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教育学主要理论范文

教育学主要理论范文

教育学主要理论

教育学主要理论范文第1篇

一、实用主义的反思思维科学观

实用主义教学理论是科学教育的思想基础。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论述科学探究的本质及阶段。他认为探究在本质上是一种反省思维,即“对任何一种信念或假设的知识进行的积极、持续、审慎的思考,而支持这种信念或知识可能得出的进一步结构,便是这种思考的依据”。这种思维在过程中实际上经历了一种从怀疑或混淆的状态(前反省状态)进入到一种以满意和对先前让自己感到怀疑和困惑的环境的控制为特征的情境(后反省状态)。

受实用主义哲学观的影响,杜威不重视书本知识在探究教学中的作用,认为它脱离实际,不利于学生直接与社会、自然接触,不能获得真实问题情境与体验。因而他主张教师让学生从做中学,在做中思维。杜威认为教学应培养学生具有探究的能力和习惯。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他提出了科学教育的程序:“第一,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要有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兴趣的连续的活动;第二,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第三,他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对付这个问题;第四,他必须负责一步一步地展开他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五,他要有机会通过运用来检验他的想法,使这些想法意义明确,并且让他自己去发现它们是否有效。”而杜威提的几个程序在真是课堂情境中是很难做到的,比如“真实的经验情境”。在科学课堂中教师可能创设情境,但是创设的情境毕竟是想象的、虚拟的,只有当学生真正走进科学实验室,走入博物馆、科技馆才能学到真正的科学实验,体会到真正的科技进步。

杜威首次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探究教学理论,强调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说开辟了科学教育与实践的新领域,引起人们对学生的主体性的极大关注以及主动探究的深刻反思。因此,蔡尔兹(J.L.Childs)认为把“实验的探究法”引入教育领域是杜威在教育上的一大功绩。而且从他对探究的论述来看,他对探究本质的揭示是相当深刻的,他所提出的探究教学程序也对后来的探究教学研究和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此,有学者给予很高的评价:“尽管白他(杜威)以后,各类作者用问题解决、归纳法、批判性或反省性思维、科学方法或概念学习来指称探究,但从很多研究及学校教育计划来看,探究这一过程的基本要素均不出杜威当年的论述。”

但是他的理论也有其局限性,实用主义普遍具有的工具主义立场,模糊或抹杀了真理的界限;其内在固有的相对主义立场,也给认识论研究造成了诸多困难。近年来中外已经逐渐摈弃杜威的实用主义在科学教育上的指导。杜威强调观念、思想、理论等既不是先验论者所说的先天的理性原则,也不是反映论者所说的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更不是永恒真理,而只不过是一些假设。确切地说,它们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实际目的而设计的工具。要检验它们是否恰当,是否有价值,那就要看它们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是否能完成规定的任务。所以,杜威认为,一切知识都具有工具性。工具、手段与目的、效果是同等重要的。这与我们当今强调科学教育的人文性形成强烈的冲突。

二、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科学观

布鲁纳深受皮亚杰、乔姆斯基和莱维・斯特劳斯思想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对美国20世纪后半叶“教育面向现代化”的课程改革有重大的影响。布鲁纳认为教育应该努力使学生明白学科的基本结构,而不是那些学科结论。他在《教育过程》中写道:“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转换、组合、领悟等而获得学习内容的过程。从这里可以看出发现学习的过程就是个人思维探究的过程。布鲁纳认为“无论在哪里,在知识的尖端也好,在三年级的教室里也好,智力的活动都一样。一位科学家在他的书桌上或实验室里所做的,一位文学评论家在读一首诗时所做的,正像从事类似活动而想要获得理解的任何其他人所做的一样,都是属于同一类的活动。其间的差别,仅在程度而不在性质”。小学生和科学家的认识活动在程度上表现为知识的深度、广度和探究过程的复杂程度的差异:在性质上则表现出基本研究方法、过程的一致。

布鲁纳所说的发现并不限于发现人类尚未发现的事物,而指的是让学生自己独立阅读思考,去发现教材结构、结论和规律的过程。这种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思考、探索求知,最终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布鲁纳提出的认知发现学习的方法,强调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因为发现学习强调学生的自我探索和自我发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课程结构,就是掌握某一学术领域的基本观念。不但包括掌握一般原理,而且还包括对待学习和调查研究、对待推测和预感、对待独立解决问题的可能性的态度。这样看来,学科的基本结构不仅强调学科的一般原理和概念的认知学习,更注重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态度的培养。获得学科的基本观念通过发现学习来实现。

所谓发现学习,就是不把学习的内容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由学生通过一系列发现行为(如现,强调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科学知识的融会。

但是布鲁纳的发现学习不能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科学中有很多定理、命题、原理必须通过教师的讲授和解释才能让学生理解和接受,单纯靠学生自己去发现,有可能浪费了时间而学生还未能真正理解某方面科学知识。科学教育包括科学原理、科学技能和科学观。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在科学技能方面可以得到较好的运用,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才能灵活运用,因材施教。

三、建构主义的主体建构科学观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为当代建构主义理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把主体的动作――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看作是一切经验和知识的源泉。他既反对知识纯粹来自感官经验的实用主义,也反对知识来自纯理性的理性主义。皮亚杰认为:“知识基本上就是建构。”他的学生和同事英海尔德(B.In-helder)对知识建构的性质说得更加明白:“知识绝不是实在的简单摹写,而总是通过主体活动进行建构的结果。”事实上,知识建构的过程就是皮

亚杰提出的同化和顺应的相互作用。

建构主义者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经验和信念的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世界独特的理解。知识并非是主体对客观现实的、被动的镜面式的反映,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主体的认知结构不断发展。某一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知识固然包含着真理,但并不意味着是终极答案,随着社会的发展肯定会有更真实的解释。任何知识在个体接收之前对个体来说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也无权威可言。学习者对知识的接收只能由他们自己主动建构完成,这既包括他们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也包括对原有的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因此,科学教育强调让学生实验、操作、观察,就是为了使他们能够尽早地将主体和客体相结合,建立并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建构主义者认为,因为每位学习者必须以对自己有意义的方式去学习――这是唯一的可以与个体已经拥有的知识、经历或概念相联系的学习途径。学习者所学的东西不是对环境观察的复制而是自己思考和处理的结果。

科学教育往往隐含于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他们的认知结构的建立是在对问题的主动构建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只有当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时,他才可能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对象,对自身现有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进行调整、改革和变革,并将知识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所以,用建构主义者的方法,教师通过提问,来发现孩子们是如何把已有的构筑了的信息与主题连接起来,并引导他们进行各种探索性活动,使他们能自己去探索,并对所发生的情况做出结论。教师则与每个孩子进行交流,以发现他们是怎样构建新的信息,帮助他们以更有效、更有意义的方式去重新构建信息,形成正确的结论。

针对以上观点,不少学者持批判态度。数学教育家张奠宙认为:“不管建构主义的教育理论如何‘革命’。上述两个对课堂教学的论断恐怕无法令人赞同,因为它们违背了教育的基本规律。试想,教学不能进行演讲、解释,不要试图‘传送知识’,只要提出好的问题,这行得通吗?难道教师的责任就是‘为学生创设环境和条件’,让学生在黑暗中摸索吗?教学还需要效率吗?事实上,‘传送’知识是人类繁衍的本能行为。至于如何传送,必须符合‘受传送者’的知识结构,即要启发式,不要填鸭式,让学生独立思考。”

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建构主义无疑成为教育领域被“引用”和“运用”得最频繁的词汇之一,甚至成为“万能灵丹妙药”,主宰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在教学活动中,学习是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不能简单地由教师传授给学生,必须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主动地加以建构才能获得,这个建构过程是不可能由其他人来代替”。“学生的知识习得,归根结底依附于学生自身的感官经验与生活方式。知识仅仅靠‘教师讲授’是难以习得的。”而事实上,美国1995年颁布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已经完全抛弃了1993年的建构主义观点。取而代之的是“科学探究”作为科学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科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探究教学是实施科学教育的有效途径。美国1995年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对探究的界定为:“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于研究自然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探究也指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家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种种活动。”我国的《科学课程标准》也指出:“科学探究是一种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重要学习方式……在科学课程中,学生将通过科学探究等方式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技能,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初步理解科学本质。形成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就是说,探究教学需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结合,提出问题和假设,其中主体必须对客体进行操作,然后对操作结果进行感知。这样,学生的认知结构才能建构起来。假如学生没有认识的对象,不去进行实际操作,他们的认知结构是建立不起来的。

四、科学教育理论“科学性”的反思

人类对科学教育和科学素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教训,但至今仍在探索之中。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斯宾塞(Hetherts Peneer)和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杜威所倡导的具有实用主义色彩的科学教育理论。客观上推动了具有实用主义倾向的科学教育在欧美的发展。五四时期,杜威、斯宾塞等人的科学教育思想陆续传入我国,推动了我国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20世纪中叶以来,受后现代主义科学观的影响,传统科学教育的片面性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人们对科学教育内涵的理解也更加全面和深刻,科学教育开始注重对学生综合科学素养的培养,科学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进一步得到丰富和完善。1969年,美国政府通过《国家环境教育政策法案》,要求“在教育过程的每个阶段要发展和培养环境的概念”。突破了以往单纯以科学知识传授为主体的科学教育观。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STS教育,把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放在突出的位置,使科学教育走出象牙塔,更加贴近客观现实。

与西方相比,中国科学教育的历史起步较晚,洋务运动时期的严复开近代科学教育思想之先河,严复第一次向国人系统地介绍了西方的科学方法论,倡导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学问,向西方寻求真理。同时,严复还积极倡导把自然科学知识作为学校科学教育的主要内容。随后,经过任鸿隽等人的努力,科学与教育之间的密切联系日益为人们所认识。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癸卯学制”,以法定的形式规定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知识作为学校教育的必修课,促进了科学知识的广泛传播,辛亥革命后制定的“壬子癸丑学制”使科学教育进一步得以落实,但仍然存在着许多弊端,1922年施行的“六三三”学制,才使学校科学教育体系逐步完善。此后,我国的科学教育事业几经曲折,在改革开放以后得以迅猛发展,至今已形成较为完备的理论和组织体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科学本质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和全面,科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也在不断的进行调适。从最初仅仅注重科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的继承和传授,片面强调科学教育的现实经济和社会效益,到而今既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关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放在特别突出的位置。这与社会的发展以及对人才科学素养要求的提高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科学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理论和实践领域中多方面的问题,绝对不能将其简单化和程式化,否则不仅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而且会造成学生对科学的错误理解。在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在研究基础上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明确的校外科学教育模式,结果导致现在科学教育实践中产生了两种误解:一种认为科学教育存在固定模式,将教材中既定的科学知识作为教条式真理传授给学生;另一种则对科学教育的理解过于宽泛,认为只要将学生放开,让他们自己去动手动脑,自我探究就能达到提高科学素养的目的,而忽略了对科学本质特征的把握和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有目的的培养,不能使科学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教育学主要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特点;理论贡献

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初,教育经济学正式引入我国是在20世纪?0年代末80年代初,引进这门学科的社会背景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全国工作中心由原来的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中心;二是国内经济增长和教育发展研究的需要,以及国外先进思想大量引进;三是1980年11月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芝加哥大学舒尔茨(T·W· Schultz)教授首次到中国讲学,介绍了人力资本理论。这些都促使教育经济学迅速传人中国,从此,我国开始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了这门学科的研究。本文在回顾与评价教育经济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特点,并从教育与社会生产研究、教育财政研究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几方面探讨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理论贡献。

