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包装设计研究论文范文

包装设计研究论文范文

包装设计研究论文

包装设计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在几年的建设中,始终坚持围绕课程内容、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手段、师资队伍、工学结合与职业岗位等方面来实施。探讨高等职业包装设计教育特色,能够提升包装设计教学质量,促进艺术设计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课程改革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环节,也是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具体再现。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示范性建设中的重点专业装潢艺术设计(商业美术设计)的核心课程“包装设计”课程,于2002年开始进行课程改革,2002年成为部级高职高专试点专业商业美术设计中的主干课程建设,2004年被评为学院精品课程,2005年获得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精品课程,2007年被教育部评为部级精品课程。实践证明,加强高职装潢艺术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对于高等职业院校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教学团队、课程体系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制定明确的课程目标

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课程要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这对培养装潢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目标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包装设计精品课程是装潢艺术设计(商业美术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主干课程,是具有影响力和示范性的课程。因此,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应充分体现高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特色,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本,以高素质技能培养为核心的指导思想。面对装潢艺术设计(商业美术设计)职业岗位群,该课程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实践知识则强调专业技能,学生在掌握必要的包装设计专业知识基础上,通过技能训练,进行包装设计实际项目,提高包装结构设计和包装创意设计实践能力,具备对商品包装设计中进行包装容器、结构、材料、印刷加工等设计制作的能力。

二、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优化教学内容

课程改革内容是精品课程建设最重要的基本条件之一,教学内容既要符合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又要知识结构合理,注意高职包装设计的科学性。包装设计精品课程教学的构建就是立足于能力的培养,从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一技之长+综合素质”为出发点,以培养该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线,优化包装设计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表现为:一是理论教学内容的合理优化,将原“包装设计概述”“包装容器设计”“包装结构设计”重组成为包装设计基础课程,对涉及到包装容器、结构、原理、材料和印刷工艺等较为分散的知识进行整合优化,使该课程包含了包装设计的工艺制作全过程的知识。二是课堂的教学内容与市场商品包装开发实际相联系,与企业生产的发展紧密结合,强调实用性。在包装结构设计课程中,整合包装容器结构的内容,把较难的容器计算等方面知识适当放到实训中,增加了市场常用的纸质包装结构设计的教学内容,瞄准地方特色商品包装项目,有针对性地进行项目课程的授课。让同学们进行实际包装设计与制作,增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操作体验。三是加大纸质包装设计的实践教学的内容,安排学生动手制作纸盒造型训练课程,感受体验纸质包装设计结构等方面知识与技能,然后让学生到超市货架上去分析对比,反复修改调整。通过校内外指导老师评定后,让学生到制作公司按实际尺寸制作出来。要坚持有目标地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并与包装行业的职业资格技能相结合,形成较为完整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比如,2005届商业美术设计专业黎镜昭、石建峰等同学设计的《古韵——普洱茶系列包装》作品,获得2007年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包装设计大赛铜奖,还获得首届全国大学生优秀毕业设计作品银奖。在课程设计上,应及时把包装设计最新理念和设计制作内容融入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理解包装设计原则、市场动态和消费者的需求。

三、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改革教学手段

精品课程建设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融合,体现两个“学”,五个“用”的方法。两个“学”指的是学习内容适合“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五个“用”指的是学生学了以后“会用、够用、管用、能用、好用”,逐步完善学习和实训一体化。除此,还应建立包装设计实训室、多媒体投影设备以及计算机、制作机、打样机、装裱机、压型机和包装实物作品为一体的教学设施,还建有包装设计陈列室。根据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要求,建立了校外包装设计实训基地,以创意设计、制作出片、制版打样等一整套的工艺流程设备,让学生掌握包装设计的专业技能。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特点,逐步开发了包装设计网络教学资源,使精品课程的教材、电子教案、课件、学习指导、试卷、视频录像、网上答题等教育资源网络一体化,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为学生自己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了一个较大平台。同时,也为包装行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建立了一个资源共享的学习平台。

四、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构造双师教学团队

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主讲教师队伍的结构,按照教育部的精品课程的评审指标要求,我们按照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以国家示范性建设中重点专业的核心课程为依托,采用了“三个坚持”的具体措施。

1.坚持引进和学院培养相结合的专业教师建设方针,积极创造良好的环境,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双师型”教师安排到精品课程主讲教师团队中来。《包装设计》精品课程是由中国优秀包装设计师、高级平面艺术设计师、高级商业美术设计师和学术水平、教学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主讲教师组成,结合校企合作的原则,配备了公司设计总监、辅导教师、技师等,构建成一支年龄结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合理,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师梯队。教师团队成员思想活跃,在全国级、省级立项获得教改课题3项,发表高质量教改教研论文十多篇。指导学生的设计作品在全国、省市级获得金、银、铜奖和优秀奖160项。

2.坚持实施教师团队继续教育的优惠政策

学院制定了《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管理条例》,并设精品课程专门建设经费,其中一项是规定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鼓励专业教师攻读硕士及在职研究生学习,参加国内外专业高级培训班,提升了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每年安排教师下企业生产一线或专业实训基地参加设计创意项目的实践、职业培训或技术服务,合理安排中青教师培养计划,不断适应新时期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

3.坚持实行导师制和岗前培训制度

学院相继出台了《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导师管理法》和《导师任职条件》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采取由老教师指导青年教师组织教学文件或相互听课、评课的办法,并组织青年参加课程改革工作和精品课程建设。带动青年老师申报科研课题,有计划选派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进修,参加全国性学术交流活动,带领青年教师下企业一起开发品牌设计项目,促进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设计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地培养了精品课程主讲教师的梯队形,保证了精品课程建设的连续性。

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其建设的过程中,强调了高水平的定位,充分体现精品课程的先进性、科学性、教育性、实用性和示范性的标准。紧紧围绕社会需要和行业需求,明确艺术设计类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要求,进行了包装设计精品课程一系列地改革,有效地实现专业教学与素质教育并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举,教学活动与设计创新同步的教育目标。在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中,我们加强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保证了包装设计精品课程不断完善的建设过程,促进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最终提升了艺术设计专业主干课程教学质量和整体教学水平。

五、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强化实训环节

从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的角度分析,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中,实训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国家、省市教育主管部门都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要求在精品课程建设中,注重实训与实习,搞好生产性实习,并要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在学院大力支持下,建立了广东包装技术协会设计委设计中心、广州沸点设计公司、番禺日报印务中心、广州番禺新龙包装印刷有限公司、香港艺宝制品有限公司等10多家校外实训基地。在校内建立包装设计实训室、包装材料实训室、包装印刷实训室等实训基地。逐步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保障了包装设计精品课程的正常实训教学运转,提高了示范性重点专业建设中的教学质量。一是重视实训,强化产学研的结合,安排学生在校内实训室完成技能训练后,就到校外实训基地,在车间工艺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讲解与示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技术工人交流,主讲教师到现场配合指导,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到包装印刷各个生产环节学习,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开发地方特色包装。创意设计地方特色包装,这是市场的需求,也是实践教学的重点。比如,2007届商业美术设计专业2班实习一组同学,到香港艺宝制品有限公司,进行茶叶包装的开发设计。在实习这一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熟悉的土特产品包装进行创意设计,学生在参加实践项目中,感受到了包装设计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注意实践教学环节中对学生的考核与考查,认真抓好每一项实训课程的环节,及时对校内外实训成绩进行评定。美术设计专业2班实习一组同学设计的《番禺三宝》《普洱茶》《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等作品,参加了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包装设计大赛。三是加强生产性实训考核,安排学生到香港艺宝制品公司实习,直接参加公司的包装设计开发、制作、打样等工艺流程。

六、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编写指导教材

为了配合精品课程建设,学院组织教师、设计师共同编写了《包装设计》新世纪高职高专教学成果教材,以及教育部部级十一五规划教材。

该教材在全国同类院校反响很好,至今已经是第11次印刷。根据授课老师的意见和学生的建议,包装设计公司设计总监也参与编写,加上近几年的专业调研与教改成果进行修订,增加职业岗位和专业技能知识,2008年作为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正式修订(第二版)出版,这就丰富了包装设计教材的内容,更加适应了职业岗位的需求,提升了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的互动能力。

配合《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增加包装设计职业岗位知识和技术,把纸盒包装结构设计内容增多,帮助同学们了解更多的包装造型案例。并与包装设计专家编写包装设计实训指导书,按照企业管理工艺程序与步骤来编写,方便学生自学。编制包装设计电子课件,其中除了编写包装艺术设计外,还编写了包装设计欣赏、最新包装设计和中国之星获奖作品、世界之星国外作品选等参考资料。除此之外,还按类别编辑,如商品包装、食品包装、酒类包装、工艺品包装、化妆品包装、玩具包装等多种包装设计作品,为同学们提供生动的包装设计参考图例。我们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还将图书馆、艺术设计资料室1000多种的包装设计出版物目录挂在网上,整理全国30多个包装设计及相关的网站链接,既为教师提供授课参考资料又为学生自学包装设计提供学习资源,同时也为社会包装从业人员继续学习提供了一条自学途径。

包装设计精品课程的建立成为教师和学生互相沟通交流的平台,完善了包装设计课程优质教学资源。为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岗位群的新要求,我们将继续对包装设计精品课程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完善,不断探索、精益求精,以更好地为高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编.国家精品课程——2004[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范唯,马树超.关于加快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6(10).

[3]程静,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诠释与应对[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4]侯治富等.精品课程建设目标及实现途径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6(1).

[5]柳礼泉等.精品课程建设与一流教师队伍培[J].高等教育研究,2007(3).

[6]胡宝荣.课程改革的文化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包装设计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国民族文化、现代包装设计、风俗习惯、交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包装已由商品的附属地位逐步演变成为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重视商品的第一质量的同时,千万不可忽视了商品的第二质量既商品的包装设计。包装的质量不但直接影响着顾客的购买欲,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商品的品质,严重的话甚至会影响到国家的声誉。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包装业起步晚,需要理顺的环节多;需要修正的观念多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大,这是中国包装的现状。在这种背景下,借鉴国外成熟的理念和先进的技术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然而,一味地将中国包装的希望完全寄于"洋"。则不符合实际,可能会导致"水土不服""消化不良"等负面效果,反而会使中国包装误入歧途,因为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生命线。我国是一个有着六七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既厚且广,博大精深的优秀民族文化底蕴,这一切都是我们后人享用不尽的宝藏,我们只有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中国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吸收国外成熟的经验与先进的技术,才能使我国的包装设计立于世界包装之林。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风格习惯、文化教育、历史传统、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的融合。而包装设计中的民族特色则是民族文化在商品包装上及商品中的形象化、特征化、具有代表性,能够在文化心理上接近消费者,与消费者紧密沟通,这是包装设计富有成效的一个重要且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因此,更深层次地去挖掘中国文化艺术中的宝贵财富,对中国古代以及民间的艺术和设计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创新,才能使中国的民族文化更好的借助包装这一宣传媒介传播于世。然而,在当前,有一些短视的设计师被大量的西方设计观念和作品蒙蔽了双眼,在"西风"的声浪中迷失了方向。只是一味的推崇西方设计流派,设计大师。而对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漠不关心,全盘否定,或是追求设计形式上的哗众取宠,却对生活失去了真挚的理解。生活是设计的源泉。没有生活,便没有设计艺术。这一真理永远具有意义。注重生活,消化和吸收中外优秀文化的精髓,发展自身的竞争力以抵制西方国家的经济侵略,这是我们当前设计师不可推卸的历史职责。

当今世界,象中华民族这样的一脉相传的国家屈指可数。基于这一点,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回顾历史长河,曾经盛极一时的古埃及文化,在经历过古王国、中王国和新王国的辉煌之后,终于在公元前11世纪沉寂在尼罗河腹地的沙漠深处;曾经为地中海点燃文明之火的古希腊文化,在经历过克里特-迈锡尼文化的辉煌、希腊城邦的繁荣、亚历山大帝国的东西方交流之后,终于在公元前2世纪的三次马其顿战争之后,折戟沉沙在爱琴海中;建立在古希腊文化基础之上,把古希腊文化发扬光大的古罗马文化,在辉煌了上千年,完成了地中海文明的传承任务后,也在蛮族的劫掠下,于公元5世纪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中国的民族文化却保持着丝丝入扣的传承关系。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之下,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中华民族的子孙,都以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为己任,为荣耀。这种使命感,不仅为占绝大多数的汉民族所独有,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兄弟民族所共有。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长卷中,真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儒家,道家和禅宗。儒家创始人孔子以其"仁学思想",深刻地解释了美与善的关系。道家主张"无为",认为美在于超越功利的自然无为,采取听其自然的心态,从而达到"物我合一"。佛教的"禅宗"则崇尚"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的宇宙合一的精神。总之,中国传统文化长期以来坚持从个体到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灿烂成果如若在包装设计形态中以形象化的直观方式和情感语言表达出来,它定能为中国的包装设计带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但其前提是必须深入地去研究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认识越深则底气越足,其设计也越有厚度。然而,这里所谓的民族文化的体现并非是简单的在包装上画上一、二个京剧脸谱,或者把塑料换成瓷器。因此,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不能只立足于形式,应该切实地把握其精神所在。

下面就笔者就如何将民族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包装设计中作一些探讨。一个成功的包装设计必须合理运用并巧妙搭配包装的五大核心要素。即文字、色彩、图案、材料、造型。首先,我国的文字演变也就是文化历史的演变过程。如:在中国的传统书法中,有着不同风格的正楷、草书、隶书、篆书等。这些传统的文字书写形式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每一种字体都曾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例如图1笔者以传统书法字体和传统粽叶作为包装设计元素以此体现寿司的悠久历史。

