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教育理论的功能范文

教育理论的功能范文

教育理论的功能

教育理论的功能范文第1篇

21世纪我们面临的诸多挑战,归根结底是对国民素质的挑战,对教育的挑战。无休止应付考试的办法,是 不能提高国民素质的。用这种办法可博得某些家长的赞誉和某些领导人的首肯于一时,却可能在迎接挑战时要 打败仗。基础教育的当务之急,必须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众所周知,地理科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其教学目的是: ①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积极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他们学习地 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②使学生进一步受到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 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有关国情、国策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的教育。此外,还 应结合乡土地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使他们树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祖国建设成为社会 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雄心壮志。

近几年来,地理教学在大家知道的种种原因误导下,往往产生重前轻后或只前无后的教学。对跨世纪人才 的培养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到了必须重视的时候了!

课堂是现代学校教育的缩影。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中度过的,课堂教学理所当然应成为实施 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加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分辨是非的能力和优良的心理 品质的需要。80年代以来,国外“课程设计的人本化”和我国对素质教育的研究,作为教育改革的热点,已引 起现代教学论和当代心理学家的极大关注。贯穿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是课堂教学整体生命的一部分,与智育、 体育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直接发挥着导向、激励、调节和强化的功能。

课堂德育是学校德育中最经常、最丰富、最有效、最现实和最活跃的一种形式。因此,加强和改进课堂德 育对实施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德育目标

1.通过对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辽阔的领土、广阔的大陆架、丰富的资源、众多的物产、多彩的名胜古迹 、雄伟的名山大川等地理知识的传授,使学生了解祖国的伟大可爱。从而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 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

2.通过对行政区划和香港、澳门内容的介绍,对学生进行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维护祖国统一的国防意识教 育和邓小平开创的“一国两制”重大意义的教育。从而增强对祖国统一大业必定实现的信心和决心。

3.通过对新中国成立48年来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对外贸易、城市建设、江河治理、改革开放、人民 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讲解分析,来颂扬党领导的正确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 而激励学生树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指引全国 人民走共同富裕大道的坚强信念和建设四化的信心和决心。

4.引导学生全面辩证地分析我国国情,如国土辽阔,资源齐全丰富;但人口众多,增长过快,人均资源的 占有量较少;经济发展迅速,但环境污染、资源被破坏严重等等。使学生初步树立起正确的人地协调的观点, 懂得按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的道理,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 逐步树立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

5.通过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我国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也常受多种自然灾害的影响。我国在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基础设施薄弱,与经济发达的国家相比,仍还有较大差距。新中国成立 48年来,我国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等得到很大发展,布局逐步趋向合理,但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沿海和内地、平原和山区的经济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问 题,需要做大量的趋利避害工作。从中意识到作为一个中国公民肩负的重任,加深对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艰苦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产生立志建设好祖国的强烈责任 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为使爱国热情转化为爱国的行动创造条件。

6.通过对人口政策、民族政策和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等法规的宣传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国情 是制定国策的依据,确信国策、法规的客观性、科学性和正确性,从而提高学生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自 觉性。激励学生为创建一个清洁、优美、安静的生活环境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7.通过对本省(直辖市、自治区)地理、乡土地理知识的讲解和实地考察,社会调查、家庭访问,使学生 了解家乡,从而萌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之感情,培养他们立志为家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身的崇高思想。

教育原则

1.紧扣教材,寓德育于地理知识之中。地理德育是在地理知识的传授、地理能力的培养中渗透的。认识国 情就要认识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就要了解地理环境既有向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必 需的场所和物质来源的作用,又有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制约的作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既有保护利用也有 破坏污染作用的辩证关系;就要明确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中,人是起主导作用的,只要人类能正确认 识自然,合理利用和改造自然、保护环境,使人地关系朝着有利于人类和生产的方向发展,形成良性循环。这 些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中蕴藏着的极为丰富的德育因素,就构成了地理知识学习过程与德育情操的培养 过程的一致。只要教育者在品格方面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强烈的事业心和优秀的心理品质去影响和感化学生 ,做到有机渗透、有意渗透、有情渗透,便能充分发挥教材内容的德育价值。通过地理知识的传授,去有意识 地感染学生的心灵,使教学过程既顺理成章,又具有强烈的教育作用,融德育、智育于一炉。决不能脱离教材 ,补充与教材无关的内容,勉强说教,把地理课变成政治课、历史课或其他课。

2.实事求是,正确导向。在地理教学渗透德育过程中必须运用辩证的教育方法。一方面利用自然条件的优 势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在新旧社会对比和中外对比中,充分发掘国情优势,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 自信心。当前,要特别注意克服那种一切不如外国好的民族自卑感和崇洋媚外思想。另一方面,对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工作失误,不能采取回避或报喜不报忧的态度。相反,应把困难讲清,问题说明 ,以激发学生改造自然、克服困难的雄心壮志,鞭策他们从小刻苦学习,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医治祖国 大地的各种“创伤”而努力奋斗,使学生产生忧国、富国、强国的崇高情感和树立报效社会主义祖国的远大理 想和抱负。 转贴于

3.开展多种形式的生动形象教育。通过地理知识的传授,去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道德品质,是 一项长期的、潜移默化地艰苦工作。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征,枯燥乏味的说教是难以奏效的。必须讲究 方法,把握时机,适时适量,有的放矢地开展国情教育。除了运用幻灯片、图片、电影、录像等教学工具外, 根据需要还可以采用算账法进行教育。如讲我国人口问题时,单讲人口基数大,增长过快,已严重制约着我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不够的,如采用算账法,效果会好得多。国家计生委主任彭pè i@②云1991年4月在一次讲话中指出:如果按1970年人口增长率推算,从1971年以来的20年间,全国少生了约 2.4亿人口。”若按1986年的消费水平推算(抚养一个儿童到16岁,所需抚养费,农村为6600元,城市为18740 元),少生2亿多人口,最少也要节约8500亿元,比1986年国民收入(7790亿元)还多710亿元。拿这些钱用于 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改善职工的住宅条件,提高职工的工资水平,扩大企业的再生产等方面,其发挥的社会 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任何一个生产部门所无法比拟的。向学生介绍这段讲话之后,这时,再问对人口问题该怎么 办?学生自己也能正确得出结论:必须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有时,可运用数据、图表等手段,进行 定量分析,进行各国同类指标数字的比较,教育效果也很好。

地理课外活动是开展国情教育的好形式。它具有机动灵活、选题丰富的特点。结合学校实际,组织国情小 论文演讲、专题讲座、国情新闻和评论、影视观看、出黑板报等活动,还可以把优秀小论文送电台或广播 站、报社,向群众进行国情宣传。有些活动也可以与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联合进行,以求综合效益。

4.理论联系实际。把国情教育与省情、市情、县情和乡情结合起来。实践经验证明:乡土地理是进行国情 教育的重要手段,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起点。加里宁说:“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 。”家乡是人生的摇篮,是伟大祖国的缩影,在家乡这块沃土上,母亲的乳汁,家乡的清泉,乳水交融,哺育 着人们的成长,家乡的山水草木最能唤起爱乡之情。学生走出课堂,理论联系实际进行野外考察、社会调查、 家庭调查、参观访问,身临其境,直接感受到家乡壮丽的河山、丰富的资源、优美的环境、蓬勃发展的经济等 素材。使学生触景生情,爱乡、爱国之情油然而生。通过乡土教学,直接与学生周围的生活、生产结合,由点 到面、由近及远,从亲身感知体验到的乡情去联想国情,达到以知国到爱国最后报国的情感升华。在教育力度 上,构成了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为两翼的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

5.以新的质量观评估学习成绩。评估就是以某种有效和可靠的方法,对计划实施所产生的效果和影响进行 衡量、测定的过程。在地理教育中,有些评估单靠采用考试是难以获得的,如情感、意志、态度、行为等。然 而从现代教育观点来看,它们是学习成绩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这部分情感,评估就不能全面。而学 生思想意见的发表、行为的表现等终归要反映出来的。这些外部行为的表现和内心活动的流露,最充分也最真 实地体现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评估学习成绩的优劣,除了考试等定量测定外,还应看学生在地理教学中情 感的内化程度和国情知识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能力。如向社会作国情宣传时态度是否积极;对周围的地 理事物和现象能否用科学的人地观去观察、分析和应用;写的国情、国策等小论文观点是否正确,论据是否充 分等。总之,我们应努力探索和掌握地理知识、能力培养、思想政治水平三者结合的评估方法。

课堂教学,不单是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它还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因此,要求广大地理教育工作 者,必须善于发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充分发挥教学的德育功能。现实社会表明:在如何正确处理德育与 智育;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自然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关系上,历来是教育改革所触及的敏感区,也是不同教 育思想和不同教育流派形成纷争、对抗与碰撞的领域。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必须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善于 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择善而从,结合实际去进行创造,从教学的整体目标出发,在德育与智育之间寻求最佳 的结合点,使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得到合理、充分、有效的发挥。

让素质教育之花在地理教学园地上盛开!

字库未存字注释:

教育理论的功能范文第2篇

    21世纪我们面临的诸多挑战,归根结底是对国民素质的挑战,对教育的挑战。无休止应付考试的办法,是 不能提高国民素质的。用这种办法可博得某些家长的赞誉和某些领导人的首肯于一时,却可能在迎接挑战时要 打败仗。基础教育的当务之急,必须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众所周知,地理科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其教学目的是: ①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积极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他们学习地 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②使学生进一步受到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 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有关国情、国策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的教育。此外,还 应结合乡土地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使他们树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祖国建设成为社会 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雄心壮志。

    近几年来,地理教学在大家知道的种种原因误导下,往往产生重前轻后或只前无后的教学。对跨世纪人才 的培养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到了必须重视的时候了!

    课堂是现代学校教育的缩影。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中度过的,课堂教学理所当然应成为实施 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加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分辨是非的能力和优良的心理 品质的需要。80年代以来,国外“课程设计的人本化”和我国对素质教育的研究,作为教育改革的热点,已引 起现代教学论和当代心理学家的极大关注。贯穿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是课堂教学整体生命的一部分,与智育、 体育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直接发挥着导向、激励、调节和强化的功能。

    课堂德育是学校德育中最经常、最丰富、最有效、最现实和最活跃的一种形式。因此,加强和改进课堂德 育对实施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德育目标

    1.通过对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辽阔的领土、广阔的大陆架、丰富的资源、众多的物产、多彩的名胜古迹 、雄伟的名山大川等地理知识的传授,使学生了解祖国的伟大可爱。从而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 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

    2.通过对行政区划和香港、澳门内容的介绍,对学生进行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维护祖国统一的国防意识教 育和邓小平开创的“一国两制”重大意义的教育。从而增强对祖国统一大业必定实现的信心和决心。

    3.通过对新中国成立48年来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对外贸易、城市建设、江河治理、改革开放、人民 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讲解分析,来颂扬党领导的正确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 而激励学生树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指引全国 人民走共同富裕大道的坚强信念和建设四化的信心和决心。

    4.引导学生全面辩证地分析我国国情,如国土辽阔,资源齐全丰富;但人口众多,增长过快,人均资源的 占有量较少;经济发展迅速,但环境污染、资源被破坏严重等等。使学生初步树立起正确的人地协调的观点, 懂得按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的道理,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 逐步树立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

    5.通过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我国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也常受多种自然灾害的影响。我国在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基础设施薄弱,与经济发达的国家相比,仍还有较大差距。新中国成立 48年来,我国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等得到很大发展,布局逐步趋向合理,但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沿海和内地、平原和山区的经济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问 题,需要做大量的趋利避害工作。从中意识到作为一个中国公民肩负的重任,加深对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艰苦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产生立志建设好祖国的强烈责任 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为使爱国热情转化为爱国的行动创造条件。

    6.通过对人口政策、民族政策和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等法规的宣传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国情 是制定国策的依据,确信国策、法规的客观性、科学性和正确性,从而提高学生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自 觉性。激励学生为创建一个清洁、优美、安静的生活环境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7.通过对本省(直辖市、自治区)地理、乡土地理知识的讲解和实地考察,社会调查、家庭访问,使学生 了解家乡,从而萌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之感情,培养他们立志为家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身的崇高思想。

    教育原则

    1.紧扣教材,寓德育于地理知识之中。地理德育是在地理知识的传授、地理能力的培养中渗透的。认识国 情就要认识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就要了解地理环境既有向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必 需的场所和物质来源的作用,又有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制约的作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既有保护利用也有 破坏污染作用的辩证关系;就要明确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中,人是起主导作用的,只要人类能正确认 识自然,合理利用和改造自然、保护环境,使人地关系朝着有利于人类和生产的方向发展,形成良性循环。这 些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中蕴藏着的极为丰富的德育因素,就构成了地理知识学习过程与德育情操的培养 过程的一致。只要教育者在品格方面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强烈的事业心和优秀的心理品质去影响和感化学生 ,做到有机渗透、有意渗透、有情渗透,便能充分发挥教材内容的德育价值。通过地理知识的传授,去有意识 地感染学生的心灵,使教学过程既顺理成章,又具有强烈的教育作用,融德育、智育于一炉。决不能脱离教材 ,补充与教材无关的内容,勉强说教,把地理课变成政治课、历史课或其他课。

    2.实事求是,正确导向。在地理教学渗透德育过程中必须运用辩证的教育方法。一方面利用自然条件的优 势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在新旧社会对比和中外对比中,充分发掘国情优势,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 自信心。当前,要特别注意克服那种一切不如外国好的民族自卑感和崇洋媚外思想。另一方面,对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工作失误,不能采取回避或报喜不报忧的态度。相反,应把困难讲清,问题说明 ,以激发学生改造自然、克服困难的雄心壮志,鞭策他们从小刻苦学习,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医治祖国 大地的各种“创伤”而努力奋斗,使学生产生忧国、富国、强国的崇高情感和树立报效社会主义祖国的远大理 想和抱负。

