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知识范文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知识范文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知识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知识网络;供应链管理

1引言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看,知识日渐成为优化供应链的重要因素。然而供应链系统内知识不易明确,交叉、复杂很难识别;供应链系统内知识散乱,缺乏管理。这就要求科学地管理和运用供应链中的知识,优化供应链上各成员企业之间的业务关联,提高供应链的敏捷性、柔性和创新效率[1]。

供应链知识网络是一种能在知识层次上描述知识的模型,其目的在于以一种通用、直观的方式来获取、组织与呈现知识,实现供应链知识的共享和重复利用[2]。供应链知识网络是知识目录,能将散落在供应链不同决策主体间的知识汇整起来,进行有效的维护和管理,以方便人们检索、存取、再使用、创新知识。

2知识网络适应性分析

根据姜永常[03]学者提出的知识在动态知识构建空间中的流动及形态转化六步过程:(1)组织;(2)传递;(3)应用;(4)情境嵌入;(5)融合;(6)创造。在此知识流转过程中,知识从基础的信息资源中获取到创造出新知识元。借助知识网络,将一条条纵横交错的知识串接成知识链,构成企业知识活动过程的轨迹。

针对供应链管理,构建出基于供应商、制造商和经销商的知识网络,各个知识网络形象的描述了企业业务活动流程,抽取出在此过程的核心知识元,可以轻而易举查询、搜集所需知识,并根据实际问题需要,将嵌入情境的最好选择、隐显性知识的融合点和提升知识创造。供应商、制造商和经销商的知识流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流动。基于这三者构建出的知识网络也存在着关联,知识的组织、传递、应用、情境嵌入、融合和创造可以清晰的由知识网络表达,且三种知识流也可以清晰的由知识网络的关联关系展现出来。

3供应链知识管理框架

传统的知识管理都是基于企业已有的资源库、网络资源基础上,对数据和信息建立数据仓库,或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或进行数据的集成汇总,很难满足决策者对知识的需求和知识创新。在对已有供应链知识管理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知识网络的供应链知识管理能不仅满足知识管理、决策分析所需要的大量信息,即包括反映企业内部竞争能力的信息和反映企业所处宏微观环境,为决策过程提供了汇总的并且非细节化的知识,该框架关联出供应链上三个决策主体的相关知识,进行了知识融合、创新。在此基础上对知识进一步分析、处理加以领域专家系统的辅助,设计出供应链知识管理框架,如下图1所示。

在此框架中,分为三层:知识网络层、方法工具层和知识管理层。

(1)方法工具层为知识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工具,它包括本体推理、模拟分析、OLAP和专家系统四个模块。本体推理模块在知识网络上对构建的知识元本体元素进行推理分析,模拟分析则对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分别进行模拟,从而为供应链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现实模拟。OLAP则针对不同子系统中的子模块,通过使用多维分析处理方法对数据资源进行分析,使管理人员从多视角、多层面对企业所需信息提供支持。专家系统则根据领域内的知识,通过正向、反向推理辅助分析,对结果进行一系列的验证和完善,从而在需要解决问题时给出支持。

(2)知识管理层则根据管理需求的描述,通过问题分析模块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筛选,同时再进一步基于专家知识和经验及历史诊断信息,给出最后的解决方案,供供应链管理人员参考。

在此框架中,可以看出,在知识网络的基础上对供应链数据、信息资源的集成、链接和关联,而不是局限在以往直接对数据库、数据仓库进行数据挖掘或案例分析,加深了对数据、信息的推理、整合和创新过程,这样呈现在管理人员面前的不仅仅是经过统计计算的数字信息,而是经过关联发现的知识。继而经过方法工具层的一系列分析处理,运用智能手段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得出供管理人员挖掘的有效资源。管理人员在面对提供的需求时,可以根据所需进一步数据挖掘、分析专家领域知识或直接进行判断。

4总结

知识网络是对知识管理和构建的一种理想知识组合方式,贴近现实世界中知识的流动过程,能有效的满足供应链主体在应用过程中对信息资源的整合、知识的提取、知识的链接和创新。虽然知识的不确定性,增加了知识网络的复杂程度,但是综合分析知识的本质属性和网络化结构特点,结合知识网络能有效满足人们对知识的动态需求,本研究就根据供应链上不同决策主体分别对其构建各自知识网络,之后通过关联各决策主体知识网络,构建出一张整体供应链的知识网络图,保证了各决策主体进行知识管理、创新,整体知识网络图则更进一步支撑各单位知识共享、知识协同,增强供应链协调能力,实现基于供应链管理的高层决策。

参考文献:

[1]姜永常,基于知识网络的动态知识构建:空间透视与机理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3):115-124.

[2]朱祖平,诌议知识管理及其体系框架[J],科研管理,2000(1): 20-21.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知识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敏捷供应链;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模型;实施策略

20世纪90年代末期,来源于制造业的敏捷制造概念与供应链管理思想相结合,孕育出一个新的管理模式——敏捷供应链,它代表着企业竞争的最佳范式。敏捷供应链强调对顾客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综合体现。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敏捷化竞争已逐步由工业信息时代转向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的水平决定了供应链管理的敏捷度,敏捷供应链核心能力的培育将依托知识管理的支撑。因此,对敏捷供应链知识管理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敏捷供应链与知识管理

1.1敏捷供应链

敏捷制造是美国里海大学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新型战略思想,目的是提高制造系统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并上升为美国面向2l世纪的国家竞争战略。随着竞争环境的剧烈变化,人们便将制造业的敏捷制造与供应链管理思想相结合,提出了敏捷供应链的概念。与传统的供应链相比,敏捷供应链的特点是,可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进行快速的重构和调整,通过企业间无缝连接、知识共享建立起动态联盟供应网络,在对企业内资源充分利用的基础上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使其具有更强的敏捷性和柔性。

1.2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KM)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综合国内外现有文献对知识管理的定义,本文认为,知识管理是指为了达到企业的目标,管理者在执行基本的管理职能过程中对知识进行的有效管理。这包括了对信息、知识进行收集、整理、存储、新知识产生、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知识挖掘、知识资产的形成与运营等一系列过程进行的管理。

2基于敏捷供应链中知识管理的价值分析

2.1敏捷供应链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

在敏捷供应链中,核心企业与各成员企业的关系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彼此之间保持长期互利的战略伙伴关系。知识是供应链合作伙伴进行信息共享的基础,通过对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进行知识管理,可以为敏捷供应链管理提供一个高效的知识交流平台,使核心企业能够充分地规划与整合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提高整个供应链管理的敏捷度。知识管理和敏捷供应链管理的关系,见图l。

由图l可以看出,核心企业KM系统平台,通过建立知识库,使供应链上的各节点企业有效地进行知识交流与整合,不仅可以使分销商、零售商能够快速地满足最终客户的需求,而且可以使供应商、生产商能够对其产品和服务及时的进行调整,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

2.2敏捷供应链中知识管理的价值分析

(1)提高了运营能力敏捷供应链中知识管理的目的,就是在供应链节点企业间快速、有效地推动知识转移和共享,使供应链成员问的知识水平达到协调与优化。在敏捷供应链中,科学的实施知识管理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成员企业间的交易成本、节省交易时间,还可以提高供应链成员的实践能力以及整体决策的能力,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运营能力。

(

2)快速满足客户需求敏捷供应链中,通过知识管理零售商可以快速、无缝地将自己前台的实时销售数据传递给生产商,生产商根据这些信息快速组织生产,开展有针对性的研发,并且将自己的知识信息传递给上游的供应商,以便有效的开展原材料供应活动,同时还将信息共享给下游的批发商或零售商,以便及时进行商品配售。这样,知识便在供应链中形成快速流动,就可以快速的满足客户的要求,提高客户满意度。

(3)有利于创新管理对于供应链上的各节点企业来说,通过充分利用关于过程的知识管理,可以有效地发挥员工的知识和能力,挖掘供应链最终客户的知识,应用关于产品和总体服务的知识来实现创新,创造新价值。联合创新在以创新管理为主题的供应链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供应链中的企业彼此利用对方的知识联合自己的知识,更有利于达到共同创新的目的。

(4)增强了供应链的稳定性由于敏捷供应链节点企业拥有的是自己领域内的专业知识,因此他们拥有的知识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充分利用每个企业自身的优势,对整个供应链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不仅可以降低供应链的总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增进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合作。由此可见,通过知识管理可以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

3基于敏捷供应链知识管理模型的构建

敏捷供应链知识管理,从知识创造、收集、挖掘、整理、聚集、识别等方面构成知识生成和知识应用两大功能,进而实现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客户等各节点企业对知识的有效管理。基于此,本文构建了敏捷供应链知识管理模型,见图2。

从图2中可知,该模型主要包含了敏捷供应链下知识管理体系中的四个主要方面:

(1)知识生成从企业组织环境中收集信息、整理数据并研究分析,进行知识的创造;获取研究资料、客户资料、竞争对手资料等显性知识,收集整理并创建电子文档输入到知识库;挖掘供应链联盟内部创造和开发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创新等隐性知识。

(2)知识应用在知识的应用环节中将有专门的机构对知识进行测量以及对显性化的知识加以总结并促使人们在工作过程中快速找到他们需要的知识,知识应用的另一方面主要是员工能力的提升,员工通过从企业自身的知识库中进行学习,以及从供应链的知识总库中进行学习,使这些知识在企业工作中发挥作用。

(3)知识库通过对上述阶段的知识进行整理,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形成自身的知识库。供应链通过建立一个广泛的知识交流平台,使供应商、制造商对分销商、零售商以及客户等通过有效的沟通和知识整合,汇成供应链知识ej,库,促使各节点企业间进行知识学习和创新,进而提升供应链的敏捷能力和快速响应能力。

(4)组织文化建设文化是企业和组织间进行协作的润滑剂。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组织文化都具有相似性,在整个敏捷供应链的知识管理过程中,都离不开组织文化建设。通过组织的文化建设不仅能提高员工们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促进企业的知识管理过程。

4基于敏捷供应链的知识管理的实施策略

敏捷供应链处于动态多变的环境中,这就需要其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如何在这动态复杂的环境中有效地获取、共享、传播并创新知识,已成为业界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了使整个供应链的知识管理更有效的进行,我们认为应采取以下相应的策略。

(1)构建基于敏捷供应链的知识管理组织体系敏捷供应链的各节点企业存在利益差异,需要依靠一套有效的组织体系以支持供应链中的知识管理活动。在这一体系中,要明确成员企业中负责知识管理活动的领导人,承担制定管理计划和协调企业中各种知识活动;成立专门小组完成与知识管理活动有关的任务;组建供应链中知识管理的平台和专门的协调机构,完成各个成员知识的交流和协调任务。

(2)建立供应链动态联盟,形成知识管理平台敏捷供应链的各节点企业应形成一个动态联盟,在联盟内部把敏捷供应链成员企业各自现有的知识进行识别、分类、加工和提炼,形成系统的、不断发展的知识库,进而建立知识管理平台,实现知识在敏捷供应链中的快速的共享与传播。

(3)建立鼓励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由于各节点企业的环境、文化以及经营理念的不同,往往会导致知识共享存在障碍,需要我们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来促进知识的共享。这需要在企业层面采取免费员工培训等针对员工的奖励措施,促使员工产生有利于知识管理活动的行为;在供应链层面,通过建立共同基金奖励、利润共享奖励方式对供应链联盟的成员企业进行奖励,提高成员企业参与知识管理的积极性,实现供应链中的知识共享,提高供应链整体的利润率。

(4)建立知识保护和知识安全管理体系知识在供应链企业中的传播、共享和应用的前提是供应链成员必须明确哪些知识可以共享,哪些知识应该保密。对于可共享的知识通过在联盟企业间进行交流和沟通,获取新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库;对于保密的知识应建立知识保护和安全管理体系,防止知识泄密,保证企业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知识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敏捷供应链;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模型;实施策略

20世纪90年代末期,来源于制造业的敏捷制造概念与供应链管理思想相结合,孕育出一个新的管理模式——敏捷供应链,它代表着企业竞争的最佳范式。敏捷供应链强调对顾客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综合体现。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敏捷化竞争已逐步由工业信息时代转向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的水平决定了供应链管理的敏捷度,敏捷供应链核心能力的培育将依托知识管理的支撑。因此,对敏捷供应链知识管理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敏捷供应链与知识管理

1.1敏捷供应链

敏捷制造是美国里海大学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新型战略思想,目的是提高制造系统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并上升为美国面向2l世纪的国家竞争战略。随着竞争环境的剧烈变化,人们便将制造业的敏捷制造与供应链管理思想相结合,提出了敏捷供应链的概念。与传统的供应链相比,敏捷供应链的特点是,可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进行快速的重构和调整,通过企业间无缝连接、知识共享建立起动态联盟供应网络,在对企业内资源充分利用的基础上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使其具有更强的敏捷性和柔性。

1.2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KM)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综合国内外现有文献对知识管理的定义,本文认为,知识管理是指为了达到企业的目标,管理者在执行基本的管理职能过程中对知识进行的有效管理。这包括了对信息、知识进行收集、整理、存储、新知识产生、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知识挖掘、知识资产的形成与运营等一系列过程进行的管理。

2基于敏捷供应链中知识管理的价值分析

2.1敏捷供应链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

在敏捷供应链中,核心企业与各成员企业的关系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彼此之间保持长期互利的战略伙伴关系。知识是供应链合作伙伴进行信息共享的基础,通过对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进行知识管理,可以为敏捷供应链管理提供一个高效的知识交流平台,使核心企业能够充分地规划与整合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提高整个供应链管理的敏捷度。知识管理和敏捷供应链管理的关系,见图l。

由图l可以看出,核心企业KM系统平台,通过建立知识库,使供应链上的各节点企业有效地进行知识交流与整合,不仅可以使分销商、零售商能够快速地满足最终客户的需求,而且可以使供应商、生产商能够对其产品和服务及时的进行调整,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

2.2敏捷供应链中知识管理的价值分析

(1)提高了运营能力敏捷供应链中知识管理的目的,就是在供应链节点企业间快速、有效地推动知识转移和共享,使供应链成员问的知识水平达到协调与优化。在敏捷供应链中,科学的实施知识管理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成员企业间的交易成本、节省交易时间,还可以提高供应链成员的实践能力以及整体决策的能力,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运营能力。

(2)快速满足客户需求敏捷供应链中,通过知识管理零售商可以快速、无缝地将自己前台的实时销售数据传递给生产商,生产商根据这些信息快速组织生产,开展有针对性的研发,并且将自己的知识信息传递给上游的供应商,以便有效的开展原材料供应活动,同时还将信息共享给下游的批发商或零售商,以便及时进行商品配售。这样,知识便在供应链中形成快速流动,就可以快速的满足客户的要求,提高客户满意度。

(3)有利于创新管理对于供应链上的各节点企业来说,通过充分利用关于过程的知识管理,可以有效地发挥员工的知识和能力,挖掘供应链最终客户的知识,应用关于产品和总体服务的知识来实现创新,创造新价值。联合创新在以创新管理为主题的供应链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供应链中的企业彼此利用对方的知识联合自己的知识,更有利于达到共同创新的目的。

(4)增强了供应链的稳定性由于敏捷供应链节点企业拥有的是自己领域内的专业知识,因此他们拥有的知识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充分利用每个企业自身的优势,对整个供应链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不仅可以降低供应链的总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增进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合作。由此可见,通过知识管理可以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转3基于敏捷供应链知识管理模型的构建

敏捷供应链知识管理,从知识创造、收集、挖掘、整理、聚集、识别等方面构成知识生成和知识应用两大功能,进而实现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客户等各节点企业对知识的有效管理。基于此,本文构建了敏捷供应链知识管理模型,见图2。

从图2中可知,该模型主要包含了敏捷供应链下知识管理体系中的四个主要方面:

(1)知识生成从企业组织环境中收集信息、整理数据并研究分析,进行知识的创造;获取研究资料、客户资料、竞争对手资料等显性知识,收集整理并创建电子文档输入到知识库;挖掘供应链联盟内部创造和开发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创新等隐性知识。

(2)知识应用在知识的应用环节中将有专门的机构对知识进行测量以及对显性化的知识加以总结并促使人们在工作过程中快速找到他们需要的知识,知识应用的另一方面主要是员工能力的提升,员工通过从企业自身的知识库中进行学习,以及从供应链的知识总库中进行学习,使这些知识在企业工作中发挥作用。

