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城镇建设政策范文

城镇建设政策范文

城镇建设政策

城镇建设政策范文第1篇

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颁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开拓了城镇化建设的新思路: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概念是在原有城镇化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对原有城镇化的升华和超越,是在坚持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理念的具体体现。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注重以下三点:①新型城镇化的主线是农民市民化;②新型城镇化的主导是城市群空间上协调发展;③新型城镇化的理念是城乡统筹发展。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走渐进式、集约式、生态与和谐多样式的城镇化之路。通过新型城镇化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城镇化水平一般用城镇化率来表示。城镇化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人口与该国家或地区总人口的比率。该指标越高反映该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越高。我国人口有两种统计方法:一是户籍人口,按户籍将人口分为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二是常住人口,按第五次人口普查标准,在城市的乡、镇、街道居住半年以上视为常住人口。常住人口包括了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我国城镇化率计算的城镇人口一般指常住人口,而不是户籍人口。

二、辽宁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

辽宁省目前所辖31个市,包括沈阳、大连、鞍山、本溪、抚顺、辽阳、丹东、锦州、营口、盘锦、铁岭、阜新、朝阳、葫芦岛等14个城市(沈阳、大连为副省级城市,其余12个为地级城市)和17个市所辖县级市,27个县(其中包括8个自治县),建制镇607个,城镇总人口2881.5万,其中约40%的城镇人口在沈阳、大连两个大城市。

1.总体城镇化水平处于第一集团,但发展不均衡

2013年,全国城镇化率平均达到53.73%,辽宁省为66.45%,位列全国第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72个百分点。除北京、上海和天津三个直辖市,目前,我国城镇化率超多60%的省份只有五个,分别是广东、辽宁、浙江、江苏和福建。这五个省城镇化率的水平都在60%~70%之间,比率相差不多,处于第一集团位置。2014年,全国城镇化率平均为54.77%,辽宁为67.05%。广东省作为经济第一大省,规划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73%,户籍城镇化率达到56%。辽宁省2020年城镇化率的目标是75%,赶超趋势明显。辽宁省各地区城镇化水平差距较大[1]。沈阳、大连、抚顺、鞍山、盘锦等中部、南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而铁岭、朝阳、葫芦岛等区域城镇化水平较低。沈阳2012年常住人口822.8万人,省内排名第一,容纳了全省19.38%的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9.8%,居于省内最高。同期朝阳市城镇化率为42.3%,为省内最低,两者相差37.5个百分点。到2020年,沈阳市规划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将分别达到85%和73.75%。辽宁省各地区城市内部发展也不平衡。以铁岭市为例,目前有57个建制镇,14个街道,32个乡,1175个行政村。其中建制镇规模普遍偏小,常住人口超过1万人的只有11个,仅占19.29%。2012年铁岭市常住总人口为267.9万人,城镇常住人口为124.1万人,城镇化率为46.3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25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9.35个百分点。虽然铁岭实行“一元化”户籍管理办法,流动人口只要在铁岭市居住一个月以上,并且办理了《居住证》,就可享受与户籍人口相同的公共服务,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流动人口还是更多地流向了沈阳等更大的城市。

2.融资渠道单一,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缺口大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第十二届中国经济论坛”上指出,按较低口径计算,农民工市民化需要人均10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成本[2]。辽宁省按现在的发展规律计算,平均每年新增城镇常住人口80万人左右,如果按照新增城镇常住人口市民化来计算,大约每年需要资金800亿元,如此庞大的资金需求,各级政府财政是难以承担的,新型城镇化财政资金缺口较大。目前城镇化公共建设融资渠道比较单一,仅靠财政资金,远远不能满足城镇化资金需求。随着新型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毫无疑问会涉及到进城农民的就业、住房、医疗、养老、就学、征兵、退伍安置、优抚、计划生育等与户籍管理相关的配套制度改革等问题,资金缺口会进一步加大。

3.宅基地置换补偿标准低,民生财政有待强化

宅基地置换,即“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政府主导下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主要方式。农民用宅基地以及地上建筑物、附属物换取政府规划区的城镇住房或者货币,原有的宅基地由政府或者集体进行复耕(称为拆旧地块),节约出的土地使用权可以流转,用于城镇建设。辽宁省城镇化进程加快,需要大量土地,1996—2009年用地需求量每年平均增加约9703公顷。根据吕齐的预测,从2009—2020年,建设用地需求量平均每年增加约9690公顷,2020—2030年建设用地每年平均增加约9885公顷[3]。宅基地置换补偿标准比较低[4]。目前,宅基地每亩补偿一般在几万元不等,地上建筑物,主屋每平方米几百到1500元左右,其他附属设施往往每平方米补偿几百元。如果将宅基地置换后,全部进行复耕,地方政府极少有这样的承受能力。政府更热衷的是将征收后的农民宅基地通过一级开发公司进行“五通一平”或“七通一平”的整理,将生地变为熟地,推入“招拍挂”交易市场,获得高额流转收益。个别地方政府以推行新型城镇化为口号,没有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以取得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和土地出让金为第一目标,忽视农民利益,压低宅基地置换标准,实施行政权力“圈地”,违背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宗旨。事实上,宅基地与耕地不同,是非农村生产用地,按耕地标准补偿,没有体现它的价值;另外,地上建筑物以及附属物,补偿也相对比较低。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农民进城,但是他们往往没有稳定可靠的收入,宅基地补偿是其在城市赖以生存的“第一桶金”。宅基地置换补偿标准过低,本质上是政府与民争利,在财政收入上没有体现民生财政的实质。

4.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

新型城镇化是站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上的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但是一些地方却把推进城镇化当成拉动GDP的重要手段,个别地方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强行城镇化,为了“发展经济”,将一些大城市淘汰的工业项目引入中小城市,美其名曰“承接产业的转移”。造成一些城镇,尤其是小城镇,水污染、大气污染、放射性污染等问题严重,尤其是废水、垃圾治理设施财政投入不足,很多小城镇中“脏乱差”现象普遍。为了发展经济,拉动内需,很多大城市都在进行土地和人口扩容,在总体布局上,沈阳为主的中部城市群,以全省1/3的土地,承载了全省2/3的城市人口,人口密度过大。同时,该地区也是全省工业最集聚的地区,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化工废水排放量、大气污染、放射性污染等指标都存在超标现象。仅据COD(化学耗氧量)指标观察,目前辽河干流水质虽有明显改善,但是支流COD污染仍比较严重。2013年,辽宁省环保厅对40个支流的检测数据表明,2条支流COD在60mg/L以上,10条支流COD超过40mg/L,28条支流COD在30~40mg/L之间,支流多数河段COD含量超标。

三、辽宁新型城镇化建设财政政策建议

1.建立高效稳定的公共财政收入体系

改变辽宁省城镇化建设中“一高两低”现象,需要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城镇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从而有效拉动内需。财政支持城镇化力度大小,根本上取决于财政实力,以及财政引领效应大小,其中,财政收入水平是关键因素。实施辽宁新型城镇化建设财政政策的前提,是建立高效稳定的公共财政收入体系。①大力发展经济,培育财源。经济决定财政,经济决定税收。2014年8月8日,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提出,要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辽宁省基层财政要依靠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发展了,城镇化就有了基础保障。②强化征收管理,做到“应收尽收”。强化纳税人自行申报、电子征管、日常检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模式;完善征收、管理、稽查、法规四大税收体系;提高地税人员的业务水平,通过机构改革,精兵简政,减少纳税成本,提高纳税效率。

2.积极扶持新兴产业集群

目前,国家鼓励促进产业逐步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辽宁省理应顺势而为。在做大、做强原有的传统产业基础上,争取向产业价值链高端延伸,并结合考虑当地特色,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与此同时,应引导一批新兴产业的发展,例如生产服务型产业。针对辽宁省内的中心城市大力培育旅游、商贸、餐饮、文化、创意、物流、金融等服务业,着力实现新兴产业的集群、集聚发展。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考虑以特色产业作支撑,产业的发展与当地特色相结合,同时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做到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齐头并进,共同促进“产城互动”的新发展。

3.加大对创新和研发的支持力度

在引导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加大对创新、研发的支持力度。创新与研发可以实现“产城互动”的良性循环。鼓励在民营企业、小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吸引高校和科研院所帮助解决技术开发、产品生产中的技术问题。财政给予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在高校设研发中心,利用高校的技术、智力优势,解决技术创新基础性、系统性和前瞻性的技术问题,把高校的科研优势与企业的资金优势相结合。政府通过技术招标、科企对接、成果转让、专利拍卖等活动,推动企业与国内外高校、院所无缝对接,最终通过创新、研发获得新科技成果。研发中心合作的项目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后,政府实施科技补贴创新政策,实行经费后补助方式,确保创新补贴用到“刀刃”上,让创新真正成为一种理念,通过产业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4.财政发挥引导作用,拓宽融资渠道

积极争取中央统筹城乡发展专项资金,省级财政对于财政部统筹城乡发展专项资金要给配套资金或者补贴。充分发挥财政“四两拔千斤”作用,以财政资金为引导,利用市场机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运动中来。可以采用财政补贴、贷款贴息、财政奖励、政府担保、税收支出等方式,拓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融资渠道。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新城建设、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等项目,鼓励企业、个人参与建设,采用BOT(建设经营移交)方式、资源置换开发、打捆成片开发、委托贷款等多种模式,在建设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优惠税率、延期纳税、退税、税收抵免、加速折旧等财税政策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工作会议提出,在东北“试点设立民营银行”,此举将有望刺激和撬动辽宁经济的发展,创新辽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投融资模式。除了建立民营机构,政府应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增加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信贷力度,鼓励海外金融机构到辽宁省设立分支机构。通过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利用民间金融机构、海外金融机构、国内金融机构共同贷款,分散辽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融资风险、分摊融资数额、降低融资成本,有利于解决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财政资金缺口问题。也可以采用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地方政府发行“新型城镇化建设债券”等方式,解决财政资金缺口问题,走出一条利用市场机制、政府给予必要支持的新型城镇建设新的筹资道路。

5.科学制定宅基地置换补偿标准

宅基地是农民家庭赖以生存的重要资产性财富。一旦失去,没有得到合理的补偿,他们的生活质量将受到极大影响。新型城镇化的目的是要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前,辽宁宅基地置换缺乏配套制度,各地执行差别很大,宅基地置换补偿政府权力非常大,广大农民处于弱势地位。新型城镇化要“存量优先”,即优先解决已经转移到城市的农村人口。新型城镇化是“化人”,是人的城市化,不是“造城”。宅基地置换补偿低,客观上刺激了地方政府“圈地”的欲望。①从法律的角度,建议出台《农村宅基地置换条例》,使全省范围的宅基地置换补偿有规范的管理办法。从制度上,力求规避违背农民意愿,以追求土地收益为目的的圈地造城现象的反复发生。②提高宅基地置换补偿标准,财政眼前是多付出些,但是,藏富于民,民富才能进一步拉动内需,实现经济可持续的发展。③宅基地置换补偿,要充分与农民协商,体现农民的意愿,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广大农民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受益。

6.加大农业科技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

2012年2月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指出,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在城镇化过程中,绝对不能忽视农业科技,减少财政农业科技支出,相反,还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尽管第一产业创造GDP数量和比重不大,但是,农业科技的公共性、基础性和社会性,决定了它尤为重要的地位。“十一五”期间,辽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省级农业科技计划项目230项,省级科技经费投入约3亿元;获得国家各类计划项目200多项,经费超过2.4亿元,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近几年,辽宁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以及农业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呈现下降趋势。总体上看,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低于农业GDP占GDP总量的比重。加大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建立以财政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资体系。辽宁财政农业科技支出,要紧密结合辽宁的实际,不仅仅是数额总量的增长,还要考虑增长速度、财政支出所占比重等方面。目前要重点加大以下几个方面的扶持力度:①大力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通过现代农业技术以及生产方式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②支持科技型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走集约化、科技化、生态化的发展道路,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民财富的积累,为其转入城市,创造良好的基础。③扶持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在科学规划植业板块基础上,扶持发展农业经济区、绿色无公害体系和商标与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拉长产业链条,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城镇化建设。④支持畜牧业“三退三进”发展模式和林果业生态带建设,建设防护林、经济林和风景林生态带,既考虑经济效益,也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⑤促进淡水、海水生产向促精细化方向发展,改变目前结构不合理、散养低效、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是促进环境保护的过程,而不是地方政府借机推行土地财政,破坏环境的过程。应加大财政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紧密结合农业科技,支持生态农业。加大地方财政对环保预算数量,在实施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尤为重要,制定预算要优先考虑。发挥财政政策引导作用,拓宽资金渠道。财政要重点解决水资源保护和森林生态保护、农村饮水安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清洁和重大水流域治理等问题。

7.财政政策要与户籍管理政策、土地流转政策配套实施

城镇建设政策范文第2篇

××市财政局

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小城镇的发展,,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是县域经济城市化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县域经济总量,尤其是农村经济总量扩张,地方财力充实和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地客观反映。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之一,本文结合××市近年来的实践,就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一些理论及实践上的探讨和思考。

