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城市绿化分析范文

城市绿化分析范文

城市绿化分析

城市绿化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绿地建设

1 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

1.1 乔灌草结构不合理,生态效能低下 在城市绿化中,自然生态系统中占主导地位的树木,尤其是乡土树木的种植比例较低,影响了城市绿地综合生态效益的发挥;普遍存在绿地结构层次不丰富;草坪多;乔灌木尤其是高大乔木少的现象;致使绿量不足;植物群落景观单调。

1.2 管理难度大,绿化维护成本高 城市绿地建设管理难度越来越大。首先是人们的法制观念不强,城市公用绿地被侵占、花草树木被攀折、草坪被踩压、景观遭毁坏的现象时有发生;其次是城市园林执法队伍不健全,管理力量薄弱,管理手段滞后,赏罚不明等。

1.3 注重眼前利益,片面追求形象工程 一些园林绿化建设单位盲目追洋求新,草率引进外来植物品种,不仅适应异地环境的能力比较差,生长不良甚至死亡;而且养护成本高,除了正常的防病治虫、浇水、割草等日常养护外,往往还需特殊的“护理”。

1.4 园林绿化建设城乡脱节 城郊防护林建设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往往忽视城郊防护林的建设,并且设计质量和建设投资难以保证。以往的城郊防护林往往目标单一,只关注于防护,无论在总体布局、设计、林相结构、树种选择等方面都忽略了与城市风格、文化艺术、市民休闲、医疗保健等方面相统一。

1.5 旧城改造中绿地面积严重不足 旧城改造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纵观全国多数城市的旧城改造,忽视园林绿化建设,绿地率及绿化覆盖率相对偏低,改造后的环境质量不高,应当引起社会关注。此外,缺乏合理的系统园林配置,缺乏精美、高雅的艺术层次和文化氛围,缺乏真正能为人们提供休憩、使用、享受和置身于其中的园林环境,缺乏园林绿化与区内自然面貌、人文景观有机的结合。

1.6 注重园林建设。轻视养护管理 “三分建,七分管”,养护管理是园林绿化非常重要的环节,是一项长期的反复工作。园林绿地建成只有高质量的维护和管理,园林景观才能逐渐形成并日臻完美。在很多城市绿化建设中,经常可以看到重造轻管的现象。

2 城市园林绿化改进的建议

2.1 做好城市园林绿化总体设计 根据国家绿地规划要求,借鉴国外城市绿化成功经验,改变过去那种用绿化点缀城市,见缝插针、小打小闹的城市绿化模式,着重于整体城市大环境建设和整体规划,在结合大规模市政建设和旧城区改造的同时,同步进行高质量、高标准的园林绿化总体设计。另外,还要综合考虑城市周边地区及所在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

2.2 因地制宜,建设节约型园林 节约型园林应尊重当地原有的地形、地貌、水体和生态群落,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动植物和微生物,引入植物要与当地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环境相适应。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主要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不应仅仅追求美观,应重点考虑如何让其发挥最佳生态功能。因此应根据地理位置、气候类型尽可能地选以抗病虫害能力强、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为主,辅以能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外来树种。

2.3 合理运用彩色叶植物,增强园林艺术内涵 园林植物的选择是城市绿化的核心内容,大多数植物在生长期呈现绿色,但随着园林事业的迅速发展,大量的彩叶植物被培育出来,色彩鲜艳,备受人们的喜爱,在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被大量应用,能够增加园林的美学内涵,增强园林艺术氛围,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

2.4 大力推进城市生态绿地建设 城市绿地建设应开阔思路,加大力度,改变过去那种“见缝插绿”、“三小绿地”的保守观念。应把重点放在建设大型生态绿地、环城绿地、大型交通绿地以及居住区绿地上,强调城市绿地的连通性、城郊绿地的结合性、景观与生态的共融性。在生态绿地的建设上强化科学性,在科学性的基础上追求艺术性,努力营造接近自然的生态绿地。

城市绿化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道路绿化 城市 生态 协调

城市的绿化工作直接的反映了城市的建设能力,规划能力。对于城市之中的居民来说,城市的绿化情况是他们每天都要面对的情况,也是城市形象的直观反映。优秀的城市绿化工作能够有效提高城市的形象,从而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目前,我国的道路拥挤情况愈发加重,在这种情况下不断提高道路绿化工作的水平,显然是极为必要的。

1.城市道路绿化存在的问题

1.1 对道路的通行造成了阻碍

目前来说,我国道路的绿化建设存在着在绿化工作的进行之中本末倒置的情况,表现为如在人行道上种植的植物,其形状不均匀,影响了道路正常的运行,可能导致行人衣服被划破或者摔倒的情况,又或者在道路的关键处数目过密,导致驾驶者无法全面的观察行车情况,可能产生事故的隐患。

1.2树木与其他市政设施之间互相冲突

对于很多的大型树木来说,其根系范围都很大,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地下管线数量也越来越多,两者之间如果设计规划者考虑不周,就容易发生冲突。对于植物来说,根系受到限制或伤害,显然会导致其生长受到阻碍,甚至会导致枯萎。在有架空电线的下面盲目栽植毛白杨、 垂柳等大型乔木, 因产生树线矛盾不得不疏枝, 影响了美化效果,更严重的是大风季节, 因疏枝不及时, 造成线路中断, 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危害。

1.3设计形式单调且过于封闭

绿化工作在完成其环境保护的职责之余,也需要考虑美观性的原则,目前来说,在城市的绿化工作中常常是对于各个区域不加区分,直接使用同样的布局。绿化设计缺乏美观性与协调性,作为分车带的绿化尺寸和树木高度不妥当,影响了城市面貌。

1.4植物品种选择不当

一部分城市绿化工作者相关知识不足,在城市绿化的植物选择上有失妥当,比如说,在绿化工作之中选择了那些虽然性能优良但是不适合本地环境的物种,就会导致这些植物由于水土不服而死亡,或者选择一些维护麻烦的植物,虽然起到了成果,但是却提高了维护的支出,这样的情况都是不合适的。

2.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应采取的对策

2.1 坚持安全性原则

在道路的绿化设计过程之中,第一点要考虑到的就是驾驶者的安全问题。对于道路彼此交叉之处与道路拐弯处的绿化设计,首要的原则就是不可以阻碍驾驶者观察道路情况。一道路拐弯处外侧的设计原则为例,应当将树木整齐的成一行进行排列,从而起到对道路走向进行引导的目的。道路绿化的一个主要部分就是对道路进行分割的绿化带,它一方面承担了对道路进行分割的作用,但是更重要的作用是对城市的景观进行协调,同时也帮助驾驶者减少眼部的疲劳。

对于道路中部分割绿化带来说,高度过高的乔木显然不合适,应当主要用灌木与其他植物组成,也要考虑到冬季也需要绿化带运行的情况,可以考虑采用如松树这样的常绿植物。对于道路两侧的绿化带来说,可以使用乔木,然而对其的树冠高度必须要加以控制,避免其过高遮挡标志牌或者过低影响通行。

2.2采用多种多样的植物进行绿化设计工作

随着城市的进步与相关设计知识的普及,过往的仅仅使用某一类植物或者某一种设计方法的绿化设计方案已经不合时宜,不再能够满足现代化城市对生态环境与美观性的需求。对于城市的绿化来说,既要体现美观的特性,也要兼顾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的环保性能。对于新时代的道路绿化而言,应当将各类植物,如乔木,灌木,花卉,草类相互结合,一方面提供了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也给予了美学原则实行的可能。达到这个目标,一方面要求绿化设计者具备充分的植物学相关知识,另一方面需要对生态环境有所认识。通过对植物多样化的设计,实现绿化的生态性作用与美观性相结合的目的。

2.3以人为本的原则

城市的基本组成结构是人,所有的设计工作实际上都要以人的需求与人的行为方式为依据,否则就不能起到实际的效果。在道路绿化工作之中的以人为本原则,实际上就是将环境塑造成为一个符合大众生活要求的环境,这包括了美观性的要求,如赏心悦目,富有个性;以及生态方面的要求,包括舒适,健康,等等。

2.4精细的对土地利用进行规划

在我国的大部分城市中,交通拥堵情况都是常见的问题,道路的空间问题对于任何城市都是值得注意的。道路的空间承担着行人,车辆运行与各类市政设备的运行,当然,也包括道路绿化的设置等等诸多事项。因此,对于绿化的空间应当尽可能的节约和充分的加以利用。但是对于绿化而言,又需要满足植物的成长需求,植物才能得到正常的成长,不然就可能发生枯萎坏死的情况。对于道路的绿化设计来说,需要在其他设施与安排的基础之上来进行绿化情况的规划。总的来说要保证对各个因素,包括地形,土壤,各类设施的位置都要加以考虑,同时加以权衡与正确的规划,选择效果最佳的方案来投入到建设之中,达到最佳的建设成果。

2.5艺术性原则

2.5.1变化与统一

在进行道路绿化的设计过程中,一方面在道路之间或道路本身的树木形状,设置之间要具备一定的特点与变化性,但是总体上又应当保持统一的原则,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比如说,如要重点突出植物的统一特性,可以在一定的距离之中种下种类相同,体型类似的树木,从而使道路的景色整齐划一。而如果更需要道路的特点与变化性,可以考虑在道路的各个路段分别种植不同类型和外观的灌木与花卉等等,显得色彩艳丽而且富有观赏性。

2.5.2节奏感

城市道路在长度上显得较长,而在深度上则较浅。基于这种特性,可以对其的设计进行一定的调整,比如说,对树木的种植分布和树木的尺寸选择进行调整,形成有频率与节奏美感的树木层次。

2.5.3障与透结合

根据道路所经过城市空间景观状况的不同, 可以结合植物配植的高矮、层次和疏密度的不同, 达到障景或透景的目的。如道路两侧如果有一些可能影响市容、市貌的构筑物或破旧建筑物等, 可以密植高大的乔木, 并结合灌木丛形成复层次的绿化, 形成一个绿色屏障, 既美化了道路 , 又起到“ 遮丑”的作用; 相反, 如果道路两侧有优美的景观可以观赏, 则可以配植低矮的灌木或比较稀疏的乔木, 留出景观透视线, 充分展示城市美的一面。

3.结语

道路的绿化,其根本的原则一方面是不能阻碍交通,也不能产生可能导致交通风险的因素;另一方面是要赏心悦目,提高城市的美观性。而道路绿化设计的主要工作也分为两方面,也就是对于植物种类的选择与对其具体布置情况的规划。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均衡的对各项因素加以考虑,并选出最佳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杨晓清; 沈一 宜宾市城市道路绿化配置设计分析 [j] 山西建筑 2011,04(01)

[2] 张鑫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规划设计分析 [j] 科技创新导报 2012,12(01)

城市绿化分析范文第3篇

    近年来,人们对城市绿化在城市建设中功能的认识,已经由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装饰提高到具有城市形象的美化、文明的象征及生态环境的改善等多种功能的认识。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城市绿化也因此受到各级领导重视,它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城市绿化主要功能究竟是什么?我们认为有必要从本质上。来认识,才能有助于对它正确定位。

