发展的特点及优势

(一)核算的充分性和信息的无纸性 (二)信息处理、披露和使用的及时性

(三)会计信息的获取更具针对性

三、网络会计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一)信息在传递中存在问题 1。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2。财务机密的保密性 3。会计信息是否被篡改

(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存在隐患

1。计算机硬件的安全性 2。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三)对会计软件的新要求

1。对会计软件开发的要求 2。会计软件运行环境的要求

四、应对网络会计问题的对策

(一)加快立法工作 (二)健全内部控制 第一,建立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

第二,做好日常操作管理 第三,做好会计档案管理。

(三)从技术上,提高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第一,系统容错处理。

第二,安全管理体制。 第三,安全保密技术。 第四,为防止非法用户对网络环境下会计系统的入侵,可以采取端口技术和防火墙技术。 (四)加强网络会计信息安全控制措施 (五)加强人才培养,培养一大批复合型的会计人才

五、结论

六、致谢

三。毕业设计(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选题困难:平时较少关注会计信息,对会计热点问题了解较少,对于论文题目的难易程度和范围自己不好控制。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各方面的信息,综合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大致上拟定几个题目,再请教老师,从中挑选一个适合的论文题目。

2、搜集资料:我国网络会计相对是一个比较新的会计领域,在这方面,会计界学者的研究还是比较有限的,资料搜集比较有难度,需要从多种渠道收集,上图书馆借阅相关图书,上中国知网搜索有关我国网络会计的相关资料,咨询专业老师获取相关建议。

3、毕业论文格式不熟悉:毕业论文对格式有着很高的要求,第一次写毕业论文,对格式很不熟悉,请教上一届的学长姐的同时上学校网上查找相关毕业论文格式的资料,另一方面在网上下载范文作为参考。

四、进度计划:(包括时间划分和各阶段主要工作内容)

总体安排:

首先与导师商定论文选题,之后就此选题到图书馆和网上进行资料收集,拟出论文提纲,再根据提纲完成论文初稿,并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论文修改,最后定稿。

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9—8—15至2019—11—8)

第二阶段:构建本论文的目标体系,设计内容,选择实施方法和途径(2019—11—9至2019—11—30)

第三阶段:完成初稿(2019—12—1——2019—12—31)

第四阶段:请指导教师审核初稿并征求意见(2019—1—1至2019—1—20)

第五阶段:修改论文初稿,完成二稿,请指导教师审核校阅(2019—1—20至2019—4—30)

第六阶段:毕业论文定稿并誊正(2019—5—1——2019—6—1)

第七阶段:毕业论文答辩(2019—6—8左右)

五、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1]许永斌。电子商务会计。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9。

[2]胡华。网络安全与会计控制。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9。

[3]岳和平。网络化对未来会计工作产生的影响。太原科技,2019(3)。

[4]张英明。IT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研究。中国会计电算化,2019(1)。

[5]姚友胜。基于网络的企业内部控制及要素特征[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9(6)。

[6]崔晓清。21世纪网络会计[J]。财务与会计,2019(4)。

[7]姚止海。网络时代挑战传统会计[J]。财务与会计,2019(4)。

[8]张前。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特征[J]。广西会计,2019。

网络会计论文范文第9篇

1.1网络信息对传统会计环境的影响分析

企业的会计环境会受到来自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客观环境的影响。我们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①内部组织结构由纵向管理模式转化为横向管理模式,这一改变能快速提高信息的传递质量,因为在纵向管理模式中存在复杂的、不同层面的管理模式,导致信息延误状况出现。通过管理模式改变提高组织结构的创新性,信息传播的流畅性等特点;②生产模式的改变,在以往的产品生产中企业都是按照统一规模,以产品为核心进行标准化、常规化生产。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网络时代的到来,生产模式由单一产品大批量生产向特色化服务的层面迈进,通过信息化网络平台了解顾客的需求,为顾客提供相应的特色化生产和售后服务,从产品的设计、调试到生产全过程都由顾客参与完成。

1.2网络环境对传统财务会计理论的影响分析

网络环境影响着传统会计的各个方面,其中就包括会计四大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主体假设、会计分期假设以及货币计量假设受其影响最大。然而,随着网络技术不断提高,网络环境对企业财务会计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将是对传统会计一次重大的考验。以持续经营为例,在网络环境下,我们能够预见的会计主体是否能够持续的发展,带有太多不确定性,企业经营风险也随之增加。网上企业、虚拟企业等众多没有固定组织模式、没有确定产品实物的网络虚拟公司的存在同样带有太多不确定性,严重影响了传统会计理论。在企业信息多元化的今天,互联网把企业带到了一个灵活多变的空间范围,知识、信息、资本、人力、技术等作为核心资产组成部分也变得异常的重要。

1.3网络环境对传统财务会计实务的影响分析

会计实务与会计理论有着极为相似的地方,他们一样依赖于存在和发展的多种客观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环境、法律环境、教育环境、文化环境等等。通过互联网传播,会计信息的提供方法变得更加便捷,会计信息更加面向社会,信息的使用者和传播者获得信息的途径更加方便。同时我们也看到动态的经济环境迫使企业要适时调整发展战略,然而在强大的网络空间里传统历史成本计价方法不具优势,不仅如此,比如历史成本、权责发生制等一些传统财务会计实务一样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基于此,我们应结合网络会计模式运用多种计量手段来开展会计工作。

2、网络环境下企业财务会计存在的问题

2.1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网络带给我们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存在着极大的风险。由于互联网、内联网系统具有分布式、开放性等特点,企业通常会直接通过互联网与银行、审计、税务等部门直接进行信息交流,还可以通过内联网与员工或者客户之间进行信息传递与共享。但是,财务会计管理过程中经常会产生网络病毒,据IT界业内人士介绍,近年来有些“间谍软件”能够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进行安装,在计算机上存放的财务会计报表等信息很可能会被窃取,从而使企业财物被侵吞或商业机密被出卖。造成的后果不可想象。

2.2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在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传播速度是在传统会计中无法遇到的,对于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也提出了挑战。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不仅要提前预防,还要在会计活动过程中进行控制。虽然信息传递的无纸化可以有效避免一些人为因素造成会计失真,但仍然不能排除在不留痕迹的情况下,电子记账凭证、电子账簿被恶意篡改或者截取的可能。病毒的入侵,也会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造成影响。

2.3计算机硬件的安全性

网络环境的形成主要是通过计算机完成,所以计算机硬件设施的安全性也非常重要。威胁到计算机硬件安全性问题主要有两种:一是管理因素,这种因素主要是人为造成,通常盗取者通过U盘、移动硬盘或光盘等磁介质载体,盗取计算机中重要数据,造成信息丢失或泄露等;二是自然因素,如火灾、水灾、灰尘、老鼠、地震等都会对计算机硬件造成损坏,从而使得系统中的数据损坏或流失。

3、网络环境下企业财务会计的发展对策研究

3.1完善企业财务会计理论

传统会计在不断被网络环境和计算机技术的冲击下,科学、完善的企业财务会计理论可以更好地指导我国的财务会计工作,不仅可以带来更多的发展契机,还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实践中,我们通过对国外先进财务会计理论观点的研究和借鉴,不断完善我国财务会计理论,建立符合我国特点的财务会计理论。最重要的是基于我国国情建立接轨国际惯例的财务会计管理体系。形成科学、完整的企业财务会计理论,为以后的财务会计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提供有效的指导。

3.2提高网络技术水平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的传播给我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如何准确无误的高速传递也是需要讨论的话题。由此可见,提高网络技术水平变得尤为重要,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加强硬件建设,主要是加强对数据传输管理,数据的输入、处理、输出的环节对网络环境下企业财务会计处理是十分重要的,加强内部控制,处理好每一个环节,对工作建立责任制,以防止给企业带来损失;二是重视软件技术,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与软件开发商进行沟通,开发出符合本企业实际财务工作需求的管理型财务会计软件。并对软件进行定期升级和检查,防止出现任何软件上的漏洞,为企业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3加强会计人才的培养

在网络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会计人员培养变得尤为重要。加强会计人才培养应通过结合多种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是每一位财务会计人员不可缺少的。一方面,在专业知识上要与时俱进,学习最新会计理论知识,并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实际操作技巧,另一方面,在职业道德培养上,企业要从自身做起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给员工一个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围,通过进修培训等方式从思想深处感召员工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从而获得企业利益最大化。

4、结语

网络会计论文范文第10篇

1.1会计网络化

网络经济条件下,各种社会生产关系中要用到网络技术,造就网络模式的优势,网络化模式是财务核算工作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业务范围的扩大,企业的财务信息需求网络技术来实现,轻松地方便企业财务经理到任何地方在任何时间了解财务信息,可以快速构建企业各部门之间财务信息通过网络汇总,以方便企业远程控制。

1.2网络会计

网络会计是在互联网的技术环境下的会计活动,它是建立在网络的基础之上的。发展网络,提高会计核算的效率,提高会计核算的方法,需要依靠网络来实现监督会计工作。

2.网络经济给财务会计带来的变革

2.1财务会计理论的变化

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是基于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的基础上的。然而,随着传统会计假设的推广和应用都是基于互联网的社会和经济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提出了新的会计理论挑战了这些假设。如:电子货币、电子银行的出现,使得无纸化,非货币易的计量成为现实;网上并购、破产质疑着持续经营假设;企业之间的虚拟联合、战略联盟等,似乎打破了会计主体假设原来的范围;而会计实时报告系统又可以随时生成财务报告。

