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媒介融合的策略范文

媒介融合的策略范文

媒介融合的策略

媒介融合的策略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解构;广播电视台;媒介融合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2-0011-02

1媒介融合背景概述

1.1媒介融合的内涵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媒介融合”作为一种新事物就被美国教授发现并定义,并被认为是多种传播方式与传播功能的有机结合并呈现出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而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我国当前的媒介融合主要是指通过趋同的技术依赖和传输手段,各种媒介基于同一平台获得信息而使得彼此间的替代性和关联性逐渐加强,媒介呈现出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此外媒介融合不仅仅包括各媒介间的融合,还包括各媒介与微博、博客等社交网络的融合,与手机、电脑、电视等传媒工具的融合,总之,媒介形式不再是单纯、孤立地传播信息。

1.2媒介融合对广播电视台的影响

媒介环境的变化为广播电视台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手机、电视、电脑等媒体的普及使得各媒介方式间得以取长补短,传播效率突飞猛进。传统媒体时代被细分的“观众、听众、网民、读者”都被“用户”所替代使得媒体产品多元化又兼顾个性化,同时需要广播电视产业能有效地与其它平台进行合作,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常见的包括微博互动、短信平台、企业联谊活动、车友俱乐部、专家解惑等等,这些信息增值服务在为广播产业带来额外利润的同时,也吸引了更多地用户群。

2广播电视的变革

从传统媒介到新兴媒介,广播电视几经风雨,经历了综合化、系列化、专业化的变革。而如今正面临着媒介融合的新环境,广播电视业也必须准确地把握变革的大局,认清自己的位置,才能从容应对新的挑战和机遇。

2.1受众的改变

不同于传统媒体,受众主要定位于中老年观众,媒介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的受众主要定位于中青年,尤其是“三高一低”的人群,即高知识水平、高消费、高职位者和低年龄层的人群。这些年轻人群的涌入对广播电视业的发展将是不小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他们必将成为未来中国发展的“中流砥柱”,抓住了这些人的目光,就是抓住了广播电视未来发展的“钥匙”;另一方面,这一人群有着不同于传统受众群体的需求和特征,他们追求新奇、重视体验和别具一格,如何真正将他们纳入稳定用户群中将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2.2传播形式和角度的改变 ;

传统的媒体时代,传播形式和传播角度比较单一,主要是以电视、广播等方式,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的推动,信息传播不再是单向的视听传播,用户互动传播使得媒介融合下的每一位用户都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

2.3媒体资源利用的改变 ;

传统的电视广播更具有神秘性,电视广播地录制往往是高度封闭的。而媒介地融合使得大量民间影像正涌入市场,手机、电脑、DV等新媒体资源地加入使得信息传播变得更加简单,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距离感和神秘感也大大减少。

3 广播电视台媒介融合的策略解构

随着近年各个媒体针对媒介融合进行的创新和改造,广播电视台在产品营销、技术指导、强化服务等多方面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1 打造品牌形象,注意营销策略

作为宣传窗口的广播电视台,广告和收视率是其赖以生存的“摇钱树”,然而没有品牌宣传的电视台,也就难以获得长足的收视率。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许多广播电视台自身的品牌宣传还很不够,这也是用户群不稳定的原因所在。只有广播电视台得到一定的品牌关注,其后期的节目策划、广告策略等才能有效传播。广播电视台必须做好品牌营销,塑造一个良好的媒介形象,这相当于增加了其节目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良好的品牌形象对于网络电视台的运作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无论是在网站服务的拓展、广告招商还是视频节目的点击率上都能发挥效力。

3.2强化服务,重视用户体验

媒介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的受众主要定位于中青年,尤其是“三高一低”的人群,即高知识水平、高消费、高职位者和低年龄层的人群。这一改变对广播电视台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强化服务,深入调查当前受众群体的消费需求,真正重视用户体验,才能抓住更多的用户群。

3.3营造特色化传播语境,增强传播过程的互动性

媒介融合使得用户们更加注重互动的传播,单向灌输式的信息传播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这就对广播电视台的传播语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动传播也是传统传媒与新兴传媒的区别之一,媒介融合不仅仅包括各媒介间的融合,还包括各媒介与微博、博客等社交网络的融合,与手机、电脑、电视等传媒工具的融合,现在大多数广播电视台的传播媒介融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于一体,常常在节目中加入观众互动、专家解惑、微博平台等多远传播媒介,使得信息的传播覆盖面更加广阔,用户们能够享受更具个性化的体验。目前广播电视台还应在开发新的、更具特色的传播语境和互动平台上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3.4做好技术支持,技术强台

媒介融合使得在广播电视节目中的技术支持难度越来越高,技术要求越来越严格,因而一个关系广播电视台走的更远的关键就是技术支持。这就要求广播电视台各个技术部门各司其职,建立起明确的中心制管理体制和岗位目标责任制,技术中心要做好统筹工作,负责全台技术系统运行的指挥、协调、调度、监测、考评、培训、分配。另外还要积极引进专业的技术人才,并定期举行技术人才的培训交流活动,使得技术人才成为广播电视台发展的“发电机”。做好技术支持,实现技术强台,才能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实现广播电视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建设,为广播电视台的发展打牢技术基础。

4结论

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媒介受到巨大的挑战,广播电视业也必须准确地把握变革的大局,认清自己的位置,才能从容应对新的挑战和机遇。媒介融合所带来的受众群体的改变、传播方式和传播角度的改变、媒体资源的改变等,这些都要求广播电视台必须相应地做好品牌建设、服务推新、技术支持、平台打造等软件和硬件的准备。

参考文献

[1]石磊.新媒体概论(第一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2]冯勤.新媒体之路――网络电视台建设实践与思考,[J],现代电视技术,2010(6).

[3]李孝娴.传媒集团的“媒介融合”研究――以成都传媒集团为例[D].四川: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院图书馆,2008.

媒介融合的策略范文第2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采编;创新;策略

1 媒介融合下新闻采编相关理论概述

1.1 媒介融合相关理论概述

孙东霞(2013)认为媒介融合,就是指媒介由传统的单一形式转变成多元化形式,也就是媒介的功能多样化。例如报纸,广播是单一的媒介,而媒介融合就是让它俩结合为一体,如电脑。刘玉红(2014)则认为,媒介融合是通过一定的信息技术手段,经过一定的传播媒介,将数据,文字,图形三者整合在同一个平台上,从而达到信息的一体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媒介融合是媒体技术发展的一种整体发展趋势,其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内容的融合,媒介的整合,从而促进整个多媒体的发展。

1.2 新闻采编相关理论概述

新闻采编,即为从事新闻信息处理的相关工作人员。包括对新闻系统进行指挥的总编辑,还包括对新闻信息进行提取,修改,删除,编辑,设计等等一系列流程的编辑人员,最后还包括对加工好的新闻进行播报的播音人员及场景控制人员。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无论从新闻信息的设定,还是新闻信息的处理,再到最后的新闻信息的播放,新闻采编工作贯穿于新闻工作的整个过程。

2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变化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媒介的变化。与传统的报纸,广播不同,媒介单一。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介广泛,如电脑,手机。媒介的变化,导致了新闻采编工作不在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第二,信息资源的变化。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新闻采编的信息资源也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杂。这就要求新闻采编人员在收集信息资源的时候一定要对其真实性,价值性进行把关。

3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特点

3.1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模式多元化

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彻底瓦解了传统单一化的传播模式,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实时共享。这就导致了传统的新闻采编工作,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渠道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要求新闻采编工作更多的运用网络技术,把新闻的内涵性和真实性更加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与传统枯燥,局限的传播模式相比,媒介融合时代的传播模式更加生动,更注重全局视角,能够使旁观者更清楚的了解事情的全过程,认清事实情况,以达到新闻传播的真正目的。

3.2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主体扩大化

媒介融合背景下,社会大众也变成了新闻传播的主体。传统媒体下,只有专业的新闻工作人员,才可以进行新闻的传播,但是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微信,微博等各种传播平台的兴起,每个社会大众都可以进行新闻的传播,而这些社会大众由于没有受到专业的新闻采编培训,在的信息中难免会出现不真实的情况。在海量的新闻信息中,筛选有价值的信息,这就加重了新闻采编工作的难度。

3.3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全能化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于新闻采编工作的要求更高,新闻采编工作人员的工作不在只是局限于单一的采集,而是对声音,图片,文字等的整合,以实现信息的最佳,最快共享。因此需要综合素质高,业务流程强的全能性工作人员。

4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创新的策略

4.1 完善新闻采集采编共享平台

新闻采编工作是多方面沟通的工作,一旦沟通出现问题就会出现不同渠道,内容雷同化的现状。因此,将新闻采编工作进行资源共享,有利于新闻采编工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从而有利于采编的双向互动,不但可以增强员工间的凝聚力,还能实现资源的实时共享。

4.2 创新信息处理机制

为了适应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新闻采编工作无论是在信息的采集上,处理的的程序上,内容的制作上,还是受众的关系上,以及最后的技术保障上都要突破传统模式进行创新。首先在信息的采集上,要进行特色信息的采集与开发,以打破传统的排版,多利用多媒体技术创造全新版面。其次在处理程序上,要合理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的组合,根据当天采集的情况,合理制作方案,以突出新闻想要表达的重点。在新闻选择的内容上,一定要具有针对性,避免雷同,这就要求对采集内容进行合理归类,差异化处理。对于受众的反馈,要做到及时的处理总结,可以设立信息及时回复机制,这样有利于新闻信息的及时跟进,从而确保新闻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最后,技术保障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不但可以加强新闻信息的生动性,还能满足广大群众的不同需求。

4.3 加强新闻采集人才队伍的建设

媒介融合时代,要求新闻采编人员应该具备更高的素质。这就要求新闻采编部门要加强对人才队伍的建设。首先,要定期对现有新闻采编人员进行培训,以适应新媒介融合时代的发展。首先要对新闻采编人员的思想意识进行提高,在保证新闻信息特色的前提下,一定要确保其真实性,而不是随意编写。可以定期组织一些讲座,通过互相间的交流,提问丰富自己的阅历。还可以针对某些案例,组织现场提问的活动,以提高新闻采编工作者的应变能力。其次,要注重新人员的引进,这样才能打破队伍传统的思维模式,给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

媒介融合的策略范文第3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 共识 城市媒体 新媒体 发展

媒介融合是传媒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特别是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进步,媒介融合的趋势仍在进一步加强。城市传媒业集中而且发达的地方,城市的传媒业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人类传媒业的发展。因此,城市媒体如何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中求得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就显得异常重要。

一、媒介融合是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

媒介融合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所依赖的技术越来越趋同,以信息技术为中介,以卫星、电缆、计算机技术等为传输手段,数字技术改变了获得数据、现像和语言三种基本信息的时间、空间及成本,各种信息在同一个平台上得到了整合,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间的互换性与互联性得到了加强,媒介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①

(二)媒介融合渗透具有现实条件

首先,不同媒介各自有着不可避免的缺点,而媒介融合有利于缺点互补。作为最传统的传播媒介--报纸,它的传播形式比较单一,主要依靠文字为主,图片作为辅助手段,这就要求受众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广播、电视虽然融合了声音、画面在里边,但是对于技术的依赖比较重,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媒体之间的融合,互相弥补彼此之间的缺点,才能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其次,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媒介融合提供了资金、技术基础。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的在媒介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也越来越多,这为媒介技术的不断突破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此外,每一次技术革命的发生,都带来了媒介工具的巨大发展。有了不断发展的媒体技术作为支撑,集各传统媒体优势于一体的新媒体不断问世,客观上适应了媒介融合的趋势,同时也为媒介融合趋势的形成提供了现实的依据。

再次,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也为媒介融合提供了政治上的支持。美国首先于1996年颁布《电信法》,放宽了对广播电台、电视台所有制的限定,并打破对媒介种类的限制和隔绝,允许电话公司参与有线电视市场的节目竞争。2004年4月,韩国国会通过了新修订的《广播法》,允许进行卫星数字多媒体广播,电信公司韩国SK电讯通过开展卫星DMB业务进入广播领域。

最后,信息传播的小众化趋势为媒介融合提出了要求。从历史的角度看,媒介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小众到大众,再向小众回归的过程,手机短信的发展就印证了这一趋势。这就要求传统媒体必须在信息来源、传播方式、表现形式等方面做出调整,以尽快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的变化。②

