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范文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范文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范文第1篇

关键词: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基本原则

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区域之间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禀赋存在极大差异。这种差异影响着各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给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极大的困难。邓小平始终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他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之后,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思想。他强调,优先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寻求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从而更好地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这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从建国到1978年的30年间,为了尽快缩小我国区域发展差距,国家曾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由于受前苏联生产配置理论的影响。加上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平衡发展论述的机械、教条式理解和国防安全等政治因素,导致平衡发展思潮在我国长期占主导地位,国家长期强调东西部地区间的平衡发展,在资金、设备、人才等要素分配上,重内地轻沿海,人为地推动生产力布局大规模西移。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总体上实行的就一是均衡发展战略,即在全国有计划地布局工业,使工业生产接近原料、燃料产区和产品的消费地区,同时着力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在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向内地倾斜,以内地开发建设为重点。尤其是在印支战争与美国轰炸越南北方后,自6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备战的需要,国家把大笔的资金投入到内地的国防三线建设,曾出现两次大规模的“西进”。三线建设在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改变旧中国不合理的生产力布局,建立以重工业为基础的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与此同时,一方面,由于对内地建设要求过急,并且片面强调三线工厂要“分散、靠山、隐蔽”,工厂钻沟进洞,忽视经济效益,造成了地区间低水平的工农业结构体系趋同和内陆地区产业关联效应差的历史隐患,使西部地区在全国大分工的总体格局中始终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这不仅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促成国家整体上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形成,而且加固了经济发展水平由东向西递减的梯度格局,表面上缩小了东西部发展差距,实际上导致了东西部矛盾的全面加剧。另一方面,具有天然优势、经济发展较快的沿海地区不仅得不到进一步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反而被人为地束缚上了许多羁绊,使沿海地区在世界新技术革命中丧失了发展机遇,拉大了我国同发达国家和地区差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我国开始了由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与此同时,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国际关系的主题,我国与美、俄、日及周边国家的关系不断得到改善。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国内外有利环境。尽快使国家富裕起来,并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成为摆在全体人民面前的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邓小平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在缜密地分析我国国情和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首先发展条件较好的沿海地区,以更好地带动中部地区的发展和西部地区的开发的战略构想。因为,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那些初始条件优越的地区凭借其较好基础设施、服务和更大的市场,必然对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将会比其他地区超前发展,率先崛起,从而使其有更多的力量来帮助其他地区的发展。所以,在经济发展初期,政府应当优先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寻求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

1978年12月,邓小平指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人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建议同志们认真加以考虑和研究。”1979年4月,他提出利用有些省市邻近港澳的优势,划出一块地方搞特区加快经济发展的意见。不久。中央正式决定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相应地决定设置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四个经济特区。因为这些地区容易接受国外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和产业的梯度转移,起步快,阵痛小,较宜成长为亚太地区新兴的经济带。同时它们可以为全国的改革开放提供经验和模式。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1983年中央又决定对海南岛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特殊政策。1984年5月,中央根据邓小平的提议。进一步开放了上海、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使其有充分活力开展对外经济活动。1988年1月23日,邓小平在一份关于加快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报告中批示:“完全赞成。特别是放胆地干,加速步伐,千万不要贻误时机。”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三大后形成了加快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战略。

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对沿海地区的发展给予很高的期望。他认为广东要上几个台阶,力争用20年的时间赶上亚洲“四小龙”,江苏等经济基础好的地区。就应该比全国平均发展速度快。上海在人才、技术和管理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辐射面宽,完全有条件经济发展快一些。这些条件好的地区,加快发展步伐。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就能带动全国经济发展。

早在1956年,就把正确处理沿海与内地发展的关系作为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大关系之一提出来,他指出:“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好好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老底子,可以使我们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如果采取消极的态度,就会妨碍内地工业的迅速发展。”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这战略思想。

在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鼓舞下,为了进一步加快沿海、沿江、沿边、沿路和内陆省会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发展。1992年中央批准长江沿岸28个城市和8个地区以及东北、西南、西北地区的13个边境城市对外开放,内陆省会城市全部对外开放。我国就此由沿海到内地,逐步形成了由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内地组成的这样一个逐步推进、滚动向前的改革开放新局面。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范文第2篇

[关键词]资源约束;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7-0038-02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约束

1、从全国的角度看,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受到资源的结构性约束。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在消费结构升级、国际制造业转移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经济呈现重化工业特征,并且出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中国经济高增长对能源、矿产等资源的需求大幅上升。经济增长幅度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与自给供给能力,从这种角度说,中国正面临着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这种资源结构约束主要体现:第一,自然资源约束。中国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利资源、林木资源和矿产资源等。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约为0.1公顷/人,占世界人均水平的33.1%;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有2176.8立方米,还不到人均3000立方米的轻度缺水标准;人均淡水资源总量为221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6%。中国以世界土地的7%养活着世界22%的人口,这固然说明我们在经济建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反映了中国的自然资源实际上是十分匮乏的。第二,经济资源约束。经济资源主要是包括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以能源为主的资源、以金属和水泥等为主的原材料、外资和国内资本。随着中国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其面临的能源、原材料和资本等经济资源的约束也日益显露出来。第三,社会资源约束。如今,中国经济发展保持着较快的速度,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地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而且社会资源在人力资源、科技创新、政府等方面也对经济产生不同程度的约束。第四,生态资源约束。目前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一些高污染企业排放出了大量的污染物,导致了全球性的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随着国际产业链逐渐向中国转移,许多污染比较严重、环境保护效率比较低的企业也在不断迁往中国,生态资源约束的程度也会越来越严重。

2、从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看,中国一些区域已出现资源枯竭的现象。由于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投入,致使资源存量限制增大。资源供给表现为资源流量供给和存量供给。资源流量供给是以存量供给为基础的。我国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大大加剧了资源流量,资源存量很快暴露出严重不足的问题。有关资料表明,在我国未来20年的发展中,除煤炭、铁矿石、铅、锌等少部分矿物资源可以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外,其他大部分矿物资源都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资源开采的不断加剧、资源开采企业的逐渐老化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中国“资源枯竭”问题日益突出,并且出现大批的“资源枯竭型城市”。

二、资源约束下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1、资源结构约束地区采取资源替代路径。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制度、资金、技术与市场等资源的相对稀缺,使之成为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珠三角与长三角地区,凭借制度、资金、技术与市场等主导性资源的资源配置力(率)优势,大量吸纳中西部地区的廉价劳动力,广泛利用中西部地区的低价资源,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实现了区域经济的率先快速发展。中西部地区虽然拥有较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由于这些资源阶段性供过于求而面临竞争性贬值,资源重要程度与资源配置力(率)下降,既缺乏对资金、技术等相关资源的吸纳能力,也难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因此,出现了资源结构约束现象。所谓的资源结构约束是指制度、资金、技术与市场等资源的稀缺性以及地区分布不均衡造成约束现象。一种是资源类型的结构约束,如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经济资源等;一种是资源地区分布的结构约束,如资源的配置和资源的禀赋等。资源基础的大小是一个相对概念,当某种资源稀缺性增强时。其价格将上升,人们将由此减少资源的使用量并将致力于寻找新的资源,新资源对稀缺资源的替代将释放原有资源的供给压力。因此,资源的制约实质上并非资源本身量的制约,而是人们寻找新的替代资源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存在的局限。因此,针对资源结构约束地区应采取资源替代的路径,具体措施:第一,依靠自主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近50年的历史表明,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出现递减趋势,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将明显上升。我国现实国情表明,以消耗资源、环境和生态为代价的传统增长方式已经走到尽头,必须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依靠自主创新突破资源约束,重点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技术市场、资本市场、资源市场,形成合理的资源价格,完善创新的激励机制。第二,建立“市场一政府”资源调控机制。根据我国的国情,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或单纯依靠政府调控都无法解决资源产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因此,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资源调控机制,就是建立“市场一政府”互相协调互相配合的复合机制。资源产业的一个特征在于,市场周期性波动,产能间歇式扩张或减少。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所消费的各类资源量是不尽相同的。一般认为,我国已经从工业化初期逐步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资源需求较以往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必须根据这一阶段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因此,在一定时期内,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如地理环境、探明储量等,矿产资源存在刚性较强的供给能力上限。短期内扩张产能的可能性不大。资源总体开采利用必然考虑世界的总储量、开采能力和替代产品的开发等。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区域经济理论 口岸 发展

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口岸经济的发展具有相互促进作用,区域经济,作为一 个更大的经济系统,凭借其自身具有优势的经济要素,必然要对处于落后的、劣势的口岸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区域经济要素要向口岸经济要素传递或渗透,使其形成新的配置、联系、结构、影响等,从而优化口岸经济要素结构,例如改善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促使口岸产业结构升级,扩大市场贸易规模等等,以提高口岸经济发展水平。而口岸经济推动着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展,其根本动因就在于地域分工的不同所带来的成本差异,因而引起经济系统之间的经济要素传递与流动,造成经济要素之间联系、影响、作用的结果以及形成新的、积极的要素结构配置,进而建立更为合理的经济要素配置方式,发挥其经济功能,提升经济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新一轮区域经济合作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世界经济竞争正在从国家之间的竞争和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竞争转化为以区域经济合作的区域集团之间的竞争,与此同时,区域经济合作理论也随之发展。最早区域经济合作理论是以古典贸易理论比较利益理论为基础。该理论认为,由于比较利益的存在,导致各成员国在某些生产领域的取得专业化发展,相应的生产活动开始转移到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中,进而使每个国家的总体利益都增加。根据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经济学家布朗、小岛清等人研究了“标准的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小岛清提出的协定分工理论,认为组建区域经济集团后,企业可以摆脱原有市场规模的限制,通过协议使各成员方分享规模经济带来的效益。。除此,区域经济一体化还可以通过区内设厂生产,绕开区域经济同盟的贸易壁垒限制,从而能扩大吸引外资的规模。20世纪70年代, 形成了新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它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雁行理论和比较利益理论为基础结合而成。新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承认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差异,但是它认为世界经济技术存在一个从先进国家到落后国家的传递过程。在产品和技术周期的不同时期,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比较优势,生产区位在不同发展国家之间转移,并通过产品交换实现比较利益。后来又产生了新经济地理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是以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为基础。认为规模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等是贸易利益产生的重要因素;思考了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中忽略的假设条件,强调运输成本对国际贸易量的影响。在同样的贸易条件下,两国间距离越近,贸易运输成本就越小,交易费用也就越小,贸易量就会越高,贸易量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递减;区域经济的出现依赖于运输成本、规模经济和制造业等因素。产业部门的经济地理集中导致地区经济的持久增长,区域经济一体化则进一步使生产和创新集中。由于地缘因素、资源禀赋的差异和市场演进,发展中国家之间仍然存在贸易利益以及其他共同利益,依然有进行经济合作的必要,这些理论都在不同程度上探讨了区域经济合作的问题与方式。基于以上区域经济合作理论,绥芬河作为中俄两国重要边境口岸城市,必须尽快进入一体化进程中。

边境区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是东北亚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30多年的对外开放实践,在中俄共同形成的区域经济空间范围内,绥芬河已经走进了一体化进程。而且作为中国重要的口岸城市之一,绥芬河正在中俄以及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进入新世纪,凭借其独特的地缘交通优势、较高的开放度以及中俄经贸合作全面升级的重要机遇,绥芬河应尽快成为东北亚陆海大通道经济带上的一个发展热点,并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上的交流担任重要的角色。

绥芬河地处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距离俄罗斯远东最大的港口城市海参崴230公里,与俄罗斯有一条铁路、两条公路相通。俄罗斯引导着中俄大企业对接,在能源、原材料等大项目合作开发上都有合作的空间。参与俄远东远东地区能源、原材料开发,不仅是对俄投资合作的重头戏,也是我国能源开发战略的需求。俄远东是世界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在石油、天然气、木材、贵金属蕴藏量之大在东北亚乃至整个中亚地区都无与伦比。因此,建立大绥芬河经济区势在必行。对此,绥芬河市应积极态度应对国际国内形势需要,做好区域一体化的工作:1.签订两地建立经济区的框架协议。2.按照“统一规划,整体布局,设施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制定大绥芬河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升区域开发战略加快开发步骤、促进产业布局的合理性。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与合理利用资源。形成整体发展态势,提升整体竞争力。3.制定统一的区域经济政策。4.在规划、土地、环保、交通、外贸、旅游、市场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进行磋商协调。5.统筹安排经贸旅游,招商投资和环境推介等方面的活动,包括共同组办洽谈会、区域发展论坛,统筹安排区域性市场的功能协调等。6.建立文物风景资源共享、文化、体育互动机制;包括大型文体设施、高等院校等社会事业的协调、共建、综合利用等。7.银行、交通、电信等部门研究出台两地同城化的具体措施和办法。8.积极与俄方就建立经济特区事宜进行对接,实现双向互动。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绥芬河市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等方面都实现了跨越式得发展。2010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实现60.5亿美元,占全省边境贸易总额的50%以上;边境上的小额贸易占全省的87%;口岸过客44.8万人次,同比增长52%;过货量占全省各口岸过货总量的70%以上。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绥芬河是在中俄区域经济合作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的。2001年7月中俄签署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开辟了两国合作的新纪元,为中俄边境地区的投资与合作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依据和政治保障。为绥芬河的发展展示了稳定的、可预见的、良好的发展前景。2011年中俄两国贸易额将达780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37%。这些都标志着中俄经贸合作开始进入“快车道”。绥芬河——波格拉尼奇区域经济合作进程明显加快,已经出现了联手互动、协调推进的开放格局。

参考文献:

[1] 江建能.我国对俄边境口岸物流发展问题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4 - 49.