    3.开展多种形式的生动形象教育。通过地理知识的传授,去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道德品质,是 一项长期的、潜移默化地艰苦工作。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征,枯燥乏味的说教是难以奏效的。必须讲究 方法,把握时机,适时适量,有的放矢地开展国情教育。除了运用幻灯片、图片、电影、录像等教学工具外, 根据需要还可以采用算账法进行教育。如讲我国人口问题时,单讲人口基数大,增长过快,已严重制约着我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不够的,如采用算账法,效果会好得多。国家计生委主任彭pè i@②云1991年4月在一次讲话中指出:如果按1970年人口增长率推算,从1971年以来的20年间,全国少生了约 2.4亿人口。”若按1986年的消费水平推算(抚养一个儿童到16岁,所需抚养费,农村为6600元,城市为18740 元),少生2亿多人口,最少也要节约8500亿元,比1986年国民收入(7790亿元)还多710亿元。拿这些钱用于 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改善职工的住宅条件,提高职工的工资水平,扩大企业的再生产等方面,其发挥的社会 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任何一个生产部门所无法比拟的。向学生介绍这段讲话之后,这时,再问对人口问题该怎么 办?学生自己也能正确得出结论:必须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有时,可运用数据、图表等手段,进行 定量分析,进行各国同类指标数字的比较,教育效果也很好。

    地理课外活动是开展国情教育的好形式。它具有机动灵活、选题丰富的特点。结合学校实际,组织国情小 论文演讲、专题讲座、国情新闻和评论、影视观看、出黑板报等活动,还可以把优秀小论文送电台或广播 站、报社,向群众进行国情宣传。有些活动也可以与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联合进行,以求综合效益。

    4.理论联系实际。把国情教育与省情、市情、县情和乡情结合起来。实践经验证明:乡土地理是进行国情 教育的重要手段,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起点。加里宁说:“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 。”家乡是人生的摇篮,是伟大祖国的缩影,在家乡这块沃土上,母亲的乳汁,家乡的清泉,乳水交融,哺育 着人们的成长,家乡的山水草木最能唤起爱乡之情。学生走出课堂,理论联系实际进行野外考察、社会调查、 家庭调查、参观访问,身临其境,直接感受到家乡壮丽的河山、丰富的资源、优美的环境、蓬勃发展的经济等 素材。使学生触景生情,爱乡、爱国之情油然而生。通过乡土教学,直接与学生周围的生活、生产结合,由点 到面、由近及远,从亲身感知体验到的乡情去联想国情,达到以知国到爱国最后报国的情感升华。在教育力度 上,构成了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为两翼的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

    5.以新的质量观评估学习成绩。评估就是以某种有效和可靠的方法,对计划实施所产生的效果和影响进行 衡量、测定的过程。在地理教育中,有些评估单靠采用考试是难以获得的,如情感、意志、态度、行为等。然 而从现代教育观点来看,它们是学习成绩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这部分情感,评估就不能全面。而学 生思想意见的发表、行为的表现等终归要反映出来的。这些外部行为的表现和内心活动的流露,最充分也最真 实地体现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评估学习成绩的优劣,除了考试等定量测定外,还应看学生在地理教学中情 感的内化程度和国情知识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能力。如向社会作国情宣传时态度是否积极;对周围的地 理事物和现象能否用科学的人地观去观察、分析和应用;写的国情、国策等小论文观点是否正确,论据是否充 分等。总之,我们应努力探索和掌握地理知识、能力培养、思想政治水平三者结合的评估方法。

    课堂教学,不单是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它还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因此,要求广大地理教育工作 者,必须善于发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充分发挥教学的德育功能。现实社会表明:在如何正确处理德育与 智育;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自然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关系上,历来是教育改革所触及的敏感区,也是不同教 育思想和不同教育流派形成纷争、对抗与碰撞的领域。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必须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善于 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择善而从,结合实际去进行创造,从教学的整体目标出发,在德育与智育之间寻求最佳 的结合点,使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得到合理、充分、有效的发挥。

    让素质教育之花在地理教学园地上盛开!

    字库未存字注释:

教育理论的功能范文第3篇

一、学校地理教育能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成长

学校的地理教育寓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政治内容,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1.能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①通过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学校地理教育具有进行国情教育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有着十分丰富的国情教育内涵。加强国情教育,目的是使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祖国。使学生既认识我国自然环境条件的优势和建国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又要认识我国自然环境条件的不利之处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使学生既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又产生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②通过乡土教育强化爱国主义思想。

乡土地理教学,既有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爱乡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对家乡建设成就的切实感受和存在的不足可激发其改变家乡面貌的决心。这样,由点到面,由近及远,使学生从切实感受体会中逐渐树立坚定的爱国主义思想。

③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的了解,坚定学生跟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学校地理教育能充分利用所学内容弘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学生明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并从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中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2.能加强国际意识,深化全球观念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在地理教育中都注意把本国和世界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本国发展与国际社会的关系。通过地理教学,使学生初步树立全球意识。

通过对世界各国自然环境和经济概况的了解,使学生初步树立参加世界经济交流和竞争的国际意识。

通过对我国和世界各国的比较,使学生认识我国虽是世界大国,但目前仍然是个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初步树立献身祖国为四化建设做贡献的观念。

3.能通过科学的世界观、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教育,使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具体化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辩证关系。特别是人地之间存在的辩证关系,以及资源、人口、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在当代学校地理教育中尤为重要。

80年代以来,我们在地理教学中用“人地关系协调论”的辩证观点教育学生,使我们正确认识自然规律,懂得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要与环境相协调,不能用掠夺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手段,去获取短期经济效益而贻害子孙后代。

通过学校地理教育,树立学生科学的世界观、环境观、资源观和人口观,使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具体化,对于提高学生认识自然、认识世界和改造自然、改造世界的自觉性,其作用无疑是深远的。

二、学校地理教育能提供丰富的地理知识并发展学生智能

地理教育的基本内容十分广泛,我国历史上向来把“知天文、晓地理”作为博学多才的象征,直到今天,地理教育的内容仍然包括天文学和整个地球科学体系。学生通过地理教学,可以获得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多方面的知识。

1.人们生活在地理环境中,日常生活需要很多地理知识

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是从地理环境中获得的,只有认识、了解地理环境发展变化的规律,才能更好地从中取得更丰富的物质财富。特别是当前,我国正在加强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学生在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之前,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2.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也需要一定的地理知识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其各项生产活动虽然各有特点,但处处都可以看到自然条件对这些生产活动的影响。地理教学涉及我国的土地类型、水热条件,森林草场、天然牧场等各种自然资源条件,学生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特别是通过乡土地理了解自己的家乡状况,对将来从事农业、林业和渔业生产都是十分有利的。

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地理教学要讲授各种工业的地理分布、原料来源、燃料和动力的供给、交通运输条件、产品的供销,以及各种工业与自然条件的联系等。学生通过地理教学掌握这些知识后,对将来参加有关工业的生产活动都是十分有益的。

地理教学还涉及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管道运输和各种交通路线的地理分布和交通枢纽等内容,对学生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知识。

不断扩大了的改革开放新格局,促使了通讯、邮电、商贸、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这些工作虽然性质不同,但它们都需要一定的地理知识,特别是地图、地名知识和各种交通路线的地理分布知识等,这正是地理教学特有的基本功能之一。这些知识,无论对学生今后择业,还是尽快提高劳动者的素质都是不可缺少的。

3.地理教育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地理教育是现代人的综合素质不可缺少的教育途径之一。从现实生活来看,任何一个现代职业几乎都需要程度不等的地理知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不论是管理者、生产者还是消费者,他们都应具备程度不等的地理观念、地理思维和地理知识。

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理教育在培养人们经济意识和经济能力方面有着特殊的功能。②在商品市场的竞争中,人们要通晓商业行情、需求、文化信息、区域的交往与联系,以及对市场的预测,这一切都与地理信息相关。

③资源的开发利用、运输、购销、国内外市场的分析以及旅游观光等,地理知识也都显示着其强大的生命力。

转贴于 4.地理教育还为升入上级学校的学生,打下必要的知识基础

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学生在中小学应学好包括地理在内的各种基础课程。中学地理教学,一方面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对学生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提供必要的地理知识,另一方面也对学生学习与地理有关的专业,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在科学文化发达的现代社会里,要想真正精通一门专业,并作出较大贡献,就必须在中学阶段打好坚实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等院校的培养质量,才能为国家培养出高质量的专门人才,担负起“四化”大业的重任。

5.地理教育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地理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智能。在开发学生智能中,地理教育的功能主要有:

①每一个地理综合体的形式,都是由各种地理事象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结果。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各种地理事象的层层剖析,使学生认识它的组成,然后再加以综合,归纳,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归纳问题和进行综合的能力。

②地理教学重视对区域整体的分析研究,重视对各地区地理特征的相似性、差异性的比较、分析,有利于学生观察、理解、记忆、对比分析等能力的培养。

③地理教学重视野外观察、考查、气象观测、参观工业生产流程等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及地理测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等地理技能的重要途径。

④地理教学重视地图的运用。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分析、填绘各种地图,对发展学生的多种认识能力,读图、绘图能力都有着重要作用。

三、地理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审美教育是普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地理教育在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方面亦有其独特的作用。

地理教育能使学生通过对丰富多彩的地理事象的认识、了解,发掘地理景观的美,从而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地感染学生,熏陶学生,引起美感,进而构建美的心灵,达到美育的功能。

1.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美感特征

学校地理教材中千姿百态的地理景观,能使学生形成不同形态的美感。就自然景观来说,如山体的雄伟美、峡谷的幽深美、山川的秀丽美、山石的奇特美等。

五彩缤纷的地理景观,会使学生感受到极为丰富的色彩美。如姹紫嫣红的花草树木,光彩夺目的朝晖夕阳,晶莹光洁的冰雪雾淞,绚丽斑驳的鸟兽鱼虫,光泽艳丽的矿物结晶,红黑褐黄的土壤岩石,七彩纯正的霓虹佛光,幻化迷离的海市蜃楼,以及色彩缤纷的宫殿、服饰等,都以其特有的色彩给人以美感。

地理景观里一些相对运动中的景象,呈现出动态美的特征。例如,奔腾的江河,潮汐的涨落,跌落的瀑布,飞溅的浪花,火山的喷发,云雾的变化等,运动着的地理事物,无不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2.地理教学语言富含形象生动的语言美

世界上众多的地理事象、地理景观,绝大部分不能为学生直接感知,更多的还要靠教师倾注感情的语言。一个善于讲课的地理教师,能用清晰、明快、生动、通俗易懂的地理语言,绘声绘色地讲授,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不仅能紧紧抓住学生求知的心灵,提高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学到丰富的地理知识,而且也是很好的艺术美的享受。

3.丰富多样的地理教学手段,会给学生以艺术美的教育

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地理教师不仅能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打动学生的感情,诱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会用不同程度的教态美、语言美、板书美、板图板画美、教具美等来表达地理学科特有的自然美及和谐统一的韵律美。

地理教师工整、流利的教学板书,会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地理教学板图、板画,会使学生领略美的风味;丰富多彩的地球仪、教学挂图、地理画片、地理模型、地理标本等,可使学生体验美的情趣;教学影视中呈现的一幅幅绚丽多姿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画面,也同样具有美的魅力,会深深地留在学生们记忆的年轮中。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提供大量异国他乡的、学生无法直接感知的地理事象;可将缓慢发生的地理过程在短时间内呈现;可将宏大无比的山川林野,缩小到几十平方厘米的荧屏中;还可将世界各国的旖旎风光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些更增加了真实、新颖、趣味特色,使教学环境和气氛更加生动优美。都会使学生在感受美、鉴赏美的愉悦条件下获得丰富的地理科学知识。

4.通过地理课外活动进行审美教育

地理课外活动是地理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延伸。在活动中,除了扩大和加深地理学习的内容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训练,同时,又可以在活动中进行形象生动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他们具有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四、坚定信心,切实加强学校地理教育

学校地理教育是学校教育系统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培养千百万“四有”人才的过程中,对于学生优良思想品质的培养,对于学生地理知能体系的建立,对于学生美育观念的形成,审美能力的提高,都起着巨大的作用,学校地理教育应该不断加强。

最近,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学校地理教育遇到了很大的困难,造成了地理教育界部分同志思想的混乱、严重地影响着地理教育质量的提高。

教育理论的功能范文第4篇

Abstract: It becomes an urgent problem drawing concern of whole society that how to create good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get educational relationship into shape, clearly divider educational responsibilities and select scientific educational way and method. Some schools require patriarch keep a dairy and read and comment on it by teachers to play a role of patriarch dairy's educational function.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ory of developing patriarch dairy educational function, and then put forward the theory of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theory of educational relation, theory of educational extrude, theory of educational goal, combination of recessive education and dominance education, combination of encouraging education and frustration education and theory of educational responsibilities.

