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经济学的背景范文

经济学的背景范文

经济学的背景

经济学的背景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国经济模式 西方经济学 中国化 经济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5-0074-02

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理论必须联系实际。研究经济学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人们的现实生活,使人们更好地生活与发展,脱离实际生活的经济理论是毫无意义的。所以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理论必须联系实际。

一 西方经济学的特点

作为社会科学的经济学,应有的特征就是对人的关怀和对现实世界的分析,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揭示,对社会制度的剖析。西方学者绝大多数都是站在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基础上为资产阶级政府提供经济理论及政策的。

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由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是我国目前各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的核心内容。西方经济学实际上也是一门研究市场经济的学问,是对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运行实践的经验和理论总结。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资源配置问题,论证了价格机制如何使社会资源配置达到最优,从而证明了以价格为中心的市场机制的有效性。宏观经济学则主要研究资源利用问题,它的核心内容国民收入的均衡决定理论,在对总供给和总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失业、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问题,并提出政府可以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及经济持续增长。自20世纪80年代西方经济学进入我国大学课堂以来,由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构成的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体系一直是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核心内容。

二 西方经济学的中国化教学

从西方经济学的主导思想来看,主要强调资源稀缺,同时强调要有效率地使用它。如果说,西方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源配置及其效率问题,并且把问题集中在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三个方面,那么,这些问题好像并不需要“中国化”。但实际上,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不可避免地要介入经济制度。配置方式总要具体到不同的解决方式,而这些解决方式是由特定的经济制度决定的。我们所说的经济制度主要有三类,即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制度以及混合经济制度。区分为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和混合经济的经济制度,既包含资源配置方式因素,又包含所有制因素。暂且不涉及所有制因素,单从资源配置方式因素来说,纯粹形式的自由市场经济和集权计划经济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也就是说,当今所存在的经济制度都是混合经济制度。这是政府和私人部门按照一定的原则制定决策的混合经济制度。也正是在混合经济无确定比例的前提下,各国根据本国国情表现出实践活动的差异,即不同的国家都试图在自由经济和集权经济这两种极端的制度之间选择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以至于市场或者计划对资源配置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公认的一种观点是,在特定的社会制度下,混合经济可以是以分散决策为主,也可以是以集中决策为主。我们知道,西方经济学产生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它主要讨论以市场机制为主、配合以国家干预的经济制度如何实现资源配置的问题。虽然混合经济是当代经济的基本特征,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混合经济主要表现为依靠市场机制的混合经济。市场机制以自由交换为特征,主要是个人决策,即一种分散决策。而分散决策的结果势必会出现个人的最优结果未必是社会的最优结果。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缺点在于市场运用得不好,经济搞得不活。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如何解决?解决得好,对经济的发展就很有利,解决不好,就会糟”。他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为此,在中国经济模式背景下西方经济学的教学,需要剔除西方经济学中那些与我们的制度、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不一致的内容,需要联系中国实际来运用西方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解释中国的经济现象和改革发展中出现的经济问题,使西方经济学在中国“本土化”。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些理论和方法是没有阶级性和国情差别的,在西方可以用,在中国也同样可以用。我们可以列举一些教学过程中西方经济学的一些具体的理论。例如:国有企业不能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唯一的目标,国有企业还需要承担一部分社会责任,如解决就业、稳定经济、安定社会。如果用西方流行的企业理论或生产者行为理论来统一分析这些不同类型的企业,得出的结论可能是不得要领的。这些不同类型的企业的目标函数可能是不同的;菲利普斯曲线可以用来说明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一种反方向的替换关系。菲利普斯曲线存在的前提经济条件是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都是发达、成熟的市场,货币工资形成机制和商品价格形成机制是完善的。它所描述的关系已经被一些发达国家过去的经验事实所“证实”,但是这种关系并不一定适合一切国家的经济情况。如果我们用菲利普斯曲线来分析中国现阶段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得出一个什么问题也说明不了的曲线;西方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中所说的利息率是市场化的利息率,而中国的利息率目前是高度管制的

利息率,这两种利息率有着大不相同的决定方式和变动规律。因此,建立在市场化利息率基础上的有些理论不能照搬过来解释中国现阶段的经济现象。西方宏观经济学中的公共投资增加会通过利息率提高来排挤私人投资的理论,IS-LM 模型所说的货币供应量增加通过利息率下降(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来刺激投资的机制,都不能直接用来说明中国目前的相关经济问题。在进行这些理论讲授时,我们需要结合中国实际,对这些理论进行分析和改造。

西方经济学是来自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的,是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制度背景和经济条件得出来的理论认识,它是由意识形态、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组成的综合体。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不同学派在对经济问题分析的结论中和提出的政策主张中,不同程度地掺杂着意识形态的因素。这是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的不同之处。事实上,西方经济学探讨的市场经济的一般性问题,有其科学的内容,仍然是一门研究人的经济行为和利益关系的社会科学,基本理论体系由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也是我国目前各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的核心内容。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资源配置问题,论证了价格机制如何使社会资源配置达到最优,从而证明了以价格为中心的市场机制的有效性。宏观经济学则主要研究资源利用问题,它以国民收入的均衡决定为核心,在对总供给和总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失业、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问题,并提出政府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可以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及经济持续增长。自20世纪80年代西方经济学进入我国大学课堂以来,由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构成的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体系一直是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核心内容。这些经济理论是否适合中国国情,实践中如何运用这些理论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就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对每一个概念、经济模型、结论都要用一个实例或一个案例加以讲解。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王伟辉、钱常胜.中国经济学的本土化与国际化[J].学术论坛,2006(4)

经济学的背景范文第2篇

要真正还原《手稿》写作的原貌,就必须考察促使马克思思想演变的时代背景,研究马克思创造理论的过程。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已经成为形塑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对马克思而言,哲学要切入现实、理解世界,并从其中找到现实直接自我否定、自我扬弃、自我超越的力量,就必须对现实生活进行深刻考察,关注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交往关系的实际状况和历史演替,理解和分析政治经济学和各种社会新思潮。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开始关注现实的物质利益和经济问题,并开始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在《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和国家哲学的批判,已经达到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认识。随着研究的深入,马克思逐步认识到,要真正深刻把握现实,还必须对政治经济学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这一方面是由于1843年恩格斯《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的发表,该书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直接促使马克思通过政治经济学去解剖市民社会。另一方面是由于在法国的一系列经历为马克思研究法国革命、历史和唯物主义哲学提供了直接的材料,这些对他的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法国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则为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财富。

1843年10月,马克思到达巴黎后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问题。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马克思阅读了大量的政治经济学材料,并做了相应的摘录、批注和评论,这些笔记被称为“巴黎笔记”。1844年6月和8月期间,马克思在做笔记的过程中写了三个本子的自己的想法,它们被插入“巴黎笔记”之中。这些手稿最初被命名为“《神圣家族》的准备材料”,直到1932年,这些手稿才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名发表。

从《手稿》的思想内容来看,马克思分析了劳动一工资、资本一利润、土地一地租等问题,研究了异化劳动、私有财产、共产主义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对黑格尔的辩证法乃至整个哲学进行了批判和清理。通过这些内容,《手稿》系统地展现了马克思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的“应然”角度关注和批判现实的努力,同时也可以看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内核的影响。总之,作为马克思第一次研究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著作,《手稿》体现了马克思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的互动和共融,正是这种互动和共融使马克思找到了通往现实和历史的道路。

经济学的背景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地理教学 创新教学

由于大量使用燃料矿物等能源,地球上的碳排放不断增加,出现了气候变暖、土地沙化、水源枯竭、空气污染、物种减少等严重环境问题。人类的高碳生产和生活方式导致自然生产力有走向衰竭的危险。面对残酷的局面,低碳经济作为一种以实现温室气体低排放的同时兼顾经济的稳定增长的经济模式,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发展低碳经济,减缓气候的变化成为了全球共同努力的目标。当前,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生态文明国家是政府的追求,也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学生是传播低碳理念与实践低碳发展的生力军,学校是进行低碳意识教育的重要场所,因此利用学科教育增强学生的认知意识对于提高全民族的低碳意识意义重大。地理学科是一门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重要课程,应该在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上大量渗透节能减排的知识。在提倡“低碳经济”的今天,如何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低碳意识,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根据职高地理教学的特点,结合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提出在地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的建议。

一、教材内容的提炼与整合

在地理教学中低碳意识的培养主要是通过相关的地理知识的学习,整合有关气候变化与人类经济活动、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具备正确的低碳意识,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一)学习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特征和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篇章,强调自然大气环境、陆地水和海洋环境、岩石圈环境和生态环境都受到相关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对滥伐森林、滥垦草原、过度放牧、无节制地占用农田和抽取地下水,对矿产资源采富弃贫,滥采滥用,造成全球性的气候恶化、土地沙化、地面下沉、耕地减少、淡水资源短缺等严重的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发生进行分析,从而让学生产生危机感和责任感。

(二)通过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学习“人口、城市与环境”内容,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低碳消费、低碳文化、低碳城市、低碳生活方式等概念,并逐渐养成良好的低碳生活习惯。如介绍到水资源时,可以介绍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人口稠密,经济发展不平衡,使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非常突出,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使江河水体污染日益恶化,很多河流污水熏天,鱼虾绝迹,严重影响了沿岸人民的生产生活等。

(三)在学习“人地协调发展”内容时,进一步强调低碳意识的培养直接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学生深刻理解低碳意识形成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教师要用身边的实例,使学生感受到环境问题时刻发生在我们身边,提高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

(四)通过区域差异的学习,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不同区域开发的经验加以学习,如荷兰虽然地域狭小,人口稠密,资源匮乏,但该国通过发动“清洁和能效项目”,提出到2020年减少温室气体6%的目标,整治环境,国家有效治理成为世界的经济强国之一,该措施成为低碳生产、低碳经济的典型范例。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进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地理教学更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低碳意识培养需要以学生参与为基本前提,民主的、开放式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受教育过程。在地理教学中,除了讲授气候、水、土壤、生物、资源、能源、农业、工业、人口与城市、人类与环境等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外,还要充分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在活动中渗透低碳经济意识。

(一)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通过请环保专家到学校作环境科学的专题讲座,普及低碳经济知识,组织以低碳经济为内容的主题班会和以低碳经济为主的知识竞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二)组织学生参与以低碳环保教育为主题的野外考察、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学生调查附近的工厂、小河、垃圾处理场、生活小区等,当他们看到污浊的河水、遍地的垃圾、工厂排出的废气、公路上的尘埃、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等时,在环境中真正感受到了环境问题与我们每个家庭、每个成员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在感知中得到了理性的提高。

(三)学校每年可举办如“主题班会”、“征文比赛”、“知识讲座”、“演讲比赛”、“辩论会”和“手抄报”比赛等以全校性的低碳环保为主题的活动。并成立在地理教师指导下的课外实验小组和宣传小组,向公众宣传有关环保的政策条文、法律法规,使环境意识渗透到整个社会中。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善,让节约、绿色、环保等理念入心入脑,树立“低碳”意识,进而打造绿色课堂、绿色校园、绿色社会。

三、交叉学科的渗透与借鉴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深挖和借鉴哲学、语文、化学、语文、政治的知识,积极渗透节能减排的技能和“低碳”观念。

(一)哲学学科上的“物质决定意识”知识点,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人均占有量低、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国情决定必须合理利用资源和节约资源,节能减排。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增强珍惜资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有利于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知识点要求资源的合理、高效和循环利用,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化学学科中如对大气中各种污染物(颗粒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物、一氧化碳等)的来源及其危害的学习,会使学生从人体健康的角度认识到“减排”的重要性。

(三)高中语文课文《天山景物记》、《让藏羚羊续说“生命”的神奇》和《长江三峡》等课文都蕴含着很强的环保意识。又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可以让学生闭着眼睛想象那“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自然秀丽的田园风光,体味诗人宁愿弃官归隐返回自然的愉快心情,从而让学生生树立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环境意识。在政治学科中通过“宏观调控手段,消费观念,科学发展,经济全球化”等知识点的学习说明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的需要的无限性存在着矛盾,要解决这对矛盾,就必须优化资源配置,重视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通过地理学科和政治学科的交叉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发展“低碳经济”是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增强发展协调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发展“低碳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需要;发展“低碳经济”是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让学生了解中国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基本框架,并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我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我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

