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流动人口概念范文

流动人口概念范文

流动人口概念

流动人口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字:大数据;数据挖掘;分类算法;概念漂移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9-0011-03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Flow Mining Algorithm and Resistance Concept Drift System Based on Storm Platform

LU Yuan-fu, PENG Tian-ci, Ji Kai-yang, TAN Hai-yu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210046, China)

Abstract:With the rise of cloud computing and Internet of things(LOT) technology,stream data widely exist in all fields as a new mega data form.This article propose a stream-classifying algorithm and system oriented to big data,which is based on DCP (Distributed Computing Platform).Parallelize windows and CVFDT algorithm are both adopted.We use a DCP to test whether the mutation concept drift happened in data stream,so as to change the inflow of modeling sample data adaptively.The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stream data model will be improved at last.

Key words: big data; data mining; classifying algorithm; concept drift

1 背景

随着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生产制造控制、无线通信网络、电子商务交易、金融信息监控等领域形成了高速、海量、动态的数据流,而有效的对数据流进行处理并从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流数据分类挖掘中,概念漂移是指流数据特性的改变使得目标分类模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针对流数据挖掘过程中的概念漂移问题,Hulten等人提出了概念自适应快速决策(Concept-adaptingVeryFastDecisionTree,CVFDT)算法[1]。CVFDT 算法是一种扩展了VFDT算法用以解决概念漂移问题的高效算法,通过在原有的算法基础上改进添加滑动窗口使得建立决策树模型的数据流能够不断实现更新,从而保证在概念漂移的数据流中模型建立的准确率。

本文主要讨论研究了基于分布式实时计算系统STORM平台的去概念漂移算法及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在流挖掘过程中,利用分布式平台的特点采用并行化窗口方案来检测数据流中是否发生概念漂移,并行化窗口bin-win根据数据流中的概念漂移自适应调整窗口大小,从而自适应的改变建模样本数据的流入,提高了流数据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2 算法分析与实现

2.1 CVFDT算法

2.1.1 CVFDT算法的原理

概念自适应快速决策树(CVFDT)[2]是一种扩展了VFDT算法用以解决概念漂移问题的高效算法,具有类似VFDT的HT树生成过程,在保持了VFD的速度和精度的前提下,能够处理样本产生过程中所出现的概念漂移问题[3]。CVFDT对样本维持一个滑动窗口,并能够动态改变窗口的大小。CVFDT算法过程包括CVFDTGrow过程、ForgetExample过程、RemoveExample过程和CheckSplitValidity过程。算法主要思想是先根据当前的数据构建临时决策树,然后并不断地获取新的数据去优化已建立的决策树。若在某个时候出现了概念漂移,则算法会在出现漂移的节点上建立一个新的替代子树。当替代子树的分类效果优于当前的决策子树时,就直接取而代之。

2.1.2 CVFDT算法抵抗概念漂移问题

概念漂移表示目标变量的统计特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以不可预见的方式变化的现象[4]。在流数据分类挖掘中,也指流数据特性的改变使得目标分类模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CVFDT周期性的扫描HT生成树的内部节点来检验原先的分裂节点是否依然是最优的分裂属性节点。当该节点发生了概念漂移,最优分裂属性节点已不再是原先的Xa。CVFDT算法会重新寻找最佳测试属性,新的属性不直接取代原有的测试属性,而是成为一个替代子树的根节点,并且依据该根节点建立替代子树。如果后继滑动窗口的样本在替代子树上有较高的分类精度,则替代子树便取代原先的决策树,以维持滑动窗口的样本和更新后的决策树的一致性。

2.2 基于STORM平台的CVFDT算法实现

2.2.1 CVFDT并行化窗口抵抗概念漂移算法设计

本小节讨论以STORM作为分布式实时计算平台,结合CVFDT流挖掘算法,解决数据流的概念漂移问题,从而提高模型建立的准确性。基于storm分布式平台的并行化窗口抵抗概念漂移方案,通过并行化窗口bin-win对数据流实时检测实现概念漂移抵抗[5-6],窗口调整流程图如图1所示。

从流程图中,可以看到并行化窗口根据数据流中的概念漂移自适应调整窗口大小,当窗口检测数据流未发生概念漂移时,则增大窗口中的样本量,反之,则减小并行化窗口的大小,有利于较快的适应概念漂移。

其中,检测是否发生概念漂移模块,通过对HT树中的非叶子节点的替代子树调用CheckSplitValidity函数,计算属性增益,从而判断是否发生概念漂移,流程图如图2 所示。

2.2.2 CVFDT算法实现与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数据都是非平稳分布的,数据流根据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变化,即发生了概念漂移[7]。CVFDT算法通过并行化窗口检测数据流是否发生概念漂移,窗口太大不能快速有效的抵抗数据流中的概念漂移,窗口太小影响模型建立的时间和模型一段时间内的稳定性,如图3所示在建立决策树模型时检测到概念漂移,则减小窗口的大小。当数据流稳定时,则增大窗口的大小,从而有效建立准确的决策树模型。

3 系统实现

3.1 系统总体架构

CVFDT算法在STORM平台上的实现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垂直并行化实现,一种是结合随机森林的实现,该抵抗概念漂移系统的设计主要基于垂直并行化的实现方式。系统包括三大模块:并行化窗口模块、抵抗概念漂移模块、决策树建立更新模块。系统整体框架如图4所示。

3.2 系统界面

抵抗概念漂移流分类挖掘系统参数设置界面如图5所示,用户输入训练样本、更新样本、测试样本以及样本所在文件的具体地址。点击确定之后传输相应参数,CVFDT算法执行结束之后,弹出该算法挖掘结果显示窗口,姐main如图6所示,结果展示界面输出当前决策树以及其评价结果,以及未分类样本的标记结果[8]。

4结束语

本文以分布式实时计算STORM平台,设计并实现CVFDT算法,解决在流数据挖掘过程中出现的概念漂移现象,保证了流数据分类挖掘模型的准确性和高效性。CVFDT算法对样本数据维持一个滑动窗口,在新样本到达的时候更新节点上的统计信息,并在样本滑出窗口的时候肩上其对应的统计信息。STORM平台保证算法能够提前预测数据流中的概念漂移,并实时更改窗口的大小,提高决策模型的准确性。

本文设计实现的算法与系统仅仅只是数据挖掘的一个方面,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流会越来越大,并且会不断变化,这就影响到了决策模型的建立与改善,因此,如何设计准确的算法和平台来彻底解决流数据的概念漂移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Hulten G, Spencer L, and Domingos P. Mining time-changing data streams[C]//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h ACM SIGKD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USA, 2001: 97-106.

[2] Ganti V, Johannes Gehrke, Raghu Ramakrishnan. Mining Data Streams under Block Evolution. [J].SIGKDD Explorations, 2002, 3(2).

[3]Street W N, Kim Y S. A streaming ensemble algorithm (SEA) for large-scale classification[C]//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 San Francisco, USA, 2001: 377-382.

[4] Mitchell T M. Machine learning[M]. New York City: McGraw-Hill, 1997.

[5] 杨雅双. 关联规则的并行挖掘算法研究[D]. 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0.

[6] 唐耀红. 数据流环境中关联规则挖掘技术的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2.

流动人口概念范文第2篇

那么如何上好概念课呢?我发现现在的高中生的地理知识面都较窄,这构成了地理概念教学中的障碍。我们要“授之以渔”,让学生主动获取概念,这样概念才能“鲜活”地存在于他们的头脑中,并供他们灵活运用。高中地理概念五花八门,不管学生以何种方式获得概念,一般都可以遵循“发现——认识——巩固”的路径进行。下面就概念教学中每个环节的教学策略作一些阐述。

一、发现概念

1.直观呈现法

概念教学一开始应根据教学内容,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向学生提供丰富而典型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清晰的表象,直观地认识概念的有关属性。具体方法如下:

(1) 结合演示和操作进行直观呈现

在教学中对于一些相对抽象的内容,尽可能利用恰当的演示或操作使其转化为具体的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概念的本质属性。例如,在讲“褶皱”概念时,教师可与学生一起用教科书充当岩层,然后双手从两侧挤压,观察教科书的变化。还可以用书来演示背斜和向斜,方便学生区分两者。通过实物演示使学生建立表象,从而解决地理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2)结合生活经历进行直观呈现

例如,在讲“热力环流”这一概念时,可让学生回忆烧开水时水开了的情景,锅中间的水向上冒,四周的水往下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教师可提醒学生回忆火位于锅的什么位置。这样,学生自然而然会想到锅中间的水受热多做上升运动,锅四周的水受热少做下沉运动,这就像书上的热力环流一样。这样把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学生具体的生活经历,在此基础上又将其生活经历抽象为教学内容。

2.知识迁移法

知识迁移,就是利用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来的概念,以定义或描述的方式直接向学生揭示新概念的本质属性,进而使学生获得概念的过程。教师在备课时要分析有哪些旧知识与新概念有内在联系,利用学生已掌握的旧知识讲授新概念。从心理学来分析,这样做学生无恐惧心理,易于启发其思维。例如,在学习完“冷锋”概念后,可给出暖锋的示意图,要求学生找出暖锋与冷锋的不同之处,即“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这样就轻松地揭示出暖锋的本质属性,完成知识迁移。

发现概念并不是最终目的,它只是引起学生积极思维的一种手段。在学生发现新概念后,还要进一步去认识概念,真正在头脑中形成新概念。

二、 认识概念

1.总结归纳法

教师通过演示、操作、结合生活经历等方式让学生发现了新概念,形成了对新概念的一些感性认识,接下来教师就应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总结归纳出概念的定义,从而让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有利于验证学生对概念的掌握程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例如,在学习“断层”概念时,教师可先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总结断层的定义。部分学生可能会概括为“岩体发生破裂就形成断层”。这时教师再呈现一幅岩体仅仅破裂但未发生位移的图片,告诉学生这种情况不能称为断层,学生就会意识到之前的概念不完善,应该是“岩体发生破裂后,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断层”。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把大量感性材料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抛弃事物和现象非本质的东西,抓住本质特征,形成概念。因为是学生付出脑力劳动后而获得的概念,所以记忆牢固。

2.剖析本质法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寻找概念中的关键词,并剖析关键词的真实含义,从而将本质属性从概念中分离出来,加以明确。例如,很多学生学完“城市化”的概念后都狭义地认为城市化就是人口向城市集聚。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抓住城市化概念中的关键词,即“乡村变为城镇”,这样学生就会意识到城市化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涵:一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人口城市化;二是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地域城市化。从而纠正他们原来的狭义认识。

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变换本质属性的叙述或表达方式,验证学生是否真正认识概念的内涵。例如,在学习暖流之后,学生知道了“暖流是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这时教师可将暖流的概念改成“比流经海区水温高的洋流为暖流”,让学生辨析对否,以增强学生对暖流本质属性的认识。

3.正反例证法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充分运用肯定例证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同时也要及时运用否定例证来促进学生对概念的辨析。例如,在讲到“人口迁移”的概念时,可提问:出国旅游是否属于国际人口迁移?为什么?通过这个否定例证帮助学生强化“国际人口迁移一般要人口跨国界并改变居住地达一年”这一认识。

4.比较辨析法

在高中地理中,有些概念的含义接近,它们之间存在着许多相同点与内在联系,对这类概念必须加以比较,然后把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找出来,使学生既看到它们的内在联系,又看到它们的区别。

例如,学生常常将“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相混淆。此时教师就必须正确引导学生。这两者都是研究环境与供养人口数量的关系,但前者研究一个地区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后者研究一个地区能供养的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本质区别就在于“最大”“最适宜”这两个定语上。从而加强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区分。

三、 巩固概念

1.通过运用来巩固

在教学中加强练习和运用对巩固概念具有特殊意义,如果可以,最好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运用所学到的概念。例如,在讲到“大气逆辐射”概念时,教师提问学生:“为什么在晚秋或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可提示学生:“大气层就好比盖在大地上的一床被子,这床被子在晴天时比在阴天时要薄,这样一来这床被子的保温作用是不是就不一样了呢?”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再借助教师的点拨,不但启迪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兴趣和能力,也加深了对所学概念的理解。

