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范文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范文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范文第1篇

关键词:旅游业区域差异协调发展

一、江苏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江苏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江苏省旅游业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旅游总收入从2001年的744.1亿元增长到2007的2826.90亿元,短短7年之中旅游总收入增加近3倍。全省旅游增加值从2001年的296.2亿元增加到了2007年的1249.50亿元,增长幅度之大有目共睹。到2007年为止,全省旅游生产总值已经占到生产总值的4.9%。2007年,全省各类旅游景区接待游客3.2亿人次,同比增长15.5%,年游客接待量100万人次以上的景区达到了68个。旅游度假区经营管理取得新进展,2007年全省7个部级、省级旅游度假区共接待游客2137.5万人次,同比增长7.2%:实现营业收入46.2亿元,同比下降10.7%:招商项目203个,合同金额67.7亿元,其中外资5.6亿元。2007年,全省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187240.5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旅客周转量1596.06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6.8%。

(二)江苏省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2007年江苏省旅游业年度报告提供的统计数据,国内旅游收入全省排名第1、第2的苏州(570.34亿元)和南京(526.03亿元),分别是排名倒数第1、第2的宿迁(17.99亿元)和盐城(56.01亿元)的31.7倍和9.4倍:旅游外汇收入位于全省第1、第2的苏州(88916.27万美元)和南京(80763.71万美元)是位于全省末1、2位的宿迁(1188.18万美元)和淮安(2229.57万美元)的74.8倍和36.2倍。从以上两组数据的对比不难发现,在江苏省旅游快速发展的背后,存在着巨大的区域发展不平衡性。研究和协调这种旅游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显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江苏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研究

(一)江苏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定量研究

区域旅游经济的测度必须基于一定的指标,而且所选取的指标必须能反映各个区域旅游经济的整体状况,从经济角度研究旅游,可选取的指标主要有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及旅游总收入等。指标的选取要保证数据的可获取性与区域间的可比性。由于各地级市旅游外汇收入和旅游总收入的基础数据较难获取,本文选取各地级市的国内旅游收入来表征各市旅游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区域差异有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两种。绝对差异表示经济总量方面的差异,会受物价水平、量纲的影响,因而不同时点之间可比性较差。相对差异本身是个比值,没有量纲,因此不受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广泛的可比性。因此,本文采用标准差(St)与变异系数(Vt)分别测算区域旅游经济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的总体变化情况。

St=[∑(Yti-Yt)2]1/2(1)

Vt=St/Yt(2)

式中,Yti是第t年第i个城市的国内旅游收入,N为省内地级市个数,Yt为各地级市平均国内收入。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求得市际差异。为了便于区域之间对比,平均国内旅游收入通过计算各地级市国内旅游收入之和,然后平均而得。1998—2007年江苏省各地级市旅游经济差异总体变化水平计算结果见下表和图。

上表与图显示:1998—2007年,各地级市旅游经济绝对差异呈逐年递增之趋势,从1998年的26.93上升到2007年的178.74,增长了563.72%,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56.37%。相对差异在1998—2002年期间,除了2000年稍有回落,基本呈现出逐年增长之态势,之后的2003—2007年5年中,相对差异稳中有升,但基本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由此可见,近10年来,不管是绝对差异还是相对差异,江苏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都存在扩大之势。如何缩短日益扩大的区域差异,做到区域之间协调发展便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区域旅游协调发展对策

(一)加强区域之间的旅游协作

要缩短江苏省各区域之间的旅游发展差异,加强区域之间的协作是很重要的一条途径。区域协作是指江苏省内不同地区之间的旅游经济主体按照一定的章程、协议或合同,将各类资源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组合,以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旅游经济活动。区域协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的共同制定、旅游资源的重组和共享、旅游产品的更新与提升,区域旅游功能的分工、客源市场的共同开拓与互换、联合促销,旅游企业之间的优化组合以及区域旅游形象的构建组合等。

(二)挥苏南的辐射作用,带动苏中、苏北的旅游发展

从上文的分析结果看到,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全省前3名的分别是:苏州、南京和无锡,而且这3个城市遥遥领先与省内其他城市。从空间的角度上看,江苏省旅游发展水平向苏南集聚的态势非常明显,而且从城市贡献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苏州、南京、无锡3市在全省的旅游经济贡献率分别达到了23.04%、21.21%和16.13%。三者贡献率总和占全省的60.38%。由此可见,江苏省整体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是由苏州、南京、无锡等苏南几个大城市的旅游发展所带动的。作者认为,要缩短不同区域之间旅游经济的发展差异,应通过宁镇扬和苏锡常所构建的沿江黄金旅游带的辐射效应,以沿海、沿江两轴来带动苏中、苏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最终实现江苏省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升。当前应特别注重发展苏中、苏北地区的国内旅游。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范文第2篇

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农村经济从改革开放以来有了显著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阻碍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陈旧的制度、僵化的观念、政府以及农民思想观念等方面。

一是二元结构体制使得规模经营难以实现。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我国建立了农村和城市分割的体制,实行“二元化”管理。国外发达国家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城乡二元化体制逐渐会向一元化经济过渡,但是我国城乡二元化经济结构矛盾相当突出,城乡差距日益扩大,户籍制度、养老保险、医疗保障、财政分配等都向城市倾斜,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二元结构体制的限制使得农村规模经营难以实现。

二是农村投入少,产业化经营基础薄弱。国家对农村投入少,农村地区交通落后、地理位置偏僻、各类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农业抗灾能力弱,使得农业经济得不到有利的发展条件。以湖南省为例,2007年湖南省汽车、电话、自来水收益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3、18个百分点,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使得农村发展产业化经济条件不足。

三是政府缺乏对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科学规划和指导。农业经济发展是一项漫长而系统的工作,需要进行统一科学规划和战略指导。但是很多当地农村政府只顾眼前利益和局部效益,忽视整体利益,与其他地区雷同项目较多、不注重生产环境保护,进而导致环境污染、同行业间恶性竞争。有些地方盲目发展,重生产,轻销售,农产品标准化和质量化没有保障,市场信息指导滞后,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屡屡受挫。

四是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农民的文化素质是决定农民综合素质的基础,其他素质的提升必须建立在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之上。第一,从教育程度上来讲,我国的大部分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全文盲和半文盲的概率居高不下,特别是偏远山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第二,我国农村人口的整体文化水平尚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尽管在高等院校连年扩招的教育政策的推动下,受教育人数和教育程度有大幅度的提升,然而处于中小学教育水平的农村人口占据大部分。第三,广大农民没有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紧迫感和危机感。由于自身思想观念的落后,不鼓励子女上学,而只贪图眼前的利益,诱使子女从农、经商、打工,从而为我国的义务教育扫盲工作带来极大的阻碍,最终导致农村积蓄的后背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呈现巨大的滑坡。以湖南为例,在本次接受调查的5000多农户中文盲人数占据7.6%,小学程度占据32.3%,初中程度占据40.2%,高中以上仅有19.9%,由此可见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尚处于偏低的状态。

二、农村经济发展区域差异测评

在研究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过程中,本文选择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为指标作为主要研究指标。标准差主要是指样本内变数变异程度的度量,是离差平方和平均后的方根。标准差的计算公式为:

σ=

标准差是反映一组数据变化程度的绝对指标,标准差的数值大小与这组数据本身高度水平相关。而小瓶平均水平高低和计量单位不同的营销,则需要计算出标准差系数,标准差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Vδ=

本文选取湖南省14个农村从2010到2014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来分析湖南省农村经济发展区域差异。

三、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区域差异形成原因――以湖南省为例

笔者以湖南省的农村为例,探讨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区域差异,确定了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农业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是人们社会生产的原料、能源来源以及生产布局的场所。湖南省环长株潭城市群农业自然资源丰厚,一直是湖南经济发展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区域。湘南地区,郴州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永州水能资源和木材资料丰富湘西地区水能力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以及旅游资源丰富。

二是区位条件。影响农村经济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区位条件的优越和城镇的辐射作用。长株潭城市沿湘江分布,高速公路网和铁路网纵横连接。湘南地区处于湖南南大门,交通便捷。湘西地区位于湖南西北部,有连绵山脉,地区整体农村经济发展落后。

三是劳动力条件。人作为社会经济和生产活动的主要操纵者,人口的数量、素质、劳动力迁移等情况都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根据湖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结果现实,全省农村劳动力总计2564.83万人,其中男劳动力占51.3%,女劳动力占48.7%。农村劳动力资源呈现分布不均衡、年龄偏向老龄化、文化素质偏低等问题。

四是科技条件。农村中农民从事着各行各业的劳动,然而在科技素质方面,所掌握的科学技能较低。而缺乏技能专长是当前农村各行各业存在的普遍问题。在我国的第一产业的农业生产中,绝大部分农民没有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先进的、正规的农业技术教育和培训,而只是依靠祖祖辈辈通过言传身教下来的技术维持,在技术和观念上没有更新,与当前日新月异的科技文化不适应。

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应对措施

如何解决农村经济发展区域差异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国家政府机关需全面落实惠农惠民政策,推动农村经济制度和思想观念的改革。从减轻农民赋税入手,切实减少农民负担,完善农业保险和补偿机制,激励农民脱贫致富。

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化高科技农业,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械设备,开发有实力、有品牌效应的农产品,从而引导农业向现代化、旅游化、绿色化的生态农业前进。

三是缩小城乡差距,拓展农民增收空间。最大限度了发挥农村庞大劳动力的有时,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乡发展,结合当地的地理资源和环境优势,极力缩小城乡差距,拓展农民增收的途径。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范文第3篇

(一)江苏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江苏省旅游业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旅游总收入从2001年的744.1亿元增长到2007的2826.90亿元,短短7年之中旅游总收入增加近3倍。全省旅游增加值从2001年的296.2亿元增加到了2007年的1249.50亿元,增长幅度之大有目共睹。到2007年为止,全省旅游生产总值已经占到生产总值的4.9%。2007年,全省各类旅游景区接待游客3.2亿人次,同比增长15.5%,年游客接待量100万人次以上的景区达到了68个。旅游度假区经营管理取得新进展,2007年全省7个部级、省级旅游度假区共接待游客2137.5万人次,同比增长7.2%:实现营业收入46.2亿元,同比下降10.7%:招商项目203个,合同金额67.7亿元,其中外资5.6亿元。2007年,全省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187240.5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旅客周转量1596.06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6.8%。

(二)江苏省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2007年江苏省旅游业年度报告提供的统计数据,国内旅游收入全省排名第1、第2的苏州(570.34亿元)和南京(526.03亿元),分别是排名倒数第1、第2的宿迁(17.99亿元)和盐城(56.01亿元)的31.7倍和9.4倍:旅游外汇收入位于全省第1、第2的苏州(88916.27万美元)和南京(80763.71万美元)是位于全省末1、2位的宿迁(1188.18万美元)和淮安(2229.57万美元)的74.8倍和36.2倍。从以上两组数据的对比不难发现,在江苏省旅游快速发展的背后,存在着巨大的区域发展不平衡性。研究和协调这种旅游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显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江苏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研究

(一)江苏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定量研究

区域旅游经济的测度必须基于一定的指标,而且所选取的指标必须能反映各个区域旅游经济的整体状况,从经济角度研究旅游,可选取的指标主要有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及旅游总收入等。指标的选取要保证数据的可获取性与区域间的可比性。由于各地级市旅游外汇收入和旅游总收入的基础数据较难获取,本文选取各地级市的国内旅游收入来表征各市旅游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区域差异有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两种。绝对差异表示经济总量方面的差异,会受物价水平、量纲的影响,因而不同时点之间可比性较差。相对差异本身是个比值,没有量纲,因此不受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广泛的可比性。因此,本文采用标准差(St)与变异系数(Vt)分别测算区域旅游经济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的总体变化情况。

St=[∑(Yti-Yt)2]1/2(1)

Vt=St/Yt(2)

式中,Yti是第t年第i个城市的国内旅游收入,N为省内地级市个数,Yt为各地级市平均国内收入。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求得市际差异。为了便于区域之间对比,平均国内旅游收入通过计算各地级市国内旅游收入之和,然后平均而得。1998—2007年江苏省各地级市旅游经济差异总体变化水平计算结果见下表和图。

上表与图显示:1998—2007年,各地级市旅游经济绝对差异呈逐年递增之趋势,从1998年的26.93上升到2007年的178.74,增长了563.72%,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56.37%。相对差异在1998—2002年期间,除了2000年稍有回落,基本呈现出逐年增长之态势,之后的2003—2007年5年中,相对差异稳中有升,但基本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由此可见,近10年来,不管是绝对差异还是相对差异,江苏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都存在扩大之势。如何缩短日益扩大的区域差异,做到区域之间协调发展便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区域旅游协调发展对策

(一)加强区域之间的旅游协作

要缩短江苏省各区域之间的旅游发展差异,加强区域之间的协作是很重要的一条途径。区域协作是指江苏省内不同地区之间的旅游经济主体按照一定的章程、协议或合同,将各类资源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组合,以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旅游经济活动。区域协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的共同制定、旅游资源的重组和共享、旅游产品的更新与提升,区域旅游功能的分工、客源市场的共同开拓与互换、联合促销,旅游企业之间的优化组合以及区域旅游形象的构建组合等。

(二)挥苏南的辐射作用,带动苏中、苏北的旅游发展

从上文的分析结果看到,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全省前3名的分别是:苏州、南京和无锡,而且这3个城市遥遥领先与省内其他城市。从空间的角度上看,江苏省旅游发展水平向苏南集聚的态势非常明显,而且从城市贡献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苏州、南京、无锡3市在全省的旅游经济贡献率分别达到了23.04%、21.21%和16.13%。三者贡献率总和占全省的60.38%。由此可见,江苏省整体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是由苏州、南京、无锡等苏南几个大城市的旅游发展所带动的。作者认为,要缩短不同区域之间旅游经济的发展差异,应通过宁镇扬和苏锡常所构建的沿江黄金旅游带的辐射效应,以沿海、沿江两轴来带动苏中、苏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最终实现江苏省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升。当前应特别注重发展苏中、苏北地区的国内旅游。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旅游业 区域差异 协调发展

