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流动人口的特点范文

流动人口的特点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流动人口的特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流动人口的特点

第1篇

关键词:流动人口犯罪;原因;犯罪特点;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139-02

一、流动人口与流动人口犯罪

所谓流动人口,特指人们在没有改变原居住地户口的情况下,到户口所在地以外的地方从事务工、经商、社会服务等各种经济活动。但排除旅游、上学、访友、探亲、从军、出差等情形。这里所说的“人口”指中国公民,不包括外国人,因为外国人无户口一说,更不用说常住户口所在地了。流动人口犯罪是指流动人口实施的危害社会应当依法受到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它是相对于常住人口而言的。

二、流动人口犯罪原因分析

(一)个人素质原因

大量流动人口是来自贫困落后地区,所以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致使其在城市找工作困难,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流动人群中许多人法制观念淡薄,有的甚至根本不懂法,使得他们判断是非曲直、美丑善恶,往往以在家乡形成的道德观念和生活习惯作为标准,在社会不良因素影响下极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流动人口犯罪的心理原因

流动人口犯罪心理极其复杂,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深层次了解。

1.聚财心理

对于绝大多数流动人口来说,他们之所以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其根本目的就是为获取高于家乡其他劳动的收入。但对于大多数流动人口来说,想要挣到自我满意、符合自我要求的钱财是不现实。加之与城市当地人、成功人士相比,生活条件和收入反差较大,在残酷的现实与美好的愿望之间巨大的差异,使他们怀疑劳动致富途径正确性和可行性,加之一些人的贪财、求富、享受心理,极易产生通过违法犯罪途径来满足自我愿望的犯罪念头。

2.从众心理

流动人口大多数来自贫困落后地区,社会地位、经济状况、风俗习惯等方面大致相同,身在异乡以地缘、乡缘、血缘情结和互动同化心理,多交往密切,在部分人有犯罪念头或因犯罪获得“高回报”时,极易引发其他同乡的效尤,以至拉帮结派,实施同类型违法犯罪活动。

3.心理

由于流动人口背井离乡,多数人只在各地短时间工作,面对社会歧视性政策和当地人无意中流露出排外言行,极易引发流动人口犯罪嫌疑人的不满逆反、报复和心理,仅因对某个人或某件事的怨恨,扩展到对整个社会的仇视,从而实施违法犯罪活动。

(三)城市对流动人口管理制度方面的原因

目前,政府对人口的流动缺乏一定的关心和关注,有些地区的企业和单位只顾用工,而对外来工的生活起居不闻不问,有些外来工就连起码的生活起居条件都不具备,与城市常住人口形成一强烈的反差。同时,用工单位录用人员具有歧视性和分工性。有些单位在录用人员时对外来工录用的要求上只招收具有本地户口的人员,并且在用工岗位分配上也有本地人与外来人口的高低之分。三是对外来人口的配套服务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外来人口在办理各种证件时的不方便也给外来工增加了工作和生活上的负担。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别待遇

我国大部分流动人口是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剩余劳动力,但现行户籍管理制度体制是城乡二元的户籍管理制度。受此制度的约束,照成农村流出的人员从生存生活待遇方面极大的不平等,还造成了城乡人员在享受社会保障和接受公共服务方面差别性待遇。以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为例,虽已向覆盖全国大步迈进,但是农村人口在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和未成年人入学等社会公共服务等方面享受到的数量和质量与城市人口存在巨大的差别。

三、流动人口犯罪的特点

(一)犯罪类型高度集中在侵财型犯罪上

从流动人口的犯罪的类型上看,财产型犯罪比重最大。其中盗窃罪、抢劫罪和抢夺三种类型就占近60%,具有明显的侵财和图财倾向。因为流动人口大多是为务工、致富赚钱的目的而涌入城市的,这些进城务工人员因身上所带的钱财少,谋生技能较差,加之经常遭受社会的经济歧视,为了生计,有的便铤而走险,实施侵犯公私财产的犯罪,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在犯罪过程中极易使用暴力手段

从各种案件来看,案犯的作案动机单纯、手段原始,有严重的暴力行为。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在实施盗窃、扒窃等非暴力犯罪在被发现后极易转化为抢劫等暴力犯罪。飞车抢夺、抢劫、绑架等暴力手段犯罪也时有发生。

(三)犯罪主体以青壮年为主

从侦破的外来人口犯罪案件中来看,18岁至30岁的青壮年人群占外来人口犯罪的主流,这也与这一年龄段人群的心理特征是相吻合的,他们的思想意识处于极易受到外界生活环境影响的心理状态中,容易冲动、偏激甚至不计后果。

(四)亲属性、地域性结伙作案,流窜作案突出

从外来人口犯罪案件中,多以亲属性、地域性结伙作案。他们大多来自农村贫困地区或案件高发地区,因生活环境所迫和影响,极易产生极端和扭曲的心理,认为靠劳动致富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在相互认同的条件下以结伙、拉帮派的方式,连续的长时间的对不固定的对象实施犯罪行为(多以盗窃、抢劫、抢夺的案件居多)。犯罪成员多为流窜作案。以同乡关系纠合,短期聚集作案突出。往往认准同一作案目标,如有的专门盗窃居民住宅,有的专门以摩托车、电缆线、手机等为主,有的专实施飞车抢夺、抢劫等暴力犯罪。

四、流动人口犯罪的预防对策

(一)加强法制思想的教育,提高流动人员的素质

重视农村及流动人员子女的基础教育,特别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加大农村教育的资金、设备、人才投入,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水平,培养出文化和道德水平高、遵纪守法的农村居民。

加强进城流动人口的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和劳动技能教育,使其学会使用法律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使其尽快地融入城市生活,正确对待并妥善处理好进入城市生活所产生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思想两方面所产生的矛盾。在流动人口聚居和流动人口犯罪高发地开展普法宣传,建立专职的普法、法律援助队伍,常态化帮助流动人口解决法律难题。并且建立专为流动人口喜爱的电台,宣传各地政策和法规,宣传流动人口中奉公守法,发财致富的典型,或者传播科技知识和职业技能,使他们在法制、道德、城市生活知识等方面都受到教育,让民工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二)积极完善有关流动人口的管理

针对现实的流动人口犯罪所面临的形式,政府以及社会各职能部门应相互配合加强完善城市流动人口管理体制,建立行之有效的配套管理模式,做到有效预防和治理,做好新形势下大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有三策。

1.积极引导流动人口合理流动,防范流动失衡

一方面,应通过经济和行政手段,适当限制大城市人口的无限流入;另一方面,应适当分流高度集中的大城市社会资源,引导制造业集聚区产业转移,着力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镇的人口吸纳力,通过政策引导,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避免过度集中到大城市。

2.积极构建流动人口全国服务平台

目前,流动人口管理分属多个部门,分别涉及公安、劳动保障、医疗、计生、房管等,这些部门大多没有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协调。同时,各地区之间、各省区之间、同一系统的不同层级之间,信息共享机制也未建立,不利于及时准确全面掌握流动人口情况。因此,应积极建立各部门参与、全国联网的流动人口信息服务平台,准确把握流动人口轨迹,为流动人口的管理和合理流动提供支持。

3.建立流动人口突发应急机制,维护社会稳定

目前地方上除了公安部门因为工作原因,关注农民工状况较多外,城市里的其他政府部门对农民工问题往往缺乏了解,尤其是对于出现农民工春节前的大规模讨薪、节前犯罪率突然增长、集中退保等问题时,无法真正帮助政府和企业解决问题。建议设立常态化的农民工日常管理与服务机构,可以参照北京市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的做法,由党委统一领导,有专人负责,并有各项预备处置的机制。

针对流动人口犯罪呈现的新情况、新特点,除了上述充分发挥社会职能外,还需要公、检、法部门以及各基层组织的相互配合,公安机关作为外来流动人口管理的主管机关还应建立打防控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并依法严厉打击流动人口中的严重犯罪活动,充分履行好法律赋予的职责,重点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加大执法检查、监督的力度,将流动人口的管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充分履行公安治安管理职能。

(三)保障流动人口就业问题

一是强化流动人员技能培训。政府应牵头引导用人单位参与并拿出部分经费加强流动人口劳动技能培训。通过收集信息准确掌握一段时期的用工趋势,有针对性的组织流动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在提高流动人员参加培训积极性的同时为用人企业提供高素质工作人才。二是完善流动人员就业服务。劳动部门应积极配合用工企业,加大开发当地用工资源,加强用工信息的搜集和工作,及时了解流动人口的就业需求。用工输入地和输出地的劳动部门应加强练习,引导流动人口有序、有针对性的流动,创立更多的劳动力市场,召开专场招聘会,引导流动人口就业。

五、结语

流动人口犯罪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在其防控方面也具有一定的针对性,需要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有关方面共同参与,以有效性为核心,以教育、打击为手段,建立起系统化的、实用性的社会群防体系,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根据各自担负的职责和任务,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才能有效预防和打击流动人口犯罪,构建良好的治安环境。

参考文献:

[1]冯树梁.中国预防犯罪方略[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

[2]张远煌.犯罪学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3]俞雷.中国现阶段犯罪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

[4]麻国安.中国的流动人口与犯罪[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

第2篇

【关键词】新生代流动人口;穆斯林;特点;城市融入

近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城市中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大,其年龄也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形成了新生代流动人口这一特殊的群体。新生代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许多学者纷纷针对新生代农民工作为研究群体展开了研究。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3亿人,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5亿人,其中,16岁-30岁的占61.6%,这个群体被称之为新生代农民工。全国总工会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新生代农民工系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这个群体在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以及权利意识方面都与上代农民工很大不同。本文以“新生代流动人口”替代“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因为“新生代流行人口”较“新生代农民工”涵盖范围更广。

西北地区是中国穆斯林人口最为集聚的地区,兰州市作为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更是聚居了大量的穆斯林人口。由于其独特而浓厚的伊斯兰文化,兰州市吸引着青海、宁夏、新疆、甘肃等地各县市穆斯林流动人口来这里打工、经商,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活力。2005年9月,马忠才、郝苏民等学者联合兰州市公安局开展的抽样调查表明,兰州市56.9万人的流动人口(约80%为农民工)且每年都在以15%的速度递增,其中汉族约占64.8%,穆斯林民族如:回族、东乡族、维吾尔族、保安族等约占31.7%,为兰州市流动人口总数的1/3。①与其它城市一样,兰州市也有一支庞大的新生代流动人口的数量,其中穆斯林新生代流动人口与上代穆斯林流动人口相比,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一、流动目的的灵活性

新生代农民工出来打工的思想已经由上代农民工的“养家糊口”为主要目的,转变为学习技术、提高生活质量。如果说上代穆斯林农民工是受当地经济条件、自然的条件的制约被动迁入城市,那么穆斯林新生代农民工是在市场经济的刺激下,主动流入城市。经济因素使新生代穆斯林农民工在流动的形式和目的地上都显得灵活多变。

第一代穆斯林农民工受到较深的乡土观念和出于的考虑,大部分在离家乡近、且便于实现其宗教生活的地方打工。兰州市回族、东乡族来源地相对集中、单一,主要以兰州市周边民族地区为主,临夏回族自治州及天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为两大主要的迁出中心。②截止1999年底,兰州市共有清真寺89座,拱北21处,③浓厚的宗教氛围是穆斯林人口流入兰州市的重要吸引力,同时,受到宗教因素影响下的穆斯林的生活方式,如饮食、婚丧嫁娶等,也是穆斯林人口流出西北地区的制约因素。

对新生代穆斯林流动人口而言,比起宗教因素,经济因素对其流动的拉力在逐步上升。兰州市几乎成为他们“跳入”更发达城市的“跳板”和城市生活适应的“减震器”,从而流入东部、南部更发达城市。此外,在国内的大城市一般都建有供穆斯林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加之新生代农民工的比起上代农民工有所减弱,已能满足其基本的宗教需要。

有的新生代穆斯林农民工表示,在外地可以通过在住所礼拜的方式,完成其宗教生活。在重大的宗教节日,如开斋节、古尔邦节时返回家乡,饮食问题也可以自己解决。

二、就业范围逐步拓展

因受教育程度低、专业技能低,第一代穆斯林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就业范围十分狭窄,只能集中在建筑行业、饮食行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兰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性别比非常高,女性就业人员的数量低于男性,仅占总调查人数的15.62%。④近年来,穆斯林新生代流动人口的就业范围逐步拓展,逐步发展到民族特色教育业和零售业,且呈现出女性就业人员数量逐步上升的态势。

笔者在兰州市穆斯林农民工子弟学校、兰州市西关清真寺中阿文女校、兰州西关清真寺幼儿园、兰州市崇德妇女儿童教育中心、兰州淑德女校、兰州东部女校等6所民间教育机构随机做的98份调查问卷中,女性教师人数70人,女性教师数占调查总人数的70.9%;其中以来自临夏回族自治州、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代表的穆斯林聚居区女性教师31人,占总调查人数的31.6%。这些教员是从临夏、宁夏或者兰州的中阿女校毕业后,进入民间民族教育机构任教。

在兰州市内一些商业区,一定数量的新生代穆斯林流动人口已经加入到诸如服装零售业和电子产品零售业为代表的服务行业中,逐渐脱离上代穆斯林流动人口集中在餐饮、建筑行业就业的情况,穆斯林新生代流动人口就业领域的拓展,说明其就业观念转变、城市适应力逐渐增强、教育程度也在逐步提高。

案例1:唐某,男,22岁,未婚,高中毕业后来兰州打工,在兰州某大型商场的电子产品专柜做销售员已有两年时间,也有老乡在兰州从事其它类型的销售工作。他表示从工作中学习了很多,与同事们相处很融洽,吃饭等也很方便。