    城市绿化是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而产生的一个破坏自然的过程的逆向过程;因为原有的大片森林被砍伐,大量农田被占用,代之以柏油马路、钢筋水泥、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和桥梁,这些无生命的城市基础设施,构架了城市人群生存的空间。因此,城市绿化是把被破坏的自然通过人工再创造的‘“第二自然”,也是一个与城市化进程同时产生的逆向过程,所以绿地系统应是城市人工生态系统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绿地在植物群体的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动态地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并成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地;城市绿地系统在整个城市中起着最活跃、最积极的作用是任何其它城市基础设施所不能取代的。因此,城市绿化最主要的功能应该定位在生态上,而在发挥生态功能的同时,绿化也必然能展示其形态美和动态美,成为美化城市的有生命的景观;在文化领域中缘文化早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民族的及地方的特色,成为当前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因此,城市绿化的主要功能定位在生态上,同时兼有其它多种功能,是完全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及方向的。

    二、城乡协调发展是城市绿化的发表思想

    100余年前(英)霍华德发表《明日的田园城市》一文,该文是作者在工业快速发展,形成了城乡对立,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的背景下,提出了为了人民必须城乡协调发展的田园城市规划思想:城市和农村要给予人民社会的爱和自然的爱。霍华德认为一个中心城市必然有与它相联系的卫星城市群落,即大都市圈的规划构思;认为城市各分支系统一住宅、工厂、道路、绿地、学校等通过重新有序组合,更能自我完善,自我生存,更具活力;城乡应视为一个整体,城市周围的农村则是其支撑系统,它们的土地分配比例应为1:5,城市为1,农村为5.由此,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也应该参照上述思想,使农村在绿地建设面积上、数量上大于城市数倍才能同样成为城市的支撑系统,同时在城市或城镇以永久性绿带来隔离,防止城市摊大饼式的向外扩展,而城市中央应有大型的绿地,如美国纽约中央公园、伦敦中心自然公园等思想。霍华德田园城市规划思想不仅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构思有实用价值,也对绿化的规划有直接的和现实的发表意义。

    三、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绿网为缓解城市的大气污染特别是热岛效应。

    发挥城乡绿化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功能,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的绿化建设应以绿色廊道(简称“绿廊”)建设为主体。绿廊指的是从农村开始,经过城市的中心区穿越热岛再进入农村;沿途将“园”(指块状绿地)、“楔”(指楔形绿地)、“环”(指环状绿带)、“廊”(指绿色廊道)连接成生态绿网。绿廊的宽度不小于50m,其中可包括建筑物(但不含成群的高层建筑)、道路和河流;绿廊应以常缘阔叶树种为主、有建筑物处应有多层次的立体绿化(屋顶的及垂直的绿化),使之成为高绿量的绿带,其绿化覆盖率不低于50%,绿廊间距以2~3km为宜;绿廊的布设原则,一是整体性指城乡一体化,二是方向性绿廊应顺应本地区盛行的风向设置;三是针对性一方面绿廊应把现实的和规划的大型绿地(公园、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等)连接起来;另一方面应有意识穿过城市生态环境负荷重、热岛效应严重及旧区改造等地区,使之真正担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责任;四是可行性绿廊布设应沿河沿路,可操作性强且可水绿结合推动河道及道路的整治。通过绿廊纵横布设形成的生态绿同才能发挥农村对城市的支撑系统的功能,达到以绿制热、以绿净污,达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目的,这也是落实霍华德城市规划思想的重要举措。

    以上海为例,在外环线以内的绿廊布局,其方向为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交织成网,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绿廊各9条,主干绿廊共6条,内环线以内的三纵、三横主。干道一致,应首先实施。绿廊纵横于城乡、浦西浦东、环内环外,绿廊相互交织成一个具有整体、系统性的生态绿网,它们的建成将把郊区和海上的冷湿空气带进城市,又能对城区热中心进行分割疏解。

    四、区系结构和群落结构

    城市绿化的基础是植物,而植物是自然界中的一员,如何运用植物材料再现城市中的“第二自然”,是长期存在没有妥善解决的问题。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没有处理好。虽然谁都能接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口号,但在城市绿化的实践中,是人居于自然之上还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真正做到人和自然关系很和谐呢?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植物生长的分布区域有明显的地带性,它随地理区域、气候带、地貌等不同而有区别。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中国的植物分布(简称植挪就可分成温带、暖湿带、亚热带、热带……等八个植被区划,我国各个城市均处于不同的植被区划地区范围之内。所选用的植物应该尊重其具有地带性的特性。然而在城市绿化的历史上却常常发生跨越地带的错误,大量引种最后遭到多次失败的教训,在一些大中城市中并不少见。以上海为例,大规模引种了适应在较高纬度的华北地区生长好的加拿大杨及二次引种适应在低纬度华南地区生长的检树,结果均全军覆灭。事实上,上海地处中亚热带北缘,为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的过渡地带,根据前几年对上海城市绿化最常见的乔木和灌木树种调查,前者有68种,后者有105种,上海可用于绿化的植物材料都是很丰富的,当前应该深入到江、浙一带属本地带的区域去挖掘、去发现,先引到城市环境中来种植,成功的就可推广应用,这样才能体现上海城市绿化的特色。

    植物在城市绿化的立地条件中发挥其功能,还必须遵循“适地适树”的生态原则,这个原则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指必须应用地带性植物;二是指必须适应城市特殊立地条件的植物种。这里重点指后者。如行道树先要按地带性原则选定树种,再要它在立地条件最差环境生长发育,但对它的功能要求却最高。人们常强调后者,而不注意创造有利于行道树生长发育人工可以改善的立地条件,对于因此而生长欠佳的树种又不能用两分法评价,而是一有缺点就全盘否定。所以,在一些城市存在着随便更换行道树种的问题,如在上海的一条道路,解放以来换的树种就达十余种之多,甚至连世界着名行道树种之一的法国梧桐,也因其“冠”“法国”两字在五十年代末被认为是崇洋了媚外,曾一度被否定,当时外省市公。郑付情地大批运走,在那里发挥了良好的绿化功能。这就是为什么行道树种从南到北不少城市几乎都以“四大件”当家,即法国梧桐、雪松、广玉兰、香樟,使城市绿化面貌显得很单调,而长成大规格的行道树却寥寥无几的根本原因,历史事实证明,只要对城市特殊立地环境及养护管理稍加改善,在一般的城市中,可以选种的行道树种至少有十余种,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绿化功能。再有,从园林绿化设计风格上也很难看到各地‘曙二自然“的特色。近年来;建筑业的欧陆风刮到了城市绿化中来,不管大城市、小城市都风行从国外进口草种大铺草坪,在有的地方甚至拔掉大树铺草坪,在人们心目中城市绿化的现代化就等于铺设草坪。我们不否认城市需要一定数量的草坪创造开敞绿色的空间,为市民提供良好的活动场所这是必要的。经过实践,人们开始意识到过多的草坪不仅因其生态效益小于同面积上种植的树木,而且投入和以后的管护工作量均大大超过后者,因此,多种乔木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还要在主要景点移栽些大规格的乔木以显示大城市美丽的形象,也是需要的。但是,大规格甚至特大规格的乔木是在自然界人。十年才形成的自然资源,将其移栽到城市的特殊环境中来,要求保证成活而且还要求保持原来高大的树干和宽阔的树冠的外形就一定要有严密的技术措施和足够的资金。因此,根据我国的资源、资金、技术力量等实际情况应该严格控制数量,防止再次刮风。

    当前,有些城市提出把“森林引进城市”的口号,我们认为这个口号更加贴近‘自然“,更易被城市的人们所接受。”森林“不是一株株大树的机械总和;而是乔木、灌木、草本、地被组成的植物群落,它们与微生物、动物及周围环境共同组成一个系统的和有机的整体。这种森林型的植物群落占用土地少,能充分利用地下和地上部分的自然资源(如光、热量、水分、矿物质等),在同样的空间叶面积指数最多、绿量最大,所产生的生态效益最高。因此,在人多地少的大城市中是最适宜的。

    如何实施把“森林引进城市”的措施呢?不是真的把一座森林搬进来,而是应该到属本地带的自然界去调查植物群落的种间组成及其空间结构,再在城市内调查保留有15年以上历史的人工或自然植物群落;通过分析总结,提炼出符合项极群落原理的植物群落,在城市绿化的规划设计中逐步形成以稳定的、优化的植物群落为基本单元。因为它们不仅有本区域41植物地带性的特征,而且,绿量高、生态效益显着,又能为动物提供栖息、繁植的场所,成为生物多样性的基地,还为城市中人们创造一个回归自然的美好意境。

    在整个城市中森林型的植物群落应是主旋律,它与开敞的草坪及形态雄伟的大树构成一个有节奏、有韵律的城市绿化整体。

城市绿化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光谱遥感;决策树;城市绿化;FLAASH

中图分类号:S7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10)05-0114-02

1 引言

城市绿化对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极其重要。对于土地资源非常珍贵的城市,城市绿化的精细调查成为进一步提高绿化建设的重要基础[1]。在目前的城市植被调查中主要有人工调查和基于遥感的城市植被调查两种方式[2],遥感技术以其速度快、收效大、效率高的优势,逐渐成为城市植被调查的主要手段。利用Hyperion高光谱数据结合地面现状信息,及地物的波谱差异,将它们融会于决策树分类方法中,有针对性地进行高光谱图像植被信息提取和分类识别,提高不同植被类型的高光谱图像分类识别精度,为城市绿化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2 高光谱影像资料的大气校正

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使用八邻域取均值的方法修复坏线,全局法进行条带去除,并将DN值转换为辐射率。采用FLAASH模型对影像资料进行大气校正。校正所使用参数为:传感器高度705km, 地面高程0.004km, 星下点分辨率30m, 时间为2005年5月12日,卫星越境世界时为10∶31∶00。气溶胶模式选城市模式,大气模式为中纬度夏季, 能见度为40km。中心经纬度分别为116°76′和36°08′, 对应山东省兖州市一带[3]。经过大气校正后的影像,各地物的光谱曲线特征明显。

3 决策树分类知识储备

逐一加载预处理后的各波段影像进行目视检查,去除异常波段,得到126个波段,用于MNF变换;选择输出波段数目为50。对MNF前6个波段进行PPI处理,设置迭代次数为10000,阈值系数为2,采样系数为0.5,即间隔使用像元。选择DN>100的像元作为纯像元,并将其作为感兴趣区保存,用于后续分析。

基于PPI提取的结果,结合实际地物覆盖,对研究区的特征地物做实地景观以及其对应的标准假彩色采样,对主要地物进行分析解译可得如下结果。

3.1 农作物

兖州地区城市周围有大面积的农作物覆盖,也是PPI处理结果中像元集中分布的区域。

3.2 道路

兖州城市中道路的主要铺面材料为水泥沙地和沥青两大类,在城乡结合部有少量的土路。这三种道路的反射光谱曲线形状大体相似,在0.4~0.6μm之间缓慢上升,后趋于平缓,在0.9~1.1μm处逐渐下降。在Hyperion高光谱遥感影像中,可以辨认出高亮网格状显示的道路影像。

