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妇产科高质量发展范文

妇产科高质量发展范文

妇产科高质量发展

妇产科高质量发展范文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61例产妇年龄在22岁到3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3岁。对照组61例产妇年龄在23岁到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1岁。2组产妇在年龄上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对2组产妇均进行常规护理,即:日常检查、药物护理、环境护理、临床护理记录的书写等等。对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具体的护理措施如下。

1.2.1 心理护理的人性化

在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在对产妇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常常忽视心理护理,实际上,心理护理非常重要,心理护理也是对产妇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对产妇进行科学的心理护理。产妇在产前容易出现紧张、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影响到产妇正常的分娩,而在产后,由于很多产妇无法及时的转变角色,导致产妇产后出现产后抑郁、情绪暴躁等情况,严重的影响到产妇的心理健康,甚至对产妇日后的生活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2]。针对于此种情况,在对产妇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护士应该结合产妇的实际情况,为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指导,舒缓产妇的不良情绪,以便于产妇能够顺利的分娩及产后身体顺利的康复,实现妇产科护理质量的提高。

1.2.2 护理操作的人性化

在对产妇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士需要对产妇进行相应的护理操作,护士在对产妇进行护理操作时,应注意护理操作的力度,如果力度过大,将会造成产妇的疼痛感,对产妇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护士在护理中,应与产妇进行有效的沟通,如果操作力度过大,通过及时的发现,能够确保对产妇护理的质量,实现最佳的护理效果[3]。此外,在对产妇进行护理操作的过程中,护士还应该考虑到产妇的舒适度,通过调整产妇的卧位等方式确保产妇的舒适度,实现最佳的护理效果,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1.2.3 出院指导的人性化

在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还应该对产妇进行人性化的出院指导,由于产妇的身体恢复情况不同,很多产妇在出院之时身体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恢复,因此,护士通过对产妇进行人性化的出院指导,能够使产妇在家庭生活中规避一些不健康的事项,确保身体得到快速的恢复,进而全面的提高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促进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高质量的完成[4]。

1.3 临床观察指标

在临床护理工作结束后,对2组产妇在护理前后的满意度进行评分,评分越高说明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越高。

2 结果

表1 2组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分析表

组别 例数(n) 护理前满意度评分

(分) 护理后满意度评分

(分)

观察组 61 52.13士1.19 92.14士1.25

对照组 61 51.25士1.24 57.25士1.41

t值 26.19士1.18

P值 0.028

3 讨论

妇产科高质量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产科;临床护理;应用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医疗行业的发展,其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也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护士也逐渐的认识到提高护理服务的重要性。因此,护士通过应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开展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全面的提高了妇产科护理服务的质量,实现了良好的护理效果,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在不断的提高,进而提高了整个妇产科室的服务质量,促进了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1]。而在本次的临床研究中,主要就在目前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人性化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以不断的提高妇产科临床护理的质量,确保医院的长远发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61例产妇年龄在22岁到3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3岁。对照组61例产妇年龄在23岁到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1岁。2组产妇在年龄上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对2组产妇均进行常规护理,即:日常检查、药物护理、环境护理、临床护理记录的书写等等。对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具体的护理措施如下。

1.2.1 心理护理的人性化

在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在对产妇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常常忽视心理护理,实际上,心理护理非常重要,心理护理也是对产妇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对产妇进行科学的心理护理。产妇在产前容易出现紧张、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影响到产妇正常的分娩,而在产后,由于很多产妇无法及时的转变角色,导致产妇产后出现产后抑郁、情绪暴躁等情况,严重的影响到产妇的心理健康,甚至对产妇日后的生活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2]。针对于此种情况,在对产妇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护士应该结合产妇的实际情况,为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指导,舒缓产妇的不良情绪,以便于产妇能够顺利的分娩及产后身体顺利的康复,实现妇产科护理质量的提高。

1.2.2 护理操作的人性化

在对产妇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士需要对产妇进行相应的护理操作,护士在对产妇进行护理操作时,应注意护理操作的力度,如果力度过大,将会造成产妇的疼痛感,对产妇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护士在护理中,应与产妇进行有效的沟通,如果操作力度过大,通过及时的发现,能够确保对产妇护理的质量,实现最佳的护理效果[3]。此外,在对产妇进行护理操作的过程中,护士还应该考虑到产妇的舒适度,通过调整产妇的卧位等方式确保产妇的舒适度,实现最佳的护理效果,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1.2.3 出院指导的人性化

在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还应该对产妇进行人性化的出院指导,由于产妇的身体恢复情况不同,很多产妇在出院之时身体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恢复,因此,护士通过对产妇进行人性化的出院指导,能够使产妇在家庭生活中规避一些不健康的事项,确保身体得到快速的恢复,进而全面的提高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促进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高质量的完成[4]。

1.3 临床观察指标

在临床护理工作结束后,对2组产妇在护理前后的满意度进行评分,评分越高说明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越高。

2 结果

表1 2组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分析表

组别 例数(n) 护理前满意度评分

(分) 护理后满意度评分

(分)

观察组 61 52.13士1.19 92.14士1.25

对照组 61 51.25士1.24 57.25士1.41

t值 26.19士1.18

P值 0.028

3 讨论

在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常常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出现护理纠纷,严重的影响到妇产科护理的质量,也影响到医院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对医院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鉴于此种情况,护士应该认识到目前妇产科护理工作的现状,结合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着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开展护理工作,能够显著的提高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确保产妇的顺利分娩和顺利出院。在本次的临床研究中,对观察组产妇与对照组产妇均实施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产妇实施人性化护理,从结果上看,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更高,护理效果更好,进而实现了最佳的护理效果。所谓的人性化护理方法主要就是指,护士结合产妇的实际情况,充分的考虑到产妇的身体的状况、心理状况以及精神状况,充分的照顾到产妇的情绪,使产妇在护士的精心护理下顺利的分娩及产后身体得到快速的恢复,进而提高了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也提高了医院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5]。因此,在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应该结合产妇的实际情况,运用现代化的护理方法开展护理工作,这样才能够不断的提高妇产科护理服务的质量,促进妇产科护理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总之,在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通过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方法,能够提高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进而实现最佳的临床护理效果,实现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孙燕.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J].科协论坛(下半月). 2011,01(09):123-124.

[2] 郑丽玲.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J]. 中国当代医药. 2011,15(14):230-231.

[3] 李琼.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中的疗效观察[J]. 中外医疗. 2011,13(07):189-190.

妇产科高质量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质量

护理质量对医院的服务质量、社会形象和经济效益等方面有直接影响,是衡量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护理质量高低不仅取决于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质量,更依赖于护理质量管理方法,科学有效、严谨完善的管理方法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随着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实际需求和价值观念的变化,护理质量管理也面临着挑战和机遇。

妇产科的医疗护理服务具有复杂性、多变性、需求性强、高风险等特点,如何做好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问题值得认真思考和探索。妇产科护理质量是指妇产科护理人员能否为其病人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以满足妇产科病人的需要。护理的质量优劣体现在3个方面:①护理的工作模式是否体现了先整体后个别的护理理念;②护理的工作方法是否符合护理程序,是否是在符合护理程序的情况下开展护理工作;③护理的工作效率是否符合效率效益原则,妇产科病人是否满意。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有利于更好地满足病人的需要,有利于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从而减少或杜绝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还有利于妇产科的发展及护理队伍的建设。

妇产科高质量发展范文第4篇

2009年全县妇幼卫生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以“两纲”为目标,以规范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控制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为重点,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提高群体保健意识和能力,强化基层保健和产科质量,保障母婴安全,减少出生缺陷和病残儿发生,积极推进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

一、夯实基础,提高工作质量

1、孕产妇系统管理:各基层单位要充分发挥村级公共卫生网络效能,及时全面掌握辖区内孕情,提高早孕建册率。正确规范填写孕产妇保健册和各类报告卡、报表,建立规范档案。重视全程保健管理,做好孕中期上送县级筛查和孕早、中、晚期随访和产后访视工作,早孕建册(检查)率达92%以上,孕中晚期追踪随访率和产后访视率达95%以上,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在90%以上。

2、儿童系统管理:准确掌握辖区内各年龄组儿童数,加强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工作,增加儿保门诊开放日和辅助检查项目。以高危新生儿为重点,加强体弱儿保健工作,对低体重儿、早产儿、佝偻病活动期、中度以上营养不良、出生缺陷儿、中度以上贫血患儿等进行筛选、登记和上送复查,做到“减少漏筛、切实随访、重点管理、详细记录”。儿童系统管理率应在90%以上,保健管理率92%以上,体弱儿管理率100%。加强托幼机构保健管理,每季度对辖区内幼儿园开展保健指导工作,全面开展入园儿童血红蛋白、乙肝表面抗原和肝功能项目的检查,与教育部门协作,开展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年审工作。

3、业务培训和健康教育:加强妇女儿童保健适宜技术和知识的培训,提高妇幼保健人员的业务素质,年内开展4期(次)以上妇幼保健业务培训,内容以高危妊娠的识别和管理、体弱儿管理、产科急症的处理为重点,提高妇幼保健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管理水平。开展妇幼系列死亡病例的讨论评审,总结经验,提出干预措施,控制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加强针对妇幼群体的健康教育工作,印制《孕产期保健手册》和《婴幼儿保健手册》,并及时发送到每一位孕产妇和儿童家长手中。在全县暂设7个点,每季度集中开设“孕妇学校”、“育儿学校”各1期,孕产妇和儿童家长的健康教育率力争达到70%。对高危妊娠、体弱儿、妇科患者等重点对象,采取以“面对面”为主的宣教指导方式,逐步提高妇幼群体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4、基层指导和量化考核:县妇保院要加大对基层的指导力度,制订月、季度基层指导工作计划,安排妇儿保专业人员,针对各基层单位妇儿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检查指导工作,促进全县基层妇儿保工作水平的整体提高。要建立妇儿保工作量化考核机制,以便更加客观地反映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儿保的实际工作量,同时,与妇儿保工作的质量考核相结合,更为合理地分配社区卫生服务经费,要增大考核结果透明度,以便被考核单位针对性地去解决存在的问题。孕产妇和儿童数较多、工作量较大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增加妇儿保人员力量,安排专职人员和兼职协助人员负责妇幼保健管理和技术服务,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

5、“两个规范化门诊”建设:加强孕产妇、儿童保健规范门诊建设。根据《浙江省乡镇卫生院孕产妇、儿童保健工作规范》的要求,继续加强“孕产妇系统保健门诊”和“儿童系统保健门诊”的建设。前阶段已创建的单位要巩固创建成果,进一步改善环境设施,规范工作程序,提高服务质量,开展自我评估并确保通过年度的市级抽查复评。目前尚未创建的5个单位(熟溪、茭道、白姆、坦洪、西联,三港妇儿保已托管于县第二人民医院)要因地制宜,创造条件,力争创建规范化儿保门诊,为推进公共卫生示范镇乡的创建工作提供必备条件。日前,金华市卫生局制定了《金华市乡镇孕产妇、儿童保健示范门诊评估细则》,根据市卫生局“每个县(市、区)创建1至2家示范保健门诊”的要求,2009年我县拟上报的创建单位为东干、白洋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6、县妇幼保健院建设:加快县妇幼保健院迁建步伐,从根本上解决医疗保健用房紧张的问题,改善软硬件设施和服务条件,充分发挥全县妇幼保健管理中心的各项功能,为全县广大妇女儿童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

