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经济学的核心范文

经济学的核心范文

经济学的核心

经济学的核心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哲学特性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106(2016)04-0025-03

自从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提出沿线各国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来,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热情持续走高。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艰难的系统工程,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初期,我们要找准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核心区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点。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提出

当前,学术界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范围的界定还没有统一。白永秀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应该包括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胡鞍钢认为,中亚经济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李建民认为,因为中亚处于中国向西开放的前沿地带,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具有基础地位和示范作用,应该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区域和核心地带。秦放鸣认为,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应是当前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重点推进的核心区域。郭晓兵综合区位、人文、资源、经济发展、政策等方面,认为新疆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决定性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为新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奠定了基础条件。唐立久认为,新疆完全有条件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区。2013年11月1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八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明确对新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目标:努力将新疆建设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文化科技中心和医疗服务中心,建设成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大型风电基地和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要建设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核心区,切实当好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力军和排头兵。2015年3月28日《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指出:“发挥新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深化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交流合作,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这意味着正式从国家层面确定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地位,新疆必定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范围之内。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哲学特性

在现代汉语里,核心即中心,就事物之间的关系来说,核心是主要部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心,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要部分。丝绸之路经济带在空间地理上横跨东亚、中亚、西亚、海湾各国,包括亚太、欧洲、非洲经济圈,涉及人口约30亿,在领域行业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安全、交通、能源、金融、电信、科技、农业、旅游等众多方面。在如此庞大的范围之内把新疆确定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是理论与实践的必然选择。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符合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基本原理

曾在《矛盾论》一书中指出:“在各种矛盾之中,不论是主要的或次要的,矛盾著的两个方面,又是否可以平均看待呢?也是不可以的。无论什么矛盾,矛盾的诸方面,其发展是不平衡的。有时候似乎势均力敌,然而这只是暂时的和相对的情形,基本的形态则是不平衡的。矛盾著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选集》人民出版社1968年版,第297页。)这就告诉我们,由于矛盾双方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矛盾双方可以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仅是普遍存在的方面。更值得关注的是矛盾又是特殊存在的,在矛盾的特殊性中又包含着矛盾的不平衡性,分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把矛盾的这一基本原理运用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当中,我们就会发现,新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是符合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的。新疆为何能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新疆的开放与发展为什么能够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当中承担主要作用,这是由新疆自身的地位和作用从客观上决定了的。我们可以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地理范围和战略目标两方面来分析。从地理范围来讲,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代丝绸之路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古代丝绸之路有三条主干线路。第一条主干线路东起辽海,沿燕山北麓、阴山北麓、天山北麓,西去中亚、东亚和西欧。第二条主干线路从长安出发,经敦煌,沿昆仑山北麓,经现在的若羌、且末、民丰、和田、莎车等地,经帕米尔进入南亚。第三条主干线路由敦煌西北玉门关,沿天山南麓西行,经现在的吐鲁番、焉耆、库车、阿克苏、喀什,向西越帕米尔高原,进入中亚,经伊朗高原到达黑海和地中海地区。纵观古代丝绸之路三条主干线路,新疆是必经之地。经过时代的变迁,近现代丝绸之路基础设施不断改善,20世纪90年代第二亚欧大陆桥贯通,东起连云港,沿陇海线和兰新线,经新疆的阿拉山口,过境中亚国家直达欧洲的鹿特丹。新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将成为联接亚洲、欧洲和非洲经济文化交流的陆上大动脉。在如此广阔的地域范围之内,新疆仍然是不可替代的重要枢纽。丝绸之路经济带现阶段提出的目标是要实现与沿线各国的“五通”: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点障碍和关键环节在国外,现阶段合作的重点地域应该放在中亚地区。因为中亚位于欧亚大陆的中心位置,具有独特的地缘优势,加上丰富的各种资源,使得中亚一直以来是各种势力对峙的地区。中国正在积极探索与中亚国家建成铁路、公路、航空、电信、电网、能源管道等方面的合作,并通过加强与中亚国家的资金流、物流、人才和信息等方面的共同携手,形成横跨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对外开放的新高地。中国的新疆深处欧亚大陆地理中心,与俄罗斯、蒙古、印度、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八国接攘,与中亚各国的的交往具有独特的地缘优势。新疆与中亚各国的文化交流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中国境内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俄罗斯族等少数民族分别生活在新疆和中亚各国,拥有相同的血缘、民族相连、语言相通、风俗相近,经济互补性强,传统友谊源远流长,为新疆与中亚各国的往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中国与沿线各国实现“五通”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是实然与应然的统一

从国家层面上,要求西北地区的新疆深化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交流合作,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这是我们立足于现实的理想目标,是我们根据新疆的实然状态而期望的应然状态。丝绸之路经济带处于两个世界当中,一个是实然的世界,另一个是应然的世界,它们分别代表着存在与期望、现实与理想、实际与可能。前者属于事物的现在时态,后者属于事物的未来时态。人们在构建战略目标时,决不能把这两个世界割裂开来,或者仅仅立足于其中的一个世界。应然的世界代表着人的期望、理想和追求,要参照并依据实然的世界。只有把应然与实然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实现目标的应然状态。新疆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实践正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根据正在发生的实然状态,期望达到美好愿景的应然状态。从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的对内对外开放的基础条件与水平程度不断得到提升。新疆全区15个陆路口岸公路全部实现黑色化,其中7个已经实现了二级以上的公路联通。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的巴克图口岸,通往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最近的卡拉苏口岸,面向吉尔吉斯斯坦的伊尔克什坦口岸、吐尔尕特口岸等四个农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陆续开通。霍尔果斯、喀什两个经济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边境合作中心已经实现封关运营。中国银行、浦发银行等数十家国有及商业银行已经入驻霍尔果斯、喀什两个经济开发区。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为了拓宽融资渠道、促进贸易更加便利化,试点推行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喀什经济开发区专门设立纺织服装、临空经济、新兴产业创投项目发展资金,启动了人民币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项目。新疆于2010年成为全国首个开展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后,现在分别已与75个国家和地区办理跨境贸易和投资业务,数额高达1760亿元人民币。新疆全区14个地州市已经陆续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18家商业银行、1290家企业参与到其中。据统计,2014年新疆实现进出口总额276.69亿美元,是2010年进出口总额171.28亿美元的1.62倍,年均增长12.8%。其中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61.14美元,占新疆出口总值的26%。2011年至2014年新疆乌鲁木齐成功举办四届中国亚欧博览会,签约的合作项目达3258个,资金总额达21840亿元。新疆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宏伟蓝图正在开放发展的底稿上精彩呈现,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一系列变化正预示着新疆离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美好愿景越来越近。

参考文献:

[1]白永秀,王颂吉.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纵深背景与地缘战略[J].改革,2014(3).

[2]胡鞍钢,马伟,鄢一龙“.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内涵、定位和实现路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

[3]李建民“.丝路精神”下的区域合作创新模式———战略构想、国际比较和具体落实途径[J].人民论坛,2013(12).

[4]秦放鸣,孙庆刚.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定位和选择[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6).

[5]郭晓兵,高志刚.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探析[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4(2).

经济学的核心范文第2篇

    货币政策具有长期中性和短期非中性的特点。因此,在长期内价格稳定是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而在短期内货币政策必须兼顾价格稳定和产出稳定两大目标。可见,不管是在长期还是短期,价格稳定都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因此,准确地度量通货膨胀是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重要先决条件。然而,关于如何度量通货膨胀,目前存在标题通货膨胀(headline inflation)和核心通货膨胀(core inflation)两种不同的度量方法。标题通货膨胀度量居民生活成本的变化,包括居民消费的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并根据支出比例进行加权平均,以常用的消费价格指数(CPI)为代表。很多学者认为,度量生活成本变化的标题通货膨胀不适合作为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目标。核心通货膨胀的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的,并在此后的货币政策讨论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对于如何度量核心通货膨胀,始终缺乏统一的认识。而且,在核心通货膨胀被提出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虽然核心通货膨胀在货币政策的讨论中被频繁使用,但是却很少出现在主流学术出版物中。直到最近十几年,才出现一种新的趋势——在更加坚实的统计基础或理论基础上度量核心通货膨胀,核心通货膨胀再次得到经济学界的关注。本文将从定义、度量、评价和应用等角度对核心通货膨胀理论进行一个系统的综述。

    二、定义

    核心通货膨胀的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的。当时石油出口国大幅度提高原油价格,导致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发生了严重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而抑制通货膨胀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又导致经济的停滞。当时的学者经过反思后认为,在监测通货膨胀和制定货币政策时,需要将CPI分解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由总供给与总需求决定的趋势性成分,被称为核心通货膨胀;另一部分是由食品价格或能源价格波动所决定的暂时性成分,被称为非核心通货膨胀或暂时性通货膨胀。个别商品价格的暂时性上涨只会引起CPI的暂时性上升,当这种暂时性上涨结束后,CPI将会回落。因此,CPI的暂时性波动不应该影响中央银行的决策,中央银行应该根据CPI的趋势性成分即核心通货膨胀制定货币政策。

    此外,一些理论研究也表明,度量生活成本变化的CPI不适合作为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目标。Bryan and Pike(1991)指出,因为各类商品的价格中包含的通货膨胀信息不一定与其在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例相关,所以在度量通货膨胀时根据支出比例加权平均是存在问题的,会导致权重偏差。Bryan and Cecchetti(1993)和Cecchetti(1997)指出,各类商品的价格中包含有与货币政策无关的暂时性噪声,比如自然灾害和天气原因导致的食品价格上涨、OPEC(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减产导致的石油价格上涨、不同种类商品的非同步价格调整等。因为这些暂时性噪声导致的价格变化与货币政策无关,所以应该在度量通货膨胀时剔除掉。Mankiw and Reis(2003)建立了一个以稳定产出和稳定物价为目标的货币政策评价模型,发现将CPI作为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目标会导致产出剧烈波动。

    动荡的20世纪70年代促使了一个沿用至今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的诞生,这就是在标题通货膨胀中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方法,而且这种度量方法一度成为核心通货膨胀的代名词。此后,虽然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方法,但是关于核心通货膨胀应该如何定义,即核心通货膨胀应该度量什么,始终缺乏统一认识。各种不同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方法都倾向于定义一种特定的方法来计算核心通货膨胀,而不是定义核心通货膨胀应该度量什么。Dolmas and Wynne(2008)引用了埃奇沃思(Edgeworth,1919)的一段话来反映核心通货膨胀理论研究存在的缺陷:“在开始回答问题之前,必须发现问题的真正涵义”。

    文献检索的结果显示,Eckstein(1981)最早提出核心通货膨胀的正式定义。Eckstein将核心通货膨胀定义为“总供给价格的趋势性增长”,即“稳态的通货膨胀”。Parkin(1984)指出,Eckstein(1981)定义的核心通货膨胀其实就是单位劳动成本的稳态增长率。可见,这与对核心通货膨胀的现实需求并不吻合。本文综合Roger(1998)和Wynne(2008)对核心通货膨胀定义的回顾和总结,将核心通货膨胀的定义归纳为如下三种。

    (一)“持续性通货膨胀”定义

    弗里德曼(Friedman,1963)将通货膨胀定义为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并特别强调要区分价格水平的持续性上升和暂时性上升。货币政策要经过一个较长且不确定的时滞期才能发挥作用。如果货币政策对价格水平的暂时性上升作出反应,则当货币政策发挥作用时,价格水平的暂时性上升可能已经结束。从而,货币政策不仅不能熨平经济的波动,反而成为经济波动的原因。因此,货币政策不应该关注通货膨胀的暂时性部分,只应该关注其持续性部分即核心通货膨胀。由于只有宽松的货币政策才能造成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所以才有了弗里德曼的著名论断“无论何时何地,通货膨胀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弗里德曼对持续性通货膨胀的定义与度量核心通货膨胀的初衷是一致的,都是要剔除标题通货膨胀中由暂时性冲击导致的暂时性价格变化,因此可以将核心通货膨胀定义为标题通货膨胀的持续性部分。这个定义也为货币政策应该盯住核心通货膨胀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支持。

    

    (二)“普遍性通货膨胀”定义

    奥肯(Okun,1970)和弗莱明(Flemming,1976)将通货膨胀定义为商品价格的普遍性上涨。货币政策是一种总量调节政策,并不具备结构调节功能。因此,一些部门特有冲击导致的价格变化,比如OPEC减产导致的石油价格上涨、自然灾害和天气原因导致的农产品价格上涨,不应该影响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否则,虽然紧缩的货币政策能够抑制石油价格和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但是也会使整个经济陷入衰退。当然,如果这些部门特有冲击传导到整个经济并且导致商品价格的普遍性上涨,则货币当局必须予以重视。因此,可以将核心通货膨胀定义为所有商品价格变化的共同趋势,在度量核心通货膨胀时应该剔除由部门特有冲击导致的某些商品特有的价格变化,即异质性相对价格变化(idiosyncratic relative price movements)。这种定义与最初度量核心通货膨胀时剔除食品和能源等价格波动剧烈的商品的思路是一致的。根据核心通货膨胀的“普遍性通货膨 胀”定义,可以将各类商品的价格变化分解为:

    

    侯成琪等(2011)认为,式(2)假设核心通货膨胀对所有商品的价格变化具有相同的影响,这是有悖经济直觉的。至少从价格粘性的角度来说,不同类型商品的价格粘性程度是不同的,价格粘性越弱,则商品价格对核心通货膨胀的反应就越快。他们在多部门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的基础上,根据核心通货膨胀的“普遍性通货膨胀”定义给出了核心通货膨胀的表达式,并提出了如下的商品价格分解公式:

    

    (三)“福利损失”定义

    Wynne(2008)认为,货币当局反对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对于整个社会而言通货膨胀是有成本的,因为通货膨胀会扰乱经济活动的协调一致并妨碍法定货币在市场交易中的使用。因此,货币政策应该反对会给整个社会带来福利损失的通货膨胀,而不是反对导致居民生活成本变化的通货膨胀。按照Wynne(2008)的分析,核心通货膨胀可以被定义为带来福利损失的那部分通货膨胀。Siviero and Veronese(2011)、Eusepi et al.(2011)和Hou and Gong(2011a)认为,尽管直观看来核心通货膨胀的“持续性通货膨胀”定义和“普遍性通货膨胀”定义是很有吸引力的,但是其能否应用于货币政策决策过程却备受争议。首先,这些核心通货膨胀度量完全建立在统计标准之上,缺乏坚实的经济理论基础;其次,对于如何评价这些核心通货膨胀度量在货币政策决策中的应用价值,缺乏统一的认识和检验标准(详见本文第四部分)。既然度量核心通货膨胀的目的是为了制定更好的货币政策,而目前评价货币政策的标准是Rotemberg and Woodford(1997,1999)和Woodford(2003)倡导的福利准则——假设中央银行的目标是使代表性家庭的终身效用最大化并通过将代表性家庭的效用函数在稳态附近的二阶泰勒近似来计算福利损失,所以最优的通货膨胀度量方法应该能够使福利损失最小化。因此,核心通货膨胀就是能够使福利损失最小化或者说能够使名义摩擦导致的扭曲最小化的通货膨胀度量方法。

