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村发展的启示范文

农村发展的启示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农村发展的启示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农村发展的启示

第1篇

近年来,××区以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为切入点,着力建设生态农业。目前,该区发展户用沼气池1.02万户,近三分之一的农户用上了沼气,20__年以来每年以新建1000至1500户的规模推进,建设“猪—沼—果(菜、鱼)”生态农业基地86处,50至300立方米集中治理粪污沼气工程17处。农村沼气建设带来了什么?最近,第15期市青干班31名学员深入××区调研。通过调研,他们感受到沼气建设给××区农村带来的四大变化:革新了农民观念,农业生产更加发展;拓宽了增收渠道,农民生活更加宽裕;改善了卫生条件,农村容貌更加整洁;改进了生活方式,农村乡风更加文明。也从中总结出××区发展农村沼气的基本经验:一是始终保持发展农村沼气的热情和韧劲,一届接着一届干;二是始终坚持农村沼气建设质量标准,务求建设一户、成功一户;三是始终把发挥沼气的综合效益作为重要引擎,做强产业链接,让农民持久得实惠;四是始终坚持“科学规划先行,典型示范引路”的工作路径,逐步全面推开;五是始终坚持构建服务网络,为沼气发展提供“保姆式”服务。[文秘站网文章-找文[文秘站:]章,到文秘站网]

××区农村沼气建设给人们予启示

——农村沼气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果(菜、鱼)”等生态农业模式,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沼气建设带来农业产业规模扩大,生产成本降低,农产品品质改善,是促进农民生活宽裕的有效途径;农村沼气池建设把农村的“三废”(秸秆、粪便、垃圾)变成“三料”(燃料、饲料、肥料),达到了“三净”(家居净、庭院净、饮水净),是农村社会“村容整洁”的有效实现形式。

——农村沼气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亮点,是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大文章。实践已经证明,农村沼气建设推动着结构调整,促进养殖发展;降低生产成本,提供清洁能源;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农村卫生,提升文明程度;缩小城乡差别,增加农民收入。尤其是由我市首创的“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已在全国大范围推广,为建设和谐农村作出了贡献。

——农村大中型沼气工程是切合农村地区实际条件,解决污染加剧问题的有效技术路径。随着一批万头养猪场、千头养牛场、万羽养鸡场的兴起,造成越来越严峻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区在畜禽养殖场建设的一大批大中型沼气工程,使整个生产系统良性循环,实现了治理污染和综合利用废弃资源“双赢”。建议对新上的集约化养殖场项目,配套建设沼气工程等环保净化设施,解决农村公共卫生和生态环境问题。

第2篇

[关键词]包容性发展;农村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154(2016)01-0070-03

一、包容性理论的沿革

包容性理论最早起源于权利贫困和社会排斥等社会问题的关注,旨在消除贫困,推动贫困人口的可持续性经济增长。但增长是一个一维的度量,主要集中在收入方面,亚洲发展银行逐渐意识到经济增长必须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例如:教育或者健康的收益,因此,包容性发展引起更多社会组织和学者们的关注,并指出包容性发展意味着更加侧重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发展,这意味着人力资本的考量需要包括教育、卫生保健和其他的基本服务内容,这就要增加贫困人口参与决策和自我管理的机会。如何理解包容性发展与包容性增长的关系?“发展”带来的幸福感大小超过“增长”所带来的经济收入,而“包容性”侧重于社会福利的分配。更深层次来讲,这两个概念实际上是相互关联的。增长是指经济增长,换言之,是指人均收入增加。这是一个可以测量的狭义的技术概念,并可通过统计加以测量。而发展则是一个多维度的理解,它至少包括:(1)经济增长;(2)生产的经济结构的变化;(3)人口和空间分布;以及(4)改善教育和健康的社会指标。因此,对于增长、发展、包容性增长和包容性发展的理解就会产生如下的区别:首先,从增长到包容性发展的转变需要两个步骤:第一步:评价所在地区人口财富的平均水平和分配方式;第二步:对经济收入以外的其他维度表现进行评价。其中,从增长转向包容性增长只需第一步,集中在收入方面。从增长到发展则取决于第二步,通过引进包容性维度扩大专注的领域,但其考量的仍是群体成员的平均水平。以千年发展目标为例,其很好的体现了一个从纯经济增长评估国家表现到引入多个维度的转变过程。例如:第一个目标的两个关键指标,结束贫穷和饥饿,其把1990年至2015年间每天收入不足1美元并将忍受饥饿的人口比例减半,其关注于收入分配情况。第二个目标,实现普及初等教育,这显然超出了收益,但是关注了最低级的教育成就。第三、第四和第五目标(性别平等,儿童健康和孕产妇健康)也强调包容性维度外延扩展。第六、七个目标则关注于抗击艾滋病毒/艾滋病、疟疾和其他疾病,以及环境的可持续性。从而在发展中关注了社会个体的经济增长、健康、教育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而这些也恰恰是一些学者在探索包容性发展过程中所强调的维度内容。2004年,Prahalad[1]在研究中,将包容性发展理论与创新理论相结合,提出了金字塔理论,认为那些被困在一个循环内的贫困个体和群体就如同被困在金字塔的底部(国际收支平衡),并用“包容性创新”这一概念表述来探索如何为这些人创造或提供改善其福祉的机会;George等[2]将包容性创新理解为新思想的发展与应用,其能够为社会上贫穷人口创造改善社会与经济财富的机会。这一理解使得包容性创新具有了丰富的内涵。首先,创新被理解为新思想的发展与应用;定义丰富了对于创新的认识,无论这些新思想与产品,服务,流程,制度,商业模式,或供应链相关,只要他们是新颖的。其次,包容性创新专注于对社会和经济福利所创造的机会,以期用于解决结构性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的问题。因此,提高包容性的实践将致力于去除那些先前阻碍机会创造和获取的经济与社会问题。这些障碍可能出现在许多方面上,包括组织内的员工、雇主或客户。最后,包容性创新的提出有助于将其过程与结果区分开,并强调即使机会无法最终实现,包容本身也是有价值的。包容性创新内涵的重要应用就在于该理论包含了对实践本身的评价,即使该实践最终无法成功。换言之,包容性创新的过程以及结果是同等重要的。

二、包容性理论与农村社会管理间的逻辑关系

(一)包容性理论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大多数研究将包容性理论聚焦于经济层面,特别是可持续和公平的增长,显著实现包容性增长。Ali和Son[3]将其描述为可持续和公平的增长,其实现基础是广泛的跨部门和地区合作,例如:雇佣贫困地区的人口的作为劳动力。包容性增长的经济维度强调了从经济增长应具备为低收入群体提供经济支持的能力和为他们创造提升收益的机会。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较慢,经济总量低,因此,农村经济发展始终是包容性理论研究的关注重点。例如:赵武等[4]认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是农村地区实现包容性增长两个关键要素,研究发现加快农业和农村建设对于推动可持续的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重要因素包括产量,改进技术,高附加值商品和非农业商品和服务,为推动农业和农村建设提供了机会。同时,政策环境往往为这一发展过程提供了正确的激励机制。

(二)包容性理论有助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驱动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减贫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村基础设施不足会导致商业成本和国内外投资成本的增加。例如,由于公共供电电网不可靠,一些企业不得不开发自己的发电机,从而为跨国公司寻找本土供应商创造了的机会。进而这一情况又推动了外国直接投资雇用农村贫困地区的劳动力。高质量的基础设施提供了有利的商业和投资环境,为农村地区吸引国内和国外投资改善贫困状况提供了机会。一系列研究表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贡献表现为:(1)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市场准入和基本服务;(2)影响农村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收入。

(三)包容性发展有利于农村社会发展

包容性发展的社会维度是一个重要的维度,是建立在社会安全的基础之上的。社会风险需要通过社会保护措施来解决。社会维度包括支持社会贫困和低收入家庭和弱势群体的发展,消除不平等的社会指标,为弱势群体提供社会安全保障。Tandon和Zhuang[5]强调健康是人类福利的一个重要维度和一个内在发展的目标。他们认为健康水平结果可以作为政府扶贫投入程度的重要依据,也是包容性理论的重要考量内容。在对中国贫困人口的健康状况分析中,他们发现城乡之间的健康状况存在分歧,贫穷和富裕家庭在健康状况和医疗保险之间有明显的差距。

(四)包容性发展推动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与管理制度

包容性发展的另一个维度是制度。Ali和Son[3]将包容性发展的这一维度称之为“授权”。包容性发展就是要去除掉那些导致经济增长不平衡的制度和政策障碍。授权意味着获得生产性资产,能力和资源,使每个人获得参与增长过程中所需的生产资料、能力和资源。亚洲开发银行提出的合法身份是包容性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因为它是个体从公共资源种获取收益和机会的前提条件,尤其是那些弱势群体。合法身份是指一个人的法律地位,使个体能够享受法律体系的保护,从而在国家制度提侠侠满足和保障个人的权利和需求。因此,包容性发展有利与推动农村地区社会管理制度的构建和完善。

三、包容性发展对我国农村社会管理带来的启示

(一)包容性理论明确了农村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包容性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如何实现财富的均等化,权力和发展机会的均等化。因此,在农村社会管理过程中,包容性理论将意味着管理的目的是如何实现所有村民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财富的共同成长,社会保障的全面覆盖。这意味着在农村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过程中,实现共同成长将成为其各项管理工作以及公共服务输出的核心和基本原则。包容性的这一理论构想不仅有利于减少贫困,同时对于减少社会矛盾,创造和谐社会发展均具有积极意义。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存在不同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不均等的问题,因此,从包容性发展的视角重新审视我国农村地区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二)包容性理论要求政府强化政策体系构建与社会制度完善

政府在推动贫困地区包容性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相关的政策制度是指导开展包容性农村社会发展的关键。例如:Ali和Zhuang[6]指出政府必须通过消除市场扭曲和制度的缺陷,来维护地区法治和发展,法制的规范化将是促进包容性改革的重要组成内容。亚洲开发银行在其报告中也强调了制定和实施社会保障政策的重要性,有效的财政支持对农村地区的重要意义。包容性理论要求政府在农村社会管理中扮演关键性角色,做好政策体系、社会制度的完善,这是包容性理论对于农村社会管理发展提出的启示。

(三)包容性理论要求企业在在推动农村社会管理中发挥作用

在包容性理论中,企业在推动农村社会管理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系列实践证明企业是开展包容性创新重要的实践推动者,资金来源者,和管理方法的创新者。在推动农村地区社会管理的包容性发展过程中,政府不仅是监督者与管理者,同时还是发展的服务者,这就要求政府要与企业构建良好的伙伴关系,为企业发挥作用营造有利环境。利益相关者理论将有助于理解包容性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相关者的角色和职能,例如:捐助者、投资者、政府、监管机构和当地居民等,这不仅可以更好的解释政府与企业间的关系,同时,有利于理解社会组织、当地居民等其他社会团体在农村社会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

(四)包容性理论要求社会组织在推动农村社会管理中发挥作用

包容性理论实践不仅要求政府、企业和民众的参与,社会组织也是推动农村社会管理发展的关键。亚洲开发银行指出,社会服务组织的职能发挥将有助于协助政府改善“市场失灵”等问题,从而为包容性发展提供辅助作用。一些事实已经证明这些组织对于地方改善贫困,提振民生具有积极意义。当前我国对于社会组织的支持相对较少,其在社会发展中的服务作用不够突出。未来有必要对社会组织在农村社会管理中的作用进行更加清晰的厘清,旨在探讨在推动包容性农村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组织的培育、管理模式,以及政府与社会组织间的职能分工、协调机制等问题。

(五)包容性理论推动农村等欠发达地区社会管理方法的创新

政策与制度的体系构建离不开社会管理方法的支撑,对于农村地区,如何构建基于包容性视角的社会管理方法是值得关注的重要研究主题,这一研究离不开居住社区建设、金融服务、公共交通、卫生保健设施、教育和医疗服务等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如何构建管理平台,我国农村地区的“村改社区”建设就是这一管理方法的有益尝试,此外,如何深化开展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社区文化建设对于我国农村地区开展包容性社会管理均具有重要意义。

(六)包容性理论要求对社会管理的实践效果进行评价

第3篇

实践证明农村小额信贷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生存环境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而这种作用的发挥是建立在小额信贷持续为低收入人口提供金融服务基础上的。目前,国际上已经有了小额信贷持续发展的成功案例,尽管不多,但却为我们提供了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经验。

一、 国外可持续运作的农村小额信贷的典型模式

国际上公认取得成效的小额信贷项目多始于70~80年代,经过30年的实践,特别是近10年的发展,小额信贷已经从世界的某些区域扩展到几乎覆盖整个发展中国家和一些发达国家。目前,就其展开的规模而言,已有达到全国规模的样板。

小额信贷在迅速推广到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一种有效扶贫方式的同时,也适应各国特点形成了不同的模式。典型的成功模式有:(1)非政府组织(ngo)模式。(2)正规金融机构模式。(3) 金融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紧密联系模式。(4)社区合作银行模式和村银行模式。(5)国家小额信贷批发基金模式。

(一)非政府组织模式:格莱明乡村银行模式是一种非政府组织从事小额信贷的例子。格莱明乡村银行创建于1974年,80年代在政府支持下转化为一个独立的银行,但其实质上仍为非政府组织。到20xx年末,格莱明已经拥有1195个营业所、1.2万名员工,并覆盖了312万贫困农户,存款余额2.27亿美元,贷款余额2.74亿美元,基本贷款年利率20%,贷款回收率99.06%,净利润1100万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格莱明为摆脱依赖补贴的负面形象自1998年起不再接受政府和国际机构援助资金的注入,还针对客户需求和同行竞争压力,开始发放额度较大的中小型企业贷款。格莱明以小组为基础的农户组织,要求同一社区内社会经济地位相近的贫困者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贷款小组,相互帮助选择项目,相互监督项目实施,相互承担还贷责任;在小组基础上建立中心,作为进行贷款交易和技术培训的场所;无抵押的、短期的小额信贷,但要求农户分期还款,定期参加中心活动。对于遵守银行纪律、在项目成功基础上按时还款的农户,实行连续放款政策。经营机构本身实行商业化管理,特别是以工作量核定为中心的成本核算。

(二)正规金融机构模式:印尼人民银行小额信贷部(bri-ud)和泰国(baac)是正规金融机构从事小额信贷的模式。印尼人民银行小额信贷部下设地区人民银行、基层银行和独立营业中心。独立营业中心是基本经营单位,独立核算,可以自主决定贷款规模、期限和抵押,执行贷款发放与回收。机构内部建立激励机制。独立营业中心实行独立核算,每年经营利润的10%在第二年分配给员工。实行商业贷款利率以覆盖成本(年利率32%);如果借款者在6个月内都按时还款,银行将每月返回本金的5%作为奖励;储蓄利率根据存款额确定,存款越多,利率越高 。这种政策使bri吸收了印尼农村约3300万农户手中的小额游资,储蓄成为其主要的贷款本金来源。严格分离银行的社会服务职能和盈利职能。银行不承担对农户的培训、教育等义务。bri-ud高利率和鼓励储蓄的政策,使金融机构实现了财务上的可持续性。