[2] 周起业等,《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1989.12.

[3] 宋魁著,《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概论》,哈尔滨出版社,哈尔滨:1998.3.

[4] 韩 飞《基于SWOT方法对绥芬河综合保税区发展趋势分析及对策》商业经济 2010.6 19-22.

作者简介:薛双:哈尔滨商业大学2010级国民经济学研究生;

肖亚军: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生,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教师;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区位因素;区域经济发展;经济发展

最早提出区位因子的韦伯,将区位因素定义为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事实上区位因素不仅仅包含用货币可度量的价值标准(即经济因素),还包含有不能用货币测算的非经济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交织于一体,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深度。

一、区位因素在区域发展中的两种表现形式

1.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以下方面:所在的地理位置、交通的通达性、信息的多寡和高效性、劳动力数量是否充分与结构是否优化、自然资源的拥有量与种类、市场运行机制是否高效合理、区域环境能否吸引外资与某些产业发展、科技水平等等。

2.非经济因素

尽管在区位决策时,经济因素及其中的成本和收入因素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有时与经济因素毫无关系或者说关系不大的一些非经济因素也在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决策者的主观行为、区位政策、民族风俗、、自然灾害、地域文化和军事国防等。

二、经济因素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1.位置、交通、信息条件是区域发展的前提保障

位置、交通和信息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体,构成完整的经济地理概念。一般而言,位置条件往往随着交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又与信息条件相融合。位置好的地方,交通条件优越,信息的获取和传递离不开交通通讯设施,因而信息资源相对较好。

位置、交通、信息条件属于社会历史范畴,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变化的过程制约地区经济发展。例如:东北地区原是清王朝封闭的禁地,与外界联系甚少。鸦片战争后,东北与国际市场开始联系,地理位置越来越显得重要,半殖民地农业有了发展(出现移民垦殖),东北成为向国际市场输出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的重要基地。中东铁路及其他铁路的修建,进一步促进了这一地区的内外联系。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东北,不仅改变了周围的国际环境,也改变了东北的位置、交通、信息条件,期间一系列铁路和公路的修建,其目的也是为增强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客观上为东北的近现代经济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工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1)位置、交通、信息条件是重要的经济资源

位置、交通、信息条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在现代产业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优越的位置、交通、信息条件与现代产业相结合,将发挥巨大的能量,香港、北京、上海、巴黎、伦敦、纽约和莫斯科等世界大城市的发展,突出说明了这一点。从微观的角度说,位置、交通、信息条件优越的地方,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力,在那里布局企业,将收到投资少、运费低、便于与其他企业合作等效果。级差地租的存在,使得位置、交通、信息条件好的地方提高了经济价值。这些都说明了位置、交通、信息条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

(2)位置、交通、信息条件影响地区各个产业布局

现代许多产业都不一定分布在能源基地、矿产基地或其他原材料基地,而是分布在位置、交通、信息条件有利的地方。原因在于,这些地方交通方便,便于销售,信息灵通,有利于接受科技文化的服务。

莫斯科虽然自然资源缺乏,农业自然条件也不理想,但是位置、交通、信息条件十分的优越:地处俄罗斯平原中央部位,又位于诸水系的源头区域,水陆交通方便。产业革命后莫斯科成为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在这里,依托外地的能源和原材料,形成机械、化工和纺织三大加工业,还云集了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第三产业部门。而我国的克拉玛依油田与大港油田的原油储藏量和质量相近,但由于前者远在新疆地区,交通不便无法充分利用能源,最终使的两地区产业布局有着很大差异。

(3)位置、交通、信息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某一区域的经济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类型

一般情况下,位置、交通、信息条件差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速度较慢,多以第一产业和采掘业为主,可以适当发展原材料工业。

2.劳动力、技术因素是地区发展的关键

劳动力是生产力的主体,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其中劳动力的素质高低是决定产业布局和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高素质的人才和劳动力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产业布局的最重要因素。

(1)劳动力是创造财富的源泉,技术是建设发展的动力

企业的进步和创汇离不开员工们的辛勤的劳动,劳动是人类特有的属性,只有劳动才能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创造价值与财富。随着生产力和产业的发展,工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高效化,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将不断提高。但在重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劳动力的素质提高,因为理论的技术都来源于生产生活实践的积累和应用。

(2)智力、知识和科学技术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

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的人口和劳动力是发展高层次产业,即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基础。

3.自然资源指引了区域发展的方向

环顾全球,许多著名的工业区都是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在煤铁资源上兴起的工业区有:美国五大湖南岸工业区、英国伯明翰工业区、俄罗斯顿巴斯工业区和乌拉尔工业区、波兰上西里西亚工业区、印度乔塔那格浦尔高原工业区等;在石油资源上兴起的有美国得克萨斯南部工业区、俄罗斯伏尔加河中部经济区、中国的环渤海经济圈等。

(1)自然资源是区域产业布局的前提条件并非充分条件

产业布局离不开必要的自然资源条件,但有了必要的自然资源条件不一定出现(特别是不一定马上出现)某些产业活动。

(2)自然资源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制约

自然资源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有极为深刻的影响。在幅员广阔、自然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有利与建立多部门综合发展的产业模式。自然资源的复杂多样,是发展地区多元化产业结构的前提。以区域农业经济结构而言,山区的自然条件丰富多样,那里的农业区有可能发展成农林牧渔结合(立体农业)的综合型农业结构;而平原地区自然资源相对单一,一般很难建立农林渔综合发展的大农业结构,只能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专业化产品。在安排区域经济结构时,哪些产业部门可以成为当前经济的专业化部门和主导部门?怎样才能高效地发展区域的经济?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综合考虑,从当地经济发展的各种条件出发,结合本区的资源情况,因地制宜地作出抉择。

4.市场条件制约着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满足本区域内消费者对物质与精神的需求。市场是区域经济活动生存的空间,是经济价值实现的场所。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我们除需拥有良好的市场环境外,还应在本质上认清市场因素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考验每个产业

市场竞争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加速区域经济良性发展。面对着竞争,那些生产能耗、效率差、产品质量不过关、污染环境等小企业,就会被淘汰。中国面对世贸组织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机遇是我们的企业产品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挑战是将会有一大批效益差的企业被淘汰。

(2)市场导向能带动产业结构的重组,优化地区资源配置

市场是千变万化的,因此,产业发展也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如我国的一些旅游城市,由于国内外的游客数的不断增加,已逐步形成了旅游商品销售市场,从而相应地带动了食品、服装、美术工艺品等产业的大力发展。满足消费者的同时,活跃了市场,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这样由市场导向引导地区产业的重组,优化地区资源配置。

5.区域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辅助功能

区域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是一种同时影响关系,经济发展会带来环境问题,环境也影响与制约地区经济发展。区域的经济发展越来越依靠与要求良好的环境质量,没有良好的环境质量不仅不能制造出高精度与高技术含量产品,更不能提供一流的服务。比如,现代很多城市都开辟一些科技园区、工业区、大学城,在这里不仅环境优美,而且人力资源非常丰富。因为现代经济活动越来越依赖于知识创造和高科技劳动力,为了稳定及支持创造性劳动,必须为其提供良好的居住和生活空间。这种良好的居住与社会空间必定是建在良好的环境质量的基础上。所以说,优美的环境成为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生产因素。

为此,各国相继制定了不同的环境保护法规以及规定不同区域的环境质量标准,从而更高效地维护经济良性发展。

三、非经济因素中的决策者行为,区位政策等也不容忽视

适当合理的政府行为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有利于促进经济活动的发展。首先,政府就是一个消费者,政府购买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所以,一般来说凡是政府驻地都是区域经济中心。其次,政府通过规划和政府对特定地区的基础设施大量投入,引导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向某特定区域发展。作为政府,不仅要有促进经济发展的职能,也要有促进国土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职能。在促进国土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中,政府相应的鼓励经济活动在某一区域发展以及限制经济活动在另一地区发展的规划。如在西部大开发中,加大对中西部资金、人才、技术的投入,建立补偿机制,将东西部差距限制在一定的限度内。再次,政府通过制定的政策法规规范经济行为,保证自由竞争环境的形成。良好的政策环境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增强市场的开放度,维护区域经济发展。最后,政府再通过税收优惠以及财政补贴的经济政策的实施,调节经济活动的区位。如沿海地区开辟开放城市,以廉价的劳动力、税收照顾、优化投资环境,以降低内部交易成本,吸引外资建厂,带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除此以外,诸如民族信仰、文化背景、自然灾害等等因素,也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小建,李国平,曾刚,等.经济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杨万钟.经济地理学导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吴传钧,刘建一,甘国辉.现代经济地理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范文第5篇

一、挖掘区域文化特色,树立品牌

研究一个地方的经济,需要对该地方的文化进行研究。通过挖掘区域文化的深层内涵,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深层的理论基础。当我们从地理空间的角度来审视特定区域的文化传统,就会发现特定文化区中的群体性格特征大体相同。我们所感知的这种大体相同的群体性格特征就是区域文化性格。“区域文化性格,就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区域中的绝大多数人所共同具有的带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与文化传统相比,区域文化性格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历史积淀,它反映特定文化区域中的人们普遍性的、稳定的心理趋势和价值取向,构成该群体区别于其他文化区群体的鲜明特征。它形成于一定的区域文化传统背景之中,与特定的文化区紧密相连,同时受到地理环境、经济结构、政治制度和外来文化传播的影响。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各种“经济体系总是沉浸于文化环境的大海中。在这种文化环境中,每个人都遵守自己所属群体的规则、习俗和行为模式。” 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区域文化特色,并对其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由于区域文化具有强大惯性,促进了区域经济也有传统习俗回归的冲动,这种文化惯性对经济有其积极作用。

浙中经济的典型城市义乌,是义乌人从“鸡毛换糖”的货郎担开始走街串巷,发展成今天的国际小商品博览会、“华夏第一市”,凭借的是逐利而生的“鸡毛换糖”文化;今天的“中国科技五金城”永康市,寻找根源我们可以发现,永康人在古代就善于铸造兵器、大鼎等,永康人在常人的印象中就是肩挑行担奔走四方的打铁师傅,专门为人打酒壶、餐具等生活用品,因此就是永康人的这种精神文化铸造了今天的“中国科技五金城”……所有这些区域经济的发展,都有其深厚的文化渊源。

区域文化影响着劳动者的素质和观念,创造独特的氛围,从而引导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不能模仿他人的模式,只有研究该区域的文化底蕴,才能真正发展该区域的经济。因为一个市场、一种产品可以模仿,但是一个区域的“性格”及人的精神文化是没法模仿的。

二、挖掘区域地理特色,树立品牌

区域的地理特色要从他的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条件及自然资源方面考虑。

1. 地理位置,尤其是体现被研究对象与周围具有经济意义的事物的空间关系的经济地理位置,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子之一。例如天津和秦皇岛均是港口城市,就港口自然条件而言,天津易淤,冬季结冰,港口条件比不上秦皇岛,但天津的地理位置比秦皇岛要优越得多,它不仅是海河的出海口,以农业发达的华北平原作为腹地和经济依托,还是北京距海最近的地方,故历史上北京定都以后,天津即得以兴起和发展。而秦皇岛虽然港口条件好,但因地理位置较差的原因,仅在开滦煤矿开采后,才作为煤的输出港而发展起来。

2. 地理位置与交通运输条件是密切相关的。从世界范围看,新加坡是得益于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而发展起来的典型城市之一。由于它地处世界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东端,它已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集装箱运输港口及转口贸易中心。从我国国内区域经济情况看,沿海地区由于地理位置比较优越,交通运输便利,尤其是适应对外开放与国际贸易发展需要的海运条件非常便利,因此,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至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在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条件等方面普遍不及东部沿海地区,因而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比较缓慢。