一、××市小城镇建设的现状

近几年来,××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的决定》,把加快小城镇建设作为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乡村城镇化进程。截止2004年底,全市共辖17个乡镇、2个国有农场,其中建制镇15个,小集镇56个,全市小城镇建成区面积82平方公里,小城镇人口41.5万人,比2001年增加7.2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40%,比2001年提高了3.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5966元,比2001年增长15.7个百分点,小城镇提供财政收入1.1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32.7%,全市城镇中心地位和总体功能明显增强,形成了以郢中城区为中心,建制镇为支撑,小集镇为纽带,中心村为网络的城乡一体化格局。

××市近几年按照“建一个城镇,兴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的发展原则,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夯实了地方财政税源基础,达到了良性互动,相得益彰的效果。

一是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在推进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突出“特色建镇,特色立镇,特色兴镇”十二个字,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确定区域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主导产业,全市初步形成了磷化、食品、建材、纺织、汽车配件等五大产业,生产集约度有所提高,小城镇经济日趋活跃。胡集镇依托磷矿石资源,大力兴办磷化工企业,带动了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双河镇充分利用石灰石资源,大力兴建建材企业,带动了全市建材业的发展。石牌镇以豆制品加工为龙头,扩大黄豆种植面积,带动了豆制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旧口沙梨、柴湖大蒜、转斗蔬菜、张集香菇、客店葛粉等农产品农业产业化经营也都初具规模,“钟绿”牌、“三源”牌、“花山”牌大米、“山灵”牌葛粉、“佳绿”牌、“莫愁”牌蔬菜、“笪家湖”牌胡柚等15个品牌,获得省以上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农业出口创汇500万美元,农业外向型经济初具雏形,有力地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二是小城镇的综合功能日渐完善,对经济的辐射力、吸引力明显增强。2004年,××市融资投入1.28亿元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207国道、寺沙线、汉宜线改造和襄荆高速公路××段全面竣工,长荆铁路建成通车,农村路网升级,交通路网骨架形成,城镇设施、镇容镇貌,人口结构迅速得到改善,旅游、服务等产业飞速发展,有力地改善了投资环境,人力、资本、技术、市场初步形成,境外资本大量涌入。2004年,全市引进市外境内资金7.99亿元,境外资金1520万美元,外贸出口1654万美元,新增规模企业15家,有18个项目落户全市两个工业园区。

三是地方经济实力明显提升。一批新型小城镇的迅速崛起,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财政增收的支撑点,建设小城镇直接带动了建筑、建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税收收入的增加,旅游城镇的兴建发展,使××旅游知名度迅速提升,旅游业成为县域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2001年以来,全市接待游客289.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5亿元。同时,小城镇的发展,聚集了人口,使城镇从事服务业的人员增加,也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为税收增收奠定了基础。2004年,××市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3.06亿元,乡镇财政完成1.48亿元,占48.4%,其中小城镇完成工商税收1.01亿元,分别占到了32.7%和67.6%,小城镇建设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力地支撑了县乡两级财政。

四是拓宽了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直接推动了农民向小城镇集中,耕地向种粮大户集中,企业向城镇集中。近些年××市通过发展小城镇,共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8万人,活跃在小商品批发、运输、流通等行业,农民通过兴办第三产业,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3048元,增加到2004年3690元,年均增长4.89%,不仅让农民进了城,而且使生活质量大为提高。同时,××市小城镇的飞速发展,吸引大量外乡打工者回乡创业,带回来了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等多种经济因素,为城镇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给非农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生力量。

二、存在的问题

××市近几年虽然在建设发展小城镇、小集镇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但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的大背景,加之受资金、土地、观念等方面的因素束缚,××市小城镇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小城镇的规模小,对资源的集聚、辐射作用弱化。小城镇布局由于历史沿袭立足于利于管理的要求,造成小城镇个数多规模普遍较小,目前××市共有15个建制镇和2个街道办事处,56个小集镇,拥有人口41.5万人,小集镇平均人口0.74万人,根据全国沿海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初期的情况来看,小城镇人口超过2万人时,才能充分发挥经济中心对区域经济的集聚和扩散作用,可以对周边若干乡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明显带动作用。××市小城镇的小规模实际,造成了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使得小城镇对乡镇民营企业聚集能力有限,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直接导致小城镇发展后劲的严重不足。

(二)小城镇化速度明显低于经济增长水平。××市城镇化水平从2001年到2004年提高了3.5个百分点,远远落后于2001—2004年经济年均增长7.16%,与此相对应的是,近几年来,国家相继出台的取消农业税、粮食直补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村人均纯收入在四年间年均增长4.89%,农民有田种,有稳定的收入,不愿象以前一样为城市户口而进城,小城镇依靠吸收农村人口,依靠数量的扩张来集聚人口的发展方式进一步减慢。

(三)小城镇建设资金短缺,融资渠道不畅。小城镇规模小的实际,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有限的财力来加快城镇建设,城镇规模小,但行政人员却没有精减,小城镇的行政事业费支出居高不下,除胡集、旧口、郢中、石牌等几个中小城镇自身经济实力较强外,××市大多城镇建设投入还受“吃饭财政”状况的制约,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2004年,××市投入18个城镇建设专项资金500万元,平均每个乡镇28万元,仅仅靠有限的上级投入,乡镇一级在城镇建设上存在“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无钱不办事”的观念,城镇建设资金捉襟见肘。同时,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融资成本相对较高,城镇建设贷款难,融资难一直困扰地方政府,为扩大资金来源,有些乡镇尝试以经营城市的理念发展小城镇,但办法不多,渠道不畅,把经营理念简单地理解为出让、出租、承包、卖经营权等,一些地理、自然条件较好的乡镇,缺乏长远眼光,把资源都承包、租赁出去了,从长期来看,这种做法对小城镇的发展有害无益。

(四)小城镇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区域经济缺乏龙头企业支撑。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小城镇经济最重要的增长点。2004年,××市全市规模以上乡镇属企业64家,企业从业平均人数5304人,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仅10家,在产业发展上除粮油加工、蔬菜、水果外,名、特、优、新的产业规模不大,产业链条不长,对产业的引导作用,对种养基地的带动作用发挥不明显,农产品加工水平整体不高,呈“三多三少”现象。即:小项目多,大项目少;初加工多,精加工少;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多,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少。具有明显支柱产业的乡镇不多,许多小城镇的产业结构相似,缺乏个性和特色,缺乏活力和竞争力,代表农业发展方向的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的种植面积仅占全市种植面积的4.1%,同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品牌意识滞后,××市现有的一定数量的特色品牌,均限于本省甚至本地区,没有真正体现品牌价值,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龙头企业的扩张。

(五)小城镇建设配套政策不到位,配套设施滞后。近年来,××市在加快小城镇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小城镇镇容镇貌焕然一新,但由于资金紧缺,财政投入不足,仍有部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还很低;断头路,泥巴路还很多;绿化总量少,不配套,档次低;排水设施不健全,排水难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同时,由于户籍管理制度制约,影响了社会福利、就业水平,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转移农民时,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没有及时跟进,出现了农民看病难,就医难,就业难等问题,这些因素导致城镇居民生活质量不高,影响××城镇化的进程。

三、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对策

1、立足于依附武汉城市圈,科学制定小城镇建设区域规划。财政支持小城镇必须以发展县域经济为前提,从战略的高度制定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规划,确立财政支持的重点和目标。2001年,湖北省启动了武汉“1+8”城市圈建设工程,该城市圈以占全省33%的土地,承载全省50.4%的人口,提供全省55.6%的GDP,51.5%的财政收入,60.56%的工业总产值,57.2%的固定资产投资,成为湖北产业发展和经济实力最集中的核心区,也是国家发改委规划的全国七大经济核心区。××市距武汉市区只有3小时的路程,随着随岳高速、武荆高速公路的开通,××市到武汉市的时间将近一步缩短,这对××的县域经济发展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市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在大城市边缘形成有经济活力的小城镇群体,城镇化建设应着眼于吸附武汉等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地区的资本、技术促进本地区县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资源的开发,促进财政经济的整体优化。按照××市目前的资源分布、产业优势,在规划小城镇发展时要有计划、有步骤地依附城市圈构筑相关产业链,实现资源互补。大力扶持胡集、双河、磷矿等镇的磷化工产业,着手组建磷化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整合磷化资源,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集团,扶持东桥、郢中等镇的汽车零配件产业,扶持旧口、洋梓、长寿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创建食品工业生产基地和纺织工业生产基地,链接以武汉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园为主要辐射圈的产业集群带。以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为龙头,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长寿之乡四大品牌,突出历史文化、自然生态两大特色,大力扶持发展客店、大口林场、郢中城区的旅游资源,加强郢中城区的旅游服务业,提升旅游区形象,以东星集团为载体,推动周末假日经济的发展,力争发展成为武汉城市圈的“后花园”。

2、立足于比较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小城镇发展不仅扩大城市规模,重要的是引导和促进大部分农业人口转移到城镇,城镇带动农村,实现城乡和谐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快小城镇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就要加快农村城镇化、工业化进程,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延伸农业产业链则是实现这一任务的有效途径之一。结合××资源优势,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状况和市场潜力来看,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着眼于长远发展,抓住有优势的主导农产品,调整农业生产布局,重点培养和扶持张集的食用菌、长寿的绿色大米,郢中的果蔬加工、胡集、磷矿的花卉产业,旧口、柴湖的粮油以及肉类、蛋品加工,石牌的豆制品等支柱产业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同时注重品牌意识,为地区名优农副产品统一注册商标,形成地区名牌,以此为前提优化农产品结构和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和相关服务业,以全市已建的金林、华联、新美香、康辉、连心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重点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力支持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增加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技含量,延伸产业链条,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等形式,通过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订单生产,农资技术服务等方式,强化联接形成完整的原料—加工—销售及服务链条,发挥整体行业的优势,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强地方财政实力。

3、立足乡镇企业,壮大地方骨干财源。乡镇企业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同时,农业税取消后,乡镇企业的财政贡献将直接影响地方经济实力。按照“积极扶持,合理规划”的方针,继续优化乡镇企业结构,将乡镇企业二次创业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合理集中,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建筑建材、磷化工、纺织、食品产业。一方面用足、用活财政政策,对小城镇的乡镇企业在资金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积极推进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实现由集体经营向公有民营、民有民营转变,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本注入乡镇企业。不断改善条件,优化环境,吸引民营资本和外来企业投资办厂,使民营经济成为乡镇企业的重要生力军。另一方面重点扶持乡镇优势骨干企业,立足于胡集、双河、旧口等地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磷化工、建材、纺织等工业企业,立足东桥、郢中的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机电、汽车零配件、小五金工业,形成区域主导产业,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提高竞争力,使之逐渐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柱和龙头,为产业兴镇、工业兴市奠定基础。同时,支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4、立足于制度创新,推行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城镇建设资金不足是制约城镇发展的主要矛盾,单纯依靠财政资金的直接投入,不符合公共财政的要求,财政也难以承受。因此,进行城镇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多元化的投资、融资体制,是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必然选择。财政应运用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和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和引导功能,吸附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合理确定政府投入,加强财政基础建设投入预算安排。根据全市小城镇建设现状和规模,以及财政实际,合理确定每年投资支出,力争逐年增加,同时,积极向上争取专款用于重点城镇建设。二是按照“经营城市”理念,推进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进程。对于小城镇住宅开发项目,供水、供电、通讯、燃气等具备自负盈亏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部分文化教育及卫生事业,根据“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建立市政有偿使用和合理的收费制度,解决投资者投资回报问题。三是尝试发行小城镇建设债券,通过中央财政发行专项债券募集小城镇建设资金,债券收入严格用于准公共产品而又能盈利项目。如农贸市场、供水、供电等。四是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贷款支持力度,拓宽服务领域,对农民进镇购房等方面开展信贷业务。

城镇建设政策范文第3篇

××市财政局

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小城镇的发展,是县域经济城市化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县域经济总量,尤其是农村经济总量扩张,地方财力充实和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地客观反映。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之一,本文结合××市近年来的实践,就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一些理论及实践上的探讨和思考。

一、××市小城镇建设的现状

近几年来,××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的决定》,把加快小城镇建设作为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乡村城镇化进程。截止2004年底,全市共辖17个乡镇、2个国有农场,其中建制镇15个,小集镇56个,全市小城镇建成区面积82平方公里,小城镇人口,41.5万人,比2001年增加7.2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40%,比2001年提高了3.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5966元,比2001年增长15.7个百分点,小城镇提供财政收入1.1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32.7%,全市城镇中心地位和总体功能明显增强,形成了以郢中城区为中心,建制镇为支撑,小集镇为纽带,中心村为网络的城乡一体化格局。

××市近几年按照“建一个城镇,兴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的发展原则,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夯实了地方财政税源基础,达到了良性互动,相得益彰的效果。

