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对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范文

对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对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对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

第1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路径选择

1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自党的十五大首次将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取得快速的发展,并初具规模。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从2004~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每年以超过23%的增速增长,在2010年甚至突破了1.1万亿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文化产业整体的发展,带来的是新闻出版、演绎、广告等多个分行业的快速发展,并成为拉动我国GDP增长的新引擎。但是,与国外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如文化产业对美国的共享率占到整体GDP的27%,英国则占到了11%,还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2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暴露的问题

2.1 区域发展不平衡

文化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各级地方政府都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文化建设的重点,甚至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的方式发展文化产业。通过政府的大力努力,极大的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的繁荣,部分省市文化产业对GDP的贡献甚至超过5%。以文化产业比较繁荣的北京为例,北京文化产业在2004年到2007年之间,其文化产业每年以接近23%的速度在增长,占到北京地区生产总值的10%左右。但是,与我国相对发展比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来讲,文化产业的发展则相对比较落后,以我国最西边的云南、贵州等省份为例,文化产业对GDP的贡献占整个GDP发展的0.2%,贡献非常低。

2.2 缺乏系统的法律体系

由于行政法规指定的主体不同,各部门之间缺乏统一性与协调性,难以实现对文化产业的管理与引导。加之各部门在执行过程中随意性很大,对于同一时间往往有不同的解释,出问题以后又相互推卸,责任不明确,这极大的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要使我国的文化产业能够健康的发展就必须要实行法制化的管理,进行公平、公开的竞争。

2.3 管理体制构建不全

管理体制作为文化产业运行的基础,也是关键。而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文化管理体制相对比较混乱,其关键的因素在于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干预。在文化产业中,政府一方面对文化产业的产品和计划任务进行管理,另一方面却缺乏对文化产业的监管,导致政府在整个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都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其一则为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发展门槛、产品质量和市场规范问题是政府应该花大力气进行解决和管理的问题,但是在这方面的监督和管理远远不够。同时因为监管制度缺乏灵活性,导致文化产品不能快速的进入市场;同时因为管理体制缺乏,过多干预政府认识,而后续的人才保障制度却跟不上,导致不能吸引优秀的人员。

2.4 文化产品缺乏创新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也是产业发展的根本。对文化产业而言,创新是保持产业发展的关键。但是,通过总结发现,我国文化产业在创新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如创新意识缺乏,跟风问题非常严重。以古装剧和抗战剧为例,自从《汉武大帝》被热播之后,在屏幕之上则开始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古代皇帝;而以军队为题材的《士兵突击》热播后,则开始出现了各种以军事题材的电视剧。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产业内部缺乏创新意识,一味的跟风。

2.5 观念滞后,管理人才缺乏

我国的文化产业工作者大多是在旧体制下成长起来的, 在行为上还有着很深的旧体制的痕迹: 重行政指令, 轻市场反映; 重传者意图,轻受者需求; 重固有经验, 轻创新精神。

3 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

3.1 政府引导大力扶持

3.1.1 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管理的混乱、不成体系的问题都是需要改进的地方。要想发展好文化产业就必须把这两点改进好。其一,要做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与衡量标准把责任规划到人努力做到没有“球”可打。其二,要考虑到我国的国情,从实际出发制定一套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的发展路线。第一鉴于我国文化企业规模较小,技术相对于落后,因此我们就要注重名族文化的发展,以特色为中心出发去开发一条战略路线。第二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都是一些大规模的、具有雄厚经济实力的、管理方式灵活多变的大集团。所以我国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走整合路线。

3.1.2 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想要文化产业的发展健康就必须要用法制来管理、公平竞争才能得到实现,我国的文化产业方面的法律不够完善,从生产者、消费者到管理者法制观念都相对于落后,所以才会制约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所以要想发展好文化产业就必须要做到这几点,一是加强立法,使得管理者有法可依,虽然这几年制定了《著作权法》、《电影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这些条例基本上可以让管理者有法可依,但相对于广大的文化市场只是一丝牛毛,文化市场还是不够规范全面,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统一的文化产业法,不单单是针对某个行业的行为准则。

3.2 打造专业团队,增强核心竞争力

先进的文化的创造和传播的前提都是需要优秀的人才来推动和开发的,是文化产业原始的动力,文化产业不仅仅是一个创造产业,也是知识、智力密集型的产业,所以说仅仅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是不够满足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的,它还需要有经营理念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配合。每一个优秀的文化企业的团队是这个文化企业的核心。所以说我们要培养现有的人才、提高文化产业人员的个人素质,再来就是敢于招揽一批有创造性技术性的人才。同时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培养合适的生活规律,增强企业魅力对文化人才的吸引,留住人才。

4 结语

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由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起步比较晚,导致我国在规模、管理体制等各个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因此,要进一步的发展好我国的文化产业,必须加快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加快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快专业团队建设等,才能更好的实现我国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英.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建设[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第2篇

(一)国外文化产业金融支持的模式研究

总体来看,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投融资方式主要体现在:银行贷款融资、并购重组融资、无形资产融资、跨国融资和投资基金融资。不同国家在具体操作方面又各有特色。

1.美国:市场主导模式

在美国,金融在文化产业方面的介入程度颇高。因此,美国的大部分文化产业集团所建立的融资体制都比较完备。尤其是对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美国广播公司之类的颇具实力的文化集团来说,都离不开雄厚的金融资本支撑。在美国,文化产业与金融集团之间的渗透性很强,常常相互控股、参股,两者之间所建立的伙伴关系也相对稳定可靠。企业的大部分融资都源自于资本市场,而且,资本市场所提供的管理咨询也是最全面的;在市场主导模式下,需要设立完善的保险机构及担保机构,如此,企业向银行贷款时,便可以为风险资金提供相应的担保。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甚至化解投资风险。这一模式的主要特征是拥有颇为完善的担保机构、资本市场与文化产业对接成熟,极大降低了投资的风险。

2.英国:政府引导模式

在英国,对于文化企业的投资主要采用政府引导模式,也称之为“政府陪同资助”。通俗来讲,就是倘若某一企业打算对文化事业进行资助时,这类资助活动将由政府陪同。在这种模式下,资助活动的成果与质量上了双层保险。英国政府对新投入十分支持,在企业开展第一次资助时,英国政府会按照1:1的比例来陪同资助。倘若企业是再次进行资助,那么,政府在陪同资助时,会按企业多出上次部分以1:2的比例来陪同资助。文化活动的质量与规模都伴随资金的加倍投入而有所影响,与此同时,广告效应也相应得以增长。通过实践表明,这一模式显著提升了企业对文化事业进行资助的热情,据统计表明,英国资助文化事业的企业高达三千余家,总共创造出了近亿英镑的金额。

3.日本:融资创新模式

日本以通过工程预算管理的“完成担保”以及日本政策投资银行一起组合的形式,投资于日本电影制作公司,构成完成保证制度,吸引金融机构的投资加入,以保证电影的制作完成。通过专业化的制作工程管理和债务保证的方式,为文化企业提供制作完成保证,以提高文化企业的项目完成能力和债务偿还能力,降低文化产业的投资风险。还有所谓SPC(SpecialPurposeCompany)也是一种融资方式。这种融资方式首先需要设立一个特别目的公司SPC。然后由SPC分别和投资者签订匿名组合合同吸纳投资,再用这些资金制作作品。最终销售完成著作权的分项权,并将销售取得的收益返还给投资者。以电影为例,具体的分项权包括影院放映权,录像带、DVD发行权,电视播放权等。

(二)国内文化产业金融支持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国内对于文化产业金融支持的研究主要是从各地经验出发,得出如下结论:当前我国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仍存在资金供需平衡、贷款结构不均衡、金融支持方式单一等问题,同时文化产业自身的特性、文化体制改革不到位以及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认识的不足也成为制约文化产业金融支持的主要瓶颈。

1.文化产业融资的产品创新

在参考国外资产ABS支持证券模式基础之上,更新既有流动性差的金融商品,提升其资金转化率,恰如其分地开展融资。这种模式非常适应我国文化产业资金不足的现状,能有效改善企业的资金结构[2],另一方面,对多元化投资的实现以及丰富金融产品、促进文化金融体系的完善与资本市场的发展等等都大有裨益。此外,为了弥补当前担保体制在融资方面支持相对短缺的局面,保险公司可就融资量身定制相关保险业务,从而为我国文化企业融资的安全性护驾保航,并大肆整合各方力量,取长补短,汇聚如保险、证券、信贷等在内的多种资源,有效对接好文化产业和金融资本。从托管、担保、变现、定价保真四个维度突破艺术品抵押贷款的技术性难题,发放相关抵押贷款,实现贷款与艺术品良好对接。

2.新兴产业金融支持的机制探索

新兴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迫切需要金融支持来拓宽其融资渠道,并构建风险分担机制。首先,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政策性融支持机制和市场性金融支持机制的配合,以及以信贷市场为主导的间接金融体系和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直接金融体系的支持。其次,金融机构应加强对新兴产业的融资风险管理,注重提高风险管理的制度化水平和专业化水平,通过多元化主体融资模式规避市场风险。此外,还应加强政府机构以及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支持新兴产业的指导,引导和鼓励外资金融机构对国内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

3.文化产业投资方式的研究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战略即为推动文化投资应,不断培养风险投资与产业投资,支持企业金融涉及文化产业领域,不断拓展文化产业资金的来源渠道。只有依托资本市场,才能实现我国文化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在我国,文化投资划可以分为两种方式,即文化实业投资(专门用来投资文化经营项目的)和文化风险投资(专门用于投资文化企业管理及经营能力的),它们能够不断为文化企业发展筹集所需资金。有专家提出,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民营资本所具备的作用是其他无法企及的,对文化产业投融资主体而言,应遵循公共化、社会化以及多元化这些主流方式。此外,融合我国民间资本与国有资本能有效处理我国文化产业的投资与融资问题,故应构建以民间资本为主,以国有资本为导向的多维度资金体系。总体来看,国内现有对文化产业金融的持续研究能让我们对文化金融在个别产业、个别地区、个别金融产品上的发展情况和问题有所了解,但仍主要停留在经验层次,没有将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提升到理论高度,建立统一的架构,亦不足为较大地区、较大规模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提供指导。笔者拟将从金融支持的基本理论出发,对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进行更加系统的研究。

二、我国文化产业金融的创新思路与对策

文化产业金融支持的核心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不足的问题,以确保适当的成本,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量,并确保这些资金在文化产业内部合理有效配置。故需要针对文化产业的特点与需求,适时进行金融创新。

1.推动文化产业市场主体的多元化

充分的市场准入制度是市场竞争的前提条件,能够为文化产业运用效率的提高奠定基础,同时也能是促进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动力所在。我国开展文化产业时间尚短,市场化程度较低。就目前而言,我国文化产业在市场准入、股权比例、内容审核方面还有很多限制,这也算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鉴于此,在文化产业发展上,我国更应该明确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确定审核的内容和市场准入审核逐步放开的优先顺序,并且适度控制放开节奏,并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在文化产业准入和文化项目竞争一视同仁。实践经验证明,构建文化产业发展和金融创新支持的市场结合和良性互动机制,尊重市场规律,才能实现文化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共赢及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充分认识和尊重市场规律,然后再发挥政府积极引导作用,实现文化产业融资渠道多样化和资金效率最大化。其中,多类市场主体共同参与是文化产业获得持续活力的重要保证。

2.推动文化资产证券化

制约文化产业融资困难的重要原因在于金融机构对文化企业拥有的版权资产很难进行准确的价值评估,文化产品的市场效益很难预测。无法客观评估贷款风险导致银行不愿意提供资金。解决这一瓶颈需要从如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建立权威的文化资产价值评估中心,对文化企业资产进行客观评估,一旦出现违约问题,评估中心能够通过顺畅的渠道基本实现当初的评估价值;二是在进行相对客观评估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文化产品的证券化,将主动权交给投资者去判断是否愿意为文化产业的企业产品融资。文化资源证券化是金融资本与文化产业的一种有效结合方式,以文化资源证券化最为发达的是美国为例,其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广泛运用于电影、电子游戏、音乐、演艺等各个领域,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资源的产权明晰化、版权价值评估科学化、文化资产证券化、文化证券资产交易自由化将会是未来彻底解决文化产业融资问题的关键路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信托企业、保险公司四大金融体系应该针对文化资产开发多元化金融工具,共同建设文化产业与金融产业的对接交易体系。

3.以平台化、龙头化思路构建文化金融中介体系

成熟的文化金融市场体系高效运转离不开完善的知识产权和金融两个中介服务体系。它们是实现金融机构与文化企业有效对接的剂,能够保证金融服务的高效率。金融创新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必须构建多个平台机构,通过各类平善文化金融政策体系,构建文化产业财政支持体系、融资风险担保体系、风险补偿机制,推进文化产业与金融产业的共赢发展。具体而言,政府应该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全力营造诸如中介服务、版权交易、产品创新、信息沟通、文化产品出口等服务平台在内的各种金融平台。通过依托相应龙头企业,使之快速进入市场化运营阶段,更好地为客户服务,进一步放大龙头企业的集群效应。

4.财政资金支持文化项目强调客观标准

在运用财政资金扶持文化项目时,应该坚持客观标准,坚持“赛马不相马”的原则。财政资金的分配应该遵循市场规律,强化客观标准。以文化产品的奖励为例,主管部门应该根据文化产品市场认同度分配支持资金,而不是以专家或者政府官员的主观判断为依据,应该将资源配置给那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企业能否拿到扶持资金必须由市场标准确定,把资源配置给那些最具有市场效率的企业。例如,在影视产业中,应该推行以奖代拨的精品导向策略和以购代拨的市场导向策略。此外,及时公示文化扶持财政资金使用情况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有力保障。