(3)知识库通过对上述阶段的知识进行整理,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形成自身的知识库。供应链通过建立一个广泛的知识交流平台,使供应商、制造商对分销商、零售商以及客户等通过有效的沟通和知识整合,汇成供应链知识ej,库,促使各节点企业间进行知识学习和创新,进而提升供应链的敏捷能力和快速响应能力。

(4)组织文化建设文化是企业和组织间进行协作的剂。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组织文化都具有相似性,在整个敏捷供应链的知识管理过程中,都离不开组织文化建设。通过组织的文化建设不仅能提高员工们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促进企业的知识管理过程。

4基于敏捷供应链的知识管理的实施策略

敏捷供应链处于动态多变的环境中,这就需要其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如何在这动态复杂的环境中有效地获取、共享、传播并创新知识,已成为业界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了使整个供应链的知识管理更有效的进行,我们认为应采取以下相应的策略。

(1)构建基于敏捷供应链的知识管理组织体系敏捷供应链的各节点企业存在利益差异,需要依靠一套有效的组织体系以支持供应链中的知识管理活动。在这一体系中,要明确成员企业中负责知识管理活动的领导人,承担制定管理计划和协调企业中各种知识活动;成立专门小组完成与知识管理活动有关的任务;组建供应链中知识管理的平台和专门的协调机构,完成各个成员知识的交流和协调任务。

(2)建立供应链动态联盟,形成知识管理平台敏捷供应链的各节点企业应形成一个动态联盟,在联盟内部把敏捷供应链成员企业各自现有的知识进行识别、分类、加工和提炼,形成系统的、不断发展的知识库,进而建立知识管理平台,实现知识在敏捷供应链中的快速的共享与传播。

(3)建立鼓励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由于各节点企业的环境、文化以及经营理念的不同,往往会导致知识共享存在障碍,需要我们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来促进知识的共享。这需要在企业层面采取免费员工培训等针对员工的奖励措施,促使员工产生有利于知识管理活动的行为;在供应链层面,通过建立共同基金奖励、利润共享奖励方式对供应链联盟的成员企业进行奖励,提高成员企业参与知识管理的积极性,实现供应链中的知识共享,提高供应链整体的利润率。

(4)建立知识保护和知识安全管理体系知识在供应链企业中的传播、共享和应用的前提是供应链成员必须明确哪些知识可以共享,哪些知识应该保密。对于可共享的知识通过在联盟企业间进行交流和沟通,获取新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库;对于保密的知识应建立知识保护和安全管理体系,防止知识泄密,保证企业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绩效评价;供应链管理;知识管理;竞争优势

一、引言

21世纪的竞争不再局限于单个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核心竞争力的比拼和角逐。每一个企业作为特定供应链上的一个节点存在并不能体现出其竞争优势,它必须要与供应链上的其他成员企业形成整合功能的体系成员,才有机会真正发挥其核心竞争力,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供应链绩效是供应链上的各成员企业整合、协调和共享知识,在供应链流程、人及技术等方面对供应链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进行增值的过程总和。供应链绩效评价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衡量供应链管理整体运行情况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更是供应链管理目标实现的战略性要素。在知识经济的社会大环境下,引入知识管理这一新的管理思想对于供应链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供应链绩效评价的不断深入改革是摆在供应链管理面前的棘手问题。供应链战略需要决策,决策直接影响供应链绩效,而供应链绩效评价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对三种典型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进行分析,以价值链模型作为理论基础,建立基于知识管理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模型,运用知识管理对供应链绩效管理的实践进行指导,对供应链管理与知识管理交叉领域理论研究的深入尝试。

二、典型的供应链绩效评价工具

(1)绩效标杆法。绩效标杆法(Benchmarking)广泛存在于各类行业竞争之中,就是寻找业界的绩效“标杆”企业,制定战略并将自己的现状与该标杆进行比较找出差距、改进绩效,辨别并吸取优秀经验和管理方法的绩效评价工具。绩效标杆法实际上是一种面向实践、面向过程的系统优化和持续改进思想。在供应链绩效评价中,首先选取行业中的供应链绩效卓越的“标杆”企业,确定学习内容及目标;其次,制定实现目标的具体的计划和策略;然后,是供应链绩效全方位比较与学习的系统过程,对自身供应链内部的优势、劣势进行分析找出差距;最后,建立起在绩效标准、设计绩效过程、确定度量方式方法等方面的绩效评估和使自身得以提升的“追赶路径”。(2)目标管理法。目标管理法(Management By Objectives,MBO)是一种复杂的、涵盖组织目标设立和评价的体系。是管理人员与被管理人员共同制定一套便于衡量的具体工作目标,并定期检查目标完成情况的绩效评价方法。在典型的供应链绩效评价中,目标管理法就是层层分解目标:首先,制定供应链战略层目标,比如,供应链网络设计、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工作设计等;然后,制定供应链战术层目标,比如,库存策略、配送渠道和运输及转运方案的选择等;其次,制定供应链运作曾目标,比如,订单及作业计划、车辆送货路线等;最后,界定供应链预期成果,进行绩效审查,提供反馈。(3)平衡计分卡。卡普兰和诺顿于1992年提出的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BSC)几经演变,已经成为具有战略地位的绩效管理思想,而不仅仅是最初的绩效评价工具。围绕供应链的战略目标,平衡计分卡从四个维度对供应链管理进行评价:财务角度,供应链管理的难点之一是在提供给用户具备一定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水平条件下,系统成本最低。财务角度的目标与供应链绩效管理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用财务指标说话。主要体现在股东价值、资产利用率、利润率和销售额等方面。顾客角度,顾客需求作为供应链拉动型战略的驱动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供应链绩效集中体现在顾客对产品质量、成本、服务、交货期等要素上。衡量指标通常有送货准时率、顾客满意度、合格品率、退换货率等。内部过程角度,供应链整体绩效水平的衡量就在于其围绕核心企业,整合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控制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形成的功能网链结构。内部过程的合理、畅通是供应链提高效率和反应的根本。比如,生产率、新产品的研发速度、成本控制、生产周期、应急系统反应、内部纠纷处理和利益分配等。学习成长角度,供应链的竞争就在于核心竞争力的挖掘和竞争优势的持续。在不断变换的市场环境下,只有学习才能成长,使得供应链成为一条不断创造价值的“价值链”。最终体现在知识资产、市场创新能力、员工学习能力、新产品研发技术等指标上。

三、基于知识管理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模型

(1)供应链与价值链。供应链被认为是通过对信息流、物

流、资金流的整合与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制成中间产品的过程到把最终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所涉及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的模式。价值链是由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中首先提出:价值链是一切企业进行设计、生产、营销、进货以及对产品其辅助的各种活动的集合,企业最终通过价值链实现价值增值。我国学者郑霖、马士华从哲学观点深入分析了供应链与价值链的关系与区别,首次得出“供应链是价值链的一种表现形式,两者是内容和形式的哲学关系”的结论。迟晓英、宣国良通过对供应链和价值链的涵义、发展和研究状况的研究,探讨了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得出结论,价值链思想是面向效益,着眼点是企业的价值增值过程;供应链思想是面向效率,主要是围绕物流、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率方面。随着价值链和供应链的不断发展,两者将在更多的方面交叉重合,彼此互为补充和借鉴,相辅相成,最终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因此,具备卓越绩效的供应链本身就是一条价值链,价值链的增值功能体现在供应链的每个环节上,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关系。(2)基于知识管理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模型。作为知识的承载者和创新者,人力资源管理与知识管理更加密不可分。达文波特曾说:“既然知识主要寓于员工之中,是员工对其加以利用和分享以获得的经营结果,那么知识管理就不仅是管理信息和信息技术,而且也是管理人。”即人的因素才是知识管理的关键因素。建立基于知识管理,运用绩效评价工具的供应链管理是实现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新途径,引入知识管理的理论后供应链绩效管理有了新的含义和架构(如图1所示)。

该模型可以理解为一个管理实践系统。供应链绩效评价是合力的作用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识管理、绩效评价方法和供应链管理形成三个互相作用的合力。知识管理是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是供应链实施绩效评价的前提;在实际运用中,并不存在一种适用于任何供应链的绩效考评工具,而基于知识管理就是一个导向;供应链管理最终建立在基于知识管理的绩效评价基础上,为供应链绩效管理提供实现路径。

四、结论

第一,基于知识管理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模型是一个管理实践系统;第二,供应链绩效评价是知识管理、绩效评价方法和供应链管理合力的作用。本文的不足之处是缺乏实证研究数据的支持,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并解释其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1]Christopher M.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Strategies

for Reducing Costs and Improving Services[M].Financial imes.London:Pitman Publishing.1992

[2][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3]郑霖,马士华.供应链是价值链的一种表现形式[J].价值工程.2002(9)

[4]迟晓英,宣国良.正确理解供应链与价值链的关系[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0(4)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IT能力 知识管理 医药企业 供应链绩效

资源基础理论(RBV)认为,企业是各种资源的集合体,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企业拥有的资源各不相同,具有异质性,这种异质性决定了企业竞争力的差异。企业在资源方面的差异是影响企业获利能力的关键,也是拥有优势资源的企业能够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原因[1]。在以知识为主导的今天,知识的重要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显现和证明。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人员认识到了知识对那些传统资源的替代作用,如同珍惜任何其它资产资源一样,对知识进行恰如其分地管理、利用和再开发。供应链(SC)的功能在知识经济环境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以知识的视角介入供应链管理(SCM)相关问题的研究将成为供应链管理领域中的一个崭新视角。研究显示,增强IT能力、加强知识管理(KM)对于供应链成员企业在诸如销售量增加、减少库存成本、改善客户体验以及提高柔性等的SC绩效方面具有显著的影响[2-3]。但将IT与KM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的研究较少,尤其在医药领域尚无实证研究先例。本研究以医药供应链成员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评估我国医药行业的IT与知识管理能力水平以及二者对医药供应链绩效的影响。

1.研究假设

有研究表明,IT能力是企业有效运用信息技术管理企业信息所拥有的知识的程度,信息技术能力应包含三个要素,即信息技术知识(IT knowledge)、信息技术运行(IT operations)和信息技术对象(IT objects)[4]。这一研究结果在学术界得到了很多的认可和应用。

结合供应链管理中的具体情况,知识管理能力可以划分为知识取得流程、知识转换流程、知识保护流程、知识应用流程四个维度[5]:第一,知识取得,将外部环境中的知识转化到企业内部,使之成为能够为企业创新所用的知识;第二,知识转换,知识被切实地扩散开来并被组织成员彻底吸收,以此实现知识真实的转换;第三,知识保护,组织有效地保护知识,避免被组织内外部不当地加以利用;第四,知识应用,运用既有知识解决工作流程中的问题或利用这些制定决策的过程。

在供应链绩效的测量方面,利用单一的评价指标会有很大的局限。Cooke教授指出现有评价指标已经不能全面反映21世纪供应链绩效,必须建立新的绩效评价系统[6]。马士华在研究工业企业物流能力与供应链绩效关系的文献中,提出响应性、服务质量、物流绩效和财务绩效等4个供应链绩效指标[7]。结合医药行业自身特点,本文采用Beamon的研究成果,从成本效益、顾客满意、灵活性三方面展开:第一,成本效益评价包括对所使用的能源、设备,员工成本,以及库存水平等成本方面的评价;第二,顾客满意是对顾客需求的应答水平,需要从成品的质量和服务两方面进行评价;第三,灵活性评价分为范围灵活性、响应灵活性[8]。

在确定IT能力、知识管理能力和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要素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已有研究成果,提出如下假设,随后加以验证。

H1:供应链信息技术能力对供应链绩效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

H2:知识管理能力对供应链绩效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

H3:供应链信息技术能力对知识管理能力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

H4:知识管理能力在供应链信息技术能力与供应链绩效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2.研究方法

2.1 样本来源

研究对象为建立了供应链体系的医药行业,其中以大中型企业为主,调研的企业分布在吉林、河北、天津、江苏、安徽、上海、陕西、广东及四川,代表了我国主要的经济地理区域。共计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298份,对无效问卷进行筛选与剔除后最终保留的205份有效问卷确定为研究样本,问卷总回收比率29.8%,有效问卷回收率20.5%。这是一个可以接受的回收率(MSUGLRT类似的研究回收率为17.1%[10])。分析回收的有效问卷发现,问卷应答者多为企业的CEO或其他高层管理人员,大部分被访者受过高等教育且具备一定的经济管理理论基础,能够正确地理解问卷中的问题。企业绝大多数拥有供应链伙伴关系,建立供应链伙伴关系的平均年限为6.46年,从而保证了关于供应链绩效的调查的可信度。样本来源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见表1。

表1 样本来源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2.2 假设检验

依次检验IT能力对供应链绩效的回归、知识管理能力对供应链绩效的回归以及IT能力对供应链绩效的回归,并且检验了知识管理能力在另二者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回归分析与验证结果

IT能力对供应链绩效的回归、知识管理能力对供应链绩效的回归以及IT能力对供应链绩效的回归均成立,知识管理能力在IT能力与供应链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3 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为医药企业提供了有益的管理实践启示:第一,重视信息技术,更要重视信息技术能力;第二,知识管理为供应链有效运转保驾护航;第三,供应链中包括了信息流、资金流和实物流的集合。准确无误地生产、存储、运输、销售是提高绩效的关键;第四,供应链成员企业间的实质关系是委托。这些企业间往往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不完善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使得某些企业遭受被中心企业压榨而遭受损失或是被其他竞争者替代而被挤出供应链。因而,在增强供应链成员间信息的交流与共享的能力,加快知识在供应链节点间转换、传递速度的同时,加强知识保护流程是十分必要的。总之,虽然交换医药产品和药学服务被认为是医药市场的首要目标,但成员企业也不应忽视无形知识资产。在供应链管理实践中,信息技术在简化供应链流程与促进成员间合作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强化知识管理,都将帮助供应链快速应对市场变化,并获得长期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殷国鹏,陈禹.基于资源观的企业IT能力理论及实证研究.南开管理评论, 2007, (1): 26-31.

[2]孙林岩,陈钢,杨洪焦.中国企业信息技术对供应链绩效的作用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8,2(26):105-109.

[3]张旭梅,朱庆.国外供应链知识管理研究综述[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2(19): 34-41.

[4]Tippins M.J.,Sohi R.S.,2003.IT Competency and firm performance:Is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 missing link[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4: 745-761.

[5]陈菊红,王能民,杨彤.供应链中的知识管理[J].科研管理,2002,(1): 98-102.

[6]Cooke J A. Measure for measure [J]. Logistics, 1999, 2 (7): 111-113.

[7]马士华,谭勇,龚凤美.工业企业物流能力与供应链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07,4(4):493-500.