其次,包装的色彩运用对消费者心理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然而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宗教对色彩的要求及认识也不一样。如中华民族对红色有着崇敬和热爱的情意,习惯将红色用于喜庆和节日,它给人以热烈、热情、向上、团圆的色彩感觉,象征吉祥、幸福、威严。例如图2笔者为元祖食品系列所做的包装作品。作品以红色作为基调以及传统年画图案给人浓郁的民俗喜庆感。但是在西欧,一些国家却对红色有仇恨和恐惧的心理。在他们心理上认为红色有粗暴、侵略和战争的色彩感觉。因此,在选择包装色彩时要严格考虑消费者的差别,研究和掌握不同消费者对色彩的不同心理接受程度。要投其所好,因人而异,就应该首先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再次,图案是包装设计中的重中之重,传统图案在包装中广泛应用。既美化了商品的外观又体现了独特的民族精神。自古以来,有关的传统可视图形。如:雕刻、剪纸、刺绣等工艺品图案,以及诸如戏剧、服饰、脸谱与道具、兵器、建筑、家具、生活用品、纺织印染等物品的装饰图案纹样,还有古典名著、民间传统、神话故事等作品中内容场景的插图等等。例如图3笔者所做"中国文明"丛书的书籍装帧设计采用了大量的中国传统图案来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这些传统图案只要与被包装的内容物有较密切的有机联系,而且运用合理得当即可很好地体现现代设计中的传统文化的因素。但是在图案的运用中更应关注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不同审美观念,以免犯了某些地区消费者的忌讳而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总之,了解各个民族和地方的不同审美观念以及特色文化产品,对于包装的成功设计和打通产品的销路无疑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无锡的泥人工艺品、油面筋及酱汁排骨等食品;苏州的松子糖、卤汁豆腐干食品、苏绣、檀香扇工艺品等;宜兴的紫砂茶具、南京的盐水鸭、板鸭等;安徽省的宣纸与墨、砚等;山东省潍坊的风筝;上海老城隍庙五香豆、梨膏糖等等。如图4中笔者为老城隍庙系列食品所做的包装设计。作品以上海滩老月份牌为基调配以多种传统装饰手法来表现城隍庙系列食品的地方传统文化。这类产品在包装设计中一定要将现代先进包装技术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神韵两者相交融,这样才能使包装在增加商品价值,增加商品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生活意识形态的提高,还可充分反映中国的湖光山色,风土民情,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对外宣传中国的形象,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精神的展现。最后,包装的材料运用,以及包装的结构与造型也是包装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传统包装材料主要是利用自然界的天然物品。如竹子,我国是世界上有名的竹乡、民间编制竹制品的种类很多,可以用来包装的就有托篮、竹盒、竹筐、竹篓等,而且能编制出许多生动、漂亮的图案,若我们巧妙的加以利用,就可开发出不少新颖别致的竹制包装。值得我们利用的不只是竹子,还有木、藤、贝壳、葫芦、粽叶、芦苇叶、等天然材料也可设计制作出具有反璞归真的意境。例如图5笔者为俏妮诗巧克力所做的包装设计。作品以木材作为其包装材料来体现天然食品的淳朴性。在包装造型与结构上可以借鉴传统的建筑、交通工具、家具、生活用品、娱乐用品、文具用品、体育用品、宗教用品等等用品生动、漂亮的图案,若我们巧妙的加以利用,就可开发出不少新颖别致的竹制包装。值得我们利用的不只是竹子,还有木、藤、贝壳、葫芦、粽叶、芦苇叶、等天然材料也可设计制作出具有反璞归真的意境。例如图5笔者为俏妮诗巧克力所做的包装设计。作品以木材作为其包装材料来体现天然食品的淳朴性。在包装造型与结构上可以借鉴传统的建筑、交通工具、家具、生活用品、娱乐用品、文具用品、体育用品、宗教用品等等用品中具有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且较为符合被包装对象或与被包装对象有着较为密切联系的要素特征。设计中应注意造型的美观、别致、精巧、结构的科学性和牢固度。纵观世界各国对于包装设计中民族文化的表现都与各国哲学、历史、经济背景相连。英国的包装设计受其严谨的正统文化影响,风格较为华贵具有古典、优雅气息。德国的包装设计受其哲学思想方式的影响,富于理性的传统特征。法国的包装设计呈现着一种融设计与艺术精神于一体的浪漫特色。而日本包装设计面对经济的高速发展,融会了大量的日本传统视觉因素,又体现了时代感,并形成了独特的日本风格。就是因为这些国家吸收了外来文化的同时,更加强烈的意识到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使其本土文化与现代设计得以交融。在此要特别说明日本的包装设计。同样在东方大文化背景的影响下,日本的包装设计既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又蕴涵深遂的东方民族文化精神,有更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设计师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也涌现出不少优秀的包装设计作品。不难发现,一些成功之作之所以成功,往往是恰到好处的运用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些作品既能体现出包装设计的时尚性,又能折射出各地区、各民族的不同的历史、文化特征和审美方向。例如:北京理想设计公司的"申奥标志设计"(图6)也有独到之处。申办会徽由奥运五环色构成,形似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的"中国结",又似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形。图案如行云流水,和谐生动,充满运动感,象征世界人民团结、协作、交流、发展,携手共创新世纪;表达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香港现代设计大师靳埭强先生的设计作品运用水墨语言结合现代设计技巧为中国的平面包装设计领域开拓了新境界(图7)。

基于以上的阐述,传统文化是人类历史文化长期发展过程中的积淀。研究传统文化是为了更好的将他们运用于现在和未来。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这种时代的责任感与紧迫感使我们每一位从事设计的人员不得不思考:如何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融汇贯通,相辅相承去开拓新的历史空间。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包装设计领域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需要更多的理性思维,更强烈的民族责任感,这将促使我们不断创造、完善一个全新的民族设计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国民间美术造型》左汉中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年。

包装设计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内容摘要:文化消费现象使现代的社会生活和消费市场变得丰富多彩。要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商品包装的文化设计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商品包装的文化设计归根结底是建立、健全包装设计的文化特征。

关键词:文化消费包装设计文化特征

文化已经逐步渗透于当今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方方面面,正逐步形成一种文化消费现象,使现代的社会生活和消费市场变得丰富多彩。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文化消费圈正在不断扩大,文化消费正在逐步成为当今时代的消费时尚。人们传统的消费观念正在潜意识中被改变,其消费已不仅仅停留在单纯的购买意义上,正在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的消费。要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商品包装的文化设计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设计为“人”服务,设计以“人”为本,文化消费毕竟需要具有文化品位的设计来支撑。

一、“文化”移入与“文化”消费

所谓“文化”,可以从广义、狭义两个方面理解。狭义的文化理解是特指人类的精神财富,如文字、知识、教育、信仰、艺术、道德、思想、法律等。广义而言,其内涵更为广泛,既包括精神财富又包括物质财富,即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是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并在这种物质生产活动中繁衍出来的文明,其随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产品包装设计作为视觉传播的一种形成,自从诞生之日起就与人类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在消费商品的同时,也在消费文化。当今人们崇尚名牌,追求时尚,认老字号等消费行为,就是人们对文化的心理需求的反映。

马斯洛研究的“人的需求”理论告诉我们,消费者的生活需求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的趋势大致为:实质利益的需求——实质利益为主、心理利益为辅的需求——心理利益为主、实质利益为辅的需求——心理利益的需求。

心理利益的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文化消费。设计师只有了解并把握消费者需求上的发展变化,才能切实做到设计为“人”服务,设计“以人为本”。文化消费圈的不断扩大,文化消费的时尚流行已经说明文化消费时代正在来临。包装设计要想适应文化消费时代的要求,必须建立、健全包装设计的文化特征。

二、包装设计的文化特征

设计来源于生活,设计文化当然离不开社会文化生活环境。设计师在设计活动中不是单纯地设计某一形式,而是设计创造一种生活方式或是一种新的文化。因此包装设计不仅要考虑设计的形式,更要充分考虑设计的文化因素。就包装的文化因素而言,一般包括商品文化风格、使用者的文化心理、生活文化习俗以及使用者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文化情缘等。

健全的包装设计文化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双重特征。包装设计文化的这种民族性的区域特征主要表现在包装设计文化结构的观念层面上,它反映了不同区域民族的心理共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环境造成不同的文化观念,直接、间接地表现在自己的设计活动和产品中。

包装设计文化的民族性既有稳定性、保守性的一面,同时也在自身的对立统一中不断更新、发展着自己的特点。所以,我们绝不能囿于自我中心的意识之中,走上民族本位化的道路;否则,必将绝于自身的弹丸之地。

要建立本国的设计文化特征,必须把设计融入到世界文化的交流之中,融入目标市场的文化之中。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和美学价值,文化的视点表现在“设计什么”和“为什么设计”上,所以要“全球行动”“本地思考”。

设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时代的。要建立包装设计的文化特征还必须把握其时代性时尚特征。设计是紧随时代重在观念的。一个民族共同体形成之后,便走上了漫长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这一历史进程的不同阶段上,该民族文化分别会表现出一系列的时代性特征。只要我们承认包装设计文化的承接性和发展性,就有包装设计文化的时代性存在。这是因为包装设计文化首先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是该民族各个时代的设计文化的叠合及承接,是以该时代的现实物质社会为基础,是传统设计文化的积淀和不断扬弃的对立统一,是历史性与现实性的对立统一。

包装设计文化的时代性特征,很自然地使我们的设计活动和产品不能用一个绝对的标准去衡量。不同的时代都有自己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其时尚性。不能把今天或昨天的标准当作绝对的、唯一的标准,对于历史的设计文化的评判必须认识到本身就是历史的,每一时代的包装设计文化都有其绝对的内容,都有自己的观念体系,都有自己的历史发展状态,都有这个时代的烙印,所以都相应地具有时代的局限性。没有这些认识,我们就不能对包装设计文化的时代性特征有一个全面的把握。

每一个民族的包装设计文化形成一个设计文化系统,每一个民族的一定时代的包装设计文化也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系统。而不同的包装设计文化系统里都包含了一些共同的文化因素,也包含了一些不同的文化因素。前者表现了包装设计文化的普遍性,后者表现了包装设计文化的时代性、特殊性。而每一民族的包装设计文化,又都有其人类性的部分。包装设计的人类性寓于民族性之中,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这是辩证统一的包装设计文化观。

民族性的形成和发展,大都以时尚为依托,包装设计文化的民族性意味着时代的选择,在对待传统文化问题的价值取向上,传承是本原,超越应是其走向。设计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周围世界及其发展趋势,同时看到设计同各门学科的密切关系,从而自觉地更新和扩大我们的知识,挣脱传统观念的桎梏,促进包装设计文化的更新与发展。

我国的包装设计无论是思维方式、价值判断方式、社会组织方式、设计方法以及设计形式等许多方面,都应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地多方位吸收、更新,以建立健全一个既有民族性,又有时代性的新的包装设计文化系统。这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必然,是我国包装设计水平跻身于世界先进之林的关键所在。

结语

就整个人类社会而言,真正合理的、科学的设计,应该是人性化的设计,同时必须是人文化的设计。所谓“人性化”,就是注重人的本性,回归人的本体;所谓“人文化”,就是注重历史和文化的传统。“现代设计的核心是人,产品是反映物质功能及精神追求的各种文化要素的总和,是产品价值、使用价值和文化附和值的统一。”因此,包装设计不但要在外在艺术形式以及内在功能效用上进行极尽自由精神的探索,而且必须体现人文社会价值观念的制约与引导。设计作为生活方式的创造者,体现了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要求,承载着人类文明延续的角色。设计的明天将是“文化”驱动。

参考文献:

[1]丁邦清,程宇宁.广告创意策略[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9.20.

包装设计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傩面具;傩服饰;包装设计;装饰艺术

包装设计在国内外不断地发展创新,包装设计的创作从文化背景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一面。各国有各国的文化背景,创作出来的包装风格也有着不同地方。随着艺术设计的理念和教育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商品经济的国际化趋势暗示着商品商业价值里蕴含的巨大文化价值潜力。包装的文化背景可以使产品很快建立起别具一格的风格。在艺术包装文化背景下,有些成分可能不会改变商品的实质,但却能使商品具有与众不同的独特色彩。傩文化被誉为古代文化的“活化石”,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曾被多次邀请到日本、法国、韩国、新加坡以及台湾、香港等地区访问交流,备受国际瞩目,有巨大的国际影响力。[1]因此,选择傩文化来融合到产品的包装设计中,不但符合产品包装设计民族文化内涵延伸的趋势,且极富商业价值,是包装设计艺术融入民族文化艺术的典型代表。

1 民间传统文化在包装艺术设计中的发展趋势

(1)中国包装设计的民族化趋势。包装设计随着不断的发展和变化,风格越来越表现多元化,各种民族文化符号与形象设计种类繁多。最近,在包装设计的民族化与本土化设计趋势中,中国的传统图案以及各种形象符号的应用已经达到一个高峰,特别是民族文化图案在各种高端礼品的包装设计中层出不穷,成为一种最具中国民族化的主流包装风格,在包装设计艺术领域极富代表性。最近几年,中国传统文化图案在商品包装上的设计手法与题材形式有了新的突破,各类题材都是通过对传统文化图案设计来表达对吉祥的寓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祝福等等。民族文化图案本身对文明的传承功能与承载性使民族传统文化应用到包装设计中之后,使设计的图案或者符号成为一种中国文化标志性的体现,也成为众多设计师设计的焦点和设计趋势。[2]我国的现代商品包装已经日益成为表达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一种全新方式。

(2)包装设计观念的内涵延展。民族传统文化符号或者图案在服装、面具、饰品等物品上的出现均源自于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随着中国历史的进程和潮流的发展,其已经具有了稳定性和时代特点,同时雅俗并含,也具有受各个社会阶层追捧的特点。作为传统文化图案与符号所体现的民族文化内涵,表达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下的群体,群众意识行为,表达了我国独有的民族文化魅力和民族凝聚力,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近年来,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平面设计都以图形的视觉表达为设计重点,加入传统文化元素之后的视觉表达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观念和设计方式,也给产品的包装设计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商机。最终,那些消极的拜金意识和通俗概念都会被极富积极内涵的传统民族文化所取代,带来产品包装设计领域的新时代,也代表着新时代特征感极强的,积极健康文化事务象征的开始。

(3)民族文化在包装设计发展中的体现。现代产品的包装设计一度被商品消费文化所左右,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导致了包装设计奢侈化的现象,最终导致大量文化垃圾的产生。同时,在消费文化的错误导向下,传统文化在商品包装上体现为高利润与高附加值,特别是一部分设计师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片面了解更造成了华而不实包装垃圾的产生。应该说这是最初市场经济导向下,传统民族文化在产品包装领域的糟糕体现。

为了迎合社会新形势发展趋势下的包装设计工艺要求,民族文化图案与象征符号等有民族内涵和民族文化象征意义的图案代替了倡导高贵化奢侈化的民族文化图案的包装,这是民族文化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自然体现,自然,朴实的材质和图案在包装设计中已经成为被重视的焦点。

2 什么是傩

傩,是一种有主图腾神、季节性的农事祭祀活动。在人类文明萌芽的最初,为了在强大的自然面前得以生存,求助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并认为自然有灵,以此来慰藉内心的愿望,从而形成了巫术行为,最初的巫术心理和巫术行为是对“自然灵”的膜拜,而到了巫文化发展到一定成熟的阶段,人类的生产力有了一定的解放和认知,则形成了对动物和植物的选择性崇拜,于是有了象征民族精神的图腾,即最初的傩文化。“傩”又指“人避其难之谓”意为“惊驱疫厉之鬼”。作为一种古老的祭祀活动,长期以来,傩文化就传承和融入我国传统习俗之中,即使到了现代也以一种传统民俗文化形态流传于民间,在这里我们主要从对包装设计工艺有借鉴意义的面具和服饰进行简略的介绍,如赣东傩文化中的傩舞面具与傩服饰。

傩文化艺术主要源自与傩神面具造型、傩庙造型以及傩舞、傩舞道具的造型和服饰色彩等。这些文化艺术以及传统造型和图案均可以有效地被借鉴到产品的包装设计中去。与傩文化相关联的傩舞道具可谓造型独特,傩舞时佩戴的面具共有24种之多,其中有来自于远古神话人物的傩舞面具现象,也有表示世俗人物和历史名人的面具形象,面具大小不一,均系樟木材质制成,除紫金色的傩神之外,其余的傩舞面具大致可分为四大色系:红色系以褐色为主色调,以表达上下关、判官和开山形象为主,显示精神为雄壮威武;黑色系则展示一种令人恐惧而面部诙谐幽默的小鬼、雷公、天将形象为主,它们面部表情夸张凶悍,眉毛粗厚,目瞪唇阔;白色系神态与人类相接近,受民间通俗传说影响较大。

3 傩视觉艺术与对包装设计的融入

(1)古傩文化图腾的造型意向。我国傩文化源自于对自然的崇拜,像对神雀的崇拜就是傩文化的崇拜典型,雀、雒、鸾、丹雀、彩鸾、鸾凤、丹凤、凤凰等神鸟图腾均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敬和追求天人合一的我国传统文化思想。这种与自然高度协调的传统文化精神可以被很好地应用到产品的包装设计工艺中去,表达热爱自然,尊崇自然的意识,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和人文价值。不得不说,这些造型秀美,颇具民族文化内涵的图腾形象给我们设计包装时带来了不错的灵感和创造的源泉。