5.强化投融资信息传递平台

多数文化企业规模较小,平时往往忙于业务,对一些扶持政策并不十分了解。首先,政府应加大力度搭建文化产业投融资的信息交流平台,使企业能快速查询到所需的融资政策讯息;此外,可以根据地域文化相应地开展信息服务,对于比较重要的信息,可以从官方渠道直接传送至负责人处。

6.提升文化企业高管素质

第3篇

关键词: 德阳市; 文化产业; 发展;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6-0095-02

新的历史时期,发展文化产业成了文化工作的重要课题和战略任务。德阳市文化产业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期,在党的十六大以来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现已初步形成了文化娱乐业、新闻服务业、演出展览业、网络文化业、艺术教育培训业、影视音像业、印刷出版发行业、文化艺术品制造与经销业、文化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到2008年底,全市文化产业经营单位近4000家,从业人员3.5万人,全市文化产业年销售收入总值23亿元,文化产业国内生产总值6.8亿元,占全市GDP的1.3%。以三星堆、绵竹年画、三国遗址、市杂技团、舞蹈学校、蓥山数码DVD光盘复制、蓝剑印务为龙头的门类较齐全,投资多元化,发展较健康的文化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提供就业岗位,推动经济发展,构建和谐德阳作出了积极贡献。为了更好地贯彻十六大、十七大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决策,合理开发利用德阳市丰富的文化资源,促进全市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我们针对德阳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深入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建议,为德阳市政府制定德阳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一、德阳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德阳市文化产业近年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同其他地市相比,德阳市文化产业整体上仍处于起步、探索、培育、发展的初级阶段。德阳市文化产业发展很不充分,总量规模偏小,市场机制不完善,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效益都需要有一个较大的提高,总体竞争能力相对较弱,有许多深层次问题和原因需要尽快解决。

(一)认识不足,缺乏文化产业发展必要的战略目光

长期以来,各级各部门对发展什么样的文化产业和如何发展文化产业认识不明确,对于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文化产业对经济拉动的现实性认识不足,缺乏文化产业发展必要的战略目光。一是长期以来对文化载体双重属性缺乏完整全面的认识,只强调其意识形态属性而忽视其经济属性,对探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途径没有明确的思路和有力的调控手段,严重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二是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了管理文化事业单位的思维定势和思维惯性,习惯于用管理宣传的思路和方式进行行业管理,使文化单位要么无所适从,要么无法操作,要么疲于应付,增加了工作难度,降低了工作成效。三是一些职工包括部分领导干部,对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曲折、矛盾和困难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分析,对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途径感到困惑和迷茫。一些人员对市场化模式和产业化发展缺乏信心。

(二)规模不大,缺乏文化产业发展必要的知名品牌

德阳市文化产业规模小、总量少,知名品牌不多,结构不合理。到2008年底,全市文化产业企业国内生产总值约6.8亿元,仅占全市GDP的1.3%,在省内排在成都市、绵阳市、乐山市之后,低于全国3.15%的水平,也低于全省1.34%的水平,与德阳的经济社会发展地位不相适应。在文化产业结构上,除文化旅游、文化娱乐、新闻出版、网络文化、印刷业发展势头较好外,演出展览业、音像发行业、文化艺术品制造与经销等行业发展滞后。德阳市文化产业知名品牌少,产业水平低,质量效益不高。德阳市文化产业除了三星堆、绵竹年画、三国遗址等文化产品知名度较高外,其它企业的产品知名度较低或没有知名度,龙头企业少,市场占有率低,产业链和产业群还没有完全形成。德阳市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不充分,文化资源优势还未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

(三)政策滞后,缺乏文化产业发展必要的政策保障

德阳市文化产业政策不完善,立法层次低,统计指标体系不健全,专门人才块乏,文化产业政策落实不力,政府支持力度不大,缺乏文化产业发展必要的政策保障。中央、省、市出台的关于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如对新兴文化产业项目实行零税率,对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业实行所得税返还等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德阳市杂技团、德阳市川剧团、德阳市舞蹈学校面临着规模扩张的瓶颈制约,征地问题迟迟未能解决;德阳艺术宫改制成本无法解决,使其举步维艰,生存困难。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投资者、消费者的信心,遏制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四)体制不顺,缺乏文化产业发展必要的管理体系

德阳市文化产业结构调整乏力,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低。一是企业按事业管理,如德阳日报广告中心、德阳日报印刷厂、川剧团、艺术宫等文化产业部门属于文化企业,但仍按事业单位管理,企业不是独立的企业法人,没有充分的资产使用、处置、经营权、人事、财务权和奖罚权,不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产业经营,不利于企业的发展。这种体制束缚了产业发展的手脚,无法应对外来挑战,也无法抓住发展的机遇。二是对文化产业理解存在分歧,产业管理体制不健全。从客观上讲,国家还没有对文化产业的门类和统计指标体系作出科学界定,对文化产业的理解有过窄过泛之嫌。有人认为文化产业仅指文化部门管理的下属企事业单位;也有人把教育、自然旅游(如动物园、游乐、风景游)等全部纳入文化产业的范畴,致使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和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难以科学界定,现有管理体系及工作机构不能适应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德阳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发展文化产业对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增强中华文化凝聚力、创造力、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实现德阳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有必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举措。

(一)提高认识,制定科学可行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新兴的朝阳产业,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经济已达GDP的40%以上。德阳市则仅占1.3%,文化产业前途无限,因此各级党政领导都应树立文化是魂,经济是形,把文化产业经济的发展列入党政工作的重要议程,进一步推动和促进德阳市文化产业经济的发展。一是制定文化强市、文化产业兴市的战略决策,尽快出台《以文化立市、建设文化强市的实施意见》,用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和文化产业经济三驾经济马车拉动德阳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二是尽快确定德阳市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建议按照省委提出的“四川文化产业一年整体推进,三年整体突破,五年实现跨越发展”的要求,按照市委提出的“两年有新突破、四年上新台阶”的具体奋斗目标,制定科学可行的德阳市文化产业发展目标,把德阳市建设成为与其经济地位相适应的西部地区文化强市。

(二)深化改革,建立科学的文化产业发展管理体制

加快制度创新,发展完善文化产业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是创造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的外部环境的客观需要,也是当前发展文化产业迫在眉睫的任务。体制改革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实现“三大转变”,即政府从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从主要管理国办文化事业单位向管整个文化事业单位转变,以及以行政手段为主向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转变,理顺文化产业管理部门关系,完善文化产业管理机构,建立科学的文化管理体制。一是在保持现有市、县(市、区)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管理体制不变的前提下,应完善领导小组的管理职能和功能。二是充实领导小组办事机构人员。建议充实市委宣传部文化产业处,设立1―2名专职管理人员,市文化局下设文化产业科,设专职人员1―2名。三是以德阳日报为基础成立德阳报业集团,新闻服务业务进行产业化经营。

(三)完善政策,继续加大政府对文化产业扶持力度

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要全面落实中央、省政府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经济政策,对新兴文化产业项目实行零税率,对民族的大众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实行低税率,对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业实行所得税返还等。一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由市委分管领导召集宣传、文化、旅游、发改、财政、税务、国土等部门讨论制定《关于发展德阳市文化产业经济的办法》,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二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促进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政府除了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外,还应适当加大对文化产业如三星堆、文化旅游、广播电视等产业的投入。可按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政策解决市杂技团、川剧团、舞蹈学校的建设用地,支持德阳市艺术宫按照市场化的办法改革,解决政府无法进行资金投入支付其改革成本问题。尽快落实《德阳市市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建议市财政每年安排100―3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发展,并用部分资金定期奖励文化产业先进单位和个人。

(四)因地制宜,不断壮大有德阳特色的文化产业

第4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 山东 现状 问题 对策

一、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文化产业规模迅速膨胀

山东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拥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齐鲁文明,是文化底蕴、文化传统和文化创新资源丰厚的文化大省。经过20多年的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山东的一个重要产业门类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省文化产业2006年实现增加值604.4亿元,占GDP的2.7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5%,拉动GDP增长0.4个百分点;2007年实现增加值713亿元,占GDP的2.8%。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3万多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105.2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数的比重达到1.8 %。

2.文化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山东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加强文化产业体系建设,在原有文化产业基础上不断拓展新领域,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了新闻服务业、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业、广电服务业、文化艺术服务业、娱乐业、会展业、广告业、旅游业、电子信息业、文化产品和设备制造业等比较齐全的文化产业体系。文化产业核心层、层、相关层内部结构层次分明,保持合适的比例关系,2006年文化产业核心层、层、相关层实现增加值的比例为16:14:70。

3.产业所有制格局不断优化

山东省加快文化产业所有制结构改革,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部门,全省民营文化企业单位数量、从业人数、资本总额等都有较快增长,在印刷、文化用品制造、演出娱乐、出版物分销和广告等行业,民营资本投资活跃,占据了较大比重,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所有制格局。

4.品牌战略初见成效

文化品牌是先进文化的结晶。文化高度繁荣的地方,一定具有相当数量的文化品牌,这是由文化品牌的作用及影响所决定的。文化品牌是文化精华的浓缩,凝聚着人们的理想追求,多种文化品牌的叠加效应,能提升区域的文化品位,提升区域的新形象。山东形成了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艺术节、青岛国际啤酒节、潍坊国际风筝会、泰山国际登山节等一批著名节会品牌。

二、山东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1.产业观念相对滞后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山东省对文化产业及其在综合国力中重要地位的认识与南方发达省份比普遍滞后。一些地方的领导对发展文事业与发展文化产业的关系,发展先进文化与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关系认识不到位,对建设先进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个是认为文化是虚,农、工、商是实,习惯于重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而忽略了文化是经济的高级形态本真的认识,对文化产业的发展重视不够;二是文化产业发展受体制、、资金、人才等诸多因素影响,改革难度大,困难多,见效慢,因此许多人对文化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虽有认识,却动力不足,导致计划、税务等相关部门对文化产业的扶持政策难已到位;三是在文化发展引导上还存在重评奖,轻市场,重社会效益,轻经济效益,存在过多的重视市场,会导致意识形态失控,影响国家文化安全的思想;四是山东省还存在政府办文化的心理,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门槛较高,市场准入条件较为苛刻。

2.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山东文化及相关产业规模总量发展势头迅猛,但区域布局不合理,既影响了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又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的后劲。从区域结构上分析,山东东部沿海地市无论营业总收入还是就业人数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有关数据显示,仅青岛、济南、东营、威海、潍坊、烟台等市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就占了全省文化产业总收入的半壁江山。与东部沿海地市相比,中、西部的文化产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但是总量少、规模小、特色不明显、产业聚集力弱,明显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使山东文化产业的丰富资源和优势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

3.文化产业市场偏小

山东经济基础相对雄厚,随着经济增长和城乡居民个人收入的提高,生活消费正进入转型升级阶段,文化消费需求在全省居民消费需求中的比重将进一步扩大,山东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巨大。但由于大众消费习惯、城乡差距和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文化消费在山东城乡居民日常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并不高。相对较低的文化消费比重制约了山东文化市场的发育,主要表现为文化产品、服务和要素市场建设滞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还不够高,条块分割、地区封锁、行业垄断和城乡分离的格局尚未打破,全省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远未建立。

4.文化产业人才缺乏

文化产业是高投入、高效益、高风险的产业,文化生产的巨额投资以及文化产品销售的不确定性,一般经营者很难把握。因此,发展文化产业,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离不开高素质的生产、管理、策划、营销人才。山东虽是人口大省,但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不仅总量偏少,整体素质也不高,特别是农村基层文化人才匮乏。在文化系统,经营管理人才比较少,特别是高层次的经营管理和科技人才更是稀缺,远远满足不了文化产业领域高科技迅速发展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文化产业人才问题成为制约山东省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构成发展的主要障碍。

三、加快山东文化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1.更新观念,树立文化产业经营意识

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迫切需要我们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文化产业对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强化文化产业观念。我们要增强三个意识:一个是增强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必须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没有经济效益就没有社会效益,没有市场就没有群众主体的意识;一个是增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相辅相成,文化产业是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抓市场份额就是占领意识形态阵地的意识;一个是增强文化产业居于主体地位,抓文化产业就是抓新的经济增长点,就是抓社会发展的意识。切实调整文化产业的战略布局,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完善工作推进措施,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自觉把文化产业放到兴省、兴市、兴县的高度进行谋划、部署和推进。

2.加强资源整合,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

山东文化资源丰富,各地市应摈弃各自为阵的传统竞争观念,打破地区分割,弱化自我地域概念,强化跨区合作、共赢互利的发展理念,坚持产品开发设计色与互补的整体性思路,实现多个相关区域和行业的优势资源整合。要根据各地区的资源特点进行跨地区资产整合和文化资源的大整合,避免同质化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和资源配置的大跨越。通过组建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建立一批龙头企业,发展支柱型文化产业,确定支柱产业带动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同时各个地区也要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充分挖掘本地特色资源,发挥本地的文化资源优势形成当地的文化品牌。

3.努力拓展文化分类市场,引导合理消费

“拓宽消费领域,引导合理消费”,这既是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的需要,也是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民因年龄、职业、收入、受教育程度的不同,艺术情趣,休闲方式及消费档次的选择也会有所不同,但是目前山东省文化分类市场的发展还不能与之同步。因此,无论是文化娱乐还是文博展览、文化旅游,都要从市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需求出发,以特定的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去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特定的文化需求,吸引国内外不同的消费群体,在不断改善居民文化消费环境和质量的同时,加强对居民文化消费的引导,培养市民新的文化消费方式,加快大众化文化消费的步伐,开拓新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以大众化、低价位引导市民合理消费,将有助于文化消费市场的繁荣。如根据市民对社区文化设施的需求,促使一些消遣性的娱乐业采取较低价位占领社区市场,以此来引导市民的文化消费等是十分有效的。