二、城市媒体在媒介融合过程中的重要发展策略

(一)促进传统媒体的转型

作为最为传统的媒介,报纸承受了更多的来自于新技术革命的冲击,因此,在媒介融合中,传统纸媒要想有新的发展,重要的策略之一就是进行转型。这个转型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进驻新媒体终端,即利用新媒体终端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进行阅读,比较成功的案例之一就是手机报。手机报是依托手机媒介,由报纸、移动通信商和网络运营商联手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浏览当天发生的新闻,因而手机报被誉为"拇指媒体"。手机报拥有更高的时效性、互动性以及内容上的趣味生动性,虽然它在发展过程中也常饱受争议,但是它以燎原之势迅速席卷媒介市场,得到了广大受众的高度认可却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从手机使用的普及、增长速度来看,手机报仍然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另一个就是开发新闻网站。很多传统的拥有强大实力的报业如《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等,已经先后开通了自己的新闻网站。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经过竞争、协调和融合所形成的"和谐"的媒介生态。而新闻网站就是传统纸媒和互联网经过竞争到融合的结果。新闻网站的开发,使得传统的报纸有了新的样态,为传统纸媒朝着网络转型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正是由于诸如上述两种成功的转型,传统的报纸媒体不仅没有被新媒介"驱逐出境",反而迎来了新的发展。实现传统媒体的转型,是其求得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措施。

(二)改革媒体管理策略

媒介技术不断发展,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媒介融合对传统媒体造成巨大影响,受众出现分流,经营创收遭遇瓶颈。面对这种情况,比较可行的战略之一就是不断改革管理策略,在传媒业界跨领域的整合与并购,并藉此组建大型的跨媒介传媒集团,打造核心竞争力,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这个方面,美国媒介综合集团拥有比较成功的经验。它的内部管理突出体现在集中办公、资源共享、整合营销和融合生产四个方面。其中,所谓的集中办公,就是将不同性质媒介的总编集中在一起办公,便于公司通过各种媒介平台生产和新闻;资源共享,主要指的是设备资源的共享、新闻资源的共享,通过资源共享降低生产成本,体现跨媒介集团化运作的优势;整合营销,即通过不同性质媒体之间的相互合作以及媒体与广告公司之间的合作,促进媒体的发展;融合生产,就是整合媒体资源,利用不同媒介的优势达到更佳的宣传效果。③美国媒介综合集团的成功运营,离不开其正确的发展策略,而这也为我国各大媒介在媒介融合趋势中的发展提供了成功的案例,供我们参考借鉴。在我国现有的环境下,也可以采取一些不同的经营策略进行有效的尝试。比如说打造品牌栏目,"内容为王",通过有特色的品牌栏目来吸引受众,而这要求有一批素质优秀的采编、主持人员等。还可以挖掘潜在价值,开发相关的产业链等。因此,适当调整管理策略,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经营管理之路就显得异常重要。

(三)采用新技术发明新媒体终端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新媒体(网络)的发展是一种历史趋势,也是一种发展规律。传统媒体只有尊重自然法则,顺应趋势,按规律办事,才能使自己在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清醒地认识到此时失去新媒体就等于失去了把握未来的机会。新旧媒体在这场受众争夺战中,并不会拼个你死我活,互通有无、互补不足才是其寻求发展的最好道路。在新旧媒体不断融合过程中,许多新媒体终端便应运而生了。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电子菜谱媒体,手机媒体、IPTV、数字电视、移动电视、公交车载广告、公交车LED广告、电梯内部的新型显示终端、机场滚动灯箱等,正以更加优越的方式成为受众的新选择,新媒体也正在宣告它以强有力的竞争态势进入了传媒领域。

面对这样一种潮流,传统媒介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中,想谋求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便是积极采用新媒体终端,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结合,促进传统媒体信息传播在新媒体终端的实现。随着新媒体终端的不断普及,传统媒体也将会迎来新的发展。

城市新媒体正在技术的推动之下不断问世,不过再多的新媒体的出现其本质都是媒介融合的产物。媒介融合带来的是技术上的革命,也是经营与服务的革新。适应了媒介融合趋势的媒体,必将在媒体之争中占据上风。因此,城市媒体在探索新的发展之路的时候,应该把媒介融合作为共识,以此为前提,然后进一步寻找新的发展策略,才能在技术和经营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中站稳脚跟。

注释:

①喻国明 《传媒经济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②王漱蔚 媒介融合,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期刊论文]-传媒观察2009(2)

媒介融合的策略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广播融合发展;广播人才;培训策略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才始终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理,人才对于一个行业、一个单位也是如此。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传媒业对人才的要求相较一般行业来说更为严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前媒体间的竞争已经从规模、覆盖等外部竞争转向以人才创意为主的内涵竞争。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数字新媒体技术的深入应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成为当今媒体业发展的潮流与趋势,传媒业从“泛媒体传播时代快速进入超媒体时代”。传媒类型从没有像现在这样丰富多彩,异质媒体之间甚至同质媒体之间的竞争也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激烈残酷。曾经辉煌的传统广播如今已普遍被认为是弱势媒体。广播要跟上时代快速发展的步伐,要在残酷的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拥有足够的广播传媒人才。

依照广播媒体的业务流程与管理设置来划分,广播传媒人才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媒介高级管理人才,新闻、专题、文艺、广播剧等节目生产人才,现代数字传送技术人才,懂得创收营销、社会活动创意、形象品牌推广、广告策划的营销人才,以及高层次的财务、后勤管理人才等。

尽管时展对广播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受自身观念落后、人才培训机制不畅等因素的制约,传统广播在人才使用与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员业务素质跟不上工作要求。基于媒体融合发展的要求,当今广播人才需要复合型的素质,不仅需要会采访、会音频制作,还需要懂得新媒体技术,能够熟练运用广播营销手段等。在实际工作中,这样的复合型人才明显不足,这就造成决策层的一些思维战略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执行,造成一些媒体陷入被动落后、社会影响渐弱、运作市场不断萎缩,甚至陷入举步维艰的窘境。

人才培训缺乏长效机制。在人才建设方面,广播媒体可以采取引进人才与培养人才并举的方式进行。人才引进可以起到“短、平、快”的作用,但要从根本上解决人才需求问题,还是要立足现有人员,提高和加强广播媒体的全员人才培训。这就需要建立一套广播人才培训的长效机制,要与时俱进、不拘一格,加强针对性,拓展广泛性,采用多种多样的培训形式,借良好的机制培养人才,巧借人才培养人才。如此,才是促进广播媒体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好办法。

培训工作制度化

人才培训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所以在具体落实中,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有效的措施和机制缺一不可。

首先,从主管机关到电台的各部室、各频率都应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培训工作机制方案,方案应明确不同岗位被培训人员每年应受培训的时间、内容,培训的方式、方法,以及要达到的目的和效果。培训机制方案,应涵盖从制订方案的部门领导到工作一线的全部在岗干部职工。上级培训机构应负责监督检查下级单位培训方案的制订和具体落实情况。

其次,上级机关应将培训工作列入考核下级单位或部门整体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年终考核,单位是否认真落实了年初制定的培训工作目标,是否达到预期培训工作的目的和效果;个人年终考评,在个人考核表中,“何时受何培训”一栏不得出现空白现象,并将其和个人的评先、评优、晋级、晋职挂钩等。当培训工作机制建立、完善,有关制度、规章得到认真贯彻落实时,培训工作就有了切实可行的组织保障机制。

培训内容目标化

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的全球化、多元化,我国的广电传媒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宣传任务;随着技术设备逐渐数字化,各类多媒体新技术的运用,广播、电视受众的接收平台也更加多元化。为适应这种新变化,传统广电媒体必须加快媒体间融合发展的步伐,用全媒体理念引导今后发展的实践。

在这方面,河南人民广播电台近年来进展颇丰:除了传统的十套广播频率,还新发展了新浪河南、中原之声网络、楼宇电视、电话广播、手机广播、《魅力中国》杂志等一系列新媒体、全媒体业务。业务形式的多样性,带来了工作岗位的多样化,随着业务范围的扩大,广播从业队伍也迅速扩大,因此决不能把培训工作简单化。如让具有一定技术职能的人重学基础知识,就不妥当,但让他们进行知识更新培训、岗位业务能力培训就比较合适。信息时代,传媒技术和传媒观念更新速度加快,这些拥有一定技能的人,要跟上时展的步伐,必须及时进行知识更新。另外,培训工作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考虑不同人才层次问题、不同工种问题、不同传播媒介问题等。还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人需共同了解和掌握的内容,如各种政治学习,各种政策、法律、法规、国际国内形势等方面,采取相应合适的培训的方式。

因此,广播媒体在进行人员培训时,目标性一定要强,要有的放矢,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什么样的人,对什么样的岗位,通过培训要求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要在培训计划中说明,培训结束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验收,以便达到预期效果。对于一些理论性的东西,可以要求以写心得体会的方式或开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检验;对于技术操作性较强的业务,培训后要进行实际操作验收考核,检验实际培训效果;对要求通过培训达标而未达标者,应明确要求某个期限内达标。否则,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调整出重要工作岗位,或下岗再培训。通过这些具体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将培训工作落到实处,达到培训的目的。

培训方式多样化

培训工作由于着重知识的积累与技能的提高,往往会给人一种形式单调、内容枯燥、呆板教条的印象。因此,广播媒体在人才培训问题上,一定要注重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

首先,应注重培训者与被培训者双方的适当沟通,特别是培训者对被培训者的实际需求和实际状况应事先做好调查研究,做到胸有成竹、了如指掌。还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把培训变为双向交流,当培训者和受培训者之间谈论的问题是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时,共鸣与碰撞一定会激起智慧的火花。

其次,各受训单位还应主动出击,针对部门所需,及时递交培训方案报告。有条件的单位,可以目的明确地组织骨干力量出门取经学习,有针对性地请师上门,或发挥自己单位业务骨干的作用进行自培,也可以发资料鼓励自学。

另外,培训资源的再利用也很重要,往往单位化大本钱,送部分人出去学习培训,学习者培训学习后,信息仍然掌握在少数受训人员手中,事实造成了培训信息的截流,因此,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培训内容信息,共同享受培训信息成果。

广播媒体在人才培训问题上,除了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外,还应当把培训人才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激发人们对接受培训工作的热情和兴趣,达到新广播时代的发展要求。首先,广播媒体的领导层要十分重视、亲自指导和部署培训工作,带头参加培训工作,在电台内部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培训文化氛围。其次,应在电台内部建立一种良好的培训机制,如可将培训工作和年度部门或个人创先争优,岗位人员晋级晋职相结合,对在培训工作中成绩优异者给予名誉或者物质奖励等。通过这种人才培训机制的形成和有效运作,会使整个广播事业行业人才水平整体上升,并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打下良好的基础,形成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人才,在持续培训工作中提升人才,在创新工作中成就人才的良好局面。

总之,人才培训工作关系到广播媒体的长远发展,广播媒体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训策略,将培训工作制度化、目标化、多样化,只有这样,广播媒体的人才建设工作才能够跟上时展的要求,为广播媒体提升核心竞争力起到促进作用。

媒介融合的策略范文第5篇

[关键词]手机电视 传输速率 终端价格 节目源 媒介融合

长期以来。电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慰藉心灵、排遣孤独的情感旅伴,在诞生以来的几十年间,电视一日千里的迅速成长,并且逐渐成为流传速度最快、传播范围最广的媒介形式。从最初的黑白到彩色、录播到直播、摆拍到现场:从录像机到ENG、EFP、SNG,这些生动的技术名词注定了电视与科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手机是当今生活中人们另一个“带着体温的媒介”,数据显示,全球有近20亿手机用户。正因为手机拥有极高的普及率和携带方便的特点,其与电视的“联姻”可谓顺理成章,强强联手。手机电视以其全新的移动信息平台,打破传统的家庭收视模式,开拓了广阔的新媒体资源领域,形成了新的产业增长点。以进发式的前进势态似乎要向人们宣告“新视听收视时代”的到来。

