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保护生物的有效措施范文

保护生物的有效措施范文

保护生物的有效措施

保护生物的有效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水电站工程;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环境监理

中图分类号TU-8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0-0028-02

1概述

某水电站开发任务以发电为单一目的,采用混合式开发。该水电站装机容量102mW,保证出力11.35mW,年发电量4.39亿kW・h,年利用小时4 300h,为三等中型工程,主要建筑物大坝、泄洪、引水系统和发电厂房为3级建筑物,次要建筑物为4级,临时性建筑物为5级。该水电站工程枢纽建筑物主要由大坝、溢洪表孔、岸塔式进水口、引水隧洞、阻抗式调压井、压力钢管、地下厂房等组成;附属工程还包括长3.5km的场内交通公路,450m长的交通洞1座,90m长的普渡大桥1座;临时工程包括5座弃渣场、1座料场等。结合该水电站所处理的地理位置,表明该水电站建设会对周边造成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该水电站对环境影响,在该水电站主体工程建设时,各项环境保护监理同时展开。

2 水电站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水电站工程在建设中的环境保护主要内容有:水环境保护、大气环境保护、声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弃渣场、料场、施工公路、施工临时占地区、移民安置区、水库周围影响区等)、社会环境保护、景观保护、公路交通保护、库底卫生清理、固体废弃物处理、文物保护等。这些环境保护项目由水电站施工前所采取的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明确其环境治理范围,在建设中由监理单位在水电站建设中指导实施。

而本水电站工程在建设中影响环境的主要问题为:1)水污染源;2)声污染源;3)大气污染源;4)生态影响源;5)固体废弃物;6)社会影响等。这些因素在本水电站工程建设中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在本工程建设中对这些影响因素需深入分析,突出重点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3 水电站环境保护监理措施

为了更有效地对水电站工程项目在建设中进行环境保护管理,环保保护监理部需结合本水电站工程特点,编制《环境管理体系大纲》和《水电站环境保护监控计划》等相关环境保护管理方案,同时环保保护监理工程师应该每天对水电站施工现场进行巡视,确保工程建设中各项环保设施正常运行。

3.1 水污染监理

为了有效保证水电站建设中排放的施工污水、生活污水不污染周围水域,不降低接纳污水的原有水体的水质等级,监理机构需要承包人对生产、生活污水等采取治理措施。同时作为工程监理施工方必须严格执行有关污水排放的标准,并对生产、生活污水的来源、排放量、水质指标、处理措施和处理效果等进行监督检查。另外,要监督施工方对本水电站工程建设中所排放的污水进行监测,以能及时反映污染物是否超标情况。对于发现超标情况需及时采取措施纠正;有必要情况时,监理机构可以委派监测单位对其排放的污水进行专门的抽样监测。

3.2 大气污染监理

在水电站工程建设中,监理方应对大气的污染进行监督,要求施工方采取措施,保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粉尘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对砂石料加工及拌和、运输扬尘污染物料及各种燃油机械必须作出防尘措施。

3.3 噪声污染监理

在水电站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有效地防止噪声危害,监理方应该要求施工方对产生强烈噪声或振动的作业采取减噪降振措施,监督施工方应选取低噪弱振设备和工艺,以达到相应标准。而施工方的生活营地和其它非施工作业区则应执行当地环保部门确定的噪声污染达标标准。另外,监理方还应结合本工程的实施情况,要求施工方对其责任区内的敏感部位的噪声进行定期抽样监测;对不能达标的,监理必须监督施工方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3.4 弃渣、固体废弃物的监理

监理应监督水电站建设施工方对建设中所产生的弃渣和固体废弃物必须以国家《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依据,按设计要求运送到指定的弃渣场,而不得随意堆放。而施工方应对储存弃渣、固体废弃物、施工生活临时垃圾、医院或其他医疗单位的含菌垃圾以及含有铅、铬、砷、汞、氰、硫、铜、病原体等有害有毒成分的废渣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处理,避免环境受到污染。

3.5 土地利用和水土保持监理

在本水电站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理方必须要求施工方在建设水电站工程时,严格按照合同要求采取措施,以防止水电站工程周边环境出现水土流失,防止破坏植被和其他环境资源。当在进行本本水电站工程道路、隧洞、渠道等工程施工时,应采取工程或生物措施。对安置区内和库周、丘陵和山坡的经济开发工程,要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法规进行,防止诱发水土流失。

3.6 生态保护监理

监理方应要求施工单位加强水电站工程周边环境的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宣传教育,提高保护野生动植物(包括水生动植物)和生态环境的意识。在水电站工程建设中,应该加强保护动植物资源措施,尽量减轻损坏现有生态。对乱砍伐和捕捉野生动物的行为监理方应必须立即制止,并报告环境保护监理和有关部门予以查处,发现或疑为珍稀动植物及其栖息生长地时,应立即采取保护措施,并及时报告环境保护监理方,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环境保护监理单位应监督承包人落实野生动物保护措施,包括各种迁移、隔离保护、建设动物通道、改善栖息地环境、人工繁殖等各项措施。

3.7 文物保护监理

鉴于本水电站工程周边存在文物,因此在工程建设中,监理方应要求施工方必须加强文物保护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保护文物的自觉性,应监督不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窃为私有。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文物(或疑为文物)时,施工方必须立即停止施工,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防止移动或损坏文物,并立即将情况通知环境保护监理机构和文物主管部门,执行文物管理部门关于处理文物的指示。

4 结论

工程实践表明,水电站工程建设所采取的环境保护监理可有效确保各项环境保护措施顺利进行,同时减轻了水电站建设对环境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可把环境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同时可有效地对水电站工程建设的环保进行预测与预防。本文对水电站建设的环境保护监理任务进行深入阐述,同时通过结合某水电站工程施工建设中的环境保护监理实践进行探析,通过环境监理保护效果表明,本工程所采取的环境保护监理措施对于保护水电工程建设的周边环境等具有较明显的有可行性,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保护生物的有效措施范文第2篇

一、基层文物的保护工作的现状存在严重的问题

随着我国对文物保护的不断重视,将原有的保护措施都被现代化的设备取代了,不仅节省了人工,也节省了管理中的烦琐程序,使文物的保护工作更具体。但是不管怎么对文物进行保护,总会从其中找到各种各样的漏洞,从而使文物遭到破坏,对高科技的保护措施也没有对所有文物进行覆盖,使文物或多或少都会暴露在外,使其了保护工作加大的管理难度。而日常的保护工作中也没有更好的管理方式和保护措施,使文物多多少少有些损伤,但是伤痛都是积少成多的,总会有爆发的一天的,这样的问题通过本篇文章进行详细的讲述。

(一)基层文物的保护措施存在问题

基层的文物保护措施中更是存在更多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不能导致文物直接损坏,但是对文物的损坏程度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基层文物的保护措施没有全面地对所有文>:请记住我站域名/

(二)基层文物的保护管理方式存在严重的问题

在对基层文物保护中管理方式更成为主要问题,只有一个好的管理方式才能实现对文物保护管理,使文物能有更加直接的保护措施。但是在实际中往往都是因为管理方式不妥当,对文物造成了损坏。在实际管理文物保护的工作中,工作人员对文物的保护措施只是大致地查看一下,没有对文物保护措施的设施进行详细的检查,迫使文物的保护措施损坏对文物造成严重的损坏。另外,对文物保护巡查在日常巡查工作时,没有将文物保护的日常管理工作做好,例如,在日常巡查时,文物保护巡查员只是对文物大致观察一下,不进行细致检查,使得文物处于危险状态也没有及时发现,使文物受到严重损害。而对文物的保护措施进行细致的检查时,文物出现的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对文物在日后的监管方面上存在严重的问题。

(三)基层文物保护的应对措施不符合实际

在对基层文物保护的应对措施中,有很多保护措施不符合文物的实际要求,使文物在被保护的措施中造成损坏。文物的保护措施应当遵循文物的实际情况,但是在实际文物保护中往往将文物强硬地施加了与实际不符的保护措施。例如,在我国古代的怀朔古城遗址中,由于城镇遗址年代久远,受风吹日晒或在地下沉睡时间较长,使得古城遗址的保护工作更加严峻。古城遗址中很多物品长时间埋藏在地下,与空气隔绝时间长,遇到空气时容易对文物造成氧化,对文物造成严重的损坏。在保护措施中更是将一些易氧化制品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对游客进行展出,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将文物推到死亡的边缘,对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二、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应对措施

在基层文物的保护中应当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保护措施,只有将这两种措施都做好才能更好地去保护文物,使文物的安全性更高。在基层的文物保过程中,将文物适合什么类型的保护进行分类,使每一件文物都能够得到更好的管理和保护,在保护管理措施中将文物更好的管理,管理中更是要细致地检查文物保护的措施,查看保护措施是否存在漏洞,以免对文物造成损坏。

(一)基层文物保护有效措施

在对基层文物的保护措施和管理的过程中,将文物的保护和管理作为重点,使文物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在保护文物的有效措施中,应当制定出一套有效的保护措施方案,如在风景区的文物保护中,因为有些文物属于露天的,这类文物的保护措施就是将文物用护栏进行保护,使围栏能够将文物圈起来,要建到人难以爬越的高度,在围栏的顶部装有攀爬措施,使文物在围栏中能有更好的保护。另外在有这样的保护措施下,利用电子摄像头进行监管,在文物风景区要树立警示牌,爱护文物人人有责,不得抚摸文物或者省得在文物上留下签名等字样损坏文物,并对这类情况进行严厉的处罚,并且将破坏文物的人进行全国景区通报,取消其在国家文物风景区旅游资格,根据其违反的程度进行处罚。

(二)基层文物保护的有效管理方式

在对基层文物保护的管理方法中体现出对文物保护的重视程度和对文物保护的管理政策,使文物保护得到更加有效的管理方法。在管理文物的措施中,应当根据文物的类型进行管理,对不同的文物要进行分类管理,因为有些文物遇到空气就会氧化,会对文物造成严重的影响。例如,在秦长城文物遗址文物的保护管理措施中,由于面积过大不能进行全方面的保护,这使得工作就存在很大难度,但是文物的保护工作更是得到了很好的进行,例如,将秦长城进行封闭,并将长城上涂上特殊的胶,使其不在受天气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在管理中应当定期对所有文物的保护设施进行一一检查,如有保护设施破损,应当及时地更换,并检查文物是否受到损伤,通过一一排查的方式对基层文物的保护设施进行地毯式检查,确保文物的安全性。另外对文物进行电子监管,使每一个文物都能够与计算机有效的连接,在出现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发出警报,也使文物的保护工作更加细致。

(三)文物受到威胁的应急保护措施的具体方法

在文物的保护措施和管理中,通常会有一些突发状况,对突发的状况应当给出更好的解决措施,来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潜在威胁。在对文物应急保护措施的管理方案中更是严格地指出,首先对文物的类别进行分析,在对文物是否受到损坏进行检查,如文物有损坏要对损坏的程度进行判别,并且对文物是否能够恢复做出正确的判断,在将文物送到制定部分进行修复。另外对文物的应急措施中要明确地指出对文物保护措施,从而判断是否是保护措施不到位或者是保护措施方式不对等因素,通过这样的方式对保护措施不断改进,以免日后出现更加严重的问题。

保护生物的有效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防护措施 建设项目

开发建设项目从施工准备到动工兴建,再到竣工验收及正常运行,往往需要历经很长时间,期间可能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为了有效控制开发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必须采取合理的水土保持防护措施体系,科学地配置水土保持措施。而临时防护措施是开发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水土保持措施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地方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水土保持防护措施的作用

不同类型的开发建设项目,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各有其特点,只要涉及到开挖扰动地表,都必须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防护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开发建设根据不同地形地貌和造成水土流失的特点布置水土保持防护措施。比如: 工业园区建设项目,有的需设置两个或多个临时堆土场轮流使用,有时临时堆土场要闲置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是几年,堆放的松土形成较大流失表面,而最终的回填或复垦等水土保持措施又不能解决当时的水土流失问题,因此对临时堆土配置临时排水沉沙、沙袋拦挡及撒播草籽绿化等临时水土保持防护措施是十分必要,其防护作用十分明显。另外许多工程项目中都涉及到场地平整、原料(建筑用料)运输、储备等工作,如果不注意水土保持,也会造成比较严重的水土流失。因此,因地制宜地配置水土保持临时防护措施,对完善水土保持方案,全面控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水土保持防护措施的种类

