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文化素养的培养范文

文化素养的培养范文

文化素养的培养

文化素养的培养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素养;运行机制;动力机制;约束机制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实践永恒的命题。党的“十”报告中,明确了高等教育的要求和目标,提出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是站在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需要由研究生教育大国向研究生教育强国战略转型的高度而提出的要求,是由以数量和规模发展为主的发展方式转向以质量和内涵为主的发展方式的要求。研究生教育质量虽然有多种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质量观,但从个体的角度来看,关键在于研究生个体整体素养(包括心理素质、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创新能力、文史哲知识和道德修养等),或者说文化素养的整体提升,这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所在。因此,系统构建我国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机制体系,对于保证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机制的整体构架

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机制是指在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系统内,各与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相关的组织或个体在实现文化素养培养目标的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形式以及其运动原则和内在的、本质的工作方式,它包括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三个一级子机制。其中,运行机制是指有关组织或个体在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过程中,其基本职能的活动方式、系统功能和运行原理;动力机制是指系统动力的产生与运作的机理,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包括政府驱动、导师引导、校园文化影响以及社会推动;约束机制指对系统行为进行限定与修正的功能与机理,约束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约束因素,即政府管理、校园保证、导师监管和社会监督。

按照以上分析,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运行机制从研究生培养过程进行细分,包括了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目标调整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课程设置协调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论文撰写引导机制和研究生文化素养实践活动深入机制等四个二级子机制。动力机制从影响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的不同主体来看,又分为研究生文化素养政府调控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校园熏陶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导师感染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社会参与机制等四个二级子机制。约束机制从不同的主体来看,又分为研究生文化素养政府约束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高校保障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导师监管机制和研究生文化素养社会监督机制等四个二级子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机构体系组成及各二级子机制对研究生文化素养具体内涵的影响情况见图1。

二、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运行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运行机制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在研究生培养中,以培养并提升研究生整体文化素养为目标,从设定培养目标到课程学习,从撰写科研论文到开展实践活动的整个管理运行过程。从研究生培养过程视角来看,研究生培养过程主要包括设定培养目标、课程学习、科研论文撰写和开展实践活动,因而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机制包括培养目标调整机制、课程学习协同机制、研究阶段引导机制和实践阶段深入机制。

(一)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目标调整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目标调整机制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结合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对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作出相应调整的有效运行机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毕业研究生的需求主体是市场经济下的多元化的用人单位,传统单一学术性标准所培养出的人才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多层次、多目标的需求。用人单位不仅需要高水平的学术理论型研究生,更需要大量复合型研究生。同时,研究生个体发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向传统的单一培养目标提出了挑战。市场的需求以及研究生自身的需求决定了单一培养创新性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必须以适应社会需求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目标。除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外,更需要加强对研究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更强的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加强文史哲知识的学习,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之成为有较高道德修养的人才。

(二)研究生文化素养课程学习协同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课程学习协同机制是指以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为主体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二级单位与其它二级单位之间,以及本校研究生培养单位与其它院校研究生培养单位之间,在研究生课程教学资源上实现教育资源互惠互利共享的有效协作机制。

首先,要加大文史哲类知识选修课比例。现阶段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主要局限于各高校和学科之内,不同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学科专业之间独立性和封闭性较强,文史哲类选修课开设较少。要打破二级单位开设研究生教育课程的固有传统,让更多的学院参与到研究生教育课程之中,这有利于将竞争机制引入到研究生课程教学之中,有利于提升整个课程体系中选修课的授课水平[1]。此外,高校还可以探寻与其他高校合作开设优秀选修课程的有效渠道。只有研究生课程形成了开放办学的良好氛围,提升其授课水准,才能吸引更多的研究生积极选修相关的人文素质课程,真正起到启迪和陶冶研究生的作用。

其次,要增加选修课程的数量和非正式课程教育的数量。当前研究生教育课程结构中,非正式课程比例较低,尤其是高质量的非正式课程严重缺乏。有些高校认为非正式课程不能算做传统意义上的课程,没有意识到非正式课程对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的积极意义,对非正式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只是象征性地举办一些学术沙龙与学术讲座,整体水平不高。因此,高校要重视非正式课程对研究生文化素养的重要作用,在高校内部和其他单位合作或者与其他高校合作举办高质量的学术讲座、学术会议等,让学生在自身的亲身探究过程中提升创新能力[1]。

(三)研究生文化素养研究阶段引导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研究阶段引导机制是研究生在完成课程阶段的学习之后,研究生培养单位在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与开题、开展科学研究以及论文撰写过程中,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所形成的管理运行机制。

首先,要按照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的目标抓好论文选题和开题工作。开题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选题是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资料收集是否全面充分,研究方法运用是否科学,学位论文是否具有创新性,是研究生为后续研究工作制订方向和框架时所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也影响着研究生后续创新能力的锻炼和提高。高校要按照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目标,科学地制定开题报告的评价标准,并将其作为基本要求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之中。

其次,高校要制定系统规范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标准。从考查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应用价值的角度,高校要求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并对发表的学术论文的期刊范围作出明确规定。高校应结合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制订相应的学位论文评价标准,引导研究生在研究期间锻炼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研究生文化素养实践阶段深入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实践阶段深入机制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在实践能力培养环节上,为保证研究生实践活动得到有序的组织与开展,确保实践活动成效而形成的管理运行机制。

研究生要在实践中加强专业知识的渗透和运用,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同时,学生要带着课题去调研,去实践,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同时,在实践中拉近学生和社会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多一份对社会的关怀和责任感,这样有助于积极健康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和巩固。

高校研究生实践包括培养并锻炼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科研实践,也有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开展诸如社会公益活动等内容的社会实践,因此,研究生实践阶段应结合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目标的要求及其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的工作:一是要成立由高校主管研究生教育工作及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领导负责,研究生处、部(或研究生院)牵头,学生工作部、财务处等多部门参与的研究生实践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研究生处、部(或研究生院)。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校研究生实践活动的整体方案与总体规划,及时解决研究生实践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协调各部分工作,为研究生实践活动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高校要在研究生培养方案设计中将研究生实践,尤其是社会实践纳入其中。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将研究生科研实践视为研究生培养内容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之中,对研究生科研实践的时间、内容均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于大部分高校而言,并没有对社会实践要求不够。因此,需要明确将研究生社会实践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之中,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具体来说,就是要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研究生必修环节,并规定有相应的学时和学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活动。三是强化对实践活动的管理。要结合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的不同特点,制定和完善研究生实践活动管理制度,尤其是基本的运行制度和激励制度,对研究生实践活动进行定期检查、评价、总结和表彰,查找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形成稳定的管理机制,使研究生实践与教学、科研形成有机结合,使实践活动不流于形式,卓有成效地开展。

三、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动力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动力机制是指在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过程中,与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相关的系列主体发挥其自身的主动性与能动性,为提升研究生整体文化素养而采取的激励和引导的机制。

要保证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工作顺利进行,除系统构建其运行机制外,还必须构建并完善其动力机制。要构建并完善研究生文化素养动力机制,需要充分发挥四个主体的作用:一是政府激励,即发挥政府的激励作用,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研究生文化素养良好氛围的形成。二是校园熏陶,即通过高校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三是导师感染,即通过导师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在研究生的文化素养培养中发挥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四是社会引导,即通过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一)研究生文化素养政府激励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政府激励机制是指中央和地方两级教育主管部门在研究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中,通过相关政策的制订与制度的出台,引导、激励研究生文化素养提升的管理机制。

作为中央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教育部和地方教育厅应通过政策杠杆,保持全面的策略性控制权限,变行政管理为政策调控。对于研究生文化素养包括研究生整体素质的多个组成要素,政府需要从自身的权限范围,有选取性地开展有关工作,尤其是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激励研究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激励方面,政府可以拓展奖励的时间接点和奖励范围。现有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方面的激励主要在于研究生毕业后所开展的国家和省级优秀博士论文和硕士论文的评选。建议除开展优秀学位论文评优外,还可以将奖励的时间进一步拓展,涵盖到研究生在学期间,这对于研究生学习更具激励作用。比如,可以分年级分学科设立学习期间的创新能力奖等。此外,在研究生道德方面,两级政府可以设立研究生道德奖,奖励在道德方面有优秀表现的研究生代表。

(二)研究生文化素养校园文化熏陶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校园文化熏陶机制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为提升研究生文化素养,在自身校园文化建设上,在校园文化影响研究生文化素养的培育上,所形成的人才培养管理运行机制。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特定的校园环境中创造,与社会和时代密切相关且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研究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熏陶机制的形成,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从物质文化层面上来看,大学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之本。苏霍姆林斯基曾言,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因此,高校要在做好净化、美化和绿化校园工作的基础上,注重学校物质环境的整体规划与建设[2]。每一所大学均有其较长的办学历史,在校园建设上赋予了其特有的办学文化精神内涵,影响着校园文化建设。

当下各大学在教学评估的要求下,开展了新校园建设,在新校园的规划与建设中,大学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宿舍、教室布置,都需要进行统筹考虑,精心设计,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各大学所独有的文化寓意,实现新校园建设与原有大学文化精神的有机统一,形成新校园与老校区的和谐建设与协调发展。通过校园文化环境的全面建设,营造良好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特有文化环境物质条件和环境氛围,影响研究生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智、创新的精神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

第二,从精神文化层面上来看,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之魂。著名教育学家、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在其著作《什么是教育》中,论述了其对教育的深刻理解,认为“真正的教育应先获得自身的本质。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这种影响大学教育的信仰,就是一所大学的大学精神。

对于大学精神的理解与认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大学,会因时因校而有其各自的理解与显性特征。比如,蔡元培先生借鉴德国高等教育研究高深学问的理念与思想,在执掌北京大学期间,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认为大学应该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所在;应该广集人才,容纳各种学术和思想流派,让其互相争鸣,自由发展,最终成为北京大学长期以来的大学精神。梅贻琦先生认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贻琦先生在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期间,积极聘任各学科优秀人才到清华大学任教,其中最有影响力并产生深远影响的莫过于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组建。在梅先生的热情邀请和积极努力下,清华国学研究院汇聚了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四大导师。这四位大家学者到清华大学短短四年中,共培养了毕业学生近70名,其中50余人后来成为我国人文学界著名学者,成就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享有盛名的一段历史。

(三)研究生文化素养指导教师感染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指导老师感染机制是指研究生导师从自身人文精神、专业素养、教育素养等三方面去影响和培养研究生的文化素养的导师影响机制。

研究生导师的文化素养包括人文精神和学科文化素养、教育素养三个层次的内容,研究生文化素养指导老师感染机制主要应从三方面入手予以构建。

一是以导师的人文精神影响并提升研究生人文素养。人文精神是人对理想、尊严的追求,对价值取向和人的存在意义的思索,它强调人的身心全面的价值追求,是行为方式升华和凝练而成的一种稳定的准则和精神。具备人文精神的研究生导师才会真正理解教师的神圣职责,才会更好地履行教师的义务,自觉关心和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因为人文精神突出对人的关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导师既是研究生学业上的导师,也是研究生生活和思想上的导师。与研究生相比,导师的专业知识和人生经验积累都比学生要多,因而除了在学术上对研究生加以引导,还应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加以引导。导师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德智并举以及严谨、勤奋、求变、不畏困难的治学态度和精神会熏陶和感染着学生,让他们学会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使大脑充分地活跃起来,以更好更快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是以导师的学科文化素养引导并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研究生导师学科文化素养是指研究生导师对本专业领域内独特的见解和知识体系。在研究生培养阶段,教育的主要任务不只是传授学生传统的专业知识,而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使其大脑充分地活跃起来,以更好更快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够独立、科学、全面地开展科研活动。在导师启迪学生的过程中,学科文化素养高的导师善于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敢于提出问题挑战权威。通过这样的训练,在导师言传身教的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养成创新的思维方法为以后的学术研究活动铺平道路。同时,学科文化素养高的导师注重自身知识结构的不断补充,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与当今的时代同步,这样的导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会比较注重开拓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思维[3]。