案例2:马某,女,30岁,已婚,初中文化,与丈夫一起在兰州上班,从事服装销售工作已有一年。结婚后跟着丈夫到兰州来打工。平常生活很方便,就是宗教生活不方便,每天都是戴着头巾到单位门口摘掉,下班后再戴上头巾回家,在租住的房里做礼拜。

三、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

由于第一代穆斯林流动人口的教育程度普遍低下,在城市打工的经历使他们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对学校教育的重视、对知识的学习、对专业技能的学习等方面。

在学校教育方面,新生代穆斯林流动人口希望子女接受学校教育的意愿非常强烈。近几年,由于兰州市流动人口数量激增,政府在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难问题上制定了一系列帮扶政策,如2012年1月,制定了四个“一视同仁”的举措,将全市10.41万名流动人口子女统一纳入学校招生范围,这项举措在穆斯林流动人口中引起广泛好评。

除了适龄儿童学校教育外,新生代穆斯林流动人口也很重视知识学习。笔者在兰州市崇德妇女儿童教育中心、兰州淑德女校做的调查中了解到,学校专门为文化程度低的流动人口提供了基本的算数、汉字教学服务,以满足其基本的生活、工作需要。学校管理者表示,很多流动人口都是慕名而来,尤其以年轻的女性为主。可以看出,穆斯林流动人口越来越重视知识的学习。

专业技能学习方面,笔者在穆斯林就业集中的清真饮食行业所做的调查现显示,新生代穆斯林流动人口更加注重专业技能的学习。

案例3:马某,48岁,兰州某餐厅经理,做餐饮有15年时间,他表示自己餐厅的员工,刚来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只能洗餐具,经过长时间锻炼后,能做些简单的菜品,与以前员工最大的进步是他们学习餐饮技术的意愿很强烈。

笔者了解到,清真餐饮业在兰州的发展势头迅猛,在数量和经营档次上都有明显的提高,其员工学习餐饮技术的意愿很强烈,经过多年的努力后,餐厅会提供学习的机会。

兰州市的清真寺,尤其是流动人口聚居的小西湖地区的清真寺,阿訇会针对社会不良行为、犯罪行为对穆斯林流动人口进行道德教育,在社会上受到广泛好评。

四、对传统的穆斯林聚居区依赖感有所减弱

兰州市的小西湖是兰州市穆斯林聚居的区域,清真寺、清真饮食、穆斯林聚居区这三要素使其形成浓厚的伊斯兰氛围,是第一代穆斯林流动人口首选的居住地。笔者对新生代穆斯林流动人口所做的98份调查问卷显示,86人选择离工作地点近的地方居住,占总调查人数的87%,显示出新生代穆斯林流动人口选择居住地时,考虑的出发点是工作便利性和经济性。

在笔者的随机调查中发现,客观上清真寺和清真餐饮业在整个市区广泛分布为新生代穆斯林流动人口分散分布提供条件,主观上宗教观念,比起上代穆斯林流动人口更倾向于选择同地区、同教派清真寺做礼拜,新生代穆斯林流动人口更加倾向于“就近原则”。

五、维权意识逐步提高

与上代穆斯林流动人口相比,穆斯林新生代流动人口面临的社会环境有所好转,兰州市已出现了一些民间组织,其中有些专门为穆斯林流动人口服务,服务内容涉及教育、城市适应、维权与法律咨询。上代穆斯林流动人口自身权利受到侵害后,因诉之无门无路,加之“信定然” 的思想,不能维护自己的权益。新生代穆斯林流动人口能更加积极主动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笔者做的98份调查中,“当你遇到拖欠工资、偷盗、抢劫、交通事故等情况,自己不能处理,应该怎么办?”全部的98份问卷都做了回答,答案包括:民委、宗教局、派出所、社区等单位,兰州市穆斯林文化教育促进会这样的民间组织。这表明新生代穆斯林流动人口维权意识比较强烈,而且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维权的方法和途径。

上述穆斯林新生代流动人口所呈现出的流动目的的灵活性、就业范围的拓展、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等特点,与上代穆斯林流动人口相比,多数人希望真正融入城市,其城市适应能力在逐步增强。政府提出的有关政策,如四个“一视同仁”政策,也为穆斯林新生代流动人口融入城市提供了物质条件。流动人口的群体特性是在不断的变化、重构中,城市管理者应根据穆斯林新生代流动人口现阶段所呈现出来的特点,适时调整管理的方法,如在就业上提供信息和引导,完善流动人口的登记、管理制度,并加强与民间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引导穆斯林新生代流动人口更好的适应城市,构建和谐社会。

【注 释】

①马忠才,郝苏民.兰州市流动人口调查报告[J].西北民族研究,2006,(3).

②高翔,鱼腾飞,张燕.城市穆斯林流动人口的空间行为特征及动力机制研究——以兰州市回族东乡族为例[J].世界地理研究,2010,(2).

③杨文炯.互动调适与重构——西北城市回族社区及其文化变迁研究[J].民族出版社,2007:416.

④汤夺先.试析西北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结构特征——以对兰州市的调查为例[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4).

第3篇

从贵阳市流动人口的情况看,大致呈现以下特点:

(一)数量庞大,居住集中

截止2005年底,全市共流入人口543881人,其中省内流入318553人,省外流入170009人,港澳台流入121人,本市跨地区异动55039人。据统计,流动人口居住在出租屋的占70%,居住在用工单位和单位内部的占12.6%,居住在工地现场的占5.9%,居住在居民家中的占4.6%,居住在旅店的占0.4%,自购自建房占2.8%,自购营业房占0.5%,其它占3.2%。流动人口中居住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居多,占总数的58%。贵阳市有58%的流动人口暂住时间在一年以上,基本成为贵阳市的“不流动人口”,成为城市事实上的常住人口。个别地方的流动人口的数量已超过常住人口。

(二)结构失衡

从性别结构看,男性占57%,女性占43%。全市流动人口中18周岁以上育龄妇女14.7万人,已婚育龄妇女11.1万人,持有有效《流动人口婚育证》9.46万人,持证率64.4%。从年龄结构看,0至6周岁33516人,6至16周岁71936人,16至18周岁37028人,18至45周岁348468人,45至49周岁21586人,49周岁以上31347人。从文化结构看,不识字的51586人,初识字的28182人,小学文化程度161758人,初中文化程度210657人,高中或中专61337人,大专18933人,本科以上11428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只占17%。

(三)流动人口引发许多社会问题

一是城市公共资源紧张。传统上,在确定城市人口总规模时,往往忽视流动人口,结果使城市各项建设指标出现偏差,导致规划后的城市建设欠账。流动人口的急速增长,给城市公共资源带来巨大的压力,造成城市电力供应不足、水资源短缺、市政设施以及医疗卫生等设施匮乏,导致城市住房紧张、城市交通堵塞等问题的出现。

二是义务教育事业跟不上流动人口增长速度。随着流动人口的不断涌入,贵阳市流动人口子女也在不断增加,每年增加的幅度约为8%。流动人口子女就读公办中小学的约1.6万人,占22%,就读民办学校的约5.6万人,占78%。其中,就读小学的有50534人,初中21195人,辍学1901人,6周岁以上从未入学的有2433人。

三是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从统计情况看,全市流动人口中,经商的有93889人,务农13245人,厂矿企业43491人,建筑行业42640人,商业服务24194人,读书103402,餐饮20565人,手工业23196人,运输15871人,娱乐9440,环卫4015人,废旧收购9191人,物业管理4364人,保姆1550人,无固定职业38784人,其他89820人。城里的经济机会并不是无限的,也不是面向农村所有人的。很多服务性行业,主要都是招收年轻的女性。此外,流动人口在城里远高于农村的生活费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他们在城里取得的经济收益。由于工作岗位竞争激烈,许多用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不愿与农民工签订合同,已统计的362712名就业流动人员中,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占83.73%;未参加社会保险的占86.48%。

四是社会治安隐患增多。从贵阳市看,城乡结合部地区、城市开发区等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流动人口往往超出常住人口几倍,当地社会治安秩序较为混乱。由于流动人口把自身定位为“农村人”、“外地人”,除了户籍制度外,行政壁垒、语言文化差异等都使他们只能在城市边缘寻找生存空间。违章建筑、非法行医、违法私立学校、无照商贩和各类不规范的市场大量涌现,少数地方甚至会出现一些“帮派团伙”、“家族团伙”,形成强大的社会势力,流动人口已逐渐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的不稳定主要因素。2000年贵阳市刑事处罚总人数中,外来人口占40.02%;2005上升到46.86%。2000年至2005年全市刑事处罚总人数中,外来人口占44.7%。

二、加强贵阳市城市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理顺体制,健全机构,落实服务和管理责任制

目前,贵阳市流动人口的管理主要由设在市和区(市、县)公安(分)局的区(市、县)流动人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由于公安部门不具有综合职能,统筹协调较弱,因此,在具体的工作中,不能有效地调动其他部门履行职责,缺乏权威性,导致管理出现缺口。另外一个问题是各类配套法规相对滞后,特别是对出租屋的管理缺乏有效的手段。

因此,要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综合管理架构和网络。按照“统一领导、统一决策、统一政策、统一协调”的要求,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体制的建设。

首先,要确立市级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的领导责任,负责全市范围内流动人口政策的重大部署,并督促相关部门完成流动人口管理的工作任务;其次,明确街道或乡镇一级的流动人口管理中心的主要责任,对辖区流动人口居住情况、房屋租赁情况进行登记备案;第三,要充分利用基层组织网络,对流动人口实行社区化管理,社区(村)流管站要根据自己的职责,做好流动人口各项统计数据的采集,掌握辖区流动人口治安、计生以及出租屋基本情况,并将这些基础数据传送到上级流动人口管理中心,同时,社区流动人口管理站要针对不同类型流动人口的特征,将社区管理与服务相结合,提高流动人口对城市、企业及所居住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样既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利于体现社会公平。

(二)推进管理手段的规范化和现代化

流动人口的管理要做到以人为本,必然要借助现代科技成果,实现管理手段的创新,使之规范化和现代化。

一是流动人口信息登记制度。从源头上加强流动人口的登记管理,必须强化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制度,要求房东对租赁者进行登记,并报社区流动人口管理站,社区相关人员要根据房东提供的信息,上户对流动人口的详细信息进行登记核实。同时,加强对企业的用工管理,对聘用流动人口的用工主体,应定期(一般为一个月)到劳动就业管理部门申报其用工情况,劳动部门要根据用工单位的报告完善流动人口的网络登记。

二是实现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的网络化。由各个街道社区对所有流动人口的基本信息进行调查核实,将流动人口的基本信息输入全市统一的流动人口数据中,并将这些数据在流动人口管理的专门网站上公开以备查询。流动人口凭本人身份证号可以对自己在网上的信息进行核对,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管理权限对数据进行修改,所有流动人口的数据可以各相关部门统一使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三是增强社区管理的合力。实施基层管理部门人员交叉兼职制度、联合办公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强化流动人口协管员队伍的作用。在社区推广警员、流动人口协管员、物业管理员联合作业的模式。根据各社区实际,充分发挥物业管理单位的作用,及时掌握社区内人口异动情况,提高治安防范和管理水平。同时,还可组建流动人口协会,搞好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四是加大救助管理工作力度。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贵阳市实际,对符合救助管理条件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实施救助管理。民政部门要制定落实救助管理措施和开展救助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公安、民政、城管及有关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时,对发现的流浪乞讨人员要劝导或护送其到救助站(点)求助;对带伤、病的流浪乞讨人员按照就近的原则交卫生、防疫部门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后,再由民政部门实施救助管理。

(三)依法保护流动人口权益,切实为流动人口提供有效服务

一是为流动人口提供发展平台。流动人口在流动过程中有失业现象存在,这是人口流动过程中的流动成本,会有一定程度的负面效应。根据流动人口网络登记的情况,对流动人口在正当的经营活动和社会活动中依法需办理各种证照和其他有关手续时,各有关部门要提供方便,取消各种针对流动人口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城乡平等的就业政策,根据实际情况,政府相关部门应组织流动人口专场招聘会,提高流动人口的就业率,妥善调解涉及流动人口生活和就业中发生的矛盾纠纷。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要求,建立合理的流动人口社会保险制度。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流动人口廉租房屋建设,解决流动人口暂住问题。

二是为流动人口提供生活上的各种便利。为流动人口提供服务时,要着眼于社会公平,对流动人口在办理驾驶证、计生技术服务等方面享受本市市民待遇;在义务教育阶段,将流动人口子女与本市市民子女同等对待;在人口计生管理方面,要对流动人口进行必要的政策倾斜,使流动人口中的农村独生子女户、双女结扎户可享受本市优惠政策。及时调整户籍政策,对居住一定年限,且无违法记录有稳定收入来源的流动人口,可加入贵阳市户籍。

三是切实保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政府有责任要通过制度安排创新,大幅降低人口流动的非效率成本,只有如此,才能消除和弱化人口流动风险,优化流动人口的合理预期,促进人口合理流动,提高人口流动的发展效率。对流动人口要在政治上、经济上、法律上与常住人口一视同仁,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就业、生活环境。对无故和恶意克扣务工及就业人员等劳动者应得报酬的用工主体,劳动监察部门要依照有关规定予以相应处罚。在条件成熟的区域,司法部门要帮助流动人口建立维护权益组织,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切实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利益。

第4篇

我国流动人口的主体是从农村流向城市,农民收入水平低下的现实必然导致其流动过程的复杂性和产生问题的多样性。因此,把握流动人口的基本特征,是正确处理人口流动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的前提条件。流动人口的突出特征主要有:

第一,流动人口以年轻劳动力为主。我国现阶段的人口流动从本质上说是劳动力在流动。在流动人口中,15--45岁之间的年轻劳动力成为流动人口的主体。我国流动人口年龄构成年轻是最突出的特征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2003年9月进行的《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研究专项调查》表明,40岁以下(不包括40岁)的流动人口占总流动人口的90%。2004年对全国部分城市流动人口抽样调查也表明,流动人口年龄结构具有显著的年龄聚集特点,流动人口年龄主要集中在15―45岁之间,占流动人口80%以上。

