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德育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范文

德育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范文

德育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

德育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范文第1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新问题;发展

目前,人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的研究是比较普遍的,在一些著作和教材中有专门的论述,相关的论文也比较多。理论界主要研究了疏导方法的涵义及其辩证关系;疏导方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怎样贯彻疏导方法等等。这些基本问题的研究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充分贯彻疏导方法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但是在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教育对象心理发生变化之后如何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论述不足;没有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利益观的新变化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思路;没有对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之间的矛盾提出有效的疏导措施等。理论界存在的不足正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一、疏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方法

疏导,包括疏通和引导,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以理服人,把人们的思想引导到正确的方面来,在此基础上求得思想认识上的统一和行动上的协调。疏通和引导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疏通是引导的前提和基础,引导是疏通的目的和归宿,疏通和引导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在疏通中引导,在引导中疏通。没有疏通,就难以进行正确的引导;没有引导,疏通又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疏导方法是人民群众能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解放自己的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运用,符合人的思想特点,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方法。

1. 疏导是由党的性质和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中国实行的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不是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而是一种新型的互助互利的平等关系。因此“,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就只能坚持疏导的原则,把群众中的意见集中起来,转化为党的方针政策;再通过说服教育,把党的方针政策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1 ] (P338~339) 绝不能采用强制的、压服的做法。

2. 疏导是教育对象主体性发展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总是片面强调教育者的主体性,而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把教育对象视为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客体。受这种观念制约,思想政治教育演变成“命令式”、“训话式”的教育,简单说教、硬性注入的现象普遍存在,片面强调用行政命令来解决思想及其他一切问题,致使教育对象产生戒备和对抗心理,造成教育双方相互交流情感的纽带断裂,教育效果不够理想。实际上,教育对象和教育者一样,都是教育过程的主体,在多大程度上接受教育者传授的内容,并转化为个体意识,转化为现实的行动,都取决于教育对象本身。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疏导方法,充分发挥教育对象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尊重、理解教育对象,重视双向交流,变教育过程由被动为主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充满生机和活

力。

3. 疏导是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我们党历来坚持疏通引导,说服教育,以理服人的正确方针。在延安整风运动中,运用“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原则,对犯错误的同志采取“团结—批评—团结”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达到了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的目的,从而使全党达到空前团结,保证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1949 年后,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解决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出了新方向,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但是,在党的历史上,在对待人民的思想认识问题上,也曾犯过一些指导方针上的错误,诸如王明等人对革命同志采取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张国焘、康生等人搞的肃反扩大化,十年内乱中,林彪、“四人帮”在人民群众中实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大批判”等等,这些都使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认真总结过去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疏导方法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针,是党在实践中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客观规律的科学总结。

二、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面临的新问题

过去我们对疏导方法的理解,就是通过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导”,主要局限于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处理人们相互之间的一些矛盾。在新形势下,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社会情况呈现出经济利益多样化、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的趋势,使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面临许多新问题。

(一) 教育对象的心理变化

快节奏、强竞争、多变化的现代社会,人们承受的压力很大,导致一些人的心理发生变化,产生了心理障碍。

1. 自卑心理。一些人在社会竞争中病态地认为失败的可能性很大,从而在与对手“交锋”时常常“力不从心”,使自己陷入困境,而一旦遭遇挫折就容易灰心丧气,自惭形秽,进而产生自卑心理。

2. 嫉妒心理。在社会竞争中,一些人抱怨、憎恨某一方面超过自己的人,遇事斤斤计较,心胸狭窄,容不得比自己强的人,对他们总是耿耿于怀,甚至产生诋毁、伤害的念头。

3. 冷漠心理。即面临困难和挫折时,表现出漠不关心的心态,缺乏进取精神,对任何事都不感兴趣,终日随波逐流,无所事事。

4. 孤独心理。表现为性格内向,不愿向别人吐露内心秘密,自我封闭,离群索居,缺乏对他人的兴趣,常处于寂寞孤单、沉溺憧憬的心理状态。

5. 怀旧心理。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市场经济以后,打破了大锅饭的分配体制,对住房、医疗、教育等体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原来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一致的群体和阶层逐步分化,造成了收入、权力和职业声望的错位,导致一些人的失落感增强,从而产生怀旧心理。

(二) 人们的道德认知与行为的矛盾变化

由于种种原因,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一种思维定势,即道德品质的提高,要靠教育,而教育就是将人们不知、不懂的东西告诉他们,让其知,让其懂。而知了、懂了以后,如何转化为道德行为,则不甚重视。这很容易造成人们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矛盾。

1. 在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上表现为行为取向趋于实惠。

在处理公与私、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方面,绝大多数人能够认同甚至崇尚先公后私的道德观念和“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但是,在人们的道德实践中,也有相当多的人希望公私兼容,奉献与索取相平衡,主张“利己但不损人”,奉行“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道德信条,个别人甚至受到了个人至上思想的影响,强调个人自由,以个人为中心,一味崇尚自我,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长远利益与社会终极目标发生冲突时,会选择个人利益,关心的是个人的价值实现与实际的物质利益的得失。可见,人们在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上,行为取向趋于实惠。

2. 在个人道德修养上表现为言行相互脱节。部分人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却缺乏报效祖国的行动;追求真、善、美,却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远大的目标和理想,却缺乏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期待建立一个和谐规范的社会秩序和生活环境,却又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渴望成就一番事业,却又缺乏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意志;渴望学有所成,却不愿意刻苦用功,疏于基本训练;希望在自己遇到困难时能够得到别人的帮助,却不愿帮助别人。道德认知与行为的矛盾影响了人们道德修养的提高。

3.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为缺乏协调意识。自然环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是人民群众的衣食之源,也是发展生产、经济腾飞的自然条件。但人们对优美的自然环境却缺乏保护意识。在经济发展中,有些单位采取“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野蛮做法,无节制地生产和盲目地扩张,结果导致环境的恶化和对资源的破坏。一些人则认为,大自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谁都可以取用,“不拿白不拿,不用白不用”,甚至认为自己对自然资源的取用不过是沧海一粟,毫毛一根,因而千方百计地利用自然环境、开发自然资源来为自己谋利,完全把大自然当作可以无限索取或任意使用的对象,造成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变得彼此对立、相互对抗,导致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难以协调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的新发展

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面临的新问题,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开拓新思路,对疏导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新形势下疏导方法的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拓宽视野、避免片面性,疏导方法才更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一) 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要注意从心理上进行疏导针对人们的心理障碍,如果我们不能准确诊断,对症下药,因势利导,其教育效果就会适得其反。心理疏导方法主要有:

1. 开展有效的心理咨询活动,帮助人们走出心理困境。心理咨询能够帮助心理负荷过重的人,解决心理不适或障碍,可以启发咨询对象在认识、情感、态度和行为方面有所变化,能够引导咨询对象学会发掘自身的潜能,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身心健康。心理咨询的形式很多,一般有面谈、集体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等多种形式,这种面对面、或电话、或书信的方式更加直接、亲切和有针对性。通过开展有效的心理咨询活动,可以及时疏通咨询对象存在的心理障碍、心理困惑以及其他心理疾病,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

2. 普及心理知识,加强心理指导与教育,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人们心理的封闭性给了解他们、教育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心理指导,就是以心理学等学科知识为载体,针对人们心理发展问题和心理障碍问题作理论分析和实际指导,达到陶冶性情、排忧解难、启迪人生、塑造健全人格的目的。通过开办心理知识讲座,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形式的媒体和手段,广泛开展心理知识宣传,普及心理卫生常识,告诉人们心理上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心理疾病以及预防和矫正办法,让人们初步了解自己的心理,学会各种心理求助的能力。加强心理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辅导活动,教给人们一定的心理知识,教会人们用正确的方法去克服、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疏导存在的心理障碍,引导人们养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倾向很有帮助。

3. 建立有效的心理疏导社会机制,提供社会心理支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全党、全社会的大事,各个部门或各类人员要各就其位,各司其职,目标统一,步调一致,相互支持,协同努力,形成合力。“必须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单位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相互配合, 相互促进”,[2 ] (P14) 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开放型、立体化育人网络,建立起有效的心理疏导社会机制,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变“堵”、“禁”为“疏”、“导”,才能使人们的消极情绪得以宣泄和释放,实现保持社会的稳定。当前,应当大力培养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建立、健全各种心理疏导机制,并进一步完善和强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以及其他反映、采纳社情民意的制度等等,为社会成员提供正常渠道来表达自己的意愿,从而改变认识、理顺情绪、恢复心理平衡,最终达到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的目的。

4. 引导教育对象采用宣泄手段排除不良情绪,以减轻心理压力。合理的宣泄可以帮助教育对象排除不良情绪,改变郁闷心态,减轻心理压力,增进心理健康,形成健康的心态、正确的方法。因此,要注意引导教育对象采用宣泄手段把受挫的原因,压抑的痛苦或愤怒的心情向组织、亲友或自己信得过的人倾诉出来,甚至可以大哭一场,或者在日记中诉说,以表达心中的痛苦和委曲,从而减轻心理负担,恢复心理健康。

(二) 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要注意从利益方面进行疏导

针对人们利益观的变化,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疏导:

1. 坚持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法。邓小平同志说:“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3 ] (P146) 这充分说明,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都是转化人们思想,调动人们积极性的必要手段。物质奖励是通过满足人们的物质利益需求来调动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并最终通过奖励将物质作用转化为精神力量。而精神激励则不同,它是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去教育、影响、改变人的思想和立场,不断提高人的思想觉悟,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然而,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转化、互为促进。离开这个转化,片面强调物质奖励,或者会使受奖者失去光荣感,从而失去激励作用,或者会误导受奖者单纯追求物质利益,引发拜金主义倾向。因此,必须坚持把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两种手段结合起来运用,避免偏重物质鼓励,轻视精神鼓励或者只重视精神鼓励,忽视物质鼓励的倾向。

2. 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不断促进效率与公平的统一。规章制度的基本作用在于通过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来确立行为规则,并保证行为规则的确定性和连续性,减少行为过程的不确定性,使依照规章制度办事的人能够享受由规章制度带来的好处,或者使违犯规章制度的人受到执行部门的惩罚。实际上,每个人的利益最大化追求,必然与他人的利益最大化追求相抵触甚至冲突“, 所以制度可以被理解为是所有人之间的集体最佳的稳定对策”。[4 ] (P27) 因此,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通过建立健全和补充完善奖优罚劣制度、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最低生活水平保障制度、住房改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来协调当前的社会利益,规范利益实现途经,调解差距过大的收入,努力维护社会公平,进而不断促进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3. 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不引导人们从眼前的、现实的利益谈起,就会使人感到物质利益是一种遥远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人们的积极性就会失去强劲的动力。同样,如果我们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则会使人在实现利益的过程中,搞急功近利、杀鸡取卵的短期行为。邓小平同志说:“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如果有矛盾,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3 ] (P337)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自己的利益和追求,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树立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正确地统一和结合起来的物质利益观念,克服各种错误观念和行动上的盲目性,从而做出符合其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行为选择。

4. 疏导与法律手段相结合。江泽民同志针对社会转型、利益格局调整中出现的一些消极现象指出:“要靠法制,靠建立起真正有法制的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也要靠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5 ] (P70) 实践证明,有些人民内部矛盾的解决,光凭说服教育、启发引导的手段是难以奏效的,必须运用强制性的疏导———法律手段来解决。通过立法、执法、司法活动,指引、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贪污腐化、损公肥私、损人利己、敲诈勒索行为,警戒社会上那些具有“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思想的人不去做违法、违纪或违反道德的行为。只有把疏导与运用法律手段结合起来,才能使人们养成依法办事的良好习惯,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和实现个人的合法利益。

(三) 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法要注意从知行统一上进行疏导

针对道德知行冲突现象,提出相应的疏导方法,对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增强人们的道德观念,提高人们道德行为的自觉性,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有着深远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 引导教育对象自觉进行自我教育。道德教育,归根到底是自我教育。只有当受教育者自觉地接受教育并努力地转化为现实的道德行为时,道德教育才起作用。因此,要引导教育对象自觉进行自我教育,不断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通过开展道德的教育与自我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能够主动、自觉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主动地克服自己的不良行为,并能有效地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完善,使受教育者在亲身参与的各项活动中,巩固道德信念,培养道德情感,增强道德意志,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从而把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道德意识“, 外化”为个体的道德行为,实现知与行的统一。

2. 引导教育对象积极进行符合道德的行为训练与道德实践。人们获得思想道德认知后,要内化成为自己的道德人格,就得通过实践,即践行道德。只有通过实践中的行为训练,自觉地去做,在练习或实践中掌握行动技能,逐步养成稳定的行为习惯,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我们要充分地引导教育对象进行符合道德的行为训练,让受教育者参加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维护社会、国家利益的活动,躬行实践,通过让受教育者学雷锋做好事,为有困难的人排忧解难,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道德实践活动来培养、固化、内化人们的道德知识以及道德情感,养成自己良好的道德习惯,实现知行统一。

3.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有序的良好环境,是全体人民健康生活的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只有保护环境,合理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才能使自然资源更有效地为人类造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要充分认识和妥善处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使之相互平衡、协调发展。”[6 ] (P226) 因此,要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原则贯彻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自然环境利用问题上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生产建设与保护环境、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自然资源的关系,使人们自觉地把个人和局部的行为纳入到有利于保护环境、有利于生态平衡的轨道上来,把人类乃至后代的根本利益、民族利益、社会发展利益及个人眼前利益正确地统一起来,避免发生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环境利益,置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于不顾的行为,使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逐渐深入人心,真正实现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协调发展。

[参 考 文 献]

[ 1 ]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吴潜涛,等.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 2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M]1 北京:学习出版社,2001.