四、学生日常的参与与体验

(一)引导师生建立新经济发展理念,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始终以征服者的姿态自居,人类中心主义成为文明提升和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通过号召学生开展低碳生活,从点滴做起。低碳生活可从节约一度电、一张纸、一滴水,少喝一瓶饮料,少用一个塑料袋等日常行为做起。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或体验,通过小故事、小窍门、小发明、金点子或者以全新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宣传低碳和环保理念,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如通过交换、捐赠、改造多余废旧品,将生活废弃物分类处理,少用一次性餐具等一次性用具,节约用水用电用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出行方式等实际行动参与低碳生活。

(二)积极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学校可利用课堂教学和家长学校,大力倡导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反对和限制盲目消费、过度消费、奢侈浪费和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通过环境友好的消费选择,让广大师生把低碳意识引入生活。

(三)结合各类环境纪念日,如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等,利用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并落实到行动中。

(四)结合污染严重的化工厂、造纸厂、水泥厂等具体的环境时政新闻,师生共同讨论空气污染的危害,分析原因,探寻解决办法,促使学生经常性地关注环境现状,充分意识到树立低碳意识的重要性。通过座谈和采访,进一步认识到企业只有发展循环经济、环保清洁生产过程,才能从源头杜绝污染,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共创资源节约型社会。

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本文根据职高地理教学的特点,结合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提出在地理教学中通过教材内容的提炼与整合、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善、交叉学科的渗透与借鉴、学生日常的参与与体验等四个方面实现创新教学的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经济学的背景范文第4篇

摘 要: 计量经济学论文" target="_blank">经济学是属于经济学范畴的一门文理渗透的交叉学科。高校本科阶段的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对文科背景学生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针对这种现状,因材施教,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是计量经济学教学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 文科背景; 计量经济学; 案例教学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理论、数学和统计学三者的综合。计量经济学本身并不涉及经济现象及其演变的内部机理,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和计量分析结果的解释都依赖于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从其性质来说,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科,或者说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的一门文理渗透的交叉学科,而不是应用数学或应用统计学。

计量经济学从20 世纪20 年代末30 年代初诞生以来, 经过70 余年的发展, 其理论日臻完善,应用也十分广泛,已经在经济学科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计量经济学研究的是现实经济问题,它必须以对经济现象的透彻认识为基础。此外,理论模型的设计和统计数据的搜集,必须在经济理论指导下进行,模型参数估计和检验等也需要运用经济理论,不是单靠数学知识所能完成的。在经济分析从定性向定量转化的过程中,计量经济学的重要性已日益凸现,其应用已广泛渗透于经济学、金融学、财务学等学科。1998 年,教育部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将计量经济学定为高等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目前,大部分学校已将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计量经济学的学科性质、课程特点和日益显现的重要性,对当前普通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教学,特别是对文科背景的本科生,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一、文科背景下计量经济学教学面临的问题

1. 知识基础和课时设置与教学目标不相适应

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具有宏微观经济学、高等数学、矩阵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济统计学等先修课程的良好基础, 通过理论学习和各类实践, 能够了解经济数量分析课程在经济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掌握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能够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灵活运用这种工具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动态计量经济学、时间计量经济学等更高级的计量经济学技术打下坚实基础。

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缺乏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对于较深的数学推导更是觉得晦涩难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计量经济学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部分学生不知道该如何使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处理经济中的问题,也不懂得如何操作相关软件来完成计量经济学的运算。

计量经济学之所以使许多学生感到难学,除了一部分学生的数学和数理统计学知识掌握较差这个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课时少,没有为学生深入学习提供足够的时间保证。计量经济学是数学、经济理论和统计学三者的统一,其中经济理论的学习相对要容易点,数学和数理统计学要难

一些,特别是对文科学生更是如此。文科学生在中学阶段的数学知识范围相对理科学生要窄,进入大学后要在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内学完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难度可想而知,学过这三门课的人都知道,它们的思想有很大的差别,学习方法和理解思路也有相当的不同。计量经济学的学习除了认真听课外,课后的习题练习同样重要,不做大量的习题,很难深刻理解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这点跟数学的学习方法特别相似。通过做大量的习题来理解计量经济学的学习方法,其效果已经过教学实践多次得到验证。

2. 教学方法单一,重理论教学,难以实践当前, 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由于各种条件限制,课堂教学方法不灵活, 几乎都以讲授为主,各层次的教学都比较强调理论体系的完整,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没有很好展开。由于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大量用到数学与统计学知识,较多地偏于理论方法的证明,使部分学生感到有一定困难, 且与经济学课程似乎有一定距离。

有些学校由于教学条件较差或者缺少实验师资力量,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只进行理论教学,而没有实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学生面对复杂的数学推导与数学运算,难免会对计量经济学产生厌烦和畏惧心理,课后作业也完成不好,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在这种“填鸭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不能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更谈不上运用所学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深入研究现实经济问题。对于文科学生来说,习惯于死记硬背一些概念和理论,涉及到数学推导过程,以及如何将经济学问题从文字转化为数学语言或统计学语言,更是一个艰难的思维和理念的转换过程。

计量经济学教学中,软件运用的实际操作训练仍然是薄弱的环节。学生学了不少估计和检验的方法,还是不知道应该怎么用,或者对计算的结果还是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运用计量模型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实际能力的培养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计量经济学研究应包括建立模型、估计参数、模型检验及模型的应用, 目前的教学中主要注重参数估计和各种检验的理论和方法,对如何从经济问题出发建立模型、如何应用模型分析实际的经济问题,却讨论得较少,学生在这些方面的练习也很不够。“教学方法单一”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剧了“重理论体系, 轻实际应用;重方法介绍,轻能力培养”。文科学生在软件学习和使用的能力和兴趣上,明显不如理工科背景的学生。

对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改革,国内不乏许多有益的实践,有“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等,这些改革在相应的教学条件下获得了较好的教与学的效果。例如,“任务驱动”教学法以软件技术为基础,倡导一种“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以任务为驱动,重实践过程,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动手能力。但从教学实践看,在教学条件和受教学生变化时,尤其是对于基本功相对差( 数学,软件技术) 的文科背景学生“, 任务驱动,重实践,相对独立完成”是不切实际的要求;而“案例教学法”大多由于侧重于应用、对理论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而导致理论教学重点不突出,教授时间紧张,因而“案例教学法”在实践中很难把握好“度”,集中体现在理论知识学习与案例实践应用在时间上的冲突。[ Www.]

二、因材施教,积极探索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

1. 充分尊重学科地位,适当调整课程设置正确认识计量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地位和作用,是正确认识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的关键。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它不同于经济理论,也不同于统计学和数学。尽管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学科分支,有一定的学科独立性,但不可否认它的工具性和服务性。根据一般大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水平,要想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建议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安排以两个学期为好,因为一个学期(一般为54 学时) 对老师和学生而言都过于紧张,无论是学习的内容、理论知识还是应用能力都很难得到保证,两个学期的课时安排,将给任课教师充裕的时间安排教学计划,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保证做习题,教师以将计量经济学的最新理论如动态计量经济学、非均衡计量经济学和协整理论、建模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等内容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对计量经济学有比较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和较强的应用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计量经济学课程设置而言,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两个组成部分,二者缺一不可,因此,两者的合理衔接至关重要。在教学时间安排上,两者应统筹规划,根据教学内容的进度来合理安排实验教学时间,每章的理论教学完成之后,紧接一次实验教学,由教师结合例题讲授和演示理论方法的软件实现, 安排学生完成布置的作业,由教师进行即时的现场讲解和点评,从而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于16周64 学时的理论教学而言,一般情况下,两周可完成一章的理论教学,因此每两周安排2 学时的实验教学比较合适, 时间安排在该两周最后一次理论课之后,8 周共计16 学时。这样一来,试验教学和理论教学在时间安排上浑然天成,融为一体。

2. 适当减少理论教学,注重计量分析思维的培养

计量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探索真相、理论检验和预测,这些工作都离不开建立模型。构造模型的科学,包括一些用来构造和检验真实世界的数学理论和数学工具,它们的发展和使用全都包括在计量经济学的范畴内。数学和统计学的理论知识无疑是科学,科学的学习方法与艺术的学习方法有本质的区别,科学知识的表述是明确的和有严格的逻辑性的,可用文字或定理或公式的形式清楚地阐述,尽管有一定的难度,但经过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领会是可以掌握的。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艺术,即使是简单的单方程模型,也必须判断哪些变量应该放进方程,选择什么样的函数形式,怎样解释模型的统计拟合度,以及模型的结果对预测或解释目的的有用程度。众所周知,经济数据一般来说是非实验数据(实验经济学所研究的数据除外) ,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只能被动地接受,这点与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截然不同。即便如此,研究者还经常会面对数据短缺或缺失的问题。如何根据已有数据去补全所有数据或者寻找相关的数据来代替缺失的数据,更是一门艺术,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学习和利用,只能按照研究者对计量经济学的理解去进行。在一定程度上,计量经济学的艺术性比其科学性更难理解和掌握,因为艺术性的知识很难用文字性的东西来阐述,更多的是靠研究者在长期的学习和研究中对计量经济学培养的悟性与直觉。

作为文科背景本科学生,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应当以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的由浅入深为线索,将各个单元串接起来。每一单元以实例分析和计算为中心,在分析中引入新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尽量回避数学推导,同步进行某一特定软件的教学,并注意已学过的经济学理论在分析中的应用。在每一单元,通过一个实际问题的分析计算,完成该单元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的教学内容和相应的软件计算方法的教学,并配合实际习题练习,步步为营,层层深入,逐步巩固和提高。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计量经济学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兴趣,打破计量经济学教材纯数学推导的局面,使软件教学与理论方法教学一一对应,及时练习和巩固。按照这一方法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即使是文科生源的,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对该课程产生兴趣,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思想与方法,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3. 充分重视实践教学,注重计量分析能力的培养

在教师教学实践中,应当建立适应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案例库。在建立案例库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案例来源广泛,尽量利用针对性强的经济实证分析材料,素材可以取自国内外,尤其是那些对中国经济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的论文或著作,也可以来源于教师承担的相关科学研究项目,以增加对不同兴趣和需求的学生的吸引力。二是案例数据来源的方便性,能够保持案例的动态更新,在案例分析中体现出对经济热点主题的反映和解释,改变教材中实例一成不变的形象,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达到与时俱进的效果。三是案例要能够尽量浓缩计量经济学的概念和原理,案例所提供的信息和资料,必须尽可能多地蕴涵教材中的重要概念和原理,从而使得学生在探究案例的过程中加深和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四是案例应包含有复杂、模糊或亟待解决的问题,让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 因为案例教学法主要不是传递信息,而是让学生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过程中建构知识,做到经济学理论分析、计量经济学方法及其软件应用与具体的经济问题解决三结合。

在实验课程教学中,应编写上机实习指导,并要求学生掌握一个计量分析软件。

上机实际操作也是案例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要求学生动手完成的, 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重要阶段,都要给学生安排一次。这里的所谓案例,是经教师精心设定的一个经济计量问题。学生在建模分析中要达到的目的是,掌握经济计量软件建模的计算机实现过程、读懂输出结果、撰写分析报告。为此,必须编写上机实习指导,具体地列出实习中涉及的理论知识点和计量软件的操作方法以及对学生的具体要求。

掌握了一个计量软件等于掌握了一个有用的工具。目前在经济计量分析中,使用较为广泛的应用软件是Eviews、SPSS、SAS、STA TA。就经济计量建模应用来说, 软件处理的方法原理是一致的。在这个意义上,精通一个软件会产生触类旁通的效果。当然,各类软件处理计量经济问题的功能强弱还是有差别的。对本科生教学来说,使用Eviews 软件是比较适宜的。

三、结论

现代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已经不能与计量经济学分离开来,经济学的许多高级课程都是以计量经济学应用为基础的。一个学习经济学的人,如果不学计量经济学,很难与他人进行学术交流,甚至连经济学的学术刊物也难以读懂。因此,无论怎么强调这门学科重要性,都不为过。问题是,由于建国后高校对计量经济学的误解而不够重视,全面引入较迟,教师队伍本身的计量经济学功底参差不齐,加上不少高校经济管理专业招收文科背景学生,这门课程的教学和学习面临很多困难。但是,我相信,在高校教师自身努力和相关管理部门重视下,即便是文科学生,在掌握了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思想,并借助于软件的学习和应用,是完全能够满足实际工作中对经济现象和问题的分析,以及阅读经济学学术刊物和进行学术研究。[]

参考文献

[ 1 ]王立平,王健. 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改革模式研究[J ]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教版) ,2006 (4) :56 - 58.

