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工业经济走势范文

工业经济走势范文

工业经济走势

工业经济走势范文第1篇

 

 

一、前言

 

从我国的经济构成来看,工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经济的发展质量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基于这一认识,在经济发展中,我们应正确分析工业经济的发展规律,并结合工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工业经济的特点,并认识到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产生的促进作用,准确预测工业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提高工业经济的发展质量,使工业经济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全面提升工业经济的发展水平,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二、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

 

今年以来,工业经济总体形势呈现增速放缓的趋势,其中消费品工业运行态势平稳,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工业呈现出明显调整特征,电子制造业受外需萎缩影响波动较大,部分行业下行压力加大,企业效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其中工业经济运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下行压力加大。从目前国内工业生产的总体形势来看,由于国内工业产品需求波动较小,因此工业生产的总体形势也呈现较为稳定的状态,但是受到出口贸易的影响,下行压力增大。

 

2.企业运行状况良好,业绩稳中有升。国内工业企业在产品生产制造、销售流通环节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工业企业的运行状况良好,其业绩处于稳中有升的局面,对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工业产品价格呈现逐步回落的态势。由于国内工业企业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工业企业为了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工业产品价格下降成为了竞争的手段,工业产品价格逐步回落成为了必然的发展态势。

 

4.工业品出口增速保持稳定状态。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贸易的增速有所放缓,但是考虑到我国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工业产品出口增速目前保持了较为稳定的状态。

 

三、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分析

 

考虑到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多,目前工业经济的发展对国民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工业经济繁荣,则会带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经济低迷,则会拖累国民经济发展。目前来看,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经济提升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从目前工业经济所占比重来看,工业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例越来越高,工业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水平对国民经济产生的影响日益强烈。从工业经济所占GDP总额来看,工业经济对提升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工业经济带动了周边行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工业经济的发展不只是某个行业的发展,而是与工业周边多个行业的发展,工业经济的繁荣,必将给国民经济提供有力的支撑,将会对实体经济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从目前工业经济的增长来看,对周边行业的带动是非常明显的。

 

3.工业经济发展为国民经济提供了手段保证。工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发展经验,工业经济属于实体经济的一种,对国民经济形成了有力的支撑,保证了国民经济能够减少泡沫,提高整体发展质量。所以,工业经济发展为国民经济提供了手段保证,提升了国民经济发展质量。

 

四、工业经济的未来走势预测及分析

 

考虑到工业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对国民经济的促进及其现实特点,随着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工业经济在未来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快速发展:

 

1.工业经济将成为实体经济的主要发展形式。由于工业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经济在实体经济领域所产生的效益日益增加,在这种局面下,工业经济势必成为实体经济的重要发展形式,并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未来工业经济将会演变成实体经济的主要发展形式。

 

2.工业经济所占的比重将逐步加大。从目前工业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来看,工业经济已经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日益突出。基于这一发展现状,在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趋势下,工业经济占据国民经济的比重将进一步加大,其主体地位将更加突出。

 

3.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将会越来越强。考虑到工业经济的现实发展特点以及产业优势,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是比较明显的。基于这一认识,在未来的发展中,只要工业经济不发生较大的波动,国民经济结构不发生较大的变化和调整,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将会越来越强。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当前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工业经济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经济将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提高国民经济的发展品质。

工业经济走势范文第2篇

今年以来,工业经济总体形势呈现增速放缓的趋势,其中消费品工业运行态势平稳,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工业呈现出明显调整特征,电子制造业受外需萎缩影响波动较大,部分行业下行压力加大,企业效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其中工业经济运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下行压力加大。从目前国内工业生产的总体形势来看,由于国内工业产品需求波动较小,因此工业生产的总体形势也呈现较为稳定的状态,但是受到出口贸易的影响,下行压力增大。

2.企业运行状况良好,业绩稳中有升。国内工业企业在产品生产制造、销售流通环节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工业企业的运行状况良好,其业绩处于稳中有升的局面,对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工业产品价格呈现逐步回落的态势。由于国内工业企业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工业企业为了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工业产品价格下降成为了竞争的手段,工业产品价格逐步回落成为了必然的发展态势。

4.工业品出口增速保持稳定状态。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贸易的增速有所放缓,但是考虑到我国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工业产品出口增速目前保持了较为稳定的状态。

二、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分析

考虑到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多,目前工业经济的发展对国民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工业经济繁荣,则会带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经济低迷,则会拖累国民经济发展。目前来看,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经济提升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从目前工业经济所占比重来看,工业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例越来越高,工业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水平对国民经济产生的影响日益强烈。从工业经济所占GDP总额来看,工业经济对提升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工业经济带动了周边行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工业经济的发展不只是某个行业的发展,而是与工业周边多个行业的发展,工业经济的繁荣,必将给国民经济提供有力的支撑,将会对实体经济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从目前工业经济的增长来看,对周边行业的带动是非常明显的。

3.工业经济发展为国民经济提供了手段保证。工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发展经验,工业经济属于实体经济的一种,对国民经济形成了有力的支撑,保证了国民经济能够减少泡沫,提高整体发展质量。所以,工业经济发展为国民经济提供了手段保证,提升了国民经济发展质量。

三、工业经济的未来走势预测及分析

考虑到工业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对国民经济的促进及其现实特点,随着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工业经济在未来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快速发展:

1.工业经济将成为实体经济的主要发展形式。由于工业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经济在实体经济领域所产生的效益日益增加,在这种局面下,工业经济势必成为实体经济的重要发展形式,并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未来工业经济将会演变成实体经济的主要发展形式。

2.工业经济所占的比重将逐步加大。从目前工业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来看,工业经济已经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日益突出。基于这一发展现状,在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趋势下,工业经济占据国民经济的比重将进一步加大,其主体地位将更加突出。

3.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将会越来越强。考虑到工业经济的现实发展特点以及产业优势,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是比较明显的。基于这一认识,在未来的发展中,只要工业经济不发生较大的波动,国民经济结构不发生较大的变化和调整,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将会越来越强。

四、结论

工业经济走势范文第3篇

一、工业生产减速,增长进入放缓通道

规模工业销售产值 2011 年后同比增速逐月下滑,工业生产进入紧缩通道。季节调整后的增速环比趋势在2011 年6 月之后下行态势明显,且有提示未来短期内加速下行的风险。至少,从季节调整后的环比趋势看,2012 年第一个季度之前,工业增长不会有加速增长的可能。季节调整后的温州市工业销售产值增速如图 1 所示。工业生产同比数据指标短期内快速回落表现的技术性原因是,对宏观经济政策转向的敏感反映。2010年 2 月工业增长开始进入两位数的加速增长通道,是超常规的外生性经济刺激政策所致,不是正常周期性增长效应的影响结果。

2011 年10 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结束了2009 年11 月以来24 个月的两位数以上增长小周期。而10 月单月下挫5.2 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同比增长9.8%,轻工业同比增长仅9.4%,较年初2 月增长37.2%,出现了27.8 个百分点的大幅回落,工业生产状况不容乐观①。另外,工业用电量变动也能够帮助研判工业部门运行趋势。2011 年1 —10 月温州工业用电量为182.55 亿kWh,同比增长7%,低于去年同期增速16.8% 近9.8 个百分点①。工业用电量数据的绝对值和增幅与工业产值变动基本匹配,验证了工业生产的下滑态势。虽然工业数据显示工业的紧缩调整仍然在持续进行中,但预计工业经济继续下行趋势最快将于2012 年4 月底之前结束。2011 年10 月温州工业实际用电量为17.2 亿kWh,单月环比小幅下滑1.1%,较8、9 月高达-10.7%、-16.3% 的环比剧烈下行势头已经出现缓和迹象①。其中夏季工业用电量剧烈下行是由短期政策性限电造成的。尽管环比增速未能转负为正,但自 8 月开始两位数环比滑落的趋向得到了遏制。温州市工业用电量增幅如图 2 所示。未来累计同比数据有望得到收敛,并出现方向性调转,2012 年温州全年用电增速将预期稳定在10% 左右的水平。其理由为:一是温州高能耗行业比例不高,拉低工业用电产量的力量有限[ 4 ]。意识到这种工业内部结构就容易理解2011 年8 月工业增速与工业用电量增长之间出现的明显非对应性差异,即工业增速仅下降了3 . 4 个百分点,而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速却下降了9 . 7 个百分点;二是根据若干先行指标反映,工业用电需求将趋于平稳。一个重要的技术性因素是,累计同比数据将会因为去年同期高基数效应影响的弱化而得到改善。从地区间横向比较来看,2011 年1 —10 月温州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累计增速较同期浙江省增速平均低 7 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加速度大大落后于同期省内平均水平,较2010 年同期增速下降4.14 个百分点②。

浙江省和温州市工业销售产值增速如图 3 所示。图2 温州市工业用电量增幅资料来源:温州统计月报(2011),温州市统计局。从工业经济增速来看,进入2011 年第二季度后明显“失速”,但季节调整后环比增长水平表现平稳,对应此前大力度宏观应急性扩张效应在 18 个月后的终结及工业生产回归对内生性动力的依赖,增长水平恢复常态。依据月季度数据反映,温州工业的减速调整要领先浙江省工业整体增长平均水平回落一个季度。对于密集于工业下游的温州工业企业来说,感知形势冷暖,观察到并确认市场需求低迷态势在时间上相对超前,但由于资本深化程度不深,压减存货和收缩产能以响应外部变化的时间却相对较短。2011 年第四季度工业产出水平所呈现的会是调整小周期的底部。随着物价指数回落后,2012 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指标会更清晰地反映经济的周期性特征。相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波澜不惊的表现,更值得关注的应是深度调控之下的中小型工业企业,信贷资源紧张构成反向向下的拉力,因而不能排除部分工业企业因为财务指标恶化而产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

二、内外需求不振,工业投资收缩明显

需求状况是企业决定生产规模时需要考虑的最重要因素,需求的变化会直接反映工业生产同比增速走势,以及决定固定资产投资的意愿。尤其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的走势与需求状况相关性更为密切。2011 年11 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比上月下降1.4 个百分点,这是该指数自2009 年3 月以来首次降至临界点50% 以下,并低于历史同期均值2.9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国内外市场需求趋缓。其中新订单指数为 47.8%①,为2009 年2 月以来新低,并首次跌落至临界点以下。这显示制造业新订单数量减少,说明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紧缩正在进行。

外需疲软,工业出口形势低迷。2011 年前10 个月,工业出货值累计增速始终落后于工业销售产值累计增速约3 ~4 个百分点。月季度工业出货值实际增速始终落后于整体工业销售产值的增长生产,而且缺口不断扩大。进入第三季度后工业出口增长的同比水平快速下降,1 0 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货值创年内新低,同比增长仅有1.7%,增速较上月回落了4.3 个百分点,预示着工业出口增速面临负增长的巨大压力②。

2011 年11 月出口订单指数为45.6%,不仅在临界点50% 以下,而且较10 月大幅下降3 个百分点,订单需求确定持续回落①。这表明欧洲债务危机的蔓延以及欧美市场需求进入下行通道对出口的负面影响逐步显现。随着同步全球经济下行周期的制造业去库存调整加速,包括内外需求在内的下游需求继续放缓,在信贷偏紧的情况下,对外部市场依赖比较强,以非资源型、低附加值为特征的温州中小型工业企业处境会较为艰难。

PMI 出口订单不景气预示未来出口下滑,考虑到温州加工贸易出口总额仅为一般贸易出口总额的8%,出口规模对订单紧缩的反应更为直接,外需减少对于温州工业的压力在未来一到两个季度内会表现得更为明显。从行业情况看,2011 年1 —10 月温州主要行业累计出口的增速均出现回落,仅阀门制造行业增速略有1.65 个百分点的提高。从几大主要行业的工业出口增速来看,服装、鞋、通断保护电路装置和机电产品较 9 月均出现回落,因而9 月环比出现下降②。未来3 ~6 个月内工业产品出口总体表现应为一个出口产值增速连续小幅回落的过程。温州市工业出口增速如图 4 所示。宏观经济持续下滑预期不断升温,影响了厂商未来产能调整的方向和力度。2011 年 11 月构成制造业P M I 的 5 个分类指数全部回落,说明国内总需求增速处于回落态势,当下实体经济正在着陆,所带来的紧缩是全方面的。企业对未来不乐观经济预期,使整个制造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正在进行防御式收缩。温州工业企业对于疲弱收缩的信号更为敏感。依据规模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显示,收缩正在由需求端向生产端传导,并且迭加了生产端当下温州金融环境恶化的制约因素,其速度与幅度都较需求端更快更深,生产供给端可能会有超调的风险。从2011 年6 月开始,工业投资环比增速已经连续 6 个月下滑,工业产能缩减态势确定无疑,不过从投资逐月环比收缩幅度的缩小情况看,向下节奏应趋于缓和。2011 年1 —10 月温州工业投资累计增速高开后剧烈缩减十分明显。尽管仅看单月的同比数据发现,工业投资完成的单月增速已经处在一个相对较高平台。

但从地方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内部结构比较看,温州市限额以上工业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为 21.1%,远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累计增速101.3%,如图5 所示。从2011 年 1 — 10 月温州市限额以上工业投资规模为258.63 亿元看,确定无法达到2011 全年工业3 6 0 亿的年初预定目标。需要说明的是,全社会限额以上投资数据的高位走势受温州区域性因素驱动,如2011 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温州地方政府正在主推“大项目、大平台、大投入”的“百项千亿”工程,以及此前房地产投资的惯性等因素。影响工业投资的因素很多,从制造业企业看,资金紧缺仍是最大的问题,而且生产经营性融资困境正随着紧缩式货币政策的持续在制造业企业中蔓延。同时,工业投资减速也说明市场不确定性在放大,企业对未来市场预期悲观、信心不足。由于工业投资直接决定未来产能规模,如果工业投资延续下跌趋势的话,工业生产能力止跌企稳的压力会不断加大。

三、去库存速度不一,企业效益承压缩减

2011 年初,受经济增长放缓和通胀预期影响,企业库存水平迅速上升。2011 年 6 月温州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库存累计同比增速 28.1% ,处于年内第二次高位,也是近年来的历史高位①。6 月之后,需求乏力显现,企业景气状况不佳,一季度末产成品库存曾经同样达到28.1% 的高位水平,而后经过2 个月下行后再次攀升,说明销售端承受了很大压力。一般产成品库存与工业同比增速基本上呈现反向关系,且有约 3 个月的领先,产成品的去库存化不力将拉低工业同比增速。温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入2011 年7 月后已经开始主动缩减产成品库存,企业正在试图主动平衡生产与采购活动,调低生产增速,降低增补库存频率和规模,如图 6 所示。随着目前企业被动的产成品去库存化的深入,前端要素资源和原材料对生产回落会作出适应性反应,原材料库存跟进进入调整期。在此阶段,企业成本压力将有所缓解,但价格回落也必然会带来企业盈利水平的下滑。一方面,生产端需求表现较弱,企业生产意愿不强。工业产品的产销率到2011 年 10 月从未超过 9 7 . 4 % 以上的水平①,说明产销衔接不理想积压较多,产品端需求不旺,库存去化不快,价格有着较强的向下压力。而下游需求回落叠加劳动力及其它经营成本上升、信贷紧缩,PPI 将加速回落。另一方面,由于上游资源品价格回调存在时间上的粘滞,且调整幅度不同步,因而从传导路径来看,P P I 在上游资源与下游需求的夹击下,未来向上的空间有限。工业企业盈利增速将出现放缓。从2011 年第四季度开始,温州工业企业正在经历的库存调整已经主要不是企业被动的产成品库存调整,而是主动性的原材料去库存。通胀和资金状况会构成此后工业企业库存向下调整的主要决定因素。一般认为,在通胀下行阶段工业企业往往倾向于减少库存,当资金紧张时企业经常会快速去库存或者推迟库存补充。从价格角度来看,PPI 明显下降与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的高位水平呈现剪刀状分叉持续加重资金面紧张的企业的去库存压力,而原材料库存与工业同比增速有着较稳定的正相关,且同步性较好,如图7 所示。可见,两大库存去化现状均指向未来工业增速放缓的趋势。据此可以判断,未来企业去库存过程仍将延续。其主要原因是,从经验上说,原材料下降在 3~5 个月内是大概率事件。如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幅度已明显超过经济需求,将不支持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升。企业在预期原材料价格下降情况下,会降低增加库存的需求,尤其在目前面临较严重资金压力情况下,将会减少补充库存的行为。另外,2011 年7 月CPI 达到高位后快速下行,企业原材料采购意愿也随之降低。工业企业面对的状况是,需求疲软而原材料成本高企。需求回落将直接带来企业产能利用率的下降,并且库存水平越高则对产品价格越不利,存在比较明显的拉低价格水平的向下力量。部分库存偏高,或资金压力较大的工业企业为了增加企业销量,可能通过降价促销的方式降低企业库存。收入增速减缓和成本高导致工业利润增速下滑。