(三)金融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紧密联系模式:印度国有开发银行—印度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nabard)是将非正规农户互助组(shg)与正规金融业务结合起来从事小额信贷的模式。该模式开始于1991年,nabard通过其员工和合作伙伴(亦称互助促进机构,指基层商业银行/信用社/农户合作组织/准政府机构)对由15-20名妇女组成的农户互助组进行社会动员和建组培训工作,农户互助组内部先进行储蓄和贷款活动(俗称轮转基金,类似国内的“会”),nabard验收后直接或通过基层商业银行间接向农户互助组发放贷款。nabard对提供社会中介和金融中介服务的合作伙伴提供能力建设和员工培训支持,并对基层商业银行提供的小额贷款提供再贷款支持。在20xx-20xx财政年度,nabard共向26万新成立的农户互助组提供约16亿美元的新增贷款。截至20xx年3月,nabard已累计对国内1160万贫困家庭提供贷款,覆盖全国近20%的贫困家庭 。

(四)社区合作银行模式和村银行模式:社区合作银行(又称信用联盟)是完全由社员管理、自助式的金融机构。它由特定的群体或机构组织管理。合作银行是一个民主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合作社。由所有社员拥有并管理,每个社员有一票的投票权来选举合作社的负责人。

村银行是国际社区资助基金会(finca)开创的一种提供小额信贷的组织形式,它采用经济民主化的方式运作,提供市场利率的贷款是其主要业务。村银行与社区合作银行的区别在于村银行不是一人一票,可以一人多票。村银行小组就是由10-50人组成的互助小组,小组成员每周或每两周开一次会,小组会为自己提供三种基本服 务:(1)提供小额自我就业贷款来开办或扩大自己的生意;(2)提供一种储蓄激励和一种积累储蓄的方法;(3)建立一个提供互助帮助并鼓励自立的以社区为基础的系统。村银行小组的成员相互担保彼此的贷款并在组织内部采用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五)国家级小额信贷批发基金模式:孟加拉国批发式小额信贷机构pksf独具特色,是一个成功的自主性批发小额信贷机构,受到了国际小额信贷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和推崇。为了集中管理国内外捐助机构和政府的扶贫资金,并推动小额信贷机构的持续发展,孟加拉政府于1990年设立了农村就业支持基金会(pksf),该基金会注册为非盈利性股份制公司,注册资金1.7亿美元,由国内外赠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组成,其董事会成员由7名独立的社会知名人士组成,主席和其中2名成员由政府推荐,另外4名成员由15人组成的理事会推选(格莱明乡村银行总裁尤诺斯教授就是董事之一)。pksf仅对符合其标准的合作机构提供能力建设和免于担保的小额信贷批发业务。截至20xx年底,pksf已接纳189家合作机构,通过他们为213万贫困农户提供了1.65亿美元的小额贷款。pksf通过现场调查,审计和提交会计报表对合作机构实行监督,并帮助其制定长期发展规划。pksf这一国家级小额信贷批发基金的设立,促进了小额信贷行业标准和最佳实践的推广,推动小额信贷机构的良性竞争和可持续发展,也大幅度减少了国际和国内用于小额信贷扶贫资金的设计成本。正是由于存在一个有效竞争的小额信贷市场,pksf的合作机构才能不断创新,提高效率,pksf自身的持续发展也得到相应保证。

二、 国外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经验

通过对上面可持续运作的农村小额信贷的典型模式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下面三点经验:

(一)强调穷人的偿还能力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在小额信贷发展的第一个10年中,孟加拉的“乡村银行”(gb)和拉丁美洲的“行动国际”(accion)已开始先驱性的工作,发展了各种方法论以实现其还贷率持续稳定在95%以上。在当时银行界和发展机构普遍认为穷人意味着高借贷风险,因为穷人在高商业风险的环境中操作,他们缺乏正规金融规章制度方面的经验。穷人信贷项目的高拖欠率经常归结为天气、不完善的市场设施、不完善的市场机制 、经济衰退、缺乏商业机会,以及客户错误的将资金用于消费活动。

成功的信贷项目通常表明:还贷率主要取决于借贷机构可控制的因素,例如:贷款的可靠性和服务的质量、明确的还贷预期和还贷前景、管理的有效性和与客户的密切关系等。客户企业的非正规特征和其资本的特征,使传统还贷技术在选择借贷人和实现即使还款方面几乎无效。因此,成功的小额信贷项目必须是非正规的、建立在熟悉客户特征基础上的借贷技术,更依赖于借款人表明的还款意愿,而不是他们担保的资产。成功的小额信贷项目更多的是建立在先行贷款行为风险评估基础上的,而不是花费时间和资源用于还款人还贷能力的技术分析。对于新客户,只提供小额度、低风险贷款,随着他们表明的还款能力和意愿,逐步加大贷款额度。

事实上,只有那种符合客户需要的,根据他们的特点所设计的金融业务才能持续。金融机构的持续发展只有通过金融创新才能实现,也就是要建立减少金融风险、降低操作成本的制度,确保高的贷款偿还率;同时贷款利率能补偿成本和风险。成功的小额信贷机构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金融创新来持续地扩展为穷人服务的金融市场。大部分的小额信贷机构利用各种风险管理工具的组合来降低贷款的风险:小的贷款规模,通常起始于50美元;短的贷款期限,大抵适合于3-12个月的周期;奖励按时还款以将来有权使用更高的额度;必需的存款保证金,与借款数额成比例;定期的小组会议;逾期还款处罚,例如收费,拒绝给予更高的贷款额度;培训借款者金融和商业经营方面的技能;反映风险因素的利率。在评估贷款申请时,根据申请人的资产,或申请项目预计的现金流,或申请人的信用。就放款的方法,有对个人放款,对小组放款,或在村级建立代办机构或二级信用机构。就金融产品而言,提供比较灵活的满足借款人需要和存款人需要的产品。

缺乏正式的抵押品,如土地和房屋,这是贫困户获得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主要障碍。小额信贷是以非传统的方式处理抵押担保和风险方面的关键问题。当商业银行放贷时,借款人通常需要提供抵押品。穷人没有有价值的抵押品,这使得他们被排除在商业信贷市场之外。小额信贷机构依靠抵押品的替代形式进行贷款。社会担保是最常见的替代方式,并且被用于村银行模式和小组联保型借贷。通常对抵押的替代为组成连带小组。建立小组并承担本小组成员还款责任是给成员贷款的条件,小组成员相互担保各自的贷款。这种方法的实现能使成员之间相互监督和连带责任的作用。小组往往有5-8个人。逐步增加贷款额是抵押的另一种替代。在下一贷款周期能获得更多贷款的保证,有利于鼓励还贷。此外,以低收入阶层为目标群体的小额信贷项目多采用直接担保形式或小组联保和直接担保相结合的形式。采取灵活多样的动产抵押形式也是一些小额信贷机构采取的办法。

(二)收取高于商业银行利率的市场利率,使收入覆盖成本从而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即使是合理的贷款客户识别技术和高还贷率降低了小额贷款的成本,很小的贷款额度,成本仍显得过大。所有成功的小额贷款机构,它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就是有着远高于一般银行的利率。表1展示的是各个国家小额贷款利率和商业利率的对比。 例如,在印度尼西亚,商业利率是18%,而小额贷款利率是28%以上;在印度,商业利率12%到15%,小额贷款是20%到40%,在孟加拉,商业利率10%到13%,小额贷款利率在20%到35%。一般说来,小额贷款的利率都要比商业贷款利率高十个百分点以上。

小额贷款的利率高与不高,要看跟谁比。小额贷款是给贫困人群的贷款。他们很难拿到商业贷款。 虽然商业利率较低,但对他们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高利贷才是他们唯一有可能借到的钱。如果与农村的高利贷相比,小额贷款的利率并不高。表1也列出了各国高利贷的利率。 例如, 在印度尼西亚,高利贷的利率要高达120%以上,远远高于28%的小额贷款利率。

那么,为什么小额信贷就够的贷款利率要远高于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呢?

1.操作方式的不同。商业银行是坐台制,需要存款、贷款的人,都得到银行来办理。而小额贷款是送货上门制。信贷员要到农民的家门口去收放款,以方便农民。商业银行是一年收一次款。而为减少农民的还款负担、降低风险,小额贷款往往是一周或一个月收一次款。一笔贷款要收12至50次款。操作成本大大增加。一般说来,这一操作成本的差别就等于将近10-15个百分点的利率。

2.商业银行的贷款额度大,一笔贷款起码几百万甚至上亿。而小额贷款一笔只有三千、五千人民币,但是操作成本却很高。在商品市场上,人们比较容易理解批发与零售之间的差价。同样, 我们也应该理解小额贷款的价格应该高一些。这一差别,至少有2-3个百分点利率的差别。

3.资金来源不同。商业银行在国家的支持下是可以吸收储蓄的,储蓄的利率才2%左右。 商业银行是靠国家的政策,靠国家的信誉得到了非常低价的储蓄资金。而小额贷款机构用的绝大部分是自有资金,成本很高。资金来源不一样,导致了小额贷款机构要有比商业银行更高的利率。考虑这一因素,小额贷款的成本至少要高5-10个百分点。

4.是风险成本。银行每笔贷款都要求有抵押。还不了贷款要拍卖抵押品。而小额贷款完全是信用贷款。贷款者没有财产做抵押。因此,小额贷款机构要承担较商业银行大得多的风险。就拿市场上担保公司收的担保费来算,有无抵押就应该高3到4个百分点的利率。

把这些成本相加,小额贷款的成本至少就应该比商业银行高20到32个百分点。而一般小额贷款的利率只比商业银行高10个百分点。从成本的角度来比,小额贷款的利率收得比商业银行低了而不是高了。

(三)以寻找商业渠道资金实现金融可持续性。小额信贷项目运作约20年后(20世纪90年代初)对小额信贷项目的评估表明:以发展为驱动力的小额信贷项目已初步实现运作的自立,贷款有较高的还贷率,借款人能够承受发放贷款的操作成本。这两点就拓宽了覆盖大量穷人客户的前景,由此导致捐助机构的廉价资源对小额信贷的支援不可能持久地存在,捐助机构的重点会发生周期性的改变,而且即便是最好的情况下捐助的资源远远低于最终的资金需求。

自20世纪80年代末,几个小额信贷项目开始从当地储蓄寻找资金,而不是仅仅依靠捐助机构。拉丁美洲非政府组织的先行项目从各银行部门找到资金渠道;印尼的几家机构通过为穷人提供储蓄服务得到资金。短短几年的时间,这两种策略都有成功的典范。到1992年,拉丁美洲主要的非政府组织的小额信贷项目中,一半以上的小额信贷资金来自商业银行的贷款;玻利维亚的“阳光银行”已从相关的金融主管部门得到执照,由此可以动员商业储蓄;印尼人民银行的乡村信贷部,已从大约1000万个贫困家庭动员了20亿美元的储蓄,存款几乎是其贷款客户的5倍。到1995年,11个先行机构的实践已经反驳了传统的观点,即:不能动员商业资金服务于穷人客户。

为了吸引当地的储蓄和商业银行贷款,机构必须证明其金融行为具有稳定性,这一点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经实现。杰出的机构已处于这样的位置:投资于小额贷款的资金已是其初始资金的2~3倍,由此到达大量的客户。他们可以力争从当地金融主管部门带到许可证,直接向一般公众吸收存款,大大增加了其投资和到达潜在客户的能力。

三、 对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一)转换政府在小额信贷发展中的职能

传统的观点,农村金融市场对于贫困群体来说是失灵的,因此需要政府进行干预,如控制面向贫困群体的信贷利率,采取补贴信贷模式,甚至对于贫困群体的债务进行豁免等措施。这种干预所带来的种种负面效果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关注,那么,小额信贷向可持续发展转变时,政府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定位,又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首先,要创造一个有助于小额信贷发展的环境,促使商业可持续的小额信贷机构成长、壮大和竞争。前文已经述及可持续运作的农村小额信贷的成功模式并不局限于一种,我国应该鼓励多种形式的小额信贷机构共存。小额信贷发展的首要哲学是其民间性,也就是充分动员民间的非政府组织的力量,以非正式的金融机构弥补正式金融机构的不足。政府要把管理的重点从管理资金使用方向、进行利率管制等方面转向贫困地区市场化建设和信用环境培育上来。要能够做到(1)保证宏观经济的稳定;(2)鼓励不同的经济部门在同一个市场上竞争,保证他们在竞争时处于同等地位;(3)制定满足特别目标群体特定需求的法律、法规;(4)要逐步消除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城市倾斜政策,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

其次,要大力培养有偿还能力的贷款者。如果说传统的政府干预是一个扭曲的金融资源的配置方式,那么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小额信贷就应该是一种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方式,应该让真正有偿还能力的人得到金融服务。政府的作用不是直接分配金融资源,而是培养有偿还能力的贷款者。培养有偿还能力的贷款者一方面要求政府加大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如道路、教育等方面的投资。加强贫困地区的市场化建设,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可以为贫困地区的人民提供更多的赚钱的机会,有利于贫困人口获得的商业化信贷资实现最大化的价值增值。另一方面也要采取措施积极加强培训,提高贫困者发现盈利机会的能力。

最后,要加强市场信用环境建设。形成信用大环境不仅可以有利于实现小额信贷机构的可持续性,也可以为地方吸引更多的资金,从而有效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二)采取更加灵活的小额信贷利率政策

首先,经验证明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需要合理的利率。合理的利率被经验证明是小额信贷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采取商业化利率原则是小额信贷机构实现财务可持续性的基本条件。所谓合理的利率是指这样的一种利率,它能补偿管理费用、资金成本、与通货膨胀有关的资金损失以及贷款损失。国外的实践表明,实行市场利率更有利于识别贷款资金需求的目标客户,满足目标客户的金融需求。实行市场利率,对于利率补贴将不复存在,非目标客户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得所需要的资金,而不是把目标盯在对于他们而言是微不足道的小额信贷资金上;实行市场利率也可以限制贫困和低收入群体的对贷款的超额需求,减少其滥用金的行为的发生。实行市场利率后,目标客户会认真仔细的考虑每一笔资金的使用效率,考虑每一笔资金使用的成本收益,而不是盲目的要资金,上项目。

其二,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需要更加灵活的利率政策。现阶段利率政策是制约我国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如前所述,采取商业化利率原则是小额信贷机构实现财务可持续性的基本条件。在中国,对小额信贷的利率是市场化历来是存在着激烈的争论。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理论界在反对小额信贷低利率方面的意见是比较一致的,但就是否要实行市场化利率还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主要是担心穷人因投资项目的回报率低而无法承担市场利率。但是有很多研究表明,对中国贫困地区农户的资金投入具有较大的正的边际贡献率,表明对贫困地区农户的贷款可以取得较高的回报率。对国外的小额信贷的实践也表明,只要能够连续获得贷款支持,具有正常能力的穷人完全可以按市场利率偿还贷款并能够从贷款使用中增加自己的收入。

