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互联网金融研究范文

互联网金融研究范文

互联网金融研究

互联网金融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特点;发展

一、引言

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网上银行、移动支付、手机银行等新兴金融业务在我国迅猛发展,这些创新的金融服务方式共同组成了一种新的金融模式,即互联网金融。由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使得互联网金融的服务范围扩大到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范围,促进了金融交易结构的创新,提高了金融业务的服务效率。

二、互联网金融的定义

互联网金融是指通过网上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完成资金融通、信息中介和支付等目的的一种新兴金融。马云认为,互联网企业从事金融业务的行为称为互联网金融,而传统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开展的业务称为金融互联网。侯维栋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对金融业务进行深刻变革后产生的一种新兴的金融业态。万建华则认为,互联网金融不仅仅是融资,还包括支付和各类金融产品,互联网金融应定义为第三种金融模式。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互联网金融是信息时代的一种金融模式。吴晓灵提出,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加工传递金融信息,办理金融业务,构建渠道,完成资金的融通。我们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搜索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

三、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主要特点

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的操作简洁迅速、交易成本更低、覆盖面更广、透明度更强,加快了金融业务的创新。

1.服务效率高

业务交易扁平化,覆盖范围广,服务效率高。随着平板电脑、手机的普及,互联网金融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实现终端金融交易的同时进行,交易流程相对简化且操作简单,减少了业务链条,客户可以随时享用金融服务。同时互联网金融通过网络技术,能将高度分散化的企业、个人等信息进行系统集中处理,而后将相关产品信息快速反馈给客户,可实现互联网金融的自由发展。

2.发展创新快

业务运行网络化,运行边际成本低,发展创新快。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客户可以在开放透明的交易平成金融交易,无需通过传统的中介、无交易成本。同时,随着交易平台规模的提升,交易平台对用户的价值会随着使用者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也就是互联网金融平台边际成本呈现递减趋势并趋近于零。由于大数据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保持竞争的优势,利用信息传递的便捷性,互联网金融也能快速有效地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变化进行产品创新。

四、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趋势

通过对国内学者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发现对于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尚且不多、意见分歧较大。刘亮称,未来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呈现出移动化、电商化、(去金融中介化)的主要特征。张子春认为,当前互联网金融各项业务中以网络借贷为主,预估互联网银行、互联网保险、互联网证券投资基金销售将在未来与网络借贷一样,在互联网金融服务业务中占有重要一席之地。杨洋认为互联网金融业务未来将以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P2P、众筹融资为发展方向,并有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支付业务、存贷款业务、证券业务。但对此朱晋川持有不同意见,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取决于传统金融体制的创新力度、互联网企业的运营状况、计算机技术的更新力度、相关部门的监管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因此无法准确把握其发展路径及最终形式。

总体而言,与现今我国火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实践相比较,有关其互联网金融的理论分析则显得较为滞后,国内学者的研究重点尚未从对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定义、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机构的影响等问题上移步到下一层次,且已有的研究结论指向性并不统一,各方学者的共识远少于分歧争论。在我国互联网金融的运营模式方面,大多数学者在参照美国等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先驱国家资料基础上,结合我国传统金融机制背景,尝试对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特殊发展模式进行界定分析。可以肯定的是,我国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几乎都源自于国外,在与国内传统金融业态的大背景相融合之后,进行过一系列的创新改革,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因此,尽管中外互联网金融的基本原理相一致,由于中外互联网的发展背景、有利条件、制约因素等方面差异巨大,造就出我国互联网金融独特的发展历程及现有模式。

五、结语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应用的广泛普及,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来实现支付、融资、理财等目的的新兴金融模式应运而生,并且在近年得到了迅猛发展,互联网金融势头较猛,未来势必成为推动我国利率市场化,金融自由化的一股重要力量,并对我国金融中心的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袁博,李永刚,张逸龙等.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28(12):66-70.

[2]谢平,邹传伟,曾刚等.积极关注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及发展――基于货币金融理论视角[J] 银行家,2012,26(12):11-12.

[3]张松,史经伟,雷鼎等.互联网金融下的操作风险管理探究[J].新金融,2013,28(9):33-36.

[4]王春梅,王丽娟,徐英等.刘士余对话王建宙:当金融遇到互联网[J].财经国家周刊,2013,28(16):28-30.

互联网金融研究范文第2篇

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网上银行、移动支付、手机银行等新兴金融业务在我国迅猛发展,这些创新的金融服务方式共同组成了一种新的金融模式,即互联网金融。由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使得互联网金融的服务范围扩大到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范围,促进了金融交易结构的创新,提高了金融业务的服务效率。

二、互联网金融的定义

互联网金融是指通过网上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完成资金融通、信息中介和支付等目的的一种新兴金融。马云认为,互联网企业从事金融业务的行为称为互联网金融,而传统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开展的业务称为金融互联网。侯维栋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对金融业务进行深刻变革后产生的一种新兴的金融业态。万建华则认为,互联网金融不仅仅是融资,还包括支付和各类金融产品,互联网金融应定义为第三种金融模式。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互联网金融是信息时代的一种金融模式。吴晓灵提出,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加工传递金融信息,办理金融业务,构建渠道,完成资金的融通。我们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搜索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

三、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主要特点

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的操作简洁迅速、交易成本更低、覆盖面更广、透明度更强,加快了金融业务的创新。

1.服务效率高

业务交易扁平化,覆盖范围广,服务效率高。随着平板电脑、手机的普及,互联网金融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实现终端金融交易的同时进行,交易流程相对简化且操作简单,减少了业务链条,客户可以随时享用金融服务。同时互联网金融通过网络技术,能将高度分散化的企业、个人等信息进行系统集中处理,而后将相关产品信息快速反馈给客户,可实现互联网金融的自由发展。

2.发展创新快

业务运行网络化,运行边际成本低,发展创新快。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客户可以在开放透明的交易平台完成金融交易,无需通过传统的中介、无交易成本。同时,随着交易平台规模的提升,交易平台对用户的价值会随着使用者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也就是互联网金融平台边际成本呈现递减趋势并趋近于零。由于大数据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保持竞争的优势,利用信息传递的便捷性,互联网金融也能快速有效地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变化进行产品创新。

四、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趋势

通过对国内学者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发现对于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尚且不多、意见分歧较大。刘亮称,未来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呈现出移动化、电商化、(去金融中介化)的主要特征。张子春认为,当前互联网金融各项业务中以网络借贷为主,预估互联网银行、互联网保险、互联网证券投资基金销售将在未来与网络借贷一样,在互联网金融服务业务中占有重要一席之地。杨洋认为互联网金融业务未来将以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P2P、众筹融资为发展方向,并有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支付业务、存贷款业务、证券业务。但对此朱晋川持有不同意见,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取决于传统金融体制的创新力度、互联网企业的运营状况、计算机技术的更新力度、相关部门的监管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因此无法准确把握其发展路径及最终形式。

总体而言,与现今我国火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实践相比较,有关其互联网金融的理论分析则显得较为滞后,国内学者的研究重点尚未从对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定义、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机构的影响等问题上移步到下一层次,且已有的研究结论指向性并不统一,各方学者的共识远少于分歧争论。在我国互联网金融的运营模式方面,大多数学者在参照美国等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先驱国家资料基础上,结合我国传统金融机制背景,尝试对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特殊发展模式进行界定分析。可以肯定的是,我国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几乎都源自于国外,在与国内传统金融业态的大背景相融合之后,进行过一系列的创新改革,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因此,尽管中外互联网金融的基本原理相一致,由于中外互联网的发展背景、有利条件、制约因素等方面差异巨大,造就出我国互联网金融独特的发展历程及现有模式。

互联网金融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交易成本 金融脱媒 金融改革

一、前言

一直以来,学术界对互联网金融的具体内涵没有明确的定义,学者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也众说纷纭,百花齐放。但无论研究者对互联网金融问题持有哪种观点,都离不开互联网金融的实质:互联网和金融的跨界与融合,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结果。其实,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研究,研究者只要牢牢抓住这一点就可对所有互联网金融模型进行解释,这里要注意,互联网的实质绝对不是金融脱媒,因为某些互联网金融模式在发展过程中金融中介反而增多,如余额宝,金融中介就有两个:支付宝和天弘基金管理公司。

既然互联网金融的实质在于传统金融和互联网的交叉融合,也就是把互联网看作成“虚拟店铺”向消费者出售金融服务,这种“虚拟店铺”效率高、成本低、覆盖广。余额宝就是一个在互联网上销售金融服务的经典案例,自余额宝诞生到余额宝助推天弘基金坐上基金大佬的位置,历时不过半年时间,发展之快不可谓不快,具体数据如图1所示。关于余额宝的发展奇迹,仔细分析归纳后有四方面原因:第一,银行存款基准利率低,具体数据如图2所示,而余额宝(基金)的收益率高达6%;第二,阿里巴巴拥有海量客户群体;第三,目前国内投资渠道极少,理财服务需求大;第四,普通公众的理财知识还有所欠缺,余额宝的横空出世让他们欣喜若狂。不过,在最后一点中也侧面反映出余额宝一个隐藏的弊端,即占相当比例的余额宝注册者并不知晓注资余额宝其实是基金投资这一本质,这会影响余额宝的长期发展。从余额宝的成功因素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本质上,余额宝仅是在卖货币基金的流程上进行了小小的创新,即与消费平台衔接,增加用户的便利性,它的影响是有限的,并不会给中国互联网金融改革带来关键性的转变。当然,我们也不否认余额宝的蹿红有助于大家更加了解互联网金融这一新金融服务体系。

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探讨

与国外相比,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许多问题还需要探索,但是总的趋势是不断向前发展,下面我们先简要分析互联网金融的优劣,然后探讨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

(一)互联网金融的优势

毋庸置疑,互联网金融之所以能迅速发展,主要在于它有许多优势,这从余额宝的迅速扩大中可以提现出来。首先,互联网金融的成本低,资金供求双方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自行完成信息甄别、匹配、定价和交易,无传统中介、无交易成本、无垄断利润。其次,互联网金融覆盖广,借助网络平台的发展从而摆脱了金融业发展的地域限制。再者,互联网金融便利性强,任何金融活动参与者几乎可以足不出户就完成金融交易,大大方便了交易双方。最后,互联网金融的效率也非常的高,由于是计算机自动操控,许多交易项比人工操作方便,可24小时无间歇工作。