[8]Beamon B M.Measuring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1999,19,(3):275-292.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知识范文第6篇

关键词:供应链;柔性;知识共享;知识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1(2012)04-0065-04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和需求多样化的竞争环境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新要求,给企业带来了新挑战。核心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不仅依靠单一企业的资源和能力,还要采用全方位的视角对整个供应链的流程进行优化和重组,协同供应链成员,整合各节点资源,灵活快速地响应环境不确定性,达到供应链柔性。由于知识是提高整体运作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知识结构和知识存量是供应链企业绩效最深层的决定性因素。要增强供应链核心企业的竞争优势,就必须提升企业整体知识管理水平,制定有效的知识管理机制,建立知识共享平台。

在动态环境中,企业为了实现愿景,要关注如何适应、利用和制造变化来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制定合理的柔性战略,找到柔性战略与已有战略在特征、适用范围等方面的差异(汪应洛等,1998)。并且运用该战略解决从外部的市场环境、消费需求的复杂性到系统内部的各项任务职能中出现的问题,获得供应链竞争优势。从系统的视角来看,知识决定柔性,基于知识的供应链,体现了供应链不断通过知识创新,追求知识的经济化并实现供应链整体优化的目标,供应链柔性与环境不确定性的关系,表明知识管理对于柔性提高具有重要作用(王能民、杨彤,2004),所以核心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改善与完备对于供应链应对各种需求的柔性能力培育十分重要。供应链中结构柔性与供应链成员间的知识联结关系模型由知识联结范围和知识联结强度两个维度构成,经过对这两维度综合考虑,测量了基于知识联结的供应链结构柔性。另外,资源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认为企业联盟与市场相比,在知识转移、知识整合和知识应用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拥有不同知识系统的企业联盟能够实现企业间知识转移的最大价值和组织间学习的最小成本。通过供应链各节点扩散与转移利用知识建立起的核心竞争优势,提高柔性管理能力,能为核心企业带来最终的战略优势。

实践证明,供应链各成员只有在机遇和挑战中不断完善其组织结构,调整竞争战略,形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为供应链企业达到多赢提供机会。在此基础上,核心企业能够利用外部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运用伙伴合作关系产生的积极协同效应,来优化成本结构、增加市场份额,更关键的是规范顾客服务水平,提高顾客满意度,获得更有利的竞争优势适应现代市场环境。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从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的视角看目前企业供应链柔性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引起问题的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通过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建立良好的知识管理系统,使核心企业获得最优绩效及长远发展。

二、供应链柔性中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的重要性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供应链企业必须拥有一种能力,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对供应链企业之间及各成员企业内部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做出适宜的调整。而复杂性、灵活性、及时性和开放性是供应链知识管理上的难点,知识资源的存量与创新性会影响供应链预测市场的能力和决策效率。因此,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在供应链柔性管理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值得企业重点关注。

1 知识获取及时准确,优化信息流与物流

供应链的知识管理利用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使产品生产和市场销售信息的存储、分析、传递更加准确便捷。因为知识管理的广泛应用和推广,使得传统供应链中物流活动时间缩短,信息流不再容易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有效避免了信息逐层传递造成的过滤,从而使整条供应链上的知识最大化共享。不管是供应信息还是配送信息都能通过企业知识网络选择捷径,实现敏捷快速的决策过程,并根据各节点业务需求进行合理设置,将虚拟企业不同的设施和资源连接起来科学重组,优化供应链服务水平。

2 减少供应链中的不确定性,提高灵活性

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顾客需求、提高供应链效率的最好方法就是知识创新,灵活应变。基于知识管理的供应链企业内部知识实时共享、外部知识内化存储,让成员们各取所需。这种不断吸收和深化知识的过程,强调了员工知识的更新频率,为员工提供了良好的学习计划。不仅利于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又有益于企业形象和产品优势在竞争市场上的确立。同时知识管理体系能及时反映市场动态,对产品改进提出合理建议,随时调整供应链发展方向,能有效增强企业外部环境适应力,且提高了供应链的危机管理能力。

3 知识集成共享,实现供应链总体最优

知识管理就是将供应链运营的日常业务信息和知识进行集成,通过在完善的供应链知识网络中编码数据让知识在各节点企业间共享。供应链企业间是具有连带关系的,要想成功还必须整体目标一致。在产品市场发生改变时,要用系统视角来分析企业自身的产品生产策略、销售策略,深入了解供应链整体运作情况,追求利益最大化。因此,完善供应链知识网络将有效集成知识,无形之中提高了核心企业在供应链网络中的影响力,使供应链总体性加强。

综合供应链特点和知识管理的过程,可以得出下图:

三、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视角下提升供应链柔性的挑战

供应链柔性对供应链中核心企业来说,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能够使各子系统在环境变化时合理优化流程,有效集成资源。同时,企业的不断成长壮大,取决于其不断积累的知识和技能。因而,知识在节点企业间创新、转移、共享、运用对供应链柔性管理的实施有着重要意义。供应链企业正好通过企业间的契约关系增加了知识的获取途径及其获取量,弥补了企业成长过程中的部分“知识缺口”,从而才能把握好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更好地抵御环境的冲击,夯实供应链运作的稳定性,提高供应链长期绩效,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因此,企业要在知识管理基础上加强柔性能力,就要认识到对柔性管理能力低下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成员企业支付水平有限,构建柔性环境费用高

供应链跨越了组织边界,因而成员企业尤其是核心企业需站在系统思维的角度处理问题。成员企业在供应链中释放的柔性与其他成员企业响应能力息息相关,对市场机遇的把握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都会受到整个供应链系统的影响。想要拥有一个良好的柔性环境,各节点企业就需要对实施知识管理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进行定期更新来适应市场需求,跟上甚至超过竞争对手的脚步。然而供应链中各成员企业的规模大小不同,对于柔性环境构建的投资比重高低不一,对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的要求也有所区别,所以在处理各类业务时对幅度、时间、成本三方面的控制程度有不同体现。根据木桶原理,供应链中柔性程度最低的企业将决定整个系统的柔性水平。规模较小的企业,知识创新能力比较有限,导致新产品订单响应速度慢,复杂件的设计制造时间长,新产品的生产速度难以提高等。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程度最高的企业自身原有的柔性能力完全的施展受到这类成员企业的制约,易导致竞争优势被动的丧失。同时知识管理平台的构建需要数据挖掘技术、人工智能、知识整合工具(如Idea Fisher、Inspiration)等,既要投入资金,又要招聘或培训员工在人力资源上进行投资。所以有些合作企业对知识共享系统的大量投资有心无力,会加大核心企业的知识获取成本,增加知识创新难度,对供应链系统柔性环境的营造十分不利,制约着核心企业的进步。

(二)企业柔性重视程度有别,营造柔性文化难度大

每个企业对知识管理的重视程度、宣传力度不同,造成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对外界需求感知标准不一致,使企业内部难以达到信息对称,从而柔性水平有高低,问题解决速度有快慢。据相关资料表明,国际上许多知名企业在企业内部设置了CKO来专门推行知识管理的理念,创造良好的知识共享环境,建立并发展知识管理系统,使知识共享与创新的理念具体化并深植于企业日常运作中。然而我国大部分企业在高效利用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平台来发挥柔性效应的普及程度有明显差别。而企业的柔性水平往往取决于企业内部最薄弱的环节,例如员工经过多年经验积累所得的工作技巧等隐性知识的共享过程就会受到许多因素制约,消极的人际氛围会阻碍知识共享顺利的进行,人们自私的心理对知识的贪婪与浪费会产生恐惧感。另外,企业内部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更新换代速度也能体现出企业对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的重视程度。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都应该用长远眼光看待发展,在维持目标市场份额的基础上,还要挖掘潜力去开发新的市场。要想带动整条链的绩效提升,各节点企业就要激发员工进行技术创新、思维创新,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创建良好的企业柔性文化。

(三)市场信息传递快,牛鞭效应中柔性控制难

在信息网络发达的21世纪,各种资讯刺激着大众的视觉细胞,时时刻刻都能从互联网上搜索到新兴产品的相关消息。信息超载的时代中,消费者的喜好会受到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等影响,而这些因素在各个时期的变动会左右顾客对某种产品的购买欲望。想要在短期内抓住消费者的产品偏好,涉及整条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市场调查、信息处理等各环节知识共享的速度,因而有一定的难度。而且企业与市场的沟通过程中存在噪音,这是企业提高柔性能力的最大干扰。在产品销售活动中,企业面临一种高风险的现象——牛鞭效应,即当供应链上的信息流从最终客户向上游传递时,信息资源的共享不易有效实现,使得信息扭曲被逐渐放大,需求信息出现较大波动。上游供应商面对的是频繁多样的采购订单、无法形成经济批量的生产计划、紧急要货申请等问题。核心企业则要费尽心思捕捉消费者偏好,要完全正确的领悟消费者调查报告中获得的信息有一定困难。模棱两可的回答,缺乏建设性的意见,在核心企业看来是更增加了产品开发的难度。生产商产品生产计划的安排和销售商营销秩序的管理都会受到些许影响。为了解决牛鞭效应这一难题、为企业正常的营销管理和良好的顾客服务提供了保障、防止中间环节出现混乱,核心企业需要基于知识共享运用柔性管理方式,才能有效减小供应商的风险,节约库存费用,优化资源配置。

另外,政府政策、经济发展趋势、行业突发事件都是难以预测的外部变化,很容易让供应链中断。如果供应链没有危机管理意识,就可能被这种突来的冲击波及。例如,2011年3月日本发生的9级地震就影响到对日本零部件依赖程度高的美国苹果公司。按照日本一家研究机构的说法,iPhone中从日本采购的零件占到iPhone总成本的34%。其中只要有任何一环受到地震影响,就有可能影响苹果热销产品的出货。对于这种天灾人祸,核心企业就无能为力。同时,政策倾向或名人效应也会吸引消费者的注意,继而产生对这种商品的大量需求。由于隐性知识不易察觉,出现生产线上的机器负荷过重、人员不足等情况,导致部分供应链企业白白丧失商机。

四、基于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的供应链柔性的增强措施

基于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的供应链柔性不仅仅取决于供应链各个节点企业的柔性管理水平的影响,还受到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的协调水平的影响。因此,供应链企业必须重视知识在供应链中的运用,将人、知识与现实的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共享知识、创新知识的平台交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强化基于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的供应链柔性的作用。

(一)建立高效知识管理平台,提高供应链整体柔性

有效沟通在管理过程中不容忽视,然而供应链中难免会有一些主观和客观因素影响知识在节点之间或节点内部的传递,构建一个高效整合的信息系统是必须的。确保知识在供应链中畅通地流动,是供应链柔性的基础。知识管理系统平台中供应链处理知识的技术达到相同水平,在统一编码解码的基础上,保证共享知识的内容准确,能有效避免知识在传递过程中造成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供应链中知识平台的构建,其实质是推进科学管理,形成一个良好的知识氛围,强调知识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尤其在应对环境不确定性时柔性管理对知识的依赖性很强。

在面对不同的客户偏好时,各成员企业基于供应链的整体发展战略,综合其业务目标,根据自身能力,准确及时做出反应才能更好的把握商机。利用知识共享平台对知识进行快速传递使之共享,为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提供发展机会,使节点企业都能快速响应来自市场的多样化需求,这不仅有助于关键产品的生产,也有助于企业控制产品的库存,最大限度地降低缺货成本。同时各成员企业在系统中建立资料库,将经营企业的成功与失败分享,为其他伙伴提供参考和借鉴。面对相似风险时,可运用已积累的知识,来处理企业内部与外部产生的矛盾,调整好企业的业务结构和战略,将动态柔性管理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保持企业的绩效稳定。

(二)营造知识型企业文化,提升柔性管理能力

为了将基于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的供应链柔性更好地实施与应用,要在供应链中营造一种知识型文化,那么最高管理层的行为与决策就要无时无刻的反映这种文化,同时企业还应该通过故事、仪式等形式向员工宣传,潜移默化地植入员工的脑海中。另一方面,企业设置员工激励机制,对在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工作有突出表现的员工给予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奖励来推进员工对这一制度的支持。利用这个公平公正的体制,维护好柔性管理在供应链中的普及。企业要持续强调知识的重要性,重视柔性管理对采购、生产、物流、销售等环节的影响,采用多种激励方式对上下游成员进行约束。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让成员企业从合作中获得双赢甚至多赢。

通过监控整个供应链的活动以及物流、资金流、知识流等的流动情况,把握好产品质量的改善情况、交货提前期的变化等,给予伙伴企业合理的价格折扣和柔性合同,或者赠送股权来鼓励伙伴企业及时反馈信息,探讨知识的应用,合理地改进产品质量。同时对于不符合柔性策略的行为活动都要严厉处罚,严格要求各个企业执行供应链柔性,共同建筑知识管理平台。这有利于维护供应链成员问的合作关系,能够建立起积极稳定的沟通桥梁,从而使核心企业以最优质的质量,最低廉的价格提供给消费者最佳的产品和服务。

(三)培养知识型人才,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信息化社会需要高素质知识型人才,不管是拥有显性知识还是隐性知识的员工,都是企业最希望拥有的人力资源。在供应链知识共享过程中就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员工对知识进行编码和解码,同样在获得知识后,对相关知识进行创新的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他们对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许多大规模的企业成立企业大学,邀请各类专家教授来授课,对员工进行培训。这是企业面对激烈的竞争所必须营造的一种充满知识的氛围,鼓励员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通过团队合作,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工作,达到最佳业绩。例如,摩托罗拉公司利用其摩托罗拉大学为供应商提供质量管理方面的培训,而安毫泽一布施公司这一世界上最大的啤酒公司,建立了专门的“布施学习中心”为其合作商提供战略规划、财务管理、销售技巧和库存控制方面的培训。这种为供应链上其他成员提供培训的方式是有利于成员之间知识共享,也增进了成员间的相互学习与了解。在专家与员工交流的过程中,思维的碰撞将带来知识的创新,是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过程。通过培训,使员工的技术水平得到提升,知识的利用率也显著提高。在产品研发、应用新特性时,员工拥有的能力将决定企业的时间成本。尽管培训员工需要一定程度的投资,一旦员工掌握了技能,后期的回报将获得更大的收益。在快速处理紧急事件时,能够灵活响应,高效决策,体现柔性管理在供应链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四)应用知识管理手段,实现柔性管理高效率

快速消费的时代,讲究的是效率与准确性。在供应链中企业就可以将任务具体化细小化,建立一个模块化的产品设计系统。运用独立的有针对性的子系统来设计业务流程或产品,发挥整体的作用,根据客户的需求不同在终端环节进行产品的差异化生产,这不仅可以实现低成本的大规模生产,也可以降低库存成本,最大化地利用资源。

企业开发现代信息化的手段,引入各种反映供应链柔性的系统模型,来分析处理外界环境的变化对企业造成的影响,有目的性的采取措施。通过运用所拥有的知识熟练操作供应链系统,提高了问题处理效率,从而节省了企业响应时间。再加上企业在供应链中建立以总体资源和增值活动为中心的协同预测系统,就能在考虑整体利益与各节点利益的基础上,将市场需求进一步细分,不断增强市场预测水平。在这一有机整体中,成员们能够发挥协同作用,建立良好的信任机制,站在战略角度上做出决策,使整个供应链上的成员企业都能按需生产、按需供应,达到整体优化,获得利润最大化。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知识范文第7篇

[关键词] 知识流协作图Petri网供应链

供应链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快速准确地从供应链中挖掘所需知识已成为供应链企业增强竞争力的的核心。然而迄今为止,人们普遍对供应链中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格外重视,对供应链知识流缺少应有的关注。供应链企业面对着供应链网络中巨大的知识源泉即渴求但又苦于无高效的知识获取手段,这种尴尬局面源于企业对供应链知识流认识与研究的缺乏,因此对供应链知识流的深入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

一、国内外供应链知识流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专门针对供应链知识流的研究已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但从总体上来看,相关研究还不够充分,对供应链知识流的研究大多处于分离状态,主要体现为供应链的研究,知识流的研究,知识管理的研究三种方向。在对供应链知识流的综合研究上,主要是概念层次方面的研究。Ameneh Khadivar等人提出了供应链知识流的概念模型,从概念上将供应链知识分为了个人、团队、组织及组织间知识三个层次,并提出相应管理措施。R.Garacia-Flores等人利用Agent技术提出相应的供应链知识流概念模型,研究了供应链企业间知识交互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国内,张慧涛和张晓旭提出知识市场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供应链企业内外知识交流过程并对相关影响因素的做了敏感度分析。这也是国内对供应链知识流较全面与深刻的研究。之后,乔琰和张悟移从定量的角度利用蚁群算法对供应链企业知识获取路劲进行了优化,对供应链企业知识搜索具有很大指导意义。

总之,国内外关于供应链知识流的研究比较抽象,缺乏具体性,而供应链知识流的管理须是抽象指导思想与具体技术的集合,研究的最终目的就在于能在实践中运用,如此才利于供应链企业实际操作,并实现研究的目的。本文所提出的供应链知识流模型将供应链知识流具体化,为供应链企业进行知识管理提供一种参考框架。

二、供应链知识流模型研究

供应链企业内外的知识都产生并运用于具体的业务过程,存储在企业,个人和数据库等各种参与业务过程的个体中,我们称之为知识载体。由此本文认为,供应链知识流的研究涉及两个层次,即供应链企业业务过程及由此产生的知识流两个层面,供应链知识流模型应该是这两个层面模型的集成。利用协作图与Petri网对供应链知识流模型进行研究可以具体、直观地刻画供应链知识流,对供应链企业知识管理及知识管理系统的建立具有指导意义。