    但是,要根据这个定义提出度量核心通货膨胀的方法,必须将经典的单部门货币理论模型推广到多部门情形,因为在单部门货币理论模型中所有的通货膨胀都会带来福利损失。比如,Rotemberg and Woodford(1997,1999)和Woodford(2003)证明的单部门新凯恩斯模型的福利损失函数如下:

    

    三、度量

    (一)基于“持续性通货膨胀”定义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

    

    一元平滑方法主要包括Cecchetti(1997)的移动平均方法和Cogley(2002)的指数平滑方法。其中,Cogley(2002)根据Sargent(1999)的简单学习模型得到了计算核心通货膨胀的指数平滑公式:

    

    模型得到。这类方法虽然方便计算,但是实时性差,主要依赖历史信息。

    

    

得到与VAR模型对应的VMA模型并计算核心通货膨胀。我国的一些学者也采用这种方法估计了中国的核心通货膨胀,比如:简泽(2005)将核心通货膨胀定义为“从RPI或CPI观察到的一般价格水平变化中由货币冲击导致的成分”,并通过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来测量中国1954-2002年的核心通货膨胀;赵昕东(2008)扩展了Quah and Vahey(1995)的两变量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建立了包括消费价格指数、食品价格指数与产出的三变量SVAR模型,并通过对变量施加基于经济理论的长期约束估计了1986-2007年中国的核心通货膨胀。

    Quah and Vahey(1995)的缺陷在于,①假设真实产出和通货膨胀是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单整序列,所以模型建立在真实产出和通货膨胀的一阶差分向量基础上,度量的是核心通货膨胀的变化而不是核心通货膨胀本身。而且,这种处理方法意味着货币政策是超级中性的。虽然货币政策的长期中性已经被广泛证实和认可,但是否超级中性还备受争议。②将真实产出和通货膨胀受到的随机冲击划分为正交的核心通货膨胀冲击和非核心通货膨胀冲击,而现实经济中的冲击种类很多,这种假设实际上是将所有的非核心通货膨胀冲击同等对待。③由于根据有限的样本数据永远无法得到无穷阶的VAR模型和VMA模型,如何根据有限的样本数据进行无穷阶的长期约束检验,即检验,成为一个统计难题。Blix(1995)解决了前两个问题,而Faust and Leeper(1997)和Cooley and Dwyer(1998)解决了第三个问题。

    滤波方法可以剔除一个时间序列中的噪声,因此常用的滤波方法,包括HP滤波(Hodrick-Prescott fliter)、带通滤波(band pass filter)和卡尔曼滤波(Kalman filter),都可以用来过滤标题通货膨胀中的暂时性价格波动。由于小波方法(wavelet methods)能够处理时间序列数据的非平稳、不连续跳跃和结构变化等传统方法很难处理的问题,所以也被用来估计核心通货膨胀。Anderson et al.(2007)、Down et al.(2010)和Baqaee(2010)采用小波方法估计了美国和新西兰的核心通货膨胀。

    (二)基于“普遍性通货膨胀”定义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

    根据核心通货膨胀的“普遍性通货膨胀”定义,各类商品的价格变化可以分解为核心通货膨胀和异质性相对价格之和。根据这种分解方法,衍生出三类核心通货膨胀度量方法,本文将之称为基于波动性的计算方法(methods based on volatility)、基于持续性的计算方法(methods based on persistence)和基于动态因子的计算方法(methods based on dynamic factor)。

    1.基于波动性的计算方法

    

    

    剔除法是剔除价格易受非经济因素影响且波动剧烈的商品(相当于权重等于0),根据剩余的各类商品的价格通过支出比例加权来计算核心通货膨胀。剔除法是最常用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方法,而剔除的对象通常包括食品价格、能源价格、间接税和利息支出。

    

    如果α=50%,则得到加权中位数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利用截尾平均法计算核心通货膨胀与α的选取密切相关,Tahir(2003)提出了确定α大小的均方根误差准则(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按照均方根误差最小的原则选择α,即

    

    当然,除了方差以外,还可以用其他的指标,比如标准差和绝对离差,度量各类商品价格变化的波动性。与剔除法、加权中位数法和截尾平均法相比,波动性加权法不需要剔除某些商品的价格,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各类商品价格中包含的通货膨胀信息。但是,采用不同的波动性指标,得到的核心通货膨胀权重有时差异很大。而且,各类商品价格变化的 波动性是随时间变化的,所以需要不断根据新的样本数据重新修正权重。其实,基于波动性的计算方法都面临权重修正问题。

    基于波动性的计算方法是最常用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方法,尤其是剔除法、加权中位数法和截尾平均法这三种方法。范跃进和冯维江(2005)基于剔除法、加权中位数法和截尾平均法计算了1995-2004年中国核心通货膨胀,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中国核心通货膨胀与宏观经济状况的关系。但是,这类方法最大的问题在于,仅仅根据各类商品价格的波动性计算核心通货膨胀,价格波动性较大的商品将被剔除,完全没有考虑各类商品在居民消费支出中的重要程度。比如,食品在我国CPI中占有1/3左右的权重,即使食品价格的波动性很强,但是将食品价格在核心通货膨胀度量中剔除也是不合适的。Anderson et al.(2007)提出了一个改进的波动性加权法,各类商品的价格变化在核心通货膨胀中的权重不仅取决于价格变化的波动性,还取决于支出权重的大小,计算公式如下:

    

    重新标度使其和等于1,即可得到各类商品在核心通货膨胀中的权重。

    但是,由于缺乏选取预测期的标准,现有的研究不是按照预测未来通货膨胀的能力给各类商品的价格变化赋权,而是根据各类商品价格变化的持续性给各类商品赋权。Cutler(2001)和Bilke and Stracca(2007)假设各类商品价格变化服从如下的自回归模型:

    

    Gadzinski and Fabrice(2004)还提出了一个根据半衰期方法(half-life indicator)计算持续性系数的方法,所谓半衰期是指暂时性冲击影响超出其最初影响一半的时期数。范志勇和张鹏龙(2010)采用Gadzinski and Fabrice(2004)的方法,构建了中国基于价格上涨惯性权重的核心通货膨胀指标。

    3.基于动态因子的计算方法

    式(2)假设各类商品的价格变化中存在一个共同的动态因子,即核心通货膨胀。基于动态因子的计算方法采用统计方法,通过从各类商品的价格变化中提取共同的动态因子来估计核心通货膨胀。常用的方法有三种:一种方法是将估计核心通货膨胀的计量经济模型表示成状态-空间模型(state space model)的形式并用卡尔曼滤波估计不可观测的核心通货膨胀;一种方法是利用Forni et al.(2000,2005)提出的广义动态因子模型(generalized dynamic factor model)来估计核心通货膨胀;一种方法是采用协整-误差修正模型的调节系数矩阵正交分解技术来估计协整向量系统的共同因子即核心通货膨胀。

    (1)状态-空间模型

    

    侯成琪等(2011)认为,式(2)所示的分解方式有悖经济直觉,提出了式(3)所示的分解公式。在这个分解公式中,核心通货膨胀的系数不再是常数1,而是一个需要估计的参数。核心通货膨胀及其系数都需要估计,这会造成不可识别问题。他们提出了一个两阶段估计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第一阶段根据核心通货膨胀的变量估计式(3)中核心通货膨胀的系数,并采用Wooldridge(2001)提出的多指示器方法(multiple indicator solution)和广义矩估计(GMM)来解决变量的测量误差所导致的内生性问题;第二阶段将估计核心通货膨胀的计量经济模型表示成状态-空间模型的形式,代入第一阶段得到的核心通货膨胀系数的一致估计值,通过卡尔曼滤波估计不可观测的核心通货膨胀。他们采用这种方法估计了中国的核心通货膨胀,得到了有效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Hou and Gong(2011b)进一步在式(3)中引入通货膨胀的惯性作用,估计了美国的核心通货膨胀。

    (2)广义动态因子模型

    Forni et al.(2000,2005)提出的广义动态因子模型的基本结构与式(2)非常相似,从而被Cristadoro et al.(2005)和Reis and Watson(2010)用来估计核心通货膨胀。为了用广义动态因子模型估计核心通货膨胀,首先需要将式(16)中的动态因子即核心通货膨胀进行进一步的分解:

    

    Bagliano and Morana(2003a,2003b)、王少平和谭本艳(2009)分别用这种方法估计了美国、英国和中国的核心通货膨胀。但是,这种基于协整-误差修正模型估计核心通货膨胀的方法仅适用于各种商品的价格变化是1阶单整序列且存在协整关系的情形。一般情况下,同比通货膨胀序列是非平稳的,而环比通货膨胀序列是平稳的,因此这种方法仅可以分析同比通货膨胀序列。此外,如果k=J-r>1,则协整向量系统存在多个共同因子,无法识别核心通货膨胀。

    (三)基于“福利损失”定义的核心通货膨胀

    Sivieroand Veronese(2011)假设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福利损失最小化,其中福利损失函数取如下的形式:

    

    再通过重新标度得到四个部门在核心通货膨胀中的权重。Siviero and Veronese(2011)发现,虽然四个部门在基于福利损失定义度量的核心通货膨胀中的权重会随着参数取值的变化而变化,但是食品和能源的权重始终很小;而且,与盯住基于福利损失定义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相比,货币政策盯住CPI、盯住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和盯住采用波动性加权法计算的核心CPI都会使福利损失显著上升。然而,Siviero and Veronese(2011)的模型完全是先验性的,没有建立在厂商、家庭和中央银行的优化行为的基础上。

    Eusepi et al.(2011)采用了与Siviero and Veronese(2011)相同的思路:通过最小化福利损失来求解各部门通货膨胀在核心通货膨胀中的最优权重。Eusepi et al.(2011)建立了一个多部门新凯恩斯模型来描述各部门在价格粘性和劳动收入份额等方面的异质性以及厂商、家庭和中央银行的最优决策。他们发现,货币政策盯住基于福利损失最小化计算的核心通货膨胀时的福利损失要显著小于盯住标题通货膨胀和盯住剔除食品与能源的核心通货膨胀时的福利损失;而且,决定各部门在核心通货膨胀中权重大小的关键因素是各部门商品的价格粘性,价格粘性越大则该部门在核心通货膨胀中的权重越大。这与Aoki(2001)和Benigno(2004)的结论是一致的,即因为价格粘性越大则名义摩擦导致的扭曲也越大,所以货币政策应该更加关注价格粘性较强的部门。

    Hou and Gong(2011a)建立了一个存在多个异质性生产部门的新凯恩斯模型,证明了多部门情形下的福利损失函数:

    

    四、评价

    根据第三部分可知,目前存在大量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方法。那么,货币当局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该如何在这些不同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中进行选择呢?不幸的是,对于如何评价核心通货膨胀度量,同样存在许多不同的评价标准。这些标准可以大致分为定性标准、统计标准和福利标准 。其中,基于“持续性通货膨胀”定义和“普遍学术参考网dylw.net性通货膨胀”定义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都采用统计方法来估计,通常也采用统计标准来评价;而基于福利损失定义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则采用福利标准来评价。所谓福利标准是指根据福利损失的大小评价核心通货膨胀度量的优劣,货币政策盯住某个核心通货膨胀度量时名义摩擦导致的福利损失越小,则该核心通货膨胀度量越有效。下面主要介绍定性标准和统计标准。

    (一)定性标准

    Roger(1998)和Wynne(1999)最早提出了核心通货膨胀应该满足的几个定性标准,主要包括:

    (1)及时的(timely)或者实时的(real-time),要求核心通货膨胀指标应该能够根据最新的价格调查数据及时计算和更新,这样货币当局才能根据最新的经济动态制定货币政策。根据平滑方法计算的核心通货膨胀不能满足这个性质,比如,中心化的移动平均无法实时计算,而非中心化的移动平均和指数平滑则过度依赖历史信息。

    (2)可信的(credible),要求核心通货膨胀指标能够被公众信赖。只有货币当局采用的通货膨胀指标是可信的,货币政策才可能是可信的。可信性要求核心通货膨胀指标能够被货币当局和统计部门之外的外部机构重新计算和验证。如果一个核心通货膨胀指标不能被外部机构验证,则其可信度将显著降低。

    (3)可理解的(understandable),要求核心通货膨胀指标的计算方法易于被公众理解。虽然要求度量方法的计算细节能够被广泛理解可能不是必不可少的(即使是CPI的具体计算方法,缺乏专业背景的公众也可能无法理解),但是至少其计算方法可以用一种非技术性的语言来描述,能够明确解释核心通货膨胀和标题通货膨胀之间的差异。

    (4)稳健的(robust),要求核心通货膨胀指标不会面临重大修正。随着数据的不断完善,或者是计算方法和分类标准发生了变化,需要对统计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修正,这是统计领域的国际惯例。核心通货膨胀指标的稳健性,重点强调核心通货膨胀指标的计算结果不会随着样本区间的变化而发生显著的变化。

    (二)统计标准

    统计标准是核心通货膨胀评价中最常用的标准,目前也存在许多不同的统计标准。

    1.基本统计性质

    Clark(2001)认为,因为核心通货膨胀主要剔除了标题通货膨胀中由暂时性或部门特有冲击导致的价格变化,所以核心通货膨胀应该具有与标题通货膨胀相同的长期均值,同时应该具有比标题通货膨胀更小的波动性。Marquesa et al.(2003)认为,由于这些冲击导致的价格变化不应该对标题通货膨胀具有系统性的影响,所以标题通货膨胀和核心通货

    

    2.追踪通货膨胀趋势

    Bryan et al.(1997),Cecchetti(1997)和Clark(2001)认为,既然核心通货膨胀要剔除标题通货膨胀中的暂时性波动,度量通货膨胀的长期趋势,那么就应该根据核心通货膨胀追踪通货膨胀趋势(tracking trend inflation)的能力进行评价。Rich and Steindel(2007)认为,可以用两种方法评价核心通货膨胀追踪通货膨胀趋势的能力。第一种方法认为,核心通货膨胀既不能低估也不能高估标题通货膨胀,因此应该与标题通货膨胀具有相同的长期均值。这是易于理解并且容易检验的。第二种方法认为,核心通货膨胀应该能够很好地描述趋势性通货膨胀的变化。要实施第二种检验方法,必须先完成两个工作。①要构造一个能够反映通货膨胀趋势的序列,记为π[trend][,t]。Bryan et al.(1997),Cecchetti(1997)和Clark(2001)都对标题通货膨胀序列进行高阶中心化移动平均来计算趋势性通货膨胀,而Rich and Steindel(2007)则采用了带通滤波来度量趋势性通货膨胀。②要选择一个度量核心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趋势之间差异的标准,常用的标准包括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和绝对离差(mean absolute deviation,MAD):

    

    

    很显然,如果能够追踪通货膨胀的趋势,则能够提高核心通货膨胀指导货币政策操作的能力。但是,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选取趋势性通货膨胀序列。如果已经有一个能够反映通货膨胀趋势的序列,则依据该序列制定货币政策即可,不再需要计算核心通货膨胀。如果没有能够反映通货膨胀趋势的序列,则如何构造或者选择能够反映通货膨胀趋势的序列又成为一个新的问题。