[ 2 ]杨华. 以案例教学施教《计量经济学》的思考[J ] . 统计教育,2005 (2) :27 - 28.

经济学的背景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文科背景; 计量经济学; 案例教学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理论、数学和统计学三者的综合。计量经济学本身并不涉及经济现象及其演变的内部机理,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和计量分析结果的解释都依赖于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从其性质来说,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科,或者说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的一门文理渗透的交叉学科,而不是应用数学或应用统计学。

计量经济学从20 世纪20 年代末30 年代初诞生以来, 经过70 余年的发展, 其理论日臻完善,应用也十分广泛,已经在经济学科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计量经济学研究的是现实经济问题,它必须以对经济现象的透彻认识为基础。此外,理论模型的设计和统计数据的搜集,必须在经济理论指导下进行,模型参数估计和检验等也需要运用经济理论,不是单靠数学知识所能完成的。在经济分析从定性向定量转化的过程中,计量经济学的重要性已日益凸现,其应用已广泛渗透于经济学、金融学、财务学等学科。1998 年,教育部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将计量经济学定为高等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目前,大部分学校已将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计量经济学的学科性质、课程特点和日益显现的重要性,对当前普通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教学,特别是对文科背景的本科生,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一、文科背景下计量经济学教学面临的问题

1. 知识基础和课时设置与教学目标不相适应

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具有宏微观经济学、高等数学、矩阵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济统计学等先修课程的良好基础, 通过理论学习和各类实践, 能够了解经济数量分析课程在经济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掌握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能够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灵活运用这种工具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动态计量经济学、时间计量经济学等更高级的计量经济学技术打下坚实基础。

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缺乏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对于较深的数学推导更是觉得晦涩难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计量经济学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部分学生不知道该如何使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处理经济中的问题,也不懂得如何操作相关软件来完成计量经济学的运算。

计量经济学之所以使许多学生感到难学,除了一部分学生的数学和数理统计学知识掌握较差这个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课时少,没有为学生深入学习提供足够的时间保证。计量经济学是数学、经济理论和统计学三者的统一,其中经济理论的学习相对要容易点,数学和数理统计学要难

一些,特别是对文科学生更是如此。文科学生在中学阶段的数学知识范围相对理科学生要窄,进入大学后要在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内学完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难度可想而知,学过这三门课的人都知道,它们的思想有很大的差别,学习方法和理解思路也有相当的不同。计量经济学的学习除了认真听课外,课后的习题练习同样重要,不做大量的习题,很难深刻理解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这点跟数学的学习方法特别相似。通过做大量的习题来理解计量经济学的学习方法,其效果已经过教学实践多次得到验证。

2. 教学方法单一,重理论教学,难以实践当前, 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由于各种条件限制,课堂教学方法不灵活, 几乎都以讲授为主,各层次的教学都比较强调理论体系的完整,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没有很好展开。由于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大量用到数学与统计学知识,较多地偏于理论方法的证明,使部分学生感到有一定困难, 且与经济学课程似乎有一定距离。

有些学校由于教学条件较差或者缺少实验师资力量,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只进行理论教学,而没有实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学生面对复杂的数学推导与数学运算,难免会对计量经济学产生厌烦和畏惧心理,课后作业也完成不好,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在这种“填鸭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不能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更谈不上运用所学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深入研究现实经济问题。对于文科学生来说,习惯于死记硬背一些概念和理论,涉及到数学推导过程,以及如何将经济学问题从文字转化为数学语言或统计学语言,更是一个艰难的思维和理念的转换过程。

计量经济学教学中,软件运用的实际操作训练仍然是薄弱的环节。学生学了不少估计和检验的方法,还是不知道应该怎么用,或者对计算的结果还是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运用计量模型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实际能力的培养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计量经济学研究应包括建立模型、估计参数、模型检验及模型的应用, 目前的教学中主要注重参数估计和各种检验的理论和方法,对如何从经济问题出发建立模型、如何应用模型分析实际的经济问题,却讨论得较少,学生在这些方面的练习也很不够。“教学方法单一”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剧了“重理论体系, 轻实际应用;重方法介绍,轻能力培养”。文科学生在软件学习和使用的能力和兴趣上,明显不如理工科背景的学生。

对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改革,国内不乏许多有益的实践,有“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等,这些改革在相应的教学条件下获得了较好的教与学的效果。例如,“任务驱动”教学法以软件技术为基础,倡导一种“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以任务为驱动,重实践过程,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动手能力。但从教学实践看,在教学条件和受教学生变化时,尤其是对于基本功相对差( 数学,软件技术) 的文科背景学生“, 任务驱动,重实践,相对独立完成”是不切实际的要求;而“案例教学法”大多由于侧重于应用、对理论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而导致理论教学重点不突出,教授时间紧张,因而“案例教学法”在实践中很难把握好“度”,集中体现在理论知识学习与案例实践应用在时间上的冲突。[ Www.LunWenData.Com]

二、因材施教,积极探索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

1. 充分尊重学科地位,适当调整课程设置正确认识计量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地位和作用,是正确认识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的关键。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它不同于经济理论,也不同于统计学和数学。尽管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学科分支,有一定的学科独立性,但不可否认它的工具性和服务性。根据一般大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水平,要想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建议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安排以两个学期为好,因为一个学期(一般为54 学时) 对老师和学生而言都过于紧张,无论是学习的内容、理论知识还是应用能力都很难得到保证,两个学期的课时安排,将给任课教师充裕的时间安排教学计划,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保证做习题,教师以将计量经济学的最新理论如动态计量经济学、非均衡计量经济学和协整理论、建模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等内容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对计量经济学有比较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和较强的应用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计量经济学课程设置而言,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两个组成部分,二者缺一不可,因此,两者的合理衔接至关重要。在教学时间安排上,两者应统筹规划,根据教学内容的进度来合理安排实验教学时间,每章的理论教学完成之后,紧接一次实验教学,由教师结合例题讲授和演示理论方法的软件实现, 安排学生完成布置的作业,由教师进行即时的现场讲解和点评,从而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于16周64 学时的理论教学而言,一般情况下,两周可完成一章的理论教学,因此每两周安排2 学时的实验教学比较合适, 时间安排在该两周最后一次理论课之后,8 周共计16 学时。这样一来,试验教学和理论教学在时间安排上浑然天成,融为一体。

2. 适当减少理论教学,注重计量分析思维的培养

计量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探索真相、理论检验和预测,这些工作都离不开建立模型。构造模型的科学,包括一些用来构造和检验真实世界的数学理论和数学工具,它们的发展和使用全都包括在计量经济学的范畴内。数学和统计学的理论知识无疑是科学,科学的学习方法与艺术的学习方法有本质的区别,科学知识的表述是明确的和有严格的逻辑性的,可用文字或定理或公式的形式清楚地阐述,尽管有一定的难度,但经过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领会是可以掌握的。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艺术,即使是简单的单方程模型,也必须判断哪些变量应该放进方程,选择什么样的函数形式,怎样解释模型的统计拟合度,以及模型的结果对预测或解释目的的有用程度。众所周知,经济数据一般来说是非实验数据(实验经济学所研究的数据除外) ,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只能被动地接受,这点与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截然不同。即便如此,研究者还经常会面对数据短缺或缺失的问题。如何根据已有数据去补全所有数据或者寻找相关的数据来代替缺失的数据,更是一门艺术,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学习和利用,只能按照研究者对计量经济学的理解去进行。在一定程度上,计量经济学的艺术性比其科学性更难理解和掌握,因为艺术性的知识很难用文字性的东西来阐述,更多的是靠研究者在长期的学习和研究中对计量经济学培养的悟性与直觉。

作为文科背景本科学生,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应当以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的由浅入深为线索,将各个单元串接起来。每一单元以实例分析和计算为中心,在分析中引入新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尽量回避数学推导,同步进行某一特定软件的教学,并注意已学过的经济学理论在分析中的应用。在每一单元,通过一个实际问题的分析计算,完成该单元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的教学内容和相应的软件计算方法的教学,并配合实际习题练习,步步为营,层层深入,逐步巩固和提高。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计量经济学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兴趣,打破计量经济学教材纯数学推导的局面,使软件教学与理论方法教学一一对应,及时练习和巩固。按照这一方法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即使是文科生源的,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对该课程产生兴趣,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思想与方法,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3. 充分重视实践教学,注重计量分析能力的培养

在教师教学实践中,应当建立适应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案例库。在建立案例库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案例来源广泛,尽量利用针对性强的经济实证分析材料,素材可以取自国内外,尤其是那些对中国经济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的论文或著作,也可以来源于教师承担的相关科学研究项目,以增加对不同兴趣和需求的学生的吸引力。二是案例数据来源的方便性,能够保持案例的动态更新,在案例分析中体现出对经济热点主题的反映和解释,改变教材中实例一成不变的形象,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达到与时俱进的效果。三是案例要能够尽量浓缩计量经济学的概念和原理,案例所提供的信息和资料,必须尽可能多地蕴涵教材中的重要概念和原理,从而使得学生在探究案例的过程中加深和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四是案例应包含有复杂、模糊或亟待解决的问题,让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 因为案例教学法主要不是传递信息,而是让学生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过程中建构知识,做到经济学理论分析、计量经济学方法及其软件应用与具体的经济问题解决三结合。

在实验课程教学中,应编写上机实习指导,并要求学生掌握一个计量分析软件。

上机实际操作也是案例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要求学生动手完成的, 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重要阶段,都要给学生安排一次。这里的所谓案例,是经教师精心设定的一个经济计量问题。学生在建模分析中要达到的目的是,掌握经济计量软件建模的计算机实现过程、读懂输出结果、撰写分析报告。为此,必须编写上机实习指导,具体地列出实习中涉及的理论知识点和计量软件的操作方法以及对学生的具体要求。

掌握了一个计量软件等于掌握了一个有用的工具。目前在经济计量分析中,使用较为广泛的应用软件是Eviews、SPSS、SAS、STA TA。就经济计量建模应用来说, 软件处理的方法原理是一致的。在这个意义上,精通一个软件会产生触类旁通的效果。当然,各类软件处理计量经济问题的功能强弱还是有差别的。对本科生教学来说,使用Eviews 软件是比较适宜的。

三、结论

现代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已经不能与计量经济学分离开来,经济学的许多高级课程都是以计量经济学应用为基础的。一个学习经济学的人,如果不学计量经济学,很难与他人进行学术交流,甚至连经济学的学术刊物也难以读懂。因此,无论怎么强调这门学科重要性,都不为过。问题是,由于建国后高校对计量经济学的误解而不够重视,全面引入较迟,教师队伍本身的计量经济学功底参差不齐,加上不少高校经济管理专业招收文科背景学生,这门课程的教学和学习面临很多困难。但是,我相信,在高校教师自身努力和相关管理部门重视下,即便是文科学生,在掌握了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思想,并借助于软件的学习和应用,是完全能够满足实际工作中对经济现象和问题的分析,以及阅读经济学学术刊物和进行学术研究。[论-文-网]

参考文献:

[ 1 ]王立平,王健. 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改革模式研究[J ]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教版) ,2006 (4) :56 - 58.

