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地理学科特点范文

地理学科特点范文

地理学科特点

地理学科特点范文第1篇

教育家斯宾塞曾说:“教育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要让孩子具有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他就必须具有一种丰富多彩、兴趣无穷的精神生活。我们应该经常关心,别让孩子的思想从入学伊始就塞进教学黑板和识字的框框,别让教室的四壁把他与斑斓绚丽的世界隔开,因为大千世界的奥秘是思想和创造力取之不竭的源泉。”

地理学科囊括日、月、天、地、山川、河流;涵盖自然人文、古今中外。其内容的趣味性和知识的丰富性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教师如能运用知识本身的魅力,做恰如其分的启发,使学生随时有所领会,又随时觉得非立刻进一步追求不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会稳定而持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促进兴趣教学。

例如,以景观的形式存在的地理知识,在地理学科中占比例很大,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用多媒体播放出来,学生的听觉和视觉被同时调动起来,既激发了兴趣,又强化了课本知识。

又如,在进行地图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可从它的实用性出发,学习一开始,先给学生布置一项实验作业:绘制一幅校园平面草图。学生带着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来学习,学习态度自然比以往认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主动找老师提出在准备这项作业时遇到的各种地图方面的问题。最后,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学生通过不懈的努力,完成了这项难度较大的作业。因为这是一个室外观察,室内绘制多次反复,最后成图的过程,学生不仅体验到了知识的力量,学习的乐趣,更有意义的是培养了学生面向未来、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证明:兴趣是一种愉快的心理倾向,成功的体验对兴趣的形成和发展尤为重要。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相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习中对于成功的体验少一些,这也是造成他们学习兴趣较差的一个原因,因此教师应特别注意发现和保护他们的学习兴趣,用爱心培育他们的学习热情。只要发现他们在学习上的一点进步,一定要在全班场合表扬;尽量不在班上批评这些同学,这样可以增加他们享受成功的机会,减少他们因学习中的挫折而带来的苦恼。

学生学习地理只有热情是不够的,课堂教学还要重点突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让学生会学。埃德加富尔指出:未来世界的文盲不会再是目不识丁者,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就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当代世界著名通才学者奥本海末才说:“对现在和未来,方法比事实更重要。”同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学习地理的方法多种多样,最重要、最基本的有三种方法。

一、把三大地理知识功能系统,即教材系统、图像系统、作业系统紧密结合起来

教材是地理科学知识的载体,图像是地理事物空间信息的载体,这两者缺一不可,让学生学会将课本上的内容落实到图上,一定要把阅读课文同地图和课本内的插图紧密结合起来,同时让学生学会从图中获取所需的地理信息,努力做到图文结合,这是建立地理空间想象力和地理思维能力的基础。作业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检测,是巩固提高的过程。这三部分有机结合,贯穿于地理学习的始终,对学生巩固知识体系,提高空间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二、用空白图巩固地理知识

学生在识图、记图的基础上,再亲手画一画,不需要太精确,把应掌握的重点图,边复习边画,边积累,最后能脱开彩图,用自己画的空白图去验收应该掌握的知识。这种办法对形成空间概念,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掌握牢固的地理知识,熟练运用知识方面都有良好的效果。

三、用比较法加强区域对比,发展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地理学科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 地理教学 教学方法

初中地理学科是中学阶段一门基础课程,它以地理科学知识为基础,结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于一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新编各个版本的初中地理教材,编写体系科学、内容精炼、重点突出、图文并茂、形式活泼,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然而,作为非中考科目的初中地理,在教学实践中处境尴尬。长期以来,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初中地理学科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学习地理积极性不高,课堂参与度不够,学习效果差强人意。因此,怎样利用利用地理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是我们在地理教学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利用图象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直接兴趣是构成学生对学习动机的重要成份。对学习的直接兴趣是指对学习内容本身有一种积极的注意倾向,同时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鼓舞着学生主动而愉快地学习,而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课堂教学教师要尽力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初中地理新教材,在课本的封面、封底和扉页上,增加了大量引人入胜的彩图(约150余幅),在课文中穿插了内容简明,重点突出的素描图、示意图、模型图、剖面图、统计图、组合图以及漫画等共645幅,约是旧教材的两倍多。这些图象与课文结合紧密,起到了以图引文、以图释文、以图解文、以图代文,形象直观地反映和说明地理问题的作用,有浓厚的趣味,对学生产生很强的吸引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借助相应的图象导入新课,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例如在讲《地球在宇宙中》一节时,先引导学生读“人们在地球上看月亮和星星”和“宇航员在月球上看地球”两幅图,然后以我们是生活在“天上”还是“生活在地球上”为争论话题引入新课。讲《美国》这节课时,先让学生看课本上美国星条旗的彩图,提出“美国国旗上有多少颗星和多少道条纹,其含义是什么?”使学生在一开始上课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新的期待,为主动学习新课营造了最佳的课堂气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和确定教材重点和难点

通过对初中地理新教材的钻研,对教材重点、难点的确定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实施目标教学:

1、依据地理《教学大纲》和《教学参考书》确定出重、难点。从《教学大纲》和《教学参考书》的教学要求中可以看出重点之所在,如其中反复出现的内容及一般要求识记和理解的内容,其中便包含着重点成分,有的甚至点明了重点。至于难点的确定即在《教学大纲》和《教参》中同样对难点给出了概括性的说明,并且对一些难点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突破的建议。

2、通过教材分析确定出重、难点。教材中有些内容的影响范围较广泛,如自然地理中的太阳辐射、大气运动、气候要素、人文地理中资源、基础产业等要素。对这些内容的影响范围,可作具体的分析,凡是影响所涉及范围较大的知识就比较重要。当然,也不能绝对化,有的内容,如一些要求掌握的数据,虽然出现的次数很少,但也是重点之所在,不过这类重点的层次不高。此外,课文后那些综合性较强的习题所涉及的内容多数也是章节的重点,或者对章节重点的阐述。

教材难点是多方面的,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诸如:理性知识的难点等等。应当明确教材难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前期学习中突破了难点,在后期学习中可转化为易点。反之,有些原本不难的,由于学习方法不当,或掌握不牢固,“欠债”多了也会转为难点。

三、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地理学习

所谓良好的课堂气氛,主要是师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情感状态,是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创造的心理和社会氛围。课堂气氛会影响到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态度。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地理的课堂教学创设了有利条件。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芝加哥大学教授莱恩·艾斯奎斯认为:教学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双边活动,不仅要看重结果,更要看重过程。课堂教学如果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无论怎样高明的教师也无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教育的奥秘不在于传授,而在激励、唤起和鼓舞。”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在各个环节激励学生,使他们产生内部驱动力。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给予期待或鼓励,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另外,开放性的答案能使学生人人都觉得“我能行”“我愿意尝试”,使学生感到教师对其信任与尊重,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例如,在学习“经度变化规律”时,教师鼓励学生观察经度图,总结判断东、西经的方法。有的学生说找零度经线;有的同学说在度数最小的那根经线上画“十”字,再利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也有的同学观察得到:经度越向哪个方向变大,就是该方向上的经度。每一种方法教师都给予客观积极的评价,学生受到鼓舞,士气很高,学习效果好。

四、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创建和谐师生关系

地理教学要“回归生活”,要将教学内容纳入学生与自然、社会、自我以及学生与文化的关系中。皮亚杰的知识结构理论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说,走进教室的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的,而是在日常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定的经验和观点。新课程也强调教育要“回归生活”,要将教学内容纳入学生与自然、社会、自我以及学生与文化的关系中。

而在教学中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对学生心理素养、思想品质和社会能力的形成,对教师工作的心情与成败得失,对实现预期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等有着很大的影响。新课程改革更要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利用融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心理气氛来促进地理教学的顺利进行。

地理学科特点范文第3篇

地理学的学科特点是:

综合性;区域性;方法的多样性;地理学是关于地球及其特征、居民和现象的学问。它是研究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空间差异与变化过程的学科体系,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部分。

地理学家在传统上被视为和地图学家同一类,认为两者都研究地名与数字。虽然很多地理学家都经历过地名学及地图学的训练,但两者都不是他们的关注重点。地理学家研究众多现象、过程、特征以及人类和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在空间及时间上的分布。因为空间及时间影响了多种主题例如经济、健康、气候、植物及动物,所以地理学是一个高度跨学科性的学科。

(来源:文章屋网 )

地理学科特点范文第4篇

    [ 关键词 ] 网络互动教学、教学平台、网络课堂、在线考试

    [正文]

    在深化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推进研究性学习的大背景下,我校于2005年申请立项了《构建网络互动平台?实践高中地理教学》课题,经过一年来的不懈努力,我们走过了由立项到建设,由开发到应用的实践历程,现已基本建成网络互动教学平台的所有主要模块,并组织班级进行多次实验教学和模拟。

    下面就平台的开发意义、搭建条件、主要功能、信息资源等方面进行具体介绍:

    一. 开发和使用地理平台的意义

    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学生在利用地理平台时可以拓宽接受地理知识的视野和途径,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体意识得到加强;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有利于学生协作学习的形成

    协作学习主要是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讨论、争论、甚至辩论,以此保持自己的知识,升华自己的认识。网络环境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学习的要点,利用网络调用信息资料,自由浏览,或者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相互交流形成共识,教师也可调用某一学生的资料进行点评,这样,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协作可在网络环境中实现,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提高教师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转变教学理念,以适应网络教育的发展

    高中地理学科的空间性,综合性和学科交叉性的特点决定了网络必将在地理教学中发挥巨大作用,因此地理教师在构建网络互动教学平台并利用它在实际教学中肯定能够取得一定的创新和突破。

    拓展校园网络的功能,提高网络利用率

    随着“校校通”工程的推进,我校校园网网络日趋完善,怎样提高网络的利用率,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这样避免使校园网只是学校“展览”的延伸成为一个花瓶摆设,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选择构建高中地理互动教学平台,就是要使校园网成为师生互动交流的舞台,是校园网不仅仅是一种通讯媒体,而成为一锅大家都来添菜加料的美味“石头汤”。从中我们将探索出网络与教学相结合的最佳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园网的功能,提高利用率。

    二.搭建平台的基本条件

    校园网络平台

    为了使地理平台能为所有师生共享使用,校园内的网络平台是必须的,最好是采用千兆以太网技术,以网络骨干交换机为核心,楼宇之间用光纤连接,这样整个校园的任何位置只要接上一个PC终端就可以使用地理平台来教学或学习,如果校园网络能与因特网连通,使用范围会更广。

    服务器

    为了提高对地理平台的访问速度和稳定性,必须有一至两台品牌服务器,最好能将互动网站和资源库分装在不同服务器上,此外服务器上也应有配套的软件系统,例如操作系统、WEB服务、FTP服务以及查毒杀毒软件等。

    网络教室及网络终端

    在结合地理课堂教学时,必须使用到连入校园网的微机教室,让学生能一生一机或两人一机,直接利用地理平台来进行网络互动课堂教学。此外在非课堂时间也必须有一定数量的PC终端供学生使用。

    三.地理平台简介

    地理平台的使用分为两种情况:实时和非实时。实时状态下可以进行课堂教学、考试、视频点播、在线聊天讨论等项目,非实时情况下可以完成除课堂教学和在线聊天以外的所有模块。下面我就介绍以下地理平台的主要功能:

    新闻和资源素材的浏览和下载

    新闻部分分为国内、国际和图片新闻三类,提供最新的地理学科相关新闻,让老师和同学们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消息,拓宽视野。素材部分更为丰富,如对中学生有益但教材中没有的大量地理相关的知识专题、记录片(如美国的国家地理视频)、课件、优秀课堂的录象、试卷等等,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的爱好和学习进度进行自由选择。

    网络考试系统

    包括网上自测和正规网络考试两种类型,系统具有自动组卷、时间控制、客观题自动判分,成绩分析等功能,此外从教师入口进入,还有题目录入、自主命题、题库管理、考生管理等辅助模块。

    视频点播系统

    视频点播(VOD)系统是网络教学中非常实用和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是学生在自学环境下使用,媒体采用ASF、WMV、RM、RMVB等流行格式,利用流媒体服务器进行后台管理和技术支撑,提供优质视频服务。

    网上课堂

    是实施网上互动教学的主要场所,教师和学生通过它实现课前、课后和课上的实时交流,完成教学的各个环节。

    BBS论坛

    一个自由发表的地方,学生在课堂或课下对学习内容、学习体会等进行交流和讨论,其中的主题可自由创建。

    其他系统

    地理平台除以上主要模块外,还有统计、电子教材、学生管理、成绩查询、资料管理等等辅助系统,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四.信息资源

    教育信息资源是信息化教学应用的关键部分,目前市场上有很多教育资源库类的产品,素材的量也很大,动辄就是多少个G,而且价格不扉。但其中真正能为我们一线教师所用的素材却不多,而且教材版本杂乱、垃圾素材多且更新不及时,所以本校教师自己制作或从网络上搜集的课件、声音、视频等素材就显得由为重要。

    地理平台就是用来作为地理学科进行网络互动教学的平台,所以相关的信息素材也是其重要的基础的组成部分,比如相关的图片、声音、视频、课件、文字资料、试卷、论文等等。怎样整理出齐全、适用、优质的信息素材?我们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些实施的方案和原则:

    标准化管理

    信息资源库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它是要通过长时间和广泛教师参与提供才能不断丰满完整,所以为了保证资源库的持续性,必须制定一套标准,如命名、素材分类、空间管理、课程管理都应有科学适用的标准规范,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有生命力。

    自主创作、网上收集与购买相结合

    在建设资源库时,应以自主制作与网上收集为主要渠道,在开发技术较难且价格不贵的情况下也可考虑购买。此外还可与同城市的其他兄弟学校交流合作、相互共享成果。

    评价体系 在教育信息资源的收集录用过程中,数量与质量要同时抓,所以必须建立一套完善合理公正的评价体系,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由学科教研组领导一支两至三名教师组成评价小组,小组成员中应该有技术人员和一线教师,对课件、视频等素材进行实用性、交互性、教育性、艺术性等各方面进行审查评定,这样就可以保证入库的资源件件优秀实用。

    培训与激励机制

    要想很好的实现地理平台的功能作用,其参与使用人员,也就是我们的教师必须深刻理解相关的教育理念、熟练的掌握多媒体素材处理与集成的技能、熟练的掌握平台的使用和管理方法、能够进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所以对教师的技术培训就不可缺了。我们培训的方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教育资源建设与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的综合使用等。

    此外相应的激励机制也要做好,精神上物质上都要考虑到,比如每年一次举行一届课件制作大赛对优胜者进行奖励,或组织一线教师参加一些相关的研讨会,对有突出贡献者可以申请教育行政部门颁发获奖证书或于职称评定挂钩等。这样会让更多的老师产生兴趣和动力。

地理学科特点范文第5篇

[ 关键词 ] 网络互动教学、教学平台、网络课堂、在线考试

[正文]

在深化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推进研究性学习的大背景下,我校于2005年申请立项了《构建网络互动平台?实践高中地理教学》课题,经过一年来的不懈努力,我们走过了由立项到建设,由开发到应用的实践历程,现已基本建成网络互动教学平台的所有主要模块,并组织班级进行多次实验教学和模拟。

下面就平台的开发意义、搭建条件、主要功能、信息资源等方面进行具体介绍:

一. 开发和使用地理平台的意义

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学生在利用地理平台时可以拓宽接受地理知识的视野和途径,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体意识得到加强;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有利于学生协作学习的形成

协作学习主要是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讨论、争论、甚至辩论,以此保持自己的知识,升华自己的认识。网络环境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学习的要点,利用网络调用信息资料,自由浏览,或者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相互交流形成共识,教师也可调用某一学生的资料进行点评,这样,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协作可在网络环境中实现,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提高教师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转变教学理念,以适应网络教育的发展

高中地理学科的空间性,综合性和学科交叉性的特点决定了网络必将在地理教学中发挥巨大作用,因此地理教师在构建网络互动教学平台并利用它在实际教学中肯定能够取得一定的创新和突破。

拓展校园网络的功能,提高网络利用率

随着“校校通”工程的推进,我校校园网网络日趋完善,怎样提高网络的利用率,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这样避免使校园网只是学校“展览”的延伸成为一个花瓶摆设,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选择构建高中地理互动教学平台,就是要使校园网成为师生互动交流的舞台,是校园网不仅仅是一种通讯媒体,而成为一锅大家都来添菜加料的美味“石头汤”。从中我们将探索出网络与教学相结合的最佳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园网的功能,提高利用率。

