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学数学教育学范文

中学数学教育学范文

中学数学教育学

中学数学教育学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简单的阐述了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德育和智育功能。

【关键词】数学史德育智育

数学是真、善、美的统一体,数学的人文精神对于求真,持善形成完美的人格,促进德育智育,美育全面

发展和终身教育具有重大作用。

而数学史对于数学教育的意义早在19世纪就被西方数学史家和数学教育工作者所认识。这种认识似乎又与

18世纪的一种教育理念密切相关: 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创始人孔德(te,1798~1857)提出,对

孩子的教育在方式和顺序上都必须符合历史上人类的教育,因为个体知识的发生与历史上人类知识的发生是

一致的[1]。这种理念使后世数学教育家相信:数学史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就是一种十分有效、不可或缺的

工具。到20世纪70年代,数学史对数学教育的意义已经是许多西方数学教育家的共识:利用它可以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精神、启发学生的人格成长、预见学生的认知发展等等。

于是,我们看到了西方中学数学课本中数学史内容的增加。丹麦的一套中学教材即由女数学史家安德逊(K.

Anderson)主编,数学史完全融入了教材内容本身。再者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也是继承人类文化的

过程,因为人在本质上是文化遗传物,世世代代积累的文化要由人来继承。所以数学史知识在中学教育中的

充分发挥,会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这一点,提出几点思考愿于大家共同讨论。

1数学史在德育方面所起的作用

1.1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中华民族是智慧的民族,中国古代数学硕果累累,许多成果传入世界其他地区,对整个世界数学的发展,

有着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

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普遍使用算筹这一有效的计算工具,这是我们祖先极出色的创造,使我国成为世

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制的国家。先进的计算方法使我国古代数学在计算方面取得一系列出色的成就:秦汉

时期的分数运算法则、负数引进、比例算法、线行方程组消元解法、勾股术、阳马术等;5世纪的圆周率精

确测算;7-8世纪的三次方程组的数值解法和二次内插法;11-14世纪的贾宪三角、勾股测圆术等14-15世纪

的珠算。这些成就都具有世界意义。

通过对我国数学史的学习,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唤起他们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随着改

革开放,如今的学生更要了解中国的数学史,了解中华几千年的科技文明,否则青年一代可能丧失民族自

尊心、自信心,这是很危险的。

1.2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

数学史可以培养人的优良的道德品质,特别是优秀数学家的事迹,这种作用更加明显。爱因斯坦在悼念居

里夫人时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数学史对人品质的陶冶是多方面的,对人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我国近代人所皆知的数学家华罗庚、以初中学历成为世界级的数学家和美、德等多国科学院的院士。他在

解析数论、代数学、多复变函数论、数值分析等领域作出了一系列的重大贡献,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如果没

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没有为国争光的奋斗目标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他怎么可能自学成才而取得如

此伟大的成就。没有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他怎么会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回到祖国,为祖国培养了一批又一

批年轻的数学家。华罗庚教授的优秀品质以及他"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的至理名言将会永远激励学

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

2数学史在智育方面所起的作用

2.1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著名的教育家皮亚杰所说:"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要依赖于兴趣。"一个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

数学着迷的教师才是最优秀的教师,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它决定着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参

与学习活动。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进行数学史教育,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

学习。

讲二项式定理时,作为二项展开式的系数表,教材中出现了"杨辉三角"。教师不妨让学生多了解一些关于它

的知识。世界上最早发现并应用这一"三角"的人,并不是杨辉,而是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数学家贾宪。此图

原名为"开方作法本源"。运用此图既可求得任意高次展开式系数,又可进行任意高次幂的开方,它还是研究

任意高次方程数值解法的基础。在欧洲人们称它为"帕斯卡三角"。虽然帕斯卡在距贾宪几百年以后才发现

了它,但他对它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研究,建立了正整数次幂的二项式定理:(a+b)n=an+C1nan-1b+ Cn2an-

2b2+…+ Cnn-1abn-1+bn(n∈N)帕斯卡还把这一"三角"用于高阶等差数列求和,并成功地应用它解决了

过程中的赌金分配的难题——点数问题,以此成为概率论的创始人。

2.2有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数学史教学中不仅要有具体的数学史料的教学,更要注意数学精神的宣传。数学精神就涉及到学生非智力因

素的培养,这种精神包括两个要素,即对理性(真理)与完美的追求。教学中要注意整个数学成果的产生及其

背景的介绍,使学生了解探索数学观念的历程,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方法论。例如,数学一贯被认为是严密精

细的科学,学生也从来不怀疑所学知识是否存在问题,但数学的严谨性是逐步建立起来的,目前仍存在巩固数

学基础、探索数学意义等问题。让学生了解这些,对启发思维、培养创新是大有好处的。再者,以数学家追

求数学真理的事迹来感染学生,这样可以使人文精神教育在数学史教学中顺利自然地得到贯彻。

数学史是人类的认识史、发明史和创造史,其中蕴涵着可供后人借鉴的巨大思想财富。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财

富为现代教育服务,应当引起我国教育界足够的重视。在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在寻求有效

的人才培养途径,力求造就高质量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有人说,古代是通才取胜,近代是专才取

胜,而能取胜于现代者,则是专才基础上的通才。因此在中学数学教育中加强数学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中学数学教育学范文第2篇