关键词: 教育功能;家长日记;家长教育;开发

Key words: educational function; patriarch dairy; parent education; develop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6-0186-02

基金项目:2009年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编号:09-YGH230)《开发家长日记的教育功能之研究》。

作者简介:杜爱文(1970-),男,湖北嘉鱼人,宁波大学职教学院教师。

0 引言

教育改革在深化,提高教育质量是恒久不变的主题。特别是当前的形势是:经济在发展,政治改革在深化,社会在变迁,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在融合,社会成员间难免会产生一些社会矛盾,甚至这些矛盾会冲击原有的秩序,这无疑会剧烈地影响到教育,尤其会影响到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理清教育关系、明确划分教育责任、选择科学的教育方式、方法等等已是全社会迫切关注的课题。要求家长认真做好教育日记,并开发教育日记拓展出许多意想不到的教育功能,已有许多成功的实践,基于此,拟寻求并探讨开发家长日记教育功能的理论问题。

1 教育环境论

教育环境是贯串于教学过程中的影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生理(生物)、物理(物质)与心理(精神)因素的总和。从主体构成来看,它包括教师教的环境和学生学的环境两部分。从内容构成来看,它包括生理环境、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三个部分。其中,生物因素为内环境,物理和心理因素为外环境。生理环境指自身的生物特点,如健康状况、大脑发育、年龄和个性等。物理环境指教育环境中有形的、静态的硬环境部分,如教学场所、教学设施、班级规模、座位编排和自然条件(声、光、色彩、温度、气味)等。心理环境指教育环境中无形的、动态的软环境部分,如人际关系、教学气氛、群体规范、班级文化和社会信息等。维护良好的教育环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许多精力和时间。教育者(包括教师和家长等社会成员)要从心态、情态、语态、仪态、姿态等方面悉心对待教育对象。古代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教育环境对于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孟子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和他有一个睿智的母亲是分不开的。让家长做教育日记就是希望家长们像孟母一样认识责任并肩负责任,承担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的义务。班主任通过阅读家长日记就能了解班级里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并尽可能在班级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2 教育关系论

教育关系是教育中最基本的关系。教育关系不同于一般的实践关系,而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关爱、引导和精神唤醒。教师是教育关系的主要实现者,师生关系主要是教育关系。基于教育的实践性质,作为教师就必须具备对教育关系的明确认识。针对未成年人的教育而言,可以说教育关系普遍存在于成人和未成年人之间,蕴含于实际的养育生活及其他的生活方式中。教育的实践本质要求教育关系必须是有意识的促进孩子的成长。实际上,在成人和孩子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关系,只有有意识地指向孩子的发展的关系,才能叫做教育关系。而活动的目的不在于孩子发展或者是无意之举就不能称之为教育关系。有时大人只是为了某个实际的目的却无意中促使了孩子的成长,但这样的一个无意识的过程却并不能称之为教育关系。教师是替代父母去实现教育关系的人,替代父母去实现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教师职业之所以存在的根本。如果一个教师没有履行对孩子的教育责任,没有担当起替代父母的职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做教师就意味着追求教育关系的实现。师生关系的根本是教育关系,这也是师生关系区别于一般人际关系的实质内涵之所在。家长日记是家校沟通的纽带,家长日记将家长的记录、班主任的批阅、学生的阅读三者揉合成一体,更为清晰地反映了教育关系。家长日记将每一个教育活动及教育关系进行清晰地展现。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家长日记中了解到学生在家庭里的教育关系状况;另一方面,家长可以通过家长日记中班主任的批阅了解到学生在学校里的教育关系状况。

3 教育立体化论

教育是一个开放、现实、全方位的社会活动,学校、社会、家庭三者应当紧密联系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说,家校合作是当今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题。对于家校教育的联系与配合,其途径和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家访、电话、网络班级论坛、家长会、家校联系本等等,这对于教育者很有启发和借鉴意义。但是林林总总的家校沟通,缺乏家校沟通的有效性。而请家长写日记,记录孩子成长的足迹,让老师参与点评,可有效地链接学校、社会、家庭,把学生受教育的立体环境真实地反映出来,从而,学校、社会、家庭三方统筹起来,能切实可行地为教育好学生提出适宜的举措。

4 教育目标论

教育目标是指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是培养受教育者的总目标,就是学习者结束学习过程时的可观测的行为变化的具体表现或可评价它的实现程度的学习结果。教育目标是根据人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教育活动所规定的目的、方向和要求,是教育活动的结果所应达到的标准、规格和状态。可以认为,教育目标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首先明确教育目标,才能更深刻地领会到课程的理念和如何提高教学质量。针对学生的教育目标而言,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应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而且存在一个黏合的过程。家长日记需要记录学生家庭教育状况、家长的体会、心得、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还会反映教育的社会环境状况,所以能全面反映这个黏合过程。

5 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论

为什么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要相结合呢?首先,这是因为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强调科学理论知识在人们头脑中不会自发产生,必须坚定不移地进行灌输性的显性教育,即明确告知;另一方面在方法上不能只用书本教育学生知识的方法,主张生动活泼的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强调要寓教育于组织他们参加日常实践之中,特别还强调充分发挥板报、电视、视频、课间活动等的作用,把它作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载体。其次,这是现实的客观要求。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社会对学生的诱惑力加大,学生的个性意识增强。有一些学生只贪图眼前享受,不重视科学理论知识的学习,误认为知识不能带来实惠。在这种状况下,仍然要坚持显性教育,这一点绝不能放弃。然而也要看到,究竟时代变化了,教育对象不同了,不能只简单采用硬性灌输等粗暴的显性教育的方法,而应与隐性教育方法相结合,采取多样化的、生动活泼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再次,这是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活动规律所要求的。学生的思想和活动的基本规律是学生的行为受其思想的支配。而支配学生行为的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客观环境和条件的反映。这一规律要求改变学生的思想和观念时,根本的办法在于改变环境。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客观的教育环境,再加上坚强有力的显性教育,从而能更好地提高教育效果。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中均包含有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哪一方是隐性的,哪一方是显性的,什么时候隐性,什么时候显性,都并没有明确的分工,只有传统的流传而已,所以往往可能出现不够和谐的情况,这就有必要通过家长日记这种有效的载体进行分工、确认,对教育关系进行调整,使之和谐。

6 鼓励教育与挫折教育相结合论

鼓励教育是最好的教育,但鼓励不是绝对的,不是不需要挫折教育来辅助的,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教育者更需要实事求是,更需要灵活的措施,当然不能走极端,提倡鼓励教育,就不管鼓励起不起作用都去用,也不管效果和结果如何一味地只用鼓励教育。如果鼓励教育失效,也可以用挫折教育,如果挫折教育的效果好于鼓励教育,那么我们还可以多用几次挫折教育,但挫折教育的前提是不能让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受到伤害,挫折教育是为了震慑,目的是让学生知错改错,让学生认识到错误并且牢记在心里,而不是为了压服学生、征服学生,或者是让家长、教师出一口胸中的怨气,当然也不是让学生受皮肉之苦,让学生从此产生畏惧。总之,偏信其任一种教育方法,都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只有将这两种教育方法有机地结合,才能更好地提高教育效果。其实,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中均包含有鼓励教育和挫折教育,哪一方应当进行鼓励教育,哪一方进行挫折教育,什么时候进行鼓励教育,什么时候进行挫折教育,都并没有明确的分工,所以往往可能出现教育过度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等情况。这就有必要通过家长日记这种有效的载体等有效途径调整教育关系,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对教育方式、方法的运用进行调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 教育责任论

教育责任的主体与客体的界定其实并不难,要强调充分发挥上级主管部门、教育督导以及本地党政首长、监督部门等责任主体的作用,还要发挥人大、司法机关以及家长、师生、媒体、公众等责任主体的作用。在责任主体确认方面,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对上级主管部门、本地各教育行政主体与教育行政部门及其下属单位(包括学校)、部门内部集体与个人等如何承担教育责任都有具体的法规依据界定。在确立科学的教育责任客体方面,要积极借鉴参照已有的相关责任客体的经验,还要体现教育责任客体的特征,尊重教育规律,讲求责任划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分清教育责任管理主体方面,以学生安全、教育公平等为责任重点,黏合多元的责任主体的要求,注重追究、支持与奖励相结合的机制。对未成年人的教育过程来说,家长日记是划分教育责任的最原始材料之一,也是目前来看最好的材料之一。网络材料的不稳定性、虚拟性决定了其功效低下;口头材料的无据性的特点决定了它很难成为调整责任关系的标准。因此要求家长认真做好家长日记,学校老师做好批示,并妥为保存,是确认未成年人教育的责任过程,也是划分教育责任的最原始的依据之一。

参考文献:

[1]刘宇泽.儿童家庭教育合作学习模型.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9年6月.

[2]赵银生.我国教育行政部门问责制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4月.

教育理论的功能范文第5篇

“易班” 教育功能 实践探索

网络时代,学生之间交流的网络化已经成为具有时代意义的独特常态。这不仅对网络时代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也孕育着创新的机遇。利用互联网所进行的教育工作,已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易班”——一种新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师生网络互动平台,随着它的诞生、运行和不断完善,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吸引越来越多的师生,被广大学生热捧。因此,利用“易班”平台开展教育引导工作是一项重要命题,其理论与实践意义不容忽视。

一、“易班”的网络功能特性

“易班”建设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具有可支持的、成熟先进的技术系统,以自身强大的功能和独有的网络功能特性吸引着广大师生。其内在功能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丰富性

“易班”设有互动社区、IM即时通讯、新闻、相册、校园应用、论坛、邮箱、网盘、博客、掌上“易班”、微博、通讯录等丰富多彩的功能板块,方便师生进行网络互动活动。

2.集成性

“易班”整合了BBS功能,吸收了人人网、微博、QQ等社交网络的优势,集各家网站所长,具有丰富的个人空间,实现相册上线,增加个人收藏、侧面动态导航、视频分享、信息举报、贴文转发功能,针对信息量繁杂的网络现状进行信息的有效筛选,满足学生青睐分享的心理,紧跟并引领当代学子的新潮与时尚。

3.便捷性

“易班”开通博客系统、手机短信功能,推出微博、手机“易班”,使得师生进入“易班”简单快捷,便于学生娱乐、交流、浏览或工作。

4.时代性

“易班”应用云计算技术、即时通讯工具,使资源共享更加开放,更加迅捷,可以将很多优秀的教育资源进行统一整合与分享,满足学生网上轻松学习。

5.独特性

“易班”所实现的无缝对接的窜台互动,满足了同学们在“易班”上寻找老同学、认识新朋友、结交知己的人性化需求。尤其,在“易班”平台,可以创建完善的班级管理系统,使师生交流更有意义;还可通过“设立班级群组”功能,使“易班”成为第二课堂,成为师生的另一个共同的家。

6.纯洁性

“易班”采用后台实名制注册,线上显示昵称,能对学生发帖、转帖中不良信息进行有效监管,同时,“易班”平台只针对师生,人员构成单一,素质修养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沟通者之间都具有良好的道德规范和操守,使得师生在虚拟世界畅游中减退防卫心态。

7.朋辈性

“易班”既是教师工作的依托平台,借此能够更了解并亲近学生群体的喜好,也是学生群体活动的平台,共同的年代与相似的经历,更容易激发心灵共鸣,更能做到彼此安慰与激励。这些特性集中反映了建设者的定位与目标,就是要把“易班”建设成为师生网络互动社区和学生的精神家园。

二、“易班”教育功能的独特优势

引入“易班”网络互动平台,通过深入宣传和努力推进,学生对“易班”从最开始的“接受”到现在的“热衷”,他们活跃在“易班”平台上,开展大量的线上线下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包括师生之间日常事务、管理信息的传递,还包括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思想情感交流。“易班”正逐渐发展成为以人的关系为核心的社交互动社区、师生群体思想情感交流活动的重要场所。随着学生群体思想情感交流场所的网络化转移,我们的教育工作必然需要及时跟进,才能与时俱进,做出实效。从上海市初建,出沪后在一些教育单位开展试点,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易班”已经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在西华大学,已近四万人注册,每天线上的各种网络行为(发帖、博文、图片、评论、下载等)数以万计,“易班”已成为一个极受欢迎的师生网络互动交流社区。在“易班”平台上,如何用先进的思想理论对学生的言论进行正确引导,用正确的政治思想观点、立场、态度去占领“易班”阵地,掌握话语权,成为教育工作者们面对的新挑战。

“易班”作为以学生为主导的师生网络互动社区,带给师生丰富便捷的沟通方式、表达渠道以及创意舞台,以其强大的网络功能和网络应用,使学生的学习生活进一步与网络时代接轨。正因如此,利用“易班”开展的学生教育,促进学生品性养成和健康成长,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具体表现如下。

1.强化阵地意识

“易班”建设,以其明确的价值功能——师生网络互动社区,彻底改变传统网络阵地意识不强的特点。建设“易班”的目的,就是要为数字化成长的学生带着对网络的部分嵌入、黏着、依赖,提供一个既可靠便捷、又能充分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网络阵地。可见,“易班”强大的教育阵地功能,能引导学生人格的不断成熟。

2.组织监管给力

“易班”建设、运作及完善,需要依靠强大的组织力量来推动,引入“易班”的教学单位,不仅需要成立组织工作机构,还需配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设“易班”工作站和班级管理员,负责抓“易班”的建设和维护。这样不仅确保了专门人员对教育情报信息的搜集,还提高了对“易班”网络的控制力,对有害信息的屏蔽力。管理者牢牢掌握对“易班”的“制网权”,促进“易班”上活跃的网络资源能够得到有效整合,去芜存菁,在保留原则性容忍度的基础上,使“易班”成为学生学习、生活、情感、心理相关的资讯交流平台,以其贴切性和权威性来服务于学生的发展性需求。

3.互动交流活跃

启动“易班”试点后,“发状态”、“刷微博”、“留言”、“私信”、“@我”成为校园师生之间流行的网络用语。他们在“易班”平台上,更愿意去发现生活中的风景,并乐于分享,享受围观。他们通过发日志、发状态、贴照片,记录生活感悟、阐发观点见解、反映情绪状态,并深切地渴望获得他人的关注、回复。而身边的同学和老师同时在线,因为彼此熟知,及时给予回应,交流体会,这种自我叙述和他人阅读之间的秒速链接与反馈,使学生的渴望和期待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满足。这些活跃的交流互动,不仅促使学生迸发探索自身潜力的勇气,还会激发其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在探索与思考后,学生在“易班”上所做的自我叙述,既对自己是一种自审,又给同龄的阅读者带来启迪。