(2)精美的傩舞面具和服饰造型意向。我们在上一节提到了傩舞面具具有丰富多彩的色系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傩舞服饰也是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承,构思奇妙,样式繁多新颖。对于包装工艺设计来说是不可多得的民族文化题材,给设计师带来了非常多的设计启示。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自殷商发展至今的文化产物,其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和造型装饰艺术,其工艺之精湛,装饰纹样之美仑,无不令人震撼和赞叹。依据傩舞面具和服饰纹样造型带来的启示,以及在图案、造型、色彩、纹样、雕刻、材料、传统纹样上给设计师带来的影响,笔者从实践应用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傩文化相关文化饰品在中国现代包装设计中传统包装材料的运用。包装材料可分为自然材料和(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再造材料两种。天然材料则属于传统包装材料的一个重要环节,属于一种用料广泛和生存率较稳定的材料,几乎贯穿了整个包装工艺的历史,如果在包装材料上运用民族传统文化材料则可以达到追求自然意识,返璞归真的效果。傩文化面具所应用的樟木材质便可以有效地运用于现代商品的包装材质中去,还有傩文化中的服装蜡染工艺以及扎纸艺术都可以运用到现代包装工艺中去,即达到了传承民俗文化的效果,也符合当代工艺对绿色和低碳意识的倡导。

其次是傩文化独特的造型和文字,图文形象在包装设计上的运用,傩舞面具造型涵盖了多种神态和色彩,而恰巧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要求合理的运用色彩,如果图形和文字能够得到最好的色彩配合,则可以最大程度上地引起人的习惯性联想,也可以是作品散发出地域性的民族艺术魅力,提高产品的人文艺术价值,表现对浓烈地域风俗产生的审美趋向,傩文化服饰的传统色彩也有着很强的塑造性和装饰性,作为一种吸收了大量古代中国戏剧服饰元素的傩文化服饰,在色彩的运用上以赤、黄、青、白黑为主要色彩,再搭配以橙色、绿色等表现色彩可以体现出喜庆、快乐、吉祥、红火等等(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寓意,这也是我国产品包装设计所追求的一种设计理念和潮流方向,朴实的傩文化艺术会给产品的包装设计在造型和色彩表达上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无论是材质还是色彩图纹,傩文化所传承下来的民族精髓都将能在各个方面给现代产品包装工艺带来优秀的题材和创意。我们在传统用色的习惯上去结合传统傩文化的色彩概念,在图纹样式以及造型上可以完全或部分借鉴傩文化的装饰工艺,可以在视觉传达上展现强烈的民族文化气息。而且跟随国内为对神秘文化的研究趋势也能大大提高产品的商业价值。例如,贵州的傩公傩母酒产品就成功的对现代包装工艺和古傩文化做了很好的融合,从整个外型上完全采用了傩神面具的造像,外形优美,线条节奏感强,作为酒的容器包装,达到用视觉语言直接传递出酒的历史、品质和文化价值,达到产品与包装的和谐与统一。

中国传统文化从内容上丰富多彩,从表达上迥异万千,可谓给产品的包装设计灵感带来了取之不竭的源泉。我们有培育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共同繁荣的土壤,在我们了解传统民族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我们可以结合现代艺术设计出极具传统民族艺术风格的产品,形成自身的产品文化意识以及独具中华民族气息的独特艺术风格,表达我国民族文化兼容并包,和谐发展的特点。因此,我们应该牢牢地把握住自身民族文化的特点和内涵,不单单只是在傩文化上有所传承和创新,我们要立足于整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融合现代文明,再通过自身的创新和发展,去形成全新的民族传统文化表达意向,真正地做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做到商品人文价值和商业价值的提升,不断地设计出构思新颖,含义深刻的经典作品。

4 小结

傩文化背景下的包装设计创作应当是开放的,多元的,现代的,永久的,个性的,普遍的,不关门自赏,不(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刻意建立“自我”陷阱,而要面向自然和大众,真实和存在。傩文化背景下的创作离不开两个基本因素:一是生活的现场,即商品所在的生存空间和生存状态。二是心灵的现场,商品的先天因素、品质等构成了商品的内涵。傩文化背景下的包装设计是“原生回归”,就是要回到艺术设计环境的“存在性”和艺术设计创作的“意识性”两方面要求,也是傩文化或者包装设计理念的根本要素,是包装设计蓬勃发展的脉搏。

参考文献:

包装设计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一个有效的包装策略应该兼顾独创性,并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这样,你就比你的竞争对手先行一步,就能够抢占市场的制高点。

1.原文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①。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②。太阳,太阴③。

2.注释

①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防备十分周密,往往容易让人斗志松懈,削弱战力。

②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阴阳是我国古代传统哲学和文化思想的基点,其思想笼罩着大千宇宙、细末尘埃,并影响到意识形态的一切领域。阴阳学说是把宇宙万物作为对立的统一体来看待,表现出朴素的辩证思想。阴、阳二字早在甲骨文、金文中出现过,但作为阴气、阳气的阴阳学说,最早是由道家始祖楚国人老子所倡导,并非《易经》提出。此计中所讲的阴指机密、隐蔽;阳,指公开、暴露。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在兵法上是说秘计往往隐藏于公开的事物里,而不在公开事物的对立面上。

③太阳,太阴:太,极,极大。此句指非常公开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计谋。

3.按语

阴谋作为,不能于背时秘处行之。夜半行窃,僻巷杀人,愚俗之行,非谋士之所为也。

4.解析

这一计的兵法运用,常常是着眼于人们在观察处理世事中,由于对某些事情的习见不疑而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疏漏和松懈,故能乘虚而示假隐真,掩盖某种军事行动,把握时机,出奇制胜;而这一计在商品包装上的运用,就是在人们日常消费中,由于对某种产品认知度的提高,从而使人们对产品的"印象"成为某种"真相",所以商家才能借机完成营销的目的。

但是"瞒天过海"是胜战计里的第一计,其前提就是要有胜利的条件和准备。没有这些条件和准备,"瞒天过海"就没有"瞒天"的意义了,这在商战中也是非常忌讳的。比如,在一些不正规的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与大品牌包装相似的产品,企图瞒骗消费者以假充真。其结果只能是自掘坟墓,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做法。

正确理解"瞒天过海"的意思就是,在稳操胜券的前提下,故意让消费者对产品形成某种印象并信以为真,从而隐藏商家的真正目的。比如,在化妆品的商战上,"玉兰油"就是凭借自身强大的实力,利用"数据、证明和调查"等概念来细分化市场;并在产品包装上采用大量的单色块和特有的产品造型,来体现"玉兰油"产品的高贵和典雅;包括展台的设计也和产品的设计在风格上保持一致,使消费者没有理由不相信"玉兰油"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价值含量,从而便实现了"玉兰油"高利润回报的营销目标。当然不可否认"玉兰油"本质的出色,然而这招"瞒天过海"的使用则更胜一筹,它使消费者慢慢的踏上了美的旅途,却不知不觉地付出了高价的车费。由此可见,当某种印象形成时正是人们因为司空见惯造成意识时候,也是商家把握时机,实现目标的时候。

要进一步理解"瞒天过海"还有一点,"瞒天过海"是实现目标的单一行动,利用的是此次行动的表象,而不是两次行动或两种动作。有文章说蒙牛初期在冰激凌的包装上,打出"为民族工业争气,向伊利学习"的字样。这样做既缓和了和伊利的矛盾,同时又避开了和光明、三元等同一线路上的竞争,是暗渡陈仓的策略。但是暗渡陈仓的意思是采取正面佯攻,当敌军被我牵刺而集结固守时,我军悄悄派出一支部队迂回到敌后,乘虚而入,进行决定性的突袭,是实现目标的两次行动。而蒙牛在产品上打广告只是一次行动,就是要告诉消费者,蒙牛和光明、三元不同,是和伊利同一层面上的二把手,从而达到提升企业形象、地位的目的。所以确切的说,蒙牛采用的是"瞒天过海"的计策,瞒的是消费者。在蒙牛业绩突飞猛进,蒙牛真的成为内蒙的第二品牌之后,提出了"中国乳都"的宣传口号,并在产品上正大光明的印上了"中国驰名品牌"的字样,很好的打造了蒙牛奶源的正宗形象,使消费对蒙牛的实力越来越确信无疑,这也正是"瞒天过海"的精髓所在--"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即秘计往往隐藏于公开的事物里,而不在公开事物的对立面上。综合来看,"瞒天过海"是强者使用的一种欺骗计策。在商战上,包装设计的好坏固然重要,但是没有背后强大的企业支撑,是做不到"瞒天"的效果的。正如探源里所说,"只见万户皆用一彩幕遮围,十分严密。豪民老人东向倒步引帝入室。室内更是绣幔彩锦,茵褥铺地。百官进酒,宴饮甚乐",试想如果没有精心的准备和逼真的效果,皇帝又怎么能上这个当呢?

包装设计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一、包装的地位与概念

一件优秀的包装设计离不开其特定的文化土壤的滋润,一种特定的文化又往往体现在设计作品的创意之中。现代包装设计的新材料、新技术、新思想,更为设计师打开了广阔的设计之门,让设计者自由挥洒。设计者应不断加强社会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等领域的文化积淀,培养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才能达到具有一定水准的包装设计水平。不论我们设计的产品本身的品质如何,只要我们能设计出让消费者足以认为单买包装也“值”的境界,我们的包装才算是成功的,这也就是商品包装设计艺术性的目的所在。

包装设计所要表现的是企业的意愿和消费者的人格,是旨在扩大和促进商品的销售,而不是推销设计者本身,切不可把包装设计当作自我艺术情趣的宣泄,仅仅按照设计者的主观意愿、想怎么设计就怎么设计。设计和纯美术是两个概念,绘画技法只能作为设计师的必不可少的基础,而不是设计师的全部本事。一名成功的设计师他不仅需要良好的绘画基础,而且更需要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设计者在明确了自己的工作目的之后便可以较为准确地确认包装设计的涵义。

所谓包装就是为了维护产品质量,减少损耗便于运输、储藏和销售、美化商品,提高商品的商业价值,以达到获取更多的利润的商业目的。

从商品包装的基本职能来看,大体分为:保护商品、促进商品销售两个方面。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施以某种技术。就是说,包装是对产品施加的一种技术手段,从各国对包装的定义来看基本上都是以此为前提的。

产品需要包装,大多数人都了解这一点,但从事包装设计却非一般人所能为。多少年来,人们习惯于将产品与商品不加思索地画上等号,这似乎也不可挑剔。然而细想起来,产品与商品毕竟有所不同,而且在设计师眼里,从产品到商品,其区别之大犹如将无生命的自然物质化为有生命的社会成员。在商品社会中,产品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往往只有存在价值,没有服务价值;只有成本,没有附加值;只有最基本的物质价值,而没有商品价值。当产品赤身地来到商品世界的时候,这情景比人类在原始混沌状态要寒碜得多。例如:人不“包装”虽然不雅观,尚能分辨出男女老少、高矮胖瘦。而产品离开包装就会连最基本的自然属性都难以保证。如酒,借助于嗅觉、味觉、触觉或许可以辨别。但商品唤起购买的主因是视觉,没有包装的酒或许人们把他认为是水还是什么别的液体。产品没有感召力,存在的价值也就大减。还有包装如果远离产品,产品质量与包装不符,上了当的人们往往痛恨包装胜过痛恨包装内的产品。商品需要设计包装,更需要准确定位,正是包装,在流通过程中把产品变成了商品,给商品注入了生命,给生命铸就了个性。因此包装才显得格外重要。

二、注重功能、遵循原则

世界上的产品的包装究竟有多少,谁也说不清楚,但这些包装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保护里面的商品,免其受到外界伤害。对包装功能的分类只是指包装在流通领域里发挥的主要职能而加以区分,它不是一种绝对的划分。为什么呢?因为包装本身就具有多种功能,同时,它又具有促销性,同时又有保护性。华丽的外表,多具促销功能,如果它起不到保护商品的作用,那么这个设计便是失败的,对企业和消费者都有损害。强调包装的保护就是在于设法使这种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使商品免遭外界的危害。

包装的促销功能是实现其商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上对企业来说包装光有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为了争夺有限的商品市场,包装的促销就显得非常重要。它是销售商品的媒介,传达商品信息的载体。过去在计划经济的年月,白酒都可能是售货员用铁皮卷的半斤或一斤的小提子打给你,而不是今天风格各异、材质不同、设计独特的品牌酒。现在人们的消费能力以及消费心理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要想使商品在市场竞争中迅速传递到消费者手中,除质量因素外,包装的促销作用实在不可低估。设计师就要充分利用标签、商标、小包装以及器皿的造型来促进商品的销售,通过图形、色彩来增强商品的形象和存在感。促使消费者信赖和喜爱,达到获取利润的目的。

另外还应注重包装在商品使用中的便利。消费者会对所选商品从质量、价格、功能、式样都加以比较。在质量、价格功能同等的情况下就会考虑便利。从生产厂家来说,也希望包装的结构、尺寸便于取用、运输。如果在设计中不考虑这些因素,包装结构非常繁琐,就会大大降低工作效率,无形中给商品增加了成本,这对商品销售极为不利。因此,包装设计除要求设计人员具备专业知识,更多地了解生产流通过程,从方便消费者使用等方面着手确定设计方案外,超前的包装设计一定要使商品便于包装和开启,便于运输和清洁环境。

在完成了功能设计之后,还必须注重满足现代人的精神需要。现在,人们在购买物品时更加注重对外观款式的选择。所以,在当今经济迅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包装设计也就显得更加重要,它必须发挥其促销作用,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所盛装的商品的有关信息迅速而准确地告诉消费者,并且使消费者很乐意地接受。那么,设计师就应明白要从哪些方面入手、注意什么、了解设计过程中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等等。我们不能单纯从美学角度去考虑,而必须从商业角度出发,全面调整思维结构。设计出的包装要想更具挑战性、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设计时首先考虑以下三条基本原则:

1.形象鲜明

形象鲜明是指设计师所设计的商品包装与众不同或是别致、独特、有个性,能吸引消费者,引起消费的注意。

当人们步入琳琅满目的自选市场时,会被一片眼花缭乱的商品搞得不知所措。几乎每件包装都在向我们呼喊它是最好的,当还不能确定所选的商品时,我们的视线便会下意识地落在某些形象比较鲜明的个体上,此时就会产生一种生理上的关注和注视,在第一时间里,这种形象鲜明的商品或多或少地给我们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好的包装绝对会产生瞬间效应,也就是第一印象,这样才可能激起消费者进一步关注,引发一系列的消费行动。

因此,包装设计要防止雷同,要以自身特有的形象与同类商品区分开来,脱颖而出。设计师在对设计的商品包装定位前必须作一番市场考察,针对销售环境提出自己最理想的形象鲜明的包装设计方案。具有独特鲜明形象的商品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消费者并不一定马上购买。消费者总是要经过一番比较,挑选出最合乎心愿的商品。促成消费者购买的因素很多,包括价格、性能、品牌、颜色、字体或者某个图案等因素。

商品的设计包装一定要以人为本,不同阶层、年龄、职业、收入、性别的人在购物时的选择是不同的,有物质上的,有精神上的,也有两者都需要。小朋友总是喜欢色彩鲜艳形象可爱的商品,年轻人喜欢时尚,而老年人则偏爱稳重、大方、经济的商品。就是说年龄的不同,购买心理也可能不同。一般情况下人们在购买行动中往往会认同自己心理上的各种需要。因此,当我们开始设计包装时,应花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所搜集到的各种信息资料,了解分析所面对的消费对象心理状态的共同特征,制定详尽的设计策略,最后摆在货架上的商品就是消费者喜欢的商品包装形象。