不同类型的开发建设项目,其生产特点、工艺流程不同,对水土资源的破坏及影响不同,临时防护措施的配置方法也不一样,根据我公司多年的实践,防护措施的种类大体有以下几种:

2.1工程防护措施

工程防护措施主要有挡土墙、护坡、截(排)水沟等几种形式。工程防护措施投资较大,成本昂贵、费工费时,实践中这类防护措施应用相对较少。不过,工程防护措施工程坚固,配置迅速,起效快捷,而且防护效果好,在一些安全性要求较高和其他临时防护措施不能尽快发挥效果时,则必须采取工程防护措施。工程防护措施在设计要求上工程标准可适当降低,但必须保证安全运行。设计时应对项目的生产特点、工艺流程、地形地貌、生产工具、近期市场预测、统筹规划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准确计算工程量,使工程措施既满足防护需要,又不盲目建设而造成浪费。

2.2植物防护措施

植物防护措施分临时植物措施和永久植物措施,主要有植乔木、植灌木、种草皮、喷草、撒播草籽以及乔灌草结合的方式,或者种植农作物等形式。临时植物防护措施成本低廉,配置简便,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时间可长可短,而且防护效果好,经济效益高,使用范围广。临时植物措施在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地形条件、生产工艺、防护要求,首先要满足防护需要,同时要在“临时”上作文章,能种植农作物者尽量种植农作物,尽可能降低防护成本。另外,临时植物防护措施在其完成使命后,有的情况下还需要清除,否则会给项目的生产运行带来隐患,比如大型矿山排土场在临时边坡或平面上种植植物,重新排土后,若不清除干净,容易形成软弱滑坡面,给生产运行带来威胁。对于永久绿化措施,根据不同建设工程特点,采取的绿化措施要求不一样,在永久绿化方面应充分的考虑项目需要进行布置。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对园林绿化要求比较高,采取的绿化措施不但要满足水土保持的要求,同时要求满足园林景观的特点,使绿化措施具有防止水土流失和美好绿化效果,同时在水土保持方案设计上还要求选择具有乡土特色的适生树种;对于一般的水土流失治理及土地复垦工程,在绿化方面要求比较低,只要能达到“保水、保土”的要求即可,所以在设计中建议选取乡土适生树种中耐干旱、耐贫瘠的树种为主,同时有条件的区域可以选择种植果树、种植经济作物等,在满足水土保持的要求下增加项目的经济效益。

2.3临时措施及其他防护措施

由于工程性质不同,开发建设的方式、特点也不一样,同时对于同一个项目的不同区域的特点也不同,在布置措施时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施工场地内的临时排水沉沙措施、土袋拦挡措施、开挖土方的及时清运、集中堆放、平整、碾压、消坡开级、薄膜覆盖等措施。

3防护措施的配置与效果

防护措施的配置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既不能配置滞后或设计标准过低,造成水土流失,也不能盲目设计造成浪费。具体措施防护布置根据不同类型的防治措施布局,结合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以及临时措施,加强施工管理措施,按照 “三同时”的原则,力求使项目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得以集中和全面治理。

3.1植物防护措施的配置

植物防护措施的应用较为普遍,设计灵活,配置方便。最常见的配置方式是以草为主的种草,或以乔灌为主的植树等形式,也有乔、灌、草相结合的,也有以花生、油菜、红薯为主的农业植物措施。植物防护措施在具体配置上要充分调查分析项目建设区的社经条件,依据项目生产特点,灵活配置具体防护措施。《河南省安钢集团舞阳矿业公司铁古坑矿区水土保持方案》中有东、西两个排渣场,分别在铁古坑采矿区的东、西方向,因为采矿区面较大,东西长,矿山生产过程中根据采矿的具置,东、西排渣场轮留使用,但以西排渣场为主。我们经过调查了解到矿山东西排渣场在轮留使用的过程中,有的地方竟能闲置3~5年。我们针对这种情况,依据矿山生产工艺,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设计了短期闲置渣面以牧草为主,长期闲置面以农耕为主的防护措施配置方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平顶山电场竹园灰场建设工程水土保持方案》中,为有效防止竹园灰库的粉尘污染,在其他防护措施配套完善的基础上,我们又在灰库周边环库布设了左岸以杨树为主,右岸以桅子、刺槐混交的临时防护带。防护带是在自水库现有水面高程至设计蓄水高程范围内的坡面环库种植,随着灰库投入运行,下边的林木逐年砍伐,以不影响储灰粉为准。这样既起到了良好的防护作用,又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效果较好。

3.2临时措施及其他防护措施的配置

根据项目建设的特点,依据水土保持的需要,以有效防护为目的,其他防护措施灵活配置使用,除了对开挖的土方及时清运、集中堆放、采取平整、碾压、削坡开级等措施,尽量减轻水土流失外,以临时排水沉沙、沙袋拦挡及覆盖为主的防护措施的应用最为广泛,其作用也较为明显。在雨季或大风天,开挖的土石方在没有运至专门弃土场时,高陡边坡开挖面、路基或堆渣边坡,以及弃土石、建筑用沙、石料的运输过程中,由于遇大风或强降雨侵蚀天气,其流失过程性强,危害性大,对堆渣坡脚布置沙袋拦挡,并在采取临时排水沟,汇水出口处设置沉砂池,经沉沙之后将雨水排出场外,同时采取彩条布或塑料薄膜覆盖堆渣表面,避免雨水直接冲刷松散表面将渣土冲出区外,防止水土流失的效果非常明显,同时可以造就一个良好的生活和生产环境,这种临时防护措施在开发建设项目水保方案中的应用非常普遍,效果都非常好。

保护生物的有效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林草措施;水土保持;作用

中图分类号: S15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132022

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推进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这是党的十报告对于水土流失工作所给予的重要的行动纲领。现今,维护生态文明系统是全国乃至世界所普遍关注的话题,其对地球生命系统的平衡与延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随着我国人口的激增,社会经济生产规模也相应扩大,人们对自然环境资源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在过去,人类对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及其重要性不甚了解,致使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破坏,一度危及到人类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土保持的治理,是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一系列工作的总称[1],其对于生产企业做出约束、对遭到破坏的环境予以修复,是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所必须采取的支撑措施,其对于经济社会的腾飞有着强劲的推动力。鉴于此,本文在详尽阐述水土保持工作重要性的同时,将重点放在林草措施治理的内涵及生态服务功能上,在充分分析水土保持林、种植草等生态作用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工作建议,为水土保持业内同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1 水土保持措施的分类阐述

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及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所采取的工程、植物及耕作等技术措施,我们总称为水土保持措施,工程、生物和蓄水保土耕作是其重要的措施分类。

为防治水土流失危害,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而修筑的各类工程设施,我们称之为工程措施。主要以保持土体稳定及截排水体的建筑工程为主,重点包括治坡工程(梯田、台地、水平沟和鱼鳞坑等)、治沟工程(淤地坝、拦沙坝、谷坊和沟头防护等)以及小型水利工程(水池、水窖、排水和灌溉系统等)。生物措施是采用林草植被对水土流失区域进行绿化,减少地面土壤侵蚀,通过造林、种草及其管护措施增加植被覆盖率,进而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一种措施手段,也可称为植物措施。据王晓南等[2]报道,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除与干旱、降雨及坡度等有关外,当地植被覆盖度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植被无论是稀疏、通风,还是紧密结构均可对风速及能量产生抑制影响,减少风对土壤所带来的侵蚀、降低水土流失,这也是植被防治风蚀作用的机制,而其防治水蚀作用则是通过植被冠幅及枯枝落叶层对雨滴溅蚀及降水拦截所产生的。常被用于水土保持生物措施的有:一般山丘的坡面绿化。凡植被生长良好的坡面,其受重力侵蚀的作用将极大削弱;沟头造林。沟头是指径流汇入较为集中的地段,基于防护工程基础,在沟头选择分蘖性强、固土抗冲的乔灌木进行混交是较为有效的方法,常被用于水土保持林的营造;沟坡造林。沟坡应采取先封坡育草,待草类繁茂后,再行全面造林;沟底造林。在结合修建谷坊等水土保持工程的基础上,选择耐水湿、抗冲淘、分蘖性强的速生树种栽植,以增加其抗冲缓流、拦淤泥沙的作用,阻止沟底冲刷下切;以生物措施治理荒山,结合土壤生态及环境性状栽植适生树木,兼顾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原则。最后一项措施,即蓄水保土耕作措施,就是以改变坡面微小地形,增加植被覆盖或增强土壤抗蚀力的手段来保土蓄水、改良土壤,进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措施。常用的相关措施如下:等高耕作(也可称为横坡耕作)。以梯田为主要形式,在缓坡地面沿等高线耕翻作垄播种,形成等高窄垄和作物行,即沿等高线方向用犁开沟播种,利用犁沟、锄沟等阻滞径流,增大拦蓄和入渗能力,防止水流直接冲刷地表,减少水土流失;等高带状间作。就是沿着等高线将坡地划分为若干条地带,在各条带上交互或轮种密生和疏生作物,或将牧草与农作物间作的一种坡地保持水土的种植方法,其通过对土地实施局部耕作进而达到全田终年覆盖的效果;沟垄耕作。就是在等高耕作基础上,在坡面上沿等高线开犁形成沟与垄,在沟内和垄上种植作物或牧草用以蓄水拦泥,防止土壤侵蚀。该措施在坡度较大区域的使用效果更佳;少耕、免耕。前茬作物收获后,不单独进行土地耕作,而在茬地上直接播种新一轮作物的耕作方式,亦可称为零耕或留茬耕作,一般采用联合免耕播种机在前茬地上一次性完成切茬、开沟、除草、施肥、播种及覆土等多重工序,少耕的目的在于减少动土程度,降低土壤受压频率,保护和改善土壤结构,防止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长期免耕会使土壤板结,病虫草害加重,因此,低洼易涝、土质黏重且耕层构造不良的田块不建议采用免耕。以上三种措施手段在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以及防洪减灾等方面均可起到积极作用,但在具体工作中,可相辅相成,因地制宜、缺一不可。

2 林草措施的内涵及其生态服务职能

2.1 水土保持林草措施的内涵

水土保持是多部门、多领域综合进行的防治工作,其不仅需要环境破坏后的修复工程,而且需要对尚未破坏、仅存风险的工程进行系统评估及跟踪。水土流失事关子孙万代,容不得半点马虎,该领域涉及土壤学、水土保持与沙漠化防治、生态学、环境科学、植物学、土地管理学及农业工程学等多个学科,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系统工程。前段文字已有叙述,水土保持措施包括工程、生物及蓄水保土3种。生物措施在防治水土流失的基础上具有保护和有效利用水土资源的重要涵义,其通过植被覆盖率的提升,有效改善一定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作为水土保持生物措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林草措施通过对水土流失区域实行造林种草及封山育林,使沙土流失地水源得以涵养、风沙得以固持,最终使土壤结构向不断优化的方向前进。作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措施,林草措施在水蚀和风蚀等地区,通过营造水土保持林、农田防护林、固沙林及经济林等手段,均可有效缓解水土流失的趋势,使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逐渐恢复其自我平衡的能力。众所周知,土地上的植被群落,对水土具有良好的保护功能,其可有效抑制并减缓坡面径流,降低水、风侵烛的发生。植被生长于土壤中,其根系通过物理穿插改善着土壤的物理性状、根系分泌物调节着土壤生物性状,微生物活性的增加优化了土壤的化学属性,可见,植被对于改善土壤环境具有独特的优势作用,可以说,土地抗侵蚀、抗剪切作用与土壤性状密切相关,地表植物的面积与水土保持的效果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2.2 林草措施的生态服务职能