    3.预测标题通货膨胀

    Bryan and Cecchetti(1993)、Lafleche(1997)、Clark(2001)、Cogley(2002)和Smith(2004)等认为,货币政策存在滞后效应,因此,如果核心通货膨胀能够预测未来的标题通货膨胀(forecasting headline inflation),则货币政策盯住学术参考网dylw.net核心通货膨胀显然要优于盯住标题通货膨胀。然而,对于如何检验核心通货膨胀预测标题通货膨胀的能力,存在很多争议。Bryan and Cecchetti(1993)采用如下的回归方程直接检验核心通货膨胀对标题通货膨胀的预测能力:

    

    

    除了上述这几篇文献之外,还有许多文献也非常强调核心通货膨胀预测标题通货膨胀的能力,比如Song(2005)、Stavrev(2010)和Tierney(2011)。然而,Marquesa et al.(2003)认为,不应该根据对标题通货膨胀的预测能力来评价核心通货膨胀。为了能够很好地预测未来的标题通货膨胀,核心通货膨胀必须能够描述标题通货膨胀中的短期波动。但是,度量核心通货膨胀正是要剔除标题通货膨胀中的暂时性波动,因此预测标题通货膨胀正是我们不希望核心通货膨胀具备的特征。Wynne(2008)认为,如果度量核心通货膨胀是为了预测标题通货膨胀,为什么不采用信息更多、效果更好的多元预测方法呢Marquesa et al.(2003)建议用如下的因果关系检验代替预测能力检验。

    4.因果关系检验(causality test)

    因果关系要求核心通货膨胀是标题通货膨胀的格兰杰原因(Granger-Cause),即在预测当前的标题通货膨胀时,过去的核心通货膨胀具有过去的标题通货膨胀不具备的有用信息。但是,反之则不成立,即标题通货膨胀不应该是核心通货膨胀的格兰杰原因。当标题通货膨胀和核心通货膨胀都是1阶单整序列时,可以采用Marquesa et al.(2003)提出的如下检验方法:

    

    

 

    (三)检验结果

    很多学者采用不同的检验方法和不同国家的数据对各种核心通货膨胀度量进行了统计检验,但是检验结果并不一致。

    Bihan and Sedillot(2000,2002)根据法国的CPI数据对采用基于波动性的计算方法、基于动态因子的计算方法和SVAR方法计算的5种核心通货膨胀度量进行 了预测标题通货膨胀能力的检验,发现虽然在样本期内核心通货膨胀是标题通货膨胀的Granger原因,但是样本外的预测结果很不理想。相对而言,截尾平均法略胜一筹。

    Marquesa et al.(2003)根据美国的CPI数据对采用剔除能源和食品、截尾平均法和加权中位数法计算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进行了基本统计性质检验和因果关系检验,发现采用截尾平均法和加权中位数法可以得到有效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而剔除能源和食品不能得到有效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Marquesa et al.(2003)采用Marquesa et al.(2002)提出的方法对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六国采用剔除法计算的核心通货膨胀进行了有效性检验,同样发现采用剔除法无法得到有效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

    Dixon and Lim(2004)根据澳大利亚的CPI数据对采用基于波动性的计算方法和基于动态因子的计算方法计算的5种核心通货膨胀进行了基本统计性质检验和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只有基于动态因子方法计算的核心通货膨胀(采用卡尔曼滤波)能够通过这些检验。

    Rich and Steindel(2007)根据美国的CPI和PCE(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数据对采用剔除法、加权中位数法和指数平滑法计算的核心通货膨胀进行了追踪通货膨胀趋势的能力和预测标题通货膨胀的能力两方面的比较,发现采用不同的标题通货膨胀、不同的样本区间和不同的评价标准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不能找到一种最好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

    Bermingham(2010)根据美国的PCE数据对采用单变量滤波和平滑方法、基于波动性的计算方法、基于持续性的计算方法、基于动态因子的计算方法和SVAR方法计算的10种不同的核心通货膨胀进行了追踪通货膨胀趋势的能力和预测标题通货膨胀的能力两方面的比较,发现很难找到更加有效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而且,这些核心通货膨胀度量追踪通货膨胀趋势的能力和预测标题通货膨胀的能力居然无法超越简单的基准序列。

    Down et al.(2010)根据美国的CPI数据对采用基于波动性的计算方法、单变量平滑方法和小波方法计算的核心通货膨胀进行了基本统计性质检验以及追踪通货膨胀趋势能力和预测标题通货膨胀能力的比较,发现根据小波方法计算的核心通货膨胀表现最好。

    上述这些研究表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标题通货膨胀、不同的样本区间和不同的评价标准会得到不同的结论。至于无法得到一致检验结论的原因,Rich and Steindel(2007)认为,暂时性价格变化的特点和原因千变万化,一种特定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方法显然无法有效地剔除所有的暂时性价格波动。Silver(2007)认为,应该使用多个核心通货膨胀作为操作目标。如果不同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给出了类似的结果,则货币当局可以根据这些度量作出令人信服的决策。如果结论不一致,则需要根据这些核心通货膨胀构造方法的差异来分析通货膨胀过程。此外,适用于一个国家的核心通货膨胀评价标准,可能对另一个国家是不适用的;适用于一个国家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也可能对另一个国家是不适用的。因此,核心通货膨胀的计算和评价要基于具体国家的数据。

    五、应用

    在核心通货膨胀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是,核心通货膨胀是否比标题通货膨胀更适合作为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目标。其实,本文归纳的三种核心通货膨胀定义已经回答了“为什么货币政策应该盯住核心通货膨胀”这一问题:因为货币政策要经过一个较长且不确定的时滞期才能发挥作用,所以货币政策应该盯住持续性通货膨胀;因为货币政策是一种总量调节政策,不具备结构调节功能,所以货币政策应该盯住普遍性通货膨胀;因为名义摩擦会带来扭曲,所以货币政策应该盯住能够使福利损失最小化的通货膨胀度量。现有的研究也多从以上三个角度对为什么货币政策应该盯住核心通货膨胀进行定性分析,但是定量研究还很少。直到最近几年才有一些学者利用多部门新凯恩斯模型对核心通货膨胀领域的这个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的定量分析。

    Dhawan and Jeske(2007)在新凯恩斯模型中引入能源部门,并假设能源既进入家庭的最终消费又进入厂商的生产函数,研究货币政策应该如何应对能源价格冲击。冲击-响应分析表明,与盯住标题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相比,货币政策盯住剔除能源价格的核心通货膨胀能够减轻能源价格上升导致的产出下降和通胀上升。因此,货币政策应该盯住核心通货膨胀。Mishkin(2007)利用美联储建立和维护的FRB/US模型,在联邦基金利率分别盯住PCE和核心PCE(剔除食品和能源后的PCE)这两种不同的货币政策情景下,模拟了石油价格上升对美国经济的学术参考网dylw.net影响,发现相对于盯住核心PCE的货币政策,盯住PCE会导致货币政策过度紧缩,联邦基金利率大幅上升从而失业率显著上升。Bodenstein et al.(2008)建立了一个包含能源部门并存在价格粘性和工资粘性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证明了代表性家庭的福利损失函数,发现完全灵活的能源价格波动不影响福利水平。Bodenstein et al.(2008)比较了盯住标题通货膨胀和盯住剔除能源价格的核心通货膨胀两种不同的前瞻性泰勒规则,发现当经济面临能源价格冲击时,采用第二种泰勒规则可以得到与完全承诺的最优货币政策非常相近的反应模式,而采用第一种泰勒规则会严重偏离最优货币政策并导致较大的福利损失。

    以上三篇论文建立的都是包含能源部门和消费品部门的两部门模型,只能够比较标题通货膨胀和剔除能源价格得到的核心通货膨胀。但是,还存在许多不同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方法,剔除法仅仅是其中的一种。要在众多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和标题通货膨胀之间进行系统的比较,必须建立更加贴近现实的多部门新凯恩斯模型。Siviero and Veronese(2011)、Eusepi et al.(2011)和Hou and Gong(2011a)都建立了标准的多部门新凯恩斯模型,并采用福利标准对盯住标题通货膨胀和各种核心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进行了比较,发现采用基于“福利损失”定义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能够显著减小名义摩擦导致的扭曲。Siviero and Veronese(2011)和Hou and Gong(2011a)还发现,盯住基于“福利损失”定义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能够提高货币政策的短期非中性程度。

    现有的研究都表明,货币政策更应该盯住核心通货膨胀,这为核心通货膨胀在货币政策决策过程的使用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实际上,自20世纪90年代通货 膨胀目标制出现以来,世界各国的中央银行越来越重视核心通货膨胀。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通货膨胀目标制:国际经验》一书中指出,因为核心通货膨胀度量的是标题通货膨胀的潜在趋势而不是暂时性波动,所以核心通货膨胀更适合作为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目标;而且,使用核心通货膨胀有助于中央银行向公众解释并不是所有冲击导致的价格上涨都会导致持久的通货膨胀。美联储特别关注核心PCE。自2004年7月起,美联储开始在每半年一次向国会提交的货币政策报告(Monetary Policy Report)中提出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对核心PCE的预测。欧洲中央银行虽然没有明确将核心通货膨胀作为其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指标,但是其货币政策的目标是消费者价格调和指数(harmonized index of consumer price,HICP)年度增长率低于2%,即中长期的价格稳定,这与在度量核心通货膨胀时要消除短期内的暂时性价格波动是不谋而合的。而且,欧洲中央银行还在其月度公告(Monthly Bulletin)中例行公布各种核心通货膨胀指标。新西兰在1990年就开始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这种货币政策策略的国家,其通货膨胀目标是在中期CPI年度增长率在1%—3%之间,但是新西兰储备银行与政府签订的政策目标协议(policy targets agreement,PTA)指出,因为包含各种暂时性波动,所以实际的CPI会围绕中期通货膨胀趋势波动。1999年的PTA更是明确指出,价格的潜在趋势即核心通货膨胀才是货币政策的合适目标。加拿大银行于1991年开始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虽然与新西兰一样,其通货膨胀目标是用标题通货膨胀描述的,但是加拿大银行认为核心通货膨胀能够为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用的指导。表1给出了世界各国官方采用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很显然,简单易懂的剔除法依然是最常用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方法。但是,正如Rich and Steindel(2007)指出的那样,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剔除法是一种好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

    

    六、结论和展望

    本文归纳了三种不同的核心通货膨胀定义——“持续性通货膨胀”定义、“普遍性通货膨胀”定义和基于福利损失的定义。其中,根据“持续性通货膨胀”定义和“普遍性通货膨胀”定义度量核心通货膨胀需要借助于统计方法剔除由暂时性或者部门特有冲击导致的价格变化,可以归结为一类,即基于统计模型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估计此类核心通货膨胀度量需要区分由持续性和普遍性冲击导致的价格变化和由暂时性和部门特有冲击导致的价格变化,需要识别哪些冲击是持续性和普遍性的,哪些冲击是暂时性和部门特有的,以及这些不同种类的冲击对各种商品的价格变化造成了什么影响。很显然,式(1)和式(2)所示的分解方法还过于简略。侯成琪等(2011)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他们通过多部门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对各部门商品的价格变化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商品价格变化的分解公式。本文认为,多部门货币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将有助于更加深入地剖析总量因素和部门因素对各部门通货膨胀的影响,为有效地度量核心通货膨胀提供更好的理论基础。此外,如果能够综合“持续性通货膨胀”和“普遍性通货膨胀”这两种定义,在度量核心通货膨胀时既剔除暂时性冲击导致的价格变化又剔除部门特有冲击导致的价格变化,将能够提高此类核心通货膨胀度量的有效程度。另一类基于福利损失的核心通货膨胀定义认为,货币当局反对通货膨胀的原因是通货膨胀会带来福利损失,因此核心通货膨胀是能够使福利损失最小化亦即能够使名义摩擦导致的扭曲最小化的通货膨胀度量方法。Siviero and Veronese(2011)、Eusepi et al.(2011)和Hou and Gong(2011a)等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他们构建了存在多个异质性生产部门的新凯恩斯模型,借助于福利分析求出了各部门通货膨胀在核心通货膨胀中的权重,然后通过对各部门通货膨胀的加权平均计算核心通货膨胀。他们发现,各部门通货膨胀在核心通货膨胀中的权重主要取决于各部门商品的价格粘性水平,价格粘性越大则该部门通货膨胀在核心通货膨胀中的权重越大。然而,除了价格粘性水平之外,还有哪些部门异质性因素造成了部门之间的差异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福利损失,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

    这两类不同的定义衍生出两类不同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方法。基于持续性和普遍性通货膨胀定义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都建立在统计模型的基础上。其中,基于动态因子的计算方法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横截面和时间序列两个维度的信息,从而更具优越性。而且,在估计核心通货膨胀的状态-空间模型中,观测方程可以随着商品价格分解公式的改进而扩展,适应性很强。当然,采用计量经济方法估计核心通货膨胀面临一个问题:新的样本数据学术参考网dylw.net的加入会改变历史上的估计值。只有当历史估计值的改变可以忽略不计时,才可以放心地采用计量经济方法估计核心通货膨胀,因此结构断点的甄别和样本周期的选取至关重要。基于福利损失定义度量的核心通货膨胀是根据代表性家庭的福利损失最小化直接求解出来的,所以这类核心通货膨胀度量的构造直接取决于货币理论模型的构建。只有当一个货币理论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现实经济时,根据该模型构造的核心通货膨胀才是有效的。

    评价这两类不同的核心通货膨胀度量需要不同的标准。基于统计模型估计的核心通货膨胀更多地采用统计标准来评价。虽然评价标准很多,但是本文认为,核心通货膨胀应该满足具有与标题通货膨胀相同的长期均值、具有比标题通货膨胀更小的波动性、标题通货膨胀和核心通货膨胀之间的差异是一个均值为零的平稳序列等基本统计性质,以及核心通货膨胀是标题通货膨胀的格兰杰原因而标题通货膨胀不是核心通货膨胀的格兰杰原因这种因果关系。特别是满足“标题通货膨胀和核心通货膨胀之间的差异是一个均值为零的平稳序列”这个性质使得盯住核心通货膨胀不仅有助于制定更加有效的货币政策,而且可以兼顾稳定居民生活成本的目标。从构造原理来讲,对基于福利损失定义度量的核心通货膨胀没有统计性质的要求。Siviero and Veronese(2011)甚至认为,因为统计标准在这类核心通货膨胀度量的构造中不起任何作用,所以不应该要求这类核心通货膨胀度量满足这些统计性质。但是,本文认为,如果这类核心通货膨胀度量具备优良的统计性质,相当于兼具统计基础和理论基础,对于核心通货膨胀的推广和应用大有裨益。

