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对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范文

对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范文

对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

对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内部审核;外部审核

1引言

贯彻实施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贯标)对企业来说,可以降低企业经营中的知识产权风险与负面影响,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竞争优势,创造产品附加值。实现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管理。贯彻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贯标)对企业知识产权专员个来说,可以促进个人全面发展,拓宽个人视野,拓展工作人脉,提升综合能力。

2步骤

2.1总动员

因为企业贯彻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涉及整个公司:人力资源部、物资采购部、生产技术部、科研部门、质量管理部、技改部、行政管理中心以及知识产权管理委员会等,所以企业要统一思想,齐心齐力,完成最后的认证工作。

2.2制定相关制度文件

为了健全和完善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促进知识产权活动的系统化、规范化,要制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手册,要制定知识产权认证管理制度文件以及程序文件,要制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记录文件目录、空白记录表单格式并执行。制订公司《知识产权手册》及知识产权管理体系配套文件,真实地描述了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过程与运作程序。知识产权手册在整个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认证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公司知识产权管理纲领性文件,对内作为知识产权管理活动的法规性文件,用以协调公司、统一知识产权管理活动;对外可以阐明整个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作为对外提供知识产权管理活动的保证和第三方审核(例如中知、中规公司)的依据;是公司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运行时需遵守的纲领性文件,是企业实施知识产权管理的准则,是公司以此统一和协调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产品实现过程的各项活动纲领性文件,是监视评定、评价企业满足顾客、法律法规和自身要求的能力。所以要求企业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严格遵守并贯彻执行知识产权手册及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相关文件里面的各项规定和要求,以满足企业知识产权认证的要求,更好的创造、运用以及维护公司的知识产权。

2.3贯彻执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企业要充分运用专利手段,建立企业专利数据库。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制度,强化公司各阶层知识产权意识,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能力、运用能力,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公司经济发展。围绕核心技术、核心产品,以逻辑性强、规律排布的方式整理公司产品、技术信息,建立企业专利数据库,检索查询,使之成为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充分利用专利技术成果,改善研发工作效率,提高核心竞争能力。重点围绕公司核心技术、产品申请专利,提高保护力度。重视对竞争对手及同行的技术进展监控,定期提交预警报告,作及时作出应对决策。

2.4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流程建立

企业要按照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29490-2013)标准要求,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并形成了文件,包括知识产权手册、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程序文件、记录表单及其他管理、技术标准等系统化文件。实施和保持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适宜性。公司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文件包括:知识产权方针和目标;知识产权手册;知识产权管理程序文件;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知识产权记录表单。

2.5知识产权管理程序文件,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建立

企业建立了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知识产权管理委员会,承担以下职责:制定企业知识产权发展规划;建立知识产权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参与监督和考核其他相关管理机构;负责企业知识产权的日常管理工作。公司知识产权相关部门负责落实与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相关的知识产权工作。根据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29490-2013)标准要求,企业应当规定建立、实施并保持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以及支持组织过程有效和高效运行所需的文件,包括相关记录。包括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程序文件、知识产权记录的编写。这些体系文件的编写要求必须是流程优化、接口处理、语言表达、节点控制、进度跟踪、文件审核、修改调整、最后统稿成批、报批运行。

2.6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审核

(1)审核包括审核的启动、文件评审(文审报告)、现场审核的准备(审核计划、检查表)、现场审核活动的实施(审核技巧、不符合报告)、审核报告和审核完成、审核的后续工作。(2)内部审核:有时称第一方审核,由组织自己或者以组织的名义进行,用于管理评审和其他内部目的(例如确定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或者获得用于改进管理体系的信息),可作为企业自我合格声明的基础。在很多情况下,尤其在中小型企业,可以由与正在被审核的活动无责任关系、无偏见以及无利益冲突的人员进行,以证实审核的独立性。(3)外部审核:包括第二方审核和第三方审核。第二方审核由组织的相关方,由其他人员以相关方的名义进行;第三方审核由独立的审核组织进行,如监督机构或提供认证或者注册的机构。(4)内部审核与外部审核的依据与标准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29490-2013)和知识产权管理法律法规,审核包括审核准则、审核发现、审核证据、审核结论;审核方案、审核计划、审核范围等相关内容。(5)审核应覆盖受审方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中涉及重要知识产权管理要求的每一个现场和部门(例如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研发部门、专利或商标使用部门现场等)。(6)审核的原则:保密性、独立性、基于证据方法的原则,为了确保信息安全,审核员应对审核过程获得的信息保密,审核是要建立在可得到足够信息样本的基础上,而且抽样的合理性也与审核结论的可信性密切相关,要保证审核的公正性、审核结论的客观性,整个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审核必须具有客观性、独立性与系统性。(7)审核完成后,就要形成审核报告,审核报告应提供完整、准确、简明和清晰的审核记录,审核报告应当包括的内容有审核目的、审核范围、审核组长和成员、现场审核活动实施的日期和地点、审核准则、审核发现与审核结论。(8)审核结论是评价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保持和改进。(9)后续活动:包括审核后续整改及证书颁发,受审方确定和实施纠正、预防或改进措施,并向认证机构报告实施纠正、预防或改进措施的状况,认证机构委派的审核员对纠正、措施的完成情况及其有效性进行验证,验证纠正、措施在现场验证、书面验证。

3结语

最后形成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制度文件、程序文件,也通过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认证后,企业就要为保持目标,保持整个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持续发展的后续运行。让验证获得证书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继续满足审核准则以及有关认证要求,确保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长期性、稳定性以及常态化。

参考文献

对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范文第2篇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整体社会经济处于转型阶段,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逐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的重要原则,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我国企业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依然数量较高,很多重大安全事故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扼制,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笔者通过大量的调查与研究发现,造成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不够完善的因素有很多,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问题较多,员工缺乏安全生产理念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下文就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与企业安全问题发生的原因分析进行了分析,并且就如何更好的打造企业安全文化,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出了几点看法。

2 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

企业安全文化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含了企业与员工的能力、态度、价值观、行为方式等不同方面的内容,并且决定于企业管理风格,与企业的生产作风有着密切的联系。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需要具有足够的信息交流,将安全管理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相关安全管理措施可以有效的落实与实现。企业安全文化是营造安全生产氛围,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的重要基础。只有真正的在员工生产过程中,将安全生产进行重视,并且将安全生产与企业发展相结合,才可以更好的将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落实。安全文化的建设途径有很多,其中有效的宣传、教育、奖惩等手段,可以让员工自身安全修养得到提高,改变自身技术水平与思想认识的不足,真正的将被动安全管理转变为主动安全管理。

3 企业安全问题发生的原因分析

第一,安全生产过程中,技术存在着一定的双刃剑的特点。在以技术为基础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的过程中,随着技术的不断深入应用,生产分工更加精细,系统管理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生产人员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得一些安全隐患不能第一时间被发现。

第二,企业处于对经济效益的追求,缺乏全员安全管理的理念。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投入不足,认为安全培训、工作环境改善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在对运营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就会大幅度的缩减安全管理成本,不重视安全生产的主体性地位。

第三,思想观念上的不足。生产的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的情况,很大程度上与操作人员的自我意识有关,如果不能正确的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就难以对安全管理的效能进行保障。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具有良好的管理制度以及管理环境,并且以生产人员的高度安全意识为重要的执行基础。

4 如何更好的打造企业安全文化,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4.1 决策层的改变

企业的决策层要提高自身安全文化素质,树立正确的安全文化观念。首先,管理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企业决策层要真正的推行人性化管理,保证员工的自身需求得到尊重与满足,注重培养员工的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承认员工的自身价值。只有为员工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员工才可以更加积极创造自身的价值,并且提高自身责任感,真正的参与到企业的发展当中。其次,要形成以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观念。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决策者要注重实行主动式的安全管理工作,以预防为主要的安全管理工作,将以往事后管理转变为事前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最后,要树立正确的安全效益观念。很多企业由于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过于重视经济效益而不能真正的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所带来的效益。有效的安全生产投入,可以更好的为企业来汇报,更好的提高企业的生产水平,企业决策者要正确的认识到事故的成本,并且提高对安全管理工作投入重要性的认识。

4.2 管理层的改变

管理层自身的行为,是对于安全管理工作制度执行的重要关键,也是落实相关管理流程的重要前提。管理层要认真的对于安全生产的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进行学习,保证日常生产的规范性。管理层要严格的遵守企业的相关制度,并且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进行合理的引导与促进。在开展安全文化宣传工作中,要做好榜样,让员工真正的了解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了解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为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的保障。管理层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不断的学习管理理论,提高管理能力,加强企业安全文化与业务技能的结合,将安全文化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有效的结合,充分的体现出安全文化的实际意义。管理层要对于企业的培训、监督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直接的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当中,明确的分配不同管理岗位的具体职责。企业必须要深入管理改革,建立一个和谐、民主的安全管理环境,真正的将安全文化的作用进行发挥。安全文化的根本在于企业全员参与到安全管理当中,并且通过不同活动的开展,让员工逐渐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认同安全管理行为,最终主动的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当中。

4.3 操作层的改变

操作层作为企业生产的最前线,其是安全生产的一线执行者,其自身安全素质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同时也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决定了企业生死存亡。首先,要通过建立企业、社会与家庭共同参与的方式,有效的提高操作层员工的安全意识。员工的安全意识是安全文化建设成的重要体现,也是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内涵。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受到了企业、社会与家庭共同的影响,需要全员参与。在开展生产的过程中员工要深刻的认识到自身安全对于企业、社会与家庭的重要意义,提高对自身安全的重视。其次,大力开展安全生产的宣传与教育。操作层员工自身安全意识水平,决定了安全生产能否有效进行。员工要将以往被动的安全转变为主动的进行安全生产,真正的了解企业安全文化,融入企业安全文化,进而实现安全素质的全面增长。最后,要加强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提高员工的心理素质。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管理者要了解员工的心理状态,对员工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帮助员工解决心理的问题。通过制度的落实,力争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并且通过合理的人性化管理,有效的保证员工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帮助员工更好的解决后顾之忧。通过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让员工消除心理的不良情绪,保持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保持平和的心态,维持良好的工作热情,真正的将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落实,提高安全生产能力。

对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范文第3篇

1创意产业的概念

20世纪90年代,英国政府首先以官方文件的方式界定了“创意产业”(CreativeIndustries)的概念。1998年11月,英国创意产业工作组将创意产业定义为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及就业潜力的产业。英国学者约翰•霍金斯认为创意产业是一种生产创造性产品的产业,创造性产品受到知识产权法的保护。他将创意产业划分为文化类创意产业和科技类创意产业两大类。文化类创意产业包括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艺表演、音乐、电影等,科技类创意产业包括工业设计、建筑设计、软件研发、咨询策划等。美国学者理查德•凯夫斯认为,创意产业是能够提供满足社会公众消费需求的文化、艺术、娱乐产品和服务的产业[3]。澳大利亚学者PottsJ等将创意产业定义为通过选择性生产和消费产生相应经济价值的一种社会网络市场。西班牙学者RafaelBoix、意大利学者Pier-giovanniR等认为,创意产业是一种“增长驱动”型产业,这种产业为其他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动力。赵锐认为,创意产业是以精神消费为需求,通过构思、发明、创新而创造出受知识产权保护的创意产品的产业集群。国内外学者对创意产业的概念界定差别较大。一方面,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发展变化较大,理论研究也不够成熟,各国学者对创意产业的概念界定难以形成较为一致的意见;另一方面,现有研究成果偏重于从经济学的视角研究创意产业的概念,而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经济业态,与知识产权关系密切,传统经济学不能够全面诠释创意产业的内涵。本文认为,创意产业是指以个人智慧、技能产生的文化、科技信息为载体,以知识产权为核心,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实现价值增值的新兴产业。