3. 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技术条件下能产生经济价值并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自然资源的禀赋状况,是富有还是贫乏,对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并能充分加以利用的地区,一般比较容易地成为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西亚的海湾国家能够成为世界较富有的地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该地拥有大量的石油资源。我国西部广大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石油等,这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并有可能成为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物质基础。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水资源的严重不足,可能会深深制约西部经济的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港口;区域经济;空间影响;部门影响

在传统的港口影响研究中,强调港动会对区域产出、就业、相关行业发展等方面产生影响。由于这种影响是以国民经济部门划分为基础的,因此称之为部门影响。近年来港口发展的实践表明,港口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除了传统的部门影响这一渠道外,还在空间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1 港口对区域经济空间影响的含义

港口对区域经济空间的影响基于对主体区域内各子区域之间非同质性的假设,港口条件改善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区域通达性,从而改变具有成本指向的产业分布格局,最终影响区域总体经济发展。

首先,港口对区域经济空间的影响强调经济区域之间是非同质的,这与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不同,考虑到区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差异。港动可以进一步改变这种区域之间的差异,从而导致港口对区域经济增长在不同区域之间产生不同的影响。

其次,该影响强调港动对区域经济在布局上的影响。港动改变港口所在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的要素条件,一些依托港口发展的产业会从其他区域向港口所在区域迁移,在产业布局改变的作用下影响港口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由于这一影响是通过产业在空间上的变动实现的,因此港口对区域经济的这种影响称为空间影响。

2 空间影响与部门影响的区别

从上述含义可以看出,港口对区域经济的空间影响与传统的部门影响有所不同。

首先,两者在假设条件上是不同的。空间影响强调区域内部各子区域之间是非同质的,即各个部分存在差异;而部门影响不考虑这种差异,认为各个部分之间完全相同。

其次,影响的传导机制不同。传统的部门影响认为,港口通过自身的产出增加以及带动上下游产业产出增长,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增长;而空间影响认为,港口发展改变了所在区域与外界联系的要素条件,从而带动产业向该区域转移,进而实现该区域经济增长。

最后,在研究方法上,部门影响以新古典经济学的规模报酬递减为主要理论基础,而空间影响的研究以空间经济学(新贸易地理学)为基础,认为产业集聚是由内生的规模报酬递增引起的。

3 港口对区域经济空间影响的机制

3.1 港口助推所在城市成为区域核心

根据空间均衡条件,区域间贸易条件改善、交易成本降低,区域间的空间均衡会稳定在核心―边缘结构的状态。随着国际贸易的增长,港口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突出。首先,全球90%左右的国际贸易是通过水路运输完成的,而港口是水路运输的重要节点,由于水路运输的单位运输成本远低于陆路运输,为了降低成本,许多产业主动迁移到港口城市;其次,港口所在城市为了提高港口在区域中的竞争力,往往采取措施降低货物的集疏运成本,从而吸引腹地货物从本港转运。这些都极大地改善了港口城市的贸易条件,降低了港口城市的交易成本。因此,港口城市对产业形成了极强的集聚作用;而这种集聚作用同时又具有一种正反馈的机制,即集聚后的产业其集聚力远大于分散力。如图1所示,图中横轴(SH)表示AB(B为港口城市)两地之间的劳动力份额之比,纵轴( - *)表示AB两地实际工资率之差,S点为AB两地劳动力份额相等的点,即产业空间对称均衡点。当贸易自由度很高时,两地劳动力份额之比与两地工资差额之间呈现同方向变化的趋势,即产业在港口城市集聚后,城市产业规模扩大,城市经济发展,劳动力工资同时具有上升的趋势,所以不会出现劳动力向区外转移的情况。于是,港口与周边区域之间会形成稳定的核心―边缘结构的空间均衡状态。正因为如此,产业在港口城市的集聚效应被锁定,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港口城市成为所在区域的核心城市。

3.2 港口有利于所在城市承接外来区域产业转移

港口除吸引本区域产业集聚从而形成本区域核心城市外,还具有促进所在城市承接外来区域产业转移的作用。区外核心城市由于贸易条件改变,产业具有外溢倾向。在收益相同的情况下,成本是影响利润的重要因素,而成本由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两部分组成。如果有一个工厂从当前城市迁出向本区域转移,而港口城市是本区域与外界联系的门户,厂商会在区位选择中秉承利润最大化原则,选择运输成本最低的港口城市。因此,港口城市就成为区外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区,这样也会进一步加速港口城市经济的发展。

3.3 港口经济的扩散作用会带动边缘城市经济增长

港口城市依托港口这一要素,通过区内产业集聚和区外产业转移承接实现经济增长。而后,港口城市会通过扩散作用带动所在区域边缘城市实现经济增长。这种增长主要有2条途径。

第一,区域内核心城市的产品向边缘城市流动,提升边缘城市福利水平。由于港口城市经济增长,劳动生产率提高,港口城市可以生产出更多价格低廉的产品;边缘城市与核心城市之间贸易条件改善,运输成本降低,这些质优价低的产品可以流动到边缘城市,从而提高边缘城市居民的福利水平。

第二,核心城市产业外逸带动边缘城市经济发展。如同港口城市承接其他区域产业转移一样,当港口城市要素条件发生变化以后,也会有产业需要向外转移。若边缘城市具备较好的要素条件,边缘城市将成为重要的产业承接地区。港口城市通过这种扩散作用,带动边缘城市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范文第7篇

一、浙江模式的基本特征

“浙江模式”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充分尊重和发挥民众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和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将经济体制改革和区域经济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利用制度创新所形成的改革先发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浙江模式”不仅仅是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也是以区域局部突破为特征的经济制度创新模式。

区域经济发展本质上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动态过程,一方面它表现为资源在不同的产业部门之间的流动和优化配置——资源从以农业为主的初级产业部门向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转移,即工业化过程;另一方面,它表现为资源在不同的地区空间的流动和优化配置——资源从广大分散的农村地区向城镇及中心城市等具有区位优势的空间聚集,即城市化过程。

区域的经济制度创新本质上是社会经济活动中资源配置主体和资源配置方式的变迁过程,一方面它表现为资源配置的微观经济主体的变化——民营经济部门的企业取代国有经济部门的企业成为资源配置的主体,即民营化过程;另一方面,它表现为社会经济活动中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市场取代计划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即市场化过程。

从民营化、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这四个方面的互动关系来看,“浙江模式”也可以概括为是一种内生的由民营化和市场化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区域经济制度变迁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

浙江的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的一个比较显著的特征是,民营企业的起步和市场的发育较全国绝大多数地区领先一步,且民营企业的成长和市场的扩张极为迅速,新的经济活动主体和新的经济运行方式相辅相成,互为促进。一旦当国家整体的改革目标——市场经济——确立后,在经济体制转轨进程加速的过程中,原先在计划经济体制外已成长到相当规模的民营经济部门,在短时期内迅速地“反客为主”,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要推动力量。

由于区域经济内部的发展不平衡,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初阶段并非存在着统一的模式,不同的区域内部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存在着比较显著的地域性差异。浙东北地区在改革开放前具有较强的农村集体经济力量和较好的社会队工业基础,在相当的时期内,浙东北地区的农村工业化进程是由乡镇集体企业为主体推动的,非常接近“苏南模式”。相比较之下,浙东南地区的农村工业化进程是在改革开放后才开始启动的,资本的原始积累是在农村家庭经济基础上起步的,逐步地发展起了农村家庭工业,然后是私营企业和股份(合作)制企业,形成了具有区域自身特色的“温州模式”。

邓小平“南巡讲话”和中共“十六大”召开之后,发展非公有经济的意识形态障碍基本消除,浙东北地区和浙东南地区的制度创新和“红帽子”企业的“正名”,个体私营经济得以迅速扩张,民营企业规模进一步升级,专业市场和民营企业成了推动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两大动力,由此开始逐渐形成了具有较大共性的浙江区域制度变迁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从制度变迁角度来看,“浙江模式”是一种“准需求诱致”的制度变迁模式;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浙江模式”是一种新古典的工业化发展模式。

二、“浙江模式”的启动条件

从民间的视角来考察,“浙江模式”的启动与区域内的自然禀赋密切相关,历史比较制度分析(hcia)是解释“浙江模式”的启动的一个比较适用的理论框架。

区域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是由区域内经济主体的行为决定的,而所有经济主体选择行为都会受到一组特定的约束条件的制约。因而,区域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的启动,一定与该区域内当时的一组初始选择条件的约束有关,在这一组初始约束条件中,区域的自然禀赋与历史禀赋是两个最重要的选择约束条件。

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发韧于农村地区,民营经济部门的企业大多数是在农村工业化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所以,在考察区域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的初始约束条件时,重点是区域中农村地区的自然禀赋与历史禀赋。

农村地区的自然禀赋中最重要的因素应当是农村的人口与农村的土地,农村的人口关乎到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农村的土地关乎到可利用的耕地面积。1978年以农户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展开后,浙江省大部分农村地区都较早地实施了农户联产承包 责任制,尤其是温州和台州等不发达地区又相对地先行一步。农户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从某种意义上近似于欧洲经济史上从劳役地租向实物地租的转变,农民的生产活动不再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属的生产大队及生产小队的统一调配,农民自己开始拥有了一定程度的生产经营自,这就为农民从单纯的农业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但是,农民是否真正地能作出从农业生产活动转移到非农生产活动的选择,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就是区域中的人均耕地面积。浙江省的自然地理条件被概括为“七山二水一分田”,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这一自然禀赋条件就决定了在实行农户联产包责任制度后,一方面农民的农业生产劳动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农业迅速增产;另一方面在农业生产技术短期内无法有较大改进的条件下,土地的边际产出及相应的农民的边际收益递减也开始明显地反映出来了。作为追求经济收益最大化的农民,在面临着由于区域自然禀赋所产生的土地边际收益递减的约束条件下,自然就开始逐步地从单纯的农业生产部门转移出来,从事农产品的加工及制造业和服务业等非农生产活动。

农民开始转向从事非农生产活动后,这种非农生产活动在一个区域能大规模迅速扩展开来,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区域的历史禀赋,具体地说,这种历史禀赋就是该区域居(农)民从事手工业制造和商业贸易活动的历史传统及相应的区域商业文化传统。农民的非农生产活动,与单纯的农业生产劳动相比较,前者与市场交换的关系远比后者要密切得多。由于非农生产活动的经济收益大于单纯的农业生产活动的收益。加上在改革开放初期严重的短缺经济条件下,简单的制造业消费品生产和商贸流通就能带来较高的收益,这种现实的经济利益能够极为有效地激活区域的经商传统。毕竟这些区域中的经商传统在制度中仅中断了20余年,况且作为“资本主义尾巴”实际上也没有完全中断,事实上断断续续地仍旧存在,许多有手艺、懂制造、善经商的人力资源仍在区域中保留下来(例如永嘉县的弹棉花,义乌县的“鸡毛换糖”和永康县的补锅碗等);此外,作为区域经商传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民间金融,同样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这些历史禀赋因素一旦条件成熟,人们的区域商业文化传统意识就被激活了,大规模的非农生产活动就在区域中迅速扩张,农村工业化的进程由此启动,区域的制度变迁由此发生。因此,从比较历史制度分析的理论视角观察,浙江区域经济定的自然禀赋和历史禀赋,是启动浙江区域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的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三、“浙江模式”的演变进程

同样地,从民间的视角来考察,“浙江模式”的演变进程与浙江区域内专业市场的发展和专业化产业区的发展及两者的互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专业市场与专业化产业区的关系本质上是市场与企业的关系,这两者之间的互动最终是由不同改革发展阶段的政策条件及由此形成的“交易费用”的变化决定的。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中,用“交易费用”概念来研究企业的性质及企业与市场的边界时,一般并不以社会经济制度的大规模变迁为背景,侧重用比较静态的方法来研究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但是,从动态的视角来观察,在存在大规模的社会制度变迁的条件下,同样也可以运用交易费用理论来解释企业与市场的互动关系。浙江区域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从一个侧面证实了这一点。

在浙江南部的温州和台州等区域中,最早出现的非农生产经营活动主要是商业活动(例如“百万销售大军”现象),由此产生了浙江经济中享有盛名的专业市场现象(例如永嘉的桥头纽扣市场和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专业市场的功能是不完全相同的。在最初的专业市场发展阶段,专业市场主要是一种特殊的交易场所,仅仅充当了区域经济发展中商品流通主要载体的功能。在专业市场的扩张和发展过程中,由于商贸活动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区域内各种家庭工业和各种规模较小的制造业企业开始发展起来了,专业市场一方面开始发挥其作为一种“共享式”的销售网络的作用,成了家庭工业和中小企业共同依赖的市场;另一方面开始发挥着“中间品市场”的作用,协调着区域中个体私营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大致上在90年代中期之前,在浙江区域经济发展中,可以看到的是高度发展的专业市场和遍地开花的家庭工业及中小企业。