一、江苏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江苏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江苏省旅游业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旅游总收入从2001年的744.1亿元增长到2007的2826.90亿元,短短7年之中旅游总收入增加近3倍。全省旅游增加值从2001年的296.2亿元增加到了2007年的1249.50亿元,增长幅度之大有目共睹。到2007年为止,全省旅游生产总值已经占到生产总值的4.9%。2007年,全省各类旅游景区接待游客3.2亿人次,同比增长15.5%,年游客接待量100万人次以上的景区达到了68个。旅游度假区经营管理取得新进展,2007年全省7个部级、省级旅游度假区共接待游客2137.5万人次,同比增长7.2%:实现营业收入46.2亿元,同比下降10.7%:招商项目203个,合同金额67.7亿元,其中外资5.6亿元。2007年,全省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187240.5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旅客周转量1596.06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6.8%。

(二)江苏省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2007年江苏省旅游业年度报告提供的统计数据,国内旅游收入全省排名第1、第2的苏州(570.34亿元)和南京(526.03亿元),分别是排名倒数第1、第2的宿迁(17.99亿元)和盐城(56.01亿元)的31.7倍和9.4倍:旅游外汇收入位于全省第1、第2的苏州(88916.27万美元)和南京(80763.71万美元)是位于全省末1、2位的宿迁(1188.18万美元)和淮安(2229.57万美元)的74.8倍和36.2倍。从以上两组数据的对比不难发现,在江苏省旅游快速发展的背后,存在着巨大的区域发展不平衡性。研究和协调这种旅游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显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江苏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研究

(一)江苏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定量研究

区域旅游经济的测度必须基于一定的指标,而且所选取的指标必须能反映各个区域旅游经济的整体状况,从经济角度研究旅游,可选取的指标主要有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及旅游总收入等。指标的选取要保证数据的可获取性与区域间的可比性。由于各地级市旅游外汇收入和旅游总收入的基础数据较难获取,本文选取各地级市的国内旅游收入来表征各市旅游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区域差异有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两种。绝对差异表示经济总量方面的差异,会受物价水平、量纲的影响,因而不同时点之间可比性较差。相对差异本身是个比值,没有量纲,因此不受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广泛的可比性。因此,本文采用标准差(st)与变异系数(vt)分别测算区域旅游经济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的总体变化情况。

st=[∑(yti-yt)2]1/2 (1)

vt=st/yt (2)

式中,yti是第t年第i个城市的国内旅游收入,n为省内地级市个数,yt为各地级市平均国内收入。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求得市际差异。为了便于区域之间对比,平均国内旅游收入通过计算各地级市国内旅游收入之和,然后平均而得。1998—2007年江苏省各地级市旅游经济差异总体变化水平计算结果见下表和图。

上表与图显示:1998—2007年,各地级市旅游经济绝对差异呈逐年递增之趋势,从1998年的26.93上升到2007年的178.74,增长了563.72%,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56.37%。相对差异在1998—2002年期间,除了2000年稍有回落,基本呈现出逐年增长之态势,之后的2003—2007年5年中,相对差异稳中有升,但基本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由此可见,近10年来,不管是绝对差异还是相对差异,江苏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都存在扩大之势。如何缩短日益扩大的区域差异,做到区域之间协调发展便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区域旅游协调发展对策

(一)加强区域之间的旅游协作

要缩短江苏省各区域之间的旅游发展差异,加强区域之间的协作是很重要的一条途径。区域协作是指江苏省内不同地区之间的旅游经济主体按照一定的章程、协议或合同,将各类资源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组合,以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旅游经济活动。区域协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的共同制定、旅游资源的重组和共享、旅游产品的更新与提升,区域旅游功能的分工、客源市场的共同开拓与互换、联合促销,旅游企业之间的优化组合以及区域旅游形象的构建组合等。

(二)挥苏南的辐射作用,带动苏中、苏北的旅游发展

从上文的分析结果看到,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全省前3名的分别是:苏州、南京和无锡,而且这3个城市遥遥领先与省内其他城市。从空间的角度上看,江苏省旅游发展水平向苏南集聚的态势非常明显,而且从城市贡献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苏州、南京、无锡3市在全省的旅游经济贡献率分别达到了23.04%、21.21%和16.13%。三者贡献率总和占全省的60.38%。由此可见,江苏省整体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是由苏州、南京、无锡等苏南几个大城市的旅游发展所带动的。作者认为,要缩短不同区域之间旅游经济的发展差异,应通过宁镇扬和苏锡常所构建的沿江黄金旅游带的辐射效应,以沿海、沿江两轴来带动苏中、苏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最终实现江苏省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升。当前应特别注重发展苏中、苏北地区的国内旅游。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范文第5篇

关键词:旅游业 区域差异 协调发展

一、江苏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江苏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江苏省旅游业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旅游总收入从2001年的744.1亿元增长到2007的2826.90亿元,短短7年之中旅游总收入增加近3倍。全省旅游增加值从2001年的296.2亿元增加到了2007年的1249.50亿元,增长幅度之大有目共睹。到2007年为止,全省旅游生产总值已经占到生产总值的4.9%。2007年,全省各类旅游景区接待游客3.2亿人次,同比增长15.5%,年游客接待量100万人次以上的景区达到了68个。旅游度假区经营管理取得新进展,2007年全省7个部级、省级旅游度假区共接待游客2137.5万人次,同比增长7.2%:实现营业收入46.2亿元,同比下降10.7%:招商项目203个,合同金额67.7亿元,其中外资5.6亿元。2007年,全省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187240.5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旅客周转量1596.06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6.8%。

(二)江苏省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2007年江苏省旅游业年度报告提供的统计数据,国内旅游收入全省排名第1、第2的苏州(570.34亿元)和南京(526.03亿元),分别是排名倒数第1、第2的宿迁(17.99亿元)和盐城(56.01亿元)的31.7倍和9.4倍:旅游外汇收入位于全省第1、第2的苏州(88916.27万美元)和南京(80763.71万美元)是位于全省末1、2位的宿迁(1188.18万美元)和淮安(2229.57万美元)的74.8倍和36.2倍。从以上两组数据的对比不难发现,在江苏省旅游快速发展的背后,存在着巨大的区域发展不平衡性。研究和协调这种旅游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显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江苏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研究

(一)江苏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定量研究

区域旅游经济的测度必须基于一定的指标,而且所选取的指标必须能反映各个区域旅游经济的整体状况,从经济角度研究旅游,可选取的指标主要有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及旅游总收入等。指标的选取要保证数据的可获取性与区域间的可比性。由于各地级市旅游外汇收入和旅游总收入的基础数据较难获取,本文选取各地级市的国内旅游收入来表征各市旅游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区域差异有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两种。绝对差异表示经济总量方面的差异,会受物价水平、量纲的影响,因而不同时点之间可比性较差。相对差异本身是个比值,没有量纲,因此不受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广泛的可比性。因此,本文采用标准差(St)与变异系数(Vt)分别测算区域旅游经济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的总体变化情况。

St=[∑(Yti-Yt)2]1/2 (1)

Vt=St/Yt (2)

式中,Yti是第t年第i个城市的国内旅游收入,N为省内地级市个数,Yt为各地级市平均国内收入。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求得市际差异。为了便于区域之间对比,平均国内旅游收入通过计算各地级市国内旅游收入之和,然后平均而得。1998―2007年江苏省各地级市旅游经济差异总体变化水平计算结果见下表和图。

上表与图显示:1998―2007年,各地级市旅游经济绝对差异呈逐年递增之趋势,从1998年的26.93上升到2007年的178.74,增长了563.72%,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56.37%。相对差异在1998―2002年期间,除了2000年稍有回落,基本呈现出逐年增长之态势,之后的2003―2007年5年中,相对差异稳中有升,但基本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由此可见,近10年来,不管是绝对差异还是相对差异,江苏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都存在扩大之势。如何缩短日益扩大的区域差异,做到区域之间协调发展便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区域旅游协调发展对策

(一)加强区域之间的旅游协作

要缩短江苏省各区域之间的旅游发展差异,加强区域之间的协作是很重要的一条途径。区域协作是指江苏省内不同地区之间的旅游经济主体按照一定的章程、协议或合同,将各类资源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组合,以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旅游经济活动。区域协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的共同制定、旅游资源的重组和共享、旅游产品的更新与提升,区域旅游功能的分工、客源市场的共同开拓与互换、联合促销,旅游企业之间的优化组合以及区域旅游形象的构建组合等。

(二)挥苏南的辐射作用,带动苏中、苏北的旅游发展

从上文的分析结果看到,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全省前3名的分别是:苏州、南京和无锡,而且这3个城市遥遥领先与省内其他城市。从空间的角度上看,江苏省旅游发展水平向苏南集聚的态势非常明显,而且从城市贡献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苏州、南京、无锡3市在全省的旅游经济贡献率分别达到了23.04%、21.21%和16.13%。三者贡献率总和占全省的60.38%。由此可见,江苏省整体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是由苏州、南京、无锡等苏南几个大城市的旅游发展所带动的。作者认为,要缩短不同区域之间旅游经济的发展差异,应通过宁镇扬和苏锡常所构建的沿江黄金旅游带的辐射效应,以沿海、沿江两轴来带动苏中、苏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最终实现江苏省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升。当前应特别注重发展苏中、苏北地区的国内旅游。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范文第6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 经济差异 东四盟市

内蒙古东四盟市位于内蒙古东部,总面积约46.23万平方公里,约占内蒙古土地面积的39%;现有人口1163.79万人,约占内蒙古总人口的47.1%。内蒙古东四盟市地处内陆但与周边地区关联性极强,周边相连河北、吉林、辽宁和黑龙江4个省区,并与俄罗斯、蒙古接壤,具有广泛的区际、国际合作的可能;也便于内蒙古东四盟市抓住东北振兴的机遇,实现自身经济的腾飞。所以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研究、缩小区域差异、促进各地区平衡发展,己经是蒙东地区经济全面协调发展需待解决的问题。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 数据来源

本文以县级区域(含县、自治县、县级市)为地域研究单位来采集数据,选取内蒙古东四盟市39个县级行政单元的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10年4个年份为研究时间截面。选取的社会经济指标主要来源于1996年、2001年、2006年、2011年的《内蒙古统计年鉴》和地方志(统计年鉴)。

(二)研究方法与指标选择

内蒙古东四盟市每个县、市的经济由于生产力水平、人文社会经济条件、资源禀赋等原因,县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单一指标法虽然简单直观,但是无法全面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因此应用SPSS软件对12个社会经济统计指标标准化后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每个主成分对39个个案的得分。从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各变量间存在很高的相关性,符合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以旋转后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与各主成分得分的加权求和得到4个年份各县经济发展综合水平指数值,以此作为依据比较评价内蒙古东四盟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再运用ArcGIS软件对研究区域经济综合水平进行类型划分并归纳出内蒙古东四盟市经济发展差异演变的基本特征。

影响内蒙古东四盟市经济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与经济实力、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等方面有关,考虑到指标的科学性、全面性以及数据的可获取性,本文统一选取12个统计指标,包括:X1人均GDP(元)、X2人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元)、X3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元)、X4人均财政收入(元)、X5人均财政支出(元)、X6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元)、X7人均工业总产值(元)、X8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元)、X9农民人均收入(元)、X10财政收入占GDP比重(%)、X11第三产业比重(%)、X12第二产业比重(%)。

二、内蒙古东四盟市经济发展差异的时间演变

(一) 内蒙古东四盟市经济综合水平的计算

本文选用巴特利特球形检验法和KMO检验,设定提取的主成分个数为3,采用方差极大法旋转,把主成分得分作为新变量保存在数据文件中,得到社会经济主成分载荷矩阵。结果显示:

1.1995年的Bartlett值=420.927,Sig=0,说明相关矩阵不是一个单位矩阵,可以进行因子分析,KMO值为0.693,表明因子分析的结果较好;2000年的Bartlett值=397.247,Sig=0,KMO值为0.673;2001年的Bartlett值=577.854,Sig=0,KMO值为0.734;2010年的Bartlett值=600.052,Sig=0,KMO值为0.654。根据统计学家Kaiser给出的标准,KMO值大于0.6,表明变量间的相关很小,因子分析的结果较好,巴特利特(bartlett值)球体检验通常用于检验相关阵是否是单位阵,检验结果的显著性,相应的概率Sig值小于0.5时适宜进行主成分分析。

2.经过方差极大法旋转后,1995年的第3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是75.166%,2000年是74.460%,2005年是85.584%,2010年是82.486%,包含了这12个指标的大部分信息,说明选择3个主成分较为恰当。

3.由主成分载荷矩阵(表1)可看出:1995年的第1主成分与X1、X3、X4、X5、X6、X7、X8有较大的正相关,根据其意义判断是经济实力主成分;第2主成分与X10、X11有较大的正相关,是经济结构主成分;第3主成分与X2、X12有较大的正相关,是经济规模主成分。2000年的第1主成分与X1、X2、X3、X4、X6、X7、X8有较大的正相关,是经济实力主成分;第2主成分与X12有较大的正相关,是经济结构主成分;第3主成分与X11、X12有较大的正相关,是经济规模主成分。2005年的第1主成分与X1 、X2、X4、X5、X7、X8、X10、X12有较大的正相关,是经济实力主成分;第2主成分与X3、X6、X11有较大的正相关,是经济结构主成分;第3主成分与X8、X9有较大的正相关,是经济规模主成分。2010年的第1主成分与X1、X2、X4、X5、X7、X8、X10有较大的正相关,是经济实力主成分;第2主成分与X3、X6、X11有较大的正相关,是经济结构主成分;第3主成分与X8、X9有较大的正相关,是经济规模主成分。主成分分析解决了原有的12个社会经济统计指标有较大相关性的问题,得出的3个主成分涵盖了约75%以上的原有信息,并生成了3个主成分对39个个案的得分,以旋转后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与各主成分得分的加权求和得到1995、2000、2005、2010年4个年份的各县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该指数越高,说明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反之越低。以此作为依据分析内蒙古东四盟市经济发展差异演变。

