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产品产业发展范文

农产品产业发展范文

农产品产业发展

农产品产业发展范文第1篇

喀什地区农产品种类繁多,品质独特,在特色产业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且具备一定优势。在新形势下,充分挖掘、培育和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实施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为抓手的优质名牌战略,前景广阔,潜力巨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经济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体系建设;政策优势;地缘优势;产品优势;农业产业化

1喀什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发展现状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2010年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全国19个省市和中央企业按照“民生优先,产业为重,智力支撑,深化合作”的总方针,通过“人才援疆,项目援疆,产业援疆”的方式,为新疆自治区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1]。喀什地区地处南疆叶尔羌河流域、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受独特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的长期作用,工矿企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农、林、牧“三足鼎立”,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新形势下,具备“政策优势,地缘优势,产品优势”的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各地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地域特色和历史人文的名、优、特农产品产业。同时,随着特色农产品种植规模逐年扩大和商业化运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也逐步成为产业转型升级和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途径。截至目前,喀什地区已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证书”的农产品有5项;“有机食品证书”的农产品有2项;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的农产品有2项,对喀什地区特色农产品产业走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健康发展之路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本文就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优势和重要性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想法。

2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优势所在

新疆位于祖国西部边陲,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千百年来孕育出一大批独具地域特色和优良品质的农产品,在特色产业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经济适应市场和快速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对于推进和提升农业产业化,支持和促进农产品品牌战略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2.1政策优势

随着内地省市对口援疆工作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产业援疆”是援疆工作中的重头戏,中央和自治区根据新疆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独特自然生态条件,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接扶持政策,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和资金支持,从而使特色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成为新疆优势资源利用和转换的重点。充分利用好产业扶持政策,立足当前实际,规划制定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目标和措施,千方百计争取项目,筹集资金,以确保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可控为重要前提,充分发挥本地区优势资源的巨大潜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特色农产品产业成为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并重的基础产业,进而延伸产业链,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

2.2地缘优势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的中心,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特别是南疆地区的光、热、水、土资源丰富,且为沙漠干旱地区绿洲经济生产综合体,农产品具有生产方式独特、种类资源丰富、内在品质特异、品种地域差异明显等特点。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一批具有地缘优势的农业产业化项目正在开工建设或已建成,品牌多元化和产品销售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产销矛盾日益突出,势必要求从事农业的生产者或经营者要扩宽发展思路,创新发展理念,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达到提高农产品升值空间、拥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目的。小海子水库是新疆叶尔羌河流域规划中予以保留的西北五省最大的平原水库,库容可达7亿m3,水源来自喀喇昆仑山冰川融雪,水质清澈洁净无污染,并呈弱碱性,库区周围有大面积的戈壁荒滩和原始胡杨林,为部级湿地保护区,非常适合发展水产养殖业。水库管理处从2009年起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从提高养殖技术入手,严格按照国家强制性养殖技术规范要求,控制水产品养殖的产地环境和产品质量,在逐步建立起一套有机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的同时,积极申报“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认证和原产地登记保护,对水库鱼、螃蟹等水产品统一注册“昆仑雪”牌商标,2010年“昆仑雪”水产品取得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颁发的“有机产品认证证书”,2014年“小海子草鱼”又取得了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大大提高了小海子水库水产品的声誉和附加值。

2.3产品优势

南疆地区林果产品种类繁多,果品生长期日照充足,干燥少雨,昼夜温差大,生产优势明显,十分有利于红枣、巴旦杏、核桃、苹果、香梨、葡萄等果品的干物质和糖分积累,造就出优异独特的果品质量,使南疆成为名副其实、驰名中外的“瓜果之乡”。随着林果产品种植水平的逐年提高,品种区域化布局更加合理,机械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并逐步建立了完整配套、适用性强的安全生产管理技术规范,对提高产品价值、带动就业和增加收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三师四十八团就是结合当地自然条件,选择具有一定种植历史和经验的红枣做为主导产业,从红枣无公害生产方式抓起,积极开展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建设,全面实施枣产业的优质名牌战略,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该团创建的“四木王甘枣”品牌,于2012年5月取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证书”;2012年12月获得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新疆著名商标”;荣获全国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2014年11月取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目前,以灰枣为主栽品种的红枣产业已成为三师四十八团的主要经济支柱,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如畜牧生猪养殖和绿色再生能源沼气工程的发展。

3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几点想法

3.1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体制和机制

特色农产品的品质特征和市场信誉是一个地区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和产品竞争力的具体表现,也是当地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重要依据,建立科学合理的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管理机制和认证标识使用制度,制定严格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对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进行全过程质量监管,把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做为农业强区的核心要素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推动特色农产品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组织化运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2重视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基础工作

以确立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战略目标和工作任务为重要前提,制定出台相关产业扶持政策:一是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促进国际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坚持公平﹑互惠﹑合作﹑共赢的方针,分步骤﹑分阶段﹑有重点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二是积极培育和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产业协会、特色农场﹙庄﹚和专业大户,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认证登记和商标注册为切入点,通过招商和项目安排,打造区域特色优质名牌产品;三是加强特色农产品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广大生产者﹙经营者﹚对农产品产业发展过程中质量为重的认识;四是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分工协作,对特色农产品的品质特征﹑生产过程﹑质量认证等制定严格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

3.3努力营造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迫切性的社会氛围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认证是当地传统农业资源利用的重要载体,也是地域特色优质名牌产品特性的集中体现,因此,要站在保护传统农业文化和发展区域经济的高度上,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对名、特、优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性的认识,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的社会氛围,同时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与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品种区域化布局、农业标准化生产、优质名牌战略、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3.4配套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专业技术体系

由于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工作起步较晚,配套专业技术管理体系不完善,因此除认真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外,还必须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认证和监管同步”的工作方针,将“统一技术操作﹑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投入品使用﹑统一收购标准﹑统一标识认证、统一商标注册,统一储运销售”等措施贯穿于生产到流通的各个环节,严格执行生产加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技术的规范化管理。既要包含对农产品产地环境符合专业化生产标准的基本强制性要求,又要包含对农产品符合生态环境保护、外部特征和内在品质以及商品市场公平贸易等一系列符合专业技术水准的全部内容,做到政府监管、同行监督、行业自律三者有机统一。

3.5加大农业资源普查力度,积极开展特色农产品资源的挖掘、申报工作

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认证,不仅仅局限于一般的商标注册登记,也不同于普通的行政许可,它既是对已存在产品的传统固有特性及其产地环境、自然人文等因素的标准化,又是产品所属地迫切需要主动挖掘的经济资源,而且获得认证的农产品与一般同类产品的品质特征、生产方式、经营管理不同。因此,积极开展特色农产品的资源普查,深入调查了解符合相关技术条件和标准要求的产品资源状况、同类产品地域分布情况、外在品种特征与内在品质特性、生产管理水平及市场占有份额等,建立资源管理数据库,并通过认真分析,可起到整合相关资源的作用,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客观依据。

3.6利用专业化合作组织,实现特色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

特色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要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必须是以一定数量和优良品质为基础,而我国农业的基本经营制度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单位,这种生产经营形式的高度分散性十分不利于规模化生产水平和集约化经营水平的提高,因此,建立专业化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将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放在一个决策实体里,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认证为抓手,进一步规范生产管理措施,并通过系统化运作,达到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的目的。

3.7加强对已认证农产品的监管,维护认证产品的质量和信誉

农产品质量和市场信誉是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命线,为最大限度地发挥认证产品对市场占有率的促进作用,首先要明确农业部门与工商管理部门的职责范围,通过科学合理的产品质量监管机制和注册商标使用制度来规范质量监管措施,整顿农产品市场秩序,坚决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等不法行为;其次是根据市场需求,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积极开发新品种,加快认证产品的更新换代,避免认证产品的质量退化,预防在市场流通过程中产品形象受损,努力保持认证产品的新鲜度和认知度。同时,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机制,健全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达到防范风险、化解危机的目的。

作者:王丽 曹栓柱 侯明镜 单位:兵团第三师农业技术推广站 兵团第三师科技局

农产品产业发展范文第2篇

期权是指其持有人有权利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以一定价格向对方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的特定商品,但没有必须购买或出售的义务。农户作为农产品销售方,通常买入看跌期权。相较于期货交易,看跌期权对回避生产者的价格风险具有诸多优势。期权交易自1973年产生以来,成长速度惊人,根据美国期货业协会的统计,2010年全球成交期权合约达111亿手,与同期期货合约成交量相当。CBOT作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期货交易所自1982年以来陆续推出大豆、玉米、小麦等期权交易,大量现货商、农场主和企业通过参与期权交易保值或避险。期权交易也是美国农业规避价格风险、提供农业补贴的重要方式。

美国农场主根据风险承受能力与合作组织或收储企业签订远期合约即订单合同,合作组织和收储企业根据合约种类及风险情况,在期货或期权市场建立头寸进行套期保值。这种“组织(公司)+农户”、“期货(期权)+订单”的模式是美国农业的基本操作模式。美国政府也将期权交易作为农业补贴的重要途径,美国农业部就尝试借助期权来代替农业补贴,大大增强了农民参与期权市场的积极性以及主动避险意识,将巨大的农产品价格风险通过期权交易得以转移和分散,维护了农产品市场的价格机制。

近年来,随着我国商品期货交易的发展,玉米、大豆等农产品期货品种完全市场化,交易活跃,与国际价格关联性日益紧密,市场有效,运作成熟,已具备推出相应期权交易的基础。大宗农产品期权交易对稳定农业生产、保护农民利益具有积极作用。为使农产品期货市场更好的服务三农,在我国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新阶段,我们建议:

1.选择运行完善成熟的大宗农产品期货品种,推出相应期权交易试点。

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玉米、豆油等大宗农产品期货交易制度完善,成交活跃,功能发挥充分,完全具备开发期权交易的基础条件。同时,交易所对大宗农产品期权交易已开展了近10年的分析、论证研究,在规则、系统等方面准备充分。

2.加强期权宣传,尝试利用期权交易实现农业补贴方式的市场化。

期权上市后,建议借鉴美国经验,在农业主产区将农业补贴中的部分资金用于期权交易试点,以农民合作社为载体,政府为参与期权交易的农户提供权利金,以稳定农民收入,增强市场意识,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市场化调节水平。

农产品产业发展范文第3篇

(一)强化科学技术应用,夯实蔬菜产业基础

农业科技现代化是寿光蔬菜产业形成发展的根本。从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反季节种植技术获得高额经济效益开始,寿光一直坚持开展蔬菜从育种到产品检测全过程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实验和推广,先后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等46家省级以上科研单位和院校进行合作,推广了300多项国内外新技术、1000多个新品种和30多种种植新模式,全市的蔬菜先进技术和良种覆盖面分别达到95%和98%,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0%。寿光开展科技信息110视频服务,为农户高效普及新技术。通过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和普及,寿光的蔬菜产量实现连续十多年增产,经济效益稳步提高,科技创造出高品质大产量的蔬菜,催生寿光蔬菜产业集群的兴起。

(二)强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打造寿光蔬菜品牌

为拓展国际国内市场,满足不断提质升级的消费需求,增加蔬菜产品附加值,延伸蔬菜产业优势,寿光实施“两大举措”:一是整合重组生产经营模式。鼓励中介组织和工商企业采取土地租赁、合同订购、价格保护、利润分成、股份合作等方式与基地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实行产业化经营。由公司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产品由公司统一检测、收购、包装、销售,带领千家万户小农生产走上标准化生产,实现规模化一体化经营,形成“一村一品”种植模式,提高了蔬菜产品品质和规模,促进公司(基地)培育发展出一批如“洛城”特菜等自有特色名牌品种,实现品牌化经营。二是制定高水准产业标准化体系。把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蔬菜作为主攻方向,采取一系列措施控制和减少蔬菜公害,编制了《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通过制定标准、健全监管、引导生产、全程追溯、强制检测、品牌保护五个体系建设,加强蔬菜质量安全监管,提高蔬菜的品质,推进了产业品牌化,越来越多企业通过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建立起自己的品牌,获得了资质认证,寿光蔬菜品牌群峰渐起。

(三)强化市场体系建设,搞活蔬菜市场流通

完善的蔬菜流通体系是寿光蔬菜产业迅猛发展的核心要素。寿光蔬菜市场流通呈现“一个核心,四条通道、多重主体”的模式。“一个核心”,中国寿光农产品物流园。该物流园是全国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果蔬年交易量可达1千万吨。其中80%来自全国各省市,仅5%的蔬菜是寿光本地的。真正的“买全国,卖全国”。物流园设有果蔬交易区、电子结算中心、农资交易区、农产品加工区、物流配送区及配套服务区六大功能区,采取交易、存储、配送、商业、居住、办公、休闲多功能混合互动模式,实现多业态积聚效应。物流园的运营,带动寿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蔬菜产业链效应,加速了寿光蔬菜产业集群的形成。围绕中国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寿光建设发展起遍及寿光市区和乡镇的专业市场和集贸市场,形成了以社区蔬菜市场为重点,乡镇批发市场为骨干,村镇集贸市场为基础的市场体系。“四条通道”,为构筑复合型大流通格局,寿光建立完善了“绿色通道、蓝色通道、银色通道、网上通道”的立体销售网络。先后开通了寿光至北京、哈尔滨的陆路绿色通道,又开通至广州的绿色专列,到日韩的蓝色通道,到美国、委内瑞拉的银色空中走廊,使寿光蔬菜“海陆空”齐发;创建寿光蔬菜网,汇集蔬菜产供销资讯、上下游产业、出口贸易、蔬菜配送、技术培训等一条龙服务,为寿光蔬菜搭建起全业务网络信息平台。“多重主体”,寿光以市场为主导,支持各种主体参与流通,多渠道搞活蔬菜流通。共发展果蔬经营公司数百家,运销专业户、协会、联合体、经纪公司等中介组织超2万个,60%以上的村建立了农产品销售服务组织,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大大提高,生产的蔬菜90%以上通过各大批发市场及各类中介组织源源不断地销住全国各地,形成以专业批发市场为依托,国营商业、供销社为骨干,乡镇、村经营公司、各种协会为主体,个体、联合体为补充,城乡相通、内外相连的流通格局。