一、手机电视的概念

关于手机电视的概念,业界目前并无固定的说法。争论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将手机作为移动无线终端,通过WAP或I-mode接收来自互联网电视节目以及其他视频:二是将手机作为特殊的收视方式,通过专有信号为其传送各类点播或定制的电视节目。前者意义上的手机电视仍然是依靠传统电视的收视模式,手机的作用如同我们生活中的电视机,作为一种接收信号的终端而存在。而后者则颠覆了传统收视方式、体现了全新的收视理念。此时的手机成为一种独特的新媒介,由量身定制的电视节目、便携轻巧的观赏效果、随时随地的与受众互动、接收信息的私密空间等等,这些看得见的优势让手机电视成为一股全新的媒介力量。

手机媒介的最基本特征就是数字化,因此手机电视具备着其他媒介所没有的潜在市场。首先以手机为终端的移动电视互动性强。拉斯韦尔曾提出传播学的著名理论5W模式,而手机媒介又体现了现代传播的5个W:Whenever无论何时、Wherever无论何地、Whoever无论是谁、Whatever无论什么内容、Whomever能找到对方,即任何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任何信息并联系上任何人。基于这5个W的现实传播意义。观众可以随时随地的发短信参与当前节目讨论、评论热点新闻事件、甚至可以修改手机剧的情节结局、或与其他用户在虚拟的空间内同时交流。第二个特征是灵活便捷。一来手机外形轻巧,操作方便。拇指点一点。便可浏览大事小事。第三个特征是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3G(3rdGeneration)技术的出现,使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实时语音、E-mail这些功能的实现从理论成为现实,为手机电视的传送和接收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同时受众范围广这一特征又使手机电视潜在市场的开发提供了极大可能。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全球有20亿的手机用户,而电脑用户不足其十分之一:我国现拥有超过4亿的手机用户,是网民数量的4倍。数目之巨、悬殊之大让人啧啧慨叹。手机正成为人们生活中名副其实的“影子媒介”。因此争夺这块份额巨大的“金奶酪”正在成为媒体与商家实施交叉产业发展战略的必争之地。

二、手机电视的现实困境

尽管说手机用户是巨大的潜在市场。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用户就一定接受手机电视这一新鲜事物。此外,手机电影、手机报纸、网络广播、博客、电子杂志等其他形式的新媒体也在不断的瓜分市场。因此,手机电视并不十分被看好。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网络传输速率不稳定,手机电视图像效果差

目前的手机电视节目大多数都是依靠网络提供各级电视台的链接。通过WAP或I-mode平台观赏已有的诸如电视剧、体育比赛等节目。手机电视既需要网络信号的支持,又要具有移动信号的覆盖,按照预期的网络速率,下载速度应达到60kb/s,但事实上目前技术指标仅仅达到了20kb/s。距离设计要求相差甚远。此外,手机的便携性也带来了屏幕小、像素低、图像效果差的缺陷。例如收看一些体育赛事,由于屏幕过小。非但看不清赛场的整体情况,可能连运动员的表情特写也看不清,或者因为屏幕宽高不同而带来画面的变形。

第二、手机电池寿命短、播放软件不兼容

尽管手机已经开始从2.5G向3G转化,容量空间长足的进步,但是它的技术空间还未开发到位。所谓2.5G是基于2G和3G之间的过渡类型,通俗上说就是我们经常提及的GPRS,它是一种GSM系统的无限分组交换技术,速度和带宽都要比2G提高很多。网络传输速率的发展不代表手机硬件已无技术难题。例如手机电池的待机时间就给手机电视的发展带来新的要求。据产品介绍,一部诺基亚N95的电量可以支持连续不间断收看8小时的网络电视。如果扣去打电话、收发短信所消耗的电量,最多只能看2小时,也就是一场足球赛的时间。目前大部分手机电视用户收看的仍然是电视台转播的节目,节目时长大都超过45分钟一集/期。如此耗电的新娱乐功能将会严重影响到手机原先作为通讯手段的常规功能。各类手机款型的不同,又带来了播放软件不兼容的新问题。据调查显示。目前国内市场上有近2000种类型的手机可以支持收看手机电影或电视。用诺基亚手机定制的电视在三星手机上却完全找不到踪迹。不久前,诺基亚、摩托罗拉、索爱等5大国际手机生产巨头已相继表示将共同支持手机电视系统,其中摩托罗拉首席技术官表示:“如果内容是国王,那么移动性就是王后。而我们则共同促成了这场王室婚姻”这是他们在发现手机不兼容有可能阻碍手机电视发展后作出的正确选择。

第三、节目内容匮乏、终端价格偏高

在一项针对手机电视的潜在使用行为的调查中显示。有超过88.8%的消费者选择“希望试试看”,在这些愿意尝试的消费者当中,有19.77%和32.02%的人关心中断的价格和节目内容的收费情况(资料来源:中国经营报2005年9月26)。而2007年2月,国家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联合新浪、网易等门户网站对互联网、移动信息服务等热点增值业务进行的调查也显示。手机电视业务定价过高成为阻碍人们进一步选择该业务的首要因素。既然手机电视并不省钱,那么少数使用派便强烈要求能看到更精彩的电视节目。目前,我国的手机电视节目市场仍是一片空白,几乎没有任何的其他节目,用户若想通过手机看电视。不得不依靠移动通信运营商模式,采用流媒体技术,在线或 下载收看。由于无线网络资源紧俏,一旦用户数量饱和则视频质量严重下滑,再加上前面提到的按流量计费。用户看手机电视的代价极大。因此手机电视业务要想占据更多的受众群。一方面要选用新的运营模式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要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节目类型。

三、手机电视的发展策略

随着2005年3月上海文广新闻集团拿到国内第一张手机电视“准生证”。再到2008年中央电视台、江苏电视台、广州电视台等各级媒体纷纷推出奥运赛事手机接收的增值服务。手机电视作为一种全新的视听媒介开始正式介入到大众的生活当中。与其他手机媒体相比,手机电视业务有着其不可估量的市场空间,它既实现了报纸长期保存、随时取阅、反复研读的特点:又具备了广播媒体受众面广、渗透力强的优势:同时保留了传统电视声情并茂、视听兼容的媒介特质,形成了真正意义上媒介融合的“新型复合型媒体”。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1・浦尔(1・Pool)教授最早提出媒介融合的概念,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并随着网络的推动,逐渐成为建构媒介化社会的核心力量之一。而手机电视要想成为这种新力量,首先需要的就是发展自己独特的节目类型,拉拢更多的收视人群。

“媒介即信息”的提出者麦克卢汉曾经说过:媒体的形式规定了媒体的内容。手机媒体与传统电视在信息编码、传送接收方式上的不同要求必须开发出适合自身媒介特性的内容产品。那么,究竟可以从哪些媒介特性上另辟蹊径呢?

1、受众角度

哪些人会收看手机电视?答案毋庸置疑,首先是追求时尚的年轻人,尤其是经济收入允许,拥有良好教育素质的白领。日本NFFDoCoMo公司调查显示,手机媒体最受年轻人欢迎,绝大多数用户分布在24 35岁之间,年轻、富有、教育程度高,其中以20多岁的高收入女性为主要收视市场。英国移动电话市场服务公司ENOCKET在2003年所做的调查显示,经济支付能力是直接影响手机用户动机和行为的主要因素。这种独特的年轻化的受众群就要求手机电视节目必须具备一切时尚、轻松、前沿的都市元素。在未来,手机广告更多时候将以资讯的形式出现,拥有精美绝伦的画面、吸引眼球的剧情、煽动诱惑的词汇,成为众多白领了解时尚前沿的主要途径。从观众角度来看,精心设计的广告犹如一个个小的艺术作品,既满足了审美的需要,又可以便捷的掌握讯息。从广告商角度来看,虽然前期广告拍摄的投入较大,但通过广泛的传播,不仅博得了大众的好感,起到了推销宣传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拥有了最具消费力的人群,因为这些占据手机使用率61.8%的18-30岁的年轻人绝对代表着未来的消费趋势。而作为移动通信商。他们通过广告赚取了广告费,得到更多的投资:又从观众那里获取了收视率,增长了用户的数量。这条良性循环的产业链告诉我们:事实上。手机电视进入市场,依靠节目本身盈利并不是主要目的,真正目的是通过新媒体实现节目后产品开发及相关产业的良性运作。

2、收视特性

被誉为“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的传播学理论家保罗・莱文森在《手机――挡不住的呼唤》一书中曾表示:手机是唯一能将人类两种基本交流方式――说话和走路一实现无缝对接的媒介形式。在生活中一边打电话一边走路的情景已经司空见惯,手机就像我们独特的附属器官。正是这种无缝对接让手机电视必须实现随时性――随时消磨“碎片时间”。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手机电视的出现不仅消解了等待时的尴尬,也见缝插针的向受众传递信息。既然随意性、流动性大,再加上手机屏幕小、带电时间短,这就要求手机电视首先应该大力推广的是移动短节目。所谓移动短节目MSP(Mobile Short Program)就是适合移动状态中的人们享受的,长度不超过5分钟的电视节目。除了上文提到的精彩广告、FLASH动画就是短节目的现成资源外。大力推广手机剧也是必然的选择。在海外市场,手机剧拥有很大的份额,美国甚至大规模的制作“手机肥皂剧”,真正让手机电视与传统电视接轨。而在我国,首部手机剧是由北京乐视传媒集团投资300万量身定做的爱情文艺片《约定》,每集5分钟,一共拍摄了5集。而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旗下的东方龙移动信息公司也拍摄了首部手机互动剧《白骨精外传》,这部针对年轻时尚白领的情景互动剧由高清设备拍摄,以全年365天每天5分钟的播放模式吸引着固定观众的眼球。更值得一提的事,该剧的互动性为观众搭建了交流的平台,手机用户们不仅可以在线讨论,还可以修改节目内容,使剧情按照自己的想法更加完善。打破了原先“传者一受者”的单项传播模式。

3、分众需求

媒介融合的策略范文第6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图书出版业;机遇与挑战

所谓的媒介融合是通过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终端和网络传输数字形态信息,使不同的媒体之间拥有了关联性与互换性。从图书出版业发展的历史上来看,各类传播媒介的出现对图书出版业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也使传播媒介的发展逐渐步入了信息化的时代。而各类传播媒介的出现,压缩了有限的市场空间,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足够的生存空间,各大传播媒介间的相互融合则不可避免。

1 充分发挥内容资源优势

从人类接收事物的本质上来看,人类对于动态的图像、影音的接收能力比较强,对静态文字的接收能力较弱。因此,人们对现今市场上能提供动态图像、影音的互联网、手机等新兴传播媒介更感兴趣。而原始图书出版业想要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就必须充分发挥自身内容方面的优势,通过对业务领域的不断创新,逐步与时代接轨。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我国传播媒体产品在面向市场进行推广时,多数产品会针对客户的需要,在内容的开发上尽量增强产品的功能性与适用性,这也正是传统图书出版业在发展过程中所缺少的。因此,要充分发挥图书出版业自身发展时间长、内容资源丰富的特点,就必须将自身的优势与其他媒介的优势相融合,形成优势互补,并充分利用图书出版业在整个传播媒介产业中的地位,促使原始图书出版业向媒介融合时代的图书出版业转型,创造更多内容增值点。

其次,在充分利用图书出版业内容资源的基础上,要不断寻找内容热点,提升图书出版业的“保鲜度”。基于图书出版业的发展来讲,“保鲜度”就是指图书内容要始终符合当下热点,对广大读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这也是图书出版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保持内容“新鲜度”的关键在于对图书内容的选择,可以根据不同层次读者的不同需求进行选取。

2 通过媒介融合挖掘内容资源

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寻找图书热点与内容资源,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虚拟网络或者现实中的热点问题作为图书选题的标准。在寻找热点的时候要注意读者重点关注的地方。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对图书的要求以及读书的品味都有了较大的提升。选择传播媒介的选择上虽然依旧是以内容为主,但如何利用寻找读者关注的热点内容满足读者的需求,就成为了图书出版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和关键。而其中媒介融合就是有效措施之一,这种模式可以有效的拓展新媒体的内容资源,使图书出版业通过媒介融合这一方式,来满足市场和人们的需求。

