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业水利建设范文

农业水利建设范文

农业水利建设

农业水利建设范文第1篇

1.1基层农业水利特点。基层农业水利建设的目标是增加农业产值,根据实际情况利用不同施工技术与工艺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根据各区域农业发展状况进行科学管理,从而提高农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快农业发展。农业与农业水利有着密切联系,农业水利建设与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农业产值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基层农业水利的有效建设与管理,不仅可以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的破坏程度,还可以加快农业发展。目前,阻碍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很多,加强基层农业水利建设和管理迫在眉睫。1.2农业水利建设的管理现状。通过建设基层农业水利,可以让人们充分了解农业发展现状,在农业水利工程的保障下,减少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业损失。水利工程建设既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也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农业生产依赖水利工程,水利工程的科学管理可有效增加农业产值,保障农业顺利发展,有效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因此,基层农业水利建设是以服务农业发展为宗旨的系统工程。目前,我国基层农业水利建设和管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我国基层农业水利的发展。近几年,虽然基层农业水利建设与管理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依然存在,无法满足现代农业需求。目前,我国相关部门正在不断探寻适合农业发展的有效办法,致力于基层农业水利的建设,但由于经济与科技水平的限制,基层农业水利建设的管理相对落后,水利建设不够科学,农业发展与生产受到严重阻碍。

2基层农业水利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设备老化,投入不足。机械设备是农业水利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由于这些设备缺乏专门的管理和维护,年久失修,导致农业灌溉能力下降,无法发挥设备的真正作用。我国陆续出台了农业水利建设的相关文件,基层农业水利建设资金投入量增加,但我国农村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量较大,工程覆盖面较广,工程需要的资金也较大,使基层水利建设投入资金不足的问题更加明显。2.2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规划。在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前期,由于相关部门对工程建设的重视度不高,导致农业水利工程规划不够科学合理,不合理的工程规划导致工程建设出现问题,严重阻碍了农业水利工程施工进度。我国很多基层农业水利建设,缺乏对工程建设的全面预测,忽略了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技术,特别是在基层的农业水利建设中,由于基层农业水利工程建设规模小,相关部门往往忽视了对工程的监管,导致基层农业水利管理与建设存在较多问题,致使农业水利无法发挥应有作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将问题上报给相关部门后,维修人员也没有对问题故障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只停留于确保设备正产运转的层面。由于基层农业水利的不合理规划和建设,使其无法发挥真正的价值和作用,当农业遭受自然灾害时,农业水利无法降低自然灾害的破坏程度,阻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3提升基层农业水利建设和管理的有效措施

3.1提高重视度,转变观念。基层农业水利工程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抵抗自然灾害、提高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也是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与农业产值的前提,更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基层农业水利建设对农业的发展尤为重要,相关部门及人民必须提高对水利工程的重视。目前,基层农业水利发展趋势不容乐观,对抵御自然灾害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基层农业水利建设和管理任务也更为艰巨。应加强基层农业的水利建设和管理,高度重视基层水利工程的作用与地位。目前,基层水利建设主要以政府为主,没有设。置完善的机制推动社会资源与农民资源的投入与参与。应推动基层农业水利建设改革,不仅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也要让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建设和管理,完善管理制度。3.2完善基层农业水利建设计划在进行基层水利建设时,相关部门要完善工程建设计划,基层农业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必须具备专业的施工技术,确保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工程监管部门要按照建设计划,对整个工程进行监管,以保证施工单位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建设。工程竣工后,相关部门要设置工程管理部门,对基层水利工程进行管理和维护,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选择群众心中的管理者,为人民服务,对基层水利工程的运转与调度进行管理,使基层农业水利工程充分发挥作用。管理者也可以向群众讲解水利工程的作用,使他们了解水利工程的重要价值,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与产量。还应不断完善基层农业水利建设计划,为人民群众的自主管理打下坚实基础,提倡开展自主管理。通过自主管理能够及时发现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及时上报维修,避免因故障造成损失。3.3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基层农业的水利建设资金管理可以利用多渠道的管理方式,确保水利建设的正产运转。由于基层水利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只凭单一的资金投入是不能确保水利工程长久运转的。因此,除相关部门的支持外,更要加大对人力和财力的投入。在政府注入资金的同时,也应加大社会宣传力度,获取更大的帮助。基层农业水利工程要实现高品质、有序运转,就必须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对整个水利工程进行监管。在管理体系中,要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有效落实,使基层农业的水利工程管理队伍能够有序展开监管工作。当工程投入使用后,施工单位应以报告方式将工程上报给相关管理部门,及时对工程进行验收,从而确保水利工程的的质量。

4结语

大力发展农业的前提是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国家大力发展农业,就必须为农业创造发展条件。农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基层的农业水利建设与管理体系,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农业部的支持与帮助。应以农业水利建设为基础,为粮食的增产营造良好的生产环境,推动农业发展。应不断完善水利建设,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异,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作者:陈春玲 单位:绥化市水利规费征收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丁胜金.基层农业水利建设与管理[J].社会科学(全文版),2016,(01):50-51.

[2]殷陆华.基层水利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8):92-93.

[3]徐德亮.浅谈基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07):111-112.

[4]高明忠.浅谈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广东科技,2013,(24):164-165.

农业水利建设范文第2篇

1.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粗放管理

粗放管理是农业水利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粗放管理的最终结果便是导致相关农业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资金短缺、使用价值降低,即使完工的水利工程项目也容易出现水力发电泵站损坏、引水渠道堵塞等问题而无人承担相应的责任的后果。

2.农业水利工程自我调节能力较弱

工程建设盲目性和随意性是目前萨迦县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整体问题。萨迦县很多农业水利工程年代已久且失修多年,新建设的农业水利工程项目并没有合理的应用这些已有的基础设施,没有达到合理的经济效益。同时,建成的农业水利工程项目没有从本质上解决干旱以及水涝季节的水利管理问题,水利工程无法实现对农田以及农作物的保障。

二、降低农业水利工程建设风险的相关对策

1.提高对农业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视

预防农业水利工程建设风险的基本措施便是提高农业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相关工程建设管理部门以及施工单位要加大对工程建设操作规范性监督的力度,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2.政府完善对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扶持政策

加大对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是保证农业水利工程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政府要根据各区域农业水利工程发展进度,设置农业水利建设专项资金,改善经济落后地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设施和工程技术。

3.提高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风险抵御能力

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前期,相关建设管理部门应该提前预测各种容易出现的工程建设风险问题,及时整合、修改以及补充建设工程项目合同中的风险防范条款,进一步加大合同规范性以及第三方管理力度,与工程建设承包商保持实时信息交流,完善风险控制监督机制,提高农业水利工程风险抵御能力。

4.引进工程管理人才,提高农业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水平

科学有效的管理是农业水利工程风险防范的重要措施,只有有效提高农业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才能够全面有效降低工程建设风险。而科学有效的工程建设管理离不开优秀的专业管理人才。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专业人才的培育力度,从人的角度有效控制工程建设项目风险。

三、结语

农业水利建设范文第3篇

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息息相关,农业水利设施的建设对于地区农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农业的快速发展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农民生活的稳步提升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农业水利是促进地区农村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保障乡镇稳定的重要因素。

一、安徽基础水利设施建设现状

安徽地处长江下游,淮河中游,以长江和淮河为界,安徽分为淮北,江淮和江南,安徽是全国重要的产粮大省,然而由于安徽省位于中纬度地区,是高空西北环流和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遭遇和控制的地带,常常有暴雨和干旱,所以安徽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旱涝灾害的频发地区。虽然气候条件是造成洪涝频发的主要因素,但是安徽省在防涝抗旱方面的工作尚不到位,没有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是地区农业发展的关键,也是自然灾害预防调控的重要基础。近几年安徽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相比中部其它农业大省,仍有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原有设备老化,新增水利设施不足现有的设施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使用年限过长,设备老化,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从2000年到2009年,安徽省农村小型水电站和水库只增加2%的数量,反而因为老旧报废了一些设施,而本省农业不断地发展,提高了对区域水利设施的需求,以致于落后的农业水利设施不仅阻碍了农业的发展,也阻碍了整个地区经济的增长。

(二)维护管理不到位,产权制度未明晰农业水利设施管理机制不健全,因为水利设施主要是集体经济时期兴建的“公共物品”,在产权未明晰的条件下,其使用权与所有权相分离,导致使用者只关心设备使用的最大效率,只注重短期效益,忽视了长远发展,对设备进行过度的使用,不重视对其的维护与有效管理。所以即便设备存在也没有发挥出最大化的效用;以安徽地区2000年至2008年时段为例,农业水利设施年平均维护费用虽然逐年递增,但是管理与维护总支出仅占其总支出的5%,80%以上的费用都用于新建设施,存在较为不合理的“只重投入,不重维护”的问题。此外,作为农业主体的农民在水利设施建设管理和建设中参与意识不强,中小型水利设施乡镇管理机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多数地区农业水利设施专业管理人员缺乏,技术管理水平不高。

(三)财政拨款不到位,建设资金缺口巨大安徽省部分地区因为财政资源的有限,没有充分的资金投入用于新农业水利设施的建设,充分的财政支持是水利设施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安徽财政收入并不充裕,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从安徽省2005年至2008年水利设施建设总支的年平均值,仅为发达地区平均水平的60%,但是本省是一个水旱常发的省份,水利设施建设需求性与紧迫性巨大,但是财政资金的不足,限制了区域水利基础设施的发展,随着设备的老化、管理效率低下、维护不到位,必然影响安徽省的农业生产安全与水旱灾害的预防调控。

二、河南省基础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现状

河南位于黄河中下游,地跨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也是洪涝干旱重度频发区,但是河南的粮食产量却不断创出新高,是我国当之无愧的农业产粮大省。自古以来,风调雨顺是一直流传的粮食丰收的前提,堪称农耕史上传奇的河南的农业生产却是一直在同频发的旱涝灾害斗争中进行下去的,在不乐观的自然条件下,河南农业发展如此迅速,与其日趋完善,精益求精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密切相关。水利自古是农业的命脉,河南虽然作为一个洪涝灾害横行的省份,但是水利设施建设水平全国先进,可以为其他省份的水利事业提供借鉴。河南的水利建设基础也是非常薄弱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省没有一座大中型水库,河道堤防破旧不堪,有效灌溉面积只有646.88万亩,旱涝保收田仅有12.83万亩,但是,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河南省基础水利设施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表一可以看出从2000年到2009年,河南的农田水利建设一直在逐渐变好,有效灌溉面积,旱涝保收田已经与建国初期的水平比有了巨大的提高,在2009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了5033千公顷,旱涝保收田达到4051千公顷。到2008年全省基本上实现了机电灌溉,为河南成为全国第一的产粮省奠定了基础。在河南政府的领导下,到新世纪后十年,无论是水库还是灌区,河南都在稳步增加。建国初期河南没有一座大中型水库,而到2008年,拥有大型水库21座,中型水库104座,2008年底,灌区数达189处,3.3万公顷以上的灌区有13个,拥有完备的基础水利设备是农业生产的必须条件,水库和灌区的增加极大的促进了河南省农业的发展。从表二可以看出河南的治理措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从2000年到2009年,河南易涝面积并未出现大幅度变化,但是除涝面积却大幅度增加,在2000年除涝面积占易涝面积的87.7%,到2009年比重增加到92.2%,尤其在治理水土流失方面,2000年治理的面积占流失面积62.7%,到了2009年此指标为72.8%,在修建堤防方面,堤防长度约来越多,保护了越来越多的产粮区,为其粮食生产提供了安全保障。其水利设施建设先进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发展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灌溉一直都是实现农田水利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河南在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的条件下,创造性地发展了滴灌,集雨水窖工程,用极少的物质条件兴建水库灌区。