作为水土保持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生态防护手段,林草措施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深远的影响。林草配置如若合理,其垂直的多层次则能使降雨未到达地面之前就对其实施有效拦截,冠层的复杂性能够使蒸发量增加,且能减小降雨对地面的打击动能。如此看来,植被的冠层可有效吸收水分,在一定程度上缓冲降雨径流。植被的根系可固持土壤,使其不易被径流冲刷带走,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壤的抗蚀性。同时,植被的健康成长亦可稳定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其抗冲刷、抗蚀性,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通过土壤大孔隙比重的提升,加大水流的下渗速度,有效防止地表径流。可见,林草措施的生态服务职能就是其对维系、改良和保护人类及其自然环境条件的综合效用,其存在可有效改善地表糙度、减缓径流流速、促使水分入渗以及泥沙沉积,进一步减少径流及泥沙的产生。

3 种植草及水土保持林的生态作用

3.1 种植草

种植草及草地植被能够防治水土流失、维系生态平衡,有效减少地表径流、控制泥沙流失。另外,草本植物根系的穿插及其分泌物可有效改良和优化土壤性状。经种植草改良后的土壤,其水稳性团聚体数量更高。此外,通过牧草种植还可以获得肥料及饲料的原材料,有效促进农、林、牧、副业的共同发展。

3.2 水土保持林

依靠封山育林等手段培育天然的、具有水土保持自愈功能的生态措施。水土保持林可减少地表径流和泥沙流失,树冠可以保护地表免受雨滴的直接击溅,避免了土体表层结构的破坏,树冠还可以截留降雨,被截留的雨水一部分通过蒸发而逸散至大气之外,其余部分能够缓慢滴落或者通过树干向下渗透,改变了雨水落地的方式和降雨的二次分配。林木的枯枝落叶在林地地表能够形成松软的透水层,具有良好的透水、吸水能力,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地表所形成的苔藓、地衣夹杂着枯枝落叶,能够显著增加地表粗糙程度,进而抑制地表径流的速度;水土保持林的营造能够增加土壤肥力,林木凋落物经过微生物腐解,将高品质的腐殖物质归还于土壤,使得林地土壤的结构优化,形成更为良好的土体结构;林木根系还能够疏松土壤,部分豆科植物亦可产生根瘤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固氮作用,最终促进养分性状的提高。

3.3 林草措施在自然灾害中的作用

森林植被可有效抑止土壤浸蚀和山体滑坡。林木具有强大的根系,盘根错节的根系使土地具有一定的抗冲刷和抗剪切能力,在洪涝和山体滑坡发生时,可有效防止雨水冲蚀;林木对暴雨、洪水等灾害具有显著的拦截作用。拦截洪水主要是通过森林蓄水功能实现的,其枯枝落叶层具有较大的孔隙度和保水性,有效削减了径流的数量,此外,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团粒结构良好,亦可保蓄一部分水体;森林具有显著的防风作用。由于树冠及其枝叶的相互摩擦,可使气流能量得以削减,风速的降低能有效防风固沙。

4 发展林草措施的若干建议

合理规划、科学种植。栽植树木要充分考虑土壤特性及树种的生活习性,同时还应结合地形特征做好合理规划;尊重地域特征。应以地域性特色为基础充分结合当地水文、地质、土壤及气候等因素,因时因地选择适宜的草木品种;多部门协调,同商共管。在实施林草工作过程中,需要涉及环保、农业、财政、林业、水利及国土资源等部门,因此政府要单列协调及组织机构,做到各部门无缝对接、精诚协作,最终建设出效果优良的林草防护工程;做好宣传,发动群众,树立全民林草养护理念。应加强群众防护林草的理念,使其自觉参与相关内容的建设,最终确保林草措施在公众的支持下发挥最优的水保效果。

参考文献

[1] 陆宇烨,陈静. 浅谈水土保持林草措施的作用[J]. 新西部(理论版),2014(11):67-68.

保护生物的有效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引水式 水电环境保护措施

Abstract: the hydropower planning and other planning scheme should b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hould be fully considered and balanced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double benefit. Thus related engineering arrangement of cascade hydropower stations, construction planning should pay high attention to reserve the influence of the vegetation and the ecology, imple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and i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subsequent design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specific detailed analysis and improve the correspond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cedures.

Keywords: water diversion type hydropow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V21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水电规划相关规划方案应做到可持续发展,要充分考虑并均衡经济和环境双重效益。由此相关梯级电站的工程布置、施工规划应高度重视对保护区植被及生态的影响,落实环保措施,并在工程建设及后续设计中针对具体建设项目进行详细分析并完善相应的环保手续。 在项目环评中应落实敏感对象与工程的相互关系,并针对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实现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在环境影响评价中,需针对项目及周边环境特点,进一步研究可能带来的影响及具体的减免措施,结合建设项目的具体布置和运行情况,对各建设项目可能涉及区域的珍稀保护动植物进行调查,明确珍稀动植物的种类、分布,分析对其影响,并提出合理可行的保护措施。下面分项讨论环境保护措施:

1、 水环境保护措施

下泄流量 :规划梯级为引水式开发,将形成规模不等的减水河段。为维持减水河段内水生生物适宜的水生环境,各梯级电站水库需下泄一定生态流量。根据《关于印发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水环境与水生生态保护技术政策研讨会会议记要的函》与《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河道生态用水、低温水和过鱼设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推荐的方法――“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所需最小水量一般不应小于河道控制断面多年平均流量的10%(当多年平均流量大于80m3/s时按5%取用)”。

规划阶段初步考虑按照多年平均流量的10%下泄。具体下泄流量在下阶段将结合河段形态、生态要求及支沟补水、区间用水等详细调查分析后确定。生态流量下泄后,各减水河段相当于一条小型河流的流量和水势,河流景观和生态用水可得到有效维持。放水设施将在主体工程中一并考虑。

水库库区:规划的各梯级水库库区在蓄水前,应按照《水电工程水库库底清理设计规范》(DL/T 5381-2007)的规定和要求进行库底清理。 加强水库周边区域的水土保持治理及森林管护,严禁毁林开荒,大于25º的坡耕地必须退耕还林,减少泥沙入库和面源污染。控制氮、磷养份入库量,避免库区局部水域出现富营养化,防止浮游植物过量繁殖。此外,日常还需对库区水面的漂浮物进行清理,以保证库区水质达到国家相应标准的要求。

减水河段:梯级规划实施后将形成较长的减水河段,减水河段内无工业污染源,区间居民较少,居住较分散,无集中式生活污水排放。规划电站运行后,减水河段水量由区间来水和闸(坝)下泄生态流量组成,水量和水环境容量将减小,需加强对减水河段周边居民生活污水的管理,严禁直接排入河流;电站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或成套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用于电站绿化,禁止排入河道。

2、 陆生生物保护措施

1)陆生植物保护措施

各梯级电站施工场地应科学选址,合理布置,一地多能,综合利用,尽可能少占或者不占用林地或其他影响陆生植物的区域。

明确划定施工界限,严禁超界限布置施工项目,禁止施工人员进入其他区域活动,禁止开展破坏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的活动。工程建设期间,加强施工人员及附近居民的生态保护宣传教育,制定严格的制度,严禁施工人员未经许可砍伐林木、非法捕猎等,减轻施工人员对当地陆生动植物的影响;对受影响的高大乔木实行围护或其他保护措施;如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影响区有珍稀或受保护植物物种时,及时与当地有关部门联系,实施特别保护措施或移栽,防止人为破坏。

主体工程完工后,应及时对临时占地区料场、渣场、临时生产生活区等临时占地实施生态恢复措施;对工程永久建筑物占地区四周、办公区、生产生活区、公共区域可利用范围,实行绿化美化,植树种草。

2)陆生动物保护措施

工程开工前,对工程占地区及影响区进行生态详查,对受工程影响的珍稀保护植物采取移栽或挂牌保护等措施;在施工期内对施工人员加强保护自然景观的宣传教育,提高对保护施工区及周边区域生态环境的认识,使之自觉保护区域内野生动植物,尤其是野生动物栖息环境;严禁施工人员捕食蛙类、蛇类、鸟类、兽类,以减轻施工对当地陆生动植物的影响;并采取有效措施抑制鼠类的危害。严格要求施工队伍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工,尽可能减少对现有植被的破坏;加强防火宣传教育及有关措施,建立施工区防火及火警警报系统,确保工程区所在区域森林资源的安全;结合工程的水保工程及植物措施,因地制宜对施工迹地及移民安置区进行绿化景观恢复。

3、水生生物保护措施

施工期间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禁止施工人员对规划干流河段及其邻近支流河段鱼类进行捕捞,尽量避免对鱼类资源的人为破坏。在爆破施工前应先驱赶施工现场的鱼类后再进行爆破作业。梯级电站施工截流后,上下围堰之间的区域内可能残留一部分鱼类,应对它们进行集中捕捞并放生。在施工期间,特别是汛期后,应对基坑内的鱼类进行集中捕捞放生。在截流或蓄水初期,由于库区环境发生剧烈变化,鱼类容易被捕捞。因此,在这段时间内,规划河段应全面禁止鱼类捕捞。

此外,为防止规划河段水质污染对鱼类等水生生物造成不利影响,还应加强施工河段的环境管理,严格控制和避免新污染源的产生。

4、水土保持措施

控制、预防措施 :合理规划工程施工场地和设施布置,各项施工活动应满足水保要求,并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部位采取防护措施。

合理选择渣场,加强防护 :若规划河段属于平原河流,可在附近设置弃渣场,制定出相应的防护措施。若规划河段属于典型山区河流,渣场选择则相对困难,各规划电站在预可研阶段选择弃渣场时,在满足“水保、经济、适用、抗冲”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占地及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因素,以获得最优的渣场布置方案,并采取工程防护措施和植被恢复措施,将渣场的水土流失降到最低。

优化施工道路布置,加强防护 :合理规划施工道路走线,减少扰动面积及开挖弃渣量。在道路设计时应考虑路段的挖填基本平衡,减小弃渣量;严格按规范设置排水沟;道路开挖时,开挖边坡应控制在稳定坡内,避免造成边坡失稳,引发水土流失;道路施工及运行活动应尽量控制在施工场地征地范围内进行,避免破坏征地范围以外的植被;道路弃渣采取集中弃渣方式,将公路弃渣运至指定渣场堆放,减少渣料和弃渣流失;对满足立地条件和土壤条件的道路边坡,采取植物措施进行防护,保持水土。

有效恢复迹地和生态环境 :各梯级电站实施后期,结合景观生态恢复及占地类型要求,因地制宜地对各类施工迹地采取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进行迹地恢复,将工程施工对当地植被和景观生态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

结论:流域水电规划的实施一般会来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规划各梯级电站建成发电后,不仅可以带来大量清洁能源;而且也将极大的改善当地的交通、电力等状况,进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规划与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电力规划、旅游规划、水利规划、水土保持规划等宏观环境保护规划均要基本协调一致。规划的梯级电站在用地均被纳入当地林业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后,与林业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亦要协调一致。

但由于规划河段=的梯级电站开发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水库淹没、工程运行带来显著的水文情势、水环境变化,由此可能引起水质、水生生境变化,同时对景观、植被、野生动物等方面也将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这些不利影响除水库淹没损失不可逆转外,其他不利影响均可通过采取一些减免或保护措施,予以减缓或消除。

保护生物的有效措施范文第6篇

关键词:园林植物;病虫危害;防止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188

园林植物景观是人为打造的,园林植物极易受到气候、环境、土壤等因素的影响。在城市中由于土地面积有限,园林植物栽种过程中较为密集,园林植物的通风、阳光直射效果不好。有些城市中由于缺少有效的管理,致使园林植物下杂草丛生,再加上受路灯的影响,经常招来一些有害病虫,这些都打破了园林植物生产系统,极易发生病虫危害。