如果说内容资源是图书出版业发展的核心,那么作者资源就是图书出版业发展的基础。因此,图书出版业要在保护好已有作者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渠道开发作者资源。近年来,随着网络文化的逐渐兴起,许多网络依靠网络、手机的传播媒介发表了自己的作品,在读者中十分受欢迎。刨除网络小说自身优势外,网络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图书创作领域不可缺少的群体。因此,图书出版社要积极开发与利用新时代作者资源,增强图书出版社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出版社的经济收益。

3 完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盗版

在我国图书出版业发展的过程中,除了新传播媒介对市场产生冲击以外,盗版图书的出现,也使正版图书的销量大幅度的下降,并对我国图书出版业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盗版书籍严厉打击。以目前的情况看来,数字版权保护技术是解决盗版行为泛滥的重要方法,依照目前掌握的信息技术来看,保护技术已经无法对图书的质量提供保障,因此必须使用多种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才能确保图书市场正常运行。然而,数字保护技术只是一种保护措施,要想从根本上消除盗版图书的威胁,还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只有健全了法律制度,才能消除盗版图书造成的不利影响。

4 积极探索消费市场 创新图书出版业策略

4.1 整合多种资源,选取最优题目

选题对图书内容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利用多媒体进行选题成为当今图书出版社较为青睐的方法之一,主要有以下几种选题渠道:(1)报纸图书,通过对报纸中优秀专栏资源的整理来获取最新的热点资源;(2)杂志图书,将杂志的快捷性与图书的文化性相结合,打造选题资源;(3)影视图书,图书与影视的联合在我们的生活中最为熟悉,无论是小说翻拍电影或电视剧,还是电影、电视剧的同人小说,都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与经济收益;(4)手机图书,手机图书充分利用了手机的便捷性,使人们可以利用琐碎的时间对喜欢的书籍进行阅读,是很受读者关注的一种形式,出版社与其相结合,使手机图书成为图书出版的宣传,在选题的同时提高图书销量。

4.2 积极探索市场,寻求战略联盟

在图书出版业的发展过程中,媒介融合并不仅仅局限于技术上的融合,还要加强图书出版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促进不同产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寻找合适的战略联盟伙伴。跨媒体经营是一种常见的媒介融合经营形态。图书出版业由于自身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因此在寻求战略联盟的时候,不仅可以与传媒产业合作,也可以与传媒产业外的运营商、电子商务产业、信息工程业等其他相关产业进行合作,在合作实现产业间的优势互补,不断弥补出版社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传播媒体的出现,对图书出版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图书出版业要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内容资源的优势,促进各类内容资源的整合的同时为图书出版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作者资源与选题资源。除此之外,还要加强产业间的相互合作,实现产业间的优势互补,使图书出版业能够更好的适应媒介融合时代下的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健康、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媒介融合的策略范文第7篇

从信息者到信息解读者的转型。当下,不论人们是否承认,我们已进入了“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随时信息的媒体。有研究表明,现阶段有超过40%的新闻首发者不是专业的新闻媒体而是普通公民。本・拉登之死作为“9・11”事件后最重要的政治新闻之一,最先的者是一名 Twitter 用户。第一时间报道温州火车脱轨事故的也不是传统媒体,而是一个在火车上的网民用微博发出的。当普通公民轻而易举地掌握了传递信息的技能,当新媒体突破传统媒体“时间”“空间”和“身份”的“围墙”时,电视媒体在对事实的接近性和便捷性上远不及“无处不在”的“公民记者”。当抢首发已不占优势时,电视媒体需要在深度上做文章,满足观众对新闻事件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信息需求。

从媒介代言人到观点平衡者的转型。以往电视媒体的主持人被赋予“媒介代言人”的角色,而当下,电视媒体的主持人需要主动借助网络媒体的广泛性、互动性和开放性的特点,通过微博和短信平台去搜集民情民意民智,用连线方式呈现各方专家学者和评论员的分析和评述,在总结事件、归纳问题和提炼观点中掌控好媒介代言人和公众意见代言人双重角色的平衡。

从信息传递者到信息集成者的转型。以往主持人主要是传递播报同事或自己亲历一线采集的信息,而现在电脑屏幕和移动终端前出现了众多新闻报道的参与者,主持人可以借力普通人所具有的内容采集的巨大潜力,使自身从信息传递者向信息集成者转型。

在角色转型实践中,主持人需要不断创新,运用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艺术、思维能力和人格魅力等策略去建构强化主持传播力。

有声语言叙事中增加信息量,评论中彰显独到见解。传播技术革命带给人们更丰富资讯的同时,也带给人们信息超载的焦灼。在现代人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电视主持人要杜绝使自己变成那种流利说出一大堆“水话”“废话”的人,要求能够在有限时间内,在保持清晰度的基础上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评论是叙事的升华。从传播规律分析,电视长于记录而非说理,长于娱乐而非思辨。电视的动态画面和声音是具象的传播符号,不适合进行抽象的概括、分析,不适合表达抽象观点,因此,在以理服人方面,电视往往捉襟见肘。但是,如果以理服人的工作由主持人来完成,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们记忆犹新的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白岩松的主持解说摒弃了大型直播活动“春晚”式的固有腔调,回归作为“人”的个性化言说。这不仅是语态上实现人际对话的平等和平实,更是加入了“评论”元素,在业内引起广泛共鸣,也得到了观众较高赞誉,被称为是“最有人味儿的开幕式解说”。正是因为主持人的人际化、人格化传播,使电视直播变得不再肤浅和表面,显得更有品质和深度。而当一个电视媒体有这样一群有评论能力的主持人,总能够在第一时间对新闻事件与现象的背景、意义与价值做出恰当而令人信服的解释,或者分析和判断重事实讲逻辑,人们无形中就得出一种结论――这个传媒能够在适当的时间以恰当的方式做出恰当的判断,这样的传媒就拥有了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

语言展现个性风格,人际传播蕴含职业规范。电视主持传播力不仅蕴藏在主持人的有声语言里,也体现在眼神、神态以及各种身体语言中。虽然主持人服务于大众媒介平台,但因为主持人的个性特质,主持传播同时又具备人际传播的优势。主持人能够更自由、更灵动地调动声音、画面、文字等综合表现元素,以人格化传播的形式向观众传播信息和传达节目内容,可以修正大众传播“重趋同性、少亲和力”的不足。在传媒领域“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个性化是媒体制胜的法宝。77岁的拉里・金决定向主持生涯谢幕时,他说:我该把每晚穿的吊带裤收起来了。这位麦克风边的大师自1987年首次穿吊带裤开始,吊带裤已成为拉里的标记。从传播效果看,正如美国传播学家保罗・拉扎斯菲尔德所言:“当大众媒介的目标是引导而不是修正人们的基本态度时,或者当大众媒介与面对面接触共同起作用时,就获得了最佳效果。”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董卿在谈到通过主持晚会传播主流价值观时说:“通过信、达、雅的语言艺术,加上一些细微的‘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无声语言、体态语言(拥抱、微笑等)进行有效传播时,就会让‘爱国、自尊、正义和博爱’等抽象的理念深入人心。”

虽然主持传播的优势是人际性,但主持传播实施的是“点”对“面”的社会化传播,是在大众传媒的平台上进行的规模化公开性的传播。作为传播主体的主持人既要保持“亲和的个性”,更要体现职业规范。在9级地震的大灾面前,我们看到日本主持人带着安全帽直播,最初时声音略有颤抖,但失态的呼号或过度的流泪则从未呈现。他们认为在普通人恐惧时,媒体的主持人需要克服恐惧心理,以大众媒体应有的镇定,给观众以情绪的安抚。在国家重大危机时刻,日本公共媒体成为了超越一切的公共平台,不仅是信息交汇中心,而且是整个民族的一个精神高地与国民情绪的理性向导。

平民化视角体现亲和贴近,包容和坚守彰显人格魅力。主持传播具有人际传播的特征。从人际交往和心理学角度看,人与人之间的吸引有两种原因:相同和互补。人们总是倾向于喜欢在态度、兴趣、价值观、背景和人格上与自己相似的人,或者在这些方面和自己不同,但是表现出的品质是自己愿意接受并能够对自己的性格心理、知识结构等进行补充的人。著名播音主持理论家、教育家张颂认为,主持传播在效果上可分为三个层次:信息共享、认知共识和愉悦共鸣。所谓“愉悦共鸣”是指传播方“在真善的基础上,营造出引人入胜的氛围与境界”,接受方“在生存状态、道德情操的追求中,发出赏心悦目的性情与向往”,传受双方的愉悦达到了和谐,获得了共鸣。广大普通群众是电视的最大受众,因此,只有坚持平民视角才能与观众产生共鸣,达到最佳传播效果。江苏电视台主持人孟非当初在竞聘新闻直播节目主持人时,用多年经验分析自身的优劣:《南京零距离》节目宗旨是“为平民百姓服务”,平民节目当然要求主持人有平民特色;他曾经历过高考落榜,外出打过5年工,在流水线上作业时双手差点被机器卷走,在电视台从临杂工做起做到记者;这些底层生活阅历是难得的宝贵财富,是模仿不来的,这样的人生经历使他对主持平民节目有了淳朴、率真、本色的基本定位。这样的主持节目定位推出后,用民生视角报道和点评新闻的方式让他和节目迅速火爆,达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不少观众亲切地把孟非称为“城市平民的代言人”。

作为主持传播的主体,主持人自身要以高尚作为标尺,而且要实现从媒介代言人到意见平衡者的角色转型,主持人要有对不同意见、不同价值观的包容和尊重,以开放、平等的姿态吸引多元意见,在交锋中引导舆论,把核心价值观引导和传播效果的呈现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公众热议的焦点问题,不同的人在接受、理解、传播信息方面都存在差异,任何人的判断都难以达到百分之百的正确。如果要求人们只能传播正确的单方面的(正确与否的判断本身,相当程度上是主观的)言论,那么实际上便是剥夺了人们言论的活跃与自由。密尔在《论自由》中说过,在那种气氛之中,从来没有而且也永不会有一种智力活跃的人民。媒介的影响力决定着传播效果,当电视媒体让持有不同意见的人感到不可接近时,那媒介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就无从谈起。而现在新媒体的兴起和媒介融合技术的发展,为主持人平民视角和角色转型提供了条件。凤凰卫视的《天下被网罗》是一档专为观众网罗最新网络新闻和话题的栏目。它利用网络海量的信息资源,通过主持人和幕后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眼光,对鱼龙混杂的资讯信息进行有效筛选,在有限的时间内向观众传递更深入、更多元的信息,让新闻变得立体化,通过对网民在博客、播客和微博上的信息及其后续“跟帖”的讨论和深度挖掘,在重新整合之下形成了电视版的“网络深度报道”,最终还结合主持人对事件的评论,以掌握话语权。

电视主持人除了要有包容心,还必须有质疑精神。有质疑精神的人会用批判性思维在复杂新闻事件中有条不紊、不懈地查找最接近事件本质的真相与围绕此真相的相关信息,善于接受新观点,但又不盲目从众,理性地选择判断标准,专注于探究,坚持不懈地寻求观点的合理性。这种理性思维是主播担当信息解读者和意见平衡者时不可或缺的。质疑是对外的也是对自身的,如果没有对自己的质疑,就不可能诚实面对自身局限,达到自我完善。

当然,包容并非无原则地认同一切,应有坚守的底线。首先,法律不可逾越。《世界新闻报》关闭案例告知世人,媒体人漠视道德与法律底线将使受众对媒体公信力产生质疑,影响面甚至殃及整个传媒行业。坚守的另一方面是必须清醒看到主持传播既有人际传播的人际性特征,但又是一种一对多、在开放的大众传媒平台上的传播活动,具有公开性的特征。现在一些主持传播中的泛人际化、同质化、低俗化倾向的出现,实际上是将属于人际传播的个人隐私经过大众传播而放大,在吸引受众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社会伦理问题。

在传播技术日益进步,媒体类型日趋多样,媒介竞争更加激烈的今天,“传播什么”已经很难成为竞争的获胜因素。因此,在继续重视传播内容的基础上,建立在明确的传播目的之下的“如何传播”“怎么说”和“谁在说”就显得尤为重要。构建强化主持传播力,是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媒体提升传播力的重要策略。