2.建立概念体系来巩固

流动人口概念范文第3篇

从课文知识点的选取看,四种版本的教材都注意与课程标准的契合度,即根据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来选取教材知识点。四种版本的教材都选取了相同的知识点:人口迁移概念与分类,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同内容标准“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相契合。但四种版本的教材在知识点选取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人教版、中图版、鲁教版都侧重于阐述人口迁移概念与分类知识,关于影响人口迁移因素方面的内容较少,尤其是鲁教版,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一带而过,而对人口移动的效应却笔墨特别多,这样做就有主次不分、偏题之嫌,进而导致与课程标准的契合度不是特别高。而湘教版用于人口迁移概念与分类的篇幅较少,重点阐述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这样突出了课程标准的重点内容“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提高了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契合度。从课文素材的选取看,四种版本的教材都注意丰富性。各版本的素材都很丰富,人教版、湘教版、中图版、鲁教版分别选取了7个、10个、11个、7个素材(例子或案例),其中中图版的最丰富,达11个之多。丰富的素材有力地诠释与印证了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增强了教材的生动性和说服力。除了丰富性之外,各版本教材还注意素材选取的时代性。如四个版本的教材都选取了我国的“民工流”这一素材,紧跟社会生活的前进步伐,反映我国人口迁移的最新变化。

二、课文内容组织的比较

从课文的编排顺序看,四种版本的教材内容组织都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因为它们都是按照人口迁移的概念———人口迁移的类型———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这样的顺序来编排的,既符合地理学科的逻辑顺序,又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顺序:从知道什么到理解为什么。从课文的弹性看,四种版本的教材内容组织都具有很强的弹性。因为它们都安排了丰富的阅读材料,如人教版安排有“案例”栏目:“美国的人口迁移”,湘教版安排有“阅读”栏目:“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迁移,为了远离旱灾”、“三峡工程大移民”、“我国当代人口迁移”、“战争与巴尔干人口迁移”、“印巴分治与人口迁移”,中图版安排有“阅读”栏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的几个特点”、“美国老年人口的迁移”,鲁教版安排有“知识窗”栏目:“国际难民与环境移民”、“外籍劳工”、“我国的国际人口迁移”、“巴西的足球文化”。这些阅读材料的设计既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理教材“教学内容的安排应具有层次和一定的弹性,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的要求,同时也增加了教材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三、课文表述的比较

从课文的表述形式看,除了正文外,四种版本的教材都安排了阅读材料。如人教版的“案例”栏目、湘教版的“阅读”栏目、中图版的“阅读”栏目以及鲁教版的“知识窗”栏目。不同的是,中图版安排了教学指导语———“学习指南”,以问题的形式呈现,主要针对本节教材的具体内容,列出本节的重点,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并对学习方法做出提示。而其他三种版本未设计教学指导语,虽然有丰富的阅读材料,但与中图版相比较仍显单调。从课文的表述方式看,四种版本都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如教材在讲述国际人口迁移时,人教版例举了15世纪开始欧洲殖民者迁移到美洲和大洋洲的事例,湘教版例举出明清时期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以及当前在我国有一定数量的外籍工人的事例,中图版例举出新大陆发现后的欧洲殖民者迁移、非洲黑人迁移、亚洲劳工迁移和二战后中国、印度、菲律宾等国的优秀人才移民到欧美发达国家的事例,鲁教版例举出近代从亚、欧、非向美洲和大洋洲的移民、二战后东欧国家重新划定国界引起的人口迁移、印巴分治引起的政治移民、非洲殖民者被遣返回国以及阿富汗、巴勒斯坦、波黑、中部非洲的难民迁移等事例。从课文导入方式看,中图版和鲁教版在课文开始前分别安排了“探索”栏目和“情境问题”栏目,给学生一个与教科书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旨在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以及通过问题驱动构建学习探究的平台。人教版和湘教版未设计课文导入语,直接切入到正文,使教材缺乏一种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关于“人口迁移”的概念,地理学著作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定义:居住地发生变化和人口迁移是一种人口移动行为(人口移动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两种形式)。所以高中地理教材中的“人口迁移”定义也应该主要突出这两点。人教版在定义时强调了人口迁移是指居住地的改变,但没有指出它是一种人口移动行为,概念表述还不全面。另外,在课文中第9页的“活动1———你的祖籍在哪里?如果你的家庭有跨省界(国界)移动的历史,请说一说每一次移动给家庭带来的影响”中提到了“移动”一词,这里的“移动”应该和“迁移”是一个概念,一个范围。但这样的混用可能会让学生以为“人口移动”和“人口迁移”是一个概念,出现这种问题,体现了教材的不严谨。湘教版在定义时明确指出“人口迁移”是属于“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也强调了居住地发生变化,但还说它是“空间流动行为”。显然,这里的“空间流动行为”即为“人口流动”。而我们知道,人口移动是一个上位概念,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两种形式,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是一组并列关系的概念,是范围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因此,湘教版在概念陈述上出现了包含关系上的逻辑错误。中图版的定义比较准确,但提到“按照不同的标准,人口迁移可分为多种。例如永久性迁移、季节性迁移等”,显然,“人口迁移”是一种改变定居地的、相对永久的行为,所以不应该是“季节性”的,季节移动应该属于“人口流动”。这里的分类和前面的概念自相矛盾。鲁教版是四种版本中对这一概念表述最清楚准确的。但课文中将外籍劳工现象和我国的“民工流”作为人口流动例证似乎不妥,因为外籍劳工和我国的民工也相对长时期地离开了居住地,应该属于人口移动。从课文的原理表述看,人教版、湘教版、中图版关于“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的表述基本相同,都明确指出了包括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而鲁教版对此表述比较笼统,不易为学生掌握。

四、结语

流动人口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概念漂移;数据流;数据挖掘

引言

数据流概念漂移的研究在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领域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并在处理途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2000年开始,数据流概念漂移分类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研究人员开始考虑更加接近实际状况的数据流概念漂移。从近年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领域的一些国际权威期刊和国际顶级会议上发表的论文来看,数据流概念漂移挖掘和分类研究正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对数据流概念漂移的研究已经开始与转移学习、进化计算、特征选择、聚类、时间复杂度分析、社会计算等结合起来。因此,从趋势上来讲,已有各种模式分类的理论和算法都可与概念漂移相结合而引出更多新的研究问题。

1 数据流概念漂移的概念及处理方式

某些文本的类别特征往往对它内部所包含的一些“隐性内容”具有很大的依赖性,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概念漂移。随着时间的向前推移,其中的这些隐性特征不断发生着细小隐蔽的变化,这些变化事先不易预知,事后也不易觉察,但是,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却会导致整个目标概念发生变化。Schlimmer(1986)对概念漂移做出定义,认为其是环境的隐藏性变化而导致目标概念发生变化的过程。许多真实学习任务的数据都是从某一特定的扩展时间段之内收集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背景环境发生变化不仅会导致目标概念本身发生变化,还会引起数据集的分布发生变化。Lidmer(1993)把环境的隐藏性变化导致目标概念发生变化的过程称为真实概念漂移,把环境变化导致数据集分布发生变化的过程称为虚拟概念漂移,这两者可以同时发生,也可以只有虚拟概念漂移发生。

数据流中的概念流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处理:基于窗口的方法、基于重量的方法以及集成分类。基于窗口的方法是通过选择一个固定的或动态的滑动窗口构建一个分类模型,在分类精度的基础上调整窗口的大小(Lee,2009)。在以重量为基础的方法上,每个训练实例被分配一个权重。最流行的演变技术来处理概念漂移的数据流是使用集成分类(分类器的组合),几个输出分类器的组合是用来确定最终的分类,这通常被称为融合规则。另外,在每个时间点的个体输出分类器上分配权重,权重通常为一个历史表现函数,通过使用交叉验证过去或估计的函数。

2 数据流概念漂移挖掘研究现状

为了从大量来自真实世界的复杂数据中提取最有用的信息和知识,在过去十年,各种数据挖掘算法已经被提出和发展。Masud等(2011)建议在真正的标记新类型的实例之前应使用分类器来检测新的类别。为了确定每个个体是否属于某一新类型,其分类模型有时需要收集更多的测试实例来发现数据之间的异同。Polikar(2011)也推出了可以渐进式学习流的分类器集合体,并命名为学习+NSE方法,通过当前和过去的环境动态加权多数表决技术结合这些分类可以调整各个分类时间的准确率。Song(2010)提出了一种基于关联规则的关联分类算法的数据流,其工作宗旨是发现各项集之间的关系,并从输入的数据集中提取一套完整的频繁模式。

Surace(2008)应用了人体免疫系统拓宽的一般特性集和时间序列异常检测,其中系统或结构的正常状态可能会改变。Tsai(2007)提出了一个新的挖掘树规则概念流,被称为CDR-树的规则挖掘数据流的概念。CDR-树能有效地提取决策中的每个数据块的分类模型。Haggett(2005)提出了包括神经探测器与动态预测编码为特定应用程序的属性提取系统,它在各种情况下都胜过专家的方法。Maloof(2003)针对使用动态加权多数性能变化问题,提出了一个为创建动态流概念和删除加权的集成方法,其通过培训网上学习者的综合能力以及基于所述集合的全局性能添加或移除的能力。

3 数据流概念漂移分类研究现状

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领域中的数据流分析和挖掘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研究,它最近受到许多计算智能研究人员的关注(Holmes,2012)。数据流分类是提取知识和连续数据点信息的方法(Read,2010)。在数据流中的数据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所产生的,并且不能由任何预先定义的顺序来控制。一个数据流与传统的静态数据或数据库相比有非常多元化的特点,包括:动态、无限、高维、有序、不重复、高速和时变(Zliobaite,2009年)。大多数现有的数据挖掘技术不能检测及在数据流环境中进行分类(Qin,2007),因而现有的挖掘模型会将这些分类新实例与类标签弄错(Biswas,2004)。因此,这样的数据流分类需要不断更新和再培训通过在线数据流中标记新来的数据。

新类型检测数据流概念漂移是必需的,因为目标类的统计特性在不可预见的方式随时间而改变,并且必须是任何实际的数据流分类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主要有两种数据流的分类方法:单一型号的增量分类和基于分类的集成模型。单一模式分类技术逐步更新为新数据的单一分类器,以应付数据流的演变;同时,一种综合的方法是使用组合或一组分类器,相比升级一个单独的模型,构建整体模型会更有效。比起单一模式分类技术其也有较高的分类正确率,这拓展了以前在数据流概念漂移中的新类型检测的处理方法(Farid,2012)。

4 结束语

数据流概念漂移是数据分类过程中最棘手的问题,当前不少学者对该问题提出了许多算法和集成分类器方法,尤其是近年来的相关研究,使其成为当前数据挖掘领域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文章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和评价。

参考文献

流动人口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口误;硬伤

新课程改革强调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了过去关注教师到现在关注学生,以至于现在忽视了教师的基本素养,笔者在参加各类教学教研活动时,经常能够碰到教师上课时的“口误”。教师的经常性“口误”反映了教师职业态度、教学基本功、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能力等方面存在着硬伤。这些硬伤若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及时纠正,不仅影响教师教学水平,而且还会误导学生的思维品质,最终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所以我们不能小觑“口误”。这些硬伤如何形成的呢?我们如何避免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多年教学经验和观察,剖析了这些硬伤产生的原因,希望在同行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硬伤现象和原因

硬伤1:教师教学的随意性引发的“口误”

新课改实施以来,集体备课备受青睐,成为学校教研活动的“名片”,但在集体备课中,只有学科组长(或备课组长)在唱“独角戏”。其他教师“出工不出力”现象时有发生,教师备课很是随意,缺少了以往的严谨。使得教师在上课时引发“想当然”的“口误”,这是课堂教学中最为常见的,也是教师最不重视的“口误”。例如:某教师在讲到《农业的区位因素》练习题(图1),在读题时,教师为了体现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该教师不假思索脱口就说这是南通市城郊农业区位规划图。南通有丘陵吗?南通最高的狼山大约108米,而丘陵数值多在200―500米。产生的原因:教师在备课时很随意,缺乏对细节的雕琢,忽视了对学科专业知识的回顾,大学学的地理专业知识开始遗忘,以至于上课时出现了科学性的错误。

图1 图2

硬伤2:概念不清引发的“口误”