一是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在推进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突出“特色建镇,特色立镇,特色兴镇”十二个字,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确定区域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主导产业,全市初步形成了磷化、食品、建材、纺织、汽车配件等五大产业,生产集约度有所提高,小城镇经济日趋活跃。胡集镇依托磷矿石资源,大力兴办磷化工企业,带动了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双河镇充分利用石灰石资源,大力兴建建材企业,带动了全市建材业的发展。石牌镇以豆制品加工为龙头,扩大黄豆种植面积,带动了豆制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旧口沙梨、柴湖大蒜、转斗蔬菜、张集香菇、客店葛粉等农产品农业产业化经营也都初具规模,“钟绿”牌、“三源”牌、“花山”牌大米、“山灵”牌葛粉、“佳绿”牌、“莫愁”牌蔬菜、“笪家湖”牌胡柚等15个品牌,获得省以上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农业出口创汇500万美元,农业外向型经济初具雏形,有力地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二是小城镇的综合功能日渐完善,对经济的辐射力、吸引力明显增强。2004年,××市融资投入1.28亿元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207国道、寺沙线、汉宜线改造和襄荆高速公路××段全面竣工,长荆铁路建成通车,农村路网升级,交通路网骨架形成,城镇设施、镇容镇貌,人口结构迅速得到改善,旅游、服务等产业飞速发展,有力地改善了投资环境,人力、资本、技术、市场初步形成,境外资本大量涌入。2004年,全市引进市外境内资金7.99亿元,境外资金1520万美元,外贸出口1654万美元,新增规模企业15家,有18个项目落户全市两个工业园区。

三是地方经济实力明显提升。一批新型小城镇的迅速崛起,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财政增收的支撑点,建设小城镇直接带动了建筑、建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税收收入的增加,旅游城镇的兴建发展,使××旅游知名度迅速提升,旅游业成为县域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2001年以来,全市接待游客289.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5亿元。同时,小城镇的发展,聚集了人口,使城镇从事服务业的人员增加,也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为税收增收奠定了基础。2004年,××市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3.06亿元,乡镇财政完成1.48亿元,占48.4%,其中小城镇完成工商税收1.01亿元,分别占到了32.7%和67.6%,小城镇建设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力地支撑了县乡两级财政。

四是拓宽了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直接推动了农民向小城镇集中,耕地向种粮大户集中,企业向城镇集中。近些年××市通过发展小城镇,共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8万人,活跃在小商品批发、运输、流通等行业,农民通过兴办第三产业,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3048元,增加到2004年3690元,年均增长4.89%,不仅让农民进了城,而且使生活质量大为提高。同时,××市小城镇的飞速发展,吸引大量外乡打工者回乡创业,带回来了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等多种经济因素,为城镇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给非农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生力量。

二、存在的问题

××市近几年虽然在建设发展小城镇、小集镇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但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的大背景,加之受资金、土地、观念等方面的因素束缚,××市小城镇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小城镇的规模小,对资源的集聚、辐射作用弱化。小城镇布局由于历史沿袭立足于利于管理的要求,造成小城镇个数多规模普遍较小,目前××市共有15个建制镇和2个街道办事处,56个小集镇,拥有人口41.5万人,小集镇平均人口0.74万人,根据全国沿海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初期的情况来看,小城镇人口超过2万人时,才能充分发挥经济中心对区域经济的集聚和扩散作用,可以对周边若干乡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明显带动作用。××市小城镇的小规模实际,造成了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使得小城镇对乡镇民营企业聚集能力有限,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直接导致小城镇发展后劲的严重不足。

(二)小城镇化速度明显低于经济增长水平。××市城镇化水平从2001年到2004年提高了3.5个百分点,远远落后于2001—2004年经济年均增长7.16%,与此相对应的是,近几年来,国家相继出台的取消农业税、粮食直补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村人均纯收入在四年间年均增长4.89%,农民有田种,有稳定的收入,不愿象以前一样为城市户口而进城,小城镇依靠吸收农村人口,依靠数量的扩张来集聚人口的发展方式进一步减慢。

(三)小城镇建设资金短缺,融资渠道不畅。小城镇规模小的实际,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有限的财力来加快城镇建设,城镇规模小,但行政人员却没有精减,小城镇的行政事业费支出居高不下,除胡集、旧口、郢中、石牌等几个中小城镇自身经济实力较强外,××市大多城镇建设投入还受“吃饭财政”状况的制约,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2004年,××市投入18个城镇建设专项资金500万元,平均每个乡镇28万元,仅仅靠有限的上级投入,乡镇一级在城镇建设上存在“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无钱不办事”的观念,城镇建设资金捉襟见肘。同时,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融资成本相对较高,城镇建设贷款难,融资难一直困扰地方政府,为扩大资金来源,有些乡镇尝试以经营城市的理念发展小城镇,但办法不多,渠道不畅,把经营理念简单地理解为出让、出租、承包、卖经营权等,一些地理、自然条件较好的乡镇,缺乏长远眼光,把资源都承包、租赁出去了,从长期来看,这种做法对小城镇的发展有害无益。

(四)小城镇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区域经济缺乏龙头企业支撑。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小城镇经济最重要的增长点。2004年,××市全市规模以上乡镇属企业64家,企业从业平均人数5304人,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仅10家,在产业发展上除粮油加工、蔬菜、水果外,名、特、优、新的产业规模不大,产业链条不长,对产业的引导作用,对种养基地的带动作用发挥不明显,农产品加工水平整体不高,呈“三多三少”现象。即:小项目多,大项目少;初加工多,精加工少;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多,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少。具有明显支柱产业的乡镇不多,许多小城镇的产业结构相似,缺乏个性和特色,缺乏活力和竞争力,代表农业发展方向的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的种植面积仅占全市种植面积的4.1%,同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品牌意识滞后,××市现有的一定数量的特色品牌,均限于本省甚至本地区,没有真正体现品牌价值,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龙头企业的扩张。

(五)小城镇建设配套政策不到位,配套设施滞后。近年来,××市在加快小城镇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小城镇镇容镇貌焕然一新,但由于资金紧缺,财政投入不足,仍有部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还很低;断头路,泥巴路还很多;绿化总量少,不配套,档次低;排水设施不健全,排水难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同时,由于户籍管理制度制约,影响了社会福利、就业水平,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转移农民时,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没有及时跟进,出现了农民看病难,就医难,就业难等问题,这些因素导致城镇居民生活质量不高,影响××城镇化的进程。

三、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对策

1、立足于依附武汉城市圈,科学制定小城镇建设区域规划。财政支持小城镇必须以发展县域经济为前提,从战略的高度制定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规划,确立财政支持的重点和目标。2001年,湖北省启动了武汉“1+8”城市圈建设工程,该城市圈以占全省33%的土地,承载全省50.4%的人口,提供全省55.6%的GDP,51.5%的财政收入,60.56%的工业总产值,57.2%的固定资产投资,成为湖北产业发展和经济实力最集中的核心区,也是国家发改委规划的全国七大经济核心区。××市距武汉市区只有3小时的路程,随着随岳高速、武荆高速公路的开通,××市到武汉市的时间将近一步缩短,这对××的县域经济发展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市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在大城市边缘形成有经济活力的小城镇群体,城镇化建设应着眼于吸附武汉等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地区的资本、技术促进本地区县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资源的开发,促进财政经济的整体优化。按照××市目前的资源分布、产业优势,在规划小城镇发展时要有计划、有步骤地依附城市圈构筑相关产业链,实现资源互补。大力扶持胡集、双河、磷矿等镇的磷化工产业,着手组建磷化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整合磷化资源,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集团,扶持东桥、郢中等镇的汽车零配件产业,扶持旧口、洋梓、长寿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创建食品工业生产基地和纺织工业生产基地,链接以武汉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园为主要辐射圈的产业集群带。以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为龙头,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长寿之乡四大品牌,突出历史文化、自然生态两大特色,大力扶持发展客店、大口林场、郢中城区的旅游资源,加强郢中城区的旅游服务业,提升旅游区形象,以东星集团为载体,推动周末假日经济的发展,力争发展成为武汉城市圈的“后花园”。

2、立足于比较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小城镇发展不仅扩大城市规模,重要的是引导和促进大部分农业人口转移到城镇,城镇带动农村,实现城乡和谐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快小城镇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就要加快农村城镇化、工业化进程,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延伸农业产业链则是实现这一任务的有效途径之一。结合××资源优势,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状况和市场潜力来看,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着眼于长远发展,抓住有优势的主导农产品,调整农业生产布局,重点培养和扶持张集的食用菌、长寿的绿色大米,郢中的果蔬加工、胡集、磷矿的花卉产业,旧口、柴湖的粮油以及肉类、蛋品加工,石牌的豆制品等支柱产业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同时注重品牌意识,为地区名优农副产品统一注册商标,形成地区名牌,以此为前提优化农产品结构和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和相关服务业,以全市已建的金林、华联、新美香、康辉、连心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重点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力支持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增加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技含量,延伸产业链条,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等形式,通过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订单生产,农资技术服务等方式,强化联接形成完整的原料—加工—销售及服务链条,发挥整体行业的优势,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强地方财政实力。

3、立足乡镇企业,壮大地方骨干财源。乡镇企业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同时,农业税取消后,乡镇企业的财政贡献将直接影响地方经济实力。按照“积极扶持,合理规划”的方针,继续优化乡镇企业结构,将乡镇企业二次创业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合理集中,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建筑建材、磷化工、纺织、食品产业。一方面用足、用活财政政策,对小城镇的乡镇企业在资金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积极推进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实现由集体经营向公有民营、民有民营转变,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本注入乡镇企业。不断改善条件,优化环境,吸引民营资本和外来企业投资办厂,使民营经济成为乡镇企业的重要生力军。另一方面重点扶持乡镇优势骨干企业,立足于胡集、双河、旧口等地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磷化工、建材、纺织等工业企业,立足东桥、郢中的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机电、汽车零配件、小五金工业,形成区域主导产业,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提高竞争力,使之逐渐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柱和龙头,为产业兴镇、工业兴市奠定基础。同时,支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4、立足于制度创新,推行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城镇建设资金不足是制约城镇发展的主要矛盾,单纯依靠财政资金的直接投入,不符合公共财政的要求,财政也难以承受。因此,进行城镇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多元化的投资、融资体制,是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必然选择。财政应运用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和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和引导功能,吸附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合理确定政府投入,加强财政基础建设投入预算安排。根据全市小城镇建设现状和规模,以及财政实际,合理确定每年投资支出,力争逐年增加,同时,积极向上争取专款用于重点城镇建设。二是按照“经营城市”理念,推进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进程。对于小城镇住宅开发项目,供水、供电、通讯、燃气等具备自负盈亏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部分文化教育及卫生事业,根据“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建立市政有偿使用和合理的收费制度,解决投资者投资回报问题。三是尝试发行小城镇建设债券,通过中央财政发行专项债券募集小城镇建设资金,债券收入严格用于准公共产品而又能盈利项目。如农贸市场、供水、供电等。四是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贷款支持力度,拓宽服务领域,对农民进镇购房等方面开展信贷业务。

城镇建设政策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镇化;金融支持;路径

城镇化建设是随着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城市的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以及城镇转移,城镇的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而发展起来的。金融行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我国城镇化建设也需要有效的金融支持。但是从我国现代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来看,相配套的金融支持政策也不够完善。基于此,在本文的研究中,将重点分析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的政策性金融支持途径。

一、城镇化建设现状

城镇化建设主要是转变以往依靠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的廉价供给以及粗放式消耗土地占有自然资源,并且城市新老居民汇总公共服务对待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在当前的城镇化建设中,主要依靠我国城市群,通过提高城市群的综合承载力,并且全面提高城镇化的质量,最终保障城镇化建设的高效以及可持续发展。在城镇化建设中,我国主要面临以下四个问题:第一,农民工的半市民化问题。当前,我国有2.34亿的农民工以及家属没有真正享受到我国城镇的公共服务政策,大量的农民工没有真正融入到城市社会中。第二,土地的问题。当前,我国建设用地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城镇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我国的城市容积率远远低于国外的发达国家。第三,就业以及产业发展问题。我国的产业发展主要呈现“东高西低”的模式,我国的农民工为了获取就业机会,往往需要进行跨区域大范围的流动,这也导致了我国的城镇以及社会也处于高流动的局面。第四,城镇化建设带来的生态问题。现在,我国的一些特大城市由于自身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一些生态问题,例如:拥堵的交通、环境污染日益加剧以及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等问题。在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中,需要采取全新的发展模式,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建立多元化以及市场化的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支持路径,从而多方面的促进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二、我国城镇化建设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机构对支持城镇化建设的重视不够

首先,我国的金融机构对我国城镇化建设中资金需求的变化趋势的认识不够深入。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我国农村和城市的二元结构向一体化转变会使得我国的金融资金缺口很大,并且对于金融的需求会逐渐加大。其次是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战略与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是不匹配的。当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大部分着眼于在大中城市的发展中,这些使得我国农村的金融支持体系存在不足的情况,并且无法满足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需求。

(二)金融支持方式缺乏多样性

在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中,主要采用的是银行信贷方式,这种方式主要是应用在公共事业建设以及城镇基础建设中,并且主要承办方为当地政府,金融来源主要是财政支付,并且很多地方政府部门不具备融资机制,在融资渠道上比较单一,并且直接融资的比重较低,以上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我国金融服务的需求。

