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文化对民族的重要性范文

文化对民族的重要性范文

文化对民族的重要性

文化对民族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当今时代是一个解放和宣扬个性及个性化的时代,在这个社会背景下,人们虽然能够获得较大的精神满足感,但是在有些领域,因为过分的强调“个性化”而造成其本身内涵的缺失,平面设计便是其中之一。部分设计者将宣扬个性与求异直接画上了等号,这些平面设计作品虽然具备前所未有的外观造型,但是人们却不能够通过该作品读取到有用的或是良性的信息。这部分作品仅能够被作为一件普通工艺品,沦为人们视觉观看的对象。这样的情况与平面设计最初“透过多种方式来创造和结合符号、图片和文字,借此做出用来传达想法或讯息的视觉表现”的目的是相背离的,不利于该行业的长久发展,同时还有可能伤及观赏者的审美观。

创新力度不够,拷贝现象严重上世纪90年代,以陈汉民等为代表的一批我国设计师,率先把中国传统元素运用进标志和包装等设计中,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的传统古文化的精髓,这一举动虽然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行业中的兴起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其成功的光环下,也顺便为后续平面设计艺术的发展埋下了一定的隐患。一方面,平面设计艺术在众多艺术当中算是后来者,其发展状况本身就不够全面,在设计技术和思路方面未能形成较强、较多的分支,新时代的部分设计者往往在对作品无从下手时,就不恰当地引用了上诉方法,直接将一些现成的元素硬性地拉倒作品中。另一方面,平面设计在技艺技巧方面尚不成熟,在时间、效率、效果等各方面因素的趋势下,设计者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拷贝”的方式完成作品。

2民族文化与平面设计的结合趋势

2.1造型的结合

平面设计的造型与民族文化的结合趋势,主要在于,我国民族文化中如剪纸等一些民间文化和民族流传的技术和造型,对平面设计作品的外观造型上,提供了丰富的参考。当代平面设计要想实现民族化和个性化,必须充分发乎只有中华民族掌握的中国民族文化基调,将平面设计烙上中国印。

2.2内涵的结合

平面设计的内涵在于,来源于社会并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平面艺术展现形式,将一些信息展现给观众,触动观众的心灵,从而规范、约束、引导观众的思想和行为。民族文化的内涵在于,通过各种文化艺术形式将中华民族传承和发展千百年的思想精华传达给每一个华夏子孙,实现民族元素的继承和发展。因此,他们的结合即,将平面设计当成民族文化的舞台,将民族文化当成平面设计的内容,实现互补共赢的发展态势。

2.3时代意义的结合

以平面设计展现民族文化,丰富了民族文化的传播途径,实现了民族文化的科技化展现,有利于推动民族文化的潮流性和时代性发展。以民族文化充填平面设计,能够体现平面设计广泛的承载作用,提高了平面设计的效果,促进了平面设计的深入发展。

3民族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实例探讨

3.1婚庆文化的运用

婚庆文化通过一系列的实物或是虚拟实物向人们展示一种喜庆、和谐、热闹的信息,因此,其根本目的就是一种婚礼信息的一种宣传。而平面设计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将抽象、虚拟的信息实物化,能够使人们通过视觉感官直接接收。两者之间具有相当的共通行。例如:自古以来,婚礼便是人类世界中吉祥、喜悦的事情,古代人们更是发明了“囍”字作为婚礼的标志,任何人看见了“囍”字便会联想到婚礼,因此,许多婚礼平面设计作品在选定主体画面的时候,都会优先考虑“囍”字的运用。在婚礼请柬方面,由于平面设计技术的出现,使原本空白的纸面出现了更多排版的可能性,例如鸳鸯戏水、连理枝等各式各样的装饰图案,一转原本的风格,使请柬在内容上更具喜庆愉悦之感。

3.2图腾文化的运用

祥云图案是东方文化的一种特有传统图形,有着吉祥、如意的丰富内涵,它的形式多样、流传悠久,是其他图式纹样所无法替代的,它是中国传统艺术宝库中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之一。很多平面设计作品中,都会用祥云图案来装饰主题,烘托整个作品的意境内容,从而使作品更富神采与美感,吸引欣赏者的目光。祥云图案已经被大部分平面设计者所青睐,要更好的将腾云元素融入平面设计中,就需要扩大腾云元素的影响力,在祥云图案创作中,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平面设计者,在进行祥云图案创作时,要认真思考祥云与主题该怎样搭配,色彩应该选什么才能更好的衬托作品意境,要充分表现出祥云图案对整个平面设计作品的重要性。

4总结

文化对民族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民间舞教学 渗透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J722.2-4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是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东方古国。漫长的岁月和丰厚的文化积淀,造就了今日生活在我国广大地域中的56个兄弟民族,包括汉族、藏族、蒙古族、傣族、维吾尔族、苗族、佤族、哈尼族、彝族等等。各民族拥有不同的生态环境、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歌舞是人类与生俱来,本能的一种艺术形式。这种用肢体姿态来抒发、表达情感、传达生产、生活情景的行为,没有地域、国界、种族和民族之分,是人类共通的形体语言与心灵感悟。不同的民族,因生活环境、生产方式和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而拥有着数以万计从内容到形式,从韵律到风格各显异彩、斑斓夺目的民族民间舞蹈。

1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渗透对民间舞课堂教学起着前导作用

“前导”意为开道,引路。在民间舞教学中,各民族的文化是学习民间舞蹈的前提,也是学好各民族舞蹈的“引路者’。以蒙族教学为例。

蒙族舞蹈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吉林、黑龙江等省蒙古族聚居地区的民间舞蹈。蒙古民族的舞蹈文化与他们的狩猎、游牧生活有密切联系。蒙族舞蹈的特点是节奏明快,热情奔放,语汇新颖,风格独特。动作多以抖肩、翻腕来表现蒙古族姑娘欢快优美,热情开朗的性格。男子的舞姿造型挺拔豪迈,步伐轻捷洒脱,表现出蒙古族男性剽悍英武,刚劲有力之美。蒙族文化渗透在蒙族舞蹈的每一个动作动律中。例如蒙古族舞蹈中的马步。它是一种特性的动作,是腿脚与上身结合的模拟性训练。它不仅可以使舞者脚下灵活敏捷,具备完成技巧和跳跃的能力,而且能准确把握草原民族的性格特征和审美心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要配合讲解让学生明白马步动作的由来,既为什么要这样做,做起来应该是什么样的身体和心理感觉等等。其次,蒙族体态必须贯穿于马步动作之中。因为蒙族人的文化和生活习惯以及地理位置、性格特点等造成了上身后倾、颈部后枕的特殊体态,因此在做马步动作时体态的配合是十分重要的,这体现着民族文化。

最后,让学生在做马步动作过程中要感受蒙族人在骑马时的心理动态。因为蒙古族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骑马不仅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更是蒙族人休闲娱乐、释放心灵的一项重要运动。所以在学习马步时教师一定要从骑马的文化与心态入手,让学生以情带动,力求做到形似、神似。

2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对民间舞教学也有一定的限制

因为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化,而这些特定的文化主要体现在服装、道具、舞蹈动作动律和体态等方面。因此,在民间舞课堂教学中,想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各民族舞蹈的风格特征在渗透文化的同时也被文化所限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服装与道具、动作与情感。

2.1民族文化对民间舞教学服装与道具的限制

民间舞蹈的服饰和民间舞教学的关系也十分密切,舞蹈中的服饰成为表明舞蹈环境、渲染气氛的重要手段的同时,也协助舞蹈演员表达舞蹈作品中人物所处的时代,以及民族、身份、性格等。从观赏者角度来说,舞蹈服饰为最便捷辨别民族、身份的一种特殊代号。舞蹈服饰不仅能介绍环境和人物,还可以表现舞蹈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情绪。中国民间舞蹈中的服饰作为人体动态的自然延伸,对于一定的舞蹈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蒙古族舞蹈教学中一般都会限定学生穿着简单的蒙族服饰,如靴子、上衣及发带等,从服饰入手可让学生初步形似蒙古族人,更加贴切地理解和表现蒙族舞蹈。

中国民族民间舞中所涉及的道具种类十分繁多,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所以要了解各个民族民间舞蹈的特殊性,同样要了解舞蹈背后以及在舞蹈中使用道具的渊源、背景。服饰与道具是民族文化的一种标志。例如蒙族舞蹈中的太平鼓舞,舞者左手横握鼓柄,右手持一带穗木棍,边击边舞;盅碗舞,亦称“打盅子” 。技艺高超者,还头顶燃灯起舞;筷子舞,舞者原地单手或双手握一把筷子,两臂松弛流畅地用筷子击打手、腰、腿等各个部位。

由此可见,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服饰与道具并不单是舞蹈延伸体现,它更是一种特殊的符号,展示了各民族特殊的文化及舞蹈语汇,受其限制,我们的民间舞教学就必须按照各民族的要求来穿着服饰和运用道具,尽力符合各民族原有的样子。

2.2民族文化对民间舞教学动作与情感的限制

文化对民族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蒙古族马文化;媒介素养;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6-0170-02

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斯特劳巴哈曾说:21世纪的信息消费越来越支撑着我们的社会。信息时代中人们对于信息的依赖性增强,人们越来越关注开发新技术来满足于更多的信息需求。“信息泛滥”“信息冗余”这样一些名词的出现表明我们必须具备基本的信息判断和分析能力,也就是媒介素养能力。

媒介素养指的是受众了解媒介是如何运作,以及媒介组织建构与其政治上与经济相关体的隐性关系,从而能够对媒介所传递的信息进行思考及辨析,能够对媒介信息背后所包含的媒体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给予正确的评估以及选择能力。

信息环境中,少数民族地区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人口约为10 643万人。而其能否在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中实现自身文化的有效传播就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蒙古族又被称为“马背民族”,拥有厚重的马文化底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马文化与能征善战的蒙古民族一同载入史册。马是蒙古民族文化的象征和民族精神的体现。但是至今在内蒙古地区马文化仅仅作为蒙古民族自身单文化在本民族内进行传播,并没有将其作为民族特色向大众推广。马文化指的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与马有关的物质财富以及人类精神财富总和。包括人类对马的认识、驯养、使役以及人类有关马的艺术以及体育活动等内容。

一、媒介与民族文化传播的关系

市场经济发展日益深入,社会各领域的改革带来各领域的矛盾,传统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与现代传统文化就算是其中一种,如何能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与现代西方文明的关系,大众传播的普及对传统文化是弊是利以及传媒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都显示出少数民族地区媒介素养教育的至关重要性。

1.媒介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助推器”

诚然,少数民族文化有其绚丽多姿的一面,充满独特的民族风情,但是另外一方面,少数民族文化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由于当时低下的生产力和有限的认知水平,其民族风俗中蕴藏着许多愚昧与落后的元素。

少数民族地区多处于交通闭塞的地区,所谓“十里不同风”,封闭的环境形成独特的文化传统。在信息时代未到来之前,民族文化单纯依靠人际传播并局限于封闭的地域,口耳相传的传播特征使得大量语言文化元素以及历史文化传统失传,纸质的记载也因为保存不当或时代久远而残缺或失传。

2.少数民族文化是媒介的“调色盘”

媒介的选择对于信息的传播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把关人”根据新闻信息选择标准以及个人偏好对进行传播的信息进行挑选。新闻传播中有一条重要标准是“独特性”,正是因为追求独家和特殊,媒体往往关注于信息选择的猎奇性。在这个媒体处处丛生,个人也可成为媒体的年代,媒体致力于追踪充满性与暴力的新奇性新闻,却导致所有媒介出奇一致的报道内容。对于大众主流文化的推崇,对于西方先进文化的追随,对于血腥与美国大片似的个人英雄主义的传播,已经让受众疲惫不堪,我们看到的媒介文化充斥着“红色”(血腥与暴力)与“黄色”(煽情性新闻)。

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就像一股清泉涌入媒介传播,一方面拥有不同于西方现代文明的古老而神奇的文化元素,另一方面在个人英雄主义和拜金思想充斥的思想传播下注入淳朴与回归自然的思想。马作为蒙古民族文化精神的象征,蒙古人以马为主题的赞美诗、寓言故事、民间传说。马赞是蒙古族传统的赞词、祝颂词最丰富、最有特色的一类。在蒙古族史诗中,英雄与马从来都是以整合形象体现的,马象征英雄。《江格尔》中英雄的坐骑,就是集兽性、神性和人性于一体的艺术形象。

二、蒙古族马文化传播的问题以及根源

媒介素养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2004年后我国涌现出关于媒介素养的大量研究。但是在其向我国普及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城市集中化”“精英集中化”的趋势。大众媒介传播带来的文化侵袭在少数民族地区更加明显。

1.媒介识别能力低下――外来文化一味服从

如今少数民族地区在政府政策关照下以及自身经济发展下,媒体普及水平大大提高。可是虽然硬件水平提升,“软件”水平依旧处于低下状态。少数民族地区往往缺少自己的媒介话语权。大众媒介在传播上很大程度上是围绕主流文化,反映主流价值观的,一方面传播现代化文明,将现代思想引入少数民族地区,而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对于现代化文明的一味追随与尊崇,势必会带来对于本民族文化的消散与摒弃。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对媒介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变得至关重要。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先进之处时,更为重要的是将本民族的优良文化发扬。

2.忽略媒介功能――影响本土经济发展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以农牧业为主要经济来源。一是传统农牧业生产方式的落后,二是不善于利用自身资源发展第三产业――旅游业,导致经济发展依旧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

由于媒介素养的欠缺,少数民族地区对于媒介功能的使用往往只局限于其娱乐上,殊不知现在传媒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市场经济下,信息就是金钱,传媒就是资源,用传媒资源带动农牧业经济发展,摆脱传统落后的经济发展模式。更为重要的是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将自己的文化传播出去,打开传媒市场,利用媒介进行宣传,积极发展健康有益的旅游业。而内蒙古地区今年来也在逐渐重视马文化作为自身经济优势卖点进行宣传,但是仅仅局限于自己所在的中国马都――锡林郭勒盟,从小在草原生长的内蒙古人对于马是司空见惯的。如中国――锡林郭勒盟国际马术耐力赛、中国――太仆寺旗马术绕桶赛、中国草原大赛马等活动虽然很有意义,却鲜有人知,追踪原因就是没有好好利用媒介,没有将自身文化特色进行宣传。虽然在马术活动上积极与国际接轨,引入国际赛马规则,但是由于地域的偏远,信息的闭塞,宣传力度几乎为零,几次活动引起的效应平平。