2创意产业与知识产权

随着中国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国内学者对创意产业与知识产权进行了研究。张斌认为,知识产权保护创意产业中的各种创意成果,在互联网时代要避免知识产权对创意产业的负面影响。刘筠筠等认为,通过知识产权管理,可以使创意产业不断增值。李殿伟等指出,创意产业是以知识产权为核心资产的新的产业分类,知识产权贯穿于创意产业的整个流程,创意产业的发展依赖于知识产权保护系统的合理与完备。胡微、王海燕等认为,创意产业具有较高的知识性、较高的风险性和较强的集合性。我国创意产业存在创意主体法律意识淡漠、行政执法手段效率低下、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通过保护知识产权可以促进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朱若晴从商业秘密保护角度对创意产业进行了分析,从立法模式选择和微观问题透视两个方面提出了构建创意产业商业秘密法律保护制度的建议。国内学者大都认为创意产业中的创意具有创造性,本身蕴含着知识价值,创意产业与知识产权之间关系密切。创意产业作为以知识产权为核心资产的产业,其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保护。国内学者提出了构建我国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具体建议,这些研究成果促进了我国创意产业知识产权制度的不断完善。然而,针对创意产业与知识产权之间的关系问题,现有研究没有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3创意产业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理论发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国内学者刘新立认为,风险管理是一种全面的管理职能,用以对某一组织所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价和处理。风险管理除包括风险控制和防范外,还包括风险的识别、评估等其他环节。凡是对风险有计划的组织、协调、谋划和利用活动,都可以归为风险管理范畴。创意产业作为以“创造性想法”为核心的产业类型,创新投入大、创意成果易受侵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创意产业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复杂,风险事故的连锁性和扩散性增加了创意产业的生存风险。作为研究如何有效识别、分析、评估、控制风险的理论———风险管理理论日益丰富。面对全球化的市场环境,创意产业的风险管理问题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美国学者SeidelS认为,创意产业经营者将创新型管理引入到企业组织流程之中,可以在追求创意成果的同时减少创新和经营风险。国内学者刘登佐指出,创意经济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创意产业。创意经济可以划分为创意思维阶段、创意产品化阶段和创意产品市场化阶段。他构建了创意经济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分析了三个阶段创意经济风险的控制内容,提供了相应的控制方法[16]。研究表明,风险管理的理念有助于人们在经济活动中通过主动的预防,积极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所带来的各种损失或不利后果,削弱风险后果所带来的震荡,维持经济和社会秩序的稳定。目前,国内学者对创意产业的风险管理研究较少,需要进行更加系统全面的研究。

4企业知识产权的风险管理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知识产权是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管理企业知识产权风险,是企业保持和扩大自身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必要条件。不少学者针对企业知识产权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研究。美国学者威廉•M•兰德斯等认为,运用经济分析法,可以更加系统地理解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规避知识产权法律制度风险。美国学者CrawfordJ提出了企业知识产权风险管理的具体方法,包括组建一个总协调部门,聘请专业机构确定知识产权资产的性质和范围,对知识产权资产风险进行分类和量化,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等。美国许可证和技术管理公司主管JohnW等认为,企业应当关注知识产权风险管理。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扩大企业经营优势、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增强企业竞争力、提升企业价值。意大利学者RamonaP等认为,产品销售前,企业产品的构思和设计方案容易被盗窃或泄漏;产品销售后,企业产品本身可能被仿冒。风险管理可以帮助识别、分析和控制知识产权风险。国内不少学者对企业知识产权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刘旭明等认为,我国绝大部分企业尚处于知识产权风险管理的初级防御阶段,需要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刘时海等认为,知识产权风险是指专利、商标、商业机密等在研发、生产经营、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被非法占有、流失、遭受侵权纠纷等。雷舒雅等认为,知识产权法律风险包括两种风险,即企业经营过程中对他人知识产权构成侵害的风险和企业内部职工、交易对方及竞争对手给本企业造成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陈国强认为,知识产权估值差别较大、侵权隐蔽性较强、知识产权相关人才流动等导致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的产生。何英等认为,知识的外部性导致了知识产权风险的产生。知识的外部性意味着这种知识被生产出来以后,其他人没有支付报酬却使用该项知识获得了收益。知识的外部性导致知识产权的经济利益可能受到损失。杨凯、刘映春等指出,企业依法、全面、科学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防范知识产权风险的重要对策。我国企业应当提高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建立和完善企业知识产权风险管理体系,加强企业员工尤其是企业负责人的知识产权风险管理意识。蔡华认为,在知识产权风险管理中可以引入专利保险制度,以此来分散企业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研发的积极性。刘斌认为,现代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风险管理标准体系。目前我国知识产权风险标准较为混乱。我国应以加强知识产权风险的识别、评测和防范能力为基本思路,完善知识产权风险管理体系,强化标准制定者对风险管理标准体系的重视,依托培训体系、咨询服务体系和绩效评价体系,科学有效地实施风险管理标准。唐恒等认为,可以借鉴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OHSAS18000)和质量管理标准体系(ISO9001)内容,科学构建企业知识产权风险管理的系统框架,包括规划、资源管理、活动管理、检查分析和跟进、管理评审五部分。李婵等提出了构建网络信息资源著作权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若干建议。齐荣坤等认为,企业产品研发、专利申请、生产加工、市场营销等各环节存在专利法律风险,防范和化解专利法律风险需要建立系统有效的专利预警机制。研究表明,企业知识产权风险管理就是企业依据知识产权法律和政策的监管要求,将系统规范的操作流程贯穿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防控风险、减少损失,实现企业规范管理和利益最大化。现有研究提出了构建知识产权风险管理制度的各种建议,运用量化模型和标准化管理来分析和评估知识产权风险,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对知识产权风险管理的特点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对于如何有效实施知识产权风险管理,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5结语

对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范文第4篇

(一)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认识不足

我国文化事业单位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与发达国家的文化事业水平相比差距较大。而且,一些文化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一直重资产轻管理,缺乏有效的规范机制和措施。由于我国文化事业单位的资产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或者无偿拨付,所以文化事业单位作为资产实际使用者,缺乏对资产有效管理和有效使用的认识。

(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

完善的管理体制是加强文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基础。由于我国长期处于经济转轨期,完善的管理体制尚未形成。目前,对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着职能界定不清、权责划分不明等问题。首先,管理制度不完善。目前对于文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尚未有完整的管理体系,尽管现行的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对国有资产的形成、配置、使用、处置在原则上有相关规范,但是缺少具体规定。其次,管理职责界定不清。作为国有资产的管理部门,各部门间出现职能及权责划分不明确的现象严重。具体表现为财政部门与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机关事务管理局的职责划分不清;文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与机关事务管理局职责划分不清等。

(三)国有资产操作与运营不规范

操作与运营不规范是管理制度缺失造成的,具体表现为:在资产的前期配置环节,采用基数法,单位编制预算互相攀比;资产使用环节,资产使用效率低下且缺乏监督,例如使用者缺乏产权意识,对使用的设备不珍惜,从而造成设备损坏严重,大大降低了资产的可使用时间和效率;资产处置环节,处置程序和处置方式不合理,不按规定履行报批手续,甚至低价处置资产,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

二、加强我国文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文化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认识

针对我国文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实际情况,应当从三个方面提高认识。1.明确管理的目标。2.坚持管理原则。3.重视管理地位。通过三方面努力,提高对资产管理的认识。

(二)建立健全文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关键是设置监管的主体。财政部门是事业单位的拨款单位,也是资产的出资人,掌握文化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情况,所以设置财政部门监管主体最为合适,同时应构建“国家—财政部门—主管部门—文化事业单位”管理模式。

(三)规范文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运营

对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范文第5篇

摘 要 精益文化是一种基于精益生产理念的企业文化。当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过分关注对生产方法的改善,忽视了对精益文化的培养,导致企业精益文化的建设效果不明显,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分析了企业精益文化的内涵,并指出企业在建设精益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改善建议,以期促进企业精益文化建设的有序进行。

关键词 精益文化 企业管理 文化建设

精益文化建设可以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浪费,实现低投入、高产出,使企业效益最大化,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精益文化的内涵

精益文化就是使企业在适应市场竞争的所有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目的在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质量的意识和观念的总和。提高精益生产应用效果的关键,不在于模仿或引用精益手法和工具,而在于深入探索、学习并吸收精益生产的文化精髓。可以说精益生产的手法是外在的、浅化的、表面的,而精益文化则是相对稳定的、本质性的、内涵性的东西。精益文化一旦养成,就会对企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其可以引发员工的情感共鸣,更好的规范员工的生产行为,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使企业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最大的价值。精益文化的根本目标是转变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创新企业管理模式,推动企业在管理上更上一层楼。精益文化反映的是危机意识和人本意识,只有具备危机意识,企业才能实现长久发展,危机意识能够给予员工奋发向上的力量,促进其不断拼搏进取,不断解决问题、创新方法,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二、企业建设精益文化的必要性

精益文化建设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在“规模经济”向“范围经济”演化的大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不再是单纯的价格竞争,而是表现为以产品设计、质量、成本、交货及时率、对顾客需求的反应速度、售后服务等为中心的综合实力的竞争。很显然,传统的大规模生产模式下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已不能满足目前生产实际的要求,因此各个行业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具有高度灵活性、高效率的生产管理模式――精益生产。它以永无止境的追求精益求精的过程,以尽善尽美为最终目标,充分发挥人的潜力致力于持续改进生产流程和流程中的每一道工序,从而提高劳动利用率,尽最大可能消除价值链中一切不能增加价值的活动的生产组织方式。而精益生产不仅仅是一种工具、一种手段,从更深层面上理解,它应该是一种企业理念、企业文化。所以,企业在推进精益管理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精益文化的培养。

三、企业精益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对精益的认知不到位

一些管理层人员认为精益管理要另起炉灶,这种看法认为企业一直在以质量管理、预算管理、绩效管理、现场管理等管理方法抓落实,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时下,再提出“新式”管理模式,尽管表面上接受,但心底不认同。这种模糊认识,源于对精益管理的深度缺乏理解,将管理理念和管理工具混淆。一般来说,高层管理人员,对企业精益文化重要性、必要性的认知程度比较深、也比较统一;中层管理人员虽然能够认识到企业精益文化的重要性,却在认知程度上参差不齐;而职工对企业精益文化的认识相对较浅,大致了解企业精神、企业理念等基础的概念,但通过企业精益文化规范行为,提高素质等目的,还没有特别清楚的认识。

(二)难以实现全员参与

全员参与是企业实施精益生产和建设精益文化的重要基础,企业只有做到全员参与,才能更加深入的建设精益文化。我国企业在建设精益文化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生产管理流程的单位和部门。多数员工只是被动的接受企业的指导方针,对精益文化的建设热情较低,存在被动应付现象。缺乏积极主动的思想认知,步调不一致,难以形成合力,成效不明显。而员工是企业精益文化建设的主要源泉,企业只有最大限度发挥所有员工的创造力和智慧,引导企业全体员工都积极参与到“精益改善”中来,通过精益理论的宣传与“人人改善”相结合,才能真正建立精益文化。

(三)过于依赖工具方法

有的企业在建设精益文化过程中过分关注对工具方法的研究,忽视了对精益文化内涵的挖掘。丰田公司的精益生产和理念较为先进,但许多国内企业在研究和学习丰田公司的技能和经验时,将重心过多放在了对丰田公司高效率工具的研究上,比如对标准作业法,看板管理、1分钟换模法等多种方法的研究,忽视了研究丰田公司是基于什么样的思想创造出不同的高效率工具。过分依赖工具方法是一种十分错误的做法,没有优质的精益文化就无法创造出良好的高效率工具,这才是精益文化建设的关键。

四、企业精益文化建设策略

(一)构建体系,导入理念

与企业文化相比,精益文化更加强调节约和效率,而企业文化则相对较为广泛,可以说,企业文化包括精益文化,精益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精益文化纳入企业子文化建设,从理念识别、视觉识别和行为识别系统方面着手,总结提炼出精益文化的核心内涵、核心价值观、行为准则等内容,要结合企业实际,将企业精益文化渗透于各项工作之中,积极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向更深更广的维度发展,规范制度文化、推广行为文化,营造视觉文化,切实将行业精益文化内化为职工的道德准则、固化为职工的行为准则、外化为职工的言谈举止。逐步探索出适合企业发展的文化制度,引导职工在工作中挖掘潜力、释放能量。

(二)注重宣贯,营造氛围

精益文化要落地,大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极为重要。精益文化理念的认知、认同、实践,认知是行为改变的基础,但接受知识转化到改变行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只有从实现内心认同到行为改变,精益文化建设才是真正落地。因此,要采取各种方式进行宣贯,通过精益知识看板、内部刊物、海报、宣传栏、网站、征文、简报等渠道,对精益理念进行广泛宣传和动员,大力营造精益管理的良好氛围,营造了“人人都是精益实践者、人人都是精益改善者”的良好氛围,使精益思想内化于心,推动精益行为外化于形。

(三)加强培训,掌握方法

开展分阶段、分层级、多渠道、多形式的精益管理培训,购买精益管理专业书籍,邀请国内精益生产的专家学者授课,详解精益管理的知识经验,从思想上理论上武装员工,使各层级人员深刻理解精益管理的内涵,熟练掌握适用的精益管理工具和方法。培养一批高素质精益人才队伍,逐渐形成全员了解精益、全员掌握精益、全员实践精益的精益组织。