2 0 1 1 年 1 — 9 月温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 905.29 亿元,同比增长14.7%,较1 —8 月下降0 . 1 个百分点,为近7 个月以来最低点,较全国水平低 14.9 个百分点①。但近期主营业务成本未见同步下降,成本和费用粘滞下行及人力成本、财务费用将保持在高位运行,抑制了利润增长。随着工业企业去库存化现象的扩散,价格回落迹象显现。2011 年10 月工业品购进价格环比持平,出厂价格环比回落了0 . 1 个百分点,名义同比增速分别回落到6.8% 和2.1%①。企业生产与市场销售的不对应是压制产品价格的最主要因素,而原材料价格指数的相对坚挺暗示工业企业利润继续受到挤压,如图 8 所示。第四季度生产资料价格开始向下小幅调整,虽然从历史数据看,由于温州工业企业所在的中下游行业居多,价格变动从上游向中下游的传导都存在一定的时滞,但去库存阶段的价格竞争会迫使PPI 回落速度加快。企业效益增长同时隐忧显现。2011 年1 —9 月温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 5.4%,较上一年同期降低 0 . 3 个百分点。如果考虑到以现价计算的利润水平背后需要扣除的高位物价因素,净利润水平可以堪称“惨淡”,如图9 所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逐月累计同比水平持续下降,从2011 年3 月的18.7% 递减至9 月末的14.7%,回落了4个百分点(见图 8 )。工业企业利润和营业收入增速下降的同时,应收账款上升到不对称的高位水平。2011 年9 月末,温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2 905.29 亿元,同比增长14.7%,而应收账款779.37 亿元,同比增长21.2%①。这不仅反映当前企业经营中库存上升过快,企业后续经营或面临较大的消化库存压力,更重要的是,应收账款占到主营业务收入的1 / 4 强,而且增幅远远高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幅,说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质量和盈利状况恶化。而利润总额中账面利润所占的比例过高会形成对企业运营资金的商业信用性实际占用。资金周转速度越慢,企业潜在坏账损失风险越高。尤其在当前货币政策紧缩环境中,企业流动资金营运效率的低下可能会引发财务风险的失控。事实上,局部行业已经出现此前所提示的“工业产品链条中的众多的中小型企业难以承受资金占押压力,回款账期拉长背后可能引发的是整个资金信用链的系统风险。”[ 1 ]预计短期产成品和回款资金占用仍将处在高位,2012年春节后这部分资金占用增速将有明显回落,利润增速二季度有望企稳。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现处在半山腰,仍将下降,但跌至负增长的可能性较小。受融资环境趋紧、用工成本上升、利率汇率调整、能源原材料价格高位波动、要素供应紧张等多重因素冲击,一些企业成本上升较快,由于不少商品价格的快速调整,虽然2011 年9 月工业增加值增速维持平稳,但第四季度工业实体经济存在去库存压力,工业经济数据探底速度加快局面正在形成。

企业盈利增速最低点可能出现在 2 0 1 1 年最后一个月或2012 年第一季度。从结构因素看,价量将对利润走势出现不同的影响。其逻辑是产量增速下降确定,但不会完全失速,随着库存减少,价格经历短期下滑后会趋于稳定。总体观察,2012 年工业企业利润有望相对较快增长的行业集中在下游。从静态来看,虽然行业的成本转嫁能力依然呈现上游好于中游、中游好于下游,消费品好于投资品,必需品好于耐用品的格局[5];从动态来看,中上游行业成本转嫁能力会有所弱化。究其主要原因是,受下游需求低迷的影响,大部分前期转嫁能力较强的中游行业,面临终端需求始终走弱,同时能源价格却跌幅有限两头承压的困境,而之前成本转移困难的下游行业的成本压力随着整体物价水平的下降会逐步得到缓解。从利润具体行业动态分配的情况看,考虑库存调整在产业链传导中节奏存在差异,前期生产率先放慢的下游投资品率先开始提速,如工业中的投资品行业中的专用设备、通信电子设备行业、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消费品行业虽然也在承压去库存过程,但调整力度较浅且相对滞后,生产缩胀幅度不大,毕竟消费属于非周期性经济部类。饮料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及皮毛羽绒制品业则会企稳,或有所上升。大多数前期生产更为积极的行业,会出现较明显增速放缓,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周期性行业不景气状况开始显现。而基建类投资下滑或将拉低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利润水平。此外,因为采购活动的减少,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回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业等行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回落显著,会有较为明显的收产收缩,利润增长下滑。

四、工业经济驱动及方向:实业行为与政策预调、微调

2011 年 11 月汇丰公布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为48%,较10 月终值51% 下滑3 个百分点,创32 个月以来的最低值,并下跌至50% 这一临界点之下,产出指数从10 月的51.4% 大幅下滑至46.7%,同样创 3 2 个月以来最低①。这表明厂商对中国经济下滑预期升温,市场不确定性不断加大,采购经理对未来市场预期信心不足。中国制造业形势严峻,实体经济增速可能还有进一步回落的空间。较长时间的银根紧缩,已经让企业资金问题开始大面积暴露,有些已开工项目资金跟不上。由2011 年前三季度可知,不仅温州,且类似地区积极进行产业“转型”、结构调整的地区都出现资金捉襟见肘的问题。从温州的情况看,目前,制造业企业面临最大的问题是资金紧缺,未来工业投资的下行速度很可能会加快,这会是2012 年温州实体经济一个重要的风险点。宏观经济政策正在进入观察期,2012 年的前三个月将迎来关键的政策调整“时间窗口”。随着物价得到控制,能源原材料价格的回调,为政策的预调、微调打开了通道。行业未来景气度或积极性的格局,或将在2012 年下半年出现变化。国内政策在方向和力度上超预期变动将会是最有可能对上下游的价格和产量水平暂时造成均衡冲击的外生力量,未来何去何从关键还是看国内政策的方向、力度和时间点。

工业经济走势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安庆;工业经济;战略

安徽省安庆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安徽省的西南部,面积15398平方公里,人口618.65万,行政区划包括3区1市7县。“十一五”时期,安庆经济社会获得了长足发展,2010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988.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6%”。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121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2%”。安庆成为安徽省继合肥市、芜湖市之后第三个进入千亿位次的城市,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层次、新轨道。“十二五”时期,安庆工业经济发展形成什么样的格局,形成什么样的走势,需要我们战略谋划。本文试做粗浅探讨。

2012年,安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战略思路,及时采取“保企业、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的政策措施,经济社会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全市生产总值(GDP)达到1359.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700美元,财政收入达到170亿元。工业经济年均增长19%以上,工业化率突破50%,初步实现了由农业大市向工业大市的跨越,城镇化率达到45.9%,城乡居民收入分别提高8108和2829元。”安庆经济总量在安徽省排名第三,财政收入排名第四。安庆经济社会发展以合肥市、芜湖市为追赶目标,同时与蚌埠市、马鞍山市形成竞争态势。

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来看,安庆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进入“千亿总量、百亿财政”的安徽省第一方阵,初步实现了由农业大市向工业大市的跨越。然而,安庆在全省的经济排名处于前后徘徊、上下波动的挤压状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不优,支柱产业不强,龙头企业不大,新兴产业不多,小微企业不顺,科技创新不快,环境保护不安,招商引资不旺。

当前,安庆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布局新走势是以“经济强市”为战略目标,以“工业强市”为战略支撑,以“千亿产业百亿企业”为发展计划,以“特色园区带动、重点项目拉动、科技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推动、激励政策牵动、专业招商行动”为战略动力。

工业经济是安庆的“短板”,工业体系“薄弱”、工业园区“分散”,是安庆的突出问题。“十二五”以来,安庆市委市政府抓住工业强市战略不放松,千方百计扩大工业产业链,千方百计打造工业新平台,千方百计扶持企业上规模,千方百计引进企业新伙伴。

一、千亿产业百亿企业计划

安庆把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和首位产业作为主要目标,着力培育“千亿产业百亿企业”,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努力形成强大的工业产业链,这是安庆经济建设的一个大计划、大工程。一方面加快建设石油化工、纺织服装、机械和装备制造三大千亿产业的步伐:依托石化产业,大力发展下游衍生产品,构建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煤化工、生物质化工循环产业链,打造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产业基地;依托纺织业基础雄厚的优势,积极承接纺织服装产业,建成全国重要的轻纺产业基地;发挥现有产业、区位和资源优势,成为承接发展汽车零部件及船用设备等制造业基地。另一方面加大扶持百亿企业的力度:2013年,安庆市政府提出工业发展“1638”计划,即“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600户(年内需净增200余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现价产值3000亿元,需比上年增长近50%,完成工业投资800亿元”。实施“双百企业”成长工程,培育更多的“百亿企业”、“龙头企业”、“品牌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实体经济,这是安庆工业强市的基石。

二、特色园区带动

目前安庆各地共有一类、二类开发区20多个,市委市政府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战略重点,推动各地工业园区定向定位、转型转制,形成特色,形成优势:按照优化提升、做精做强的原则重点打造“六个特色园区”,包括化学工业园、纺织服装工业园、车船零部件工业园、食品工业城、新兴产业集聚区、现代物流业;推进安庆金融中心、皖江农产品物流园、现代粮食物流中心等20个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不断加快安庆部级经济开发区和安庆化工新材料集中区两个“千亿园区”的建设步伐。

在扩容升级和提质增效双措并举之下,安庆园区建设出现了竞相发展的态势。“2012年全市经济园区经营收入首超1900亿元,多项指标增长超过40%。其中,园区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全年实现区上工业增加值373亿元,同比增长53.3%,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78%。”2013年全市开发区结合自身特点,着力突破融资难、用地难、用工难等制约发展瓶颈,打造改革创新的先行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建立产业体系、实现工业强市的主平台,全市开发区在招商引资、园区建设、项目推进、土地征迁、服务承诺、环境治理等方面形成了高效的工作机制。特色园区建设带动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定位,带动了城乡统筹的规划。

三、重点项目拉动

安庆把项目建设作为重要抓手,进一步完善项目调度机制,扎实推进省“861”和市“3231”重点项目建设,以项目扩大有效投入,以项目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以项目增强工业发展后劲。“2012年共安排续建、新开工项目323项,总投资规模1950亿元,当年完成投资362亿元,占计划的113.1%。”重点项目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起到支撑作用,一批重大项目加速推进:安庆石化8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主体工程年底基本完成,今年投产;曙光升级改造项目部分开工建设;安庆电厂二期2100万千瓦项目获国家能源局批准同意开展前期工作;华谊醚前液化气深加工一期工程前期工作基本完成。

“今年4月底,全市开发区招商引资共计到位资金200.26亿元,共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6个,总投资397.95亿元,目前实际到位资金29.7亿元。”其中,临港经济开发区引入的高档复印纸项目,大桥经济开发区引入的医用卫材及敷料项目、非晶磁芯项目,桐城开发区引入的空气净化设备项目、汽车充电机组项目、改性塑料生产线项目、人防防护设备项目,怀宁经济开发区引入的LED封装项目,潜山经济开发区引入的门桥式起重机械项目,岳西县经济开发区引入的矿泉水及饮料生产项目,太湖县经济开发区引入的大型混凝土搅拌站项目,望江县开发区引入的玩具生产项目、高档时装制造项目、肉制品加工项目、新型建材项目等已经开工建设。“5月22日上午,安庆各个开发区内,塔吊林立,机械轰鸣,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大开发、大建设场景,全市17个开发区有27个工业项目集中开工,项目总投资约57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1个。”重点项目拉动了投资,拉长了工业经济的产业链,拉响了新一轮大建设大发展的冲锋号。

四、科技创新驱动

科技创新是企业技术改造的路径,是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是城市跨越发展的路径。“十一五”期间,安庆科技创新取得了很多的成就,“十二五”以来,安庆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作为主攻方向,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强化创新驱动,探索新型工业化的新路径。安庆市委市政府支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争创部级高新区,支持市化工新材料产业集中区申创省级高新区。“2012年全市共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振兴项目950个,完成投资300亿元。安排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资金1.04亿元,带动企业投资20亿元。”非晶软磁设备、飞凯高分子材料、西锐重工、卫康医药等企业快速成长。

2012年以来,安庆积极参与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建设,华茂集团创立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兴化工生化合成技术列入国家“863”计划,国家石化质检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国家高分子材料质检中心等公共技术平台加快建设。华茂集团与中国棉花研究所开展纺织服装新纤维材料研发、曙光集团与清华大学在化工新材料方面的开发合作、环新集团与合肥工业大学在汽车零部件方面的研发合作都取得积极进展。“2012年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6家、高新技术产品31项,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70亿元,增长20%。”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安庆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五、绿色发展推动

绿色发展是“十二五”国家发展的核心战略理念,绿色发展有力地推动着科技创新、企业升级、产业转型、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安庆严格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重点节能工程建设,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节能降耗,扎实开展企业(单位)节能责任考核工作。推进城镇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严控农村面源污染。严格规范土地管理,鼓励园区内企业建设多层厂房。落实各类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建设措施,加强沿江湿地、城镇湿地保护和功能修复,强化大别山区等水源涵养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生态功能。“2012年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32%,新上项目节能评估率达100%,查处、关闭环境违法企业26家,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省下达指标以内。”近年来,安庆先后关停并转移了高能耗、高污染企业189家。

安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以人为本、城市以人为本、环境以人为本,把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作为“十二五”中期的“革命性”布局和“战略性”走向。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13年年初开始,用四年左右的时间,启动、推进并完成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在创模规划和创模方案正式确定后,安庆即将全面开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并大幅度提高城市生态建设和绿化水平,实现“社会文明进步、经济快速发展、生态良好循环、资源合理利用、环境质量良好、城市优美洁净、生活舒适便捷”的目标。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活动,是迎难而上,克难攻坚,趋利避害,造福人民的大智慧、新战略。

今年开始,安庆将坚持“上大压小”,即强力关停一批中小化工企业,支持绿色科技领域的研究与开发,鼓励开发清洁工艺技术并重点做好石油化工传统产业的节能改造和推广应用等。安庆将支持工业企业退城进园,鼓励全市园区之间开放式封闭,做到产业左右承接、上下延伸,打造以石油化工、纺织服装为龙头的循环企业发展聚集区,着力建设花园式示范园区。

作为全国各石油化工城市中唯一的厂城一体的城市,安庆围绕建设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的两个大目标,和安庆石化正在大力创新合作方式,在发展绿色化工、循环经济、生态园区上共同谋划、协力推进,切实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人居环境水平,推进绿色发展,促进城企和谐。

六、激励政策牵动

近年来,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很大,实体经济经营困难,企业发展普遍面临着资金、用工、土地、技术、市场等问题。与此同时,安庆的传统产业企业规模较小、生产经营粗放、创新能力不强、龙头企业缺乏、配套体系滞后等问题仍很突出。当前安庆经济正处在加大承接、加快发展、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加快转型的重点和难点在工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基础也在工业,必须在扩大工业总量、做大企业体量、提高运行质量、增强竞争能量上狠下功夫。因此,要进一步聚集工业强市信心,汇聚工业振兴资源,凝聚加速工业发展力量,加快实施“双百企业”成长过程和“121”重点工业项目推进工程;要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全市工业企业加大投入扩大伙伴,着力打造工业投资洼地,确保完成年初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工业发展目标,奋力完成市政府确定的工业“1638”计划目标。

2013年5月,安庆市政府出台了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激励政策,了《安庆市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和《关于免收安庆市市区开发园区工业投资项目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两个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文件。两份文件充分表明安庆市委市政府支持企业发展、减轻企业负担、服务创业就业、优化发展环境的坚定决心。《若干政策》中明确规定,市本级财政设立工业振兴专项资金2亿元,带动各县(市)区财政扶持资金近3.6亿元,从工业投资、企业做大做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鼓励企业开拓国外市场、引进总部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对全市各类工业企业和进出口企业进行扶持。《通知》中明确规定,从今年6月1日起对全市4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进行减免,初步测算每年可为企业减负1.03亿元左右。两项政策叠加,扶持工业企业的资金达到6.63亿元,政策涉及面之广、优惠幅度之大为历年来安庆之最,政策力度之强也居全省前列。