经济学的核心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技术;金融活动;金融市场

近些年来,互联网+的经济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其实,互联网+主要是基于互联网上的一种交换型经济形态,它主要包括:创新理念、制造行业、生态农业、智慧科技、高效物流、电子商务和人工智能等等,几乎是涵盖于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自2015年以来,在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要提出“互联网+”这个发展理念,甚至于几乎每年都要有的放矢的制定出符合“互联网+”发展趋势的行动规划,“互联网+”自从诞生之日起,就已经广泛的深入到全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的一种细分形式,体现了“互联网+”所有的共同属性,但互联网金融在本质属性上还是金融,既有其特有独立的属性,也有属于经济的交换范畴的特性,它依附于“互联网+”的模式存在,又和“互联网+”的其他模式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互为补充。互联网金融的基础在于实体经济,一旦离开实体经济,互联网金融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所以,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竞争力还是要依托于实体金融经济而存在的,它是实体经济与金融活动在互联网上的高度融合,所以,毫无疑问的是,在互联网时代的大格局下,金融加互联网的结合有着其独有的优势和潜能的,那么,如何发挥好互联网金融的这种功能,其核心竞争力到底在经济学领域中有哪些优势,都是需要我们积极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现代金融发展的三大支柱

我国要作为经济强国就必须有强大的金融做支持和后盾,一位伟人曾经说过: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那么,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广泛应用在几乎所有的领域,其中也包括经济和金融领域,而且业已成为其重要的支撑力量而存在,那么,自从互联网技术从产生、推广再到应用以来,在金融包涵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革命式的影响,使得金融在理念、形态、制度、产品、服务和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质的转变和飞跃。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形态的存在,也成为金融发展的一种源动力,它与金融信息、金融制度一起构成了现代金融发展的三大支柱,在金融业中,信息是关键,更是核心;技术是动力,更是趋势;制度是基础,更是根本。做为现代金融发展的三大支柱,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创新的发展趋势,有着现代金融发展的所有必备特征和属性,互联网就是一个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和产生信息的大平台,信息作为金融的关键,互联网就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递的方式,成为了传递金融信息的高效平台,金融领域的每次创新发展始终离不开技术革新的支持,互联网作为当代技术革新的主要产物,无疑也极大的促进了金融领域的物质技术结构,成为了一种推动金融发展的重要、关键性技术力量。除了互联网技术上的特有属性外,互联网金融在制度上也有了许多创新和发展,如:监管制度、支付制度和运行制度都有着革命性的改变。总之,现代金融是在信息、技术和制度这三大支柱的支撑下发展起来的,这三者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相互融合,共同推动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建设。

二、互联网对现代金融市场的影响及技术基础

(一)互联网对现代金融市场的影响

刚才谈到了技术是金融发展的动力和趋势,可以说,任何时期的金融模式的转变和发展都是与物质技术结构调整密切相关的。而从互联网到“互联网+”,再到互联网金融,每发展一步,都是靠着产业技术上的革新所打牢的基础,在特定条件下的金融市场就是直接建立在特定条件下的物质技术结构之上的。那么,物质技术结构实际上是金融业的一个基础,而互联网技术就是互联网金融的基础和根本,已经完全改变了金融的发展模式,也给金融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革命式的变革。

(二)互联网的技术基础

互联网的技术基础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互联网技术;二是大数据应用;三是云计算模式,这也是互联网技术的三个大的分支,同时也构成了互联网影响金融发展的三大核心技术。互联网技术是一个信息交换的平台,运用于金融领域,主要是通过网络生成和传播金融信息;对金融信息的组织、处理和检索;资金和金融产品的供需信息的直接匹配;以支付形式为基础,对资金进行转移和支付等功能。所以,互联网金融主要运用了“互联网”的交互、关联及P2P等技术。

三、经济学中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竞争力

互联网金融被广泛定义为第三种金融模式,主要还是要为实体经济所服务的。所以,在金融服务中的市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两大难题,同时也是互联网金融所遇到的难题,要很好的解决这两个难题,我们必须了解互联网金融的内涵组成。

(一)互联网金融的内涵组成

交互性、网络性、平台性、平等性和可选择性是互联网本身的多重属性,其中主体还是人与人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而技术只是供给服务的一种方式,最终这种应用的可行性关键在于人,是人的思想意识支配了在互联网进行金融交易,所以,互联网技术应用于金融领域更要有一种约束和控制人的思想意识的契约精神,也只有实现这种约束与控制,才能更好的解决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其实,互联网技术的引入,加上在监控制度上的制约,就会大大降低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概率,促进并推动金融业向更大的空间和更广阔的领域迈进,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应,所以,互联网金融不仅是金融业在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基于互联网思想上的一种突破,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金融形态。

(二)互联网的核心功能应用价值

互联网金融的诞生为金融市场带来巨大的产业功能价值。1.服务成本大大降低。在由于网络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如银行、证券、保险和基金等业务都已经上网运行服务,极大的降低了服务的时间、人力、物力的成本。2.服务领域的扩展。互联网金融是基于网络的一种金融形态,它拥有网络的一切属性,自然也传承了网络的突破空间、地域和营业固有模式的限制,可以无限制的扩展空间和领域;3.服务工具种类繁多。自主移动理财终端和移动自媒体金融服务终端等,都是基于大数据与云计算为主的一种互联网金融工具,尤其是手持终端云端化,更是安全快捷的一种金融服务方式,根据国际监管规则,运用云金融风控系统,对风险系数和风险概率进行预判和计量,避免发生系统性较强的风险;资源配置上的创新。降低了因中介导致的成本、时间等方面的损耗,使需求双方突破时间和空间方面的制约,以更快捷和更低廉的成本对接。4.交易方式上的变革。传统交易模式都是以现金交易为基础的,而互联网恰恰可以完全颠覆这种模式,以电子支付的形式完全取代现金交易模式,传统模式中支付终端都在银行,而现在的支付终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可以在各个互联网用户的手中,达到移动终端的要求和标准。5.衍生出多种金融产品。“长尾效应”就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广阔的平台效应和巨大的客户资源优势,将数以万计的闲散资金,通过网络平台汇集到一起,进行理财的一种模式。再比如:“碎片化理财”模式,就是利用互联网没有地域限制的优势,使个人手中细微的资金以“碎片化”理财的模式进行理财,达到支付方便、成本低廉的目的。6.互联网金融信誉体系建设。就是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功能,大力发展小额融资服务,建设金融融资服务机构,制定相关融资服务制度,加速打造中小企业的互联网融资平台,提升中国经济的信誉和创造能力。七是互联网金融业务在不断创新。这种创新打破了现有监管机构的不兼容状态,在互联网企业的跨界服务上进行了金融革新,在互联网技术平台上进行了创新改造,促进限互联网企业与金融领域的良性竞争。

四、结语

互联网金融自诞生之日起,就拥有“互联网+”的一切共同属性,虽本质上还是一种金融的表现形式,但它的优势和特点已经广泛被人们所认同和接纳,近年来,互联网金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而发展迅速,业已成为人们从事金融活动的一种便捷安全快速的交换手段和形式,为使大家更好的了解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属性,方便大家以后在互联网金融交易中对其理念、形态、制度、产品、服务有一个更完整和详细的了解和认识。

参考文献:

[1]魏鹏.中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研究[J].金融论坛.2016(07)

[2]乔海曙,吕慧敏.中国互联网金融理论研究最新进展[J].金融论坛.2016(07)

[3]邱峰.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和挑战分析[J]吉林金融研究.2017(02)

[4]皮天雷赵铁互联网金融:逻辑、比较与机制[J]中国经济问题.2017(01)

[5]冯娟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J]现代金融.2016(4)

[6]谢平互联网金融的基本理论要点[N].21世纪经济报道.2017(01)

[7]庞雅心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J]财政金融.2016(12).

经济学的核心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经济学;分析

[DOI]10.13939/ki.zgsc.2015.13.02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逐渐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并获得经济效益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态势使我国企业面临更大的压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主要集中在新技术的应用、合理的人员管理、有效的成本控制和企业优质服务体系的构建。动态管理兼顾企业内部和外部,以实现技术的创新和管理效率的提高为前提。总之,企业处于动态发展之中,这要求企业实施动态管理策略以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

1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

1.1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内涵

目前,关于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分析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从狭义上讲,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循环管理的模式促进其核心竞争力与环境发展相适应。而从广义上讲,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是指企业为了满足多变的市场经济而采取的一系列涉及技术、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等实施的手段。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供应商、经销商、股东、客户的协调和管理都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对于企业自身而言,其技术是否具有现代化特征、资源分配是否合理都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外部环境影响了企业管理能力的提高。企业要依据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市场经济策略的调整,对其实施合理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完整的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包括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确定、培育、运用和评价四个阶段,做好每个阶段的管理才能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1.2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必要性

目前,企业正在逐渐实施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模式。企业的发展取决于客户的认同程度,因此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客户评价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表现形式,实施这一竞争力的动态管理要求企业善于发现客户需求的变化。动态管理模式下,企业根据客户的需求对发展战略进行相应的调整,其战略实施具有必然性。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市场经济处于快速发展之中,这对企业的发展方向、人力资源结构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经济全球化更是加大了其冲击力度,容易导致资源跨国流动而造成企业发展处于停滞。因此为了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企业应实施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模式。

二是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是企业应对政府策略等宏观环境变化的基本策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随时关注政府的宏观政策,以免与政府策略背道而驰,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实施动态管理是企业硬性指标的重要手段。

三是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是企业适应行业技术革新的策略,技术革新是企业在发展中时刻关注的问题,企业要始终处于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前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要做到这一点,要求企业始终坚持采用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模式。

四是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能够使企业准确了解客户的需求,从而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产品的调整,实施以客户为中心的销售模式和服务体系,使企业获得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2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从经济学角度进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包括分析企业的外部经营和内部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只有企业采用合理的管理手段,才能促进其持久的发展。经济学中常用的函数关系式包括:柯布-道格拉斯的生产函数、内部管理能力M和外部管理能力R关系式等。基于此我们将核心竞争力的特点分析如下。

首先,核心竞争力具有价值性。企业应从产品价格、数量等方面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才能满足客户需求,实现自身价值。市场经济发展一致性程度决定了其核心竞争力的大小。

其次,核心竞争力具有稀缺性。企业在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洞察力、组织管理能力。

最后,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知识性和系统性。其知识性体现在只有符合市场价值观的创新模式才能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选择对象,以此制定的发展战略才能真正促进企业的发展。而其系统性与企业自身的系统性相吻合。以能力为核心的资源、环境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各种资源之间形成了完整的系统,只有各个要素同时发挥作用才能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3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动态管理的现实途径

3.1采用灵活的战略发展模式,培育企业核心市场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给企业带来压力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丰富的可利用资源。因此,企业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制定合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并采取灵活的战略发展模式,适应多元化的市场经济,以此培育企业发展所必需的资源。确保企业在某一领域的地位,并逐渐扩展核心领域,为其发展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

3.2规范企业组织管理体系,营造企业核心机制

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应使其自身的组织结构保持一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实施动态管理模式,根据企业发展的需求制定和调整其组织管理规范。切忌单一依靠经验解决问题的方式,企业应进行适当的培训,时刻处于学习状态,了解市场经济的变化。总之,要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核心机制的构建十分必要,企业应规范自身的组织管理结构,时刻关注市场经济变化,建立有利于其经营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

3.3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核心文化

企业文化包括企业发展所奉行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发展宗旨等。正确的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从而提高其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另外,企业的内部凝聚力取决于其是否具有良好的企业文化。从我国成功企业发展的途径看,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离不开良好的企业文化,优秀的员工培育方法依赖于企业文化的树立。缺少必要的核心文化,企业的发展也将陷于尴尬境地。

4结论

实践证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其是否能够依据客户的需求构建正确的发展战略。而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具有多变性。而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企业管理能力包括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两个方面,无论是资源分配、组织管理能力的提高都影响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应将主要竞争力集中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当然,市场经济具有多变性,企业发展也随时处于变化之中。企业应始终按照市场发展的规则,进行正确的外部协调和内部管理,使企业处于动态发展环境下,解决企业存在的具体问题,提高组织管理水平,从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武.从管理经济学的视角看企业核心竞争力[J].中国集体经济,2010(9).

经济学的核心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专业培育;经济学研究

专业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机制的中心和重心,是高职院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构成整体竞争力的核心部分就是专业建设水平,专业建设的水平决定着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是高职院校的整体竞争力最重要的基础。专业竞争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即决定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上的竞争能力。加强专业建设就成为构筑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路径,培育高职院校专业核心竞争力成为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要与整个区域经济结构相适应,这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进一步而言,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是高职院校专业调整和改革的主要依据,其产业结构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的专业培育及专业规模。因此,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根据区域经济中的产业结构、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规格,科学合理地调整和培育专业,对改善专业结构和提高专业建设的水平质量,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一、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来源于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其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学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都斯。1990年,他们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明确提出了核心竞争力概念。它是指:“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方式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1]它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进入多种产品市场的潜在途径(延展性);二是为顾客带来较大的最终用户价值(有用性);三是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独特性)。

随着高等教育社会化进程的加快,当前各高校校际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核心竞争力理论被引入高校管理建设中。高职院校是具有特定功能的社会组织,而专业水平是高职院校功能得以发挥的关键要素。专业核心竞争力直接决定了高职院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即决定着高职院校的综合竞争力。

根据核心竞争力理论,以及核心竞争力理论在高等教育系统研究的相关结果,高职院校专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专业在长期发展中积淀而形成的,蕴涵于特定专业内质中,支撑专业发展,使专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它有三方面的特征:一是能为教育投资者,即教育消费者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专业核心竞争力是不同高校、不同专业之间独特的竞争能力,有利于受教育者效率的提高,能够使受教育者在人才市场比竞争对手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一个专业拥有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其他专业所不具备的。专业核心竞争力是专业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能力、资源优势,具有明显的个体文化特征,其他专业或同类院校其他专业都难以模仿、复制。三是专业发展的延展性,即可持续性,专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能带动相关专业的发展,并且具有依据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与时俱进的能力。

人才、技术和机制是构筑专业核心竞争力的三大要素。其中,人才是最重要的要素,高水平专业教师团队既是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力量,也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中流砥柱。技术之所以成为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这是由高职院校专业的性质决定的。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性人才,与职业岗位相对接的技术综合能力是检验学生质量的核心标准。与技术相关联的学术资源以及包括实训基地、教学仪器设备在内的物质资源是构筑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要素。专业作为一个实体单位,其运行和发展,机制起着基础性的、根本的作用。机制不合理,系统运行就会出现障碍、组织发展受阻;机制合理,则会激发组织活力、促进专业发展。一个充满活力、高效开放、有利于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运行和发展机制,是专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人才、技术和机制三种要素的有效整合和良性互动,构筑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高职院校专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原则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与一定区域的市场、职业、行业、产业、技术等的发展和变化能直接紧密地联系,其专业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社会需求应用型人才的数量和结构的变化,市场对各类人才供求的涨落,长短线的转换都会很快地在高职教育上有十分灵敏的反映。因此,高职院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为依据、以技术含量为参数、以学科专业的交叉复合为发展方向来综合考虑学校的专业培育,要根据区域支柱产业及发展方向培育主体专业;要面向现代服务业职业岗位群,构建服务类专业群;要紧跟市场发展变化,密切关注人才需求新动向,积极寻找新的专业增长点,以取得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动态平衡,保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就是要立足地方经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区域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育专业。高职院校的生源地和就业市场以本地为主,因此,要根据地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支柱产业及发展方向培育主体专业,根据地方特色经济开设特色专业,使高职院校的专业培育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还应考虑区域经济的多样性导致的劳动力多样性和多层次的需求,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培育社会急需的短线专业,以频率高、节奏快、批量小为特点,为社会培养一些特殊行业的急需人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但要考虑当前市场需求,更应考虑持续的市场需求,对于“朝阳专业”应积极发展,对于“夕阳专业”要及时调整,而对于“昙花专业”则不办为好。