一、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特点

回顾教育经济学在我国建立后的发展历程,它既是一个学科引进与创建的历程,也是一个学科研究内容不断深化和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的历程。这一历程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学科研究具有组织性

前已述及,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引入我国。从此,全国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了教育经济学研究。如1984年10月,成立了全国性学术团体——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并在它的指导下在全国成立了省、市教育经济学会;教育部还在部分商等学校增设该学科研究方向的硕士点、博士点等。这时期的研究,除了在研究内容上有着质的飞跃外,有组织地在全国广泛开展这门学科研究,则是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要特点。与美国、日本等国外教育经济学研究相比,这种组织性特点为我国教育经济学迅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它使各种有利于这门学科研究的条件在短期内迅速成熟,从而促使这门年轻的学科在中国迅速建立,并快速发展。

2.选题和内容具有现实针对性

从研究选题和内容来看,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具有由最初的以探讨教育经济学基本理论问题为主,逐步转变到以研究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为主的特点。教育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自该学科在我国建立以来,学科研究立足实际、坚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一直是学科发展的宗旨。学科建立之初,人们研究的选题和内容自然多以学科的属性、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等基本理论问题为主,这对学科的建立与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然而,2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经历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产业结构调整和正在进行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时代变迁,教育也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制度变革。在社会变革与发展中,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面向现实,研究选题和内容随之也由最初的以探讨教育生产属性、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教育投资与效益等基本理论问题为主转变为以教育财政体制、教育产业化、教育市场与就业、教育与收入分配、教育公平与效率、弱势群体和贫困地区的教育差异等紧贴教育现实的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为主。

3.注重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任何一门学科一个时期学术水准的高低,除了取决于研究内容外,还取决于研究方法科学与否。从研究方法看,起初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多采用价值研究、定性研究和比较研究等传统研究方法,随着研究内容现实性增强,则更多地采用实证研究、定量研究等现代研究方法,注重价值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如学科建立初期,一些研究多从价值角度用思辨理性分析方法探讨教育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也用比较方法研究教育投入与效益的差异问题。现在。在大量现实问题研究中,一些研究更注重用调查、量化的方法对教育经济现象进行较精确的定量描述研究,更加重视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二、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理论贡献

自从教育经济学引入我国以后,20多年来,这门学科的研究,立足于经济改革和教育发展的现实,坚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教育发展服务,注重运用现代研究方法,取得了一大批优秀成果。这些成果表现为研究报告、论文、著作和教材等多种形式。其中有的丰富了教育经济学理论,有的被政府教育经济决策所采纳,有的直接影响社会、学校和个人的教育经济行为。它们既对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也从不同的方面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

1.教育与社会生产研究

教育与社会生产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何作用和地位?这既是研究教育与经济关系首先要弄清楚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也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

我国对教育与社会生产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从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教育的经济性能、教育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相关性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对有争议的问题开展了讨论。例如,1980年于光远在《经济研究》、《教育研究》杂志上连续刊登文章讨论了教育与生产关系问题。他在呼吁建立我国教育经济学的同时,分析了教育劳动与生产劳动、教育与生产力问题,首先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即“教育劳动基本上是生产劳动,教育基本上是生产力。教育部门基本上是一个生产部门”。之后,厉以宁(1980)、邱渊(1986)、李建蔚(1985)等分别从“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教育的经济性能”和“教育生产性历史变迁”,等方面分析了教育与社会生产的密切关系,得出教育的生产性是财富之源的认识。另外,王洪全、张春茹(1984)从教育的专业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的部门结构角度,也分析了教育与社会生产的关系。

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处于初创的历史条件下,学术界对教育与社会生产关系的认识具有很大的分歧。分歧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教育是否生产力”和“教育事业发展是否由生产力所决定”的问题上,并对此开展了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首次大讨论。讨论的主要内容如下:上面提到,1980年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运用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理论分析了教育劳动与生产劳动、教育与生产力的问题,并在他的“三个基本”中提出了教育本身是生产力的观点。由此,还有人也认为,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甚至教育事业的发展也直接决定于生产力。对此,一些学者予以明确的否定。张家祥(i980)通过对教育作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分析,提出了“教育不是生产力的组成部分”的否定观点。他认为,虽然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和劳动者是生产力的组成部分,但是,在教育培养过程中的劳动者只能称为未来的劳动者。未来的劳动者不是直接的生产力,只有把未来劳动者转化成为生产过程中现实的劳动者,才能成为社会生产力的组成部分。因此。教育不是生产力的组成部分。它只是培养人才。或是将未来劳动者转化为现实劳动者的主要手段和基本途径。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直接决定于生产力”的观点,邱光(1980)也明确否定这种说法。他通过对社会历史和社会制度的分析,提出教育事业的发展(包括其规模和速度)不是直接决定于生产力,而是直接决定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他认为。虽然教育事业发展与社会生产力具有紧密的联系,社会生产力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充足的条件和人们充分满足它的能力,但它只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提,它不能直接决定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直接决定着教育事业发展的则是生产关系及社会制度。因为,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不是培养抽象的劳动力。仅有劳动能力而没有某种思想品德的人,或者说仅仅传授劳动经验或自然科学技术知识,而不培养某种思想品德的教育,实际上不是一个健全的劳动者,或者不是社会的完整的教育。我们不能因为教育起源于劳动,就把教育的永恒性看成教育仅仅出于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培养年轻一代的思想品德行为,并使之适应所处的由一定生产关系及社会制度构成的社会,这是任何社会、任何社会历史时代都赋予教育事业必须承担的基本任务。这次讨论的意义:(1)在理论上充分肯定了教育与经济的密切关系;(2)从理论上理清了教育与生产力、生产关系之间关系的差异;(3)从理论上明确了教育对社会生产增值的实现条件和范围。我们认为,这次讨论不仅有利于当时学术界正确认识教育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而且对今天的教育经济理论研究和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研究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教育财政研究

教育财政直接涉及政府、学校、学生及其家长的教育权利、责任及利益问题。我国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探讨,富有成效的研究主要反映在教育投资、教育投资保障机制、教育财政体制等方面。

过去,我国教育投资不足,一是教育投资总量不足,二是教育投资结构不合理。多年来,我国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1980年,千家驹首先通过国内外比较,分析了我国教育经费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严重偏低的现象。“六五”期间,厉以宁等(1988)通过对38个国家的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进行国际比较,研究了国际教育投资变动规律,并据此预测了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300一1000美元之间教育投资比例的下限,同时提出我国教育投资至2000年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该达到4%的政策建议。之后,随着我国教育投资增长,我国实施义务教育和改革中等教育结构。有的学者又对教育投资的内部结构进行了研究。如王善迈(1989)针对1978—1987年10年教育经费增长与使用情况,提出了我国教育经费在初、中、高等教育分配不合理的问题。顾清扬(1990)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44个国家在1965—1985年21年间的教育经费分配结构分析,认为我国三级教育的数量结构是高等教育规模小,中等和初等教育规模大。教育投资结构也应高等教育小,中等和初等教育大。一些研究表明,我国三级教育经费分配,中小学生均教育经费比重较低,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经费严重不足。

在教育投资总量、结构问题研究基础上。如何建立稳定的教育投资保障机制。也是学术界努力探讨的一个问题。为了从根本上建立稳定的教育投资保障机制。198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受国务院教育工作研讨小组委托,起草了《教育经费法》征求意见稿和《教育经费暂行条例》。韩宗礼(1996)依据颁布的《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有关条款,提出了建立各级财政教育支出所占比例随经济发展逐步提高的教育财政保障机制的建议。近年来,一些学者又在对如何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行研究。如我国推行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变了过去农民教育负担过重的状况,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来源从农民转为政府财政。王善迈、袁连生认为,为了充分发挥县级财政的作用,在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义务教育责任的同时,应该建立中央、省、地、县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并设计了财政转移支付模型以鼓励县级财政的努力。随着我国农村税费改革和免费义务教育的实施,现有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出现了许多新问题。面对新问题,范先佐(2006)认为,“以县为主”的教育财政体制不能切实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的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责任不能由基层政府承担,而应从“以县为主”转为“以省为主”,省级政府应该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财政责任承担者。

有关教育财政研究成果还有许多,这些成果有的已被政府采纳变为已经实施的政策,有的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3.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研究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究竟有多大?这既是国外教育经济学长期不懈地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我国学者需要努力探讨的重要问题。

就现有研究成果看,我国教育经济计量研究,主要体现为对国外教育收益计量方法的借鉴和修正,运用我国的统计资料,估算我国一定时期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教育学主要理论范文第3篇

Abstract: The lofty ideal faith, is a person life spiritual prop, was also driving the people pursue the happy life the energetic power. Carries on the ideals of socialism faith education to the university student, the significance is significant,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theory inheritanc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s well as the modernization three aspects carries on the elaboration.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

key word: University student Socialism The ideal faith educates

作者简介:刘云华(1980-),女,湖南新化人,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政工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可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确保马克思科学理论代代相传的需要

邓小平1974年3月在谈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时指出:“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思想。”①这说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共同理想,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原则,是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期望的社会形态和必须坚持的社会制度。

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由于学习、就业、成长的烦恼和压力,会产生理想信念上的困惑与不懈,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一些学生缺乏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从一般意义上看,大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大体分为三大部分: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在大学生完善知识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直接作用于大学生的思想和灵魂。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具备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更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大学生指明了政治方向,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当代大学生就是社会主义祖国的未来,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知识一旦为当代大学生所掌握,马克思主义政党就会赢得青年,赢得未来。邓小平说:“人的因素很重要,不是指普通的人,而是指认识到人民自己的利益并为之奋斗的有坚定信念的人。”②因此,推进共产主义运动从一个阶段尽快地发展到新的阶段甚至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关键在于着力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即信仰马克思主义、追求马克思主义,立志为共产主义献身的人。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确保马克思主义代代相传的需要。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是反渗透、反颠覆、抗腐蚀,确保我国在国际竞争中永立不败之地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应清醒的看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腐败现象,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也在影响着大学生。

面对新的事实和严峻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理想信念教育只能加强不能放松。高校必须对青年学生加强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青年大学生,增强他们抵制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侵蚀的政治免疫力和辨别是非的政治鉴别力。只有这样,在新形势下高等学校才能不辱使命,才能为社会主义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夯实人才基础。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最终实现的需要

大学生处于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年龄上已经进入了青年时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正处于理想信念的成型期,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程度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但是由于他们还没有广泛的接触社会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对人生的体验和思考并不深刻,加之某些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侵蚀着大学生,因而,常常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也就不能牢固的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邓小平指出:“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③理想信念的缺乏和不正确必将导致青年大学生人格素质的片面性,从而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成才。所以,高校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这对于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形成完美健康的人格,从而走向未来的人生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才和知识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生是未来知识和科技创新的主体,这就决定了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极其重要性。只有具有了为中华民族振兴的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他们抵御不良风气侵蚀的能力,才能在此激烈竞争的时代,抵制各种诱惑和攻击,充分发挥才干,使自己的价值在为祖国贡献中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4-165页