三、如何利用媒介素养教育来促进蒙古族马文化

1.树立正确的媒介意识

新工具与新制度的诞生,第一步就是树立意识上的认同,媒介素养教育的推广也是如此。从目前情况来看,在我国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最大的障碍还是意识上的落后,大多数人对媒介以及媒介信息还是被动接受。并没有想要自己创立自媒体将自己特色文化散播出去的意识,也没有在各大上星卫视进行特色宣传的意识。总结来讲,少数民族媒介素养还处于自发状态。因此,构建少数民族媒介素养的教育体系,先决条件是促成决策者与接受者在思想意识上的重视,并由此基础上构建健全的媒介素养教育制度。

大约在距今8000年到5000年,蒙古族先民就在世界上驯养了蒙古高原上生存的野马。基于马强悍有力,驰骋如飞等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性,认为马是苍天之神派往人间的神灵,是“九十九天神”之一,肩负着人类与“苍天”神之间沟通心灵的使命,有着通神之灵。蒙古族有千千万个关于马的传说故事,但是流传下来的却少之又少,除却内蒙古地区外全国范围内知道的更是屈指可数。

2.以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意见领袖”

在两级传播的理论中,受众接受信息与观点并不是直接受媒介影响,而是受传播过程中的“意见领袖”影响。意见领袖的观点影响受众的决定,而意见领袖通常是一个领域中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和地位的人,并且比起一般受众更加关心时政大事。

在少数民族地区,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大学生就是传播过程中的“意见领袖”。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作为媒介接触的主流人群,他们的媒介素养状况关系到我国媒介素养的整体水平,加强其媒介素养将对今后社会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知识群体,处在社会进程的重要阶段,他们求知欲强、兴趣广泛。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作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主体中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媒介素养的核心群体,除直接担负传播少数民族文化使命外,在民族文化的大众传播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着整个文化传播主体的整体媒介素养。因此,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对于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健康传播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都是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具有深远意义。

3.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相关课程

媒介素养课程应从培养少数民族接触新闻的习惯入手,讲解媒体的本质,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受众对传媒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以及制作能力,使他们在接受素养教育的过程中,能更好地运用媒介信息为自己服务,同时提升社会责任意识。

在具体实施方面,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显性教育是将媒介素养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开出,隐形教育是指将媒介素养的相关知识融合,贯穿在其他课程之中。

在内蒙古地区进行马文化传播的媒介素养应该以马术学校为主,学校一方面可以教授学生骑马,驯马的知识技能,另一方面应该培育学生对于马文化的认知和感情。学校有专门的传媒以及马文化工作者,在社会文化许可的范围内对传递的文化进行选择和改造。并传授媒介的基础知识,推广国际上对于马术运动的标准知识,让学生对马文化有国际化的意识,有走出地区限制的意识。在国外,马术学校和培养马术人才均有完整的教学计划,完整的考试晋级制度和整套复杂科学的管理体制。而在我国内蒙古地区马文化仅仅作为蒙古族自身娱乐与比赛的工具。作为得天独厚的内蒙古,更应建立马术人才培养和专业,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马文化,内蒙古地区更应该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将马文化进行更好的宣传与传承。

参考文献:

[1]苏日塔拉.科尔沁草原上的马文化[J].西部大开发,2011(8).

[2]庄晓东.网络传播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建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文化对民族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高校 民族史教育 思考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C-0100-02

目前,由于少数民族社会文化的发展愈来愈呈现出开放化、民主化、多元化的态势,这就要求民族教育也进行相应的变革。本文试对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加强民族史教育进行思考,在分析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加强民族历史教育意义的基础上探究其有效途径。

一、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加强民族历史教育的意义

(一)民族历史文化教育使各少数民族学生更加了解自身,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通过开展民族历史文化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民族的优秀历史与文化,了解我国各少数民族在开拓祖国的疆域、丰富祖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从而对自己的民族产生了新的认识。这将有利于消除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自卑或者自大心理,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振兴民族和繁荣民族的意识,对少数民族学生大学期间及以后的学习无疑也是一种学习动力的强化。

此外,随着现代化进程的飞速猛进,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学生审美情趣、是非观念、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陷入困惑之中。另一方面,世界的发展趋势表明,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只有保持和增强本民族的特色,才能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通过民族历史文化教育,使学生比较深入地了解本民族文化的精髓,学生只有了解、热爱本民族历史与文化,并从心底里为之自豪,才能自觉肩负起继承与弘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使命。

(二)民族历史文化教育对于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则,而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祖国统一又是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至关重要的利益所在。

进行民族历史文化教育,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了解各少数民族在祖国领土疆域的扩大、开拓,了解少数民族在我国丰富物质文明和精神产品的生产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之后,学生在吃惊之余,往往能深切地明白为什么要坚持民族平等。而这样的平等也才是建立在理解、尊重的基础上的平等。有了真正的平等,才有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的团结。民族之间只有真正平等、团结了,才能说民族之间有了牢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样维护祖国统一也就成了一种自觉自愿的选择。

(三)进行民族历史文化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所普遍表现出来的精神活力和个性特征,普遍遵守和奉行的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民族利益的社会信念、价值追求和道德风尚。可见,民族精神的教育和培育是当今学校教育和公民教育的基础和重点,对民族精神的内涵,人们普遍认为,爱国主义是核心,积极健康的民族心理、价值取向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是衡量民族精神的重要尺度;健康的民族意识是民族精神的支撑;个性鲜明的民族性格规定着民族精神的方向性。

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开展民族历史教育适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国家的现实要求,有利于增强各族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继承与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二、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加强民族史教育的途径

(一)通过专门课程建设加强民族历史文化教育

在课程设置方面,除开设国家统一的课程外,增设有关民族文学、民族史学、民族风俗等课程,这些课程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民族发展历史,了解各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尤其要开发本土课程。本土课程开发的目标包括:使本土人民意识到他们自己完整、系统、历史悠久但却被长期压抑的本土知识体系;展现本土知识在本土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巨大贡献,重新唤起本土人民对于本土知识体系的价值意识;通过本土知识的传播,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文化认同;改造源自西方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课程,使其本土化,剔除其中对于本土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不利的东西。课程教材的编写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着重体现出民族特色;课时的安排可灵活机动。学校应重视隐性课程,即非正式学习的各种教育要素,如校园环境、学校规章制度、校园文化活动、师生关系等,这些隐性课程通常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影响。

民族院校的课堂教学还可以使用少数民族文字编译教材和自编教材。编译教材以全国统编教材为蓝本,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可增加某些内容;自编教材则是各民族地区院校根据本地区、本民族实际自己组织编写的教材。编译教材要准确、规范,内容的增删应适度,增加的有关内容应具有科学性、人文性、民族性、思想性;自编教材要以民族团结、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主题,结合本民族及本地区的历史、文化、经济实际编写。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知识的科学性、人文性、民族性、思想性的传授,使各民族学生能够接受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本土文化知识,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和人生观。

文化对民族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族文化;思考;实践

一、民族文化工作要与时俱进

民族文化事业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迅速,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民族文化事业更应与时俱进,加强民族文化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增强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加大对民族文化发展的支持力度是时展的需要。民族文化建设重在建立一种具有普世性的新文化,无论是从历史、文化还是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说,对民族文化的活动规律,以及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进行现代建构已迫在眉睫。多年的民族工作实践,使我们意识到,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就是保护各民族的精神家园,就是保护现代化的内源动力。

(一)以整合民族文化为发展目标

发展民族文化事业需要多元参与,改变传统的由民族而文化、由文化而民族的观念,加强民族文化资源挖掘与规范管理。新时期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整合民族文化为发展目标,深度挖掘少数民族文化中折射出的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各民族文化在保持风格迥异、多姿多彩、内涵丰富的同时,通过深层次、多维度的接触、碰撞、吸收、借鉴,完善民族文化的功能价值,提高民族文化的适应能力,繁荣民族文化的样态系统。

(二)促进民族文化的自觉自信

努力造就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生态环境,推动文化资源、文化市场、文化环境、社会资本和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强保护工作,丰富保护形式,实现民族文化的资源优势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推动区域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在民族文化重建的实践中,首先要“各美其美”,即重视民族文化重建,弘扬民族文化;其次要“美人之美”,即心系民族性的同时,要积极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一个民族可以在接触其他群体的过程中不断开创或阐释自身的文化传统。

二、原生态民族文化与现代思想文化技术的对接

现代思想性与原生态是对民族文化完善与发展的双重要求,对现代性与原生性的不断追求,促成了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民族文化实践观、民族文化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性的开放观、探索现代技术背景下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因,为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寻找新的平台与契机。基于现代文化技术上的民族原生态文化更加科学合理,也更能展现自身的民族特色。

(一)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抓住现代性与民族性之间对话的可能与契机,深化两者的文化关联和价值共享。民族文化具有形物、神智和交流这三个方面的内涵,民族文化的各个要素,无论从纵向还是横向上说,都属于互动交融的开放过程,从文化资源主体来说,重在原生态,从文化资源客体来说,重在兼容现代性。根据各个民族文化特性,充分挖掘民族文化底蕴,植入先进文化内容,在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基础上,更好地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实现民族原生态文化与现代文化思想的互动和发展。

(二)民族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现代语境下民族文化有一种焦虑的存在,现代文化以其“趋同性”不断入侵、同化、统摄着以“独特性”为本质的民族文化。这或许导致民族文化价值选择疏离民族本位而倾向于现代性,或导致更强烈的民族本位意识复苏而倾向于民族性。文化自觉对于民族文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化自觉意识是一种强有力的推动民族文化持续化发展的动力,也是一种文化发展观,同时也将是民族文化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推广

民族文化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正成为民族文化现代传播和未来传承的主要推动力量,借助数字化平台充分展示和弘扬民族文化是一种趋势。文化社会基础的变化使得民族文化的发展呈现诸多新的态势,而民族文化与现代化思想技术的对接是增强民族软竞争力的有效路径。与此同时,全球化也将民族文化置于一个充满比较和竞争的世界舞台上,民族文化的世界性价值和影响成为决定其发展的重要因子,数字化能将民族文化的自然存在、自然传承与信息技术、当前的科技发展进行和谐统一。民族文化是创造力,也是软实力,进一步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民族文化,推动形成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文化传承与交流离不开数字化。同时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独特鲜明的民族性、非营利公益性,以及广泛的联系性,采用数字化模式保护和传播民族文化,通过著书立说、创立网站、创作文学艺术和影视作品、举办学术交流研讨会、协助政府保护民族文化等各种方式,积极展开调查、研究工作,为民族文化建设添翼加力。

三、民族文化工作要形式多样

民族文化要不断与时俱进,借用各式各样更加接地气的传播方式,不断赋予崭新的活力,营造出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氛围。

(一)整理好民族文化文本及其报道工作

民族文化文本形态研究,是民族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出版的核心内容,要搜集、整理、判断、选择民族文化文本。民族报道担负着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使命,直接影响着当今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影响着民族文化传承。梳理民族文化的各种文本形态,摸清民族文化的出版资源,分析民族文化文本的读者对象,思考民族文化文本的呈现形式,实现民族文化文本内容的深化和表现形态的创新,推进民族文化走出去,使优秀民族文化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和弘扬。另外,还可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独特鲜明的民族性、非营利公益性、广泛的联系性,通过如上所述的著书立说、发行报刊、创立网站、创作文学艺术和影视作品、举办学术交流研讨会、协助政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式,积极展开对本民族文化的调查、研究工作,也是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力量。

(二)注重新媒体与民族文化结合

民族文化借助大众传媒呈现新的形象,民族文化与新媒体相互碰撞、交融,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新媒体传播已通过其广泛的传播方式和功能要求获得大众的认可,新媒体与民族文化的结合也已开始随着民族文化思潮得到重视,而民族文化在新媒体中的深层结构和属性,也将随之改变其原有的意识形态,进入一个新的层面。需要把准各民族文化的独具审美形态,将各自的民族性格与文化形态在新媒体中真实、形象地展现出来。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独特性的重要标志,少数民族文字报纸作为一个特定的报刊种类,担负着传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的重要责任。聚焦新媒体时代下少数民族报纸做好民族文化宣传的问题,内容报道、宣传渠道以及人才建设等方面要予以关注和支持,有利于开创新局面。

(三)加强民族文化社团的建设

民族文化社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并发挥民族文化的生机和活力,采用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弥补政府在繁荣发展民族文化方面无暇顾及亦无力顾及的领域。促进民族文化元素通过社团活动深入群众生活,社团活动的策划、设计以及对民族文化的传播展示与再创造,直接关系到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四)民族文化进校园

依据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合作机制,是彰显学校特色和民族文化传承的需要。多样文化并存是保持校园文化多样性发展和突出民族特色、促进民族团结的内在需求,也是有效防止校园文化同质化发展,以便形成各具特色的基础和文化渊源。注重研究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加深我们对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关系以及其相关问题的认识,使民族文化工作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多方位和多视角。感知文化之旋律,旋律之文化,民族文化的旋律以一种特定的“符号”存在于民族的历史记忆中,存在于民族文化内部,以不同的形态外显。这种文化旋律需要通过多种多样形式来记录和展示,进一步挖掘和展示民族文化所包含的美学层面、精神层面、社会层面、历史层面和象征层面的价值,实现民族文化与经济、技术、社会文化、空间以及组织的融合,从而赋予民族文化传承的新动力。新时期民族文化工作需要有新理念与新精神,需要正确的历史观与文化观的指导,更重要的是需要文化的开放与实践。对于每一个特定民族来说,它的文化是其民族性存在的方式,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也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关键之一,如涓涓细流,汇入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当中,它是“文化立国”的根基和支撑,对中华文明复兴能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

[2]钟海青.质量与特色:民族教育的永恒追求[J].民族教育研究,2011.