2.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就是或针对一个行业岗位,或针对一组相关的职业岗位,或针对一些社会公有岗位来培育专业,逐步形成相应的专业群。在专业群中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色确定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和一般专业。通过品牌专业促进其他专业的发展,从而形成由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和一般专业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相互支撑的专业体系结构。

3.以技术含量为参数。以技术含量为参数来培育专业,既可针对某个特定的职业岗位群,也可针对某个技术领域(包括管理技术)来培育专业,从而形成应用型的主干专业、相关专业、配套专业的专业群,如面向现代服务业职业岗位群,构建服务类专业群。以技术含量为参数,还应考虑专业培育应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对于技术含量较少的专业应由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去开设,或通过短期培训来解决,而不必放在全日制的高职院校。

4.以学科专业的交叉复合为发展方向。通过学科专业的交叉复合来培育专业,是由于生产第一线的工作往往是综合性的,常常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和多种技能才能解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生产和技术中综合化趋势不断增强,技术岗位的知能内涵不断丰富,培养复合型人才已成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因此,高职院校在专业培育时经常要根据生产第一线要求跨学科的特点,将生产第一线工作的外在要求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起来,培育复合型专业。具体方法有三种,一是将不同学科专业复合起来,如商务英语、涉外旅游与饭店管理、工程造价与招投标管理等;二是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复合起来,如服装设计与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三是“先合后分”,即将一些技术成分较复杂的相近专业先复合起来,然后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和学校的办学条件,逐步分设若干专业方向,待时机成熟时,再将某些专业方向培育为独立的专业。

三、高职院校专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1.高职院校要有市场观念和社会意识。高职院校是为地方经济服务的,专业建设要富有特色,彰显生机与活力,形成广阔的生源面和就业面,就必须立足区域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研究和把握市场动态。高职院校专业的设立要有充分的行业、企业专家论证,专业的发展要依托当地社会经济组织的支持与合作,专业建设的质量与效益要接受社会相关组织的检验。按照20006年国家教育部的有关统计,凡是取得显著成绩的高职院校,其相应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和入学率都比其他院校具有明显的优势,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发展水平良好,在培育和塑造专业特色方面依托行业力量付出了很大的艰辛与努力。

2.扎实打造学生的能力素质水平。要体现“基础厚、素质高、专业强”的培养目标,围绕专业核心能力掌握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在系统学习的基础上,努力打造一个符合职业要求的知识平台,具有一定的知识架构,对核心能力起支撑作用的基础知识系统。在此基础上,强化专业应用技能,将社会和行业对高职专业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划分为若干个细小的专业模块,各个专业模块实践的集合,就构成了学生的能力素质水平。这样的素质水平很难被其他高职院校模仿,学校的专业特色才能够得以保持,所培养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才能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3.加强产学合作的实践探索。产学合作机制的建立与强化是培育专业特色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这也是构建高职专业特色的基本要求。校企互动的双赢机制需要经过扎实细致的工作才能形成:首先,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要紧密依托行业、企业的参与,要紧跟行业、企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动向和素质要求,把订单培养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加强产学结合,使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同行业、企业的需求一致。其次,高职院校的骨干教师轮流到企业进行对口实习实训,参与各种实际问题的研究。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并对学生的实习实训工作给予必要的指导。通过这样产学结合,能够使学校培养的毕业生符合企业、行业的要求并能快速适应工作岗位,从而能被企业单位优先选择。

4.加大专业教师的培养力度。专业建设的特色培育,离不开教师本身。如果没有具有先进教育理念、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全面的社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群体,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就会严重滞后,专业的特色就必然先天不足。首先,教师应具有较好的专业理论知识,有长期深入行业、企业从事专业实践工作的经验,具备“双师型”教师的素质与水平。其次,要从制度上保障教师能够经常深入到校企合作基地,参与校企课题的研究,解决企业实践过程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总之,要改变目前高职院校教师教学任务过重的现象,每年安排相对固定的时间到企业参与实践,把理论知识和实践创新结合起来,在总结提炼后反馈到教学之中。再次,要通过校内培养和校外引进的方式,加强专业带头人、双师带头人、学术带头人、技术带头人队伍的建设,创造宽松的学习和发展环境。

5.组建职教集团。组建职教集团既是竞争的产物也是合作的结果,能够使参与的各高职院校实现“共赢互利”的局面,是打造高职院校专业核心竞争力快速有效的途径。首先,每一所高职院校在专业上都有自己的强项,学校进入集团之后,集团能够按照学校的专业特色对学校的专业布局进行精细分工。在集团内,各高职院校有条件对优势专业的建设做精做细,资金也可以集中投入发挥规模效应,这样学校才能保持和发挥自己的专业特色,有效地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其次,集团重点专业的分布格局形成之后,可以通过协商、协议、交换、购买等形式,统筹安排和合理调配生源、师资和教学实训设施,达到集团和各成员单位协调发展、互动发展、共同发展的目的。最后,有些专业是地方急需的紧缺专业,因开发成本太大或发展还不成熟,如果靠一个学校的力量去建设,往往力不从心,短期内无法奏效,而集团可以集中资金、人力等资源集中开发,不仅能补一时之需,还能填补专业空白,既兼顾了长远利益,又赢得了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Prahalad,Hamel.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5-6): 79-91.

[2] 刘楚佳.核心竞争力视角下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1,(3):56-59.

[3] 单嵩麟.地方多科性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实践与思考[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31-34.

经济学的核心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利益;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学;共享利益观

中图分类号:F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6-1096(2002)06-0004-05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充分说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理 论也应不断创新。在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我们应当认真总结社 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经验,站在时代前列,立足于新的实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学的观念转变和理论创新。

一、利益观:一切经济学的核心

众所周知,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经济关系的科学,是经世致用的学问。那么, 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它的核心是什么?对此,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提出, 经济学的核心是生产,经济学是研究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科学;有人则认为, 经济学的核心是资源配置,经济学是研究稀缺或有限的资源如何进行合理配置的问题。尽管 上述各种观点都比较流行,但笔者却不敢苟同。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无论是社会经济 活动还是社会经济关系,其核心都是人们的经济利益。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们奋斗所 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①"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 来。"②在各种社会形态下,人们从事生产,实际上是创造经济利益,流通实际上是交换 经济利益,分配实际上是分享经济利益,消费实际上是实现经济利益。人们从事各种经济 活动,归根到底都是力图要以最少的耗费,取得最大的经济利益。人们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说到底就是经济利益关系。因此,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的各种流派,虽 然其理论观点与政策主张各不相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以特定的经济利益为核心 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结论:经济学的核心是经济利益。经济学是研究生产、 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经济利益问题的科学。

经济利益在经济学中的核心地位,主要地表现为经济利益是一切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主线,它 对各种经济学的具体理论观点起着统帅与决定的作用,后者总是围绕前者而展开和延伸的。 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来看,它一方面系统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与它相适应的生产 关系和交换关系,从而建立了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学理论;另一方面它又对未来社 会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作了预见,从而建立了关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理论。然 而,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围绕着经济利益这一核心而展开的。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的经济学理论中,不仅以剩余价值论为基础阐明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 剥削的利益关系,而且以剩余价值论为基础阐明了资产阶级内部瓜分剩余价值的利益关系。 在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理论中,不仅对未来社会主义的经济特征作了全面的预见,而且对社会主义经济利益关系也作了原则规定。从本质上来说,马克思主义经济 学就是维护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科学理论。它的阶级性与科学性是完全一致的。根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 主义生产方式的经典理论,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下,广大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生产目的是最大限度地 满足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全体人民成为社会经济利益主体。

西方经济学,无论是其古典学派,还是庸俗学派抑或其当代的各个流派,也无一不是以经济 利益为核心的。从古典政治经济学来看,斯密作为处于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的代表,既肯定 了工人、资本家与地主三大阶级在国民财富分配中的利益一致性,又阐明了各个阶级在国民 财富增加中的利益增进的同步性。他指出,工人、资本家、地主三大阶级获得工资、利润与 地租三种收入具有其客观性、合理性,同时认为这三大阶级的收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会有普 遍的提高,并声称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标志不是少数人富裕,而是各阶级普遍的富裕。李嘉图 作为古典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在新兴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利益冲突中,鲜明地 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建立了以分配为中心的经济理论体系。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 理》的序言中,李嘉图开宗明义地指出:全部土地产品是以地租、利润和工资的名义,在地 主、资本家和劳动者这三个阶级之间进行分配的,这种分配的比例在不同的社会阶段是极不 相同 的。他写道:"确立支配这种分配的法则,乃是政治经济学的主要问题。③李嘉图在其分 配理论中,阐明了地租和利润的对立以及工资和利润的对立关系,从而阐明了资本家与地主 、劳动者三大阶级之间的利益对立关系。李嘉图还指出,工资上涨与地租上涨之间有一个根 本的区别,它并不意味着工人生活状况的改善。在谷物价值上涨的情况下,"真正得到利益 的只有地主。"④"地主的利益总是同社会中其他各阶级的利益对立的。"⑤因此,李 嘉图的经济理论,是在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尚处于次要地位时期,代表工业资产 阶级利益反对地主阶级的理论,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是李嘉图经济学理论的核心。作 为庸俗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代表,马尔萨斯提出了一个与李嘉图完全相反的观点,即地租 的增长是繁荣和财富增长的最确实的标志,是社会利益增加的条件。因此,他得出了一个重 要结论:"没有一个阶级的利益像地主阶级的利益那样,和国家的繁荣富强紧密地必然地联 系在一起。"⑥从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来看,无论是以"经理革命"理论著称的制度经济 学,还是以高度关注全体社会成员经济福利而著称的福利经济学,从根本上看,它们不仅是 以维护富人利益为前提,而且是为不断扩大资本积累、增加富人利益服务的。所有这些,都 十分清楚地表明经济利益始终是经济学理论的核心。

二、共享利益: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学的核心

同其他一切经济学一样,社会主义经济学的核心也是经济利益。社会主义经济学是以最广大 人民利益为核心的经济学,这是社会主义经济学的根本特征之所在。然而,在不同的历史条 件下,社会主义经济学具有其不同理论形态,因而也具有其不同的具体利益观。100多年来 ,社会主义经济学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采取了三种不同的理论形态,即马克思主义创始人 的经典社会主义经济学,斯大林模式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以邓小平理论为代表的 现代 社会主义经济学。从其具体的利益观来看,经典社会主义经济学所倡导的是全体社会成员不 可分割的共同利益,即"社会利益观";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所着重坚持的是以广大人民的 整体利益名义出现的国家利益,即"国家利益观";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学则强调全面协调各 种利益关系 ,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即"共享利益观"。对上述三种社会主义经济学的三种不 同的利益观进行认真的比较、分析,对于我们科学地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学研究,有效地推进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根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在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全体社会成员将自由地结合成为一个 社会性的经济共同体,或"自由人联合体"。在这一经济共同体中,生产资料是全体社会成 员联合占有的共同财产,劳动过程是全体社会成员参加与民主管理的联合劳动,劳动产品是 由社会占有的共同产品。从总体上说,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利益观是实现与增进全体社会成 员的共同利益,共同利益观是经典社会主义经济学的核心。在经典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中 ,属于支配地位并起主导作用的是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既是全社会 成员共同利益的基础又是其根本的共同利益;生产过程的共同参与和民主管理是实现全社会 成员共同利益的条件与保证;社会新产品的集中分配和共同使用是全社会成员共同利益的实 现。因此,经典社会主义经济学是围绕全社会成员共同利益这一核心而建立起来的经济学理 论体系。

以斯大林模式为代表、以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为蓝本的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是 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的集中化的理论表现。从所有制理论来看,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以"全 民所有制"的名义强调和突出国家所有制的地位和作用;在经济体制方面,传统社会主义经 济学主张与坚持实行集权化与行政化的经济体制;在经济发展目标上,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 把国家经济发展目标置于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之上;在经济利益分配方面,传统社 会主义经济学的利益取向是优先实现并重点保证整体利益,即国家利益。因此,传统社会主 义经济学是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经济理论。

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来看,经典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社会利益观"显然是不具备其实现的必然性的;从社会主义的本质与目标来看,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国家利益观"显然是不具备其实现的合理性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和基本国情以及时代要求,都决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应当创新,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利益观必须更新。换言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及其利益观应当与时俱进,全面创新。笔者认为,根据我们党的基本价值取向与时展特征,应当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创立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学,其核心应当是全体人民共同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的"共享利益观"。对此,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⑦的这一论述,既是我们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纲领,又是我国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的主要内容。这一纲领和理论的核心是发展国民经济、全体人民共享其经济繁荣成果,即坚持共享利益观。所谓共享利益,其对象是一定时期内社会新创造的价值,即国民收入。共享利益的涵义,是指在一定量国民收入及其增量中,全体人民根据效率优先、统筹兼顾的原则各得其所、利益共享。所谓效率优先原则,就是在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下,按照每个劳动者及其他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来进行国民收入的分配,使个人收入与其贡献程度相适应,以实现和保障广大劳动者和各种要素所有者的经济利益。所谓统筹兼顾,就是在国民收入的分配过程中,全面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根据各种不同机构和团体在经济发展及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实现并保障其相应的经济利益。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共享利益观,不同于以往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利益观,其主要特点在于它所要实现的不是某一主体的片面的经济利益,而是包括各种主体在内的综合经济利益:它所强调的不是某一主体经济利益的重要性,而是各种主体经济地位的平等性及其经济利益关系的合理性。共享利益观,既是同我国现阶段多样化的所有制形式、多样化的经济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也是以我国现阶段多样化的就业方式和多样化的利益主体为基础的。因此,共享利益观是与我国基本国情与时代特征相适应的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基本价值取向与政策取向。