(三)金融服务水平较低

由于我国农村的金融服务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农村居民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分散性,这些给我国金融服务的有效展开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使得我国金融服务的有效性难以得到完全发挥。当前,在我国农村的金融机构所从事的业务中,主要是以存款以及贷款为主。但是信托与担保业务、基金业务以及投资以及融资产品等属于初级发展阶段,甚至有些服务的展开处于严重空缺的状态。

(四)金融融资渠道狭窄

在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中,大部分的建设项目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这些项目的建设周期比较长,并且回收慢,这些特点与我国当前各大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是完全相悖的。这些因素导致城镇化建设中从商业银行获取融资资金的可能性降低。另外,在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着“虹吸现象”。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农村的资金不断流向小城镇,但是小城镇的资金又不断的流向大城市这个因素又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的融资困难。

三、城镇化建设中政策性金融支持路径选择

根据我国2014年中央1号文件中对于农业发展银行建立的差别监管体制以及《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提出的要求来看,为了更好的支持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农发行需要从自身出发,通过提供各种服务与政策,来支持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一)坚持贷款为主,积极开发金融新产品

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的主要资金来源于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贷款以及政府财政拨款,但是城镇化建设的速度远远快于财政拨款的速度,政府的财政拨款无法满足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资金缺口。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该积极加大自身金融创新的速度,通过建立全方位的融资体系,在充分利用政策性金融机构贷款以及财政拨款的同时,加大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力度,并且通过发行债券以及股权融资等凡事来完善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融资体系。同时,应该按照城镇化建设的新要求,积极整合银行现有的贷款品种,并且创新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新品种。银行在贷款期限上,需要将长期、中期以及短期贷款进行自己的整合。同时,银行也要积极开办股权投资、融资租赁及信用担保等各种新业务。在金融新产品的开发中,银行要大胆探索本币业务与外币业务、设备租赁以及流动资金贷款结合的金融支持模式,从而通过银行金融新产品的支持,来进一步促进我国的城镇化建设。

(二)推进政企对接,大力支持农业龙头企业

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农发行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职能,同时不断加大了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支持。其中主要包括政策支持以及加大自身的信贷投资力度的,通过农发行的支持,已经促进了一批具有发展前进的农业龙头企业。在今后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发行可以作为政府以及企业之间发展的纽带,为我国城镇化建设重点的政企对接提供信息以及金融服务,并且从实际情况出发,基于农业龙头企业大力的支持。在城镇化建设中,农发行可以利用自身掌握的宏观金融信息以及国家农业产业政策,为农村企业提供相关的咨询服务,帮助那些具有发展前景的农业企业制定长期的发展战略,从而合理规避农业企业的经营风险。

(三)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农业发展银行作为一个政策性银行,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支持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农发行应该加强与我国党中央以及国务院等的沟通联系,在掌握大局的前提下,积极提高自身的金融服务水平。抓紧梳理以及调整农发行现有的信贷产品以及相关的制度流程,明确自己的业务范围。针对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来优化相关的办贷款流程,从而逐渐满足客户的需求。另外,农发行还应该积极完善自身的服务手段,本文建议可以单独发行针对城镇化建设的银行卡,并且建立网上银行交易结算系统。通过改进以及提升农发行自身的信贷挂历系统以及综合业务系统功能等,逐渐减小自身与大型盛业银行之间的差距,积极优化整合农发行现有的各类业务子系统,减少重复以及无用的劳动,减少银行基层员工的负担,通过科技创新来提高自身的金融服务水平。针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信贷业务的新特点,积极培养一批全新的、高素质的以及专业性强的信贷人才。最后,应该加大对综合型人才以及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和建设,从而使其能够更好的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结束语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处于城镇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时期。金融对于城镇化的建设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主要以资金支持为主。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的城镇化建设,迫切需要打破传统的金融支持方式,拓宽政策性金融路径。在农发行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路径中,应该注重提高金融支持效率、完善金融结构以及提高金融服务质量,最终提高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效率,最终使得农发行的金融支持路径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当前的我国城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何源.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金融支持路径研究[J].对外经贸,2015

[2]杨帆.政策性金融支持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

[3]崔喜苏.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J].中国物价,2014

城镇建设政策范文第5篇

(一)昆明市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不完善近年来,昆明市为城镇化的建设把土地作为主要的资源进行扩大,土地的收入管理存在制度上的不规范。被征土地的补偿费用没有按规定留在地方财政用于土地的开发,而是大部分被用在城市的开发;土地出让金的预算管理不完善,监督体系不健全,农民得到的补偿费用与出让金存在很大的差距,使得农民的利益受损。加之对失地农民的补偿及安置途径单一,对其就业及保障制度考虑不够充分,使得农民向城镇的转移受阻,也加大了“三农”问题的难度。

(二)昆明市城镇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当前,昆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关规划还不够完善,政策的实施存在相应的难度,导致实施的效果不容乐观,相应的建设资金被挪用到城市开发与扩张。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城镇赖以发展与持续成长的基础。但是,昆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没有同步于城镇化的进程,其中资金的投入较为缺乏导致环境的承载力过大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因素。如果不全面的健全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应投资体制,昆明市的城镇化在受阻的同时会出现交通不完备、环境污染的问题。

(三)公共服务的覆盖面窄公共服务的提供需要地方财政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在发展过程中昆明市政府更加注重于经济的发展,追求昆明市在经济发展上的高速增长,而对居民的医疗、社会保险、文化建设等经济效益产出不明显的公共产品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由于制度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虽然昆明市的经济长期以来保持着一定速度的增长,对公共服务的投入也在不断的提高,但是也造成了公共服务覆盖窄的局面,大量高效优质的文化、发达科技、医疗卫生等资源主要集中在昆明市区,导致了市区与农村地区之间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的差距扩大。

(四)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由于长期的二元制社会体系的发展,城乡发展一直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城镇居民的收入长期高于农村地区,随着城镇化的逐步推进,使得人才及各种资源不断向城镇集中,导致城乡的经济水平及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城镇资源的集中及经济的快步发展,使得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寻求就业机会,农村人口的大量进入增加了昆明市生产生活的压力,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承载加大,不利于城镇化的进一步建设。

二、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一)完善保障制度,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对现有的财税政策进行深入的改革与优化,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保障机制。现行的土地征收补偿机制应经一部改革,制定统一的补偿标准,健全补偿的机制,避免出现高价征地与低价征地同时存在的现象。同时,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失地农民的就业及创业提供政府支持。基于昆明市情,应将失地农民及农民工纳入管理范畴,逐步建立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及其他社会救助,给予独立的核算与管理,并制定相应的法规进行管理监督,为失地农民建立健全保障制度,为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提供良好的社会基础。

(二)增加可支配财政资金,为公共服务提供资金保障地方财政的增加对于在城镇化进程中实现其职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城市财政为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支持,使其满足城镇化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城镇化建设中公共产品的提供,以匹配经济的发展。昆明市政府应满足财权事权统一的原则,在不违背中央政策的情况下,合理增加政府的可调配财政资金,充分保证政府的经济职能作用,确定市一级政府的职责和权力,改革现行不匹配经济体系的财税政策,为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完善的财税政策。

(三)促进昆明市城乡居民福利水平的公平化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以此来完善转移支付政策,实现昆明市城乡一体的福利政策,提高昆明市城乡文化、科技、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首先,提高失地农民及农民工的社会福利,使其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福利政策;为失地农民及农民工的就业及创业提供政府支持。其次,提高“三农”的支持力度,增加农民的财政补贴,使其留在农村以发展农村的经济,不能为了实现城镇化而放弃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再次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强农村的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机制促进农民增收转移农村的劳动力以提供就业机会是完善城乡就业一体化的核心。昆明市应深化“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全方位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及职业素养,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转,建立农村人口的自由流动、城乡就业一体化的就业机制,扩大就业的渠道,增加就业岗位,为农村居民创造更丰富的就业机会以及适合的岗位。加快建立完善的城乡就业服务机制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推行就业信息的共享机制,促进城乡就业网络信息的建立;政府要大力支持与发展全方位的农民教育及就业的培训工作,提供农民的素质与服务水平。建立建全农村的社会保障及劳动保障机制,为农民的劳动及生活提供保障;对税费的减免、社会保障的补贴进一步落实,同时鼓励外出就业的农民工在学到先进的技术后回农村进行创业,促进农村地区的工业化发展,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生活,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的共同发展。

三、结论

城镇建设政策范文第6篇

关键词:人的城镇化建设;市民化;户籍制度改革

21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已经步入城市社会,2015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56.1%。同时各种矛盾集中凸显,挑战严峻。为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新型城镇化被寄予厚望。中央确立要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人的城镇化就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推进城镇化的抓手,就是要注重城镇化进程中人的问题。“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核心,城市化质量是关键,“核心问题是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的问题”。因此人的城镇化成为研究的热点。由于人的城镇化的综述性文献少见,并且内涵表述不一致,有必要厘清人的城镇化建设的涵义以及最新研究成果。

一、人的城镇化建设的提出、确立及基本内涵

1.人的城镇化建设的提出与确立2013年1月15日,考察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时,首次提出“人的城镇化”。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系统阐述“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明确人、地、钱挂钩,实行差别化落户政策,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3)明确指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市民化是首要任务,主要任务是落户问题。至此,推进人的城镇化建设在中央层面得以确立。2.人的城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与价值取向(1)人的城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人的城镇化”的内涵是什么?不同学者做了不同回答,内容极其丰富。从主体看,有农民、农民工以及市民的区分。从内容看,涉及以户籍为核心的相关制度改革以及城镇化进程中人的发展两个基本方面。现有文献主要从市民化、人的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方面来释义人的城镇化的涵义。笔者认为,第一,正确认识人的城镇化的内涵,概念比较很重要。相对于传统城镇化,“人的城镇化”凸显了“人”的重要性;相对于“人的发展”,“人的城镇化”强调“城镇化”这一时代内涵;相对于“人口城镇化”,“人的城镇化”更具人文内涵。第二,市民化是人的城镇化的时代内涵。第三,人本论、中心论与核心论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城镇化前置的限定词是“人口”、“人”还是“人民”,体现不同的人文社会内涵。第四,人的城镇化是由于就业结构变化而引起的人口由乡村向城镇的地域迁移,并成为市民的过程。(2)人的城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人的城镇化建设就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推进城镇化的抓手,关键是解决好人的问题。人的城镇化不能不研究价值取向,归纳学者研究,大致有三种观点。一是社会公平正义。主流观点意指农业转移人口与市民、农民与市民的权利与福利平等,也有学者认为是“城乡共同精神”。二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的理想,是人的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三是“平等、人本与和谐”。认为人与人之间关系是平等,人与社会之间关系是人本,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是和谐。笔者认为,人的城镇化的价值取向,一是社会公平正义,二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公平正义是稳定的基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最高价值指引。

二、人的城镇化建设的最新进展

1.人的城镇化建设的主要举措人的城镇化建设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的城镇化建设的提出与确立。第二个阶段是推进人的城镇化建设。一是2014年的推进阶段。要解决好“三个1亿人”的问题,“建立居住证制度”,探索市民化成本分担、多元化城镇建设投融资等机制。《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指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规划的目标是,缩小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个百分点左右”,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到2020年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二是2015年的大力推进阶段。重点解决好“三个1亿人”问题,“一融双新”工程;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重大政策向综合试点地区倾斜。《居住证暂行条例》主要是赋权职能和推动政府提更好的服务功能,为户籍改革提供抓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5)提出社会政策要托底,通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消化房地产库存。要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方案......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中央城市会议(2015)关注城市建设和管理问题的顶层设计,强调规划科学性,着力治理城市病,建设和谐宜居的现代化城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个尊重、五个统筹”,“统筹、多规合一、配套改革”,打造“城市精神”。第三个阶段,2016年以来阶段性成果涌现,强调联动、配套、统筹。针对新型城镇化推进迟缓,落户难的问题,提出“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制定完善土地、财政、投融资等配套政策。坚持点面结合、统筹推进;坚持纵横联动、协同推进;坚持补齐短板、重点突破”。在这个阶段,阶段性建设成果不断涌现,试点有序展开。2.人的城镇化建设的阶段性成果(1)人的城镇化的内涵定位为市民化,重点发展中等收入群体人的城镇化的内容包括人口市民化、素质市民化和同城同待遇,人的城镇化的重点是发展中等收入群体,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2)户籍制度改革与住房制度改革联动,市民化破题户籍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保留户籍人口管理功能,剥离附着在户籍上的福利与服务,全面建立居住证制度,以居住证为载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但是仅仅是户籍改革,还不能真正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必须改革住房制度,把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农民工才能实现安居乐业。所以,也应该把住房作为突破口。(3)其他相关制度改革成果第一,卫生医疗体制改革。《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若干意见》(2016)总结了8个方面24条经验,推广福建省三明市以及江苏、安徽、福建和青海等综合医改试点省为代表的医改经验做法。第二,土地制改革。“坚守土地公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防止犯颠覆性错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是: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第三,住房制度改革。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第四,财政体制改革。主要是规范和合理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支付责任与财政事权。