第二,流动人口文化程度以初中以上为主。流动人口除了年龄构成年轻的特点外,流动与不流动入口的受教育状况大不相同。流动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的超过一半,远远高于流出地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在流入地的流动人口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绝对优势,占流入地流动人口的70.17%;文盲和半文盲比重相对较低,仅占4.66%。未流动人口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

第三,流动人口以非举家流动为主。2004年对全国部分城市流动人口抽样调查表明,流动人口调查对象户均人口数为4,33人,每户流动为2,11人,也就是说平均每户有2.22人没有发生流动。这就是说流动人口平均带动能力为1.11人,流动过程中的带动能力还比较小。夫妻共同流动的比例更大一些,也就是说其他家庭成员留居户籍地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子女或其他家庭成员一同流动的可能性相对小一些。流动人口在流动过程中举家流入一个地方的家庭流入量相对较弱,具有明显的非完整家庭流动特征。

第四,流动人口以低收入为主。流动人口流动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原因。据抽样调查,流动人口月均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90%以上,其中有近45%的流动人口月收入不到500元。由此可以推断,与流入地劳动力收入相比,流动人口以低收入人群为主。流动人口不仅在收入分布上存在收入较低的特点,而且收入分布的区域差异也比较明显。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人口月均收入相对较高,而中西部欠发达省份流动人口收入较低。流动劳动力的工资收入大大低于当地居民,即便是在从事完全相同工作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对流动劳动力存在克扣和变相克扣工资问题。

第五,流动人口的基本生活条件较差。流动人口的主要居住方式为集体宿舍、自租房等形式,生活和卫生条件差。流动人口的营养状况差,卫生保健知识缺乏,容易引发传染病和流行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在社会保障方面,绝大部分流动劳动力没有养老、工伤、医疗、失业等基本的社会保障。

第5篇

一、广泛开展计划生育药具知识宣传活动。各乡、镇(街道)要开展广场计划生育药具知识宣传、药具使用咨询服务、免费向流动人口发放药具等活动,扩大社会影响,营造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药具服务年活动的良好舆论氛围。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公共场所显示屏等媒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相关法律法规、药具使用知识的宣传;要根据流动人口的特点,制定一批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品免费发放到流动人口手中,帮助流动人口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熟悉药具使用方法,知晓计划生育药具公共服务渠道,全面提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水平。区人口计生局将适时开展流动人口药具知识有奖竞赛活动。

二、开展计划生育药具“零距离服务”活动。各乡镇(街道)要利用“5.29、7.11、9.25”等人口计生纪念日、春节前后农民工集中返乡(回城)等时机,组织人员深入到企业、农贸市场、批发市场、流动人口集中居住区等重点服务场所,以流动育龄人群为主要服务对象,主动送政策、送宣传、送知识、送药具上门,积极开展针对流动人口的“零距离服务”,真正把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药具服务工作做好、做实,做出成效。要重视药具随访服务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指导流动人口做好避孕节育知情选择,不断提高流动人口自我保健意识和生殖健康水平。

三、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药具服务体系,完善药具发放网络。各乡、镇(街道)要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药具免费发放服务管理机构建设及药具发放人员的配备,健全完善载体建设,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作用,加强对流动人口聚集场所和单位的计划生育协会工作的指导,把流动人口药具服务工作纳入其工作范围,切实提高流动人口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积极拓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药具供应渠道,创新发放模式,做到自助领取和上门服务相结合、计生网点发放和社会化服务相结合、普及性发放和个性化服务相结合,提高药具易得性、发放到位率和群众满意度。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全面覆盖的要求,在流动人口集中的区域和场所,设立标识明显的药具免费发放点,推广使用自助发放机和药具发放哨点,在免费发放药具的同时,记录流动人口身份信息,确保流动人口药具服务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推进药具免费发放“十进工程”,即进宾馆、进社区、进超市、进医院、进药店、进诊所、进工地、进校园、进窗口、进单位。最大限度地方便流动人口的避孕需求,不断提高流动人口获得免费药具的可及性和易得性。

第6篇

关键词:新时期背景 流动人口 人口统计

众所周知,流动人口的调查是对于国家基本情况,综合国力的进行了解的前提,对于国家政府制定相应的人口,教育,就业政策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国家强盛的基础性条件。尤其在新时期,社会现象越来越复杂,人口流动规模和范围越来越大,这无疑加大了流动人口的统计难度。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应该积极探析新时期背景下的流动人口统计工作,找到统计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争取采取有效的措施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实现高效的流动人口调查和统计工作。

一、新时期背景下的流动人口概况

1.流动人口的含义

所谓流动人口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离开自己居住地又返回的社会现象。其相对于人口迁移来讲,是短时间的,没有改变自身户籍性质。出现这样的流动人口现象,要从三个方面来探析原因:其一,经济社会发展给予其创造了良好的流动基础;其二,户籍管理制度限制人口迁移,城乡差异性很大;其三,农村闲置劳动力多,城市可以给予其更好的生活条件。

2.流动人口统计的特点

总结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其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流动人口的规模较大,并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以2011年的流动人口数量为例,总流动人口高达2.3亿,其平均年纪在28岁,流动人口中的年轻人成为新一代的流动大军,有着较强的“农转非”愿望。其二,在外持续居住的时间比较长,并呈现出以家庭为单位的流动类型。依然以2011年流动人口为例,有超过三成以上的人口在外居住超过5年,并且有近70%的流动人口与家人一同流动。其三,主力来自于农村地区,其流动动机为就业。通过流动人口数据显示,绝大多数的流动人口是在城市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在广大城市地区的各个行业实现了就业。其四,流动群体的文化程度不高,在收入待遇上也处于低水平,一般情况下都是租房居住。结合目前的流动人口结构分析,我们发现初中文化程度占58.2%,高中或中专占16.4%,大专以上占8.1%,另有17.3%的仅为小学教育或未上过学。其在收入上也表现出低水平的状态,所居住的环境为人均不足15平方米的廉租房。

3.新时期背景下的流动人口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积极开展流动人口的统计工作,开展调查和分析研究,对于社会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审视其重要性:其一,流动人口在城市里工作和生活,为此地区的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实现了城乡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在城乡差异缩小等各方面发挥着积极性的作用;其二,人口流动造成区域的社会保障,交通输出,商品供应,居住环境,治安管理上的压力,也使得自己家乡的农业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城乡之间的流动人口规模和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如果不开展有效的统计和研究,将难以保证制定出合理的人口政策,最终导致经济发展与人口问题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再加上流动人口随着时间的变化,会出现不同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需要我们及时的开展流动人口的统计工作,以保证人口流动政策符合经济发展的各项要求,能够为城市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强盛做出贡献。于此同时,也将有利于我们及时的发现流动人口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政策,保证流动人口不断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二、如何开展流动人口统计工作

要想了解某一地区在一定时间段的人口流动情况,需要以人口数量,人口流向,人口构成三个统计指标去建立合理的体系。其中流动人口数量可以归结为流入人口和流出人口两个类型,两者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各级政府可以依据自身需求,设定相应的时间限制。人口流向也可以归结为流出地和流入地,以及流动半径和流动圈。流出地和流入地的统计主要依据是原户籍和临时居住两种类型;流动半径和流动圈来说,则主要分县际、省际两类。在开展流动人口的统计工作的时候,应该以流入地调查为主要区域,以普查和抽样两种方式来开展调查工作,并以报表和问卷的方法去实现资料信息的收集和整理。

在人口数量,人口流向和人口构成等信息都准确的统计之后,积极开展各方面的数据分析和研究工作。在此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其一,坚持有错必查,也就是说一旦发现数据存在错误,就要及时的联系相关负责人去开展核实工作,从而保证研究结果是在有效的数据资料基础上形成的;其二,坚持高度谨慎的原则,保证数据资料核对和检查的细致化,不得出现任何的差池;其三,以先进的信息化系统去开展统计分析和研究工作,保证研究成果的有效性,科学性。

三、结束语

第7篇

我所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工作的:

一、改变工作观念,创新管理方法。

过去,我们对待流动人口主要采取两方面措施,一是“堵”,尽可能拒之于辖区之外;二是“防”,把流动人口犯罪作为防范打击的重点。结果是想堵堵不住,想防不胜防。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对流动人口这一社会现象缺乏全面、正确认识。只看到流动人口消极的一面,而没有看到其积极的方面,只看到流动人口管理的难度,而没有看到我们思想和工作的问题。为此,我们对辖区内流动人口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深入的分析,着重调研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如何加强流动人口的思想教育、如何探索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新路子。通过调查研究,摸清了流动人口真实状况,形成了三点共识:第一,大范围的人口流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农村劳动力大量富余而城市建设又急需要劳动力资源的情况下,人口流动是必然的趋势,采取消极封堵的办法当然难以奏效。第二,流动人口涌入城区的目的主要是凭劳动挣钱致富或投资创业,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吃苦耐劳、遵纪守法的,违法犯罪、发不义之财的只是极少数人,决不能盲目扩大打击面。第三,流动人口的增加尽管给城市的正常秩序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更多的却是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作出了贡献。“三点共识”的形成带来了三个方面明显的变化。一是态度和感情变了。对流动人口的“反感”逐步变成了“理解”,过去把流动人口当作“外来户”,现在则当成了“自家人”。二是工作的指导思想变了。过去,管理的目的只是为了减少犯罪,维护稳定;现在的管理则立足于“促进经济发展、鼓励勤劳致富和确保社会稳定”三位一体的综合目标。三是管理方式方法变了。由过去的单纯管理变成了现在的以教育和服务为主要手段的综合管理。

二、抓好调查摸底,强化办证质量。

工作实践中,我们感到要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必须摸清底数,才能有的放矢,因为流动人口流动性大,今天他住在这里,明天有可能搬走了,你昨天查了这家,房子是空的,但第二天房间里就住满了人。针对这一特点,我所组织社区民警和协管员,以入户调查为基本手段,实行动态登记,开展出租房屋和租住人员的调查摸底工作,逐个摸清底数,查明情况,找出管理漏洞,发现疑人疑物,采集相关信息,录入综合警务平台。通过近年来的实践,较好地掌握了流动人口的底数,为预防打击犯罪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年2月22日下午,我所社区民警***通过输入暂住人口时,发现暂住人口***系2002年4月在**省**县持刀将他人砍成重伤的“网上三逃人员”,从而使潜逃两年多的犯罪嫌疑人落入了法网。原创:

三、落实工作措施,健全管理机制。

流动人口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单靠某一方面的力量,运用简单的手段是难以奏效的。只有在党、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采取综合整治的措施,才能收到显著的成效。为此,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一是建立管理体系,健全法规制度。****成立了由分管领导负责,由公安、司法、工商、综治、计生、文化等职能部门领导参加的流动人口管理领导小组,并相应成立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形成了覆盖全面、上下联动的管理网络。同时,与社区、行政村分别签订了《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领导责任书》,先后制订出台了《流动人口依法管理教育实施意见》、《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及时向流动人口发放公开信,广泛宣传各项法律规定。法规制度的逐步完善和广为宣传,既保证了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规范有序,又使得流动人口知情懂法,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明显提高。

四、完善硬件设施,充实协管员队伍。

为充分发挥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服务于现实斗争的有效功能,我所进一步加大对流动人口工作的硬件投入。一方面,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所新增了两个流动人口管理站(社区警务室),增加了30名协管员,进一步充实了流动人口管理力量。另一方面,我所还为每个社区警务室配备了电脑、扫描仪和照相机,确保流动人口信息及时采集、及时办证、及时录入,既提高了流动人口登记、办证的工作效率,又提高了利用流动人口“网上比对”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的时效性。原创:

第8篇

关键词:西宁市;流动人口;居留意愿

在中国城镇化建设进程之中,人口的流动现象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在各种术语充斥学术界的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对流动人口进行了表述,如:外来人口、流迁人口、农民工等。由此可见,流动人口的概念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它是以中国特有的户籍制度为依据的,从其构成要素来看,流动人口的界定是以户籍所在地的住所为标志的,其空间上的流动是以一定的行政区域划分为范围的,同时,流动人口的概念具有离而复归、双向往返的流动特点。从宏观意义而言,流动人口是跨越了一定的地域界限,但是没有改变常住户口的人群;从微观层面来看,是指某一特定区域内的人口流入和流出两大类,其存在前提是以不改变人口常住地为目的流动行为,其流动的目的是以从事一定的经济活动为目标的人群。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是一种较难测量的概念,它要考虑各种实际的情况,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习俗的实际状态,进行长期居住或者不长期居住的意愿,它大致可以分为三种:长期永久性居住意愿、非永久性居住意愿、没有居留打算的意愿。当然,这种居留意愿的前提也是在不改变常住地的前提下,对未来迁居的自我愿望和想法。

西宁市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人口迁移活动,形成了大规模的流动人口迁移,这些城市的流动人口何去何从?是一个当前需要思考的课题,对此,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掌握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特点,分析流动人口的居留影响因素,根据他们的居留意愿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并以现有的二元户籍制度为依据,对这些影响因素进入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一、西宁市流动人口现状

青海省流动人口流动迁移主要集中在西宁市、海东地区,西宁市是多民族文化的结合部,是一个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城市。根据2014年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西宁市流动人口中拿到暂住证的人口数量是45.44万人,2014年迁入人口25762人,迁出22141人,占有相当大份额的流动人口迁移数量。通过对西宁市随机抽查的900名流动人口进行调查,可以得出如下专项调查结果:

(一)流动人口中的男性比女性的数量要高

在随机抽查的900名流动人口中,男性占据了57.6%,女性为总数的42.4%。在打工成为普遍现象的社会发展状态下,男性流动人口大多从事建筑装修业、洗车行业、送货行业等,同时,女性进入西宁市的流动人口数量明显增加,同时,由于西宁市第三产业规模的扩大和拓展,企业对于女性的用工需求也呈现旺盛的趋势,如:家政服务业、住宿餐饮业等。从流动人口的年龄段来看,18-22岁的流动人口占28.7%,23-27岁的流动人口占27.9%,28-32岁的流动人口占21.8%,显现出较强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二)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仍然较低

在西宁市的流动人口之中,主要是高中程度的教育水平,然而,随着西宁市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西宁市的流动人口受教育的普及程度有所提高,其中,初中教育程度的流动人口占44.7%;高中教育程度的流动人口占29.6%;大专及其以上教育程度的流动人口占13.3%,具有较低小学文化程度的流动人口较少,仅有12.4%。

(三)流动人口子女入学以户籍所在地为主

在西宁市的流动人口之中,已婚人口占56.1%,在子女入学的问题方面,有59.7%的流动人口子女在户籍所在地就学,而在父母打工所在地就学的占38.2%,另外还有2.1%的流动人口子女辍学。这反映了流动人口在工作所在地的城市的子女入学问题上还存在许多阻滞。

(四)流动人口居住状况较差

在西宁市的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在城乡结合部,具有明显的边缘性特征,他们主要是根据从事职业的认同感或者职业的部分需要而居住在一个区域之内,形成了“城中村”的居住格局。另外,还有一些流动人口,如:从事工程项目建设的务工人员,由于工作的性质和需要,则分散在工作的临时宿舍之中。

二、城市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特点分析

总体而言,城市的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中,有84.4%的流动人口希望居留在城市,而仅有15.6%的流动人口打算回归故里。从流动人口的居留时间的打算来看,有36.5%的流动人口希望永久居留于城市;12.7%的流动人口选择工作到退休再回归户籍所在地;打算在城市居留10年以后再回归户籍所在地的流动人口占13.7%,另外,还有一部分没有确定打算的流动人口,他们尚处于不确定的边缘状态。

(一)就年龄构成而言

流动人口中有永久居留意愿的以50岁以上的人口为主,其次是30-39岁的流动人口,其他年龄段的流动人口的永久居留意愿相对较低。而在打算非永久居留的流动人口之中,40-49岁的流动人口相对比例要大,然后依次为30-39岁、20-29岁年龄段的流动人口,可见,随着年龄的增大,有永久居留意愿的流动人口有增加的趋势。

(二)就受教育程度而言

大专学历的流动人口的永久居留意愿最高,而文盲和小学教育程度的流动人口意愿最低。可见,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对于流动人口的永久居留意愿影响也较大。

(三)就性别而言

女性流动人口的永久居留的意愿比男性流动人口要高。

(四)就户口性质而言

永久居留意愿最高的是非农业户口,而农业户口的流动人口的非永久居留意愿较高。

(五)就经济收入而言

在城市工作收入有4000元及以上的流动人口的永久居留意愿最高,较低收入的流动人口的非永久居留意愿较高。随着流动人口城市工作收入的增加,永久居留的意愿则会相应增加。

(六)就居留时间而言

永久居留意愿最高的是打算居留10年以及10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居留意愿最少的是1年以下的流动人口。

(七)就居留空间而言

永久居留意愿最高的是自购房的流动人口,其次是独租房主、合租房主,而永久居留意愿最低的是单位的临时宿舍流动人口。

三、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庞大的流动人口聚集在城市之中,他们的居留意愿如何,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这个庞大的群体该如何去留呢?又有些什么影响因素在左右他们的想法呢?我们以西宁市为例,经过调查研究,将这些影响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的因素划归为两大类,即:来自于个人的内部因素和来自于社会的外部因素。主要表现为:个人特征因素、家庭因素、工作因素、心理因素、时间因素等等。

(一)个人因素

由于流动人口中个人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等状况的不同,而导致人口流动的差异性和居留意愿的不一致性。就年龄状况而言,年轻的流动人口更容易产生流动。就性别而言,男性较女性的流动人口更容易流动。就受教育程度而言,学历较高的人口更趋向于流动。就婚姻状况而言,未婚的女性较易流动。还有个人的专业技术培训影响因素以及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获取情况,都会造成对流动人口流动的影响。

(二)工作因素

职业种类是影响流动人口流动的因素之一,流动最多的是商业和服务业人员,其次是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还有少量的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就从业状况来看,雇员的流动性较大,占总体的48.2%。另外,对于工作的满意度也是影响人口流动的因素之一。

(三)自我评价因素

城市流动人口的幸福水平指数正在呈上升的趋势,对于社会公平的认知也表现为:自己的生活水平和努力程度是相对称的,即感觉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

(四)社会因素

城市流动人口对于社会的信任度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大部分的流动人口认为社会是可以信任的。对于城市的安全感的体验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基本感受居留愉快的流动人口占总体的78.7%。还有在工作当地的朋友数量也是获得社会认同的一个因素,有44.72%的流动人口认为自己在遇到困难时可以有1-5个朋友提供帮助。

(五)心理因素

对于城市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心理方面的研究较少,主要是流动人口中的农民工对自己的身份感觉模糊,觉得自己处于城市的边缘地带,不被城市所认同和接受,这种心理认知对于这些流动人口的影响较大。

(六)经济因素

它对于城市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影响最为突出,期望工资是导致人口迁移和流动的重要因素,对于工资预期的不满足是影响人口流动的关键因素,同时,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时代下,人们寻求的是更高层次的发展,这便出现了发展型迁移,如:开阔眼界、掌握更多、更高层次的技能等,在这个因素影响之下,起初是缘于经济因素的工资预期所导致的人口流动,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因素也掺杂其中,对流动人口的影响因素日益增加。

(七)户籍制度因素

在中国特有的户籍制度之下,流动人口的户籍是影响他们居留的重要因素,尽管他们流动在城市,然而他们的户籍却并没有迁移到工作城市,这便影响到这些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但是,户籍制度并不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一些流动人口即使没有户籍制度的阻滞,他们也没有将工作居住地视为最终目的地,可见户籍制度改革对于流动人口的居留有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但是也是有限和有条件的,它需要用时间效应来加以考察:短时期来看,户籍因素对于流动人口的吸引力不大,但是由长远来看,流动人口的户籍因素却是很重要的,随着他们滞留城市的时间延长,在子女教育等方面的问题便显现出来了。

(八)与社会融合度的因素

在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考虑之中,与社会融合度的因素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在流动人口的城市工作场所中,与社会的融合和适应并不是简单的同化涵义,而是流动人口的一个重新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些流动人口融入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要具有三个方面的前提,即:其一,在城市有稳定的职业;其二,职业经济收益要使其能够以此为纽带,作为与工作场所的社会人群进行交往的方式;其三,在基于经济层面的认可之下,流动人口要形成与当地社会相融合的生活观念和价值观念。流动人口与当地社会相融合的过程是一个递进的过程,它需要从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逐步实现与城市的融合,从深度和广度上进行心理上和文化上的适应,从而影响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

四、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对策建议

(一)遵循公平、平等、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在对西宁市流动人口的管理过程中,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公平、平等地对待西宁市的庞大流动人口群体,要赋予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同等的政治地位和待遇,在社会事务管理活动中拥有相等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在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体现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不能单纯依靠清理、整顿,而不重视对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这不利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社会发展格局。为了促进城市的稳定发展,要坚持依法行政、综合管理,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要制定相应的法规体系,由封闭式管理转为开放式、服务性的综合管理方式,提升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社区的意愿和能力。

(二)要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重构统一、权威的流动人口管理组织机构

在西宁市流动人口管理过程中,要全面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实施常住人口的居住地人口登记制度,完善“身份证管理”的人口登记制度,引导流动人口在城市的有序流动和合理的分布,增强流动人口在西宁市的融合意愿和能力。同时,还要重构权威、统一的流动人口管理组织机构,促使流动人口享受与流入城市同等的公共服务、社会福利、劳动保障等待遇,构建流动人口的长效管理机制和流动人口预警信息机制,以增强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的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之中,我们要根据流动人口的特点,从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各个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主要涉及流动人口的个人因素、心理因素、经济因素、社会融合因素、制度因素等,这些相关的影响因素对于流动人口的居留有直接的关联性,在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进程中显现出不可忽视的影响和作用,为此,我们需要做好对流动人口的调查、分析和管理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树茁,王维博,悦中山.自雇与受雇农民工城市居留意愿差异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4(02).

[2]钱文荣,李宝值.初衷达成度,公平感知度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及其代际差异――基于长江三角洲16城市的调研数据[J].管理世界.2013(09).

[3]王玉君.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研究――基于十二个城市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J].人口研究.2013(04).

[4]蔚志新.分地区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影响因素比较研究――基于全国5城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J].人口与经济.2013(04).

[5]秦广强,陈志光.语言与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6).

第9篇

关键词:流动人口;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0.070

1A社区流动人口现状及特征

乌鲁木齐市A社区于2012年7月拆分成立,位于赛马场路,北起赛马场路,南至榆园路北社区,西起东七巷,东至迎宾馆西围墙。辖区总面积0.38平方公里,总户数1405户3797人,有自建房164栋,其中115栋用于出租,登记在册有623间出租房,辖区驻地单位有两个。通过工作人员了解到A社区具有七站一室,工作人员49人。该社区总户数1522户4661人;其中常住户532户1653人,流动户990户3008人,七个巷道171个院子、一个小区556户1668人(由于流动人口的特殊性质,具体数字不稳定,存在变动)。

1.1流动人口结构

1.1.1民族及性别结构

A社区的民族成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民族:汉族、维吾尔族、回族、哈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截止到2015年5月,所有流动人口中,汉族占7%;少数民族则占93%,其中维吾尔族居多,占流动人口总数的86%(如表1所示);且流动人口中男性大于女性,其中男性1365名,占51%;女性1313名,占49%(如表2所示)。

1.1.2年龄结构

相关统计信息显示,该社区流动人口的年龄结构趋于年轻,16-59岁的流动人口,占总流动人口的68%,而0-15岁及60岁以上的流动人口年龄分布则分别为29%和3%。究其原因,大部分外来人员都是来务工的,所以年龄的构成较为年轻。

1.1.3碓唇峁

该社区流动人口的来源主要分为疆内、疆外,从疆内看,大多集中于南疆地区,例如喀什、和田、阿克苏等地区。其中,疆外人口占总流动人口的9%,疆内人口占91%。

1.1.4文化结构

该社区流动人口的文化结构偏低,大专以上人口仅有132人,占总流动人口的5%;大专以下有1985人,占流动人口总数的74%;无受过文化教育的有561,占流动人口总数的21%(如表3所示)。

1.2流动人口特征

为了更好的掌握该社区流动人口的特点,除了上述分析,我们还进行了抽样调查,针对该社区居民发放了200份问卷,有效问卷共计198份(其中流动人口156份),可以概括出乌鲁木齐市A社区流动人口群体具有以下特征。

1.2.1文化素质偏低,且青年居多

从来源结构看,该社区大多数流动人口是来自南疆的一些贫困区域。他们在这种生活条件下,大部分都没接受过良好教育,致使他们文化素质低,法律意识淡薄。年龄构成也是青年居多,在20岁以下的居民占6%,21-35岁的居民占55%,35-50岁的居民占30%,50岁以上的居民占9%。其中还包括许多“重点人员”,致使社区管理人员压力不小。

1.2.2就业层次低,收入低

调查对象中84%以打零工,做小生意为生,例如以小推车为载体的流动水果食品摊位,虽成本较低,但稳定性较差,常因各种原因被勒令撤回。其次较多提到的做打馕生意,出租车及公交车司机。由于文化素质偏低,外加掌握技术较少,导致家庭月收入也普遍低(如图1所示)。月收入偏低继而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水平,通过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我们发现,居民生活状况并不好,被调查对象家庭人口数3-5人的占48%,家庭人口数5人以上的占34%,家庭人口多,由于家庭收入低,为节省开支,大部分流动人口都是租住自建房,且房间狭小,再加上生活设施极其简陋,条件十分艰苦。当问及流动人口选择A社区的原因时,大部分流动人口回答是因为该社区房租便宜。在此前提下,调查对象中只有36%的人月收入可以满足一个月的生活需求(如图2所示)。

1.2.3居住期短,流动性大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流动人口来本市发展的原因主要是原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不能满足其生存发展需求、农村地少人多、本地区好赚钱发展机会多、照顾亲人孩子上学等几个方面。且他们中大部分所从事的都是非正式工作,因此会出现居住期短,流动性大的特点。此次调查的对象中,流动人口在A社区暂住时间一年以下的占44%,1-5年的占37%,5-10年的占14%,10年以上的占5%(如图3所示);近半数的人在该社区居住不到一年,流动较为频繁。

2乌鲁木齐市A社区流动人口管理的难点和存在的问题

2.1管理的难点

相比其他省区的流动人口管理而言,新疆对流动人口管理要复杂得多,在于其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占很大比例,民族文化的差异,难免会给社区的管理工作带来困难。

2.1.1流动人口文化素质偏低导致管理困难

从A社区流动人口的特点我们知道,该社区流动人口的文化素质偏低,掌握技能欠佳、法律意识不高,导致就业层次低,收入少且不稳定,因此生活无保障。例如其中一些流动人口在权益受到侵害时,也不懂得通过合法的渠道保护自己,有的会选择忍气吞声,有的则会采取一些过激行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在此环境下,会引发计划生育、民族心理等一系列问题。

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语言不通,在对A社区流动人口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我们也与社区工作人员也进行了多次交流,通过了解,发现流动人口管理最大的难点就是语言障碍,因为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占到了93%,其中很大一部分不懂汉语,再加上社区工作人员也是由各个民族构成,虽然社区工作人员也在努力学习少数民族语言,但是想要无障碍交流还是有些困难。