1.供应链企业业务过程模型

从空间层次看,供应链企业业务过程可以分割为供应链企业间业务过程及供应链企业内部业务过程两个层面,此建模思路既保证供应链的整体性又保证供应链个体企业独立性。供应链企业会同时参与几个供应链的运作,成为多个供应链的交点,要将研究囊括以每个供应链单个企业为节点的整个供应链网络会使研究陷入混乱,不易理清头绪,所以本文仅限于一条供应链的研究,整个供应链网络知识流以单个供应链知识流模型为基础进行相应扩充即可。

(1)基于协作图的供应链业务过程模型

协作图是UML为过程建模提供的一种图形化建模方式,突出了参与交互的对象组织。UML是一种图形化语言,其使用不局限于软件开发,其中的一些图可以用在企业建模、业务工程、过程分析和系统配置上。工作流管理系统关注于过程方面,协作图强调系统的动态行为,这与工作流管理关系密切。协作图即描述了参与供应链运作的企业间的关系,又突出了企业间信息的交互,利于与供应链知识流研究的结合。因此选用协作图来对供应链业务过程讨论与建模是可行的,所以本文利用协作图为工具为供应链企业间业务过程建模。

定义1:协作图(CD)是一个三元组CD=(I,M,F)。

①I表示相互协作的实体集;

②M表示实体间传递的消息集;

③F表示实体间消息传递的方向与顺序。

定义2:利用协作图为供应链业务过程建模,将供应链相关角色与过程投射到以上协作图中有以下定义:

①I代表参与供应链运作的相关企业;

②M={Mp,Mf,Mi},Mp,Mf,Mi分别表示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

③模型中的数字表示整个供应链中M传递顺序,箭头代表M传递方向。

由以上定义,即可以建立一个简单的供应链企业间业务过程模型:

在该模型中,只简单描述了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分销商,及顾客整个链条中比较明显与简单的交互过程,模型中的相关元素如下所示:

I=( pre_supplier, supplier, producer, retail_trader, dealer,customer)

Mp=( goods, diliver_goods, diliver_commodities, diliver_component, diliver_parts)

Mf=( money, payment_d, payment_r, panyment_p, payment_s)

Mi=( buy-good, order_goods, order_commodities, order_component, order_parts)

(2)供应链企业内部工作流模型

本文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网(WF_net)来为供应链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建模。

Petri网是一种可以用网状图形表示的系统模型,是一种图形化,数学化的建模工具,为描述和研究具有并行、异步、分布式和随机性等特征的复杂系统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被广泛运用于工作流建模。

Petri网的系统行为表现为资源(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的流动,它由三个基本元素构成:库所,变迁及流关系。库所表示状态元素,也称为S_元素,每个S_元表示一种资源,其中的黑点称为托肯,代表资源数量,或资源的使用次数。变迁表示变化的条件元素,也称为T_元素。流关系也称为F,表示联系S_元和T_元流关系,F给出的是资源和变迁之间是否有联系及联系的方式。

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网(WF_net)定义如下:

定义3:有向网PN=(P,T,F)为WF_net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①PN有一个源库所i∈p,使得.i=;

②PN有一个漏库所o∈P,使得i.=;

③每个节点x・P・T都从属于从i到o的一条路径上。

T中的变迁代表业务流中的任务,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F通过库所的连接表示。两个任务可能顺序执行,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构造块, AND_join表示几个先行事件都完成后,后续事件才能开始,AND_split先行事件完成后,几个后续事件可同时开始,OR_join表示先行事件中的一部分事件完成后,在一定条件下,后续事件即可开始,OR_split表示先行事件完成后,在一定条件下,一部分后续事件即可开始。各构造块如下图所示:

工作流模型变迁发生条件为先行状态获得托肯。变迁发生的后续状态为先行状态失去托肯,后续状态得到托肯。

获得合理的WF_net的一个方法是平衡AND/OR_split和AND/OR_join。

一个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系统(WF_net)是良构的,必须符合合理性要求:

定义4:一个WF_net PN=(P,T,F)建模的过程是合理的,当且仅当:

①对每一个从状态i可达的状态M,存在一个实施序列,从状态通往状态o,形式化表示为:;

②状态o是从状态i可达的惟一最终状态,且结束时其中至少会有一个标记,形式化为:M∧M≥0=0);

③在(PN,i)中没有死变迁,形式化表示为:。

根据以上定义,可以建立单个供应链企业内部流程模型,如下如图所示:

如模型所示,供应链企业内部工作流模型由变迁“record”、“close”,以及一个OR_split和一个OR_join构成。变迁“record”用来表示供应链个体企业接受外部企业发送M,相应变迁“close”表示供应链企业给外部企业发送M。供应链企业内部流程,可以通过对库所s3,库所s4扩充得到,在扩充当中,注意利用上文提到的四种构造块扩展,这样可以保证扩充后模型的合理性。而模型被激活的条件是,S1得到外部企业的M。

以分销商为例证明此模型。假设分销商业务流程为,分销商接到顾客的购买信息,之后查看仓库,如果有货直接发货,则分销商内部业务程结束,如果无货,则向生厂商进货。则分销商工作流模型如下:

此模型中,变迁“ta”表示记录收到顾客的需求消息,变迁“tb”表示分销商对库存的检查,状态“s3”为有的状态,状态“s4”为仓库缺货,变迁“tc”表示订货,状态“s5”为订货消息发出状态,变迁“te”表示与制造商的相关收尾工作,接货付款等。

(3)供应链业务流程模型

由以上分析既可以得出供应链业务流程模型。

定义5:供应链业务流程模型(SC_WF)是一个四元组,SC_WF=( C,M,FCD,WFC)。

①C=I;

②M=(Mp,Mf,Mi);

③WFC=WF_net。

此模型既能反映宏观上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间的交互过程,又能很好表现供应链企业内部工作流过程。

2.供应链知识流模型

知识产生于业务过程中,知识流与业务流程密不可分,是同一群体不同层面的活动体现,从供应链业务流程和知识本身特性便可以得出供应链知识流模型。

伴随着供应链企业的业务过程,知识在企业间及企业内部流动,这就是知识流,由以上供应链业务流程模型可以看出,供应链知识流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流,供应链企业内部知识流,企业员工知识流。

依据Petri网,本文将供应链知识流模型定义如下:

定义6:供应链知识流模型(SC_KF)=(S,T;F,K,W,M)。

①N=(S,T;F)构成有向网,称为SC_KF的基网;

②S为供应链企业个体状态,T为知识流动的条件,F为知识流动关系,K为S的容量函数,W为各状态点间流动的知识流量函数,M为各个体状态函数;

③K=∞。

这里将S的容量函数K假设为无穷,是基于假设个体对于知识的接受是无穷的,在条件满足的条件下,个体可以无限接受知识,如此可以避免出现死锁也是贴近实际的。

定义7:供应链知识流模型(SC_KF)变迁规则如下:

①.T.=.T∪T.称为T的外延:

②T在M有发生权的条件为:

,即先行状态节点要有提供后续状态节点知识的能力,而后续状态节点要有接受前续状态节点提供的知识的能力。

知识在传递过程中会有不同程度的耗散,这基于两传递节点在信任关系、知识距离、物理距离、职位距离的大小程度。本文将这些影响因素通称为知识流动障碍因素,用a表示在知识流动障碍因素影响下,知识发出节点在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发送知识的吸收程度值,b代表在知识流动障碍因素影响下,知识接收点接受知识时的在知识节点发出的知识原有量基础上的知识吸收度。知识节点还有具其特殊性,先行节点知识的流出并不会减少其知识存量。由此可以得到变迁发生后续函数。

定义8:供应链知识流模型状态转移公式:

若M[T>,则T在M可发生,将标识M改为M的后续M’,M’的定义式,对,

M’(s)=M(s) 若.或

M(s)+abW(t,s) 若或

根据以上分析,供应链知识流模型(SC_KF)可以细化为两个层次模型(本文将供应链企业内部知识流和员工知识流统一于一个供应链内部知识流过程)。

(1)供应链企业间知识流模型

本文立足于供应链核心企业这一特殊的企业群体,表现核心企业与各相关企业的知识流关系。核心企业会向供应链相关企业要求相关知识,同时也会向供应链相关企业提供知识。本文认为核心企业向相关企业提供知识有两种模式,一种为核心企业主动向相关企业提供经营相关知识,称为推式,一种为相关企业向核心企业要求经营知识,称为拉式。供应链企业的交流最重要的就是实现有条件的知识共享,因此,本文在供应链企业间知识模型中加入“share”这一虚拟个体,这一个体为供应链核心企业和相关企业的交互提供一个虚拟场所,并为这些企业知识搜索及匹配提供服务。“share”的相关功能有两种方式实现。供应链核心企业处于整个供应链主导位置,对整个供应链相关企业起到管理与协调的作用,所以“share”的功能可以由核心企业负责。供应链企业也可以通过第三方企业来完成协调与配置的工作。

由此供应链企业间知识模型中,S=(core_enterprise,relevant_enterprisei,share)

三种知识交互模式模型(SCI_KF)如下图所示:

由核心企业提供知识的推式与拉式的知识流模型,都可以由以上模型得到。拉式模型中,s1表示相关企业处于知识缺乏状态,t1为相关企业发送知识需求,s2为share接收到知识需求状态,t2为share向核心企业发送知识需求,s3为核心企业接到知识需求,t3为核心企业发送知识,s4为相关企业对知识接受的满意状态。s2, t2, s3,t3之间形成一个循环,这是由于相关企业与核心企业的知识描述差异,知识传递必是一个反复的过程,直到相关企业得到其认为足够的知识即可跳出循环,结束此次知识传递。

由核心企业主动提供知识的推式知识流模型,s1为核心企业由于经营所需,要想向相关企业提供知识的状态,t1为核心企业向share发送知识,s2为share接收到知识状态,t2为share向相关企业发送知识,s3为相关企业接到知识的,t3为相关企业吸收知识,s4为核心企业对知识发送的满意状态。同样s2, t2, s3,t3之间形成一个循环,当核心企业满意时,跳出循环,结束此次知识发送过程。

在核心企业向相关企业提出知识需求的知识流模型中,s1为核心企业由于经营所需,需要向相关企业索取知识的状态,t1为核心企业向share发送知识需求,s2为share接收到知识需求信息状态,t2为share向相关企业发送知识需求,s3为相关企业接到知识需求的状态,t3为相关企业发送知识,s4为核心企业对知识吸收的满意状态。同样s2, t2, s3,t3之间形成一个循环,当核心企业满意时,跳出循环,结束此次知识索取过程。

(2)供应链企业内部知识流模型

本文将供应链企业内部知识交互过程看做是个体内部(包括团队和员工)知识流过程。企业内部知识分为生产知识,设计知识,市场知识三种,但不管是哪种知识对于个体来说其流程都是一样的。本文认为个体对知识的吸收过程分为,寻找,吸收,内化,外化,实践几个步骤,在各步骤中伴随着知识不同程度的耗损。

根据上文提出的基于知识特性的知识流模型,可以得出供应链企业内部知识流模型(SCB_KF)如下所示:

模型中,s1表示个体处于知识需求状态,t1表示个体寻找知识,s2为个体找到知识源的状态,t2为个体开始吸收知识,s3为个体已吸收知识状态,t3w为知识内化过程,s4为内化后的个体状态,t4为个体对内化后的知识,结合个体已有知识进行知识创新过程,s5为完成知识创新的个体状态,t5为个体将自己通过内化创新后的自我知识形成显性知识过程,s6为完成知识外化过程的个体状态,t6为个体利用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实践的过程。

如模型所示s3,t3,s4,t4,s5,t5,s6,t6之间形成一个循环,因为在个体进行实践过程中,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总结出一些经验(隐性知识),隐性知识通过个体的吸收,提升了自我,又在知识增加基础上投入实践。从t3可以直接跳向s6,这是因为有时,个体在将知识内化之后,直接参与实践,并不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进行提升。t4可以直接跳到s7,这是因为,有的时候,个体在将知识吸收后,重新组合,之后创新增加了自身知识含量,并无需参与实践。

3.供应链知识流集成模型

上文已经得出供应链企业业务过程模型以及基于知识特性的知识流模型,但任何一种模型都无法全面诠释供应链知识流。知识流与业务过程是密不可分的,割裂任何一方都都会使研究片面,所以下文尝试将供应链业务过程模型与基于知识特性的知识流模型相集成,以求全面诠释供应链知识流模型。

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提出供应链知识流集成模型如下:

定义9:供应链知识流集成模型(SC_KFI)是一个多元组SC_KFI=(E,I,F,share,KFE,KFI)。

①E为供应链企业;

②I为供应链企业内部个体,包括企业内部团队与员工;

③F为供应链企业间的联系关系,F=SCB_KF;

④share为虚拟的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平台;

⑤KFI=SCI_KF;

⑥模型假设供应链各企业(KFI)之间的交互都是通过“share”为平台实现;

⑦核心企业可能是KFI中任何一个;

⑧KFI与“share”之间的交互是双向的;

⑨模型的变迁规则和状态转移公式满足SC_KF变迁规则与状态转移公式。

将以上模型图形化,如下图所示:

三、总结

本文在供应链业务流程及知识流模型的基础上得出了供应链知识流集成模型,此模型全面地结合了业务过程与知识本身的特性,但还不够细致。对于“share”这一虚拟知识共享平台的具体协调与匹配方案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这也将为供应链企业知识流管理提供实际的操作方式。

参考文献:

[1]Ameneh Khadivar,Ali rajab zadeh,Mehdi Khani,Seyed Mohammad Javad Jalali. A Conceptual Model for Knowledge Flow in Supply Chain.IEEE,2007

[2]R. Garcia-Flores, X.Z. Wang *, G.E. Goltz. Agent-based information flow for process industries' supply chain modelling[J].Computer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2000(24):1135~1141

[3]张慧涛:基于知识市场的供应链企业间知识交易及其模型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7

[4]Yan Qiao,Wuyi Zhang.Study of optimizing the knowledge acquisition route based on core-corporation in supply chain.IEEE SOIL2008,2008.10

[5]Wil van der Aalst,Kees van Hee.工作流管理――模型、方法和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6]石双元张浩:基于信息顺序图和Petri网的供应链工作流模型设计[J].管理学报,2007,4(6):756~759

[7]袁崇义:Petri网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8]时一凡:基于网络调查的供应链企业知识行为分析[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8

[9]黄官伟:业务流程中的知识流建[J].情报杂志,2007(8):16~19

[10]周密韩立岩:知识流的Petri网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26(8):2149~2152

[11]张悟移:供应链企业知识链管理模型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6(12):52~56

[12]Subhashish Samaddar,SatishNargundkar*,MarciaDaley.Inter-o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sharing:The role ofsupply network con?guration and partner goal congruence[J].European Journal ofOperational Research,2006(174):744~765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知识范文第8篇

一、引言

2014年以来我国财政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文件,旨在促进管理会计的发展,从而实现管理会计的价值创造作用。2014年10月,财政部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管理会计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2016年6月,财政部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为企业建立一个管理会计框架提供了指导;同年10月,财政部了《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将推进管理会计广泛应用作为“十三五”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同年12月,财政部又了《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100号――战略管理》等22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征求意见稿,意在引导企业如何有效地选择和使用管理会计工具。

管理会计工具作为管理会计思想的体现,伴随着财政部一系列管理会计相关制度的出台,引发了学术界和实务界对管理会计工具应用的极大关注。纵观管理会计工具研究文献,管理会计工具的研究经历了从单一工具到多种工具整合运用的过程。但是,目前关于管理会计工具的整合主要集中在几种特定的管理会计工具上,如经济增加值(EVA)、平衡计分卡(BSC)和作业成本法(ABC)等,整合不具有系统性。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管理会计工具整合框架,但缺少系统性的整合框架设计。基于此,本文以管理会计与供应链的相关理论为依据,提出了管理会计工具在供应链上的整合框架。