媒介融合的策略范文第8篇

一、《爸爸去哪儿》与《饭没了秀》的比较分析

2013年10月,国内亲子类真人秀节目在各大卫视相继诞生。其中,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第一季可谓反响强烈,并且借助媒介融合平台以及新媒体技术进行品牌延伸,例如其电影版上映、书籍出版以及第二季的拍摄制播。尽管面临同日开播的以及相继开播的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的冲击,但是其凭借湖南卫视强大的媒体品牌做后盾,吸收优秀技术人才,依然占据竞争优势。

《饭没了秀》是深圳卫视一档老牌的亲子类真人秀电视节目,开播至今具有十余年历史,在珠三角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但是,面临《爸爸去哪儿》等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的新一轮竞争,《饭没了秀》会不会淡出观众的视线?其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爸爸去哪儿》等同类节目,而且折射出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节目所面临的普遍困境。换言之,同样属于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的《爸爸去哪儿》、《饭没了秀》,两者在进行品牌传播过程中存在较大相似性,同时也具差异性。本文以《爸爸去哪儿》节目的品牌构建与传播创新研究为重点,通过传播要素、品牌创新策略、媒介融合优势利用等角度与《饭没了秀》进行比较分析,探索新时代下电视节目的品牌创新策略,为电视媒体在“后电视时代”竞争中的取胜与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1、《爸爸去哪儿》与《饭没了秀》的传播要素比较

《爸爸去哪儿》借助明星效应,并以具有品牌效应的娱乐巨头“湖南卫视”为传播平台,打造节目品牌。虽然节目播出时间为非黄金时段(周五晚10点),但是它凭借自身的品牌传播要素的特点与优势,取得较高的收视率,赢得观众喜爱。

《饭没了秀》自2003年开播以来,经过六次改版后依旧具有影响力。不同于《爸爸去哪儿》,它采用前期录制与后期演播厅展示互动相结合的形式,使节目互动性更强。虽然其先前的《宝贝赖上大明星》栏目借助过明星效应,但是改版后栏目组取消该档节目,策划开播《小心00后》同类亲子真人秀节目,明确节目定位,面向大众家庭,更加注重“公益、关爱”概念。

2、《爸爸去哪儿》与《饭没了秀》的品牌创新策略比较

创新可分为模仿创新、合作创新以及自主创新三大类,目前国内真人秀节目总体上以模仿创新为主,合作创新为辅,引进国外品牌节目进行本土化改造。《爸爸去哪儿》是湖南卫视引进韩国MBC电视台的《爸爸!我们去哪儿?》进行本土化改造的节目,属于模仿创新。而《饭没了秀》采用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传播,目前已与优酷网、新浪微博等媒体合作,且不断横向升级改造,进行栏目延伸,例如《小心00后》的制播。

上述两档节目在进行品牌创新策略上具有一定共同之处:一是内容为王。尽管两档节目参与者分别为明星子女和民众子女,但都体现了定位的明确性。二是坚持创新。无论是模仿创新还是自主创新,两档节目均体现出较强的创新意识,如《爸爸去哪儿》诙谐的字幕,《饭没了秀》室内演播与真实记录相结合的展播方式;三是品牌延伸。《爸爸去哪儿》第二季的制播上映。《饭没了秀》改版,将焦点聚焦在“00后”新一代的成长问题上,突出人文关怀。

同时二者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化造就了《爸爸去哪儿》节目的独特性。在进行节目创新时,一般须遵循四大原则:相关性原则、区分度原则、核心价值一致原则以及适度原则。《爸爸去哪儿》正是巧妙遵循创新原则,助推了其传播策略实践的成功。二者传播策略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一是《爸爸去哪儿》紧扣湖南卫视“快乐中国”的定位,走娱乐化路线,这与《快乐大本营》等节目具有核心价值一致性。二是直接传播者明星VS民众,《爸爸去哪儿》借助明星效应同时也为明星本身进行宣传;《饭没了秀》走民众路线,带公益色彩,关注儿童成长问题。三是媒介融合及新媒体的运用。随着《爸爸去哪儿》书籍的出版,电影的上映,无疑增加了受众对《爸爸去哪儿》的认知,无形中扩大了品牌效应。

3、《爸爸去哪儿》与《饭没了秀》的媒介融合优势利用比较

在媒介融合大背景和新媒体不断嬗变的环境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强化了媒体之间的可替代性,信息传播与媒体形式关联的固有性被打破,电视节目要想取得满意的传播效果,必须借助新媒体进行媒介融合和品牌延伸,一是依据涉足行业划分为媒体行业延伸和跨行业延伸,二是依据相似性划分为媒体继承性延伸和变异性延伸。从《爸爸去哪儿》的成功之处可以看出,该节目有意识地借助媒介融合的优势,实施品牌融合与延伸,从拥有的资源和所处环境中寻求更大的品牌价值,从而推动自身品牌的发展。

当今丰富的媒介形态为《爸爸去哪儿》进行产品延伸提供了有效平台。其借助微博等自媒体平台进行巧妙宣传,同时投拍电影《爸爸去哪儿》,电影、电视的融合及辅助传播无疑加强了其节目的竞争力。反观之,虽然《饭没了秀》成立了自己的节目官网,但是其表现为单一的横向延伸,媒介融合平台相对不成熟,新媒体技术有待突破。

4、《爸爸去哪儿》与《饭没了秀》的传播效果比较

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受到传播内容、传播对象、传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根据市场反馈,《爸爸去哪儿》传播效果略胜一筹。

在青年一代人群中,电视节目内容的接近性、参与对象的明星效应、网络平台的利用等因素直接影响他们对电视节目的关注度;相对而言,《爸爸去哪儿》更好地利用了传播要素进行模仿创新、借助媒介融合平台进行产品延伸,从而吸引受众、提升节目品牌,强化了湖南卫视的品牌影响力,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节目的品牌传播创新策略

从共性上来说,两档节目各具特点,都在较大程度上进行了节目品牌创新。从差异性上来说,《爸爸去哪儿》在利用传播要素、媒介融合优势、品牌创新与延伸上更胜一筹,其品牌传播效应也更好。但两者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爸爸去哪儿》必须避免过度娱乐化,合理利用明星效应,谨防“娱乐至死”的困境; 其次,作为真人秀节目还面临参与对象信息暴露、隐私权等相关问题。

1、增强品牌创新意识,避免节目同质化

目前国内许多真人秀节目存在同质化问题,例如: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和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电视节目可以遵循“模仿创新(起步)→合作创新(发展)→自主创新(立足)”的发展方式,构建自己的栏目品牌。

2、坚持内容创新,重视节目制作质量

电视节目内容应立足社会现实,由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转变,使内容更具有接近性,从而拥有长久稳定的观众群。

3、利用品牌传播平台,借助新媒体拓宽传播渠道

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人们接受信息呈现量大、及时、互动等特点。电视节目应当注意这一现状,完善传播渠道。

4、创新品牌盈利模式,增加节目收入

参考目前已投入运行的三种模式即内容提供商与平台运营商合作、付费点播与下载、融合内容设计,来多方开发增值空间。电视节目所属媒体要不断创新盈利模式,增加收入,从而在物质支撑上提升节目发展空间。

5、组建品牌传播团队,聘用优秀技术人才

在融媒体背景下,培养“全能型”媒体人才,重视“一专多能”的实践技能培养,拍摄、包装最精彩的节目面向受众,进行品牌传播创新。

6、熟悉国家政策与隐私保护等相关法规

以《爸爸去哪儿》为代表的电视节目娱乐化色彩浓厚,国家“限娱令”或成为其发展瓶颈。因此,电视节目应该洞悉国家政策与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引导社会潮流,传播正能量。

结语

综上所述,电视节目在进行品牌传播时,具有“天时”(媒介融合大背景)、“地利”(所属媒体支持)、“人和”(新媒体技术人才)”的强大优势,但依然存在过度模仿、缺乏创新、娱乐元素浓厚等系列问题。面对新媒体技术发展和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多重挑战,电视节目必须抓住媒介融合的机遇,实施常态化、系统化的品牌传播创新策略,才不至于在竞争中落伍乃至出局,从而迎来电视节目的另一个春天。

参考文献

①徐沁:《媒介融合导论——信息化时代的存续之道》[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②申凡、戚海龙:《当代传播学》[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③刘婧一:《应对媒介融合——新环境下电视节目营销》[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④洪丽娟:《媒体品牌管理》[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

⑤王勇,《品牌栏目的延伸与创新——以深圳卫视〈饭没了秀〉和〈宝贝赖上大明星〉为样本》[J].《现代传播》,2011(1)

⑥钟新、刘丫,《社会示范:〈爸爸去哪儿〉节目的核心价值》[J].《新闻与写作》,2013(12)

⑦李文明,《网络电视:崛起中的机遇及挑战》[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6)

媒介融合的策略范文第9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 电视台 记者 采访形式 创新 策略

人在当代社会中,以基础单位形式出现,在网络工业发达的今天,应该与生产工具更新速度和生产方式前进步伐保持一致,以此来进行深度认知和解放。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大众群体不在满足信息单一传播模式和单一信息输出模式,新型传播媒介备受青睐,不仅如此,大众群体文化程度和教育背景要素得到双向提高,所以对新型媒介信息需求量度日渐增大。作为电视台记者,应该正视上述内容,及时创新采访形式,将有价值、有创新性的新闻呈现给大众,满足媒介融合时代背景下人们对新闻的诉求。

一、电视媒介融合特点分析

首要一点就是融合对象多样化特点尤为明显,电视媒介一方,其与传统媒体合作方式较为普遍,后者分为广播媒体和报纸媒体,主要是从节目和社会事件角度出发而实施新闻联动报道,最为常见的例子即为体育赛事播报,电视台可将直播现场实况进行实时转播,使得大众可以同步观看,深度感受到赛事激励程度。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通信水平的提高,传统电视媒介现已逐渐向媒介融合方位加以转变,新兴媒体业务辐射态势极为明显,存在必然性。

互联网的强大作用显然不能忽视,互联网技术发展至今,电视在前者发展初始阶段便开始进行了媒介融合,老旧式媒介模式中以此种类型表现形式为主,共同点就是将多媒体作为核心呈现手段,主要涵盖了视听效果好特点和传播速度快特点以及语言通俗易懂特点,上述要素均成为了电视与互联网媒介融合的主要诱导因素。当代社会可以说是离不开互联网,电视观众并不需要为错过观看时间烦恼,互联网在线存储模式和优质播放功能完全弥补了此类缺陷。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台记者采访特征分析

基于媒介融合的信息传播速度相对较快,具备高效特点和快速特点,传统形式之下的媒体在其影响下,逐渐向全媒体发展方位适时转变,当前时代是信息时代和新媒体时代,网络传播独占鳌头,促进了信息传播速度提升,此时受众范围也得到拓宽,传播模式多样化发展趋势尤为明显。针对此种情况,电视台记者传统垄断采访模式被合理剔除,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变得多种多样,不在以单一信息接受者身份出现,而是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参与人员。

需要注意的是,电视新闻记者或是受访人员,对接受电视采访的基本态度方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大众群体对电视台采访不会再抱有神秘感,在镜头前大多愿意接受采访。信息透明化日渐凸显的过程中,电视台记者采访活动内容多种多样,部分民众也愿意主动爆料新闻,便于电视台记者跟踪和采访,但随之而来的也有复杂化问题和特殊性难题,所以作为电视台记者应该从实际角度出发,心存包容态度和开放心态,采访有价值的新闻,并积极利用手机工具和平板电脑工具等对采访活动加以直播,促进采访活动多样化和开放化。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台记者采访形式的创新策略

1.打破屏障、网络采访

在互联网成为主流之前,电视台记者需要抓住机会,假设得到优质新闻线索,其应在时间允许和条件允许情况下进行一对一采访和实效型采访,赋予新闻真实性和传播快速性。但是面对面采访办法实施会使电视台记者浪费较长的时间资源,因为电台记者面的新闻当事人所采访出的新闻结论有时毫无价值可言,不能达到预期新闻采访要求,此时成果易被废弃,所以只有创新采访模式、迎合媒介融合媒体发展需求,在实践中探索真知,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新型采访和高效采访。

正确的操作方案为,电视台记者应该借助先天优势条件和便利条件,最大限度上将新鲜事件和所想所听论断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分享和传播,此类新闻极有可能作为后续新闻采编依托和新闻刊登源头,此时的新媒体平台以微博、微信为主。电视台记者可借助互联网平台去发展发现崭新新闻线索,但是需要仔细、认真的去辨别新闻真实程度,对满足新闻真实度要求的新闻者,要及时进行网络交流、采访,不仅如此,也可通过早期微博信息浏览来辨别受访者话语真实性,保证新闻真实性。