2.2会计信息传播的变革

手工记账式会计信息传播的过程,十分繁琐,处理信息的成本高,处理工具落后,导致数据处理和信息形成数量,被成本效益原则毫不留情的约束着。现在,利用网络技术,通过在互联网上建立网站来管理一定范围的会计信息成为可能。企业可以直接把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会计信息传递到网站。用户使用该网站的搜索引擎和链接技术,直接得到会计信息和其他业务信息披露。这将使会计人员摆脱传统的业务过程,对财务会计信息进行深加工,注重信息的分析,提供高效率和高质量的信息,以支持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

2.3推进会计集中化和自动化的管理

通过计算机对会计信息实现企业部门之间的集中管理,通过网络化建立一个企业内部网络管理中心,集中管理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企业各部门之间的财务信息实现自动汇总结算,并利用强大的计算机自动计算出企业的财务报表及其他自动生成的动态的财务信息,实现对企业财务信息的集中管理。

2.4有利于财务信息的动态化、开发性管理

网络技术通过过程监控,能够实现对会计核算的管理,改变会计的传统核算的弱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可以用企业财务动态网络远程控制系统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进行适时和动态管理,做到网上监督。不仅如此,网络条件下会计信息做到信息披露公开化,避免了信息披露失真。

3.网络经济条件下财务会计发展的主要对策

为了改善网络条件下会计工作,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现对网络条件下会计管理工作的主要对策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3.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配套措施

网络的发展得益于网络经济时展的坚实的基础,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立法,规范网上交易的购销、支付和核算行为;又由于其对财务会计深远的影响,相关部门应当向国外的研究成果学习,积极制定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律法规,如,网络会计信息管理、财务披露标准等,明确企业网上信息公开的义务和责任,网络会计信息质量标准的要求,监管机构及其职责等等,以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给网络会计信息系统。为了给网络经济下的财务会计提供健康、宽松的社会发展环境,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会计信息披露网络管理、财务报告及其他法律制度的规定、规则。

3.2着力营造网络环境的安全措施

网络经济的发展,使财务会计网络流程加速,传统的手工会计流程不再适应网络会计,我们必须重视加强这些技术的管理和控制,以便更好地监督财务会计和内部控制。这里的技术方面,包括数据输入、过程控制、数据传输和数据输出等。具体的主要内容是:由专门人员录入数据,不要让数据可以自由修改、复制或其他操作,数据录入、更改传输、输出必须由负责人审核批准,建立数据传输加密系统进行数据验证,建立输出记录和报告输出文件的签章规范,提高数据输入真实、合法、完整,确保系统输入数据前经过严格的测试,输入数据和代码后,要验证其合法性和真实性。具体应注意:

(1)加强数据处理的管理。

集中分散式和授权式两种控制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以确保数据处理的及时性。集中分散式指的是一个集中的网络管理服务器对数据的统一管理,网络服务器将数据发送给一个工作站,该工作站自身处理操作业务,并且每个站通过数据传输定时将新的数据传输到网络服务器,统一进行处理,与此同时链接到相应的数据库。授权式是当每个工作站需要访问网络服务器查询业务数据时,是否允许访问批准的权限在服务器。

(2)入侵防御和控制系统。

在网络经济下,使用端口和防火墙技术可以有效防止非法用户入侵会计系统。设置信息单向流动的路由器,来保护本地网络,禁止注册到本地网络的外部用户。因此,即使有非法用户入侵,闯入文件服务器,无法通过这个单向配置的路由器,无法进入受保护的本地网络。

(3)提高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在网络经济下,安全管理体系的重点就在访问控制。编写或修改信息的功能要经过严格授权,用户权限必须在一定级别范围内进行控制。

3.3建立和完善内部监督机制

网络会计论文范文第11篇

(一)网络技术人员的加入

会计电算化网络课程需要网络技术人员的参与,这是普通教学与网络技术的结合。网络技术人员的加入能够提高会计电算化网络课程的质量,推动会计电算化网络课程的良性发展。

(二)教育工作者支持

会计电算化网络课程再怎么发展也是学校的教学课程,他是离不开教育工作者——教师的参与的。教师要将自己在课堂上传授给同学的知识通过网络科学技术传播给同学。给同学的学习带来更大的便利,提高同学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三)教育部门的推动

教学方式的改革需要教育部门这一教育界的庞然大物的推动,只有它的推动才能使会计电算网络课程更好的普及。教育部门可以采取教育改革的方式来推动会计电算网络课程的发展。

二、会计电算化网络课程的特点

(一)教学主体改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是老师在课堂上教授同学们知识。其主体是教师讲话的内容。而会计电算化网络课程却可以通过网络技术,采用各种动画软件,以图片动画的方式将课程内容更加直观的表达给同学,这样做有利于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增加学习效率。

(二)人文化

传统的教学通常是老师讲什么学生就要学什么,老师照顾的是大部分的学生和教学进度。而不会因为个别同学而改变自己的教学计划。会计电算化网络课程可以分为基本篇、提高篇、练习篇等等,每个同学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篇章来进行学习。这样可以节省下重复学习的时间来学习其他的事情。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最为人性化的了,毕竟每个同学都是不一样的,只有自己才明白自己什么地方懂,什么地方不懂。针对性的考试制度,学生可以自行对自己的学习进行针对性的检测,以发现自己的不足。

(三)创新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能够学习到的内容是固定的,课本上有什么学什么。而课本上的内容大多都是比较基础的。当人们在某一岗位就职相对学习对该岗位有用的知识时,通过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没有办法学到的。而在会计电算化网络课程中,我们就会计行业的不同岗位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等分成了都作出了专门的课程讲解。需要的人可以挑选自己专业的部分进行学习,针对性的提高人们的工作能力。

(四)时效性

传统教学往往是一套教材要用很长的时间才会进行改进,并不能达到跟随社会发展脚步的地步,但是会计电算化信息课程却能做到根据社会发展对课程进行调整、改革,使课程教授的内容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同学们学到的知识也就能保证都是与时俱进,没有落后时代步伐的。对以后进入社会就业有很大的帮助。

三、现在会计电算化网络课程存在的不足

(一)教育观念落后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教育还处于传统教育的阶段,很多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比较落后。始终认为课本上的知识高于一切,各种教学都是以课本上的知识为主体。而会计电算化网络课程倡导的确实用什么、学什么。教学的内容都是直接与以后的工作挂钩,都是人们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引用到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由于这两种教学理念的不同,甚至可以说是背道而驰,使得会计电算化网络课程的发展受到了制约,很多教学工作者根本不认同会计电算化网络课程,认为这就是在误导学生,没有交给学生应该学习的重心——书本理论。但是会计电算化网络课程并不是忽视了理论知识的教学,而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到了一起,使得人们能更好的理解并在实际中应用这些理论知识。

(二)网络教学制度不完善

网络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还没有发展完全,也就没有一套健全的制度对网络教学进行管理。这使得网络教学中充斥这很多负面的信息,一些不正规的教育机构一些教育视频,由于自身实力不足,使视频中很多教学信息都是错误的,这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学习者。同时也使人们对于网络教学的印象变差,甚至觉得网络教学都是骗人的,并没有什么真材实料,完全是在误导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会计电算化网络课程的发展。

(三)学校学生的自制力较差

传统教学学生需要到课堂中进行学习,即使是这样,在大学中也总是会有很多学生有逃课的现象。会计电算信息化教学倡导的是自主学习,学生自己根据学校制定的计划在网络上进行课程的学习,这种自主学习更有可能加重学生逃课的不学习的恶习。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学校都没有办法很好的实行会计电算化网络教学。在学生自制力差的情况下,实行会计电算化网络教学很有可能起不到什么好的作用,反而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成绩。

四、怎样加快会计电算化网络课程的发展

(一)更好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

会计电算化网络课程是基于良好的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要想加快会计电算化网络课程的发展,必须加快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更加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做后盾的情况下,会计电算化网络课程发展才能更加迅速。

(二)改正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

教育工作者是发展会计电算化网络技术的重要环节。只有教育工作者改变了以课本知识为重心的教学理念之后才有可能参与到会计电算化网络技术课程的设计当中来。教育工作者作为网络教育中课程的设计这,必须要有跟网络教育不想违背的教学理念。否则只会限制会计电算化网络教学的发展。

(三)完善网络教学制度

一个完善的网络教学制度是保证网络教学发展下去的基础。古语有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发展的前提。完善的制度才能清楚网络教学中的不和谐因素,将不符合标准的网络教学剔除掉,不能让这些负面因素影响到网络教学的发展,阻碍网络教学前进的脚步。

(四)加强学生的自制力

学校应该定期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保证学生具有完备的自制力。能够自主的完成会计电算网络教学中的教学任务。同时学校也可以采取一些强制的措施强制同学完成会计电算网络课程的学习要求。使得会计电算网络教学之后不会对学生的教学效果祈祷发作用。只有采取这些措施改正会计电算网络教学发展中的确定,才能使会计电算网络课程得到更好的发展。

五、会计电算化网络课程的设计框架

会计电算化网络课程是结合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传统教学方式与一体的新兴的教学方式。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以书本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会计电算化网络课程的设计主要是一下几点:

(一)知识资源的整合管理

会计电算化网络课程根本上也是一中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需要更加完备的知识资源。在会计电算化网络课程的第一步就是要建立一个完备的知识数据库,在这个数据库中包含着这一学科的尽可能完备的知识。

(二)教学过程的管理

教学过程是会计电算化网络课程的传授知识的过程。要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学生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并采用一定的制度来保证学生能自主的来完成这一教学任务。还有监理健全考试制度,利用考试来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

(三)架设教学网络

会计电算化网络教程需要架设一个庞大的网络,从实验室出发,辐射到每一个学生。通过这个网络来传输课程。网络的完善是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基础,网络是一种媒介,就如同传统的教学中书本是媒介一样。网络起到的作用就是传统教学中书本的作用。会计电算化网络课程是一个多元化结合的课程,建立这个课程需要将这多个元素都设计好,并完美的组合到一起来。就想搭建一个机器似的,要将各个零件组合到一起才能成为一台发挥一定功能的机器。