三、“易班”教育功能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易班”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校以往“点对面”的单向信息传播方式和传统的以课堂为主的教育模式,深刻影响着学生的思想、精神和心理各层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对的是最具活力和时尚感的青年学生,我们必须关注时代变化,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努力培养具有较高政治素质、较强综合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人才”[1]。利用“易班”平台对学生进行的引导教育,就是要研究怎样将学生教育信息的制作、传播及控制融入“易班”建设实践中,借助“易班”平台强大功能的发挥,实现用正确、丰富、生动的网络信息熏陶学生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信息素养,使之成长为符合社会主义社会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养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如何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进行探索。

1.发挥“易班”强大功能,用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引导学生

对学生开展教育引导工作,就是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优势,来引领学生全面成长。“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即规定性和指向性。就是在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关系中,有一种事物或现象居于主导地位,对其他事物或现象起着指导、引导、领导、统领的作用,规定着其他事物或现象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而规定着由这些事物或现象构成的整体系统的性质和走向”[2]。

师生在“易班”上发帖、写博客、上传日记、发表讨论、交流信息等网络行为呈现多样化,涉及内容广泛。但是,经过分析和归纳,学生在“易班”上的网络行为所涉及的内容大致分为学生个性心理特征、职业生涯、心理情感、公共事务、时政要闻评述等方面。坚持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目标要求,教育工作者面对学生在“易班”上的网络行为及内容,要遵循分类指导原则,针对不同的行为、内容,发挥教育的主导性,提供相应的专业指导,引领学生积极上进和健康发展。

2.发挥“易班”理论阵地作用,用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学生

“易班”作为师生互动社区,不仅是学生事物管理平台,也是管理者理论与探讨的阵地。“易班”各级管理者要利用对“易班”平台信息的控制权,适时地引进先进的政治理论,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的政治素质。政治理论的学习与传播,目的就是要把政治理论形态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政治主张、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态度和政治方法。在“易班”上理论,必须转变传统单向模式,建立线上互动和线下交流机制。理论要择机而行,要能增进与学生的网上互动,引起学生的思考与共鸣。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就要熟悉网络技术、“易班”及其功能,提高自身网络素养和网络洞察力,善于从学生的网络活动和网络表达中洞悉学生的政治诉求与价值取向,科学的政治理论去引导,并用贴近学生的网络语言解读科学理论,从而启迪思考,引发讨论,产生共鸣。同时,要加强与学生的线下交流,对在线交流进行强化。通过网上互动和线下交流,变说教为引导、建议、提醒,帮助学生坦然正确应对网络世界多元化思想与价值的冲击,确保学生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正确性及清晰度,促使学生在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和谐共生中逐步探索自我,平衡自我,完善自我。

3.建立“易班”的“诉求—回应”反馈机制,引导学生正确网络表达

网络打通了学生网络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政治的渠道。学生在“易班”平台参与公共事务、社会政治中所呈现出的网络表达特征为批判性、从众性和自我矮化性等。对于未步入社会、思想相对片面的学生群体,集体性批评往往可以引发共识,也容易导致盲从并发表有失偏颇的言论。从众情绪往往会造成对事件当事人过分质疑和调侃,形成网络“软暴力”,给当事人的生活和精神造成多层面冲击,甚至打破道德的底线。自我矮化是学生对社会发出无奈的叹息与灰色的调侃。“这类现代阿Q式的表达往往很吸引眼球,容易被认同并传播,而发起者又得到一种畸形的自我满足感。”[3]要消除网络行为的负面影响,引领学生进行正确的网络表达,也是依托“易班”平台进行的教育引导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工作者要利用“易班”班级模块,召开班会,开展社团活动、讲座等,开展经常性的网络道德和法律意识教育,提高学生的“网商”,引导学生共享信息并理性判断,在理解学生在社会主流文化容忍度内抒绪的基础上,加强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传播和解读,避免学生将恶搞当成真相,将泄愤当成正义。同时,尊重学生的主体表达,在公共事务、社会热点、国际焦点等讨论中“建立‘诉求—回应’的反馈机制”[4]。以平等的沟通取代单向灌输,用透明的真相诚恳回应学生的围观与质疑,利用“易班”及时信息,从而获得理解,建立信任。

依托互联网应用而诞生的“易班”交流互动平台,使教育始终保持吸引力、感染力,变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开创了网络时代教育探索的新局面。

————————

参考文献

[1] 魏占玲.私媒体与公教育.高校辅导员,2012(6).

[2] 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 夏雅敏.大学生网络表达特征及引导对策.思想理论教育,2013(1).

教育理论的功能范文第6篇

我们常常为一些教学问题感到疑惑,例如:为什么学生喜欢听歌、能大段的背唱歌词却无法完成一首诗歌的背诵?为什么有的学生注意力无法集中在学习中,却能将班级卫生安排处理得井井有条?为什么学习成绩困难的学生能将一台元旦晚会办得有声有色?为什么在课堂上学习戏剧他们昏昏欲睡,而在排演戏剧时可以主动放弃午休时间?为什么有的教师认为文化成绩不好的学生就不是好学生?……

美国著名教育学及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这个观点足以用来说明上述学生出现的问题。加德纳提出,人类至少存在八种智能,分别是语言智能、逻辑一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以及自然观察智能。每种智能代表着一种区别于其他智能的独特思考模式,而这些智能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

而我们现在的教育状况是单纯依靠使用纸笔的标准化考试来区分学生智力的高低,考查学校教育的效果,甚至预言他们未来的成就和贡献。加德纳指出,“这是很片面的。这样做实际上过分强调了“语言逻辑”和“逻辑一数学智能”,否定了其他同样为社会所需要的智能,使学生身上的许多重要潜能得不到确认和开发,造成他们当中相当数量的人虽然考试成绩优异,但在现实生活中却难以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不能否认,这些不利于学生未来发展的状况大都是由多元智能评价体系在中国现行教育中的缺失所造成的。

二、学业不良生的“成功教育”实践

值得庆幸的是,很多学校和机构一直在认真关注这一教育现象,并在“多元智能”评价体系上做着积极的实验和探索。

黄石三中是较早开展学业不良生“成功教育”的国家研究课题的学校之一,心理咨询课程也一直在这样的成功班级中跟进。

黄石三中在对学业不良学生开展成功教育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探索出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有效性及可操作性的“3356”操作实施模式,即合理调控“期望、机会和评价”三大影响源,综合运用心理干预、学科渗透和行为训练三重干预策略,围绕学生成就动机的激发、成功策略的传授、表现能力的提升、成功心态的调节及成功个性的塑造等五大成功心理素质的培养目标,注重从隐性课程优化、学科课程渗透、成功心理素质训练、个别心理咨询与辅导、德育和班主任工作渗透以及活动课程(特长培植)六条主要途径全方位落实干预举措。

在这种“成功教育”模式的指导下,学校首届“成功实验班”就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一举打破了“差生”不能上本科的“魔咒”,而且创造了考上一类8人,本科26人的奇迹。

无疑,黄石三中用鲜活的实例证明了“成功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不过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这样的“成功教育”只是针对学业不良生而设计的。这只是局部的教育现象而已!下面的一些数据将告诉我们,那些学业优良的学生更需要加强一些领域的“成功教育”!不然,未来的他们也会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学困生”,而我们的“成功教育”就很难再冠以“成功”二字了……

三、多元智能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下面我将所带两个班级的状况辅以一些我测量整理的数据,加以横向比较,希望能使各位明白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由表里的测定值可以看出,B班学生乐群性、恃强性、兴奋性和敢为性远远高于A班学生。而这四项因素的特征表现里频繁出现“合作与适应能力特别强”、“愿意参加或组织各种社团活动”、“独立好强、活泼健谈、富有感情也易冲动”、“冒险敢为、少有顾忌”这些描述词,与所测数值十分切合。

相反,A班学生通常表现为“对人冷漠、宁愿独自学习”、“谦虚顺从,多迎合别人的旨意”、“行动拘谨、内省而不轻易发言,有时可能过分深思熟虑或近乎自满”、“羞怯不自然、拙于发言,凡事采取观望态度”,这些与表中较低的百分比一一对应。

如果将上述这些测定量值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相比对,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之间是有关联的。例如:A班学生的因素H(有恒性)就使得他们在学习效率和注意力上面优于B班学生,从而在每次学科测验中,A班的语言智能和逻辑一数学智能优于B班,尤其是逻辑-数学智能。而B班的因素F(兴奋性)和H(敢为性)的百分比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B班学生为什么能在“肢体-动觉智能”和“音乐智能”上远胜于A班学生。

上面这些数据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我们发现:一般老师所认为的成绩优秀的学生在有些方面几乎是空白。例如:A班学生的敢为性和B班相差53%,这可能意味着他们在“多元智能”里的“人际”和“肢体-动觉”两项里鲜有主动性表现,这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相反,有着很强敢为性的学困生会也因为缺乏聪慧性和稳定性,在未来的生存道路上难以避免的多走弯路。

四、数据背后的“新成功教育”

由此我们戏剧性的发现:将上述表格中他们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才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结果。如何才能这么完美呢?这让我想起多年前的“三好”、“五好”上来了!

1957年2月,在国务院扩大会议上发表题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继而在中废止了三好学生标准。在文化革命动乱结束后,学校共青团组织以“三好”为目标开展各种活动。“三好”被重新提出,并给予重申和肯定。

1982年5月5日,教育部、联合发出通知,公布《关于在中学生中评选“三好学生”的试行办法》规定“三好学生”的标准是:思想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在后来的教育实践中,“三好”逐渐发展成了“德智体美劳”的“五好”,并为大家所认同。

其实,先师孔子早已提出“因材施教”、“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多元化教育理论。“三好”、“五好”与其在本质上都是重视发展学生的多元潜力,也与西方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提出的“多元智能”或“三元理论”也是一致的,都是在强调个体智力差异现象的存在,我们应该允许其有存在的合理性!

既然如此,我要强调的是与以往所说的“成功教育”不同的概念。以往的“成功教育”单单指文化课差的学困生。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学生情况的复杂,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配合“多元智能理论”的科学解释,我们应该明确“文化课差的学困生”已然不是成功教育的唯一对象。新的成功教育的对象应该涉及所有学生,只是学困生、中间生和学优生的教育侧重点不同而已。

那么,明确了对象是全体学生后,废止单一的学生评价模式、建立多元化的学生评价机制成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五好学生”的开路石!

五、多元智能指导下的“新成功教育”

与以往历次课程改革以调整教材内容、课程设置为主不同的是,此次高中新课改不仅将在“必修和选修”、“走班上

课”、“废除一考定终身”等形式方面作出调整,其最终的目标是要使高中教育超越教育工具化的倾向,有机整合高中教育为升学和就业作准备的双重任务,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和生活作准备。

新课改中还提到“学生评价机制趋于多元化”:评价学生的机制将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是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实行学生学业成绩和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由此不难看出在这种变化背景中,我们更需要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成功教育的实施。

下面想以黄石三中为例,以“五好”中的“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做一些方法上的探讨。

在德:

在学校党、团组织的教育与引领下,学生党员的培养硕果累累。

学生自主成立紫薇星爱心行动小组。该小组先后三次成功募集善款近四千元,帮助了十几位贫困同学。07年成功募集善款四万余元,帮助一位身患重病同学战胜病魔重回校园。08年汶川地震后,他们自发来到街头,精心编排节目,现场撰写书法、泼墨作画、举行义卖,为四川地震灾区募集善款。

在智:

在湖北省中学生奥林匹克知识竞赛中,我校代表队从全省2008所学校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总决赛一等奖。

在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我校学生获湖北赛区全国一等奖,并以全省高中组第二名的成绩代表湖北省参加在上海举行的全国总决赛。

《三中校训》和《雏雁声声》双双被评为全国和湖北省最佳校内报刊一等奖,《雏雁声声》人选全国百佳中学生文学报刊。在第二届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中,由于我校学生的优异成绩,学校被中国散文学会和中国诗歌学会授予“冰心文学大赛创作基地”称号。

在体:

多年前,篮球队的队员为三中捧回了全国中学生篮球比赛一等奖的殊荣,现在每学期的篮球比赛中,我们依旧可以看到精彩的球技,而赋予个性的球队名称已使篮球在三中成为一种文化。

整个升旗的酬勤广场成了师生们的羽毛球训练场地,风雨无阻见证了三中人对体育的热情;文娱室里的乒乓球队伍更是络绎不绝,休息时间里忍不住去挥上几拍,在那里师生无界限,都是球友。

三中年年为国家输送优秀的空飞人才也在验证这“空军飞行员培养基地”的荣誉名不虚传。

在美:

我校四位学生在湖北省第七届黄鹤美育节艺术比赛中以一首小提琴合奏荣获高中组一等奖。

教职工书画摄影艺术展、新年圣诞音乐会、话剧之夜、英语角、音乐社、动漫社……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以锻炼。

在劳:

教育理论的功能范文第7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游戏;营养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200-03

国际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指身体没有疾病,它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三个方面。幼儿阶段是人的一生发展的关键期,同样也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期,当前我国特殊的家庭结构和不合理的教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幼儿心理发展过程中诸多问题的产生,通过幼儿园教育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突显出其重要价值。

一、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幼儿心理问题的扩大化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缩小化。当前幼儿园针对“心理问题”儿童,所采用的是一种医教模式,试图通过疏导、咨询和矫治使问题儿童摆脱问题行为,实施的是一种教育的补偿。更为严重的问题是为了突显心理健康教育的规模与效果,许多原本只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速度上、气质上、性格上的个别差异,被纳入了问题矫正的范围,把许多正常现象例如:任性、胆怯、进餐慢等误解为问题行为。在教师的心目中这些孩子成了“问题儿童”,随着针对问题儿童的相应言行的出现,由于儿童对自我的评价主要来自成人,这些儿童渐渐接受了问题儿童的帽子。