三、人的城镇化建设的问题及政策指向

城镇建设政策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国农村城镇化建设金融支持政策

一、中国农村城镇建设金融供给现状

现阶段中国农村城镇建设进程中金融供给主体由以下两部分构成:

(一)正规性金融组织

主要是指得到政府部门的许可,接受专业金融监管机构监管的组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第一个金融部门是商业性的金融部门:主要包括国有四大股份制的商业投资银行、国有四大股份制商业投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在大城市和农村贫困地区中农村的商业投资银行刚刚开始的营业网点。

第二个是政策性金融在;现阶段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我国唯一一个关于农业发展的政策性金融组织,主要的工作职责是按照国家农业发展政策的需要,坚持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展开关于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业务。

第三个是合作金融:在我国现阶段只有农村先用合作社是在农村地区开展合作金融的组织,通过社员入股的形式组成,主要是为社员提供向金融服务的组织部门。

(二)非正规性金融组织

主要是指不在法律约束之下,专门监管机构不对其进行监督的金融组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第一个是民间借贷组织:主要是指公民与社会组织、公民与公民之间发生的系那个过借贷行为,现阶段我国虽然没有对民间借贷采用相关的监管方法,然而却规定了民间借贷的利率。

第二个是民间集资:主要是指通过资金供求双方直接进行洽谈的融资方法,民间集资受到国家的监管比较宽松,对一些在社会中还未公开的,仅仅在亲友和单位之间进行集资,一般情况下并不作为非法集资进行处理。

第三个涉及的就是民间金融合会:主要涉及的是指一些民间借贷金融组织的规模较小,由民间金融合会内部的成员共同管理储蓄的一种公益性活动,是合会成员之间的一种资金互助行为,主要涉及到的是与储蓄相关的借贷服务。

二、中国农村城镇化建设金融支持政策的问题

(一)支持中小型企业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够

中国建设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中小型企业的力量才能够尽快完成,然而中小企业是否能获得长期发展的关键在于得到金融方面的支持。经过相关部门的统计调查,中小企业在初期创业阶段中的初始资本金中,有70%属于自有资本,15%为风险投资机构的资金,10%为非金融机构的资金,5%的资金来源于银行信贷;在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通过自筹获得的资金比例为35%,从利润中逐渐形成限额内部留存资金比例为30%,银行信贷资金的比例为18%,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资金比例为12%,因此可以看出在中小企业初创期和成长期期间,主要是通过“内源性资金”来获取资金,商业信用、银行贷款方式取得的金融支持较少。与一般企业相比,农业企业获取银行贷款的难度较大,因此在中小企业中获取“外源性资金”较小,这就说明中小企业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不够,中国农村城建化建设受到了间接的影响。

中国农村城镇建设的基础是农村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从实际情况来看,建设城镇基础设施的资金主要来自农村信用合作社、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等,由于建设城镇基础性设施具备“公共品”的特征,在短期内并不能获得较大的投资收益,这就与商业银行在短期内获取收益的目的不符,因此在农村中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很难从商业银行获得金融资金支持。同时在我国农村建设城镇基础性设施中政策性金融机构起的作用却很少,其中主要原因是由于现阶段三大政策性金融机构业务涉及到建设城镇基础性设施的银行只有国家开发银行,然而国家开发银行的工作范围并不包括支持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其主要工作职责是支持支柱型产业和国家基础产业,因此可以看出城镇基础性设施建设得到的金融支持的力度不够。

(二)金融政策支持方法单一化

随着金融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我国期货业、保险业、银行业和证券业等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在金融政策支持我国农村城建化主要还是采用银行信贷的方法,从建设农村城镇化的资金来源看,其中占比例较大的是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的比例却很低,很难满足我国农村城建化建设过程中提出的多样化金融支持的要求。经过一些实践经验表明,城建化水平与国家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国外发达国家可以利用完善的金融市场结构,将货币市场和资本支持配置金融资源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我国农村城建化建设才能够有充足的資金支持。然而现阶段我国金融业的市场化水平还不高,资本市场还需要进一步的规范,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缺乏有效的联动机制。

(三)认识金融支持城镇化存在偏差

金融支持中国农村城镇建设化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很多金融服务部门将营业网点主要定位在大中城市,对农村、城镇、小城市的支持力度明显不足;其次一些金融机构缺乏对新金融服务需求变化的正确性认识,不利于金融支持政策的及时更新;再次金融服务部门存在各自为战的问题,协调机制不健全,金融资源的凝聚力较低。

三、建议与对策

从上述情况来看,中国农村城建化建设中金融支持政策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利于我国农村城建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我们要采用以下方法来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

(一)完善金融体制,金融机构提升服务水平

一方面在中国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认识到“政策性金融”的重要性作用,国家要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来加快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对等政策性金融机构为建设农村城建化办理贷款业务的速度,例如可以在金融发展环境良好的地区进行试点,设置开发性金融服务性机构,为建设农村城建化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另一方面现阶段的金融机构,例如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等应该把握建设农村城建化这个发展机遇,寻找出其中的商业机遇。农村合作社要积极与农民保持一个良好的利益关系将各项工作的目标和重点都放在了增加我国的农民收入、促进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稳定增长、提高农村社区服务现代化水平等优惠政策方面的基础上,尤其特别是重点放在支持我国优势农产品的育种、种植产业结构调整等優惠政策方面。中国农业银行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出台加快城镇化建设的优惠政策,在资金方面给予能够出尽第三产业发展、提高就业率的服务机构大力支持。

同时要发展和创建地方性中小型金融机构,设置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机构,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熟悉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与中小企业建立起“银企”的合作伙伴关系。

(二)创新金融支持服务

金融机构要对金融进行不断的创新,广泛调查农村金融的实际需求,在市场上及时推出个性化较强的金融服务产品。与保险行业、银行、证券行业、投资基金等行业要加强合作,这样才能满足客户不断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也要将传统的金融服务业务做好、做精,根据实际需要拓宽资产管理、股票质押贷款、证券资金结算、财务顾问等金融领域,这样才能适应建设农村城镇化对多样化金融服务的要求。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金融支持战略政策

在制定金融支持政策的过程中,要结合当地农村经济环境的实际情况,具体内规划内容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融资方式、融资规则、融资的策略、与推进城镇化向适应的地方融资发展目标、融资方式和渠道等,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要切实加强对地方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防范和降低化解地方融资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和发生概率。同时金融机构要适当的下放权利,打破传统信贷管理权限较为集中的局面,简化审批的程序,提升工作效率。

城镇建设政策范文第8篇

【关键词】民生财政,新型城镇化,策略

一、民生财政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民生财政与新型城镇化具有互动关系,可以与城镇化实现协同发展。首先民生财政从制度上规划和确定公共资源整体配置,确保民生建设资金的合理运用,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其次,民生财政通过调节资金投入引领并监督新型城镇化建设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最后民生财政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互相推进作用。民生财政的建立,有助于从资金上支持和保证新型城镇的民生建设,推进发展速度;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必定带动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民生财政的比例将得到增加,来源将更加稳定和丰富,民生财政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将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互相依赖、互相推进、共同发展,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朝着健康的方向迈进。

二、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各个地区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河北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①城镇化建设起点低、标准低、水平低,导致城镇化总体水平偏低。近年来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但在全国排名仍落在后面,且城镇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②设区市、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发展不均衡,不同地区之间城镇化水平差异明显;③城市发展动力不足,规模实力偏弱,且产业不合理,现代产业体系尚未形成,造成城镇化持续发展动力不足;④管理粗放,城镇生存、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表现为城市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与城镇化发展不匹配,交通拥挤、生活质量下降、社会保障供给不足、失业率提高等。城镇总体带动能力和吸引力不强,城镇化发展面临挑战。

三、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策略

新型城镇化道路对于河北省是一次很好的机遇,随着京津冀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推进,河北省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应从实际出发,做好以下工作,促进城镇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一)加快产业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源动力。著名经济学家缪尔达尔的城市发展积累因果理论认为,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时,决定城市增长的不再是本地的资源禀赋,而是城市本身集聚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能力。这种能力取决于城市能否形成一种繁荣的主导产业,这一产业将会派生和发展出新的产业。这种累积和循环的产业发展过程,推动城市不断向前发展。河北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一方面,各地要结合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合理定位城镇功能,着力培育本地区的主导产业,建设产业聚集区,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速度,增强农业发展活力。另一方面,增加文化产业、社区产业等公共服务产业扶持,提高人们在新型城镇化过程带来的生活质量的提高。

(二)确定政府角色,促进城市统筹发展。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市场化过程,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政府的有限主导,就是要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确定“服务型政府”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使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国外城镇化发展经验表明,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各种“城市病”或城市危机的出现,与缺乏公共政策的及时有效干预直接相关。政府的干预、引导和服务群众的定位,能够有效缓解各种城市问题,同时通过优化民生财政支出结构,使城镇化惠及百姓。

(三)做好土地产权改革,保障农民权益。在新型城镇化中起到“护航”的地位。这就要求在坚持节约集约的原则下,坚持保护耕地和粮食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适时、主动、科学合理的调整土地利用规划,使土地得到充分、有效的科学利用,协调新时期各行业和产业的发展,为新型城镇化提供用地支撑。同时也要建立一种机制,一方面给农民工建立起社会保障,另一方面使他们从农地上有偿退出,这样以家庭为单位的农地经营规模才能成倍扩大,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城镇化的同步发展。

(四)培育多元化投资主体,扩大民生公共工程财政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投入,必须调整发展思路,培育多元化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主体,尽快形成适宜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建设的投融资体制。建立专项资金,加大幼儿园、小学、保障房、廉租房等方面的投资力度,逐步提高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性支出,加大政府的调控和支持力度,国家和省上规定专项用于城镇建设的专项资金要足额征收,全部用于城镇建设,缓解城镇化过程中农民转化市民等带来的系列问题。

(五)改变粗放式发展,走科技创新与城镇化协同发展的集约路径。以科技创新缩小城市半径,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升级等,建立“智慧城市”,以促进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深度融合。如当前微博等实时媒体工具让人们形成了通过发微博来信息的习惯,而民众的数以亿计的微博则成为大数据可视化处理的数据基础。同样地,可以利用这些先进的媒体工具为各种活动网络提供便利,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建立现代农业,将农产品绿色供应链产业化,以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六)完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提高广大民众享受社会红利。公共服务是21世纪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提供保障。公共服务以合作为基础,强调政府的服务性,强调公民的权利。推动城镇化进程,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注重民生,强调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因此,要完善比较短缺的教文卫相关职能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让广大民众能够充分享用社会进步所带来的高品质生活。

总之,实现城镇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们要从河北的实际出发,总结经验教训,量力而行,以制度创新、产业带动、错位发展为突破口,加快新型的、可持续的城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马忠华,程振锋,王延臣.我国新型城镇化创新路径探析[J]. 商业时代,2014(4)

[2]甘丹丽.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6)

城镇建设政策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三旧”改造 ; 新型城镇化 ; 政策突破 ; 政策成效 ; 政策把握

中图分类号:F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2-0261-02

1 引言

“三旧”改造是指“旧城镇”、“旧厂房”和“旧村庄”改造,是国家特许广东先行尝试的一个公共政策。依据《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在2006-2020年期间,广东省新增建设用地平均每年仅有29万亩,而广东省每年需要约40万亩建设用地,建设用地增量规模存在明显的缺口,以往粗放的土地利用政策不佳。因此,要解决当前的土地供需矛盾,不能在外延上拓展下功夫,而必须向存量要增量,从效率上求空间。

2014年广东省政府在佛山市召开全省“三旧”改造工作会议,相关领导人对“三旧”改造提出见解与要求,确立“三旧”改造对广东省城市和产业转型升级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且要求“三旧”改造用地进行详细调查,制定“三旧”改造专项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明确改造的用地规模、地块位置和改造时序。2012年,广东省已经累计改造达14万亩,节约用地6.1万亩,节地率为43.57%,经济效益实现了翻倍。

2 “三旧”改造的政策突破

广东省政府出台的《若干意见》主要在用地性质、用地手续、用地指标、土地收益、项目申报和财税六个方面实现了创新和突破。

2.1 集体用地可直转国有用地

《若干意见①》中明确规定,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旧村庄改造,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申请将农村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改变为国有的建设用地的,可向省人民政府申请批准为国有。

现行土地政策有关用地性质与《若干意见》

比较

(1)现行土地政策相关规定:

集体建设用地变为国有土地,可通过征用、划拨两种方式,需要通过“拟订、报批征用土地方案”、“公告征收土地方案”、“办理补偿登记”、“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交付被征收土地”等程序。

(2)广东省《若干意见》政策突破:

经村集体三分之二村民同意,村集体经济组织可申请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征为国有,不再单独办理征收报批手续。

优点:纳入“三旧”改造范围内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不用按照现行征地手续需缴纳土地使用费、办理社保审核、提供15%预留用地、公示并召开听证会等程序即可申请转为国有,手续简化且费用减少,办理方便快捷等。

