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地理教育学与地理学的关系范文

地理教育学与地理学的关系范文

地理教育学与地理学的关系

地理教育学与地理学的关系范文第1篇

一、思想素质教育与地理教学

思想素质教育包含道德素质教育和政治素质教育等,在素质教育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整个素质教育的灵魂。思想素质教育的目标包括科学的世界观教育、正确的人生观教育、社会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使学生形成优良的思想品德。

1.在地理教学中要注重爱国主义教育

在地理教学中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比其他学科更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地理学科可以全面系统地从工业、农业、交通、城市建设诸方面向学生展示日新月异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在实际教学中要不断地渗透爱国主义思想的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而努力学习。

2.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渗透国情教育

加强国情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中国目前真实的发展状况和发展形势,避免有的学生有盲目的崇洋或妄自尊大的情绪出现。例如不少同学认为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在讲到“中国的自然资源”这一章时,可以用一组数字来让学生了解中国目前所面临的严峻形势:(1)我国的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居世界第53位。(2)我国的水资源总量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然后通过举例分析,说明了中国地大但物并不“博”,而且目前的状况并不乐观。 当讲到我国西部地区不少地方缺水严重、不少地方的人吃水都成问题时,不少同学在课堂上表示要节约每一滴水。

二、文化素质教育与地理教学

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头戏。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启发学生掌握基本的、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文化素质教育最好的方法:一是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二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自强心,探索学习文化知识的方法。

地理学科教学中,教师在新课结束时可以巧设悬念,提出疑问,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诱导他们去探索和思考科学奥秘,并为下节课的讲授埋下伏笔。地理教师还要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将书本知识成功地构筑成自己的知识框架和体系,把教材中的知识学活教活。只有这样,才能教出优秀的学生,使学生不仅取得好成绩,而且获得探求新知的兴趣和方法,以求得智力因素的发展。

学是为了用。在教学中,要注重联系与地理教学内容有关的自然现象、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并引导学生如何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些现象。例如,在授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节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尝试分析他们所住的房屋夏季有阳光而冬季晒不到阳光的原因、房顶上太阳能热水器金属面的安装朝向和角度、本地区一年中白昼长短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关系。在遇到和地理有关的时事或新闻时,可以启发学生利用学过的地理知识去分析或解释。如从电视上得知“神十”升空的消息后,教师可把“神十”的发射过程向学生们作详细的讲解,然后让他们列举出在“神十”发射和返回过程中用到的和地理相关的知识。虽然不少同学的答案有点不切实际,但是培养了他们思考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身体素质教育与地理教学

身体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是让学生具有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通过地理课中自然景物的教学和实地景观游览或想象旅游,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充分领略、感受地理风光和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不仅能使学生享受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自然美,还能通过户外活动使学生既吸取知识养分又增强体质,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身体素质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也是比较重要的,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其它各个方面的发展也会受到阻碍。在地理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在校园一角建地理园地,测风向、温度,做天气预报;节假日里带学生去远足,同时进行了野外锻炼、野外考察,树立了学生挑战自然、战胜自然的精神,提高了身体素质。

四、心理素质教育与地理教学

地理教育学与地理学的关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地理教学;教师地位;更新观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0-156-01

一、全体教师注重理论学习,深刻理解内涵

在我区推行素质教育,得到教师们的普遍认同。并在教学中进行有关素质教育的实践工作,由于教师对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得不够,所以对素质教育的内涵认识不深、理解不够,使得素质教育难以落实。加之某些教师头脑中固有的地理学科为次要学科的观念的影响,使素质教育在地理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如有的教师理解素质教育就是让学生多活动、多回答问题,有生硬地安排许多无意义教学环节,有的使用大量的教学工具。这些所谓的培养学生能力、强化素质教育的一些做法,结果是事与愿违,使本来简单的教学复杂化,轻松的学习沉重化,既违背了教育规律,又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应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了解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了解现代教育理论,了解国际国内最新的教育动向,在丰富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尽早适应当代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老师要提高自身素质

应对新的挑战素质教育培养的是21世纪发展需要的新人。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完成的,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又是通过每位教师具体的教学工作来实现的,因此教师素质的提高势在必行。

首先,是德育素质的提高。教育过程是教书育人的过程,要达到这一目的,不仅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极强的业务能力,还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学高为师,身正是范”,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尊重并关心学生,以其人格魅力从正面为学生树立榜样。

其次,是业务素质的提高。知识的传授靠教师较强的教学基本功来完成。在教师队伍中,有一部分教师业务水平较低,课堂教学平淡乏味,使课上得死气沉沉,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学生素质的提高。因此,地理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板书、创造思维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应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等。只有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才能胜任现代的教育工作。

再次,是文化素质的提高。一堂高质量的课,往往与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密切的关系。作为一名地理教师,不仅有地理专业知识,也要在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等各方面具有较高的修养,要有教育教学工作所需要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应了解当代地理学的前沿和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化需要。这就要求地理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注重知识更新,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中捕捉地理学方面的新知识、新信息,来充实课堂的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联系社会、跟上时代。因此,要在学校教育中实现素质教育,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文化素质,即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系统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

三、老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教师的教育观念要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师要以人为本,人是各具个性的,正是丰富多彩的人构成了生动活泼的社会,因此只有关注人、信任人,才可以发现和创造出办法来影响和改变人。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组织者,教学过程的“开放”与“封闭”、“创新”与“保守”,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策略。地理教师与其它各学科教师一样,首先应树立新时期的地理教育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和思考的时间。不仅要传授有关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和能力,而且要加强对学生的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及与当今社会联系比较密切的环境意识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教育。

四、老师要重新认识职高地理教材

地理学是一门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科,地理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界及人类生存的所有环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在改变,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也在改变,从而决定了教材内容要不断更新。而目前教材的编写滞后于教学改革,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就要求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改变原有的教材观念,突出以培养能力为主的教学内容,根据能力培养的教学需要可以适当调整教材的知识结构,让学生改变传统的以记忆经验结论为主的学习方法,养成积极探究事物形成过程及成因的习惯。另外我们可以尝试利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编制灵活多样的电视教材、网络教材、多媒体教材,作为现行各种教材的补充。因此,教师应重新认识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的位置和作用。

五、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模式

地理教育学与地理学的关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中地理;教学

On Quality Educ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Zhang Lu-yu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eography and GIS technology, widely used, all of high school geography curriculum reform raised challenging new topic. To promote quality education, requirements from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lifelong learning starting, building reflects the modern educational concepts, reflecting the geography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dapt to the social production and living needs high school geography curriculum. Guide students to focus on global issues, as well as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modernization of the major geographical issues, promote the scientific spirit and humanistic spirit, cultivate innovation and practical ability, enhance social responsibility, strengthen the population, resources, environment,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social the concept of development, which is the time to give high school geography education mission.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the majority of geography teachers generally recognized, because each different basis,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approach taken is also different, but to really achieve quality education, and must go through a complex process from the macro to the micro, or ,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will be a mere formality. In this paper, teachers' theoretical level, the concept of change education, educati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position and changes in the way teaching expounded Geography Teaching and Quality Education.

【Key words】Quality education;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素质教育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任务。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广阔的视野、开放的教育观念和创新精神是非常必要的,其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他事关国家民族的存亡。

1. 注重理论学习,深刻理解内涵

素质教育是依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受教育者主体和主动性精神,注重开发发展潜能,注重形成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推行素质教育,得到教师们的普遍认同。并在教学中进行有关素质教育的实践工作,由于教师对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得不够,所以对素质教育的内涵认识不深、理解不够,使得素质教育难以落实。加之某些教师头脑中固有的高中地理学科为次要学科的观念的影响,使素质教育在地理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如有的教师理解素质教育就是让学生多活动、多回答问题,有生硬地安排许多无意义教学环节,有的使用大量的教学工具。这些所谓的培养学生能力、强化素质教育的一些做法,结果是事与愿违,使本来简单的教学复杂化,轻松的学习沉重化,既违背了教育规律,又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应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了解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了解现代教育理论,了解国际国内最新的教育动向,在丰富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尽早适应当代的教育教学工作。

2. 提高自身素质应对新的挑战

素质教育培养的是21世纪发展需要的新人。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完成的,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又是通过每位教师具体的教学工作来实现的,因此教师素质的提高势在必行。

首先,是德育素质的提高。教育过程是教书育人的过程,要达到这一目的,不仅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极强的业务能力,还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学高为师,身正是范”,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尊重并关心学生,以其人格魅力从正面为学生树立榜样。

其次,是业务素质的提高。知识的传授靠教师较强的教学基本功来完成。在教师队伍中,有一部分教师业务水平较低,课堂教学平淡乏味,使课上得死气沉沉,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学生素质的提高。因此,地理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板书、板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应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等。只有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才能胜任现代的教育工作。

最后,是心理素质的提高。心理素质对于人的一生中的学习、工作、生活都有很重要的影响,教师的心理素质不但影响教学效果,同时也影响学生心理的发展。因此,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要具有轻松愉快的心境、豁达开朗的心胸、振奋昂扬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这些对于学生方面的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 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

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形成的相关教育现象、对学生主体以及对自己教学能力的信念”。教师的教育观念要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师要以人为本,人是各具个性的,正是丰富多彩的人构成了生动活泼的社会,因此只有关注人、信任人,才可以发现和创造出办法来影响和改变人。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组织者,教学过程的“开放”与“封闭”、“创新”与“保守”,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策略。

地理教师与其它各学科教师一样,首先应树立新时期的地理教育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和思考的时间。不仅要传授有关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和能力,而且要加强对学生的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及与当今社会联系比较密切的环境意识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教育。

4. 重新认识教材确定地位作用

地理教育学与地理学的关系范文第4篇

地理教育在未来社会中到底应扮演怎样的角色?地理教育改革与整个社会改革到底是什么关系?地理教育改革到底应该怎样突破、怎样深入?对此人们都有点徘徊不前,拿不出一个具有强烈说服力的意见来。我国地理教育改革在沉思,地理教育改革徘徊在十字路口。

(一)地理教育改革中贯彻“三个面向”的反思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同志根据国际新技术革命和国内现代化建设的形势,站在国家民族未来命运和世界发展趋势的高度,提出来的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十几年来,地理教育的改革和研究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冷静的反思,我们就会发现,地理教育在贯彻、实施“三个面向”中,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中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如地理教学内容陈旧、部分内容脱离社会生活和生产实际需要、地理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落后、学生知识能力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尤其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还远远不够。另外,地理教育改革缺少必要的理论指导,时常处于观望、等待甚至盲动、不知所措的状态,对社会的变化缺少必要的反应能力,地理教育理论对地理教育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也缺乏分析能力和评价能力。

地理教育理论与基础地理教育的教育教学实践缺乏联系与合作,地理课程内容落后于迅速发展的基础教育改革实践,教育理论与地理教育实践和地理专业知识尚未能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教育理论与地理学科知识体系“两张皮”的现象仍然存在。因此,要正确、深刻地认识与理解现代地理教育的特征,就必须突破旧的思维方式,自觉地从“三个面向”的战略高度和统揽整个社会发展的视野中去认识把握地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脉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学观、质量观等素质教育新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扎实的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二)地理教育价值观的时代思考

时代的变革与理论的深化将一系列重大实践与理论课题摆到地理教育研究者面前:什么是地理教育价值?什么是地理教育功能?地理教育目的、地理教育功能、地理教育价值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地理教育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符合时展的地理教育价值观?……这是当前实现地理教育价值、不断提高地理教育效益的关键之所在,也是当前我国地理教育实践与理论所面临的最严峻挑战和必须闯过的难关。现代地理教育所追求的价值是多元的,它不仅追求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及道德等方面的价值,而且十分注重人的自身发展的价值。但是,不少人一提到地理教育的价值,往往更加注重其间接的、外在的价值,即地理教育对于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的价值,而对于地理教育促进人类自身发展的价值,却相对地忽视。这表现在许多学校的地理教学中,注意让学生掌握具有实际意义与职业意义的知识与技能,而不注意地理教育活动本身对于学生身心尽可能完美发展的深远意义;注意地理教学内容的实用价值而相对忽视其训练学生心智的价值。

尤其近年来,由于一些人对教育为市场经济建设服务作了片面的理解,因而在专业设置、学科课程开设、以及学科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表现出明显的急功近利的倾向,市场上要什么,教师就教什么;社会上刮什么“风”,地理教育就下什么“雨”。这样的地理教育在突出为当前经济建设服务所需要的学科知识技能教学的同时,相对忽视了学生身心素质的培养,忽视了地理教育自身的特殊规律性。现代化的地理教育,必须把促进学生自身发展作为教育活动的中心,除了对学生有统一的知识技能教学要求外,应非常重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努力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现代地理教育应该深入认识与把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主动地考虑到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恰当地组织地理教育活动,提供多种有利于发展学生潜在才能的学习锻炼机会,使学生在极富个性化的地理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各自的优势与特长。同是在教给学生必要的基础知识过程中,重视教会学生收集与掌握各种新知识与新资料的方法。教育学生懂得怎样摒弃旧思想,如何获取新的思想。

二、未来地理教育改革的展望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国际间的交通越来越便捷,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使得信息的交流越来越快速,世界各国互联网的建立,缩小了地球的距离,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为地理教育现代化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展望新世纪,地理教育改革将是势在必行,我们要在改革中创造出未来地理教育的蓝图。