1 园林植物管护和病虫害防治的原则

园林植物管护和病虫害防治的原则主要有:安全原则,即在保证人安全的情况下采取有效的农药等进行防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积极消灭原则,根据园林植物生长及病虫害发生特点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将病虫危害扼杀在摇篮中。在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危害时应将生态、经济、社会3大效益放在首位,在保证生态、社会安全的情况下利用经济的方法进行防治。

2 园林植物管护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园林植物管理与病虫危害在防治过程中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全方位地加强防治工作,尽可能减少病虫危害。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2.1 定期清理园圃

园圃长期不清理就会出现大量杂草、各种病虫害残体、枯叶等,这些都会影响园林植物的正常生产,甚至会发生病虫害。因此应定期进行园圃清理,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但在清理园圃时应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一些带有病虫害的土壤等必须要经过处理后才能使用,防治微小病虫害的人为传染。

2.2 加强园林植物管护措施

在加强园林植物管护时应从肥水管理、修剪管理、除草、翻土培土等方面入手。

肥水管理,顾名思义就是施肥和浇水管理,这是园林植物管护中最重要的环节。园林植物要想安全、快速生长,就必须要加强施肥和浇水管理,在施肥时应注意使用不会污染环境的有机肥,并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地进行浇水,要保证园林植物点观赏价值,使之能够健康成长。

园林植物主要是用于观赏,因此有些植物不需要长得太过茂盛和粗大,否则不仅影响观赏价值,而且容易产生病虫危害。所以平时管护中需要勤修剪。但修剪时并不是随便修剪,需要合理修剪,这样才能保证植物得到充分的阳光照射,也能免受病虫害的侵害。

除草也是园林植物管护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及时除草可以保持土壤中的水分,促进植物正常生长。杂草中一般聚集着各种病虫害虫如草履蚧等,因此除草也是拔除病虫害根源地的主要措施,有利于减少病虫害的产生。

翻土培土也是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方法,但翻土培土时应在合适的季节进行。如很多花卉植物可选择在冬季时进行一次深入翻土,将藏于土壤中的病虫害幼体等翻到地表上,减少来年病虫害的发生。在培土时也要注意覆土的厚度,不给害虫进行孵化或产卵的机会。

2.3 化学防治措施

化学防治就是通常所说的农药防治措施,利用化学药品中的毒性来治理病虫害。常见到的农药有杀虫剂等,这种防治措施在园林植物管护中是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效果较好。但化学防治措施如果使用不当就会造成人畜中毒,污染环境,因此在使用这种防治措施时应合理、规范。

2.4 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主要是利用对病虫害有抗性的生物如虫、鸟等来防治病虫害。病虫害虽然来源广泛,危害较大,但再厉害的病虫害都有天敌,如飞蛾、蚱蜢等的天敌是青蛙。因此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中很多地方都会利用生物防治措施,如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等方法。生物防治措施具有无污染的优点,而这一优点正是非生物防治措施中所缺少的。

2.5 物理机械防治措施

物理机械防治是指在物理因子或机械等外力帮助下防治病虫害。随着技术的发展,利用高频电、微波等防治病虫害也在不断研究中。不同病虫害其生长阶段中对电磁能、热效应等的反应是不同的,因此可以利用不同剂量的高频电、微波等产生不同的电磁热,并利用其产生的热效率直接杀死病虫的幼虫、虫卵等。

3 结语

p少园林植物景观有利于调节气温,净化空气,优化环境,为人们打造一个健康、优美的生活环境,为人们的身体健康提供基本的保障,因此各地都在加快园林植物景观建设步伐,使之为城市发展增添绿色。病虫害的困扰影响园林植物的正常生长,使其无法发挥出功能性作用,因此就需要加大园林植物管护力度,合理地将多种防治措施结合在一起综合使用,提高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效率,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保护生物的有效措施范文第7篇

从土壤流失至对各河段的水沙变化到其对周边的经济、社会、生态和人文的影响;从施工生产的噪音扬尘到城市污染整治和人群健康保护;从施工过程可能产生的负效益或不利影响到地方标准及效益计算方法的差异。水土保持工作与环境保护工作在不同的水利项目里,在不同条件及不同的管理模式下,取得的单项效益截然不同,那么怎样获取工程效益;水土保持效益与环境保护效益这三方面的最大总效益是每个水利工程人员孜孜追求的理想目标。

关键词:水土保持 环境保护 管理 实施

中图分类号: SS176 文献标识码: A

一、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的概述

水利工程、铁路、公路干线、大型港口码头、机场和工业项目等工程建设是环境的建设性环境污染和水土破坏的主要实现因素,水土保持工作的科学性、地域性、综合性的特点,要求着水利项目工程的水土保持工作通过需要全面的测试分析评估后。选择出最适合的水土保持管理模式和体系来获取得水土保持的总效益。做好水利工程的环境保护,是对环境效益的最大获取。因此,做好水利工程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护,是当前水利工程施工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的管理

水利工城做好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工作,那么管理工作是整个工作中核心与风向标。工程的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的管理工作做的好,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水土保持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执行管理部门有关水土保持工作与环境保护工作文件的要求,研究、决策、部署项目水土保持工作与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大事项是首要的。做好分析、部署、监督、检查施工的工作,听取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水土保持工作与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汇报,对有破坏行为的工程人员实施处罚;对生产过程中水土保持工作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工作典型和做出突出贡献相关人员实行精神、物质表彰和奖励。

对相应等级的安全质量环保事故按“四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职工群众未受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未落实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的原则做出处理意见或建议。就项目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生产情况要与业主、监理单位、环保监管单位等部门进行适时沟通。

三、水土保持的实施

根据工程水土流失的特点、危害程度和防治目标,水土保持可采取分区分期防治,工程建设前期应以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为主,因地制宜,辅以生物措施相结合,快速有效地遏制水土流失,后期主要以植物措施为主,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一般分为以下几个区域展开的实施:

主体工程:主体工程区应根据挖方、填方情况,对建筑的边坡防护、排水系统、土方压实和削坡土方进行防护措施,从而保护基础及坑壁的稳定,排除积水,保证控导工程的整体安全稳定。

取土场:应根据取土场所在的地理位置及地形条件进行综合治理,一般可采用坡面防护、防洪排水、覆土等措施。施工时,可将原有的地表有肥力土壤推至一旁,临时堆放,取土完成后在开挖坡面内填充清基土并覆盖原有的地表有肥力土壤,土地整治后植物防护,在开挖坡面坡顶设置临时挡水土埂防治水土流失,恢复植被,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水土流失防治由被动控制到治理开发的根本转变,可确保工程建设及运营期不发生大的水土流失。

弃渣场防治区:

在弃渣过程中,应坚持“先挡后弃”的原则,先计算出弃渣场可容纳的弃渣量,再修筑挡水埝及排水沟,并平整渣土场,以拦截弃渣流失,减少对下游造成的危害。最后用表层土弃渣掩盖并绿化。以减少弃渣场对土地水土的影响。

施工道路:一般多以临时道路为主,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利用主体工程内的施工道路。主体工程设计时,最好修建施工干线道路连接工区、料场区和淤区等,可利用现有道路的场内干线道路尽量利用现有道路来满足施工要求。

临时工程用地:在施工中的临时占地在施工过程中,临时工程应用地围边设置拦挡措施临时拦挡措施和临时排水措施。并施工完毕后,将利用原有的地表有肥力土壤恢复了原有表层,使工程建设造成的地表面尽可能恢复植被。

四、环境保护的实施

水利工程施工要本着“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原则,严格的按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规定和设计要求做好环保工作,要做到与施工项目“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可采取各种工程防护措施减少污染及可能对水流水质、滩区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施工中,环境保护措施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的控制:

噪声污染控制:选用噪声低的施工机械、设备,对施工机械、设备采用必要的消声、隔振、减振措施,禁止使用高音喇叭等在本源上减小噪声。并可在日常做好设备日常维修工作,减少非必要噪声的产生,避免机械产生杂音污染。

空气污染控制措施: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施工机械选用低能耗、低污染的施工机械。在挖填工程中可以采取平衡计算的方法,减少现场的土方存放量。加强汽车运输管理,保证汽车文明、安全、中速行驶。物料运输时加强防护,上盖蓬布,避免漏撒。为抑制扬尘,可对施工区域及周边区域进行洒水降尘,能极大的减小了有风时,扬尘对空气的影响。

固液体废弃物控制措施:施工现场可按区域设置一定数量的垃圾箱,并视人员数量在每个生活区和加工区设置垃圾池。做到施工垃圾、生活垃圾的分类存放,并定期清运。生活区可修建食堂隔油池、生活污水处理池;施工区域应设置洗车含油废污水处理池,对施工和生活产生的污水全部经过处理池进行沉淀和分离,可以减少污水排放带来的污染。

人群健康保护:为施工人员提供良好的居住和生活条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安排负责专人。加强卫生管理和卫生防疫宣传工作。定期进行卫生清除和垃圾清运。生活区域定时药物消毒杀菌,并根据气候喷洒灭害灵防止苍蝇等传染媒介的孽生。施工现场设置的临时厕所和垃圾箱,可以保证工作环境的良好。

保护生物的有效措施范文第8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陆生生态保护;环境监理要点

水利水电工程是为适应人类防治水害和开发利用水资源需要而修建的工程,在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也会产生一系列的自然环境的破坏,打破生态平衡等环境影响。同时水利水电工程又是生态环境破坏与影响比较复杂的行业,其中水利水电工程的陆生生态保护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环境监理重点工作。

1陆生生态保护环境监理目标与原则

陆生生态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分成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由于不同的气候土壤等条件,陆生生态系统又进一步分为各种亚类型约600种。包括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及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等。工程项目施工期陆生生态环境监理目标是,全面保护区域的生态系统整体性结构和生态过程,重点保护工程建设所涉及或影响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敏感目标与其主要生态功能,保护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保护工程影响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滩地和沼泽等湿地生态系统及其功能、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使区域和流域生态系统整体结构和功能,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得到保护、补偿、改善、提高。工程施工期环境监理的原则是: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按照预防、恢复、减缓、补偿过程实施,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生态保护与生态补偿相结合,一般性常规措施与特殊性重点措施相结合,妥善处理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实现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功能的可持续维持。

2陆生植被与植物保护环境监理要点

植被与植物对维系陆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生态濒危物种是指生活在特殊生境中、对外界环境极为敏感、极易受到自然因素或人类干扰等原因,导致其生境消失而形成的濒危物种。2.1珍稀、濒危和特有植物保护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措施。受工程影响的珍稀、濒危植物,地方特有植物,名树木,都要实施有效的就地保护。在无法实行就地保护时,应进行异地移植。在植物迁地保护时,要根据工程区受保护植物的特殊性、典型性、代表性及植物生长现状、地点以及受工程影响的面积、数量等,制定具体可行的保护措施,保证移植成活和可以长久地生存、生长。根据水库淹没处理设计规范,水库蓄水前要进行清库,以保证库区水质。同时,在清库过程中关注对珍稀野生植物的保护。水利水电工程影响珍稀、濒危和特有陆生植物,不易迁移栽培的,可采取就地保护措施,主要有避绕、围栏保护、挂牌保护等措施。建立专门的珍稀、濒危和特有陆生植物为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或树木园。这类具有特定保护目标的自然保护区,一般是残存的保护对象的集中分布区。加强对残存的珍稀和特有植物的保护,也是一种补偿措施。对因特殊的工程建设需要而必须进行自然保护区调整的,必须按照国家《自然保护区条例》、《部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和功能区调整及更改名称管规定》等有关法规执行。珍稀、濒危和特有陆生植物保护的管理措施,主要是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划定管理范围,制定生态建设规划,制定本工程陆生植物管理实施细则。严格工程施工环保监理和移民安置区环保管理,如严禁砍伐、损坏植被和保护珍稀、濒危和特有陆生植物等。2.2森林、草原植被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保护的关键是保护植被。根据森林、草原主要种类、群落、覆盖率现状,明确影响因素、面积、数量和程度,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工程区现有的森林、草原植被保护。任何工程建设都要侵占和破坏一定范围内的植被,造成生态功能的的损失,因而需要改善其余植被的质量以补偿这类损失。制定和落实切实可行的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幼林抚育规划及草原保护规划,合理调整评价区的植被结构,提高植被盖度和改生态功能。库区要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坡度在25°以上的地段要种草、植树,实现全覆盖。坝址附近的山坡要作为重点,恢复和重建植被,不仅实现高覆盖盖率,而且要注意景观美化,四季有花有绿。在工程施工期间,采用巡山和设卡方式进行森林管护。严格管理管护禁伐区内的森林、灌木林和限伐区的森林、部分灌木林和商品林区的部分林地和禁牧区草原。根据森林草原资源的分布、林草布分结构、生态地理位置等因素,划分管护片、责任区(或地块),使资源保护落到实处。对可能恢复为耕地的施工迹地,必须恢复为耕地,大力造耕地以发展种植业,对工程建设施工中形成的次生裸地要及时覆土,还林还草。2.3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监测和管理在工程建设施工期,进行生态影响全过程环境监理和监测,环境监理区包括主体工程建设区、移民安置区等及施工有关的区域和涉及敏感保护目标的地区。施工期主要监测水环境河流水质变化及噪声和空气污染影响。监测野生动植物生境的变化,区域植被动态变化以及生态系统整体变化,敏感环境区情况和重要敏感保护对象的生存发展状态,采取的保护措施的有效性以及工程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等。