[ 2 ]杨华. 以案例教学施教《计量经济学》的思考[J ] . 统计教育,2005 (2) :27 - 28.

经济学的背景范文第6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是各族人民紧密团结的坚强纽带,也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旗帜,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当代大学生是中华民族实现21世纪宏伟目标的主力军,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决定并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和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很多挑战:意识形态上的多样化、人才教育的国际化、网络的普及化,使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愫出现弱化趋势。加强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已十分迫切。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呈现的时代特征

1.爱国主义具有民族性。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弘扬民族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其内容和方式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需要挖掘本民族的传统教育资源,显示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观念和意识。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当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不仅培养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而且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还要教育大学生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民族自大主义,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处理好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

2.爱国主义具有开放性。经济全球化趋势对国家意识、民族文化造成了冲击,从而影响到了人们原有的爱国主义情感,。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及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与主动面向世界开放是辩证统一的。因此,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对祖国和本民族的热爱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的全球意识和开放精神及对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念的尊重和包容的态度。

3.爱国主义体现为情感和理性的统一。爱国主义首先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深厚感情。但在这种强烈情感的激励下,有些大学生容易受情感的控制而将爱国的表现偏执地停留在民族主义情绪的发泄上,为图一时之快甚至做出偏激的行为,损害国家形象。同志指出:“我们坚持的爱国主义同狭隘的民族主义是有本质区别的。要使我们的人民懂得,坚持对外开放,认真学习世界各民族的长处,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增强我们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祖国的发,这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1]基于此,当前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要提醒学生认清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种种思潮的实质,使他们认识到,全球化并不会消除国家的存在,也不能带来超越国家、民族界限的普遍平等,也不会消灭民族文化。

4.爱国主义具有创新性。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前进的动力,中华民族要发展,就必须要有具有创新能力的爱国者。当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不仅在形式上要体现创新性要求,而且在内容上也要体现创新的理念,不断通过新方法、新理念、新途径教育大学生,培养他们具有创新理念、创新能力,使他们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发展的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经济全球化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

1.大学生的民族国家意识有所弱化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活动往往越出国界,原来彼此分离的各国市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人类的相互依赖和共同利益增多,全球性问题(如人口、环境、生态、核武器等)日渐凸现。经济全球化、互联网、生态环境的国际化,使越来越多的国内公民淡化了原来的国家认同,滋生出全球意识,出现了所谓的“新认同政治”。在此背景下,“全球主义”、“超民族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蜂拥而至,不少大学生受此影响,认为世界各国的一切纷争已在共同的背景之下,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无须再提民族和国家的与利益,他们关注全球和人类整体利益已远远强于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关注,民族国家意识渐渐弱化,爱国主义情感渐渐远去。

2.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变得淡薄

经济全球化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文明成果共享的同时,也对传统的民族国家观、安全观产生了很大冲击。领土安全已经不是国家安全的全部,经济、信息、生态、文化等方面的安全也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开放和全球化程度的加深,资本的跨国流动对我国的金融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目前,在我国产业和市场的部分领域,外商投资占很大优势,某些行业被外资控制,某些关键技术严重依赖外资,出口的总体竞争力较低,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着很大风险。不少大学生对此缺乏警惕,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盲目乐观,忽视了世界仍然存在不安定的因素和充满危机的事实,国家安危意识较为淡薄。

3.大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弱化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文化的独立性日渐遭到削弱,经济上的强权衍生了文化上的强权。西方国家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高科技优势,通过卫星电视、互联网等媒体,肆意推行西方的价值标准、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如美国中央情报局针对中国提出,美国要“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中国)的青年,鼓励他们蔑视、鄙视、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接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教条……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方式,就是成功了一半”[2]。西方国家不断通过商品、影视文化等载体冲击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一些大学生崇尚西方的“海洋文明”,全盘否定中国的“黄土文明”,西方强大的国家权力和学术、文化、信息传播的优势形成的文化霸权,已使中国部分大学生的民族文化和爱国主义观念在他们的头脑中丧失殆尽。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从客观上、整体上思考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策略,构建全新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以增强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刻不容缓。必须积极探索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途径。

1.根据时代要求,调整内容体系。

要始终注意突出国家和民族利益高于一切这个重点,进行国家观念和民族精神的教育,使大学生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高校要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总体规划,以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系统性和计划性,并针对各学科特点和教材内容,明确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的重点,全面渗透爱国主义思想。首先,进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要进行相应的世界历史和外国文化知识教育,让大学生增强全球意识和开放意识,在中外比较中了解自己国家的成就和不足,培养忧患意识和使命感。其次,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成就教育的同时,针对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防、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及祖国统一问题等新特点,增强大学生自觉维护国家和领土完整,促进民族团结的自觉性等。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设浓郁的爱国主义氛围

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对大学生的爱国行为具有持久的效力。校园文化的人文环境建设,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为主旋律,以学生的内在成长和养成为目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共青团组织及学生班级、社团组织的作用,以英模报告、专题讲座、文艺表演、图书阅览、校史展览、研讨会、摄影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及校训、校歌、校刊、橱窗、广播等形式为依托。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爱国主义教育大格局,抵制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与影响。激发大学生勤奋学习、遵纪守法、热爱生活、富于创造的爱国热情。[3]

3.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完善教学方式方法

加强历史教育,让大学生了解到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和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党和人民不平凡的奋斗历程,让他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懂得珍惜;对大学生开展成就教育,让大学生了解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尤其是近两年在世界金融危机下我国仍能保持经济的稳步较快发展实属不易,增强民族自信心,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要对大学生开展国情教育和国防教育,培养他们的忧患意识和为祖国建设奋斗的决心。在课堂授课形式上要追求多元化,如观看教学资料片、主题辩论等,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4.提高教师素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队伍建设

高校教师对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感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有的教师向往西方,把精力投入“出国梦”的实现;有的教师受物质利益的驱动,不安心教书育人;有的教师自身文化素质水平有限,难以有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这些情况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成果。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尤其是德育教师必须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要有爱国意识和爱国情感;要博览群书,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理论修养;要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手段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增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140-l41.

经济学的背景范文第7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大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

当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性阶段,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更加迅猛,考验着国与国之间的物质和思想界限,“地球村”的概念已然穿越为各种相互博弈的统一效果。受此影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愫出现弱化倾向,尤其是人生归宿的困惑、理想信念的匮乏、文化境界的偏颇、精神家园的重构成为以“90后”为代表的当代大学生最为“纠结的窘迫”。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值得我们深思。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成效滑坡的表现

民族责任意识弱化。经济全球化时代,西方发达国家竭力宣扬腐朽的资产阶级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以个人主义为本位的价值观冲击着我国传统的以集体为本位的价值观念,淡化了一部分人的集体观念、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甚至摧毁了他们对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追求的信心。一些大学生在人生价值目标选择上呈现出功利化和世俗化倾向,在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矛盾时,重个人目标轻社会目标。加之,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要求的凸显,物质层面的贪乐在短期效应上占据了一部分人的时间和精力。

民族文化传统的认同度下降。文化是精神领域较高的境界,同时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上的优势衍生文化上的优势,经济上的强权衍生出文化上的强权。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经济、科技等优势,竭力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他们通过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各种现代应用形式大肆推行西方的价值标准,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受到侵蚀,极大地削弱了他们对我国民族文化的认同,动摇了他们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更加难以达到。

理想信念动摇。中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与西方存在明显的分歧。必须承认的是,我们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前途教育的最高理想,与我们的现实生活仍有一定差距。这就使得一些大学生错误地认为,经济全球化就必须是西方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前景信心不足,对我国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认同度不高,这也叠加了对他们进行政治原则和理想信念教育的难度。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范畴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掌握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才能让爱国主义的期冀在每个国人的生命中生根发芽。首先,着重培养国家安全意识。在全球化大潮中,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主题,且已被大学生认可和接受,但往往忽视了世界仍存在不太平因素和潜伏危机的事实。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在国际交往中的优势和劣势都比较明显。以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等为理由制造“中国”的声音也一直没有消解。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应该让大学生理性认识到国家安全的真实现状,认清义务责任、科学规划人生,真情奉献力量。

其次,重视进行理国教育。近几年,我们看到国内缺乏理性的爱国行为屡屡发生:盲目抵制“家乐福”、“华堂”商场,拒绝购买“日货”、砸日本车等。对于大学生这种偏激的行为,理性的爱国主义教育迫在眉睫。这种理性既非狭隘的民族主义、妄自尊大,也非不顾一切的兼容并包、不分伯仲。为此,对当代大学生要以形势教育为基础、以理论教育为两翼、以情感教育为纽带、以合理疏导为渠道、以奋发学习为动力的系统教育为理国主义引导的大平台,不仅将大学生的爱国火种点燃、呵护,而且使之燃烧为内心奋斗的持久情感。

再次,重视马克思主义社会观教育。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是完全一致的,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要毫不动摇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做出的正确抉择,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对大学生群体,爱国主义教育需要与时俱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不断武装头脑,指导行动。

最后,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十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通过建设完善多样化的活动基地、开辟以“中国梦”等为代表的特色活动阵地、充实各类教育资源的整合、增强教育主体的能力等,重视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三者的优势互补。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特色

突出社会教育。在“人人麦克风”的时代背景下,“微言”和“宏大”的间接社会载体都会对被教育个体社会化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社会中纷繁复杂的个体、群体以及社会组织的客观存在,也会对大学生产生巨大影响。现代社会大学生对父母的依赖逐渐减弱,学校教育在特定范围内才能产生,而社会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是爱国主义教育社会设计范围最大、群体最广、因素最复杂、影响力最容易泛化的领域。

重视法规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是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法律保障。近几年在政府的推动下,我国出台了许多新的法律法规,或对原有法律法规进行了新的细化、说明。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在制度上的体现,遵纪守法、学法、用法是引导大学生理国、知性建国的前提。教育的体系化发展也为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创造了浓厚氛围。

倡导参与教育。许多大学生对自身与国家、社会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也有意向能够利用一定途径参与教育活动,但事实上大学生真正参与的教育活动依然有限。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生已不再是“精英”,其毕业后的服务对象更多的是面向基层人民大众。因此,要创造多种途径,让更多的大学生有组织地走进“社会一线”,“接地气、长底气”,增强主体认知、激励主体情感、锤炼主体意志。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途径

与“两个课堂”教学相结合。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在大学阶段,以“第一课堂”课程教学为主渠道,“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为必要补充,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挖掘课余时间社会实践的力度和深度,用现实生活中的点滴发展成就来说明问题,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近年来,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成长和素质教育的必要环节已成共识,但实践的深度、广度和延续性依然有待提高。同时,在“第二课堂”中还应深化和扩展社会实践内容和方式。

与网络文化建设相结合。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媒体的社会影响力。”①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体系、培育高品位的网络校园文化氛围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网络立体平台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爱国主义教育大氛围。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加深网络问责意识,充分占领各种网络空间,吸引学生的兴趣、疏导消极情绪、凸显文化魅力。

必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中国几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是我们的自豪;中国遭受蹂躏的近百年是我们的屈辱史。以史为鉴、“以天下为己任”,让大学生了解到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了解到在中国革命史上党和人民不平凡的奋斗历程,感知幸福、珍惜幸福。要对大学生开展成就教育、国情教育和国防教育,培养他们的忧患意识和为现代化建设奋斗的决心。同时,警惕西方社会以“偶像崇拜”等为代表的文化侵蚀的负效应。通过教育互动,借助偶像力量,增强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与国际形势、国内外重大事件相结合。大学生是精力充沛、信息敏感的群体。对汶川地震、奥运会、世博会等能够激发民族情感的大事件,要适时正确地加以引导,抓住契机进行现实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特定的事件,如“我驻南使馆被炸事件”、“争端”等中,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常常一触即发、迅速蔓延、甚至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此时学校是正确引导学生理性表达的第一道防线和首要出口,应当有效预防学生因一时头脑冲动做出过激行为,甚至引发恶性。