此次出台的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两个文件,是新一轮经济扶持政策的四大板块之一。近期,安庆本级财政还将拿出1亿元,陆续出台服务业、农业产业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政策,以推动经济全面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加速跨越崛起。安庆市政府空前的扶持政策、激励政策,将成为牵动工业企业的发展引擎,牵动政府部门的改革步伐,牵动安庆工业振兴的风向标。

七、专业招商行动

招商引资工作是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安庆的招商引资工作一直面临着经济产业链、交通大格局、改革先试权的压力与挑战,虽然形成了日积月累的好形势,可是没有创造日新月异的新局面。因此,安庆的招商引资工作还必须提升高度,加强力度,扩大知名度。今年4月16日上午,安庆市委书记虞爱华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传达学习代省长王学军在安庆调研时的讲话精神,研究招商引资等工作。会议认为,招商引资工作要改革创新,当前招商引资的重点要转到招大引强上来,转到专业招商上来,转到精准招商上来。要突出领导带头,进一步在安庆营造领导干部大招商的浓厚氛围。会议决定,根据安庆产业发展实际,组建石油化工、机械装备制造、纺织服装、旅游、农业产业化、商贸物流及现代服务业、文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八个重点产业招商组。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同志担任各招商组组长和副组长,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招商组办公室主任。会议要求,各招商组要明确工作职责,健全工作机制,加强招商力量,整合招商资源,力争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配套强的重大项目,促进安庆招商引资工作的新跨越。这一次招商引资的新调整,更加注重招商引资的专业性,注重招商引资的产业链,注重招商引资的责任制。

今年“两会”以来,安庆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发展理念,新的领导理念,新的工作理念。安庆市委书记虞爱华指出:“完成两会各项目标任务,必须准确把握安庆发展现状,既要‘讲总量’,进一步增强自信心;又要‘讲人均’,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今后几年,重点要围绕‘人均达到全省中等’这个目标,抓投资、抓项目、抓工业、抓企业、抓县域,拿出过硬措施,着力攻坚突破,让‘弱点不弱’、‘亮点更亮’、‘强点更强’,确保安庆每年主要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尽快让人均指标达到全省中等水平。”

安庆市长魏晓明在安庆(深圳)经贸文化旅游项目推介会上指出:“安庆要大发展,必须要大开放,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我们将树立发展为要、企业为本、环境为重的理念,像对待自己的事业一样对待企业,像尊重自己的老师一样尊重老总。以政府的工作效率换取企业的发展效益。”

今年安庆各主要经济指标均表现良好,经济实现良好开局:工业生产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快速,消费市场旺盛,财政收入稳步提升,金融存贷款较快增长,CPI(消费物价指数 )涨幅稳定。“据初步核算,2013年一季度我市GDP284.4亿元,增长12.0%。GDP位于全省第3位,GDP增幅位于全省第5位。”

“十二五”期间,安庆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众多国家战略覆盖的黄金时期,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战略、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战略、大别山连片扶贫开发战略、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战略、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正在进行顶层设计,安庆必须把握好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深化改革加快创新,以“经济强市”为战略目标,以“工业强市”为战略支撑,以“千亿产业百亿企业”为发展计划,以“特色园区带动、重点项目拉动、科技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推动、激励政策牵动、专业招商行动”为发展动力,在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强市、生态强市的过程中努力开启新战略,开拓新局面,开创新形势,夺取新胜利!

参考文献:

[1]安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安庆调查队.2010年安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EB].安庆统计信息网,2011-03-02.

[2]安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安庆调查队.2011年安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安庆统计信息网,2012-03-22.

[3]安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安庆调查队.2012年安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安庆统计信息网,2013-03-13.

[4]安庆市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激励政策新闻会.安庆出台两项新政强力助推工业经济发展[EB].安庆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2013-05-29.

[5]安庆市经济信息中心.我市园区收入首超1900亿多项指标增长超40%[EB].中国日报网,2013-02-16.

[6]安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安庆调查队.2012年安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安庆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2013-03-13.

[7]安庆市经济信息中心.我市朝着千亿园区目标奋力迈进[EB].安庆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2013-06-04.

[8]安庆市经济信息中心.我市产业转型升级高效高质高速推进[EB].新民网 ,2013-03-25.

[9]安庆市经济信息中心.安庆出台两项新政强力助推工业经济发展[EB].安庆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2013-05-29.

[10]虞爱华.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 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EB].人民网,2013-03-21.

[11]魏晓明.在安庆(深圳)经贸文化旅游项目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上的致辞[EB].新民网,2013-04-24.

[12]安庆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安庆调查队.安庆一季度经济数据[EB]. 徽网, 2013-06-01.

工业经济走势范文第5篇

一、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总体特点

1、生产保持较快增长。1—3月,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738亿元,增长21.6%。从规模看,一季度增加值同比增加434亿元,各月均净增百亿元以上,3月份达到677亿元的新高,比历史最高月份多出45亿元。从增速看,当月增速均在20%以上,延续了金融危以来快于全国的态势,1—2月全省快于全国7.6个百分点,仅次于海南(34.6%)、西藏(32.6%)、四川(22.2%),居全国第四位、中部六省首位。

2、产销衔接继续改善。1—3月,全省工业品产销率97.8%,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完成产值5467亿元,增长37.1%;完成销售产值5345亿元,增长38.3%。其中内销占销售产值的95.9%,增长38.5%,一直是拉动增长主导力量。在产业转移加快和大项目出力拉动下,出口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完成出口交货值220.5亿元,增长34.5%,高出全国15个百分点左右。

3、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轻重工业结构看,1—3月轻、重工业分别增长23.5%、20.8%,轻工业增速连续5年快于重工业,轻重工业分别占全省工业的30.2%、69.8%。从制造业内部结构看,以装备制造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和满足需求的终端消费品工业比重上升,原材料工业、消费品工业、装备工业占制造业的比重由“十五”末的32.8:31.7:35.5调整为一季度的30.5:32.3:37.2。高新技术产业增长25.6%,增幅高出全省工业4个百分点。

4、多数市州增长较快。17个市州工业增速均达到两位数以上,11个增速超过20%。襄阳、宜昌引领全省工业发展,分别增长27.9%、27.6%,增速居全省前两位,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6.8%;恩施、黄冈、鄂州增速超过26%;咸宁、黄石、孝感、荆门、随州增速在23.7%左右;武汉、十堰受汽车等产业高位回落影响,增速分别放缓至16.5%、17.5%。

5、效益水平稳步提高。1—2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66.1点,同比提高23.6点,实现营业收入3253亿元,增长40.3%,利润167.5亿元,增长54.5%,增幅分别高出全国9.3个、10.2个百分点。汽车、食品、钢铁、建材行业利润分别增长23.5%、63.5%、65.7%、255%,实现税金207.4亿元,增长25.1%。工业销售利润率达到5.1%,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

6、工业用电需求较旺。一季度全省发电425.6亿千瓦时,增长16.6%,水、火电分别增长24.5%、10.6%。全社会用电量340.3亿千瓦时,增长12.7%,其中工业用电量236亿千瓦时,增长13.1%,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9.4%,对增长贡献率为71.5%。月均用电量超过1亿千瓦时的9个制造业中,8个用电保持增长,建材、钢铁、汽车等行业增幅达到两位数。煤电保障力度加大,一季度外购电量15.9亿千瓦时,相当于购进电煤80万吨,有效弥补省内电力缺口;全省电煤调、耗量分别为1059、1025万吨,同比分别增加92.5、91.5万吨。4月13日,全省统调电厂存煤165万吨。

二、主要工业行业运行情况

39大类行业中,38个保持增长,23个增长20%以上。主要行业在去年整体快速回升的基础上,食品、建材、机械行业延续快速增长势头,汽车、石化行业增速高位回落,电子信息、钢铁、纺织行业保持较快增长。

1、汽车产量稳步扩大。一季度汽车产量47.7万辆,同比增加10万辆,增长28.1%,其中轿车、载货车、客车、SUV(越野车)产量分别增长7.2%、32.4%、86.6%、36.6%。当月汽车产量20.4万辆,比去年最高月份多7000辆。1—3月生产改装汽车4万辆,增长68%;发动机2682万千瓦,增长33%。行业完成增加值269.1亿元,在同期增长125%的基础上,增长21.6%。

2、食品行业高位运行。受益于旺盛需求拉动和产品价格上涨,行业延续近几年的快速增长趋势,实现增加值191亿元,增长29.6%,对增长拉动贡献率为14.1%。加工程度较高的食品制造、饮料制造业分别增长33.6%、29.7%,快于农副食品加工业5个和1.6个百分点。植物油、软饮料、大米、白酒产量分别增长104%、75%、25%、37%。

3、石化行业平稳增长。石化行业完成增加值191.5亿元,增长11.9%。其中化工行业125亿元,增长17.7%;石油加工业43.5亿元,增长2.5%。荆门石化3月份检修,全省原油加工量229万吨,下降5.6%,原油产量23万吨,增长5.6%。化肥价格稳中有升,3月份磷酸一铵2690元/吨,同比上涨290元/吨;复合肥2590元/吨,同比上涨340元/吨。化肥产量210.7万吨,增长17.7%,较好保障了农业生产需要。

4、机械行业比重提升。受益于市场需求旺盛、升级换代加快、政策扶持力度加大,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仪器仪表及办公用机械制造等4个子行业分别增长28.9%、43.7%、27.5%、5.3%,合计完成增加值172.8亿元,增长31.8%,占全省工业比重由2005年的8.1%提高到9.9%。

5、钢铁产品量价齐升。企业抢抓市场需求旺盛、产品价格上涨的有利时机扩大生产,铁、钢、材产量分别为582、647、793万吨,增长12%、16%、25%;行业完成增加值142.5亿元,增长18.2%。武钢3月末钢材出厂价5170元/吨,比同期、上年末上涨510元/吨、360元/吨,生产钢材413万吨,增长15%。三峡全通冷轧薄板和镀层板产量75.6万吨,增长3.2倍。

6、电子信息产业较快增长。由于多普达停产、波导停产,全省手机产量74.6万台,同比下降53%,但在新项目和大企业出力拉动下,行业仍保持较快增长,实现增加值79.4亿元,增长23.6%。全省显示器产量449万台,增长38%;光缆产量145.8万芯千米,增长11%。天马微电子、华工科技、邮科院、富士康产值分别增长296%、107%、56%、43%。

7、纺织行业增速放缓。在原材料价格及用工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下,行业生产经营成本急剧上升,由前几年快速增长转向平稳增长,完成增加值99.3亿元,增速由同期的25.3%放缓至15.3%。纺织业、服装业、化纤业分别增长14.2%、18.8%、9.6%。纱、布、服装产量分别增长17.2%、41%、6.1%。

8、建材延续快速增长态势。受益水利建设、基础设施等工程拉动,市场需求扩大,产品价格提升。鄂东水泥(32.5级)价格350元/吨,同比上涨90元/吨。行业实现增加值83.2亿元,增长30.4%;全省水泥产量1694万吨,增长22.3%;瓷质砖、混凝土产量分别增长58%、96%。

9、烟草产品结构改善。中高档卷烟比重不断提升,一、二、三类烟占产量比重较同期分别上升8.36%、3.47%和4.8%。全省卷烟产量85万箱,增长3.6%,实现增加值98.6亿元,增长25.7%。

10、医药行业增速有所回落。全省中成药产量5.5万吨,增长1倍;由于部分企业停产、出口增速放缓,化学药品产量同比下降12%。全行业完成增加值33.7亿元,增长10.7%,同比放缓20个百分点。

三、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增速有所回落。1—3月,全省工业增速在去年同期高基数上回落8.7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部分领头行业增速高位回落。汽车行业经过连续两年“井喷”式增长,逐渐转向平稳增长,一季度生产增速同比回落63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率由同期的28%下滑至15.5%,影响全省工业增速5.5个百分点。此外,受油价飙涨、生产成本上升、统计口径调整等因素影响,纺织、电子、石化等行业增速也出现一定回落,部分行业内部出现分化苗头。

2、成本上升较快。一是多数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一季度,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3.7%。由于我省大量原材料需要从外省调入,价格“剪刀差”达到6.2个百分点,高出全国3.5个百分点。二是用工成本提高。工业企业普遍反映用工成本在去年上涨20%的基础上,今年又上涨15%左右。三是利率、汇率上升。去年10月份以来央行4次上调贷款利率,企业融资成本增加,1—2月利息支出34.6亿元,增长11%。去年6月二次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4%。由于成本上升较快,工业企业亏损增加。1—2月全省工业企业亏损面扩大至13.4%,亏损额同比上升16.7%。

3、要素约束趋紧。一是资金紧张。一季度全省新增贷款586亿元,同比少增218亿元,中长期贷款占新增贷款的94.5%,工业企业短期贷款有减无增。原材料、应收账款及产品库存扩大,1—2月“两项资金”增长28.3%,其中产成品资金增长36%,加剧了流动资金紧张矛盾。二是煤电趋紧。随着电力需求快速增长,全省电煤库存持续下降,而近期河南为省内保供控制电煤出省,山西、陕西因运力紧张供鄂电煤减少,湖南、江西等省3月底开始拉闸限电,组煤保电压力较大。三是用工短缺。工业企业普遍反映用工存在缺口,汉川市纺织企业、武汉光谷电子、荆门李宁工业园均有数以千计缺口,用工短缺成为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满负荷生产的重要原因。

4、工业投资不足。“十一五”全省工业累计完成投资1.19万亿元,少于河南(2.49万亿元)、安徽(1.53万亿元)、江西(1.34万亿元),2010年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39.4%,低于全国1.46个百分点,在中部居于末位,江西、河南分别为63.7%、54.2%,安徽、湖南、山西分别为48.1%、44.4%、43.1%。一季度全省工业投资增长36.5%,增速同比回落2.8个百分点。今年全省37个新增产值过10亿元的增长点基本都是续建项目,尤其是新建重大项目不多,增长主要依靠产能发挥,工业保持快速发展和赶超的后劲略显不足,在全国和中部保位进位的压力增大。

四、工业经济走势评析

1、总量规模放大效应增强。2010年全省产值过千亿元行业增至9个,汽车、石化、食品、机械等4个行业占全省比重达到或超过10%,钢铁、电子信息、纺织、建材、电力等5个行业比重在6%以上,构筑起工业规模快速扩张的多点支撑局面。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由2006、2007年的2303亿元、2823亿元,增至2008—2010年的3842、4742、6136,占GDP比重由30.2%上升到38.8%。今年3月单月规模又创出历史新高,呈现不断放大特点。按照世界发达国家工业比重在超过50%以上才出现拐点的经验值来看,全省工业总量快速放大的趋势还会进一步强化。

2、较快增长稳定性增强。金融危机一度打乱了我省工业快速上升运行轨迹,2009年2月跌至最低点,以后增速持续回升至2010年2月最高点,今年随着同期基数不断走高,在国家宏观调控等多重因素作用下趋缓,二季度可能出现全年的相对低点。这仅是短周期运行趋势,从长周期看,我省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加速特征没有改变,不仅速度较快,而且平稳性增强。2006—2010年,增速一直在20%以上,分别为20%、23.6%、21.6%、20.1%、23.6%,增速高于全国3.4—9.1个百分点,增速波动率低于全国(全国工业增速为11%~18.5%区间)。今年一季度延续这一走势,而且波动区间更小,高位趋稳特征基本确立。

3、区域发展均衡性增强。经过近几年发展,全省工业基本形成了三个1/3的局面,武汉与宜昌、襄阳、黄石、十堰四市及其他12市州之比,由2005年的37.1:32.9:30调整为31.3:34.6:34.1,反映区域发展均衡性的变差系数也由1.42缩小至1.2,前5市集中度也由70%降低至65.9%。武汉城市圈工业继续居主导地位,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区占全省工业比重由2005年38.5%上升至42%。前几年规模较小的市州发展提速,今年两个副中心城市引领发展作用突出。同时,县域工业经济竞相发展、争先进位,发展速度持续快于全省,将会进一步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工业经济走势范文第6篇