中国小额信贷不长的实践己经证明,农村低收入的贫困人口可以接受商业或高于商业贷款的利率。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扶贫合作社项目于1993年末开始时确定的有效利率接近16%,大体相当于或略高于同期政府规定的商业贷款的基准利率。到1999年政府最后一次降低贷款利率后,扶贫合作社小额信贷的利率大体高于商业贷款利率十个百分点左右。再如草海村寨信用基金在实施过程中把当地存在的民间借贷的利率水平作为参照数,使自己的利率水平位居于国家金融机构商业利率和民间高利率之间。规定年息在24%~60%之间,这种利率规定高于或远高于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水平。至今,还看不出这种高利率的政策对客户的稳定性和项目的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利率是金融市场上资金使用的价格。按照经济学的基本观点,价格的高低反映了市场上供给与需求双方的博弈的结果。因此在利率政策上,不应该是进行直接的干预,而应该是对市场上供求进行调节。就拿面向贫困人群的金融产品的供给来看,供给是短缺的,贫困人群金融需要是难以得到满足,因此,国家就应该制定合适的政策改变这种供求不平衡的状况,而不是对利率进行管制。市场能够决定的事情就交给市场去做,政府应该把自己的手收回来,或者说把自己的手放在应该放的地方。

因此,对于是否要实行完全的市场化利率,我认为,政府的政策不要做出明确的硬性规定,可以把这个问题交给资金供求双方自己去决定,相信中国的农民是最有创造性,也是最具有经济头脑的农民,当年可以创造出这个伟大的创举,现阶段也可以从实践中得出是否需要市场化利率的结论来,政府要做的事情就是做好监管和市场的培育。

(三)发展商业性可持续的农村小额信贷

从上面小额信贷成功的经验中我们可以发现,农村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高还贷率和高利率,还需要小额信贷资金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国际机构的赠款和软贷款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小额信贷机构扩大资金规模的主要方式一是从当地吸收储蓄,这需要当地金融主管部门的批准;二是吸收商业资金投入,这两者都需要小额信贷机构有良好的经营业绩。商业性是小额信贷机构良好业绩的基本保证,商业上的可持续性也是吸引大量投资者加入小额信贷事业的重要条件之一。在笔者看来,除市场化利率外,小额信贷经营的商业性至少还应该包括以下两个个方面:

第4篇

关键词:关键词:诺兰模型; 农村信息化; 展望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第5篇

关键词:微型金融;小组借贷;风险控制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06-0098-04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陆续退出农村金融市场以后,农村金融市场所留下来的空白主要由农村信用社来填补,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中所起的作用也非常有限。而广大的农村地区,特别是比较贫困的农村地区,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现在作为农村金融主体的农村信用社并不能完全满足广泛、持久的包括小额信贷在内的金融需求,放宽市场准入,放松利率管制,形成多种机构、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可能是有效地提供金融服务和缓解农村金融抑制的途径。

在很多国家,都存在多种组织为农村人口提供金融服务的现象,从正规金融机构到非正规金融机构。这些机构之间的界限比较模糊,一般来说,正规金融机构包括注册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受监管机构的监管。正规金融机构包括公共银行和私人银行、国有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合作银行、微型金融机构以及一些特殊目的的金融机构(如租赁公司、住房和消费金融公司)以及提供支付服务的公司。在大部分国家,非正规金融都指没有注册、不受管制的机构,如标会,还包括一些私人借贷者、当铺等。在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之间,还存在半正规的金融形式,如非政府组织(NGO)和小的金融合作组织,这些机构有合法的地位,一般也是注册的,但一般不受银行监管机构的监管。

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研究,不仅要通过深入调查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现状发展问题,同时也应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方案。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本文对印度微型金融的现状、商业银行在微型金融中的作用以及RBI和NABARD为推动农村金融发展所作的努力进行了介绍,希望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有所启示。

二、印度微型金融发展现状

印度的金融业比较发达,正规金融机构的覆盖面也非常广。商业银行在农业贷款方面的投入比例也是比较高的,RBI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在农村地区设立一定数量的分支机构,农业贷款必须达到贷款总额的一定比例。但是,很多贫困地区的农村人口仍无法获得正规金融部门的服务,不得不依靠非正规金融,特别是拥有少量土地的农民、无地农民、小商人和手工艺人等社会和经济地位低下的阶层。为帮助广大的低收入人群获得正规金融服务,提高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RBI、NABARD和大量的非政府组织(NGO)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通过开展SHG-银行联结项目(SHG-Bank Linkage Program),为贫困人口提供微型金融服务。

SHG(Self Help Group)以及SHG与银行的关系是印度微型金融非常有特色的地方,小组借贷(group lending)的理念也是微型金融活动成功的关键。

SHG是由10-20个穷人组成的非正式小组,成员有相似的社会和经济背景,也面临相似的困难,通过小组的形式可以互相帮助。SHG首先要求成员自愿储蓄,建立小组资金,SHG将小组资金以小额贷款的形式贷给有需要的成员。SHG以小组的名义建立银行存款账户。SHG成立六个月后,符合条件就可以获得银行贷款,银行贷款也是以小组的名义,SHG再将贷款贷给成员。银行贷款的还款也是以小组的名义。银行对SHG的贷款是无抵押的,一般是SHG银行存款的1-4倍,贷款的利率完全由银行自行决定。SHG对小组成员贷款的利率也是由SHG集体决定的,贷款月利率一般在2%-3%。

(一)印度微型金融的模式

根据帮助成立SHG的机构和向SHG提供贷款的机构的情况不同,印度SHG与银行的关系有三种模式。

模式1:银行组建SHG并直接提供贷款。

在这种模式下,银行自己组织和培养SHG,为SHG开设存款账户并提供贷款。到2006年3月末,20%的SHG与银行的关系是这种模式。在RBI和NABARD的推动下,银行在组织和培养SHG以及为$HG提供贷款方面的作用在提高,2006年3月底银行对SHG的贷款余额比上年同期增长了61.63%。

模式2:NGO和其他机构组建SHG,银行直接提供贷款。

这种模式的SHG-银行关系是目前印度微型金融活动的主流。2006年3月末,74%的SHG是由NGO等微型金融服务机构(facilitator)帮助建立起来的,这些服务机构组织和培养SHG,为SHG提供储蓄和信贷管理方面的培训,银行则直接为SHG提供贷款。

模式3:NGO等作为金融中介,银行间接提供贷款。

在一些地区,正规金融机构开展微型金融业务受到限制,则采用这种模式:NGO自身从银行获得批发贷款,再作为MFI,向SHG提供小额贷款。而在另外的一些地区,存在大量的由银行分支机构提供贷款的SHG,一些中介机构如SHG联盟则在银行和成员SHG起纽带作用,由银行为SHG联盟提供融资,SHG联盟再为成员SHG提供贷款。采用这种模式获得银行信贷的SHG只有6%。

根据NABARD的统计,SHG-银行联结项目从1992年实施以来,到2006年3月,累计有2238565个SHG(3298万贫困家庭,约1.65亿人口)从银行获得贷款,其中90%以上的SHG成员是妇女。

(二)微型金融参与机构

根据NABARD提供的数字,2006年通过以上三种模式参与微型金融业务的机构包括:银行547家,其中商业银行47家,区域性乡村银行158家,信用社342家,向SHG提供贷款的银行分支机构共有44362个,NGO和其他机构有4896个。

目前在印度大约有2000多家微型金融机构(MFI),大部分的MFI都属于NGO。由于对微型金融的巨大需求,很多规模比较大的MFI的业务规模以每年150%的速度增长,2006年银行对MFI的融资增长率也达到了50%。目前,70%的小额信贷发生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四个南部省份。MFI的坏账率不到2%。

在印度数量众多的MFI中,只有非常少的MFI能够盈利,并且能够达到一定的规模(贷款余额在10亿卢比以上),5%-10%的MFI能够盈亏平衡,规模增长较快,大部分的MFI规模比较小,并且还未

实现盈亏平衡。

NGO与MFI是两个相互之间有交叉的概念,印度的MFI大部分是NGO,除了NGO开展微型金融业务,还有NBFC(Non-Banking Financial Companies)、信用合作社等可以开展微型金融业务。当然,并不是所有的NGO都开展微型金融业务,如前所述,NGO可以仅帮助建立SHG以及为SHG提供培训。

(三)微型金融的资金来源

MFI不允许吸收公众存款。印度微型金融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渠道。

1、银行

银行通过自身的SHG-银行联结项目直接向SHG发放贷款,另一方面,银行也向MFI提供资金。根据NABARD官员的介绍,约有150-200个MFI可以获得银行的资金。

2、NABARD

作为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政府机构,NABARD的职能之一就是融资功能,它通过RFA(RevolvingFund Assistance)向32个MFI累计提供了2.15亿卢比的再融资。同时,NABARD也向从事微型金融的银行进行再融资,累计融资额达415.97亿卢比。因此,NABARD是典型的微型金融的批发机构。

3、捐赠资金

很多MFI最初是通过捐赠资金起步的。

(四)微型金融的作用

RBI从1991年开始采取措施,通过SHG-银行关联项目推动农村穷困人口获得银行部门的金融服务。印度的微型金融的作用就是向农村、半城镇和城镇地区的穷人提供非常小额的存款、贷款和其他金融产品,使他们有能力来提高收入水平,改善生活。因此微型金融的作用是帮助穷人。

SHG是穷人的非正式组织,其成员具有以下的共性回:来自非常贫穷的家庭的女人/男人;依赖放高利贷的人,甚至连获得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要靠借高利贷;家庭人均月收入不超过250卢比(约相当于50元人民币);家庭拥有的旱地不超过2.5英亩(1英亩等于6.07亩)。

SHG成员所获得的小额贷款,可以是生产性,也可以是非生产性。在NABARD的推动下,生产性贷款越来越多。这些小额贷款帮助SHG成员养牛、开磨房、制作手工艺品以及经营其他小生意,将金融支持与他们本身的技能结合起来,帮助穷人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五)微型金融机构的可持续性

这一问题也是困扰印度微型金融机构的主要问题,大部分规模比较小,是NGO支持的,多数注册为信托机构或社会团体。要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不断扩大规模,还需要平衡盈利与扶贫的双重目标,需要基础设施、专业人员以及技术方面的支持。

(六)小额信贷的信用风险管理机制

小额贷款的信用风险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根据NABARD对27家商业银行、192家区域性乡村银行和114家信用合作银行的调查,发现对SHG的贷款的信用风险都远远小于普通贷款业务的信用风险。小额贷款的风险之所有能够得到控制,主要取决于以下的风险管理机制:

1、短期小额贷款,定期还款

SHG小组贷款的平均规模是50000卢比,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12个月。贷款一般被用于立刻能产生收入或在短期内能产生收入的生产性活动,如养奶牛、开小店铺。还款的频率也比较高,可以是每天、每周,保证产生的收入及时储蓄和还款。

2、小组贷款原则

银行只对SHG贷款,SHG再将贷款贷给成员。如果小组成员不能归还贷款,小组其他成员就有责任帮助她还款,否则SHG就会对银行违约,也就无法再从银行获得贷款。这种来自小组的社会压力是促使成员还款的重要动力。

3、SHG成员主要是妇女

由于印度的农村妇女待在家中,男人则外出到城市谋生,因此对妇女贷款更可靠,贷款的回收也有保障。贫苦的农村妇女将贷款用于生产性活动,产生的收入除用于还款外,一般立刻用于改善家庭的生活条件和子女教育。因此,贷款给妇女不仅是贷款回收的保证,同时符合微型金融帮助贫困农村人口逐步提高收入水平和生活条件的目的。

4、工作人员的密切关注

银行和MFI在农村地区设立了基层的工作人员,这些工作人员的辛苦工作和严格的规章制度的约束下,小额信贷的风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三、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几点启示

(一)微型金融模式仅对我国部分地区有参考价值

国际上看,微型金融的服务对象是穷人,尽管对穷人的界定可能有些不同。微型金融是通过金融手段解决穷人的生存问题。中国整体上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人口的整体经济状况已经超越了印度目前的发展阶段。对中东部地区,微型金融的运作模式已经不再具有参考意义,但是对西部比较偏僻的、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印度微型金融的组织和运作模式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从贷款额度上看,即使在我国的西部经济欠发达的省区,小额信贷也满足不了目前农户的需求。印度小额贷款的平均额度是50000卢比,相当于人民币约10000元,清华―汇丰农村金融项目2006年对新疆、甘肃、青海和河北四省区29个县(市、区)进行了调查,获得了1523份有效的农户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需要3000元以下贷款的农户所占比例为21.20%,3000-10000元的占36.4%,10000-25000元的占16.10%,25000-50000元占12.90%,50000元以上的占13.5%。因此,有相当比例的农户希望获得高金额的贷款。从调查的情况看,大多数农户认为信用社所提供的贷款数额过低,想要进行规模投资或者扩大生产规模,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多数情况下,小额贷款只是帮助维持较低收入农户的生产。对我国中东部地区来说,微型金融模式可能更不能满足农户的需求。钱水土(2006)对浙江一些县的农户小额贷款的调查结果也得到相同的结论。农户的金融需求是多层次的,小额贷款可能只能满足相对低端农户的需求。对广大已经富裕起来的农村,面对的是农业产业化以及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金融需求。因此,目前还需要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农户的金融需求。

(二)正规金融可能并不适合贫困地区

从印度的实践看,正规金融并不是对农村地区贫困人口提供金融服务的主力,相反的,MFI和NGO等并不受监管机构严格监管的半正规的机构却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府、政策性银行的作用是为这些机构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条件,如提供资金来源和培训等,而其中并不包括直接的财政补贴。

非正规机构由于没有监管的种种约束,业务模式比较灵活,贷款利率也没有限制,可以根据所服务农村地区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开展业务。同时非正规机构所提供的往往是“一揽子”扶贫计划,小额贷款只是帮助穷人摆脱贫困的手段之一。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正规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和信用社,在贫困农村地区的信贷市场上所发挥的作用也是有限的。根据清华一汇丰农村金融项目2006年对西部四省区的调查,商业银行基本退出了农村贷款市场,商业银行在农村的贷款,实际只是对城镇居民提供的住房按揭贷款和对农副产品收购企业以及一些风险可以控制的中小企业提供的贷款,而很少向农户提供小额贷款。而作为当前农村金融服务的主要提供者的信用社,虽然对高收入客户有较高的覆盖率,但是对低收入农户的覆盖率比较低,大部分低收入客户无法从信用社获得贷款。调查同时发现,非正规金融,包括亲友间的借贷、公司对农户的借贷、项目融资和非正规的地下钱庄等,是农户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在对西部四省区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越是比较贫穷的地区,农户对非正规金融的依赖程度越高。