3陆生动物及其生境保护措施

具有重要经济价值或科学研究价值的受工程影响的珍稀、濒危、特有陆生野生动物,都是环境监理重点保护对象。3.1野生动物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施工期间的野生动物保护的就地保护,是根据拟保护动物的特殊性、典型性、代表性及重要性,按分布现状分析确定保护动物与工程相距位置及影响程度,按其生态习性,尤其是繁殖的习行环境要求和食物来源情况,提出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对无法实施就地保护而受影响野生动物又具有异地生存能力的,可采取迁地保护措施。迁地保护措施方案还要在试点或科学试验基础上确定。应选择在动物迁徙时期进行个体捕获、运输、栖息地安置,在新的栖息地要配备饮用水供给,修建防护栏,进行食物供给、疾病防治等养护管理工作。建立“生物通道”,陆生动物采用就地保护措施确定其保护范围,建造专门通道、护栏、警示牌等工程。野生动物种群普遍衰退和物种濒危甚至灭绝的重要影响因素是生境“岛屿化”。有效地保护野生动物,就必须打破阻隔,使野生动物“岛屿”式生境相互联系起来,建立“生物通道”。3.2工程施工和移民安置区严禁捕猎野生动物施工人员必须遵守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法》,施工期严禁在施工区及其周围捕猎野生动物,特别是国家保护动物。有针对性地对一些地势比较平坦、水流缓库汉进行有效的管护,严禁捕杀水生经济动物。严禁任何人对鸟类进行猎捕。严禁施工人员和当地居民捕杀两栖和爬行类动物。3.3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安全水库蓄水期,库区的野生动物和自然疫源疾病的传播者(部分鼠形兽),将向非淹投区转移,在库周其密度将有所增加。此时,既要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关系,又要重视对非淹没区的人、畜和工程施工人员的自然疫源疾病防治和防疫工作。3.4减少施工爆破对动物的惊扰要减少工程施工爆破噪声对野生动物的惊扰,做好爆破方式、数量、时间的优化。在鸟类繁殖期,尤其须防止爆破惊扰,对爆破施工应规定避开动物繁殖期。

参考文献

[1]张保利,杨林.建设项目工程环境监理100问[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2]张保利,杨林.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实施要点[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

[3]王伯铎,刘旗龙.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规范[M].北京:《陕西环境优秀论文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4.

[4]邓彦,葛鸿,康海涛.输变电工程施工期环境管理要点[M].北京:《陕西环境优秀论文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4.

[5]魏克霞.公路建设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保护、恢复与优化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6):258.

保护生物的有效措施范文第9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陆生生态保护;环境监理要点

中图分类号:TV2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532021

水利水电工程是为适应人类防治水害和开发利用水资源需要而修建的工程,在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也会产生一系列的自然环境的破坏,打破生态平衡等环境影响。同时水利水电工程又是生态环境破坏与影响比较复杂的行业,其中水利水电工程的陆生生态保护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环境监理重点工作。

1 陆生生态保护环境监理目标与原则

陆生生态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分成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由于不同的气候土壤等条件,陆生生态系统又进一步分为各种亚类型约600种。包括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及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等。

工程项目施工期陆生生态环境监理目标是,全面保护区域的生态系统整体性结构和生态过程,重点保护工程建设所涉及或影响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敏感目标与其主要生态功能,保护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保护工程影响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滩地和沼泽等湿地生态系统及其功能、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使区域和流域生态系统整体结构和功能,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得到保护、补偿、改善、提高。

工程施工期环境监理的原则是: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按照预防、恢复、减缓、补偿过程实施,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生态保护与生态补偿相结合,一般性常规措施与特殊性重点措施相结合,妥善处理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实现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功能的可持续维持。

2 陆生植被与植物保护环境监理要点

植被与植物对维系陆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生态濒危物种是指生活在特殊生境中、对外界环境极为敏感、极易受到自然因素或人类干扰等原因,导致其生境消失而形成的濒危物种。

2.1 珍稀、濒危和特有植物保护

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措施。受工程影响的珍稀、濒危植物,地方特有植物,名树木,都要实施有效的就地保护。在无法实行就地保护时,应进行异地移植。在植物迁地保护时,要根据工程区受保护植物的特殊性、典型性、代表性及植物生长现状、地点以及受工程影响的面积、数量等,制定具体可行的保护措施,保证移植成活和可以长久地生存、生长。

根据水库淹没处理设计规范,水库蓄水前要进行清库,以保证库区水质。同时,在清库过程中关注对珍稀野生植物的保护。

水利水电工程影响珍稀、濒危和特有陆生植物,不易迁移栽培的,可采取就地保护措施,主要有避绕、围栏保护、挂牌保护等措施。

建立专门的珍稀、濒危和特有陆生植物为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或树木园。这类具有特定保护目标的自然保护区,一般是残存的保护对象的集中分布区。加强对残存的珍稀和特有植物的保护,也是一种补偿措施。

对因特殊的工程建设需要而必须进行自然保护区调整的,必须按照国家《自然保护区条例》、《部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和功能区调整及更改名称管规定》等有关法规执行。

珍稀、濒危和特有陆生植物保护的管理措施,主要是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划定管理范围,制定生态建设规划,制定本工程陆生植物管理实施细则。

严格工程施工环保监理和移民安置区环保管理,如严禁砍伐、损坏植被和保护珍稀、濒危和特有陆生植物等。

2.2 森林、草原植被保护

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保护的关键是保护植被。根据森林、草原主要种类、群落、覆盖率现状,明确影响因素、面积、数量和程度,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工程区现有的森林、草原植被保护。任何工程建设都要侵占和破坏一定范围内的植被,造成生态功能的的损失,因而需要改善其余植被的质量以补偿这类损失。制定和落实切实可行的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幼林抚育规划及草原保护规划,合理调整评价区的植被结构,提高植被盖度和改生态功能。

库区要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坡度在25°以上的地段要种草、植树,实现全覆盖。坝址附近的山坡要作为重点,恢复和重建植被,不仅实现高覆盖盖率,而且要注意景观美化,四季有花有绿。

在工程施工期间,采用巡山和O卡方式进行森林管护。严格管理管护禁伐区内的森林、灌木林和限伐区的森林、部分灌木林和商品林区的部分林地和禁牧区草原。根据森林草原资源的分布、林草布分结构、生态地理位置等因素,划分管护片、责任区(或地块),使资源保护落到实处。

对可能恢复为耕地的施工迹地,必须恢复为耕地,大力造耕地以发展种植业,对工程建设施工中形成的次生裸地要及时覆土,还林还草。

2.3 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监测和管理

在工程建设施工期,进行生态影响全过程环境监理和监测,环境监理区包括主体工程建设区、移民安置区等及施工有关的区域和涉及敏感保护目标的地区。施工期主要监测水环境河流水质变化及噪声和空气污染影响。监测野生动植物生境的变化,区域植被动态变化以及生态系统整体变化,敏感环境区情况和重要敏感保护对象的生存发展状态,采取的保护措施的有效性以及工程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等。

3 陆生动物及其生境保护措施

具有重要经济价值或科学研究价值的受工程影响的珍稀、濒危、特有陆生野生动物,都是环境监理重点保护对象。

3.1 野生动物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

施工期间的野生动物保护的就地保护,是根据拟保护动物的特殊性、典型性、代表性及重要性,按分布现状分析确定保护动物与工程相距位置及影响程度,按其生态习性,尤其是繁殖的习行环境要求和食物来源情况,提出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

对无法实施就地保护而受影响野生动物又具有异地生存能力的,可采取迁地保护措施。迁地保护措施方案还要在试点或科学试验基础上确定。应选择在动物迁徙时期进行个体捕获、运输、栖息地安置,在新的栖息地要配备饮用水供给,修建防护栏,进行食物供给、疾病防治等养护管理工作。

建立“生物通道”, 陆生动物采用就地保护措施确定其保护范围,建造专门通道、护栏、警示牌等工程。野生动物种群普遍衰退和物种濒危甚至灭绝的重要影响因素是生境“岛屿化”。有效地保护野生动物,就必须打破阻隔,使野生动物“岛屿”式生境相互联系起来,建立“生物通道”。

3.2 工程施工和移民安置区严禁捕猎野生动物

施工人员必须遵守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法》,施工期严禁在施工区及其周围捕猎野生动物,特别是国家保护动物。有针对性地对一些地势比较平坦、水流缓库汉进行有效的管护,严禁捕杀水生经济动物。严禁任何人对鸟类进行猎捕。严禁施工人员和当地居民捕杀两栖和爬行类动物。

3.3 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安全

水库蓄水期,库区的野生动物和自然疫源疾病的传播者(部分鼠形兽),将向非淹投区转移,在库周其密度将有所增加。此时,既要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关系,又要重视对非淹没区的人、畜和工程施工人员的自然疫源疾病防治和防疫工作。

3.4 减少施工爆破对动物的惊扰

要减少工程施工爆破噪声对野生动物的惊扰,做好爆破方式、数量、时间的优化。在鸟类繁殖期,尤其须防止爆破惊扰,对爆破施工应规定避开动物繁殖期。

参考文献

[1]张保利,杨林.建设项目工程环境监理100问[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2]张保利,杨林.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实施要点[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

[3]王伯铎,刘旗龙.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规范[M].北京:《陕西环境优秀论文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4.

[4]邓彦,葛鸿,康海涛.输变电工程施工期环境管理要点[M].北京:《陕西环境优秀论文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4.