3.3河流

研究区影像上主要河流为泗河,在近红外波段的黑白正片上可以确定水体的位置和轮廓,水体的色调很黑,与周围的植被和土壤有明显的反差,很容易识别和判读。

3.4 城区绿化植被

九州广场和少陵公园及道路绿化和农村园林化在影像上能较好的显示出来。

4 研究区决策树模型的详细设计

在高光谱的丰富波段信息基础上,基于各地物的波谱特征之间的差异,依据决策树分类原则,逐一进行各地物的划分,最终提取到城市的绿化信息[4]。详细设计决策树如下。

4.1 植被提取

使用NDVI计进行算:近红外波段:b1=0.81μm,对应反射率转换后的39波段,中心波长813.48μm;红波段:b2=0.64μm,对应反射率转换后的22波段,中心波长640.5μm,生成NDVI影像,图像值范围为-1~1之间。利用图像分割调整,基本可以认为,0.06~1为植被区;-1~0.06为非植被区。提取植被区,生成只包含0和1的二值图,此时整个河流被划分到植被类型中,因此需要在后续分类中对其进行去除。

4.2 水体的提取

水体在本试验区高光谱影像数据很多波段中与其他地物的差异较大,提取精度也最高[5],适合作为分层分类的一级控制。利用水体在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较低的性质,选取b115红外波段,进行密度分割,经过观察发现,基本可以认为0~6000是水体,大于6000的为其他地物,提取水体,生成0和1二值图。

使用波段运算,除去水体,生成仅包含植被信息的二值图。1代表植被区,0代表其他地物。需要注意的是该图像并不能反映城市的绿化信息,因为它包含了大面积的耕地等非绿化地信息。在分析城市绿化过程中,需要对此类干扰信息进行去除。

4.3 耕地与其他植被地的划分

耕地特征显著,呈大面积地分布在城区周围,并有分散的村落镶嵌。即使在空间分辨率不高的情况下也易于区分。本文尝试结合Google Earth影像选择耕地为感兴趣区域。并生成耕地的二值图,使用波段计算,在绿地中将耕地剔除。交互查看大比例尺土地利用现状图与假彩色影像并加载PPI纯像元,在影像上选取感兴趣区域,生成只包含耕地信息的二值图像,利用波段相减,并进行密度分割处理,生成二值图, 1为非耕地的绿化地。对二值图进行统计,得出城市绿化率为39.49%。

至此,决策树设计过程完成,得到最终的城市绿化覆盖结果。

结果显示,城区绿化多为条带形、方形等规则形状,且多分布在道路两侧、广场、公园、居民地等地区。且具有如下4个特征。

(1)城区周围为大面积的农田覆盖;

(2)城区交通干道两侧绿化情况优良;

(3)广场和公园植被覆盖特别好;

(4)居民地的绿化较为零散。

5 结语

高光谱遥感影像以其丰富的波段信息等优势用于城市绿化分析意义重大,决策树分类方法分类结构清晰,数据解释能力强,可以有效地避免高维数据带来的计算冗余、噪音干扰等问题,两者结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Wang L, Wang W, Dorsey J, et al. Real-time rendering of plant leaves[M].Computer GrapHics Proceedings,Annual Conference Series, 2005.

[2] 陈云浩,李晓兵,史培军,等.北京海淀区植被覆盖的遥感动态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 2001,25 (5) :588~593.

[3] 赵 祥,刘素红,李小文,等.高光谱遥感数据的改正暗目标大气校正方法研究[J].地球科学,2007,12(37)3:1653~1659.

城市绿化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生态环境;生态文化

中图分类号:S73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532182

城市化的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兴盛,同时也导致城市中的环境恶化,再加上城区建筑容量的增加会造成“热岛效应”,很容易导致人们发生心理失衡,不利于城市人们的心理、思想以及身体上的健康,所以将自然代入城市,将绿色引入城市,在生态上改善城市的生存环境,在空间上打造出一个环境优美、感受舒适的地方,无疑会减少城市中的躁动情绪,提升城市中人们的生活品质,故而,园林绿化是城市组成中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作用不仅能够有效增加城市中人们内心的幸福感,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还能够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动城市发展的更加繁荣。

1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1.1 生态原则

在城市园林绿化中要确立生态原则,其本质在于确立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目标。这一目标决定了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花草树木的选择、搭配、培育和园林建材的使用等,都必须从最大限度地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质量出发。也就是说,生态原则指导下的城市园林绿化,应使城市的气温得到更好的调节,风沙得到有效的控制,空气得到更好的过滤更新,水土得到更好的保持,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改善。

1.2 文化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是保持和塑造城市风情、文脉和特色的重要方面,应以自然生态条件和地带性植被为基础,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宗教、历史文物等融合在园林绿化中,使城市绿地系统具有地域性和文化性特征,产生可识别性和特色性。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文化大国,中国优秀的传统园林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成为宝贵的物质财富和民族骄傲,需要我们认真地继承与弘扬。在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中强调文化性,不仅能够让城市园林的绿化工作具有更高的品位,还能够充分展现城市的独特性,增加了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吸引力。

2 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性

论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性,排为首位的就是能够美化城市中的环境,提高城市居住的舒适度;能够有效改善人们身体的健康程度,工作压力、学习压力以及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很少有时间真正的去放松身心,而城市园林的建设为人们缓解紧绷的神经提供了空间,此外,园林绿化中的植物也有改善人们身体状况,增加身体健康的功能;城市园林的绿化工作能够凸显出城市的独特性,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定居,故而,能够更好地促进城市的发展;城市园林绿化的实施是落实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正是由于园林绿化的实施,才能够在根本上改善城市的气候,净化污浊的空气,降低噪音对人们生活的干扰,减少灰尘对健康的侵袭,同时,还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种种都说明了园林绿化的发展对城市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3 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文化

园林绿化的建设离不开文化的彰显,因此,可以说,城市园林绿化是最能够体现出一个城市文明的地方,是一个城市文化的灵魂所在,无论是名胜古迹、历史雕塑,还是传统的园林建筑,都能够很好的展现出这个城市的文化发展,例如,河北省承德市的避暑山庄,其既是古迹,又是城市园林绿化之一,其不仅能够彰显出城市的文化底蕴,还能够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贡献。

4 结束语

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一系列的政策皆说明了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而城市化的发展更加的使人们渴望自然,渴望能够与自然有着更加亲密的联系,而且城市园林的建设不仅能够在生态中调节人们的身心健康,还能够在文明上促进城市的进步,并且,由于城市园林绿化已经成为了城市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所以,在建设和谐城市的同时对城市园林绿化进行深刻的分析与研究,对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探讨城市园林绿化的实施成为了目前有关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是从3个方面来对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环境及文化进行分析的,城市园林绿化的基本原则;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性;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文化。通过这几方面的探究来深入了解城市园林绿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段然. 城市园林绿化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要作用[J]. 民营科技,2015(11):230.

[2]魏左平,董志勤,靳守茂等.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以呼和浩特市城市园林绿化为例[J]. 园林科技,2013(04):1-5.

城市绿化分析范文第6篇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带

一、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人们的活动在该地区继续扩大,在这种情况下,城市道路绿地的景观设计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和艺术产品,必须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设计,以真正实现最初的设计目标。我们得出以下三个基本原则:第一,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一个城市,也是当地的原则:限制城市本身的复杂性,城市道路绿带的设计必然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空间、气候、水文和人们的生活习惯,所以在设计时,合理规划、城市绿化和完美的结合在一起;随后在植物的选择原则考虑距离的组合,不追求前面的绿色效果时,加密的味道加上的。向前发展的空间的植物结合相邻的树木和建筑背景空间或遥远的树木,为了实现城市道路绿化的完整性。此外,还应注意缓慢生长的树木的匹配,协调,距离的组合。聚合在淮北,橙色,淮南是橙色的总体绿化植物的选择是绝对不能出现;最后,确保安全形势在绿带错路,交通状况有一个实质性的不利影响,是互补的原则。毕竟,良好的道路绿化是公路运输服务,不能沉浸在绿化效果,而忽略人性的需求,和道路绿化建设道路干扰正常使用。

二、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设计

城市道路绿化带的景观设计是建立在一种动态的基础上,其服务主体是道路交通,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既要保证设计风格的整体性,还要充分的考虑到动态条件下司乘人员的心理感受和视觉效果,最重要的是要满足道路交通视距要求,以保证道路行车安全。通过对营口的营大路、天山大街等道路绿化的设计研究,针对于道路不同路段的实际特点,具体分析其相对应的景观设计处理方法。

1.分车绿化带设计

分车绿化带通过分离不同性质的车流(如快车和慢车、上行车和下行车等)起到有效组织交通、保障行车安全的作用,对这类绿化带的设计就要以简洁、规律为主,强调整体性。

2.行道树绿化带设计

行道树的种植目的有二:一是为行人和非机动车提供庇荫,二是提高地面绿色覆盖率。因此,同样根据其设计目的,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设计要点:

2.1行道树可以与矮小灌木有韵律的合理搭配,从基本的说就是可以减小地面裸土,但其重点则是能够在地面上形成连绵不绝的绿化景象,丰富立面的层次。这一点在大连应用效果为最佳,其主要原因是大连较好气候和温度适宜于植物的生长。

2.2如果因某些具体的特殊原因而使得行道树下不能搭配灌木时,则需要在行道树之间留出适当空间的裸土,或者是利用透气材料进行铺装,以保证行道树正常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和空气。后者在西环路的应用较为普遍。

3.交通岛绿地设计

交通岛主要是引导行车方向、限制车速、装饰道路。因此,交通岛绿地的设计同样需要结合和满足这些功能。比如,西环路交通岛的周边都种植有颜色特定、高度特定的植物来强化交通岛的引导作用,没有采用太多密植乔木、小乔木和大灌木,这能够让驾驶员一目了然。如果在其他某些交通岛旁边有高层建筑时,设计就还要考虑到俯视效果。

4.交叉路口绿地设计

一般来说,交叉口的设计,保证交叉口的交通安全和特殊的地理位置,通常会在路口留出足够的安全视距,让司机在车辆各个方向看到他们。在路面设计中,我们采用视距三角形的确定:在三角形内的能见度,不能有任何阻挡视线的物体的线。因此,绿色设计的交叉口一般选择小灌木。然而,株距6米以上,分叉点大于2米,小于40厘米的树树干的直径是允许的。

5.林荫道绿地设计

林荫道从其本质上讲就相当于一个带状的小型游乐园,在对青龙山大街林荫道绿地进行景观设计时采用规则式、自然式或混合式的设计手法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将每个节点、节点之间的景观特征、空间关系、时空关系做详细分析、比较。林荫道绿地通常设计在街道中间,也就是在上下行车道的中间建设一个宽度比较大的林荫道,是给附近居民休息和娱乐用的,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青龙山大街两边均是车行道,出于安全考虑,其出口不宜太多,而且在出口处应设有斑马线以保证行人安全通过。