[ 3 ]邓小平文选(第2 卷) [M]1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 4 ]桑玉成. 利益分化的政治时代[M] . 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德育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范文第2篇

[关键词]心理疏导(咨询)思想政治教育冲突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8-0220-02

一、工作目的冲突

有学者认为,心理疏导(咨询)同思想政治教育一样都是做人的工作,因此奠定了彼此融合的基础。这确实是二者交叉相容基础的一方面,但是如果认为心理疏导(咨询)理所当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这样的观点就有待商榷了。虽然二者工作对象的载体都是物质的人,但对象不同,工作目的也不同。

心理疏导(咨询)是“咨询者就访谈对象提出的心理障碍或要求加以矫正的行为问题,运用相应的心理学原理及其技术,借助一定的符号,与访谈者一起进行分析、研究和讨论,揭示引起心理障碍的原因,找出行为问题的症结,探索解决的可能条件和途径,共同协商出摆脱困境的对策,最后使来访者增强信心,克服障碍,维护心理健康”。也就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其目的是解决人们的心理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其目的是使人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即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

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是不同性质的问题,从产生的原因看,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更为复杂一些,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业、不同文化背景产生不同心理问题,也会导致同一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不同,甚至每一个个案表现都有极大区别。

因此,运用心理疏导的原理和技术于思政教育解决思想问题,就面临着如何区分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如何把心理疏导技术准确应用于思想问题中去的问题。

二、主动求助与主动施助的冲突

心理疏导(咨询)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来访者主动求助,非出于自愿不可接待,即使接待了效果也不好。这是因为在心理疏导(咨询)中,来访者主动求助说明来访者本人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和困惑,有改变的积极动机并愿意寻求帮助。以来访者愿意改变为前提的咨询一般都能达到咨询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理论说明,思政教育更多的时候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单向信息输入,即教育者主动发起、进行教育。尽管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也在强调双向互动式的教育,但从根本上说教育者的主动性是主要方面。同时,受教育者的思想问题的产生原因多是由于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偏离社会导向造成的,也就是根本指导思想的错误,这就决定了受教育者不会自觉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当然也不会有主动改变的想法。

心理咨询要求咨询师被动等待来访者寻求帮助,而思政教育又要求教育者及时发现问题、尽快解决问题,主动对受教育者进行说服教育。很显然,将心理疏导运用到思政教育中,特别是当教育者发现思想问题时,就会产生主动与被动的原则冲突。

三、价值中立与价值引导的冲突

在心理疏导(咨询)与思政教育过程中遇到价值观的分歧是不可避免的,但如何对待价值观的分歧,二者的原则是不同的。

心理疏导(咨询)要求咨询师保持价值中立。咨询师对咨询中涉及的各类事件都要持客观中立的态度,尤其是遇到来访者的价值观同咨询师价值观相冲突时,特别注意保持既不赞同也不反对的立场,以保证咨询师不会把个人情绪、情感带入工作中,对来访者的事情全面了解、客观分析,进而产生恰当的解决办法。没有中立性的态度,很难建立咨询关系,更遑论咨询的过程与效果了。

思想政治教育则要求教育者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影响受教育者,“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与心理疏导相反,教育者就是要把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引导到与社会要求相一致的轨道上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过程就是价值导向的反映,内容包括世界观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政治观教育(基本国情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形势政策教育)、人生观教育(理想教育、人生价值教育、成才教育、艰苦奋斗精神教育)、法制观教育(社会主义民主教育、社会主义法制教育、遵守纪律教育)、道德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恋爱婚姻家庭道德教育、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等。思政教育过程就是教育主体通过教育介体影响教育客体,就是价值引导的过程。

将心理疏导(咨询)运用到思政教育中,价值中立能够有效拉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距离,有助于打消受教育者的戒备心理和逆反心理,但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形式与方法,目的还是要使受教育者形成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怎样处理好价值中立与价值引导的关系是应用心理咨询要面对的一个难题。

四、职业要求的冲突

在任何一项工作中,人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真正把心理疏导(咨询)恰当、有效地应用到思政教育中,思政教育者的作用是关键的。目前来看,实践中存在这样两个问题,一是要求思政教育者同时具备心理咨询师的素质具有现实困难。思政教育者在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的同时,要求其深入掌握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知识确实是勉为其难,受个人条件和工作条件限制,对很多教育者来说这个要求都很难达到。二是个别学校或思政教育机构任用心理教师或心理咨询师承担思政教育任务遇到实际困难。心理教师或心理咨询师不理解思政教育的规律与原则,同样缺乏思政教育的专业背景,且其职业惯性使然,他们不可能在心理疏导(咨询)中自觉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达不到思政教育的目的。因此,职业要求的冲突,使实现两支队伍的融合和职业兼容变得很困难。

五、现有心理学和心理疏导(咨询)技术水平的限制

即使不存在前述的第四个问题,能够比较顺利地将心理疏导(咨询)应用于思政教育,还是要面临下面这个问题。

中国的现代心理学起步于1978年,心理咨询开始得更晚,之前心理问题也是用解决思想问题的办法解决的。近些年,心理问题受到特别重视,心理咨询业开始发展起来,但是我们必须承认,现代心理学创始于西方,对于中国来说,心理学属于“舶来品”,要发展成中国心理学必然要经历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就目前来看,心理学界正做着本土化的努力,然而毕竟西方心理学发展得很成熟,于是人们不自觉地拿来即用,产生许多不适宜本土文化环境的现象。以心理咨询理论与治疗技术为例,被广泛使用的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及存在——人本理论,都来源于国外,使用的治疗模式与方法也是国外学者创立的比较成熟的体系。实际应用中就存在遇到信仰、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文化差异,有些具体方法在实践中效果并不理想。因此,现有的心理学发展水平也限制了心理咨询在思政教育中作用的发挥。

应用心理疏导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无疑是思想政治教育更人性化、更有效的途径。但是,毕竟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同性质的学科,心理疏导(咨询)在中国还属于新兴事业,本身也在不断的发展中,要实现二者的真正融合,发挥心理疏导在思政教育中的巨大作用,必须认真研究二者的关系,找到恰当的契合点。

【参考文献】

[1]佘双好.科学认识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J].政工研究动态,2008年,第12期:22-24.

[2]周艳荣.论心理疏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第7期(总第320期):87-88.

[3]杨芷英.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构想[J].思想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总第151期):26-29.

[4]杨芷英.浅谈心理疏导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价值[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09年,第4期(总第124期):124-128.

[5]王永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新解析[J].社会纵横,2009年,第9期:150-151,158.

[6]李维主编.心理学百科全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德育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范文第3篇

随着生产力越来越发达,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压抑已久、日趋旺盛的精神需求凸显出来。为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精神需求,高校必须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体系的现代适应性,包括形成一套适应现代环境,适应对象心理特征、行为特点和接受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使主体性原则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2004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要求“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之后,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标志着我们深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认识。从此,心理疏导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迅速发展。

一、心理疏导法及其科学依据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的心理疏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遵循人的思想活动形成与发展规律,对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通过疏通引导,创造条件,让其充分表达,又善于引导,从而帮助人们理顺思想障碍,提高思想认识,选择正确行为方式的一种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遵循学生的思想形成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创造出和谐轻松、平等民主的氛围,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让学生把自己的观点与意见充分表达出来。教育者在倾听学生的心声之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大学生存在的思想障碍,弄清问题的性质和根源,找准问题的症结,然后通过循循善诱、引导教育,帮助他们释疑解惑、清除心理障碍、理顺思想困惑,使其重新回到身心平衡状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教育方法具有价值导向性、平等性、双向性、专业性、针对性和发展性等特点。

(一)心理疏导法的理论依据1.心理疏导法符合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人民内部的矛盾也是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是可以采用民主的方法化解的矛盾。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解决,而不能用强制压服的方法去解决;企图用行政命令等强制性方法解决思想是非问题,是没有效力的、有害的。”其中的“讨论、批评、说服教育等方法”具有民主性、平等性,就是疏导教育法的表现之一。2.心理疏导法符合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主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并通过教育对象的内在思想矛盾转化,使教育对象的'知情意信行'诸要素在发展方向上达到一致、在发展水平上达到平衡,最后形成新的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和引导人的心灵、思想的工作。由于人的行动受思想支配,故思想政治教育被人们接受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要遵循人的思想形成发展规律。人的思想认识所存在的问题,必然会通过各种渠道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这些思想问题即不能堵住,也不能压服。人的行为是外显的,对人的行为可以用外在的行为准则与方法来进行约束,而对人的内在思想既不能徒劳地用硬性准则加以约束,又不能堵塞、压服。赌塞言路、强制压服、约束都不符合人们思想变化发展规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有遵循人的思想形成与发展规律,运用循循善诱、说服教育等方法疏导教育对象,才能使教育者发出的思想信息渗入大学生的心理,促使学生的内在思想矛盾得到转化,从而解决其思想认识问题;反之,不遵循人的思想形成与发展规律,就不能发挥心理疏导的作用,就很难解决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3.心理疏导法体现以人为本的客观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扩大,人的主体性日益凸显,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到人们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正视学生的价值、尊重学生的价值,立足于学生,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即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生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其实质就是在尊重大学生的基础上,改变过去训诫式的工作方法,通过贴近学生实际,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诉求,引导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进一步启发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以人为本的要求。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只有贯彻以人为本,才能保持与时俱进的发展活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肯定学生的个体价值,关心学生的内在需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关心人、为了人、依靠人、发展人,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正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要旨。”

(二)心理疏导法的现实根据在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影响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因素繁多,如不断加快的变化节奏、日趋激烈的竞争等。现代大学生的发展,是富有个性、创造性与多样性的发展。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原有的人际交往、道德舆论与矛盾处理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但新的道德、舆论、监督系统尚未建立成熟,很多人在这种转型之中缺乏归属感、幸福感”;其次,市场经济促进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激发了学生的动机、情感、意志、信念等非理性因素,使学生的精神需求更加丰富多样化;再次,社会的复杂多样化和多元价值取向,加大了学生适应社会环境的难度,很多人难以自主地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复杂问题;第四,“现代社会变化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加剧,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复杂程度增加,容易引起心理震荡、精神苦闷、思想困惑、心理负担,导致心理不平衡、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的发生。”总之,当今大学生面向未来的发展是多取向、多层次的,每个人发展都面临着大量的不确定因素,这就迫切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针对学生不同发展需求的个性化心理疏导服务。

二、心理疏导的具体方式及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一)咨询式疏导及其运用咨询式疏导,即先“疏”后“导”,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上,围绕受教育者的心理问题,相互理解、沟通、引导,达到消除心理障碍,促进身心健康的一种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咨询式疏导,第一,要掌握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如:性格、年龄、政治面貌、出身背景以及个人阅历等。第二,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营造和谐轻松的氛围,使学生心中累积的苦闷、困惑宣泄出来,减轻其心理负荷,从而掌握其心理结症所在。第三,针对学生的心理结症,分析其成因及发展过程。其间,教育者要进行系统思考,详尽分析,把握学生思想问题的实质,并确定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第四,引导帮助。在确定解决思想问题的方法之后,教育者要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助其树立克服心理障碍的决心和信心,并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使其领悟,促使学生心理冲突得到调节,并且向积极方面转化。同时,要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自我矫正、自我调控的能力,赋予调控的具体方法。最后,检查巩固。在学生心理状况得到好转后,还应追踪学生的近况,分析反馈信息,巩固咨询式疏导的成果。