(四)搭建权威交流窗口,提升寿光蔬菜产业影响力

构建权威交流平台是扩大寿光蔬菜产业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为提升寿光蔬菜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蔬菜产业引进海内外资金与技术,2000年,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并成为商务部批准的年度例会。经过十四年的发展,菜博会已成为集蔬菜品种展览展示、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果和发展趋势、高层学术论坛、项目招商、合作交流于一体的国内最大规模、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蔬菜产业品牌展会。为农民与农业高新技术、农产品与国际国内市场对接架起了桥梁,推动寿光蔬菜产业走向国际化发展道路。

二、对广西发展优势农产品产业的启示

(一)确定优势农业产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立足广西优势,充分发挥广西作为中国—东盟交通枢纽的优势以及与东盟密切的交流合作关系,因势利导选定广西重点发展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可针对广西富产质优物美亚热带果蔬的优势,重点选取几种最具市场竞争力、互补性的产品,如芒果、香蕉、圣女果等,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抓典型、抓龙头、带本地,引导生产组织、农户调减其他竞争力较弱的产品种植面积,着力发展优势特色果蔬种植,迅速形成规模化生产,实现规模效益。积极加强与东盟的经贸往来,制定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吸引东盟优势特色果蔬汇聚广西,通过国内国际产品共融,为形成广西—东盟优势农产品专业大市场奠定基础。

(二)重视科技应用,提高农产品品质和效益

寿光蔬菜产业发展实践证明,科技的应用提高了单产和品质,实现规模效益,最终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从而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壮大。因此,科技普及应用是发展农业产业化根本。一是完善落实优惠政策,鼓励农业科研人员下乡创办科技园区、经济实体;二是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力度,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三是积极与大专院校、农业科研单位联姻,完善利益机制,把专业技术人员引进来、留得住,推进技术创新;四是多渠道加快技术普及。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举办技术培训班,利用现代传媒手段,电台、电视台、报刊开展专题或专栏,适时传播农业技术,提高科技普及的广度、速度和效果;五是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加大科技的投入。

(三)强化标准化生产,实施品牌化经营

标准化生产是产品提档升级、品牌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密切结合国内外市场准入标准,制定更为高标准的“广西优势农产品生产标准化规程”,严禁使用巨毒、高残农药,禁止工业污染,控制化肥剂量。把相关优势农产品的生产都纳入基地管理,编制生产档案,详细记录从种植到收获的每一个主要环节,做到全程可追溯。建设品质检测中心,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配备质量流动检测车,各乡镇、村农贸市场设立速测室;在标准化生产基础上,积极推进优势农产品基地商标注册、品牌认证,争取更多的优势农产品生产组织实现“三品一标”、ISO和QS认证,推动广西优势农产品提档升级,走向品牌化发展。

(四)整合市场体系,定位核心市场

大市场带动大流通形成大产业带来大效益,因此,核心市场是推动产业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广西可结合重点发展的优势农产品产地区域,配合物流体系规划,积极整合区内各地专业农产品交易市场,确定专业经营广西和东盟优势农产品的核心市场。可在广西极具竞争力的芒果、香蕉、圣女果等特色产品富产区中选取聚集广西农产品龙头企业,且属于南菜北运重要基地和百色—北京绿色果蔬专列辐射范围的地区,在该地整合市场资源,培育建立起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先进、交易有序,具有区域影响力、辐射东盟和全国的广西—东盟优势农产品交易市场。以核心市场为中心,建设数个辐射全区的二级交易市场,以市场带动聚集种子种苗、农业生产资料企业等上游企业,科研、培训等中游企业、农产品物流、储运、经销等下游企业及贯穿全产业的金融和中介机构,形成广西优势农产品产业集群,充分共享产业集群带来的节约交易费用、降低区位成本、减少交易不确定性等优势,获取技术、知识和信息的共享。

(五)打造权威交流展示平台,助推广西优势农产品产业化发展

农产品产业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品牌 措施

一、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为中心,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中介组织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实施一体化经营的农业经营方式。通俗地说,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把分散经营的一家一户组织起来,围绕由市场需求和当地资源优势决定的主导产品,建立市场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龙形”生产经营体系。它综合地发挥了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等诸多优越性。

在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中,仍存在一些急于解决的问题,如农户的主体地位不明确,“龙头企业”行为不规范、缺乏信息和管理水平低下、专门人才不足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普及面不尽如人意,其规避市场风险,增加农业市场竞争力的作用未能彰显出来。如何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经营能力,特别是农产品市场营销能力,就成了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农业生产经营的产业化是农产品品牌创立和发展的依托。需要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规模经营,以龙头企业为主体,按“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把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等环节有机衔接起来,才能有效解决品牌创立和发展中的诸多问题,满足品牌产品覆盖市场的需要,提高品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品牌的内涵及品牌战略对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义

市场营销理论,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完成时期,可以说它是关于一切产品经营销售规律的总结。对农产品,特别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借鉴的地方很多。在此,我们将围绕品牌战略谈它对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义。

品牌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企业或企业集团产品的标志,代表着企业的社会形象。品牌作为抽象的企业文化和标识,已经融入到消费者的生活中。创建农产品名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的需要。名牌的创立可以使农产品在同类产品市场的可替代程度降低,具有相对市场优势。这主要表现在:

1.农产品品牌能有效规避农产品市场风险。农产品品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农产品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确保农产品稳定的销量和畅通的渠道。农产品品牌有利于推动订单农业发展,促使农户根据其本身或其所在的乡村组织同农产品德国麦者之间所签订的订单组织安排农产品生产,既减少农户盲目决策,降低农业产业化的运行成本与风险,增加农民的收入。也有利于加强企业之间、及企业与农户之间的有机联系,促进其均衡经营,持续发展。

2.农产品品牌解决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农产品生产的周期性、季节性、地域性明显,其采收以后必须经过包装、保鲜、储运等工序才到达零售终端,进入消费领域,因此农产品的质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消费者在宣过农产品时,很难全面地、准确地把握农产品的质量水平,如营养价值、农药残留含量、添加剂含量等指标情况。信息不对称使农产品在划分等级方面存在严重局限,导致农产品“同质化”问题出现,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危机。农产品品牌集中体现了农产品在质量、价格、特色乃至农产品竞争优势的有效“市场信号”,较为有效地解决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3.农产品品牌拉动农产品消费需求。农产品属于生活必需品,其需求价格缺乏弹性。由于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呈相对稳定,而农产品生产的季节性及不易储存性明显,当农产品供给增加时,“谷贱伤农”的现象屡见不鲜。由恩格尔定理可知,当社会购买力水平提高时,农产品消费支出在居民总支出中所占比例反而下降。相对无品牌农产品而言,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倾向于购买品牌农产品,从而提高农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通过农产品品牌定位,实现农产品目标市场营销,通过农产品品牌延伸,实现农产品产品组合优化,更好的满足目标市场的个性化需求。可见,品牌战略与农业产业化经营规避市场风险,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方向是一致的。甚至,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核心和高级形式。

三、绵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优良、稳定的农产品质量是农产品品牌化的关键。目前,大多数农产品的生产由农户分散进行,能进行标准化生产管理的企业并不多。对这一状况,必须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实行专地生产、专仓收贮、专机加工,才能确保质量。只有生产优质的农产品并培育一定规模的企业,才能为创立和发展品牌奠定基础。同时,必须加大农产品标准化力度,进行标准化生产与品牌的结合,共同促进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和农产品的品牌化。

相对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绵阳市农业产业化起步较迟。1997年,市委、市政府开始把实施产业化作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振兴县域经济的重要举措提上了议事日程,成立了领导班子和工作机构,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着重抓了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规划和建设了产业和13个农产品商品基地,短短几年时间,产业化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推动了全市农村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截止2005年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发展到110个,其中龙头企业60个,”专合”组织50个,年末拥有固定资产21.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6亿元,利税总额4.1亿元,为农民创商品收入25亿元,已建各类农产品商品基地178万亩,带动农户150万户/次。实践表明,绵阳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但要与沿海发达地区和省内先进地区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和诸多制约发展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1.主导产业过多,重点不突出。全市确立的粮油、畜牧、丝棉、林果、水产等主导产业共40多个品种,几乎涵盖了绵阳市农业产出的所有方面,多而杂,小而全。布局分散、零星,无法形成规模效应。产业化的一条重要思路就是实行区域化布局。产业化创始地山东潍坊市已完全实现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的格局,如寿光的80万亩蔬菜,临朐、安丘70万亩优质果园,安丘20万亩姜蒜,昌乐20万亩西瓜,高密5万亩酿酒葡萄等等。而绵阳市规划的13个商品基地,除奶牛、蔬菜相对集中于城郊外,其余的都几乎分散在所有乡镇、村社,多的上千亩,少的几十上百亩,很难形成优势产业带、产业片,规模效应难以产生。

2.在思想观念上还没有走出小农经济的狭隘意识,肥水不流外人田,什么都想自给自足,市场配置资源的观念、比较优势的观念在人们头脑中还未打下深深的烙印。现有规划的制定没有充分把握准绵阳市的资源优势和潜在优势,缺乏对国内外市场前景的客观分析和科学论证,往往被动地适应现实,过分依赖现实,缺乏前瞻性和战略高度。使目前产业化经营活动多以县域、乡镇范围为主,难以以市场为导向形成跨区域的规模经济,难有1-2个优势产业脱颖而出,成为真正的主导产业。

四、实施品牌战略,推进绵阳市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主要措施

1.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推动农业名牌产品迅速发展。农业企业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农业名牌的创造速度及市场竞争力。农业企业规模偏小限制了其功能的发挥,难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龙头企业能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能引导和带动一批农户,在开拓市场、引导生产加工增值、搞好服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农业企业要发展壮大,首先必须在技术进步上下功夫。以科技为支撑,不断更新设备,改进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开展产学研联合,运用科研单位雄厚的科技力量进行产品开发,培育成自己的品牌产品。

2.注重品牌整合传播。现在,“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产品销售观念已经落伍,优质的产品要靠科学的促销手段才能扩大知名度,树立名牌地位。一个农产品品牌的创建,首先要考虑产品有一个新颖独特的名称,容易记忆的标识;然后采用现代的营销手段和方法进行整合宣传。企业要根据消费者对农产品需求的多样性和层次性,以及自身的特点和条件,依托资源优势,找准切入点,宣传名牌产品。农产品的宣传应当采用多种方式,除传统的媒体外,也应利用网络做宣传。

3.在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全面导入电子商务系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需求、价格等与收集,以网络为媒介,依托农产品生产基地与物流配送系统,提高农产品品牌形象、增进顾客关系、改善顾客服务、开拓网上销售渠道并最终扩大销售。依托网络营销技术,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可以使农业生产者通过因特网及时了解相关农产品的市场信息和营销信息,以便制定种植、生产、加工和销售等计划。

4.建立完善的服务机制。包括资金、技术、信息、贮藏、保鲜、加工、运销等系列化服务,特别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自我服务能力。

5.要更新观念,增强品牌意识。这是农业创名牌战略得以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不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农业创名牌就无从谈起。消费者的行为正在由过去的无品牌偏好向名牌消费转移。农产品的生产者应认清形势,加强品牌意识,创造一个良好的公众形象,才会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同。

参考文献:

[1]赵建朱弋玮: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品牌战略.商业研究[J].2001(5)

[2]张光辉张蓓:农产品品牌的理论与策略探讨. 品牌与营销[J].2005(6)

[3]蒋筱翡: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J]. 2006(3)

[4]查金祥黎东升:当前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系统架构研究. 农业经济问题[J].2006(3)

农产品产业发展范文第5篇

所谓产业链整合,就是打通从上游的原料来源、中游的农产品深加工到下游的市场销售这个大动脉,形成上中下游的联动一体化发展模式。换言之,就是要垂直整合产业链,进行纵向一体化的建设。

向上控制原料来源

对于农产品加工企业而言,整合产业链最重要的步骤是控制原料来源,向上游整合。掌握上游原料生产基地,是农产品加工必经之路。所谓全产业链、纵向一体化模式,是以掌控原料基地为核心。

对于农产品加工企业而言,对原料的依赖性比较高,没有稳定的原料来源,工厂怎么开工?因此,通过掌控上游原料来源,可以保证企业拥有源源不断的原料供应。客观上讲,对于目前现实而言,量大质优的农产品原料还是相对稀缺,农产品加工企业对于原料的控制更加重要和紧迫。通过控制原料来源,企业的经营风险大大降低。前几年不断爆出食品安全事件,从三聚氰胺事件到瘦肉精事件,无一例外都是对食品原料控制不严造成,给企业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得不偿失。强化对食品源头的控制,才能够降低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风险。

美国ADM、美国邦吉、美国嘉吉、法国路易达孚国际四大粮商为什么这么牛?就是因为他们把全世界的农产品原料牢牢的掌握在手里。南半球的优质大豆玉米,北半球的优质水稻小麦,都在他们的控制之下。

那么,应该如何控制上游原料来源呢?当然,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自建基地。比如瘦肉精事件的主角双汇集团开始养猪了。在上游生猪养殖上,双汇集团已建成万东牧业、九鑫牧业两家牧场。目前,双汇集团已经建有年出栏30万头商品猪和13万头种猪的养殖基地。