二、加强“项目”管理,提高实施成效

1、妇女健康促进工程:要切实贯彻《*县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关于实施妇女健康促进工程的实施意见》(武妇儿工委〔20*〕1号),在体检前运用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妇女健康促进工程”重要意义的宣传,提高社会民众的参与意识和健康知识知晓率,动员已婚育龄妇女参加宫颈癌、乳腺癌等扩展项目的检查。充分利用农民健康体检、查环查孕、送医下乡等时机,开展妇女健康检查工作,建立完整的妇女健康检查档案,对患病妇女提供书面的医疗意见,并做好查后随访工作。针对性地安排妇科及检验人员在县级以上医疗保健单位进修学习,县级医疗保健单位要以“县级医疗卫生单位支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活动为契机,派出专业技术人员给予受援单位技术扶持,逐步提高妇女健康检查技术水平,保证检查质量。各检查单位要及时上报项目工作报表,做到检查数、登记簿数、档案记录数、统计上报数相符,杜绝虚报谎报的现象发生。

2、母婴健康工程:在省市的安排下,继续实施“母婴健康工程”,根据项目要求,制定工作计划,落实项目配套经费,加强项目资金管理,适时开展项目的督导检查,保证项目工作顺利实施。要加强抢救中心、分中心产科建设,改善县妇保院和基层妇儿保门诊的基础设施条件,积极参加省市级的产科和妇儿保业务培训并加强县级培训,开展孕产妇救治应急预案的演练和新生儿复苏技术培训。对贫困高危孕产妇,实行以孕产期保健、宫外孕诊治和住院分娩为主要内容的医疗救助和保健管理,以保障弱势人群尤其是流动人口的母婴安全,有效控制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

3、妇幼卫生监测和信息工作:继续开展围产儿、5岁以下儿童、孕产妇死亡、出生缺陷的监测工作,各有关单位要及时准确掌握相关数据,与疾控、计生等部门核对并规范上报。开展县乡两级漏报调查和监测质量调查,杜绝孕产妇死亡漏报,县乡两级做好资料的采集、整理和归档等项工作,保持历年资料延续完整。开展“非住院分娩”情况调查和“非早孕建册”情况调查,分析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妇幼保健信息网络平台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妇幼保健信息上下沟通,做好信息质量控制,迎接妇幼卫生监测质量的省级抽查。

三、加强出生缺陷干预和预防

1、艾滋病和梅毒检测:把预防艾滋病、梅毒母婴传播工作与妇幼保健常规工作相结合,建立常规免费检测工作机制,做好孕期咨询指导服务,把好孕期检测关和产科术前检测关,同时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疾控中心、妇保院和各医疗单位做好协同配合。根据市卫生局要求,2009年孕产妇艾滋病、梅毒检测率应达85%以上,指导咨询率100%。为顺利完成指标任务,未开展艾滋病、梅毒检测的产检单位,应及时将孕妇转上级单位进行检测,各社区责任医生要配合做好指导咨询工作。

2、产前筛查:产前筛查是减少出生缺陷的重要手段,也是农民健康工程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根据《浙江省产前筛查管理办法》,依法开展孕期胎儿21—三体和神经管畸形的筛查,我县的产前筛查(唐氏筛查)定点单位为县妇幼保健院。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县乡两级产检单位,要对所有孕妇执行产前筛查书面告知制度,并动员孕20周以内的孕妇适时到县妇保院进行产前筛查,逐步提高产前筛查率。县妇保院要强化产前筛查的规范管理,加强与检测单位的技术协作,提高产前筛查工作的质量,要对每一位筛查结果“高风险”的对象提前诊断的指导咨询和必要的帮助,并进行追踪随访,同时结合影像、临床筛查技术措施,提高胎儿缺陷检出率。同时,配合计生部门做好无证分娩报告工作,严禁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

3、婚检和优生检测:根据上级将出台的相关文件,适时在全县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免费孕前、孕早期的优生检测(两免)工作。通过积极倡导、广泛宣传、优质服务,使公众了解和认识“两免”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步提高“两免”检查率。

4、新生儿疾病筛查:继续做好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筛查工作。根据市卫生局的要求,2009年筛查率力争达到100%,血片合格率、可疑病人召回率均达到100%,并对患儿进行追踪随访。全面推进新生儿听力筛查,各接产单位年度筛查率达90%以上,并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做好复查、转诊和随访工作。

四、加强重点人群、重点环节管理,控制孕产妇死亡率

1、高危妊娠管理:提高基础筛查工作质量,有效落实高危妊娠报告、转诊、会诊、随访等管理制度和工作措施。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县乡两级产检单位,实行高危妊娠首诊负责制,做到“谁发现,谁报告”,做到高危孕产妇掌握三及时:“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治疗和追踪”,提高管理到位率。要通过监护与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促进高危妊娠因素的转化,必要时可选择在母儿最有利的时机进行适时计划分娩或终止妊娠。进一步发挥高危孕产妇管理中心作用,重症高危继续实行“县乡联管,以县管为主”的制度,加强县乡两级信息沟通,重症高危对象随访管理率100%。

妇产科高质量发展范文第5篇

(一)积极争取政府支持,通过增收节支等途径筹措资金,努力改善医疗保健业务用房紧缺的状况,以适应保健业务发展的需要,力争实现妇幼保健院的整体搬迁。

(二)大力引进人才,补充后备力量。

(三)加强妇科设施管理。

(四)提升新生儿监护水平。

(五)完成化验室检验设备的更新及增设

二、工作目标

(一)做好医院整体搬迁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继续开展妇幼保健和临床新技术、新项目。

(三)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

(四)提高妇幼卫生工作质量管理。

(五)改善医院内部环境。

(六)加强职工队伍建设。

三、具体要求

(一)临床医疗工作

1、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2、抓好“三基三严”培训和质量监控,确保医疗质量安全。

3、落实消毒隔离措施,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二)妇幼保健工作:

1、继续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婚检率。

2、加强两个系统管理,降低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

3、巩固爱婴医院成果,提高母乳喂养率。

4、开展妇幼保健新业务。

(三)行政管理工作:

1、搞好医院文化建设。

2、做好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3、加强行风建设和医德教育。

(四)后勤保卫工作

1、加强后勤管理,保障后勤供应。

2、逐步改善医院环境。

3、加强医院污水、污物处理管理,防止环境污染。

4、加强安全管理,维护医院安全。

四、主要措施

(一)行政管理

1、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因地制宜实施改革与创新,抓好两个效益,保持医院稳步发展。

2、加强院科两级管理,继续实行竞争上岗和全员聘任制。

3、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监管工作,使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

4、发挥信息系统作用,搞好宣传报道和医疗保健信息管理。

5、加强群团组织工作,丰富活跃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6、继续抓好计划生育工作。

(二)业务管理

1、妇幼保健:认真抓好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管理工作常规的贯彻落实,进一步重视孕产妇和儿童的全程保健管理,不断规范保健技术服务,提高保健服务质量。加强对各项工作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指导,及时提出工作建议,巩固提高妇幼保健各项质量指标。

(1)保健科负责具体的业务技术指导工作,对各乡村卫生院、所的业务指导全年不少于4次。

(2)继续实行基层妇幼人员例会制度,以定期总结交流工作情况,布置各阶段工作任务,不断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扎实做好岗位工作。

(3)采取专题培训以会代训等方式,对基层妇幼人员进行2次以上业务知识培训,重点培训高危孕妇筛查与管理、体弱儿筛查与矫治以及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等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4)第二季度对妇产科质量进行一次检查,对产科质量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第四季度对孕产妇和儿童保健基础情况进行一次抽样调查,以分析妇幼保健工作面临的困难与薄弱环节,进一步完善工作措施。

(5)努力扩展农村妇女病查治覆盖面,安排妇女病查治工作,按公共卫生服务的要求,开展妇女病查治,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

2、临床: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

(1)妇科:开展无痛人流、无痛分娩,同时充分利用薄层细胞自动涂片机、艾滋病初筛系统等设备,开展对宫劲癌及艾滋病预防等妇科疾病的防治,确保医疗安全。

(2)产科:加强孕期监护,完善孕产妇管理,特别是高危管理,减少围产儿死亡率。力争创建产科ICU,更好的发挥我院在全县孕产妇抢救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3)化验室:按国家认证要求完成标准化实验室的改造,开展微量元素、电解质、细胞涂片、薄层细胞自动涂片机、艾滋病初筛系统等新型化验项目;

(4)辅助科室:加强与临床的协作配合,进一步提高辅助检测技术水平和质量。B超室开展乳腺超声检查;

(三)经济管理

1、加强财务管理,完善经济核算与分配办法。

2、严格执行医疗收费标准和政府统一采购制度,强化监督管理。

3、搞好院科两级核算,控制医疗成本。

4、做好成本效益分析,坚持“总量控制——结构调查”。

(四)后勤保卫工作

1、加强后勤管理,全力保障后勤供应。

2、完成医院搬迁协调及准备工作,争取搬迁项目早日开工。

妇产科高质量发展范文第6篇

×听了同志的工作汇报,总的感到我们前段工作是“取得了新的经验,实现了新的突破”,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必将有力地推动“双学双比”活动的深入开展。下面我就开展好这项活动,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履行职能,坚持不懈地抓好“双学双比”活动

由于各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和广大农村妇女积极响应,农村妇女“双学双比”活动已经成为我县开展时间长、参与人数多、规模大、领域宽、影响深、效果好的一项农村群众性活动。年来,“双学双比”活动始终坚持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村妇女文化科技素质为重点,以各种形式的培训、竞赛为手段,围绕县委、县政府确立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目标,发展具有妇女特色的农村各业生产,取得了一定成效。活动中,我们及时总结经验,确定工作思路,从而使“双学双比”活动更加符合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更能满足农村妇女的需要。去年,我们坚持以妇女增收为目标,以实施“三大工程”为主线,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使农村妇女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科技创新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增强,文化科技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使广大妇女走上科技致富之路。建立各类科技含量高的示范基地,引导和带动广大农村妇女发展特色经济,为活动的开展注入了生机;通过建立各类妇女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为农村妇女靠科技致富提供了优质服务,使农村妇女生产经营更快地适应加入后的新形势、新要求,迈入了组织化、规模化、效益化的轨道;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加快了农村贫困妇女脱贫致富步伐;协调领导小组和有关部门对活动积极指导和支持,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提升了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活动中培养、树立了一批女状元、女能人、致富女能手,较好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实践证明,“双学双比”活动不仅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增强了妇女科技素质,提高了妇女地位,而且有力地推动了我县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但是,入世给我县农业发展带来了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展农村经济,需要广大农民的积极配合,同时更离不开占半数的农村妇女的积极参与。因此,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县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分析研究农村妇女在科技致富、增产增收等方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把“双学双比”活动提升到推进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适应入世农业发展要求,加速我县经济跨越发展的高度去认识,认真履行职能,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抓出成效。版权所有