(二)互联网金融的劣势

相比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它的缺点也较为明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技术要求高,互联网金融之所以成本低,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高新技术的切实运用;第二,金融监管难,其一是由于互联网金融体系还没有和传统银行体系对接,风险控制能力较弱,其二是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发展的时间短、程度低、规模小,所以相关法律还没系统形成,缺乏准入门槛和行业规范;第三,互联网金融风险大,这主要是由于法律规范还不完善,互联网金融信用违约成本小,其次互联网安全风险也不容忽视,因为此类案件取证难、调查慢,成本高。

(三)互联网金融的“革命”

在学术界,一直有学者持有传统银行将完全被互联网金融取代的观点,笔者认为这种观点过于夸大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且“革命”这一提法也不十分科学。我们知道银行的业务主要有两大块:资产端业务和负债端业务,而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影响力在于资产端业务的拓展,因为互联网技术极大的提高了资产端服务的效率,这是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竞争力,而对于负债端业务,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力就显得微乎其微了。在上文中提到,由于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实行时间短、发展规模小、风控能力弱,相关配套设施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给予负债端业务营业执照的资格和条件,因此互联网金融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银行,也不能称之为“革命”,而是金融业“改革”。

三、总结

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是把双刃剑,优势虽突出,劣势亦明显,毕竟金融业对风险控制的要求非常高,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曾就表达过这样的观点:学金融就是学会控制风险,但我们也要把握金融业的发展潮流。互联网金融必将是未来金融业改革的必经之路,传统银行将与互联网金融机构分工合作,各取其长。总而言之,互联网金融之所以可以迅速产生、不断发展、日益壮大,究其缘由是由互联网和金融两个主体的性质决定的,金融交易的核心需要的是数据和信息,而互联网恰恰在这两方面最具有优势,因此对于金融来说,互联网有一个天然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1]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

[2]李博,董亮.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与发展[J].中国金融,2013.

[3]谈浩.互联网金融和小额贷款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103.

[4]梁璋,沈凡,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带来的挑战[J].新金融,2013.

互联网金融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余额宝;P2P网贷

一、互联网金融概述

互联网金融是指再利用网络设备和资源的情况下,进行传统金融操作的混合金融模式。从目前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定义来看,广义上的定义包括了第三方支付、电子金融商务等等,从严格意义上说所有依靠互联网来实现的资金融通交易模式都属于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有两大组成,一是传统金融机构,包括电子商务和网上银行等。二是非金融机构,只依托于网络技术进行工作的企业, P2P网络借贷、第三方交易平台等等。互联网金融对于金融行业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进步,方面快捷的特性满足了现代人对于效率的强烈需求。

其实国际上一直未有所谓的互联网金融概念,这是个满怀中国风的词语。因为我国金融系统的产生与发展时期还很短。大部分的金融投资都是由银行掌控,这就造成了国民投、融资渠道少,银行一家独大的局面。于是,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投资理财工具有余额宝,理财通等,融资工具有P2P网络借贷等。以余额宝为例,马云就是换了一种思维,利用银行贷款项目多,时常出现资金短缺问题,于是开发了余额宝这一产品。聚小财变大财,借给银行,因银行拆借利率高从而使用户获利。其本质还是将钱放在了银行里。只是通过了第三方,也就是余额宝之手,来寻求利益最大化。

业界对余额宝这一创新也是褒贬均有。但总的来说,是褒大于贬。毕竟互联网金融是2013年横空出世的一个词汇,一个热得发烫的词汇,它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我们现在不能说是颠覆性的,但是,在理念上真的是颠覆性的。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的原因

1.小微企业融资难

目前,我国的小微企业已经有大约5000万家。这些企业数量多,种类杂,在市场竞争中都普遍需要资金。这就形成了企业信贷需求大,银行处于优势而企业处于劣势的局面。小微企业信用等级较低,难以贷款。同时,银行贷款利率过高,小微企业难以承担。这时,P2P网络借贷等融资产品便可发挥其作用。使传统银行难以覆盖的借款人在虚拟世界里能充分享受贷款的高效与便捷。

2.国家互联网金融不成熟,监管方面较为空白

银行存款、借贷的利率都受到央行的管制。所有的利率都必须在央行的标准下浮动。于是,存款利息低而贷款利息高。但互联网金融整个存取款过程,投融资过程都是在网络上进行。这些平台不是银行,不受央行管束。这就给电商带来了巨大的自由性。电商尽可能的给与用户优惠。于是用户数量不断攀升,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

3.相关行业齐头并进

因为互联网金融涉及方方面面,是一种互联网+金融的新模式。要想进一步发展,就需要强有力的系统支撑。这就促进了互联网、计算机信息系统等科技的发展。还比如网络不可避免地存在安全问题,于是,保险公司便迎来了机遇。基于网络的创新保险产品,例如退货运费险、手机碎屏保险、高温保险等等以往不曾出现过的产品纷纷涌现。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就是企业合作与兼并重组。留心观察的人们会发现,众多的理财工具背后都有个强大的网购平台。比如余额宝背后的淘宝、天猫,微信理财通背后的京东商城,零钱宝背后的苏宁易购……这就是为了方便用户能随时取钱满足网购需求。同一集团自然最好,就像余额宝的钱提取到支付宝中,实质上资金仍在阿里集团。不是同一集团也不会有太大问题,就像腾讯和京东商城的合作,共建互联网金融平台。这就带动了电商业的合作甚至是合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当前的环境下,强强联手,企业兼并,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恶性竞争,有利于金融行业的繁荣稳定。

三、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

1.安全隐患系数大

2.政府将加强监管与干预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密切监测跨境资本流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2015两会的热点也是:加强金融改革,利国惠民。当下,互联网金融的火热已然引来了各方的关注,国家必定加强干预,提高各项准入政策,保障该行业的安全与稳定。而且互联网金融依托网络转账,第三方支付等手段,势必会引起现金的减少,对央行的货币政策带来干扰。此时,政府就需要介入,甚至包括共享数据。当然,这是为了国家经济政策的正确执行,但却对互联网企业的自由发展带来了约束。

3.用户提转频繁,资金流通性太大

对电商的资金稳定带来隐患。以余额宝为例,所谓余额,就是少量的,零碎的金钱。尽管部分用户不只是单纯将余额存入其中,但单凭这一名称,就可以发现,此产品开发时对外宣称的名号是让使用者用余额赚钱(尽管就余额宝而言,它自然希望大家存入的资金越多越好)。很多资深的投资人也知晓余额宝的操作流程:集资来获取银行高利率,实际上还是未能脱离银行,在盈利方面仍然不及股票和基金。所以很多投资人根本没有将余额宝纳入自己投资理财行列中来。再加上近日来余额宝等网络金融平台的收益逐步回落,余额宝颇有还未完善,便已衰落之感。 4.电商为吸引用户,增加很多优惠服务,加大自身的资金压力

5.传统金融的强势追赶

曾经的金融业主干就是银行。活期储蓄、定期储蓄包括购买基金都被银行包揽。如今,各种理财、投资产品横空出世,国民存取款、购买基金不用再去银行排队等候,而是用手机进行简单的操作即可。这对银行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从某种意义上说,银行垄断金融业的岁月一去不复返了。对于银行的未来,各类学者也是纷纷出谋划策。常亮、陈进认为:我国传统商业银行应该借鉴“余额宝”成功经验,跳出传统金融的框架和理念,以信息科技为引领,运用互联网金融思维,以网络化、移动化为方向,重构商业银行的渠道体系, 重组内部的组织框架,突破金融服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加快对传统银行的业务和服务 的改造和转型,以便解决银行便利性相对不足、资金成本较高等问题,构建更加高效的金融 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和改善服务便捷性和用户体验。

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策

1.加强信息系统的支持,保障网络安全

各大电商需要大量吸纳信息工程人才,构建更加完善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形成低风险的互联网金融交易市场。

2.加强准入制度与申请难度,保障客户的安全

自平台可以发展信用评级服务,对高信用度的公司颁发认证牌照及资质认定,使各方的资信状况较为公开透明化。

3.拓展全新领域,加大创新力度

互联网金融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传统金融 影响 资本 市场 服务 产品

一、互联网金融概述

由于互联网金融发展历程较短,目前而言,只对网络银行、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等互联网金融常见模式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内涵概述,而对互联网金融还未形成较为标准、统一的概念界定,从目前互联网金融的研究现状来看,对互联金融的定义有一个较为广泛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马云作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典型推动者,其对互联金融概念的阐述很具代表性,其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企业从事金融业务的行为,而传统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开展的金融业务只能称为金融互联网。谢平则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既不同于直接融资,又不同于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侯维栋也认同此观点,其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对金融业务进行创新、变革后的产物。万建华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信息时代背景下对金融模式、金融产品、金融服务的一种创新,也应该是第三种金融模式。但林采宜认为互联网金融只是金融服务与获取途径发生的变化,是在互联网平台对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一种延伸,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第三种金融模式。

虽然这些专业人士和研究学者针对互联网金融给出了不同的内涵界定,但有许多共同之处,并都涉及到了互联网金融的主旨内容,因此,笔者以此为参考,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以互联网为平台、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开展资金融通、支付、信息中介等金融业务的新兴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是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对传统金融行业的一种改革和创新,并不会改变传统金融行业存在的本质和用途,但却会对传统金融行业产生重要影响。

由于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技术与传统金融融合的产物,因此其具有传统金融行业本身所固有的一些特征,同时与传统金融行业相比,也存在一些独有的特性。例如服务方式的虚拟化、服务质量的高效率、服务产品的个性化等等,正是由于它的诸多特性,促进了其近几年的飞速发展。

据相关数据统计,从2011年到2014年几年间,我国网络银行、第三方支付及P2P网络借贷等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交易规模得到了飞速的增长,如表1所示。这充分说明了互联金融的发展速度之快、发展规模之大,必然会对传统金融业产生影响。

表1 2011年与2014年互联网金融交易规模比较

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作为信息时代背景下金融行业发展的必然产物,对传统金融业所产生的积极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但任何新事物所产生的作用并非都是良性的,互联网金融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传统金融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挑战。

