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公共管理内容范文

公共管理内容范文

公共管理内容

公共管理内容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产率市场化服务分权政策负责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场针对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的缺陷的新的管理方法在全球席卷开来。这场运动通常冠之以多种称谓:“新公共管理”、“管理主义”、“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行政”、“后官僚制典范”、“企业型政府”。不管这些称谓怎么花样翻新,他们的基本特征和精神实质是不变的。尽管这些特质在不同学者的论述中各有不同,然而,其基本的思想和关键词还是可以大体达成一致,诸如管理而非行政、市场化而非官僚制、竞争而非垄断、服务而非执行、分权而非集权、过程而非结果、负责而非逃避等。为了表述的一致性与清晰性,本文一律采用“新公共管理运动”这一说法。

DonaldF.Kettl教授在《全球公共管理革命——关于治理转型的报告》中提出了这场运动的核心内容主要是六个方面,即生产率、市场化、服务导向、分权、政策和对政策效果的负责。[1]由于是以“报告”的形式给出的,因此Donald教授没有充分展开。这是由于“报告”本身的局限性所决定的。我们无可苛求。如果我们要深入理解新公共管理运动,我们完全有必要就此作进一步的阐释与分析。诸如这些核心内容的真正内涵何在?将会引发什么样的问题?这些核心内容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如何从一个整体而不是支离破碎的角度来理解新公共管理运动?对这些问题的深入阐述有助于深化我们对新公共管理的本质的系统把握与整体认知。这是我们把握新公共管理运动所必须具备的至为基础、也是至为关键的基础性内容。易言之,对上述这些问题的回答构成了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生产率(productivity)。这里主要的问题是,政府如何才能以更少的税收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人们对税收的要求与对政府公共服务的期待总是逆向运动。对前者期待的降低与对后者期待的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二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尖锐的对立。形成这样一个尖锐的对立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人们对政府公共服务的不满意,或者说公共服务的拙劣和日益恶化是直接原因,二是税收的普遍上扬,传统上的高税收国家公共服务职能的弱化,使得人们从反思这一税制本身到反思整个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人们普遍发现,自己向政府所上缴的税收总是在不断增加,可是政府向我们提供的公共服务却越来越少,质量也越来越糟糕。如此情形,对于普通公民来说,是一件极为苦恼和伤害官民感情的事;对于政府来说,这却是向其提出了一大挑战,如何花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特别是少花纳税人的钱,同时又有效供给更多的公共服务。

据此,进一步提出的问题是,如何监管这些纳税人的钱,并且能够恰到好处地使用?如何评估政府的公共服务?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标准、什么样的机构来进行公正、透明、负责的评判?在此过程之中,纳税人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公民出钱,政府花钱,谁来监督政府花钱,这一整套机制如何理顺?问题的另一面恐怕也值得惊醒:不花钱的政府是不是能够提供良好的服务?诚然,这一点完全不可能。任何政府都需要花钱。只是说这些钱来源于何处?如何花销?如何合理的分配?在政府财力达到一定的时候,政府是否还是需要从纳税人手中汲取大量资财?税收机制如何适时调整?这一点对于那些税收日益攀升的国家、地区和社会来说,尤其如此。对于穷人来说,税收与其关系不大;对于富人来说,税收也无非隔靴搔痒而已,因为其大部分收入是不会进入税收核算体制的。毕竟,他们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方法逃税、避税、减税。因此,税收盯住的和伤害的只能是中产阶级。显然,对于中产阶级来说,他们会觉得这是极为不合理之事。问题在于,以一种什么样的机制来调整?要回答政府如何以更少的钱来办更多的事这一问题,我们就必须顾及以上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解答,都涉及到政府收入问题。一旦政府收入受到影响,其所要提供的公共服务也将发生多米诺式的反映。

第二,市场化(marketization)。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展历史就是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与官僚制的逐步摒除同步演进的历史。问题只是在于,政府如何采取市场化的激励手段来根除政府官僚体制的弊病?最近二三十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的运转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这就是原来由政府直接或者间接控制和操纵的企业纷纷以股份制、承包制、租赁制等形式私有化了。在这一意义上,私有化成为市场化的代名词。而此间需要警惕的问题恰恰就在于这个私有化。毕竟市场化本身并不就是私有化。因为它极有可能导致的问题就是国有资产或者集体资产的流失。如何做到私有化的同时,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的保殖增殖,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于宣称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一方面是私有化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另一方面,却是私有化对公有制这一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挑战。不管怎么说,市场化的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对于传统的官僚体制来说,确实是致命的挑战和打击。实际上,在过去的二十多年的改革历程中,改革采用的主导观念是市场。其理论假设就是,公共机构如果像私人机构一样运转,势必发挥更为经济、更为效率的功能。撒切尔夫人非常偏好的经济学家威廉尼斯卡宁的著名观点就是,政府内官僚机构的管理者就是野心勃勃的企业家,他们希望最大化自己的事业。[2]

在私有化之外,一些国家的做法却是大力发展政府与非政府的合作。与非政府的合作,表明政府开始向非政府组织由原来的不信任到信任、从彼此隔绝到合作共赢、从信息资源封锁到广泛接触开放的转变。无论如何,这对于政府组织来说,既可以吸取大量的知识智慧,也可以吸纳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共同投入到政府的发展中来。这本身就大大减轻了政府日益增长的压力,缓解了政府在诸多方面发展的危机。毫无疑问,对于政府组织而言,其充分放开手脚与非政府组织进行广泛的合作,有助于形成一种既有利于政府自身发展,又有利于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多赢格局。只是,问题同样会不断涌现。如何把握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合作的界限?哪些问题可以合作?哪些问题不能合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原来等级森严的官僚体制如何适应这种转变?以及相应的信息处理方式应该作何跟进?内部资料、公开资料这些如何适应转变?非政府组织如何能够最有效地为政府提高服务,而不是另有它图?换言之,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监管不仅应当提上议事日程,而且还要强调其实效。

不管是哪一种市场化的方式,其都会对传统的官僚体制和管制模式提出一些根本性的挑战。用市场战略来取代传统的命令-控制的官僚体制,它冲击的不仅是这个体制本身,而且是体制中的每一个从业人员。也就是说,市场化将改变的不仅仅是这个体制本身,而且是对这个体制中的每一位公务人员进行根本性的洗脑。如果没有这些人员思想观念与实际行动的根本性转变,体制自身的演变将是非常艰难的过程。否则,就只能是徒有其名或者虚有其表而已。只有公务人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体制的良性变迁才有可能发生。更何况,晚近以来,人们对官僚的质疑声浪剧增。一方面,官僚被看成是寻求增加权力和一体化运作的利维坦;另一方面,官僚被看成是宫廷弄臣,是一系列不相协调、漏洞百出的部门的集合,最好就是蒙混过关,最坏就是自己愚弄自己。由于公众关心的问题的数量日益增多、公众关心的问题的质量日益提高、立法和行政未能适应政策制定环境的变化、以及公共官僚自身的性质等原因,公共官僚的权力一直在稳健上升。[3]

第三,服务导向(serviceorientation)。市场化的推进自然会波及政府转型。市场化的进程使得服务意识、顾客理念等都被极大地放大了。因而相应的问题就是,政府如何才能更好地联系公民、回应公民、服务公民?生产率的改进和市场化的发展,其必然结果就是政府服务效能的转型。于是,“服务”的功能被极大地强化了。政府自身的转型表现在必须从传统意义上的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服务型政府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政府存在的理念必须以市场、以公民、以诉求为中心。类似于市场上的供应者与消费者一样。前者必须即时回应后者对服务的诉求,且必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水平、科技的进步状况、社会的文明程度等不断刷新这种服务,始终做到为后者提供良好的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有主动提供与被动赋予之分。就前者而言,主要指的是政府主动向公众和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诚然,这种服务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力和合法性。在传统官僚制之下,这种主动提供服务的水平往往都是低下的。毕竟管制型的社会缺乏这种服务的传统、动力与能量。

实际上,这恰是为什么近年来公众对政府机构的信任度一度走低的重要原因。针对这种政府机构公信力逐渐下降,政府面临着重重危机和种种挑战的情形之下,一种要求政府主动回应社会和公民需求的呼声日益高涨。由此,政府是否具有较好的回应性被当作是一个事关政府是否有效运转的重要标准之一。在一些学者的研究中,回应性也被列入政府治理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准之一。增强政府的回应性,其做法大致有以下几种:要么是提供数个可以互相替代的服务选项,要么是训练政府人员正视选民市场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不管是哪一种形式,消费者需求的理念都被置于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这既是市场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政府回应性增强的重要表现。回应性使得政府与公民、政府与社会由原来的彼此隔绝、甚至是彼此对立的情形更进一步地紧密相连在一起。

服务导向的政府,又被成为消费者化的政府(consumerizinggovernment)。这是改变公共机构的一种普遍策略之一。试图促使政府对“顾客”更加友好,并在公共服务中制度化“服务顾客”的理念。在政府问题的市场化解读中,消费者的观念可能最为强烈。但是,“顾客”本身也有争议,这就是谁是顾客?在教育、社会福利、经济计划等项目中,顾客比较容易界定。可是,诸如被监禁的囚徒,他们能否得到公正的对待,以及能否确保有一定的途径保证他们能够受到公正的对待,就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此外,公众有受到诸如税务官、城市综合执法大队(简称城管)、交通警察(简称交警)等行政执法人员的公正对待,可是针对他们的处罚的看法和态度却总是难免导致不一致、不公正的质疑。

于是,简单地提服务顾客的想法,也就无法纳入良好服务的顾客范畴,更莫论全方位的、竞争性的服务。问题尚有,消费者化政府的伦理争议在于,是应当建议公共机构把公众当作消费者还是当作公民?如果仅仅作为消费者,仅仅是关注公众参与政府的经济和服务接收者的性质,这种关系实际上会更加复杂,也更具多面性。而且,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消费者的角色,势必弱化以政治为基础的公民角色、模糊内蕴政治权利和公民权利的公民资格等概念。毕竟,纯粹意义上的消费者,会逐渐忽略公共机构的公共性质,因为它假设公民所希冀的无非是良好的公共服务、满意的公共消费,而没有公民的政治内涵。[4]如何平衡这既作为消费者,又不失公民身份与公民资格这二者之间的矛盾,看来确实是服务导向的政府理念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四,分权(decentralization)。既然服务导向已经成为政府与公民关系的主导观念,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公民和社会,政府必须不断增强其回应性。进一步的问题也就是,政府如何对公民的需求做出迅速和高效的反映?在一个极权体制或者一个集权体制之下,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服务导向的问题,因为在这些体制之下,公民的需求从来就不会被当局引起足够的重视。只要自下而上的公民需求得不到政府的认可与接纳,自上而下的服务体系就不可能建立起来。因此,在极权体制和集权体制之下,根本就不存在服务导向的问题,也就更不会因为服务导向而发生分权问题。

在民主政制发展的早期,这种服务导向发展的也不是特别明显,只是随着市场经济和工业社会的发展,服务的理念由商业世界进军到政治领域,由不仅限于市场原则,而且也变为政治原则之后,服务导向才成为政治运转的法则之一,这才有了如何更好地服务,如何提高服务的水平问题。就新公共管理的分权来说,主要的做法无非有三:联邦制国家里权力在政府体系内部的转移,包括权力的横向分割和纵向放权。与此同时,责任机制也随之发生变化。下层和基层将拥有更多的权力以自主开展工作。目的是让下层和基层拥有更大的权力、足够的动力以及充分的能力来回应公民的需求。新公共管理运动所强调的分权仍然会面对一些问题,比如合理分权、有效授权的界限如何清晰界定?分权不只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特征,它还具备一定的艺术特质,那么,如何合理把握分权和授权的艺术问题,也就成为分权与授权无法回避的一个难题。不管怎么说,新公共管理运动对分权的重视确实与传统的管理更多强调集权截然不同。

新公共管理运动将分权置于一个突出的地位,主要体现在将分权视为一个高绩效组织的主要特征之一。一个高绩效的组织被认为具备如下特征:任务明确;明确规定目标并且强调效果;向雇员下放权力;创建新的方法激励人们成功;当情况发生时,高绩效组织能够灵活迅速地调整自身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就绩效而言,高绩效组织具有竞争性;调整工作方法以满足顾客需要;保持在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公开的建设性的信息交流。分权、授权的理念之所以在高绩效组织中受到高度重视,是因为雇员是高绩效组织中至关重要的核心。要达到高绩效,就要给雇员以利用他们的技巧、创造力、适应变化的能力,以及不断学习以完成组织使命的能力。雇员有权根据其兴趣结成联盟和工作关系以达到组织的目标,完成组织的使命。他们不受组织界限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雇员迎接挑战,利用技能完成组织使命,发展新技能,全身心投入继续学习等诸方面做得如何,将决定组织是否能够取得成功。[5]

第五,政策(policy)。无论是生产率的提高,市场化的推进,还是服务导向的发展,分权化改革的深入,最后都要具体表现在政策层面。换言之,要通过政策来具体体现上述思想和主张。因此,政府的政策能力和政策水平也就成为深入贯彻前述新公共管理运动发展要求的重要指标。进而政府如何才能提高其设计和执行政策的能力,也就成为新公共管理的第五个重要内容。这是将前述思想具体化和操作化的重要阶段。也是具体兑现和落实这些思想的重要举措。如果政策设计不能充分体现上述思想,或者不足以落实上述理念,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核心思想的实现必将受到极大的限制与制约。

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公共政策实质上是新公共管理对社会和公民输出的信号与产物。换言之,公民能否感受到政府是采用传统的官僚制还是新公共管理,他们能够直接感知的就是政府的政策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些变化背后所反映的政府理念是否有所变迁?如果说生产率、市场化、服务和分权这些理念会更多地停留于政府层面的话,那么,对于公民来说,政策则是更多的行政层面、公民最能直接感知、最能直接体悟的要素。不管政府推行什么样的新公共管理,如果不能让公民和社会在政策层面有一个全新的认知和不同的感受的话,那么,这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必将以失败而告终。这就是为什么新公共管理运动为什么将政策作为一个重要内容的原因所在。

纵虽如此,(公共)政策分析的局限性依然无法回避。这些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一些社会问题,由于它们被界定的方式是注定不能够得到解决的,如果问题是用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数据来界定,它们就绝不可能通过公共政策来解决。比如一个国家按一定比例对贫困线的划定,总是会有一些人处于贫困线以下。毕竟,社会的相对差异永远也不可能消除。(2)人们的期望总会比政府的能力增长得快。政策领域的任何进展可能只会导致人们对政策应该完成的任务寄予更高的期望。(3)解决某一群体问题的政策可能会给其他群体带来一些问题。在多元社会里,解决一个人的问题可能同时意味着给其他人带来问题。毕竟,没有任何一项政策能够同时达到多方共赢的格局。(4)有一些社会趋向很可能是不能够由政府来推动的,即使它值得去做。比如,为解决种族问题,将白人与黑人混合居住,往往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5)人们常常会调适自己的行为,使公共政策变得毫无用处,政府也因此面临窘境。比如高福利导致大量懒惰,从而过度依赖政府救济金的行为。(6)社会问题可能会有很多原因,一项具体的政策并不能完全根除某一类问题。(7)一些社会问题的解决可能需要比问题本身成本更大的政策,甚而牺牲原有的社会制度或者价值理念。比如采用高压政策镇压社会动乱、各种维权行为。它牺牲的就可能是一些民主的价值,诸如结社的权利、言论和出版自由、组织反对党的权利等。(8)政治体系的建构可能不完全适宜于进行理性决策。社会问题的解决总体上需要理性决策,可是,由于民选官员需要回应选民的要求,如果加上一些利益集团的因素,此时政府的公共政策很可能就不是理性的,而是非理性的。[6]

第六,对政策效果的负责(accountabilityforresults)。如前所述,新公共管理除了要能够将其生产率、市场化、服务导向、分权等思想变为有效的政策(也就是将思想操作化)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对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也就是要强化政策执行的效果问题。于是,问题又进一步转化为政策执行效果的责任机制问题。为什么新公共管理如此强调要对政策的效果负责?