3.信息清晰

包装传递给人们的信息应是真实、可信的,是诚而不是欺。宫廷也好,皇家也罢,吓不倒头脑日益健全的人们。“诚”与“实”应该贯穿包装的全部:它所传递的所有信息,追求的风格格调,它所反映的个性性格,乃至它可能具有的幽默感,只有准确清晰才能在市场上获取消费者的“以诚相待”。无论其产品金奖、银奖、优质奖……可传达的信息一旦不真实,消费者只会望而却步,敬而远之。

包装商品在流通中只要准确清晰地告诉消费者里面是什么产品、品牌,价格和数量,产自何处,成分和使用方法等等就可以了,消费者会以自己的心理反映去选择它,因此我们在着手包装设计时,必须把握鲜明的形象、清晰的信息,并且以人为本这三条基本的原则。在商品与消费者之间架起一座人性化的桥梁。

三、包装设计的风格与装潢

风格是任何一个设计师都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内容。包装一问世,不论是优是劣,都会以某种风格进入市场,只要各加比较,就会觉得不同的包装除了传达的信息不同之外,还会有各自不同的精神特色。有粗放写意的,也有风趣幽默的,有朴实淡雅的,有民族传统的,也有富贵抒情的,有趋于哲理的……刻意追求也好,自然流露也罢,鲜明独特的风格只有在整体有序的形式中方能产生。任意堆砌、拼凑、那种琐屑不成体系的形式,都会造成风格的混乱。

包装风格在整个包装形象中是最引人注目的因素。基于绝大多数包装是在三维空间中展开,因而影响到包装的因素就比较多。如包装外部形状和结构,画面的构成形式和原则,色调和色彩的搭配、比例,包装的材质,闭封与开启方式,甚至包装的大小等等,都会对包装的风格产生影响。我们知道把握风格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因为它是引人注目的关键因素,因此包装画面的构成形式常常起着主宰作用。所以一组风格鲜明的包装设计必须做到统一外形、统一画面的构成形式、统一标记;用改变色调和色彩搭配来追求统一中的变化。

就某一包装而言,鲜明独到的风格常常是靠设计师在众多因素中提炼出来的。这一因素可能是它的外形结构,或许是它独到的画面构成,也可能是与众不同的材料材质,或者它的设色等等。总之,设计风格的形成还免不了要考虑到民族和国际的商品性、文化性,还要雅俗共赏。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听得最多的就是民族风格,要有时代感;既要反映商品特性,又能弘扬民族文化;既富有传统特色,又有新颖独到的视觉效果……事实告诉我们,优秀的设计都有一定的极端性,与其设计一个不能针对任何人的包装,不如针对某一群体,让一部分人接受并带动更多的人接受。

设计的生命在于创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呼唤着新的风格、新的形式,模仿是没有出息的。不是说民族传统的东西不好,而是你认识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它的历史阶段、时代气息、风土人情、民族的多样性之后,从个性鲜明,千姿百态中能够开拓创意思路、丰富内涵就足以实现传统文化对包装设计的影响,吸取到民族文化的底蕴,合时代之精神,借自身之风格,设计出具有中国风格的包装作品。

商品的包装装潢设计是传递商品信息、宣传商品并促进商品销售的一种手段,是对包装商品用的纸、袋、盒、瓶、罐、筒、箍套等进行美术设计,使之具有容纳商品、美化商品、宣传商品的作用;同时又能方便运输、贮存、计量、销售、携带以及消费者使用。所以包装装潢是商品生产、商品流通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对外贸易的不断增大,商品包装装潢将起到越来重要的作用。

由于商品的种类繁多、商品的形态各异,包装的容器、材料也不能一样。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包装材料更为丰富、更为科学,因此相适应的包装造型也趋多样化。包装装潢设计必须符合“科学、经济、牢固、美观、适销”这些基本原则。

不能把商品包装装潢简单地看作是推销商品的一种手段。全球化经济的复苏,人民日益富裕,购买力不断提高,对商品包装的美化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国际贸易与日俱增,商品包装的好坏,不仅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文化、艺术、科学水平,并且直接影响价格。同样质量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由于包装装潢的不同,对消费者产生的吸引力也不同,售价往往可相差百分之几十甚至几倍,商品包装已成为产品增值的重要条件,所以包装装潢设计的重要不光是经济利益,而且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

一位优秀的设计师须具有很高的学识,还应与产品企业达到许多共识,全方位进行交流,在明确商品是第一位的同时更应注重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善。设计师要紧跟时代脉搏,利用最前卫的学科、技巧、材料,以新颖、鲜明、生动的形式实践自己的设计理念;要努力学习国内外的一切长处,并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小产品大动作,设计出更多的具有世界顶尖水平的包装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半艺华著手工艺美术设计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第2版

包装设计研究论文范文第7篇

1.关于广告语构成商品包装、装潢要素的法律思考

2.红罐之争,谁应胜出 试论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权与商誉的归属 

3.乾隆内府书画装潢初探

4.论美国商标许可合同中的商品外观权益归属——兼评王老吉与加多宝包装装潢纠纷案 

5.浅析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和装潢的法律保护——由王老吉装潢案谈起

6.论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权的归属——以王老吉红罐包装权益纠纷为例

7.论商品包装装潢的知识产权保护

8.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权利的归属认定

9.“不劳而获”的现实与“公平正义”的神话?——原王老吉凉茶特有包装、装潢利益归属法律分析

10.浅析商品包装装潢设计与营销策略

11.我国包装装潢设计存在的问题与探讨

12.论商誉、商标与商品包装装潢——“王老吉”包装装潢纠纷案的法律解析

13.认定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的三个要素——“开口笑”诉“笑口常开”不正当竞争案评析

14.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权利的归属认定——兼评“红罐之争”的权利归属

15.评加多宝与王老吉互诉产品包装装潢侵权案

16.血战到底 输不起的包装装潢权

17.CAD技术在包装装潢设计领域的应用

18.知名商品包装、装潢“特有性”的认定依据及方法

19.以“红罐之争”分析包装装潢权与商标权的关系——从法理的视角思考

20.试论室内装潢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常见设计风格

21.办公室装潢后室内空气甲醛含量的变化趋势

22.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研究

23.玩具包装装潢设计的视觉表现

24.室内装潢中绿色环保设计研究 

25.船舶整体装潢设计研究  

26.论食品包装装潢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27.知识经济时代的现代包装装潢设计 

28.装潢艺术设计课程体系研究与改革 

29.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包装装潢设计因素分析

30.住房室内装潢后空气甲醛含量变化的研究 

31.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32.浅谈电梯轿厢再装潢  

33.浅谈当今装潢艺术设计的利弊

34.装潢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整合研究

35.明代的家具装潢与身份建构  

36.包装装潢中的色彩设计研究 

37.浅议卧室装潢装饰设计  

38.装潢设计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初探 

39.浅议室内装潢的几种观点  

40.探讨我国商品包装装潢的知识产权保护 

41.传统文化在室内装潢设计中的应用 

42.高等艺术设计院校装潢设计教学初探 

43.谈酒包装装潢设计的文化意味

44.试论“装潢设计”的内涵与外延

45.产品的包装装潢美 

46.装潢企业成本管理分析——以扬州百胜装潢有限公司为例 

47.汽车装潢企业市场调查与分析 

48.仅在特定位置具有显著性的知名商品装潢亦受法律保护 

49.谈谈包装装潢的文字设计与构成 

50.王老吉加多宝红罐包装装潢侵权案之评析  

51.室内装潢与家具整体性设计研究  李宜然 

52.商品包装装潢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53.汉字在包装装潢设计中的个性表现

54.44种室内装潢涂料急性吸入毒性及检测方法 

55.装潢艺术设计中的视觉语言及其应用 

56.商品包装装潢的定位  

57.装潢设计专业印刷工艺课程教学研究 

58.关于室内装潢设计的几点思考 

59.浅议商品装潢权——兼论广药诉加多宝案

60.探讨室内装潢设计中地域文化运用

61.在先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的认定与保护——费列罗案引发的思考

62.略谈唐代书画装潢的发展 

63.浅议高职院校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

64.高校装潢设计人才的培养  

65.装潢用SBS胶粘剂的研究 

66.略论商品包装装潢设计的人性化内涵 

67.室内装潢设计的相关问题研究

68.浅谈装潢设计中的色彩 

69.论编排设计在产品包装装潢中的重要性 

70.试论钦州坭兴陶茶具包装装潢设计创新  

71.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包装装潢设计中的应用

72.虚拟现实技术在室内装潢中应用的研究 

73.试论室内装潢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常见设计风格 

74.红罐凉茶,花落谁家——浅析商品包装装潢与商标权的区别 

75.简议包装装潢权的保护——以“红罐凉茶”争夺案为例 

76.高职装潢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探析

77.IFS分形图形在包装装潢中的应用

78.浅谈室内装潢设计 

79.汽车装潢美容小店经营项目选择攻略

80.吉祥图案在包装装潢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

81.论课堂装潢艺术设计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82.关于装潢专业《VI设计》课程项目型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83.基于联系数学的包装装潢设计方案综合评价模型及应用

84.“镂空”设计在包装装潢中的运用 

85.古代图书档案装潢艺术钩沉

86.试论装潢设计中的色彩情感 

87.包装装潢设计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88.对高职院校装潢设计专业的教育问题及建设策略的思考

89.吉祥图案在包装装潢设计中的应用与思考 

90.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的竞争法保护——以最高人民法院2015年第47号指导案例为例

91.谈包装装潢设计人才职业素质的构建 

92.浅谈药品的包装装潢设计  

93.当前包装装潢设计中的问题及对策 

94.家庭装潢的注意事项  

95.关于室内装潢设计中当代美学的应用分析 

96.论传统文化在室内装潢设计中的渗透 

97.浅议卧室装潢装饰设计  

98.装潢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研究 

99.论外观设计与包装装潢的冲突 

100.汽车装潢美容企业经营状况对比分析  

101.符号在包装装潢设计中的信息传达作用

102.浅谈纸制品的包装装潢设计 

103.浅谈装潢艺术设计专业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意义

104.张恨无新著《中国书画装潢艺术》简评 

105.包装装潢的色彩设计研究 

106.计算机绘图软件在现代包装装潢设计中的应用

107.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室内装潢模型的研究

108.简论室内装潢设计的基本原则 

109.色彩的情感作用与包装装潢设计 

110.中高职艺术设计类(装潢设计方向)专业课程衔接研究 

111.包装装潢设计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112.浅析装饰装潢工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13.高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114.谈谈香烟包装装潢设计 

115.商品外观形状构造获得知名商品特有装潢保护的条件 

116.手绘艺术对室内装潢设计的作用分析

117.包装装潢设计方案综合评价AHP模型

118.基于生态理念的室内装潢设计的应用及其优势探析

119.谈家居装潢的设计

120.对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以《包装装潢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 

121.商品包装装潢设计构思——定位设计 

122.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分析与思考

123.论侵犯知名商品包装装潢权的认定和救济途径

124.产品包装、装潢不正当竞争案的司法认定问题

包装设计研究论文范文第8篇

包装设计论文格式和基本规范

根据有关部门颁发的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及《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等文件精神,现列出以下论文著录规范细则,以供作者参考。

一、摘要和关键词

(1)摘要

"摘要"要求摘出文章中重要而有新意的主要观点,并给予客观、具体的陈述;应避免带主观性和情绪化的评论口吻和脱离具体内容的解释方式;不求反映文章概貌,应避免下述用语:1.本文从几个方面论述了什么问题;2.本文对什么问题提出了个人的独到见解等。

[稿例分析]本刊来稿的摘要有时存在与提要的概念相互混淆的问题。摘要与提要不同点在于:摘要着眼于客观地向读者介绍文献的精华,以利于其迅速决定是否有必要继续阅读全文,主要适用于学术论文;提要则着重对文章内容或作者的生平、背景进行介绍和评价,意在向读者宣传推荐该著作,主要适用于书籍。

英文摘要不一定要重复中文摘要内容,表述内容可以不同,但同样须简明扼要。

(2)关键词

关键词又称叙词或主题词,指在论文题目、摘要或正文中,表达中心内容,具有实质性意义的词。应是具检索意义的学科专用名词或名词词组。应该依据文献的题名和前言、结语、目次等不同部分,归纳出中心主题因素与修饰限定主题因素,根据需要进行精选和取舍;避免主观性,强调客观标准;应注意主题词的全面性和专指性。所选词语须概念清楚、确切,避免多义性。

[稿例分析]有的作者在关键词中选择一些比较生僻、生造的词汇,或与其论文内容容量不很相称的,比较空泛、抽象的词汇,既不能从关键词里准确地反映该论文的实际情况,也会为在网络上查阅搜索带来不便。

二、注释与参考文献

(1)注释

注释主要对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内某一特定内容作必要的解释或说明,可夹在文内(加圆括号),也可排在文末。序号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表示。

(2)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的著录

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每一引用文献必须同时在文中及文未的"参考文献"两个部分予以注明。论文中,每一文献条目按引文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在同一文中被反复引用者,用同一序号标示。需表明引文具体出处的,可在序号后加圆括号注明页码(中文文献:第xx页;英文:p.xx)或章、节、篇名。示例:

文中:"宫、商、角、徵、羽,杂比曰音,单出曰声。"[1](《史记乐书》:第1180页)

文未:[1]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参考文献的类型

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

未说明的文献类型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

DB——数据库

CP——计算机程序

EB——电子公告

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

DB/MT——磁带数据库

M/CD——光盘图书

CP/DK——磁盘软件

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公告

3)参考文献的格式

参考文献条目列于文末。其格式为: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研究报告:

[序号]作(编)者.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示例:[1]钱仁平.中国小提琴音乐[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

b.期刊文章:

[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示例:

[2]陈鸿铎.谈马勒《第一交响乐》的音乐创作[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81(4):39-47.

face=宋体>

c.论文集中的单篇论文:

[序号]论文作者.论文题名[A].论文集编者(任选).论文集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论文起止页码.

示例:

[3]刘桂腾.单鼓音乐研究[A].田联韬.民族音乐论文集[C].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face=宋体>社,1990.176-77.

d.报纸文章:

[序号]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及期号(版次).

示例:

[4]史君良.围绕旋律婉转歌唱[N].音乐周报,2002-11-215(3).

e.电子文献:

[序号]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版者或可获得地(网)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示例:

[5]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http://cajcd.cn/pub/wml.txt/980810-2.html,1998-08-10-04.

f.各种未定类型的文献:

[序号]作(编)者.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示例:

[6]温廷宽,王鲁豫.古代艺术辞典[Z].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

g.外文文献

引文及参考文献中的论文排序方式基本同中文文献;书名及刊名用斜体字,期刊文章题名用双引号;是否列出文献类型标识号及著作页码(论文必须列出首尾页码)可任选;出版年份一律列于句尾或页码之前(不用年份排序法)。

示例:

[7]Nettl,Bruno.TheStudyofEthnomusicology:Twenty-nineIssuesandConcepts[M].UrbanaandChicago:UniversityofIllinoisPress,1983.

[8]Harrison,Frank."UniversalsinMusic:TowardsaMethodologyofComparativeResearch."WorldofMusic,1977,19(1-2):30-36.

外文文献一定要用外文原文表述(也可在原文题名之后的括号内附上中文译文),切忌仅用中文表达外文原义。

示例:

对:[9]Rees,Helen.EchoesofHistory:NaxiMusicinModernChina[M].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2000.