三、共享利益观的确立:理论来源与经验基础

共享利益观的提出,不仅是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与时代的要求,而且也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 与实践基础。从其理论基础来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共享利益的思想是共享利益观确立 的主要的理论依据与来源。同时,西方经济学中蕴涵的共享利益思想内容,也为共享利益的 确立提 供了必要的思想材料。具体说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合作制理 论等都为共享利益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凝结在商品中的抽 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实体,生产商品所耗费的活劳动是形成价值的源泉。既然如此,活劳动 的提供者即劳动者就应当参与新价值的分配,从而分享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并且,由于劳动 者的劳动有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之分。因此,一方面简单劳动者与复杂劳动者作为活劳动的 提供者都应 参与新价值的分配,另一方面复杂劳动者作为更多劳动的提供者和更多价值的创造者理应分 享到更多的收入。在现代社会中,复杂劳动者作为人力资本的所有者,不仅应当获得其一般 劳动收入,而且应当拥有剩余索取权,分享到相应的资本收入。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剩余价值论,剩余价值虽然来源于工人的剩余劳动,但却表现为资 本的产物,即利润。它首先由产业资本家占有,并通过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的竞争而形成平 均利润。平均利益实际上剩余价值在产业资本之间重新分配,其分配的规则是等量资本获得 等量利润。平均利润这一范畴,充分体现了产业资本家之间瓜分剩余价值、共同分享工人剩 余劳动的成果的利益关系。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还进一步分析了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 和企业主收入以及地租等剩余价值论还进一步分析了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和企业主收 入以及地租等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阐明了各种资本的所有者和土地所有者凭借其所有 权来共同瓜分剩余价值、共同分享工人剩余劳动成果的经济利益关系。在这里,马克思已经 指出:各种资本的所有者和土地所有者之所以能够共同分享剩余价值,不仅是以其各自的所 有权为基础的,同时也是以各种资本的职能为根据的。产业资本这所以首先占有并分享到一 部分剩余价值作为产业利润,是因为它执行着生产商品从而生产剩余价值的职能;商业资本 之所以能够从产业资本那里瓜分一部分剩余价值作为商业利润,是因为它执行着出售商品从 而实现剩余价值的职能;借贷资本之所以能够从职能资本那里瓜分一部分剩余价值作为利息 ,是因为它向职能资本让渡了资本能够带来剩余价值这一使用价值。"贷出的货币的使用价 值是:能够作为资本执行职能,并且作为资本在中等条件下生产平均利润。"⑧土地所有 者之所以能够从农业资本家那里获取一部分剩余价值(超额利润)作为地租收入,是因为他向 后 者转让了土地经营权,并且级差地租Ⅰ的产生就是以投入肥沃程度和位置不同的土地的资本 的不同生产率为基础的。所有这些都清楚地表明:各种资本所有者和土地所有者之所以共同分享剩余价值;也是以其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所执行的职能和所发挥的作用为依据的。因此,这里通行的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这种要素化分配制度本身就包含和体现着各种要素所有者之间各得其所、利益共享的经济关系。

西方经济学流派众多,其理论内容也相当丰富,从共享利益的角度来梳理则可以看到萨伊的"三要素论"、马歇尔的"四要素论",舒尔茨的"人力资本论"等都蕴涵着共享利益的思想。从萨伊的"三要素论"来看,萨伊认为,劳动、资本(生产工具)和自然(土地)是商品生产的三要素,同时也是商品价值的创造者,生产三要素是价值的源泉。因此,三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理应得到他们各自创造的价值作为其收入,工人得到工资收入,资本家得到利息收入,土地所有者得到地租收入。马克思把萨伊的这种模式称之为"三位一体公式",即劳动--工资、资本--利息、土地--地租。对于萨伊的这一"三位一体公式",我们首先必须看到而不能否定它的庸俗性。它的庸俗性在于:它不是以劳动价值论而是以效用价值论为基础的,因而否定了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它不是以承认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对劳动者的剥削而是以否认这种剥削为核心的,因而它是一种为资本家阶级和土地所有者阶级利益服务的辩护性理论。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它的一定的合理性,"三位一体"公式毕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收入分配之依据的理论解释。毫无疑问,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但是,价值的形成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需要各种生产要索的相互配合与协调作用。因此,价值形成类似于一个"团队"生产方式,无论离开了哪一个生产要素,价值形成过程都难以正常进行。劳动、资本、土地这三种生产要素在生产和价值形成过程中各自发挥着特定的作用:土地为人们进行劳动、创造价值提供场所,资本(生产资料)是劳动者进行劳动、创造价值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劳动则是价值的源泉,耗费在商品生产上的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实体。既然各种生产要素在价值形成过程中都发挥了自身的作用,产品是各种生产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晶,那么在产品售出、其价值得到实现之后,必然存在于一个各种生产要索的所有者共同参与新价值分配的分配过程,必然形成一种各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利益共享的经济关系。由此可见,萨伊的"三要素论"尽管有其庸俗性但却为共享利益观的确立提供了必要的思想材料。

马歇尔认为,国民收入是劳动、资本、土地、组织等四个要素共同创造的,所以应当在这四 个要素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马歇尔的"四要素论"所蕴涵的共享利益思想包括两方面内容 ; 一是劳动、土地、资本与组织四种要素对创造国民收入各有贡献,因而其所有者都应参与 国民收入分配,各得其所,共同分享思收入及其增加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二是在四种要素中 ,组织即企业家的经营管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因而应当享有剩余索取权的收益。马歇尔 关于企业家凭借经营管理才能获得经营利润的思想既是对企业家个人人力资本价值及其利益 的承认,也有力地支持了企业家与其他生产要素所有者共享利益的观点。因此,马歇尔的" 四要素论"为共享利益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也蕴涵着共享利益的思想。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指人的知识 、技巧和才能,它们促进人的生产能力的提高。

在上述共享利益思想的启发下,结合我国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我们应当明确地提出:经济利益是经济学的核心,共享利益观是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学的核心。这是因为,共享利益观的确立不仅具有坚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而且也具有现代经济发展的客观的经验基础。在传统的资本主义社会(即自由竞争时期的资本主义社会),企业的剩余为资本的所有者(资本家)所独自占有;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社会(即计划经济背景下的社会主义社会),企业的剩余归国家集中拥有。然而,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社会,剩余的归属都出现了不容忽视的变化。尽管这些变化的性质不同,但其基本趋向都是一致的,即剩余的归属由私人或国家的独自占有或集中占有转变为社会公众共同享有。首先,在私有制仍然是财产关系基础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资本家向社会公众让出部分剩余的变化。在传统的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独占剩余价值索取权是"天经地义"的现实存在。然而,随着股份制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加强,20世纪以来,资本家独占剩余价值索取权的局面开始改变。其主要表现有四个方面:其一,资本家通过向经营者让渡部分剩余索取权而让出部分剩余。在现代资本主义大中型企业中,经理阶层不仅拥有相当大的经营管理权,而且还享有一定的剩余索取权。这种剩余索取权一是表现为经理拥有一定的股权与期权,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作为企业的所有者而拥有剩余索取权和经理们获得高额薪酬。在现达资本主义国家,经理阶层的工资和奖金往往是一般职工的几十倍,如此高额的薪酬,无疑包含有经营者对企业剩余的分享;其二,资本家向普通职工让渡部分剩余索取权,因而使职工分享到一部分企业剩余。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许多国家推广了"职工持股计划"‘从广大职工持有其企业的股份并由此获取所有权收益。职工持股计划使职工作为劳动者而拥有企业的股权和剩余索取权,这就开辟了职工凭自己的劳动和技能分享剩余的途径。职工持股计划与经理人员的股权、期权制,使得资本主义企业由传统"支薪制公司"转变为现代的"分享制公司";其三,资本家向机构法人让渡部分剩余索取权而让出部分剩余。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国家上市公司的股权绝大部分为私人拥有。然而,自20世纪中叶以来,私人持股比例逐渐下降,各种养老基金、共同基金和保险公司一类的机构(法人)持股比例不断上升。尽管机构持股并未改变私有制的本质,但它却削弱了少数私人资本所有者对企业剩余的独占;其四,资本家向社会让渡部分剩余索取权而让出部分剩余。这种让渡主要表现在税收的变化上。自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的税收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一是普遍实行了个人累进所得税,二是开征了累进的遗产与馈赠税。这些征税大多用于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开支,因而反映了资本家向社会让出了部分剩余,由此表明共享利益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

从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来看,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剩余索取权由以往的国家集中拥有逐渐变为社会公众的共同享有。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利益的共享趋向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私营企业主开始拥有剩余索取权。私营企业 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企业,其职工所创造的新价值除支付职工的工资外,剩余部分主要作为资本所有者收益(利润)归私营企业主占有。这表明,在社会 主 义社会的国民收入中,私营企业主以资本所有者身份分享到相当一部分收入;二是经理人员 和技术人员开始拥有股权、期权,以及实行经理人员"年薪制"从而拥有一部分剩余索取权 ,由此分享到企业一部分剩余;三是在股份制、份制企业中,广大职工以个人拥有的股权参 与企业剩余的分配,从而分享到一部剩余。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推行的一系列"藏富于民 "政策,不仅是对国家独占剩余索取权形式的一种改革,而且是对如何分享收益的一种探索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学既不能教单化地照搬经典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社会利益观",也不能继续坚持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国家利益观",更不能盲目地崇信资产阶级经济的"个人利益观",因而应当确立全体人民共同分子经济发展成果的"共享利益观"。坚持共享利益观,不仅是坚持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要求,而且是由我国基本国情与时代要求所决定的必然选择。因此,共享益观是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学的核心。确立共享利益观,可以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经学的理论创新,可以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体制创新与科技创新。因此,共享利益观的确立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与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理论创新方面来看,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无论是其所有制理论、分配理论还是其经济体制论,都是以国家利益观为核心而建立和展开的。很显然,要实现理论创新、构建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学,就必须首先实现利益观的转变,确立共享利益观,以此作为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学的核心。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分配理论与经济体制理论的重大突破与全面创新,围绕共享利益观构建崭新的现代的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从现实上来看,共享利益观的确立对于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共享利益观的确立,可以进一步推动多种所有制的发展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实现所有权的多元权、社会化,从而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共享利益观的确立,为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提供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从而有利于分配制度的完善。共享利益观的确立,可以打破不同所有制的界限,促进经济资源的全面社会化和市场化,从而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共享利益观的确立,可以保证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充分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解放与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①马克思:《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证》,《马克思恩格斯选全集》第1卷,第82页 。

②恩格斯:《论住宅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537页。

③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页。

④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06页。

⑤李嘉图:《论低价谷物对资本利润的影响》,《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4卷,商 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2页。

⑥马尔萨斯:《政治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2年,第55、101页。

⑦《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 页。

⑧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94页。

参考文献:

[1]洪远朋,等共享利益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周江洪,范晓宇构建有效的中国公司治理结构[J]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1,(4)

[3]陈宗胜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

[4]李薇辉对国民收入分配变革的理论思考[J]上海经济研究,2000,(2)

[5]林幼平,强澍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综述[J]经济评 论,2001,(4)

[6]洪远朋,等经济利益关系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The View of Sharing Interests: the Core of Modern Socialist Econo mics

HONG Yuan-peng1,YU Jin-fu1,YE Zheng-mao2

(1College of Economics,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7, China;

2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Shanghai 200433, China)

Abstract: The core of economics is the economic interest; econ omics is the scien ce of economic interests in the course of production, exchange, distribution and consumption. Since the scientific socialism theory was born, socialist economic s has gone through three great developing stages with three kinds of theory form s, namely the classical socialist economics of Marxism founder, the traditional socialist economics of Stalin mode and the modern socialist economics based on D eng Xiaoping theory. Differing from the past socialist economics on the view of benefits, modern socialist economics advocate that all people share the economic prosperous achievement; the view of sharing interests is the core of modern soc ialist economics.

Key words: interest; modern socialist economics; the view of shar ing interests

经济学的核心范文第7篇

关键词: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核心理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2

一、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理性认知

受社会发展与市场需求的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一直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因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发展速度较快,其整体人才质量逐渐降低。理性分析,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人才质量降低是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专业特征不突出、缺乏层次性与学生整体素质不高,是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缺乏个性与层次性,共性趋同特征显著

近年来,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发展速度十分快,但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安排等方面仍存在着较多问题,尤其是众多教材缺乏更新,甚至采用十几年前的教材,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没有体现出教学特色。众多学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多表现出共性趋同特征,其人才培养越发难以满足当前时代对多层次、多样化与复合型人才的现实需求,不利于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偏高

在不同的院校中,其对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有着不同的描述,但整体来看,目前我国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在于: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备扎实的现代经济管理理论知识、能够从事经济管理实际工作的高级经济管理专门人才。随着时展,其“高级专门人才”的内涵并没有产生多少变化,然而“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与我国发展的实际国情不符。事实上,经过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毕业的学生成为高级经济管理专门人才的可能性较低,甚至很大部分一部分学生无法成为高级经济管理专门人才。然而其院校所秉承的高级专门人才则会给其毕业生以一种虚假的“高级专门人才”身份,学生从内心抵触、不愿意进入到中小型企业中进行工作,一味去追求高级管理部门的稀少职务。人才培养定位偏高成为了人尽其用的一种客观限制,也是未来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改革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核心理念的分析

综合考虑知识经济发展的实际,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为宗旨,合理树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明确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核心理念,其核心理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第一,高素质。当前时代,知识资源尤为重要,直接关系着企业竞争的成败。为满足企业需求,学校应加强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学生整体素质,推行素质交易以提高人才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确保所培养出的人才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基础上,不断调整自我、自我教育以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推动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相统一,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创新,要求创新教育方式与教育内容,切实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第二,高能力。当前,虽然知识数量出现了大幅增长,但知识老化周期变短,知识结构综合化与知识传播数字化等特征越发显著,为此,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过程中,要求强化学生基础理论教育的基础上,还需要切实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包括信息接受能力、信息判断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辨析能力、综合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研究与组织管理能力等;第三,宽广的知识面。当前,时代要求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人才具备更为宽广的知识面与更为科学的知识结构,确保人才素质能够满足时代创新型人才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当前,在国外一些院校中十分关注学生适应社会环境能力的培养,推行“百科全书式”教育方式。在很多卓有成就的人才中,其一般是某一些学科的专业人才,同时也是其他学科的通才;第四,创新性。创新性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理念中十分关键的一个核心理念。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即知识创新、培养创新人才与创新教育体系。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需要以学生知识创新为关键节点,充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业精神与首创精神,引导学生更为关注自身能力的发展。进行教育体系创新,构建出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与复合型人才的教育体系。

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核心理念的创新,是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现实条件与必然基础,只有在核心理念创新的指导下,方可推动教学模式的变革,并培养出满足时代需要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

三、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探究

在明确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核心理念后,需要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模式变革。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突出性问题在于理论突出而缺乏实践操作,创新性活动少且缺乏自主创新培养,缺乏对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注。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需要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整体能力提升,发展复合型人才与具备现代管理观念与思维的人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市场竞争之中。推动教学改革,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改革路径主要表现为:

(一)转变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观念

传统教学观念已不适应时展的现实要求,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当前教学模式下,更为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倡导学生更多背诵理论知识,这样教育体制下的学生所具备的判断力、表现性与创造力十分有限,其整体素养难以满足知识经济与市场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为此,需要转变教学观念,除了在教学生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与创新性能力培养。基于此,需要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需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教学与研究相统一,充分重视知识的可操作性与可实践性;要求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需要与市场需求相挂钩,引入当前市场与社会中的一些问题,强化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教师发挥引导作用,试试探究性学习方式与研究性学习方式,引导并帮助学生自主拓展研究新的知识与领域。

(二)选择灵活而多变的教学方式

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中,讲授法属于主要的教学方法,但其并不能作为唯一方法来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实际,尤其是应引入经济管理类相关的实际问题,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如选择多媒体教学、视频教学、探究性教学等,不断激发学生求知欲望,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要引导学生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学会举一反三,将知识内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而多变的教学方式,是实现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

(三)引入生活素材并丰富教学内容

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并不能仅仅依靠课本,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设备,不断拓展教学内容深度与广度,拓展学生眼界,不断向学生介绍经济管理类前沿变化。教师应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丰富与大学生生活相结合的实际问题,确保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够更加关注实际,关注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与自我发展。