(四)制度创新,机制保障

制度保障就是精益推进过程中需要完善相关的程序、制度,要做到标准的执行力度必须强,也即标准制定以后必须最大限度地执行。在精益推进的前期,可能员工的工作习惯、长期形成的工作思维与创新的、反常规的精益手法、精益思维相悖,因此,在精益推进的前期必须用制度保障精益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并在遵守制度的过程中慢慢培养员工的精益意识。

(1)建立奖励机制,创造奋发向上的工作氛围。企业首先要创造一个使全体员工认同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以此来提高员工对自身工作的积极性,这就要求企业要给员工进行适时的奖励。奖励机制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即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在物质方面,企业应该将员工的绩效考核和对精益工作推进的贡献相挂钩;在精神方面,企业要尽最大的努力给员工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和场所,并关注员工的自身发展,给每个员工提供进取的机会和平台。其次,企业要明确激励导向,一旦企业部门的员工被考核,其从事的岗位工作业绩和收入将会息息相关,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个员工都会尽全力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然而这种机制也可能导致员工个人和公司工作的关联性逐渐减弱,致使企业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却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企业要进一步加强激励机制,明确激励导向,注重对员工个人的培养和企业获利能力的增强,将员工的努力方向和企业目标相一致,使员工的发展和企业发展方向紧密相联,促进企业在精益文化和经济领域上的进步和发展。

(2)建立保障制度,促进员工持续改进。在学习和推进经济文化的过程中,光有奖励机制是不够的。企业还需要一套强有力的保障机制,在推进精益文化过程中完善各项程序和制度,促使员工做到经常性和日常性的改进,不断进步和发展。为达到该目的,企业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鼓励全员参与精益文化的建设。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是精益文化建设的基础,每个员工都是企业的改进源泉,企业必须鼓励和相信员工,尽最大的可能发挥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共同努力,改变企业目前现有的问题;二是强调团队协作,精益文化的建设强调的是团队合作,团队精神的养成能够使精益文化发挥最大效用,因此,在企业日常运营中,管理者必须积极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从丰富的文化活动中凝聚团队力量。三是明确企业精益文化核心价值,明确企业精益文化核心价值对企业整体系统的整合和改造作用,企业应该以精益文化核心价值为主要载体,建立企业精益文化组织,这不仅是企业精益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企业从线性思维向创造性思维的转变过程,能促进企业在制度创新和文化建设上作出重大改变。

五、结语

在我国企业精益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企业过分强调了对精益方法的模仿,从而忽视了对精益文化本质内涵的挖掘,故而本文着重阐述了精益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建设措施,希望能够提高企业管理者对精益文化的重视程度,以促进企业精益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汉青.从丰田生产方式对丰田企业文化的研究[J].知识经济,2016(4).

[2] 周宇静.地市级烟草商业企业精益文化建设的方法研究与实践[J].甘肃科技,2015(17).

[3] 郭飞云.基于精益管理思想的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下,2012(2).

[4] 李建忠.中小企业精益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及保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28).

对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范文第6篇

【关键词】知识管理 企业核心竞争力 对策

随着知识管理的发展,知识管理正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引起越来越多企业家和学者的重视。知识管理是基于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的出现以及人们对知识与管理内涵的更深层次的理解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在我国加入wto背景下,知识管理作为企业战略资源的地位迅速提高,知识管理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中将发挥及其重要且无法替代的作用。

一、知识管理的内涵和特点

目前关于什么是知识管理,却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许多中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知识管理做出了不同的解释。美国生产力与质量研究中心(apqc)认为:“知识管理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而对知识进行识别、获取和充分发挥其作用的过程”。国内著名管理学专家乌家培认为:“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是信息管理发展的新阶段,是信息转换为知识,并用知识提高特定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由于知识管理本身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学者们基于不同的角度对知识管理有着各种各样的定义。但是这些定义中也反映出了一个共性,那就是高度重视知识的核心地位和发挥知识的作用,并强调知识管理的终极目的与其他管理的终极目的一样,是为了提高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是随着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而发展的。战略管理自20世纪60年源于美国以来,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该理论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以p rah lad 和ham el 为代表的企业能力学派,成为战略管理理论的新的主流学派,标志性的事件是:1990年p rah lad和ham el在哈佛商业评论(hbr )上发表了“企业核心能力”一文。

p rah lad和ham el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集体知识,尤其是协同不同的产品生产技能,以及对多样化的技术进行集成的知识”。这个定义是关于核心竞争力的、较早的“经典”定义。

三、知识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互关系

1.知识管理对核心竞争力的促进作用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基础,而竞争优势的创造有赖于有效的知识管理。一方面,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维持取决于企业知识积累、应用和创新的能力;另一方面,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也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的。知识管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外化、内化、中介、认知4种功能来实现的。此外,知识管理还可以帮助企业克服核心能力刚性。

2.核心竞争力对知识管理的导向作用

知识管理可以促进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发展。反之,核心竞争力对知识管理具有指导作用。

⑴核心竞争力战略比狭隘的只重视现有知识资产管理的方式看得更远,这种思路使得人们在考虑问题时,不仅要从增强当前知识效用的角度出发,还要从获取未来知识的角度出发。

⑵核心竞争力和以知识为中心的公司观点都要求相应的知识管理变革,需要采取能够实现战略联盟的知识管理方法,从知识综合与创新的效率、范围、灵活性等方面测量知识管理战略价值。

⑶核心竞争力的营造体现了企业的长期目标,是公司通过重新认识与整合内部与外部已有的及新的知识,使自身素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它能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知识基础。

⑷公司选择核心竞争力作为知识管理的重点,可以保证可用于公司知识管理的资源有更高收益的回报,也可显著减少需要管理的知识内容,简化知识管理业务流程,实现知识管理与企业其他业务流程的融合,还有可能引起公司上下尤其是公司最高领导层的关注,更有可能获得较多的资源支持,并在公司范围内显示宣传知识管理的巨大作用。

四、利用知识管理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1.创建“学习型”组织

在学习型企业中,每一个职员都被认为是知识的管理者,全体员工事实上都成为了企业知识管理的主体。企业领导都和企业员工都能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素质,并且积极地将个人隐性知识转变为企业显性知识,建立企业的智力优势,最终使企业经济的增长从依靠资本积累转向知识的积累与创新,使得知识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2.增强创新能力

(1)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可以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开发出技术含量高、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而提高这一能力,企业必须不断加强技术开发力量、更多地掌握产品的核心技术产权,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对于主要科研力量,要从各方面创造新环境,在分配制度上适当地引入股权分配或者期权分权,充分调动他们创新的积极性。

(2)企业组织结构创新

组织的各个部门、每个人员都应该可以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灵活的调整和变动。工作中没有过多的标准和规范,对职务的规定灵活性和可调整性较强。

(3)企业制度创新

企业的制度创新能力是指根据市场配置资源和企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断革新和完善以企业的财产制度为核心的各项基本制度,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这一能力是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这要求企业逐步建立和完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有限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明确各类所有者权利,使企业各组织层面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

(4)企业管理创新

企业的管理创新能力是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这就要求企业管理层具备立足市场,洞悉市场变化,熟悉竞争的对手情况,敢于抓住机会创新的能力。为了防止出现重大的决策失误,必须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强化风险意识。

3.营造有利于知识共享的组织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成员共同创造并得到共同认可的群体意识,是形成企业管理风格的文化基础。成功的知识管理需要企业建立以知识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全体企业员工能够共同认识到知识的价值和学习的重要性,并且高度重视个人经验、专业技术和创新,从而为知识的交流、学习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企业文化是知识管理的文化基础,形成“以人为本”、崇尚知识、人人都是为知识创新争做贡献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参考文献:

[1]prahalad c k,hamel g.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may?june:79-91.

[2][美]维纳·艾莉著,刘民慧等译.知识的进化.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50.307.

对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范文第7篇

【关键词】化工兴业;危险化学品;管理认识;加强

危险化学品是一种极其危险的物品,其具体体现在毒性、身体危害、污染气体、侵蚀环境等的基本特点,从开始的制造到运作,放置到出售等过程中都会涉及到这些极具危险且具有生命挑战的流程。在这些流程中如果有使用不合理,操作不熟练,技术不过关及产品不合格的情况,就极有可能有各种原因导致人生事故,房屋摧毁,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针对此现象,我国加强化工行业危险化学品管理的任务就成为化工产业的首要任务,要想避免在人员的生命,公司的财产等方面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就必须在生产化工危险品的时候应该抓住其产品的质量,增强员工技术,增加先进设备,做好防毒防害的措施,并加强公司上上下下对化工危险品的管理及加强员工对化工危险产品的认识等问题。做到健康、合理、有效及科学的生产化工行业危险化学品。

一、分析目前化工行业危险化学品管理认识的现状

目前,很多企业对危险化学品生产的管理与认识还不够充足,没有意识到其产品的危害作用有多大,危及范围有多广。然而,很多企业在生产化工危险化学品的过程中管理层面就呈现一些有问题的现状,以化学品的仓库管理为例:比如,在仓库管理的时候,很多企业仓库管理的手段还属于基本的手工操作阶段,在一些数据录入,资料增加,获取信息,生产商品等领域都是用陈旧的,古老的模式进行工作。由于此现状导致企业的信息得不到及时的更新,以及不能将每台机器的使用说明,基本操作,危险的信息及时的输入进系统。当工作人员工作的时候就无法明确的准确的对每一台新机器进行合理的、科学的、有效的分类。再者,依据这样的情况当工作人员没有相关知识进行辅导的时候或许会发生误用、乱用的错误。还导致很多企业不仅不能提高公司的营业、生产效率,还阻碍了该公司的发展。以上的现状严重的对化工行业产生影响。

还有很多企业的危险化学品存在着管理的力量及技术较为薄弱的现状,管理过程中的监督水平,结构体系存在着漏洞。化工行业的危险化学品对企业的发展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在监管上存在的问题,对企业来说是目前面临的较大的任务,要想加强化工行业对危险化学品生产的管理认识就必须加强企业各个部门的监管制度,由此才能让企业的化工行业方面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公司快速发展。针对在很对企业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本文将在以下阐述解决问题的措施。

二、探讨加强化工行业危险化学品管理认识的措施

1、严格整个生产链的管理。首先,企业在严格整个生产链的管理的前提就是要加强公司上上下下的人对化工行业危险化学品进行初步的理论知识学习,让他们知道其危险品的危害。可以先从企业上层为着手点,强化他们的在整个生产链应具备的相关知识,再由他们纷纷向自己的部下进行训练。其次,在公司的机器、技术管理层面就逐一进行检测,对不合格的员工或是机器进行更新换代,或是对素质不高的员工进行培训,让他们具备此方面的知识,并熟悉整个生产链的发展过程,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最后,企业应加强生产、运作、传送等方面的链接,在这些方面逐个进行安全方面的管理,并加强危险的科学生产与传输,以一种循环发展的方式,力图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为主,并保障工作人员的人生安全,及公司的生产效率。

2、加强管理基础,实行严格的监管水平。随着社会的的演变,及竞争压力的增大,一个企业能发展的又好又快,与其基础管理的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企业对危险化学品管理的认识,才能有效地达到管理的目的。比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切实的将危险产品的标签,使用方法登记与注册在相关的系统上,通过传播的方式方法,由此做好管理的基础。以及要加强对企业危险品管理的投入力度,限制生产或购买过多的危险化学品,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由此,企业还应该实行严格的监管水平,以宣传活动的形式对各阶层、各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完善监管体系,一年一次或者一年两次的频率对危险化学品进行监管与检查,力图做到无由危险化学品造成的伤害为最终目的。

3、提倡新技术来推行安全管理的认识。现今,很多企业由于由危险化学品造成的事故的原因就是与自身的技术水平不够有关系,以及企业的技术不到位,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和防护措施不先进,管理认识水平不足等。比如:在制造危险化学品的过程中,发生了毒气泄漏的现象,很多企业就是因为防毒措施不先进,技术不高级,导致工作人员大多中毒而死,大多窒息而死,造成了这种无法挽回的局面。所以,每个企业为了防止这些可以用先进的技术解决的安全问题,就必须对本企业的生产技术,安全技术,防毒防爆技术等进行更新换代,由此才能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及企业的安全,同时加强员工的自我防范意识也是极为重要的。于是,大力推行新技术对企业的发展是必定要采取的措施,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及走在社会的前沿。

总之,在各企业的发展中,认识到化工行业危险化学品的严重性很重要的,只有通过对其的了解,才会加强对这方面的管理,才会在管理层面运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减少各领域不必要的伤害。才能通过企业对安全方面的高度重视减少危害发生,由此才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提高员工的素质,及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并在化工危险化学品的行业中创出一片独树一帜的天空。

【参考文献】

[1]梅少粉,张英魁.技术化与专业化视角下的中国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创新[J]. 岭南学刊,2010(06).