儿童心理发展中产生的有些问题原本是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成熟而自动消失的,但是当把本不是问题的问题作为问题对待后,这些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反而成为了问题。例如:为了矫治幼儿的偏食现象以牺牲幼儿的情感为代价,而强迫幼儿进食,导致幼儿呕吐,结果带来心理上更大的压力。即使教师精心采用情境法、角色转换法、模拟法和榜样法等来促使幼儿矫治那些所谓的不良行为,其结果也是看重即时效应而忽视长远效应,严重强化了孩子的自我否定心理。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未经过专门心理矫治训练的教师,以医教模式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具有潜在危险的。为此,改医教模式为教育模式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经之路。

2.教育问题、生理问题和心理问题混淆。教师所认为的一些幼儿心理问题,很少是真正的心理问题。有些与幼儿所处的生活、教育环境有关,可以用相应的教育加以矫正,例如当前由于家庭结构出现的独生子女现象导致的有关幼儿行为问题。有些可能与生理问题有关,需要医教结合来加以矫正,如先天性的脑功能障碍或生理失调导致的行为问题。有些是真正的与心理有关的问题,要用心理调节来加以矫正,如因恐惧、分离焦虑等产生的问题。相同的问题行为可以由不同的诱因产生,但是要解决这类问题行为要针对不同的问题根源。

当前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行为矫正,只重视问题行为的诊断,不重视问题行为产生的诱因,或者只重视问题行为的矫正,不重视诱因的消除与矫正,结果出现了不少虚假的教育效果。如一幼儿不喜欢喝海带汤,但是在老师的奖励与威严下艰难地喝下一碗海带汤,老师认为自己的教育很成功,但是却导致这名幼儿以后见到海带汤就呕吐。有些幼儿特别好动,总是静不下来,而且喜欢“捣乱”,吃饭乱跑,排队加塞,活动不遵守纪律。教师采取的个别教育方法一是通知父母,家园合作解决问题,二是在一日常规中给予特殊的规则约束,强迫其安静下来。由于教师对他的好动行为的特殊关注,幼儿无形中接受了较多的否定性自我评价。教师不知道这种好动是由于幼儿的平衡分析器的障碍所导致的。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应当是健康的教育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种医学模式,而应当是一种教育模式,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它的主动性,教育应当对健康人格起着塑造作用,而不是改造作用。不能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特殊教育,特殊教育采用医教结合的模式,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等同于特殊教育。教育是否能够塑造健康的人格,其关键的决定因素是教育本身是否健康。所以,做到健康的教育必须把握以下两点:

其一,认识到教育的不当会影响、阻碍幼儿的心理发展。或许由于认识失误所导致,也可能是功利思想所驱使,但是现实中确实存在着一些错误或者说不适宜的教育行为,结果是这些不适宜的教育行为在无形中伤害着幼儿的心理健康,影响着幼儿的正常发展。其二,要营造自由、安全的教育心理氛围。科学合理的心理环境创设对于健康人格的塑造具有很大作用。科学合理的氛围必须是宽松的与自由的。营造心理氛围是无形的,主要是教师的教育行为带给幼儿的情感体验,心理健康需要积极的情感体验,轻松、自主、愉悦、宽松的环境给人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游戏是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营养液

游戏在人的一生发展的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与人类共始终,对于幼儿来说起着任何活动都无法取代的作用,游戏是幼儿的工作,是幼儿的生命体现,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无限制地表现自己的率性与天真。

1.游戏是幼儿情感与认知冲突的解压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动力,幼儿的发展是在不断的解决原有发展水平不能满足当前发展需要的矛盾过程中进行的。幼儿教育的作用也正在于以超出幼儿当前发展水平的任务去挑战幼儿原有的发展水平,使其发生矛盾,并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使矛盾得到解决,进而促进幼儿的发展。

认知冲突的过程通常也是情感冲突的过程,外在的认知要求是否符合幼儿内在的发展需求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当教师提出的要求高于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时,当教师以权威强迫幼儿做自己不喜欢、不愿意做的事情时,幼儿便会产生消极的情感,消极情感达到一定程度便会造成心理问题。按照推理,幼儿会在这种被动无奈中不断地体验到消极的情绪情感,从而阻碍到其心理健康。但是,事实是大多数幼儿并没有因此而出现心理问题,原因在于幼儿的游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避免消极情绪的积累,因为幼儿只要游戏就可以消解其负面的情绪,游戏成为幼儿情感与认知矛盾的解压阀,因此幼儿的消极情绪是很短暂的。

游戏可以给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安全的心理环境。原因是游戏是假的,是与现实对立的,是幼儿自己内心真正的世界,它使幼儿在现实中不能满足的需要获得满足,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摆脱成人的规范世界,这充分体现了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两种功能。

其一是游戏对幼儿情感发展的功能。精神分析理论的游戏补偿说和游戏宣泄说观点认为游戏是假想的,具有对现实的象征意味,因此一方面可以使儿童避免现实的约束感与紧张感,使儿童实现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意愿;另一方面游戏为儿童能够发泄那些在现实中不被允许的冲动提供了安全的环境。其二是游戏的认知发展功能。认知发展理论的游戏练习说和游戏探究说认为游戏是一种同化大于顺应的行为,以说明游戏中幼儿不断重复的行为,可以起到巩固原有经验的作用。

2.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怎样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当今社会的浮躁心态,使教育目的带有更多的功利化色彩,导致发展的可能性与教育目的之间的失衡,教育教学过于注重预设而忽视幼儿的生成活动,教与学隔阂加深,认知与情感发展不同步等,加上幼儿游戏的日益减少,使幼儿的消极情绪体验加深,幼儿的心理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幼儿呼唤游戏的回归,幼儿教育者更要为儿童呼唤游戏的回归。

游戏是幼儿精神世界的体现,是幼儿用来表现自己的,也是教师用来了解幼儿的最有效途径,只有让幼儿尽情地表现自己,教师才可能了解幼儿,进而因材施教。为此,不要着眼于手段的功利性,而是让教师在幼儿游戏中得到有效教学的依据,这才是以健康的教育保证幼儿的健康。要使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其一幼儿园教师必须具有心理健康的专业素养,对于幼儿教师的培养必须有相关的教育内容。其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与游戏观,给幼儿游戏创造宽松、愉悦、自由的游戏氛围。

参考文献:

[1]仲来福.卫生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8.

[2]华爱华.学前教育改革启示录华爱华[M].上海: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09:65.

[3]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设,2009:29.

教育理论的功能范文第8篇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功能 保障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质及其在我国社会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决定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德育功能。但是“具有某种功能”,并不直接等于“实际产生了某种效果”。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功能,是这种教育活动本身对大学生个体成长乃至对整个社会发展“理应”或“本来能够”产生的促进作用,是一种“潜在”的能量。这种“潜在”的能量要转变成为“实在”的客观效果,需要建构起一种相应的保障体系作为条件。这种保障体系至少应该包括思想保障、组织保障、方法保障和环境保障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思想保障是前提、组织保障是关键、方法保障是核心、环境保障是基础。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和个体之间的关系,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功能发挥的思想保障。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功能就其作用范围来说,可以划分为社会和个体两个方面。前者是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能够产生的客观作用,而后者则是对大学生个体生存与发展所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社会与个体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中介。也就是说,社会必须通过个体的发挥才能得以实现。然而,一直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都是以社会为本位的。社会本位的目标定位、内容编排及方法应用导致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大学生个体生存发展需求在某种程度上的疏离。这种疏离感使得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产生了一种心理上的排斥。面对学生的排斥,教师不得不采用一些强制灌输的办法以取得有限的教学效果,这实际上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疏离感。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教育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功能认识上的片面和欠缺。因此,全面分析和正确处理社会和个体的关系,就成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功能发挥的前提条件。

从社会性与个体相统一的角度来看,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其意义不仅是我国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之必需,也是满足青年大学生生存发展需求之必需,是青年大学生个体成人成才的现实要求;其教学目的不仅在于理论知识体系本身的传授,而更在于大学生个体生存发展智慧和能力的获取;其教学内容不应简单按照经济、政治、文化等知识体系排序,而应该按照大学生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崇高理想信念的确立等功能模块进行整合;其教学方法不能采取知识灌输的方式,而应该采取能力建构的办法。唯有如此,才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大学生个体的生存和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变大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从而真正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功能。

二、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功能发挥的组织保障。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整个高校德育工作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功能发挥的强弱取决于整个德育系统的协调统一程度。大系统越是稳定有序,子系统的功能就越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和体现,反之,子系统的功能会由于受到外部大系统的制约而减弱。而高校德育工作系统的高效运行,关键在于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要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高校的党政领导是德育队伍中的主导力量,是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最有效的保障。一所高校的党政领导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政策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典范,是高校师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直接范例。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以及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是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功能发挥的关键因素;二是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的直接传播者,其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直接影响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三是要加强班主任和辅导员队伍建设。他们是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导师,他们对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功能的发挥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四是要加强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专业课教师不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人格和灵魂的塑造者。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及言行表现,以及他们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对理论思维原则和方法的运用,同样影响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功能的发挥。

高校要积极选拔理论水平高、政治素质强、业务能力好、品学兼优的中青年教师和高校优秀毕业生充实到德育工作队伍当中。要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为他们提供展现才能的舞台,使他们能够专心安心;要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使他们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不断提升,使他们会干能干;要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对他们做到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工作中帮助,使他们乐业敬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高校德育工作系统的良性运行,也才

能保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应有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以问题为中心整合教学内容及组织课堂教学,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功能发挥的方法保障。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实现自身完善的一项特殊行为,它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活动,而且是人的生存活动的一部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仅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而且也直接切入了大学生自身的生存状态问题。这决定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以社会现实问题及大学生生存发展的实际问题为中心。然而长期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都是一种直接给予答案式的,而非问题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教育方法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与现实问题没有直接关联的答案难以被学生接受,就算被学生囫囵吞枣地接受,也只能是一种停留在概念表层的,外在于他们心灵的东西。他们无法运用这些记忆中的理论知识去探索人生历程、面对纷繁的世界。当他们试图以一个过去式的答案来解决处于不断流变中的社会现实时,他们只会因为巨大的反差而放弃原来所接受的一切。这无疑导致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失去应有的功效。因此,是否以问题为中心整合教学内容并以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展开教学,就成为决定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功能能否充分发挥的核心因素。

以问题为中心,要求教师不能仅仅扮演一个答案的给予者,而应该成为问题解决的引领者。教师不能从概念和理论体系出发,而应该从大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问题和社会现实问题出发,让学生在问题面前驻足,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找寻自己的答案。这样一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从一种简单的信息传递过程变成了一种真正沟通性的师生交流过程。在这种解决问题的交流过程中,那种自上而下所宣传的理论知识和党的意识形态,就被转换成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内在需求,学生所接受的也就不仅仅是解决问题的答案,而且是解决问题的智慧和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价值和功能也由此得到充分体现。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凸显“问题意识”的教学取向,坚持以问题为先导,激发学生听理论课的兴趣。要从理论观点所涉及的实际问题出发,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寓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及大学生的生存与发展实际之中,通过透析社会经济发展实际背后的、人们在各种实践活动中的观念问题及思想路线、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方法问题,使大学生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方法论意义,为大学生分析社会矛盾和反思思想困惑提供科学的理论思维和正确的价值导向,使之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社会与个体的有机结合。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校德育环境,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功能发挥的环境保障。

对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人们的政治思想和理论品格的成长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的。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所接受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导向,必须在他们直接的生活环境,即校园环境中得到验证和强化。否则,在走向社会之前,大学生就有可能因为现实和理论的相互抵制而怀疑到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因此,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体系就成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功能赖以发挥的基础条件。

高校的历史人文环境、教育管理环境、学术创新环境及网络信息环境共同构成了高校的育人环境体系。良好的历史人文环境、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能使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强烈的敬业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无畏的探索勇气及奉献社会的坚定信念。良好的教育管理环境,能够使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形成民主平等的现代社会理念及平和开放的良好心态,这将为他们顺利走向工作岗位、融入社会群体奠定良好基础。所有这一切无疑都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功能起到重要的补充和正向促进作用。

高校的党政领导要自觉站在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把优化校园德育环境工作提到重要位置。要建立健全校园环境建设制度,通过制度建设保证校园环境秩序,强化校园环境功能。在当前的信息社会,尤其要重视校园网络环境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念和立场引领网络阵地的价值导向,消解社会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诱导和侵蚀。但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校园网络环境的介入,必须采用全新的思路和方法,以全面辩证的思维方式、平等友好的态度、接近现代青年的语言风格去影响广大青年学生,从而潜移默化地实现教育功能,达到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教育理论的功能范文第9篇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社会实践 教育功能

社会实践活动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一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学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这些指示精神明确了社会实践活动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也确立了实践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定位。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有重要作用。

一、激励强化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激励强化功能主要体现在通过发挥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主体作用,利用丰富的实践教学内容来激发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增强学习效果。

(一)社会实践中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励了其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主要形式。这种老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教学方式虽然使大学生学到了许多理论知识,但在无形中造成了师生因角色不同而不平等的地位,使大学生深感自己作为受教育者的被动和局限。由于大学生正处在主体意识的成长期,他们对于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有着本能的抵抗心理,因而原本系统科学的理论内容在传授形式的制约下,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降低了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社会实践,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能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成为活动的主体,自主选择和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积极主动地接受各种正面教育。社会上各种正面影响能够通过大学生自身的思想矛盾运动产生令人满意的效果,较好地达到让大学生升华认识、理解理论、化为行动的目的。

(二)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内容激发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社会实践活动改变了过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纯注重理论本身传授的不足。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置身在真实、生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对社会现实、社会生活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可使教学内容活起来,进而使思维活起来。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能够针对现实问题进行主动思考,认真剖析,做出判断,形成观点,由原来的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寻求知识、探索未知转化。

二、社会灌输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灌输功能主要指社会实践能够整合社会上优质的教育资源,开拓大学生的视野,深化大学生的社会认知。