教育学主要理论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高校;马克恩主义理论;教研;必要性

一、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学科基础和依托。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深入发展,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年轻的学科,在20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由于这一学科建设时间短,无论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实践层面上,与我们时代对该学科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学科基础较为薄弱。这成为制约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入有效开展的一个瓶颈。中共中央、教育部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所依托的学科是我国特有的一门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并建议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工作和任务,任重而道远,它涉及和涵盖了培养目标的确定、研究方向的设置、课程体系的设计、教学大纲的制定、培养模式的选择和完善、师资队伍的建设、教材建设、图书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数据库的建立、国内外学术交流等多层次、多方向的建设任务,而在这些建设任务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的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的研究放在该学科建设的首位。

首先,这是由该学科特殊性质决定的。该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的侧重点是在德育方面,主要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其中最根本的是使受教育者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有很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等,使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成为受教育者的最重要的素质和灵魂。要实现这一目标,不是通过简单的说教,而是要通过多层次、多方向、多环节的培养工作,要以丰富而深刻的科学知识作为教材,并尽可能适应受教育者的特点,采用其乐于接受的有效形式。这就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研究受教育者的特点和需求,研究教育教学的手段、方法、形式等等。

其次,这是由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形势决定的。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如果这个阵地出了问题,就会导致社会动乱,甚至丧失政权。在这方面,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给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当前,我国意识形态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同时也要看到,西方敌对势力从来没有放弃、也不会放弃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和“丑化”的战略图谋,各种敌对势力也总想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这一战略图谋,他们往往总是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突破口。在我们集中精力进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斗争形势,根据该学科的特殊性质和培养任务,从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的科学研究,培养自觉的马克思主义者,使我们在当前意识形态的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固有本质,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的科学研究,才能保证学科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科建设的科学性。

二、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是转变社会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角色观念,培养研究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的需要

一般而言,关于高校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明确而清晰的,即认为高校教师不仅是教学教育承担者,也是某一学科专业的研究者、学者,高校教师确实是我国科研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为我国的科技发展,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社会公认的事实和被普遍接受的观念。但一旦具体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的角色定位,人们就往往发生偏差。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的角色定位到底是什么?长期以来,整个社会已形成了一些基本的观念,即认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员,是党的方针、政策、路线的宣传员,理论课教师,主要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注释工作,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则是党中央以及少数专家、学者的事情,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也以宣传员的角色给自己定位,这就造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科研意识薄弱、科研水平普遍不高的状况,而这一状况又进一步强化着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的角色观念,这一观念的明显例证就是高校毕业生(含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往往不愿进入高校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任务的教学单位,认为这对于自己专业的发展没有好处。他们认为,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工作,不利于其专业的发展。转变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的角色观念,是直接关系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树立牢固的科研意识,增强从事科研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重大问题,关系到研究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转变观念的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就是要求广大理论课教师,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的科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的研究过程是教师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思想的过程,是使教师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完善并趋于合理的过程,是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规律、方式和方法的过程,只有通过科学研究的实践砺炼,教师才能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专家,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专家、学者。

三、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是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学术性、科学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性(或阶级性)和学术性高度统一的理论。首先,它有着极强的学术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门内容丰富,结构严谨,具有极强的逻辑性的学说,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其创始人之所以能够创立这一理论,来源于他们对作为其理论来源的德国古典哲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和英国的古典经济学的刻苦的钻研和深刻的理解,来源于他们对他们所处时代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入考察,来源于他们对当时自然科学所取得的成果的全面了解、来源于他们对当时西方各国的社会政治运动,特别是工人运动的经验总结。他们创立这一理论,耗去了他们毕生的精力。这正是学术研究及其成果形成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和必须具备的特征。同时,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又具有极其鲜明的意识形态性(阶级性)。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创立该理论的目的看,它是为世界无产阶级打碎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社会而开展的革命斗争服务的;从其社会效果和作用看,它创立以来,成为世界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武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前进步伐;从其社会地位看,它是世界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理论。这一理论是一个有阶级立场、有国家界线的科学体系。与之相比,自然科学则无阶级立场,无国家界线,一般社会科学虽然也具有阶级性,但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比,其阶级性远不如马克思主义理论直接和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识形态性(或阶级性)和学术性是统一的。学术性是基础和前提,意识形态性(或阶级性)是结果,正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门内容丰富,结构严谨,具有极强的逻辑性的学说,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才成为世界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武器,成为世界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理论。

教育学主要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改革开放三十年;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总结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取得了明显成绩,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围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2004年中央16号文件的基础上,调整增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及其所属二级学科,单列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独立机构,强化了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这一系列重大举措的推出,使得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研究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升。今天,全面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成功经验,对于更进一步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经验可归纳为如下七条:

一、始终把理想信念教育置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位置,突出教育的连续性与长期性。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作为关乎全局性、根本性的战略问题,始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之所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占核心地位,就在于牢固的理想信念对于宏观上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微观上促进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两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十年来锲而不舍,所取得的成绩最为根本性的一点,正在于牢牢把握了理想信念问题这一核心,坚持教育工作长抓不懈。中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激动发展,当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远变化的同时,当代中国也同样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发展变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人们的思想活动呈现新的特点,不同利益群体在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出现明显差异。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多元化,高校正成为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冲击的前沿,成为各种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争夺青年的重要领域。能否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大方向就必须依靠青年,特别是有知识、有文化的大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就更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改革开放政策实施过程中,伴随着解放思想的深入和开放格局的扩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难免存在放松和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现象,事实上这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邓小平同志正是敏锐地看到这一点,还在1989年,即改革开放刚过第十个年头的时候就明确提出:“我们最近十年的发展是很好的。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1](P290)实践充分证明,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青年大学生成功走向社会并承担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重要前提,一个愿入主流、能入主流、并成大事业于主流的人,必定是心中怀有高远理想和坚定信念的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十年始终长期不懈地坚持和突出了以培育大学生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这一核心任务和首要前提。党中央、各级政府、各高等院校都始终将其放在育人的首要位置,这不仅是高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体现,也是坚持科学的人才培养观的体现。

二、始终围绕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这一教育根本主旨,牢固坚持教育内容的主导性。

理想信念教育是各级党组织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不懈地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教育,进行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教育。培育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信念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两个核心层次。三十年来,在整个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教育内容的规设和教育方法论导向都始终以这两个层次为根本主旨,始终牢牢坚持这一主导。也正依此,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在教育内容上有了不少调整增设的变化之处,但当中都逻辑地贯穿和坚持了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这一根本主旨,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了理论基础,保障了理想和信念形成的现实理论空间。这是遵循教育规律的体现。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也有了更新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需要做到及时用用党的创新理论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做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和“进头脑”。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大学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就在于其强烈的时代感、质朴的现实感以及朴实的亲近感,它能够把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得淋漓尽致,让每一个读它、学它和掌握它的青年人都会对之产生一种浓烈的认同感和幸福感。这种认同,也必将化为对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的坚持和垂青。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系列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大丰富和发展。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以及“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上作出巨大理论与实践贡献。这些理论均凝聚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伟大旗帜之下。在新世纪的今天,党的创新理论已经成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自然成为了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内容。束之高阁的理论是没有生命力的,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三十年来,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坚持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把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武装大学生头脑,使之培养和树立起科学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对于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三、始终坚持在各类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与研究,稳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高等学校作为汇聚人才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贡献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任务的同时,更承担着引领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方向,其在现代社会当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高校开展的课堂学理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始终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地位,设立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机构,形成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教育家,从整体上为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围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立场和方法来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为更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了一系列有利措施。

回顾三十年,高等学校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为主阵地和主渠道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始终受到了高度重视,相应的课程体系建设也经历了“85方案”到“98方案”再到“05方案”逐步调整完善的过程。1978年高校恢复正常的招生和教学以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就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当年就由教育部门下发了恢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文件。1982年即决定在高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1985年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提出了关于高校理论教育改革的要求,强调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中国革命史教育的同时,要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理论、政策和实际知识的教育。1987年又在高校增加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程,要求开设“法律基础”、“大学生思想修养”课程。到了1995年,随着形势的变化发展,为适应新的需要,国家教委又颁布了《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推进到了课堂和教材。1998年在党中央的批准下,高校又开设了“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2004年,中央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和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促成了“05方案”。与此同时,为巩固主渠道,围绕课程教学实践的需要,中央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这一关键环节出发,相继采取了轮番培训、考察调研、科学定编、合理激励保障等多种措施来提高师资水平。

可见的是,三十年来,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很积极主动地适应了社会发展和时代变化的需要,无论在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方法载体等方面都是与时俱进的,从另一个角度说,也是适应大学生需要的。 四、始终重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队伍建设,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的保障机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以党政领导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为主体。是否具备一支高素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这一组织队伍建设工作,致力于通过多种措施和途径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结构,以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保障机制。

1978年以来,党中央和教育部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上一向态度鲜明、措施有力,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来源、结构比例、文化素质水平、考核任免、福利保障等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当中,突出强化队伍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着力提高和构建完备的队伍素质结构。近年来,教育部和有关主管部门相继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对有效推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回顾三十年,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和思路可归纳为五点:一是紧密联系实际,重在切实提高各级党政干部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二是坚持内部抓质量与外部纳贤才相结合,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三是坚持高标准选拔、配备和使用辅导员,进一步推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和规范化;四是严格选配学生党团干部,不断提高党团干部队伍的素质;五是不断整合人才资源优势,建立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三十年来,实践事实已经充分地表明这是一条最显而易见的基本经验了。

五、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根本原则,主动探索主渠道与多途径契合的合力教育模式。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稳固主渠道教育的同时,主动让大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受教育,促成全社会一同育人的新格局的合力教育模式,实践证明,是卓有成效的。

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要在综合化、立体化的具有教化育人的社会大资源中获得教育效果的持续性,需要树立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的理念。一方面,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理想信念教育的根本原则。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锻炼能力、服务社会,对于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的认识,坚定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想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加速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大学生价值观念选择和接受的背景和空间更为开放。这时,单方面的课堂教育行为难以很好显效,而且任何一种理想信念的获得和延续必须有赖于持之以恒、综合化和立体化的影响因素,为此需要增强教育效果建构的系统性。

六、始终积极探索新的形势下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方法和新路径,坚持创造性地开展教育工作。

改革的过程客观要求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须与之相适应,以有效规避改革所导致的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价值观念动荡。面对新的形势下,党中央和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勇于探索,以负责任的姿态积极需要新方法和新路径,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和创造性地来开展教育工作,在三十年后的今天,可以说,这从根本上保证了党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不落伍、不停滞。

改革开放以来,人的思想、价值观念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西方文化、生活方式的涌入而发生了诸多变化。人们的独立性增强,人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人的自由、平等意识日益增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日趋丰富。当代大学生群体作为伴随改革开放出生成长起来的一代,日常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趋于个性化、独立化和自由化。在这变迁的背景下,高校也开始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当中逐渐利用和准入一些新的教育方法元素,设立了一批新的有利于教育效果形成的组织机构,改进了一些教学方法,比如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个别访谈、网上咨询、开设心理健康中心等等,还通过各种组织活动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相结合,隐性教育方式得到很大发展。与此同时,由于先天遗传因素的差异和后天个人成长环境、经历等的差异,每个人拥有各自所持有的个性特点、思维方式和行为特点。如果思想理论教育者无视个体的个性和差异性的客观存在,在教育过程中搞“一刀切,一种模式、一种标准”,其教育效果必然会受到个性存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性的惩罚,也必然做不好理想信念教育。面对新一代大学生在其成长背景、思想价值观念和性格特征上千差万别的事实,坚持层次原则,走个别化,甚至特殊化的教育道路成了新的理想信念教育绩效的“增长点”。