(二)防洪减灾体系完善:淮河流域一直是水灾重发区,不治理频发的灾害即便修建再多的灌区和水库都不可能带来农业的发展,河南政府积极组织群众清理淤积的沟渠和河道,在各地兴起防洪排涝治理工程,为粮食生产建立了有效的“防护网”。

(三)与时俱进的政策:河南近些年来着手转变依靠国家投资办水利的传统观念,河南水利部门依照“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进一步开放农田水利建设主体范围,同时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各地根据自己的地方特色,制定出台具有针对性的以奖代补、民办公助的方法和政策。

(四)有限财政收入的最大化利用:对于安徽、河南这样的经济非发达省份,财政收入本就不是特别充裕,投资于“隐性”的农田水利建设便是更少,在不容乐观的经济条件下,河南作为产粮大省并不是盲目的追求财政投入基数,而是创造性的把有限的农口资金捆绑使用,着力在农业生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建立了稳定的水利投入增长机制,政府投入,集体和农民一起投入的多元投入体系。其实在农村税费改革后,资金问题在农村更是突出,河南水利部门迅速调整政策,加强完善国家、地方、群众等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制度化的投入机制,使河南在资金投入方面不至于太紧张。#p#分页标题#e#

三、两省水利设施可比性分析与对策建议

河南和安徽都位于中部,两省毗邻,自然地理条件相似,经济基础都不是很强大,作为我国主要的农业大省,两地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这也说明两省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的良好经验可以互通有无,就目前现实来看,安徽在农业水利设施建设方面远不如河南,河南与安徽两省相对东部地区仍然属于经济欠发达省份,但是河南依然成为全国水利建设的模范省份,其农业水利设施建设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为此提出如下建议以推动安徽省农业水利设施的发展:

(一)提高财政拨款支出,水利设施投资多元化财政投入是发展水利建设首要前提,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加大财政投入是其发展的关键。近些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水利事业的发展,对中部农村基础水利建设的投入有所增加,现阶段而言,如何利用国家支持的资金,把资金效用最大化是关键。对于安徽而言,尽管政府已经意识到要改变政府在水利融资中居于主体地位的现状,但是采取的行动还是稍慢,安徽水利基础建设亟待发展,资金问题更是核心问题,通过开放的市场融资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法:要想水利基础建设得到有效率的发展就必须重视市场机制在水利建设投资融资方面的作用,培养市场需求,做到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细分水利融资,做到资本经营和政府投资相结合而其中政府主要担任监督管理作用,可以把政府的投资用于具有公益性性质的水利建设上面,而资本的融资就用于盈利性设施建设。拓宽融资渠道还要扩大基层水利直接投资,尤其是农业欠发达地区,安徽省可以在欠发达地区设立专项基金,发展水利建设长效投入机制,还要积极发展项目融资,减少政府负担,加快水利基础建设快速发展。

(二)明晰水利建设的产权主体,提高农民参与意识农田水利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构建管理维护的长效机制是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在以前,关于水利设施的维护都是一锅端,没有明确的主体,就产生了类似“公地的悲剧”的情况,有限的资源遭到浪费或者过度使用,都不能使整个农田水利建设效用最优。安徽省可以采取针对性措施,明晰设施产权:农田水利设施大体分为公益性的工程、经营性的工程和生产性的工程。公益性工程的受益者是整个社会,它的保护管理理应由整个社会共同承担,政府要发挥自己行政组织的作用;经营性工程的建设主体是经营者,在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水利工程供水已经被界定为经营,理应由经营者负责建设管理,而生产性工程的建设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建设主体理应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或其他经济组织。对于大型的县一级别的水利设施有县水利局保管,基础的农田水利设备交由村支部统一保管或农户分散保管。

(三)加强对农业水利工作的领导,提高政府区域宏观调控能力政府相关部门领导要意识到农田基础水利建设的重要性,总结各个地区发生灾害的教训,增强忧患意识,积极吸收其他地方水利发展良好的经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念,发挥锐意创新的精神,勇于尝试,着眼于长远,处理好近期和远期、农村和城市、山区和坝区、全区和局域的观念,注重提高农田水利建设效率和效益。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在全省形成一股强大的建设基础设施的力量,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水利设施建设和保护的积极性,普及农田设施完备利国利民的观念,加快建设一批带动力强、覆盖范围广、受益群众多的骨干水源工程,安徽虽然已有的设备基数并不小,甚至超越河南,但是近些年修建的并不多,而以前修建的并不都能很好发挥作用,安徽山区众多,要因地制宜推进山区水利建设,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农业是国家基石,水利设施对农业有不可替代作用,(1951)主席说过:“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安徽省早已认识到水利重要性,只要把水利实施建设得好,安徽农业才能发展更好。兴建基础农田水利设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农业水利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田水利;抗旱;水浇农业;政府;资金

一、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薄弱导致旱灾

我国发生旱灾的原因,从表面上看,是由极端异常的气候造成,但之所以能因旱致灾,还是因为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环节过于薄弱。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民生之本。但长期以来我国对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是不足的。

(一)政府投入不足

历史上的“四五”、“五五”计划时期,我国水利建设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为4.8%、5.7%,到“六五”、“七五”时期,这一比重有所降低,仅分别为3.4%、2.5%。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政府农业投资增长低于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如“十五”时期,我国农田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仅为1.23%;2008~2013年,农业投资增长分别为21.3%、19.2%、21.5%,而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分别为24%、24.8%、25.5%。

(二)农户投入不足

改革开放后,由于农村实行分田到户,湖区、池塘等水面等分片承包,山区水库也转包、转租给了私人,而承包户追求的是短期经济利益,往往只顾满足自己的需要,不会顾及到水利工程和水利设施的长远建设和保护。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了,气象上的干旱马上就会演变成真实的旱灾。如2009年入秋后西南地区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持续大旱,而西北地区即使半年未下雨也没有出现这么大的灾情,原因就在于西北地区农民一般都备有水窖,下雨时将雨水储藏起来,等到不下雨时使用。

(三)水利设施蓄水不足

如 2011 年5月,长江中游洪湖、鄱阳湖、洞庭湖等大湖泊因持续天旱出现干枯现象,主要原因是这些年来湖泊泥沙的汇集沉积特别厉害,湖区实有面积减少,没有足够的容量囤积水源,湖泊的蓄水能力大为降低。这样的大江大湖,旱时无水可取,涝时自然也无法为长江削峰,也是导致干旱问题发生的重要因素。

二、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举措

(一)政府号召发动

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期, 由于生产单位较大,政府在农业水利建设中的动员能力强,建设成效十分显著。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户由于经营规模小而分散,没有建设农田水利的紧迫意识,生产主要是靠“吃老本”。 所以,政府应加舆论宣传,发挥导向作用,发动和引导农民及其他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田水利建设。

(二)投资带动

农业水利设施是公益性的基础性设施,主要服务于农业、农村和农民,应属于公共财政重点扶持的领域。政府是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最重要主体,应端正投资理念,明确各级政府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的投资主体地位。加大中央和省

级财政对农村水利的投入,引导市、县财政增加投入,政府一级一级地增加投入,又能促进乡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增加投入,实现以政府为主、农民为辅,政府和农民共同参与水利建设的发展模式。

(三)部门联动

1、水利部门

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水利工作的方针政策,制定水利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制定农村水利建设标准、制度,并监督实施;按照国家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拟定水资源保护规划,组织水功能区的划分,

监测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量、水质,审定水域纳污能力;组织指导水利设施、水域、河道及其岸线的管理与保护;组织指导大河、水库及河口滩涂的治理、开发和安全监管;组织协调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人畜饮水、节水灌溉工作。

2、农业部门

要做好农业资源区划、生态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工作;指导农业用地、草山草坡、宜农滩涂湿地、农村可再生能源等的开发和利用;负责田间渠道和机耕路管理和建设。

3、林业部门

要全面加快林业生态的规划和建设,加强林业品种结构调整和技术推广,加快水源涵养林、防护林、绿色通道重点工程建设;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提高林分质量;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将农田林网、道路绿化、村庄四旁绿化美化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营造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

4、财政部门

应将分散于多个部门的支农资金管理好,将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国土整治资金、以工代赈资金、扶贫资金和水利专项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部分捆绑使用,采取资金分部门按原渠道管理,项目建设内容按水利总体规划进行的办法,以资金整合为纽带,加强统筹协调,着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发展抗旱水浇农业应作为农田水利建设的重点推进

我国的农田水利抗旱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还不强,我国的抗旱还只停留在增加抗旱水源、浇保苗水、救命水上,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水利是农业经济的命脉,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特别是发展抗旱水浇农业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民收入稳定持续增长的一项重大举措。今后如何抗旱、如何发展农业已不是水源少的问题,而是如何改变观念充分利用现有水源,使其发挥效益,实施农业全程灌溉的问题。

一是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推广畦田化耕作方式,发展水浇农业是农业生产方式上的一次革命,要想让农民在思想上一下认识上去很难,所以搞好宣传发动,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应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一个重点。市里可组织乡镇、农口等部门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利用电视台、广播、宣传册等多种宣传手段,大造声势,广泛宣传发动,做好农民的思想工作,切实解决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认识问题,在思想观念上来一个大转变。

二是解决政策资金方面的问题。制定相应扶持政策,提高服务水平,是保证发展水浇农业的先决条件,市里在打井方面的政策措施要贯彻执行到位。农业、水利、农机、农业开发等部门应积极向上申报项目,争取更多的资金,财政也可把农业周转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农田等部门要向农田用电倾斜政策;各相关部门也应把发展水浇农业做为部门的一项职责,对于推广畦田化、水浇农业在政策资金,物资等方面给予扶持,特别是应对明年搞畦田化水浇农业试点的地方给予宽松的政策和一定的资金补助,通过示范带动畦田化水浇农业的发展。

三是解决技术上的问题。鉴于目前农民承包土地面积大小不等的实际问题,整修畦田难度很大。在开展工作中,可选择那些基础条件较好、干部群众认可的村屯开展试点,搞好典型引导,以点带面,循序展开。新农村建设的三级试点村要先行一步,联系的领导干部、包扶部门要把这项工作作为重要内容,搞好组织发动、宣传教育。农口各部门各站、办、所领导和技术人员要深入到村屯、田间地头,提供技术指导,帮助解决问题。