一、2014年机械工业基本实现了“稳增长”

2014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偏紧。机械工业上半年增势较好,但下半年增速开始逐月递减。全年全行业基本实现了温和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平均水平,70%以上的产品产量实现同比增长。

(一)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增长,增幅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

增加值:2014年机械工业累计增加值同比增长10%,低于上年同期(10.9%)O.9个百分点;但高出同期全国工业(8.3%)平均增幅1.7个百分点。

主营业务收入:1―12月机械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21万亿元,同比增长9.41%,略低于上年同期(13.84%)4.4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工业(6.96%)平均水平2.45个百分点。

利润总额:1―12月机械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56万亿元,同比增长10.61%,低于上年同期(15.56%)4.9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工业(3.35%)平均水平7.26个百分点。

税金总额:1―12月机械工业实现税金总额8438亿元,同比增长8.2%,低于上年同期(19.49%)11.2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工业(6.15%)平均水平2.05个百分点。

外贸进出口:1―12月机械工业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7255亿美元,同比增长8.07%,比上年同期(3.72%)提高4.35个百分点,同时高于全国外贸(3.4%)4.67个百分点;其中进口3232亿美元,同比增长8.16%,比上年同期(0.74%)提高7.4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外贸(0.4%)8.16个百分点;出口4023亿美元,同比增长8.01%,较上年同期(6.24%)增速提高1.7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外贸(6.1%)1.91个百分点,实现贸易顺差790亿美元,占全国外贸顺差的20.68%。

(二)70%的主要产品产量保持增长

2014年机械工业重点监测的64种主要产品产量中,46种保持增长,占比71.88%,同比下降的产品18种,占比28.13%。具有代表性的产品:

发电设备:2014年累计产量已完成1.33亿千瓦,同比增长5.2%,连续9年超过亿千瓦。(数据来源于发电设备中心)

汽车:产销双双超过2300万辆,创全球历史新高,连续6年蝉联全球第一。

金切机床:2014年累计产量85.93万台,同比增长3.06%(2011年最高为88.68万台)、其中数控机床产量26.09万台,同比增长14.78%,增速远高于金切机床11.72个百分点。

大中型拖拉机:2014年累计生产64.37万台(2013年最高为58.46万台)。

总之,机械工业发展快于全国工业平均速度契合国民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也是工业结构调整取得进展的表现。因为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装备工业,发展本应先行一步;而且因其能源、资源消耗强度相对较轻、技术和服务附加值相对较高,所以加快发展有利于提高全国工业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二、当前机械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困难及趋势预测

(一)2014年机械工业承压运行,增速呈现逐月放缓,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持续回落

1、机械工业增加值累计增幅逐月放缓

从12月当月看,在通用设备及电器及器材制造业回升的带动下,同比增长7.9%,比11月(7.5%)回升0.4个百分点。但2014年累计机械工业增加值增长10%,比1―11月回落0.3个百分点。

2、行业、产品间分化趋势持续

面向传统装备制造领域的企业下行趋势明显,而汽车、环保、基础件、仪表等利于民生和提高全行业素质的子行业及产品快于行业平均水平。

一是汽车产销同比继续小幅增长,其中乘用车保持增长,商用车继续回落。2014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72.29万辆和2349.19万辆,比上年分别增长7.3%和6.9%,其中商用车受国四标准实施的影响,商用车销量同比连续八个月回落。同时中国品牌乘用车和轿车市场份额连续4年持续下降。而新能源汽车产销爆发式增长。

二是发电设备行业产量同比有所增长,但效益大幅下滑;风力和光伏发电设备产量增幅均明显回升。输变电行业形势不如预期,如变压器中的大型电力变压器当月及累计分别下降30.14、13.39%;电力电容器累计下降17.52%,高压开关设备当月及累计分别下降10.8%、1.38%。

工业经济走势范文第7篇

从未来经济景气变动方向看,全区宏观经济先行指数持续上行,预示未来一段时间全区经济景气将迎来上升期。

一、先行指数逐步上升、一致指数小幅回落、宏观经济预警指数继续下探

(一)一致指数呈小幅下行,当前经济景气有所回落

2月份,受全区工业、消费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全区宏观经济一致指数回落至92.51,比1月份微幅走低0.96点。构成一致指数的5个指标中,剔除季节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后,除发电量指数、社会收入指数呈现上升外,工业指数、就业指数和社会需求指数均呈现下降,使宏观经济一致指数持续走低,反映出当前我区经济景气呈现回落。

注:一致指数是选取5个与经济运行同步的指标合成,反映全区当前经济运行走势,展现全区经济波动轨迹。

先行指数是选取6个领先于经济运行的指标合成,可反映全区经济运行变化趋势,预测全区经济未来走势。

(二)先行指数呈走高态势,预示全区经济未来一个时期将现回升

2月份,受投资项目加快推进、企业资金面逐步转好等因素影响,全区宏观经济先行指数上升至107.06,高于比1月份1.92点。构成先行指数的6个指标中,剔除季节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后,除产销率指数、平均消费倾向指数和贷款指数下降外,产成品资金占用指数(逆转)、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额指数和新开工项目指数涨幅明显,从而拉动宏观经济先行指数呈现上升,预示未来一个时期全区经济将逐步回暖。

(三)宏观经济预警指数由偏冷的“浅蓝灯区”进入过冷的“蓝灯区”

2月份,全区宏观经济预警指数为18,自2012年3月份以来连续11个月徘徊运行于偏冷的“浅蓝灯区”下沿,今年2月份再现下行态势,继续下探至过冷的“蓝灯区”,是2002年以来首次进入过冷区域。

从全区宏观经济预警指数的10个分项预警指数看,2月份,消费指数、贷款指数突破正常的“绿灯区”下限,下探至偏冷的“浅蓝灯区”,成为本期宏观经济预警指数再次走低的主导力量。其余指数均无灯号变化,其中,工业指数、投资指数、工业企业利润指数、财政收入指数和商品房销售额指数仍运行于过冷的“蓝灯区”,外贸指数、居民收入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仍处于正常的“绿灯区”。

注:宏观经济预警指数是选取10个能够反映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重要指标合成,可综合反映全区宏观经济及重要领域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及运行状态。

以上监测结果表明,宏观经济预警指数走势仍存在下行风险,但继续下探幅度有限。从未来经济景气变动方向看,宏观经济先行指数呈现走高,以此判断,一致指数可能在今年下半年进入上行调整期,全区经济将现企稳回升态势。

二、主要指标走势分析

(一)进入2013年,工业预警指数连续两个月运行于过冷的“蓝灯区”

受能源、冶金、化工等行业增速减缓影响,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增值速回落,剔除季节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后,工业预警指数为114.12,比1月份下降0.34点,已突破偏冷的“浅蓝灯区”下限,连续两个月运行于过冷的“蓝灯区”,呈现下行趋势,全区工业经济增长形势严峻。

(二)投资预警指数在过冷的“蓝灯区”继续走低

受工业投资回落明显影响,2月份,全区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走低,剔除季节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后,投资预警指数为106.17,比1月份下降3.84点,已回落至过冷的“蓝灯区”中游,全区投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三)消费预警指数下行至偏冷的“浅蓝灯区”

受汽车、石油及制品类消费放缓、餐饮业消费降温等因素影响,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落,剔除季节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后,消费预警指数为110.96,比1月份下降0.91点。这是消费预警指数自2004年以来,首次下行至偏冷的“浅蓝灯区”,下探幅度尤为明显,全区消费呈持续回落态势。

(四)进出口预警指数回升至正常的“绿灯区”

2月份,外需逐步回暖拉动全区进出口总额增速降幅收窄,剔除季节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后,外贸预警指数为106.95,比1月份上升2.8点,已结束2012年以来的低位运行态势,上升至正常的“绿灯区”,全区外贸形势趋于转好。

(五)财政收入预警指数在过冷的“蓝灯区”继续回升

2月份,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虽同比下降11.7%,但相对2012年以来的下行趋势有所缓解,剔除季节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后,财政收入预警指数为113.99,比1月份小幅上升0.86点,呈现上行趋势,已接近过冷的“蓝灯区”上限,渐趋偏冷区。

工业经济走势范文第8篇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以加快西江黄金水道建设、打造西江经济带为核心内容的西江战略,与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形成“江海联动”的协调发展格局,有效地推动了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以及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西江战略实质上是广西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战略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开放合作一直都在强调要发挥广西的“沿海、沿边、沿江”的优势,西江战略的提出完全符合广西对外开放战略的要求与需要,打造西江经济带是广西开放合作由外及内、由海及陆的必然趋势,将加快形成广西“江海联动、内外兼修”的区域发展战略新格局。广义的西江经济带涵盖从左江到右江、红水河、柳江、桂江、贺江等河流或支流,惠及广西14地市,范畴覆盖全区土地面积的92%及全区人口的89%。广西西江经济带是我国南方开发轴带重要的一部分。西江经济带核心经济圈是珠三角、北部湾和大西南三个经济圈交汇节点,它既是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基地,又是广西融入“珠三角”的前沿阵地;它既是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的后园基地,又是北部湾经济区“4+2”核心城市成员。西江经济带的建设规划虽然还没有正式公布,但是西江黄金水道的建设早已展开,可以说西江经济带的建设战略已然实施并在近年来取得较快发展。西江经济带具有一系列极为有利的扩展对外开放的条件,在面临巨大机会的同时也要面对很强的竞争压力和挑战。在此背景下,西江经济带的建设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采用合理的经济发展策略,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以促进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精心选择、培育主导产业

不平衡发展理论证明,由于资金和其他生产要素投入有限,后发国家不可能在所有的产业同时投入和同步发展,而必须首先建立某些产业的竞争优势,以此带动经济的全面发展。经济的发展必须依托于特定的主导产业,西江经济带的发展也必须精心培育某些主导产业,作为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沿海,但是西江经济带具有自身特有的大量优势,在综合优势理论的视野之下,西江经济带的主导产业应该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一)应继续发展重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化学化工等重工业就外生优势来说,西江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大大降低了原材料的进入和成品运出的运输成本,与此同时西江的区位优势带来了巨大的原材料资源,而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钢铁化工产品越来越大的需求,则为这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化工、钢铁这些重工业产业在西江经济带的柳州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对较强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所以西江经济带具有发展重工业的外生优势和内生优势,综合优势最强大,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最强。

(二)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和外向型加工工业劳动力资源丰富是我国的基本要素禀赋优势,发挥这一禀赋优势是赢得综合优势的重要途径。西江经济带以大西南为腹地,拥有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具备充分的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要素优势。桂林、柳州、玉林等城市的外向型产业在广西对外贸易中占据着相当的地位,也积累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经验。而广大东盟国家和东南亚,甚至远达非洲的很多国家,都为这些制造加工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在服装、家电制造与装配等行业领域,珠三角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技术和经验优势,西江经济带能够在承接珠三角的劳动密集型和外向加工型工业上,赢得巨大的综合优势。

(三)建设多功能的内河港口,大力发展物流业务,发挥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物流业的发展对整个西江经济带的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一方面,西江经济带具备发展物流业的外生和内生优势;另一方面,西江经济带的地理区位对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加快公路与铁路建设,特别是连接西江经济带和周边省市的公路与铁路建设,从而促进西江经济带交通枢纽地位的确立,降低物流成本,加快物流业的发展。

(四)依托于西江经济带和整个大西南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资源及特色产业要充分利用桂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大量从事农产品加工熟练工人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包括桑蚕加工、畜牧产品精深加工等;要充分利用西江经济带以及整个大西南丰富的矿产资源,促进冶金产业的发展;以西江流域的自然风景优势为依托,促进旅游相关产业和产品的开发;充分利用广西以及大西南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丰富的文化资源,发展人文产业和文化产业。

三、构建核心城市

国家竞争理论说明,产业群的建立是提升国家经济竞争能力,创造竞争优势的核心环节之一。产业群的建设能够降低交易成本,集中产业信息和资源,提升产业创新和科研能力,并且促生良好的产业生长环境,从而急剧的提高产业的竞争力。西江经济带的发展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必然要求建构核心城市。只有构建核心城市才能够形成产业群,聚集丰富的资源,最终发挥规模效应和分工优势。建立核心城市不是要把某个城市作为核心,把其他的城市作为卫星,而是要把整个西江经济带凝聚成为一个资源密集的、统一的核心,要把西江经济带作为一个统一的区域经济实体。西江经济带作为一个区域经济整体,其经济发展必须依托于区域内部城市间的合作,以及城市与腹地之间的经济效应。南宁、柳州、梧州和贵港这几个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必须在产业布局和资源布局等各方面通力合作,形成区域经济城市群。南宁作为广西的首府,在资金、技术和人才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应该发挥南宁的金融和技术与人才优势,充分发展金融行业和第三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南宁的人才培养基地作用,发展南宁的教育体系,使其为西江经济带的发展提供各类人才。柳州是中国西部的工业重镇,已形成以汽车、机械、冶金为支柱产业,制药、化工、造纸、制糖、建材、纺织等传统产业并存的现代工业体系,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柳州应重点建设阳和工业新区等工业园区,继续发展建材、冶金、汽车、机械、造船、化工、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作为广西的老工业基地,梧州不仅有种类繁多的优势产业,也有丰富的林产、矿产资源,具备成为加工制造基地的优势。梧州应建设有色金属、电力能源、林产林化、以造船业为主的机械制造业、制药业、纺织加工等六大支柱产业。这些产业形成后,和临港码头相结合形成临港工业和临港经济。贵港港口是全国内河主枢纽港,贵港应构建与西江经济带港口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工业体系,着重培植和壮大轻工、机电、造船、电力、冶金等工业主导行业,大力促进工业企业向大型化、集团化、外向化方向发展。同时还要主动参与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合作,推动以港口贸易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发展。只有通过城市的产业分工和城市之间的通力合作,西江经济带才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区域竞争整体增长和对外开放的总体要求。

四、做好对内对外开放两篇大文章

国际性的产业结构转移、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转移为西江经济带的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西江经济带的对外开放,必须实行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相结合的策略。西江经济带要善于抓住历史机遇,运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外资和国内其他地区的投资应成为西江经济带资金投入的两大重要来源。国际经济体系不仅为西江经济带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和市场,同时还提供了各种新技术和经验。西江经济带一方面须加大从发达国家的产业引进,包括外资的引进、利用和技术的引进、学习;另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加大出口力度,寻找海外机遇和市场,促进出口。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和资金转移为西江经济带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剩余、技术以及遣散的劳动力资源。西江经济带要积极运用这一趋势,主动承接珠三角、长三角等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拓宽对内招商引资渠道,不断引进新的技术和人才,千方百计加大对内开放。因此,西江经济带要同时做好对内对外开放两篇大文章。

五、实施走出去战略

发展西江经济带的对外开放,不仅要实行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相结合,还要实现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西江经济带的对外开放现在正处于起飞的初始阶段,引进来工作取得了迅速的发展,而走出去工作,特别是劳动力和资金的走出去工作仍然相对落后。积极的实施走出去战略,能够为更大的引进来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市场,能够加大西江经济带的对外交流,树立更加良好国际形象,扩大在国外的经济影响力,从而使西江经济带的对外开放走向更深的一层。西江经济带的走出去战略,不仅包含产品的走出去,还包含资金、技术以及劳务等各方面的走出去。走出去战略的对象不仅包括东盟国家、南亚国家以及中东和非洲国家,还包括欧洲北美等发达国家。走出去的战略选择要有针对性,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应该侧重劳动密集型商品以及劳务的走出去;对于东盟国家、南亚国家而言,要坚持产品与技术的走出去相结合;对于中东与非洲国家,则不仅仅要有产品、技术和劳务的走出去,还包括资金的走出去。要积极地在中东与非洲国家开展工程承包业务,将资金、技术、商品和劳务的输出相结合,扩大西江经济带的经济影响力,同时促进西江经济带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因此,发展西江经济带,同时要实现引进来与走出去的结合。