保护生物的有效措施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城市园林植物;养护;技术措施

DOI:10.14051/ki.xdyy.2016.02.155

1城市园林植物的养护现状

在城市经济水平快速提升的情况下,城市园林植物的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特别是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程度的不断加重,给城市园林植物的生长带来严重影响,最终导致城市综合症时常发生。目前,较多城市园林的绿化设计比较注重景观效果,却没有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生长条件等进行搭配,致使各种病虫害情况频繁出现,给城市园林植物的养护带来很多困难。对当前城市园林植物的养护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发现,其主要呈现出如下几个问题:首先,城市园林植物的养护没有得到全体公民的重视,养护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大,致使城市园林植物养护的难度较大;其次,缺乏专业的养护管理人员、完善的管理机制等,并且没有高度重视外来物种给本地物种造成的影响,最终降低城市园林植物的抗病能力。最后,城市园林植物采取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不够多样化,部分养护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不够强,给城市园林植物的养护效果带来严重影响。

2城市园林植物的养护技术措施

根据上述内容可知,要真正改善城市园林植物的生长环境,提高其养护效果,就必须确保城市园林绿化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与各种植物的养护技术措施完美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促进城市生态循环发展。

2.1乔木和灌木类的植物养护技术措施

根据城市园林植物的造景情况来看,乔木、灌木是城市林缘线与植物立体层次构建的主要构成部分,因此,需要注重乔木和灌木类植物的合理搭配,选用最合适的养护技术措施,才能真正获得理想的景观效果,最终增强城市园林植物景观的动态感。在实践过程中,具体采取的养护技术措施主要有如下几点:首先,在种植乔木的前3年,每年都需要在春季、夏季和秋季的时候进行1次施肥,如果乔木的树形较小,则需要与松土相结合;其次,树形较大的乔木需要在冠幅范围内的地面开挖地穴,采取多次干施的方式进行养护。其中,使用的肥料一般是复合肥。与此同时,灌木的种植方法采用浅穴方式,并根据根系、树干的生长情况搭配适量的复合肥,在结合干施和液施2种方法的情况下,确保灌木的正常生长。最后,水分方面的养护管理通常是在幼树时期进行,尽量保持土层不干涸、水量不集堆。另外,部分园林施工会进行大树的移植,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综合考虑土球、苗的质量、浇水情况和天气等,才能保证大树的成活率,从而达到城市园林植物养护的真正目的。

2.2花卉类植物的养护技术措施

在城市园林建设中,花卉类植物发挥着美化、香化等多种重要作用,不仅可以调节城市居民的生活情调,还能提高城市园林植物的整体绿化效果。因此,正确采取养护技术措施,合理运用花卉的组合形式,对于提升城市形象有重要意义。在实践过程中,花卉类植物的养护管理必须对施肥、浇水、修剪、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补植等给予高度重视,并加强细节部分的管理,才能真正保障花卉类植物的健康生长。

2.3地被类植物的养护技术措施

在城市生态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地被类植物已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是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在草皮向观花型植物转化的过程中,根据大面积栽种的相关特点,采用粗放式的养护方法,对于提高地被类植物的绿化效果有极大作用。在实践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问题是:严禁平秃、水土流失等情况出现,提高土壤的肥力,密切关注地被类植物的观花期、绿叶期,才能真正提升地被类植物的景观效果。

3结语

综上所述,在不断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过程中,对园林植物的养护给予高度重视,加强城市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并采用合理的植物配置方法,有效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技能,才能真正减少病虫害带来的影响,最终促进城市园林生态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崔新伟.城市园林绿化的养护技术措施探讨[J].现代园艺,2015(20)

2张洪学.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养护管理技术[J].现代园艺,2015(20)

保护生物的有效措施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公路施工;自然保护区;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引言

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条件,但同时也对自然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实施绿色交通、建设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基础设施是未来较长时间的重要发展任务。公路项目建设期间,施工活动可能会破坏植被,污染环境,降低生物多样性等,或多或少会给周围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不利于当地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从多角度分析施工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制定出完善的应对措施,从根本上降低生态环境破坏程度,实现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减小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活动对周围生态环境不利影响的管控措施。

一、工程概况

国道216线马克项目路线全长25km,按照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00km/h,路基宽度26m。其中大桥8座、中桥3座,桥梁总长1,600.0m,占路线总长的6.4%,通道44座。U型转弯1处。其中24km位于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保护区实验区。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保护区是1982年4月成立的新疆准噶尔盆地干旱荒漠区野生动物保护区,位于准噶尔盆地东缘,总面积14,668.22km2,主要是以保护和发展普氏野马、蒙古野驴、鹅喉羚、狼、沙狐等有蹄类野生珍贵动物及其栖息生存环境为主的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动物种类繁多,据考察及资料记载共有58科28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6种。区域环境的生态条件较差,植被覆盖率低,主要植物有梭梭、白梭梭、沙拐枣、驼绒藜、琵琶柴、红柳、芦苇及蒿类等,植被盖度约10%~20%。

二、环境影响分析

1.临时设施建设的影响性分析本项目设置的料场、弃渣场、取土场、施工便道、拌合场等临时设施会破坏该区域内的植被,并影响周围植被和覆土情况,损失一定的生物量。同时施工人员践踏、施工活动也会使临时场站及周围林地植被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修建临时便道会造成沿线地区地表植被带状破坏,降低原有生态系统的生物量。从沿线植被的分布和工程用地情况分析,工程临时用地共占用林地、裸地约600亩,损失的植被主要为梭梭、白梭梭、驼绒藜、琵琶柴、红柳等。2.施工过程主要影响性分析(1)对动物栖息地环境的影响本项目施工工期三年。公路施工期临时用地包括施工便道、取土场以及工程人员生活占地等,将临时占用动物栖息地并改变其内的植被和理化环境。由于荒漠地区降水和水源稀少,植被恢复十分困难。(2)对野生动物的影响进场施工车辆和人员使施工便道成为施工区域内受影响最频繁的地带。虽然施工便道车流量有限,但施工车辆噪音、灯光、震动和相关人类活动会造成动物回避,阻碍动物日常活动,形成一种动态屏障。进而对该区域内营巢的啮齿动物、爬行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交配、繁殖及觅食、育幼等日常活动造成干扰;运输和工程车辆进场,可能直接造成动物生命损伤;夜间施工车辆照明、场站生活区照明则可能对一些野生动物造成影响。同时可能存在部分施工人员缺乏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哄赶、捕捉、伤害野生动物,或处于好奇追赶和接近动物,对其造成心理和身体上的损害。(3)对重点保护植物的影响根据沿线调查结果,梭梭在沿线戈壁滩内均有分布,本段全线永久占地将破坏一定数量的梭梭等灌木面积,施工过程中应重点加以保护和恢复。(4)水环境影响桥梁基础施工过程产生的钻渣、淤泥,若处理不好,会污染周边环境。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及作业过程中的滴、漏会产生含油污水,对施工周边环境造成影响;施工过程的砂石料冲洗、混凝土拌合、养护等过程产生的废水;生活区污水一般含有较高浓度的COD、BOD5和SS,由于施工期长达36个月,如果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附近水体,将会导致水体质量下降。(5)空气影响在公路施工期主要空气污染物是扬尘,施工扬尘污染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路堑开挖、路基平整、土方运输及填筑等施工作业;碎石加工厂、拌合站的降尘设施不到位,洒水不及时,生产过程均会产生粉尘污染;水泥、砂石料等运输车辆在施工便道及施工营地运行过程中将产生大量尘土。(6)固体废物影响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废土弃方、沥青废料、临时设施拆除、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7)施工噪音影响施工噪声主要来源为工程机械,因不同的施工机械影响的范围相差很大,昼夜施工场地噪声限值标准有所不同,夜间施工噪音的影响范围比白天大;施工车辆行驶过程中鸣笛等噪音影响。

三、环境影响管理措施

始终坚持“最小的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原则,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始终坚持“环保核心理念”,减少场地干扰,尊重自然环境,实施科学管理,保证施工质量,即在施工的过程中采取响应措施,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1.施工准备阶段管理(1)前期策划及方案管理项目进场后,对项目所在区域进行全方位了解,对施工内容全面熟悉,充分考虑施工内容,区域位置,施工周期等因素影响,对环境保护进行专项策划管理,做到提前谋划;选取合理位置作为临时设施建设,尽可能避开林地、保护区用地;制定有针对性绿色施工实施方案,严按照方案进行施工管理,同时针对施工过程对环境因素的影响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2)加强人员教育培训聘请熟悉卡山保护区动植物保护的有关专家,给全体参建人员进行野生动植物保持等专题培训,并邀请森林公安局讲解保护区内野生动物保护办法,组织相关施工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国家和地方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及条例。(3)加强制度落实,合同约束为减小公路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劳务队伍合同签订上,劳务队伍需要全面落实保护区内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在工程合同之中,明确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并遵守安全文明施工原则,采取积极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在提升建设质量的同时,减少生态环境破坏。2.施工过程控制措施(1)植被保护措施以临时用地尽量少占自然保护区为原则,项目所有临时驻地均设置在保护区外,为减少保护区内施工便道临时用地,只在桥梁及涵洞位置征用了便道,施工便道两侧必须设置环保桩,并加贴醒目的红黑相间的反光标签;严禁施工车辆、机械设备驶离施工便道和主线用地范围,其余便道均设置在主线范围内,合理组织施工工序,左右幅交替施工,交替作为施工便道,有效减少了便道用地;对建设中永久占用林地部分的表层土予以收集保存,采用密布网进行覆盖,待工程结束后,铺筑在场站、驻地、便道上,以利于植被恢复。(2)动物保护措施施工期加强施工人员的教育、管理,严禁捕杀、惊扰野生动物;根据保护区提供的迁徙路线,采用粪便、食物设置诱导标志,引导动物沿着迁徙路线进行通行;在野生动物活动频繁的时间段,禁止施工,确保动物迁徙不受影响。施工期间禁止鸣笛,夜间施工采用近光灯,精良避免惊吓野生动物。(3)水环境保护措施一是桩基施工采用旋挖钻干挖法施工,避免了泥浆的污染,同时钻渣用于填筑路基,减少固体废物的排放;二是设置合理的排水沟、截水沟,将水引至地表水收集池,沉淀后循环使用,达到了节约目标;三是施工废水设置沉淀池,经处理后用于便道的洒水降尘;对施工营地设置化粪池;对洗涤污水设置三级沉淀池集中沉淀处理后排放,沉淀池做防渗处理,沉淀的固体废物实行定期清理。(4)大气环境保护措施。在碎石加工场设置粉尘消减和控制装置,拌合站设置除尘器、减少粉尘对大气的污染;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对拌合站、便道等易起尘区域采取洒水抑尘,对易扬尘的施工材料进行覆盖;土石方运输车辆采用篷布覆盖,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散落;在施工区、驻地、场站内严禁焚烧可燃物体,减少对大气的污染。(5)固体废物处理措施。施工期固体废物采取“集中收集、分类处理、尽量回用”的原则,其中可利用的弃石方运至碎石加工厂加工成碎石后用于水稳施工,不能利用的、多余的废弃土石方送至弃土场处置,按照先挖后弃的原则进行堆放,运送过程中车顶采用帆布覆盖。保护区外设置施工营地,施工营地周围建立小型的垃圾临时堆放点,堆放点采用带盖桶装形式收集垃圾。设专人定期清除,可回收的塑料袋、塑料瓶回收使用,不得对外逸散,不得焚烧,及时清运至垃圾处理站。(6)噪音影响的处理措施。施工期的噪音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和施工车辆,设备进场前对设备噪音进行检测,不符合国家要求设备禁止进场,加强对施工机械的日常维修和保养;有野生动物出没位置禁止鸣笛。3.施工结束保护措施施工结束后,在动物通道两侧设置野生动物饮水点,用于收集雨水,供野生动物引用;并在两侧撒布粪便、食物等措施诱导,引导动物沿着通道通行;拆除所用临时设施,并恢复原有地貌,对取土场、弃土场采用放坡处理,坡度不得大于1:3,场地平整完成后,在上面覆盖一层清表土,并选用采摘的草籽冬季下雪前及春季融雪后两次撒播种子。

保护生物的有效措施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园林施工;保护措施;养护意识

园林施工的工期相对较短,它的主要工作就是把相应的园林绿化设计图纸演化成现实的景物。园林施工会设计很多问题,因而相应的设计师及工作人员必须加以注意。园林施工的基本为合理保存原有的生态环境,施工过程中要对原来的草地、树木、等植被进行合理的保护,最大程度内降低对原来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园林施工的重点为对原来的土壤进行适当的修复,因为土壤是植物生存的一个重要条件,所以在施工中应补充并修复土壤表面及养料,促进植物的健康成长;进行树木栽植的时候,必须注意相应植物的生长周期,并根据其特性进行栽植及培育。

1、在园林施工中的生态保护措施

1.1保护园林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相应的园林在施工之前,都有其特有的生物多样性,动植物都有各自的住所和食物来源,因为要进行人为的园林施工,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原有的生物圈和食物链造成一定的破坏,所以,相应的管理及施工人员一定要注意对原有生物多样性的合理保护,建立起比较恰当的新的生息环境,这也是现代社会对于生态保护提出来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同时,在进行园林施工的过程当中,相应的工作人员还要及时并详细地对本地的生物及其生息地进行建档工作,这样有利于对这些生物进行相应的跟踪调查和检测保护。生态环境的再生能力比较差,而人类、动物和植物的生存又离不开它,如果遭到了破坏,那么就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因而必须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1.2保护相应区域生态环境的措施