[2]蔡定剑.中国公众参与的问题与前景[J].民主与科学,2010(05).

对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范文第8篇

关键词:建设安全文化 认识 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安全对于煤炭企业来说是一个永恒的追求目标,同时也是煤炭生产矿井各项工作的核心和基础。在现阶段,如何更好的适应我们华亭矿区实际,努力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与安全生产相结合,从而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是矿区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所肩负的一项神圣使命。回顾近年来的工作,结合陈家沟煤矿建设安全文化的实际,我们总结出了一些基本认识。

一、从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高度加深对建设安全文化重大意义的认识

1. 安全文化建设是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企业文化建设是当代企业管理技术的发展主流,而安全文化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安全文化是企业职工在长期的安全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安全群体意识,它包括: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管理的目标、理念、制度、运作方式、安全生产硬件设施、安全教育培训资源以及职工对安全生产管理的认同感等等。

2. 安全文化是物质、观念、行为文化的有机统一

首先,安全文化是一种物质文化。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工作所必需的各种硬件资源都是安全文化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其次,安全文化是一种行为文化。它不仅依赖于煤矿职工个人良好的技术素质、心理素质和规范作业,还要靠各级领导干部优良的工作作风和党团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带动。再次,安全文化是一种观念文化。职工具有对企业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家庭负责、对他人负责的高度敬业精神和责任感,才能自觉主动地搞好安全生产工作。

3. 建设优秀的煤矿安全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设安全文化是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创新的最佳形式和突破口,思想政治工作又是企业安全文化的航标和灯塔。两者有机结合,互促互补,既发挥政治优势,又发挥文化潜能;既有效地提高了广大职工的思想政治觉悟,又优化了职工的文化素质,从而保证企业健康发展,所以优秀的煤矿安全文化对促进煤炭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当前对开展安全文化建设认识上的偏差和纠正对策

对于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目前在我矿干部职工当中存在以下几种带有普遍性的认识偏差。

1. 对安全文化的认识只停留在作表面文章,认为写几条标语,搞几项活动,就算开展了安全文化建设。

2. 认为安全文化建设是软指标,应该由党群部门来搞,没有必要影响到生产经营管理的正常运作。

3. 还有少数人认为,建设包括安全文化在内的企业文化是当前企业管理思想研究的前沿成果,是最先进的管理技术,应当全部照搬不误,而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已经过时了,应当用企业文化完全取代思想政治工作。

出现这些认识的根源在于大多数人对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理解并不全面,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对我们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带来危害。我们要区别对待,分别对策。

首先,必须提升干部职工的管理素质。要从积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贯彻“以人为本”管理思想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加强对干部职工现代管理理念的学习教育,促使他们尽快了解安全文化的深刻内涵,破除按部就班、一成不变的僵化管理手段,造就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干部职工队伍。

其次,要正确认识安全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以提高人的素质为基础,以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共同出发点,来达到发展企业生产力的目的。

第三,必须改进陈旧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要坚决摒弃过去那种“几条标语,几项活动,几场竞赛,几篇心得体会”群众运动式工作方法,主自动寻求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工作的结合点,走出一条具有华煤特色的安全文化建设路子。

三、大力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建设具有华煤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

1. 建设安全文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作为国有煤炭企业,我们的安全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汇作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以马列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着眼于企业的兴衰和职工的凝聚力,以培育“四有”的特别能战斗的职工队伍,推进煤炭工业现代化进程为最终目标。

2. 建设安全文化必须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并要始终坚持把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特点,不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优化,各级党组织建立思想状况分析制度和谈心制度,及时把握员工思想脉搏,把思想政治工作同解决员工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积极创造条件,赢得职工群众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 建设安全文化必须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安全生产的实践主体是人,安全生产本身是对的维护人的生命权益。所以各级各层管理干部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职工的接受程度和安全思想教育的效果,使安全思想教育切实能够让职工受到心灵上的启迪和思想上的升华,增强自我保安意识和提高安全素质的自觉性,充分发挥每位职工在每个环节当中的安全主体地位和作用。

4. 建设安全文化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优势

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排头兵,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党的政治纪律、理想信念、群众路线和群众观念教育,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灌输安全生产的基础知识,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舆论氛围。

对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范文第9篇

【关键词】安全文化;企业管理;安全意识;安全生产

1前言

要探讨安全文化,首先要搞懂什么是安全文化,安全文化是安全意识及其所引导的各个安全行为的总称,其中包括行为安全、安全观念及其安全工艺和安全系统等。以人为本是安全文化的中心,营造企业内部的安全文化氛围,宣传安全文化的重要性进而实现改善安全业绩、构建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的目的。安全文化包括安全价值观以及安全行为准则,安全行为准则是表层结构安全价值观是里层结构,二者相互联系构成了安全文化的主体,其中具体的表现有个人、单位、群体对安全所持有的态度以及面对安全隐患时采取的行动方法,安全文化基本都是围绕人展开的,要规范人的行为,文化是最有效、最积极同时也是最根本的。

2安全文化的特点和功能

首先安全文化所强调的就是将安全知识融入人们容易接受的文化当中,因此文化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在安全文化中也会有所体现,再加上安全所具有的企业生产活动中的质量安全和生产效益等特点,这样就使安全与文化产生了紧密联系。保护自己与他人的安全与健康为主旨,以人为本是安全文化的基本特征,所以我们应该构建正确的安全观念和安全规范的行为准则,进而创造出最安全、最舒适、最文明的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这就是安全文化的最终目的。安全文化有具体的这几个功能,包括改善人们的安全观念、传播安全知识、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规范人们的安全行为、完善安全管理机制、保持生产的安全高效的运行,这几项功能就决定了安全文化在生产工作中的地位,如果可以将安全文化要求的这几项功能制定并且实施,这将会对企业和个人产生重大影响,可以将企业的各个部门的全体职工培养成结合安全与文化于一体的高素质人才。

3明确安全文化在企业生产当中的地位

如果可以清晰明确的清楚安全文化在企业生产当中的地位,那么安全文化在企业生产当中的价值也就显而易见,从安全文化的基本特征、基本概念与安全文化的具体功能这几方面可以清晰的认识到安全文化在企业生产安全中的作用。首先,要明确企业生产活动的首要准则既“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也是安全文化的灵魂。安全生产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它涉及了人、机器、产品、环境、法律等各个方面,而安全文化恰好可以融入企业生产的各个方面,从而是生产更加的安全规范。企业的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保障,企业的安全文化在企业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与企业文化有密切联系,又能融入安全生产当中。在生产过程当中,如果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文化素质以及安全意识,时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生产工作方针,使人们真正能够处理好效益与安全之间的关系,那么宣传和落实安全文化是其必备的重要手段,这对我们树立正确的安全观与价值观具有重大意义。安全文化涉及到企业文化以及生产的各个方面,从外部来看,安全文化在企业当中分为物质文化,既企业的安全文化的实体部分与外部的形象标志,其中就包括了生活资料、生产条件、设备设施、生产的条件、环境保护的基本设施、安全卫生的工作用品等等。另外,安全文化也包括制度文化,制度文化又包含了劳动者的保护法、安全生产的法律规定以及制定的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操作与防范章程、安全卫生的道德标准等等,再者安全文化也包括精神文化,精神文化中又涉及到人们的安全观念,安全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安全防范意识、企业的精神面貌、企业所营造的安全氛围等等,安全文化涉及的范围之广、内容之细,这些都决定了安全文化在企业文化以及企业生产当中不可取代的地位。

4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之间的关系

安全管理是预防事故的三大对策之一,在当今企业生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安全文化又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到安全管理的好坏,安全管理作为安全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它是使企业安全文化不断趋于完善、规范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企业安全管理是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的范畴,其中包括行为管理、设备管理和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的管理等等。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和环境也会有助于营造企业科学的安全管理模式。可以说安全管理的基础就是安全文化,因为安全管理包括对于一个企业的各个阶层的工作人员都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的要求,其中包括他们对自己安全意识、认识、态度、价值观、以及信念他们所具备的安全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这些都是企业的安全管理的基础。作为管理安全的主体,企业应该积极号召全体员工,在各个部门落实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从而构建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核心思想体系;上级领导起到带头作用,带领各级员工参与安全生产的组织体系建设:从而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再者,建立起安全生产的监督体制,促进群众监督体制的建立。作为企业安全文化的表现形式,安全管理自然而然的丰富了企业的安全文化。通过企业的不断实践与发展,人们在生产当中也学会了相应的科学技术手段与管理手段,但是对于在保证生产效益的同时,搞好安全生产还是显得差强人意。科技的手段无法使生产发生本质的变化,那么就需要用安全管理来补充。同样安全管理在发挥效能时,也无法离开企业这个主体,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安全文化素质和其他们所处的安全文化环境直接关系到企业安全管理的效能。如果说被管理者对企业制定的相关安全制度置之不理甚至产生抵制心理,那么这样必定会体现到他们的安全行为上。被管理者的一些不安全行为必然会导致危险事故的发生。因此,在安全管理上时时刻刻细心细致的监督企业的每个员工遵守规章制度,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就给企业的安全管理带来了重大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安全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安全文化的倡导和建设,这正是为了弥补企业安全管理的不足。那么安全文化是如何弥补安全管理不足的呢,我认为有的以下几点,首先安全文化在精神建设方面给予了安全文化的巨大帮助,安全文化注重人的观念、伦理、道德、情感、态度、品行等一些深层的人文因素,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创建群体氛围等多种手段,不断的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素养、安全知识,进而改进其安全的意识和行为,进而使员工从被迫服从管理制度的状态,改变成自己主动的按照安全要求进而采取行动,变被动为主动,这样更加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安全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的执行。

5加强安全文化的相关建设可以提升员工的安全素养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产生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人类的各个方面的行为方式以及思维模式都是由悠久的文化中培养出来的。因此安全文化的培养,首先要从思想观念的改变入手,用当今企业管理的模式与理念来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对安全文化的重视程度能够教会我们认识安全是企业生产推动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让人们认识到安全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让人们认识到“安全第一”的这一简单却深刻的理念,让人们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从内心深处体会到自己对他人生命安全所承担的责任,进而使自己在工作岗位上认真遵守安全制度与安全规范。如果人们可以这样正确的看待他人的生命,必然会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通过一些权威资料可以发现,在企业生产的过程中,人的安全因素是最突出的问题。如果要解决人的素质与安全意识的问题,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强有力的安全文化支持,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作为安全工作的主线,发展人性化的安全管理制度。充分的利用好政治学习日、安全活动日、班后会议等时间,做好安全教育的宣传,进而使人们提高对人的生命的重视程度。做好与工作现实相结合,尽可能的丰富安全文化知识,从而建立起具有安全文化特色的体系,使员工在思想、心里以及行为上自然形成自交与互救的安全理念和安全氛围,另外,企业应该加强安全知识、规章制度和法制安全的传播,可以通过电视广告、网络上的社交网站、电台广播等等传播方式进行宣传动员,也可以建立对遵守或违背安全制度的员工的奖惩规则,从而提高员工学习安全文化,遵守安全制度的积极性。通过这些方法,创造一种和谐的安全人文环境,从而全面的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为安全文化奠定基础,推动企业安全文化的发展。

6总结

安全文化建设贯穿整个安全生产中,是一项非常复杂的长久工程。安全文化在企业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地位,它所面对的主体是人,通过安全文化教育最终使人们的行为规范安全,实现危险事故发生概率的最小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安全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保护职工的健康和安全,早已成为企业生产安全的总方针,同时也证明了企业安全文化在企业安全生产当中的价值所在。

作者:王怀山 单位:安溪县湖头镇人民政府

参考文献

[1]李雅桐.浅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标准化建设的关系[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7.

[2]李利.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J].现代企业教育,2015,2.

[3]石彦磊.煤矿企业安全文化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6.

[4]马鹏飞.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标准化建设的关系[J].商品与质量,2015,49.