教师专业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对一些基本概念掌握得不清楚,导致授课时出现“口误”。某教师在讲《锋面系统》时,在没有预先设置的情况下问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清明时节雨纷纷”说的是哪种天气系统引起的天气现象(让学生小组讨论完成)?教室里炸开了锅,有的学生从“雨纷纷”认定是准静止锋。有的学生认为“清明时节”是四月份,从时间上来说应该是暖锋引起的连续性降水,还有学生认为是冷锋天气,理由是诗句的最后一句:牧童遥指杏花村。“杏花村”在山西省,无论从时间上还是地点上看,都不符合暖锋和准静止锋的条件。从整首诗句上看,可能是慢行冷锋引发的天气现象。该教师给的答案是准静止锋。产生错误的原因:该教师以“雨纷纷”天气现象代替准静止锋概念,没有抓住锋面的概念内涵和外延,没有抓住准静止锋概念中“冷暖气团势力相当”的本质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就会出现似是而非的判断和稀里糊涂的解释,这样“口误”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

硬伤3:教师的思维定势引发的“口误”

思维定势:也称“惯性思维”,指人们在学习或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思维模式,主要表现为面对问题时习惯于按照某种固定思路去寻找解决方法。思维定势对教师的教学有促进作用或干扰作用。当出现起干扰作用时,教师教学时就会引发“口误”。例如:某教师在讲洋流按性质分类时,习惯性的认为:从较低纬流向较高纬的洋流为暖流,并在课堂上举例大量暖流的例子。我心里有了疑问: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就是暖流吗?反例:读图2:读7月索马里洋流示意图(2014年上海地理高考题),依据该教师给的概念,图中索马里洋流是暖流吗?产生错误的原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举的例子一般都是典型的洋流,导致了许多的学生把“从较低纬流向较高纬的洋流”作为判断暖流的标准。这种“口误”是要不得的。

二、治疗硬伤措施

硬伤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现在新课改背景下很大程度关注学生成长之外,最重要的是教师本身对自己降低了要求,没有与时俱进。出现了“口误”绝对不能“没注意到……”“忘了……”“没什么大不了的……”来为自己找借口,否则,不但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且还会影响教师的专业成长。

1.加强对地理概念的理解

高中地理教材上概念、地理术语和地理名词多,对学生而言,掌握难度是比较大的,有的教师对地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认识也是模糊的,如“地势”、“地形”、“地貌”,“时区”、“区时”“暖流”“寒流”……教师也很难解释清楚,加强对地理概念的理解,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克服课堂教学“口误”的一种有效途径。一是比喻法,即用打比方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概念中所反映的现象从而来理解概念。如“地震”概念,如何能让学生理解呢?可以打个比方:让学生把一颗石子扔进河里,其他学生观察过程。思考:石子比喻什么?(震源),石子的落点比喻什么?(震中),投石子的力量比喻什么?(震级),水的浪花和波纹比喻什么(烈度)。二是实地考察法,即到室外实地考察,如对“沉积岩”概念的理解,教师可以带学生到狼山实地考察山上岩石的层理构造,理解“沉积岩”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而降低“口误”的发生。

2.规范课堂教学语言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上好课呢?我想除了要有好的教学方法,还要有严谨规范的语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坚决不允许出现“满嘴跑火车”的现象,教学语言具有简洁、流畅外,还具有科学性、规范性。教师的语言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而当下的中学地理课堂,教师的“菜市场语言”者有之,“生搬硬套”者有之,“嗦重复”者有之……结果在课堂教学中语言失去严谨性、规范性,“口误”层出不穷。所以,对自己吃不透的知识点,不能在学生面前信口雌黄,混淆视听。

3.注重教学反思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通过反思,教师才会发现自己课堂教学的长处和短处、优点和缺点,一个普通的教师想成长为名师,离不开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可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减少课堂教学“口误”发生,从而促进教师终身发展。

4.加强集体备课和个人二次备课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备课组在集体备课时各抒己见,取长补短,这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减少课堂“口误”的有效方法。在集体备课基础上再进行个人二次备课,一备学生,二备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完善课堂教学环节,使自己的教学手段更丰富、语言更精确、更科学、更规范。

“口误”并不可怕,可怕是我们没有认识到“口误”带来的危害,我们要深思“口误”发生的原因,反思自己备课准备工作、语言的表达规范性,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硬伤的再次发生。“投一粒石,激起千层涟漪”,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避免“口误”的发生,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实践、去探索、去完善,才能全面提升地理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地理素养。

【参考文献】

[1]杨勇诚.从物理教师常见的“口误”看到的问题[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4(7)

[2]蒋惠云,李春花.构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灵性的空间[J].课程教育研究,2012(12)

流动人口概念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数据流; 概念漂移; 模糊决策树; 数据挖掘

中图分类号:TP30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373X(2010)10-0063-03

Application of Adaptive Fuzzy Decision Tree Algorithm in Data Stream Mining

ZHU Can-shi, LI Xiang

(Engineering College, 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Xi’an 710038, China)

Abstract:The data was existed in many applications of network as a form of stream, such as network flow, sensor data, Web click-stream and so on, some valuable information can be found by analysing and mining such data. An adaptive fuzzy decision tre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concept drift problem) of data stream mining algorithm. The method has better results for solving the concept driftprocessing data stream.

Keywords:data stream; concept drift; fuzzy decision tree; data mining

0 引 言

数据挖掘是从大量数据中“挖掘”知识,旨在从大量数据中提取隐藏的预测性信息,发掘数据间潜在的模式,找出某些被忽略的信息,作为决策的依据。在网络的许多应用中数据是以流形式存在的[1]。传统的数据挖掘方法是基于静态数据库的频繁模式,挖掘算法可以对数据库进行多次扫描,多次查找等。然而,数据流是大量连续到达、潜在无限的数据集合,其特点是:数据高速到达,数据流无法再现,实时性要求高以及数据量无限增长等。因此,传统的数据挖掘不适合对数据流的挖掘。在数据流挖掘研究中,有许多经典算法,譬如:Manku提出的Lossy Counting算法[2],Han提出基于FP-growth的FP-stream[3] 算法等。数据流常用的处理与分析方法可归纳为数据流频繁项集挖掘算法、分类挖掘算法和聚类挖掘算法[4]。但这些算法在处理数据流时不同程度地产生概念漂移现象[5],在分类挖掘数据流时,必须考虑数据流的变化特征,要及时删除过时的类定义模式。 在聚类算法中,数据流随着时间在不断地变化,其隐含的聚类可能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而导致聚类质量的降低。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概念自适应模糊决策树算法,以解决数据挖掘中的概念漂移问题。

1 快速决策树算法及其性能分析

快速决策树算法[6](very fast decision tree,VFDT)的目标是通过已有的训练样本得出一个分类模型y=f(x),对新测试样本进行正确分类。VFDT是一种基于Hoeffding不等式[7],并针对数据流挖掘环境建立分类决策树的方法,它通过不断地将叶节点替换为分支节点,而生成决策树,其所研究的样本属性为离散属性。

1.1 快速决策树算法的过程

快速决策树算法过程如下:

(1) 快速决策树(VFDT)的构建是从根节点开始的,根节点即为最初的叶节点。若s为一数据流序列,包含潜在无限多的样本数据,则误差参数δ由用户在初始时刻给出。样本的不同属性字段由属性集合{X1,X2,…,Xk}表示,k表示属性的个数。

(2) 当样本数据依次流入VFDT系统时,起初所有的样本数据都聚集在决策树的根节点。随着根节点样本数据的增多,信息增益不断增长。用nt表示从零时刻到t时刻流入的样本总数。

(3)以信息增益为属性选择度量,当t时刻聚集在根节点的样本数量为nt时,可以计算各属性的信息增益。若属性Xa的平均信息增益Gain(Xa)最大,属性Xb的平均信息增益次之,并令:

ΔGain=Gain(Xa)-Gain(Xb)(1)

若ΔGain>ε,则由Hoeffding界可以保证选择属性Xa作为根节点的分裂属性在概率1-δ下得到保证,且真正的信息增益之差ΔGain≥ΔGain-ε>0在概率1-δ下得到保证。因此,根据Hoeffding界便可以确定在根节点聚集的样本数量nt,可进行属性分裂,这便是Hoeffding树算法通过小样本选择最佳分裂属性的过程。

(4) 决策树生长。若式(1)得到满足,则根节点将根据最佳分裂属性Xa生长出子节点,并在其子节点中的备选属性集中删除属性Xa,此过程递归进行。由于数据流的潜在无限性,如果不加限制,决策树将无限制增长下去,若确定了树的最大深度或其他度量指标后,VFDT将通过最新到来的样本数据对决策树进行增量更新,以保持其判断的准确性。

(5) 对内存进行优化。在Hoeffding树算法的基础上,通过VFDT在内存的优化方面做出改进,在当前数据占满内存空间时,VFDT系统将暂时解除对分类决策影响最小的子节点所使用的空间。对于暂时失去活性的子节点,若后来其分类准确率较之当前的活跃节点高,将再次恢复其活性。

(6) 打破平局。当最佳分裂属性与次佳分裂属性的平均信息增益之差很小时,传统的Hoeffding树算法将在属性选择上花费大量的时间。VFDT算法引入了一个界限参数τ(由用户提供),若Δ┆Gain≤ε

(7) 处理速度优化,在步骤(3)中,传统的Hoeffding树算法会在每一个样本到达时进行一次分裂属性测试,这将极大地影响系统的计算效率。VFDT系统引入了一个分裂属性最小样本数n┆min(由用户提供),当到达节点的样本数为n┆min的整数倍时才进行测试。

1.2 快速决策树算法分析

VFDT算法利用Hoeffding界,以高概率确定在1个节点选择分裂属性时需要的样本最小数量,这个属性将与使用无限样本得到的属性一样。由于快速决策树算法的分类精度与单纯样本数量无关,其需要维护的惟一统计量是具有类标号yk属性Ai值vj的计数nijk。因此,若d是属性的个数,v是属性值的最大个数,c是类的个数,l是树的最大深度,则内存总需求为O(ldvc)。与其他决策树算法相比,这一内存需求是适度的,因此可实现对实时增量数据流的处理。

但是,由于VFDT算法没有考虑概念漂移问题,因此将VFDT算法直接对广泛存在概念漂移的网络数据流进行分类时,会出现很大偏差。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概念漂移的产生,VFDT树中将积累大量过时的样例,使得VFDT树变得非常臃肿。

2 快速决策树算法优化方法

对于概念漂移问题,可在原决策树的生长过程中予以解决,即若有节点出现分类不准,则在相应节点旁派生出一颗替代子树(Talt)。当替代子树生长到足以对新到样本进行准确分类时,将替代原树中相应的子树。

2.1 优化后算法的执行过程

(1) 优化后的算法核心决策树仍然是Hoeffding树。其原因是Hoeffding决策树能够依靠Hoeffding界原理,以小样本替换无限样本,构建高效增量决策树,并只需对数据流进行一次扫描,这符合应用需求。

(2) 优化后的算法保持了VFDT系统的处理速度和准确度,并引入了对新到样本发生概念漂移时的响应机制。在算法中,加入了滑动窗口W,当新样本到达时,将其加入滑动窗口。滑动窗口的任务是当有新样本到达时,靠增加决策树相应节点中的计数来回应新样本特性。与此同时,减少旧样本或过时样本中相应的计数来维持一个最新的分类模型,而不是一有新样本到达就创建一个新模型[8]。

(3) 优化后的算法中对滑动窗口进行了改进,对┟扛鍪据流样本引入1个影响因子β∈[0,1]。β值的作用是用来判断决策树的分类效用,并根据其取值的不同来影响滑动窗口中样本的计数值,进而对滑动窗口的大小进行动态调整[9]。在改进的滑动窗口中,对流过样本的计数则基于影响因子的计数nijkβ。当决策树中,某个样本分类出现偏差时,该样本在滑动窗口中的影响因子β将在0≤β

|W|=nijkβ≤ζ (2)

说明发生明显概念漂移,锁定出错节点,构造替代子树,并缩小滑动窗口的大小,直到下式成立;

|W|>ζ(3)

当:

|W|=nijkβ>ζ(4)