(二)说理式疏导及其运用说理式疏导,即理论教育法在心理疏导中的具体运用,是指教育者针对教育对象的具体思想认识问题,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与方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开导教育对象,使其明辨是非、提高思想认识和觉悟的以理服人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说理式疏导,首先,教育者要完整准确地理解理论内容。采取只言片语、断章取义的方式,对本来就存在思想困惑的学生进行说理疏导,不仅无助于其解决思想困惑,还会导致思想上的混乱,更谈不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和科学的世界观。其次,要客观辩证地分析学生出现的思想问题,并对症下药。教育者要仔细分析大学生思想问题的性质:是思想政治性质的问题,还是暂时的思想困惑;是否明知故犯、屡教不改等。第三,要针对性的说理疏导。即针对学生的性格、年龄、出身背景、个人阅历以及思想觉悟选择教育内容和方法。第四,情理结合。说理疏导,既要坚持正面说理,以理服人,讲真理、说真话;又要寓情于理,同学生建立起融洽的感情,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三)生活对话式疏导及其运用生活对话式疏导是指“针对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通过创造各种民主条件,运用对话的方式,促使心理疏导客体思想转化的一种方法。”这是一种立足现实生活,以人为主体、用对话方式开展心理疏导的方法。运用生活对话式疏导,首先,教育者要努力营造民主、开放的氛围,使学生畅所欲言,以便教育者能全面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其次,教育者要正视并正确回答现实生活中的“热点”、“敏感问题”。这些敏感的热点问题往往是他们产生思想问题的根源。因此,教育者要正视这些问题,并正确地教育、引导学生,而不是回避这些问题。比如,教育者要积极帮助学生理解就业、财富分配等热点问题,引导学生科学辩证地看待我们的就业前景、分配制度。再次,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发挥教育者的主导性和学生接受教育的主体性。遇到事关“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想政治问题时,教育者应注意灵活运用沟通艺术,向学生传递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思想信息,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色;沟通进程中,教育者不仅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还要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彼此双向互动。

(四)交友谈心式疏导及其运用交友谈心式疏导,“就是为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来解除其心理不平衡和心理障碍的方法。”运用此法,首先,要给予学生关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充分理解、信任学生,对其给予关怀、鼓励,使之感到集体的温暖,为交流创造前提条件。其次,营造出接纳、真诚、友爱的人际氛围和集体氛围是关键。教育者要让学生学会消除与人交往的障碍和隔阂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再次,教育者要耐心倾听学生诉说,使其将内心积郁已久的痛苦吐露出来,并用自己健全的人格、乐观的心态、健康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感染学生。最后,教育者还应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反思个人内在的诸多因素,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思能力。

(五)情感感化式疏导及其运用情感感化式心理疏导,即“以真挚的感情去感动人、感化人、感染人、影响人。”人本身都有得到别人真挚感情的渴求;同时也希望他人能够真诚接纳自己的感情。这是情感感化式疏导发挥作用的心理基础。若教育者能够得体地运用情感感化式疏导,不仅能使双方心灵相通,感情融洽,而且有助于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防范心理和逆反心理”,使教育过程顺利进行,从而逐步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运用情感感化式疏导,首先,要尊重、理解学生。教育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相待、不加歧视,善于发掘并调动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助其坚定信心、振作精神。其次,要情理交融。在引导学生时,教育者既要以情感人,又要以理服人。“情通则理达,理达则情固。情对理的灌输起催化作用,理的灌输有利于巩固和加深思想工作主客体之间的情感。理离开情,如骨之无肉;情离开理,犹肉之无骨。情是理的先导,理是情的升华,入情才能入理,入理才能动情,入情入理才能动心入脑。”再次,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以情感人绝不是停留在言语上,还应表现在行动上;要多办实事,切实关心人、帮助人。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动中,学生才能体会到教育者的“精诚”。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用心理疏导法应注意的问题

(一)把握心理疏导的作用范围虽然心理疏导法在理想状态下能够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的思想行为问题,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日趋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但是心理疏导法不是万能的,其作用范围有限。尽管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引路人、知心朋友,但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时,只能对他们的思想意识层面的问题起作用,一旦某个学生患有严重的身心疾病时,心理疏导的作用就显得非常有限,就不能仅仅采用心理疏导引导学生,而应该及时把这种学生转到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或专业医院进行就诊治疗。只有在心理问题层面,心理疏导法才能发挥作用,一旦教育对象患上严重的身心层面疾病时,仅仅运用心理疏导,则可能适得其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把握好它的作用范围。

德育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范文第4篇

德育由重“教”到重“导”的转变是教育的必然要求。“教育”最本源的意义是引导、指导。“教育”一词,英文为education,德文为eduiere,它们都来自拉丁文eduiere。拉丁语eduiere,又是从动词educere变化而来的,“e”在拉丁语中有“出”的意思,“ducere”有“引”的意思,因而教育一词,含有“引出”的意思。英语education有“抚育、自身生成”的意思,德语eduiere则有“引导、唤醒”之意。可见,教育的本源意义就是教育者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建构。杜威更明确地指出:“教育即指导。”[2]教育如此,以“成人”为目标的德育更如此。因为道德情感、道德信仰、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不具有传递性,教育者无法将它们像知识一样灌进学生大脑。只有在教育者的各种形式的“导”的引领下,由学生通过自己的各种活动去建构。

德育由重“教”到重“导”的转变是由德育的本质决定的。德育的本质“是对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追求其属人的精神性和精神性生活的一种有意识的帮助”。[3]也就是说学生的精神性的品德是其自主建构的,教育者作为一个外因,只能是在旁边对学生进行“帮助”,提供各种形式的“导”。

一、疏导

疏导原意指开通堵塞的水道,使水流畅通。德育中,疏导是对学生思想、情感障碍的疏通和引导。学生的思想、情感如同流水,是不断地“流动的”,遇到障碍,就会出现问题,甚至“泛滥成灾”。因此,当学生思想、情感出现“障碍”、遇到“阻塞”时,教育者就要予以疏导。“疏”就是疏通,即解开学生思想认识上的“扣”,使学生的“思想流”“情感流”畅通无阻,让学生的思想、情感向教师确定的目标发展。所以,德育中的疏导就是疏通学生的思想认识,引导他们前进的方向,指导他们的行为,使他们按照教育者期望的方向发展。

要疏导,首先要了解学生,摸清学生的思想情况,把握学生思想变化的脉搏,找到出现思想、认识问题的症结。这是进行疏导的前提。关心、了解学生才能使疏导有针对性。教育者关心、了解学生还能增进彼此间的亲近感、信任感,而这又为学生接受教育者的疏导创造了情感方面的有利条件,使学生由“亲其师”,而“信其道”。疏导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其一,讲清道理,论理疏导。疏导的关键在于论理,论理的目的在于以理服人。论理疏导可以消除认知障碍,疏通思想,提高认识,促进思想和行为的进步。其二,以情动人,感化疏导。学生的许多思想、行为问题是由于情感障碍引起的,所以,在对学生进行疏导时,要动之以情,以情感人,进行感化疏导。情感障碍消除,思想、行为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疏导的形式还有分步而导、分散而导等等。

二、引导

引导就是“带着人向某个目标行动”。引导突出的是对学生的前进方向、行动方向和目标的引领,是为学生的品德发展定向的。引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引导学生找准发展的方向。教育者要帮助学生制定适宜的发展目标,帮助学生找到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鼓励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并不断在其成长的道路上设置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第二,引导学生自主提升自己的道德需要。学生的道德需要有高低层次之分。高层次的道德需要有利于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引导表现为对学生需要的引导,提升他们的德育需要,“使个体从无道德的需要发展到有道德的需要;从非道德的需要发展到道德的需要;从低层次的道德的需要发展到高层次的道德的需要。”[4]252第三,当学生迷途时,教育者不轻易告诉学生方向,而是引导他去辨别方向,把他们引向正路;当学生无路时,教育者要引导他们自己铺路搭桥,走向彼岸。

引导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一是目标引导。即教育者给学生提出具体的发展目标,或让学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自身的年龄及思想品德发展实际制定自己的发展目标,让学生根据目标建构自己的思想品德。二是内容引导。德育内容对学生具有引导作用。德育中任何德育内容都内在地包含着一定的德育目标,都体现着教育者的意图。教育者通过德育内容的选择作用于学生,引导学生思想品德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三是言行引导。教育者的言行特别是行为具有示范性,对于具有“向师性”特点的学生具有引领作用。教育者通过自己合乎道德的语言特别是行为能对学生发挥引导作用。

三、指导

指导是对人的活动的方法、步骤等的具体指点。德育中的指导突出的是对学生道德生活的指导,即对学生做人、做事、处世、立身的指导。第一,做人指导。中小学生还不成熟,对于如何做人还不十分清晰,特别是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在如何做人方面存在不少疑惑,这就需要教育者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给予具体指点,使学生明白做人之道,形成被时代赋予新内涵的仁义礼智信的为人之德,学会做人。第二,处世指导。学生是一个社会人,必须学会如何处理与他人、与群体、与社会的关系,学会与人交往,才能在社会安身立命,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处世指导要求教育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学生在处世中的经验与教训,针对学生在处世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给学生以指点,让学生在处世中把握处世之德,形成良好的处世品德,学会处世。第三,做事指导。为人在世,做人、做事是人生两大主题。教育者要指导学生明白所做之事无论大小,都要从对社会、集体、家庭承担的责任出发,对自己的选择及行为负责,要为学生做事提供咨询、指导,提高学生的做事能力。在指导学生做事过程中,让学生明白行事之规,学会做事。第四,立身指导。指导学生在做人、做事、处世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形成自主、自立、自强、自信、自爱、自律、自制、自重、自尊的品格,打好立身之基,学会自我完善与发展。

四、开导

“开导”在德育中有多种涵义:开发学生道德智慧;激发学生道德思维;以道理启发劝导;解开学生思想上的“疙瘩”。德育中开导的方法有:第一,开启学生道德智慧的大门。“道德智慧是一种知人、知己、知物的综合意识和能力;是人能恰当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之间关系的综合意识和能力”“是一种最高境界的道德”“道德智慧与先天的潜能有关,可以被激发”。[5]开导,就是要开启学生道德智慧的大门,使其具备明是非,辨善恶,识美丑的能力,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对人们言论、行为的善恶做出道德判断,选择自己的道德行为,破解各式各样的人生难题。第二,开动学生思维机器。让学生开动脑筋,对人对事有自己的看法,运用自己所掌握的道德原则与规范对自己、对人们的言行进行分析,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过程及结果不断进行内省、反思、调节和矫正,改过迁善。第三,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问题,根据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思想、行为问题。第四,解开学生头脑中的疑惑。学生在学习、交往、生活,以及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等方面,经常会遇到难以解决的疑惑,这时,就需要教育者给予开导,将解决问题的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运用它打开“心结”。第五,心理开导。在当代社会,多方面的原因使学生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学生的道德问题有一些是与心理问题有关的。要解决这些道德问题,需要运用心理开导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开导,解决具体的心理问题。

五、诱导

诱导即“劝诱教导”。诱导的理想境界是“循循善诱”。“循循”即有步骤、有次序,“善诱”即善于诱导。德育中的诱导的要求是:第一,要“循循”,即有步骤。诱导要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一般应按照知—情—信—行的顺序诱导。先从学生易于接受的开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第二,要“善诱”。表现为:一要考虑学生的接受心理。要诱导,就要有“诱饵”,“诱饵”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二要善于营造学生乐于接受诱导的氛围。良好的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接受诱导的前提。同样的内容、方法,师生关系和谐,接受的氛围好,学生就愿意接受教师的诱导,反之,就不愿意接受。第三,要有耐心。这是循循善诱的基本条件,是循循善诱的必然要求,因为“循循”就是一步步前进,不毕其功于一役。