英文名称:Journal of Chinese Mathematics Education

主管单位:辽宁北方报刊出版中心

主办单位:辽宁北方报刊出版中心

出版周期:半月

出版地址:辽宁省沈阳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3-8284

国内刊号:21-1548/G4

邮发代号:8-264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中国数学教育》是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正式创刊于2003年1月,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和辽宁北方报刊发展中心共同主办。会刊分为初中版和高中版,均为月刊,国际流行大16开本,48页,主要读者对象为中学数学教师、教研员以及所有从事数学教育的研究者、专家。

《中国数学教育》遵照“推进中学数学教育改革,探索中学数学教育规律,为提高中学数学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和基础教育质量服务”的办刊宗旨,密切配合基础教育的中心工作和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的研究课题,交流我国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经验,帮助广大中学数学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掌握数学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和方法,探索我国中学数学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切实提高中学数学教学效率,全面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中学数学教育学范文第3篇

数学研究的是空间形式及数量间的关系。它相对抽象而枯燥。虽然不像文科知识活泼,生动而富有情趣。但数学教学作为整个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必须渗透德育教育。关于这一点,数学教学大纲中也有明确的规定,可见德育教育在数学教学中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的。数学本身的知识内容和知识体系渗透了德育因素,数学教师应抓住学科特点实施德育教育。

数学科学的各种概念、定理间的联系、发展变化是无穷的。在教学中根据这些特点,利用中学生可塑性强、思维活跃的发展规律,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例如,在平面几何教学中,完成了基础知识传授、学法指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一些特殊图形,如:平行四边形、萎形、矩形、正方形等几个概念的内含与外延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概念间的联系其妙无穷。同时对这些图形的性质定理、判定定理进行比较,认识这些定理的发展变化规律。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使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数学是有高度抽象的概念体系。要弄清各种概念及定理的关系,要有一定辩证思想方法和辩证思维能力作基础,实际上数学同其它学科一样,也有一个运动、发展、变化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用辩证法的观点阐述教学内容。教给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论证方法,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中学数学教育学范文第4篇

1学习多种教学模式,博采众长,提高教学能力

当前,中学数学教学主要有下面几种基本模式:

1.1讲授模式:

它属于传统模式,突出都是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系统地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它的基本程序是:

复习讲授——理解记忆——练习巩固——检查反馈

它是当前教学中采用的主要模式.解放后广泛推行的前苏联凯洛夫五环节教学,即组织教学、复习提问、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也属于这个模式.多年以来,在这个基本模式下,为了探索动用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变革,演变出一些新的形式,正在被广泛运用.

1.2发现模式:

按照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的教学理论,为了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创造性,不少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经常在一些思维价值较高的课例上,运用发现模式进行教学,基本程序是:

创设情境——分析研究——猜测归纳——验证反思

这种教学模式注重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及研究问题的方法.但是相对来说教学进度较慢,基础较差的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这种教学模式整体或部分地在教学中运用,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

1.3自学模式:

为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各地创造了多种自学模式,它的基本程序是:

布置提纲——自学教材——讨论交流——练习巩固——自评反馈

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对语言的阅读、理解、交流、运用能力.对于阅读性比较强的教学内容,采用自学模式十分有利.

1.4掌握模式:

按照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的教学理论,注重反馈和评价作用.当前,不少地区使用的目标教学模式属于此类,基本程序是:

目标定向——实施教学——形成性检测——反馈矫正——平行性检测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了目标和评价,注重把教学过程分解,有利于加强基础,防止分化,在师生基础比较薄弱的学校适应性更强.

属于基本教学模式的,还有结构教学模式、程序教学模式和注重学生合作突出讨论的教学模式,这里不一一介绍.这些基本的教学模式反映了国内外教育心理学、数学教育学、系统科学的研究成果,也是多年来数学教学富足经验和教改的结晶.对它们的学习和研究,是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可以看到,当前教学改革中涌现出的各式各样的教学模式,多数是由上述基本教学模式,,多数是由上述基本教学模式交叉或变形组合而成的.抓住对基本教学模式的学习,就可以更加深刻和主动地理解和学习其它教学模式.

2综合、灵活、发展地运用多种教学模式,立足整体,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我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材施教,贵在得法”,对于教学模式来说也是这样,教学作为一门科学,应当有规可循,但是教学作为一门艺术,不应当也不能仅依靠某一种教学模式来实现它的全部功能.重要的是针对具体情况,选择、设计最能体现教学规律,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过程.

为了发挥教学过程的整体功能,保持教学系统的最大活力,在教学中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模式,相互补充,形成良好的整体结构.教学模式的多样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认知活动,为能力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当然,教学模式的综合应用,要从教学目的、教材要求、课型内容、学生水平、教师能力、教学条件等多方面考虑.

比如,在一章教学中,对于概念、定理、公式、法则,为了突出知识形成过程,可以动用发现模式;同时选定几节便于学生阅读;讨论的内容,可安排用自学教学模式,突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一般内容,可以采用讲授模式,以便保证教学进度.这样在一章教学中,几种教学模式分别发挥了它们的优势,从整体上提高了教学效益.