成立,并至少在T(人为界定)个窗口周期内保持稳定,此时以|W|/2增量递归扩大滑动窗口的大小,直到到达式(2)的临界点时停止。

(4) 优化后的算法将根据滑动窗口中有效样本的数量来判断分裂的有效性,即:若式(2)满足,将重新计算在滑动窗口出现严重分裂偏差的节点中各属性的模糊信息增益。若当内部某节点在向下分类且滑动窗口中相应样本点的影响因子β较前一样本点快速趋于0时,说明在对该样本点进行分类时发生了概念漂移。这说明该节点的属性测试出现了偏差,此时将有1棵替代子树产生。若一新样本属性Xnew的模糊信息增益高于当前的分裂属性Xcurr,则优化后的算法将在相应节点处以属性Xnew为根节点生成1棵替代子树。

(5) 对属性分裂效用的判断,将改进VFDT算法中的方法。使用模糊信息增益的方法可周期性地检测最佳分裂属性。由于现实网络数据流中存在大量的噪声数据或非确定信息,即便是对于某些离散属性字段,采用传统的陡峭属性分裂方法也会导致分类界限不清晰。因此,改进后的算法,对于离散属性和连续属性都采用模糊信息增益作为属性选择度量。

(6) 替代子树生长过程控制。

为提高内存利用率,替代子树也需要控制其规模,并进行适当剪枝。剪枝的判断标准以原子树与替代子树间分类的准确度增量大小为依据。优化后的算法规定,若替代子树满足┦(5),将对其保留;否则,将删除该替代子树。

Δ┆accuracy(li┆test,li┆alt)/li┆test(accuray)≥λ (5)

式中:i为原树和替代树中的节点编号;λ为替代子树保留的阈值。

式(5)中,准确度可用该节点正确分类样本数与流经该节点总样本之比来定义,即:

li┆test(accuray)=ni┆right/ni┆all (6)

2.2 优化流程如图

优化流程如图1所示。

3 优化算法验证

由于本文研究的是数据流环境下的挖掘算法,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必须对静态数据集进行动态化处理。根据流数据区别于静态数据的潜在无限、动态变化,以及对流数据的处理单遍扫描、实时处理等特点及要求进行动态处理。另外,由于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传输数据将受到自然环境和电磁环境的干扰,因此在实验中将向每组实验数据加入5%的噪声数据。

在实际操作中,从数据集中随机顺序抽取100万条样本作为测试数据,初始属性数为5,每增加10个属性检测1次结果,经Matlab[10]仿真后的效果图如┩2所示,图中标出了随着用于分类的属性增多,概念漂移的变化情况。

图1 改进后的算法流程

图2 2种算法实验对比图和样本概念漂移百分比变化情况

4 结 语

改进算法引入了滑动窗口技术,滑动窗口中的所有样本都可以全部放入内存,并通过窗口机制来实时判断系统对数据的分类效果。因此,其效率与样本总数无关。另外,滑动窗口的引入也使得改进系统所生成的分类模型始终与当前情况相适应,改善了概念漂移对前面分类模型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构建属性二叉树的方法使得当新样本插入时算法只需更新一个节点,时间

复杂度为O(nlog n),比VFDT的O(n2)要好(其中n为当前节点上所观察到连续属性i的不同取值数目)。从仿真图可以看出,由于改进后的算法是基于数据挖掘的动态增量决策树算法,随着流入样本的增多,规则将被逐条建立,而且分类决策树会随着分类属性字段的增多而变得更精确。随着分类属性的增多,发生概念漂移的样本数会增加,这才显示出解决概念漂移的能力强。

参考文献

[1]徐国爱.网络安全[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4.

[2]MANKU G S,MOTWANI R. Approximate frequency counts over streaming data[C]//The 2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Very Large Databases. Santiago: [s.n.], 2002: 93-101.

[3]GIANNELLA C, HAN J, PEI J. Mining frequent patterns in data streams at multiple time granularities[J].Next Ge-neration Data Mining,2003,45(17): 217-221.

[4]史金成,胡学刚.数据流挖掘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7,17(1):11-14.

[5]王建涛,蔡淮.流数据惯例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8,23(3):269-274.

[6]DOMINGOS P, HULTEN G. Mining high-speed data streams[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 [S.l.]: [s.n.], 2000:37-42.

[7]HULTEN G, SPENCER L, DOMINGOS P.Mining time-changing data stream[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 [S.l.]: [s.n.], 2001:216-219.

[8][美]HOROWITZ Ellis, SAHNI Sartaj. 计算机算法(C++版)[M].冯博琴,叶茂,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流动人口概念范文第7篇

农民工,通常也叫民工、外来工、外来劳务工,这个词汇最早出现于198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通讯》中。《现代汉语词典》中没有“农民工”这一词目,只有对“民工”的解释,即“1.在政府动员和号召下参与修筑公路、堤坝或帮助军队运输等工作的人。2.指到城市打工的农民。”今天我们所说的通常意义上的农民工主要是指后者。而“民工”的概念早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已经存在,只是这一词汇的内涵在今天发生了质的变化。在学术界,对农民工的概念界定迄今为止没有明确的、公认的说法。笔者认为,农民工特指改革开放后,“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承包土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员。”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界定农民工:一是职业。农民工以非农工作为主要职业,他们的绝大部分劳动时间花在非农活动上,他们的主要收入也来自非农活动;二是身份。尽管他们是非农从业者,但他们的户籍身份还是农民,与具有非农户籍身份的人有着明显的身份差别;三是劳动关系。农民工属于被雇佣者,雇佣他们的,可以是个体户、私营企业主或外企老板,也可以是国有单位或集体单位,其他拥有农业户口身份、从事非农活动、但不被他人雇佣的人不属于农民工,而应是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等;四是地域。即他们来自农村,是农村人口。

从语义学的角度看,农民工实质是工人,而不是农民。从词汇本身的角度来说,农民工这个概念在现实生活中还或明或暗地隐含着一种身份性歧视。回首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界还出现了诸如“盲流”、“打工仔”、“打工妹”、“边缘人”、“边缘群体”、“双重边缘人”等带有歧视性的、不和谐的概念,这些概念也非常形象地表现出了农民进行职业和身份转化的制度性约束和身份性困境。至于“农民工”或“民工”这个称谓是否过时,我以为要靠历史来检验。更为关键的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并不是取消“农民工”或“民工”称谓,而是让农民工和城里人一样享有公正的待遇。如果能够不断从体制调整和制度革新上取消歧视性待遇,使进城农民亲身感受到自己作为国家公民的地位,取不取消“农民工”或“民工”称谓事实上显得没什么意义。正确认识农民工的概念,对于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几个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何为“农民”

农民工是由农民发展而来的,支配农民发展的矛盾,最终推动了农民工的产生;同时,农民工保留了农民的户籍身份,对农民户籍身份不了解,就不可能真正懂得农民工。无论历史上还是逻辑上,农民都是农民工的前导性概念。

农民是一个颇有争议和难以确定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对“农民”的解释为:“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 中国古代文献也基本这样认为,如:“辟土殖谷曰农” ,“农,耕人也” ,等等。可见在古人的概念里,农民特指耕田种地的人。以前把捕鱼、打猎、采樵也视为农业的范围,因此,渔夫、猎手、樵夫也可以看作为农民。除了这些,既种田又兼营商业或手工业,而以农业收入为主的人,也不能排除在农民之外。有一些农业经营者,既自己下田干活,又雇工劳作,或者不雇工而出租土地,这类人以前称作为“上农”,时称之为 “富农”,也应该属于农民的范畴。总之,一切与耕种土地、与农业生产有关系,而又不是以其他职业或身份作为本人及家庭主要生活来源的人,都属于农民范畴。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民的经济收入、文化程度、都有了很大提高。就整体而言,现阶段的农民既不是传统概念中的“旧式农民”,也不是同发展经济的要求相适应的那种“新型农民”,而是正处于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演变过渡过程中的农民。它有三重涵义:一是职业的农民,是指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并长期和专门从事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劳动者;二是阶级的农民,或者说是社会形态的反映――社会形态中的农民;三是户籍身份的农民,是新中国户籍中确认的一种身份。显然,我国农民目前仍然主要是一个身份概念而不是一个职业概念。我国存在着大量的农民身份者,这一事实比我国有大量人口实际上在田间劳作一事更深刻地体现了我国目前的不发达状态。如今的“农民工”、“农民企业家”、“乡镇企业”与“离土不离乡”等现象都与农民改了职业却改不了身份这一事实有着逻辑联系。

在西方学术界,20世纪60年代以来展开了一场沸沸扬扬的农民定义大争论。国际上权威的工具书《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农民”词条也困惑地写道:“很少有哪个名词像‘农民’这样给农村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经济学家造成这么多困难。”在当达国家,农民(farmer)完全是个职业概念,指的就是经营农场、农业(farm)的人。这个概念与渔民(fisher)、工匠(artisan)、商人(merchant)等职业并列,在法律上他们都是市民(西语中公民、市民为同一词),只不过从事的职业有别。然而在许多不发达社会,农民一般不被称为“farmer”而被视作“peasant”。无论在研究中还是在日常生活的语境中,人们谈到农民时想到的都并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且也是一种社会等级、一种身份或准身份、一种生存状态、一种社区乃至社会的组织方式,一种文化模式乃至心理结构。

(二)何为“工人”?

农民工从实际职业上讲是工人,具有工人阶级的典型特征。我国的产业工人是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成长壮大起来的。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开始在沿海一些地区开办新式工厂,我国由此出现了第一批产业工人。19世纪60年代,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办,我国出现了另一批产业工人。到了70年代以后,我国商人开始在上海等地创办现代工业,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我国产业工人人数的增长。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英、法、德等欧洲列强忙于欧洲战场,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工人阶级队伍也因而得到发展壮大。到1919年,我国产业工人的人数已经达到了200万人左右。

《现代汉语词典》对“工人”的解释为:“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多指体力劳动者)。” 到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工人的内涵和外延与这个定义都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我国工人的内涵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不仅是因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对立已不复存在,而且是因为工人阶级与生产资料的关系以及他们在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我国工人从“无产”变为“有产”成为生产资料的拥有者,我国工人在社会经济结构中也处于领导的地位。笔者认为,工人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集中体现了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在上层建筑处于领导和主导地位的劳动者。

(三)何为“流动人口”

农民工、流动人口等概念经常被人们混淆使用。流动人口(floating population)现象在我国实际上早已存在。根据有关资料,早在民国时期,当局于1946年1月颁布的《户籍法》(修订版)中,就明确提出和使用了相对于常住人口的“流动人口”的名词,并对它作了必要的界定,规定了登记的办法。建国以后,我国政府也多次使用过“流动人口”的名词概念。目前学术界对流动人口概念有许多表述,对它的外延范围有异议。根据我国国情,流动人口是指离开了常住户籍所在地、跨越了一定的行政辖区范围、在某一地区暂住、滞留、活动,并在一定时间内返回其常住地的人口。我国流动人口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成为一大突出的社会问题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各方面的关注。

三、破除农民工问题必须坚持的四大原则

(一)破解中国农民工问题要坚持实事求是

破解农民工问题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中国最大的实际、最基本的国情,也是中国农民工问题存在的最根本原因以及农民工问题解决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破解农民工问题不能从书本、从主观愿望出发,而应从实践出发。要充分尊重农民工物质利益和首创精神,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中汲取思想营养和前进力量;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维护农民工根本利益作为我们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效果如何,不能口头争论,也不能靠某种权威来评判,而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拿事实来说话”。

(二)破解中国农民工问题要激发社会活力

破解中国农民工问题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要坚决破除各种障碍,激发农民工的创造性活力,使农民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要在全社会形成这样一种氛围,即不论是农民工还是市民,不论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形成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的社会环境。破解中国农民工问题必然要触及一部分群体的既得利益,这就要求我们要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注重激发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全体人民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政策上促进、制度上保证全社会创造活力的充分发挥。

(三)破解中国农民工问题要体现社会公正

长期以来,由于体制、政策等方面缺陷和漏洞,导致现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成员之间的差别逐渐扩大,农民工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都受到严重侵害,影响了我国社会的稳定。破解农民工问题,要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赋予农民工国民待遇。围绕给予农民工最基本的国民待遇这一点来设计政策,是目前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最根本出路。国民待遇是每个公民的最基本权利,包括生存权、受教育权、就业权、迁移权、社会保障权、政治参与权等。