(二)内蒙古东四盟市经济发展水平类型划分

依据1995、2000、2005和2010年内蒙古东四盟市经济发展综合水平指数,运用SPSS进行层次聚类分析中的Q型聚类分析,统一选离差平方合法,聚成四类:滞后型、慢发展型、较发展型和快发展型。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分类是在内蒙古东四盟市内部县之间的相对称谓,并不具有全国意义。因为从全国范围看,内蒙古东四盟市属于欠发达地区。

把内蒙古资源环境数据库中的面状行政单元层以县为单元提取出来作为图形数据,把经济发展综合水平指数输入到数据库中作为属性数据,利用ArcGIS软件关键字段把属性数据连接到图形数据上,利用符号化设置的逐渐变色显示功能,选择手动(Manual)分级法,把4类县分别赋以4种不同的颜色,且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越高的区域被赋予的颜色越深,将4个年份内蒙古东四盟市各县的经济发展差异水平在图上显示出来(图1-4)。

进一步分析图1后发现:1995年快发展型的县有3个,主要位于呼伦贝尔市县级城市;较发展型的县有6个,主要位于呼伦贝尔市西部俄罗斯、蒙古交接区;慢发展型的县有10个,主要位于呼伦贝尔市中部及其他盟市行政中心城市;滞后型的县有20个,大部分位于除呼伦贝尔市的其它盟市。分析图2后发现:2000年快发展型的县有3个,主要位于呼伦贝尔市行政中心附近;较发展型的县有7个,主要位于呼伦贝尔西部;慢发展型的县有7个,主要位于呼伦贝尔市中部及其他盟市行政中心附近;滞后型的县有22个,主要位于呼伦贝尔市东部及其它盟市。分析图3后发现:2005年快发展型的县有3个,主要位于呼伦贝尔市西部俄罗斯、蒙古交接区;较发展型的县有3个,主要位于呼伦贝尔市行政中心附近;慢发展型的县有15个,主要位于呼伦贝尔市中部地区及赤峰市西部地区;滞后型的县有18个,主要位于乌兰浩特市、通辽市及赤峰市东部地区。分析图4后发现:2010年快发展型的县有3个,主要位于呼伦贝尔市及通辽市;较发展型的县有5个,主要位于呼伦贝尔市及赤峰市行政中心附近;慢发展型的县有16个,位于呼伦贝尔市中部通辽市及赤峰市西部地区;滞后型的县有15个,主要位于兴安盟地区、通辽市及赤峰市东部地区。

三、结果分析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可进一步归纳出内蒙古东四盟市经济发展差异演变的基本特征:(一)东四盟市整体发展比较滞后,各县中高于平均水平的县仅占31%。四种类型中,无论个数比重还是面积比重,快发展型都是最少,多数县属于慢发展型和滞后型。(二)根据各县经济综合水平指数可知,东四盟市经济发展差距幅度比较稳定,2005年后经济发展差距有明显拉大的趋势。快发展型和慢发展型总体上从东四盟市北部向南部转移,而滞后型的个数明显减少。(三)通辽市和赤峰市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呼伦贝尔市和乌兰浩特市,2000年后呼伦贝尔市经济发展水平明显下降。(四)兴安盟一直是东四盟市经济发展的低谷。2000年后,滞后型的范围从东四盟市中、西部明显缩小到中部通辽市东部、兴安盟地区,说明兴安盟的发展速度明显慢于整个东四盟市其它地区。(五)东四盟市约30%的县经济发展较为稳定。呼伦贝尔市大部分地区一直属于快、较发展型,是经济发展的龙头;陈巴尔虎旗、牙克石市一直属于慢发展型;鄂伦春自治旗、扎赉特旗、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中旗、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翁牛特旗、敖汉旗、宁城县等9个县一直属于滞后型。

2005年以来,内蒙古东四盟市县域经济差异呈现拉大趋势,从经济综合水平相对地位来看,1995-2010年间,各区县排名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盟市行政中心和快发展型县域的带动作用不明显。整体发展从东北向西南转移,较发展型县域空间范围扩大,但是中部地区一直处于低谷,2010年总体呈现“凹”型空间格局。低经济发展水平县域集聚区、高经济增长水平县域以及边缘县域与其各自相邻县域经济发展相关性不显著,各类型从连片的面状分布发展成关联性较小的斑块状分布,且各类型之间出现缓冲地带。从区县数量上来看,快发展型

研究内蒙古东四盟市经济发展差异,对西部大开发和东三省老工业地区复兴问题的有效解决,及东三省和内蒙古东四盟市的区域协调发展和区域协作的方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可为其他经济欠发达的省边缘区提供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李小建,乔家君.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1,56(2).

[2]孙珊珊,朱传耿,李志江.淮海经济区经济发展差异研究[J].地理学报,2009,64(8).

[3]张宇硕,白永平,李慧.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县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演化分析[J].经济地理,2011,31(2).

[4]李二玲,覃成林.中国南北区域经济差异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2,18(4).

[5]许旭,金凤君,刘鹤.成渝经济区县域经济实力的时空差异分析[J].经济地理,2010,30(3).

[6]张超.计量地理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7]袁中金,杨朝辉.中国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研究[J].经济地理,2004,24(3).

[8]李莉,刘慧等.基于城市尺度的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及其因素分析[J].地理研究,2008,27(5).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范文第7篇

学术界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及差异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在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中,多数是基于省级行政单元数据[12-14],这主要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省市区均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在全国各区域层次中,省级层次的利益冲突最为明显[15]。因此,本文在借鉴区域经济差异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省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对1990—2002年大陆31个省市区的旅游经济差异的总体特征及变化作了定量研究,试图揭示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地位的分异规律,阐释影响旅游空间差异的因素,提出缩小地区差异,协调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测度,总是基于一定的指标,且指标能够衡量各区域旅游经济整体状况。从经济角度研究旅游,可选用的指标主要有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及旅游总收入等,但指标的选定首先要保证数据的可获得性及区域间的可比性。本文选取旅游外汇收入作为我国省际旅游经济差异的衡量指标,旅游总收入作为旅游经济水平与旅游产业地位分异性的衡量指标,主要原因是基于我国国际旅游统计指标体系相对比较完善[16],各省市区对旅游外汇收入的统计时间较早且统计口径较为一致,保证指标的可比性和延续性。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发展的思路是优先发展国际旅游,旅游外汇收入一直是我国旅游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故旅游外汇收入能较好地反映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和各省市区旅游业的总体发展水平,而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总收入等指标由于某些年份统计资料不全和口径不一致,数据相差较大,如北京市和上海市在1996年国内旅游收入分别统计为359亿元和11.6亿元①,两市间数据缺乏可比性,因而在分析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动态变化中未采用,在本文中旅游总收入主要用于分析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地位的分异性。本文用来分析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旅游统计年鉴(1991—2003)、中国旅游年鉴(2003)和中国统计年鉴(2003)。区域经济的差异程度可以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两个方面来反映。绝对差异表示经济总量水平方面的差异,会受物价水平、量纲的影响,因而不同时点之间可比性较差,相对差异本身是一个比值,没有量纲,因而不受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广泛的可比性[14],因而应根据研究目的和对象,选择相应的测度方法,为了更准确地反映区域间的经济差异水平,多数情况下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同时考虑。

2中国省际旅游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

2.1省际旅游经济差异的总体变化态势

本文以旅游外汇收入作为区域旅游经济差异测度的总体指标,测度1990—2002年中国省际旅游经济差异总体变化水平。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总体变化趋势是,绝对差异在不断扩大,相对差异呈缓慢下降趋势,但有一定的波动性。1990—2002年,反映绝对差异的标准差从1990年的176.79增加到2002年的1,053.81,增长了496.08%,年平均增长38.16%,然而,表现相对差异的变异系数从1990的2.131下降到2002年的1.763,仅在1991年、1994年和1998年呈现出略微上升趋势,表明省际旅游经济的相对差异逐渐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上述转变与我国各省市区旅游业的发展过程密切相关,随着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渐增强,各地政府纷纷加大对旅游发展的支持力度,全国旅游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显著提高,但由于各地旅游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区位条件等因素不同,导致旅游经济的发展基础和发展速度不一致,区域旅游经济总量的差距反而拉大,从而出现相对差异逐渐缩小,绝对差异却越来越大的格局。

2.2省际旅游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

展示了区域旅游经济差异变化的总体轮廓,同时,通过对比各省市区旅游外汇收入与全国平均旅游外汇收入的比率,可以分析出1990—2002年区域旅游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沿海地区的广东、上海、福建、江苏、浙江和北京等东部经济发达省区与全国其它省区,尤其是与西部的、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之间的旅游经济绝对差异的扩大。全国除广东、四川、新疆的比率基本保持不变,北京、广西、海南的比率呈下降趋势以外,大部分省市区的比率都有一定幅度的增长,这说明我国大部分省市区与旅游经济相对发达省市区的相对差异有缩小趋势。显示中国区域旅游经济空间差异仍然较大。全国各省市区的旅游外汇收入仅有少数几个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1990年的广东、北京、上海、福建4个省市增加到2002年的6个省市,新添了江苏省和浙江省,2002年这6个省市的旅游外汇收入约占全国的73%。比率低于10%的省市区从1991年的10个减少到2002年的4个,这说明各省区较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高,旅游相对差异逐渐缩小,但西部地区仍是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最为落后的地区,2002年比率低于10%的4个地区全部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它们是、甘肃、青海和宁夏。1991年比率最高的广东省与比率最低的宁夏自治区相差为8.926②,2002年比率相差最大的仍然是广东和宁夏,两者相差8.514,变异系数没有多大变化。其中,上升和下降幅度最大的为上海市和北京市,变化比率分别为-2.720和1.033。

2.3省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地位的分异规律

旅游业占GDP的比重是反映地区旅游产业地位的重要

指标。2002年,以全国31个省级单元计算,全国旅游总收入即各省市区旅游总收入之和约占各省市区GDP之和的9.5%,每个省市区的旅游经济贡献率③平均应为3.2%,以这2个数据为基准,各省市区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产业地位被划分为6个层次。各省市区旅游总收入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比重反映本省市区旅游业在全国旅游业中的地位,即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图1的纵坐标),分别为高(高于4.7%)、较高(3.8%—4.7%)、相当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2.8%—3.7%)、较低(1.8%—2.7%)、低(0.8%—1.7%)、很低(低于0.8%)。各省市区旅游总收入在本地区GDP中的比重反映旅游业在本省市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图2中的横坐标),分别为高(高于12.5%)、较高(10.6%—12.5%)、相当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8.6%—10.5%)、较低(6.6%—8.5%)、低(4.6%—6.5%)、很低(低于4.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区数远远多于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区域个数,这说明我国旅游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不高,旅游产业的总体地位不突出,全国旅游业的总体发展更多地受少数旅游经济发达省区的高水平发展带动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严重。

大多数省市区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与其在本省整个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水平有一定偏差。仅有分布在中分线上的8个省市区,旅游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地位一致,但两极分化严重,如北京、上海两市在2002年的旅游贡献率分别为10.6%、9.8%,而且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旅游总收入分别占GDP的37.0%和20.3%,可见旅游业在两市发展水平高和重要性大。相反,甘肃、宁夏、青海、山西、吉林、新疆6个省区的旅游贡献率之和仅有3.5%,旅游业发展水平和产业地位都低。处于中分线上半部的省市区,旅游业在全国旅游经济中的地位要大于其在本省国民经济中作用。这类区域的国民经济水平比较发达,多数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相对而言,旅游业在地区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不突出,即旅游经济水平与旅游产业地位不相匹配。如山东省的旅游总收入占全国的比例为5.5%(全国平均水平为3.2%),旅游经济发展水平高,但只占本省GDP的5.8%(全国平均水平为9.5%),旅游业的产业地位低。处于中分线下半部的省市区,旅游产业地位要高于本省旅游经济在全国的地位。主要原因是由于一些省市区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且经济总体发展速度相对较低,因而各省市区充分利用本区域独特而优秀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带动和加快本省经济的发展。如比较典型的海南省和云南省,两省旅游总收入占全国的比例都低于平均水平,其中海南省仅为0.85%,但旅游业在两省经济体系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分别占本省GDP的15.8%和12.8%,在全国位列第4位和第5位。上述研究表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地位在区域上具有一定的分异性。旅游经济发展水平高,并不意味着旅游产业地位一定高;旅游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旅游业也有可能成为本区域的支柱产业,而目前“全国有24个省市区将旅游业确定为本地区的支柱产业、龙头产业和先导产业”[17],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但一些区域没有根据本区域的实际情况,提出将旅游业作为支柱或先导产业发展是不现实的,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3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3.1旅游资源禀赋

旅游资源,特别是高级别的旅游资源是吸引国外游客、发展入境旅游的物质基础[18]。我国幅员辽阔,主要旅游资源地域差异比较明显,空间分布不均匀,虽然伴随着经济发展,旅游资源的重要性有可能下降,但其仍是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和造成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重要基础,旅游资源禀赋的空间差异对地区旅游产业的竞争力也将产生重要影响。从全国角度来看,旅游资源总体质量是南方优于北方,以华东地区最为突出,次为华北地区,主要表现在东部沿海省区、长江中下游的中部省区及黄河中下游,这些省区旅游资源种类多、数量大、丰度高、地域组合好,是我国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地区和旅游外汇收入的重要基地[19,20]。