再如,在一册的教学来看,,也可选定内容比较适合结构教学模式的章节.比如平面几何“四边形”等内容,采用结构教学模式,贯彻整体——部分——整体的结构体系,对于开阔学生研究问题的思路是有益的.但如果每章教学人武部采用这种模式,不仅教学困难,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

再如,从学生的实际水平考虑,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更多的采用发现模式;对于基础较差的班级,经常采用讲授模式和掌握模式,通过及时反馈,查漏补缺,使学生树立学习信心,这对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有益的.

从教学改革的角度看,教学模式的综合应用,本身就是创新和发展,我们要在原来熟悉的教学模式基础上,吸收其它教学模式的优势,开拓创新,逐渐形成

自己的教学风格.

灵活地运用教学模式,是指在对比各种教学模式的理论、优点和局限性的情况下,针对教学实际,吸收几种教学模式的特点,重新进行组合,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比如,在一节课的教学中,知识引用阶段采用发现模式,例题教学时采用讲授模式,小结时运用自学模式.当然,这对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和功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生的认知水平是不断发展的,一般来说,不同的教学模式适应不同层次的认知水平.比如发现模式比掌握模式在认知水平上要求更高.我们的教学模式要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相应地不断变化,促进学生认知水平向高层次发展.另外,从引导学生参与程度,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来看,采用的教学模式也要逐渐由封闭走向开放,体现“教学是为了发展”这一规律.比如,在较高层次的教学模式中,可以更多地体现知识结构特征,突出讨论交流的形式.从教学的过程来看,发展地造反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途径.

3了解发展教学模式的新思路,开拓创新,深化教学改革

从教学改革的方向出发,当前发展中学数学模式的基本思路是什么呢?

3.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

启发式教学原则是先哲孔子所强调的,但当前废止注入式,提倡启发式仍是教学过程中继承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尤其是在思维上深层次的参与,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培养能力,全面提高素质的关键.为了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就要由教师到学生的单向交流,变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使教学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

3.2运用系统科学的整体、有序、反馈三个基本原理指导组织教学过程.

一方面要从整体效益和结构考虑优化教学过程,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反馈和矫正环节在教学中的作用,并立足于教学系统的开放与发展,把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具体运用到教学模式的学习与发展上来.

3.3注重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注重学法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目的、兴趣、意志、态度、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是教学的动力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着发动、维持、调节的作用.吸收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教学模式中进一步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由“爱学”到“学会”,再到“会学”,注重学法指导,突出从“学”的视角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无疑是一个需要加强的问题.

中学数学教育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爱国教育 德育渗透 言传身教 联系实际

数学作为学生最为畏惧的一门科目,我们教师要结合数学本身的知识内容和知识体系,把握时机,吃透教材,挖掘到掩藏在知识下的哲理,在课堂中及时、恰当、有目的地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受教师感染,潜移默化,养成良好的素养,并在人格上不断完善自己,实现思想品德的提高和优化。以下是我自己在数学教学中贯穿德育教育的几点粗浅的认识和做法。

一、立足本学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指热爱祖国,具有报效祖国的精神。首先我们可以在数学教学中利用数学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注意情怀,从而进行思想教育。例如古代秦九韶公式、刘徽的极限思想、祖冲之的圆周率、祖恒原理以及“九章算术”都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又如著名数学家陈景润顽强拼搏,在验证“哥德巴赫猜想”的领域遥遥领先;还有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这些辉煌的数学史让学生们看到我们前辈的杰出成就,从而身心振奋,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学习的爱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在教学过程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德育教育

1.教师言传身教,利用自身的形象和人格魅力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身教重于言传,教师自身的行为示范对学生最具感染力。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表达、教师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进而以老师的一言一行来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做到勤奋刻苦,认真备课、及时批改作业,不仅可以向学生展现强烈的时间观念,用自己的示范作用提醒学生把握现在,珍惜时间,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德育教育。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技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而在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更应充分把握好学生的好奇心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联系生活实际,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收到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效果。例如:一年级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可以介绍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和生产建设中的作用;并且在课堂上设计购物活动使学生亲自体验如何使用人民币,在活动中,不仅学生智力得到了发展,而且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的态度和交往的能力。

中学数学教育学范文第6篇

一、数学文化课程的含义

数学文化课程更加注重课程的教育价值,通过改善课程设计完善高中数学教育,提升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我国在教育上大力推广数学文化教育以来,很多教师都开始关注起西方的数学文化教育方式,并加以借鉴,却很少加以改进,使其更适用于我国学生,盲目引用而不加以研究,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也很难避免。

二、数学文化教育与其他数学教育的联系

(一)与高中数学教育的联系

数学文化教育与普通高中数学教育的出发点相同,都在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知识储备,然而它们各自的侧重点不同,前者更注重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及他们在数学上的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后者更加侧重学生数学知识的储备,大量的储备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在高考占据主导地位的今天,解题能力的高低意义深重。

(二)与高中数学史选课的联系

数学史反映了数学发展的历程,能够很好地展现出数学概念、方法、思想的起源、发现和发展。数学文化倾向于数学观念、价值、思想、思维方式的教授,而数学史则侧重于数学概念方法等的起源、发现、发展过程,侧重点不同就不能一视同仁。在数学文化的教学中,可以适当选取一部分数学史以作辅助数学文化教学之用,能很好地促进数学文化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数学文化内容的选择