[3]传播学视域下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新策略—“舆论领袖”的桥梁纽带作用[J].广西民族研究,2013(4).

文化对民族的重要性范文第6篇

关键词: 黑龙江省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发展对策

一、促进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体育发展的意义

1.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人类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综合多种民族传统体育概念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是指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一个或多个民族独有的,在人民大众中广泛传承的、具有修身养性、健身技击、休闲养生、竞技表演、观赏游艺、趣味惊险、民俗音乐歌舞交融特色的体育活动形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有深远长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延续至今的具有民族或地方特色的体育文化形态有其传承的意义和重要性。

2.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意义之一:能加快建设和谐社会的步伐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传统体育项目。我国把民族团结作为民族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目的地,坚持各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的方针和发展方向。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经济及各项事业的繁荣对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团结和和谐的建设有重要作用。所以巩固并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多民族关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源远流长,作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黑龙江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中一颗灿烂的明珠。它是黑龙江省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文化现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先决条件,需要先进文化的支持。

3.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意义之二:促进交流,增进友谊

体育的功能就有相互沟通交流的作用,并且活跃气氛,增进友谊,让多种体育活动充实闲暇的时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是人类生存的必需,黑龙江省的各少数民族生存环境比较偏僻、封闭,与外界接触少,在大多数情况下处于自然纯朴的生态环境中。黑龙江省的少数民族在生产劳动之外渴求对外的交流,如物质的交换、思想观念的沟通。通过对黑龙江省的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体育的调查和考察向世人呈现偏远地区的民族文化生活状态,加深外界对边区民族文化的印象,认识民族地区人民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和热情好客的民族特点和坚韧勇敢的民族品格,民族体育活动的多种发展对促进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体育交流和人民之间的友谊传承有重要的意义。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征功能

1.“民族性、区域性、时代性、全球性”

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表现为“民族性、区域性、时代性、全球性”。我国的少数民族体育特征普遍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统一性和连续性、兼容性和开放性、非宗教性和泛道德性。中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是各民族文化的融会,应大量吸收外来文化。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各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遗产,是现代体育运动之源,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各民族对此有深厚的情感,对维系和加强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他们世代相传的体育活动,渗透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学艺术,反映出具特色的经济生活和风俗习惯。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从被挖掘、整理、推广到普及,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演变过程。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文化遗产,人们越来越注重它的文化价值、健身价值、娱乐价值和竞技价值。

2.“竞技性”特征

“竞技性”特征,在我国原始社会就出现体育竞技的萌芽,竞赛活动历来就是报答神灵赐福的宗教庆典的重要内容。关于“科学性”特征,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主要是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形成和发展的,其落后性是由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决定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封建性比较集中地反映在它所长期宣传和规范的等级制度、权力意识、奴性心理上。

3.“地域性”特征

黑龙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作为我国北方地区要塞,对于巩固全国的稳定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理意义,此地区传统体育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关系,促进东北地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有重要的作用。

四、促进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对策

1.促进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使其规范化、社会化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体育进行研究,挖掘整理,去伪存精,对其中的优秀成分进行提炼、整理、改进,使之向规范化方向发展,使之符合时代的潮流。我国枝繁叶茂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很少为世人所了解,特别是大城市的人群和远离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全民健身纲要》的颁布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其绚丽多姿、设施简易、方便易行的特点,是全社会的共识,在全社会普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使其走出以往封闭的社会圈子,使其为全民健身服务。

2.发展浓郁的民族风格与特色

它以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古朴的风格及独特的作用和巨大的影响力,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强化人们对多样的少数民族体育及其多元的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欣赏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对进一步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有助于人们更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民族文化,把握民族精神,继承民族传统文化,使人们了解我国少数民族体育传统性的存在意义,更好地把握民族体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对我国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

3.发展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体育的经济化

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就其自身发展来说,必然受到传统文化的制约。在民族传统文化广阔背景上展现的民俗与少数民族体育,往往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自然地理环境在各少数民族体育传统性形成的初始阶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体现出少数民族体育对地理环境的适应性和选择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同文化类型的经济发展在不同程度上,巩固各少数民族体育的传统性,为少数民族体育传统性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我国多样的生活方式和生产劳动造就了多彩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同时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是我国少数民族体育及其传统型的源泉和土壤。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对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认同感进一步促进经济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珊珊.我国少数民族体育的传统性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2]王海峰,高俊.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模式与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7.

文化对民族的重要性范文第7篇

【关键词】全球化;民族文化多样性;世界格局;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化浪潮下,国际上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呼声日益高涨。回顾人类文明史,世界上各国家、各民族都是人类文明的创造者;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所拥有的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都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已经成为共识。

1.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

面对全球化浪潮,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变迁、创新与调适成为世界性的重大课题。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能够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演进的自觉水平。现代许多国家民族都大力保护民族文化,培养统一的民族文化意识、民族文化自豪感,以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

1.1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和精神纽带。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的根本要素,对国家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力和影响力。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质的文化,民族文化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和独特文化气质。是该民族在发生和发展中所有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多层面的完整复合体;是其生存方式、思维方式、创造方式、信仰方式、感受方式、表达方式、道德习俗的历史积淀和知识系统;代表了该民族的价值取向和潜意识中的社会心理趋向,铸造了最核心的民族性格。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和精神纽带。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整合民族精神,强化国家、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1.2民族文化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文化资源、人文环境和民族素质,是一个国家、社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保护、弘扬和利用,将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不竭的智力支持和丰富的经济生长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如果没有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民族文化作为支撑,经济和社会发展就没有后续力量,就无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民族文化在未来的国家发展中又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民族文化产业有巨大的经济潜力,可持续地创造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社会财富;促进社会消费,拉动内需增长。所以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保护就不仅仅是一个文化问题。

1.3民族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民族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象征。文化在人类文明历史发展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现了这个民族步入文明、发展文明的特殊路径。对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能够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演进的自觉水平。

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民族、一个时期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能力的文化软实力,对社会的精神面貌和社会发展发生起着深刻的影响。历史也同样告诉我们,能在国际斗争中占据主动地位,纵横驰骋的国家,历来都是硬实力和软实力兼具的国家。而现实经验表明,在世界多极化和全球化的格局下,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2.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有利于对抗文化霸权主义

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凭借经济、技术和综合国力的优势,加紧了对发展中国家从意识形态和经济模式的全面输出,从某种程度上讲,全球秩序是西方的价值观念、体制和规则的扩大和延伸,其中不可避免地带有霸权主义和新殖民主义的色彩,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一体化是一种压力,是对传统民族特性的冲击。面对西方经济霸权、政治强权和强势文化的刺激,民族国家出于维护本民族和国家利益的需要,本能地以民族主义来抵抗,特别是中、小国家由于受到自身实力所限,不能借助某种国际机制来抗拒这种压力,民族主义便成为唯一有力武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认为文化之间的竞争具有了战略意义。

2.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利用经济、政治等综合优势在全球化进程中推进文化霸权。在冷战结束以后和经济全球化时代,关于全球政治的一个共同认可的假设是谁赢得文化,谁就将赢得世界。也就是说,谁的文化观念、价值标准、行为方式在全球赢得更多人的认可,谁将成为国际规则的制定者。因此,推广传播各自的文化成为当代各个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不遗余力的战略目标。

2.2全球化进程中,各国、各民族的自我意识普遍增强。文化在世界上的分布反映权利的分布。19世纪以西方殖民主义表现形式的西方权利和20世纪美国的霸权把西方文化推广到当代世界的大部分地区。随着现代化所带来的非西方社会权利的日益增长,却导致非西方文化在全世界的复兴,那些本土的、植根于历史的习俗、语言、信仰及体制正在自我伸张。

3.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有利于减弱民族冲突

伴随着日益紧密的国际、族际交往,关注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是减弱文化民族主义冲突的有效途径。当今世界上很多不安定的因素都与人们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有关。由于认同所造成的异差而产生的民族、种族、文化上的歧视、纷争与冲突比比皆是,其中很多国家及地区发生地缘冲突、宗教冲突、民族冲突等不安定因素大都可以从政治文化或政治亚文化的变异上找到原因。这些冲突往往或者是由权力观念、、民族特质的狭隘利己性、排他性所引发的,或者是由于存在着对其他文化不平等的态度而导致的。正因为当今时代此起彼伏的国际地缘冲突和动乱事件中,常常显现文化的动因、文化的矛盾,所以,人们认为当今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进入了“文化的时代”,而关注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则是减弱民族冲突的有效途径。

每一种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成果,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特别的优长之处,人类社会或国家民族的发展都需要吸收全人类文明的成果。文化繁荣更需要宽容、兼容、包容。如果世界文化趋于一元化,人类文化繁荣就无从谈起。因而,尊重和保存不同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保护文化多样性,前提是认识与尊重文化多样性。而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尊重文化的独立性、异质性和完整性。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文化能趋同,文化亦可立异。这既需要各民族在理性地看待自身的文化传统的同时,也更需要理性地面对其它文明。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各国各民族必须要遵循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相互尊重,和谐共处,多样并存,共同繁荣。

4.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有利于重新配置世界格局

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期,文明之间的交往是间断的,或者说规模有限。大约自公元1500年始,西方民族国家--英国、法国、西班牙、奥地利、德国和美国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扩张、征服、殖民,决定性地影响了所到之处的文明。冷战时期,全球政治成为两极化,一个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集团与一个以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展开了竞争,这是一个无所不在的意识形态的、政治的、经济的,甚至是军事的竞争。但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巨变,冷战的国际体系成为历史。

冷战的结束,彻底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亨廷顿指出,从此“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人们认同于部落、种族、宗教、民族以及在最广泛的层面上认同文明,这是因为:首先,冷战的结束使民族主义超越了意识形态主宰国际秩序的局面,使一些民族国家摆脱了外国的掣肘获得了完全独立和,使其有可能走上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也使一些民族摆脱了异族的束缚走上了独立建国和自主的发展道路。民族文化在此时获得了释放的机遇,因为冷战时代的民族文化被两极对峙的需要所压制。其次,冷战的结束,使民族主义对国际战略力量的配置和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依据共同的历史传统结成联盟来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那种用意识形态来组织联盟的方式结束后,政治集团的形成主要寻求那些具有相似文化和相同文明的国家集团。那些在冷战时期分别是不同的超级大国的伙伴,现在则重新确定他们的利益,寻求反映他们文化政治现实的新的合作。这一政治需求刺激了人们对自身文化的反思。

文化对民族的重要性范文第8篇

[论文关键词]民族院校 大学生 荣辱观教育 道德文化 民族文化

[论文摘要]荣辱观教育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特定历史时期对公民进行的一项思想道德教育,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民族院校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对于促进民族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丰富和发展各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促进各民族道德文化的交流和认同都有重要的意义。在民族院校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中要注重与少数民族自身的荣辱观念相结合,注重民族文化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民族院校自身的特点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育。

荣辱观教育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特定历史时期对公民进行的一项思想道德教育,荣辱观确立了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判断是非、荣辱的价值标准,反映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荣辱观教育具有强烈的现实紧迫性,尤其是在当前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培养自尊、自爱、自强、自律的公民具有重要的意义。民族院校在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时,应尊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特性,充分挖掘教育资源,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荣辱观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一、民族院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现实意义

民族院校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关系到民族大学生在新的社会历史时期价值标准和道德标准的树立,是民族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一)促进民族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民族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历来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提高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人文素质,引导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一直是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和重要目标。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的深刻变革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虽然一些主流的价值观念仍然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科学文明、团结友爱等观念仍然是我们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但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人们的道德观念也出现了一些偏差,一些重要的价值标准被丢弃,甚至一些基本的荣辱观念也被混淆或颠倒,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分美丑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不仅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也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现象也同样影响到民族院校的学生,使他们在思想道德观念特别是荣辱观念上也存在着许多的迷惑和不解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为了使民族大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具有明确的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对他们进行荣辱观的教育势在必行。

荣辱观教育有助于民族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来源于人们对某种思想和行为所抱有的荣誉感和耻辱感,当这种情感一旦固定下来,成为凝固在人们思想意识中的深刻而且成熟的看法并以此来评价和指导人们的行为时,荣誉观就形成了。[1]荣誉感和耻辱感是最基本的道德情感,具有这种道德情感的人才懂得对高尚的事情报以赞赏、崇敬,对卑污的事情予以谴责、厌恶,才能具有最基本的是非善恶观念,不至于是非不分,善恶不明。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必须旗帜鲜明。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思想,为解决当前民族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问题指明了具体方向,找到了着力点,找准了突破口。[2]民族院校应该按照这个标准培育大学生以何为荣、以何为耻的自觉道德意识和自觉道德评价,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念,促进民族大学生正确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

荣辱观教育有助于民族大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荣辱观教育可以帮助民族大学生形成坚持和发扬优良行为,抵制和制止不良行为的内在人格力量。一个人有了荣誉感和羞耻感,就有了趋向真善美、排拒假恶丑的内在力量,就能够促使自己的人格经常得到深化和提升。荣辱观教育可以帮助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念,产生崇高的自尊心、自豪感,形成完善自我的力量和心理机制,从而能够在复杂纷繁的社会生活中做到趋荣避辱,积极向上,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

荣辱观教育有助于民族大学生形成优良的个人品行。荣辱观教育过程中,民族大学生必然要对公与私、荣与辱、助人与损人,勤俭与浪费等范畴在道德上的是非善恶问题进行评价和行为选择,这个评价和选择的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和识别善恶美丑的能力,使他们在心理和行为上更崇尚真善美,唾弃假丑恶,更坚定的选择善行,否定恶行,同时有助于他们养成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勤俭节约、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习惯和品行,当这些行为和习惯能够得到践行和遵守的时候,他们良好的个人品行也就逐渐的形成和完善起来了。