六、督导

督导即监督指导。督导主要用于对学生道德行为与习惯的培养。德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形成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道德行为与习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与习惯离不开教育者的督导。德育中的督导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督”与“导”。首先是监督。教育者向学生提出行为要求后,需要进行经常的、始终如一的监督,促使学生将道德要求付诸行动。没有教育者经常的监督检查,道德行为要求往往会落空,德育目标就无法实现。因为“青少年发展初期,由于自我意识不完善,往往不善于控制、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和行为,他们的自我控制、自我调节主要是受外部力量的支配,……这时他们正处于以他律为主导的初级发展阶段。”[4]514所以,由教育者对学生实行外部的监督是必要的。其次,在指导与引导中形成学生自我监控的能力。只有教育者的外部督导难以从根本上形成学生自觉自愿的道德行为与习惯,难以培养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和道德自律品质。所以,督导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我监控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行为的自我监控、调节与修正,使其在自我监控下自觉地运用道德规范来指导、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道德自律品质。

七、因势利导

德育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范文第5篇

一、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内涵

(一)人文关怀

“人文”在古代中国特指礼乐教化,《易?责》中记载:“文明之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突出强调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当今“人文关怀”中的“人文”则吸取了西方人文主义思潮中“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需要、追求人的自由解放”的进步含义。1987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曾把“关怀”解释为“等同于关心”,其实较“关心”而言,“关怀”更具高程度、努力性和价值指向性,关怀者在关怀过程中要考虑被关怀者的感受和关怀的实际效果。

随着和谐社会理念和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人文关怀被广泛运用到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领域。现代意义的人文关怀是以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个性及其社会特征为基础的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对人的现实状况的关注,即对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境遇的关注、对人的权利和价值的尊重、对人类发展前景和历史命运的思考。本文认为人文关怀是以人文精神为精神内核,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教育人、引导人和塑造人为出发点,侧重对人的生命、人的价值的关注,对人的权利的尊重和捍卫,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提升人的个性、人格和生存意义的一种重要实践行为。

(二)心理疏导

“心理疏导”源自心理学概念,有着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心理疏导指“心理疏导疗法,在心理治疗领域应用较为广泛,指设在医疗机构中,由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专家,运用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相关技术和理论,对有心理障碍的个人或集体进行疏通引导,实施心理咨询或治疗,以缓解或消除求治者的心理问题和人格障碍,促使其人格向健康、协调方向发展,从而达到治疗心理疾病、促进心身健康的目的。”1比较广义的概念,即心理、观念或思想方法层面上的“疏通”和“引导”,它不仅仅从心理咨询意义上来讲,更是从社会关系、思想方法意义出发,并广泛运用于教育和管理领域。本文从比较广义的内涵总结心理疏导,即遵循人的心理活动形成与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巧,通过解释、说明、共情、支持和相互理解,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式,疏通人们的心理,创造有利条件,让其充分表达,从而合理引导、帮助人们理顺心理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选择正确行为方式的一种方法。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产生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思想意识。改革开放3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国际国内的宏观环境、当代主体的思维意识特征、社会要求、自身的发展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跨越国家地域和政治、经济、文化界限,需要更加增强人的开放意识与兼容态度;处于多元文化与多样价值观的影响下,更要有坚定的爱国情怀;面向国际竞争,更加需要竞争的勇气和世界眼光;走向国际舞台,更加需要对人类大家庭的热爱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培养适应国际市场的道德要求与规范,加强职业道德训练。”2 “21世纪高等教育的总体趋势为:教育理念由知识中心观向智慧中心观转变;教育内容从重视科学教育向提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方向发展;教育目标从知识和能力培养向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方向发展;教育方法从注重向学生传授大量现存的观点、原理和知识向培养学生养成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变。”3

从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角度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存在重专业教育,轻素质培养,重共性教育,轻个性培养,重形式,忽视实效等弊端,思想政治教育也难以避免。面对21世纪的国内外形势,我国高等教育应在保持本国特色的基础上,借鉴吸收国外合理科学的教育理念,达到适时又可持续的发展目的;在科学网络迅猛发展的时代,坚持科学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贯通;在追求知识与人才的时代,努力探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适应当今世界对人才能力和素质高度综合的要求。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顺应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外在需求和人自身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把教育对象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终极目标。通过对学生的关爱,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不断提高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度,促进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的构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坚持把落脚点放在满足人的精神发展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来,培养具有自我选择、自我拓展和自我建树功能的全面发展的“世界公民”,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必将实现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三、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对策和建议

(一)树立科学人文关怀理念,深入理论研究

理念是行动的前提,思想政治教育要体现人文关怀,教育工作者就要转变教育观念,转向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中心的人文关怀教育理念上来,即以人为本。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丰富性,激发其主体发展欲望和追求崇高的自觉性,创造自主发展空间以展示独特的个性优势,彰显能动性与创造性。强化人文关怀角色意识,教育者要把自己定位为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关爱者、成长成才的引导者和思想教育的服务者,在教育和管理过程中以情动人,始终以促进大学生全面成才为己任,主动完善关怀者真善美理念的理性自觉,以理服人,自觉修养德行、求真务实、服务学生,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优秀的个人品格影响学生,发挥教育中的人格魅力。为此,高校也应高度重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领导工作,加强对教育者的思想教育和作风教育,深入对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理论研究,并开展各种活动强化教育者的关怀意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引导性。

(二)树立科学教育目标,完善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人,其目标应是培养“完整人”,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才,主要表现为德才兼备、知识结构合理、知识与能力协调、身心健康、持续发展等。“应以尊重、关心人的需要,特别是精神需要为基本特点,以不断提升人的精神品位、丰富人的心灵世界为价值取向,以唤醒人的主体意识和塑造独立人格为本质特征,以培养人的伦理情操、完善人的道德境界为核心内容,以建构精神家园、引导人的终极关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4。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一个既相对稳定又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体系,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第一,紧密结合国际形势的新变化,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进程,结合高校改革和发展的新实际,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教育,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的思想理论阵地。第二,搞好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其法制观念。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以马列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为落脚点。第三,积极开展感恩教育、诚信教育、责任教育、生命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正确的生命观和幸福观。第四,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创业指导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科学分析就业形势,设计人生规划,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和精华的人文素质中,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思维方式,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

在新形势下,探索和寻求富有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意蕴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如:其一双向交流的教育方法,从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交流,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形成双向对话模式,达到主体间的深层次沟通;变注入式为启发式,教育活动的立体渗透,即教育对象为主体与教育者为主导的有机结合,以培养学生独立性的思维和创造性的能力。其二情感体验法。对高校学生而言,主要可以通过自然世界、现实世界、艺术世界三大范畴中获取情感体验,培养自己的感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路径主要有:融入大自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触摸大自然和历史风物,感受多元文化;创造文化情境,情与境有机地结合,在情与境中,启迪心灵,升华情感;开展校园审美活动,如艺术节、艺术团、戏剧社等。其三心理咨询疏导方法。通过咨询指导、精神渗透、情感沟通等方法,对学生进行论理、感化、启示、美育、行为等疏导,真正把学生的思想和言行疏通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三)完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建设

首先,建立畅通信息反馈机制。建立书记、校长、教务长等实物信箱和网络信箱,确保学生的意见有处提;全方位收集学生所提出和反映的信息,给与解决和指导;加强信息反馈,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作用,对学生发生的情感变化、思想困惑、行为混乱等信息及时上报;及时合理进行反馈调节,成立校一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调小组,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形成“统一协调、多管齐下、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工作机制。

德育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范文第6篇

一、体育常规教学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渗透遵循的原则

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原则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依据我国教育目的,吸取了宝贵的历史产物,认真总结了社会主义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经验而提出的。现以体育常规教学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渗透遵循的原则进行分析。

(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不仅要求言行一致,而且要求把科学理论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成为社会主义新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推动他们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生活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青少年的道德认识大都来自前人的道德经验,在学生品德的发展中,极易出现言行脱节的现象,在道理上懂了,说得很漂亮,但往往做不到,因此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武装学生,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培育高尚的品德,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多收集资料、调查和访问。

思想品德教育要以实践为基础,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集体生活、社会服务、政治活动与社会主义建设等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成长,养成好的行为习惯。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由道德概念通向道德信念的甬道是以行为的习惯为起点的,而这些行为的习惯则是充满深切情感并含有孩子对待他所做的事和他周围发生的事情的个人态度。”只有在体育常规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教育,才能激发学生对遵守道德规范的积极态度和浓厚情感,才能使自己获得的道德知识转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形成高尚的品德。

(二)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教育名著《学记》曾提出:“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思想品德教育只是学生品德发展的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学生的品德发展,主要在于他们思想情感内部的矛盾运动,在于其中积极一面不断得到发扬并战胜了消极一面,于是才表现出进步。一个学生只有养成诚实的行为才能克服说谎的毛病,只有坚持遵守纪律才能改正自由散漫的行为,如果积极一面得不到巩固与壮大,那么消极落后一面是克服不了的。在体育常规教学中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要处理好:对待学生要一分为二;长善救失,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修养。

(三)集体教育的原则

马卡连柯指出:“只有建立了统一的学校集体,才能在儿童的意识中唤起舆论的强大力量,这种舆论的力量,是支配儿童行为并使它纪律化的一种教育因素”。 在体育常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落实在集体中教育原则要处理好: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体,为建设良好的集体而努力;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转变影响集体;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集体的教育力量结合起来。

(四)因材施教的原则

古代教育家孔子指出:“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了解学生的有效方法,并积累了因材施教的丰富经验。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他们的品德发展既有一般规律、年龄特征,又有各自的个性、优点与不足。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首先要考虑学生的个性,这是尊重学生的表现,也是因材施教的基础,否则不但不可能发展学生的个性、调动他们进行思想道德修养的积极性,而且还会无视学生特点、压抑学生个性,阻碍学生的进步。在体育常规教学中注意处理好因材施教原则的要求: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进行教育。

二、体育常规教学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渗透的方法

体育常规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有:说服疏导法、典型榜样法、竞赛评比法、表扬与批评法等。

(一)说服疏导法是根据所要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的需要,采用讲解、报告、个别谈心和座谈讨论等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或正误、得失、利害对比,或总结经验教训,启发疏导,使学生从中受到感化教育的方法。在体育常规教学中联系实际把握住学生思想认识上的症结,用具体生动的事例来说明道理,进行说服疏导时还应注意教育的目的明确,以事实为依据,以道理作引导,不夸张,不讽刺,不偏袒,不恫吓,既严格要求,又热情耐心,这样才能动其情而收到感化、教育的实效。

(二)典型榜样法能使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易于使知、情、意、行获得统一,从而使学生好学上进的愿望和行为,在不断受到鼓舞中坚持下去,结出教育成效的硕果。在体育常规教学中运用体育明星式的榜样来教育学生将会对青少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熏陶作用,而且将产生显著的功效。

(三)竞赛评比法

青少年学生朝气蓬勃,要求进步,好胜心强,因势利导地组织竞赛评比活动,能起到促其进步,养成良好品德作风的效果。体育常规教学中可进行竞赛评比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如集队、球类的竞赛;各种个人或集体项目的竞赛。组织竞赛评比时,应使学生明确目的、要求,端正竞赛态度,正确对待荣誉;竞赛的条件、评比的方法应具体、明确、一致,评比中要发扬民主,让大家充分发表意见。

(四)表扬与批评法

在体育常规教学中通过表扬或批评,能使学生分清是非,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并产生一定的荣誉感或耻辱感,从而激发他们更好地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形成良好的思想品。体育教师进行表扬或批评时要清楚学生的个性特点,区别对待,掌握好表扬、批评的分寸,对在体育常规教学中表现优秀或有严重不良行为的学生,应呈报学校领导,建议给予适当的奖励或处分。

三、体育常规教学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渗透的基本途径

体育常规教学中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有建立和执行教学常规、结合教材特点、结合教学组织教法,正确处理突发事件,发挥集体作用等。

(一)建立和执行教学常规是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防止运动损伤,培养学生的好思想、好作风等都有重要的作用。如果忽视教学常规的建立的严格执行,不仅有碍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还会使学生养成不良的习惯和风气。

(二)教师结合教材特点进行教育,使学生在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和锻炼身体的过程中,同时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例如进行中长跑教学时可结合艰苦奋斗、刻苦耐劳的教育;进行球类教学时结合培养团队合作,认真负责的精神。