七、始终在各项制度的不断改革完善中提升社会主义优越性和感召力,增强环境的育人功能。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取得还得益于良好的社会环境提供持续的思想心理影响。1985年,邓小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指出:“教育一定要联系实际,对一部分干部和群众中流行的影响社会风气的重要思想问题,要经过充分调查研究,由适当的人进行周到细致、有充分说服力的教育,简单片面而武断的说法是不行的。群众关心的实际生活问题和时事政策问题,各级领导一定要经常据实讲解,告诉大家客观的情况及党和政府所作的努力,并且对群众所反映的不合理现象及时纠正。群众从事实感觉到党和社会主义好,这样,理想纪律教育,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才会有效”。[2](P1144-145)可见,邓小平同志对社会环境给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所产生的影响是高度关切的,只有社会主义搞好了,群众感到党的好,心里也才有一个期待。

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也是始终将其根植于社会主义的快速发展和党的自身先进性建设全面加强的大背景之下的。理想信念教育只有与社会主义发展完善同步并趋,积极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才能有好的效果。回眸足迹,我们党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十年的改革发展已经使得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和提高。与此同时,我们党始终坚持从严治党,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大力加强了制度建设,使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今年我们将迎来建国60周年,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根基愈加牢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明显增强。在今天巨大的成就和事实面前,也无形增强了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理想信念是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人的理想信念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外部制约过程与内在转化过程的辨证统一。实践经验和科学理论都告诉我们,在理想信念的策略方面,既要注重积极引导大学生立足自身实际,正确认识所面临的形势和客观条件,包括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及个人存在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和劣势,更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自身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树立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回顾改革开放30年,总结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经验,概括起来可以归为一条,就是始终遵循大学生成长教育的客观规律和人的理想信念形成发展的主要原则,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课题项目:本文为北京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课题“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研究”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教育学主要理论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生;教育

随着进入21世纪,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些大学生对虚幻的世界、不切实际的观念、荒谬的理论盲目相信、狂热崇拜。鉴于大学生的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等问题,加强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奋斗在一线的学生工作者,本人对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有纵向和横向的两方面感悟。

一、从历史背景来看

(一)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同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在当代的创新和发展,不仅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而且也为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拓展提供了新的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党中央领导人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智慧的结晶,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凝聚共同的理想认同。中国共产党用坚定的理想信念把全国人民团结起来,鼓舞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二)从青年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看

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当代大学生出生于20 世纪八九十年代,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对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寄予厚望,他们是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够顺利实现他们要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重要问题。他们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关系国家未来发展方向,关系着祖国的前途与命运。因此,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战略高度来认识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强当代大学生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定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构筑当代大学生崇高的精神支柱,才能不断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二、从现实意义看

(一)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内涵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紧紧围绕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改革发展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来解决中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最新成果。这表明,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指导实践是当前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略。

(二)从当今社会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形势看

西方从来都没有忘记过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颠覆人民民主政权的阴谋。“上个世纪50 至60 年代,当杜勒斯的孤立政策失败后,‘和平演变’的计划悄然兴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意欲从长远之际来改变社会主义国家的颜色,理想的选择是从中国的第三代与第四代国民入手,通过多途径改变青年一代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思维方法,从而在情感上接受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并对西方产生亲近感,以达到同化社会主义的目的。”一方面,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日益富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国内外敌对势力正抓紧以各种手段和方式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另一方面,在观念碰撞、价值多元、文化交融的社会背景下,青年大学生思想活跃,各种社会思潮和观念大量涌现,并且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激荡。这就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构成了相当程度的影响和挑战,使青年大学生意识形态的整合与协调变得愈来愈困难,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社会意识形态领域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上的斗争变得更加复杂、严峻。青年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阵地,如果社会主义思想不去占领,那么资本主义必然去占领。这场斗争的结局直接关系到我们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因此,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牢牢掌握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权便显得尤为重要。

(三)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发展需要来看

首先,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必须加强大学生的共同理想信念教育,因为只有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能抵制各种错误思潮,抵制各种诱惑和攻击,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用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充分发挥才干,使自身的价值在为祖国的贡献中得到实现。而目前高校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和社会主义道路认同弱化,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加快推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步伐。

其次,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 是理想信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成长正值我国改革开放时期, 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时代特征在他们身上突出表现出来。他们强调个人理想、个人价值的实现, 注意参与, 敢于竞争, 自我意识很强, 但在一些大学生身上也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这些问题说到底都是理想信念问题。

最后,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说,大学校园是承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主要场所, 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这要求我们大学生从内、从外两个方面加深对理想信念教育的认识。从内来说,我们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决定着其思想品德发展的方向,反映着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而理想信念又像一根“主神经”贯穿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灵魂。从外来说,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形成还离不开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通过认真学学的“两课”,可以引导我们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参考文献:

[1]蔡秀敏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认同的调查研究[J] 科教文汇 2008.03

[2]王清风 理想信念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着力点[J]青海社会科学 2005.05

[3]邓军彪、甘日栋 创新方法和途径: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重要课题[J]传承 2010.09

教育学主要理论范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科学研究 特点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科学研究,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对于提高全社会对在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和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技能,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改革等均具有重要作用。与其它学科的科学研究相比。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科学研究呈现出诸多显著特点。本文试图对此加以探讨,以期给从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有关人员的科研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研究对象的广泛性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教育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对象(在校大学生)、教育的主体(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教育的社会环境以及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等。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而言,它是一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学科,是一个完整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和发掘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史,结合实际特别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际,研究如何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总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任务在于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质,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大学生心理和思维的特征、大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政治理论素养状况、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的认知和所持的态度等。将教育的主体即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考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师队伍的基本状况,如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与高校其他教师相比较所享受的基本待遇,考察他们的思想理论水平、业务素质以及对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认知及所持的基本态度,并提出加强这支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途径和方法。将社会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考察国际国内形势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社会结构、社会利益关系发生了或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些情况对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它对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有什么样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于高校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了哪些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有利条件,同时又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施带来了哪些不利的影响。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途径、方式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是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适应大学生心理特点及思想状况,根据时代要求,充分运用现代社会提供的科学技术手段,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研究内容的倾向性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内容.基本上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二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研究。这两个方面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在研究对象上,前者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研究对象,注重的是理论本身.后者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研究对象,注重的是理论的教育;在研究任务上,前者以揭示理论的实质、探讨理论发展的规律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后者则以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规律作为主要任务:在学科属性上,前者属于基础研究,后者则兼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双重性质,其中应用研究的性质更加突出。因为理论教育的研究虽然也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并以此为前提,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无所谓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但它更主要的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规律.即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怎样才能更好地为教育对象所接受,从而转化为他们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价值观念。对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师来说,首先要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先搞清楚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以及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才能解决用什么样的理论观点进行教育和如何进行教育的问题。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搞好了,又能增强人们的马克思主义信念,进一步树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繁荣。因此,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两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科学研究两个方面的内容,在研究实践中要平均用力,而是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后者,即应更倾向于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研究。这是由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既具有一般意义的教育的共性,更具有鲜明的个性,即意识形态性。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具有教育的一般本质,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具有一般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主体、客体、目的、内容、方法、结果等,也反映教育的一般规律。与其它学科不同的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不是别的理论作为施教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教育活动,因而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或阶级性。这就决定了它必然有着与一般教育活动不同的特殊规律。因此,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既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本身,更要研究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一般教育活动不同的特殊规律,研究如何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地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以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三、研究主体的特定性

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的主体主要是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教师。如前所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除对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研究之外,更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在目前形势下,主要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改革问题。对此,高校马克思主义课理论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一,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的难点、重点、热.点问题,教师最有发言权。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内容,毫无疑问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的编写,首先要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性。但教材内容还必须体现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重点和热点,这样才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承认.教材内容的确定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专家学者、教师、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三方通力协作。需要学术界立足中国国情,开阔视野,深人探索,产生出较为成熟和系统的理论成果,而不是浮光掠影、只言片语的评说。还需要由政府主管部门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选择,在统一的教学大纲的规范下组织编写。而无论是专家学者的研究,还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都离不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的日常性研究。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最了解学生,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重点,以及学生关注的理论热点问题最为熟悉,也有最深刻的体会。专家学者的研究(有的教师本身就是专家)必须以广大教师的研究作为基础,广泛吸收教师的科研成果。教育部门的决策也是一个民主集中的过程,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是其决策的最为直接的依据,广大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而获得的科研成果,也是重要基础。

教育学主要理论范文第8篇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科学研究特点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科学研究,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对于提高全社会对在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和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技能,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改革等均具有重要作用。与其它学科的科学研究相比。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科学研究呈现出诸多显著特点。本文试图对此加以探讨,以期给从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有关人员的科研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研究对象的广泛性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教育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对象(在校大学生)、教育的主体(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教育的社会环境以及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等。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而言,它是一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学科,是一个完整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和发掘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史,结合实际特别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际,研究如何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wWW.133229.CoM总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任务在于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质,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大学生心理和思维的特征、大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政治理论素养状况、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的认知和所持的态度等。将教育的主体即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考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师队伍的基本状况,如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与高校其他教师相比较所享受的基本待遇,考察他们的思想理论水平、业务素质以及对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认知及所持的基本态度,并提出加强这支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途径和方法。将社会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考察国际国内形势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社会结构、社会利益关系发生了或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些情况对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它对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有什么样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于高校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了哪些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有利条件,同时又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施带来了哪些不利的影响。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途径、方式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是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适应大学生心理特点及思想状况,根据时代要求,充分运用现代社会提供的科学技术手段,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研究内容的倾向性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内容.基本上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二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研究。这两个方面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在研究对象上,前者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研究对象,注重的是理论本身.后者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研究对象,注重的是理论的教育;在研究任务上,前者以揭示理论的实质、探讨理论发展的规律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后者则以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规律作为主要任务:在学科属性上,前者属于基础研究,后者则兼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双重性质,其中应用研究的性质更加突出。因为理论教育的研究虽然也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并以此为前提,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无所谓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但它更主要的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规律.即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怎样才能更好地为教育对象所接受,从而转化为他们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价值观念。对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师来说,首先要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先搞清楚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以及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才能解决用什么样的理论观点进行教育和如何进行教育的问题。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搞好了,又能增强人们的马克思主义信念,进一步树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繁荣。因此,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两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科学研究两个方面的内容,在研究实践中要平均用力,而是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后者,即应更倾向于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研究。这是由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既具有一般意义的教育的共性,更具有鲜明的个性,即意识形态性。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具有教育的一般本质,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具有一般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主体、客体、目的、内容、方法、结果等,也反映教育的一般规律。与其它学科不同的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不是别的理论作为施教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教育活动,因而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或阶级性。这就决定了它必然有着与一般教育活动不同的特殊规律。因此,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既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本身,更要研究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一般教育活动不同的特殊规律,研究如何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地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以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三、研究主体的特定性

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的主体主要是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教师。如前所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除对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研究之外,更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在目前形势下,主要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改革问题。对此,高校马克思主义课理论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一,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的难点、重点、热.点问题,教师最有发言权。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内容,毫无疑问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的编写,首先要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性。但教材内容还必须体现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重点和热点,这样才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承认.教材内容的确定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专家学者、教师、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三方通力协作。需要学术界立足中国国情,开阔视野,深人探索,产生出较为成熟和系统的理论成果,而不是浮光掠影、只言片语的评说。还需要由政府主管部门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选择,在统一的教学大纲的规范下组织编写。而无论是专家学者的研究,还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都离不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的日常性研究。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最了解学生,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重点,以及学生关注的理论热点问题最为熟悉,也有最深刻的体会。专家学者的研究(有的教师本身就是专家)必须以广大教师的研究作为基础,广泛吸收教师的科研成果。教育部门的决策也是一个民主集中的过程,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是其决策的最为直接的依据,广大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而获得的科研成果,也是重要基础。