(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观念是地理教育改革的先导

教育是未来的事业,需要有预见性、超前性,教育观念的转变就成为极其重要的问题。无论国际形势的变化,还是我国经济的转型,对地理教育改革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都对地理教育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要求。目前,地理教育改革前进的步伐不够理想,各方面阻力仍然很大,困难也很多,有相当多的问题,属于思想认识和观念方面的。必须摒弃旧的观念,树立新的观念。必须以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改革为先导。地理教育如何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如何面向新世纪,是每一个地理教育工作者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在新形势下,更需要以改革的精神来推进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探讨和研究。当然我们要防止那种远离现实、空对空的纯学术研究的倾向。地理教育改革要进一步深化,要有突破性进展,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阻力,亟需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上不断更新,克服重硬件、轻思想,重近期、轻长远“急功近利”的倾向。如果思想观念上理不清、把握不准,就不可能知道地理教育改革该如何深化。

教育仅靠学习过去、重复再现已难以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地理教育必须强化“面向未来”的观念,以创新为主要特征,并且逐步取代重复和再现。一种面向新世纪,以培养具有全面综合素质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素质教育观正在形成。在教学思想上,摒弃把学科专业划分过窄、知识分割过细的观念,加强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素质教育;摒弃单纯传授具体知识的观念,强调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实践技能、创新能力和道德品质的综合培养和训练;摒弃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强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进行双向教学,使学生学会学习,具有自学和充分利用信息的能力。这些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变化,将对下一个世纪的地理教育改革具有导向作用。

(二)构建崭新的地理教育理论是地理教育改革的关键

教育理论研究演进到当代,应该说已完成了有关教育基本“观察”材料的搜集,并且从由夸美纽斯开始的对教育现象的系统概括与归纳也臻于“完整”或“全面”。从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来看,如果想在原有认识框架内来寻找突破口是徒劳无益的。教育理论研究态势必然地要走向一种新的整合,以求得对教育认识的全新突破。21世纪地理教育改革要想有一个大的发展,必须首先去致力于形成严谨的关于地理教育的概念与原理体系,构建崭新的地理教育理论是地理教育改革的关键。一旦形成了这种体系,本身便酝酿着地理教育理论的一场大变革。这一点极有可能成为21世纪前十年的研究“热点”和关键,并经此突破口而带动整个地理教育改革向着纵深发展。本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很不尽如人意,“地理教育学”则显得更为滞后。

今天,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也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认识,所重视。我们的地理教育研究不能停留在经验水平,更不能醉心于陈腐观念的炒作。地理教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工程,涉及到经济、科技、社会的发展、文化传统等各方面,必须依靠开展地理教育科研,从其固有的客观规律出发,进行系统的艰苦的探索。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蓬勃发展,地理教育改革中大量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亟待研究解决。而地理教育研究远远落后于教育改革的形势,它必将影响我国地理教育事业的发展。地理教育改革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必要同时也有可能从理论形态、思想体系上去讨论研究地理教育改革的一般理论框架和理论模型,探讨地理教育改革的一般规律和特征,并由此构建地理教育学的学科体系。由于我国广大地理教育研究者思维空间的拓展,地理教育研究正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由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由孤立的静止的线性研究转向整体的动态的立体研究,正向健全的完整的地理教育学的科学体系迈进。

(三)加大地理教育内容改革的力度

现代科学学科的不断分化和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所接受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从国外若干国家的改革设想看,主要是打破学科中心主义的课程和内容结构,实行学科综合、知识和能力的综合,以实现教育内容的整体性要求。美国《2061》计划就反映了21世纪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全新框架,在各种课程改革设计中,学科的严格界限将被整体组合的课程所代替;在重视“显形”课程的同时,还十分重视“隐型”课程的作用等等。尽管课程和内容的架构有各种不同的设想,但从学习者—21世纪新人的整体素质出发做出改革设计,这是共同的出发点。

我国已经有各种不同的学校在进行不同设计思想的实验,并吸取国内外有益的经验,规划我国未来的地理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世界共同探讨的热点问题,其目标是:面向21世纪的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更新地理学科教学内容,建立现代地理课程体系。在改革中必须处理好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的关系,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关系,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实现从“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的重心转移;从“知识中心”向“方法、动机、活动、经验中心”的重点转移;从“教师中心型”向旨在自我教育的“环境活用型”的重点转移。要改革地理教材和教学,要删简陈旧、繁琐的教学内容,吸取现代科技成果,开阔学生的视野。要教会学生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在掌握必要文化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获取新知识的学习方法和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不断补充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加快推进地理教育方法和手段现代化的进程

未来教育过程将会有巨大的变化,教育个体化将使教育愈益成为学习过程,加之电脑、视听等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将大大扩展教育方法的广度和深度,使之更具科学性和艺术性。由于现代化手段在地理教育上的应用,不仅扩大了学生的学习范围,而且大大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法,也使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学习主体性得到了加强,并且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习惯。

地理教育学与地理学的关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地理学科,三生教育,渗透

“三生教育”由云南省首先提倡,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系统中心,其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与“生存教育”。“三生教育”是一个整体,深切地体现了中学“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注重基础,强化创新,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中学生”的教学理念。我们就是要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地理教育作为“三生教育”最好的教学资源与实施途径,有助于改变传统过于抽象、空洞的说教模式,使学科知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学习与生活相辅相成的共性,在学生与生活中不断成长。

一、“三生教育”理念体现了地理学科的教育目的

“可持续发展”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这是当今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随着科学教育技术的发展,研究人类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关系,并谋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是地理科学的现实需要,也是“三生教育”的主题之一。地理把人地相关性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为我们揭示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与自然平等、共生、共存,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的关系。强调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地理教育目的的重点是实现“从能力到责任感的转变”。强调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人类面临的共同的问题,注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仅重视对他人、对民族、对国家的责任感,也重视对世界、对人类的责任感。地理能强化我们的全球意识,教会我们用全球视野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现实,并将本国、本地区、本乡、本土置于国际大背景下加以思考和分析,从而学会尊重与理解、竞争和合作、关心和交往。理解并增进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及其他文化间的交往交流,用以培养和平共处并具有世界大家庭、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语言文明为一体的人。

二、地里学科中“三生教育”的渗透

随着时代的发展,地理思想教育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教育指导思想、教育理论和教学观念上的转变。对于教师来讲,要把“三生教育”所倡导的“播撒真爱,体验幸福”作为现代教育的终极价值,重视新课标下的“学生观”、“人才观”等教学观念。由于中学地理知识内容的综合性与广泛联系性,使得地理教学内容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生产生活实际,所以在中学地理学科教育中涵盖了丰富的思想政治与品德教育因素。而“三生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通过中学地理教育可以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与个性心理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和健康的生活情趣,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

在“三生教育”的倡导下,今后的中学生必须具备全球意识和正确的“三生”价值观念,如人生观、人地观、环境观和资源观等,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迎合各种挑战,成为新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应该从资源、环境、人地关系和道德发展等方面入手,正视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重大问题,理解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与社会关系的重要性,懂得“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所共同要求的生存与发展的问题。

三、“三生教育”在地里学科中的践行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地理课堂教学是在教室内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学形式,该形式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于普及教育。特别是地理学科内容丰富,教法多样,且在目前三生教学场所较少的情况下,利用课堂教学形式,营造一个良好的集体教育环境是非常必要的。地理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形式,设计师生统一和谐的活动,去启发诱导学生在课堂上探究“三生教育”的范畴。如通过学习世界的人种,使学生懂得人种的不同只是外表特征上的差别,引导学生树立各种族、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反对种族歧视的观念,学会关心与爱护他人。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关键,作为中学地理教师,要提升学生的“三生”价值理念,还应致力于琢磨地理学科教育与“三生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多个方面开展知识技能。教师要通过课堂实践改变学生思维空间只局限于课本的传统思维模式,把“三生教育”渗透到地理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课外教学形式渗透“三生教育”于现实生活中,这是当前中学德育改革从封闭式教学转向开放式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要建立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教学为辅、理论联系实际的德育新体系。地理教学内容中,环境、资源、人类活动等许多知识,生动具体地存在于现实生活中,通过课外教学活动,学生可以直接感知、观察,这是地理课的特色之一。教师要引领学生走出课堂到实践中去学习,了解自然奥妙,认识周围环境。课外教学活动对于集体主义教育、关心他人的教育也很有益,使他们在互助的氛围中经受成长与教育。此外,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环境,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各种现象,对保护环境与破坏环境两方面的都会有深切的感受与正确的评价,从而加深了环境意识的教育,培养可持续发展观。

在中学地理学科教育中渗透“三生教育”,是在推进教学改革进程中的一个探索与思考,也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实践任务。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应该在教育实践中把对于“三生教育”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一定的实践高度,探索其中的规律和特征,以便自觉指导行动。“三生教育”在教育过程中的科学研究活动,对于发展地理教育理论,更好的促进地理教学改革,有效的提高素质教育质量,都是当代中学地理教师所必须重视的。

参考文献:

[1]王树声.中学地理教材教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单力.关于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J].新课程:教师,2010(12).

地理教育学与地理学的关系范文第6篇

近年来,随着教育形式的发展与新课程的改革,在中学素质教育中渐渐凸显出了德育的重要性。然而,许多教育学者研究表明,目前中学的德育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德育机制缺乏现实意义与切实可行的操作方式,德育内容局论文联盟收集整理限于一般性的理论概括与经验总结,德育模式过于单一刻板,甚至违背了中学生的道德心理发展规律。在我国,地理是普通中学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一定的地理科学知识与技能,同时发展智力和能力,培养思想政治品德,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因此,在中学地理学科教育中引入“三生教育”,改变传统德育过于抽象、空洞的说教模式,使德育更加贴近生活中情感道德的主体,是一个重要的渠道。本文试图从“三生教育”的内涵、在中学地理学科教育中渗透“三生教育”的重要性及如何实施等三方面对在中学地理学科教育中渗透“三生教育”这一问题作粗浅分析。

1 “三生教育”的内涵

“三生教育”由云南省首先提倡,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系统中心,其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与“生存教育”。“生命教育”,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关心自己和家人”;“生活教育”,提倡“珍视生活,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关心他人和集体,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生存教育”,强调“学习生存知识,保护珍惜生态环境,关心社会和自然,强化生存意志,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三生教育”是一个整体,深切地体现了中学“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注重基础,强化创新,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中学生”的教学理念[1]。

2 在中学地理学科教育中渗透“三生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大多数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是素质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地理教育作为“三生教育”最好的教学资源与实施途径,通过教师在地理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2.1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 由于中学地理知识内容的综合性与广泛联系性,使得地理教学内容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生产生活实际,所以在

转贴于论文联盟

中学地理学科教育中涵盖了丰富的思想政治与品德教育因素。而“三生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通过中学地理教育可以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与个性心理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和健康的论文联盟收集整理生活情趣,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挖掘“三生教育”的广度及内含,使“三生教育”真正成为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打造中学德育品牌。

2.2 中学地理学科教育是践行“三生教育”理念的主渠道。“可持续发展”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这是当今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2]36。随着科学教育技术的发展,研究人类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关系,并谋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是地理科学的现实需要,也是“三生教育”的主题之一。

地理教育学与地理学的关系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地理 展望

我国地理教育改革正在不断走向深入,步入成熟。在世纪之交如何认真地回顾地理教育改革的发展历程,展望新世纪地理教育改革的前景,从更广阔的视角研究地理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这是地理教育界人士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我国地理教育改革的沉思

(一)地理教育改革中贯彻“三个面向”的反思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同志根据国际新技术革命和国内现代化建设的形势,站在国家民族未来命运和世界发展趋势的高度,提出来的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十几年来,地理教育的改革和研究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冷静的反思,我们就会发现,地理教育在贯彻、实施“三个面向”中,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中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如地理教学内容陈旧、部分内容脱离社会生活和生产实际需要、地理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落后、学生知识能力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尤其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还远远不够。另外,地理教育改革缺少必要的理论指导,时常处于观望、等待甚至盲动、不知所措的状态,对社会的变化缺少必要的反应能力,地理教育理论对地理教育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也缺乏分析能力和评价能力。

地理教育理论与基础地理教育的教育教学实践缺乏联系与合作,地理课程内容落后于迅速发展的基础教育改革实践,教育理论与地理教育实践和地理专业知识尚未能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教育理论与地理学科知识体系“两张皮”的现象仍然存在。因此,要正确、深刻地认识与理解现代地理教育的特征,就必须突破旧的思维方式,自觉地从“三个面向”的战略高度和统揽整个社会发展的视野中去认识把握地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脉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学观、质量观等素质教育新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扎实的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二)地理教育价值观的时代思考

时代的变革与理论的深化将一系列重大实践与理论课题摆到地理教育研究者面前:什么是地理教育价值?什么是地理教育功能?地理教育目的、地理教育功能、地理教育价值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地理教育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符合时展的地理教育价值观?……这是当前实现地理教育价值、不断提高地理教育效益的关键之所在,也是当前我国地理教育实践与理论所面临的最严峻挑战和必须闯过的难关。现代地理教育所追求的价值是多元的,它不仅追求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及道德等方面的价值,而且十分注重人的自身发展的价值。但是,不少人一提到地理教育的价值,往往更加注重其间接的、外在的价值,即地理教育对于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的价值,而对于地理教育促进人类自身发展的价值,却相对地忽视。这表现在许多学校的地理教学中,注意让学生掌握具有实际意义与职业意义的知识与技能,而不注意地理教育活动本身对于学生身心尽可能完美发展的深远意义;注意地理教学内容的实用价值而相对忽视其训练学生心智的价值。