×二、抓住重点,开拓创新,促进“双学双比”活动持续深入开展

×县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对我县今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需要全县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当然也需要广大农村妇女的劳动创造。尤其在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加快改善、农业农村工作任务繁重的条件下,更需要我们放宽视野,转变观念,以加快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引导农民发展适销对路产品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妇增收和培养妇女人才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以提高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千方百计帮助广大农村妇女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壮大市场主体,力争“双学双比”活动实现更大突破。今后,我们要以“注意导向性,把握时代性,体现群众性,突出针对性”为活动重点,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形式、方法创新,进一步把广大农村妇女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全会精神上来,使“双学双比”活动真正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妇女增收的有效载体和有力途径,为推动我县农业现代化建设发挥更大作用。具体做到“三个创新”:

×(一)解放思想,立足思路和观念创新

×思路决定出路。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所有涉农工作者首先要解放思想,在思维方式上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理念,积极引导我县广大农村妇女树立起符合时代和经济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具体说,一是要树立市场观念。以多种形式引导和帮助农村妇女学习市场、研究市场、进入市场,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在市场竞争中化劣势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为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二是树立竞争观念。引导和带动广大妇女树立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精神和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锐意进取、推动改革的意识,创建、壮大优势产业,生产、提升优质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三是树立科技观念和效益观念。以农业科技化为动力,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不断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快实现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较高“回报率”。

×(二)围绕中心,强化内容和载体创新

×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我县今后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双学双比”活动也要围绕这个中心,按照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的总体要求,组织农村妇女积极开展各种经济活动。一是要在“学”字上下功夫。开展文化科技培训,提高农村妇女素质,是“双学双比”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任务,也是多年来面向农村妇女的一项最有效的工作。当前,我县要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把农业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科学实用的教育培训体系,以开展“百万农家女,十项新技术”、“科普之冬”活动为载体,组织妇女学习相关的入世知识,既要搞好科技培训,又要组织妇女学习经营管理、法律、市场经济及现代网络知识,使妇女的综合素质有较大提高。在培训方法上要注重因地制宜,根据镇、村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妇女素质状况,分层次、分渠道地进行。在培训目标上要有明确的数量要求。在培训效果上要更加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农业科技的普及应用,使广大妇女在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上有实质性的获益。二是在“比”字上做文章。在“双学双比”比成绩、比贡献的基础上,将比规模、比效益、比示范、比带动等内容吸纳进来,以个体带动整体,全方位推进。活动内容要以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目标,逐步向二、三产业拓展,引导农村妇女调整家庭产业结构,发展订单农业,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要围绕县委“四大一新”的战略部署,以“万名农家女学科技、建园区、兴家业”活动为载体,发挥我县资源、地域、生态和人才优势,大力发展食用菌、烤烟、果菜、养殖等特色经济,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发动妇女采集蕨菜、薇菜,种植野生药材,帮助她们向山产品要效益;加快建设示范园区,培植适合妇女从事的产业化经营项目和特色、绿色生产基地,壮大农产品加工、贮运、保鲜及种养加一体化龙头企业,形成具有妇女优势和特色的“妇”字号品牌。积极建立绿色大通道,培育能把地方农产品销往国内外市场的女营销大户,引导农村妇女将生产的“妇”字号产品带出去,创市场,在更广阔的空间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努力形成百龙齐舞、百地生辉、百户并进、星火燎原式的产业化经营格局。版权所有

×(三)拓展科技致富路,抓好机制和方式创新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双学双比”活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打破机关行政化的组织形式,改变靠会议、文件进行一般性部署,就活动抓活动的传统做法,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注重推动活动从“面”的宽广向“质”的精深转化。要大力扶持和发展妇女专业合作组织和妇女专业协会,形成生产网络,更好地迎接入世带来的挑战。要吸收热心“双学双比”活动的专家、学者、乡土人才的广泛参与,发挥他们指导农村妇女生产的作用,实现借助智力推动活动上层次、上水平。要引导农村妇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产业化为载体,以加快培养优势和特色产业为目标,走出一条具有妇女优势与特色优势的致富新路子。要把寻找优势特色产业与寻求、拓展致富门路结合起来,改变因产业结构单一致贫和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增强农村妇女适应市场风云变幻、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要鼓励、组织农村妇女发展种植、养殖、加工及运输业,借助口岸优势,引导她们在跨国劳务输出方面有所突破,最大限度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有重点地扶持、树立和宣传好一批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对周围农村妇女带动和服务作用大的典型,造就一批人所共认的妇女带头人、女劳动模范和巾帼英雄,及时总结、推广新作法和新经验,以典型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农村妇女尽快增收致富。要评比表彰积极创造、创新、创业的各类女能手,示范基地、示范村和活动优秀组织者,对成绩突出、成效显著的给予重奖,努力营造“‘双学双比’求发展、你追我赶增效益”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领导,协调配合,为“双学双比”活动深入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我县农村妇女占农村人口的一半,妇女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农业发展的进程。下大力气解决妇女在参与农业发展中面临的矛盾和困难,将有利于妇女人力资源的进一步开掘,有利于妇女作用的进一步发挥,有利于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践证明,几年来,由妇联牵头,各涉农部门配合开展的“双学双比”活动之所以取得较大成效,正是得益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各协调单位的支持。因此,各级党政领导和各部门一定要着眼大局,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站在新世纪农业农村大发展的宏观背景中定向、定位,关心、关注“双学双比”活动,经常研究分析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将其真正融入到全县农村工作总体要求上来;要着眼于提高组织化、社会化程度,进一步完善领导协调和社会化服务体系,针对农村妇女在增收致富中遇到的矛盾问题,强化服务职能,提高服务效果,巧用妇女这支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各成员单位及协调部门要切实发挥作用,继续在项目、技术、信息、经费、市场等方面给予实实在在的支持。科技部门要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为广大妇女的产品升级、品种引进、技术推广提供帮助和服务。在制定农村发展有关政策时,要尽多考虑到妇女的特点、利益和要求,给予适当的倾斜。各级妇联组织要做好牵头工作,加强与各协调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在政府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上找准自身的位置,积极引导和组织广大农村妇女发展增收致富项目;在开发致富项目上,各部门要根据妇女的特点,积极吸纳各级妇联组织和妇女参加;因县财力紧张,活动经费完全靠财政解决还有一定困难,希望各有关部门,如民政局、信用联社、烟草公司等也要在适当范围内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一部分,这样,既发挥了妇女和妇联组织的作用,也会利于项目的推进,从而有效地确保“双学双比”活动的深入开展。协调领导小组更要加强对活动的指导和检查,认真履行职责,做到计划上落实、工作上支持、活动上指导,充分发挥整体功能,保证活动健康有序开展,为我县广大农村妇女营造一个充分发挥潜力、施展才华的舞台。

妇产科高质量发展范文第7篇

【关键词】公共卫生;妇幼保健服务项目;提升;妇幼网络体系

【中图分类号】R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811-02

长期以来,妇幼保健担负着降低孕产妇亡及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重任,履行着保障生殖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及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等为重大己任,其主要工作任务是:以坚持妇幼卫生工作方针为指导下,临床与保健相结合,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建设,提升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结合妇幼保健院办院方向、职能和功能定位以及当前推进医改目标任务中的妇幼卫生工作情况,围绕当前孕产妇死亡控制的重点难点问题、剖宫产率控制的难点问题、产儿科能力建设、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及基层妇幼保健技术指导的重点难点问题,就如何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妇幼、大基层、大指导”服务理念,进一步强化基层指导,以实施公共卫生妇幼保健服务项目为抓手,全面提升基层妇幼卫生网络体系建设,提高妇幼保健服务能力。

1 认真贯彻落实“一法两纲”,依法推动妇幼卫生事业发展

“一法两纲”是推动妇幼卫生事业发展,维护妇女儿童健康的重要保障。贯彻落实好“一法两纲”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要职责。我州妇幼卫生工作必须在《母婴保健法》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省政府出台的《云南省妇女发展规划(2011-2020年)》、《云南省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把两纲、两规划目标的实现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妇幼卫生工作的重点。就目前现实、形势和状况,某种程度和层面上,一些行政部门甚至是卫生行政部门对当前妇幼保健工作认识存在一定的片面和偏差,从事妇幼卫生工作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机构及其人员必须增强依法行政的意识,积极争取各级财政部门对妇幼卫生工作的资金投入和支持,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作为《母婴保健法》的执法主体,要依法加强对母婴保健机构的监管,督促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为妇女儿童提供安全、有效、优质的卫生服务。

2 加大妇幼保健体系建设,提高妇幼保健服务能力

要推动我州妇幼卫生事业的均衡发展,就必须把妇幼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基层,放到农村。加强农村妇幼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培养、吸引并留住妇幼卫生人才的机制,推广妇幼卫生适宜技术,完善县、乡、村三级妇幼卫生网络,落实并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各项任务等多种措施,不断提高农村妇幼保健服务能力,提高妇幼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城乡妇幼保健服务机构要重视出生缺陷防治、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以服务能力建设为基础、以妇女儿童健康需求为导向,准确定位和把握好保健与临床有机结合,不断拓宽服务内容及服务范围,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服务能力和水平。

2.1理顺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妇幼保健业务的职责划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妇幼保健机构要认清形势,明确职责,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工作下沉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妇幼保健机构要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相关工作的业务指导和考核工作。

2.2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要拓展新业务,完善服务内容,针对妇女、儿童各个时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特需保健及医疗服务。今年国家将修改完善爱婴医院评估方案和标准,启动爱婴医院复评估工作,加强非医学需要的剖宫产管理,深入开展“促进自然分娩,保障母子安康”活动。

2.3继续加大对妇幼保健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进修。要充分利用降消项目资金,统筹安排妇幼保健机构及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产儿科人员外出培训进修,加大对妇幼保健人员新业务、新技能的培养,为适应新工作任务提供人才支持,还要从大局出发,调整卫生人才资源配置,制定相应的政策,形成乡镇和社区卫生人员和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工作人员之间合理流动的机制,为提升妇幼保健机构综合服务能力创造条件。

2.4尽快启动和推进妇幼保健信息化建设。目前我省、州妇幼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尚未纳入建设实施计划,信息网络建设十分滞后,给相关信息报送及其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带来较大影响,尤其公共卫生项目资金使用和分配极不科学合理,资金使用存在极大违规风险,同时管理效率和服务效率受限制,严重阻碍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推进。