对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艺术文化;管理法则

文化产业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充满活力的人文学科。由于它的“新”,很多人常常对这门学科产生感性上的认识错误,比如在此学科的原始概念上,即便在文化和艺术的讨论上,很多人往往就混淆不清。谈及文化产业,就不得不涉及到文化艺术。有人常常把文化与艺术混为一谈。因此,首先区别一下文化和艺术的概念是至为重要的。文化艺术或者艺术文化,两者是相通的。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把文化定义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他把文化定义为了一种抽象的形态概念,然而我们东方人理解上总有些空洞,其实我们祖先在《周易》书中,对文化早有精辟的阐释,“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来自人文又面对人文,作用是化成天下,“化”字的用的非常巧妙,把文化艺术的巨大无形的精神力量,妙不可言的渲染出来了。也完完全全的展现了国人的艺术思维,艺术是一种游戏的精神,是润物细无声的教化,只有具备了这样的艺术思维,我们才能走进艺术的内部,发挥她的潜力,进而完成她拓展主体、完善人格、美化人生的根本宗旨。

在明确了文化的概念之后,我们就可以讨论下一个问题了。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在自发的基础上达到一定的阶段,必然形成产业而且需要引导,需要从管理的概念上,总体上把握它的事态。说到管理是一个成熟的概念,在知识百科中,管理定义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文化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是一种创造审美对象的精神生产,在市场经济的流通的过程,必定是以商品的形式,通过流通、消费实现最终的价值的。艺术品的生产、流通、消费等一系列纯粹的商业行为,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需要来自行政体制、道德约束上的监管,在此基础之上诞生了文化产业管理的概念。进入商业运作过程的艺术品和艺术服务,它们可能是从一开始创造就带有商业动机或意图的,也可能是在以后被投入艺术市场才带上商业性,流通的终端是为顾客服务,获取报酬的商业。那么,所谓文化产业,即生产和经营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企业行为和活动,包括演出业、影视业、出版业、报业、网络业、娱乐业、广告业、咨询业、策划业等行业,而文化产业管理,简单的讲是以一种适应工业化社会大生产的理念形成的管理模式,把现代企业经济的管理理念植入到文化经济生产的各个环节中。核心的三个元素:艺术生产(艺术创造)、艺术市场、文化管理。

我们都知道文化体制改革在国内推行了很多年,有成功,有失败,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我们还是看到一些成功的例子。中国木偶艺术剧团经营管理案例就比较典型,这个北京市文化局所属的艺术表演团体,在尝试着实行剧团总经理负责制的改革中,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在市场定位上分析木偶剧的受众人群,锁定在儿童群体。根据不同的受众群体的观剧需求,充分挖掘木偶艺术资源。国内开发专门为低幼儿演出的“小星星剧场” ,创作《春天的童话》、《美人鱼》、《七彩湖》、《太空动物园》、《亨特・格蕾特》、《天鹅湖》等一批大型新剧目。还到市内及郊区县举办的游园活动和庙会上去演出,为农村儿童演出。创建国外演出基地,抓住国外对传统艺术的好奇,倡导国际交流,走出去扩展国外市场。从2000年起,该团就同韩国演出商建立了合作关系,选送大型木偶剧到韩国巡演,组织演员按照翻译成韩语的台词录音对口型排戏。“韩本”的《木偶奇遇记》等剧目先后在韩国50多个城市与小观众见面,像在国内一样受到热烈的欢迎。这种坚持在艺术创作、生产和艺术生产的延伸上挖掘潜力,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改革,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剧团的演出收入从改革前的20多万元增加到现在的200多万元,每年演出场次达到1000场上下。2002年,中国木偶剧院经营收入达500万元以上,剧团与剧院共创收700余万元。所以说,文化管理与企业管理、行政管理还是有所差异的,它是在艺术生产过程中依据自身规律和发展的特征按照现代管理理论和模式而进行的,它要对艺术生产、艺术供求,艺术销售等原理、原则和方法进行研究。

文化产业管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是复杂的,一方面是成熟的文化产业观念,一方面是科学的管理理念,然而把这两则巧妙地结合起来,成为一种新的学问,成为一种具有实效性的管理理念,又不是那么的容易。要想把这两则结合起来,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把文化艺术的思维与管理法则融合到一起。

对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企业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

一、科学地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现阶段我国经济正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员工行为的指导思想。现代企业里的员工,已不仅仅只想通过劳动从企业中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他们还需要被社会和企业认可,并有一种个人的成就感和归属感。企业是员工赖以实现自身价值的环境寄托,企业也就是员工之家。让员工们认识到企业是自己的企业,这就是好的企业文化产生出来的积极作用。反之,员工们认为企业不是自己的企业,吃光、用光、败光,这是失败的企业文化产生的消极作用。企业文化就是全体员工认可和共有的企业核心价值,它规划了员工基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并渐渐将其演变成一种习以为常的规则。而且这种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还能在新老主管交替、新老员工交替过程中具有延续性和保持性,这样的企业文化能使企业真正立于不败之地。企业文化是与企业相伴而生的客观现象。早在企业这一经济组织形态诞生之时,就存在企业文化。但是,人们对这一文化现象的认识和研究,则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首先提出并倡导企业文化理论的是美国的管理学者。70年代起,美国经济长期陷于停滞状态,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其产品大量冲击和占领美国曾居于优势的市场领域。这一严峻的挑战引起美国各界的震惊和深刻反思。经过多方面的比较研究,美国学者发现成功的企业管理是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日本的企业管理方法中有不少是为美国企业界所忽视的,其根本差异表现在,美国企业注重管理的硬件方面,强调理性的科学管理。日本企业则不但重视“硬”管理,更注重“软”管理,即注重企业中的文化因素,注重为全体职工共有的价值观念,注重强化职工对本企业的向心力,注重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比较的结果使美国学者认识到,文化是企业管理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对于企业的成功与否具有深刻的影响作用。美国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引起日本企业界和理论界的强烈反响,并相继波及其他国家,由此兴起一股世界范围的企业文化热潮。

目前,企业文化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得到长足发展,企业文化学作为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已成为现代管理从物质的、制度的层面向文化层面发展的趋势,被称为自古典管理以来管理理论发展的第四个阶段。

中国西电集团这几年文化建设,用“责任之道”启示我们:企业文化之所以对企业经营管理起作用,是靠了其对职工的熏陶、感染和引导。企业文化中所包容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作为一个群体心理定势及氛围存在于企业职工中。在这种企业文化面前,职工会自觉地按照企业的共同价值及行为准则去从事工作、学习、生活,发自内心地为企业创造财富,这种作用是无法去度量和计算的。

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寻求更科学、更系统、更完整的管理体系。企业文化提供了必要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当代企业要保持又好又快和持续发展,必须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管理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对企业文化建设认识上的误区

在探索企业文化建设路子的过程中,一些企业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存在着较为片面、机械、僵化的现象,具体表现如下。

1.盲目效仿,形式化严重。一些企业看到别的企业搞企业文化发展了,就跟着效仿,误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创造特色环境,在没有充分考虑客观情况、自身特点、决策层缺乏统一认识的情况下,盲目导入ci系统。虽然外观统一色调、统一标识,服装款式协调一致,但对企业的理念不能真正达成共识,使企业文化流于形式。

2.概念模糊,文体化泛滥。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把内部开展的文体活动当成企业文化,热衷于活动的轰轰烈烈,并将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硬性指标来完成;还有的企业把以前开展的一些文体活动都归纳为企业文化,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中并没有搞明白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

3.言行不一,空泛化至上。在一些企业,门口、走廊到处是标语口号,职工每天唱厂歌,而管理思想另行一套。有的企业总讲“以人为本”,但采取什么办法手段真正体现以人为本,起到凝聚、激励员工的作用,领导者却没有深刻的研究和实践。

4.观念守旧,僵硬化继承。主要是对企业文化认识缺乏系统性和创新。有的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制定和执行企业的规章制度,就是职工的文明礼貌、道德风范、企业的知名度等,把企业文化看成一旦形成就长此永久不变的信条。

以上四种误区有着一定的共性,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

三、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和途径

1.企业领导者必须成为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企业文化从某种特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企业家”文化,因为企业是由领导者进行管理的,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的决心和行动。企业领导者应该带头学习企业文化知识,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要有深刻的认识,对建设本企业文化有独到的见解,对本企业发展有长远的战略思考。要亲自参与文化理念的提炼,指导企业文化各个系统的设计,提出具有个性化的观点,突出强调独具个性和前瞻性的管理意识。通过长远目光、人格魅力和管理艺术,感染和影响职工发挥最大的潜力,推动企业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对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范文第12篇

中国石油管道中原输油气分公司山东德州253000

摘要院企业安全文化是在企业实践发展中不断形成的,再反过来服务于企业安全生产的精神层面,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构建企业文化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企业领导者和全体职工共同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然后具体的从提升对企业安全文化的思想认识、确定企业安全文化的具体内容、充分发挥企业全体职员团队作用和长期持续关注企业安全文化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培育和构建企业安全文化,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http://

关键词 院培育和构建;企业安全文化;安全意识

1 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

现代安全管理中对安全文化的定义为:“人类安全生产与生存活动所创造的安全理念、态度、价值观等精神层面,以及安全行为方式、习惯和安全物态的总和”。这是从文化的角度对安全文化的一个广义的定义,包含了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而狭义的定义主要从精神层面谈及。两种定义可以既包括企业,又包括公共安全、社会安全、生活安全等众多方面。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管理中的内容,是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也是企业安全管理到达一定程度上的一个升华,通常不仅包括物质基础,还包括制度建设和思想精神的形成三个方面的内容。具体的,企业安全文化指企业中的所有职员在安全工作中形成的统一的价值观点、素质结构、物质装备等,也指在企业安全管理实践中渐渐形成的且被员工奉行的道德理念和行为准则等。

2 如何培育和构建企业安全文化

2.1 提升对企业安全文化的思想认识

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抽象的物质,企业安全文化也是如此,其实质是人们在企业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思想内容,因此,要培育和构建企业安全文化首先就要从思想上提高对企业安全文化的认识。这里所说的提高思想认识并不是企业领导将自己的主观思想强加到其他普通职员脑中的过程,而是企业中包括领导和管理者在内的全体员工,在企业生产实践中提升出来的思想共识,或是在企业思想指导下通过宣传等手段在企业内部形成的统一的思想共识。作为企业的领导,必须要首先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并做到身体力行,不仅是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指导者,也是把安全文化落到行动中的实践者。企业中相关的部门要做好企业安全文化相关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在企业中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可以考虑在企业中建设班组安全文化,并逐渐培育出优秀的文化成果,进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自我荣誉感,着力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奋斗方向引入到安全生产上来。作为公司的职员,要积极响应企业的宣传和培训工作,从思想上开始改变,对企业安全文化逐渐有一个清晰、明了、正确的认识,进而在企业中形成思想共识,共同为企业安全文化的构建出力。

2.2 确定企业安全文化的具体内容

企业安全文化对每家企业来讲都是特有的,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特点,确立出真正适和且适应企业发展的具有企业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可以从安全认识、安全道德、安全方法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根据企业实际树立目标,这一目标必须建立在企业文化的基础之上,要适合本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目标。同时还要将这一目标分散到每位员工,让员工主动参与到企业安全文件构建工作中来,让员工认识到其意义和作用,从而使员工可以无意识的自觉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承担安全生产的责任,并做到安全生产。

二是确立生命诚可贵的安全道德。职业道德包含的内容广泛,而“安全第一”应该作为企业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珍爱生命、珍惜人生的思想需要在企业中不断深入人心,在每位职工的心理形成统一的职业道德价值。同时,要强调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产品质量的安全性。

三是确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企业安全文化理念和工作思路。安全要考虑生产管理过程中的安全,特别是在安全与其他因素产生矛盾时,还是应该不改变安全第一的立场;另一方面是审查、验收以及评比评优等方面,可以施行“安全一票否决制”,强化安全在工作中的实际影响。“预防为主”是安全工作和安全文化的核心,将隐患降到最低,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才是安全工作的重点。

2.3 充分发挥企业全体职员团队作用

企业安全文化是通过企业产品、企业形象展现出来的,直接的体现者是企业的员工。每位员工都是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者,同时也是受益者和传播者,因此,企业安全文化的构建要明确职工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的发挥员工团队作用,企业安全文化的建立要从企业安全生产实践中不断形成,所以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员工自身和团队的作用。

其一、统一员工思想认识,了解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安全文化,使员工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是根本”的观念。要时刻有危机感,安全生产是前提,而且安全是一个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持久性工作,永远都不能懈怠。企业管理者在员工日常教育中可通过安全案例教育、典型警示教育,使员工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企业要营造安全高于一切的文化氛围,职工要从衣、食、住、行处着手,时时刻刻想安全、讲安全,把企业的发展建立在绝对安全的基础上。

其二,对于企业的管理,倡导是必须的,但主要手段仍然是管理,加强企业生产实践的管理和企业员工的组织管理。安全事项的执行力度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安全相关的规定并不是一纸空文,只有落实到生产实际中才能发挥其应用的作用,企业管理者必须强化变形管理和监督,时刻将员工的作业行为置于严格的监督监控之中,杜绝任何违章作业。