教育学主要理论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育法;问题;改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23-03

理论教育法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依据的,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形式。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价值观互相冲击和碰撞的时代背景下,理论教育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传到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中,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理论教育法的基本内涵及其客观依据

(一)理论教育法的基本内涵

理论教育法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理论界都把它界定为:理论教育法也叫理论灌输法或理论学习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受教育者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基本原理、思想观念的传授、学习、宣传进行教育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组织性、规范性、持久性、显向性,它通过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引起受教育者思想内部的矛盾运动,从而使其思想发生变化发展,而且能够督促受教育者积极地学习。

(二)理论教育法的客观依据

1.人的自觉能动性理论。人的“自觉能动性”,也叫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人的自觉能动性理论,说明了人对理论、思想、精神的需要与追求,而这种需要与追求的途径和方式,就是理论教育法或理论学习法。人的自觉能动性理论,决定了理论教育法的产生的必然性。同志在《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著作中,深刻地论述了人的能动性,形成了人的自觉能动性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根据。

2.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针对当时俄国社会内存在的崇拜自发论的工联主义倾向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列宁当时提出“从外面”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强调了科学、系统的社会主义思想,不可能通过自发的方式,而只能通过学习、教育、宣传等自觉的方式才能掌握。尽管今天已不是列宁当时所处的时代,但灌输理论没有过时,理论灌输仍然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教育、宣传的理论根据。

3.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组成。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科学的声誉价值学说,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所以它具有科学性。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作指导,而这些理论需要灌输到头脑中去才能起作用,所以理论教育法是最常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法。

4.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是指教育者的教育活动既要适应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基础和发展要求,又要超越受教育者的现有水平,体现社会思想政治品德的客观要求。正是这一规律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教育者把理论知识从外部灌输到受教育者的头脑,引起受教育者思想内部的矛盾运动,就必须运用理论教育法。这个方法主要是对受教育者进行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二、理论教育法的基本方式及其条件

(一)理论教育法的基本方式

1.讲授讲解法。讲授讲解是教育者通过口头语言向受教育者传授理论知识,解释政治和伦理概念,论证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与道德原则,阐述思想变化发展规律的教育方法。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采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形式,向广大学生进行理论灌输教育。讲授讲解法的应用要注意几个原则:①注意讲授理论的透彻性和明确性。理论要彻底,才能抓住人的思想。②注意语言文字的使用艺术。一句话能使人笑起来,也可能使人跳起来,这就是语言文字的艺术。③防止填鸭式或注入式。不要将社会思想政治品德要求和理论变成死记硬背的教条,在课堂上念完了事,填鸭式或注入式是理论教育法的死敌。

2.理论学习法。理论学习是人们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集体学习或个人自觉学习来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方法,是一种自我灌输的方法。理论学习法的应用很广泛,在现今高校,更多的是利用在学生中设立“马克思主义读书研究会”的形式来进行学生理论学习。在企业中,更多的是采用培训班、召开座谈会、进行问卷调查等方式,在社区中,则适用创办阅览室、开培训班、开展知识竞赛等方式。理论学习法的应用原则:①内容上要与实际挂钩。理论学习要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相结合,达到实际的效果。②形式上要承继过去有效的传统办法,同时要结合实际开创新的方式,使理论学习能够运用最新的载体,结合最新的情况,解决新的问题。

3.宣传教育法。宣传教育是运用大众传播媒介向人们灌输正确理论和先进思想的方法,是一种普遍灌输的方法,也是一种形象灌输的方法。宣传教育法主要运用于一定时期内党的中心工作、中心任务、基本路线的宣传教育,和特点时期受教育者群体的思想认识问题;以及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分析、宣传和教育等。宣传教育法应用的原则:①宣传教育所使用的理论要能与当时党的实际、受教育者的实际紧密结合,做到有理有据;②宣传教育所使用的形式是多种媒介的组合,而且是最佳的媒介组合;③宣传教育内容必须是事实,不能凭空讲理论、讲概念。

4.理论培训法。理论培训是通过办培训班、讲习班来学习理论的一种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论培训,就是围绕某一专题,确定理论学习内容,联系实际,以自学为主,进行必要的辅导,组织讨论和交流,来达到提高和统一思想认识的目的。因此,这种方法是一种综合灌输的方法。使用理论培训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①要有明确的培训目的。召开理论培训班之前应当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要制定目标和制度,保证培训成果。②坚决杜绝形形的空培训,乱培训,“挂羊头买狗肉”,打着开培训班的招牌,到风景名胜、现代都市甚至国外去搞变相旅游。

5.理论研讨法。理论研讨法是采用研究、探讨的方式来进行理论学习、理论教育的方法,即先由受教育者分别独立围绕某特定的专题或问题进行学习,通过参考资料、开展研究并得出结论或形式研究成果,然后大家集中起来,召开研讨会,发表各自见解,进行成果交流。理论研讨法通常是作为科学发展的推动力和社会重大思想热点、难点问题的决策咨询而起作用,在某种程度上类似管理学上的“专家咨询法”,其遵循的是理论研究的科学规律。

(二)理论教育法的条件

理论教育法是思想政治教育最普遍使用的方法,但在运用时也是有条件的,离开一定的条件,这个方法就表现出局限性。在使用理论教育法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首先要完整准确地理解理论的内容,正确全面地领会和掌握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其次,运用理论教育法一定要联系实际,善于引导人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立场和方法观察问题,解决问题,不能空讲道理,死记硬背。同时要根据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教育内容,使教育具有针对性。再次,运用理论教育法时,要坚持正面说理,以理服人,激发受教育者的积极性。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理论教育法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要是教育者运用理论教育法,对受教育者进行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受教育者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知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理论教育法存在的问题

1.理论教育内容脱离实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运用理论教育法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都是比较抽象的理论,很多教育者没有很好地理解和把握其中的含义,不能以通俗易懂的话语来表达,更不结合生活实际来传授知识,而是一味地照本宣科。有些高校思想理论课授课老师在传授基础知识时,很少关注学生成长的需要与渴望,没有在思想上为他们解疑答惑,排忧解难。“两课”不精练,还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有些理论观念陈旧,无法解释活生生的现实。本来一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应出自人性的追求需要,一旦背离,无的放矢,有多少内容能使受教育者声声入耳,铭刻在心?

2.教育对象主体性发挥不够。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发挥不够是因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地位的不平等性导致的。在理论教育法下,教育者成了主体,受教育者成为客体,地位明显不平等。由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存在着知识经验能力的差距,教育者常常以此为资本为优势,确立了自己的权威地位。教育者把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教训传授给受教育者,而受教育者被当做可雕琢的玉石,玉不琢不成器,他们有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但是没得到教育者的认可,教育者也没能很好地就他们的个人观点进行引导,他们的主体性没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3.教育形式过于单一。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理论教育法,使内容“进课堂”容易“进头脑”难,而且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课堂”不等于“进头脑”。“进头脑”就是要让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授的内容,然后通过他们的选择、整合、内化,最后外化为其行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单向灌输有余,双向交流不足,受教育者觉得理论枯燥,教学效果不理想。很多教育者还停留在粉笔加黑板加一张嘴的原始方法上,缺少多媒体课件,没有金刚钻,难揽瓷器活。

(二)在教学中对理论教育法改进的措施

1.把理论教育法的思想性与教育对象思想的实际性相结合,使思想理论课效果显著。理论教育法往往采用单纯的理论灌输的方式,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传媒手段的不断增多,社会信息传播的渠道也日益增多,教育对象的视野和思路也随之开阔。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只带嘴巴,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地讲即“我讲你听”的方式。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三贴近原则就是要让道德教育从天上回到地上,从抽象走向具体,从空洞走向丰满。因此,教育者在运用理论教育法时,要注重从教育对象的接受性上入手,教育内容要与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相结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

2.把理论教育法的灌输性与教育对象的主体性相结合,使思想理论内容进入学生头脑。以往教育者在运用理论教育法时往往把精力花在外部灌输上,通过正面地、直接地向受教育者“灌输”思想政治理论和观点,即通常所说的“我说你听”、“我打你通”,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动性。这种传统的灌输方式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很容易引起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当前受教育者具有主体意识强化、价值取向多元化、道德观念复杂化等特点,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成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动,真正入耳入脑,教育者确实需要下大力气。作为教育者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的进步,为了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兴趣,为了实现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大学生头脑”的任务。

3.把理论教育法的单一性与其他教学方式相结合,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多样化。教育者要深刻理解和真正把握科学理论,结合社会热点进行讲解。教育者在教授内容时,除了运用理论教育法,还要结合讨论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引导受教育者察觉问题,培养他们学会提出问题,组织他们积极开展讨论问题,培养他们批判和创新精神,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此外,组织受教育者参加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先进典型激励作用,从而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黄蓉生.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教育学主要理论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体育教学理论 主导 主体 应试教育

新课标的设施,确定了创新教学理论的开始。近年来我国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相比较而言,体育教学理论明显落后,已经妨碍体育教学实践的改革。下面我就创新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几点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与主体的问题

教学中“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一直是体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的主要矛盾。如何结合时代需要,树立一种能动的教学观,是我国教育理论多年追求的目标。教育实质就是“贵在引导,要在转化,妙在开窍”。引导转化的作用,就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实质。教育离不开教师,学生的学习离不开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规章制度。[1]学生主体是教育理论从受教育者角度提出的,这意味着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和运用知识去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做自身发展的主人。说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意味着不再忽视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认识世界发展与需求同自我现状矛盾的基础上,唤醒自己,提出自我奋进目标。[2]

在教与学、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学是重点;教与学的方面,学的方面更重要;教师与学生两方面,学生更加重要”。在教学活动重心上,“就是要确立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为本位的转化,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在教学目标上,“就是要确立从传授为主到形成优化的学力结构为主的转化”。在教学秩序上,主张由教学向“学教”转变,学在前,教在后。教学活动是动态的,教学过程三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是变化的。如果把教学过程各要素看成是“景致”的,从而采用固定僵死的教学观进行教学,必然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3]

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身心潜能,力求人的主体性真正高扬,追求身、心、智、能的全面发展是当今世界教育变革的主旋律。以这一思想检视我国现行的体育教学理论,就会发现:一些经典学说已落伍于现代教育的发展,与当前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实践形成明显落差,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的结构、教学评价方面都有待于提高。多年来体育教学理论研究的思路狭窄,仅仅局限在本系统内,形成了一种“坐井观天”的研究格局。然而,“在科学研究中,要想从本质上把握某一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往往必须跳出这一事物相对狭小的领域,借助于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方法,从外部给予整体的关照”。[4]这提示我们:在体育教学研究中,不仅要将现有的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通过实践予以客观的检验,而且必须借鉴其他学科的先进理论与方法,从外部给以整体的关照,补充其缺陷,修正其谬误,使之熔铸得更加丰满坚实。在体育理论研究中往往片面地理解“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重视应用研究与发展研究,轻视体育基础研究,致使体育基础理论明显地滞后于体育教学改革实践的发展,根本无法为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剖析现实,提供锐利的思想武器。