2.1.2流动人口对社区管理工作不配合导致管理困难

通过社区人员,我们了解到了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是按照社区的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的方法来执行的,但社区工作人员普遍反映,流动人口对于他们的管理工作是少部分人配合,大部分人不领情、不愿配合,他们对流动人口的动态了解方式间接了解多于直接了解。例如社区工作人员每两天要对社区流动人口做一次清查,每个月进行一次大清查,面对社区工作人员每周2-3次的二维码扫描任务,一些住户会有不满,产生抵触情绪,影响了后期的入户工作;再如有些住户家里来客人,如果入住,需要办理复杂的登记手续;因此出现了有些流动人口不主动配合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的情况。究其原因还是流动人口对社区现行的流动人口管理方式了解得不够透彻(如图4所示),且社区工作者对于现行的流动人口管理方式也是信心不足,认为管理方式比较被动,取决于居民个人认知程度。通过问卷调查数据显示,调查对象中对该社区管理方式了解的占60%,了解一点的占33%,完全不了解的占7%。

2.2存在的问题

2.2.1管理工作“重管理轻服务”

由于新疆维稳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在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中,要以维稳为主,然而,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除了治安方面的职能,还应该涉及流动人口公共服务的职能,但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我们发现,该社区的管理工作呈现“重管理轻服务”的特点,对流动人口的服务重视程度不高,必然会降低流动人口在该市发展的归属感,过度的重视管理,忽视流动人口合理的公共服务需求,也会对社区的治安管理产生影响,因此管理工作应与时俱进,且必须增强服务意识。

2.2.2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体系不完善

由于社区工作与其他管理部门相互间的协调较少,且各部门之间职能划分不清晰,使得很多问题都无法定位具体由哪个部门解决,再加上各部门之间职责划分不清楚,信息交流不顺畅,就容易造成工作的疏忽,从而使管理的效率降低,因此应该完善管理体系,建立一个可以协调各部门职能的机构,制定具体的管理职责和任务,而不是任由他缺少工作力度和制度保障。

2.2.3社区工作“事多人少”

通^调查我们知道该社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流动人口管理,但由于社区与其他管理部门之间的职能划分不明确,现在该社区工作呈现“事多人少”的特点,导致该社区工作向“多功能”的方向发展。因此难免就会造成该社区工作人员出现流失现象,人才流失对在岗人员带来更大的压力,例如节假日值班、休息问题,因为工作的特殊性,该社区工作人员在节假日经常加班工作,但从未领取过节假日三倍工资,即便休息,工作人员也不能离开乌市,且工作环境本来就含有不安全因素,但上级部门也从未发放过维稳费。种种原因导致人才流失,使的该社区“事多人少”的工作模式越发严重。

3完善A社区流动人口管理问题的建议

3.1提高对流动人口的服务意识

众所周知,社会稳定是社区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因此在加强对流动人口管理的同时,也要提升对流动人口的服务意识,这样不仅有利于流动人口合法利益的切实保障,还能提高社会稳定性。大多数流动人口都存在生存压力大的问题,因此为了避免其对社会的负面影响,社区工作人员一定要积极为流动人口提供政策上的扶持和制度上的帮助,对流动人口提供“同城化”待遇,对流动人口困难家庭进行慰问、捐资、帮扶等。因为流动人口到了市区后会面临住房、就业、医疗保障等各方面的问题,就拿居住条件说,该社区很多流动人口居住环境差,社区可以与政府沟通,提议加强流动人口集中居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例如改善道路交通条件,强化公共环境卫生和社会治安整治等。即社区需要了解他们需要哪些帮助,主动为他们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化解生活中的难题。总之社区工作需要兼顾管理与服务,确立对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意识。

3.2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机制

乌鲁木齐市A社区的人口流动性大,成分繁多,这对社区的管理工作也是一个挑战。首先,应明确划分管理主体部门之间的职能,各个管理部门之间做到相互协调、共同参与。因为流动人口的流动性大,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本来就比较被动,所以为了强化社区的管理地位,就更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这样才能避免流动人口管理中漏洞的产生。其次,社区也可以通过多举办一些丰富的活动,来增进居民与社区之间的沟通,加强流动人口对本市的归属感,从而激发居民的主动性,配合社区工作顺利进行。与此同时,A社区也应向其他优秀社区吸取管理经验,取长补短,加强专业化队伍的建设。最后,就是改善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及待遇,例如尽力改善办公条件,多配备一些办公的基础设施,还有落实社区工作人员的节假日加班费、维稳费等福利待遇问题,以此来提高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保证社区工作的顺利开展。

3.3提高流动人口整体素质

若想提高流动人口的整体素质,首先,要重视对流动人口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在提高他们法律意识的同时,也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例如A社区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占多数,为了更好的与他们沟通,社区工作人员除了进行双语学习外,也可以为他们提供汉语集中学习活动。其次,提高流动人口的法律意识,例如社区可以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公德教育和法制宣传,这样不仅可以使流动人口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又可以时刻约束自己的言行。最后,要完善流动人口就业服务体系,为流动人口尽可能提供就业信息,社区应努力想尽一切可行性措施,采用多种形式提供就业机会,解决流动人口就业难问题,促进流动人口就业。

4总结

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的流动的速度也随之增加,从而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也显得愈发重要,因为它关系着社会稳定与发展,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改正问题,继续完善流动人口的管理机制,做好各项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许宏程,杨俊孝,刘凯辉.昌吉市流动人口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视角(下),2011,(12).

第10篇

[关键词] 流动人口;结核病;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 R8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2(c)-0152-03

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流动人口在中国经济社会中逐渐成为主力军,然而伴随而来的是各种传染病的出现,其中流动人口中最多见的为肺结核,因流动人口结核病的病情重、疫情高、流动性较大等特点,流动人口的结核病疫情已经严重威胁社会的稳定。有资料指出,外来人员的结核病是引起江西省弋阳县结核病疫情加重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为了掌握近几年外来人口肺结核的发病率以及对其的管理情况,对结核病防治管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江西省弋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弋阳县2010年6月~2012年6月的结核病防治管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人口资料由本县公安局提供,所选的患者中,流动人口69例,户籍人口116例,其中男性多于女性,年龄16~84岁,主要为36~48岁的人群,平均年龄(42.6±3.9)岁,分别对其性别、发现途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初治、复治、临床特点、涂阳、涂阴以及治疗管理情况等进行统计学分析。

1.2 流动人口定义

流动人口主要是指非本区的常住户口人员居住在本县,其中包括申请暂住证的外省、市人员。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涂阳新登记患者人群特征

通过研究发现,流动人口肺结核病新涂阳患者的概率为10.8/10万,高于户籍人口的7.29/10万,数据由弋阳县结核病防治中心提供。涂阳率的流动人口以及户口人口基数,流动人口为69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27例,户籍人口为116例,男性83例,女性33例。流动人口新涂阳患者主要来自全国的14个省市。通过对患者的性别进行分析,不论是流动人口还是户籍人口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分析: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年龄与户籍人口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40,P45岁的占73.61%,平均(53.6±4.8)岁。

2.2 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患者的治疗管理方式

流动人口的患者完成全程督导率为85.5%,而户籍患者为99.1%,流动人口的完成全程督导率明显低于户籍人口(χ2=12.04,P

2.3 新登记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结果分析

流动人口患者的治愈率为63.77%,户籍人口为77.59%,流动人口的治愈率明显低于户籍人口(χ2=4.14,P

表2 新登记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结果分析[n(%)]

与户籍人口比较,χ2=4.14,*P

3 讨论

3.1 结核病患者的来源

在全球,我国为结核病患者众多的国家之一,患有结核病患者的人数仅低于印度,位于世界第二位。据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本县流动人动性肺结核、菌阳肺结核报告的数量正在逐年增加,本研究结果显示,江西省弋阳县流动人口的肺结核涂阳新登记率高于户籍人口,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1]:①流动人口多来自贫困地区,大多数患者来到弋阳县主要进行高强度的体力劳动,生活水平较低,经济相对困难,居住条件以及营养状态不佳,多种因素导致其发病;②为了保住找到的工作,大多数流动人口对自己的病情进行隐瞒,继续工作,延误最佳治疗时间,导致病情加重,而且流动人口对结核病的认知程度较低,不具有对传染病进行自我保护的意识,因而这些患者无法立即被发现,导致结核病在流动人口中传播。

3.2 两种人口发病区别的原因

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新登记涂阳病例中年龄上有很大的差异,户籍人口人群主要为年龄>45岁的人群,这可能与老年人的身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不足等因素有关,另外,老年患者结核病内源性复燃也是导致疫情发展的一个原因。中国已经逐渐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其发病数量的增加一定会影响疫情的发展,而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主要见于16~36岁的人群,这主要与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多外出打工有关。

3.3 结核病管理的具体方法以及效果

采用合理的管理方式能够抑制结核病疫情的发展。现今,WHO建议的短程化疗法(DOTS)在国内外得到了公认[2],这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有效率高,可作为治疗的首选方法。有报道指出,对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实行“归口管理”,运用DOTS策略,临床治愈率可达95%,然而未应用DOTS策略的患者,治愈率仅为40%。本研究结果显示,流动人口的患者完成全程督导率为85.5%,而户籍人口为99.1%,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患者的治疗管理方式差异较大,说明要不断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宣传教育,以此来不断加强全程督导率,主要是由于全程督导率与患者的治愈率有一定的相关性。

肺结核患者一旦得到诊断,就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同时制订合理的化疗方案,这也是消除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的主要方法[3]。本研究结果显示,流动人口患者的治愈率为63.77%,户籍人口为77.59%,所得数值均比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要求的指标低,这说明必须将发现的患者与治疗管理、合理化疗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结核病的发生、发展。林淑芳等[4]研究得出,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及时诊断及治疗结核病都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流动人口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点和工作,流动性较大,常常会流动在城市和区县之间,因此,在管理跨省和跨区的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时有一定的难度。从表2可以看出,36.23%的患者由于迁移问题对其进行随访和管理出现问题,然而本地区未迁出的患者在经过系统治疗后全部治愈,因而,应不断加强本地区有迁出意愿的结核病患者继续接受治疗的健康教育,劝导其尽量在本地区完成治疗计划[5]。然而,对于户籍肺结核患者中有2.59%拒绝进行治疗,说明户籍肺结核患者也需要加强健康教育工作。

本研究作者给出如下建议:①不断加强培训和宣传力度。定期对流动人口进行健康意识的宣传教育和卫生知识讲座,要求门诊医生在对初诊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进行宣传教育,使患者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的治疗,将重点放在宣传上。培养一些初、中级医务人员,这样更有助于建设医疗网点,可以深入落实和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也有助于提高结核病防治工作水平[6-7]。②加强对流动人口结核病的管理。将防治结核病的重点放在筛查流动人口,这种方法在很多国家被应用,但是这并不是歧视流动人口,要正确对待流动人口,要对流动人口的健康检查情况以及治疗情况进行详细记录[8]。

在以后对结核病患者进行防控的主要措施有:①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由于流动人口具有特殊的特点,实施健康教育无法长期完善地进行,所得的结核病防治知识也很难完整实施,进而引起此健康教育的结果,因而,重点工作是加强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在世界结核病防治日实施的宣传活动中,要重点对流动人口进行有针对性、有计划的宣传工作,同时要对各个事业单位进行宣传,在平时的工作中还应将结核病防治工作延伸到社区、工厂以及人民大众中去,逐渐提高全社会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普及率[9]。②不断提高流动人口的生活质量,建立用人单位为流动人员提供宿舍,但居住条件要逐渐改善,居住人口不宜过多,对于新雇用的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定期进行复检,提高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以及免费治疗的理念,嘱咐居住宿舍的人员要勤通风、合理饮食、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如患者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咯血、低热、胸痛胸闷、盗汗以及午后潮热等症状,应及时到结核病防治所进行检查,当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时应进行正规的治疗,对于发现结核病的区域对与其密切接触的人员应进行筛查[10-11]。③现今治疗结核病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降低传染源,根据流动人口这个特殊的人群,结核病防治人员要很好地与流动人口肺结核人员进行沟通,在实施标准化治疗方案的同时,充分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个人意愿,运用患者能够接受的治疗方法,这样才能被患者尊重和信任,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患者才会真实地将工作情况及具体信息告知医生,这样也便于以后继续进行治疗[12]。④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渐提高行政干预力度,对流动人口结核病的特殊性认识进行加深,逐渐将流动人口归入到本地结核病防治规划的章程,加强对医疗单位的监督工作,要求流动人口密集的医院、社区及时报告、转诊可能为肺结核的患者,同时详细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以便进行跟踪随访[13-15]。

总而言之,为了有效提高本地区结核病的防治管理水平,主要应提高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及全程督导率,充分调动全社会人员的积极性,共同参与结核病的防治,争取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流动人口结核病的疫情风险。

[参考文献]

[1] 万莹,徐瑛,杨慧君.天津市不同职业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J].中国防痨杂志,2012,34(1):6-9.

[2] 杜昕,刘二勇,陈伟,等.2010年全国流动和常驻人口涂阳肺结核患者转出与治疗管理结局的对比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1,33(9):527-530.

[3] 杨应周.流动人口结核病控制的难点和对策[J].广东医学,2010,31(15):1912-1913.

[4] 林淑芳,李卫林,戴志松,等.福建省流动人口肺结核防治工作现状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0,16(5):13-15.

[5] 黄巧云.义乌市第五轮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效果[J].浙江预防医学,2009,21(4):20,22.

[6] 陈静,沈梅,夏珍,等.上海市实施第五轮全球基金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项目效果阶段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0,32(6):354-355.

[7] 马晓燕,姬新芬,伏永鹏,等.甘肃平凉市2002-2009年肺结核疫情简况[J].中国防痨杂志,2010,32(7):389-390.