三是以导师的教育素养引导研究生培养敬业精神,提升创新能力。教育素养是教师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师行为方面的外在显现,它显现为导师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教育素养高的导师会善于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根据学术研究的特点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研究方法,让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让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主动思考和探索来体会研究本身带来的成功和喜悦,并采取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反映,强化学生自主开展创新性的科研活动。

总之,导师的人文精神、学科文化素养和教育素养构成了导师整体的文化素养,导师不断地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注重这些文化要素的提升,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才能永远站在科学知识和时展的前沿,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能力。同时,在日常的言传身教过程中,用良好的学科素养和教育素养来指导自己,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导师的人格魅力可以直接对学生产生无言的、持久的影响力,使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得到一个更大的提升。

(四)研究生文化素养社会引导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社会引导机制是指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系统重要的社会外部大环境,从正面去影响研究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机制。

就具体有关内容而言,主要是要加强社会中介评估机构在研究生文化素养评估方面的引导作用,尤其是开展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生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即便是在理论研究界,何谓研究生创新能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衡量标准与评价体系由什么组成,怎样客观评价研究生创新能力,都存在着争议。目前就有关社会中介开展的评估活动来看,很少涉及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评估。因此,需要就研究生创新能力开展相关研究,同时也需要有社会中介评估机构开展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估。社会中介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评估,既要评价研究生外显的创新能力,也要评价研究生潜在的创新能力,既要关注研究生在学期间的创新能力,也要关注研究生毕业后的创新能力。总之,要鼓励社会中介机构积极开展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科学评估,科学构建起评价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评估体系,从而形成引导研究生提升创新能力的社会引导机制,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在文化素养激励过程中的参与和引导作用。

四、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约束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机制要有序、高效运行,除系统构建运行机制和动力机制外,还需要构建文化素养培养的约束机制。如果说运行机制的构建是构架文化素养培养机制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规范与秩序,动力机制为其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提供动力源的话,那么,文化素养培养的约束机制则是为其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提供边界制约。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约束机制是指在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过程中,影响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的相关主体为研究生文化素养提高而形成有效边界制约的管理机制。

(一)研究生文化素养政府约束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政府约束机制是指中央和地方两级教育管理部门在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方面,尤其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主要通过评估与监督手段而形成的政府部门保证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基本要求的管理机制。

中央和地方两级教育管理部门对于研究生文化素养的约束,主要手段是强化两级政府的评估职能,通过开展科学、日常化的学位论文评估工作,保证研究生创新能力达到基本的要求。

从目前我国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开展的学位论文评估工作来看,主要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司委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每年开展的博士学位论文抽查工作。我国研究生培养规模已居世界前列,目前,全国毕业的博士研究生毕业人数近5万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人数近50万人,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每年所抽查的博士学位论文比较有限,按年每所博士学位授权高校平均抽查5篇博士论文计,每年抽查博士论文数约1 500篇左右,仅占博士生毕业人数的3%,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评估更是没有开展。因此,必须要发挥省级地方学位委员会的作用,省级地方学位委员会也应积极主动开展对所在地区高校博士学位论文及硕士学位论文的抽查评估,加大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的抽查面及抽查的比例,以增强两级政府,尤其是省级地方政府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监督。

(二)研究生文化素养高校保障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高校保障机制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在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方面,通过政策与制度建设和管理机构设置等方面的有效举措,保证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质量的管理机制。

首先,高校要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精神,从制度层面和政策层面加强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人文氛围,为研究生文化素养的整体提升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保障。在制度和政策的设计上,高校除了对研究生知识学习和创新能力的设计外,还应将道德修养、价值观等素养培育纳入其中,在制度建设上有所创新,并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应的政策文件。高校要进行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要为研究生参与学校建设与管理搭建平台,为研究生参与学校建设与发展献言献策,参与学校建设与管理提供条件。比如,通过制度创新与制度设计,将研究生作为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让研究生代表作为成员,参与学校重大事项、长远规划、重大政策的决策,明确研究生在学校的主人翁地位,增强研究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其次,要建立健全高校文化建设领导机构,强化对高校文化建设的领导、组织与建设。高校要成立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各有关职能部门、专家和院(系)主要负责人组成,统揽发展全局、把握发展方向、推进文化制度建设与创新等重大问题上的领导作用。专家委员会发挥专家委员会对学校文化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全局性问题上的咨询和建议作用,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决策参考。高校文化建设必须结合自身的办学传统,以特色鲜明和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主题活动为载体,强化研究生文化素养教育。

再次,要营造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高校精神是高校之魂,高校特色是高校之根,校园文化环境是高校之叶,各类社团是高校之花,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高校校园文化发展之果[4]。研究生在学期间,对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其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知识学习、创新能力培养及良好思想道德的重要引路人。因此,从这一微观层面上而言,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将高校校园文化培育成一颗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一方面,研究生导师要倾注其心血去关爱并指导学生,通过其表率作用,影响研究生树立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高远志向,要有人文情怀,热爱祖国,关注民生,引导学生树立仁者爱仁、同胞物与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研究生要形成尊敬师长,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在导师引导下全面提升自身的各种素养,与导师一起为构建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而共同努力。

(三)研究生文化素养导师监管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导师监管机制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为保证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质量,就强化对研究生导师的监管而形成的管理机制。

首先,应完善研究生导师考核制度。研究生导师最本质的工作就是培养研究生,引导研究生成人成才,只有一流的导师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因此,要提升研究生文化素养,就必须要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从我国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总体情况来看,各高校都制订了研究生导师遴选的制度和规范,但普遍缺乏对研究生导师评聘后的后续考核,使得有少数部分研究生导师缺乏继续开展科学研究的动力,影响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高校有必要对研究生导师进行定期的学术创新能力的综合考核,从制度上督促研究生导师继续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保证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条件。

其次,在导师业绩评定方面高校应该推行导师问责制度,将其培养的研究生文化素养作为最主要的指标之一,把监控研究生文化素养的主要责任落在导师身上,并与导师业绩考核指标相联系,把研究生培养质量与导师的切身利益挂起钩来。这样导师才能更加关注导学关系,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断提高研究生的文化素养。据了解,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各种信息通过网络媒体的渠道传递给学生,这些信息良莠不齐,学生自身还很难区分和取舍,只有适当地减少导师所带学生的数量才能及时地观察和跟踪学生,定期和学生交流沟通才能发现学生思想上和行为上存在的问题。而达到这样一种理想状况的前提,是导师所带的学生必须是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以便导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指导和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研究生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的成熟和巩固时期,需要一位良师及时地引导才能让他们在学术和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远。因此,建立研究生导师问责制度是有效保证研究生文化素养提高的重要举措。

(四)研究生文化素养社会监督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社会监督机制是指与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相关的社会机构,在研究生文化素养过程中,就自身发挥其在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过程中的检查、审核、监察等作用的机制。

现代管理中的监督,是指管理主体为获得较好的管理效益,对管理运行过程中的各项具体活动所实行的检查、审核、监察、督导和防患、促进的一种管理活动[5]。研究生文化素养社会监督机制,主要源于社会新闻媒介对研究生文化素养的监督。

目前,我国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学术造假和学术不端的行为,教育部为强化相关管理,已于2009年3月19日发出《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这客观上反应了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我国研究生教育学术不端行为被发现的众多案例来看,主要是来源于社会的监督,尤其是新闻媒介(主要是网络和报纸)的监督,才使得一些学术造假及学术不端行为得以曝光,新闻媒介在客观上起到了监督学术造假,规范学术行为的重要作用。因此,进一步发挥新闻媒介在研究生培养中的监督作用,减少政府对新闻媒介的干预,让新闻媒介能够客观、公正地批露我国研究生培养中的一些问题,这对于强化对研究生文化素养的监督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 健.研究生教育课程结构及其优化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2(12):36-39.

[2] 高 嵩.社会实践与研究生素质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5(12):50-52.

[3] 刘荣军.试论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学校文化运行机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7):199-202.

文化素养的培养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课程;职业素养;有效办法

中职学校的重要使命是为国家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技术人才,而文化课程对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责无旁贷。但目前中职学校文化课程是否真正发挥了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作用呢?笔者就此问题展开调查和研究。

一、目前文化课程在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1.从学生角度开展问卷调查笔者对所在中职学校部分学生职业素养状况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主要覆盖学生对职业素养的认知程度、接受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学校文化课程对职业素养的培养情况等方面。收回有效问卷197份,反馈出以下主要问题。(1)在了解什么是职业素养方面:仅14.72%的学生选择了非常了解,74.62%的学生选择了基本了解,10.66%选择不清楚。(2)在对自己的职业素养满意度方面:仅5.13%的学生选择了满意,63.45%的学生选择了一般,31.42%选择了不满意。(3)在通过什么途径可以接受职业素养培养方面:竟有高达69.54%的学生选择可以通过学校的文化课,有高达73.1%的学生认为文化课程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非常重要。(4)在学校目前文化课程进行职业素养的培养满意度方面:有高达62.44%的学生选择了不太满意,27.51%的学生选择不满意。学生对文化课程进行职业素养培养有诉求,有效落实文化课程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任务要求迫在眉睫。2.从文化课教师角度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某学校语文、英语、德育、数学四个学科的教师,回收调查问卷59份,回收率为100%。意在通过调查找准文化课程中存在的职业素养培养方面的具体问题,充分发挥文化课教师在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1)在教师对中职生职业素养的了解程度方面:有20.34%的教师非常了解,67.8%的教师比较了解,11.86%的教师不太了解,大部分教师都对中职生职业素养有所了解,了解程度比较高。(2)在文化课程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方面:高达85.76%的教师认为成效一般,有11.69%的教师认为较差。大部分文化课教师在教学中融入了职业素养的培养,但培养成效不理想。(3)在文化课教师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上存在的困难方面:10.55%的教师欠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意识,50.85%教师不知如何契合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融入,20.34%的教师缺乏有效的培养模式方法,18.26%的教师提出没有明确的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标准。文化课教师在开展职业素养培养时困难不少,需要积极开展教学实践研究,才能很好完成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任务。

二、案例分享是提高文化课教师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办法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养,如果一味采用传统灌输理论模式往往效果不好,教师应该契合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提高学生兴趣。而好的教学设计案例分享借鉴,又是帮助教师开展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有效办法。下面的教学案例分享以供教师借鉴。有的德育课教师为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进行的教学设计,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活动明白敬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把学生自由组合分成4个小组,每组利用10根面条、胶带、棉花糖,要求各小组10分钟内搭一个以棉花糖为顶的塔,看哪组搭得最高哪组获胜。学生对此兴趣盎然,活动后让学生反思讨论,在搭塔的过程中,哪些因素起了重要作用。从而使学生理解了职业素养的内涵,明白了敬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教师再从企业需求评价角度引申讲解职业素养的丰富内涵,明确具备什么职业素养的学生最受企业欢迎。有的语文教师以任务驱动法要求每个小组制作完成以“工匠精神”或“大国工匠”为主题的手抄报一份,要求主题突出,语言简练,材料丰富,设计美观,且要求小组成员介绍解说手抄报进行作品展示。实践表明,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提高了沟通、协作的能力。同时还很好融入了对学生大国工匠精神的教育渗透,比直接灌输职业素养的说教形式效果好。