(一)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产生的作用

不容置疑,互联网金融不仅对传统金融业的创新及变革产生推动作用,还会促进我国整个金融经济的发展。

1.加速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改变了金融交易参与各方的连接渠道,构建了一个多种类型金融业态共同发展的平台,从而加快金融机构、模式及产品的创新。首先,互联网技术与金融业的融合重构了当前的金融生态体系,新金融机构、新金融形态不断涌现。其次,在互联网金融的推动下,传统金融机构既有的盈利、销售、服务及管理模式不得不作出转型和创新。最后,随着互联网技术与金融技术的不断融合,大量个性化、差异化的基于消费者及小微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由理论变为现实,这丰富了现有金融产品的种类。

2.加快金融变革。互联网金融弱化了传统金融业在资源配置、定价地位及物理渠道等方面的原有优势,从而迫使传统业加快变革经营理念、盈利模式、业务流程、组织架构。首先,互联金融促使传统金融业摒弃以往以安全、稳定、风险、成本为重中之重的经营理念,转向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客户体验,培养客户关系。其次,改变传统金融业以息差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盈利模式,通过产品及服务变革来建新的盈利模式。最后,驱动传统金融业优化及再造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促进组织的扁平化、网络化以及流程高效化、简捷化发展,从而。

(二)互联网金融给传统金融业带来的挑战

虽然互联网金融驱动传统金融业作出了一些创新和变革,促进了传统金融业发展,但其带来的挑战是不容忽视的。

1.弱化中介功能。媒介资本和媒介信息是传统金融业金融中介的两项主要功能,而他们都依赖于各类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而这正是互联网金融的强项。互联网与金融业的结合,各类金融业务可直接在网上交易。从而降低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风险分担成本,进而弱化传统金融机构的资本中介作用。例如,Google上市时没有选择金融中介机构,而是直接应用了互联网金融,其股票采用荷兰式拍卖的模式在自身平台上发行。这种互联网金融行为,能像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一样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市场有效性,趋向于无金融中介状态,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传统金融业的中介功能。

2.减少收入来源。传统金融机构以利差为主要收入来源,在金融业相对垄断、市场价格未透明的背景下,需得到政策上支持及保护。但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客户需求及交易渠道发生变化,加上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大众化趋势明显,以及利率化市场的不断推进,非利息收入的比重会越来越大,这对于银行以往利差为主的收入结构而言,所产生的冲击还是非常大的。

3.动摇客户基础。客户是金融机构实现经济收益的最重要基础条件,传统金融模式下,受二八定律的支配,客户利益容易受到损害,根据这一定律,银行只需服务20%的客户就可获得80%的利润,而剩余80%的客户且享受着低端服务,这足以说明一旦客户基础产生动摇,将对传统金融机构产生重要影响。据中国IT研究中心报告,截至2014年第二季度,中国网络购物的网民数量已经超过3.32亿人。互联网金融正是抓住这一机遇,实现客户精准营销,动摇传统金融业客户基础。

三、传统金融业面对互联金融的发展策略

可以看出,互联金融给传统金融业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有机遇也有挑战,为了促进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业的共存与共进,唯有“趋利避害”,才能进步完善金融体系,促进我国金融经济的生态发展。

(一)资源利用

互联网金融近些年发展速度较快,但其无法完全取代传统金融业,作为传统金融业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积极调整转型,从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各种冲击,进而巩固传统金融业的重要地位。

1.依托网络平台,开展金融业务。随着互联网与金融业的不断融合,传统金融业若要开拓新市场,发展新业务,必须充分应用和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首先,立足重点客户,突显专业优势。互联网金融目前以中小客户为主体,这是因为所需要的服务更专业,这是互联网金融目前而言是无法实现的。然而传统金融机构且具备了这方面的条件,因此,应通过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方面的优化来提高重点客户服务效率,从而形巩固与重点客户之间的关系。其次,关注一般客户,突出服务特色。一直以来,传统金融业不太重视一般客户的开拓与发展,因此,应提高加强对一般客户的重视,根据一般客户服务需求,通过服务质量及服务效率的提高来抢占一部分一般客户群体。

2.借助网点渠道,增强客户体验。大量的网点渠道是传统金融的一大优势,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获取更多的客户群体。首先,追求渠道形象的新颖。对客户进行分区处理,在增加大堂服务人员及专业咨询人员比例的同时,普及电子银行业务。其次,突显渠道功能的全面。应完善各网点业务,使所有网点均可办理已开办的所有业务,精减业务办理流程,提高业务办理效率。最后,提高客户的服务体验。在客户体验上,以开放式的营销模式增加客户体验类产品,从而吸引客户注意力。

(二)模式创新

面对着互联网金融的突飞猛进,传统金融业若要发展离不开自身模式的创新,只有不断提升产品及服务附加值,才能实现与互联网金融共生存。

1.产品创新。产品是金融业联系客户的纽带,产品创新传统金融业金融业务创新的关键。应借鉴互联网金融的成功经验,相关业务应介入到专业电商平台中来,业务内容不仅包括B2C、B2B这些支付性的结算,还应包括托管、担保等线上服务,应着手构建“网上商城+网络融资+平台创新”的综合化电商平台,从而抢占未来金融业发展战略制高点。

2.服务创新。面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挑战,传统金融业应充分配备人力、物力,以适应互联网金融冲击。另外,积极寻求与电商、支付平台的合作,节省自身平台建设的时间及成本,并与互联网金融形成良好的布局,实现金融服务的重大突破。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是信息时代下金融业发展的必然产生,其虽然有诸多优点,但仍然无法取代传统金融业重要地位,因此,必须深刻互联网金融给传统金融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通过资源利用、服务创新、产品创新等方面的变革与完善促进传统金融业与互联金融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吉发,徐泽栋,鲍隐涛,等.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及对策[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

[2]刘兴.浅谈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发展的影响[J].河北金融,2014,(4).

互联网金融研究范文第6篇

【关键词】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回购

2008年金融经济危机,引起全球学者对于金融创新的关注和思考。一些学者认为,创新作为金融行业发展的源动力,其对于金融业发展的推动具有无可比拟作用。如果将经济危机的所有责任归因于金融创新,否定金融创新,甚至抵制金融创新,这就等同于因噎废食;相反,如果忽视金融创新的弊端,一味地突破创新,不顾经济发展基本规律和原则,将利益最大化的目的摆在第一位,越过监管机构监管,这种置风险控制、金融监管于不顾,这种方式的金融创新终将成为脱缰的野马,严重时可能造成金融泡沫、危机和灾难。所以说,适度金融创新对于金融业的健康发展相当重要。

1 基于信息技术的金融创新

技术层面的金融创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交易手段创新。中国银行业自2005年全力发展电子银行起,网上交易和电话交易这两种交易手段在我国金融业中得到普遍应用,加之移动运营商的业务不断发展,手机普及将交易转向网上交易。第二、金融业务拓展。目前金融各个相关部门经营结构逐步实现战略性转移,原有的盈利模式和增长方式发生改变,中间业务收入在整个营业收入中的地位上升,成为衡量金融企业金融创新能力的重要参考。第三、金融产品的创新。目前世界金融市场上兴起的金融衍生产品,如远期、期货、期权等金融产品交易量突飞猛进,改变了只有股票、基金、保险、银行产品的模式,这些诸多新兴金融衍生品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逐步提升,这种繁荣发展的景象背后是先进的科技手段在支撑并应用在金融业务中。第四、发展模式的创新。金融混业经营已成共识,以现代科技为依托,诸多金融机构之间能够更好实现合作,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同样能够为全球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动力。

技术进步为经济增长的带来主要动力,与此同时它也是金融业发展的源动力。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各种金融工具的收益、风险的模拟以及计算进一步简化,各种衍生金融工具和产品,为投资者降低自身风险,为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提供了可能。通常我们所见到的创新性金融产品,像跨市场金融产品、金融衍生产品、资产证券化等,都是依托日渐成熟的信息技术。金融市场交易和结算方式的创新也离不开信息技术,电子汇兑业务的交易、支付和结算实现全天候,各地区自由进行,能够弹指间实现资金在全国的交易和转移。金融机构、金融组织的创新同样是信息技术发展的结果,例如网络银行取消了原有的营业大厅,票据也取消,只需一个特定的网址即可。金融机构的管理能力水平大大提升,使得金融机构不仅能够将业务方向向综合经营转变,还为为其全球扩张助力。

2 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业技术创新

金融业技术创新是指随着科技和管理水平的发展,金融交易在相应的交易手段、交易方法以及物质条件等方面进行变革,来提高相应交易效率并且降低交易成本。金融业技术创新是金融创新的巨大推力,同时也是提高金融业效率的关键。金融制度与交易工具因科技的发展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尤其是电子计算机技术在金融交易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它们产生巨大影响。毫不夸张的说,传统金融资源分配模式和现代金融发展的根本区别就在于金融业技术创新。

今天,金融创新的一大创举当属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离不开信息化,信息化对金融行业而言,早就不是简简单单的技术应用性问题,而且整个金融领域在管理的理念和模式发生很大改变,具体的业务流程也随之改变。可以看到业务部门更加注重与技术部门的协调配合,信息技术深深的融入到了金融业务领域。如此以来极大提升了新技术应用于金融业务方面的效率,同时也增加了技术投资的回报。

互联网技术与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给传统的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在资金融通和支付领域,还有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等方面带来巨大便利。互联网金融成为金融业务的新兴模式。尽管它是新兴的,但是目前还是要有传统金融机构和一些非金融机构所组成。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在这个新兴的领域相结合。传统金融机构部分主要体现在对传统业务的互联网思维的创新和电商化选择,还有理财类应用软件等。非金融机构主要包含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过互联网进行金融性质业务的一些电商企业、利用众筹进行的网络投资的平台、P2P模式的网贷等平台。

现在的金融行业发展较快,在互联网加的引导下,新的金融产品不断出现,互联网金融已经在我们身边广泛存在,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之前的平安集团有很多理财产品,现在最新的是普惠金融;刘强东在京东的京东白条,金宝宝贝;还有各种手机客户端如分期乐;借贷宝;百金贷等等。

在手机和电脑的流量和速度不断更新的时候,也是相关产业大力发展的时候,金融行业抓住了这一点,通过线上推广和线下推广加上服务的模式,通过互联网金融来帮助消费者给予热切的帮助,让消费者在投资和贷款方面既能得到好处,还能节省时间的地域方面的成本,不必亲自去各个金融和营业厅办理相关业务和咨询就能对如何理财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些创新符合了现在的发展。每一年都有上千家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或者相关软件投入市场,但是每年也有上千家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和平台被市场淘汰,但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广泛的融资还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3 基于东莞证券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实例