3.2基础设施

交通、邮电通信等公共基础设施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其中旅游交通尤为重要,发达的旅游交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本地区不利的区位条件,增强旅游景区点的可进入性和吸引力,从而扩大客源市场规模,优化客源市场结构。由于铁路和公路是我国最主要的交通载体,其中,公路的评价主要考虑对旅游者具有重要意义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这里以两者的密度(长度/面积)为主要依据来评价交通条件。通过计算发现,2002年,区域内部交通设施水平仍表现为明显的东、中、西地带间差距,京津沪3市交通设施最佳,其次是如广东、山东、浙江、江苏和辽宁等东部沿海地区,而相对于东部而言,中西部地区的交通条件除宁夏尚好外,普遍较差,若将各省市区的交通密度与旅游外汇收入进行对比,二者的区域差异曲线具有较强的吻合性,表现为交通条件与旅游经济水平间有较强的正相关性。

3.3区位因素

从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来看,区位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是发展地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因素[21],它既影响到本区域对游客的吸引力,又影响游客进入的可达性。陆大道先生根据各省市区(省区以省会城市代表)到最近的枢纽海港的距离以及到香港、上海和北京3个主要经济中心的相对距离,对各地区区位条件进行了评价,现阶段区位条件最好的5个省份是上海、广东、福建、江苏和浙江,北京、天津、山东和河北列于其后,海南、辽宁和广西的区位条件在沿海省份中是相对较差,但仍优于内地省份,西南和西北各省区区位条件总体上都比较差[22],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与区位条件现状总体上比较一致,同样通过相关分析,旅游市场的实际占有率与资源、区位潜力相当,且区位因素的边际效率大于资源丰度[23]。

3.4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其变动状况对经济增长和各产业的发展状况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三次产业中,西部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高于东部地区,而第二产业的比重又低于东部地区,虽然西部地区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调整,第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但是从绝对数字和相对速度而言,都与东部维持着比较大的差距,并且相对于东部而言,西部第三产业或服务业的发展在指标上明显处于劣势[11]。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组成,它的发展需要其他产业尤其是交通运输、商业、餐饮娱乐等第三产业的支持,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山东等东部沿海地区较发达的工业基础增强了对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的投资能力,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化了产业结构,进一步促进了旅游业发展,而大部分中西部地区由于不利的区位条件和相对薄弱的经济基础,旅游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独特的旅游资源禀赋,旅游业的发展受到经济基础和产业规模的限制,从而与东部地区的绝对差距逐渐拉大。因此,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的产业发展阶段的差异,是构成省域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重要因素。

4对策分析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范文第8篇

运用Theil系数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20032012年广西各地区工业发展水平的地区总差异、区域间差异、区域内差异及各经济区域的区内差异。结合研究分析结果,广西各级政府为此应该采取相关对策建议,为加快广西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工业发展水平;区域差异;Theil系数

一、引言

近年来,在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系列政策背景下,广西各地区的工业发展不断加快,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效。2012年,广西全区各地级市的工业增加值为5167.51亿元,较2011年的4745.88亿元增长了8.88%。其中,柳州市的工业增加值为1055.69亿元,是广西各地区中数值最多的地级市;南宁市的工业增加值为706.11亿元,全区排名第2位;排在第3位的是桂林市,其工业增加值为585.55亿元。此外,工业增加值高于200亿元的地级市有梧州市(479.88亿元)、玉林市(404.39亿元)、百色市(361.92亿元)、北海市(267.77亿元)、钦州市(237.24亿元)、贵港市(229.15亿元);而其它地级市的工业增加值均低于200亿元,这些地区分别是防城港市(197.64亿元)、来宾市(189.06亿元)、崇左市(184.06亿元)、贺州市(136.10亿元)和河池市(132.96亿元)。可见,广西各地区工业发展水平之间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目前,国内学者主要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数据包络法和计量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地区工业发展差异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如:张二勋等(2000)、刘显全等(2002)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分别对中国工业发展差异、重庆市区县工业发展差异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其工业经济发展差异情况,将各经济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区域类型。董毅(2010)结合数据包络分析方法,选取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工业利润总额、年度应交税金、企业单位数等投入产出指标,对安徽省地区间工业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李雪琪和熊雪如(2013)结合面板数据模型和回归分解法,对广东工业经济发展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国内学者对区域工业发展水平差异的相关探讨,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是对区域工业发展水平差异的效果评价及对策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因此,本文根据Theil系数的差异分解方法,从地区间差异、地区内差异以及各经济区域的区内差异的角度探析地区总差异的形成及其变化原因,并深入探析广西各地区工业发展水平差异特征,为加快广西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二、分析模型、变量和数据

(一)Theil系数分析方法

Theil系数,又称泰勒系数或泰尔系数,是Theil在1967年提出的用来衡量地区差异的重要指数,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各个研究领域。根据Theil系数的相关理论,在运用Theil系数衡量地区差异过程中,可以根据研究需要将Theil系数分解为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两个不同的组成部分,以对地区差异的形成原因进行深入研究。Theil系数,即地区总差异,其数值越大,表示地区之间的差异越大,发展越不均衡;Theil系数值越小,表示地区之间的的差异越小,发展越为平衡。Theil系数可以采用以下公式1进行表示,即:

T总=T区域间+T区域内=n i=1YilogYi Pi+n i=1Yi(jYijlogYij Pij)

(1)

其中,T总表示地区总差异,区域间差异为T区域间=n i=1YilogYi Pi,区域内差异为

T区域内=n i=1Yi(jYijlogYij Pij)。n是区域个数(n=14),Yi表示i区域的指标属性值所占的比重,Pi表示i区域的人口数量所占的比重,Yij表示i区域j地区的指标属性值在i区域中的比重,Pij表示i区域j地区的指标属性值在i区域中的比重,T区域间/T总、T区域内/T总分别表示区域间差异、区域内差异对地区总差异的贡献率。

(二)变量和数据说明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广西桂东经济区(包括梧州市、贵港市、玉林市和贺州市)、桂南经济区(包括南宁市、北海市、防城港市和钦州市)、桂西经济区(包括崇左市、百色市和河池市)、桂北经济区(只包含桂林市)、桂中经济区(包括柳州市和来宾市)五大经济区域。为有效探讨20032012年广西各地区的工业发展水平差异情况,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和实际情况,本文选取了工业增加值和年末总人口两个指标来进行衡量。在指标数据来源方面,20032012年广西14个地级市的工业增加值和年末总人口两个指标数据均来源于2004年至2013年的《广西统计年鉴》。为减少干扰因素,本文使用的工业增加值是由地区生产总值指数以2002年为基期计算得到的基比指数。

三、实证分析

(一)20032012年广西各地区工业发展水平的地区总差异、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及比较

根据公式1以及20032012年广西各地区的工业增加值和年末总人口等数据,计算得到20032012年广西各地区工业发展水平的地区总差异、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的测算结果(略)。从地区总差异来看,20032012年广西各地区工业发展水平的地区总差异大体上先从2003年的0.0523以较小的幅度减小至2007年的0.0479,减小了8.40%;之后迅速以25.43%的增长幅度从2007年的0.0479增加到2009年的0.0601,而后又以4.19%的幅度减小至2011年的0.0575,但随后以33.02%幅度从2011年的0.0575增加到2012年的0.0765。因此,从整体上来看,20032012年广西各地区工业发展水平的地区总差异在总体上呈扩大之势,特别是2007年以来增加的幅度较大,20032012年间地区总差异总体上增长了46.42%。究其原因,主要受20032012年广西各地区工业发展水平的区域间差异、区域内差异在地区总差异中的变化影响,这也是由工业发展水平的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出现较大的变化和调整所致;通过以广西各地区工业发展水平的区域间差异、区域内差异对总差异贡献率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对总差异贡献率的差距在20032008年间趋于减小,在2008年间分别达到50.46%、49.54%;虽然在20092010年间两者的差距还一度有所扩大,但是在20112012年间区域间差异的贡献率仍不断缩小;区域内差异的贡献率则不断扩大并迅速超越区域间差异而成为影响地区总差异的主要因素,此时区域间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率小于区域内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率。

为深入分析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对总差异的影响及其变化特征,针对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的变化进行深入分析。从广西各地区工业发展水平的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来看,区域间差异在20032007年间总体上有所减小,从2003年的0.0295减小到2007年的0.0253,减小了14.34%;随后在20072012年间,除了在2011年区域间差异的数值有所回落之外,总体上不断增加,这期间区域间差异扩大了36.72%。而区域内差异在20032007年间虽然经历了先是小幅度减小、再到小幅度扩大的变化过程,但是总体上变化不大,从20032007年间仅减小了0.73%;但是在20072012年间,区域内差异除了在2010年间有所回落外,总体上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从2007年的0.0226扩大到2012年的0.0420,扩大了85.65%。可以看到,20032007年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均以较小的幅度在减小,导致地区总差异在这期间也出现保持较小的幅度在减小的情况。但是在20072012年间,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都以较大的幅度在扩大,区域内差异甚至在20112012年间的差异值大于区域间差异的差异值,进而导致了地区总差异在20072012年间整体上不断扩大;这也意味着该时段广西各地区工业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区域之间工业发展水平的非均衡差距在不断扩大。

(二)20032012年广西各大经济区域之间工业发展水平的区内差异及其贡献度的比较

在计算20032012年广西各地区工业发展水平的地区总差异、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的过程中,还计算得出20032012年广西各大经济区域之间工业发展水平的区内差异及其贡献度的测算结果(略)。通过对区内差异的深入分析,可以剖析区域内差异形成和变化的原因,并据此探讨其对总差异造成的影响。由于桂北经济区只含有一个桂林市,因此桂北经济区的区内差异和贡献率均为0,在此不再对其深入分析。在测算结果中可以发现:

首先,桂中经济区的区内差异和贡献率较其它经济区域的区内差异和贡献率而言,其差异值较大且较突出,其区内差异从2003年的0.0093增加到2012年的0.0159,扩大了70.28%,且其对总差异的贡献率均保持在17.86%以上,最大时达到26.00%。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桂中经济区中的柳州市和来宾市之间的工业发展差距较大。柳州市作为广西的工业强市,其工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而来宾市的工业发展水平较低且远落后于柳州市的工业发展水平,造成两者之间的工业发展差距较大。

其次,桂西经济区的区内差异和贡献率均较小,则远小于其它经济区域的区内差异和贡献率。桂西经济区的区内差异和贡献率总体上经历了一个先减小、再扩大的过程,即在20032007年间有着一定的幅度减小(差异值减小了0.0008),而在20072011年间又以一定的幅度扩大(差异值增加了0.0011);紧接着在20112012年间迅速以较大的幅度扩大,20112012年间其区内差异增加了0.0034,扩大了188.47%。究其原因,一方面既与桂西经济区的崇左市、百色市和河池市的工业发展水平较低有着较大的联系,其年度工业增加值相对较小;另一方面又与百色市近年来的工业发展水平较快有着较大的联系,使得崇左市、河池市与百色市之间的工业发展存在较大差距。

再次,无论是桂东经济区还是桂南经济区,其区内差异和贡献率总体上呈扩大之势,特别是在20102012年间这种扩大的趋势更突出;而在20032010年间桂东经济区和桂南经济区的区内差异及其贡献率总体上都较为接近,同时桂东经济区在20102012年间表现出来的区内差异及其贡献率的扩大幅度更大,表明该时段桂东经济区中梧州市、玉林市、贵港市和贺州市之间的工业发展差距进一步突显。究其原因,桂东经济区的区内差异不断扩大,是由于近年来梧州市和玉林市的工业发展不断加快,而贵港市和贺州市的工业发展速度相对较低,特别是贺州市的工业发展水平远落后于梧州市、玉林市、贵港市的工业发展水平。此外,桂南经济区的区内差异不断扩大,主要受到近年来南宁市的工业发展速度较快,加之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的工业发展与南宁市之间的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影响,致使桂南经济区工业发展水平的区内差异不断扩大。

四、研究结论

针对广西各地区工业发展水平的地区总差异、区域间差异、区域内差异和各经济区域的区内差异以及各差异的贡献率进行实证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研究结论:

首先,20032012年广西各地区工业发展水平的地区总差异总体上呈增加之势,总体上增长了46.42%,特别是2007年以来增加的幅度较大;而区域间差异在20032007年间总体上有所减小,但在20072012年间总体上不断增加,整体上呈扩大之势;区域内差异在20032007年间经历了幅度较小的波动过程,但是在20072012年间区域内差异总体上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地区总差异总体上不断扩大,究其原因,是由于工业发展水平的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出现较大的变化和调整所致,20032007年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均以较小的幅度在减小,是导致地区总差异缩小的主要成因。在20072012年间,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都以较大的幅度在扩大,是导致地区总差异在20072012年间整体上不断扩大的主要成因。

其次,桂中经济区的区内差异和贡献率较大且较突出,其区内差异从2003年到2012年扩大了70.28%,且其对总差异的贡献率最大时达到26.00%,这主要是由于桂中经济区的柳州市和来宾市之间存在工业发展水平差距而引致。桂西经济区的区内差异和贡献率均较小,桂西经济区的区内差异和贡献率总体上经历了一个先减小、再扩大的过程,这既与桂西经济区各地区之间的工业发展水平较低有着较大联系,同时又与百色市近年来的工业发展水平较快有着较大联系。桂东经济区和桂南经济区的区内差异和贡献率总体上呈扩大之势,特别是在20102012年间这一扩大趋势更为突出。桂北经济区由于只有一个地级市,因而其区内差异和贡献率均为0。