对:[9]Rees,Helen.EchoesofHistory:NaxiMusicinModernChina(历史的回声:当代中国的纳西音乐)[M].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2000.

误:[9]李海伦.历史的回声:当代中国的纳西音乐.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2000.

知识扩展:最全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学位论文用纸规格为A4,页面上边距和左边距分别为3cm,下边距和右边距分别为2.5cm.页眉:奇页页眉为“长治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偶页页眉为论文题目(不包括副题目),居中,5号宋体字,页边距为2cm.页脚:需设置页码,页码从正文第一页开始编写,用阿拉伯数字编排,正文以前包括摘要的页码用罗马数字,一律居中。

1、封面:封面内容包括论文题目、指导教师、学生姓名、学号、系(部)、专业、毕业时间等信息,此页不编排页码。

2、题目:题目应概括整个论文最主要的内容,恰当、简明、引人注目,力求简短,严格控制在20字以内。

3、摘要:①正论文第一页为中文摘要,学位论文摘要约300~500字,应说明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

要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见解,语言力求精炼。

为便于文献检索,应在本页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②英文摘要在文后(参考文献后),内容与中文同,不超过250个实词,上方应有英文题目。第二行写学生姓名,指导老师…等信息;关键词,应与中文对应,便于交流。外文论文(设计)

中文摘要:

(1)标题小4号黑体,1.5行距,段前0行,段后0行;(2)主体部分用小4号宋体,1.5倍行距;(3)关键词:小4号宋体。

英文摘要:

(1)题目用小2号TimesNewRoman,1.5行距,段前0行,段后0行;(2)主体部分用5号TimesNewRoman,1.5倍行距;(3)关键词:小4号TimesNewRoman.

4、目录:

应独立成页,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即一级、二级标题)及页码。目录要求标题层次清晰,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附录也应依次列入目录。

(1)“目录”二字,中间空2格,小2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距;

(2)主体部分用小4号宋体,左对齐,段前段后为0,1.5倍行距;

5、引言:在论文正文前,应阐述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对本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有针对性的简要综合评述和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等。

6、正文:是学位论文的核心。写作内容可因研究课题性质而不同,一般包括:

①理论分析;②研究材料和实验计算方法;③经过整理加工的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本研究方法与已有研究方法的比较等。

(1)正文部分

①正文标题:1级标题:黑体4号字,段前0.5行,段后0.5行;2级标题:宋体加黑,小4号字,段前0.5行,段后0行;3级标题:楷体GB2312,小4号字,TimesNewRoman;②正文内容:宋体小4号字,首行缩进,1.5行距。引言和正文凡是引用文献处,应在引用句后括号[]内标明123,上标。示例为:[1].

(2)量和单位

各种计量单位一律采用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非物理量的单位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

(3)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应按照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使用方法”的统一规定正确使用,忌误用和含糊混乱。

(4)外文字母

外文字母采用我国规定和国际通用的有关标准写法。

要分清正斜体、大小写和上下脚码。

(5)公式

公式一般居中放置;小4号宋体,公式的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写,用括号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公式与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下有说明时,应在顶格处标明“注:”.较长公式的转行应在运算符号处。

(6)表格和插图

①表格。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内内容应对齐,表内数字、文字连续重复时不可使用“同上”等字样或符号代替。表内有整段文字时,起行处空一格,回行顶格,最后不用标点符号。

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中文五号宋体字,TimesNewRoman.,表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写。表格用三线表。表头文字宋体加粗,表内文字宋体5号。

②插图。每幅图应有自己的图序和图题。一般要求采用计算机制图。

图序及图名置于图的下方,中文为五号宋体字,5号TimesNewRoman图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写。

③图、表中的附注写在图或表的下方,小5字体,字母顺序编号。

7、结论:结论应该明确、精炼、完整、准确。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

应认真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在本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自己的新见解的意义,也可以在结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仪器设备改进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8、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一律放在文后,其书写格式应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M专着,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研究报告,S标准,P专利。

(1)只列作者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

(2)标题4号黑体;主体部分可按一般学报格式,5号宋体字,包括作者、题目、来源(出版期刊名称、年份、卷数、期数和页数。书籍须注明出版单位和年份)。段落1.5倍行距。

9、致谢:英文摘要之后。应以简短的文字对在课题研究和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有的思想作风。字数不宜超过300字。

10、附录:最后一页。

范文赏析:

包装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摘要〕产品包装设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我们在包装设计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构建研究中,通过对包装设计的视觉语言、包装材料和产品营销、包装的专题项目等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以国际化视野完成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包装设计作品。

〔关键词〕包装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

现代包装设计通常指包装工程设计、包装材料设计以及包装的视觉传达设计,艺术设计专业的包装设计课程主要研究视觉传达设计。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产品包装需求的增加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包装设计需要和材料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方便储运又促进销售。在包装设计教学中,针对网络购物的增加以及人们对同质化商品相近包装的视觉混淆厌倦,我们对市场进行细致研究,开展了以贴合社会需求为目的的教学改革,并在各项目化教学模块中进行了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精研包装设计的市场角色以确定项目类别

优秀的产品包装设计,是必须经得起市场和业内及社会考验的,这既需要甲方和设计师共同努力,沟通以达成意见一致,又需要产品的包装设计能够在行业同类产品的海量包装中彰显出品牌特性。因此,精研包装设计的市场角色,确定我们在包装设计课程中的项目类别,才能更好地完成课程的教学要求。包装虽然只是商品销售组合中的一个环节,但是对于商品的促销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时代,有些新产品在面世之前就通过调研细分市场定位与差异,这些都要融入到课程的教学项目中。

二、包装设计的项目化构建研究

包装设计课程实践性要求特别高,而且与生活也有着紧密的联系。根据调研的结果,我们也及时调整项目化教学的内容,除了将主流热门的包装类别分别作为项目实训内容,还增加了视觉语言研究、材质选择以及与消费者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如此,包装设计这门课程不仅能学好产品包装的设计,同时还掌握包装与品牌行销方面的相关知识。在具体的课程教学项目的构建中,我们主要分以下几个模块。

(一)商品包装项目中的视觉语言研究

在包装设计的实训项目中开设视觉语言研究专题,是从研究消费者的视觉认知出发,培养学生掌握产品包装的视觉语言规则、原理。在学习中,视觉语言的组成与形式是重点和难点,视觉语言的组成要素主要包括线条、图案、文字、色彩、肌理、空间及光线等,应用在包装设计中,可以归纳概括为文字、图形和色彩三部分。文字是人类沟通的重要工具,作为产品和包装信息传达的主要形式,文字字体的类别和形状、结构和比例,以及图像自身的符号所指,都可以传递产品信息。色彩是消费者对于包装的最直观印象,同时现代包装设计也更注重色彩的冷暖、软硬、距离、厚薄等感受。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结合并体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我们结合着一些东北传统习俗和生活环境的独特视觉元素,引导学生善于应用并延展至自己的包装作品中,使包装设计的视觉语言更好地激发消费者对产品特质的了解,传达产品的具体信息和美感,从隐性的角度影响消费者的选择。

(二)包装材料与品牌行销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为包装设计的各类创意实现提供了可能,尤其是包装的材料,正是伴随着生产科技的发展而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在包装材料和品牌行销的项目化教学中,因为在校环境对于许多最新的包装材料不能够实际接触使用,只能通过网络和报刊等资讯平台获得信息,同时通过所掌握材料的特性将其应用于包装设计中,并通过电脑制作加3D打印技术尽可能地把自己的设计构想展示出来。在材料学习的同时,也通过实地考察等让学生对包装的印刷工艺和制作预算进一步熟悉,这些有利于他们后续实际项目的完成。包装设计的品牌行销项目内容的加入是一个创新,以往的教学内容注重设计,对于营销和广告方面的内容完全不涉及,以至于有些单独审视相当优秀的作品,但是放入社会商品的海洋中却不一定有好的效果。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我们尝试打破学科的界限,以一种综合且前瞻性视野进行项目实践。首先是和学生一起认识当前的社会是人才的竞技场,不进步就是落伍,我们虽然身在校园但仍然要自求更新,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让自己在步入职场时尽快适应。然后是实训项目,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包装,提高设计难度,并且实训的内容要结合当前最为热门的社群经济、虚拟现实、无店铺经营等新的产品营销模式,将其和产品的包装设计结合在一起,深入挖掘产品在功能之外所能提供的附加值,以既能诠释其独特性又为大众所接受的包装设计为品牌和产品加分。如我们在实训项目中特别引入一款国外的彩色铅笔的包装设计案例,这款彩笔共有500种颜色,每个月只出售25种色,共分为20个月贩卖,需要时长达2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整套色笔的购买和收藏,这样一个让购物乐趣延长的案例,如何适应现代网络信息时代更迭飞速的发展需求,既是实际的难题,也带给了同学们新的设计乐趣。

三、包装设计实践项目的综合练习

(一)专题包装项目的实践练习

在包装设计课程综合实训项目中,所谓专题练习,即通过对不同类别的产品进行专项练习。商品的包装类别非常多,为了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使项目化教学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实际需求,我们对猪八戒网等网站的发标进行统计,并通过其它各类调研信息综合分析可知,市场需求最多的可分为创意礼品包装、地方特产包装、新品牌食品包装以及各类网络专供商品的包装。同时考虑到产品类别众多,不可能逐一进行练习,只能通过项目学习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设计能力,因此我们的专题实训项目就针对以上四个内容开展。创意礼品包装的设计,既要考虑到将“礼”的意念融入包装设计中,以体现礼品文化内涵,又要根据现代人崇尚自然、反感铺张浪费的心态,更加注重消费者内在的精神需求而传达出现代性和环保的设计特色。地方特产的产品包装设计,要体现出包装的地域特性、感染效应和诱导效应。新品牌新产品的包装设计相对有更宽松的设计空间,每位同学在设计时均能根据产品的定位精心策划、反复推敲,赋予包装设计以更多的情感关怀。在网络产品的包装设计中,包装的易识别、运输的安全及包装材料的环保和二次利用成为设计的核心内容。

(二)源自真实案例的包装设计实例

源自真实案例的包装设计项目,对学生的设计能力是一个综合考验。在此项目中,设计及视觉元素并不是全部,而只是设计项目中的一个环节。在此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确认产品的包装需求,以此寻找出消费者对包装设计的需求动机。之后通过收集信息开始评估同类产品的包装,对产品的包装有一个理性的认知,在此基础上考虑比较同类产品的品质、价格及包装设计。在调研的基础上得到包装设计的指导策略,在正确策略的引导下从材料到图、文、色及生产工艺等,完成最符合产品又能彰显独特品牌个性的包装设计,接着通过网络问卷或实地测试来确认包装设计的被认可程度,并根据反馈信息进行修改。设计成品制作后再通过社群等资源提前规划产品包装的换代需求。

结语

包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实践艺术,既需要艺术性与商业性的结合,也需要设计者精通艺术设计学、消费心理学、商品流通学及营销、经济方面的知识。我们在项目化教学体系的建构方面尽可能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学习和锻炼机会,也是寄希望于他们创作出更新更多样化的包装设计作品。

(责任编辑:尹雨)

参考文献:

[1]王安霞.产品包装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08).

[2]孙芳.商品包装设计手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07).

包装设计研究论文范文第9篇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分析现状中国农产品特产包装的现状,特别是特产类具有浓重地域文化的农产品包装设计现状。分析研究产品包装对于产品与企业的重要性。了解包装设计对于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研究山川绿野油闷笋包装现状,联系地域文化和产品特点,量身打造产品的包装。

意义: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和了解,将地域文化,农产品包装趋势,农产品特点相互结合,并且融入到山川绿野油闷笋的产品包装设计上,增加产品销量,提升企业知名度等意义。

1.2理论研究现状

包装设计在当代来说不仅仅是包装一个意义,包装是产品与品牌企业对外的第一视觉。是商品品牌的一部分,有时候包装的重要性甚至是超越了包装这一纯粹的功能的。能够通过包装的个性化视觉感受强化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加深消费者对其品牌的印象。中国是农产品大国,可是中国农产品包装的现状是包装落后,我国农产品外包装形象设计存在问题有:设过于混乱,低档。设计形式过于陈旧,农产品的外包装袋在使用上没有考虑到环保因素等。农产品外包装大量使用化工原材料制作而成的材料较多。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文化层次和审美能力的提升,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外包装设计及包装材料的使用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环保型包装设计符合大众喜好,国际绿色环保理念。特产类农产品包装没有明显的区别,很多特产包装的并不能体现其地域文化,体现其产品特殊性。地域性农产品是应该强调其产地特色的农业产品,它是地域性农产品品牌生存的基础。将地域文化融合到包装设计既可以丰富包装设计文化内涵,满足消费者的审美要求,又可以借助产品包装无声的推销地域人文内涵,可以添加品牌的寓意加强企业品牌的竞争力。

2.关于山川绿野油闷笋包装设计主要理论观点汇集

2.1地域性农产品包装研究

地域性农产品富有地域性文化特点,所以地域性农产品包装是在传统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包装设计,展现其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地域性农产品是指生长于特定地区,在|量和特点取决于它的生长地理和人文文化因素。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沉淀,发展为具有鲜明地域特彩的农业产品,比如说东北大米,章丘大葱等。地域性农产品的特点有地域性,文化性,正宗性,代表性,品牌性。而地域性和文化性,告诉我们从地域的地理特征文化人文因素和历史因素,可以使我们的农产品品牌更加有文化内涵和知名度。地域农产品因为有标志性的环境和人文条件,形成了地域性品牌先天优势,相对于其他的农产品更加容易培养市场偏好,获得消费者的喜爱。

2.2绿色环保性农产品包装设计研究

商品包装在最初时候的功能是承载和保护商品,使其避免受到损坏,变质还有散落等。可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审美的提升,消费者们对于产品包装的要求也随之变化,不仅仅是希望包装能保护好商品,也要求其能美化产品,有实用性,个性化和艺术性。而包装设计是产品的脸,是吸引消费者的直观感受。所以过度包装也随之而来。过度包装是为了经济利益从过度包装造成严重浪费。绿色包装可以在产品使用后对其回收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维持生态平衡,减少生产不必要的废弃物,不仅减少了资源浪费而且保护了环境迎合了社会喜好。

2.3山川绿野油闷笋包装设计理论分析与评价

农产品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日益增长,农产品的包装设计的现状急需改变。绿色包装在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而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环保政策不断完善,人们的环保意识也日益增长。绿色环保包装设计是发展趋势。而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农产品质量优良,地域文化各异。地域性农产品包装如果融入了其地域文化,人文因素,历史发展和地理特点,不但可以丰富产品文化内涵,宣传地域文化而且有利于产品品牌发展。并且事实证明地域性农产品更容易依靠其优良质量等特性得到消费者喜爱。所以我认为农产品的包装设计如果融入了它独特的地域性和绿色环保理念,是非常有利于产品与企业的发展的。

参考文献:

[1]书籍:土特产包装的地域性和品牌化探视(D)作者姓名. 潘阿芳 苏州大学 出版年:2008

[2]书籍:日本包装设计的思考(J) 作者姓名.李岭 美术大观 出版年:2007

[3]书籍:包装设计与文化意义(M)长沙 出版社:湖南科技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2003