二、未来地理教育改革的展望

(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观念是地理教育改革的先导

教育是未来的事业,需要有预见性、超前性,教育观念的转变就成为极其重要的问题。无论国际形势的变化,还是我国经济的转型,对地理教育改革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都对地理教育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要求。目前,地理教育改革前进的步伐不够理想,各方面阻力仍然很大,困难也很多,有相当多的问题,属于思想认识和观念方面的。必须摒弃旧的观念,树立新的观念。必须以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改革为先导。地理教育如何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如何面向新世纪,是每一个地理教育工作者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在新形势下,更需要以改革的精神来推进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探讨和研究。当然我们要防止那种远离现实、空对空的纯学术研究的倾向。地理教育改革要进一步深化,要有突破性进展,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阻力,亟需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上不断更新,克服重硬件、轻思想,重近期、轻长远“急功近利”的倾向。如果思想观念上理不清、把握不准,就不可能知道地理教育改革该如何深化。

教育仅靠学习过去、重复再现已难以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地理教育必须强化“面向未来”的观念,以创新为主要特征,并且逐步取代重复和再现。一种面向新世纪,以培养具有全面综合素质人才为主要目标的素质教育观正在形成。在教学思想上,摒弃把学科专业划分过窄、知识分割过细的观念,加强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素质教育;摒弃单纯传授具体知识的观念,强调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实践技能、创新能力和道德品质的综合培养和训练;摒弃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强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进行双向教学,使学生学会学习,具有自学和充分利用信息的能力。这些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变化,将对下一个世纪的地理教育改革具有导向作用。

(二)构建崭新的地理教育理论是地理教育改革的关键

教育理论研究演进到当代,应该说已完成了有关教育基本“观察”材料的搜集,并且从由夸美纽斯开始的对教育现象的系统概括与归纳也臻于“完整”或“全面”。从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来看,如果想在原有认识框架内来寻找突破口是徒劳无益的。教育理论研究态势必然地要走向一种新的整合,以求得对教育认识的全新突破。21世纪地理教育改革要想有一个大的发展,必须首先去致力于形成严谨的关于地理教育的概念与原理体系,构建崭新的地理教育理论是地理教育改革的关键。一旦形成了这种体系,本身便酝酿着地理教育理论的一场大变革。这一点极有可能成为21世纪前十年的研究“热点”和关键,并经此突破口而带动整个地理教育改革向着纵深发展。本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很不尽如人意,“地理教育学”则显得更为滞后。

地理教育改革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必要同时也有可能从理论形态、思想体系上去讨论研究地理教育改革的一般理论框架和理论模型,探讨地理教育改革的一般规律和特征,并由此构建地理教育学的学科体系。由于我国广大地理教育研究者思维空间的拓展,地理教育研究正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由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由孤立的静止的线性研究转向整体的动态的立体研究,正向健全的完整的地理教育学的科学体系迈进。

参考文献

[1]万伯《;高中地理创新教育探微》[J]中学教学参考;2010年36期

地理教育学与地理学的关系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环境教育

21世纪社会的发展是以社会、人与环境的协调和统一为特征的发展,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正成为影响最大、范围最广的全球性问题。当前人与自然的冲突已经开始以人意想不到的速度和形式表现出来,并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这个问题正是我们人类任意开发、利用自然所造成的。环境教育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并且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领域。加强环境教育,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高中地理教材是从人类和环境关系着眼,讲述地理环境的基础知识的。地理学科的知识结构和特殊功能,决定了21世纪的地理教育在进行社会环境教育,增强环境意识、提高环保素质中发挥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环境与环境教育

“环境”是一个含义很广的名词。简单理解“环”是环绕的意思,“境”是指空间的内容。英语中的“环境”(environment)是由environ(环绕)加名词后缀ment(表示行为的结果或方式)构成。环境是相对于一定中心体而言的,而环境科学中的环境是以人为中心,是指围绕人的空间以及直接、间接影响人类活动的自然环境的总体。而现在从广义来说,环境则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经人类改造后形成的人工环境。

环境教育是伴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而产生的,也是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而发展的。人们最初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这时的环境问题是以“废水、废气、废渣”等局地性工业污染造成的公害病为代表,如“公害事件”,这时认为人是环境污染的受害者,而对自然破坏的关注很少。但T962年美国卡逊《寂静的春天》的・出版,提出农药危害人类环境,引起人们对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关注和思考。因此在196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巴黎组织召开生物圈会议,并在自然保护联盟((TUCK)的报告中宣布“也许这是第一次,世界有如此明显的环境教育意识”,使人类有了环境教育意识的产生。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1、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是教学改革深人进行的体现

在地理课中进行环境教育不是课本的外延,而是地理课本身的要求。地理教师需具备丰厚的地理知识,吃透教材的内涵,讲出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人与环境和谐、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进而自觉地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利用自然资源、爱护环境。深人进行环境教育,是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也是学科素质教育之核心。深人进行环境教育是地理教学体现其价值的有效途径。

2、环境教育是高中地理教育的重要任务

环境教育核心是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即人地关系。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它同时以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交叉学科。环境教育有很大一部分内容与地理学科的研究主题密切相关。同时,一切环境问题、发展问题,只有落实到具体的区域才能得到合理解决,这正是地理学研究的传统思路。由此可见,地理学与环境教育关系极为密切。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高中地理教育,比其它任何一门学科都更应该向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三、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建议

1、深入挖掘教材中环境保护内容

对学生实施环境教育,目的在于把环境教育有效地融入课堂教学以及课外实践中,帮助学生充分认识环境,理解环境和发展的关系,把握好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养成热爱环境、主动参与保护环境的习惯.要达到这个目的,地理教师应在了解高中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其己有知识及能力,不同层次地在地理教学中渗透教育,实现环境教育的系统化学习。

2、在教学中注重环保热点信息的渗透

地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与人类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一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生物生存的环境及星月变化等地理内容感兴趣,再加上,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不断的得到应用,如网络、多媒体、电视等,它们为人类展示了各种地理知识。地理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渗透环境教育,还应利用课余时间,关注与环境有关的话题、报道,收集一些环保的成功案例,及时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的环保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联系

地理学科与环境教育的实践性都很强,这就要求,教师应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开展各类课外实践活动。从实践中,加深对环保的认识.教师可在地球日、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以及节水日等环保节日,组织学生开展宜传环保的活动,让学生充分了解世界的环境现状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肯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例如,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废品回收、观测气象、地质等活动,使学生融入社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课堂知识分析、解释及概括一些环境问题,把环境知识转化为环境意识,真正地投入到环境保护中,形成井发展环境技能,提高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各种能力.这对学生未来从事环境保护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四、结语

环境教育从出现那一天起就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中学地理课程通过课堂渗透和课外活动,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不仅能掌握必要的环境知识,提高保护环境的能力,而且能正确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并将这些科学知识转化为良好的道德、信念、风尚及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动地承担起对人类社会应尽的环境义务。

参考文献:

[1]段卿.浅谈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J].理探讨,2011(14)

[2]朱陈海霞.浅谈离于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环保教育[J].课程探索,2010(13l)

[3]张玉林.生态文明传播一现代环境宣传教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6

[3]叶沈良.环境教育的教学原则、重点及内容[J].环境教育,2000(5)

地理教育学与地理学的关系范文第9篇

关键词:区域高等教育;区域化;地方化;均衡发展;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4)02-0091-08

任何高等教育都是一定时间和空间的产物,从最宽泛的视角来看,高等教育总是区域性的,对区域高等教育的关照,是高等教育理论问题的具体化。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可谓联接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桥梁,相对纯粹的高等教育理论而言,它更为务实、富于针对性。区域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背景,如何理顺中央与地方的高等教育权责关系、高等教育与其它社会系统的关系,同样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层面无法回避的重要议题。在国际国内如火如荼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一体化、区域化实践背景下,当前国内区域高等教育的研究方兴未艾。基于此,本文将梳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国内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的实践和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一、 区域高等教育研究概况

在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化是地方特别是省级政府取得高等教育管理支配地位后的结果,是由过去以中央政府、行业部门为主导的条块分割式高等教育管理系统,向中央与地方两级分工管理体系转变的过程,直接表征为系统服务面向的地方化。[1]

形式上,院系调整确立了新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区域化发展的整体格局,但是这种自上而下的教育行政行为服务于宏观政策的需要,缺乏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仍是一种中央高度集权式管理模式的产物。《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开启了高等教育区域化的大门,其中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实行“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三级办学”的政策诉求。[2]此后促进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作为主要政策文本的一个核心内容不断得以强化。区域高等教育研究进程直接受制于宏观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政策影响,历经二十余年积淀,凝聚了一批研究者,一些研究机构和期刊研究特色日渐显现,研究主题趋于集中。

(一)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进程

笔者以“区域高等教育”为主题关键词,时间跨度为1985-2012年,在CNKI50中搜索得到相关论著679篇,其中期刊论文509篇,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分别有16篇、109篇,近20余年区域高等教育研究趋势映射出高等教育区域化的演化轨迹(见图1)。

基于图1,通过细读核心文献,并综合相关代表性区域高等教育政策文本,可将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第一,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提出阶段(1985-1993年)。研究数量少,围绕区域高等教育的理论分析、体制与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战略规划管理等展开,集中于宏观层面的改革设想,立足国家行政区域关照教育系统内部的结构问题,较少考虑各个区域差异化的发展需要。

第二,区域高等教育的起步阶段(1994-2002年)。实践层面,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逐步构建了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以省级政府统筹为主的条块有机结合的高等教育管理新体制。此间,相关研究视角逐渐多元化。一方面,受市场经济改革大潮影响,研究朝向高等教育社会需求,重点关注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关系问题;另一方面,理论研究得到重视,关注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观、战略管理和深层次区域分布与均衡化发展领域的结构问题。

第三,区域高等教育的拓展阶段(2003-2008年)。2004年出台《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省级政府对于“优化区域布局结构”应有的统筹职能。[3]随着研究的大量出现,研究领域开始细化,重心得到下移,更多研究则以高等教育大众化、地方化为背景,关注特定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结合某类区域高校的实证研究开始出现,仍以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互动发展为主线,突出均衡发展、区域系统竞争力评价和资源配置的优化研究。

雷家彬:国内区域高等教育研究述评:1985-2012年第四,区域高等教育的深化阶段(2009年-至今)。《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4]的出台将高等教育地方化推向深入。以此为引线,相关研究以高等教育强国战略为背景,研究主题更为多元,更多则以高等教育强省建设为目标,突出省域高等教育实力提升的需要,强调泛区域合作联动、资源整合共享。

(二)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总体情况

为进一步了解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基本状况,笔者尝试按作者、机构、基金、期刊和关键词等主要信息对679篇论著进行排序。由表1可见,10位发文最多的作者发文均少于8篇,可见相关研究仍比较分散;从研究机构来看,厦门大学是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重镇,除华中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这样的(高等)教育研究优势机构外,重点理工科大学和一些地方性高校、研究院所成为研究的中坚力量,表明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在理论层面也为地方院校所重视;这种局面由基金论文的情况可见一斑,除教育部和部级教育类“主流课题”外,不少高等教育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性课题也将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纳入资助范围;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在中国教育报、高等教育类核心期刊上发文最为集中,说明相关研究具有较高的社会关注度;关键词反映出研究关注点,区域经济、协调或均衡发展、高等教育结构等关键词的集中选择表明区域高等教育与外界的适应性及内部结构问题受到高度重视。总体上,区域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仍比较分散,但日益受到地方高等教育系统的关注,研究质量高、影响广泛、内容充实。

二、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宏观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直接影响下,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开始进入教育管理者的视角,后来成为教育政策研究者的一个重要议题,最近又由地方官方话语体系逐渐进入到个体高校战略规划研制者的规划文本之中。随着研究的日渐深入,区域高等教育注重自身理论问题研究和其它学科观点的运用,关注区域高等教育发展问题,并以区域为单元对系统作出横向与纵向分析。具体而言,相关研究主要涉及如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区域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一,“区域高等教育”的概念。其实,界定区域高等教育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区域”。 一般而言,“区域”源于地理学,它总是指向一定的实体地理空间,因此本质上是一个空间概念,区域内事物应具备空间连续性和有别于区域外事物的同类性两大共性。[5]然而,“区域”毕竟是一个弹性概念,有类型和大小之分,何况又多学科频繁共涉,如行政学中的“行政区”、社会学中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群落”[6]等等。

由于认识“区域”视角的差异,区域高等教育的界定一般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从系统论、整体功能结构的关系出发,将其视为一种与外界环境进行资源互换、互动发展的社会子系统[7];二是从“区域”的不同层次来理解,如将其分为“与我国大都市圈发展相适应的大区域高等教育”、“省(自治区)属的地方性高等教育”、“社区高等教育”、“地方高等教育”(即“中央各部委所属以外的,由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所属的各类高等教育的总称”)[8],持后种观点的研究众多,包括早期对于“高等教育地方化”[9]、“高等教育区域化”[10]等领域的研究。

第二,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支撑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论包括三类:其一源于传统教育经济学或高等教育学领域,如人力资本理论、高等教育职能理论,后者随着服务社会、文化引领等新型高等教育职能的提出,为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互动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理论视野;其二源于其它经典领域,如经济学、系统论的借用,包括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中增长极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全息结构理论等[11];其三是我国本土化教育理论的探索,有研究提出三关系(先导发展、伴生发展、跟随发展)和四模式(政府主导、科教驱动模式、市场主导、经济驱动)理论框架[12]、教育生态学[13]、“中国中心观”[14]等,其中以潘懋元教授提出的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为典型,它从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的总结高校为区域经济服务、与区域环境和谐共存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二)区域高等教育的“元研究”

“区域观”的差异决定了区域(高等)教育研究性质判定的多面性。领域还是学科?区域教育研究一出现便遭遇高等教育研究类似的身份危机。早期致力于学科化的努力已积累一些成果,以黄孟源的《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15]、彭世华的《发展区域教育学》[16]、焦瑶光的《区域教育学》[17]等为典型,均在理论方面作出有益探索,后续研究尽管也作出深入理论化的尝试,但鲜有实质进展。