(三)严密教学组织教法可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迅速、整齐、协调配合、认真负责等集体主义精神。体育课教学中有许多便于进行教育的组织教法环节,例如轮换教学内容、场地时的分组、调队,可结合进行迅速、整齐、遵守纪、不计较场地器材的优劣,相互体谅协作的教育。

(四)正确处理突发事件是体育常规教学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首先要弄清情况,然后通过说理、劝导、表扬、批评等方法,进行实事求是,明辨是非的教育,如遇一时难以弄清的情况,则不急于处理,可先制止事态发展,待课后弄清再作处理。

(五)发挥集体作用。体育教师应注意培养和形成良好的班集体,并发挥其感染、教育的作用。因为良好的班集体具有良好的熏陶、教育作用,不良的现象及其影响常常会受到良好班风的抑制。

四、体育常规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严格要求与耐心启发、疏导相结合主要是对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态度和行动、组织纪律和品德作风等方面要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当学生对达到要求感到畏难或有不良行为时,应给以启发疏导,分析说明利弊、得失和危害,以提高学生的认识,同时指出原因,要求学生改正,靠学生的内因起作用,促使自觉地努力达到要求。体育常规教学中既要防止简单粗暴的批评,又要防止姑息,放任自流。

(二)坚持正面教育,表扬与批评相结合。教学中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时,应以表扬、鼓励为主,表扬是对学生的进步、好的思想品德的肯定,以促其巩固、发扬,但青少年也会有缺点、错误,对此应从爱护出发,给以适当的帮助或批评。批评能抑制不良的思想行为,促使克服、改正。批评时先表扬、鼓励,然后指出其不足,防止后进生产生自卑感,迷失方向失去继续前进的信心。

(三)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体育常规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教育工作的实事求是和使学生心悦诚服,在工作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例如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既要鼓励,又要防止骄傲,对后进生则多肯定进步少提缺点,采取措施克服困难,培养其积极进取的信心和勇气。

(四)教师要以身作则。教师的言行仪表、工作态度、文化素养、道德作风等,对学生都有深刻的影响。在教育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才能真正起到,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德育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范文第7篇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方法选取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我国国内的思想政治教育进程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我国古代著作《论语》中曾提到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对于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讲,《论语》中所提到的“器”这个字对应的应该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方法了。通常来讲,当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针对国民的行事思想观念、做人道德规范以及持有的政治观点等进行引导,继而使得我国公民形成一种符合我国社会发展需求的思想道德行为。由此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不是一种社会中常见的物质生产活动,其主要的作用在于对我国公民的自身认知、情绪波动、感情、个性发展以及社会适应性等进行精神领域范围内的疏导和引领。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不具备社会物质生产中的任何特征,其是以意识作为生产活动的根本属性而从事的社会活动,所以并不具备实物形态的实施工具,故由此得出方法便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能够完成的关键所在。我国的第一代领导人毛主席曾说过:“在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但要提出具体的任务,而且要对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确定。如果我们的最终任务是过河,但如果没有搭建好的桥或者用作渡河的船,那么就无法过河,而过河也就变成了一句空话。所以说,没有实施方法的任务,只能算作是一句空谈。”由此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进行过程中的方法就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不可代替。而又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目的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故其实施方法的选择有时会比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还要关键。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说理教育

(一)说理教育方法的概述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便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根本,我国在建国初期时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主要是以说理教育为主。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说理教育在实践过程中的做法是与强制灌输理论教育完全不同的教育方法,其实通过我党在经过了长期的斗争与革命后得出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说理教育主要是通讲事实摆道理的方式来进行最终的教育活动。我党的建立者毛泽东同志曾在其撰写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一文中对说理教育方法进行了总结,其认为我国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时所引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便是说理教育。而对于这种问题,只能通过民主性质的方式来进行解决,解决方法可以是讨论研究、批评教育、说服引导,但一定不可以是强制命令或者是压迫规定。”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说理教育方法是在我党取得政权之后,对广大无产阶级人民的内部矛盾进行的一种非对抗性的思想矛盾以及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二)说理教育方法的特点

思想政治道教育中的说理教育方法在实践过程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从说理教育的实施主体来看,其进行处理的是主体是处于平等关系的,其指的就是我国广大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内部非对抗性关系;其次,从方法论中规定的基本原则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采取的说理教育方法是以民主的方式来进行的,其指的就是该种方法的实施是通过我国广大无产阶级劳动人民通过对自身意见的互相发表并讨论来进行;再次,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说理教育方法的本身来看,其是通过将讨论法、批评法与说服法进行结合继而实现的从团结到批评再到团结的方法,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说理教育方法就是教育与说服相结合的一种教育方法;最后,从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说理教育方法相反的方法来看,其的实施过程是于强制压迫、命令规定完全不同的对立方式。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说理教育方式是一种能够体现我国民主体制的主要教育方式,并符合我国现代基本教育的要求。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心理疏导

(一)心理疏导教育方法的产生

尽管我党目前所使用的处理我国广大无产阶级劳动人民内部矛盾的说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十分有效,但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其越来越无法适应我国广大无产阶级劳动人民以及社会的需求。因为,在我国的建国初期,我党及其所建立的政府在我国广大无产阶级劳动人民心里的权威较高,而我国的思想政治形态一直处于以社会主义为主导的状态下,社会形势也是处于一个比较封闭的状态下,继而使得我国人民的思想政治观念相对来说比较单一,而说理方式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才得以良好的实施。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使得我国的社会形态、社会构成、人民生活方式以及就业方式等都产生了相应的变化,故使得传统说理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经无法再适应我国新的社会发展需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党及其所建立的政府必须在总结并发扬之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基础上,与当前我国发展的新形势进行机密结合,继而开展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故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方法应运而生。

(二)心理疏导教育方法的概述

心理疏导中疏导二字的意思是引导和疏通,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运用的心理疏导法指的就是通过对人们内心以及思想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并使用引导疏通的方式来完成对其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将疏导的概念与心理连接在一起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对人们在生活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合理的疏导,继而使其的思想政治思想能够回归到健康积极的发展轨迹当中。

在大部分的医学论著中,心理疏导与心理咨询具有相同概念,而在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鲁龙光在其撰写的《心理疏导疗法》一书中说道:“临床中的心理疏导疗法是指医院中的医务人员在于患者进行医疗交往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良性结果,其能够对患者出现问题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效的疏通和引导,使患者的心理状态恢复到正常的状态,继而达到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根本目的。”在我国召开了党的第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后,心理疏导疗法正式的被引入到了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当中,而心理疏导的内涵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心理疏导法在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即是对医学以及心理学中心理咨询、治疗等概念的借鉴,又是对医学以及心理学中心理咨询、治疗等概念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法在实践过程中超越了某个体系中对心理分析的局限,并对我国广大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心理以及思想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疏导。由于在现实生活中采用心理疏导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多面对的心理疏导对象不同,故其所使用的方法及手段也会存在一定的区别。

(三)心理疏导教育方法的运用

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过程中,心理疏导方法即可以被看做是一种以心理咨询为主的模式,又可以将心理学中的心理咨询看成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心理疏导方法的着手点。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在进行使用心理疏导方法的过程中,应对心理学中的心理咨询方法进行全面地运用,而负责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在进行工作时,也应对来访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虽然两种工作的实施过程大致相同,但是二者在学科以及话语体系中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因为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心理疏导法虽然是以心理为切入点,但却是一种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体的教育活动,其虽然包含了心理学中的部分心理咨询处理方法,在这些方法却不仅仅是应用于对人的心理进行疏导,其更多的是对人在思想方面的矛盾进行疏导,是一种以服务我党政治思想为基本原则的教育活动。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心理疏导工作的过程中,应紧紧围绕着对疏导者的心理情绪以及政治思想变化来进行,在进行疏导时不但需要采用直接的谈心的方式,更需要对受教人员进行组织学习,使其的思想政治观能够从基本理论上得到提高。与此同时,还应对被疏导者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使其能够感受到我党及社会对其的关心。

四、从说理教育到心理疏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

说理教育方法与心理疏导教育方法在转变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内在理论联系。首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两种实施方法所涉及到的主体使用一类,即教育主体是相互平等的存在;其次,在进行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两种教育方法在进行时所遵循的是同一种原则,即以民主为主的原则;再次,在进行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两种教育方法所采用的都是趋于理性的教育方式,即通过说教、疏导的方式来对被疏导者进行思想上的开导;最后,在进行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两种教育方法都是不同于强制命令或是压迫规定的并且符合现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

心理疏导作为一种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兴方法,其不但吸收了传统受理教育中的一些原则和方法,更是在说理教育原有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教育元素。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疏导法不但融合了固有的说理教育方法中的理论主线,还在其中添加了情感类的内容。这样的疏导方式不但能为被疏导者提供一个合理的思想标准,还可以对被疏导者内心的困惑进行有效的疏导。

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说理教育法转向心理疏导法的过程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方法在发展过程中趋势。首先,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单一向多元化的转变,即心理疏导教育方法相比于以往的说理教育方法更能符合被教育者多元化的需要;其次,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单向到双向的转变,即心理疏导教育方法相比于以往的说理教育方法来讲,更加注重思想政治心理疏导者与被疏导者之间的互动交流;最后,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理论到科学的转变,即心理疏导教育方法相比于以往的说理教育方法来讲,更具有科学性,其不仅仅是从理论的角度来对被疏导者进行疏导,其更关注的是以被疏导者的思想问题为中心来进行疏导。

德育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范文第8篇

关键词:民事诉讼调解;思想政治教育;可行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7-0295-02

民事诉讼调解是我国司法领域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所争议的民事权益进行自愿、平等的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由定义可以看出,民事诉讼调解和思想政治教育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但是二者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和契合点,这也正是在民事诉讼调解中能够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因。二者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目的上的联系

从目的上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与民事诉讼调解目的具有一致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具体目的的一致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的主要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教育者根据受教育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具体的教育计划,经过努力就能实现的目的,它是根本目的的具体化。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具体分析受教育者当前的思想问题,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纠正他们的错误思想,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民事诉讼调解的具体目的是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及时化解矛盾,提高当事人对此案的法律认知以及对类似案件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在民事诉讼调解中,法官通过对具体案件的梳理、分析,对当事人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从系统上提升当事人相应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和民事诉讼调解的具体目的具有一致性,都是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然后进行解决,从个案中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想认识。

2.根本目的的一致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需要人们经过长期的努力奋斗才能实现的目的,它从宏观上规定了受教育者的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目的。这一目的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总体上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满足他们的内在需求,使受教育者具备社会所期望的良好素质;第二,促进受教育者自由全面发展,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在完成社会功能方面的重要性,促进社会稳定,使之和谐、有序地发展。民事诉讼调解的根本目的是法官通过对当事人的教育,总体上提高当事人的法制道德素质,化解社会各类矛盾,增进社会和谐。

二、理论上的联系

从理论上看,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民事诉讼调解的理论具有相似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基本理论具有一致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主要是研究有关思想政治教育一系列基本概念及原理的理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所用到的基本理论包括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用这些理论中的基本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受教育者的思想问题。在民事诉讼调解中,也需要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去分析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症结,理论联系实际,用与时俱进的调解方法才能对症下药,及时解决纠纷。因此,在基本理论层次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和民事诉讼调解所用到的基本理论具有一致性。

2.运用理论具有相似性

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需要运用到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逻辑学、伦理学、心理学以及法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教育者有借鉴地运用相关知识有利于帮助受教育者解决思想问题。法官在进行民事诉讼调解时,需精确地运用民法、民事诉讼法的理论知识;针对纠纷的多样性、当事人的复杂性,需要有效地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及时、有效地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所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民事诉讼调解时,教育者和法官运用的理论知识具有相似性。

三、构成要素的联系

从构成要素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和民事诉讼调解的构成要素具有相似性。

一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由四个要素构成,即“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以及教育环境”[2]。教育者作为教育主体,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教育中起到积极引导和促进的作用;受教育者作为教育的客体,是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作为教育的媒介,是教育者必须认同和掌握的,是教育效果客观考量的依据主干;教育环境作为教育工作的一定社会环境,决定了教育的艺术,即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民事诉讼调解也是由四个要素构成,即法官、双方当事人、调解的内容和方法以及调解的环境。在民事诉讼调解中,法官承担教育者的角色,起到引导、教育的作用,负责给当事人灌输法律知识、道德知识;双方当事人承担受教育者的角色,接受并吸收法官灌输的教育内容;调解的内容和方法决定了调解的成败,在调解中是至关重要的,调解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需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调解的方法需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案而已,灵活使用各种调解的技巧。调解的环境根据调解的时间、场所而定,因环境的不同,调解的效果也大不相同。