4.积极培养和吸引高素质的文化产业人才

山东省文化产业能否快速发展壮大,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归根结底靠人才。一是要坚持以人力资源开发为重点, 支持在山东高校开办文化经营管理专业,使之成为山东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基地;培养造就一批具有领先的策划能力、文化产品创新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开放的国际视野的优秀文化创意人才和市场经营管理人才,形成一支政治强、素质高、业务精的文化企业家队伍。二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山东要改进入才管理、使用制度,完善分配及奖励、激励机制,逐步推进艺术人才成为自由职业者的步伐,建起规范的人才有偿转让和自由流动机制,通过市场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积极主动地吸引优秀的国内外文化人才到山东省发展,为他们提供发展空间,形成我省独特的优秀文化人才引进高地,构建我省文化产业活力竞相迸发的高端舞台,带动山东文化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振鹏.提升山东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J].山东社会科学,2009,(2)

第5篇

【关键词】师资建设;转型;产学研

文化产业,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由于其发展迅猛的态势,因此被公认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黄金产业”。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文化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从2004年教育部批准中国传媒大学等4所高校开办该专业以来,到现在已有近百所大学争先恐后的开设了该专业。然而该专业由于办学时间短、办学基础薄弱、办学经验不足,致使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建设以及学生的实习、实训等方面均存在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笔者将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研究”为题,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建设以及学生的实习、实训等方面进行解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形成一系列文章,供各位同行参考。本文仅就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师资建设问题进行探析,不成熟之处,还望各位同行能给予批评指正。

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师资建设上存在的问题

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已经成为目前制约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市场对该类人才的急需,加快了各高校专业设置的步伐和招生数量的扩大。然而,由于历史上没有设置过相应专业,导致该专业师资储备严重不足。目前,该专业的在岗教师绝大多数都是从其他相关院系中调配过来的,专业师资的人数少,水平低成为该专业师资现状的突出表现。具体来说,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师资建设上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师专业基础知识薄弱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属于新兴专业,创办时间不长。虽然近几年来,一批相关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补充到了教学队伍中,但是从整体上,真正属于科班出身的专业教师并不多,绝大部分教师都是从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艺术学等其他相关专业调配过来的。这些教师在自己原有的学科领域内理论功底雄厚,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研究成果丰硕,但当他们从原有学科领域内转型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领域内后却难以得心应手。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文化产业缺乏深刻了解,对文化产业的运作规律不是很清楚,专业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所致。

(二)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文化产业是一个实践性和应用性都非常强的行业,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懂得相关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从事相关职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作为为文化产业培养管理人才的专业,其最大的一个专业特色就是具有鲜明的实践性。这就要求我们的专业课教师,特别是担任实践类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相关的从业经验。但是,由于目前现有的文化产业管理教师较少涉入文化产业管理的实践领域,普遍缺乏文化产业管理的实践经验,导致这些教师在理论传授时往往讲得头头是道,但在联系实践进行案例教学时,却只能泛泛而言,不能触及问题的实质。

(三)教师缺乏创新意识

从在其他相关专业调配过来的教师由于受“抱残守缺”思想的影响,面对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的态势,适应新形势的主动性不强,固守着以前的专业领域,对新知识兴趣不足,惰于知识的更新与补充,不能积极地吸收文化产业领域内的行业动态,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

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师资建设上的对策建议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学生成才的引路人,专业建设的主力军。鉴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的现状,加强该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要以机制创新为主线,着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在岗教师的专业培训,鼓励现有教师进修深造,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

就目前来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迅速发展与相应师资短缺之间的矛盾在短时间内难以解决。为此,加强在岗教师的专业培训,组织教师开展岗位研究和教学任务研究,加快教师从原有专业向目前岗位主动转型,应成为解决当下教师短缺的主要路径。各高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鼓励教师主动转型,争做文化产业领域内的专家,同时要创设多种平台,根据课程模块组建专业教研室、课程小组等组织机构,通过专题研究和集体备课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通过委托培养、双向交流等途径鼓励在岗教师到国内外名校、研究机构进修学习,接受更高层次的师资培养训练。

(二)通过产学研结合模式,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绝大部分老师都是从其他相关专业转过来,本身对文化产业的研究和认识存在一定局限性。通过产学研结合,即通过专业理论教师与文化企、事业单位实践型专家共同做文化产业相关课题,一方面可以使得教师对文化产业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解决目前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熟知文化企、事业单位需求人才的技能特点,同时把自己对文化产业方面的科研成果和自己的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另外自己在教学活动中所遇到的不懂地方可以通过科研得到更深入的了解,既可以使教师自身素质、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又可以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教师也可以带动、引导、鼓励学生参与到自己的有关文化产业的课题研究,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素养和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样既能培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三)外聘专家教授,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为补充校内师资不足、实践型教师匮乏等问题,根据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需要,要积极聘请文化产业管理研究机构、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各类社会文化团体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文化素养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通过专业研讨、课程教学、实践指导等活动,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纲.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7).

[2]王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特色建设的依据、内容与路径[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10).

作者简介:

第6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概念;分类

“文化产业”概念源起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Theodor Adono)和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在1947年对“大众文化”的争议和批判。自从他们把“文化产业”纳入研究范畴以来,文化产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便得到了学术界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文化产业的变迁和发展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在我国学术界,文化产业同样是内涵丰富、具有多重含义的概念。

一、文化产业概念区分

目前给“文化产业”这一概念界定一个准确的定义还是比较困难的。如果从最为广泛的人类学意义上来说,“文化”是一个“独特人群或社会团体的‘生活全貌’”,由此可以引申出所有的产业都是文化产业,因为所有的产业都与文化的生产和消费有关。然而事实上,倘若我们将文化定义为“社会秩序得以传播、再造、体验及探索的一个必要(虽然并非唯一)的表意系统(signifing system)”的话,“文化产业”这一术语的表述和使用就会更加精准和严谨。简言之,文化产业通常指的是与社会意义的生产(production of social meaning)最直接相关的机构(主要指营利性的文化企业机构,但有时也包含公益文化事业单位和国家组织及非营利组织)[1]。因此,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大都应该包括广播电视、书报刊出版、广告以及表演艺术等。而所有这些文化活动的首要目标都是与受众沟通并创作文本,最终多以文化产品的实体形式呈现在受众面前。从广义上讲,所有的文化制品都是文本,但由于它们可以任人解读,必然会造成认识上的偏差,有些概念甚至还时常混杂在一起。

(一)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相对应的概念,长期以来,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在很多场合和领域混合使用,人们没能准确认识到二者在很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伴随着快速发展的高新科技和不断进步的现代生产方式,文化产业日益融入大众日常生活视野并风生水起逐渐成为一种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体两翼。

一般来说,文化事业是由政府主导,具有公益性质,通过提供无差别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而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文化产业则由市场主导,是经营性的,主要利用市场来配置资源,推动文化企业发展壮大,调动更多非公益性资源和民营资本激活文化市场,以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多元化的精神需求。[2]从资本来源上看,文化事业的生产资本由国家或社会统一集中提供;而企业商品生产的资本来源则不同程度地呈现出多元化,广泛吸收民营经济进入文化产业经营领域。从管理体制看,文化事业通常实行公益性管理体制,文化产业实行经营性企业管理体制。从调控方式上看,对企业单位,国家主要通过税收政策、法律制度和价格杠杆进行间接调控并进行合理引导;而对文化事业,则偏重以国家直接调控为主。

文化事业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公益性。绝大部分公益性文化事业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美术馆等都是国家投资兴建和拨付日常经费进行管理的,理所应当归社会全体公民所有。二是社会共享性。公益性文化事业为社会公有并且共享。三是社会公用性。主要是为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方面的多方面需求,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群众文化事业。

在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方面,文化事业起着重要的文化服务引导作用,文化事业导向和滋养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是文化产品的市场化,可以增强文化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激发社会开办公益事业的积极性,加快文化消费步伐,满足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文化事业的建设具有基础性的补充作用,两者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都是社会主义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形式。[3]

党的十报告提出,推行十多年来的文化体制改革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明确了新的文化建设理念,明确区分了文化事业由政府主导,文化产业由市场主导。文化产业既有商品消费的经济属性,又有精神享受的意识形态属性。文化产业既可以成为一个国家实实在在的强大经济实体,又能体现国家软实力,是一个具有无限生机的经济增长点,能够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奠定坚实的体制基础。[4]在全面推进文化强国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要“两手抓、两加强”,要尊重两大规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处理好两对关系——文化发展之“魂”与文化传播之“体”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并不意味着只注重市场规律而不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不能随意夸大或简单理解发展文化产业就是文化产业化或文化市场化。在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始终要引导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自觉担当社会责任,绝不能以牺牲社会效益、影响和谐稳定及国家安全来获取经济效益。[5]

(二)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

在国家层面,我国对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这两个概念的使用有着明确的区分,并没有不加区别地对待。在《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以及党的十七大、十报告中涉及有关文化产业内容时,普遍使用“文化产业”这一概念。两者主要区别在于“创意”二字,文化产业并不是创意产业,创意只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而所有的文化产业都只是围绕着创意来展开活动的。

英国最早提出“创意产业”这个概念。20世纪末,英国政府提出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英国振兴经济的聚焦点,专门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将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发展高度,首次明确提出了“创意工业”(creative industries)的概念,主要指那些充分运用个人的天分、技艺、智慧,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通过循环开发进而创造就业机会和潜在财富的艺术思维活动[6]。“创意经济之父”约翰·霍金斯①根据“有想法的人,特别是有自己想法的人,在很多情况下比操纵机器的人更有力量”的基本判断,对创意产业做出较为宽泛的定义,他认为构成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艺术设计、专利申请、商标营销和版权保护。任何一种文化创意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知识背景下,依靠人的灵感和创新,借助现代科技提升传统文化要素的内涵和品质的,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加工和移植,创意活动融注了最大的个性特质。

创意产业区别于文化产业的最大特征主要在于它高度集纳了创意元素、文化因子和科技力量,三者相互作用并深度融合,形成了高智慧、高文化的新型产业集群。[7]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中,知识产权、文化产品及服务被认为是创意产业的核心内容。在国内,北京最早认定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标准,侧重从文化产业价值链的角度重新定义创意产业——以创新为根本要素和途径,突显文化内核和创意价值,主要体现了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的行业集群特征。[8]而相对于文化产业,具有信息密集性和高知识性特征的创意产业是高智慧和创意的结晶,始终处于价值链的高端。任何一种创意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知识背景下,利用人文积淀,通过重塑传统产业结构来完成创意点燃和价值实现。如当今的3D电影、3D打印和高清数字电视等高科技文化产品都是通过数字新技术完成的。没有创新也就没有创意,创意是一种新科技理念。由于创意产业处于文化产业价值链条的高端环节,因此它的创新思维凝结在文化产品及服务当中,通过价值传导进而实现它的附加值增加,完成跨行业、跨领域的重组与合作,进而推动文化产业实现深度发展。

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关联极为密切。文化中有创意,创意中有文化。无论是在学术研究领域还是在政府制定实施决策方面,对“创意产业”一直存有较大分歧,特别是一谈到文化必然提及文化产业,这一对平行的概念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但也有显著差异。有时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有明确的区分,有时二者之间又可以互换使用。[9]在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形势下,虽然强调创意产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知识创新、产业升级和效益倍增等方面有巨大的增量空间,但由于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条件所限,且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侧重点等方面有所不同,与我国倡导的自主创新也不完全一致。因此,目前看来,盲目照搬英国等国的创意产业发展模式既不符合我国国情,也不利于政府的统一管理。在理论和实践上加强两者研究,有助于明晰各自归属的产业边界,廓清文化产业与创意之间认识上的误区。

二、文化产业的分类

文化产业包含的内容和门类非常丰富,是一个多系统多组织构成的有机整体,长期以来没有一个规范科学的分类标准,现在的分类标准是在各种产业分类标准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因为对文化产业进行分类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加之文化产业概念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和多义性,世界各国地域、经济、文化背景、产业政策等各不相同,所以与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外延相对应的文化产业分类标准和体系也不尽相同。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根据各自的国情和发展目标制定本国的文化产业分类体系,以应对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各种挑战和机遇。

目前在国际上各种产业分类标准中,以英国著名经济学家费希尔在其1935年出版的《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提出的三大产业分类法最广为人知。根据社会生产活动的历史发展顺序将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为农业,第二产业为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主要指“服务业”,即为生产和消费服务的部门,包括除第一、二产业之外的其他相关产业。除此之外,一些国际组织根据组织内部的产业划分原则也制定了自己的产业分类标准。从世界范围看,文化产业从组织结构上基本可以划分为三类:一是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的行业(如生产与销售图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等行业);二是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行业(如戏剧舞蹈演出、体育、娱乐、策划、经纪业等);三是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如装潢、装饰、形象设计、信息咨询、文化旅游等)。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文化产业的阐述不尽相同。由表1可见,世界各国根据本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分别对本国文化产业进行了具体而宏观的行业划分。最早建立文化产业分类标准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其定义如下: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化的生产标准,经过生产、复制、流通和传播等主要环节的一系列活动,强调其知识产权的属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角度进行科学界定,为我国建立文化产业分类框架提供了重要参考。我国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的分类也有系统研究,但划分类别上存在差异性。21世纪初,有学者认为,我国文化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包括文化旅游、新闻出版、广告、娱乐等较为细致的综合性文化体系[10],但划分范围太宽泛,过于笼统。另有学者将文化产业区分为文化艺术、文化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化旅游等四个领域[11]。这种粗略划分虽有些过于狭隘,缺乏具体操作性,但划分较为清晰。为更好适应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制定科学规范的分类标准和体系已势在必行。