正规金融机构往往是外生的,在农村地区开设分行网络成本高、效率低,正规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存在比较高的信息不对称,为了克服信息的不对称,金融机构必须要通过复杂的调查和审批程序,这又增加了其经营成本。正规金融机构尤其不适合地理位置偏僻、地广人稀的贫困地区。而非正规金融由于具有内生性,土生土长,是对正规金融的有效补充。

(三)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性

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性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关键。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应该是多层次的,但不同层次的农村金融机构都面临可持续性的问题。微型金融模式对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未必是合适的模式,但是印度保证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方面所采取的一些做法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特别是对我国村镇银行,采取何种组织手段,保证比较高的还款率,如何进行信用风险的管理等问题,都需要根据我国农村地区的具体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创新。

第6篇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问题;经验

[作者简介]黎敏,信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河南 信阳 464000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7-0128-04

农村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我国人才培养、新农村建设和未来发展的重要职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虽然取得很大进步,却仍存在不少缺陷,阻碍了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进程。相比之下,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方面累积了较丰富的经验。借鉴国外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吸取精华,对于促进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外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

1.以法律为保障。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农村职业教育立法。从1917年《史密斯-休斯顿法案》开始,到《2000年教育目标:美国教育法》和《学校一工作多途径法案》,几十年间政府颁布了数十部法案,极大地强化了美国对职业教育的干预,使职业教育在政策的导向下,朝着政府设计的方向发展。德国于1969年颁布了《联邦职业教育法》,2005年又实行了新的《联邦职业教育法》,还有法国推行的《农业教育法》和日本推行的《农业通则》。这些教育法规内容涉及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资金来源、课程设置等各方面,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给予了保证。

2.办学形式多样化。培养目标明确化。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教育办学形式多样化,日本除了有国立职业教育和公立职业教育外,还允许私人赞助、投资办职业学校,也允许企业自己办职业学校。而在法国,农业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和普通职业技术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根据农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确定培养方向和具体目标,普通职业技术教育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年龄和文化程度授以不同的职业技术教育。普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具有多层次性:一是学习2年的农业职业学徒工;二是农场继承人;三是学习3年的农业技术员;四是高级技术员。法国的高等农业教育学校有学习1―2年、3-4年及5年以上的学制。

3.重视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农业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开展实践教学,教学与生产劳动一体化,典型的代表是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学生,学生通过参加企业的生产劳动成长为熟练的技术工人。在美国,农业院校的学生除了通过课堂实验、校外实习和其他社会活动开展实践活动外,最主要是在农业学院的校办农场或牧场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在这里,学生既是实习生又是农场的农工,老师和学生一起完成各项任务,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进行试验。实践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巩固和提高了老师专业技术能力。

4.经费充足。农村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好。农村职业教育学校的教育经费,历来受到国外发达国家政府的重视。日本的《实业教育国库补助法》和《产业教育振兴法》等法令明确规定了职业学校经费补助,日本的职业学校除了得到国库补助费外,还能得到地区政府的补助。此外,日本政府还大力支持和鼓励私人投资开办职业学校,企业为培养自己所需专业人才自办职业学校。这样,就拓宽了职业学校经费来源渠道,充足的经费为农村职业教育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供了便利,可以吸引师资力量,为其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5.师资力量雄厚。重视兼职教师的招聘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兼职教师是国外高职教育师资的主要组成部分,国外高职院校的兼职教师一直都在教师总体中占有较大比例。在德国高等专科学校中,专职教师通常只占40%,兼职教师占到60%。日本把“双师型”教师称为“职业训练指导员”,指的是集理论课讲授与实际操作训练于一身的师资。持有教师资格证书者先去企业工作,然后再转到教师岗位上来。如此,教师可以把生产中的最新技术引入教学内容,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的联系,降低了办学成本,方便了学生实习和就业。

二、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困难。我国1996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第一次将职业教育纳入法律体系,为以后的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它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只是作了一般性的、简单的规定,农村职业教育的具体发展仍缺乏有力的法律支撑。虽然国家在政策文件中多次强调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并指出了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目标、管理体制和经费来源等问题,但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还是处于政策规范这一层面上,法制保障方面几乎空白。

2.观念的误解。农村职业教育遭遇生源尴尬。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及农村职业教育宣传力度不够,人们普遍认为职业教育是二流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出路不好,家长更愿意让孩子进入普通高中学习,考入理想大学,找到好工作。尤其是农村家长希望孩子跳出农村,改变命运。还有部分人目光过于短浅,只看到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不少学生初中、高中还未毕业就外出打工。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职业教育学校的生源,农村职业教育学校生源不足,其发展必受限制。

3.资金匮乏,农村职业教育学校硬件设施落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但农村职业院校受地理位置、社会发展、制度建设等因素影响,吸引资金能力薄弱,经费远远满足不了学校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学校教学设备简陋,图书馆建设落后,实践训练场地和实验设备缺乏,阻碍了农村职业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

4.专业设置不合理,脱离培养目标。部分农村职业教育学校不是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状况、现有的传统产业和支柱产业设置专业,开设课程,而是盲目“跟风”,设置热门专业,在农村职业教育中出现了轻视传统专业,重视新兴专业的局面,偏离了服务农村经济建设的办学宗旨。学生专业基本技能得不到有效提高,影响就业,制约了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产业升级,损害了农村职业教育学校的形象,为自身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5.师资队伍薄弱。教学质量不高。相对于普通中学,农村职业院校师资力量较为薄弱,这表现为:数量上,农村职业教育教师偏少;学历上,农村职业教育教师学历偏低;专业上,农村职业教育学校部分教师专业不对口等情况。加之职业教育工作艰苦而待遇较低,现有的教师又缺乏进修提高的机会,从而造成职业教育教师心理失衡,难以安心工

作,更谈不上创新教育。

相对于城市职业教育教师的工作环境,农村职业教育教师的工作环境更为艰苦,部分毕业大学生不愿到农村职业教育学校工作,而在农村职业教育学校成长起来的优秀教师则努力向城市职业教育学校寻求发展的机会。接收不到较高层次的人才,本学校优秀教师的“跳槽”,导致农村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的不足和师资发展的失衡,直接影响了农村职业教育教学的质量。

三、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对策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任何一个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必由之路,我国农村职业教育起步晚,存在上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国外农村职业教育长期探索的经验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作用。针对我国国情,应采取以下措施:

1.重视农村职业教育立法,促进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法制化。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的农村职业教育不仅能蓬勃发展,更能适应本国发展需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十分重视农村职业教育立法。我国政府必须重新界定自己的职责,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经费投入、招生政策、师资力量等各方面作出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加强监管,让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2.转变人们的观念,扩大农村职业教育学校招生。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能动作用,必须转变人们旧的、错误的思想,让大家充分认识到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政府要把农村职业教育放在促进农村现代化这一战略高度来认真对待,要在资金、政策、师资、队伍、导向等方面为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创造条件,提供服务。政府的积极参与和优惠政策可引起人们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关注。此外,可借助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传播媒体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宣传,通过宣讲农村职业教育学校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感染人们,让人们摒弃偏见,吸引生源。

3.构建农村职业教育资源投入机制,改善办学条件。职业教育所具有的公共性特征决定了政府必须在职业教育的举办过程中承担相应的经费投入责任。中央政府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规范和完善经费投入体制,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地方政府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落实中央政府文件指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构建具有当地特色的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农村职业教育学校自身也要探求资源投入渠道,农村职业学校的领导要改变过去那种“办学靠拨款”的思想,要善于管理学校,更要善于经营学校,发展实业兴学。国家还应鼓励企业家和民间组织创办农村职业教育学校,鼓励学校和企业联合办学,实现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办学形式的多样化,促使多元投入体系形成,补充和完善教学软硬件设备,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创造良好办学条件。

农村职业学校必须加强与其他学校,特别是其所在地学校的交流合作,地区教育部门或是学校可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校教师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专家莅临现场给予指导。相关部门应统一组织开发建设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规范的教育信息资源和相应的教学应用系统,丰富教学资源库,有效管理资源共享平台,便利教师检索信息,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的实用性和共享性,实现职业学校的优势互补。

4.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适时调整专业配置。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必须以“为‘三农’服务”为方向,准确把握社会发展动向和市场脉搏,完善农村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面对社会涌现的新兴行业和所需专业技术人才,学校要从当地经济发展现状和就业结构出发,灵活设置专业,确定专业课程内容,建设重点专业,打造特色品牌专业,实现学校和社会的全方位接轨。

在英国,随着社会游览船艇拥有量的不断增加,贝克赛尔农学院就利用农机化专业优势开设了游艇修理专业,将原来的牛舍改成了游艇修理实验室;斯帕索特农学院则依据市场调研开办了家政常识、庭院花卉、火鸡养育等培训班。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学校的专业设置应具有时代性、前瞻性、灵活性,要坚持农类职业和非农类专业相结合、长线专业与短线专业相结合、特色职业与一般专业相结合,搞好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建设。同时,要淡化专业界限,增加课程跨度,提高课程的兼容性。实现农村职业学校教育的层次性和多样性。

5.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打造高素质教师团队。农村职业教育教师要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我们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做好职前和职后、学历和非学历教育。

用马列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教师头脑,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守教师职业道德;组织教师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及专业知识,开展教师技能比赛,提高专业理论修养水平;建设学校训练和实验基地,加强与企业合作,鼓励教师深入基层,在基层中锻炼自己,在实战中创新,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培养“双师型”教师;鼓励大学生特别是农村职业院校学生为农村职业教育服务,扩大兼职教师比例,为教师队伍注入活力。

第7篇

关键词:美国社区银行;新农村金融建设;启示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1)07-0046-04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1.07.11

社区银行(Community Banks)这一概念源自美国西方金融发达国家。“社区”并非一个严格界定的地理概念,它既可以指一个州、一个市或一个县,也可以指城市或乡村居民的聚居区域。因此,社区银行不同于位于城市社区的银行,而是指在某社区范围内运营,主要为社区内企业和居民提供金融服务的地方性银行[1]。凡是资产规模较小、主要为经营区域内中小企业和居民家庭服务的地方性小型商业银行均可被称为社区银行[2]。社区银行是按照资产规模来界定的,其资产总额一般低于10亿美元。长期以来,社区银行一直是美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资产约占全美银行资产总额的20%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社区经济在整个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开始显现出来,社会经济管理的重心逐步向“社区制”转变发展,社区银行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一、美国社区银行的发展状况及运营特点

美国社区银行业非常发达。尽管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竞争环境改变的挑战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社区银行总数有所下降,但是社区银行的数量仍为美国银行体系的主体。美国存在大量的民营金融机构,其中人均银行数量为世界之最,这与其社区银行的广泛分布密切相关。根据美国独立社区银行家协会网站(省略/files/ICBASites/PDFs/cbfacts.pdf)资料,截至2008年美国有超过8000家社区银行以及超过43000家营业网点,其中乡村和郊区的分布率高达83%,93%的银行资产规模在10亿美元以下,其中资产规模低于1亿美元的银行占总数的45%。截至2009年末,资产规模小于10亿美元的银行在数目上占全部银行机构的91%以上,资产规模在100亿美元以下的中小银行则占到98.7%,资产规模在10亿和10亿美元以下的社区银行总资产分别占全部参保存款机构的11.5%和23%,总存款和总收入的占比分别为13.4%、10.8%②。由此可见,这些银行正在为贡献美国GDP达50%以上的农场和小企业提供了不可替代的金融服务。

社区银行对美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运营特点。

(一)资金运用方面

美国社区银行主要将一个地区吸收的存款继续投入到该地区中,资产负债业务发生在该社区内,推动当地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社区银行这种扎根地方、服务地方的特点,对于社区的经济发展与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据美国独立社区银行协会统计,截至2009年末,银行体系中资产规模在100亿美元以下的中小银行的信贷余额中有67%是小企业贷款,而且这些贷款提供了62%的小企业启动资金。

(二)市场定位方面

美国社区银行的服务对象专注于市场经济中的弱势群体,即社区普通居民、中小企业和农户,这不同于大型银行主要追求大型公司的行为。事实上,目前美国的社区银行已经成为中小企业主要的金融服务咨询支持机构,也是美国中小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据美国小企业管理局统计,美国GDP中约有50%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这说明美国的中小企业十分发达,而这些发达的中小企业又为美国社区银行的业务拓展提供了广阔的经营空间。

(三)经营业务方面

美国社区银行以传统存贷款业务为主,存款较为稳定,能对客户进行深入了解并相应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这是社区银行最典型的特色之一。社区银行主要从贷款和投资中获取利息收入,其存款客户主要是附近社区的存款者及相关社区内的中小企业和农户,存款利率敏感性较低、相对稳定。许多社区银行在面对个人客户的零售业务方面提供全面的选择,包括中小企业贷款和农业贷款、较低收费的支票和投资产品、不同种类的楼宇按揭和消费者贷款产品、较低收费的信用卡和借记卡服务、以及自动提款和电子银行等服务。

(四)信贷审决方面

社区银行的审贷人员除了审查贷款人的标准化、常规性的资质材料(信用记录和财务数据等)以外,同时还要综合考虑其品质、性格、家族历史与构成和个人日常开销等其他个人因素。与大型银行不同的是,这些审贷人员通常本身就是融入到社区生活的成员,也十分熟悉本地市场的客户。因此,当社区银行在审批中小企业和家庭客户贷款时,贷款人不再仅仅代表一堆财务报表的数据。由于社区银行的运作都在本地,具有地缘优势,因而社区银行作出信贷决定相当便捷、直接、迅速。

(五)产权组织方面

社区银行的股权结构和组织结构较大型银行而言相对简单。在银行控股公司体系中,社区银行一般以银行控股公司(OBHC)的成员银行的形式出现。此外,自1997年S公司(Subchapter S Corporation)经营形式创立以来,大约1500家社区银行采用了S公司形式。与大型商业银行资本社会化、股权分散化、股东多元化和全球化相比,社区银行多由当地的投资者和该银行经理人员所拥有,所有权结构较简单集中。同时,社区银行组织结构也简单,分支机构数量较少,大部分以独立银行的形式存在。在美国,资产规模低于l亿美元的社区银行中约有1/3采取了独立银行的形式。

二、我国新农村金融建设中推行社区银行的现实性与可行性分析

据美国独立社区银行协会(ICBA)统计,截至2002年末,全美共有8932家社区银行和39094个分支机构。这些网点有54%分布在农村;26%分布在城市的郊区;4%分布在西北部;仅有17%分布在城市①。而目前,多达83%的美国社区银行就分布在农村。由此,从美国社区银行在农村的分布情况及其取得的成就来看,我国在新农村金融建设中推进社区银行无疑能够满足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由于我国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金融资源分布不合理,许多大型银行将经济落后地区吸收的存款投向到经济发达地区,从而导致地区差距扩大,不少农村地区出现银行服务“真空”。而通过对美国社区银行在资金运用方面的特点分析可以看出,社区银行是将本地市场吸收的资金仍然主要运用于本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另外,在大型银行撤出的地区设立社区银行也能够填补金融服务的缺口,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健发展。