数学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人类文明的发展。如今,数学已然渗透到各个领域,成为人们生活、生产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中,不加选择地向学生展现数学文化,未免会显得有些杂乱而缺乏条理性。数学文化的选择应当切记一些规律,教学时才能做到信手拈来,有的放矢。为此,在高中数学文化教育过程中,应把握以下规律:

1. 相关性。素材的选择一定要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素材应能充分展现文化内容,并应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使学生能够很好地融入数学素材之中,在数学文化的引导下对数学内容产生更准确的认识和理解。

2. 真实性。选取的素材应真实可靠,切忌捏造事实。有些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捏造一些不存在的数学“史实”,学生对于这些数学内容之外的事情往往印象更加深刻,一个错误的引导很可能误导学生的一生。

3. 可接受性。在数学素材的选择上应注意素材的层次性,应满足各阶层学生的需求。素材的引用是为教学做准备的,是教学的敲门砖而并非教学,听故事更应该是轻松,而非头疼之事。

中学数学教育学范文第7篇

一、以自身的言行熏陶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他们不知不觉地养成良好的品质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大人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影响着他们。作为老师,每次上课,我都衣着整洁,衣服不一定要很好,但一定要干净整洁。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就给孩子留下了一个做人不能邋遢,要保持一个良好形象的印象,在以后的岁月里孩子们就会自觉模仿,为以后形成好的人格魅力打下基础。同时,每次在校园里行走,或在教室里,我看到地上有废纸就弯腰捡起来,然后丢到垃圾箱里,让孩子们慢慢觉得,随便丢弃垃圾是不对的。于是孩子们弯腰捡垃圾的多了,校园干净了,随便丢弃垃圾的少了,我们现在的校园很干净,孩子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一种良好的习惯在幼小的心灵扎根发芽。文明用语反映了一个人的素质,我自己在说话别注意自己的语言,尊重孩子,和他们平等相处。平时我教育孩子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言,不说脏话,不说侮辱别人的语言。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激励孩子们热爱祖国,树立为国家努力学习的好品质

历史上许多数学研究的资料在小学数学教材中都有体现,主要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在数学方面的研究成就以及反映我国劳动人民在数学方面的智慧。如:“约在2000年前,我国数学名著《九章算数》中就论述了平面图形面积的算法”、“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我国在2000多年前用算筹记数”、“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会计算土地面积”、“约1500年前,中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6位小数的人”……在近代数学家中,华罗庚不仅在学术上是我国进入世界著名数学家行列的杰出代表,而且他在1937年、1950年两次分别放弃英、美两国提供的优厚生活待遇和职位,毅然回到祖国,促进了中国近代数学的发展。这种无限忠诚祖国的高尚品德与情操,在当今社会具有多么伟大的意义等等,利用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增强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和为中华之崛起读书的责任感。

三、充分把课内的数学知识和课外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生活就是个大舞台,孩子们活泼好动是天性,实际生活中处处孕育着德育的因素,如果适时的进行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针对现在的水资源问题,有的地方生活用水就很困难,而我们很多人则在浪费水资源,这在很多家庭中就能体现出来。学到统计表这课时,我把课本内容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设计表格,让孩子们自己去统计,结果在家长们的帮助下,绝大多数孩子都较好地完成了这一任务,启发他们要养成从小节约用水的习惯,从而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四、利用班会或活动小组进行合作,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另一个有效手段

中学数学教育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数学;教育

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如果能在课堂上把生活中的数学融入教学过程中,学生就能寓教于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的真谛和奥妙,打破以往教学的传统;数学原理中也体现着生活,如果能在生活中发现、运用数学知识,学生就会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一举两得。所以,在课堂上把数学和生活进行良好结合,会是一件对学生非常有益的事情。下面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数学”这个问题进行论述。

一、生活数学更生动、更有趣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些小学生对枯燥的数学数字感到乏味,无法学习和接受,容易产生抵触心理,从而恶性循环,最终对数学失去兴趣,也产生了厌学心理。但是“生活数学”就不一样了,生活数学更生动、更有趣味,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形形的事物也能让数学学习变得更有趣,更容易提高学生的兴趣。

在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老师往往特别重视数学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结合,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只有把生活数学融入课堂中,才能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全面发展,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现在我们国家需要的已经不是应试型人才,不是考高分就可以的,更注重的是能力,观察能力与实际结合的能力,能解决实际问题才是我们教育的根本所在。

二、在生活中学习数学,从数学中联想生活

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发现实例中蕴含的数学道理,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课堂上学习了新的数学定义、公式,也可以联想到生活中是否有实例可以论证数学道理。这样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见证数学的方式能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拓宽思维空间,运用数学道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以致用,不需要一遇到问题就求助于家长,不知所措,无形中又培养了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两个超市都实行商品优惠政策,甲超市实行A政策,乙超市实行B政策,买同样数量和质量的牛奶,哪家超市的优惠政策合适?对于这样的问题,相信学生是很感兴趣的,通过自己所学为家里节约了资金,相信小朋友也会感到很自豪。这样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以后生活中遇到任何问题,小学生都可以联想到数学知识,他们更加镇静,不骄不躁,问题就可以解决了。生活和数学可以完美地结合,小学生一定会乐在其中。