三、进行课堂职业素养评价是教师促进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有效手段

职业素养评价是促进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有效手段,通过评价反馈意在强化学生职业素养的自我培养意识,不断促进职业素养提升,使职业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地。首先,学生自评。每次课或一周要求学生进行一次自评,每项以分值的形式给自己评价打分。评价项包括本次课是否完成学习任务,是否与其他小组成员和谐有效沟通,是否坚持全神贯注听课,是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具有团队精神,完成任务时是否有责任心和荣誉感,是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主动担当并克服困难,是否在课堂互动中具有较强的参与表现力,能否做到管理自我遵守纪律,是否做到有不懂的问题虚心请教等。其次,教师评价。教师要定期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打分评价,并及时进行反馈。每个学生都很在乎教师的评价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举足轻重,就像一面镜子,更能让学生认知自己职业素养的情况。教师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包括上课能否做到自律、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完成学习任务时能否做到保质保量,能否做到坚持不懈,能否在小组合作中积极承担任务,能否与他人和谐有效地沟通,在完成学习任务时能否具备学习创新能力等。学期末学生要根据平时多次自评的数据完成自评报告,教师也要完成对每个学生的职业素养评价报告。积累中职三年的职业素养评价报告装订成册,形成学生职业素养评价手册。学校根据学生职业素养评价手册优先推荐优秀学生实习就业。课堂职业素养评价目的是使学生树立职业素养自主自觉培养的意识和并积极指导行动。

四、借助线上数字化学习资源是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

基于学生信息化时代的学习需求,借助信息化教学平台也成为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笔者所在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发了线上教学平台,购买职业素养方面的相关视频课程。这些信息化数字资源,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锦上添花。校企合作开发的线上教学平台课程资源,大大地拓展了学生职业素养学习的内容。例如,《从业者的职业素养》视频讲座,介绍作为一名从业者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职业形象和礼仪》视频讲座,讲解在一个职场中人在职场中的形象和礼仪,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合乎职场的礼仪规范;《如何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视频讲座,强调职业生涯规划对人生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学会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中国人的敬业精神与职业境界》视频讲座,讲解敬业精神的具体表现;《职业困扰的心理调适》视频讲座,强调心理调适的重要性与方法;《职场关系和职业技巧探讨》视频讲座,讲解进入职场后如何处理职场关系等等。为丰富线上平台的信息化资源,教师积累上传教学内容中关于职业素养的视频资源,同时要求学生搜集上传关于职业素养的视频资源,还建议师生共同开发制作关于职业素养的校本视频资源。建成职业素养的相关视频资源库,供学生24小时随时登录教学平台进行学习,大大拓展了学生学习职业素养的广度和深度。教师可根据每个学生登录平台学习视频资源的次数和时间情况,线上给出分数和评价,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良性互动。

五、研究文化课教学内容中契合职业素养培养的内容体系是根本

中职学校德育、语文、英语、数学等学科使用的国家规划教材,如何在教学内容中找到职业素养培养的契合点,是教师备课中的难点问题。加强内容体系研究,使原有的碎片化职业素养教育成为内容广泛、学科交融较为系统的课程体系,使不同学科文化课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方面同向同行,才能真正体现职业学校的文化课程区别于普高的文化课的性质,最终实现中职文化课程对学生业职业素养培养的全方位一体化(见表1、表2)。中职文化课程职业素养培养教学内容体系的研究,明确了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方向、任务、要求,教学的定位更加准确、明确,成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参考。

文化素养的培养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职生 企业文化素养 构成 培养

把企业文化引进职业学校的校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企业文化素养,对学生的就业与创业大有帮助,因此当前职业学校已经把中职生企业文化素养的培养作为就业导向教育的一大举措。现在的企业不仅要求员工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还要求他们对企业文化有认同感并适应企业文化的运作。因此对于学生企业文化素养的培养,是学生就业创业的需要,也是企业对新型高素质人才的迫切要求。

1.中职生企业文化素养的构成

企业文化指的是企业在各种活动中贯彻体现的一种以文化取胜的群体竞争意识,它体现了企业的总体风格,是一个企业区别其他企业的独特的模式。其中“以文化取胜”即企业通过自身优质的产品、良好的服务,以及竖立起的优良形象使企业在竞争中取胜。“风格模式”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企业的形象、精神、道德观、价值体系等。三流的企业发展靠生产,二流的企业发展企业考营销,一流的企业发展企业靠文化,因此要想成为一流的企业,就必须有优秀的企业文化。

作为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企业文化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员工的事业心、责任心、职业道德等,从而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实现全体员工的自主管理。若没有良好的品格,再好的企业制度、规范、考核都是一纸空文,因为它们的实施依靠员工良好的品德、诚信、责任心等。因此企业在招聘人才的时候很注重对文化素养的考查。中职生的企业文化素养有以下几方面构成:一是了解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形象、精神、制度等方面的文化;二是认同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职业道德、价值观、行为准则等;三是适应企业文化,这要求学生能适应企业中的人际交往、经营理念等;四是参与企业文化,即积极主动地实践探索,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

2.培养中职生企业文化素养的意义

2.1有利于构建学生的职业素养

拥有职业素养是学生就业的前提与基础。在企业的社会群体中,只用拥有良好完善的品格以及职业技术,才能满足职位的要求,才能使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对于个人,只有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职业素养,才能提升自己的工作质量,让自己在职业生涯中走的更顺利。因此加强中职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十分必要。但目前很多学校都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方面的培养。在校园里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2.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竞争力

在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大环境下,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除了考虑职业技能之外,用人单位对员工的职业素养要求也越拉越高。拥有较高职业素养的人能,很快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与企业团队合作融洽,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培养中职生企业文化素养,能让他们在应聘时脱颖而出,提高他们的竞争力。

2.3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在当今社会中,科技与经济发展迅速,职业环境也随之不断变化。企业要想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随时关注并且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职业环境,随之设计实施与之相适应的变革措施,这就要求职工增强自身的适应能力,能随时调整自己适应变动的工作环境,所以一个人不能只能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工作。要适应多变的职业环境,就必须对不同企业有所了解,培养中职生企业文化素养,有利于增强他们的适应能力。

3.培养中职生企业文化素养的途径

3.1把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应用型人才,服务于地方的经济与社会建设。这就决定了中职教育需要把职业特征、技能、道德等的人文素养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到一起,从而适应社会的需求。这是职业学校文化建设的特色,也是提高学生企业文化素养的需要。这就要求学校做到:第一,把企业文化素养纳入培养目标,并对其进行教学评估,保证其完成的质量;第二,把优秀的企业文化管理方式试用到校园管理中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学习方式;第三,在学校建设完备的教学工厂,让学生在仿真的企业环境中感受企业文化等。

3.2加强企业文化教育课程实施

上课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在课堂上能更全面具体地给学生灌输企业文化素养。把企业文化的学习设置成必修课程,通过课程向学生介绍企业文化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企业文化素养。此外,还可以开设有关企业人力管理等方面的选修课,或设置专题讲座,让学生根据自身需求有选择地进行自我提升。

3.3加强学生的实习实训环节

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除了对学生进行理论方面的培养外,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感受企业文化也十分必要。在实际的实习与实训中,学生不仅能提高职业技能,而且可以更好地对职业形象、职业心态、职业道德以及职场角色等进行体验,从而更好地了解企业文化,培养自己勤奋刻苦、诚实守信等品质。

4.总结

总之,加强对中职生企业文化素养的培养,使他们了解企业文化的精神价值,是他们职业生涯的需要,也是企业对于新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中职生只有了解企业文化,认同企业文化,并自觉主动调整自己,使自己适应本职业的职业行为、思维方式等,把自己融入到新的环境中,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进而更好地参与企业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郭纯静.培养职校生企业文化素养的思考[J].辽宁经济,2010,09(2):76.

文化素养的培养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化学教学;人文素养;培养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是新课程各学科教学共有的重要目标。化学是一门人类认识自然世界的科学,然而化学学科的发展不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关系到社会文明的进程,化学发展的历程与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历史是相互交织的。所以,化学教学是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人文教育是化学教学不可抛开的内容。过去,我们的化学教学过于注重化学知识本位,而忽略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中的价值。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就是要关注学生作为人这一精神核心的全面发展。人文精神的内涵是非常广泛的,笔者认为作为化学教学应努力培养学生积极探索、求真求实、与人合作、关爱环境等品质。那么,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一、充分利用并拓展化学史知识,给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高尚的价值取向

化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紧密相连,人们对化学知识的应用促进着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也促进着生产关系的变革和文化的发展,化学发展的历史凝聚于人类文化发展中。比如,历史上近千年的丹(炼金)术时代,化学的发展几乎停滞不前,分子、原子及元素等概念得到科学的定义后,化学以一门真正的科学展现在人们面前。化学发展的历史也是人类认识世界不断深入的历史,所以深入了解化学发展的历史,能促进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人的成长特别是精神追求的发展需要有榜样的引导,只有向着高尚目标努力前行的人才可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历史上多少化学家,他们不仅是化学研究领域里的精英,更有为科学锲而不舍,为维护正义与世界和平而不惜献身的高贵品质,比如诺贝尔、居里夫人等等,他们无不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二、重视化学实验探究,在实验中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通过探究形成某一个概念、原理或者验证了某一事实,更在于培养学生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分析和认识。化学定律的形成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不能凭想象或捏造。实验过程中要要求学生如实记录实验过程与现象。学生实验往往会出现我们始料未及的结果,这需要我们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深入追究、查找原因。有时一个实验的表象会有较大的差异,而学生对这种表象的认识又有偏差,要引导学生相信真实的观察。通过对实验的真实感知,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W态度,进而影响他们的人生态度。

三、联系工农业生产及生活实际展开教学,使学生养成关注社会特别是关注环境的意识

化学是生产、生活的科学,化学来源于人类的社会生产实践,化学研究最终又要服务于生产和生活。一个美好的理论,如果不能促进生产力的提高,促进社会的发展,那是没有用的,也不会被人们所记住。我们的化学教学要充分结合社会生产实际,问题从实际中来,理论用于阐明实际现象,这样,学生明了学习化学的意义,学起来会更有激情、更有兴趣。

教学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这就使学生关注学习和关注社会联系到一起。

关注整个人类的发展特别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变化,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科学技术是双刃剑,它在给人类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给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巨大的伤害,特别是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极其严重。化学教学要责无旁贷地承担培养人们环保意识的责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不仅要在教学内容中加入有关环境污染与保护的知识,使学生加强认识,而且要通过研究性学习及社会实践等新课程设定的学习专题做一些环境监测、调查的课题,使学生亲身感受保护环境的意义。

四、改变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民主的师生氛围,培养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合作的精神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探究、共同学习、共同提升的过程,我们要充分利用实验,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这样的民主氛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确立学生与人和谐相处的自信和习惯。以小组实验为主的实验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在实验中相互协作,在知识上相互补充。这样能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关注、相互合作的精神。

文化素养的培养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文化素养;培养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在不断加强,更多企业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对英语的人才的选择上,也提高了对毕业生英语水平的要求。中职生毕业后掌握了一技之的同时,如果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就业机会将会大大增加。在这种形式下,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开拓视野,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现阶段中职英语教学与学生实际情况

(一)中职英语教学的现状

现阶段,中职教学课程设置中,一些学校只强调实践课的重要性,忽视了理论教学,尤其是基础文化课的学习。课程设置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重实际,轻理论,虽然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了,但理论知识不足,基础文化课的薄弱也影响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受此影响,英语教学课时少,教师也只是按部就班完成课本教学,教材开发少。对于职业教育教学来说,要做好理论与实践教学工作,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1]。

(二)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文化基础课程相对较为薄弱,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动力,学习兴趣不高。有些学生片面地认为顺利的就业才是保证生活的基础,所以在学校只是对实践技能课程存在着兴趣,忽视或者是根本不愿学习理论知识,尤其是英语学习,加之一些学生自身的英语水平较为落后,在学习英语知识时,不自信,最后完全放弃,造成了英语教学受阻和学生学习成绩的不理想。

二、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意义

(一)促进英语教学的顺利开展

文化,是语言产生的基础,如果可以深入地掌握与了解讲英语的国家的文化底蕴,那么也就较容易并有兴趣去掌握这个国家的语言,从而有效的提高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好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了解讲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就可以引导学生掌握英语的语法规则,习惯用语等知识,从而更好地学习英语。在拓展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也可以激发出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英语学习中去,提高学习成绩。

(二)对学生思想品德有着积极的影响

中职学校的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生受成绩的影响,心理上对学习英语产生抵触情绪,学习中思想消极,害怕犯错误。因此,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从文化渗透入手,让他们了解英语做为一种语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发展过程,帮助学生树立起积极乐观的学习情绪,保证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准确,从而实现更好的学习与发展[2]。

(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通过阅读材料渗透文化,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领会文章内涵,在此基础上来实现有效的写作。同时教师还要给学生讲有关的历史、地理、政治、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提高听力水平的同时引导学生讲英语,讲不同国家的文化小故事,开拓学生视野,了解世界,培养兴趣,从而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措施

(一)树立人文意识

人文精神贯彻到整个语言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文教育观念,不仅要做好英语知识上的讲述,同时还要做好德育渗透。教师不仅帮助学生学习单词、句型、语法等相关的知识点,更要提炼文章中的人文精神。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过程中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3]。

(二)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

不论是在传统的教学上还是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对学生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首先要提高教师本身的综合素养。学校要多为教师提供信息与平台,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协作,组织教师进行培训,交流好的教学经验。对于教师自身来说,也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运用好多种教学方法,掌握最新教育动态,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此外,教师还要进行教学创新,多运用图片、视频、音像等多种多媒体教学手段,介绍英语国家语言的发展史、发展历程;欣赏优秀英文版影视作品,增强直观效果,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帮助学生理解文化差异,树立人文精神。同时,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好学生独立思考与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不仅是职业教育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立足于学校与学生实际,做好分析与研究工作,完善教学计划,为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一鸣.试论中职英语教育中的文化素养培育[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14):131-131.