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主要基于两种理论基础,管僚制理论和政治行政二分法。新公共管理则分别是经济学理论和私营部门管理。“重视目标或许是私营部门最重要的一点。传统的行政模式因其过于关注结构和过程而忽视了结果,因而受到了众多批评。现在的公共部门管理转而将目标作为首要的目的,其他则退居其次,这是人们在态度上的一个重大变化。”随着“以顾客为中心”的呼声一天天地高涨,以及要更好地对外部团体和个人的需求做出反应,公共管理最终认识到管理者应直接对公众负责。这也是它与传统模式地一个较大不同。[7]对结果的负责,主要来源于新公共管理严格区分了“行政”和“管理”的含义。“行政”基本上指服从指令和服务,而“管理”则指:(1)取得某些结果;(2)取得这些结果的管理者的个人责任。简言之,行政指的是听从指令,管理则指的是实现结果。这就意味着:一个管理者不仅仅是服从指令,他注重的是取得“结果”和为此负有的责任。公务员日益认识到,他们的职能是进行组织,以实现他们对其结果负有真正责任的目标,而不仅仅是服从命令、程序操作和将政策变为行动。这就是说,公务员把自己不再仅仅看作是行政者,更重要的还是管理者。或者说公务员完成的是管理性的而不是行政性的工作。因此,使用“公共管理”一词正在成为人们的偏好,“公共行政”一词即使尚未被人抛弃,现在也似乎已经过时了。[8]

新公共管理发展到今天已经逐渐形成其自己的特色。这就是对结果和责任意识的强化。“管理主义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管理者对产出和结果负责。”“公共组织需要有所作为;政府现在想知道它们做什么;它们做的怎样;谁是主管并对结果负有责任。达到这一目标的首要途径就是‘让管理者来管理’,意即高级管理者本人对结果能否切实负责,而不仅仅只是像行政人员一样服从别人的命令。改革将越来越多的管理权力进行分割,这意味着部门领导必须负有更多的责任。公共管理者现在已介入有关的政策事务以及严格意义上的政治事务,他们越来越多地对这些事务负有个人责任。如果事情出现某些差错,他们付出的代价将是失去工作。”[9]简言之,新公共管理“改革的重点在于实现结果和对结果负起责任。换句话说,改革的重点是成为管理者而不是成为行政者”。[10]这方面的典型案例主要是英国的富尔顿报告和美国的《文官改革法》1968年英国的富尔顿报告就是一个典型。该报告指出,公务员的整个管理任务由四个方面组成:在政治指导下制定政策;创立侦测执行的“机制”;行政体制的运转;对议会和公众负责。1978年,美国的《文官改革法》的目标在于,使管理者对结果负有更大的责任。

新公共管理的“责任”问题依然需要进一步明晰。这里涉及的问题依然有很多。比如,如果没有实现预定目标,是否必然是管理者的过失?如何理性评估这些原因,包括资金不足,或者预定目标不够科学,也不现实?而对责任的监管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其一,由于公民会较多地依赖公共组织项目的执行与实施,他们不敢提出过于严厉的批评。其二,很多项目没有清晰地界定的顾客,顾客是谁?我们不知道。很多时候谈不上监督,尤其是长期的监督;其三,过分依赖公共雇员的良好动机和专家主义,会使公众面临不法行为和不当行为时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11]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新公共管理运动强化责任时不得不审慎思索,认真求解的难题。

综上所述,不管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展经历了什么样的历程,也不管人们如何评价新公共管理运动。充分认识、深入理解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把握二十世纪最后二三十年来新公共管理及其发展的关键所在。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把握这些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为什么是这些要素?它们能否构成一个完整的要素体系?如果说生产率和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和企业化政府的必然要求,那么服务导向则是其必然结果。而要提供良好的服务,不论是在横向的权力分割,还是在纵向的权力分解中必须贯彻分权原则。可以说,这是公共服务发展的必然要求。所有的这一切最后都必须通过政策体现出来。一个良好的政策就是所有这些要素的集中体现。换句话来说,只要审视我们的公共政策,就可以找寻生产率、市场化、服务导向和分权这几者的具体落实和操作情况。

诚然,公共政策本身是需要加强监管的。没有监管的公共政策,很难保证其良好的效果,以及优良的公共政策。这就涉及到新公共管理运动的责任问题。其实和传统的公共行政一致之处在于,很大程度上,新公共管理虽然有诸多新理念,然而其对责任的强调实则是对传统的公共行政的复制与强化。就新公共管理运动本身而言,除责任之外的所有要素,其要义都在于提供公共机构的透明度和责任性。因为,不管公共行政如何变化,其核心内容依然是公共组织的责任。只是责任形式不同而已,传统的责任形式大多基于设立政治机制或者行为主体,新公共管理运动强调通过绩效考核,或有能力促使管理者对个人和机构行为负责。[12]质言之,这些核心要素之间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绝不可孤立观之。否则,对新公共管理的理解就容易出现一知半解或者断章取义。既要把握每一个要素的特定内涵,又要把握这些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既要明晰其优势之处,又要厘清其问题所在。这就是我们在把握新公共管理运动核心内容这一基本问题上最基本的立场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关于新公共管理核心内容的主要参考DonaldF.Kettl,TheGlobalPublicManagementRevolutio:AReportontheTransformationofGovernance,Brookingsinstitutionpress,Washington,D.C,1-3.

[2][美]B·盖伊·彼得斯:《官僚政治》(第五版),聂露、李姿姿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67页。

[3][美]B·盖伊·彼得斯:《官僚政治》(第五版),聂露、李姿姿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21页。

[4][美]B·盖伊·彼得斯:《官僚政治》(第五版),聂露、李姿姿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76-378页。

[5][美]马克·G·波波维奇主编:《创建高绩效政府组织》,孔宪遂、耿洪敏译,耿洪敏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21页。

[6][美]托马斯·R·戴伊:《理解公共政策》,彭勃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294-295页。

[7][澳]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二版),彭和平、周明德、金竹青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0-82页。

[8][澳]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二版),彭和平、周明德、金竹青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7页。

[9][澳]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二版),彭和平、周明德、金竹青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3、80页。

[10][澳]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二版),彭和平、周明德、金竹青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9页。

公共管理内容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产率市场化服务分权政策负责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场针对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的缺陷的新的管理方法在全球席卷开来。这场运动通常冠之以多种称谓:“新公共管理”、“管理主义”、“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行政”、“后官僚制典范”、“企业型政府”。不管这些称谓怎么花样翻新,他们的基本特征和精神实质是不变的。尽管这些特质在不同学者的论述中各有不同,然而,其基本的思想和关键词还是可以大体达成一致,诸如管理而非行政、市场化而非官僚制、竞争而非垄断、服务而非执行、分权而非集权、过程而非结果、负责而非逃避等。为了表述的一致性与清晰性,本文一律采用“新公共管理运动”这一说法。

DonaldF.Kettl教授在《全球公共管理革命——关于治理转型的报告》中提出了这场运动的核心内容主要是六个方面,即生产率、市场化、服务导向、分权、政策和对政策效果的负责。[1]由于是以“报告”的形式给出的,因此Donald教授没有充分展开。这是由于“报告”本身的局限性所决定的。我们无可苛求。如果我们要深入理解新公共管理运动,我们完全有必要就此作进一步的阐释与分析。诸如这些核心内容的真正内涵何在?将会引发什么样的问题?这些核心内容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如何从一个整体而不是支离破碎的角度来理解新公共管理运动?对这些问题的深入阐述有助于深化我们对新公共管理的本质的系统把握与整体认知。这是我们把握新公共管理运动所必须具备的至为基础、也是至为关键的基础性内容。易言之,对上述这些问题的回答构成了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生产率(productivity)。这里主要的问题是,政府如何才能以更少的税收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人们对税收的要求与对政府公共服务的期待总是逆向运动。对前者期待的降低与对后者期待的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二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尖锐的对立。形成这样一个尖锐的对立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人们对政府公共服务的不满意,或者说公共服务的拙劣和日益恶化是直接原因,二是税收的普遍上扬,传统上的高税收国家公共服务职能的弱化,使得人们从反思这一税制本身到反思整个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人们普遍发现,自己向政府所上缴的税收总是在不断增加,可是政府向我们提供的公共服务却越来越少,质量也越来越糟糕。如此情形,对于普通公民来说,是一件极为苦恼和伤害官民感情的事;对于政府来说,这却是向其提出了一大挑战,如何花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特别是少花纳税人的钱,同时又有效供给更多的公共服务。

据此,进一步提出的问题是,如何监管这些纳税人的钱,并且能够恰到好处地使用?如何评估政府的公共服务?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标准、什么样的机构来进行公正、透明、负责的评判?在此过程之中,纳税人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公民出钱,政府花钱,谁来监督政府花钱,这一整套机制如何理顺?问题的另一面恐怕也值得惊醒:不花钱的政府是不是能够提供良好的服务?诚然,这一点完全不可能。任何政府都需要花钱。只是说这些钱来源于何处?如何花销?如何合理的分配?在政府财力达到一定的时候,政府是否还是需要从纳税人手中汲取大量资财?税收机制如何适时调整?这一点对于那些税收日益攀升的国家、地区和社会来说,尤其如此。对于穷人来说,税收与其关系不大;对于富人来说,税收也无非隔靴搔痒而已,因为其大部分收入是不会进入税收核算体制的。毕竟,他们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方法逃税、避税、减税。因此,税收盯住的和伤害的只能是中产阶级。显然,对于中产阶级来说,他们会觉得这是极为不合理之事。问题在于,以一种什么样的机制来调整?要回答政府如何以更少的钱来办更多的事这一问题,我们就必须顾及以上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解答,都涉及到政府收入问题。一旦政府收入受到影响,其所要提供的公共服务也将发生多米诺式的反映。

第二,市场化(marketization)。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展历史就是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与官僚制的逐步摒除同步演进的历史。问题只是在于,政府如何采取市场化的激励手段来根除政府官僚体制的弊病?最近二三十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的运转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这就是原来由政府直接或者间接控制和操纵的企业纷纷以股份制、承包制、租赁制等形式私有化了。在这一意义上,私有化成为市场化的代名词。而此间需要警惕的问题恰恰就在于这个私有化。毕竟市场化本身并不就是私有化。因为它极有可能导致的问题就是国有资产或者集体资产的流失。如何做到私有化的同时,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的保殖增殖,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于宣称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一方面是私有化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另一方面,却是私有化对公有制这一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挑战。不管怎么说,市场化的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对于传统的官僚体制来说,确实是致命的挑战和打击。实际上,在过去的二十多年的改革历程中,改革采用的主导观念是市场。其理论假设就是,公共机构如果像私人机构一样运转,势必发挥更为经济、更为效率的功能。撒切尔夫人非常偏好的经济学家威廉尼斯卡宁的著名观点就是,政府内官僚机构的管理者就是野心勃勃的企业家,他们希望最大化自己的事业。[2]

在私有化之外,一些国家的做法却是大力发展政府与非政府的合作。与非政府的合作,表明政府开始向非政府组织由原来的不信任到信任、从彼此隔绝到合作共赢、从信息资源封锁到广泛接触开放的转变。无论如何,这对于政府组织来说,既可以吸取大量的知识智慧,也可以吸纳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共同投入到政府的发展中来。这本身就大大减轻了政府日益增长的压力,缓解了政府在诸多方面发展的危机。毫无疑问,对于政府组织而言,其充分放开手脚与非政府组织进行广泛的合作,有助于形成一种既有利于政府自身发展,又有利于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多赢格局。只是,问题同样会不断涌现。如何把握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合作的界限?哪些问题可以合作?哪些问题不能合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原来等级森严的官僚体制如何适应这种转变?以及相应的信息处理方式应该作何跟进?内部资料、公开资料这些如何适应转变?非政府组织如何能够最有效地为政府提高服务,而不是另有它图?换言之,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监管不仅应当提上议事日程,而且还要强调其实效。

不管是哪一种市场化的方式,其都会对传统的官僚体制和管制模式提出一些根本性的挑战。用市场战略来取代传统的命令-控制的官僚体制,它冲击的不仅是这个体制本身,而且是体制中的每一个从业人员。也就是说,市场化将改变的不仅仅是这个体制本身,而且是对这个体制中的每一位公务人员进行根本性的洗脑。如果没有这些人员思想观念与实际行动的根本性转变,体制自身的演变将是非常艰难的过程。否则,就只能是徒有其名或者虚有其表而已。只有公务人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体制的良性变迁才有可能发生。更何况,晚近以来,人们对官僚的质疑声浪剧增。一方面,官僚被看成是寻求增加权力和一体化运作的利维坦;另一方面,官僚被看成是宫廷弄臣,是一系列不相协调、漏洞百出的部门的集合,最好就是蒙混过关,最坏就是自己愚弄自己。由于公众关心的问题的数量日益增多、公众关心的问题的质量日益提高、立法和行政未能适应政策制定环境的变化、以及公共官僚自身的性质等原因,公共官僚的权力一直在稳健上升。[3]

第三,服务导向(serviceorientation)。市场化的推进自然会波及政府转型。市场化的进程使得服务意识、顾客理念等都被极大地放大了。因而相应的问题就是,政府如何才能更好地联系公民、回应公民、服务公民?生产率的改进和市场化的发展,其必然结果就是政府服务效能的转型。于是,“服务”的功能被极大地强化了。政府自身的转型表现在必须从传统意义上的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服务型政府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政府存在的理念必须以市场、以公民、以诉求为中心。类似于市场上的供应者与消费者一样。前者必须即时回应后者对服务的诉求,且必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水平、科技的进步状况、社会的文明程度等不断刷新这种服务,始终做到为后者提供良好的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有主动提供与被动赋予之分。就前者而言,主要指的是政府主动向公众和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诚然,这种服务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力和合法性。在传统官僚制之下,这种主动提供服务的水平往往都是低下的。毕竟管制型的社会缺乏这种服务的传统、动力与能量。

实际上,这恰是为什么近年来公众对政府机构的信任度一度走低的重要原因。针对这种政府机构公信力逐渐下降,政府面临着重重危机和种种挑战的情形之下,一种要求政府主动回应社会和公民需求的呼声日益高涨。由此,政府是否具有较好的回应性被当作是一个事关政府是否有效运转的重要标准之一。在一些学者的研究中,回应性也被列入政府治理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准之一。增强政府的回应性,其做法大致有以下几种:要么是提供数个可以互相替代的服务选项,要么是训练政府人员正视选民市场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不管是哪一种形式,消费者需求的理念都被置于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这既是市场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政府回应性增强的重要表现。回应性使得政府与公民、政府与社会由原来的彼此隔绝、甚至是彼此对立的情形更进一步地紧密相连在一起。

服务导向的政府,又被成为消费者化的政府(consumerizinggovernment)。这是改变公共机构的一种普遍策略之一。试图促使政府对“顾客”更加友好,并在公共服务中制度化“服务顾客”的理念。在政府问题的市场化解读中,消费者的观念可能最为强烈。但是,“顾客”本身也有争议,这就是谁是顾客?在教育、社会福利、经济计划等项目中,顾客比较容易界定。可是,诸如被监禁的囚徒,他们能否得到公正的对待,以及能否确保有一定的途径保证他们能够受到公正的对待,就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此外,公众有受到诸如税务官、城市综合执法大队(简称城管)、交通警察(简称交警)等行政执法人员的公正对待,可是针对他们的处罚的看法和态度却总是难免导致不一致、不公正的质疑。

于是,简单地提服务顾客的想法,也就无法纳入良好服务的顾客范畴,更莫论全方位的、竞争性的服务。问题尚有,消费者化政府的伦理争议在于,是应当建议公共机构把公众当作消费者还是当作公民?如果仅仅作为消费者,仅仅是关注公众参与政府的经济和服务接收者的性质,这种关系实际上会更加复杂,也更具多面性。而且,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消费者的角色,势必弱化以政治为基础的公民角色、模糊内蕴政治权利和公民权利的公民资格等概念。毕竟,纯粹意义上的消费者,会逐渐忽略公共机构的公共性质,因为它假设公民所希冀的无非是良好的公共服务、满意的公共消费,而没有公民的政治内涵。[4]如何平衡这既作为消费者,又不失公民身份与公民资格这二者之间的矛盾,看来确实是服务导向的政府理念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四,分权(decentralization)。既然服务导向已经成为政府与公民关系的主导观念,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公民和社会,政府必须不断增强其回应性。进一步的问题也就是,政府如何对公民的需求做出迅速和高效的反映?在一个极权体制或者一个集权体制之下,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服务导向的问题,因为在这些体制之下,公民的需求从来就不会被当局引起足够的重视。只要自下而上的公民需求得不到政府的认可与接纳,自上而下的服务体系就不可能建立起来。因此,在极权体制和集权体制之下,根本就不存在服务导向的问题,也就更不会因为服务导向而发生分权问题。