2.2 依据现状可办理用地手续

广东省是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较快的珠江三角洲,由于历史城镇化、城市建设、村庄发展和引进外资企业等诸多原因造成大批旧厂房、旧城镇、旧村庄欠缺合法的用地手续,这便是成为城镇化更新改造的障碍因素。为此,《若干意见》对依据现状办理土地手续做了清晰的规定,为“三旧”改造顺利实施奠定了政策基础。

现行土地政策有关用地手续与《若干意见》

对比

(1)现行土地政策相关规定:

“三旧”改造用地需按该土地使用前的地类报批,需扣减指标和收缴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并需占补平衡。

(2)广东省《若干意见》政策突破:

用地行为发生在1987年1月1日前的,直接办理国有建设用地确权,不需报省以上审批;用地行为发生在1987年1月1日后、2007年6月30日前的,依照用地发生时的土地管理法律政策落实处理(处罚)后按土地现状办理征收手续。

优点:对发生在不同时期的“三旧”改造用地,适用用地发生的法律政策处理完善征收手续;切实解决征地补偿安置标准变化大、听证难、社保不好落实、办理程序复杂、审批时间长等问题。

2.3 供地可灵活用地指标不限

新政策明确规定,凡在2007年6月30日前建的,无需申请年度计划指标,用地指标获得途径较为灵活。

现行土地政策有关用地指标与《若干意见》

对比

(1)现行土地政策相关规定:

国土资源部2002年第11号令、2004年第71号令,明确包括商业、旅游、娱乐、商品住宅用地在内的经营性用地必须通过“招拍挂”方式出让。用地需申请年度计划指标

(2)广东省《若干意见》政策突破:

以下情况可以通过协议出让方式供地;一是招标明确企业承担拆迁改造的;二是集体与他人合作开发国有建设用地改造的;三是原土地使用者自行改造的;四是已批已建集体土地自行改造为非商品住宅的;五是集体全资自行改造的;六是收购相邻国有土地集中改造的。

优点:纳入“三旧”改造项目,不需实行公开“招拍挂”,使用者只需提供土地买卖合同,并提供缴清款的证明,在当地农民无异议的前提下,可以直接办理土地证到土地使用者名下。

2.4 土地收益可回拨改造主体

为充分调动“三旧”改造主体实施改造的积极性,《若干意见》明确规定,可将土地出让收益部分返还改造主体,政府起主导作用但不在“三旧”改造中获利,土地出让收入款项可用于支付和抵押费用及合理利润。

现行土地政策有关土地收益与《若干意见》

对比

(1)现行土地政策相关规定:

土地收益专款专用,用作土地储备和征地补偿费用。

(2)广东省《若干意见》政策突破:

国有企业用地已纳入“三旧”改造范围,在收购土地实行“招拍挂”后,扣除办证成本,可将不超60%的纯收益返还给企业,支持其发展;征收旧村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予以经营性开发的,土地出让纯收益可以按不高于60%的比例。

优点:充分调动原有地者参与改造的积极性。对于“三旧”改造中土地出让纯收益,可按不高于60%比例用于支持原地企业和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从而减少原用地者对“三旧”改造的抵触情绪。

2.5 “三地”范围可列入项目申报

《若干意见》规定,在“三旧”改造中,一些未经使用而面积较小的边角地、夹心地、插花地(简称“三地”),如果少于三亩,需列入改造范围且在改造方案中不超过整宗项目总改造面积10%的,可以连同改造方案一并报省政府审批。

现行土地政策有关项目申报与《若干意见》

对比

(1)现行土地政策相关规定:

建设单位应当持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有关文件,向有批准权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2)广东省《若干意见》政策突破:

“三地”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的,可依照有关规定一并纳入“三旧”改造范围;允许在符合规划前提下,通过土地位置调换等方式,对原有存量建设用地进行调整使用。

优点:减少零散、面积小土地的浪费。由于土地比较零碎且需要组织相当多的报批材料,基层可能会放弃使用这些土地,造成资源浪费。

2.6 财税方面可给予优惠政策

《若干意见》规定纳入“三旧”改造范围内的项目,各级政府将在财税、开发强度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现行土地政策有关财税方面与《若干意见》

对比

(1)现行土地政策相关规定:

建设单位或个人因特殊需要变更容积率的,要按程序严格办理;包括申请并说明申请理由、有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在媒体上公示、采用多种形式征求厉害关系人的意见,必要时应当组织听证等方式。

(2)广东省《若干意见》政策突破:

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范围之内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在申请变更为国有建设用地后,可以由村集体自行改造或与其他单位合作改造为商品住宅。

优点:“三旧”改造政策增加了业主改造的潜在利润,提高其改造积极性。

3 广东省“三旧”改造的政策成效

2014年广东省委书记在广东省“两会”上对广州城市建设转型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广州充分用好“三旧”改造政策,建设好省会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广州市长陈建华也表示:在2013年供地6.49平方公里基础上,2014年继续加大力度,再计划供地面积达6.66平方公里,使广州“三旧”改造提供住宅用地占比达到40%。陈市长还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完善和用好用活“三旧”改造与城市更新政策,集中开展成片“三旧”改造,加快推进国际金融、广钢新城,还有大坦沙、黄埔临港商务区等项目建设,真正把广州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省会城市。

3.1 节约集约城乡用地成效明显

广东省经过几年“三旧”改造的试点,广东省节约集约城乡用地已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据统计,2012年,全省已完成“三旧”改造项目2443个,面积14万亩。建筑面积由改造前的6139.50万平方米提高到13981.40万平方米,提高了1.30倍;平均容积率由0.66提高到1.50;节约用地6.10万亩。按上述统计项目比例估算,广东省370多万亩“三旧”改造用地,按《若干意见》规定实施改造后,可节约用地超100万亩,约等于全省10年规划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的40%。

3.2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步伐加快

据统计,在全省已实施的“三旧”改造项目中,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共计971个,占“三旧”改造项目总数的58%,改造完成后,年产值同比增长了1.88倍。改造后有选择地淘汰、转移低效项目350个,招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项目302个,其中招引“世界500强”项目26个,有效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步伐。

3.3 资产投资总额增长幅度较大

近几年,广东省“三旧”改造共投入资金2000多亿元,投资总额占同期广东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5.03%,2012年已经提高到8%以上。改造项目的年产值(营业收入)、税收比改造前分别增长了1.67倍和1.36倍,资产投资规模和总额较大且增长幅度较快。

3.4 “宜居城乡”建设进展顺利

据统计,到2012年,全省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公共绿地项目、城市公益事业项目分别是360个、195个和187个,涉及用地2.47万亩;纳入改造的文化建设项目52个,总投资达23亿元。有效地完善了配套设施,降低了建筑密度,增加了公共用地,改善了城乡居住环境。

4 广东省“三旧”改造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把握

4.1 整体把握好“三旧”改造政策的要点.

(1)“三旧”改造的公共政策的制定订,要基于城镇土地资源的使用规模,城镇用地规模有限及二次开发效率较低,粗放型增长不能满足城镇建设用地的需要,加之,环境制约和制度的本身缺陷,因此,要把握好政策层面,促使“三旧”改造有价值取向;

(2)实施“三旧”改造政策要考虑到用地性质,用地指标、用地手续、改造对象和申报项目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要考虑到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在各级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转变产业增长方式来考察“三旧”改造实施方案;

(3)实施“三旧”改造政策的指导思想是要实行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和盘活土地资源达到最佳方案,实现“三旧”改造的价值取向,趋向于“人本、公平、民主、社会和谐”的价值取向。

4.2 认真探究好县域“三旧”改造政策在实践方面的问题。

从2009年广东实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实施“三旧”改造政策趋向于县域经济发展,对用地空间和功能布局之进行科学化管理,从而达到拆迁、补偿、安置、社保、就业、服务等一条龙。但是县域的“三旧”改造主要存在的原因是政策执行力度不到位,基层部门办事效率不高,公务人员服务不到位,收益不均衡和村民分配不公及执行不规范等原因。

4.3 积极探索好县域“三旧”改造的对策

(1)要有创新工作思路,要有开创县域经济特色.

(2)各级政府要注重政策引导,突出体现“三旧”改造项目科学化和政策的人性化模式;

(3)优化改造模式,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4)完善工作机制,规范“三旧”改造推进机制和领导执行力。

从而提出了“三旧”改造创新对策,为深化城乡体制改革,发展县域经济提供一条供全省、乃至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

其实“三旧”改造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三旧”改造是手段,是方法,而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真正的目的。

5 结论

广东省“三旧”改造政策在用地性质、用地手续、用地指标、土地收益、项目申报和财税方面有所突破,使得用地性质转换更加直接,用地手续办理更加方便快捷,用地指标获得更加灵活,土地收益更加合理,项目申报更加简洁顺利以及财税支持力度更大。在相关政策的指引下,广东省“三旧”改造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促使城乡用地更加节约集约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步伐加快,资产投资总额增长幅度加大,城乡“宜居”环境优化,建设更加顺利以及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并通过把握好“人本”、“公平”、“民主”社会和谐的价值取向,充分体现“三旧”改造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价值取向上,最终展现了广东省“三旧”改造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活力提升以及向全省乃至向全国推广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粤府[2009]78号.

[2] 潮安县”三旧”改造规划(2010―2015年)[R]潮安县“三旧”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广州地理研究所.2010.3

[3] 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三旧”改造工作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粤府办[2009]122号.

城镇建设政策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金融支持 新疆 城镇化建设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对金融服务的新需求

去年年底,通过调查发现,新疆的城镇化率在百分之四十五左右,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要低得多;而在一些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比较多的地区,城镇化水平甚至没有达到百分之二十。要想促进新疆地区更好更快的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进行新疆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具体来讲,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对金融服务的新需求体现在这些方面:

第一,新型城镇化更加重视城市的集群发展,在基础设施方面,需要大量的贷款;新型城镇化在空间集群分布方面,由城市集群替代了原来的大城市作为发展的重点,协调小城镇和大中小城市的共同发展。同时,生态发展、节能环保要求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这样在城镇建设中,就有着更大的资金需求。

第二,众所周知,以人为本才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简单来讲,就是实现人们生活方式的城镇化。新疆地区相对比较的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人们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仍然采用比较原始的生活方式,就需要加大基本设施的投入,提高人民群众的医疗水平、教育水平等等,从而不断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对市民的归属感进行强化,让农民主动转化为市民,这样就需要较大的资金需求。同时,要想解决农民的进城问题,需要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可以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更多的农民,促使农村生育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那么在金融方面,就需要大力支持保障房的建设以及其他的各个方面,比如娱乐文化、教育、生态保护等等。

二、完善金融支持新疆新型城镇化建设配套政策的措施

(一)要结合新疆的资源优势,创新形式支持新疆的民生发展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可以得知,新疆有着十分丰富的资源,那么,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这些资源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资本。在去年,有银行对融资模式进行了创新,采用的形式是有偿取得矿业权,通过实践研究表明,这种创新模式十分有效。要想将丰富的矿产资源盘活,非常有效的措施就是采用市场化的方式。政府也可以增大向融资平台的资金注入力度,做强做实这个融资平台,同时,还需要为新疆的重点民生项目建设积极的筹措资金,不断的促进新疆地区的民生发展。

(二)进一步完善金融组织体系,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

要对新型城镇的金融组织体系进一步的完善,形成多种形式并存的金融服务格局,比如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民营性金融等等,扩大城镇建设的金融服务覆盖面。同时,对地方的股份制银行进一步的壮大和发展,发展一些新型的金融机构和金融组织,比如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等。也需要将大城市中的一些非银行类金融机构逐渐地向中小城镇延伸,比如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等,将证券投融资和保险服务提供给城镇经济主体。

(三)要优先保障民生领域的资金需求,坚持关注民生以及温暖民心的原则

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讲,新疆民生发展状况不太理想,有着较大的资金需求量,那么就需要大力促进民生发展,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同时,风险的防范,也是非常重要的。具体来讲,可以采取两方面的措施,一方面是强化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合作,利用财政资金和援疆资金来进行信用结构的构建,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来促进新疆地区民生项目建设。另一个方面是创新形式,对于一些特殊的民生项目给予直接的资金支持,发放贷款,比如保障房的建设、棚户区的改造等等。

(四)加强城镇基础实施融资金融创新

可以从这些方面来努力,首先,实施股权融资计划,在一些有条件的城市,集合优势资产,设立股份公司,争取可以在国际以及国内的证券市场发行股票和商事,以此来获得建设资金。其次,可以扩大信托类金融工具融资,将产品定义为城镇基础设施,打包一些有着较好发展前景的城镇基础设施项目,设立信托资金,在市场中出售。然后,对股权投资基金大力发展,基金的发起人可以定义为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吸引不同类型的资金,比如保险资金、政策性资金、社会资本等等。

(五)对银行业参与城镇化的融资模式进行创新

要加强与商业银行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扩大融资规模,积极利用外国银行贷款,大力发展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将当地中小金融机构的作用给充分的发挥出来,在扩大城市地方中小银行规模的基础上,增加中小银行的数量,同时,对金融组织体系进行完善,降低金融风险。

(六)加大人口转移和转换的金融支持,推动城市化进程

主要包括这些方面的内容,首先,金融支持新增城镇人口的住房需求,在供给方面来讲,要加大对城镇保障房建设的支持力度;从需要方面来讲,要在保证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对住房信贷门槛进行适当降低。其次,要满足转移人口提升自我的金融需求,从金融方面来支持城镇转移人口的教育需求、职业技能培训需求等等,鼓励城镇居民大胆的创新,不断的提高生活水平。最后,还需要对城镇金融服务进行大力创新,大力建设支付渠道,增加各种金融设备的数量,对银行卡的使用范围进行不断的拓展。

三、结语

近些年来,新疆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我们需要需要清晰的认识到,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新疆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它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努力,各个方面各个部门都需要不断的创新,拓展思路,不断的提高新疆地区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本文简要分析了完善金融支持新疆新型城镇化建设配套政策的措施,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王伟.推进新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J].实事求是,2012,2(2):123-125.