3 以降低两个死亡率为重点,全面开展各项妇幼卫生工作

3.1以技术协作为支撑,进一步探索创新妇幼卫生工作机制。妇幼保健既有公共卫生属性又有基本医疗属性,是保健与临床的有机结合。做好妇幼卫生工作,单靠医疗卫生部门一家不行,单靠保健机构和保健人员也不行,必须注重部门之间和不同级别的医疗保健机构之间的协作与配合。要以《母婴保健法》的宣贯为切入点,向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和社会宣传妇幼卫生方针、政策、措施和成效,反映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争取多方支持,形成工作合力。妇幼卫生机构要以控制和降低孕产妇及婴幼儿死亡率、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为共同目标,切实履行自身职责,妇幼卫生信息互通共享,特别是在危重孕产妇的抢救等方面,州及各县市人民医院应发挥全州综合医疗技术的龙头作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3.2以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为载体,进一步提高项目工作质量。通过2年的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的实施,各个项目工作中的相关环节都得到了理顺,必须将其逐渐转入常规性的工作内容,要常抓不懈。注重项目工作质量,加强项目工作的宣传和随访工作,如叶酸服用人员的情况掌握和服用依从性的提高;两癌筛查及其阳性病人的跟踪随访和及时有效治疗;提高住院分娩补助的当年结报率、提高艾滋病、梅毒、乙肝阻断项目的孕早期检测率等。

3.3以高危孕产妇、流动孕产妇管理为突破口,进一步夯实妇幼保健工作基础,切实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3.3.1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妇幼保健院必须充分发挥高危孕产妇管理中心作用,有效落实高危妊娠报告、转诊、会诊、随访等管理制度和工作措施。各乡镇要及时发现、上报、及时跟踪随访。直属医疗单位产科门诊也要全面落实高危妊娠报告、会诊和反馈工作。充分利用妇幼保健三级网络组织,进行定期跟踪随访,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和反馈、及时治疗及跟踪随访管理,更好地了解辖区内的高危孕产妇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规范管理,确保户籍孕产妇零死亡。定期召开全州围产保健工作例会,组织产科、儿科等相关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对孕产妇及儿童死亡病例进行专题评审讨论,以提高产科、儿科人员的救治水平,降低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率。

3.3.2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2011年我州孕产妇及儿童管理率及其管理质量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还必须加强对流动人口孕产妇摸底管理工作。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密切协作,依托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加强流动人口妇幼保健工作的宣教和摸底工作,努力提高流动孕产妇保健率和流动儿童保健覆盖率。进一步强化流动人口围产保健居住地管理工作,探索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引导流动人口孕产妇住院分娩,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提高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率和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力争流动人口孕产妇零死亡。

妇产科高质量发展范文第8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产妇12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中,产妇年龄为23~36岁,平均年龄为(28.1±3.1)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为(38.1±1.1)周。观察组中,产妇年龄为22~35岁,平均年龄为(26.3±2.1)岁;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为(39.1±1.3)周。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干预,包括检查产妇的身体状况,对产妇的饮食进行指导,并对产妇进行语言方面的安慰等。观察组产妇用护理质量评价模式,具体方法如下。(1)建立质量评价小组。该小组主要由科室主任、护士长者责任护士来负责,任组长,其他的护理人员为小组成员,由于小组负责人有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可快速解决临床中的突发事件,随时随地指导护理小组成员。同时,质量评价小组的组长要对组员实施理论宣传教育,并给予实践操作指导,提升组员的技能和职业素养。(2)制定相应的质量评价表。由质量评价小组根据实际工作环境,阅读与质量评价相关的文献等材料,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护理质量的标准要求,或根据国际护理学杂志标准,并结合产妇及其家属的投诉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护理质量评价表,制定相对应的奖罚标准,通过护理质量评价措施的进一步实施,以不断提升产妇的满意度,并在良好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让护理模式进一步为产科服务。(3)护理评价的具体实施。将护理质量评价表置于显眼位置,便于护理人员随时阅读,方便指导工作,也能确保护理人员工作的全面性,同时也能让护理人员随时做到自检,通过质量评价表来检视自己的工作,督促护理人员不断改进自己的护理态度和方法。护理人员除了正常的检查工作之外,还要与产妇多交流沟通,疏通产妇的不良心情,增加与产妇的互动。尤其是对于生产后的妇女,更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让产妇的抑郁心情能够得到排解,以积极的心态来对待新生婴儿的照料工作,降低产妇抑郁症发病率[1]。质量评价小组的组长要不定期的查阅护理记录及病历资料记录的准确性,同时也要随时查访产妇及其家属,了解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与服务质量,将其作为对护理人员的考核。(4)护理质量的评价反馈。由于临床治疗中遇到的产妇各不相同,出现的问题也有差别,护理人员的临床工作经验较少,遇到问题及时记录,并以书面形式汇报。医院针对护理人员汇报的问题进行总结。如果是医患沟通的问题,需要从双方沟通解决;如果是护理人员护理技术、理论知识等方面不足的问题,医院要组织护理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让护理人员学习,提高护理人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在信息化时代,培训的手段可借助网络工具,开展公众号培训,让护理人员能随时学习,随时应用所学的知识,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和护理质量[2]。

1.3疗效评定标准

通过实施质量评价标准措施,观察两组产妇生产过程中的产妇会阴切口愈合感染情况,同时观察婴儿红臀情况,调查产妇的满意度等,调查评分的总分为100分,总分>85分为非常满意,总分70~85分为满意,总分<7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处理本研究中的所有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会阴切口感染率、新生婴儿红臀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产妇中会阴感染9例,会阴感染率为14.3%,新生婴儿红臀发生11例,婴儿红臀发生率为17.5%;观察组产妇中会阴感染1例,会阴感染率为1.6%,新生婴儿红臀发生3例,婴儿红臀发生率为4.8%,观察组的产妇会阴感染率及婴儿红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中39例非常满意,20例比较满意,4例不满意,总满意度为93.7%;而对照组产妇中32例非常满意,18例比较满意,13例不满意,总满意度为79.4%;观察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讨论

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经济技术的更新速度也日益加快。如今,在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情况下,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医院也开始从护理质量、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为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和护理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条件[3]。护理质量是护理人员对产妇实施的护理方法、护理态度及护理后产妇治疗效果的综合性评价,它与产妇有直接的关系,是产妇身心健康的治疗结果[4]。产科是临床医学中比较大的学科之一,也深受人们的关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妇科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发病年龄也有所下降,这对妇女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目前,在产科护理工作中,护理质量评价模式是一种较新的管理模式,主要通过采取一系列的评价制度和评级方式,在评估护理人员护理水平的基础上提高护理质量,既提高了医院护理质量,又促进了护理人员的成长[5]。可见,这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服务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护理人员实施护理工作时,建立质量评价小组,将每个小组的工作内容进行了合理的分工,负责的组长针对组员的工作质量和组员的技能发展负责,让护理人员在工作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同时,医院也要为产妇负责,要时刻提醒护理人员要进行全面工作,将护理质量评价表放置在最醒目的位置,可供护理人员自检工作质量。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好坏的依据之一是产妇的评价,对于产妇需要注重其个人心理的疏导、对其内心实施安慰[6]。给产妇心理安全感、温暖感。护理人员也要怀着学习的心态对待遇到的问题,及时记录,然后书面汇报,最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培训,掌握新的护理技能。从护理的整体来看,采用护理质量评价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利用护理质量来总结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有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7]。在本次研究主要选取了从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产妇126例,将产妇随机分为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干预,而观察组产妇采用护理质量评价模式,通过护理结果显示,采用护理质量评价模式提高了妇女产程观察的准确率,并且护理人员与产妇之间的沟通效果良好,沟通的时间比较长,产妇的会阴切口感染方面,对照组产妇中会阴感染9例,会阴感染率为14.3%,新生婴儿红臀发生11例,婴儿红臀发生率为17.5%;观察组产妇中会阴感染1例,会阴感染率为1.6%,新生婴儿红臀发生3例,婴儿红臀发生率为4.8%,观察组产妇的会阴感染率及婴儿红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质量评价模式模式能够改善产妇和婴儿的结局,让产妇能够早日康复,提升生活质量,让婴儿的红臀发生情况降低,并获得母乳的时间比较早,让婴儿健康的成长。此外,通过对产妇调查护理的满意度发现,观察组有39例非常满意,20例比较满意,4例不满意,满意率为93.7%,而对照组产妇有32例非常满意,18例比较满意,13例不满意,满意率为79.4%,观察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护理质量评价模式能够从多方面满足产妇的需求,让产妇的身心得到尊重,因而产妇的满意度提高,对婴儿的成长具有很大促进作用,也有利于产妇术后身体的恢复。

妇产科高质量发展范文第9篇

关键词:妇产科;产后大出血;舒适护理;满意度

0引言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发展,产妇分娩技术得到了新的突破和改进,因此产妇产后发生大出血等情况有明显降低,但是,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还是容易发生各种类型并发症;产妇产后大出血是指产妇分娩后的24h之内其阴道出血量在500ml之上,严重出血会直接致命;产妇进行舒适护理至关重要,不仅可以降低产妇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够促进产妇康复速度。本文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对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100例妇产科患者,时间: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舒适护理。对照组:50例产妇的年龄22-30岁,平均(26.66±2.22)岁;研究组:50例产妇的年龄21-31岁,平均(26.71±2.13)岁;组间资料对比,差异性不高,P0.05。

1.2方法

对照组、研究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舒适护理。对照组:对产妇进行术前、术后常规性护理流程操作。研究组:①术前:护理人员要对产妇予以心理疏导,多与产妇进行交流和沟通,对产妇术前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解和评估,将手术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注意事项、手术方式向产妇讲解,大大增加产妇对分娩过程的了解程度,产妇与护理人员要彼此建立信任感[1];②护理人员为产妇布置舒适且温馨的病房内部环境,让产妇的心情保持舒畅,让产妇在病房内感受到在家的温馨感;③护理人员在产妇术后要帮助其调整体位,帮助其尽快适应产后的不适感,在麻醉消退之后,护理人员叮嘱产妇不要压到伤口,活动过程中避免牵拉伤口。④指导产妇产后饮食,在产妇6h之后再进食,护理人员指导其正确进食,避免其食用不适的食物,以免身体不适,同时为产妇进补,促进乳汁分泌的速度,尽早提前哺乳时间;⑤护理人员在产后要对产妇进行心理干预,帮助产妇尽量适应母亲角色,指导产妇正确哺乳姿势和如何照顾婴儿;疏导产妇疼痛感,鼓励产妇不要害怕疼痛,注意不要拉伤伤口。

1.3观察项目

对组间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护理总满意率、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观察。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分数分别采用抑郁量表、焦虑量表进行评定,分数越低则抑郁、焦虑情绪程度越低;生活质量评分的分值最高分是100分,分数越高则生活质量越高;护理总满意率分为满意率、较满意率和不满意率,依据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其护理情况进行评定。

1.4数据处理

所得数据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护理总满意率)表示形式:例(n),百分数(%),卡方检验;计量资料(抑郁评分、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表示形式:±s,t检验;组间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总满意率指标存在P0.05则为有差异性。