二、管理会计工具在供应链上整合的动因

管理会计工具是管理会计思想的具体化,并随着管理思想的演进深耕和完善。20世纪70年代,管理会计工具主要以标准成本法、差异分析、本量利分析等为代表[ 1-2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为了满足企业流程再造和精细化管理的需要,战略成本管理和作业成本法成为企业实现流程优化和提升管理效益的主要工具。20世纪90年代,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经济增加值、平衡计分卡、全面预算管理等一系列管理会计工具风靡而起。Berry et al.[ 3 ]认为管理会计工具在供应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已有文献来看,管理会计工具在供应链流程和供应链管理中均有广泛应用。在供应链流程方面:邹怡雯和伍伟[ 4 ]将全面预算管理应用于企业的销售环节;马超[ 5 ]将标杆管理应用于企业的科研项目过程;朱雪珍[ 6 ]用平衡计分卡评估企业的研发目的;张建斌和鲍新中[ 7 ]将目标成本法应用于企业的产品开发阶段;Khataie et al.[ 8 ]用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将作业成本法嵌入供应链中,用于企业订单管理。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刘志学等[ 9 ]认为目标成本法是一种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新方法;杜红和冯明[ 10 ]提出了基于作业的目标成本法,并将其应用于成本管理;李永祥等[ 11 ]构建了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杨柏[ 12 ]将平衡计分卡应用于汽车企业动态联盟供应链绩效评价;Pohlen和Coleman[ 13 ]将经济增加值与作业成本法结合起来评价企业的供应链绩效;刘俊娥等[ 14 ]利用风险矩阵评估供应链风险;Zhang et al.[ 15 ]使用一种基于数据包络层次分析法和作业成本法的混合模型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选择;Isfahani et al.[ 16 ]利用模糊网络分析法和平衡计分卡构建了一个评价顾客关系管理的模型。可见单个或若干个管理会计工具在供应链上的运用已经有丰富的成果,而管理会计工具在供应链上的系统性整合应用缺乏应有的关注。

此外,就已有文献来看,学者们提出的管理会计工具整合框架模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强调各种管理会计工具之间的互补性,将若干种管理会计工具纳入同一个框架整合使用;第二种是以某一种管理会计工具为核心,其他管理会计工具围绕该种管理会计工具进行整合使用。第一种整合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作业成本法与经济增加值的整合[ 17-18 ]和平衡计分卡与经济增加值的整合[ 19 ];第二种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平衡计分卡为核心的整合框架[ 20 ]、以预算管理为核心的整合框架[ 21 ]和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整合框架[ 22 ]。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出,现有的关于管理会计工具整合的框架主要是围绕若干种管理会计工具展开的,忽略了其他管理会计工具的作用,缺乏管理会计工具整合的系统性研究。

本文认为供应链是管理会计工具发挥价值创造作用的一个重要平台,而目前的研究大多是关注某一需求“点”上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未能以“链”为视角系统考察管理会计工具的价值创造功能。利用供应链的集成管理思想对管理会计工具进行“嵌入式”的整合研究,将有助于管理会计工具与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有机融合,使管理会计工具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创造功能。

三、基于供应链的管理会计工具整合要素

进行企业价值链上的管理计工具整合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呢?本文从管理会计工具在供应链上整合的逻辑起点、整合的方式、整合的关键点、整合的内外部环境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整合的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的定位关系到整合系统的目标。本文认为应将提升管理会计工具的价值创造能力作为管理会计工具在供应链上整合的逻辑起点。CIMA(英国皇家特许会计师公会)2014年的《全球管理会计原则》和我国财政部同年的《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都高度强调了管理会计在组织决策和价值创造方面的功能。管理会计作为一种信息系统,通过参与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预测、决策、预算、控制与评价等活动,不断地为企业提供决策与战略实施的信息,从而为企业创造价值。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的商业模式也在不断地变革,供应链管理成为企业新的竞争优势来源。本文之所以将管理会计工具嵌入供应链这个平台上进行整合,最终目标是在供应链上发挥各种管理会计工具的优势,系统性地提升管理会计工具对供应链流程管理的作用,从而提升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

(二)整合的方式

1.某类工具内部的整合

根据财政部2016年的《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管理会计工具发挥作用的领域主要有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营运管理、投融资管理、绩效管理和风险管理七个领域。根据管理会计工具作用的领域,管理会计工具可以相应地分为战略管理类、预算管理类、成本管理类、营运管理类、投融资管理类、绩效管理类和风险管理类七个大类。各个大类内的管理会计工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整合,如成本管理类工具内部的整合。田志学等[ 23 ]认为目标成本管理法和作业成本管理法在使用过程中都有其局限性,如目标成本管理法在实际运用中仍然是以制造成本为重点,忽略了开发设计成本;作业成本法在实际运用中需要搜集大量的成本动因基础数据,计量成本较高,将二者集成,形成一个整合的成本管理系统,能够发挥两者的优势,弥补其不足,实现更好的成本管理效果。又如预算管理类工具内部的整合,实务发展中存在改进预算和超越预算两种发展趋势。冯巧根[ 24 ]认为可以将改进预算和超越预算进行整合,也就是从预算管理的功能拆分为计划制定与业绩评价,从而使预算管理中的改进预算和超越预算这两种趋势并存。同时在企业实务中,固定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既有各自的适用情况,又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企业预算管理的方法体系。

2.管理会计工具间的整合

不同管理会计工具的功能不同,不同价值链节点的管理目标不同,因此,首先需要分析各种管理会计工具在供应链上的功能特征,然后结合它们在供应链上的功能特征,剔除重复功能,实行“差异互补”,找到这些管理会计工具在供应链上最契合的作用方式,并系统性地运用于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以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和企业价值。

以管理会计领域最常见的经济增加值、平衡计分卡、作业成本法和全面预算等几种管理会计工具间的整合为例,将平衡计分卡、经济增加值、作业成本法和全面预算在供应链上进行整合时,分析它们的具体功能,例如:经济增加值主要应用于供应链的业绩评价;平衡计分卡在供应链管理中的运用主要是帮助公司监测供应链绩效并通过公司目标进行比较,它既可以被应用在公司本身供应链的管理,也可以用来监管供应商表现;作业成本法主要应用于优化生产管理和产品组合决策、加强成本管理、加强作业管理、库存优化管理等供应链管理或决策领域;全面预算应用于供应链管理,主要是通过信息系统对预算编制、预算反馈、预算差异分析等来实现全面预算控制系统的事前、事中、事后系统控制的功能。这些工具按照它们在供应商、核心企业、客户管理的重要性形成不同的管理会计“工具包”,以便有针对性地对管理会计工具进行在供应链节点上的“差异互补”组合,以最大限度发挥管理会计工具的作用。

(三)整合的关键点

1.知识的整合

供应链上的管理会工具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的知识和存在于不同员工头脑中隐性的知识两方面。供应链上管理会计工具知识的整合包括这两方面知识的整合。供应链上管理会计工具显性知识的整合是指将供应链上分散的管理会计工具显性知识进行汇总和融合以形成新的显性知识。供应链上管理会计工具隐性知识的整合是指通过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将分散在供应商、客户和内部员工的隐性知识在供应链上流动,进而实现整合。管理会计工具显性知识的整合虽然可以增加新的知识,但是并不扩充现有的知识存量,而管理会计工具隐性知识的整合则可以促使企业产生新的创新性的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因此供应链上管理会计工具知识的整合关键在于鼓励员工积极分享隐性知识。有效集成供应链上的管理会计知识,不仅可以丰富企业的知识资源,而且可以提高企业供应链的管理能力。

2.技术的整合

管理会计工具的使用是以特定的管理技术作为支撑的,不同的管理会计工具需要不同的管理技术,管理会计工具的整合意味着管理技术的整合,因此管理技术的整合对于管理会计工具在供应链上的整合至关重要。若供应链上的管理技术处于离散状态,则不能实现管理技术在供应链上的共享,从而影响供应链管理的效率。企业应根据其所在行业和本单位供应链管理的特点将分散的管理技术有机地在供应链上进行整合。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新颖、优良的管理技术应运而生,企业需要结合目前已有的管理技术,同时学习和参考其他企业先进的管理技术,并在有必要的时候引进最新前沿的管理技术。此外,企业的组织结构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管理技术整合的需要。

(四)整合的环境

管理会计工具在供应链上的整合不是管理会计工具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集成创新,管理会计工具在供应链上的整合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冯巧根[ 25 ]认为管理会计是一门以价值创造为目标,以信息系统和管理控制为手段的权变性的管理科学。从权变理论来看,不存在适用于任何组织和任何环境的管理会计工具。

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影响管理会计工具在供应链上的整合,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以下两条路径来实现的。第一,外部环境直接影响管理会计工具的整合。例如,外部环境的改变使得某个或某些管理会计工具在组织中不适用或者使用效果减弱,企业会对这样的管理会计工具进行调整,比如减少其使用频率或者使用范围,甚至直接淘汰,这样一来管理会计工具的整合就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第二,外部环境通过内部环境影响管理会计工具的整合。外部环境的改变要求企业的内部环境作出调整,由于内部环境是管理会计工具在供应链上的支撑,为管理会计工具在供应链上的整合提供基本的软硬件环境,所以内部环境的调整会影响原有管理会计工具的使用,使得管理会计工具的整合相应地改变。

管理会计工具的整合需要满足各种管理会计工具运行的需要,而且还要能够支撑各种管理会计工具集成的内部环境,它包括公司战略、组织结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企业文化等。提供有效的基础环境是管理会计工具整合的基础,提升基础环境有利于管理会计工具整合目标的实现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四、构建基于供应链的管理会计工具的系统性整合框架

构建供应链上的管理会计工具的系统性整合框架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针对整合对象而言,系统性的整合是将一整套管理会计工具,即管理会计“工具包”作为整合对象,形成服务于不同管理目标或不同管理领域的管理会计“工具包”,每个“工具包”中的管理会计工具按照不同管理目标或不同管理领域的需求进行组合;二是针对整合框架本身的特征而言,使管理会计“工具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在一定环境下发挥特定功能的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本文以系统论为指导,结合权变理论、供应链和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运用规范研究的方法,以价值链为视角,尝试构建一个基于供应链的管理会计工具的系统性整合框架。

基于以上对价值链上管理会计工具整合的因素分析,本文构建的系统性整合框架如图1所示。该框架包含整合的逻辑起点、整合的方式、整合的关键点和整合的内外部环境。其中,整合的逻辑起点是价值创造,管理会计工具在供应链上的整合围绕价值创造这一目标进行;整合的方式主要包括管理会计工具间的整合和管理会计工具内的整合;整合的关键点是知识的整合和技术的整合;整合的基础环境是企业的内部环境;整合的权变性诱因是外部环境。这是一个动态的整合框架,企业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围绕价值创造的目标对供应链上的管理会计工具整合进行动态调整。

五、结语

管理会计工具的研究已经从单一工具的研究发展到管理会计工具整合性研究,管理会计工具的整合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以往关于管理会计工具整合性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增加值、平衡计分卡、作业成本法和全面预算等几种管理会计工具,学者们也从集成创新、组织变革等角度提出了管理会计工具的整合框架,但是关于在供应链上管理会计工具的整合研究却缺少系统性。本文尝试构建了一个基于供应链管理会计工具的整合框架。该整合框架以企业价值创造为逻辑起点,以工具间整合和工具内整合为整合的主要方式,以知识和技术的整合为整合的关键点,以企业的内部环境为整合的基础环境,以外部环境为整合的权变性诱因。通过该框架的构建试图为企业在供应链上进行管理会计工具整合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 胡玉明.企业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框架:基本构想与预期突破[J].财会通讯,2011(4):6-10.

[2] 高晨,汤谷良.管理控制工具的整合模式:理论分析与中国企业的创新――基于中国国有企业的多案例研究[J].会计研究,2007(8):68-75.

[3] BERRY T,AHMED A, CULLEN J, et al.The consequences of inter―firm supply chains for management accounting [J].Management Accounting: Magazine for Chartered Management Account,1997,75(10):74.

[4] u怡雯,伍伟.销售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运用[J].财会月刊,2008(3):91-93.

[5] 马超.标杆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08(12):148-150.

[6] 朱雪珍.利用平衡计分卡评价研发项目[J].会计之友,2006(9):72-73.

[7] 张建斌,鲍新中.产品开发阶段目标成本的跨组织应用[J].会计之友,2010(1):67-68.

[8] KHATAIE A, DEFERSHA F M, BULGAK A A. A multi-objective optimisation approach for order management:incorporating activity-based costing in supply chai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2010,48(17):5007-5020.

[9] 刘志学,李智玲,杨敏.目标成本法: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新方法[J].中国物资流通,2002(2):24-25.

[10] 杜红,冯明.基于作业的目标成本法在供应链成本控制中的应用[J].建筑经济,2006(12):59-62.

[11] 李永祥,韩昭敏,康世瀛.平衡计分卡在供应链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企业经济,2006(7):39-41.

[12] 杨柏.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汽车企业动态联盟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J].管理世界,2007(8):161-162.

[13] POHLEN T L, COLEMAN B J. Evaluating internal operations and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using EVA and ABC[J].Sam Advanced Management Journal,2005,70(2):45-58.

[14] 刘俊娥,张洪亮,李少波,等.风险矩阵的供应链风险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7(4):151-152.

[15] ZHANG X, LEE C K M, CHEN S. Supplier evaluation and selection: a hybrid model based on DEAHP and ABC[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2012,50(7):1877-1889.

[16] ISFAHANI S N, HADDAD A A, ROGHANIAN E, et al.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using balanced scorecard and fuzzy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the case of MAPNA GROUP[J].Journal of Intelligent and Fuzzy System,2014,27(1):377-389.

[17] COOPER R, SLAGMULDER R. Integrated activity-based costing and economic value added[J].Engineering Management Journal,1999,80(17):16-17.

[18] 潘飞,沈红波,郭浩环.作业成本法与经济增加值的整合系统: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J].财经论丛,2006(5):67-73.

[19] 刘运国,陈国菲.BSC与EVA相结合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基于GP企业集团的案例分析[J].会计研究,2007(9):50-59.

[20] KAPLAN R S, NORTON D P. Transform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from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to strategic management:part Ⅱ[J].Accounting Horizons,2001,15(2):147-160.

[21] 高晨,汤谷良.管理控制工具的整合模式:理论分析与中国企业的创新――基于中国国有企业的多案例研究[J].会计研究,2007(8):68-75.

[22] 池国华,邹威.基于EVA的价值管理会计整合框架:一种系统性与针对性视角的探索[J].会计研究,2015(12):38-44.