二、传统体育教学存在应试教育的误区问题

1.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偏离

在我国“重竞技轻普及,重课内轻课外,重尖子轻全体”的现象仍然存在,竞技运动技术贯穿于中小学体育教材之中,教材太深、太难,脱离学生实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难以养成锻炼习惯,也不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体育教学理论学术研究更多地表现为偏向性,目前的局面是:第一,学术研究缺乏民主化。一方面由于体育行政方面的影响,使得体育教学理论缺乏研究氛围,另一方面有些学者未能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看待问题,采用“全盘否定”的态度对待与自己不同的学术观点。第二,引用拿来主义。有许多体育学者对引进体育教学理论采取一切照搬的态度,缺乏对东西方文化差异性、各国民族传统和风俗习惯的差异性、各国经济文化和生活水平上的差异性及各国政治制度的差异性的认识。因此,我们应制定一套切合我国学校体育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以便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这才是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5]

2.应试教育对体育教学的负面影响

应试教育对体育教学的负面影响表现在:学生厌烦体育课的现象比较普遍,少数尖子的竞技运动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多数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在体育教学中,有的只重视少数的尖子,而忽视全体学生。学生被束缚在应试教育的怪圈内,过重的课业负担压的学生喘不过气来,学生被动、消极参与体育活动;中小学体育的发展,存在不均衡,不稳定,甚至下降的趋势,肥胖症、近视、神经衰弱、蛀齿、营养不良、体力下降、心理缺陷等有所上升,严重影响学生健康,这是实施应试教育的弊端。

3.以竞技运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影响

传统的体育教学在内容安排方面,长期以来用竞技运动一整套的项目、规则和办法规范了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这些规则严密技术要求高的项目,使天性好动的学生望而生畏,主动锻炼的学生有减无增,这是关键的问题,不在于要不要竞技运动,而在于现行大纲的基本教材,是按竞技运动的体系编排的,不少项目在技术难度或场地器材上都难以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方法上,以往的体育教学过程过于强调统一,方法单一,体育课缺乏生机,使教学显得机械、呆板,表现为“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结果是中小学体育课基本上是以运动成绩作为教学和考核的依据,以运动素质代替身心素质。

三、学校体育理论研究的问题

1.体育理论研究的局限性

目前,从整体上研究体育教学理论的发展与运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第一,观念的局限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许多体育学者都把体育课看作是一种“课内活动”,没有像其他学科课程那样具有系统性。第二,体育教学过程的无序性。体育教学时,所传授的知识是无序的,没有明确的目标,甚至有的体育课就是学生自由活动,不能学到应当掌握到的知识。第三,体育教学理论运用的经验性。目前广大体育教师在运用体育教学理论过程中凭经验研究的比较多,不重视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容易犯经验主义错误,从已经出版的有关体育教学方面的理论教科书中可以看出,体育教学理论发展不快,具有创造性、时代性的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较少,体育教学模式还是传统的“讲解示范+学生练习”与“师徒式”的教学方法。

2.体育教学理论落后于实践发展

目前,我国体育教学理论方法与实践存在相脱离的问题。一方面,体育教学理论自身存在不足,如选择性教育、个体性教育理论与方法,既缺乏理论上的论述,又缺乏实践上的指导方法。另一方面,对广大体育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取得的成果,未能转化成科学的理论,产生新的理性飞跃,再反馈指导实践。广大体育教师对多学科的渗透能够提高体育教学理论的理论性、指导性、学术性已经取得一致看法,但在实际工作中,对体育教学理论的研究缺乏多学科的理论知识的渗透,尤其是对人文学科的渗透作用重视不够。目前,我国体育教学理论滞后于体育实践,可以说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一致看法,分析其原因主要有:第一,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由于中、小学受到升学率指挥棒的强大压力,学校体育教育工作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体育教学工作在许多学校还未放到应有的位置,体育教学理论的发展落后于其他学科教学理论的发展,指导体育教学实践的理论与方法还是传统的模式,绝大部分学校都以“竞技项目”技术教学为主,很难有所突破。第二,各级各类学校广大体育教师,普遍存在重实践、轻理论的倾向,认为体育教学主要靠实践,没有什么理论研究,体育教学理论研究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层面上,缺乏深层次的理论探索,体育教师普遍文化素养不高,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创新意识,不重视自身科技含量的提高,不重视运用先进的体育教学理论指导实践。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和内在要求。如果理论不与实际结合,它自身就不能发展,也无法达到其指导和改造实践的目的。同样,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也应遵循这一原理。但就近两年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看,教学实践研究滞后于教学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际现状落差较大。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已在整个体育科研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和很大的比重(理论研究占19.18%,实践研究占5.83%)。这表明,学校体育研究愈来愈受到重视,学校科研队伍不断发展,研究水平也不断提高,但理论性研究明显多于实践研究。所以,如何解决体育教学理论落后于实践发展这一问题成为我国学校体育的核心问题,需要有新的理论来落实实践,与实践很好地相互融合。[6]

从事体育教学改革,必须从指导思想到体育教学的内容、组织教法、场地器材设施等进行整体改革。而体育教学实践,需要有科学的不断创新的体育教学理论来指导。当前,学校体育教学理论研究较系统、成熟,并在整个体育科研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和比重,同时也摆脱了前苏联的教学理论模式,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不足之处是这些研究大多没有落到实处,有很多研究并未触及体育教学改革的要害,离实际的教改还有一定的距离,研究还有待于继续深化。

3.构建理论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地位

构建理论倡导的学习方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7]首先,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其次,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再次,材料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所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最后,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助探索知识的工具,当前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习兴趣的运动有很多,应选择性地添加到学生的日常锻炼当中来。

参考文献:

[1]蒋荣.论我国体育教学理论的发展趋势[J].体育学刊,2000.3.

[2]张云华.当前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3.7.

[3]商泽春.对体育教学理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问题之我见,宿州教育学院报[J],2003.6,VOL6(2).

[4]吴忠义.对我国体育教学理论的探讨[J].体育科学,1998.3,VOL18(2).

[5]陈琦.关于我国体育教学理论创新的思考[J].体育学刊,2000.5.

教育学主要理论范文第11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教育 马克思主义

随着党和国家经济、政治包括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对于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备加关注,这就要求教育的方式、方法要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使思想理论教育在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有效实施大学生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教育成为当务之急。

大学生关注的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教育可以概括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目的,按照高等教育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和思想实际,充分发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渠道”的教育功能与优势,增强大学生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育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精髓,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科学方法,正确观察、分析、认识和理解现实生活中重要的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的能力。

一、坚持构建教育理论体系与探索教育规律相一致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既是一切行动的指南,又是大学生形成科学意识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在开展大学生关注的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教育中,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基础和支撑,构建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体系,强化马克思主义关于制定重大方针和政策的基本原理教育,提高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特别是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的能力。为此要根据大学生群体普遍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确定大学生关注的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及其教育方式,并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的内涵。要及时研究伴随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而生发的大学生关注的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探寻实施有效教育的规律,引导大学生把握我们党和国家制定重大方针、政策的基本原则,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国内外形势,使大学生关注的问题、价值的取向和行为走向更加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能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理性思考,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捍卫者,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二、坚持教育内容体系与完善课程架构相结合

大学生关注的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具体性和动态性特点,要求我们在教育方法上必须强调时效性、理论性和政策性相结合。其内容体系由稳定部分和动态部分两部分构成。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形势与政策的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和基本方法,为稳定部分;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态势、格局及策略,即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是动态部分。相对稳定的部分是大学生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基础;动态变化部分是大学生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教育的现实需求,也是教育的内在规定。把大学生关注的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的教育,科学、合理地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将其稳定部分和动态部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精神相一致的,大学生关注的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教育系统的规范的课程内容与架构,方能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精神,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使教育更加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及其特点。建立起系统的整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框架和科学的思想方法,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坚持热点难点问题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相统一

教育学主要理论范文第12篇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生命线,理论教育法是党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和实践创新中形成的一种正面教育方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着力于深入阐释理论教育法的科学内涵,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理论教育法运用存在的问题,实现理论教育法的有效运用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增进之道。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育法;运用

灌输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运用理论教育法来科学地阐释理论,对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质量至关重要。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在新时期新阶段,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发生变化,教育对象的思想认知也呈现出新的特征,准确把握理论教育法的科学内涵、找到和解决理论教育法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实现理论教育法自身的有效运用,已经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

一、理论教育法的内涵阐释

1.理论教育法是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进行的系统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形式,应当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理论教育法是开展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途径。理论教育法是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开展的系统教育,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知识,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四个方面。在现实教学中,这些内容一般被安排在系统化、科学化的课程中,比如,作为大学公共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教育对象理性认同科学理论、正确认识历史规律、准确把握中国国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理论教育法并不是单向的“填鸭式”教学法

理论教育法最早被叫作“灌输教育法”,虽然后来逐渐更多使用“说理教育法”或“理论学习法”的名称,但正确认识“灌输”的内涵仍是认识这一方法的关键点。列宁对于灌输的内涵有一系列的论述,“我们应当积极地对工人阶级进行政治教育,发展工人阶级的政治意识”[2],“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3],“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4],“经济斗争是吸引群众参加积极的政治斗争最普遍使用的手段”[5]。这些论述同时也蕴含理论教育的方法论,即坚持理论灌输和实践锻炼的统一、灌输主体与灌输客体的双向互动以及灌输内容与形式的结合。总之,理论教育法的“灌输”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理念,所指的也不仅仅是单向的“填鸭式”教学,而是双向的、多途径的灌输(例如,环境灌输、行为灌输、网络灌输、文化灌输、活动灌输等[6])。

3.理论教育法是一种系统的教育方法

把握理论教育法的内涵需要突破狭隘、单一的认识,理论教育不仅包括课堂理论教授,还包括理论学习、理论宣传、理论培训、理论探讨等具体形式,由此构成理论教育的方法系统。理论教育法的方法系统还会随着教育对象的新特点、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和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

二、理论教育法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研究不够

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不同群体、职业、性别会呈现出不同的教育要求,这就需要教育者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认真研究教育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教育。显然,对教育对象在当前环境下的社会心理、个人心态、价值取向等进行科学的调研和把握,可以直接地提升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育法的运用效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思想领域发生重大的变化,一些不良风气、党内出现的腐败现象以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潮的蔓延,使我们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和价值观念受到不小的影响。他们在信仰、信念认识上感到迷茫、发生动摇;在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中受挫、怀疑;在价值多元的文化生态中丧失警惕、盲目跟从。然而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部分教育者并未很好把握教育对象的思想认识特点以及思想领域的矛盾,忽视教育对象思想和行为的规律,阻碍教育对象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长此以往,部分教育对象就极容易形成轻视思想政治理论和理论教育的心理定式;具有逆反和对抗的心理,对“政治说教”产生厌烦。如果教育者在理论教育中不从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理论教育法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2.部分教育者理论水平不够高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练就过硬的本领,才能发挥其在理论教育中的授业、解惑功能,“打铁需要自身硬”就是对教育者自身素质提出的要求。教育者作为运用理论教育法的主体,是理论教育活动的计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其根本任务是向教育对象阐释科学理论,引导学生不仅要其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知其所非然、知其所必然。然而,由于部分教育者对科学理论把握不够,就导致理论教育中经常出现以下两类问题:一是不能以完整的、科学的、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来激发教育对象的学习兴趣。马克思主义是理论性与思想性统一的理论体系,理论教育法的运用和实施必须建立在教育者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精髓的基础上。如果教育者对科学理论“一知半解”“不求甚解”,就难以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从而消解科学真理对学生所应产生的吸引力。二是理论脱离实际,难以用理论去阐释和解决中国问题。科学理论源于实际,引导教育对象实现理论的现实化是理论教育法的重要目标。然而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很多教育者在进行理论讲授的时候存在与我国基本国情、理论热点相脱离的情况,使得课程沦落为僵化的理论说教,难以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一些教育者本身就比较缺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不能将生活中很多鲜活的事例提升、抽象到理论叙述的高度,因此,引导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难以展现科学理论强劲的阐释力。