事实上,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建立了类似社区银行的金融机构,甚至有些地区的小型商业银行已经初步具备了社区银行的性质。例如广东地区广泛吸收各种资本,实现股权结构的多元化;以中小企业和普通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消费性金融服务为基础,重视多样化经营,广泛吸收自然人入股;遵循市场运行规律,发展电子银行或网络银行。闽浙地区则吸收当地私营企业资本,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以社区银行为主体,以乡镇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进行专业化经营。江苏地区着眼于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创新,通过建立自然人、集体、民营投资风险最小化和投资利润最大化约束机制,形成相对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为民营、集体等中小企业提供特色服务,避免与大银行竞争,寻找自己的运作空间,并成为这一空间的主导;突出地域优势,实现低成本扩张,发展消费性金融业务。东北地区扎根广大农村地区,立足地区优势,挖掘资源,引导金融消费,走专业化经营道路。西南地区将金融资源投向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通过与中小企业合作建立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为自身创造长期发展的社区环境;根据成本收益等因素设置分支机构,将其变为资讯、咨询与传统业务的综合提供商;了解当地居民金融消费观念,划分市场目标,逐步发展保险与证券业务,并设计适合当地居民需要的业务组合,引导金融消费潮流。这些地区的金融机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它们的成功经营表明社区银行在我国具有良好的生命力和竞争力[3]。我国社区银行的雏形已见端倪。

三、美国社区银行给我国新农村金融建设的启示

本着贴近社区、方便百姓、亲情服务、灵活应变的经营理念,社区银行不与大银行争夺“高端”客户资源,同时还拿出相当比例资金用于社区下岗待业家庭、社区农户人群等的资金需求。社区银行一直是美国金融体系中极其活跃的部分之一,对美国贫穷落后社区经济所取得的飞跃成就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而美国社区银行活动的蓬勃发展得益于社区银行的正确定位和市场细分所带来的比较优势,也得益于美国政府的政策扶持以及监管当局的有序监管,这些成功经验都值得我国学习借鉴。

(一)重视社区银行的积极作用

首先,社区银行是当地土生土长的“草根银行”, 在经营区域内“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大部分美国社区银行主要以民间资本参股为主,并将其客户定位于当地社区内的初创和成长时期中低端企业和个人,这样社区银行与中小企业的所有制和规模相匹配,因此能够获得大量廉价且稳定的资金来源,从而使银行为客户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促进双方良好互动、双赢局势的形成,即集人缘、地缘、事缘于一体的综合优势有助于社区银行提供高效优质的社区金融服务。

其次,社区银行通过扎根社区,经常参与社区公益事业活动,与社区内企业和居民进行广泛深入的接触,与客户关系良好且较为稳定,在对当地客户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能够准确建立人缘相亲的客户信息系统,这样既可以由表及里地认识社区的整体状况,又能够由此及彼地调查社区内潜在客户的信誉情况,大大降低了在借贷市场中发生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现象的可能性,以及社区银行的经营风险。同时,由于银行获取客户真实信息的成本比较低、速度比较快,因而能够凭借在信息方面的优势以及员工丰富的社区知识减少贷款审核的繁琐过程,即时即地地对贷款业务迅速做出决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三,相对简单集中的组织结构和灵活快速的经营团队有助于社区银行实时满足企业和居民的融资需求。由于社区银行的股东和经营团队人数较少,每位股东和经营者投入风险控制的努力结果溢出相对较少,外部性带来的组织激励扭曲程度就较小,内部决策和执行过程中的协调成本相对较低。“人熟、地熟、事熟”以及组织架构灵活简单,使得社区银行较好地满足了客户对贷款服务的实效性要求。而且由于事后社区银行还能对企业的贷款给予适时的辅导和监控,因此社区银行不但能迅速提供贷款解决中小企业的燃眉之急,还能将贷款风险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二)发挥法律政策的重要功能

美国社区银行发展的经验表明,在应对金融危机以及为中低收入人群提供金融服务方面,良好的制度设计与实施一直是政府有效解决市场失灵状况的最佳选择。例如《社区再投资法》明确要求享受联邦保险和救助的金融机构作为美国政府金融安全网的受益者,负有社区再投资的义务。鼓励金融机构对于经济不太发达的特定社区开展金融活动,开发其金融业务潜力。通过法律手段明确和激励银行机构的社区金融服务义务,促进社区金融服务需求的满足,充分发挥立法手段的作用,明确金融机构的社区贷款、投资和服务要求,引导其在符合自身特征的市场定位下重视并改善社区金融服务。同时,《社区再投资法》还对社区银行提供社区金融服务的情况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即从贷款测试、服务测试和投资测试方面对社区金融服务情况制定了详细的评级标准,并通过公布评级结果和将评级结果与该银行兼并、收购及增设机构等相联系的机制来约束和激励银行的行为,为推动美国社区经济的发展和满足中低收入城乡居民的信贷需求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作为非纯营利性的商业行为,社区金融承担着为小企业和中低收入人群提供金融服务的功能、支持地区经济发展的社会责任,因此政府应从法律层面提出有关政策要求,并不断完善相关制度,降低社区银行的政策执行成本,实现资金在区域空间配置和成本收益上的均衡,促进社区金融服务需求的有效满足。即通过给予相应的法律政策支持以降低其经营成本,缓释其可能遇到的风险。这些政府支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财税政策方面,社区内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实行税前全额拨备损失准备金制度、对社区金融机构执行差别化的存款准备金政策、一定金额以下社区贷款执行税收优惠政策。二是信用支持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由相关政府部门提供一定信贷担保或建立专门的政府基金的经验,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我国社区金融发展特点的信贷担保机制,通过明确、透明的制度规范,促进相关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作用。

(三)加强监管体系的全面建设

在美国对社区银行业的监管采用分级监管模式中,美联储是社区银行的主要监管者,并受到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美国财政部货币监理局和储蓄银行业的联邦规范机构的监管。同时,各州的银行管理部门也会对所在州的社区银行实行严格的监管。

就监督方式来讲,美联储多采用非现场监管方式,这是因为美国社区银行的资金运作普遍良好,管理也相对简单。在现场监管中,美联储委派检察官作为社区银行的“中心联系员”,密切关注银行正在进行中的业务,并且逐步接近他们的核心事务,这样能帮助美联储进一步细化现场监管计划,并提供一条方便银行和美联储交流的途径。为了确保有限的监管资源能够集中在适当的银行机构中使用,美联储同时维持着一个非现场的监管体系,通过查看银行的财务状况检查等级评定,密切监视银行在现场监管间歇期间的表现。

除此以外,该监管体系还包含了通过公众监督的手段,即将《社区再投资法》所规定的评级结果于媒体公开,或者一般公众也可以针对由评级差强人意或者不合格的机构提交的《社区再投资法》改进计划发表评论。《社区再投资法》改进计划被批准之后,银行还应提交季度报告以达到公众监督的目的。由此,我国在新农村金融建设的过程中就可以借鉴这种做法,将监管要求与社会约束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降低监管成本,也能够避免直接行政干预带来的消极影响。《社区再投资法》评级结果对于金融机构申请设置新机构、与其他机构合并、转为全国性特许银行等均是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我国在监管中也可以考虑建立社区银行服务的评价体系,将评价结果与机构设置和扩张等挂钩,以促进社区银行金融服务目标的实现,同时要兼顾效率和风险因素,取得适当的平衡。

参考文献:

[1]常永胜.定位理论与中小银行的市场定位[J].企业经济, 2004(6).

[2]晏露蓉.林晓甫.中国社区银行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可能分析[J].金融研究, 2003(10).

[3]钱水土,李国文.社区银行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8).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ty Bank of America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New Rural Financial Construction in China

MAO Dan-dan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rts and Law,Wuhan 430070,China)

第8篇

关键词 韩国;农村人类发展;财政支持

GDP不能全面衡量人类的发展水平,为了衡量一个社会人类发展的成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从1990年开始使用人类发展指数来衡量和比较全世界不同国家及其同一个国家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它包括健康、教育和收入或产出三个重要领域的发展和进步。人类发展更加强调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发展和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并以人的发展来反映社会的协调发展。农村的人类发展问题与“三农”问题相互交织,但关键是农民的生存、转型与发展,因此“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还是农民问题,其中的实质是要提高农民的人类发展水平,赋予他们与城市市民同等的就业、受教育、健康的机会。本文以农村人类发展的理论为研究框架,分析韩国政府财政支持在解决该国“三农”问题、提高农村人类发展水平方面的作用及其对中国的经验启示。

一、韩国政府在农村人类发展中的财政支持

为了改变韩国农村发展极为落后和工农发展严重失衡的状况,韩国政府决定把农村开发列为国家发展战略,把工农业均衡发展摆在经济发展的三大目标之首,并以1971年的新村运动为开端,取得了显著成效。1971年韩国政府开始实施“新村运动”计划时,该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分别只有90亿美元、277美元,至1981年的10年间,二者分别跃增至668亿美元和1734美元,且经济增幅名列世界第二1。

(一)韩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生产、生活的财政支持

在新村运动初期,政府给予了强有力的财政支持和融资支援。自新村运动开展以来韩国政府在农村的财政投入累计达到20亿美元,资金来源于政府财政投入和村庄自筹,用于建立农村生产和社会基础设施、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环境。政府投资在总投资额中的比例很高,1975年和1979年政府投资在农村发展总投资的比重达42.1%和56.1%。

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来看,在新村运动开展初期,政府就提供相当于政府预算资金的1%用于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的桥梁、河堤、公路和改善饮水条件等的基础设施建设。1973年和1974年运用于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数额分别占当年总投资的64.3%和42.5%,1975年以后用于增加收入项目的投资则占主要部分,设立了专门的农民增收项目,支持农民扩大经济作物、饲养、建立专业区、进行合作耕种和售卖活动以增加农民收入。以1975年为例,农民增收项目在新村运动中资金总额中的比重占到了63.4%,1976-1982年该比重平均为43.58%。除了对农村建设给予直接的财政支持外,在村庄筹集的资金中有很大一部分也是来自于政府贷款或政府支持下的贷款,如韩国政府还为农民提供最长可达30年的低息贷款或为农民争取国际组织的援的贷款。据统计,在韩新村运动开始后的10年间政府的财政投资达27521亿韩元,政府财政的投入在农村发展的资金方面发挥了强有力的杠杆作用。韩国抱川市蛟洞村上世纪至今农村建设经费累计约19亿韩元,其中只有6亿韩元是政府财政投入,由此可见政府财政投入发挥了3倍的杠杆作用,即吸引了3倍的社会资本投入到农村建设和发展中1。

从以上分析可知,政府财政在新村运动的初期起到了主导的作用。当政府的强权将韩国农村从落后无效率的“锁定”状态开始摆脱出来后,就逐步从由政府主导、督导向民间主导阶段逐渐过渡,积极引导民间团体、企业、大学、科研机关参与其中,最后达到农村开放化与自主化结合的阶段,强调农村的自我发展。

(二)韩政府先农村落后地区后发达地区的教育财政政策

韩国政府非常注重农村教育,由政府统筹管理教育预算,教育经费主要来自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而地方政府的经费绝大部分也是来自于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在国民经济实力还不强,财力较落后的情况下,韩国政府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在提高教育水平中的作用。一是依靠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以保证各项教育事业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如1958年制定了《教育税法》和《义务教育财政交付金法》,保证了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的来源;二是设计了先普及小学教育再普及初中教育、先经济落后地区再经济非落后地区和先保量再提高质量的制度安排以保证教育的公平性和可获得性2。1967年颁布的《岛屿、偏僻地区教育振兴法》规定首先优先在偏僻地区、岛屿发展免费教育,如“教育优先区制度”对这些地区实行拨专款进行补助,发放“教育代用券”或提供足够的学习奖学金;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第三个义务教育五年计划完成后的1976年,韩国基本完成了小学六年制的初等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的工作,此后再逐步增加和改善学校的设施,增加教师的配备,减小班级密度,并逐步制定和完善财政保障计划;1985年随着《关于实施初中义务教育的规定》的颁布,韩国才开始实施免费的初中义务教育,并且也是首先从经济落后的岛屿和偏僻的农(渔)村地区开始实施3。

(三)韩政府先制度建设后财政支持的农民健康政策

由于韩国政府认为在优先发展经济的时期不应该同时发展医疗保险,韩国政府对提高农民的健康总体来看是先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关的法律和制度,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拥有足够的财力后,才开始从财政上予以支持。如韩国政府1963年就通过了第一部医疗保险法,但参保人并不多,到1987年韩国政府修订的医疗保险法,该法规定韩国农村医疗保险经费筹集由农民家庭支付50%,政府支付50%,而占农民总数10%处于贫困线以下的农民的医疗保险费的一部分由政府通过提供医疗救济来负担;2005年颁布的《白皮书》规定农村地区医疗费用40%来自于国库财政支持,其余60%来自于农民交纳的保险费和烟草税总额的10%;政府对丧失劳动能力或者无任何收入的人如65岁以上的老人、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提供医保补助,让其免费享受政府健康医疗保险,其资金来源于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承担80%和20%医疗救助经费4。

二、韩政府财政支持农村人类发展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根据制度经济学理论,对于任何国家的任何时期,经济发展中“制度至关重要”,经济社会的变迁不是骤然发生的,而是许多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其中就有制度因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项好的制度具有以下四大经济功能:降低交易费用、为实现合作创造条件、为个人选择提供激励系统、外部性内部化5。韩国政府在新村运动中给予制度充分的重视,并且为提高有限的政府财政在农村的使用效率和杠杆作用方面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

一韩国政府通过财政支持农村中介组织来降低交易费用

诺思认为交易费用是决定一种政治或经济体制结构的制度基础,其运行有利于稳定有序的秩序的形成,避免了经济社会的混乱。韩国政府注重农村中介组织的发展,包括农民合作组织、农村金融组织、农民技术推广教育组织,对农村中介组织给予财政资金的支持。如60年代中期农协为农民生产提供的生产资金中,70%来自政府的财政资金或金融资金。

二建立专职行政机构为实现农村的发展提供组织制度保证

实现各个主体之间的合作和交往是制度的重要功能。韩国成立了专门负责新村运动的最高行政机构为该计划的实施提供组织制度保证,1972年韩国政府成立了由民政部部长总负责和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参与的“中央新村运动咨询与协调委员会”,专门负责新村运动的政策制定工作,即新村运动的制度、机制设计。所有政策经由委员会协商后由参与部门执行与各部门相关的政策和项目,如卫生部负责乡村供水系统和流动医疗站建设项目,民政部系统负责乡村基础性建设项目,工商部负责乡村电力项目、教育部则负责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的相关教育项目等。这些专门机构的建立有助于从制度上解决涉及到新村运动中的各个部门之间的纷繁复杂的协调与合作问题。