三、在课堂上展现生活实例,引出数学问题

在数学课堂上展现一些生活实例,当这些实例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顿时产生了兴趣;当这些实例足以说明数学问题、展现数学问题、挖掘数学问题的时候,学生就会觉得这是一种乐趣。数学知识在生活实例中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学生也学习得不亦乐乎,也能把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如果能把“生活数学”引入课堂中,那将是对理论和实际最好的结合。课堂不再枯燥,数学不再乏味,生活还丰富多彩,这样的情况下没有学不好数学的。

四、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热爱生活

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尝到了“生活数学”的甜头,自然就会在生活中多注意能体现数学原理的实例,不仅促进了学生积极思考的好习惯,也能把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对生活的观察能力也是生活能力的一方面,也是智力的一个方面。生活、课堂,这样反复促进,课堂上的知识已经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因为只有与实践结合过的书本知识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

当时自己上小学时,很多公式、定义都是死记硬背的,过不了几天就会忘记,而且当时最怕的就是应用题,对公式倒背如流,但是为什么一遇到应用题就不会呢?该用哪个公式解答呢?应该往哪方面想呢?如果当时能够在课堂上学习“生活数学”,那我肯定不会恐惧应用题了。当时对生活也缺少观察,不知道哪些生活实例中会蕴藏着数学原理。如果能接受“生活数学”的教育,一定会觉得数学和生活一样丰富多彩。

五、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把数学和生活相结合,必须要开动脑筋,思考生活中的哪些实例可以体现数学真理,思考数学真理可以在哪些生活实例中得到验证,这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只要有生活,就有生活数学的存在。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起来,最大限度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以后的中学学习、大学学习以及以后的工作都打好了基础。实施“生活数学”教育的过程,也就是由死记硬背的数学教学方式转变为灵活的数学教学方式的过程。实施生活数学教育,学生不用再死记硬背,不用再惧怕数学,不用再怕爸爸妈妈说考试分数太低。不是谁的考试分数高,谁就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而是谁能通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谁才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六、生活数学的教育方式可多种多样

如果课堂上实施了“生活数学”教育,那么教学方式就不只局限于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而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比如,学习了某个数学原理,让小学生联想一下生活中的哪些实例可以应用到这个数学原理;老师提出来一个生活实例,这个实例的哪些方面可以用到这个数学原理;也可以让小学生去室外寻找某些实例。这样课堂就变得特别有意思、有趣味了,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给了学生新鲜感,学生就更乐于学习,乐于生活。因为每个人都是喜欢新鲜感,讨厌一成不变,尤其是小孩子。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主要阐述了实施“生活数学”教育的原因、给小学生带来的好处以及如何实施“生活数学”教育,“生活数学”教育势在必行,这是小学生多方面发展能力的一种方式,无论是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联想能力还是数学能力都可以通过学习“生活数学”得到提高,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中学数学教育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德育途径

道德教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教育中重要的部分。教学过程中有多种途径进行德育教育,数学的历史悠久,我国人民在数学学习中投入了大量的智慧,在数学教学中体现德育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实施,探究数学教学中渗入的德育教育途径。

一、因材施教的德育教育

1.依据数学历史的德育教育。数学在中国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其发展经历了古代数学萌芽期、形成期、发展期、繁荣期和中西数学的融合期。例如,在西安半坡出土的陶器中出现了数学的图案或圆点,西周出现了勾股定理,甲骨文中出现了数学记录等等。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中国数学教学史的介绍,并与西方数学发展历程相比较,可以让学生领会到我国数学发展灿烂文明的文化财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民族自豪感,促进爱国情怀的培养。2.根据高中学生数学教学特点进行德育教育。高中是学生思维快速发展的阶段,数学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不同途径、不同方法去思考问题,培养创造能力的发展。高中数学教学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把数学教学的知识点与有关德育教学联系起来,引发对学生爱国思想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体现出数学发展也是通过不断解决矛盾、促进事物向前发展的唯物主义思想,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发展、创造能力和发现能力。3.依据教材进行德育教育。高中教材是针对学生知识传承和思维培养编写的,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对思维和知识的教育。德育教学存在数学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适当渗入德育教学思想,但是教学中要保证主要部分的实施,又要保证德育教学的渗透。因此,学生通过教材学习得到知识、培养思维,又能适当进行德育教学,才能达到德育渗透的作用。

二、课堂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

1.课前合理引导。数学教学在课前学生预习掌握住课程知识点。教师有意识引导数学知识的历史,学生了解数学课外的知识,意识到数学在中国的悠久的历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培养德育教育。随着教育制度和教育目标的发展,数学教学模式和方式出现了快速的发展,以往的死记硬背的方法不能适应数学教学,也不能促进数学的德育实施。课前备课不仅要对知识进行合理预习和规划,还要注意德育教育在其中的渗透。2.课堂中随机寓德育教育与知识教学中。高中数学中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为主,培养学生的辩证的思维。辩证唯物主义在德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数学课堂教学包括知识教学和辩证唯物主义,促进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形成并运用到德育观念。例如,通过两个圆之间位置的传授,能够让学生得到:物质时刻能够运动,不同的运动方式产生不同的结果。3.课后小结的德育途径。课后对数学的总结和练习,总结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论联系现实。例如对问题进行解决时,有时会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选择最方便合理的方法。这和高中生对人生的选择一样,人生之路多样,选择符合自身的发展的方向,并积极坚定地坚持下去,才能取得人生的成功。