2结果

研究组的抑郁评分(32.22±1.11)分、焦虑评分(33.65±3.22)分均比对照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分别为:(43.33±3.21)分、(43.12±2.31)分]更低,且研究组的护理总满意率(96.00%)、生活质量评分(80.65±3.22)分均比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76.00%、(71.12±2.31)分]更高,P0.05,差异性显著。

妇产科高质量发展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妇幼保健事业;中心化建设;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7-0404-02

1充分认识加强妇幼卫生工作的重要意义

妇幼卫生工作作为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妇女儿童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一个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妇幼卫生工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提高妇幼卫生服务能力,强化保障措施,使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孕产妇死亡率、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等主要指标持续下降。妇女儿童占总人口的2/3,做好妇幼卫生工作,保障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直接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民族的未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妇幼卫生事业的科学发展,对于促进整个卫生事业的科学发展、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的发展,不仅仅是卫生问题,而是社会问题。

妇幼卫生作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面广、工作难度大,其发展模式必须从局限于以医疗为主、以提供技术服务为主的框架内解放出来,注重社会因素对健康造成的危害,以“传播健康知识、解除群众疾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期望寿命”为最终目的。注重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强调环境治理和预防为主,把妇幼卫生工作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相结合,渗透到人们广泛的生活领域中去。妇女和儿童是一个弱势群体,维护和提高这一群体的健康水平,无疑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构建和谐社会极为重要。

2妇幼保健事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寻求科学发展之路势在必行

2.1形势和任务的挑战妇幼保健院属全额预算的事业单位,在妇幼保健机构内普遍存在着职工思想不够解放,缺乏紧迫感和危机意识,未实行成本核算,效益意识淡薄,起步晚、起点低、基础差、底子薄、投入不足、发展缓慢的状况。面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妇幼保健机构作为特定的医疗、预防、保健三位一体的经营实体,必须要有战略的眼光面对当前的挑战和机遇。提升妇幼保健院的核心竞争力,坚持妇幼卫生工作方针,才能加快妇幼保健院的发展。要求妇幼保健院应当具备谋求自身发展,别人难以模仿和超越的防守性;科技不断升级跨越,保健领先的超常性;医疗保健服务的超值性;整合相关领域,衍生系列新服务领域的权变性;标识和口碑有强烈的震撼性和公信性,树立真正意义上的以病人为中心的全方位服务理念,把预防保健服务作为医患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以心换心,以服务促发展。

2.2生存和发展的机遇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施,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指导的妇幼保健机构即将进入新一轮的转型时期,妇幼保健机构的业务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求生存、求发展,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了解市场所需,以市场为导向,谋求新思路、寻求新途径、拓展新领域。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强调的是“保健与临床相结合”,两者是相互促进的,是点与面的关系。而一味强调抓保健,不注重自身临床,其保健院自身的根基不稳、素质不高、内涵贫乏。保健是前提,临床是基础,只有发展了临床,才能促进保健业务和项目的开展。同样,随着保健项目的不断扩展,也促使我们的医务人员不断地去学习新的临床诊疗知识,从而使临床业务和水平得到提升,而提高了抢救危急孕产妇和儿童能力,“两个”死亡率才能得到有效控制。突出保健这个中心,实行保健和临床相结合,让妇幼保健院驶进飞跃发展的快车道。思路决定出路,理念引领行动。没有与时俱进的服务理念作为指导,医院的服务水平就很难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发展才是硬道理”,妇幼保健事业的发展在总结20多年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紧紧把握医疗保健市场的脉搏,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实行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妇幼卫生方针,认真分析彝州妇幼保健机构实情,提出“母亲安全、儿童优先”、 “一切为妇女、儿童健康服务,追求最大社会满意度”和 “诚信品牌服务,社会效益第一”的目标要求,这也成为当前妇幼保健院摆脱旧的困境、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之时,加快妇幼保健机构全面建设与发展,实施中心化建设发展战略思路,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走科学发展之路。

3全面实施中心化建设战略决策,推动妇幼卫生事业的发展

3.1中心化建设的内容

主要包括妇女保健中心、围产医学中心和儿童保健中心,三个中心所涵的专业内容如下:

1.妇女健康中心(一个,提高妇女保健质量及收入)

基本妇科 (一级学科生殖健康):设有妇科疾病门诊和妇科病区(微创诊疗、乳腺外科)

全科保健与健康管理(一级学科:妇女全面体检与综合保健)下设以下几个二级专业学科:妇科肿瘤(筛查、诊断、防治)、计划生育(咨询、人流、预防培训)、宫颈(筛查、诊断、防治)、乳腺(筛查、诊断、防治)、妇科内分泌:内分泌疾病、更年期保健、青春期保健、饮食营养运动指导:饮食结构指导、营养补充安全性分析、肥胖控制与形体促进慢病康复与老年保健: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关节炎、骨质疏松、老年性阴道炎。

2.围产医学中心(一个,增加通用设备使用率)

产科病区(一级学科:产前评估、产时质量控制、产后住院):开设一、二两个病区(普通病房、温馨病房、VIP病房),产房独立管理功能共用(普通产房、隔离产房、家化产房),开展顺产人性化分娩(镇痛、无痛、陪伴、导乐分娩)。

围产保健(一级学科),下设以下几个二级专业学科:孕前保健(孕前筛查、孕前检查、孕前准备、辅助生育)、孕期全面检查与综合保健(常规围产保健)、高危妊娠管理(妊娠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糖尿病)、孕期饮食营养个体化指导(胎儿发育环境控制)、饮食结构适宜性监测与个体化指导、体重控制、营养成分摄入安全性定量分析与指导、妊娠糖尿病饮食控制指导、环境危害因素筛查与指导、哺乳质量监测与促进(婴儿营养与代谢状态优化)、乳汁营养成分检测评估与个体化调节指导、催乳综合指导、乳腺疾病诊治指导、人工喂养指导、添加辅食效果评估与个体化指导、产后康复(不适症状消除及盆腔机能康复)。

3.儿童健康中心(四个,全面建设)

基本儿科(全科、一级学科):儿科疾病门诊(含专家门诊)与儿科病区(设普通病房、温馨病房、VIP病房):新生儿科/新筛/NICU、新生儿全面检查与综合保健(出院前进行,长期健康管理)、儿内科(含呼吸、消化科)、儿外科。

儿童全科体检与健康管理(一级学科),下设以下几个二级专业学科:免疫接种与疾病预防、五官保健:视力筛查与保健(0-3岁)、听力筛查与保健(0-3岁)、口腔检查与保健(1-12岁)、婴幼儿发育监测及饮食营养指导(-12岁,临床专业级)、认知心理评估与训练(-6岁感知觉、注意、记忆、逻辑、言语)、运动功能监测与促进(-6岁功能检测、物理康复、被动训练、主动训练)、体质监测与促进(2-6岁国家体质监测与个体化促进指导)

上述六个一级专业学科分布在三个中心内,作为专科建设的样板示范,为其他专科建设树立榜样。同时,这六个一级专业学科是目前妇幼保健行业的薄弱环节,对未来业务的系统化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3.1中心化建设的意义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妇幼保健的服务范围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常规妇幼保健业务存在着服务内容单一、服务质量不高,有需且可及的服务不够规范;学科建设和发展缓慢,儿童保健业务缺乏创新与突破,有需且未及的服务与群众对保健的需求差距较大;对妇幼保健机构主要业务―产、儿科的公立、民营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等,使妇幼保健机构的业务建设与发展面临危机。因此,坚持“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母婴保健工作方针和办院方向,更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模式、探索逐步与国际接轨、具有妇幼保健服务特色的业务发展新理念、新模式和新业务,促进妇幼保健机构的发展,已成为妇幼保健机构面临的重要课题。实施妇幼保健业务中心化建设将是妇幼保健机构服务模式转变、科学规范化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满足群众对妇幼保健服务需求的重要实现形式。

3.2中心化建设的目标通过合理配置妇幼保健资源,在“面向群体、面向基层”认真履行妇幼保健业务技术指导中心职能,确保彝州妇幼保健基本服务指标和健康指标继续保持省内先进水平,巩固各项妇幼卫生工作成绩的基础上,坚持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办院方向,以现有的保健专业为基础,以不断满足群众健康保健需求为前提,充分发挥现有人财物资源,进一步拓展妇幼保健服务空间和领域,更新服务理念,创新发展思路,转变服务模式,拓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能力,树立妇幼保健服务品牌,提升妇幼保健院的核心竞争力。力争经过5年努力,到2015年,逐步使彝州妇幼保健院实现科室门类齐全、保健特色突出、服务优质规范、满足群众需求的妇幼保健全面中心化建设目标。

3.3中心化建设项目的实施步骤和措施

3.3.1步骤

3.3.1.1整体规化,分步计划实施。结合妇幼保健业务工作的实际,科学规划和设置中心化建设框架和运行模式,采取整体规化,分步计划实施的办法实施中心化建设。整合妇幼保健院现有人力、物力资源,科学合理地规划和调整现有一级、二级学科设置,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发展计划,逐步建设儿童保健中心、围产保健中心和妇女保健中心。加强各中心的人才培养,明确人员专业方向,采取有力发展措施,增加科技设备投入,逐步实现妇幼保健业务科室门类齐全、保健特色突出、服务优质规范、满足群众需求的全面中心化建设目标。

3.3.1.2突出重点,确保目标实现。在儿童保健中心、围产保健中心、妇女保健中心三个中心化建设中,优先搭建儿童保健中心建设发展平台,举全院之力,集中人、财、物、管理的力量,制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和实效性,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全力推进,力争使儿童保健中心部分专业学科建设发展和特色服务项目取得一定的突破。通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初步全面实现儿童保健中心建设目标。在发展儿童保健中心建设的同时,结合妇幼保健机构的实际,积极推进围产保健中心、妇女保健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并取得突破性进展。

3.3.1.3增加投入,夯实发展基础。在年内建设项目――住院业务综合楼投入使用后,争取北京医网中心妇幼保健规划设计部的支持,以现有门诊、病房为基础,对三个中心进行规划和改造建设,按照中心化业务建设要求,将当地人群需求和国家规定的适宜业务以人性化模式布置到一个诊疗流程合理规范连续的适宜空间内,增加设备投入,夯实发展基础,促进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3.3.2措施

3.3.2.1房屋建设对现有的门诊、住院综合楼按照中心化业务建设发展规划,尽可能与国际化标准相对接,并结合现代化设计思维理念和人性化模式布局进行业务用房及设施改建、扩建和整饰。

3.3.2.2人才培养选派人员按照中心化建设学科发展需要,有计划安排外出学习进修或在职学习提高,明确二级学科专业方向、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为规范实施中心化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妇产科高质量发展范文第11篇