[2]黄莉娟.浅析中职英语教育中的文化素养培育[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03):150-151.

文化素养的培养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军事文化 文化素养 国防观念

军事文化素养属于高校教育中的基本素质教育,对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提高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和社会的栋梁,在校期间接受国防等相关军事教育是每个大学生应尽的义务,同时,也只有通过接受军事文化教育,使大学生具有必要的军事文化素养,才能够更好的担任起保卫国家、富强国家的重任。接下来,本文就以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军事文化素养为主要目的,对大学生军事文化素养的培养手段进行详细探索和研究,为大学生的军事文化教育提供可借鉴的参考经验。

一、大学生应具备的军事文化素养

(一)高国防意识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国防的重要性都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国家国防是否牢固,军民的国防意识是否够高,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了国家的存亡和民族的兴亡,所以,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和社会的栋梁,大学生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国防力量的重要性,要拥有足够高的国防意识。而国防意识的高低,也是衡量一个大学生军事文化素养高低的主要标准。

科技不断发展,人类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现代国家的国防界限也变得越来越模糊,除了单纯意义上的保卫国家领土完整、统一之外,还包括保护国家的政治、科技、经济、外交以及教育等权利的完整和统一。当前,和平虽然是全世界的主题,人们也都在不断追求和平发展,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纷争,即使是现在,霸权、强权主义仍然存在,恐怖主义、宗教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更是频繁发生,虽然没有大规模的武装冲突,但是局部武装战争还是一直没有间歇过,而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国家领土的完整和国家利益。因此,作为大学生,一定要有正确、全面的国防观念,拥有足够高的国防意识,明确加强国家国防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大学生要有忧患意识,在支持国家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同时,还要通过学习不断加强自身的军事文化素养,为将来在国防中发挥卓越作用打下良好基础[1]。

(二)综合而全面的军事文化知识和理论

军事文化知识,并不是只有军人才应该学习;军事理论,也不是只有军人才应该了解,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祖国和社会的主要支柱,也应该学习军事文化知识,了解军事理论,并且,还要以现代化、科学化的眼光,正确看待和理解军事文化知识和军事理论,进而不断增强自身的军事文化素养。

军事知识所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系统也比较复杂,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学生不一定要综合而全面的对军事知识和理论进行学习,但一定要对其有一个系统的认识[2]。比如,对于国防历史沿革、军队武装建设、武装力量体制、军事思想、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军事情况等进行了解即可,而对于军事高技术发展、局部战争中高技术的应用、新概念武器的发展和应用以及未来信息化战争的特点等,就需要进一步通过学习加深了解,对其形成全面而准确的认识。

二、大学生军事文化素养的培养

(一)将大学生军事文化素养培养纳入教学课程

为了能够进一步增强我国人民的国防意识,全面提升我国国防力量,我国正在逐步建立由国家、军队、社会、学校和家庭构成的“五位一体”的国防教育体系。而在该体系中,大学生是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该体系的建立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大学生的军事文化素质,充分发挥其在“五位一体”中的重要作用,我国高校就应该中正式重视起对大学生军事文化素养的培养,并将其纳入到教学计划中,施行思想和理论教育[3]。

一直以来,虽然高校对大学生军事文化素养的培养都比较重视,却没有对其形成正确认识,认为军训就是对大学生军事文化素养进行培养的主要方式,军训结束之后,相应的军事文化素养培养也就结束了,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军事文化素养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因此,为了更好的培养大学生军事文化素养,高校应该将大学生军事文化素养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并开设相应的教学课程,教授学生军事知识,带领学生了解军事理论。比如,学校可以开设军事知识课程,由专业的教师或者是聘请军事专家来教授学生国防历史沿革、军队武装建设、武装力量体制、军事思想等方面的知识,并带领学生感受未来高科技、高技术的信息战争以及新概念武器战争,全面培养大学生军事文化素养。除此之外,高校还应该开设专业的军事理论和军事技术实践课,最好由教官或者是退伍军人来担任任课教师,使学生能够切实、深入的了解军事知识,正确应用军事理论和军事技术。

(二)丰富军事知识教学内容

要想更好、更高效的培养大学生军事文化素养,高校就应该丰富军事知识的教学内容,合理调整教学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大学生对军事知识和理论形成正确、系统的认识,进而达到增强自身军事文化素养的目的。

在教学内容上,应该摆脱一直以来以军训为主的单一的教学方式,要适当加强对学生军事知识和军事理论的教学。比如,学生可以开设一些军事知识方面的选修课或者是辅修课,并施行学分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开设类似课程的时候要确保教材的先进性和实时性,使学生能够通过教材获取最新、最先进的军事知识和军事理论,使学生能够拥有超前的国防观念和意识,进而在“五位一体”国防体系中更好的发挥其应用作用[4]。另外,高校还应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举办军事知识讲座,邀请军事专家或者是军队干部来对最新、最先进的军事知识、理论、技术等进行展示和介绍,并对当前最新的国际形势、国防武装力量建设以及武器研发等情况进行讲解,使学生对国际发展情况和国家国防建设情况进行了解,明确加强自身军事文化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在教学结构上,在对学生进行军训的过程中,除了常规的纪律和军事技能训练之外,还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轻武器射击、战场简易救护、野外生存等实践性军事技能的培训,还可以将学生带到军营进行军训,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军事技能,丰富军事知识。

(三)适时带领学生下部队参观

为了能够使学生切实见识到军事知识、理论以及技能等的应用,有条件的高校应该积极做好与部队之间的联系,寻找合适的时机带领学生下部队参观参观部队的营房,观看部队的军事训练,感受现代化武器和新概念武器,见识部队军演等,让学生感受部队艰苦的生活和铁一般的纪律,体会军人奉献、无私、无畏的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增加对人民军队的感情,使学生能够自觉继承“爱军尚武”优良传统,学习军人作风和精神,进而增强自身的军事文化素养。

结束语: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是社会的栋梁,对国家未来的发展和进步具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作为“五位一体”国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本分之一,对国家国防体系的构建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作为现代大学生,除了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也应该加强自身军事文化素养的培养,形成正确的国防观念,拥有足够高的国防意识,为国家国防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黄卓.发展高校国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4).

[2] 刘杭军.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地方高校军事理论课程建设[M].北京:蓝天出版社,2010.

文化素养的培养范文第7篇

一、高中美术教育中文化素养结构

(一)高中美术文化素养

美术老师以美术教学作为职责,应当树立起自己的美术文化底蕴,深刻了解美术的本身特征,即美术是通过美术语言普遍展现的,它的主要价值也通过这种形态表现。教师可以辅导学生深刻了解美术的本身,察觉并经历美术语言的魅力以及美术本身的内涵。

(二)高中美术理论素养

美术主要以美术创作、美术观赏、美术作品等为研究对象,来研究美术的美感,让人对美术有基本的感触并领悟和领悟。美术理论的学习完全能够建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也能构建学生心里的审美结构,辅导学生从审美的方面观赏作品、创造作品。学习美术理论,可以让学生了解艺术的本身法则,辅导学生增强审美能力。

(三)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人文科学指与人类活动好处有关的知识,社会科学指研究社会状况的科学,这些内容包括哲学、法律、艺术、宗教、历史等方面,乍一看并没有格外大的相互作用,但美术与他们密不可分。美术作品降生于特定的文化情形和社会背景下,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想要全面把握艺术,我们就要知道艺术是文化的聚拢表现,所有艺术作品都有它自己的文化展现以及炽热的精神性。

以上是文化素养的三个层次,这三个方面环环相扣,共同组成了文化素养结构。

二、高中美术教育中文化素养的主要性

文化素养是人们的知识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能力各方面综合发展的表现。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文化素养在社会占有一个关键地地位。提高文化素养完全能够增强同学们的思想境界,为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的树立提供很好地根基,也能增??同学们的创造力和他们的各方面综合能力,让学生全面有效拓展,更容易的符合社会拓展。文化素养的增强同时也能增强国民的各方面综合素养,发扬中华民族文化。

三、高中美术教育的增强途径

在教学中,要想使学生全面有效拓展,虽然构建什么类型的文化素养是一个关键地问题,但是如何构建同样很关键。基于当今高中美术的教育现状,可以树立以下的几种培养途径。

(一)增强高中生对文化素养的观点

当今学生需要德智体美全面有效拓展,因为有其中一部分文化修养方能更快地了解社会需求,以便融入社会,增强本身的各方面综合素养。现有的社会对人方能力的统一要求更加高,因此教师在高中生这一阶段应该也造就同学们的各方面综合素养,而文化素养就是根本,所以要培养高中生的文化素养。

(二)使用其他专业人文课程

高中教育设置了好多课程,这些课程不仅为高中生提供了一种浓郁的文化气氛,同时也为他们的增强文化素养提供了多样性的资源。在高中美术教育实践中,老师应该充分使用这些资源,扩张同学们的艺术文化视野,丰富同学们的文化知识,让学生学的越来越全面有效,对美术有更连续的的观点,以增强高中生的文化素养。

(三)变迁美术教育的课程结构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新一轮辅导革新,需要将高中美术课程重新划分,让这些课程中包罗上述中的文化素养结构,使课程变得更加具有人文内涵,让学生全面有效拓展,增强同学们的文化素养。

(四)强调基本课程的学习

一些美术课程可以造就同学们的创造思维能力,譬如工艺美术,它与同学们的真实的生活相连,学生可以通过制造手工艺来从实践高中到东西,使自身创造与想象相互融合,完全更能鼓励同学们的创造能力,又可以达到美术教育的目标。美术中很多东西不光树立于基本的抽象规律之上,也需要同学们的创造想象能力。注重于美术基本课程的增强,也能增强同学们的文化素养。

(五)培养高中生的自学态度

自学在探究的实践中是一项很关键地能力。在美术的学习中,不仅只有美术教育,学生也能在一些博物馆、艺术展馆、图书馆等地方,从这里的艺术作品、历史文物或者一些书籍高中到各自的东西,这些自学的东西都能辅导学生在探究的实践中树立一个很好地学习态度。而老师需要带动他们,教他们一些有效的自学对策,并且随时与学生沟通,处置他们疑惑的问题。并不是一切知识都需要靠老师来授受知识,自学这也是一项有效、活络、关键地对策。

文化素养的培养范文第8篇

一、 以教师高尚的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导力量,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其影响非常重要的人,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是实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只有具备高尚人文素养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尚人文素养的学生。特别是在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心理和生理变化显著的时期,一个注意方式方法于细微之处、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将为学生的一生播下幸福的种子,受益无穷。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的提高,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