包装设计研究论文范文第10篇

2.包装企业转型升级的未来方向包装世界 王立安

3.化妆品包装设计新进展王渝珠,韩虞梅,韩锦平,殷一凡

4.浅谈绿色包装壁垒与我国包装行业发展建设任静

5.低碳经济下纸箱企业的节能降耗问题李飞,董占化

6.我国推出绿色环保包装相关优惠政策杨扬

7.恒功率调速在双向拉伸聚苯乙烯片材生产线产能提升中的应用杜勤磊

8.论食品包装的阻隔性吴光继

9.未来的环保塑料张岩

10.包装服务业务的运作模式张西振

11.用企业文化开启员工心智邓正红

12.作品欣赏

13.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设计的艺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合理性研究师彦青

14.体验经济影响下的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孟光伟

15.完善包装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实践王芳,赵美宁

16.用户研究中的观察法在运动交互产品开发中的应用辛成瑶,任卫红

17.当代标志流行趋势与标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姜雪琴

18.培养学生色彩应用能力的探索陆建强

19.浅探中国包装设计教育改革邹婧,查叶

20.当代视觉传达设计——交互性的价值与意义范媛媛

21.设计的生态观:适度、合理的设计邓小鹏

22.摄影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侯明勇

23.对日本城市景观设计的思考杨麟

24.从"風呂敷"谈包装中的"低碳"设计李曙

25.浅析印刷中处理色彩的正常关系陈小波

26.抽而有象遗貌取神——浅谈电影招贴的图形创意吴竹筠

27.传统吉祥图像的特征及其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元素价值席彬

28.包装世界 浅议平面设计中的现代图形与传统图形赵娟

29.镜像视域:作为"他者"存在的当代影像艺术形象何清俊

30.网络境域中隐喻式广告设计研究蓝天宁

31.材料的合理运用对平面设计带来的变革叶蓉芳

32.试论科技期刊主编的素质范畴——知识、能力、修养王立安

33.水果味糖果的外包装造型创意李公伟

34.常州市公园导向系统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荆川公园为例刘妤

35.初探平面印印刷中的版面设计技巧陈小波

36.基于符号学的产品语意信息分析研究吴荣

37.跨界——包装设计新思维张瑞

38.细节决定成败——浅谈动漫衍生产品开发中的设计细节叶蓉芳

39.图腾文化对现代标志设计的影响与作用吕锋

40.室内家具的互动性设计探索曾峥,潘祖平

41.解析漫画角色造型的程式化表现张毅,张英明

42.中国当代婚庆家居饰品设计研究张炜炜,潘祖平

43.浅析传统篆书艺术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李芳萍

1.国际传播与外向型企业软实力方俊

2.认识民营企业的生命周期程云华

3.家族企业股份化改造的路径张越

4.中国包装设计发展史话韩锦平,韩虞梅,殷一凡

5.SiOx低表面能薄膜的制备周美丽

6.BOPS生产线横拉段的维修与改造黄荣军

7.中国湿地博物馆品牌行为识别理念建设研究李承华,董德丽

8.《道德经》对企业家的启示沈善春

9.企业如何创新管理包装世界 王珊HtTp://

10.企业如何从优秀到卓越民敏

11.二零一零届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作品选

12.江苏大学艺术学院包装设计优秀作品选

13.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2010届毕业生艺术设计作品选

14.谭秋华工作室作品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15.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姜晓慧设计作品选

16."阿尔利特"工艺蜡烛系列包装设计刘筱颖

17.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传播学院李志胜设计作品李志胜

18.杭州云鼎广告有限公司陈小波设计作品选

19.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自考部视觉传达系2010毕业设计优秀作品

20.建立艺术高校产权转让体系·为创意产业开道王立安,邓小鹏

21.包装印刷课程内容整合的改革和实践王芳,周宪

22.中澳合作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探索金坚,俞伟忠

23.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动画专业设置——《Flas设计》教学实施方案李敏

24.文化创意产业下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探析罗超阳,王伟忠

25.高职广告设计"1+1"实践课程教学研究和探索季海祺

26.独立学院美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分析雒岩

27.浅谈中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潜在的问题闫小琴

28.关于缄默知识在高职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中的认知和推广羊力超

29.试述设置以就业为目标的选修课张岩松

30.论图形标志在药品包装设计中的重要性郭翀

31.包装世界 包装回归刘文婷,何征

32.清虚冷艳——田中一光海报设计语言分析孙欣

33.浅析红、绿色彩的视觉语言特征及其在视觉设计中的应用姜夏旺,王苗苗

34.创意斑马线的平面设计研究凌云,李树君

35.影视广告创作的人性化倾向唐宏岳

36.包装中版式设计的空间表现姜晓慧

37.论徽州古建筑"三雕"之美杨文

38.对房地产广告语言社会伦理缺失的思考牛加明

39.论商业包装设计商品化流程的系统性特征曾朝辉,曾鸿燕

40.论书籍设计中符号的力量王薇

41.老龄化与现代化繁荣都市的无障碍设计陆燕萍,邸小松

42.小议新媒体环境下动态标志的特征姚文婷,张永宁

43.浅析企业CI设计导入及其作用王超,王明时

44.略论现代设计和传统书法艺术的关系张瑞

45.平遥漆器图案探究冯静

46.紫砂壶的形式与功能探议赵汇鑫

47.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探析游海

48.中国传统纹样在现代汉字设计中的应用谢晓英

49.以体验为导向的交互式包装设计王一博,邱小松

50.品味文化温馨——论我国葡萄酒包装设计胡荣

51.浅谈材料特性对书籍装帧设计的影响徐云浩

52.品牌形象在动漫周边产品包装设计中的重要性叶凤华

包装设计研究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包装设计;"五感":感官体验

前言:“五感”指的是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嗅觉,而这些感官体验正是消费者接触商品包装设计的必备途径,某种程度上消费者“五感”的满足与否直接关系着商品包装设计的效用发挥,由此可见“五感”对于包装设计的重要性。

1.“五感”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五感”由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嗅觉组成,而为了能够较为深入完成本文研究,笔者分别就这五方面“五感”组成应用的包装设计展开了具体研究。

1.1视觉的应用

视觉本身属于人们最重要的感官体验之一,而在视觉的这一“五感”组成的支持下,人们能够进行包装设计中的色彩、材料、造型、文字、图形等信息的捕捉,而这些信息的较好组合就能够有效实现消费者商品购买欲望的激发。在应用视觉这一“五感”进行的包装设计中,色彩、材料、图形因素是相关设计人员需要关注的重点[1]。

色彩本身属于视觉信息所传达的第一信号,而色彩本身所能够传达的情绪也使得包装设计中的色彩把握必须得到设计人员的高度重视。对于应用色彩进行的包装设计来说,设计人员必须明晰色彩背后的寓意,如黄色的香味寓意、茶色的茶饮料象征、蓝色的清爽感觉等,而结合这些色彩的寓意,设计人员就可以应用柠檬黄进行化妆品包装设计、应用茶色进行茶饮品包装设计、应用天蓝色进行洗发水包装设计,这些包装设计通过色彩所传达的商品内涵,就将较好实现消费者的购物欲望激发[2]。

1.2触觉的应用

在完成视觉这一“五感”应用的包装设计研究后,我们还需要就触觉这一“五感”的重要组成进行包装设计的相关论述。虽然触觉本身对于消费者购物欲望的技法要稍弱于视觉,但由于触觉的载体材料在很多时候也受到视觉的影响,这就使得触觉往往能够在视觉的支持下较好激发消费者购物欲望。具体来说,在触觉这一“五感”应用的包装设计中,运用拟真的水果进行果汁饮料的包装就属于这一包装设计的典型,而这一典型所实现的消费者触觉延伸,就将大大提升相关果汁饮料的诱惑力,消费者的购物欲望在用手真正接触触觉理念下的包装设计后,就能够实现较好激发[3]。

1.3听觉的应用

听觉同样属于“五感”之一,虽然乍一看听觉这一主观的观感体验似乎与包装设计的联系不大,但事实上听觉本身可以视作不同意义上的商品“代言人”,而这一“代言人”身份的取得便源自与听觉这一“五感”组成所实现的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仔细观察生活不难发现,人们在购买一些商品时往往会通过摇晃、敲击等方式“听”商品的声音,而由此进行延伸进行的包装设计就能够较好激发消费者购物欲望,提升酒坛子包装酒类产品的敲击清脆度就是这一设计理念下的典型。值得注意的是,在听觉应用的包装设计中,专门为有障碍人群设计的产品包装、听觉相关的广告宣传同样属于听觉应用的包装设计范畴,这一领域的听觉应用也需要引起我们重视[4]。

1.4味觉的应用

味觉这一“五感”组成本身属于人们味觉系统所受到的刺激体验,而这一感官体验同样能够应用于包装设计领域。虽然乍一看味觉与包装设计之间可谓是风马牛不相及,但事实上我国当下很多食品类商品包装设计便应用了味觉这一感官体验。由于单纯的味觉并不能够完全满足食品类商品包装设计需求,设计人员往往综合应用视觉与味觉两方面感官体验进行包装设计,通过包装设计的色彩与具体食物图片就能够较好传达味觉这一感官体验,运用红色向消费者传达辣这一味觉体验、快餐店通过印有造型夸张汉堡图片的包装传达美味的味觉体验都属于味觉在包装设计中的典型应用。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科研人员致力于可以吃的包装研发,而这类包装就将在不久后实现真正应用味觉的包装设计[5]。

1.5嗅觉的应用

相^于难以实现直接应用的味觉,嗅觉这一“五感”组成能够较好与商品的包装设计相结合,而由此实现的气味传达就能够实现消费者购物欲望的较好激发。在应用嗅觉进行的具体包装设计中,设计人员能够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赋予商品包装恰当的气味,这就使得以往只能真正使用与食用后才能够接触的味道通过包装设计较好传达给了消费者,消费者在嗅觉的作用下自然很容易产生购买欲望,在我国当下的食品、香水等商品领域,嗅觉这一感官体验的应用极为广泛。

2.“五感”共同作用下的包装设计

在简单了解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嗅觉分别进行的商品包装设计思路后,我们还需要讨论五感”共同作用下的包装设计。事实上“五感”的组成本身是相辅相成的,消费者在发现一款产品后,其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嗅觉将共同发挥效用,这就使得只有综合应用“五感”进行商品包装的设计,才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相关商品的吸引力。

对于“五感”共同作用下的包装设计来说,“酒鬼”酒的包装设计就属于“五感”共同作用的典型,“酒鬼”在传统的纸质包装内加装了麻袋的包装设计,而麻袋这一包装所具备的粗糙质感和触感、麻袋中所渗出的美酒香气、麻袋所具备的淳朴视觉感受就属于“五感”共同作用的具体表现,在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嗅觉的共同作用下, “酒鬼”酒的产品魅力实现了较好提升与传达,消费者的购物欲望也将由此得以实现较好提升。

结论:在本文就包装设计中“五感”应用展开的研究中,笔者详细论述了“五感”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五感”共同作用下的包装设计,而结合这一系列内容我们就能够较为深入了解“五感”对于商品包装设计的重要意义,而这一研究所带来的全新保证设计思路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包装设计的影响力,希望这一系列内容能够为相关商品包装设计从业人员带来一定启发。

参考文献:

[1]李丹骏.包装设计中“五感”的应用研究[J].艺术科技,2016,07:259.

[2]潘文娟.触觉设计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研究和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12.

[3]吴限.产品设计中五感应用[J].科技展望,2015,18:259.

包装设计研究论文范文第12篇

绿色环保已成为当前全球包装设计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以杜邦包装奖获奖作品为案例,从生态文明视阈探究绿色包装设计教学,提出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少即多”的绿色包装设计教学理念,并在具体的包装设计教学中加以实践,为推进绿色包装设计教学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生态、绿色、少即多、包装、教学

“少即多”概念最早由德国包豪斯校长密斯•凡•德•罗提出,在设计时追求“极简主义”风格。崇尚“少即多”的绿色包装设计哲学,不仅可以设计出出色的外观和性能,而且可以凭借显著的成本效应赢得市场青睐。它既可以为企业增加商业价值,也可以为社会带来正面的生态文明价值。近几年杜邦创新包装获奖作品的创新研究表明,包装设计形态和成型工艺崇尚“少即多”是未来绿色包装设计的必然趋向。

一、“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教学研究背景

包装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课题,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紧密联系。纵观包装的发展历程,常常有这样一种感受:一方面,从古至今,包装伴随着人类进步而不断地发展。从盛装物品的包装、促销商品的包装到环境友好的绿色包装,无不彰显包装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包装为人类减少浪费、保护商品品质、提高生活质量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包装废弃物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伤害。在大量生产和使用包装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影响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生物圈是我们财富的来源,我们维持我们的生活的资本来源,只要我们用毒素和废物污染或破坏这个系统,就是在破坏我们的天然资本,降低文明延续下去的能力”。[1]绿色包装已是生态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产业。当前,有效控制和减少包装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要从绿色包装产业最前端做起——提倡绿色包装消费和重视“少即多”的绿色包装设计及其教学,从源头上减少包装性垃圾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推广绿色包装的生态文明意识。

二、“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教学实践安排

根据“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的理念和特点,笔者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案例选择三方面阐述该课程的教学实践安排。

1.教学目标设定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通过具体“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案例的赏析融入包装设计教学中,使未来的包装设计师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设计理念,并借助包装媒介性进行广泛的宣传践行,引导消费大众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一是帮助学生掌握何谓“少即多”的绿色包装设计基本理论知识,包括了解当今“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理论的各种观点学说,尽可能拓宽视野,在比较分析中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绿色包装生态文明观,为培养具有生态文明视野的未来包装设计师奠定理论基础。二是努力引导学生从生态文明角度理解“少即多”绿色包装及其设计,建立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理念,通过对“少即多”绿色包装生态价值的理解和思考,进而认识包装与人和自然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生态人文关怀。三是通过教学引导与设计实践,帮助学生培养和提升“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理论思辨能力。通过恰当的“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实践教学,有效地实现生态文明视野下“少即多”绿色包装创新设计。

2.教学内容的安排(1)理论研习(12课时):基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背景对绿色包装在国内外发展的背景、特征和趋势进行系统性的梳理。了解“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其生命周期,具体包括基本要素与特点、基本样式和策略、材料与工艺、结构与形态、市场属性、循环利用、创新设计系统等。全面掌握“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发展现状。(2)案例分析(12课时):以近几年的杜邦包装奖获奖作品为主要教学案例,结合当前市面上的包装设计实例分析,比较其中的生态环境友好性。从案例中寻找到“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成败之处,积累感性的“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经验。(3)田野调研(24课时):田野调研作为本课程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也是本课程区别于一般包装设计教学的特色。除了常规的包装设计市场调查,特别强调包装与生态环境友好性问题的全方位田野调研。具体包括包装原材料、结构工艺、流通消费和废弃回收与周边环境的影响,找到“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解决的突破口。(4)方案设计(24课时):主要侧重于纸材料的绿色包装设计教学。通过典型产品的“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模型制作或相关主题性课题的探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设计实践的能力,使之具备创造性、科学性地进行“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创意、设计分析、设计深化等方面的设计实践能力,并对相关的绿色包装设计法规有较好认知。(5)驻厂试样(24课时):带着设计方案进驻包装生产厂进行“少即多”绿色包装的量产材料与工艺、量产品质要求的设定和试样,体验“少即多”绿色包装从方案到量产的具体设计要求和实施环节。