(四)破解中国农民工问题要坚持循序渐进

流动人口概念范文第8篇

一、准确分解和明晰物理概念目标是概念教学的前提

学生学习物理概念的目标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这三个目标。认知领域是指学生能够表述物理概念,并能够对物理概念进行鉴别、类化、应用和创建;情感领域是指学生能够接受物理概念,并能够对物理概念作出积极的反映;动作技能领域是指学生能够对所学的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进行模仿、协调和应用。在了解了学生学习物理概念的目标之后,学生掌握概念的过程就呼之欲出了。学生掌握概念的过程可以慨括为:认识阶段(知识掌握、能力发展)、感知阶段(表象概念、观察和实验能力)、理解和思维能力运用阶段(巩固、深化、应用概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只有在了解了高中物理概念的特点和分类并认识到学生的学习物理概念的目标以及学生掌握物理概念的过程和标志以后,教师才能因地制宜地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真正掌握物理概念。

二、采取恰当的概念教学策略是概念教学的关键

此外,教师还要建立恰当的物理概念教学策略,从而为学生学习物理概念搭建支架;而搭建支架的关键就是根据物理概念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识规律积极寻找物理概念教学的突破口。

1.反映物质属性的物理概念具有发展性,可以以发展前概念为突破口。质量、能量、运动、波粒二象性等概念反映了物质的属性,其含义深刻、富有哲理,所以学生很难从其表面的定义上获得深入的理解。只有随着知识学习的积累和发展,学生才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因此,我们就可以以发展前概念为突破口。例如:从质量概念来说:第一层,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作物体的质量;第二层,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这是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时提出的a∝1/m,反映了物体的一种属性———惯性质量;第三层,质量是物体产生引力和受引力场作用能力大小的量度。这是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提出的,表明了物体所受的这种能力大小是用质量来表征的———引力质量;第四层,质量是作为物体所蕴藏的能量的量度。这是根据相对论的质能方程提出的,即物体的质量和能量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能量质量。在进行这四个层次的质量概念教学时,我们就可以以前几层的概念为突破口,层层深入,最后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反映物质及其性质的物理概念具有定量性和可测性,可以以测量物理量为突破口。速度、加速度、功率、电场强度、电势、电动势、电阻、电容等是反映物质及其性质的物理概念。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用两个或几个物理量的比值来表示它们的定义。因此,在物理概念教学中,我们就可以通过对已学过的物理量进行测量或从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中找出一些规律来切入新概念。例如:电阻概念的教学是一个难点。为了能较好地纳入知识体系,笔者进行了这样的设计:测量同一导体,当电压U取不同的值时,电流I的值会怎样变化?然后,再通过计算U/I使学生发现U/I不变,即使学生认识到该比值与电压U和电流I无关;接着,再测量其它导体的U/I,这就会使学生发现“不同导体,U/I也不同”。于是,笔者就以此为突破口进行了抽象与概括:每种导体本身都存在一个U/I,并且U/I是一个与电压无关、与电流无关、只与导体本身有关的一个物理量,从而引出了电阻的概念,使学生正确理解了电阻这个物理概念。

流动人口概念范文第9篇

近几年,功能性饮料在国内市场的涨幅不低于30%,因此也吸引了传统饮料巨头纷纷抢滩登陆。2012年3月,娃哈哈推出了新的功能饮料“启力”,据媒体报道,截至6月底“启力”已实现2000万罐的销量。虽然销售高歌猛进,但市场仍存隐忧,比如“启力”的口感与主要竞品相比并无超越;全面出击式的卖点诉求难以在消费者心智中形成清晰的品类定位与功能联想;主打产品概念之一“提神不伤身”值得商榷等。

目前,功能饮料在国内市场的成长已接近30年头,形成了(红)牛脉(动)领军、众宝(健力宝、宝矿力、葡萄适等)相随、群牛(以虎力士、冰牛为代表的红牛模仿跟随产品)尾随的倒金字塔型市场格局。而推动国内功能性饮料高速增长的力量主要有三个:其一,大量的城市亚健康人群、富贵病人群以及特定需求人群(如开车提神),是功能性饮料高成长的核心驱动力;其二,一系列和体育、运动相关的盛事、活动使运动性功能饮料的市场边界迅速扩大;其三,由于拥有核心配方与功能附加值,功能性饮料比普通饮料拥有更大的定价空间,厂商也有更大的能量进行市场培育与推广。

影响功能饮料长销的核心问题

近年来,在“国产”功能性饮料中也出现了不少红极一时的产品,分析这些案例的成败,我们发现决定功能性饮料生命周期有三大“命门”。

第一,清晰的品类战略。重创意,轻品类的“他+她-”饮料从2004年3月份上市到5月底,曾创造回款5亿元的神话。然而到2005年上半年,“他+她-”饮料高层却已在总结产品迅速衰落的原因:销售团队的成长未能跟上急剧扩张的市场步伐;对总经销商模式的过分依赖导致对渠道的无力和失控。

“他+她-”失败的根源在于战略问题。在产品功能层面,“他+她-”将品类定位为“营养素水”。但营养素水到底是什么水?在当时10个人或许会有10个答案。在产品规划中,“他”和“她”虽然根据性别重新定位了产品,但产品功能并无突破,“他+她-”的品类形象也因此更显模糊。我们一再强调品类,是因为饮料尤其是功能性饮料的购买都存在着“情境触发”。比如剧烈运动后极度干渴,第一个想喝的饮料品类很可能是“可乐”,因为可乐“畅快解渴”;夏天吃火锅,消费者第一个想到的饮料品类可能是凉茶,因为凉茶可以“预防上火”。“他+她-”?模糊的品类印象让消费者无法在大脑中对产品归类,其“情境触发”可能更容易引导恋爱中的男女一起购买。如此一来,产品将沦为“小众”,难以持续“快消”。

第二,愉悦的产品口感。功能性饮料不是简单的“矿物质加水”,市场上能够长销的功能性饮料基本上都有接近普通饮料的口感。前几年,国内有些知名饮料企业推出的功能性饮料竟然不做严格的口感测试,最后不得不为盲目自信埋单。

第三,聚焦的功能概念。红牛的“困了累了喝红牛”这一卖点坚持了八年之久,这在概念迭出、崇拜流行的功能性饮料市场颇为不易。而娃哈哈的“启力”在同一载体(公交站牌)中出现的广告语就有五条之多,其主要功能卖点就有四个:标本兼顾(由内而外增强免疫力)、提神、不伤身(包括不含防腐剂)、七大营养。在这样一个信息传播极度过剩的时代,只有化掌为拳,才能集中力量“打疼”目标消费者。

应避免的概念诉求误区

在打造产品的具体概念时,很多厂商都在尝试对功能概念进行差异化表达,或是在产品的其他方面寻求差异化。如农夫“尖叫”的尖嘴瓶型设计,提高了产品的趣味性与可玩性,无意间吸引了大批6~12岁消费群体的追捧。在产品概念打造上,致力于做长线的产品应该回避以下概念诉求误区:

生搬硬造,自造概念。今年流行XXX,今年就喝XXX。类似这些不注重与消费者互动、平等沟通,强推硬灌的产品概念越来越被消费者无视,甚至反感。

投机心理,盲目跟风。在去年成都春季糖酒会上,有一款借力“给力”概念的功能饮料。“给力”无疑是2010到2011年度最“给力”的热词,但是“给力”更适合做产品的副品牌或促销主题,而非产品主打概念,因为依附于流行文化的产品生命力是不确定的。

过度细分,自我设限。有一款即冲型五谷膳食纤维饮料的产品概念是:“我的健康早餐!”这好比切蛋糕,先把不吃早餐的人群切走,在早餐人群中又把习惯在外就餐的切走,最后的消费人群集中于在家自己动手或办公室自带早餐的人群。然而,接下来还要面对豆浆、牛奶、牛奶与果汁复合饮料、燕麦片等早餐主流品类的竞争。最终产品能够分到多少蛋糕,令人担忧。

过分承诺,过犹不及。功能性饮料的功能宣传要把握一个“度”。说得太虚,难以取信消费者也难以支撑产品的高价值;说得太实在,功能性饮料毕竟不是药,即使是药品,效果也要考虑个体差异。最好的策略是“虚实结合”。有一款主打醒酒概念的葛根功能饮料,主要诉求是“酒后难受,喝XXX”。这样的诉求一方面会直面醒酒药剂、保健品的竞争;另一方面人为拔高了消费者对饮料的功能期望值,一旦产品力稍有欠缺,对定位于做长线的产品必定有害无益。

为功能饮料注入长销基因

要想把功能性饮料做成长线产品,就必须从源头为其注入长销基因。首先,我们对影响产品生命周期的七大环节进行梳理与总结。

1.品类定位:无论采取跟随、对立还是创新战略,都要将品类建立在雄厚、牢固的消费基础上。

2.品牌卡位:分析品类尚存的市场机会,通过抢占品类主流心智,实现品牌在消费者大脑“品类阶梯”中的优先排序。

3.真诚可靠的产品概念:在国内食品、药品安全事件频出的大背景下,取信消费者比取悦消费者更难,务实、真诚的产品概念与功能利益承诺显得尤为珍贵。

4.建立严格的口感测试、质量保障与应急机制。产品口感欠佳,尤其是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在“自媒体”病毒式传播时代,往往会酿成信任危机的燎原大火。

5.打造成熟稳健的招商与销售团队,同步打造团队深度分销与终端决胜的能力。

6.基于自身资源与能力构造渠道体系:娃哈哈的“联销体”模式注重分销渠道的建设,康师傅的“渠道精耕”与可口可乐的“101”模式注重公司直控终端。而直控终端将成为功能性饮料的主流渠道模式。

7.坚持聚焦产品核心卖点与产品主打概念,集中力量培育并启动消费市场。

一般来说,中小饮料企业的能力与资源很难全面照顾到以上七个环节。事实上,只要在前四个环节下足工夫,再根据自身的招商能力、销售队伍、渠道资源、推广预算等,对特定市场区域或特殊渠道集中力量进行定向突破,逐步扩大根据地市场,一样过得逍遥自在。

流动人口概念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类比法 具体化 趣味化 形象化

在电工、机电类专业的教学体系中,《电工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由于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因此概念多、理论性强,抽象而难于理解,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电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让学生机械地背定义、公式、定律等,而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培养学生自主的探究精神。我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深刻体会到:在讲解概念的教学过程中,如果适当地运用类比,将生活中的一些事或物与教学中的概念联系,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兴趣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理论形象化,不但能降低教学难度,还能使教学内容直观、易懂、易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拓展学生的思路,调动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积极性。

一、类比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增强学生的记忆

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常碰到是抽象的概念、难记的定义、难懂的结论。在讲解这些知识时,不可能全部利用实验得出概念、定义等,加上学校教学设备有限及学生物理基础不牢固,学生大都对学过的概念、定义模糊不清,似懂非懂。

在讲授“电流”这一内容,介绍电流产生的条件时,对于“电流”的形成,我们可以用单个的水滴来代表单个的电子,单个的水滴即使移动也不会形成水流,而大量的水滴向一个方向定向地流动,就形成了水流。同样电流也是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这样,电压和电位也可以用水的特点来讲述,如水要流动就需要有高低的落差,当水装在瓶子里,这时水就对瓶底产生了压力,如果瓶底有开口的话,水就会在压力的作用下,产生定向的移动,也就是产生了水流。同理,电子也是在电压的作用下,产生电子的定向移动,产生了电流。当然,电和水在很多特点上还是不完全相同的,这是需要在讲课的时候讲解清楚的。又如对于“在电路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阻按顺序一个接一个地联成一串,串联电路中流过每个电阻的电流都相等”这句话,学生不理解为什么?其实我们可以将串联电路类比成一条无分支的河流,那么各处水流量当然都相等了。而对于“电阻并联时,总电流量等于流过各电阻的电流之和”这句话,就可以类比成一条河的分支总水流量等于各支流的流量之和。这样,将电路类比成水路,学生不仅容易理解,而且能加深印象,帮助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类比使枯燥乏味的知识趣味化、生活化,活跃课堂气氛