总之,经济全球化给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带来的冲击与活力并存,挑战和机遇同在。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必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自己的理想融入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自觉刻苦学习,优化知识结构,强化创新意识,立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所有力量。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本文系2012年度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经济全球化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2025A107)

【注释】

经济学的背景范文第8篇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大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

经济是政治、文化、教育等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会对民族国家的政治、文化、教育等上层建筑产生极大的影响。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形成存在很多干扰和困惑,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在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许多大学生在观念意识方面产生了偏差。面对这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加强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

1、全球化淡化了大学生的国家观念和国家意识

国家观念和国家意识是公民对国家的认同、认知意识,是社会个体基于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国情等的认识和理解,从而逐渐积淀成的一种国家主人翁责任感、自豪感和归属感。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有不少中国人认为如今世界市场已经建立,各国之间的交往更加紧密,所以国家观念和国家意识已不重要。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识较为肤浅,其爱国主义情绪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地球村” “民族国家意识已经无任何存在的意义” 这些西方思潮正日渐模糊着大学生民族国家观念和意识。与此同时,在全球化发展进程中,国家不仅要在维护国家的基础上重视本国利益发展,还要兼顾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在一些关乎本国重大利益问题方面,不免要向他国作出利益让步,进而换取他国的协调与合作。然而,这些方面的利益让步也使不少大学生错误地认为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国家观念和国家意识已经不再重要。

2、全球化导致了大学生非理性的爱国情绪和行为

全球化的发展无疑使各国在经济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而中国作为新兴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条件下不断发展,经济上甚至超过某些西方国家,成为后起之秀,这也刺激了过去藐视中国的西方势力,他们极力渲染中国“”,不断制造摩擦。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甚至借助联合国制定一系列有利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秩序和规则,来打压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而且还以“人权”为幌子肆意地干涉中国内政,把矛头指向中国。面对这一系列挑起民族仇恨的做法,我国大学生内心的爱国主义情怀开始不断膨胀。特别是美国在1999年攻击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事件,日本的教科书事件,还有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事件,以及事件,已激发了中国大学生积聚已久的爱国情绪。这种情绪在大学生一次次游行示威行动中得到了体现。在事件中,日本的非法行为激怒了中国人,上海和西安相继爆发了爱国抗日示威游行,当地大学生也加入其中,烧日货,砸日车这些野蛮行为出现在了大学生这个知识分子群体中。尽管这件事在党和政府的教育和引导下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继续危害我国的民族利益,很难断定大学生这种非理性的爱国情绪和行为会不会进一步升级。

3、全球化弱化了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民众的基础和维系国家民族团结的纽带。民族文化中所包涵的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精神品质对于国家的进步是不能拒斥的。然而,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中国文化正日益失去其民族特性。麦当劳、肯德基等西方快餐店充斥着中国市场,传统的中国家庭聚餐模式已逐渐淹没在铺天盖地的快餐文化当中;西方的圣诞节甚至超越了中国传统中秋佳节的地位,当众多学者感慨中国传统节日的落寞时,大学生们已经是沉浸在一片庆祝西方圣诞节的欢乐气氛当中。不少大学生盲目崇拜西方文化,认为西方的一切都是好的,这也就动摇了大学生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使以民族文化为主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受到严重威胁。

4、全球化动摇了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

在全球化以铺天盖地的气势滚滚而来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打着“民主”、“自由”、“人权”的幌子,利用网络媒体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腐蚀,一方面不断否定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念和社会主义制度,一方面大肆宣扬西方价值观念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网络媒体的宣传使部分中国人开始对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进行怀疑,逐渐失去民族自尊心。大学生由于理论素养和历史知识的缺乏及政治辨别能力不高,就会从资本主义的经济繁荣与生活富裕中给自己下定义,认为自己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没有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好。西方的价值理念和意识形态正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判断,使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处于分散状态。因此,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坚定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显得越来越重要。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特点

1、艰巨性

爱国主义教育在新的环境面临着种种挑战,这无疑增加了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艰巨性。一方面,长期的和平环境使得大学生开始淡化国家意识,以致于对西方的种种侵犯到中国利益的行为上放松了警惕,使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受阻。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速、世界市场的建立,各地区、各国家和各民族的联系更加紧密,跨国公司在国际社会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再加上网络的迅速传播,世界资源达到了共享。西方的价值理念也随之进入中国大学生的视野,面对西方色彩斑斓的文化,一些大学生开始动摇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崇尚西方价值观,追求享乐主义。从中国大学生的现状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在新时期对我国大学生进行正确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2、开放性

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环境下,许多地区已经不再是处于闭关自守的状态了,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描绘的:“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依赖所代替了。”在这种趋势下,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加强对外开放,不能固步自封。长期以来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存在着一种文化自大主义和文化排外主义,使中国不能主动地吸收和借鉴西方文化中优秀的成分。这一点对我国在全球化背景下以积极姿态来迎接新时期的挑战是非常不利的,应当认识到,在全球化时代坚决维护国家的和利益与积极主动的面向世界的开放姿态是并行不悖的。同志指出:“我们坚持的爱国主义同狭隘的民族主义是有本质区别的,要使我们的人民懂得,坚持对外开放,认真学习世界各民族的长处,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增强我们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祖国的发展,这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因而,我们必须认识到,只有开放的爱国主义才是理性的爱国主义。

3、创新性

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是本民族在全球化的弄潮中不断发展进步发展的基础。一个民族,如果毫无创新精神,那么永远都达不到辉煌。在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对于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来说至关重要。爱国主义教育一方面要在内容上坚持创新,从全球化背景出发,不断开拓包括国家、民族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新内涵。另一方面要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当代大学生一提到爱国主义首先就是泛泛而谈,真正遇到关乎国家等方面的问题时,往往会置身事外。因此,在形式上应当倡导实践教育,寓爱国主义教育于社会实践活动中。可以利用法定节假日、传统节日与纪念日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合理开展专题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与学习的动力,此外也可以不定期进行专题讲座的形式,加强爱国主义教学的生动性。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途径

1、认清全球化的实质,突出民族国家利益教育

实际上,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现代科技发展推动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由于当今经济全球化是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及其“游戏规则”主导和控制下进行的,这样,经济全球化进程就受西方发达国家的控制和支配,这表明,当今经济全球化不断扩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展的过程。西方大力渲染经济全球化的好处,宣称经济和科技实力的竞争等是国际竞争的主流,并大量散布什么“淡化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终结’等论调。这很容易使人们感觉到,当今全球化已经不带有意识形态性,而更多的是“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了。我们必须要认清全球化的实质,不要失去意识形态上应有的“警觉”。世界历史已向我们证明,在任何时候,国家和民族利益都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基础。所以,当代中国大学生必须认清全球化的实质,突出国家和民族利益,要始终把中华民族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在未来有可能参与国际交往活动中,能够时刻自觉、坚定地维护国家的和民族利益。

2、重视课堂教育与活动教育相结合

爱国主义教育不仅仅要通过学校课堂教育来进行,还应该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进行,这样有利于大学生爱国情感的提升,而形式多样的活动较严肃的课堂而言更易为大学生所接受。比如组织学生参观有特殊意义的展馆,选择反映历史代表性的,好的题材的电影、电视、记录片进行播放,以生动的教案和展示,宣扬爱国主义思想,唤醒学生对沉睡历史的记忆,从心里激发新生代的爱国思想,产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动力。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体验农民生活,到工厂企业参观学习。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让大学生亲身感受到祖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又能使他们感受到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巨性,从而增强他们的民族责任感。

3、充分利用网络媒介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虽然网络空间庞大的信息当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垃圾和不良信息,但仍然存在数量相当客观的优质信息资源,这给我们进行文化认同和爱国教育提供极具时代感和更为丰富教育资源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教育空间。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已经成为新时代的新任务了,我们应当利用网络这一广阔的空间和庞大的信息资源,针对青年大学生的特点和喜好,通过网络图书、动漫游戏、播客共享、国学讲堂、网络互动、话题探讨等形式,为大学生搭建起表达、参与和交流的平台,力求让青年大学生成为网络传播内容的生产者,从而增强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播功效。除此之外,还应当重视对爱国主义教育软件的开发,创建爱国主义教育专用数据库。丰富爱国主义教育信息,使爱国主义教育实现信息化、网络化和专门化。

总之,面对全球化浪潮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所存在的教育淡化等诸多的问题,学校应当结合大学生的特征,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情况,合理创新教育方式,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坚定的爱国主义思想的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朱桂莲.爱国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李苏琴.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及价值[J].教育与职,2013(17).

[3]马克思.共产党宣言[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2012.

经济学的背景范文第9篇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大学生;就业心理

[DOI]10.13939/ki.zgsc.2017.08.159

就业心理是指由先天和后天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对求职者的自我认知和职业选择产生重要影响的心理品质。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是择业者不可小觑的软实力,为大学生的成功就业提供心理保障。我国国民经济目前正处于战略转型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常态时期,经济新常态派生出就业市场的新变革,严峻的就业形势导致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陡增,就业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并成为威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由来

2014年,以为领导的党中央在对我国经济现阶段发展特征科学认识和未来走势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经济目前进入“新常态”的重要论述。在这一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发生重大变革,这也为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新的冲击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新常态背景下,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优化和升级经济结构。传统产业遭到淘汰和转型。中国原有的劳动力需求大户和热门岗位的用工需求将减少,对就业市场造成冲击。

第二,新常态下,创新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领域中的作用愈发重要,在各行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智能机器人、3D打印、无人机、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出现带来了行业的巨大变革,改变了传统落后的生产模式,对求职者的素质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大学教育理念滞后,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革的需求,导致大学生的技能水平较低,创新能力不足,综合素质较差,难以满足企业对于人才和技术的要求,从而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

第三,随着高校扩招,应届毕业生人数连年攀升,而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每年新增就业岗位的数量减少,导致就业岗位供给不足,这些都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大学生带来了沉重心理负担,很多高职毕业生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对成功就业丧失信心,自我评价降低,产生了失落、焦虑和抑郁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众多的调查研究表明,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大学生最主要的心理问题根源。

2提高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途径

2.1改变落后的职业认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受传统的择业观以及社会风气和家庭环境的影响,目前很多大学生在择业时存在着功利主义、随波逐流以及托人情、找关系等不良的择业心理。很多毕业生在择业时把职业的安逸与否、社会地位的高低、是否职业对口、薪资待遇情况等作为衡量职位好坏的重要标准,不愿意选择那些具有挑战性、开创性或者工作环境艰苦的工作,更不会去主动创业,从而导致错失就业机会。

高校的教师应开拓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做好职业规划,形成对职业的正确认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让学生认识到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锻炼人,越是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越能体现个人价值,求职者应该将个人前途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2培养创新精神,提升自我创造力

新常态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大学生创业,鼓励他们通过自主创业来解决就业难题。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驱动下,用人单位对于创新型人才和学习型人才的需求加大。但是,长久以来,我国的教育制度缺乏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导致大学生往往缺乏独立性和主动性,自主学习、主动学习能力较差,创新能力薄弱,无法适应新常态背景下企业对求职者的新要求。高校应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他们的自我创造力,为其在新常态背景下就业能力的提升奠定心理基础。

高校应加大创新教育的力度,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职业技能,还要锻炼他们具有独立思维能力和自我创造力。高职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利用先进的“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予他们自主学习、独立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突破定式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目前,我国针对大中专学生开展了多层次的职业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高校应充分利用这些大赛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比赛。通过参与比赛,使学生发现自身知R的薄弱点和能力的短板,让他们明白当今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极快,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学习能力的高低已成为个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激发他们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3正确认识自我、加强挫折教育

大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主要来自自我感觉以及家人、老师和同学等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这种认识主观、片面和随意性较强,缺乏客观、系统和科学性。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会导致个体高估或低估自身的条件,从而盲目自信或自卑。许多毕业生在求职时自命不凡,为自己设置了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值;许多学生怀疑自己的能力,自暴自弃,从而丧失求职勇气,这些现象都会导致毕业生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导致就业失败。而现今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抗挫折能力较差,求职面试遇到困难或失败,就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较大打击,产生心理障碍或问题。

高校应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心理测评、SWOT分析等科学分析工具帮助学生从求职就业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反思自己。通过职业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清晰地认识和把握自己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核心竞争力以及能力短板等,进而使他们在求职中摆正自己的位置,能够合理地进行职业选择,以减少因不切实际的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而产生的消极心理和情绪波动。

3结论

高校应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接受挫折教育,使他们明白求职就业不会一帆风顺,挫折和坎坷是成长的必经阶段。学校应积极举办心理讲座,开展寓教于乐的心理辅导活动,使学生通过课堂内外、多种形式的活动学会管控自己情绪的方法以及疏导自身不良情绪的技巧。高校的课程设置不应仅局限于专业学习,还应设置一定学时的素质拓展类课程,通过素质拓展活动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的精神,锻炼他们坚强的意志品质,使他们能够坦然地面对成功与失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阎大伟.试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和要素[J].青海社会科学,2016(6).