(二)丰富和发展各民族传统道德文化

首先,各民族的荣辱文化和道德文化都需要发展和完善。从总体上说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荣辱文化和道德文化,并且在各自民族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少数民族优秀传统道德中蕴含的民族精神、积淀的文化遗产以及所传承的教育方式,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3]但是由于我国大多数民族地区都地处偏远,社会生产力发展相对落后,因此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荣辱文化及道德文化的发展也相应的不完善和不充分,不可避免的还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或局限性。同时由于我国今天社会生活的快速发展、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以及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使得每一个民族都必须要面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包括道德观念和荣辱观念受到其他各种文化和观念冲击的事实,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一方面要尽力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点和精髓,另一方面也必须不断的充实、发展和完善本民族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使本民族的荣辱文化和道德文化既不脱离民族性又具有时代特点,才能够更好的融入到国家和社会的整体道德文化之中。

其次,荣辱观教育必将丰富和发展各民族的荣辱观念和传统道德文化。少数民族地区长大的学生,其民族文化对他们的影响非常深刻,民族道德观念和荣辱文化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已经深入到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之中,成为了他们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一部分,也成为他们评价是非善恶的基本标准,当他们进入大学学习时,他们比一般的大学生要面对更多的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冲突,更深刻的体验到不同荣耻文化及道德文化冲击对他们的影响,在面对是非善恶评判时,他们一方面要在自己的民族文化中去寻求依据和答案,另一方面他们也要学会理解和接受其他民族的荣辱观念。这个过程是他们将不同的道德文化进行比较、鉴别的过程,也是他们将不同的道德文化进行融合的过程,同时也是使自己民族的道德文化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今天民族院校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是站在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之上,站在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基础之上,它以整个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文化特别是荣辱文化为主要内容,融合了各民族的道德文化精髓,对人们进行全面和系统的道德教育与荣辱教育,通过这个教育必定促进民族大学生对荣辱问题更全面和综合的思考,促进各民族道德文化特别是荣辱文化的丰富和完善。

(三)促进各民族道德文化的交流和认同

各民族的荣辱文化和道德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从根本上来说任何民族的道德文化都有其优秀的一面,都有值得别的民族学习和借鉴的一面。但是现实生活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还不够充分,使得一些民族优秀的荣辱观念和道德文化还不被其他民族所了解和认识。而通过民族学院的荣辱观教育,正好可以弥补这个缺陷。

荣辱观教育可以促进对不同民族荣辱文化的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民族大学生由于生活在自己的民族地区,熟悉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但对其他民族的文化和历史欠缺了解和认识,甚至在现实中会排斥和拒绝其他民族的文化。在对民族院校的大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时,通过对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传统进行介绍,使民族大学生能更多的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了解其他民族的荣耻观念,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对其它民族的文化和历史进行理性分析,学会吸收和认同其它民族优秀的道德文化,并把它作为中华民族整体的道德文化来加以对待。在民族文化的交流中,道德文化特别是其中的荣耻文化是最容易被用来交流和借鉴的。

二、民族院校的荣辱观教育的特点

民族院校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面对一个特殊的受教育群体,它既要与整体的荣辱观教育保持一致,同时也应该有自己的特点。

(一)坚持荣辱观教育的统一性和一致性

民族院校的荣辱观教育是在党和国家荣辱观教育总的指导思想下,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的一项思想政治教育。其目的是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具有明确的荣辱观念,懂得什么是荣,什么是辱,能明确是非,区分善恶。民族院校的荣辱观教育虽然有自己的特点和途径,但在整体上必须与党和国家荣辱观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内容、教育目标相一致。在民族院校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中,要贯穿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荣辱观思想,要坚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集体主义观念教育,弘扬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增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努力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同时要鞭鞑各种危害祖国利益,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好逸恶劳,骄奢淫逸的行为。

统一性和一致性的基础在于,我国56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在思想上和文化上相互学习,相互吸收,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形成了各个民族共享的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各民族处在同一个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之下,现代化的建设需要我们具有共同的思想基础,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建立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共同的社会主导价值观,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同呼吸共命运,共同享受改革的成果,也同样经历改革过程中带来的阵痛,因此在全国开展荣辱观教育的时候,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同学同样需要进行荣辱观念教育,需要进行思想道德领域的重构。

(二)注重与少数民族自身的荣辱文化特点相结合

从人类生活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况来看,任何个人和团体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民族共同体之中,在这个共同体之中所产生的文化都具有一定的民族性特征。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各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包括其中的荣辱文化和道德文化。“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自身的包括道德在内的特定文化‘密码’或文化‘基因’……”[4]马克思主义民族文化观认为,民族文化的特点与一定的自然地理条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一系列因素有关,也与其他各族相互作用的历史有关。各民族由于生活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及风俗习惯、信仰等的不同,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目的、价值的观点和态度也有所不同,对不同事物的价值衡量标准也有不同的认定,即表现出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作为其中内容之一的荣辱观念也有所不同,甚至存在较大差异。民族院校的同学有许多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都接受着自己民族文化的教育,“每当我们翻开少数民族的思想史就会看到:每个民族都是从自己丰富的民族文化中接受道德教育……”[4](P·26)在他们的思想观念、心理结构、行为方式上都会体现很强的民族特性,在他们的道德观念及荣辱观念上也打上显著的民族烙印。

因此在民族院校的荣辱观教育中,一定要与各民族自身的荣辱文化特点相结合。在今天,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必然根植于包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5]充分重视和尊重各民族荣辱文化的内涵价值,把握各民族荣辱文化的本质特征,挖掘民族荣辱文化的教育资源,并注意提炼其中积极进步的因素使其发挥积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民族院校的荣辱观教育深入学生的思想和灵魂。反之如果脱离各民族自身的荣辱文化特点,民族院校的荣辱观教育就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就会成为形式和走过场,就不能取得实际效果。

(三)重视各民族荣辱文化的差异性

由于各民族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因此在文化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民族差异性。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在谈到各民族的社会理想时曾谈到不同的种族、民族之间,对人的行为的评价是无法比较的,“一些人认为是善的东西,另一些人则认为是恶的”。恩格斯在谈到善恶观念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时曾经讲到:“善恶观念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变得如此厉害以至它们常常是相互直接矛盾的。”[6]由于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使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排他性,当它们相互接触时,就有可能出现冲突。“由于文化的差异,各民族在道德的是非、善恶价值判断方面也存在着差异。随着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频繁,文化冲突必然产生……”[4](P·30)这种文化的差异性在民族院校的荣辱观教育中也会表现出来。民族院校有许多不同民族的同学,他们在荣辱观念的认识上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甚至还有对立、冲突的观点。民族院校在进行荣辱观教育时必须正视这一现象,注重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引导民族大学生正确的认识和看待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他们的荣辱观念,要避免由于在荣辱观念上的不同而歧视或否认其他民族的荣辱观,要教育学生在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时候也要懂得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在存在不同荣辱观念认定的情况下,民族院校的荣辱观教育还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充实和完善本民族的荣辱文化。在荣辱观教育的过程中,各民族学生既要坚持本民族荣辱文化优秀的一面,也要根据时展的要求,充实和完善本民族的荣辱文化,对于有些不符合时展要求的还应注意修正。要引导学生在对待自己民族的荣辱文化时要学会取其他民族文化之长,要能在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中,摒弃本民族文化中落后的、不健康的、颓废的内容,特别是对那些本民族中不符合时展要求的荣辱观念要加以修正和充实完善,努力使本民族文化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时代性,推动本民族的荣辱文化向前发展。

2·尊重和包容其他民族的荣辱文化。马克思在1844年的《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中明确提出:“古往今来每个民族都在某些方面优越于其他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值得其它民族学习的地方,包括在荣辱观念上。在民族院校的荣辱观教育中要引导学生懂得尊重和包容其他民族的荣辱文化,一方面要学习和吸收其它民族的先进思想文化观念,另一方面也不能因为民族荣辱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就贬损其它民族的荣辱文化,要懂得尊重和包容其他民族的荣辱文化。

3·重视和挖掘各民族在荣辱观念上的共同性。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有着许多共同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基础,加上各民族的不断融合和交流,各民族之间也形成了许多共同的荣辱观念,成为中华民族荣辱观的基础和本质。其中以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等为其主要特征和内容,成为各民族共同的荣辱观念,这些共同性的荣辱观念是我们的荣辱观教育具有统一性和一致性的基础,重视和挖掘各民族在荣辱观念上的共同性是民族院校做好荣辱观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民族院校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途径

民族院校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应结合民族院校的特点,结合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特点,采用多种途径进行荣辱观教育。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民族院校荣辱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利用相关课程特别是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在把握住荣辱观教育的基本目的和要求的基础上,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介绍不同民族的文化和各种风俗习惯,特别是他们的荣辱观念的基本内容和意义,使同学们通过课堂的介绍,能够把握和理解各民族文化上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增强对各民族文化的理解,同时教师还可鼓励各民族的同学自己在课堂上来介绍和讲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增进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

不同学科的教师也要把知识的传授和荣辱观教育结合起来,在知识讲解的过程中,注重荣辱观的教育。学校还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加强对中国历史和不同民族的文化、历史、道德知识的介绍,强化学生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观念,并以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历史为荣。同时,还可以开设以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文化和历史知识的讲座,吸引民族大学生的参与,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并能依照时代的要求树立自己正确的荣辱观念。

(二)注重道德实践活动,使民族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能践行正确的荣辱观念

民族院校的荣辱观教育要坚持知行统一,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不仅要注重在知识和理论上对民族文化的把握和理解,还要在实践中践行道德原则,自觉的按“八荣八耻”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因此要把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民族大学生的实践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广泛开展“知荣辱,树新风”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把“八荣八耻”转化为自觉行动。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民族大学生的荣辱观在实践中要更体现出积极、向上、团结、尊重、自律、关怀等品质,而对于排斥、冷漠、自私、自大等现象要加以克服和纠正。同时学校可要求民族大学生利用假期或闲暇时间在民族地区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对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认识和了解,并积极参与各种有益的公益活动,展现民族大学生的素质和风采。

(三)增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荣辱观教育的有效性

民族院校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在学校中努力创造各民族学生之间进行平等交流的氛围,加强沟通,打破封闭,进一步强化知荣拒耻、和睦向上的校园新风。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社团活动或利用民族节日,举办各种讲座或开展文艺、体育活动,开展“民族节日”、“民族文化”为主题的讨论和宣传活动,使每个民族通过多种宣传形式让同学们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其他民族的文化精髓,了解和认识各民族荣辱文化的内涵和实质,增强对不同民族文化的认可和理解,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为弘扬中华民族的整体精神与优秀文化奠定良好的基础,克服盲目排外和只重视本民族利益的狭隘思想,要学会从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角度观察和认识问题,既维护和发扬本民族的利益和优良传统,又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维护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

总之,民族院校的荣辱观教育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思想都有重要的作用,也对于民族大学生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树立正确的荣辱是非观念,健康成才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把握住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不脱离民族文化本身来进行教育,才能在民族院校的荣辱观教育中取得实际效果,达到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德育研究所.社会主义荣辱观理论教程[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2·

[2]李小宁.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民族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J].宁夏党校学报, 2006(5)·

[3]李资源.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道德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J].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6(4)·

[4]赵志毅.中国民族德育论纲[M].民族出版社, 1998: 26·

文化对民族的重要性范文第9篇

民族文化传播对提高民族理论课教学效果的作用

民族理论课教师要在教学中重视运用民族文化传播,提高教学效果,以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使学生普遍具备民族文化特征,为民族文化的大繁荣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1. 民族文化传播有利于潜移默化地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民族理论课教师要对授课内容进行全方位整合,把民族文化融入民族理论课的教学过程当中,既能促进民族文化传播,更能有效地加强民族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渗透。民族理论教师要加深认识民族文化传播的特点,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有计划、有针对性、有重点地选择、整合教学内容。要以传播民族文化、加强民族文化认同为准则,以继承发扬中华民族文化为目标,以强化对民族文化进行现代意义的诠释为重点,使民族理论课程内容在多个层面上展开。促进大学生对学校所处区域内各民族文化的学习,给学生提供系统学习中国和世界各民族文化的机会,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各民族文化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比如关于世界民族与中国民族概况这一章的教学中,要明确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各民族呈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各民族之间存在着文化、经济等多种形式交流的现实情况。不仅要重视帮助全体学生理解自己所属民族的文化,更应使学生们接纳和欣赏我国乃至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认识到文化具有丰富性与多元性,必须要剔除偏见,打破文化的界限。2. 民族文化传播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民族理论课教学要把培养学生民族情感和树立民族自信心作为课程价值评价的核心部分,积极进行以继承发扬民族文化为主要任务的独立的课程设计,从而有效推动民族文化进课程,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大学生传承民族文化、阐释民族文化精神和提升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的使命感。如针对中国各民族与国家统一这一章的讲授,从中华文明起源开始,随着夏商周三代更替,华夏民族内部和华夏及四裔民族之间,通过民族文化传播,形成了民族文化繁荣的景象,强调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统一国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进一步让学生明确自己是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而学习,达到提高民族理论教学效果,真正起到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民族文化教育,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的作用。只有把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观内化成为自身的信念与价值观,才能将自我实现融入中华民族的发展之中。只有培养中华民族认同感才能使中华民族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有效维护我国的民族团结与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3、民族文化传播有利于培养理性的中华民族意识。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随着文化价值观的多元化,人们对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会不断产生出困惑和疑问。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大学生,面对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文化选择与自觉,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痛苦和矛盾情绪,在民族文化和现代文化、外来文化、主流文化的强烈碰撞中陷入疑惑状态。大学生要明确认识民族文化的形成、特色和发展趋向,“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2]所以民族理论课程必须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达到同志所提出的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的要求,注重引导学生把朴素的民族情感转化为理性的中华民族意识。4. 民族文化传播有利于培养学生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避免狭隘的民族主义。在民族理论教学中必须强调尊重文化多样性,避免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运用民族文化传播提高民族理论教学效果时应注意的问题