总体而言,广西各经济区域存在工业发展水平的地区总差异、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这些差异是广西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凸显的发展特征。为了进一步加快全区工业发展水平,广西各级政府可通过加快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加大工业投资力度,提升工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强各经济区域相互间以及区域内各地级市之间的合作,强化工业发达地区对工业欠发达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协同创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强金融支持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和服务化协调发展,加快广西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广西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2]张二勋,姚静.中国工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J].经济地理,2000,(3):8790

[3]刘显全,喻开志.重庆市区县工业发展差异分析[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7781

[4]董毅.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安徽省地区间工业发展差异的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0,(10):3235

[5]李雪琪,熊雪如.广东工业经济发展差异及异质性成因研究――基于一种回归的分解方法[J].华东经济管理,2013,(2):5661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范文第9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绝对差异;预警分析

湖北经济的发展是提高中部地区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实现东西融合、南北对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因此,定量分析湖北区域经济差异,预测经济差异警戒水平,对促进中部崛起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经济绝对差异的警戒水平的确定

区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绝对差异的临界值也不同。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开发首先应采取倾斜模式,随着差异值S不断增大,速度V相应增加,当S达到合理值S0,V达到最大值(理想状态)。继续增大S,区域对差异的耐受力减弱,出现各种社会经济矛盾,发展速度开始下降。若不采取措施,则差异继续扩大,速度下降,至X2时,区域经济发展停滞(如图1所示)。

当区域经济绝对差异扩大到S0时,如果政府实施区域经济差异宏观调控政策,则差异S缩小,发展速度V会继续提高,这样就可以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如图1中虚线所示。图1中的实线大致呈抛物线曲线,可利用数学方法建立区域经济绝对差异与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的三次曲线回归模型:

V=b0+b1s+b2s2+b3s3

式中,b0,b1,b2,b3为待估系数。

利用上式求导得:

V′=b1+2b2s+3b3s2

当v′=0时,v取得最大值,从而求出省域差异S的合理值So,即为警戒水平。当差异达到S0值时进入警戒状态,速度达到最大值。此时可以通过政策影响使差异保持在警戒水平临近的范围内作小幅波动,从而协调差异与均衡的矛盾,使省域经济达到最优状态。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区域经济绝对差异S的取值范围是[x1,x2],合理适度值为S0。第二,S0是区域政策从提倡效率到效率与公平并重的转折点,故可将其称为区域经济绝对差异的警戒水平。第三,对任何区域均可借鉴以上思路,通过建立区域经济绝对差异与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的回归模型、进行拟合和统计检验来确定警戒水平S0值。

2.湖北经济绝对差异警戒水平的建立

对湖北经济绝对差异的预警,这里选取最重要的预警指标即人均GDP的极差,运用前面建立的区域经济绝对差异与经济发展速度的三次曲线回归模型:V=b0+b1s+b2s2+b3s3,来初步界定人均GDP绝对差异的警戒线。

利用湖北1989-2010年的人均GDP极差和全省GDP增速的数据(表1),建立拟合模型:

V=b0+b1s+b2s2+b3s3

其中,b0=-0.6166,b1=4.4656,b2=1.2256,b3=-0.4009

则所求模型为:V=-0.6166+4.4656s+1.2256s2-0.4009s3

模型的拟合结果表明(见表2):可决系数R2=0.761,说明相关性较好。检验统计量F=12.72,sigf=0.000<0.05说明回归系数具有显著意义。

对方程求导,解V在极值处的S0=3.2,代入原方程中得V=13.09。

根据计算结果建立湖北省区域差异警戒水平为:当人均GDP的极差系数为3.2时,处于警戒状态,此时可获得最大增长速度,GDP年均增长13.09%。

注:GDP增速是用可比价格计算而得;极差系数=(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

在1992和1993年,全省的经济增长很快,GDP年增长率分别达到了12.1%,12.9%,此时的极差系数也分别达到了3.4840,3.7158,都超过了区域差异警戒水平3.2的最高标准。此后,因采取了适度控制差异的对策,尽管此后湖北省的GDP年均增长速度加快,如1994年达到15.2%,但人均GDP极差系数仅为2.0255,没有超过3.2的警戒水平。但是2006―2010年5年期间,GDP增速都在12%以上,有3年的极差系数在3.0以上,湖北经济处于高速增长的态势,必须加大控制力度。

3.结语

依据上文测算和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湖北省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总体差异水平在扩大。但是只要湖北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速度不超过13.09%,全省经济发展的差异就可以控制区域差异警戒水平在3.2的范围内。但湖北省的经济发展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据测算,只要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低于7.0%的水平,国民经济发展就会滞缓,还会引起大量的失业问题,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考虑到这个因素,湖北省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应控制在[7.0,13.09]区间内。

参考文献:

[1]李敏.安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研究[J].区域经济,2010(11):16-18.

[2]李龙姣,龚新蜀.新疆各地州市区域经济差异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2):

60-62.

[3]王卓.中部地区省际区域经济差异演变分析[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理论版,2011(3):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成渝经济区 成都发展核心 经济差异

一、研究背景

区域经济差异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它既能推动经济的加速发展,又能增大两极分化、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因此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区域经济学关注的热点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不少学者都展开了对国内各级区域经济差异的各类研究。但总体而言,对西部较发达的市(区)级地域单元的研究及关注不多,且对其经济差异的定量分析和空间格局的探讨更少。

成渝经济区于2011年5月获批通过,它是西部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被称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是引领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提升内陆开放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中,成都发展核心是成渝经济区“双核五带”空间格局中的两大核心之一,它主要包括成都市的五城区和龙泉驿、青白江等14个(县级)市(区、县),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它的发展对充分发挥核心的引领作用、加强成渝经济区资源整合、优化城市功能、实现错位发展、打造带动成渝经济区发展的引擎和对外开放的门户城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以成渝经济区框架下的成都发展核心作为研究对象,具有重大意义。

二、成都发展核心区经济差异变化态势

本文以2000—2010年为研究时段,以人均GDP为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变量指标,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来分析成渝经济区框架下成都发展核心区域经济的变化态势。

1、标准差S

标准差是衡量区域经济绝对差异的一种常用方法,公式如下:

S=(1)

式(1)中,Yi是各区域的人均GDP,Y是成都核心区人均GDP,n取值为1到19。

2、加权变异系数CV(w)

加权变异系数采用统计学中的标准差和平均值进行计算,反映的是各研究单元人均GDP值相对于平均值的整体离散状况,其值越大,说明人均GDP值的区域间差异越大。考虑到人口规模的影响,采用人口进行加权,CV(w)是衡量区域经济相对差异的常用指标。公式如下:

CVw= (2)

式(2)中,X为成都发展核心区的人均GDP,Xi为i区(县)的人均GDP,Pi为i区(县)人口,P为成都核心区全区总人口,Pi/P为人口权重。

3、基尼(Gini)系数

基尼系数是联合国推荐的一种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它的数值越大,表明其差距也越大,它也是常用的区域间经济差异的判定指标之一。其计算公式为:

G(Y)=(n+1)/n-(2/n)×Uy (3)

式(3)中,Y=(Y1,Y2,…,Yn),Y1

上述3个指标的计算结果见表1。

为了更加直观地研究成都发展核心区域差异的变化过程,依据表1中的数据绘制图1和图2。

图1、2分别为2000—2010年成都发展核心区人均GDP的标准差(S)和加权变异系数[CV(w)]以及基尼系数的年际动态变化。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标准差S和加权变异系数CV(w)的变动轨迹大体一致,总体呈上升趋势,期间2004—2007年有一定波动,而后持续上升,S由2000年的5523.8上升到2010年的24505.7,升幅度高达4.4倍,期间2006—2007年有较大幅度的回落,2007年后又持续上升,且增长的速度超过2000—2006年的增长速度;CV(w)呈曲折上升趋势,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000—2004年的平缓阶段,CV(w)值趋于稳定,2004—2007年的剧烈波动阶段,经历了2004—2006年的大幅上升阶段和2006—2007年的大幅下降阶段,分别上升和下降了37.2%和32.2%,2007—2010年的继续波动上升阶段,增幅为33.8%。同时由图2可知基尼系数的变化趋势与S和CV(w)基本趋于一致。可见,成都发展核心区经济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虽在一定时期内有所波动,但总体均呈现扩大趋势,区域经济发展和发散现象愈加明显。

三、成都发展核心区经济差异现状分析

1、人均GDP分析

人均GDP是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2010年成都发展核心区各区县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2010年成都发展核心区人均GDP均值为44846元,超过该平均值的区县共有11个,占58%,其中锦江、青羊、金牛等主城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高,均在7万元以上,尤其是锦江区,超过了10万元,遥遥领先于排名第二的青羊区,而彭州、大邑、崇州、邛崃、金堂等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低,均不足2万元,区域经济差异的极差为87077元。可见,成都发展核心区各区县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差距极大。

2、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分析

为了更好地对成都发展核心区19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实力水平进行差异研究,我们筛选了14个指标来对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成如下:国内生产总值(X1),人均GDP(X2),地区财政收入(X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X4),GDP增长速度(X5)(由于增长速度年度间波动较大,为消除偶然因素的影响,采用2000—2010年的平均增长速度),农业总产值(X6),工业总产值(X7),第三产业产值(X8),最终消费支出(X9),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X10),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X11),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社会劳动者比重(X12),大专及以上人口数(X13),地区教育经费(X14)。

首先将采集到的266个原始数据录入计算机,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根据因子分析法的原理和步骤借助SPSS软件进行处理,得到3个主成分因子及其贡献率,并写出主成分表达式如下:

F1=0.3338X1+0.0809X2+0.3304X3+0.3270X4-0.0403X5+

0.3136X6+0.3304X7+0.3338X8+0.3270X9+0.0877X10-0.1753X11

-0.0641X12+0.3034X13+0.3237X14

F2=-0.0179X1+0.4964X2-0.0419X3+0.0538X4+0.5203X5-

0.1555X6+0.0179X7-0.0718X8-0.1077X9+0.5084X10-0.3828X11

+0.1196X12+0.0359X13-0.1615X14

F3=0.0099X1+0.0891X2+0.0594X3+0.0891X4+0.0495X5-

0.099X6+0.1188X7-0.009X8+0.0693X9-0.1386X10+0.3069X11+

0.9109X12+0.0891X13+0.0198X14

接下来,根据累积贡献率归一化原则,计算出3个主因子的权重分别是0.698、0.222和0.080,构造出综合评价研究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函数模型F=0.698F1+0.222F2+0.080F3。将标准化后的样本值代入该函数模型,计算出每个地区的经济水平指数,并根据指数大小进行排序,排名越靠前表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反之为越低。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根据表3可以发现,该评价结果与成都发展核心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直观吻合度较好,成都五大主城区均位于前列,且遥遥领先于排名靠后的地区,说明成都发展核心区经济发展差异确实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与前面我们使用标准差、基尼系数和变异系数等得到的结果是相一致的。按照综合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我们把成都发展核心区的19个地区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地区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依次是青羊、锦江、武侯、金牛和双流;第二类地区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依次为成华、龙泉驿、新都和温江;第三类地区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依次为青白江、郫县、都江堰、新津和邛崃;第四类地区是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依次是彭州、金堂、崇州、大邑和蒲江。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利用人口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标准差为刻画指标,描述了2000—2010年成都发展核心区县域经济差异的变化,并选取2010年为时间断面,计量分析了成都发展核心区2010年的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并进行了空间格局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经济总体特征上,十年间成都发展核心区经济总量大幅增长,同时区域经济整体差异在波动中逐渐扩大。第二,在经济发展程度上,现阶段成都发展核心的经济发展水平两极分化现象十分严重,经济发展水平处于较低和低的地区对整个成都发展核心区的经济有较明显的滞后效应。第三,在空间格局方面,成都发展核心区辐射效应明显。成都发展核心区的发达区、较发达区主要分布在成都市五大主城区和其周边地区,表现出以成都主城区为极核的区域空间结构。现发展阶段,核心区的极化作用占主导,区域发展两极分化严重,形成中心—结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和变化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正负双重影响。在一定程度内,区域经济差异可以增强各区域发展经济的主动性和紧迫感,尤其是对欠发达地区而言。但是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也可能强化各区域的地方意识,助长地方主义,甚至引起社会动荡。在倡导积极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成都发展核心作为成渝经济区“双核五带”的两大核心之一,其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对于统筹成渝经济区协调发展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效实施是十分不利的,需要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成都发展核心的建设当中,政府应在继续发展核心区、促使其辐射作用扩大的同时,积极制定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政策,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及特色农业,提升交通、通信、金融、商贸物流等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同时要把成都发展核心着眼到整个成渝经济区去,统筹区域发展空间布局,依托中心城市和长江黄金水道、主要陆路交通干线,充分发挥引领区域发展的核心作用,实现错位发展,在努力发挥现有发展轴带动作用的基础上,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轴线,加快欠发达区的经济飞跃,改变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现状,推动成都发展核心区和成渝经济区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注: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编号11SA192。)

【参考文献】

[1] 彭宝玉、覃成林:河南省县域经济实力评价及空间差异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1).

[2] 仇方道、佟连军、朱传耿等:淮海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变动的空间分析[J].地理科学,2009(1).

[3] 孙姗姗、朱传耿: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与展望[J].人文地理,2008(2).

[4] 靳诚、陆玉麒:基于县域单元的江苏省经济空间格局演化[J].地理学报,2009(6).

[5] 伍世代、王强:中国东南沿海区域经济差异及经济增长因素分析[J].地理学报,2008(2).