3.教学案例的选择教学案例选择是本课程教学实践能否取得预期目标的关键。教学案例是学生理解“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理论的感性认知,也是学生创设“少即多”的绿色包装需要超越的标杆。因此,选择的教学案例应是真实而又典型。本课程则以杜邦创新包装获奖作品为案例,主要有以下两大类:一是在包装材料结构上体现“少即多”的绿色理念。设计者用尽可能少的材料和工艺,以最恰当的结构和形态达到产品所需要的包装要求。如美国和加拿大THECUBE包装系统(图1),通过零售和工业包装的整合设计,使商品从制造商生产线直达零售商销售现场,达到减少包装周转环节和包装材料的使用,节省包装成本的同时又提高商品的附加值。美国卡夫食品包装是一种新型的1加仑装酱料软包装。(图2)创造性地设计出带有精准导出口和便携式的双层提手的结构,产出效率高达99%。与普通刚性1加仑瓶子相比,卡夫1加仑装酱料软包装的生产可节省50%能耗、减少60%塑料使用和减少70%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这两款包装都从包装的材料结构上追求“少即多”的绿色包装设计理念,为“少即多”的绿色包装设计创建了蓝本。二是在包装的印制上体现“少即多”的绿色理念。通过尽可能少地印刷表现包装物产品与品牌不可或缺的传播信息,减少包装印刷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德国和美国宝洁的AllDaysPads包装(图3)即是以减量化的“少即多”理念,整体设计了产品包装的托盘和纸箱罩,在增加产品视觉吸引力的同时,减少了包装材料、印刷耗材和包装储运人力成本。减少印制材料与工艺意味着降低破坏生态环境的风险。

三、“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教学指导

在设计中,最大最难的绿色包装问题,只要细分开来思考,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具体、实际的“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问题分析入手,通过“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理论学习和设计调研,启发学生研究、思考,形成对“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教学的实施大致可以从以下四个步骤展开:一是从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包装设计关系中找出学生感兴趣的“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热点问题,并对其进行初步分析。二是从国内外的“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理论、法规和案例中寻找已有的解决方法,并进行优缺点分析,拟出具有原创性、更优化的生态文明价值传播观点和方法。三是将上述观点和方法通过具体“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方案加以表现,形成设计提案参加课堂讨论。四是综合反馈意见,对“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方案进行深化和优化,制作出最终的设计样品。整个教学过程,强调因材施教。教师可根据学生不同的课题加以个别指导,引导学生学以致用。通过减量化“少即多”的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生态化包装设计的深入思考与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包装生态问题能力,增强对“少即多”绿色包装生态环境问题的理解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实际经验。

四、“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教学成果展示

“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教学自始至终强调用最少的材料、工艺和体量实现符合产品属性的最佳包装方案。减少作品功能结构的繁复性和外观设计的装饰性,回归包装的本质达到与生态环境的和谐。整个教学实践收获了以下两方面的成果:

1.优秀作品的创设作品一,盆栽包装(图4,张兴强设计)是“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教学课程作品,该作品已获得德国2015红点奖。设计者在充分调研了包装与环境、包装与产品、包装与使用的相互关系后,用较少的环保材料、少量的印制工艺,通过本身的纸板材料的折叠形成带有固定支撑结构的可提携盆栽包装。包装直接选用可回收再利用的瓦楞纸板,并以折叠结构成型,可以有效减少包装的储运能耗和回收利用成本。同时,包装省去了大面积的外观图形印刷,减少了包装印制的材料与工艺,降低了包装回收处理过程中污染环境的风险。包装少了些奢华,多了些朴实,增加了包装与环境的友好。作品二,肖邦夜曲CD包装(图5,王晓雪设计)是另一款具有文化产品属性的“少即多”的绿色包装设计教学课程作品。设计者将“少即多”的绿色包装设计理念和产品所反映的文化意境进行巧妙的创意设计,直接选用回收再生的黑卡作为包装的基材,通过精心的结构设计和极简的图文表现营造肖邦夜曲的文化意境。包装整体简约而富有意味。

2.生态文明修养的提升“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既要强调包装原有的保护性和促销性,更要凸显包装具有显著的环境友好性。其教学实践激发了学生积极探索绿色生态设计的热情,增强了具有生态伦理观念的设计创新能力,唤醒了未来设计师对自然的热爱,引起未来设计师对自己设计创新行为的反思,让当代设计教育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

五、结语

包装设计研究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设计心理学;产品包装;知觉感知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292-01

包装设计在产品的销售中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不仅仅是包装的作用,也是营销的作用。精美的包装设计无疑会让产品增色不少,在一定意义上是可以提升产品的价值,同时体现了产品的品质,这是营销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因为人们购买商品时首先看到的是产品的外包装,这是给消费者的第一印象,所以在营销中,尤其重视产品的外包装。

作为包装设计专业的教学或者是实践,都应该从体现产品的质量和品质方面入手,注重设计的高质量。而在设计中,设计者的设计心理学决定了包装的审美。设计心理学在设计实践中发挥着无法估量的作用。

一、对设计心理学的认识

设计心理学是研究用户需要的学科,首先要了解用户的基本信息,在此基础上建立用户模型。设计心理学还要研究用户使用流程,研究用户使用过程中的相关信息。这是设计心理学在包装设计方面的应用实践。设计心理学还要研究用户对设计的评价,这是总结经验不断进步的途径。用户的反馈和评价是对设计的考核和肯定,因此设计心理学要有用户反馈的过程。设计心理学还应该研究用户的心理需求,研究用户对产品的情感,建立起用户情感模型。设计心理学是研究用户对产品的审美学科,需要建立用户审美模型的学科。设计心理学还应该研究产品使用的环境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包装设计,符合环境的要求,建立使用的环境模型等等。设计者只有具备了这些品质,那么才能设计出良好的产品,满足用户的需要和提升产品的价值。

设计心理学也是心理学的一种,是在特定领域内的用户心理研究的科学。设计心理学的建立融合了很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法则。任何设计过程和实践活动,其主角与核心都是人,人的心理也是设计心理的基础。设计心理学是围绕着人的心理和需求而进行的,比如说认知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所以,我在所涉及的基础心理学理论来源方面要做好甄别和遴选,将设计知识和设计需求完整结合。

二、设计心理学应用在设计中的探索

(一)设计中人和物之间的关系研究。所谓设计就是工业生产的一个门类,任何一门设计都是为人服务的,工业设计是工业生产活动的一种,是科学知识应用在生产实践中的体现。社会是人和物共同组成的,人类的一切生产活动都是为了满足需求而设计的。设计心理学就是探讨人和物之间关系的学科,研究人对物的感受,人和物的关联,由知觉――认知――动作等系列组成。产品的设计就要满足人类这样的心理需求,研究人对物的需求关系,研究如何规划人和物之间的关系。

设计就是应用物来影响人的科学,设计人员要通过造型来规划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也是知觉在设计中的应用。科学合理的设计可以帮助人们在实践中更加方便和舒适地使用产品。人们对审美的感受是设计心理学的一个因素。设计心理学是通过对知觉理论的研究和探索,研究产品设计中的基本要素,研究人与知觉之间的关系。

(二)设计构思在设计过程中的应用。设计构思的过程是产品心理学的实践过程,但是在设计构思中一定要把握好不能超过产品的极限,如果突破产品的极限,那么就改变了设计的实质而丧失了设计的意义。设计的过程是知觉的过程。首先我们视网膜上感受到信息是不同亮度的元素。我们在设计上要通过处理边界处的亮度来突出棱边,这个过程是形成二维草图的过程。这个阶段可以勾画出物体之间的边界线,画出物体的轮廓和表面积。深度线索的元应用包括单眼线索和双眼线索以及方位等因素,形成二维半的草图。然后再利用物体之间的关系建构三维草图。

(三)情绪反应过程的研究。一个人的情绪反应,包括反应和依赖两个过程。包装要把产品的形态表现出来,产品的包装是吸引消费者的首要因素,精美的包装可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所以在设计中,包装图案醒目是相当重要的,其中文字部分也必须要突出产品的性能和特点,能够瞬间抓住消费者的视线,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和好感。

消费者是一个综合的群体,他们的文化程度、审美品位、消费特点等都不一样,所以在设计包装中要尽量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迎合大多数消费者心理需求。包装的色彩、造型、图案、材质是包装设计的关键。

设计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产品的工业化生产过程离不开包装的过程,包装设计是非常关键的一环,是吸引消费者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研究设计心理学,是做好设计教学和设计实践的关键,需要我们在日常学习中给予高度的重视。

参考文献:

包装设计研究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茶叶;包装设计;传统文化;视觉艺术

茶叶包装设计多是茶客与设计师对水光山色、帘子荷叶等美景而欢歌,它有悲秋愁绪,取而代之的是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热爱之情。茶叶包装设计中体现着文人的书香生活,使得其社会关系单纯,摆脱了封建社会中的庸俗事物。茶叶对大自然,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保持了一种童心的向往。通过喝茶悟道,茶客和设计师对生命的刹那感悟借助茶水隐晦地表达出来,形成映射关系。

1传统文化对茶叶包装设计的意义

文化是一种包罗万象的综合性整体,具备丰富的意义和内涵。对于传统文化而言,它是由我国历史环境而形成独特的传统观念和价值意义的文化活动圈,精神及价值层面是主要内核。茶文化中体现了对人们生活情怀、田园理想和生命自由的仰慕之情愫,对贬谪失意者飘零之感、离乡之叹和仕途之愁的深切关怀,对游仙修禅、隐居避世的宗教情怀的接受认同等,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丰富与塑造;自宋代以来,茶文化所蕴含的隐逸精神、贬谪心态、山水意识是对庐山地域隐逸文化、贬谪文化、山水文化的发掘与传承,体现了位卑忧国、静心修性和展现个体价值的精神意识,是对儒释道三教合一传统的有效继承与发扬;茶文化精神表明我国文化“内倾化”、追求“内圣”和精神圆满自足的趋势和转变。可见,茶叶不仅是对传统精神文化作了继承和提升,同时也体现了我国文化的特质与演变,具有文化学意义。文化视角下的茶叶包装将设计与文化结合起来,研究一个民族的特定文化,主要出于转换视觉艺术研究视角的目的,构架了茶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桥梁,从文化空间特征及其联系的角度,促进茶叶包装设计的发展,极大的拓展了研究空间。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共同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系统,从本土文化角度研究茶叶包装设计,既有对我国自然景观、物产、风光的发现和挖掘,也是对茶叶中体现的人文思想进行观照、梳理,还要对二者共同构筑的文化系统进行整体、立体的研究。因而,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对于挖掘我国茶文化丰富的文化魅力,增强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播与影响力,推进我国茶叶产业的繁荣、发展,也将产生一定的现实与功利意义。

2茶叶包装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

视觉艺术视阈下对产品包装设计的研究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但研究成果较为分散。现在的茶叶包装设计主要通过分析平面元素,探究茶叶包装设计对不同所产生的不同顾客情感变化及特征。总结出茶关于青春、相思、忧愁和高洁品质等隐喻结构。通过分析茶叶包装设计如何用情感隐喻来抒发高洁、古典和风雅等艺术情操,最终把茶文化视觉艺术的细腻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通常的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元素是从“自然现象”、“抽象概念是具体物体”和“无生命物体”三大部分详细地描述了产品包装设计中视觉艺术的用法。还有一些相对全面的设计理念偏重于对茶文化元素的隐喻的认知分析,且内容偏重于产品包装设计的实用性而非艺术效果。这类设计理念虽然成果众多,但是大都不够系统全面。研究多是对单个成功的产品包装进行研究,缺乏一个系统、全面的分析认识。关于茶叶包装设计对传统文化与视觉艺术的取舍、偏好,以及迥异于顾客的情感映射等方面,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赏花与品茶是文人的心头爱好,结合着两种传统文化印象,自然而然地能够成就让顾客满意的茶叶包装设计。品茗赏花,看着花从含苞待放、美艳地盛开再到枯萎凋零,难免想到韶华易逝,容易感叹大好青春太短暂,这与茶客品茶论道后的豪情万丈不同,茶叶包装设计醉得风雅脱俗、楚楚动人,设计元素别有娉婷。“花”与“茶”是产品包装设计中视觉艺术研究的重要语料,伴着好花好茶,时光中有欢喜,却也有悲伤、忧郁和孤独。此外,中国文人茶客因关心国家社稷、忧国忧民,这就使得茶叶包装设计常常被主观赋予了时代色彩。传统文化首先给我们呈现了茶叶包装设计对美好事物的单纯欣赏。植物元素在茶叶包装设计中总是与众不同,不是简单地堆砌典故,而是喜欢通过对事物细致入微地观察而达到创作的真实和生动形象。“风度精神如彦辅”以毛尖的姿态隐喻高洁精神,抒发了设计师对毛尖的喜爱。也有设计师将桂花茶喻丁香对比,“丁香千结苦麄生”此处丁香“花蕾千结”隐喻愁绪的“固结不解”,别具一格。“熏透愁人千里梦”谈到龙井香味的浓郁,其浓香惊醒了茶客的好梦。其形态厚重成结让人压抑,不及茶叶芳香的品格。包装设计中表达了设计师崇尚清高的情怀。茶最初的产生是为了解渴,自陶渊明过着将诗茶结合的生活后,饮茶变成一项高雅活动而备受文人喜爱。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诗茶文化碰撞出的火花一直都是耀眼的存在。以茶会友、切磋文采或独自畅饮消遣都离不开茶。封建社会的人们受封建礼教约束,所以人们饮茶、创作肆意谈论国事,是对封建礼教的不满和反抗,是追求个性和自我意识觉醒的展现,是对所谓“柔顺”和“美德”等规范的挑衅。这使得我国很早就开始重视茶叶包装设计,依据王仲闻的《茶叶集校注》统计,前任保留下来的茶叶外包装近乎一半都是描写“捧斛别有娉婷”的饮茶风情。此外传统文化中多处出现茶的美称如“琥珀”、“绿蚁”、“扶头”等以及“尊”、“杯”、“盏”等盛茶器具的名称。茶就像人们精神世界的血脉,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茶不煴不火,恰如其分,饮入喉间平常自然却蕴含枨触。气候尚冷,沉香慢慢燃烧着。于是茶客开怀畅饮,希望忘掉忧愁和思念。茶也能使人兴奋,让人血液沸腾,所以心情好的时候喝茶可以助兴。在茶叶包装设计的通过引入传统文化元素,可以给人带来不少愉悦的感受。在铁观音以“无忧无虑”为主题的一款包装设计中,将茶隐喻为“发酵原液”,前者青春活泼、甜蜜美好,后者品尝起来甘甜芬芳令人愉悦,很容易使人联想到,随着时间流逝,茶从“发酵原液”转为“新酿成茶”。这时茶体辛辣粗糙,色、香、味、格尚未协调,映射着茶叶包装设计此时的“人生百态”。茶能怡情也能伤情,茶能激绪,所以古人说“赌书消得泼茶香”。综观历代茶叶包装设计,不管是不同的地域还是不同的时代,通过引入水元素可以隐喻爱情或者描述光阴。水是维持生命的必需品,所以古人对水很崇拜。如创生神话女娲造人中人是水和泥做的,再如《管子》所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诸生之宗室也。”古人认为天地都是水衍生的,所以水就是生命。后来男女多在水边相会的社会风气影响,以及水绵延不绝的物质特征,水与爱情、相思之情的映射逐渐在人们的认知机制中形成。这种认知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最终体现在文学创作中。如《诗经》中许多作品中水内化为情思,隐喻着怅惘的相思。这点可以通过分析金骏眉产品包装设计中的视觉艺术“水是相思”窥得一二。天气对人心情的影响非常大,它能让人担忧、惆怅、烦闷,也能让人舒畅、开朗、豁达。这点可以在茶叶包装设计中体现,深夜饮茶往往会却“残茶不消浓睡”,可见心中积闷之厚。“试问野人家”时问着多情而答者意淡,表现出设计师害怕面对荒郊野叟,却又迫切想知道结局的矛盾心理。红茶包装中曾应用了一句“绿肥红瘦”,藏无数曲折,设计师在自问自答中感叹茶叶难得,同时又暗含对时光匆匆的惋惜,炼字甚精。表层意义上,设计师借“绿肥红瘦”隐喻容颜易老,含蓄地表达了人们普遍的情感。但透过现象更深入地理解,包装设计也体现出了劝人以茶,无需过多担忧年青春易逝,而应该如喝茶一般细细品味余下人生。如有设计师在茶叶包装中写道:“拚了尽烛,不管黄昏”,认为应该珍惜花好月圆的美好时光,珍惜与茶客一起通宵达旦、饮茶赏花的欢乐。抒发人应在有限的生命中,学会享受美好年华的乐趣。这些意象,都是对我们宣传传统文化和视觉艺术的良好传承。设计师也可以通过借助唐诗宋词来加深茶叶包装设计的高雅,如滇红包装中运用《玉楼春•红酥肯放》中的“小酌”一词表达品茶时的悠然;《醉花阴》中思念友人借茶抒发离愁别绪而“把茶黄昏”;《凤凰台上忆吹箫》中的“病茶”;《念奴娇•萧条庭院》中宿醉无人陪,只能借“扶头茶”消磨孤寂的光阴等等,都是非常好的传统文化意象。有人说,生活如那陈年老茶,蕴含了浓郁的味道却隐而不发,种种忧思一旦倾泻出来却似那陈茶般韵味深远。对人生无奈的至情倾诉,国愁、乡愁和情愁伴着茶香弥漫着悲怆沉郁的氛围让人忧伤。如碧螺春茶叶包装运用《菩萨蛮》中“忘了除非茗”表达对现实处境的烦忧无奈怀念着祖国,凝重的乡愁致使最后“茶未消”等等。茶叶包装设计中体现着不同人的人生轨迹,见证了茶客的自信乐观与幸福欢乐,也承载了人们的相思、悲凉和风雅情谊。不同的设计理念映射不同时期的人生阶段,呈现出独特的艺术美。