这是控制上游原料来源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但是也有其弊端,比如投入大、见效慢、重资产等等。最主流的做法还是从上游的农业生产者那里获得原料。

在这方面,农产品加工企业应该摒弃那种急功近利或一锤子买卖的做法,应该立足长远,坚持可持续发展。

国际四大粮商是怎么做的?他们主要是和农民朋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共赢甚至是多赢,而不是简简单单的从农户手中收购农产品那么简单。比如美国邦吉,就是坚持和农户合作共赢。

和普通企业卖给农民化肥不同,美国邦吉更多的是在给农户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不仅仅提供种类齐全的肥料产品,还提供各种咨询服务,和农民真诚合作,共同改善土壤品质,改进环境水平。帮助农民精确评估土壤和作物的各项指标,最大限度的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同时还积极推广农艺学,向农民推广和普及农作物栽培、育种、土壤管理、施肥、病虫害管理、农田灌溉和排水、农产品初步加工和储存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帮助农民提高农作物种植的效率和产量。

美国嘉吉公司主动给农民培训科学种植和养殖的技术,农民朋友在购买生产资料的时候自然而然会优先考虑他们的产品。同时,农民朋友也能根据嘉吉的要求去种植和养殖农产品。

相比较一些优秀农业企业的做法,客观的讲,我们国内的很多农业生产企业欠缺服务农民的意识。

向下掌握销售,进行渠道和品牌建设

产业链垂直整合的另一关键步骤就是对下游销售或市场的整合。具体而言,就是要掌握产业链下游的市场销售,进行品牌建设。

做得比较成功的农业生产企业,大多数在品牌建设和渠道建设方面走到了前面。比如美国的新奇士橙,中国的獐子岛海参、渔禾岛紫菜,无一例外把品牌建设和渠道建设摆在了很高的位置。

掌握市场销售,能够分享到更多利润,与此同时,掌握终端销售,有利于维护产品品牌形象,有助于企业更好的把握市场脉搏,感知市场变化。通过对终端市场的深入了解和理解,能够更好的指导企业的生产,改善经营,改进管理,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管理效率。

农产品的利润空间其实并不大,但是品牌农产品的销售价就很不一样。在超市的一袋大米,相同质量的品牌大米的销售价格是普通大米的2~3倍,甚至更高。我们不可否认,品牌大米确实在原料的获取以及加工环节的把控上更科学和严格,但是毫无疑问,品牌让它具有了更大的升值空间。

因此,对于农产品而言,进行品牌建设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值得长期投资的领域。只有进行品牌建设,才能获得更大的盈利和更高的利润,企业才更具市场竞争力。

从消费者的层面上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消费不断升级。虽然价格是百姓关心的一个方面,但是更关心的是农产品是否能安全地满足他们的需求,能不能代表某种身份和地位等等。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频频爆发,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感降低。品牌的农产品,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风险,让消费者更容易信任和购买。因此说来,食品安全问题,反而给了农业企业大力进行品牌建设、打造品牌产品的一个契机。

向中提高精深加工能力,走循环经济的道路

在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加工能力整体上还比较弱,在食品精深加工上,越深加工,毛利率越高。以面粉加工为例,把小麦加工成面粉,毛利率大约是10%,做成挂面,就能达到20%,做成方便面的毛利率是30%,做成面包的毛利率达到40%。因此,农产品加工企业还要走精深加工路线。

此外,循环经济也是生产加工企业需要考虑的。在提高农产品原料利用效率上,一是要提高单位原料的附加值,即精深加工;另外要充分回收、合理利用在加工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的各种其他副产品,包括废弃物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尤其是对于农业生产加工企业来说,容易产生一些副产品甚至是废弃物,那么,如何发挥这些副产品包括废弃物的余热,既能提高企业的营收,也能够对环境带来友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有些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循环经济方面做得较好,比如德清源蛋业,他们把鸡粪收集起来制造沼气,一方面解决了生产基地的供暖,另一方面为当地的农民提供免费的沼气,供农民使用。此外,把剩余的沼气用来发电,德清源一年能有1400万度电出售给国家电网。

整合农业产业链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对于农产品加工企业而言,向上游整合原料来源,向下游掌握市场销售,从而形成了一个供、产、销一体的闭合式产业链。这样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将获得更强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和同行业的竞争对手相比,产业链一体化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更具竞争优势。与产业链条上单个环节的企业来比较,产业链企业好比是航空母舰,它采取整体作战的模式,因此具有整体竞争优势,在和单个环节的企业竞争中通常具有压倒性优势。

其次,产业链一体化企业,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在原料来源上具有成本优势;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加工,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单位产品的加工成本也大大降低;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进行集约化的管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大幅提高,运营成本也大幅降低。

农产品产业发展范文第6篇

进入21世纪后,黎塘莲藕迅速进入区外市场,黎塘莲藕从此名声鹊起。黎塘有着悠久的莲藕种植传统,过去在生产上为分散种植,产品销售上大多以零销为主,由于没有固定交易市场,营销价格常常出现波动,从而阻碍了黎塘莲藕产业的发展。1994年10月,在宾阳县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和引导下,三李村委雷响第一村民小组投资200万元建立了广西第一家民营蔬菜专业批发市场———黎塘朝阳蔬菜批发专业市场,次年8月竣工交付正式营业使用,市场占地面积约26000m2,建筑面积2000m2,市场内共有铺位68间,经营户180多户,主要交易产品有莲藕、大白菜、萝卜、番茄、香芋类等蔬菜。本着“先繁荣,后规范,先投入,后收益”的原则,为广大农户、客商提供便利的交易环境,为健康价格体系的建立提供了硬件支撑,保证了营销价格的相对稳定,维护了藕农的经济利益,带动了藕农的生产积极性。1999年成立了宾阳县黎塘莲藕农民专业协会后,建立了“协会+基地+农户+市场”产业化模式,同年巧妙地利用不同作物的生物学特点,利用作物不同阶段对阳光、水肥的需求进行套种,独创了莲藕套种晚稻栽培技术模式;2002年开始走向成熟并在全镇示范推广,在同等条件下,实行莲藕套种晚稻栽培技术,平均每667m2新增粮食350~500kg,新增产值1000元以上,667m2产值达7000元以上,实现了藕粮并举、钱粮双增。2001年以来,黎塘镇莲藕农民专业协会投资40万元,先后从武汉引进了高产品种鄂莲1号双季莲藕、鄂莲3号、鄂莲4号等进行引种繁植示范与推广,莲藕的均产翻了一番,每667m2产量达2500~3000kg,单产创历史新高。在黎塘莲藕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同时,注册了“荷塘月”莲藕品牌商标,使黎塘莲藕种植面积从2000年的400hm2发展到2011年的1200hm2,成为黎塘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带动了黎塘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莲藕产品的营销策略及销售方向

黎塘莲藕以淀粉含量高、藕身粗壮肥大、皮光滑、藕身洁白微带金黄色、味甜入口无渣、炒食香脆、炖吃粉绵、香味浓郁、风味佳享誉全国,深得各地客商的青睐。随着宾阳县黎塘朝阳蔬菜专业批发市场的建立和黎塘莲藕农民专业协会的成立,当地不断加强和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协会会员,会员人数从开始的48人发展到现有的1170人,涉及周边的和吉、洋桥、王灵、双桥、大桥、古辣等乡镇,并建立了由16人组成的农产品营销队伍,为藕农提前、产中和产后一体化服务,形成了“协会+基地+农户”产业化运作模式,市场年销售量达8000万kg,成交额9000多万元,产品远销南宁、广东、福建、海南等省市及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并带动了周边的饮食、服务、修理、运输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解决了1000多人的就业问题,为民办协会的发展开创了新思路,在同行业中树立了好榜样。

3莲藕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随着黎塘朝阳蔬菜专业批发市场的建立和黎塘莲藕农民专业协会的成立,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和创新,黎塘莲藕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并辐射带动周边的和吉、洋桥、王灵、双桥、大桥、古辣等乡镇及横县、邕宁、贵港、来宾等县市莲藕产业的发展,形成2000hm2的莲藕种植区域。创新的莲藕套种晚稻高效栽培模式,每年为黎塘新增粮食达500万kg以上,全面解决过去“种藕无粮、种粮无藕”难题,其新亮点一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二是节约成本,免耕耙、省工省力,达到经济、生态、环保作用;三是提高经济效益,起到示范带动作用。2008年,莲藕套种晚稻高效模式得到了自治区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作为创新技术在全区广泛推广应用,2008年、2009年全区莲藕套种晚稻技术培训班和测产验收现场会在黎塘召开。2009年11月1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院士顾问团亲临黎塘莲藕套种晚稻示范基地现场参观指导,莲藕套种晚稻模式得到了中国农业院士“杂交稻之父”袁隆平等院士以及区、市、县领导的好评和赞扬,袁隆平院士在听完套种模式介绍和现场参观后给予充分肯定,并亲自题词“稻藕套种很妙,钱粮双增更好”。2010年11月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马飚亲临黎塘莲藕套种晚稻示范基地指导工作。2010年11月13日全国农作物间套种技术研讨会在黎塘召开,有力地促进了全区乃至全国高效栽培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2011年实施的《蔬菜高效栽培模式示范推广》项目,荣获广西2011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实施的《莲藕套种晚稻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荣获南宁市2011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进一步增强了科技贡献率。黎塘朝阳蔬菜专业批发市场多次荣获区、市“文明市场”荣誉称号;黎塘莲藕农民专业协会2002年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单位”,并多次荣获区、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多次成为区、市、县参观点,有力地带动了全区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

4今后的发展方向

农产品产业发展范文第7篇

[关键词]有机农产品;产业发展;路径;对策

一、引言

黑龙江省有机农产品的发展处于领先位置,形成了“寒地黑土,非转基因”的独特品牌。2020年,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面积达到8500万亩,约占全国1/5,有机农产品生产企业发展到1100多家,有效使用有机食品标识的产品超过3500个、农产品地标产品超过150个。2022年,有机农产品认证面积将达到9100万亩,有机产品获证企业数量不断增多,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黑龙江绿色农产品”品牌体系。但发展过程中存在有机农产品产业规模小、消费者不信任、购买意愿低等现象。根据目前的消费现状分析,黑龙江省有机农产品消费市场没有得到快速发展的原因是没有抓住有机农产品的优势进行营销。一方面,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了解相对较少,仍以食品安全属性作为主要卖点,对有机农产品的其他属性缺乏挖掘;另一方面,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会偏向有机认证标识,但对有机农产品标识含义没有科学的认知,只是盲目跟随大众。因此,有必要利用先天的自然禀赋优势,对有机农产品进行渠道创新,升级有机农产品产业结构,加快推进有机农产品产业发展。

二、文献回顾

(一)有机农产品的定义有机农产品是按照有机标准进行生产和加工,并获得有机认证机构认证的农产品(黄艳玲,2019)[1]。有机农产品不使用农药、复合化肥和各种化学试剂,不会造成土地质量破坏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的问题(胡新学,2019)[2],具有绿色、高质量、高营养等属性(Nadiia,2018)[3],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袁晓辉等,2021)[4]。(二)有机农产品消费的影响因素产品属性因素。与传统农产品相比较,有机农产品具有价格高、食品要求严格、健康及口感佳等属性,带有有机认证标识的农产品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同样,有机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购买的便利性也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可获得性越大,其购买比例越高(李耀东,2019)[5]。个人因素。消费者的购买经历、学历、是否有孩童等因素影响其消费行为(钟凯,2018)[6]。此外,收入情况、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及对健康的关注度等同样会影响其对有机农产品的购买决策(王建华,2021)[7]。(三)有机农产品的产业发展路径有机农产品的实践以及农民、企业、消费者和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互动有利于共同发展。首先,政府部门应以有机农产品的透明度和治理为关键主题,制定相关法律制度,加大监管力度,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和健康(Si-mon,2020)[8]。其次,监管机构需加强对特定标签和有机认证的关注,有利于市场环境的治理,促进有机农产品的可持续发展(Alonso,2020)[9]。此外,企业应积极发展龙头企业,对众多分散小农户实行有效组织和管理(贾乃新,2012)[10],创新有机农产品企业与农户直销模式、农超合作模式及采用会员直销模式,定期将有机农产品配送到家(孙梅,2020)[11]。拓宽有机农产品的宣传渠道,加强有机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增加消费者的接受认可程度(Ad-jnu,2016)[12]。建立健全的运输系统,提高有机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实现有机农产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贺光云等,2020)[13]。(四)相关研究述评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有机农产品进行了研究。国外对有机农产品消费行为研究较为成熟,文献中关注有机农产品消费的较多,研究涵盖了消费的购买意愿、购买行为等方面,但是企业视角研究缺口较大,仅关注消费是不全面的。国内有机农产品发展起步晚,研究局限于技术层面,少部分研究人员对生产环境、生产技术和加工方式等进行研究,且研究多集中一线城市,较少涉及二线城市消费者的研究,得到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意义。