二.搭建平台的基本条件

校园网络平台

为了使地理平台能为所有师生共享使用,校园内的网络平台是必须的,最好是采用千兆以太网技术,以网络骨干交换机为核心,楼宇之间用光纤连接,这样整个校园的任何位置只要接上一个PC终端就可以使用地理平台来教学或学习,如果校园网络能与因特网连通,使用范围会更广。

服务器

为了提高对地理平台的访问速度和稳定性,必须有一至两台品牌服务器,最好能将互动网站和资源库分装在不同服务器上,此外服务器上也应有配套的软件系统,例如操作系统、WEB服务、FTP服务以及查毒杀毒软件等。

网络教室及网络终端

在结合地理课堂教学时,必须使用到连入校园网的微机教室,让学生能一生一机或两人一机,直接利用地理平台来进行网络互动课堂教学。此外在非课堂时间也必须有一定数量的PC终端供学生使用。

三.地理平台简介

地理平台的使用分为两种情况:实时和非实时。实时状态下可以进行课堂教学、考试、视频点播、在线聊天讨论等项目,非实时情况下可以完成除课堂教学和在线聊天以外的所有模块。下面我就介绍以下地理平台的主要功能:

新闻和资源素材的浏览和下载

新闻部分分为国内、国际和图片新闻三类,提供最新的地理学科相关新闻,让老师和同学们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消息,拓宽视野。素材部分更为丰富,如对中学生有益但教材中没有的大量地理相关的知识专题、记录片(如美国的国家地理视频)、课件、优秀课堂的录象、试卷等等,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的爱好和学习进度进行自由选择。

网络考试系统

包括网上自测和正规网络考试两种类型,系统具有自动组卷、时间控制、客观题自动判分,成绩分析等功能,此外从教师入口进入,还有题目录入、自主命题、题库管理、考生管理等辅助模块。

视频点播系统

视频点播(VOD)系统是网络教学中非常实用和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是学生在自学环境下使用,媒体采用ASF、WMV、RM、RMVB等流行格式,利用流媒体服务器进行后台管理和技术支撑,提供优质视频服务。

网上课堂

是实施网上互动教学的主要场所,教师和学生通过它实现课前、课后和课上的实时交流,完成教学的各个环节。

BBS论坛

一个自由发表的地方,学生在课堂或课下对学习内容、学习体会等进行交流和讨论,其中的主题可自由创建。

其他系统

地理平台除以上主要模块外,还有统计

、电子教材、学生管理、成绩查询、资料管理等等辅助系统,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四.信息资源

教育信息资源是信息化教学应用的关键部分,目前市场上有很多教育资源库类的产品,素材的量也很大,动辄就是多少个G,而且价格不扉。但其中真正能为我们一线教师所用的素材却不多,而且教材版本杂乱、垃圾素材多且更新不及时,所以本校教师自己制作或从网络上搜集的课件、声音、视频等素材就显得由为重要。

地理平台就是用来作为地理学科进行网络互动教学的平台,所以相关的信息素材也是其重要的基础的组成部分,比如相关的图片、声音、视频、课件、文字资料、试卷、论文等等。怎样整理出齐全、适用、优质的信息素材?我们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些实施的方案和原则:

标准化管理

信息资源库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它是要通过长时间和广泛教师参与提供才能不断丰满完整,所以为了保证资源库的持续性,必须制定一套标准,如命名、素材分类、空间管理、课程管理都应有科学适用的标准规范,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有生命力。

自主创作、网上收集与购买相结合

在建设资源库时,应以自主制作与网上收集为主要渠道,在开发技术较难且价格不贵的情况下也可考虑购买。此外还可与同城市的其他兄弟学校交流合作、相互共享成果。

评价体系 在教育信息资源的收集录用过程中,数量与质量要同时抓,所以必须建立一套完善合理公正的评价体系,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由学科教研组领导一支两至三名教师组成评价小组,小组成员中应该有技术人员和一线教师,对课件、视频等素材进行实用性、交互性、教育性、艺术性等各方面进行审查评定,这样就可以保证入库的资源件件优秀实用。

培训与激励机制

要想很好的实现地理平台的功能作用,其参与使用人员,也就是我们的教师必须深刻理解相关的教育理念、熟练的掌握多媒体素材处理与集成的技能、熟练的掌握平台的使用和管理方法、能够进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所以对教师的技术培训就不可缺了。我们培训的方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教育资源建设与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的综合使用等。

此外相应的激励机制也要做好,精神上物质上都要考虑到,比如每年一次举行一届课件制作大赛对优胜者进行奖励,或组织一线教师参加一些相关的研讨会,对有突出贡献者可以申请教育行政部门颁发获奖证书或于职称评定挂钩等。这样会让更多的老师产生兴趣和动力。

地理学科特点范文第6篇

1.设计理念先进――分类分阶,因材施策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选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地理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同时强调要认真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体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这种需要,有的是探索自然奥秘的需要,即“文化的地理”;有的是认识社会生活环境的需要,即“生活的地理”;有的则是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的需要,即“科学的地理”,每一种学习需要都是合理且需要教师、教材给予支持的。中图版高中地理教科书充分把握学生的多元需求,深刻领会这种教育新理念,并把它贯彻到教科书的编制中,满足了不同类型、不同基础、不同目标学生的地理学习需求,这种分类型分阶段、因材施策的理念不仅是两千多年前孔子教学理念的传承,完全符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神,也是中图版高中地理教科书的最大亮点。

2.设计方式科学――强化动手,提升能力

中图版高中地理教科书注重开展课题研究,提高学生多样化的能力,如终身学习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写作能力、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实践能力等。每节课正文前都用“探索”的方式提出与本节内容相关的问题设置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探究并解决问题。每节课后教材又用“案例研究”的形式丰富学生知识,对正文内容进行扩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非常符合高中新课程改革要求。因此,在设计教学时,可充分利用教科书这一特点,先安排学生预习或课堂自学,再对点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教师则起到答疑解惑、订正、补充和拓展的作用。这样的学习过程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如获取信息能力、阅读图表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等,实现由教师“教”到学生“学”的转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设计结构合理――主辅对照,互有补充

中图版高中地理教科书正文结构严谨,个性突出,其中包括文字系统、图像、图表、图文紧密结合,相得益彰。每章开头有一个课题,正文中除基本的文字和图表外,还安排了众多特色栏目,有“探索”、“学习指南”、“阅读材料”、“名词链接”、“讨论”、“活动”、“比较”、“案例研究”与“复习题”等。“探索”重在利用新鲜的内容冲击学生头脑,利用第一印象帮助学生接触、熟悉新情境,尽快导入新课;“名词链接”、“阅读”、“案例研究”侧重从科学层面进一步扩大知识面,了解背景知识以更好理解所学习内容;“学习指南”中既列出了学习要点,又包含学法指导。这种主辅对照的教材结构,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辅助内容对知识点进行二次加工吸收,使“教”的内容转化成学生“学”的内容,满足学生学习成长需求。

4.设计版式新颖――图文并茂、形象直观

中图版高中地理教科书有大量的图表、插图,类型多样、丰富多彩。从图像类型看,地图、地理示意?D、地理景观图、地理分布图、地理统计图、遥感影像、漫画等应有尽有。从原创角度讲,很多示意图设计得精致美观、极富创意和新意。大量插图的引入不仅“亮化”了教科书的形式,而且还活化了教科书内容,大大增强其使用功能。相比其它版本教科书,中图版教科书明显增加了插图数量、改变了插图形式、丰富了插图内容、密切了插图与文字的关系等,使其直观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更为突出,图文并茂、富有生机,学生理解起来非常直观。

中图版高中地理教科书与其它版本高中地理教学教科书互有长处、各有千秋,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也都是在高中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教科书编写的探索。与其它版本相比,中图版高中地理教科书更注重能力培养,更符合新课程标准下学生的认知规律,但对知识的处理还可以改进,如知识点较多、结论较多,但知识网络编制不够,在知识点的互相链接上有待提高,学科知识系统性有待完善;同时,材料、案例的更新速度还可以加快,新鲜时尚的话题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及时纳入教科书中。

二、中图版高中地理教科书的教学建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学地理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改变,更加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新的教学理念下,中图版高中地理教科书更符合这种趋势、理念,有着更多学生参与、实践、分析、讨论等主动学习的方式,更加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要最大化发挥本套教科书的价值,在教学实践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小组研讨,重视团队协作

中图版高中地理教科书设计的“探索”、“活动”、“阅读”、“案例研究”等版块是用于教师讲解正文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团队或小组的方式进行自我学习、合作学习的重要载体,要充分重视它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正确对待课堂上师生的地位,重视学生的收获及疑问,关注学生的发展。通过小组合作模式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在练习中的独立思考以及在遇见困难时学会及时主动寻求帮助。还可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每位学生意识到互帮互助的重要性,在同伴遇见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在自己遇见困难时不退缩、不逃避,主动解决问题。但同时,小组人数不宜过多,以5~6人为佳,人数过多不利于实践性课题的操作和培养每位学生的动手能力。

2.发挥教师作用,及时点拨指导

虽然中图版高中地理教科书内容丰富、知识全面,但也有不足之处。因此,教师不应局限于教科书,应有意识进行拓展,如依靠教师的教学经验,借助辅导资料和习题或者音像资料等给学生“加餐”,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扩展知识面。研究性学习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探索,但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也不能袖手旁观,放任自由,应注意检查进度。有些课题在学生的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根本差错或者其它问题,有些课题本身需要较长时间,教师应定期检查学生进度,以便监督学生认真实施课题和发现问题后及时得到指导。遇到难题后师生可以一起研究,一步步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努力,帮助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地理学科特点范文第7篇

学科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现高等教育发展核心问题的重要途径。高校的学科建设主要包括学科方向建设、学科梯队建设、基地建设和项目建设四个方面。其中,学科梯队建设主要是指具有高度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和实力雄厚的学科队伍建设;基地建设主要指具有鼓舞人心的创新氛围和具有设施先进的学科平台建设;项目建设主要指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和产出高质量创新性研究成果建设等。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高等教育发展滞后于中东部地区和沿海地区,围绕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对西部高校发展的要求。同时,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优越、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条件,加快发展旅游业是国家和西部民族地区自身发展必然要求。旅游学科建设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级人才、提供技术支撑而受到重视。在全面推进广西建设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的进程中,剖析桂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学科建设的具体做法,寻找差距,对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提升学科建设的质量与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一、立足学科平台建设,夯实学科发展基础

高校的学科建设一般是以学科带头人培养、学术梯队建设、科学研究等为核心内容,其中学科平台建设是学科带头人培养、学术梯队建设、科学研究的基础和重要的依托。旅游管理作为高等教育院校的学科或专业,在国外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期,我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目前,全国共有高、中等旅游院校(包括完全的旅游院校和只开设有旅游系或旅游专业的院校)1703所,其中高等院校762所。桂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学科发展始于1985年,是国内较早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始终把旅游管理平台建设放在学科建设的重要位置加以推动,学院充分利用国家、自治区及学校对平台建设优先发展政策和扶持政策,并基于旅游管理学科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视角进行建设,特别是充分利用广西建设旅游强区、桂林国际旅游品牌的影响以及旅游管理学科在对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进行相关平台申报与建设,得到了上级部门的支持。经过学校本文由收集整理与学院的长期建设,旅游管理获得了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广西重点学科、广西特色专业和优质专业、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中心、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广西旅游管理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改革试点等平台,旅游市场学教学团队被评为自治区教学团队,旅游市场学、旅游规划学、生态旅游学、饭店管理4门课程被列为自治区精品课程。平台建设为学科进一步发展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能量,进一步夯实了学科发展的基础,拓展了学科发展空间,使旅游管理学科建设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围绕核心专业延伸和学位点建设,拓展学科发展空间

学科是人类根据认识的逻辑对认知成果进行划分的结果,专业是高等教育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而设置的学业门类。一个学科可以对应不同专业,一个专业可以跨越不同学科。学科与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协作与竞争关系,竞争主要体现在学科与专业的建设目标、主要内容有所区别;协作集中体现在学科建设为专业建设提供有效支撑,专业建设促进学科建设水平提升。因此,加强专业建设是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内容。桂林理工大学自1985年进行旅游管理专业首届招生以来,始终把专业发展与学科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给予支持,在进行专业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依托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旅游管理学科的途径。由于在较长时间内只有一个专业独自发展,旅游管理学科发展和建设水平受到了限制。为了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一方面,学院进行了与旅游管理相关新专业申报及建设努力,先后申报获得了酒店管理、景观设计(原景观学)3个本科专业。酒店是旅游业最重要的中间联结点,酒店管理专业培养专门型人才,是对旅游管理综合人才培养的深化;景观设计专业适应旅游市场发展需要,侧重与对旅游景观设计与管理人才的培养。到目前为止,形成了以民族旅游为核心,旅游景观设计和生态旅游为拓展方向的学科体系,使旅游管理学科建设内容更加丰富。核心专业拓展进一步促进了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加强了学科与专业的融合与交流。另一方面,根据学校发展定位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最终发展成为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思路,桂林理工大学在核心专业拓展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学位点建设进行旅游管理学科建设。2000年申报获得了旅游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申报获得了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硕士学位授予权。旅游管理硕士学位点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旅游管理专业全国排名中处在较前的位置处。2009年桂林理工大学在申报博士建设单位时,将旅游管理学科列为重要的支撑学科之一进行建设。目前,根据国家对学位点建设的要求与本科专业目录调整意见,旅游管理由原来工商管理的二级学科调整为服务业管理的二级学科,进一步强化了旅游作为服务业龙头地位的学科支持。今后旅游管理学位点建设的重点是瞄准服务业管理一级学科,积极拓展具有西部特色,与旅游发展紧密相关的民族学和风景园林一级学科,形成以旅游管理硕士学位点为核心,相关性强的其他学位点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优势学位点建设群。民族学重点以民族旅游经济和民族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等为重要方向,立足培养民族地区具有经济学基础从事旅游及其他产业的高端人才;风景园林突出旅游景观设计特色,培养具有景观设计基础从事旅游景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与管理的高端人才。旅游管理学科点建设群形成及旅游管理博士学位点建设将会更进一步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拓展发展空间。

三、依托民族特色和理工科优势,凝练学科方向

学科建设突出特色是高校形成核心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然选择。学科要实现特色发展,必须确立主攻研究方向,突出重点,既能促进本学科领域向纵深发展,又能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与交叉。桂林理工大学处在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广西桂林市,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理、管、文、经、法、农7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其中理工科学科发展始终处在前列。同时,广西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旅游业不仅是广西的特色产业,也是广西的优势产业。旅游管理学科建设充分基于理工科的优势,紧紧依托地方民族特色鲜明的区位优势,特别是民族旅游发展的社会需求优势和学校理工科专业重技术、强逻辑的技术优势,以及多学科集中与交融发展的特点,在民族旅游研究、民族旅游经济发展、旅游规划设计、旅游景观设计、旅游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学科建设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旅游管理获得了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核心课程旅游市场学教学团队被评为自治区教学团队,旅游市场学、旅游规划学、生态旅游学、饭店管理4门课程被列为自治区精品课程。旅游管理学科依托民族特色和理工科优势凝练学科方向使其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占得了先机,学科方向确立与特色鲜明使学科优势更加集中,显著度更高,成为了桂林理工大学学科建设展示特色的重要方面。桂林理工大学2009年申报博士建设单位时,将旅游管理学科列为重要的支撑学科之一进行建设。

四、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切入点,全面提高学科发展实力

学科建设的关键是梯队建设,特别是学术带头人的培养。人才队伍建设是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保持学科发展活力的主要途径。引进和培养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桂林理工大学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支持下,旅游管理学科人才队伍的学历、职称、学缘和年龄结构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和优化。通过引进、培训(在岗培训和专业培训),现有专业教师42人,高级职称教师占59.5%,其中教授占16.7%;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97.6%,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21.4%(不包括在读博士5人)。师资队伍整体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15%以上。专业教师中有8人具有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证书和导游证,3人获得星级饭店评定员资格,3人为广西区景区评定委员会委员。在人才队伍建设的过程中,一是重视与知名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每年均选派优秀教师到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进行研修。二是为提高团队成员的国际交流能力和水平,十分重视国际交流,除鼓励教师赴国外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交流外,通过平台介绍和项目推动,引进国外优秀人才,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外高校做访问学者,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每年都要聘请具有专业背景的外籍教师1名加入团队。目前,学术团队中有5人具有半年以上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双语教师8人。三是广泛邀请国内外优秀专家来校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开拓团队成员的视野。四是要求专业教师利用各种机会到企业挂职锻炼,全面提高团队成员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引进、培养,形成了由学科带头人和博士为骨干的旅游管理学科团队,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学术梯队结构合理。大多教师都曾到过相关旅游企业中挂职或任职,具有旅游行业从业经历,对旅游相关行业的最新动态有较好把握。