2.素质强化、意识创新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作为电视台新闻记者,都应该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良好职业素养,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台记者应该成为多样化人才,不能仅单一掌握新闻知识,应该发展成为数字技术传播人才,拥有多样技巧,形成独有的职业精神和高效率工作水准,积极面对新时代变化。新变化和新形势出现,意味着电视台记者应该正确认识到自身缺陷与不足,努力掌握新媒体内容和新技术内容,学会运用多种类方式和技巧去改变固有观念和思维,创新采访思想,在社交媒体之上大展拳脚,为新闻媒体行业的发展贡献宝贵力量。

应摒弃老旧式单一信息传输模式,迎合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诉求,传统电视台记者应该及时更新技术、观念和思想,及时的进行栏目创新,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活学活用,借助媒介融合有时进行高效、优质、良好的新闻传播。语言表达方面和栏目设置方面均应有所创新,添加、使用新型词汇和语句,掌握新闻传播规律,例如傅园慧说的“洪荒之力”,此句在社会中快速传播,随之国内多家媒体机构均开始以此句运用到各类新闻中,进而达到新传播目的和受众吸引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媒介融合发展趋势之下,电视台记者应该迎合时展需求和受众口味,积极的进行缺陷改善和方式方法创新,还有就是应抓住采访实际,在创新采访形式的基础上也要进行自身素质锻炼与强化,之后在此基础上有效提升当前电视台记者采访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伟.探讨在新形势背景下传统纸媒的发展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16(19)

[2]崔佳.媒介融合背景下记者采访形式的创新[J].新闻研究导刊.2016(19)

媒介融合的策略范文第10篇

一、媒介融合时代内蒙古都市类报纸面临的挑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确立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发展方向。中国报业的发展从传统的管理体制,演变为市场化的管理体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加,人民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这就为都市报提供了更加庞大的受众群体。都市报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几乎全世界的纸媒都受到新媒体的冲击,都市类报纸尤甚。微博与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发展,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碎片化阅读、“快速点击阅读”正在成为阅读的主流。都市类报纸中的服务性、娱乐性信息在网络等新媒体中触手可得、数量巨大,可替代性强,报纸的发展面临挑战。新媒体不仅会在几个小时内,甚至会在几分钟内就会新近发生的事件,而报纸往往刊登的是发生在昨天的新闻事件,明显滞后于新媒体。除时效性外,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利于受众参与,交互性强。在网络和手机媒体中,受众不仅能够接收、与传播信息,也能够对新闻事件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于新媒体来说,互动是与生俱来的一个优势。新媒体表现形式多样,集文字、图表、图片、声音、录像、动画为一体,而传统媒体的表现形式较为单一,报纸是以文字传播为主;广播是以声音传播为主,声音稍纵即逝,不易被保存;电视虽然具有声画结合的特点,但表现形式仍不够丰富。

在全新的媒介生态中,传统媒体若想生存与发展,途径只有一条――加快推动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打通媒体介质界限,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开发报纸微博、微信平台以及APP客户端等,这是当前媒介融合较为有效的渠道和方式。事实上,内蒙古地区部分传统媒体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为了增强党报新闻传播的影响力,《内蒙古日报》先后开通了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和人民微博的官方账号。其中,影响力最大、管理最完善的当属《内蒙古日报》的新浪微博。《内蒙古日报》的新浪微博于2013年12月开通,截止2014年11月30日17:00,共发微博15048条,粉丝量达870928,关注量达2001,平均日发微博23.56条;《内蒙古日报》新浪微博的内容较为丰富,并且具有明确的分类,其中本地的、原创性新闻居多,也存在不少转发的微博。同时也有一些固定话题的设定,例如“看点”“北国风光”等。

二、内蒙古都市类报纸微博运营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从微博的粉丝量来看,《北方新报》的微博影响力还不够理想。通过对2014年7月16日至8月1日《北方新报》新浪微博的粉丝量的统计,结果表明,在这半个月中,《北方新报》微博的粉丝量从45203增加至45382,增加了179个粉丝,平均每天增加11个左右。《北方新报》微博的粉丝量之所以较少,增加较为缓慢,原因之一是其纸媒的品牌影响力没有很好地延伸到微博领域。同样是作为都市类报纸的官方微博,《扬子晚报》新浪微博的粉丝有325万,《南方都市报》新浪微博的粉丝量达637万,《新京报》新浪微博的粉丝量多达655万。相比之下,《北方新报》微博的粉丝量相对较少。

(二)从时效性方面来看,《北方新报》新浪微博的和更新速度有待提高。通过对比《北方新报》与《南方都市报》新浪微博的微博时间与数量,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例如,发生在7月17日23时左右的马航MH17被击落的事件,《北方新报》微博发送第一条关于马航的消息是在7月18日的早上7点12分,在接下来的3天此事件的微博共2条。相比之下,《南方都市报》微博发送第一条关于马航MH17的消息是在7月17日的23时47分,距离该事件发生仅隔半个小时左右,充分体现了时效性原则。此后,从7月17日23时47分至7月18日16时48分,《南方都市报》微博关于此事件共16条微博。

比如,7月13日12时许发生在呼和浩特的一辆渣土车侧翻造成一死一伤的事件,《北方新报》新浪微博这条消息是在7月14日的15时22分,距离事发时间超过1天。因此,我们认为《北方新报》微博不仅在非本地区的突发性事件的时效性较低,而且在本地突发事件的时效性也有待提高。

(三)从互动性方面来看,《北方新报》新浪微博的评论量和转发量都较小,报纸与网友的互动性有待提高。每一条微博之后的点赞数、评论数和转发量,反应着网友对该条信息的关注度和关心度,是网友与报纸互动的重要方面。从2014年5月15日至7月15日的数据来看,网友主要会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与《北方新报》微博进行互动。首先,是一些感人事迹,例如89岁老母亲捡的不是垃圾是爱(赞:2/转发:4/评论:1);再次,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件,比如,呼和浩特地区9个旗县车管所均能办理34项车管业务(转发:6/评论:1);第三,就是本地新闻,例如呼和浩特市一小学生今晨被渣土车碾压身体(转发:3/评论:12);最后就是一些生活和健康小常识,例如从头到脚“现代病”(赞:1/转发:5)。其他内容的互动就很少了,甚至基本没有互动。

(四)从微博的频率及时间来看,《北方新报》微博的信息时段不够科学。通过对《南方都市报》新浪微博1个月的观察,笔者发现其一般微博的时间段是在早上的8点左右至晚上的11点左右,平均日发微博量30条左右,每小时微博数量2至3条,多则4条。即使是在周末,微博的时间段也是在上午的9点左右至下午的4点左右,同时也能保证在时间段内每个小时至少一条微博。选择这些时段微博,符合人们的生活规律和早晚刷看手机的习惯。

相比之下,《北方新报》微博在1天内微博的时间段基本没有规律可言。每天第一条微博的时间具有不确定性。甚至1天不发1条微博,这样的情况不仅出现在周末,也出现在工作日。《北方新报》微博平均日发微博量20条左右。据了解,人们查阅微博的高峰时段一般是在上午7:00至9:00,12:00至14:00以及18点之后。此外,《北方新报》微博的编辑有时将1天的微博集中在几小时内完。例如在7月9日上午10时、11时,下午2时、3时、4时共发微博28条,其中仅仅在上午10时1个小时内18条微博,并且连续了10多条长微博。这样在较短的时间段内较多的微博,会造成信息的积压。因此,受众对《北方新报》微博的关注度难以提高。

(五)从报纸微博账号管理方面来看,《北方新报》的微博账号没有形成矩阵与合力。《新京报》除了开通新浪和网易官方微博之外,同样也开通了一些报纸专版专栏的微博,例如评论版微博、文娱版微博、体育微博等。《南方都市报》微博除了开通新浪和腾讯官方微博外,还开通了热线微博、旅游时代微博、评论微博等。相比之下,《北方新报》只开通了两个微博,一个是《北方新报》新浪微博,另一个是《北方新报》记者部的微博,并没有开通专版专栏的微博账号。

(六)从制造话题的能力方面来看,《北方新报》的意识不强,固定的话题很少。《新京报》微博中,每天都有固定的话题,比如“历史上的今天”“快讯”“图个明白”“早安”“晚安”。这样一些固定话题的设定会吸引一部分忠实“粉丝”去关注。这些固定的话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报纸微博内容的丰富性。对一些突发性的新闻事件,《新京报》微博会制造一些临时话题,引起网友的热烈讨论,增强了互动性。对于《北方新报》微博而言,固定的话题与临时话题均较少,主要有“早安新报”“晚安新报”和“新报寻人”等。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北方新报》新浪微博自开通以来至今,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与突破。首先,《北方新报》的微博内容较为丰富,延伸了《北方新报》纸媒的特点。从2014年5月15日至7月15日来看,《北方新报》微博共发微博1230条,其中社会民生所占比例为32.52%,文化为19.19%,教育为9.43%,生活与健康小常识为9.4%。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社会民生所占比例最大,体现了《北方新报》作为一份都市报的特点。其次,《北方新报》微博的内容表现形式较为丰富,集文字、图片、视频和动画为一体,表达的内容更加直观、易懂。

三、内蒙古都市类报纸的微博运营建议及对策

(一)要树立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的共享融通,形成一体化的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体制,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树立抢占先机的意识,高度重视首创首发首播,充分挖掘和整合信息资源,在信息传播中占据主动,赢得优势。《北方新报》应以《南方都市报》、《新京报》等优秀都市报为榜样,无论是微博的数量、内容、时效性还是表现形式,都有借鉴的地方。

(二)利用都市报的地域特点,增加本地新闻、都市新闻。在《北方新报》微博中,类似于呼和浩特地区9个旗县车管所均能办理34项车管业务、内蒙古A型和O型血告急等新闻,网友与其微博之所以互动性强,主要原因就是这些事件发生在我们的周围,与我们的利益息息相关。另外,我们还应该做到异地新闻本地化以及全国新闻地方化,应该找到异地新闻、全国新闻和本地新闻之间的联系,找到它们的契合点。

(三)应实现多种终端和介质的互相推介、链接,加大对其微博的宣传力度;经常推出一些活动,增加受众对其关注度。例如,可以在《北方新报》的版面上设置二维码,读者扫描后可以进入其微博页面,也可以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界面,推荐其微博账号。微博运营方面,可以推出一些互动性、话题性强的活动,例如在七夕情人节的时候,可以制定一些话题,如“晒照片,秀恩爱,赢电影票”,上传照片者,凡被抽中,皆可赢得电影票两张。这样可以充分调动网友的积极性。

(四)确定受众查阅微博的高峰时段,增加受众对报纸微博的关注度。一般说来,用户浏览微博的高峰时段是上午7:00至9:00,12:00至14:00以及18点之后,微博内容中非时效性的内容如服务性信息、民生类话题以及带有一定娱乐色彩的内容,都可以选择在微博用户浏览手机的高峰时段,增加微博内容被用户阅读的几率。

(五)开通报纸的专版、专栏微博账号,丰富报纸及其报纸微博的内容,使微博账户之间互相呼应,形成影响合力。像《南方都市报》与《新京报》的微博均开通了评论版微博,其内容均有一定的深度,要注重用户体验,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六)构建微媒体矩阵,使微博与微信订阅号等其他新媒体形式互相补充、彼此呼应,不断增强都市报的品牌影响力。微信是微博之后发展势头迅猛的社交媒体,稳定的人际关系和方便的信息推送,使微信成为众多媒体的“补偿性媒介”。打造好都市类报纸的微信订阅号,形成微网、微博、微信“三位一体”的掌上微媒体矩阵,可以不断扩大都市报的品牌影响力。

媒介融合的策略范文第11篇

>> 新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出路 新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出路探索 新媒介环境下传统媒体的广告“救亡” 媒介融合趋势下传统媒体的发展 媒介融合环境下传统媒体的流程再造及技术升级 大数据时代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发展困境与趋势 全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的营销策略 新媒体勃兴背景下传统媒体的竞争 新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的战略转型 网络新规背景下传统媒体的风险提示与应对 关于融媒体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该如何过渡的综述 简论传统媒体的困境和出路 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电视与新媒体的整合营销策略分析 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介融合困境的突破 传统媒体的出路 探析微博时代下传统媒体的发展出路 浅谈新媒介环境下传统媒体的生存法则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传统媒体转向 大数据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战略 传统媒体与网治的融舍之道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7词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北京:国家图书馆研究院,2016。

参考文献:

[1]崔晓华.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内容增值策略分析[J].新媒体研究,2016(21):69-70.