三设计适宜制度激发农民建设农村的积极性

制度的第三大功能是为个人选择提供激励系统,它在于通过传递提倡什么、鼓励什么等方面的信息,借助奖励或惩罚的强制力量得以监督执行,可以说制度激励程度的大小差异足以决定一个社会发展的快慢。5韩国政府在农村发展运动中引进竞争机制鼓励先进,以效率优先,适当兼顾公平,调动农民发展农村的积极性。具体设计了以下机制:一是将农村按发展程度的高低依次划分为自强村、自助村和基础村,政府只对前两种村庄的发展提供财政援助,即财政支持,而对最落后的基础村主要只是促进其继续改善生活环境,培养自助精神。这一分类指导法制度的设立,激发了落后村基础村的发展积极性,因为基础村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政府财政资助的资格,逐步减少基础村的数量,由此逐渐推动农村的发展。6二是以设立农村发展项目的方式来实现政府对农村的财政支持,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增加农民收入项目以及社会进步项目,只有条件足够好的村庄才能获得资助,这样竞争就会引导村民逐步积累在某一项目方面的经验,积累越多既越有可能成功获得项目,又有利于政府利用有限的财政资源投资那些效率最高、效果最好的项目,这样政府可以集中力量,支持那些在新村运动中表现得更有竞争力、更积极的村庄。7

最后,在外部性内部化的方面,在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有很多项目的受益范围牵涉到多个村庄,在这种农村公共品的建设中,一般是韩国各级政府与村民各负其责合力完成,即由政府来解决非纯公共品的外部性问题。

三、经验启示

韩国推动农村人类发展水平的过程展现出了以下几点启示:一是韩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政府不仅从财政上给予了支持,而且注重配备完善的制度,以更好的发挥和提高政府财政支持的作用、效率,其中在制度方面尤以相关法律的建立和完善作用明显,它使得各项事业的开展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二是在纯公共品和准公共品的供给中注重对贫困和弱势群体和地区的财政资助,以保证社会公平性,并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基础;三是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农村的发展建设,不仅体现在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农村经济增长方面,而且在教育和医疗领域也积极引入私人经营,以弥补政府财力的不足,使得政府能够将有限的财力投入到最需要的地区或领域中去;四是注重农村中介组织建立,以降低交易成本,由此保证农村各项制度和项目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樊瑛华,李秀珍.中国新农村建设与韩国新村运动的比较研究J.人文杂志,2008,3.

2赵丽霞,武在争.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5,4.

3张德强论韩国新村运动的教育本质J.比较教育研究,2007,9.

4李莲花.后发地区的医疗保障:韩国与台湾地区的全民医保经验 J.学习与实践, 2008,10.

5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 M.北京?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第9篇

【关键词】传统村落保护;规划设计

【 abstract 】 this paper wuyuan long beach village as example, discusses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planning practice to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village a little enlightenment function.

【 key words 】 traditional village protec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背景

婺源,在作为“无烟经济”的新经济元素的旅游经济介入之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重新为历史文化村落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但是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一些地区盲目追求经济利益,旅游交通与服务设施的随意设置带来了对历史风貌的破坏和干扰,造成原有历史风貌的变异。另外又由于婺源发展和保护的资金的缺乏,造成这种历史风貌的变异长期得不到纠正和改善。

当然,观光收益给老百姓带来实惠的同时,也一定程度的改善了古建筑的维护情况。但是也应该看到,随着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开始成为一种新的旅游商品,文化旅游也成为相当一些地方发展的战略选择;当地土著居民以及当地政府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结合在一起,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合理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新农村建设

自2006年开始的新农村建设,使得行政手段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力量影响着传统村落今后的发展;它在给传统村落遗产保护带来契机的同时也使它们面临着危机。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初期,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管理者和指导者,许多政府官员由于历史文化保护意识淡薄,只顾眼前的、局部的利益和方便,只顾“新农村”的政绩形象工程,而忽视对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村落特色的保护。在全社会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背景下,建设管理者的短视和传统村落居民改善生活条件的迫切愿望联合成一股很大的势力,使得一些具有不可再生文物价值的历史村落和建筑以发展的名义被改造的面目全非,而村落历史风貌也随之消失了。

反之,另一种危机的表现则是在一味保护的口号下,产生的当地政府无力、无资金进行保护的尴尬现状。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这样的现象:对于传统的历史遗产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对其进行开发,经济回报上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使得一些投资者也裹足不前;与此同时政府又没有资金对其进行必要修缮,从而使得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陷于一种无作为或者是无法作为的怪圈中。

二、长滩村历史和现状

长滩村分为上长滩村和下长滩村两处,为一自然村,村中下设6个村小组,约有130余户,500余人,年人均收入1200余元,以种田、务工、养殖为主,没有旅游收入,仍属自然经济状态。农业内部经营结构单一,经济产业化程度较低,非农业产业发展滞后,人均年收入普遍偏低。

长滩村村落较小,由于地处山、水、田三处合围之处,依山傍水,自然环境优美,由于位于从县政府驻地的紫阳镇到清华镇的公路旁边,距离清华五公里,此地也是婺源东线旅游的必经之地,外部交通良好,传统风貌保存较好,旅游开发潜力较大。而长滩的位置正好为旅游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观视角,得以看到村庄的全貌。

然而,通过调研我们可以看到:婺源耕读文化的社会基础已经消失,人类生活方式在不断变迁;外来的市场经济的冲击;生活方式和政治体制以及目前的局面造成了婺源的重重困难。以长滩为代表的一些传统村落尽管美丽依旧,却也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自然的、人为的因素,普遍出现了时间给它带来的种种疲态:一方面是旧的传统社会基础、经济基础的解体,而另一方面是传统村落和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脱节 。

传统村落中水电气等市政实施严重不足,已极大地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居民家中没有单独的上下水和卫生间,没有通燃气,没有集中的供热系统。由于缺乏集中的垃圾收集点,在传统村落中经常会形成露天的垃圾堆场,加之道路本身排水不畅,没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收集垃圾和排除积水,村落中的环境更加恶化,常常是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居民生活卫生很难得到保证。

另外,人际交往空间严重不足。现代社会基本的绿化空间、健身活动、休闲娱乐场地的人均占有率大大低于城市平均水平。村中现存古迹六处,古桥一座(龙溪桥),原有宗祠,八角亭已被毁,危房占全村房屋的1/5左右,村民想做新房者没有地基,只能在原地拆旧建新。

三、总体规划原则

大力探讨新时期、新农村、新的生活方式以协调传统村落的原有村落形态,保存其宝贵的旅游资源,成为婺源新农村建设中必然要面对的课题。而简单的行政命令和保守维护只能是让传统村落消失得更快。因此,发展就成为必要。同时,景观资源与建筑遗产的保护、承传、弘扬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得到广大百姓的理解、配合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在发展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保护村落历史上形成的风貌,保护村落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在这里,保护的含义己扩展为保护历史文化环境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两个方面,对传统村落而言,必须加强整体环境的保护,并放在区域的整体环境中。在保护和开发中要充分考虑到“人”的因素,因此同时保护还包含对传统村落不合理的整治。

四、暂缓开发、完善生活及旅游配套的长滩村规划

(一)规划思路——基础设施及旅游配套先行、做足水文章

长滩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沿河古建轮廓保存较好,是摄影及写生的较佳场所,但如何开发长滩的旅游经济?首先,“水”是长滩的关键词之一,因此,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作足水文章对长滩的发展至关重要;其次是基础设施的完善。

另外鉴于资金不充足的情况暂缓对村落的开发,建议封村,暂不开发旅游;在风貌保持良好的沿河立面上,以水上环线进行串连。在保护历史遗存、调整村落产业结构的基础上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质量;打造古建沿河夜景,增加旅游亮点。同时解决旅游的配套设施问题,在目前没有能力一步到位的情况下,可以分几步走。

(二)规划实践和方法

1、村落基础设施、卫生设施的整治

先解决村民饮水(建一水塔)困难,整修道路,疏通下水道等基础设施问题。村中垃圾污染、水源污染、渠道堵塞状况要改善,解决村里卫生配套设施不完善问题。

按农民需要规划集中饲养家畜用地,做好人畜分离工作。

2、旅游配套

开发水上游乐项目,旅游路线设置为可以让游客可沿村边古道游览,路边拍照,河边写生,形成水上休闲一条龙游览。在规划中重做村入口和停车场,解决旅游基础设施问题。在龙溪桥上建一桥亭,增加古村风韵。

(三)出路的探讨——利用村落特色、分步骤进行

在以长滩为代表的传统村落中,尽管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保存相对完好的传统村落风貌,但是囿于经济结构比较单一、保护和开发资金不充足从而导致村落的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和长远的开发,人居环境较差,传统村落的健康发展也无从谈起。在面对这种传统村落中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时,就需要找出和充分利用村落特色,完善基础设施配套。而在面对这两大课题的时候更为重要的是还要涉及到操作中具体做法和具体步骤的问题;如何对待村落本身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工作中的先后问题,其中尤其以村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先后步骤问题尤为重要。

首先,在资金不充足的情况下暂缓对村落的开发,暂不开发旅游、避免那种杀鸡取卵式的旅游经济增长,保留传统村庄的道路系统和地形地貌。在大力保护和抢救村落建筑遗产的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保护历史遗存、调整村落产业结构的基础上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在资金匮乏、没有能力一步到位的情况下,可以分几步走。

结语

近年来,对待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态度有所改观,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也有所深入。一些地方开始探索适合本地特色的保护更新做法,并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这些地方试图从传统村落发展演变的规律着手,从村落的本质出发,在设计中努力使历史信息融合到现代生活中来,为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如苏州和乌镇、诸葛村等。

但也应该看到,这些比较成功的做法还只是在小的范围内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上文提到的类似的苏州、乌镇等地,很大程度上是用钱堆出来的,例如乌镇就是由中信实业银行签约投入2.5亿元用于乌镇的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而婺源的新农村建设要发展资金从何而来?由于经济压力的原因和粗制滥造,婺源的旅游并不能长期的吸引人流,旅游产业的成熟还有待完善;同时我们需要面对的还有婺源的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以及村落保护之间的冲突。基于对以上种种具体和非具体问题的思考,此时,再来深入研究和认识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松.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与国内法规选编[C].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第10篇

[关键词]农村金融;存在问题;未来趋势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5-0053-02

1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发展的状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稳步推进;二是“三农”贷款持续增长。截至2006年上半年,我国农业贷款余额近3万亿元,约占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余额的14%,60%以上农户的贷款需求得到满足。但是当前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中也存在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农村地区资金外流情况严重。目前,通过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等商业性金融组织,每年从农村地区流出的资金大于从城市流入的资金,导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受阻,城乡差距过大;二是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健全。商业银行改革以来,几家主要银行都大批撤出了在农村地区的营业网点,与此同时,为“三农”服务的金融机构建设没有跟上,造成机构网点覆盖率偏低,农民接受金融服务困难;三是金融产品创新不足,赢利水平不高。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主要经营传统的信贷产品和商业保险产品,而对农民需求量较大的小额贷款和农业保险则缺乏创新,造成金融产品单一,赢利能力严重不足,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薄弱,而一些非正规的农村金融组织虽然金融服务比较符合农民需求,发展较快,但是潜在风险较大;四是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支付结算体系落后。适合农村经济特点的金融电子化、票据化基础设施研发和建设不足,覆盖的地域范围小,便捷化程度低。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金融“三农”服务的能力,严重制约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2 发达国家农村金融体系对中国的启示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农村金融体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美国农村金融体系来看,美国已经建立起了包括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以及农村保险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体制,建立起了支持农村建设资金循环的长效机制,较好地支持了农村和农业发展,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借鉴美国经验,结合中国农村的具体情况,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已经成为下一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主线。

(1)要鼓励金融组织创新,推动交易工具和业务品种的创新。要按照农村现实和农业经济发展实际,培育和发展商业性的、可持续的金融组织。条件许可的地方可建立社区银行和小额信贷组织。鼓励引进国外农村金融中的专门为农业设计的金融品种,以满足农村金融需要。

(2)对现有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明确功能定位。农信社要巩固已有改革成果,办成商业上可持续、主要服务于乡(镇)、村和农民的金融机构,农业银行要结合股份制改革,通过机制和体制的转换,充分发挥农业银行作为大型商业银行的系统优势,切实提高对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和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支持质量和效益,加强对县域经济的服务;积极推进邮政储蓄改革,按照商业化原则,引导邮政储蓄资金支持“三农”。

(3)加强政策引导,开展金融知识教育。要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转变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理念,要努力塑造有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用市场化利率覆盖其经营风险。

3 农村金融创新的建议

在银行业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转变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农村银行增强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风控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农村金融竞争日趋激烈,农村银行要想在多元化竞争中站稳脚跟,求得快速发展,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发挥自身优势,实施差异化经营策略,从而确立独特的竞争优势。

(1)加大政府支持力度。要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这不仅要体现在财政扶持和税收减免上,更要体现在政府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经营、人才资源、法律保障、舆论宣传等各个环节上。要扭转地方政府忽视农村金融工作的局面,把农村金融发展纳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合理增设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经济发展可持续能力强,金融服务不充分的地区,合理增设农村金融机构,扩大农民选择金融服务的范围,增强金融竞争力。

(2)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基本功能。着重加强农村的金融基础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农村支付、清算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支付业务处理的自动化水平和效率。创新管理体制,改革产权制度,完善治理结构,加强风险防范,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基本功能。

(3)加强农村金融人才培养。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以农村信用社等为主体的基层农金机构,由于地理位置、待遇和体制等因素,十分缺乏研究型、应用型高端人才。应通过高校、科研院所加大对农村金融战线缺乏的实践和理论人才的培养,加强为农村金融发展而献身的理想信念教育,培养一批政治品质好、业务素质高、研究能力强的新型农村金融人才。完善相关待遇、职称评定、干部提拔等配套机制,留住人才、重用人才。

(4)建立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培育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机制。拓宽政策性金融的业务范围,大力发展面向广大农户的合作金融组织,逐步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要通过经济手段而非行政手段来解决民间金融所存在的问题,并逐步使之规范化和制度化,充分利用传统的信用资源来培育和发展民间金融主体,使金融产业逐步走向多元化和市场化。

(5)加快法律制定,为农村金融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要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稳定的金融法律体系,同时对于建立怎样的金融监督管理协调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如何建立等问题,应作出明确的规定并通过多种方式强化市场经济主体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农村金融立法应循序渐进,平稳推进,为农村金融体系的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

(6)建立和完善信贷保险制度和补偿机制。首先,建立农村信贷保险制度,积极开发农业贷款损失补偿保险品种。其次,建立信用担保补偿机制。政府要建立信用担保补偿基金,建立区域性信用再担保机构,以分散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完善特色农业风险分散与补偿机制。

参考文献:

[1]李晓春,崔淑卿.汇丰银行在我国开设村镇银行的若干思考[J].现代经济探讨,2010(1).