三、黑龙江省有机农产品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黑龙江省是我国绿色、有机农产品开发较早的省份。深入贯彻实施政府发展战略,绿色有机农产品迅速发展,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有机证书的认证数量也愈来愈多,总体态势良好发展。但通过现状分析,黑龙江省有机农产品产业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缺少龙头产业,产业规模小黑龙江省种植结构单一,农产品产业链发展不均衡,虽地域辽阔,但生产有机农产品的份额不到传统农产品的10%。有机农产品的种植基地分布分散且每块面积较小,不能有效连接,从而有机农产品规模小。各种功能化农业园区发展不平衡,家庭农场分布不均匀,有机农产品生产及加工规模受限,黑龙江省年产值超过5000万龙头企业只有46家,缺少龙头产业引领和自身品牌优势,农产品缺乏竞争优势。(二)缺乏专业知识,对有机农产品了解甚少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农民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并且供需关系产生矛盾导致经济收入低。一方面是由于农民生产观念滞后,对有机农产品的了解甚少。另一方面,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了解较少,购买过程中,仅强调食品安全,部分消费者跟风从众消费,只关注商品上是否有有机产品标识,缺乏自己的了解与主见。(三)市场应变能力弱,销售渠道单一农民丰收后农产品却滞销,缺乏市场应变。受疫情影响,物流受阻,消费需求下降,销售问题已经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归根结底,销售模式单一,产业链松散,从而难以形成健全的市场营销网络。此外,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多分布于如兴凯湖、大兴安岭等交通较落后的边远地区,缺乏市场应变,无法支撑供应链高效运行,更无法带动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四)缺乏有力宣传,知名品牌数量少有机农产品的种植区别于传统食品,其食品安全和生态友好属性均优于传统食品,但是有机农产品的品种少,蔬菜、鸡蛋、奶及水果等有机农产品比重低于30%。很少有企业能够深入挖掘有机农产品的宣传卖点,让消费者深入了解有机农产品的优势,进而产生消费者信任。宣传的劣势导致黑龙江省知名的有机农产品品牌偏少。

四、黑龙江省有机农产品产业发展路径

(一)创新经营模式,放大绿色品牌效应目前存在消费者不信任的问题,各部门应加强有机农产品标签的管理,同时拓宽有机农产品标签的宣传渠道,提高消费者的认知水平,促使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产生信任。构建特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经营模式,鼓励并支持企业发展自身的品牌并形成品牌效应,扩大绿色有机品牌的影响效应。(二)利用物联网技术,促进有机产业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黑龙江绿色有机农产品迎来新的生机。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农产品生产自动化,为企业规模的壮大提供良好的基石。安装各种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设备,更加准确掌握农作物的各项生长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行动。农村电商行业的发展,延长了传统农产品的供应链,有利于建立健全有机食品市场的机制和完善相关功能定位。(三)发展龙头企业,带动有机食品产业发展政府部门要创新升级有机农产品的生产模式,发展龙头企业,将产业链松散的生产者和销售者相联系,减少中间交易成本,积极发挥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带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推进有机食品产业发展。

五、黑龙江省有机农产品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建设有机示范基地,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基地应相对集中、连片,并具有一定规模。平衡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重点向玉米、水稻、大豆等优势品种,以及蔬菜、杂粮杂豆等特色作物倾斜。鼓励和支持各地自然资源条件好的单位积极建设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在推进规模经营过程中,龙头企业要发挥自身的优势,起到引领带动作用。有机农场应进行有机生产整体规划,建立有机农产品生产体系,和其他行业进行联合整合,扩大资源利用率。(二)发挥有机原料优势,开发加工类有机农产品充分发挥原料优势,积极引导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在有机农产品中的应用,优化升级产品结构,丰富产品种类,开发有机农产品原料的内在价值为企业带来效益。重点围绕资源和供给优势的农副产品加工领域,引导大型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和加工总量,吸引农副产品加工行业龙头深度开发有机农产品。(三)提升品牌知名度,拓宽有机农产品销售渠道展销活动与开拓市场紧密相结合,多渠道了解展会主办地区域的经销商信息。建立有机农产品推广公众号、采购微信群、组织邀请生产者和采购商进群,产销信息,为供需双方畅通连接建立渠道。在生鲜超市、有机农产品展览会、有机农产品会等平台进行营销,开发多渠道售货,大力宣传有机农产品的优势属性,提升品牌知名度。(四)建立健全机制,加强各部门协调合作建立健全有机农产品调查统计制度,掌握有机农业发展状况,对进展情况和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加强宣传引导。各部门应加强协调管理,统筹规划,将发展有机农产品视为己任。各地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发展有机农业的意义,提高农民、农业企业、合作社等主体的自律意识,增强有机农产品生产者执行标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维护黑龙江有机农产品的品牌形象。(五)加强监管力度,完善政策措施强调责任落实,使每个责任机构都有各自的责任网,将发展有机农产品列入大纲中,振兴乡村经济发展。各市(地)要在全面摸清有机农业基地面积、产品、产量等现状情况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发展有机农业的各个目标群体,建立健全机制。(六)告别贵为美,识别真有机促进有机农产品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目前市场上各种普通产品贴上标签冒充绿色有机农产品,归根结底是市场监测的漏洞,建立健全市场监测机制,大力宣传有机农产品的相关知识,提升消费者的认知能力并接受有机农产品所谓的“高价”。继而引导市场良好的发展,推动相关产业健康发展,以拉动生产的良性机制。

六、结论

农产品产业发展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产业;钻石体系;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

一、河北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建模

农产品物流产业是以满足人们的农产品物流多样化需求为依据,而进行的一切生产性和经营性组织的集合,是集农产品生产、农产品销售、农产品物流设施和农产品物流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业域。河北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受多方面影响因素作用的复杂问题,其中大量因素难以量化。本文试借鉴波特的产业竞争理论和钻石理论,采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影响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通过有关方面专家的判断、打分,构造判断矩阵,然后对判断矩阵的各层次进行单排序计量和一致性检验,从而得到制约因素各个指标的权重,得出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影响因素。

1、构建河北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水平的“钻石体系”。按照迈克尔・波特“产业竞争力理论”和“钻石理论”,资源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支持,企业的策略、结构和竞争,政府的作用,机遇因素等6大要素互动形成了“钻石”架构,将影响到企业和产业在某个地理环境下能否产生出持续创新、不断进步的能力。据此,构建影响河北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的“钻石体系”,如图1所示。(图1)

2、建立影响因素结构层次模型,绘制结构层级表。采用德尔菲法分别邀请相关专家对河北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水平影响因素进行了诊断。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拟定意见征询表、确定征询对象。从研究目标出发,选定了长期从事农产品物流管理、农产品物流经营、农产品物流教育与研究等20位资深专家代表,为其发放意见征询表,并对意见进行反复征询,最后找出影响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共有15个。按照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结合专家建议,可以把制约因素分为四个层次:最高层,即目标层(A);影响因素;中间层,即准则层(B);方案层(C1-C15)。(图2)

3、构造河北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各层判断矩阵。通过构造比较判断矩阵及矩阵运算的数学方法,确定本层次中与其相关元素的重要性排序及相对权值,此步骤主要运用专家打分法来确定两两元素之间的权重cij,主观性较强。c=(cij),i=1,2,…n,j=1,2,…n,cij=ci/cj即:

符合一致性检验要求。

同理,对B层-C层判断矩阵求解,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均符合一致性检验要求。

5、对计算结果进行单排序及总排序,得出权重结果。对总排序进行一致性检验,得知符合要求。(表1)

二、结果分析及对策建议

从单排序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六大类因素对河北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影响程度排序依次为:需求状况(0.352)、政府因素(0.257)、资源要素(0.136)、企业策略结构竞争(0.086)、市场机遇(0.062)。由总排序计算结果可知,河北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影响程度因素按重要程度排列的顺序应是:政府投入、城市化水平、居民农产品物流消费水平、农产品物流企业市场化水平、农产品物流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消费观念、农产品物流相关产业发展、奥运会等农产品物流赛事、科技水平、农产品物流企业竞争状况、农产品物流延伸业发展、自然资源、加入WTO、农产品物流边缘产业发展。由以上分析得知,政府投入、城市化水平、居民农产品物流消费水平、农产品物流企业市场化水平以及农产品物流人力资源是影响河北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一是要加大政府投入。目前,与农产品物流产业发达的国家比较起来,河北省政府在农产品物流产业方面的投入不足,农产品物流支出在政府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很低。此外,资金投入的结构不合理,资金来源单一化,这样一方面使河北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缺乏资金,另一方面也使河北省农产品物流产业缺乏竞争;二是政府的主管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培育若干个具有导向性、规模化的农产品物流企业集团,支持各类农产品物流企业所有者自主的行业自律组织,逐步将一些不适合政府行使的职能交给行业自律组织,如行业服务标准的制定、行业准入的资格认定等,形成科学规范的行业自律机制,推动各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此外,政府主管部门要经常且及时地制定和河北农产品物流产业优先发展领域的指导性意见,加快农产品物流市场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以从宏观上指导、引导和协调河北省农产品物流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2、大力推动城市化进程。各国经济、各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城市化进程的推动。同样,发展农产品物流产业、培育农产品物流市场、刺激高质量农产品消费也需要城市化提供人口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来支持。城市化水平低下抑制了农产品物流产业的发展,使农产品物流服务供给不足。因此,若想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产业,必须加大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力度。

3、积极引导高质量农产品消费。农产品物流产业的发展需要群众农产品物流的支撑,没有大众消费需求的拉动,农产品物流产业不可能得到快速的发展。国际上通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居民家庭生活水平,按照联合国规定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赤贫,50%~59%为勉强度日;40%~49%为小康;20%~39%为富裕状态;20%以下为极其富裕。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伟认为,第三产业、服务业,包括农产品物流消费支出的真正活跃至少要到富裕状态的时期。也就是说,恩格尔系数在40%以下,农产品物流消费才可能在消费需求当中明显地活跃起来。从河北目前收入水平看,给农产品物流产业的支持不是很充分。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河北人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也在发生巨大变化,人们开始更加关注农产品的质量。国民农产品物流消费需求的迅速增长,为中国农产品物流产业的发展孕育出了巨大的市场。但目前人们的农产品物流消费意识不强,农产品物流消费的总体水平普遍不高,现实的需求状况还达不到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的要求。当前,拉动农产品物流消费是促进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的最好方式,特别是加强农村农产品物流设施建设。积极引导居民农产品物流消费,培养河北农产品物流产业强大的创新力,将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逐步打入国际市场,将成为河北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的新的突破口。

4、促进物流企业市场化。企业是一项产业的主体,它的市场化水平、经营水平直接决定着该产业能否健康发展。河北农产品物流市场化的时间非常短,整体产业化水平比较低,市场机制在农产品物流产业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难以贯通,市场配置各类农产品物流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得到发挥,政企不分、行业垄断、限制经营的现象普遍存在。现有的农产品物流经营实体经营内容单一,经营方式落后,服务品牌、服务营销意识薄弱,所有这些因素直接限制了最终的农产品消费,影响了农产品物流产业的壮大。因此,要营造适合农产品物流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积极培育农产品物流主体产业的发展,鼓励农产品物流相关产业、延伸产业以及边缘产业的发展。

5、积极培育农产品物流产业人才。农产品物流经营人才缺乏使得很多农产品物流产业项目无法开发,只能停留在单一的低级产业层次上,所以要积极培养高级农产品物流产业人才。农产品物流市场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是进一步培育和拓展河北农产品物流市场、不断满足农产品物流消费者的农产品物流消费需求的重要前提。目前,河北农产品物流市场急需一批既懂农产品物流又熟悉现代经营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农产品物流经营管理专门人才,可以通过组织并鼓励农产品物流经营单位的有关人员岗位培训、在职培训,招聘引进一些非农产品物流部门的经营管理人才到农产品物流经营单位从事农产品物流的经营管理工作,以及通过有关农产品物流院校设立农产品物流经营管理专业,或与财经类大学合作开展农产品物流MBA系列课程等途径,集中培养适应河北农产品物流产业化发展需要的、主要从事农产品物流市场经营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作者单位:1.河北农业大学;2.河北金融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石桥,陈静.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国流通现代化[J].中国流通经济,2008.6.

农产品产业发展范文第9篇

一、发展现状

(一)经济总量不断壮大。依托资源优势,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215户,比年净增113户,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5.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2亿元,较年年均增长18.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3.5%;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258.9亿元,较年年均增长21.7%,占全市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的34%。

(二)企业规模不断扩张。随着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整体培育和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扩张加快,规模化程度明显提高。目前,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81户,占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的37.7%,实现销售收入201.5亿元,占全市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的77.8%,成为农产品加工业的中坚力量。

(三)产业聚集初步显现。以园区为载体,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和产业链的延伸,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发展态势明显,初步形成了以李记酱菜、吉香居食品、味聚特为龙头,年加工达85万吨的蔬菜加工集群;以蒙牛、新希望、菊乐为龙头,日加工鲜奶能力达1400吨的乳制品加工集群;以金锣、玉泉、碧海为龙头,年加工达220万头的生猪加工集群;以西龙纸业、丰华纸业为龙头,年加工竹浆达20万吨的竹浆加工集群;以通威、新希望、永祥、丰美为龙头的饲料加工集群;以爱心木业、申宇木业为龙头的竹木加工集群。

(四)产业布局渐趋合理。充分发挥各区县农产品资源优势,因地制宜,错位发展,初步布局形成了以东坡区、仁寿县、彭山县为主的粮油、果蔬加工业;以东坡区、仁寿县为主的肉制品加工业;以东坡区、洪雅县为主的乳制品加工业;以东坡区、彭山县为主的饲料加工业;以洪雅县为主的茶加工业;以洪雅县、彭山县、青神县为主的中药业;以东坡区、丹棱县、洪雅县、青神县为主的竹木加工业等特色较为鲜明的块状产业区域以及黑龙滩灌区、岷江沿岸、西部浅丘区产业带。

(五)科技水平不断进步。注重技术的应用和创新,支撑农产品加工产业上档升级,推动农产品加工产品结构调整。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同时,大力推广应用了生物工程、新型保鲜、灭菌、真空冻干、速冻等先进生产加工技术,建立了省泡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定和实施了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品标准505项,使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竞争力不断提升,有力促进了农产品由初(粗)加工向深(精)加工转变。