现在大企业在看到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之后,很多一部分都在着手进行金融投资贷款理财之类公司的创建。办理这种互联网金融,只需要通过APP就能知道相关企业的情况,能了解其推出的是什么样的金融产品,从而判断自己是不是适合进行投资或贷款来理财,人们的理财意识和理财能力也越来越高了。平安就是一个稳定的平台,其他的小型公司如百金贷,宜人贷等,都是一些利息高但是风险大的理财产品。

本人在东莞证券公司工作多年,对其中的一些情况也算是比较了解的了,如天添金,这个产品是用来报价回购的,通过债券公司的债券为质押物,在网络平台式出示这些质押物的标的,吸引客户来购买标的理财模式,并让其他的客户再来收购之前标的的形式来获得相应的债券质押,但是这些在进行之前都要到有关部门特别是证监会通过并开出无异议涵。

不管是购买证券还是其他的理财产品,都需要进行名的开户和认证,另外一些理财产品还要有一些入门的资金或者有关的权利限制,并且和公司签订相关的协议。在前一段时间,办理这些手续还需要到指定的营业厅进行办理,排队时很急人的一件事。现在有了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和影响,在手机或电脑就可直接操作。

购买产品,就可在网上直接进行,如图1:

4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大致的介绍了现在互联网金融的一些方式和应用。现在金融行业也需要加强创新,以前的基本上都是在线下办理相关业务,现在要结合线上,线下,投资,贷款,融资等这样的思路和实际情况来开发新的,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方法新模式才能提高人们的理财意识,满足人们的相关需求。金融产品天添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增加线上服务,给客户带来了更多的便捷。所以,进行金融创新,对于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薛君,李一玮,赵青.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 互联网金融产品消费影响因素研究[J].商业时代,2017(1):168-170

[2]李文亮.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MOA理论视角的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7(2):42-46

[3]周厚元.基于互联网金融发展谈我国金融创新监管[J].中国经贸,2016(17):174-175

[4]李文峰,LIWen-feng.信息技术互联网络基因与金融创新检验――基于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反思视角[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4):60-64

[5]陆岷峰,吴建平.科学把握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边界选择――基于互联网金融创新与监管激励相容关系的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6(5):1-8

[6]陆岷峰,吴建平.基于互联网金融创新与监管关系新特点下的监督政策研究[J].西部金融,2016(7):9-16

互联网金融研究范文第7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小微企业 长尾理论

小微企业作为我国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群体就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支持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破解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充分发挥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作用,一直以来,各级政府及金融部门对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倍加关注。

互联金融作为现代信息科技与金融衍生品相结合的产物,在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交易便利性,实现金融交易线上审核与信用增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为创新性的金融交易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不足问题。考虑到其具有边际成本递减与边际效益递增的特点,且在风险甄别、信息过滤与营销渠道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这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突破传统金融“二八定律”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小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融资难与融资渠道单一是制约其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融资渠道较为单一

目前,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主要包括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其中外源融资又包括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两部分。所谓内源融资是指企业自身营业收益与企业自有资金,直接融资是指小微企业以发行企业债或股票的形式募集所需资金,间接融资则是指小微企业向银行或担保公司以抵押权证等方式等从相关的金融机构获取资金。由于小微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经营形式较为简单、可抵押物少,会计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导致众多的小微企业普遍存在信用较差,进而造成小微企业很难通过银行贷款或以股票形式募集到资金,从而制约了小微企业的发展。

(二)融资成本较高

由于我国各大银行在进行放贷时会对放贷对象进行风险评估,对未达到放贷标准的放贷对象,要么通过上调贷款利率实现融资,要么直接淘汰。考虑到小微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会计制度不完善,信用级别较差的情况,小微企业要想从融资公司获得资金支持,会付出较高的融资成本,此外,若想从商业银行等正规机构获得贷款融资,小微企业在相应的担保条件上很难满足其贷款要求,由于种种原因的现在,这就导致了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增加。

(三)传统金融模式制约小微企业融资

传统金融模式下的各大商业银行在对放贷对象进行放贷时,会对放贷对象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具有严格的放贷标准,通常情况下,国有企业有政府部门作担保,即便国有企业出现营业亏损时,政府部门也会救助,因而各大商业银行主要偏向于向国有企业进行放贷。而对于小微企业,由于其规模小,经营不稳定,财务制度不够完善,信用级别较差,小微企业要想从传统金融模式下的商业银行获得贷款,只能接受较高的贷款利率,必然会导致小微企业发展受阻。

二、互联网金融助解小微企业融资的可行性分析

(一)“长尾”理论基础

长尾(Long Tail)理论最早由美国人克里斯・安德森提出,依据长尾理论:只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所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以和那些少数热销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即众多小市场汇聚成可与主流大市场相匹敌的市场能量。

“长尾”的形成则是由供需双方而决定的,由于成本和效率的因素,过去人们只能关注重要的人或重要的事,如果用分布曲线来描绘这些人或事,人们大多只关注曲线的“头部”,而将处于曲线“尾部”,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成本才能关注到的大多数人或事忽略。而在互联网时代,由于关注的成本大大降低,人们有可能以很低的成本关注正态分布曲线的“尾部”,关注“尾部”产生的总体效益甚至会超过“头部”。互联网时代是关注“长尾”、发挥“长尾”效益的时代,依靠现在日益成熟的互联网技术可使消费者获得其满意的产品,同时,互联网技术能把消费者需求推向长尾的后端。与此同时,当商品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需求曲线便会往扁平化方向变化(曲线由A移动到曲线B,如图1所示)。长尾市场也称之为“利基市场”,利基产品代表市场上的冷门产品,这是一个小市场并且它的需求没有被服务好,或者说“有获取利益的基础”。曲线B中的重点产品和利基产品仍然存在,然而重点产品的需求会有所减小,利基产品的范围会逐渐地扩大。

(二)小微企业是金融需求的“长尾”

小微企业在扩大就业、促进市场融合、完善产业链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小微企业的特点也决定了其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如企业财务信息不透明,商业银行难以做出有效的信用评估。与此同时,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获得贷款或金融服务的可能性较大,这些小微企业构成了一个长长的“尾巴”市场,在信贷市场上,信贷需求曲线符合帕累托分布,即随着小微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多,银行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贷款的概率(P)会逐渐减小,如图2所示:

小微企业资金需求可被看作是重点企业相对的利基产品,而有资金需求的小微企业则可看作是利基市场(边缘信贷市场)。随着金融脱媒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使不同运营主体基于自身优势搭建小额资金融通的媒介或流转平台,极大地降低了小微企业融资门槛,拓展了融资来源渠道。基于帕累托分布,互联网金融需求曲线可被看作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随着小微企业融资需求(X)的增加,互联网金融为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或融资服务(X >x)发生的概率(P)也随之增加,如图3所示:

(三)互联网技术促进“长尾”市场需求信息甄别

互联网金融中包含的各类信息良莠不齐,因此对长尾中的小微企业进行筛别便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才能在曲线中发现有潜在市场价值的小微企业。倘若缺乏对市场中的信息进行筛选、过滤,那“长尾”则会被当作噪声源,市场上那些发展潜力巨大、信用度好的企业与劣质企业都会包含在其中。随着“长尾”端向后延伸,信号―噪声比会逐渐降低。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市场中的有效贷款信息能被保存下来,无效信息则被过滤,这样能使贷款资金做到有的放矢,成为撮合资金供需的关键因素。互联网技术的过滤能力扩大了互联网金融“长尾”市场的范围,在小微企业的“长尾”市场中发挥了重要的信息甄别作用,如图4所示:

三、互联网金融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的注意问题

(一)防范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

考虑到当前我国在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进行审核时,主要依赖于互联网金融公司收集、整理、处理信息,审核流程及审核标准均依赖于互联网金融公司,并未建立有效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出现小微企业违约时,由于各互联网金融公司间存在信息不共享的问题,因而难以实现对小微企业的有效惩处。此外,考虑到互联网金融并没有改变金融发展经济,稳定货币,以及分配财富的本质属性,无法从根本上杜绝信用风险的问题。因而,加强对整个社会互联网信用体系的建设需从多方面来入手,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参考传统信用风险度量方法,找出各互联网金融模式之间的差异性,建立与多种互联网金融模式相适应的信用风险识别、度量,以及预警机制。

加强互联网金融动态信息的共享,包括信息统计、,实际运行态势共享等。加强各互联网金融开展小微企业融资新技术新业务预研预判,特别关注新业务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的信息共享,降低金融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推动金融信息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对互联网金融风险成因进行量化分析,参考传统信用风险识别、度量、预警机制,实时跟踪预判小微企业风险状况,对小微企业信用风险发生严重程度进行量化,并依据该风险严重程度实施不同的信用风险管控决策。

(二)加强全方位金融监管

当前互联网金融仍处于发展初期,随着新模式、新业务的不断涌现,提供金融支持业务时也产生了一些风险和挑战,各类监管体系尚未完全成熟,因而存在互联网金融监管缺失的状况。为了保障互联网金融健康持续发展,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对互联网金融行业来说本身具有重要意义。坚持“依法监管、适度监管、创新监管”等原则,考虑到互联网金融自身存在信用问题、网络安全等特点,有针对性的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规范互联网金融体系,实现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从而促进小微企业长久健康地发展。

(三)实现多层次的金融需求对接

当前互联网金融服务主要是对掌握一定金融知识的群体开放,而对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使用群体来说,互联网金融服务的推广应用还存在较大问题,这充分体现了互联网金融服务在技术上的排他性,虽然互联网金融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准公物的属性,但在大面积实际推广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限制。考虑到互联网金融所具有的普惠金融属性,为了实现互联网金融为广大社会群体提供金融服务,可针对不同层次用户,开发不同互联网金融应用产品,利用互联网金融实现对多层次群体的金融应用需求,做到安全、简便,为整个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为互联网金融往综合化与生活化方向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1]徐洁,隗斌贤,揭筱纹.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

[2]王明国.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与问题[J].银行家,2015

[3]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5

[4]张领,张胜.互联网金融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

[5]刘变叶.互联网金融时代小微企业融资瓶颈的破解[J].学习论坛,2015

互联网金融研究范文第8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企业投融资;战略研究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简单来说,互联网金融就是一种直接的金融管理的模式。在市场经济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各企业都应顺应时展需求与互联网金融潮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发展目标建立科学、完善的投融资方案,紧跟时展的大趋势,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不被社会淘汰,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互联网金融时代的特征