六、结语

网络会计论文范文第12篇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算账、报账的过程,它的出现是会计技术手段上的一次“革命”。会计电算化的到来,把广大会计工作人员从那种日夜埋头于抄写、计算、整理、汇总、核对等繁重的手工作业中解放出来,使他们得以腾出精力,逐渐由“核算型”转向“管理型”,从而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为整个管理规则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手工会计系统的纸张、笔墨、算盘己被电子计算机所替代,但会计规则(如会计假设、会计原则)并没有因使用计算机而改变。因此,有人将此时的电算化会计系统称之为“手工会计系统的仿真”。

近期来,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和发展,预示着会计技术手段由会计电算化进一步跨越到会计信息化阶段。会计信息化的目标是通过将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网络技术)的有机结合,对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会计实务工作、会计教育等多方面均进行全面发展,进而据以建立满足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会计信息系统。因此,会计信息化的本质是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的一个发展过程。作为会计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会计信息化是一次“质”的飞跃,其意义在于:它不再是会计技术手段的简单替代,或电子计算机的延伸,而是由此引发的对现行会计规则的挑战,以及对传统会计理论与方法的整合。对此,一些有识之士,适时提出“网络财务”或“网络会计”的全新概念。

一、网络会计是网络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网络是internet/intranet相互协同形成的开放式网络,它不仅仅是信息传播的载体,更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新的场所,开创了新的经济组织和经营方式,从而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和交易方式。

1、网络为生产经营提供了新的场所。对于企业来说,信息管理是极其重要的,它是对新技术和商务信息的捕获,是将这些技术与信息分布到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最大产出的过程。在网络经济环境中,企业可通过internet/intranet不断拓宽自己的生产经营场所,了解最大范围内的客户需求,从最大范围的供应商中挑选出最佳的供应商,通过畅通于客户、企业和供应商间的信息流,减少诸多中间环节,从而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进入市场,及时把握并不断提高和巩固竞争。

网络经济的兴起,还使没有经营场地、没有物理实体、没有确切办公地点的虚拟企业出现。这些企业只要在internet的一个结点上租用一定的空间,经过认证,便可在网上接受订单,寻找货源等买卖活动。虚拟企业使传统企业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同时也深刻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方式。

总之,在网络经济环境中,企业成为全球网络供应链中的一个结点,企业经营和管理信息都以电子方式进行,企业的管理对象和管理流程都可以数字化,管理成为前计算的活动,网络成为“经济的新战场”。

2、电子商务是网络经济的重要内容。电子商务是各参与方之间以电子方式而不是以物理交换或直接接触方式完成的任何形式的业务交易。电子商务分四种类型:一是BTOC即企业对顾客的电子商务,二是BTOB即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三是PTOP即个人对个人的电子商务,四是NAMEYOUROWNPRLEE即记名拍卖。从本质上讲,电子商务是一种全新的市场运作方式,它的核心仍是“商务”实践表明:从适用范围看,电子商务应用比较成功的是在企业的业务领域如企业物流系统、网上虚拟商店以及金融证券交易系统和个人理财系统等。如1999年11月,美国两大汽车制造商福特汽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先后宣布将它们庞大的采购部门转移到互联网上。

电子商务已成为网络经济的重要内容,它使企业的经济环境、经营方式、管理模式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并着力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能够进行电子单据处理和电子货币的结算;二是能够实现远程操作、动态会计核算和在线管理,而传统会计对此是无能为力的。

二、网络化会计体系构架

1、网络化会计采用真正意义上的网络系统结构,在内是一个与经营管理及各种业务活动紧密联接的内部网络子系统,对外则与各种对外业务的处理及特定目的相联系,通过与多种公用系统的多极链接融入整个社会网络系统。

2、内部会计系统将是一个完全网络化的计算机系统。会计系统作为整个经营管理网络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与各种基本业务的执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各个业务点(不一定是固定的地理意义上的点,而是以业务为中心的一台计算机)上直接进行基本数据的输入,通过网络系统按设定路径以即时形式传输到有关方面(包括会计系统中央处理机),构成一个以电子联机实时处理为基本特征的网络化控制及信息系统。

3、会计系统的对外连接将是会计系统结构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许多对外交往事务、相关信息的收集以及大量的经济业务(如网上投资、网上购货、网上销售、网上结算、网上办税、网上信息、网上信息交流等)会在网上进行,因此,内部管理控制网络(包括会计系统)将以多极链接的方式直接与外部保持联系。

4、在组织内部计算机网络中设置会计(财务)信息处理控制中心(或称会计系统中央处理单元),以信息集成的方式进行信息处理,以设定会计频道的方式对外信息与交流。这种系统结构的优势在于:

(1)、通过会计体系与业务处理及管理控制系统的密切结合,实现对基本业务的实时财务会计控制;

(2)、形成以业务为中心的责任考评体系及便利迅捷的内部信息交流;

(3)、突出会计系统中央处理单元的作用。会计系统中央处理单元将是整个会计系统的核心,其主要职责是以满足内外各种信息需求的信息集成的设计、管理及信息。包括:内外基本会计数据的收集、会计数据的分类处理(集成)、会计分析、预测、信息管理和反馈控制等;

(4)、通过网络进行内外各种相关会计业务的处理,利用网络系统的处理优势,极大地加强会计控制的力度,扩展会计信息的范围与内涵。

三、网络时代会计基本理论的变更和发展

(一)、网络时代的会计假设

会计假设,是人们在会计实践活动中对客观经济环境中产生的最为基本的观念做出的总结,是对那些未经确切认识的或无法正面论证的经济事物和会计对象,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趋势所做出的合乎逻辑的判断,是决定会计运行的基本前提和制约条件。现行的会计假设是与“实体企业”经济环境基本适应的,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会计理论中的会计基本假设将有新的内涵、新的发展。

1、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主体假设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在网络社会中,经济活动的网络化和数字化使企业突破了传统的活动空间,进入媒体世界,会计主体的外延不断变化,使会计主体对应于“虚”、“实”两个空间,如全球最大的网上书店Amazon就是个虚拟企业(VirtualFirm),这种公司利用现代化信息沟通技术将众多公司或企业组成一个网络组织,具有一个公司或企业所不能具备的市场能力。作为一种有独立的供应商、制造商、生产商及顾客,以各自相对独立的优势为节点而组成的网络,往往是各个网络成员出于自身的某种战略考虑而临时组建的动态合作方式。这种临时网络关系不是法律意义上完整的经济实体,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虚拟企业以高度发达的通信、信息技术为必要的物质基础支持,通过合作进行竞争,具有高度的弹性与灵活性,在网络空间中迅速重构和解散,导致会计主体多元化和不确定性,甚至具有自己的现金流量和负债的单一产品都可以形成一个报告主体。

因此笔者认为,网络化经济环境中“会计主体”假设应具备以下特征:(1)它应是具有特定财产的经济实体,并有经济业务或事项发生;(2)它应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其经济业务或事项应能明显地区别于其他“会计主体”;(3)它应有资金的管理、使用权,应能进行经济核算并对外报告经济活动状况或业绩;(4)它应有相应的工作人员,有相应的技术技能;(5)它应不断地与周边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因此,在网络化经济环境中,会计主体的新概念应是“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以项目合作为目标的社会组织集合体”。其会计活动空间范围可以包括传统会计系统界定的“实”的物理空间中的公司、企业、集团及其分支机构和内部独立核算组织、责任中心、行政事业单位、基金组织、独资企业等,亦可涵盖以网络“虚”的媒体空间为主的“网络公司”、“虚拟企业”等网络化开放式公司、组织、社团等临时性结盟组织。

2、持续经营假设

持续经营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产生的。股份公司的出现、两权分离、有限责任股权分散、现代化大生产的大规模投入,使持续经营成为一种客观需要。会计不能建立在突如其来的终止企业营业活动的可能性的基础上。但虚拟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打破联合公司的时间间隔,属于临时性结盟且分合迅速,具有随时性和随机性,是一种动态的有其适应能力的组织。市场机遇是虚拟企业建立的前提(多是基于具体项目、产品或服务的合作),虚拟企业随机遇获得而产生并随其消亡而解体。1994年展出的新型宽体客机波音777就是一例。该客机由美、英、法、加、日等国大公司的34个工作小组共同完成。整个过程完全在网络上进行,依靠网上信息的充分交流和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各零部件之间拟合度十分精确,组装中没有出现一次返工。对于这种虚拟公司来说,建立在持续经营假设基础上的许多会计处理方法显然不再合适,因为它违背了持续经营假设的基本前提——假定会计主体在可能预见的未来不被解散、终止。

笔者认为,网络化经济环境中经营活动面临巨大的风险,其经营活动具有“短暂性”。适时介入、退出与转换,人力资本、经济资源的快速流动,已否定了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假设。因而有必要以“项目清算”会计假设取而代之。

项目清算会计假设是指在网络化经济环境中会计主体为实现某个或某组合作项目,通过INTERNET手段,将大量的网络资源(技术、资金、人力资本等)迅速组织起来,并按照客户的具体要求进行产品设计、开发、创新、生产、制造、销售、服务和最终消费。当合作的某个或某组项目一旦完成,会计主体就需要对项目收益进行清算。不存在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和跨期摊提等会计程序和方法。这种融数字环境和物理环境为一体的商务环境是由交互式数字而不是由生产要素驱动的,即端到端电子商务模式。网络资源在网络媒介中实现着快速的流动和整合。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的“清算”概念,与“实”的物理空间条件下的破产清算不是同一的概念。因为,当一个合作项目完成并进行清算之后,“网络公司”又重新寻找新的投资合作项目。