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没有环境条件的限制,关键在于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观念的转变。要善于捕捉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与切入点。通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发展了学生正确理解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并产生热烈的感情,形成了对美和善的辨别力和追求热情,发展了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使自己的心智得到和谐的发展,激发了内心的潜能,正如斯坦福大学校长有着极美好的阐述:“人文科学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深刻的需要,它赋予社会,世界以方向,目的和意义。

二、 挖掘以教材为主线的课程资源,进行人文精神教育

化学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宏观与微观结合的世界。我们的教材希望通过宏观的认识,体会微观的结构,最终达到宏观和微观的统一。所以无论是物质性质的认识,还是理论知识的了解,都是一个对世界的认识过程。化学世界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我们可以用人类生存的世界来比喻它的微观存在。这样结合宏观和微观一起看问题的思路,引导我们形成正确的认识问题的思路,从而受益终生。从宏观入手,分析各个微观的结构的影响和决定因素,感悟事物都是有关系的,没有独立的个体。从而把化学问题反映到哲学问题上来。

三、 实践探究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人的能力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学生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必须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能促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发展。化学以实验作为学科基础,实验操作与设计可培养学生大胆耐心的实践品质,果敢沉着的自信力,自觉控制的意志力,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并能养成尊重客观、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科学态度,以及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发现和创新的能力。探索实验,使学生始终处于不断探索的情景中,教师及时点拨引导,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和活化,为发挥其思维潜能创造了情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热情鼓励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实践过程,促使他们手、眼、脑、口多种感官并用,真正参与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中来,更好地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

四、 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科学家的爱国情怀令人感动,由此学生很容易联想到耳熟能详的同样具有爱国情怀的发现钋和镭元素的波兰科学家居里夫妇,而居里夫人执着科学、孜孜以求、奉献一生的故事更令人荡气回肠。侯德榜的联合制碱法以及他为国争光的事迹更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诸如此类的德育素材无疑对学生的品德修养提高起着积极的作用。对过氧化氢等的介绍,结合四川地震的场景,引起同学关注他人、关注社会,结合社会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事实是最好的教育。

五、 认识的科学价值和两面性

科学的最高价值在于人与社会生存质量的提高。许多化学物质合成规律的发现及其广泛的应用,展示了化学的科学价值美。从钻木取火到高能燃料,从茹毛饮血到营养浓缩食品,从树叶遮身到新颖衣料,从攀越行走到飞出地球,化学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力量,美化了生活。而且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在创造物质价值的同时,由于科学技术还能够开发新的能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治理环境,保护生态,为保障人类的健康提供支撑,提高国家和社会的安全防护能力,所以导致科学价值内涵的不断扩大。这些知识在新知识的讲授中都能适时渗透,让学生了解科学价值美。

文化素养的培养范文第9篇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学 人文素养 培养方法

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化学课程体系,理解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课程的三维目标,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人文素养内涵和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并列,作为新课程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目标之一,体现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2007年,焦作市教育局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拓展计划》活动,以此来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有幸参加了该活动。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有助于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化学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以化学教师高尚的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人文素养精神的形成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其影响非常重要的人,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是实现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关键,只有具备高尚人文素养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人文素养的学生。在教学中,我积极工作,乐观向上,不为自己的权、名、利而发愁、沮丧、忧虑,坚守着自己平平凡凡的工作,陶醉于自己清清淡淡的生活,把教书育人的繁杂工作做得有张有弛、有声有色,忙碌而有条理,沉着而有节奏,清贫而又充实。这种平和而又乐观的人生态度自然会感染着学生,师生间因此建立了平等、融洽的关系。特别是在高中阶段,正是学生心理和生理变化显著的时期,一个注意方式方法于细微之处、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将为学生的一生播下幸福的种子,使其受益无穷。

二、从化学发展史着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化学发展史就是一部完整的科学家奋斗史,能够使学生了解科学事业的艰辛及科学家执著的求索精神,同时也将激励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不怕困难,勇于探索。例如,在讲到炸药时,我顺便提到诺贝尔发明炸药的历史,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弟弟在实验中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疾,他依然投身实验。邻居不让他做实验,把他告上法庭,他就到把实验室搬到船上,把船开到湖里去。做爆炸实验时,点燃导火线之后,他居然不快速离开,紧盯着炸药不放,直至自己被炸得浑身是血,也依然站在实验的第一线。坚持不懈的诺贝尔,发明黄色炸药的时候,更是失败了几百次,用了四年的时间。一个经历四年失败依然不后退的人,是可敬的。同时教育学生要不怕失败,要在失败中总结成功的经验。

许多化学发展史也体现了科学家们的爱国情怀,了解科学家们的爱国情怀也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讲到侯德榜制碱法时,我提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纯碱产量大大减少,加上交通受阻,英国一家制造纯碱的公司乘机抬高碱价,甚至不供货给中国,致使中国以碱为原料的工厂只得倒闭、关门。当时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侯德榜听说外国资本家如此卡中国人的脖子时,发誓学成回国,以自己已学到的知识报效祖国,振兴中国的民族工业。由于技术封锁,侯德榜只能靠自己不断研究、试验、摸索,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摸索出苏尔维制碱法的奥秘,实现了自己报效祖国的理想。但苏尔维制碱法的致命缺点是食盐利用率不高,导致成本较高,所以侯德榜决定不用苏尔维制碱法,而是另辟新路。他进行了500多次试验把苏尔维制碱法和合成氨法结合起来使盐的利用率从原来的70%一下子提高到96%,这个制碱新方法被命名为“联合制碱法”。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华战争,他们看中了南京的硫酸铵厂,为此想收买侯德榜,但是遭到侯德榜的严正拒绝。学生听到这些史实,心里受到了很大的震动,爱国主义热情得到进一步加强。

三、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科学的本质是真善美的统一。科学一直以其求真、求善、求美为自己的最终使命,这为科学教育与人格培养相结合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性。

高二学习银镜反应的实验时,我在课堂上做了演示实验,并强调了实验注意事项。到同学们进实验室亲自做这个实验时,他们个个跃跃欲试,满怀期待。每位学生怀着成功的希望认真地做着实验,有的学生取得了成功,有的没有制得银镜,但因时间关系不能重做。第二天交来的实验报告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写下:试管上留下一层均匀的银镜。而对我提出的分析实验不成功原因的这一项无人理睬。我没有刻意批评哪位同学,而是让几位同学说明这样填写的原因,他们回答是依据课本中的现象填写的。自然科学应该尊重实验事实,如果与已知结论不符,就应该认真分析失败原因,重新再做实验。在我的提议下,一些同学分析了实验不成功的几种因素,并在课下又重新做了这个实验,大家为这几位同学的成功而鼓掌。接着我讲了很多科学家在无数次不成功的实验中,分析失败原因,调整实验方案,最终取得科学成果的事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肃认真的分析总结是成功的基石,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准则,而后者比得到一个正确的实验结论更重要。教师应该提倡学生通过认真踏实地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形成尊重他人和成果的正确态度,以及不断进取的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敢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四、从化学教学方法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环境问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它与化学密切相关。在高一化学新教材中有一节新内容《环境保护》,它没涉及太多科学技术问题,属于人文知识的范畴。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我把它设计为活动课,并围绕这节课的主题,开展了科普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从报纸杂志和互联网上查找资料,走向社会搞调查,得到了很多信息。然后我又专门抽出时间给他们进行成果汇报表演,其中第一组的学生以“天空的窟窿——臭氧层空洞”为题进行了演讲。他们把收集来的多方面的资料做成了多媒体并进行展示,声情并茂,语言流畅,博得了大家一片掌声。

第三组的学生通过一系列小实验展示酸性物质对植物、动物(如鱼虫)、建筑材料等的影响,生动直观地说明了酸雨对人类环境的危害,再结合电脑上展示的实物图片,使得“上帝辛酸的眼泪——酸雨”的题目给人以震撼、发人深省的效果。

第六组的学生充分发挥了他们在绘画和美工设计方面的优势,制作了以中国环境标志图形为主题的展板,形式新颖,富有创意。由中心的青山、绿水、太阳及周围的十个环组成。图形的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十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紧扣,表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同时十个环的“环”字与环境的“环”同字,其寓意为“全民联系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这样一来,《环境保护》这节课的内容变得鲜活生动,形式变得丰富多彩,学生学到了更广泛的知识,体会到求知的乐趣。同学们在这一次的分组活动中,学会了交流与合作,并把环保意识渗透到课堂,延伸到课外,社会责任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就成为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更可贵的是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提出了“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口号,不仅自发回收废旧电池,而且从身边的日常小事做起,节约用电,珍惜每一滴水。

五、在课堂教学中塑造人文环境

文化素养的培养范文第10篇

大学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文化科学教育、生活和体育技能教育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教育部在《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挖掘学校体育在学生道德教育、智力发展、审美素养等形成中的多元人功能,要创新教学方式,增强体育教学的吸引力,多渠道开展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体育文化水平等为目标的应用性项目研究。但长期以来,国内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很难使学生接受终身体育思想。随着学校素质教育的普及,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广泛推行,这些措施使大学体育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其主导的整个方向是正确的,但其中依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对培养国家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也很不利。

2体育文化

文化和体育是密不可分的,体育是一种艺术性突出的文化,尤其以竞技体育最为典型,它集健、力、美、技、艺于一体。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健身性、娱乐性、竞争性、教育性、艺术性、民族性是它的基本特性,指体育运动本身所蕴含的、围绕体育运动所形成的一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小而言之,又可指体育运动某一方面的文明因素。从社会学角度审视,体育文化的存在体现了人的一种社会需求,这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存在于现代教育与现代体育这两大人类文化体系的交汇处。大学应承担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历史使命,大学应义不容辞的担负起对体育文化历史的传承和批判、对现实的发展和创新、积极地传播和交流,这是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

3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途径

重审体育和文化的关系,在现代社会中,体育已经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存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体育不再是一单纯的消遣、健身为目的的活动,而是作为文化形态存在并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这一种上层建筑已经具有了相当成熟的的审美意识形态,它和文化是分不开的。要引导学生对体育和文化进行分析和审视,学会换位思考。指导学生欣赏古今中外优秀体育文学作品,体育文化的传播本质在于体育文化符号的传播,而体育文化符号的传播需要通过大众媒介如诗歌、小说、电视、电影等作为载体来实现.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可以根据自身学校的实际情况,以选修课或其他机动课时引导学生欣赏古今中外优秀体育文学作品,并引导学生参与讨论。①诗歌。诗歌作为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载体,记载着人类的文明。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他也是剑和剑术、旅游、登山、狩猎等体育活动的爱好者,酷爱登山、剑术、射猎、骑马、养生、划船等活动,并且把它和诗歌创作相结合,创作了很多和剑术、登上等项目有关的诗歌.他的很多作品中都反映了体育文化的内涵,蕴含着丰富的体育文化思想。尤其是剑术,剑术是李白的体育运动之中最有代表性的运动。如“飞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等名句。据统计,《全唐诗》李白诗中“剑”字共出现了107次,分布在106首诗中,约占全诗总数的10%。②体育电影。如《火的战车》是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描述,《墨西哥人》是对拳击运动的描述,还有《象棋的故事》。我国也要很多优秀的体育电影,如早期的《体育皇后》《二队一》。建国以后的《女篮五号》《水上春秋》《球迷》《乳燕飞》《沙鸥》,改革开放以来的《我的几月》《滑板梦之队》《我是一条鱼》《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其中《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是北京奥运会的献礼片,以和平参与的方式对战争与仇恨进行了巧妙的化解。另外还有风靡全球的武侠电影。武侠电影就是这种文化的一种最好的体现。通过镜头化的语言与戏剧化的情节,深入展示着中国武侠文化的精髓与内涵。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天龙八部》《卧虎藏龙》《笑傲江湖》《新农门客栈》等优秀作品,体会中国最具特色的武侠文化,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作者:宋志刚 单位:绵阳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文化素养的培养范文第11篇