(一)高效性

互联网金融的便捷性大大的改变了现融资理念。近年来,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电子商务迅速崛起,电子商务又带动了电子支付和第三方支付的发展,方便快捷的特点使其快速被消费者所接受,例如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财付通等,已经成为当下时代的主流支付方式。时至今日,互联网金融已经发展成为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组织系统,开发研究出了网贷、电商金融、网络理财及众筹等众多网络金融项目,尤其是在融资贷款领域,更是出现了很多积极的年轻力量,这些金融平台高效率的工作不仅可以实现方便快捷的资金投放、管理、运转等工作,还可以将其网络化的特点充分体现出来,客观限制小、条件低、灵活性强、手续简单等,这些特点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企业或个人的实际需求,生动的向人们展示了互联网金融及电子信息技术为人们生活工作带来的改变。启发那些尚未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企业或服务机构进行自我反省,最快速度的完成向互联网金融领域靠拢的步伐,进而显著的提升我国整个金融行业的综合实力。总而言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极大的改变了人们投融资的理念以及方式。

(二)价值交换性

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的不同之处在于,能够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交易主题的转换,简单来说,即互联网金融缩短了投融资渠道跨界的距离,大大减小了不同类型的经济活动之间的转变障碍。互联网金融在投融资渠道的极小限制性体现在众多方面,例如:视频网站能够进行电影票、书籍等销售;汽车行业能够对房地产进行推广等等,这种情况使得互联网平台能够将不同的投融资业务叠加起来,以此来满足消费者不同方面的需求,同时,大大的开拓了投融资的渠道。此外,由于互联网金融的不断进步,也使得各个互联网金融平台之间具有高度联系,侧面加强了各个投融资组织之间的沟通。

二、互联网金融对企业投融资影响分析

(一)扩宽了企业投融资的渠道

现阶段,我国企业投融资的渠道因其自身规模的不同而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差异,大部分大型企业具有较为成熟的投融资的策略,以及通过银行构建的较为稳定的风险控制体系,安全系数比较高但是收益却很小;而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因为资金薄弱、资产的管理缺乏科学的指导,导致企业缺乏专业的风险管理体系,投融资的渠道比较狭窄,使得企业的劣势愈发明显,对其在市场经济中的稳定及长远发展产生极大的威胁。因此,对各企业管理层人员来说,应该首先对现阶段的市场进行充分调研,再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条件和发展目标,对未来投融资的方案及发展对策进行谨慎的制定、选择,以确保企业能够更加有效的吸收资本、扩大效益。目前,正是互联网金融行业逐渐发展并壮大的时代,企业应该在保证资金来源的条件下,尝试对资质好、评价高的一些网络金融平台进行业务拓展[3]。利用网络贷款的便捷和大数据时代资源共享的特点,为企业建立风险小、收益大的资产管理策略。新时代下,每一个企业都应该积极的接触尝试新事物,在不停的调整和改进过程中寻找自身发展特点的新道路,才能使企业实现自我成长。

(二)改变了企业的投融资方式

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使得现代企业进行投融资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一些企业为了顺应互联网金融潮流,充分利用其海量的资源与便捷条件,便将投融资平台作为切入点,通过其较为可靠的系统运作,实现自身企业资金筹集和资产管理的目标,在激烈的企业资产竞争中抢得先机,进而快速的完成资金筹集、新项目运行、企业规模扩大等工作,提高企业自身的运营实力。众多网络投融资平台自身也在不断进行融资活印R虼耍企业应根据网络投融资平台的能力、信誉、资历及综合实力,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投融资平台,切勿随意选择而为本公司带来资产上的损失。此外,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网络众筹平台可以说是另辟蹊径,尽管其规模小、早期成形缺少稳定性,但是其发展前景是非常可观的,可以在现阶段网络借贷平台趋近饱和的时期获得较好的发展机会,进而实现“逆袭”,在未来,政府股权对网络众筹项目的认可之后,通过与中小企业的互利互进,将会使众筹平台的规范性和稳定性得到进一步提升,使企业获得良好的升值收益和服务享受。总而言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极大的丰富了企业投融资的方式。

(三)减小了企业投融资的成本

与传统的投融资方式相比,互联网金融的优点在于,投融资的合作双方不必再进行实际调查去获取对方的情报,而是通过互联网平台上的借贷信息,去了解对方的资金状况与诚信情况,因为这些信息的可靠性比较大,所以骗贷或者借贷不还的现象吧比较少。此外,互联网平台也有着一定的交易规则,即交易双方的所有信息必须公开,以此来保证交易的双方均能够及时收到外界的消息,这种做好极大的减少了违约情况的发生,降低了企业分析消息的成本,所以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企业的投融资。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壮大的局面,实际上为企业尤其是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便利。企业在投融资方案的制定、金融平台的选择及资金运转的过程中,应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利用企业自身的特点,找寻适合的投资项目或理财产品,慎重对待每一次的投融资活动,对数据进行详细的科学技术分析,做好每一次战略调整的应对准备。

三、结论

金融行业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又关系到众多企业的资金运作链,其发展历程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直接且显著的影响。互联网金融是科学和经济共同发展的产物,具有一定程度的现实性、科学性、先进性。本文通过简单介绍互联网金融时代的特征,重点对互联网金融时代下企业投融资的战略进行研究,提出企业在制定投融资方案时,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的各种形式对企业资产管理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进而实现企业现代化管理的目标,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保障企业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下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张丽哲.互联网金融时代企业投融资战略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5,03:78-79.

[2]孙玉西.互联网金融时代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0:37-38.

[3]张淑丽,杨帆.互联网金融时代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现代商业,2016,33:51-52.

[4]李惠青,汪涛.四川省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小微企业融资风险问题研究[J].商,2016,19:165-167.

互联网金融研究范文第9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现状;影响;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状况及其对融资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ITFIN)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讯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不是互联网和金融业的简单机械结合,而是在实现安全、移动等网络技术水平的基础上,被用户熟悉接受后,自然而然为适应新的需求而产生的新模式及新业务,是传统金融行业和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

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有:(1)P2P。P2P本质上其实与民间个人借贷并无多大差异,但是媒介的改变也相应地带来许多变化,使得资金更加融通,目前也是互联网金融发展最快的领域。(2)以电子商务平台为基础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以阿里为代表的这类金融企业利用其收集的信息,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贷款,这正是互联网金融企业对大数据挖掘所带来的结果。(3)众筹。众筹大多是以某一个项目为基础,筹资方在网站上公布其内容以及回报方式,一般也以一些非资金的物质作为回报。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互联网金融也对中小企业融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互联网金融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融资做到:(1)降低服务成本。互联网金融利用其自身网络平台的优势收集中小企业的信息,实现电子化金融服务,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也会相应地降低。(2)服务订单化,小额信贷规模化。中小企业通过互联网提交相关资料,将订单标准化,方便进行批量处理,若是由本地化的金融机构进行管理,更能降低融资风险。(3)风险控制方法创新化。由于众多不安全因素的存在,许多互联网金融机构开始更加注意风险管理问题,健全这一机制可以提高中小企业融资的安全保障性,但是,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也有一定的坏影响,主要体现在由于系统尚未健全,各项体系仍需完善,再加上相应的政策法规缺乏或不明确,信息、资金等等不能得到安全的保障。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问题及分析

目前融资难已成为中小企业不得不面临的头疼问题,中小企业融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融资渠道狭窄。中小企业通常以向银行贷款为主,银行也会对企业进行信誉及偿债能力评级,不满足条件的企业往往被银行拒之门外。相对于大企业的多种融资渠道,中小企业相形见绌,而融资渠道受限大大限制了企业的发展。(2)直接融资难度大。随着金融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直接融资方式,但是中小企业由于自身条件的不足,很难像大企业一样利用股权、债权融资来筹集资金。(3)企业资信状况有待提高。由于规模较小,再加上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投资回报期限也较长,银行出于安全考虑,不愿冒风险投放大量资金给中小企业。(4)未得到政府足够重视。近年来,中小企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这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这部分企业融资困难的现象并未得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政府应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扶持力度,真正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中小企业融资难也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其一,信息不对称,银行对企业信息不能完全了解,企业对银行的放贷信息又不能充分掌握,导致拥有资金一方不能够找到好的项目,而拥有好项目的一方又苦于融资问题,双方需求不能够合理匹配 ,信息不对称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陷入困境。其二,中小企业自身发展不足,由于自身缺陷,如管理混乱、制度不健全等等,企业没有足够的担保条件,不能满足银行安全放贷的条件,若是企业在遇到资金问题时拖延还款,势必更会影响日后贷款的进行。其三,制度性约束,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银行借贷市场远远领先于其他市场,再加上没有完整金融体系的支撑,商业银行出于对自身利润的考虑,则会更加倾向于大型企业的放贷,不冒险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三、基于互联网金融下中小企业融资方式选择

互联网金融融资主要优势有:(1)大数据能力强。以阿里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融资平台通过大量数据信息的获得,更好地评价了企业的资信状况,进而决定是否发放贷款。而大数据处理的基础又是云计算和云存储,保证了信息的可获得性和可利用性。(2)成本低廉。互联网金融平台通常涉及许多前期的技术工作,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当前期建设完成后,后期投入成本非常低,使得在信息收集与处理方面具有成本优势。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融资通过互联网交易免去了许多中间过程以及人力财力的耗费,在作业与交易时压低了成本,避免了其他多余的部分,做到双方均收益。

互联网金融融资主要劣势有:其一,互联网金融系统尚未健全。由于目前系统尚未健全,所以类似于商业银行的网络借贷就是在线上填写资料及做些简单的咨询业务,贷款的的投放流程基本还是在线下进行的。其二,监管缺失,主要体现在法律法规和监管层面的缺失。我国在互联网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并未完善,因此给许多打“球”的不法分子留下了机会,为互联网金融融资的安全埋下了隐患。另外监管层面也未及时监督管理,又加强了不安定因素。其三,信用支持不充分。我国信用评级体系建立较晚,而且互联网金融信用评级体系口径不统一,不利于互联网金融融资的发展。

互联网金融平台通过一定的运作原理来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难的问题。其一,互联网金融利用大数据优势和移动通讯技术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互联网金融企业积极主动地获取数据信息对中小企业进行评估,而移动通讯技术又是大数据优势的基础,保障了数据的获得与处理。其二,互联网金融本身提供了多种形式的直接融资方式。虽然互联网在融资过程中相当于是中介,但是它替借贷双方提供了直接接触的条件,使得资金直接流动,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互联网只是起到信息收集与披露的作用。因此,互联网金融之所以能解决直接融资难度大的问题,是因为它本身就提供了多种形式的直接融资方式。

四、结论与建议

1.完善互联网信用体系。互联网金融企业之间要统一信息口径,实现信息共享,与此同时,还需要降低企业准入条件,帮助信用评价低的中小企业获得较长时间的融资,实现长远发展。

2.加强互联网安全建设。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企业需要吸引互联网技术领域的人才,加大对安全建设的投资力度。另一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需要进一步完善,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对不合规现象要有明确的处罚措施,保障双方的安全,也帮助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

3.开辟多元化融资渠道。目前商业银行是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但是在如今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天使投资、债券投资等投资方式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企业不妨可以选择此类融资方式。

4.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良好融资环境的塑造,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引导。政府应该加强各个部门、机构之间的组织协调工作,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真正关心企业发展,解决好它们的难处。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平台的出现,给中小企业融资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金融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然而,我们要在其繁荣发展的背后看到它存在的不足,应该看清缺陷,权衡利弊,选择适合自己的融资方式,解决好资金问题,才能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天捷,张贻.基于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3(45):134-136.