3、会计分期假设

因为信息的提供受到技术限制,会计信息系统加工信息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传统的会计假设要求必须为编制报表日出一定时间,人为地将企业持续经营的时间长河划分为一个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连续的期间,形成定期报告形式;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核算和报告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反映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网络经济时代,虚拟企业的组成成员之间的松散联盟,可以在短期内仿效签合同的公司形式,也可以在短期内解除这种联盟。对于这种短暂的经营过程,再去人为划分多个时间间隔恐怕已无必要,这时可以以“网上实体的交易期间”作为会计期间,每次交易结束后编报一次会计报告即可。这样就可使交易的帐务处理保持完整性,同时也有效地避免了跨期摊配时人为调节等问题,成本和费用的分配也不存在配比问题,便于企业清算。

另外,在电子联机实时报告系统建立以后,会计信息的收集、处理、加工、披露都向着电子化、网络化发展。这种基于Internet/Intranet网络的信息处理与报告模式的选择,使得企业各业务部门可借助于“群体软件”共享的接口环境协同工作,所产生的信息存储于共享数据库。已内化为Intranet一部分的会计信息系统可通过对数据库的实时访问,同各业务部门随时保持信息沟通,发挥会计的反映与控制职能。而且,由于Internet与Intranet是一脉相承的,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可随时登录企业网站读取网页上的信息,或根据授权通过防火墙身份检查,正当合法地利用数据库中心游览所需数据。这样企业外部与内部信息使用者都可以实时获得最新的信息,不必等到会计期间结束,而会计分期假设则可变更为实时按需获得信息的非等距交易期间假设。

4、货币计量假设

这一假设的内涵主要包括:货币计量、币种唯一、币值稳定。货币计量假设往往要求在不断变化的经济时空中优质不变,于是就有了应用上的局限性。

“货币计量”的经济信息,将不少尚难以用货币计量但对于经济决策多余的信息排除在财务报表甚至财务报告之外。网络经济时代,虚拟企业仅仅是一个抽象的联合体存在,其最重要的资产只能是人力资本和知识产权,在资产负债上毫无显示,大量非财务信息得不到充分的揭示与利用。

“网上银行”的兴起,使电子货币进行结算的网络交易成为信息时代的商务主流。从1996年美国纽约的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FNB)成为全球首家Internet电子银行至今,已有1500多家银行进入电子商务领域。电子货币是实施电子商务的重要条件,它是采用电子技术和通讯手段,在信用卡市场上流通的、以法定货币单位反映商品价值的信用货币。传统货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而目前电子货币是由银行发行的,其使用只能宣传引导,不能强迫命令。在使用中,要借助于法定货币去反映和实现商品的价值,结清生产者之间的债权和债务关系。

网络货币所带来的一个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大大加快了资金流动速度,资本市场交易更活跃,各种现实货币之间的汇率变动更为频繁,加之网上交易可瞬时完成,记帐的“币值稳定”假设受到冲击。而计算机技术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精确工具,使会计假设敢于选择“币值变动”。数以千计富有创造力的软件开发公司可以提供精确和灵活的金融管理软件,对公司的货币收支和资金流通进行精确管理。

对于币种的唯一要求,就是突破手工方式下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的限制,可根据需要采用多种货币计量。比如运行功能货币和报告货币两套核算系统,按照经济事项发生当时的汇率即时折算入帐,以克服在会计报告时产生各种外币报表折算方法选择上的弊端,使报告的信息更加尽如人随着网上经济的建立,货币的形式和本质都将发生变化。有形的金钱为数字化所代替,货币流通变为电流与数字运载着货币的形象价值在社会中流通。货币越来越抽象化,实际资产储备与货币总量之间的差距将继续扩大,最终建立起一套完全独立于实际资产的、抽象的全球货币供应系统。一种与其它所有货币一起实行汇率浮动的新型国际货币将会在网上出现,那时在网上所有的商务活动都可以采用这种货币单位,则“币种唯一”的要求就显得多余。欧元的诞生就是一个明显的先兆,而影响这一全球货币统一进程的主要因素是政治上的国家观念和经济上的安全意识。这种全球一致的浮动的电子价值单位是对货币计量假设一种新的继承与发展。电子货币将成为未来企业记帐的统一计量单位,将资金流与信息流合二为一,货币真正成为观念的产物。

以上可见,网络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对会计产生了极大影响,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引起的;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会计的创新提供了途径。电子联机实时报告系统的出现和运用,摆脱了会计基本假设的束缚。在任何时点上提供财务报告突破了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对于那些处于不断分合之中的会计主体只需提供时点报告或非等距交易期间报告,就能够很好地克服会计主体仅设的缺陷;各个部门或大中企业若能够共同提供企业全方位的信息,也必须突破单一货币计量的局限。

(二)、网络时代的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一般是指财务会计目标,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美国会计界在70、80年代形成了关于会计目标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流派,即经管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

1、受托责任学派的主要观点及局限性

在受托责任学派看来,由于社会资源(主要是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资源的受托者就负有了对资源的委托者解释、说明其活动及结果的义务。因此,会计的目标就是向资源的提供者报告资源受托管理的情况。受托责任学派认为,为了有效地协调委托和受托的关系,客观、公正地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首先,在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应强调客观性,在会计确认上只确认企业实际已发生的经济事项;其次,在会计计量上,由于历史成本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因此坚持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以有效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再次,在会计报表方面,由于经营业绩是委托者最关心的一个方面,因此收益表的编制显得尤为重要。

在目前经济环境中,尽管受托责任普遍存在,在会计上反映,或比较侧重这一责任的履行情况的反映也无可非议,但是,若将“认定和解除受托责任”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至少有以下一些不妥之处:(1)受托责任学派强调会计系统和会计制度的整体完整性,认为只有完善的会计系统和会计制度才能确保会计实务的正确性,但会计系统和会计制度内容复杂,保证两者的完善性这一提法比较抽象,一旦实务中出现问题,则难以确定问题的根源,造成众说纷纭、难以统一的局面。(2)在会计处理上,由于受托责任学派强调客观性胜于相关性,因此要求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虽然历史成本模式有其自身的优势,但会计作为一门服务性的学科,应随时注意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忽视市场的变化,只能使会计这门学科墨守陈规,弱化其服务功能。(3)在会计信息方面,受托责任学派很少会顾及到资源委托者以外的信息需求,按照这一思想,会计人员往往难以体会潜在投资者的利益和要求,因而容易逐渐丧失完善会计信息的积极性,也难以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2、决策有用学派的主要观点及局限性

1964年—1966年,美国会计学会发表了《基本会计理论报告》,初步提出了将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会计信息的用途、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和经济决策联系起来的会计目标思想。在报告中,会计的第一项具体目标被描述成:为了“做出关于利用有限资源的决策,包括确定重要的决策领域以及确定目的和目标”而提供有关的信息。

1978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对财务报表的目标则做出了进一步的阐述:(1)财务报告应提供对现在和可能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做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及类似决策有用的信息;(2)财务报告应提供有助于现在和可能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评估来自销售、偿付到期证券或借款等的实得收入的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的信息;(3)财务报告应能提供关于企业的经济资源、对这些经济资源的要求权(企业把资源转移给其他主体的责任及业益)、以及使资源和对这些资源要求权发生变动的交易、事项和情况影响的信息。

概括来说,在决策有用学派看来,会计的目标就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利于其决策的会计信息,它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从会计确认方面来看,决策有用学派认为会认人员在会计上不仅应确认实际已发生的经济事项,还要确认那些虽然尚未发生仅对企业已有影响的经济事项,以满足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从会计计量方面来看,决策有用学派认为会计报表应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动态变化,在会计计量上主张以历史成本为主,并鼓励在物价变动情况下多种计量属性的并行;在会计报表方面,决策有用学派认为会计报表应尽量全面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由于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多样性,因此,在会计报表上强调对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现金流量表一视同仁,不存在对某种会计报表的特殊偏好。

网络这一工具的应用和普及使得会计目标的传统内容显然已落后于时代的发展,笔者认为在网络时代会计目标的内容将在以下方面有所改进:

(1)、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传统会计目标仅注重现有投资者是其一大缺陷,因为资本市场的发展将使企业的股东结构日趋多元化,这就要求企业不但要考虑现有股东获得信息的便利,更重要的是将企业推向潜在的投资者,吸引潜在股东的注意,以扩大企业的资本规模,增强其发展潜力。网络的应用使得潜在股东从企业获得信息成为比较简单的事,他们只需直接登录公司网页或到相关搜索引擎进行搜索,即可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而不像在传统形式下,必须找到公司财务报告和某些重要的申明等书面资料才能获取信息。因此潜在投资者必将成为网络时代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

(2)、提供的会计信息

网络时代的会计目标更倾向于决策有用学派,由于潜在投资者的增多,会计信息使用者更需要的是能为其提供决策依据的信息,进而来决定是否采取某一行动或决策,所以网络时代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具备以下特征:

①决策相关性。在网络时代,由于集成化的优势,企业采集和处理的信息日趋细微化(细到各部门各岗位各事件),所以可提供给使用者进行决策所需的详细信息;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公允价值的确认与计量相对简单,公允价值作为一种新的计量属性被广泛使用后将提高信息的决策相关性。

②面向未来。企业利用网络及财务分析软件可全面分析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经营发展情况和趋势,向使用者充分披露企业有关未来发展前景、盈利预测、现金流量的信息以回答公司外部利害关系人最关心的问题。

③实时信息。有了网络,用户可随时进入公司网页或在有关搜索引擎上搜索当日、当时企业的情况,因为企业已将信息集成为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可随时向外提供信息。