护理质量是护理工作的永恒主题, 是护理管理的核心, 是规范医院管理, 提升服务能力, 促进医院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标准之一, 同时也直接关系到医院在社会公众的形象[1]。尤其在大力倡导人性化服务的今天, 人们对护理服务的价值观念的转变使现代护理服务面临了更严峻的挑战。如何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广大患者的实际需求已成了护理工作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妇产科以妇女、新生儿为服务对象, 是易发生护患纠纷的常见科室之一, 这也就对妇产科护理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主要以妇产科护理质量为研究对象, 分析总结了本院妇产科护理服务中存在的不足, 并初步探讨了提高妇产科护理服务质量的方法, 现总结如下。

1 妇产科护理服务中存在的不足

1. 1 护理人员观念有待提高 护士的工作态度是影响护理质量的第一因素, 如今年轻护士多, 吃苦耐劳的精神减弱, 有些护士安于现状, 缺乏进取意识和竞争意识, 加之工作压力大、待遇低, 护士对工作持消极态度, 以致影响护理质量。

1. 2 护患沟通不足 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赖于与患者的良好沟通。随着经济水平不断提高, 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不断升级, 尤其是对妇产科护理更是受人们关注和重视, 妇产科业务量大, 护士相对不足, 住院患者住院周期短, 床位周转率高, 护士整天忙于日常工作, 而忽视与患者的交流, 再有妇产科患者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导致患者与护士沟通障碍。

1. 3 护理知识更新较慢 妇产科护理服务对象年青人居多, 知识水平相对较高, 保健意识强, 对护士的需求高, 护士原有的知识水平远不能满足患者需求。护士外出进修学习机会少, 观念知识更新较慢, 护理服务专业水平偏低, 服务措施简单, 尤其年轻护士普遍专科水平低, 临床经验不足, 不能给患者提供高水平的护理服务。

1. 4 工作责任心不强 在实际工作中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妇产科患者家属照顾的比较周全, 护理人员放松警惕, 致使责任感不强, 对患者病情、治疗、护理过程观察不认真、不仔细, 致使护理质量不高。

1. 5 风险预警机制差 部分护士安全预警机制差, 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对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不能及时发现、及时评估、及时整改, 不能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2 护理质量提高方法

2. 1 加强护患沟通, 进一步落实健康教育工作, 提高临床效果 住院时做好入院宣教, 消除紧张情绪, 住院后及时到病房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 随时了解患者的思想, 帮助患者排忧解难, 将患者意见调查表与健康教育有机结合, 根据患者意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及时向患者讲解妇产科相关知识, 做好出院指导, 出院时为每位患者发放“爱心联系卡”, 保证患者能随时与科室保持联系, 做好出院随访工作。

2. 2 加强医德医风教育, 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以及人们健康需求的增长和对疾病认知的变化, 患者维权意识也在不断提高, 加强护士的医德医风教育, 规范护士的从业行为, 提高护士情绪调节能力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提高安全隐患及应急突发事件的风险预警能力, 转变护理服务模式, 由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 提高护理人员服务意识[2], 满足不同层次患者需求。

2. 3 规范工作流程, 细化管理, 提高护理质量 进一步完善妇产科护理工作流程, 利用晨会和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护士学习, 按照流程进行落实, 各项工作的管理逐步趋于规范化、标准化。充分发挥质控小组的作用, 按照质量检查标准进行质量检查, 并详细记录, 在质量分析会上进行反馈、分析原因, 最后进行总结并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限期改进, 进一步增强护士的质量意识, 以便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

2. 4 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妇产科风险高, 劳动强度大, 患者要求标准高, 医院制定适合该岗位特点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 坚持按劳分配, 优绩优酬, 向临床护理一线倾斜, 增加临床护士的岗位风险系数, 让劳有所得, 充分调动广大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 5 加强护士继续医学教育, 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 为了提高护士对医学快速发展的适应能力, 鼓励护士通过自学、刊授及进修学习, 不断更新业务知识, 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 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2. 6 加大医院后勤保障支持 合理安排医技、药剂、后勤等科室的支持力度, 使护士从大量非护理工作中解脱出来, 真正做到把护士还给患者。

妇产科高质量发展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措施

【中图分类号】R96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194-02

近年来剖宫产率在国内外均有上升趋势,国内尤为突出。国外发达国家报道为50-70%,国内主要大城市在30-50%,极个别的城市已经达到70%甚至以上[1]。针对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情况,结合“降消”项目,南宁市于2006年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孕产期保健管理的措施和产科质量控制的办法。经过几年运行,全市剖宫产率由2008的30.91%降到达2010年的 24.16%,保障了母婴安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南宁市妇幼保健年报。

对全市2008年~2010年分娩产妇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剖宫产79970例。数据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南宁市2008~2010年剖宫产率变化, 见表1。

3 讨论

3.1 降低剖宫产率的具体措施:

3.1.1 依法管理 严格准入:机构准入。县级以上的助产机构审批由市卫生局负责,市卫生局根据各县区每年的分娩量来确定县级产科助产机构规划(数量);市政府行政审批大厅卫生窗口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广西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产科质量检查标准》审核许可。

从业人员准入。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上岗。考证的条件:具有国家认可的专以上医学、助产专业学历,已取得执业医师(临床类别妇产科专业)、执业助理医师(临床类别妇产科专业)、执业护士(师)资格(仅适用于助产士专业人员);具有1年以上临床经验,无医疗事故发生,考前必须要参加四天的岗前培训,三年后换证要参加两天的培训后考试[2]。

3.1.2 制定规范,加强质控:严格执行《广西孕产期工作规范》及加强剖宫手术文件。2006年制定《南宁市孕产期全程跟踪及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南卫妇社[2006]5号),《南宁市高危孕产妇管理办法》(南卫妇社[2006]4号),明确了市、县(区)、乡、村各级机构人员的职责,规定卫生院对孕妇进行高危评分,超过10分必须转县级产科急救中心,中心作出诊断后,明确此孕妇今后的保健地点及分娩机构,从源头上管理高危孕产妇[3]。

启动贫困危重孕产妇求助项目,使贫困危重孕产妇得到及时救助,不因贫困而放去生命,以及限制了卫生院剖宫产的权限。

各医院内部质控,科室管理:三级查房、高危病历讨论及手术前讨论等,实行院级医疗质量管理。全市产科质量督查(1-2次/年),按《南宁市产科质量检查评分标准、《“降消”项目县级产科急救中心检查评分标准 》,年终评优奖励。

3.1.3 加强培训管好产科领头人:每年举办一期县级以上机构产科主任培训班,通报各医院的产科质量存在问题,进行孕产妇死亡分析,提出今后的工作目标。针对孕产妇死亡率高的病种进行培训,每季度孕产妇死亡评审,也是一种学习提高。对开展择时剖宫产、无指征剖宫产等行为进行重点检查,工作优秀者给予奖励。以激励促进和保护自然分娩,推进剖宫产率的下降。

3.2 整合资源规划发展:整合首府产科资源,充分发挥自治区级医院产科潜力,定位在国有医疗机构设置产科。紧跟城市发展步伐,规划产科发展,充分利用国有医院外展扩建时机,规划产科建设不断适应城市发展需要,西面医科大西院、北面的市中医院、东北面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新院、仙湖东区的邕宁人民医院、市二医院的大沙田分院,以保证产科质量。目前我市正在制定十二五区域卫生规划。

3.3 强化产科信息管理:应用广西妇幼信息管理软件录入孕产妇基本信息、孕期保健及分娩情况。各妇幼保健院可在网上作高危追踪管理,也可以监控剖宫产趋势,便于及早行使干预工作,将高危因素消灭在萌芽中。

3.4 规范孕期健教,倡导自然分娩:以孕妇学校为切入点,规范孕产期健康教育。主动向孕妇及其家属开展孕期保健、分娩知识的健康教育和宣传,将自然分娩的好处和剖宫产术的风险[3];通过报刊、院内宣传栏等载体详细介绍自然分娩、母乳喂养好处及剖宫产的利弊,通过专家的讲解纠正孕妇认识上的误区,努力营造自然分娩的氛围。

3.5 开设助产士门诊 导乐陪伴分娩:南宁市妇幼保健院于2009年8月开设了助产士门诊,在孕期让孕妇直接与助产士面对面交流,让孕妇了解分娩过程并推行呼吸减痛分娩法训练,带孕妇参观产科,以消除孕妇对分娩的恐惧,减少分娩时的恐慌心理[4],更好地配合助产士顺利完成分娩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促进产科护理模式的转变, 实行一对一陪护分娩,尝试探索水中分娩,积极缓解自然分娩的紧张氛围,促使孕妇顺利分娩,从而有效地降低剖宫产率。并在全市有条件的医院倡导导乐陪伴分娩。

3.6 积极推广分娩镇痛技术:针对现代孕妇对疼痛耐受力较差,特别是城市独生子女经济收入较高,对分娩阵痛恐惧而要求剖宫产者并不少见,南宁市妇幼保健院推广分娩镇痛技术,消除孕妇对分娩阵痛的恐惧,提高其自然分娩的信心。从2007~2010年1~9月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共做无痛分娩2407例,剖宫产727个,剖宫率为30% 。

4 继续降低剖宫产率面临的困难

4.1 随着妇幼保健各项公共卫生项目不断渗透到产科工作中,产科医护人员所承担的责任日益增大,并且工作量加大,报酬与劳动付出不相符,意愿从事产科工作的医务人员逐渐减少,产科人员相对不足,难以满足广大孕产妇对产时服务高标准的要求和履行到位的产程观察与服务。

4.2支持自然分娩的健康教育广度、深度仍不够,广大群众对剖宫产的安全性有误解,认为剖宫产比自然分娩更安全[5],。另外选择时辰分娩的现象依然存在。

4.3紧张的医患关系间接的造成如胎吸、产钳助产、双胎助产等助产技术退化。

参考文献

[1] 黄聪.急诊剖宫产516例指征分析.实用医学杂志,2006,22(8):947-948

[2] 广西卫生厅.桂卫妇[2000]12号《广西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产科质量检查标准》

[3] 南宁市卫生局.南卫妇社[2006]5号《南宁市孕产期全程跟踪及责任追究暂行规定》

[4] 双艳平.降低剖宫产率的政策[J]中原医刊,2007,34(1):57

[5] 孟庆霞.影响剖宫产的社会因素[J]职业与健康,2005,21(7):1063

作者单位:530011 广西南宁市妇幼保健院1

530000 广西南宁市卫生局2

妇产科高质量发展范文第13篇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妇幼保健院妇科,吉林四平 130705

[摘要] 在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情况下,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注重自身的健康。妇幼保健院以其特殊的地位,在医疗卫生服务领域为人们的健康做着贡献。妇幼保健院具有特殊的职能,特定的服务人群,长远的服务成效,并在护理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关键词 ] 妇幼保健院;护理;方案