( 一) 以民族文化传播为教学重点,精心选择教学内容现在大学生过多的关注于流行文化、西方文化。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民族文化知之甚少,甚至连最基本的常识也不具备,如我国 56 个民族当中的一些民族的名称都会叫错,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和学生对民族文化漠不关心的态度密不可分。另外,学生平时也很少有机会接触民族文化,虽然他们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水平,但是对民族文化元素,却是一无所知或者是一知半解,民族文化知识的欠缺,将会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障碍。民族理论教师要提高自身民族文化水平,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将民族文化内容授之于课堂,把民族文化同各专业学生知识结构进行结合,改变学生忽视民族文化的观念,增加学生民族文化知识,为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民族理论课在民族文化传播中优越于其他课程之处,就是作为公共必修课,民族理论课可以有效地引导各专业的学生将对民族文化的理解融入他们的本专业当中,在各学科中进行渗透。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与学校主流文化疏离,有形而无神,忽略了民族文化对民族价值观等的生成作用,是不符合学校教育的育人取向的[3]。在民族理论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在于加强对民族文化的宣传的同时,要让学生不仅仅是了解浮于表面的常识,更要从深意入手,挖掘出新意,让学生真正对民族文化产生兴趣,认识到民族文化对他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有选择地吸收并进一步利用民族文化对本专业进行创意实践,这样才能真正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二) 合理设计民族理论课堂教学,精心选择教学方法民族理论课堂是各专业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基本场所。民族理论课教师要让课堂成为实现民族文化融合、共享的地方,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使双方获得文化的提升。要优化民族理论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文化传播效果。特别注重精心选择细化的教学方法、对教学组织方式进行全面优化组合、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巧妙利用教学艺术,通过优化设计民族理论课堂教学,以实现民族文化的高效传播,不断地提高民族理论课堂的教学效果。为此,可以进行多种尝试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与风俗习惯这一章,可以在授课过程中给学生讲解具体民族文化特性时,要运用多媒体教学,用大量图片和适当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民族文化。比如针对民族服饰文化,可以先用图片或视频对比展示我国各民族的古今服饰,引导学生指出民族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和特点,折射出各个时代的民族发展状况。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主题性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自主选择与主题有关或者有相同寓意的民族文化,讲解他们自己对民族元素与所选主题结合创作的一些想法,同时,教师可以表明自己的观点,让学生进行有目的性的比较,以此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讨论过程中让学生搜集自己感兴趣的相关资料,可以采取表演方式个性化地传达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例如可以让学生从自己家乡的民族讲起,从熟悉的生活当中找寻民族文化对自己的影响,在同学们的相互交流和补充中更多地了解民族文化,让大量有关各地民族文化的信息,通过本班学生间具有亲和力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使大家更好地接收。( 三) 确定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实践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恰好与民族文化的趣味性、实践性等特点相契合,是适于民族文化传播的极佳途径。要重视民族文化实践教学,突出与民族文化传播相关的民族理论课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积极和相关部门进行联系,确定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学生参与民族文化活动,如民族文化保护、文化旅游、文化宣传等。民族理论课要以传播民族文化为目标,灵活设计活动主题,如组织学校民族文化传统活动、参观民族古迹和民族文化、民俗博物馆等形式。目前民族理论课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参与实践教学的学生数量较少。如内蒙古民族大学的民族理论课,每个教师都带有7 -9 个合班,一个教学班人数在一百人左右,有的班级甚至超过了二百人,难以实现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现在解决的方法只能是在各合班内选个别代表或者抽一个小班去进行实践,不能真正实现全面民族文化实践教育。其次,实践教学经费严重不足,制约了民族理论课程民族文化实践环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开展实践环节需要经费支持,用来进行民族文化教育基地的设置、购买所参加活动场馆的门票、提供学生进行比赛活动的奖品等。经费不足就导致实践教学的手段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如带领学生参观与民族文化相关的设施场馆,就只能选择一些免票的项目,或者选代表参加活动。对于在民族文化社会调研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小组,只能给以精神鼓励。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民族文化传播实践教学的形式,需要更进一步完善。总之,在民族理论教学当中,教师要尽力挖掘、整理、研究各民族文化元素,全面开展民族文化传播。坚持创新和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大胆创新教学模式,协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通过教师的教学实践,积累、形成典型案例,探索出民族理论教学中开展民族文化传播有效的方式方法,使学生深入了解民族文化,以此提高自我的身心和谐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通过教师的教学实践,实现对大学生的思想文化渗透,增强大学生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发展。

作者:刘海池 内蒙古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化对民族的重要性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舞蹈教育;民族性;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J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4-0225-01

我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少数民族的舞蹈艺术更是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与厚重的文化色彩。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大多能歌善舞,并完成着传承与保护本民族的舞蹈文化的历史使命,而国内各大高校作为培养艺术人才与传播艺术文化的基石,更应该在发展与完善我国舞蹈教育的基础上强调发展舞蹈艺术的民族性。

一、我国舞蹈教育的现状

现阶段,在我国各大高校之中,仅有少数的学校设立了民族舞蹈教学课程,且这类课程的学习对象只限于专业艺术生。在大学教育阶段,国内只有几所舞蹈专业的本科学校设立了舞蹈教学专业,它们的教学目的是为表演行业培养人才,注重培养学生舞蹈专业的技巧性,以后的发展方向基本以舞者,演员为主。还有很多高校把培养重点放在舞蹈基本教育的训练上,对于民族性舞蹈的教学至局限在形体锻炼时,忽视对学生舞蹈感情和文化的培养。另外,我国各地区的少数民族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及舞蹈精神,这给高校舞蹈教育的民族性培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资源,但是学校的教学内容因为受到课程设计,职业规划及师资团队的局限,舞蹈教育的民族性并未完全的得到体现,很多学校只是设立了单独的或者少量的少数民族舞蹈课程,使我国学生接受民族性舞蹈教育的培养受到约束,各种舞蹈类型的教学设施分配不平衡,教学方向缺少人文素养,缺乏多元化及多样性的栽培机制。

二、我国的舞蹈教育如何体现民族性

舞蹈教育是艺术教学的重要部分,而民族性的舞蹈文化是我国舞蹈教学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在我国舞蹈教育体系中加入民族性的文化内容,将民族性深厚的舞蹈传统文化及舞蹈内涵,是完善我国舞蹈教学体系应该追寻的目标。各大高校应当注重在舞蹈教育教学理念,教材设计及课程开展上进行民族性文化的设计,使先到舞蹈教育的民族性理念渗透到舞蹈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为传播民族性舞蹈文化创设有利的条件。

(一)培养民族性舞蹈文化的教育理念

舞蹈教育机制注重舞蹈文化思想的交流,尤其在现在这样一个文化具有多样性及多元化发展趋势的社会,在少数民族地区遇到民族舞蹈的传播者及很多令人赞叹又优雅美丽的民族舞蹈时,就好比一个艺术大师曾经说过的,我们无需用自己好奇及窥探的眼神去打扰和干预他们的表演,如果我们有兴趣将他们的地区性文化作为创作资源时,那也不要使别人误会我们创作的作品才是最好的诠释。各大从事舞蹈教学的高校和研究舞蹈教学民族性特征的学者,在对少数民族地区舞蹈文化就行改造的基础上,应当尽量的保持舞蹈文化的精髓,在审美及艺术价值上尊重原创的设计,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给以最高的认同与保护,而不要将它摧毁。现代文化的介入也许会对民族一人的生活带来干扰,但只要怀着尊重与虚心研究的精神,对民族舞蹈文化给予肯定,就可以帮助少数民族人民更加理性的保护少数民族的舞蹈资源。

(二)注重舞蹈教材设计的民族性

少数民族的舞蹈在长时间的沿袭,发展与创新的过程中,逐步积累了少数民族地区深厚的舞蹈艺术文化。少数民族地区的信仰、艺术审美及道德、价值观念等深厚的民族文化心理特征,都通过舞蹈表演的姿态、节奏及风格表现出来,甚至有时候还会扩展到音乐的曲调模式、演员的服饰及乐器的选用中。要使舞蹈教学的教材设计体现民族性,就需要通过民族风俗及文化历史的角度,在把握舞蹈教学的民族性本源上,提取哪些可以反映少数民族典型的心理状态的动作语言,使我们可以更加准确的体验到这个民族特有的舞蹈文化风格,从而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传播民族舞蹈的文化。作为一个专业性的舞蹈教学机构,在民族舞蹈教材设计上需要注意的另一个要点就是民族舞蹈的训练练:(1)在民族舞蹈教材的设计中,要利用一系列的难度逐渐升高的民族舞蹈单元设计舞蹈教材,使学生受到民族性舞蹈风格的训练;(2)要将不同难易程度的民族舞蹈动作收入教材中,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锻炼形体,进而提高身体的灵动美及立体感,最终可以使学生在表演时做到舞蹈动作的收放自如,表现舞蹈作品感情的张力。坚持舞蹈教材的民族性训练课程设计要再保持民族舞蹈文化传承性的条件下进行,使其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既可以保存民族舞蹈文化的艺术价值又能够符合现代舞蹈教学的理念,符合现代社会对民族舞蹈艺术的审美需求。

(三)体现舞蹈教学目的的民族性

根据中国各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及不同的舞蹈文化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中国的舞蹈文化被分成很多领域。作为一个变化的文化体系,它缺乏稳定性,一直都处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个时代的人民对舞蹈文化理解存在不同,再加上社会发展变化之快及各种不同文化类型的融合,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也在逐步的改变过程中。因此,在舞蹈教学课程中,在教学生把握各种舞蹈形态及动作的同时,还要向同学们讲述与分析该舞蹈动作背后的文化故事与历史发展。这种动作语言及节奏韵律的配合能够使同学们更加准确的把握少数民族地区舞蹈动作的理论知识及风格特色,进而使学生们可以在这些知识的吸收下进行再创作,重新带来自己理解重的民族风舞蹈文化。

我国舞蹈教学体系应该尽可能的在高校课程设计内寻求民族性的文化指引,进而以传播与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为重要任务,对舞蹈教育的民族性给予最全面的引导与普及。将人文历史,科学创新结合起来,一起为保护我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特色资源服务,推进我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完善与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怡.关于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育的几点思考[J].民族艺术研究,2010(06).

[2]崔琰.新时期我国民族舞蹈教学现状及对策探讨[J].艺术教育,2013(05).

[3]刘妍.高校开设中国民族舞蹈课的可行性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04).

[4]刘青弋.现代舞蹈的身体语言[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5]刘建.宗教与舞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3.

[6]傅谨.“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艺术威胁”[J].民族艺术,2010(01).

[7]陈林宜.高校公共舞蹈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舞蹈,2011(07).

[8]胡东琦.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J].舞蹈,2012(05).

文化对民族的重要性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民族性;现实意义;继承性

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文化的“民族性”特质对于民族独立和繁荣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更加凸显着其重要作用。在中共建党之后的一段时期内,中共人似乎更重视文化的阶级性和革命性问题,直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其文化宣传和理论上才明确地提出了“民族性”特点,将其归纳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特征之一,并成为此后中共文化政策实践的重要原则。1940年1月,发表了著名的《新民主主义论》,对中国思想文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中指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三个特征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指出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是带有我们的民族特性的。

一、“民族性”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重要特征

什么是民族?现在一般沿用的是斯大林的定义,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也就是说,由于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和共同的经济生活,并由此形成共同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特点,使其有别于其他的民族。而文化的“民族性”,正是这样的特点在文化传统和文化观念上的体现,任何民族都具有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国家,由于历史地理环境、经济生产方式和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不同,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民族历史和传统,有着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价值观念和生产方式。

在各民族的历史发展中,文化的民族性是凝聚、团结民族全体成员的精神纽带,民族精神通过文化的继承性得到延续。作为诞生于二十世纪的一个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当然也认识到发扬文化民族性的意义所在。抗战前后,中共在其文化宣传和理论上明确地提出了“民族性”特点,并将其归纳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特征之一,成为中共文化政策实践的重要原则,对中共后来革命建设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一,民族性特征体现了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点

民族性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民族特性结合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特点,指的是中华民族各先进阶级、阶层提倡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新民主主义文化产生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提供了一个新思路。独立和解放是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前提,新民主主义文化强调中华民族在文化发展上的独立性,反对帝国主义的思想奴役和文化侵略政策,提倡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主张动员社会大众投身于民族解放运动,是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中华民族的解放斗争实践在文化思想战线上的表现。

第二,民族性特征体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历史继承性

文化的民族性是凝聚、团结民族全体成员的精神纽带,传统民族文化中蕴涵的优秀精神,通过文化的继承得到延续,在形成民族精神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并能与现代社会发展相结合,形成稳定的民族心理和民族品格,使我们的民族获得持续不断的精神力量和发展动力。新民主主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者不应该隔断历史,要汲取历史文化中的精华。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必须立足于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弘扬刚健有为和经世致用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批判地继承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

第三,民族性特征决定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文化形式

任何民族的文化都必然有着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形式,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植根于中国土壤的新文化,同时又了吸收外来进步文化,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形式并加以改造。民族性特征决定了必须与之相适应,中国大众能够接受并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形式。

二、新民主主义文化“民族性”特征形成的原因

在中共早期的历史发展中,由于现实斗争的需要,不论是在理论的宣传上,还是在实践革命中,都更重视关于文化的阶级性和革命性问题。但是在抗战前后,中共党人逐渐形成并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民族性”特征,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三十年代中国本位文化讨论的推动

1935年1月10日在《文化建设》月刊上,十位教授联名发表《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强调要加强“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对西洋文化要“吸收其所当吸收,而不应以全承受的态度,连渣滓都吸收过来”,旗帜鲜明地反对“全盘西化”主张,主张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本位、为主体,建设现代国家,以增强民族自信心。宣言发表后引发了学术界持续一年多关于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的文化争论,西化派的文化选择是以西方文化为参照系来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认为西方文化代表了时展的前进方向,中国传统文化已落后于时代性。中国本位文化派则强调在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有条件地接受西方文化,其立足点是民族性。