④非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的披露可以帮助信息使用者更全面地理解企业的经营思想,在对信息质量和数量的要求日益提高的网络时代,非财务信息将给使用者许多新的信息以弥补财务信息的不足。

(3)、提供会计信息的方式

有了网络技术的保证,会计信息的提供方式不再拘泥于以纸为载体的财务报告形式,而是以光电和网络为载体,以在线交流的方式向使用者提供信息。使用者可随时登录企业网站读取网页上的信息,因此可以实时了解企业的每项变动,解决了信息及时性问题;使用者可通过超链接或内部搜索引擎的运用查找与自己正在进行的某项决策相关的信息,使信息实现专用性;还有就是信息的不再单纯地使用文字,而是与图形、图像、声音并存,以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三)、网络时代的会计确认问题

目前,在各国财务会计实务中,企业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所谓权责发生制,是以收入与费用的归属作为标准来确认本期的收入与费用,进而计算出利润,而不管其是否在本期收到或支出现金。但是,近年来世界经济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大量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大量高新技术的应用,以及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标志着世界经济正逐步从工业经济时代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会计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环境的改变,权责发生制会计的缺陷日益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收入与费用相配比,以便正确计算企业的利润。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分期确认、计算和分配收入及费用。但是由于在这一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方法太多,使得会计人员在存货计价、费用摊配、计提折旧等方面要采用一系列主观估计和判断的方法,造成损益计算的随意性极大,使得损益信息严重失真。

2、权责发生制下的传统会计最终决定的是净利润而不是现金流量。然而,在某种程度上,现金与现金流量比会计利润更重要,特别是在金融风险日益加剧的今天。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现金流量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即便企业盈利,若没有足够的现金,也无法顺利实施其投资计划,从而阻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若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甚至可能导致破产。

3、采用权责发生制,对于实现财务会计过去公认的目标——“向所有者报告资源的经管责任或经营责任”是很必要的。但是,经济环境的变化使财务会计的目标也发生了变化: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向人们提供有用的信息,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实践证明,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时,最相关的信息乃是现金流量的信息,特别是未来现金流量的信息。但是,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只能计算过去的损益,这样无疑难以满足实际的需要。

4、根据权责发生制计算的损益只反映经营损益,而不包括持产利得,这不仅使传统损益概念在反映企业绩效方面过于狭隘,而且也使企业的损益反映不实,这样既不利于对企业业绩的评价,也不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全面而正确的决策。

5、权责发生制反映的是交易观,即在会计系统中只处理与反映那些对企业的经济利益确实产生了影响的交易或事项,而对非交易事项则不予处理与反映。这使一些已形成的权利或义务,由于没有相应的交易活动,在会计上无法确认,最典型的是自创商誉问题。自创商誉因为没有直接相关的某一笔或几笔经济业务,在会计上一直不予核算。还有一例就是近年来大量兴起的衍生金融工具。它以高风险、高报酬的特点对企业产生极大的影响。企业在持有衍生金融工具期间,可能承受各种高风险与高报酬的变化,但是由于并没有明确的市场交易行为发生,基于传统的、以交易行为的发生为依据的权责发生制,对这种市场风险与报酬的变化不予反映,这显然会导致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而且权责发生制会计立足于过去的交易事项,对未来趋势的信息不予反映,这样无疑难以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需要。

6、提出和接受权责发生制计量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项目的根据是,它们可以为计量企业的效率提供有用的量度,并可为预测企业未来活动和利润分配提供相关信息。由于权责发生制下的分配程序和以历史成本计价所造成的弊端,在今天这样复杂的经济环境下,传统的会计方法能否达到上述目的很值得怀疑。而且,传统会计方法下所确定的净收益也有缺陷,如对费用的估计不足而使利润虚增,导致企业实际税负过重和超常利润分配,使得后续经营乏力,风险加大。以取得收款权力作为收入实现的标志,低估坏帐的影响,使企业虚收实税,负担过重等等。仅以净利润来预测利润分配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因为利润分配决策必须考虑很多的其他因素,如企业是否有足够的现金、企业的发展计划与融资能力等,而且利润计算的主观性也使这种预测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大的偏见。

7、权责发生制会计以历史成本原则为基础,然而目前历史成本备受批判,其基础已经发生了动摇,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①不切实际的币值稳定假设动摇了历史成本的计价基础,币值变动造成的历史成本差异丧失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②历史成本会计由于很少考虑实际价值的变化,使资产价值数据严重失真。③过去注重资产的可验证性使得许多重要的数据无法得到反映。④忽视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使信息的有用性不断下降。

8、权责发生制会计以会计分期假设为前提。会计分期假设在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也受到强烈的冲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表现在以下两点:①未来社会是一个快速变化的社会,信息的及时提供是决策致胜的关键。但在会计分期假设下,只能定期提供财务报告信息资料,信息使用者不能及时得到所需要的信息,会计信息严重滞后;变化越快,滞后越严重,这无法满足未来经济社会随时利用会计信息做出及时决策的需要。②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高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信息处理技术手段日益先进,会计分期变得不再象原来那么重要,大量网络公司的出现,使非持续经营也变得比较普遍。

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变革权责发生制,实行现金流动制,实行现金流动制是未来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现金流动制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在收付实现制与资产负债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从盘存制思想出发,只确认和处理期初与期末的净资产的现金流量,在报告企业效益时以现实发生的或预期可能发生的现金流入或现金流出为标准,以反映企业实际承担的风险与报酬。根据现金流动制会计,利润的确定不是通过确认收入与费用并运用收入减费用的方式进行,而是比照存活盘存的方法确定资产净值,利润就是前后两期净资产价值的变动额,用公式表示就是:

利润=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

其中,资产已现行市价进行计量,这样,企业期末所持有的所有资产,就可视为虚拟企业的现金净流入(如果此时企业售出这部分资产可望获得的现金数),所有期初企业的净资产可视为虚拟的现金流出额(企业为取得这部分资产的使用权而应该付出的现金数),两者相比较,就相当于党旗的现金流入额与流出额的对比,其差额——虚拟的现金流量——就是当期所取得的利润额。目前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按现行市价列示短期投资,成本于市价之间的差额形成利得或损失,便是现金流动制应用的一个典型例子,因为它是基于可能的现金流入出发的。

从西方国家现行实务中对短期投资按市场价格处理可以看出:传统的基于交易观的权责发生制正逐步向基于非交易的现金流动制过渡,这样,是否存在客观的、可验证的市场交换活动显得不再重要,而反映企业实际已承担的风险与报酬的实质是会计未来发展的方向。可以预见,在未来经济社会,随着各种交易活动与交易手段的不断创新,现金流动制必将成为会计核算的主流。

与收付实现制相比,现金流动制所关注的,不只限于实际已经发生的现金收支,它还包括可能的或虚拟的现金流量;收付实现制只能用于对历史的现金收支信息进行处理,而现金流动制还用于处理现在或未来可能的现金流量。与权责发生制相比,现金流动制具有如下优点:

1、现金流动制会计在计算利润时,不需要将现金收支在不同的会计期间进行分配,减少了会计中的确认、判断与分配,因而比较客观可比。

2、现金流动制会计的特点就是可以及时反映与陈报企业的现金流动情况,它不仅提供历史的现金流量信息,也可以提供未来的现金流量信息,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3、现金流动制下计算的损益不只是经营损益,还包括持产利得,使信息使用者可以了解当期企业财务业绩的全貌,从而有利于做出正确的决策。

4、现金流动制会计以现时价作为计量基础,计算的损益考虑了物价变动因素,使其显得更加科学。

5、现金流动制会计可以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损益,以免因虚计收入,多交税款而给企业的长远发展留下隐患。

6、现金流动制会计不受会计分期的约束,可以随时提供有关的会计信息,以保证信息的及时性与有效性。

7、现金流动制会计从盘存制思想出发,彻底摆脱了交易与事项的限制,自创商誉(代表未来现金超额流入能力)与衍生金融工具(代表企业面临的风险与报酬)可以得到反映。

(四)、网络时代的会计计量问题

历史成本原则是传统财务会计的一个重要的原则,指会计人员在进行资产计价时并不考虑资产的现时成本或变现价值.而是根据它的原始购置成本计价。因此,在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上所反映的是资产的历史成本。历史成本由于客观、可靠、可核而得到普遍采用。但是,这与历史成本原则产生的特定时代背景的经济发展状况密不可分。在前工业社会,社会进步缓慢,科技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不明显,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自然也十分缓慢。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缓慢性,不但决定了商品的内在价值变化缓慢,而且决定了货币本身的价值变化也是缓慢的。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商品价格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了相对稳定。在这种条件下,历史成本原则自然成为近似科学、合理的最佳计价模式。

然而事实上,劳动生产率从来就不是恒久不变的。从游牧经济到农耕经济,再到工业经济、知识经济:从手工劳动到作坊劳动,再到企业化大生产、自动化生产,每一种变革都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作为标志,每一种经济内部都有劳动生产率量变的过程,只不过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有差异而已。进入20世纪以来,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空前地显现出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飞速进步,从根本上动摇了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理论基础。

同时,随着网络经济的出现,人们对无形资产价值认识的提高,知识估价与人才市场的兴起与发展,以及企业中不断涌现的一些新的经济业务与经营活动,动摇了历史成本的计价基础,其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历史成本原则对以知识为代表的无形资产的计量感到力不从心。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以知识资本作为企业财富增加的源泉,以知识创新作为其发展的动力。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大幅度上升,甚至在某些高科技企业中绝大多数资产是无形资产。但如果对知识资本按历史成本计价,可能只是几本书的价格,或是委托培养费以及其他为取得知识而花费的实际支出,这无疑极大地歪曲了知识资本的价值。实际上,许多无形资产是很难确定其历史成本的,例如"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的点子,不费分文,却能给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故而,忽视这类无形资产的计量显然是失策的。