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和民事诉讼调解的构成要素具有相似性,都是由四要素构成,并且可以看出二者构成要素的对应关系。

四、工作过程的联系

思想政治教育和民事诉讼调解体现的过程性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以及教育者接受教育影响相统一的过程”[3]。这一过程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受教育者才能把教育者所传达的政治观点、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内化思想和外化行为。第一阶段是“内化”思想,要求受教育者有选择地接受教育者所灌输的教育影响,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第二阶段是“外化”行为,即受教育者自觉、自愿地把第一阶段接受的思想和观点转化为良好的行动和行为习惯;第三阶段是反馈和重新教育阶段,要求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行为进行评价,以反馈受教育的“两个转化”行为和进行更高程度的思想政治教育。民事诉讼调解也需要经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似的阶段,表现为:首先,审判人员根据案情对当事人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当事人对所教育的内容进行有选择的接受,使之变成内在知识;其次,当事人对审判人员灌输的知识进行梳理后,进行选择性的吸收,知道哪些行为是社会所期待的行为,哪些行为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进而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法律定规和社会期待;最后,当事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是否同意调解或者接受调解意见的决定,这是当事人对前两阶段的反馈。

五、工作原则的联系

从原则上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与民事诉讼调解的原则具有相似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是教育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是教育过程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要求。我国《民事诉讼法》第85条规定,民事诉讼调解的原则为自愿、合法以及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原则。此原则体现的是宏观原则,是调解的宗旨性原则。而民事诉讼调解的工作原则不仅需要遵循上述的宗旨性原则,也体现了审判人员在调解中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

1.层次性与针对性的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受职业、年龄、性别以及地域等因素的不同,表现出来的思想政治倾向也有所不同。对于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教育者需要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认识教育对象的层次性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前提,而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是达到教育有效性的必要条件。”[4]针对性要求从实际出发,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及其思想状况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与方法。在民事诉讼调解中,审判人员应根据当事人的不同,比如当事人的文化层级、地域、性别等,选择合适的调解方法和内容,提高调解的效率。

2.灌输与疏导相结合的原则

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和民事诉讼调解最常用的基本方法,是教育者通过各种渠道向受教育者传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科学理论,指导人们行为的教育方法。疏导则是一种讲究疏通和引导的教育方法。一方面,注重教育者与受教育之间的疏通,让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进行信息交流、疏通感情;另一方面,注重教育者对教育者的引导,教育者在疏通过程中发现受教育有不符合教育要求的因素,及时、适当地加以引导,将其思想引导到符合教育要求的轨道上来。这一原则体现了主客体互动的过程,充分调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增强了教育的效果。民事诉讼调解也体现了灌输与疏导相结合的原则,审判人员向双方当事人灌输法律伦理知识,进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最终达成调解协议。

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又称为求实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通过对受教育者施教,把受教育者的思想沿正确的方向发展,使其符合教育要求的思想状况。这个过程需要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教育,做到知行的统一。教育者在传授内容时,需要联系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和国内外的相关情况,不能生搬硬套。此外,为了加强受教育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认知,教育者可以组织受教育者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其认知水平,做到真正的理论联系实际。民事诉讼调解工作的原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似,要求审判人员了解个案的性质,使其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总之,民事诉讼调解和思想政治教育在上述五个方面具有一定相通性,正因为如此,在民事诉讼调解中才有必要、有可能运用思想政治教育,以达到定纷止争、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和谐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2]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00.

德育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范文第9篇

关键词:农民工 思想政治工作 内容 原则

1.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是要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教育人民,或者说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武装人们的头脑。”农民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必然也要接受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而且,从农民工本身来讲,因为在城市中处在边缘地位,所以更关心自己的处境,更关心党对于农村和农民工的政策。对农民工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就能使广大农民工对政策要求、社会现状、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有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和把握,能够对市场信号做出理智的反应,通过市场合理择业、有序流动,这对于市场的正常运行是非常有益和必要的。

2.民主、法制教育。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重要保证。要加强对农民工的普法教育,重点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及与计划生育、交通法规和治安管理等有关的法规,让他们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学会自觉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减少因不懂法而产生的各种纠纷。随着农民工法制意识的提高,必然会积极参与所在城市和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广泛参与企业、社区和农村社会生活领域的各项事务的管理,从而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3.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农民工从事的多是一些脏、苦、累的职业,有的是一些高危险职业。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大都未经过任何职业教育和培训,这也是许多产品、服务质量上不去和生产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内容应该包括:职业技能、安全知识和职业道德。通过培训,使农民工具备一定的劳动技能,在就业市场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增加安全意识,避免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职业道德,保护自身和企业的利益。要加强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组织纪律性教育,增进他们的组织观念,积极为他们所服务的单位献计献策;对待“跳槽”问题,要正确指导他们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进行,不能因个人私利而损害用人单位的利益。

4.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由于历史和文化等诸方面的原因,许多农民工缺乏城市生活的文明习惯和常识。给市民造成了脏、乱、差的印象,也给自身融入城市树立了障碍。因此,要加强社会公德教育,使他们遵纪守法,文明行事,主动参加各种公益活动,自觉遵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树立一代新产业工人的形象。同时还要加强对农民工的家庭美德教育。针对因远离家乡和亲人,家庭伦理道德观念约束放松状况下出现的一些非法同居、重婚等社会问题,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恋爱观、婚育观和家庭观教育,增强家庭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减少家庭问题的出现。

5.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特点决定了它具有其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所没有的特殊功能,如它可以帮助农民工唤醒和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为有效接受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它符合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这些特殊功能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民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6.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是衡量人的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基本尺度。由于城市对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向知识型发展,许多农民工已认识到“知识就是力量”的深刻含义,他们迫切需要提高科学文化知识。随着户籍制度在国内一些城市的松动,以及城市政府在外来人口就业政策上逐步以学历、专业技能水平、职业资格证书等作为筛选标准,从而增强了对科学文化教育的渴望,激励着农民工群体加强自身的学习。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引起行为,行为带来效果。需要是人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产生思想动机的基础,也是激励人们行动的原始动力。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成员的思想活动日益表现出趋利性特点。人们对现实政策的评判、对社会前途的关心,更多地与自身利益是否得到满足联系在一起。这就要求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高度重视人们的利益问题,尤其是根本利益问题。

农民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如此。在对农民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首先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维护权益相结合的原则。在解决其思想问题时,一定要联系实际,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只有把提高农民工的思想认识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思想政治工作才有说服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思想政治工作不是万能的,这是不言而喻的。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利益观,耐心细致的正面教育是主要的,但还必须依靠法律机制、管理手段和经济工作在其背后的约束和支撑作用。

大部分农民工是能够遵守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规范的,但由于本身生活上的贫困,法制意识的淡薄,以及市场经济逐利的特点,光靠思想政治工作显然是难以取得成效的。把农民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与行政管理和法纪约束相结合,就能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的“软任务”融入行政制度和法律法规的硬指标,一起落实、检查、考核,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硬度,使两者水融而不偏废。

7.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既注重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又注重发挥教育对象的作用,将教育与自我教育有机统一起来的原则。”在对农民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既要重视由外部进行灌输的社会教育,又重视内省修养的自我教育,从内外两个方面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一方面,农民工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需要政府、社会团体、先进分子等各种教育主体的共同努力;另一方面,农民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真正取得成效,最终还是要通过他们自身的思想矛盾运动来实现。

8.疏通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疏通,“就是广开言路,让教育对象敞开思想把各自的观点和意见都充分发表出来。”引导,“就是对教育对象进行说服诱导,把各种不同的思想和观点引导到正确、健康的方向上来。”。疏通与引导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它们互相渗透,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疏通是引导的前提,引导是疏通的目的,没有疏通,也就无所谓引导,没有引导,疏通也就失去实际意义。只能把两者结合起来,又疏又导,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

农民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特别要强调坚持疏导方针,这是由农民工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农民工具有人员涉及面广、组织松散、心理敏感的特点。因此,对于农民工,惟有靠耐心细致的说服解释、疏通引导,赢得他们的支持,才能解决农民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有矛盾。如果采取单纯的压制、堵塞、以管代教、以罚代教的办法,反而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秀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2].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

德育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范文第10篇

对于这两类问题,由于其性质不同,学校采取的措施也可能有所不同。对于社会问题,学校只能采取防御性措施,只能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将学校与外部进行相对隔离,避免外部可能带来的危险,而对于这些外部活动的主体不能施以积极地行为,因为后者并非处于其教育职责的管辖范围之内。但对于内部问题,学校则可以采取积极性的措施,比如对学生进行积极的管理和教育,以避免相关安全问题的产生。内部问题一般表现为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和学校其他工作人员之间的冲突。其原因也可以分为两大类:心理原因与外在原因。所谓心理原因是指诱发内部保卫问题的各类主体所具有的不正常的行为动机;所谓外在原因则是指在上述各类主体不具有不正常的行为动机的前提下,而诱发内部保卫问题的客观情形。前者包括学生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因此具有的不正常的心理因素,而这些因素在外部条件的刺激下则可能转化为危险行为。而那些纯粹的外部刺激,也可能使一个人做出偏激行为。当然,在大多数情形下,心理原因才是诱发一个行为的主要驱动力,因为一个人的行为总是和他的内在动机紧密结合在一起并且保持一致的。

法制教育对解决上述问题的价值所在

既然在大多数情形下,心理原因才是内部问题的主要原因,那么,我们就必须借助能够针对这一原因的解决途径来减少校园保卫工作中的问题。这些途径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心理疏导;二是法制教育;三是道德教育。本文将分两个层次着重分析法制教育方式的价值和意义:其一,法制教育为何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其二,法制教育与其他解决方式相比所具有的不可比拟的特性。提到法制教育,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法律知识的传授,而且主要是那些部门法的知识,比如刑法、民法、行政法和诉讼法等各个具体部门法的主要内容。一方面,这样的理解是妥当的,因为,法学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以这些具体的法律体系作为其主要内容的;但另一方面,这样的理解又失之偏颇,因为它仅仅看到了法律技术性的一面,而没有看到其目的性或理念性的一面。我们正是在后一种意义上才主张法制教育对学校安全保卫工作所具有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要理解本文的主张,必须首先了解法律所蕴含的目的或理念,以及法制教育对这种目的理念的弘扬。法律的基本目的之一是造就具有理性的个体。我们知道,法律是解决纠纷的工具。在一个以法律为主要治理工具的社会中,法律的地位高于一切,这也是我们一贯倡导的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为了解决纠纷,法律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理性地考虑和审视事物之整体,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相关规则去解决问题。简言之,理性渗透在每一条具体的技术规则之中,如果没有此精神理念,法律的运作将是一种空谈。

在保卫工作中重视法制教育,首先就是要在与内部问题相关的主体中间培植起一种理性精神。这种精神首先体现为一种冷静的克制,在面对他人的言行甚至诱惑时,理性的判断可以使得一个人具有控制自己的能力,他不会随意激发自己内心的激情,并做出过激之事。相反,他会克制这种激情,并顺从理性的进一步要求。理性的第二个要求就是使一个人能够用一种反思的精神去对待其他的人或事物。在一个人克制不正当激情的基础上,此种反思能力使得他不会进一步盲从他人,而是在独立判断的基础上去鉴别所面对之人或事情的真伪正误,因此,反思精神的主要内容就是独立地判断。这样,我们可以初步将理性理解为克制和独立判断的精神。在此种精神之下,一个人会反思自己内心的激情,并对所有人之言行的正误进行合理的判断。在此基础上,内部问题的原因———不正当的心理动机———都将在理性之下得以合理地控制,如果能够这样,它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舒缓。法律的另一个目的是培养法律意识,确切地说,是培养一种规则意识。理性的主要寄托和表现就是在抛却不正当激情之诱惑的前提下,运用规则而不是感情去解决问题,而感情极容易将我们导向冲动的边缘。学校中许多突发事件就是因此而发生的。