六、加快制度创新和政府职能转变

政府的工作对于提高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优势来说非常重要。政府是区域经济形成和创造竞争优势的基本外在环境,政府的职能在于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运行机制,并保障这一机制的良性运行。简单说来,政府的职责在于保护市场机制,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相关的指导和服务。西江经济带地处我国西部地区,改革开放程度不够深入,包括市场机制在内的经济运行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不可否认的是,西部地区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够彻底,市场机制的运行容易受到政府部门的干预而导致市场体系的不透明,市场运行障碍多。在旧的观念和体制之下,政府过去强调自身的“管”的职能。要提高西江经济带的竞争优势,就必须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政府必须主动转换自身的职能,将其职能界定在保障市场机制的健康运行和提供相关服务之上。在保障市场机制的健康运行和提供相关服务之外,不同城市之间的政府还应该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通过城市之间的产业和行业以及其他经济要素布局的合理化,来提高整个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避免重复建设和内部的不良竞争以及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在城市之间加强合作的同时,政府应该注意加强宏观调控,注意经济区域的回波效应,避免形成区域内部的结构性不平等和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引导增长极的扩散效应,促进区域内部经济的平衡和健康发展。无论是从转变政府职能、保障市场机制,还是提供各种服务上来说,西江经济带的各城市政府都负有重要的责任。与此同时,各市政府还必须摒弃狭隘的地方主义和城市壁垒,加强城市间的通力合作与共同谋划。

七、“江海联动”促进沿江振兴

“江海联动”中的“江”是指广西西江经济带,“海”是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江海联动”是指充分利用西江流域“黄金水道”的优势与北部湾的产业和政策优势,通过调动与整合江海地区的各种资源,发挥各自综合优势,以产业和企业合作为突破口,做强北部湾这一增长极,做大西江流域这一增长带,实现通“江”达“海”,促进沿江沿海地区经济社会整体持续健康发展。一方面,北部湾经济区要最大限度地用好用足西江沿江工业城市发展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沿江先进工业对沿海的带动辐射作用,着力放大沿城市先进制造业发达等优势,把沿江的产业链向沿海地区延伸拓展,加速推动沿海产业的振兴。另一方面,西江经济带中技术水平较低、环保压力大的产业逐步向北部湾沿海转移,当北部湾沿海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水平时,其在海洋高新技术领域将处于技术领先地位,并出现向西江沿江地区输出技术的趋势,最终形成沿江与沿海产业之间的互动发展。

工业经济走势范文第9篇

各省域“走出去”战略的共性分析

“走出去”战略是指我国政府或者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所实施的系统的方略和措施,在本质上它是一种全球化经营战略,要求开展跨国经营或去海外发展。不同省域经济中的“走出去”战略都是国家“走出去”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都是国家发展战略在全球的延伸和体现。因此,对于不同省域经济主体来说,它们的“走出去”战略必然有着统一的共性特征。

第一,战略实施主体一致,即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很多学者认为“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主体不应当是政府而应当是企业。对此,笔者认为不妥,政府同企业一样也应当是战略的实施主体。诚然,“走出去”战略最终都要落实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上,最终走出去的必然是企业。但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所执行的既有企业自身制定的微观层面的“走出去”战略以实现企业的微观效益,也承担着由政府或地方政府制定的宏观层面或中观层面的“走出去”战略以保证国家利益的实现。当然,这里既不存在政企不分问题也不存在地方保护问题。省域经济“走出去”战略,实质上是一种经济战略,是省级政府作为战略的主导者,站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按照省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谋划全省企业“走出去”的行为,因此,作为“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主体,地方政府在省域经济走出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包括制定政策、创造环境、实施监管和提供服务,包括落实企业的对外投资与跨国经营自、保护企业在境外的合法权益、引导企业避免恶性竞争等。

第二,总体战略目标一致,即鼓励省域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化经营与合作,促进省域经济持续发展。勿庸置疑,所有省域经济“走出去”战略的总体目标都是要从政策、制度、环境等各个方面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企业,最终使本地企业走出去,开拓“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实行“双向开放”,实现“双项效益”,获取发展条件和市场、资金、技术等等方面的持续竞争优势,从而促进省域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但因各省域经济基础和发展方向重点不同,“走出去”的主要动因和阶段战略目标也将不同。

第三,省域经济“走出去”战略都涉及多个层次。按照实现程度可划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商品走出去,既包括传统的实物的出口,也包括无形服务的输出。二是资本走出去,这是较高层次的走出去,主要是对外直接投资,通过到海外投资建厂和投资开店的方式开展跨国经营,培植跨国公司,参与全球化竞争。三是“完全走出去”,这是最高层次的走出去。它已经超越了单纯地去追求商品出口或资本输出的走出去,而是从根本上追求有进有出,进出互动,能够真正的融入全球一体化,很好地利用“两个市场”来配置“两种资源”,走出去驾驭国际市场竞争,实现自身强大的同时,还要考虑国家安全、国家利益甚至是整个第三世界乃至整个人类的利益。

第四,省域经济“走出去”战略面临相同的外部环境。当前,每一个省区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都面临着同样的国际、国内环境,也面临着同样的机遇和挑战。国际环境方面,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推动全球各国经济的互补性增强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世界产业面临新的格局,这给省域经济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良好机遇。同时,跨国公司对全球资源的控制和掠夺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等也对省域经济“走出去”形成挑战。国内环境方面,国民经济结构面临战略性调整、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增加、入世后市场开放带来竞争压力以及人民币坚挺对出口形成的压力等都对走出去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五,省域经济“走出去”战略的必要性和作用基本相同,既是主动参与国际分工,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更好地利用国外资源满足国内战略资源需求;同时有利于省域经济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产业升级,发挥比较优势,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另外对于利用国际技术、人才、信息进入国际主流技术体系以及突破国外以反倾销等形式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也非常重要。当然,由于各省域条件和基础不同,又各自有不同的“走出去”的意义和目的。

制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差异性分析

经济学研究的省域差异主要指省域间经济水平的差异。这种差异一是体现在经济实力的差异,常用GDP和人均GDP指标来衡量;二是体现在经济发展阶段,这又与工业化水平和产业结构密切相关。中国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省份经济总量差别很大,这些差异的客观存在决定了“走出去”战略在不同省域的战略地位、战略阶段、战略目的和实施重点等都不能等同。从总体上说,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实力要远远强于其他地区,2003年超过10000亿元的省份全部在东部。西部地区最为落后,除四川省外,其余11个省份GDP都在3000亿元以下,还有3个省份在500亿元以下。就人均经济实力而言,省域差别更为明显。就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而言,目前中西部大多数省份还处于经济发展的落后阶段,而东部有些省份比如上海、广东、北京等地区已接近于中等程度的发达国家。就工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特点而言,东部一些省份已经完成资本积累,进入“后工业社会”,产业发展依赖技术进步和技术积累,具备了“走出去”的实力。而中西部部分省份工业经济发展尚处于资本积累阶段甚至是资源依赖阶段,工业化水平相对落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以及参与国际分工的深度、广度和形式是由该国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因此,省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状况决定了其“走出去”战略的不同:第一,东部很多省份完全具备“走出去”的实力和条件,“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应当“商品走出去”与“资本走出去”并重,在保证各种形式的商品输出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对外投资。同时,要把“走出去”战略与产业结构的转移、优化和升级紧密结合,进一步提高自己省域经济的实力和产业国际竞争能力。第二,中西部多数省份“走出去”的实力较弱,目前“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必须做到两个结合:结合自身资源禀赋特征,结合“引进来”战略。“走出去”战略现阶段应当以“商品走出去”为主,并有选择地实施以促进商品出口为主要目的的对外投资与合作。

一、区位优势差异对“走出去”战略的影响

1.地理位置的差异。

我国幅员辽阔,东部沿海,西部沿边,不同省域在实施“走出去”战略时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地理位置上的比较优势,对于沿边的省域应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边境贸易,大力发展边贸经济。西北部的省域可以充分利用欧亚大陆桥“走出去”,西南省份可以充分利用“10+1”合作机制与毗邻的东南亚国家开展合作。南部省份可以利用泛珠江三角洲的优势在“走出去”战略上做文章。对于海外华侨相对集中的省份,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本省籍海外华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到境外进行投资和合作。比如浙江省共有100万华侨华人,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独联体、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事实上该省民营企业境外投资的99%都分布在这些地区。

2.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

不同省域经济在“走出去”战略中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广大中西部省份矿产、能源资源丰富,应当大力挖掘自身的资源型商品。对于资源相对短缺的省份来说,更应当注意如何利用“走出去”战略在国际市场上开展资源型合作开发项目,来弥补资源的短缺。比如云南省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地缘优势,为鼓励本省企业走出去,采取了包括建立3000万元的“走出去”发展资金等多种措施,在2004、2005年两年内先后开发了老挝万象钾盐开发项目,越南老街省贵沙铁矿项目,缅甸伊洛瓦底盆地D区块石油天然气勘探产品分成项目,成效显著。

二、非区位优势差异的影响

根据经济学最基本的原理,一个地区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实质上直接决定着该地区商品的生产供给能力,这些要素禀赋即丰缺程度的差异决定了该地区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从而决定该地区输出商品的能力和输出商品的种类或者决定该地区对外投资的结构和方向。建国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同的省域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要素的现实差距或者说要素禀赋的差异,这种差异将影响不同省域经济“走出去”的方式、商品结构、地区分布、投资流向;同时,不同省域的市场化程度和开放程度也决定了省域经济“走”向国际市场的能力、渠道和难易程度,影响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劳动力要素的差异。

省域劳动力禀赋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省域经济“走出去”的内容和方式。劳动力要素禀赋由三个因素综合决定,一是人口数量,这是基础性指标;二是劳动力的质量,即人口素质,这是关键性指标,由受教育情况和人才比重等综合因素衡量;三是人力资源发展环境,这是个重要指标。笔者选取2000年相关指标的数据,利用SPSS10软件中的因子分析功能对各省的上述三个指标进行处理,根据处理的综合分值对各地区、各省域劳动力禀赋的差异进行比较得到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我国东部省份劳动力要素综合禀赋要远远高于其他地区特别是西部省份。各省域制定和实施“走出去”战略时,要充分考虑劳动力禀赋的差异:第一,对于I类地区可以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智力型劳务输出或生产并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第二,对于其他地区特别时西部地区,由于劳动力数量众多,素质较低,成本低廉,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展对外劳务合作和工程承包,开展多种形式的体力型及技能型劳务输出。

2.资金要素的差异。

资金要素在一个省域经济走出去过程中本身既是“走出去”的战略内容,同时也为“走出去”提供强大支撑,影响着“走出去”的方式。资金要素禀赋主要由三个因素决定,即资金规模、使用效率和增值能力。

笔者选取了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财政支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地方财政收入、外商投资总额、企业利润总额、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工业增加值等8个指标,利用SPSS10软件对各地区、各省域资金要素禀赋的差异进行综合比较得到表2。

由表2可以看出我国资金要素禀赋的排列顺序依次是东部、东北、中部、西部,而且差距明显,前六名中东部占去五个,中部6省和西部12省除云南和新疆位于II类地区外,其余综合得分值全部为负值,位于III和 IV地区当中。东部省份要远远高于其他地区特别是西部省份。各省域制定和实施“走出去”战略时,必须充分考虑如下内容:第一,东部资金要素禀赋突出的省份在商品输出层面上应当大力发展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同时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投资,既可建立贸易性企业,也可建立生产性企业,进行资源开采和境外加工。从投资方向上,既可“走”入发达国家与其进行水平型或混合型的分工合作,也可“走”进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垂直型投资。第二,位于第III和 IV类的省份(主要是中西部地区省份)在制定和实施“走出去”战略时应当将商品输出作为自己的重点,而且在商品输出时要充分考虑自己的资源优势和劳动力成本优势,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垂直型分工。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特殊情况开展以贸易性企业为主的资本层面的走出去,在地区方向上宜更多地选择发展中国家进行单向或双向的投资。

3.技术要素的差异。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不仅促进经济增长,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国际分工的形式和深度。省域经济“走出去”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必须考虑自身的技术要素禀赋。

技术要素禀赋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技术投入水平,它反映一个地区科研活动的能力及其活动现状并直接影响科研成果的产出;二是技术要素的产出和转化能力,它反映一个地区科技成果的数量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推广和使用情况。笔者选取8个相关指标利用SPSS10软件对各地区、各省域技术要素禀赋的差异做出综合比较得到表3如下:

由表3可以看出我国技术要素禀赋也大致呈东部、东北、中部、西部梯度分布,东部地区在技术要素禀赋中占有绝对优势,占据了前6名,而中西部特别是西部的技术要素处于落后位次,中部的江西和山西以及西部的陕西、广西、内蒙古、贵州、云南、甘肃都位于IV类地区。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对于技术要素占绝对优势的部分东部省份,在大力促进其技术密集型产品“走出去”时,可以进行科研技术型投资,创办境外研究开发机构。同时还应当将其技术要素向相对落后的亚、非、拉国家转移,努力实现商品、资本、技术、产业“捆绑”一起,共同“走出去”。第二,对于技术要素相对落后的中部或西部省域来说,其走出去战略的重点应当是以垂直的方式向发达国家输出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商品”,或者与其进行多种形式的劳务合作和多种形式的加工贸易,比如“三来一补”。当然,也要采取有力的政策和措施,鼓励直接引进,采用世界最新技术,发展自己的高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然后“走”向发展中国家,或以“反梯度”的方式进入发达国家。

4.市场化程度的差异。

中国二十多年的改革本质上是市场化改革。“市场化”从根本上是实现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内容上既包括商品市场的市场化也包括要素市场的市场化,就市场主体而言既包括企业主体地位的确立,也包括政府职能的转变。世界和中国发展的实践证明,不进行市场化改革就不可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既不可能“引进来”也不可能“走出去”。毫无疑问,对于省域经济“走出去”来说,市场化程度是除了经济要素之外最为重要的一个制度因素和政策因素,它不仅决定能否实施“走出去”战略,还影响“走出去”的主体。

2003年,中国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市场化指数课题组选取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市场中介组织与法律制度环境、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以及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五个方面的23项客观指标,采用目前公认较为科学的“主因素分析法”进行度量和测算,揭示了我国各地区、省域市场化程度的差异和五个主要因素对不同地区市场化程度的影响具体见表4和表5。从表4可以看出我国沿海省份的市场化程度远远超过其他地区,东部10省、东北3 省、中部6省和西部12省份的市场化指数平均分别为7.25、5.69、5.52、4.71,而且不同省域市场化程度差别也很大。从表5中可以看出非国有经济的深度发展、要素市场的较高程度的发育以及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基本理顺是东部省份特别是广东、浙江、福建、江苏、山东和上海六省市市场化进程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原因。这些差别影响着不同省域经济走出去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第一,对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东部省份来说,由于其非国有经济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在实施“走出去”战略、制定政策时要大力鼓励民营经济利用自身机制灵活的优势“走出去”,使民营中小企业也成为省域经济“走出去”的主力军。同时,要充分发挥商品和要素市场相对发达的优势,开展多种的形式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第二,对于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广大中西部省份来说,“走出去”的关键还在于大力进行体制改革和创新,从政策和制度上推进本地市场化进程,努力与国际市场早日接轨,为本省企业“走出去”创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同时,由于这些省份非国有经济比重仍然不大,因此目前走出去的主力军可能以国有企业为主,但也应当大力培植民营经济,鼓励民营经济“走出去”。

河南省“走出去”战略选择

河南省地处中原,土地肥沃,矿藏丰富,交通发达,人口数量和粮食产量居全国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服务业发展迅猛,工业化快速崛起,经济实力迅速增强,经济结构优化,在保持农业大省地位的同时,正逐步向工业大省迈进,进而实现“三・二・一”的转变。经济全球化浪潮和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给河南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根据自身的省情特征和发展基础,确定并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选择适当的“走出去”战略,将提升全省对外开放的水平,促进省域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实现中原的真正崛起。

一、河南基本省情及“走出去”现状

河南省人口和经济总量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但就其人均量和经济资源状况来说,却大致处于中等水平,人均GDP、劳动力要素禀赋、资金要素禀赋、技术要素禀赋和市场化程度分别在全国居于第16、14、12、13、17位。目前,河南省的“走出去”状况呈现如下两个特点:

第一,河南省在商品“走出去”层面和资本输出层面均居各省第13位,处于中等水平,与其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要素禀赋比较处于相对落后状态。这说明不论商品出口还是对外投资,河南仍都具有极大潜力。