[中图分类号] R197.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8(c)-0049-03

1妇幼保健院护理工作

孕产妇以及婴儿的死亡率已经成为衡量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综合指标。妇女和儿童是妇幼保健院的主要护理对象,“母亲安全、儿童优先”是妇幼保健院的工作原则,其工作目标主要是提高妇女和儿童的健康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孕产妇以及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针对儿童方面的工作包括负责向家长提供合理喂养、科学育儿方面的指导;对于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以及各种先天缺陷病和严重影响幼儿健康的慢性病的儿童进行专案管理;定期对0~6岁儿童进行健康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针对孕产妇的保健服务包括对从怀孕起到产后42 d对胎儿、孕妇、新生儿、产妇进行系统全面的保健指导、检查和监护等医疗保健服务。妇幼保健院除了对孕妇和儿童提供保健服务外,包括每2年对已婚育龄妇女进行乳房、宫颈和生殖道等病的检查。妇幼保健院除了要对妇女和儿童做好护理工作外,还要了解其家庭成员的状况,并通过访问的形式对其进行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生理环境和拥有一个健康积极的生活心态。虽然妇幼保康院的工作重点在于保健,但保健也要与医疗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做好一系列工作。

2妇幼保健院护理工作任务

妇幼保健院的工作重点在于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所以改善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是妇幼保护院护理工作的首要任务。为了给患者提供更专业、全面、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可以对护理模式进行改革,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责任护士要做好心理支持、病情观察、专业照顾、健康指导等工作,各科室的护理人员要了解本专业的护理特点,能够从患者的需求出发,为患者提供整体、连续、个别、人性化的服务。同时,还要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使其护理工作更加标准化,认真落实护理技术规范和临床护理实践指南,使护理人员能够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治疗处置办法,通过观察能够对患者的病情做出评估,针对患者的变化及时与主治医师沟通,加强医患间的交流,增进护患间的信任。最重要的是要提高专科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具专科特色的护理服务,同时,护理人员能够运用专业知识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帮助患者进行功能恢复训练,保障患者安全,以提高妇幼保健院的医疗水平和质量。

3妇幼保健院护理工作方案

在医疗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由于妇幼保健院内护理者本身以及护理管理方面的不足,使妇幼保健院处于弱势地位,所以需要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改革,同时坚持以科学管理为中心,以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还要建立护理服务长效机制,以提高医护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专科护理水平,解决护理中的疑难问题,保障患者的安全,使护理服务达到优质标准,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3.1提高医护人员对护理工作的认识

护理工作不仅仅是指对疾病的护理,护理的任务除了包括对疾病的治疗外还包括 对患者心理和社会保健的任务,护理目标已经扩大到平衡和满足人们的心理社会状态层面上。护理不单单是指对个人健康的维护,它还具有更重要的意义维护和提高对家庭、社区以及整个人类的健康水平,医护人员要明确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要提高对护理工作的认识,这是提供高质量护理工作的基础。

3.2加强护理工作管理制度方面的建设

加大妇幼保健院规章制度方面的建设可以保证妇幼保健院的工作能够顺利有序地开展,能够规范妇幼保健院内所有护理人员的行为,使妇幼保健院的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在降低动作成本的同时还能够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能减少纠纷的发生,还要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以激发妇幼保健院内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职工的个人目标与妇幼保健院的整体目标相统一。另外,妇幼保健院要能够根据实际形势的需要,再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不断地对质控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不断地对护理人员的考核细则进行修订,如:基础护理、病房管理、分组护理、消毒隔离工作等方面,使护理人员的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更加完善。同时,妇幼保健院还要加大对护理人员工作流程的督查力度,一定要保证基层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做好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使每个护理人员都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要努力做到人人参与、层层管理、共同把关,一定要做好护理人员的检查记录、分析和评价工作,为将来措施改进提供可靠的依据。另外,妇幼保健院内的护理人员一定要参加医疗护理法律法规培训,单位可以通过订座、组织学习以及专题讲座等形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妇幼保健院内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以更好地保护护理人员以及患者是的合法权力。相关管理部门要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进行严格的监查,一旦发现有安全隐患,一定要及时制定处理方案,将护理差错事故消灭于萌芽之中,同时要对护理部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记录,以有效地避免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还要做好感染控制管理工作,使妇幼保健院的护理工作质量得到很好的保证,以促进妇幼保健院的健康发展。

3.3利用现代化的护理手段

这就需要妇幼保健院内的管理人员要更新管理观念,使护理管理以科学的论为基础,使护理管理融入新的护理理念,以实现科学化、现代化、系统化的护理管理,为提高护理管理的有效性、理论性奠定稳定的基础,使护理质量等到全面地提升。要采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法,积极地采纳现代的管理方面研究成果,运用多样化的管理手段和技术,使护理工作更加简单化、标准化,同时要求护理人员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协助护理工作,建立计算机管理护理,使护理管理手段更加现代化。

3.4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不断提高,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所以目前妇幼保健院内的护理人员在护理患者时,首先要求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努力做好护理工作,同时妇幼保健院也要采取一定的手段来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使护理人员能够尽职尽责的工作,为了保证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服务,要尽量减少护理人员所承担的非护理性工作,而且主管护师在完成自己工作职责的基础上,还要负责去护理人员进行授课、带教和质控等工作,并不断对各级别的护理人员进行考评,尤其对于聘用的护理人员、新入院的护理人员等要加强考核,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学习意识,同时要培养护理人员使其拥有积极向上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了体现妇幼保健院的人性化管理,相关部门的主管人员要经常与护理人员进行个别交流,做到关心和尊重基层护理人员,尤其对于那些有思想包袱的护理人员要更加关心,要了每位护理人员的心理需求,通过各种手段来调整护理人员的心理,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从而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推动妇幼保健院的康健发展。

3.5给予护理人员足够的支持

妇幼保健院要建立健全的护理人员保障系统,尽力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条件,真正关心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有效地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要保证后勤、药剂、器械、供应室等部门对病房进行下收下送服务,使其能够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需求;关于一些检查预约申请单和各种检验标本,应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护送,这样可以减少护理人员的非护理工作外出;同时,为了体现妇幼保健院的人性化管理,可以在护士节安排一些活动,让护理人员更深入地理解优质护理服务的涵义,使护理人员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医院对他们的支持与关怀,从而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使护理人员更加爱岗敬业,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3.6保证提供优质的服务

首先要拥有一个良好的服务态度,尤其针对入院的患儿一定要亲切、温柔要有爱心,工作要细心;其次,对于健康教育方面一定要详细全面,还要做好入院介绍,提供耐心的指导还要做好护理记录;要做到护理措施全面、病情了解全面、基础护理到位、沟通指导详细,针对即将出院患者还要给予温馨的出院指导;最后,还要对已出院的患者进行电话服务,以便及时发现护理服务中的问题,进而使妇幼保健院的护理服务水平得到不断的完善。对于早产儿、低体重儿等拥有先天缺陷的新生儿要给予更加细心、周到的护理,对于NICU病房一定要做到无陪护管理,固定时间允许家属探视,可以在病房外通过专业设备来观察新生儿的一切情况,同时负责护理新生儿的责任护士要随时和家属针对新生儿的情况进行沟通,使家属能够更详细了解到新生儿的实际状况,也使产妇能够安心地接受恢复治疗,在新生儿出院后,医院还可以给家属提供其责任护士的联系方式,以便随时对家属进行出院护理指导。

妇幼保健院一定要保证产科的护理技术先进,以全于为母婴提供优质的产前、产时和产后服务,同时也要做好新生儿的保健护理工作,要保证护理要温馨、服务要细心,这样才能使妇幼保障院更具竞争力。产妇病房要做尽量家庭化,配套设施要全面,包括为产妇提供热水器、微波炉、冰箱等设施,同时医院要安排责任护士指导产妇进行产后护理,还要传授产妇及其家属有关新生儿护理方面的知识,当产妇能够自理时,责任护士可以让产妇参与新生儿的护理工作,并给予细心、全面的指导,要保证产妇在出院后能够独立护理新生儿。妇幼保健院可以开展一些新的产时服务模式,如:一对一陪产服务、导乐陪伴分娩等,使产妇在生产时得到心理、生理、精神等各方面的支持,使产妇增强自然分娩的信心,以保证产妇的顺利生产。孕产妇在待产过程中可以保持自由体位,这样可以提高阴道分娩率,还能够增进护理人员与产妇间的关系。为了保证妇幼保健院的护理服务更全面细心,还要积极开展一些相关的延伸服务,积极促进母乳喂养工作的开展,向产妇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和相关的知识,提高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可以安排产科和新生儿科等相关部门为其提供专科随服务,对于出院产妇者还可以安排专门部门提供上门服务,帮助母婴解决产褥期所遇到的问题。

妇幼保健院要不断加强产科建设,尽量减少孕产妇以及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对于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产科方面的护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不断加强此方面的建设,使基层产科护理服务水平和急救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要做到切实加强产科和儿科的基础建设和培训工作,使妇幼保健院的护理工作制度更加完善、技术服务更加规范,采取一定的措施使护理人员积极做好高危妊娠的筛查和管理工作,使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要使儿童系统管理和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得到可靠的保证,领导和相关管理部门要对两个系统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要保证基础设施齐全,各级护理人员到位,保证各级护理人员分工明确,一定要加大这两个系统管理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监督力度,对妇幼保健院的护理人员进行两个系统化方面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水平,使护理人员的工作更加规范化,以促进妇幼保健院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孕产妇和儿童健康率达标,同时也要保证妇女、儿童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7进一步完善护理科学管理

要保证临床一线护理队伍科学化,要保证每名责任护士护理患者的数量不超过8人,病房可以采用责任制护理模式,妇幼保健院在安排护理时要考虑到本院实际的治疗量、急诊量以及手术量等因素,使护理队伍实现合理配置。同时,为了保证妇幼保健院能够满足患者的需求,为患者提供安全、全面的护理工作,医院需要所技术难度、工作量等因素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的调整,实行弹性排班制,对于重症患者多、工作量较大的科室,其护理部要安排机动班,还可以在夜间增加双班,以适应较大的工作量,同时还要制定护理人员紧急调配方案,以应对一些紧急的特殊情况和突发事件,对于护理人员的工作安排还要考虑到护理人员自身的情况和意愿,也要考虑到临床需求,要实现对患者提供全程、连续和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为了保证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还要对护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并将护理人员的职称、收入、奖励和进修与考核结果相统一,使护理人员的技术难度、工作量能通过薪酬体现出来,真正实现多劳多得。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先进的护理服务,医院还应该定期安排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并制定全面的培训计划,不仅要对新护士进行管理培训和规范化培训等岗前培训,还要对在职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后要进行技术考核,以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另外,还要对加强护理人员的党性教育,抓好妇幼保健院的医德医风和精神文明建设,组织院内全体党员、干部深入教育、加强学习,并带动全院的护理人员进行学习,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开展职业道德、医风医德、反商业贿赂以及文明服务方面的教育,使全院职工的全面素质得到提高。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和抢救配合能力,各科室的负责人要承担培训本科室护理人员急救技术和急救知识的责任,并由护理部负责对其进行抽查考核。为了使保证妇幼保健院的护理质量,可以选派护理精英和护士长外出参加培训工作,使其能够及时地掌握和运用新业务和新知识。妇幼保健院的护理人员要一直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针对手术室、新生儿科、产科、以及儿科重症监护等科室的护理人员还要安排专科护士培训,既要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也要注重培养护理人员的人文精神,使护理人员能够为患者提供高技术、优质的护理服务。

[

参考文献]

[1] 徐秀平.社区妇幼保健工作体会分析[J].中外妇儿健康,2011(4):304.