较之区域教育研究,区域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进展更为缓慢,笔者将其归纳为“对区域高等教育的研究”和“为区域高等教育的研究”两种类型。从研究领域观之,前者涉及少量的区域高等教育纯理论研究[18],如一些研究从学理层面分析了区域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差异[19],而不少论者则倾向于对特定实体区域进行案例分析[20];后者将研究重点与“发展”一词紧密关联起来[21],如此研究的立足点在于促进区域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22],故可归为“发展教育学”的范畴。囿于理论空间太大,研究者的精力主要投放于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探讨,涉及区域高等教育的内涵、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础两个方面,还来不及将这些整理成系统理论,因而更多的研究将区域高等教育视为一个研究领域而非一个学科。

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区别于传统高等教育研究的特点有三:第一,这类研究出于特有的中观视角审视教育问题,旨在于架设一座高等教育理论“实用化”的桥梁。这种视角较之宏观的政策分析与微观的院校研究视角更为开阔,揭示出高等教育系统多面特征及内外界复杂的互动关系。第二,透过系统论的视角研究高等教育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功能分化。以一定的经济社会为背景,注重考察高等教育与环境的交互关系,由系统论关照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问题。第三,此类研究特别关注区域高等教育结构问题,如对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内涵的理论分析、结构调节的制约因素研究、结构变化的特征分析等议题。[23]

(三)区域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问题

第一,区域高等教育系统内的均衡发展。主要涉及四个问题:一是均衡发展的内涵。对此观点和界定层面并不一致,广义上涉及区域间的外在(空间分布)均衡、高等教育体系内(结构层次)均衡、教育体系(不同层次和类型教育)的均衡、及高等教育与区域系统的协调互动。[24]事实上,多数研究只关注前两个层面。二是均衡发展的必要性讨论。多数研究认为均衡发展可促进高等教育的公平,实现系统的整体功能。[25]但是,区域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并非完全不合理,它既是增长极理论的具体应用,同时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26]三是均衡发展水平的测量。主要涉及以人口、经济等背景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历时和现时分析[27],采用经济差异分析方法,运用量化研究中的标准差、变异系数、修正洛伦兹曲线和二次模型回归等方法,进行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均衡水平的测量。四是均衡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对此研究视野开阔,涉及经济、社会、政策、历史、地理、观念等诸多层面,但多主要归因于经济因素。[28]均衡发展的相应对策研究,集中于政府、社会以及高等教育自身等各个层面而展开。

第二,区域高等教育系统间的合作发展。“区域高等教育必须在分工与合作、特色化与共生共荣这两种发展趋势中寻找平衡点。”[29]校企、校所、校校协同发展是当前政策和实践领域的热点主题,这涉及两个层面:一是内部的联合办学,将特定区域内的高校群体作为一个系统,每所院校看作系统的一个元素,以此形成系统的结构,基于任务联接组建办学联合体[30];二是跨系统的合作,是以区域系统或多个不同系统内个体高校为单元,组建跨区域性合作教育机构。其中“既有本地社区的历史根源,又经常取决于本地高校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集合。”[31]不论是同系统还是跨系统的合作,表现形式或最终结果都是重新形成新的次区域系统或跨区域高校联合体。事实上,区域内子系统的形成便于操作,如湖北地区的教育部“七校联合办学”、湖北高校师范教育联盟、“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等,跨区域不同层次类型高校的合作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比较丰富,但不同区域或城市群落间的高等教育系统的合作,仍比较零散,相关研究比较欠缺。

(四)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研究

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都无法脱离经济社会而存在,两者的关系研究是目前理论和实践者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32]对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存在两种基本态度,主流观点为“辩证关系论”,即区域经济发展制约着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发展应适应地域经济的需要。[33]也有“复杂论”的声音,认为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多样而复杂,它与区域经济发展及教育投入未必是同步的[34]、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并非都是协调发展关系[35]。

经典文献曾将大学描述为社会的灯塔、镜子、风向标、动力站、中枢组织……,在区域高等教育应该适应还是超越经济社会发展这个问题上,由于区域竞争力理论、新增长理论、后发优势理论的存在,更多研究认为区域教育经费投入对高等教育规模影响是正向的[36],区域经济与区域高等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37],因此多坚持高等教育应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这种折衷判断。根据系统论与区域科学的观点,这种协调发展的理想状态是:高等教育必须为区域系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同时区域系统也必须为高等教育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政策优惠与项目合作等。[38]

现有文献对于这种协调度的测量采用简化方法,一般将高等教育与区域内部系统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理解为两者关系的一致性,即经济发达的地区高等教育同样发达,反之亦然。研究结论多认为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比较协调,但是东中西区域差异明显。除了先天性历史的、政策性、地理区位、认识差异等原因外,经济差异或是造成这种失衡的最主要原因。[39]

(五)区域高等教育评价研究

一般来看,区域高等教育系统的资源配置能力、结构及综合竞争力是区域高等教育评价研究的两个主要内容。就前一个问题而言,相关研究集中于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和能力进行评价,多围绕省域展开个案研究、比较研究,实证研究则以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模型)为代表的定量研究为主[40],评价标准有某区域内的高校数量、高考录取分数线、每十万人在校大学生数、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以及人均预算内财政经费等。评价维度涉及绝对与相对的数量、质量等,综合考查教育经费支出、固定资产、教职工数等输入指标,以及在校学生数、科研经费等输出指标,覆涵“绝对数量、绝对质量、相对数量和相对质量等四个指标”[41]。从测量结果来看,资源配置结构合理与否与经济和高等教育发达水平间的关系并不明确。

对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及竞争力评价有助于了解区域高等教育的现状、寻找差异。总体而言,现有研究一般以省为分析单元,研究方法一般为数据包络分析法、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基尼系数和加权变异系数法、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后三种方法最为常见,重点评价区域高等教育的效率和综合实力。[42]观测维度包括:教育规模、教育经费、基础设施、教师资源、教育效率、科研水平、人才培养质量、教育产出等。[43]其研究结果趋于一致:一是我国区域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状况始终存在,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基本沿袭传统高校区域布局的生产[44];二是高等教育竞争力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度较高,北京、上海、天津等省市优势明显,东部地区以及部分中西部省份发展稳定、实力较强,绝大多数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缓慢、实力较弱。[45]

(六)区域高等教育战略规划研究

不同于高校战略,区域高等教育战略规划属于高等教育政策研究的范畴,是以某个区域高等教育为单元,对其进行制度设计、统筹规划、发展定位等。这类研究是在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发展研究的思路从“计划”向“战略规划”转向的同时,首先在发达省区出现的。[46]对此,“现有文献主要侧重于宏观(国家层面)的研究”[47],区域研究中经济发达地区的研究和实践较为丰富,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研究最为多见。

在促进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的政策建议方面,制定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高校和谐自主的发展政策尤其重要[48],相关研究中突出强调省政府在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统筹职能[49]。包括区域内的中央部委属高校的协调权和本地区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规划、部署、政策导引、执法监督、资源配置、检查评估、协调关系与信息服务等。一言以蔽之,就是充分发挥省级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导与管理中的主导作用[50],应在管理理念、组织形式、调控手段及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51]。可供借鉴的发展模式包括增长极发展模式与点轴发展模式、内涵式发展模式、开放式发展模式等。[52]要指出的是,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中地方政府竞争利弊并存,应利用相关政策措施激励其发挥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影响。[53]同时,为保证战略实施通畅实施,发展预测及其预警系统及质量监控体系研究便不可或缺。[54]

此外,高等教育强省建设也是战略规划的时髦话题,多以系统现实问题入手,通过同类区域比较研究,提出做强做大省域系统的政策建议。对此并不限于经济和高等教育发达的广东、“长三角”、青岛、宁波等省市,中部地区、黑龙江、江西、辽宁、云南等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研究比较多,反映出这些地区寄希望于高等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烈政策诉求。

三、研究述评与展望

综上可见,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借鉴了区域科学的理论,并与现实的教育不平衡问题紧密相联,充分体现了空间与权力之间的辩证关系。作为新兴领域,它的理论架构仍不明晰,远未形成规范的研究范式。区域高等教育研究者因此需要更宽广的理论视野,借用跨学科方法,从多个层面认识系统间的差异。

(一)研究述评

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已令现实区域高等教育系统日益壮大,这为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拓展提供了必要的研究土壤,近来的研究实践则显示,区域高等教育的内容已超脱于传统高等教育研究范畴,更为关注与系统内外部环境、经济社会的交互关系,研究主题和方法不断丰富、多元,这为区域高等教育系统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研究依据。但是,作为一个新兴的、综合性研究领域,区域高等教育研究仍不尽成熟,现简述如下。

第一,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有待深化。尽管区域高等教育已成为各级政策文本中的关键词,但对于区域高等教育的界定,或者过于宏观,使得研究范畴无谓泛化;或者仅仅被当成高等教育另一个实体指涉物,区域被具体化、绝对化,成为冠以“区域”的高等教育研究甚至高等教育的“案例研究”、“个案研究”,相关研究衰弱为“实践教育学”的绝对领地,理论研究的衰微将严重制约区域教育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研究内容过于分散,综合性有待提高。总体来说,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内容比较多元,但研究主题过于分散、难成体系,以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与规划研究为多见,围绕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这条主线而展开,立足这种“适应”视角,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往往被忽视,与环境的交互联系无疑被割裂,对教育系统内部的区域高等教育与其它层次、类型教育统筹发展的关注明显不足。

第三,区域分析单元过于简化。出于研究的方便、习惯及认识上的原因,绝大多数研究以省为单元展开区域高等教育研究。这与我国当前的地理、经济划分等基本国情相符,又有现实高等教育法规依据,且与当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保持一致,具有实践的合理性。但是,省域高等教育是一个与传统中央集权式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相对应的概念,如此方便操作却未能反映区域性高等教育的特征,窄化了区域教育的研究内容。

第四,研究视角和方法较为单一。总体上,现有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多滞留于“就教育论教育”,这与区域科学的要旨相距甚远;以单一的思辨研究或个案研究方法为主,重定性描述轻量化分析,实证研究少且测量维度和指标体系较为粗糙;简单套用其它学科方法、概念的作法比较普遍,研究中未考虑到区域高等教育系统的内在规律。

(二)研究展望

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呼唤高水平的区域高等教育理论研究。针对以上问题,如下或是未来研究的努力方向。

第一,加强区域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首先,应正确理解区域高等教育范畴的具体性与相对性,区域范围的划定依系统的能级大小、职能分工和活动领域等因素而定,在何种层面探讨区域,这是我们在研究区域高等教育时必须表明的基本立场。其次,应以具体问题为突破口,从区域高等教育实践中寻找可能的理论生长点,凝炼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特色。此外,由于区域教育研究机构建设滞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教育学会尚未建立“区域(高等)教育分会”类似的学会机构,因此应加强区域高等教育机构建设,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

第二,建立以教育活动为联接点的区域高等教育研究范式。现在看来,教育-经济-社会构成了以发展为重心的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主轴。当然,这种研究框架还可以进一步延伸。但要特别指出的是,区域高等教育不是区域经济学的试验场,无论构建何种区域高等教育范式,教育都应是其中的核心支点,后续研究应确立较为科学的划分标准,把高等教育纳入到社会科技、经济、政治、人口、文化等领域综合考虑,突出高等教育与外部系统联系的紧密性和互动性。同时,教育系统内部,区域高等教育与其它层次类型教育子系统的结构功能分析也应受到重视。

第三,加强区域高等教育的比较研究。新一轮城市群的兴起、经济特区的再造及现有经济文化区域的进一步整合,这些无疑预示着以省为单元的传统高等教育区划格局被打破,高等教育区的合作将更为广泛深入,这都要求我们以更为多样的分析口径审视各个高等教育系统。比如适应国际社会竞争加剧的形势加强国家间高等教育系统的比较研究,围绕“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都市圈开展高等教育系统的个案研究等等。同时,应对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代来自规模与质量、公平与效率的挑战,综合性的历时研究、预测研究正当其道,这是科学决策未来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路向的重要依据。

第四,拓宽区域高等教育研究视角和方法。区域高等教育具有经济、社会、教育、文化和政策等层面的多面性,是区域科学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特区,区域发展学、区域经济学等经济领域的理论与方法并不完全适于区域高等教育,不能被简单移植照搬。后续研究的视角应当进一步拓宽,从其它学科和领域研究中汲取养分,引用跨学科方法、量化研究,将区域高等教育置于国家甚至国际系统中综合分析,这些方法的系统运用将令区域高等教育方法论渐成体系。同时,要采用多元视角,重点突出空间范围内高等教育与其它主题(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社会等事业发展问题)的联动性。

国际社会正迈入一个全球化时代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欧盟高等教育区建设正预示着同样的高等教育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全球化在高等教育的反映是多面的,既有高校或系统的同质化、一体化的部分趋势,更强调这种统一标准下系统间的竞争、分化、合作,这样反过来将强化区域高等教育个性和特色,彰显个体的发展优势。有理由认为,高等教育全球化时代同时将开启一个区域高等教育兴盛发达的新纪元,当然也是一个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大有作为的新时期。

参考文献

[1]芮国强.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地方政府作用分析[J].江苏高教,2006(6):34-36.

[2]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97)[G].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2385-2388.

[3]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2003~2008)[G].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0:334-339.

[4]顾明远,石中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49-176.

[5]张金锁,康凯.区域经济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97.

[6]薛风平.区域创新能力测评与提升机制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32.