[6] 马国霞、徐勇、田玉军: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收敛机制的空间分析[J].地理研究,2007(3).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定量分析;差异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3-0031-01

一、背景

21世纪以来,中国的宏观经济持续运行良好,但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日益明显,这一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现实,也是政府决策者和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直以来,区域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空间经济学都致力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研究。Friedman[1]认为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始终存在而且正逐步扩大;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发现:发展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会经过区域经济差异先扩大后缩小的发展过程。[2]覃成林[3]的研究结果显示,1970~1980年,中国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相对差异呈缩小趋势,1990 年后,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呈扩大趋势,绝对差异扩大的速度大于相对差异。伍世代[4]分析了东南沿海地区55个地区市的经济发展数据后认为1995~2005年东南沿海三大地区内部经济差异水平分布层次不齐,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任建军[5]从GDP、人均GDP 和城乡居民三个层面对四大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多维度分析,发现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是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二、主成分分析法的分析过程

(一)评价指标设计

本文共选取了辽宁省14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辽宁省统计年鉴2011》、《2011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及《2011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参考现有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结合辽宁省区域经济发展自身情况,选取生产总值(X1)、人均生产总值(X2)、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产值比值(X3)、固定资产投资(X4)、外商直接投资(X5)、在岗职工平均工资(X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7)、农民人均收入(X8)、非农人口比重(X9)、人均粮食产量(X10)、在校高中生数(X11)等11项经济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6]

(二)实证测评过程

为消除指标数据在量纲和数量级的差别,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将指标数据标准化为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数据,运用SPSS软件对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如表1。

通过表1可知,共提取两个特征值均大于1的主成分,且前两个主成份的累积贡献率达85.959%,反映出提取两个主成分是可以基本反映所选取的11个经济指标的信息,可以用2个新变量来代替原来的11个变量。

用初始因子载荷矩阵中的数据除以主成分相对应的特征根开平方根,求出两个主成分中每个指标所对应的系数,从而得到主成份得分。用每个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占所提取主成分总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作为权重,计算可得综合得分模型中每个指标的权重,进而建立主成分综合得分模型,其表达式如下:

F=0.107X1+0.087X2+0.073X3+0.106X4+0.101X5+0.099

X6+0.104X7+0.091X8 -0.07X9-0.034 X10+0.094 X11

根据主成分综合模型得到综合主成分得分,通过按大小对其进行排序,即可对辽宁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比较评价,见表2。

三、聚类分析法分析过程

本文把原始基础数据标准化后提取的2个主成分得分,看成是反映辽宁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两个指标,采用组间联接法,以欧氏距离平方算法为度量标准,通过spss软件对辽宁省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合理的区域划分。为了更加直观、清晰的了解聚类分析的,根据得到的树形图,绘制了辽宁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布图。

四、结论

本文基于辽宁省14个地级市2011年11个基础经济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得出如下结论:

一是辽宁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互之间存在很大差异,部分地区经济发展非常突出。在聚类分析过程中,若将辽宁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为两类,沈阳市和大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单独是一类,而辽宁省其他所有区域为另一类。在辽宁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表中,沈阳市和大连市的综合得分遥遥领先,在仅有的三个正数得分中,他们的得分是第三名鞍山市的5倍多。

二是辽宁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层次分明,出现显著的断层现象。引入计算变异系数的方法,来检测分类数据的组内相对变化情况,计算可得第一类和第三类综合评分的变异系数分别为9.04%和6.29%,均未超过10%,相对变化程度很小;第四类和第五类的综合得分变异系数分别为37.0%和24.6%,相对变化也不大。在聚类分析结果中,只有第二类只有鞍山市,其他类别的区域则分布比较均匀,说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前后相对差距太大,出现了断层现象。

三是辽宁省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分布不均。从整体上看,辽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辽西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沿海地区,大连市的经济发展速度一枝独秀,营口市、本溪市和丹东市的情况也比较理想,而葫芦岛市和锦州市的明显滞后。沈阳 “一小时经济圈”内,鞍山市、营口市、抚顺市、铁岭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本溪市、阜新市和辽阳市经济发展明显落后。

2011年12月辽宁省经济工作会议在沈阳召开,会议指出辽宁省2011年度地区生产总值将超过2万亿元,增速有望达到12%。在过去的十年中,辽宁省经济连续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自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辽宁省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产业结构加快升级,总量扩张呈加速态势。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和弗里德曼的“核心-理论”是区域经济研究中最有影响力的区域发展理论,他们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总是从一些区位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进而影响并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最终到达实现整个区域的稳步发展。2009年和2010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分析结果来看,沈阳市和大连市的区域经济核心的地位已经基本确立,但其对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太明显,对于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带动周边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如何强化沈阳市和大连市的核心地位,释放其经济辐射能力和带动作用,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和谐,将是“十二五”期间辽宁省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 Friedman E. Maoism and the liberation of the poor[J]. World Politics,1987.39(3):408~428.

[2] 马国霞,徐勇,田玉军.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收敛机制的空间分析[J].地理研究,2007,26(3)590~598.

[3] 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与分异研究[J].人文地理.2004,19(3):36~40.

[4] 伍世代,王强. 中国东南沿海区域经济差异及经济增长因素分析[J],地理学报,2008,36(2):123~134.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江苏省浙江省泰尔系数 区域差异 国内旅游经济

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的一种朝阳产业,在当今,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自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旅游业不断发展,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有的比重也在不断地上升,现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旅游业的发展会受到旅游资源禀赋、交通运输条件、地区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的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区域上的差异。研究旅游经济在区域上的差异,对分析国民经济的状况,指导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2]。

近些年来,很多学者对中国旅游经济的区域差异方面做了很多的研究[3-11]。从空间尺度上,有以省级行政单位、或地级行政单位为基本研究单元,分析全国旅游经济差异的基本特征的;也有分析某个省或某个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差异。从时间尺度上,有针对近几年旅游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的研究;也有针对中国旅游数十年的发展,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的研究。不同学者,研究旅游经济的区域差异的方法也是各不相同:泰尔系数、基尼系数、变异系数、劳伦兹曲线、空间中心统计法、地带分离系数等指标、方法和模型都被广泛运用,对当今旅游经济的发展,在研究和决策上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与参考。

就目前对旅游经济的研究而言,虽然研究的人很多,但仍存在两个问题[3,7,12,13]:1)在研究内容上,多是着重对入境旅游经济的研究,对国内旅游经济的研究较少;2)在研究数据的时间上,多是采用在2005年之前的数据,更不用提2010年之后的数据;3)对华东地区的研究,多是单个地针对江苏省或浙江省而言,或是在全国的旅游经济差异中提到华东地区,很少有针对江浙两省的研究。

所以本篇论文则基于对江浙两省这一地区,以地级市为基本研究单元,分析作为华东地区最发达的两个省份:江苏省和浙江省,它们在国内旅游经济上的区域差异。对于江苏和浙江两省而言,国内旅游经济在两省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占据一定的比重。以2011年数据而言,江苏省国内旅游收入占到了江苏省当年的地区生产总值的10.51%,而同一年份的浙江省则是占到了11.71%。可见,国内旅游经济的发展对当今的地区生产总值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与作用。所以本篇论文,利用自2005年~2012年的江浙两省的国内旅游经济收入的数据,运用泰尔系数,分析两省国内旅游经济的差异。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分析

本篇论文所要研究分析的是江浙两省的国内旅游经济的总体差异以及两省的省内差异。研究对象是江浙两省国内旅游经济,江浙两省各自的国内旅游经济以及省内的各个地级市的国内旅游经济的区域差异。研究的尺度,则从时间和空间上来考虑。

在本篇论文中,空间尺度分为三个层次:1)以江苏省的南京市、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镇江市、南通市、泰州市、扬州市、盐城市、淮安市、宿迁市、连云港市和徐州市共计13个地级市,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市、嘉兴市、湖州市、绍兴市、宁波市、舟山市、台州市、金华市、丽水市、衢州市、温州市共计11个地级市为研究的基本单元;2)将江苏省和浙江省分别设置为两个二级的研究单元;3)将江苏省和浙江省看作一个整体,视为一个地带,并将其作为最大的研究对象。在时间尺度上,则主要是从2005至2012年,对江浙两省的各个地级市、江苏省和浙江省以及江浙地带的国内旅游经济发展进行研究分析。

研究的数据样本主要来源于《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05~2013)[14]。数据内容包括:三个层次研究单元的国内旅游经济的收入、三个层次研究单元的人口数量等方面。

(二)研究方法

泰尔系数,最早由Theil和Henri在1967年提出,是一种衡量区域差异的重要方法。其在差距的表达上的效果较好,可以将相关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组,将数据上的差距分为各个组内差异和组间差异[3]。泰尔系数是指收入差距总水平等于各个地区收入份额与人口份额之比的对数的加权总和,权数为各地区的收入份额。泰尔系数越大,区域经济的差异越大。其优点在于可以将总体差异进行分解,从而看出总体中的各个组对总体差异的贡献值以及变化趋势。它可以被分解城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用来衡量地区之间的不均衡程度,另一部分是用来地区内部的不均衡程度[5]。

二、结果分析

(一)区域总体差异特征

如图1所示,2005~2012年,江浙两省国内旅游经济总的泰尔系数变化呈现出现波动下降的模式。由2005年的最大值,0.39027下降至2012年的0.25281。在2005年以来的虽然总体呈现出下降趋势,但是其中,在2008年、2010年以及2012年,江浙两省的泰尔系数总差异均呈现了一种上升趋势,不过上升幅度都不大。这表明,在2005~2012年之间,江浙两省中各地级市之间的国内旅游经济上的差异是在逐步减小的。

(二)两省之间区域差异分析

1.江苏省区域差异分析。对江苏省而言,国内旅游经济差异变化幅度比较大,虽然从2005年至2012年,在数据上总体是一个下降的状态。但实际上,如表1所示,自2005年~2011年呈现比较合理的下降,2012年是突然的上升,且幅度较大。

这反映了,国内旅游经济在2005年~2011年江苏省的差异是在不断减小的,各个地级市之间的国内旅游经济的发展开始向平衡的方向发展。但是2012年,各个地级市的国内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突然变大,出现了短暂的不平衡的发展状态。

如图2,从空间上,很明显地看到江苏省南部地区的国内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比苏北、苏中地区都要高很多,呈现出明显的层次分布。南京、苏州、无锡始终是处在江苏省国内旅游经济收入的前三位,这与三个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旅游资源禀赋密切相关。

从时间上来看,苏北地区和苏中地区的国内旅游经济收入在不断地上升,有赶上苏南部分地区的国内旅游经济的趋势,特别是盐城市、徐州市和连云港市,国内旅游经济增长明显。常州市、镇江市和扬州市在国内旅游经济上处于一个中等的水平,但发展速度并不是很快。泰州市、淮安市和宿迁市与其他地级市的差距明显,一直处在较低的水平,未来应当会有很大的发展提升空间。

2.浙江省区域差异分析。对于浙江省,国内旅游经济泰尔系数是一个波动下降的过程。从2005年的0.26994下降至2012年的0.09458,反映了浙江省的国内旅游经济发展向平衡趋近。但是,实际上在2011年浙江省省内市间的国内旅游经济的泰尔系数还是0.25204,从2011年到2012年,是一个突然降低的过程,有其偶然性,需要从日后更多的数据中进行分析。

如图2,空间上,浙江省国内旅游经济的发展表现出两个特点:1)东北部的国内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比西南部的发展水平要高;2)沿海的地级市比内陆的地级市发展水平要高,发展速度也要更快一些。在浙江省中,杭州市和宁波市常处在国内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前两位,呈现出“双核”特征。绍兴市、温州市、舟山市和台州市在浙江省中处于中等的发展程度,而嘉兴市、湖州市和金华市则在浙江省中处于一个中下游水平,衢州市和丽水市的发展水平一直不高。

在时间上,嘉兴市、湖州市和金华市的发展速度是比较快的,衢州市和丽水市的发展速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与提高

3.区域差异格局分析。对于江浙两省的国内旅游经济的具体发展情况,可以用贡献率来表示。在这里的贡献率是指省的国内旅游经济收入情况和两省谷内旅游经济之和的比值。通过贡献率可以看出江苏省和浙江省的国内旅游经济发展情况。根据计算,江苏省从2005年至2012年的贡献率分别为:57%,57%,58%,59%,59%,58%,58%和54%;而浙江省为:43%,43%,42%,41%,41%,42%,42%和46%。江苏省的国内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一直比浙江省的国内旅游经济收入要高一些。这是由于旅游资源禀赋,以及基础设施等因素所决定的。

江苏省的国内旅游经济收入对两省总收入之和比浙江省,一直是高13~17个百分点左右,但是在2012年,只高了9个百分点。可见,我们可以看到浙江省的国内旅游经济发展速度在加快,这也表现了浙江省国内旅游经济发展的前景与潜力,有可能未来在国内旅游经济方面赶上、甚至超过江苏。

三、结语

通过上述的数学模型,相关数据以及图表,针对江浙两省的国内旅游经济发展可以得出以下相关结论:

一是2005年~2012年,从地级层面到省级层面,江浙两省的国内旅游经济收入区域差异在减小,总体上,江浙两省的区域发展开始向平衡发展,但不平衡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存在。

二是2005年~2012年,江苏省的国内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收入一直比浙江省高,但目前,浙江省的国内旅游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在未来有可能赶上甚至超过江苏省。

受限于数据的可得性,以及方法的单一性,本文对更长的一段时间的区域差异发展缺乏更深入地分析与研究。通过长时间的数据的对比分析,将能更可靠地分析出江浙两省的国内旅游经济的目前发展情况,并预测未来的国内旅游经济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汪德根,陈田.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科学,2011,(5).

[2]刘凤莲.基于泰尔指数的新疆入境旅游经济差异特征分析[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3,(1).

[3]宣国富.江苏省国内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及演变[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12).

[4]陆林,余凤龙.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05,(3).

[5]赵磊.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时空差异演变:1999-2009[J].旅游论坛,2014,(2).