专业市场的高度发展与中国改革开放的阶段有关。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的经济政策最先是有利于鼓励流通领域的体制外因素的成长,而在生产领域中体制外因素的成长所受到的政策限制相对比较多。所以,对于个体私营经济而言,利用专业市场的发展来从事商贸流通经营活动,从制度角度来看的交易费用比较低。同样地,在90年代中期之前,个体私营经济在制造业领域的企业,无论是在工业用地、工业设备、工业原材料的购买和劳动力雇佣方面,存在颇多的限制,使得民营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过程中,从制度角度来看的交易费用相对较高。由此可见,在当时的经济体制和政策环境中,从制度角度来看的交易费用起到了鼓励民营企业利用专业市场这种“中间品市场”来实行专业化分工和协调生产的作用。

90年代中期之后,一方面由于有大量的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专业市场仍在发挥着“共享式”销售网络和“中间品市场”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由于随着改革的深入,国家对生产领域的体制外因素成长的限制不断地放松,甚至开始更多地鼓励制造业领域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例如逐步取消了民营企业工业用地的限制,加强了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劳动力跨区域大规模流动的机制也逐步形成,缓解了民营企业的招工用工约束。同时,国有企业的改革也进一步深入推进。在这种条件下,从制度角度来看,民营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交易费用大幅下降,民营企业开始迅速成长,并且部分地开始逐渐地减少了对专业市场的依赖。

在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当一部分企业逐渐减少对专业市场这一“中间品市场”和“共享式”销售网络所特有的市场外部性依赖后,企业在生产经营和市场竞争中开始自然形成了新的专业化分工和生产协调的机制,由此产生了浙江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另一明显的特色,即以专业化产业区为代表的区域内产业的聚集,或者说,制造业领域中的中小企业集群。专业化产业区的形成要求某种同类的制造业企业在一个特定空间中集聚,这一条件的产生与完善与地方政府推行城市化战略关系极大。90年代中期以后,浙江区域经济发展中各级地方政府的主动作用愈来愈大,地方政府推动城市化进程需要相当的财政支出,推动工业化进程(招商引资等)也需要相当的财力,因此通过建立工业园区的方法用土地来换取资金,成为地方政府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企业在依赖专业市场的专业化分工生产阶段,已经初步形成了区域内不同地区的专业化生产特色,现在这种专业化生产的发展趋势进一步通过同类行业企业在工业园区的大规模聚集得到了强化;而专业化产业区由于能够为企业带来一种类似马歇尔所说的行业外部经济性,又进一步加速了企业的集聚。专业市场的发展和专业化产业区的发展以及两者间的互动,是剖析“浙江模式”演变进程的一条重要的主线,这条主线反映了不同的改革发展阶段中经济环境和政策所形成的制度方面的交易费用,对民营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方式选择的影响。

四、“浙江模式”的战略选择

从地方政府的视角来观察,政府和民间的良性互动是浙江区域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的一个明显的特征,地方政府的发展战略选择,对区域体制变迁和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本文所说的“发展战略”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第×个五年计划与远景规划”中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而是指政府对区域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的判断和确定)。当然,毋庸讳言,在浙江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进程中,地方政府发展战略选择有时是主动的,有时是被动的;有时是清晰和坚定的,有时也会出现含混和动摇的情形。但是,从整个改革开放的发展阶段来看,在浙江区域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在发展战略的选择和实施方面在总体上是相当成功的。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通常可以被归纳为六大类型,即:货币主义战略、外向型发展战略、工业化发展战略、绿色革命战略、再分配战略和社会主义战略(计划经济及国有部门主导的发展战略)(格里芬,1992)。尽管地方政府从未选择单一的发展战略来引导区域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发展战略的选择常常处于变动与交替和交融的过程中,可是,从最本质的方面来判断,“浙江模式”的发展战略可以用货币主义战略来解释。货币主义战略的精髓是充分调动经济活动中个人的主动性和激发企业家精神来推动经济的进步。具体地说,货币主义战略有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创造出运转完好的市场,建立起经济成长所需要的相对价格结构,来改善资源配置的效率,提高产出和收入水平;二是为私人企业部门的成长与运行提供充分的空间,把私营经济部门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和重要的推动力量(格里芬,1992)。但是,问题在于是何种原因使得地方政府做出了有利于顺利推进区域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中央政府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大调整,是影响地方政府发展战略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考虑到1978年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建设开始成为全党和各级政府的中心工作,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影响和改变了地方政府的偏好,发展经济可以被视为是各级的地方政府共同具有的偏好。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些地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较早地和较好地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默许、鼓励和支持,地方政府与民营经济两者形成了良性的互动,而同时在另一些地区却没有发生相同的情形。

首先,地方政府的行为显然与区域的自然禀赋与历史禀赋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前所述,在具备特定的自然禀赋和历史禀赋的区域中,计划经济体制外的民间经济活动从未真正地中断过,即使在计划经济及相应的意识形态高压下,人们仍在从事着与区域商业传统相关的民间经济活动。地方政府在计划经济时期就对这些“资本主义尾巴”心知肚明,也曾经花费气力去限制和打击过这一类民间经济活动,可事实证明地方政府在这方面努力大多是徒劳无益。地方政府清楚,区域商业传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况且,在自然禀赋条件较差的地区,地方政府同样清楚这一类民间经济活动是当地老百姓(尤其是农民)维持生态必需的手段,故实际上已多多少少开始逐渐地默许这一类民间经济活动的存在。一旦条件成熟,这一类民间经济活动伴随着农村工业化进程开始成规模地发展起来后,地方政府持有的宽容(部分地也许是无奈)的态度及相应的行为方式,就会形成一种比较有利于民营经济在区域中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宽松环境。

其次,地方政府在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行为,也与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计划经济的遗产有着很大的关系。计划经济时期,中央政府及相关的经济部委在不同区域中推行国家主导的工业化战略时,在各个区域中国家有关部门投资的差异性极大,由此导致了不同区域中地方对于计划经济时期国家主导工业化战略的认同相当的不同。具体地说,计划经济时期中央政府投资相对较少的区域,地方政府就相应地很少会期望通过“跑步(部)前(钱)进”的方式来争取上级部门的投资,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由于地方政府对国家主导工业化战略的认同程度低,地方政府在改革开放后实施类似于联邦财税制度的“分税制”条件下,就会比较容易摆脱对国家主导的工业化战略的路径依赖,倾向于探索非国家主导的工业化新道路,从而更有积极性重视、鼓励和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中民营经济的发展。

最后,地方政府对意识形态或政治风险的评估及回避政治风险的能力,也是影响地方政府行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税制”的条件下,地方政府在民营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会权衡民营经济及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地方财政收入与民营经济发展可能诱发的政治风险成本两者孰大孰小。在两者的权衡中,地方政府倘若能够通过各种方式(例如“戴红帽子”、“股份合作制”、“挂户经营”等等)将个体私营经济“包装”成符合一定意识形态标准的“公有制经济”或“集体经济”,那么,地方政府就可能有效地降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所诱发的政治风险,更为大胆地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

简言之,根据公共选择理论,约束条件下的最优选择行为这一经济分析框架,不仅适用于微观经济主体,同样也适用于地方政府的行为,只要必需的约束条件成立,地方政府支持本区域民营经济发展的行为就是一种合乎逻辑的选择。事实上,浙江区域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就是一个较好的证明。

五、“浙江模式”的发展前景

作为一种至今来看仍属相当成功的区域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的模式,“浙江模式”的发展前景同样也必须从改革和发展两个视角来观察和判断。具体地说,“浙江模式”的发展前景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浙江区域改革和发展的双重阶段转换的进程。

从经济体制改革的视角来看,浙江经济已率先基本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初级市场经济的转换,制度变迁的新历史任务是推进区域经济体制从初级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换,即改革的阶段转换。为了顺利地推进从初级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换,浙江区域经济面临三大艰巨的任务:一是完成从传统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生产经营方式向现代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生产经营方式的转换,在更大范围内建立起现代的企业制度;二是完成从传统的市场组织形式和市场交易方式向现代的市场组织形式和市场交易方式的转换,在更大范围内用法制为基础的非人格化交易来取代以地缘、血缘、亲缘为纽带的人格化交易方式;三是完成政府职能转变,把区域中发展型的强势政府转变为服务型的高效率政府。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区域经济发展不但可以优势互补、缩小地区间的差距,也可以加速我国工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步伐,还对保持国家稳定,维护祖国统一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区域经济及其重要意义

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是经济活动,经济活动又总是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进行的,经济区域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我认为,区域经济作为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具有严格的内涵:在一个自然环境、人文条件基本相似的地理区域内,如何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以实现最优化的发展。其必不可少的要素有:1、特定的地理区域;2、资源条件相同或相似;3、人文社会条件基本相同;4、经济活动的方式及特征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5、区域内形成统

一、有序、健康的市场。在我国目前现阶段,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是个大国,经济区域众多,条件千差万别,因而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状况有差异。怎么使各地区都发展起来,区域经济活跃,整体效益高,就是发展经济学要研究和很好解决的关键问题。区域和产业是不可分的,区域经济发展起来必定会带动一批产业发达起来。还要通过建立全国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把各区域联结起来,优势互补,分工协作,才能把整个国民经济搞上去。

(二)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大国,地区差距大,总体发展水平低,而且发展不平衡是基本特征。中国要完成工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历史重任,也是实现现代化这一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其任务相当艰巨。经济发展应该是我们完成这双重历史使命的重要一环。实现现代化应是一个分阶段、有计划、有步骤的过程,到21世纪中叶才能基本实现的宏伟目标。

(三)新时期中国最根本的特征是改革开放。中国正处在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进程中。发展区域经济,缩小地区差距,不仅对于实现现代化,而且对保持稳定,维护祖国统一,再树强国形象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若干理论借鉴和政策选择

(一)平衡发展理论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拉格纳·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一书中提出了平衡增长论。他主张各个部门和产业同时投资以推进经济发展。他指出了两种基本的恶性循环,并认为打破恶性循环,关键是要突破资本形成不足这一约束条件,而影响资本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决定投资预期的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只要平衡地增加生产,在广大范围的各种工业同时投资,就会出现市场的全面扩大,从而提高需求弹性,创造出良好的投资氛围,从恶性循环的僵局中脱逃出来。这一理论在一定条件下是成立的。它为发展中国家打破“贫困恶性循环”,填平“低水平均衡陷阱”,改善“瓶颈”制约提供了解决问题的钥匙。但是迄今为止在实践中还难以找到平衡增长的成功范例。其弊病在于难以解决这样两个问题:(1)平衡地增加生产,在广大范围内的工业同时投资,显然需要在短期内筹集巨额资金,这对于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是根本无法解决的,依赖外国资本也是靠不住的。(2)资源配置效率问题也难以解决。同时投资,全面推进将意味着各个产业效率上的良莠不齐,高效率产业的比重不是很大,低效率产业大量存在,也就决定了宏观经济效益的低下。

(二)平衡发展理论

以赫尔希曼、缪尔达尔、诺思等人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不平衡发展理论,如:

赫尔希曼认为发展中国家主要稀缺资源是资本,他据此系统地论述了不平衡增长的理论和战略。不是取消而是要维护紧张、不成比例和不均衡,使不均衡的链条保持活力,不发达经济取得经济增长的最有效途径是采取精心设计的不平衡增长战略。首先选择若干战略部门投资,当这些部门的投资创造出新的投资机会时,就能带动整个经济发展。

缪尔达尔提出循环累积因果原理,社会经济诸因素之间的关系不是守恒或趋于平衡,而是以循环的方式运动,但不是简单地循环运转,而是具有累积效果的。这个原理是反映了社会经济因素变化的客观运动,它既是对现实世界的正确描述,又是制定政策的可靠依据。此外他还提出了回流效应理论,揭示了区域外部因素引起的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和扩张变化。

上述观点也有局限:不平衡增长理论并没有充分回答平衡与不平衡之间的界限以及不平衡增长内部多种状态的区分,这给实践中对增长方面的界定和判断增加了难度,它没有充分回答其主导产业、产业结构的关系。

(三)增长极理论

这是一种不平衡增长的理论,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所谓增长极是指具有空间集聚特点的增长中的推动性工业的集合体。它通过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溢出效应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这种增长理论对今天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上述理论对我们制定正确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方针、原则和措施提供了借鉴和思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提出的改变中国地区经济发展面貌,也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的大政策和发展战略,主要有:

1.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东后西,实行地区经济的不均衡发展,让先富起来的地区发挥带动、示范、帮助的作用,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中国地理条件复杂,区域经济发展也有很大差别。过去我们推行平衡发展,结果是具备条件的地区多年没有较大发展,不具备条件的地区下了很大力气,却没有太大的进步。邓小平同志从战略的高度提出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总政策,使我国东部有条件地区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整个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都有了迅速的提高,当然也使地区差距扩大。同志继承邓小平同志地区经济梯次推进的构想,提出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在东部地区的示范带动和帮助之下,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通过超长发展,迅速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为提高国家的整体现代化水平做出贡献。

2.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应是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各地区要从整体利益出发,树立全局观念,发展适合本地条件的优势产业,发展各具特色的地区经济,加强各地区合理分工,避免地区间的产业结构趋同化,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同时要积极推进地区间的横向联合,协作,实行优势互补,形成有利于发挥地区特色和区域合作的经济体系。从而逐步实现全国范围的资源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使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地发展。

三、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思路和重点

(一)发挥中心城市和优势主导产业的辐射、带动及帮助作用。

(二)发展特色经济,利用分工,发挥地区优势。

(三)发展并形成全国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整合各地区经济,优势互补、区域协作。

(四)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利用外贸加强我们的优势产业和地区经济实力。

(五)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科技含量,通过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形成主导产业链。

参考文献

[1][法国]J·B希德维尔,区域经济规划问题[M]爱丁堡大学出版社,1996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区域经济发展不但可以优势互补、缩小地区间的差距,也可以加速我国工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步伐,还对保持国家稳定,维护祖国统一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区域经济及其重要意义

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是经济活动,经济活动又总是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进行的,经济区域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我认为,区域经济作为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具有严格的内涵:在一个自然环境、人文条件基本相似的地理区域内,如何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以实现最优化的发展。其必不可少的要素有:1、特定的地理区域;2、资源条件相同或相似;3、人文社会条件基本相同;4、经济活动的方式及特征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5、区域内形成统一、有序、健康的市场。在我国目前现阶段,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是个大国,经济区域众多,条件千差万别,因而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状况有差异。怎么使各地区都发展起来,区域经济活跃,整体效益高,就是发展经济学要研究和很好解决的关键问题。区域和产业是不可分的,区域经济发展起来必定会带动一批产业发达起来。还要通过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把各区域联结起来,优势互补,分工协作,才能把整个国民经济搞上去。

(二)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大国,地区差距大,总体发展水平低,而且发展不平衡是基本特征。中国要完成工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历史重任,也是实现现代化这一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其任务相当艰巨。经济发展应该是我们完成这双重历史使命的重要一环。实现现代化应是一个分阶段、有计划、有步骤的过程,到21世纪中叶才能基本实现的宏伟目标。

(三)新时期中国最根本的特征是改革开放。中国正处在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进程中。发展区域经济,缩小地区差距,不仅对于实现现代化,而且对保持稳定,维护祖国统一,再树强国形象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若干理论借鉴和政策选择

(一)平衡发展理论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拉格纳·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一书中提出了平衡增长论。他主张各个部门和产业同时投资以推进经济发展。他指出了两种基本的恶性循环,并认为打破恶性循环,关键是要突破资本形成不足这一约束条件,而影响资本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决定投资预期的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只要平衡地增加生产,在广大范围的各种工业同时投资,就会出现市场的全面扩大,从而提高需求弹性,创造出良好的投资氛围,从恶性循环的僵局中脱逃出来。这一理论在一定条件下是成立的。它为发展中国家打破“贫困恶性循环”,填平“低水平均衡陷阱”,改善“瓶颈”制约提供了解决问题的钥匙。但是迄今为止在实践中还难以找到平衡增长的成功范例。其弊病在于难以解决这样两个问题:(1)平衡地增加生产,在广大范围内的工业同时投资,显然需要在短期内筹集巨额资金,这对于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是根本无法解决的,依赖外国资本也是靠不住的。(2)资源配置效率问题也难以解决。同时投资,全面推进将意味着各个产业效率上的良莠不齐,高效率产业的比重不是很大,低效率产业大量存在,也就决定了宏观经济效益的低下。

(二)平衡发展理论

以赫尔希曼、缪尔达尔、诺思等人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不平衡发展理论,如:

赫尔希曼认为发展中国家主要稀缺资源是资本,他据此系统地论述了不平衡增长的理论和战略。不是取消而是要维护紧张、不成比例和不均衡,使不均衡的链条保持活力,不发达经济取得经济增长的最有效途径是采取精心设计的不平衡增长战略。首先选择若干战略部门投资,当这些部门的投资创造出新的投资机会时,就能带动整个经济发展。

缪尔达尔提出循环累积因果原理,社会经济诸因素之间的关系不是守恒或趋于平衡,而是以循环的方式运动,但不是简单地循环运转,而是具有累积效果的。这个原理是反映了社会经济因素变化的客观运动,它既是对现实世界的正确描述,又是制定政策的可靠依据。此外他还提出了回流效应理论,揭示了区域外部因素引起的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和扩张变化。

上述观点也有局限:不平衡增长理论并没有充分回答平衡与不平衡之间的界限以及不平衡增长内部多种状态的区分,这给实践中对增长方面的界定和判断增加了难度,它没有充分回答其主导产业、产业结构的关系。

(三)增长极理论

这是一种不平衡增长的理论,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所谓增长极是指具有空间集聚特点的增长中的推动性工业的集合体。它通过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溢出效应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这种增长理论对今天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上述理论对我们制定正确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方针、原则和措施提供了借鉴和思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提出的改变中国地区经济发展面貌,也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的大政策和发展战略,主要有:

1.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东后西,实行地区经济的不均衡发展,让先富起来的地区发挥带动、示范、帮助的作用,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中国地理条件复杂,区域经济发展也有很大差别。过去我们推行平衡发展,结果是具备条件的地区多年没有较大发展,不具备条件的地区下了很大力气,却没有太大的进步。邓小平同志从战略的高度提出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总政策,使我国东部有条件地区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整个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都有了迅速的提高,当然也使地区差距扩大。同志继承邓小平同志地区经济梯次推进的构想,提出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在东部地区的示范带动和帮助之下,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通过超长发展,迅速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为提高国家的整体现代化水平做出贡献。

2.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应是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各地区要从整体利益出发,树立全局观念,发展适合本地条件的优势产业,发展各具特色的地区经济,加强各地区合理分工,避免地区间的产业结构趋同化,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同时要积极推进地区间的横向联合,协作,实行优势互补,形成有利于发挥地区特色和区域合作的经济体系。从而逐步实现全国范围的资源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使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地发展。

三、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思路和重点

(一)发挥中心城市和优势主导产业的辐射、带动及帮助作用。

(二)发展特色经济,利用分工,发挥地区优势。

(三)发展并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整合各地区经济,优势互补、区域协作。

(四)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利用外贸加强我们的优势产业和地区经济实力。

(五)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科技含量,通过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形成主导产业链。

参考文献

[1][法国]J·B希德维尔,区域经济规划问题[M]爱丁堡大学出版社,1996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公路项目;潜在经济效益

公路项目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运输的需求、交通量的需求,从而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公路建设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影响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其建设的目的是为社会经济运行提供更好的运输条件。公路项目的修建,将会改善区域运输条件,而公路运输作为区域交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结构和功能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公路建设项目除了运输本身的直接经济效益之外,还有区域资源、沿线产业、城镇化建设等潜在的经济效益得到激发。

一,公路沿线产业带的发展与区域资源的开发

产业带是以公路为基本走向并向公路两侧延伸扩展,产业群体相对集中,经济发展高于周边地区和当地水平的带状区域。它一般会在高等级公路上,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上形成。根据国外几十年高速公路发展的经验,各条高速公路建成3-5年后,其两端的大城市沿高速公路走向延伸发展,在各出入口附近形成一系列卫星城镇或经济开发区,并以高速公路为轴线形成“经济走廊”或“通道经济”直至形成经济、旅游产业带。在产业带形成过程中,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起了主要作用。

同时,公路项目对自然资源利用的优先度具有重要影响。公路建设项目对区域内土地资源的开发效益是通过提高土地的经济区位作用体现出来的,公路项目改变了区域交通状况,提高了区域基础设施水平,改善了交通环境,从而改善了区域的投资需求,提高了区位土地的优位作用。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益表现为“创造”了一些本来不存在的产品的生产。由于运力的提高,使区域内矿产资源价值大大提高,从而使大规模开发成为可能。旅游资源的开发效益与自然资源开发效益相似,由于其地理位置不可移动性,所以交通条件的优劣成为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区域工农业生产与区域商品的流通

对农业生产来说,由于自然条件因素对农业生产布局的影响比较大,对先进、便利的交通运输系统要求比较高。现代农业中鲜活易腐产品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地区专业化分工通常使农产品生产地和消费地之间的空间距离也不断增加,因此对运输质和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公路项目的建设,将使农业区位优势容易得到发挥,使农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能够顺利实现。对工业生产来说,公路运输一方面通过增加人与物空间位移的规模和效率刺激生产、流通,并使其成为现代社会生产和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公路建设和汽车工业的发展也需要物质基础,这些物质基础的消耗不断构成对工业生产的具体要求,强烈地刺激着工业生产的扩展。

商品交换要求发生空间的位置的移动,使商品到达消费者那里变成现实的消费品,它的运动才算最后完成。公路项目的修建,运输条件的改善既扩大了商品交换的范围,又提高商品流通的速度。可以说,良好的运输条件可减少在途物资数量,减少物资储备,从而减少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数量,节省流动资金,提高经济效益。公路建设项目有效地降低了流通成本,使区域间价格差异缩小,这种价格趋近现象标志着社会产品流通顺畅。

三,区域市场建设与城镇化水平

运输对区域市场的建立具有重大的影响。在商品的价格主要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市场经济下,运输供给短缺,运输能力不足使商品在产销两地的价格相差很大,致使商品倾向于就地生产就地销售。长此以往,区域产业的专业化分工与规模经济难以实现,区域统一市场难以建立。公路项目的建设能够促进市场的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公路建设项目通过提高城镇间人流、物流的运转速度和相互作用,能够加速区域城镇化进程。尤其是在推动小城镇快速发展上。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产业生产过程的差异,使其对土地位置和运输条件敏感的程度不同,因此在同一地方安置不同的产业会导致不同的产出率,形成不同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由于级差地租的存在,使得大城市与小城镇的地价相差悬殊。由于一、二产业产出率远远低于第三产业,从经济成本角度考虑,当外部运输条件有所改善时,将自动向小城镇转移。公路建设项目将极大提高小城镇间交通优位效益和资源优位效益,促进小城镇的发展。

此外,区域性经济的整体提高。区域经济发展会首先在某些地区形成经济增长极,然后在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联合作用下获得整个区域的发展。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形成增长极的地区往往具有某方面的交通优势,然后在交通运输的作用下增长极逐渐沿交通线展开,这就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典型的“点一轴”开发模式。区域经济发展中公路运输往往比其他运输方式更具有优势,因为公路的可达性往往比较高,既可以直达城市又可以深入农村,这是其他运输方式很难做到的。由于自然条件和地理方面的差异,水运及航空在某些地区很难实现,特别是在某些内陆地区,水运是根本无法实现的,铁路虽然可以穿越某些城镇甚至是农村,但是比起公路运输的灵活性就要逊色很多。所以针对绝大多数地区来讲,公路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主要角色。首先,公路项目通过提高区域的可达性,改善区域空间结构的合理性。由于可达性的提高,运输及商品流通的速度加快,对外联系紧密,区域产业结构由于外界商品的介入和内部产品的外运而得到调整,而且区域的产业布局也会随着区域可达性的提高进行合理性的转变。其次,由于公路运输联系的广泛性会增强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社会经济的有机联系,加强区域内部及区域之间生产、分配、交换环节的流通,区域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居民的就业和收入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提高,相应的消费水平也会随之提高,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公路项目的修建,良好的公路基础设施对区域的发展积累了强大的“经济势”,而这种“势”一旦通过运输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能,就对区域经济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难怪有人在阐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条件时说过:“如果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一个,那么,这个因素既不是文化也不是制度与心理特征,而是交通系统和通讯系统。

以上通过公路项目建成后沿线运输的发展,资源开发、工农业生产、城镇化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等几个方面,简要阐述了公路项目建成后的潜在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 土地价格 因素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地区经济的发展按照地区经济的总体目标来实现,重点发挥区域优势。自上世纪90年代,地区经济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指导方针下得到迅速的发展。在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欧盟组织跨出成功的一步。也正因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中取得的成功,使得欧盟组织下的成员国成为无论从经济还是国力上,都称的上是强者。我国自与东盟建立贸易往来后,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在顺应时代的经济发展趋势,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全面推动地区内的经济协调发展。在迅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下,对区域内影响城市土地价格的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对作用于城市土地价格的因素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为土地市场的区域性统一的建立提供重要依据。