城镇建设政策范文第11篇

一、当前面临的土地资源瓶颈及用地的矛盾

(一)耕地后备资源匮乏,耕地占补平衡形势严峻

国家实行耕地“占一补一”政策,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事关全市经济建设大局。根据每年耕地变化情况分析,我市每年因建设占用、灾毁、退耕等原因减少耕地约2万亩,“十一五”以来耕地总量已减少15.22万亩,平均每年减少约2.2万亩,至2020年规划期,非农建设可使用耕地指标只剩7万亩,如果没有补充新增耕地,只能满足3-4年建设需求。

(二)土地利用效益偏低,土地利用方式亟待转变

从几项评价土地利用效益的指标来看:一是我市建设用地供地率一直偏低。根据全省统一的在线监测数据,目前仅市本级、石狮、永春、惠安4个县(市、区)达到70%要求。二是单位GDP消耗建设用地水平偏高。与我省其它设区市相比,泉州市辖区GDP耗地水平比福州市辖区高出近1倍、比厦门市辖区(全市域)高出20%。三是土地粗放利用、产出率不高。以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相对较高的开发区为例,各县(市、区)开发区的土地产出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土地调控不断深入,土地使用成本节节攀升

“十一五”以来,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及对土地监管力度持续加大,群众对土地制度改革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土地成本和征地难度大幅度提高,土地成本的大幅提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转型、城镇建设发展,中心市区一些地块拆迁成本达900多万元/亩,收入与成本倒挂,严重影响城市建设和部分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

二、完善国土资源政策。保障产业转型、城镇建设需求的思路和对策

(一)完善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加强土地供应全程管控,促进提升土地利用水平

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建设是基础,潜能巨大。前,要进一步更新完善规划管控制度、标准控制制度和监测监管制度。一是做好“两规”衔接,加强土地利用规划调控引导。近年来,我市“两规”修编标准不一致、实施不同步,影响了建设用地规模的控制效果。目前,新一轮“两规”均以批准实施,要切实加强“两规”衔接,树立规划先行意识,按规划落实项目用地。二是提高项目准入门槛,把有限的用地指标用在刀刃上。在国家、省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定额控制指标基础上,结合我市建设产业转型升级要求,进一步提高工业用地土地投资强度准入门槛,对我市工业项目用地规划控制指标中的用地规模、投资强度等均按高于国家标准20%确定。三是创新政策制约措施,强化行政管理手段。对经营性项目和工业项目实行合同履约建设保证金制度,已成交的经营性项目和工业项目用地,受让方应同时与国土资源部门签订履约建设保证金协议,按照实际成交价款的一定比例收取履约保证金。

(二)完善“三旧”改造政策,有序实施城市“退二进三”,促进低效用地再开发

通过“三旧”改造,做好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的文章,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发展用地不足、优化用地结构、提高用地效率的问题,还可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城市功能的转型、城乡环境的改善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一是引导企业有序开展自行改造,鼓励建设体育、文化、教育、设施。建议在“三旧”改造用地性质变更、土地出让金等方面制订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建设体育、文化、教育、培训、研发等对城市发展有利的设施。二是加强对规划保留的工业园区内企业改造的引导,发展工业、生产业。工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在“三旧”改造过程中,要把握好工业园区内企业自行改造的“度”,实行“优二”与“进三”的合理布局,相互促进。三是用好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政策,完善各类历史遗留用地手续。对我市纳入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或“三旧”改造范围内,符合相关规划、但没有合法用地手续的城镇低效用地,要依法完善用地手续。

(三)完善农村土地整治政策,全面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合理调整城乡建设用地结构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已成为我市缓解城市“缺地”、农村“缺钱”问题的一项政策创新,但仍需进一步完善政策保障、创新政策思路。一是科学编制农村土地整治规划,保障土地整治有序、规范、有效实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按照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土地集约利用制度,以整体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为平台,结合农村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特点,在充分尊重农户意愿的基础上,科学编制农村土地整治规划,统筹安排土地整治项目,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二是合理分配挂钩指标收益,突出增加村级收入比例。在确保农民依法取得足额补助的基础上,剩余收益中用于当地村集体的分成比例不低于指标收益的30%,农村土地整治中盘活存量土地,招拍挂用于发展二、三产业项目的,土地出让收益必须按不低于40%比例返还农村,用于农村公共配套建设。

城镇建设政策范文第12篇

摘 要:进入21 世纪以来,海洋经济被各国政府提到重要议题。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是新世纪拓展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空间的迫切需要。企业家在这场海洋经济竞争中担当了主要角色。按照我国对企业的产业分类,船舶工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中图分类号:F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8-0013-01

一、船舶制造企业的发展战略和选址战略

作为海洋经济中的船舶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虽然美国的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给海洋运输业带来巨大冲击,也影响了船舶订单,但是企业家们如果从战略的角度分析,在中国经营和发展船舶制造企业的前景是非常美好的。可以达成以下几点战略共识:第一、全球贸易一体化过程中,虽然贸易额有波动,但是总体是蓬勃向上发展,作为海上交通工具的船舶制造业也必将随之发展。第二、更低能耗、更高速度的高附加值的各种类型船舶都会不同程度地发展,它们都需要懂得更高技术的专业人才。第三、面向全球客户服务的船舶公司需要高级的经营和管理人才保持并发展公司的竞争力。第四、船舶集团会兼并收购相对弱小的集团。第五、只有在中国船舶制造行业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在世界船舶行业中生存和发展。

船舶制造企业的战略趋势明确之后,具体的企业选址问题就摆在企业家面前。企业家给自己的企业选址涉及两大方面:一个是企业外部环境要素,如宏观经济要素和产业环境要素,另一个是企业内部要素。对于具体的企业来讲,要考虑该地址土地供应是否充足、是否接近原料供应地、是否能源充足廉价、是否交通方便、是否有充足的人力资源等等。本文提出该地区的城镇化政策是否具有长期竞争性也是企业家考虑选址的一个关键因素。

二、中国沿海城镇化建设中的政策分析

出于中国体制特点,中国城镇化机制被高度概括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基本模式。中国沿海各城镇在建设过程中都在制定相关的政策,其中海洋经济政策尤为突出,船舶制造业政策也作为海洋经济政策的一部分被放到显著位置。

本文课题组成员经过调查发现船舶制造业的地址主要沿海沿江沿湖发展,而且规模越大的企业沿海发展趋势是必然的。本文调查了沿海各个省市关于发展海洋经济的相关政策,得出以下一些分析和预测的成果:本课题组预测辽宁省将来海洋经济产业支柱可能为海洋渔业、海洋旅游、海洋交通。河北省将来可能为海洋旅游业、海洋运输业、临港工业。北京市将来会是海洋油气开采业、海洋科技服务业、海洋教育服务业三大支柱,其中后两项产业对全国的海洋产业有着重大的影响。天津市将来可能为滨海旅游业、临港工业、海水利用业。山东省将来可能为滨海旅游、海洋运输、海洋科技服务业。江苏省将来可能为海洋船舶制造、海洋运输、临港工业。上海市将来可能为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金融服务业、海洋贸易服务业、海洋科技服务业。浙江省目前的海洋经济产业支柱为海洋交通运输、海洋船舶制造、临港工业,将来这三大产业还将继续巩固和保持下去。福建省将来可能为海洋交通运输、海洋渔业、临港工业。广东省将来可能为滨海旅游、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油气业。广西省将来可能为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临港工业。海南省目前的海洋经济产业支柱为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将来依然可能为海洋旅游业、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

三、城镇化建设战略与企业战略的互动影响

在城镇化建设大潮下,不但中国的不少城市在跨越式建设中被相关媒体曝光为“鬼城”、“死区”、“空港”,而且在西方发达国家也出现了像“底特律市”局部中心街道为“死城”的现象。这些现象让本文思考“城镇化建设战略和企业战略的相互影响是什么?”这个问题。

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很多成功的企业家未必能继续劈波斩浪,究其根本在于企业家精神及战略定位。在考察国际上的跨国公司的背景,我们看到西方公司从1600 年起发展海洋贸易,积累和传承了几百年,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短短35 年,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才刚刚被社会认可。当第一代企业家白发上鬓、第二代企业家接班转型升级的时候,如何面对新的海洋经济和城镇化两大机遇,如何战略定位,都是迫切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根据本文前面的政策分析,很多省市和地区是不适合现代船舶制造企业战略选址的。而适合选址的若干个地区依然在城镇化建设战略中可以差异化发展,但是“自上而下”的模式似乎正在接受各种挑战,例如大连长兴岛。“自下而上”的模式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从企业战略的角度看,企业家势必更加关注“自下而上”模式中的产业链集聚、创新、发展三大因素。

基金项目:浙江台州市社科联2014 年课题(14YB04)阶段性研究成果。

城镇建设政策范文第13篇

[关键字]城镇化经济发展财政政策

贵州作为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率比较低,政府应充分发挥经济发展较快的黔中的辐射作用,尽快建设黔北经济协作区,积极推动毕节、六盘水、兴义等能源富集区的可持续发展,支持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等民族地区的跨越发展,按照“黔中带动、黔北提升、两翼跨越、协调推进”的规划,构建出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以公共财政理论为依据,掌握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财政政策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财政政策杠杆作用对城镇化建设产生作用,并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以此促进贵州城镇化进程。

一、 城镇化理论概述

1、城镇化主要是指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活动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镇转化的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经济城镇化。第二、人口城镇化。第三、城市建设和生活环境城镇化。第四、人民生活水平城镇化。

2、城镇化率即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经济城镇化的直接结果表现为人口城镇化,即乡村人口不断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因此城镇化率的高低通常能反映城镇化的发展水平。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

二、贵州城镇化现状

贵州省委省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贵州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重中之重和重要途径之一就有城镇化带动战略。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能对转变贵州经济发展方式和实现贵州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起到“引擎”的作用。据上表数据,2000年贵州城镇化率仅为23.87%,十年后的2009 年贵州省城镇常住人口有1135.22 万人,城镇化率也仅为29.9%,比2000 年只提高了6 个百分点。可以看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西部大开发实施,贵州省城镇化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从横向比较来看,2009 年贵州城镇化水平全国垫底,而全国平均水平为46.6%,低了16.7 个百分点,刚刚接近30%的拐点。这说明了贵州城镇化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多种原因中,小城镇发展的滞后严重制约着贵州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三、 贵州城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1、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阻碍城镇化发展

一、贵州地形条件的制约,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成本高。二、基础设施布局不尽合理,建设不尽配套。三、统筹建设基础设施的力度不够。四、征地拆迁工作矛盾加大。五、建设资金渠道单一主要来源银行贷款,财政风险不断增加。

2、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

贵州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同时还存在持续扩大的趋势。贵州省2009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4. 3 ∶1,而上世纪80 年代中期的数据为2. 4 ∶1;在投资结构上,城镇的固定资产投资为85. 4 % ,农村连15 %都不到;而且贵州农村人口比城镇人口大得多,严重制约着贵州省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城镇化水平低对贵州农村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农村处于相对贫困状况。贵州农村经济比较落后,农民增收途径单一,收入增速缓慢,贫困人口多,城乡差距较大,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城镇化发展进展较慢。

3、行政管理存在问题阻碍城镇化发展

主要表现在:我省现行的行政管理观念有待改变;我省现行的行政管理方式有待改进;我省行政管理的程序有待完善;我省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行政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四、推动贵州城镇化的财政政策思考

1、政府公共支出的管理

在城镇化进程中提高地区地方政府公共投资效 ,完善地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体制,建立财政资金在项目事前、事中及事后的监督审核。其次要妥善解决地区失地农民和进城务工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促进地区城乡居民公共福利水平均等化,理顺地区城乡投入体制与分配结构,最后要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通过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现地区城乡一体化的公共福利政策。

2、把推进城镇规划作为基础,提现民主性和科学性城在镇化建设投资决策的作用

城镇公共建设关系到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应该立足实际,作全面的长远的规划。由于其需要的资金数量较大、涉及部门众多及运作体系成熟程度等情况,因此需要政府用制度的形式来确保每年安排相应投资资金。做到城镇化建设项目实行供给预算化,各级的财政部门要严格按照《预算法》,合理编制编制城镇化建设项目供给预算,从而有效提高城镇化建设项目供给的预算化程度。

3、以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调整和完善城乡财政政策制度

正确协调处理中心城市发展辐射带动的财政利益分配。妥善、协调处理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的财政利益分配关系是推进城镇化和谐发展的重要环节。积极配合城镇化建设合理布局各类经济园区建设。大力支持中心城市新区基础设施及公益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中心城市新区建设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全面推动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小城镇作为城镇体系的基础部分,联系着城乡。

4、以改革创新为目标,建立和完善城镇化建设投融资体制

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将大大促进城镇化建设速度。对不同的建设项目使用不同的财政政策。对于纯公共类,各级财政应该将项目建设资金纳入年度预算体系,责任到人,统筹管理,保障每一分钱都能落实到位。

打造出充满活力的城镇化建设的投融资平台。根据贵州城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应该成立相应的投融资平台,整合区域内的资源,做大做强,依照市县财政实力和城镇建设的要求,设立中心城市和乡镇政府的投融资平台。大力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

5、改革与完善公共财政制度

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维护农民合法的权益为出发点,加强改革与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促进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确定贵州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合理配置财政资金。积极开展扩权强镇的试点、进一步完善征地补偿机制。建立和完善就业政策的体系。加强对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培训力度,增强转移人口的收入。通过财政资金对相关项目进行补助,确保公平。必须全面构建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建立覆盖贵州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贵州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1版.