[8] 于梅,董,赵敏捷,等.固定剂量复合剂在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结核病防治中的效果比较[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31(4):407-409.

[9] 吴腾燕,刘飞鹰.我国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现状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0,26(9):203-204.

[10] 于梅,董,赵敏捷,等.固定剂量复合剂在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结核病防治中的效果比较[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11):44-46.

[11] 张利霞.结核病防治中档案资料应用的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1, 15(25):863-864.

[12] 席海峰,李俊娟.城市流动人口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情况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6):682-683.

[13] 叶晓军,范伟忠,沈毅,等.构建输入性传染病预警指标体系的研究[J].浙江预防医学,2013,25(6):20-23.

[14] 陈劲华,石国祥,翁正军,等.2006-2011年浙江省义乌市鼠疫血清学和病原学动态监测[J].疾病监测,2012,27(10):802-804.

第11篇

【关键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违法生育

流动人口的综合治理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难点,事关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1] 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流动人口的数量在逐年攀升,流动人口违法生育占总违法生育的比例逐年上升[2],2012年人口统计资料和人口计生委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总数达236亿,而成年育龄女性达8000多万,流动人口违法生育占总违法生育的60%,这给国家计划生育工作带了极大的挑战。

1流动人口违法生育的原因

当前形势下,流动人口违法生育产生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包括思想方面、管理方面、制度方面等,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1传统的人口婚育观念的影响。时至今日,“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等陈旧的观念仍然存在,而且很多的人外出打工经济收入水平提高了,有了充足的经济基础,甚至产生了资产的继承等思想,“传儿不传女”等思想让很多的人产生了违法生育的想法。“重男轻女”的思想在部分人的观念中仍然存在,甚至出现不管生多少,只要生男孩的想法。

12对政策执行的方法的错误理解。在过去计划生育控制是采用强硬的行政手段,但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和“以人为本”思想的贯彻,计生部门的服务更加人性化,有些人错误的以为人口政策发生了松动,再加上近年来国内“废除计划生育政策”的讨论下,让更多的人有了思想上的错误认识。

13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困难。流动人口具有分散性和流动性强等特点,给计划生育管理上带了很大的困难。流动人口大量的分布于城市的各个角落,无固定场所、无稳定工作、无有效证件,与当地的计生部门没有直接的接触,造成了管理困难。再加上他们隐蔽性强,刻意逃避计生部门的管理。

14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上,存在很多的利益差。目前,大多数地方专门成立了流动人口综合治理办公室,公安、 工商、 劳动等职能部门成为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责任单位。然而,要防止不同利益主体存在不同的利益取向,特别是要防止各职能部门利用权力为本部门谋取利益进而伤害社会整体利益,一定程度上弱化管理服务效果。其次,流入地与流出地之间存在利益差,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利益差,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为城市发展积累了财富,得到的仅是廉价劳动力换取的微薄工资,即付出和收益是不成正比的,东部与中西部存在利益差,由于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发展不平衡,社会成员,尤其是某些特定阶层或群体的社会成员以追求更多的社会资源、声望、财富为动机而形成的大规模的社会流动及其过程。

15全国统一管理的制度和模式尚未形成。缺乏有效的管理是流动人口违法生育的主要原因,但是从全国的形势来看,尚未形成全国一盘棋的管理模式是根本原因。由于当前流动人口规模比较大,来源比较广泛,所以依靠单一的某一个地区是无法形成管理局面的。尤其流动人口外出很少有人办理《婚育证明》,外出之后根本无法对其管理。如果全国范围内有统一的规章制度和有效的管理手段,对流动人口能够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服务,违法生育问题就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2流动人口违法生育问题的对策分析

切实解决流动人口的违法生育问题是计划生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计划生育国策的在新时期的落实情况。针对当前违法生育的突出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工作。

21强化政府管理职能,建立综合管理机制。

流动人口的计生工作具有普遍性的社会意义,作为政府机构,应该改变传统的应对方式,强化职能,做好各项管理和服务工作。流动人口的统计工作是第一步,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把流动人口纳入到管理和服务的系统之内。建立基层管理网络,城市的街道办事处要对出租房屋进行核实和管理,把流动人口纳入到社区的管理范围之内,依托社区,建立“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机制。

22加强宣传教育,彻底改变落后观念。

改变落后观念的主体包括流动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部门。对于流动人口的宣传教育是计划生育管理部门的职责,需要改变传统的、单一的宣传方式,加强媒体、网络等新的宣传手段的介入,改变过去单一的宣传海报、宣传栏模式。对于计划生育的管理部门要改变官本位的思维模式,增强服务为民的思想意识,深入基层了解当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具体情况,加强计生服务,从源头上改变流动人口中落后的意识和违法生育的行为。

23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一盘棋”管理服务体系。

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构建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一盘棋“的管理体系。计生部门、公安部等在流动人口信息上实现统一采集、录入和共享,使管理体系跟的上流动人口的流动特点;卫生部门要积极做好出生人口实名制登记和信息报送工作,医疗机构要及时提供在生育和孕期保健时未能出具《生育服务证》或《生育证》的孕产妇名单;计生部门、工商部门、社保部门等与企业之间要签订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让企业在中间起到监督的作用。切实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治理责任制落到实处,实现地区一盘棋。全国不同地区之间也要加强联系和沟通,形成流动人口统一的管理格局。流动人口的趋势是由西部内陆流向东部沿海,由农村流向城市,因此作为流入地的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需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把流动人口纳入到总体的管理系统之内,实现流入地和流出地的沟通。

综上所述,在新的形势下实现我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创新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政府部门要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宣传教育方式,推进机制创新,彻底解决流动人口违法生育的问题。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流动人口;避孕药具;发放;管理

1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的流动人口也一直保持在居高不下的状态中,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流动人口做出的贡献,流动人口已成为我县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主力军之一。而且,据我县相关的资料统计显示,在我县各乡镇的流动人口当中,其青壮年占据较大的比例。因这种特殊年龄比例原因,也表明在流动人口当中大多数人都处于生育的高峰期,因此,有必要强加对流动人口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生管理。但是,因为流动人口的不稳定性与特殊性,给各乡镇计生部门的管理工作也带来较大的难处,而加强流动人口避孕药具的发放与管理,也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2 流动人口的特点分析

流动人口在全国的各大中小城市均有分布,其人口的组成较为复杂,且还具有流动性大、数量大、年龄较轻等特点。在这其中,一部分的流动人口接受过高等教育,其学历素质均比较高。但是,也有一部分流动人口文化层次比较低,因此,这些人口往往不能胜任专业的工作,所以大多数均是从事建筑、服务等行业的工作。并且,因一部分流动人口的学历比较低,这使得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不强,在一些高速发展的城市中生活,也有一定的压力。

基于一部分流动人口的特性,如他们年龄较轻,文化程度不太高、收入较低等因素,因此,为了节省开支,在生活时往往需要同别人合租。另外,因为文化程度较低、社会责任感不强等原因,使得其在与异往、生活的过程当中,没有强烈的避孕意识,其中有一部分人还不能完全接受科学合理的避孕措施。从而,也造成了意外怀孕的发生率不断上升的现象,这也会给我县计生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并且,因部分流动人口避孕意识薄弱的原因,一定程度上也给城市的和谐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1]。

3 针对流动人口避孕药具发放管理的现状分析

3.1 育龄期女性的避孕措施不到位

在很多女性的流动人口当中,绝大多数已成年,并已到了育龄期,而这些处于育龄期的女性流动人口在生活、工作当中,也会不断地接触不同的事物与人。当她们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自然需要结识异性,并开始谈婚论嫁。但在这些女性当中一部分对于避孕方法没有全面的了解与认识,因此,也使得她们不能够做好避孕措施。

另外,还有一些已经生育过小孩的育龄期妇女,按照我国相关的规定,其应该做好相应的避孕措施。但是,她们的避孕意识淡薄,有些妇女不仅没有响应国家的计生号召进行放置宫内节育器等方式进行避孕。而且,在她们当中,有部分为的重男轻女思想较为严重,使得很多第一胎生了女孩的育龄期妇女,还想着生二胎,或是三胎,从而,使得她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对避孕不够重视。在此上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因避孕措施落实不到位,除了给育龄期女性流动人口的身心健康带来一定程度影响之外,还会导致隐性意外妊娠率升高,从而也给计生部门对于计生控制与管理的工作带来了困难。

3.2 对流动人口的婚育信息了解不全面

另外,由于流动人口流动性较大的因素,无法对其进行全面的资料建档。很多的流动人口,他们的就业行为随意性,不具备长久性与稳定性。且我国属于人口数量多、民族多的国家,各地或各民族的文化与生活均存在一定程度差异性与多样性。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之下,也给相关计生部门对于流动人口全面资料信息的了解带来了难度[2]。由于对流动人口资料信息了解不全面,也没能完整合理的对他们的信息进行建档,从而对于这些流动人口婚育信息的了解,也便显得十分的片面与不足。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给他们的生育行为带来了很大的隐蔽性,从而,也限制了对流动人口的计生管理工作。

3.3 避孕药具的发放不及时

除了育龄期女性避孕措施不到位、计生部门对流动人口婚育信息掌握不全面之外,计生部门对流动人口避孕药具的发放不及时,也会影响计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针对国内大部分城市现状,其避孕药具的发放均落实不到位,除了一些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政府部门、社区稳定性居民的免费避孕药具的发放相对的及时之外。很多的中小型企业、民企、流动人口聚集地、个体户等大多都没有能够及时地对流动人口发放避孕药具。而针对这些现象的存在,我县各乡镇的计生部门也未能够对其进行及时合理的解决,使得长期下来,因为避孕药具的发放不及时,而造成了计生管理工作的困难。

3.4 避孕药具发放的途径单一

除了避孕药具的发放不及时外,因为避孕药具的发放途径单一,也一定程度上局限了流动人口的有效避孕。如对于避孕药具的发放,只是片面的处于社区、部门、机构、大型药店等地。在发放途径这一方面,没能充分地考虑到流动人口流动性较大、分布性较广的问题,从而使得很大一部分流动人口

都不能及时的领取到避孕药具[3]。

4 加强流动人口避孕药具发放管理的措施分析

针对对于流动人口避孕药具发放管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只有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对其进行加强管理,才能更好的做好计生工作。通过对以上主要出现的问题进行考虑与分析,县镇乡级计生部门应该通过加强对育龄期女性避孕措施的宣传、完善流动人口的婚育信息资料、合理及时地发放避孕药具、增设多途径的避孕药具发放点等方面。从而对流动人口避孕药具发放管理的工作进行有效的加强与开展。

4.1 加强对育龄期女性的避孕宣传工作

首先,针对育龄期女性流动人口对避孕意识的不重视等因素,应加强对其进行避孕措施宣传的工作。通过加大力度的宣传,使她们能明白避孕的重要性,并提高对避孕节育知识的知晓率,以及熟悉对避孕药具的合理使用。

对避孕节育的宣传,主要可以通过张贴横幅标语、社区黑板宣传、发放避孕节育知识手册,并可以通过定期举办讲座的方式,使大家都能明白避孕的重要性。另外,计生部门也可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媒体进行宣传,尤其要重视对流动人口居住密集处的宣传与教育工作,通过有效积极的宣传,使进入育龄期的女性与其他流动人口均能配合计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4.2完善流动人口的婚育信息资料

对流动人口的资料进行完善与建档也十分地重要,虽然流动人口属于一种庞大的群体,且他们具有不稳定性,但也不应该因为这些因素影响对其资料的统计与收集,忽视此方面的工作。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生部门也应紧随时代的潮流,在各种高科技的应用下,更好地完善流动人口的婚育资料等[4]。并以流动人口的居住与工作点为主进行资料调查,尽最大可能确保对流动人口记录的完整性,并通过精细化分类,使城市中流动人口的实际情况能得到有效地掌握。计生部门在对流动人口婚育信息资料的全面了解之下,再进行避孕药具发放管理工作,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3合理及时地发放避孕药具

针对避孕药具发放不及时的现象,应该对其进行严加的管理。并通过对基层避孕药具发放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素质水平进行综合培训与提高,从而能使其管理人员对避孕药具的发放工作提高重视度。最好可以通过上门发放或持卡领取的方式,使流动人员在领取避孕药具方面可以比较便捷,并通过计生部门与流动人员的共同协作,有效地搞好计生工作。

另外,也可通过对流动人员进行上门随访、约定随访、书面随访、电话随访等方式,及时地了解流动人员的工作动向与日常生活情况,通过人性化的随访,实时地掌握流动人员的生活与工作,从而也更便于对其进行避孕药具的发放[5]。计生部门再通过对流动人员在使用避孕药具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进行及时的监测,并对其工作进行不断的改进也完善,从而有效地加强我县计生管理工作的力度。

4.4 增设多种途径的避孕药具发放点

针对避孕药具发放途径单一的问题,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计生部门也应该科学合理地增设多种发放避孕药具的途径,通过对发放途径的完善,从而有效地保证避孕药具的发放均能落实到位。可针对流动人口较多、较密集的地点,如火车、汽车站、宾馆、医院、社区、工厂等地,在周围设置避孕药具自助发放机,流动人员可通过刷卡等方式来领取避孕药具[6]。

可招募一些志愿者,定期在流动人口密集处对其进行发放避孕药具。并针对一些流动人员较多的企业,可将做好避孕措施对企业、对社会、对员工本人的好处进行详细讲解,通过企业将避孕药具对员工进行统一的发放,从而有效地提高流动人口避孕药具发放管理的工作。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流动人口进行避孕药具的发放与管理是需长期坚持,且难度较大的工作。基于流动人口对我县的重要性,各乡镇计生工作部门必须要对其重视,并通过对避孕措施的大力宣传、完善流动人口婚育资料、及时发放避孕药具、增设多途径的发放点等方式,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工作的难题。从而,有效地促进我县流动人口计生管理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邵荣华,马红颜.2011年上半年鄯善县流动人口避孕药具管理与服务、发放、使用情况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02(7):246.