在民主政制发展的早期,这种服务导向发展的也不是特别明显,只是随着市场经济和工业社会的发展,服务的理念由商业世界进军到政治领域,由不仅限于市场原则,而且也变为政治原则之后,服务导向才成为政治运转的法则之一,这才有了如何更好地服务,如何提高服务的水平问题。就新公共管理的分权来说,主要的做法无非有三:联邦制国家里权力在政府体系内部的转移,包括权力的横向分割和纵向放权。与此同时,责任机制也随之发生变化。下层和基层将拥有更多的权力以自主开展工作。目的是让下层和基层拥有更大的权力、足够的动力以及充分的能力来回应公民的需求。新公共管理运动所强调的分权仍然会面对一些问题,比如合理分权、有效授权的界限如何清晰界定?分权不只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特征,它还具备一定的艺术特质,那么,如何合理把握分权和授权的艺术问题,也就成为分权与授权无法回避的一个难题。不管怎么说,新公共管理运动对分权的重视确实与传统的管理更多强调集权截然不同。

新公共管理运动将分权置于一个突出的地位,主要体现在将分权视为一个高绩效组织的主要特征之一。一个高绩效的组织被认为具备如下特征:任务明确;明确规定目标并且强调效果;向雇员下放权力;创建新的方法激励人们成功;当情况发生时,高绩效组织能够灵活迅速地调整自身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就绩效而言,高绩效组织具有竞争性;调整工作方法以满足顾客需要;保持在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公开的建设性的信息交流。分权、授权的理念之所以在高绩效组织中受到高度重视,是因为雇员是高绩效组织中至关重要的核心。要达到高绩效,就要给雇员以利用他们的技巧、创造力、适应变化的能力,以及不断学习以完成组织使命的能力。雇员有权根据其兴趣结成联盟和工作关系以达到组织的目标,完成组织的使命。他们不受组织界限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雇员迎接挑战,利用技能完成组织使命,发展新技能,全身心投入继续学习等诸方面做得如何,将决定组织是否能够取得成功。[5]

第五,政策(policy)。无论是生产率的提高,市场化的推进,还是服务导向的发展,分权化改革的深入,最后都要具体表现在政策层面。换言之,要通过政策来具体体现上述思想和主张。因此,政府的政策能力和政策水平也就成为深入贯彻前述新公共管理运动发展要求的重要指标。进而政府如何才能提高其设计和执行政策的能力,也就成为新公共管理的第五个重要内容。这是将前述思想具体化和操作化的重要阶段。也是具体兑现和落实这些思想的重要举措。如果政策设计不能充分体现上述思想,或者不足以落实上述理念,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核心思想的实现必将受到极大的限制与制约。

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公共政策实质上是新公共管理对社会和公民输出的信号与产物。换言之,公民能否感受到政府是采用传统的官僚制还是新公共管理,他们能够直接感知的就是政府的政策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些变化背后所反映的政府理念是否有所变迁?如果说生产率、市场化、服务和分权这些理念会更多地停留于政府层面的话,那么,对于公民来说,政策则是更多的行政层面、公民最能直接感知、最能直接体悟的要素。不管政府推行什么样的新公共管理,如果不能让公民和社会在政策层面有一个全新的认知和不同的感受的话,那么,这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必将以失败而告终。这就是为什么新公共管理运动为什么将政策作为一个重要内容的原因所在。

纵虽如此,(公共)政策分析的局限性依然无法回避。这些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一些社会问题,由于它们被界定的方式是注定不能够得到解决的,如果问题是用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数据来界定,它们就绝不可能通过公共政策来解决。比如一个国家按一定比例对贫困线的划定,总是会有一些人处于贫困线以下。毕竟,社会的相对差异永远也不可能消除。(2)人们的期望总会比政府的能力增长得快。政策领域的任何进展可能只会导致人们对政策应该完成的任务寄予更高的期望。(3)解决某一群体问题的政策可能会给其他群体带来一些问题。在多元社会里,解决一个人的问题可能同时意味着给其他人带来问题。毕竟,没有任何一项政策能够同时达到多方共赢的格局。(4)有一些社会趋向很可能是不能够由政府来推动的,即使它值得去做。比如,为解决种族问题,将白人与黑人混合居住,往往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5)人们常常会调适自己的行为,使公共政策变得毫无用处,政府也因此面临窘境。比如高福利导致大量懒惰,从而过度依赖政府救济金的行为。(6)社会问题可能会有很多原因,一项具体的政策并不能完全根除某一类问题。(7)一些社会问题的解决可能需要比问题本身成本更大的政策,甚而牺牲原有的社会制度或者价值理念。比如采用高压政策镇压社会动乱、各种维权行为。它牺牲的就可能是一些民主的价值,诸如结社的权利、言论和出版自由、组织反对党的权利等。(8)政治体系的建构可能不完全适宜于进行理性决策。社会问题的解决总体上需要理性决策,可是,由于民选官员需要回应选民的要求,如果加上一些利益集团的因素,此时政府的公共政策很可能就不是理性的,而是非理性的。[6]

第六,对政策效果的负责(accountabilityforresults)。如前所述,新公共管理除了要能够将其生产率、市场化、服务导向、分权等思想变为有效的政策(也就是将思想操作化)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对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也就是要强化政策执行的效果问题。于是,问题又进一步转化为政策执行效果的责任机制问题。为什么新公共管理如此强调要对政策的效果负责?

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主要基于两种理论基础,管僚制理论和政治行政二分法。新公共管理则分别是经济学理论和私营部门管理。“重视目标或许是私营部门最重要的一点。传统的行政模式因其过于关注结构和过程而忽视了结果,因而受到了众多批评。现在的公共部门管理转而将目标作为首要的目的,其他则退居其次,这是人们在态度上的一个重大变化。”随着“以顾客为中心”的呼声一天天地高涨,以及要更好地对外部团体和个人的需求做出反应,公共管理最终认识到管理者应直接对公众负责。这也是它与传统模式地一个较大不同。[7]对结果的负责,主要来源于新公共管理严格区分了“行政”和“管理”的含义。“行政”基本上指服从指令和服务,而“管理”则指:(1)取得某些结果;(2)取得这些结果的管理者的个人责任。简言之,行政指的是听从指令,管理则指的是实现结果。这就意味着:一个管理者不仅仅是服从指令,他注重的是取得“结果”和为此负有的责任。公务员日益认识到,他们的职能是进行组织,以实现他们对其结果负有真正责任的目标,而不仅仅是服从命令、程序操作和将政策变为行动。这就是说,公务员把自己不再仅仅看作是行政者,更重要的还是管理者。或者说公务员完成的是管理性的而不是行政性的工作。因此,使用“公共管理”一词正在成为人们的偏好,“公共行政”一词即使尚未被人抛弃,现在也似乎已经过时了。[8]

新公共管理发展到今天已经逐渐形成其自己的特色。这就是对结果和责任意识的强化。“管理主义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管理者对产出和结果负责。”“公共组织需要有所作为;政府现在想知道它们做什么;它们做的怎样;谁是主管并对结果负有责任。达到这一目标的首要途径就是‘让管理者来管理’,意即高级管理者本人对结果能否切实负责,而不仅仅只是像行政人员一样服从别人的命令。改革将越来越多的管理权力进行分割,这意味着部门领导必须负有更多的责任。公共管理者现在已介入有关的政策事务以及严格意义上的政治事务,他们越来越多地对这些事务负有个人责任。如果事情出现某些差错,他们付出的代价将是失去工作。”[9]简言之,新公共管理“改革的重点在于实现结果和对结果负起责任。换句话说,改革的重点是成为管理者而不是成为行政者”。[10]这方面的典型案例主要是英国的富尔顿报告和美国的《文官改革法》1968年英国的富尔顿报告就是一个典型。该报告指出,公务员的整个管理任务由四个方面组成:在政治指导下制定政策;创立侦测执行的“机制”;行政体制的运转;对议会和公众负责。1978年,美国的《文官改革法》的目标在于,使管理者对结果负有更大的责任。

新公共管理的“责任”问题依然需要进一步明晰。这里涉及的问题依然有很多。比如,如果没有实现预定目标,是否必然是管理者的过失?如何理性评估这些原因,包括资金不足,或者预定目标不够科学,也不现实?而对责任的监管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其一,由于公民会较多地依赖公共组织项目的执行与实施,他们不敢提出过于严厉的批评。其二,很多项目没有清晰地界定的顾客,顾客是谁?我们不知道。很多时候谈不上监督,尤其是长期的监督;其三,过分依赖公共雇员的良好动机和专家主义,会使公众面临不法行为和不当行为时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11]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新公共管理运动强化责任时不得不审慎思索,认真求解的难题。

综上所述,不管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展经历了什么样的历程,也不管人们如何评价新公共管理运动。充分认识、深入理解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把握二十世纪最后二三十年来新公共管理及其发展的关键所在。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把握这些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为什么是这些要素?它们能否构成一个完整的要素体系?如果说生产率和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和企业化政府的必然要求,那么服务导向则是其必然结果。而要提供良好的服务,不论是在横向的权力分割,还是在纵向的权力分解中必须贯彻分权原则。可以说,这是公共服务发展的必然要求。所有的这一切最后都必须通过政策体现出来。一个良好的政策就是所有这些要素的集中体现。换句话来说,只要审视我们的公共政策,就可以找寻生产率、市场化、服务导向和分权这几者的具体落实和操作情况。

诚然,公共政策本身是需要加强监管的。没有监管的公共政策,很难保证其良好的效果,以及优良的公共政策。这就涉及到新公共管理运动的责任问题。其实和传统的公共行政一致之处在于,很大程度上,新公共管理虽然有诸多新理念,然而其对责任的强调实则是对传统的公共行政的复制与强化。就新公共管理运动本身而言,除责任之外的所有要素,其要义都在于提供公共机构的透明度和责任性。因为,不管公共行政如何变化,其核心内容依然是公共组织的责任。只是责任形式不同而已,传统的责任形式大多基于设立政治机制或者行为主体,新公共管理运动强调通过绩效考核,或有能力促使管理者对个人和机构行为负责。[12]质言之,这些核心要素之间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绝不可孤立观之。否则,对新公共管理的理解就容易出现一知半解或者断章取义。既要把握每一个要素的特定内涵,又要把握这些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既要明晰其优势之处,又要厘清其问题所在。这就是我们在把握新公共管理运动核心内容这一基本问题上最基本的立场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关于新公共管理核心内容的主要参考DonaldF.Kettl,TheGlobalPublicManagementRevolutio:AReportontheTransformationofGovernance,Brookingsinstitutionpress,Washington,D.C,1-3.

[2][美]B·盖伊·彼得斯:《官僚政治》(第五版),聂露、李姿姿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67页。

[3][美]B·盖伊·彼得斯:《官僚政治》(第五版),聂露、李姿姿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21页。

[4][美]B·盖伊·彼得斯:《官僚政治》(第五版),聂露、李姿姿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76-378页。

[5][美]马克·G·波波维奇主编:《创建高绩效政府组织》,孔宪遂、耿洪敏译,耿洪敏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21页。

[6][美]托马斯·R·戴伊:《理解公共政策》,彭勃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294-295页。

[7][澳]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二版),彭和平、周明德、金竹青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0-82页。

[8][澳]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二版),彭和平、周明德、金竹青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7页。

[9][澳]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二版),彭和平、周明德、金竹青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3、80页。

[10][澳]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二版),彭和平、周明德、金竹青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9页。

公共管理内容范文第3篇

管理是指政治统治者的地位保护盒阶级压迫功能逐渐淡化,代之以将行政权力主要运用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利等方面的政治意志执行过程。政治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而管理则是这一意志的执行。对于什么是治理,许多机构和学者都作出了自己的界定。比较典型的是全球治理协会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定义。全球治理协会的定义是:治理是个人与机构、官方和私人治理其共同事物的总和,多种多样互相冲突的利益集团可以借此走到一起,找到合法的办法。它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是对立的或各异的利益彼此时应,也可以是人们同意或接受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安排。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定义是:治理是运用政治权威管理和控制国家资源,以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体而言,治理是有许多不具备明确的等级关系的个人和组织进行合作以解决冲突的工作方式,它灵活的反映着多样活的规章制度甚至个人态度,以上定义非常典型地反映了治理理论的主要特征,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自我调节的协作方式。即国家、组织、个人之间通过谈判实现自动协调目的的方式。

2 多样化的行动者。国家责任范围逐渐缩小而公民享受更多的责任,包括政府部门、私营部门、第三部门以及广大公众都可以参与治理。

3 互动过程。致力于集体行动的组织依靠互相依赖的权利和资源关系实现互相促进和支持,形成协作性的合伙伙伴关系。

4 国家的主导角色。国家在制度设计和战略制定方面具有根本性作用,这是其他机构不能代替的,国家的作用充分体现在其宏观调控和组织协作上。

二、善治的内容

善治是指一种良好的治理。这是治理理念和相关机制建立并运用到实践中所导致的良好的绩效。它应该是社会治理发展的目标。善治只要是指治理能够收获到良好的技校,这种绩效表现在治理的政治效果、管理效果、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方面。整治效果主要是通过治理达到了公民与公共机构之间的良性互动,公民的责任精神得到提升,公民对公共事务有着广泛的参与,社区团结性达到非常高的水平。管理效果是通过多元角度的参与和互动,社区和组织的治理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形成了共同治理的机制,提供了最大效率的公共服务。经济效果主要是指通过治理直线了社区和组织资源最大化的利用,并确定了良好的经济收益,给社区居民带来了更好地福利。而社会效果则包括文化观念、环境保护、社区安全、邻里照顾等方面都产生良好的小郭,社区成为安全、幸福和文明的居住地。就一个国家而言,职责意味着国家实现有效的制度构建、公民创造力得到激活、政治文明程度高,意味着国家不仅在经济上去的稳定而快捷的增长,而且在综合效益上公民生活质量得到了不断提升,社会和自然都实现了和谐共进的目标。

三、公共治理的内容

公共管理内容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公共信息 资源管理 公共管理 信息政策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信息化和信息社会化趋势的推进,公民信息意识的觉醒,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使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成为当前信息管理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要研究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首先应当界定“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内容。可以说,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依托于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秉承了公共管理的精神理念。本文试图沿着这一方向探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内容,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1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基本理论研究

1.1公共信息资源概念及其特征研究

“信息”一词定义繁多。《大英百科全书》中写道,“信息现象渗透于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之中,信息的多样性使得迄今为止所有要为信息下一个统一定义的企图都落空了”。要想给公共信息资源作一个明确而又统一的概念界定,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如美国《公共信息资源改革法案2001)中把公共信息资源等同于政府信息资源。有关人士或从知识产权角度出发.或从社会性角度出发,或从政府角度出发定义公共信息资源,定义的角度不同,侧重点不同,概念阐述必然不同,但基本都反映了政府信息或行政信息是公共信息资源的主体这一思想同时。定义的不同也反映了公共信息资源概念的历史演进过程。笔者认为,公共信息资源的主要构成是指社会组织在公共管理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信息的集合,包括政府法规信息、政府公务信息、教育信息、公共健康信息、文化信息、农业信息、国民经济宏观信息、环境信息等。范围再扩展一点,各种经济组织产生的与公众生活相关的信息也属于公共信息资源,如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

作为一种信息资源,公共信息资源具有经济性、智能性、规律性、整体性、非均衡性等特性;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公共信息资源具有公共消费性(共享性)和外部性特征。此外,公共信息资源还具有公益性、基础性、公开性等特性。