(一)社会实践优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增强了育人效果。现阶段的实践证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而应结合社会和家庭力量,齐抓共管,合力育人,尤其要重视发挥社会资源的育人功能。我们要挖掘社会上宝贵的育人资源为教育目标服务。这些有形的社会资源以自己特殊的身份、蕴含的深刻内涵,对大学生进行着最形象、最有说服力的教育,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社会实践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深化了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大学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跳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的社会化进程问题迫在眉睫,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强化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是大学教育应该深思的问题。社会实践能够开阔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大学生的社会知识,使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社会实践活动拉近了大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使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走出校园、深入接触社会,亲眼看到中国大地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艰巨性,亲身体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亲身感受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及面临的严峻挑战,从而加深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克服对社会的陌生感和恐惧感,提高走向社会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为今后步入社会和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三)社会实践深化了大学生的理论认知,实现了知行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政治理论、人生修养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帮助学生把这些理论知识内化成自身的信念、信仰,外化为自身的行动,实现“知”、“行”统一。[1]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大学生阅历较浅,其感性知识储备严重不足,这就使得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论尚停留在浅层的理性认识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是在一定的理论认知基础上进行的,社会实践让学生把这些理性的东西在感性上得以对应和验证,进而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和领悟教师所传授的理论知识,从而增加对理论理解的深度,增强理论对现实的诠释能力,深化理论认识。更重要的是,实践教学还是实现“知”、“行”统一的重要途径。所谓知行统一,就是使学生确认马克思主义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主动面对、亲身体验、主动探究、初步体验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输”与“导”有机结合,在“真实情境”中分辨是非,坚持理想信念,自觉砥砺品性,不断完善自我,达到“知行统一”。

三、价值导向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价值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社会实践能够促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时期正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需要受教育者通过切身的实践体验去领会和理解。大学生涉世未深,对复杂的社会生活缺乏必要的亲身体验和足够的心理准备。进入社会,各种价值观并存与冲突,需要他们在实践过程中摸索和寻找马克思主义价值体系与新时代精神的契合点。

(一)社会实践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大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体验到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伟大业绩,同时也能够正确看待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继而支持和拥护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定对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信心,以及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努力奋斗的远大理想。

(二)社会实践能够锻炼大学生的毅力,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的意志品质主要是在社会实践中磨砺出来的,并且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和磨砺的意志又会成为推动大学生成长和社会实践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指出:“理论知识、历史知识可以通过书本学习来获得,品格、意志的锻炼主要是靠在艰苦的实践中去解决。”孟子说过,一个人要肩负起上天所降的重任,一定要经受住“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艰苦考验。[2]一个良好品德的养成必须通过与社会的接触才能最终实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有机会接触广大工农群众,使他们体会到生活的不易、创业的艰辛,有利于树立群众观点、劳动观念,加深与工农群众的思想感情,从而逐渐树立起艰苦奋斗的思想观念,形成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的作风。

(三)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载体。道德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是通过提高道德认知、陶冶道德情操、锤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养成道德行为等方式来进行,是一种非强制性的教育,强调潜移默化、自觉领悟和生活践行。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通过亲眼目睹、亲身感受、亲身经历受到潜移默化式的教育,自觉树立起符合社会需要的良好道德品质。

四、能力拓展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能力拓展功能主要体现在通过社会体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锻炼,提高大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和自觉服务的能力。这些综合能力的提高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标志。

(一)社会实践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次全教会上中共中央作出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素质教育”的内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加强社会实践是提高大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通过看、听、问,通过深入到工厂、农村、公司等,不断了解情况、获取信息,从而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3]同样,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会遇到很多具体问题,要独立面对和解决各种问题,这不仅为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空间,而且在解决这些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表现出创造性的思想和举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各项能力。据南华大学抽样问卷调查显示,85%的学生反映,实践教学不仅使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提高了,而且使自己的动脑能力、动手能力、动口能力提高了;96%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比较明显地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4](P163)

(二)社会实践是发挥大学生“三自作用”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有时不能准确地认识和估价自己,弄不清自己的社会角色,摆不正自己的社会位置,经常出现角色期望值过高等问题。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社会参与者的眼光,分析、考察自身和社会,了解社会需要什么,与别人比较自己缺少什么,找到评价自身价值的社会尺度,清楚地知道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在现实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更好地定位自己,从而端正学习态度,提高思想认识,重新调整、完善自己,在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参考文献:

[1]徐麟文,杜利平.知行结合: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探讨[J].经济师,2005,(11).

[2]董辉,曾淑文.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实践环节[J].科教文汇,2006,(9).

教育理论的功能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D261 文献标识码: A

1.构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预警机制的必要性

1.1大学生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大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转折期,其不同于依赖性极强的中学时期,更有别于即将步入的社会时期。大学阶段是学生生理、心理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是学生逐步树立社会责任感、增强竞争意识的时期。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多元化的形成等,使大学生面临多重思想负担或压力。比如学习压力。一般而言,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从入学到毕业学生至少需修 20 门左右的课程,这对于处于同一起跑线的学子们而言,要在专业课程学习、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取得优异的成绩。特别是对于哪些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或具有不满情绪感的学生而言,更是处于双重的压力之下,即课程学习压力、为顺利毕业而须应付的内心矛盾而产生压力。

1.2正确价值观日渐成熟,但是部分学生公共伦理素质亟待提高

我们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一系列调查,“当遇到犯罪分子抢劫群众财物时”,认为“记录线索,并快速拨打 110”的人数为 84%,78.6%的学生捐过款,81%的学生参与过校内外志愿者活动,82.1%的学生捡到钱之后会归还失主。因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具有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可以客观地正视自身的价值,遵循社会道德原则,维护社会稳定,杜绝社会丑恶现象。但是,在调查中同时显示,部分大学生缺乏相应的社会责任感与自我约束力,其公共伦理素质亟待提高。

1.3互联网、信息化带来的挑战

互联网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亦不容忽视,特别是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表现多层次、多角度性,如网络色情、暴力、凶杀等不良信息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网络博客、论坛中有关价值观、实用主义等讨论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网络犯罪对学生法律观念和道德意志带来冲击,特别是网络致瘾严重危害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精神状态,使得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覆盖面、影响力面临极大挑战。

1.4大学生成长环境社会化的挑战

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高校周边商业化等,使大学生提早步入生活社区化和成长环境社会化阶段。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实施以及对培养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高素质人才政策和措施等的出台更加快了学生在生活、学习、社会交往、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社会化进程。学生生活、学习、社交、社会实践等呈现出走出校园、走向社区和走向社会的趋势,使得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的滞后性日渐突出。

2.思想政治工作预警机制的作用

一是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有了思想政治工作预警机制,一旦突发事件,工作人员就能够及时迅速地启动工作预案,有针对性、目的性地采取合理妥善的措施,保障应急工作的井然有序、稳妥进行,而不是忙中出错,形势混乱,保证了处理和解决突发事件的效力。

二是提高了控制“问题”人员的能力。 有思想问题的群众在矛盾没得到激化状态,一般不易于发现,有时也可能被误判为闹情绪,容易被忽略或无视,导致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和相关社会各级单位组织对这些有问题的职工群众了解不足,因此一旦出现群体性上访事件,就出现控制力薄弱的被动局面。通过思想政治工作预警机制制度,政工相关工作人员,尤其是专门解决工作的员工,就可以通过日常思想行为信息收集、运用科学合理的分析,制定适合本单位时期、本企业实际的预防方案,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控制个别“问题”人员的能力。

三是促进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思想政治工作预警机制的建立,可以使矛盾地解决方式由“事后解决”转变成“事先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补救”,将一些小问题或隐患消除在萌芽始发阶段,既利于这些有“想法”德人自身的身心和谐,又有利于他们积极健康的和同事相处,进而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的和谐。

3.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的 思想政治功能的实现

3.1坚持教育、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强化服务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强化服务意识,强调为全体学生成长成才提供科学化、人性化的服务,要求各级管理部门、学生管理者,包括学生干部,在学生心理咨询、就业指导、住宿服务、资助服务等方面,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便利,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加强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信息管理和预警关注,使得预警信息更加全面准确,跟踪服务更加及时到位,以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建立学校、社会、家庭的联动机制,要求学校各级管理部门(管理者和专任教师)及学生骨干跟踪服务,实现学生管理由直线型向网络型转型,拓展学生管理的时空域。坚持预警与干预相结合、信息管理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关爱学生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拉近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矫正“管理=命令+服从”模式,体现融洽、协作、灵活、韧性与和谐的服务特点,实现在服务学生中实施管理,在教育管理中体现服务,使学生管理制度既具有权威性又不失人情味,既把大学生作为接受教育的对象,又把大学生作为实施教育的主体,深入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3.2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相结合

对掌握的学生思想波动和一些问题倾向,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说服教育,讲道理、摆事实,让学生了解当前社会的发展现实,坚持用事实和道理说服学生、教育学生。

3.3改变原有的单一的管理体系

学校发挥主导地位,在教学活动或实践活动中与社会和家庭加强沟通,构建“学生―教师―家庭―社会”的全方位管理体系,让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网络化,并保证该网络的稳定进行。在各方资源的共同作用下让思想政治工作从内部到外部得到延伸,从而提升教育的全民性,让思想政治教育更为饱满并更加充实。

3.4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行统一

我们说思想政治教育源于实践并运用于实践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贴近日常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所以,我们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摒弃传统的口号式教育,努力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平台,促进高职学生对思政教育认知和社会实践行为相统一。我们要坚持知识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坚决地批判社会不道德行为,有效引导学生们自觉维护社会道德行为,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行统一。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可以将思政教育理论知识内容转变为外部的行为,强化其公民意识。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开展社区服务、公益活动、社区互助等活动,促进高职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实际,进而培养出他们务实求实的精神。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所以,通过建立大学生管理预警机制,同时辅以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及时的发现学生的思想倾向,予以教育,使得学生的觉悟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钱芳.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探索[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12,02:74-78.

教育理论的功能范文第11篇

一、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内涵

大学生宿舍文化是一种师生共创和共享的群体文化。是指宿舍内的学生以及教师和管理员,在长期的宿舍实践中不断形成的,以师生共同的价值观为核心,体现学校特色并反映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行为方式的总和。它综合了宿舍里形成的文化以及宿舍周围的文化氛围;它集合了在日常宿舍交往实践中形成的积极向上的、健康有益的文化,也有一些负面的、落后的文化。因此,大学生宿舍文化是一个集合体,既有物质文化,也有精神文化,还包括了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它们之间彼此作用,互相影响。

二、高校宿舍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状

1、宿舍教育的理念有所更新

学生宿舍的教育工作也是一个不断探索发展的过程。当前,高校不断改革,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此形势下,高校宿舍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有所更新,大多采用了半开放型或者开放型管理模式,而不再是陈旧的封闭式管理模式。封闭式管理模式下,学生的管理工作都是有学校来进行,高校的后勤集团负责管理物业,对学生的管理也带有强制性和军事性,扼杀了个性。而开放式的管理模式则是另一种模式,学校实现了市场化运作,让社会企业来管理宿舍既减轻了自身负担,学校也可以从宿舍管理过程中获得经济利益,也有利于加强对宿舍的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的更新改变了以往对学生禁锢式的管理,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既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还有利于宿舍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2、宿舍教育的内容有所拓展

传统宿舍的管理模式多是封闭的,由学校负责的,多是从学校的发展与管理出发的,所以教育内容主要包括遵纪守法教育、道德教育等等,过于单调和呆板,也不可能完全贴近学生的生活,很多学生的具体问题不能得到解决,也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宿舍教育的内容在新形势下增加了许多内容,逐渐与市场步伐接轨,既包括人身安全、心理健康还有诚信教育、道德建设等,这样使得大学生能够认识到身边存在的风险和问题,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尤其是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还有在异性交往中的自我保护,也可以使他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规避了风险,既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减少很多人生的弯路,又有利于加强宿舍的管理,形成健康和谐的宿舍文化。

3、宿舍教育的问题依然存在

(1)宿舍管理工作者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把学生当作教育主体来看待。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宿舍管理者多是凭借以往的经验,缺乏必要的理论修养,亦或者,有的管理者是学生工作的理论家,经验丰富,但是从没有参与过管理,这就使得理论与管理脱节,不利于工作的展开,也不利于管理者的自身成长。当下,大多数高校的管理有些混乱。学生工作部门、后勤部门等几方共同参与管理,各方面都可以协调合作,共同做好工作,但是在工作中却出现了多个管理机构。学生工作部门认为有后勤负责管理,他们就可以放手,放心交由后勤进行管理,殊不知后勤集团更多的重视服务,认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应该是各个院系的任务,而各个院系的辅导员和院领导也不能予以足够的重视。于是,在学生宿舍的管理的过程中就出现了管理的混乱,既没有统一的领导,也没有明确的思想和行动,这就不利于学生宿舍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如果出现突发事件,将会使学校陷入被动的局面。

(2)学生自律组织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了配合学校宿舍管理工作的开展,在各个辅导员的带领下出现了许多学生自律组织,目的是要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但是很多学生本身对自律组织缺乏认知,另一方面学生自律组织没有完全发挥其职能,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机构,管理的作用大打折扣,并且各别组织成员认为有权可用,就滥用职权,影响到了自律组织的声誉,使得宿舍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三、发挥宿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策

针对宿舍教育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构建全员共建机制、多元管理、心理素质培养。

1、构建全员共建机制

宿舍建设不是一两个部门的工作,也不能只靠学生的管理部门所能达成。它的建设既是一个长期工作,也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才可以将其建设完善。一方面,加强高校宿舍的物质环境建设,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娱乐、体育、艺术活动,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加强高校宿舍的管理体制建设,各个部门互相配合,做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将宿舍工作落实到点滴之中。再一方面,加强高校宿舍的组织建设,保证高校宿舍发展的正确方向,引导制度化建设。只有这几方面的建设,才可以帮助建设积极、健康的宿舍文化,也有利于学校的整体发展。