(六)品牌建设取得成效。目前,全市有效存量农副产品商标331件,占商标总量的32%,涌现了吉香居、恒泰新、味聚特、川南、惠通、乐宝、八百寿、千禾等知名品牌,创建了中国驰名商标14个、中国名牌2个,省著名商标32个、名牌14个、无公害农产品126个、绿色食品120个、有机食品10个,农产品地理标志4个,成为了“中国泡菜之乡”和中国蔬菜加工业驰名商标最集中地区,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同时,一些优质加工产品已销往全国以及美、英、法、俄及东南亚等2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了全市出口创汇的增长点之一。

二、发展优势

(一)农产品资源丰富。我市是全省重要的粮油、果蔬、肉奶等农产品生产基地,全市东部丘陵区、中部坪坝区、中部浅丘区、西部山区以及岷江沿岸“四区一带”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已具雏形。已建成粮油、蔬菜、水果、茶叶、中药材、畜禽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达181个。年,全市实现粮食总产量176.8万吨,油菜籽产量9.26万吨,茶叶产量2.04万吨,水果产量94.56万吨,蔬菜产量205.49万吨;出栏生猪511.74万头,肉牛13.27万头,肉羊211.28万只,实现肉类总产量68.69万吨;年末奶牛存栏7.2万头,实现牛奶产量18.5万吨;水产品养殖面积1.45万公顷,实现水产品产量10.4万吨;建成工业林竹原料林基地约207万亩,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原料保障。

(二)标准化体系初步形成。制定了36个主要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推广面积157万亩;制定和市、县级农业地方标准140项,制定和实施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品标准505项;制定洪雅生态奶业、东坡蔬菜等22个农业标准体系,涉及各类标准468项。建立洪雅生态奶业等9个部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场(小区)、33个省级示范项目以及部级绿色食品原料枇杷标准化生产基地。

(三)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粮油、果蔬、乳制品、茶叶、肉制品、林竹加工等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李记、吉香居、蒙牛、新希望、菊乐、美妙、金锣、玉泉、碧海、西龙纸业、丰华纸业等一批农产品加工骨干龙头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并聚集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和成熟的产业工人队伍,为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区位优势十分突出。我市是成渝经济区“成都都市圈”重要组成部分,是成都经济区通联川南、川西北经济区的重要枢纽和物资集散中心,目前已形成各区县到市中心半小时,到成都一小时的快捷交通网。随着全省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推进和我市综合交通建设高潮的掀起,我市交通条件将更加优越,区位优势将更加突出,这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创造了条件,也为加快全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五)市场空间潜力巨大。目前,我市农产品加工业仅处于全省中等水平,还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和拓展空间。同时,成渝经济区人口多、农产品加工制品市场消费潜力大,将有力支撑我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

(六)政策环境十分优越。市委、市政府围绕工业富民强市战略的实施,制定了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一系列金融促进、税收优惠、要素支持等相关发展政策、激励机制和扶持措施,鼓励和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园区集聚。建立产业配套资金、技改贴息资金,有利于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做精做优。

三、存在问题

(一)加工转化程度较低。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转化程度约50%,低于发达国家80%的水平;农业总产值与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之比约为1:0.6,远低于发达国家1:3左右的水平。同时产业链条短,精深加工技术缺乏,导致农产品综合资源利用率低。

(二)产品结构不尽合理。全市大宗农产品粗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传统产品多、特色产品少;单一产品多、系列产品少;导致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较差,市场主体仍在省内,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三)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尽管在泡菜等局部加工领域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产业整体科研投入不足,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缺乏技术支撑和技术储备,导致加工较为粗放,技术及产品更新缓慢,新产品产值率低。

(四)市场体系亟待完善。市场化组织、信息化建设程度较低,综合物流配送体系特别是冷链物流尚未形成;原料供给、生产加工和产品终端市场供求信息不对称,交易方式陈旧,导致种植、加工、销售环节协调性较差。

(五)企业融资较为困难。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信用等级较低,难以得到银行信贷的大力支持。随着农产品价格上涨,大宗农产品收购加剧了企业季节性、阶段性资金紧张状况,融资更加困难。

第二章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目标,顺应农产品市场发展变化趋势,立足于我市区位优势、农产品生产资源优势,以国际国内市场特别是成都、重庆等大都市为目标市场,以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支撑,以品牌、技术、质量为保障,以农产品加工园区、龙头企业、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户联动发展为机制,按照“生态、绿色、有机、安全”和“标准化、品牌化”的要求,做强产业,做优产品,做大品牌,加快推进我市农业现代化。

二、基本原则

(一)市场导向原则。以市场消费为导向,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培育和打造一批高附加值的名牌产品,努力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二)质量安全原则。严格执行农产品(食品)卫生标准和产品标准,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确保农产品加工的质量安全。

(三)科技创新原则。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传承和发展传统工艺,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动农产品加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四)错位发展原则。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各区县产业定位,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避免同质化竞争,努力实现差异化和错位化发展。

(五)集聚发展原则。综合考虑原料资源和运输半径,加强产业引导,以园区为载体,延伸产业链,促进农产品加工集聚发展,实现产业规模效应,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六)可持续发展原则。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农产品加工模式,重视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提高原料节约集约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农产品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夯实软硬环境,承接产业转移,延长产业链条,优化产业布局,壮大产业规模,大幅度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实现原料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和加工制造专业化、现代化,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重要农产品深加工基地。

——重点培育一批在全国有实力、有影响的骨干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实现主要产品质量达到全国先进水平,部分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基本建立较为完备的产前、产中、产后的产业链系统,实现农产品从初(粗)加工向深(精)加工、从单一品种加工向多品种加工转化。

——基本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实现农产品生产和加工技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

——努力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实现规模以上企业食品类产品达到无公害或绿色标准。

(二)具体目标。

经济发展目标: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245户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工业增加值达到12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5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以上;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0%—65%。

企业规模目标:培育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企业5户;力争70%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通过ISO、HACCP体系认证。

技术创新目标: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的4%;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8%;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总体技术与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品牌建设目标:在已有的基础上,培育一批优质、安全、绿色、生态品牌产品,新增中国驰名商标5个、中国名牌2个,省著名商标6个、名牌6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食品类产品全部达到无公害或绿色标准。

可持续发展目标: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不高于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平均水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以上;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100%,基本实现农产品清洁生产。

社会功能目标:税收收入占全部工业税收收入的15%以上;加工业从业人员年均增长6%以上;累计培训农民达到10万人次以上,带动全市农户覆盖率达75%以上;年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

第三章产业发展方向

年—2015年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间内,按照建设成渝经济区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和天府新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普教育基地的要求,全市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发展泡菜、竹编、乳制品、肉制品、竹木制品、茶叶、调味品等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形成符合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律和人们消费取向的加工业体系,建成一批骨干企业和示范基地,发展一批具有我市比较优势,具备较强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同时,优化提升白酒、饲料加工、竹浆造纸等传统产业。

一、强力推进知名产业

(一)泡菜产业。按照“产业做大、企业做强、品牌做响”的总体要求,将“·东坡泡菜”产业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产业。一是加快建设中国泡菜城。按照中国泡菜城总体规划,加快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泡菜城标志及广场、质检中心、泡菜博览展示馆等项目建设,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吸引更多泡菜企业入驻园区,将中国泡菜城打造成为集泡菜加工、研发、商贸、旅游、会展、文化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和核心区。二是加快标准化原料蔬菜基地建设,大力推广加工蔬菜专用品种,推广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建设“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订单生产基地。三是打造“·东坡泡菜”区域品牌,巩固提升现有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四是加大宣传。办好一年一度的“中国泡菜会(节)”,广泛利用节庆、商展、媒体广告和文艺作品等形式,大力宣传“·东坡泡菜”,进一步拓宽市场渠道和销售途径。

(二)竹编产业。打好“青神竹编”这张国际品牌,以青神县南城镇为核心,建设“中国.青神竹编产业园”,建成集竹制品加工、竹编艺术品生产、竹产品营销、竹文化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竹产业园区,重点打造“中国竹艺城”、“国际竹博园”和国际竹编工艺培训基地,弘扬竹编传统文化,传承竹编传统工艺;依托青神云华竹旅、美联家居等工艺竹编大户,大力发展集艺术性、观赏性、实用性和收藏性于一体的中高档和精品系列竹编工艺品,包括平面画竹编、立体竹编和瓷胎竹编等系列产品,将“青神竹编”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产业。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国内外竹制品加工、竹工艺品生产企业入驻园区,做大做强“青神竹编”产业。

二、发展壮大优势产业

(一)乳制品产业。鼓励蒙牛乳业、新希望乳业、菊乐乳业、美妙乳业等龙头企业参与标准化、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小区)建设,巩固发展奶源基地,提高生鲜乳质量。充分发挥全市乳品加工企业产能。加快整合全市奶加工企业资源,积极扩大生产规模,丰富产品品种,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产业竞争力。重点发展适合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高附加值液体奶品种、发酵乳、低温乳制品。

(二)肉类制品产业。以猪兔禽为重点,实施畜禽品种良种化、生产布局区域化和养殖方式标准化。以金锣、王家渡、九升、玉泉、碧海为龙头,大力推行规模化和标准化屠宰,加快完善冷链物流系统,重点发展冷鲜分割肉、调理肉制品、熟肉制品。促进川式传统肉制品加工与西式加工技术的结合,大力开发低脂、风味独特的新型中低温肉制品。推进“东坡肘子”等知名肉制品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积极开展血、骨、毛、皮等副产物的综合利用。

(三)木竹板材、家具制造产业。以仁寿雅森特、洪雅爱心和青神申宇为龙头,以综合利用次小薪材、三剩物为重点,保障企业原料供应,稳定现有人造板产能;重点发展模压门、实木复合门、实木门、竹质人造板、强化及实木地板等新型建筑装饰板材;淘汰整合部分原料综合利用率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的中小型林板企业,鼓励企业走木竹原料和产品市场外向型发展之路,支持企业自建原料林基地。

积极打造仁寿视高、兴盛家私产业园和彭山南方家居,壮大发展欧尔雅、意凡、南方、云贵家私等家具生产重点企业,突出生态环保型产品,加快发展实木家具和板式家具;仿制古典家具和具有收藏、实用价值的家具精品。注重木材和皮革、竹藤、布艺、玻璃、塑料、纺织等材料配套使用,设计制作精细手工、现代时尚的精品家具。

(四)茶叶深加工产业。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快对传统制茶业的升级改造,增加名优茶产量。充分利用洪雅、丹棱等区县良好的生态环境,全面推进标准化茶叶生产基地建设,加大有机茶发展力度。扶持、壮大尚林生物有限公司、雅雨露等茶叶加工龙头企业,利用高新技术提取茶多酚、儿茶素、茶氨酸等茶叶功效成分,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中国重要的茶叶精深加工基地。

(五)调味品产业。以宏腾佳味食品、松江酿造、千禾味业等调味品企业为龙头,支持企业设备和工艺技术的更新改造,扩大规模,提高档次,促进产品更新换代。重点发展特色调味品、复合调味品、新型调味品。大力开发天然保健调味品和方便调料,满足市场需求。

三、优化提升传统产业

(一)白酒产业。以八百寿、诗书城酒业、三苏酒业、东坡酒业为龙头,鼓励其与酒类知名品牌企业实行跨地区重组,提高酒业集中度。加强高庙白酒、张场白酒等白酒企业发展,培育地方特色酒类品牌,传承传统酿酒工艺,推行酿酒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推进现代生物工程技术运用,稳定提高白酒品质,大力发展中低度养生酒,加快推行白酒高档化;积极发展以果蔬为原料的发酵新品和利用中药材的营养型、滋补型低度酒。大力促进酒渣的循环利用,提高综合利用率。

(二)饲料加工产业。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相适应,加强饲料原料基地建设;综合利用粮油、果蔬、酿造等加工剩料作为饲料加工原料,扩大饲料原料品种,减少饲料原粮用量。重点扶持通威、金字塔、丰美等龙头企业,积极采用先进的饲料加工工艺技术、微生物发酵技术,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推动饲料品种系列化、结构多样化,重点发展适应现代养殖、水产业需要的安全、高效、无污染的优质环保型饲料、专用和特种动物饲料。

(三)竹浆造纸产业。限制竹浆造纸产业、淘汰落后产能,依法逐步关停产能落后(原浆造纸年产能1.7万吨以下、再生纸年产能1万吨以下)、污染治理不到位、排放不达标的企业,重点培育丰华纸业、鸿源纸业、西龙纸业、新吉鸿纸业等龙头企业,加强关键环节工艺技术改造,强化环保节能措施,稳定现有竹浆产能,推进竹浆及其制品的深度开发利用,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重点发展文化办公用纸,生活用纸和竹纤维环保制品;提高资源利用率,形成以纸养林、以林促纸、林浆纸一体的产业化发展新格局。

四、做好鲜活产品配送

(一)水果。着力引进、培育水果加工营销龙头企业,采用先进的果品商品化处理设备和技术,发展特色水果储藏保鲜和加工,通过错时销售、远距离销售和延长销售时间,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二)水产品。充分发挥水域资源优势,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大力推进特色水产品养殖。以鲟鳇鱼、鲑鳟鱼、东坡大闸蟹、斑点叉尾?、草鱼、鲫鱼等为重点,采用先进的淡水鱼加工技术,开发冷冻调理食品、冷藏保鲜鱼制品、烟熏制品、旅游休闲食品等,提高水产品附加值。

(三)蔬菜。积极引进蔬菜加工企业,在搞好无公害蔬菜的储藏、保鲜、分级、包装等初加工的基础上,采用先进适用的加工生产工艺,加快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技术含量高的冻干蔬菜、速冻菜、净配菜、蔬菜粉及调理蔬菜等丰富多样的蔬菜产品,提高蔬菜附加值。