师德中的文化内涵

要确立师德在学生文化教育中的地位,我们首先应该搞清师德中的文化内涵。师德是教师这个职业自身所包含的文化意义与人的品德文化构成的结合。由于教师这个职业教书育人的性质对于从事教育工作者的品行的规范和要求,教师便与从事一般职业的从业者在品德行为方面有了更高的职业标准,其文化意义也因此获得了职业化的集中和提升。所以,师德中的文化包含着两个层面:一是作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德行文化,这种文化是泛泛的适应于所有人,对所有人的品性都具有规范意义的文化,这种文化传承于中国文化传统中对于人的行为举止和思想修养的倡导和规定。如,对于传统礼法的遵循,对于爱心的倡导,对于乐善好施的推举以及对于人的品性中温柔敦厚的要求,同时还有对于伪善的批判,对于投机取巧行为的不耻,对于自私自利的嘲弄等等。这种道德文化的普遍意义不仅来自于历史,而且弘扬于现在,因为它集中代表了人性中的善良和美好的要求,它符合各种社会制度下普遍的道德准则,是道德文化中最富生命力的内容;二是作为教师职业的品德行为文化,这种文化在人性中的善良和美好的道德文化要求基础上,进一步把这种文化提升到一种具体的职业规范中,它着眼于教育工作者的特定职业,因此,其文化内涵也便有了更加深刻之处。由于教师是以教书育人为本职的,它有更为直接的对于德行文化进行传承的责任与义务,因此,在要求中比其他行业的职业道德也就更富有文化意义,一方面,这个职业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能够完全这个职业所必需的文化修养,单纯的知识积累是不够的,知识如果不能文化化,对于这个职业来说是不符合要求的。另一方面,有了知识还必须把这些知识提升为文化,而单纯地把知识提升为文化依然不能成为教育职业的合格从业者,最为关键的是要把这文化变成为自己的现实行为,成为德行文化的一部分,由单纯的说教式的“教书育人”扩展成为“教书育人”与教师德行规范下具体行为的现实影响互相统一。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师德的文化内涵才会真正地体现出来,师德文化的内涵是丰富的。师德文化的形成需要教师的充分积淀,对师德的判断也要进行对其具体工作效果的考查,积淀的状况和考查的结论一般表现为两种结果,一种是积极向上,反映教师职业客观要求的文化倾向,一种是消极被动,代表着落后势力的文化倾向,这两种倾向构成了师德文化中的总体内容,这两种内容无论于现实的教育工作有什么样影响,它们共同代表了师德中的文化内容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师德对学生道德观念

形成的潜移默化影响

师德具有明确的文化内涵,学校工作又是以培养学生道德情操为第一要义,开展学生文化教育是实现这一要义的重要途径,因此,与学生道德观念形成相对应的师德,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就成为学生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师德与学生道德观念是相对应的,步入中学的学生其道德观念处于由逐渐形成到最终确定的关键时期,教师的德行举止往往成为他们直接的模仿对象,对其道德观念的确定产生深刻的影响,这是胜过一切言传的身教,它是学生文化教育中一种意义最为重大,方式最为曲折的文化教育形式,如果怠慢甚至漠视这种形式,一切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都会消解其意义和价值。尤其在文化教育缺乏的状况下,师德对于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一种隐性的文化形式,成为了文化教育的全部内容。我们现在对其进行总结对我们今后更好地开展学校文化教育是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的,师德对学生道德观念形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是不以学校文化教育倡导者的意愿和目标为转移的,每位教师都会对其所面对的学生在道德观上产生影响,其影响的内容分为两个方面,那些具有高尚师德情操的教师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那些师德情操欠缺的教师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就一般情况上看,教师在学识方面的能力是最能引发学生在师德方面效仿的因素,那些知识底蕴丰厚的教师也往往是德行文化修养高的教师,相反,那些知识底蕴差的教师也是往往是德行修养不足的教师。因此,学生倾向于对知识丰富的教师进行效仿的自然选择,往往对他们道德观念的形成产生进步的积极作用。当然,这只是一般情况,作为学校文化教育最重要目标的培养学生道德情操工作,要关注到每一部分教师和学生,甚至要关注到每一个教师和学生,因此,我们绝不可抓了一般而放弃个案,尤其对于教师来说,从整个教师队伍来看某些教师德行修养上的不足是个案,甚至是具体的一个人,但他却面对成批成批的学生,尤其是那种有知识,没有文化的,在师德上有欠缺教师,青年学生更善于和乐于以直观的方式进行判断和选择,很容易造成因仰慕其知识的丰富而效仿其不完善的品性,这就造成了一种极为严重的后果,成为与学生文化教育总体目标背道而驰的个案,尤其将这类有知识没文化的教师放到一些管理岗位危害就更为严重。由文化积淀形成的师德,其对于学生文化判断和积累并形成德行观念具有直接的重要意义。因此,要充分完成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这一校园文化的目标,强化教师德修养显得十分重要。

强化师德是有效地进行

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师德作为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的基础,是在开展学校文化教育时必须搞好的,同样,随着学校文化教育的深入,随着学校文化教育在层次需求方面的提高,师德建设也必须相应地加强,在这种情况下,强化师德教育成为有效地进行学校文化教育的途径。在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中,师德建设的状况始终规定着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程度和格调。教师队伍有什么样的师德水平,对学生道德品质的规范就有相应的标准,教师队伍较差的道德水平,决不会造就出具有优秀品质的学生来。同样,每个教师都有敬业爱岗、肯于奉献的职业道德,那么学生们也绝不会出现自私自利的道德倾向。师德中的文化内涵直接影响着学生文化观念的道德观的形成。因此,一方面在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中,必须以现有的师德状况为设立目标的依据,只有这样才能将目标与实际操作紧密地结合起来,设定的目标才具有真正的实施的价值,另一方面,随着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深入,当建设进程已远远超出现有的师德水平时,必须以师德建设为先导进行拓展,只有随着师德水平的提高,进一步为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开拓出了空间,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才有可能继续进行。因此,师德状况始终伴随着对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强化师德是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那么如何强化师德教育呢?其一,开展深入而广泛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学生对教师日常生活举止、教书育人以及知识文化修养等方面的评价,修正师德上的不足,提高事业心和责任感;其二,开展换位思考活动即把教师换位于学生,对自己课堂行为、日常作法做出判断进行反思,同时也把自己换位于学生家长,以家长的视点对照自己的不足,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反思活动来认定自己在师德方面的状况,同时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实际操作中的改进和提升;其三,每位教师都以在师德方面有突出表现的教师作为一面镜子和样板,时时比对自己的行为修养,不断地修整自己的不足和欠缺。通过上述方式,达到教师在师德方面的提高,从而促进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开展。强化师德本身也是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式多样中的一种,而且由于它对以后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而显得尤为重要。

文化素养的培养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文化素养;初中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7-0176-02

《英语课程标准》定义了语言学习的过程是“提高跨文化意识的过程”,确定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同时,《英语课程标准》将文化意识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一起归并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指出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可见,对目标语文化的了解和理解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下面就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谈几点做法:

1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阅读与演讲

在集体阅读的过程中,组内学生互相帮助,克服生词障碍,力求整体理解段落篇章的含义。在演讲的过程中,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将书本上的地理历史知识与从网络中搜集到的图片重新整合,加以梳理归纳,播放幻灯片的同时进行演讲。

《亚马逊雨林》是扩充初中学生地理历史知识的典范。在小组集体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们经过查字典,同伴互助等形式完成基本阅读后,又在小组分工的基础上分别以亚马逊河的地理位置、雨林气候、动植物分布、印第安人为主题进行演讲。“The weather in the Amazon rain forest doesn’t change much. It stays hot all through the year, It often rains.”(亚马逊雨林气候变化不大,终年炎热,经常下雨。)这类反映地理气候的句子与段落在书中比比皆是。学生们选择相关的图片与英语关键词组成幻灯片,在主题的引领下进行英语演讲,英语日常用语连同亚马逊的地理知识渗透到学生原有的人文知识结构中,补充并发展着他们对热带雨林的认识。学完《亚马逊雨林》这本书后,学生们感受到了这个“地球之肺”对我们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学生对世界雨林的关注与担忧,正是他们语言习得之后的人文感受。

上述以相关图片、英语关键词为幻灯片内容的英语讲解,使学生在练习英语口语表达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有关世界的地理历史知识方面的文化熏陶,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2 通过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感受西方的风土人情

通过课堂提问、讨论、读后感交流活动,教师引领学生感悟文本中细节和情景描写,帮助学生感悟文字所传达的西方生活气息与风土人情。在师生、生生互动的交流中,笔者引导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捕捉与体验西方人民的日常生活气息。

如学完《海蒂》、《汤姆·索娅历险记中》、《奥黛丽·赫本》等书之后,笔者提出问题:“教堂在西方人的生活中处于什么位置呢?翻翻书,你会在书中的很多描写中发现它的影子。”在老师的安排引导下,不同组的学生在不同书目中分别寻找关于“教堂”的描写。

如有的学生在《海蒂》第一章中找到当海蒂的姨妈匆忙进村子找海蒂的爷爷时,一个村妇在路口评论他的爷爷时说:“What! The old bad man? He never speaks to anybody, and he never goes to the church, What will he do to the child? You can’t leave her with him!”(什么!那个坏蛋?他从不与人沟通交流,也从不去教堂,他对孩子能做什么?你可不能把孩子留给他!)经过师生的共同讨论与分析得出结论:在当时社会背景下,不去教堂祷告是不务正业的流浪汉的所为,是不为大家认同的社会道德行为;有的同学在《奥黛丽·赫本》一书发现这样的描写:美丽善良博爱的世界影星奥黛丽·赫本去世后被安葬在她家附近的教堂外。在罗列和讨论具体事实情节后,学生们得出结论:教堂已“完全融入”西方人的日常生活;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教堂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对文本的再次阅读与讨论,笔者帮助学生不断感受和体会教堂在西方民族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与意义。

通过课堂交流活动,学生们再次感受到了西方社会鲜活的生活情景,对西方社会的真实历史面目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与认识。

3 通过组织专题讨论,挖掘优秀人物形象的价值观

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专题讨论,分析文本中的优秀人物所拥有的价值观,从而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奠定基础。英语教材中不乏一些佳作反映了具有勇敢、勤奋、博爱、顽强、无私、善良的优秀人物形象,对于这些人物的分析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如在教授完《幕理小镇》后,笔者组织学生展开专题讨论:“Tom和Elzevir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你怎样看待Elzevir最后的死?”在讨论与交流中,有的学生说:“我非常喜欢Elzevir,他善良、勇敢、无私奉献,是个值得敬佩的人!这个故事的最后Elzevir用尽生命的最后一份力量送他的‘儿子’约翰特伦查德上岸,自己却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这是令人惋惜的。但也从另一个侧面表现出Elzevir对儿子无私的父爱。”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生活方式上东西方是有差异的,但在价值观方面,东西方的判断标准是相似的。不知不觉中,学生们在品读英语语言的文学作品中感受着、比较着东西方的价值观。

如对奥黛丽·赫本这个人物形象的讨论,有的学生说:“世界著名影星奥黛丽·赫本晚年把更多的时光给予了非洲穷困的孩子,直到她去世的前一年,她仍拖着重病的身躯去看望远在非洲的受苦儿童,这与她童年的战乱与饥饿经历不无关系。她这种无私帮助别人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有的学生说:“赫本在她拍的最后一部电影中说的最后一句话是:Do things for others.短短四个词,告诉了赫本做事的原则与标准——为他人谋福。”我在最后总结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正是赫本的无私奉献品质让她在影视界中受到独有的尊重与敬仰。在教师讲解、学生感悟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得出:高尚的人格是赢得他人尊重的基础。