(四)以创新为着力点,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改革

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改革需要以创新为着力点,确保让学生学会思考,具备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教学环节中,教师需要关注过程教学,尽量表现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并引导学生参与其中,确保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思维去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创新与进步,高度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教师还需要充分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尊重并引导学生个性发展。基于此,在经济管理类专业课堂教育中,教师需要提高教学开放程度,增加学生自主探究与学习的强度。

(五)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

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需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充分反映生活之中存在的客观性问题,打破理论知识局限,将其拓展到实际问题之中并训练学生综合应用技能,强化实践与操作,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以致用,确保其不仅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还能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信息提出解决方案。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引入丰富而具有趣味性、娱乐又具备知识性的第二课堂,课外活动设置需要体现自主性、创新性与实践性,作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其需要充分拓展学生知识面,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整体素质。

四、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及其效果初析

在经济管理类专业核心理念的指导下,我校在经济管理类领域推行了教学改革,创新了教学模式,获得了相对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改革层面,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一,在教学方式上引入探研型教学方式,在给学生讲授经济管理类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求学生自主查阅相关图书与资料,引导学生自我思考,并结合生活实际问题提出选题、设计出解决方案,积极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其二,在课堂讲授过程中,邀请相关企业或一些承担有科研项目的学生活教师在课堂上介绍实际中所面对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现有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其三,邀请富有经验的企业工作人员,让其到校向学生介绍经济管理类专业知识在工作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深入现实并发现素材,学会将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其四,选出学生设计中具备创新性与优秀的研究方案,引导并帮助学生依据兴趣成立科研实践小组,为科研小组配备一定的经费,安排高年级学生或教师来协助学生开展市场调查工作,引导学生将所学用到实际;其五,积极鼓励科研小组应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充分应用课余时间开展各项调查与谈论工作,以团队自身努力,解决科研与实践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在学期考核过程中,科研实践小组应将其所研究的问题通过实践报告总结出来,并发表自己的体验与相关收获。

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后,课程教学获得了十分好的效果。如学生学习兴趣获得了极大提升,学生更为主动投入到学习之中,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与探索知识,这些通过考核与试卷考试均可以看出,学生掌握了较好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理论知识;学生思维能力获得提升,尤其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获得了极大提升,理论知识逐渐内化为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教学素材的丰富,不仅充实了教学内容,还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拓展了学生知识广度与深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科学创新能力与科研水平。简而言之,经济管理类专业通过改革创新,切实实现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参与意识获得增强,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获得肯定,具备一定的推广价值。

五、结语

当前,时展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型人才与复合型人才成为了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在经济管理类专业,为满足知识经济时展的实际需要,需要充分创新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核心理念,充分认识当前经济管理类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转变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观念、选择灵活而多变的教学方式、引入生活素材并丰富教学内容、以创新为着力点,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改革、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等举措实现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改革。实践证明,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改革获得了良好成效,值得广泛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滕松蓉.以创业就业为导向的经济管理类教育模式研究[J].赤子,2015,(9):332-332,333.

[2]鄢旭光.基于工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开放性试验的教学研究[J].大观周刊,2012,(29):178-179.

[3]岳梦夏.高等职业教育经济管理类专业教材建设思考[J].科教文汇,2014,(18):113-113,116.

[4]欧阳胜.针对经济管理教学改革几个问题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5,18:378-379

经济学的核心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问题 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核心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根据自身培养目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使在校大学生参加社会系列活动的总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全面发展、了解并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总书记2009年5月2日在中国农业大学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广大青年学生要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1]鼓励青年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全面成才,肯定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价值。这充分表明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高度重视。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党和国家以及各大高校都认识到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积极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但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尚存在诸多问题。

1.实践内容与当地经济发展要求脱节,活动效果不明显。

社会实践作为贯彻和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项长期的教学任务,需要纳入教学计划作长远规划,并结合当地经济发展需求,制定总体规划。但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缺乏这样比较实际的长远规划,以至于实践活动大多是做些简单的参观、走访,调查后便草草收场,实践项目空泛,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致使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往往远离社会需要,难以真正深入基层,活动效果不明显。

2.指导老师队伍不够稳定和专业。

部分高校没有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教育管理体系中,有的高校虽然有社会实践的课程计划,但是对社会实践指导老师队伍建设缺乏配套管理制度。例如对指导老师的工作量缺乏客观评价和认可制度,指导老师的积极性调动不足[2];另外指导老师不稳定、不专业等问题也直接影响了社会实践活动效果。

3.制度机制不够完善。

正如任何一项教育行为的落实要以制度机制保障一样,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也应以完善制度机制为前提,否则就会阻碍社会实践的发展。目前,高校的社会实践是由团委负责具体落实实施的,但这种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该项目必须有学校职能部门的参加,而且必须制定一套管理运行机制,与社会联合机制,指导老师培养机制,以及评价机制,使社会实践有规可循,有章可依。

二、构建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核心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机制

我国发展重心是经济结构调整,尤其是江浙一带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所以本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围绕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核心展开。

1.构建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核心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运行机制。

大学生社会实践参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必须从构建管理运行机制着手。健全的社会实践管理运行机制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更好地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1)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度化建设。一方面,建立校地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导组织体系。校内可以建立由团委、教务处、科技处、宣传部等部门组成的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总体规划、科学指导和监督;校外,可以聘请地方领导、企业单位负责人具体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要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让社会实践活动在时间上、经费上、师资上有保障,以此达到活动开展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目的。

(2)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程序规范化建设,形成从准备、实施到巩固活动成果一整套的规范化程序。在活动准备阶段,对社会实践项目进行充分的论证,从内容、形式、时间上做统筹安排;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和检查,建立起信息反馈机制,及时解决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引导活动不断地向好的方面发展;活动结束后,积极开展成绩评定、成果展览、总结交流、宣传表彰等工作,为社会实践活动划上圆满的句号。

2.构建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核心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社会的联合机制。

大学生社会实践已从学校的一方行为转化为与社会互动的双方行为,打通高校与地方联系畅通渠道,建立一种更直接、便捷、稳固的协作关系已是社会实践活动与当地经济发展接轨的必然趋势。

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地方经济发展接轨的关键是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阵地。地方要积极配合高校,主动提供符合大学生发展需求的实践基地;高校则要主动与地方联系,抓住地方经济发展特点,有计划地建立一批稳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要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双向受益”的原则,让地方、学校、学生三方面都能受益。要巩固社会实践基地,在赢得社会支持的前提下,还必须遵循与社会长期合作、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特别是以科技服务和扶贫帮困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要让学生带着目标去实践,回来带问题研究,信息不断线,成果有回馈,变短期活动为长效教育。

3.构建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核心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培养机制。

高校应该积极组建一支相对稳定的校内外专兼职的指导教师队伍。在学校内部,要精心挑选工作责任强、业务水平高的专业教师担任社会实践指导老师;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聘请社会实践基地的工作人员担任社会实践的校外指导员,共同实施实践计划,提高社会实践的科技含量。

要加强社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指导社会实践的能力。给指导老师提供稳固的社会实践基地,便于他们钻研开发有价值的实践课题,积累丰富的经验和调研材料,成为学生社会实践孵化器,促进学生社会实践质量的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要调动专业老师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重要的一点是要将其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对其工作量的考评计算体系之中,解决其物质待遇,要把专业老师是否参与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的成效如何作为其晋升职称的重要条件。

4.构建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核心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机制。

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环节,需要科学的评价机制来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评价不仅仅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促进社会实践在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方面的效果。但是,长期以来,社会实践的评价还停留在依靠实践单位的一个章、一句话,缺乏可比性和客观性。

要实行学校、实践单位的双向考核,建立起“全程督导、双向考核”的过程化评价机制。此类评价机制具体阐述即为在社会实践开始之前,学校要组织相关教师对实践团队进行项目论证,确立重点团队和一般团队,并对不同类别的团队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指导老师对所负责的实践团队进行跟踪指导,依托社会实践网、电子邮箱、QQ、博客等网络平台,与参加实践的学生交流、沟通;在社会实践结束之后,采取实践单位评价、学校评价等评定最终成绩,并对优秀实践团队进行宣传表彰。这种贯穿社会实践全过程的、校地双向的评价体系,有利于规范社会实践的组织,保障社会实践的效果,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

总之,构建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核心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运行机制、与社会的联合机制、指导教师培养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真正做到社会实践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切实做到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最终成长为学会共处、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和学会做人[3]的社会建设者。

参考文献:

[1]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9-5-3.

[2]杨继瑞.关于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2.

经济学的核心范文第9篇

 

受社会发展与市场需求的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一直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因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发展速度较快,其整体人才质量逐渐降低。理性分析,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人才质量降低是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专业特征不突出、缺乏层次性与学生整体素质不高,是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缺乏个性与层次性,共性趋同特征显著

 

近年来,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发展速度十分快,但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安排等方面仍存在着较多问题,尤其是众多教材缺乏更新,甚至采用十几年前的教材,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没有体现出教学特色。众多学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多表现出共性趋同特征,其人才培养越发难以满足当前时代对多层次、多样化与复合型人才的现实需求,不利于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偏高

 

在不同的院校中,其对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有着不同的描述,但整体来看,目前我国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在于: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备扎实的现代经济管理理论知识、能够从事经济管理实际工作的高级经济管理专门人才。随着时展,其“高级专门人才”的内涵并没有产生多少变化,然而“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与我国发展的实际国情不符。事实上,经过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毕业的学生成为高级经济管理专门人才的可能性较低,甚至很大部分一部分学生无法成为高级经济管理专门人才。然而其院校所秉承的高级专门人才则会给其毕业生以一种虚假的“高级专门人才”身份,学生从内心抵触、不愿意进入到中小型企业中进行工作,一味去追求高级管理部门的稀少职务。人才培养定位偏高成为了人尽其用的一种客观限制,也是未来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改革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核心理念的分析

 

综合考虑知识经济发展的实际,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为宗旨,合理树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明确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核心理念,其核心理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第一,高素质。当前时代,知识资源尤为重要,直接关系着企业竞争的成败。为满足企业需求,学校应加强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学生整体素质,推行素质交易以提高人才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确保所培养出的人才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基础上,不断调整自我、自我教育以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推动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相统一,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创新,要求创新教育方式与教育内容,切实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第二,高能力。当前,虽然知识数量出现了大幅增长,但知识老化周期变短,知识结构综合化与知识传播数字化等特征越发显著,为此,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过程中,要求强化学生基础理论教育的基础上,还需要切实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包括信息接受能力、信息判断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辨析能力、综合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研究与组织管理能力等;第三,宽广的知识面。当前,时代要求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人才具备更为宽广的知识面与更为科学的知识结构,确保人才素质能够满足时代创新型人才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当前,在国外一些院校中十分关注学生适应社会环境能力的培养,推行“百科全书式”教育方式。在很多卓有成就的人才中,其一般是某一些学科的专业人才,同时也是其他学科的通才;第四,创新性。创新性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理念中十分关键的一个核心理念。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即知识创新、培养创新人才与创新教育体系。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需要以学生知识创新为关键节点,充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业精神与首创精神,引导学生更为关注自身能力的发展。进行教育体系创新,构建出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与复合型人才的教育体系。

 

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核心理念的创新,是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现实条件与必然基础,只有在核心理念创新的指导下,方可推动教学模式的变革,并培养出满足时代需要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

 

三、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探究

 

在明确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核心理念后,需要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模式变革。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突出性问题在于理论突出而缺乏实践操作,创新性活动少且缺乏自主创新培养,缺乏对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注。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需要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整体能力提升,发展复合型人才与具备现代管理观念与思维的人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市场竞争之中。推动教学改革,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改革路径主要表现为:

 

(一)转变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观念

 

传统教学观念已不适应时展的现实要求,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当前教学模式下,更为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倡导学生更多背诵理论知识,这样教育体制下的学生所具备的判断力、表现性与创造力十分有限,其整体素养难以满足知识经济与市场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为此,需要转变教学观念,除了在教学生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与创新性能力培养。基于此,需要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需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教学与研究相统一,充分重视知识的可操作性与可实践性;要求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需要与市场需求相挂钩,引入当前市场与社会中的一些问题,强化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教师发挥引导作用,试试探究性学习方式与研究性学习方式,引导并帮助学生自主拓展研究新的知识与领域。

 

(二)选择灵活而多变的教学方式

 

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中,讲授法属于主要的教学方法,但其并不能作为唯一方法来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实际,尤其是应引入经济管理类相关的实际问题,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如选择多媒体教学、视频教学、探究性教学等,不断激发学生求知欲望,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要引导学生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学会举一反三,将知识内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而多变的教学方式,是实现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

 

(三)引入生活素材并丰富教学内容

 

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并不能仅仅依靠课本,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设备,不断拓展教学内容深度与广度,拓展学生眼界,不断向学生介绍经济管理类前沿变化。教师应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丰富与大学生生活相结合的实际问题,确保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够更加关注实际,关注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与自我发展。

 

(四)以创新为着力点,推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改革

 

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改革需要以创新为着力点,确保让学生学会思考,具备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教学环节中,教师需要关注过程教学,尽量表现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并引导学生参与其中,确保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思维去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创新与进步,高度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教师还需要充分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尊重并引导学生个性发展。基于此,在经济管理类专业课堂教育中,教师需要提高教学开放程度,增加学生自主探究与学习的强度。

 

(五)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

 

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需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充分反映生活之中存在的客观性问题,打破理论知识局限,将其拓展到实际问题之中并训练学生综合应用技能,强化实践与操作,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以致用,确保其不仅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还能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信息提出解决方案。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引入丰富而具有趣味性、娱乐又具备知识性的第二课堂,课外活动设置需要体现自主性、创新性与实践性,作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其需要充分拓展学生知识面,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整体素质。

 

四、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及其效果初析

 

在经济管理类专业核心理念的指导下,我校在经济管理类领域推行了教学改革,创新了教学模式,获得了相对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改革层面,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一,在教学方式上引入探研型教学方式,在给学生讲授经济管理类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求学生自主查阅相关图书与资料,引导学生自我思考,并结合生活实际问题提出选题、设计出解决方案,积极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其二,在课堂讲授过程中,邀请相关企业或一些承担有科研项目的学生活教师在课堂上介绍实际中所面对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现有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其三,邀请富有经验的企业工作人员,让其到校向学生介绍经济管理类专业知识在工作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深入现实并发现素材,学会将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其四,选出学生设计中具备创新性与优秀的研究方案,引导并帮助学生依据兴趣成立科研实践小组,为科研小组配备一定的经费,安排高年级学生或教师来协助学生开展市场调查工作,引导学生将所学用到实际;其五,积极鼓励科研小组应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充分应用课余时间开展各项调查与谈论工作,以团队自身努力,解决科研与实践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在学期考核过程中,科研实践小组应将其所研究的问题通过实践报告总结出来,并发表自己的体验与相关收获。

 