结语

综上,可以说农田水利建设对防汛抗旱的影响也是十分重大的,为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将自然灾害对农村的生产影响降到最低,一定要确保现代农田水利建设的顺利进行,并加大农村水利环境的治理,积极发展抗旱水浇农业,以此实现农田的可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颜加勇. 水资源约束下的我国粮食安全的路径选择[J]. 生态经济. 2010(12)

农业水利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业水利;生态农业;发展措施;广西

0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2]。我国灌溉农田占总耕地面积的1/3,而水利工程80%的供水量用于农田灌溉。因此,水利工程洪旱涝渍兼治,改土治水并举,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现代农业的前提。农业水利传统意义上主要是指灌溉,包括直接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服务的水利工程系统及其管理队伍。按照水利深化改革目标及国家产业政策,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水利新体制及其相应的运行机制,因此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探讨建立现代农业水利的途径,以促进水利产业的均衡发展。

1广西农田水利建设现状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广西已基本建成大、中、小相结合,畜、引、提相补充的农业水利工程体系。广西现有灌溉面积在2.00万hm2以上的大型灌区11个,0.07~2.00万hm2的中型灌区276个,6.67~66.67hm2的灌区(片)40627个,高效节水灌溉工程168处,设计灌溉面积200.9万hm2,有效灌溉面积151.9万hm2,占耕地面积的59.4%[1]。全国人均有效灌溉面积0.65hm2,而广西人均有效灌溉面积仅0.47hm2,只达全国平均水平的72.3%;全国人均旱涝保收面积0.47hm2,而广西人均旱涝保收面积0.37hm2,只达全国平均水平的78.7%。此外,广西现有0.1m3/s以上渠道总长59156km,防渗渠道22752km,防渗率仅38.5%。

2存在的问题

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原建设标准低、配套不完善;建成后管理投入不足,许多灌区从竣工之日起就带“病”运行,加上后期无力系统维护,工程老化失修、严重破损[3]。广西现有灌区干支渠道和建筑物完好率仅有50%左右,带“病”运行问题突出,安全性能差;干支渠道和建筑物的平均实有率70%,有效灌溉面积远达不到设计水平,仅为设计灌溉面积的68%,导致50%以上的耕地得不到灌溉或灌溉保证率低。据统计,广西多数灌区的灌溉保证率低于75%,有的甚至低于50%;广西现有的1680万hm2旱地只有15%得以有效解决灌溉问题,多数依然靠天吃饭[1,4]。此外,大部分灌溉设施存在老化失修的问题,尤其是在边远的贫苦山区,农业生产尚未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生态农业规模化生产对农田水利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但目前广西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仍滞后于生态农业规模化生产,无法有效满足生态农业规模化生产的需求,主要表现为:一是没有足够的水源;二是缺乏完善的渠系配套设施;三是尚未形成大面积的园田化生产基地。此外,广西的农业生产仍然存在春旱夏洪危害频繁现象,既增加农户的劳动强度及生产成本,影响生产效益,又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尤其是春季缺水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而边远山区由于缺乏控制性径流调节工程,夏季的防洪标准也不高。再者,广西大部分地区尚未推广使用田间节水灌溉技术,水资源浪费严重。上述问题已成为制约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发展的瓶颈,亟待得到有效解决。

3发展措施

3.1加大投资建设力度

农业水利基础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要改变以往农田水利建设单纯靠政府与乡(镇)集体投入的现状,实现多方筹资、多方投入,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农田水利建设市场,并适当吸收外资[5]。首先,在自治区层面应建立农田水利维护基金机制,各级财政要坚定持久地增加投入,大力扶持农村公益性水利设施建设。其次,制定优惠政策,拓宽投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进入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民营水利。其三,整合水利、农业、开发、国土、交通等部门资源,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有序推进水源工程、灌排工程、土地平整、交通道路等工程建设。

3.2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广西部分地方仍然存在“上游串漫灌、下游无水灌”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渠系配套设施不完善,一些沟渠年久失修、淤塞、渗漏严重[3]。因此,首先要坚持全面科学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的原则,无水源地区要新建灌溉设施,已有的灌溉设施要进行加固、配套、续建,干旱缺水地区要增补骨干治旱工程。其次要通过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对水利工程确权划界,明确所有权与使用权。第三要增加调蓄工程,提高春季用水保证程度。春季缺水是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可适当兴建控制性山区水库,增强对径流的调节能力,有效解决春旱夏洪的问题。

3.3加强灌区科学管理

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的保养与维修,使其安全运行,并延长工程使用年限。同时,应尽快改革灌区管理体制,组建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的权威机构,加强管理机构的行政管理职能,实现对水资源的统一配置、统一调度和统一管理[2],以适应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乡(镇)水管站负责跨行政村的农田水利管理与维护,指导村组加强农田水利管理与维护;灌区管理站负责灌区的农田水利管理与维护;水库管理站负责水库及其设施管理与维护;村委会负责支持自然村的农田水利管理与维护。

3.4发展节水型灌溉农业

调整农业结构和布局,适当压缩耕作面积,努力提高作物单产,充分利用夏季丰水,使农业种植结构符合水资源时空分布规律,并加大节水型灌溉技术的推广力度[6]。各地应加强对作物需水规律的研究,确定并制定适合本地区的作物灌溉制度。由于农作物耐旱品种和普通品种的需水量差异较大,因此建议缺水地区重点引种并推广耐旱高产农作物,改进栽培技术,如选用早熟、耐旱、高产的作物优良品种,同时采取保墒耕作措施及节水栽培技术。针对田间工程,应积极试验并推广细流沟灌、小畦灌、膜上灌、膜下滴灌、低压管道输水等节水灌溉新技术,形成一套以山区水库—渠道防渗—节水灌溉—竖井灌排与明渠排水相结合的节水型灌溉模式。如水稻种植区继续实行广西水利系统《千万亩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开发》中薄、浅、湿、晒的科研成果,经济作物区实行喷淋式节水浇灌或分行交替浇灌方式等[3]。

3.5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之路,就必须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加强广西生态农业发展的前提就必须统筹规划合理配置生态和农业用水,保证最低限度的生态用水,保护生态资源,按照供需平衡的原则,合理确定灌区农业用水。同时,要重建森林生态系统,改善水源生态环境,提高水源林比例,发挥利用森林植被的涵养水源功能[4],增加水资源系统的供水能力。

4结束语

大力发展以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灌溉为主的农业灌溉水利工程,是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农业水利化水平的重要措施。因此,必须在全面掌握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现状的基础上,制定各级农田水利规划(农业水利化规划),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科学合理性,有计划、分步骤的实现农业水利化。

参考文献:

[1]陈发科,黄凯,韦海波,阮清波.广西农田水利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11):55-56.

[2]王文超.浅谈农业水利灌溉现状及节水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5):204.

[3]闭忠宁.广西横县农业灌溉存在问题与对策[J].广西水利水电,2014,(3):87-89.

[4]唐建生,夏日元,徐远光,关碧珠,陈宏峰.广西中部岩溶区农业干旱成因与治旱对策[J].中国岩溶,2006,25(4):301-307.

[5]黄若君.广西农田水利投入不足的原因分析与增加投入的有效途径[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2(2):64-66.

农业水利建设范文第6篇

1.1项目风险的定义

工程建设都伴随着风险,风险可以被描述为“任何可能影响项目在预算范围内按期完成的因素”,风险是指预期后果中出现不利因素的不确定性。工程项目目标指项目的投资(成本)、进度、质量和安全等,每个项目风险都包含如下三个基本因素。1)风险因素的存在性;2)风险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3)风险后果的不确定性。风险因素指的是任何影响项目目标实现的可能发生的事件。风险因素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这是由于项目外部环境的千变万化以及项目本身的复杂性和人们对于未来时期变化的预测能力有限而导致的[2]。

1.2农业水利工程建设风险评估过程

一般来说,作为一个工程,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它包括风险识别、分析和相应的工程风险,包括对整个工程的积极事件概率最大化和消极事件概率最小化。它是由风险管理计划、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相应计划、风险监听和控制等组成。在风险管理过程中,风险相应计划是发展优化、提高决策行动机会,减少工程目标威胁的过程。一定要与工程风险的严厉性,成本效益的挑战,按期完工等相适应。本文风险评估的工具和技术主要采用对细节和账单的调查,最主要的是风险评估软件。每一项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包括大量的信息,调查每一项工程的信息风险就是要认清工程的类型和规模,工程建造方法、周期、施工者的水平、经验、监理方的经验和职责、业主的融资能力、场地状况等。每一项信息的可靠度都将影响整个工程的风险大小。另一方面就是调查水利工程建设每一项历史数据,通过专家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可以得知哪一些信息的风险较大及其风险的周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限制和克服可能发生的风险,这将有利于规避和降低风险。

2项目投资分解系统

工程项目投资一般都是由各个分项工程(子项目块)组成,为了实现总的投资目标,往往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项目工作分解(WBS)和对风险分解(RBS)相结合的方法[7-8]。这可以有利于各个部分投资的展开,也有利于工程建设的开展。工程结构分解就是将整个工程项目进行结构分解,首先对工程项目进行分解(总工程-子工程-孙工程-曾孙工程-…-基本活动),以分解后的最低层“基本活动”,

3水利工程建设的风险分析方法

层次分析法(AHP)是20世纪70年代由著名运筹学家Satty提出的。在决策风险分析上有广泛应用。层次分析法是运用系统分析思想把复杂的问题分成若干有联系的、有序的层次,对每一层次的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分析,把各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量化,再利用数学方法决定全部因素的重要性次序,并辅之以一致性检验,以保证评价人的思维判断符合实际,从而为选择最优方案提供依据的一种多目标评价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改进的模型进行分析,将所有水利工程项目各因素的风险按其关联隶属关系建立递阶层次结构体系,构造可比较的判断矩阵,对其权值排序并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其主要步骤如下:

1)根据确定水利工程建设层级,将同一层次的相邻的元素进行比较,确定其重要性,再构造判断矩阵。由于水利工程组合都存在着变化,如通货膨胀、设计变更、设备损坏等都存在隐患和不确定性,专家根据知识经验对B、C层级上的元素进行两两进行比较,构造不同层次风险因素的相对矩阵。构造B层矩阵,B=(ry)n×n,其中,ry=ri\rj,ry=1\rji,rii=1。采用1~9级标度法。以各位专家判断矩阵计算结果的平均值作为综合评判工程项目风险的基础,根据大数定理以及抽样分布与整体分布的关系可知,专家估计的平均权重结果近似于各风险因素的实际权重。