1.2公共信息资源的类型研究

根据分类标准的不同,公共信息资源可以按多种类型划分。如根据公共信息资源本身特性的不同。公共信息资源可划分为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公共信息资源、有排他性而无竞争性公共信息资源和有竞争性而无排他性公共信息资源;根据形成方式不同,公共信息资源可分为政府自产性公共信息资源、政府购买性公共信息资源和社会生产性公共信息资源;根据受益者需求范围不同.公共信息资源可划分为全国性公共信息资源和地方性公共信息资源等。

1.3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主体研究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主体是指公共信息资源的者、管理者和使用者,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主要包括行政机关,立法、司法等国家机关和各种非政府的公共组织,还包括普通公民。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主体的结构、类型、特点、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有利于改进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工作,加速信息流通,提升信息资源利用率。

1.4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及其特征研究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包括:(1)社会公共服务事业部门的信息管理问题,包括社会医疗保险、社会劳动保障、社会保险、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服务等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信息管理;(2)社会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问题,包括社会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如标准信息资源、专利信息资源、文献检索系统、信息搜索引擎等应用系统的建立与维护。

有学者认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对象是社会公共信息资源,它具有普遍的社会性,代表社会公共利益,具有层次性和动态性。层次性表现在根据反映对象的时空角度可将公共信息资源划分为社区公共信息资源、地方性公共信息资源、区域性公共信息资源以及国家或全球性公共信息资源等层次,不同层次的公共信息资源数量和权重也是不同的。动态性是指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内的公共信息资源范围是不同的,公共信息资源和私人信息资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公共信息资源的复杂特性意味着在管理方法上应根据类型特点有针对性的加以选择;(2)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主体具有广泛性和多元化的特点,包括行政机关和立法、司法等国家机关和各种非政府的公共组织;(3)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以追求公共利益,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为宗旨;(4)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过程具有政府一社会互动性;(5)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集公共性与管理性的统一。

1.5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组织运行研究

主要研究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计划、预算、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活动。

1.6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与趋势的预测研究

准确把握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及时调整发展战略,也是研究的重点。信息技术革命和民主进步推动着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向网络化和公开化的方向发展。呈现出标准化、个性化的趋势。

2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应用研究

2.1社会信息化现状调查研究

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是建立在社会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基础上。因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地区差异很大,导致各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政府信息化程度、公民民主意识、信息教育水平等社会信息化建设明显失衡。正确认识现状有助于根据实情制定信息政策和发展策略,营造和谐的信息环境,采取更公平有效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方法和技术。社会信息化现状调查研究属于社会调研的范畴,有一整套成熟的调研方法可供借鉴。

2.2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体制研究

公共信息资源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管理主体复杂多样。建立一套结构完善、运行高效的管理体制是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成功的重要因素。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体制包括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机构的性质、纵向的隶属关系及横向的协作关系、人员配备、职责划分等。

2.3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方法研究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属于信息资源管理的领域,所以信息资源管理的一般方法也适用于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这些方法有:生命周期管理法、内容管理法、环境扫描法、信息审计法、信息系统设计法、项目管理法、人力资源管理法等。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除了具备信息资源管理一般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的独特特性,所以以上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适时变通。同时,公共管理中的技术与方法也可以被借鉴用于对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

2.4信息资源管理技术开发研究

广义的讲,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技术有信息采集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分析技术、信息组织存贮与检索技术、信息传送与服务技术等。技术开发主要在计算机信息科学领域进行,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人员的工作重点在于如何把这些技术更好的应用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过程当中。

3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外部环境研究

3.1政策的研究

信息政策是国家为管理和发展信息事业而制定的方针、措施和行动准则,是对信息系统运行机制进行调节的一整套政策体系.是国家对信息活动和信息事业进行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信息政策属于公共政策范畴。目前,我国在信息政策研究中比较集中探讨的问题包括信息政策概念内涵、信息政策的内容及其作用、国家信息政策建设策略、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信息政策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信息政策的体系结构、国外信息政策研究、不同国家信息政策的比较研究以及如何从信息政策的内在联系上构架一种合理的信息政策体系。就信息政策所面对的对象出发,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需要解决地域信息化、政府信息公开、行政信息化、信息安全与保密、国际信息流通、信息管理体制、科技情报、图书馆、大众传播问题、出版问题、信息教育和研究等方面的政策问题。

3.2信息法学的研究

信息法学主要研究在信息产生、传播、收集、处理、存贮、应用、交换等环节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包括不同的信息主体之间转让信息所形成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目前,信息法学学术研究方面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有关的几个热点研究领域有信息自由与平等、信息共享与产权保护、信息安全、信息犯罪、信息网络中的法律冲突、信息法律制度建设等。狭义的讲,信息政策和信息法律有所区别,信息政策作为社会信息活动的指导原则,具有灵活性、动态性、阶段性的特性,不具有法律的强制力;而信息法律则具有稳定性、时效长、普遍性的特点,具有法律的强制力。信息政策对信息法律有指导作用,是信息法律的基础,信息法律则是保障信息政策得以贯彻和实施的重要法律手段。两者在不同的情况下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有不同的功能优势。广义的讲,信息法律也属于信息政策体系。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政策法规意义在于通过国家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保障信息来源的公开透明、信息渠道的规范畅通、信息权利的公平及可实现。

我国的信息政策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主要集中在科技情报、信息技术和知识产权三个领域。20世纪90年代扩展到信息安全和网络规范、个人隐私,进入21世纪后电子政府和电子商务立法在信息政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总体上来看,目前我国信息政策体系还不健全,部级立法较少,宏观规划多于微观规划,定性的目标性的阐述多于定量的具体的措施,但加强信息政策制定、执行的力度已取得共识。如《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审议中,《图书馆法》的制定也在进行中。 

3-3标准的研究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相关标准是从行业角度、技术层面出发,保证信息的公开和共享,规范信息提供者的行为,保障公共信息资源可获取。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涉及的主要有数据元素标准、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用户视图标准、概念数据库标准和逻辑数据库标准等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和公共信息机构建设标准、服务标准、从业人员标准等。

4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人才培养与公民信患素质教育

4.1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开展要从加强人才培养入手。美国的信息资源管理产生于政府部门的文书管理领域和工商行业的企业管理领域,追求管理传统,以管理理论统帅相关学科知识。而我国的信息资源管理产生于图书情报机构,思维习惯与传统根植于图书馆学、情报学,众多高校的信息管理专业也是图书情报专业改名而来,这使得我国的信息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脱离管理实践.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加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人才培养,可以从以下几点人手:(1)根据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工作实践确定培养目标.构建适应性强而又相对稳定的有机的课程体系,以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2)建立从中专教育、本科教育到研究生教育所构成的多层次的教育体系,以适应基层操作、中层管理、高层规划等不同层次工作的需要;(3)建立继续教育制度,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改善其知识结构,以适应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

4.2公民信息素质教育

对公民进行信息素质教育,要使人们能够确认针对信息的需求。提出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认潜在的信息资源,制定成功的信息搜索、获得、评价、组织策略,并将新信息整合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能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公民信息素质教育还应包括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信息伦理观。信息伦理,又称信息道德,是指涉及信息开发、信息传播、信息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伦理要求、伦理准则、伦理规范,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型的伦理关系。目前,我国图书情报学界探讨信息素质教育局限于高等院校,高校图书馆通过开设文献检索课程和讲座,主要讲解图书馆各种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同时简单介绍文献检索的基本理论等,手段相对单一,内容陈旧,并且很少涉及到信息伦理教育。与此同时,业界缺乏信息素质教育标准来规范和衡量整个教育过程,评估教育成果。对公众普及信息教育,也是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工作内容之一。

公共管理内容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公共信息 资源管理 公共管理 信息政策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信息化和信息社会化趋势的推进,公民信息意识的觉醒,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使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成为当前信息管理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要研究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首先应当界定“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内容。可以说,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依托于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秉承了公共管理的精神理念。本文试图沿着这一方向探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内容,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1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基本理论研究

1.1公共信息资源概念及其特征研究

“信息”一词定义繁多。《大英百科全书》中写道,“信息现象渗透于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之中,信息的多样性使得迄今为止所有要为信息下一个统一定义的企图都落空了”。要想给公共信息资源作一个明确而又统一的概念界定,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如美国《公共信息资源改革法案2001)中把公共信息资源等同于政府信息资源。有关人士或从知识产权角度出发.或从社会性角度出发,或从政府角度出发定义公共信息资源,定义的角度不同,侧重点不同,概念阐述必然不同,但基本都反映了政府信息或行政信息是公共信息资源的主体这一思想同时。定义的不同也反映了公共信息资源概念的历史演进过程。笔者认为,公共信息资源的主要构成是指社会组织在公共管理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信息的集合,包括政府法规信息、政府公务信息、教育信息、公共健康信息、文化信息、农业信息、国民经济宏观信息、环境信息等。范围再扩展一点,各种经济组织产生的与公众生活相关的信息也属于公共信息资源,如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

作为一种信息资源,公共信息资源具有经济性、智能性、规律性、整体性、非均衡性等特性;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公共信息资源具有公共消费性(共享性)和外部性特征。此外,公共信息资源还具有公益性、基础性、公开性等特性。

1.2公共信息资源的类型研究

根据分类标准的不同,公共信息资源可以按多种类型划分。如根据公共信息资源本身特性的不同。公共信息资源可划分为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公共信息资源、有排他性而无竞争性公共信息资源和有竞争性而无排他性公共信息资源;根据形成方式不同,公共信息资源可分为政府自产性公共信息资源、政府购买性公共信息资源和社会生产性公共信息资源;根据受益者需求范围不同.公共信息资源可划分为全国性公共信息资源和地方性公共信息资源等。

1.3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主体研究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主体是指公共信息资源的者、管理者和使用者,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主要包括行政机关,立法、司法等国家机关和各种非政府的公共组织,还包括普通公民。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主体的结构、类型、特点、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有利于改进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工作,加速信息流通,提升信息资源利用率。

1.4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及其特征研究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包括:(1)社会公共服务事业部门的信息管理问题,包括社会医疗保险、社会劳动保障、社会保险、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服务等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信息管理;(2)社会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问题,包括社会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如标准信息资源、专利信息资源、文献检索系统、信息搜索引擎等应用系统的建立与维护。

有学者认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对象是社会公共信息资源,它具有普遍的社会性,代表社会公共利益,具有层次性和动态性。层次性表现在根据反映对象的时空角度可将公共信息资源划分为社区公共信息资源、地方性公共信息资源、区域性公共信息资源以及国家或全球性公共信息资源等层次,不同层次的公共信息资源数量和权重也是不同的。动态性是指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内的公共信息资源范围是不同的,公共信息资源和私人信息资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公共信息资源的复杂特性意味着在管理方法上应根据类型特点有针对性的加以选择;(2)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主体具有广泛性和多元化的特点,包括行政机关和立法、司法等国家机关和各种非政府的公共组织;(3)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以追求公共利益,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为宗旨;(4)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过程具有政府一社会互动性;(5)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集公共性与管理性的统一。

1.5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组织运行研究

主要研究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计划、预算、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活动。

1.6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与趋势的预测研究

准确把握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及时调整发展战略,也是研究的重点。信息技术革命和民主进步推动着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向网络化和公开化的方向发展。呈现出标准化、个性化的趋势。

2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应用研究

2.1社会信息化现状调查研究

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是建立在社会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基础上。因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地区差异很大,导致各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政府信息化程度、公民民主意识、信息教育水平等社会信息化建设明显失衡。正确认识现状有助于根据实情制定信息政策和发展策略,营造和谐的信息环境,采取更公平有效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方法和技术。社会信息化现状调查研究属于社会调研的范畴,有一整套成熟的调研方法可供借鉴。

2.2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体制研究

公共信息资源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管理主体复杂多样。建立一套结构完善、运行高效的管理体制是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成功的重要因素。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体制包括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机构的性质、纵向的隶属关系及横向的协作关系、人员配备、职责划分等。

2.3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方法研究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属于信息资源管理的领域,所以信息资源管理的一般方法也适用于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这些方法有:生命周期管理法、内容管理法、环境扫描法、信息审计法、信息系统设计法、项目管理法、人力资源管理法等。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除了具备信息资源管理一般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的独特特性,所以以上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适时变通。同时,公共管理中的技术与方法也可以被借鉴用于对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

2.4信息资源管理技术开发研究

广义的讲,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技术有信息采集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分析技术、信息组织存贮与检索技术、信息传送与服务技术等。技术开发主要在计算机信息科学领域进行,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人员的工作重点在于如何把这些技术更好的应用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过程当中。

3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外部环境研究

3.1政策的研究

信息政策是国家为管理和发展信息事业而制定的方针、措施和行动准则,是对信息系统运行机制进行调节的一整套政策体系.是国家对信息活动和信息事业进行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信息政策属于公共政策范畴。目前,我国在信息政策研究中比较集中探讨的问题包括信息政策概念内涵、信息政策的内容及其作用、国家信息政策建设策略、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信息政策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信息政策的体系结构、国外信息政策研究、不同国家信息政策的比较研究以及如何从信息政策的内在联系上构架一种合理的信息政策体系。就信息政策所面对的对象出发,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需要解决地域信息化、政府信息公开、行政信息化、信息安全与保密、国际信息流通、信息管理体制、科技情报、图书馆、大众传播问题、出版问题、信息教育和研究等方面的政策问题。

3.2信息法学的研究

信息法学主要研究在信息产生、传播、收集、处理、存贮、应用、交换等环节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包括不同的信息主体之间转让信息所形成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目前,信息法学学术研究方面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有关的几个热点研究领域有信息自由与平等、信息共享与产权保护、信息安全、信息犯罪、信息网络中的法律冲突、信息法律制度建设等。狭义的讲,信息政策和信息法律有所区别,信息政策作为社会信息活动的指导原则,具有灵活性、动态性、阶段性的特性,不具有法律的强制力;而信息法律则具有稳定性、时效长、普遍性的特点,具有法律的强制力。信息政策对信息法律有指导作用,是信息法律的基础,信息法律则是保障信息政策得以贯彻和实施的重要法律手段。两者在不同的情况下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有不同的功能优势。广义的讲,信息法律也属于信息政策体系。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政策法规意义在于通过国家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保障信息来源的公开透明、信息渠道的规范畅通、信息权利的公平及可实现。

我国的信息政策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主要集中在科技情报、信息技术和知识产权三个领域。20世纪90年代扩展到信息安全和网络规范、个人隐私,进入21世纪后电子政府和电子商务立法在信息政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总体上来看,目前我国信息政策体系还不健全,部级立法较少,宏观规划多于微观规划,定性的目标性的阐述多于定量的具体的措施,但加强信息政策制定、执行的力度已取得共识。如《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审议中,《图书馆法》的制定也在进行中。

3-3标准的研究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相关标准是从行业角度、技术层面出发,保证信息的公开和共享,规范信息提供者的行为,保障公共信息资源可获取。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涉及的主要有数据元素标准、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用户视图标准、概念数据库标准和逻辑数据库标准等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和公共信息机构建设标准、服务标准、从业人员标准等。

4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人才培养与公民信患素质教育

4.1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开展要从加强人才培养入手。美国的信息资源管理产生于政府部门的文书管理领域和工商行业的企业管理领域,追求管理传统,以管理理论统帅相关学科知识。而我国的信息资源管理产生于图书情报机构,思维习惯与传统根植于图书馆学、情报学,众多高校的信息管理专业也是图书情报专业改名而来,这使得我国的信息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脱离管理实践.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加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人才培养,可以从以下几点人手:(1)根据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工作实践确定培养目标.构建适应性强而又相对稳定的有机的课程体系,以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2)建立从中专教育、本科教育到研究生教育所构成的多层次的教育体系,以适应基层操作、中层管理、高层规划等不同层次工作的需要;(3)建立继续教育制度,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改善其知识结构,以适应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

4.2公民信息素质教育

对公民进行信息素质教育,要使人们能够确认针对信息的需求。提出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认潜在的信息资源,制定成功的信息搜索、获得、评价、组织策略,并将新信息整合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能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公民信息素质教育还应包括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信息伦理观。信息伦理,又称信息道德,是指涉及信息开发、信息传播、信息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伦理要求、伦理准则、伦理规范,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型的伦理关系。目前,我国图书情报学界探讨信息素质教育局限于高等院校,高校图书馆通过开设文献检索课程和讲座,主要讲解图书馆各种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同时简单介绍文献检索的基本理论等,手段相对单一,内容陈旧,并且很少涉及到信息伦理教育。与此同时,业界缺乏信息素质教育标准来规范和衡量整个教育过程,评估教育成果。对公众普及信息教育,也是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工作内容之一。