2、实施多元管理

大多数高校的管理模式多是统一化、标准化,虽然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各种保证,也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管理。但是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入学门槛的降低,学生的素质良莠不齐,他们的心理素质差别甚大,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也有较大差别,这就对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固步自封,按照原有的管理模式来管理学生。因此,建立多元化的管理模式非常有必要。

管理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因为大学生宿舍是个集合体,是各个院系、专业、年级、年龄段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并且他们后天所具备的生活条件、生活环境、思想认识等等都有所不同。在管理中结合这些因素,灵活多样,制定多元的管理制度,充分考录各种可能性。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因人而异,也便于加强对学生宿舍的管理,建设健康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管理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身体不便的学生可以建立住宿临时制度,而家境困难的学生,可以在分配上予以适当照顾,应届毕业生和已婚人士则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教育理论的功能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通识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 德育功能 “通识―思想德育主阵地”

一、通识教育的内涵与其德育功能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当今,越来越多的学者着力于研究通识教育,对通识教育内涵的解释多达五十几种。在我国,学者李曼丽将通识教育定义为:“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人和国家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1]

高校通识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培养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更好地发挥通识教育的德育功能,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通识教育的德育功能与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相一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具备健全心智的人。

在国外,“每当美国高等教育出现危机,面临迅速变化时,通识教育总是被看作应付这些挑战进行革新的催化剂”。[2]而在国内,目前的高等教育普遍面临人文精神缺失、德育素质失衡等问题,因此,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德育中尤其重要。因为心智健全是一个人品德高尚的基本前提,这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普遍要求。

2.培养具备人文精神的人。

通识教育内容通常涵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三大领域,其中人文精神作为重要方面贯穿始终,虽然各个领域的知识、技能与思维方法各有不同,但其基础性、理论性、综合性更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和培养,同时,通过开展课外活动丰富第二课堂、引导课外阅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活动,为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提供了一个积极、开放的环境。

3.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的永恒追求,而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通识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部分,是对高等教育专门化、功利化导致的人的片面发展的一种矫正和超越,通过开展通识教育,可以培养德智体各方面和谐、全面发展的人,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罗索夫斯基指出:“通识教育是描述某些大学学院教育的一种方式。这个术语也可在狭义上表示除主修课或专修课以外的要求,目的在于确保知识的广度和平衡,使个人获得全面发展。”[3]

二、通识教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德育创新

高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是思政课,但是就目前思政课的教学而言,存在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思政课德育功能的发挥。思政课与通识教育在德育功能和侧重点上有所不同,思政课注重从正面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确立政治方向,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侧重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政治素养,而通识教育则侧重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格魅力,注重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学生人格。但是,在通识教育的背景下,两者又有许多相通之处,通过融合通识教育的德育功能,可以更快更好地增强思政课的德育效果,从而建立一系列德育创新机制。

1.通识教育与思政课在德育目标和理念上是相通的。

通识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人与社会,教育与大学,教学与课程,等等。其基本特征是:从大学以外的问题来思考大学使命,不以满足大学内部需要为目的;由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的问题来思考培养目标,不以满足职业界需要为目标。因此,通识教育与思政课在德育方面存在契合:第一,都注重对人的存在价值的追问。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核心,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通识教育提倡教育“以人为本”,把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看作是目的,关心人的存在的价值,提高人的存在智慧。思政课中对大学生进行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知识的教育,恰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本质上与现代通识教育的理念是相通的。第二,都注重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提升。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要求大学生除了学习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读一些中外经典,比如中外思想史、哲学史、科技史及唐诗宋词等。这些知识可以提升学生的精神层面和道德素养,另外,通识教育中涵盖了经典的人文情怀和思想智慧,可以从整体上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和文明素质。思政课同样也是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具有独特的功能和效果。因此,对人精神层面的提升和关注也是思政课德育培养的重点内容,这一点与通识教育是相通的。第三,两者都致力于对“全面发展的人”的追求,都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着良好的道德修养、丰富的知识面、强健的体魄、能明辨是非,有着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人”。

2.通识教育背景下的思政课德育培养新途径。

在理论上,要将通识教育与思政课德育功能的差异和相通之处厘清,打破常规的专业化、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的模式,解放思想,将“通识”与“思政”更好地结合,勇于理论创新。在实践层面,也许需要更大的勇气和力量,有学者提出,可以进行以下尝试:首先,必须坚持思政课的核心价值理念。在此基础上,改变传统的教材编写模式,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和充分讨论,重新确定学生所必须阅读的与思政课教学相匹配的古今中外的经典文献(包括原始经典与阐释这些经典的经典),拟出篇目,并确定为实验教材。也可以完全打破现有的知识体系,重新按知识领域,或按专题,或按时代,或将这些要素综合考虑在一起,以确定篇目的编排。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实现思政课的德育功能,还可根据各地实情,在目前高校的学分制允许的范围内,压缩部分公共课学时,从跨学科的角度编选国情经典读本,引导学生拉近自己与社会现实、特别是广大农村和社会底层的距离,促进其社会关怀。

三、“通识―思政德育主阵地”建设

要使通识教育与思政课相互补充,成为高校德育的主阵地,就要充分发挥两者在德育上的功能,共同起到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让学生树立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哲学思维、慎思明辨的能力的作用。建设这样一个主阵地,关键在于处理以下问题。

1.充分发挥通识教育与思政课的德育导向功能。

通识教育的开展能够让在校大学生广泛吸取文、史、哲、艺等多学科的知识,可以引导学生辨别是非、对错,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使他们在人生理想、生活信念等方面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熏陶;对青年学生进行人文科学教育和自然科学教育,能够健全大学生的人格,培养他们的气质,锻炼他们的能力,进而形成个人思想道德品质。思政课则从“三观”出发,使学生顺应历史和社会潮流,形成科学发展观。提升社会主义道德素养与马克思主义精神,两者殊途同归,都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引导着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提高,进而使学生拥有高尚的思想情操、高度的责任感、积极进取的精神与丰富的内心世界。

2.充分发挥通识教育与思政课的德育拓展功能。

通识教育强调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思政课的德育视野,在一定意义上使得高校思政课的德育的内涵发生新的变化。通识教育的内容涵盖多种学科,重视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主张将道德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的教学当中,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境界,使学生同时拥有强壮的体魄、健康的心理、丰富的内心世界。这就极大地弥补了我国高校以思政课为主渠道,从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日常思想教育等方面落实德育内容为辅助途径的不足。同时,通识教育注重日常实践,不仅强调通过学习书本知识、开设人文课程、举办人文讲座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而且强调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并在实践中得以强化,从而,高校德育的阵地从纯粹的思政课理论培养延伸到通识教育的实践体系,充分发挥了两者的德育拓展功能。

3.充分发挥通识教育与思政课的德育常态功能。

一般来讲,人的道德基本结构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这四种要素构成的。个体要对道德原则和规范有一个认识,并对这些道德规范和原则形成一种内心体验,形成道德情感,以及准备履行道德原则的道德意志,最终才会成为个体稳定的道德行为和习惯。大学生的道德认知,除了是在课堂上形成的外,更重要的则是在日常生活中无意识获得的。通识教育与思政课都可以通过无意识的教育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理想理念和道德情操在不知不觉中渗透给学生,使其潜移默化地受到道德教育,养成良好、正确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通识教育与思政课的有效结合就是一种无形但却更有影响力的常态化德育模式。

4.积极探索通识教育与思政课德育机制的有效整合,变德育主渠道为主阵地。

思政课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通过思政课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可以把单一的思政课德育主渠道变为“思政―通识德育主阵地”。在课程设置方面,两者可以有效结合,相互补充。将通识教育与思政课的课程设置按照科学的内容比例融为一体,一方面能够充实思政课的课程内涵,另一方面还能够避免课程的重复性,提高教学效率。另外,还可以根据通识教育理念改进思政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通过各种实践环节与师生互动来进行思想交流与讨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郑金洲.教育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 2000.

[4]沈壮海.通识教育视野中的学校德育[J].思想理论教育, 2002,(1).

[5]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探索[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2.

[6]黎海燕.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研究[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08,(6).

[9]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探索[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 2001.

[10]江海.通识教育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启示[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 2008,(8).

教育理论的功能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载体功能;构建原则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提高大学生法治理念教育的效果,离不开活动载体的建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活动是指除职业活动以外的一般社会活动,如文化娱乐活动、包括社会服务在内的各种公益性活动、社会调查活动、参观访问活功、学习英雄模范人物活动、各种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功等。发挥活动载体的实效性,需要明确活动载体在法治理念教育中的功能和构建原则。

一、活动载体在大学生法治理念教育中的主要功能

1.“活化”教育内容,强化法治理念教育的可接受性

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课堂教学,大学生认知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知识,但是否接受这些知识,是否将其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法律素质,需要借助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反复不断地强化。活动载体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活化”成文化娱乐、社会服务、社会调查、文明创建等活动中的人和事,变成了活生生的显示图景,对教育对象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在丰富和满足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中,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影响和熏陶。这种无意识的、渗透式的教育活动,更容易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知识的接受程度。活动载体的实践性最为突出,在活动载体中,接受和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紧密相连、相互促进的。大学生在开放的真实的活动环境中,更容易深入实际,通过亲身的体验,将法治理念内容的理性理解和感性认识结合起来,通过实践产生直接经验,能够更好地将教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法律素质。

2.开展自我教育,激发大学生学习法治理念的积极主动性

只有当受教育者自觉地按照法治社会要求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控制、主动向法治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时,法治理念教育的目的才算达到。以活动作为法治理念教育载体,可以使受教育者在社会实践中获得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学习的机会,从而提高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在校园活动中,学生之间可参照性强,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当获得同学们的羡慕、赞赏、表扬、奖励等肯定性评价时,就能激发学习法治理念的热情;当认识到差距时,会很快找到自身法律素养的不足,会以更加虚心和务实的态度投身到法治理念的教育活动中。活动载体便于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检验已学到的法律知识,发现自己法律素质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进而发现自己综合素质的结构性缺陷,转而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开展法治理念学习。

3.教育客体主体化,扩大法治理念教育的影响范围

处在信息全球化、网络化、思想多维化、多元化条件下的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不会盲目迷信教育者的权威。“观点加事例”的传统教育方法,把法治理念教育混同智育当作知识“传输”,会导致教育客体找不到现实的模板,进而对教育内容产生逆反、抵触的心理。这就需要教育主体创新方法,调动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使法治理念教育的客体主体化。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调动起来后就会对其他的受教育者产生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教育者的作用,而活动载体本身就有这样的功能。在大学生中开展模拟法庭、文明守法创建、法律社区服务等活动,将法治理念教育的内容置于活动之中,学生虽然仍是教育的客体,但在活动中感觉到“当家作主”,其主体能动性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最终会提高自我法治理念教育的效果。而在其受教育之后,又能够用自己的法治言行去感染和教育其它活动参加者和未参加活动的众多群体,吸引更多学生接受法治理念教育,最终会形成依法治校的校园文化。可见,活动载体使教育客体主体化,让受教育者扮演了教育者的角色,扩大了法治理念教育的影响范围。

4.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法治理念教育的服务功能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教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法治理念教育者不但要在思想上影响受教育者,还要密切关注、了解受教育者的实际问题和需要,适时地给予关怀和帮助。大学生活中,有的学生在勤工俭学中碰到劳务纠纷,有的学生身体受到伤害不知如何救济,有的同学交通肇事伤人后不知如何处理,这些同学都存在法律问题和困惑,非常迫切地需要得到法律援助。许多问题需要具有司法工作经历的专业性人员才能解决。从大学生开展的法治教育活动形式来看,法律专家咨询、讲座、法庭旁听、法律志愿服务、法律热点问题辩论会等,学校一般都聘请了法律实务方面的专家来指导,这些活动为学生解决法律问题提供了服务平台。

二、构建大学生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载体的主要原则

1.坚持主体性和引导性并重的原则

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活动中能否得到最完美的演绎,是校园活动起到育人作用的关键所在。在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载体的设计中,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充分保证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把关心学生和发展学生放在首要地位,在制定活动计划前应开展细致的调研工作,依据大学生的志趣、才能、资质和特长,选择难度适中的活动方式。在活动运行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组织者力避居高临下之态、冷漠生硬之语,应以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同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感觉到“主人”地位,创设一个宽松、和谐、向上的活动氛围。在活动的管理中,要相信学生,重视学生干部的管理,发挥他们贴近群众的优势,实现活动成员的心理整合,变“行政管制”为“学生自主管理”。

法治理念教育是方向性和专业性较强的活动,完全脱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活动,将无法达到教育目标。在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的同时,还要坚持引导性原则,加强对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载体设计和运行的指导和监控。学校要建立由党委领导,学生工作部门牵头,宣传部、团委、教务处和思想政治理论课部门全力支持配合,各院系党政负责人、辅导员和班主任积极参与的活动机制。指定专人筹划组织具体活动,增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含量,增强活动的法治教育性。对学生自发组织的活动要注意引导,做好发起人的思想工作,挖掘内在法治理念信息,对于某些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相抵触的活动,要及时予以制止。

2.坚持内容和形式相统一原则

内容和形式之关系中,内容起着决定性作用,形式具有反作用,形式恰当会促进事物更好发展,大学生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也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从形式上看,活动载体的趣味性弥补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才受到学生欢迎。在设计活动载体时应注重形式,体现娱乐性和艺术性,多采用文艺演出、电影汇演类形式。对于法律知识竞赛、法治宣讲报告、法庭模拟等缺乏娱乐性的形式,可以把相关的法律问题编成文艺小节目穿插在活动之中。