[23] 田志学,李军,谭金安.目标成本管理和作业成本管理集成的成本管理体系结构建立[J].航空学报,2001(4):373-375.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知识范文第9篇

关键词:知识链;知识链模型;研究现状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引起了管理环境剧烈动荡,市场的不确定性加大,为及时捕捉市场机会,把握技术变化趋势,以“知识流、价值流”为核心的知识链管理运作方式成为管理的趋势。知识链的适时出现解决了知识管理理论过于抽象和空洞的问题,使知识管理成为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依据。而知识链模型作为知识链概念由理论向实践过渡所产生的形象性事物,也引起了学术界研究者的注意。

1 知识链与知识链模型

“知识链”(knowledge-chain)的研究源于供应链管理的先进思想。在供应链成功应用到制造业之后,人们想到是否可以把这种以物流为主集成化、系统化思想,应用到基于知识流的产学研合作上,形成一种系统、集成的知识供应链,以促进知识的快速转化、应用、增值和创新。基于这种考虑,学术界学者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不同角度对知识链给出了定义:宏观层面的定义认为它是国家的创新体系,中观层面的定义认为它是对供应链相关企业资源进行的知识整合;微观层面的定义认为它以顾客为中心,满足知识的供需平衡。

知识链模型是知识链定义由理论向实践过渡所产生的形象性的事物。知识链模型的构成机理是“知识流”从企业外部进入企业内部,企业成员进行知识获得、知识选择、知识生成、知识内化、知识外化的过程。鉴于知识链定义的广泛性,不同的学者探讨、推出了基于自身学识的模型,它们在研究视角、特性等方面也不大相同。基于研究者不同视角,我们可以把众多的知识链模型分为3个大类:(1)基于企业个体视角的知识链模型;(2)基于供应链视角的知识链模型;(3)基于区域网络视角的知识链模型。同时,也有学者尝试从其他学科出发构建知识链模型.比如张志亮等从相图理论构建的知识链集成模型。

2 知识链模型研究

2.1 基于企业个体视角的知识链模型

较早提出知识链模型的是美国学者C.W.Hol-sapple和M.Singh,他们认为知识链是组织知识和核心竞争力相联系的桥梁,并在借鉴波特的价值链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出如下的知识链模型(见图1)。

该模型由主要活动功能和辅助活动功能组成,主要活动功能由知识获得、知识选择、知识生成、知识内化、知识外化5个阶段组成;辅助活动功能由领导、合作、控制、测量4个层次组成。该模型表明了知识链的“产出”是各个阶段的知识“学习”活动的结果。而这一产出就形成企业的竞争能力。

在Holsapple和M.Singh研究基础上,清华大学刘冀生教授基于该知识链模型缺乏环境适应性和动态性的考虑,提出了改进的知识链模型(见图2)。此知识链模型增加了外部环境,改进了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反馈,较好地反映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知识的本质联系,在知识和竞争能力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徐建锁、王正欧在总结美国学者C.W.Holsapple和M.Singh的知识链模型和刘冀生教授的改进的知识链模型的优、缺点后,针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所应该采用的不同知识管理方式,对知识链模型进行了深层次的改进(见图3)。改进后的知识链模型,体现了知识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双循环过程。另外。模型中还加入了用户这一环节,更加突出了知识在企业和用户之间的流动,也即知识的反馈过程。把知识有效地贯穿于外部环境、企业、用户之间,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链。它突出了支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创新的重要性,启示我们企业的知识链是以知识创新活动的知识流为中心的。而不是以物流活动为中心的知识链。

2.2 基于供应链视角的知识链模型

徐建锁、王正欧等人的知识链模型引入了用户这一关键环节,体现了知识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双循环过程。但该模型不能很好地应用于供应链,也未能反映供应链中知识流动的网状特征、双向循环流动性、知识活动的多元价值增值性以及知识链的技术依赖性。在继承以上模型优点的基础上,刘勇军和聂规划提出了面向供应链的知识链模型(见图4)。在该模型中,知识在供应链中的传播和扩散具有“两维性”,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从纵向来看,同一层次主体内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可以相互转化;从横向来看,供应链知识在不同层次的主体之间进行传播和扩散,其方向具有不可逆性,规模呈不断放大的趋势。

刘思峰、施琴芬则把物料供应链过程与知识创新过程联系起来,建立了一个知识链模型(见图5)。他们认为:知识创新的过程实质,即是包括知识的创造、转移和应用3个阶段的一种知识流动过程。在知识创造阶段,知识供应链管理工作主要是建立好企业知识库这个创新平台。知识的来源有企业内部结构化、非结构化知识和外部知识两个方面。在知识的转移阶段,最终形成新的生产技术,这是知识链上最关键的环节。在知识的应用阶段,生产制造出知识的载体―一产品,经过分析,最终流向用户手中,在顾客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企业的知识创新的到了回报。

对于这个问题,蔡翔、严宗光等也有研究,他们把知识在知识链上的流动分为知识的积累、知识的创新和知识的转移、经济化3个阶段,且把知识的流动与物料供应链工程连接在一起,这与刘思峰等作者的研究具有一致性。李瑁、汪应洛和孙林岩则从供需关系角度建立了一种知识供应网络,分析了制造业知识供应链中结点内部的5种知识活动,即知识获取、知识选择、知识产生、知识内部化及知识外部化。

2.3 基于区域网络视角的知识链模型

企业是一条知识创新的知识链,一个企业可以参与多条知识创新的知识链,因而不同知识创新的知识链之间存在交叉,当一个企业和其他的企业建立一种知识创新联合体时,一个知识创新联盟就形成了。同时王平等学者认为知识链不仅是不同企业主体之间的知识的扩散和转移,而且包括企业主体内部的知识捕获、选择、组织和创新的过程。因此,知识链是基于知识流在不同企业主体间及企业内部的转移与扩散而实现知识的捕获、选择、组织和创新的具有增值功能的网链结构模式。

吴冰和刘仲英继承了以上的观点。把知识链看成一个创新的网络。他们指出单个供应链成员不可能存在于任何一个网络之外,必须不断地寻求外部知识资源,通过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网络.协调知识创新活动,因此他提出了基于供应链协同的知识创新网络(见图6)。这一知识创新网络体现了来自

不同资源和领域的知识跨越空间和时间的整合,有效地弥补了核心组织自身知识的不足,克服了知识供应主体与知识使用主体之间存在的知识缺口。

、李爱平在《技术创新和知识供应链》一文中提出应该借鉴物料供应链管理的经验建立知识链,实现产学研的真正联合,建立了产学研联合的知识链管理模型(见图7)。知识链模型描述了采用供应链管理原则后所产生的巨大变化和改进,主要有技术创新是产学研联合的产物,是一个具有反馈的知识流闭环回路,是一个集成的系统。

2.4 其他知识链模型

同时,我们也发现有学者尝试从其他视角研究知识链模型,比如宋建元、张钢从知识链活动的过程出发构建的知识链过程模型、张志亮等从相图理论构建的知识链集成模型等。

宋建元、张钢将企业的知识链分成四类活动,即知识获取、知识选择、知识创造和知识内化,通过互相依存的这4类活动,企业逐步实现从个体知识向群体知识、组织知识的扩展,并形成持续竞争优势的组织能力,从而使知识实现不断增值(见图8)。

张志亮等利用系统科学中的相图理论,从系统的角度,对企业知识链进行研究。利用相图基本原理和特性,把知识链内容同相图的各组成因素相匹配,构建或再造知识链,并找出链中各业务活动的基本特征。他们认为企业知识链就是围绕企业竞争优势,设计知识流,将知识的贡献、发散、学习和存储等环节有机地统一,不断使企业的智产增值的集成化知识管理过程(见图9)。

苏海、蒋祖华、梁军等人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基于知识地图的知识链模型(见图10)。知识地图是在网络环境下对分散的各类知识资源进行标记,并以可视化方式来支持知识链的各个活动。但当前的网络技术由于缺乏对知识语义的处理能办,使知识地图的自动生成较为困难。需要知识管理专家承担更多的工作。而知识网格为知识资源之间赋予了更丰富的语义关系,使知识索引的自动化生成成为可能,能有力推动知识地图系统的实用化进程。

除此之外,国外学者C0hen和Levinthal从知识链的2个要素:意识和反应,以及企业的外部意识、企业的内部意识、企业的内部反应、企业的外部反应4个紧密联系的阶段的角度建立的知识链模型也是值得一提。西安交通大学魏斌指出:知识链并非是以以往模型所暗示的线性形式发生。其往往以非正式的、非预计的方式发生。企业中存在由多条链条组成的知识网络,这些链条可被分为4种模式:搜索链模式、吸收链模式、激活链模式和辐射链模式。4条知识链均由资源、活动、过程、产出和价值体系构成。

3 结束语

作为知识链概念形象化事物的知识链模型,伴随着知识链的研究也日渐深入。目前有关知识链模型的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

(1)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我们将知识链模型分为3个层次:基于企业个体视角的知识链模型:基于供应链视角的知识链模型;基于区域网络视角的知识链模型。尽管三者的研究出发点有所不同。但是我们发现他们的起点均源于C.W.Holsapple和M.Singh的知识链模型。几乎所有的国内外知识链模型的研究思想都没有脱离C.W.Holsapple知识链的基本思想,大多数都是尝试性的改进。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知识范文第10篇

供应链作为一个集“采购+生产+运输+加工+销售+终端消费者”在内的环环相扣的业务流程链条,链条各企业构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机集成企业核心能力,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加强企业成员间的战略合作。供应链管理是对链条企业合作和业务流程的协调整合,打造供应链市场优势,加强链条企业成员间的功能合作,实现企业成员和供应链的绩效目标。基于这样的认知,笔者认为供应链视角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定位应为:为物流服务企业、生产制造企业和商业流通企业培养物流企业管理、运输运作管理、仓储配送运作管理、采购运作管理、供应链物流管理、生产运作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供应链视角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面向的具体岗位包括:物流部经理、物流企业客户经理、物流营销员、采购员、物流信息员、仓管员、车间调度、生产现场管理员、运输调度、车辆调度等岗位群。

2.供应链视角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

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分析是基于供应链视角对物流市场人才需求动向的掌握,结合高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特色,最终确定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包括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具体如下:第一,素质目标,结合物流市场特征,在高校物流管理教学中,以优质物流服务为核心,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精细、快捷、诚信、守时、安全等);第二,知识目标,基于供应链视角培养学生具有专业能力所需的知识,包括仓储与配送、物流信息技术应用、采购管理、企业物流管理、运输管理、物流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技术、供应链物流管理等;第三,能力目标,重点培养学生仓储配送管理能力、车辆调度运输优化管理能力、物料采购管理能力、生产运作管理能力、供应链物流管理能力五项专业核心能力,其中仓储配送管理能力主要包括仓储管理信息化操作、入库作业、检货作业、拣选作业、配送作业、货位管理作业、理货作业、出库作业等能力;车辆调度运输优化管理能力包括现代运输技术使用、运输调度、车队管理、装载等能力;物料采购管理能力包括采购计划、商务谈判、供应商管理、合同管理、供应商选择与评价、采购订单跟催、采购成本管理等能力;生产运作管理能力包括生产预测、生产现场规划布置、生产现场管理、生产计划制订、生产过程控制、延迟制造、模块化生产、产品包装、在制品库存控制、项目管理、产品库存控制、生产绩效管理等能力;供应链物流管理能力包括供应链采购与库存管理、合作伙伴的选择与评价、供应链战略管理、供应链搭建、供应链绩效管理等能力。

3.供应链视角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笔者建议供应链视角下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应结合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和物流管理企业专家共同按照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以供应链视角下物流市场为切入点,在物流管理教学中融入校内学习和校外实践的理念,以供应链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为突破口,构建基于供应链视角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供应链管理视角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的要求,可将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划分为基础知识学习阶段、专业核心课程学习阶段、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学习阶段。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学习阶段。在高校第一学期,新生进校时间较短,对新事物认知兴趣大,学校可以安排物流管理见习学习,帮助学生感受物流管理职业环境,直接接触体验物流企业工作流程、工作现场和物流管理,增强学生职业道德,帮助学生立足物流市场需求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第二阶段,专业核心课程学习阶段。供应链视角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仓储配送管理能力、车辆调度运输优化管理能力、物料采购管理能力、生产运作管理能力、供应链物流管理能力五大核心能力,在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教学指导下,对学生进行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训练,完成基于供应链视角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并结合校外实践平台,相继开展核心能力的实训和岗位实习活动,将专业核心技能融入教学,学生通过五大专业核心课程和技能的学习,做好物流市场核心技能培养准备;第三阶段,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学习阶段。该阶段是学生在企业的顶岗实习阶段,也是学生综合技能的轮岗实习学习,即学生结合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将其与企业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实习阶段,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对企业实习中所遇问题进行分析、解决,提高学生综合技能,奠定未来职业发展拓展学习基础。

4.总结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知识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产业集群 知识管理 技术创新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日益全球化,技术创新日益成为企业营造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乃至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因此,构建基于供应链的集群式技术创新网络是知识经济环境下集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

而在整个集群式供应链技术创新网络中,知识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战略性资源,技术创新正通过企业内外知识的识别、获取、流动转化形成。所以基于集群式供应链技术创新网络中的知识管理对企业取得技术创新和核心竞争优势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了。

1 集群式供应链技术创新网络模式和特征

集群式供应链技术创新网络是实现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的一种新方式。集群式供应链技术创新网络结构模式如图1:

从图1可以看出,集群式供应链技术创新网络呈现出如下的一些特征:①以信任为基础。供应链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共享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信任在网络组织中被认为是一种治理方式。②以核心企业为驱动力。集群式供应链的创新网络都存在核心主导企业。这些核心企业提供着技术创新平台,并协调和整合供应链的资源。③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目的。网络中每个成员能从网络中分享利益,利用各成员企业技术创新资源,提高资源和知识的协同效应来形成和巩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④以动态开放性为表现形式。动态开放性能保证技术创新网络与外界保持信息、知识的交流,不断扩大和优化合作伙伴的合作水平和规模,形成真正竞合的网络模式。

2 基于集群式供应链技术创新网络的知识管理的特征

首先,在集群式供应链技术创新网络组织中,各成员企业间的互惠共生关系为知识管理营造了一个超越企业本身的大知识环境。现代创新理论认为,企业不可能孤立地进行创新,创新是一个交互过程。为了减小风险、缩短进入市场的时间,创新集群中的每个企业都只能从事创新增值链条上的某一环节性工作,实现专业化分工。由于这种生产的分工与集中,必然带来知识技术的外溢(spillover),从而使得集群中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共享性,不同企业的知识技术都可能通过集群这个平台进行交互式使用。

其次,集群式供应链技术创新网络组织的地理根植性和文化根植性为知识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所谓地理根植性指所有成员企业和相关机构(包括政府、大学或科研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在地域上相互邻近,而且共同“锁定”于一个区域具有显著的地域相关特征。所谓文化根植性广义上可以理解为个体对集群文化网络整体的融入和适应,并受其规制。它意味着在产业集群中,成员的经济活动和活动结果无所不在地受到弥漫在整个集群内的人文氛围的影响。这样的一种地域组合方式和氛围,为集群中企业的知识学习和知识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因为依托大学和科研院所,一方面能使企业在第一时间获得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资讯,保证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相关知识的领先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企业本身的技术攻关能力和研发能力的提高,从而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性组织,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为企业的知识管理提供更为先进和完备的知识素材库。

再次,产业根植性为企业进行知识管理带来了巨大的优势。所谓产业根植性指该地域集聚的成员企业只从事某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生产和服务,成员之间有广泛的劳动分工和紧密的、基于长远关系的合作,并由此构成了产业生态系统。在这样的一个生态系统中,各个企业的知识也必然具有相似性或关联性,即这一环境下的外溢知识是可以被其他企业接受的,而且也是他们所需要的。供应链的整合又能有效促进的供应链中这些具有相似性或关联性知识的系统化和规范化,从而可以避免企业在知识积累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重复性,同时使得知识整合工作更加有针对性,提高了整个知识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3 基于集群式供应链技术创新网络的知识管理模式

集群式供应链技术创新网络中,知识作为第一要素和企业构建长久竞争力的一切来源,对知识的管理已成为技术创新的起点和关键。集群式供应链技术创新网络作为一个开放动态的组织,基于其上的知识管理模式存在这二个递进的层次。基于集群式供应链技术创新网络的知识管理模式如图2:

3.1 集群式供应链技术创新网络中企业内部的知识管理

包括四步:①知识获取,对现有的一些显性知识的采集和对隐性知识的挖掘与捕获,这是知识管理的基础;②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化,即知识的内化过程,是创新人员对显性知识的感悟和理性认识,这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第一步;③隐性知识在企业不同个体之间转移、共享和转化,比如技巧、技能等的不断学习;④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即知识的外化过程,通过符号、比喻等有效的手段将难以表达的隐性知识表达出来。

3.2 集群式供应链技术创新网络内的知识管理

第一步是知识的集聚。集群式供应链技术创新网络内企业的地理根植性和知识互补性,将企业间的知识聚合成为一个开放性知识网络。知识网络形成了知识的规模投资效应,克服了知识技术的重复开发带来的资源浪费,也降低了企业的知识创新的风险。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为了实现集群的协同效用,会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外溢,包括一些核心的技术和知识。

第二步是知识的重构。在知识集聚基础上形成的组织间的这种知识互动关系,反过来又会导致知识的重构。这里的知识重构有两层含义:一是将原有的旧知识与从网络中获得的新知识加以结合和重新构建,并摒弃其中的非有效成分,实现知识的二次创新:二是在全面掌握显性知识的基础上去充分认识和识别集群中的隐性知识,力促隐性知识的显性化。通过这一知识重构的过程,可以达到保持企业所拥有的知识的时效性和一定程度的超前性的目的。

第三步是知识的创新。在一个比较完善的集群中,能够通过知识的网络互动增加彼此的碰撞,形成原有组织所不具备的新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又会迅速转化为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壮大。

4 基于集群式供应链技术创新网络的知识管理的运作策略

基于集群式供应链技术创新网络的知识管理的实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本着供应链中知识管理的保密、协调、开放及共享的原则,本文提出四种知识管理的运作策略,这些策略有待实践的检验和进一步的研究完善。