公共管理内容范文第6篇

         

关键词:生产率 市场化 服务 分权 政策 负责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场针对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的缺陷的新的管理方法在全球席卷开来。这场运动通常冠之以多种称谓:“新公共管理”、“管理主义”、“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行政”、“后官僚制典范”、“企业型政府”。不管这些称谓怎么花样翻新,他们的基本特征和精神实质是不变的。尽管这些特质在不同学者的论述中各有不同,然而,其基本的思想和关键词还是可以大体达成一致,诸如管理而非行政、市场化而非官僚制、竞争而非垄断、服务而非执行、分权而非集权、过程而非结果、负责而非逃避等。为了表述的一致性与清晰性,本文一律采用“新公共管理运动”这一说法。

        Donald F.Kettl教授在《全球公共管理革命——关于治理转型的报告》中提出了这场运动的核心内容主要是六个方面,即生产率、市场化、服务导向、分权、政策和对政策效果的负责。[1]由于是以“报告”的形式给出的,因此Donald教授没有充分展开。这是由于“报告”本身的局限性所决定的。我们无可苛求。如果我们要深入理解新公共管理运动,我们完全有必要就此作进一步的阐释与分析。诸如这些核心内容的真正内涵何在?将会引发什么样的问题?这些核心内容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如何从一个整体而不是支离破碎的角度来理解新公共管理运动?对这些问题的深入阐述有助于深化我们对新公共管理的本质的系统把握与整体认知。这是我们把握新公共管理运动所必须具备的至为基础、也是至为关键的基础性内容。易言之,对上述这些问题的回答构成了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生产率(productivity)。这里主要的问题是,政府如何才能以更少的税收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人们对税收的要求与对政府公共服务的期待总是逆向运动。对前者期待的降低与对后者期待的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二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尖锐的对立。形成这样一个尖锐的对立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人们对政府公共服务的不满意,或者说公共服务的拙劣和日益恶化是直接原因,二是税收的普遍上扬,传统上的高税收国家公共服务职能的弱化,使得人们从反思这一税制本身到反思整个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人们普遍发现,自己向政府所上缴的税收总是在不断增加,可是政府向我们提供的公共服务却越来越少,质量也越来越糟糕。如此情形,对于普通公民来说,是一件极为苦恼和伤害官民感情的事;对于政府来说,这却是向其提出了一大挑战,如何花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特别是少花纳税人的钱,同时又有效供给更多的公共服务。

        据此,进一步提出的问题是,如何监管这些纳税人的钱,并且能够恰到好处地使用?如何评估政府的公共服务?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标准、什么样的机构来进行公正、透明、负责的评判?在此过程之中,纳税人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公民出钱,政府花钱,谁来监督政府花钱,这一整套机制如何理顺?问题的另一面恐怕也值得惊醒:不花钱的政府是不是能够提供良好的服务?诚然,这一点完全不可能。任何政府都需要花钱。只是说这些钱来源于何处?如何花销?如何合理的分配?在政府财力达到一定的时候,政府是否还是需要从纳税人手中汲取大量资财?税收机制如何适时调整?这一点对于那些税收日益攀升的国家、地区和社会来说,尤其如此。对于穷人来说,税收与其关系不大;对于富人来说,税收也无非隔靴搔痒而已,因为其大部分收入是不会进入税收核算体制的。毕竟,他们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方法逃税、避税、减税。因此,税收盯住的和伤害的只能是中产阶级。显然,对于中产阶级来说,他们会觉得这是极为不合理之事。问题在于,以一种什么样的机制来调整?要回答政府如何以更少的钱来办更多的事这一问题,我们就必须顾及以上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解答,都涉及到政府收入问题。一旦政府收入受到影响,其所要提供的公共服务也将发生多米诺式的反映。

公共管理内容范文第7篇

一、民主行政的概念界定

民主,源于希腊语“demos”,意味着人民。民主就是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国家治理。“民主是一种社会管理体制,在该体制中社会成员大体上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或可以参与影响全体成员的决策。”遵循民主价值和原则进行政府内部事务处理和对外部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行为就是民主行政。

二、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及主要内容

(一)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

新公共管理主要受新自由主义理论和管理主义理论影响,其以理性“经济人”为假设,认为人是理性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物。新自由主义理论主要包括公共选择理论、委托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

首先是公共选择理论。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说认为政府和市场一样糟糕,政府的决策者是自私的,不能代表公共利益。市场解决不了的某些问题不是交给政府去处理的充分条件。公共选择理论以经济人为假设,主张让私营机构对政务进行决策,同时打破政府垄断,引入竞争机制,把同一任务交由不同的部门去执行,从而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其次是委托理论。委托理论存在着人机会主义的弊端,作为理性人其会追求利益最大化,这时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目标冲突等原因,会造成委托人和人的利益不一致,因而造成委托人利益的损失。在科层关系中,官僚作为公民人因缺乏有效监督等机制而侵害了公民的利益。再次是交易成本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主要分析如何在交易时选择和辨析组织所需要的信息成本。它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使政府对成本收益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对公共服务目标的完成所需要的时间、精力、物质、信息等的代价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在对其进行整合分析后,从而决定选择采用内部生产还是外包契约。

(二)新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

1.提倡政府政策职能与管理职能的分离。新公共管理主张“掌舵”和“划奖”相分离的体制,政府是“掌舵”而不是“划桨”,即制定政策而不是执行政策。为了实现二者的分离,新公共管理主张通过民营化、公私合作、外包出租、政府采购等方式,将公共服务交由市场和社会力量去提供,而政府则主要集中精力制定政策,把握方向。同时注意对市场和社会的监督和激励,引导他们为公共利益更好地服务。

2.分权化管理。打破政府公共服务的垄断地位,引入竞争机制,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和社会组织参与到公共物品的供给中来。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采用分权的协作模式,而不是层级节制的集权模式。放权于地方政府,鼓励官员和民众参与到政府治理当中来。政府必须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同时,一些国家将政府部门分解成具有决策部门和特定服务功能的执行机构,通过签订合同、协议书等明确目标和责任,并进行绩效考核。

3.把私营企业的管理方法引入公共部门。基于管理的相通性,新公共管理最为激进的主张就是把企业的管理理念直接运用到政府机构等公共部门,运用企业的管理方法来推动政府部门的改革,改变其冗杂笨重、效率低下的现状,政府部门通过引入企业的一套管理理念从而形成相应的组织文化,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和公共服务的质量。并从中学习和借鉴私营组织的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法与技术等,以此促进企业管理和行政管理的融合。

4.结果导向。按效果而不是按投入拨款,这是与传统行政最大的不同之处。新公共管理以“3E”即经济、效率和效益为目标,鼓励官员参与政策制定,提高对公众的回应性。新公共管理以顾客满意为导向,顾客满意是宗旨,也是绩效评估的依据。为了使顾客满意因而必须了解顾客的需要,咨询顾客的意见。新公共管理用绩效和计划预算取代原有的预算制度,即把员工变为计划预算的一部分,并根据特定项目进行资金分配。同时,战略管理受到政府重视,结果主导一切,意味着效益是进行评价公共服务质量好坏的唯一指标。

5.顾客导向。新公共管理认为公共组织应坚持“顾客导向”以“顾客满意”为宗旨,要满足顾客的需要而不是官僚政治的需要。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对顾客的有求必应,行政的可理解性与顾客需求的可接近程度,行政部门对顾客参与决策的公开程度是否存在补救措施等。而且,整个经济效率须依赖于公共部门在提供商品及服务时如何对顾客需求做出反应。

三、新公共管理体现的民主行政理念

(一)参与式民主

“民主决定于参与。”参与式民主强调的是公众的积极主动参与,是一种积极主动、强大、独立的公民参与理念。新公共管理是以顾客为导向的,以满足顾客的需求为己任,鼓励官员积极参与行政决策,增强对公众的回应性,因而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必然更多地取决于民。公民不仅仅是选民更是公共服务的享有者和消费者,他们有自己的利益取向,参与到公共物品的供给当中来,与政府合作,影响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在政府和公民的互动中,一方面要开启畅通的参与渠道,建立互动机制;另一方面要更多地授权给公民组织,采取公私合作、服务外包等方式,交予私营组织提供,政府组织只需引导与监管即可。此外,公民也要监督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以最大程度地保障公共利益。

在新公共管理的顾客导向机制下,公共服务提供者总会想方设法征得顾客的满意,因而在决策前会更多地进行顾客调查,与顾客联系,将顾客引入到政策制定环节中。此外,也会做好事后回访。在新公共管理中,公民由被动接受政府提供的服务,到主动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服务,政府赋予的资源不再是僵化的、标准化的和非人格化的,而是有选择的、多元的、个性的、灵活的服务。在这种情境下,公共服务制度化渠道的疏通、自身利益的驱使会使公民主动参与到公共政策制定当中来。

(二)个人利益导向的民主监督

新公共管理以理性“经济人”为假设,批判了官员在所谓的一套制度体系下维护公共利益的可能性。而强调的是一种个体民主观,以个体形成一套好坏的判断为标准。个人作为顾客,能够根据自身利益做出选择。按照这个逻辑,顾客只需关心自身利益而无须过问他人的利益。个人利益导向的监督更为有效,制约了公共权力的滥用。为了呼应个人权利的作用,新公共管理鼓励官员参与政策制定,积极回应公众,从而提高公共服务的透明度、公开性和服务质量。以个人利益为导向的民主监督改变了以往僵化的由上而下的官僚模式,更多强调的是对公共行政结果的评判,公民由被动变为主动,能够就更多的事情做出决策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民主责任机制在新公共管理的模式下,政府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而公民是顾客。该模式充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协议、公私合作、政府外包等方式,交由私人来提供公共物品,而政府只需“掌舵”政府存在的意义是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提供服务并非政府的义务,政府的义务是保证服务提供得以实现。”因为是以顾客为导向的,政府官员的责任是对下负责的,这与以往的对上负责不同,更多地强调民主责任。在这种直接的责任机制中,大大提高了对公民的回应力。

(四)公共服务市场化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市场是最有效的分配社会资源的机制,因而主张采用市场化的激励机制来提供公共服务。在萨瓦斯看来,民营化就是新公共管理。民营化打破了政府服务的垄断,意味着私人企业可以通过竞争、投标等方式进入长期以来由政府垄断的公共服务领域,与公共服务提供者进行平等公开的竞争。“民主的核心是选择,而不是已经被选择的”,私营企业等进入公共服务领域,给予公民更多的选择,包括选择的机会和多种资源的选择权利。

(五)公共管理社会化

“掌舵”是分析公共管理的核心,而治理又是“掌舵”的代名词。“治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合作,政府与非政府的合作,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的合作,强制与自愿的合作。”政府通过放权到社区让公民进行自我管理,因此,新公共管理主张“社区拥有的政府”,实际上是国家权力向社会的回归。而民主化的基本意义之一就是政治权力日益从政治国家返还公民社会,政府公共权威日益建立在政府与公民相互合作的基础之上。公共管理社会化是政府从管理向治理的根本转变。

四、结论

新公共管理运动是一场以3E为目标的行政改革运动,它在批判传统公共行政的基础上主张把企业的管理理念运用到政府中来。政府应该“掌舵”而不是“划桨”,授权而不是服务,以顾客为导向,把竞争机制引入到公共服务中去,通过市场力量进行变革。

以往对新公共管理的认识和批判使人们忽略了新公共管理的民主价值,本文主要从民主行政的角度对新公共管理进行了理性解读。新公共管理运动改革者通过调整政府与其内外部环境,把参与式民主、个人利益导向的监督、民主责任机制、公共服务市场化、公共管理社会化等民主价值因素融入了行政过程中。

公共管理内容范文第8篇

1.教学内容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公共危机管理》课程的教材更新速度滞后于理论的更新和实践的发展,很多教材的教学内容基本停留在自然危机的应急管理方面,现在除了自然危机还有很多其他的危机事件,如群体性危机事件、网络安全等等,均很少有所涉及,更不用说进行深入的剖析。因此,传统的以教材为主的教学内容已经不能很好满足教学需要。

2.教学手段和方法单调,教学效果欠佳。目前,公共危机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基本还是传统的方式为主,以书本为主,照本宣科,而且备完一遍课后很少再去改变教学形式,一门课一本教材用几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任课老师很少会去主动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也不太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教学效果也就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此外,《公共危机管理》课程中的很多知识点非常复杂和务实,仅靠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也很难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3.理论教学和实践存在脱节情况。《公共危机管理》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以外,还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操作流程和方法。很多危机出现的时候,只有知道如何自救,才能更好地去理解如何去救助别人,才能去制订完善的预警、识别、管理和善后等机制。因而,目前的理论教学和实践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理论的内容偏多,偏感性,而实际需要的则是更具体、更现场的内容与知识。甚至很多高校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实践教学课时在总课时中所占比例很少,甚至干脆未设实践学时,同时,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的人力与财力的投入也相对不足。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手段的更新

1.教材使用的创新。大部分本科院校的教学内容基本以教材为主,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尽量改变以往“一门课一本教材”的教材使用模式,调整为复合教材的模式,采用主教材和辅助教材相结合的方式,其中主教材涵盖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体系和其主要的知识点,体系完整,内容精练,而辅助教材则注重以实践为导向,强调通过引入各类案例、各种实践形式等方式来进行必要的强化补充,切实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目前,可以使用的主教材中相对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危机管理》(薛澜 2003)、《公共危机管理导论》(肖鹏军 2006)和《公共危机管理通论》(胡税根 2009)。

2.课程前沿内容的引进。对于《公共危机管理》课程教学而言,向学生传授相对较新的知识和理论是我们开展教学的主要目标。但在教材使用中,由于出一本教材往往耗费几年的时间,更新周期相对较长,但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相对较快,目前已出版使用的教材中,基本无法囊括本课程最前沿、最新的理论和方法。因此,任课教师在教授本课程中,需要积极、主动地引进本课程、本专业领域一些的前沿知识。当然,如果教师本人在这些领域的一些最新的科研成果,也可以在讲授本课程的过程中,将这些知识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接触和学习到本课程领域内的最新知识。采用这种方法,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及时跟上知识更新的步伐,同时也能很好的弥补教材更新周期长的缺陷,及时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

3.《公共危机管理》课程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也应积极探索,尽量改变目前单一的教学方法,避免纯粹的理论教学方法,应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争取最大可能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具体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①运用案例教学与团队学习相结合。②运用课堂讲授和专题讲座相结合。

三、教学观念的提升

公共管理内容范文第9篇

(一) 新困难下政府的失灵

理论和实践总是相互关联的, 新公共管理理论也是在特定的环境与历史条件下产生的[1]。自20世纪70年代后, 西方各国出现了较为普遍的经济衰落现象, 主要因素是石油危机的出现和过重的福利负担, 在财政收入减少与高福利负担共同作用下, 财政赤字现象连年出现, 财政紧张成为西方政府共同面对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 哪怕政府规模逐渐扩大, 职能逐步加强, 政府工作效率却在下降。

(二) 传统的公共行政面临挑战

一直以来, 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复杂的指挥系统是传统的官僚体制推崇的, 现代社会更加关注对丰富的信息和知识进行有效率的传递和应用的过程[2]。在新时代, 传统的公共行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复杂、死板、低效率的官僚制越来越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三) 大众对政府的信任在减弱

西方国家更加关注个人主义, 受到这种历史背景和文化的影响, 人们对政府的态度始终处于半信半疑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 政府在20世纪60年代面临着更严重的信任危机。民众不再相信政府有能力去采用合理科学的管理, 并对其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态度越来越恶劣[3]。据相关数据统计, 1958年有23%民众声称在绝大多数的时间里并不相信政府会秉公办事, 到1980年这个数据增长到78%。