[2]刘鹏飞.传统媒体向融媒体转型过程中的思考[J].现代视听,2015(8):64-66.

[3]张迪.传统媒体的融媒体发展策略――以光明日报、光明网的实践为例[J].青年记者,2015(8):58-59.

媒介融合的策略范文第12篇

>> 媒介融合引发的利益博弈 媒介融合的动力分析 媒介融合与分化的实证分析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统计普查经费供给博弈与绩效分析 环境治理供给的博弈分析与对策研究 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博弈分析 农村公路供给主体的博弈分析 区域公共物品政府供给的博弈分析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的三网融合利益博弈研究 期刊集团的媒介融合路径分析 国内体育媒体媒介融合现状分析与思考 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统计分析 媒介融合:广播电视产业创新模式分析 媒介融合模式下体育新闻的传播分析 媒介融合视阈下高校对外宣传策略分析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策略分析 媒介融合背景下记者采访方式分析 物流产业融合主要影响因素的博弈分析 融合媒介何以制胜?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2015上半年电视收视数据调查分析[EB/OL]. http:///news/chanye/2015/09/09/21115

7stpj.shtml.

[3][5][6]朱・弗登博格,让・梯诺尔.博弈论[M].黄涛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55、305.

[4]蔡雯,王学文.角度、视野、轨迹:试析有关“媒介融合”的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9(11).

[7]张涵,张志君.中国本土电视传播机构供给侧改革策略[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6(5).

媒介融合的策略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可持续发展路径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2年度研究课题《基于媒介融合的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研究》

当前,我国广播电视已经进入从模拟系统向数字系统升级换代的重要阶段。中央明确指出2013年至2015年,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伴随着我国“三网融合”的快速推进,我国跨媒体人才培养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在这其中也逐步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制约着我国媒介融合的推进。

一、当前我国媒介融合人才培养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媒介融合人才培养思路上存在误区,一些概念及政策边界亟待廓清。一些人将媒介融合简单定义为传媒从业者跨媒体技能的培养,将媒介融合人才的培养简单定义为广播电视媒体从业技能、网络媒体从业技能和书面媒体从业技能培养的简单结合,而忽视了媒介融合是多种媒体之间的聚化裂变反映,它催生了新的媒介理念、媒介形态、媒介内容、媒介运行机制等,带来的是媒介发展的革命性变革。它对传媒人才培养带来的是从理念、机制到内容的系统化创新,绝非是技术层面的简单叠加。还有一些人简单地将媒介融合定义为一个实践命题,单纯注重应用层面的技术融合、运行机制融合、所有权融合等的路径考察,对媒介融合的理论研究进路缺乏深入的研究与思考,导致媒介融合在实际推进中后劲不足。

二是媒介融合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等工作亟待加强,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理论储备需要进一步夯实。面对媒介融合快速推进的态势,我国媒介融合人才培养方案的预研及理论储备工作明显滞后。当前只有个别高校对媒介融合人才的培养规格、培养方式、培养路径等在学理层面进行了关注与研究,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尚未形成有效对接,具有通用性、被相关高校所普遍认知与接受的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框架体系仍处于初步建设阶段,不同发展水平地区、不同层次高校分层化、多类型的媒介融合人才培养方案尚未进入大多数理论研究者与实践者的视野。媒介融合相关要素在新时期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的话语通道亟待疏通、话语内容亟待补位、话语效果亟待进一步彰显。

三是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现状不能适应媒介融合的形势发展需要。当前我国传媒单位中跨媒体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职后培训、传媒从业者自我兴趣迁移等方式来实现。媒介融合尚未作为一个专业开展普及性、系统化的人才培养实践。在一些开展媒介融合试点的高校,也大都局限在相关课程内容的设置中,增加媒介融合背景、现状及趋势等的相关介绍,或者开设一些媒介融合关联题材的选修课等;设置若干研究课题,开展国际媒介融合最新发展动态及国内媒介融合现状、趋势等的追踪研究,提供媒介融合发展策略与路径的理论研究等。或者以教学改革试点方案等形式,在部分学生群体中开展跨媒体技能培养的尝试等。媒介融合专业的师资储备、培养培训力度亟待加强,相关教材建设等急需填补空白。从总体上说,媒介融合尚未作为传媒人才培养的重要创新因素、产业发展的革命性技术创新因素发挥其对新时期传媒人才培养的创新引领及变革驱动作用,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辐射面、推广力度及现实绩效等都“乏善可陈”。

二、媒介融合人才培养误区形成的内在成因

媒介融合人才培养误区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传媒教育与传媒产业发展之间缺乏有效的联动,媒介融合对传媒教育创新的引领力、整合力、渗透力、发展力不足,产学研合作机制需要进一步梳理与完善。办学与市场发展相脱节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较为明显的弊病。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校忽视办学实际及办学规律,简单迎合市场表面的发展态势,导致办学在战略方向层面出现误差;二是高校漠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趋势与规律,在办学中墨守成规,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作为应用性专业,虽然从总体上说我国传媒院校与行业保持了密切联系,但是两者之间一体化、协作型发展格局仍然没有形成。主要表现在校企之间的合作仍然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源培训、学生实习等方面,尚未进入到传媒发展战略设计、管理架构与运行机制创新、传媒形态与传媒门类变革等核心业务层面,高校对传媒企业深层发展、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拉动作用有限,这也直接制约了传媒院校深度追踪行业发展动态,把握行业发展规律,适度超前引领、预判行业发展走向的能力,使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与媒介融合的发展实际相脱节。即使我国经济发展基础较好,体制环境相对健全,传媒院校与传媒企业之间政产学研合作机制较为完善,合作成效相对明显的长三角、珠三角与环渤海地区,传媒变革的最新趋势投射到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上仍然有较为明显的滞后性,其传导机制过于复杂,反应机制的敏锐性有待提升。究其根本原因是在当前传媒市场竞争呈现白热化的态势下,传媒企业过度重视短期市场份额的博弈,热衷于挖人才、抢时段、买创意获取竞争优势,在人才梯队建设、长线技术储备等发展命题上关注不足,严重忽略了传媒院校办学对其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支撑力,进而造成传媒院校与传媒企业之间合作动力的流失,对传媒院校贴近行业一线办学带来了严重的制约。同时在产学研合作机制建设中,过分重视传媒企业主体与传媒院校之间的能动作用的发挥,政府调控、引领职能相对不足,在合作某一方出现问题时较易影响到整体的合作格局。传媒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办学机制的内在调适与优化能力不强,对于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紧迫感、使命感的认识有所欠缺,对于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系统规划性不足,在遭遇政策壁垒与行业藩篱时,破解体制障碍的勇气与办法不多,其重要原因在于当前的高校办学体制在某种程度上分解了市场竞争对高校人才培养创新的压力,即市场对人才培养规格、质量的反响在某种程度上并没有直接转化为高校办学资源获取的压力。所以解决好校企合作的深层次问题,促进传媒人才培养创新与媒介融合发展现状的紧密结合,提升媒介融合人才的培养质量与水平不仅需要从战术上进行规划与布局,更需要解决战略层面的制度障碍及动力机制建构问题。

三、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制度创新的视角

提升媒介融合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传媒事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最关键的是要从制度层面入手,建立与完善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制度体系。制度体系建设分为战术与战略两个层面。战术层面主要解决基于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实施策略、实施路径的保障体系建设,战略层面重在解决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深层动力机制建构及体制障碍破解的问题,建立起促进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的框架。

在战术层面的制度体系建构中,当前需要做好四个层面的工作。一是疏通媒介融合进入传媒人才培养视野的话语通道,在顶层设计层面为媒介融合人才培养提供伸展空间。通过将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纳入党委、政府文化及教育决策的视野,为媒介融合人才的培养提供政策支持与文化土壤。地方政府在区域传媒及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制定时,要充分考虑到人才队伍建设对传媒及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明确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及保障措施等,尤其要关注好、回应好新形势下媒介融合人才的培养问题,阐明媒介融合人才的培养意义、培养目标、培养路径及保障机制等。同时,各级政府在制定区域教育发展规划时,充分考虑到产业转型升级、新技术发展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在制度设计层面构建产学研贯通、面向市场、面向国民经济发展前沿,有效推进办学创新、提升办学质量的理念与机制。各高校尤其是传媒院校在制定学校“十二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时,要充分注重将最新的媒介及文化产业发展动态纳入办学视野,作为办学的重要权变因素加以考量,为媒介融合人才培养工作的推进提供制度空间。二是要厘清形势与要求,摸清规律,科学设计媒介融合人才培养方案。要科学分析媒介融合的走向,对未来媒介融合人才的需求数量、规格层次等形成全面科学的判断,作为编制人才培养规划、确定招生数量,分专业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依据。在传媒人才培养方案编制中,完善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定位、培养方式等系统化指标体系,为媒介融合人才培养提供清晰的路线图。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新”与“旧”的结合,要注重对传统传媒人才的培养方式、培养手段进行全面的总结与梳理,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新模式。要注重“快”与“慢”的结合,媒介融合人才培养不能一味求快,盲目追求“新奇特”的形式美感,要尊重培养规律,踏准产业创新的步骤,注重实效,注重衔接,分层次、分阶段地有序推进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注重“普”与“特”的紧密结合,在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要尊重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把握其通行模式与常态机制,同时又要充分结合学校自身的办学实际与办学特色,提炼有特色的办学内容、办学环节等,进一步提升传媒人才培养的效果,凸显传媒人才培养的特色品牌。三是要完善媒介融合人才的保障机制。完善师资队伍保障机制,积极创造条件,与国外有相关研究基础高校联合培养媒介融合专业博士生,在国内积极尝试开展媒介融合专业的硕博士教育,从国外选聘部分媒介融合的相关研究者与从业者,来国内开设讲座等,全方位涵养师资。推进业界与高校师资互通计划。高校具有传媒教育背景的师资去跨媒体业务经营较好的企业开展定期实践,积累业界工作经验,吸引、引进一批具有媒介融合工作经验的业绩精英,在经过一定时期的知名院校培训后,充实到传媒院校一线教学队伍,开展媒介融合的相关教学工作。政府和高校要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提供优惠政策,确保能“引得进、留得下、用得好”。

在战略层面的制度建构中,要着眼于解决传媒企业和传媒院校合作的内生动力问题。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通过强有力的手段解决传媒企业之间的同质化竞争,推崇“新奇特”的短期收视率竞争等,通过制度手段坚决规避媒介低俗,引导传媒企业营建绿色收视率,更关注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支撑。传媒企业要通过编制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企业发展定位、频道特色、人才梯队建设要求、设备投入规模及技术储备等,明确新形势下校企合作的创新路径等,比如联合开展创新节目形态研究、定向培养高端人才等。政府可以牵头组织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产学研合作平台,明确运行机制与原则,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政府在对高校的考核中,不仅要注重其办学规模等指标,更要注重考核其实际发展绩效,考核其增量中的内容构成及效益等。比如产学研合作收入是以重大行业创新成果的转化作为驱动还是以初级员工的培训收入所得;学生就业率背后所呈现的就业质量等。并通过适当的方式,将发展绩效与高校发展资源的供给与分配相衔接,真正激发学校发展的动能,促进高校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媒介融合的策略范文第14篇

一、 中国报纸产业的现状与困顿

2005年是中国报纸产业发展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北京京华时报社社长吴海民更是用“拐点”二字预言了中国报业提前进入寒冬的命运,此后关于中国报业衰退期的说法迅速成为学界和业界讨论的一大焦点。事实上,以2005年8月《北京青年报》北青传媒股值迅速下跌为标志的中国报业行业整体下滑的态势已经得到相关抽样数据的证明:中国报业经营结束了之前20年持续高速增长的势头,广告营业额增幅2003年下降至23%,2004年下降至18.2%,2005年7.8% ④,2006年则继续下跌到5.52% ⑤,到2007年广告刊登增长率则跌至-1.6% ⑥,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全国报业面临全行业亏损,2009年中国各大报社的广告经营额普遍大幅度下降,普遍下滑15%⑦,中国报业正面临生存发展上的巨大现实困境。