4.1 建立企业之间的信任机制

只有创造信任的气氛,才能发挥知识管理的效用。因此必须在集群式供应链技术创新网络中树立相互信任、相互合作和共赢的观念,形成各成员对网络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使各成员一方面要保持自己的核心知识,保证企业的竞争优势;同时也要参与供应链成员间的知识共享与交流,在交流与共享知识的同时使自身获得新的知识,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库。

4.2 搭建有利于知识管理的扁平化组织结构

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自然而然地共享知识的行为环境是在整个供应链中进行知识共享的基本条件,这就需要对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作一定的调整。扁平化组织结构的开放、交互、网络的特性为依附于众多主体的隐性知识的快捷、无障碍进行提供可能。

4.3 建立好的激励机制

一名掌握很多知识的员工将自己的知识共享却没有在企业内得到任何正面的反馈的,无论如何对这名员工是一种打击。因此整个企业需要建立一种针对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将自己的知识共享的人会有相应的回报,而且知识的价值越高这种回报也越高。

5 结语

集群式供应链技术创新网络为知识管理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使得知识在集群内可以充分流动,而这种流动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所以,基于集群式供应链技术创新网络的知识管理,必然要推动知识流动的加速,并在流动中实现有效的知识整合,将知识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加快产业集群的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 余向平.集群式供应链视角下的技术创新网络构建.经济问题探索,2007(4):162-165.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知识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供应链;知识共享;和谐性;评价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08. 037

[中图分类号] F27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08- 0056- 02

1 引 言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焦点从以资源为基础转向以知识为基础,知识已经成为地位最高的核心资源,对知识的管理能力将从根本上决定未来企业间的竞争能力。然而仅仅以挖掘企业内部知识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观点是片面的,企业还需要不断地从外部环境中获取知识。相关研究表明,知识共享是企业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而同时供应链又是企业最重要的外部环境,是企业最重要的知识源,因此,供应链成员之间和谐的知识共享将会有效提升企业乃至供应链的竞争力。

作为企业获取外部知识和价值创造的一个重要源泉,供应链通过协调整合不同企业的互补资源与知识,可以使成员企业学习和掌握外部的先进知识,从而提高企业组织的知识水平和价值创造绩效。供应链企业学习和掌握外部知识的前提是企业间的知识共享,有效的知识共享对于提高供应链整体运行效率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知识在供应链企业间顺畅和快速地流动可实现企业组织间高水平的知识共享,反之则成为企业间知识共享的障碍。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能否和谐运行,不仅关系到供应链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而且关系到供应链中众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尤其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如何对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的和谐性进行分析诊断,找出其不和谐的关键问题,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改善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的运作状况,提高供应链整体运作绩效,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 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和谐性的研究现状

供应链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它是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用户需求为导向,通过控制前馈的物料流和反馈的信息流及资金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企业在链中进行物质、信息交换的同时,更进行着知识的交流。和谐管理理论是由西安交通大学席酉民教授首先提出的,潘开灵在其著作《管理协同理论及其应用》中进一步将“和则”划分为和则1、和则2、和则3。和则1提供人在组织中的基本意义和角色,主要包括“诚信”和“责任”;和则2提供人群在组织中的基本意义和角色,主要包括“对分工互补的认同”和“倾向于合作”;和则3提供组织于社会、自然的基本意义和角色,主要包括“对可持续的遵从”和“积极的回馈”。他认为“谐则”的主要特征在于确定性中的效率问题,即“优化性”。进而将“谐则”划分为谐则1、谐则2、谐则3。谐则1是指物要素间组合过程中的匹配性或一致性;谐则2是指物要素间确定性联系的可变动性或调试性;谐则3是指既定投入的最大产出,即优化性。

将和谐管理理论运用于供应链管理,“和”是指亲睦,融洽,反映了企业内在的活动、感受和运作态度以及企业间的关系,意在形成一种相互理解、彼此信赖、互相支持的知识共享的良好气氛;“谐”是指配合得当。“和谐”不仅描述了供应链系统的构成、组织结构等是否配合得当,相互协调,而且描述了供应链系统成员企业和系统内在的活动、运作状态。此后,聂茂林在和谐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供应链系统和谐性分析要素结构体系。连远强在引入和谐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供应链系统和谐的概念,并针对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系统的特点,构建了供应链系统和谐性的结构框架。路军构建了核心企业与供应商的知识交互转移模型,分析了核心企业的知识和谐机制以及结盟的绩效来源。

在供应链系统知识共享的和谐性研究方面,李平、张庆普认为应“放弃对知识共享的绝对追求,转而追求组织知识和谐”,指出了组织知识和谐的实现途径,建立了组织知识和谐管理的基本模式。陆晓艺、党辉从知识共享中的不和谐“问题”出发,将和谐管理理念应用于实践中解决不和谐问题,对知识共享机制进行了探讨。

3 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和谐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借鉴学者潘开灵的观点,用“和则”与“谐则”来表述和谐性,评价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是否和谐。建立以下一级评价指标:诚信共享(HS)、合作认同(CI)、对供应链的依赖与响应(DAR)、合作默契(CU)、敏捷回应(AR)、企业绩效(CA)。

(1)诚信共享(HS)。指通过知识共享,建立供应链系统中企业内部员工在供应链中的意义和角色,使其具有“忠诚心”和“责任感”,以整个供应链利益为出发点。“诚信共享”指标具体可由企业员工彼此信任、企业员工履行合同与遵守规则、企业员工能保守商业机密、企业员工更用心为彼此服务4个二级指标来体现。

(2)合作认同(CI)。指确立供应链系统中各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定位和角色,使其围绕着增强核心竞争力这个宗旨,分工协作地做好自己最具竞争力的那一部分,从而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合作认同”主要包括企业“对分工互补的认同”、“主动合作”,加强企业文化的融合和共享机制的建立,可用“企业认为彼此是最好的合作伙伴”、“企业会建立行业结盟”、“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相互认同”和“企业间合作满意度高并且期待继续合作”4个二级指标来体现。

(3)对供应链的依赖与响应(DAR)。指确立供应链在整个市场竞争环境中的定位和角色,使成员企业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通力合作,和谐发展,从而实现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该指标包括企业对供应链可持续地遵从和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响应,要求通过知识共享,使供应链趋于稳定,力争使供应链在所在的行业占据有力的地位,以技术革新为突破口,不断地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多变的竞争市场环境下应具有迅速的反应能力与资源的利用能力。具体可用“企业不会轻易更换合作伙伴”、“企业很好地应对供应商的变化”、“企业及时地响应客户的需求”和“企业很好地利用供应链内的资源”4个二级指标来体现。

(4)合作默契(CU)。指供应链系统中各企业中物要素的组合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即匹配性或一致性。为了实现资源在供应链中的优化配置、供应链系统中企业内外运营结构和共享平台的调整,使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供应链上的顺畅流动,企业间的人员配置与合作也更加默契。“合作默契”具体可由“企业间有相匹配的运营结构”、“企业间的物流顺畅并且成本很低”、“企业间的资金流到位及时”、“企业间的信息可以共享”和“企业中有专员负责彼此的合作”5个二级指标来体现。

(5)敏捷回应(AR)。指供应链系统中各企业中物要素间确定性联系的可变动性或调适性。在复杂剧变的市场竞争下,迅速实现供应链业务流程的再构建,在迎合顾客个性化需求的条件下,企业通过知识共享能够及时发现问题,避免不必要的浪费。目的是构建一条敏捷、绿色的供应链。“敏捷回应”具体可由“企业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企业及时解决合作中的困难”、“企业节省了不必要的时间与精力”、“企业快速获得需要的技术支持”和“企业间的信息传播速度很快”5个二级指标来体现。

(6)企业绩效(CA)。指供应链既定投入的最大产出,即资源利用、成本控制的优化性。通过信息的共享,实现高效的原料供应、产品物流;通过知识共享,加快技术革新,有效利用资源,达到最大产出;资源、技术的公开学习,利于充分降低运营成本。“企业绩效”具体可由“企业的成本有了明显的下降”、“企业的利润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企业总是有积极的创新”和“企业内的员工能力有所提高”4个二级指标来体现。

4 结束语

在不同的企业主体和外部环境下,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的效果可能会大不相同,和谐的知识共享才是企业追求的目标,供应链企业间和谐主题的建立,使供应链企业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建立起“双赢”的合作关系,进行全方位的信息、技术的交流,营造出一个和谐的知识共享环境,最终实现供应链上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从而赢得竞争优势,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和谐运行。

主要参考文献

[1]席酉民,尚玉钒.和谐管理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潘开灵,白烈湖.管理协同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3]聂茂林.供应链系统和谐性分析[J].系统工程学报,2007,22(6):585-592.

[4]连远强.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系统的和谐性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8(10):117-119.

[5]路军.结盟型供应商知识和谐度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实证[J].情报杂志,2009(6):96-100.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知识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 知识管理 知识链 知识链模型

21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不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也使企业的发展从依靠资本积累逐渐转向知识积累和知识创新。知识管理作为一种崭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已引起普遍关注,正成为目前一个热门的前沿领域。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也在资源学派(又称能力学派)的基础上,出现了基于“知识”的能力学派。文章对目前学术界有关核心竞争力与知识链管理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进一步对基于“知识”的能力观进行充实,并指出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在知识管理中的重要性。

一、企业竞争力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的关系(金碚,2003),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它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消费者,包括生产性消费者)提品或服务,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即哪个企业能为市场提供更优秀的产品或服务,其竞争力就越强。企业竞争力是可以进行比较的,而且企业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可计量性,可以通过市场进行交易获得,或者可以模仿其他企业而形成。而核心竞争力(又或称为核心能力)通常是指企业所具有的不可交易和不可模仿的独特的优势因素。核心能力往往是难以直接比较和计量的。企业的核心能力和企业竞争力在企业发展中可能会有共同的表现:即能够持续地比其他竞争对手更好、更有效率地向市场提品或服务,并获得经济收益。核心能力是企业维持和增强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关键,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通常存在于竞争力的“知识”层面的最里层。

二、基于知识的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提出

以往的研究已将决定企业竞争力强弱的因素划分为四类因素,分别为关系、资源、能力和知识,这里的知识是指不受物质资源约束而本身却能够物化为企业的“资源”和“能力”的“知识”或者“学识”。从其性质来看,知识本身也是一种能力。由此可见,十几年来,对企业能力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已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隐藏在企业能力背后并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是企业掌握的知识。实际上,C.K.Prahalad和Gary Hamel(1990)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组织的积累性的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集成的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这里的学识、生产技能和技术都是“知识”的一种。而且,这里知识的积累性,以及对不同的生产技能和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进行的协调活动,无不体现了知识的动态性以及过程性特点。

从对核心竞争力的根源把握来看,实际上在C.K.Prahalad和Gary Hamel年代,核心竞争力的表述就已经体现出“知识”的特性。在后来的研究中,如Verna Allee所认为的那样,组织制定核心能力战略不仅要从当前的知识效用出发,还要从获取未来知识的角度出发,也就体现了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性,同时也体现了核心竞争力构建的非短期行为,因为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知识体系并不能通过短期行为形成。另外,由Hamel所述的,构成核心能力的隐性知识是难以模仿和难以交易的,这也就说明知识是构成核心竞争力的不可交易和不可模仿的独特的优势因素。

三、知识链及其管理

知识管理作为一种崭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引起普遍关注。为提高竞争力,谋求持续竞争优势,企业意识到只靠自身所拥有的知识,竞争能力是有限的。于是越来越多的企业与合作伙伴、竞争对手、供应商、客户等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知识为核心、人为主体,以知识共享和创新为目的,展开了“链”与“链”的竞争。

1.知识链管理的含义

目前,与知识有关的“链”的研究主要有知识供应链、知识价值链和知识链等。就知识链的研究,从文献资料看,研究的重点大都从供应链的角度提出知识供应链的概念,例如,Rechard hall和Pierpaolo Andriani(1998)认为,知识链是一种管理供应链隐性知识的方法。其实,知识链的管理过程就是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知识的识别、培育和转换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美国学者C・W・Holsapple和M.Singh(2001)从组织内的知识和组织的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出发构建一个系统的知识链模型,该知识链模型包括了知识链的主体和知识链的产出,知识链的主体部分包括了五种初级活动和四种高级活动。在美国学者C・W・Holsapple和M.Singh研究的基本上,国内学者刘金希、徐建锁、王平等人都从不同角度对知识链理论及其模型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改进的知识链模型。本文认为知识链由知识获取、编码、转化、存储、整合共享和创新等节点形成的一条循环往复的增值链。知识链管理(Knowledge 则是指核心企业通过组织内员工间的知识共享和组织间的知识流动,实现知识链上的知识整合与知识创新,增强知识网链的整体优势,从而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的决策过程。知识链的核心是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

2.知识链管理的原则

知识链管理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整体性原则。从知识链的定义来看,知识链的成功实施除需要企业内部人员的整体配合外,还需要知识链上的每一个成员,通过知识共享与交流及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行知识的合理的配置与重新整合,以提高知识创新的效率。

(2)动态性原则。加强知识链与外部知识源的交流,可以使企业从外部获取一定的知识资源,以弥补自身知识能力的不足。关于这一点,企业首先将企业知识链置于一定的环境中,加强链上每一个节点与外界环境的联系。外部知识网能够提供新的知识源,可以提高企业知识的多样性。

(3)双赢原则。企业间合作目的是弥补自身能力的不足。合作企业之间有着不同的知识差异和利益趋动,促使企业之间通过一定的约束条件,寻求能够弥补自身知识能力不足的企业作为合作对象,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共享,提高知识创新的效率,谋求双赢,而达到自身能力增加的目的。

3.知识链管理措施

知识链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间的关系,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展知识链的管理活动,但成功率并不高,如何才能提高知识链成功的几率呢?本文认为,知识链的成功实施除要将企业知识链置于一定的环境中,加强链上每一个节点与外界环境的联系外,更重要的是企业应该谋求提高企业内部知识链管理质量的措施。内部知识链管理质量是与外部企业进行合作的基础。

如何才能提高企业内部知识链管理的质量呢?通过对知识链的认识,我们认为:

(1)企业首先应该建立企业内部知识交互平台和知识库。知识库的建立,不仅使组织知识资源为企业内职工所共享,也可以成为决策者进行决策的依据。而知识交互平台的建立,可以使企业员工及时进行信息交流,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也就有了硬件支持。

(2)企业应建立有效的知识共享激励机制。已有学者从激励系统构成要素的属性出发,认为当前员工知识共享行为的激励理论存在三种基本观点:经济利益激励观、社会利益激励观和心理利益激励观。并有学者通过因子分析法认为,经济利益激励对员工知识共享行为的激励效果较弱,甚至为负。本研究认为,基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否采取经济利益激励,关键看被激励者所处的需要层次。

(3)应该重视对企业员工的知识培训。通过培训可以缩短员工学习知识、吸收知识、运用知识的时间。往往员工会认为接受培训会表示自身能力不足,从而会影响到自身利益。作为企业管理人员应该洞察员工的心理,使员工正确认识培训的重要性,提高培训效率,从而在知识期内提高员工的知识素质,缩短员工之间知识能力的差异,为知识交流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另外,企业成功实施知识链管理,还要注重企业员工之间和企业之间良好信任关系的建立,尤其是企业之间相互信任关系的建立。由于合作企业之间可能来自不同的地域,拥有不同的背景,在合作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习惯性的防卫心理和行为,良好的信任网络和沟通渠道则可以使各成员企业能充分而及时地进行信息沟通,从而为知识共享提供可能。

四、结束语

知识管理(KM)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技术”系统工程,核心是知识链管理。当前,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组织之间的知识流动,实现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尽管知识链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成功率却很低,许多企业在知识链的实践过程中走了一些弯路,没有取得预想效果。因此,必须实施知识链管理,提高知识链的成功率。本文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及有关知识链的理论进行了整理,提出了企业为有效实施知识链管理,应该遵循原则和一些相应的措施。当然,关于知识链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尤其是知识链内的知识共享效率的提高与基于知识链的管理系统设计等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希望本文所提出的一些想法能够为企业成功知识链管理提供一些参考,也能为学术界开展知识链管理的研究提供一些启发。

参考文献:

[1]金碚:竞争力经济学[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2]刘冀生吴金希:论基于知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知识链管理[J].清华大学学报,2002,(1):68~72