(四) 全球一体化给政府带来了新挑战

20世纪末期全球一体化的轨道开始渐渐产生。Alwin Toffler曾经提出:民族国家一直以来都是最为关键的政治单位, 在第三次浪潮开始疯狂的席卷全球时, 民族国家仿佛置身于钳子中, 遭受着双重的打击[4]。由于第三次浪潮的产生, 政治权力正在被这种无形的力量从民族国家渐渐的向跨国组织和机构中转移。新的时代对西方国家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为了尽快适应这种新的时代要求, 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亟待改进, 政府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才能提高自身的行政效率和管理能力, 尽量做到放权简政。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新的公共管理理论产生并形成了。

二、新公共管理的模式分析

中国学者方克定在学习和掌握了一些西方学者的理论之后形成了自己的观点, 提出西方政府的改革实践过程, 包括以下三点:第一, 英国、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分别位于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 这些国家在不同程度上正在进行新的公共管理改革;第二, 像法国、瑞典、德国和荷兰等欧洲大陆国家, 正在实施缓慢的逐步改革。在某种程度上欧洲大陆的国家都受到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影响;第三, 意大利、希腊和南欧半岛其他国家在开展公共管理改革的过程中, 主要为推翻强制性, 为追求行政制度化和合法性。对于这三种改革模式, 即使是任何一种模式, 我们都可以发现传统的韦伯公共行政与现代新公共管理理论之间的争论[5]。对于新公共管理的理解和阐释, 大部分的研究学者认为其是一个相对比较单一的模型概念。举例来说, 格布勒和奥斯本在《政府改革》中提出的企业导向型政府模式, 这种全新的模式包含十大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 但是相对来说这种模式依旧属于单一的模式;支持这一观点的另一位学者哈伯德, 他提出了管理主义模式, 这一模式包含十大趋势。与大部分研究学者观念不同, 还有少部分研究学者认为, 新公共管理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 并不是单一的模式。举例来说, 英国学者费里尔等学者在《新公共管理在行动》中解释了公共服务和追求卓越导向模式、分权模式、效率驱动模式和小型化;在《治理的未来》中美国学者彼德斯从管理过程、组织结构、公共利益和政策制定四个层次来展现出四种智力模式, 即参与式模式, 市场导向型政府模式, 放松管制的政府模式以及灵活的政府模式。

三、新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

新公共管理理念在基本理念上认定了管理功能的重要性,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想要保障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达到一个持续并且稳定的状态, 管理功能是必不可少的。有效的管理能够充分挖掘劳动力的潜力, 促进组织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的合理使用, 从而提升组织生产力。所以, 在某种程度上, 一个组织开展工作的高效率是组织中有效管理带来的, 管理是组织中一项既特殊又重要的职能, 组织管理者的管理权威必须合理科学。有别于传统的管理行为,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指导思想是让经理人管理, 追求专业的、高质量的管理。新的公共管理理论提出, 公共部门在开展管理活动时可以借鉴良好的企业管理方法和做法。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一) 倡导政府管理职能的市场化

这里, 政府管理职能的市场化包含三个含义:首先, 从政府公共服务的角度来看市场化。新事物的产生必定会取代旧事物, 传统公共行政管理无法适应日益发展的时代要求, 效率低下的管理活动, 恶劣的服务态度, 高成本的政府投入等等, 都在促使人们转换管理思路。因此, 市场化形式的公共服务受到推崇。其次, 重视竞争。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 竞争机制是市场机制中所特有的, 竞争能够激发人的潜能, 推动工作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公共部门可以借鉴这一点在内部建立一定的竞争机制, 降低成本的同时又提高了内部工作效率, 达成组织目标。最后, 学习私营部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 例如, 公共部门可以借鉴私营部门优越的现金管理技术和方法。因此, 为了实现市场化的目标, 管理者可以在政府实施适用于私营部门的先进管理技术。

(二) 推崇自由化的管理

新公共管理认为当前政府所面临的一切问题都是由低质量的管理造成的, 政府部门的管理人员素质高、能力强, 是职业经理人。因此我们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推断, 产生政府连年低绩效问题的原因并不是管理者的能力低下和不作为, 而是政府制度。在政府部门中存在许多复杂却又不必要的制度和规定, 这些制度和规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管理者管理能力的发挥。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 管理者受到管理权限的制约和影响, 管理者在实施自己计划和管理活动过程中要考虑多种因素, 例如人事规划、财务预算、审计制度、后勤保障等等, 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组织环境和外部因素, 都是一名合格管理者应该考虑的问题。

(三) 强调管理具有政治性质

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存在明显的弊端, 例如, 政治和行政分离明显的存在于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之中, 公共管理者在意识到这种弊端的前提下, 应当明确在特定环境下公共管理的政策管理行为。对在公共部门中强调管理具有政治性质, 这代表着政府不仅仅要处理好政府内部的事物, 政府还应当处理好管理部门与部门之间、公众和大众媒介的关系, 积极制定相关的政策, 将服务意识扎根在管理者的心中, 处理好外部环境与公共管理的交互关系。

(四) 倡导创业领袖

新的公共管理理论认为, 不管是私营部门的企业家还是政府部门的管理者, 他们身上都具备理性经济人的特质, 他们追求自身利益、金钱和回报, 他们规避风险、自我服务、不愿承担责任, 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存在着这种内在倾向。具有类似人格特质的经理人在公共部门和企业中的表现为何不同?其根本原因在于环境的差异。公共部门中存在着复杂多余的规则和程序, 领导具有绝对的权威;私营部门中具有很好的沟通方式, 员工在企业中能够很好的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进而通过努力工作把握机会实现个人目标, 这就说明了为什么具有相类似的管理人员, 私营部门却能获得高绩效, 而政府部门却连年绩效下降。因此, 为了公共部门管理者获得合理的管理权限, 制度环境是公共部门改革的关键切入点。

四、新公共管理在我国政府部门应用的借鉴意义

我国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相同, 我国拥有属于本国特色的发展路径和发展前景, 在经济发展上, 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对市场进行干预, 随着时代的发展, 政府干预经济的手在逐渐放开, 市场经济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 因此, 在转型的关键时期政府角色显得尤为重要, 时展给政府带来了新的挑战, 这时政府开始转换思路, 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政府理念市场化:引入竞争机制, 建立企业型政府

公司政府是指政府在实施管理活动过程中向公司提出的申请。以人为本、高效率、高质量服务的公司管理理念, 以及学习公司创新和先进的管理方法, 将使政府发展成为一个更具活力和效率的形式。这样做的目的是促使政府的职能向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方向发展, 政府能够很好的适应当前的新时代、新环境。现如今, 全民政府理念在我国政府治理的过程中仍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政府职能依旧存在错位, 越位、空缺、行政效率低下和人员冗杂等多种问题。我们应当注重市场机制这一双无形的手, 发挥其作用, 帮助改善政府绩效, 进而发展完善政府。因此, 政府必须借鉴企业中的全面质量管理、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等优秀管理方法和技术, 从而推进公共管理水平的提高。借鉴公司管理中的市场竞争机制, 发挥竞争在组织中的激励作用, 同时开放部分公共服务市场, 通过这种形式, 促进社会中的私营部门、个体与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和沟通协调。

(二) 政府机制柔性化:转变管理思想, 建设服务型政府

公众满意是政府开展工作的最终目的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略政府行政目标与管理模式之间的调整。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 我国过去一直处于计划经济, 我国政府长时期内在制定计划、作出决定和行使权力方面表现出绝对的权威。面临着政企分开、行政审批许可、政务分开、政企分离制度改革不断推进, 这种僵化的行政模式弊端日益突出。公民意识中的官僚主义和残酷执法等政府行为已经根深蒂固, 这严重影响政府的形象。所以, 转变管理理念是各级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当前工作的当务之急, 要有公仆意识, 将服务与治理放在工作重心位置, 着力实现四个转变:治理目标由政府单方面决定, 由人民的希望和法律期望决定;领导方式由过去专一霸权到现在的民主参与;公众评估是政府绩效评估的主要形式;从上乘、结构和权威的服从到具体功能, 客户、结果和任务的识别发生了变化。政府应当明确自身的权利与义务, 努力提高公民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仅仅是口号。

(三) 政府权力分散化:重组社会结构, 建立分权的政府

新的公共管理推崇政府分配权力, 而不是政府独裁。其他公共管理主体要参与到公共事务的管理中去。分权式模式缓解了过去政府部门较大的决策压力和决策风险, 同时, 这种模式能够对民众进行全面又快速的了解, 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受到新的公共管理理论的影响许多西方国家开始改革政府结构, 慢慢的向扁平化的、分权式的方向转变。新公共管理中的分权制改革, 打破了过去权力过于集中的局面, 使得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权利渐渐的向社会和市场转移, 在这个过程中, 地方获得了更多的独立自主权。虽然西方成功的案例已经摆在了眼前, 但是受到几千年的历史因素影响, 我国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政府集权的模式, 实现分权的道路依旧十分漫长。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可以发挥地方特色, 在保证中央集权的前提下, 将一部分权利下放, 充分发挥地方的优势, 为地方政府创造一个灵活自由的办公环境, 实现地方和政府之间的有效合作与沟通, 同时, 不仅仅要将权利转移到地方政府部门, 同时转到社会中去, 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团体的作用。

(四) 政府职能社会化:发展第三部门, 建设合作型政府

长期以来, 中国的经济体制受到政府参与的影响, 市场经济并没有发挥出全部作用。近年来,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愈发完善, 逐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原本由政府承担的公共管理职能在逐步分离到其他公共管理主体中去。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等第三方部门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到公共服务质量, 因此, 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 帮助和引导第三部门运行;非政府组织联系群众更加密切, 有时会更加依赖政府。因此, 非政府部门应该提高组织的独立性, 内部有明确的自治制度, 不断提高组织自身的服务水平和能力, 提高自主权, 顺利完成相应的公共管理职能。

(五) 政府行为规范化:完善法制, 建设法治政府

新公共管理运动能够实施的基本前提是一个健全完善的法律规范体系。市场经济一直以来都在影响着大多数西方国家。中国的国情和社会背景不同于西方国家, 因此想要全面实现法治, 道路依旧很漫长, 现阶段, 法律体系并不健全, 我国的法制化程度还很低, 政府行为还不够规范。如何推动中国行政改革的顺利进行?这要求我国政府对法治建设具有一定的重视程度, 首先从规章制度入手, 对政府行为进行规范, 规范政府部门内部结构、职权、工作程序等等, 逐步实现法治。除此, 我们应当把目光投放到问题领域中, 这些问题领域存在办公程序烦琐、范围过宽、效率不高的问题, 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所以, 在时刻秉持效率、便民、监督原则的基础上开拓法治道路, 通过一系列的制度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实现政府工作效率的合法化和高效化。

(六) 政府管理信息化:推进电子政务, 建设高效政府

政府管理信息化是指提高了政府的管理效率, 提高公众和社会对政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利用办公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现代信息手段, 完善政府开展的一系列公共管理活动, 进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过程。近年来, 电子信息技术快速发展, 政府想实现转变, 当务之急是学会利用信息技术, 实现电子政务。在这个阶段,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总体水平相对稳定, 正在取得突破。当然, 在某种程度上电子政务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例如区域与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均衡, 信息安全、隐私保护、实名认证等方面同样存在一定的隐患。所以, 想要切实解决这些问题, 我国应该加强对信息安全的监督与管理, 在通讯网络和电子信息安全方面投入更大的工作量, 除此, 还应当对公务员进行必要的关于电子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活动, 这样才能帮助政府内部各个部门之间信息系统的接轨, 有效的推进政务公开, 创建电子化政府, 推进政府管理朝着高效、开放、为民服务方向发展, 使我们的政府成为一个与时俱进的、为民服务的政府。

参考文献

[1]徐扬, 赵有声.公共行政的多元叙事:克里斯托弗胡德团体文化理论述评[J].公共行政评论, 2017, 10 (6) :174-190.

[2]林民望.新公共管理运动影响中国行政改革一个海外中国研究视角[J].国外社会科学, 2017 (6) :73-82.

[3]娄成武, 董鹏.多维视角下的新公共管理[J].中国行政管理, 2016 (7) :77-82.

公共管理内容范文第10篇

1 公共危机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

从世界范围来看,人类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以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各种突发事件、危机事件层出不穷,不仅给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而且有的还会危害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如何有效地应对各种公共危机事件,对各国政府管理提出了重大挑战,考验着各国政府的应急处理能力,从而使公共危机管理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逐渐成为许多国家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我们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就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纷纷成立了应急管理办公室。为适应政府应急管理的需要,不少高校开始在行政管理等公共管理类专业开设了公共危机管理这门课程。

由于绝大多数高校开设这门课程的时间都不长,大家对这门课程的培养目标还一直处于摸索阶段。比如,采用肖鹏军主编的《公共危机管理导论》作为教材的某校就提出,开设公共危机管理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掌握公共危机管理的时代社会背景及其在当今时展过程,理解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基础与运行机制,以及在当代中国尤其是2003 年SARS 事件以来中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社会实践与探索,促使学生了解当今进行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以及危机预防、应对措施与善后处理机制,公众的参与程度与媒体沟通等,培育学生的危机管理意识和当最坏的情况发生时应发突发事件的素质与能力。

而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则提出开设公共危机管理选修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公共危机管理基础理论、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公共危机决策、应急管理体系、媒体沟通在公共危机中的作用、应急知识的宣教培训等方面的知识,使其对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有深刻的认识。由此可见,大部分高校的公共危机管理课程主要是一种认知教育,通过教学达到让学生了解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任务,知道公共危机管理要做什么、怎么做,而由于受课时、实践条件的限制,却难以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怎么做的技巧。

我们都清楚,现在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毕业后都较难进入行政机关,学过公共危机管理课程的行政管理专业学生也不一定能在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工作,也就是说他们其实很难成为一名公共危机的管理者。不过,公共危机的公共威胁性决定了公共危机的应对需要社会公众广泛而积极的参与,作为学过公共危机管理课程的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理应比一般公众能够更为积极和有效的参与公共危机的应对,这种积极性和有效性既有赖于他们较强的公共危机意识,更需要他们具有超过一般公民的公共危机应对素质和能力。可以说,公共危机应对的积极而有效地参与者,正应该是行政管理专业公共危机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

2 公共危机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

在明确了公共危机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之后,紧接着就应该确定公共危机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而公共危机管理课程的教材,正是体现这门课程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我们在选择公共危机管理课程的教材时,通过教材和图书网站搜索名叫公共危机管理的教材,也就10 本左右,其中最早的一本是肖鹏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7 月出版的《公共危机管理导论》(以下简称肖编教材),最新的一本是王宏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年1 月出版的《公共危机管理概论》(以下简称王编教材)。由于肖鹏军主编的《公共危机管理导论》曾是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我们用过多轮,但因其一直没有修订,我们也曾换用过张永理和李程伟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年12 月出版的《公共危机管理》(以下简称张编教材)。从这三本教材的章节目录,大致可以看出近十年来我国公共危机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如何确定的。

肖编教材共分17 章,各章分别是公共危机概述(公共危机的内涵、分类、特征等)、公共危机管理的内涵与模式、公共危机管理的识别与评估机制、公共危机管理的预警机制、公共危机管理的预防机制、公共危机管理的控制处理机制、公共危机管理的善后处理机制、公共危机管理的调查评价机制、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领导体系、公共危机管理的决策机制、公共危机管理的参与机制、公共危机管理的保障体系、公共危机管理的沟通机制、公共危机管理的信息管理机制、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公共危机教育、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制度建设、公共危机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

张编教材共分11 章,各章分别是公共危机管理基础知识、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公共危机决策、预防和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恢复与重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公共沟通、公共危机管理保障体系、公共危机管理法制、公共危机管理展望。

王编教材共分10 章,各章分别是导论(公共危机的界定、公共危机的特征与分类、公共危机管理的阶段与原则)、公共危机风险管理与减缓、公共危机应急准备、公共危机预测预警、公共危机应急响应、公共危机恢复、公共危机社会动员、公共危机救灾捐赠管理、公共危机应急沟通与网络舆情、公共危机协调与合作。

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产生与发展,大致就是围绕一案三制(预案、体制、机制、法制)的建设来进行的。从肖编、张编和王编教材的目录来看,公共危机管理教材的内容也基本上是按照一案三制的框架来编写的,其中重点是公共危机管理的机制问题,在这一点上肖编教材体现得最直接最明显,有关机制内容的就有10 章之多。不过很明显,不管是哪个主编的教材,几乎都是站在公共危机的管理者角度来写的,也就是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应该要做的事情和政府应该怎么做这些事情。要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以后能进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工作,这样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就大有裨益。可正如前面我们所说,他们绝大多数都不可能成为政府部门的应急管理者,所以这样的内容对于他们未来作为社会的普通成员参与公共危机应对,作用就并不是很大。