五、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加强科学研究,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科学研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科学研究不仅影响高等教育发展,而且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旅游管理尽管是工商管理的一个二级学科,但它所面向的是一个大产业,几乎涉及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广西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区,旅游业不仅是广西的特色产业,也是广西的优势产业。2011年旅游收入达到1278万元,成为了广西第六大干亿元产业,旅游产业地位提升对旅游研究也提出了新要求。根据广西建设旅游强区需要,必须加大旅游研究力度,阐述旅游发展规律,解决或回答旅游产业发展中的相关问题。同时,桂林理工大学始终把科研团队建设、高级别科研项目申报及高水平科研成果取得作为评价学科建设成果的重要指标,进一步促进了科研发展。桂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学科具有办学时间长、学科基础扎实、多学科交融等特点和优势。多年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始终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把进行科学研究放在重要位置,制定政策鼓励老师紧密结合学科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组建科研团队,鼓励申报各类科研项目,全力支持科研项目完成。在学院经费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仍然对科研项目申报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给予奖励,并将完成一定的科研工作指标纳入年度工作考核中。围绕学科建设与科研发展,先后成立了5个研究院所和研究中心。依托建立的各类平台和成立的研究院所、中心,旅游学院41名老师自2005年先后获得了1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科基金项目,其中获得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是自设立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以来广西获得的2项);先后获得了自治区科技攻关、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基金等省部级课题29项;承担了地方政府、企业委托的各类课题60多项,近3年每年到位的科研经费均在400万元以上。科学研究为解决旅游管理学科领域的相关科学问题、回答政府关心的相关社会问题、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及产业发展的技术问题提供了研究成果支持,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通过科学研究又培养了一大批科研型的教学人才,促进了旅游管理学科人才队伍建设,奠定了学科建设水平提升的人才基础。

地理学科特点范文第8篇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 理工类大学学科建设 旅游管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C-0072-03

学科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现高等教育发展核心问题的重要途径。高校的学科建设主要包括学科方向建设、学科梯队建设、基地建设和项目建设四个方面。其中,学科梯队建设主要是指具有高度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和实力雄厚的学科队伍建设;基地建设主要指具有鼓舞人心的创新氛围和具有设施先进的学科平台建设;项目建设主要指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和产出高质量创新性研究成果建设等。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高等教育发展滞后于中东部地区和沿海地区,围绕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对西部高校发展的要求。同时,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优越、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条件,加快发展旅游业是国家和西部民族地区自身发展必然要求。旅游学科建设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级人才、提供技术支撑而受到重视。在全面推进广西建设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的进程中,剖析桂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学科建设的具体做法,寻找差距,对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提升学科建设的质量与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一、立足学科平台建设,夯实学科发展基础

高校的学科建设一般是以学科带头人培养、学术梯队建设、科学研究等为核心内容,其中学科平台建设是学科带头人培养、学术梯队建设、科学研究的基础和重要的依托。旅游管理作为高等教育院校的学科或专业,在国外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期,我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目前,全国共有高、中等旅游院校(包括完全的旅游院校和只开设有旅游系或旅游专业的院校)1703所,其中高等院校762所。桂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学科发展始于1985年,是国内较早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始终把旅游管理平台建设放在学科建设的重要位置加以推动,学院充分利用国家、自治区及学校对平台建设优先发展政策和扶持政策,并基于旅游管理学科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视角进行建设,特别是充分利用广西建设旅游强区、桂林国际旅游品牌的影响以及旅游管理学科在对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进行相关平台申报与建设,得到了上级部门的支持。经过学校与学院的长期建设,旅游管理获得了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广西重点学科、广西特色专业和优质专业、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中心、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广西旅游管理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改革试点等平台,旅游市场学教学团队被评为自治区教学团队,旅游市场学、旅游规划学、生态旅游学、饭店管理4门课程被列为自治区精品课程。平台建设为学科进一步发展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能量,进一步夯实了学科发展的基础,拓展了学科发展空间,使旅游管理学科建设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围绕核心专业延伸和学位点建设,拓展学科发展空间

学科是人类根据认识的逻辑对认知成果进行划分的结果,专业是高等教育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而设置的学业门类。一个学科可以对应不同专业,一个专业可以跨越不同学科。学科与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协作与竞争关系,竞争主要体现在学科与专业的建设目标、主要内容有所区别;协作集中体现在学科建设为专业建设提供有效支撑,专业建设促进学科建设水平提升。因此,加强专业建设是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内容。桂林理工大学自1985年进行旅游管理专业首届招生以来,始终把专业发展与学科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给予支持,在进行专业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依托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旅游管理学科的途径。由于在较长时间内只有一个专业独自发展,旅游管理学科发展和建设水平受到了限制。为了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一方面,学院进行了与旅游管理相关新专业申报及建设努力,先后申报获得了酒店管理、景观设计(原景观学)3个本科专业。酒店是旅游业最重要的中间联结点,酒店管理专业培养专门型人才,是对旅游管理综合人才培养的深化;景观设计专业适应旅游市场发展需要,侧重与对旅游景观设计与管理人才的培养。到目前为止,形成了以民族旅游为核心,旅游景观设计和生态旅游为拓展方向的学科体系,使旅游管理学科建设内容更加丰富。核心专业拓展进一步促进了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加强了学科与专业的融合与交流。另一方面,根据学校发展定位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最终发展成为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思路,桂林理工大学在核心专业拓展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学位点建设进行旅游管理学科建设。2000年申报获得了旅游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申报获得了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硕士学位授予权。旅游管理硕士学位点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旅游管理专业全国排名中处在较前的位置处。2009年桂林理工大学在申报博士建设单位时,将旅游管理学科列为重要的支撑学科之一进行建设。目前,根据国家对学位点建设的要求与本科专业目录调整意见,旅游管理由原来工商管理的二级学科调整为服务业管理的二级学科,进一步强化了旅游作为服务业龙头地位的学科支持。今后旅游管理学位点建设的重点是瞄准服务业管理一级学科,积极拓展具有西部特色,与旅游发展紧密相关的民族学和风景园林一级学科,形成以旅游管理硕士学位点为核心,相关性强的其他学位点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优势学位点建设群。民族学重点以民族旅游经济和民族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等为重要方向,立足培养民族地区具有经济学基础从事旅游及其他产业的高端人才;风景园林突出旅游景观设计特色,培养具有景观设计基础从事旅游景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与管理的高端人才。旅游管理学科点建设群形成及旅游管理博士学位点建设将会更进一步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拓展发展空间。

三、依托民族特色和理工科优势,凝练学科方向

学科建设突出特色是高校形成核心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然选择。学科要实现特色发展,必须确立主攻研究方向,突出重点,既能促进本学科领域向纵深发展,又能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与交叉。桂林理工大学处在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广西桂林市,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理、管、文、经、法、农7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其中理工科学科发展始终处在前列。同时,广西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旅游业不仅是广西的特色产业,也是广西的优势产业。旅游管理学科建设充分基于理工科的优势,紧紧依托地方民族特色鲜明的区位优势,特别是民族旅游发展的社会需求优势和学校理工科专业重技术、强逻辑的技术优势,以及多学科集中与交融发展的特点,在民族旅游研究、民族旅游经济发展、旅游规划设计、旅游景观设计、旅游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学科建设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旅游管理获得了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核心课程旅游市场学教学团队被评为自治区教学团队,旅游市场学、旅游规划学、生态旅游学、饭店管理4门课程被列为自治区精品课程。旅游管理学科依托民族特色和理工科优势凝练学科方向使其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占得了先机,学科方向确立与特色鲜明使学科优势更加集中,显著度更高,成为了桂林理工大学学科建设展示特色的重要方面。桂林理工大学2009年申报博士建设单位时,将旅游管理学科列为重要的支撑学科之一进行建设。

四、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切入点,全面提高学科发展实力

学科建设的关键是梯队建设,特别是学术带头人的培养。人才队伍建设是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保持学科发展活力的主要途径。引进和培养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桂林理工大学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支持下,旅游管理学科人才队伍的学历、职称、学缘和年龄结构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和优化。通过引进、培训(在岗培训和专业培训),现有专业教师42人,高级职称教师占59.5%,其中教授占16.7%;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97.6%,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21.4%(不包括在读博士5人)。师资队伍整体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15%以上。专业教师中有8人具有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证书和导游证,3人获得星级饭店评定员资格,3人为广西区景区评定委员会委员。在人才队伍建设的过程中,一是重视与知名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每年均选派优秀教师到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进行研修。二是为提高团队成员的国际交流能力和水平,十分重视国际交流,除鼓励教师赴国外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交流外,通过平台介绍和项目推动,引进国外优秀人才,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外高校做访问学者,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每年都要聘请具有专业背景的外籍教师1名加入团队。目前,学术团队中有5人具有半年以上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双语教师8人。三是广泛邀请国内外优秀专家来校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开拓团队成员的视野。四是要求专业教师利用各种机会到企业挂职锻炼,全面提高团队成员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引进、培养,形成了由学科带头人和博士为骨干的旅游管理学科团队,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学术梯队结构合理。大多教师都曾到过相关旅游企业中挂职或任职,具有旅游行业从业经历,对旅游相关行业的最新动态有较好把握。

五、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加强科学研究,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科学研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科学研究不仅影响高等教育发展,而且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旅游管理尽管是工商管理的一个二级学科,但它所面向的是一个大产业,几乎涉及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广西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区,旅游业不仅是广西的特色产业,也是广西的优势产业。2011年旅游收入达到1278万元,成为了广西第六大干亿元产业,旅游产业地位提升对旅游研究也提出了新要求。根据广西建设旅游强区需要,必须加大旅游研究力度,阐述旅游发展规律,解决或回答旅游产业发展中的相关问题。同时,桂林理工大学始终把科研团队建设、高级别科研项目申报及高水平科研成果取得作为评价学科建设成果的重要指标,进一步促进了科研发展。桂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学科具有办学时间长、学科基础扎实、多学科交融等特点和优势。多年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始终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把进行科学研究放在重要位置,制定政策鼓励老师紧密结合学科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组建科研团队,鼓励申报各类科研项目,全力支持科研项目完成。在学院经费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仍然对科研项目申报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给予奖励,并将完成一定的科研工作指标纳入年度工作考核中。围绕学科建设与科研发展,先后成立了5个研究院所和研究中心。依托建立的各类平台和成立的研究院所、中心,旅游学院41名老师自2005年先后获得了1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科基金项目,其中获得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是自设立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以来广西获得的2项);先后获得了自治区科技攻关、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基金等省部级课题29项;承担了地方政府、企业委托的各类课题60多项,近3年每年到位的科研经费均在400万元以上。科学研究为解决旅游管理学科领域的相关科学问题、回答政府关心的相关社会问题、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及产业发展的技术问题提供了研究成果支持,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通过科学研究又培养了一大批科研型的教学人才,促进了旅游管理学科人才队伍建设,奠定了学科建设水平提升的人才基础。

六、结语

地理学科特点范文第9篇

    【关键词】社会空间/空间转向/地方主义

    【正文】

    关于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和科学知识,人们一直是奉行普遍主义的观念在客观本体论、方法论和逻辑结构上探讨它们的普遍价值意义。但在最近的10多年中,随着在众多学术话语中空间转向的明显出现,空间和地点问题也成了科学和科学知识社会研究关注的焦点。在“科学知识社会学”这一标签下,许多学者不仅研究了科学实践的地理特征,而且分析了科学知识的空间特质。本文就是要考察科学知识话语空间转向的文化背景,展示在这一转向过程中有关科学知识空间化研究的进展情况,并就科学地理学作出相关的评论。

    一

    科学知识话语的空间转向与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理论、哲学等学术领域对文化生活中的空间特质的重视密切相关,这里将首先简略考察一下一般学术话语空间转向的情况。

    (1)空间化的历史  关于历史空间化的问题是随着法国后结构主义学者福柯(M.Foucault)的写作开始的。在福柯看来,空间、知识和权力问题乃是建构历史的核心问题。他反对对历史做线性的目的论的解释,而是非常强调历史的非连续性和中断性。他集中地对规范的理性观念进行了颠覆,并表明规范的理性观念在历史上都是偶然的。因此,福柯把知识当作是权力的形式,并把自己关心的问题转到社会中权力的地点性、特殊性和情境性运行上,因为他坚信权力的分析就是空间的分析。他指出:“知识一旦按照区域、领地、移植、置换、过度来加以分析,人们就会捕捉到知识作为权力形式和传播权力效应的过程。”〔1〕

    福柯在这里已将空间概念坚固地植入了文化的探讨中。在此基础上,萨伊德(E.Said)根据“思想和理论处于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从一种情境到另一种情境、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的旅行之中”这样一个简单事实出发,提出了所谓“旅行理论”〔2〕。不过,在萨伊德这里,知识的转移过程绝不仅仅是复制,还包含着改造,因为循环和转译是相互构成的,思想和理论只有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才能获得把握,知识是时间和地点的产物。他承认福柯在性的、处罚的和收容所的历史中对权力或知识的描述,但他认为福柯的权力概念走的太远,使其普遍化了。萨伊德集中考察了文化与帝国主义的问题,并将自己的考察看作是一种对历史经验的地理学探索。这一点明显地体现在他的《东方主义》一书中,在该书中他解读了“东方”观念的形成过程,认为它是在后启蒙时期西方人在政治、文化、军事、意识形态和虚构意义上的多重创造的结果。

    (2)本土化的文化 随着福柯和萨伊德等人的历史写作的问世,一些社会和人类学理论家也开始展示了他们的本土化策略,使空间性概念进入了对社会生活和文化意义的探讨中。这些学者主要包括格尔茨(C.Geertz)、高夫曼(E.Goffman)、吉登斯(A.Giddens)和莱菲布勒(H.Lefebvre)等人,他们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了文化本土化的研究。

    格尔茨的大部分人类学研究都是致力于对理解的理解,具有强烈的本土主义倾向。这种企图可以从他在1981年在耶鲁大学法律学院以“地方知识:比较视野中的事实和法律”为题的演讲看出。他反对被接受的司法智慧具有普遍意义的看法,认为法律和人种学只是地点的技艺或知识,它们在空间、时间、阶级、问题等方面都具有地方性特点。例如,巴厘(印度尼西亚)、伊斯兰、印度等的司法系统就有相当大的差异。

    高夫曼的符号互动理论也强调了地点在构造社会互动中的作用。在他看来,日常生活中共同在场的关键作用与人体的空间性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有利于人群集合的情境,如集会、社会场合、非正式见面等,能为人们提供进行具有结构意义交流的动因。诸如工地、体育场、聚餐会、舞池以及实验室、大学和研究小组等等集合地点都是共同在场和集中交往并进行符号互动的竞技场。

    与高夫曼有所不同,吉登斯在其社会学理论中考虑到日常生活的常规化,把人看作是在不同互动地点或环境中处理事务的动因,不同的互动地点或环境常常使人们进行分区以有利于常规的社会实践。这种对分区的强调使吉登斯卷入了在各种社会生活规模上的从国际到国内的一般区域化分析方法。他认为,空间并不是沿着社会群聚形成的虚空维度,而是按照它被互动系统的包容来考虑的社会空间。

    对于这些话语,地理学家们表示了巨大的热诚。他们表明,任何社会理论都必然以不同的分析方式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时空构造问题。在他们看来,尽管物理空间似乎相对恒定,但社会空间却是一种人类的建构,空间是被生产的或被占据的空间,因此空间结构是以一种微弱但却重要的构造方式与社会关系或社会中的权力关系相联系的。正因如此,地理学家莱菲布勒在《空间的生产》一书中指出:“作为一种社会产物,空间性是随着时间的变化持续得到增强或被再生产的……空间性和时间性,人文地理和人类历史都在复杂的社会过程里相交叉,创造出永恒的深化的历史的空间结果或社会生活的时空构型,并赋予巨大社会发展运动和日常活动再生实践以形式。因此,空间的生产(和历史的创造)可以被描述成为是社会行动和社会关系的手段和结果。”〔3〕

    (3)情境化的理性  哲学话语的空间转向来源于许多不同学者的写作。卡塞(E·Casey)的《重回地点》对“我们占据的地点”进行了哲学的考察,因为地点有不同的表现,如具体定位、居住点、建筑环境、荒地和实验场地等,而这些往往与我们做什么和怎样定位自己有关。对于卡塞来说,只有通过这种对地点的考察,我们才能够了解自己的生活地点是处于怎样的迷失景况。