2)根据判断矩阵计算对于上一层次中某元素而言本层次与之有关的元素重要性次序的权值。同一层次各元素的重要程度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即确定同一层次各元素对于上一层次某元素的相对重要程度的排序权值并检验各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文献[10]认为,考虑到风险投资的风险,B层中每个元素的单排序权值为ωk,其中k=1,2,…,n,n表示影响投资元素运行的因素,且满足110nkkkωω=∑=和>。根据判断矩阵定义,则有bij=ωi/ωj,i,j=1,2,…,n。(1)可以得出判断矩阵的性质1;iiiib=ωω=1;jijiijb=ωω=b();ijjkijbb=ωωjkkkikωω=ωω=b根据已知的判断矩阵求该层各元素的排序权值ωk(k=1,2,…,n)。如果判断矩阵B能够满足(1)式投资者可以准确测得bij=ωi/ωj判断矩阵具有完全的一致性,则有()()11,1,2,,nnikkikkikkbωωωωnωin==∑=∑==(2)()110nnikkikkbωnω==∑∑=(3)这里对投资者的素质要求较高,判断矩阵是否具有一致性或者一致性的程度高低主要依赖于工程建设者的对工程的风险认识。投资者的认识能力强,驾驭风险的机会就大,判断矩阵的一致性程度就高。类似单排序,当CR小于0.10时层次的总排序的结果为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要调整判断矩阵的元素取值。当(3)式成立时,判断矩阵B趋于完全一致性时,B层各元素的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问题可以优化为()()111min/,s.t.0,1,2,,,1nnCIKikkikkknkkFbnnknωωωωω====>==∑∑∑(4)式中FCI(ωk)为一致性指标函数。(4)是一个非线性问题,可以用MonteCarlo模拟进行优化处理。当一致性指标值小于0.10时即达到了满意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达到继续调整判断矩阵,直至满意为止。

3)总层次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利用同一层次中各元素单排序计算结果,合成对应上一层次元素的权重,形成该层次所有元素相对重要性权值并检验各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问题。层次总排序的检验,也是从高到低逐层进行的。如果B层次某些因素Amj单排序的一致性指标为Cij,相应的平均随机性指标为Rij,则B层总排序随机一致性比率CR为11njjjnjjjaCJCRaRI===∑∑(5)类似单排序,当CR<0.10时,认为层次总排序的结果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要调整判断矩阵的元素取值。在工程投资风险分析中,对风险因素的风险度排序仅考虑风险概率和风险损失两项内容,这两种分析方法常常会带来一定的评价偏差和风险响应误导[11]。因此,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有效控制(预防、转移、补偿及分担)必须要对总层次排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在总层次排序中,一般按照A层(目标层)到B层(准则层),再到C层(指标层)依次逐步进行。以B层为例,B层的单排序权值和总排序权值是一样的,单排序一致性和总排序一致性也相同,都是已知的。而C层总排序权值和一致性指标需要求出。通过(9)式可以得出C层总排序权值和一致性指标。对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进行检验,若满足要求则停止计算,否则需重新调整判断矩阵的取值。()()11,nAkikiknAAkkCIikCIikFFωωωωωω====∑∑(6)

4)同样,求出C层次总排序权值(1,2,,)Aiωi=m。对各项建设风险要素大小排序。模拟出排名前几项风险大的元素,为进一步建设风险分析提供依据,以便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5)风险分析步骤:由于水利工程建设的非重复性和复杂性等特点通过以上步骤运用MonteCarlo模拟技术,编制计算软件,通过软件计算得出结果。

4实例

为了说明以上农业水利工程运行风险的分析方法,现以广东某农业水电工程为例,运用上述方法采用文献[15]对工程建设风险进行风险分析。此项工程资金由市、县各级政府投资而成,主要用来防洪、堤围、排灌为主。根据该项工程的投资风险特征资料,建立该项工程的风险因素集。根据层次分析法判断此项农业水利工程建设投资的可行性。

农业水利建设范文第7篇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农业;发展

我国人口多、土地少,水资源短缺,降水分布不平衡,而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所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我国的农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使农业生产的环境得到极大改变,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有水库大坝的灌溉工程、消除洪涝灾害的各种有助于农业生产的水利建设工程,这些过程不但能够保障农业的高产、高效,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但关系着农业生产的未来的发展,农村的经济腾飞,所以,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发展保持着长足的发展趋势,现代农业也有了大幅度的进展,也为各行各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使我国能够更好的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有了很大的保障。总起来说,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意义非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华民族有着波澜壮阔的历史,伟大的中华儿女和自然界的许多灾害进行了连续不断的、艰苦的斗争,尤其是水灾和旱灾,如大禹治水,有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佳话,所以,只有通过抗洪救灾,疏通水道,发展水利工程,才能总结治理洪涝灾害的成功经验,也才能更好的造福人民。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虽然从上一个世纪七十年代起,我国的耕地面积就开始减少,但是,水利建筑工程却有很大发展,灌溉面积也出现成倍增加。由于一些先进的灌溉技术的应用,粮食产量也出现了大幅度增长,彻底解决了我国粮食缺乏问题。使广大的人民群众从根本上解决了温饱并奔向小康。所以,现代农业要得到快速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工程,这也是我国的设计要求。

第二,现代农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可是社会的和谐稳定更离不开现代农业的发展。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即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社会问题,包括贫富悬殊及流动人口等,“三农”问题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大事,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我们国家的富强。所以,只有很好的发展现代农业,才能为工业发展和推进城镇化建设打好基础,才能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更好的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国际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我国的很多农副产品大都来自于灌溉良田,所以,农田水利工程的更新改造,直接影响着灌溉耕地的变化,从而对农副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受到灌溉农业用水量的限制,因此,只有合理利用灌溉水源,才能增大灌溉面积,提高经济效益。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这无疑给水利工程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充分利用灌溉水源,实行低消耗高能效的灌溉技术和水利工程设施,是我们水利工程工作者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只有使现代农业的飞速发展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协调一致,才能进一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使人民更加和谐幸福,社会更加稳定发展。

现代农业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密切相连,为了保障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特制定以下几点措施:

(1)对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要有长远规划。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必须有长远规划,不能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利益。所以,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根据本乡镇或自然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的总体规划。同时,各政府主管部门要抓住重点、统筹安排,按步骤、有计划的合理配置水资源,要讲求实效,加强规划,高起点、高标准的进行设计施工,使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和管理规划更加合理、科学、有效。

(2)积极招引资金,打开投资之门,推动农村水利工程配套设施建设。第一,要力争国家政策性资金的使用,从而使农村综合工程开发资金和大型灌溉工程配套设施的后续建造等资金的应用,逐步实现改造盐碱地,改造中低产田变为优质良田,灌溉区域建筑物的维护和建设,分步对灌区设施实行改造,使灌溉地区的主体工程和田间灌溉设施有序统一,灌溉能力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建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专项资助基金,按计划、分步骤的对一些旱地、洼地、沙荒等进行全面治理,同时要对农田里面的水利工程和水渠进行系统的节水施工改造,进一步提高田间水利工程配套设施建设,使农田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向着现代农业的高水平发展。另方面,要扩大招引资金的渠道,尤其是一些乡村公益性水利工程的改造和建设,在政府资金补助的同时,积极引领农民力所能及的投资并义务出劳动力,最大限度的推动农村水利工程配套设施建设。

(3)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大力推行新技术,充分运用信息网络化资源,建立起合理的、准确的网络化系统。充分利用各灌溉区域水资源,尤其利用好喷灌、滴灌等现代节水技术,充分发挥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进一步推动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结语:

水利工程建设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只有大力兴修水利,才能提高灌溉质量,为现代农业的增产增收奠定基础,也提高了防止洪涝灾害能力。当前,我国水利工程施工中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也有足够的技术资源和资金,为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我们一定要认真分析研究,为实现人民达到小康水平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农业水利建设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问题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Abstract:With the increase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and also some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f not handled properly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in the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construction process is easy to appear.

Keywords: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construction; analysis;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重要的作用,发展农业是立国之根,是发展的根基,只有保证了农业的发展,才能够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水资源是必要的,缺少水的供应,农业将无从发展。在近些年来,水利工程建设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我国的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大量的兴建起来。水利工程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不仅对农业的生产有经济上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对生态环境有重要的影响。

1 农田水利建设的意义和内涵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同步推进,我国水利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迫切要求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扭转农业主要靠天吃饭的局面。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迫切需要;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也是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内需,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国家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基础工程来抓。它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方面。

农田水利建设是指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的水利事业。基本任务是通过水利工程技术措施,改变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条件,为农业高产高效服务。农田水利建设就是通过兴修为农田服务的水利设施,包括灌溉、排水、除涝和防治盐、渍灾害等,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定的基本农田。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兴修各种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和采取其他各种措施,调节和改良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使之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促进农业的稳产高产。采取蓄水、引水、跨流域调水等措施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为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和发展农业创造良好条件;采取灌溉、排水等措施调节农田水分状况,满足农作物需水要求,改良低产土壤,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2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国政府和地方政府都加强了对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但是,由于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起步较晚,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体系仍然不太健全,因此,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2.1 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系落后

自从我国农业生产制度改革以来, 农村的个体经济意识不断加强,集体观念淡薄,而我国现有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大多都是改革前期建立起来的,因此,在现在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过程中,大家都只负责用水,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事情都不愿意管理,导致农田水利工程处于有人用,没人管的状态。其次我国很多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水平不高,很多水利灌溉的渠道都存在堵塞、漏水等现象。另外一些水利工程设备的老化和失修以及管理体系的不健全性都造成了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持续落后的现象。

2.2 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随意性

在我国大多数农村小型农田工程的水库等一些设备管道的老化失修,都是村里农民随便修理的,没有请教过农田水利工程的维修师傅和技术人员, 使得修理效果不好, 导致农田水利设施仍然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导致农田水利设备的情况更为严重,彻底失去效用。此外,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方式和管理状况都不标准,没有建立一个科学的、统一的施工规范和建设规范, 尤其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就更为随意。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大部分都是国家政府出资,并由村里共同施工建设或则请专业的水利工程施工队来建设, 但是他们在施工过程中普遍出现不遵守施工规范或要求的现象, 水利工程的建设都缺乏一定严格的管理和监督,显得比较随意,严重影响施工效果和质量。

2.3 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不到位

虽然我国大多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都是由国家政府投资的,但是有些经济条件不好或是比较贫困的地方政府也无法投入很多资金来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目前我国中央政府也对这些财政吃紧的地方政府进行了一定的补助, 也颁布了一些政策来鼓励当地富有村民对当地农田水利工程进行投资, 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但是仍然有很多地方无法筹集到充足的资金来建设水利工程,使得一些水利工程难以正常开工,有些开工以后,也因为缺乏资金,使得工程难以进行下去,使得工期一拖再拖。此外也有一些地方因为水利工程得到的效益不大,使得他们不愿意开展水利工程的建设活动,给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改进方法和措施

针对以上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问题,文章在这里提出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3.1 建立一个健全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系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和管理方面包括很多内容,也直接影响着老百姓的经济利益。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和管理体系的建设,对水利工程进行统一管理,建立一个合理的、科学的施工程序和规范,并在施工工程中落实好,使得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系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

3.2 加强对农田水利施工工程的监督管理

农田水利工程开始建设施工时, 就要对整个工程进行管理和监督,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监督施工的每道工序、一定要求严格按章操作,并对其施工质量和效果进行检查,对于建设施工材料和设备也要严格检查,保证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效果和质量,使得农田水利工程能够顺利的完工。

3.3 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资金的筹集和管理

对于一些资金欠缺的农田水利工程,政府和村里干部都要想办法筹集资金,加强村里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一些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中的资金要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管理,保证每分钱都能用到实处, 此外可以通过对水利工程的受益民众收取一些合理的费用,用于当地水利工程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上面, 增加水利设备的使用寿命。还有,我们要遵循这样一个原则,水利工程的投资者就要负责整个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水利工程所获取的收益也归其投资管理人。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工程建设管理和经费的管理能够落到实处。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帮助。文章针对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中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和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发展农业经济提供一些帮助。近些年来,我国政府也对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高度重视,相信在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妥善管理下,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的水平一定能够大大提高,也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发挥它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鹏年.刍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7).