第二,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历史成本计价模式。一方面,衍生金融工具是一种预期合约,在签订时就会产生相应的权利与义务,而由于交易事项尚未发生,自然无历史成本可言;另一方面,任何一项金融工具从合约的签订到最后的平仓、交割都要经过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内,衍生金融工具的市场价格在不断发生变化。如果以签订合约时的价格入帐,就无法反映衍生金融工具的市场风险,金融监管更是无从说起。如果从反映会计主体业务活动真实价值的变化出发,就应以公允价值或现行市价人账,这就必然要求改变传统的历史成本计价原则。

第三,企业兼并事件的频频发生,向以交易为基础的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发出了挑战。当兼并事件发生时,被兼并企业的整体资产的交易价值,往往大大超过了它所包含的单个资产的历史成本价值之和。为了处理这类交易中所出现的巨额差异,会计上便出现了"商誉"这一概念。由于商誉并不代表任何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并且很难通过单个实物资产的市场交易来实现其价值,于是,商誉便作为企业的一项特殊资产而与企业本身的持续经营联系在一起。现行财务会计制度中规定,企业在被兼并或被收购时才确认商誉。但商誉并不是企业在兼并之时产生的,而是在兼并之前已经实际存在的,是建立在历史成本计价基础之上的会计所没有的、也无法反映的事项。兼并的频频发生,巨额商誉的出现,不能不说是对历史成本计价原则的又一挑战。

笔者认为,对那些采用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已无法准确计量的资产及负债,可采用公允价值、现行成本、市场价格或可实现净值等其他计量模式,并建议加快发展公允价值会计。

(五)、网络时代的会计报表

1、网络财务报告内容的拓展

网络经济时代,信息这种特殊产品已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为满足信息使用者多元化的需要,财务报告既要反映货币信息,又要反映非货币信息,既要反映财务信息,又要反映非财务信息,既要反映历史信息,又要反映现时信息。要有充分地披露信息,信息才更具有可靠性和相关性。网络财务报告的主要目标是向需求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为此应拓展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财务信息。财务信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信息资产价值。网络环境下,信息资产的增值能力正逐步超过有形资产的增值能力。信息资产主要包括知识产权、人力资源和网站域名。②分部信息。企业集团化经营和跨国性贸易使得按行业、地区划分的分部信息成为评价企业收益能力、现金流量和经营风险的有效指标。主要包括各分部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及各分部之间的内部转移价格等。③衍生金融工具信息。如期权、期货等。④物价变动信息。主要反映通货膨胀期间按现行价值对历史成本的调整数据、调整方法及计价基础。

(2)、非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是指与公司财务状况无直接关联,但与公司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大都不能加以量化描述,因此着重于定性分析,其揭示内容和方式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具体包括:①背景信息。主要披露公司简介、产品与服务情况、市场动态、关联企业交易状况、公司经营的总体规划和战略目标、公司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公司的影响等。②前瞻性信息。主要提供公司发展前景规划、公司管理决策部门的经营计划与投资计划、公司未来财务状况与经营效益的预测、公司将面临的机会与风险寄信息。③社会责任信息。主要包括公司对员工的责任信息、公司对所在区域的责任信息和对生态环境维护的责任信息。

(3)、审计信息。有关公司网站的连续性、经常性审计信息主要包括:①web鉴证信息,如网上交易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审查情况,网络信息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评价结果,网络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测试结论等。②财务报告审计信息。

此外,还应反映企业网络系统的安全状况方面的信息。

2、网络财务报告的要求更新

传统财务报告的编制重点强调数字真实、内容完整、计算准确、报送及时。网络环境下,集中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信息处理方式不仅要满足上述基本要求,同时还要有新的提高,为管理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此应做好如下方面的工作:①设立具有直观标志的网址,及时宣传公司网址,扩大财务报告信息的使用范围;②在网站主页建立独立的财务报告链接点或在起始页列出财务报告信息栏,使财务报告访问者一目了然,便于测览;③提供在线分析工具;④支持多币种多语言,以利于国际商务的开展;⑤实时提供过去和现时记录,以利于信息的纵向比较;⑥具有反馈功能,以利于信息的使用者与提供者之间经常性的沟通。

四、网络会计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1、网络会计理论制约着网络社会实践的发展。网络会计是信息化社会经济的产物,网络会计的环境和目标对会计数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理论迫切需要对网络经济时代下的各个重要组成部分作出回答。例如:谁是会计信息的使用人,会计信息研究究竟应达到什么质量标准,如何规范会计信息等。网络会计实践迫切要求会计理论进一步丰富起来,所以网络会计理论应摒弃传统,逐步探索,达到与网络会计实务的互动与发展。同时,只有网络会计理论丰富了,才能为网络会计发展政策、法规的制定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2、市场环境问题。网络经济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市场,网络会计要发展,必须重点解决市场环境问题。市场环境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结算制度不完善。我们知道,电子商务有两大支持系统(平台),一是物流支持系统,二是银行的信用支持系统;两者缺一不可,但目前这两个系统都有待于建立和完善。虽然现在许多银行都推出了网上银行业务,但真正能够实现网上银行结算且比较成熟的还谈不上信用支付系统还存在人们担心的安全问题。只有这两个平台建立好了,才能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财务打下基础。第二,运行成本较高。目前所谓的网络财务实时查询只能做到定时查询,还不能做到24小时在线办公主要因为上网费用和通讯赛用太高。第三,软件功能尚须不断完善。在网络环境下,有些会计信息是很有用的。比如集团公司内部可能存在着某家企业还欠本集团公司一家企业的应收帐款,而集团公司的另一家企业却又在支付这家企业的应付账款的情形;还有客户的信用问题。这种集团内部的信息就需要通过软件来整合,但是我们感觉到这方面的功能现有软件还没完全开发出来。

3、网络会计人员素质问题。网络会计人才是复合型人才,要求既懂会计又懂管理:既有原则性,又有创造性、灵活性;既熟悉会计电算化知识,又熟悉网络知识;既会会计业务操作,又能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而目前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薄弱,文化程度偏低,视野偏窄,尚不能适应网络会计的发展要求。因此,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问题是网络会计发展中面临的最大困难。:

4、政策、法规问题。网络会计作为“新生事物”,具体在会计程序和方法上如何操作,理论界和实务界也都在探索,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使全球税收体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其存在的缺陷也暴露无疑。有人惊呼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征税工作将比以前更难。互联网代表了无国界,有一种“无处不在又无法触摸”的感觉。正是互联网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也是互联网将可能严重影响目前的税收体制,使政府难以获得足够的税收以提供满足居民所需的公共服务。同时,在互联网时代降临之际,税收部门也面临全球化带来的另一烦恼即“税收竞争”。针对一些国家采取低税率政策吸引国际资本和业务的做法,欧盟最近表示税收竞争已经影响到政府的收入并将在今后几年内反映出来,对此应予“宣战”。而互联网具有增加税收竞争的潜力,轻击鼠标就可以使跨国公司轻而易举地将其业务转向低税收地区。今后许多公司都会像默克的新闻媒体公司那样,自1987年以来在英国获利14亿英镑却不交一便士的公司税。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适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而不能一味地等网络会计实践成熟后再制定政策、法规。。

另一方面,我们更应该重视网络会计实践选择会计程序和方法的过程,过早地制定详细的政策、法规,很可能会抑制网络会计实践的创造性,这反而不利于网络会计的发展。所以当前制定既能指导网络会计发展,又不束缚网络会计实践的政策、法规,是摆在会计管理部门面前的不容忽视的问题。

结束语

当人们发现国际互联网络象“多米诺”联动效应一样走进人们的生活之际,作为传统行业的会计也不可逆转地要受到其冲击。会计界对会计系统进行主动性革命,包括对会计传统理念的重新认识、对会计信息需求的进一步研究、对会计业务流程的重组等,将是迎接网络时代来临的最好礼物,同时也将会给会计带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网络经济时代的财务会计框架--《上海会计》潘飞

走进网络财务凌翔、---

网络会计的发展及必须解决的问题---《财会月刊》李汉兴、李忠诚

网络时代,会计的时空观--《会计研究》崔也光

浅谈网络会计夏火松、--顾留

建立网络会计的新理念孔庆林、--陈威

论网络时代会计目标下的会计业务流程重组

网络化会计体系构架及其他宋小明、--侯金良

略论网络经济条件下虚拟企业的会计假设--李霞

网络财务报告的发展趋势分析---《财会月刊》杨平波

刍论未来会计确认基础---《财会月刊》黄中生、金亮

网络会计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会计信息网络经济会计信息系统

1引言

21世纪,人们进入了一个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对会计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实现会计信息处理网络化,全程电脑处理,使会计信息处理更方便、快捷,为会计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而且要满足不断发展的需要,实现适时的远程数据传输,适应于会计的增值服务。

2网络经济的特征

2.1爆发性

网络经济是一种爆发式经济,单位时间传输的信息急剧扩大,也就是说终端与信息源之间单位时间的信息交换量巨大,信息量的巨增缩小了时间上的差距,使信息快速传播;利用网络进行的商业活动的交易额呈现爆发式特点;财富的爆发式增长。从事网络的企业和个人迅速积聚起来,从股市上批量生产百万富翁和亿万富翁。

2.2技术性

网络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技术推动。网络经济是信息革命的产物,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时空观念,为产品或服务的共享提供了可能。特别是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快速推动,技术在各个地区和经济领域的快速扩散,是高度信息化和科技进步的今天必然出现的现象。