[2] 李春平,刘越.江苏省流动人口药具知识掌握及使用代际差异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2,20(12):

[3] 陈芳.规范避孕药具管理,提高服务质量[J].医学信息,2010,23(10):334.

[4] 胡旭华.加强流动人口避孕药具发放管理工作的调查工作与思考[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1):392- 393.

[5] 程艳.论如何做好新时期乡镇计生服务站对避孕药具的管理及服务工作[J].中外健康文摘,2010,7(9):248- 249.

[6] 干科春.推进流动人口避孕药具免费发放服务的探索和思考[J].健康必读,2011,7(7):409.

第13篇

论文关键词 流动人口 防控对策 刑事犯罪

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飞速发展,我国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正在经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在此进程中,流动人口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也在不断地加剧着城市环境和资源的负担,挑战着社会管理机制与社会服务体系,这其中就包括日益严重的流动人口犯罪问题。

2013年9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了《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3》的相关情况。报告指出,2012年我国流动人口总数达到2.36亿人,新生代流动人口已成为目前流动人口的主体。与上一代相比,新生代流动人口更为年轻,并逐步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其进入城市不仅仅是为了追求温饱,而是对未来发展有更多新的期待。此外,近年来流动育龄妇女的数量和比重也在逐年增加。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推算,2012年流动已婚育龄妇女占全国已婚育龄妇女总数量的近1/4。

从上述报告中我们不难分析出:一是流动人口的总数正在增加,这意味着其对现存社会管理的挑战将逐年加大。二是流动人口的代际更替已经出现,新的流动人口构成必然带有新的特点。三是新生代的流动人口在温饱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可能的犯罪行为也将不再满足于传统物欲的、侵犯财产的类型,而将会向更高层次转变。四是新生代流动人口更趋于年轻化,其犯罪行为中暴力犯罪的比重也有可能相对应的增加。五是已婚育龄妇女的流动比例更大,这将给社会服务特别是对产妇医疗、儿童教育等方面的保障体系造成新的压力,解决不当将会为城市治安带来新的隐患。综上所述,在新的流动人口背景下,我们有必要研究流动人口犯罪的特点、成因及提出相对应的完善和解决办法。

一、流动人口犯罪的特点

(一)从传统的侵财型犯罪向其他类型犯罪扩展

流动人口大多是以致富赚钱为目的而流入城市的,故而在流动人口犯罪中,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犯罪占了绝大多数。很多流动人口没有稳定的收入、难以维持基本的生活保障。故当其犯罪时,触犯的罪名多为我国刑法分则第五章规定的侵犯财产类犯罪,各地数据统计表明尤其以盗窃、抢劫、诈骗居多。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3》指出,新生代流动人口正逐步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其侵犯财产类犯罪的手段和方式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化。美国刑法学家萨瑟兰创立了“白领犯罪”这一概念,他指出:“白领犯罪大体上可定义为体面的有社会地位的人在其职业活动中实施的犯罪行为。”新生代流动人口区别于传统的流动人口,已不再局限于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其犯罪特点也不再局限于仅仅是为了解决温饱的物欲型犯罪,而是更趋于追求多元化的经济利益。故而其触犯的罪名也正在不断渗入我国刑法分则第三章的经济类犯罪,第八章的个别罪名如行贿罪等等。

(二)暴力性及低龄化

流动人口以青壮年男性为主体,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在每天繁重的体力劳动中不断强化身体机能。例如在我国的西部大开发计划中,提供给流动人口的岗位基本局限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流动人口中很大一部分人以从事石油天然气的开采,煤矿、有色金属及黑色金属的开采,金属冶炼,市政建设和道路建设等工作或者与此相关的配套服务为主。这使得此类身体机能处于良好状态下的流动人口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常常更倾向于使用暴力。新生代的流动人口更为年轻,这意味着流动人口犯罪的暴力性将更为突出。不仅如此,目前流动人口中不乏未成年人,这些流动未成年人失去家庭的沟通与监护,更兼身心尚未完全发展成熟,因此极易受到不良文化的诱导,从而进入犯罪分子的行列。

(三)地缘性

流动人口犯罪的另一特征表现为以地缘关系为纽带而容易形成犯罪团伙。在城市流动人口实施的犯罪中,团伙犯罪的数量远超过单独作案。大量的流动人口来自农村,带有浓厚的乡亲观念,更兼城乡文化冲突使其具有好抱团、排外的心理特征,很容易拉帮结派、结成一致对外且较为稳定的组织团伙,甚至出现师傅带徒弟,传授犯罪技巧与经验的现象。这种以地缘为基础的团伙在实施犯罪时大多体现为有预谋、有分工甚至互相包庇掩护,犯罪组织也日趋严密,更有甚者发展为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

由于法律知识的宣传普及和法律观念的深入人心,在新生代的流动人口犯罪中,传统的亲缘性特征正在逐步弱化。具体体现为犯罪流动人口日常较少与亲戚交往,更不愿意让其参与到自己的犯罪中来。如相关调查显示,厦门市在押的犯罪流动人口中,家人对其犯罪行为不知情的占61.7%,劝其自首的占26.3%,包庇窝藏和协助其潜逃的仅占1.6%。

二、流动人口犯罪的形成原因探究

流动人口犯罪是我国在目前特定的发展阶段中出现的问题,是城市流动人口这一特定群体受到社会大环境影响的结果。引发流动人口犯罪的原因十分复杂,除流动人口自身的经济因素外,文化价值观念及社会管理服务体系也同样起着不容或缺的作用。

(一)经济原因

1.目标与现实的冲突

追求经济利益是造成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原因,同样也是引发流动人口犯罪的主要原因。大量的农业剩余人口怀着“淘金梦”进驻城市,却由于缺乏专业劳动技能,处于失业状态进而不能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追求经济利益的目标与生存现实之间的巨大冲突,使部分流动人口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3》指出,新生代的流动人口在温饱之余对城市新生活充满更多期待。这使得梦想与现实的反差尤为突出,也就导致经济原因引发流动人口犯罪的现象更加明显。

2.“相对剥夺感”理论

相对剥夺感理论(Relative Deprivation Feeling Theory)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斯托夫(Stouffer)提出来的。“相对剥夺感”是指个人将自身处境与其参照的人进行比较,如果发现自己的处境处于劣势,就会产生自己受到了剥夺的感觉。城市居民拥有比流动人口更稳定的工作、更高的收入、更好的社会保障,这些都极易引起相对剥夺感的产生。相对剥夺比绝对剥夺更容易诱发犯罪行为的发生。因为,对实施犯罪来说,可以见到和接近物质财富,要比完全缺乏物质财富或者没有机会把它弄到手的情况更富有刺激性。豐流动人口是城市经济财富的创造者,却不是这些财富的享有者,长期在这种失衡的心理状态影响下,就容易错误地将犯罪行为视为“夺回自己财富的行为”。

(二)社会原因

1.法律体系的滞后

目前我国关于管理流动人口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暂住证申领办法》、《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管理暂行规定》等规范性文件,大都强调流动人口的义务,疏于规定其权利。表现出的是对城市流动人口的防范,侧重于治安管理和打击整治,不关心其需求,更没有针对流动人口的服务。随着我国民主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流动人口的法律意识也在渐渐觉醒,生活在一个缺乏认同感及归属感的城市,履行了义务承担了责任却不享有相应的权利,极易产生对抗情绪,进而引发犯罪。

2.社会控制力的相对弱化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中建立的针对流动人口的社会控制机制已无法应对现今流动人口的数量膨胀,而城市新的社会控制机制尚未形成,这势必造成城市对流动人口的社会控制力相对弱化。

即便是现有的社会控制体系也没能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出应有的效用:大部分城市并未对这庞杂的工作予以相应的重视,只将其交由基层派出所负责;还有部分城市在流动人口的管理上缺乏明晰的工作制度,实际操作混乱不堪。这些都为城市流动人口犯罪的滋生提供了温床。

(三)文化原因

1.价值观冲突

长期生活在一种稳定环境下的群体会在群体内形成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因此城市群体价值观与农村群体价值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因为劳动力过剩,流动人口屈于弱势地位,仅靠勤劳节俭很难满足生活需要,因而更容易受到金钱至上等消极观念的影响,这为流动人口从事盗窃、抢劫、组织或强迫、贩毒等高危犯罪行为提供了精神支持。

2.匿名效应

某些犯罪行为的实施者如果不成为流动人口,可能终生都不会犯罪,这是因为熟人社会有着强大的道德制约力量。流动人口离开了原本固定的社会交际网络,进入了陌生的环境,新的社会交际网络尚未形成或者尚不稳定,就会出现一种无人知晓其身份的“匿名状态”,以“隐形人”的身份生活在城市之中。这种状态会极大地削弱道德对其行为的约束力,进而引起犯罪。随着流动人口迁入城市的时间增长,陌生人社会又会逐渐地转变为熟人社会,这种匿名效应也会慢慢地淡化甚至消失。

三、流动人口犯罪的预防

我国目前针对流动人口犯罪的管理更多倾向于防范,但从多年的司法实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人口流动的增长是由于我国飞速的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因此流动人口犯罪是绝对不可能避免的,单纯的严刑峻法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对流动人口犯罪的预防应当着力于“疏导”。

(一)重视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

近些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些针对流动人口的法规或规章,为解决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集中在养老保险、公共卫生及医疗服务等方面,因此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统筹全国范围内的养老保险将是完善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

新的《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提到新生代的流动人口中已婚育龄妇女的比例正在增加,这一现象不仅增加了医疗服务保障的压力,更为城市流动人口的子女教育问题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降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辍学率,保障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权应当被提上日程。减轻流动人口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后顾之忧,增强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预防流动人口的犯罪问题。

(二)建立针对流动人口的教育及培训

一般来说,个体对违法犯罪的认知度越高,法律的威慑作用就越强,法律也就越能遏制个体的违法犯罪意图。因此,对流动人口开展包括《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在内的的普法教育,有利于规制和防范流动人口的违法犯罪行为;而对其开展《劳动法》、《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则能提高流动人口的法律意识,让其明确自身的权利义务,合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以合法的渠道解决纠纷。

其次应当对流动人口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就业率。必要时也可在企业中对新上岗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给予一定程度上的帮助,比如分配师父在工作实践中进行具体指导,从而消除因工作和生活环境改变带来的不适应,减少城市治安的不稳定因素。

第14篇

论文关键词 流动人口 犯罪 对策研究

流动人口,一直都是各地高危人员的主要源头,从各地发生的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中,有八成以上是流动人口所为,流动人口的不稳定因素和高犯罪率,使得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工作,变得尤为重要,一直都是公安部门的重点。下面我谨结合在公安机关工作中对于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中得出的经验总结和体会,以及近期武城县公安局开展“流动人口信息采集”活动而得出的最新数据,就新形势下的流动人口犯罪谈点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流动人口犯罪的基本特征

(一)流动人口犯罪的心理特征分析

第一,聚财贪富心理。对于绝大部分的流动人口而言,他们之所以选择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获得高于在家乡劳动所得的收入。但是对于大部分的流动人口来说,想要挣到理想满意的、符合预期目标的财富是不现实的。与此同时,与城市本地人、成功人士相比,生活条件和收入反差相对较大,在残酷的现实与美好的愿望之间形成的巨大落差,让他们开始怀疑劳动致富道路的可行性与正确性,加之一部分人受贪财求富、攀比享受心理的驱使,极易产生通过不正当的违法犯罪途径来满足理想收入的犯罪心理和犯罪念头。

第二,从众效尤心理。流动人口主要来自贫困落后的地区,有着大致相同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风俗习惯等,身在异乡以乡缘、地缘、血缘等情结、和互动的同化心理,多交往频繁和密切,在一些人有犯罪念头,或者因为犯罪侥幸获得非法收入的时候,极易引发其他同乡人员的争相效尤,以至拉帮结派,实施相同类型的违法犯罪活动。

第三,对社会的仇恨和敌视心理。由于流动人口都是背井离乡,大多数人只在暂住地工作较短的时间,面对暂住地一些不平等的歧视性政策和当地人无意中流露出的排外言行,极易引发流动人口中高危人员的不满和逆反、报复以及反社会德心理,会因对某个人或某件事的怨恨,扩展转移到对整个社会的敌视与仇恨,从而导致其实施违法犯罪活动。

(二)流动人口的犯罪特点分析

一是以非法侵财型为主。一小部分流动人口在还未找到工作之前,身上的钱财用完后,为了生存而走上违法犯罪之路。还有部分比例的流动人口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因素,在付出艰辛的劳动之后,却未能得到令其满意的工作薪酬,感觉仅依靠辛勤的劳动还不如通过偷盗、抢劫等犯罪活动来钱快,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二是以明显的季节性犯罪为主。大部分流动人口,在农闲时进城务工赚钱,农忙时回家耕种收割,会因自身未能挣到令其满意的薪酬和工资,在虚荣心的驱使下,或者顾及其面子,怀着侥幸心理,铤而走险,实施抢劫、抢夺、偷盗等违法犯罪行为,以达到“快速求财”的目的。

三是在犯罪过程中多使用暴力手段。从形形的的各种案件分析,犯罪分子的作案动机单纯、手段原始单一,但同时又具有很残酷的暴力行为。案犯在实施犯罪过程中,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实施偷盗、扒窃等非暴力犯罪,在被发现后极易转化为抢劫等暴力犯罪行为。同时,抢劫、绑架、飞车抢夺等暴力手段犯罪也时有发生。