第二,在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设计咨询业务等对外经济合作及劳务输出方面,在全国处于相对领先位次,分别处于第10位和第7位。但就其占全国的比重来看,又相对落后于其经济实力和人口资源优势(两者分别位于全国第6和第1名,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位6%和7.48%)。这说明河南省在“走出去”过程中尚没有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河南省在下一步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必须加大力度,积极引导,采取恰当措施,充分挖掘自身“比较优势”,实现商品输出层面和资本输出层面的共同快速发展,从而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二、河南省“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河南省“走出去”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必须立足现有基础,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政府的引导作用,确定“走出去”的正确路径。

作为中国第一人口大省,将近1亿的人口为河南提供了丰富的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河南地处平原地带,土地肥沃,矿产丰富,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在“走出去”商品构成和主导产业的选择上,应大力发挥河南省劳动力绝对优势,确定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重点,大力促进农产品、矿产品和轻纺产品的出口。

由于河南省资金要素不占优势,而劳动力数量和成本优势明显,同时,河南在一些制造业领域生产能力富裕,结合省内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应选择适当产业产品对外投资建厂。因此,在“走出去”的层次和阶段上,应确立大力推进和发展商品层面的出口战略和服务层面的输出战略,在此基础上鼓励发展资本层面和技术层面的输出。在“走出去”的方式上,应大力发展对外劳务输出和工程承包,同时适当采取合资经营、合作经营、收购兼并、BOT等方式进行商品输出和对外直接投资。这主要是

在“走出去”地区分布上,应坚持“多元化”战略。具体来说:第一,对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进行垂直型输出,另一方面利用劳动力优势大力开展劳务输出和工程承包。第二,对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一方面要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和资金优势进行富裕产业的转移和资本输出,同时也可以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开展工程承包和咨询服务等经济合作。

工业经济走势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新兴工业化道路 产业结构 比较优势

一、对新兴工业化道路内涵的理解

1、新兴工业化的含义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实现可持续,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我们山西作为经济不发达的内陆省份,要全面实现全省的经济繁荣,持续发展,这也是我们的唯一选择。

工业化是指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也是人类将资源转化为社会财富和财富快速积累的过程,从世界各个国家的发展来看,这个阶段是人类发展历史不可逾越的阶段。

随着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工业化概念已有传统工业化和新型工业化之分。人们通常将20世纪90年代以前发达国家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所走的工业化道路,称作为“传统工业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学术界将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推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作为“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强调进步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广泛及其对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优化和提升,是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新型工业化”,而是在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教训,顺应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大趋势,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做出的重大决策,有着新的内涵和实践指导意义,是后20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针的总概括。

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科技创新为主要推动力。科技创新是提升我国传统产业竞争力,发展高技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依托。,我国制造业普遍未掌握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和关键技术主要依赖进口,只有加快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才能实现由“贴牌生产”。

(2)加工组装型(OEM)基地向设计制造型(ODM)基地转变。

(3)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要确立资源节约的新型发展模式,以更低的人均资源消费实现工业化,走跨越式资源消费之路,缓解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制约。

(4)信息化和工业化进程融为一体。信息化极大地拓展和丰富了传统工业化的内涵,信息化为我国高起点加速推进工业化提供了可能。同时,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信息产业的发展,都是以工业化的成果为基础。

(5)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新型工业化必须要根据我国的这一特殊国情,制定有利于创业和增加就业的政策,提升传统产业的市场空间,发挥出人力资源丰富这一独特优势。

(6)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繁荣经济。统筹考虑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以此作为农村工业化的重点。

2、我省经济发展的历史选择

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并把它作为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第一项任务,要求全党同志务必带领全国人民抓出成效。

那么,我国为什么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呢?借鉴资料,回顾世界工业化的历史,使我们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有资料显示,到目前全球只有60多个国家实现工业化,占世界人口不到20%,而这一过程足足花了300年时间。要实现现代化,不仅世界不容许中国花那么长的时间慢慢实现工业化,中国13亿人民要发展,要进步的愿望也不答应那么慢腾腾的步伐。中国计划到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13亿人口要在几十年时间内整体实现工业化,这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是从未有过的。

自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来化道路”之后,全国上下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各界有识之士普遍认为,我国确定的今后20年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新”字,是相对于发达国家以往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先发展后治理)和我国过去的工业化道路(以资金密集型的重工业为主导)而言的。针对山西,可以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在是英明之策,是山西今后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灵丹妙药。

目前,我国主要产业在关键生产环节技术落后,装备水平低。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电力、煤炭、建材、建筑、公路水运、、铁道、船舶、机械、信息、轻工、纺织、医药等15个行业,普通技术水平比国际落后5-10年,有的甚至落后20-30年。

从这两年评出的“中国500强”前十强企业看,中国的所谓“强”企业,多集中在石油、化工、电力、天然气开采、邮电通信等传统垄断性行业,以及银行这样的特殊行业。

而与世界500强企业相比,可以从中看出产业结构的缺陷所在。在全球500强企业中,盈利能力强的企业多集中在竞争激烈的行业,如汽车、机应用与服务、贸易、、制药。在这些行业中集中代表了当今世界信息工程、材料工程、生物工程等高新尖端技术的发展潮流。

相比之下,我国目前的制造业无论从量上看还是从质上看都没有达到当年英国、美国和日本被公认为是“世界工厂”的标准。中国制造业的企业还没有成为世界制造业领域的排头兵。中国有11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但其中却没有一家是制造业企业,而世界500强前10家企业就有5家是制造业企业,这意味着中国的制造业企业与世界级制造业企业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距离。

为缩短与世界级制造业企业发展的较大差距,我们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将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进程重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二、走新兴化道路对山西的战略意义

中央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传统资源产业占绝大比重的山西来说,意义非常重大。山西一定要加快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大力发展有山西优势和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提升山西国民和信息化水平,加大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力争尽快改变山西工业经济含量低、经济效益差、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大、人力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的状况,努力走出一条体现要求、符合山西省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山西经过建国以来几十年的发展而形成的以煤炭、电力、冶金、机械等重化工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结构虽然在近几年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但其以能源重化工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形态从整体上讲,依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根据山西省统计局有关数据,2003年全年全省共外输煤炭3亿吨,比上年增长8.1%;外输焦炭3658吨,比上年增长12.1%。由此可以看出,山西优势在煤炭,强项也在煤炭。山西煤多,是好事也是坏事;坏就坏在使人们有了依赖性,并养成多年来吃祖宗资源现成饭的思想,而不思进取。煤炭在给山西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禁锢了许多人的思想,而舍不得跳出煤窑去思谋寻找别的生财之道。

日本、新加坡、韩国等资源小国以及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成功起飞的经验说明,资源优势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对我省的煤炭资源优势,应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恰当的估计,从而使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筹措资本、创新技术、开发人才以及提高的竞争能力上。

作为典型的内陆省份山西如何以新的思维方式审视并确定本省的发展思路,走出有别于多年经济思维模式的全新的山西新型工业化之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山西需要五彩缤纷的、自我升级不断优化的产业格局,而党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正是勃发山西经济生机的希望之路,这也是我们山西发展绝好的机遇。

三、关于山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几点政策建议

1、 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比较优势,创造出我省新的比较优势

山西目前的工业状况:国营企业多,其中重工冶金机械、军工企业、省地市煤炭生产企业基本形成三分天下的企业布局。据了解,目前山西省国有经济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所占比重依然比全国高出20多个百分点。且还存在不少深层的:一是传统产业技术含量低,一些潜力产品与做大做强的目标尚有较大差距,缺乏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在市场的地位未巩固,一时还难以走出国门。二是新兴产业发展不快,多元化的接替产业发展不足;产业结构单一化、初级化、重型化问题依然突出,一时难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山西知名品牌不多,难以派生新的产业。

(1)鉴于山西工业这种状况,本文认为,重工机械装备这类企业,像太重那样,整合相关产业键企业,加快培育发展大公司、大集团,重点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在点上先行突破我省工业的沉闷局面,让这些企业崭露头角,有所作为。而后以点带面逐步整合,形成气候。

(2)作为在我省的军工企业,这类企业需要巨额资金但产品在国内没什么市场,但在人力资源、技术等方面还有优势,这类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化改造,根据自己的优势转产民有制品。

(3)煤炭是国家建设的重要能源,作为国家能源基地的山西,一定要下决心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借鉴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结合我国在工业化发展中的经验教训,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正如全国政协常委、神化集团董事长叶青所建设的“在提高热效率降低损耗的基础上,搞外延发展,采用高参数是节能降耗的发展方向;在降低厂用电率的基础上搞外延发展;提高煤炭开发效率和煤炭质量;要发展煤炭深加工和综合利用;鼓励发展再生能源;大力支持煤炭液化。

调整山西目前的煤炭产业结构是煤炭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思路新举措。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关键是要针对不同所有制煤炭企业发展中的问题,调整煤炭工业结构。要关闭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的小煤矿,以及浪费资源、技术落后、质量低劣、污染严重和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同时,要深化煤炭企业改革,加大关闭破产 力度,加快机制转换和体制创新,提高煤炭工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煤炭工业走新型工业化路子,人才是关键。一是要大胆引进人才;二是要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借用人才;三是要从国内外广泛招聘人才;四是行业部门要自主培养人才;五是向国外有关知识领域定向培养人才;六是要积极鼓励自学成才。煤炭行业要注重发挥 原煤炭院校的作用,引导培养适合煤炭工业发展的技术人才,建立吸引人才和留住人 才的机制。改革工人招聘办法,主要技术工人要变招工为招生。大力发展职工培训,开 展多层次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全面提高职工的技术业务素质。

2、 要地选择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产品,从产品做起。

我们山西应该尽量多地从现有企业和科研单位已经开发出的产品中去选择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产品。这样做,不仅调整的速度会较快,而且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都相对较小。

前几年,驻扎在太原的中科院山西煤化研究所研究出一项煤转化汽油的成果,但在山西却没有引起重视和采用,最后让宁夏银川工业化了。有道是生在山中不识宝,守着这样的高智商研究机构不好好利用,发挥应有的科研优势,却还在一边埋怨没有人才,没有好的先进技术,没有好的科研成果。在山西,由于人才观淡薄,使许多有才华的知识精英流失;据省有关部门统计,近10年来山西19个科研院所流向国外的硕士以上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的科技人员42人,流向地以美国、加拿大等经济发达国家为主;流向省外的4人,以深、沪地为主,人才是科技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力量的源泉,我们不仅应该重视人才的培养,更应该重视留住人才。

现在山西已涌现出一批全国全省的知名品牌,如奇强、杏花村、古城乳制品、水塔醋、天脊化肥、冠云肉制品等。相信,通过再进一步的产业结构调整,会更科学地选择出一大批有发展潜力的产品来。

3、 彻底转变等、靠、要、照顾的陈旧观念,树立自主创新的意识,善于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条腿走路发展山西工业化。

市场和政府是主导社会经济的两种主导力量,就政府而言,政府面临改革,不改革不行,改革慢了也不行,还要转变政府职能,改变工作。要想领导改革,走好工业化道路,就必须在改革中自觉进行自我革命。同时,政府与企业都要转变观念,转变依赖煤炭过日子的观念,转变等待国家继续给予特殊能源扶持政策的观念去找寻新的生路。

根据其他兄弟省份的实践经验,省际合作越来越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比如:近两年来,广东省由政府出面推动的“产学研“跨省合作接二连三发生,已形成一个趋势性的现象。这种合作浪潮弥补了广东智力、科研资源不足的缺陷,同时也大大加快了广东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进程。如湖北省去年秋在广州组办的经贸洽谈会,粤鄂根据两省产业结构和资源的互补性,将通过品牌转移、资产重组、产权转让等方式,看重推动广东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建筑材料三大传统产业向湖北省进行梯度转移,同时,吸引湖北重工业企业到广东发展。

最近,由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太华,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王金山率领的安徽省党政代表团,赴广东考察,寻求两省经济的互补和合作的可行性,得到了广东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企业界的热情关注。两省领导在座谈交流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和发展的经验,共商进一步加强两省经济技术合作举措时一致认为,安徽与广东之间经济互补性很强,安徽具有资源、科技、人力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而广东则具有资本、管理、技术和区位等方面的优势,两省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的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广阔。

除了省际之间,如最近与广西、湖南两省的经贸考察活动,经济贸易合作频繁外,随着非典的远离,以及《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的签订,内地省市闻风而动,南下探路,希望在新一轮香港与内地经济融合中先迈一步,从沿海到内陆,从华南到东北,内地各省市掀起了一股赴港招商热。为此,建议我省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发展自己,充分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两条腿走路发展工业化。

总之竞争与合作是现代市场经济最重要的两种活动方式,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两种市场活动方式来走好新兴工业化道路,而彻底转变等、靠、要、照顾的陈旧观念,树立自主创新的意识,树立新时代的发展观对我们山西来说本文认为是最最重要的,也只有我们彻底地改变腐朽的计划经济的观念,我们山西才有可能真正的发展,走上新兴的工业化道路,实现我省的经济繁荣,人民富裕。

[1]《调整煤炭工业结构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煤炭》 2004/7

工业经济走势范文第11篇

上世纪90年代,初具雏形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都市圈,一度被区域研究学界视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进入21世纪,包括成渝经济圈、长株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辽中城市带逐渐显山露水。与此同时,在我国接壤俄罗斯的东北地区,一条由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三座城市连接起来的城市带――哈大齐工业走廊,在黑龙江省的版图上跃然而起。

2006年10月,笔者曾与时任黑龙江省常务副省长,共话哈大齐工业走廊在黑龙江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与意义。一年多后,哈大齐工业走廊正在成为黑江省经济实力最强、工业化水平最高、经济辐射力最大、科技人才优势最明显的地区。围绕哈大齐工业走廊的迅猛发展与未来前景,笔者再次与省长进行了一番对话。话题从省域经济的布局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合力效应到走出瓶颈创新体制等,给笔者留下很深的感受。

“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推动经济协调发展。”这是栗省长在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一个重要内容。省委、省政府努力实现黑龙江省域经济的优化布局。说:“黑龙江是一个资源大省。目前黑龙江经济发展至少面临三大困难:一是老国有企业如何脱胎换骨,二是如何做大边贸经济,三是资源型城市如何转型。所以黑龙江老工业基地振兴,靠盘活存量、利用存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体制改革和增量发展中寻找出路和突破口,寻找一个新的增长点。那么,出路和突破口在哪里?发展区域经济,根据资源环境和特点,科学确定各类主体功能区,将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向不同的功能区聚集,形成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基于这种构想,我们在黑龙江的版图上划定了“四大区域经济版块”,即以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为中心的“哈大齐工业走廊”,发展先进制造业;以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等能源型城市为中心的“东部煤电化基地”;以牡丹江、佳木斯、黑河等边境贸易城市为中心的沿边对外开放带和大小兴安岭生态经济功能区”。

在四大区域版块中,“哈大齐工业走廊”的概念是最早提出的。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仅哈大齐地区的工业产值就占全省的70%。我们请他具体谈谈哈大齐工业走廊的整体发展的状况,栗省长如是说:“在黑龙江,常有人这么说,在地图上把哈尔滨、大庆和齐齐哈尔连接起来,就是一条意欲腾飞的巨龙。所以我们认为,在现实当中,3座城市如果能联起手来,它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人才优势及各具特色又相互关联的产业群就会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从2005年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对外宣布将倾力打造哈大齐工业走廊到现在,经过3年的发展,哈大齐工业走廊已经启动面积达到76平方公里,开工项目520个,完成投资380亿元,260个项目建成投产。目前,哈大齐工业走廊也正在成为黑江省经济实力最强、工业化水平最高、经济辐射力最大、科技人才优势最明显的地区,“1+1+1>3”的合力效应已经凸显。

工业经济走势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哈大齐工业走廊;物流;对策

一、背景

在“十一五”规划中,我国提出了“东部调整、中部摸索、西部加快发展”的经济发展目标,制定了发展东中西部经济规划,这给黑龙江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随着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以及中国对俄贸易圈的不断扩大,给哈尔滨市物流业的发展、壮大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早在2005年3月,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做出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的战略决策,这一战略决策是省委省政府适应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新变化的必然选择,是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一大战略举措。发展区域物流服务体系是促进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形成产业集群优势的基本保障,发展区域物流服务体系,对哈大齐工业走廊的经济建设和物流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得天独厚的优势有利于哈大齐工业走廊现代物流发展