其三,企业需要形成共同的品牌意识。表面上看,企业安全文化和企业品牌没什么关系,但实际上品牌是企业文化的形象代表,而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抛开品牌单纯的讲企业安全文化是不合适的。在品牌的构建和营销中要体现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同时进一步增强企业员工的归属感,激励员工保持良好的安全纪录,推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2.4 长期、不间断关注企业安全文化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包括企业文化的发展,企业安全文化是在企业生产中形成,也是在发展中不断革新的,其本身也是需要长期关注的,并不同于企业制度,一旦制定就可以照此施行便可,企业安全文化需要多方位的持久营造,保证企业安全文化持续健康有效发展。

对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范文第13篇

一、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

知识型企业是应对变化的外界环境的最佳企业形式。卡尔-爱瑞克•斯威比(1986)最早提出知识型组织一词,认为知识型组织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在战略上都涉及到如何在人类所拥有的知识与诀窍的基础上建立持久性组织。知识型企业实质上是知识工作者的自由联合体,

知识型企业应视为一种介于他组织系统和自组织系统之间的社会协同系统。知识型企业认为人力资源是企业具有持续竞争力的源泉,将人提到了一定高度,强调给员工灵动的时间与空间,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以达到最高效能,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人力资源拥有的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和不可替代的属性(Wright、McMahan、McWilliams,1994),使知识型企业具备了持久性竞争优势的条件。知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表现出以下特征:

1.人员的异质化假设。以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都将人员作为同质性对待,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划和设定基于同一个平台,具有普适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实现企业整体战略的支持系统。知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基于人的异质化假设,每个人都具有各自的特点,每个人都有长处与短处,如何合理搭配长短板,避免木桶效应,实现人员的优化配置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关注点。

2.着重关注人力资本的创新能力。知识型企业的员工与工业时代的员工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知识型企业中存在三种典型的人力资本类型:一般型人力资本、专业型人力资本和创新型人力资本。创新型人力资本是知识型企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即更加注重人力资源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员工之间的协作创新。

3.激发人员的协同效应。协同作用是系统有序结构形成的内驱力。积极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促进知识型企业内部形成协同作用,产生1+1>2的协同效应。同时,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与环境有机作用,加速企业的自由生长,获取无限的资源和生机。有效地人力资源管理创建有机的组织结构,将人员作为企业成长的血液,让人员带动组织发展,促使知识型企业成为具有自适应和自协调的协同系统。

4.增强中间链条。早期工业革命的制造企业将人作为机器操作者,而知识型企业将人作为人来看待。知识型企业的工作特点是成果与工作长度的相关性不大,而与员工的创造性、心情等有直接关系。因而,人力资源管理是将人力变为资本,实现人与事、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达成企业目标。在这样的环节中,中间链条是人,也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对象。因此,人力资源管理既要以管理者为主导,也要以员工为主体,加强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与开发,体现员工价值,鼓励员工自我实现,从而激增企业效益。

二、跨文化情境引发的冲突

随着企业形式的变化,讯息的便捷沟通、经营领域和地域拓展等都促使了跨国公司诞生,使得公司在跨文化情境的运行。多样化的人员使得不同文化在一个企业内部碰撞,产生新的冲突和危机,给知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挑战。跨文化情境下的冲突表现在:

1.个人层面上。个人层面上体现在思维方式、价值观、行动模式、和动机等方面。每个跨文化情境下的员工内部以及员工之间都会产生情绪性和实质性冲突。

(1)思维方式。思维方式与文化密切相关,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与语言的桥梁。跨文化环境下的员工的思维方式会有很大的不同,东方以中国为代表的文化和西方的文化会在员工的工作中发生碰撞,源于思维方式上的冲突会体现在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方面面,如对于管理规范的理解、对于激励政策的反应等。思维方式产生的基础是每个人的暗默知识,这个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形成认识、获取新知的基础。暗默知识不像是显性知识一样可以符码化,方便共享,暗默知识会通过思维等一系列形式体现出来。

(2)价值观。价值观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Jones & George(1998)认为价值观能评价行为、情景和他人的好坏。 Hofstede(1983)描述了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在四个维度上的相似性和不同之处,其中一个维度价值观,体现在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方面,他认为集体主义价值观念占主导的社会里,个人往往从道德、思想的角度处理他与企业的关系,而在个人主义盛行的社会个人往往以算计的方式跟企业打交道。不同国籍与地域的员工受原有的价值观影响,在知识型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注重的团队合作、共享、信任、人员梯队建设等方面势必会产生冲突。

(3)行动模式。跨文化的员工与东道国的员工的行动模式上的差异受路径依赖影响,也就是会受到在母国或者第三国工作的体验和经历影响。这种经历和体验一旦形成固有的行动模式,员工在企业的表现会受到原有惯性的吸引,意欲脱离这种状态会变得很艰难。跨文化下的员工在适应新的企业的发展路径时原有的行动模式会和新的行动规范产生冲突。

(4)。不同的信仰展现着不同的文化。对于一些信仰禁忌以及与信仰有关的信息,人力资源管理者须具备这些知识。要关注不同员工的信仰,尤其在人员保留激励、培训等模块要加强重视,避免带来误解和争端。同时,避免偏见的产生,正确认识不同的,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待有的员工,避免产生特殊的情感反应,影响正确的判断。

(5)动机。动机是在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具有条件敏感性,易受到外界环境的触发。当需求有了明确的目标时才会转化成动机,推动人的行为去实现。跨文化背景下,激发动机的需求会有很大的差异,在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方面,要结合员工的文化背景,找准激发点,用最小的力激起最大的工作激情和动力。

2.组织层面上。组织层面上体现在心理契约和信任方面。

(1)心理契约。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契约不能由正式契约签订的条款所完全覆盖,因而心理契约成为了最有效的弥补形式。契约形式是隐含的,是多项主体或机构之间的信念的独特组合。一般心理契约由交易和关系两个维度组成。 Rousseau和McLean Park提出了区分交易维度和关系维度的五点依据:焦点、期限、稳定性、范围和确切性。跨文化环境下的知识型组织的员工在这五个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而心理契约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2)信任。 Child和Mollering认为信任是对企业效率起肯定作用的无形资源之一。信任能吸引协调行为,能让企业 成 员 主 动 追 求 共 同 的 目 标(Lewicki、McAllister、Bies,1996)。跨文化情境下的信任建立要比正常状况下难度更大,员工之间的情感信任与认知信任在短期都难以建立,影响组织的协作、交流、领导与创新。

三、解决冲突的策略

1.暗默知识的溢出。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内部的每一位员工服务。知识型员工以自身的知识技能来创造价值,而企业的发展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知识型员工之间的合作和分享是创新的基础,也是完成企业目标的通道。跨文化情境下,每个员工的暗默知识差异较大,企业可以充分吸收应用员工自身的暗默知识,将其整合起来创造更大的新知识。

人员之间的轮岗是一个很好的暗默知识溢出的方式。在变换不同的工作岗位的过程中,员工的暗默知识可以体现在劳动的过程中、创造的环节里,这时经过企业内部的冲突与同化,暗默知识可以被互相吸收,让员工得以获益,达到双赢。在人员培训方面,可以设计企业内部网络学习平台,提供专业资源和讨论区,让员工自由交流与沟通,达成共识、共同发展。

2.灵动自由的“第三种”文化。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最终形成“第三种”文化,不以哪一方的文化为主,没有中心,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形成超越原有文化而服务于双方文化的状态。赵曙明(1999)认为,成功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应该摒除文化差异带来的信息、知识传递中的失真与停滞外,同时应从不同文化中获取有利于企业整合和知识创新的因素。 “第三种”文化的企业文化是求同存异的,凡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有利于知识的文化都会被尊崇,慢慢固化。大量的社交活动可以显著地促进人们消除彼此之间文化上的隔阂,可以打破偏见,建立互相欣赏和信任的关系,形成灵动自由的“第三种”文化。

3.共同心理程序的构建。企业的发展不可缺少的是高度认同感的员工,忠实于企业,服务于企业。高度的认同感建立在跨文化情境下构建共同心理程序上,将冲突解决在共识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在企业内部形成一层保护膜,让每个员工都免遭困扰,促进其自由成长。 Arthur将众多的人力资源措施组合为降低成本型和增加承诺型,并认为增加承诺型更能够发挥人力资源的价值,具有更好的绩效。增加承诺的基础是共同心理程序的构建。

人力资源管理过程是一个匹配的过程,是将组织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调和并趋同一直的过程。因而人力资源管理的招人、用人和留人环节要秉承共同心理程序的构建理念,加强员工间和员工与对企业的认同感,减少高效员工的流失。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要多加强沟通,以员工为本。基于共同心理程序的员工可以流畅的协作,将内部沟通成本降为最低,同时找准自己的舞台,在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环境中创新。

4.企业内部协同。员工是知识型企业的财富源泉,劳动力不再是被分割的,而是为知识员工所共同分担,因此知识型企业的内部协同意义重大。人力资源管理要对员工的多元化进行包容。为员工提供个性化的帮助,与员工一起成长,形成差异化的管理模式,为产品创新和观念创新奠定基础。关注员工心理契约的设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须平衡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关系,采用弹性的工作方式,舒适的工作环境的设置等等让员工有归属感、自豪感和责任感,自觉生成心理契约。对于员工的保留和激励与薪酬的关联不再占巨大的比例,而加强与企业内公平、信任感等情感因素的关联。同时,实施的激励部分也多为长期激励,针对不同员工的不同需求展开,形成阶梯递进的形式。经过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的实施,最终达到企业内部的和谐与共赢,带动企业向前发展,员工也会因企业的发展而成就自身。

对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范文第14篇

作者简介:

经济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现为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管理会计,财务与资产运作。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盈利模式微利化、市场竞争激烈化的环境下,通过综合考虑企业的各种具体情况,从利益、制度、文化等多个层面实现管理会计理论的“整合”研究,提高管理会计技术与方法的现实针对性和决策有用性,是当前管理会计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文化管理(Culture Management)已成为战略管理会计中的一项重要工具。文化管理在战略管理会计中的推广应用,为管理会计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一、文化及企业文化的特征

文化管理的前提是要认识文化的内涵以及企业文化的特征。文化的本质是价值观体系,无论是行为规范还是器物工具,都是某种价值观体系的利用与实现,是其物化形式或现实载体。

1.文化的不同视角

文化具有极为广泛的内涵与外延,从经济学与管理学的角度考察和认识文化,大致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种观点。

一是将文化归入“非正式制度”范畴,认为文化是影响交易成本的一个变量。诺斯是按照这一思路进行研究的代表,尽管他较为成功地解释了制度变迁,但是他的“意识形态理论”并没有真正确立。这一思路的困难在于文化并不是制度,交易成本范式并不适合分析文化变迁。

二是采取博弈论的分析方法,认为文化变迁是人们多次博弈的结果。例如,埃维纳•格雷夫通过对马格里布人与热那亚人组织发展差异的深入分析,强调了影响行为的价值观的重要性。但博弈理论的自身缺陷制约了研究的深入,因为多次博弈的结果是多个均衡点的存在,而且博弈论的结果基本上是无法进行实证检验的。

三是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来分析文化变迁。倡导这一潮流的仍然是诺斯,他认为,“将认知科学――制度方法运用于历史,给出了赋予经济史和现今各经济体间迥异绩效以意义的希望。”无疑,探索人类认知与学习的规律对于理解文化现象是有益的,但仅依靠心理学或脑神经科学的研究似乎已经偏离了经济学分析的范畴。

四是将文化归属或等同于知识,试图利用知识理论来解释文化。随着基于人力资本的“新增长理论”的发展,学者们越来越倾向于利用知识来解释经济增长。但对于知识因素的分析面临着重大的困难,迄今尚未给出准确的定义。

在上述研究中,最具有启发性的贡献是道格拉斯•C•诺斯作出的。他通过对意识形态的深入分析,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文化现象 。诺斯认识到,“一种实证的意识形态理论对于进一步发展交易费用分析是必不可少的。约束性的最大化模型因限于规章及其实施的制约,留下了一个只能通过调节伦理道德准则的力量来缩小的很大的后遗症,伦理道德准则决定着个人作为搭便车者从事活动所需要的费用。”他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节约认识世界的费用的工具,是减少提供其他制度安排服务费用的最重要的制度安排,所以为了使意识形态有效率,它必须相当好地合乎个人对世界的认识。