[7]刘伟,等.区域高教发展简论[J].现代大学教育,1997(3):45-47.

[8]黄裕钊.广东省高等教育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5:13.

[9]潘懋元.关于中国高等教育地方化的理论探讨[M]//潘懋元.潘懋元高等教育文集.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233.

[10]周江林.高等教育区域化理论基础述评[J].理工高教研究,2003(5):10-11.

[11]董泽芳,柯佑祥.高等教育区域化研究[J].江苏高教,2000(5):31-34.

[12]吴岩,等.建构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新理论[J].中国高教研究,2010(2):1-5.

[13]张国昌,胡赤弟.区域高等教育生态多样性:内涵与发展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9(23):53-57.

[14]张彤,谢作栩.论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07(3):22-25.

[15]黄孟源.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16]彭世华.发展区域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7]焦瑶光.区域教育学[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

[18]李锦奇.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0(2):56-58.

[19]吴绍芬,董泽芳.“高等教育区域化”概念辨析[J].教育与经济,2001(2):9-11.

[20]郑英蓓.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的国际经验[J].教育发展研究,2006(4A):45-49.

[21]魏小鹏.主动面向两个战略需求着力做强区域高等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10.

[22]李国杰,关嘉.区域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标志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7 (9):60-63.

[23]李锦奇.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以辽宁省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2010.

[24]李星云.论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与区域高等教育发展[J].江苏高教,2006(5):27-29.

[25]陈上仁.浅谈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的均衡机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0):50-54.

[26]赵庆年.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问题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225.

[27]谭诤.近十年来我国高校布局结构的变化[J].中国高教研究,2009(7):11-14.

[28]马鹏媛,米红.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定量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7):1-6.

[29]陈伟.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0(4):63-67.

[30]金丽,梁保国.发展区域高等教育与联合办学[J].中国高教研究,1995(6):62-63.

[31]李翠琴,等.高校地缘集群及其生成机制[J].现代大学教育,2012(3):22-27.

[32]范文曜.高等教育发展的区域政策研究新进展[J].中国高教研究,2012(8):1-3.

[33]夏天阳.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86-90.

[34]柯森.论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潜在阻滞因素[J].高教探索,1997(4):15-19.

[35]赵庆年.多维视域中的区域高等教育基本特征[J].教育研究,2008(6):72-77.

[36]张振刚,等.我国区域教育经费投入对各区域高等教育规模的影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72-77.

[37]米红,韩娟.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模式选择与仿真研究――基于福建的案例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6(1):95-100.

[38]刘仕辉.加快区域高校发展的策略思考[J].教育与经济,1996(2):34-39.

[39]朱迎春,等.我国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灰色关联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4):84-86.

[40]傅毓维,邵争艳.影响区域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复合DEA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1):94-97.

[41]贾云鹏.关于高等教育资源地域配置判断标准的几点思考[J].教育科学,2008(3):57-61.

[42]魏梅.我国高等教育效率增长率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8):97-102.

[43]刘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实力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9(19):41-44.

[44]晏成步,高金岭.大众化进程中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探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9(6):39-43.

[45]赵宏斌.中国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8):29-30.

[46]耿涓涓.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产生及动向[J].江苏高教,2001(4):27-29.

[47]桑玉军,姜颖.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11(2):59-60.

[48]刘祖良,阎保平.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3-5.

[49]严全治.协调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路径[J].教育研究,2012(1):89-94.

[50]陈彬,袁祖望.试论“加强省政府高等教育统筹权”的基本内涵[J].高教探索,2000(3):28-32.

[51]黄亲国.高等教育地方政府统筹要走制度创新之路[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2):68-71.

[52]徐烈辉,李琳.湖南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J].现代大学教育,2006(4):49-53.

地理教育学与地理学的关系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 环境伦理教育目标 构建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123-01

环境伦理教育是地理课程中的重要功能。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重要时段和措施。培养学生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提升生活品位和精神层次,增加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应对环境和发展问题的责任感和行为习惯,这是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标准构建的环境伦理教育目标。本文通过分析构建环境伦理内容体系并兼顾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内容与环境伦理学的核心内容,探讨如何在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中展开环境伦理核心内容的实施,构建环境伦理教育目标体系。

1 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的环境伦理教育认知目标

1.1 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提高和发展学生个体的主体性,使学生逐步地由自由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义务教育阶段地理的课程的价值观培养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意识。初中地理教材知识主要研究的内容是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的基本变化原理和发展规律。但是,人类的活动也会逐渐改变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所以,中学地理课程要传授如何有机协调人地关系,保证人类发展和地理环境基本原理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

1.2 突出的环境问题

人类社会自诞生以来,就开始了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越来越大,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严重地危害着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中涉及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气候变化、资源短缺、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酸雨、地质灾害、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水体污染等。地理这门课程的知识内容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在不同时空分布状态下,呈现出不同的环境尺度,并且针对环境问题做出了多种原因分析和应对措施。

1.3 了解人类面临的发展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能够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等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探索和遵循科学、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教育部制定的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培养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初步养成尊重自然、因地制宜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保护环境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生态伦理观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人与自然的稳定可持续发展,中学地理课程在此思想基础上,针对性的做出了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在中学地理知识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环境伦理教育认知目标。

1.4 环境道德规范

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将“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归纳为环境道德规范的知识认知,环境道德规范属于一种可操作性的策略性知识范畴,对环境伦理理念在人类群体中的深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地理教育国际》指出,地理课程在环境与发展教育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学生对环境问题建立相关的道德规范认知,指导学生的环境行为习惯。环境道德规范是以隐性的形态呈现在地理课程当中,是一项必须要的延伸性知识内容。但是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应该加强环境道德规范的显性知识内容,更加直接地刺激人们对环境伦理知识体系的认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导向,指导学生的环境操作行为和利用习惯。

1.5 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

地理课程的核心理论是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的内在价值和存在的权利,并且自然环境所体现的价值是自然权利成立的必要条件。虽然不同的学术流派对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的解释有一定差异和分歧,但是,对于已经达成共识的内容就应该收入现行的中学地理知识内容体系。

2 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的环境伦理教育行为目标

2.1 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宣传活动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环境保护理念的宣传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板报、讲座等形式,可以从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网路,加强环保理念的宣传力度和广度。中学地理课程也为环境保护理念宣传提供了多种活动的建议,并且教师应该结合地理课程的知识内容为学生创造环保活动的条件,让学生在环保活动中,提升自己的地理知识认知能力,展现中学地理课程的环境伦理教育理念并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

2.2 选择环保的日常消费方式

我国中学生也是一支庞大的消费群体,所以中学地理课程应该秉持“学以致用”的原则,通过课程知识内容体系的学习和了解,让学生将知识性环境伦理理念应用到现实生活实践当中,让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的种种行为都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环保消费方式是现代社会所倡导的一种绿色消费行为,中学地理课程承担着树立绿色消费理念传播的重任,使学生在未来的生产和生活中正确的消费、绿色生活。

2.3 积极参与日常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学生在校日常的节水、节电等行为,都属于环境保护具体行为,对学生的环境伦理教育、行为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学地理课程是通过环境资源知识内容体系的教学,传授学生低碳、环保、节能等行为理念,从而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实践环境保护行为。

3 结语

综上所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提出了构建环境伦理教育目标体系,树立以地理课程为载体的环境伦理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地理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发展的具体情况,构建认知、情感、和行为等环境伦理目标体系,让学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宣传活动,选择环保的日常消费方式,积极参与日常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有效构建中学地理课程的环境伦理教育目标体系。

参考文献:

地理教育学与地理学的关系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实践

实践育人实践哲学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 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623X(2011)05-0011-05

无人会否认实践具有育人的价值,但受教书育人教育观的影响,人们对实践存在着片面的认识,因而影响了实践育人功能的发挥。以实践哲学视域下的理论与实践关系为指导,剖析实践育人教育观的内涵,研究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对推进目前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践育人教育观的哲学基础

教书育人和实践育人是两种不同的教育观,二者产生于不同的哲学基础。

教书育人教育观的哲学基础是理论哲学视域下的理论与实践关系,实践育人教育观的哲学基础是实践哲学视域下的理论与实践关系。

传统的哲学教科书中阐述的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反映了理论哲学的基本观点: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由于理论被认为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的成果,因而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便可大致上理解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表面上看,实践对理论具有决定性作用;但实质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仅仅局限于认识论中,“实践只是获取感性材料和验证认识真理性的手段。”理论具有优先地位,实践处于从属地位,只具有工具价值。理论与实践的这种主从关系,是由于“理论哲学是以预设主客体的分立和理性为人的本质为前提的,因而其对实践的理解便只能是理论化的,即实践活动在原则上是能以理论的方式构建起来的。”这种在认识论框架内、在理论哲学视域下理解的理论与实践关系反映在教育上就产生了教书育人的教育观。教书育人教育观是一种静态教育观,它强调教师与学生主客体二分,强调教师教的优先地位和主导性,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教育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却处于次要地位。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区分,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只是理论教学的补充、辅助或延伸,目的在于巩固和加强理论教学的效果。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只具有工具价值,不具有独立地位,实践教学时数明显少于理论教学时数。它以课堂、书本、教师为中心,逐渐形成了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的分野,认为理论教学自然以教师在课堂内的系统讲授为主,学生的任务是被动接受现成的知识。只有在实践教学部分,学生才被给予有限的自主性。

2001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4号),明确了实践教学是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2004年下半年,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其后,关于实践教学和实践育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渐趋活跃。但多数研究仍囿于理论哲学视域,以传统的理论与实践关系为基础,以理论教学优于实践教学为前提,研究结论主要是增加实践教学时间、增加实践教学投入、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改进实践教学形式等,但这些都是实践教学的外在条件,而非根本问题,因此出现了就事论事、原地打转的现象。树立学生的实践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问题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要想从根本上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只能转变思维方式,改变传统的理论与实践关系,抛弃传统的教书育人教育观,树立新的教育观。实践哲学为我们提供了转变思维方式,树立新教育观的哲学基础。

实践哲学颠倒了理论哲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它“从根本上来说是把理论视为实践的一种特别样式,即承认理论理性的有限性,承认实践活动对于理论活动具有一种奠基作用,承认实践活动具有其自足性,而理论活动则只能奠基于实践活动之上,不具有自足性。而这一点正是实践哲学区别于理论哲学的根本之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一种实践哲学,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作为主体是通过他自身的实践活动来参与和接受客观的影响,从而获得主体自身的发展。”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发展动力来自于人的实践性。“教学活动是人类自身生产和再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当然是整个人类实践活动中一个不可否认、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实践育人教育观即是实践哲学中的理论与实践关系在教育上的体现,它打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二元对立关系,不是着重在课堂外特别地设计所谓的实践环节和活动,而是要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突出教育的实践属性,重视学生的自主参与、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确立和保障学生的实践主体地位。所以“实践教学不是以把学生带出校门、融入自然和社会为标准的,而是以学生的自主性为标准的,即凡是围绕着教学目的学生自主开展的活动都可称之为实践教学活动。”

相对于教书育人教育观,实践育人教育观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它抛弃了二元对立的静态思维,确立了实践思维方式。实践思维是一种生成性思维,学生作为实践的主体不应在课堂被动接受现成的知识,而应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获得自主发展。实践具有整合性,在动态的教育实践中,传统观念中对立的理论与实践、教师与学生、学校与社会等矛盾融为一体,具备了解决的条件和可能。

二、实践育人长效机制的构建原则

转变教书育人的教育观,树立实践育人的教育观,构建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涉及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因此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探索过程,要遵循必要的原则才可能逐步推进。

系统性原则。实践育人教育观以确立学生的实践主体地位为根本,所以是一种主体性教育观。学生在教育中的实践主体地位决定于个体在国家社会中的主体地位。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产生的等级观念和臣民意识严重阻碍个体的主体地位和独立人格的形成,要落实学生在教育中的实践主体地位,既需要教育系统内部的改革,更需要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所以构建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在教育系统内,它需要转变主客体分立的师生关系为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需要改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主从割裂关系为一体关系(二者本不是同一层次的范畴,因为理论教学是针对教学内容而言,实践教学是针对教育的实践属性或途径而言),需要改变知识本位为能力本位,需要变外在被动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内在主动的

人才发展模式。上述的转变牵涉到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及教育制度等一系列变革,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加强实践教学或社会实践活动的局部改革,因此要遵循系统性原则进行整体的设计。

目的性原则。在教书育人教育观中,教育被看作是一种认知过程而不是一种实践过程,主知主义盛行,理论教学占绝对优势,教育的实践属性被遮蔽,所以实践教学作为一个外在环节才需要特别强调。但实践教学只具有从属地位不具有独立地位,只具有工具价值不具有目的价值。实践育人理念下的实践不再只是一个需要加强的教学环节,而是贯穿教育全过程的内在属性,不再只具有育人的工具价值,更具有育人的目的价值。实践不但是育人的根本途径,实践更是人的生存方式,教育是师生共同交流学习、共同成长的实践过程,离开了实践,教育的活力将不复存在。所以构建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不能仅局限于在课堂之外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经费,也不仅仅是加强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而应着重于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突出教育的实践属性,使人的实践本质在教育中能充分体现。

主体性原则。在教书育人教育观中,教师是“教书”的主体,“人”(学生)是被“育”的客体,师生之间的主客体身份使二者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在实践育人教育观中,师生作为实践的主体和被“育”的对象,双方是平等的,教育实践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自我教育过程。《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这是对学生实践性和主体作用的充分肯定,不但对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指导作用,而且对于整个教育的改革具有指导作用。坚持主体性原则,要以学生为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独立地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应成为教育的首要目的,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应服务于能力的培养。每个主体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实践中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培养学生的个性。