一、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全面阐述

区域经济一体化将成员国之间的类似人为的限制以及影响经济活动进行的障碍进行消除,使各国的市场能紧密相联,成为一个整体的经济活动。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要趋势,也是和经济全球化相辅相承的存在。经济全球化就是:在世界上的所有国家都将在这个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里相互参与,从而得到他们想要的资源,让他们的优势可以有效的发挥出来,实现发展国家经济的目的。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很多,实行的范围也很广,所以在利益的协调方面是个难题,实现经济全球一体化难度很大。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之的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在区域内的经济差异小,对区域内参与经济合作的组织协调容易,从而使其发展迅速。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既存在对立,也有统一。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内部表现了经济自由增强,这一点让世界经济的自由与开放也得到了体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其发展范围上存在了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说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要增加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开放性,才能使区域一体化经济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并且也能促进自身的发展。

二、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城市土地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与东盟在通过贸易与投资的结合上,形成“引进来”到“走出去”的产业模式,全面提升了我国产业合力,实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与东盟成员国形成了在贸易结构不同的产业梯次转移体系,这将更好地解决区域内各国间相互间竞争的问题。特别是我国不断发挥国有中资公司资金雄厚以及企业对外联络广泛的优势,强化外资投资和外资承包工程,并且与东盟国家紧密联合起来,推动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实现国家之间的资源共享。除此之外,也要通过不断的引进外资,鼓励我国企业资产重组,提升产业结构,这对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核心影响因素――我国城市处于东盟区域核心位置

核心影响因素在影响城市土地价格中,主要表现在城市的区位条件和区位环境两个方面。一个城市的区位条件和区位环境是城市地租形成差异的物质基础,也是影响城市土地价格的重要因素。我国是东亚大国,在东盟的地理区域位置中处于核心地位,这样的区位条件与区位环境给我国城市土地的价格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随着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我国城市中,有距离市场活动中心较近的地块,由于处在城市的经济中心,对信息的获得有便捷的途径;又或者处在交通便利的优越条件下的地块,节省了高额的运输成本,对企业的效益有所帮助。在城市规模的大小、经济和资本集中的程度,劳动关系等因素的制约下,以及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使我国城市土地在区位条件和区位环境上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因此,在东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城市土地价格的形成受到了城市土地区位条件和环境的重要影响。

(二)外部因素――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改变了我国城市的土地需求

对于影响城市土地价格的外部因素主要表现在对城市土地区位的条件和环境的改善、城市土地需求的改变等方面。而我国城市由于受到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城市土地价格的条件与环境,以及土地需求等。如果对城市的区位条件进行改善,加强周围的综合配套设施或者增强产品的竞争力都将为土地的价格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城市土地价格的影响正是做到了这一点。与此同时,在城市中,房地产对开发投资的地块因情况的不同,对地价的影响也表现的不同,尤其是我国加入东盟经济组织以来,其对住宅地价的影响表现最大,对开发工业的地块影响则很小。

三、结束语

在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建立区域一体化的土地市场经济是必经之路。城市土地价格在受其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下、还受城市人口状况的影响、政府的调控、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城市的开放度的影响。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城市土地价格的影响主要来源于城市的内部因素,在实现土地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土地价格的调控具有一定意义。除此之外,对于工业用地市场进行完善,在体现区位条件和环境的基础上,加强城市在工业用地中的市场化程度。

参考文献:

[1]黎一畅,周寅康,吴林,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差异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版). 2006(03).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广州;珠三角区域;物流枢纽;思路;途径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1经济中心城市发展物流的基本思路

1.1城市物流业发展的方向

(1)物流为城市自身经济发展服务。为城市自身的生产、流通、社会生活所形成的各类物流提供专业服务,特别是面向产业组织、产业布局提供物流服务,以提高城市经济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有效促进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2)物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作为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发展成区域物流枢纽,为区域发展提供物流服务,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般情况下,第一点是发展城市物流的立足点,但在城市物流专业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及效率提升、物流行业取得长足发展的基础上,可向区域物流枢纽发展。

1.2经济中心城市向区域物流枢纽转变

经济中心城市依托交通运输条件和产业积聚环境,通过持续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辐射率,提供创新服务,向区域物流枢纽转变。具体方针是:面向区域物流枢纽的功能定位,积聚物流产业,培育物流产业;切入产业物流,培育物流需求;提升物流服务,培育物流能力。

1.3中心经济城市建设区域物流枢纽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经济中心城市在处理物流与宏微观经济发展的关系、定位现代物流的功能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在城市发展物流业存在明显的区别。根据目前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情况分析,经济中心城市要发展为区域物流节点,为区域物流提供组织与管理服务、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解决如下几方面问题:一是物流基础设施的功能提升与物流服务企业的升级转型问题;二是生产与流通企业的物流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问题,这是有效发展现代物流的关键;三是物流产业发展定位问题,妥善平衡好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与培育产业增长点两个方面;四是与上述三方面配套的方针政策。

1.4我国《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关于物流业的战略布局

《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优化了物流业发展的区域布局和构想。根据产业布局、交通条件、区域规划等因素,重点发展九大物流区域,建设十大物流通道和一批物流节点城市,优化物流业的区域布局。物流区域包括华北物流区域、长江三角洲物流区域、和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物流区域;《规划》指出,长江、珠江三角洲沿海物流区域要加强技术自主创新,加快发展制造业物流、国际物流和商贸物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在全国率先做强。物流节点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共21个城市;《规划》要求,物流节点城市要根据本地的产业特点、发展水平、设施状况、市场需求、功能定位等,完善城市物流设施,加强物流园区规划布局,有针对性地建设物流园区,优化城市交通、生态环境,促进产业聚集,努力提高城市的物流服务水平,带动周边所辐射区域物流业的发展,促进大中小城市物流业的协调发展。

1.5《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对广州的区域定位提出了明确要求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珠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提出了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重点发展包括物流业在内的十大产业,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推进白云空港、宝安空港、广州港、深圳港等一批枢纽型现代物流园区建设,完善与现代物流业相匹配的基础设施,带动广东建设世界一流的物流中心。按照这种定位,物流业的发展将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发展物流的基本方向也应是具有物流产业聚集特征的区域物流枢纽。

2广州构建珠三角区域物流枢纽的条件和动力

2.1广州构建珠三角区域物流枢纽具备的条件

依靠物流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形成相互的支撑和依托,是经济中心城市发挥优势的重要战略,物流发展特征决定了具有经济、产业发展潜力的中心城市可以通过承担区域的物流组织功能,形成良好的产业布局竞争力和服务能力,培育增量物流产业。作为珠江三角州地区的中心城市,广州具备建设区域物流枢纽需要的条件:(1)具备良好的国际国内地理区位优势、区域交通枢纽功能和发达的综合运输体系;(2)广州是有较大规模与影响力的区域经济中心;(3)广州是网络化、规模化的国际国内产业组织与服务产业基地;(4)广州具有较好的产业政策环境支撑和比较完善的物流服务条件。

2.2广州构建区域物流枢纽的动力——成为珠三角“双中心”

(1)区域物流枢纽的基本作用。现代物流之所以成为企业关注的管理手段和经营领域,成为政府部门引导和推进的重要产业,核心在于其供应链管理与服务基础上所形成的制造、流通等产业组织的成本竞争性、效率优势与服务的网络化能力。物流管理与服务是提高企业、城市经济发展能力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的重要领域。物流枢纽的作用在于形成物流产业聚集和配套进行服务对象产业的集中布局,构成集约化的产业发展模式与环境。

(2)广州的珠三角“双中心”功能定位。作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中明显具有经济发展优势、地理区位优势的中心城市,广州在推进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提出区域物流枢纽的构想,从物流与所服务产业的关系的维度,从物流产业作为新的增量产业的视角,可以通过物流服务系统营造良好的制造业、流通业发展环境与条件,成为区域产业组织中心;在此基础上,伴随制造业和流通业的发展而培育具有规模的物流产业,成为区域物流组织中心,与区域产业组织中心的定位共同发挥双中心的作用,最终使广州的城市经济获得新的增长点而得到快速发展。

3广州构建珠三角区域物流枢纽的思路与途径

3.1珠江三角洲区域物流系统的基本构想

建设珠江三角洲区域物流系统的基本构想是:以珠江三角洲区域物流枢纽为核心(点),以粤港澳物流通道为骨干(线),以广州周边珠三角其他城市为辐射圈(面),构建具有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区域提供物流组织服务和物流一体化运作功能的物流系统。其中,将广州建设成珠三角区域物流枢纽是核心项目,是以上系统工程的原点。

3.2广州构建珠三角物流枢纽的战略定位

(1)经济枢纽。既有产业的物流管理水平提升和现代物流产业引导的相关产业在更高层次上的布局与发展的结合,是广州建设珠三角物流枢纽的核心所在,在此意义上,物流枢纽是创新性产业布局与经济发展项目,不是单纯的物流服务项目,而是巩固提升珠三角经济枢纽功能的系统工程。

(2)新的城市经济增长极。珠三角区域物流枢纽是城市物流功能概念,不是单一物流项目(如物流园区)概念,单纯的脱离区域、城市经济发展环境的物流枢纽项目是不能成立的,因此,必须按照城市的区域地位和竞争性进行物流项目的建设,从而培育新的城市经济增长极。

(3)组织与服务枢纽。交通运输枢纽通常是通过性概念,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意义有限,区域物流枢纽是运输组织与物流枢纽概念,必须依托产业积聚与发展完成从交通运输枢纽向物流枢纽的转变。

3.3广州构建珠三角物流枢纽的主要途径

(1)搭建物流枢纽软硬件平台。①提供物流基础设施保障,搭建珠三角区域物流发展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平台,创造物流发展的设施环境与条件。广州作为珠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具备提业布局和服务业支持联动发展条件,要通过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建设,形成物流基础设施系统,并通过物流枢纽的建设,延伸广州交通基础设施(高速公路、铁路)的功能,构成物流基础设施平台,打造具有珠三角区域辐射能力的物流服务环境。②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调动和协调信息化相关的部门、企业的积极性,建设物流信息平台,为物流枢纽的建设和发展创造信息环境。③构建产业政策环境平台。形成支持物流业发展、具有高度开放性、为区域物流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的产业政策环境平台,从区域的角度和构建物流骨干网络系统的高度,制定规划和相关政策,支持珠三角物流枢纽的建设和发展。

(2)构建珠三角区域物流服务系统。要按照区域物流组织、管理的需要,建设强大的物流服务系统支撑环境与条件。包括:①广州—周边城市的综合运输服务系统;②各类物流、运输场站设施构成的多层次、多元化的珠三角区域物流服务系统;③运输服务及、第三方物流、金融保险服务等组成的区域物流服务系统;④由政府职能部门的行业监管与物流行业协会的行业自律形成的物流市场监管服务体系。

(3)优化产业布局,加快经济发展。区域物流枢纽不是一个单纯的物流基础设施概念,是利用现代物流与经济发展关系紧密的特性,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与水平,是依托经济中心城市发展经济的现代经济概念。首先必须在广州市的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和规模的产业)上做文章,为物流积聚与辐射效应的形成提供经济支撑,将中心城市打造成产业链组织和供应链管理与服务的中心。其次,加强广州的产业配套建设,与区域产业组织形成分工衔接,为物流网络系统建设奠定基础。

(4)推进创新发展。①理念创新。要用新的理念开发建设珠三角物流枢纽,特别是从经济的角度推进发展,而非就物流论物流。②模式创新。要通过市场机制和适合区域中心城市资源禀赋条件、发挥区域中心城市优势的发展模式创新,推动珠三角物流枢纽的发展。③体制创新。要用新的体制在制度和政策机制上保证珠三角物流枢纽发展所需要的环境的建设。④业态创新。要创新物流发展的产业形态,特别是具有城市经济、产业布局与物流联动,制造业、流通业与物流联动,国内物流服务企业联动的产业形态的发展。

(5)深化联动机制。①城市之间联动。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区位、产业基础优势,利用物流枢纽形成的服务条件与环境,形成广州与其他城市之间在经济发展、产业布局、物流服务方面的相互促进局面,寻求广州为区域提供物流服务的途径与方式,实现城市之间的联动发展,推进区域物流枢纽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广州特别需要与港澳形成互动发展的格局,在更高的水平和层次上进行合作。②制造业、流通业与物流联动。通过流程再造和管理提升,提高产业发展能力,形成物流与既有相关产业的互动发展;利用良好的物流环境,促进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布局与发展,形成物流与增量产业的互动发展,培育具有规模效应的物流需求,推进珠三角区域物流枢纽的建设。③物流服务企业联动。通过具有区域服务能力的企业之间的联合与合作,推动区域物流组织与服务的发展,促进珠三角区域物流枢纽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旭宏,张永,毛海军,等. 基于增长极理论区域物流枢纽城市规划方法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2005,22(9):151

-153.