哈大齐工业走廊是以哈尔滨为龙头,以大庆和齐齐哈尔为区域骨干,包括沿线肇东、安达等市在内的经济区域。其总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4.67%。2007年其地区生产总值2600亿元,占全省4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2379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2.32倍,是黑龙江省经济实力最强、工业化水平最高、经济辐射力最大、科技人才优势最明显、可供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丰富的地区。充分利用黑龙江省优势,打造产业集聚区和招商引资平台,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实现跨越式发展,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这为发展现代物流业创造了较好的条件,适合哈大齐工业走廊物流发展的优势表现为:

(1)独有的综合性区位优势。区位优势即区位的综合资源优势,即某一地区在发展经济方面客观存在的有利条件或优越地位。其构成因素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以及社会、经济、科技、管理、政治、文化、教育、旅游等方面,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哈大齐工业走廊物流发展的区位优势表现为:1)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在280余公里的距离内,有3座大中城市,两个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经形成了以装备、石化、食品和医药等四大产业为重点的工业基础。哈大齐走廊的产业涉及汽车、航空航天、机电、现代医药、环保、信息、绿色食品、现代物流业、石油、天然气、农副产品深加工、纺织、新材料、机械制造、装备、能源、造纸、冶金、建材、中草药深加工业等方面为物流的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2)无可比拟的人才优势。人才资源是加快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哈大齐工业走廊具有无可比拟的人才优势,高层次人才资源丰富。三市集中了全省众多的科研力量和人才资源,现有普通高校40所,占全省的72.7%。位居全省前列的科技人才实力,为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3)丰富的低成本土地资源。在全国从严控制建设用地的大背景下,黑龙江省出台了《哈大齐地区重度盐碱地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规划》,包括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肇东、安达区域内921平方公里的重度盐碱地。这些土地投资成本低、回报快,为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提供了先决条件。4)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包括哈尔滨与大庆之间的肇东、安达,距离约280公里。区域内哈尔滨至大连、哈尔滨至绥芬河、哈尔滨至满洲里、哈尔滨至北安、拉林至哈尔滨、通辽至让湖路、四平至齐齐哈尔等七条铁路纵横交错,三市之间高速公路基本贯通,与哈尔滨、齐齐哈尔机场共同构成了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基本上形成了以大庆为中站的两小时经济带。滨洲铁路可以直接通往蒙古和俄罗斯,松花江黄金水道可直达俄罗斯,哈尔滨国际机场是欧、亚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滨洲铁路、绥满公路贯穿全境,与同三、明沈、京加公路和京哈、通让、平齐铁路及哈尔滨、齐齐哈尔机场共同构成了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2)具有浓厚的经济运营环境。在2008年入选黑龙江省企业50强企业中,哈大齐工业走廊共42户,其中营业收入十亿元人民币以上企业共41户,且前十名全在哈大齐工业走廊内。哈尔滨29户,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27.2509亿元;齐齐哈尔7户,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1.1556亿元;大庆6户,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37.4536亿元,为物流产业的有利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运营环境。

(3)优惠政策为哈大齐工业提供了发展机会。国家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中央11号文件)、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大庆市被国家列为首批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等一系列倾斜政策相继实施,以及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的若干政策》,这些优惠政策,为经济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三、哈大齐工业走廊市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哈大齐工业走廊拥有良好的物流发展环境,而且物流业发展也相对较早,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物流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哈西市场、动力哈南市场、龙海市场、哈南军供大厦、道外滨江街、道外港务局院内物流企业比较集中约占整个物流市场的70%,其余30%分布在其他大街巷。“规模小而分散”的局面造成社会化程度低,难以开展大规模、大范围的区域间物流服务。

(2)物流技术水平比较低下。对于形式单一,而且规模较小的哈大齐工业走廊的物流来说,集成技术的应用是个薄弱环节。哈大齐大部分小规模的物流企业应用信息技术都是初级水平。例如,条码技术、射频技术、GPS、GIS等的使用量是相当少。

(3)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哈大齐工业走廊的物流企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集装箱运输周转量少,多式联运无缝连接不够,而陆地运输又过度拥挤,尤其是城市配送运输效率有待提高。启动区基础设施还很薄弱,地理上处于闭流区,运输里程利用率基本上是50%。存储设施设备比较陈旧、人工装卸搬运现象比较多,造成物流损坏程度高,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4)交通运力水平低。哈尔滨市交通部门仅核发过230张道路运输许可证,而工商部门提供数据显示:实际从事物流的企业已达1100多户。哈尔滨市物流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很难达到预期的经济规模和投资回报,更达不到交通部门要求的运输能力。运力的能力弱,中心城市现代物流的聚集功能弱、导致车辆空驶率高,物流设施忙时不够用,闲时没人用,运力使用不当影响了

(5)缺乏有效管理机制。行政主管部门突破物流瓶颈的意识淡薄,缺乏创新物流意识,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机制。受行政体制局限,尚未建立资源一体化配置机制,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企业的市场意识还难以适应日益加剧的国际国内竞争的需要。

(6)缺少具有现代化物流知识的专业人才。缺乏与区域物流发展相适应的物流专业化人才。哈大齐工业走廊物流需求大,不愁货源,谁干谁赚钱,出现较为普遍的不注重物流知识特别是现代物流知识的学习现象。据统计从业人员中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不到10%,接受过现代物流知识培训的人员不到0.1%。

(7)缺乏高效的物流信息系统。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存在功能简单、功能层次低等问题。多数信息系统只有简单的纪录、查询和管理功能,而缺少决策、分析、互动等功能,没有基础设施,无法完成运输、仓储、加工、包装、搬运装卸和配送及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

四、基于优势的哈大齐工业走廊物流发展对策

为了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必须充分利用我省优势,打造产业集聚区和招商引资平台的目标,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应该采取的路径:

(1)改革物流的管理体制。主要指物流市场的管理体制,物流产业政策和规章制度及相关物流标准。建议指定领导担任哈大齐工业走廊物流指挥部部长,建立哈大齐工业走廊物流行业行政审批办公室,集中办理物流企业所必需的行政审批,将审批流程集中办理,提供“一站式”服务,减少中间环节。

(2)完善物流体系功能。完善资源整合提高物流资源利用率,通过物流中心的规划和建设,形成高效的、有规模效应的、能实现联合运输的物流支撑体系,发展多样化、多渠道的物流方式,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大力推进“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提高专业化程度;提高物流的组织化、社会化程度,打破“区域封锁”和“圈地物流”开展社会大物流,形成哈大齐工业走廊的一体化物流。

(3)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建议政府对涉及物流管理的相关人员进行物流知识的系统培训,提高相关管理人员对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对提升商城档次和竞争力、推动整个哈大齐工业走廊经济发展水平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货运业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培养一批高素质、对行业发展研究深、看得准、勇于开拓的管理人才。

(4)建立物流信息共享平台。促进本地物流企业和其他各类企业信息接入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同海关、银行、协会、学会、流通事业管理局、经贸委、交通局等专用信息系统地连接,逐步将本地物流信息平台和其他地区信息平台对接,特别是把哈尔滨的物流园区、大庆物流园区、齐齐哈尔物流园区等的信息中心实行网络对接,争取实现与全国物流信息平台和国际物流信息平台的连接。

(5)树立现代物流意识。引导企业从根本上增强现代物流意识,改变“大而全”、“小而全”、“万事不求人”的观念,树立现代物流经营理念。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好经验,推进指导企业积极重组整合社会存量资源,形成一个完善的、统一的社会物流体系。

(6)大力推广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信息技术包括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分类编码技术、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改变了企业应用供应链管理获得竞争优势的方式,成功的企业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来支持它的经营战略并选择它的经营业务。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供应链活动的效率性,增强整个供应链的经营决策能力。

为了加快市场一体化和转型建设,应当进一步加强与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发挥高教园区创新源、人才库作用,搞好继续教育。广泛吸引海内外科技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来哈大齐工业走廊创业。在国家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哈大齐工业走廊的物流发展速度会比其他地区快,沿海发达省份经济发展成功实践,足以说明国家优惠政策的分量。因此,要把政策研究的又深又透,然后才能制定出正确的发展目标规划,才能规划合理的产业布局,才能发挥出政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正向拉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盾.现代物流管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2] 陆江.哈大齐工业走廊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9(17):58-59.

[3] 田清.物流产业经济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工业经济走势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新兴工业化道路 产业结构 比较优势

一、对新兴工业化道路内涵的理解

1、新兴工业化的含义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 ,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我们山西作为经济不发达的内陆省份,要全面实现全省的经济繁荣,持续发展,这也是我们的唯一选择。

工业化是指传统的 农业 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也是人类将自然资源转化为社会财富和财富快速积累的过程,从世界各个国家的 历史 发展来看,这个阶段是人类发展历史不可逾越的阶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工业化概念已有传统工业化和新型工业化之分。人们通常将20世纪90年代以前发达国家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所走的工业化道路,称作为“传统工业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学术界将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推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作为“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强调科技进步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其对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优化和提升,是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新型工业化”,而是在 总结 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教训,顺应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大趋势,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做出的重大决策,有着新的内涵和实践 指导 意义,是后20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针的总概括。

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科技创新为主要推动力。科技创新是提升我国传统产业竞争力,发展高技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依托。目前,我国制造业普遍未掌握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和关键技术主要依赖进口,只有加快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才能实现由“贴牌生产”。

(2)加工组装型(oem)基地向设计制造型(odm)基地转变。

(3)大力实施可持续 发展战略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要确立资源节约的新型发展模式,以更低的人均资源消费实现工业化,走跨越式资源消费之路,缓解资源、 环境 对经济增长的制约。

(4)信息化和工业化进程融为一体。信息化极大地拓展和丰富了传统工业化的内涵,信息化为我国高起点加速推进工业化提供了可能。同时,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信息产业的发展,都是以工业化的成果为基础。

(5)充分发挥 人力 资源 优势。新型工业化必须要根据我国的这一特殊国情,制定有利于创业和增加就业的政策,提升传统产业的 市场 空间,发挥出人力资源丰富这一独特优势。

(6)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繁荣 农村 经济。统筹考虑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以此作为农村工业化的重点。

2、我省经济发展的历史选择

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并把它作为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第一项任务,要求全党同志务必带领全国人民抓出成效。

那么,我国为什么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呢?借鉴资料,回顾世界工业化的历史,使我们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有资料显示,到目前全球只有60多个国家实现工业化,占世界 人口 不到20%,而这一过程足足花了300年时间。

的山西新型 工业 化之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研究。

山西需要五彩缤纷的、自我升级不断优化的产业格局,而党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正是勃发山西 经济 生机的希望之路,这也是我们山西发展绝好的 历史 机遇。

三、关于山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几点政策建议

1、 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比较优势,创造出我省新的比较优势

山西目前的工业状况:国营企业多,其中重工冶金 机械 、军工企业、省地市煤炭生产企业基本形成三分天下的企业布局。据了解,目前山西省国有经济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所占比重依然比全国高出20多个百分点。且还存在不少深层的问题:一是传统产业技术含量低,一些潜力产品与做大做强的目标尚有较大差距,缺乏一定的 市场 竞争力,在市场的地位未巩固,一时还难以走出国门。二是新兴产业发展不快,多元化的接替产业发展不足;产业结构单一化、初级化、重型化问题依然突出,一时难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山西知名品牌不多,难以派生新的产业。

(1)鉴于山西工业这种状况,本文认为,重工机械装备这类企业,像太重那样,整合相关产业键企业,加快培育发展大公司、大集团,重点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在点上先行突破我省工业的沉闷局面,让这些企业崭露头角,有所作为。而后以点带面逐步整合,形成气候。

(2)作为在我省的军工企业,这类企业需要巨额资金但产品在国内没什么市场,但在 人力 资源 、技术等方面还有优势,这类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化改造,根据自己的优势转产民有制品。

(3)煤炭是国家建设的重要能源,作为国家能源基地的山西,一定要下决心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借鉴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结合我国在工业化发展中的经验教训,走资源消耗低, 环境 污染少,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正如全国政协常委、神化集团董事长叶青所建设的“在提高热效率降低损耗的基础上,搞外延发展,采用高参数是节能降耗的发展方向;在降低厂用电率的基础上搞外延发展;提高煤炭开发效率和煤炭质量;要发展煤炭深加工和综合利用;鼓励发展再生能源;大力支持煤炭液化。

调整山西目前的煤炭产业结构是煤炭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思路新举措。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关键是要针对不同所有制煤炭企业发展中的问题,调整煤炭工业结构。要关闭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的小煤矿,以及浪费资源、技术落后、质量低劣、污染严重和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同时,要深化煤炭企业改革,加大关闭破产 力度,加快机制转换和体制创新,提高煤炭工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煤炭工业走新型工业化路子,人才是关键。一是要大胆引进人才;二是要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借用人才;三是要从国内外广泛招聘人才;四是行业部门要自主培养人才;五是向国外有关知识领域定向培养人才;六是要积极鼓励自学成才。煤炭行业要注重发挥 原煤炭院校的作用,引导培养适合煤炭工业发展的技术人才,建立吸引人才和留住人 才的机制。改革工人招聘办法,主要技术工人要变招工为招生。大力发展职工培训 教育 ,开 展多层次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全面提高职工的技术业务素质。

2、 要科学地选择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产品,从产品做起。

我们山西应该尽量多地从现有企业和科研单位已经开发出的产品中去选择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产品。这样做,不仅调整的速度会较快,而且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都相对较小。

前几年,驻扎在太原的中科院山西煤化研究所研究出一项煤转化汽油的成果,但在山西却没有引起重视和采用,最后让宁夏银川工业化了。有道是生在山中不识宝,守着这样的高智商研究机构不好好利用,发挥应有的科研优势,却还在一边埋怨没有人才,没有好的先进技术,没有好的科研成果。在山西,由于人才观淡薄,使许多有才华的知识精英流失;据省有关部门 统计 ,近10年来山西19个科研院所流向国外的硕士以上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的科技人员42人,流向地以美国、加拿大等经济发达国家为主;流向省外的4人,以深、沪地为主,人才是科技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力量的源泉,我们不仅应该重视人才的培养,更应该重视留住人才。

现在山西已涌现出一批全国全省的知名品牌,如奇强、杏花村、古城乳制品、水塔醋、天脊化肥、冠云肉制品等。相信,通过再进一步的产业结构调整,会更科学地选择出一大批有发展潜力的产品来。

3、 彻底转变等、靠、要、照顾的陈旧观念,树立自主创新的意识,善于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条腿走路发展山西工业化。

市场和政府是主导 社会 经济的两种主导力量,就政府而言,政府面临改革,不改革不行,改革慢了也不行,还要转变政府职能,改变工作方法。要想领导改革,走好工业化道路,就必须在改革中自觉进行自我革命。同时,政府与企业都要转变观念,转变依赖煤炭过日子的观念,转变等待国家继续给予特殊能源扶持政策的观念去找寻新的生路。

根据其他兄弟省份的实践经验,省际合作越来越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比如:近两年来,广东省由政府出面推动的“产学研“跨省合作接二连三发生,已形成一个趋势性的现象。这种合作浪潮弥补了广东智力、科研资源不足的缺陷,同时也大大加快了广东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进程。如湖北省去年秋在广州组办的经贸洽谈会,粤鄂根据两省产业结构和资源的互补性,将通过品牌转移、资产重组、产权转让等方式,看重推动广东食品饮料、纺织服装、 建筑 材料 三大传统产业向湖北省进行梯度转移,同时,吸引湖北重工业企业到广东发展。

最近,由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太华,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王金山率领的安徽省党政代表团,赴广东考察,寻求两省经济的互补和合作的可行性,得到了广东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企业界的热情关注。两省领导在座谈交流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和发展的经验,共商进一步加强两省经济技术合作举措时一致认为,安徽与广东之间经济互补性很强,安徽具有资源、科技、人力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而广东则具有资本、 管理 、技术和区位等方面的优势,两省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的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广阔。

除了省际之间,如最近与广西、湖南两省的经贸考察活动,经济贸易合作频繁外,随着非典的远离,以及《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的签订,内地省市闻风而动,南下探路,希望在新一轮香港与内地经济融合中先迈一步,从沿海到内陆,从华南到东北,内地各省市掀起了一股赴港招商热。为此,建议我省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发展自己,充分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两条腿走路发展工业化。

总之竞争与合作是现代市场经济最重要的两种活动方式,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两种市场活动方式来走好新兴工业化道路,而彻底转变等、靠、要、照顾的陈旧观念,树立自主创新的意识,树立新时代的发展观对我们山西来说本文认为是最最重要的,也只有我们彻底地改变腐朽的计划经济的观念,我们山西才有可能真正的发展,走上新兴的工业化道路,实现我省的经济繁荣,人民富裕。