[2]单纯.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剖析――源自中小微企业的P2P和众筹实践[J].科技管理研究,2015(24):177-181.

[3]谢群斌.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8).

[4]蒋继娴.“新常态”经济下中小企业融资创新模式探讨[J].商,财经纵览・财政金融:180.

[5]丁嘉伦.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博士论坛,2015(12):46-48.

互联网金融研究范文第10篇

>> 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现状及体系构建 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建立的探讨 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的探讨 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的监管研究 互联网金融监管研究 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与监管问题研究 基于互联网金融创新的监管研究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及监管研究综述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对策研究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和监管研究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研究 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哲学 互联网金融的监管 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思路 互联网金融的法律监管 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及我国监管体系构建探讨 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及体系构建 “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体系构建的对策研究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金融信息保护的法律监管研究 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数据来源:全球领先的移动互联网第三方数据挖掘和整合营销机构艾媒咨询。

{3}数据来源:专业互联网金融数据中心,零壹研究院。

{4}信息来源:民主与法制网。

参考文献

[1]张文涛.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级监管探析[J].时代金融,2015.

[2]刘海二.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

[3]潘柱廷.互联网金融风险和安全[J].中国经济信息,2015.

[4]翁英超.互联网金融法律风险的防范研究[J].福建法学,2015.

[5]杨彬.互联网金融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探析[J].西部金融,2015.

[6]陈成.对互联网金融风险规制及其发展路径的几点思考[J].时代金融,2015.

[7]吴慧君.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对策[J].知识经济,2015.

互联网金融研究范文第11篇

>> 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互联网金融风险预警研究 基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大数据挖掘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研究 探索基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大数据挖掘 大数据在互联网金融风控中的应用研究 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金融风险研究 大数据分析下的互联网金融风险预警研究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 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金融盈利模式创新研究 大数据时代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转型方式研究 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农产品流通途径研究 “互联网+”驱动下基于物联网及大数据的温州跨境电商发展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实质为大数据之争 大数据揭秘 互联网金融诈骗渐热 大数据征信,互联网金融发展支点 大数据为互联网金融预警 大数据技术凸显金融互联网价值 互联网、大数据与金融科技 大数据可助力互联网金融风控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王珊,王会举,覃雄派,周@.架构大数据:挑战、现状与展望[J].计算机学报,2011,10:1741-1752.

[3]曹少雄.商业银行建设互联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索与探讨[J].农村金融研究,2013,05:54-58.

[4]陈一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现状与发展建议[J].金融发展评论,2013,12:126-131.

[5]罗明雄,唐颖,刘勇.互联网金融[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

[6]吴军.大数据时代的银行业经营[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4-01-22A03.

[7]马曙光.以大数据思维迎接互联网金融时代[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4-03-14A03.

互联网金融研究范文第12篇

>> 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法律问题分析 我国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的金融监管改革 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问题研究 余额宝视角下我国互联网金融理财的法律监管研究 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现状及体系构建 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的优化探究 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我国互联网金融法律监管现状及对策研究 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 我国互联网非正规金融监管思路及建议 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及体系构建 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探析 互联网金融监管研究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国外互联网金融监管经验对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与监管问题的启示研究 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浅谈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监管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问题研究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研究 互联网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3-6-27.

[8]帅青红,夏军飞.网上支付与电子银行[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9]张宽海.金融与电子支付[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0]张德富.第三方网上支付监管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金融会计,2010,(6).

[11]赵听.金融监管新课题: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J].上海金融,2010,(9).

[12]陈敏轩,李钧.美国P2P行业的发展和新监管挑战[J].金融发展评论,2013,(3).

[13]周萃.P2P、众筹要在监管红线内发展[N].金融时报,2014-4-22.

[14]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Study on the Legal Regulation of China’s Internet Financial Regulation

Subject Group of PBC Jinan Branch

(PBC Jinan Branch,Shandong Jinan 250021)

互联网金融研究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众筹融资

一、 引言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根据2015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5年6月,我国网民总人数已经达到6.68亿,互联网的普及率已经达到48.8%。在现代信息技术日益进步,互联网不断普及和传统金融服务难以满足人们需要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而且发展迅速――诸如结算支付领域的支付宝、财付通、手机银行、微信支付等;在电子商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P2P、B2B、C2C、B2C等模式;投融资领域的余额宝、人人贷、人人投等众筹融资(Crowdfunding)模式。互联网企业(包括电子商务企业、搜索引擎、新闻门户网站)和传统商业银行、券商等都纷纷加入到互联网金融的大军之中。自从1995年世界首家网络银行“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诞生以来,互联网金融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飞速发展,2012年更是被许多人称之为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元年”。根据“网贷之家”的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末,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的总交易规模已经接近6万亿元,同比增长近400%。而到2015年3月底,余额宝的市场规模也已经超过7千亿元,成为世界第二大货币基金。到2015年6月末,我国P2P网贷运营平台总数已经超过两千家,比2014年底增加近三成,累计成交额逾6 800亿元。

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兴起,符合时代潮流,它虽然难免对传统金融模式及其从业者构成冲击,但是符合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它能有效降低信息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扩大金融服务的惠及面,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等等,因而是值得提倡和鼓励的。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与传统金融模式相比,互联网金融具有特殊和更大的风险,利用互联网金融从事“洗钱”和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时有发生,金融与互联网的结合对信用风险具有“乘数效应”。而我国在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管理方面还非常不成熟――对某些互联网金融业态一度出现“自由放任”和“取缔关闭”的极端举措,非常不利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综上所述,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理研究亟待深化和加强。

二、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业务与互联网平台相结合的产物。一方面,金融本身就是一种高风险的行业;另一方面,互联网具有传播扩散迅速、匿名性和虚拟性等特征,因此二者的结合决定了互联网金融具有比传统金融模式更高的风险,它们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技术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和违法犯罪风险。

1. 技术风险。互联网金融的载体是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因此一切与互联网或信息技术有关的风险都会直接影响到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性。第一,我国在信息技术的核心知识产权方面相当落后,许多关键技术还严重依赖于欧美发达国家,自主知识产权占有比率较低,在系统设计上还存在不少漏洞,诸如开放式网络通讯系统、有缺陷的密钥管理技术和TCP/IP协议等等,都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构成潜在威胁。第二,互联网的通讯传播系统有可能受到突发性事故的影响和冲击,比如大地震对传输光缆的毁坏等。第三,互联网金融的交易数据依赖于“云计算”和“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平台,而这些网络平台比较容易受到“黑客”的攻击和“病毒”、“木马”的感染,一旦客户的关键信息,如交易账号和密码等被盗取或篡改,将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例如2014年2月美国代表性众筹融资网站“Kickstarter”遭到黑客的攻击,许多客户的资料和交易信息被盗取和泄露,造成重大损失。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的数据,2014年2月我国境内感染网络病毒的终端多达220万个,信息系统安全漏洞数量近700个,网站被篡改的数量超过1.2万个。

2. 操作风险。2003年,巴塞尔委员会在《操作风险管理和监管的稳健做法》中将“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以及系统或者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由于互联网金融交易主体的操作失误或不当会带来风险,比如风险系统管理、互联网金融账户授权使用、互联网金融企业与客户在信息沟通方面等等。一方面,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兴事物,它本身的操作涉及较高的技术含量,而且处于迅速更新变化当中,这些对互联网金融的参与者而言都是一种挑战。况且我国许多从事互联网金融的网民在信息技术和金融知识水平方面的方差很大,尤其是占网民总数27.9%的农村网民(人数达到1.86亿)处于相对闭塞、文化水平较低的状态,他们加入互联网金融大军所面临的风险可能更高,关于我国网民的学历结构详见图1。

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和传统柜台式金融模式不一样,交易双方一般不需要面对面进行交易,对鱼龙混杂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资质、信誉度的考察通常处于不充分的状态;同时互联网企业对其客户身份、信用程度的验证也存在漏洞,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很容易引发资金和信息泄露方面的风险。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年9月的《2013年中国网民信息安全状况研究报告》显示,2013年上半年我国有74.1%的网民遇到过安全事件,总人数高达4.38亿。2013年8月16日,光大证券程序员在对高频交易进行市价委托时,由于订单执行系统发生故障,加上没能对可用资金额度进行妥善校验和控制,导致大规模异常订单的产生,给许多投资者造成重大损失。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而言,操作性风险问题不容忽视。

3. 市场风险。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不仅要面临传统金融业的各种市场风险,而且它所面临的潜在市场风险很可能会更大。传统金融行业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积淀,在规避市场风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与之相关的监管机构和制度也比较成熟。而作为一种新兴事物的互联网金融,在规避市场风险方面的保障机制和措施还非常不成熟。比如,就传统金融业而言,对商业银行来讲,中央银行,尤其是银监会是其对口的监管部门,它们对于存款准备率、同业拆借利率、信用资质等各个方面都有相当严格的监管;对于证券行业和保险行业,则分别有证监会和保监会进行监管。