三十年代中期这场关于文化选择的论争是激烈和复杂的,这场在思想文化界影响深远的论战中,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似乎同时被凸显出来。由于当时与共产党的关系,中共党人没有直接参与这场发生在国统区的文化论争,但这场讨论却给了当时的马克思主义者借鉴和启发,对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形成与发展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讨论中学者们强调文化的民族性,认为“文化之有民族性,亦犹文化之有阶级性,两者具有同样的意义”,这在近代中国屈辱落后的社会面前,有着强烈的现实需要。不久之后,北平左翼文化界就发起了新启蒙运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化联系起来。显然,后来中共新民主主义文化中逐渐形成的“民族性”特征,这场讨论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可以说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

第二,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的影响

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国的政治军事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中国抗日救亡运动进一步高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全国各阶层人民掀起抗日救亡高潮。“一二九”运动的爆发,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掀起了抗日救亡的新高潮,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本更是把战火燃遍大半个中国。

此时,一部分知识分子在民族危机意识的强烈冲击下,已经投身于一场文化启蒙运动。民族危机意识强烈冲击下的新启蒙运动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的“民族性”特征的形成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第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需要

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形势的变化逐渐改变了国共两党的关系,也为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华北事变发生后,中共发表的“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中共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民族利益高于一切,斗争矛头指向日本。中共制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而反映在中共文化政策上,就是继承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优秀传统,强调对于一切优良的传统文化都必须予以充分肯定和发扬,体现了发扬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提高民众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以便激励全国人民更高的爱国热情。在全民族抗战的大背景下, 民族性自然就成为了文化领域的重要议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巩固过程中,中共重视利用传统文化宣传民族统一战线 ,在外敌人侵,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宣传继承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对实现中华民族的团结、唤起全中华民族的救亡意识,激发爱国热情,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对实现全民族的团结抗战,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新民主主义文化“民族性”特征的现实意义

新民主主义文化,曾经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起了推动作用。坚持文化的民族性,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在经济全球化、 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新民主主义文化“民族性”特征,对于当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弘扬民族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

文化自身具有一种民族凝集力和自我继承的力量,而民族凝聚力作为是沟通民族全体成员的心灵的精神纽带,必然以传统文化精神为思想源泉。

社会主义文化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弘扬民族的历史传统。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建构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资源,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伦理精神和价值观念,尊重传统、继承传统,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赋予其新的内涵,从而成为当代价值观念、社会意识和文化精神,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创造新的中华民族文化,就必须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时代要求,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既能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风格和内涵,又能积极借鉴汲取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保留和弘扬优秀传统,勇于创新,以适应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需要,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在价值趋向多元化的今天 ,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大挑战 ,增强全国人民的爱国意识、团结意识和自强意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主义精神文明,就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凸显新时代下社会主义文化的民族性。

第二,民族性体现了民族精神与开放意识相结合

新民主主义是开放的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民族性,应该从文化的世界性中得到提升,体现了民族精神与开放意识相结合。关于文化民族性的思想强调文化的世界共性,既反对全盘西化,也反对中国文化本位。这体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世界性,坚持继承民族文化遗产和吸收外来文化的原则,这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世界是多民族的世界,由于文化的民族性,造就了人类文化的丰富多样,各民族的文化体系,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文化的世界性是各种文化普遍具有的属性,即世界各种文化的共性。文化的民族性是各种文化的个体性、独特性,它使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互相区别开来。世界性寓于民族性之中,没有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我们既要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财富,发扬自身民族的文化个性,又要勇于接受世界现代文化的挑战。认为,对待外国文化也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针,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既全面吸收西方进步文化的优秀成果,又尊重本民族自己的文化创造,越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所以在今天,建设民族文化,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日益频繁的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趋势,才能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新民主主义关于文化民族性的理论,对于我们解决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所面临的时代课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实现民族文化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6

[2]选集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52

[3]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91

[4]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34

[5]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92

[6]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34

[7]中国文化建设谈论集(上编),马芳若 [M]上海:龙文书店,1935,88

[8]在文化阵线上,陈伯达 [M]上海:生活书店,1939,74

文化对民族的重要性范文第12篇

(一)以整合民族文化为发展目标。发展民族文化事业需要多元参与,改变传统的由民族而文化、由文化而民族的观念,加强民族文化资源挖掘与规范管理。新时期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整合民族文化为发展目标,深度挖掘少数民族文化中折射出的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各民族文化在保持风格迥异、多姿多彩、内涵丰富的同时,通过深层次、多维度的接触、碰撞、吸收、借鉴,完善民族文化的功能价值,提高民族文化的适应能力,繁荣民族文化的样态系统。(二)促进民族文化的自觉自信。努力造就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生态环境,推动文化资源、文化市场、文化环境、社会资本和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强保护工作,丰富保护形式,实现民族文化的资源优势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推动区域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在民族文化重建的实践中,首先要“各美其美”,即重视民族文化重建,弘扬民族文化;其次要“美人之美”,即心系民族性的同时,要积极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一个民族可以在接触其他群体的过程中不断开创或阐释自身的文化传统。

二、原生态民族文化与现代思想文化技术的对接

现代思想性与原生态是对民族文化完善与发展的双重要求,对现代性与原生性的不断追求,促成了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民族文化实践观、民族文化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性的开放观、探索现代技术背景下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因,为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寻找新的平台与契机。基于现代文化技术上的民族原生态文化更加科学合理,也更能展现自身的民族特色。(一)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抓住现代性与民族性之间对话的可能与契机,深化两者的文化关联和价值共享。民族文化具有形物、神智和交流这三个方面的内涵,民族文化的各个要素,无论从纵向还是横向上说,都属于互动交融的开放过程,从文化资源主体来说,重在原生态,从文化资源客体来说,重在兼容现代性。根据各个民族文化特性,充分挖掘民族文化底蕴,植入先进文化内容,在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基础上,更好地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实现民族原生态文化与现代文化思想的互动和发展。(二)民族文化的自觉与自信。现代语境下民族文化有一种焦虑的存在,现代文化以其“趋同性”不断入侵、同化、统摄着以“独特性”为本质的民族文化。这或许导致民族文化价值选择疏离民族本位而倾向于现代性,或导致更强烈的民族本位意识复苏而倾向于民族性。文化自觉对于民族文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化自觉意识是一种强有力的推动民族文化持续化发展的动力,也是一种文化发展观,同时也将是民族文化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三)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推广。民族文化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正成为民族文化现代传播和未来传承的主要推动力量,借助数字化平台充分展示和弘扬民族文化是一种趋势。文化社会基础的变化使得民族文化的发展呈现诸多新的态势,而民族文化与现代化思想技术的对接是增强民族软竞争力的有效路径。与此同时,全球化也将民族文化置于一个充满比较和竞争的世界舞台上,民族文化的世界性价值和影响成为决定其发展的重要因子,数字化能将民族文化的自然存在、自然传承与信息技术、当前的科技发展进行和谐统一。民族文化是创造力,也是软实力,进一步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民族文化,推动形成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文化传承与交流离不开数字化。同时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独特鲜明的民族性、非营利公益性,以及广泛的联系性,采用数字化模式保护和传播民族文化,通过著书立说、创立网站、创作文学艺术和影视作品、举办学术交流研讨会、协助政府保护民族文化等各种方式,积极展开调查、研究工作,为民族文化建设添翼加力。

三、民族文化工作要形式多样

民族文化要不断与时俱进,借用各式各样更加接地气的传播方式,不断赋予崭新的活力,营造出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氛围。(一)整理好民族文化文本及其报道工作。民族文化文本形态研究,是民族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出版的核心内容,要搜集、整理、判断、选择民族文化文本。民族报道担负着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使命,直接影响着当今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影响着民族文化传承。梳理民族文化的各种文本形态,摸清民族文化的出版资源,分析民族文化文本的读者对象,思考民族文化文本的呈现形式,实现民族文化文本内容的深化和表现形态的创新,推进民族文化走出去,使优秀民族文化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和弘扬。另外,还可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独特鲜明的民族性、非营利公益性、广泛的联系性,通过如上所述的著书立说、发行报刊、创立网站、创作文学艺术和影视作品、举办学术交流研讨会、协助政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式,积极展开对本民族文化的调查、研究工作,也是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力量。(二)注重新媒体与民族文化结合。民族文化借助大众传媒呈现新的形象,民族文化与新媒体相互碰撞、交融,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新媒体传播已通过其广泛的传播方式和功能要求获得大众的认可,新媒体与民族文化的结合也已开始随着民族文化思潮得到重视,而民族文化在新媒体中的深层结构和属性,也将随之改变其原有的意识形态,进入一个新的层面。需要把准各民族文化的独具审美形态,将各自的民族性格与文化形态在新媒体中真实、形象地展现出来。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独特性的重要标志,少数民族文字报纸作为一个特定的报刊种类,担负着传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的重要责任。聚焦新媒体时代下少数民族报纸做好民族文化宣传的问题,内容报道、宣传渠道以及人才建设等方面要予以关注和支持,有利于开创新局面。(三)加强民族文化社团的建设。民族文化社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并发挥民族文化的生机和活力,采用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弥补政府在繁荣发展民族文化方面无暇顾及亦无力顾及的领域。促进民族文化元素通过社团活动深入群众生活,社团活动的策划、设计以及对民族文化的传播展示与再创造,直接关系到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四)民族文化进校园。依据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合作机制,是彰显学校特色和民族文化传承的需要。多样文化并存是保持校园文化多样性发展和突出民族特色、促进民族团结的内在需求,也是有效防止校园文化同质化发展,以便形成各具特色的基础和文化渊源。注重研究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加深我们对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关系以及其相关问题的认识,使民族文化工作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多方位和多视角。感知文化之旋律,旋律之文化,民族文化的旋律以一种特定的“符号”存在于民族的历史记忆中,存在于民族文化内部,以不同的形态外显。这种文化旋律需要通过多种多样形式来记录和展示,进一步挖掘和展示民族文化所包含的美学层面、精神层面、社会层面、历史层面和象征层面的价值,实现民族文化与经济、技术、社会文化、空间以及组织的融合,从而赋予民族文化传承的新动力。新时期民族文化工作需要有新理念与新精神,需要正确的历史观与文化观的指导,更重要的是需要文化的开放与实践。对于每一个特定民族来说,它的文化是其民族性存在的方式,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也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关键之一,如涓涓细流,汇入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当中,它是“文化立国”的根基和支撑,对中华文明复兴能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

[2]钟海青.质量与特色:民族教育的永恒追求[J].民族教育研究,2011.

[3]传播学视域下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新策略—“舆论领袖”的桥梁纽带作用[J].广西民族研究,2013(4).

文化对民族的重要性范文第13篇

(一)少数民族新闻报道服务于和谐社会的政治稳定少数民族新闻报道工作肩负着宣传民族政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团结的重要使命。我国少数民族新闻报道的源头始于1905年,内蒙古创办了第一种民族报道的报纸《婴报》。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报道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地创办起来,据统计,“2000年全国有少数民族文字报纸84种,总印数10116份”,[3]新中国以来,少数民族新闻报道基本上覆盖了少数民族地区,详细介绍、宣传民族政策,时刻以民族团结为重任,切实起到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保障作用。民族新闻报道的重要职责就是要积极宣传党的民族团结的各项政策、措施。一方面,能够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另一方面,使那些破坏民族团结、鼓动或策划民族分裂的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受到舆论的谴责。营造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少数民族新闻报道服务于和谐社会的文化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国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更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是千百年来少数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所包含的民族精神、价值观念、科学知识等丰富内容,在教育后代、传授知识、娱乐身心及其他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越来越显现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多维价值”。[4]民族新闻报道肩负着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和保护的责任和使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2004年人类发展报告》别强调“各国需要在宪法、法律和机构中承认文化差异。它们还需要拟定各种政策,确保特殊群体———不论是少数族群还是历来处于边际化状态的多数族群———的利益不被多数群体或其他主宰群体所忽视或否决”。[5]少数民族新闻报道一方面通过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人文地理、民族精神、价值观念、科学知识等内容的报道,以增强少数民族文化的吸引力,提升少数民族文化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报道,反映少数民族文化的实际状况,号召人们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二、少数民族新闻报道存在的主要问题

少数民族新闻是我国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新闻报道肩负着促进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地区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职责。尽管学者们一直热衷于研究民族新闻及民族新闻报道,试图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但是少数民族新闻报道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和影响着少数民族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一)少数民族新闻报道数量偏低为了了解少数民族新闻报道的基本情况,我们随机选取2014年11月10日-2014年11月15日《新疆日报》的新闻报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抽样调查,统计了每期报刊刊登的新闻总条数。同时,根据本论文对“民族新闻”概念的界定,筛选出每期报刊的民族新闻的条数进行统计。可以看出,仅2014年11月10日、11日,少数民族新闻总条数分别为30条和45条,占该日新闻报道总数的54.5%和56.9%,其他日期的民族新闻报道所占比例均低于50%。翻看《内蒙古日报》、《宁夏日报》、《广西日报》、《日报》等民族地区的党报党刊中少数民族新闻报道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如此重要的党报党刊,对民族新闻刊登的比例尚且不高,重视程度还不够,更不用说其他的报纸。很显然,我们对少数民族新闻的重视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少数民族新闻报道时效性不高时效性是新闻的基本属性之一,时效性差的新闻不能称其为新闻。民族新闻是一种特殊的新闻,具有民族特性,更要求具备时效性的属性。查阅《内蒙古日报(汉语版)》、《新疆日报(汉语版)》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党报党刊,很多民族新闻报道不及时,使用了大量模糊不清的民族新闻报道,如“近日”、“目前”、“今年以来”等模糊的时间名词,含糊了时间概念,究其原因在于很多民族新闻报道错过了最具新闻价值的报道时间,使得民族新闻报道没有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只有用含糊不清的时间名词来进行报道。在信息化的今天,受众群体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人们了解新闻的渠道不仅仅局限于报纸和杂志。很可能,在新闻报道上被当做“新闻”进行报道的内容,在受众群体看来,早已经不是新闻。严重影响了民族新闻报道的传播。