(三)流动人口的犯罪主体构成分析

流动人口犯罪的主体囊括了多类型的人员,有失去土地的流动人口,无业的,吸毒的、或者作案犯科的、有前科的人员,还有在高危地区聚集的未成年人等等,总的来说,这些高危人员都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以青壮年为主。从侦破的外来流动人口犯罪案件中分析,18-30岁的青壮年人群是外来流动人口犯罪的主要人员,这也与这一年龄段人群的心理特征相吻合,他们的思想意识易受到外界客观环境的影响,易冲动、偏激,甚至不计后果。今年上半年全县查处的几百名流动人口侵财犯罪嫌疑人中,年龄为18-30岁的青壮年人员。

二是乡缘性、地域性帮派结伙作案突出。外来流动人口犯罪案件,多呈现出乡缘性、地域性结伙作案的特点。他们大部分来自农村的贫困地区或案件高发的高危地区,被生活环境所迫和影响,极易产生极端德思想和扭曲的心理,认为靠劳动致富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在相互认同的情况下,以拉帮、结伙的方式,连续长时间的对不固定的对象实施犯罪行为。

(四)流动人口犯罪的作案目标分析

一是犯罪区域相对而言,比较集中,形成高危人员作案的高危地区。居民区、城乡结合部、人员密集的闹市等地,由于人员复杂和密集,成为流动人口实施盗窃、抢劫、抢夺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发区域。

二是犯罪分子作案多为流窜作案。表现为乡缘性的同乡关系纠合,短期聚集作案突出。往往认准同性质的作案目标,例如,有的专门盗窃居民住宅,有的专门盗窃摩托车、电缆线、手机等为主,有的则专门进行飞车抢夺、抢劫等暴力犯罪。

三是选择针对的犯罪目标相对明确。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行为时,为了达到目的,选择特定范围内的人员作为侵害对象和目标。个体户、第三行业服务人员等成为最主要的受害群体。案犯选择这些人员作为侵害目标,主要原因是因为这类人群随身携带的钱财比较集中,有时甚至谋财害命。

二、流动人口犯罪的成因分析

(一)流动人口自身主观因素分析

一是内心的贪念和侥幸心理的结合,促使犯罪的发生。流动人口外出打工的目的是为了依靠正常的劳动获取钱财。然而,对于一小部分人来说,想要挣到自我满足、符合心意的薪酬是根本做不到的。外来流动人口的工作不稳定,收入相对较低,残酷的现实和理想的目标差异较大,极易产生矛盾心理。导致他们开始怀疑通过正常的劳动致富是行不通的,进而产生通过违法犯罪活动达到自我心意的犯罪心理。

二是消极的社会心理,导致其进行犯罪行为的发生。外来流动人口主要的犯罪群体是进城务工或经商的农民,他们有着特定的心理和内心世界:竞争意识比较淡薄,对贫富差距形成的鲜明对比,心理感受比较强烈,同时心理承受能力低,社会适应能力不强。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激烈的竞争、工作歧视、工作中的伤害等一系列的原因,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追求利益的欲望,贫富差距的不满心理感受更加强烈,导致部分流动人口以侵害人身、损坏财产以及其他德暴力犯罪行为来发泄内心的怨恨与不满。

三是受教育的水平相对较低,法制观念淡薄。流动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极少,大部分为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由于受教育的水平较低,对法律法规知之甚少,对自己犯罪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社会危害性,以及自己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根本没有清楚的认识。今年上半年,全县查处的流动人口犯罪嫌疑人中,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约占89%。

(二)社会客观因素分析

一是文化差异因素。城乡之间的隔离与的二元化,形成了城乡各自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流动人口在进入城市后,发现自己的很多价值观念根本不适应城市的生活,在不断遭受挫折后,很多人放弃了自己的道德准则,不再顾忌行为的约束。价值观念不同导致的冲突,行为规范的失范,从而导致其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是市场经济特点。市场经济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计划经济相比,竞争空前激烈,在为每个个体提供平等的机会、相同的法律地位的同时,在不同起点的群体之间造成了严重失衡的不平等。由于流动人口大部分不具有适合市场经济和城市产业发展的工作能力、工作经验等,不能在市场经济中有效竞争和发展,导致他们只能从事高危险、高强度的体力劳动的工作,为了在城市中生存和得到预期的心理满足,有些人选择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三是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不到位。目前对流动人口和管理和服务工作,多注重人员登记控制,只有当流动人口涉嫌违法犯罪时才对其进行干预,对其缺少日常思想观念、法制观念的宣传教育,导致他们只能处在一种与城市相对隔离的亚文化环境中,受到城市中不良文化的熏陶,少数缺乏进取心、意志薄弱者自然走下坡路,最终成为犯罪分子。

三、抑制流动人口犯罪的对策思考

一是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外来流动人口的整体素质。首先,对外来流动人口上岗前,进行特定的文化、职业技能、法律的专门培训,相对提高其文化素质,适应城市发展的劳动技能,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以达到减少外来流动人口犯罪的主观因素;其次,加大宣传力度,开展清理整顿出租房屋信息,规范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和服务的宣传等活动,以进一步增强出租房屋的业主和外来流动人口遵纪守法的法律意识,共同维护好社会治安环境;再次,鼓励、引导外来流动人口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用法律手段解决纠纷和矛盾;最后,在外来流动人口聚居的区域广泛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规章,提高流动人口的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减少其犯罪的思想根源。

二是以务实的态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积极主动地关注关心流动人口的现状和疾苦。公安机关在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中,务必真正做到坚持以人为本,以务实的态度,将服务理念真正融入到对流动人口的日常管理中去,培养流动人口对暂住地的感情,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和被歧视感,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同时切实解决号流动人口实际存在的各种问题,关心流动人口的疾苦,解决好流动人口的子女上学、医疗、改善其生活条件,积极维护流动人口得合法权益。

三是进一步推进和完善社区警务化管理,强化对实有人口的管理。社区警务是公安工作接触群众的最基础、最前沿的工作。社区民警要根据本社区的具体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各方面的现有治安资源和潜在的治安资源,整合优化社区的治安资源,开展周期性的入户调查,全面掌握辖区内实有人口的信息,熟悉社区人员的基本情况;通过社区警务的管理服务,捕捉社区治安动态变化信息,为打击违法犯罪提供线索。

四是提高群众的自防意识,积极预防和控制各类流动人口违法犯罪案件高发。通过实施让群众了解防范信息、大力宣传报警方法和渠道、分析流动人口犯罪人员的作案规律和特点等各种措施,增强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意识,全面提升居民防偷、防抢、防骗能力,使之成为防控犯罪的积极因素和有效力量。一旦防范意识成为自觉行为,它就会发挥出巨大的社会效能,从一定程度上遏止违法犯罪的发生。

五是加强日常的治安巡逻,防范和打击流动人口的违法犯罪。针对外来流动人口犯罪的地域性特点、季节性特点,在春节前后等特殊的节日和案件高发区域、时段性的加强治安巡逻,开展集中打击的专项行动,预防和遏制犯罪行为的发生。抓住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针对流动人口中存在的严重违法犯罪现象,进行严厉的集中打击,震慑犯罪分子,以达到预防和遏制外来人员犯罪的目的。

第15篇

【关键词】女性流动人口 学习动机 学习策略

文化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尺,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女性文化水平的提升。研究表明,女性学习动机影响着女性的文化水平。本文以北京市女性流动人口的学习动机为例,探讨女性流动人口学习动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从而有效引导女性流动人口的学习。

北京市女性流动人口学习动机的描述分析

不同学历女性流动人口的学习动机。本次对北京市女性流动人口的学习动机抽样调查发现,拥有高中或中等学历者学习动机最强,大专及以上学历者次之,初中和初中以下学历者最弱。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女性流动人口学习动机表现为求知动机和交往动机交织在一起。学习动机集中表现为职业培训、提升综合能力和社交能力,学习具有更大的从容性。高中或中等学历者,学习主要是由于职业发展、外界期望等外在诱因的推动,学习追求速成,关注高学历的获得。北京市女性流动人口中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占到60%,在本次调研中这一学历层面的女性学习动机最弱,功利性最强。

不同年龄女性流动人口的学习动机。从年龄的纬度来调查女性流动人口的学习动机发现,年龄在25岁以下者偏于学习实用性知识、追求学历和文凭,学习动机指向为社交交往、职业发展;25岁到35岁之间的女性流动人口学习动机指向为职业晋升和维持家庭;35岁以上者学习则出于对子女的教育和单位的安排。从调查的动机程度看,25岁以下的女性学习动机强烈,学习动机和学习行动力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25岁到35岁之间者目标明确,学习的持续性较强;35岁以上的女性流动人口学习动机较弱。

不同职业女性流动人口的学习动机。居住在市中心地区的女性流动人口从事职业的技术含量更高,女性流动人口学习动机更强。调查发现,从事职业的教育环境也是影响女性流动人口学习动机的一个主要因素。在事业单位和学校后勤部门工作的女性流动人口学习动机强于集贸市场、小商品批发市场工作的女性流动人口。在调查中发现,女性流动人口职业环境中群体文化水平、工作时间长度和工作强度都对其学习动机的形成有影响。

不同阅历女性流动人口的学习动机。霍尔(Houle)认为参与任何一种教育活动是由不同动机促成的,而且这些动机之间会相互强化。调查发现,女性流动人口的学习动机指向具有多样性,是学习内驱力与社会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初到北京的女性流动人口学习动机集中在城市适应方面、谋求就业方面,学习动机受朋辈群体影响较大。工作过但阅历较浅的女性流动人口学习动机表现为如何提升工作能力和实现个人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比较丰富阅历的女性流动人口的学习动机指向出现分化,她们的学习动机更加实用、明确而清晰。

北京市流动人口女性学习动机的特点

多因合成性。从个人的学习能力、职业水平、婚姻状况、经济收入和自我效能感等一系列因素可以看出,女性流动人口的学习需求呈现多样性,学习动机也具有多元性。学习动机受到学习者面临的内外因素以及个体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交互影响,多种因素的合力形成了其学习动机。

职业指向性。女性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的学习动机相比,其职业指向性更明显。首先,女性流动人口离开家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工作挣钱生存。其次,女性流动人口进入城市需要学习职业技能的意愿更加迫切。再次,女性流动人口为了提升自身的社会地位和实现职业升迁,需要重塑自身职业能力。多项调查显示,有70.3%的女性流动人口认为工作对学习的要求对学习内驱力的影响最大。

主体差异性。女性流动人口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和人生阅历,其年龄及婚姻状况等个人因素影响着其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由学习内驱力和学习诱因构成。调查问卷显示,对学习内驱力有影响的十二个选项中,按照影响程度,排在前五项的分别是自我提高的需要、社会竞争的激烈程度、对学习重要性的认知程度、求知欲望和学习带来的成功体验。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内在的个人因素是学习内驱力的决定因素。

环境引导性。社会压力是促使女性流动人口学习的主要原因,并在学习过程中提供持续的推动力。女性流动人口的学习动机还受到学习场所的便利条件、学习时段与工作时段错位性以及工作单位文化的影响。此外,这一群体的学习动机还受到其劳动强度、生活边缘程度、生存与学习的矛盾、工学矛盾的多重影响。

提高女性流动人口学习动机的策略

提高女性流动人口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班杜拉等人的研究指出,自我效能感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影响情绪。调研发现,女性流动人口的自我效能感普遍不高,学习的可持续性低,多数人没有好的学习习惯,社会融入度低,基本与本地市民生活隔离。提升女性流动人口自我效能感首先应引导其确定难度适宜的学习任务,当阶段性任务完成后再开始新的学习任务。其次,从优势视角引导女性流动人口从自身专长和兴趣出发,挖掘优势,发挥特长。再次,企业的管理者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女性流动人口不断学习,不断维持和强化学习动机。

打造学习共同体,强化女性流动人口学习动机。当一个社区的女性流动人口为了努力实现某些共同的学习目标,共享兴趣爱好时,就出现了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是指学习者为了完成某些学习任务或解决问题与其他人相互依赖、探究、交流和协作的一种学习方式。建构主义教育观认为,知识是个人建构的,而不是依靠别人传授获得。学习共同体为每个人提供了参与学习、解决问题的平台。实践证明,合作性学习小组、读书社、工作坊等学习共同体能够促进女性流动人口的自觉学习。学习共同体的参与者是平等的,针对学习内容,每个人都有发表个人建议的机会。活动由一个辅导员作为主持人或主题的引导者,每周围绕工作和学习开展一次主题活动,每次两个小时左右。这种形式类似于瑞典的学习圈,参加者一起决定学习的目标、内容,读什么书,如何在团队中合作等。学习的效果能够直接对工作生活产生影响,在女性流动人口集中的社区、单位和组织,应提倡成立学习兴趣小组、读书社、工作互助社、学习辅导中心,成为女性流动人口学习的有效载体。

引导积极归因,形成有效的学习动机。归因理论表明,归因是通过影响个体的期望和情绪体验进而影响其动机的。女性流动人口如果把成功归因于能力或努力等内在原因,会使个体感到愉快、自豪并愿意继续争取成功;若把失败归因于能力或努力等内在原因,则会对个体的自尊产生消极影响,并会削弱以后对成功的追求。如果把失败归因于能力这种不可控的因素,那么她们就会放弃努力,听任失败的到来,她们往往认为自己没有成功的能力,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下,就会陷入“习得的无助”的境地。针对女性流动人口的学习,在教育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良性归因,从努力程度、学习方法、学习难度方面进行归因,树立其学习自信,形成有效的动机。

科学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引导高效学习。对于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女性流动人口,在大都市的学习环境中适合其学习的空间较小,因此需要针对这一庞大的学习群体结合社会需求前瞻性地设计符合其学习能力的课程,可以从补习教育、职业教育、文化教育多角度出发,突出成人教学“即学即用”的特点。教学形式做到多样化,采取小组学习、案例教学或合作学习的方式激发女性流动人口学习动机。同时把女性流动人口的经验融合于教学活动中,将知识与经验相互补充,倡导高效率的学习方法,以女性流动人口的学习效果培养引导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