第四章产业发展任务

一、抓好品牌创建

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继续推进《市农产品品牌建设行动计划》,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积极创建“”产品大品牌。本着扶持一个,发展一个,成功一个的原则,从品牌的基础入手,对品牌的成长、飞跃、管理、扩张、保护等进行流程化、系统化科学运作,扩大品牌产品的数量和覆盖面。加强对现有品牌的宣传和推广,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注重改进包装水平,努力提升我市农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强化品牌扩展,推动由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向产业品牌、地域品牌的扩展,利用名牌的扩张效应,带动一批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上规模、上档次,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着力将“东坡泡菜”、“青神竹编”打造成国际品牌,将乳制品、肉制品、白酒、茶叶等打造成国内一流品牌。

二、壮大龙头企业

围绕我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方向,集中有效资源,在要素配置上重点扶持一批基础好、规模大、带动能力强、发展势头好的农工贸一体化龙头企业,引导其向“专、精、特、深”以及外向型发展,扩大规模,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支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以优势品牌为纽带,通过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组建企业集团,实现规模扩张。支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进行体制机制创新,调整优化企业股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提升管理水平。

三、健全质量体系

适应农产品国际国内市场的需要,建立和完善严格的质量安全体系。以农业标准化生产为基础,对农产品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实施全程质量控制,逐步建立标明产成品的产地、质量、标准的等级标识制度。实施严格的认证标志管理和市场准入管理,全面推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食品认证等农产品认证体系。推行“食品放心工程”和ISO、HACCP、GMP等认证,加强对食品生产的质量管理。以建设农产品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平台、化学质量检测平台、重金属检测技术平台和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平台为重点,加快建立既符合我市市情,又与国际、国内接轨的农产品加工业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将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纳入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

四、强化食品安全

一是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落实监管责任制,严把各环节食品安全关口,加大监管投入,增加重点产品抽查力度和检查批次。二是筑牢食品安全的企业基础。进一步明确并落实企业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增强企业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和守法意识。三是强化食品安全的制度保障。从制度上严把市场准入关,依法淘汰落后生产加工能力,强化食品安全基础。

五、建设原料基地

综合考虑各区县的环境条件、种养植(殖)习惯等因素,发挥8个农产品中国之乡优势,按照农产品高产、优质、生态和安全要求,加快土地流转,配套完善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选育品种,推行标准化生产,强化基地认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建立一批布局合理、相对集中的加工专用粮油、蔬菜、水果、奶牛、畜禽、水产、茶叶、林竹原料基地,全面增强优势农产品产出能力,满足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需求。

六、加强园区建设

加快各工业园区建设,提高园区对农产品加工业项目的吸纳力和承载力。按照“超前规划、基础先行、滚动发展、联建共享”的要求,加快推进园区道路、电力、通信、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充分发挥园区调整产业布局、促进产业聚集的载体作用,合理区划农产品加工区,合理安排产业用地、仓储用地、配套设施用地,引导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向其集中,加快形成企业集群化发展的新格局。

七、加大技术创新

以建立泡菜加工工艺研发中心为契机,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密切协作,采取“产学研”形式,共建专业性的农产品加工研发中心,力争在农产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有所突破,开发具有较大市场潜力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新产品。支持龙头企业广泛引进先进适用技术、现代加工设备、工艺流程和先进管理方法,在注重传统工艺技术与高新技术集成与优化的基础上,发挥传统技术的最大潜能与整体优势,不断提高传统农产品加工业的加工能力和劳动效率。设立技术创新基金,扶持企业的精深加工研发活动,缓解技术研发资金瓶颈约束。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建设,发展和壮大技术市场和中介机构,建立完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缩短科技成果转化周期。培养引进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和科技队伍,造就一批既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又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持续、强大的科技支撑。

八、完善物流体系

借鉴国外农产品物流经验,鼓励种植(养殖)公司、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合作社和农业协会与综合型农产品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组建农产品物流联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完善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有效缩短农产品供应的空间距离,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培育和壮大一批布局合理、辐射面广、功能完善且具有高效集散能力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完善市场交易、检测检验和信息服务等设施,增强服务功能,扩大辐射范围。在优势农产品区开展冷链物流试点,在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和装卸等环节,推行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促进冷链物流健康快速发展。整合原农资、粮食、供销系统物流资源,加快传统物流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变,并以资产、资本为纽带,实现企业间的联合、重组,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物流企业集团。

九、强化项目支撑

遵循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和产业指导目录,根据全市农产品产业发展方向,以项目为抓手,加快规划建设一批事关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全局、带动作用强又能体现产业特色的重点项目。“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食品饮料、竹木制品项目31个,总投资81.5亿元,其中食品饮料项目26个,投资31.5亿元;竹木制品5个,投资50亿元。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产业技术发展趋势以及重点项目的建设条件和周期,分步实施,逐步推进。规划建设的重点项目见附件。

第五章规划保障措施

为全面实现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发展任务,更好地发挥规划指导作用,提出以下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协调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有关方针政策,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协调重点项目的区域布局,制定促进产业发展的办法、意见,检查、督促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切实发挥综合协调作用。

(二)完善分工协作。各区县、各相关部门要明确职责分工,各司其职,要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加快发展。

(三)落实目标责任。建立和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制,把各项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级各部门,严格考核、完善奖惩,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性,确保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加大财税支持

(一)加强财政扶持。加大对农业产业化财政扶持,逐步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科学技术经费、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项目资金,要重点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

(二)落实税收优惠。贯彻落实国家制定的涉农优惠税收政策,对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林产品初加工以及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重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可适当降低或减免所得税和增值税,促进其发展壮大。

三、强化金融支持

(一)积极争取信贷支持。鼓励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对农产品加工企业扩大授信额度,及时发放季节性收购农产品所需的流动资金贷款,适当放宽固定资产贷款抵押担保条件。

(二)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充分利用国家对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

(三)加大信用担保服务。各类信用担保机构要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贷款担保,加大其贷款担保力度。同时鼓励融资租赁机构积极开展农产品深加工重大设备和生产线的融资租赁业务。

四、加大招商引资

(一)突出招商重点。依托农业资源特色、现有产业及技术基础,有选择地培育和导入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业上的断层缝合、空白填补和结构调整。

(二)改进招商方式。推动招商引资方式从政策招商、要素招商向产业招商、定向招商等选择性招商方式转变,鼓励外来资本、工商资本和民营资本投资兴建农产品加工项目。

五、完善利益机制

(一)健全中介组织体系。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民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经纪人组织,推动服务组织之间的联合和合作,为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服务保障。

(二)建立新型经营格局。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体,整合农产品加工相关的各种生产力要素为利益共同体,构建集农业生产、加工、经营一体的新型贸工农经营格局,降低农产品产业化运行风险。

(三)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支持发展订单农业,推广示范文本,鼓励龙头企业通过保护价收购和合同定购等方式,与农民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

六、统筹建设用地

(一)有效增加土地供给。根据用途最佳、效率最高、效益最大的原则,统筹安排农产品加工业工业用地。农产品加工企业新增建设用地所需农用地转用和占用耕地指标统一纳入年度土地利用计划,统筹安排。

(二)实施土地用地倾斜。优先保证优势农产品加工项目用地需求,优先保证省级以上重大和重点农产品加工项目的用地需求,以确保发展重点,提高发展质量。对重点项目确实需要调整用地,依法予以调整,所需建设用地指标在所在地域的县区范围内调剂解决。

农产品产业发展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创新模式;红枣产业;加工业;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3.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6-0174-03

佳县地处无污染源的黄河沿岸地区,是中国北方红枣的最佳适生区乃至世界红枣优生区。红枣产业是佳县最具优势和发展潜力的特色主导产业,产值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31%,农民人均红枣收入55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足见红枣产业对佳县经济的重要性。以红枣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是最可行的一条发展途径。然而受资金和技术的双重制约,佳县红枣加工业水平低、规模小,多以原枣出售,产品附加值低,企业利润小,农民收入不高,产业发展严重受阻。因此,构建一种新型产业发展模式迫在眉睫。

一、佳县红枣产业发展概述

(一)佳县红枣栽培的历史和现状

佳县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红枣栽培历史,是中国栽培枣树的起源地之一,也是中国最古老的枣产区之一,树体生命力强,朱家洼乡泥河沟村仍有一千三百多年树龄的老枣树,被誉为“活化石”,见证了佳县枣树的栽培历史。截至2008年末,佳县红枣实有果园面积24 612公顷,红枣产量145 000吨,产值超过3亿元。

(二)佳县红枣概述

佳县现有红枣品种46个,其中优良品种有油枣、木枣、方木枣、锥枣、脆枣等,其中油枣属全国制干枣优良品种。近年来,引进赞皇大枣、骏枣、冬枣、梨枣等优良鲜食品种,增加了红枣的种类。

(三)佳县红枣产业现状

1.红枣加工企业。随着退耕还林的推进和红枣主导产业的开发,红枣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加工业逐步深入。佳县共有注册红枣加工企业6家,加工点337处,年累计加工红枣1 500万斤,安排剩余劳动力3 000余名,发展前景广阔。

2.红枣专业合作社。佳县枣农自发组织了红枣专业合作社,例如长源兴红枣专业合作社,经阿里巴巴网站出售红枣系列产品,采取经销批发经营模式。该合作社运作良好,使枣农深刻感受到专业合作社的运作优势、管理优势。然而,只有少数农户参加了红枣专业合作社,其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综上所述,目前佳县红枣产业发展仍处在较低级的阶段,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导致大量红枣以原料的形式直接出售,产品附加值低,进而使得枣农增产不增收。因此,发展红枣就地加工业是振兴佳县红枣产业的当务之急。

二、佳县红枣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一)佳县红枣产业发展的优势

1.红枣种植独特的自然优势。佳县地处无污染源的黄河中游秦晋峡谷西岸,是中国北方红枣的最佳适生区乃至世界红枣优生区。境内既没有大型厂矿,也无工业污染企业,是有机红枣① 可持续发展实验基地。现有有机红枣认证基地5万亩,年产有机红枣2 000万公斤,居全国第一。县境深处内陆,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0.2℃,年平均降水量386.6毫米,年平均日照2 710.7小时,4―10月份各月日照均在220小时以上,对红枣生长极为有利。凭借以上独特的自然优势,佳县获得一系列荣誉认证。例如,2001年,国家林业局授予佳县“中国红枣名乡”称号。2004年,佳县获得绿色食品认证。2005年,佳县取得国家有机红枣生产基地和有机红枣产品“双认证”,成为中国第一个通过有机红枣生产加工、标识与销售、管理体系认证的县级区域。2008年佳县红枣通过农产品地理产品标志登记。

2.红枣独特的药用价值以及营养价值优势。佳县红枣的医用和保健早负盛名,北京《同仁堂志》中有“葭州①大红枣,入药医百病”的记载。可见佳县红枣独特的医用价值。同时,红枣中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P、糖粉、果胶、钙、磷、铁、硒等多种氨基酸和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

3.红枣品种优势。佳县红枣有46个品种,以大红油枣为主,其果实色泽深红,形状椭圆,个大、皮薄、肉厚、核小,风味甜润,含糖量适中。油枣1996年获陕西省经济林名特新优果品品评会金奖,木枣和酸枣获银奖。

(二)佳县红枣产业发展的劣势

1.红枣加工业发展滞后。一是受资金制约,红枣加工业企业资金筹集渠道相对狭窄,规模小,发展速度缓慢。二是受技术的制约,设备落后,研发能力差,红枣加工水平较低,精深加工微乎其微,具体表现为加工的红枣只占红枣总产量的5.2%,导致加工业产业链条短,市场占有率低。受资金和技术的双重制约,红枣加工业发展落后,大多数红枣仍以原枣直接销售,使枣农陷入增产不增收的困境。

2.红枣品牌知名度极低。佳县红枣实属全国最好的红枣品种,然而目前因加工程度不高,红枣市场开发力度小,尚未形成知名品牌,就全国范围来讲,知名度极低,消费者认可度小,因而市场占有率低。

3.红枣种植不规范。佳县枣农大多数是分散经营,红枣种植方式极不规范。其弊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缺乏统一的组织方式、技术规范、人员培训、物料投入和管理,也缺乏统一销售,市场较为混乱。其二,枣农为了增产,大量使用化肥、尿素,任意喷打农药,对枣园的土壤及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导致枣果农残超标,不符合有机红枣的质量标准。造成红枣价格较低且缺乏市场竞争力,阻碍了红枣品牌的提升,制约了红枣产业的发展。

(三)佳县红枣产业发展的机遇

佳县红枣不仅具备了打造知名品牌的条件,而且存在一系列外部机会。首先,国家红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为佳县红枣提供了品牌基础。佳县应充分利用这一认证,不断打出按地理命名的“佳县红枣”品牌。其次,佳县应抓住国家及地方政府的各项有利政策。例如,榆林市出台的“扶南”项目,用于有机红枣基地建设。这些政策为佳县红枣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四)佳县红枣产业发展的威胁

就省外而言,目前中国除黑龙江省外,各省、市、自治区均有枣树栽培,市场竞争激烈。有些省份的红枣加工业已经相当发达,产品种类繁多,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高,有各自的龙头企业作支撑。省内来说,陕西省其他县域都在打造自己的红枣品牌,争夺市场,导致本省内也存在一系列威胁。

三、基于SWOT分析的红枣产业创新发展模式

针对目前佳县红枣产业发展的瓶颈,本文设计出一种以政府为主导,政府―枣农―加工企业―农信社四方协同运作良性的产业发展模式,以完整佳县红枣产业链条,打造佳县红枣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振兴佳县红枣产业。