那么,公共危机管理课程到底教授哪些内容比较合适呢?的确,作为公共管理类的课程,公共危机管理不让学生知道政府是如何管理公共危机的,那与这门课程的性质有所不符,自然这门课程的教学也就不能没有这方面的内容,但也不应当只有这方面的内容。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公共危机管理课程,就应当承担起对行政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的任务。因此,公共危机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除公共危机管理体制、机制的介绍外,还应当包括常见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产生原因、发展规律、避险知识与方法等,以增强学生应对公共危机的意识和能力,成为一个优秀的公共危机管理参与者。

3 公共危机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

公共管理内容范文第11篇

 

一、引言

 

专业英语又称科技英语,在许多国家已成为现代英语的一个专门的新领域,在语法结构和词汇方面均形成了特有的习惯用语、特点和规律。大量实践证明,不能用基础英语取代专业英语。在现代世界科技迅速发展和国际间频繁交往以及大量科技情报资料交流情况下,一个专业若想取得快速、稳定、保证质量地发展,并办出自己的特色,始终保持与发达国家同一领域研究同步进行,培养出高水平、有后劲的人才,必须重视专业英语教学。

 

1997年,教育部根据东北大学、云南大学的申请,将公共事业管理列入1998年本科专业目录。1999年,东北大学和云南大学在全国率先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目前,我国已有300多所院校设置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东北大学在开始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时就开设了专业英语课程,但由于国内一直没有针对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英语教材,长期以来一直选用行政管理的专业英语教材,这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系统掌握本专业的英文知识造成了一定困难。而且,国内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的探讨也处于空白,全球化背景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改变这一局面。研究探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课程建设,构建科学系统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教学内容,研究改革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教学方法,编写出版体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殊性与知识结构特点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教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公共事业管理”是中国特有的专业类型,国外一般以公共管理(public administration)、公共事务(public affairs)或者非营利组织管理(non-profit organization)来命名,设置于公共事务院系或商学院内。如美国的公共健康、社会服务、教育、文化、社会公益事业等。目前,英、美、日、德等国以及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已建立起科技英语的教学和研究机构,出版了许多丛书、期刊和专著。

 

英语学习是新旧知识不断结合的过程,也是语言能力从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觉应用的过程。随着经济和文化交流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展,专业英语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院校开设了面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英语,但是,目前我国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见。以教材为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教材建设一直落后于其它课程教材的建设。笔者在多年的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共收集到四本其它院校编写并公开出版的公共管理类专业英语教材,其中有三本明确声明是面向MPA(公共管理硕士)的,另外一本针对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主要内容是选自国外相关教材、学术论文、国际研讨会资料,对学生来说,阅读学习这些文献,有利于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但笔者认为,作为教材稍有牵强,尤其是有些文章只是一家之言,并不可以作为理论的依据并最终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另外,通篇的原文选读,难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倦的情绪。

 

从总体上来看,目前国内尚无公开发表的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研究的文献,也没有公开出版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教材,系统性、全景性、规范性、实用性、时代性都较强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教学内容体系探讨也处于空白状态,这样的研究状态显然难以满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学需要。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课程建设的内容

 

第一,明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目标。根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点,结合时展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明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通过专业学习英语知识”和“通过英语深化专业知识”,并根据教学目标界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的核心知识、前沿知识等,分阶段、分层次地提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

 

第二,优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应基于多年的专业英语教学经验积累,结合国内外公共事业发展的最新态势,探讨既体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识结构特点,又具备时代性与前沿性的专业英语教学内容体系。教学内容应该既包括西方公共事业管理相关理论的发展过程、主要流派及其代表性观点,中国主要公共事业,包括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的管理内容等专业基础知识,也涵盖与公共事业管理实践密切相关的实用英语,如:党和国家主要机构的英文介绍、与中国国情密切相关的政治、经济英文词汇、专业英文文献的查阅与整理方法、毕业论文写作中英文翻译技巧以及就业过程中的面试英语、英文商务信函的写作等。此外,还应建立常态的更新修订机制,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前沿性相结合。

 

第三,改革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丰富多彩、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并通过课堂教学加以验证。目前,东北大学已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双语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展示法、分组讨论法等,下一步将积极开发基于网络的模拟法等,并尝试借鉴国外课堂教学方法,丰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手段,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第四,出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系列教材。在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构建完整系统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教学内容体系,编写出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专门面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英语系列教材,填补国内相关教材的空白。目前,由东北大学李丹编著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作为国内第一本面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英语教材,已经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他开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的阅读教材、听力教材、口语教材及视频音频等教辅资源等系列教材有待进一步开发建设。

 

第五,发表教学改革研究论文。在教学改革与研究的过程中,及时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论文并公开发表。如关于教学内容创新、关于教学方法改革、关于教材建设及立体化课程建设体系等的相关研究内容。

 

第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一是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通过构建理论性与实践性、基础性与创新性、规范性与特殊性等相结合的科学合理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教学内容体系,强化学生的专业基础,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并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二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的使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训练学生的现场反应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是结合教学实践积极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社会实践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七,打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教学品牌。1998年,教育部将公共事业管理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9年秋季,东北大学与云南大学率先在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多年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内容体系、系列教材建设等方面取得突出的成绩的院校,应及时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的经验通过系列研究成果及教材推广,有助于打造各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教学品牌与特色,并推进全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教学实践。

 

四、结语

 

自1999年我国开始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以来,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其它课程的建设日益丰富,相对而言,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课程建设的研究成果还较为匮乏,这既不符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也脱离了经济文化交流国际化的时展趋势。因此,加快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课程建设,提升公共管理事业管理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公共管理内容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 公共选修课 教学方法 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a)-0015-01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高校普遍开设公共选修课。受西方通识教育的启发,高校设置公共选修课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其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并形成正确的精神价值,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公共管理专业基础课的《公共管理学》于2010年在我校公共选修课中开设,本文将总结近些年的教学实践,对《公共管理学》这门选修课的教学意义、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等进行探讨。

1 开设《公共管理学》公共选修课的目的及意义

高校开设《公共管理学》公共选修课为各种不同专业背景并对公共事务治理问题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一个学习与思考的平台。设置此课程的目的在于树立科学的公共管理观念,普及公共管理意识。

公共选修课的功能可以分成三个不同的层面:知识扩展层面、心智培育层面、价值导向层面。《公共管理学》公共选修课程设置,属于介绍或传授这一学科的系统知识,即主要发挥着知识扩展的功能。同时,学生通过学习《公共管理学》课程,还能进一步地理解公共管理的性质、内容,了解公共管理理念、“公共精神”以及这个学科的使命,因此,也具有一定的价值导向的功能。

2 《公共管理学》教学探索

2.1教学内容构建

《公共管理学》开列为公共选修课,其教学内容应与专业课程有所区别。在授课内容的设计上,教师应着重让学生了解它是如何从传统公共行政学中转变而来的,特别是在实践当中的起源和演变,应强调它作为当代社会科学中一个重要的学科,与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学科存在着哪些交叉与区别;公共管理学是以公共部门管理或公共事务管理为研究对象,其性质表现为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公共管理的使命是通过有效的管理途径来提供广泛而优质的公共服务。

2.2教学方法多样化

教学方法是传授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教学方法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教学目的的实现。这里结合《公共管理学》公共选修课教学实践,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的几种教学方法。

(1)提问式教学。提问往往是引起学生注意,启发他们思考的最有效方式。提问可以设置在开讲、课中及课后。不同阶段设置的提问能达到不同的效果:设问式开讲,将告诉学生这节课会涉及哪些内容或者将解决哪些问题,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问题的设置需要有一定的逻辑,层层递进的设问效果较好;课中提问可以随时进行;课程内容完成后提出一些发散性思考的问题,将有效的帮助学生回忆课堂内容,并进行深层次联想与思考。如果不同阶段的提问能很好的结合,并由学生自己找到答案,将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课堂的兴趣。

(2)参与式教学。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一直是大学课堂授课的主要方式。虽然按照现在的教学要求,这种传统模式仍将继续发挥主要作用,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已经在探讨打破这种常规的教学模式,为课堂引入一些新技术。参与式便是其中的一种。参与式教学方法,即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从参与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但对于公共选修课而言,学生不容易进行小组合作,也很难在课外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因此,在课堂中引导学生介入课程设置是较为可行的。

(3)案例分析教学

公共选修课需要特别注重课堂教学效果,而学生多不重视公共选修课的课前预习与课后温习,且课程对作业的数量与质量的要求也不及专业课程,因此,在课堂上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就显得更加重要。案例分析是一种较为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但教学效果较为显著。教师可以分别针对识记、理解和运用等不同层次的知识内容设置案例。学生则可以通过案例回顾知识点,通过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将所学理论进行综合运用。《公共管理学》中,公共政策、公共危机管理、第三部门管理等章节都可以辅以典型案例来讲授。当然,案例教学要达到良好的效果,还需要教师认真筛选案例、适时更新案例,并仔细设计案例分析环节。

2.3灵活运用教学技术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进步,各高校基本上已进入到多媒体教学的时代。然而,很多课堂仅仅是将过去板书的内容放入PPT制成的课件播放出来,并没有很好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在PPT制作过程中,如果能增加多种元素,如添加动画、图像、视频等,把PPT课件制作地更加生动、美观,将能产生传统板书无法比拟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并整合网络资源,以超链接的方式,把这些资源在课堂上直接分享给学生。这样做可以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也能示范学生如何利用网络获取有用的资源。

3 《公共管理学》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

(1)对课程纪律的管理。作为公共选修课,《公共管理学》受重视程度不及专业课,学生即便没有通过考试,下学期改选其他课程,同样能获得学分,因而肆意缺课现象容易出现。而《公共管理学》课程内容又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学生缺课不利于课程内容的理解掌握。要避免这种情况,教师需要认真执行教学管理规范,严控课程纪律。

公共管理内容范文第13篇

我国在新时期适时推出了海洋发展战略,制定了海洋事业、海洋人才发展战略规划。为了对接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各高校,特别是海洋类高校,纷纷设立涉海类专业及在其他专业设立海洋通识课程,扩展大学生的海洋视野。国内海洋类高校的学科布局一般都有海洋技术、海洋科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等涉海类专业,另外还有行政管理、农林经济管理、物流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等管理类专业。国内海洋类高校的发展定位一般都是国内或国际一流海洋特色大学,打出 “海洋特色牌”,以期实现海洋特色定位下的理、工、农、文、经、管、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所以,为了适应海洋大开发的新形势及海洋类高校的特色战略定位,在涉海类专业、管理类专业乃至其他相关专业开设《海洋行政管理》通识课程具有重要意义。而欲开出《海洋行政管理》课程,建构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则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二、前期研究综述

通过期刊网以“海洋行政管理”为题名和关键词检索后发现,目前已经发表的论文有60篇左右,研究内容可做如下归纳:一是奠基于其他专业之上的海洋行政管理研究。探索在行政管理专业内开设海洋科技、海洋法、海洋管理等课程,把行政管理专业办成具有“海洋行政管理”特色的专业。二是作为特色研究学科的海洋行政管理研究。探讨海洋行政管理的公共性、外部性、利益主体的多元性特征,并把学科体系归纳为海洋职能、海洋制度、海洋决策、海洋实施、海洋财政、海洋伦理等。梳理现有海洋行政管理学科体系的争论分野,并提出海洋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构建原则,如工具性原则、差异性原则、系统化原则、生态化原则,并对学科体系进行宏观架构,探讨其概念、理论基础、管理理念、管理主体、行为工具、管理实践等问题。提出以行政管理理论体系为基础,在适应海洋实践活动规律、海洋行政管理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海洋行政管理学科体系。三是海洋行政管理体制研究。一些学者在分析了现有海洋行政管理体制弊端的基础上,沿着决策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思路,建构了分散管理、统一执法,以及决策部门、执行部门和信息部门相互合作、相互制约的海洋行政管理宏观体制。探讨我国海洋行政管理体制发展历史的路径依赖,职能配置交叉重叠与多头管理等问题及其克服。四是海洋行政管理某一领域的研究。对于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海洋倾废、海底电缆、管道、海域使用等进行海洋执法监察的研究;提升海洋行政管理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研究;提升地方海域管理水平的研究;海洋行政管理的法制化研究;海洋发展战略的研究。

前期学者对于海洋行政管理问题的研究内容非常丰富,视角多元,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但对于海洋行政管理作为一门课程来看,其内容体系如何建构?其内涵和外延如何界分?遵循怎样的逻辑?这些问题尚无学者研究,本文的研究是对上述问题的解答。尽管如此,学者们的前期研究成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素材和支撑。

三、研究方法与设计

《海洋行政管理》课程教学内容框架体系的厘定,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深度访谈法;(2)文献研究法;(3)比较研究法;(4)头脑风暴法。在研究设计上,由于《海洋行政管理》课程教学针对的对象为管理类和涉海类专业的学生,课程定位为涉海类专业、管理类专业的海洋通识课,在学科归属上又属于管理学科,同时在研究题域上又具有海洋的特殊性,所以在研究设计上必须考虑两个维度,即“管理”的维度和“海洋”的维度。另外,由于海洋行政管理具有公共性,所以还需要考虑一个维度,那就是“公共性”的维度。

四、研究结论

公共管理内容范文第14篇

绝大多数中外学者都承认,新公共管理运动与各国行政改革的实践,以及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如果人们把“新公共管理运动”看成是一个特定的历史范畴,并认为对它的研究是行政学的分支内容也未尝不可,因为名称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内容及其实质。但当人们把PublicAdministration与PublicManagement都译为“公共管理”,而且把它们与国务院学位办关于研究生专业目录上相关内容联系在一起时,这就需要审慎地分析所提出的每一个概念。应该承认这样的事实:国内是有不少学者正在潜心研究“新公共管理运动”,但更多的人却对“公共管理”特别感兴趣。人们对公共管理的理解虽存有差异,但挖掘人们容易达成共识的内容是有可能的。我们认为,在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存在着三个无可争辩的事实:其一是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大着大量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这些活动从宏观到微观,都直接涉及到社会民众的切身利益。在阶级社会中,政府确实是这些活动的核心主体,但谁都无法否认,除政府之外还有许多其它公共组织参与其中。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都需要公共管理,但这绝不可能由政府对社会的管理所包办。对政府管理活动的研究并不能代替对整个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研究。

“公共管理”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它一定有共同的规律可循。这些普遍规律会包括政府管理的内容,政府的管理所总结出来的规律是它的最重要的部分,但绝不是全部。公共管理与政府管理之间的关系,是属于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政府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主角,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还需要若干配角,主角与配角的关系既不能颠倒,又不能代替。仅研究主角的行为及其规律,不研究配角的行为及其规律,特别是不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是不合适的。其二是各国公共行政改革给人们的启迪之一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在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众的关系上,传统意义上的政府职能将发生变化,政府会把更多职能交给社会中那些非政府、非营利性组织承担。部分学者所说的“第三部门”,目前虽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够理想,其力量十分脆弱,但从长远看它们是大有前途的。对于“第三部门”的研究,显然是公共管理的内容,但它与政府管理又有着不同的内涵。其三是在社会的公共事务管理发展中,政府管理是历史的产物。随着国家的消亡,政府管理的内容与形式都将发生本质的变化,但社会不可能没有公共管理。尽管我们还无法对国家消亡之后的公共管理活动的细节描述得非常清楚,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绝对不可能缺少新社会形态下的公共管理。

二、公共管理的界定及其本质

我们认为,所谓公共管理是指那些不以营利(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旨在有效地增进与公平地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调控活动。这个定义最关键的内容是“公共利益”一词,而它恰恰是中外学者争议最大的对象。我国那些有权威的工具书,对“公共”一词的解释,有的是“共同”之意;有的是“公有、公用”之意;还有的解释为“公众共同”。这些众多的解释虽有差别,但其基本词干是“共同”。若把它们与“利益”结合在一起,则形成了“公共利益”与“共同利益”。人们常常把“公共利益”与“共同利益”不加区别地运用,我们认为这是不合适的,它们之间有质的区别,这在讨论“公共管理”问题时尤为重要。毫无疑问,公共利益是共同利益,但共同利益并不一定是公共利益,它们的差别体现在“公”字上,只有那些具有社会共享性的共同利益才是公共利益。是否以营利为目的是区别“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