第11篇

关键词:文化经济;新农村建设;崭新契机;发展模式

一、文化经济:新农村建设的新起点

农村,作为一个以农民为主体、以农业为主业的社会区域,曾在农耕经济时代因拥有当时的核心生产要素土地等自然力而占据着历史的中心,尔后随着工业经济时代的降临,在资本的驱动与机器的轰鸣声中这位煊赫于传统社会的历史主角则逐渐趋于沉寂,工业文明铸造的城乡二元格局终于使农村被边缘化了。中国社会变迁中屡屡掀起的农村复兴都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当下蓬勃展开的新农村建设亦遭遇不同以往的历史境遇。,站在经济形态的时代坐标中考察,此次再次启动的农村复兴运动,不期而遇的新历史起点,就是一个被称为文化经济的新时代的到来。文化经济,按照提出和接受这一时代命题的学者们的观点,就是一种以文化内容为主导,以人文精神为先导,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和支撑的新型经济形态[1]。这样的经济形态构置的时代,较之于以往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呈现出如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和时代特征:

首先,文化经济是以文化内容为主导的经济。在这种经济形态的发展中,起核心作用的生产力要素已不再是自然力、机器和资本,也不仅仅是知识与技术,而是人文精神与知识、技术的有机结合即一种文化力,这种文化力以其人文品格和科技含量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其次,在文化经济时代,文化与经济日益融合乃至一体化。文化资源与其它生产要素紧密结合,彼此互相渗透、互为条件、优化发展,文化与经济之间的这种互动成为社会生产力的核心动力。最后,文化经济蕴含着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是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的经济。文化经济与科学发展观高度契合,都强调在物质增长的同时突出人的价值,在经济发展中张扬人文精神。文化经济是人文精神与科学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其内容构成不仅包括科学、技术等智力因素,而且还吸纳了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精神因素,尤其突出了人文精神、观念文化作为生产力要素的价值。

二、新农村建设应确立文化经济的发展模式

第一,发展文化经济,有助于塑造新型农民,并且以此来有效组织和动员农民,夯实新农村建设的根基。塑造新型农民,全面提升农民的各项文化素质尤其是科技素质、人文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和基础。因为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如果没有他们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没有适应现代农业需要的新型农民的成长;如果农民群体这一主体力量不能得到有效的组织和动员,新农村建设就将缺乏根本的支撑。从现实来看,相对偏低的农民素质长期以来即成为阻碍农村复兴的瓶颈,一直制约着先进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制约着农村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也制约着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可以说,农民文化素质的相对落后与其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需求的矛盾,是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一大主要矛盾。农民文化进程的快慢,也将在根本上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第二,发展文化经济,可激活农村经济,为农村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发展动力。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升级增长和农民持续增收。而此任务的完成,除了尚须进一步理顺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外,当前则应抓住文化经济兴起的时代契机,将农村经济纳入文化经济的发展轨道,推动农村经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应当看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长期以来缺乏活力、动力不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未能充分发挥文化之于经济的支撑和推动作用,更未能建立一个文化与经济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总体上,我国广大农村还是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农村文化建设还相对滞后,有些地方甚至出现滑坡。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由于缺失了文化因素的注入和支撑,农业产业结构迟迟不能升级,现代农业在我国远未发展成熟,科技尤其是高科技对于农业的贡献率严重偏低,许多农产品科技含量严重不足。

第三,发展文化经济,方可切实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成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全面实现。按照当前的部署,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显然这是一个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涵盖了农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等多重内容、体现出全面性、综合性、协调性的目标系统。它表明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而非农村某个领域与环节的局部发展和建设,它既包括发展农村生产力,又涉及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既包括农村经济建设,又涉及农村文化建设;既包括农村生产方式的改革,又涉及到农民生活方式以及乡村治理结构的重建。尤其紧要的是这些目标内容之间还彼此联系、互为因果,相互促进,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换言之,新农村建设要实现的是农村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四位一体的全面协调的发展。那种将新农村建设等同和简化为新村庄的建设,可以说完全与此目标,背道而驰,那种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文化建设而导致的富了口袋、穷了脑袋的农民决不是新农村建设所要的新型农民,那种将农村经济增长建立在破坏农村自然环境、恶化农村人文生态基础上的经济发展,也不是新农村建设所要的经济发展。

最后需要予以说明的是,作为当代社会孕育出的崭新经济形态,文化经济之于古老的农村地区,是否如一些人所怀疑的,还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阳春白雪?我们的回答恰恰相反,其一,农业是一个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结合的过程,农业生产对象的生命性特征决定了农业生产时间中人的劳动时间只占其中一部分,这样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就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时间和闲置的劳动力,这无疑为在农村发展文化经济提供了可能。其二,由于漫长的文化积累和历史沉淀,我国广大农村蕴含着丰富和深厚的文化资源,这些极具文化底蕴、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烈乡土气息的民间文化和地方性知识,可谓取之不尽,用之已竭,这无疑又使新农村建设中发展文化经济获得了先决条件。其三,文化经济本身虽然要求高度发达的高新技术,但又不完全依赖它,文化经济强调的是通过优化配置与合理使用文化资源,实现文化经济一体化,以文化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文化经济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不仅可在充分知识化、高科技化的发达地区发展,而且亦可在不发达地区发展,对于像农村这样经济技术虽然陈旧落后但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尤为切合。

作者单位:萍乡高等专科学院

参考文献:

[1]谢名家.迎接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N].光明日报,2006-5-15.

[2]陈宪光.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与中国现代化之路的探索[J].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1:26-27.

第12篇

[关键词]辛弃疾;苏轼;农村词;继承;发展

[作者简介]康丽云(1962―),女,江西南昌人,江西宜春学院人文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江西宜春336000)

在中国文学史上,由于文人自身所受的教育和自身的阶级局限性等诸多因素,描写农村风光,反映农民生活的词作并不多。从词的发展史来看,最早写农村词的是苏轼。苏轼打破了“诗庄词媚”的界线,开拓了词的表现领域,创作了清新明朗、朴素无华的农村词。继苏轼之后的辛弃疾,以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关注农村题材,他常常用通俗浅近、朴素清新的语言创作农村词。辛弃疾的农村词无论是在题材的选择上,还是表现手法的运用上都直接承继了苏轼的农村词,并且有所发展。本文仅从农村场景的描绘上,农民形象的塑造上,表现手法的运用上三方面探讨辛弃疾农村词与苏轼农村词的继承与发展关系。

一、农村场景的描绘上

农村场景的描绘包括描写农村的自然风光以及农民的生活图画两方面。

苏轼不仅是一位具备多种艺术才能和有过杰出革新创造的优秀作家,而且是一位廉正贤明的地方长官。他在任密州、徐州和杭州知府时,曾经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如筑堤坝,修水利,灌溉农田,亲自组织领导农民抗水灾,抗旱灾等等,并多次请奏朝庭减免农民的赋税。他还以“世农”自居,表示愿意世代务农。由于苏轼关注、热爱农民及农耕生活,因此他创作了一些反映农村生活的农村词。其农村词虽然数量不多,大约只占其全部词作的十分之一,却描绘了农村的自然风光和农民的生活图画。如著名的《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五首: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村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来说与采桑姑。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排踏破罗裙。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软肌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这组词创作于1078年,苏轼时任徐州知府。这一年竟然一春无雨,旱情严重。徐州城东20里有一石潭,与泗水相通。作为一州长官苏轼和老百姓一起来这里求雨,捉鱼放生于石潭。得雨后,苏轼又赶去参加石潭祭神“谢雨”的仪式,与民同庆,沿途所见所闻,写下了这组组词。词既描写了农村宁静质朴的自然风光,如“日照深红暖见鱼,连村绿暗晚藏乌”;“麻叶层层苘叶光”;“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等词句。也描写了农民的生活图画,如“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等词句。表现了苏轼热爱农村,关爱农民的情怀。

继苏轼之后的辛弃疾,进一步把农村题材写入词中,其词也描绘了农村的自然风光及农民的生活场景,但题材更广泛,反映更全面。

辛弃疾把农村的一虫一鸟、一鱼一雁、一草一木、一石一水等自然景物都摄入了笔端。如“春雨满,秧新谷,闲日永眠黄犊”,“看云连麦陇,雪堆蚕簇”(《满江红・山中即事》);“朱朱粉粉野蒿开”(《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春入平原荠菜花”(《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新柳树,旧沙洲,去年溪打那边流”(《鹧鸪天・戏题村舍》);“宿路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陌上柔桑初破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村点暮鸦”(《鹧鸪天・代人赋》)等词句,都绘声绘色地描绘了农村朴素清新的自然风光。

辛弃疾还善于选择农村典型的生活场景,反映农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如“鸡鸭成群晚未收,桑麻长过屋山头”(《鹧鸪天・戏题村舍》);“青裙缟J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北陇田高踏水频,西溪禾旱已尝新,隔墙沽酒煮纤鳞”(《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等词句,描写了农民的劳动生活。

又如“竹树前溪风月,鸡酒东家父老,一笑偶相逢。此乐竟谁觉,天外有冥鸿”(《水调歌头》);“被野老、相扶入东园,枇杷熟”(《满江红・山居即事》);“夜来归梦江上,父老欢余。荻花深处,唤儿童、吹火烹鲈”(《汉宫春・答李兼善提举和章》)等词句,描写了农民的热情好客。

再如:“自言此地生儿女,不嫁余家即聘周”(《鹧鸪天・戏题村舍》);“寿酒同斟喜有馀,朱颜却对白髭R。两人百岁恰乘除。婚嫁剩添儿女拜,平安频拆外家书。年年堂上寿星图”(《浣溪沙・寿酒同斟喜有馀》);“东家娶妇,西家嫁女,灯火门前笑语”(《鹊桥仙・松冈避暑》)等词句,反映了农民的风俗习惯。

辛弃疾在继承苏轼描写农村自然风光,反映农民生活场景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农村的各种自然风光,把农民的劳动、人情、风俗等生活场景写入词中,扩大了农村词的表现范围。

二、农民形象的塑造上

由于苏轼能够深入到农村中去,对农民的劳动生活情况有着直接的了解和认识,并且与农民的关系友好亲密,因此,他在词中塑造了一些农民形象。如《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之一下片:“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来说与采桑姑”。描写一群在户外劳作的农民乍见官家求神队伍的心理动作的反映。农民们平时怕见官家,猛地见到官家队伍来了,个个吓得象胆小的麋鹿那样,纷纷跑开。但是他们内心充满了好奇,所以并未跑得太远。当他们看清这是一支为百姓谢神而来的队伍,并不会伤害他们时,他们又顺着谢神的鼓声自动跑回来围观。有些小伙子还赶紧跑回村里,把消息告诉那些年轻的村姑们。词人用了两个生动的比喻,出神入化地勾勒出了农民的心理神态。

又如:“黄童白叟聚睢盱”;“道逢醉叟卧黄昏”;“隔篱娇语络丝娘”;“牛衣古柳卖黄瓜”(《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等词句,描绘的是勤劳、质朴的黄童、白叟、醉叟、缫丝姑、卖瓜者的农民形象。

辛弃疾曾在江西农村闲居近二十年,与农民有着长期的亲密无间的交往,并且和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会因农民的痛苦而痛苦,因农民的欢乐而欢乐,因此,他在词中塑造了一系列的农民形象。象白发的老农老妇,年轻的浣纱女子、采桑姑娘,活泼可爱的村野山童,还有渔夫、蚕妇、山民、瓜农等都被辛弃疾栩栩如生地描绘在词中。如《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描写了一老一少两个人物形象。秋风吹起,一位淘气顽皮的孩童在梨枣园中,手把长竿,偷打梨枣。这幅情景被一位老人看见,这位老人童心未泯,充满了好奇之心,因此他悄悄隐身一边,静静地闲看孩童偷打梨枣。孩童的专注神情,老人的闲适神态被活脱脱地描绘出来了。

又如:“一川明月疏星,浣沙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描写的是一位身段窈窕、体态轻盈、神情羞怯、勤劳质朴的浣沙女子形象;“忽有微凉何处雨,更无留影霎时云,卖瓜人过竹边村”(《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描写的是冒雨回家的卖瓜农形象;“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殷勤谢却甑中尘”(《浣溪沙》),描写的是面对丰收在望,眉头舒展的老农形象。“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头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村舍》),描写的是一位农家五口人的生动形象。老人恬淡闲适,大儿、中儿质朴勤劳,小儿淘气顽皮的形象,被辛弃疾描绘的有声有色。

苏轼在农村词中,更多的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塑造农民形象,所描写的农民形象数量也有限。辛弃疾在继承苏轼描写农民形象的基础上,极富感彩地描绘了各式各样的充满泥土气味、纯真朴实的农民形象,让农民在农村词中获得了主人公的地位,使得农民形象成为词坛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鲜活形象。

三、表现手法的运用上

苏轼在具体创作农村词时,主要运用的是白描手法。如《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之二上片:“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排踏破罗裙”,描写一群村姑出门观看官家谢神队伍的心理神态。她们出门看热闹,总是要先打扮一下,但又害怕误了时间,词人用“旋抹红妆”的运作描绘了她们此时的心理状态。村姑们还不好意思一个人挤在人群中看热闹,只能“三三五五”地远远地站在家中的“棘篱门”前观看,即使如此,她们仍是感到很害羞,总是把同伴推到前面,自己站在后面,在相互推让之间,以至于“踏破倩罗裙”了。简洁的三句把村姑们的心理与神态勾画的淋漓尽致。

又如《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之四上片:“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词人用白描的手法描写农村质朴的风光,通过“落枣花”、“响缫车”、“卖黄瓜”的特定景象,逼真地勾画出了农村生活的一个侧面,真实地传达出了久旱逢甘雨之后农村出现的欢快情景。

辛弃疾在农村词中继承了苏轼的白描手法。如《鹧鸪天・戏题村舍》:“鸡鸭成群晚未收,桑麻长过屋山头。有何不可吾方羡,要底都无饱便休。新柳树,旧沙洲,去年溪打那边流。自言此地生儿女,不嫁余家即聘周。”上片勾画一派农家乐的景象。农民们满足于有成群的鸡鸭,有比房子还高的茂盛的桑麻的闲适生活。下片用柳树、沙州、溪水的自然景象,来表现农民生活的安稳、悠闲。词人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农村生活图象。

又如《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词人用白描手法描写一位回娘家探亲的村妇形象。由于长年忙碌,村妇只有赶在寒食时节,趁着蚕生农闲之际回娘家。她着意打扮了一番,穿上了“青裙缟袂”,体态轻盈地走上了回娘家之路。