2.3正的外部性

这种特征有时也称为边际效应递增。对新增加的这些消费者来说,它所得到的效用比在此之前的其他用户更大,从而该网站对新用户更有吸引力。这样,就进一步削弱了本来访问人数就少的网站的竞争力,导致了“强者恒强”的优势富集效应。

2.4可发挥转换成本与绑定效应

网络经济中某一商品或服务的使用者换用替代产品是要付出代价的。其一是购买、装配新产品的代价,但更多的是知识的学习成本。因此,用户一般是不愿意更换旧产品的。然而,当政府限定使用某种标准产品或用户使用的不是社会上流行的产品的时候,就不得不将使用的原有产品替换下来。这样,对用户来说就需要付出“换制成本”。而由政府限定使用的产品或社会上已经流行的产品,就具备了“绑定用户”的特性。因此,“转换成本”与“绑定用户”特征说明了两个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前者指顾客的付出,后者则指服务商的收益。

2.5全球化

网络经济是超行业、超地域、超国界的经济。网络使不同的信息主体之间的距离和时间都趋近于零。网络克服了信息传递上的物理距离,使不同地点之间的地理距离的远近变得无关紧要,把空间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制约降低到最小限度。网络又克服了信息传递上的时间约束,把远距离信息交流的时滞降到最低。这正是网络所具有的强大的信息传递能力的体现。另外,由于网络的强大信息容纳能力,可以把世界上所有的经济活动以及其他活动涵括进来,这样就把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这种全球化趋势在前网络时代是不可能出现的。网络使整个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大大加快,让分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使得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程度空前加强。网络是全球化的物质基础,全球化是网络技术推动(不是唯一推动)下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网络经济和经济全球化互为表现形式。网络经济形成后所带来的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你可以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发现你的客户、供应商、贸易伙伴以及雇员。

上述特征反映出网络经济中的“先者最优”效应。网络经济的存在是以网络交易费用的低廉为基础的。正如企业的存在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一样,网络交易比市场交易节约了更多的交易费用。信息资源同物质资源具有“互补效应”:市场主体进入信息网络后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完成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加工和分析工作,因而使两者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信息网络化可以让市场主体及时掌握最新信息,有助于改变依靠经验和预测的事前决策方式,转为依靠学习和适应的即时决策方式,从而产生“学习效应”。

3网络经济条件下会计信息的特征

网络经济条件下,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实时在线沟通成为现实,传统的时间和空间概念演变为虚拟的市场环境,会计信息的网络化特征越来越突出。

3.1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问题更加突出

信息需求者希望提供信息的安全管理来保障信息的可靠性。网络环境下,至少两种方式产生不可靠的财务信息,第一,在网上提供未经审计过的财务信息;第二,不稳定的网站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因此,需要有关各方采取措施确保网络信息披露的安全可靠。由于EDI信息交换的安全性要求具有保密性、完整性、有效性、不可抵赖性的特点,可借助EDI传输会计信息。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EDI工作组对EDI的法律定义为:EDI是用户的计算机系统之间的对结构化的、标准化的信息进行自动传送和自动处理的过程。

可将会计信息转换为国际公认的EDI标准报文格式,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文件传输。EDI的优势有:一是信息的发送、接收与处理是由计算机自动进行的,无需人工干预。通过对数据进行电子方式的记录可以减少错误,提高总体质量,降低数据对人的依赖性,以及减少无意义的处理时间;二是EDI存储了完备的交易信息和审计记录,为管理决策提供了更好的信息,进而为商业提高效率和减少成本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3.2会计信息的安全性日益重要

在互联网上传递的数字化信息,都需要进行加密。有了较强的加密技术,用户才不会担心会计数据的传输出现问题。比如电子货币问题,要想顺利地推进信用卡的应用,就一定要确实保证其安全性。电子货币最大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电子货币与纸币一样都是没有价值的,而且多数情况下连纸币所具有的实物形式也没有,一切都是凭着计算机里的记录。那么,一旦银行计算机系统由于本身故障,或遭人恶意破坏而造成数据错误,后果将是很严重的。而且,电子货币在传输过程中,也有被篡改的危险。

安全电子交易(SET)协议是一种新型的安全交易模式,是实现在开放的网络(Internet或公众多媒体网)上使用付款卡(信用卡、借记卡和取款卡等)支付的安全事务处理协议。它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保证信用卡交易的安全性。安全电子交易使用的安全技术包括:加密、数字信封、数字签名、双重数字签名、认证等。它通过加密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通过数字签名保证交易各方的身份认证和数据的完整性,通过使用明确的交互协议和消息格式保证互操作性。

3.3用系统的观点审视会计信息,建立完备的会计信息系统

企业信息系统是以核心数据库为内核,以建立在数据库之上的企业管理系统为平台,以通过网络建立在企业与其供应链、客户及全方位市场需求之间的一系列系统为企业集成化的庞大系统。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信息系统中的子系统,是企业信息网络中的小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是利用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和处理,完成会计核算任务,并能提供为进行会计管理、分析、决策用的辅助信息的系统。其组成要素为:计算机硬软件、数据文件、会计人员和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规程,其核心部分是功能完备的会计软件。会计信息系统的目标应服从于企业、信息系统、会计三者的目标。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应是:利用各种会计规则和方法,加工来自企业各项业务活动中的数据,产生和反映会计信息(其中多数是价值信息),以辅助人们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决策。环境的变化是必然的。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硬件软件技术的发展及更新换代,使用者新的会计信息要求的提出,都向会计信息系统提出了适应性的要求。

3.4会计信息的集成性、动态性、扩展性

(1)集成性。“会计中心管理平台”可以实现会计信息资源高度集成,实现企业的业务与财务的协同,把企业各部门与财务部门、社会有关部门相通。

(2)动态性。网络的实时动态性,可使管理者了解最新的财务状况,投资者及相关利益主体也可以随时上网访问企业的主页,可以获得企业的历史资料和最新的财务信息,减少决策风险。

(3)扩展性。在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资源更加开放和公开,大量的数据通过网络直接从企业的生产部门、证监会、银行等企业内外有关系统采集。而企业内外有关机构和部门也可根据授权在线访问企业数据库,通过网络直接获取企业会计信息,从而使企业信息实现高度共享。

3.5会计信息需求个性化问题

信息时代由于信息需求的富有弹性及世界普遍的买方市场的形成,信息需求个性化实际上也体现了规模顾客化过程,信息提供的杠杆作用将日益显著,无视个性化意味着失败。因此这也就产生了一个会计信息服务的个性化问题,即针对不同需求者的独特会计信息需求进行独特的针对性提供。不能急于制订会计信息策略,而应以研究会计信息相关主体的需求和欲望为中心;不应将自己会计信息强行推销给信息需求者,而应设计满足需求者的会计提供方式,研究会计信息相关主体为满足其会计信息需求所愿支付的成本,着重考虑会计信息相关主体获得会计信息的方便性,加强与会计信息相关主体的沟通与交流。

3.6会计信息取得成本经济化、会计信息输入输出模式双向互动

经济学家科斯认为信息交易成本主要包括:获得和处理市场信息的费用,搜寻有关价格分布、产品和劳动的投入,寻找潜在的买者和卖者并了解他们的行为和所处环境的费用。成本经济化表现在:通过网络节约了会计信息的搜寻成本,会计信息取得费用低廉。对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带来了优势,真正实现了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这正体现了成本收益分析原则。会计信息取得成本经济化为会计信息供给的宽泛性提供了可行性。基于互联网的商务应用,通信速度大大提高,国际范围内的双向互动信息交流更加快捷,克服了会计信息单项流动的封闭性,加快了会计信息反馈的速度,相应提高了会计信息服务的效率。

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面临许多课题和挑战,要坚持用发展和创新的观点来审视会计信息,比如采用公司治理的理论将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和使用者的利益协调统一起来等。会计信息必将在企业管理决策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家俊.网络经济的特征及其发展方略[J].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0(6)

网络会计论文范文第14篇

这种多媒体网络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是在现有的电脑设备上安装一套软件,使老师电脑和学生电脑相联系,让老师可以利用自己的电脑对学生所用电脑进行监督、控制。以此来监督辅助学生完成操作实验练习。这个软件相对于硬件来说投资小、且安装过程简单、不受线路传输的距离限制、图像传输也很清晰;相较于其他同类软件来说,这个软件广播效率高、语音传递速度快、操作简单、兼容性强,有很大优势。除此之外,这个网络教学系统还将网络化和数字化思想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打破了教室对教学空间的限制,既保留了传统课堂中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优点,又新加了电脑网络教学所具有的创造轻松、和谐教学氛围的特点,实现了教学模式的飞跃式发展。

二、网络教学系统在实验课上的具体运用

1、共享课件资源

在会计实验课中,对操作步骤的理解记忆特别重要,学生若是能及时准确记住相关操作步骤当然是最好,但是有很多学生不能及时吸收记忆所学知识,这就造成他们在实验操作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如果此时有课件作为参考,就会大大提高学生实验效果,也便于学生再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的课件只是在理论课时通过投影仪播放,让学生实时观看,或者让学生自备U盘拷贝下来。如果老师只是实时放映课件,学生若不能在老师授课时快速记录内容,在实验课时就无法参考,如果老师让学生自行下载,要是学生不了解下载方式或者没有下载意愿,放在服务器上的课就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因而如何发挥课件的作用就成了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我们运用的这个新的网络教学软件新增了“文件发放”功能,老师可以把自己电脑上任意的指定文件发给所有学生的电脑的某一目录下。这样就能实现课件资源的共享,学生如果在实验操作中遇到困难或一时忘记操作步骤等问题,可以及时查看课件,自主地对老师所讲的内容回顾、理解、记忆。这不仅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增强,提高会计电算化实验课的效率,而且为老师省下了很多解惑时间,让老师可以自由及时地对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其他问题进行指导,进一步提高实验课的课堂效率。