2.企业文化及其特征

一般企业文化的创立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即:调查分析阶段、总体规划阶段、论证实验阶段、传播执行阶段、评估调整阶段、巩固发展阶段。建立企业的特定文化就要发挥其在战略管理中的作用,而企业文化在其发挥作用时,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如,要把文化深入到每一个员工的心里,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对此,必须加强文化管理,将企业的价值意识借助于各种手段灌输给员工或潜移默化地对员工进行培训。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企业文化能在公司每个角落贯彻和执行,将员工的思想行为方式纳入到企业文化理念和行为规范中来。这不同于人力资源培训,人力资源培训只是对员工知识、能力的培训,只是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素质;而文化管理除培训之外,还包括企业的精神、观念及行为活动。通过文化管理使员工感受到企业在尽心尽力为他们创造发展机会,这是体现企业文化的重要形式。企业文化产生作用的主要特点是陶冶和熏染,这也区别于物质性工作、制度性工作中带有强制性和约束性的特点。在各个企业的日常运行中,企业文化管理是要在经营性、制度性和管理性渠道之外,建立更多有效的企业内部沟通及其载体,使企业员工达成精神层面的充分交流。为此,一方面要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调整、创新,树立企业精神,从制度上、员工精神上使企业精神焕然一新;另一方面,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包括民族文化环境、政治经济环境、市场环境),通过塑造企业良好的形象并且对外表达,不断增强企业文化的资本含量。

文化管理是对企业意识形态进行的管理。Joynt和Warner认为:“文化能对管理和组织行为产生重大影响。从事管理学研究的学者们面临的挑战就是如何确定行之有效的做法以及怎样适应不同的文化环境(如果存在的话)。”在中国特殊的企业环境下,企业文化特征具体可以表现为如下几点:

(1)中国人倾向于远离权力中心,从而导致中国企业的成败往往取决于企业最高领导。他们在组织职能并不完善的情况下,通过对下级的直接干预来管理企业,而下级更多的是服从领导的安排。显然,如果通过这种方式来管理其他发达国家的企业是行不通的。因为在这些国家的企业中,企业中层往往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2)中国人对风险的接受程度较高,企业往往不太强调控制而是鼓励人们接受模糊不清的东西,并较少注意方针政策、各种实务和旨在限制个人的主动性的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实施和监督上,从而在很多情况下导致“人治”大于“法治”。

(3)中国企业表现出很强的集体主义,个人倾向于从道德的角度来解释他们与组织的关系,并且可能对组织产生一种心理承诺和忠诚度,这一点在国有企业尤为明显。

二、文化管理对战略管理会计的影响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安德罗斯认为,企业战略是企业的“目标、意图或目的以及为达到目的而制定的主要方针和计划的一种模式。”显然,企业战略只是解决了企业发展的目标和计划问题,要全面实现企业战略,还必须将战略目标、战略计划与员工行为联系起来。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它对于调动员工积极性,传播企业思想,扩大知识共享等具有积极的作用。

1.文化管理推动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文化价值源于诚信。阿罗曾经指出::“信任及类似的价值观,忠诚、讲真话等等,都是商品,它们具有真正实际的经济价值,他们提高制度的运行效率,从而使人们能够生产更多的产品或任何人所重视的东西。”诺斯也深刻地看到文化起着一种类似“资本存货”的作用,是人们为了更节约更快速地行事而储备的。这表明,为了提高企业效益,减少成本耗费,以诚信为本的文化管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显得尤为重要。对此,在文化管理的推动下,企业以成本控制为重点的内部控制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建立与健全。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文化管理的重点是要建立全方位的内部控制体系,通过战略管理的手段将管理会计的控制系统深入到企业乃至与企业相关的社会各个领域。这是由内控发展的形势决定的,现阶段以腐败为代表的极端文化,已成为一种投资回报式的思维理念悄然植入人们的心中,并形成会计活动中的一种失控态势。譬如,企业经营者在权力的运用过程中,不是积极地服务于管理职能,而是处处牟取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并有向利益最大化发展的倾向。文化管理一方面要在提高企业诚信度上下功夫,另一方面要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进一步扩展与完善。诚信度低在会计中的表现是:(1)应收款比率居高不下。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中,企业间的逾期应收账款发生额约占贸易总额的0.25~0.5%,而在我国,这一比率高达5%以上,且呈现逐年增长的势头。(2)商业欺诈超常增加。商业欺诈年增长比率已超过30%,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全国每年有68.4%的消费者受到商业欺诈行为的侵害。(3)逃废银行债务成为一种时尚。据报载,河北某县205家改制企业中,竟有167家以各种名目和手段逃废银行债务,涉及本息3.2亿多元。据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公开曝光的粤、桂、琼三省首批认定的逃废银行债务企业就达105家,涉及贷款本息近60亿。为提高企业的诚信度,文化建设是关键。文化管理有助于人们从价值观体系、思想意识形态上着眼于防范未来,通过构建有效的战略管理会计控制体系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

2.文化管理的优劣影响企业资本经营决策的成败

按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人是自私的且会在一定约束条件下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我们认为,人类接受某种文化或价值观体系是因为这种文化本身具有给予其拥有者或享用者使用价值的特性。从满足人类需要来说,文化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认知世界的价值观体系,这个体系将一切事物和行为的价值进行排序,为我们作出选择提供了极大的便捷,减少了人们判断决策的代价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战略管理会计在实施资本经营战略过程中,如果不注重文化管理的优化与完善,将有可能导致整个企业战略决策的失败。上世纪80年代日本是世界制造业中心,日本人也开始高调收购美国的资产,其中包括Firestone轮胎公司和好莱坞的哥伦比亚影业公司。但是几乎没有一桩收购案能给日本买方带来预想的收益,大部分日本公司在美国的收购都以惨败告终,Firestone公司和哥伦比亚的收购最后分别损失了10亿美元和32亿美元。并购后的公司没有认真执行优势整合的战略,也缺乏严格治理监督和财务控制,这是收购失败的一些原因。但是,最为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合并双方不能克服国民和企业层面的文化差异。通过文化管理,在企业战略决策中充分考虑合并双方的文化差异,是企业战略决策会计的一种重要选择。比如,企业在进行资本经营过程中先收购文化距离较近的公司,随后在具备了一定的兼并收购能力的基础后,再扩大到文化差异大的地区或国家等。

3.战略管理会计要强调“中庸之道”

作为强调和谐理念的“中庸之道”,在战略管理会计实践中的主要表现是,无论是在资源的企业个体生产过程中还是在资源的集团内部分配过程中,企业至少在公开场合中,都力求与同一层次中的其他成员在占有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上中庸式地趋于一致,既不求过多地领先于其他企业,也尽量不过多地落后于其他企业。从产品生产的角度讲,财产物资等工具性资源的生产与口碑声望等象征性资源的生产,两者并没有严格的界限,而都可以统归为一种实现自我或自我表现的过程。在企业预算战略规划过程中,企业道德(过于保守、不愿意积极进取的预算战略规划选择)或能力(预算规划宏大,而现实表现过低)等方面反映出来的一些企业个体存在的不足,无疑会为众人看不起,很容易被边缘化;但过于出众的企业则更加危险,更可能遭到排挤打击,“枪打出头鸟”、“人怕出名猪怕壮”等正是这种文化心理的集中体现。“中庸之道” 的企业战略管理会计(如预算、目标成本管理等),就是要在实践既“克已”,又“克公”,凡事与其他部门保持相当的一致性(协调、沟通),通过适度地压缩自我、隐藏自我来维系自身与众人关系的相对和谐,使企业在集团中获得好的声誉。中华文化强调的“人缘”就是要有“中庸之道”的精髓。对资源的“不争”、“忍让”、“以和为贵”即是一种基于战略的以长远利益为目标的“争”的方式,长期压缩自我、隐藏自我的处世待人方式本质上也是一种保护自我、赢得资源的策略。从工具性资源的角度而言,这点似乎是不言自喻的,长期的隐忍可能在一些关键性的时刻取得极大的工具性收益,而从象征性资源角度来看,当我们评价某人“不为名不为利”的时候,其实他已经获得了最好的“名”,甚至可能是名利双收。战略管理会计的“中庸之道”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精神保证。

三、知识文化、知识管理与战略管理会计的扩展

哈耶克认为:“文化既不是自然的也不是人为的,既不是通过遗传承继下来的,也不是经由理性设计出来的。文化乃是一种习得的行为规则构成的传统。”这说明,文化本身也是演进的,文化的多样性是必然的。强调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基础。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战略管理会计更要重视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前提是认识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文化的多样性有助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企业及社会集团的经验。

在知识文化与管理方面,经济学家们偏好于对经济增长问题作出解释,会计学家则偏重于知识文化与知识管理。鉴于我国企业文化的特征,企业在选择文化管理的方式或手段时,可以从知识文化入手,通过知识管理与创新,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有助于企业上下沟通、消除企业作风的文化管理意识;同时,在风险防范的基础上加大技术开发与创新力度,树立良好的道德风范,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管理会计强调的知识文化,是基于知识创造、知识转化与知识管理的分析视角。

1.企业知识文化的特点

企业获取的知识,可以分为有形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无形知识(tacit knowledge)。“有形知识是能够用文字或数字表达,用严密的数据、方程式,显性化程序、方法,普遍的原则等形态,方便地传播、共享的知识”;“无形知识是指它仅为极少数的人所拥有,难以形式化,难以向他人传播并共享的知识”。人们基于主观的洞察、直接感觉、衡量,将这种知识形式融入自身的观念之中,尤其是无形知识往往是通过个人的行动、经验,理想、价值观、情感等而融入人们的知识范畴之中的。这种无形与有形的知识在企业这种组织形式中是相互作用的,这种相互作用被称为知识转换。知识转换从文化管理的视角来考察,具有如下四个特征:

(1)共同化。随着经验的积累、作业组织模式的形成以及技能等无形资产扩展,以及新型的师徒制度、办公自动化等有力地促进了知识的共享。

(2)外在化。将无形知识以明确的方式揭示出来,或者通过创新的知识传授及相互交流而产生的知识外溢等促进企业知识文化的外在化,这一点在企业集群区域的文化管理中最为明确。学习与交流对文化管理是有效的,它有助于促进我国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减少企业最高领导者决策失误带来的损失,这尤其适合于我国国有企业文化改革的现实。

(3)融合化。将各环节有机融合构成一个知识体系,包括融合不同的有形知识及促进新的有形知识的形成等;从微观角度分析企业管理、经营、生产等环节,融合体现了文化管理对企业环节经营的重要性,即知识管理可以通过文化形式的具体化(操作化)来实现知识的传播,同时知识还有助于促进信息技术的整合。

(4)内在化。主要表现为有形知识与无形知识的一体化;学习型组织对于知识文化的内在化具有重要作用。

以上四种知识转换方式,使无形知识与有形知识不断地交织而相互循环,并借助于这些方式由组织创造出更高、更新的知识。这种组织的知识创造形式被定义为知识模式。对此,人们可以从组织的知识创造视角来认识知识文化创造的内涵。组织的知识创造路径一旦被确立,为实施这种路径的管理就十分必要,这就是知识文化管理。其关键是借助于创造性丰富的个人,围绕知识创造提供更良好的条件。知识文化管理可以理解为是对组织的知识创造的目标环境进行整合的产物。因此,即便具备了组织创造知识的目标环境,若没有组织成员的积极行动,组织的知识创造也是不能进行的。这一点就是强调战略管理会计中文化管理的必要性所在,因为管理会计的文化管理十分重视“人本管理”。

完善的组织是通过企业领先战略对组织结构的再造而形成的。通常的组织结构往往是在计划体制与市场体制两极之间摇摆不定的产物,这尤其以我国的国有企业为典型。从知识创造的视角观察,两者并非是相互排他的体制。他们之间是可以互补的,认识这一点很重要。这是因为计划体制能发挥融合化和内在化的效果,市场体制适应共同化和外在化的特性。换句话讲,前者适应于知识的利用与蓄积,后者在知识的共享和创造上效果明显。基于这种思考,完善的组织是计划体制与市场体制相互补充的组织结构。相当于计划体制的是企业内部的经营系统机制,相当于市场体制的是各种项目组织机制,经营系统机制与项目组织机制有机融合构成了基于知识标准(基准)的机制。其形成机理是,知识标准机制是依据上述两个机制创造出来的知识再分类、再构造的产物。但是,知识标准机制作为现实的组织实体并不存在,它内含于企业经营系统、组织文化,或者技术之中。就这点而言,经营系统机制与项目组织机制是有差异的。

2.基于知识管理的战略管理会计控制机制扩展

为了实现组织的知识创造,在整合的组织环境下,将知识体系与组织成员结合起来是必要的。即对组织成员的知识体系的控制引伸出来的概念是必要的,这种概念的作用能达到战略管理会计控制体系提升的目的与效果。这是因为,战略管理会计控制体系的功能在于依据组织目标的理念将组织成员的行动连贯起来,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下面,依据知识创造理念来探讨如何恰当地设计和应用战略管理会计的控制体系。