3.理论教育内容、方法缺乏新意

依据理论教育内容、方法和效果的辩证关系原理,只有实现“科学的内容”与“恰当的方法”的统一,理论教育才会有实效。理论教育如果内容呆板枯燥、理论教育方法单一,都会对理论教育的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在实际的理论教育实践中,一方面,很多地方在理论教育的内容上仍然局限于空洞的思想政治理论说教,课程设置缺乏时代气息、无法契合学生精神需求是教育内容存在的最严重问题。这样的教育没能突出受教育者作为教育主体的教育规律,直接损害教育对象在学习和思考上的积极性,使受教育者成为“低头族”“学习困难户”。另一方面,理论教育的方法单一。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学生接收新知识的渠道很多样也很广泛,图文并茂、声色俱佳的学习资源显然更能吸引教育对象的注意。而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惯用的单向理论讲授和“满堂灌”已经很难适应当前学生的发展需要,将互联网、网络媒体工具运用于理论教育,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必然要求。丰富理论教育内容、创新理论教育的方式方法,已经成为非常迫切的要求。

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育法运用实效的路径探讨

1.正确认识教育对象是前提

正确认识教育对象,掌握教育对象的客观实际情况是运用理论教育法的基本前提,只有在此基础上运用理论教育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任何人都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社会属性是人的根本属性,因此,认识教育对象就是要准确把握其社会属性,即社会关系。正确认识教育对象的社会属性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运用问卷调查、个别谈心、召开座谈会等方法,认识处于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等多样社会关系中的教育对象。一是经济关系中的教育对象。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使教育对象的思想和行为深刻变化,这要求教育者关注和认识教育对象的自我意识与竞争意识的变化。二是政治关系中的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质是帮助教育对象实现自身社会化的过程。在党和国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程中,随着政治关系的变化发展,把握教育对象理想信念、政治认同意识、政治参与意识的情况极为重要。三是文化关系中的教育对象。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伴随着多元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彼此碰撞,深入分析教育对象对不同文化、价值观的选择、认同和传播更是必不可少。因此,教育者在运用理论教育法的过程中,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维视角全面深刻地考察教育对象,将理论讲授建立在正确认识教育对象思想认识水平的基础上。

2.理论联系实际是关键

理论联系实际是有效运用理论教育法的关键,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所在,理论教育法的运用以实践为基础,并随实践的深入而形成、发展、完善。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对象是现实的人,教育目的是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理论教育法的理论建构必然要随着不同时代和环境下人们的不同特点而进行改变;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本身就来自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没有实践,就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构架;最后,还要强调的一点就是,理论归根结底是为了指导实践,也就是说,实践是理论体系不断丰富与完善的根本动力。运用理论教育法就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具体而言,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教育的理论与社会现实的关系。一般而言,理论与实际的关系可以呈现为“理论落后于实际”“理论同步于实际”“理论超前于实际”等三种样态,相应的,理论教育效果也有三种,即“理论难以阐释实际问题”“理论能很好阐明当下实际”“科学理论反映发展规律能预测实际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教育者在理论讲授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的难点、热点以及重点来对理论进行阐释;另一方面,理论讲授要抓住历史发展的规律与脉络,体现理论的彻底性,引导教育对象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逐渐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能够形成一整套的科学认知系统。二是教育方式与教育对象实际的关系。正确认识教育对象是运用理论教育法的前提,依据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是提升理论教育法实效的必然要求。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要充分运用科学技术,将理论教育法与多媒体教学、电化教学等方式相结合,充分挖掘和运用网络、图片、音频、视频等元素在提升理论教育方面的潜能。三是教育内容与教育规律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就是要依据教育对象的思想、心理发展规律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因此,教育内容的安排和创新要依据教育对象从小到大的发展规律,实现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各个阶段的理论教育衔接与接续发展,形成系统、科学的理论教学体系。

3.提高教育者素质是条件

教育者是运用理论教育法的主体,是理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和调控者,教育者自身的素质直接关系理论教育法运用的效果,提高教育者素质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重要条件。基于动态、立体的发展视角,教育者所应具备的素质主要包括职业性、专业性和发展性素质。首先,教育者的职业性素质,即教育者的职业理想、职业能力等素质。坚定的职业理想是教育者的根本素质,思想政治教育者坚定的职业理想表现为立志成为教育对象成长成才的开路者和领路人,帮助和引导教育对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职业能力是教育者运用理论教育法开展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素质,包括组织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其次,教育者的专业性素质,是指教育者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主体性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密切相关、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有借鉴意义的条件性知识;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总结和提升的实践性知识。再次,教育者的发展性素质,是指教育者的教育观念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等。伴随着现代化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历史进程,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提升处理信息的能力极为重要,教育观念的转变和信息能力的提升直接影响理论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正确认识,以及理论教育内容的设计和方法的选择。理论教育法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依据的,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形式[7]。在教育现代化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实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育法作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优良传统,是目前(以及可预见的未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

[2]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42,317,153,343.

[3]韦冬雪.论新形势下灌输教育的创新[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206.

教育学主要理论范文第13篇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理论教育 针对性 有效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手段。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所面临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使命任务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挥作用的领域和对象,与过去相比都有了很大的不同。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对目标、内容、方法、手段等进行创新和改进,切实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

一、坚持政治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被确立为我党我军的指导思想,必然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但同时必须看到,马克思主义虽然有着鲜明的阶级性,然而其阶级性与其真理性并不矛盾,因为马克思主义首先是科学、是真理。马克思自己就曾讲过,“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正因为如此,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不能仅仅突出其政治性的一面,也要彰显其科学性的一面;既要作为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来掌握,也要作为人类的共同文明成果来学习;既要作为政治理论来灌输,让人们学习、信仰,也要作为科学真理来讲授,让人们信服、接受。只有真正做到把政治性与科学性有机统一起来,才能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实践证明,一种科学理论要让人们接受它乃至信仰它,仅仅满足于概念化、公式化和颂扬式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这样做的结果只会掩盖甚至抹杀其真理的光芒。从这些年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政治性、思想性的同时,还应重视在充分揭示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真理性上下功夫。这应该成为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个着力点。要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结论与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结合起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既要学习领会其科学结论和科学预言,也要学习掌握其得出科学结论、作出科学预言的科学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构成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灵魂,是我们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的理论依据,是我们从事一切社会实践活动的科学指南。只有领会掌握了这一科学方法,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才有了科学基础和科学源头。

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指的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还包括贯穿其中的科学精神。这种科学精神集中体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创新性。归结起来,就是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实践的理论和开放的体系,所以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今天,才能成为一种真正世界性的文化现象。

二、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担负起弘扬主旋律、发挥主导性作用的历史使命,而决不能被许多复杂关系所困扰。同时必须看到,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多样化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繁荣的表征。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先进性,就不能忽视对教育广泛性的关注,必须贯彻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统一的原则,坚持统一思想与尊重差异相结合,坚持鼓励先进与照顾多数相结合,坚持最终目标与阶段目标相结合。一方面,要坚持教育要求的层次性。对群众中的先进群体、代表人物,要敢于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来规范和要求,引导他们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对广大人民、普通群众,则要从他们实际具有的思想道德基础出发,坚持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来要求和规范,重点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自身利益,自觉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正确地统一起来,并鼓励引导他们向更高层次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坚持教育目标的阶段性。人的成长的阶段性特点决定人的教育不是一次完成的。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也要求人们在思想道德观念上不断进行更新。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着眼教育对象特别是青少年在不同成长时期的思想特点,着眼不同时代背景对教育对象思想政治素质的特殊要求,提出阶段性目标,实施分阶段指导,坚持循序渐进,由浅人深,保持理论教育的连续性,实现理论教育的全程化。

三、坚持系统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以系统形式存在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坚持系统性原则,充分发挥其认识世界的普遍功能和改造世界的积极功能。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保持相对固定的基础内容、相对稳定的课程设置和比较规范的基本教材,对于建设一个成熟、完备的教育体系固然是十分必要的。但必须明确的是,我们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系统性,并不是说它是静止的、封闭的,相反,它是一个发展的、开放的体系。要使这项教育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就不能固守既定内容不变,也不能仅陷于自我论证,而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教育放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之中,以开放的态度搞好教育。在改革开放以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曾形成了相对封闭的思维习惯和研究环境。现在,改革开放的国际环境和历史的发展与进步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许多丰富的、崭新的时代内容,思想的开放与活跃也给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既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又要敢于与各种挑战和错误思想进行碰撞、斗争。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才能真正保持生命力、富有时代性。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同步发展。应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断更新内容的自我开放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发展自己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适应新的时代和新的实践,就必须根据时代特点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的具体内容体系。既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各种现实问题,指导社会主义实践;又要坚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始终伴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紧跟时展变化,紧跟理论创新步伐,紧贴党的中心任务,以开放的态度对待教育内容的更新,是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生命力的基础。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想相比较、相竞争才能存在,才能具有说服力。正确的思想总是同错误的思想对立而存在的,人们接受一个思想往往也是在两种思想激烈碰撞、相互比较之后进行取舍的。引导人们在比较中鉴别,能够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满足人们自我认知、自我选择的主体性心理需求,从而达到在比较、鉴别中接受教育的良好效果。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正确的思想与错误的思想相互交织、进步的观念与落后的观念相互影响是不可避免的,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复杂的。面对这种形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和探索真理的勇气,正确引导人们开展理论交锋和思想斗争,分清正确谬误,划清是非界限,真正认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切实增强人们的鉴别力和免疫力。

四、坚持灌输性与自主性的统一

理论教育的灌输不仅仅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方法,更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教育原则。它所深刻揭示的是,人的正确思想的形成只能通过有目的的理论灌输来实现,不坚持这一点就是丢失我们的思想阵地。应该说,在过去社会相对封闭、科技发展相对落后、人们思想比较单一的情况下,理论灌输作为主要教育形式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当今社会信息化、开放化、多样化的进一步发展,单一的理论灌输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与任务,必须积极改进理论教育的方法途径。一方面,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群众的认识特点和接受规律,对传统的理论灌输模式进行改造,努力实现高深理论通俗化。要善于运用通俗的语言解开群众思想上的困惑,运用身边的事例说明深刻的道理,把逻辑的力量与事实的力量结合起来,把学术的严谨与表述的生动结合起来,用明白通畅的语言来摆事实、讲道理、谈问题、解困惑,努力做到观点鲜明而又有理有据,思想深刻而又通俗易懂,逻辑严谨而又生动形象。另一方面,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是实现教育作用必不可少的过程,离开了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和主观能动性,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时就只能是被动的和不自觉的,教育的内容也就不可能真正被受教育者接受、认同并进一步转化为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特别是在新形势下,人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民主诉求不断增多,现代教育越来越需要平等性、民主性和主体性色彩。

教育学主要理论范文第14篇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理论教育 针对性 有效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手段。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所面临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使命任务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挥作用的领域和对象,与过去相比都有了很大的不同。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对目标、内容、方法、手段等进行创新和改进,切实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