3结语

本文以传统文化理论为研究框架,主要从茶叶包装设计的传统元素、艺术特色和与作品对比等方面来进行分析,以聆听茶叶包装设计的元素文化内涵。在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的同时,也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理解茶叶包装设计,拓展茶叶包装设计的广度和深度,而且进一步验证了传统文化对我国艺术设计的阐释力。因笔者能力有限,本文的研究存在着许多不足,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王俊祥.浅析中原茶文化与信阳茶叶包装设计的融合与发展[J].现代装饰(理论),2012(5):374.

[2]郝熙凯.古典茶文化在现代茶叶包装上的设计应用[J].福建茶叶,2015(6):42-43.

[3]张武,闫力,游月秋.茶叶包装设计中文字和色彩的审美体现与运用[J].福建茶叶,2016(8):166.

[4]许纪峰.书法艺术在茶叶包装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16(7):207-209.

包装设计研究论文范文第15篇

柚子包装技术研究周伟东 李波 张国全 陈勇亮 李如虎 (14)

硬糖制作过程中主要理化指标变化规律研究张文文 张伟彬 (16)

商品包装顾客满意度灰色综合评价苗治国 郑全成 (22)

包装印刷废水处理工艺研究丁毅 杨鹏 (25)

新型包装压力试验机的设计:刘乘 刘俊 张凯凯 (27)

泡罩包装机械中的冲切装置刘雄心 (30)

易开盖组合成型系统中分度器的选型设计杨春香 (35)

整体包装解决方案初探王洪江 李岩 胡亚光 (39)

我国PET瓶成型设备科学发展的分析研究(Ⅱ)张友根 (43)

包装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研究与实践李大鹏 刘伟 孟令伟 (47)

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安全性分析邵栋梁 (51)

复合软包装材料的发展趋势宋卫华 (55)

智能型伺服系统在精密药液灌装生产线上应用张广伟 (59)

包装与食品机械杂志征稿启事 (64)

华宇飞凌闯新路 四大亮点推新品李博 (72)

新型光缆吴伟 (72)

关于授予毛晨双等147人见习包装与食品机械工程师资格的通知 (72)

鲜奶安全与包装张声福 (73)

芝加哥“尝鲜“记——“2009年芝加哥全球食品展报道” (74)

GD包装机条包拉线检测装置设计与应用祝荣壮 (65)

杀菌锅齿啮式卡箍连接相互尺寸及组装结构李传新 (69)

无菌袋成型灌装封口机(GB/T24570-2009) (1)

台湾青枣果实采后处理与保鲜技术研究进展陈莲 林河通 陈艺晖 林艺芬 (9)

工业乳化炸药装药机与码夹装置工作参数不协调性分析林泽梅 黄志平 张国全 (14)

不同包装方式对蛋糕品质的影响研究李娟 张丽萍 (17)

优良发酵剂的筛选鉴定及菌株生长条件优化的研究金龙 王志耕 薛秀恒 梅林 汪雨 凌俊杰 (21)

复合改良剂对面条品质的影响邢正军 杜先锋 (27)

纯生啤酒冲瓶灌装压盖一体机的技术优势张有良 张国安 王剑峰 王李刚 (31)

瓷砖装箱机的控制系统设计李彩娟 刘乘 (36)

泡罩包装机械中的步进装置刘雄心 (40)

基于符号学的人机界面设计邓晓霞 (44)

“面向产品数字化设计的PDM集成系统”通过项目验收和鉴定 (35)

2010年ProPakChina获得更多海外支持 (63)

包装与食品机械杂志征稿启事 (63)

我国PET瓶成型设备科学发展的分析研究(Ⅲ)张友根 (47)

《包装材料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张克宏 杜俊娟 (52)

从商品消费领域谈过度包装问题翟万京 白卫东 钟乐 (56)

伺服技术在高速套标机上的应用王江涛 (60)

啤酒膜包机送切膜机构的改进设计郭慧静 (64)

自动灌装称量设备提升机构的新颖设计张海银 陆桂贤 (68)

专利技术 (72)

PET瓶无菌冷灌装生产线 (1)

新品“igubal”——带钢制插片的关节轴承 (8)

中国上海国际食品加工及包装机械展10月召开 (13)

《包装与食品机械》杂志征稿启事 (17)

更精细的泄漏检测——海富举行容器泄漏检测设备研讨会 (39)

阿特拉斯·科普柯公司在上海世博会瑞典馆召开新闻会 (68)

Raytek最新推出Pi20热像仪和DTPI过程图像解决方案 (69)

CBB2010全球液态食品行业的舞台和盛会 (69)

“中国乳品安全创新技术应用论坛”在沪召开 (70)

“SIG康美包”在中国推出首款带FSC认证标识的饮料纸盒 (70)

《包装与食品机械》杂志特约审稿专家招聘启事 (72)

关于召开2010年学术年会暨理事会第一号通知 (72)

屋顶形包装机的关键技术张有良 常晓煜 张国安 苟向民 李美川 (9)

全自动锥形动态中药提取设备的设计何晓东 张志东 蔡海燕 邵成国 唐保峰 汪剑豪 (14)

基于虚拟仪器与PLC的食品仓储监控系统郭陈 张志勇 孔晓玲 李娟娟 (18)

基于罚函数法的模切机前靠规凸轮设计金旭星 (23)

龙眼采后果皮褐变因素及防褐保鲜技术研究进展陈艺晖 林艺芬 林河通 孔祥佳 赵云峰 (27)

岩藻多糖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初探张袁 吴茜茜 王杏文 蔡敬民 张敏 潘仁瑞 (32)

肉桂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何金铃 (36)

试论食品杀菌工艺与新装备张德善 项建胜 邵潍淮 (40)

我国PET瓶成型设备科学发展的分析研究(Ⅳ)张友根 (46)

复合调味食品精品研发措施及对策斯波 (50)

传统食品流曲琼锅糖的历史与发展现状郭文龙 党菊香 刘海龙 窦敏娜 杨西明 张继周 (55)

PID控制在大型腌制库温度调节中的应用季建林 徐宝才 魏洪生 孙铁军 牛军 李景军 王赞 (57)

羟丙基淀粉在冷冻春卷皮生产中的应用莫锦辉 郑永妮 徐吉祥 (62)

高速旋盖机凸轮的加工赖天琴 钟林源 罗威 (65)

咸酥花生加工中的浸渍工艺研究陈团伟 康彬彬 刘龙燕 陈绍军 林河通 (1)

脱脂活性豆粉对面粉品质的影响丁玲 杜先锋 徐阮园 邢正军 (6)

RP-HP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薇菜黄酮含量的参数优化李凤霞 陈珠钰 孙文笑 (11)

提高小颗粒物料枕形包立式包装机速度的研究张有良 常晓煜 张国安 王剑峰 秦涛 (16)

真空冷冻干燥和热风干燥对洋葱挥发性成分的影响谭宇涛 陆宁 (20)

2010国际包装机械博览会将在美国举行肖卞 缪惟民 (5)

新型“TwisterBand TB30”拖链系统吴伟 (10)

雷赛推出经济型ACS806交流伺服驱动器 (19)

台达吴江科研中心揭幕 打造技术扎根新基地何沁喆 (33)

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装备“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写工作会在合肥召开 (50)

全自动连续式杀菌釜的创新设计张亮 邵潍淮 陈久文 (26)

大处理量花生脱红衣机脱皮装置的设计易启伟 (31)

鱼罐头豆豉自动计量落料机凸轮的设计邹振健 唐伟强 蔡叶 聂世涛 李艳平 (34)

全自动装箱线输箱链道的设计及电气控制李美川 苟向民 张有良 董革平 (37)

泡罩包装机中的凸轮曲线设计和分析刘雄心 (40)

海洋微生物抗菌活性产物研究进展刘伟 徐涛 蔡敬民 潘仁瑞 (45)

我国乳品安全现状及建议(一)——历次“问题奶粉事件”的技术探讨顾佳升 (51)

速溶茶生产工艺技术及中试设备选型刘江平 金心怡 郝志龙 于国锋 (57)

金柑果汁加工技术规程及其质量控制林远芳 郑俊峰 陈艺晖 苏健涵 林河通 (61)

贴体包装技术及应用吴瑞平 (65)

热灌装非结晶瓶口的节能效果研究林世鸿 (70)

中天昊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永贤专访 (I0001)

塑料袋热压式封口机 (1)

多工位高速纸箱成型封底机设计张有良 李彩琴 苟向民 王嘉 (6)

气调包装用于冷鲜肉保鲜的机理及影响因素陈阳楼 王院华 甘泉 李爱珍 (9)

基于ANSYS/LS-DYNA对缓冲包装省料孔的巧妙设计刘筱霞 杨冠波 (14)

满足物流要求的优质苹果的包装设计舒祖菊 (18)

食品包装设计理念孟祥钊 (22)

包装与食品机械杂志征稿启事 (17)

CSM CHINA,糖果饼干休闲食品新产品新技术的最佳展示平台卢萍 (32)

2009年包装机械专业国家标准修订计划 (67)

安溪油柿柿叶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柯范生 林娇芬 林河通 (26)

基于单片机的进仓稻谷湿度在线检测系统的研究章礼亮 孔晓玲 张勇军 (29)

基于构成艺术的包装设计方法研究卢兆麟 张悦 金亚林 (33)

EPE静态压缩应力-应变曲线模拟孙聚杰 温时宝 (37)

我军军用食品包装信息化技术应用进展王帅 吕亚娟 王军 (40)

柑橘类精油的提取及应用现状刘涛 谢功昀 (44)

连续动态逆流提取的现状和发展王英 崔政伟 (49)

可食性包装膜的研究进展及其发展前景李爱珍 邵秀芝 张建华 (54)

食品包装复合材料现状及发展趋势王洪江 孙诚 曲颖 (58)

浅谈鲜鸡蛋的保鲜包装加工一体化工艺陈春霞 刘筱霞 (63)

广州市冠浩机械设备有限公司——陈家翘总经理专访 (66)

关于推荐“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奖”候选人和候选论文的通知 (68)

关于征集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的通知 (68)

施耐德电气自动化产品发展经理华镕推出新书郑洋 (69)

全国包装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 (69)

工程塑料轴承用于物料处理吴伟 (69)

完美起点,助跑职业规划郑洋 (70)

美国2008国际包装机械展为全球带来包装创新尚海 (71)

控创成功举办2008冬季产品交流与技术研讨会张旭 (71)

2009年内蒙古环保购物袋、包装袋博览会 (72)

没有淡季的市场 更无淡季的营销——星光传动市场思路黄玲 (72)

给袋式自动包装机(JB/T10797—2007) (1)

试验研究

多功能气流膨化机的研制胡光华 李浩权 陈煜龙 陈明 张进疆 (5)

一种新型供料机构的试验研究王亚妮 王金明 赵宏江 (8)

微波与热风组合干燥对板栗干燥特性的影响周洁 孔晓玲 高楠 (11)

蔬菜纸型化制浆技术宇春玲 王威 卞桂琴 刘宝京 李军生 丁怡 (14)

提高食品饮料罐封口滚轮使用寿命的研究郭松 纪进忠 (16)

软包装桂花糯米糖藕的工艺研究邓源喜 许晖 马龙 任茂生 (19)

包装与食品机械杂志征稿启事 (18)

交流食品生产中排除异物的解决方案海富成功举办异物检测研讨会缪惟民 (55)

多气缸顺序回路信号障碍消除及程序控制系统设计林荣川 魏莎莎 (24)

冷凉机及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李美川 张有良 苟向民 朱胜龙 (27)

洗衣机包装系统的可靠性分析舒祖菊 叶保华 (30)

牙膏包装盒的设计刘筱霞 张美艳 (32)

DXD系列液体包装机装料部分装配建议姜辉 伍先安 (35)

冰温技术在果蔬贮藏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彭丹 邓洁红 谭兴和 李美群 (38)

丝网印刷生物传感器及其在食品与发酵中的应用陈春霞 刘筱霞 蒋亚儒 (44)

从牛奶国家标准的演变看三聚氰胺事件以及食品问题颜亦斌 (47)

可降解塑料的发展与绿色环保董昕 张燕达 宋永健 吕焱 (52)

无菌砖包机容量自动控制张志 (56)

关于授予高巍等223人见习包装与食品机械工程师资格的通知 (58)

关于建立《包装与食品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基本知识考试试题库和修改资格认证实施细则(修订稿)的通知 (60)

包装与食品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实施细则(修订) (60)

见习包装与食品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实施细则(修订) (63)

见习包装与食品机械工程师培训要点 (64)

2008年度《包装与食品机械》杂志优秀论文赵淮 (66)

ABB中国设计低压产品在德国获“2008最佳产品”称号周燕燕 (66)

PPMA中国地区首席代表陈昌邑先生在英国荣获特殊贡献奖 (66)

可调节直线轴承吴伟 (67)

过程称重行业革命性的产品——可编程称重控制器(PWC) (67)

全新轴承问世吴伟 (68)

施耐德电气荣获2008年中国节能服务产业明星企业奖 (68)

新的拉伸薄膜缠绕机生产厂家的诞生昌邑 (68)

专注研发,创新推进持续发展施耐德电气深圳研发中心乔迁新址 (68)

美国2009PACK EXPO包装博览会10月召开尚海 (69)

中国彩盒设备在中东地区商机无限尚海 (69)

为明年世博会呐喊上海国际印刷包装产品交易会7月拉开序幕尚海 (69)

专利名称:填充机及填充监视方法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