[2] 唐珊.基础医院护理管理难点与处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733.

[3] 林季芳.探索如何提高妇幼保健护理工作医护人员的素养[J].中外妇儿健康,2011(4):69-70.

[4] 崔纪芬.谈谈现代社区妇幼保健院的护理管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20):197.

[5] 朱颖.现代社区妇幼保健院的护理管理工作[J].2011(8):129-130

妇产科高质量发展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妇产科; 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254-01 护理质量是指护理人员表现出的专业形象是否具有特性,是否有助于护理对象生命质量的提高,以及护理工作的成效[1]。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由于女性的生理、心理等特点,个性化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充分了解每一位孕产妇的需求,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从而改变以往仅重视护理工作的完成及对疾病的护理,转向重视孕产妇的需求和提高对孕产妇全方位的护理质量[2]。

1 准确掌握孕产妇在产前、产时和产后的动态需求

1.1 产前进行孕期保健、高危妊娠的监护和母乳喂养等知识教育。护士可通过家庭医生电话平台与孕妇建立紧密联系,能够很快掌握她们需求变化的动态情况,通过打电话定时提醒她们服药、复诊和讲解健康教育知识,以调动孕妇的积极性,使其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孕期监测。同时,宣教母乳喂养知识及技巧,使孕妇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

1.2 产时产妇即将面临生产,心理生理受到很大压力,常处于焦急、紧张和忧虑状态。往往会影响顺利分娩或产生产后忧郁症。此时一般的治疗是不起任何作用的,需要的是护士以亲人般的关心去安慰和鼓舞患者。在生产过程中,尽管也用了镇痛药物,但这些都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治疗,只是妇产科护理的体现。对于妇产科产妇和婴儿而言,他们最需要的是家人、护士的关心和照顾。

1.3 产后产妇生理心理经历着复杂微妙的变化,不注意产褥期保健,可能导致产褥期疾病和产褥期后遗症。严重的还会影响产妇哺乳和后期身心健康并影响到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有些产妇因为太紧张往往脾气暴躁,进而造成内分泌失调和情感性精神障碍,表现为喜怒无常、烦躁不安、胡乱猜忌等。为了避免产褥期后患, 妇产科护士应该十分了解产妇心理和生理变化,时常观察产妇情绪变化,多与产妇和家属交流沟通,进行母乳喂养知识的再宣教和技巧的再指导,使产妇掌握母乳喂养知识及母乳喂养技巧,并教会产妇产后保健操。根据健康教育计划和每位产妇的特点,进行健康教育和出院宣教,评估合格后即可出院。

2 妇产科护理质量问题的原因

2.1 护患间缺乏沟通: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最多。在与患者交往中,如果不注意自己的言行,态度冷漠,出现问题不主动与患者交流就易于出现护理质量缺陷而产生纠纷。如术前未嘱其禁食而造成麻醉后误吸;为了执行“发药到口”制度,命令病人立即服药;各项费用未能及时耐心解释等等。

2.2 服务对象对护理的期望值过高:妇产科尤其产科待产者,产妇及其家属很可能极其紧张,她们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期望值很高,若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意外如胎心异常等,这时如果护理人员不能和患者家属及时沟通与交流,患者及家属容易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产生怀疑;同时,由于期望与客观现实往往存在差距,患者及家属很容易产生纠纷。

2.3 妇产科护理质量的检查和安全控制流于形式。很多医院的护理人员把护理质量考核视为工作负担,不能从内心上热爱护理工作, 考核往往搞突击, 一些计划、记录、妇产科护理小结等也是随便乱抄应付过关,使考评流于形式,考评结果不能真实反映护理质量。

2.4 患者维权意识不断增强,若护理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缺乏认识,也会造成护理质量缺陷。

3 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

3.1 完善妇产科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加强环节质控,由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及其他人员分别指派负责各级护理、消毒隔离、护理文书、急救药械、病室管理、规范服务、临床教学、查对制度的环节质量控制与风险监控,每周自查一次;护士长坚持一日三查,抓环节质量。使用环节质控登记本,把发现的问题写在质控本上,护士在上班第一时间翻看质控登记本,针对自己的问题整改后签名,避免以后出现类似错误,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改进和提高,保证了妇产科护理工作高效、稳步的发展。

3.2 根据实际工作,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护理程序、护理操作规程和评价标准,建立健全了妇产科工作流程,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满足不同病人的健康需求,病人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各项检查均明显提高。制度的完善,工作流程的建立,工作标准的制定,岗位职责的明确,使妇产科的工作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

3.3 加强妇产科护理业务知识、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护理操作、专科知识、法律法规、急救知识与技能、围手术期护理和新技术等培训,根据培训内容制定培训方案、考核标准,做到全员培训,全员考核。同时引进竞争机制,充分发挥护士潜能,开展“星级护理服务”评比活动[3],把孕产妇对护士的综合评价与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直接挂钩,通过综合能力考核择优上岗,充分调动护士为孕产妇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一位护士能做到以病人为中心持续质量改进,杜绝护理纠纷。另外,根据病人享有的知情同意权,要求护士在为病人做各项护理操作时必须向病人解释操作的目的和意义,以取得病人的同意和合作,操作规程是护士执行护理操作正确与否的根据,也是护理质量的保障 [4]。

3.4 强化法制教育,增强妇产科护理工作者的法律意识。护理质量缺陷与法律法规的学习有密切关系,医院应该与时俱进,经常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院护理工作管理制度》、《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每位妇产科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要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同时不断提高护理病历书写质量,提高妇产科护理的安全性。每个医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妇产科护理人员进行每月一次护理质量自查,每季度一次护理部大检查。每个人都要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通过检查发现问题并努力解决,把自己的护理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4 小结

妇产科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与健康,关系到医院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这就要求妇产科护理人员和护理管理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真正达到“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要求。妇产科护理人员一定要减少护理质量缺陷,真正体现出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 的服务宗旨。

参考文献

[1] 张春舫,任景坤.实用护理质量管理与护理记录书写示范[M].北京:海军出版社,2003.1

[2] 王玉玲,宣世英.“5s”护理模式的应用研究[J]. 护理管理杂志,2004.4(10):50-52

妇产科高质量发展范文第15篇

    1人性化护理的概念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产妇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人性化护理遵从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从护理对象的特点和个性出发来开展优质的护理服务。以人为本0就是指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对人存在的意义、人的价值、以及人的自由和发展、珍视和关注的思想。人性化护理的核心就是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人性化护理是护理学科的又一发展和进步,它指引着护士从重视疾病的护理质量转向重视对病人全方位的护理质量,从短期护理行为转向长期护理行为管理。在产科护理服务要以产妇为中心,以/爱母行动为准测。认识到产妇是分娩主体,尊重产妇,确信产妇和胎儿是有能力,能相互配合完成分娩,我们的任务是保护、促进和支持自然分娩。

    2人性化护理的意义

    人性化护理转变了护士的服务理念,拓宽了护士的服务内函,也促使护士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充分发挥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使护士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使护患关系及产科质量有了明显改善,提高了产妇、家属和护士的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人性化护理在产科的实施

    3.1做好产前保健及产前教育:妊娠是人生大事,是一次人生角色的重大转变。妊娠使孕妇的生理心理发生变化,形成了孕妇独特的行为特征和心理应激反应,随着临产而逐渐加重并延续到产时。开办孕妇学校对孕妇传授孕期、分娩期、产褥期、母乳喂养知识及新生儿护理知识。参观产房及住院病房,使她们在产前接受孕产期及新生儿护理的相关知识,感受到医院人性化的关怀,降低其入院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对孕产妇进行人性化护理让更多的孕妇参加孕妇学校学习妊娠分娩的相关知识,正确认识和选择自然分娩,减少剖宫产率。

    3.2舒适分娩:产妇在分娩时恐惧担心往往会引起产妇疲劳导致不协调宫缩,引起产程延长、产后出血,在产科护理工作中,如何接待产妇并与她们沟通,消除陌生恐惧的心理,做到舒适分娩,这就要求我们对孕产妇进行一些分娩知识的宣教,关心体贴她们,使人性化护理真正落实到每一个孕妇。有资料显示98%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都有紧张和恐惧感,几乎100%的产妇都期望能够有亲人,特别是丈夫的陪伴。针对产妇的心理特征,给予情感支持,开展家属陪伴分娩,允许准爸爸(或产妇母亲)进入产房,给产妇最大的安慰。一对一助产士全程导乐陪伴分娩,是由一名经验丰富并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富有爱心的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给孕妇生理上的关怀、心理上的支持和分娩指导。一对一陪伴的服务宗旨是为产妇提供一个安静、舒适、安全的环境,充分尊重产妇的人格和隐私权。从产妇临产到分娩后2小时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保证产程观察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助产士与孕妇良好的沟通,使孕妇身心处于最佳状态,缩短了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了剖宫产率。全程陪产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服务满意度,体现了人文关怀,是人类文明的进步,是保障母婴健康的有效措施。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能保护、促进和支持自然分娩。传授分娩镇痛技巧,鼓励产妇听音乐分散注意力,拉玛泽呼吸法,应用分娩球,自我暗示等方法。分娩过程中的良好护理实施无痛分娩,根据产妇的意愿,采用硬膜外镇痛技术,使产妇在麻醉师、助产士、家属的帮助下,体验安全、舒适而难忘的分娩,真正实现产程关怀的人性化服务。

    3.3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推出家庭化产科监护系统(FamilyCenteredMaternityCare.FCMC)FCMC替代传统的多次转移系统。目前美国产科大部分实施家庭化护理模式,日本、新加坡等产科医院也在采取这种新的护理模式。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现在越来越多的医院已经或正在建设FCMC[16].

    现代产科护理特别强调维持健康、健康教育和自我护理的概念,即要求产科护士为孕产妇及家属提供维持健康、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等方面的知识,增强护理对象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理念特别强调护理需要重视家庭和谐与健康,重视家庭成员是维持健康的重要参与者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产科服务的对象是产妇、新生儿并覆盖到整个家庭,树立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理念,最大限度满足孕产妇及家属对健康知识和育儿知识的需求,促使其掌握更多的自护能力和健康知识、育婴技巧,帮助尽快完成角色的转变,增加产妇家庭成员间的凝聚力,预防产后抑郁。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提供待产、分娩、恢复和产后护理全程服务,树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亲情护理、营造温馨家园的服务理念,提高了自然分娩率和满意率,拓宽了产科服务范围,体现了人性化服务。今后产科护理应该向FCMC的新模式不断发展。

    3.4国际公认的产科理念产科延伸服务:产科护士要做细致出院健康指导,介绍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及热线电话。在产科开展婴儿抚触、婴儿游泳,开展产后家庭访视,。跟踪式护理,电话回访等在产科的应用,促进了产科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