(一)政府主导型四方协同运作模式

四方主体参与的创新模式,包括政府、枣农、农信社、企业。政府作为信用中介,给予政策优惠,为农户、企业和农信社提供保证。

1.政府与农信社达成协议,政府以一定的承诺吸引加工企业将闲置资金存放于农信社,目的是让农信社给企业以优惠利率贷款,这样企业有了资金保证,能够进行设备更新,引进先进技术,最终,红枣加工业技术水平提高,红枣加工精深化,产业链条延长,企业利润增加。这样,一方面,企业就能够按时给农信社还款,且达到一定年限后,企业开始按事先约定向政府上缴税金;另一方面,随着企业对红枣需求的增加,在供求机制的作用下,枣农能够以更高的价格出售原枣,收入增加。企业与枣农收入都增加,进而共同增加了GDP。政府财政收入增加,为其继续支持红枣产业发展提供了保证。

2.政府给予加工企业直接的政策优惠,例如税收优惠,即企业创办之初的几年内减免税收,使企业“轻装上阵”,或给予技术扶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同时发展一批科研队伍,使其更容易引进和推广新技术,宣传品牌,开拓市场,进一步增加企业利润,扩大企业规模,促进产业化经营。企业强大的同时,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及原料需求,进而调动了枣农种植红枣的积极性,同时能够吸收剩余劳动力转入红枣加工业。枣农收入增加,其还款能力也同步提高,能够按时还贷,农信社的不良贷款率降低。进而对政府来说,扶持农信社的负担减轻,政府将有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扶植红枣产业发展。

3.政府作为农信社和枣农之间的信用纽带,为枣农提供专门的担保,以满足其红枣种植的贷款需求。能获得担保的枣农也应经过严格筛选,并采取签订合约的形式,必要时应通过专业合作社等机构组织,以保证枣农还款能力及还款积极性;同时由于有政府的担保,农信社的贷款风险大大降低。因此这样的机制对双方来说都有实现的可能性。

以上构成了政府―信用社―加工企业―枣农四方主体之间的大循环。概括起来,即政府分别给予其他三方优惠政策,农信社向加工企业和枣农提供资金,枣农为加工企业提供原枣,加工企业为枣农提供销路和工资,产业发展后加工企业和枣农又分别通过缴税和提高GDP来回馈政府,通过按时还贷款本息来回馈农信社。各主体的投入都得到合理的回报,并且一旦形成良性循环,自身将产生强大的动力,永续发展。

(二)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此创新模式实质是力图形成四方互利共赢的良性循环局面,其运行的动力来自于各主体参与的积极性,而积极性又来自于成本收益对比。因此各主体的成本和收益情况可以为此模式的可行性提供有力证据。

1.政府。政府不但在此模式中居于主导地位,而且作为整个循环的起始点以及联结其他三方主体的纽带,其行为直接关系到良性循环能否形成。从短期来看,政府对其他三方主体有较大投入,包括税收优惠,信用担保等政策优惠。这些是政府依据产业总体发展目标,在自身能力范围内提供的。而短期内政府收益很小,导致短期看似政府投入是非理性的。然而从长期来看,政府的收益要远大于其投入。政府长期的收益包括税收增加,GDP提高等。从这一点来看,政府的投入完全是理性的。

2.农信社。农信社打造了农户、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融资渠道,立足本地,发挥地缘优势,拓展业务,服务于三农。其性质决定了它参与这一模式的可行性。首先,从农信社自身的发展定位看,它有充分参与这一循环的积极性。农信社的长远发展始终不能脱离服务三农的原则。在此模式中,农信社在政府支持和担保下,充分利用其长期在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经验,针对红枣加工企业和枣农推出贷款新品种,改善服务质量,不仅能够为自己赢得市场空间和获利空间,而且可以为自身长远的发展奠定坚实的资金和品牌基础。其次,从农信社资金来源的稳定性来看,它有充分参与这一循环的驱动力。农信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县域企业和农户,而农户存款数量有限,这就要求农信社巩固农村中小企业存款这一资金来源。对于佳县,红枣产业发展前景好,红枣加工企业资金需求量大,为红枣加工企业提供优惠贷款,扶持其发展,从而达到吸引这些企业将资金存入农信社的目的,不失为一种良策。最后,从农信社长期的发展战略来看,它有参与这一循环的需要。农信社的长期发展应该是立足本土,向周边辐射,最终实现跨区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随着红枣加工企业的壮大,红枣产业链条的延长,红枣品牌的形成,枣农收入的增加,农信社的资金来源将更稳定,市场将更广阔,实力将更雄厚,这就为跨区发展奠定了基础。

3.加工企业。首先,加工企业是短期内直接的受益者,政府及农信社都给予其优惠,这对于其成长,无疑是雪中送炭。其次,本地加工企业虽规模较小,但在原料成本和劳动力资源方面都有绝对的优势,同时随着其壮大,也会产生更大的原料和劳动力需求,佳县独特的自然优势能够为其提供强大的后盾。最后,加工企业长期的收益也是相当可观的。政府的税收优惠、农信社的资金、枣农的原料和劳动力,最终都会转化为企业的收入。

4.枣农。首先,枣农最初是小规模种植,质量不高,收购价格低,其收入也低。加工企业的壮大,给枣农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收入。一方面,企业大量的原料需求,使小规模种植者不具备规模化种植的能力,且收益低,最终逐渐被淘汰。这部分种植者会选择转入红枣加工企业,成为产业工人,其土地也可以转让给种植大户来种植,促进了土地流转。既保证了红枣高质量的供应源,又促进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质也是一种分工的深化和农村劳动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无论是继续种植红枣的枣农还是产业工人,收入都较原来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积极性自然高涨。其次,大规模生产的枣农收入增加,信用度自然也提高,能按时还款,还能将剩余收入存入农信社,成为农信社的固定客户,农信社也更愿意向大型枣农提供贷款,使枣农资金来源充足,更利于新技术的推广和红枣质量的提高。转为工人的枣农,其收入直接与企业利润挂钩,企业壮大了,工人收入会进一步增加。

四、结论

通过分析可见,这样一种政府主导型四方主体协同运作的创新模式符合佳县的现实需要,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能够作为未来佳县红枣产业振兴的一种途径。同时,这一模式也存在操作上的难点,即政府短期投入与产出不对等,若政府过于短视,则会阻碍此模式的运行。因此,当地政府要充分考虑长期收益,真正从地区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发,当好组织协调者。最后,此模式在实际运用中,不必拘泥于形式,灵活选择具体实施方法,在实践中继续创新。

参考文献:

[1]刘孟军.中国红枣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建议[J].果农之友,2008,(3):1.

农产品产业发展范文第11篇

一、充分认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农产品加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途径。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于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农产品多重增值,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农业快速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充分认识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在解决“三农”和三峡库区产业空虚问题、新阶段扶贫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实现“加快”、“率先”,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的重要举措,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发展步伐。

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314”总体部署,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按照“一圈两翼”布局要求,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这一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大力提高农产品的综合利用、加工转化增值为方向,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基本途径,以发展特色产业、名牌产品为重点,以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注重速度与质量相结合,努力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能力,为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增加城乡群众收入、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作出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展优质、安全、市场需求的产品,努力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2.统筹规划原则。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大力发展初加工,积极开发深加工,重点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业,逐步形成适合不同区域优势突出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3.科技创新原则。采用先进适用技术,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快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保护和发展特色传统工艺技术。

4.质量安全原则。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加工标准体系和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加快实施市场准入和质量安全认证,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确保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

5.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把发展与保护紧密结合起来,合理利用资源,推行清洁生产,着眼于建立良性循环的产业链,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目标任务

农产品的加工及其制成品向多样化、方便化、安全化、优质化方向发展,力争到20**年主要产品总体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或国际水平,创建一批特色产品和名牌产品,建成我市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体系,培育形成科技先导型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框架,建设一批重要农产品加工技术中心,培育一批优势农产品加工部级和市级龙头企业、示范企业,以加工项目带动优势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形成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到20**年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占工业的比重显著提高;农产品加工率(一次加工)达到50%以上,深加工(二次以上加工)占35%左右。

三、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重点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必须紧紧依托我市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雄厚的工业基础,以骨干项目为支撑,突出发展重点,开发特色产业,重点发展“粮油、畜禽、果品、蔬菜、水产品、中药材、林产品、纺织、皮革和烟草加工”等**大产业,把农产品加工业培育成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一)粮油加工业。重点发展稻米、油菜、酒类酿造加工,大力开发薯类产品、调味品、饲料、杂粮加工。

(二)畜禽加工业。重点发展肉制品加工、乳品加工。大力发展皮革、肠衣、猪鬃、羽绒等畜禽副产品加工,开发特色畜禽产品加工。

(三)果品加工业。重点发展柑橘鲜果加工以及果汁开发生产,积极发展南方早熟梨、枇杷、猕猴桃等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果品生产与加工,开发生产干果产品和综合利用皮渣。

(四)蔬菜加工业。重点发展榨菜加工,大力发展普通蔬菜加工,开发蔬菜罐头、速冻菜、脱水菜、蔬菜汁、蔬菜粉、蔬菜脆片以及膨化蔬菜、保健蔬菜和野生特色蔬菜加工等产品加工。

(五)中药(材)加工业。重点培育现有中药骨干企业发展壮大,组建制药企业集团和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一批特色中草药材种植加工基地,大力发展中草药材片剂加工和民族中药生产。

(六)林产品加工业。重点发展以林产品作为原料的竹木家具、茶叶、笋竹、香料加工,大力发展林桨纸、生漆和竹木装饰材料,开发工艺品、休闲旅游品等特色林产品加工。

(七)水产品加工业。重点发展对水产品进行“保鲜、保活”的制冷加工、贮运和连锁配送业。开发新型盐干品、熏制品、调味制品加工。

(八)纺织加工业。重点发展苎麻、丝绸加工,稳定、巩固、提高棉纺织加工,开发兔毛等纺织品精深加工。

(九)皮革加工业。重点发展皮鞋生产,大力开发生产皮革制品,稳定发展制革业。引导企业在重点地区集中发展,培育品牌,打造中国西部皮革制品加工中心。

(十)烟草加工业。重点培育现有烟草企业,帮助其做大做强。建立优质烟叶基地,合理利用资源,提高打叶复烤能力。

四、切实抓好农产品加工业的重点工作

(一)科学规划,加强宏观指导。各区县(自治县)应紧密结合本地资源优势,根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专项规划》,突出产业特色,科学编制和实施区县(自治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明确主攻方向和发展重点,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合理布局,渐进发展,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二)优化结构,建好原料基地。各区县(自治县)要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突出地方特色,按照工业对原料的需求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要求,引导原料生产逐步向专业化、基地化方向发展,建立与加工企业配套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和无公害生产示范区基地。

(三)培育龙头,做强加工企业。各区县(自治县)要选定一批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和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引导企业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企业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水平,形成一批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和企业集团。

(四)招商引资,搞好项目建设。充分依托我市农产品资源优势,确定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点,建立市、区县(自治县)两级农产品加工项目库,每年确定一批重点项目,实行积极开放的招商引资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吸引外来投资。搞好项目建设和管理,确保建设一个项目,发展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

(五)依靠科技,提高加工水平。加强高新技术在农产品深加工中的应用,优先支持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和项目。引导支持企业引进先进实用技术、加工设备,改造提升传统农产品加工业,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引导和支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进行科技对接,加快农产品加工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组建**市农产品加工业专家顾问团,为农产品加工企业在经营策略、技术咨询和市场开发等方面提供服务。

(六)加强监管,提高产品质量。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手段。加强对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的全程监督、检测和检查,完善有关法规并严格执法。鼓励和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申请注册商标、著名商标、驰名商标,争创名牌产品、申请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食品安全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申办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

(七)加大投入,加快发展步伐。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培育经营投资主体,激活各项资本的投入。激发公众创业,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农产品加工业,鼓励科技成果作价入股投资农产品加工;鼓励符合条件的重点龙头企业,按照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后直接上市融资;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以优越的资源和优惠的政策,积极引进国内外企业开发资源,投资农产品加工业。

(八)强化服务,加大宣传力度。健全完善服务体系,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确定一批市级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实行目标考核、跟踪服务和重点帮扶;组建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中心,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人员培训、产品研发、科技孵化、技能鉴定,国内外产品展示、展销等综合服务。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五、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政策措施

(一)财税扶持政策

全市各级财政要安排资金,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各级政府要通过资金整合,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市级财政安排用于农业发展的各种专项资金(包括农业产业化资金、百镇工程资金、乡镇企业资金以及其他农业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市科技三项经费、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市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市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也要向农产品加工业倾斜。对带动力强、关联度高、规模和产出能力大、成长性好、社会效益明显的骨干企业、市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给予财政贷款贴息和项目补助扶持。

20**年1月1日前,在市内国家确定的老、少、边、穷地区新办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可在3年内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对设在我市属于国家鼓励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在20**年前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农产品加工企业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所发生的技术开发费,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在按规定实行**0%扣除的基础上,允许再按当年实际发生额的50%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农产品加工技术改造项目,继续享受购置国产设备的40%抵扣新增所得税政策;对属于国家鼓励的内外资项目,除《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所列商品外,按有关规定享受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市级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和有困难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性用房和土地,按税收管理权限报批减免。

(二)金融扶持政策

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各金融机构应针对农产品加工业的特点,开拓新的信贷品种。对实力强、资信好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示范企业,金融机构可以灵活运用票据、出口信贷等多种融资方式予以信贷支持,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及时发放季节性收购农产品所需的流动资金贷款。农村信用社(合作银行)要积极开展农户信用评级建设工作,扩大农户贷款的发放面。加快完善农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农产品加工业信用担保公司,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各中小企业、乡镇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要优先安排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贷款担保。鼓励有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组建信用担保机构,建立“银、企、农”风险共担机制。