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后,课程教学获得了十分好的效果。如学生学习兴趣获得了极大提升,学生更为主动投入到学习之中,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与探索知识,这些通过考核与试卷考试均可以看出,学生掌握了较好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理论知识;学生思维能力获得提升,尤其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获得了极大提升,理论知识逐渐内化为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教学素材的丰富,不仅充实了教学内容,还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拓展了学生知识广度与深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科学创新能力与科研水平。简而言之,经济管理类专业通过改革创新,切实实现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参与意识获得增强,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获得肯定,具备一定的推广价值。

 

五、结语

经济学的核心范文第10篇

(一)智慧资本的内涵

智慧资本是经济学家Galbraith在1969年提出的概念,用来解释企业的财务价值和市场价值之间的差距,智慧资本也称为智慧资产、知识资产或者无形资产等,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我们现将此概念扩大化,推广至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并认为智慧资本是能够提升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从而创造经济效益的该地区具有的显性的和隐形的能力、知识、文化、战略、流程、知识产权与沟通网络的总和,通过优化智慧资本能提升地区经济核心竞争力,创造经济效益。

(二)智慧资本构成

智慧资本由三部分构成: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关系资本。人力资本包括该地区人口的能力、技术、知识及经验;结构资本是该地区为了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变化而建立的本地区的规章制度,价值观念,文化体系,组织结构,知识管理系统等;关系资本是指该地区和其他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关系,即当该地区与其他地区进行物质、能量、思想、信息的交换过程中所结成的各种各样的经济和社会关系。

(三)智慧资本和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1、人力资本是形成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条件

拥有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劳动力是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本的支持,劳动者素质提高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就有了保证,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才能提升。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也说明了这点,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从而保持了自身的经济核心竞争力。

2、结构资本是形成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硬件条件

我们可以看到,地区经济发展要有硬件条件的支持,比如科学设置的地方经济管理部门及高效运转的经济管理机制、具有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能力的政府、本地区具有开拓创新的文化氛围、有利于高新技术传播的机制等,这些硬件条件是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这些硬件条件形成的结构资本如果得到优化,可以显著提高区域经济的的竞争力。

3、关系资本是提高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条件

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与外部的经济交流,不同区域由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经济和社会关系,凡是与外部经济联系紧密的地区其经济一般来说都比较发达,所以优化关系资本有利于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二、通过优化智慧资本结构增强西部地区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

(一)通过优化人力资本,可以增强西部地区经济核心竞争力

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离不开人力资本的投入和优化。人力资本的投入和优化可以提高本地区人口整体文化素质,从而产生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通过优化结构资本,可以提高西部地区经济核心竞争力

西部地区的各类组织的规章制度,价值观念,文化体系,组织结构,知识管理系统的建设在经济发展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本地区的结构资本不合理,比如西部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封闭保守,不太容易接受新观念,文化建设相对于沿海发达地区比较落后,这都制约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以通过优化结构资本,可以有效提升西部地区经济核心竞争力,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

(三)通过优化关系资本,可以强化西部地区经济核心竞争力

西部地区由于地处内陆,地广人稀,再加上交通相对于东部地区比较落后,因而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交往没有东部地区频繁,这就制约了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以西部地区可以通过优化关系资本,加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和社会交往,提升西部地区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三、通过优化智慧资本结构增强西部地区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思路

(一)优化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结构,提高教育质量水平,强化素质教育

在原有的教育投入的基础上,优化人力资本投资结构,重视基础教育的投入,抓好基础教育的质量工程,侧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动手能力。加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提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水平质量,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水平。西部地区要加大教育资本的投入力度,不断提高高等院校的教学质量,并支持高等院校的研究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对在职人员也要进行多种形式的人才培训和开发活动。

西部地区人才培养模式要有自己的特点,走素质培养之路,针对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培养人才。

(二)优化西部地区的结构资本,提升区域硬件条件水平

西部地区硬件条件的改善也有助于西部地区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硬件条件方面的建设不仅是政府部门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机制,提高西部地区政府部门的宏观经济调控水平,而且也包括对本地区公民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建设。培养公民的现代市场经济意识和现代管理理念也可以帮助西部地区构筑经济核心竞争力。

西部地区各类组织要建立富有地方特色的学习型组织。建立学习型组织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文化特色,使得学习型组织植根于本地区。建立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学习型组织可以改变人员的心智模式,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整体素质,从而有利于增强西部地区经济核心竞争力,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西部地区还要加大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投资力度,营造有利于创新活动的氛围和创新机制,鼓励科技人员利用本地区的资源优势进行创新,走有地方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

(三)优化西部地区的关系资本结构,构建地区间网络化战略联盟

经济学的核心范文第11篇

由上述可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尤其是高职类的学生发展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调查研究,当下的许多高职院校内,本应该具备较强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学生都在这一方面有很大的欠缺。所以,在实用经济数学中应用职业核心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然而,如何建立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模式却成为了一个难度较高的问题。笔者在此对该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希望能够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的建立而做出一些贡献。

1.数学知识与职业核心能力的结合就笔者看来,要想提高实用经济数学中职业核心能力的运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首先就要将实用经济数学中的知识与职业核心能力有效的结合起来。如在教材中,或者是教学的过程中,添加关于数学的职业方面的实例,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要在教学中,时刻的渗透职业核心能力的思想。

2.职业核心能力中的“数感”的训练“数感”,即对数学的感觉。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具体地表现为对日常生活中的数和运算有敏锐的感受力,有意识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空间形式,善于捕捉一般问题中潜在的数学特征。数感是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运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和为解决复杂的问题作出有用的策略。在职业核心能力不同等级标准的训练中,培养一个人的数感是指能够从数字信息中以数学的思维模式,通过对数字以及数量关系的把握,筛选适当的方法,对数字实施运算,从而得出结论并展示运用于实际工作问题的一种思维策略。

实用经济数学是一门比较奇妙的学科,它能够使得生活中、工作中,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有序,并在经验的积累中形成一定的规律。而数感的培养,能够很好的将职业核心能力运用在实用经济数学的教学中,进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将职业核心能力很好的应用在实用经济数学的教学中还涉及到许多方面,如学生、教师、校方等等。以上只是对职业核心能力几个方面且比较浅显的研究。所以,以上所提出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的建立以及相关的改进措施对于提高职业核心能力在实用经济数学中的应用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还需要高校教育领域的研究人士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二、结语

经济学的核心范文第12篇

摘 要: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是区域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研究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态势及机制,对区域开发、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调控和优化乃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区域经济空间分异在区域经济研究中仍是一个有待深化的领域,主要体现在研究视角分散,没有形成逻辑严密的结构体系,规范分析和定量分析不足。深化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需要在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态势评价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分析的理论框架和实证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论文关键词:区域经济,经济空间分异,经济空间组织形式,要素禀赋,经济活动主体,经济空间客体,分工专业化,制度 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是区域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空间经济活动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经济增长发生于空间,它要受到空间经济的影响,并反馈于经济增长。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增长过程可理解为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过程,区域经济增长不仅伴随着产业结构而变化,而且也必然同时发生经济空间上的分异。探索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规律,可以为区域开发、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调控,以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根据。本文拟对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揭示其发展脉络和主要进展,以期为深化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态势研究 纵观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相关研究成果,目前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态势研究的内容涉及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及其演变、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态势评价两个方面。 (一)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及其演变 在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中,最先引起学者兴趣的是对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现象的观察,进而是对这种现象的形成与变化过程的探究。 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在物质形态上表现为各种类型的经济空间组织形式。一种或若干种经济空间组织形式在区域经济空间内的分化,展现了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国内外学者在研究中所总结的或提到的经济空间组织形式主要有7种,即核心一边缘结构、多核心一边缘结构、网络结构、点一轴结构、双核结构、点一轴一面结构和板块结构,其中前3种是国外学者首先提出来的,后4种是国内学者的首创。 Perroux的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阐述了区域经济空间的核心一边缘结构。这一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增长并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首先发端于一个(些)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渠道向扩散,区域经济空间呈现核心一边缘分异。Friedman的核心一边缘理论不仅指出了区域经济空间的两种组织形式,即核心一边缘结构和多核心一边缘结构,而且阐明了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空间组织形式由核心一边缘结构向多核心一边缘结构演变的过程。较多的实证研究验证,在北美、欧洲及亚洲等地区存在多核心一边缘结构。Mc-Millan指出,1990年美国62个大都市中,有48个拥有次核心,其中,纽约和洛杉矶分别有38和46个次核心。Tuan和Linda基于1998年我国广东地区电子产业数据的分析认为,深圳、广州、惠州和汕头是香港的几个次核心城市,该多核心一边缘结构的发展与FDI对核心外流和公司重新选址密切相关。Hewings等认为,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经济和网络经济背景下,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将发生本质性的变化;网络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的空间组织形式,它以其特有的连通性,通过有组织的连接模式有效地组织和连接节点。 陆大道提出的“点一轴”理论阐明了区域经济空间的点一轴结构。该理论认为,社会经济运行客体大都在点上聚集,并通过线状基础设施而联成一个有机的空间结构体系,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以不同等级的“点一轴”系统为标志。陆玉麒指出,双核结构是指在某一区域中,由区域核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及其连线所组成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它广泛存在于我国沿海和沿江地区及其他国家和地区中;从机理上考察,它导源于港口城市与核心城市的空间组合,由于兼顾了区域核心城市的居中性和港口城市的边缘性,从而可以实现区位上和功能上的互补。涂人猛(1994)基于流域空间系统的研究提出了“点一轴一圈(面)”结构,认为河流具有多种优点,这吸引了工业向河流沿线靠拢,促进核心城市的发展,然后依托沿河城市这些“点”,借助沿河线这个“轴”,辐射整个流域经济的“面”,从而形成“点一轴一圈(面)”的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姚士谋和王成新提出了区域板块这一有别于行政区的区域概念,他们界定了区域板块的地域特

经济学的核心范文第13篇

英文名称:Finance & Trade Economics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2-8102

国内刊号:11-1166/F

邮发代号:2-845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0

期刊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经济学的核心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山东 黄河 经济发展

一、山东黄河经济发展环境的现状与制约因素

首先,政务服务环境与优化山东黄河经济发展环境不适应。仍有部分行政管理行为存在着全局与局部利益错位、管理与服务职能错位的现象。一些部门往往以自身利益决定对政策法规的态度,对自己有利的就严格执行,对自己不利的就执行不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部门之间各自为政,责任不明,互相推诿、互相扯皮,效率低下的情况时有发生。

其次,人文环境与优化山东黄河经济发展环境不适应。一些部门、一些同志还没有突破信心不足、墨守成规、自我满足、封闭保守、消极等待、怕担责任、说多做少、反应迟缓、“不跑不要”的思想;还没有真正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真心实意搞建设的良好经济发展氛围。敢于争先、开拓创新、追求卓越、包容合作、抢抓机遇、勇于担当、干字当头、立说立行、积极争取的意识亟待树立和加强。

二、优化山东黄河经济发展环境的主要措施

如何解决好影响和制约山东黄河经济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广大干部职工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加快山东黄河经济发展上来,关键之一在于创新经济指标考核思路,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促进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并注意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建设一支有较高素质的行政人才队伍。结合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教育培训,扩大交流范围,提高行政能力,建设较高素质的各级行政干部队伍。同时,尽快建立经济发展环境评估指标体系。对经济发展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为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供一个量化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决策依据和参考,并作为各级各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创新经济指标考核思路,建立经济发展环境评估指标体系,突破山东黄河经济发展瓶颈

(1)创新考核思路,科学设置指标。“考核什么”是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体系的核心。针对山东黄河经济工作的实际,要突出重点指标任务的考核,力促在这些方面取得一些成效。

第一,突出重点指标,有利于抓住发展经济的核心。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抓住了经济发展的重点和主线,就抓住了黄河经济发展的牛鼻子。然后确定经济发展指标,并将其确定为经济考核的重点,将有力地推动山东黄河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二,科学设置经济考核指标,有利于引导各级干部抓好经济工作。综观传统的经济工作考核,明显存在着指标多而全、重点不突出、定性有余而定量不足、指标权重分配不合理等问题,难以公正、准确地反映一个单位和单位领导干部的经济工作实绩,没能使考核这一重要的行政调控手段发挥应有的指挥棒作用。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合理设置考核指标体系。首先,合理确定考核指标。在确定考核指标时要力求少而精。在多个指标的选择上,要首先考虑指标的重要程度,按主次顺序排列。同时,针对各单位之间的地域差异和发展基础的不同,对纳入考核范围的单位进行分类,不同类别设置不同的经济指标;其次,合理确定指标权重。指标权重分配是考核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与否直接影响考核指标体系的公平性和科学性。建议按照百分制分值不断加大权重,并从总量和速度两个方面细分不同的权数,尽可能确保考核的合理性;再次,也可实行一票否决考核,即:职工年度收入的增长率,同时考核单位债权债务指标。

第三,认真确定和调度经济指标任务,有利于调动各级干部抓好经济工作的积极性。在确定各单位的经济指标任务时,不要简单地按前几年的平均水平确定,而是要有意识地使每项指标都适当地高于上一年的水平,让各单位只有经过一番努力才能达到,并且可以达到。对各项指标任务,严格实行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和主管部门三级负责制,实行定期调度、定期通报。对指标完成情况不好的,敦促相关单位强化措施,加快推动;到年底完不成指标任务的单位要在全局通报,从而进一步增强各单位抓经济工作、完成指标任务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发挥好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的积极性。

(2)考实经济指标,实施阳光作业。想方设法将纳入考核范围的各项经济指标考实,才能有效解决“假数字、假政绩”问题,杜绝“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现象的发生。挤掉考核数据中的水分,真正把好考核数据认定关。切实解决重复记账和盲目加大产值的问题,为领导决策提供真实的依据。

以广大职工公认为核心,扩大考核主体范围。在对具体经济指标进行考核时,要让被考核单位及相关人员的上级、同级、下级和一线职工尽可能参与考核,采取立体测评方法,扩大考核主体范围。采取上评下,横向评和下评上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让不同层次、不同侧面都有评价发言权,扩大各方面参与考核的范围,提高单位和干部经济指标考核的民主化程度。

(3)科学运用考核结果,严格兑现奖惩。兑现奖惩是对单位和干部进行经济工作考核的最后环节,只有把考核结果与干部的评价、奖惩及选拔任用结合起来,坚持有功必奖、有过必罚,才能保证经济工作考核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

第一,坚持将考核结果与行政奖惩相结合。依据经济工作考核结果,每年将综合排序进入前5名的单位以及单项经济工作特别突出的单位确定为“先进集体”。凡年终被评为“先进集体”的,由省局授予荣誉称号,并颁发奖牌;相应单位主要负责人评选为“先进个人”。将考核结果与干部惩戒挂钩。年中按照“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要求,对未完成过半任务的单位给予通报。年底,对没有完成年度任务目标且综合排序倒数后三名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并且单位不能评先,个人不能评优;对连续两年被通报批评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将予以诫勉。

经济学的核心范文第15篇

英文名称:Economic Survey

主管单位: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河南财经学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河南省郑州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6-1096

国内刊号:41-1223/F

邮发代号:36-90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84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经济经纬》(双月刊)1984年创刊,是由河南财经学院主办的专业性学术经济期刊。本刊自1984年创刊以来,精编细审,求是创新,及时反映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深入探讨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以较高的学术质量、精美的版面设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肯定,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经济类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和全国百强社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