[2] 高洪深. 区域经济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环境;区域物流;发展机理

DOI:10.16315/j.stm.2016.03.008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在当今区域经济发展的环境中,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水平之间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区域经济快速、稳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区域物流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物流主体尤其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数量正在以较快的速度不断增长。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区域物流的整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涉及的合作方涵盖了交通运输、制造、仓储、批发零售、餐饮配送等各行业,这些经济要素在成为现代物流业发展组成部分的同时,也使区域物流面临的竞争更加严峻。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正确认识区域经济环境下的区域物流发展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间的关系、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3个方面对区域经济环境下的区域物流发展机理进行分析,明确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的内在依存关系,并在此背景下分析了区域物流发展的条件,进而确定出影响区域物流发展的关键因素。笔者期望从这个角度来推进区域物流的健康及长远发展。能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1区域经济环境与区域物流发展的关系分析

区域经济是由特定区域内与区域间的所有经济活动共同构成的,区域物流既是区域经济的组成部分,又在其他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区域物流在当今社会中的存在及发展是以物流设施为基础,不断地提高物流发展中的各项效率,进而来促进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一般情况下,在区域经济的发展初期,区域内的其他产业发展会带动物流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为实现区域物流的快速发展,政府应该为改善经济环境而加大对区域物流各环节的建设,以使物流体系的服务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在区域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高度时,快速、通达的区域物流业能为其他产业中产品的地域输送创造便利条件,并降低其运输成本,从而带动其它产业快速发展,来达到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1.1区域物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区域经济表现为一定地域内各项生产要素通过协调、综合地运作逐步地实现经济的规模化发展,这种发展趋势会促使工业、农业与加工制造业的产品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如果在物资无法有效流通的情况下,因经济规模化目标的设定而使产品的产量不断增多,这将很难实现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最终会致使区域内的经济活动停止。因此,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区域内物流系统的存在及其合理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1.1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从产业结构不断变化的现有规律来看,服务功能的高效化是区域经济结构发展的总体趋势。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可以看作是整体性的存在,区域物流则作为局部性的存在。因此,物流产业为实现其功能上的优化,就应以立足于区域经济,致力于提升物流服务功能的高覆盖率,实现各功能要素高水平的协调化和专业化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区域物流应提高专业技术的应用,实现技术、资本密集型趋势的推进,完成物流基础设施及网络化覆盖的协调性建设。物流业作为经济产业中生产需求的产物,区域物流的发展即受到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影响,同时物流产业的发展还能影响这一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首先,在现实的区域发展过程中,物流产业的存在还能促进区域内经济的总体发展,并且对其他产业发展能够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再者,通过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高新技术力量的有效结合,区域物流能够得到快速的发展,发挥出高效的物流服务功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并最终促进区域内各产业的整体发展及结构优化。

1.1.2促进区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每一个城市相对于周边经济较弱的地区而言,是作为经济中心而存在的。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各个城市往往对商品的需求量相对较大,而且基于城市的增长极作用,使城市的经济扩散效应长期存在,这就为以城市为经济枢纽地位且与周边地域联动的整体市场区域得以形成。这个区域市场的发展是基于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备及网络架构为平台的,而城市内的交通状况和经济发展较快,并不断实现由城市向周边区域的经济与交通网络的辐射作用,使区域市场得到最大的发展。区域市场在物流业的作用下最终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的形成,并有利于其协调发展。

1.2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物流的影响

区域经济应在区域内实现其快速发展的理想效果,引导各产业伴随其良性发展,这种良性引导往往表现为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对区域物流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

1.2.1规模方面的影响

物流业的存在及发展是以区域内的工业、农业及加工制造业等产业为基础的。因此,区域内经济发展规模越大,其物流发展的空间也越大,那么区域物流的发展规模就越大。在区域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高度时,快速、通达的区域物流业能为其他产业中产品的地域输送创造便利条件,并降低其运输成本,从而带动其它产业快速发展,达到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决定着区域物流的发展程度,区域物流的发展水平与区域内整体经济状况密不可分。在经济较发达的区域,其物流发展所需的设施及信息化水平也能够达到相应的高度。因为从发展角度来说,区域经济需要物流业能够达到与之发展高度相应的状态。

1.2.2结构方面的影响

由于物流产业服务属性的存在,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及其发展趋势对物流结构(物流类别、基础设施、服务范围、水平等)有着极重要的影响。区域物流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而且极具发展潜力。目前,各个区域都在开发能助其发展的物流中心或基地,以实现各类行业不断增加的物资运送需求,这实际上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再者,从其设施的空间结构及功能服务要素来说,也是为配合经济的发展有目的性的进行相应建设的,这也是能够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总体要求的,这可以从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空间部局及网络架构等方面体现出来。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必然决定了区域物流空间及功能结构的整体构建。

总之,区域物流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可以起到基础辅助作用,所以区域经济的发展有赖于物流业服务功能的发挥。通过在物资流通过程中保持低成本运营,达到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理想目标,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最终推动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

2区域经济环境下区域物流发展过程及发展条件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区域物流经历了其产生及发展的过程,在现代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基础上催生了区域物流发展的过程及条件。

2.1区域经济环境下区域物流发展过程

改革开放后,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内在要求下,物流业在我国开始出现并发展。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社会物流需求快速上升,物流的重要性逐渐被各级政府及行业所重视,物流企业纷纷出现,建成了一定规模的物流基础设施,但这一时期的物流业呈现着点性的分散布局,并不属于区域物流发展范畴。为促进经济的总体发展,我国出台相关政策,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主体战略目标,发展合理的区域经济格局,区域物流正是在此基础上产生及发展起来的。区域物流是现代物流在区域经济发展作用下,在原有的物流产业建设基础上而形成的一种区域性的产业发展模式,有其特定的发展轨迹,它是物流网络体系的合理构建,是物流由点到线及面的空间发展过程。区域经济中产业结构的比较优势不仅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还影响着区域经济及其他经济形式运行的稳定性。随着经济区域内外经济合作和贸易数量不断增加,由中心城市到附近区域不断辐射,形成一定的产业聚集范围,此时物流呈现点的分布现状使各方物流成本不断增加,且效率较低,并不能满足区域经济随着产业资源整合后而不断增加对物流需求的发展需要。为解决这一问题,各区域结合其地点、交通等资源因素,在物流发展中引入网络技术,进行物流信息联网,使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在信息联网配套利用的情况下,实现区域内物流功能的合理组合及互补,对区域内外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这些现代化的物流服务网络使区域物流的要素能力与运作能力得到高效的发展,实现了区域物流发展模式的形成。在此基础上,高效的物流模式又不断促进着经济带范围的扩大,使区域经济对物流的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区域内多方主体(地方政府、物流企业及市场)的协调运作下,以中心城市为核心枢纽,不同城市间的物资流动形成了运转联络网,同时各方主体在对区域物流网络体系内的组织制度及运行机制进行科学设置的情况下,最终使区域物流模式得到快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各级政府出台的物流发展规划作用下,区域物流发展体系中的要素能力得到更大的发挥,我国已形成九大物流区域物流及实现其竞争力的提高,而且在区域物流竞争力提升的同时,区域物流也引入及应用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中国区域物流已进入转型升级期,向集约式增长为主线的发展新阶段。

2.2区域物流发展条件分析

2.2.1经济条件

社会的需求往往是经济不断发展状况下物质生产条件的反应,区域物流业的产生也是得益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且现代区域物流的整体发展不断地受区域内经济的水平及其规模的影响。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乃至增长速度都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物流总体需求,经济发展趋势同样决定着物流发展的趋势。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共同构成一个区域的经济总量,因此,经济发展给区域物流业的需求和供给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即一个区域的经济总量增长空间越大,对货物的运输及配送等物流服务的需求量就越大,形成区域物流集群效应。这种产业集群的产生会使物流需求的内容趋于复杂化和多样化,并对物流服务的技术层面的提升要求越来越高,这都为区域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2.2技术条件

在当今经济发展中,科技投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而且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技术进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单单给各产业带来了物流需求的额外增加,而且还在不断地催生潜在的物流需求,并且为推动物流业的快速发展贡献着巨大的作用。第三次科技革命后,信息及网络技术的力量在经济活动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发挥,这种技术的出现对物流服务功能及网络架构等方面也有着重大影响。而且,在此基础上出现的物流技术的自动化及网络化的利用,可以有效整合资源,为物流企业的信息流提供服务,致使成本降低,从而使物流行业及其他经济产业的经济效益增加,保障区域物流体系的健康发展。

2.2.3交通条件

交通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础,也是物流功能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实际交通是区域经济的直接表现,它的通达程度是由区域经济的发展高度所决定的,这又在另一个层面出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的内在联系。如果将物流系统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那么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交通基础设施就是维持其生存的命脉。这种命脉的存在表现出来的作用,就是依靠交通的运输实现商品的空间转移。可以这样理解,没有交通运输,就没有物流的发展。从物流本身的发展来看,发展物流的最终目的是利用物流资源,按照企业要求实现物尽通达的效果,因此交通设施的建设及路线的四通八达,是保证物尽通达的关键因素。

2.2.4政策条件

物流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辅产业,对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功能上的作用,所以为保证经济的健康发展,各区域内物流政策制度的出台对物流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支持及保障作用。物流业的发展依赖于其他产业的发展,而且在基础设施方面涉及到的交通路线及运输工具等都具有公共属性,所以区域物流的发展不可能依靠自身机制实现其协调发展。那么为实现区域物流的全面协调发展就需要政策制度发挥其导向作用。总之,政策制度的完善,既引导着区域物流业的发展方向,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及规模扩大起着重要的行业引导作用。

3区域经济环境下区域物流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中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中,上文所提到的区域物流发展过程及条件催生了区域物流的发展模式,而在其发展中还存在着诸多因素,影响着区域物流发展模式的完善及其优势的提升。

3.1市场需求因素

区域物流能否实现规模化发展取决于区域经济对物流的市场需求,物流市场需求是由经济产业在生产环节完成后,为保证产品在交换活动中顺利地达到预期目标,不受流通环节所制约,进而产生了大量物流需求的结果。在区域经济活动过程中,物流市场需求的表现是,一定区域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区域内的各个经济总体的产品总量在物流需求方面体现的总体数量,这个数量是物流需求的绝对值数量与相对值数量的集合。区域物流需求量与经济结构变化密切相关,所以随着区域产业结构及规模的改变,对物流的需求量也不断变化,最终影响着区域物流的发展速度。对于这种情况,物流业应该抓住市场机会,对物流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为第三方挖掘“第三方利润源”,使物流服务功能得到全面发挥。

3.2政府作用因素

随着物流业的发展,政府相应管理能力在区域物流发展中产生的影响作用也越来越明显。首先,政府为保障区域物流的长远发展,会进行全面地规划,对影响物流业的各方面因素进行统筹安排,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这能为区域物流及相关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为扫清区域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障碍,促进经济的合理发展,政府在行业协调及信息平台建设方面可以起到引导作用,并能够为物流业的发展在区域外及国外的企业合作中争取更多的机会,为区域物流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3.3物流基础设施

物流基础设施属于区域物流发展中的内在基础要素,对物流发展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区域物流的发展必然包括仓储、运输及配送等必要环节,为实现物流企业的存在价值,完成货物与客户间准时安全地传递,必然依赖便捷的物流基础设施及设备。物流设施包括交通(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及物流配送中心等服务设施,这在区域物流的发展过程中是极其重要的,是物流供给能力的决定性因素。随着物流网络及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备,即物流供给能力的提高,才能实现区域内经济产业的全面发展,为物流业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间,因此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备对区域物流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3.4管理体制

区域物流为保证高效率、高秩序化运营目标的实现,需要科学的现代管理技术及相应的管理体制,采取先进的管理手段对区域内物流的运行过程进行指导与规范,能够从管理体制上保证业务规范、有序发展的实现,并实现提高服务效率及效果的目标。再者,在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区域内及区域间物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采取科学的管理体制及手段,能够使物流企业与时俱进,实现物流从业者服务质量的提高及服务范围的扩大,并最终提升市场竞争力及适应力,保证区域物流的良性及可持续性发展。

3.5信息平台

现代物流是提升各种经济活动时间效用价值的服务行为,而信息在这种价值的创造中具有着重要的作用。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够帮助区域物流发挥更多的服务功能,以保障区域物流体系的健全发展及市场反应能力。准确的物流信息能够为物流企业或相关企业的物流服务给予可靠的保证,可以使运输空载率有效降低,这有利于实现物流业的低成本运营,对于建立物流服务体系有着极大的作用。通过专业的物流信息平台的建立及完善,可以实现全面的各种物流信息的宣传,而且可以吸引到更多的合作者,创造更大的需求量。但是,在创建及完善物流信息平台上必须遵循公平诚信的原则,否则就会对区域物流的健康发展产生制约作用。物流信息化还体现在物流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这对实现域物流全面发展的预期有着积极的影响。