    泰勒(Ch.Taylor )在《自我的根源》一书中抓住了现代人经常经历的“空间迷向”,发现现代人自我的分割与人们在所谓“道德空间”(当然也是一种社会空间)里寻求权力、自我、美德和理性探索定位的限制有重要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麦克英特(A.MacIntyre )注意到自我、美德和理性探索的定位与环境有着广泛的联系,因为我们不能独立于意向来规定行为,也不能独立于构成意向的环境规定意向。他认为某种理性断言只是就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在哲学和伦理探索的发展中相应于超越特定时代的实践推理和评价标准才是有用的。自然科学的优秀理论之所以为人们所接受,不是因为它们满足了任何超验标准的要求,而是因为它们超出了先驱乾的理论,因此被证明是正确的。当代自然科学确立了自然科学的历史,也重建和定位了哲学和伦理探索的历史。这里,麦克英特并没有更深入地探讨自然科学知识的空间问题,只是想强调地点实践的伦理和政治意义,诸如权力、公正和福利等所谓普遍性的道德原则只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才具有发言权,实践理性总是地点化的理性。

    沃特斯托夫(N.Wolterstorff)也以类似的方法讨论了理性的本质。他认为相信某事为如此的原因必然会因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同,理性的边界要经历根本的历史的变迁,就象存在理性历史学一样,也存在一种理性地理学。理性的变化依赖于人们所处历史的、社会的、个人的背景,即社会空间,理性只有针对特定的人和特定的情境才好测度,理性总是情境化的理性。

    哈拉维(D.Haraway )通过“定位的理性”重新评价了客观性的概念。他抛弃了客观性与无地点性同一的观点,将客观性同特殊性、部分性、地点性和情境性联系起来,提出了所谓的“社会空间的定位”观念。他认为必须恢复对形象化的科学依赖。在传统意义上,形象化是用来对认知主体与探索客体的隔离,但实际上形象化总是具体化的,因而总是地点化的。因此,所谓客观性就是具有限制性的地点,就是情境化的知识,客观性与地点的具体化和被占据的社会空间存在内在的联系。

    上述这些学者都广泛地涉及到了认知的定位、历史环境和社会背景,使地点问题进入了学术的对话中,并由此选择了诸如情境、社会空间、环境等作为自己的学术语言。尽管他们很少去关注自然科学与空间的关系,但这种学术话语的空间转向却注定要使人们去讨论科学的地理空间问题。

    二

    就自然科学发展而言,传统科学史家、科学学家和科学社会学家都主要是根据科学家人数、数量的多少注意到了科学中心的地理转移问题,即近代以来科学中心先后出现了从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四次较大规模的空间迁移。但是,对于这种现象的一般宏观考察,并不意味着真正科学知识话语的空间转向,因为它仍然是基于科学理性普遍原则进行探讨的。

    对于前面一般历史、文化、理性空间化概念是否适合于自然科学知识的空间解释这一问题,人们一直心存疑虑,因为客观性、内在逻辑性、普遍理性等长期以来被看作是考察科学和科学知识的最基本的信条。但自7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知识社会学对科学知识的社会原因的探讨以及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和哲学话语的空间转向,人们逐渐注意到科学知识的空间分析有着广阔的天地。

    (1)科学风格的区域化问题  尽管人们探讨科学区域化问题只是最近的事情,但科学风格在不同区域上的不同表现却很早就得到了科学史家和科学社会学家的承认。这是因为在科学内部不同的民族空间往往执行不同的科学制度安排。但这也只是反映了不同地区的社会、政治和宗教信仰的不同。因此,似乎仍有必要比较一下不同区域对一些关键科学理论(如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接受情况。在这方面,格里克(Th.Glick)考察了达尔文主义在中国、日本和挪威等国家的区域渗透,注意到达尔文进化论在这些不同的地点遇到了不同哲学的、宗教的和社会的反应。而古德曼(D.Goodman)于1991 年出版的《科学欧洲的兴起》一书则收集了多篇论文,比较了不同国家不同时间的科学发展,以显示不同社会的、政治的和智力的条件对科学的影响,特别是把从15—17世纪伊比利亚、意大利、中心欧洲、法国和苏格兰的科学传统作为研究的主题。他认为促进欧洲科学发展的关键原因在于城市化的水平、众多民族国家的竞争和城镇规则的寡头政治本质,正是政治权威的多重中心和无数个自主的城市中心培育了与初生的欧洲科学密切联系的竞争机制、资本主义制度和商业发展。

    但是,详述不同制度、政治、宗教和社会因素的科学输入并不等于对地方主义理解科学事业的完全展示。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科学陈述的认知内容是否是以科学研究的民族风格为条件的?这个问题在尼克尔森(M.Nicolson)那里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他坚持认为,尽管现代科学具有国际主义的特征,但植物生态学研究由于不同的地区风格而呈现出了极大的差异。法国生态学家布劳恩—布兰凯特的系统仅仅是基于植物种类构成,而克莱门特的分类则来自植物生理学和植物形态学。但这种生态学的生态解释并不能说明两种分类系统更为广泛的差异,特别是克莱门特的生态单元为什么是具体的有机论的,而布劳恩—布兰凯特的生态单元又为什么是抽象的问题。而且,使用生态建构论模式也难以解释来自英国和俄国生态学的反证。于是,尼克尔森转向了背景因素,“以表明植物学共同体的思想……是在社会背景中建构和由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共同体的内外社会目的构造起来的。”〔4〕他解释说, 克莱门特不喜欢将植物系统进行过度的分割,这反映出了美国中西部科学的学院背景,在那里克莱门特曾经致力于农场主、林务员和放牧者的问题和依赖演绎的植物学规律进行标准化耕作的研究工作。这样的背景与法国纯粹科学的传统是截然不同的。如此,不同地区的科学风格便进入了科学知识的认知内容中。

    当然,科学风格的区域化也表现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上。康里(Y.Conry)、特克莱(A.Thackray)、英克斯特(I.Inkster)、莫雷尔(J.Morrell)等在这方面都做了不少研究,特别是夏平(S.Shapin )等人详尽地考察英国的布里斯托尔、爱丁堡、纽卡斯尔、约克郡和伦敦等地的不同科学风格。例如,成立于1832年的爱丁堡哲学学会乃是资产阶级需要的产儿;当在1820—1860年期间经济出现了衰退时,布里斯托尔的科学制度却培育了无实用性的科学学科,这反映出了人们对地方社会精英的信任;纽卡斯尔的一些重要科学制度的特征与该市不信奉国教的亚社会结构有关,特别是其中地质和多种工艺学会有意地远离“谦逊”的科学传统,而赞同实践的有用性。所有这些都显示出了科学文化的区域特征。

    (2)科学现场的社会空间问题  科学现场就是特定类型的共同在场的地点或场所,主要包括制度、会议、科学学会、野外场地、实验室空间等。不同的社会关系成了这些空间的特性,它们与科学知识产品有着重要的关系。而实验室空间是学者们特别重视的考察对象。

    17世纪以来近代科学是随着系统实验的建立而兴起的。夏平正是通过对实验的历史考察而追问科学事业的基本空间问题:“我想要知道实验科学是从何处做起的。在什么样的物理的和社会的环境中进行?谁出席实验知识生产和评价的现场?他们在物理的和社会的空间中是怎样的排列?接近这些地方的条件是什么?如何处理跨越门槛的问题?”〔5〕为了解答这些问题,他考察了科学探索的物理和社会环境与其产品在知识地图上的位置之间的联系之网,认为实验工作的物理和符号定位是限定科学家共同体范围、控制实验话语、在公众意义上确保这种地点生产的知识可靠和可信的途径。这里的地理话语既涉及到了物质的空间,又有隐喻的空间。夏平的科学史研究大量地使用了高夫曼和吉登斯社会学的互动论符号,并表明科学知识的生产及其特征、条件和内容都是内在地空间组织的活动。

    夏平进一步表明,实验室空间是一种对现有的公共和私人空间的领地和有关空间适当使用的既有规定重安排的新型空间。他通过考察玻意耳、皇家学会和胡克的实验现场,说明了跨越知识空间门槛虽是非正式的但却是严格仔细的。在实际的实验现场,那些操作和照管仪器的操作员、助手和管理人员与那些通过解释来制造知识的科学家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差别,前者是无形的参与者,后者是积极的知识生产者。同时,进行“难处性”实验的私人空间(私人实验室)所体现的社会关系不同于进行“夸耀性”实验的公众空间(皇家学会)所体现的社会关系。但从私人圈子到公众话语的循环则影响着实验知识的建构,一种知识只有进入社会后,这种知识的生产过程才算是完整的。

    实验科学的空间扩散要求在不同地点进行有效的社会再生产。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集中体现在夏平和夏费尔(S.Schaffer)对17世纪实验生活的考察上。他们主要关心的是17世纪实验设备,特别是玻意耳真空泵的复制,并表明:“复制是实验科学中事实生产的基本方法。”〔6〕依此来看,玻意耳的科学陈述应该在不同地点通过复制而获得实验上的重复。这样,问题转成了何时获得这种适当的复制?实验者又怎样才能保证他们成功地再生产出玻意耳的设备,并证实他的科学发现?在夏平等看来,唯一的途径就是把玻意耳发现的现象作为实验者自己设备的标度,能够“生产”这种现象就意味着一种新的设备制造成功了,因此,任何一个实验者在断定自己的设备是否运行良好时,首先要接受玻意耳的现象。这种循环说明,科学陈述的试验要求不同地点科学共同体内外的实验空间的再生产。

    当然,对实验室生活的空间分析不仅仅局限于科学革命时期。许多科学知识社会学家都坚信列维—斯特劳斯的命题,即空间构型是社会结构的突出表象。西里尔(B.Hillier)和彭(A.Penn )集中对现代研究实验室进行了考察。他们比较了两类实验室——大型公共机构和学术机构的开放空间结构,认为它们具有不同的布局构型,而不同的实验室空间布局影响着生产科学知识的边界的强弱程度。当然,高夫曼式的前置和后置区域、公共和私人空间的差异通过一般的实验纲领则要经历许多迂回曲折。在这方面,古丁(D.Gooding )描述了法拉第从皇家学会的基本实验到他的公共演示实验的曲折过程,柯林斯(M.Collins )则就现代核工业的公共实验进行了研究,并注意到演示是相当有效的,因为公开的清晰展示可以消除科学家的“不适宜的技巧”,并使科学家们捕捉到从私人空间到公共空间循环的意想不到的细节。

    在科学知识社会学家那里,有了实验室生活对地点依赖的命题,在实验室里生产的科学知识就必然被描绘成为地方性知识的形式。罗斯(J.Rouse )批判了海德格尔关于真正的“理论表象是不因局部情境不同而有差异”的断言,认为科学理论与地方性的实验室文化、特定的“技术诀窍”和适宜技术的现场便利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指出:“科学理论基本上是一种地方性的知识,并体现在为了应用而不能充分抽象为理论和无背景的规则的实践里。所谓仪器设备和利用它们建立的微观世界都是科学陈述的近似参照物。更进一步说,科学家的知识依赖于他们进行设计的知识技巧。”〔7〕因此, 科学知识超越实验室空间的转移并不能按照普遍合理的知识陈述的区域例示来加以理解,而必须按照一种地方性知识适合于创造另一种地方性知识来进行认识。这样,我们所经历的知识变迁就成了从一种地方性知识到另一种地方性知识,这当然不是不同物质空间之间的跨越,而是在某种社会空间之间的转移,因为科学陈述是在一个所谓“修辞空间”里建立起来的。在这里,罗斯在自己的探索中找到了福柯的空间和知识的历史追问,因为实验室现象的制造和操作乃是整个现代社会中权力关系之网的一个组成部分。实验室空间的组群、分配、分立和隔离都与权力和知识的空间组织存在内在的联系,所谓长凳空间、消毒空间、储藏空间、辐射区域等等则都是实验室内部的典型空间分工,都是实验科学的绝对必需条件。总之,在罗斯看来,地方性的实验室现场就是通过实验者的地方性的实践诀窍建构科学经验特质的地点。

    上面的分析实际上显示出了休谟归纳问题的空间化趋向。我们知道,休谟只是意识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逻辑归纳问题,而当代科学知识社会学家们则对在地方意义上生产的“不可嵌入”的科学知识的理所当然的普遍化提出了质疑。正是这种质疑推动了整个科学知识话语的空间转向。

    三

    随着人们对科学风格和科学现场的空间分析的增多,本来是属于传统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空间和地点问题一下子触及到了科学知识社会学所关注的各个方面。于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传统开始大量地进入了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人们由此期盼着一门真正的科学地理学的诞生。

    (1)科学地理学研究的兴起  “科学地理学”一词首先出现在多恩(H.Dorn)于1991年出版的《科学地理学》一书里。多恩这部着作的目的在于超越传统科学史家对科学说明的逻辑、科学内部的理论争论和哲学推测的盛衰等的强调,试图使科学实践在其物理环境的物质背景中得以“本土化”。他从“土壤、气候、水文和地形起伏……以及人口波动、地区纬度和耕地、干旷草原与沙漠的差别”中“发现”了科学事业的“决定性”力量。[8]他坚持诸如托恩比、 亨亭顿和辛普尔等环境主义者对对环境条件的信仰,对从古代锡兰(斯里兰卡的旧称)和古代中国的水利文化开始,跨越大西洋到马雅和阿兹台克文明进行了详说的研究,认为这些社会的科学实践明显不同于古希腊“雨水的非中心的”科学传统。因此,在伊斯兰世界、中世纪欧洲、维多利亚式的美洲,从天文学到植物学的科学努力都可以被看作是服务于农业经济需要的结果。在多恩看来,水利的社会组织是揭开科学在地理上不平衡分布之谜的关键因素。

    显然,多恩的科学地理学与生态建构主义是同义的,即他优先考虑的是物质环境因素对科学知识生产的影响,受到了“地理决定论”的强烈影响。于是,一些科学知识社会学家便从自己对空间的社会理解出发,扩大了科学地理学研究的视野。1991年英国的《背景中的科学》杂志以“知识的地点:空间环境及其与知识生产的关系”为题发表了一个专集,显示出了科学地理学研究的扩大。这标志着科学知识空间话语的真正转向。传统思想家只是把地点因素看作一种解释角色,直到目前他们还只是顺便解释一下科学对普遍客观性的偏离。换言之,空间性在科学陈述中的作用仅仅是一种地点性反常。但是,正如奥皮尔(A.Ophir )和夏平所澄清的,现在应该从诸如迪尔凯姆的社会地志学、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学、库恩的范式科学和高夫曼的符号互动论等一系列经验和理论研究中发展一种流行的地方主义流派,以对知识地点及其在科学本体论和科学认识论的讨论中的作用进行集中的考察。由此,科学地理学的研究开始普遍推动起来。到1994年3月, 英国科学史学会以“制作空间:科学历史中的本土议题”为内容再次组织会议讨论科学空间化问题。这次会议表明,人们研究科学知识的地理学问题已经不再限于科学文化本身的背景,而是扩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国家、民族等更大的背景下来进行。

    (2)科学地理学研究的议题  目前科学知识社会学家的科学地理学研究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主要有:

    围绕学科、实验室、科学学会、建筑构型、特权地点和空间性与表象性的边界建构,研究科学知识的地点特性与地方情境、空间环境在实验知识生产中的作用、科学信息不平衡分配的意义、科学思想及其相关的仪器发明的扩散轨迹、实验室空间管理、科学经验知识从专家空间向公众空间传达过程显示出的权力关系;

    科学亚文化的政治和地形空间、科学文化再生产的地点制度和政策、帝国科学与殖民科学的问题等,特别是科学约定的政治地形学问题,主要研究在不同地方环境中政府资金支持科学研究的不同模式,以及不同地点的政治因素对科学事业的实际影响,科学约定因此形成的不同地形表征等;

    科学空间编年史、科学文化地理学等的问题,主要研究各个地方科学的沿革,以及不同地理空间的科学特色等。

    (3)科学地理学研究的评价  科学地理学研究虽然在较大规模的范围内展开了,但它并不是没有问题的。最为明显的就是,科学地理学作为一种地方主义的研究倾向在进入科学史家和科学社会学家的视野后却得到整体上的相对主义曲解,因为他们大部分人的认识论偏好是来自爱丁堡科学知识社会学学派“强纲领”坚持的相对主义程式,主要强调科学认知之地方信用的背景或基础。但是,这样的科学知识观并不是必然的逻辑结果,因为在正当信用的相对性与超越真理本质概念的相对主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且,在这种相对主义的旗帜下,科学知识社会学家们为批判普遍主义的科学观念而坚持社会化的空间概念,虽然避免了“地理决定论”的麻烦,但由于过分强调社会因素对科学知识生产的影响,却又滑入了“社会决定论”的泥潭。因为社会因素经常是变动不居的,随意性和偶然性很大,所以科学地理学的研究必然否定科学的普遍性。而在科学史上,多数实验方法和科学理论都已经被证明是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另外,科学地理学研究者多数都使用经验性的方法,这使他们的理论往往出入很大,他们构造的社会空间概念往往因强调的社会因素不同而有较大的分歧。这是他们经常遭到批评的主要方面。因此,如果说绝对的普遍主义有其偏颇之处的话,那么,绝对的“地方主义”或“特殊主义”同样不能对科学和科学知识获得完整的理解。

    这种被称为“地方主义”的科学地理学还有诸多不足,尚需一定时日的完善,但对我们仍然有着莫大的启示。对科学和科学知识进行如此广泛的地理学研究考察的确有助于人们去认知科学的地方、区域和民族特征。就学术意义讲,这种研究确实改变了过去科学社会学家和科学史家优先考虑时间和历史,而把空间和地理问题看作是科学行动的稳定背景和情境的传统,从而将空间作为科学行动或科学知识生产的一个变量来进行研究扩大了社会学研究的视野。在实践层面上,科学地理学研究也可以帮助人们根据不同地方的情形施以不同地方科学政策,并促使不同地方的科学家进行适合于本土的科学研究,获得促进本土文明进步的科学知识。今天,当我们在大唱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教兴国战歌的时候,不妨从科学地理学的视角来研究一下中国作为一个特殊的地域如何立足本国国情来促进自己科学的繁荣,并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兴国、国兴科技模式,那不也是非常有益的事情吗?