一、坚持政治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被确立为我党我军的指导思想,必然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但同时必须看到,马克思主义虽然有着鲜明的阶级性,然而其阶级性与其真理性并不矛盾,因为马克思主义首先是科学、是真理。马克思自己就曾讲过,“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正因为如此,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不能仅仅突出其政治性的一面,也要彰显其科学性的一面;既要作为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来掌握,也要作为人类的共同文明成果来学习;既要作为政治理论来灌输,让人们学习、信仰,也要作为科学真理来讲授,让人们信服、接受。只有真正做到把政治性与科学性有机统一起来,才能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实践证明,一种科学理论要让人们接受它乃至信仰它,仅仅满足于概念化、公式化和颂扬式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这样做的结果只会掩盖甚至抹杀其真理的光芒。从这些年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政治性、思想性的同时,还应重视在充分揭示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真理性上下功夫。这应该成为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个着力点。要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结论与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结合起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既要学习领会其科学结论和科学预言,也要学习掌握其得出科学结论、作出科学预言的科学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构成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灵魂,是我们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的理论依据,是我们从事一切社会实践活动的科学指南。只有领会掌握了这一科学方法,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才有了科学基础和科学源头。

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指的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还包括贯穿其中的科学精神。这种科学精神集中体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创新性。归结起来,就是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实践的理论和开放的体系,所以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今天,才能成为一种真正世界性的文化现象。

二、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担负起弘扬主旋律、发挥主导性作用的历史使命,而决不能被许多复杂关系所困扰。同时必须看到,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多样化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繁荣的表征。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先进性,就不能忽视对教育广泛性的关注,必须贯彻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统一的原则,坚持统一思想与尊重差异相结合,坚持鼓励先进与照顾多数相结合,坚持最终目标与阶段目标相结合。一方面,要坚持教育要求的层次性。对群众中的先进群体、代表人物,要敢于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来规范和要求,引导他们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对广大人民、普通群众,则要从他们实际具有的思想道德基础出发,坚持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来要求和规范,重点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自身利益,自觉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正确地统一起来,并鼓励引导他们向更高层次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坚持教育目标的阶段性。人的成长的阶段性特点决定人的教育不是一次完成的。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也要求人们在思想道德观念上不断进行更新。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着眼教育对象特别是青少年在不同成长时期的思想特点,着眼不同时代背景对教育对象思想政治素质的特殊要求,提出阶段性目标,实施分阶段指导,坚持循序渐进,由浅人深,保持理论教育的连续性,实现理论教育的全程化。  三、坚持系统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以系统形式存在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坚持系统性原则,充分发挥其认识世界的普遍功能和改造世界的积极功能。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保持相对固定的基础内容、相对稳定的课程设置和比较规范的基本教材,对于建设一个成熟、完备的教育体系固然是十分必要的。但必须明确的是,我们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系统性,并不是说它是静止的、封闭的,相反,它是一个发展的、开放的体系。要使这项教育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就不能固守既定内容不变,也不能仅陷于自我论证,而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教育放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之中,以开放的态度搞好教育。在改革开放以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曾形成了相对封闭的思维习惯和研究环境。现在,改革开放的国际环境和历史的发展与进步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许多丰富的、崭新的时代内容,思想的开放与活跃也给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既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又要敢于与各种挑战和错误思想进行碰撞、斗争。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才能真正保持生命力、富有时代性。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同步发展。应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断更新内容的自我开放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发展自己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适应新的时代和新的实践,就必须根据时代特点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的具体内容体系。既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各种现实问题,指导社会主义实践;又要坚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始终伴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紧跟时展变化,紧跟理论创新步伐,紧贴党的中心任务,以开放的态度对待教育内容的更新,是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生命力的基础。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想相比较、相竞争才能存在,才能具有说服力。正确的思想总是同错误的思想对立而存在的,人们接受一个思想往往也是在两种思想激烈碰撞、相互比较之后进行取舍的。引导人们在比较中鉴别,能够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满足人们自我认知、自我选择的主体性心理需求,从而达到在比较、鉴别中接受教育的良好效果。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正确的思想与错误的思想相互交织、进步的观念与落后的观念相互影响是不可避免的,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复杂的。面对这种形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和探索真理的勇气,正确引导人们开展理论交锋和思想斗争,分清正确谬误,划清是非界限,真正认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切实增强人们的鉴别力和免疫力。

四、坚持灌输性与自主性的统一

理论教育的灌输不仅仅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方法,更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教育原则。它所深刻揭示的是,人的正确思想的形成只能通过有目的的理论灌输来实现,不坚持这一点就是丢失我们的思想阵地。应该说,在过去社会相对封闭、科技发展相对落后、人们思想比较单一的情况下,理论灌输作为主要教育形式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当今社会信息化、开放化、多样化的进一步发展,单一的理论灌输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与任务,必须积极改进理论教育的方法途径。一方面,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群众的认识特点和接受规律,对传统的理论灌输模式进行改造,努力实现高深理论通俗化。要善于运用通俗的语言解开群众思想上的困惑,运用身边的事例说明深刻的道理,把逻辑的力量与事实的力量结合起来,把学术的严谨与表述的生动结合起来,用明白通畅的语言来摆事实、讲道理、谈问题、解困惑,努力做到观点鲜明而又有理有据,思想深刻而又通俗易懂,逻辑严谨而又生动形象。另一方面,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是实现教育作用必不可少的过程,离开了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和主观能动性,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时就只能是被动的和不自觉的,教育的内容也就不可能真正被受教育者接受、认同并进一步转化为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特别是在新形势下,人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民主诉求不断增多,现代教育越来越需要平等性、民主性和主体性色彩。

教育学主要理论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教学改革;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1-0274-02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已经逐渐深入到我国的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构建主义的教学论理是西方教育领域中,广泛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由于该教育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主动进行知识构建等教学特点,被教育学界所广泛应用。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将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但依然处在初步探索的阶段,并没有将我国当前的教学现状融入到这一理论教学过程中,形成具有我国特色构建主义教育理念,因此,在今后的教育改革中,要不断地将构建主义的教学理论深入到教学当中,促进我国教育更好的发展。

一、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概述

(一)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内涵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在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新型的认知学习理念,涉及到心理学、教育学、哲学和管理学等多门学科。建构主义理论是以学生的主体性为核心进行教学,着重对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和主动构建知识能力的培养[1]。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借助教师或必要的学习资料等意义构建的方式所获取的知识。情景、会话、协作和意义构建是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学习环境的主要要素。情景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意义构建;协作是贯彻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会话是协作的重要环节;意义建构是学生学习的最终目标。

(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教育观点

1.教学是对知识的能动构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否认了教学活动是机械地传授知识的教学过程,并明确提出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知识构建的过程,学生依据教师的指导创造性的运用原有的知识积累对新的知识进行构建和学习[2]。同时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提出学生在进行知识构建时,不能仅仅将知识局限于课本和教师所讲的内容,尤其是当下还是一个信息的时代,更应该拓宽知识的渠道,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构建。

2.学习课程是对学生知识积累的重组和创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提出学生在进行新课程学习的课程中,并非是对新课程中所蕴含的新知识的机械接受,而是对学生知识积累的重组和创新,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将新知识运用旧知识进行重组和加工,形成对新知识的建构。课程的学习是在新旧知识的反复作用和加工重组构建而成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不仅包括对知识体系的学习,还包括对知识的获取渠道的学习。背景性知识和结构性知识是学生历史知识积累的主要方式,对课程的学习是在学生知识积累的背景知识层上进行建构的。

3.教师是知识建构的引导者,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所认为的师生观是教师是知识建构的引导者,学生是认知的主体[3]。在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扮演的是一个引导者与支持者的角色,对学生在进行知识构建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难点进行相应的指导和点拨,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进行知识构建的创建者和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并不是传统教学过程当中的被动接受对象。

4.要走出课堂。在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中,学生的课程学习目标不仅是对新知识点和解决问题方案的掌握,也理应超越课本的限制,走出课堂,应用到现实当中。以课堂案例和课本基础知识的学习作为知识构建的基础,并参照其他相关的学科知识,用学生在课堂所构建的知识对课堂外所发现的问题进行重组和构建,勇敢地走出课堂,对社会实际进行初步构建和融合。

5.教学的基本原则。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教学原则主要有:将教学任务的设计与外界环境相结合;教学中所设计的内容与学生有疑问的问题相关;将日常生活中的案例融入到实际教学中;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学习;重视学生的自控能力和自身检讨;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情境;对学生的知识构建情况及时的进行检查等。

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

通过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内涵和教育观点进行论述后,可以发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能够克服我国传统教学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能够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良好的教学情景,通过合作学习和探讨学习的方法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构建知识体系[4]。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应用到我国的教学改革当中,应当借鉴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教育观点和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改革。

1.加强对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要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深入到我国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首先必须将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改变,在构建主义教育理论的教学观点中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扮演的是一个引导者与支持者的角色,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所以在进行构建主义教育理论改革的过程中,要将这一观念深入到教师的观念中,将传统的教育观念进行彻底的改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知识构建。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构建,而不是以灌输性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开展探讨式和合作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积极地参与和思考进行自主探究。

2.进行课程内容改革,增加探究性和实用性的课程内容。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教学基本原则要求我国在进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教学改革中,要对课程的内容进行改革和强化。课程内容的改革需要依据当前学生学习的现状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中对课程内容的基本要求。教育部和学校的各个领导不仅要不断地增加探究性课程内容、实用性课程内容,也要不断地加强趣味性课程内容的建设,使学生在快乐和思考中学习[5]。课程内容的设置对学生的知识构建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只对教学理念进行改革,不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这样的教育改革是不成功的,因此必须要借鉴国外优秀的教学经验,将现代化的课程不断地深入到我国的教育课程当中,充分地将学生对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3.构建科学完善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科学完善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不仅能够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的成果和改革进程的效果进行真实客观地评价,还能够将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情况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及时地发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尽管在很多学校已经开始了教育改革,但是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一直以来被很多学校所忽视,导致教育改革的效果并不明显,在改革过程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学校必须不断地建立起科学完善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的情况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同时也要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和素质教育相结合,更好地推动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在我国教育改革中的发展。

4.不断地为学生建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教学方法进行推广。由于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对基础教育的投资不足,导致学校的办学经费十分匮乏,难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不仅教学基础设施老化,且教师的素养也普遍比较低,这样的学校不在少数,这些学校所使用的教学教材更为符合教师系统的讲授,但不适合开展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教学。针对当前我国一些地方学校的现状,要开展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教学改革,不仅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对教师的教学观念进行改变,还要不断地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并制定和改变一些适合学校教育教学的教材和相关的参考资料,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6]。同时,也要不断地加大对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的推广和深化,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教学的基本观念和基本方法运用到当前我国的教学过程当中,不断推动我国教育改革的进程。

三、结束语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主动进行知识构建,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知识构建,并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将新知识运用旧知识进行重组和加工,形成对新知识的建构。这一教学方法已经广泛的被教育学界所应用。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将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但依然处在初步探索的阶段,只有不断加强对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进行课程内容改革,增加探究性和实用性的课程内容,构建科学完善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并不断为学生建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教学方法进行推广,才能更好地应用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加快我国教学改革的速度。

参考文献:

[1]宋静.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实践乏力”现象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2]赵莹.新课改下建构主义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D].河南大学,2012.

[3]赵媛媛.基于建构主义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及实验[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4]郝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中学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