经济学的背景范文第10篇

在目前环境污染以及气候变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以低排放、低能耗以及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逐渐成为发展潮流。低碳化学指的是通过一系列方法与措施从根源上降低甚至消除对生态环境、人类健康以及社区安全等有害的催化剂、原料、溶剂、试剂及其产物的应用与再生,确保在无毒害的前提下,生产环境友好性化学品。在此过程中,高校的化学实验室作为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以及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当根据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构建绿色低碳实验室。

一、低碳经济与高校化学实验室建设

低碳经济最早出现在2003年英国政府颁布的《能源白皮书――构建低碳经济》报告,该报告明确提出低碳经济主要是通过使用更少资源消耗以及更低环境污染,来获得更多产出。低碳经济这一发展模式的特点就是低排放、低能耗以及低污染,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以及实现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低碳经济时代”到来已经成为大势所趋。高校化学实验室在科研以及教学活动当中往往会产生许多污染,同时需要消耗电、水、气、纸张以及药品等。这就导致高校化学实验室面临着“低碳经济”方面的问题。除此之外,化学实验室还承担着培养学生强烈责任感的任务,是言传身教的重要场所,有着无可取代的重要职能。因此,在“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高校化学实验室应当与时俱进,建设符合“低碳经济”相关要求的实验室,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在化学实验室开展的教学活动以及科研活动的各个实践环节当中贯彻“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并且借助此活动来对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教师也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发挥示范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以及绿色经济意识。

二、“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化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一)化学实验室建设的低碳化

对于实验室建设,需要非常注意的一点是关于实验室中药品的保存和使用,一般情况下一定注重数量化、科学化和准确化,才能切实保证药品存放安全。首先要遵守的是分类存放的原则,因为化学药剂的特殊性,本着分类存放的原则,能够提高实验室安全性。化学药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易升华、易挥发、易水解、易潮解、易风化、易氧化或者是易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对于这样的药品,管理者要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予以避免危险事件的发生,比如使用蜡封、水封、油封、低温、避光、防震、通风以及防碰等办法。例如:电石以及红磷等需要存放于干燥器皿中防止潮解;AgN03以及HNO3等需要存储在棕色瓶中防止出现分解,液溴等需要加水密封封存从而防止挥发;各种碱性溶液(例如NaOH、NaCO3)或者是粉末等需要使用橡胶塞而避免使用玻璃塞盖住从而避免出现黏结问题;浓酸性(例如HCl、H2SO4)的溶液、氯水以及溴水等需要玻璃塞而避免使用橡皮塞盖住从而防止腐蚀;活泼金属钾钠需要存放在煤油当中,白磷应当存放于水中从而避免着火。

化学试剂的配用需要定量化以及科学化。对于一个实验来说,准备过程尤为重要,对于试剂的配制更是重中之重,规范的操作以及准确的计量,不仅使实验事半功倍,也更安全和科学。比如说,一般情况下,在做无机实验的时候,往往会用到很多种的试剂,因此造成的污染物排放的量也会更大,那么,在实验中,就应该先多调制一些要用到的溶液的浓溶液,之后随时需要随时稀释,目的是尽最大可能节省原料,也尽可能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

在实验中还涉及到对于药品的取用问题,首先应该明确的是,药品取用量一定要严格遵循实验要求,如果实验说明中没有具体的规定,那么,以少量获取为原则。其次,有时存在药品已经分装,但是实验过后还有剩余的情况,可能一些实验人员出于节省的想法,将药品又放回原来的装瓶中,而实际上,这样的做法,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浪费。需要明确的是药品分装出去之后,未能用完也避免放回原瓶。通过控制溶液用量以及浓度,一方面有利于控制实验成本,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实验安全性,降低环境污染。

(二)实验室污染物处理的低碳化

化学实验产生废酸碱液存放处理之后,例如废酸应当使用石灰乳或者是碳酸钠进行中和,从而将其中和到规定的pH值之后再排放,可以说是有效控制污染的重要手段。通常的盐溶液、废液可以直接排放,而含有有害离子的盐溶液需要通过化学法进行转化处理之后再进行排放。重金属离子废液应当使用碱或者是硫化钠沉积,然后过滤分离并将残渣埋到地下。有毒废液例如含氰废液需要仔细处理,使用还原法处理之后再回收。例如含铬的化合物能够在酸性条件下使用亚硫酸铁还原,之后添加碱液生成沉淀,完成静置分离之后,调整溶液的pH值后排放,剩下的废渣再埋入到地下。化学实验的残渣以及残液可以重复利用的应当尽可能回收利用,尤其是分组实验过程中的实验用药量比较大,剩余的残渣残液数量较多,需要做好回收利用工作。这一方面是控制成本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低碳思想的重要体现。例如学生实验配制量浓度得到的NaCI溶液过多,就需要进行回收处理,或者下次实验继续使用,或者回收风干之后制成粗盐保存,在粗盐提纯实验当中应用。

(三)化学实验教学的低碳化

要减少化学实验中的污染,目前最可行的办法就是尽量降低化学品的用量,在同等实验要求下,选择那些对环境污产生较小危害的化学药品。还有一点是,作为化学实验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奇思妙想,通过一些设计,改良实验的方式,或者提升实验仪器的性能,这也是当前化学实验教育中从源头降低环境污染的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

第一,微型化学实验的低碳化微型化学实验需要使用微型化学装置完成化学实验,能够用少量的化学试剂得到所需的反应结果以及化学信息。微型实验技术的应用,一方面能够显著降低实验的成本费用,另一方面能够显著增加化学实验覆盖的范围,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控制试剂的用量,通常情况下只有常规实验用量的1/10,因此能够减少实验排废量,控制环境污染并且缩短实验时间,过程也比较安全可靠。因此,微型化学实验这一低碳化学技术在国内外得到高度重视和广泛应用。

第二,设计综合性的实验。这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有效减少实验原料用量和提升实验教学时间效率的一个积极做法。教师可以通过阶段性的教学后,综合设计实验,比如说,有机合成粗产物,分离提纯以及精制之后,可以对所得纯产物完成物理常数的测定。那么,在实验课上,教师可以通过测定物理常数来检查学生实验合成产品的质量以及纯度。

第三,对于实验设计精益求精,寻找使用无毒性的替代性装置以及药品。在化学实验过程中,使用生成物质应当对健康以及环境无毒或者毒性较低。比如说,煤油相对于四氯化碳在实验中的出现的剧毒光气来说更具安全性。同时,主动设计制作,或者选择以具有环保意义的实验仪器和设备替代陈旧的设备,也是有利于消除和减轻环境污染的一个不错的措施。比如在进行氯化铵实验时,传统方法需要将氯化铵装入试管之后使用酒精灯加热,从而分解氯化铵,这样就会导致NH3以及HCI的逸出,导致环境污染。现在一些实验室使用的办法是将氯化铵晶体密封到玻璃管当中,这样当酒精灯对一端进行加热的时候,NH3和HCI就变成白色烟雾,上端凝聚成为白色固体,这种封闭系统的设置,不仅能够保证实验符合预期要求,也能最大限度避免室内污染,是一种低碳无毒的方法。

(四)实验室管理的低碳化

良好的化学实验室的环境对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使他们在内心中自然而然地生发出对于低碳环保实验的追求信念有着首当其冲的作用。实验台柜干净并且仪器整齐摆放,有利于帮助学生进入实验室后产生环保意识。化学在改善生活质量等领域的贡献不容忽视,不过同样也要正视在化学实验中会产生危害环境的物质这一事实。因此,在进行低碳化实验室的管理建设中,对于学生的实验精神、实验习惯、试验态度的培养教育也是不可不做的,要教育他们通过实际行动控制消除污染。从管理层面而言,低碳化学实验室的构建需要从水、电、纸、气、药品、备品等物质以及能量消耗方面加强管理,管理制度需要更加科学合理,最大限度减少电、水、气、纸、备品以及药品用量。

首先是要加强对实验用水的节约使用与管理,具体而言可以从下列环节着手努力:化学实验的冷却水应当循环使用,其中有机合成实验往往需要使用冷却水,当前很多实验室将冷却水排放进下水管从而白白浪费,这就需要实验室使用价格适中并且方便使用的冷却水循环利用装置,从而实现节水用水的目的,间接实现低碳减排;此外还应当应用节水龙头,防止实验用水的跑、冒、漏、滴。

其次是强化实验用电的节约使用与管理。可以选用节能干燥箱例如微波干燥箱以及真空干燥箱等,淘汰高耗能的马弗炉以及烘箱等,并合理进行仪器断电。不用饮水机时要断电,及时拔下各种电器的插头,电脑以及打印机的使用也要合理,电脑不用时应当待机,同时可以调低屏幕的亮度,打印机不使用时可以断电。实验室的照明应当使用感应型的半导体节能灯。同样的亮度下,耗电量只有白炽灯的10%,而使用寿命却为白炽灯100倍以上。高效节电灯比常规日光灯的节电效果更好,因此应当尽可能选用。

再次,合理使用纸张。应当重复使用各种实验教科书,并且办公纸张应当双面打印以及复印,尽可能使用电子邮件来替代纸质信函,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选用再生纸。

经济学的背景范文第11篇

接着,由经济学家约翰·穆勒所提出的另一个经济学概念经纪人,则是在全面研究西尼尔的理论后,再加上由斯诺提出的的“每个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小的牺牲使财富最大化”的思想所提出的。经纪人这个概念,其实是一种人的经济动机,它源于人类活动中的各种动机,并抽象出来的。其中最主要的动机则是使个人打饿财富最大化,它收到两种制约:一是悠闲的实际收入;二是对闲暇的喜好。经济人这一概念,成为了之后欧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石,以其为最基本的前提,推导出了之后的一切经济学原理。穆勒根据经济人这一概念,他认为,经济学实质上就是一门抽象的科学,是因为,在认识经济现象的方法上所采用的方法是抽象的演绎法。

第二,经验论的拥护者主要有两派:历史学派和制度学派。他们认为,探究经济想相背后的奥秘或联系,以及构建一种经济理论的方法的哲学方法论基础应该是经验归纳法,并以此发展成为经济学的重要派别。还有,他们认为,本国经济的特点和具体的发展过程,经济认识所研究的对象应该是这两者,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经济,是一个统一的、有机发展的整体。不能只关注要关注科

学技术和经济制度的内在特点,更要关注对经济的发展起形象作用的因素,如:政府的调控政策或者不同的意识形态问题等等。

历史学派对古典经济学派的理论批判大体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的。

第一,概念的本身就是抽象的、片面的,这种概念却是却是古典家具学派理论的基础。如,古典经济学家们在分析经济现象的时候,其首要基石是:利己主义。这样其他因素的作用就无形的被他们所忽视了,所以他们“把政治经济学变成了一部单纯的利己主义的自然历史”。[1]