6.停车场绿地设计

在停车场的隔带里种植大型乔木是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即可以为车辆和人员庇荫,又不妨碍车辆的正常停放,还能够对城市的绿色覆盖率和环境质量起到促进效果,可谓一举多得。因此在对三山路的所有停车场进行绿地设计选择植物时,通常选择用行道树,其冠大荫浓、少落花落果的乔木以符合停车场的实际要求。大连市的很多公共停车场都在乔木下种植修剪整齐的低矮绿篱,用以自然分隔车辆,可谓一举多得,效果非常好。

7.商业街的绿化设计

在大石桥的三山路和营口鲅鱼圈的天山大街设计中,我们就注意到,商业街最大的特点就是车行的出入口多,几乎每隔一百米就要设计一个,甚至更密集些。但是如果出口过多,又破坏了绿化的整体性,所以要在这方面下工夫,要在现场多做调查研究,既不能影响正常的商铺经营,又要保证绿化的整体效果,且通常来说绿化带的宽度保持在5~25m之间,太大或太小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心区功能。鉴于商业街人流量大、功能型建筑多、建筑间距密集等因素,绿化设计还要避免乔木的大量使用,并且要考虑植株成年后,树冠不能遮挡住商铺的招牌,并且应结合商业街的停车场一并考虑。再根据商业街的特点,在进行绿化的时候就适当的将精力用在装饰性植物和功能性植物的栽种上,一般选择矮小灌木或者是花草,在城市绿化中并不适宜于大量使用的名贵花草在商业区较重要的地段反而可以适量使用,既提高商业区的水准,也能以少为贵为精。

三、绿化带养护规划

在对城市道路的绿化进行上述相关规划设计以后,并不意味着工作的结束。事实上,设计本身只是纸上谈兵,真正的能够在实际的道路环境中长期保持才是真正最重要的,这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单纯的为设计而设计,既要注意设计的可实行性和可持续性,也要关注养护上的简便、经济和良好的维持性。养护上的简便性在多个方面都有所体现,即包括对植物的合理选择、也包括相关养护制度的控制。

四、结语

通过城市道路绿色带的建设实施,不仅是对视觉效果的景观,也提高了城市道路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事实上,绿色带到一个健全的城市生态环境循环的生态功能是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我们认为,城市道路绿色景观设计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城市的内涵,是精神文明的外在体现,因此,道路绿色带的建设必须为应对城市建设的一个关键问题,最终实现和谐发展。在辽宁省市政道路景观设计,最终的和谐是“一个场景,所有的绿色走廊两侧,三季有花,四年绿”的要求和确定的。

参考文献:

[1]张清华.深度探讨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原则及形式[J].科技创新导报,2009(27).

[2]王悦.浅谈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配置[J].林业科技情报,2010(2).

[3]殷恒清.道路分车带绿化设计[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0(4).

城市绿化分析范文第7篇

关键词:城市街道;绿化;分析

一、我国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城市道路建设得到很大的发展,但是就目前这个发展情况上看,城市建设和道路建设没有在同一水平线上,这个关系难成比例。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更加强烈。人们需要获得审美、游憩双重享受。这是一体化的精神文化建设,这在建设过程中理当实现统一。城市道路进行绿化过程中,我国对该绿化已经提出明确的技术要求,该道路美化理当符合相关规定,应该在技术保障基础上执行工作。这是当前进行景观道路以及绿化过程之关键。拥有了建设园林、花园城市建设,这能推动城市发展水平逐渐提高,能够保障城市最佳形象。在进行园林创设过程中,理当从促进城市稳健快速发展作为建设根本出发点,从外观视觉上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二、城市道路绿化目前存在的问题 以及应对措施

(一)片面绿化,不够人性化

进行绿化时,只是为了绿化而绿化,无法体现出绿化规范性和科学性,人性化程度不够。例如:在进行建设中应该将人与人这个和谐关系融入其中,这个原则要坚持落实下去。因此,需要根据该地段进行科学绿化,根据该路线线段,建筑物整体形象进行合理的绿化。

(二)使用外来物种

有的城市在进行绿化时,需要外来物种,这些物种不适应该地区气候,导致绿化成本提升。因此需要,做好因地制宜选择树种工作,根据每个地方的不同气候,种植合适本地区的植物,种植的面积以及种植量应该同城市规划相关,一般而言选择的树种都是本地区的树种,这样成活率比较高。对城市绿化起到的作用也比较突出,因为这些树木生长能力比较强,在抵御自然灾害方面能够发挥出优势,而且这样的树种比较容易管理,投资也比较少。

(三)形式单一

有些地方就是简单绿化,公路两排就简单的种植上树种,没有整体艺术性,看上去也不是很美观。因此,需要在艺术性原则上进行绿化。这个原则把握对于开展后续工作有重要性作用,这个可以满足植物以及生态保护需求,又可以在艺术上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向人们呈现出生态美。因此,在进行建设时,应该坚持科学性以及艺术性原则。

(四)与整体环境不协调

园林建设要基于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开展,需要保障和道路形式相同、道路长度一致以及道路宽度符合。进行种植时,最好能够体现出节奏美,这才符合道路绿化需求。道路绿化设计与一般的绿地设计有所不同,它是动态绿化景观,要求花纹简洁明快、层次分明,作为街景它更要求色彩丰富,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根据最新研究表明,当车辆驾驶的速度逐渐提升时,整个视野会变得比较小,注意力集中的点范围比较大,产生的距离也会比较大。另外,在形成过程中,人有几秒钟的时间缓解才能清楚的看清前方物体。人的身体机能,从一个视觉点跳跃到另一个视野点时,这个过程中的视线都是模糊的。设计人员将路线作为视觉形态设计,主要是出于这一目的,这是一个设计对象,从提升视觉角度解析,从提升行车速度上进行限制和把握,驾驶人员在道路上,他们不会受到炫光的影响,这就是人们强调的以人为本原则。

三、城市道路绿化的作用与功能

(一)展现城市魅力

众所周知,城市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产物,这个产物质量、产物发展规模随着经济建设不断扩建,当前我国对人为方式对环境进行改变,这种改变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有的时候,人们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变,从碳氧平衡、热平衡以及水平衡基础上进行改变。这些因素的改变势必对整个城市的外观有所改变,有的改变是往正确的方向改变,而有的改变是往负面方向改变。这对于人类生存环境而言,这个产生的负面效果更加严重,而且表现力越来越突出。这是我国进行人类自然资源重点保护选择方式之一,这个方式是否获得良好的效果,这需要从自然环境入手解析,城市建设和自然发展处于统一状态下。

(二)城市道路绿化的作用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

肩负一座城市的交通疏散工作,这是进行城市化、现代化的标准体现。这些基础设施建立,标志了我国城市现代化道路建设已经逐渐实现,这些道路建设中,它们满足了交通运输需求之外。还需要进行道路绿化,而绿化最明显的作用是缓解驾驶人员的视觉疲劳,可以起到防眩光以及调节心情的作用。而这一目的得以实现,需要道路绿化加以辅助和推行。城市道路绿化主要功能城市道路绿化主要功能是庇荫、滤尘、减弱噪声、改善道路沿线的环境质量和美化城市。四季的变化使植物的外观形态随着发生变化,尤其是落叶植物。炎炎夏日下,行车和行人需要一个宜人的交通环境,浓郁的绿荫能使人感到丝丝清凉,烦躁的心情可以得到舒缓,有利于交通安全;当叶落的时候,冬日和煦的阳光带来几分暖意。植物不同的习性奉献给人们的不仅是视觉、嗅觉上的享受,还有心灵的慰藉。

结束语

优美的城市环境,舒适的道路绿化,这是一个地区一座城市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理当得到重视和合理的管理。因为,进行道路绿化这不仅展现出景观实际效果,这还可以直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进行道路绿化也是一座城市发展基础工程,使用生态的方式进行绿化,这是推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苏乐,王淮梁. 城市街道环境系统中的景观雕塑设计——以连云港海连路景观雕塑设计为例[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6:49-50.

[2]何娟. 浅议城市街道绿化设计——以贵州都匀市街道绿化设计为例[J]. 现代园艺,2013,08:122-123.

城市绿化分析范文第8篇

关键词:北方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引进;内涵;科学性与重要性;原则;重点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为了保持城市生态环境,减少城市污染,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人们将更先进、创新的绿化观念加入到当前城市化园林建设中,来弥补城市建设的不足,成为一种新的园林城市模式。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多样性的规划才能使园林建设形成一套系统化的绿化方案。多样性的园林建设能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自我调节能力,使原本单调的绿化方式发生转变。现阶段,增加园林建设的多样性是从引入外来物种作为切入点,同时学习国内外和南方新颖的配置形式,并将其运用到北方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中。

1 城市园林绿化的内涵

园林城市是在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城市发展,适应城市需要,顺应当代人的需要,以整个城市辖区为载体,以实现整个城市辖区的园林化和建设国家园林城市为目的的一种新型园林。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对植物研究的深入,人们意识大园林绿化植物的引入不仅仅能够梅花人们的生活环境,也能增加城市园林绿化品种的多样性,为城市居民生活提供更加和谐、优美的环境,

2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引入的科学性和重要性分析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引进是必须经过科学分析的工作,尤其是北方的植物生长环境与南方等地有很大的差别,对植物的品种挑选和配置方式选择应秉承着谨慎和严谨的态度,以科学分析为基础,选择能够适应本地生长环境的植物,达到美化城市园林、绿化城市的作用。现代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引进和载种,应按照科学性的原则来进行分析,保证本地区的生物链的稳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

一些外来物种没有经过科学论证,无法保证植物的安全性,例如,水葫芦曾作为国外引进的物种在国内城市园林的湖泊中进行装饰,但是在引入初期却由于没有天敌而在水中大肆蔓延,对其他水生动植物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而一些地区引进一些鱼类将水葫芦作为食物,不仅没有引起环境变化,反而促进了鱼类的繁殖和生长。因此,对外来植物的科学性论证尤为重要,应充分考虑到植物对本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3 植物引入与种植的原则及控制重点

3.1 根据本土环境选择外来物种

当前,我国的各大城市还没有对外来植物的引入做出统一的标准,并且,由于当前城市中的绿化面积较小,大部分的园林都是从原始的公园改建而成,因此不适宜种植太多种类的植物,在选择本地乡土的基础上,要因地制宜的对外来物种的特性、天敌、环境适应能力进行详细的了解,并研究外来物种与本地物种的关系,观察两种物种是否会和谐统一,创造协调、一致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和建设。

在黑龙江省,比较常见的本土园林植物大致有红皮云杉、樟子松、丹东桧、兴安落叶松、椴树、东北山梅花、东北连翘、小叶丁香等,作为本土的植物,这些物种在种植的过程中非常适应本地的气候,也形成了稳定的族群,在园林绿化的功能中会有很好的体现。