活动的内容应根据教育目标确定。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培养法律思维习惯,形成坚定的法律信仰,增强依法办事能力是高校法治理念教育应当达到的目标。在设计活动载体时,应把帮助和引导大学生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内涵、明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作为活动内容。处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成长的“90后”大学生,功利性强,对一些他们认为无法直接、快速受惠的课程并不欢迎。在活动内容的设计上,要重视服务功能,坚持“三贴近”原则,立足于大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大学生的发展需求,从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实际生活中开发有效的法治活动载体。

3.坚持整体性和差异性兼顾的原则

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载体设置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必须注重整体性原则,从学生整体上布局活动。一方面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的结构应完整统一。外部活动主要是参加法治实践活动,其目的不在于改造世界,而在于掌握法治经验,进而促进法律素质的发展。内部活动主要指内部心理活动,包括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应完整无缺。另一方面,活动的过程和程序应完整。每一项具体活动都需要经过策划、组织实施、取得成果、总结等各个环节。活动设计方案中应当考虑评价标准,以便对活动载体的运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及时的考核评定,提升经验,强化教育效果。

大学生的需要、态度、年级等各不相同,个性心理素质、文化知识水平等参差不齐,因此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载体设置还要重视差异性原则。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思想觉悟水平、年龄特征、各专业的差异性因素,构建不同的活动载体。既要考虑同一年级不同个体的差异,又要考虑不同年级间的差异。在同一年级中,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解决问题、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愉悦,获得积极的成功体验。对于不同年级学生,应确定不同层次目标的活动主题,由简入繁,由易至难,开展层层递进、持续有效的活动,把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贯穿于大学生活始终。

4.坚持综合恰当使用激励方式的原则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选择的德育激励模式往往囿于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情感激励之中,方式单一化造成了我国高校学生长期得不到有效激励。法治理念教育的活动中,要综合使用各种激励方式,除了设置好传统的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情感激励方式,还要创新其他激励方式。要善用竞争激励,培养学生在活动中的竞争意识,营造良好的竞争态势。要发挥好民主激励和公平激励,建立完善的活动规章制度,设计好民主参与的活动程序,坚持管理措施客观、公正,使学生产生公平感,调动活动教育的积极性。要用好成就激励,设置多层次的评价标准,让参与活动的学生获得明显的成就感,在活动过程中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形成持续努力学习的强大动力。

恰当的使用激励,是调动学生活动的关键。要注意针对性,准确地把握激励时机,恰当地运用激励程度。要防止因激励程度偏低造成被激励者产生不满足感、失落感,从而丧失继续前进的动力;还要防止因激励程度偏高造成被激励者产生过分满足感,感到轻而易举,进而丧失上升的动力。在正面激励措施和负面激励措施的取舍上,坚持以正面激励为主,慎用负面激励措施。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对法律知识掌握深度较低,在开展法律性的活动时存在信心和底气不足是正常的现象,因此应当大量采用奖励性激励措施,在活动中对学生多采用肯定性评价。重视正面激励并不意味着放弃否定性评价。缺乏负面激励,教育活动就缺乏有效监督,达不到明辨是非、纠正错误、促进转化的目的。对于学生活动中产生的错误的观点,要及时纠正,给予否定性的评价,对于故意不参加教育活动或者参加活动中故意破坏的,要给予必要的惩戒。

参考文献:

[1]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2]时代.论活动载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8(1):129.

[3]傅进军.大学生活动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大学课外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黄文艺.论高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5):63-64.

教育理论的功能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互动;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渠道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220-01

一、高职院校现状分析

根据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高职院校要大力发展。未来十年将有50%的初中毕业生分流到职业教育领域。学生通过全国普通高考和3加2模式进入学校。这批学生将走过中职、高职高专、本科层次的发展之路,在经历系统的学习和教育流程后,最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作为培养社会所需的专业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正迎来高速发展的历史机遇。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本质上与本科院校是一样的。所开设的相关主干课程也保持了一致性。高职院校的学生同样肩负祖国未来的使命,他们的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怎样传递到社会层面,从而形成更多的正能量,是教育工作者应该研究的重要课题。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民族的希望所在。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专业服务意识强,动手能力较突出,长期受到正统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同时,高职院校还有一支理论水平、业务素质、专业性等方面都很优秀的教师队伍。回顾我国历史上,历次的社会变迁、时代变动的关键时刻,都是知识分子走在历史的前列,如1898年的公车上书、,1919年的,抗战时期的“12.9”运动等。先知先觉的青年知识分子都给当时的社会变迁带来积极而深远影响。今天,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的互动性,寻找有效互通渠道,更加具有现实的积极意义。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开设《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接学生在中学阶段开设的相关课程进行深度和广度的拓展学习。例如在上述课程中,《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全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主要成果,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意义。对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全面阐释。该课程与中国近现代史也紧密相连,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社会主义改造历史、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历程、改革开放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谐社会建设和科学发展观等理论融会贯通。兼具理论性和现实指导线性。对上述理论的学习不仅对在校大学生重要,其实对全社会的民众的政治思想塑造也有着深远意义。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互动渠道探索

(一)利用互联网功能

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宣传专业网站建设,把时政要闻、理论讲解、学院风貌、前沿动态、理论知识、热点话题、学生风采、实事评论等内容辐射到社会。进行普及型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学习与宣传。

(二)加强职能管理部门的推动作用

在职业教育高速发展但仍处于初级阶段的今天,不少院校都不同程度存在重专业轻政治的意识倾向问题。在社会上更存在只讲经济效益和个人利益,漠视国家利益和淡化政治的倾向。建议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委宣传部等职能管理部门整合相关资源,形成统一对外的思政教育专业网站,并使其进入国内主流网站。形成全社会学习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法律知识教育的平台。增强全社会的参与性,形成强大正能量。

当今社会正处于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转型期、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关键期、人们传统文化思想观念与社会现实急剧碰撞的迷茫期。而众多媒体网站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在对社会新闻报道及评价、对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化观的引导等方面存在偏差,甚至是与正统主流的文化价值观念背道而驰。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奢靡享乐之风、感官享乐主义盛行。地方利益、部门利益、小团体利益至上。而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集体利益、社会公众利益往往处于弱化和次要地位。此时,管理部门应该发挥正能量推动职能。把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宣传功能传播到社会层面。用高职院校的学习研究之风、校园优良的文化价值观、师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青年学生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去影响时下的社会风气。

(三)高职院校师生走进社区

教育理论的功能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诊所式法律教育 法律职业伦理 功能

1 诊所式法律教育的特征

1.1 诊所式法律教育的提出

20世纪60年代,针对长期以来法律教育课堂教学与实践脱节的弊端,美国法学院开始探索一种新的法律教育模式,借鉴医学院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在医院、诊所临床实习参与处理真实病例的经验,采取让学生在有法律资格的教师监控下,直接处理真实案件的教学模式,被称为临床法律教育或诊所式法律教育(Clinical Legal Education)。诊所式法律教育的特色在于,模仿医学教育中利用临床医疗机构培养实习医生的方式,诊所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法律实际应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法律诊所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需要帮助的委托人提供咨询,“诊断”他们的法律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学生通过办理真实案件,直接与当事人交流,参与案件的全程,学习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法律专业技巧和职业道德,并深刻体会社会现实中法律应用的环境和面对的困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诊所式法律教育在美国法学教育领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培养卓越法律人才方面成为美国各法学院吸引优质生源的王牌。2000年起,我国法律教育界引入法律诊所课程,截至 2012年 9月,在中国法学会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资助下,已有147所法学院校开设了法律诊所课程。

1.2 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的特征

首先,诊所式法律教育更加强调能力的培养。一贯以来,我国法学教育以使学生掌握法律知识为主要目标,而诊所式法律教育着重于学习和运用法律能力的培养,力图在方法上完成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它弥补了以往的课堂教学和案例教学中灌输式的知识传授的不足,对法科学生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诊所式法律课程的核心思想在于实践。“实践出真知”,印度学者弗兰克·布洛克把诊所教学方法称为“通过实践学习”,即在教师的指导和监督下,通过学生积极地参与法律程序的多个方面的实践来进行教学。“经院式”法律教学活动中,教师传播抽象的理论、设定假想的案例,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或者在思维中模拟法律的运用,学生对于社会现实中真实案例的运作缺乏真实感和代入感。诊所式法律教育让学生接触到、深入到各种真实的案件中,与真正的当事人面对面接触沟通,用自己的行动推动案件的进程。学生对法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实践中得到训练。

此外,诊所式法律教育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培养。在诊所式法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退居二线地位,学生变成了法律实践活动的主体,教师只从旁辅助并在必要的时候给予提醒。面对一个真实案例,学生如果想完成当事人的委托,就要主动地去调查分析、沟通协调各方关系。整个过程中,教师不会直接给出答案或拟定方案。这使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充分发挥出来,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当事人解决难题,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荣誉感,使学生真正从内心认识到作为法律人的责任。

2 诊所式法律教育对法律职业伦理培养的作用

检视我国法学教育,职业伦理教育是其中的薄弱环节,屡次发生的法官、检察官、律师的违法现象更让人们对法律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提出质疑。诊所式法律教育在提高学生法律职业技能方面的功能已经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在培养法律职业伦理方面,法律诊所应当结合自身优势发挥更大作用。

2.1 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感

法律诊所教育的理念是追求正义性,公益性,社会责任心。法律诊所的案件主要是法律援助案件。一般来说,法律援助的对象是急需法律服务,而又没有能力承担相关费用的当事人。对于这样的弱势群体,法律诊所为他们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文书、赔偿谈判、出庭支持等服务。现实中大量的法律诊所案件是工伤赔偿、污染损害、人身伤害索赔等民事纠纷,接触到的当事人都是权利受侵害、生活受影响,万般无奈走上维权道路的人,学生通过向弱势群体提供服务,以当事人身份参与案件,得到了书本教材无法给予他们的同情、怜悯的感情共鸣,更可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法律人伸张正义的社会责任。这种通过事实教育人的方式远比任何教科书在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法律职业伦理方面的作用要大得多。

2.2 感受法律职业伦理的体验与抉择

以律师职业为例,律师作为一种职业,现实中需要面对一些矛盾冲突,如当事人利益和社会伦理、当事人利益和律师职业规范、律师身份职责与司法机关等多种矛盾,这就需要在实践中考验从业者的职业操守。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是依靠教材说教性的传授养成的,它需要在实践中成长。诊所式法律教育为法学院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场所,学生会面临现实中许多职业伦理的疑问和困惑,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权衡,做出抉择,这是诊所式法律课程在培养职业伦理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在这个过程中,诊所教师应当承担起“心灵导师”的责任,一方面是率先垂范,以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为学生做好榜样,另一方面,在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伦理观的实践中,教师应当适当进行引导,使之成为不仅拥有高超的法律职业技能,也拥有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法律人才。

2.3 从实践中建立起主动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在诊所式法律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围绕着真实案例展开的。所有的参与者都投入到法律职业者的角色中,直接与法律援助当事人交流,了解当事人想法和需求,与司法机关打交道,办理各项手续,与形形的机构和个人沟通,调查取证。法律职业技能要求的沟通能力、询问技巧、案件把握能力能够得到充分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当他们自己处理真实案件,从态度和方法上会与课堂处理模拟案例截然不同,他们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为当事人负责。这就要求学生主动地去学习知识充实自己,集中全部的注意力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状况。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树立起主动意识和责任意识。

3 诊所式法律教育培养法律职业道德功能的实现

3.1 制订科学的法律诊所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的法律诊所课程已经开展了十几年的实践,从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到教师的培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从课程目标体系上来说,目前的法律诊所开设的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法律专业技能,法律职业道德方面涉及较少。实际上,目前我国法律职业化进程中一个重大缺陷就是重专业技能、轻职业道德。而诊所式法律教育恰恰可以弥补传统法律教育在这方面的不足。职业道德教育在法律诊所课程中并不是大张旗鼓的宣教,而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直白的说教远不如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的经验印象深刻。指导教师要做的是观察、引导,给学生展示一个现实中不那么美好的世界,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的复杂、不公,体会法律应用的冲突和矛盾,在价值碰撞和反思中回归自我,重塑高尚的法律职业道德。①指导教师除了在诊所式课程实践中言传身教之外,还要对学生在处理具体案件时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评估,指出哪些是不符合良好法律职业道德的行为,在细微之处对学生的职业伦理观进行引导,使学生逐渐形成自发遵守职业道德的习惯。②

3.2 设置合理的评价体系

诊所式法律教学作为一种实践性课程,如何综合考查法律实践结果、实践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实践中展现出的综合素质,并制定合理的评估方案,是学者研究的重点。借鉴国外经验,美国法学院的法律诊所课程对学生的评价由三部分组成:自我评价、讨论、反思。学生首先对自己的实践活动进行自我评价,提出办理案件中遇到的问题与思考,接着由小组其他成员对其进行评价,阐述问题的处理方案和不足,最后由教师结合案件处理结果、当事人意见进行综合评价。在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中,要在评价体系中体现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目的,就要设置相应的职业伦理评价标准,通过对诊所学生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和评估,由学生的行为透视其法律职业伦理水平,从而全方位地、客观地对学生在法律诊所课程的表现给予评价。③

3.3 选择合适的案件

为了更好地在诊所教学模式中实现对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目标,诊所教师在选择案件时,应当重点关注贫困阶层、弱势群体和社会公益案件,这样使学生在办理案件时能够更多地关注这些弱者的艰难困苦,以及维权道路上的无奈与无助,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正义感和作为法律职业人的责任感。只有发自内心地对法律职业的认同和强烈的使命感,才使学生今后在职业道路上坚守“法律至上”的崇高信念和职业道德。另一方面,指导教师应当有选择地让学生接触一些“合法但不合理”的案件,虽然从法律上说应当维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但是当事人在此案件中并不是站在道义一边。这一类案件的办理会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职业道德内涵的复杂性。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