工业经济走势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矿产资源 “走出去” 建议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0-066-03

实施“走出去”战略,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针。十报告指出,要“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走出去步伐”,更加凸显了“走出去”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作用。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十二五”以来,我国“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特别是矿产资源领域“走出去”发展迅速。

一、我国矿产资源领域“走出去”现状

近十年来,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投资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投资模式日益成熟,投资主体更加多元,“走出去”开发利用境外矿产资源取得显著成效。

(一)采矿业境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

2013年我国对外采矿业直接投资43起,金额248.08亿美元,较2005年16.75亿美元增长13.8倍。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在2010年出现大幅下降后,近几年重新稳步增长,2013年投资额度大幅增加,较2012年增长83.17%。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2013年投资流量排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之后,位列第二位,所占比例为23%。

截至2013年,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1061.7亿美元,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16.1%,排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之后,居第三位,主要分布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采矿业。从我国各地区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看,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均排在前四位,其中在非洲和大洋洲排在第一位,所占比重分别为26.4%、61.5%。

(二)2010年后我国矿业境外投资持续下降

截至2013年底,我国境外矿业投资项目共2401个,投资金额共2001.7亿美元,涉及投资主体600个,分布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境外矿业投资项目数量、投资金额及项目平均投资额均在在2010年达到近年高峰后,逐年下降,2013年投资项目数量比2010年下降了65.26%;投资金额下降了93.36%;项目平均投资额下降了80.87%,降幅明显。

(三)境外矿业投资地区呈现多元化

我国境外矿业投资项目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美洲、欧洲、大洋洲等57个国家。从投资项目数量看,亚洲、非洲和大洋洲是我国境外矿业投资的重点区域,2013年我国境外投资项目中投资在亚洲地区占41.67%;投资在非洲地区占28.79%;投资在大洋洲地区占10.61%。从投资资金流向看,2008年以前,我国境外矿产勘查、开采、加工等领域投资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非洲投资占投资总额的78%,占据绝对的主力地位。2009年以后,我国境外矿业境外投资金额在北美洲和大洋洲所占比重大幅上升,2013年在北美洲的投资金额比例上升到15%左右,大洋洲的投资金额比例上升到25%以上;在非洲的投资金额比例下降到30%。目前大洋洲、非洲和亚洲已经成我国境外矿业投资的主要流向地区。

(四)境外矿业投资矿种集中

自2004年,除油气类外,主要集中在铁矿石,铜矿和黄金等贵金属矿种,不论勘查还是开采和加工,对铜矿和铁矿的投资占据了我国境外矿产资源开发投资的半壁江山。2013年中国企业境外投资主要矿种为铜、金、煤炭、铁矿等,其中铜矿投资项目数和投资金额分别占13.64%和33.62%;金矿分别占18.80%和29.55%;煤炭投分别占8.33%和15.96%;铁矿分别占12.88%和8.42%。

(五)境外矿业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

我国矿产资源“走出去”呈现多元化投资主体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从投资企业性质分析,2013年,国有企业是矿产资源“走出去”的主体,其投资项目数量和金额分别占70.45%、45.52%。民营企业把握“走出去”机遇,发挥特色优势,逐步成为“走出去”领域新兴力量的主力军,2013年民营企业境外投资金额超过国有企业,占投资总额的54.48%。

二、矿产资源领域“走出去”问题分析

我国矿产资源领域“走出去”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无论从政府,还是“走出去”的企业主体,仍然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解决。

(一)政府管理问题

1.缺失顶层设计。我国矿产资源领域“走出去”尚未形成一个全球视野的长远规划,缺少符合行业特点的顶层设计及相关政策措施。政府在外交、金融、税费、资金、人才培训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无法很好履行。

2.统筹协调机制不完善。目前,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部门在矿产资源领域“走出去”均承担一定的职能,财政部主要履行境外投资财务税费管理和风险勘查专项资金管理;发改委主要履行境外并购备案,国有矿业公司境外投资审批;国土资源部主要履行矿产资源境外项目备案;商务部主要履行境外项目核准、统计、年检、监管、备案等。目前虽然初步形成了部际协商机制,但缺少专门的支撑机构,作用未能有效发挥,各部门都不能全面掌握矿产资源“走出去”的基本情况。

3.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我国矿产资源“走出去”的政策主要是部门规章,政策配套性差。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都通过税收手段引导企业境外勘查开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在鼓励境外矿业投资政策中,未启动任何税收政策,不能充分发挥企业境外勘查开发方面的潜力。

4.境外地质调查滞后。基础地质资料是开展矿产资源国际合作的重要基础,由于我国涉及境外地质调查工作晚,开展的境外实地合作地质调查工作少,并且很多资源潜力大的国家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程度低,因此境外基础地质调查成为我国矿产资源领域“走出去”的瓶颈。

(二)企业投资问题

我国矿业企业国际化运作经验和能力欠缺,影响了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投资效果。

1.时机把握不准。我国企业走出去布局与韩国、日本相比较晚,很多项目介入时机把握不准。如上世纪80~90年代,国际三大铁矿石公司提出与我国合作开发铁矿资源,但我国未能把握时机,2005年后,铁矿石价格上涨后,我国企业开始成规模到境外开发铁矿资源,但此时成本大大提高,并且品位高,采选容易的大型铁矿项目多被西方跨国矿业公司掌握。

2.国际运营综合能力欠缺。我国对海外投资矿业的企业均缺少国际运营综合能力。民营矿业企业,有经济实力,但规模较小;地质勘查单位,专长是技术支撑,但经济总量低;大型矿业企业,具有技术管理优势;金融企业,资本量最大,但缺少技术、开采与开发的管理基础。大量的跨行业、跨矿种的企业介入境外矿业投资,在技术能力和行业经验方面存在不足,加之信息不畅,导致项目选择出现偏差,境外矿业投资存在盲目性,“十一五”期间,我国企业“走出去”成功率不足20%,其中大部分项目来自于矿业。

3.风险意识淡薄。我国从事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矿业公司,对地质风险的意识还比较淡薄,国外很多地方,特别是非洲、南美洲等地,基础性地质工作做的很少,地质勘查风险大;另一方面,地勘单位虽然对地质勘查风险认识较准,但对投资经营的风险意识不强。

4.人才欠缺。我国矿业“走出去”历史较短,众多企业普遍缺乏熟悉国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运作规则、具有跨国经营能力的专业人才,尤其是一些小语种国家缺乏相关语言人才。

三、矿产资源领域“走出去”形势研判

(一)国际环境

1.经济形势。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近年全球经济复苏态势持续分化,美、英、澳、加等国基本摆脱危机影响,欧元区和日本复苏力度疲软,拉美地区经济持续低迷,亚洲新兴经济体发展势头良好、经济增速领跑全球。总体看来,世界经济复苏步伐不平衡,内生增长动力不足,虽然部分地区经济增速有所加快,但仍然面临政策分化、地区动荡等风险。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仍然面临诸多变数,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增长模式调整变化的过程极其复杂。全球经济发展的不明朗,一方面增加了中国矿山企业“走出去”的不确定性,但另一方面也给“走出去”带来不少的机遇。

2.矿业形势。在发达经济体缓慢复苏,新兴经济体困难重重的全球经济背景下,矿业经济面临价格下跌、成本上升、利润下滑等多重困难。一些专家认为,当前全球矿业面临五大趋势。第一大趋势是全球矿业市场即将迎来缓慢复苏期。第二大趋势是国际矿业投资多元化日益明确。第三大趋势是海外投资正在从追求规模和速度向更加追求质量和效益转变。第四大趋势是全球矿业投资的主体正在从国有企业向民营企业转变。第五大趋势是矿业投资更加注重经济性。

3.机遇。国际大宗矿产品下跌: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大宗矿产品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国际大宗矿产品价格下跌给矿山企业并购带来历史上难得的机遇。矿业资产价格大幅度下滑,价格水平应当处于相对底部,并购的成本明显低于以往。国际矿业公司资产剥离:矿产品价格下跌,矿业公司利润下降,过去那种依靠扩张的经营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近些年大型矿业公司一直在剥离非核心资产,减少项目建设投资受全球矿业低迷的影响,国际矿业巨头纷纷缩减开支,继续优化经营结构,加快战略调整,应对行业变局。如2014年8月必和必拓公司宣布拆分成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维持经营利润。国际矿业企业不断剥离非核心资产,减少资本支出,为我国企业获取世界优质矿业资产提供了机遇。

4.挑战。投资风险加剧:目前在许多国家,对于优质矿产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想取得当地的矿业权,需要向对方提供一揽子建议,包括满足当地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标,提供当地所需要的资本等等,并且多变的政治环境也使“走出去”的风险加大。环境保护成本上升:在全球范围内,环境保护条件越来越成为投资矿产勘查开发决策的制约因素。近年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提高了矿产勘查开发的环保门槛。在全球范围内,矿业环境保护成本,呈快速上升趋势,环境保护费用在矿产品成本中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例如老挝修改的矿业法中增加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和理念,2015年前暂停新的采矿项目审批。此外,利比里亚、安哥拉、越南等国也通过修改立法或补充规定特别强调了环境保护问题。盈利空间降低:随着能源、运输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和汇率的波动,开发矿山的成本持续增加,矿业企业盈利空间下降。据有关统计,在某些矿区,对水、运输和电力方面的投资达到整个矿业项目支出的82%。价格下滑、生产率下降和成本居高不下,持续挤压矿业行业的盈利空间。据统计,2013年世界大型矿业公司净利润较2011年下滑40%~80%。

(二)国内环境

1.经济形势。我国经济增速自2010年开始呈现持续放缓的趋势,2014年我国经济结构继续优化,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均出现积极变化,就业与居民收入增长较快,消费热点继续保持热度,化解产能过剩和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

2.政治形势。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一带一路”建设推进,我国与相关国家投资领域的拓展,将为我国矿产资源领域“走出去”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3.机遇。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快速增长的势头将继续保持下去,资源供需矛盾会日益突出。预测表明我国多数大宗矿产资源需求强劲,国内矿产资源无法满足需求。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的强劲需求是国内企业“走出去”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之一。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预计到2020-2025年达到资源需求峰值。而一些新兴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资源需求的高峰期将比中国滞后10至15年。这个时间差正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有利时期。

4.挑战。未来几年面对我国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最佳时机,我国政府和企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包括政府缺少走出去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机制不完善、资源外交乏力、境外地质调查滞后;企业时机把握不准、国际运营综合能力欠缺、风险意识淡薄、国际人才缺乏等,将给我国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

四、建议

(一)健全国家矿产资源领域“走出去”战略

从国家当前和长远的经济利益出发,树立全球矿产资源战略意识,精心谋划全球矿产资源战略布局,加快制定矿产资源“走出去”整体战略,建立起长效而有效的资源外交机制,为我国矿业企业“走出去”提供政治外交服务;完善政府部门合作机制,制定完善的商务、海关、税务、工商、外汇等监管部门信息共享平台,建立部门协调机制,畅通信息沟通渠道。

(二)注重综合人才培养

加强培养适应企业“走出去”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和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加大地质专业技术、外语和熟悉相应国家矿业法律法规、懂国际性管理、开发、经营等多方面的人才培养力度。

(三)加快服务平台建设

充分发挥现有矿业企业“走出去”的各类商协会作用,鼓励和支持开展“走出去”企业的经验交流,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协调矿业企业间相互协作、互补多赢;积极开展民间经济外交,加强与国外各类经济组织的合作,减少矿业企业跨国经营阻力。

参考文献:

[1] 2013年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情况总结.中商情报网,http://

[2] 宋国明.矿产领域走出去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国土资源情报,2013(7)

[3] 连长云.关于中国矿产资源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形势分析.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战略取向

[4]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走出去”的路径.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3.7

[5] 唐金荣,周平,施俊法,杨宗.2014年全球矿业形势与2015年展望.中国矿业报

[6] 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内经济形势分析与跟踪课题组.2014年经济形势分析与2015年展望.经济日报

[7] 闫卫东,孙春强,崔荣国,郭娟.2015年全球矿业展望.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8] 2014年全球矿业投资环境及形势分析.中国行业咨询网

[9] 2013年中国企业境外固体矿产投资情况及分析.中国矿业联合会

[10] 2012年中国企业境外固体矿产投资形势分析.中国矿业联合会

[11] 201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

工业经济走势范文第15篇

世界经济上升趋势依旧

众所周知,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两大发动机,一个是美国,另外一个则是中国,两国的经济状况对世界经济的走势有重要的影响,而目前经济的先行指标表明,两个经济均处于稳步的复苏之中。

其次,从两国的实体经济运行情况来看,也都处于稳步上升的阶段,美国作为一个以消费拉动经济的国家,2010年10月零售销售月率达到了1.2%,高于经济学家预期的0.7%,也超过了2010年9月份的0.7%,并达到了7个月以来的新高,而成屋签约销售量也从2010年三季度以来开始触底反弹并稳步上升,这表明,美国经济依然处于良好的复苏进程之中。从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虽然2010年中国出台了一些紧缩流动性的措施,但是并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复苏的总体趋势,从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来看,依然呈稳步增长走势,这表明中国经济持续向好,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10月我国的投资、消费和贸易顺差分别为21686亿元、14285亿元和27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3.69%、18.6%和13%。

2010年10月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了最新一期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称全球经济复苏持续推进,报告指出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仍将是引领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复苏速度继续领先于发达国家。根据IMF的最新预测,2010年和2011年,预计全球经济增速将分别达到4.8%和4.2%,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产出在2010年和2011年将分别增长7.1%和6.4%,其中,中国2010年和2011年两年的经济增长预计将维持其10.5%和9.6%的领头羊位置不变。发达经济体2010年、2011年的增长率则为2.7%和2.2%。IMF的预测也进一步表明,世界经济依然处于复苏趋势当中,不太可能陷入二次衰退。

世界性通货膨胀不可避免

除了世界经济复苏拉动大宗商品的需求,从而推动其价格上涨之外,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世界各国维持低利率导致的全球性流动性过剩,引发的商品价格上涨。

虽然2010年中国采取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息等一系列紧缩政策,但这些政策的背后是管理当局也意识到未来通货膨胀将会发生,历史分析也表明,历来的加息周期也是资本市场的上涨周期,政府紧缩政策作用的发挥需要一个过程,早期的政策效应都会被市场“封存”起来,等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才会爆发。而2011年新增信贷初步预计为6.5-7万亿元,也相当于正常年份的两倍之多,目前市场上的货币依然非常充裕,过量的货币发行无疑会使得市场上流动性泛滥。

世界主要经济体均继续延续了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未来世界性的通货膨胀不可避免,而高通货膨胀则会与高经济增长相伴而来,目前世界经济还未达到高速增长的时期,因此目前只是出现了通货膨胀的苗头,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向好,世界性的通胀必然会到来,从而推高大宗商品的价格。

新经济周期依然处于扩张期

根据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运行规律,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一般要持续7年左右的时间,而且扩张期持续时间要长于收缩期,比如美国,根据其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统计,其历次的经济周期,扩张期平均59个月,收缩期平均10个月,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运行规律也表明,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一般会持续7-8年的时间,且扩张期持续时间往往要大于收缩期持续时间。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各国普遍进入衰退,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各国出台了一系列救市政策。在这些政策的刺激下,2009年世界经济开始走出衰退,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期,逐步复苏。而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则在2010年9月20日宣布,最近一轮经济衰退已于2009年6月底结束。如果根据本轮衰退开始时间2007年12月来计算,本轮经济衰退持续了18个月的时间,已经是二战以来美国最长经济衰退时间。当然,由于这次金融危机各国联手救市,其力度之大,超出以往,因此,本轮经济从衰退到复苏走出了V型反转态势,这是之前的历次经济危机所不曾遇到的。展望未来,我们认为,新一轮经济周期的走势可能会非常复杂,是之前所没有见过的,因此才会经常出现关于经济未来走势的不同争论。但是,世界经济已经进入复苏期是毫无疑问的,只不过复苏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而目前的情况还远没有达到繁荣高胀阶段,更不可能出现二次探底,根据经济周期固有的运行规律,未来的2-3年内将都会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期,而大宗商品也会呈现一个震荡上行的走势。

发展中国家和后发展中国家存在长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