4 精选课外读物辅助英语文化教学

文化素养的培养范文第13篇

【论文关键词】中职生 企业文化 就业导向 企业文化素养

让企业文化走进职业学校校园,培养学生良好的企业文化素养,已成为当前职业学校大力推进就业导向教育的重要举措。提出培养学生企业文化素养的要求,不仅反映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体现了现代企业对新型高素质人才的迫切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不仅应该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而且应该具有认同和适应企业文化运作的能力。

一、中职生企业文化素养的构成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各种活动中所努力贯彻并实际体现出来的以文化取胜的群体竞争意识,并且表现为企业的总体风采和独特的风格模式。这里所指的“以文明取胜”,就是指企业通过提供优质产品和优良服务等途径,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风格模式”主要是指企业在长期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价值体系、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形象、企业制度和行为模式等。经济学家于光远指出,“关于发展,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因此,一个成功的企业,必定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做支撑。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真谛。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其目的就是为了达到全员自主管理,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包括员工的事业心、责任感、诚信与职业道德等。事实上,企业的制度、考核、规范等表层的企业文化,都是以企业每位员工的思想品德、诚信、责任心和工作态度等内在的素质去履行的。倘若没有良好的品质,最好的制度和规范,实际上都是一纸空文。因此,每个企业都在做企业文化,甚至有些企业在做文化时就提出“先学做人,后学做事”的道理。换句话说,企业在用人、选才时,都十分注重人的文化素养,其次再观察其专业技能。因此,理解、认同、适应并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之中,是每个企业员工的基本职业素养,也是“准员工”的基本职业素养。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廖小平教授在《高职学生企业文化素质培养刍议》一文中对企业文化素养作了初步界定,认为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是“建立在对企业文化本质内涵和基本内容的初步理解、对企业文化之于企业和个人重要性的清晰意识、对企业文化运作能力的初步训练基础上的必备职业素养”。根据这一定义,结合中职生企业文化素养的要求.我们认为,中职生企业文化素养应有以下方面构成:一是“了解”,即了解企业文化的内容、特征与本质以及历史演进等.包括企业形象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精神和实质;二是“认同”,即学生认识到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意义以及企业文化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包括企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行为准则与质量安全等,并注重这些品质的内化过程:三是“适应”,即学生能适应企业文化中的经营理念、管理特色和人际交往等,包括制度的遵守与执行、工作过程的规范与合作等;四是“参与”.即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积极主动地实践、探索和体验企业文化,并具有积极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意识与行为。

二、培养职校生企业文化素养的意义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下,培养中职生的企业文化素养.不仅有利于整体构建学生的职业素养.还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

1.有利于整体构建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学生就业、从业的基础,也是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桥梁。有人把曾把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的职业素养比作是“楼板与钢筋、大厦与脊梁”的关系,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企业作为职业化的社会群体,其员工只有在完善人格的基础上加以职业化训练,才能达到企业整体生存与发展的目的。而作为个人,只有在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职业素养,才能获取较高的工作质量。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职生必须加强职业素养的培养。然而,从目前来看。许多学校比较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却往往忽视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等“基本”的职业素养与交往、沟通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纪律服从意识等基本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不仅能使学生关注专业技能的提高,而且能关注作为一名企业员工应该具备的人文素养。如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企业制度文化的本质,就会自觉履行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增强职业责任感;如果学生关注企业家应具备的文化文化与创业精神就会更注重自我的创新精神与创业品质的培养;如果学生认同了企业的经营哲学和企业精神,就会敬业爱岗,养成吃苦耐劳和诚实守信的个人品质;如果学生注重企业形象文化和团队文化,就会主动加强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因此,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有利于整体构建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从而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专业化、细致化,社会对不同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之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不断完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而企业对员工职业素质的要求也就更加苛刻;此外,用人单位具有招生自主权,因而他们完全可以从众多的应聘者中选择最优秀的、最适应企业需要的人才。许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在招聘人才时就这样说,“我们企业招聘员工的标准之一是要求对方能融于企业文化、团队氛围相融洽。这样的员工能很快地适应企业的环境,并能与企业共同发展”。可见,选择与本企业文化相融合或互补的员工,已成为企业招聘人才所考虑的重要条件。因此提高中职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力和亲和力是提升他们就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3.有利于增强学生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当今社会,随着科技与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环境正处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中。一个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会随时关注和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环境,并采取相应的变革措施,这必将涉及员工的职业适应问题,包括对职业新要求的认识和自身的调整、适应性等。如果员工只能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工作.可能会在职业变化或重新选择职业时显得束手无策。因此,要适应多变的职业环境.就必须了解不同企业、不同阶段的文化特点。

4.有利于提升自主创业的能力。鼓励自主创业已成为时展的趋势。对中职生来说自主创业是一项影响个人一生的重大决策与内心需要的标志.是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生活的创造性活动。培养中职生的企业文化素养,不仅能使学生主动学习企业家艰苦创业的精神,而且能学到如何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包括经营理念、管理方略、质量意识、企业诚信等,这是提升自己的创业能力的重要条件。

总之,在学生阶段,中职生学习企业文化有助于今后更好地了解企业环境的变化以及企业文化的特点和要求,也有助于明确企业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从而使学生更容易融入企业这个大团队中,进而从“校园人”走向为“企业人”。

三、培养中职生企业文化素养的途径

劳动就业是中职生走向社会的开始.也是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身价值与获得生活经济来源的前提。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因不能很好地融入到企业文化当中,出现了许多“排异”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要明确培养目标,把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企业文化课建设,并重视专业教学与实践活动的相结合。

1.明确培养目标.把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地方经济与社会建设所需要的生产、管理、服务等应用型人才。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围绕中职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内在需求。具体地讲,就是要把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以及就业、创业所需的人文素养等因素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并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体现了职业学校文化建设的特色,更是提高学生企业文化素养的必然需要。第一,把企业文化素养作为学校的培养目标与内容来抓.并纳入到教学计划与质量评估之中.从而在理念与运行上得以保障;第二,把某些优秀的企业文化管理方式运用到学校管理之中,如“5S”企业管理方式,即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等操作流程,使学校形成一个既清洁、整齐的工作环境.又可以培养师生良好的工作习惯,并把企业文化管理理念渗透在校园文化建设之中;第三,加强校内外产、学、研校企合作式教育,在学校内建起技术先进、设备完善、环境逼真的“教学工厂”,让学生在真实或仿真的企业环境中感受企业文化,进而培养学生的良好企业文化素养;此外,还可以或展示优秀的企业文化成果或张贴厂规、厂训、企业宗旨标语或介绍企业家成长之路等方式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的整合.使企业文化渗透在校园文化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

2.落实教育内容加强企业文化教育的课程实施。课程是学生求知、强能、塑品质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企业文化素养的主渠道,具系统性、全面性、综合性的教育特点。可通过必修课、学科渗透以及各项活动等途径向学生介绍企业文化理论知识。使学生理解企业的本质及内涵,从而引导学生自觉地树立起提高企业文化素养的目标,并付诸实施。第一,开设“企业文化”必修课。在就业教育理念下,学校可以自主编写适合中职生实际需要的企业文化教材。

如以企业文化的内容与企业文化素养的要求为主线,以当地某些企业的文化案例为载体.编写由“企业精神文化与职业价值观、企业制度文化与执行力、企业行为文化与职业道德、企业形象文化与职业诚信、企业团队文化与人际交往、企业家文化与创业品质”等章节构成的《企业文化与学生求职之南》校本教材,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采取专题讲解或案例分析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系统而全面地获得企业文化知识与企业文化素养的各方面要求:第二.加强学科渗透。学科渗透是指在学科或专业教学中,以拓展的方式,把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的提高与课程之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语文教学中的企业家精神分析、营销课中的诚信教育、心理学中的人际交往、体育课中的团队意识等内容相融合,全面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合理渗透这些内容可使教学收到“双重”的功效。此外,还可开设“职场与人生”、“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相关企业文化选修课,或邀请企业人力资源部人员在校专题讲座等活动。

文化素养的培养范文第14篇

【论文关键词】中职生 企业文化 就业导向 企业文化素养

让企业文化走进职业学校校园,培养学生良好的企业文化素养,已成为当前职业学校大力推进就业导向教育的重要举措。提出培养学生企业文化素养的要求,不仅反映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体现了现代企业对新型高素质人才的迫切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不仅应该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而且应该具有认同和适应企业文化运作的能力。

一、中职生企业文化素养的构成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各种活动中所努力贯彻并实际体现出来的以文化取胜的群体竞争意识,并且表现为企业的总体风采和独特的风格模式。这里所指的“以文明取 胜”,就是指企业通过提供优质产品和优良服务等途径,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风格模式”主要是指企业在长期 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价值体系、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形象、企业制度和行为模式等。经济学家于光远指出,“关于发展,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因此,一个成功的企业,必定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做支撑。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真谛。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其目的就是为了达到全员自主管理,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包括员工的事业心、责任感、诚信与职业道德等。事实上,企业的 制度、考核、规范等表层的企业文化,都是以企业每位员工的思想品德、诚信、责任心和工作态度等内在的素质去履行的。倘若没有良好的品质,最好的制度和规 范,实际上都是一纸空文。因此,每个企业都在做企业文化,甚至有些企业在做文化时就提出“先学做人,后学做事”的道理。换句话说,企业在用人、选才时,都 十分注重人的文化素养,其次再观察其专业技能。因此,理解、认同、适应并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之中,是每个企业员工的基本职业素养,也是“准员工”的基本职 业素养。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廖小平教授在《高职学生企业文化素质培养刍议》一文中对企业文化素养作了初步界定,认为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是“建 立在对企业文化本质内涵和基本内容的初步理解、对企业文化之于企业和个人重要性的清晰意识、对企业文化运作能力的初步训练基础上的必备职业素养”。根据这 一定义,结合中职生企业文化素养的要求.我们认为,中职生企业文化素养应有以下方面构成:一是“了解”,即了解企业文化的内容、特征与本质以及历史演 进等.包括企业形象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精神和实质;二是“认同”,即学生认识到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意义以及企业文化对员工的素质要 求,包括企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行为准则与质量安全等,并注重这些品质的内化过程:三是“适应”,即学生能适应企业文化中的经营理念、管理特色和人际交往 等,包括制度的遵守与执行、工作过程的规范与合作等;四是“参与”.即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积极主动地实践、探索和体验企业文化,并具有积极建设优秀 企业文化的意识与行为。

二、培养职校生企业文化素养的意义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下,培养中职生的企业文化素养.不仅有利于整体构建学生的职业素养.还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

1.有利于整体构建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学生就业、从业的基础,也是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桥梁。有人把曾把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的职业素养比作是“楼 板与钢筋、大厦与脊梁”的关系,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企业作为职业化的社会群体,其员工只有在完善人格的基础上加以职业化训练,才能达到企业整体生存 与发展的目的。而作为个人,只有在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职业素养,才能获取较高的工作质量。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职生必须 加强职业素养的培养。然而,从目前来看。许多学校比较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却往往忽视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等“基本”的职业素养与交 往、沟通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纪律服从意识等基本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不仅能使学生关注专业技能的提高,而且能关注作为一名企业员工 应该具备的人文素养。如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企业制度文化的本质,就会自觉履行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增强职业责任感;如果学生关注企业家应具备的文化文化与创 业精神就会更注重自我的创新精神与创业品质的培养;如果学生认同了企业的经营哲学和企业精神,就会敬业爱岗,养成吃苦耐劳和诚实守信的个人品质;如果学生注重企业形象文化和团队文化,就会主动加强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因此,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有利于整体构建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从而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专业化、细致化,社会对不同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之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不断完善,竞争也越来越 激烈.因而企业对员工职业素质的要求也就更加苛刻;此外,用人单位具有招生自主权,因而他们完全可以从众多的应聘者中选择最优秀的、最适应企业需要的人 才。许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在招聘人才时就这样说,“我们企业招聘员工的标准之一是要求对方能融于企业文化、团队氛围相融洽。这样的员工能很快地适应 企业的环境,并能与企业共同发展”。可见,选择与本企业文化相融合或互补的员工,已成为企业招聘人才所考虑的重要条件。因此提高中职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力 和亲和力是提升他们就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3.有利于增强学生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当今社会,随着科技与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环境正处在不 断的发展与变化中。一个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会随时关注和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环境,并采取相应的变革措施,这必将涉及员工的职业适应问题,包括对职业新要 求的认识和自身的调整、适应性等。如果员工只能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工作.可能会在职业变化或重新选择职业时显得束手无策。因此,要适应多变的职业环境.就 必须了解不同企业、不同阶段的文化特点。