第二,历史学派批判古典经济学派从错误的抽象的概念出发,在经过演绎来推导出基本的命题并把这些命题作为经济规律的理性演绎过程,是不具有普遍意义的。

第三, 历史学派批判古典学派的理论推导过程,历史学派认为古典经济学派的理论论证过程也是建立在这种不具有普遍意义的片面的方法之上的。所以,这种理论是绝对的、片面的 “绝对主义”或者“永恒主义”。

历史学派的学者认为,世间万物,包括经济现象,都是普遍联系和不断发展的,特定的不变的演绎法是不能揭示经济现象的内在规律的。相反只有通过归纳法才能做到。在罗雪尔的著作《政治经济学原理》中,他指出,“不愿意把某一套行动的法则强使信任我们指导的人接受。我们的最高奢望是使我们的读者们,在不受任何世俗权威的影响,公正地权衡了一切事实之后,多少能为自己发现这种指明方向的法则”。[2]

在欧洲哲学发展的历史上,经验论和先验论,这两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派别,在认识论领域的分别体现,是哲学中的认识论部分发展的历史过程两大学说。经验论者认为,感性经验是一切知识和观念的唯一来源。不过,它片面地夸大经验或感性认识的作用和真实性。贬低甚至否定理性认识的作用和真实性。而先验论者则认为,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和天赋知识,或存在着虽非生而有之但决不依赖任何经验的先天概念、范畴和先天知识。由此可见,两者都是各执己见,分别发现了认识事物过程中的单个的方面。然而,不管是归纳法还是演绎法都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的基本的思维方法。两者各司其责,并且他们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首先,演绎和归纳相互联系,互为条件。归纳为演绎提供基础和条件,从一般推导出个别,就必须要以归纳所获得的经验作为其出发点和一般原则。而归纳要从个别概括出一般,演绎又可以对其进行指导,并以此检验归纳的合理性。

其次,演绎法和归纳法相互补充,在一定的条件下又可以互为转化。在认识世界的思维运动中,二者都不能单独的去认识世界,各有各的局限性,两者必须结合。归纳法,要通过演绎将归纳所得的一般结论推广到未知的事物的认识上,并用这些认识来检验一般结论的准确性;演绎法,要将演绎所得的个别结论与事实对比,并经过新的归纳来检验、修正。在对经济活动的认识中,就必须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正确的认识人类的经济活,并对其进行发展。

欧洲哲学史上的实证主义以及规范主义,这两种学说也对经济学研究的方法有着重大的影响。16世纪以来的自然科学,强调观察和实验。自然科学家们认为,实证主义是人类认识的最高标准,他们要求认识要具有确实性和实证性。法国哲学家孔德,在继承了这种传统的基础上最早提出了认识的实证主义原则。他认为,由观察和实验得出的经验理性,这种经验理性是一切认识的基础和源泉。他说:“真正的实证的精神用对现象的不变的规律的研究来代替所谓原因(不管是近因还是第一因),一句话,用研究来代替为何。”[3]这就是孔德实证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认识只在经验之内,不在经验之外。

库恩的科学哲学,则是规范主义的代表,他的观点与实证主义的观点是各不相同的。他认为,科学哲学找出在科学研究中所通用的方法,这种通用的方法指导其他科学家进行研究和发现认识的规范。不过这种所谓的认识规范,在库恩的理论中并没有明确地定义,但与之密切相关的一个叫做“科学共同体”的概念,这一概念说的是:在科学发展的某一历史时期该学科领域中持有的共同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科学家集团。

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最早也是在认识论的领域提出的。后来由哲学领域延伸到经济学领域。两种理论的代表人物,西尼尔和约翰·穆勒之间则开展了经济学上的争论。用实证分析的观点来看,他们认为,经济学家在经济学家的身份下,是不能提出任何政策性的建议,而且,经济学也不能用来补充经济认识。西尼尔则更进一步地认为,经济学家就根本不能提出任何经济认识的政策性建议。

其实,经济学就是社会科学的一种,社会科学的研究首先不能脱离的,是社会的主体:也就是人类本身。也不能脱离社会和在具体社会中的价值判断。所以,经济发展的规律也要遵循这样的规律。所以,主张实证分析的经济学家们,想当然的假定资本主义经济是合理的,这个假定,是具有前提性质的价值判断,是在对资本主义的经济现实进行实证分析之前,就已经形成的。在研究经济学的方法中,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这两种方法是不可分割的,这两种分析方法应该紧密结合

综上所述,经济学的认识方法论的背后,都是哲学认识论的方法。不论是实证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还是理性演绎法以及历史归纳法都有其背后的哲学理论支持。这些都是欧洲经济学认识方法论的哲学背景。

参考文献

[1]转引自李德、利斯特·经济学说史(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经济学的背景范文第12篇

丝绸之路作为贯通亚欧大陆的动脉,是世界史发展的中心。它把欧亚大陆的蒙古、塔里木盆地、准格尔、西藏、帕米尔、河中、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等地区连结起来,并使它们相互依存地发展起来。丝绸之路是世界主要文化的母胎,尤其是在这条路的末端部分曾经产生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花喇子模文明、印度河文明、中国文明等许多古代文明。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物质文化方面。由于丝绸之路贸易的繁荣,中原地区的丰富物产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源源不断地传播到西域、中亚、印度、波斯、阿拉伯和地中海欧洲区域。在粟特人、突厥人、回鹘人、阿拉伯人、波斯人的努力下,大量工艺精美、品种繁多的丝绸、瓷器、茶叶、纸张、冶铁技术、水力技术、金银器皿和工艺品、钱币、雕版印刷、炼丹术等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方。在中国物质文化传入西方的同时,通过丝绸之路贸易,西方物质文化也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物质文明和物质生活:例如,草原民族的羊马牲畜、畜产皮毛、毛织品,西亚的珊瑚、翡翠、珠宝、琉璃器、各种香药,苜蓿、胡姜、葡萄、石榴、胡椒、波棱等作物,中亚的酿酒术,印度的制糖法、建筑技术等,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1]。

第二,民族文化融合方面。自公元初以来,由于草原民族的活动,在欧亚大陆导致持续数个世纪的民族大迁徙浪潮,甚至影响到罗马帝国的兴衰。丝绸之路的开辟几乎是与民族迁徙的浪潮同时发生的。欧亚大陆腹地自古以来就是民族迁徙和融合的十字路口。在中亚,汇聚了人类历史的几个主要文化体系:中国文化、印度文化、闪族伊斯兰文化和希腊罗马欧洲文化体系。正如摩尔根所说:“塔里木河流域是世界文化的摇篮。找到这把钥匙,世界文化的大门便打开了。”丝绸之路成为民族融合和交流的渠道和纽带,古代塞种人、匈奴、大月氏、粟特、阿拉伯、突厥、波斯、吐蕃、吐谷浑、鲜卑、党项、回鹘、铁勒、蠕蠕、哒、氐族、羌族等在这一地区的活动十分活跃,深刻影响了欧亚大陆的历史[1]。

第三,科技文化方面。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与丝路贸易的繁荣,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大食帝国、印度和波斯帝国的科学技术和知识,如天文学、历法、数学、医药、建筑技术、制糖技术、制玻璃技术、制酒技术、缝合木船技术等传入中国。西方科学技术知识的传入,是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对中国的重大贡献[1]。

第四,宗教文化方面。丝绸之路的开辟,为各种宗教文化传播中国提供了条件。自从公元1世纪佛教传入中国后,随着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伊斯兰教、摩尼教、景教、祆教、犹太教、基督教等各种域外宗教涌入中国,对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思想哲学产生了根本性影响[2]。

第五,艺术生活方面。丝绸之路带来的西域文明的影响表现在中国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从饮食、服饰、宅居、节庆、娱乐等风俗时尚,到音乐舞蹈、文学艺术,都反映了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巨大融会力[2]。

2. 丝路文化教学的意义

古代丝绸之路是连接亚欧大陆东西南北的商贸道路网络,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之间的和平交往、商贸互通、文明交融、和谐相处之路。古丝绸之路所体现的这种精神,在当今世界仍然极富生命力,并将为西安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提供不竭动力。主席在哈萨克斯坦访问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他强调,20多年来,随着中国同欧亚国家关系快速发展,古老的丝绸之路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这对于当今复兴丝绸之路、加强沿线各国的经济贸易和其他各种合作、传承东西方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历史文化的传承者,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培养丝绸之路城市友好使者为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如何让大学生认识到丝路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如何能够合理地组织教学,进而有效地将丝路沿线各国的重要文化渗透到外语课堂教学之中。因此,研究丝绸之路文化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丝路文化教学实施途径

3.1文化知识传授

在“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个大背景下,外语教师应该将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的重要文化知识渗透在教学活动之中。如: 文化的本质特点和功能,文化包含的内容和范畴,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念和习俗规范等,都需要教师利用课堂内外通过各种形式传授给学习者,如可以通过讲座的形式,以不同的文化主题构成一系列的文化讲座,这样有利于学习者进行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如,一个中国人,如果不了解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所谓的交际距离,在交谈过程中如离对方太近或太远,都会引起对方的不适,这就是文化造成的误解,所以在教学外语教学中要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培养。

3.2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研究者以科学的态度,从掌握的文献资料中摄取信息、材料,帮助了解事实真相,并发现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研究方法。案例分析的目的是考察特定事件或事物的发生和变化,回答“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实际的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的失败案例来说明跨文化交际中误解产生的原因,帮助学习者了解不同文化在某个方面的不同期望和表现[7]。可以从报纸,新闻报道渠道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让学生对这些失败的例子进行分析,或者教学者也可以给出四个选项解释误解产生的原因,让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选择,如果一次选错,就让他们再选,直至选对为止。案例分析通常采用以下几个步骤:①背景简介;②干预及过程;③效果及现状;④问题分析;⑤启示、思考;⑥结论与讨论;⑦建议等。

3.3文化互动教学

这是以教师与学生作为不同文化表现者的之间的互动教学,使学生在与教师的文化互动中感知外来文化,如教师与学生相互讨论某一文化现象,使学生在探讨中感知到自己与教师文化的不同,然后形成自我判断,可以采取的方法有文化疑惑解析、文化冲突化解、文化专题研究等。通过开放式的、平等性的、交流式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自觉地形成开放、平等、尊重、宽容、客观、谨慎的文化态度。因此,在互动讨论中,教师也应特别注意以开放、平等、尊重、宽容、客观、谨慎的态度组织讨论,只有将这些文化态度渗透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形成相应的文化态度。

3.4文化实践教学

文化实践就是让学生在外语教学中直接参与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文化交往,在亲身参与的文化实践中获得有关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文化的知识、形成对沿线国家文化的认知态度与理解能力。

西安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实施方案》日前正式出台,我市确定五大重点任务,着力打造“一高地六中心”,努力把西安建成最具发展活力、最具创新能力、最具辐射带动作用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一高地”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开发开放高地。“六中心”分别为金融商贸物流中心、机械制造业中心、能源储运交易中心、文化旅游中心、科技研发中心、高端人才培养中心。为落实好《西安宣言》,力争每年在西安举办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市长论坛、市长圆桌会议。争取国务院批准西安欧亚经济论坛由两年一届改为一年一届,并同期举办丝绸之路博览会。在此期间,西安还将举办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洽谈会、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丝绸之路美食文化节等系列活动。

以上活动将为学生提供了最佳的文化实践平台。学生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就能够低成本、快捷又方便地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人们直接交往,在交往中直观地获得文化知识,从而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文化意识和能力。

为了充分利用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人们最直接接触的机会,提高其有效性,教师事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知识、意识、能力准备。同时,在参与有关丝绸之路经济带会议之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专题讨论会或者专题辩论会,让学生总结他们获得的文化知识,形成的文化态度以及文化能力的体会。

经济学的背景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高职;英语;教学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新技术职业岗位和岗位群需要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技术人才。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纷纷在中国落户,中国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也越来越紧密地融入到全球化的背景中,由此,高职毕业生用英语直接与外商、外籍客户交际以及以专业英语作为从事职业岗位基本媒介的需要更为普遍和迫切。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体制的长期制约,我国的高校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英语教学,基本未走出以系统的英语言知识传授为重点,偏重英语阅读、写作、书面翻译能力培养的模式,导致了所谓“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现象广泛存在。由此,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全方位重新建构,已成为我们广大英语教师共同面临的重大实践性课题。