我国统计部门最早于1985年首次把“文化艺术”纳入第三产业统计项目中,开始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相对成熟的产业分类标准,并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化产业分类标准和体系。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加强文化建设,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在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形势下和国家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制定科学的文化产业分类标准被正式提上议事日程。2004年国家统计局会同多个部门广泛调研、共同研究,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的基础上制定颁布了作为首个国民经济分类指导标准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首次对文化产业的内容进行科学划分和全面统计,有力地推进了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宏观发展决策的制定实施。此次分类标准对文化产业概念的界定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考,认为文化产业是为全社会提供各类文化产品及服务的相关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相关联的围绕文化消费的活动集合。主要包括文化产品制作、文化产品销售活动、文化用品生产和销售活动等六大类[12]。再具体进行划分,主要分为核心层、层和相关服务层(见表2)。

表2:《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04)划分层次

通过表2可以看出,我国在文化产业的分类上比较宽泛,涉及的领域和门类较多,涵盖的内容十分庞杂,既有物质文化生产、制造和销售活动,又有精神文化生产、和经纪活动;既有公益性文化,又有经营性文化;既包括学术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又包括商业活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交错混杂并存发展。随着新兴文化业态的相继出现,2004年制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越来越不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对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提出的要求,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亟须对现行分类体系进行必要调整,使其更加切合现实发展的需要。

我国的文化产业主要指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而进行的创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2012年7月,国家统计局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统计框架2009》,延续原有的分类原则和方法,对产业类别和结构分别进行了相应调整,新增了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特征的新兴业态,逐步细分了部分行业小类,去除了少量不相关的产业类别。在《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04)的基础上进行修订,颁布实施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对文化产业的定义进行了更为精准的界定: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并进一步说明了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从内涵)和与其相关生产活动(从外延)的范围指向。

根据2012年的分类标准可以概括出,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文化用品的辅助活动和专用文化设备的生产活动成为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主要内容,其中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构成了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主体,其他方面则是补充。文化产业的统计范围基本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统计框架2009》规定的范围保持一致。统计上指称的“文化及相关产业”覆盖全部文化及相关单位,“文化事业”着重指公益文化单位,而“文化产业”主要指经营性文化单位(见表3)。

当文化产业的内涵较为明确时,其外延描述就会更清晰。新修订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标准基本上全面反映了近年来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客观进程和可喜成就,特别是新的四层次划分较为合理,对文化产业链条进行了新的提炼和梳理,更符合文化生产规律[13],更好地适应了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趋势。这既回应了社会各界对文化产业的热切关注,同时也澄清了以往在文化产业认识上的不确定认识,为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文化产业统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标准和行业导向,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人们对文化的认识逐步深入、文化与其他领域的加速融合,文化产业的涵盖范围也在不断发展变化,逐步完善文化产业的科学划分体系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文化产业内涵进行科学界定和系统划分,能够正确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态势,恰如其分地定位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坐标,以便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进行有效的区别管理,推进我国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既要发展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同时也要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门类。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产业的媒介品牌与创意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10XXW011);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0JJD860006)]

注释:

①约翰·霍金斯先生是国际创意产业界著名专家,英国经济学家,世界创意产业之父,版权媒体及娱乐业研究方面的领军人物,知识产权的负责人和提供创意及知识产权咨询的创意集团的主席及创始人之一。

参考文献:

[1]赫斯蒙德夫.文化产业[M].张菲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3.

[2]孙小婷.中国文化产业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12.

[3]张彩凤.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26.

[4]高书生.文化体制改革的10年 谱写文化发展新篇章[N].人民日报,2012-10-17.

[5]孙志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J].红旗文稿,2012(17).

[6]创意产业[EB/OL].http://baike.ccitime/2010-05-11.

[7]温朝霞.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智力+科技”[N].天津日报,2008-10-24.

[8]李嘉珊,赵晋晋.中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外贸易实证对比[J].生产力研究,2007(17).

[9]多斯桑托斯.2008创意产业经济报告[M].张晓明,译.北京:三辰影库音像出版社,2008:10.

[10]戚鸣.文化产业:全球新兴产业[N].光明日报,2002-09-12.

[11]王慧烔.对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2(2).

[12]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通知[EB/OL].http:///2004-05-18.

[13]张玉玲.文化产业:专家解读《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N].光明日报,2012-08-02.

第7篇

起初,文化产业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由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共同创作的《启蒙的辩证法》的书中,其指出“,文化工业”是凭借传播媒介技术和商品化的推动,面向人民大众消费的一种文化生产。此后,此概念逐渐演变成了“文化产业”。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内外开始越来越重视文化产业的研究。总而言之,文化产业就是运用市场运作的方法,产业经营管理的手段和模式,挖掘文化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为人类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各行业门类的总称。为了适应全球化的整体环境,满足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文化创新俨然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文化产业的本质要求必然是文化创新。文化产业只有发展创新,才能创造出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国家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也得到了提升。然而,我国目前的文化产业整体规模偏小,市场化程度较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高。中国文化产业必须要加强创新,走可持续的创新发展之路。

二、辽宁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成就

辽宁作为文化大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步伐。目前,辽宁省委、省政府,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打造不同特色、不同内涵的文化产业区域。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门类、多区域的多元化产业格局,加快了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1.文化产业初具规模。

辽宁省文化产业经过几十年的蓬勃发展,已达到一定的规模。杂技、话剧、美术等艺术门类在全国享有盛誉;出版、旅游、广播电视等主导产业在全国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辽宁体育事业亦是发展壮大,屡创佳绩。辽宁演艺市场日益活跃,文化产品创作显现出巨大活力,精品力作迭出。

2.文化产业走出去步伐加快。

辽宁文化产品出口成绩显著,辽宁芭蕾舞团、沈阳杂技演艺集团等演艺单位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演出大获成功。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重点打造“走出去”品牌产品线,相继创作《稻草人》《寄小读者》十余部优秀童书,并成功输出到韩国市场。

3.文化旅游业迅速发展。

近年来,辽宁文化旅游业得到迅猛发展。各地区结合当地特色和资源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促进了辽宁文化产业的多样发展。沈阳市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丰富。大连市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优美的海洋自然风光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辽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面临的问题

1.资源配置不完善、挖掘力度不够。

近年来,辽宁各地区的文化资源整合不完善,成果不显著。文化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资源,如资本、信息等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配置和整合,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受短期利益的影响,一些文化产业缺少对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出现了一大批低俗、庸俗的文化产品。

2.科技含量不高、技术水平低。

辽宁文化产业规模数量大,但是质量上有待提高。一些新兴产业如网络服务业等发展速度缓慢,技术水平低,科技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广播电视等产业缺乏自身特色,科技创新能力低,制作水平低,模仿痕迹严重,呈现的节目产品质量不高等。

3.区域发展不均衡。

辽宁文化产业呈现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状况。首先,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村文化生活环境差,设施不健全,发展缓慢。其次,经济发展的好坏影响着文化产业发展的快慢。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从而制约着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性。要解决辽宁文化产业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应深入挖掘各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区域。

4.经营管理人才缺乏。

辽宁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大批经营管理人才。自我培养能力不足,缺乏吸引优秀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动力,导致辽宁优秀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大量缺失,对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有一定消极影响。从辽宁省来看,大学生占绝对优势的城市是沈阳市、大连市,其他城市的大学生数量较小。

5.相关政策需要完善。

政策因素是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各部门对出台的文化产业政策宣传力度重视程度低,人们对政策普遍认知较低,使投资文化产业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出台政策并不能及时解决相关配套问题,矛盾日益突出。目前亟需完善相关政策。

四、辽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途径

1.观念创新。

观念创新,就是要在全社会加强对文化产业重要作用的充分认识。社会各部门各成员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弘扬中华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大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新文化观念还要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发展观。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之源,文化产业发展必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创造有力支撑。

2.政策与制度创新。

当前,文化政策和制度的落实及实施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要加强政策指导,改革旧的管理体制,开创新的制度保障。进一步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文化事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把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区分开来。坚持以市场为主体,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推动文化资源多元化整合,大力培育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3.内容与形式创新。

加快文化产业的内容与形式创新,积极开创文化国内、国际两大市场,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加快文化产业走出去步伐,提升文化竞争实力。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应该开发出具有本国文化特色和品位的文化产品,不能一味地效仿,而是要推陈出新。相对辽宁省而言,应充分挖掘辽宁的特色文化资源,发挥辽宁的比较优势,培育文化品牌和文化基地,促使文化产业成为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

4.人才管理创新。

人才是文化创新战略的根本,发展文化产业目前最短缺的要素就是人力资本。吸引、培养掌握先进技术和方法的高级人才,是短期内提高文化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的重要保障。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同样离不开大批经营管理人才。在高等院校开设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培养策划、经营管理等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是非常有必要的。

五、结语

第8篇

关键词 文化产业;保险;保单质押;信用保证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all countries in the Daxing culture industry to meet their people to the cultural demand for goods and services, but due to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financing demand was limited, although national policy to give aid to energetically, but how to get the market pro-gaze, are still present and in the futur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enterprises in topic, this paper will finance the backbone of the industry -- insurance for the cultural industry financing development to provide help to try to make the analysis.

【Key words】Cultural industry; insurance policies pledge; credit guarantee

后工业时代催生了大众对文化商品和服务的狂热需求,自然促成了文化产业在全球的兴旺发达。近年来,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的做大做强,需要我们加深对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以及风险管理的认识,并积极创建保险投融资交易平台。纵观金融行业的各条战线,笔者认为保险在对文化产业的融资方面将大有可为,不失为一员发展文化产业的得力干将。

1 国家对发展文化产业提供政策支持

2010年3月19日,、保监会、文化部等九部门联合的《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指出:“鼓励各保险机构多元资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发挥保险公司机构投资者作用和保险资金融资功能,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鼓励保险公司投资文化企业的债权和股权,引导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参与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积极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保险市场。”

时隔半年,2010年12月29日,保监会与文化部又联合下发了《关于保险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宣告保险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的大幕已经拉开。通知鼓励保险公司探索开展信用保险业务,弥补现行信用担保体制在支持文化产业融资方面的不足。要求寿险公司积极开发为文化企业提供人才激励配套的养老和医疗保险产品。通知还确定了3家试点保险公司以及第一批11个试点险种,进一步将各项政策进行有效落地。 政策的集中出台,对于振兴文化产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 文化产业自身特性迫切需要借助保险融资

据统计,在我国的文化产业中,中小企业比重可以达到90%以上,而这些文化企业又多以创业者的创意为主,无形资产较多,如一部电影或一首歌等,这种轻资产结构导致了文化企业无法像传统企业那样以土地、房产等资产在银行贷款,而且无形资产难以评估,目前我国还没有成熟的版权评估认证体系,版权流通困难,再加上双方信息不对称等种种原因,足以令商业银行望而却步。除开企业融资的自有资金和自筹资本,政府拨款仅能起到市场引导作用,无法真正解决文化企业资金的缺口;二级市场融资则面临上市标准偏高,审批程序复杂;债券融资则因为中国资本市场中债券规模占比很低,企业规模更小,到目前为止,仅有中影集团发行了企业债券,而且由于风险问题,这种融资方式已经被银监会明令禁止。依据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投融资,而投融资的关键则在于风险管理,文化产业兴旺的背后一定会有一个基于风险管理和保险的投融资平台。[1]保险为文化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那么保险业如何能帮助文化企业走出资金困扰,及时规避风险、实现健康、有序的发展?

3 保险对文化产业的融资大有裨益

3.1 保单质押贷款。保单质押贷款是投保人把所持有的保单直接抵押给保险公司,按照保单现金价值的一定比例获得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目前我国现行法规许可的保险资金运用中,保单质押贷款业务是保险公司唯一被许可的贷款发放业务,具有较强的安全性、流动性和较高的收益性。而且办理保单贷款的手续简便。通常来讲,对于投保人而言,不需要保证人和收入证明,只需带齐保单、身份证等证明,半个小时内就能完成所有手续。寿险展业过程中,在险种条款里加入保单质押贷款,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这种贷款方式对于文化产业特别是处于创业初期,资金短缺的企业无疑是一种福音。此外,像重庆市政府于近期安排最高限额20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推动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工作,以解决创业者因抵押物缺乏、抗风险能力差等因素造成的融资难问题。可谓看准保险的融资功用,保单质押贷款在下一轮融资潮中的力量不容小觑。[2]

3.2 信用保证保险。

财产险中的信用保证保险是指权利人向保险人投保债务人的信用风险的一种保险,是一项企业用于风险管理的保险产品。其主要功能是保障企业应收帐款的安全。其原理是把债务人的保证责任转移给保险人,当债务人不能履行其义务时,由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必然要考虑贷款的安全性,即能否按期收回贷款的问题。企业投保了信用保险以后,就可以通过将保单作为一种保证手段抵押给贷款银行,通过向贷款银行转让保险赔款,要求保险人向贷款银行出具担保等方式,使银行得到收回贷款的可靠保证,解除银行发放贷款的后顾之忧。可见,信用保险的介入,使企业较容易得到银行贷款,这对于缓解文化企业资金短缺,促进生产经营的发展均有保障作用。

换句话说,保单质押贷款能够较为容易地向文化企业提供直接贷款,而信用保证保险能够帮助文化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可以说保险机制和保险服务的介入保障了版权交易买方的利益,从而有效地分散文化产业项目的运作风险,使文化企业能够较为顺利地获得资金支持,帮助企业的发展壮大。[3]随着国家进一步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利率市场化,保险与文化产业将会在更高层次,更深领域里寻求深度合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侯美丽.故宫国宝受损折射文化产业保险缺位——文化产业保险亟待专业风险管理[N].中国经济时报,2011-08-03.