    【参考文献】

    〔1〕M.Foucault. Power 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Other Writtings, 1972—1977, Harvester Press, 1980,69.

    〔2〕E.Said."Travelling theory", in The Word,  the Textand the Critic ,Vintage,1991,226.

    〔3〕H.Lev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Blackwell, 1991,9.

    〔4 〕M. Nicolson. "National styles, divergent classif-ications: a comparative case study from the history of Frenchand American plant ecology", Knowledge and Society, 1989,8 , 174(139-186).

    〔5〕S.Shapin. "The house of experiment in seventeenth -century England", Isis, 1988, 79, 373(373 - 404).

    〔6〕S.Shapin and S. Schaffer. Liviathan and the Air-  pump: Hobbes, Boyle,  and the Experiment Life,  PrinCETonUniversity Press, 1985, 225.

地理学科特点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社会空间/空间转向/地方主义

【正文】

关于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和科学知识,人们一直是奉行普遍主义的观念在客观本体论、方法论和逻辑结构上探讨它们的普遍价值意义。但在最近的10多年中,随着在众多学术话语中空间转向的明显出现,空间和地点问题也成了科学和科学知识社会研究关注的焦点。在“科学知识社会学”这一标签下,许多学者不仅研究了科学实践的地理特征,而且分析了科学知识的空间特质。本文就是要考察科学知识话语空间转向的文化背景,展示在这一转向过程中有关科学知识空间化研究的进展情况,并就科学地理学作出相关的评论。

科学知识话语的空间转向与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理论、哲学等学术领域对文化生活中的空间特质的重视密切相关,这里将首先简略考察一下一般学术话语空间转向的情况。

(1)空间化的历史关于历史空间化的问题是随着法国后结构主义学者福柯(M.Foucault)的写作开始的。在福柯看来,空间、知识和权力问题乃是建构历史的核心问题。他反对对历史做线性的目的论的解释,而是非常强调历史的非连续性和中断性。他集中地对规范的理性观念进行了颠覆,并表明规范的理性观念在历史上都是偶然的。因此,福柯把知识当作是权力的形式,并把自己关心的问题转到社会中权力的地点性、特殊性和情境性运行上,因为他坚信权力的分析就是空间的分析。他指出:“知识一旦按照区域、领地、移植、置换、过度来加以分析,人们就会捕捉到知识作为权力形式和传播权力效应的过程。”〔1〕

福柯在这里已将空间概念坚固地植入了文化的探讨中。在此基础上,萨伊德(E.Said)根据“思想和理论处于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从一种情境到另一种情境、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的旅行之中”这样一个简单事实出发,提出了所谓“旅行理论”〔2〕。不过,在萨伊德这里,知识的转移过程绝不仅仅是复制,还包含着改造,因为循环和转译是相互构成的,思想和理论只有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才能获得把握,知识是时间和地点的产物。他承认福柯在性的、处罚的和收容所的历史中对权力或知识的描述,但他认为福柯的权力概念走的太远,使其普遍化了。萨伊德集中考察了文化与帝国主义的问题,并将自己的考察看作是一种对历史经验的地理学探索。这一点明显地体现在他的《东方主义》一书中,在该书中他解读了“东方”观念的形成过程,认为它是在后启蒙时期西方人在政治、文化、军事、意识形态和虚构意义上的多重创造的结果。

(2)本土化的文化随着福柯和萨伊德等人的历史写作的问世,一些社会和人类学理论家也开始展示了他们的本土化策略,使空间性概念进入了对社会生活和文化意义的探讨中。这些学者主要包括格尔茨(C.Geertz)、高夫曼(E.Goffman)、吉登斯(A.Giddens)和莱菲布勒(H.Lefebvre)等人,他们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了文化本土化的研究。

格尔茨的大部分人类学研究都是致力于对理解的理解,具有强烈的本土主义倾向。这种企图可以从他在1981年在耶鲁大学法律学院以“地方知识:比较视野中的事实和法律”为题的演讲看出。他反对被接受的司法智慧具有普遍意义的看法,认为法律和人种学只是地点的技艺或知识,它们在空间、时间、阶级、问题等方面都具有地方性特点。例如,巴厘(印度尼西亚)、伊斯兰、印度等的司法系统就有相当大的差异。

高夫曼的符号互动理论也强调了地点在构造社会互动中的作用。在他看来,日常生活中共同在场的关键作用与人体的空间性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有利于人群集合的情境,如集会、社会场合、非正式见面等,能为人们提供进行具有结构意义交流的动因。诸如工地、体育场、聚餐会、舞池以及实验室、大学和研究小组等等集合地点都是共同在场和集中交往并进行符号互动的竞技场。

与高夫曼有所不同,吉登斯在其社会学理论中考虑到日常生活的常规化,把人看作是在不同互动地点或环境中处理事务的动因,不同的互动地点或环境常常使人们进行分区以有利于常规的社会实践。这种对分区的强调使吉登斯卷入了在各种社会生活规模上的从国际到国内的一般区域化分析方法。他认为,空间并不是沿着社会群聚形成的虚空维度,而是按照它被互动系统的包容来考虑的社会空间。

对于这些话语,地理学家们表示了巨大的热诚。他们表明,任何社会理论都必然以不同的分析方式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时空构造问题。在他们看来,尽管物理空间似乎相对恒定,但社会空间却是一种人类的建构,空间是被生产的或被占据的空间,因此空间结构是以一种微弱但却重要的构造方式与社会关系或社会中的权力关系相联系的。正因如此,地理学家莱菲布勒在《空间的生产》一书中指出:“作为一种社会产物,空间性是随着时间的变化持续得到增强或被再生产的……空间性和时间性,人文地理和人类历史都在复杂的社会过程里相交叉,创造出永恒的深化的历史的空间结果或社会生活的时空构型,并赋予巨大社会发展运动和日常活动再生实践以形式。因此,空间的生产(和历史的创造)可以被描述成为是社会行动和社会关系的手段和结果。”〔3〕

(3)情境化的理性哲学话语的空间转向来源于许多不同学者的写作。卡塞(E·Casey)的《重回地点》对“我们占据的地点”进行了哲学的考察,因为地点有不同的表现,如具体定位、居住点、建筑环境、荒地和实验场地等,而这些往往与我们做什么和怎样定位自己有关。对于卡塞来说,只有通过这种对地点的考察,我们才能够了解自己的生活地点是处于怎样的迷失景况。

泰勒(Ch.Taylor)在《自我的根源》一书中抓住了现代人经常经历的“空间迷向”,发现现代人自我的分割与人们在所谓“道德空间”(当然也是一种社会空间)里寻求权力、自我、美德和理性探索定位的限制有重要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麦克英特(A.MacIntyre)注意到自我、美德和理性探索的定位与环境有着广泛的联系,因为我们不能独立于意向来规定行为,也不能独立于构成意向的环境规定意向。他认为某种理性断言只是就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在哲学和伦理探索的发展中相应于超越特定时代的实践推理和评价标准才是有用的。自然科学的优秀理论之所以为人们所接受,不是因为它们满足了任何超验标准的要求,而是因为它们超出了先驱乾的理论,因此被证明是正确的。当代自然科学确立了自然科学的历史,也重建和定位了哲学和伦理探索的历史。这里,麦克英特并没有更深入地探讨自然科学知识的空间问题,只是想强调地点实践的伦理和政治意义,诸如权力、公正和福利等所谓普遍性的道德原则只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才具有发言权,实践理性总是地点化的理性。

沃特斯托夫(N.Wolterstorff)也以类似的方法讨论了理性的本质。他认为相信某事为如此的原因必然会因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同,理性的边界要经历根本的历史的变迁,就象存在理性历史学一样,也存在一种理性地理学。理性的变化依赖于人们所处历史的、社会的、个人的背景,即社会空间,理性只有针对特定的人和特定的情境才好测度,理性总是情境化的理性。

哈拉维(D.Haraway)通过“定位的理性”重新评价了客观性的概念。他抛弃了客观性与无地点性同一的观点,将客观性同特殊性、部分性、地点性和情境性联系起来,提出了所谓的“社会空间的定位”观念。他认为必须恢复对形象化的科学依赖。在传统意义上,形象化是用来对认知主体与探索客体的隔离,但实际上形象化总是具体化的,因而总是地点化的。因此,所谓客观性就是具有限制性的地点,就是情境化的知识,客观性与地点的具体化和被占据的社会空间存在内在的联系。

上述这些学者都广泛地涉及到了认知的定位、历史环境和社会背景,使地点问题进入了学术的对话中,并由此选择了诸如情境、社会空间、环境等作为自己的学术语言。尽管他们很少去关注自然科学与空间的关系,但这种学术话语的空间转向却注定要使人们去讨论科学的地理空间问题。

就自然科学发展而言,传统科学史家、科学学家和科学社会学家都主要是根据科学家人数、数量的多少注意到了科学中心的地理转移问题,即近代以来科学中心先后出现了从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四次较大规模的空间迁移。但是,对于这种现象的一般宏观考察,并不意味着真正科学知识话语的空间转向,因为它仍然是基于科学理性普遍原则进行探讨的。

对于前面一般历史、文化、理性空间化概念是否适合于自然科学知识的空间解释这一问题,人们一直心存疑虑,因为客观性、内在逻辑性、普遍理性等长期以来被看作是考察科学和科学知识的最基本的信条。但自7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知识社会学对科学知识的社会原因的探讨以及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和哲学话语的空间转向,人们逐渐注意到科学知识的空间分析有着广阔的天地。

(1)科学风格的区域化问题尽管人们探讨科学区域化问题只是最近的事情,但科学风格在不同区域上的不同表现却很早就得到了科学史家和科学社会学家的承认。这是因为在科学内部不同的民族空间往往执行不同的科学制度安排。但这也只是反映了不同地区的社会、政治和的不同。因此,似乎仍有必要比较一下不同区域对一些关键科学理论(如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接受情况。在这方面,格里克(Th.Glick)考察了达尔文主义在中国、日本和挪威等国家的区域渗透,注意到达尔文进化论在这些不同的地点遇到了不同哲学的、宗教的和社会的反应。而古德曼(D.Goodman)于1991年出版的《科学欧洲的兴起》一书则收集了多篇论文,比较了不同国家不同时间的科学发展,以显示不同社会的、政治的和智力的条件对科学的影响,特别是把从15—17世纪伊比利亚、意大利、中心欧洲、法国和苏格兰的科学传统作为研究的主题。他认为促进欧洲科学发展的关键原因在于城市化的水平、众多民族国家的竞争和城镇规则的寡头政治本质,正是政治权威的多重中心和无数个自主的城市中心培育了与初生的欧洲科学密切联系的竞争机制、资本主义制度和商业发展。

但是,详述不同制度、政治、宗教和社会因素的科学输入并不等于对地方主义理解科学事业的完全展示。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科学陈述的认知内容是否是以科学研究的民族风格为条件的?这个问题在尼克尔森(M.Nicolson)那里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他坚持认为,尽管现代科学具有国际主义的特征,但植物生态学研究由于不同的地区风格而呈现出了极大的差异。法国生态学家布劳恩—布兰凯特的系统仅仅是基于植物种类构成,而克莱门特的分类则来自植物生理学和植物形态学。但这种生态学的生态解释并不能说明两种分类系统更为广泛的差异,特别是克莱门特的生态单元为什么是具体的有机论的,而布劳恩—布兰凯特的生态单元又为什么是抽象的问题。而且,使用生态建构论模式也难以解释来自英国和俄国生态学的反证。于是,尼克尔森转向了背景因素,“以表明植物学共同体的思想……是在社会背景中建构和由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共同体的内外社会目的构造起来的。”〔4〕他解释说,克莱门特不喜欢将植物系统进行过度的分割,这反映出了美国中西部科学的学院背景,在那里克莱门特曾经致力于农场主、林务员和放牧者的问题和依赖演绎的植物学规律进行标准化耕作的研究工作。这样的背景与法国纯粹科学的传统是截然不同的。如此,不同地区的科学风格便进入了科学知识的认知内容中。

当然,科学风格的区域化也表现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上。康里(Y.Conry)、特克莱(A.Thackray)、英克斯特(I.Inkster)、莫雷尔(J.Morrell)等在这方面都做了不少研究,特别是夏平(S.Shapin)等人详尽地考察英国的布里斯托尔、爱丁堡、纽卡斯尔、约克郡和伦敦等地的不同科学风格。例如,成立于1832年的爱丁堡哲学学会乃是资产阶级需要的产儿;当在1820—1860年期间经济出现了衰退时,布里斯托尔的科学制度却培育了无实用性的科学学科,这反映出了人们对地方社会精英的信任;纽卡斯尔的一些重要科学制度的特征与该市不信奉国教的亚社会结构有关,特别是其中地质和多种工艺学会有意地远离“谦逊”的科学传统,而赞同实践的有用性。所有这些都显示出了科学文化的区域特征。

(2)科学现场的社会空间问题科学现场就是特定类型的共同在场的地点或场所,主要包括制度、会议、科学学会、野外场地、实验室空间等。不同的社会关系成了这些空间的特性,它们与科学知识产品有着重要的关系。而实验室空间是学者们特别重视的考察对象。

17世纪以来近代科学是随着系统实验的建立而兴起的。夏平正是通过对实验的历史考察而追问科学事业的基本空间问题:“我想要知道实验科学是从何处做起的。在什么样的物理的和社会的环境中进行?谁出席实验知识生产和评价的现场?他们在物理的和社会的空间中是怎样的排列?接近这些地方的条件是什么?如何处理跨越门槛的问题?”〔5〕为了解答这些问题,他考察了科学探索的物理和社会环境与其产品在知识地图上的位置之间的联系之网,认为实验工作的物理和符号定位是限定科学家共同体范围、控制实验话语、在公众意义上确保这种地点生产的知识可靠和可信的途径。这里的地理话语既涉及到了物质的空间,又有隐喻的空间。夏平的科学史研究大量地使用了高夫曼和吉登斯社会学的互动论符号,并表明科学知识的生产及其特征、条件和内容都是内在地空间组织的活动。

夏平进一步表明,实验室空间是一种对现有的公共和私人空间的领地和有关空间适当使用的既有规定重安排的新型空间。他通过考察玻意耳、皇家学会和胡克的实验现场,说明了跨越知识空间门槛虽是非正式的但却是严格仔细的。在实际的实验现场,那些操作和照管仪器的操作员、助手和管理人员与那些通过解释来制造知识的科学家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差别,前者是无形的参与者,后者是积极的知识生产者。同时,进行“难处性”实验的私人空间(私人实验室)所体现的社会关系不同于进行“夸耀性”实验的公众空间(皇家学会)所体现的社会关系。但从私人圈子到公众话语的循环则影响着实验知识的建构,一种知识只有进入社会后,这种知识的生产过程才算是完整的。