三、教师示范作用进行德育教育

中学数学教育学范文第10篇

一、认真梳理教材,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

小学阶段的数学内容一般是有关整数、小数、分数以及几何图形的基础知识,貌似无“美”可谈。但仔细梳理教材就会发现,小学数学中的美还是随处可见的。

比如“黄金分割”可以算得上是和谐美的典型,而“圆”就是对称美的楷模。正如毕达哥拉斯所说:“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甚至一个书写准确的符号和数式,一道格式规整的算式;一组线条清晰、结构均匀的图形;一份文字优美、卷面清洁的答卷和作业;一次条分缕析、言之有理的发言……都拥有着数学美。

又比如,学生熟知的十个阿拉伯数字可以组成无限多的数,而用那不起眼的加、减、乘、除四个符号就能准确地描述出现实世界中的基本数量关系。这难道不与绘画时利用三种原色就可以绘出众多色彩缤纷的图画一样吗?

从以上例证来看,在教学时,教师如能充分挖掘教材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自然就能把学习当作一种美的享受。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功能,引领学生感悟数学美

众所周知,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其内容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数学没有美术般缤纷的色彩,更没有音乐般美妙的旋律,只是把人人熟知的自然规律抽象成了一种概念、法则或公式。这就需要教师巧妙运用各种媒体,变抽象为直观,变静态为动态,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帮助学生领悟其内在的美。

在现代化教学手段相当普遍的今天,教学一些数学内容时可制作一些动画课件,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形、声、色、画等功能,使静态的线条、图形动作化,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从而达到渲染气氛的目的。这种改变了传统数学教学中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呆板的表现形式,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一些在普通条件下难以实现或观察到的过程形象化地显示出来,有效地扩展课时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活跃课堂气氛,巩固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喜悦,寓学于乐。

比如,在为学生教授“行程问题”时,利用多媒体课件鲜艳的色彩、动感的画面直观形象地把两个相向移动的物体通过平移、定位等显现出来,生动逼真地显示路程的变化过程。这样做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很好地创设了美的情境。

三、善用自我评价,带动学生追求数学美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小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一种特殊阶段,其情感与态度的功能也就具有一种独特性,这突出表现在小学生的学习当中。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约见一名打了同学的学生到自己办公室,这名学生准时来了,他于是很高兴地奖励了这名学生一块糖。这名学生认为接下来肯定要挨批评了,于是就没有吱声。可是万万没有想到,陶先生又拿出了一块糖奖励他,原因就是学生听话,“叫你停手你就停手,叫你下课来你就下课来,说明你有尊重他人意识。”这个故事体现了陶行知先进的教育思想、豁达的教育胸怀和对学生的厚爱,如果他只以简单的批评方式去处理这件事,很可能会引起学生的不满和消极情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那反倒达不到教育目的了。同样的道理,数学教学中的评价,从评价的目标到评价的方式,也都需要体现一种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要突出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以及人性的关怀。同样,美的评价还应在学习中、在交流中,在生生的互相评价中。

例如在教授“图形面积”时,就应该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各自将自己的想法在学习小组中交流,接受同学的评判,再讨论方法的可行性,最后教师对每种方法和心得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学生思路中的精华,表扬其闪光点,这样自然会使学生在互相的评判中释放各自的情感,感受到美的评价!

中学数学教育学范文第11篇

从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来看,普遍存在着以升学为导向的问题.对法律课则存在着明显的重视不够,学校、老师和家长只重视数学考试分数和排名情况,并不关心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情况,学生每天都被大量的数学习题所淹没.邓小平同志早就强调过:“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现在的初中生是十几岁的未成年人,正处在心理和生理的发育变化时期,人生观和世界观尚未形成,在这个时期对他们进行法制教育,让他们在头脑里牢固树立“法”的观念,将来才能成为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公民.

二、数学课堂教学与法制教育的关系

法律教育与数学教学不是两条平行的直线,而是两个相交的圆.我们要在这重叠的部分里展开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活动,运用我们的知识与智慧,凭着我们教师始终不渝的信念与对学生的热爱,注重调查研究,讲究方式方法,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把法制教育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去.当学生知法守法了,就为课堂纪律提供了保证,从而为提高教学质量建造了良好的环境.但要注意,在数学课堂中一定要明确数学知识的传授与法制教育的关系,切不可把法制教育当成一节课来讲,法律涉及范围极广,我们数学老师讲的那点法制知识只是渗透,是点缀.在数学课堂中,数学知识的传授是核心,其他如法制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安全教育等是辅助,教师应明确关系,灵活安排.如果把数学课上成了法制课,那就是舍本逐末了.

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内容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内容,对数学授课的内容预先进行巧妙设计,在所要讲授的内容中努力寻找法律知识的切入点,将法律知识教育自然融入数学教学过程之中.例如:在《概率》一章中进行抽牌游戏的教学时,在小组合作中有些组的个别学生违反规则,使游戏规则无法进行下去.我在重申游戏规则的同时,利用这一课程生成资源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使他们明白游戏中的规则就好比我们国家的法律一样.如果我们在游戏时不守规则,游戏就无法进行下去,同样的如果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不守法,国家就不能安定.因此,同学们要养成遵规守纪的好习惯,做一个合格的公民.在讲教育储蓄时,可向学生渗透依法纳税的有关内容;在向学生讲《尺规作图》时,阐述为什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数学证明时利用因果关系,向学生渗透“种什么因,结什么果!”的道理.“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终有牢狱之灾!