第9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胜任力模型;人才培养模式

文化产业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语境下发展起来的战略新兴产业,被公认为是21 世纪的"黄金产业"、"朝阳产业"。 目前,我国正把文化产业作为增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突破口,文化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然而,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匮乏的矛盾日益凸显。因此,探索适应当前我省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紧迫。

一、胜任力模型对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启示

引起人们对胜任力研究重视的是美国的心理学专家麦克莱兰。所谓胜任力模型又称胜任素质模型,是对组织或企业中的某一岗位,依照其岗位职责所提出的,为完成本职责而需要的能力标准的集中体现。后来的研究者构建了胜任力冰山模型,该模型将胜任力划分为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认识、特质与动机几个要素,并把其分为冰山之上和冰山之下两部分,即外显特征与内隐特征。当前,胜任力理论运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各模块中的情况越来越广泛。

构建胜任力模型,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实践的逻辑起点,它也给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予以深刻启示。高校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在相当程度上是通过培养具有合格胜任力的人才来体现的。从当前文献上来看,对于其他产业的人才胜任力模型的研究较多,并形成了完善的分析系统,但是在我国,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仅刚刚开始,尤其是对文化创意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较少,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胜任力模型的研究更是不多。多数都是初步框架,缺乏严格的实证分析,还未形成一致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胜任素质模型及评价标准,但也足以能够为评价和培养职业化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提供理论支撑。

二、山东省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与文化产业发展态势的适应性分析

文化产业是在经济一体化的语境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被认为是21 世纪的"朝阳产业"、"低碳产业"。而源远流长、类型丰富的齐鲁文化资源和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成为山东的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雄厚基础,促进了具有鲜明齐鲁文化特点的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近几年,山东依托文化资源优势,启动了文化产业工程与"创意山东"计划,文化产业品牌逐步形成,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此外山东是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重要省份,处于黄河经济带和环渤海经济区的交汇点上,是环渤海文化产业圈的重要组成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山东是经济强省,全省生产总值不断增长;地方财政收入连年增加,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经济动力。

总体来看,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呈现的特点是资源较厚重,发展快速,成绩非常突出。而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 向高校提出了培养更多更好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要求。但是, 山东高校并未及时满足这一要求, 一个束缚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日益凸显,那就是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总量偏少、知识层次偏低、职业技能缺乏。为解决影响山东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这一瓶颈,2008年1月,《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2007-2015)》强调要"加强高等院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根据文化产业发展需求增加文化产业相关专业设置,形成优势学科"。因此,高等院校应努力发挥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功能,科学设计高效人才培养模式,最终成为我省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基地。截至目前,我省高层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主要分布在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艺术学院等本科高校,而应用性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例如广告、动漫、艺术设计大多分布在部分高职高专院校,例如山东动漫产业学院、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等,但由于这些院校成立不久,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社会效应尚未凸显。

三、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有机培养模式构建

山东省作为经济文化大省,域内高校培养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责任重大,必须根据全省的文化产业规划,针对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构建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地方本土文化产业管理人才。

(一)本模式由"一个逻辑点、两条方式线、三个操作面"三大部分构成:

(1)"一个逻辑点":以文化产业管理的胜任力模型为起点,提炼出基准型胜任素质与鉴别型胜任素质;继而确定有效的培养方式。

(2)"两条方式线":在学生方面,学习方式要从以往的认知式转为体验式;在教师方面,教学方式要从以前的传输式转为体验式。

(3)"三个操作面":

①流程层面,它是从实际运营的视角来论述人才培养的工作内容与程序。主要包括目标确认系统(不同文化产业岗位胜任力模型具有差异性)、培养规划系统(课程设计等 )、实施操作系统 、评估反馈系统(过程评估、师资评估等)四大系统环节,在这四个环节上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了培养的绩效。

②资源层面,它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些关键资源。例如课程、教材、师资、等。

③制度层面,主要是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有关制度。

(二)培养模式设计要点

(1)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的精确定位是构建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逻辑起点。要根据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并结合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特点运用胜任力模型设计出此专业的胜任力培养模型。文化产业具有交叉学科的特点。 经过调研我们把文化产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将艺术、技术、商业融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型。但这样的培养目标只是总体上的一种把握,具体院校所在地域、城市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高校层次和性质等不同,每所院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进行恰当定位。

(2)专业课程体系的整合

课程是实现教学计划的最基本单元,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载体。而要整合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就要把深入研究文化产业的价值链做为切入点,以文化产业价值链不同来制定岗位的胜任力标准,逆向设计学生的胜任力需求。为更好地为当地文化产业发展服务,应充分发挥各院校的教学资源和学科特色,植根于所在区域固有的文化资源,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

(3)师资队伍建设的加强

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师大多非专业出身,很多是从其他相近专业中转过来的,缺乏相应的专业背景,因而推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已十分紧迫。首先努力建设自己的专业师资队伍。应大力支持教师开展学术研究活动,采取多种激励政策加大师资引进力度,鼓励现有教师学习深造。其次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师资队伍。树立"大人才观"观念,积极构建校外流动师资队伍,参与教科研和学科建设工作。

综上所述,在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不断深入了解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在充分了解山东省文化产业人才现状的基础上,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优秀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剑云: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与保定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D]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1(02)

[2]沈中禹 王 敏:基于河北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校人才培养战略思考 [D]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03)

[3]赵艳玲: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人力资源专业学生培养模式探析[J].职业 2009(30)

[4]姚争 项雁:高校培养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F]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8)

第10篇

为此,本刊采访了全国文联副主席、前云南省委副书记丹增。正是在他的任职期间,云南模式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他也因此获得了“中国创意产业杰出贡献奖”。

《艺术评论》:很高兴能有机会采访丹增主席。现在正值“两会”期间,会上,文化产业发展问题也是重要的讨论议题。提及这个问题,人们必定会想到云南的经验。您能否谈谈“云南模式”是怎样的一种发展模式?您的总体思路、基本理念是什么?

丹增:云南是全国第一个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省份。在1 998年,云南省委正式提出要把云南建设成为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连接东南亚的大通道。绿色经济强省是说云南要走绿色环保的发展之路,民族文化大省就是要充分开发云南的民族文化,连接东南亚的通道是说要面向东南亚开发。民族文化大省的目标提出来后,关于到底怎么做,我们做了一些研讨,云南社科院召开过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研讨会。到2000年,云南提出在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基础上优先发展文化产业,云南省委省政府早就看到了云南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真正把这个民族文化大省的目标付诸实施是在2002年。当时云南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三句话: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民族文化,建设民族文化大省。

文化产业的发展在认识上是要把文化的两个属性分清楚。文化既有意识形态属性,同时也是一种资源,具有经济属性。过去我们的文化单纯强调意识形态属性,甚至将文化与政治等同起来。在这样的观念下文化产业很难得到有效发展。所以云南的文化发展首先是解决了认识问题,明确文化有两种属性。

《艺术评论》云南的文化发展能够取得这么高成就,与您对文化产业的理论认识密不可分。学界在上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提到文化产业,在新世纪初期才认可这种观念,在大多数人对文化产业观念还比较模糊的时候,您是怎样开始关注这个问题的呢?

丹增:其实我对文化产业的理解不是在到云南之后才发生的,在的时候我就在探索这个问题。我从1 983年开始文化工作,当时从《日报》副总编的位置调到自治区文化局任党组书记、局长,1984年开始兼任自治区文联副主席。从这时起,我开始研究文化,从新闻转行搞文化。1993年,我们以市场营销的手段制作了《珠穆朗玛之歌》,把的佛教音乐、民间音乐结合起来,没有拿政府一分钱。当时的投资全部加起来只有八十二、三万,找了企业投资,由自治区歌舞团排练了这出节目。这个剧全部是市场运作,在北京、上海、天津、广西、云南四处巡演,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这件事情使我开始意识到,文化不一定要找政府拿钱,文化还可以创造经济价值。在此之后,还有一部电影《红河谷》,编剧和导演是冯小宁,上海电影制片厂想拍,但剧本审查比较严格。后来冯小宁找到我,我看了剧本,感觉很不错,预感到这部电影不但会有很好的社会效果,还会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当时就拍板决定拍摄,并承诺出了问题由我来承担责任。那时拍电影还没有回报的概念,是每年由国家拨款给电影厂拍摄制作。电影公映后,全国轰动,口碑票房双丰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就是在这样不断地摸索中,我逐渐意识到文化并不是单纯的只有政治属性,体会到了文化与经济密切相关的道理。如果说那时还只限于一种感性的认识,那么真正到了云南之后,看到这里拥有如此丰富的文化资源,感觉到可以在文化产业方面有所实施和突破。与厚重、神秘的文化传统不同,云南文化是以多样性和丰富性为特色。云南有两宝,一是绿色生态,一是民族文化,绿色要保护,文化要开发,文化在老百姓手里,村村寨寨都有,而文化开发能弥补绿色经济的破坏。所以我想到云南要发展文化产业。

我曾提出过“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一体化”的建议,这个提法现在已经得到广泛认同。核心意思就是将文化的两个属性分开,从资源方面看到文化的经济价值。有了这个认识,我们开始做实验,今天人们耳熟能详的文化产品就是在这样的思路下推出的,比如大型原生态歌舞《云南映象》、民族舞蹈诗画《丽水金沙》、大型歌舞晚会《勐巴拉娜西》,电影有《花腰新娘》、《蜡玛的十七岁》,受到专家和观众的欢迎,也赢得了市场。《丽水金沙》演出前,丽江歌舞团的演员们每个月只有800元工资,后来我们筹得投资1200万排演Ⅸ丽水金沙》,400万排节目,800万整修剧场,节目演出后获得非常大的成功,投资者获得很高的收益回报。文化产业实际上是利润率很高的产业,因为它是知识性的,可以复制,并且不需要多少资源,文化的资源是无形的,比如音乐、舞蹈、绘画。所以文化产业的成本是很低的,而回报很高。

《艺术评论》: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您在云南的工作取得了很多成绩,其中最主要的经验和体会有哪些?与此同时,我们也知道,云南也在考虑进一步的发展,建设文化强省,您认为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丹增:从云南的经验来讲,第一个难题,是领导干部的认识问题。在传统观念下,总是认为文化跟政治挂钩、不可触动,这种观念不解决,产业发展和文化繁荣很难实现。第二,要认识到文化不同于物质的独特价值。文化是精神性的,当温饱问题解决后,人的第一需要就不是物质,而是文化。需要承认的是,目前我们的文化还比较贫瘠。我们需要的文化包括良心、道德、信仰,以及音乐电影这种文化具体形态。把文化仅仅理解为GDP是不对的。第三是文化资源的转化和利用,就是文化产业的发展。第四是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对文化资源不能光利用不保护。

总的来说,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不能把文化全部搞成铜臭味,这一点应该像西方学习,他们对文化的开发通常是细水长流,而非急功近利,进行理性的发展。我们有些时候恨不得今天开发文化,明天就见到钱。在我看来,现在有些晚会很成问题,到处是广告:台词是广告、道具是广告、衣服也要标明是哪里赞助的。这种想要让文化直接变成钱的急功近利的做法,是需要高度警惕的。云南特别强调在保护前提下的开发,首先是保护,然后才是开发转化,而且也不是所有的文化形态都要产业化,都要变成钱。

云南现在正在考虑如何进一步发展,学习借鉴国内兄弟省市乃至国外的成功经验。省委省政府提出由民族文化大省向强省迈进,这是令人振奋的,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很大压力,因为我们第一个提出民族文化大省、文化产业强省的概念,又有“云南现象”和“云南模式”的光环。实事求是

地说,全国拥有像云南这样丰富文化资源的省份是不多的,这是我们发展文化产业的巨大优势。但是面临的问题也很突出,比如资金的匮乏。与东部省份相比,国家在发展西部文化方面的投入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能够将西部和东部平衡起来,充分利用西部的文化资源,引进东部的人才和资金来开发西部文化产业。而不是将东部淘汰了的高耗能低效率的产业和工厂搬到西部来,西部最应该发展的是文化产业和绿色经济。

在云南搞文化产业的工作使我认识到,文化应当同时开拓出三条道路,一条是产业开发之路,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开发现有的文化资源,这是符合老百姓利益的;第二是公益文化事业建设之路,由国家出资加强公益文化事业的建设,在二次分配中加大对公益文化的投入。公益性文化设施的建设不是产业发展能解决的问题,比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现在百姓最需要的是精神食粮,政府出资发展公益文化,是政府应尽的义务,是百姓应得的权利。国家对文化的投入还有待增加,村、乡这一级的农村是最缺文化的,书籍、电影、电视都很难看到。三是对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保护之路,也涉及到对文化古迹的保护问题,国家需要加大投入保护这些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遗产。这三个方面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好我们就会走弯路。

《艺术评论》:您刚才讲的这些经验和认识非常宝贵,您提到了我们文化产业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保护和利用的关系,还有一个问题也是您一直强调的,即人才问题,我们缺乏兼通文化与经营的优秀人才。由人才问题进一步思考,您在一些场合也提出了呼唤文化大师。

丹增:是的,我认为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大师缺席的时代。文化大师是一个时代的标杆,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来讲,具有不可替代的引领和榜样示范力量,同时也能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要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奖励体系,给人文科学和文学艺术最大限度的自由,从体制上落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真正营造宽松的环境,从而激发人的知性、感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性。我们才能走进一个无愧于伟大民族复兴的群星灿烂、大师辈出的时代。

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培养既懂经营又懂文化的复合型人才。云南办了全国第一家文化产业学院,现在发展得很好,同时还成立了文化产业研究所,以及进行行业管理的文化产业协会。这三个组织结合在一起会产生很好的效果。文化产业协会团结联络各种企业和艺术团体,每年搞许多活动,搭建平台,让艺术家与企业家进行交流。文化产业学院专门研究文化产业理论,培养专家人才。文化产业研究所则是把全国乃至世界的文化产业现象和理论集合起来进行研究。我们每年要出一本文化产业年鉴,总结一年当中文化产业项目,资源利用,人才培养,文化产业的产值在GDP中所占比例,产业的收入,文化产业政策的出台等等内容。

《艺术评论》:这些措施必定会促进我们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通过前面的谈话可以看出您对文化产业有着比较早且很深刻的认识,并且出版了《文化产业发展论》一书,更重要的是,这种理论认识在转化为实践的时候总是成功。下面您是否可以谈一下您在实践时的具体“招数”?