(三)少数民族新闻报道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在本文随机选取的民族新闻研究的样本中,文体新闻、天山南北、民生民声、新农村等栏目的文体新闻、社会新闻占有较大的比例,这一方面体现了《新疆日报》对民生和民族文化生活的关心和关注,同时也体现出了《新疆日报》在报道方面更加贴近少数民族生活。但是,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看到了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会议新闻”占有很大比重。再翻开《内蒙古日报》、《宁夏日报》、《日报》等报刊的汉文版的新闻报道,也同样存在“会议新闻”所占比重过大的问题,会议新闻的报道形式上比较单一,缺乏创新意识,比如:“××领导在××会议上强调指出××××”,“××会议在××召开,××××领导出席××××”等等,这种民族新闻报道的形式能否得到广大受众的喜爱并接受,还是值得研究的。另外,民族新闻内容偏重强调扶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建设方面的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少数民族群体的主体意识和少数民族价值观的传统属性的内容,过多强调少数民族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发展的弱势地位。在民族新闻的报道中体现出的少数民族同胞很多都以帮扶的对象进行报道。民族新闻报道内容单一。

三、少数民族新闻报道的新思路

少数民族新闻报道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民族新闻重要作用的发挥,制约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针对民族新闻报道表现出来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新思路,从而提高民族新闻报道的水平,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一)明确少数民族新闻报道的职责定位少数民族新闻报道的价值在于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维护民族团结,服务于和谐社会的文化发展。我国对少数民族新闻报道比较重视,也做了大量的有益的尝试,但是在少数民族新闻报道的职责定位上仍然表现出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少数民族新闻报道从业者要始终明确少数民族新闻报道的重要职责,更要明确少数民族新闻报道的职责定位。一要具有促进民族团结意识,始终牢记少数民族新闻报道的特殊使命,无论在日常的新闻报道中,还是在民族性突发事件发生时期,都要在少数民族新闻报道中时刻体现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主旋律;二要始终明确少数民族新闻报道的重要性,始终保持民族新闻报道的长期性和稳定性,注重发挥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从而维护国家稳定,促进民族团结。要使每一位新闻工作者甚至每一位社会成员都要明确少数民族新闻报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在民族新闻报道的规模和质量上下工夫,使其真正发挥作用;三是要建立长效机制,加大民族新闻报道的宣传力度,建立民族新闻报道的常态机制,把民族团结这一核心精神始终渗透到民族新闻报道之中,不断强化民族新闻报道对少数民族根本利益的保障作用,使少数民族群众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四是要肩负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职责,扩宽少数民族新闻报道的内容和视野。不仅仅局限于对少数民族地区帮扶的报道,而要切实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民族习俗等内容的传播,使得少数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努力培育少数民族同胞的文化认同感。一方面使少数民族群众更清晰地了解外部世界,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另一方面要促进外部世界对民族地区的了解,形成良性互动的发展环境;五是要具有维护少数民族合理诉求的责任,少数民族新闻报道要成为沟通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拓宽少数民族同胞合理诉求的渠道。

(二)提高少数民族新闻报道从业者的素养少数民族新闻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民族新闻从业者素质的高低,高素质的民族新闻报道从业者是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民族新闻不仅具有新闻的属性,还具有很强的民族性,肩负着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的特殊职责,更肩负着传播民族文化的使命。对于民族新闻从业者的要求也必然要高于普通新闻从业者,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新闻采写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民族理论知识和敏锐的政治觉悟。因此,民族新闻从业者素质的提高也需要从多方面共同努力:一是要努力提高民族新闻从业者的业务水平,注重高素质新闻人才的引进,不断提升民族新闻工作队伍的整体工作水平;二是要提高民族新闻从业者的待遇,避免人才流失,使高素质的民族新闻工作者能够扎根于民族新闻事业,为民族新闻工作贡献力量;三是要为在岗的民族新闻从业者提供在职培训的机会,使他们不断开阔视野,提高民族新闻工作的水平,适应民族新闻工作的要求;四要提高民族新闻从业者的责任意识,使民族新闻报道扎根于少数民族生活之中,提高对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经济发展等方面内容的报道水平,要努力地改善人们一提到民族新闻报道就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对少数民族的帮扶政策、少数民族的弱势群体地位,而要努力拓宽民族新闻报道的视野,增强民族间的和谐沟通和对话;五是要提高民族新闻从业者的自觉意识,要自觉地承担起保护和传播民族文化的职责,少数民族文化体现了独特的民族个性、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智慧,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与少数民族的历史具有紧密的联系。要在民族新闻报道工作过程中自觉地提高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

文化对民族的重要性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亚文化;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民族分离主义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伴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让世人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是民族分离主义并未随着经济的繁荣而枯萎,反而呈现出日益增多的趋势。表面上看,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存在、大国的强权政治、威权解体下的失控、全球化进程的影响、政府政策的失误、殖民主义的贻害、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等等都是引发民族分离主义的重要因素。但是仔细深究,文化因素才是现象幕后的真正本质。它主要体现在亚文化与民族认同的层面。

在这方面,学界曾进行过一些有益的相关探索,有的侧重于从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关系的角度探讨民族分离问题,如台湾邵宗海等编著的《族群问题与族群关系》、王希恩的《说民族认同》,有的从中央与地方关系角度探讨以地域为基础的亚文化,如Crosston Matthew的Shadow Separatism:Implications for Democracy Consolidation,Bur-ling,VT:Ashqate,有的从民主的角度探讨民族分离主义,如Spencer,Metta.的Separatism:Democ-racy and Disintegration,有的从国家整合的角度探讨民族分离主义,如Beterand M·Roehner的Separatism and Integration,Roeman and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有的从宗教认同的角度探讨民族分离主义,如Bhatt,S.C.的The Great Di-vide:Muslim Separatism and Partition,还有的从文化的角度探讨民族主义,如郭洪纪的《文化民族主义》。尽管这些探索是后续相关研究必不可少的基础,但是探讨亚文化、民族认同与民族分离主义三者之间的关系仍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一、多民族国家存在的两对内部矛盾

(一)主文化与以民族为基础的亚文化之间的矛盾

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种现象中,“文化”也许是最难为人们准确把握的现象。它不仅包括特定时空背景下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形态,而且包括这一物质形态于精神层面的投射形式,后者往往反过来成为人们行为方式的模塑力量。从这一意义上说,文化是一个社会的物质特征与非物质特征的总和。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从文化的性质和相对地位来说,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的整体文化,可以分为主文化和亚文化两部分。“主文化是指在整体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它对社会绝大部分成员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具有决定性或产生重大影响的作用。亚文化是指其主体在从属于主文化的前提下,表现出明显差异的局部性或类别性的文化。主文化主要反映整体文化中的普同性,亚文化则更多地体现整体文化中局部部分的特异性。”

民族作为一个重要的亚文化群体,与主文化往往存在相互冲突的可能性。所谓民族,此处主要指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血缘关系、共同心理情感的人群共同体,亦即ethnic意义上的民族。而所谓亚文化群体,此处主要是指其成员忠于本群体的传统与思想体系,抵制主流文化对其进行社会化的群体。当今世界,即使在许多发达国家,仍有一些地区保持着与所在国主流文化相区别的具有独特性的文化。发展中国家这种情况更是显著。这种亚文化通常以民族特性——表现为各民族对语言、宗教或其他文化表象的不同理解和尊重——为参照物。尽管多民族国家的中央政府力图把自己的主文化在尽可能广泛的意义上传输给全体国民,但这种理想在中央政府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外的一些边缘地区总是难以实现。“那些地区基本上实行家庭小生产的农业经济,边缘文化可以毫无困难地保存。日后的外来因素即使在构成对边缘文化自下而上的危险的同时,也作为一种刺激,促进边缘地区民族集团采取相应的集团行动来保卫传统文化和地方惯例。于是不仅虚弱的中央政府难以吞并强大的边缘地区,甚至有些相对强大的中央政府,也往往以外交手段吞并边缘地区,从而使后者拥有相当的自治程度。一旦边缘地区拥有某种自治组织,便奠定了相互作用集团形成的基础,因为这些独特的机构可为那些坚持边缘文化的人提供职位,而他们往往更倾向于维护本民族的集团文化。”因此,这种对社会结构和传统文化解体危机的感受和保护性反应很容易演变成对外来先进文化一体化的情绪化抗拒。结果,为保持自身民族文化传统的纯洁性、连续性及优越感,形成了对民族同一性的强烈追求,从而产生了主文化与亚文化之间的矛盾。

(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矛盾

有民族,就有民族认同。所谓民族认同(eth-nicidentity),就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自觉认知。它属于文化认同的范畴。民族认同来自于民族之间多样性文化的互动。一个民族在同他族互动的过程中产生了强烈的历史、语言、文化及社会等多方面的认同意识,进而把我群(in-group)与他群(out-group)区分开来,这便表现为民族认同。民族认同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同民族之间的接触、交往、斗争、合作等刺激了民族认同的产生、发展、强化,甚至发展成为一种民族自我中心意识。因此,可以说,一个民族的认同过程,是在和别的民族发生关系中而不断刺激体现出来的。费孝通把民族认同的发生看作是一种“人己之别”形成的过程,而梁启超则把它看作是与异族相接触,“对他而自觉为我”的过程,都是这个意思。

民族认同有两个基础:其一是文化。文化原初情感在民族认同中十分重要。这些原初的情感联系构成身份与认同的基础。不同的群体在不同的物质环境中创造了不同的文化内容,而不同群体的人们也正是在这些文化的不同中感悟自我,形成自己原初的文化情感,从而进一步意识到自己的民族归属的一文化是民族存在的基础,也是民族认同存在的根基。这一特点使得民族认同比其他认同有着更为持久的聚合力。

其二是血统渊源。“民族的要素中不一定存在血缘关系,尤其现代民族,但人们却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民族与血缘联系起来。有意思的是,近代、甚至现代社会形成的一些民族,原本没有任何血缘上的联系,却也在自己的民族认同教育中大量加入血缘的成分,形成所谓的‘拟制’血缘关系。民族认同的这种血缘溯源倾向源于早期民族的血缘性:氏族、部落及其他早期民族都是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现代民族的血缘溯源指向是对血缘民族时代的一种歪曲性记忆。但也正是有这一特点,民族认同也比其他认同有了更强固的聚合性。”“实际上,民族认同因其具有的强大聚合力仍是一种人们普遍重视的‘政治资源’,但它是一柄双刃剑。进步的力量利用它,可以促进民族繁荣、社会稳定、国家发展和世界和平;邪恶势力利用它又可以制造分裂、破坏团结、危及国家安全和国际局势稳定。当代世界因民族因素而发生的各种争端,因霸权主义对民族纷争的介入而导致的局势动荡屡见不鲜。因此,应正视民族认同的影响,因势利导,学会和掌握这一‘政治资源’的正确利用。”

对这一“政治资源”的正确利用与国家认同密切相关。所谓国家认同(state identity),是一个近代概念,是近代民族主义发展的产物。国家认同属于政治认同范畴。自法国大革命以来的近代民族主义既是一种意识形态,更是一场基于这一意识形态之上的政治社会运动。近代民族主义最直接的政治产物就是民族国家。任何一个近代民族国家都包括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方面是民族国家制度,另一方面是境内居民的国家认同。如果说,民族国家制度是民族国家的“硬件”,那么国家认同就是“软件”。这里国家认同就是所谓的爱国主义,即对民族国家的一种依恋式的情感。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在现代多民族国家,伴随着当代公民权的出现,双重的认同也开始出现:一是对民族的认同(文化的认同);二是对国家的认同(政治上的认同)。一方面,二者是统一的。国家认同以民族认同为基础。国家认同的最初效力来源于民族认同。民族认同的进一步发展就是国家认同,二者是并行不悖,可以共存并续的;另一方面,二者又是对立的。民族一般具有共同的文化和传统,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有共同的语言。而国家以公民资格作为对共同体成员资格角色定位的依据,通过对其范畴内的多元民族认同进行公民个人权利和自由的_、法理重建-,营造公民对国家共同体的认可,进而构建国家认同。在这一过程中,民族认同势必会对这一法理重构过程产生抗拒反应。因此,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矛盾是多民族国家维护社会稳定与统一需要解决的一个长期课题。

二、民族分离主义对两对内部矛盾的利用:文化疏离策略

正因为多民族国家存在上述两对内部矛盾,这一内部矛盾准确地说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处理得当就会妥善化解矛盾,处理不当就有可能会使矛盾激化,为民族分离主义分子所利用。民族分离主义也正是极力利用这一点实施其文化疏离策略,从而进一步达到政治疏离乃至于脱离所在国家的分离目标。

利用之一:强调文化本位

勒庞指出:“现代文化的养成过程就是旧的平衡被打破,各种要素在变化了的环境中重新组合从而形成新的平衡过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重新组合为民族分离主义提供了一整套思维程式、风格和行为规范。他们强调一种自我封闭的亚文化民族意识,始终强调国家地缘位置与民族聚落的一致性。在民族分离主义者看来,土地的根源和共同的祖先构成了民族伦理价值的核心,民族被视为一种绝对的生物模型或历史模型,这就导致了生物进化观和历史决定论在族体意识中的泛化。因此,民族分离主义在主张民族从所在国家分离时,日益主张恢复历史文化建构,保持本土价值形态,以便寻找族体内在的原初生机,用来融合传统与现代。它除了保留部族主义和种族主义的某些特征外,还深深为本土性的宗教文化系统所限,并越来越带有基本教义派的倾向。因为宗教的产生最初只是克服生存孤独的一种方式,同时作为地缘文明的界限特征。尽管现代化有着无可置疑的优越性和强制性,但是现代化本质上是一种世俗化的运动,往往给本土的宗教带来道德和价值的迷茫,因而,民族分离主义不仅关注因世俗化而导致的传统精神的失落,也关注因文化冲突引发的权威失落的危机。它们只承认外来的先进物质技术,但不接受相伴而来的文化价值观念,以此确保民族的所谓“纯洁性”、社会结构的壁垒化、地缘政治架构与民族模式的同一性,以便涵盖本土文化价值,培育民族优越感,进行所谓“民族文化自治”。所谓“民族文化自治”,按照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其“主要的、根本的缺陷,就在于它竭力要实现最精致、最绝对、最彻底的民族主义。这个纲领的实质是:每一个公民都登记加入某一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是一个法律上的政体,有权强迫自己的成员纳税,有本民族的议会(国会),有本民族的‘国务大臣’(大臣)”。因此,民族文化自治的实质就是企图通过民族文化自治进行民族分离。民族文化自治的口号,“马克思主义同民族主义是不能调和的,即使他是最公正的,纯洁的、精致的和文明的民族主义。马克思主义提出以国际主义代替一切民族主义,这就是各民族通过高度统一而达到融合”。作为这一目标的产物,一切民族文化资源被用来重塑民族价值,推行文化绝对主义。而在现实生活中,“文化相对主义主张每一种文化都有对它而言行之有效的道德和正义标准,没有一种文化比另外一种文化优越,因此不应该在所谓普遍正义的基础上干涉另外一种文化”。民族分离主义的文化绝对主义,亦即文化本位导致的文化优越感在对本民族文化进行保护与重塑的同时,形成了对其他文化的贬低与歧视,最终导致自我封闭与僵化,难以融入主文化。在这种主文化与亚文化不兼容的情况下,亚文化群体必然与主文化产生心理隔膜和文化疏离,恰好迎合了民族分离主义的文化疏离目标,进而导致多民族国家的动荡与不安。