任何一个植物品种,都有特定的生物学特征,都有其最适应的栽植条件和栽培技术要求,所以,在引进新品种应特别注意产地的气候条件、生态环境,如温度、降雨、风力大小等是否和本地相近。凡是从国外引进的植物新品种不经过若干年严格科学的区域化引种试验,是不能大面积推广的。不符合当地生态环境的物种,应严禁进行栽种和繁殖,不能将其引进到城市园林绿化的景观中。

3.2 根据园林规划选择物种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种类的选择,要根据园林所处的位置和园林的整体规划来进行物种的引入。一些被高大建筑物遮挡、阳光不充足的地方,应引入喜欢阴暗的植物。在种植的时候要注意在园林的窗户等位置放置的植物不应过于高大,防止影响建筑物的正常采光。

如果园林靠近工业区,应引入具有较强抗污染、净化环境的植物,对周围的环境具有改进的作用。例如,千头椿主要分布在我国黄河下游的地区,但是其具有耐寒、适应力强的特点,还可以净化空气,就可以引入到黑龙江省等北方地区来进行种植。

如果园林在城市的市中心位置,在引入植物的时候,要注重对汽车尾气的吸附和对城市空气的改善,并且不能释放过多的气味和有害物质,防止对城市产生负面的影响。例如一些城市引入柳树来进行城市的绿化,但是春天的时候柳絮满天飞,使得城市空气较为浑浊,影响人们的出行,使环卫工人的工作量增大,对人们的呼吸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给城市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植物引入时多加思考,尽量避免类似的事情再度发生。

3.3 遵循节约型社会原则

随着城市园林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园林的规划和建设内涵越来越受到关注,而作为城市文化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城市园林中植物的引进应遵循节约型社会的指导思想,尽量选择多年生的木本植物作为园林建设的主题,尽量降低购买植物的成本,提高植物的使用效率,在城市园林中形成稳定的生态群落,为城市园林的发展奠定基础。

3.4 注重对引入植物的培育和控制

城市园林植物引进的重点是对引入植物的培育和控制,尤其是对外来物种的培养和控制,是园林设计师和园林工作者的首要问题。因此,在植物的选择时候,应将选择的重点放在便于养护和繁殖上,以便于控制为重点进行选择。通过对与本土气候条件接近的、生长环境相近、适应能力较强的植物的引进,确保能够对园林中的植物进行良好的培植、繁育、控制,防止出现上文中的水葫芦、柳树等引入失败的情况,保护本地的生态环境稳定与平衡,在对植物观赏性进行考量的同时,要科学 分析植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进一步推动北方城市的园林建设与发展,为城市未来的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经过工业化、城市化急速的发展,人们惊讶的发现,我们的环境已经变的如此恶劣,生态失去平衡,大自然饱受蹂躏,雾霾、沙尘暴等气候灾害使人类生活品质下降,各种“城市病”随之而起威胁人的健康。城市园林绿化不仅是为了美化城市、绿化城市,而且是为了保护人们的生活质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健康和活力。城市的园林绿化是迫在眉睫的,因此,各城市中的园林设计师应竭尽所能,利用科学手段来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给城市带来新的活力、新的生命、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红霞. 城市园林绿化的植物引入分析[J]. 科技致富向导,2013,02:300.

[2] 吴定军. 城市园林绿化的植物引入分析[J]. 今日科苑,2010,06:152.

[3] 周文娟. 城市园林绿化的植物引入分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0:212.

城市绿化分析范文第9篇

【关键词】城市绿化;问题;措施;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S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在目前的研究学科中,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城市是一个规模庞大和关系复杂的动态生态系统,非常容易受到环境条件变动的干扰,但是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城市绿地系统是唯一具有自净功能的,能够改善环境质量,保持城市生态平衡,美化景观,同时还能增进居民身心健康等,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全球城市化进程中,发展的速度在不断加快,同时也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人们开始慢慢重视城市绿化,同时也从认识上知道这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必采取的重要手段,因此许多国家已将其作为城市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一个衡量标准。

二、当前城市绿化现状

1、绿地结构单一,没有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特点。一些城市虽然种植了较多的绿化树种,但植物景观单调,在色彩、整体外观上缺乏新意,没有生机活力,难以体现其艺术魅力。另外,绿地结构层次不丰富,没有足够的绿色植被,景观单调,树木经常以大面积种植单个树种的形式出现,缺多多种植物结合造景。

城市绿化生态功能低下。城市绿化中如果只注重景观效果,则极易造成其空有美化功能,而无实效功能,因而无法形成立体空间范围内的生态网络,使生态结构简单脆弱,最终无法实现利用植物群落改善城市环境及生态的目的。

盲目引进物种,忽略本土植物。一些城市中,希望通过大力引进多品种的种植树种,对其讲行配种与栽植,以达到绿化数量的增加、满足绿化标准、美化城市环境的目的。然而在种植过程中,由于舍近求远的引进、盲目的栽种导致种植物种不适应当地水土、相互抑制,受到病虫害的大面积侵袭,从而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

重建设轻管理。在城市绿化建设中,忽视了“三分建,七分管”的园林绿化建设原则,没有统一的管理措施,并且管理技术含量低,城市绿化部门的管理工作存在明显的滞后。

三、我国城市绿化工作的发展方向及对策

1、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

城市绿化最大的特点是先投资,后受益,间接效益与直接效益并存,所以有关部门要制定长远战略,对绿化建设工作常抓不懈。另外,还应出台一些具体政策,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建设以保证城市绿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2、制定可行的、超前的城市总体规划

在城市建设、改造之前要制定一个可行的、超前的规划,严格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编制各种用途绿地详细规划,包括绿地的质量、规模和分期实施计划,以确保城市规划绿化指标和规划绿化用地的落实,从根本上避免重复浪费和短期行为。要做好局部的、具体的规划,留有足够的绿化用地,严禁规划绿地改作它用。

开辟新法,最大限度增加绿化量

由于当前城市用地日益紧张,寸土寸金,只有充分利用立体空间讲行城市绿化,才能有效的缓解用地矛盾,增加必需的绿化空间,因此采用城市立体绿化,是增加城市绿化量的有限途径,是美化城市的新方法。

4、重视大环境的生态建设,加强城乡结合部、通道绿化的建设

城乡结合部和通道的绿化是城市大环境生态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进行城乡结合部、通道绿化是扩大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一种重要、有效的方式。城乡结合部、通道绿化的建设要以城市林业理论为指导,营造各种类型的防护林、风景林、经济林,为市区生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建立生物廊道,为野生动物创造栖息地,为市民提供短途旅游和改善生活环境,推动绿化产业的发展,为城郊居民提供经济来源。

5、在城市绿化工作管理中引进参与式管理的模式

在城市绿化工作管理中引进参与式管理模式,让城市居民参与到城市绿化的规划、论证、决策、建设中来,这样即可以增进居民与政府的相互理解,又能让居民以“所有者”的身份认真对城市绿化建设,自觉地去了解绿化相关的知识。这样的城市绿化建设与社区的利益相关,可以获得社区居民的大力支持,使绿化真正成为人们自觉的行动。

6、提高整体管理及监控水平

(一)全局出发,注重平衡。为了使城市各区域的生态环境趋于合理的平衡,我们必须从城市的整个生态环境出发,进行合理的布局。从全方面多角度的基点出发,构建完善的城市绿化体系。严格杜绝对植物景观美化作用的一味追求,着眼于其生态平衡,切实发挥绿地的维护与平衡作用。

(二)多种选择,增加布景。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耐污染,可用于改善生态环境的植物种类亦有不少,可选择多种植物,扩充造景材料。

(三)规划设计应做到因地制宜,突出特点,风格多样,在尊重当地原有的地形、地貌、水体和生态群落的基础上,首先保留原有的动植物,再引进与当地的生态条件相适应的植物品种。建立和谐的生态关系,完成改善环境、保障居民的健康和身心愉悦的目标。

7、高科技的应用

我国城市绿地的分散比较破碎,小块分布程度高,采取人工平段讲行城市绿地的难度非常大,人们逐渐运用信息系统对城市绿地讲行规划管理既提高了城市绿地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也提高绿地管理效率。

(一)GIS技术在绿化中的应用。GIS技术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数据管理技术,它将传统分析方法中单一、静态的数据进化为多数据源、多时相以及时空结合的综合分析方式,能够进行数据综合和模拟分析,并且能够得到传统方法难以得到的重要信息。GIS技术已经成功应用到绿地管理各个讨程中,成为各城市进行规划的必要工具。目前,开发组件式软件已成为国际上大多数的GIS软件公司重要的发展战略,GIS技术也成为了各城市进行城市绿化管理的工具,也是主要应用的息管理技术软件。GIS在国内一些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机构得到了很好的

发展,为我国发展GIS组件技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技术能够将数据集合按照一定的结构、组织和描述性特点讲行储存,减少沉余度,其数据独立性高,易扩展,能够为多种用户进行共享,与我国城市绿地管理中的信息系统管理与应用相适宜。在城市绿地管理过程中,数据库管理系统即确保数据的安全可靠,又提高用户使用中的方便性和简单性。数据库的这些特性,提高了其在城市绿地中的应用率及管理效率。

(三)NET技术平台。NET开发平台是完全不同于传统应用开发的技术架构,包含很多组件,可简化且规范应用系统的开发与部署,以提高城市绿化管理数据的安全性和可再利用价值。这一开发平台在我国各城市的绿地管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四、结束语

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构建和谐氛围方面,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城市绿化为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贡献。因此我们在进行绿化建设的时候,可考虑在其中引进市场化的经营管理思想和模式,让城市绿化建设跟经济全球化,进行市场发展的全面接轨,使得城市绿化建设更加深入和提升,这样的话,就能够使绿化的全面管理水平、行业可持续的发展与管理水平获得全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杨 艳,陆 彦.住宅质量政府监管职能定位分析与制度建议[J]. 工程管理学报. 2013(01)

[2] 冯笑鹏.小议建设工程实施阶段质量控制的几个要点[J]. 城市建筑. 2012(09)

[3] 刘辉.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J]. 城市建筑. 2012(09)

[4] 王洪波.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探析[J]. 城市建筑. 2012(13)

城市绿化分析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分析

1 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的意义

1.1 对城市道路进行绿化设计可以调节区域气候

很多城市为了大力发展经济,不断的加速发展工农业生产,从而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所以城区的气温通常要比郊区的气温高出很多,出现了热岛现象。热岛现象十分不利于城市的健康发展和市民的身体健康。加强城市道路的绿化设计,可以提高城市的植被覆盖率,进而降低路面的温度,加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效提高环境质量,调节城市内部的区域小气候。

1.2 降低空气和噪音污染

城市中四通八达的道路在给市民出行带来便利条件的同时,也形成了对城市生态环境巨大的负担。由于城市道路十分密集,所以汽车排放出的尾气总量就很大,而且还会形成很高分贝的噪音污染,这些问题都会对市民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困扰。大力发展城市道路的绿化设计,种植大量的绿色植物,它们能有效的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和噪音,从而提高市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质量。

1.3 美化城市风景

一个城市是否处于一个较高的发展水平上,不但要考核它的经济发展水平,更要考核市民的居住环境水平。进入一个城市,人们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对城市的整体环境的感受,如果拥有高覆盖率的绿色植物,就会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城市道路的绿化设计在建设花园城市的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