[2]陈厚义、刘斌.贵州县域经济现状及发展对策[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3]陈健、郑云跃、广佳.贵州发展县域经济的几个问题[N].西部开发报社2008年5月27日.

[4]李华红. 贵州城镇化进程中的小城镇发展问题研究 [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3期.

城镇建设政策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城镇化;财税政策;作用

城镇化的产生起始于工业革命,其主要表现形式是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经济发展由传统的第一产业向着第二、第三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迈进。一个国家的城镇化水平是衡量该国或该地区经济发展以及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衡量社会组织程度以及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于2012年提出新型城镇化概念,现已成为了政府工作的核心内容,其主要目的是建立城乡一体化经济发展结构,促进城市和农村共同发展。财税政策作为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在顺应城镇化发展要求的前提下实施财税政策的创新,利用财税政策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

一、新型城镇化的概述

城镇化作为工业化发展的产物,与工业化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对于城镇化概念的理解,在不同学科知识体系中都有着不同的观点。人口学、地理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对城镇化的理解都带有本学科的专业观念,人口学将城镇化看作是农民变市民的过程,地理学则认为城镇化就是农村变城市的过程,经济学认为城镇化就是自然经济变社会大生产的过程,将以上观念综合来看,城镇化则是非农业产业优势及其相应的要素聚集和扩散之后产生的劳动力人口引起土地、空间以及居民由乡村转变为城镇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新型城镇化则是在不同学科层面上实现民生型城镇化以及发展型城镇化的合体,最终实现平等城镇化的过程。“新”主要体现在农民市民化、土地集约化、空间布局合理化以及设施现代化方面。城镇化对经济发展和财税收入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经济政策对城市化进程也有正面促进作用。财税政策作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主要经济调控力量,在城镇化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中财税政策的作用分析

(一)财政预算管理能够为城镇化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在我国现行的财税管理体制下,税源的缺乏导致新型城镇化缺乏资金支持,严重影响了城市建设和公共服务。财政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支出计划,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管理职能,能够体现政府的发展方向以及不同的意向,在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民生工程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过程中,加强财政预算管理首先应该做好相关规划设计工作,财政预算支出按照城镇化的整体目标和要求规划,运用科学的预算管理方法能够真实的反映出财政支出的情况,可以为城镇化建设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促进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同时还能够推进民生工程的建设力度。

(二)财税政策的实施能够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

无论是对融资渠道进行创新还是拓宽资金投入渠道,最终的目标是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具有较高的发展成本,在这种高成本的状况下,城镇投入的资金严重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民生的改善,导致人们的生活质量无法提升,同时也使得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强化财税政策的支持力度不仅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同时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和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不仅如此,财税政策的支撑还能够实现城镇化管理的精细化,促进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以及基础设施管理的现代化,更好的体现居民的意愿,最终实现民生质量的改善。

(三)地方税种的培育可以促进城镇化与财政支出的良好互动

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保证政府工作正常开展以及社会活动有序进行的前提。我国目前实行的税收政策是分税制体制,主要分为三种税种,分别是地方税、中央税以及中央地方共享税。根据现行财税运行状况来看,我国城镇还不具备地方税立法权,财产税占的比例相对较低,在财权和事权不匹配的情况下,地方有限的收入不能够满足城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政府部门出现财税入不敷出的现象,这种税收体制容易导致地区地方财政收入较低,容易出现财权和事权不适应的现象。不仅不利于城镇的发展,同时也会阻碍城镇的正常运营。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需要坚持城乡统筹的原则,发展地区产业,培育新型的地方税种,构建系统化的地方税种体系,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地方税种结构的优化,同时也能够增加地方的税收,可以促进财政收入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良好互动。

(四)财税政策能够提升新型城镇化的质量

在财税政策支撑下,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更多的是实现城镇化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在现有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们对城镇化的概念理解存在误差,导致城镇化出现表面城镇化现象,刻意回避了内涵城镇化等多数城镇化一贯做法。在表面城镇化发展模式下,导致城镇化质量严重下降,阻碍了城镇化本质的体现,在城镇化人口统计中,部分城市将农民工人口以及初步转移的人口都计入城镇人口数据当中,在农民和市民不分的情况下谈城镇化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发挥财税政策的作用,投入足够的资金不仅能够实现社会保障体系,还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此外,财税政策还能够协调城镇化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有助于社会矛盾的化解和城镇化质量的提升。

(五)财税政策的实施能够拓宽资金投入渠道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资金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阻碍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关键问题,也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重要难题。有关数据显示,中国的城镇化建设总资金将达到25万亿,仅仅凭借政府的力量难以实现资金的筹集,要解决资金的缺口必须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增强民间力量加入新型城镇化的投资过程,提高人们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够帮助政府更好地解决资金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发挥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探索出新型的投资方式,以入股或者是参股的方式来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此外,提高参与城镇化建设资金的利率和财政贴息,促进民间资本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参与力度,可以形成以财政资金为主体的城镇化发展融资格局,为城镇化资金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的渠道。

除此之外,由于城镇化发展中受到独立税源缺失的影响,导致地方政府部门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城镇化建设当中,严重影响到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率,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加不利。为了化解诸多问题,首先应该拓宽资金的投入渠道。财税政策的实施刚好为资金投入渠道的拓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财税政策的实施不仅能化解当前城镇化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供资金的来源和渠道,从而缓解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资金紧缺的现状,促进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结束语

新型城镇化综合了民生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型城镇化以及质量型城镇化于一体,促进了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以及现代化经济战略的实现。为了促进新型城镇化基本功效的发挥,避免城镇化发展中出现资金短缺问题,需要发挥财税政策的支持作用,利用财税政策辅助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能够破解城镇化发展中的种种问题,同时还能够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宗旨。我国当前的新型城镇化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政府部门需要在考察城镇发展背景的前提下进行相应的指导,利用财税政策来推动城镇化建设进程,更好地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目标,为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提供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战军.新型城镇化发展下的财税政策研究[J].经济师,2014(07).

[2]司春燕.新型城镇化中扩大消费需求的财税政策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04).

[3]刘刚.加快广西城镇化发展的财税政策――基于产业发展的思考[J].市场论坛,2012(10).

[4]许海霞.昆明市城镇化建设中的财税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23).

[5]迟美青.节能财税政策的经济效应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

城镇建设政策范文第15篇

关键词:银行业;支持;小城镇;问题;建议

一、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动因分析

1.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的内在要求

统筹城乡同步协调,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发展,其本质是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缩小工农差距、城乡差距;核心是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让农民平等参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公平分享工业化、城镇化成果;目标是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支撑工业化和城镇化,“四化”互促共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2.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突破口

发达地区经验证明:城镇强,则县域强;县域强,则市域强。从我国实际情况看,县域经济不发达,经济总量小、实力弱、水平低、发展滞后,小城镇欠发达是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加快小城镇建设,可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效扩大内需,优化产业结构,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另一方面,加快小城镇建设,不仅能推动以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的发展,也能推动商贸、旅游、餐饮等消费型服务业和金融保险、物流等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进而优化产业结构。

3.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完善新型城镇化体系的重要环节

小城镇位于城市之尾,农村之首,是城镇体系的基础,是连接城乡的桥梁与纽带,是农村的区域性中心。在包括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四个层级的新型城镇化体系中,发展小城镇投资费用低、劳动力价格便宜、居住舒适,见效也比较快。加快小城镇建设,对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起着关键性作用。

二、银行支持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存在的问题

(1)银行业信贷支持乏力。小城镇建设长期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投资结构也不够合理。在全国在城市建设中,政策、资源要素向大城市过度倾斜,财政收入和转移支付以及银行信贷资金越到基层越呈递减趋势。

(2)银行组织体系不健全。近年来,监管部门大力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乡镇设立网点。但网点类型主要是农村信用社、邮储银行、农业银行和村镇银行。村镇银行大都设在县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营业网点较少。

(3)金融服务及产品缺乏。目前,我国欠发达地区小城镇的金融机构网点只开办传统的存款、贷款和一般汇兑等业务,新兴的中间业务、代缴、基金业务等尚未在小城镇普及。在信贷产品上,除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行的小额惠农贷款、村镇银行少数抵押担保小额贷款外,适合小城镇化建设信贷产品缺乏,加剧了小城镇建设融资难题。

(4)金融服务设施不完善。近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乡镇ATM机、POS机和转账电话等便民金融服务设施建设,但在各乡镇覆盖不均衡。目前,人民银行的大、小额支付系统也尚未完全覆盖到县域及以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农民结算难问题依然存在。

2.成因分析

(1)承贷主体缺乏。农村城镇化建设以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为主,承办单位主要是地方政府的有关主管部门,这些部门一般不具备贷款资格和不符合贷款条件。即使是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方式进行融资,由于缺少足够的财力担保而存在较大的风险,银行也不愿放贷。

(2)放贷权限上收。银行出于风险控制和投资回报的考虑,提高了对县级支行的贷款授权门槛,资金上划、权限上收。国有银行县级支行没有放贷权;即便是服务农村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县联社,将基层信用社贷款审批权上收,造成基层信用社无“权”可用,而且贷款审批环节多,效率低。

(3)激励机制缺陷。虽然国家已把小城镇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扩大就业、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拉动国内需求的战略举措,但目前还没有出台银行支持小城镇建设的贷款优惠政策,也缺乏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开拓小城镇信贷市场的激励机制,加之乡镇信用环境较差,特别是许多乡镇政府过去拖欠当地金融机构较多贷款,至今无法归还,形成呆账,导致银行业金融机构缺乏支持小城镇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银行业支持小城镇建设的路径

1.建立金融服务体系

大型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将服务重心下层,提高乡镇网点覆盖率。同时,积极引入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微小农村金融组织,推动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在乡镇开展业务,形成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农村微小金融组织等多层次的乡镇金融服务体系。

2.拓宽信贷投放领域

一是银行业要严格落实银监会《关于做好2013年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创新完善小城镇建设金融服务功能,创新小城镇系列信贷产品,设计符合小城镇建设的金融服务产品。二是政策性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挥先导作用,先期介入社会性、公益性强、建设周期长、沉淀成本高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产业开发。三是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城镇道路、供排水、电力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以及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和新农村建设等支持。四是扩大基层网点信贷权限,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流程。

3.强化政策扶持力度

一是完善财政支持政策。财政资金可以向小城镇倾斜,在注重抓好水、电、路及通讯、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增加与农民利益有密切联系的、有巨大消费空间的项目,以此吸纳民间投资与吸引外资。此外,提高中央和省级财政在公用设施建设中的投入比例,扩大重点中心镇财政留成的范围和比例,增强小城镇支付能力。二是完善产业发展政策。出台政策促进晓城镇产业集聚,依托各地自然禀赋,加快小城镇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扶持特色产业发展。三是完善土地支持政策。优先保证重点小城镇建设用地,推进小城镇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广泛推行小城镇建设用地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鼓励集体经济组织采取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方式与其他单位、个人共同参与小城镇开发。

4.完善正向激励机制

一是出台财税激励措施。对小城镇建设中的商业信贷出台补偿政策,如专项贷款贴息政策、专项贷款税收减让政策等,鼓励和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二是规范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通知的要求,做实融资平台资本金,健全担保制度,降低风险。三是优化信用环境。加快推进小城镇信用环境建设,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四是完善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放宽户口准入条件,在现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和原有放宽户口迁移的基础上,实行以合法固定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条件的户口迁移制度,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

参考文献

[1]马六一,卢勇智.加快小城镇建设需要金融大力支持[N].金融时报,2012-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