[2]刘宗浩,杨明娟.关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若干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3).

[3]房曙.阐述小型水利工程设计中的问题[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11).

农业水利建设范文第9篇

关键词:讷河市;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讷河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松嫩平原的北缘,隶属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形成高平原和平原两种。市内东北部的莲花山海拔438米,为全市最高点;西南部鄂温克族乡百露屯海拔164米,是全市最低点。幅员面积6,674km2,耕地面积3544.7km2,占总面积的53.32%,水田、旱田、草原、林地、河流等资源丰富,土壤肥沃,物产多样,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发展农、林、牧、渔业等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讷河市境内河流较多,有嫩江及讷漠尔河、老莱河、南阳河、石底河等,为农田灌溉提供了便利的基础条件。1946年原中共嫩江省委省政府曾移驻讷河,属革命老区,位于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拥有耕地600万亩,常年粮豆薯总产140万吨。

尼尔基水库围堰而成500km2水面,素有北方第一湖的美称,早在1915年建成的雨亭公园就是部级城市湿地公园。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用占全国十分之一的耕地面积,生产出全国四分之一的商品粮。讷河市是省内以种植业为主的城市,全市农业人口约61万人。讷河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温差较大,降水集中,四季分明。主要表现为春季风大干旱;夏季虽短但高温多雨;秋季温度急降且多霜冻;冬季寒冷干燥,且漫长。平均年降水量约为477mm,降水分配极不均衡,春季降水偏少,易造成春旱的发生。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9月,占全年降水量70%左右,如不加以有效预防和利用,会引发洪涝灾害的发生。从建国初期,国家就不断加大对黑龙江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使全省各地的农田水利设施从无到有。讷河市十年九春旱,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峻的考验。讷河市现有水库、塘坝16处,年供水量140.4万m3,机电井11937眼,年供水能力6.97亿m3,多处工程因年久失修已无法满足农田灌溉的需要,影响了粮食及其他农作物的产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市农业经济的发展。

时至今日,国家相继出台了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法规,省、市地方水利部门积极响应,筹集资金,并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正有计划、有步骤的进一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不断地完善各地农田水利建设,有效提高了农田灌溉面积、灌溉质量及灌溉效率,扭转了因气候及地理位置造成的影响,降低了不利因素造成的损失,使全市各类农作物产量始终名列前茅,不仅满足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愿望,还一定程度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而且确保了粮食安全,促进了全市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以及水利部门的领导下,全市农田水利建设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全市狠抓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除涝工程中的老云沟治理、灌区清淤、节水灌溉、小流域治理和讷漠尔河堤防工程进行了综合治理,提高了排涝能力,降低了洪涝安全隐患,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谐;在农田灌区水源工程的建设中,先后进行了干支渠加固、灌区水毁工程修复、改善水田面积、实施农田节水灌溉项目等,确保了农业生产的安全。同时,对北部乡镇进行了治理,营造了1.5万亩水保林,人畜饮水、抗旱水源、农田节水灌溉等,涉及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工程建设,也在科学、合理的有序进行。国家在纪念第二十届“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中的宣传主题就是“大力加强农田水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难看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已被列为国家今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

讷河市作为全省粮食主产区,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进一步推动各地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促进“大水利”的建设,加快农业“水利化”发展的速度与进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大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讷河市自然资源、水土资源较好,农业生产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如何利用农田水利工程、如何建设和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关系到粮食产量、农作物的质量,直接影响农民收入,还关系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新的历史时期,国家为保民生、促发展,保粮食、促稳定,保生态、促和谐,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更加表明了农田水利的发展方向。农田水利建设是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的基础性工程,它不仅事关新农村的建设发展,更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来,因各方面因素造成了全市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还较为落后,无论是农田灌溉面积、灌溉质量、抵御洪涝灾害以及对水资源的调控等方面,都无法满足,造成了水土流失、水体污染、水生态环境退化等现象。尤其是近年来经常发生的水灾及旱灾,不仅严重影响农业生产,还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危害着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农田水利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公益性、基础性,历史发展经验告诉人们,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兴水利、促发展”的意识都不能松懈。

农业水利建设范文第10篇

刚才,晓赟同志代表县委、政府对全县*年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总结,并就下一步的工作作了安排部署,请大家会后认真抓好落实。借此机会,我再讲几点意见,最后请柴书记作重要讲话。

一、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是推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县是个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多,从县情来看,巩固产粮大县基础地位,必须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近几年来,通过组织一系列的水利大会战,我们兴建了一大批农田水利工程。但由于历史欠帐较多,总体上看全县现有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农业排灌设施薄弱,农业发展后劲不足,“靠天吃饭”的局面仍未能从根本上改观。干旱缺水、洪涝灾害、农村饮水安全、水土流失等问题仍然是我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最直接的威胁。在此状况下,如不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不解决水利问题,我县产粮大县的地位就无法得以保证,农业和农村就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从全省“红杯”竞赛来看,再夺“红杯”,必须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我县已连续6年获得了省“红旗渠精神杯”,今年的初评又在全市名列前茅,在全省、全市展示了*人吃苦耐劳、勇于拼搏和争先的进取精神。保持这种精神、这种干劲,对外是形象,对内是凝聚力、战斗力。为不断开创水利发展与改革新局面,保持荣誉,我们也必须全力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升参与全省“红杯”竞争能力。从抢抓国家扶持“三农”发展的政策机遇来看,也必须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最近,围绕新农村建设,中央召开了*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其中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项目和资金大大增加,可以肯定,今后一个时期,公共财政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将大幅增长。同时,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国家和省里对产粮大县会有更多倾斜政策。只要我们善于捕捉信息、抢抓机遇,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迅速掀起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建设高潮,大打一场治水攻坚战,以愿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形象赢得上级的大力支持,就会在新一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二、实现投入多元化是农田水利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

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就是要建好水利工程、管好水利工程和用好水利工程,这三个环节都离不开投入,因此,投入是做好水利工作的前提。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研究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体,农户自愿投入为基础,其他经济组织和形式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推动农田水利建设不断跃上新水平。

(一)加大组织协调。一要实行补助引导。对公益性工程,要在群众民主决策的基础上,采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一定补助的办法,引导农民投资投劳,实行公助民建民受益。二要实行以奖代补。对乡村水利工程搞得好的,政府给予一定资金奖励。今年县财政将再按往年惯例给予开挖大塘等适当的以奖代补,年终再结合工作总结,对作业面广点多特别是在迎检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乡镇、办事处授予“红杯”并给予物质奖励。三要实行资金整合。对农业、水利、以工代赈、扶贫等项目资金,在投入渠道不变的情况下,捆绑使用,集中力量办大事。

(二)实施项目带动。项目是水利建设的载体,抓住了项目也就抓住了水利建设的关键。我县是财政穷县,单纯依靠本级政府投入来搞水利建设既不现实,也不足取。前几年,我县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应归功于我们坚定不移地实施了项目带动战略,积极申报、开工和建成了一批大中型重点水利工程,为农村水利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过去我们这样做了,下一步,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继续抓住项目这个核心,认真勘察、科学论证、组织材料、积极申报一批切实可行的水利项目,广泛争取上级资金对我县水利

建设的支持,以推动全县农村水利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吸纳社会资金。我县民营经济发展迅猛,各种民间资本投资活跃。民营水利的发展模式已成为*经济建设的亮点,县政府根据近年来已探索的成功经验,今年系统出台了加快民营水利发展的意见,决定通过政策扶持的措施,因利势导,把水利“投资热”和“创业潮”引导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来。一要政策支持。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抓紧制订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降低门槛,提供优惠条件,鼓励和支持农户和各种社会资金采取合资、独资、租赁、承包等方式参与到中小型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上来。二要扶持引导。进一步保护和调动好民间资本参与水利建设的积极性,对农民群众自愿出资投劳兴修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的,要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扶持,并严格兑现。三要招商引资。对一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而建设资金不足的大中型水利建设项目要积极招商引资,通过提供一定的优惠条件吸引民间资本来投资水利建设,建立起业主开发、政府监管、社会资本踊跃参与的发展格局。

(四)深化产权改革。深化和加快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是保证工程设施持续发挥效益,保障农村水利健康发展的关键。我们要不断打破小型水利工程集体统包统管的管理模式,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所有权,落实管护责任主体,引导社会力量投资,促进产权流动。一要尽快确权。对拟建的小型水利设施要先搞体制改革,将工程管护责任落实到人,做到工程未动,改制先行。对现有的小型水利工程,在落实所有权的前提下,进一步放开经营权,采取拍卖、租赁、承包、合资、股份改造等形式,吸纳民营资本进行改造,促使持续发挥效益。二要加强监管。在具体操作时,各乡镇、办事处和县水利行政主管部门要做到操作规范、程序透明,公开、公正;要对改制后的水利工程设施运营加强监督,防止出现“水霸”事件和坑农、伤农事件发生。三要加快水利工程水管体制改革,促进大中型水利工程管理走向规范化。

三、狠抓落实是推动农田水利建设又好又快的根本保证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时效性强、任务重,各级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强化措施,落实职责,创新机制,务求实效,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努力把今冬明春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向一个新高度。

一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乡镇、办事处、县直各有关单位,要把今冬明春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当前农村的主要任务来抓,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大事来抓,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要根据去年的工作开展情况,进一步调整充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机构,继续实行党委、政府负总责、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

二要突出重点,务求实效。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坚持面上工程与重点工程建设相结合,在广泛发动群众普遍开展的基础上,采取抓重点带全局的办法,推动工作整体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等10项重点工程,要作为全县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中之重,下大力气切实抓好。对坑塘改造、水毁修复等6项面上工程也必须按照任务要求认真落实到位。各乡镇、办事处也必须有自己的重点工程,坚持重点工程重点抓,抓重点、带全局,切实做到县里有重点、乡乡有工程、村村有行动,确保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轰轰烈烈开展。

三要严把质量,确保效益。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效益至上的工作理念。始终把质量放在工程建设的第一位,严把各种关口,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确保工程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要倒排工期,抢时间,抓进度,确保时间任务同步,坚决杜绝“半拉子”工程和重建轻管现象。

四要密切协作,统筹安排。水利部门要抽调精兵强将搞好技术指导。工程建在哪里,技术服务到哪里。发改、财政、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要及时下拨资金,加强资金监管,严防资金截留、挤占和挪用,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县电视台和《*通讯》要及时宣传报道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好的经验和做法,鼓舞斗志。县水利局要统筹谋划,至少在《信阳日报》上出专版,充分展示*人争先夺“杯”的精神风貌。县委、县政府“两办”要及时开展跟踪督查,并定期印发督查通报,以推动水利建设健康发展,共同推进我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农业水利建设范文第11篇