2 当前我国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存在的问题

2.1 绿化建设滞后于城市道路建设

虽然我国相关的政策法规要求道路绿化和道路建设要同步进行,但很多城市为了追求道路建设中及建成后的经济效益,所以只在道路建成后进行一些象征性的绿化工作,这样不但达不到绿化设计中的目的,反而致使大量面子工程的出现。

2.2 注重美观性、忽略实用性

很多城市为了片面追求绿化带的美观性,在隔离带中种植大量的矮小花卉或者矮小的灌木,虽然漂亮,但是它们的降低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的能力却十分有限 ,远远比不上那些虽然不是很漂亮但是绿化效果十分好的高大树木。所以这种做法纯粹是浪费人力物力的错误做法。

2.3 绿化设计不合理,植物的搭配单一化

我国很多城市在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中所采用的植物类型比较单一,而且有严重的模式化倾向。多数城市大多采用比较普通的绿化植物,在道路两旁,再象征性的点缀上一些花草,没有立体种植的效果,到了冬季,一片萧条。

3 改进城市道路绿化设计

3.1 提高道路建设和绿化建设的同步性

道路建设和绿化建设的同步性不仅是我国相关的政策法规的要求,而且更有利于城市道路建设和绿化设计。统一设计城市道路和城市道路绿化,可以对道路建设和绿化设计进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而且能在建设道路的过程中留下合适的绿化空间,能更加有效的将道路绿化设计付诸于之际,进而避免绿化空间不足、绿化效果差、面子工程等问题,最大的发挥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的作用。

3.2 对设计工程进行充分调查

城市道路的绿化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要与整个城市相联系,最佳的设计效果就是能和整个城市环境融为一体。所以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前,一定要对设计项目进行充分的调查,例如当地的土壤环境,适合生长的绿化植物,城市的地下管道、灌溉系统,道路两旁建筑的用途等等,只有这样,才能针对性的设计出符合城市特色的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方案。

3.3 合理规划绿化道路,科学配比绿化植物

城市道路是为了城市发展而服务的,所以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中要有合理的规划。针对不同的绿化空间作出统筹规划,对不同的绿化街区和部门要有不同的设计要点,如人行道、分车带、中心环岛、林荫带,对它们要采取不同的绿化方式,尽量做到各个绿化空间的特色性和融合性。

在城市道路绿化设计中要注意选择各种各样的绿化植物,争取做到城市绿化植物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效果。

4 结 论

城市道路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生命线,它不仅是人们出行的通道,也是整个城市环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生态环境日益严重的今天,人们对于城市的道路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充分改善城市的区域环境,提高人们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质量,必须科学合理的对城市道路进行绿化,这样才能保证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城市绿化分析范文第11篇

1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管理不到位

1.1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缺乏长远性与科学性

城市环境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绿化的质量,而园林绿化的质量又取决于城市园林绿化进行科学的布局即规划设计。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城市虽已编制了城市园林绿

化规划,但由于缺乏长远和科学的理论指导,导致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与城市现代化进程不协调,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和居民对城市绿地的生态保护和游憩休闲等方面的要求。比如对城市绿化格局的规划,就需要按照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对于城市的气候、水文、地质及绿地格局进行认真分析,依据景观生态格局分析的方法进行计算,同时结合整体用地性质确定。

1.2还有一些城市至今仍未形成完整的城市园林绿化规划

由于没有较为稳定、长久的规划系统来指导绿化规划,在进行城市园林管理时没有可靠依据,导致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的编制与规划实施的脱节。常常出现规划绿地经常受到一些单位和个人的侵占和吞噬,各类绿地数量严重不足,大大滞后于城市化建设发展的要求及市民游憩出行和生态环境防护的要求。

2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不健全

2.1园林绿化管理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体制

目前,许多地方园林绿化规划、建设、管理,各自为政,如:各开发区、各开发商及企事业单位等有关部门的园林绿化管理,自成体系,缺乏全局性、系统性、规范性的管理体制。由于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不健全,职能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使得侵占城市园林绿地事件时有发生,随意伐木毁绿事件更是屡屡发生。有些城市由于管理力度不强城市整体绿化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2.2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监督机制薄弱

尽管已实行政务公开制度,但监督制度本身具有缺陷和信息不完全透明是客观事实。在我国,很多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都未建立监督、考核机制,没有把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纳入各级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进行监督和考核,甚至未列入政府的重要工作议程之中。一些城市的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在政府工作议程上排不上号,造成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后劲不足。

3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法制不完备

有法不依,管理者法制观念不强,在执法上存在着执法不严或某种程度的谋私问题;在管理方式上存在着以罚代管和以罚代法的倾向。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对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认识不够,管理不力。因此,必须提高各级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领导对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认识。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尤其是许多地方性的园林绿化法律法规、行业标准、技术规程亟待健全。五届四次会议“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精神、1992年6月国务院颁发的《城市绿化条例》等,但许多城市未能根据中央和国务院有关城市绿化工作的方针、政策,相应制定一些地方性配套的绿化法规,因而,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显得力不从心,根本无法进行依法行政管理。甚至一些城市的绿化工作出现玄虚现象,造成城市的绿化目标不明确,扩绿无计划,绿地不落实。尤其是城市绿化设计、施工混乱,无证照设计、施工十分普遍,《园林绿化技术规程》根本无法实施,造成不正当竞争,质量低下,形成恶性循环。由于城市园林绿化执法不严,社会绿化问题较多,单位附属绿地、小区绿地,都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城市绿化制度不健全,法规不配套,政策不落实,未走上依法治绿的良性轨道。因此,只有尽快建立健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法规体系和执法体系,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才能走上法治化的轨道。

4城市园林绿化意识普遍不高

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起步较晚,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和城市园林绿化发展迟缓的严峻局面。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许多城市政府对园林绿化在城市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尤其是在城市环境保护与管理中的战略地位与功能认识不足。

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城市总体建设不协调。城市在规划建设中,绿地预留面积比例不足,大面积、大手笔、高质量、高标准的绿化景观很少;城市园林绿化过分强调草坪,缺乏高大乔木。应提倡建造乔、灌相结合的复层群落。树种选择偏重花色树形,忽视其他抗空气污染的树种。开展各项经济活动,口头上讲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重中之重”,可在实施中,却片面追求眼前利益、暂时利益。由于城市园林绿化不能像其他产品一样短期内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它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也很少有人真正关心、认识。城市绿化在人们心目中,几乎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只有当洪灾、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真正造成危害的时候,人们才可能想到绿化的重要性。

5鉴于以上在我国城市绿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解决建议:

5.1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一般程序

5.1.1初步设计出城市园林绿化系统

在调查与预测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园林绿化指标,初步设计、形成本城市的园林绿化系统。包括:人均公共绿地、绿化覆盖率、绿地的结构组成、相应的防护林带、生产绿地及专用绿地。

5.1.2计算各类绿地的新增面积

各项绿地指标是依据城市环境目标确定的,按照指标要求逐项计算新增绿地面积。

5.1.3编制绿化规划

根据前面计算的新增绿地面积和新增公共绿地面积,汇同园林部门制定具体措施,并制定相应的目标实施措施即绿化规划对策。

5.1.4绘制绿化规划图和绿化设想图

根据绿化现状和绿化对策,分别绘制城市园林绿化现状图,近期园林绿化规划图和远期园林绿化设想图。

上面所述四点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一般程序,但实际操作中,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程序是复杂多变的,因此,必须灵活把握。只有充分理解和把握园林绿化管理的原则与程序,才能有效地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水平。

5.2要遵循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基本原则

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过程中,应根据城市不同的特点,制定城市各类绿地的用地指标,并选定各项主要绿化的用地范围,合理安排整个城市的园林绿化系统,作为指导城市的各项绿化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城市园林绿化的管理应考虑以下因素:

5.2.1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不同的城市对园林绿化系统的规划要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园林绿化的规划布局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水文、地形等方面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城市性质、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综合考虑,因地制宜。如:北方城市应多考虑防风带的建设,南方的城市要以遮阳降温为主等。

5.2.2综合考虑,全面安排

要在充分利用现有绿地的基础上搞好城市的普遍绿化,要与工业布局、居住区详细规划、公共建筑分布、道路系统规划密切结合。

5.2.3均衡分布,形成完整的园林绿地系统

不同的绿化具有不同的功能,在进行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布置时,应注意将公共绿地均匀分布,做到点、面相结合,以面为主,点线穿插,以小为主,中小结合,使各类绿地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以充分发挥园林绿地的最大功效。

5.2.4远景目标与近期安排相结合

近年来,国外一些大城市在园林绿化规划布局方面都很强调形成理想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并且有的城市建立了三级绿化系统,即市内小型绿化系统、市内环绿化网、市外环绿化网。将城市三级绿化系统与城市规划的远景目标相结合,城市规划应给城市园林绿化留下充足的空间和发展余地,从而减少城市园林绿化过程中出现的某些漏洞,不影响城市的总体发展。最终,城市园林绿化系统的布局要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从而达到:一是满足城市居民游览休息的需要;二是满足城市生产、生活及活动安全的需要;三是满足城市工业生产防护的需要;四是满足城市艺术风貌体现的需要。

城市绿化分析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建筑;立体绿化;设计;技术

1引言

随着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立体绿化就成为城市绿化率增加的有效途径,通过墙体绿化、屋顶绿化、半地下立体绿化等多种方式,在绿化用地增加的基础上,达到调节城市温度、降低城市噪声、调节城市湿度、提升城市舒适感的目的。但是在建设过程中,还需要技术、规范、安全等多方问题的综合考虑,但是立体绿化未来的发展空间必定是非常巨大的。

2建筑立体绿化的认识

2.1建筑立体绿化

建筑的立体绿化主要是包含了三维空间,也就是围绕构件以及建筑本身的主体结构所形成的绿化方式,其中又包含了墙体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

2.2作用和特点

对于城市的发展和环境改善而言,建筑立体绿化有着重要推动作用。第一,占据的空间不大,就实际来看,立体绿化不会占据土地资源,但是所提供的绿化面积却会超出建筑基底的数倍,这样可以增长绿化植物总量,形成良好的绿化效果。第二,丰富景观元素,实现城市美化。很多建筑屋顶都不符合审美观的要求,但是绿化,就可以让建筑更为美观。同时,垂直绿化可以让城市空间充满亲切感,充满无限活力。第三,生态效益良好。立体绿化可以吸附尘埃、净化空气,有效的解决热岛效应,这样也方便城市生态系统进一步的改善。第四,实现节能减排。立体绿化是对屋面和墙体覆盖式的保护,这样不断可以增强结构保温性,同时也可以避免过多的消耗建筑能量[1]。

3建筑立体绿化的设计与技术

建筑立体绿化设计主要包含了屋顶绿化、墙体绿化、半地下室绿化以及阶梯城市四个方面,通过这四个方面的分析,就可以对建筑立体绿化设计与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也方便后续的绿化比较。

