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范文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初中体育教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

第1篇

经过长时间实际锻炼,心脏功能、呼吸功能得到提高。在冬冷夏热和疲劳的耐久跑练习中还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耐久跑既要求有一定的速度,又要求有一定的耐力,因而在教学力要紧紧抓住速度、耐力这个主要矛盾来安排教学。采用短跑、论文中跑和超长段跑(包括野跑)以及其它形式的练习。

从生理角度分析,耐久跑成绩取决于人体在活动中摄取外界空气中氧的水平和无氧条件下的工作能力。100米跑无氧代谢占50%左右,有氧代谢占10%左右。

500米跑无氧代谢占60%左右,有氧代谢40%左右;1000米跑无氧代谢占5%左右,无氧代谢可以提高血液中碱贮备量,从而可以中和无氧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乳酸,提高中枢神经在弱酸环境中的工作能力。反复多次的最大强度练习,能增强人体最大负荷能力,提高速度。但短跑又会产生不利的一面,过多的强度跑,人体本身会产生大量乳酸,酸碱度失去平衡,导致肌肉神经兴奋性下降,肌肉疲劳无力。

反复多次耐久跑练习,可提高人体呼吸系统和心血管机能水平,而且掌握了运动时要适当加深呼吸深度的方法,最大摄氧量水平升高。但单纯练长跑容易制成慢定型,这就要求我们变换练习方法和内容,采用短、中、长距离练习,有利于提高速度耐力,克服无氧和有氧代谢练习所造成的不利因素。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是提高耐久跑练习水平的重要手段。量和强度是运动负荷的两个方面,两者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可以互相促进,不断提高。在练习时要根据中学的特点和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总的负荷不能太大,1000米跑时,一开始应是匀速跑,在300和400米时开始冲刺。

鉴于上述理论基础,在具体教学中,要首先对学生讲清耐久跑的意义,讲清耐久跑中出现“极点”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注意掌握适宜的量和强度,同时在教学中要身体力行,注意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初一时,通过学习原地摆臂,体会摆臂与呼吸的结合,先学习小步跑,再由小步跑转入中速跑,注意跑与呼吸结合好。适当加一些高抬腿跑、后蹬跑,连续单脚跳等辅助练习。

第2篇

健美操具有相当严格的动作要求,一套完整的健美操需要将众多动作与相应的音乐良好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掌握各项技术要领。学生在掌握具有一定难度的健美操内容时,可以发挥想象力,根据音乐的旋律赋予健美操更加新颖的编排,表达更多新的想法,提升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健美操虽然极具规律性,但是其内容的选取又是随意性的,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借助音乐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这样可以很大程度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使健美操学习效率提高,每个人都对健美操有自己的理解。健美操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的创造性也是相比传统的田径项目而言的,以往体育教学重视的慢跑、跳远等运动形式单一,学生在进行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会对乏味的运动产生厌倦情绪。健美操有着节奏轻快、充满活力的突出特点,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能接触到新的事物,不同的动作都会给学生以不同的感受,从而保证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运动过程中更富创造力。

2健美操能帮助学生的集中注意力

不少初中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主要问题是注意力不集中,他们难以集中精力去完成一件事情,学习效率地下。只有有效地集中注意力,才能保证高效地完成各项事情,学生普遍缺乏这种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健美操作为一种极其强调音乐和动作协调性的运动,要求运动者在运动过程中集中注意力,每个基本动作都要张弛有度、朝气蓬勃,并且动作要简洁大方、准确到位,在正确的动作和身体部位的协调上要多做文章。健美操集各种要求于一体,对学习者在多方面提出要求,因此使得学生必须学会在一定时间内集中一切注意力。做健美操的过程中要注重方位、线路、幅度、力度等问题,而且在节奏偏快的音乐伴奏下不停变换动作,所以健美操可以极大地提高神经的灵活程度,从而使学生大脑一直处于紧绷状态,不断对动作进行记忆和再现的过程。健美操作为一种综合要求极高的运动,对学习者的注意力有相当苛刻的要求,初中生难以保证注意力不受到一点干扰。学生在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优美的舞曲和一系列复杂动作中,然而有时部分身体机体需要得到充足的休息才能更好地运动。因此运用于初中体育教学的健美操课程对此过程和问题有优化处理,动作设置更加灵活多变,节奏也在教师的掌控之中,教师可以通过改变健美操的节奏适应学生的注意力情况,总结出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情况规律,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的同时确保学生不会过度学习。相关研究表明,学习健美操的学生在进行其他学习过程时表现出更强的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完成某件事情会更加专注。

3健美操能锻炼学生坚强意志

初中生即将面临中考、高考等关系重大的考试,这重重压力要求学生能够有足够坚强、顽强的意志,学生要勇于在学习上克服一切困难,按照原先制定的学习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地实行。在健美操的最初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面临众多困难:动作不到位、体力消耗大、动作不协调等。这个新兴课程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将是对学生意志的重大考验。唯有不断努力完善自身才能克服诸多困难,使学生的意志力得到磨练。所以学生只要按照教学计划的内容努力不断完善自我,就能在此过程中使自己学习一门新技能的同时获得强大而坚强的意志力。