丹增:文化产业在前期启动时,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政府扶持,一是政策支持,二是资金投入。要有大气魄、大投入;其次,必须要有骨干企业,要有能起到带动、示范、辐射、影响作用的国有、民营龙头企业加入进来第三,必须要有艺术家和职业经理人结合的一批文化产业的能人带动产业发展;第四,必须要抓品牌。品牌效应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云南省的文化产业品牌的树立最为关键的是项目制度。2003年,云南省就建立了文化产业项目,《云南映象》是其中之一,从2004年开始,云南大部分文艺创作都纳入到项目化运作的范围中,以项目管理的方式来培育其成长,通过项目运作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总的来说,文化产业实际上就是文化加创意、加市场,文化产业的动力是市场,创新是根本,知识、文化、创新加上市场赢利,这就是文化产业的基本规律。

《艺术评论》:这种理论和实践上的经验,是仅适用于像云南这样民族文化资源非常丰厚的地区,还是也可以推广移植到更广大的西部地区,乃至全国?

丹增:云南所具有的丰富文化资源在某种程度上是整个西部地区共有的特征,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但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的资源则十分丰富。发展文化产业是西部地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必然选择。西部产业文化的发展要立足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走特色发展之路。

我认为在西部地区发展文化产业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促进文化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产业优势转化;第二,把发展文化产业与实现文化繁荣、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结合起来;第三,把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相关产业特别是旅游业发展联系起来;第四,把发展文化产业与贫苦地区人民群众的脱贫致富联系起来。

《艺术评论》:你也曾提出过“走出去”的战略,强调民族文化的国际性和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和接受,所谓“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之间您认为是什么关系呢?

丹增:我觉得中国的文化现在确实是应该走向世界的时候了。过去世界并不了解中国,对我们有很多误解,现在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越来越融入世界,世界对中国也越来越了解。我们自己也越来越开放。中国现在是世界工厂,为全球提供商品,中国的商品已经走出世界了,但中国的文化还没有真正走出去,而后者比前者价值高得多。当然我们已经在进行走出去的实践,比如已经遍布全球的孔子学院,但还很不够。中国的文化上下五千年,是整个人类的宝贵财富,为什么走不出去?原因有很多,包括我们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否定,民族自信心的欠缺等,还有很重要一点是我们走出去的方式不对。

我们的一些文化工作者在传播中国文化时只注重自己的想法,即我们想宣传什么,想让对方接受什么,而没有考虑对方能够接受什么,怎样接受,也不考虑市场的需求。这是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

《艺术评论》:您如何理解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传统的观点认为应该先进行体制改革,把体制改革理顺后,再发展文化产业,您的观点似乎是相反的?

丹增:这个问题很好。从云南的经验来看,我认为应该先搞产业发展,再搞体制改革。产业发展了,体制不用人为地去进行改革,就会自己跟着产业发展而变革,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繁荣。体制改革的措施是转企改制,解散歌舞团等文化事业单位,不让国家的钱再养活白吃饭的人,但实际上如果产业先发展了,人会自然流动,会主动到演艺公司寻求更好的待遇,那些传统的文化单位也会自然进行改革、精简;反过来说,如果产业不发展,即使单位转企,不需要的职工被下岗,但没有合适的位置,还是需要国家养活。文化体制改革必须要有个氛围和环境,这就是产业发展。文化的价值明确了,文化企业繁荣了,传统单位里的人会自然流动。《云南映象》中有个打鼓的小伙子,以前在家里种地,来演出是希望干两年之后买一头牛再回去种地,但现在,他一个月的工资就可以买两头牛了。他的生存状态发生了根本改变,这是产业发展带来的自然结果。

《艺术评论》:在您看来,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作用或者说最终目标是什么?

丹增:文化产业发展的标准有三条:第一是艺术的空前繁荣和艺术精品的层出不穷,如果产业发展了,而艺术本身萧条了,或者只是粗制滥造的东西,那这个产业实质是没有发展的,文化产业的最终目的不是赚钱,而是多出精品,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多样化需要。只有通过产业发展的手段,才能满足多样性的需求,单纯的政府主导,是不可能达到多样化发展的。第二是培养大批多学科、多门类的优秀文化人才,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让导演、经营者、演员等大批优秀的人才涌现出来。第三是促进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价值贡献。如果这三条不符合,不管文化GDP如何,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是不合格的。

第11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实践教学;观念意识

[DOI]10.13939/ki.zgsc.2016.31.250

文化产业管理作为一个新兴专业,是近十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因应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所设置的,其学科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可想而知,尽管实践性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重要性尽人皆知,但是现实中的文化产业管理教学实践环节的确存在诸多问题和缺憾。

1实践教学的观念意识

实践教学的观念意识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认识和加强。首先是教师教学方面的观念意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身就是因应当代社会文化发展而产生的,当代文化发展的现实是文化艺术的生产从传统精英文化到大众消费文化的蜕变,而这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文化艺术的产业化即文化产业的出现。比如传统社会最为经典的文学艺术,在当代则是以影视艺术形式出现,即使中国传统文化中 “产业化”(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最为成功的戏曲艺术,其鼎盛时代的元明清(早期)是以经典作家作品见长,而从近代以来的包括传统戏曲到当代影视为主的视觉演艺艺术则毫无疑问已经演变为一个演员和明星的时代。传统与当代这两种不同的文化艺术其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方式的有着极大的差异,文学经典时代的艺术生产与当代明星艺术生产机制更是截然不同,传统社会的文化精英对于自己的创作往往秉持一种“藏之名山,以待来者”的情怀,而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化生产者则抱持一种“不发表就发霉”的焦虑。而从事文化产业教学的过程,比如许许多多的专业基础课如各类艺术史、艺术理论,就要更加注重研究这些规律,即历史发展进程中文化艺术产业化的实际过程,既然当代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内容创意,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内的文学、艺术、美学等课程的学习过程就不能再是传统的文学、艺术和美学课程等传统授课内容的惯性延续,而应该有热情、有勇气结合当代文化产业的发展现实去改变课程授课内容和授课模式。仍以文学艺术课程为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文学艺术课程既要讲授传统文学艺术学科的关于作家、作品和艺术发生发展规律的基本内容,更要注重传统艺术向现代大众文化、文化艺术产业化的发展这一历史发展的现实实践规律揭示出来,这当然就需要我们教师从传统的授课模式和惯性中走出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没有自己的教师队伍,他们大多是都是从传统学科转移而来)。文学艺术课程是这样,其他课程也是这样。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文化产业管理管理专业的教师,无论其面对的是文史类的基础课程,还是管理学、经济学等基础理论课程,都要面对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自觉意识到教学内容的现实和实践性,加强现实实践的观念意识。

就学生学习和接受层面而言,培养学生树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习是一门现实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习的观念意识。培养学生树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习要重视实践的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就当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而言,绝大多数高校的课程设置不外乎艺术史类、艺术理论、美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课程,从学理上讲,这种课程设置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现实的学生学习中,由于缺乏从文化产业发展实际的高度去把握和统领这些学科,所以现实给学习者造成的感觉往往只能是感觉所学课程杂多、混乱,甚至是无所适从。这就要求帮助学生树立起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现实实践性的问题意识,并以此问题意识把文化产业管理各门类课程统合起来。

问题意识是现代科学研究和创新最重要推动力。与传统科学研究主要局限在各自门类领域内进行不同,随着大量跨学科的研究领域的出现,当代学科之间的传统壁垒被打破,现代科学研究的“问题导向”研究已经取代传统科学研究的“学科导向”方式。一个问题只有被意识到并被提出来,才可能引起人们的思索并得到合理的解决。问题意识成为思维的动力;而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或多或少地意味着思想上的创新,所以说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尤其在文化产业研究领域,在这样一个多学科交叉、注重为现实产业实践服务的学科,树立学习和研究的问题意识是切实而必须的,加强现实实践性观念意识对文化产业管理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来说是势在必行,正如赫拉利所说,创新的政策或者制度,从根本上说还是来自观念,“我们的思想观念才是科学发展所需要的资金的最终提供者。”比如以色列这个国家,对问题意识和实践导向的重视,对知识的信仰,已经成为以色列这个民族和国家的性格,甚至已经构成了国民的潜意识,也是以色列能够持久创新的动力源。以色列拥有两所世界知名的大学,希伯来大学和以色列理工学院,尤其是后者,整个国家70%以上的上市公司的企业家和创业者都来自这所大学。大学中也并非以学术论文来考核教师,而更关注技术的转化与应用。这最好不过地证明了观念对学习者的重要作用。这一点同样也可以在笔者从事文化产业管理教学十余年的实践和观察中得到证明:当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入学基础同样是文理科专业,但毕业后,许许多多的人已经变成了经管、新闻等社会新兴行业,而专业训练时间并不长,但并没有影响他们在专业能力上的成长,反而比其他专业训练时间更长的学生表现更出色。这就主要得益于这一部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实践意识,即这一部分学生并不过分看重平时各门课程的考试成绩,他们更认真对待各种各样的学期论文、科技赛事,并依此有意识地综合运用课堂学到的知识、方法、理论去理解事物,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尝试去组织、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而这对于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校园文化实践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每一个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到本文的校园文化实践,则主要是指校园文化中文化艺术创作、表演与传播的部分。在这个方面,学校乃至国家和地方政府都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支持。原因很简单,社会、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大学内部扶持文化,并帮助地方文化的传播,自然而然大学就成为地方和区域性文化艺术传播的场所。虽然,在校园文化范围内的参差不齐的文化艺术活动可能并不是职业水准的,大学生群体在走出校门之后确确实实也只是一部分人从事艺术活动,但是,大学在培养艺术家和艺术经营者之前,首先应该培养受众和消费者。尤其是在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就学的人越来越多,是他们构成了当代文化艺术文化生产与消费的主体。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艺术实践业已表明,社会公众参与文化艺术度的标准首先是教育水平,这一点远远高于一个人的薪资水平、父母职业和种族文化等指标。现实的状况是,一个学生在大学期间受过艺术培训,那么成年之后其参与或是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的频率则是显著提高。就比如中国传统文化如京剧、水墨山水这些国粹,政府和社会是要靠自己而不是外国人来传承和保护一样,同样,山东地方戏曲的保护、传承也应该首先是山东各级地方政府和山东各级各类学校自己的事情,很难想象一个从小到大从没接触过山东吕剧的人日后能成为这种文化产品的爱好者、消费者。

校园文化实践的主体应首先当是学校,因为它时涉及财政投资,学校管理运行体制的改革和学生参与的宏观方面的组织。另一个主体当然就是全体学生,学生在学校的专业学习固然重要,但是无处不在的校园文化对一个身处其中正值思想观念长成的大学生的影响则是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就文化产业管理的学生而言,一方面学校学院层面的各种节庆活动、会议会展、艺术演出、科技赛事等涉及组织、策划、传播等环节,都要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全力参与,学校学院组织层面在某种程度上既要最大限度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又要给予学生犯错的空间。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要踊跃参加或是成立属于学生自己的学校各种艺术体育等团体组织活动,确确实实把专业知识和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校园文化实践是一个复杂课题,它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乃至所有的在校大学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的实施方式及程度主要取决于学校校方,对此将专文讨论,此处不再展开论述。

3校企合作

第12篇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

继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之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不仅进一步强调要发展文化产业,而且对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意见,把文化产业作为加快服务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步骤进行安排。这既是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的体现,也是对我国这些年来文化产业长足发展事实的一种确认,为新世纪之初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腾飞创造了良好契机。

目前,文化产业被公认为“朝阳产业或未来取向产业”,其涵义有二:一是文化产业可以有效地突破传统产业的发展瓶颈,促进产业转型与升级发展;二是文化产业对提升综合国力、提升区域和城市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可以说文化产业的发展决定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未来发展。

二、现状与问题

1、##文化资源概览

文化资源是以精神内涵为主要存在形式,其最大特点就是可以多次开发和重复利用。##居秦、楚、渝、川之间,北依秦岭,南枕巴山,汉江横贯其中,东西融会,南北兼蓄,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境内山青水秀,峰奇洞异,茂林修竹,形成独具特色的自然生态景观。以及##曾经的封闭、发展的滞后,使民众的生活、生产保留着更多的农业社会的自然、古朴状态,原汁原味的民情、民俗、民食所构成的民间文化风情都成为一种尚待开发的富矿。

##的民间音乐呈品类众多、支系繁荣的景象。##素有“民歌之乡”的美称,汉江两岸是唱山歌、情歌、小调的胜地。其中以紫阳民歌最具代表性。紫阳民歌分“山歌”、“小调”、“民俗歌曲”、“花鼓、八岔”、“号子、孝歌”、和“新民歌”等类别、十几个曲种。2002年10月,紫阳被省文化厅命名为“陕西民歌之乡”,2003年3月,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的各种劳动号子以汉江号子最为著名,它以乐句短、起伏大、节奏紧、气势跌宕豪放而激荡着汉水文化的发展进程。民间鼓唱乐,锣鼓乐为生活中的红、白喜事争光添彩。民间小戏、陕南道情、弦子腔、大筒子戏等等,以及曲艺形式的##曲子(坐唱),常年活跃在城乡、村舍,观众无不喜闻乐见。