现阶段,为了有效的进程城市的整体规划及建设,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城市都会建造大量的园林工程,虽然植树造林是一种保护环境的措施,但这项工作必须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进行园林施工的过程当中,常常会遭遇一些比较特殊的自然环境,例如森林、灌丛、荒坡、洼地、河川、湖泊、废弃的矿坑等等,通常这些特殊的地理环境都是生物多样性保存的比较好的地方,拥有比较特殊的生态环境。在相应的园林施工当中,如果施工人员只是简单的按照相应的设计图进行施工,那么就会严重违背相应的生态保护原则,造成事与愿违的后果。所以对于那些具有保护及利用价值的特殊地理环境,必须增强同相应的建设规划部门、具体施工人员的有效沟通及交流,从而设计出一种不仅对园林的整体不会产生不良影响,还能对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的科学的施工方案。

2、在园林施工中的养护意识

在园林施工当中,对植物的养护工作十分重要。植物栽植在园林工程当中是一项工期非常短的工作,但是养护工作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相应的养护人员必须账务各种植物的特点和生长习性,从而进行正确的养护,促进各种植物都能够健康的生长,发挥其绿化和美观的作用,使得园林的整体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2.1保证植物拥有充足的水源

通常情况下,植物所需的水分都是靠根部从土壤中吸取的,可是一些地区因为地质和气候等因素,土壤中的水分含量较少,不能满足相应植物的生长需要,如果地表水消耗过多,为了保证相应植物的健康生长,就必须进行灌溉。相应的养护人员要根据不同植物的不同的缺水情况确定灌溉量的大小。充分掌握不同植物对水的不同需求,例如那些抗旱类的植物需水量比较小,不用进行经常性的灌溉;而那些喜阴的植物则对水有着极大的需求,所以要进行经常性的灌溉工作。因而,在园林施工当中对植物进行养护的一项基本要求就是合理的灌溉。

2.2对植物进行比较合理、恰当的施肥

在同一个园林的当中,各块土地的土壤成分也会有所不同,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肥料需求,所以相应的养护人员在进行施肥的时候,一定要充分了解不同植物对肥料的实际需求,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肥料能够为相应的植物生长提供必需的营养,如果植物缺少养料,那么很可能造成植物叶片发黄、生长缓慢,严重的还会造成植物的死亡。所以在进行植物养护工作的时候,一定要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养料,合理、恰当的施肥,可以保证植物的良好生长状态。

2.3对植物进行及时和有效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从现在我国多数的园林情况来看,很多植物都是从省外或者国外引进来的,其中包含一些非常正规的物种,一旦在施工当中遭遇相应病虫的侵扰,那么就一定会造成植物的死亡,从而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所以,相应工作人员在进行园林养护的工作当中,必须重视相应植物病虫害的发生,一旦发现病虫害,就必须及时采取科学的手段进行治理,在日常的工作当中也要注意对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建立起系统的、长期的、科学的病虫害的防治机制,必须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

2.4做好园林的排水工作

如果园林当中相应土壤的含水量太大,也会造成植物的生长不良或者死亡。因为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生长习性、长势,需要不同的生存环境,对于水涝的防御能力也不同,因而在园林施工当中,相应的施工人员必须认真考虑相应排水设施的修建及应用,对于土壤中的含水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一旦土壤中的水分超过了相应的标准,就一定要进行及时的排水工作。

3、在园林施工当中必须将保护措施与养护意识进行有机的结合

3.1保护生态环境与展现设计师意图有效结合

园林施工主要将园林设计师的意图转换为现实中的具体景观过程,因而相应的施工人员一定要充分理解设计师的意图,然后严格的按照相应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可是通常情况下设计图纸都会进行片面的整体效果的追求,从而忽视相应的生态保护要求。因而施工人员必须根据具体的情况,将现场的信息及时有效的反馈给相应的设计师,从而对相应的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虽然相应设计师的设计意图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从而对整体的原理效果产生影响,但是通过相应全面到位的养护工作,确保相应的植物成活率及相应的生长需要,那么就会对园林的整体效果具有良好的改观作用。

3.2在园林施工的整个过程当中都要贯穿保护措施与养护意识

保护措施和养护意识在园林工程当中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补充和协调的关系。在实施生态保护措施的时候,须尽力为后期的养护够做提供较好的自然环境和空间,而在进行养护的时候,也必须不能放松对相应生态的保护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相应的园林效果达到预期的想象。

结 论

园林建设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工程,在园林施工当中,必须对相应的生态环境及植物进行科学的保护措施和养护,例如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进行合理的灌溉和施肥、注意病虫害的防治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排水工作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实现园林景观的作用和效果,从而促进行业的发展,美化城市的环境,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小明,薛宝奇.展望未来我国风景园林施工工艺的发展与革新[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5

保护生物的有效措施范文第13篇

内容摘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在世界贸易规则体系中包含环境保护条款,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就出现了国际环境保护公约中与贸易有关的措施和贸易规则中环境保护条款不一致、甚至冲突时的法律适用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两者的协调所应遵循的原则是:世界自由贸易规则不应成为国际环境质量恶化的原因;环境保护措施的采取,不应对世界自由贸易构成妨碍。

关键词:国际环境措施世贸规则协调

一、环境保护:从gatt到wto

20世纪中叶,环境问题席卷全球,成为全人类面对的共同问题。人们认识到:不保护环境,人类可能会毁掉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于是各国在将环境保护作为国内立法重点的同时,也通过缔结国际条约的途径保护环境,并将环境保护渗透于一切可能影响环境质量的领域。在这种历史条件下,绿化gatt(《关税贸易总协定》)或者说协调贸易与环境的关系就被提了出来。1971年,gatt专门设立了“环境措施与国际贸易”小组,反映了gatt开始将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联系起来,并作为一个专门问题来对待。“东京回合”达成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表明,各国的环境保护措施已经对贸易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并形成贸易壁垒,因而,消除包括环境保护在内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就成了gatt法律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乌拉圭回合”的谈判以及wto的产生,使协调国际贸易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乌拉圭回合”在“环境小组”和理事会工作的基础上,最后通过了《关于贸易与环境的决定》。根据该决定,wto设立了一个对所有成员国开放的“环境与贸易委员会”,该委员会的工作宗旨就是在不违背多边自由贸易体制的前提下,负责与贸易有关的环境保护工作,协调贸易与环境两个领域的各项政策措施,实现环境保护与贸易持续增长相互促进的目标。可见,在“乌拉圭回合”中达成的多个协定如《服务贸易总协定》、《农业协定》、《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定》、《补贴和反补贴措施协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等①都涉及到了环境保护问题。这表明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国际贸易规则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之一。

环境保护对贸易的影响并不限于环境保护理念渗入世界贸易规则,国际社会早就开始缔结专门的国际公约对各种危害环境的自由贸易进行限制。如针对象牙贸易造成对大象的大量捕杀而使其濒危,硬木贸易导致东南亚地区森林面积的急剧减少,甚至对一些国家的生物资源和林木资源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危险废物贸易给发展中国家造成的巨大危害问题等。国际社会为此已经缔结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等环境保护公约,这些公约的宗旨就是通过限制贸易达到环保的目的,限制或禁止成员国的贸易对生态的不利影响。

二、环境保护同自由贸易的冲突与解决

环境保护渗入国际贸易规则,现在已成为一种世界潮流。但是,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环境状况和经济实力上存在巨大差异,导致这两大阵营在对待贸易相关国际环境保护措施和世贸规则这两种不同的规则体系的态度上完全不同。发达国家鉴于自身环境优势和经济技术优势,一方面有意规避或者不遵守有关的限制贸易的国际环境保护措施,企图进一步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向发展中国家倾倒废物;另一方面,又千方百计地用世贸规则中的环境保护措施设置“绿色贸易壁垒”,限制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以求保护本国经济。而发展中国家则恰好相反,来自发达国家的生态侵略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怀有警惕的心理,他们特别重视这些发达国家是否能够遵守那些与贸易有关的国际环境保护规则。

由于发展中国家是“绿色贸易壁垒”的最大受害者,这就迫使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使用世贸自由贸易规则来抑制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由于发展中国家的长期一致努力,现有国际法和国际贸易规则体系中关于环境保护的约定,已经包含着大量考虑发展中国家弱势地位的条款。但是,发达国家在环境与贸易领域的双重优势地位却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为此,国际环境法把“发达国家承担比发展中国家更大的保护全球环境的责任”作为一项基本原则,以求达到在环境保护方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实质的平等。在世界贸易组织体系内,wto规则也十分注意防止环境保护措施成为世界自由贸易的障碍,特别是防止其成为发达国家设置绿色贸易壁垒的口实。然而,在国际交往特别是贸易活动中,发达国家往往凭借自身的优势地位,设置各种各样的贸易壁垒。也正是由于这些活动,常常引起国际讼争。所以,在当前国际贸易活动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讼争,往往表现为环境保护措施与自由贸易规则之间的冲突。这就使探索如何协调环境保护措施与贸易规则之间的关系显得非常重要。关于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简称tbt)取得了积极 进展。

为了消除技术性贸易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规定,成员方制定、采用和实施技术性措施,除应遵守世界贸易组织的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外,还应遵守以下几项原则:

1、必要性原则。成员方只能采取为实现合法目标所必需的技术性措施。这些合法目标包括保护国家安全、防止欺诈行为、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生命和健康以及保护环境。

2、采用国际标准原则。成员方如需制定技术法规,而有关国际标准已经存在或即将拟就,则各成员方应使用这些国际标准或其中的相关部分作为其技术法规的基础,除非这些国际标准或其中的相关部分对达到其追求的合法目标无效或不适当。

3、协调与等效接受原则。各成员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充分参与有关国际标准化机构,就各自采用或准备采用的技术法规涵盖的产品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并鼓励各成员方积极考虑将其他成员的技术法规作为等效法规加以接受。

4、特殊和差别待遇原则。成员方不应期望发展中成员方采用不适合其发展、财政和贸易需要的国际标准作为发展中成员方制定技术性措施的依据。即使存在“国际标准”、“指南”或“建议”,发展中成员方仍可按照特定的技术和社会经济条件,采用某些技术性措施,以保护与其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本国技术、生产方法和工艺。鼓励发达成员方对发展中成员方在制定和实施技术性措施方面提供技术援助。

除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之外,《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简称sps)在避免成员方利用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设置贸易壁垒方面做出了进一步规定。根据sps,制定和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除了需要遵守tbt所规定的前述四项原则外,还需要遵守“以科学为依据”原则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原则。

按照“以科学为依据”原则,成员方应确保任何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都以科学为依据,不能实施或停止实施没有充分科学依据的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如果在科学依据不充分的情况下采取某种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只能是临时性的,并应在合理的期限内做出科学评估。从美国与欧洲共同体之间有关牛肉激素问题的争端的解决来看,《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中的“以科学为依据”原则发挥了积极作用。欧洲共同体以在牛饲料中添加激素会危害人体健康为由,禁止从美国进口牛肉,而美国则认为欧洲共同体这样做没有科学依据,将欧洲共同体诉诸世界贸易组织,结果欧洲共同体败诉。②

按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原则,成员方在制定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时应以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为基础。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是指进口方对进口产品可能带入的病虫害的定居、传播、危害和经济影响,或者对进口食品、饮料、饲料中可能存在的添加剂、污染物、毒素或致病有机体可能产生的潜在不利影响,做出的科学分析报告。③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与进口方确定“适当的卫生与植物卫生保护水平”④有直接关系。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结果认为风险比较高,进口方确定的“适当的卫生与植物卫生保护水平”就比较高,采取的保护措施就相对严格一些;如果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结果认为风险比较低,进口方确定的保护水平就比较低,采取的保护措施就相对宽松一些。但是,sps规定,无论进口方确定的措施是严还是松,都应考虑将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对贸易的消极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的目标。”⑤