[6]余凤龙,黄震方,王宜强.中国沿海区域入境旅游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演化[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3,(6).

[7]方琰,卞显红.长江三角洲旅游经济差异时空演变分析[J].旅游论坛,2014,(2).

[8]沈惊宏,陆玉麒,周玉翠,等.安徽省国内旅游经济增长与区域差异空间格局演变[J].地理科学,2012,22(10):1220-1228.

[9]王凯,李华,贺曲夫.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省际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1):63-67.

[10]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2013,(2).

[11]陈秀琼,黄福才.中国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特征分析[J].地理学报,2006,(12).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范文第13篇

摘要:本文选取1998-2007年陕西省10个地级市的旅游综合收入作为主要指标,对陕西省旅游经济的时空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陕西旅游经济绝对差异不断扩大但相对差异逐渐缩小;(2)空间差异显著但呈现均衡化的演变趋势。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了旅游资源禀赋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陕西省旅游经济差异形成的主导因素,表明了陕西省是资源和区域经济双重依赖型旅游经济。

关键词:旅游经济;时空演变;经济差异;陕西

一、序言

旅游业是兼具经济、社会功能的综合性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对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对外交往以及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旅游资源、社会经济等条件差异,旅游经济呈现出区域差异性,认识和研究这种差异对于优化旅游产业的空间结构,制定有效的区域旅游策略,促进旅游业持续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旅游经济差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中的一种经济与社会现象,其研究成果还相对较少。研究内容主要侧重于旅游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定性分析等;研究尺度主要是基于省级行政单元的全国范围内以及三大地带间大尺度旅游经济差异研究,少数是关于东部省级行政单元内部旅游经济差异研究,西部地区省级行政单元的旅游经济差异问题研究则更少。

陕西省是我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省份之一,旅游资源单体总数为9972个,其亚类共有29个,占旅游资源分类国家标准规定的亚类31个的93.55%。与此不相适应的是,2008年陕西省国内旅游收入561亿元,旅游外汇收入实现6.6亿美元,入境旅游接待仅排在全国第14位,西部第4位①,旅游经济较全国平均水平相对滞后。为此,本文从时间和空间角度研究陕西省旅游经济差异的演变特征、揭示其形成机制,以期为陕西省制定有效的区域旅游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 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陕西省10个地级市作为基本研究单元,陕北(榆林、延安)、关中(西安、咸阳、宝鸡、渭南、铜川)和陕南(汉中、安康、商洛)作为三大研究区域。考虑到资料的获取性和可比性,研究时间段选取了1998~2007年连续时间序列;由于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收入指标较难获取,本文以旅游综合收入为主要数据指标。所有数据资料来源于对应年份各地市的统计年鉴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 研究方法

表述旅游经济的时间差异程度,本文采用了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标准差是样本中各变量值与其均值离差平方和均值的算术平方根,能够全面地反映区域之间的绝对差异程度;变异系数(即标准差系数)是用样本的标准差除以样本的均值来计算的,能够全面地反映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差异程度,和标准差相比更具可比性。

表述旅游经济的空间差异程度,采用区位熵进行衡量。区位熵即专门化率,该指标能反映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更能清晰地反映各研究样本对于整体样本的差异程度。公式如下:

其中,Q为某区域i部门对与高层次区域的区位熵,di为某区域i部门的有关指标,Di为高层次区域i部门的有关指标,n为某类产业的部门数量。

三、旅游经济时间差异的演变特征

1 绝对差异程度不断扩大

从标准差的衡量结果来看(见图1),陕西省旅游经济差异10年中总体上不断扩大。标准差从1998年的30.04增加到2007年的77.55,增长了158.2%,绝对差异扩大程度非常明显。在排除了2003年“非典”的影响后,陕西省旅游经济绝对差异扩大分为两个过程:1998~2005年为平稳扩大阶段,因为标准差的增长值均未超过10;2006年之后出现急剧扩大态势,2007年的标准差值比2006年高出17左右。总体呈现出先稳后快的演变轨迹。

2 相对差异程度缓慢缩小

与绝对差异的衡量结果不同,陕西省旅游经济相对差异呈现出波动变化但总体趋势呈缩小状态(见图1)。从总体态势看,1998年变异系数值为1.65,而2007年缩小为1.58,10年间相对差异程度逐渐降低。但是从发展过程来看,陕西旅游经济的相对差异先是扩大,2000年达到最高值1.74;之后开始下降,2002年变异系数达到低值1.545(2003年为1.544);然后从2004年开始回升紧接着又是下降,呈现出了平缓的“M”型波动变化趋势。相对差异程度也相应地经历了扩大一缩小再扩大再缩小的过程。

四、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特征及演变

1 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特征

陕西省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不均衡性特征显著,一方面体现在西安市与其他市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如图2所示,2007年区位熵值大于1的仅有西安市,其他各市的旅游经济区位熵值则普遍偏低,最低的商洛市仅为0.25。同时,2007年西安市旅游综合收入对全省旅游综合收入的贡献率达到54.4%,这表明西安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明显优于全省平均水平及其他市区,是陕西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市区。由此可见,陕西省各个市区旅游经济空间分布极不均衡。

另一方面,这种不均衡性也体现在关中地区与陕北、陕南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由图3可见,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地区是陕西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关中地区的旅游综合收入占全省该项收入的80%以上,据统计2000年的比重竟高达95%。相比之下,陕北和陕南两大地区的旅游综合收入比重则很低,虽然在研究时间段内比重呈上升趋势,但也未超过20%。陕西省旅游经济在三大区域之间所表现出的差异程度要强于各市区之间的差异程度,更为显著和不均衡。

2 旅游经济空间差异演变趋势

本文首先利用各市旅游综合收入与全省平均旅游综合收入的比值来衡量各市的旅游经济发展程度;然后,借鉴王凯(2007)、陈晓(2009)等划分标准,结合陕西省旅游经济发展实际,将比值大于等于1.5的划分为旅游经济发达区,比值在1.5和0.5之间的划分为旅游经济发展区,将比值小于等于0.5的划分为旅游经济不发达区;最后,对1998年和2007年全省旅游经济的空间差异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研究其演变趋势。

结果表明,陕西旅游经济发展区数量扩大而旅游经济不发达区数量减少。1998年只有分布在关中的3个旅游经济发展区,陕北陕南均属于旅游经济落后区;2007年旅游经济发展区的范围增加了延安,扩大至4个市,旅游经济发达区与旅游经济发展区面积占陕西总面积的1/2强(见图4)。并且,关 中地区的集聚格局在逐渐被打破,旅游经济开始向均衡化方向演变。如图5,相对发展速度(各市1998至2007年旅游经济发展速度与同期全省旅游经济发展速度的比值)位居前列的均是陕北和陕南地区的市,而关中地区包括西安市在内则较慢。由于黄帝陵寻根祭祖、延安红色旅游等活动的开展,使延安逐渐成为旅游经济发展区,同时,汉中、安康、商洛依托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快速发展旅游,而榆林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2007年GDP在全省排名第二)而使旅游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因此,陕北陕南地区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陕西省旅游经济向均衡化方向演变。

五、形成旅游经济差异的因素分析

在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中,主要将旅游经济差异的形成导因于旅游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区位因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城市作用体系、惯性因素和优惠政策等因素。鉴于本文研究的区域尺度和对象是各地级市,后三个影响因素的作用不明显,不予考虑。而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交通条件是旅游基础设施和区位因素中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着重分析旅游资源禀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这三个影响因素与陕西省旅游经济差异之间的相关关系。首先,选取度量这些影响因素的定量化指标,鉴于指标的可获取性和准确性,均采用2007年数据(见表1);然后,分别分析这些指标值与旅游综合收人之间的相关性,以此来衡量各因素的作用程度。

1 旅游资源禀赋因素

旅游资源是旅游经济发展的核心,它的定量评价采用A级旅游景点作为依据,主要是考虑到A级旅游景区是国家旅游局对旅游景点质量的综合评定,是全面考虑旅游接待各种相关因素而评定的。本文构建了旅游资源指数,来考量陕西省旅游资源对陕西省旅游经济的影响。旅游资源指数是各市拥有的2A、3A、4A、5A旅游景区数量分别加权后的和,公式为:I=0.5Q5A+0.35Q4A+0.1Q3A+0.05Q2A。由于1A级旅游景区的旅游经济效益很低甚至没有,未予考虑。权重是在考虑了各A级景区收入占所有景区收入比重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微调后确定的。

表1分析结果显示,旅游资源指数是与旅游综合收入存在正相关,且相关系数在三个影响因素中为最高(R2=0.97)。表明陕西省的旅游经济仍属于一种旅游资源经济,旅游资源禀赋好的市也是长期以来旅游经济发达的区域,旅游资源的级别以及分布的差异直接影响着陕西省旅游经济的时空差异程度。

2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因素

旅游业发展要考虑区域的综合经济因素,实践也证明旅游业的发展与区域经济总量增长间的关系日益密切,所以,用GDP作为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

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各市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其旅游经济差异的又一主要因素。表1中,GDP与旅游综合收入呈正相关,且R2值达0.90,表明区域经济水平发达的市区一般也是旅游经济发达的市区;反之亦然。例如关中地区的西安、咸阳、宝鸡是旅游经济和区域经济水平均较高的市区,陕南地区的安康、商洛是二者均较低的市区。

3 旅游交通因素

旅游基础设施是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其中旅游交通尤为重要,是增强旅游景区可进人性、改善区位条件的重要因素。所以,旅游交通条件能够很好反映一个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和区位条件,它的度量一般采用公路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两个指标。

上表分析结果显示,旅游综合收入与公路客运量(R2=0.73)、与旅客周转量(R2=0.52)的相关性不显著。产生这一结论的原因可能是,就小尺度的本地客源市场而言,西(安)延(安)、西(安)汉(中)、西(安)(安)康等高速公路的开通使大量关中地区客流向陕北陕南移动,带动了该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缩小了与关中的差异。但就大尺度客源市场而言,关中地区比陕南和陕北地区具有更多的经济优势与旅游资源优势,省内迅速发展的交通并不能明显影响它们作为入境游客和外省市游客主要目的地的地位。

六、结论与对策

1 陕西省旅游经济的绝对差异程度不断扩大,而相对差异程度在缩小。关中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且级别高,长期以来是陕西省旅游经济的主体,但是随着陕北和陕南变转换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旅游经济的发展格局正在改变。陕南地区应依靠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逐渐把旅游产业作为其支柱产业;而陕北地区则要靠能源化工基地带来的经济腾飞从而带动旅游产业的深度发展。

2 陕西省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不均衡性明显,但演变趋势逐渐呈现出均衡化。一方面,继续发挥西安和关中地区的极化作用,立足现有旅游资源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精品旅游景点,形成关中天水经济带的旅游经济发展轴心。另一方面,陕北和陕南地区作为关中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两翼,着重培育以汉中和延安为核心的次一级旅游经济中心,形成陕北红色旅游、华夏文明旅游圣地和陕南山水生态民情风俗旅游休闲区,以省内及周边省份为主要客源市场。从整体上,形成“一个核心两个辅翼”的旅游经济空间格局。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区域差异特征;科学发展观;区域经济一体化;社会发展公平化

一、“十五”期间我国区域差异特征分析

党的十七大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一项重大目标,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必须了解我国“十五”期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对我国区域差异的特征有一个准确的把握。

(一)按常住人口计算的区域差异小于按户籍人口计算的区域差异

表1反映我国2001年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前9位的地区和后9位的地区。前9位地区均在东部地区,后9位绝大部分在西部地区。人均GDP反映的区域差异是非常大的。贵州省的人均GDP不到上海市的1/12,仅相当于浙江省的不到1/5,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8.5%。如果以常住人口为基础计算各地区的人均GDP,区域差异会显著缩小。我国从2004年开始逐步以常住人口为基础计算人均GDP,计算方法的改进,使用人均GDP衡量的区际差异显著缩小。表1中2005年的数据充分考虑了各地区流动人口的变动。2005年,按常住人口计算的区域差异明显缩小,上海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较,从4.97倍缩小为3.67倍,上海与贵州人均GDP的比较,也从12.91倍降为10.19倍。

(二)城镇居民间的收入差异小于农村居民间的收入差异,城乡差异过大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从家庭和个人来反映区际差异的重要指标。2001年一2005年,上海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当于贵州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3倍左右,浙江省相应指标是贵州省的近2倍(1.92~2.00倍)。贵州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约80%(79.5%~77.68%)。2001年一2002年部分西部省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广西、云南、重庆、新疆)。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衡量,西部大部分省区与全国平均水平差异并不大。

与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异比较,各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差异是非常大的。2001年~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低的和贵州与上海比较,仅相当于上海的不足1/4;、贵州与浙江比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浙江的1/3;、贵州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其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60%。

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8.1%,贵州是25.1%,2005年,相应的指标是22.0%和23.0%。西部部分省区如此大的城乡差距,我们对以往的区域发展政策必须进行深刻反思。缩小西部省区巨大的城乡差距是我国今后时期区域发展政策要着力解决的战略性问题。

(三)城镇居民名义收入差异大于实际收入差异

用人均货币收入衡量不同区域的差异,往往是以不同区域与人民生活相关的产品和劳务的价格不存在差异(至少是差异比较小)为假定前提的。但在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不仅非贸易品(一般服务业和建筑类产品)存在很大的价格差异,即便贸易类商品(制成品、原材料和农产品)由于运输成本和区际间的各种贸易障碍的存在,各地区的价格仍然存在显著的差异。一般来说,发达地区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教育、医疗费用以及住房价格等都显著高于不发达地区。同一数额的货币,购买一篮子商品和劳务,在不同地区会存在显著的差异(刘建国,2004)。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非贸易品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一半以上的份额。由于非贸易品的不完全流动性(一般服务产品)或不可流动性(如建筑物),国与国之间同一非贸易品价格水平存在重大差异。对于一般性的服务业而言,大都属于技术进步相对较慢、劳动密集的行业。由于国与国之间一般劳动力流动受到的种种限制,不同国家因收入水平的不同而形成一般服务业产品价格水平的显著差异。由于土地的稀缺性和不可流动性,发达国家和地区土地价格和住房价格一般大大高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保罗・克鲁格曼,1998)。