##的汉剧艺术是##地方文化的又一奇葩。汉剧在全国来说,既是一个大剧种,同时也是一个稀有剧种,在陕西仅次于秦腔,为第二剧种。据统计,##初步纪录汉剧的各种板腔及丝弦、唢呐曲牌、锣鼓打头,多达250余首,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积累汉剧剧目达1000多个,收集历代有名有姓的脸谱400多个,比京剧和秦腔还要考究。2004年3月省文化厅授予了##汉滨区为“汉剧之乡”称号。

##的民间舞蹈以“小场子”最为著名,流传于全市大部分区县,其它如“狮子舞”、“龙灯舞”、“彩莲船”、“地围子”等亦流传甚广。

##的传统民间美术资源极为丰富,主要有:剪纸、刺绣、编织、石雕、木雕、土陶、印染、面花、皮影雕刻等,遍布一区九县。

##的民间文学如神活、寓言、谚语、歌谣、故事等,以及民居建筑、民间节日庆典活动、民俗礼仪活动等,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和魅力。

目前,全市共发现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古建筑遗址、石刻造像等文物点共3500余处。包括正在挖掘、推崇的龙舟文化、女娲文化、鬼谷子文化、“三沈”文化、“太极”文化以及茶文化、蚕桑丝绸文化等,加速运作,都将会成为##颇有价值、独具魅力的文化产业资源。

2、发展现状

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从八十年代中期鼓励文化事业单位利用阵地开展“以文补文、多业助文”创收经营起步,经过全市文化工作者的努力探索,在文化产业方面,创出了一些路,取得了初步的发展。近年来,社会文化产业经营单位异军突起,主要有文化旅游业、文化娱乐业、网络文化业、印刷业、演艺业、图书报刊业、民间艺术工艺业等。已占据相当的社会投资份额,为地方经济的发展,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拉动和促进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文化事业机构152个,从业人员830余人,在文化部门登记管理的文化产业经营经构850余家,从业人员近6000人。非公有文化产业单位经营收入近2500万元,上缴利税400余万元。国办文化事业单位收入100余万元。

在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我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把发展和壮大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列入建设“绿色##”战略的重要内容。市文化文物局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及时提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突出重点、发展特色、规模经营、持续发展”的方针,出台了《##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讨论稿),下发了《关于加快非公有制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组织专人制定了“一县一品”绿色文化格局实施的初步方案。各县区经过不断实践和充分论证,相继提出了各自的品牌文化:汉滨龙舟文化、石泉鬼谷子文化、汉阴“三沈”文化、紫阳民歌文化、平利女娲文化、旬阳太极城文化、宁陕子午道文化、岚皋生态旅游文化、镇坪中草药文化、白河秦楚边城文化,初步形成了“一县一品”的绿色文化格局。为我市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开拓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存在问题

整体来看,我市的文化产业还处在起步、探索、培育、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发达地区的文化产业相比差距还很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观念陈旧,体制僵化,产业意识缺乏。

文化系统内许多单位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基本上仍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由于体制陈旧僵化,造成市场观念淡薄,经营管理乏力,生产与消费脱节。“以文养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等观念还比较浓厚,大多数单位还停留在出租房产收取租金的被动状态,对文化的生产属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产业意识不强,真正走向市场的单位还不多。

(2)扶持和发展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看,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已经逐渐得到了各级政府的认识,同时文化产业也已经进入了县域经济的视野。这都说明了文化产业概念已被广泛认同,但是,从产业本身看,这种倡导在很大程度上还缺乏实质性的内容以及政策支持,很大程度上还是停留在提出概念阶段。

(3)规划缺位,投入不足。

政府行为和政策法律状况,构成文化产业外部环境极为重要的部分,投融资政策直接影响到文化产业的发展。“有投入才有产出”,这对尚处在发展初级阶段,尤其需要资本血液的文化产业来说,无疑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目前,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还缺乏整体宏观布局,各类文化经营小打小闹,短期行为较为普遍,严重制约了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

(4)文化市场粗放,规模偏小,集约化程度不高。

几年来我市文化产业虽然取得了一些发展,但文化产业单位普遍规模偏小,经营分散,集约化程度不高,市场总量不大,发展后劲不足。没有强势的文化产业微观主体,对外开放程度不高,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稳定的营销网络。

(5)对文化产业资源的开发不足。

对文化产业资源的开发存在着资源的闲置、不足和浪费同时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市多数民俗民间艺术仍处于自然存在的形态,成为时代和市场宠儿的还为数不多。另外,在文化资源的开发上,还存在着“散”和“粗”的问题。

(6)民间艺术品市场亟待开发。

我市拥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但大多数民间艺人是守着独特的艺术过着并不富裕的生活。究其原因:一是没有真正解放思想,小农意识和农耕文化中“守”的观念很深,只知坐等客商上门,不知外出闯市场;二是组织形式松散,缺乏龙头企业或带头人,有自由发展、自生自灭的趋向;三是当前民间文化产品的生产大多是传统的家庭作坊式生产方式,无法形成产品的规模效应;四是在政府引导和学术研究上,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很少有人研究如何指导民间文化应用及市场开发;五是对外宣传不足,作为民间艺术的主管指导单位,这些年也作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经费、人力等条件的制约,宣传力度远远不够。

(7)宏观调控亟待加强。

目前在文化产业发展上,我市还没有一个统一协调机构,缺乏统一规划,各自为政,亟待加强领导,理顺体制,形成合力。

(8)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稀缺。

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是通过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创造的文化附加值来体现的。它的发展,需要大批既懂文化、又有经营头脑的管理人才的参与。目前,经营管理人才匮乏是制约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难题。

三、思考与对策

1、政府的经济计划部门应把文化产业作为经济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以保证文化产业的地位和作用。

将文化产业列入经济发展计划,有利于各级党委、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领导;有利于增强对各个职能部门、主管部门的约束力,保证文化产业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统一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的思想。

2、加大机制改革力度,完善文化产业政策。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机制,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建立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制度,在深化改革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按专业分工和规模经营的要求,运用联合、重组、兼并等现代企业手段,组建和培育文化产业集团。同时,制定和完善各类产业政策法规,确定符合实际的阶段性目标,明确跟进的措施,为文化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3、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文化产业资金支持机制。

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改变融资渠道单一的局面,降低文化产业准入门槛,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兴办文化企业,实现投融资渠道的多元化。政府有关部门在列年度计划和预算时对文化产业的启动和发展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逐步增强其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政府可采取授权或部分授权文化部门搞文化资产运营,建议政府国有资产、国土资源等部门尽快将文化资产授权或部分授权给文化部门,使其通过文化资产运营的方式获得现实的生存能力,再进一步产生效益哺育文化艺术生产。

4、立足资源普查,尊重项目评价,科学制定文化产业业态规划。

由于我市文化产业目前仍处于发展起步期,其发展格局与趋势并不明朗。所以,必须对全市的文化产业现状进行全面的调研,对全市的文化资源进行彻底普查。通过普查,对我市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盘点,摸清家底,评估有形无形资产,建立全面反映##民间文化面貌的档案资料数据库。搭建新型文化产业创意平台,依据市场需求、资源优势和区域竟合要素,按照“需求细分资源整合区位竟合产品设计”的思路,进行业态整体规划。

5、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产业结构重组。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打破各自为政、条块分割、资源分散的现状,构建区域和城市文化产业链,实现文化产业资源的优化组合,发展集约经营,形成规模优势。将释放国有文化资源的存量潜力,与放开民营文化资本的增量实力结合起来,从而推动我市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6、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资源,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实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民间传统文化是我们发展文化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既要充分发挥好这个优势,又要坚持锐意创新,适时融入时代精神,培育出我们真正的名牌精品。文化资源具有其它资源所没有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的开发价值,而文化生态又是一个比自然生态更为复杂的系统,因此,文化资源开发必须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要积极稳妥、不留后患,反对掠夺式的经营和践踏式的开发,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7、激活旅游市场活性要素,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实践表明,旅游是文化的重要经济依托,文化是旅游的引力来源,特色是旅游之魂,而文化则是特色的基础,民俗是最有特色、最具活力的文化。因此,我们要努力将地方文化优势尽快转化为旅游优势,同时,借助旅游事业的繁荣,将我们蕴藏于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进一步推向市场。以精品意识开发和包装民俗文艺,提高其艺术欣赏性、娱乐性、参与性,并融入现代高新科技,使其成为##文化旅游产业魅力不减的重要精神支柱。

8、制定民间文化产品整体发展规划,健全民间文化保护机制。

要本着“积极保护、合理开发、有效利用、鼓励竞争”的原则,制定民间文化产品的整体开发规划。成立必要的研究机构,指导民间文化产业的发展。既通过产业化生产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又确保民间文化产品不因产业化生产而丧失原汁原味的个性特色。政府应通过对产业组织、资金、政策、市场推广等作示范性、导向性的重点扶持,丰富地方文化吸引的内容和语汇,提炼地方文化的多元象征要素。

9、组建文化产业专项基金。

应不失时机地组建文化产业投资专项基金,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各自出资,并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参股,设立文化产业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对有市场前景的文化资源项目给予专项资金支持。

10、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组织协调机构。

应尽快成立发展与管理文化产业的专门机构,实现政府由“办文化”的传统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向市场经济管理模式“管文化”的转变。通过各种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调控市场,引导文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市实情,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协调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11、积极引导、扶持和健全文化产业类的行业组织协会。

健全文化产业类的行业组织协会,使其成为与政府之间的桥梁。这对于加强行业内部管理、协调和自律、防止恶性竞争、建立信息通道和交易平台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第13篇

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扎实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管理体制逐步理顺,体制机制活力不断增强,文化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处在全国前列。

政府职能转变迈出坚定步伐。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正在由主要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主要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政府部门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进一步理顺,文化发展的宏观体制环境不断优化。省新闻出版系统和广电系统行政管理部门已实现局社分开和局台、台网分开。列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六个试点地区除南京外,苏州、无锡、常州、淮安、宿迁等五个试点地区已完成“三局合一”,组建了新的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苏州、无锡、常州、淮安、宿迁等五个试点地区综合执法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初步解决了文化市场管理中长期存在的职责不清、职能交叉、多头执法等问题。

经营性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成效明显。一大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完成了转企改制。省新华发行集团和省演艺集团转企改制大大激发了集团发展的活力,成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先进典型,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省新华发行集团加快了连锁经营步伐,出资2.5亿元控股与海南省发行集团合资成立的海南凤凰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全国第一家发行行业跨地区合作的企业。同时,加快了股改上市步伐。江苏省演艺集团改制当年演出场次、演出业务收入、演职员人均年收入都取得了翻一番的喜人成绩。

文化产业集聚度稳步提高。全省已组建新华报业集团、省广电集团、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省广电网络公司、省演艺集团、南京广电集团、南京报业集团、无锡广电集团等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文化产业集团。据统计,截止2008年底,新华报业集团、省广电集团、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省广电网络公司、省演艺集团和省文化产业集团等六大集团总资产合计为265亿元,净资产183亿元,实现利润12.3亿元。其中,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提前两年实现了“十一五”末的百亿目标,成为中国出版业第一个销售收入、资产规模均超百亿元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省广电集团连续5年以30%左右的幅度增长,2008年经营收入27.4亿元,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省级台前三。省级六大集团在文化产业发展中主导作用日益增强。全省各市规划建设了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其中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的动漫园区被列为国家级基地。

文化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2004年以来,我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保持28%以上的增长速度,体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2007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87.35亿元,文化产业增长速度达30.68%,比全省GDP的增长速度(14.8%)高15.88个百分点,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2.3%,比上年(2.02%)提升0.28个百分点。2007年,全省文化产业完成增加值比上年的净增量为150.10亿元,其对全省GDP增长量的贡献率为3.83%,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份额逐年提高。

当前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目前,影响和制约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缺乏”和“八个不到位”上。

“四个缺乏”:一是缺乏改革创新的意识。对改革有畏难情绪和等待观望思想,只抓机制、不抓体制,回避重点难点问题。二是缺乏新的文化改革和发展理念。一些地方和单位仍在希望政府大包大揽,不会利用市场的力量和社会资源来发展文化。文化基础设施“有钱建、没钱养”,“边建设、边流失”,文化产业“软、小、散、滥”等老问题依然存在。三是缺乏必要的政策保障。四是缺乏对改革的有力领导。有些地方至今没有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仍然是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合力,难以协调,延缓了改革的进程。

“八个不到位”:一是对文化产业属性认识不到位。文化产业既具有产业属性,又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发展文化产业实际上是一项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经济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部门和领导在强调文化产业是产业属性时,认为应由政府部门来牵头发展文化产业,而强调意识形态属性时,又认为应由党委部门来牵头发展文化产业,因而很容易在工作中造成互相扯皮的现象。二是管理不到位。文化产业发展涉及多个部门,而一些部门各自为政、缺乏协调、多头管理的现象比较突出。拿动漫基地来说,广电部门命名动漫基地,新闻出版部门和文化部门也命名动漫基地。像文化产业基地、文化产业园区的命名也是如此。还有一些部门热衷于授牌。因缺少统一的协调部门,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目前仍比较混乱。三是管办分离不到位。政府既担负管理职能,又投资兴办企事业单位,出现“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现象。这种政企不分、政事相混的管理体制,一方面造成政府对企业诸多的干预,另一方面,导致了经营管理者的依赖心理,更严重的是对已转企改制的企业造成了不公平竞争,影响了已转企改制企业的积极性。四是文化产业融资平台建设不到位。江苏文化产业发展不缺项目,同时银行及各种风险投资公司资金充裕。但二者之间缺乏一个沟通的平台。五是市场主体重塑不到位。一些经营性文化单位仍然是事业单位,缺乏市场竞争能力。因不是真正的市场主体,也影响了其跨地区、跨行业整合资源。六是规划不到位。各地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很高,但区域特色不明显,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七是人才培养工作不到位。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匮乏。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尚未建立。文化产业的企业家队伍尚未形成。另外,文化行政管理部门里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也严重缺乏。八是考核不到位。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但这些政策执行得怎样,没有考核。