中学数学教育学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数学教学;学法指导

数学教师如何在突出素质教育的数学教学中驾驭考试呢?一方面,考试所涉及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思维等能力正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对于观察能力、数学实践的技能及德行、体质等难以通过考试来检测,学校及教师只抓住“考试成绩”显然是不行的。第一,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价不再单纯看升学率,同样,学校评价教师也不再以升学率为唯一尺度。第二,经验表明:数学教师除了上好课外,也应与学生沟通情感,关心他们的思想品德、身体健康等方面的进步。

即素质教育抓好了,考试成绩也相应地会上去的。

对待这个问题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只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与发展,而非智力因素则任其自然地发展,认为后者是学校和教师所管不了的,是社会和家长的事情;另一种态度则认为非智力因素也要像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样,使之与智力因素得到同步的发展。有位心理学家说得好:人的心理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任何一方出现“病症”,都会抑制另一方面的健康发展。非智力因素应如何培养呢?它与智力因素一样,同样有着自身的发生、发展规律。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还有作业与考试的成功的鼓舞等,逐渐使好奇发展为兴趣。兴趣比好奇要深刻、稳健。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发展为喜爱、爱好和热爱。

当学习成果常与荣誉、理想和抱负联系在一起时,喜爱、爱好和热爱就融有强烈的情感和意志色彩,具有稳定、持久而强烈的动力特征。

“双基”教学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重视实践教学

有人提出: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只传授数学知识和技术的数学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数学教育要求既传授数学知识和技能,又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学生在数学实践中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践,训练用实践解决数学问题,使各项智力因素皆得到发展,故数学实践是全面数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因此,我们不应该因为升学考试中对数学实践的动作技能测试不到而忽视实践教学。在教学中我们已深有体会:数学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和巩固数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获取数学知识、培养良好品格。

二、重视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突出素质教育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我们应当想方设法,因地制宜地开展一些课外活动。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丰富多采的。如组织和指导学生办数学小报、数学墙报、数学魔术表演、自制仪器和自找代用品、做家庭小实践、举办数学讲座、数学竞赛、搞社会调查、数学兴趣小组等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新晨

三、重视练习与学法指导

现在谁都知道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很重要,应如何来培养呢?我认为有两条途径值得重视,一是指导阅读,二是指导练习。指导阅读就是要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特别建议:最好的阅读材料是教材。初中数学新教材图文并茂,思考性、可读性强。且正好与课堂教学相配合,既起到课前预习的作用,又能使自学成果在课堂上得到及时的验证,从而增强自学信心和激发自学的兴趣。教师给出适当的阅读任务——要解决什么问题。教师对教材中的文字说明、图像图画、数据等应帮助学生进行分析归纳。指导练习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为学生选择适合的练习题,使学生免入题海之苦。这里若将习题分为两类的话,一类应是为学生及时消化和巩固新学知识,使新学内容与原有知识同化后,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即所谓“形成性练习题”;另一类则是提高题,即对某一知识点从各个不同方面和不同深度进行揭示,使解题时对该知识有全面深刻的理解,以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效果,同时需要运用类比、分析、归纳、综合等多种思维方法,使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严密性、创造性等各种思维品质得到有效的锻炼;二是要通过典型习题讲解,不仅教给学生解题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学会通过练习之后去整理知识、使知识在头脑中清晰化、条理化、网络化。

中学数学教育学范文第13篇

人们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可以抑制紧张的情绪.消除学习的疲劳.保持高度的兴趣和旺盛的精力,使内心世界变得活泼、开朗,从而有效地改善他们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愉快教育”作为一种积极的教学原则,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欢迎,在语文教学中得到普遍的推广。那么“愉快教育”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是否适应呢?答案是肯定的,它不仅适用于语文教学,也适用于数学教学。诚然,要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根据中学数学知识的内窖和特点来确定。

下面就谈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愉快教育”的一些粗浅的做法。

一、“趣味”与“愉快”

有趣的事例擐具有吸引力,它能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对学习内容产生愉快情绪。引进与教学有关的趣味故事进行教学,能使课堂产生十分愉快的学习气氛。如古代的“鸡兔同笼”问题是能引发学生兴趣的。数学中的趣味故事很多。又如:一个“象棋发明者的奖赏”的故事t还有相似形的成比例线段是“金字塔”式的,都是十分精彩的好材料。叉如:古代“分牛问题”,一位老头死后,在遗书中说:我的遗产只有l9头牛.现是属于你们的了。要求大儿得一半,二儿四分之一-三儿五分之一,且不准宰杀。怎么办:三个儿子犯难了,为丁遵照遗嘱,他们去请教教师先生。先生略想一下,便说容易:去把我家的那头牛一起分吧。三个儿子只能照办,结果奇了,大儿子l0,二儿5,三儿4,先生牵走了他的牛,三个儿子满意了。这就是趣题产生效果,能大大激发学习兴趣。学会思考,发展了学生智力,收到了“愉快教育”的效果。

教学百花园中,趣昧题目比比皆是。如我国古代的“百鸡问题”“韩信点兵艄猴子分桃”等等都是进行“愉快教育”好材料。

二、“幽默”与“愉快”

风趣与幽默是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因素,它能活跃课堂气氛.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