当学生及其他内部问题的主体之间发生冲突时,如果具有这种规则意识,能够首先想到通过正当的规则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依靠武力或不正当的人情世故,学校的保卫工作则会受益匪浅。法制教育还可以达到另一个目的,就是使人们养成“法律的道德”。“法律的道德”,又称为“中等程度的道德”,是作为法律甚至法学存在之前提而必须予以遵守的道德情操。这种道德表现为:在完全的利他主义和彻底的利己主义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在面对冲突时,规则解决的方法所要达到的道德目的就是:不要求任何一方当事人作出彻底的牺牲,除非这种牺牲在法律允许的界限之内。这种以“过度禁止”和“比例适当”为内容的公正之道德,可以使得法律能够在很多情形下兼顾冲突各方的利益。如果能够通过法制教育,将这种“中等程度的道德”———也是相对较易遵循的道德———贯彻在内部问题之各方主体的行为之中,则同样可以促使学校的保卫工作良性发展。

前已述及,与法制教育的方式相比,心理疏导的方式也可以对内部问题的解决做出贡献。心理疏导主要是利用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对相关心理问题进行解决。然而,在严格的心理学层面上,心理疏导并不涉及规则和道德,因为以事实为主导的学科,一般都将价值判断排除在外。如此,则心理疏导虽然可以对主体的心理问题在心理层面上进行解决,但对于主体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其作用则有所局限。道德教育方式也可以在自己的范围内解决问题,但对其局限我们也不能不察。我们通常所言的道德———即传统道德———在程度上往往高于“法律的道德”,即它往往要求一种较高程度的利他主义,一方当事人往往为此要做出更高的牺牲。这种道德虽然可以作为教化的工具加以运用,但是在解决冲突上与兼顾双方当事人利益的“法律之道德”相比,可能略逊一筹。因此,在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中,此种意义上的道德教化不能代替法制教育的方式。

法制教育方式的具体要求

既然法制教育对于解决学校保卫工作中的问题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学校工作的管理者,就应该设法推进校园内部的法制教育工作。首先,应该在校园内进行广泛的法制宣传,营造出良好的法制文化氛围。这些法制宣传活动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第一种即为常规的方式。考虑到其经常性,它最好以具体的班级为单位,由相关的教师和学生组织负责进行。并且应该采取能被学生们接受并喜爱的活动方式,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强宣传教育的效果。比如,通过观摩具有相关内容的影视作品,并对它们进行讨论;或者在不同的班级或者学生组织之间组织辩论,以培养学生的社会问题意识和理性辩论的精神。辩论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培养一种思考方式,而这种方式对于培植法律理性和反思精神而言是必不可少的。第二种即为非常规的方式。考虑到这种方式并不要求经常性地实施,所以可以学校相关部门为核心,进行组织并鼓励学生参与。比如,可以定期或者在某些具有重要意义的日期举办一些宣传活动,让法制观念通过这些活动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之中,以此培养广大师生的法制意识和理性精神。考虑到上述宣传活动的局限性,我们认为下述建议可能更具效果:在校园中设立以培养理性、规则意识为目的的公共课程。#p#分页标题#e#

德育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范文第11篇

疏导原意指开通堵塞的水道,使水流畅通。德育中,疏导是对学生思想、情感障碍的疏通和引导。学生的思想、情感如同流水,是不断地“流动的”,遇到障碍,就会出现问题,甚至“泛滥成灾”。因此,当学生思想、情感出现“障碍”、遇到“阻塞”时,教育者就要予以疏导。“疏”就是疏通,即解开学生思想认识上的“扣”,使学生的“思想流”“情感流”畅通无阻,让学生的思想、情感向教师确定的目标发展。所以,德育中的疏导就是疏通学生的思想认识,引导他们前进的方向,指导他们的行为,使他们按照教育者期望的方向发展。

要疏导,首先要了解学生,摸清学生的思想情况,把握学生思想变化的脉搏,找到出现思想、认识问题的症结。这是进行疏导的前提。关心、了解学生才能使疏导有针对性。教育者关心、了解学生还能增进彼此间的亲近感、信任感,而这又为学生接受教育者的疏导创造了情感方面的有利条件,使学生由“亲其师”,而“信其道”。疏导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其一,讲清道理,论理疏导。疏导的关键在于论理,论理的目的在于以理服人。论理疏导可以消除认知障碍,疏通思想,提高认识,促进思想和行为的进步。其二,以情动人,感化疏导。学生的许多思想、行为问题是由于情感障碍引起的,所以,在对学生进行疏导时,要动之以情,以情感人,进行感化疏导。情感障碍消除,思想、行为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疏导的形式还有分步而导、分散而导等等。

二、引导

引导就是“带着人向某个目标行动”。引导突出的是对学生的前进方向、行动方向和目标的引领,是为学生的品德发展定向的。引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引导学生找准发展的方向。教育者要帮助学生制定适宜的发展目标,帮助学生找到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鼓励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并不断在其成长的道路上设置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第二,引导学生自主提升自己的道德需要。学生的道德需要有高低层次之分。高层次的道德需要有利于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引导表现为对学生需要的引导,提升他们的德育需要,“使个体从无道德的需要发展到有道德的需要;从非道德的需要发展到道德的需要;从低层次的道德的需要发展到高层次的道德的需要。”[4]252第三,当学生迷途时,教育者不轻易告诉学生方向,而是引导他去辨别方向,把他们引向正路;当学生无路时,教育者要引导他们自己铺路搭桥,走向彼岸。

引导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一是目标引导。即教育者给学生提出具体的发展目标,或让学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自身的年龄及思想品德发展实际制定自己的发展目标,让学生根据目标建构自己的思想品德。二是内容引导。德育内容对学生具有引导作用。德育中任何德育内容都内在地包含着一定的德育目标,都体现着教育者的意图。教育者通过德育内容的选择作用于学生,引导学生思想品德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三是言行引导。教育者的言行特别是行为具有示范性,对于具有“向师性”特点的学生具有引领作用。教育者通过自己合乎道德的语言特别是行为能对学生发挥引导作用。

三、指导

指导是对人的活动的方法、步骤等的具体指点。德育中的指导突出的是对学生道德生活的指导,即对学生做人、做事、处世、立身的指导。第一,做人指导。中小学生还不成熟,对于如何做人还不十分清晰,特别是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在如何做人方面存在不少疑惑,这就需要教育者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给予具体指点,使学生明白做人之道,形成被时代赋予新内涵的仁义礼智信的为人之德,学会做人。第二,处世指导。学生是一个社会人,必须学会如何处理与他人、与群体、与社会的关系,学会与人交往,才能在社会安身立命,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处世指导要求教育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学生在处世中的经验与教训,针对学生在处世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给学生以指点,让学生在处世中把握处世之德,形成良好的处世品德,学会处世。第三,做事指导。为人在世,做人、做事是人生两大主题。教育者要指导学生明白所做之事无论大小,都要从对社会、集体、家庭承担的责任出发,对自己的选择及行为负责,要为学生做事提供咨询、指导,提高学生的做事能力。在指导学生做事过程中,让学生明白行事之规,学会做事。第四,立身指导。指导学生在做人、做事、处世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形成自主、自立、自强、自信、自爱、自律、自制、自重、自尊的品格,打好立身之基,学会自我完善与发展。

四、开导

“开导”在德育中有多种涵义:开发学生道德智慧;激发学生道德思维;以道理启发劝导;解开学生思想上的“疙瘩”。德育中开导的方法有:第一,开启学生道德智慧的大门。“道德智慧是一种知人、知己、知物的综合意识和能力;是人能恰当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之间关系的综合意识和能力”“是一种最高境界的道德”“道德智慧与先天的潜能有关,可以被激发”。[5]开导,就是要开启学生道德智慧的大门,使其具备明是非,辨善恶,识美丑的能力,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对人们言论、行为的善恶做出道德判断,选择自己的道德行为,破解各式各样的人生难题。第二,开动学生思维机器。让学生开动脑筋,对人对事有自己的看法,运用自己所掌握的道德原则与规范对自己、对人们的言行进行分析,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过程及结果不断进行内省、反思、调节和矫正,改过迁善。第三,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问题,根据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思想、行为问题。第四,解开学生头脑中的疑惑。学生在学习、交往、生活,以及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等方面,经常会遇到难以解决的疑惑,这时,就需要教育者给予开导,将解决问题的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运用它打开“心结”。第五,心理开导。在当代社会,多方面的原因使学生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学生的道德问题有一些是与心理问题有关的。要解决这些道德问题,需要运用心理开导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开导,解决具体的心理问题。

五、诱导

诱导即“劝诱教导”。诱导的理想境界是“循循善诱”。“循循”即有步骤、有次序,“善诱”即善于诱导。德育中的诱导的要求是:第一,要“循循”,即有步骤。诱导要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一般应按照知—情—信—行的顺序诱导。先从学生易于接受的开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第二,要“善诱”。表现为:一要考虑学生的接受心理。要诱导,就要有“诱饵”,“诱饵”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二要善于营造学生乐于接受诱导的氛围。良好的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接受诱导的前提。同样的内容、方法,师生关系和谐,接受的氛围好,学生就愿意接受教师的诱导,反之,就不愿意接受。第三,要有耐心。这是循循善诱的基本条件,是循循善诱的必然要求,因为“循循”就是一步步前进,不毕其功于一役。

六、督导

督导即监督指导。督导主要用于对学生道德行为与习惯的培养。德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形成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道德行为与习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与习惯离不开教育者的督导。德育中的督导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督”与“导”。首先是监督。教育者向学生提出行为要求后,需要进行经常的、始终如一的监督,促使学生将道德要求付诸行动。没有教育者经常的监督检查,道德行为要求往往会落空,德育目标就无法实现。因为“青少年发展初期,由于自我意识不完善,往往不善于控制、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和行为,他们的自我控制、自我调节主要是受外部力量的支配,……这时他们正处于以他律为主导的初级发展阶段。”[4]514所以,由教育者对学生实行外部的监督是必要的。其次,在指导与引导中形成学生自我监控的能力。只有教育者的外部督导难以从根本上形成学生自觉自愿的道德行为与习惯,难以培养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和道德自律品质。所以,督导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我监控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行为的自我监控、调节与修正,使其在自我监控下自觉地运用道德规范来指导、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道德自律品质。

七、因势利导

“因势”,即根据事物发展的状态及趋势,“利导”,即向有利的方向引导。因势利导就是顺着事物的发展趋势向有利的方向加以引导,将事物导向正常发展的道路。德育中,“势”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现状、趋势,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学生缺点错误中包含的积极因素等。因势利导要求:第一,根据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学生的某一思想、言论、行为并不是孤立的,它往往预示着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的动态、路径、方向。因势利导,就要善于分析学生思想、言论、行为所表现出的其思想、行为的发展趋势,并顺着这一趋势加以引导,使其进一步发展、完善、成熟,形成学生新的思想品德。第二,根据学生品德发展规律加以引导。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教育者根据这些规律因势利导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因“时”利导。事物的发展总是和时间、时机条件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因势利导就要善于抓住事物发展的时机,促成事物的发展。德育中,因势利导就是要抓住德育时机,促进学生品德的转化和发展。德育时机往往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兴趣点、兴奋点、利益点、荣辱点、热衷点、情绪点、求异点、殊遇点、疑惧点、变化点。[6]教育者充分利用这些教育的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引导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德育由重“教”到重“导”的转变,要求教育者要实现角色的转换,即由“教”师到“导”师的转换,由“经师”到“人师”的转换。“经师是供给材料的技术家”(郭沫若语),是以知教人的人,强调知识的传授。“人师是指导精神的领港者”(郭沫若语),是能够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精神人格进行影响、引导的人。德育中,教育者主要是做人师,而非经师。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632.

[2]杜威.道德教育原理[M].王承绪,赵祥麟,顾岳中,张伟建,檀松贤,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45.

[3]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1.

[4]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5]吴安春.回归道德智慧:转型期的道德教育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2-33.

[6]丁海东,李春芳.德育时机新探[J].山东团校学报,2000(3):24-25.