一、充分认识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重大意义

农田水利设施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我国现有农田水利骨干工程大都建于20世纪50至70年代,相当一部分已达到规定使用年限,老化失修严重,效益衰减,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不完善,配套率低,欠账较多,对现有灌区全面进行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的任务十分艰巨。在人增地减水少的严峻形势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因而也需要更多的投入。但与此同时,近年来,全国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呈下滑趋势,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逐步取消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后,农民群众的投工投劳数量大幅度减少。农田水利建设滑坡,不仅直接影响当前的粮食增产,而且严重制约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持续提高。因此,尽快建立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新机制新办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积极稳妥地做好这项工作;认真组织试点,深入调查研究,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加强配合,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迈上新台阶。

二、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支持力度,以政府安排补助资金为引导,以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为主体,以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为依托,以加强组织动员为纽带,以加快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逐步建立起保障农田水利建设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原则。

1.坚持政府支持、民办公助的原则。国家要逐步增加对水利建设的投入,重点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同时,要把加大政府投入与增加农民劳动积累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组织和引导农民尽可能增加劳动积累。

2.坚持民主决策、群众自愿的原则。要严格区分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与加重农民负担的政策界限,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在切实力口强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前提下,以政府加大投入为契机,通过有效的组织工作,引导农民出资出劳开展直接受益的农田水利建设。同时,要严格规范“一事一议”程序,控制筹资筹劳标准。

3.坚持规划先行、注重实效的原则。要发挥规划的统筹指导作用,把规划作为乡村两级组织农民出资出劳的必要条件和国家安排补助投资的重要依据,科学有效地开展农田水利建设。

4.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的原则。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引导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快农田水利管理体制和小型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形成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良性运行机制,调动广大农民投资投劳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

三、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工作重点

(一)增加政府投入,逐步建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财政部门要建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对农民兴修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给予补助,并逐步增加资金规模;在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时,继续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中低产田改造的一项重要内容。发展改革部门要调整投资结构,切实增加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部分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芦结合土地开发整理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要整合国家现有的各项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加强统筹协调,避免重复安排,着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按照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原则,地方各级政府应切实承担起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责任,把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纳入投资和财政预算,逐步形成适度规模。

(二)认真做好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采取以县为单位、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原则上每个县都要编制。编制规划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讲求实效。规划按程序经过审批后,即为安排国家补助资金的依据,申报项目必须符合规划的要求。水利部门要从全国和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要求出发,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各地区要结合实际,积极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

(三)规范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一是明确资金投向。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重点用于补助粮食土产县。二是明确项目实施主体。项目实施主体可以是农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也可以是农民联合体或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三是完善补助方式。主要用于补助项目建设的材料费、设备费及机械作业费,具体方式可采取项目管理或“以奖代补”的办法。四是制订补助标准。根据工程性质、农民在限额内筹资筹劳情况,制订不同的补助标准,筹补结合、多筹多补。五是健全申报程序。由县级有关部门对项目主体的申请进行审查、公示后联合上报。需要农民筹资筹劳的项目,应经县级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审查。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的具体办法,由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四)完善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对政府给予补助资金重点支持的斗渠、相邻村共用的村级小型水塘(库)和圩堤等农民受益的农田水利工程,可以村级为基础进行“一事一议”,按照乡镇协调、分村议事、联合申报、统一施工、分村管理资金和劳务、分村落实建设任务的程序和办法实施。“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限额标准由省级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提出,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根据受益主体和筹资筹劳主体相对应的原则,在不影响村整体利益和长远规划的前提下,可按受益群体议事。要加强资金和劳务的监管,对国家引导资金和通过“一事一议”筹集的资金和劳务,都要实行全过程公开、民主管理,接受群众监督。严禁强行以资代劳或变相加重农民负担。各级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监管,提高资金和劳务使用效率。

农业水利建设范文第12篇

一、主要成效

*年度,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共完成投资131896万元,比上年增长104.7%,其中,国家投入75325万元,同比增长1.5倍,群众投入11892万元,同比增长51.5%,以劳折资35896万元,同比增长44.2%,水利、农业、交通、农机大幅度增长。累计投工1794.8万个,同比增长136.6%。全市农田基本建设无论是国家投资还是群众投资,无论是投资还是投劳,均大幅增长。

“九六”目标完成情况:户办工程已新建成43657户,完成年目标的174.6%;重点村建设开工62个,建成43个,完成年目标的107.5%;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1.6平方公里,完成年目标的123.2%;发展节水灌溉面积5.43万亩,完成年目标的257.15%;治理旱山村22个,完成年目标的366.7%;建设高标准农田12.6万亩,完成年目标的315%,推广配方施肥45.6万亩,完成年目标的253.3%;营造林面积9.26万亩,完成年目标的128.6%;建成农村通达和通畅公路996公里,完成年目标的2490%;新建乡村机耕道307公里,完成年目标的767.6%;硬化乡村机耕道196公里,完成年目标的326.7%;新增提水控灌设备1576台套/8535千瓦,为年目标的2.58倍,修复改造提灌机械6035台/59371千瓦。

分类完成情况:

(一)水利农机建设。

1、旱山村集雨节灌项目全面完工。富顺县和荣县2个省级旱山村集雨节灌项目完成总投资233.57万元,建成蓄水池313口、*塘10口,新增水方8.83万立方米,新增旱地浇灌面积2143亩。市各级财政安排160万元资金综合治理20个旱山村,共新建和整治*塘66口,新建蓄水池67口,新建和整治渠道9.4公里,加固加高田坎14900米,新增水方30.91万立方米,新增有效灌面积6040亩。

2、渠系配套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富顺木桥沟水库、荣县幸福堰水库和沿滩区高滩水库渠道配套工程如期完工,完成总投资249.2万元,共新建渠道18.09公里,实现新增有效灌面4400亩。此外,各级财政和受益群众还自筹资金约1400万元,共新建和整治各类渠道500公里,渠道清淤600公里。

3、饮水安全惠民行动有序推进。全年共投资3000多万元,先后建成了富顺东湖、富世和荣县长山、古文等12处集中供水工程和近5万处分散供水工程,解决了16万人的饮水安全和困难问题。

4、病害水库整治完成好。投入资金1300余万元,完成贡井区白庙七一、自流井区双龙等13座病害水库整治任务和43座饮水功能水库的标准化整治,共恢复水方426万立方米。对双溪水库实施了除险加固应急处理。

5、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明显。以国家生态建设重点项目为依托,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全年完成总投资720万元,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1.6平方公里,完成了富顺县团标寺、双溪水库恢复性治理项目等小流域治理。目前,富顺鰲溪河及双溪水库七星岩小流域治理项目正在顺利实施。

6、机电提灌建设取得好成绩。投入资金1498.3万元,比上年增加70%,维修改造提灌机械6035台/59371千瓦,占年目标的201%,其中改造电力提灌站44处/52台/4097千瓦;新建提灌站10处/10台/260千瓦;维修电力提灌站520台/21299千瓦,新增机电提水控灌设备1576台/8535千瓦,占年目标的258%;新增灌面5100亩,恢复改善灌面74835亩,组织提水14750万方,灌面达159.9万亩次。

7、群众自办水利工程蓬勃开展。动员群众积极开展自办水利工程,全年群众自办工程共新建*塘176口、整治*塘380口,新建和改造石河堰36道,新建蓄水池620口,渠道防渗431公里,修复水毁工程667处,新增和恢复灌面6.81万亩。

8、地方电力事业蓬勃发展。完成地方电力发电1.62亿千瓦时,供电2.3亿千瓦时,完成110千伏意志输变电二期工程和35千伏高峰变电技改项目,新建10千伏线路17.38千米和10千伏配电台区40台8855千伏安,完成户表改造2138户。

(二)全力推进“金土地工程”和“红层找水打井工程”。

市、区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主要建设内容“金土地工程”建设,决心将其建成民心工程、满意工程。按照整村推进要求,组织实施10个项目,其中省投资项目2个,市、县区地方投资项目8个,土地整理规模7.74万亩,项目总投资1.01亿元,项目建成后新增耕地1.17万亩。项目配套建设排灌渠52.75公里,整治*塘341口,囤水田586口,田间道100.25公里,生产道200.78公里,修建蓄水池591口。“金土地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改变了项目区域的生产生活条件,为规模农业产业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积极实施红层找水打井工程,完成打井33794口,红层找水打井工程的实施,有效地缓解了旱区群众的饮水困难,为战胜干旱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中低产田造。

完成中低产田造12.6万亩,超目标215%,其中坡改梯7.82万亩,占改造面积59.92%;冬水田改造3.91万亩,占改造面积的31.03%;其中:非耕地改造2656.42亩,占改造面积2.1%。在完成任务中,国家投资的中低产田造为10.6万亩,占改造面积84.13%。在中低产田造中,全市共计投资17922万元,其中各级财政投入资金13396万元,自筹资金4526万元(业主、专业大户筹资2860万元;农民自筹1666万元),投入劳动工日768.75万个,其中技工378.37万个,共计移动土石方84.49万立方米,配套修建排灌渠系1554条,长度达6.56万米,修蓄水池838口,容积8.85万立方米;修筑土埂54333条,长度313.15万米;预制件制埂48.6万米;田埂砖体硬化15.3万米;配套造林面积0.69亩,积造有机肥373.55万吨,种植绿肥5.72万亩,秸杆还田67.8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45.6万亩,修建便民道20.3万米。所有工程质量符合要求,开发利用效益显著,经过改土和测土配方施肥,我市农民群众每年可实现增收节支共计1.24亿元。

(四)农村能源建设。

大力组织实施了以沼气项目为重点的农村能源建设,通过抓点示范,推动了农村“一建三改”(即建沼气池,配套改厨、改厕、改圈)工程的进行,促进了农村能源的改善和生态农业的发展,农村环境卫生和人居环境有了新的面貌。全年完成沼气池建设18053口,超目标任务53口,共计投资3555万元,其中:中央、省项目资金927.8万元,市级配套资金673.2万元,县区配套资金176.4万元。累计投工30.6万个,完成土石方21.24万方。

(五)林业建设。

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奋斗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动员全社会力量,大力实施生态建设,巩固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成果,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强化森林资源管理,提高林业效益,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山水园林生态城市建设,努力构建生态文明,完成营造林面积9.26万亩、义务植树586.25万株、完成林业固定资产投资9334万元,森林覆盖率增长1.06个百分点。

(六)乡村道路建设。

全市共开工县通乡通畅工程186.5公里,完工162.11公里,超目标任务305.3%;开工乡通村通达工程405.3公里,完工339.8公里,超目标任务142.7%;开工乡通村通畅工程1057.5公里,完工493.6公里,超目标任务7.2倍。完成投资35615万元,比上年增长1.4倍,其中,群众投资4837.95万元,社会捐资4230万元,发动群众累计投工59.7万个,以劳折资1194万元。