一、全面树立以就业为目标的教学理念

高职教育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属于高等教育;二是属于职业技术教育。高职教育不是培养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的普通高等教育,也不是培养一般技术工人的中职教育,而是承担着培养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所大量需求的、“零培训”或短期培训就可以胜任具有较高技术含量职业岗位的大批量新型人力资源的历史重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当下中国社会的高职教育就是一种直面就业的教育。与此相适应,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理念也必须与普通高校做出明确区分。普通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应能在对外交往与合作、传播沟通信息和交流科技成果、从事各种类型的高层次管理与服务、参与教育与科研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在对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要求方面,不仅要求他们具有扎实的听、说、读、写、译基本功,而且能把英语与相关专业知识相结合,成为“复合型”人才。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是以直接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特色的,因此,高职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不能照搬普通高校,也不应是普通本科英语教学内容的简单的量的压缩。对高职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夯实基础,更重要的是突出实用性,在他们现有的英语基础上,在较短的受教育期限内掌握能直接服务于岗位工作的语言能力。

教育部2000年《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堂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以下简称《基本要求》)提出,高职英语教学“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要把教学重点从关注语言系统转移到言语能力上。长期以来,普通教育把英语教学的重点放在语言系统上,关注的是语言系统中的语音、语汇和语法这三大要素,从而造成了所谓“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现象的大量存在。如果我们把教学重心定位在言语上,我们关注的将是另外三大要素:言语主体、言语环境和言语作品,从而把言语和言语活动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唯此,才有可能真正关注学生这一言语主体,才会把学生的需要即学生就业的需要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并通过引导学生大量接触英语言语、创造性地运用英语言语去获得就业岗位需求的言语能力,进而真正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

二、教学内容职业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第二届国际大会的建议》在“主题3——改革教育与培训过程”中论道:“21世纪学生所面临的挑战,要求对职业技术教育采取革新措施。最明白不过的是要对课程进行重新设计与定向,以便考虑新课题和新出现的情况,如技术、环境、学习外语与外国文化、企业情况,以及与休闲、旅游接待等有关的、迅速发展的服务业的要求。”又进一步指出,“迅速变化的时代会产生许多‘虚拟课程’,学生可凭藉这些虚拟课程来更新快过时的知识与技能,并学到许多通用的新知识与新技能;而在新时代的企业界,各种形式的自谋职业可为经济独立提供许多潜在的机会。”同样,高职英语课程也必须朝着内容职业化方向尽快完成改革。

过去几年里,高职英语课程长期依赖本科院校教材,而本科英语教材缺少了高职教育的针对性和与岗位相联系的实用性,不能满足社会对高职人才英语能力的要求。《基本要求》印发后,专门面向高职学生的英语教材相继问世,应该说,新的系列教材较好地体现了《基本要求》的精神,保证了全国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但是,在内容职业化方面仍不能适应多数专业学生岗位英语能力培养的需要。笔者认为,职业教育课程整合主要应指建立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而整合的原则是“岗位实践的需要”。从理论与实践整合的角度看,项目课程是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组织的必然选择,高职英语课程亦不例外。

项目课程可以简单地定义为是以工作项目为中心来组织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课程,这些知识不是按照本身的逻辑,而是按照“工作项目完成的需要”而被组织的,项目课程认为,与实践过程直接相联结的知识是实践知识,因此,实践知识是项目课程的核心,但为了促进对实践过程的理解,促进实践能力的迁移以及创造性实践能力的形成,根据实践的需要有选择地学习部分理论知识也是必要的。对项目课程来说,受过教育就意味着能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当课程内容以工作项目为中心而被组织时,这就始终在提醒学生,这些内容是与工作任务紧密相关的。这样,学生就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工作任务,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上,他们会意识到,掌握这些知识仅仅是手段,最终的目的是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这样,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便能与岗位能力要求紧密地匹配起来。而高职英语项目课程的构建,必须分阶段、分学科、分专业实施,其基本思路可定位于:大一开设高职公共英语,大二、大三则针对不同专业和岗位需求,开设高职英语项目课程,使学生所学内容充分职业化。

三、坚持交际法教学,强化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经济学的背景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 实践教学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作为一个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专业之一,受到各个院校的重视,越来越多的院校都设立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培养综合型、复合型的人才对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需求概况

2004年7月1日新的《贸易法》正式实施,我国对外贸易权的管理方式由原来的审批制改为备案登记制,准入门槛降低后,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大幅增加。2006年中国外经贸培训网的数据显示,全国备案的外贸企业已骤增至18万,5年内国内外贸企业的数量将是目前外贸企业的2倍。外贸主体在迅速壮大,但外贸人才队伍建设却严重滞后,存在大量的供给缺口。我国外贸人才主要是由高等院校培养,目前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约380所。所培养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每年几万人,与百万的需求相距甚远。而根据2007年国家教育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统计,我国每年高校经济类毕业生在13万人左右,即使13万经济类毕业生全部从事外贸工作,也只能培养出65万外贸人才,按照每家新增企业需要3名外贸专业人才计算,尚有100万人才的大缺口。

由于国际贸易特殊的贸易环境和运作惯例,外经贸业务工作具有较高的风险性,较强的专业性。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不愿承担培养和训练毕业生操作技能的的费用,在员工招聘中倾向于录用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能够直接进入业务状态的外贸应用型人才。但是,据2005年麦肯锡咨询公司对83家高等院校毕业生进行的调查,进入到企业后马上就能够胜任工作的仅占10%。

二、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

调查显示,企业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数量问题,选择“越多越好”的占54.1%,认为“只是关键岗位需要”的占43.2%。企业招聘时看中的首先是实践能力,其次分别是持续学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可以看出,企业更看中一个人面对新事物的再学习能力以及面临新问题的解决能力,也就是应用创新能力。由此看来社会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量是很大的。

产生这一矛盾的原因很多,从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来看,具体存在如下三方面的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趋同于理论型

各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偏重于学生在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等宏观方面的理论知识掌握,而对于国际贸易具体、实务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大多数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高校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并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在具体业务中的岗位要求。

2、专业课程体系趋同于局限纯经济类

在1998年以后.我国政府改变以往以计划为主的调控经济的手段,不断加强宏观市场经济调控手段的运用,通过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发挥来促使我国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一时间,国内高校也开始重视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金融学、计量经济学等经济类课程,各种经济类理论课程进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在总培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各校原有的专业课程体系自然就向纯经济类课程体系趋同。

3、专业人才培养方式集中于课堂上理论知识的传授

在人才培养目标趋同于理论型和专业课程体系趋同于局限纯经济类的特点下,我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普遍存在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重理论、轻应用的问题。各高校虽然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了各种实习。但在高校评价体制以科研为主,国际贸易实际、业务实践集中体现在商品流通过程而非生产过程等客观背景下,高校专业教师不得不集中精力侧重研究国际经济理论的发展以提高科研成绩,外贸公司和企业也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所以,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也面对无稳定的实习基地、实习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精通进出口业务操作的教师流向企业等现实问题,从而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培养方式过于倾向课堂理论教学。

经济学的背景范文第15篇

关键词:知识经济;中学德育;课程改革

课程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依据,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载体,因此,课程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居于核心地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是纯粹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人们对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作出的反应。因此,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不仅决定了一定社会中的教育是否要进行改革,而且从根本上决定了改革的方向、目标和规模。

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的学校教育模式可以概括为这样一句话,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生产者和劳动者,然而,时代变了。当今世界,知识被认为是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尤其是信息和技术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知识经济这一概念很好地突出了知识和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重大作用,恰当地概括了这种新型经济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知识经济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现有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已经不言而喻的。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科技,关键是人才,基础是教育。面对时代赋予的重大使命,教育本身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必须要改革。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基础教育的课程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承认,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同时展的要求和肩负的历史使命中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了学生经验,也脱离了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仍然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区别、选拔的功能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对素质教育所产生的不良影响,都足以表征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日益开放的国际国内环境给未成年人的思想和道德建设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网吧等娱乐场所的迅速发展,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暴力和色情等不好的东西,这些严重地腐蚀了青少年的心灵,影响十分恶劣。因此,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强烈呼吁加强和改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为他们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这同样是当前德育工作极为紧迫的任务。中学德育课程改革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素质教育的实施,为培养新一代的创新型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知识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对中学德育课进行课程改革也是十分必须的。

以1985年党中央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为开端,中学德育课程进入了改革阶段。在中学德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新课改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以德育为首的素质教育理论作为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马克思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发展,不是单一、片面的发展,而是自由、全面的发展,充分、和谐的发展。思想道德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倡导科学精神,马克思历来都把科学和知识当作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革命性力量。在我国,实施素质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需要,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来看,素质教育已经箭在弦上。实施素质教育要做到以德育为首,就必须使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德育在社会主义的德智美体劳的统一中居于主导地位,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导向作用、动力作用和保证作用,是整个素质教育的核心。反过来,只有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确立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办学思想,才能为德育工作提供更加广阔的前景。

我国中学德育课程一直处于改革之中,这些改革变化从总体上来说是进步的、发展的,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首先,我国的德育课程应试教育的倾向比较严重。德育课程评价重分数轻素质,衡量学生德育水平高低的标准仍然是"智育化"的。新课程要求中对知、情、信、意、行都作出了要求,而且提出了很多新的评价理念,注重"发展性评价"、"过程评价"等等,但现实中德育课的考查却只是对学生的道德认知作出测量和评价,即所谓"知识目标的评价",而所谓对"能力目标的评价"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评价"则由于缺乏科学的、可量化的测评体系而导致在实际运用中无法评价。教学中,学校往往把工作重心放在智育上,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关心的还是考试,一切以分数来衡量,在这种压力下,教师和学生被迫以老办法来对付新课程,这无疑削减了新课程标准本身应有的作用。

其次,德育方法存在理论和实践不相符的问题。翻回头去看我国德育方法的研究成果,会发现道德教育的方法研究成果较为完整,而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教育方法的研究成果则偏重于理论层次上的和抽象的,实证的、具体的研究成果很少,很难在课程教学中直接加以运用。实践中我国中学德育课程的授课方式经常采用理论教育法,也称灌输教育法。马克思"灌输"的本意是系统的传授和学习之意,但在德育中过多地使用这一方法,就容易产生"强制灌入"的弊端,引起学生的反感,这也就是很多中学生不喜欢德育课的原因之一。

还有,活动课程存在被简单理解和运用的问题。在新课改过程中.很多人已经开始采用活动课程的组织形式,喜欢组织实践活动。但是很多活动都是在班主任、任课老师或学校的安排下进行的,如果没有人组织或强制要求,这样的活动基本上没人参加。这种形式主义的活动,与活动课程的精神实质明显是背道而驰的。

为了更好的做好中学德育工作,今后的改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把评价体系切实落到实处。新课标颁布后评价体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那就要让这一评价机制真正地发挥作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字面上,改变德育课程用期末考试定成绩的办法,加大过程评估和道德实践能力的比重,扩大评价主体的范围,除了以往专门的德育课教师以外,还应该包括学生本人、班主任、家长等等。

(二)掌握德育方法的研究和运用。一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上应把理论的、抽象的和实践的研究相结合,要加大对课程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并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有选择性地进行研究成果的试点,加快研究成果的推广。

(三)正确实践活动,合理使用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不是十全十美的,不能过度依赖它。实践活动对设计的要求很高,这就要求在活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活动中有适时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在活动后组织学生及时总结、对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予以恰当的鼓励。

在这样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的中学德育面临的既是机会又是挑战,所以中学德育课程必须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改革不仅仅是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更关键的在于对课程本身认识的转变和制度的更新。

参考文献:

[1]卢少军.中学德育课程与教学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2]丛立新,郭华.当代中国课程与教学论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王守恒,姚运标.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