实验科学的空间扩散要求在不同地点进行有效的社会再生产。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集中体现在夏平和夏费尔(S.Schaffer)对17世纪实验生活的考察上。他们主要关心的是17世纪实验设备,特别是玻意耳真空泵的复制,并表明:“复制是实验科学中事实生产的基本方法。”〔6〕依此来看,玻意耳的科学陈述应该在不同地点通过复制而获得实验上的重复。这样,问题转成了何时获得这种适当的复制?实验者又怎样才能保证他们成功地再生产出玻意耳的设备,并证实他的科学发现?在夏平等看来,唯一的途径就是把玻意耳发现的现象作为实验者自己设备的标度,能够“生产”这种现象就意味着一种新的设备制造成功了,因此,任何一个实验者在断定自己的设备是否运行良好时,首先要接受玻意耳的现象。这种循环说明,科学陈述的试验要求不同地点科学共同体内外的实验空间的再生产。

当然,对实验室生活的空间分析不仅仅局限于科学革命时期。许多科学知识社会学家都坚信列维—斯特劳斯的命题,即空间构型是社会结构的突出表象。西里尔(B.Hillier)和彭(A.Penn)集中对现代研究实验室进行了考察。他们比较了两类实验室——大型公共机构和学术机构的开放空间结构,认为它们具有不同的布局构型,而不同的实验室空间布局影响着生产科学知识的边界的强弱程度。当然,高夫曼式的前置和后置区域、公共和私人空间的差异通过一般的实验纲领则要经历许多迂回曲折。在这方面,古丁(D.Gooding)描述了法拉第从皇家学会的基本实验到他的公共演示实验的曲折过程,柯林斯(M.Collins)则就现代核工业的公共实验进行了研究,并注意到演示是相当有效的,因为公开的清晰展示可以消除科学家的“不适宜的技巧”,并使科学家们捕捉到从私人空间到公共空间循环的意想不到的细节。

在科学知识社会学家那里,有了实验室生活对地点依赖的命题,在实验室里生产的科学知识就必然被描绘成为地方性知识的形式。罗斯(J.Rouse)批判了海德格尔关于真正的“理论表象是不因局部情境不同而有差异”的断言,认为科学理论与地方性的实验室文化、特定的“技术诀窍”和适宜技术的现场便利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指出:“科学理论基本上是一种地方性的知识,并体现在为了应用而不能充分抽象为理论和无背景的规则的实践里。所谓仪器设备和利用它们建立的微观世界都是科学陈述的近似参照物。更进一步说,科学家的知识依赖于他们进行设计的知识技巧。”〔7〕因此,科学知识超越实验室空间的转移并不能按照普遍合理的知识陈述的区域例示来加以理解,而必须按照一种地方性知识适合于创造另一种地方性知识来进行认识。这样,我们所经历的知识变迁就成了从一种地方性知识到另一种地方性知识,这当然不是不同物质空间之间的跨越,而是在某种社会空间之间的转移,因为科学陈述是在一个所谓“修辞空间”里建立起来的。在这里,罗斯在自己的探索中找到了福柯的空间和知识的历史追问,因为实验室现象的制造和操作乃是整个现代社会中权力关系之网的一个组成部分。实验室空间的组群、分配、分立和隔离都与权力和知识的空间组织存在内在的联系,所谓长凳空间、消毒空间、储藏空间、辐射区域等等则都是实验室内部的典型空间分工,都是实验科学的绝对必需条件。总之,在罗斯看来,地方性的实验室现场就是通过实验者的地方性的实践诀窍建构科学经验特质的地点。

上面的分析实际上显示出了休谟归纳问题的空间化趋向。我们知道,休谟只是意识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逻辑归纳问题,而当代科学知识社会学家们则对在地方意义上生产的“不可嵌入”的科学知识的理所当然的普遍化提出了质疑。正是这种质疑推动了整个科学知识话语的空间转向。

随着人们对科学风格和科学现场的空间分析的增多,本来是属于传统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空间和地点问题一下子触及到了科学知识社会学所关注的各个方面。于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传统开始大量地进入了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人们由此期盼着一门真正的科学地理学的诞生。

(1)科学地理学研究的兴起“科学地理学”一词首先出现在多恩(H.Dorn)于1991年出版的《科学地理学》一书里。多恩这部著作的目的在于超越传统科学史家对科学说明的逻辑、科学内部的理论争论和哲学推测的盛衰等的强调,试图使科学实践在其物理环境的物质背景中得以“本土化”。他从“土壤、气候、水文和地形起伏……以及人口波动、地区纬度和耕地、干旷草原与沙漠的差别”中“发现”了科学事业的“决定性”力量。[8]他坚持诸如托恩比、亨亭顿和辛普尔等环境主义者对对环境条件的信仰,对从古代锡兰(斯里兰卡的旧称)和古代中国的水利文化开始,跨越大西洋到马雅和阿兹台克文明进行了详说的研究,认为这些社会的科学实践明显不同于古希腊“雨水的非中心的”科学传统。因此,在伊斯兰世界、中世纪欧洲、维多利亚式的美洲,从天文学到植物学的科学努力都可以被看作是服务于农业经济需要的结果。在多恩看来,水利的社会组织是揭开科学在地理上不平衡分布之谜的关键因素。

显然,多恩的科学地理学与生态建构主义是同义的,即他优先考虑的是物质环境因素对科学知识生产的影响,受到了“地理决定论”的强烈影响。于是,一些科学知识社会学家便从自己对空间的社会理解出发,扩大了科学地理学研究的视野。1991年英国的《背景中的科学》杂志以“知识的地点:空间环境及其与知识生产的关系”为题发表了一个专集,显示出了科学地理学研究的扩大。这标志着科学知识空间话语的真正转向。传统思想家只是把地点因素看作一种解释角色,直到目前他们还只是顺便解释一下科学对普遍客观性的偏离。换言之,空间性在科学陈述中的作用仅仅是一种地点性反常。但是,正如奥皮尔(A.Ophir)和夏平所澄清的,现在应该从诸如迪尔凯姆的社会地志学、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学、库恩的范式科学和高夫曼的符号互动论等一系列经验和理论研究中发展一种流行的地方主义流派,以对知识地点及其在科学本体论和科学认识论的讨论中的作用进行集中的考察。由此,科学地理学的研究开始普遍推动起来。到1994年3月,英国科学史学会以“制作空间:科学历史中的本土议题”为内容再次组织会议讨论科学空间化问题。这次会议表明,人们研究科学知识的地理学问题已经不再限于科学文化本身的背景,而是扩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国家、民族等更大的背景下来进行。

(2)科学地理学研究的议题目前科学知识社会学家的科学地理学研究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主要有:

围绕学科、实验室、科学学会、建筑构型、特权地点和空间性与表象性的边界建构,研究科学知识的地点特性与地方情境、空间环境在实验知识生产中的作用、科学信息不平衡分配的意义、科学思想及其相关的仪器发明的扩散轨迹、实验室空间管理、科学经验知识从专家空间向公众空间传达过程显示出的权力关系;

科学亚文化的政治和地形空间、科学文化再生产的地点制度和政策、帝国科学与殖民科学的问题等,特别是科学约定的政治地形学问题,主要研究在不同地方环境中政府资金支持科学研究的不同模式,以及不同地点的政治因素对科学事业的实际影响,科学约定因此形成的不同地形表征等;

科学空间编年史、科学文化地理学等的问题,主要研究各个地方科学的沿革,以及不同地理空间的科学特色等。

(3)科学地理学研究的评价科学地理学研究虽然在较大规模的范围内展开了,但它并不是没有问题的。最为明显的就是,科学地理学作为一种地方主义的研究倾向在进入科学史家和科学社会学家的视野后却得到整体上的相对主义曲解,因为他们大部分人的认识论偏好是来自爱丁堡科学知识社会学学派“强纲领”坚持的相对主义程式,主要强调科学认知之地方信用的背景或基础。但是,这样的科学知识观并不是必然的逻辑结果,因为在正当信用的相对性与超越真理本质概念的相对主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且,在这种相对主义的旗帜下,科学知识社会学家们为批判普遍主义的科学观念而坚持社会化的空间概念,虽然避免了“地理决定论”的麻烦,但由于过分强调社会因素对科学知识生产的影响,却又滑入了“社会决定论”的泥潭。因为社会因素经常是变动不居的,随意性和偶然性很大,所以科学地理学的研究必然否定科学的普遍性。而在科学史上,多数实验方法和科学理论都已经被证明是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另外,科学地理学研究者多数都使用经验性的方法,这使他们的理论往往出入很大,他们构造的社会空间概念往往因强调的社会因素不同而有较大的分歧。这是他们经常遭到批评的主要方面。因此,如果说绝对的普遍主义有其偏颇之处的话,那么,绝对的“地方主义”或“特殊主义”同样不能对科学和科学知识获得完整的理解。

这种被称为“地方主义”的科学地理学还有诸多不足,尚需一定时日的完善,但对我们仍然有着莫大的启示。对科学和科学知识进行如此广泛的地理学研究考察的确有助于人们去认知科学的地方、区域和民族特征。就学术意义讲,这种研究确实改变了过去科学社会学家和科学史家优先考虑时间和历史,而把空间和地理问题看作是科学行动的稳定背景和情境的传统,从而将空间作为科学行动或科学知识生产的一个变量来进行研究扩大了社会学研究的视野。在实践层面上,科学地理学研究也可以帮助人们根据不同地方的情形施以不同地方科学政策,并促使不同地方的科学家进行适合于本土的科学研究,获得促进本土文明进步的科学知识。今天,当我们在大唱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教兴国战歌的时候,不妨从科学地理学的视角来研究一下中国作为一个特殊的地域如何立足本国国情来促进自己科学的繁荣,并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兴国、国兴科技模式,那不也是非常有益的事情吗?

【参考文献】

〔1〕M.Foucault.PowerKnowledge:SelectedInterviewsandOtherWrittings,1972—1977,HarvesterPress,1980,69.

〔2〕E.Said."Travellingtheory",inTheWord,theTextandtheCritic,Vintage,1991,226.

〔3〕H.Levebvre.TheProductionofSpace,Blackwell,1991,9.

〔4〕M.Nicolson."Nationalstyles,divergentclassif-ications:acomparativecasestudyfromthehistoryofFrenchandAmericanplantecology",KnowledgeandSociety,1989,8,174(139-186).

〔5〕S.Shapin."Thehouseofexperimentinseventeenth-centuryEngland",Isis,1988,79,373(373-404).

〔6〕S.ShapinandS.Schaffer.LiviathanandtheAir-pump:Hobbes,Boyle,andtheExperimentLife,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85,225.

地理学科特点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重点学科建设 服务

重点学科建设是高校学科建设的关键环节,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在高校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中心,是学校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理应为重点学科建设提供强大的信息资源和高效优质的服务保障。

一、高校图书馆与重点学科建设的关系

(一)重点学科的文献资源依赖图书馆

在重点学科建设中,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其中重要的支持和保障因素。大理大学是云南省地处非省会城市办学高校中成立最早且唯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省级立项建设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经过36年的本科办学积淀,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医学、药学、教育学和生物学为优势,民族学和艺术学为特色,多学科交叉融合、多层次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本科学校。大理大学图书馆要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和目标,努力把大理大学图书馆建设成为滇西文献信息中心。

(二)图书馆的发展必须为重点学科服务

随着社会科学的进步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高校图书馆与重点学科建设的关系是重点学科文献资源依赖图书馆,图书馆的发展必须为重点学科建设服务,二者紧密联系,互相促进。大理大学图书馆要围绕学校的专业特色及博士点建设,围绕一山一水一民族一历史,努力打造特色鲜明,服务于学校重点学科及博士点建设的特色资源。图书馆要以医学、药学、民族学、生物学、教育学为收藏重点,围绕大理大学药学学科被确定为云南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的需要,认真在民族医药文献资源建设上做文章建特色。图书馆南诏大理文献开发与利用研究室,要根据学校博士点的建设,围绕“药用特种昆虫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团队的需要,跟随药学学科博士点建设的不断推进的步伐,努力为开发利用云南尤其是滇西地区丰富的药物资源、挖掘与保护地方民族医药文化的文献资源建设,为学校药学博士点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把大理大学图书馆建设为“昆虫蟑螂开发与利于”特色文献资料中心。图书馆要结合学校以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侧重于南诏、大理国历史文化与白族历史文化研究,承担着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云南省南诏大理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基地、云南省教育厅南诏大理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基地、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南诏大理历史文化研究所的建设任务为侧重点,结合云南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认真做好南诏大理特色资源的建设。确确实实的把大理大学图书馆打造为南诏大理地方历史文化特色资料中心。

二、为重点学科建设提供完善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一)掌握重点学科对文献资源的需求

高校重点学科是教学重心,也是科学研究中心。大理大学图书馆要紧紧围绕大理大学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需要,认真做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图书馆要抓住把大理大学建成省内一流大学及博士点建设的契机,认真规划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并全面系统、长期稳定地收集重点学科的文献资料,做到重点学科文献收藏全面系统,相关学科文献收藏有所选择,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学科文献保障体系。

(二)加强对重点学科文献资源收藏管理

大理大学图书馆要以建设省内一流大学和博士点为新起点,在经费分配,文献采购人员配备、重点学科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方面给予倾斜,认真围绕学校博士点建设,做好重点学科及博士点文献资源保障建设。

(三)满足重点学科文献资源的需要

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要认真研究文献资源的学科分布与文献内容的覆盖面,按照高校重点学科建设规划、确立购置经费等现状,加大教学的重点发展学科和重点科研项目文献购置的倾斜度,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数、专业数、重点学科、重点课程及各个等级科研成果等作为经费分配的重要参数,建立分配指标体系分层次并给予保障。

三、为重点学科建设提供有效的文献信息服务

高校图书馆不仅要拥有一个图书资料丰富、功能健全完备的文献资源体系作保障,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不断深化信息服务工作,在服务内容和方式上下功夫,加强文献信息深层次的开发、加工和利用,使信息服务工作不断深入和完善。

(一)建设重点学科数字化资源

第一,丰富的馆藏是图书馆为重点学科提供服务的物质基础。图书馆除了加强传统纸质文献建设外、更要加强数字资源建设。

第二,网络中也分布着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分散、无序,很难利用,图书馆可以对这些资源进行重组,提供给用户使用。图书馆信息咨询部要把学校重点学科和博士点建设相关网络文献加以整合提取。凝练出和学校重点学科及博士点所需的网络信息资源。

第三,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除了要注意文献的专业性,还要注意它的时效性和完整性,要对浩如烟海的数字资源进行整合,包括纵向整合和横向整合。信息咨询部要对图书馆采购的重点学科和博士点建设数字资源使用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时提出相关意见建议。

(二)建立学科馆员制度

为重点学科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最重要的就是要按学科、专业、项目重组图书馆的各种信息资源,这样才能提供针对性的、深层次的服务。用Internet建立完善学科馆员制度。学科馆员应具有较高的图书馆专业业务水平和较高的学历与职称;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和较高的外语水平;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和较强的网络信息组织整理能力和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水平。图书馆人员要加强与“教、学、研”人员的及时沟通,积极参与重点学科的教学、科研活动,为学科骨干提供特色服务。

(三)建立重点学科的信息导航系统

重点学科导航系统是高校图书馆有效地组织和利用信息资源的重要方式,是了解学科信息资源的一个重要窗口,因此,开发重点学科信息导航系统非常必要。图书馆应以学校的重点学科专业设置和科学研究为依据,根据重点学科用户的信息需求,以学科为单元有重点、系统地搜集信息。

地理学科特点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新建公安本科院校

学科建设

学科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1-0100-03

一、学科建设在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发展中的地位

学科建设是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各项内涵性事业建设的核心,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文化传承、创新等职能的发挥具有基础性的支撑作用,通过学科建设全面提升学校质的竞争力,已成为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

(一)加强学科建设是吸引、培养人才的平台

公安高等学校要培养出适应公安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必须拥有一支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一所高等学校只有拥有一流的学科,才能凝聚一流的学者,才能培养一流的人才。高水平的学科平台能不断吸引高质量人才加入,进而打造一支由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的学科梯队,形成良性循环。

(二)加强学科建设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学科建设内容涉及到专业发展、课程设置、教学基地、师资队伍等诸多方面。要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把学科建设摆在教学工作的重要位置,做从宏观到微观的科学规划,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可以形成大量实践成果,教学中用这些成果支撑实际教学改革,可以有效促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学科建设是提高办学实力的必然途径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要根据公安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主打学科,通过重点学科建设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一般学科共同发展,建立起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具有一定特色的学科体系,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打造一批在社会上有一定声誉和影响力的优势特色学科,才能保证学校的办学实力不断提升。