动态性原则。教书育人教育观以传授现成的书本知识为目标,教育过程是围绕教育目标而展开的预设过程,学生作为被动接受者,教师难以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过程的计划性、确定性与人的能动性矛盾难以解决。实践育人视域下,教育作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实践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教育的过程属性本质上就是教育的生成性和发展性。”所以要根据动态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教育过程的生成性,正视学生的差异性及教育过程的复杂性,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构建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三、实践育人长效机制的基本框架及构建思路

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不是原有机制细枝末节的调整改革,而是以全新理念构建的新体系,在此提出其基本的框架体系及构建思路。

1,构建以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为本的目标体系

学生的发展只能由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实现,任何外力虽能起到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却不能代替学生主体自身的发展,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所以,教师要把学生发展的主动权交回给学生,构建以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为本的目标体系。这个目标体系的核心是要改变传统的师生主客体地位、确立学生的实践主体地位。教师要转变观念和角色,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机会创造条件,教师不能拿“咀嚼过的饭菜”喂学生,而要鼓励引导学生独立“狩猎烹饪和食用”。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教育者,而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在引导学生独立实践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综合能力和素质,使学生具备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构建以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为本的目标体系要从改革课堂教学和加强课外实践教学两方面着手。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理论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但单向灌输不是理论教学的当然形式。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满堂灌,学生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成为课堂的主角,就落实了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加强课外实践教学可以作为建立此目标体系的突破口。因为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课堂教学的改革难度大、见效慢,而实践教学近年已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的高度重视,为加强实践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氛围。目前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要从实践育人教育观的高度来认识实践教学,树立实践教学的独立地位,而不只是把实践教学当作课堂教学的补充,保证学生真正成为实践的主体,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成长的苦与乐,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近年来,一些高校已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如清华大学从2004年起大力加强实践教育,在理论课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新生研讨课。浙江大学实行自主化和研究化的教学改革,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此外,选课制、转专业制度、完全学分制、鼓励学生参加项目研究等制度也在高校逐步推进。这些探索无疑有利于推进以学生主体地位为本的目标体系构建。

2,形成以学生自主发展能力为考核标准的多元动态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体系在教育中发挥着导向性的作用,是实践育人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应试教育的传统和标准化考试的盛行,使教书育人教育观下的考核评价体系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分数至上。而且高校扩招后,以客观性试题为主的标准化考试因具有便于教师阅卷改卷的优点而更受欢迎。这种评价体系下教育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复杂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本是一个动态复杂的系统,在师生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而并非简单的输出与输入的关系。动态复杂的教育系统呼唤多元动态的考核评价体系,要从原来重考查知识量和理解记忆力为主,转变为考核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这既符合人才的成长规律,又是时展的要求。因为知识经济时代和终身学习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知识的拥有量不再是人才发展的决定性要素,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成为人才发展的决定性素质。

多元动态的考核评价体系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由重结果考核转变为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并重。在评价体系中要加大平时考核的比重,重在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进步程度,促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实践过程,改变一考定高下的状况。第二,要降低客观性试题比例,增加综合性和主观性试题比重,使学生有充分的发挥余地,重点考查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三,要兼顾普遍性和差异性,考核评价学生的多元化发展能力。考核评价体系涵盖教学计划内的课程和教学计划外的各项活动,因其涉及面广,所以要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使学生的多元化才能都获得适当的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建立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机制

受教书育人教育观的影响,长期以来形成了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学为中心的观念,课堂教学的优势地位明显,而课外活动只能退居其次;教师基本只负责课堂教学,较少参与指导学生课外活动,造成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脱节。要改变这种课内外分割、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的问题,首先,要认识到教育虽有学科和专业之分、有课内外之分,但人是复杂的有机整体,人的专业技能与思想、情感是无法分割的,所以要立足于人的整体性建立教育的整合机制。其次,要在学校层面建立一整套整合机制,并贯彻落实。近年国内高校已从教育内容、教育和管理模式上进行了这种整合的探索。在教育内容上,部分学校在低年级打破专业的限制,按大的学科门类招生培养,并加强通识教育,增加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获得各方面的精神食粮,改变因“偏食”产生的营养不良。在教育和管理模式上,西安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汕头大学等高校借鉴欧美高校的学院制和寄宿制,建立学院制度或寄宿学院制度,打破专业、学科、院系、年级的界限,拓展宿舍的教育功能,挖掘群体生活的教育价值,培养学生求学实践的主体性,为建立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机制积累了经验。

根据现存的问题及有关的探索经验,建立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机制,可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学生课外活动,增强课外活动的吸引力和教育功能;第二,建立导师制,使教师不但做学生学业上的导师,而且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寄宿学院制度,使师生在朝夕相处、互相切磋探讨中共同成长;第三,完善课程结构体系,使学生的知识能力能适应全球化时代瞬息万变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3]王南,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的再思考[J],浙江学刊,2005(6):6

[2][4]王南,实践观的变迁与哲学的实践转向[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11):43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57

[6]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385

[7]桑新民。陈建翔,教育哲学对话[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47

[8]沈云林,大学学科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构建[J],现代大学教育,2004(5):16

[9]郭元祥,论教育的过程属性和过程价值――生成性思维视域中的教育过程观[J]教育研究,2005(9):4

地理教育学与地理学的关系范文第12篇

    一、 环境教育的含义及目标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0年“学校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国际会议”上提出:“环境教育是一个认识价值和澄清观念的过程,这些价值和观念是为了培养、认识和评价人与生态环境、文化环境之间相互关系所必需的技能与态度。环境教育还促使人们对环境质量相关问题做出决策,并形成于环境质量相关的人类行为准则。” 1988年欧共体通过的环境教育决议指出,环境教育的指导原则即“环境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意识,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案,并使公众积极有效地参加环保活动及合理谨慎地利用环境资源奠定基础。”环境教育之目的,即重视和关心环境问题,培养个人或集体为解决现实问题和防止发生新的环境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意志和实践能力等。

    基础环境教育的目标,具体包括:关心。深化对个人和社会总体环境问题的关心,并对其具有一定的感受。知识。对个人和社会总体环境及其存在的问题要有基本的理解。态度。明确个人对社会的价值,具有保护和改变环境的坚强意志。技能。掌握解决环境问题所必需的基本技能。评价。能测定个人和社会的环境状况,并能从生态、政治、经济、社会、美学和教育等方面进行评价。参与。能为解决任何社会环境问题而采取适当行动,以此增强对环境问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地理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优势

    1.地理教学是环境教育的主阵地

    地理学科是开展环境教育的主阵地。首先,地理学科与环境学科有较多的相似性和交叉性。两大学科都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三大科学领域交接带上的边缘学科;两大学科的研究对象都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两大学科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协调人地关系、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两大学科都涉及全球环境问题及其防治。诸多相似性和交叉性使地理课程有着丰富的环境教育素材,是中学渗透环境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其次,环境教育是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及地域系统的科学,是解释地区特征、人与环境在地球上出现、变化和分布规律以及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第三,地理教学是环境教育的主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环境教育大纲,涉及地理、生物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但大部分内容均与地理有关。

    2.环境教育为地理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国家《初中地理课程标准》重点突出“反映全球变化形式,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描述高中地理课程总体目标时强调“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这些内容与环境教育思想相统一,将中学生环境素养形成与可持续发展的人文观相结合,无疑是对个人、家乡、国家乃至全球发展有益的工作,也为学习对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注入新鲜内容。环境体验、环境调查和实验等实践活动为地理开放式教学以及乡土地理学习提供了富有活力的方法与内容,研究性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式更适合在地理教学中从身边环境入手,开展广泛环境教育活动,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关注社区环境、国家环境和世界环境培养学生发现和创新的能力。

    三、中学地理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

    1.理论联系实际,融入环境教育

    地理科学与环境科学有较多相似性和交叉性,地理教学内容多涉及地理环境的内容,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可理论联系实际,自然融入环境教育。例如,“中国的水资源”教学,可渗透环境教育思想,培养惜水、节水美德,增强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紧迫感;在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和人类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等。地理课堂渗透环境教育的优势之一:便于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相应的环境知识、技能和情感,无需专门的环境教育师资和教学时间。

    2.优化教学过程,强化环境教育

    教师应优化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指导学生学习活动,强化学生环境意识,帮助其树立正确、科学的环境观。例如,高中地理第八章讲到全球环境问题之一 ———温室效应。首先可提供阅读材料“温室效应浅析”,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温室效应?其次,请学生观看有关“温室效应影响”的教学录像片,并讨论总结温室效应的主要影响;最后,观看“关于温室效应发展”教学视频,结合已有背景知识思考并讨论:人为因素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有多大,各种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与目前的生产生活方式之间有何联系。通过以上教学活动,使学生深刻意识到温室效应对人类生存发展的不良影响,减轻和消除温室效应是每个人的责任,并以实际行动为减轻温室效应贡献力量,即将观念和意识转化成实际行动,真正达到环境教育之目的。还可让学生指出身边的环境问题,让学生收集各种信息或材料展开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模式。

地理教育学与地理学的关系范文第13篇

【关 键 词】 师生关系;问题;教师角色;策略

师生关系问题与班主任工作的成败有密切的联系。恶劣的师生关系使班主任在处理学生事务时常常易感学生的冷漠、猜疑、敌意,有意无意地将自己置身于学生的对立面而产生强烈的、消极的主观情绪,进而影响自己的正常认识、判断和决策。由此带来对教育的消极后果是可想而知的。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班主任在友好、尊重、理解、合作的气氛中处理学生事务。这样班主任容易了解实情,形成正确的认识、判断和决策,妥善处理学生事务,产生积极的教育影响。不管是恶劣的师生关系或是和谐的师生关系,都有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绝非朝夕之功。这个形成过程的原理是什么?有什么规律和特点?需要采用什么方法和途径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我自做班主任工作以来一直苦苦思索的问题。

一、师生关系的内涵和教育意义

(一)师生关系的界定

教育活动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没有师生关系,就不存在教育教学活动。师生关系的好坏,首先直接影响教育活动能否顺利完成及教育质量的高低,其次也决定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作为活生生的人的意义和价值的实现程度,尤其是对学生能否领悟“生命内涵”、能否“坚定意志行为”、能否“自由地生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价值和意义。

关于师生关系的界定,学术界观点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师生关系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概念有两层含义:一是师生关系是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二是师生关系是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特殊人际关系。”[1](2)“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以情感、认知和行为交往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2](3)“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它反映和包含了社会、政治、经济、道德、文化等关系,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与其他有关人员发生关系的一种最基本、最主要的关系。”[3](4)“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基本人际关系,是师生之间以情感、认知和行为交往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4](5)“师生关系是在特定的教育结构中表现出来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它具有特定的工作关系、自然的人际关系和深层的社会关系三个不同的层次,三者之间交互作用,构成现实生活中真正意义的师生关系。”[5](6)“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又是一种特定的‘心理交流’关系。广义的师生关系既包括整个社会范围内的师生伦理关系又包括学校范围内的师生心理关系。”[6](7)“师生之间实际上存在三重关系,即社会关系,教与学的工作关系,以及自然的人际关系。忽视其中任何一种关系都不成其为完满的师生关系,而这些人际关系或社会关系都是以一定的教育结构为背景,师生关系基本上是一种由教与学的活动联结起来的工作关系。”[7]

从上述关于师生关系的界定来看,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的,以其独特的身份和地位参与教育教学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面的关系体系,如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心理关系、社会关系和教与学的工作关系的几个或全部组合构成的关系体系。将师生关系分解成多性质、多层面的关系体系,容易分析师生关系的每一层关系是受哪些因素影响的,哪一层关系又是更容易受到影响的,采取什么策略才能更好地改善此层面的师生关系,然而如此“硬性”的分解往往会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弄得“支离破碎”,并且如此众多“静态”指标的分析并不能代替对师生“之间”关系的整体考量,也不能考量师生关系是以何动态构成的。毕竟是教育人的世界,人是完整的有独特生命内涵的人,教育是为了“人”能够完整地生活的。

因此,“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8]。教育教学无教师、学生不行,离开彼此之间的交往互动更是不可能的。正是因为有了教师、学生,有了师生之间的交往,教育才成为可能,也正是在彼此的交往中才体现教师和学生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成就或这样或那样的师生关系。

(二)小学师生关系的特征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师生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课业成绩的提升上。同时,伴随课程的增多与分化,教师的工作分工变细,工作职能单一化,师生交往也变得相对较少。除班主任外,某一任课教师往往只在一门课上与学生发生关系。对学生来说,由于学业任务变重,教师对其要求越来越高,家长的管教越来越严,学生的心理负担也越来越重,这使得学生往往只忙于课业任务,忙于应付教师和家长的要求,只有较少时间考虑如何与教师交往。也正是如此,导致了师生交往亲密性、合作性和主动性的降低。

二、小学教师关系的存在问题分析

(一)传统教师角色的不足

1. 教师高高在上的地位,使得教育教学效果缺乏保障体制

教师与学生,其传统角色定位是上下不对等的传授者与接受者,当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不平等时,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不平等关系决定了教育教学的主动性、任意性完全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可以单方面地决定教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甚至可以单方面地决定考试的方式与成绩的给予。有了这一系列的“单方面”,在教育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缺乏与受教育者的沟通,学生只能接受和服从,学生对教师自下而上的仰视,让学习变成一种被动的吸收,这种机制缺乏对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鼓励,其教育教学效果就只能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天赋和责任心以及学生的适应和接受能力,没有形成教育教学效果有效的保障体制。