4健美操能提升学生自信心

初中生已经普遍对外表的美丑有了属于自己的审美观,也对自身的外表十分了解。部分自身性格内向,或者身材、面貌等存在较大缺陷的同学往往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自卑,在平日的活动中表现得极为不自信,但是一旦经历过健美操的学习,这些原本资本的学生将会变得自信很多,同时由于加强了健美操的训练,身体形态将会有所改善,最主要的是将会正视自身条件,更加自信地参加活动、融入同学。健美操运动是一项集体性的运动,运动过程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当学生随着美妙、动感的旋律完成一个个基本动作,并和一起学习的同学相互切磋,该过程能够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下讨论与交流,让学生在高压的学习之余能够缓解压力,保持自身处于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使学生能够有足够的自信去面对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同时还能增进同学之间的情谊,促进同学间相互关心、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培养学生间的集体荣誉感。健美操教学能使学生自我感觉良好,能游刃有余地面对日常学习困难,使学生有更加充沛的精力面对各项挑战。

5健美操能强壮学生体魄、塑造身形

通常大众对健美操的理解都是作为减肥瘦身的一个有效途径,然而健美操是适合所有人群的,因为健美操运动属于有氧运动,运动过程中加速有氧,从而可以对身体各个部位产生一定的运动负荷,使体重发生变化、降低体内脂肪、提高心血管等内脏器官的技能,同时也能使学生的灵敏度、柔韧度和耐力都有长足的进步,同时健美操又是以塑造健美身形为目的的,所以只要能够坚持进行健美操运动,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一定能够变得身强体魄、身材健美。

6结语

第3篇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所在,是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要着手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以激起并不断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与参与激情,让学生自觉而积极地投身于体育教学活动中来,增强学生愉悦的心理感受与情感体验,这样才能为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打下坚实的基础。

1.热爱学生,拉近师生距离。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人由衷的关怀,就是教育的血与肉。”他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佑铭就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教师只有对学生付出真心,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让教师走近学生,换来学生对教师的喜爱、尊重与信任,这样学生自然也会对体育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

2.灵活教学,形成教师特色。

一般化的事物对学生来说并没多大的吸引力,而富有特色与个性化的事物更能吸引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参与动机。教学也是如此。教师的教学趋于一般化,容易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淹没。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不断地武装自己,灵活教学,创个性化教学,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特色,这样更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换来学生对教师的敬重和对体育学科的热爱。

3.现代教学,增强教学趣味。

现代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具有很强的可视性、动态感与趣味性。将其运用于体育学科中,更能展现体育学科原本的活力,将那些抽象而枯燥的理论知识寓于直观的动作之中,并配以动听的背景音乐,辅以逼真的画面效果,这样更能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吸引学生的眼球,将学生的思维集中于特定的教学内容之上,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热情。

二、创造宽广的参与空间,让学生自主创造

初中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精神,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要为学生提供宽广的参与空间,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来展现这种个性与创造性,充分发挥学习主体性。

1.自主创编热身活动。

热身活动是体育训练或比赛前的前奏活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热身活动可以打破人体静止状态下的生理惰性,调动人体各系统活力,让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起来,既可以避免在体育训练中受伤,同时又可以活跃身体器官,为更好地参与打下基础。但是在以往,热身活动内容单一,学生只是机械而被动地完成,这必然会影响到训练效果,学生也并没有真正参与进来。而通过学生自主创编热身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去创造,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潜能,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这正是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的重要手段。

2.自制体育练习器械。

体育主要以室外身体训练为主,需要用到许多的体育器材。而大多学校所配备的器材有限,实用性不强,且不能做到人手一件。为了增强体育训练的趣味性与实效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主体性,我们可以让学生来自制体育器材,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激励学生创新。如用硬纸片做飞碟、用易拉罐装上沙子做哑铃、用旧报纸等做接力棒等。

三、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让学生更加努力

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并不是体现在某一次活动或是某一节课中,而是需要体现在体育活动的全过程中,体现在整个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中。这就需要在整个过程中不断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这样学生才能以主体身份进行主动训练,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这就是评价的功效。为此在体育活动中我们要改变以往单一的评价方式,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对学生做全面而客观的评价,以评价来增强学生的信心,提升学生学习动力,从而使学生更充分地发挥学习的自主性。

1.加强过程性评价。

不只是要关注学生的体育成绩,还要关注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如参与的积极性、团队的合作性,以及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与各项比赛的情况等。进行全面评价,这样才能对学生做全面而客观的评价,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针,同时又可以让学生客观看待自我,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2.实施赏识教育,体验成功。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学术顾问

免费咨询 学术咨询 期刊投稿 文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