总体看,目前针对报业衰退成因的分析主要集中于两个层面:首先,从宏观层面上看,以互联网、手机、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梳理)等为代表的新兴电子媒体正迅速改变着报纸及其他传统媒体的生存环境并重塑了一种不同以往的传媒生态。一方面新兴媒体会压缩其它传统媒体,造成传媒市场力量重新分割。另一方面,媒介受众市场的重新洗牌直接导致传统媒体经营收入的下滑,这从根本上动摇了报纸的优势地位。其次,在微观层面上,中国报纸媒介广泛存在着生产模式落后、经营模式单一、管理体制僵化等问题,比如2005年报纸广告市场的急速下滑正是中国报业缺乏多元经营手段的说明。另外,较之新兴媒体而言,传统报纸媒体属于典型的高投入低产出,新媒体的人均利润率远远大于报纸媒体,报业并不具备竞争优势。

二、 报业改革与媒介融合优势功能的发挥

不难发现,在目前学界和业界专家为报业突围所制定的策略中,媒介融合已然成为报业改革和发展的一种优势方案。无论是吴海明提出的“报网互动”策略⑧,还是喻国明所提供的“U化战略” ⑨,它们实际上都是对推进报纸与其它媒介融合/整合的构思和设想,期待利用新传媒技术实现中国报业发展的突破。2006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报业竞争力年会上,中国的报业发展策略正式被命名为“数字报业”战略,并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写入《中国报业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2009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我国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进程及安排,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领域,支持跨地区的企业上市融资。可以说,中国媒介融合的发展策略已经达成了广泛的社会认同。

中国人民大学蔡雯教授指出:“新闻媒介走向融合的实践价值,在于不同类型媒介的联合运作,能够对已经占有的媒介市场起保护作用。” ⑩如果报纸与电视、网络、手机等媒体进行融合,那么通过生产流程的设计以及控制实现资源整合,利用不同类型的介质差异,就能够实现新闻传播上的资源共享,不同的媒体可能从激烈竞争变为联手合作,共同占有并开发市场,这样可以大大地提高一个单独运作的报社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报纸通过与网站的联合以促使其经营状况大为改观。以著名的美国《纽约时报》为例,该报业公司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报业融合的新媒体发展策略,通过大力开发其网络及数字化业务使它在21世纪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优势,2003年,其组建的数字时报公司NYTD(New York Times Digta)赢利额已经高达2043.1万美元,成为该报“旋转最快的引擎”,而报网互动也同时使《纽约时报》获得了新媒体受众的青睐,“在美国报业协会的评选中,《纽约时报》网络版在2004 年和2005 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美最佳报纸网络版,AC.尼尔森对全美前100 名报纸网站的持续监测数据表明,纽约时报网站在访问量、主动访问量、网页浏览量、访问停留时间等各项数据中均雄踞榜首”。根据尼尔森互联网研究公布的最新数据,2007年美国报纸网站的用户数增长了约6%,到2008年12月,访问美国10大报纸网站的用户数量同比增长16%,美国报纸来自于网络广告的营收持续增长,报业融合已然获得利好消息。

三、 报业融合发展策略的现实瓶颈和挑战

可以说,美国坦帕融合新闻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成功,但是,坦帕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市场行为,而只是研究者的一场试验,它本身并不具备普遍的理论指导意义,因此还无法作为成熟的媒介融合模式加以全球推广和复制。对于中国报业来说,媒介融合也才刚刚起步,其发展还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和挑战:

1.政策壁垒

中国传媒的双重性质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报业必须要在市场规制和政府规制之间寻找平衡点,而在目前中国环境下,这两重规制显然还都不够成熟,无论何种形态的传媒要想进行具有创新性的尝试和实验都无异于带着镣铐跳舞,政策和市场风险难以规避。从宏观上看,事关中国传媒体制改革关键的资本开放和市场重组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政策理论上所倡导的报纸采编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在实践层面上很难得到落实,因此报纸行业的产业链条无法得到清晰呈现并实现真正的市场化。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靠政府行政手段所进行的“拉郎配”式的报业重组与合并也几乎完全是行政力量催生的结果而非市场自然选择下的产物,因此报业集团也无法逃脱政策瓶颈的制约,很多报团仍然面临转制不彻底、身份不明确、产权不清晰、内部管理不规范、组织结构不合理等系列问题,经营效率欠佳。同时,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办报的运作依然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报业融合还只停留在报纸和网络媒体的有限合作范围之内,事实上并未实现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在内的真正意义上的媒介融合。通过考察中国报业的合作模式发现,中国报业的发展仍然以纵向联合为主,也就是以不同级别报纸之间的加盟合作为主要发展模式,而横向的跨媒体与跨行业发展则非常有限。另外,中国报业市场化运作的弹性空间非常有限,报业市场竞争缺乏真正的退出机制、规范机制以及决策民主化机制,有些报纸已经严重亏损但依然为了占据原来的报号不肯关门,报业的机关化作风还严重存在,这些因素已经成为报业融合发展过程中的真正制约。

有专家已经指出,如果报业改革不能在政策层面实现突破,真正实现产权的清晰化和生存的市场化,那么中国报业就会失去希望――“改制是唯一出路,改制的核心是把报纸从政府官办推向市场,让报纸成为依法经营、按经济规律生存的文化企业。当然,改革总是要分步走的,并不是全部报纸都改制。但是,从总体上看,改制最终是所有没有足够财政拨款支持的报纸的出路。转企改制会有阵痛,但是不过这一关,中国报业就没有出路。”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中国报业体制上的种种弊端已陆续暴露,寻求政策突破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京华时报社长吴海民已经指出,中国报业体制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时机已经到来。

2.管理壁垒

媒介融合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媒体组织内部管理机构的变化,这就要求报业必须采取新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但就目前发展状况来看,我国大部分报社还无法建立起符合融合新闻发展和数字化技术要求的新型组织管理模式,大部分的媒介融合还只是停留在简单的媒介互动层次,并没有触及深层的管理体制问题,比如很多报社和旗下网站事实上都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正如一些研究者所言,我国的报业发展一直遵循的是党报的历史传统,始终维持着较强的意识形态控制,强调政治宣传而轻视经济功能,因而报业在经营管理的观念与实践中还存在着巨大的历史惯性和束缚,还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化管理 。媒介融合本身所要求的资源与业务的全方位整合实际很难实现,以我国报业集团的合并为例,报业集团可以进行市场化经营的资产一般只包括办公大楼、物业、发行、广告、印刷、设备等有形资源,而以刊号、频率为代表的关键资源和以采编业务为代表的核心业务并不在市场化运作的范围之内,因此这种缺乏核心资源的报业集团无法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更不可能按照市场逻辑来进行经营管理。一些已经选择了融合发展策略的报纸经营者在人员流、物资调配、经营选择上依然风险重重,举棋难定。正如蔡雯教授所指:“对所有的新闻媒体来说,传播渠道与信息载体的多样化都必将带动新闻编辑部组织结构及其角色和功能的变化。” 如果无法实现管理体制上的革新,那么我国报业的真正融合就很难实现。

3.技术壁垒

麦克卢汉曾经用“媒介即讯息”向我们昭示了技术的巨大影响力,媒介融合既是新技术发展的结果,同时也会推动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但在实现全方位的媒介融合过程中,一系列的相关技术问题还亟待解决。仅就目前来看,如何实现汇集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于一体的新一代报纸还没有完全实现技术上的成功,传统报业如何实现报网互动还亟待解决,媒介融合技术平台的搭建还有待时日。事实上,由于现代专业的门户网站数量非常大,而且业已形成了一定的市场优势,因此,如果报纸网站只想通过一般性地在网上挂新闻、开论坛来参与竞争几乎很难成功,必须利用新的通讯技术,最大化地满足人们的各种信息以及娱乐需求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我国报纸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建设新闻网站,但根据有关研究机构的调查,一直到2006年,报纸网站还只是母体报纸的简单翻版,到2007年底,很多网络报纸的声誉依然没有超过其所属的报纸媒体,网络报纸业务流程上的新技术开发与应用还比较缓慢,新媒体产品的开发也没有完全跟上 。方正电子总裁刘晓昆指出:“报业正在走向媒体融合,中国报业在创新中谋求战略转型,需要面向全媒体的技术平台,……报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应该重点建设两个库,即“全媒体内容数据库”和“统一客户数据库。” 目前,这套全新的全媒体解决方案还在酝酿之中。

4.人才壁垒

根据美国的经验,符合媒介融合发展要求的新闻人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能够在多媒体集团中进行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二是能够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 。但就目前情况看,我国符合此种要求的专业人才非常缺乏,中国报纸人事结构的不合理以及新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陈旧在短期内还很难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传统报业虽然已经认识到了经营管理人才、资本运作人才和新媒体技术人才的匮乏,但培养与引进复合型、专业型人才的力度与速度还远远达不到发展的要求。研究者已经指出:“由于制作视频新闻的人员稀缺, 特别是在一线采访录制视频新闻的人才奇缺, 目前, 报纸网络的新闻,要么为同质新闻, 要么是事后对新闻事件的分析, 或者是对新闻人物的‘嘉宾访谈’” 却无法实现多元新闻报道样态的同步跟进。因此,要想实现未来报纸的融合发展则必须突破新闻制作人才的“瓶颈”,现代报业的竞争最终将体现为人才的竞争。

媒介融合为中国报业实现自身突破提供一种充满挑战和希望的发展思路。《全国报纸出版“十一五”发展纲要》已经明确提出了“数字报业”的发展战略:构建报业组织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平台,重整运营组织和业务流程,发展数字化内容产品,开拓服务增值业务,调整传统营收模式,从多个方面提升报业的整体竞争实力。事实上,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美国成功经验的昭示在相当程度上已经让媒介融合成为中国报业扭转乾坤的不二选择,然而,中国报业发展环境之下的诸多现实壁垒并未打破,报业融合发展的路子并不会一帆风顺,一蹴而就,未来的路还很漫长。

注释

①本文所指“媒介融合”,翻译自英文“Media convergence”,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在《整合传媒――新媒体进行时》一文中也将其翻译为“媒介整合”

②同上

③《数字化未来中心年度调查显示未来网络报纸使用量将大幅上升》,《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9年第6期

④吴海民:《报纸产业衰退期的战略性方案》,《新闻记者》,2006年第6期⑤吴海民:《2006:困顿与追寻》,《新闻战线》,2007年第1期

⑥姚林:《2009:中国报业广告前瞻》,《传媒》,2009年第1期

⑦崔保国:《危机下的中国报业》,《传媒》,2009年第6期

⑧吴海民:《报纸产业衰退期的战略性方案》,《新闻记者》,2006年第6期

⑨喻国明:《“U化战略”:纸媒生存的大趋势》,《传媒》,2006年第12期

媒介融合的策略范文第15篇

>> 媒介融合时代下的新闻编辑专业素养的要求及培养 高校学报编辑综合素质与创新意识的融合 融合时代期刊编辑的跨媒体能力 浅谈网络化时代高校学报编辑的综合素质与人才培养 高校学报编辑的素质及优化途径探究 论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素质 媒体融合时代的头版创新 浅谈媒介融合时代的编辑文化素养 新时期报纸编辑素质的新要求 网络时代对期刊编辑的新要求 浅谈媒体融合时代电视新闻记者应具备的素质 媒体融合时代两岸媒体的应对策略比较 在媒体融合时代积极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 “互联网+”时代对高校图书馆员能力和素质的新要求 对媒介融合时代媒体运营策略的几点思考 媒体融合时代危机传播的宗旨、原则和策略 浅析媒体融合时代报纸新闻采写的转型策略 提高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业务素质 融合自觉:新媒体时代的编辑生存语境研究 媒体融合时代下的新闻美术设计创新方向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李韶驰,程文丽.网络广告公信力问题及其治理研究下载[J].探求,2016(1)

[4]胡虹.高校W报编辑的素质结构分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5]郭宪.编辑应加强自我提升意识[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