全市共投入各类乡村机耕道建设资金7605万元,比上年增加135%。其中:国家投入5575万元,群众投入1250万元,社会投入780万元。组织新建、硬化、整治乡村机耕道799公里。其中:新建125条307公里,硬化83条196公里,整治145条296公里,累计投工50.3万个,完成土石方量82.2万方。此外,还有在建工程122条242公里。

通过农村道路建设,全市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较大改善,制约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被逐渐打破,有效推动了全市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顺利实施。

(七)户办工程、新村工程等建设。

户办工程坚持以自然村为单元,建设小康生活为目标,以“六个一”为主要内容,配套建设水利、交通、林业、学校、医疗、文化和骨干增收产业。全市共投入资金20443万元,其中农民投入14119万元,国家补助6324万元,动工户办工程48776户,完成43657户;通过整合“金土地”工程、扶贫新村、农综项目、公路村村通、以工代赈等各个方面的项目,投入以“六个联”为主的农建重点村建设,开工建设62个村,已建成43个;完成滴灌工程3770亩;业主开发新增业主242户,新增土地开发面积16758亩。

二、主要特点

(一)积极贯彻精神,及时部署工作。

全省农建会后第二天,副市长陈华、副秘书长杨立平就召集相关部门的主要领导和有关同志,专题研究贯彻落实全省会议精神的具体措施。*年10月25日,市政府常务会专题听取了全省农建会议的情况汇报;*年11月3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抗旱减灾总结表彰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会议传达了全省会议精神,参观了农建现场,交流了农建工作经验,表彰了*年度全省“李冰杯”竞赛获奖项目部门,副市长陈华总结了*年农建工作、部署了*年度农建工作,市长王海林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二)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要求。

我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农建作为重要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目标管理并作为年度重要的督查内容。对各项农建任务,都指定责任部门,细化质量标准,明确时限要求,严格建设进度,确保落到实处。各级农村工作综合部门和农建办切实承担起综合协调职责,加强督查督办,严格考核,逗硬奖惩。各级水务、农机、农业、交通、林业、国土、扶贫、以工代赈等部门,结合自身工作职责,认真搞好规划,加强技术指导,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按时保质完成任务。

(三)落实建设资金,整体推进建设。

农建是政府为农民群众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政府投入是开展农建的基础性、引导性投入。我市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三个高于”、“三个主要”的要求,建立农建政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通过整合“金土地”工程、扶贫新村、农综项目、交通项目、以工代赈等各个方面的项目,实现部门聚集、形成合力,地域聚集、形成规模,项目聚集、整体推进,资金聚集、发挥优势的工作格局,落实政府性资金3.2亿元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比上年度增长40%以上,确保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快速发展。

(四)创新工作措施,增强农建实效。

推出大棚蔬菜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中药材(银杏)基地、优质甜橙基地等农业产业化项目,进行公开招商,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民自愿参与、村社自行组织、政府协调服务”的农田基本建设工作模式,推进“一事一议”制度,调动农民投资积极性,发挥农民投资主体作用。通过创新工作措施,增强了农建工作的实效。

农业水利建设范文第13篇

各位代表、县政府领导、同志们:

市二届人大代表第四视察组,在*县视察两天中,听取了*副县长代表县政府作的水利建设情况汇报;召开了座谈会,听取县直有关单位领导和镇、村、队干部的意见和反映;察看了*镇*村“三面光”渠道、*镇*水库除险加固、*镇*村人饮工程、*镇*村基本农田保护区、县城防洪堤工程五个现场点。在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和实地察看的基础上,视察组集中进行了讨论,充分发表了意见。现在,我代表视察组,向*县政府反馈视察意见。一、主要成绩最近几年,*县委、县政府根据全区、全市的统一部署,围绕广西水利建设“万千百十”计划,认真组织全县人民,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为确保农业丰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县委书记、县长和分管副县长亲自跑项目、争资金;二是水利部门建立项目信库,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向上级申报项目、争资金。经过县领导和水利部门的共同努力,争取得上级批复项目个,总投资近万元,其中国家投资多万元,为水利事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二)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年汛未安全大检查时,*县有座水利列为三类病险水库。这些水库带病运行,不但灌溉效益降低,而且影响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危及到下游农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年以来,*县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把水库除险加固作为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层层落实责任制,充分发动群众,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工程技术指导和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质量,使病险水库得到除险加固,恢复了有效库容和有效灌溉面积。(三)兴建县城区防洪治涝工程。防洪治涝工程将*县城防御洪水的能力提高到年一遇标准,投资额大,是*县重点工程。目前已投资万元,完成了第一期工程建设任务。(四)建成了一批人畜饮水工程。现有个镇用上了自来水,人民群众吃上了卫生水。(五)兴建了渠道防渗、灌区设施配套、喷灌型节水、水柜水池等一批配套建设项目,节约了水量,有效灌溉和改善灌溉面积增加,扭了农田灌溉面积下降的趋势。(六)防汛工作成绩明显。月份全市防汛工作会议之后,*县及时制订防汛抢险工作预案,按照“有灾无灾按有灾准备,大灾小灾按大灾防范”的要求,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

,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切实加强领导,层层落实防汛责任制,认真做好安全防范各项工作,使几次台风暴雨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没有出现人员伤亡。尤其是今年月日的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县委、县政府及时启动防洪应急预案,县、镇、村三级有条不紊的抢险抗洪,做到无一人死亡,经济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取得了抗洪抢险的全面胜利。(七)认真落实水利部门特别是乡镇水利站、国营水管单位的“三定”(即定编、定员、定经费)工作,县财政全额拨给人员工资及办公经费,队伍稳定,工作积极性高,确保了水利工作顺利开展。二、存在问题(一)部分江河流域特别是江流域水质污染较为严重,危及到农产品质量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已到非治理不可的时候。(二)各类水库蓄水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一半以上。(三)水利项目资金到位不够理想,配套资金不足,影响到工程项目建设进度和工程项目的完成。(四)全县尚有个乡镇未安装上自来水,农村尚有万人饮水困难没有解决。三、几点建议(一)关于农田水利建设的地位作用和任务要求问题代表们在讨论中认为,兴修水利是治国安邦的大计,因此要明确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作用。认识新阶段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回良玉副总理在最近召开的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对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具有基础作用,对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推动作用,对增加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产品出口具有支持作用,对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农村小康建设具有保障作用”。“要深刻认识新阶段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农民投工投劳与国家投入并重,工程建设与工程管理并重、发展生产与改善生态并重,针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掀起新一轮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高潮”。回副总理讲的“五个作用和四个并重”,是今后一个时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的指导思想和任务要求,建议*县各级政府和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向农民群众广泛宣传,真正形成“人民水利人民办”的良好氛围,掀起新一轮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热潮。(二)关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问题建议*县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要广开渠道,增加投入。要创新投入新机制,采取政府投资、社会筹资、农民出资、利用外资等多种方

式,形成中央、地方、农民和社会共同出资兴办水利的局面。政府、财政部门,要按水利工程建设进度划拨项目资金,确保工程项目正常施工,按期竣工,对历年拖欠的水利项目专项资金,要想方设法兑现,落实项目配套资金,对今年水利项目专项资金,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力争兑付率达到以上。(三)关于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问题关于如何搞好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理在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发动农民群众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我国的一个好传统。农村税费改革以后逐步取消‘两工’,并不是要丢掉这个传统,而是采取一事一议,让基层干部学会用民主的方法来搞这些建设。只要坚持农民自愿,不搞强迫命令,坚持注重实效,不劳民伤财,农民是愿意投工投劳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我们要调动和保护农民在这方面的积极性”。总理的指示,给新时期如何发动农民群众兴办农田水利指明了方向。建议*县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和教育农民坚持和发扬这个传统,正确处理好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兴修水利与加重农民负担的关系。也就是说,农民既要求减轻负担,又盼望发展水利等公共事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是二者必须兼得。同时,要将今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逐项分解到镇到村到组,层层落实领导负责制,确保水利建设工程所需物资设备如钢材、水泥等补助费切实到位,千方百计完成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各项任务。(四)关于水库蓄水量问题今年以来,由于受干旱天气影响,*县水库蓄水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一半以上,建议*县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不能掉以轻心,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认真抓好蓄水、节水、管水工作,确保明春农业生产用水。(五)关于依法治水问题建议*县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加快依法治水进程,严格执行《水法》和《水土保护法》的有关规定,认真解决好水质污染、人为破坏水利设施等重大问题,加大这方面的查处力度,抓好水土保护工作。对因公路建设、城市建设、村镇建设损坏的农田水利,要认真按照有关规定,落实修复对象,做好修复工作。(六)关于人畜饮水工程问题人畜饮水工程是“益民工程”,建议要加大人畜饮水工程工作力度,确保工程质量,做到建设一个,成功一个,发挥效益一个。同时,要创新管理机制,加强工程管理,确保工程正常运行,发挥效益,要尽快解决个镇没有用上自来水和万人饮水困难问题。(七)关于危险水库除险加固问题建议各级

政府和水利部门,要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对危险水库除险加固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查漏补缺,按设计标准完成加固任务,确保正常安全运行。(八)关于乡镇水利队伍建设问题乡镇水利站人员由县财政全额拨款,工资、经费保证,队伍人心稳定,有利于开展水利管护工作。建议县政府继续保持水利人员经费供给渠道不变,由县财政全额拨款

农业水利建设范文第14篇

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实施以来,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一定成效,水利基础设施得以改善,灌溉水利用率明显提高,盆地地下水开采量得以削减,生态环境状况有所改善。但是,部分制约发展的因素尚未达到根本性转变。一是工农业、生活用水需求量不断增加,生态用水无法保障,用水矛盾依然突出。二是产业结构调整及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效果尚未显现,“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生产模式正在实施,温室产品产、供、销配套服务体系不健全,温室种植还未成为受益显著的主导型产业,特色林果业尚未取得实际效益。三是水工程基础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受市场调节、分散经营模式的影响,滴灌工程节水效益尚未充分发挥,后续运行所需大量投入农民无力承担。四是流域内水资源总量不足,沿边沿沙关井压田区域内部分植被已枯萎退化,地下水位持续回升,仅靠民勤县相关部门单一力量,在流域治理及成效上进展缓慢。五是分散承包的土地经营模式制约了高效节水技术的推广,滴灌工程实施区域种植品种繁杂、灌溉制度不协调,使其高效节水效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同时,结构调整中土地种植布局变化的机动性,损害已建节水工程效益的发挥,“建了改、改了建”的短期行为造成水利投资的极大浪费。因此,政府部门应对县域土地利用、种植布局进行顶层设计,分析县域经济,立足长远,以促进生态修复为基本出发点,以保证县域群众生存为着眼点,统筹兼顾,合理布局,保障产业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长期性和连续性,使水利工程建设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效能。通过加快城镇化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土地联户承包、家庭农场等集约化经营模式进程,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和农产品单方水效益,合理安排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立科技支撑体系,从水资源动态循环、水资源保护管理、水资源配置、生态修复、节水技术措施等方面加强基础研究,开展适合县域条件的农业节水技术研究,建立和推广应用农业节水技术集成模式。同时,加大对高效节水工程、地下水计量设施等后续投入安排专项资金的扶持力度,减轻群众负担。探索建立节水奖励基金,对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使用管理优秀的用水户给予奖励,提升农民应用高效节水技术的积极性。建立分级管理、职责明确、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运用水价杠杆调整用水结构和产业布局;继续改革田间工程管理体制,采取承包、租赁、股份合作制等多种管理形式,建立符合市场经济条件的长效运行机制,提高工程运行效率和效益,为实现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2水利投入的筹集