教学中适当运用类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使死板呆滞的教学内容变活。

在讲授“磁场与电磁感应”中的“磁化”概念时,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我们可以用不同的人群来解释磁体中的“磁畴”。用学生、农民工和军人比做反磁物质、顺磁物质和铁磁物质。当我们发出口令让学生、农民工和军人排队时,农民工由于对口令的不理解或不熟悉,不会排好队;而学生虽然接受过训练,会排好队,但排列的并不整齐;军人在听到口令后会迅速地排列好整齐的队形。这就像在不同的物质中,磁畴的排列在外磁场的作用下的表现,外磁场就像发出的口令,当外磁场靠近不同物质时,铁磁物质中的磁畴会排列整齐,这时对外显示强磁性;而顺磁物质中的一部分磁畴会排列整齐,对外显示较弱的磁性;而返磁物质中的磁畴对外磁场毫无反应,对外就不显示磁性。

这些类比生动有趣,知识中有兴趣,兴趣中有知识。类比事物来源生活,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易于接受,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搞活了课堂,教学收效甚好。

三、类比使深奥的理论形象化,降低教学难度

用形象的类比来描述难以掌握的教学内容,能使学生产生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飞越,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楞次定律是电磁感应中的重点内容,亦是难点。由于确定感生电流的方向涉及原磁场的方向、磁通的变化(增强或减少)和感生电流的磁场之间的关系,因此,定律本身包含的内容复杂,加上定律是以文字叙述概括的,理论意义丰富且深奥,学生常常理解错误。“感应电流的磁通总是阻碍原有磁通的变化”。不少学生把它理解为和原磁通的方向相反,混淆了阻碍与阻止的含义。为了让学生把握阻碍、变化四个字,可以一个性格内向但又好客的孩子做类比:家中有客人来时,他总觉得不自在,不想别人到他家做客。但当客人真的到来了,而且客人见多识广、健谈风趣,此时他又愿意让客人多呆些时间,不想客人离去,可谓是“来时拒之,去时挽留”。这类比较准确地描述了定律的含义,又使定律拟人化,降低了教学难度,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蕴藏着的知识更是奥妙无穷的。运用类比,并不是以浅显的道理代替较深的,更不是滥用玩笑代替耐心的讲解,而是要求教师紧密结合教材内容,根据具体情况,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不过,类比到底是类比,两个事物做类比,总是只有一部分属性相同或相似,而不可能全部属性都相同。因此在解释概念时,应进一步把它的本性讲清楚,并把新概念与用来类比的例子进行必要的比较,使学生通过联想、想象,既能理解新概念又能从比较中认识到它们的区别。

在生动、形象、有趣的类比中,讲解《电工基础》的概念,能够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深刻的道理浅显化,深入浅出地使学生从相似联系中悟出道理,掌握方法,激发兴趣,增强记忆,从而最终达到全面、深刻地理解和牢固掌握教学内容的目的。

参考文献:

流动人口概念范文第11篇

1.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二是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人口迁移在本章和整个必修地理教学内容中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是人口增长知识点的延伸,人口增长影响了人口的时空分布,而人口迁移改变了这种时空分布导致人口在空间分布上的合理性,同时也促使多种文化的交流。另一方面人口迁移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又是产业活动的重要区位条件。所以这节内容在整个地理必修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高中新课程地理主要就是围绕“人地关系”即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一主线展开的。而人类活动的直接表现之一就是人口的发展和变化,像产业活动、产业转移和环境问题等都与人口的迁移和流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人口问题是人类当前面临诸多问题的核心问题。本节内容就是通过联系具体的人口迁移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乃至世界的人口迁移和流动情况,从而引导学生分析、探究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帮助学生在科学的认识了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2.学生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分析能力,喜欢探究生活中的地理事物或现象,而人口迁移就发生在学生周围的生活环境中。因此本节内容以温州为案例展开教学,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容易调动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便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但是由于学生的社会阅历有限,对现象、事物的认识多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缺乏理性的深层次的认识,像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上很多学生存在偏差,对于人口迁移原因的理解上也较为片面。另外高一学生普遍比较缺乏区域地理知识,所以对人口迁移的具体空间流动情况大多不太熟悉。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发挥其主动性,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发现问题,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过程并内化地理学习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三、课后反思:

1、整堂课主要采用了案例教学和探究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所以课前视情况组织学生收集一些相关资料。另外在分组探究的操作上,教师一定要注意活动时间的把握,要留出充足的时间组织小组间、学生个人间的交流和评价,以保证学生能充分地进行合作和探究学习。

流动人口概念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障碍;对策

【作者】马冬梅,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宁夏医科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李吉和,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武汉,430074

【中图分类号】D63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3)02—0015—00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流动人口已成为城市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群体。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已从2000年的1.2亿增加到2010年的2.2亿,增幅达83%。这些流动人口中包括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我国每年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约1000万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已经在数量上超过了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为加快城市经济发展、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间的交流与交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是一个在语言、、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与汉族有很大差异的群体,因此,这一群体在适应与融入城市社会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与障碍。这些问题处理得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城乡社会的和谐发展,关系到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的形成,甚至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

目前学界许多学者对此问题有所关注。张继焦指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跨民族交往中还存在着种种障碍。杨圣敏通过对北京维吾尔族流动人口的调查指出:“他们不仅像其他进城农民一样,来自于农村和贫困地区,而且是一个在语言、宗教、风俗等方面特殊的人群。他们的流动所要突破的不仅是体制的障碍,而且还有文化、心理和语言的障碍。”李吉和指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促进各民族间的交融、传承民族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矛盾与冲突。这些学者大多是在研究其他问题时对这一方面有所涉及,鲜有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问题与障碍进行系统分析。基于此,本文试图对阻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社会的主要因素进行逐一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以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更好、更快地融入城市社会,推动城乡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社会融合及其测量指标

(一)社会融合的概念界定

20世纪早期,移民的社会融入问题进入了西方学术界的研究视野,成为西方移民研究的重要内容。威廉·托马斯和弗洛里安·兹纳涅茨基的《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怀特的《街角社会》等都是西方早期研究移民融入问题比较经典的著作。西方学者关于移民融入所使用的概念主要有:同化(assimilation)、社会适应(social adaptation)、社会融合(social integration)、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社会吸纳(social inclusion)与社会并入(social incorporation)等。

在这些概念当中,社会融合较为常用。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E.Durkheim)在其著作——《自杀论》中,首次提出了社会融合的概念,并且认为较好的社会融合水平可以防止由社会原因而导致的自杀。艾林森(W.Ellingsen)认为,移民的社会融合可以定义为个体或群体被包容进主流社会或各种社会领域的状态与过程。2003年欧盟在关于社会融合的联合报告中指出:社会融合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它确保具有风险和社会排斥的群体能够获得必要的机会和资源,通过这些资源和机会,他们能够全面参与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和享受正常的生活,以及在他们居住的社会认为应该享受的正常社会福利。Park和Burgess认为(社会)融合是“相互渗透和融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某个群体逐渐形成对其他群体的记忆、情感和态度,通过共享(不同群体的)经历和历史,各个群体最终融汇到共同的文化生活中。”

近年来,国内学者分别从社会学、人类学、人口学以及政治学等不同视角对我国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问题进行了研究。但对于社会融合的概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界定。其中引用最多的是由任远和邬民乐给出的概念:“社会融合是个体和个体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或不同文化之间互相配合、互相适应的过程。”但由于这一概念过于宽泛,不同学者又从不同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笔者认为,社会融合是一个双向的、动态的过程,既包括流动人口融入本地社会的过程,也包括本地居民对流动人口的接纳过程,并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测量指标

西方文献表明,移民或流动群体的社会融合是一个多维度概念,它包含了移民在经济生活、文化教育、政治活动、观念认知等多个方面的融合。研究者主要通过类型化方式来描述与测量移民群体的社会融入程度与融入过程。这种类型化的方式实质上反映了人类学与社会学研究中“结构”与“文化”的二元区分。西方比较有代表性的类型化研究有以下几种:以戈登(Gordon)为代表的“二维度”模型,以杨格·塔斯(J.Junger—Tas)等人为代表的“三维度”模型,以恩泽格尔(H.Entzinger)等人为代表的“四维度”模型。其中恩泽格尔等人提出的“四维度”模型最为清晰、具体,这四个维度分别是社会经济融入、政治融入、文化融入、主体社会对移民的接纳或拒斥等。

我国学者大都认为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分为三个维度:文化融入,主要包括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价值观和规范等方面的内容;社会经济融入,包括就业、收入与消费水平、职业地位、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等内容;心理融入,包括居留意愿、身份认同、偏见与歧视的消除等内容。李树茁等认为,文化融入是移民在社会融合过程中首先需要经历的;社会经济融入是移民完成社会融合最为关键的一步,标志着融合过程的成熟;心理融入是最高层次的社会融合。不过也有学者将社会融合分为四个维度,如杨菊华认为,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至少包括经济整合、文化接纳、行为适应、身份认同等四个维度,并指出身份认同是社会融合的最高境界。

笔者认为,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从经济融入、文化接纳、行为适应、心理融入等四个维度进行测量较为合理,而且对我国一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进行研究,与风俗习惯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就笔者自2008年以来对我国部分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调查发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无论是在文化、经济还是在心理融入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与障碍。

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障碍因素

(一)语言交流的障碍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和信息交流工具,在人类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不同民族而言,语言不仅是进行交流的媒介与工具,更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族群边界标识中个人认同的象征符号。美国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把语言和宗教共同视为族群文化认同的基本要素。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满族使用汉语外,其他53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些民族转用或兼用汉语或其他民族语言,有些民族内部不同支系还使用不同的语言。因此,中国民族语言有80种以上。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首先通过语言与其他民族进行社会交往与互动。近年来,笔者通过对桂林、武汉、西安等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调查发现,维吾尔族、藏族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中汉语交际能力较差,尤其是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少数民族群体在日常生活、社会交往与工作中只能进行简单的沟通与交流,普遍存在汉语交际障碍。这种语言上的障碍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社会交往,影响了与其他族群的社会互动,进而影响到他们适应与融入城市社会。许多学者认为语言障碍普遍存在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当中,如郑信哲通过对城市藏族流动人口的调查指出,语言文化障碍是影响藏族流动人口适应城市的阻力之一。也有学者指出,少数民族语言障碍另一方面是方言认同引起的信息交流问题。正如马戎所说:“中国是一个地域幅员辽阔、拥有着许多族群的大国,在各个族群之间、不同区域之间长期存在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也存在着语言、方言的差别。这些差异影响甚至制约着区域间、族群间的交流与发展。”

(二)就业形式单一化、非正规化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由于受教育程度总体偏低,有的甚至是文盲或半文盲。再加上专业技术能力差以及语言沟通不畅等方面的原因,限制了他们在城市中的职业选择。他们在城市所从事的职业大多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浓厚的地域特征,从业范围单一。如新疆的维吾尔族主要从事贩卖干果、糖糕、玉器等新疆特产,或经营烤羊肉串、抓饭等清真饮食;青海化隆、循化的回族、撒拉族流动人口多经营牛肉拉面;藏族主要从事藏药的出售或经营一些民族饰品;苗族主要从事银饰的加工和出售以及苗族风味的餐饮业;东北的朝鲜族、西南的傣族也主要从事具有民族风味的餐饮业。

另外,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大多处于非正规就业状态。这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在正规部门里做“临时工”;二是没有正式单位,从事小规模生产经营服务活动。非正规就业具有劳动关系松散、劳动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就业不稳定、劳动者权益得不到保护等特点。李强指出:“目前,由于户籍的限制,他们被完全排斥在城市社会保障体制之外,在生活条件、就业、医疗等诸多方面,都处于一种随时受到威胁的状态。”

就业形式单一,经济收入不稳定,社会保障的缺失,这一系列因素导致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始终处于漂泊状态,甚至有些连基本的衣食住行都无法保证,更谈不上扎根于城市、真正成为城市中的一员。

(三)社会认同的“内卷化”