创新体制机制,打造文化产业强省

应该说,经过这几年的改革发展,我省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文化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但从整体来看,与我省经济大省、文化资源大省的地位仍不相称,与先进省市尚有很大差距,与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要努力“把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目标”差距更大。因此。没有超常规的发展理念,超常规的发展思路和超常规的发展举措来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建设“文化事业强、文化产业强和文化队伍强的文化强省”就难以实现。

(一)实施三大战略,突出重点工作

实施市场主体重塑战略。一是科学界定文化事业单位的功能和性质。对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要逐步转为企业;对主要从事公益服务的,要强化公益属性,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对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要逐步转为行政机构或将行政职能划归行政部门。二是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按照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取得实质性进展的要求,进一步培育新的文化市场主体。三是推进新闻单位改革创新。党报、党刊要实行采编与经营分开,重点抓好发行体制改革,加强市场运作和营销,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电台、电视台要重点抓好制播分离,将影视剧、娱乐、体育等节目制作部分分离出来,组建面向市场的节目制作公司,不断提高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市场化、专业化水平。

实施大项目大企业带动战略。一是组织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大力推进2006年确定的省级10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继续推进全省广电网络整合,全面推进数字电视整体平移,不断拓展增值业务。同时,以省级文化产业引导资金为杠杆,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每年形成一批成长性好、带动性强、市场占有率高的重大项目。二是重点培育骨干文化企业。选择一批规模大、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大型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文化集团公司,进行重点扶持,用3-5年时间争取培育一批绩效优良、创新能力强、可与国际大企业竞争的国有大型骨干企业。三是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基地、园区。产业基地、园区是实施重大战略性、先导性项目的载体,是培育新文化业态和研发新的文化传输技术的孵化地。

实施结构调整战略。将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产业结构调整纳入国民经济整体布局和结构调整之中。完善所有制结构调整,促进技术结构升级,同时调整区域结构。以中心城市为重点,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形成若干影视制作、动漫游戏、音像电子、印刷复制和演艺娱乐等产业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群。

(二)构建三大体系,提供支撑条件

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一是加强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建设。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市场格局,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强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演出娱乐、影视剧等文化产品市场和资本、产权、人才、信息、技术等文化要素市场建设。发挥大中城市中心市场和区域专业市场的主导和辐射作用,大力发展大型现代流通组织和物流中心。着力打造一批有江苏特色、全国影响的文化会展品牌。二是大力发展市场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拓展文联、社联、作协、记协、版协等社会团体的职能。三是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选择管理规范、技术先进、对我友好的国外知名文化机构进行合作,推动我省文化企业在境外合办报刊、出版社、频道、节目、演出和展览等,以扩大江苏文化的影响力。

搭建投融资体系。一是组建省文化产业创司或基金公司。吸引金融机构参与文化产业项目的投融资,引导鼓励建立文化类公募或私募产业基金,开展风险投资。重点是对全局性、战略性重大文化项目进行风险投资。二是拓宽渠道融资。积极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鼓励发展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中小文化企业进人创业板。鼓励和引导大型国有企业进入文化产业,培育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提高国有资本在文化领域的控制力、影响力。三是研究适合于文化领域的担保办法。

健全文化产业规划指导体系。一是按照支柱产业规划文化产业发展。把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全省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一同规划部署、一同推进落实、一同检查考核。二是组织制定全省文化产业规划。研究制定文艺演出、广播影视、出版发行、动漫游戏等一系列专项规划,形成1+X规划体系,指导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三是明确重点行业。立足现有基础,优先发展影视制作业、出版发行业、印刷复制业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文艺演出业、工艺美术业、娱乐休闲业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数字内容及动漫业、广告会展业等新兴文化产业,培育文化产业品牌。

(三)创新三大机制,落实保障措施

创新文化产业管理机制。一是明确文化产业发展责任主体,组建文化产业和文化资产管理机构。借鉴云南、深圳等地经验成立省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作为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责任主体,协调跨部门、跨行业的重大问题。同时,组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机构。南省委、省政府授权作为省直文化企事业集团的出资人,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二是健全考核机制。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奖励资金。对文化产业发展先进地区进行表彰奖励。三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理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所属企事业单位、中介组织的关系。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转移出去,把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切实管好。

第14篇

一是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有的地方领导对发展文化产业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把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推动力和重要增长点,作为一种产业来谋划,未能象抓经济那样来抓文化产业。文化消费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还没有成为消费的热点。

二是文化产业基础薄弱、资源开发利用率不高。文化产业领域目前规模小、层次低、松散型的状况仍比较明显,经济效益不高,竞争力不强,资源整合不够,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较差,适应市场、开拓市场能力较弱,特别是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长春市的印刷业最为典型,数量多达上千家,但普遍规模小,设备落后,单色印刷严重过剩,而高档次的包装装潢能力低下,每年收入流失5亿元以上。我省发展文化产业的历史资源、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并不缺乏,但对这些文化资源的认识、挖掘、开发、包装、宣传、利用还远远不够,致使大量文化资源闲置和浪费。

三是管理体制不顺,相关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目前,我省文化产业实行的是由省委宣传部牵头,政府及有关方面参加的管理体制,这种体制在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的困难和问题,现行体制很难适应解决这些问题的需要。如鼓励企业吸收引进人才、税收减免等一系列政策,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完全落实。同时,资金问题始终是制约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难点,文化产业吸纳外资、民资的能力不强,目前尚未形成符合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的投资融资机制。很多文化企业没有完全脱离对政府的依赖,自我发展闯市场的能力较差。大多数文化企业在用人制度、用工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旧体制还没有完全打破,阻碍着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缺乏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四是人才不足,优秀领军人物比较少且流失严重。缺乏懂营销、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缺少优秀的领军人物,难以做好文化产业的大文章。由于工作生活条件、工资待遇等方面的原因,不仅造成一批中青年骨干人才流失,更无法吸纳高端人才。从文化产业的创意、策划,到文化产品的生产、包装以及市场的拓展、营销等各个环节都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和拔尖人才。

针对我省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思路。目前制约和影响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根本问题还是思想观念问题,要彻底摆脱单纯把文化作为宣传工具、重视其意识形态属性、而忽视其经济属性和产品属性的传统思维定势的束缚。要紧紧抓住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借鉴美、日、韩等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乘势快上。要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加深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树立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理念,不断提升文化建设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地位,真正使我省的文化“软实力”硬起来,成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建议省政府制定出台一整套的支持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从财政、税收、信贷、土地等各个方面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增加全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重点扶持发展具有示范性、导向性、开创性的文化产业项目。运用政策和资金推动高新技术与文化产业的结合,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做优,不断提升我省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

(二)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要总结、借鉴和推广长影集团、出版集团、吉歌集团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对现有文化资源进一步进行整合,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步伐,努力激活公益性文化单位的活力,积极培育文化产业发展主体,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奠定基础。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注意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三)进一步发挥政府部门的宏观指导作用,保持文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文化产业属于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朝阳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完全符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要立足于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来统筹文化产业发展,把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精心培育,作为一个支柱产业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加以扶持。政府职能部门要注意提高政策引导、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前瞻性研究,既要提高对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认识,又要注意避免盲目发展。对不同类型的文化产业或与文化事业有密切关联的产业,要坚持分类指导,采取不同政策,分别提出要求。应建立文化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对文化产业的产业规划、产业政策以及重大项目、资金使用等进行论证提出意见,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的智囊和参谋作用。

(四)突出我省特色,加大主导产业和文化品牌的培育力度。要依托我省的黑土地文化、长白山文化等自然优势,把我省的影视剧制作业、出版印刷业、动漫游戏业、文艺演出业、艺术培训业、报刊业、文化旅游业做大做强,发挥龙头产业的引领作用。同时要引导文化企业不断树立品牌意识,采取措施积极保护和发展自己企业的文化品牌。要善于打造精品,逐步形成一批知名的、持久的、有生命力的文化品牌。要有世界眼光,引导和支持文化企业在开发国内市场的同时,不断开拓国际市场,使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能够走向世界,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五)逐步延长产业链,推动文化企业集团化发展。文化产业集团化、文化基地集聚化、文化产业集群化是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趋势。要围绕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兼并、重组,培育和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同时要注意避免“拉郎配”,坚持企业唱主角与政府推动相结合,避免文化资源配置的过度行政化而造成的大而不强的局面。

第15篇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却远远不是一个文化创意产业的现代 强国。任何产业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既不能拔苗助长“乱弹琴”,亦不能避重就轻“跑弯路”。为了廓清文化创意产业的现象与本质、问题与规律、创新与市场,本刊记者专访了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文化部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陈少峰教授。

警惕产业乱象

《新经济导刊》:您在微博上说:“文化产业的乱象已经显现,一些企业到处移动,吃优惠政策,吃完一地往另一地……”请您具体说明一下?

陈少峰: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许多企业打着文化产业的旗号却不做文化产业的事情,有些文化产业园区干脆变成了房地产项目;二是政府把文化产业当成一个大口袋,什么都往里装,盲目的做法比较多。做文化产业应该以企业为中心,可持续地发展。

现在全国各地到处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企业和政府的目标是不一致的,企业做园区是为了尽快变现,而政府希望发展文化产业。当政府把园区交给企业的时候,根本就管不住,企业把园区做成什么的都有。很多企业通过在园区的进出,吃优惠政策,吃完一地又搬到另外一个地方去了。此外,园区之间还存在恶性竞争。最后就怕文化产业没做起来,给企业提供了“钻空子”吃政策的漏洞。

我建议,政府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是应该有目标的考核,给企业优惠的时候,要提出相应的考核目标;二是要加强监督;三是把税收减免、补贴等优惠政策改为奖励,企业做好了才给奖励,而不是什么都没做,就提供优惠。有的艺术家村,房租减免,艺术家住进去私下交易,不交税收,文化产业也没发展起来。

如何奖励呢?要有目标考核,例如衡量一个企业的纳税额、科技创新等,做得越多,奖励越多,相当于一个奖励基金。

《新经济导刊》: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很混乱,有叫文化产业,有叫文化创意产业,有叫创意产业,有叫文化与创意产业,有叫版权产业,有叫娱乐产业。这些有区别吗?

陈少峰:概念上很难统一,因为统计的口径不一样。政府的层面叫文化产业,北京叫文化创意产业,上海叫创意产业,各自的范围都有差别。即使名称相同,各地统计的口径也不一样。日本叫内容产业,也叫文化产业,但日本对文化产业的定义范围比较宽,把电子、通讯、计算机等产品都算进去了。

《新经济导刊》: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瓶颈是什么?

陈少峰:最大的瓶颈是人才,缺乏懂文化产业的高端人才。以前是做文化事业,国有文化传媒都是事业单位,很多并没有达到真正市场化的要求。民营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做大做强也缺乏人才。学校也没有培养高端人才的学科建制、机制和资源投入。

做法不对也是一个瓶颈,不管是管理文化产业的,还是从事文化产业的,对文化产业的认识都远远不够,比较片面。

此外,版权问题对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也构成了冲击。侵权、盗版横行主要是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力,执法机构打击力度不够,行业协会也还没有发挥出保护知识产权的应有的作用;收费并不代表保护知识产权,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点。而仅仅靠企业维权是不行的,企业没有足够的精力和办法进行维权,而且打完官司后,执行也是个问题。

融资不是问题

《新经济导刊》:文化创意产业与工业产业不尽相同,它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陈少峰:文化创意产品跟一般的物质产品有比较大的区别,它是一种精神产品,与文化艺术有关的产品,除了经济效益,还要有社会效益。

文化创意产业的规律表现在,产业链很长,一本小说或一个剧本,可以做成图书、电影、游戏、动漫等,开发延伸出一系列产品,资源的使用偏向于产业链,这是其他产业所没有的。此外,与工业园也不一样,文化产业主要靠人力资源,靠创意。管理的方式也不一样,主要管理艺术家、创意人才,难度也会增加。品牌和轻资产占很大比重,以轻资产为主导。

《新经济导刊》:您在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研究方面很有建树,请介绍一下国内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现状。

陈少峰:商业模式针对于不同的行业和企业,一个行业有好的商业模式,也有不好的商业模式。比如音乐剧,可能就不容易形成商业模式,而通俗的演唱会就相对容易一点。对一个企业,商业模式也有好坏和做得是否到位的问题。商业模式要符合产业环境,做得好的文化企业的商业模式肯定符合国情和自身特点。

索尼采取的是一种互补性商业模式,游戏机卖得便宜甚至亏本,但游戏软件卖得昂贵。商业模式好不好取决于运作,能否复制,有没有成长性,有好多要素需要考虑。苹果的商业模式是把高端的硬件、平台、内容和创意融合在一起,其实这种商业模式,别人也想过,但就是做不出来或做得不到位。

《新经济导刊》:中小企业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面临哪些挑战?政府如何支持中小文化企业?

陈少峰:中小文化企业面临两个问题:一是不知道怎么做更好;二是不太会经营企业。现在都说中小企业融资难,其实不是融资的问题,因为你做得不好,所以融资就困难了,如果做得好,融资就不是问题了。这涉及到一个人才的问题,缺乏经营文化企业的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的匮乏。许多中小文化企业每天跟着项目跑,追求短期效益,没有任何积累,甚至公司的品牌都没有留下来。

各级政府今后可以拿出一部分钱来持续地培养人才,比如,对区域文化企业经营人才的培训,连续办培训班。另外要加强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多培养像MBA工商管理硕士这样的人才,而不仅仅是本科和专科的学生;没有培养高端人才的平台就难以促进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