诚如前述,组织的知识创造需要重视组织成员的内在作用,即尊重成员的主观能动性。为此,确认组织成员的自我评价,实现组织成员自我功能的发挥是十分必要的。对此,控制与自主性之间就需要加以协调。因此,扩展控制概念的内涵,就可以减少协调的成本。这种扩展的控制概念有经营权控制机制(Diagnostic Control Systems)、剩余权控制机制(Boundary Systems)和信任机制(Beliefs Systems)、交互式控制机制(Interactive Control Systems)等。经营权控制机制是狭义的控制概念,即针对计划进度,说明目标实现的程度;剩余权控制机制是新时期探索激励约束制度建设的控制概念,组织的上层管理者明确地设计一种能让组织成员接受与理解的价值观和方向。剩余权控制机制决定规则的制定,是规范行为的控制系统,剩余权控制机制中的“剩余”概念有助于创新;同时,还可以防止组织成员行为的过激,起到了制约组织行为的功能作用。信任机制是组织的上层管理者向下层管理者传递决策信息时,以战略的不确定性为焦点,依据个人的领导魅力,增强企业凝聚力,通过学习与沟通来把握竞争的威胁与机会。交互式控制机制是指借助于共享与竞争相关的信息,试图通过理解上层管理者的组织目标来最终达到期望的行动。这样,被扩展的控制系统促进了概念的融合化,并被再造与运用。战略管理会计的控制体系必须重视组织成员的权限与责任会计体系的构建。知识管理是适应完善的组织所必需的,战略管理会计控制体系必须强化文化管理的设计。

在完善的组织中,识别出组织成员究竟属于经营系统机制,还是项目组织机制,在知识创造中尤为关键。由于经营系统机制与项目组织机制在业务内容上有所差异,使得所获取的知识也就不同,知识创造的方法也表现出不尽相同。因此,建立在经营系统机制基础上的控制系统与建立在项目组织机制基础上的控制系统进行分类设计应该说是可行的。同时,将两者综合,从全社会管理控制系统中去加以考虑,我们认为也是恰当的。这是因为组织的知识创造路径是围绕知识这三个机制来回运转的,控制系统若不是从全社会整体的视角加以整合,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就会受到影响。因此,首先要探讨各机制适合于哪种控制系统。由于经营系统控制具有基本的计划体制的特性,所以经营权控制机制被认为是适当的。项目组织机制因为具有市场体制的特性,剩余权控制机制可能是适合的。知识基准机制不具有具体的组织结构实体,是包含在企业经营及企业文化之中的,因此知识基准机制相对地适合于信任机制和交互式控制机制。这方面的关系图1所示:

当经营权与剩余权整合为组织目标时,组织成员的活动能够遵循目标并加以实现。因此,战略管理会计的控制系统具有综合性,即各种各样的控制系统的目标以及剩余权,通过整合加以设定是可能的。因为组织目标是基于企业文化或理念,以及有关竞争的共同认识而决定的。因此,应将经营权控制机制中的经营权和剩余权控制机制中的剩余权基于企业文化或理念之上,并在有关竞争的共同认识方面加以设定,以保持各种各样的经营权及剩余权之间的整合性。这种思维状态下的控制系统如图2所示。

3.知识创造与战略管理会计的功能扩展

在知识创造中,战略管理会计体系的贡献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第一,通过战略管理会计控制系统贡献于知识创造――间接作用。战略管理会计的许多方法是作为控制系统的规则来体现的。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对组织的知识创造的贡献,可以认为是通过综合的控制系统来实现的,这些贡献可以说是面向知识创造的间接贡献。传统管理会计中的各种方法,譬如预算管理、标准成本计算制度等,一旦灵活地投入运用,就能够在目标的实现及业绩的考评等方面产生明显的效果。同时,借助于作业成本管理、资源消耗会计,以及平衡计分卡、经济增加值等现代的管理会计方法,能够进一步提升战略管理会计的控制系统,在企业的业绩考评上可以使企业的绩效与薪酬更加紧密地联结,实现员工激励的目的。

剩余权控制是与经营权控制相反的控制系统,就目前的情况看,战略管理会计体系与剩余权控制机制的互补性不高。即战略管理会计体系尚没开发出能适应剩余权控制机制的方法。因此,当剩余权控制需要量化,特别是采用货币来表示的时候,迫切需要战略管理会计体系的支持。即构建服务于剩余权控制机制的战略管理会计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如图2所示,这两种控制系统,在信任机制以及交互式控制机制的结合下,形成了一套融合的战略管理会计控制系统。此时,信任机制以及交互式控制机制成为经营权设定或剩余权设定的出发点,在这一框架体系中,尤其是当经营权或剩余权用货币值设定的情况下,战略管理会计体系是不可或缺的。因此,综合的控制系统采用货币值反映经营权或剩余权时,战略管理会计体系是不可或缺的。

为发挥战略管理会计控制系统更积极、更重要的作用,必须在控制系统中融入企业文化、价值与理念这些抽象的概念,以实现战略管理会计目标的创新或转换。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文化、价值、知识等这些抽象的概念和具体的经营权或剩余权的整合是必要的。企业内部有关各种经营权或剩余权统一的寸度仅限于企业范围,在此范围中将企业文化、价值这些抽象的概念用更具体的控制权或剩余权加以融合并展开(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在这一点上,笔者认为战略管理会计体系是重要的。进一步而言,组织的知识创造对于企业来讲,最终必须形成并产生出经济价值。也就是说,如果组织的知识创造不能产生经济价值,组织的知识创造对于竞争力的贡献就不存在。因此,当组织成员与组织的知识创造结合的时候,必须拥有经济价值观念,经济价值促进了企业的计量与揭示,借助于经济价值观念也能够看出战略管理会计的重要性。

第二,通过战略管理会计手段贡献于知识创造――直接作用。战略管理会计体系通过综合的管理控制系统对知识创造的贡献是间接的,而作为知识创造的手段,战略管理会计具有直接的贡献。譬如,成本企画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围绕降低目标展开的成本管理,因其在产品设计阶段导入了成本概念,诱发了组织的柔性,提高了管理效率。对此,成本企画的管理会计手段对管理控制所产生的作用,不仅仅是间接的贡献,由于它将设计与成本管理融合,使其转化为知识创造的手段直接对知识创造作出了贡献。此外,采用ABC法的企业,有关作业活动与成本的关系问题的展开与深入,促进了组织成员对成本管理的了解。因此,ABC法本身就具有在组织成员间促进知识的共享与创造的功能(Birkett,1995)。进一步讲,会计信息在交流传播的同时,使参与交流的人们之间,不单纯是获取会计信息,通过围绕这些会计信息的解释或一体化能够增进各自的知识。这种形式的会计信息交流与传播被称为会计沟通(Accounting Talk),它有助于促进组织成员间的知识创造与共享(Ahrens,1997)。

成本企画,ABC以及会计沟通(Accounting Talk)等的例子,说明综合的控制系统不只是借助于会计管理方法,而是对组织的知识创造的直接贡献。着眼于这样的直接贡献,战略管理会计方法自然成为了知识创造的手段。

第三,直接与间接的融合――提升知识管理。如上所述,战略管理会计对知识创造的贡献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组织成员结合观点上的贡献(通过管理控制的间接贡献),另一类是作为知识创造手段的贡献(直接贡献)。战略管理会计作为一种技术与方法体系,对知识创造具有很高的有用性,它能将这两类贡献以相互补充的形式加以综合。成本企画在诱发组织知识创造的同时,能够面向组织的知识创造将组织成员结合起来。战略管理会计在综合的控制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是通过设定的控制权或剩余权来达到的。因此,战略管理会计控制系统能够从被设定的经营权或剩余权中诱导出基于成本企画的目标成本。换言之,将组织成员的行动以灵活的形式加以利用的控制权和剩余权,也是一种作为组织柔性被使用的东西。进一步讲,依据成本企画诱发组织知识创造的同时,能够面向组织的文化管理将组织成员结合起来。

此外,用会计沟通(Accounting Talk)获取的会计信息,在战略管理会计控制系统中可以借助于经营权或剩余权的形式加以说明。此时,不仅局限于经营权或剩余权,还促进了在这些背景下的企业文化、理念、有关竞争的信息共享。由于企业文化、理念、有关竞争的信息共享与信任机制、交互式控制机制具有同样的效果,所以会计沟通(Accounting Talk)这种知识创造手段作为战略管理会计控制系统的功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换言之,依据会计沟通(Accounting Talk)诱发组织知识创造的同时,能够将组织成员融合于组织的知识创造之中。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创造手段的经营方法和综合的控制系统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即战略管理会计控制系统实现了知识创造手段和控制方法或手段的一体化。这种一体化,通过控制系统的间接贡献和作为知识创造手段的直接贡献,在互补的方式下融合起来。因此,借助于控制权或剩余权若能将知识创造的手段和管理控制的方法或手段融合的话,战略管理会计系统作为组织的知识创造,可以说具有很高的有用性。

四、结束语

对文化产业管理的认识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安全生产;文化建设;生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01

一、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

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就是安全的价值观、信念、理想、最高目标、传统、风气、行为准则的复合体。安全文化包括三大要素:一是安全物质文化,是指安全设施、装备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品位和文化的价值。二是安全制度文化,是指安全的各种规章制度及条例等。三是安全的精神文化,这是安全文化最高层次、最具有活力的核心部分。安全管理干部队伍的意识、观念、道德、目标、精神风貌等构成了安全文化的主要内涵,属于安全意识形态的范畴。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确立“安全第,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把“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的经营理念贯穿于整个企业经营活动之中,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是搞好安全生产管理的前提。

二、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必须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超前意识。然而搞好安全生产,一定要具有超前的安全防范意识,必须要做好预防准备并付诸实际行动,防范于未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

2.长远意识。搞好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又非常艰巨的任务,而且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要按照安全发展的需要,认真研究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制定长远的安全管理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强化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

3.全局意识。安全生产它直接的关系到了社会、国家、企业与员工的切身利益,必须树立全局观,从整体利益出发,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发生的矛盾,要以个体服从整体、局部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来处理与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

4.创新意识。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就必须大胆地对现有的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进行改革和创新,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促进安全生产管理全面健康地发展。

5.人本意识。人是安全生产管理中最为关键的而也是最活跃的因素,要搞好安全生产,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加强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让广大员工 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制定,安全目标、安全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6.效率意识。搞好安全生产,就必须要从源头抓起,加大安全生产的科技投入,避免随意减少安全生产投入,削减安全成本的短期行为,预防安全隐患的产生,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效率。

三、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健全安全生产组织管理

其实安全文化实质上它是一种经营文化、竞争文化、组织文化。安全文化对安全生产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不同的信仰、价值观,会干扰环境和资源对组织的影响作用。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组织管理,明确与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组织效率,要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①成立安全管理委员会和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明确安全生产管理的组织分工与职责,实行分区分段定点包干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②按照“谁主管,谁负责” 的原则,把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把安全防范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个人;③建立健全奖罚制度,把安全生产与员工的业绩考评、晋职(级)挂钩,增强全体员工安全生产的责任感、紧迫感;④强化预防安全管理功能,堵塞安全管理漏洞,特别是要杜绝由于组织不健全、责任不明确、管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所造成的安全隐患和责任事故。

四、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

注重和讲求制度“硬管理”和文化“软管理”有机结合,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并且是建立长效安全管理机制的需要。一方面是制度“硬管理”。经过健全与完善有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责任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设备与设施管理制度》、《防范检查制度》、《突发事件处理程序》、《值班后勤制度》等,从制度上规范安全生产管理,明确与落实安全管理工作职责,实现安全生产制度化与规范化。另一方面是文化“管理”。我们知道,企业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必须依靠严格的规章制度。但是,管理制度再严密也不可能包罗万象,制度管理的强制性往往使得员工在形式上服从,而不能赢得员工的心,这也是不少安全制度流于形式,难以贯彻落实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通过文化“软管理”,促使员工认同企业使命、企业精神、 值观,从而理解和执行各级管理者的决策和指令,自觉地按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和制度要求来调节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的目的。

五、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实施预防型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文化它不是现时的消费,它而是一种有效的长期投资。它能够促使企业实现管理资源优化与整合,且达到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和增创经济效益的目的。预防型安全管理作为安全管理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现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需要,只有将预防工作做好,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才能有效地预防各种安全问题的发生, 而不是等到安全事故发生,造成损失后,再做事后分析和善后处理。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确保预防型安全管理持续有效地开展,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从战略管理的高度,进行科学的安全管理规划,确立安全目标,制订安全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二是要对安全问题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警惕性,密切注意各种安全动态,采取预先防范的有效措施,对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预测和评估,以确定危险的级别,进行分级管理,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预防和遏制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三是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实施预防型安全管理的组织协调与实务操作的能力;四是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与培训,使员工明确实施预防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投身于预防型安全生产管理活动之中,确保安全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