从tbt和sps的规定可以看出,为了保护环境,成员方可以采取保护环境的措施,但是wto规则对于采取保护环境的措施规定了限制原则,即:一旦成员方采取的保护措施违背了不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等,就构成贸易歧视或贸易壁垒。在1990年美国禁止进口墨西哥金枪鱼案中,就可以看到这些原则的价值。美国以保护海豚为由禁止进口金枪鱼,世贸组织则认为,美国的做法违反国民待遇原则和自由贸易原则,结果美国败诉。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世界贸易组织并不是认为美国不应该采取措施保护动物,而是美国保护动物的做法违反了wto的自由贸易原则。换言之,如果美国对本国渔民也采取相同的措施,那么美国的做法就是恰当的了。正因为美国采用了差别待遇的做法,可以看出美国的真实意图不在于保护动物,而是以保护动物之名行保护本国渔民利益之实。

三、国际环境保护措施与世贸规则的适用与协调

由上述可见,wto一系列规则实际上在努力协调环境保护与自由贸易之间的关系,其具体表现在:它既明确规定为保护人类、动物、植物、自然资源,成员方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又规定这些措施不应成为歧视和变相限制自由贸易的手段。因此,wto既要扩大货物和服务的贸易,同时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寻求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查字典 网

与贸易有关的国际环境保护措施的初衷在于通过控制乃至禁止对环境有害的产品以及产品生产设备和工艺的贸易来减轻对进口国的环境压力,本质上也是为了协调环境与贸易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看,wto规则与环境保护国际规则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是这种一致性丝毫也不能掩盖两者的明显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环境保护国际公约是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它所规范的贸易通常明显地影响环境与自然资源,而wto规则主要是以贸易自由为目的的,贸易所涉及的产品本身并不明显有害于环境。

其次,环境保护国际条约是环境保护运动的产物,而wto规则是自由贸易全球化的产物。

保护生物的有效措施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工程建设 环境保护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在给人们提供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享受的同时,也给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工程建设中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工程建设如何实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必须注重环境保护。

在工程建设中,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或间接的破坏和影响,例如沙漠化、森林破坏、雾霾、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等等。环境污染被人所感受到的直接后果是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工程建设的随便开采造成地表破坏、水土流失、洪水泛滥;建设噪音及粉尘的排放造成空气污染,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工程废物及废水的简便处理使水环境质量恶化,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会造成社会问题。加强工程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意识,严格执行环境管理制度,运用科技和法制的手段来提高环境保护的质量,只有当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时,我国的经济发展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前进。

2.工程建设造成环境破坏的原因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理念的不断加强,人们对环境越来越重视,工程建设项目在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同时,也造成生态破坏、水污染、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垃圾污染等大量污染,原因众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由于工程施工开挖面既大又分散,很多地表植被遭到破坏,造成水土流失。

⑵我国工程建设项目巨大,如果按照自然形态建造,就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没有对生态系统进行科学和全面考虑。

⑶施工单位对环境保护措施不到位,有措施不采取,有的措施采取治标不治本,趋于形式。

⑷从施工领导人到员工,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不强,一味追求工程进度及效益,而忽略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⑸工程施工环保措施不到位,环保部门监管力度不到位,导致工程施工环境破坏严重。

3.提高工程建设的环境保护意识

在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技术等全过程都要把环境保护作为重点,重视工程质量、效益、安全的同时绝不能忽视环境保护问题。在工程建设中,将环境保护作为施工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成立专门的环境保护部门,指定专门的环境保护监督员,对工程的每一个工序进行监督检查,出现影响环境的问题,马上会同工程项目部领导或当地环保部门一同解决。工程项目部需要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加强领导意识,定期对每位员工进行环境保护教育,让每位员工在工程建设中始终灌输着“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思想意识。时时监督工程项目建设环境保护措施的执行情况,每月对工程项目部的环境保护情况进行一次综合考评,达不到标准的,令其限期整改,对工程项目部主要领导进行通报批评和给予必要的经济处罚。在工程建设费用中,加大预留环境保护措施费用的力度,对环保中有突出贡献者给予表彰和奖励,对那些破坏环境和生态的员工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直至送交当地环保部门。

4.加强工程建设中环境保护措施

⑴地表环境保护措施

在工程施工中,施工界限内、外的植被尽量维持原状,砍除树木和其它的绿化植物时,应该综合考虑环境规划,事先征得业主或持有者的同意,绝对禁止超范围、超进度砍伐。施工界限范围内需要及早做好防护工程、排水工程及地表的植被绿化工程,防止水土流失。在施工现场和生活区必须设置足够的临时卫生设施,绿化环境,做到卫生清理经常化,生活环境保护制度化。在工程竣工后,及时清理现场,对废料、垃圾等有害物质要通过焚烧或其他措施处理后运至专门地点进行掩埋;对松散地表要及时植被覆盖或其他措施处理,确保工程施工范围内的地表环境良好保护。

⑵水环境保护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绝对禁止施工人员向江河中抛弃垃圾,排放废水、废油和冲洗物。地面冲洗物,包括水泥、淤泥和其他悬浮或溶解物质,应引入污泥井中,以防止未经处理的排放。施工机械的废油废水,采取隔油池等有效措施加以处理,不得超标排放。生活污水按有关要求进行沉淀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农田、河流和渠道,以免污染周围环境。油、颜料及有毒废水应保存在合适专用的安全容器中,并存放在指定地点,以免外泄漏进江河中。

⑶粉尘及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措施

在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洗车槽,所有驶出场地的施工车辆必须进行清洗,安排固定的人员每天进行施工场地和运输道路内的洒水降尘,尽可能减少灰尘对人员造成危害及对农作物的污染。对运输易飞扬的物料不得超限运输,并且用蓬布覆盖严密。

施工现场及营地院落门前实行三包责任制,不得在门前及院落外堆放材料、垃圾。对于施工中废弃的边角料、水泥袋、包装箱及零碎配件等及时清理,并搞好现场卫生。此外,工地须设置能冲洗的厕所,派专人清理打扫,并定期对周围喷药消毒,以防蚊蝇滋生,病毒传播。施工和生活中的废弃物应运至经当地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统一处理。

⑷减少振动、噪音控制措施

工程施工中的振动、噪音是干扰人们工作和生活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影响面较为广泛的一种公害,因此,工程中应将施工振动、噪音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来处理。施工中的噪音源主要来自各种运输车辆、砼搅拌机、振捣器、柴油发电机以及泵类机械等。控制噪音源最重要的手段是降低噪音源的噪音,在传播途径上控制噪声来降低噪音, 通过这些控制措施,使工程工作场所的噪音水平控制在国家噪音标准极限内。

为了减少振动、噪音带来的危害,在确定工程施工方法时,尽量选择产生噪声较少的工艺;选用低噪声的施工设备,加强维修保养,确保设备长期处于正常的运转状态;对移动机械采用安装排气管消音器减低噪音;对固定机械采用隔离机器的振动部件来降低噪声,修建临时隔音屏障,减少噪音传播;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夜间施工不得安排噪音很大的机械,不鸣喇叭;合理安排工作进度和工作面,适当控制机械布置密度,避免机械过于集中形成噪音叠加;在建筑施工场界外设置噪声自动监测仪,随时掌控噪音造成的危害。

5.总结

随着我国工程项目建设越来越多,做好环境保护措施显得越来越重要,我们要充分认识工程项目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环境保护措施,把工程项目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留给子孙后代一片湛蓝的天空。

参考文献

曹万明.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的保护[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9年11期

陈作昌.工程项目建设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控制措施[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2

保护生物的有效措施范文第15篇

关键词:电厂建设 绿色施工 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a)-0106-01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持续推进,环境保护越来越被重视,相继出台保护环境的政策、法规和法律。电厂作为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到重要位置,越来越被各级政府重视,电厂在建设期间,也是一个高投入、低产出和高污染的施工活动,实行绿色施工对电建企业来说,势在必行,是企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施工企业履行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的需要。

1 绿色施工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1.1 绿色施工的含义

按照《绿色施工导则》,明确定义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当然,绿色施工除了封闭施工、降低噪音扰民、防止扬尘、减少环境污染、清洁运输、文明施工外,还应该减少场地干扰、尊重基地环境、结合气候施工、节约水、电、材料等资源和能源、采用环保健康的施工工艺、减少填埋废弃物的数量、以及实施科学管理、保证施工质量等,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2 实行绿色施工的重要性

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在建筑业的应用,建筑企业按一定要求、一定规律,将各种材料进行化合和组合所形成的以一定形态存在的各种特殊功能空间。迄今在这种特殊产品的生产和运行中,建筑业耗用了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取原材料的50%以上,消耗了全球可利用能源的50%左右,建筑施工污染比例占到了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各种污染总和的34%,并排出了相当于人类活动产出垃圾40%的建筑垃圾。可见,倡导建筑施工和运行中的绿色行为,对于控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是何等重要。

电厂在全生命周期的运行期内,是一种“存在状态”,由于其“运行周期”相对于“施工周期”很长,所以,电厂能否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保护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电厂建设施工周期虽然相对较短,但其对自然形态的影响却往往是突发性的,对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也是非常集中的。因此,在电厂施工期内粉尘、噪声、污物等控制,资源和能源消耗的减少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实行电厂建设绿色施工显得尤为重要。

2 绿色施工的规划与控制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组织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对施工期的规划指标,进行阶段检查和评比。

2.1 规划管理

电厂开工前,应编制绿色施工方案并包括以下内容:

(1)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保护地下设施和文物等资源。

(2)节材措施,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如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建筑垃圾减量化,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等。

(3)节水措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节水措施。

(4)节能措施,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施。

(5)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制定临时用地指标、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措施等。

2.2 主要控制措施

2.2.1 扬尘控制措施

(1)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损场外道路。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施工现场出口应设置洗车槽。

(2)土方作业阶段,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

(3)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建筑垃圾搬运应有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浇筑混凝土前清理灰尘和垃圾时尽量使用吸尘器;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水淋等防护措施。

(4)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对现场易飞扬物质采取有效措施,如洒水、地面硬化、围档、密网覆盖、封闭等。

(5)硼砂除锈要搭设彩条布临时防尘棚,防止扬尘扩散。

2.2.2 噪音与振动控制措施

(1)现场必须使用逆变电焊机等低噪型的机械设备,对易产生噪声的无齿锯,磨光机等机具、设备使用要搭设防护棚。现场噪音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规定。

(2)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防止施工噪声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车辆在夜间严禁鸣喇叭。

(3)在蒸汽管道吹管时,必须加装消音器,科学安排吹管时间,并将吹管时间安排提前通知相关方面。

2.2.3 防止水污染措施

(1)生活垃圾一律集中清运,严禁倒入厂区周边的河道。

(2)建筑工地的排水要求澄清后排放,设备和车辆冲洗应固定地点,不允许将冲洗水随时随地排放并注意节水。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

(3)锅炉酸洗产生的酸洗废液及冲洗液必须经严格化学处理并化验合格后,符合标准后排放。对于化学品等有毒材料、油料的储存地,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

(4)雨水管与其他污水管分开使用,严禁倾倒各种污染物、污水于雨水管网中。

2.2.4 光污染控制措施

(1)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夜间室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临时用电优先选用采用声控、光控等节能照明灯具,照度不应超过最低照度的30%。

(2)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2.2.5 固体废弃物管理措施

(1)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如电池、墨盒、油漆、涂料等应回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

(2)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力争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达到30%,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回收率大于40%。对于碎石类、土石方类建筑垃圾,可采用地基填埋、铺路等方式提高再利用率,力争再利用率大于50%。

4 结语

综上所述,电厂建设绿色施工的根本宗旨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在施工企业履行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时,也促使了工程项目的管理更加科学合理,达到节约企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加快技术进步和提高企业素质等目标,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企业在绿色施工过程中,既产生经济效益,也会派生出社会效益,最终形成企业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