3.1屋顶绿化

随着城市建筑用地日益紧缺,屋顶就成为城市建筑最新的一面,并且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屋顶绿化就成为建筑立体绿化设计的主要方向,相信也能打开新的生态局面。合理利用建筑屋顶,就可以为城市打造出“空中花园”,在绿地大面积增长的同时,还可以实现城市景观的美化。在屋面进行绿化覆盖的设计,能够更好的改善建筑隔热与畏寒的效果。例如:在夏天,屋面的温度在绿化覆盖的设计下能够降低20℃~40℃,随着屋面温度的降低,室内的温度也会随之降低4℃~6℃,室内温度降低之后能够减少空调使用的量,从而达到节约能源,净化空气的目的,让建筑物内外环境气候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从建筑物入手进行绿化覆盖的改善,才能整体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另外,建筑屋顶的绿化覆盖面,能够通过植物的呼吸作用,更好的吸收尘粒,降低沙尘污染的效果,让绿化覆盖面成为一个隔离层,也是建筑物与自然之间的一个缓冲带,进而为人类提供良好的微环境气候,同时在绿化覆盖下,建筑物的防水层也能够延长使用寿命。在防水层的保障下,建筑物生物系统更加稳定,还能进一步改善城市建筑物的景观,降低噪声污染的程度,让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稳定。

3.2墙体绿化

立体绿化设计中,占据面积最小的是墙体绿化设计,但是却是最大的一种形式。墙体绿化一般存在与基础砌筑的人工植物种植槽当中,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西晒面,深度一般控制在50cm~60cm,宽度一般会控制在60cm~70cm。例如,夏季天气,墙体绿化的设计能够通过绿化覆盖效果来更好的进行隔热,而且还能减低辐射雨带来的影响。墙体绿化能够将墙表面周围的空气温度一定程度的降低,从而缓解热量的传导。又如:冬季墙体绿化不仅不会影响到墙面太阳辐射热,而且还能给予一定的保护效果,在墙体绿化的赢下,在冬季能够很好的降低风俗,也就提升了外墙使用的寿命,保障了建筑物外墙的功效。

3.3半地下立体绿化

半地下室的设计,可以用于杂物和自行车的放置。同时,绿地规划或者是开敞的空间用于绿化车库的建立,还可以解决汽车停放问题。半地下立体绿化除开采光窗和采光天井之外,还可以在坡道的位置上实施绿化,栽植绿篱,这样就可以确保车库绿化达到85%左右,让车库同周边环境相互融入。这样的建筑形式,在绿化面积增加的基础上,还有停车空间的使用;但是这样的绿化车库,不仅不会对视线产生遮挡,同时也会出现外部拥挤的感觉;同时,还有利于噪音的吸收,帮助车库隔离尾气。

3.4阶梯城市

建设阶梯城市,就是保持高低不一的楼层修建的方法,对于楼层相对较低的建筑物,可以将屋顶打造成为高层建筑的花园,或者是其余可以提供观赏的绿地。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城市增加绿化的空间,同时,生态系统和环境都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在城市景观增加的同时,保持变化多端的城市风景;让阶梯化的城市享有经济和环保双重效益优势,可以协调环境、经济与社会,促进城市和谐发展。

4建筑竖向绿化实例分析

在具体的建筑立体绿化分析中,选择某一建筑进行墙面绿化测试,然后分析其具体的绿化效果,希望可以对今后的绿化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4.1建筑概况

建筑物周边的爬山虎覆盖了建筑的西面和北面,原本的绿化方式选择的传统的攀爬方式。但是,这样没有保护好墙基,直接就是贴墙进行爬山虎的种植,防排水问题也完全忽视。这样因为长时间没有人员管理,就出现爬山虎胡乱生长的问题,已经有一部分长到了窗户上,直接影响了建筑室内的采光。并且还容易出现蚊虫干扰,直接影响到居住户的正常生活[3]。

4.2墙面绿化测试

4.2.1实验测试测试的楼层选择第四楼。本建筑为粘土砖材料,墙内外进行抹灰。具体的墙面图见图1所示。墙体的入口位置被爬山虎所覆盖,其生长年限较长,其厚度在7~18cm之间,但是入口的南边就没有任何的绿化措施。为了避免树木的遮挡,所以将测试温度的点位放置在三四层窗户之间的墙面的。其绿化墙面构造图见图2所示。测试选择第一天上午11点到第三天上午11点。连续两天,太阳辐射较强、偶尔有微风、空气湿度相对较低,是非常适合的测试时间。其中所选取的数据为第三天的测试数据。4.2.2测试仪器及方法第一,热电偶,测定墙体外表面的温度。第二,温湿度计,对室外空间温度进行测定,距离地面1.5m。第三,数据巡回检测自动记录仪,每间隔30分钟记录一组数据。4.2.3测试目的对建筑西里面入口两侧的绿化和无绿化墙体外表面的温度进行比较,另外,分析室外的空气温度。这样就可以比较出墙面的绿化对于建筑物产生的降温效果[4]。

4.3墙面绿化隔热性能测试

4.3.1测试结果图3为墙面绿化测试数据。第一,无绿化和绿化墙面温度。从上图3可以了解到,在白天,有绿化墙体外表面的温度要地域无绿化墙体外表面的温度,在下午16:30分左右,达到43.8℃;无论绿化层的厚度如何,拥有绿化的墙体外表面都要比没有绿化的墙体外表面的温度低得多。其中,在晚上9点左右是温差值最大的时间段。相比室外空气温度,在大部分时间段中绿化表面温度都要比室外的空气温度低。就整体的表现来看,无绿化墙面和昼间绿化墙面的温差较大,但是到了晚上,这一种温差就会逐渐的缩小。第二,两种厚度之下的墙体表面温度。两种厚度的墙面绿化都可以达到一定的降温效果。但是厚度为15mm的墙面温度曲线变化幅度较小,一般都在22.5-30.2℃之间波动。但是10mm厚的墙面,其变化温度差达到16.1℃,相比之下,15mm厚的绿化层拥有更加优良的隔热效果。

4.4结论

第一,本次选择的实际测试是在炎热的夏季,天气晴朗,由于存在爬山虎,因此,也可以吸收太阳辐射,并且还有一定的反射作用,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外墙的温度,同时也可以起到室内冷负荷以及降低室温的作用;在完善,因为缺少换热,再加上空气的对流,也有利于自身温度的降低,考虑到室外的温度同绿化层的问题基本相同,因此就没有散热与蒸发的情况,拥有绿化层,就会直接影响墙面散热因此,绿化墙面,在白天的时候,拥有明显的隔热效果[5]。第二,拥有绿化的外墙表面平均温度要比无绿化的外墙表面温度低5℃左右,这就表明直接的吸附式绿化,在夏天发挥了良好的隔热作用。第三,墙面绿化实际的隔热效果与植物覆盖的密度有着直接的关系,想要达到满意的隔热,就需要紧密的覆盖率。

5结语

总而言之,因为立体绿化不需要土地成本,因此,也算最廉价的绿化方式,可以节约土地资源,在现代寸土寸金的大城市之中,立体绿化必定会拥有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作为建筑设计者们,就应该注重建筑立体绿化设计,再配合上相对应的技术,相信一定能够实现最节约、最便捷、最安全的施工,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美丽而又绿色”的城市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钱成裕.立体绿化在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中的实践——以上海园林(集团)总部办公楼为例[J].中外建筑,2016(04):94-97.

[2]袁凌.绿色建筑中的立体绿化——国内相关研究与应用(上)[J].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6(02):42-47.

[3]彭媛媛.探讨立体绿化在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中的实践[J].艺术科技,2016(08):323.

[4]王晓雯.城市密集型住宅建筑的立体绿化形式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

城市绿化分析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养护;措施分析

城市道路绿化作为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城市的道路两旁和道路分隔带种植一些树木、花草等绿色植物,以美化市容、降低道路噪音、改善城市环境。目前,道路绿化养护工作的不到位,使道路绿化在后期的整改工作上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致使整个城市道路绿化工作的发展严重受阻。因此,必须认识到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的重要性,根据现存问题作出相应的调整,以改善城市道路绿化养护工作的现状。

1 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的必要性

实现城市道路绿化,养护工作必不可少,其必要性体现在合理的道路绿化养护可以扩大城市的绿地面积,围绕在城市道路的两旁,降低了城市道路辐射的热量,有效调节了城市小气候。科学的植物配置和规划方式可以降低机动车辆产生的噪音,吸收汽车尾气和一些颗粒粉尘,净化了空气,城市的环境质量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除此之外,还具有美化城市环境、展现城市特色的作用。

2 当前城市道路绿化养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植物选择和配置不合理

各大城市在城市道路两旁种植的植物种类过于单一,全国范围内种类的数量也不超过40种;设计模式不够丰富,立体层次感差,绿化效果不佳;设计思路落后,植物配置不均衡,花、草、树木比例不当,受季节影响变化太过明显。

2.2 道路绿地养护难

首先,养护工作不到位,专业规范性不够,灌溉、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不及时,造成植物长势不好,生长不健壮。其次,建设时道路绿地的设计、施工不合理,植物配置和植物品种选择上不科学,施工不考虑后期的养护工作,增加了绿地养护的难度。再次,就是人为破坏严重,行人践踏和交通工具的碾压严重,甚至在道路绿地上开辟了“新的道路”成为了绿地死角。

2.3 行道树的种植和养护水平有待提高

行道树的种植在初期换土、修剪、施肥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在之后的养护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养护水平不高,专业性不强,病虫害防治、灌溉、施肥周期不符合树木的生长规律,致使行道树长势不好或死亡。

3 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的措施

3.1 加强绿化监察工作

为了保护城市中道路绿地和种植的绿色植物,应进一步加强绿化监察力度,严厉打击破坏行为。加大宣传力度,成立专门的监察小组,合理分配各部门的相关工作,联合广大群众共同监督,并鼓励他们举报身边的绿化毁坏行为。

3.2 选择合适的树种进行培植

根据城市当地的土壤质地、气候环境、降雨量等条件,合理配置树木品类,避免绿化空缺,并注重植物在空间种植上的配植效果,实现复层绿化。更重要的是,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提高,选择树种时,尽量增加乡土树种的种植数量,引入外来树种时,也应尽可能地选择适应能力较强的树种。

3.3 设计与施工要严格把关

设计上,应广泛听取相关专家和民众的指导意见,充分考虑不同树种的选择、种植比例和同一区域内不同树种间生长要求是否冲突等问题。施工方面,养护工作部门要全程参与监督,各项技术指标和工作都要严格控制并监督,从施工上为今后的养护工作提供相关的前期指导。

3.4 加强水肥管理,改良修剪方法,综合防治病虫害

道路绿化的树木在栽培种植后,根据各个树种不同的生长要求,为其制定相应的周期进行树木浇水、施肥、修剪、松土、除草、记录检查等工作,且不可一概而论,严格控制浇水施肥量,进而保证各个植物都能够健康地生长。在树木病虫害防治方面,采用多种防治手段,做到提前预防、多重防治。