(四)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基石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大系统与小系统的关系,离开学科建设的总体规划,专业建设将是一盘散沙,无所附着。而各个专业尤其是专业群的建设直接决定着学科建设的质量。培养人才的前线是专业,学科是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后盾。学科建设在承担一所高校主体工作框架的同时也密切地联系着各种具体工作的开展。学科的实力与特色影响并引导着专业的发展方向,也决定着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与类别。

二、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

学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诸多要素。这就要求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在进行学科建设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学科建设原则。

(一)注重可行性原则

为了确保学科建设取得实效,必须经过科学的调研论证,特别要防止和纠正不顾自身实际、盲目跟随的做法,不能贪大求全。对某一个具体学科的建设来说,一定要做到方向准确,思路清晰,切实可行。另外,新建公安本科院校要根据人才培养与公安工作所属系统的整体性、相关性和有序性来开展学科建设。受学科建设资源的限制,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在学科建设中要注意加强与公安机关及社会各界的合作,集聚各方力量,取得支持,努力为学科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同时,要特别注重各学科之间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做到相互支持,协作攻关。

(二)坚持创新性原则

学科创新是所有新建院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主要包括学科建设理念、建设内容、建设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公安院校学科建设坚持创新性原则既是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将学科建设与公安工作和服务社会紧密结合起来的必然选择。公安院校显著的行业办学特点决定了与公安机关有着高度依存关系,因此,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开展学科建设,必须从服务公安工作的大局出发,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学科基础和资源条件制订切实可行的学科发展规划,有的放矢地开展学科建设工作,防止急功近利,把提高服务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作为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价值追求。

(三)重视特色发展原则

学科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同发展变化着的外部世界存在着联系。因此,学科建设既要保持与时俱进,使学科建设更好地满足公安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牢固树立“学科立校、特色兴校”发展理念,认真与其他院校相近学科分析比较,确定自己的学科发展特色和自身特有的内涵与价值,将打造学科综合优势特色和提升整体建设水平结合起来,突出重点,不断强化、深化和优化公安学科架构,真正把公安院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三、加强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必须结合学校实际,不断强化整体意识,理顺工作思路,分清主次,抓住关键,富有成效地开展学科建设工作。

(一)创新理念,提升学科整体水平

学科建设理念的凝练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指导思想可以概括为“发挥传统优势,立足公安需要,瞄准国内前沿”。二是必须有特色,注重实战性特色。在学术上能进行多学科交叉。寻找新的突破口;在应用上能主动寻找与公安丁作发展的结合点,以服务求支持。客观而言,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重点是在“人无我有”和“人强我特”上下功夫。新建公安本科院校要紧紧围绕公安工作需要和学科特点,瞄准学科前沿和公安理论热点、难点,凝练学科特色,打造自身优势。三是按二级学科规范组建教研室。采用这样的方式组建教研室能使教学最基层组织的设置直接与学科建设挂钩,提高教研室设置的学术规范程度,为把握学科发展方向提供基础保障。四是明确教师的研究方向。要求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学术研究方向,都能在各自的学科或学科分支领域开展学术研究,并自觉地把研究成果融人到课程教学中,使教学内容始终反映学科研究的最新动态,从根本上壮大学科实力。

(二)以人为本,构筑高水平的学科梯队

学术梯队建设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_T作:一是调动教师积极性。学校、系部要建立引导机制,把教师组织到学科建设工作中,使教师清楚地认识到参与学科建设不仅能为本学科的建设作贡献,促进学科的发展,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使学院得到快速发展。同时,学校强化学科建设也是为教师提供学术平台,在参与学科建设中也能拓展他们的科学研究视野并提升研究层面,使其得到发展和提高。二是抓好教师培训。应出台激励政策,鼓励教师攻读学位,提高学历层次。可采取做访问学者、进修、学术交流、下派锻炼等措施提高教师的学术能力和水平。三是适时调整人才引进政策。在人才引进上向重点学科倾斜,在人员配备上向重点学科靠拢,采取有效措施引进一批在同类院校甚至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四是优化学科梯队结构。采取积极措施打造一支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合理,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精神的学术梯队。五是实施弹性人才政策。遵循“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策略,建本初期可以聘请其他高校或研究机构高层次人才做客座教授、顾问等,参与学校的讲学、做青年教师导师、带领本校教师参与重大项目研究等。六是创建良好的学科建设氛围。要树立“以人为本,人才第一”的观念,营造“待遇留人,环境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的氛围,使专家学者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科建设工作中来,让他们在校园里不仅生活安逸、工作顺心,更感觉到有事业可做。

(三)搭建平台,构筑学科建设基地

一般来说学科平台主要包括硬件条件建设和软件条件建设。硬件条件主要指实验室、研究中心、项目建设基地、研究所、教研室、义献资料、信息网络等。软件条件主要是指学科建设管理制度、学术氛围等。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平台建设要重点抓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应把有限的资金科学地分配到学科平台的软硬件建设上,特别是要针对学科基础薄弱不均的现状,相对集中地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等,切实保证学科建设顺利开展的现实条件充足到位。二是完善警学互动机制。公安院校要充分利用行业办学的优势,深化校局互动、警学合作的办学模式,建设若干个“教学、科研、办案”基地,推动学科建设良性发展。三是建设好资料文献库。形成网络化、数字化、现代化的图书资料服务基地,为学科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撑条件。

(四)规范制度,健全长效机制

建立科学有效的学科建设运行机制并确保其规范性是学科长期发展的有效保证。新建公安本科院校要重点健全以下机制。一是建立规范的学科建设管理制度。把选拔学科带头人,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的申报、管理、评估、验收等内容和环节规范化、制度化,使重点学科建设工作有章可循。二是建立三级管理体制。建立起学校、系部、学科组三级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利用行政手段强力推进工作开展,确保学科建设工作的长效、稳步。三是建立学科发展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学术委员会的学术咨询与决策作用。此外,由于院校的行业性特征,要特别重视公安机关的广泛参与,形成校内外互动的开放式的学科发展决策机制。四是建立绩效优先的学科重点建设机制。对列入优势特色或重点建设的学科,学校要创造条件给予特殊的政策倾斜,保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率先发展,以此带动学校整体的学科建设热情。五是学科发展的激励机制。学科建设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参与。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优秀教师争当学科前沿的引领者,不断提出新思路,开创学科建设新局面。六是构建学科建设检查评估机制。开展学科建设评估工作,运用科学的量化评估指标体系。对学科建设现状和水平进行全面检查和评定,对学科建设的不足随时予以指导。

(五)突出重点,构建合理的学科体系

地理学科特点范文第13篇

关 键 词:金融;学科建设;优势特色;交叉培植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2)03-0069-03

一、 各高校的金融学科建设要契合自己的办学目标定位

现代金融的发展迫切要求金融学科的动态发展, 金融学科的定位必须适应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要求。金融学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学科,其内涵和外延随着金融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20世纪初,金融学主要包括货币、信用和银行三个方面;后来凯恩斯主义的兴起又加入了货币政策、金融宏观调控;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国际货币体系的调整、重组,资本市场理论获得发展;当今,金融创新和表外业务增长,金融风险规避与监管理论兴起,金融学的内涵与外延在不断丰富和拓展。同时,金融一体化、金融自由化、金融市场化与金融电子化已成为金融实践未来发展的总体趋势。金融实践发展推进金融理论研究领域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开放性、创新性与学科综合化,研究视角微观化,研究方法和手段数理化、模型化。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给金融学科建设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金融学科的建设必须与时俱进,用立意高远的战略眼光, 动态地把握金融学科体系的真实内涵,拓展与更新金融学科领域的内容,对金融学科建设进行准确定位。

金融学科建设的定位应与办学目标的定位相一致。高校的办学目标定位有多层涵义:一是办学层次的定位。 如高校把自身定位为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大学或定位为富有地区、 具有行业特色的学校,其学科建设的定位必然不一样。二是学科性质的定位。很明显,将院校办成诸如财经类、师范类、农林类、综合类或其他性质的院校,与之相适应的学科建设在性质定位上是不同的, 在确定的学科性质范围内的学科建设目标、 方向、 重点无疑不同。三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由于经济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 综合化的, 人才培养目标模式也是多层次、多类别的。如金融本科、硕士、博士层次,或如学术型、 管理型、 技术操作型等金融分类人才培养等。分层次培养不同类型的金融人才, 学科建设的布局重点、 分类人才培养科学衔接和比例构成是不同的。学科建设是学校的根本性建设,其准确定位无疑应契合办学目标。

二、走出“社会需求”的认识误区,找准金融学科建设的落脚点

金融学科建设以“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为其基本的原则。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往往陷入“社会需求”的认识误区:将“社会需求”简单等同于“市场需求”,导致学科建设上追求短期效益和短期目标;将学科发展的社会需求混同于就业“热点”,将优势学科与优势专业混同于“热门”专业,脱离自身实际,热衷于热门专业,盲目跟风、趋同,导致人才培养低水平重复和单一化,造成的人才市场供求结构的失衡与扭曲现象,最终使其原有的某种优势特色的学科或专业严重滑坡甚至消失。因此,我们应该走出误区,真正找到金融学科建设的落脚点。

一是学科建设必须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但绝不意味着学科建设一味追求短期效益或短期目标。恰恰相反,确立学科建设的目标必须放弃对短期效益的追求,应树立高层次、高水平、综合性的目标价值取向。就金融学科而言,应注意紧跟金融学内涵上深化和外延上扩展的动态,以学科的综合、交叉为指导思想,根据学科的内在联系构建金融学科体系,做到金融基础学科宽厚、主干与重点学科突出、优势特色和新兴交叉学科发展迅速。

二是遵循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原则,要求金融学科建设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持续性。既要满足、服从于社会现实需求,又要超越其现实需求。这不仅因为“社会需求”比“市场需求”要宽泛得多,而且因为社会需求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变化之中,它不仅仅显现为现实的社会需求,还隐藏着潜在的社会需求。还因为金融基础学科在短期内难以体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从带动金融经济发展的长久利益和金融学科的根本建设来看又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或停留在就业“热门”专业这些外在化的现实需求上,就很难应对科学技术发展、金融经济周期变化等对金融人才多元化的、动态的需求,无异于无为地受市场牵引、被动地适应社会需求,忽视了对社会需求尤其是潜在的、具有拓展趋势需求的挖掘、引领和创造,难以抓住社会需求链条,无从发挥学科建设适应社会需求的整体效应。

三、认识现代金融学科的“学科群”特征,着力打造金融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

金融学科本身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它是由一个“学科群”组成的。现代金融学科的“学科群”特征,要求金融学科建设上有重点、有层次的推进,以最终体现金融学科发展的全面完整和真实有效性, 而首当其冲地是打造重点学科尤其是优势特色学科。

(一)合理学科布局

明确区分金融重点学科与一般分支学科, 着力进行三级重点学科(院级、省级、部级重点学科)的递进建设, 使金融重点学科的布局形成金字塔式结构,形成相互配合和支撑的态势,并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带动其他分支学科建设。

(二)以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为龙头

金融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因其具有示范作用和广泛的凝聚力,可以带动其他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成为金融学科建设的生命线。建设金融优势特色学科,要注意遵循金融教育教学规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择优、强优为根本,以突出特色为核心,充分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 要根据金融经济发展需要,增强其学科建设的前瞻性、开放性、独创性、适应性。

(三)以金融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为依托,打造金融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 学科是“源”,专业是“流”。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专业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地。金融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的培育, 离不开金融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的建设。金融重点、特色专业建设体现在专业下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上。 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环节等基本内容。

1. 要形成优化、 创新、 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结构, 把握好课程所研究的主要对象和揭示的中心任务。一是必须强化专业主干课程,突出一门高质量的统帅课程, 以主要体现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如金融本科层次的主干课程可以包括金融学、 金融市场学、金融中介学、中央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学、保险学、国际金融学、公司 财务、金融工程、投资学等10门,其统帅课程就是金融学。二是在主干课程基础上,各高校依据自身优势特色、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设置富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 如传统财经类院校可以突出其专业性、应用性强的优势,综合类院校则更多体现经济学与管理学相结合的特色, 理工类院校可特别强化在数理金融和方法论方面的发展等。就各高校而言,以自身的资源优势重点打造好优势特色学科;就全国而言,以有利于形成一个“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学科群体,推动国内金融学科建设整体发展。

2. 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上, 要深入研究社会对金融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以及金融业、金融学科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发反映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的新课程。要将金融业发展形成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引入教学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知识再生能力;积极探索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采用探究式与研究性、 反思性、 合作性教学等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各种形式的质疑、交流、对话与合作。

3. 应特别注重加强金融实践教学,建立开放的金融实践教学体系。注意探索以课题研究带动教学的模式,将研究成果和研究思维注入实践教学,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注意产、学、研结合,吸收学生参与学科前沿研究或参与企业等实体单位的研发项目;举办金融情景教学、金融学沙龙和信用学会、保险学会、理财学会等学术性社团,活化学生的理论知识;积极开展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实践教学渠道。

四、加强科学研究和学科队伍建设,攻占学术高地,培育学科的优势与特色

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内在规定,尤为优势特色学科的重要衡量标志。金融学科建设应坚持金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全面发展,“学”与“术”不可偏废;依据学校自身的资源禀赋和竞争条件,以学科方向结构调整为切入点,扬长避短并形成自己的学科特点;培养教师从事科学研究所必需的知识储备、学术品格、思维方式及方法论修养;形成一种能够促进学术自由发展和教学相长的学术传统与学术氛围;建立科研激励机制,鼓励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师攻占学术制高点;加强对金融基础理论和热点问题的研究,创立标志性的科研成果等。

学科是否有优势、有特色,前提是学术水平。加强学科学术队伍建设是搞好学科建设的关键。要依据金融学科建设需要,建立一支以学术带头人为骨干,教学和科研综合水平高、结构合理的学科学术梯队。在梯队培养模式上可借鉴国外有关经验,如产学一体化模式、产学同组化模式、委托模式和市场化模式。要制定培养、扶持和吸纳学科优秀人才的政策和管理制度,如学科带头人“科研休假制度”,招揽人才的“筑巢引凤工程”,鼓励在职攻读博士学位,选派人员出国进修或参加国际会议交流等。

五、重视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培植,整合创新,发掘学科建设的“亮点”

现代金融的发展趋势及教育与学科发展规律,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金融学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融关系。例如,金融学与法学的交叉融合。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需要从金融活动的视角研究法律问题和以法的方式考察研究金融问题, 把社会成员的金融活动置于履行社会契约的境域中。又如,金融学与数理经济学的交叉融合。现代金融理论中的“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就是体现。 这些理论已成为西方金融学领域中的主流金融学。再如,金融学与心理学、社会学的交叉融合。行为金融学将心理学和社会学纳入金融投资的行为分析,在西方已形成一个引人注目的学派。还有,金融学科建设必须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动态结合。 计算机技术是金融学科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工具性技能,它推动着具有电子化、信息化、系统化、工程化特征的现代金融的发展。 金融学只有与其他学科之间构成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扶持的生态系统,才能使金融学科建设置于坚实的基础上。 金融学科建设必须及时顺应这一学科发展态势, 探求自身与新兴学科的契合点, 在学科交叉的结合部和空白地带挖掘金融学科建设的“亮点”。

参考文献:

[1]中央财大等高校联合课题组. 金融学科建设与发展战略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09-156.

[2]曾康霖. 论当代金融学科发展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J]. 金融研究,2005(10):1-8.

[3]姜波克. 推进金融学的教学与研究[N]. 中华读书报,2003-07-16.