4.有利于提升自主创业的能力。鼓励自主创业已成为时展的趋势。对中职生来说自主创业是一项影 响个人一生的重大决策与内心需要的标志.是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生活的创造性活动。培养中职生的企业文化素养,不仅能使学生主动学习企业家艰苦创业的精 神,而且能学到如何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包括经营理念、管理方略、质量意识、企业诚信等,这是提升自己的创业能力的重要条件。

总之,在学生阶段,中职生学习企业文化有助于今后更好地了解企业环境的变化以及企业文化的特点和要求,也有助于明确企业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从而使学生更容易融入企业这个大团队中,进而从“校园人”走向为“企业人”。

三、培养中职生企业文化素养的途径

劳动就业是中职生走向社会的开始.也是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身价值与获得生活经济来源的前提。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因不能 很好地融入到企业文化当中,出现了许多“排异”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要明确培养目标,把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企业文化课建设,并重视专业教 学与实践活动的相结合。

1.明确培养目标.把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地方经济与社会建设所需要的生产、管理、服务等应用型人才。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围绕中职生职业生涯发展的 内在需求。具体地讲,就是要把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以及就业、创业所需的人文素养等因素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并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建设的重要 组成部分。这不仅体现了职业学校文化建设的特色,更是提高学生企业文化素养的必然需要。第一,把企业文化素养作为学校的培养目标与内容来抓.并纳入到教学 计划与质量评估之中.从而在理念与运行上得以保障;第二,把某些优秀的企业文化管理方式运用到学校管理之中,如“5S”企业管理方式,即通过“整理、整 顿、清扫、清洁和素养”等操作流程,使学校形成一个既清洁、整齐的工作环境.又可以培养师生良好的工作习惯,并把企业文化管理理念渗透在校园文化建设之 中;第三,加强校内外产、学、研校企合作式教育,在学校内建起技术先进、设备完善、环境逼真的“教学工厂”,让学生在真实或仿真的企业环境中感受企业文 化,进而培养学生的良好企业文化素养;此外,还可以或展示优秀的企业文化成果或张贴厂规、厂训、企业宗旨标语或介绍企业家成长之路等方式以促进校园文化建 设与企业文化的整合.使企业文化渗透在校园文化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

2.落实教育内容加强企业文化教育的课程实施。课程 是学生求知、强能、塑品质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企业文化素养的主渠道,具系统性、全面性、综合性的教育特点。可通过必修课、学科渗透以及各项活动等途径 向学生介绍企业文化理论知识。使学生理解企业的本质及内涵,从而引导学生自觉地树立起提高企业文化素养的目标,并付诸实施。第一,开设“企业文化”必修 课。在就业教育理念下,学校可以自主编写适合中职生实际需要的企业文化教材。

如以企业文化的内容与企业文化素养的要求为主线,以当地某些企 业的文化案例为载体.编写由“企业精神文化与职业价值观、企业制度文化与执行力、企业行为文化与职业道德、企业形象文化与职业诚信、企业团队文化与人际交 往、企业家文化与创业品质”等章节构成的《企业文化与学生求职之南》校本教材,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采取专题讲解或案例分析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系统而全面地获 得企业文化知识与企业文化素养的各方面要求:第二.加强学科渗透。学科渗透是指在学科或专业教学中,以拓展的方式,把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的提高与课程之间 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语文教学中的企业家精神分析、营销课中的诚信教育、心理学中的人际交往、体育课中的团队意识等内容相融合,全面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合理渗透这些内容可使教学收到“双重”的功效。此外,还可开设“职场与人生”、“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相关企业文化选修课,或邀请企业人力资源部人员在校专题讲座等活动。

文化素养的培养范文第15篇

【论文关键词】中职生企业文化就业导向企业文化素养

让企业文化走进职业学校校园,培养学生良好的企业文化素养,已成为当前职业学校大力推进就业导向教育的重要举措。提出培养学生企业文化素养的要求,不仅反映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体现了现代企业对新型高素质人才的迫切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不仅应该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而且应该具有认同和适应企业文化运作的能力。

一、中职生企业文化素养的构成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各种活动中所努力贯彻并实际体现出来的以文化取胜的群体竞争意识,并且表现为企业的总体风采和独特的风格模式。这里所指的“以文明取胜”,就是指企业通过提供优质产品和优良服务等途径,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风格模式”主要是指企业在长期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价值体系、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形象、企业制度和行为模式等。经济学家于光远指出,“关于发展,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因此,一个成功的企业,必定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做支撑。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真谛。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其目的就是为了达到全员自主管理,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包括员工的事业心、责任感、诚信与职业道德等。wWW.133229.CoM事实上,企业的制度、考核、规范等表层的企业文化,都是以企业每位员工的思想品德、诚信、责任心和工作态度等内在的素质去履行的。倘若没有良好的品质,最好的制度和规范,实际上都是一纸空文。因此,每个企业都在做企业文化,甚至有些企业在做文化时就提出“先学做人,后学做事”的道理。换句话说,企业在用人、选才时,都十分注重人的文化素养,其次再观察其专业技能。因此,理解、认同、适应并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之中,是每个企业员工的基本职业素养,也是“准员工”的基本职业素养。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廖小平教授在《高职学生企业文化素质培养刍议》一文中对企业文化素养作了初步界定,认为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是“建立在对企业文化本质内涵和基本内容的初步理解、对企业文化之于企业和个人重要性的清晰意识、对企业文化运作能力的初步训练基础上的必备职业素养”。根据这一定义,结合中职生企业文化素养的要求.我们认为,中职生企业文化素养应有以下方面构成:一是“了解”,即了解企业文化的内容、特征与本质以及历史演进等.包括企业形象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精神和实质;二是“认同”,即学生认识到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意义以及企业文化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包括企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行为准则与质量安全等,并注重这些品质的内化过程:三是“适应”,即学生能适应企业文化中的经营理念、管理特色和人际交往等,包括制度的遵守与执行、工作过程的规范与合作等;四是“参与”.即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积极主动地实践、探索和体验企业文化,并具有积极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意识与行为。

二、培养职校生企业文化素养的意义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下,培养中职生的企业文化素养.不仅有利于整体构建学生的职业素养.还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

1.有利于整体构建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学生就业、从业的基础,也是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桥梁。有人把曾把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的职业素养比作是“楼板与钢筋、大厦与脊梁”的关系,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企业作为职业化的社会群体,其员工只有在完善人格的基础上加以职业化训练,才能达到企业整体生存与发展的目的。而作为个人,只有在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职业素养,才能获取较高的工作质量。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职生必须加强职业素养的培养。然而,从目前来看。许多学校比较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却往往忽视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等“基本”的职业素养与交往、沟通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纪律服从意识等基本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不仅能使学生关注专业技能的提高,而且能关注作为一名企业员工应该具备的人文素养。如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企业制度文化的本质,就会自觉履行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增强职业责任感;如果学生关注企业家应具备的文化文化与创业精神就会更注重自我的创新精神与创业品质的培养;如果学生认同了企业的经营哲学和企业精神,就会敬业爱岗,养成吃苦耐劳和诚实守信的个人品质;如果学生注重企业形象文化和团队文化,就会主动加强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因此,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有利于整体构建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从而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专业化、细致化,社会对不同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之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不断完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而企业对员工职业素质的要求也就更加苛刻;此外,用人单位具有招生自主权,因而他们完全可以从众多的应聘者中选择最优秀的、最适应企业需要的人才。许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在招聘人才时就这样说,“我们企业招聘员工的标准之一是要求对方能融于企业文化、团队氛围相融洽。这样的员工能很快地适应企业的环境,并能与企业共同发展”。可见,选择与本企业文化相融合或互补的员工,已成为企业招聘人才所考虑的重要条件。因此提高中职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力和亲和力是提升他们就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3.有利于增强学生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当今社会,随着科技与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环境正处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中。一个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会随时关注和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环境,并采取相应的变革措施,这必将涉及员工的职业适应问题,包括对职业新要求的认识和自身的调整、适应性等。如果员工只能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工作.可能会在职业变化或重新选择职业时显得束手无策。因此,要适应多变的职业环境.就必须了解不同企业、不同阶段的文化特点。

4.有利于提升自主创业的能力。鼓励自主创业已成为时展的趋势。对中职生来说自主创业是一项影响个人一生的重大决策与内心需要的标志.是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生活的创造性活动。培养中职生的企业文化素养,不仅能使学生主动学习企业家艰苦创业的精神,而且能学到如何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包括经营理念、管理方略、质量意识、企业诚信等,这是提升自己的创业能力的重要条件。

总之,在学生阶段,中职生学习企业文化有助于今后更好地了解企业环境的变化以及企业文化的特点和要求,也有助于明确企业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从而使学生更容易融入企业这个大团队中,进而从“校园人”走向为“企业人”。

三、培养中职生企业文化素养的途径

劳动就业是中职生走向社会的开始.也是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身价值与获得生活经济来源的前提。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因不能很好地融入到企业文化当中,出现了许多“排异”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要明确培养目标,把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企业文化课建设,并重视专业教学与实践活动的相结合。

1.明确培养目标.把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地方经济与社会建设所需要的生产、管理、服务等应用型人才。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围绕中职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内在需求。具体地讲,就是要把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以及就业、创业所需的人文素养等因素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并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体现了职业学校文化建设的特色,更是提高学生企业文化素养的必然需要。第一,把企业文化素养作为学校的培养目标与内容来抓.并纳入到教学计划与质量评估之中.从而在理念与运行上得以保障;第二,把某些优秀的企业文化管理方式运用到学校管理之中,如“5s”企业管理方式,即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等操作流程,使学校形成一个既清洁、整齐的工作环境.又可以培养师生良好的工作习惯,并把企业文化管理理念渗透在校园文化建设之中;第三,加强校内外产、学、研校企合作式教育,在学校内建起技术先进、设备完善、环境逼真的“教学工厂”,让学生在真实或仿真的企业环境中感受企业文化,进而培养学生的良好企业文化素养;此外,还可以或展示优秀的企业文化成果或张贴厂规、厂训、企业宗旨标语或介绍企业家成长之路等方式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的整合.使企业文化渗透在校园文化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

2.落实教育内容加强企业文化教育的课程实施。课程是学生求知、强能、塑品质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企业文化素养的主渠道,具系统性、全面性、综合性的教育特点。可通过必修课、学科渗透以及各项活动等途径向学生介绍企业文化理论知识。使学生理解企业的本质及内涵,从而引导学生自觉地树立起提高企业文化素养的目标,并付诸实施。第一,开设“企业文化”必修课。在就业教育理念下,学校可以自主编写适合中职生实际需要的企业文化教材。

如以企业文化的内容与企业文化素养的要求为主线,以当地某些企业的文化案例为载体.编写由“企业精神文化与职业价值观、企业制度文化与执行力、企业行为文化与职业道德、企业形象文化与职业诚信、企业团队文化与人际交往、企业家文化与创业品质”等章节构成的《企业文化与学生求职之南》校本教材,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采取专题讲解或案例分析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系统而全面地获得企业文化知识与企业文化素养的各方面要求:第二.加强学科渗透。学科渗透是指在学科或专业教学中,以拓展的方式,把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的提高与课程之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语文教学中的企业家精神分析、营销课中的诚信教育、心理学中的人际交往、体育课中的团队意识等内容相融合,全面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合理渗透这些内容可使教学收到“双重”的功效。此外,还可开设“职场与人生”、“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相关企业文化选修课,或邀请企业人力资源部人员在校专题讲座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