民勤是典型的农业县,工业企业少,矿业资源贫乏,地方财政收入维持正常运转尚显不足,加大水利投入困难重重。农业作为民勤支柱产业正在进行结构调整转型,处于转型阵痛期,经济效益不明显,扩大再生产、投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不从心,自筹资金从事水利建设尚不现实。水工程运行管理单位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运行管理维护费用筹措难度较大,水费计发工资现象普遍存在,没有用于县域水利工程建设维护,也未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群众参与节水改造、采用高效节水技术的责任、创新意识不强,高效节水技术推广使用还未形成自觉行为,不利于节水工程投入机制的良性循环。建议切实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将水利建设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增加财政专项水利资金。充分发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等土地整治资金的综合效益,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经费、水利收费纳入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经费财政供给、水费用于水利基本建设和运行维护,同时对公益性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经费给予补助,逐步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调动农民兴修农田水利的积极性,探索建立节水奖励基金,对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使用管理优秀的用水户给予奖励,提升农民应用高效节水技术的积极性,促进水利基础建设良性循环。

3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农业水利建设范文第15篇

一、正确分析形势,充分认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成效显著。多年来,我县各级政府积极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投工投劳,引导社会资金积极参与,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新思路、新办法,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顽强拼搏,奋发治水,坚持不懈地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年我县被授予“*”期间“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省第十一届农田水利建设“江淮杯”银奖。至*年底,全县防洪保护面积128万亩,有效除涝面积11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23万亩,旱涝保收农田面积81万亩。建防洪涵闸110座,机电排灌站843处,装机1229台、42040千瓦,机电排灌站843处,装机1229台、42040千瓦,初步形成了防洪、除涝、灌溉工程体系,发挥了显著的抗灾减灾效益,有力地保障了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二)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我县水利建设虽然取得令人注目的成绩,但和全县经济发展相比仍不能适应,特别是近几年频繁发生的水旱灾害,暴露出水利建设的“瓶颈”制约因素仍非常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能适应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堤防标准不高,抗灾能力不强,农田排灌设施基础薄弱,农业生产后劲不足,旱粮区尚未摆脱靠天收的局面。小型水利工程不配套,工程老化失修,多带病运行。二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机制尚未建立。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两工”后,农民群众的投工投劳数量锐减,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缺口不断扩大,村民“一事一议”的出资限额(每人每年不超过15元)无法弥补原来“两工”所发挥的效能。三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滞后,影响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农田水利工程数量多、位置偏,公用性、公益性以及使用上的季节性较强,导致小型水利工程建、管、用脱节,管理、维护主体缺位,加之我县处于南北气候的过渡带,属于补充式灌溉,致使小型水利工程毁损严重,且得不到及时修复。这些问题,如不认真研究,切实加以解决,势必制约农业持续增长、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持续发展乃至影响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因此,各乡镇、各部门必须充分认识新阶段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把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切实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解决我县“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创造有利条件。

二、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税费改革的新形势,抢抓国家加大治淮投入的机遇,重点主攻防洪工程建设,实施沟河疏浚工程,抓好项目区综合治理工程,进行乡镇供水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整修面上农田工程,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依照有关规定和程序,计划通过“一事一议”筹劳331万个标准工日,完成土方298万立方米。计划疏浚河道和大沟7条21公里,中沟19条80公里,小沟296条,修筑渠道615条148公里,修筑生产道路820条,计划新打、恢复机电井180眼,建桥涵斗门421处。计划新增灌溉面积0.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9万亩;新增除涝面积0.8万亩,改善除涝面积3.1万亩;改善防洪面积4.7万亩;建设标准农田3片3万亩,土地治理0.8万亩,解决1.6万人饮水不安全的问题。

三、注重实效,突出重点,全面完成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

(一)治淮工程:做好*岗洪水控制工程人口拆迁安置、*蓄洪区堤防加固人口拆迁安置工程的扫尾及验收,做好沙颍河近期治理及淮北大堤加固工程人口拆迁安置工作,做好姜唐湖蓄洪区堤防加固工程排涝水系恢复工程配套土方施工;完成治淮工程人口拆迁安置及行洪区移民建房集中安置区环境改造项目的土方工程。计划通过兴修,完成土方43万立方米。

(二)防洪工程:由沿颍河有关乡镇对颍河生产圩堤进行加固,*、*两镇对*圩堤进行加固,杨湖、鲁口、黄坝三乡镇对焦岗湖圩堤进行加固,*、*、*对小*生产圩进行加固,由*、关屯、*等乡镇对沿淮保庄圩堤进行加固。计划完成土方65万立方米。

(三)沟河疏浚工程:计划由*、*、*、*、*等乡镇开挖疏浚淮颍河,江店孜镇开挖疏浚浊沟下段,刘集、夏桥两乡镇开挖疏浚刘集大沟,*乡疏浚班草湖站引河,五十铺乡开挖白果涵引河,*镇疏浚战沟站引河,王岗镇、赛涧回族乡开挖疏浚唐垛湖中心沟及二道路至中心沟之间的中小沟,*镇疏浚北副坝顺堤沟及邱家湖中心沟。此外,各有关乡镇要对本乡镇境内的涵闸、电灌站引河进行疏浚。计划完成土方101立方米。

(四)土地治理项目:*、*、关屯、*四乡镇要抓好*岗洪水控制工程料场水系恢复工程。计划完成土方16万立方米。

(五)灌区配套工程建设:围绕项目建设,*镇抓好戴家湖灌区、邱家湖灌区配套土方建设。同时,各乡镇结合各自实际,搞好本乡镇的小型水利工程整修。计划完成土方6万立方米。

(六)节水灌溉治理片建设:

谢桥镇抓好5000亩龚集治理片建设,黄坝乡抓好5000亩大集治理片建设。计划完成土方25万立方米。

(七)人畜饮水工程:计划解决杨湖、*、谢桥镇1.1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四、加强领导,注重引导,开展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及时调整了县农田基本建设指挥部成员,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提高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认识,做到主要负责人亲自抓,负总责,分管负责人和部门负责人各司其职,精心组织,协调施工,保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水务部门要深入基层,协助乡镇搞好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发改、财政部门要做好工程配套资金的计划落实工作;农监部门要加强监管,确保严格执行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广电部门要开辟兴修专栏,宣传兴修动态、先进典型,造声势,鼓干劲,营造良好的氛围,迅速掀起农田水利建设高潮,推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科学规划,注重效益。各乡镇要本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在充分尊重广大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根据水利建设暴露出的薄弱环节,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围绕农民增收,统筹兼顾,在服从全县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制定本乡镇农田水利建设实施方案。工程较为集中、年度任务重的乡镇,可按轻重缓急,分步实施。对已确定兴建的工程要提前进行勘测,落实施工挖压占地,安排好作物茬口,落实兴修用工和所需资金、物资和机械。

(三)严把政策,搞好“一事一议”。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造福农民群众,必须紧紧依靠农民群众。一是建立政策引导机制。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用好“一事一议”政策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意见》(阜办发[*]20号),从搞好规划、组织方式、议事程序、强化奖惩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办法,各乡镇要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并制定实施细则。考虑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实际需要,总结各地的实践经验,可将“一事一议”的范围由仅限于村内工程扩大到跨村的渠道、大中沟、圩堤等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工程。跨村工程建设需要向农民筹资筹劳的,应按照乡镇协调、分村议事、联合申报、统一施工、分村管理资金和劳务、分村落实建设任务的程序和办法实施。无论是村内工程“一事一议”,还是跨村工程“分村议事”,都要严格遵守“自愿互利、注重实效、控制标准、严格规范”的原则。在筹资筹劳上,对受益范围明确的工程,以单项工程为单位,实行“一事一议”。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实行上限控制,每人每年筹资不超过15元,每年每个劳动力出工不超过10个工日;二是建立服务机制。认真制定农田水利规划,让农民群众有事可议。加强工程实施过程的监管,严格按照群众“一事一议”的工程内容来实施。要严把工程施工、竣工验收关,做到工程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三是规范筹资监管。通过“一事一议”筹集的资金,要认真计算筹资筹劳标准,认真填写《筹资筹劳申请表》、《筹资筹劳征求意见书》,填卡开据到户。所有筹集的资金要纳入村务公开内容,实行“全程公开、民主管理”,将筹资筹劳数量和使用情况向村民公布,接受农民群众监督。县农监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农民出资出劳使用情况的专项审计和管理,严禁截留挪用,提高资金和劳务使用效率。四是建立奖惩机制。县政府将设立专项基金,对“一事一议”开展好的乡镇实行以奖代补,实行政府补助与农民自筹挂钩,多筹多补,先干后补等政策。

(四)筹措资金,搞好配套。县财政在*年切块农水预算的基础上,将加大投入,整合现有涉农资金、重点农水资金、以工代赈资金、节水灌溉资金、扶贫资金、农业开发资金、商品粮基地建设资金,围绕当年农田基本建设项目立项,围绕当年农田基本建设项目集中使用,确保当年工程当年配套。要大力发展民营水利。放开一部分具有经营性质的水利工程建设权和管理权;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建设者可以单独或联合出资兴办,自主经营;也可以采取股份制形式进行建设,经营利润按股分红。

(五)强化管理,确保质量。建立健全农田基本建设管理体系,推行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在充分尊重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工程类型,按照节约造价的原则,让农民自主选择人工或机械施工方式。县水务部门要在县重点工程派驻技术人员,做好技术服务工作。严格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度,工程兴建既要符合规划要求,达到设计标准,又要珍惜每一寸土地、每一份民力,坚决不做无效土方,不摆花架子,不搞半拉子工程。修堤、筑渠、挖沟、整塘要切实做到方案优、占地少、投工省、取弃土合理、面平线直、沟无界埂、滩(台)无弃土、堤(渠)无缺口、树穴整齐规范。各乡镇要成立由主要领导负责、技术人员参加的施工质量检查组,加强施工质量的检查、督导工作。凡工程标准不符合设计要求,违反规划,擅自改线、动线的,应无条件返工或补救。

工程实行分级验收制度。乡镇小型水利兴修工程由乡镇组织竣工验收;乡镇重点工程由乡镇初验,报县农田基本建设指挥部终验;县重点工程由乡镇技术人员初验合格,乡镇负责人签字后报县重点工程指挥部,由县指挥部技术人员复验合格,县指挥部领导带队终验,验收合格后发给竣工验收合格证。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随意放工。否则,将追究当事人和主要领导的责任。

(六)创新机制,搞好管理。要继续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通过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制合作等方式促进产权流转,搞活经营,落实管护责任。要加快推进以用水户参与灌区、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用水户协会等合作组织健康发展。要搞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按国家政策定岗定员,为资源节约和工程良性运行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