一堂“解任意三角形”的课中,有位教师作了这样的开场白:“我的‘法力’无边,能不过河测河宽,不上山测山高.不接近敌阵而量得敌我间距离。”学生肃然,教师接着解释说:我的“法宝”是正、余弦定理,我的“法”是数学方法。同学大笑,这时,教师将几道解三角形的习题配上有趣的测量内容让学生计算,尽管都是些枯燥乏味的数学计算.学生都学很很起劲,情绪很高,兴趣浓。

将繁杂的数学题在教师幽默、形象的讲解中变得那么有趣、易懂,这就是“愉快教育”威力l很多的教师就是因为他们幽默与风趣教学而提高了教学质量的.这就要求教师上课时保持照好的心情,用积极的心态击教学.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与提高教学水平。

三、“美育”与“愉快”

人人都爱美.一切美丽的事物都能给人以赘心悦目的愉,审美在教学中无处不在,教学中贯彻美育原则,可以达到愉快教育的目的。

中学数学教育学范文第14篇

高中数学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既是对以前知识的回顾,同时也是对以后学习的一个深化。在我国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改革刻不容缓,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非常重要。但是由于受我国传统的教学思想的影响,当前我们的素质教育成效并不大,很大一部分老师没有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为了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我们必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

素质教育 高中数学 改革

前言

当前我国正在逐步推行素质教育,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高中是我们教学的一个关键时期,高中数学在我们的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高中数学新课标要求我们要转变旧的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合理先进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思考和实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所以,我们必须响应新课标的号召,采取相应的措施,改革教学方法。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方法

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随着我国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越来越多,但是相对的课时却在减少,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首先就是要注意从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校的教学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学规划和方案,不能不考虑实际情况,要对学生的情况和课本的内容全面把握,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认真分析教材,合理运用;其次是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在新教学要求的背景下,合作教学是一种比较合理也比较有效的方法,通过合作教学,可以加强老师和学生的互动和交流,让老师能够了解学生,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自我思考,学会解决问题,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教学“圆锥曲线与方程”的时候,根据所要教学的内容和学生对之前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接受能力有了大体的了解,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计划,对于本节课学生要理解的是圆锥曲线的定义和性质等,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而不是一味地满堂灌。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思路和实际情况理解知识,真正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二、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只有会思考才能做好其他的事情。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不仅仅是会计算、会做题就能成功的。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比较抽象、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思维能力对于学习数学尤为重要。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我们必须通过分析、比较、想象等的一系列思维活动才能解决数学难题,所以,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自己思考。例如培养学生用联想的方法去思考问题,教会他们如何看待同类型题,对于一题多解型的题目该怎样考虑等,多给学生选择一些这种类型的题目,锻炼他们的思维,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自己解决问题,不要总是依靠老师和同学。老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拨,但不能告诉学生答案,告诉他们方法即可,让学生逐渐摆脱对老师的依赖。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渐让学生学会推理、联想,提高其他方面的能力,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自我思考。

三、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在旧的教学模式中,我们的教育是偏向理论的,大部分学生都是理论知识学的很好,但是不会运用,遇到实际问题就畏首畏尾,无从下手。有的时候课本知识学得很好,但是考试的时候却不会做题,实际应用能力太差,等到步入社会的时候也是问题百出。所以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要教会学生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以后也要运用到生活中去,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尽量设计一些实际性、应用型的问题,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带入到教学中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可以把数学中的集合问题和现实中的一些分类现象结合等,只有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才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统计和概率”问题的时候,老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生活中的现象相似的问题,比如抽奖问题,设计一个转盘抽奖活动,在转盘上标上不同的奖项,让学生自己转动转盘并且分析每个奖项被抽到的概率,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多设计一些这样题目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构建高效数学课堂,除了要传授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告诉学生如何去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前提下学会运用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发挥自己的潜能。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新课标教育,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作者:董晓玲 单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

参考文献:

[1]王军.浅谈高中数学素质教育中的创新[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06:191-192.

[2]刘堤仿.高中数学素质教育途径刍议[J].中国教育学刊,1992,03:39-41.

中学数学教育学范文第15篇

一、明确数学教学目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作为数学教师,首先要搞清楚数学究竟是什么呢?研究的是什么东西呢?怎样进行教学呢?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呢?如何教学才能让学生学得懂呢?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数学研究的究竟是什么呢?有的科学家们说: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它在现代生活和现代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既然数学是生活和生产中的科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所以,生活中也就缺不了数学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数学明确给出了初中数学的教育教学目的: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题”,“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能够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形成用数学的意识”。教师首先要对数学的教学目的有个明确的认识,并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展开教学。必须全面、深刻地掌握数学教学目的,并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以此来检查和评价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就得要不断改进数学教学方法。就我个人的教学经验,要改进数学教学方法,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首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全身心学习的积极性。第一,以数学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第二,以历史作为诱导,让学生对我国在数学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第三,以现实材料为题材,教育学生要学会学已至用。第四,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内容,学生的实际需要选用生动活泼、贴近生活的数学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还可以运用形象生动、贴近学生、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感染学生。其次:数学教学中要经常给学生安排适当难度的练习题,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思考中独立解决问题。再次:培养学生勤奋好学的学习习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反复训练,让学生记忆深刻;教师要适当对学习好的学生进行表扬,以次来激励其他学生的学习。

二、狠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