具有“长尾效应”的互联网金融涉及的从业人员覆盖面广,互联网金融企业种类繁多且不断变化,对于政府的监管而言构成了很大的挑战――从一开始的“完全放开”到后来的“直接叫停”,显然都是不合理的。就目前而言,政府对于互联网金融主要持支持和鼓励的态度,这自然是值得肯定的,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金融风险也会随之增加。对于传统金融模式而言,如果在同等条件下,互联网金融在资金的吸引力方面显然处于明显的劣势,这是由资本市场“高风险高回报相伴而生”规律所决定的。为了吸引到足够的资金,许多互联网金融企业开出了“超常规”的资金回报率,而它们提取的风险保障金通常也处于非常低的水平,例如2012年“人人贷”网贷平台总成交额达3.54亿元,而风险保障金总额却仅为三百万元,杠杆率超高,其流动性风险不容小觑。一旦市场行情发生变化,比如“股市大涨”、“房价大涨”等等,逐利的资本将会大规模地从互联网金融平台撤离,如果处置不当将有可能引发金融风险。

4. 违法犯罪风险。由多方面的共同原因,互联网金融还存在很大的违法犯罪风险。互联网传播内容的监管本身就具有很大的技术难度,加之互联网与金融业务相结合的巨大潜在牟利空间,对于从事违法犯罪的吸引力就更大了。由于互联网金融自身的匿名性、隐蔽性、取证难、手机和电脑用户身份认证不严格等弱点容易被不法分子加以利用,网络诈骗、各色钓鱼网站、洗黑钱、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事件频繁发生,每个从事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手机或电脑用户都有可能成为潜在的受害者。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年9月的《2013年中国网民信息安全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在因网络支付发生安全事件的人群中,遇到假冒网站/诈骗网站的比例达到57.1%,遇到个人信息泄露的比例为39.3%,资金被盗被骗和账号密码被盗的比例达32.1%。

安装相应的安全软件对于网络诈骗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2013年我国电脑网民安装安全软件的比率已经达到96.5%,然而智能手机安装安全软件的比率却还较低,只有70%。与欧美、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相比,我国网民在从事互联网金融方面的安全意识过低,详见图2。

三、 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方案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管理,在总体原则上需要做到既打击互联网金融违法犯罪活动、规避金融风险,又要确保不阻碍互联网金融的正常运行和创新发展。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必须改革不合时宜的监管体系、制度,构建与互联网金融相适应的风险管理体系,具体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完善互联网金融立法、搭建统一的互联网金融监管平台、更新互联网金融监管方式和手段、支持和鼓励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宣传普及互联网金融安全知识。

1. 完善互联网金融立法。我国互联网金融起步较晚,但是发展极其迅速。在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立法方面存在明显的滞后,亟待完善。为应对互联网金融风险,有必要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从业资格、准入门槛、权益,尤其是责任和义务(比如信息披露,客户的资金、信息安全保障)等进行规范和明确,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立法保障。

同时,必须认识到互联网金融的立法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互联网金融本身还处在迅速发展变化过程之中,很多潜在特征,包括优势、缺陷或者漏洞还没有充分显露,不宜过早地出台操作性细则,而是应当分阶段、有步骤地予以推进。对于当前的互联网金融立法工作,应当“大胆假设、缜密论证”,首先可以出台一些宏观性、原则性的指导文件,例如2015年7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和财政部等10个中央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完善互联网金融立法不仅应当重视科学性和前瞻性,还应当充分重视借鉴该领域的国际经验。欧美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进行立法研究和改革,它们的互联网金融立法工作已经相对成熟和完备。研究和借鉴这些国家和地区在互联网金融立法领域的经验,乃是明智之举。

2. 搭建统一的互联网金融监管平台。实行互联网金融监管机构改革,搭建统一、协调的互联网金融监管平台,是规范互联网风险管理的重要举措。传统上,我国金融监管机构都是按照不同的行业类别进行分业监管的――比如银监会对应商业银行的监管,证监会对应证券行业的监管,而保监会对应的则是保险行业的监管。然而,随着技术和成本控制因素的推动,以及金融市场商业模式的发展演变,互联网金融企业普遍存在信贷、投融资、保险等多种金融产品“跨界”经营的现象。

传统分业监管模式下的互联网金融监管,同时存在着多重监管和监管空白两种对立状态。对于“有利可图”的领域,各大监管主体存在重复监管和处罚的激励,从而造成“政出多门”的乱局;而对于某些“无利可图”的领域,各监管部门又有可能相互推诿,从而造成事实上的监管空白状态。因此,为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对传统分业监管模式进行改革,比方说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负责机构,或者在原有机构的基础上,以央行为主导,“三会”为骨干,公安部、工信部、工商总局、法制办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机构的协同参与下,搭建统一的互联网金融监管平台。在这个平台之下,互联网金融监管主体可以做到统一部署、统一行动、统一安排和协调一致。

3. 更新互联网金融监管方式和手段。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型金融业态,它与现代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与传统金融模式相比,科技含量较高并具有匿名性和隐蔽性等特征,对信息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占有比重,尤其是真实身份验证、信用验证具有更高的依赖性,从而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方式和手段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

首先,我国应该加强确保互联网金融安全的技术研发和投入,提高安全密钥和身份验证的可靠性,降低对国外的信息技术依赖。其次,应当尽快建立和完善公民(尤其是网民)诚信档案和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信用库,按照一定标准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信用程度进行评级和动态更新,对于涉嫌互联网金融诈骗的企业予以惩罚,对于互联网金融安全风险防范措施不到位的企业予以信用降级处理。再次,公安部门应当加强打击互联网金融犯罪的建设和投入,聘用具备互联网金融犯罪侦查技术的科技人才,以及对相关领域现有在职人员进行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培训。最后,在互联网金融的金融风险方面,主管部门应当对从事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保障资金、利率上下限(可以比较宽松)以及资质等做出规定,防范互联网金融企业因杠杆率过高或操作不当,而导致大规模资金链断裂的金融风险。

4. 支持和鼓励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科学的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离不开行业自律组织的积极参与。尽管行业自律组织不能从根本上取代正式的官方互联网金融监管机构,但是与政府机构的监管相比,它们具有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优势。作为“局外人”的政府监管机构在信息搜集的速度和对行业动态的敏感度方面通常会存在较大程度的滞后,而行业自律组织由于身在其中,在这些方面具备比较优势。

目前在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方面,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比如,2013年8月,中国互联网大会之互联网金融中国峰会在北京召开,成立了“互联网金融千人会俱乐部”(简称IFC1000),并了纲领性的《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公约》。2014年3月26日,一家互联网金融二级协会――“互联网金融专业委员会”在北京顺利诞生。同年4月,国务院批准由央行条法司牵头组建了互联网领域的一级协会――“互联网金融协会”。

我国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允许和鼓励新的,更加细分的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组织的建立,鼓励已有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组织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发挥行业自律的功能。

5. 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进入现代社会,尤其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金融从来就不是完全独立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而对于新兴的互联网金融而言,其国际化程度就更加深化了。要想提高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效率,就必须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

早在2001年巴塞尔委员会就发表了《电子银行风险管理原则》;2003年,该委员会了《跨境电子银行业务的管理和监管》;2007年,该委员会又了《跨境电子银行业务活动的管理和监督》。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地区)都是互联网金融国际协作的倡导者和受益者。我国也应当顺应时代潮流和现实需要,加强同世界其他国家在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领域的配合与协作。在有关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的国际规则和制度建设方面,争取主动权,提高发言权,确保本国的国家利益。

6. 宣传普及互联网金融安全知识。最后,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需要广大民众,尤其是占全部人口半壁江山的网民们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网民众多,网民科学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的国家而言,加强互联网金融安全知识的教育和普及是很有必要的。

许多网民,尤其是互联网金融的参与者之所以屡屡遭受网络诈骗和信息泄露、篡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网民的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意识不够,网络安全知识还比较欠缺。宣传普及互联网金融安全知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网络诈骗和其他互联网金融案件发生的频率。

参考文献:

[1] 傅啸,董明.股权众筹平台面临的风险及应对策略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5,(8).

[2] 高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其法制监管[J].中州学刊,2014,(2).

[3] 胡剑波,丁子格.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经济纵横,2014,(8).

[4] 刘宪权.论互联网金融刑法规制的“两面性”[J].法学家,2014,(5).

[5] 刘越,徐超,于品显.互联网金融:缘起、风险及其监管[J].社会科学研究,2014,(3).

[6] 庞磊,阳晓伟.互联网传播内容治理监管机制及路径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7).

[7] 仇晓光,刘闻博.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论纲[J].江西社会科学,2015,(10).

[8] 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9] 谢平,邹传伟,刘海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核心原则[J].国际金融研究,2014,(8).