地理学科特点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专业建设 特色

注:本文是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课题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SGH10097);陕西省教育厅2009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课题编号:09BY79)。

专业建设是高等院校本科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建设,是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也是学校其他各项基本建设的核心。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走专业建设特色化道路,是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彰显办学特色的必由之路,是新建本科院校实现内涵升本的首要任务与核心内容。西安文理学院是2003年升格为本科的一所地方高校。自升本以来,学院根据原有的学科专业基础,紧密结合西安市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增设新专业,改造老专业,调整专业结构,形成了一定的专业办学特色。本文梳理了西安文理学院在“十一五”期间学科专业发展的路径,总结了作为一所地方院校在实现内涵升本和专业特色培育上的理论与实践,以期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专业建设提供借鉴和思路。

专业特色培育的现状

1.专业建设现状

西安文理学院现有本科专业36个,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农学、历史学等8大学科门类,形成了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相互支撑、交叉和融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专业数量适宜,优势互补,结构合理。

2.专业建设基本战略与目标

近年来,通过多次全院教学工作会的讨论、四轮教学改革立项研究,学院明确了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并形成了学院的专业发展规划。首先,确定了学校专业整体布局,其内容包括:优先发展哪些专业,重点发展哪些专业,是否要建设特色专业,建设特色专业的目的是什么,哪些专业要建成特色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战略方针、建设原则、总体建设目标是什么等等。其次,在选取拟建专业的具体操作上,采取院系申报,学校审批的方式。学院优先选择办学基础好,社会需求大,初步形成特色,能够适应社会未来发展要求的专业建设成为特色专业。第三,对于确定为特色专业建设点的专业,学校在人、财、物等教学资源配置上予以倾斜。对于被确定为院级重点建设的专业,加强管理,明确院级重点专业建设计划和总体目标。

3.专业结构调整

学院自升格为本科院校后,高度重视本科专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积极拓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应用型专业。2003年学院工管类本科专业只有2个,到2009年,工管类本科专业达到11个,占本科专业总数的31.4%;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文理工管等类本科专业28个,占本科专业总数的80%。非师范类本科专业2003年只有3个,2009年增加到18个,占本科专业总数的51.4%,学院逐渐完成了由单一的师范专科学院向综合性本科院校的转型(图1)。

4.特色专业建设

近年来,我院在本科专业数量增加较多的情况下,充分认识到学科专业建设的龙头作用,依托优势学科,着力打造一批有影响的专业。2007年确定汉语言文学、艺术设计、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化学、英语、会计学等6个专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同年,艺术设计专业被确定为陕西省普通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汉语言文学被遴选为陕西省普通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确定旅游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等2个专业为院级重点建设专业。2010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被确定为陕西省普通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5.专业整合与专业集群建设

根据《陕西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5年)》陕西省未来经济社会重点支持的产业和产业集群有20个。学院积极开展专业整合和资源调整,凝练专业建设特色化的方向,明确文化旅游、软件信息、文化创意、高新技术为学院专业发展的重点。通过立项研究,提出了我院专业结构调整的初步方案。目前,西安文理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经过西安市政府常务会通过,这将大力推动学院专业特色培育的力度。

专业特色培育的实践意义

1.专业建设特色化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学院以“三个符合度”为指导思想,3次修订了本科人才方案,使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符合学院定位和办学实际,符合西安―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方案提出以学生“知识―能力―情感”均衡发展为重点,以“注重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和学生选择空间,突出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为原则,按“公民―专业人才―成才―终身学习”四个层次,提出了“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四个基本要求,把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专业知识与技能、民族精神、审美情趣和人文底蕴,健全的身心和社会适应能力作为本科生的基本规格。科学设计本科专业的培养方向和课程模块,构建系统动态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专业建设特色化促进实践教学改革

初步构建起体现我院办学定位的涵盖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境、实践教学队伍、实践教学管理四部分的多元、系统、动态的实践教学体系。分专业逐年级、逐环节实践教学与质量标准的明确,部分专业学历教育与证书教育相结合。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列入教学计划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学时),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要保证在总学分(学时)的15%以上,理工农类专业在25%以上。继续拓宽大学生校外实践渠道,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实习、实践教学基地,设立专项经费保障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搞好教师教育、生产实践、大学生综合素质等校内外之间教学基地,逐步形成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的三位一体的创新基地。实践教学体系框架为我校实践教学的改革奠定了基础,对规范我校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形成应用型大学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3.专业建设特色化促进人才培养质量

志愿率、就业率是社会对高校办学的重要评价。近年来,学院综合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学院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第一志愿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部分专业第一志愿率极高。在陕西省二批本科录取的同类院校中,我院近三年文史类专业第一志愿全满,学生报到率高。就业情况也是逐年递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院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在增加。各主流媒体对我院的教育教学改革、社会服务作了大量报道。我们在毕业生质量追踪调查的统计后感到,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评价比较好。尤其提到:文理学院的毕业生思想品质好、务实、能吃苦、愿奉献;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适应能力强,开拓创新精神好。

专业特色培育进一步的思路

1.加快学科专业一体化,增强专业实力

我院在“十二五”规划中充分体现了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一体化原则,将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置于学校总体发展战略中予以统筹考虑。规划突出专业导向,强化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建设、应用性科学研究和产学研用的转化力度,将专业优势凝聚为学科优势;同时也强化学科建设对专业建设的支撑力度,促进优势学科转化为特色专业;加强学科专业间的交叉、综合与渗透,发挥学科群、专业群的综合优势,增强学科之间的交叉发展和共生效应。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优化师资队伍、构筑创新基地、明确就业导向,围绕“陕西―西安十二・五规划”的产业群,在已有专业的基础上,加强学科群、专业群建设,实现我院学科专业的逐步一体化、整体化。

2.建立专业建设保障机制,提升专业内涵

落实教育部专业认证与评价制度,通过定期开展专业专项检查,建立专业建设检查评估制度,规范专业建设与管理,促进专业建设规划的落实,推动各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保证专业建设目标的实现,提升专业内涵。对新专业建设实行立项管理,保障新专业建设所必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确保新专业建设健康、有效、持续、稳步地开展。建立新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新专业的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和管理,保证新专业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3.加大投入,重点支持,改善办学条件

严格落实学院专业审批与建设的规划和相关标准,设立新专业开办专项经费,合理规划,保证新办专业教学经费的适时、足额投入;重点支持新办专业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增购专业图书、期刊,夯实新办专业建设基础。加快新办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人才引进、教师继续教育、与行业、企业、政府联合培养等方式,完善新办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加大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加大开放办学力度。

4.项目建设,特色引导,形成比较优势

制订新专业建设的项目管理制度,集中人、财、物及政策倾斜,加快专业建设;紧扣地方性和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加大与地方合作办学的力度,培育专业特色;通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和方法等的系统改革,形成专业特色;以高质量的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应用型本科毕业生,体现专业特色。

参考文献:

[1]鲍锋.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建设特色化理论的思考[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0(5).

[2]鲍锋.西安文理学院重点专业建设现状分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0).

[3]侯立松.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的一般过程[J].辽宁教育研究,2005(12).

[4]殷志云等.地方商科类本科院校重点专业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湖南商学院重点专业建设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6(6).

[5]唐华生等.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建设的特色化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219).

[6]包丽颖等.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的现状与调整方向[J].中国高教研究,2009(10)

[7]朱中华.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与评价[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0).

[8]易荣华等.特色专业建设的理念与实践―以中国计量学院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07(10).

地理学科特点范文第15篇

论文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为高校的特色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高等教育领域办出技术教育特色是技术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必然,文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技术本科院校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技术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领域和形成机制。

论文关键词:分类发展;技术本科院校;特色发展

当前,我国有高校2600多所,学生总规模2980多万人,每年毕业生600多万人,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已完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历史性转变。各高校开始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介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当中。在大众化教育深入发展的今天,走多样化、个性化和特色化发展的道路,无疑是每一所高校的必然选择。

技术本科院校是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兴起的一种高等院校类型,是以从事本科层次技术教育为主的院校。以培养本科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体,为进入应用科学和现代技术领域就业的学生提供学术和职业准备。此类院校往往具有比较显著的行业背景,隶属于地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加强传统优势,走特色化发展道路,不仅是技术本科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新时期技术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高等院校特色发展问题,是当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重点问题,是决定高等院校办学水平、优势、竞争力和生命力的关键要素。高校办得好坏,不在规模大小,关键在特色,在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颁布实施,开启了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历史新征程。《规划纲要》对未来十年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作了全面部署,为高等教育发展绘就了蓝图,为推动高校特色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规划纲要》特别提出: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这为高校的特色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协调发展、提高地方高等教育质量,2010年中央财政开始设立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地方高校重点发展和特色办学。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办学特色鲜明、符合行业和地方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需要的地方高校。可见,办出特色是获取中央财政支持的一项重要条件。2011年上海启动了“上海地方本科院校‘十二五’内涵建设”项目建设规划编制及项目申报工作,项目启动的目的在于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要求上海高校按照上海高等教育内涵建设提出的“扶需、扶特、扶强”原则,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逐步建立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实现卓越发展。

由此可见,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的需要问题,国家教育战略及落实教育战略的各项政策导向均为各高校特色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能不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是新时期技术本科院校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技术本科院校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而产生的一种高校类型。此类院校往往由高职高专院校升格或几所院校合并而成。虽然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发展,取得了许多办学成就,但由于办学时间短、底子薄等原因,技术本科院校在改革发展中仍存在一些办学理念不明确、特色学科专业少、高水平师资缺乏、学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不够紧密等制约学校特色发展的诸多问题,并受到来自普通高校的挑战,一些内在和外在的矛盾开始凸显。

办出特色是新时期技术本科院校应对挑战、争得机遇的必由之路。技术本科院校只有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全面提高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才能在高校如林的激烈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才能推动学校健康持续地发展。在特色发展过程中,技术本科院校要明确高校办学特色的几个特质:一是独特性,办学特色应是本校所特有的,是高校遵循教育规律的自主创造;二是优质性,特色是水平,是优势,其基本要素就是高质量的教育;三是稳定性,办学特色应是高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累并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特征,传统是特色之基;四是发展性,办学特色不仅是对过去优良传统的理性总结,更要反映未来社会发展趋势;五是认可性,办学特色是在竞争中产生、保持并发展的,是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并被公认的。

二、技术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战略选择

作为一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发展”是技术本科院校科学发展的应然之举;作为一种战略,特色发展具有全局性和系统性,在战略实施上,应有以下几个着力点。

(一)凝练办学理念:技术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引擎

办学特色强调整体性和目的性,以独特的办学理念为逻辑起点,用发展战略贯穿全局和始终。办学理念是一所高校特色发展的灵魂与精髓,是对办学目标和办学行为的价值判断和理性思考,是一所高校中相对稳定的因素之一,决定着高校的发展方向,引领着一所高校办什么样的大学和怎样办这样的大学的行为和认识,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办学特色和教育创新。

一所享有良好社会声誉,并被社会公认的富有特色的高校,都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理工与人文相通,博学与专精兼顾,教学与实践并重”的教育理念是其办学特色形成的依据。印度技术学院(IIT)仿照麻省理工学院而建,坚持“科技与人文并重,多样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理念,进而构建了个性化和终身化的技术教育体系,在短短的半个多世纪内迅速成长为世界级理工类顶尖院校。上海电机学院作为一所新建的本科院校,为谋求与其他本科院校的错位竞争,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将紧扣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及其相关服务业发展需求,大力培养和造就卓越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致力于为企业工作现场提供从事技术应用、技术管理和技术服务的优秀人才,并将“培养和造就卓越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核心理念,以此为起点,确定了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建设一流的技术本科院校,全力推动学校在高等教育领域办出技术教育的特色和水平。但从全国来看,目前我国已形成鲜明办学特色的技术本科院校还不多,确立和形成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办学实际的独特的办学理念,还是今后一个时期技术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艰巨任务。

(二)强化学科特色:技术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核心

学科建设始终是高校的战略举措,是体现一所高校办学特色的基础,是高校办学特色中最主要的标志,也是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离开特色学科专业,学校的特色发展战略就失去了根基。所以,高校要不遗余力地持续加强特色学科的优势,并努力将其做大做强,形成具有绝对排他性和不可撼动的优势。学科发展有特色,水平高,就可以带动学校其他方面工作的发展,从而带动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根据自身的优势,结合地方和行业发展需求,重点发展某些学科,使之成为优势学科,并以这些学科为突破口,率先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显著贡献,是高校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切入点。如,美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CMU)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的年轻大学,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重点发展了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商业与心理学等新兴学科专业,目前凭借这些领域的卓越成就已成为美国研究型大学中的佼佼者。

高水平的学科支撑高质量的教育,建设特色学科是提升高校办学水平的战略重点。无论什么层次、什么类型的本科院校都应重视特色学科建设。那么,技术本科院校应建设什么样的特色学科?如何建设其特色学科?这是值得每所技术本科院校深入研究的课题,也是其发展的关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我们提供了发展的方向。《规划纲要》提出,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做出贡献。大力开展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加强基础研究;以重大实际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应用研究”。对照《规划纲要》要求,技术本科院校在学科建设思路上,应当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自身的历史积淀实施差异化战略。

首先,要明确学科研究方向,重点大学重在开展“顶天”的基础研究,技术本科院校则有责任承担起“立地”的、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性研究,要面向行业企业生产实际,重点开展技术应用研究。同时,技术本科院校也要瞄准国家当前的重大发展战略,积极争取承担和进入国家或行业重大、重点项目,结合高技术的研究,不断创造出一流的科研成果。其次,要明确学科发展路径,技术本科院校的特色学科建设要以产学研深度合作为基本路径,要加强与行业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深入探索产学研合作机制,采取与企业共建、共设发展研究院等产学研联合体的方式,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技术进步,发展高新技术,实现技术知识的转化。技术本科院校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形成学科力量的集聚,构筑具有较高水平的学科创新平台。再次,借鉴国内外许多一流大学都以某一种或几种学科群为优势和龙头带动其他相关学科共同发展的经验,学科基础相对薄弱的技术本科院校更要确定学科发展重点,要从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出发,结合区域、行业、学科发展情况,重点支持优势明显的学科,实施人财物的政策倾斜,促进其在区域内、国内获得自身地位,并逐步形成以特色学科为核心的学科群,带动其他相关学科专业的发展。

(三)形成人才培养特色:技术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职责,是其立身之本。能否培养出特色人才是高校特色发展战略价值的最重要体现,也是一所高校特色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际上,国家强调办学特色,其根本目的也是希望以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去满足社会需求的多样化。所以,判断一所高校办学有没有特色主要看其所培养的人才与其他高校相比是否具有不同之处,这种不同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并最终体现在毕业生以及毕业生日积月累的社会声誉上。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与一流大学重在培养精英化的学术型人才不同,技术本科院校更多应是培养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应是未来的行业技术领军人才,行业建设者和振兴者,其特点是理论基础扎实,并能将扎实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灵活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实践,他们主要在工作现场从事技术应用、技术管理和技术服务等工作,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创新素质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其基础知识宽于高职院校学生,其实践能力强于传统大学学生。

人才培养过程特色是特色人才形成的途径与保障。技术本科院校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有效机制。要努力构建校企共建机制,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推动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企业直接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课程开发和实践教学。通过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企业技术项目攻关,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增强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同时,要特别重视实验室建设和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改革实践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技术理论和技术实践有机结合的方式和渠道。

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人才培养特色的主要尺度,质量是特色的归宿。所以,技术本科院校在追求特色发展的时候,必须牢牢把握“质量”这一标准。那么,如何检验其教育质量,其根本评价指标就是学生。首先,要检验我们的人才培养过程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契合度;其次,要看毕业生的社会需求度,体现在毕业生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上;第三,要看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也是一所高校是否具备社会影响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技术本科院校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过程中,必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着眼于人的终身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其能适应工作变化并具备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技术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形成机制

技术本科院校的特色发展不仅要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国际高等工程技术教育发展的趋势,还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高等院校办学规律和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因此,在考虑特色发展战略时,必须认真思考并探索技术本科院校特色发展的形成机制。

(一)改革创新是特色发展的根本动力

改革创新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经验,也是不少高校自身成长的经验总结。当前,技术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支新兴力量,在发展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育观念不够解放,大学文化积淀不够深厚、办学条件有限、学科专业特色不鲜明,学生创新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不足,学校社会影响力不够等问题。解决新时期技术本科院校发展中面临的这些有碍学校办学特色提升的问题,改革创新是根本推动力,必须解放思想,开放办学,深化改革,破解学校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促进办学质量的提升。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根据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根据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改革方向,结合学校的实际,按照教育规律,推动学校在办学理念、学科与科研发展、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闯出一条新路,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二)产学研相结合是特色发展的基本路径

当前,技术本科院校要充分认识到世界经济、科技与教育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已经使得高等教育与社会各界的全面合作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技术本科院校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必须面向行业企业,加强与产业界的深度合作,满足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校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技术应用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办学活力,才能获得更丰富的办学资源。

技术本科院校应认真研究地方产业结构发展规划,结合自身优势,找准与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相对接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围绕行业企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企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做出贡献,从而不断强化学校科研特色,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技术本科院校应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积极融入行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体系,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紧密合作、共同发展的战略联盟,在产学研合作基地、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人才培养、特色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并根据本校实际,在立足主要服务面向的基础上,产学研合作应积极向相关领域拓展和延伸,扩大服务面向,构建多层次有梯度的社会服务体系。

(三)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特色发展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