德育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范文第12篇

和合文化并非机械强力的求同,而是关注每一个个体,服务于每一个个体,最终达到团结每一个个体共同进步的行为指导性文化。然而,千百年来,中国人却更多地关注求同,忽略了个体。在教育过程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一符合人的生命发展需求的先进教育思想至今也很少有人把它完美地落到实处。经过仔细思考,我觉得“和合”思想在育人过程中的应用可通过一个简单的坐标图来显现。(如下图)

从图上不难看出,各个层面的人无论前进取向如何,只要向着理想方向,与起点平面成锐角,最终就能到达理想目标轴,若等于或大于90°则反之,我们可称之为“锐角发展观”。也就是说,按照和合思想看人的发展轨迹,就该求大同存小异,充分尊重个体自然发展的多样性,只要最终能到达理想目标轴,就该认同其发展轨迹。施教的关键点在于对人发展方向的牢牢把握。

基于以上的认识,本人在长期的教育工作中,始终努力探究“和合”思想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育思想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迄今为止已小有成果,因为承德三中在开办短短几年内便被承德市教育局命名为全市首所“特色学校”。下面把我在承德三中的所思所做与大家交流一二。

确立鲜明的精神文化体系

教育思想:以生为本,立德树人。

育人理念:成功之道和而不同。

理念内涵:成功=明确的目标+满腔的热情+有效的方法+艰苦的劳动+不懈的坚持。

校训:真爱于心,模范于行。

评价理念:你只要全身心努力了就是最棒的。

创造彰显文化理念的物质环境

例如,学校的主题雕塑“三和致远”是由三瓣硕大的红色花瓣、一颗硕大的金色圆球(花蕊)和一组现代信息标识组成,其寓意是爱心至上,培育百花齐放、面向世界的祖国花朵。又如,学校利用仅有的一块空地修建了一个凸显和谐、自然风情的小公园,里面有花草树木、山水池鱼及仿真的家禽猛兽、快乐少年,取名为“和园”,意在让师生经常感悟自然万物和合共存之美。还有,学校以“德智体美劳”和“仁义礼智信”为主题,精心设计布置墙壁文化,等等。整个校园处处显现出“和合”思想之韵味。

让制度成为师生进步的推手

在学校一系列的制度建设中,去掉“严禁”“杜绝”“绝对”等命令式概念。如把“楼道内严禁大声喧哗”改为“楼道内请轻声漫步”,前者要靠他人监督,而后者则靠自觉约束。

在开展具体工作时,除特殊工作外,上一级领导不要号令性地下达刚性行动计划,而是要具体执行者根据任务的总体要求作出两套以上具体行动方案提交领导审批,领导在审核方案时,只要没发现原则性的问题和严重的疏漏,就要坚决支持执行者的方案,这样,执行者在执行过程中,一方面因熟悉方案而不容易出现偏差,另一方面会因领导的信任而产生高昂的工作热情,从而高质量地完成工作计划。

学校对教师岗位的安排放弃了行政分配权,实行优化组合制,即学校只聘任教学小组长(两个班一组),教学组其他成员由组长选聘,这样诞生的所有教学小组都是团结奋进的战斗团队。如此人文性的制度改革,充分体现出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对个体的尊重与信任等诸多“和合”思想元素,从而让死板的制度变成了鲜活的富有感召力的激励工具。

把思想理念元素内化到师生心中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线,实行班级综合实践周制,也就是每周有一个班全面负责学校的环境卫生、秩序监督、课间评比等各方面的日常管理,同时集中进行学校文化内涵学习研讨,走出校外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等等。在整周的活动中,每个人都有具体的分工,都有展示自己长项的舞台,都是实实在在的管理者。

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主张教(学)无定法,坚持“集众家之长为我所用”的基本原则,变“苦学”为“乐学”,以创造引人入胜的知识情境为载体,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依此,学校创建了“激欲入境,责任牵手”课堂教学模式,既安排充足的时间夯实基础、保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提高及格率,又提供“高手”论剑拓展拔高的机会、提高高分率,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德育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范文第13篇

关键词:说教;尊重;堵截;疏导;应急;预防;结合

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可是,当前学校的教育工作仍然只重智育、轻德育,学校的教师仍然只重“授业”、轻“传道”,结果造成思想品德课开设不少,而学生受的教育不大,使得知与行、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忽视对自身思想品德的培养。那么,教师应如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并使之与文化素质与日俱增呢?笔者认为,“师者”在“传道、授业、解惑”尤其是“传道”的过程中应做到“三个结合”。

一、将说教与尊重结合起来

教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人的心灵。”要使学生心悦诚服、主动接受教育,首先教师本人要坚持“以德化人,以智育人,以行感人,以理服人”的教育原则,做到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最终达到“师生成为亲密的朋友,学校成为成长的乐园”的最高教育境界。总之,教师应放下架子,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到人格上的平等,主动打通双向交流的渠道,在平等中引导,在引导中明理,将说教与尊重结合起来,使学生由认同上升为接受,最终实现内化教育。唯有如此,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才会提高得更快!

二、将堵截与疏导结合起来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中学生毕竟是孩子,有惰性,独立意识虽逐步增强,自制能力却较弱,若疏于堵截,则容易引发学生的自我放纵心理,滋长违纪言行;但中学生也是鲜活的、有思想有情感的人,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通过疏导实现其“主动接受”。若不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他们难以口服心服,主观能动性也难以发挥。清代教育家颜元有一句名言:“数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因为“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些科学家小时候在大家的眼里学习成绩都非常差,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对某方面的事物具有深厚的兴趣。正是教师抓住他们的闪光点,扬其长,补其短,后来他们才会成为出色的科学家。可见,真正的道德教育,不是把社会现存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灌输给学生,使学生成为“美德的集合体”,而是启发和唤醒学生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良心,使学生树立道德理想,领悟人生真正的意义,而“启发”和“唤醒”的方法就是“疏导”。所以,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坚持耐心细致的正面教育原则,将堵截与疏导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刚柔并济、宽严有度,方有收效。

三、将应急与预防结合起来

德育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不断增加,客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并满足人们思想道德发展的现实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心理疏导,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也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突破和创新。要准确把握心理疏导的科学内涵,以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性,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相通性

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通性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心理与思想具有紧密联系。心理和思想都是人类的精神现象,其内容都源于客观现实生活。心理是思想的基础,心理影响和制约着思想的发展变化;思想是在心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心理的高级形式,思想支配着心理活动的方向和内容。可见,思想观点的形成与发展变化与心理活动的过程密不可分,二者具有同步性。二是从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的关系来看,思想问题的解决有助于人们解决心理问题,人们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身是抵御和克服人们心理问题的有效思想武器。同时,心理问题的解决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三是心理和行为也是相互联系的。心理是行为的内在因素,心理问题也会给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心理存在问题往往会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甚至出现行为失范现象。四是思想政治教育多样性的方法中包括心理疏导的方法。在人们思想政治问题的处理方法中,包含了心理问题的处理方法。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思想政治问题更多以个体思想、道德和心理问题表现出来,客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关注人们的思想、道德和心理问题。只有以心理问题的处理方法为切入点,才能不断提升处理个体思想问题的层面,从而更好地处理思想政治方面的问题。可见,心理疏导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紧密的关联性。

二、心理疏导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进

心理疏导是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举措。因此,要重视心理疏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首先,心理疏导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说服力,调动人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心理疏导方法有利于拉近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工作对象之间的沟通距离,使工作对象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并通过开展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寓教于美、寓教于行的活动,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者从工作对象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入手,充分了解和尊重工作对象的心理特点、思想实际及其变化规律,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其次,心理疏导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准确性和预见性。心理疏导有利于消除师生之间的沟通障碍,使学生真诚地与教师交流,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展现自己的道德意愿,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更具针对性。正确的心理疏导,也可以从更深层次上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道德状况,摸透其心理状态,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准确性。科学的心理疏导也要求针对不同工作对象的思维、心理问题、个性特点、接受教育的自觉程度,以及接受批评的心理承受能力来确定教育内容、方式、方法,做到因人施教,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此外,心理疏导可以有效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培育人们乐观、豁达、宽容的心态。这些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实现最终消除障碍和化解矛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目的。

三、心理疏导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基础

从思想意识的形成及发展过程来看,学生的道德和政治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之上,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心理疏导,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问题,进行良好的自我认识教育、人际关系教育、个性完善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实现其工作目标。心理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它既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也包括需要、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思想是反映在人的意识之中的客观存在,是人思维活动的结果和心理活动的高级形式。所以,人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受心理品质的影响和制约。积极的心理品质会促进高尚思想品德的形成和良好社会行为的实现,并巩固已经形成的思想品质;而消极的心理品质则抑制高尚思想品德的形成,甚至产生不良的思想品德。可见,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顺利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形成良好社会行为的前提。因此,心理素质的提高在客观上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心理疏导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者既了解工作对象的心理状态,又了解自己的心理品质,明确自己的优缺点及其产生的原因,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并且根据工作需要,选择加强自身心理修养的科学方法,提高自身的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增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水平和工作实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此外,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人格的成长和潜能的开发。而通过心理疏导,一方面可以帮助人们处理好在学习、择业、工作、自我发展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对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心理特质和优势,扬长避短,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开发潜能。可见,心理疏导的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德育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范文第15篇

(一)形势政策教育兼道德观教育

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是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形势政策教育有利于企业上下明确当前的政治形势,透彻党和国家的改革方针和政策,可以有效激励全体企业人员以饱满的热情和十足的干劲儿投入到企业的生产和建设上来,对推动企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煤炭企业贯彻和落实党方针政策的基本和前提是熟知和掌握当前的形势政策,这就要求企业将宣传和讲解国家形势政策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培养全体干部和职员贯彻落实思想国家形势政策的意识。另外,道德观教育是继形势政策教育之外又一个重要内容,它产生于人们日常生活的环境中,是长久以来人们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的实践体现,推之以煤炭企业,干部和员工的职业道德观尤为重要。“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观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社会道德风尚,对构建和谐社会和和美丽中国具有重大意义。然而道德不是纸上谈兵,需要有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基于国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煤炭企业要提倡领导发扬模范道德带头作用,将职工道德观教育作为重中之重。

(二)法制观教育和利益观教育并行

法制观教育同样是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企业要坚持经济建设与法制建设两手抓,两手硬的原则。在完善法制建设和加强执法力度的前提下,要将引导和教育企业人员遵守法律法规,树立法制观念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煤炭企业应在企业内部进行法制宣传与教育,促进企业人员懂法、守法、护法,善于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利。企业还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系统的法制观教育计划方案,领导干部应以身作则,只有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提升了,其领导与管理才会更人性化和高效化。另外,除法制观教育之外,利益观教育对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至关重要。首先企业要引导职工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国家利益的关系,明确利益的真正涵义,清楚只有在实现国家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个人利益方可崭露头角,也就是说要坚持多奉献少索取的基本原则,并以正当途径实现个人利益。因此,煤炭企业加强利益观教育十分重要。

二、创新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一)理论灌输与实践教育并重的方法

理论灌输有利于煤炭企业人员吸收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政治思想,是企业帮助员工树立正确世界观和科学人生观,促使员工积极奋斗的重要途径。实践教育法是在理论灌输的基础上将理论落到实处,提高企业人员的综合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在煤炭企业中,广大的干部和职员都可以作为企业进行理论灌输的对象,先进的科学理论只有在有效的传授方法中才具有传播和深入的生命力,并不断发展和传扬,投入思想政治实践的大军。为了不使煤炭企业中广大职工干部头脑受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干扰,适时进行先进理论灌输很有必要。当然,员工政治思想水平的提高单靠机械的理论灌输还远远不够,企业还应引导职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提升员工的综合思想素养。为了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纯化员工心灵,树立科学世界观与人生观的重要目的,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使员工将学到的理论知识有效地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锻炼和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修养很重要。

(二)疏导教育法与榜样教育法至关重要

疏导教育法是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科学高效进行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有利于顺利解决企业内部思想认识问题,达到企业全体职员思想认识统一、语言行为一致的目的,从而推动煤炭企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疏导方法区别于强制压服与行政命令的方法,其善于柔化过硬的机械管理手段,用柔和的劝说和委婉的引导循序渐进地对员工的思想进行疏导,达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在煤炭企业中不断坚持和贯彻疏导教育法,有利于团结全体职员,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全体职员思想统一,行为一致的前提下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但是,如果企业只进行思想疏导而缺乏榜样教育,也会使思想政治工作效率滞后,因此,企业榜样教育的工作方法势在必行。做好榜样师范教育主要应做到:一是确保榜样事迹的真实性,只有真实的人物事迹才能起到模范带头、激励推动的作用。二是企业要爱护和重点培养榜样人物,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与空间,不断提高其思想觉悟。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起到模范和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