2. 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不平等,造成教育教学效果不理想

传统的师生关系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作为教育者在“师道尊严”的观念下难免会有“学生懂什么”的不以为然,我是老师你是学生,你就应该接受我的指导和教训,我是管理者你是被管理者,你理应服从我的管理,由于上述的思想就自然而然形成了教师与学生、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两者对立的局面。而这种不平等的地位之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和服从,如果学生对老师的说法有异议或者有点新的想法或观点,师道尊严的观念会让学生有犯上的感觉,许多教师也会觉得被学生反驳或质疑很没面子,于是就会产生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管了的感觉。溯其根源,还是因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上下不对等的关系在作怪,在这种关系下,教育者高高在上的发号施令虽然得到了被教育者的洗耳恭听,却只是机械地填充或灌输,很难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师生关系的存在问题分析

1. 日常教学中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

(1)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非常有限的交往,主要发生在课堂上教与学的过程中,除此就没有更多的接触了。由于缺乏必要的交往,师生间的关系愈来愈疏远与冷漠,有时连最基本的人际交往礼仪都没有。

(2)由于诸多原因,原本纯洁的师生关系受到了侵害,师生之间交往的实用主义功利性和庸俗的商业化色彩越来越明显。如有些学生家长为了让孩子在学校和班级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向教师送礼或请客。除了请客送礼,有偿家教问题也较突出。

(3)结合当前学校教育中的实际情况可以发现,教师随意打骂惩罚学生,学生故意与教师对抗等现象,尽管并不普遍,但却时有发生。

2. 课改中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

(1)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有些教师由于教学观念没有转变,被眼前的教学情境、新的教学思潮、新型的师生关系以及新的评价方式所“震慑”,特别是由于我们现在没有形成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使我们的实验教学在摸索中各自为战,难免“穿新鞋走老路”。

(2)教学中仍然存在严重的学生在学习上对教师的依赖。师生之间的关系平稳、无冲突。教师包揽一切活动,学生跟着教师设计的路子走,明显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虽然有一定的教育效果,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3)教育教学中的自由化现象。教师对学生没有严格要求,放松指导。学生对学习采取自由的态度。师生间的感情交流缺乏,情感淡化。由于教师对学生的生活、学习等方面不能给予及时正确的指导,不认真检查教育的效果,造成“你教我学”的简单职业关系。

三、小学班主任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策略

(一)树立师生平等,“以人为本”的思想

今天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个性,有着独特的时代烙印。教师要从圣人的殿堂走下来、蹲下来,从高高在上的“终身为父”角色,降至与学生平起平坐,为学生服务的角色。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的实质是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把重视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和发展学生的精神贯注于教育管理学生的全过程、全方位。要改变工作方法,树立平等观、民主观和诚信观,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游戏规则,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劳动及其创造。

(二)适当的赞美并鼓励学生

适当的赞美与鼓励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元素,很多时候,教师对学生一句简单的鼓励,就能够让学生的心中充满温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通过对学生的赞美与鼓励帮助学生树立成就感与荣誉感,进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与自尊心、自信心。通过对学生学习、生活上优点的及时赞美,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成长。

当然,教师还应注意,赞美与鼓励不能过分。对学生的鼓励不能是无根之水,而要让学生充分地懂得付出才会换取回报,让学生明白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己,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与赞扬。

(三)让学生当好“小老师”,可以把讲台让给学生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充分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创造性,使他们主动地学习知识,领会知识。首先,由教师指导,让每个学生预习一小节。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编写出这一小节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关键、反例题的解题思路、练习和习题的处理等。随后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每一个学生来试讲,采取讨论的形式,让全体学生搞清这一节课的主要内容。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教师的艰苦,促使他们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也使他们对学习内容有更深的领会。同时,也能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的乐趣,引导他们取长补短。

我们理解了价值多元化给教师角色带来的困惑,明白了当前社会现实中教师的真实生存境遇,同时,我们对在价值多元时代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教师是社会代表者毋庸置疑,但当教师发现某些价值观不利于社会发展的时候,教师也应对其进行反思,然后理性的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是知识分子也毋庸置疑,在文化领域内,知识分子最敏感,他们最能感受到时代的变化,最能把握文化发展的主流趋势,知识分子最能保持自己独立的立场、观点、意识和态度,在他们代表社会的同时,应该给他们以独立自由的空间,这应该是新时代所赋予师道精神的一种最新的含义,也迎合了时代给教师们在自身角色定位时所提出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李广生. 论师生关系[EB/OL]. http://.

[2] 王耘,王晓华. 小学生的师生关系特点与学生因素的关系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3):18.

[3] 李以庄. 论新型师生关系[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9):234.

[4] 杨雪梅. 小学生的师生关系状况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152.

[5] 董兴林,刘秀英. 素质教育与师生关系[J]. 糯坊教育学院学报,2002(2):37.

[6] 胡波. 如何构建新型师生关系[J]. 教育与职业,2002(3):35.

[7] 陈桂生. “教育学视界”辨析[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32~233.

[8] 袁振国. 当代教育学(修订版)[M]. 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9] 左金娣. 教师应对课堂师生冲突的策略探析明[J].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4).

[10] 赵昌木. 教师成长论[M]. 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0.

[11] 叶澜等.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2] 陈永明等. 教师教育研究[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3] [美]Mclntyre. 教师角色[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14] [加]N·戈培尔,[英]J·波特. 教师的角色转换[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15] Ralph Fessler & Judith C. Christensen. 教师职业生涯周期——教师专业发展指导[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16] [英]IvorF.Goodson. 专业知识与教师职业生涯[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地理教育学与地理学的关系范文第14篇

【摘要】从19世纪中叶函授教育在英国诞生开始,及至今日,远程教育已成为教育界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在其发展过程中,远程教育研究起到了引导和促进的作用。本文从远程教育与远程教育研究的概念出发,提出远程教育研究可划分为两种基本范式:即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并着重论述了远程教育的理论研究范式。

【关键词】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研究; 范式

远程教育的诞生是工业社会技术应用的结果,蒸汽机和铁路的发明极大地扩展了人们活动的地理空间。为了让异地的学生能继续学习,教师自然地想到把学习材料(书籍和教材)通过邮政系统由铁路运输传递到学生手中,这便是最早的远程教育形式??函授教育。从此,每一次新技术在教育媒体和教育传播领域中的应用就产生出一种新型的远程教育形式,从基于印刷、录音录像媒体和无线电广播技术的广播电视教育,到基于印刷、模拟视音频及数字化媒体和计算机网络、卫星传输和通信技术的网络教育,再到基于新型移动数字化教育媒体和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移动教育,莫不如此。远程教育在教学媒体和技术环境两个方面都表现出愈益丰富、愈加复杂的特点,这种丰富性和复杂性使得远程教育具有了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知识经济社会的来临凸显学习的重要性和远程教育无穷的市场潜力,一大批企业被吸引介入远程教育研究领域,由此带来了远程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和远程教育研究的繁荣。

一、 远程教育与远程教育研究

关于远程教育的定义,许多著名的远程教育专家都曾以自己的方式表述过,其中最有影响并被广泛认可的是远程教育学家德斯蒙德?基更的远程教育的五项特征描述的定义(基更,1996)。这一定义概括了远程教育的下列特征。

??准永久性分离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其他学生在时间、空间和社会文化心理上的分离是远程教育最突出的特征。在教与学过程中,师生处于物理空间相对分离同时通过信息传递又相互联系的状态;教与学过程是以特定的技术环境、教育资源和教育媒体为基础的。分离并不是完全永久性的,也就是说远程教育中并不完全排斥面对面交流。

??媒体与技术的作用 媒体与技术是远程教育中又一个重要特征。远程教育的本质是实现跨越时间、空间和社会文化心理的教学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媒体与技术是关键因素,是远程教育赖以存在的基础。

??双向通信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教育信息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传递,远程教育也是如此。因此,通信是远程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双向通信机制和多向通信机制是面对面的,而远程教学中的双向通信机制主要是非面对面的,是基于一定的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的。

另外,远程教育在实践中呈现如下一些基本趋势:教师的角色将逐渐淡化,教师更多地以教育资源的形式或学习帮促者的身份出现;出于教学或社会交往需要而组织的基于传统面对面方式,或现代电子方式的集体会议交流活动将增多;从强调媒体与技术的作用转向注重以技术为基础的教育环境建构和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利用,这种术语的转变体现了学习者中心理论、建构主义、系统科学和后现代主义等现代教育理念、复杂性科学和哲学思想在远程教育中的渗透;远程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是实施远程教育的组织机构,远程教育中的远程学习具有系统性、严肃性与社会确认性的特点,而一般远程学习则不具有这些特点;教育信息传递的通信机制多样化,单向通信、双向通信、多向通信并存,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共现。

远程教育研究及其理论范式作者:叶成林徐福荫在综合现有各种关于“远程教育”的定义、远程教育的现状以及未来远程教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本文给出“远程教育”的一个全新定义:

从狭义上来看,远程教育是指由特定的教育组织机构,综合应用一定社会时期的技术,收集、开发、设计、制作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建构教育环境,并基于一定社会时期的技术、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以及出于教学和社会化的目的进而为学生组织一些集体会议交流活动(以传统面对面方式或者以现代电子方式进行),以帮助和促进学生远程学习为目的的所有实践活动的总称。在所有活动中,教师是以教育资源的形式或学习帮促者的身份与学生保持着一种准永久性分离的状态;而学生与教育组织机构(教师)或学生与学生之间将通过建立双向或多向通信机制保持即时会话。

从广义上来看,远程教育是指在上述实践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组织机构、技术、资源、人员与实践活动等构成的整个系统。

从发展的观点看,远程教育是与一定社会时期的技术紧密联系的,远程教育发展的历史也就是人类社会技术发展的历史。从本体论的角度看,远程教育是一种复杂的实践活动(狭义)及一个综合的复杂性系统(广义)。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认识和研究这种复杂的实践活动或综合的复杂性系统的过程就是远程教育研究,研究所形成的关于实践活动或复杂性系统的完整理论体系就是远程教育学科。而如何研究、认知和理解这种实践活动或复杂性系统,则属于远程教育研究的方法论的范畴。

这一定义是综合我国及世界各国远程教育的现状并结合未来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加以归纳与表述的,具有一定综合性及抽象性。它具有以下特点:

① 强调教育机构的作用,淡化教师的作用;

② 强调以技术为基础的教育环境与教育资源,淡化媒体的作用;

③强调集体交流(面对面或电子方式),淡化准永久分离的特点;

④ 强调通信机制的多样性,淡化双向通信的单一性;

⑤强调实践性,区别于远程学习。

二、 范式理论与远程教育研究范式

范式理论最初是由库恩(库恩,1968)提出的,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范式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共同的基本理论、观念和方法;共同的信念;某种自然观(包括形而上学假定)。范式的基本原则可以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次表现出来,分别回答的是事物存在的真实性问题、知者与被知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研究方法的理论体系问题。这些理论和原则对特定的科学家共同体起规范的作用,协调他们对世界的看法以及他们的行为方式。

远程教育研究范式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次表现为远程教育的本体性研究、远程教育研究者与远程教育的关系研究、远程教育研究方法的理论体系研究三个层次。远程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复杂的实践活动(狭义)及一个综合的复杂性系统(广义)。我国现阶段的远程教育研究更多地局限于这一个层次,表现为远程教育实践性研究、技术性研究和远程教育系统研究成果较为丰富。而远程教育认识论和方法论层次的研究较少。研究范式主要包括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两个方面。如果把远程教育实践性研究、技术性研究和远程教育系统性研究归入远程教育研究实践规范的范畴,那么远程教育认识论和方法论层次的研究则属于远程教育研究理论基础的范畴。

学科的研究范式可划分为理论研究范式和实践研究范式两种基本类型。理论研究范式一般研究学科研究人员和学科自身的关系、学科方法论研究等,因此其更多地体现为对学科基础研究和社会实践的一种人文思考。实践研究范式往往只关注实际问题的研究与解决,更多地是一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即本体性研究。远程教育的理论研究范式指由一些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所组成的研究者共同体,他们以特定的哲学理论、社会学理论和教育学理论为共同的理论、观念、方法、信念和自然观,以远程教育局外人和旁观者的身份对远程教育进行冷静而理性的深刻思考和客观而全面的人文关怀。远程教育的实践研究范式则指由一些教育技术学家、企业的技术研究人员和相关技术研究人员组成的共同体,他们以学习技术、教学技术、远程教育相关技术为共同的方法,以远程教育参与人和实践者的身份对远程教育进行热情而科学的基础研究和深度而具体的技术实践。这两种范式共同组成完整的远程教育研究范式,二者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共同推动远程教育研究的发展。三、 远程教育理论研究范式

远程教育的理论体系可以划分为宏观理论、微观理论和哲学理论三部分。那些试图涵盖远程教育领域的所有活动的理论学说,可以视为远程教育的宏观理论;而另一些集中论述远程教学和远程学习的理论学说,可以视为远程教育的微观理论。此外,还有对远程教育的合理性及其本质属性进行论证的哲学理论。(丁兴富,2001)

相应地,远程教育理论研究范式明显地受到教育学、人类学、社会学和哲学等基础学科理论的影响。远程教育自身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和一种新型的教育文化现象,以社会学、人类学为基础,以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考察远程开放教育系统与传统学校教育系统、教育系统与其他社会子系统(如经济、政治等)的关系,是远程教育宏观理论研究的基础内容。相对于传统学校教育而言,远程教育具有更鲜明的社会化特点,我国远程教育的学生选择远程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学历与社会交往的需要。远程学习与教学是远程教育研究的核心内容,学习与教学理论的发展对远程教育理论研究范式的演变有着重要的影响,故以学习与教学理论为基础建构远程教育的微观理论是远程教育微观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远程教育所追求的开放性、动态性与学生中心的教育思想明显地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哲学理念,而远程教育追求效益、规模的一面又体现了其实用主义、工业化的哲学思想,而以各种哲学理论为基础综合分析远程教育存在的合理性及其本质属性,则是建构远程教育哲学理论的基本方式。