[3]李翠娟,宣国良.知识供应链:企业合作知识创新的新方式[J].科研管理,2006,(3):42~49

[4]王平等:基于知识链的企业战略知识管理框架[J].情报杂志,2005,(6):83~85

[5]徐建锁等:基于知识链的管理[J].天津大学学报(哲社),2003,(4):133~136

[6]顾新:知识流动、知识链与知识链管理[J]. 软科学,2006,(2):10~16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知识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工具;整合框架;供应链

一、引言

2014年以来我国财政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文件,旨在促进管理会计的发展,从而实现管理会计的价值创造作用。2014年10月,财政部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管理会计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2016年6月,财政部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为企业建立一个管理会计框架提供了指导;同年10月,财政部了《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将推进管理会计广泛应用作为“十三五”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同年12月,财政部又了《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100号———战略管理》等22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征求意见稿,意在引导企业如何有效地选择和使用管理会计工具。管理会计工具作为管理会计思想的体现,伴随着财政部一系列管理会计相关制度的出台,引发了学术界和实务界对管理会计工具应用的极大关注。纵观管理会计工具研究文献,管理会计工具的研究经历了从单一工具到多种工具整合运用的过程。但是,目前关于管理会计工具的整合主要集中在几种特定的管理会计工具上,如经济增加值(EVA)、平衡计分卡(BSC)和作业成本法(ABC)等,整合不具有系统性。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管理会计工具整合框架,但缺少系统性的整合框架设计。基于此,本文以管理会计与供应链的相关理论为依据,提出了管理会计工具在供应链上的整合框架。

二、管理会计工具在供应链上整合的动因

管理会计工具是管理会计思想的具体化,并随着管理思想的演进深耕和完善。20世纪70年代,管理会计工具主要以标准成本法、差异分析、本量利分析等为代表[1-2]。进入20世纪80年代,为了满足企业流程再造和精细化管理的需要,战略成本管理和作业成本法成为企业实现流程优化和提升管理效益的主要工具。20世纪90年代,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经济增加值、平衡计分卡、全面预算管理等一系列管理会计工具风靡而起。Berryetal.[3]认为管理会计工具在供应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已有文献来看,管理会计工具在供应链流程和供应链管理中均有广泛应用。在供应链流程方面:邹怡雯和伍伟[4]将全面预算管理应用于企业的销售环节;马超[5]将标杆管理应用于企业的科研项目过程;朱雪珍[6]用平衡计分卡评估企业的研发目的;张建斌和鲍新中[7]将目标成本法应用于企业的产品开发阶段;Khataieetal.[8]用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将作业成本法嵌入供应链中,用于企业订单管理。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刘志学等[9]认为目标成本法是一种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新方法;杜红和冯明[10]提出了基于作业的目标成本法,并将其应用于成本管理;李永祥等[11]构建了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杨柏[12]将平衡计分卡应用于汽车企业动态联盟供应链绩效评价;Pohlen和Coleman[13]将经济增加值与作业成本法结合起来评价企业的供应链绩效;刘俊娥等[14]利用风险矩阵评估供应链风险;Zhangetal.[15]使用一种基于数据包络层次分析法和作业成本法的混合模型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选择;Isfahanietal.[16]利用模糊网络分析法和平衡计分卡构建了一个评价顾客关系管理的模型。可见单个或若干个管理会计工具在供应链上的运用已经有丰富的成果,而管理会计工具在供应链上的系统性整合应用缺乏应有的关注。此外,就已有文献来看,学者们提出的管理会计工具整合框架模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强调各种管理会计工具之间的互补性,将若干种管理会计工具纳入同一个框架整合使用;第二种是以某一种管理会计工具为核心,其他管理会计工具围绕该种管理会计工具进行整合使用。第一种整合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作业成本法与经济增加值的整合[17-18]和平衡计分卡与经济增加值的整合[19];第二种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平衡计分卡为核心的整合框架[20]、以预算管理为核心的整合框架[21]和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整合框架[22]。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出,现有的关于管理会计工具整合的框架主要是围绕若干种管理会计工具展开的,忽略了其他管理会计工具的作用,缺乏管理会计工具整合的系统性研究。本文认为供应链是管理会计工具发挥价值创造作用的一个重要平台,而目前的研究大多是关注某一需求“点”上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未能以“链”为视角系统考察管理会计工具的价值创造功能。利用供应链的集成管理思想对管理会计工具进行“嵌入式”的整合研究,将有助于管理会计工具与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有机融合,使管理会计工具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创造功能。

三、基于供应链的管理会计工具整合要素

进行企业价值链上的管理会计工具整合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呢?本文从管理会计工具在供应链上整合的逻辑起点、整合的方式、整合的关键点、整合的内外部环境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整合的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的定位关系到整合系统的目标。本文认为应将提升管理会计工具的价值创造能力作为管理会计工具在供应链上整合的逻辑起点。CIMA(英国皇家特许会计师公会)2014年的《全球管理会计原则》和我国财政部同年的《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都高度强调了管理会计在组织决策和价值创造方面的功能。管理会计作为一种信息系统,通过参与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预测、决策、预算、控制与评价等活动,不断地为企业提供决策与战略实施的信息,从而为企业创造价值。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的商业模式也在不断地变革,供应链管理成为企业新的竞争优势来源。本文之所以将管理会计工具嵌入供应链这个平台上进行整合,最终目标是在供应链上发挥各种管理会计工具的优势,系统性地提升管理会计工具对供应链流程管理的作用,从而提升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

(二)整合的方式

1.某类工具内部的整合根据财政部2016年的《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管理会计工具发挥作用的领域主要有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营运管理、投融资管理、绩效管理和风险管理七个领域。根据管理会计工具作用的领域,管理会计工具可以相应地分为战略管理类、预算管理类、成本管理类、营运管理类、投融资管理类、绩效管理类和风险管理类七个大类。各个大类内的管理会计工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整合,如成本管理类工具内部的整合。田志学等[23]认为目标成本管理法和作业成本管理法在使用过程中都有其局限性,如目标成本管理法在实际运用中仍然是以制造成本为重点,忽略了开发设计成本;作业成本法在实际运用中需要搜集大量的成本动因基础数据,计量成本较高,将二者集成,形成一个整合的成本管理系统,能够发挥两者的优势,弥补其不足,实现更好的成本管理效果。又如预算管理类工具内部的整合,实务发展中存在改进预算和超越预算两种发展趋势。冯巧根[24]认为可以将改进预算和超越预算进行整合,也就是从预算管理的功能拆分为计划制定与业绩评价,从而使预算管理中的改进预算和超越预算这两种趋势并存。同时在企业实务中,固定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既有各自的适用情况,又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企业预算管理的方法体系。2.管理会计工具间的整合不同管理会计工具的功能不同,不同价值链节点的管理目标不同,因此,首先需要分析各种管理会计工具在供应链上的功能特征,然后结合它们在供应链上的功能特征,剔除重复功能,实行“差异互补”,找到这些管理会计工具在供应链上最契合的作用方式,并系统性地运用于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以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和企业价值。以管理会计领域最常见的经济增加值、平衡计分卡、作业成本法和全面预算等几种管理会计工具间的整合为例,将平衡计分卡、经济增加值、作业成本法和全面预算在供应链上进行整合时,分析它们的具体功能,例如:经济增加值主要应用于供应链的业绩评价;平衡计分卡在供应链管理中的运用主要是帮助公司监测供应链绩效并通过公司目标进行比较,它既可以被应用在公司本身供应链的管理,也可以用来监管供应商表现;作业成本法主要应用于优化生产管理和产品组合决策、加强成本管理、加强作业管理、库存优化管理等供应链管理或决策领域;全面预算应用于供应链管理,主要是通过信息系统对预算编制、预算反馈、预算差异分析等来实现全面预算控制系统的事前、事中、事后系统控制的功能。这些工具按照它们在供应商、核心企业、客户管理的重要性形成不同的管理会计“工具包”,以便有针对性地对管理会计工具进行在供应链节点上的“差异互补”组合,以最大限度发挥管理会计工具的作用。

(三)整合的关键点

1.知识的整合供应链上的管理会计工具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的知识和存在于不同员工头脑中隐性的知识两方面。供应链上管理会计工具知识的整合包括这两方面知识的整合。供应链上管理会计工具显性知识的整合是指将供应链上分散的管理会计工具显性知识进行汇总和融合以形成新的显性知识。供应链上管理会计工具隐性知识的整合是指通过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将分散在供应商、客户和内部员工的隐性知识在供应链上流动,进而实现整合。管理会计工具显性知识的整合虽然可以增加新的知识,但是并不扩充现有的知识存量,而管理会计工具隐性知识的整合则可以促使企业产生新的创新性的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因此供应链上管理会计工具知识的整合关键在于鼓励员工积极分享隐性知识。有效集成供应链上的管理会计知识,不仅可以丰富企业的知识资源,而且可以提高企业供应链的管理能力。2.技术的整合管理会计工具的使用是以特定的管理技术作为支撑的,不同的管理会计工具需要不同的管理技术,管理会计工具的整合意味着管理技术的整合,因此管理技术的整合对于管理会计工具在供应链上的整合至关重要。若供应链上的管理技术处于离散状态,则不能实现管理技术在供应链上的共享,从而影响供应链管理的效率。企业应根据其所在行业和本单位供应链管理的特点将分散的管理技术有机地在供应链上进行整合。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新颖、优良的管理技术应运而生,企业需要结合目前已有的管理技术,同时学习和参考其他企业先进的管理技术,并在有必要的时候引进最新前沿的管理技术。此外,企业的组织结构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管理技术整合的需要。

(四)整合的环境

管理会计工具在供应链上的整合不是管理会计工具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集成创新,管理会计工具在供应链上的整合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冯巧根[25]认为管理会计是一门以价值创造为目标,以信息系统和管理控制为手段的权变性的管理科学。从权变理论来看,不存在适用于任何组织和任何环境的管理会计工具。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影响管理会计工具在供应链上的整合,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以下两条路径来实现的。第一,外部环境直接影响管理会计工具的整合。例如,外部环境的改变使得某个或某些管理会计工具在组织中不适用或者使用效果减弱,企业会对这样的管理会计工具进行调整,比如减少其使用频率或者使用范围,甚至直接淘汰,这样一来管理会计工具的整合就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第二,外部环境通过内部环境影响管理会计工具的整合。外部环境的改变要求企业的内部环境作出调整,由于内部环境是管理会计工具在供应链上的支撑,为管理会计工具在供应链上的整合提供基本的软硬件环境,所以内部环境的调整会影响原有管理会计工具的使用,使得管理会计工具的整合相应地改变。管理会计工具的整合需要满足各种管理会计工具运行的需要,而且还要能够支撑各种管理会计工具集成的内部环境,它包括公司战略、组织结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企业文化等。提供有效的基础环境是管理会计工具整合的基础,提升基础环境有利于管理会计工具整合目标的实现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四、构建基于供应链的管理会计工具的系统性整合框架

构建供应链上的管理会计工具的系统性整合框架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针对整合对象而言,系统性的整合是将一整套管理会计工具,即管理会计“工具包”作为整合对象,形成服务于不同管理目标或不同管理领域的管理会计“工具包”,每个“工具包”中的管理会计工具按照不同管理目标或不同管理领域的需求进行组合;二是针对整合框架本身的特征而言,使管理会计“工具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在一定环境下发挥特定功能的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本文以系统论为指导,结合权变理论、供应链和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运用规范研究的方法,以价值链为视角,尝试构建一个基于供应链的管理会计工具的系统性整合框架。基于以上对价值链上管理会计工具整合的因素分析,本文构建的系统性整合框架如图1所示。该框架包含整合的逻辑起点、整合的方式、整合的关键点和整合的内外部环境。其中,整合的逻辑起点是价值创造,管理会计工具在供应链上的整合围绕价值创造这一目标进行;整合的方式主要包括管理会计工具间的整合和管理会计工具内的整合;整合的关键点是知识的整合和技术的整合;整合的基础环境是企业的内部环境;整合的权变性诱因是外部环境。这是一个动态的整合框架,企业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围绕价值创造的目标对供应链上的管理会计工具整合进行动态调整。

五、结语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知识范文第15篇

一、构建知识管理网络的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一个供应链上有多个决策主体(如供应商、生产商、物流公司、销售商),各个决策主体相互合作通过信息共享来对产品的原料供应、加工组装、分销配送等过程进行集成,对贯穿整个供应链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协调、控制,以达到双赢原则,实现整体最优。但由于供应链上的决策主体之间缺乏实现供应链整体最优所必需的整体知识和信息,导致供应链上出现沟通,从而导致整个供应链的次优。比如:核心企业外部的供应商由于对生产商的业务知识缺乏系统地掌握,一般很难与供应商及合作伙伴的业务流程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生产商对物流公司的库存决策、配运方案优化、储存管理知识等缺乏了解,而物流公司对生产商的产品设计知识、制造知识、质量控制知识、生产组织管理知识也缺乏了解,造成生产商与物流公司之间的沟通障碍;供应链下游以及终点的销售商、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变化不定,且难以预测,一旦发生变化,则会由于缺乏知识共享和业务流程不同步等原因造成“长鞭效应”(“长鞭效应”是把整个产业链比做一条鞭子,而鞭子的一头是握在客户手中。随着客户购买心理不停的改变,就像在摇动整条鞭子,于是鞭子的各个环节也跟着不停地摆动。鞭子越长,鞭梢摆动的幅度就越大,信息的失真率就越高,整个产业链就变得非常不稳定)。

二、构建知识管理网络

(一)构建知识管理网络的提出。在研究供应链成员企业知识的相互作用时,可以引入Brookes提出的信息科学的基本方程:ΔI+(s)=(s+Δs)。根据Brookes的解释,“信息和知识是认识世界的基本实体,知识是被结构化了的集成信息,信息是被离散化成了知识”。式中(s)代表一个接收者的知识结构,(s+Δs)代表一个收到信息增量ΔI后所产生的知识结构。Δs可能有三种情况:Δs>0,Δs=0,Δs0,表示信息生成了新的有用知识;Δs=0,表示信息没有生成新的有用知识;Δs

为了使供应链达到整体最优,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是构建知识管理网络,使企业内、外部可以有效沟通,知识共享,减少信息失真的产生,在企业上下游建立信任机制,从而达到共同降低经营风险、共同提高竞争力、共同获利的目标。

(二)构建知识管理网络途径和对策

1、建立基于WEB的核心企业知识管理门户。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知识管理门户在供应链中,拥有关键资源、核心知识和领导能力的企业称为核心企业。因此,在供应链的运作过程中,推动知识在供应链中共享和传播是核心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知识管理门户性质上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门户网站,它更像是一个“组织知识资源集成应用程序”,用户只需登录到知识门户网站,就可以个性化地访问和操作企业内容和应用,并与其他用户之间进行交流。基于WEB的企业知识管理门户体系由用户、界面层、WEB应用层、应用服务层和数据库服务层组成(如图1所示)。其中,界面层是知识管理门户的用户入口;WEB应用层、应用服务层是知识管理门户的支撑环境;数据库服务层中的知识库是知识管理门户的核心,知识管理的所有工作都是围绕知识库开展的。

2、架构第三方系统平台。在供应链网络中引入第三方信息企业,架构第三方系统平台。由第三方信息企业建设公共数据库,利用EDI模式和数据接口模式在供应链中分享POS和库存数据等信息,收集外部信息资料,加工处理与供应链相关的信息,向供应链企业提供额外的信息服务。供应链成员通过信息平台共享信息,如电子公告系统、网上库存查询系统等。

3、建设公共平台,提供在线交流环境。许多在线交流工具都绑定了支持协同的专门技术,几乎所有主要门户都含有消息公告板;许多含有聊天工具,有的甚至绑定了即时消息功能。但这些工具对每个群体的交流需要来说,并不一定是最好的,有些甚至不合适。

在各种类型和规模的在线社区,我们发现交流群体的规模与可接受的交流持续时间是对选择恰当技术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表1)

基于供应链的知识管理网络应该是支持跨组织的,持续的在线交流,因为供应链上的供应商、客户、分销商组成的网络联盟更多的通过共享组织策略来实现统一。对这种层次的数量来说,可能上万人在上千个独立的知识网络中交流,最合适的技术需求是良好的门户设计和可升级的在线讨论公告板。建立公共平台,实现企业内部信息数据库和信息平台数据库间的数据传输和处理由计算机自动完成。

三、结论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