[10] 张爱英.互联网金融发展与风险防范[J].经济问题,2015,(10).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经济思想史的知识社会学研究”(项目号:14AZD109);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潜规则的经济学分析研究”(项目号:15CJL006)。

互联网金融研究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人才 需求 研究

一、引言

近年来互联网蓬勃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崭新的变革。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催生出许多新兴产业,还与传统产业进行互通互联。传统金融行业“触网”之后,互联网金融迅速崛起。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业态,互联网为金融行业带来变革性发展,也对互联网金融人才出现巨大的需求。由于互联网金融处于初创阶段,对于人才大量需求的同时,也面对诸多问题。

二、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商业模式

(一)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化

传统金融机构很多年前就开始意识到水泥加鼠标营业的重要性,但是一直没有主动寻求变革,而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倒逼传统金融机构主动“触网”。电子银行、互联网证券、网络保险,传统金融机构开始用互联网逻辑来进行业务创新。

(二)互联网机构染指金融业务

从最开始的电商为解决支付问题,创办第三方支付产品,比如支付宝。到如今互联网机构主动进军金融行业,阿里小贷、众安在线、余额宝、微众银行,互联网机构以其低成本和流量优势,冲击着传统金融行业。

(三)民间金融大举创业

传统金融行业需要各种牌照,限制了大部分民间资本进入。而创新的互联网金融,目前监管还不完善,给了民间创业资本进入金融业的机会。自2013年以来,P2P网贷、第三方支付、众筹、网络理财,吸引着大量民间资本进入并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特别是P2P网贷。

三、互联网金融人才需求的多样性

(一)具备金融业务与互联网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金融是一个古老的行业,而互联网是一个新兴的行业,但是两者本质都是融通,金融行业是资金的融通,互联网行业则是信息的融通,互联网金融是两者融通的结合,所以对于互联网金融人才也需要能实现两者融通的统一。这就需要既懂金融业务,又懂互联网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二)具备风控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人才

对于互联网行业,创新就是生命,甚至可以允许产品边上线边调试;而对于金融产品而言,风控是第一,创新是第二,绝不允许测试版本上线。如果互联网金融从业者是金融行业背景人才,需要懂得在互联网领域抢先产品的重要性;而如果互联网金融从业者是互联网行业背景人才,需要理解风控是金融产品的保障。

(三)具备能符合合规监管与自由精神的人才

互联网是一个崇尚自由精神的行业,而金融行业则需要合规,在严格的监管之下进行,这就要求互联网金融从业者能够做到有严谨的习惯,同时又具备开放自由的思维。

四、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的思考

(一)“校、企、政、行”多元协同培育互联网金融人才

互联网金融行业处于初创期,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建立起来。一是互联网金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还存在很大分歧;二是高校的互联网金融培育系统无法迅速建立起来。所以需要高校、互联网金融企业、政府、行业协会,多元协同培育互联网金融人才,各自发挥自身优势资源,创建互联网金融人才培育机制。在政府和行业协会主导下,高校尽快设立互联网金融专业,必须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共同培育出具备最前沿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互联网金融人才。

(二)构建互联网金融岗位评价指标

互联网技术改变着金融业务的发展,金融业务与互联网技术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实现高度融合。而不同岗位,对于金融专业知识与互联网技术的能力要求高低是不同的,比如风控部门,更注重金融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运营服务体系,就需要有支付领域或者互联网营运出身的技术人员。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处于初创期,对于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还是比较模糊,应该尽快建立互联网金融岗位评价指标。研发岗位、渠道销售岗位、风控岗位、运营服务岗位,构建不同岗位需要的功能测试评价指标体系。

(三)互联网金融企业自建人才培养机制

在高校互联网金融人才培育机制未完善,缺乏真正互联网金融科班出身人才的特殊时期,需要有能力互联网金融企业自建人才培育机制,利用自身处于行业创新前沿的优势,自建内部培训系统,充当互联网金融人才“黄埔军校”,做好互联网金融人才储备。

五、结论

当前互联网金融处于初创期,人才需求巨大,但是真正同时懂互联网与金融的人才缺乏,对于互联网金融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也比较模糊,同时包括高校在内并未形成互联网金融人才培育机制,所以需要政府和行业协会为主导,高校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加强校企合作,尽快构建互联网金融专业。而互联网金融企业应当走在人才培养的先锋战线,利用自身优势,创建企业内部人才培养机制。

参考文献

[1]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

互联网金融研究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传统金融;快速发展;比较研究

一、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内涵及发展现状

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新兴的发展领域。它是互联网和金融两个领域的结合体,利用新兴的互联网技术、在线支付功能和通信技术形成的新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模式拥有互联网、在想支付、搜索引擎等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解决了市场信息不流通的问题。使市场具有了充分的实效性。运用互联网交易的双方在资金安全上所要承担的风险非常低,金融产品的审阅、交易都可以运用在线支付的方式在网上进行,这种交易方式极大的降低了交易过程中交易的成本避免了其他因素的影响

目前,较为主流的观点把互联网金融分为第三方支付平台、P2P小额借贷平台、众筹股权投资平台以及以阿里巴巴金融为代表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小微信贷平台等四种模式。在这四种模式下,涉足互联网金融的公司企业蜂拥而至,互联网金融热度不断上升。

从进军互联网金融的企业来看,阿里巴巴已经撒开了一张互联网金融帝国的大网,腾讯申请了小额信贷的拍照,宜信、拍拍贷、开鑫贷等P2P平台层出不穷,截至2012年11月,国内P2P网贷公司猛增至300家。电商行业的京东、苏宁、金银岛、钢联、易钢在线等都在逐步开展B2B供应链金融业务;券商也纷纷与电商合作,招商银行、华泰证券等券商纷纷开启网上开户模式。

从互联网金融交易的规模来看,其交易数量迅速增长。到2012年11月,P2P网贷行业的交易总量高达200亿元;国内获得央行第三方支付牌照的197家企业在2012年交易规模已高达3.8万亿元,同比增长76%。

从线上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来看,各公司提供的金融服务产品化,金融产品标准化,各企业创造了种类繁多的金融产品。以阿里金融为例,阿里巴巴在金融服务领域已包括贷款、担保、保险、信用卡、支付结算等全流程。

二、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原因及优势、局限性分析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速度之快我们有目共睹,支付方式和先进技术的支持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互联网金融改变了传统的金融模式,具有开放化、透明化的特点,实现了资源的共享,解决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节约了交易成本。互联网金融的这些优势是传统金融无法比拟的,因此造就了现代互联网金融强大的发展势头。

互联网金融拥有在线支付、云计算、电子商务等平台,为拥有投资意愿或需要贷款的用户提供了一个大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你可以通过信息来寻找符合你要求的合作对象。例如我国的社交网络拥有上亿的实名制用户,这是一个拥有巨大潜力的群体,将社交网络的虚拟空间与现实社会相结合,在网络中构筑一个社区,在社区里用户可以通过利用现实的货币交换对等的电子货币,用虚拟的电子货币购买现实中的商品;淘宝网建立的平台解决了购物风险和交易双方的信誉问题。

在传统的金融模式中,借贷交易双方需要通过银行来完成借贷行为,借贷的过程繁琐,需要审查的证件较多,因此较为复杂,而且对于一般的小额贷款,因为过程复杂成本较高,银行一般都不愿意受理。但是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借贷双方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寻找出与自己条件相符的对象,具有很大的选择空间,节约了时间和成本。

在传统的金融模式中,银行出于主导地位,用户的行为要受到银行的支配。但是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中,用户处于了主导地位,在合法的范围内用户可以随意支配自己的行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交易,降低了交易的成本,加快了交易过程,改变了以往网点服务的局限性。

以上叙述的是互联网金融模式相对于传统的金融模式具有的优势。虽然互联网表面的发展势头很猛,但仍然存在很大的隐患,互联网金融只有在强大的技术支持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不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夭折。

互联网金融对于获取数据具有很多的途径,但是由于互联网金融的虚拟性,获取的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无法判断。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得到的数据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样的金融活动得到的数据是没有参考价值的。

由于中小型企业发展的不稳定性,我们不能确定小型企业的融资是否真正是企业需求,无法求证企业的可靠性。因此互联网金融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如何认证企业的信用度,如何保护投资者规避风险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我国对于这方面的法律规定和监管力度还不够完善,存在着很多的漏洞。互联网金融还处于无监管机构监管的状态,因此金融环境较为复杂混乱,如果监管制度和法律制度不得到完善,那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就会一直受到限制,得不到持续的发展。

三、“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模式的对比研究

(一)参与者、操作平台

在传统金融模式中,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除了股票等直接投资方式以外的所有投融资活动都以商业银行为中心进行展开。所以在传统金融模式中,其参与者可分为三大类:投资者、银行、融资方。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带动了金融脱媒的步伐。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取代了间接融资,经济发展也从银行主导的经济格局转变为以市场为主导的格局。所以,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中,银行丧失了其霸主地位,参与者投融资方直接实现了资金对接。金融脱媒降低了投融资的成本,提高了投融资效率,迫使银行向中间业务转型。

显而易见,传统金融模式的大部分的业务来自于消费者到金融机构网点的实体操作。客户必须亲自到银行或券商的营业网点办理有关的存取、买卖业务。而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互联网平台给每一位用户都提供了自助化的财富管理通道。各家互联网金融商把金融超市开到了互联网大平台,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足不出户的财富管理目标,大大降低了理财成本,方便了群众的投资理财。

(二)征信体系

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在经济和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统计的指标均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审核的重要信息,所以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开展对人民银行的征信体系有着较强的依赖性。而互联网金融机构作为法律规定的非金融机构无法加入人民银行的征信体系,更不准许使用征信系统的信息,这就大大增加了网贷企业的风险,无法实现线上线下信用信息的交换与更新。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缺乏一个覆盖面广泛、受众更宽的征信系统以解决整个行业的信用信息缺失问题。

(三)信息处理、支付方式

传统融资模式下,金融机构获得投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信息成本较高,需要花费较高的人力、时间成本,收益与成本不匹配。同时,在获得信息后,金融机构处理信用信息也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通常还要受到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增加信贷风险。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极大地降低了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信息不对称。随着人们与互联网关系的日益密切,客户在互联网上留下众多交易信息痕迹,在社交网络和电商中就生成了大数据。在信息搜集的过程中,强大的搜索引擎对数据进行有效筛选和组织,有针对性地满足信息需求。互联网金融企业在进行信贷审查的过程中就能够通过搜索引擎迅速寻找到目标信息,节省决策时间。在信息处理的过程中,云计算和云存储技术的利用有效地提高了大数据的分析处理效率和存储稳定性。

(四)信贷产品、信贷风险

各家商业银行的传统信贷产品,由于受到其运营模式的限制,所有的信贷产品大多同质化,期限不等但相对较长,缺乏灵活性,不能完全满足投资者的理财需要。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由于资金的供需双方能够直接对接,信息高度对称。这就有利于为客户量身打造完全符合其需求的信贷产品。在这种资源配置方式下,双方或多方交易可以同时进行,信息充分透明,定价完全竞争,因此最有效率。

(五)运行成本

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运营成本如九牛一毛。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成本主要集中在大数据的开发与维护,平台的研发与创新,产品创新上,省去了设置营业网点的费用,日常服务的职工工资以及网点的系统和设备维护费用,更节约了在信贷审核过程中的人力、时间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冯娟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J].现代金融,2013,04:1416

[2]王达.美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其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14,12:4146+85

[3]赵昊燕.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12:175176

[4]王海全,农飞龙.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相关问题研究[J].华北金融,2013,11:5962

[5]周慧.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J].青海金融,2013,12:47

[6]孙墨琳.迎接互联网金融时代――对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思考与展望[J].山东社会科学,2013,S2:7778+102

[7]吴冬才.互联网金融在企业资金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商业会计,2015,0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