3.5 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本养护管理

道路绿化养护要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本养护,实现养护管理方面的人性化。除虫防害用药时,应提前贴出公告,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提醒路上的行人和周围店铺,并将喷药时间安排在夜间。道路隔离带遭到破坏时,应协调各部门及时采取合理的措施,提示行人、司机注意隔离带的存在,避免发生危险。

4 结语

在城市园林建设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道路绿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但道路绿化养护方面的认识不到位以及在实际的养护工作中存在植物配置不合理,养护方法手段不科学、不规范,绿地养护难度较高等问题。虽然本文提供了一些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的具体措施,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推进城市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楚江.浅谈城市道路绿化养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

研究(电子版),2013(32)

城市绿化分析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园林绿化;天人合一;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城市规划也越来越重视对城市园林绿化的设计。城市园林是城市基础设施之一,而又是唯一具有鲜活生命的基础设施,合理的城市园林设计,不仅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而且是一个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实现城市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一、绿色,生态城之色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风向标,规定着城市建设的方向,当今的社会是提倡和谐,崇尚环保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对于人们赖以生存的城市环境而言,其对绿色的需求越来越紧迫。

经济的片面发展,以生态破坏为代价,给人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严重破坏,而乌烟瘴气的环境直接危害着人体健康,于是,人们渴望一份绿色,渴望红花绿树的围绕,而提高绿色的直接方式就是提高植被覆盖率,用自然之色给人们带来生机。植被的采用必须结合实际,从城市规划的全局入手,一方面数量适中,另一方面质量达标。不同的园林有不同的搭配风格,在园林绿化时不要盲目引进,而是要结合本地实际,做到科学量制物种,以免新物种的引进危害原有的生态,切实做到植被样式丰富化,制备结构科学化,制备搭配优美化,最终构建出一个绿色园林,春色园林。

城市规划讲究可持续性,这一方面指出城市规划中要注重长久性,另一方面也指出了它的科学性。城市园林绿化必须科学有序,力求用绿色格局创就绿色生态。加大城市园林建设,扩大绿色面积,不仅仅指面积的扩大,还要注意绿色地的合理搭配,以便于植被更好地发挥起作用,做到有效利用绿色。针对不同的城区采取不同的措施,如在老城区绿化中,面临空间固定,城区老化的问题,那么,可以采取化平面为立体的方式改建老城区,增加垂直绿化因素,例如围墙绿化,花架绿化,住宅墙面绿化等。在新城区的绿化上则走面积道路,用绿地面积优势来发挥园林绿化的作用。

城市规划中对城市格局要求慎重,完美的城市格局对整个城市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城市规划必须从全局出发,宏观望眼城市园林绿化。城市园林绿化并不是一项独立的工程,它与城市建筑,乡村,以及临城建设等都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城市园林绿化必须利己又利人。在城乡格局绿化上要有重有轻,市里的环境质量低于郊区,这就要加大失去的绿化程度,降低城市中心污染度;在与城市建筑的配合上,城市园林绿化要符合相应建筑需要,做到建筑与绿色相适相应,而近年来兴起的公园居住区正是园林绿化和建筑完美搭配的典型,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城市的整体面貌绿色而协调。

绿色空间是城市园林绿化的基本,它不仅过滤着污浊的空气,调节着气候,还改善着人们生存环境,给人清新活力,为人们健康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和条件,所以,城市园林的“绿化”成为城市规划中环境规划的第一步。城市规划下的城市园林绿化,不单是城市绿地,还要求城市园林绿化的时效性,这就要求对城市园林绿化的管理和维护。城市规划要在城市园林绿化全过程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开始时以法律法规为约束,以相关规定为支撑,在绿化时引技术,重使用,在绿化后强投资,做维护,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城市园林绿化很好的实施。

城市园林绿化是在城市规划的大方向下展开的,以绿色为追求目标,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落足全局,才能发挥保持城市可持续全面发展的功能,才能使人们享受绿色生态带来的健康生活。

二、“绿色文化”,魅力城市

园林绿化的程度显示了一个城市的面貌,城市园林绿化的艺术性则彰显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园林是天人合一的结果,更加贴近人的生活,其内部的人为景观放映出当地的文化。全球化的到来,人文经济的发展,让城市规划的眼界更大程度上落于特色化,民族化,历史化的规划上,这就影响了城市园林人为景观的建设。一个城市的文化丈量一个城市的经济和技术,城市规划中文化因素的引入不仅是建设城市的需要,更是取得城市长足发展的动力。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标志,只有这坐标志够鲜明够魅力才能吸引外界,才能让这个城市成为个性文化城市,才能以文化带动经济,用文化规范生活。园林作为更切近人们的生活,其中包含了更多的历史沉淀,在其中发挥着传承精神,涌动文明的作用。例如,圣人孔子的故乡曲阜——走进这座城,扑面而来的是圣人文化,城市园林建设中,将孔子雕像和自然景观完美结合,使得园林绿化中历史底蕴十足,使得进入这座城的人产生“沾灵气”的欲望。因地制宜是城市规划要遵循的原则和方针,在城市规划中,要根据城市的特点作相应的城市园林绿色设计,结合城市绿化特点增置相应的基础设施,例如街道文化的布置,城市雕像的构建,活动设施的精致搭配等,以不同的风格衬托不同的文化,以创造出不同的城市绿化格调。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都有自己的历史,最直接的反应便是城市的外观建设,而城市园林绿色则正是这样的精神场所,聚集了城市的灵气,也正是城市规划中对城市园林绿化设计的新理念所在,体现了人与自然良性关系和力求“天人合一”的终极目标。

总结:

在高度文明的城市化的影响下,城市规划越来越重视对“人性化”方面的设计,凸显绿色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这同时也使得城市规划在宏观和微观上规定着城市的建设方向。城市园林绿化的设计成为城市规划中实现“天人合一”终极目标的一步关键棋子,而城市园林绿化的科学性,技术性,人文性又促使城市园林建设有序科学的展开,从而为实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化丰实,人居和谐的城市空间提供有利条件。反过来,生态绿色之城,“绿色文化”之城的建立为以后的城市规划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全面实现着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乔丽芳,齐安国,王珊珊. 现代城市理想住区环境构建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12)

城市绿化分析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绿化植物;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K928 文献标识码:A

1 城市园林工程绿化植物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的相关人员要做到的就是在绿化工程施工之前对于施工的图纸进行仔细的审查,由于施工过程是对施工图纸具体的呈现,施工过程就是反映施工图纸的过程,因此,在绿化工程施工之前应该对施工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对于种植的位置及面积进行仔细认真地分析,并进行多方面的考虑,设计图纸时要做到合理布局,相关人员在施工前对于图纸一定要熟悉,且相关文件应该齐全。

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前,施工人员对于该绿化工程的施工地点应该进行详细的考查,进行实地的检验及对周边的环境作进一步的了解,且在考查的同时对设计人员的工程设计图纸进行进一步的核对,将项目建设地的环境与周边的环境相结合,且绿化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妨碍绿化的相关设施应该进行相应的协商,如果不能够加以保留就应该按照相应的程序予以移除。

施工人员在施工之前应该与工程设计人员进行系统的交流,对于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意图要做到充分的理解,这样才能够保证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将设计人员所要表达的设计理念进行全面的呈现,并将设计人员的各项设计要求系统的表达,且施工人员在对项目施工现场进行确认及考察时,一旦发现设计人员的设计图纸与建设地有不相符的地方时,施工人员应该及时与设计人员进行交流与沟通,研究过后再由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变更,以防在施工时出现相应的问题。

在施工之前对于所需要的绿化植物应该进行合理的选择,要适宜适地的进行种植,且对植物材料进行准备时应该对植物进行严格的审查,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植物质量不合格的现象。此外,在项目施工之前,施工人员应该做好施工方案的编制,应该合理的对施工进度进行严格的规划,保证绿化工程能够在质量优良、成本较低且进度适当的情况下稳步进行,对于施工人员所编制的施工计划,应该将很多因素考虑在内,将各项施工程序进行合理的部署,并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精确的施工仪器,在保证施工质量优良的同时降低施工成本,并确保施工项目能够合理且顺利的完成。

2 城市园林工程绿化植物的施工过程分析

在城市园林工程绿化植物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所需施工土壤进行系统的处理,土壤作为园林植物能够健康生长的必要条件,是植物生长的基础,所以相关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之前需要对土壤加以检测,相关土壤应该化验,对于检测不合格的土壤相关部门应该针对土壤的各项条件加以处理,对检测不合格的土壤采取措施进一步改善,使得土壤的各项指标均有所提高,因此,在园林工程绿化的过程中应该对土壤质量高度重视,土壤一旦不符合所选植物的种植条件,就必须将其更换,保证所要种植的植物的成活率,并且能够降低相应的成本,使我国城市园林的绿化工程能够顺利开展,保证城市园林景观能够呈现设计人员所要表达的效果。

在城市园林工程绿化植物的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其绿地的平整程度,在进行园林绿化时,相关施工人员对于所要种植植物的地方均应进行全面的整平工作,按照种植的相关要求及图纸的规定,保证植物在种植时其土壤的平整程度是符合相关要求,且绿化地的表面所呈现出来的状态应该更为自然,且并无相应杂物,其垃圾应该及时清除,保证周围环境优良。

在城市园林工程绿化植物施工过程中尤为重要的环节便是各类苗木的运输,这对于整个园林工程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在施工过程中,其所要种植的苗木数量应该及时供应,将用到的苗木随时运输且随时种植,防止苗木的干枯,并做到及时补充苗木的水分。在对苗木进行运输的过程中,由于苗木非常容易损伤,在运输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运输的各项要求,在苗木的根部应该用棉被等将其覆盖,且相关人员应该保持其根部的湿润,如果其根部出现缺乏水分或干枯的现象,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洒水措施,保证水分不会流失。

在城市园林工程绿化植物的施工过程中,应该对种植的苗木加以修整,且相关修剪人员在对苗木进行修剪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其树种和所需要呈现的景观效果进行系统的修剪,在保证苗木健康成长的同时,使植物能够保持分布均匀且植物的造型更为美观大方。苗木的种植是城市园林工程的关键环节,苗木的种植施工只能进行1次,并不能够返工,因此,相关施工人员在对苗木进行种植的过程中对于各项工作应该严格的审查,保证所种植的苗木的成活率相对较高,且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在保证成活率的情况下,应该严格控制其施工成本,且有效地节约其施工材料,施工期间在种植合理的情况下应尽可能的缩短施工周期,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3 城市园林工程绿化植物栽种后的养护技术

对于城市园林工程绿化植物栽种后的养护来说,水分的浇灌是保证种植后苗木的成活率非常关键的因素,浇水过多、浇水延迟或浇水过少都会导致苗木成活率降低,因此,浇灌人员应该根据苗木的种植面积、相应的苗木种类及天气情况进行浇灌,确保苗木的成活率。

4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环境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而园林工程是改善城市绿化环境的重要手段,因此,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应该不断加强城市园林绿化,运用先进且合理的施工技术加快城市园林工程的建设步伐,使我国城市园林工程更为健康稳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