第13篇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发展思路

农村信用社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批注设立的,组成方式为社员入股,主要是由社员对农村信用社实施民主管理,是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服务宗旨为:以农为本,为农服务。改革开放至今,农村信用社在其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绩,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以改革开放至今为基础,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1979年-1996年,该阶段我国初步形成了农村信用社,主要开展的是存款、贷款业务,规模较小,经营业务较为单一;第二阶段在1996年-2003年,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目标得以明确,在原有的业务上,增加了服务三农的功能。第三阶段在2003年-至今,农村信用社规模逐渐扩大,改革试点不断增加,金融业务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但是,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农村信用社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与社会市场经济相背离的问题,因此,农村信用社急需明确市场定位,统筹规划,制定科学的发展思路。

一、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

1.规模小,业务单一

规模小和业务单一是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的问题。当前农村信用社总体发展相对滞后,全面开放的农村金融市场使得固定的农村金融份额被瓜分,削弱了农村信用社的市场竞争力。由于自身条件原因导致农村信用社业务较为单一,仍以存贷款业务为主,已经不能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之所以造成上述问题,原因在于国家减少了对农村信用社的政策倾斜,对其业务不再像成立之初一样大力支持,因此,规模比较小。同时农村信用社服务对象是农民,再加上地域条件限制,导致一些中间业务得不到发展机会。

2.机制不完善

虽然农村信用社成立至今已有几十年历史,但是其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严重脱节,尤其是企业法人变换频繁、产权不明晰、管理责任划分不明确等,有些地方政府干预现象较为普遍,管理部门没有做到正确引导;在经营方面,股份所有者并没有做到有效监督,农村信用社实际上被地方政府控制,不能同其它金融机构一样可以自我约束、自主经营、自担风险和自我发展,因此在金融市场上缺乏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同时严重的不良资产负担也是阻碍农村信用社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不重视信息化建设

与其它金融机构相比,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农村信用社要远远落后,一些中间业务基本处于起步阶段,有些落后地区甚至在这方面还是一片空白,对中间业务发展起到了限制。近年来,乡镇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一些人开始形成了理财观念,一些企业也需要农村信用社为其提供项目融资、信贷、投资理财等服务。但是农村信用社用于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资金较少,更不要说数据库管理和维护了,因此,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4.服务水平不高,缺乏规范管理

农只要是“三农”范围内都是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扶持对象。客户自身问题以及信用社服务水平不高成为限制信贷工作有效开展的主要阻碍因素。农村信用社通过提高贷款门槛和制定严格贷款措施,以此来降低信贷风险信。比如,大额贷款的审批程序更加复杂,严格要求贷款者的的有效抵押物和相关证件。对于信用良好的客户,并没有制定优惠政策。同时基层或者的偏远地区的信贷员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态度差、纪律性不严谨,对于农村信用社业务的正常开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问题

1.主体划分不明晰

国家农村政策性金融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国家通过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方式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或优惠贷款。在这里,发起人是政府,基础是国家信用,此种类型金融机构以国家相关农业政策为指导,积极配合,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第二个方面,政府发挥主导内容,明确使用方向,金融机构以政府政策为主导为农业提供贷款,具有强制性。不仅包括农、林、牧、副、鱼,还包括工业,第三产业也包括在内;农民的和乡镇企业等市场主体只要满足要求都可以享受国家政策性贷款。第三个方面,由政府对金融机构的信贷分配进行干预,导致金融机构不能按照自身资产负债情况合理分配信贷。

2.产权不明晰

当前农村信用社与建立之初相比,股金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不仅有农民股和职工股,还有法人股和国家股。但农村信用社仍是独立企业法人, 产权明晰, 设有理事会和监事会, 资金也依然是来源于社员入股。但是的社员股金的所占比重已经越来越小,有些农村信用社甚至已经不存在社员股。大部分社员对股金的处置受到了限制,分红越来越少,不能参与到农村信用社日常管理过程中。此外,政府干预导致法人变换频繁,而的农村信用社的实质控制者是国家。

3.运营机制与市场发展不协调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用以支持“三农”发展,对于“三农”的财政拨款数量越来越多。但是并没有和政策性金融资金结合到一起,导致其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首先,资金被多个部门划拨,规模优势得不到体现;其次,财政直补资金没能和农村信用社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有效结合,因此,支农作用被分散;再次,农村信用社贷款业务对贷款者的条件限制极为苛刻,程序繁琐。从总体上来说,贷款额度较低,对农户安排贷款资金产生影响。

三、农村信用社发展思路

1.明确市场定位

作为农村信用社,要对目前的产业结构以及农村城市化发展情况进行全面掌握,以市场需求为指导,抛弃旧经营理念。站在宏观角度进行重新定位。可以在社区开展金融服务。要对服务对象进行定位,具体包括个体、中小企业、私营以及城镇居民。把服务对象确定为城镇居民、个体、私营和中小企业等。将“三定的”有效落实。其中,定位指的是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拓展社区业务;定向指的是金融服务以服务社区居民、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定量指的是的根据农村信用社时期资金量情况,对贷款占比进行合理控制。在信贷经营上,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优势的,业务以小、散、短期的零售业务为主;对大客户要做好相关贷款优惠政策。增加农村信用社和现有客户的粘合度,稳定已有客户存款。

2.发展业务新模式

首先以载体为依托,构建不同的信用体系,致力于中小企业以及个体民营经济发展。如果名村信用社位于城区,可以在服务区内的企业以及组织等,开展信用的工程建设,评定辖区内的企业以及商户信用,建立信用共同体,为贷款企业或个体商户提供给贷款,最大限度使贷款金额满足资金需求。

农村信用社应当积极借鉴国有商业银行等大中型银行的发展经验,占取更多市场份额。积极与地方政府沟通,尽可能得到地方政府的政策倾斜,面向服务对象开展金融服务。对辖区内居民的信用进行等级评定。划片分配工作人员对片区内居民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在调查过程中,要重点明确居民金融需求,根据调查结果,有效拓展业务,同时也可以建立起准确的信用档案,便于信用评定以及今后的贷款审核。当贷款发放到贷款者手中之后,要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贷款资金的安全性。

3.分层次营销

所谓分层次营销,就是就客户进行分类,可以从信用、业务量等多个角度进行划分。大致划分为几个层次,划分完毕之后,对于不同层次客户采取不同的营销方式,有针对性地提供金融产品,服务手段也要因层次而议。这样一来能够对现有客户进行巩固,同时对新客户采取同层次服务,能够的增加新客户对农村信用社的好感和信任,吸引并巩固更多新客户。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文化水平逐渐提高,旧的经营理念和服务手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农村发展的需要。新时期下,农村信用社发展面临重重阻碍,要想一一克服,必须做好客户工作,对客户进行层次分类,将的分层次营销理念引入进来。只有如此,农村信用社才能占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农村信用社经营现状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明确市场定位、发展业务新模式以及分层次营销的发展思路。各地农村信用社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上述建议进行适度调整。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不断改进,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可持续道路,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国家繁荣昌盛推波助澜。

参考文献:

[1]陈慧.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发展的研究[J].经济视野,2012(10).

[2]卓熙斌.论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与转型[J].财经界,2014(9).

第14篇

目前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和自身素质都相对比较落后,要发展农村经济就需要对农民进行改造和教育,让他们学会科技兴农,掌握现代化耕作技术。第一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执法部门通过组织农民参与法律知识学习的形式来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第二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通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将现代先进的务农设备推介给农民,让农民学会使用这些高新设备,利用这些设备来增收增产,并且组织农民到现场参观,让农民明白要想致富就需要用科技来武装自己。第三增强农民的市场观念。过去的农民一般生产都是为了自给自足,很少有市场观念,通过各项设施的引进,像是电脑、网络等,让农民掌握资讯,能够把握住市场,根据市场的动向来进行农作物的耕作,提高农民的收入。第四增强农民兴办公益事业的责任感。县乡人大、组织和民政部门要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完善村民代表议事会管理机制,提高“一事一议”成效,鼓励农民出资出劳,大力兴办公益事业。

2、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

首先是优化粮食生产结构,粮食生产要以增收为目的,要以生产质量高、增加值多的农产品为主,要积极发展粮食产品的深加工,把粗放生产经营模式转变为集约生产经营模式,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效益。其次优化产业结构链,避免相同产品的过多重复,应该让畜牧业、果林业、水产业均衡发展分部。最后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不要让相同产业覆盖,控制好经营规模和区域划分。

3、完善法律法规,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有法可依有法可循,通过合法的途径来让农村经济得到发展

农村因为其特殊性,更需要重视法律的建设和普及,让农民有依法致富的观念。要使已有的法律成为相应管理工作的依据,同时也要善于把握时机,使行之有效的政策和管理规范上升到法律法规层面,通过建立和完善农经法规制度体系,逐步使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成为农经工作的主要方式,推动工作发展。

4、盘活土地资源

土地是农民生产和生存的必要基础,也是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物质。所以要发展农村经济是在盘活土地资源这一大前提下完成的。面前的家庭承包经营不能动摇,但是有需要在这个不变的情况下,对土地资源进行有序的流转,去开发和发挥土地资源的效益。盘活土地资源,是建立在稳定的土地承包关系上面的,只有稳定的盘活关系,才能够让农民有信心去生产,才能够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一些负面和不良影响才不至于出现。另外,土地资源的流转不能是盲目的,没有规范的,应该是建立在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上的。鼓励将耕地、山场的经营权通过转包、拍卖、人股等形式逐步向大户、向能人集中,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

5、必须突破性发展龙头企业

现在的农村经济发展矛盾是各户农家分散经营与市场的变化莫测之间的矛盾,这样农产品无法揣摩到市场的真实需要,这样市场和农业生产就会脱节,在销售上也是零散销售,不能进行集中整合,过多的分散就导致了相互之间的价格战,最终损害的就是农民的利益。要让农村产业链有序的链接起来,并且形成良性循环,需要打破现有的局面,采用由一些龙头企业打头阵的形式,将一些分散的农户和大市场有效的链接起来,这样从生产到销售能够形成有序的流程和渠道。发展龙头企业:一是要走出政论办企业、管企业的误区。本着谁有能力谁牵头,谁先发展扶持谁的原则,按市场经济规律组建龙头企业。二是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龙头企业的发展经营必须兼顾公司、农户等多方利益,防止出现一味追求公司利益而损坏农民利益的现象,只有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共同体,才能切实起到产业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三是要为龙头企业的发展出台优惠政策,创造宽松的环境。

6、确保党的农村政策落实

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历来是党的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把贯彻落实农村经济政策的工作制度化、经常化,保证党的农村政策落到实处并长期稳定的关键环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按照“融人全局、立足多子、注重运作、重在实效”的要求,落实“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运作,重在实效”的实践要领,确保党的方针和农村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农村经营管理工作要围绕党的方针政策,宣传落实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和谐,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

7、科学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第15篇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任何时候,任何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农业。因此,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先决条件,是社会生产活动的起点,是其他劳动部门得以独立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虽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发展滞后,农业效益低下,农业发展方式不适应经济全球化中的市场竞争。2000年8月,《南方周末》发表了河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写给国务院领导的信,指出了农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中“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集中反映了农村农业发展的现状。由于农业的独特地位与作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都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制定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力度,鼓励、引导农业的健康发展,以真正发挥农业的基础地位作用,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梁漱溟的农业发展思想对当今农业发展的意义

(一)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正确处理好农业与工业的关系

梁漱溟是一个以农立国论者,主张促兴农业以引发工业。并且他认为中国的经济只能以农为本,走“从农业引发工业”之路,并不能向欧美那样,走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从商业发展到工业”的路子。然而,长期以来,在我们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更多地强调农业支持工业,以牺牲农业来换取工业的快速发展,忽视了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对此,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必须始终抓紧抓好。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我们应以梁漱溟的农业思想为借鉴,逐步认识到农业和工业不是一对矛盾体,可以两手抓,既发展好农业,又带动好工业,实现不以牺牲农业为代价来求得工业的发展,努力做到农业支持工业,工业反哺农业,最终达到工业、农业共同发展、共同强大的目标。

(二)扫除农业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为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梁漱溟认为,当时农业的失败,是外面强加于它的压力太大;除了国际压迫且不计外,国内就有四大障碍,必须去除才行。所谓四大障碍,即治安问题、运输问题、农民负担问题和灾害问题。他认为,农业发展最要紧的就是革除这些障碍,并且认为应该由国家和政府来担负扫除这些障碍的责任。其实,在农业得到一定发展的今天也是一样的,政府仍应努力扫除影响农业发展、进步的障碍,努力为农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当今的国家和政府应维持和谐稳定的社会坏境,使得农业的发展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大环境;其次,应千方百计地减轻农民的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实现农业的快速发展;最后,政府还应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灾害的预防工作,做到既能很好地预防好“天灾”,也能尽最大可能减少一些“人祸”,提高农业抗御各种灾害、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使得农业能够健康发展。总之,农业的发展需要政府从政策、资金、技术等各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需要政府积极创造有利条件。近年来政府对农业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以及农业取得的成绩与进步的实践证明,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农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因此,虽然时过境迁,但梁漱溟的农业发展思想对我们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三)引进科学技术,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梁漱溟指出,“所谓促兴农业又包括两面的事情:一是谋其技术的改进;一是谋其经济的改进。”所谓经济的改进,就是求生产费用的最低与生产产值的最高,这主要是通过各种合作来实现。所谓技术的进步,就是求生产的品质与数量的进益,诸如改良种子,防病除虫,改良农具,改良土壤,改良农产制造等等。此外,梁漱溟也十分重视乡村教育的发展,他认为中国的民众主要在农村,教育的目的主要是推动农业的发展,改造农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不仅对工业发展至关重要,对农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今天农业的发展更离不开科技的支持,伴随着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需要,人们对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保型农业、循环型农业已逐渐被人们认识并重视,农业的发展模式应由原始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而这些的实现,都离不开农业科技的进步,也离不开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只有科技的进步了,农民的自身素质提高了,才能提高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使农业的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才能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最终提高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在当今,我们仍需要努力着手引进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全面提高农民的各方面素质,努力培养造就新型农民,以促进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使农业发展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四)保护好农业赖以发展的基础—耕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土地是农业发展最重要的载体,土地不仅与农业密切相关,也和农村、农民密切相关。梁漱溟认为,中国的土地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耕地不足问题,即人多地少;二是,土地使用不太经济问题;三是土地分配不均问题。并认为土地问题问题不在土地,而在人与人之间,调整社会形成政治力量,是解决土地问题的前提。在这里,梁漱溟所指的土地其实主要是指用于农业生产的耕地。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梁漱溟先生所提到的土地问题在今天仍然存在,现阶段,我国土地问题的表现主要有:耕地减少迅速,耕地保护压力大,耕地质量下降,土壤污染和生态退化现象普遍存在,耕地违法占用、低效占用现象严重等。因此,在当今我们仍需思考梁漱溟在当年思考过的土地问题,争取从立法、制度、规范等各方面严格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提高人们耕地保护意识,提升耕地利用效率,遏制土地违法行为发生,把耕地保护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这不仅关系农业的健康的发展,也关系着中华子孙的长远利益。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