非贸易品价格偏高的现象在大国的不同区域内同样是一个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杰弗里・萨克斯,1997)。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在一国的不同区域之间,发达的大都市区的常住居民在享受高货币收入的同时,高房价、高租金和各种高服务性收费,基本生活费用的支出大大高于其他区域。反过来,高生活费支出又提高了在大都市生存的成本,要求相应支付较高的工资(埃德加・M.胡佛,1990;周起业,2002)。

收入水平高,相当程度上反映了贸易品部门生产率水平高。以上海市为例,2003年上海市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位居、全国之首,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01倍。与上海经济的高增长、制造业的高生产率、城乡居民的高收入相对应,上海市非贸易品的价格也大大高于全国其他省区,特别是和土地相关的建筑类产品的价格。1993年以来,上海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幅度每年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个以上百分点,其中非贸易品价格的上涨起到了主要的拉动作用。住房价格发达地区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2004年,上海的住宅平均销售价格大约是呼和浩特住宅平均销售价格的4倍以上。

上海房价与全国平均房价的差异,主要反映了上海人均货币收入与全国城镇居民人均货币收入的差异。受房地产销售价格和租金的影响,以及名义货币工资水平较高的影响,上海服务业的价格会继续保持较高水平,这在相当程度上会影响上海市居民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最大项目仍然是食品支出。与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存在很大差异的状况相反,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差别却比较小。以上海为例,2004年以前,上海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上海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2001年~2004年,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88、1.72、1.75和1.77倍。本人的研究表明,除了消费结构的部分差异,如上海市居民在外就餐、香烟和水产品支出较多,食品价格高是一个基本的原因。食品价格高又是与大城市的土地的稀缺性以及高劳务成本密切相关的。高租金和高劳务成本是解释上海市食品价格高的重要原因(刘建国,2006)。

我国各地区城镇最低工资水平存在较大的区际差异,2005年7月我国35个大中城市市区平均最低

工资为486元/月,上海、深圳最高,均为690元,兰州最低仅340元,高低相差1倍以上。以往人们更多地是从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的差异来解释最低工资水平的差异,但被人们所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各地区基本生活费用和价格水平的差异。各地区在设定最低工资和最低社会保障水平时,相当程度是通过保障本地区居民基本生活保障的一篮子商品和劳务来确定的,相关商品和劳务在不同地区差异并不显著,但由于价格水平的差异,购买大致相同的一篮子商品和劳务支付的货币金额不同。江小涓等人(江小涓,2005)的研究表明,用购买力平价来粗略地测算,深圳和上海的价格指数分别为1.43和1.45,兰州的价格指数仅为0.6。也就是说,兰州市居民用1元钱买到的商品或劳务,深圳和上海市居民必须支付2.4元钱。用最低工资除以价格指数,兰州市用实际收入表示的最低工资提高到567元,而上海和深圳用实际收入表示的最低工资为476元和483元,仅为兰州市的85%。

(四)西部地区社会发展水平低

联合国的年度报告“人类发展报告”用人类发展指数衡量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2001年我国的人类发展指数首次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的人口教育和预期寿命等指标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还缺乏系统的反映各地区的人类发展指数。但运用与人类发展指数相关的指标仍然可以用来反映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

1990年~2000年,我国东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均预期寿命全都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而西部和中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有4个省区(广西、安徽、四川和宁夏)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其余省区明显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从1990年~2000年各地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变动来看,全国平均增加值为2.85岁,西部过半省区的增加值高于全国平均增加值。其中,内蒙古为4.19岁,四川为4.87岁,为4.73岁,青海、宁夏、新疆分别为5.46岁、3.23岁和4.82岁。云南、贵州和甘肃诸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增加值分别为2.0、1.67和0.23岁,这大大低于全国平均值。上述指标,一方面说明我国自90年代以来的区域发展政策已取得明显的社会效果;另一方面,西部地区内部本身的发展差距仍然比较大,甘肃省在lO年内人均预期寿命基本没什么变化,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

2002年全国15岁及15岁以上文盲半文盲人口的比重为11.63%,西部地区15岁及15岁以上文盲半文盲人口的比重,除广西、重庆和新疆外,其余9省区均明显高于全国水平。宁夏和贵州比全国平均值高6~7个百分点,云南、甘肃和青海比全国平均值高出10个百分点左右,高出32个百分点。中部的安徽、湖北,东部的江苏、浙江和福建相应指标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反映这些地区内部、特别是城乡之间发展水平仍存在很大的差异。令人忧虑的是,2002年~2005年,贵州、安徽、四川、和宁夏等5个省区,文盲、半文盲人口的比重仍然继续上升,甘肃和青海两省的比重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集中在西北和西南地区。甘肃、、贵州和云南诸省区是我国最贫困的地区。改善这些地区的生存环境,实行可持续发展,移民政策,是西部开发战略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我国作为区域经济大国,各省级行政区内部仍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和城乡差异,在我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在区域发展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应重视缩小各地区内部的发展差异。

二、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选择

区域差异是我国区域发展不协调的典型表现形式,我国各地区自然环境、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仍然存在很大的差异,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今后仍会长期存在。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是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差异的缩小,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和社会发展的公平化。在对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总结以及“十五”计划期间区域差异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建立统一市场,形成合理的区际分工

推动全国统一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区域间贸易自由化的基础上形成较合理的区域分工格局,经济资源的空间配置有利于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达到各地产业优势互补,实现经济效率的最优和总产出水平的最大化。各地区劳动力跨区域择业的自由和人口跨区域流动的自由应该得到充分保护,这是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缩小区域间收入水平差异,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最重要和有效的途径。劳动力和人口从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流向资源承载力较高区域,从中西部的乡村向城市的转移、特别是向东部发达区域城市的转移,也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缩小西部地区之间城乡发展差异

我国各区域城镇居民之间收入水平的差异,如果考虑区际间生活费成本的因素,实际收入的差异并不大。我国区域间显著的收入差异,主要表现在城镇化水平较低的我国最不发达的西北、西南部分省区巨大的城乡收入差异。政府的区域发展政策应有利于缩小各地区内部的差异,统筹区域发展应与统筹城乡发展结合起来。

(三)缩小各地区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

90年代中期以来的区域发展政策,在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从本文引用的健康和教育方面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西部大部分省区社会发展水平与全国的差距仍在继续扩大。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就是要使经济资源的空间配置有利于不同区域的人民能够分享到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的成果,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水平的相对均等化,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困难地区的扶持。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重点用于中西部地区,尽快使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得到改善,逐步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范文第15篇

一、内蒙古地区经济差异变化的现状分析

(一)内蒙古地区经济差异的衡量方法

1.标准差(S)

标准差用于测算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一个较大的标准差,代表大部分数值和其平均值之间差异较大;故S值越大,地区之间经济的绝对差异愈大。

式中,S为标准差,Yi表示地区i的人均GDP,Y表示各地区人均GDP的平均值, N表示地区的个数。

2.极差

极差用于表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与最低地区间人均GDP的差异,即最大值减最小值后所得之数据,反映地区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R 值愈大,地区之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绝对差异愈大。

式中,R为极差,Ymax表示经济水平最高地区的人均GDP,Ymix 表示经济水平最低地区的人均GDP。

3.极比(I)

极比指地区人均GDP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用来反映的是地区经济的相对差异状况。

式中,I为极比,Ymax、Ymin分别表示地区人均GDP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4.变异系数(CV)

标准差与平均数的比值称为变异系数,它是反映地区总体差异的相对指标,该数值的大小不仅受变量值离散程度的影响,而且还受变量值平均水平大小的影响。

式中,CV为变异系数,S为标准差,Y为整个地区的人均GDP均值,CV值越大,表示地区之间相对差异程度越大,反之,则越小。

5.加权变异系数(CVW)

加权变异系数又叫威廉逊系数,它用来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CVW数值越大,说明地区之间的相对差异程度越大。

(二)内蒙古地区差异现状分析

以下为1978-2011年内蒙古各地区经济差异指标分析。

1.标准差、极差分析

在1978-2011年间,内蒙古东西部的地区经济差异处于不断扩大的趋势中。1978年,内蒙古东西部人均GDP极差值相差474万元,而到2011年相差 11773元,是1978年的24.8倍,标准差由1978年的147万元上涨到2011年的50756万元,标准差值34年增长了345倍。可见,内蒙古东西部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极差值、标准差值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9.19、10.12。

2.极比值结果分析

同极差、标准差分析结果略有区别的是内蒙古各盟市人均GDP极比结果,由图所示,内蒙古在34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极比值由1978年的3.36上升到2011年的8.38,增长了2.5倍,从2001-2011年,内蒙古地区人均GDP最高和最低的地区一直为鄂尔多斯市和兴安盟,极比值从2001的3.66上升到2011年的8.38,其中2009年极比值达到这11年中的最大值9.95,近两年的人均GDP比值又逐渐回落,但仍在8.0之上。

3.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分析

由图可知,在1978-2011年间,内蒙古地区经济差异不断扩大,从1978-1993年,变异系数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在1993年达到小高峰0.55。1994-1996的3年时间,变异系数稍有所下滑,从1997年开始,变异系数走上快速增长的快车道,到2009年达到至高点,变异系数以年均4.0%的速度上升;说明区域经济差异呈扩大趋势, 从2010年开始,变异系数逐渐缩小,从2009年的0.99下降到2011年的0.88。

通过上述对各盟市经济综合实力的评价分析,区域经济的发展呈现强者很强、弱者很弱的“两极化”非均衡增长格局。近年来,区域经济差异日趋明显,西部地区的金三角地区,包括呼包鄂三市已经成为内蒙古经济增长极,西部其他地区经济稳步增长,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较慢。

二、内蒙古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金三角地区高速增长,区域发展不平衡

呼、包、鄂“金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综合实力较强,是全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该地区具有较高的经济聚集度,已经形成增长极。呼包鄂的增长从选取经济发展水平的经济指标来看,GDP与财政收入较高,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高,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低,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的共同特点。体现了该地区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规模大,经济基础好,经济结构合理,经济效益较好,投资及消费有效地拉动了地区经济的增长。

(二)西部其他地区产业结构有待调整,区域发展差距较大

西部其他地区是指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巴彦淖尔市、乌海市及阿拉善盟和乌兰察布市。不同于东部地区发展原动力的不足,西部其他地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彼此差距较大。乌海市作为一个资源丰富的工业为主的城市,经济基础较好,但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过大,乌海市的发展必须着力提升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水平,以降低能耗,融入低碳的生态经济发展。巴彦淖尔市地处河套平原,人均耕地多,且农作物产量高,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大,巴彦淖尔市目前同样面临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在继续保持第一产业稳步增长的前提下,加快发展第二产业,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保持产业结构的合理性。阿拉善盟虽人均GDP排名靠前,但这较大程度有赖于其人口少。阿拉善盟的经济规模较小,经济结构不合理,消费水平较高,投资水平较低,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目前阿拉善盟的发展重点依旧是加快地区基本建设,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和环境。“金三角”虽然已经形成增长极,但尚不能在全区范围内有效发挥辐射作用。以乌兰察布市为例,同为西部地区,与“金三角”相邻,却未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究其原因,乌兰察布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体现在经济结构及规模较小,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经济结构有待合理调整。因此,重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仅需要实力较强的盟市带动,同时自身应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

(三)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缺乏原动力

内蒙古东部地区是指呼伦贝尔市、兴安盟、赤峰市、通辽市、锡林郭勒盟。在经济综合指标分析中,除了呼伦贝尔市外,东部区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与其他盟市的差距较大,从而导致了东部区经济综合实力低下。东五盟呈现出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投资与消费水平较低的共同特点。同时,东五盟市的人均固定投资水平较低,也是导致东五盟市经济发展能力较弱的原因。原动力的增长不仅有赖于农牧民是收入的提高,还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二三产业,抓资源禀赋的优势,重视降低能耗,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带动基础设施的继续完善,同时提高农牧民及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刺激消费的增长及储蓄的增加,发挥消费与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三、促进内蒙古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之一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规划强调必须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地的优势和特色,推动东西部及各区域协调发展。打造以呼包鄂为核心的西部经济区,辐射带动西部盟市发展,共同建设沿黄河、沿交通干线产业带,进一步提高西部地区发展水平。加快东部五盟市的发展,加强东部盟市与周边地区的产业、交通、市场对接,主动融入东北三省、京津冀地区发展。扩大盟市间联合协作,形成整体发展优势,加快全面振兴步伐。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统筹内蒙古东西部地区发展,主要指导意见为加快构建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合理布局生产力,着力提升能源、新型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水平,增强区域实力和竞争力。推进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一体化发展,辐射带动内蒙古西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大内蒙古东部地区开发开放力度,进一步融入东北及环渤海经济区(圈),主动承接辐射带动和产业转移。支持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边境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施扶贫攻坚。在加大对东部地区支持力度的同时,建立自治区内部对口帮扶机制,引导西部地区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加强对东部地区的帮扶。

在未来的发展中,“金三角”凭借地区的资源、人力等综合优势,仍会领跑全区经济的发展。呼包鄂地区在全区经济发展中起着承东启西的作用,而乌兰察布市是我区经济综合实力较弱的盟市,综合实力低于全区平均水平。从乌兰察布市所处的地理位置来看,它具有较好的地域优势,距离中心城市较近,比较容易接受“金三角”的辐射和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