然而社会中确实有这样一类组织,包括相当多的非正式组织,它们的存在与发展,其目的不像企业那样是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组织成员的共同利益是维系他们合作的基础。但这样的组织并不是公共管理要研究的公共组织。如果说,组织是“利益共同体”,公共组织则是为谋求具有社会共享性利益的共同体。公共组织作为一个组织,它有组织成员的共同利益,这些利益不一定全都是公共利益。但公共组织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社会的公共利益,否则我们所讨论的管理,就不是公共管理而是企业管理,或是各种形式的私域管理。在讨论“公共利益”时,还有一个争论激烈的问题就是“利益”。我们采用的定义:利益是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所必须具有的资源与条件。显然,那些为社会成员共享的资源与条件,就是公共利益。这里提及的“社会成员”,既没有数量的限制,也没有地域的空间约束。譬如,在社区管理中,存在着大量的与本区居民直接相关的利益,如道路的整治、树木花草的栽培、休闲环境的美化等等。这种优美宜人的环境,对某些远离小区的其他地域的居民来说,或许会一辈子无从享用,从中受益。但只要有人从它处来到这里,他们就能置身于这种环境之中而获益。因为这些资源与条件具有社会共享性,这就是所说的公共利益。

诚然,这个社区的中居民利益有可能包含着相当多的仅与该区居民相关的共同利益,但从整体上分析,社区管理讨论的主要是“公共利益”问题。把公共利益作为公共管理的本质来研究所遇到的另一个难题,就是不少西方著名学者不承认“公共利益”的客观性。我们认为,这种把概念的抽象与内容的具体化相混淆的看法是难以接受的。试问,人们讨论“人”时,谁见过“人”?见到的只是社会上的各种各样的男人和女人。前面已提到,我们所讲的“利益”,是那些同人们生存与发展相关的“资源与条件”,显然它们既不是抽象的,也不是虚幻的,而是现实的、具体的。至于哪些是公共利益,哪些是共同利益,哪些是私域利益,不同的人,价值观不一,会有各自不同的解释。在对公共管理的定义中,我们之所以重点强调“有效地增进”与“公平地分配”社会公共利益,是因为通常人们谈及管理问题,更多注意的是效率。解决资源配置的矛盾,讲究效率固然重要,但对公共管理来说,它经常要解决的是社会问题。它既要讲过程管理,又要讲结果管理,而且管理效益最终要从结果上检验。因此,有效地增进并能公平地分配社会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的精髓。从本质上看,我们对公共管理的定义与公共政策的界定是基本一致的。由于公共政策是为公共事务管理活动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因此,公共政策就是有效地增进与公平地分配社会公共利益调控活动中的行为规范。

三、公共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

传统的管理理论,无论是对一般性的管理,还是对企业管理或政府管理的讨论,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特征:“主体本位、过程主线、效率至上、管制中心”。现代公共管理应该以一种开放的思维模式,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建立一套以政府为中心的开放主体体系。它要以最大限度地谋取社会公共利益为目标,通过提供公共产品(服务),来满足社会民众不断增长的物质与精神利益的需求,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公共利益的增进。我们认为,现代公共管理基本模式大致应具备以下八个特征:

1)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重在公共利益上。马克思主义认为,个别人的私人利益与所谓的社会普遍利益是互相伴随的。所谓个人利益就是个人为了生存与发展所必须具有的资源与条件。马克思所讲到的“社会普遍利益”,就是公共利益。在公共管理活动中,不承认个人利益,就谈不上共同利益,更谈不到公共利益。因为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总是以各自的利益与他人的利益发生联系,并形成了共同利益。其中某些共同利益又被社会成员共享,成为公共利益。公共利益的增进与发展应当以民众的利益是否得以实现和满足为基础,而民众的利益是与无数个人利益的共同要求分不开的,社会对公共利益的尊重、保护与增进,最终也是为了实现绝大多数的个人利益的保护与增进。然而不同的个体之间,不仅存在着个人利益上的差异,而且存在着尖锐的个人利益冲突。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不可能允许“个人利益至上”,它必须以社会“公共利益”与不同组织“共同利益”的存在,去促进并带动个人利益的发展。“私人利益本身已经是社会所决定的利益,而且只有在社会所创造的条件下并使用社会所提供的手段才能达到。”[2]

2)政府组织与其它公共组织相统一,重在政府组织上。不言而喻,政府是公共管理活动的核心主体,但它们不是唯一的主体。相反,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实践已经证明,政府承担的不少公共管理职能及具体内容,由非政府的公共组织来承担,这不仅是可能而且是可行,后者不一定比前者差。一般地说,宏观方面的管理职能或全局性的关键事件,更多地应由政府来承担,特别是如国防、外交、重大法律、法规与政策的制定,只能由政府来完成。从微观方面的管理来看,政府可以承担一部分,但更多地应该交给社会的其它公共事务管理部门来做。愈是接近基层方面的公共事务,愈有可能让相关的非政府部门来完成。

3)社会问题管理与资源管理相统一,重在问题解决上。多数人认为,在一般的管理活动中,管理目标是既定的,所以管理的主要问题是在管理过程中,如何配置资源,使之更有效。在企业管理中,只要通过有效手段,把各种资源协调好,就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在公共行政活动中,当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行政组织内部的管理活动时,“效率至上”也促使人们过多地思考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公共管理则更多地是因为要解决社会问题,即由于社会多数成员所期望的现象与实际现象产生了偏差而提出来的。这些偏差所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既有要素及其配置有效性问题,也有利益分配的公平性问题。我们不否认资源管理在公共管理中的重要性,因为管理过程中若资源配置不当,就不能实现公共管理要解决社会问题之目的。然而社会问题管理比资源管理所包含的内容更丰富,更复杂。前者需要后者做保证,但即使后者实现目标,也不一定会使前者成功。

4)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统一,重在结果管理上。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对社会问题管理实际上包含三项内容:一是问题提出的管理;二是问题解决的过程管理;三是问题解决的结果管理。资源管理更多地是关注前两项内容,很少讨论第三个内容。我们已经反复强调,传统管理理论,总是先设定一个目标,然而围绕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去协调资源管理,关注管理过程。正如泰勒所言,科学管理要使劳资双方在思想上发生革命,这就是只关注增加盈利,而使如何分配盈利的争论成为不必要。这种只关注如何有效地实现目标的过程管理,而不考虑目标确定的合理性以及实际分配的公平性,一直受到许多学者的抨击。过程管理更多地强调效率,而结果管理更多地突出公平。

5)管理所追求的公平与效率相统一,重在公平上。对公共管理本质的理解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有效地增进与公平地分配社会公共利益,都必须认真考虑。但增进公共利益最终还是为了分配给社会的每一个成员。“要分蛋糕,必须做蛋糕”。蛋糕愈做愈大,人们获取的蛋糕的份额量也会愈大。要分“蛋糕”,就要考虑“公平”。我们认为,效率与公平是公共管理的两大基本目标。效率与增进公共利益有关,公平与分配公共利益有关。引起争论的问题是公共管理的基本目标,是重在效率还是公平?在讨论公共政策的本质时,我们曾提出,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市场机制主要解决效率问题,政府的政策机制主要解决公平问题。这里讲的公平,是广义的公平,包括分配公平、规则公平、竞争环境的公平以及程序公平等等。在公共管理讨论中,我们仍然坚持:公共管理主体主要解决公平问题,而市场机制主要解决效率问题。这里的公平,仍然是广义公平。

6)公共组织的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相统一,重在外部管理上。公共管理更多地是要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所以强调公共利益,重在结果管理,突出公平等等,实质上都是围绕公共组织对外实施管理展开的。传统的企业管理理论主要研究企业内部问题自然不必多说。在政府管理研究中,围绕着提高“行政效率”,不少人把注意力常常放在政府内部管理上。加强政府自身管理是必要的。但这种活动的最终归宿还是体现于外部的管理,即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不论是政府,还是其它社会公共组织,都要把对外管理的质量作为衡量其绩效的最终标准。

公共管理内容范文第15篇

1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教材建设的总体目标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是对公共信息资源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递、开发、利用及监控等一系列环节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2]。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教材建设总体目标是构建具有创新性、包容性、前沿性和发展性的教材体系,提供系统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专业知识,满足社会对公共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符合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同时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相配套。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托,也是教师授课的内容依据,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社会信息数量的迅猛增加,技术手段更新周期的不断缩短,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变化之大,技术之多样,都对教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1教材建设要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

在信息经济浪潮中,政府、企业以及非营利性组织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更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1999年《公共部门信息:欧洲的重要资源———关于信息社会公共部门信息的绿皮书》指出公共部门的信息对国内市场以及商品、服务和人口的自由流动起着重要的作用;最迫切的问题是要将已经向公众开放的信息变得更加清晰和容易获取[3]。由此可见,培养专业信息人才的关键在于搜集整合有用信息资源。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及过硬的心理素质、熟悉并掌握公共管理专业相关知识,在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及社区从事公共信息资源的搜集、整理、组织、开发、利用以及服务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教材建设要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与社会的需求紧密相关。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专业涉及管理学、信息科学、法学、行政管理学等多领域的知识,是一门理论交叉强、覆盖面广的新兴学科,属于典型的多学科交叉专业。针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每个公共信息管理人员都应该明确信息资源对于组织发展的重要作用,知道如何对公共信息资源进行获取、组织、利用和服务,提高在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中设计和应用信息系统的能力,以及提高在处理和利用信息过程中遇到的法律、政策性问题的思维处理能力。这些技能和能力的培养,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获得。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教材,通过专业的学习来不断增加自身知识储备,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1.2教材建设要与课程体系设置相适应

课程的设置往往是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来设计的,教材则是落实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教材的编写,要适应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完备性特征,同时包含课程的新内容、新知识,才能保证较高的质量。还应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探索,而这些又都与教材建设密不可分。优秀的教材在专业建设中可以起到引导正确教学方向、提高教学质量、创新教学内容等作用。

关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可借鉴信息资源管理专业的架构方法,可分为信息科学模块、资源科学模块、管理科学模块三种形式;也可依据专业的多学科融合特点,设计为五个模块:基础教育模块、信息科学与技术模块、管理科学模块、相关学科知识模块、专业理论知识模块。笔者认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是多学科交叉融合产生的新的研究领域,建立在公共管理、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技术等知识之上的知识集成。课程体系不管是分为三模块或者五模块设置,都需要有基础理论铺垫、信息技术支持、具体管理方法的知识积累,因此下文的教材体系构建也将分理论层次、技术层次、方法层次三个模块进行探讨。

2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教材体系的建设构想

本文探讨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教材,不仅适合于图书馆学专业、档案学专业、行政管理专业、公共政策学专业等的本科课程知识的延伸补充,同时适用于硕士阶段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方向教学的使用,可根据学习者的自身情况自由搭配学习,增强专业素养,提高专业技能。

2.1基于教材内容层面的建设构想

公共信息资源是指社会组织在公共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信息资源的集合,政府公务活动所产生的信息是其主要部分,第三部门等社会组织及个人以公开的方式所的组织信息、个人信息等,也构成了公共信息资源的重要内容[5]。鉴于公共信息资源主体的多样性,设计从各个主体需要出发的教材缺乏可操作性,因此笔者从教材内容出发,将教材体系划分为三个层面:理论层次、技术层次和方法层次。

理论层次的教材,是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的基础,具有对其他层次教材的基础性和指导性作用;技术层次的教材,是对公共信息资源进行管理所必备的技术知识,从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公共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管理;方法层次的教材,包含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一般程序、管理公共信息资源的各种方法,指导不同主体根据自身需要对公共信息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详见表一。

鉴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主体的多元性,只有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娴熟的计算机技术,才能将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应用于具体领域,以满足不同管理主体的多元性需求。

2.2基于载体层面的教材建设构想

教材的编制是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优秀的教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信息收集处理能力、增长专业知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发展成为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我国高校教学中多使用传统纸质教材,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笔者依据立体化教材的有关理论,提出建设不同载体层面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教材体系,将传统纸质教材、习题集、多媒体教学资源和网络学习平台有机结合。电子教案不仅是纸质教材的电子化产物,而且突破了纸质教材的局限,加入音频、图片、Flas等新的内容,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生动,也可作为学生自学的依据。例如信息资源管理中信息资源的定义较为抽象不易理解,就可以采用Flas等形式,举例阐述。

习题集知识覆盖面广,类型多样化,可以利用进阶引导方式,一步步地将学生带入更高层次问题的研究与探索,充分体现趣味性和启发性。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学习中,辅以数据库习题集来练习数据如何挖掘、如何建库、如何维护等内容。信息资源在检索时可以有多种检索途径,通过不同检索点、检索式的组合练习,提高学生检索信息的能力。

多媒体教学资源包括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专业的相关前沿学术会议视频、音频文件、会议资料以及案例资源。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概论教材是概述性质的教材,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专业含义,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相关学术会议视频、案例等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教材的内容,生动地展示所学的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网络学习平台建设,包括网络课程和教学互动平台两方面。网络课程的设计包含专业学习的背景知识、学术动态、视频课程、案例分析等;教学互动平台在其中加入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专业知名学者的博客链接、常用资源链接、分享学习心得等内容,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了解国内外最新的课程资源和实践动态,并利用“专题讨论板”的方式进行学术讨论,还可以形成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某一专题的PPT汇报大纲。

2.3教材体系的内在联系

不同内容层面的教材体系和不同载体层次的教材体系,虽然划分依据不同,其目的都在于构建趋于完善成熟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教材,发挥其更广泛的作用。一门学科拥有专业教材的数量,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该领域的研究广度,专业教材的层次结构,则体现出研究的深度和发展趋势。

教材体系的内在联系如图一所示,课堂教材、习题集、电子教案、案例库、多媒体库这五方面内容都依托于网络学习平台之中,构成立体教材载体平台;而教材体系中三个模块的内容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构成第二层公共信息资源内容知识平台。内容知识平台嵌套在教材载体平台之中,可利用不同教材形式促进知识内容的讲述,采用多种途径加深学生的专业素养,有助于知识的理解掌握。

3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专业教材建设的原则

3.1科学系统性原则

教材建设要有科学性、系统性,这就要求教材体系科学的反映本专业主要的知识点和方法论,较好地体现本专业的内在逻辑,恰当反映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外在联系。知识经过验证是正确的才能写进教材,所以成熟的、科学的知识经过系统的组织成为教材的主要内容。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专业教材要保证本专业核心知识比如公共信息资源的概念、类型,信息资源采集、传播、检索、利用的方法等知识系统的阐述,全方位地向学生展现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全貌。同时,科学系统性还体现在理论性和技术性并重。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专业对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等要求较高,要从社会需求出发,将政府信息部门、公共信息机构实际应用密切相关的技术引入教材中,避免简单重复计算机专业课程,保持理论性教材与技术性的合理比例。

3.2针对适用性原则

由于学校层次不同,其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也有所差异,教材编写也应针对这些差异,在国家组织各专家编示范教材的同时,鼓励教师根据各自学校特点和学术专长,编写适用的教材。教材既要满足需求,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明确的学习者层次定位和要求;又要有所针对,体现各个学校的特色,符合未来专业和学科发展的趋势。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专业是为了培养具备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公共信息资源进行组织、分析和开发利用的应用型复合型信息管理专门人才。为了体现该专业的公共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特色,教材的建设也应围绕培养目标准确定位,既包括公共信息资源的理论知识教材,又包括信息资源管理利用技术方面的实用型教材;既有适合初学者的基础理论知识概述,又有提升专业人才技能的技术指导手册。

3.3前沿发展性原则

教材体系应不断更新内容,吸收新的发展成果,保证教材具有时代气息,反映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据调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国外的优秀教材往往每隔1-2年就更新一个版本,在新的更新版本中把信息技术的新方法和趋势整合到各章节中,同时继续保持教材整体结构的相对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