利用之二:文化疏离导致政治分离

“文化认同是一个体系,是由对不同文化层面及构成要素的认同而构建成的,由认同体系内某些构成发生变化而引起的认同的变化就是文化认同的新构建。”“文化认同有着核心与边缘的区分。一般来说,对于文化的外层,即物质层面,较容易为人们所认同,譬如大众生活文化习俗。在文化的核心层,如信仰问题,改变,一般为人们短期内所能认同。”本来,人类由于历史、地域和社会的复杂差别,文化的差异性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当两种不同的主体或两种以上的文化相互交汇时,不同的主体都会依照自己的思想模式进行解读。不同的民族在文化交往过程中具有一些无法沟通的成分和倾向,是无可厚非的。究其原因,无非是为了保持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纯洁性而拒绝对外交流,或者是由于历史积怨较深,文明断层难以弥合,因而强调差别,强调矛盾,用民族情绪替代和平交往。然而,如果片面地强调差异性,忽略了同一性,那么,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差异性进一步加大,隔阂进一步加深,导致心理疏远与政治分离。因此,“各民族共同的文化,以绝对宽容的态度对待用何种语言进行宣传的问题和在这种宣传中如何照顾一些纯地方的或纯民族的特点问题。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绝对要求……任何在涉及无产阶级的问题时把某个民族文化当作整体同另一个据说是整体的民族文化相对立等等的行为,都是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应该与之作无情的斗争”。然而,民族分离主义的文化疏离策略就是刻意强调这一差异性,强调民族认同的优先性,否认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一致性,用民族认同的文化内涵代替国家认同的政治本质,进而将民族认同的文化内涵逐渐演化成从所在国家分离的政治目标。他们以种族(或者宗教和语言)来界定自己的身份认同,因而象征不同种族或宗教身份的族际关系,成了划分“我们”与“他们”的对立关系,原本的内部矛盾转化为复杂的敌我矛盾。冷战结束后的民族分离主义正是利用这一策略,重建本民族的文化价值系统与民族认同,否认对所在国家的认同,以达到获得本民族的国家身份这一分离目的。原国家解体后的族际冲突就是典型案例。

三、解决之道的探索

针对多民族国家存在的两对内部矛盾以及民族分离主义对它们的利用,探索一些解决之道、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与统一,是很有必要的。

探索一:培养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建设国家认同

发展经济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那种认为经济发展后,民族问题会自然解决的观点,实践证明是错误的。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还需要培养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构建国家认同。民族分离主义的目标之一就是建立本民族的国家,这有可能是在否定现有国家合法性的基础上建立的。合法性是一个价值判断的概念,它是指“任何政治系统,若具有能力形成并维护一种使其成员确信现行政治制度对于该社会最为适当的信念,即具有统治的合法性”。J·Rothschild认为:“政治系统统治的合法性,涉及系统成员的认知与信仰,即系统成员承认政治系统是正当的,相信系统的结构与体制及在既定的范围内有权使用政治权威。”国家要获得合法性,就要使自己的行为及价值系统与社会的价值标准相一致。国家可以利用一定的方式影响社会的评价,如政治社会化。不过,社会作为最终的评判者,国家的作用方式必须在社会认可的范围内运行,否则将会危及国家的合法性。对于民族来说也是如此。在多民族国家,当一个民族不认可国家的合法性时,导致的结果就是民族分离主义的产生。要解决国家认同意识的危机,国家有两点措施:一是使国家行为满足该民族的要求,适应该民族的价值观,这就是伊斯顿所说的形成“特定支持”,即政治系统直接输出,获得该民族的直接支持;二是调整国家制度,实施文化整合计划,改进利益表达机构及方式,加强认同感,这就是伊斯顿所说的“散布性支持”的建立。正因为如此,国家可以加强合法性,培养一种综合文化意识,培养公民意识。公民身份意味着一个民族国家中单个成员的资格,意味着对特定国家的忠诚、期望与归属感。主观上,国家可以通过制作使用民族语言的大众传播作品在潜移默化中熏陶非主体民族的国家认同意识,培养国家认同感,以便能够使用公民意识代替族际意识,代替民族的分野。客观上,国家制度必须能够向人民提供各种形式的公共福利,使得人民在感受到国家权力存在的同时,获取国家政权所带来的利益。在主观和客观的综合作用下,国家认同意识可以被潜移默化地养成。

探索二:寻求重叠共识,构建同质文化内核

文化对民族的重要性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文化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1)12-0025-03

Reconstructing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Minority Sports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ization

LIU Jian,XU Changhong,LV Yun

(P.E.Dept.,Yun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 650500,Yunnan 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us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 analysis.It analyses the inevitability of reconstructing the national minority sports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ization,the action pattern of reconstructing the national minority sports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ization,and the measures of reconstructing the national minority sports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ization.And then,it reconstructs the national minority sports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ization.This study has theoretical meaning to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minority sports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ization.

Key words: minority;traditional sports; sports culture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化已经很自然地嵌入了全球每一个角落。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世界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人类各种文化的交流与互动成为可能,这种互动也正在逐步加剧。

文化重构,即文化的重新构建,指对已有文化现象的再加工,再创造,也是人们对已有文化现象的再认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指长期流传的在不同民族民间的各类体育活动。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是指在与它文化的交往中,通过整合外来的体育文化因子,即加工、融合、创造,使其成为本民族体育文化的一部分,从而建构出具有新的文化因子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过程。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愈来愈频繁,各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也日渐激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必将引发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一系列的变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尤其面临着西方体育文化和占主流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冲击,因此,需要对它进行重新建构,这对于调适其外在生存环境和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其发展路径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在各种异质文化的冲击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只有在保持本民族体育文化因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借鉴和融合外来体育文化的因子,进而重构出适应新的时代、新的形势背景下本民族的体育文化,使其与现代化的发展潮流相顺应,才能在现代化的背景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1现代化语境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的必然性

现代化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可避免地被卷入现代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经历着被主流体育文化同化的危险。各民族创造的传统体育文化由于受到现代化的影响,正逐渐被边缘化,甚至有消亡的危险。鉴于现代化过程中文化多样性受到威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宣言》。该宣言指出,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因此,体育文化多样化也应当受到人们的承认、肯定和保护。但被边缘化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须融合现代体育文化的因子,创造出适应时展的新的文化因子。在现代体育文化同质化倾向日益明显的时代,人类更需要多样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现代化无处不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已成为必然。在体育文化现代化的意义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已变成现代化的产物。事实上,尽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已经被卷入现代化进程,但产生这种传统体育文化的“当地”还处于不完全意识状态。现代化的体育文化可以使可能消失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新“复活”,但也让已有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原有的生产、生活领域脱离出来,走向表演的舞台。从一定意义上说,将一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变成舞台表演,说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已经变质,它在新的外部世界中获得一种新的适应。这也使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逐渐丧失保持其原生的稳定因素。因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现了本民族的宗教、价值、审美和思维意识等,也包括各种自然观、宇宙观、社会思想伦理等哲学思想,以及源远流长的物质文化。这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相对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具有相对稳定的传统体育文化形态,它以相对独特的、相对稳定的传统体育文化方式维系着本民族自身的文化。这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其他体育文化不可替代的。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独有的本土性,是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实践的经验结晶,具有实践性和经验性,而系统性和理论性相对不足。而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体育文化具有普遍性,是当前的主流体育文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对全球化和现代化冲击,无法与全球性的体育文化相抗衡,其传统的体育文化正面临崩溃或已崩溃,许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在消失。全球化与现代性的冲击是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不可规避的问题。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重构成为一种必然。

2现代化语境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的模式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文化重构即其与外来文化进行持续不断的接触时,原有的体育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因子以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即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适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适应分为被动的和主动的文化适应。主动地文化适应即自觉地文化适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的主要动力即来自自觉地文化适应,这种文化适应来自本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部。来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部的自觉文化适应决定其文化重构的结果,也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的决定因素。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的过程中,存在三种心态:一种是自我中心,全盘否定;一种是简单趋同,全盘接受;一种是有选择的接受。中国近代史上出现的“土、洋体育”之争在这里也有反照。当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对自我体育文化的丧失,如果无力扭转局面,产生的就是简单趋同,全盘接受。但这种模仿型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很容易在外来体育文化面前颓败,最终完全萎缩。如果在现代化过程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找到了自豪感,就可以促使其尽可能地展示自身的体育文化。这种源于集体自豪的文化将重新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到重生。

被外来体育文化牵引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构,称之为模仿型的文化重构。如果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其内部的自卑相结合,将彻底断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未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构也将无果而终。

来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部的文化重构,称之为创新型的文化重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的目的是发展和创新原生文化,必须通过在外来体育文化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部达成一种自豪的体育文化自觉意识,产生创新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新型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容易适应外来的体育文化冲击,并能从中获得新的体育文化因子,使自身的体育文化得到发展和前进。

3现代化语境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即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重新构建,是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象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也是我们对于已经存在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象进行再认识。在对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上,有创造论,但认为创造中应有继承;有保护论,但认为保护中应有创新。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过程中,必须自觉地融合和重组外来体育文化因子,使其成为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一部分,从而建构出具有新的文化因子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3.1首先承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化的体育还具有一定的差距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依存于特定的历史和文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其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也具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我们承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地位,但不加改造和超越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是在促进而是在阻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更不应高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中国现阶段的作用。

现代体育文化无论从物质层面、精神层面、还是制度层面都已经形成了完备的体育。应当承认西方体育文化的主流意识。当然,承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落后,并不是要全盘否定其文化,而是要究其不足,补其虚缺。只有这样,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文化才能自觉地去适应现代化的发展,才能自觉地吸取现代体育文化的精华,从而更好的发展。

3.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须树立现代意识,寻求与现代体育文化的整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实现现代性的重构,必须树立现代意识,要勇于打破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和单一的本民族传统文化观念,要勇于打破本民族传统文化对其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化的发展的束缚,要扩大交流,使之融入到现代体育文化的发展之中。

现代化的发展趋向,需要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扬弃“传统”,从而走向“现代性”。而现代体育文化所带来的异于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异质性体育文化则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重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先进体育文化因子。

在现代化的浪潮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由被动到主动地融入与现代体育文化,改造和发展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使其朝着文明、进步、科学的方向发展。

从文化发展的规律来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是吸取了人类文化的各种因子,通过整合而成的文形式化。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一个民族能够生活在隔绝的环境中,最终它们都将面临文化的选择,也就是文化的重构。在现代化的语境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文化相融合的产物,不存在纯粹的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或多或少地都融入了现代体育文化。

3.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的基础和发展的选择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且对其文化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吉登斯先生说过:“人类对自己的历史所保持的理解或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历史的内涵和改变历史的力量。”由此可以看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的基础是文化自觉。即当本民族的人对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有了充分的认识后,才能觉醒、反省和创建本民族体育文化,才能对本民族的文化进行反思,才能取长补短,促进本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因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必须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主体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下,对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发掘、改造和重构,以促进其现代化。

在现代化的语境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既要接受现代体育文化,也应该保持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独特性。各少数民族要从本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中吸取建构新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所需要的文化因子,又要吸纳能体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精华的现代体育文化因子,赋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新的生命力。

4结语

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生存发展下去,其重构是必然趋势,重构的过程也将是长期的。区别一个民族的体育文化,最核心的是文化的核心层面――民族的体育精神。在文化的重构过程中,变化的是表现形式,不变的是精神,当然两者的变与不变也不是截然分开和绝对对立的。形式的变化会促使内容的变化,内容的变化会带来形式的根本变化。只有在立足于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其他体育文化的优秀因子,经过不断重组、整合和融合,才能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构在现代化中生存和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文化多样性宣言》. 省略/chinese/2001/Nov/72229.htm.

[2] 达里尔・A・波塞,许建初等译.超越知识产权――为原住民和当地社区争取传统资源权利[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3.

[3] 塞谬尔・亨廷顿.全球化的文化动力――当今世界的文化多样性[M].北京:清华出版社, 2004.

[4] 周宵.民俗旅游的人类学探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5] 塞谬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6] 汪海涛.民族文化认同与民族传统体育转型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5(11).

[7] 田祖国,白晋湘,钟海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变迁与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03(4).

[8] 董亮. 历史传承与现代创新:四川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问题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12).

[9]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上海:三联书店,1998:61.

[10] 郑晓云.论全球化与民族文化[J].民族研究,2001,(1).

[11] 陈艳美.论现代化语境中西部地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4).

[12] 邢启顺.旅游开发与乡土传统文化重构――旅游人类学视野中的乡土传统文化产业[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13] 邓星华,黄彦军.体育全球化的西方化倾向[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