“内卷化”(involution),英文原意为内卷、内缠、纠缠不清的事物,又译为“过密化”。这一概念起初是由美国人类学家戈登威泽(Alexander Goldenweiser)提出,其用“内卷化”这个概念来“描述一类文化模式,即当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使自己转变到新的形态,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后来美国人类学家格尔茨(Clif-ford Geertz)再次运用这一概念,格尔茨于1963年出版了一部名为《农业的内卷化(Agriculturalinvolution):印度尼西亚生态变迁的过程》的著作,在该著作中他提出了“农业内卷化”,藉以描述印尼爪哇地区农业生产过程出现的一种生态稳定性、内向性、人口快速增长、高密度的耕作过程。黄宗智在《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一书中提出“商品化进程内卷化”的观点。黎明泽非常形象地指出:“‘内卷化’犹如包菜一样,片片叶子长出,却无法突破外层叶子的紧裹,只能在里面不断卷绕、生长。”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融入城市过程中,也呈现出“内卷化”的特点,并且成为影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社会的障碍因素。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内卷主要表现在族群认同“内卷化”、社会交往“内卷化”和居住空间“孤岛化”等几个方面。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由于语言、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原因,进入城市后,除了以血缘与地缘建立关系网络,倾向于与本民族或同一的人交往,有困难也是首先想到向这一群体求助。王希恩指出,城市少数民族“聚族而居,聚族而业”,如北京的魏公村、兰州的小西湖柏树巷社区、武汉的二七街、广州的三元里等,这种居住隔离阻碍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的交流与互动。

个案1:ZYH,男,45岁,撒拉族,青海循化人,在武汉开拉面馆。

我们在这里与本地人的交往不多,经常联系的就是和我们一起来的亲戚、老乡,还有就是其他地方的穆斯林,比如从甘肃和宁夏来的回族。因为我们开拉面馆的,要经常一起去宰牛,拿(买)牛肉什么的。我们有些老乡的饭馆里卖的小馍馍就是从一个甘肃天水的回民那里拿的,他们用来做肉夹馍。与本地人基本没什么来往,就是买东西的时候(交往)会多一些。

由此可见,亲缘、地缘和族缘作为一种社会资本的积淀和延续为其构建社会归属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是这种以亲缘、地缘和族缘为纽带建立的社会网络在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内部整合的同时,也阻碍了他们与城市主流社会的交流与融合。内群体认同以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聚族而居使他们与城市社会形成隔离,并成为阻碍其融入城市社会的内在障碍。

(四)宗教活动设施的缺乏

是族群认同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区分“我族”和“他族”的主要标志。英国社会学家史密斯(Smith)认为,族群凭借文化的一个或几个差别(如宗教、习俗、语言或组织)来相互区别。城市中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具有各自不同的,而且离开了世代生活居住的“同质性”乡土社会,进入到完全陌生的“异质性”城市社会,这种环境上的巨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他们的。“宗教活动甚至比在老家时更能发挥缓解生存压力、充当交际媒介和凝聚乡情和民族感情的作用。”城市宗教活动场所相比较农村而言数量较少,再加上在城市化过程中,大多数城市由于旧城改造与城市拆迁等原因,使得许多宗教活动场所面临规模缩小甚至消失的局面。就拿清真寺来说,信仰伊斯兰教的10个少数民族,世代围寺而居,而来到城市后,清真寺并非随处可见。许多城市的穆斯林流动人口去清真寺做一次礼拜来回需要花去几个小时的时间,这对于外出务工的流动人口而言,会因为占用时间太多而影响到他们正常的工作。同时,他们感觉在城市中进行宗教活动也很不方便。笔者在西安、武汉等地的调查发现,这些地方的穆斯林通常会就近选择一些废旧工厂、企业空地等作为临时礼拜点,我们还发现有些城市的流动穆斯林在居住地附近的学校操场上做礼拜。

个案2:MCY,男,42岁,回族,宁夏固原人,在西安做生意。

我来西安已经有3年了,各方面都还比较适应,生意也还能过得去。作为我们穆斯林在这里唯一不方便的就是上寺(清真寺)。我们那里寺很多,而且老教有老教寺,新教有新教寺。我家出门不远就是寺了,在这里不一样。我们周围没有寺,最近的一个也有几公里。后来我认识了一个在师大上学的回民学生,他告诉我他们都在附近一个公司里做礼拜,这个公司是一个回民老板开的,他那里挪出来了一间房子,专门做礼拜用。我后来也去那里做,(去那里做礼拜的人)主要是在附近做生意的,其他就是在周围学校上学的学生,还有一些外国学生。不过我听说那里马上要拆迁,如果是这样,以后也不知道怎么办呢。远的地方(的清真寺)也可以去,但就是太耽误时间了,来回差不多半天时间就过去了。

其实这种情况在我国许多城市都存在,尤其是在中东部城市更为突出。但不容忽视的是清真寺对于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而言,并不仅仅是做礼拜的场所,更是庆祝节日、举行婚礼和葬礼等仪式、传承伊斯兰文化的重要场所。城市中宗教活动场所的缺失给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成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障碍因素。

(五)城市居民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偏见

种族、宗教和其他文化差异会造成群体之间的社会距离、猜疑和紧张。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由于语言、服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常常被城市居民视为“怪异的人”,而且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往往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甚至存在一些偏见与歧视。这种偏见与歧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些城市居民对少数民族成员有歧视性语言;一些企业拒绝使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或者工资待遇方面同工不同酬;出租车司机不愿意搭载少数民族乘客;一些酒店对少数民族怀有戒备心理,甚至不接待少数民族人员,等等。

个案3:YHK,女,39岁,维吾尔族,新疆和田人,在武汉开饭馆。

我还是比较喜欢武汉的,做生意嘛,哪里都一样。唯一就是我们的穿着和他们不一样,时常有人以怪怪的眼神看我们。有时还在背后指指点点,不知道在说些什么。偶尔会听到有人说维族人坏这样的话,这些让人很生气。有一次几个人过来说:“这么热的天气,你们戴着(头巾)不热啊,摘掉不行吗?”我听了很不舒服,这跟他们有什么关系,他们又不懂(我们的)。

这些行为不仅伤害了少数民族情感,而且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民族关系。再加上一部分无业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打架斗殴、偷盗抢劫、吸毒贩毒等犯罪行为,严重损害了少数民族的形象,使得城市居民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产生“概念化印象”或“刻板印象”,往往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素质低、偷盗、打架斗殴,甚至与恐怖、分裂等联系起来,这实际上是给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贴上了一种标签。

标签理论(Labeling theory)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初级越轨”,但只有被贴上“标签”,初级越轨者才有可能走上“越轨生涯”。贝克尔(Howard Becket)在其《圈外人》(The Outsiders)中写到:“越轨行为是应用规章、法律等对于一个‘冒犯者’标定的结果。所谓有越轨行为者,就是被成功地贴上了这种标签的人。”根据贝克尔的观点,越轨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后天教化的结果,而是一些人将一些规则和制裁方式应用于“圈外人”的产物,是一种社会反应,是他人定义的结果。美国社会学家文森特·帕里罗等(Vincent N.Parrillo)在《当代社会问题》中指出,如果这种被贴标签的经历非常深刻,个人就会接受社会强加于他们的这些定义,社会的反应使个人确信他们就是“那一类人”。因此,这些歧视不仅伤害了少数民族情感,而且会产生负面效应,刺激部分流动人口再次违法犯罪。另外,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戈登(M.M.Gordon)认为,偏见(prejudice)与歧视(discrimination)是衡量民族关系的两个主要变量。所以,城市社会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偏见与歧视,不仅阻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而且将会直接影响到城市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

三、促进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对策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影响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社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政府公共服务的缺失,有些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自身的原因,也有些是城市居民的偏见与民族知识的缺乏。因此,要想从根本上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应当从多方面人手,采取合理的手段和方法。

(一)改进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将有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而对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不到位,将会直接影响流动人口进一步融入城市,给城市社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党的十报告强调,要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陆娅楠,朱剑红.人口增长放缓,老龄化加速,“人口家底”怎么看[N].人民日报,2011-05-10.

[2]郭嘉.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约千万[N].人民日报,2010—09—16.

[3]张继焦.城市民族的多样化——以少数民族人口迁移对城市的形响为例[J].思想战线,2004(3).

[4]杨圣敏,王汉生.北京“新疆村”的变迁——北京“新疆村”调查之一[J].西北民族研究,2008(2).

[5]李吉和,范才成.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民族交融——基于中、东部地区穆斯林群体的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

[6]嘎日达,黄匡时.西方社会融合概念探析及其启发[J].国外社会科学,2009(2).

[7]Park R E,Burgess E W.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sociology.1921.Reprint[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9.转引自悦中山,李树茁,费尔德曼.农民工社会融合的概念建构与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2(1).

[8]任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J].人口研究,2006(3).

[9]梁波,王海英.国外移民社会融入研究综述[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2).

[10]马戎.语言使用与族群关系[J].西北民族研究,2004(1).

[11]李强.城市农民工与城市中的非正规就业[J].社会学研究,2002(6).

[12]刘世定,邱泽奇.内卷化概念辨析[J].社会学研究,2004(5).

[13]黎明泽.浅论城市融入过程中的社会认同“内卷化”——以沿海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为例[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4).

[14]王希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国的民族意识[J].民族研究,1998(3).

[15]沈林.中国城市里的少数民族聚落/都市人类学与边疆城市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出版,1996.

[16]文森特·帕里罗,约翰·史汀森,等.当代社会问题(第四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17]H·S·贝克尔.局外人:越轨社会学之研究[M].纽约,1963.转引自高春凤.标签理论视角下流动人口融入城市问题研究[J].农业考古,2011(6).

流动人口概念范文第13篇

该书从政治排斥的视角出发,对流动人口的政治处境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和研究。首先,对政治排斥的概念、含义和类型进行探讨,构建了一种政治排斥理论的分析框架;接着,对实地调查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论证了中国城市政治系统确实存在对流动人口政治排斥问题的观点;然后,从社会制度、社会结构和群体自身因素等几个层面分析了流动人口中政治排斥问题产生的深刻原因,并从政治风险的角度揭示了流动人口中政治排斥问题的负面影响;最后,从流动人口政治参与的权利、能力和条件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性建议。我认为,该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贡献:

第一,拓展了流动人口问题研究的政治视角。改革开放以来,流动人口急剧增加,他们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其生存状况和社会处境并没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出现明显改善,特别是其政治处境基本没有改善,规模巨大的流动人口的政治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他们处于政治生活的边缘,其基本的政治权利难以得到有效保障。该书对流动人口政治排斥问题第一次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对不少前沿的理论问题和现实对策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从政治学角度研究流动人口问题的缺失,就此而言,该书具有较高的创新性。

第二,引入并完善了一个分析社会弱势群体政治处境的新概念——政治排斥。作者通过对社会排斥理论兴起和发展的回顾,构建了一种政治排斥的分析框架,并运用这一分析框架来研究流动人口的政治处境,从而对新的条件和环境下产生的新的问题做出了深刻的阐释,并在分析范式和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同时,政治排斥这一概念很大程度上是从社会排斥这一概念移植过来的,运用政治排斥理论分析问题,也可以借鉴西方学术界已经较为成熟的社会排斥理论的成果和西方国家在消除社会排斥方面的实践经验,提供有效化解这一问题的政策措施的新视角。正是运用这种分析框架,作者对中国流动人口的政治问题的研究更富有解释力和说服力,从而也增强了该书的理论价值,并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观点。

第三,揭示了一个客观存在的社会事实,以期引起学术界和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由此,作者把流动人口被排斥在政治之外的社会事实,以一种恰当的、简洁的语言形式揭示出来,以期引起学术界和相关政府部门如同关注流动人口生存问题一样来关注流动人口的政治问题,并化解蕴藏于流动人口政治排斥中的政治风险问题。这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流动人口概念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粮食安全;粮食安全思想;粮食生产;粮食流通;粮食贸易

〔中图分类号〕F30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2)05-0142-06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但翻开中国的历史,写满了“天灾”、“饥荒”等字眼,千年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竟是一个“饥荒国度”。〔1〕中国真正解决吃饭问题,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建国以来粮食安全问题逐步解决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一部粮食安全思想变迁史。研究建国以来粮食安全思想内涵的演变特征,有助于总结其中对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产生重大影响、做出重大贡献的思想成果,发现对粮食安全制度产生负面作用的思想因素,并为未来粮食安全发展提供启示。