2、充分利用广播教学的优势

传统的授课方式中,往往是教师运用投影仪对知识进行讲解,由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较为枯燥,学生可能会有注意力不集中、走神现象的出现,这就降低了课堂效率。然而新型的网络教学系统所有的“广播教学”功能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一功能可以使老师对学生电脑进行控制,把所讲内容实时传送到所有同学或单个同学的电脑上,而且老师还可以控制学生接受信息的方式,进行单纯知识讲授时,让学生用全屏接受,使其专心看知识,不能进行其他操作。若是讲操作步骤时,也让学生电脑以窗口形式接受教学信息,以便学生实时的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学生可以在老师广播时随时举手对不懂的问题提问。老师还可以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指定学生进行示范教学,把讲课的学生的电脑设置为教师机对其他电脑进行控制。让学生充当授课主体,增加其学习兴趣。

3、监控、规范课堂纪律

由于新的网络教学系统具有“监控转播”功能,老师就能够通过教师机观察到所有学生机的动向,达到不用离开座位就掌控全局的目的。老师可以实时对学生电脑进行监控,对于学生在实验中的错误操作进行指导,对于在电脑上操作与会计电算化无关的同学给予警告,以此来控制课堂纪律,督促学生认真进行实验练习,提高操作技能。

4、集中讲解有针对性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实验课重视的是操作能力的培养,但是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细节问题,而且,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大同小异,遇到的问题也相差无几,如果是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必须要就同一个问题对不同的学生反复讲解,这样既浪费老师的时间和精力,整体的课堂效率也会被拉低。新的网络教学系统的运用增加了“学生演示”功能,老师可以把有针对性的问题集中在一起,然后用教师机对所有同学电脑进行控制,通过在教师机上实际操作,演示给学生看,使其直观的看到讲解、操作过程,这个功能不仅能节省老师的时间精力,而且学生也较容易理解记忆实验操作的细节,提高实验的效果。

5、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网络学习系统的“远程教学”功能可以使实验教学摆脱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极大便利了学生实验学习。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或者学习时间过长时,老师可以转换一下教学方式,适当利用网络教学系统的“视频播放”功能为学生播放一些相关视频,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放松的氛围中学习。

6、建设创新型的教学内容体系

经济和社会都在突飞猛进的发展中,会计不可能一成不变,教学内容也不能年年照搬,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应该紧追经济社会的发展,跟随相关法律的变化进行调整,掌握会计最新的发展动态,系统地建立教学内容的体系,让学生通过网络教学系统学习到与现实接轨的知识和技能。

三、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对会计电算化实验课发展的作用

1、有利于学生掌握最新的信息和最先进的技能

网络教学系统中的信息不断更新,会计电算化的任何操作技能的发展都可以在网上查到,有了教学网络平台,教师和学生都能在第一时间掌握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最新动态,学习新的操作技能。对于学生提升操作能力,老师丰富自己的知识库都有很大益处。

2、对于教师控制课堂,提高课堂效率有不可替代作用

教学网络平台的建立,增强了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力,老师可以密切关注所有学生实验课上的状态,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对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进行劝导,培养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实训的积极性。有了学习的兴趣,课堂效率也会相应提高。

3、推进会计电算化实验发展进程

网络会计论文范文第15篇

在老旧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中,老师总是将理论和实验课分开来上,把理论课安排在实验课之前。在教室对学生传授了理论知识,讲解示范了会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后,再让学生到实验室进行模拟训练,亲身实际地操作。理论课和实验课之间的时间间隔会导致学生忘记理论知识和操作步骤,无法独立自主进行实验现象的出现。而且,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一些同学遇到的难题可能是同一个,但老师还是要将一个问题的答案重复很多次,这样既浪费了老师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效果不理想。如今很多学校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的存在,有的学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实验室内安装了投影仪,以供教师在实验室为学生重新演示会计软件操作运行过程,对学生问的较为集中的问题所有同学进行统一讲解。这个方法使学生在实验课上温故了理论知识,疑惑得以解开,改善了教学效果。但是,这种教学的方式也有不足之处,就是它主要作用于自律性强、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那些自律能力差的人可能会被电脑吸引注意力从而忽视了老师所讲的内容,降低了听课效率。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会计电算化实验课中引进多媒体,充分利用网络的力量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增强其实际操作能力。

2.多媒体网络系统的优点介绍

这种多媒体网络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是在现有的电脑设备上安装一套软件,使老师电脑和学生电脑相联系,让老师可以利用自己的电脑对学生所用电脑进行监督、控制。以此来监督辅助学生完成操作实验练习。这个软件相对于硬件来说投资小、且安装过程简单、不受线路传输的距离限制、图像传输也很清晰;相较于其他同类软件来说,这个软件广播效率高、语音传递速度快、操作简单、兼容性强,有很大优势。除此之外,这个网络教学系统还将网络化和数字化思想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打破了教室对教学空间的限制,既保留了传统课堂中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优点,又新加了电脑网络教学所具有的创造轻松、和谐教学氛围的特点,实现了教学模式的飞跃式发展。

3.网络教学系统在实验课上的具体运用

3.1共享课件资源

在会计实验课中,对操作步骤的理解记忆特别重要,学生若是能及时准确记住相关操作步骤当然是最好,但是有很多学生不能及时吸收记忆所学知识,这就造成他们在实验操作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如果此时有课件作为参考,就会大大提高学生实验效果,也便于学生再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的课件只是在理论课时通过投影仪播放,让学生实时观看,或者让学生自备U盘拷贝下来。如果老师只是实时放映课件,学生若不能在老师授课时快速记录内容,在实验课时就无法参考,如果老师让学生自行下载,要是学生不了解下载方式或者没有下载意愿,放在服务器上的课就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因而如何发挥课件的作用就成了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我们运用的这个新的网络教学软件新增了“文件发放”功能,老师可以把自己电脑上任意的指定文件发给所有学生的电脑的某一目录下。这样就能实现课件资源的共享,学生如果在实验操作中遇到困难或一时忘记操作步骤等问题,可以及时查看课件,自主地对老师所讲的内容回顾、理解、记忆。这不仅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增强,提高会计电算化实验课的效率,而且为老师省下了很多解惑时间,让老师可以自由及时地对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其他问题进行指导,进一步提高实验课的课堂效率。

3.2充分利用广播教学的优势

传统的授课方式中,往往是教师运用投影仪对知识进行讲解,由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较为枯燥,学生可能会有注意力不集中、走神现象的出现,这就降低了课堂效率。然而新型的网络教学系统所有的“广播教学”功能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一功能可以使老师对学生电脑进行控制,把所讲内容实时传送到所有同学或单个同学的电脑上,而且老师还可以控制学生接受信息的方式,进行单纯知识讲授时,让学生用全屏接受,使其专心看知识,不能进行其他操作。若是讲操作步骤时,也让学生电脑以窗口形式接受教学信息,以便学生实时的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学生可以在老师广播时随时举手对不懂的问题提问。老师还可以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指定学生进行示范教学,把讲课的学生的电脑设置为教师机对其他电脑进行控制。让学生充当授课主体,增加其学习兴趣。

3.3监控、规范课堂纪律

由于新的网络教学系统具有“监控转播”功能,老师就能够通过教师机观察到所有学生机的动向,达到不用离开座位就掌控全局的目的。老师可以实时对学生电脑进行监控,对于学生在实验中的错误操作进行指导,对于在电脑上操作与会计电算化无关的同学给予警告,以此来控制课堂纪律,督促学生认真进行实验练习,提高操作技能。

3.4集中讲解有针对性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实验课重视的是操作能力的培养,但是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细节问题,而且,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大同小异,遇到的问题也相差无几,如果是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必须要就同一个问题对不同的学生反复讲解,这样既浪费老师的时间和精力,整体的课堂效率也会被拉低。新的网络教学系统的运用增加了“学生演示”功能,老师可以把有针对性的问题集中在一起,然后用教师机对所有同学电脑进行控制,通过在教师机上实际操作,演示给学生看,使其直观的看到讲解、操作过程,这个功能不仅能节省老师的时间精力,而且学生也较容易理解记忆实验操作的细节,提高实验的效果。

3.5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网络学习系统的“远程教学”功能可以使实验教学摆脱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极大便利了学生实验学习。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或者学习时间过长时,老师可以转换一下教学方式,适当利用网络教学系统的“视频播放”功能为学生播放一些相关视频,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放松的氛围中学习。

3.6建设创新型的教学内容体系

经济和社会都在突飞猛进的发展中,会计不可能一成不变,教学内容也不能年年照搬,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应该紧追经济社会的发展,跟随相关法律的变化进行调整,掌握会计最新的发展动态,系统地建立教学内容的体系,让学生通过网络教学系统学习到与现实接轨的知识和技能。

4.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对会计电算化实验课发展的作用

4.1有利于学生掌握最新的信息和最先进的技能

网络教学系统中的信息不断更新,会计电算化的任何操作技能的发展都可以在网上查到,有了教学网络平台,教师和学生都能在第一时间掌握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最新动态,学习新的操作技能。对于学生提升操作能力,老师丰富自己的知识库都有很大益处。

4.2对于教师控制课堂,提高课堂效率有不可替代作用

教学网络平台的建立,增强了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力,老师可以密切关注所有学生实验课上的状态,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对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进行劝导,培养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实训的积极性。有了学习的兴趣,课堂效率也会相应提高。

4.3推进会计电算化实验发展进程

网络教学系统的建立克服了传统实验教学的弊端,充分利用了网络信息,创新了实验教学模式,为实验教学飞跃发展提供了契机,推动了会计电算化发展进程。

5.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