3.6专业人才因素

当今社会的经济竞争,其核心为人才竞争。为提升区域物流的服务能力,需要有物流方面的专业化人才,而且为实现区域内物流管理效率的提升,也离不开物流行业的人才作用,不过这里的人才作用不等同于简单的人力作用。在物流行业中人才结构合理与否对物流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对于物流发展来说,不应只注重从业人员的数量,更重要的是从业人员的质量。首先,物流企业要实现战略目标,实现其高效、快速的发展,就离不开行业中的骨干人才。再者,在区域经济的推动下,区域物流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但行业中还存在着高级人才短缺的现状,这已制约了我国物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若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最终将无法实现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4结论及建议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不平衡;原因及对策

虽然国内经济已实现大幅度提升,国民生活水平得以改善,但是区域经济不平衡问题不仅加剧贫富差距,还对区域市场结构升级产生不利影响。众所周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明显高于中西部区域,而在区域经济差距不断延伸的前提下,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目标受到明显冲击。针对此,加强中西部区域经济建设,提升其发展速度,缩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责任。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状

首先,经济水平。基于自然条件、社会因素的双重影响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明显差距。自改革开放后,“先富带后富”经济发展路线,促使我国经济逐渐迈向新领域,并在不断发展中,东南沿海地区已成为国家经济的中流砥柱,而中西部地区因地质位置、社会因素均略差于东南沿海地区,从而造成东南沿海、中西部区域经济水平的差异。若要有效避免区域经济水平差异问题,则应对中西部地区产业模式予以更改,以此促进自身经济效益的提升。

其次,经济结构。从整体上来看,我国中西部地区工业、第三产业相对薄弱,其原因在于:工业以原材料加工为主,而中西部地区工业加工力滞后,使其产品价值、增值空间较窄,致使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链条难以实现系统化转换。另外,第三产业水平薄弱,也是中西部地区高科技水平发展迟缓的主要原因,而在此过程中,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结构相对科学化、合理化,加之工业水平、产品科技、增值空间均已大幅度提升,促使我国区域经济结构面临相互对立的局面。

最后,人均收入。受到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因素的影响,致使全国范围内人均收入存在明显差距,而地理环境、历史因素和基础条件等制约问题的衍生,更是加剧区域人均收入差异。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成因

以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状为切入点,可知其影响因素相对多样,但具体可从社会历史和自然条件、市场资源环境和政策体制四个层面,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成因实施有效分析。

(一)社会历史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猛,尤其在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下,依据自身地理位置和西方经济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即对西方文明与文化的吸收,以先进思想为引领导向,从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1840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东南沿海地区逐渐由工业集中地演变为多维度工业发展区,其所占经济份额为全国总经济额度1/3。但是,因受到抗日战争的影响,东南沿海地区经济严重受挫,而西部区域经济荼毒尤为严重,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该状况明显得以改善。虽然我国各区域经济均已快速发展,但因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匮乏和科学技术不足、工业基础薄弱与财政投资受限,其经济发展远低于东南沿海地区。

(二)自然条件

顾明思义,自然条件分为自然环境、自然资源,而在区域经济发展下的自然条件,以地理环境地质地貌、水文生物和土壤气候为主,若该地区自然条件充足且完善,其劳动力、生产率普遍及较高,反之则相反。也正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影响,诱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三)市场资源环境

区域条件和供求作用的差异,导致各区域经济不尽相同。多维度市场格局的演变,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其不仅是牵动各区域经济的命脉,还是平衡社会经济的重要依据。但是,实际情况却与之相反,市场框架因客观因素的存在,进一步恶化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市场活动的开展,应以市场规模、市场变化和市场竞争为基准,结合自身结构调整的优势,将市场环境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影响问题降至最低。

(四)政策体制

从本质上来讲,我国政策制度已明显倾斜,以财政政策为例,政府部门在排除市场经济导向的前提下,结合1年或多年财政收支状况,对财政制度予以确定。在此过程中,东南沿海地区因收支凭据较高,财政制度的施行对其影响利大于弊,而中西部区域财政收支均数过低,财政政策难以对其经济发展产生推进作用,进而东南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区域的经济差距。

三、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有效对策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作为客观现象,任何国家经济发展均存在不平衡问题,但是,因我国处于经济发展中,区域经济不平衡问题尤为严重。近几年,因地区发展尤为迅猛,若要在短期内缩小中西部区域经济差异,是难以完成的目标。而在此过程中,抑制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缩减贫富差距,成为当前政府部门首要关注的对象。对此,为改善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笔者建议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强化欠发达地区建设

纵观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地理位置、基础设施是影响区域经济不平衡的主要因素,而在本文中所表述的基础设施包含能源交通、通讯教育、卫生文化等,因其投资成本过高,难以在短期内取得经济收益,致使社会团体投资力度、投资热情较低。对此,政府部门可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投入、优惠扶持等多种手段,逐层改进当地社会投资现状,以此缩短和发达地区间差异。除此之外,生态环保作为我国持续经济发展战略部署,更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即通过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的双重融合,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同步发展的目的。

(二)加快资本投入

国家经济发展中,知识经济的意义与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区域产业结构链的形成和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本投入密切相关。其中人力资本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利用对劳动力资源的农具,使其经济价值、知识与能力价值得以全面发挥,从而推进人力质量的体现。据相关调查结果表明,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具有相互促进的优势,而在此过程中,东南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点为人力资本,因其投入力度较高,各项产业结构、区域经济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另外,人力资本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更是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中西部区域若要仅依据劳动力、自然资源和资金等形式,难以切实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的目的。针对此,中西部区域可通过资本投入、劳动力储量增加,适当提高经济市场门槛,结合招商引资、人力资本架构、教育力度强化手段,逐步推进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

(三)加大政府宏观调控

市场经济格局调节工作的开展,不仅可发挥自身优势,还对市场失灵,缺陷问题予以暴露,即市场经济无法兼并公平原则,从而加剧东南沿海、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倘若任其发展,则会增加贫富差距、社会不公等问题的衍生。对此,为快速实现政府宏观调控的目的,则应从公平机制建立、区域经济完善两个角度入手,前者涉及区域性、地方性经济法规取消、所有权制度构建和基础设置架设、特殊和单独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后者采用政府宏观调控介入的方式,对区域人均收入予以调节,如差别税收制和金融特殊制、差别采购制等,以落后区域经济扶持的目的,改善中西部区域经济现状。

(四)生产体系的完善

结合国际经验、社会主义发展路线,我国为实现区域经济生产体系的塑造,可从宏观调控、微观控制两个层面入手。第一,宏观调控。政府部门制定全国范围生产力规划方案,通过对其框架、总体目标、战略思想的明确,做好区域经济体制完善、生产力合理布局等各项工作,即在强化政府法律强制调控的同时,制定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格局。第二,微观控制。生产体系微观控制,主要以市场体系发展、完善的角度入手,利用对经济落后地区市场格局的完善,制定市场交易准则,以此促进区域市场、全国市场的统一化发展。同时,依据《市场法》、《竞争法》和《反垄断法》等国际贸易法律法规,为区域市场格局、生产要素的转变奠定有利基础。1990年以后,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对区域经济不平衡战略发展思想予以明确,如“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经济战略。在坚持中国特色化主义、区域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党中央集体应稳抓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步调,使其为共同富裕目标的完成打下夯实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中国城市区域;发展格局;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F10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2

区域的自然条件、人文社会和经济基础是影响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主要因素。根据对城市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对应的改进策略,来保证城市区域经济稳定、快速地发展是当前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城市区域经济发展要素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发展高度成熟的标志,其本质上是某一区域内人类经济活动和聚集的中心。城市是区域内经济高速发展的产物,中心城市、城镇体系和所在的整个区域构成了“城市区域”,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地域单元。以大城市为核心,周边城市共同参与分工、合作,一体化的城市区域称之为“城市圈”,若干个“城市圈”组成“城市带”或“都市密集区”。

1.城市区域自然条件

城市的建立离不开人口,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更离不开人口的支持,同世界各地一样,我国的人口也多集中在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良好的区域,俯视全国,我国人口在国土空间上的分布存在较大的不均衡性。以大兴安岭-横断山脉为界,将全国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西半部分高原、荒漠广布,人口稀疏,城市较少;东半部分平原、丘陵众多,农牧业发达,人口密集。

研究表明,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与自然条件存在着强烈的相关性,除此之外,各自然因素中的海拔高度、地貌、土地资源、植被还直接影响GDP。因此自然条件越好的区域,农业、工业发展程度越好,越适合人类的生产生活,城市区域经济发展越快。

2.区域人文社会条件

研究表明,制约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文社会条件主要是人力资本、人均收入、资本形成、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制度因素等几个方面。对比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可以发现,在决定经济发展的各种主要人文社会条件上沿海地区的优势都遥遥领先于内陆地区,而且这种优势差距没有缩小的迹象。在影响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人文社会条件中,科学技术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其它人文社会条件发挥作用程度的大小、产生效益的高低,都与与科技创新有直接的关系,科技创新影响并制约其它动力功能的实现。同时也必须意识到,科技创新并不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单一要素,它必须与其它人文社会条件相互作用才能产生推进经济发展的合力,发挥出各人文社会条件的最大功效。

3.城市区域产业基础

我国地大物博,各区域的优势基础产业也不相同,东南沿海地区在绝大多数工业行业上都具有优势,其中化纤制造业所占全国份额超过70%,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份额超过65%,纺织业、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办公机械制造业的份额超过60%,造纸业的份额也超过50%,其他产业所占份额多在40%-50%之间。

内陆地区的行业优势主要集中在煤炭开采业,但是其份额还没有达到40%,其他较沿海地区比较优势的产业有:食品加工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等。因此,地区的产业技术优势、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环境,也是划分城市经济区域的重要依据。

二、我国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分布

目前,我正处于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人口正沿着乡村-小城镇-小城市-大中城市-大都市的路径逐步发展,在全国将形成若干大的区域经济带、城市群和城市圈。

根据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可将我国东部的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分成三大经济区域,以及组成这三大经济区域的次一级的九个经济区域,即:1.以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为核心的南方经济区域(其大部分相当于“泛珠三角”经济区,也可以称之为“泛珠江”经济区),次一级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闽台经济区与北部湾经济区;2.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为核心的长江(流域)经济区域,次一级为长三角经济区、长江中游经济区(华中经济区)及长江上游经济区(主体为“成渝经济区”);3.以环渤海经济区为核心的我国北方经济区域,次一级为大环渤海经济区(包括京津冀经济区、辽东半岛经济区、胶东半岛经济区、中原经济区等)、东北经济区(以哈大齐和长吉为核心)与西北经济区(以西安、兰州为核心)。这三大经济区域的资源禀赋存在差异,运行过程也有一定差异,已形成各自不同的经济结构。

三、我国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改革策略

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趋势呈现,沿海地区优于内陆地区,南方地区优于北方地区的特点,所以针对不同区域的发展形势需要不同的改革策略。

1.南方区域经济

根据南方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环境,应继续着力于以下几点:

(1)注重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源开发、重视教育、发展科技。以技术创新带动产业的升级转型。

(2)加强区内及区际经济联系,增强经济核心区的辐射能力。进一步推进泛珠三角经济技术合作,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的。

(3)推进产业结构与技术升级,大力发展电子计算机、生物制药、海洋工程、宇航工业、信息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4)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加快中国与东盟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努力成为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增长极和火车头。

2.长江区域经济

该区域今后应在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发展外向型经济,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吸引外来投资等方面进一步着力强化。同时,加快区域内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推进城市化,发展第三产业。用现代技术装备加工业,及时转换加工业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3.北方区域经济

相比南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北方经济发展主要受制于,市场体系不健全,人民商品经济意识观念薄弱等问题。针对北方经济面临的实际问题,应加快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包括劳务市场、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生产资料期货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增强人民市场意识和商品经济观念,鼓励投资创业,加快资本积累。同时加大同俄罗斯等远东地区以及东北亚地区的联系,积极引进先进的工业技术,增强本地区经济发展实力。

四、结语

总之,在我国城市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仍是首要问题,针对各城市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量身定制适合的改革策略,利用南方经济区域的地理优势、长江经济区域的资源优势、北方经济区域的政治文化优势,进行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做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园园.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及其机制研究[J].东北师范学,2015,(12):23-24.

[2]年猛,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变化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2):89-96.

[3]张学良.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新格局与区域协调发展[J].科学发展,

2012(7):64-78.

[4]姚鹏,孙久文,鞠晓颖.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回顾、现状与展望[J].区域经济评论,2015(5):147-152.

[5]李汝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演变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15(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