1.学习与教学理论

我国最早的大教育家孔子的很多教育思想体现了深刻的学习理论,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深刻地揭示了学习、思考与理解的关系。西方早期的学习理论主要有亚里斯多德的经验主义学习理论和柏拉图的理性主义学习理论,分别强调经验在学习中的作用和逻辑思考在学习中的作用。长期以来,学习是作为哲学和神学的领域而被研究的。直到19世纪末,学习开始被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加以研究,并由此出现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把学习定义为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消除了为了行为训练与意在产生理解的教学之间的差异(高文,2002)。早期的远程教育,如函授教育和广播电视教育较多地受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表现在远程教育的课程开发中注重行为训练(函授教育中的课后练习)和媒体刺激(广播电视教育中学习内容的呈现)。

从上世纪60年代起,随着认知心理学的诞生,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开始兴起。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以计算机信息处理与加工模式为基础,强调学习中结构或图式的重要作用,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通过对知识和信息的处理与加工建立起知识之间的关系。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对远程教育中计算机辅助教育课件的开发与制作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在80年代末,随着人们重新解读杜威、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等的教育思想,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开始兴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又分为激进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建构论、信息加工建构主义、社会文化认知观和控制系统论等六种范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法而获得的。”(南国农,200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于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网站的设计、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等都具有重要影响。

进入90年代后,研究情境认知和情境学习以及情境化人工智能的热潮已在认知科学领域出现(高文,2002)。由此出现了挑战认知信息加工观点的情境认知学习理论,这一新兴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环境的作用,关注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对其学习的作用。情境认知学习理论对于远程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也将成为远程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和指导远程教育实践的基础理论。根据这一理论,教师、学习资源和各种技术方式都是建构和设计学习者中心型学习环境的主要因素,远程教学过程就是基于所创建的学习环境为促进学习而进行的教师?学生之间、学生相互之间的交互活动,远程学习过程则是学生获取知识、理解知识并基于一定的社会文化情境建构意义的活动。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以及情境认知学习理论,作为不同的学习理论其观点虽然不尽相同,但都是从不同角度对有关学习、知识、认知与思维等基本概念及其关系的不同理解与表述。它们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南国农,2002)。远程教育的理论研究范式的演变明显地受到学习理论发展的影响,而远程教育的实践也为学习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实验环境与技术手段,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2.人类学、社会学与系统科学

教育的主体文化是一个教育系统中人们关于如何教与学的惯常行为模式,它体现在人们的教育思想观念、教学活动过程和学习材料内容中。教育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文化的反映,是社会文化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发展(祝智庭,2001)。远程教育是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也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文化现象。近些年,随着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的广泛,远程教育正逐渐成为一种强势教育文化现象。

地理教育学与地理学的关系范文第15篇

地理学科是中学阶段国家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高中阶段均设置了地理课程。从研究对象上看,地理学科以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即地球表面圈层为主要对象;从学科体系的架构上看,地理学科是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剖析人类活动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从学科内容的属性上看,地理学科处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结合部。因而,以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的环境教育与地理学科紧密联系,中学地理学科是实施环境教育的一个主要载体,也是时代赋予中学地理教育的使命。

地理课程内容大致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三大块,新课程标准将这三块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自然地理以人类为中心把自然环境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来研究;人文地理从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出发研究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区域地理侧重于人地关系的空间分布。在研究的方法、手段上,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引进了现代信息技术。地理课程的环境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空间为载体,具体体现了环境问题的发生地域

地理学科所研究的空间是一个无边际的、闭合的球形,为地面上所有共同存在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事物所占有着的空间,它包括空间位置、属性及时间三个方面的信息。构建地理空间概念应该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而环境问题及其发生与空间是紧密相关的。目前,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和利用,既产生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巴西、非洲热带雨林的过度砍伐,直接影响到全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产生了局部地区地域性的环境问题,如我国黄土高原的植被破坏导致其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的恶化问题。从这个角度上看,环境教育和地理教育具有共同性,地理学科的空间概念构建为进行环境教育提供了一个空间平台。在地理空间里发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危害性并进行个案分析,是最直观、最真实、最有说服力的。

(二)以人地关系为切入点,具体体现了环境问题的发生原因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和环境的关系。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利用、开发,导致资源的短缺和枯竭,使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生态环境恶化。而对资源无节制的开采和使用,与世界人口的过度增长密切相关。因而环境问题本身也是一个人地关系不协调的问题。中学地理课程的内容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系统地使学生了解、掌握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的空间分布特点,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强调人类应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协调人—地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人—地关系的分析中,发现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有利于找到环境教育的最佳切入点。

(三)以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为基础,具体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地球是人类共同和唯一的家园,是宇宙中光彩夺目的生命绿洲。在具备适宜于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里,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种要素──地貌、气候、水、土壤、植物、动物等及它们所在的圈层之间是相互密切关联的,一种自然要素的破坏,往往会导致其他环境组成要素的改变,从而殃及整个自然环境的变化。如果人类失去自身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人类就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因而人类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应该重视对生存环境的保护。地理学科通过对自然地理环境的研究,使学生具备必要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组成要素特点、分布规律等方面的知识,具备在具体案例分析、判断中认识到保护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性,并懂得如何保护,这将是实施环境教育十分重要的途径。

(四)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为背景,具体说明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中学人文地理部分的内容主要由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类的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类的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构成。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为背景,如不同类型企业的布局对环境的影响、不同的生活方式对环境的影响等,这样就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并给予评价。

二、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目标的构建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1977年1月,联合国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召开区域环境教育会议,大会获得下列结论:环境教育应着重在特殊问题,具有学科整体性质,其目的在于加强价值意识,贡献于人类的共同福祉及关切人类的生存。所以就环境教育本身而言,不是零散的、附加的,而是有其自身的特点、规律、方法和要求。环境教育应该是以环境问题为出发点,研究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和原因,强调对环境的保护。环境教育包含的内容应为:环境意识、环境知识、环保措施、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等。因此,中学各学科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内容、思想方法应具有整体性、统一性,在形式上、实施方法上可以丰富多彩,但核心内涵应具有一致性。中学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应是环境教育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从空间的角度认识环境,从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去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教学方式上,采用渗透式,把环境教育的内容与思想渗透到地理课程中去,使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有机地成为整个环境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实现环境教育体系中地理教育承担的功能。

(二)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要求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环境问题,强调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并不意味着停止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今年的4月22日是第35个“世界地球日”,中国为此确立的主题是:善待地球──科学发展。发展是绝对的,发展是硬道理,因而,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不会因环境问题而停滞。但人类的发展不是盲目的发展,而应该是可持续的发展。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具备科学的发展观,让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特别是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的持续发展、社会的持续发展相适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杠杆。对于开发利用自然环境而言,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人类为追求经济发展而违背自然规律,急于求成,科学技术就有可能成为破坏环境的“杀手”;反之,科学技术则能够让人类更好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环境,造福于人类。生态环境问题在人类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并加剧,同时,也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而逐步得到解决。[1]

(三)地域性原则

环境问题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不同的地域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是不一样的,就全球各国而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环境问题不同,治理环境污染的能力、环境保护的意识也不相同;就全球不同自然地理区域而言,有的地域面临森林资源被破坏的环境问题,有的区域面临水资源匮乏的环境问题,有的区域则面临着荒漠化而产生的环境问题,等等。环境问题的地域性,要求中学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应紧密结合学生自身所在国家或地域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从家乡所在的地域入手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并提出保护和改善家乡环境的方法和对策。地域性的原则使地理教育中的校本课程变得更加具有实践性、生动性和多元性。

(四)可操作性原则

中学地理课程中实施环境教育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实施不同的环境教育,包括不同的环境教育内容和不同的理念及价值观;同时每个年龄段的环境教育内容还应注意与地理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和恰当渗透。地理课程有其自身的目标、要求、内容等,地理课程中环境教研目标的制定应明确以地理课程目标为指向、以地理课程内容为载体、以地理研究方法和过程为通道,使环境教育与地理教育和谐融合,在完成地理课程任务的同时,实现环境教育的任务,从而保证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三、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目标

(一)地理课程环境目标构建的立足点

地理课程是学生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课程,它从人类活动、地理环境两个角度认识地球表面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成的复杂系统,并致力于揭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空间运动、空间分布和演变规律。所以地理课程教育的立足点是地球表面的人地关系。它与哲学抽象地思考人地关系和生物学具体研究生物与周围环境关系不同,地理学的人地关系更强调地域性、综合性。在地理学人地关系研究中,综合起来始终存在两条主线。一是以“地”为主线,主要是:(1)研究“地”的影响和作用;(2)研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二是以“人”为主线,从人类认识和实践以及行为角度来研究人地关系。[2]而这两条主线的目标就是使学生树立人地协调发展观。而环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人们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科学观。因而环境教育和地理课程的立足点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都围绕着人和地这两者的关系而展开,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思想应成为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目标构建的立足点。根据这一立足点,在制定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目标时,一定要有利于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全球和各个地域人的发展和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让“和谐”“协调”“统一”等教育思想渗透其中,贯穿始终。

(二)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目标的特征

地理课程的环境教育目标应围绕上述立足点,并结合地理课程的目标,构成自身的目标体系,该体系应具有群体性、关联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和整体性。

1.群体性是指环境教育的目标是由一组目标共同构成的整体,它要求每个子目标具有不同的教育功能。

2.关联性主要是指目标体系中的各个子目标应相互依赖、互为依存、彼此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另外,该目标体系应与地理课程目标及环境教育目标具有紧密的联系。

3.层次性特征是指环境目标由总目标和子目标构成,它们之间构成纵向结构关系。总目标分解成为数个子目标,而子目标又由下一层次的子目标构成。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的总目标是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

4.开放性特征是指在实现目标体系中各个目标的功能的过程中,各个目标的实现与地理教育、环境教育及其他学科的环境教育产生密切的相互作用。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目标体系的开放性具有两个层次:一是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目标内部的开放行为;二是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目标作为一个整体与其他教育目标的开放行为。

5.动态性特征是指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目标体系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目标内外部因素及时间因素产生种种变化。其动态性特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目标体系中各个目标的内容随着时间和认识的变化而在不断地调整;二是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目标整体状况及整体作用也呈现出不断的变化。从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理教育目标及其中环境教育的内容不断加强就充分说明这一特征。

6.整体性特征是指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目标共同承担着环境教育中地理学科承担的环境教育任务。虽然各个子目标有其自己的指向性和内涵,但各个子目标却具有逻辑上的统一性,共同构成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的功能,这种整体上的功能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

(三)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的五大目标

在环境教育渗透于地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环境教育目标具有很强的地理学科的特色,发挥地理学的教育功能。在以协调人地关系总目标基础上,达成以下五大目标。

1.形成人与地理环境协调的发展思想

人地关系协调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目标,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人地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协调,二是地球表面各个空间(主要是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协调。面对全球及各个地域所面临的环境问题,首先要改变人类可以随意夺取和使用自然资源的传统自然观,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科学自然观。当人类在地球上出现时,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同时,地球基本上处于生态平衡状态。从18世纪开始,人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人口数量急速增多;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对地球资源利用迅速扩大;全球环境问题越来越多。面对人与环境关系的变化,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必须让学生形成环境教育的基本观点:人是动物界的一员,其生存和健康依靠地球表层自然系统;人类与其他生物共同存在于一个世界,与自然和睦共处对人类、对环境都有益;我们必须考虑全人类的利益,有效地使用资源;生产系统的生产力是有限的,无限地开发将给人类带来贫困和毁灭;全球环境问题的出现是由于人类造成的,保护环境也是全球人类的共同任务。

2.认知全球与家乡地域的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既有全球性的,也有地域性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与整个地球表层人地系统结构、组成及形成变化规律有关。中学地理教育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中就包括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了解并逐步掌握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6,7]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相关地理知识后,就能较好地判断、阐释全球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真正懂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深刻内涵及深远意义。

具体的环境教育应该从爱护自己家乡的环境入手,每个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环境都有一种亲切感,这种亲切感来自于家乡是每个学生成长的摇篮。教师在地理教育过程中,结合乡土环境的特点,针对性地提出家乡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并让学生自己亲自去了解、观察家乡的环境问题以及所带来的后果。学生通过家乡环境的了解,会深刻认识到爱护环境首先要爱护好自己的家乡环境。在此基础上延伸出去,保护他乡的地理环境和全球的地理环境。

3.具备探究地域环境问题的能力

地球表面不同的地域,由于具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因而具有不同的环境特征。地理课程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让学生能够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初步认识人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学生在地理课程的系统学习过程中,能够具备不同地域的基本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能够逐步掌握分析不同地域环境特征、环境要素相互作用和影响的方法,从而形成对不同地域环境问题探究的知识、技能储备和能力基础。

4.形成正确的环境保护价值观

爱护环境不应该是一种抽象的教育,它必须与具体的环境教育内容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把爱护环境从具体的行动上升到一种意识,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环境教育的价值观包括: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社会公正、批判性与参与性;容忍、理解和开放思维;与他人合作,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的态度和价值取向,等等。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家乡以及更广大地域环境的特点、存在的环境问题,还能知道不同地域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危害的本质,从而对自己的行为更有理性,做一个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够进行正确价值判断的合格公民。

5.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