一、粮食安全概念的发展

粮食安全思想中国自古便有,但粮食安全的概念,最早由联合国国际粮农组织(FAO)提出。1974年,FAO在罗马世界粮食大会上提出,粮食安全即“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2〕这一概念在1983年、1996年、2001年均得到修正。学者们对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粮食首脑会议提出的粮食安全概念一直非常关注,分析认为,其粮食安全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涵:第一,从对象上说,粮食安全是对“所有人”供给;第二,从数量上说,粮食安全供给的数量标准应当是“足够”;第三,从质量上说,粮食供给的质量应当是保障“健康”;第四,从时间范围上说,粮食的供给应当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体现为“在任何时候”;第五,国际粮食安全概念一直以来非常强调一个标准,即可获得标准和购买力标准,提出应当让所有人“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国际粮食安全概念偏重于关注贫困与饥饿问题,偏重于对第三世界国家和贫困人口的粮食获得,以及营养安全。近年来,随着世界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逐渐开始关注粮食安全中的质量问题。

流动人口概念范文第15篇

卡银行(CB,Card Bank)是各商业银行的统一金融门户,客户一旦登陆卡银行,意味着已经进入自己拥有的每个商业银行账户,可以实时跨行调拨资金,支付结算,购买理财产品或其它任何交易。基于卡银行可以建立公民征信体系,实现交易数据溯源,实施全面的金融监管。卡银行业务包括客户关系管理、存款业务、贷款业务、支付结算业务、卡业务、资金贸易融资业务。卡业务涉及到存款和贷款等其它业务,业务建模首先建立业务文档,包括业务场景名、用例概述、业务输入、流程描述、业务输出、会计分录等,通过建立业务文档对卡银行业务进行概念建模。然后根据业务文档描述的业务用例场景,提取绘制出业务流程图。将不同的业务参与者分为不同的甬道,如卡银行业务分为客户、柜员、系统、客户经理等甬道,对业务场景步骤进行分析、精炼、绘制流程图描述整个业务流程。业务流程图系统甬道一栏包括原子业务映射为系统用例以及与应用无关的判断。 1 业务建模 卡银行系统业务模型由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三个部分构成。概念模型包括卡银行业务应用领域、业务领域类型、业务用例类型和业务用例。逻辑模型由业务用例场景和业务流程步骤构成,物理模型是由原子业务直接映射的系统用例组成;概念模型通过业务步骤流程映射为物理模型[1]。 1.1 巴科斯范式定义 概念模型可通过巴科斯范式定义卡银行系统的业务应用领域、业务领域类型、业务用例类型、业务用例、业务用例场景、业务步骤等多个层次,比如,<业务领域类型>∷=<业务领域>{<业务领域>};<业务领域>∷=<业务用例类型>{<业务用例类型>};<业务用例类型>∷=<业务用例>{<业务用例>};<业务用例>∷=<业务用例场景>{<业务用例场景>};<业务用例场景>∷=<业务步骤>{<业务步骤>};<业务步骤>∷=<业务步骤>{<业务步骤>}|<业务步骤><原子业务>{<原子业务>}|<原子业务>{<原子业务>};<业务步骤关系>∷=<is-instance-of>|<is-part-of>|<is-next-flow-of>|<is-dis-joint-of>;符号“∷=”右面的概念集合给出了“∷=”左面概念的内涵。业务步骤是一类特殊的概念,需要引入业务步骤关系确定业务步骤之间定序。原子业务是独立的不可再分割的业务步骤,直接映射为系统建模过程的系统用例。本研究已经全部完成了卡银行系统的业务建模,下文给出用巴科斯范式描述的例子。<卡银行核心业务>∷=<客户关系管理><卡业务><总账>;业务领域<卡业务>∷=<卡存款><卡贷款><卡支付结算><卡资金贸易融资><卡电子类交易><卡管理><电话银行业务>;业务用例类型<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业务用例类型<卡存款>∷=<个人卡存款><单位卡存款>;业务用例<卡贷款>∷=<一般个贷产品><单位固定资产贷款><单位流资类贷款><单位委托贷款><法人透支账户><票据贴现><或有业务>;业务用例<卡支付结算>∷=<卡银行汇票业务><卡银行本票业务><汇兑业务><委托收款业务><托收承付业务><大额支付系统业务><同城票据交换业务><小额支付系统业务>;业务用例<卡资金贸易融资>∷=<卡资金贸易融资>;业务用例<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业务用例<个人卡存款>∷=<个人卡账户开户><个人卡卡内其他账户开户><个人卡卡内其他账户开户———已经开立账户移入卡内><个人卡现金存款><个人卡转账存款><个人卡现金取款><个人卡转账取款><个人卡卡内定期部分提前支取现金><个人卡卡内定期部分提前转账支取><个人卡卡内其他账户销户><个人卡卡内其他账户销户———移出卡内非主账户><个人卡销户>;业务用例场景<一般个贷产品>∷=<一般个贷发放><一般个贷还款><一般个贷延长贷款到期日><一般个贷贷款转逾期><动态质押合同下的卡自助贷款发放><综合授信合同下的卡自助贷款发放><自助贷款展期><一般个贷转减值处理><一般个贷转减值后核销处理><一般个贷核销贷款收回>;业务用例场景<卡银行汇票业务>∷=<现金签发卡银行汇票><个人转账签发卡银行汇票><单位转账签发卡银行汇票><卡银行汇票现金兑付><卡银行汇票转账兑付><卡银行汇票重打><卡银行汇票查询><卡银行汇票挂失><卡银行汇票解挂>;业务用例场景<卡资金贸易融资>∷=<进出口押汇业务发放><进出口押汇到期二次转账结清><出口退税托管账户到期还款><资金贸易融资类贷款展期><开立进口信用证/保函><进口信用证/保函到期处理><保函到期未用退回><进出口代付发放><出口代付提前还款><出口代付到期代付行划来多余款项><出口代付到期付款><进口代付垫款><信用证下提货担保书的开立><提货担保到期处理>;业务用例场景<客户关系管理>∷=<建立个人客户><建立单位客户><维护客户关系连接><维护客户关系><建立客户密码><修改客户密码><重置客户密码><变更客户详细信息>;业务用例场景[1]。 1.2 提取原子业务 笔者通过建立基于Visio的跨职能流程图分离出原子业务。通过VB程序提取的原子业务并转存为CSV格式的数据,然后将CSV文件导入数据库。 2 业务系统架构 卡银行业务系统具有SOA架构的全部特征,其最大的好处是采用成熟稳定的标准化流程引擎,符合工作流管理联盟WfMC(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提出的工作流参考模型。业务流程作为流程引擎的输入数据。业务改变时,通过引入新的流程数据实现维护扩展,不必重新编译系统。图1为卡银行业务系统架构。工作流模型有组件1流程引擎,组件2流程设计平台和组件3界面设计平台。流程引擎类似于一个CPU,形式化的XML的业务流程相当于CPU中执行的程序,每一个业务都对应着相应的一个流程。对于发起的任何一个业务,流程引擎从应用服务器中调出相对应的业务流程驱动执行。工作流模型的流程设计平台,也是一个图形化的设计工具。各个业务的流程图作为流程设计平台的输入。流程设计平台自动提取相应的属性和参数,然后生成业务流程XML的形式化表示,存入流程引擎应用服务器的数据库。界面设计平台主要功能是将客户端应用程序与流程引擎进行交互时必需的界面信息,自动转换成形式化描述的XML格式,存入流程引擎应用服务器的数据库。#p#分页标题#e# 3 工作流引擎 工作流引擎就是流程引擎,目前有三大主流开源项目可供系统选用。 3.1 Shark 完全基于WfMC和OMG(Object Manage-ment Group,对象管理组)标准构建,用XPDL(XML Process Description Language)流程定义语言开发。其特点是较为简单的内部调度机制,采用循环遍历方法完成活动实例,调度机制直观,易于理解,但是对复杂运行模式难以支持。Shark最吸引人之处[[2]]是XPDL的Activity源于UML 1.x的活动图概念,易于控制并发分叉线程。 3.2 OSWorkflow 由opensymphony组织开发维护,用纯Java语言编写的OSWorkflow有限状态机模型。在OS-Workflow中用step ID和status联合表达状态(state),step ID中的某个status就是state,由动作(action)驱动完成status的转换。灵活性是OS-Workflow最大的优点,同时也让它非常难以掌握,成为推广使用的障碍。 3.3 jBPM jBPM(Java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3]没有采用目前工作流引擎遵循的主要两个标准(BPEL和WfMC标准),而是自定义了流程描述语言JPDL[4~5](jBPM Process Definition Language),结合应用状态图、活动图和PetriNet分离出数据管理的职能。数据库管理采用Hibernate技术,可以部署在任何应用服务器上,具有较好的灵活性,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开源工作流引擎。由于流程设计平台可将工作流程转换为XML格式的描述,因此可利用主流开源项目作为其引擎。但采用XML描述工作流程并非必要步骤。为此,本文给出工作流引擎CBE(Card Bank Engine)的一般实现方案。 3.4 CBE CBE支持的流程大致有二种类型,分别是①固态流程,不支持流程再造;②静态流程,允许流程再造。固态流程通过预先设计确定语义树,流程路径由输入参数确定,因此CBE可实现为有限状态机。静态流程从外部输入语义树,要求引擎必须为流程提供存储和计数。静态流程的引擎CBE特征与CPU的程序控制器相似,实现为“定序器”,定序器继承了冯诺依曼架构的主要特征,其基本部件是构件队列、构件计数器和构件译码器。构件队列用来存储由构件名组成的流程。当一个节拍发生时,构件计数器当前指针指定的构件名送入构件译码器译码,通过服务总线激活相应的构件实体实施操作;同时构件计数器指向下一个构件名。流程的ID存储在流程队列中,流程计数器指向当前被激活的流程ID。 4 工作流建模 工作流模型[6]抽象表示工作流经营的生命周期。工作流模型定义了完整表示工作流的相关概念,其中包括为建模用户定义工作流所提供的元素或组件。工作流建模方法主要包括基于有向图的方法、基于对话的方法、基于PetriNet的ICN(Infor-mation Control Nets)方法等[7]。 4.1 有向图模型 这种模型的出发点是从定义经营过程入手,清楚地进行过程描述,模型有向图中的节点表示过程中的状态或者活动,有向弧用来表示节点之间在时序上的依赖关系。有向图工作流模型的优点是直观、易于理解;缺点是缺乏柔性,难以表示复杂逻辑。 4.2 语言对话模型 这种模型的理论基础是自然语言行为,通过语言描述、提炼、抽象出用户与系统两个角色间的交互行为,定义工作流过程,形成由相互连接的一系列闭合工作流环。基于对话的工作流模型通过语言交流信息、描述事物、规划并协调行为。 4.3 ICN模型 ICN工作流模型的理论基础是PetriNet,其实质是把工作流管理联盟规范中定义的基本工作流原语映射为与之对应的PetriNet,由此去建立工作流网的触发机制和基本的构件组。 4.4 流程描述语言模型 流程描述语言模型是本文提出的从流程描述语言视角描述的工作流模型。工作流程可描述为与问题无关部分和与问题关联部分。与问题无关部分是指对所有应用都是必需的,它包括:字符集、数据类型、关键字、表达式、语句(分支、跳转、条件、循环…)等基本控制要素;而与问题关联部分是指概念及其对应的原子操作集合、基本运算等。可针对具体问题抽象出概念,将概念分解为操作或运算的流程,对其形式化后可从需求分析中提取出此部分内容。因此采用流程描述语言模型可以很容易建立工作流模型,且更具一般性。 5 结论 讨论了卡银行业务系统架构,阐述了采用标准化流程引擎实现SOA架构的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按照SOA的理念,系统开发建设的主要任务集中在业务建模和提取业务流程。流程步骤节点上所需的服务构件主要依靠从构件市场采购,自行开发构件仅仅作为补充。讨论了流程引擎的抽象模型以及三种主流开源工作流引擎,比较了各自的优劣。给出了工作流引擎CBE和流程描述语言模型的一般实现方案。介绍了当前流行的业务建模主要方法,验证了本实验室自创并一直沿用的SOA三层模型建模方法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