(三)收费优惠政策

对各种资本投资农产品加工项目,所办手续由市、区县(自治县)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全程。禁止对竹木等资源型农产品非法收取各种管理费、资源费。企业投资农产品加工项目,经考核认定,一次性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城市规划区内农产品加工业按规定缴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城市规划区外免收城市建设配套费。投资2000万元以上新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投产后,应按国家规定的排污费征收标准缴纳排污费,环保部门以排污项目形式适当安排用于农产品加工业污染治理。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基地和加工设施用电,按所在区县(自治县)农业生产用电价格优惠计费。对新批准建立的农产品专业市场免收3年市场管理费。

(四)用地优先政策

根据当地农产品资源优势,可在各区县(自治县)的市级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农产品加工(食品工业)基地(园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示范企业经营所需用地,优先审批,其农用地转用、土地征(占)用各项费用按国家重点项目用地标准低限执行。农产品加工企业新增建设用地所需农用地转用和占用耕地指标统一纳入年度土地利用计划,统筹安排。对占用土地进行永久性设施建设的,按非农建设用地的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进行非永久性设施建设,且对耕作层不造成破坏的和对以畜禽加工为主的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其新需不进行非农建设的畜禽养殖用地,视同农业生产用地,按《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有关规定办理。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租赁农民土地建设农产品原料基地,根据其带动能力和基地规模,市、区县(自治县)两级财政部门可给予适当补助。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入股,参与投资农产品加工业,降低企业进入成本。

农产品产业发展范文第12篇

我们今天要发展优势农业,一定要建立物流概念。先举个例子,中国的蔬菜运到日本,中国农民种植、车运、船运,非常辛劳,要经过很多环节。而日本的物流业在日本港口码头四周就有工厂,拆开集装箱后,迅速搞成小包装,两根大葱一个塑料袋;两三个青椒一个小塑料盒,马上送到超市,甚至送到居民家里。这样就赚大钱,而我们只赚很少一部分。所以,要提高农民收入,一定要建立物流概念,发展农产品物流产业。

要知道,传统的流通概念仅限于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品转移。除少数生产者自产自销外,都由销售商从事物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转移。销售商有各种类型,包括大批发商、小批发商、大零售商、小零售商等,他们的利润来自差价。销售商可以兼营运输,也可以委托运输机构从事运输。而物流是指摘要: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把生产的末端延伸到零售商、甚至消费者,衔接成供给链,使销售、仓储、运输、加工、配送等环节联起来,形成一个系统,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是专业化的,基本上实行垂直的专业分工。物流产业的利润来源是多元的、综合性的。

换言之,物流意味着流通领域向两端延伸,以最小成本把生产者提供的物品直接发送到用户(包括厂家、商店、超市,甚至消费者)手中。物流主要包括以下六个环节摘要:第一是物品配送,指准时、准地点把物品送给客户(门对门服务)。超市、来料加工企业都怕延误或中断供给,非凡需要即时配送。第二是连锁经营,目前已从零售店、餐饮业、旅店业扩展到专业店(如家电、建材等业),内部建立配送中心。第三是初步加工,包括包装、再包装业务、其他加工业务,以满足客户的要求,还包括定制业务。第四是产前产后服务,包括报关服务、纳税服务、维修服务、服务、广告业务、会展业务等,还包括信息提供。第五是仓储运输,包括多种方式联运和中转仓储服务、装卸业务、保管业务、维护货运平安服务。第六是电子商务,通过电子商务,实现网上订购、导购,锁定客户,追踪服务,为客户进行咨询服务。通过电子商务,把以上各个环节更好地衔接起来,以实现物流成本最小化。

一定要发展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是同卖方或买方自营物流相对而言的。卖方或买方自营物流,是指在卖方或买方企业中有一职能部门或有一下属企业,为本企业从事物流业务(推销产品或采购产品),特征是业务比较熟悉,有事也比较方便。第三方物流是指摘要:成立专业的物流企业,受卖方或买方的委托,从事物流业务。这样,既可以在专业化服务的条件下节约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又可以使卖方企业或买方企业集中人力和物力搞好本企业的业务。双赢结局是靠第三方物流的效率和信誉形成的。

我们要懂得物流成本下降的意义。物流成本是交易成本的组成部分。交易成本通常包括摘要:信息收集和处理成本、谈判成本、物流成本、合同履行成本等。交易成本是交易领域内发生的各种成本之和。在正常情况下,谈判成本、合同履行成本低,信息成本也比较低,而物流成本在交易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在非凡情况下,如产权不清、市场秩序紊乱、市场信息不畅、信用体系极不完善、信息极不充分等,谈判成本、合同履行成本、信息成本所占的比例较大,物流成本所占比重下降)。

农产品产业发展范文第13篇

要知道,传统的流通概念仅限于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品转移。除少数生产者自产自销外,都由销售商从事物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转移。销售商有各种类型,包括大批发商、小批发商、大零售商、小零售商等,他们的利润来自差价。销售商可以兼营运输,也可以委托运输机构从事运输。而物流是指: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把生产的末端延伸到零售商、甚至消费者,衔接成供应链,使销售、仓储、运输、加工、配送等环节联起来,形成一个系统,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是专业化的,基本上实行垂直的专业分工。物流产业的利润来源是多元的、综合性的。

换言之,物流意味着流通领域向两端延伸,以最小成本把生产者提供的物品直接发送到用户(包括厂家、商店、超市,甚至消费者)手中。物流主要包括以下六个环节:第一是物品配送,指准时、准地点把物品送给客户(门对门服务)。超市、来料加工企业都怕延误或中断供应,特别需要即时配送。第二是连锁经营,目前已从零售店、餐饮业、旅店业扩展到专业店(如家电、建材等业),内部建立配送中心。第三是初步加工,包括包装、再包装业务、其他加工业务,以满足客户的要求,还包括定制业务。第四是产前产后服务,包括报关服务、纳税服务、维修服务、服务、广告业务、会展业务等,还包括信息提供。第五是仓储运输,包括多种方式联运和中转仓储服务、装卸业务、保管业务、维护货运安全服务。第六是电子商务,通过电子商务,实现网上订购、导购,锁定客户,追踪服务,为客户进行咨询服务。通过电子商务,把以上各个环节更好地衔接起来,以实现物流成本最小化。

一定要发展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是同卖方或买方自营物流相对而言的。卖方或买方自营物流,是指在卖方或买方企业中有一职能部门或有一下属企业,为本企业从事物流业务(推销产品或采购产品),特点是业务比较熟悉,有事也比较方便。第三方物流是指:成立专业的物流企业,受卖方或买方的委托,从事物流业务。这样,既可以在专业化服务的条件下节约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又可以使卖方企业或买方企业集中人力和物力搞好本企业的业务。双赢结局是靠第三方物流的效率和信誉形成的。

我们要懂得物流成本下降的意义。物流成本是交易成本的组成部分。交易成本通常包括:信息收集和处理成本、谈判成本、物流成本、合同履行成本等。交易成本是交易领域内发生的各种成本之和。在正常情况下,谈判成本、合同履行成本低,信息成本也比较低,而物流成本在交易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在特殊情况下,如产权不清、市场秩序紊乱、市场信息不畅、信用体系极不完善、信息极不充分等,谈判成本、合同履行成本、信息成本所占的比例较大,物流成本所占比重下降)。

降低物流成本,从宏观上说,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本,促进经济增长;从微观上说,任何一家企业,只要物流成本降低了,市场竞争力就强,赢利就上升。降低物流成本,还起到带动消费和推进出口的作用。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微观看,这既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又有利于企业的成长,也有利于消费者及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农产品产业发展范文第14篇

一、发展现状

是农业大市,又是农产品加工弱市。历史上,仅有传统的加工作坊。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扩大对外开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双轮推动下,全市农产品加工业迎来了发展新阶段。到2009年底,全市已有农产品加工企业6100多家,其中销售收入500万元规模以上的有88家,初步形成医药化工、果茶加工、粮食加工、油脂加工、山野菜及蔬菜加工、畜禽加工、水产品加工、竹木加工、皮革加工、生物能源加工等十大类农产品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农产品加工业产值37亿多元,实现利税2.75亿元。全市现有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94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7家。丹江的福润禽业公司、农夫山泉丹江口分公司、丹澳医化公司,郧西的百科皂素公司,竹溪的龙王垭茶业公司和华驰医药化工公司,房县的神农本草和聚达食品公司,竹山的天新公司,郧县的清大康迪药业和渝川食品公司,金鼎纺织实业公司以及张湾的花仙子公司等一大批龙头加工企业的成长,不仅直接推动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而且带动了加工原料的基地化生产和千家万户的种养,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达到400余万亩。在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中,有23个农产品和加工制品获“湖北省名牌产品”称号,竹溪龙峰茶被评为“2008湖北十大名牌农产品”;有13家企业产品获“湖北省着名商标”;有42家企业、141个产品分获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有近20家企业通过国家ISO9000以上质量体系认证;有5家生物医药企业通过国家GMP质量体系认证。“武当道茶”、“武当山珍”、“神武山珍”、“武当柑桔”、“房燕”黑木耳、“神农本草”中药饮片等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全市有18家企业、20个农产品加工制品走出国门,出口美国、日本、德国、印度、韩国、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年实现直接出口创汇2400多万美元。农产品加工园区从无到有,已成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截止2009年底,全市已建成农产品加工园区9个,入园企业39家,园区企业实现产值15亿多元。竹溪县农产品加工园区已被列为国家工业园区目录,丹江口市被确定为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

尽管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不论是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还是与兄弟地区相比,都有相当大的差距,存在不少突出问题。一是加工企业块头小、实力弱。全市过亿元的企业仅7家,全省434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我市仅占3.9%,全国893家,全省33家部级重点龙头企业,我市至今仍为空白;二是农产品加工严重不足。2009年,全市农业产业化规模以上企业农产品加工产值仅为37亿元,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之比仅为0.32:1,与全省0.98:1,全国1.75:1的平均水平差距很大,与发达地区3:1的水平相比更是相去甚远;三是系列开发相对滞后。我市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主要集中在特色农产品初加工领域,企业经营开发领域面窄;四是产品品牌知名度低。

二、总体思路

重点项目:以丹江福润禽业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建成省内规模较大的肉鸡加工基地,培植已具备加工基础与规模的伊兰清真实业、房县天森食品为龙头的猪牛羊禽肉制品加工企业。引进国内知名企业建设牛羊产品加工厂和猪肉加工项目及污水处理配套设施等。

(九)水产品加工

发展基础:我市有亚洲第一人工湖-丹江口水库,以及其他近500座各类水库,淡水资源十分丰富。全市有经济型鱼类60余种,水域总面积138万亩,可养殖水面50万亩,已养殖水面18.15万亩,2009年,全市水产品产量达到5万多吨,实现总产值6.2亿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给我市发展渔业经济带来了新的机遇,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可养殖水面将由原来的50余万亩增加到80余万亩;库区水质优良,水产品种质优,产品享誉国内外。

发展目标:依托丹江口库区、黄龙库区等优势水产品基地,发展壮大水产品加工能力;完善优化产品结构,研究开发精深加工系列鱼制品、风味食品、速冷调理食品、模拟食品、保健制品等;大力发展水产品综合加工业,不断提高水产品附加值。力争2010年水产品加工产值达到2亿元,水产业产值达到10亿元;到2015年,全市水产品总量达到11万吨,年加工产品3万吨,产值达10亿元,产业链产值达到15亿元;到2020年,全市水产品产量达到15万吨,产业链产值达到30亿元。把丹江口库区建成全国有影响的特色水产品养殖基地。

重点项目:建设丹江口水库优质商品鱼基地,重点打造“丹江鲌鱼”品牌,提高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丹江鲌鱼”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在丹江口市城区、均县镇和郧县各建设一处商品鱼冷冻冷藏加工厂,扶持以丹江柳氏风味鱼、博奥水产为主的加工企业,支持其盘大做强。

(十)食品饮料加工

重点支持丹江口农夫山泉公司饮料加工基地建设以及房县矿泉水黄酒、梨花村酒业、丹江口源头酒、灵山源魔芋酒、张湾花仙子魔芋制品有限公司、郧西鸿大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等食品饮料加工企业及魔芋加工企业发展壮大。到2010年末,加工产值达到10亿元,2015年达到30亿元,2020年达到50亿元。

三、政策措施

(一)大力培植龙头加工企业。把培植龙头加工企业,作为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要抓手。用扶持龙头加工企业的政策措施,促进龙头加工企业做大做强。一方面,要用足、用活、用好国家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对〔2002〕62号文件制定的加大财政投入的政策、给予金融支持的政策、实行税收支持的政策及其它配套措施,有关部门要加大执行力度,确保扶持政策落到实处、兑现到位,使农产品加工企业受益;对财税[2008]149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农产品初加工范围(试行)的通知》要不折不扣的执行。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扶持龙头加工企业的相关措施。市级财政从2010年起统,筹安排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专项资金500万元,主要用于农产品深加工扩大规模与技术改造、贷款贴息、新产品开发标准化体系建设投入等。各级财政将可用资金和机动财力,更多地用于支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按照渠道不变、各记其功的原则,捆绑涉农扶持资金,集中扶持优势产业、优势产品和优势龙头企业。在税费征收上,凡有幅度的,一律按下限征收;凡应返还的,足额返还。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用地,要合理安排。积极探索入股分红、民间借贷等灵活多样的社会融资方式,缓解加工企业资金困难。积极引导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申办自营出口权,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参加各类农产品交易博览会以及展示、展销、出口洽谈活动,扩大农产品营销和出口创汇。

(二)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原料生产基地。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必须向加工业的前端延伸,抓好原料生产。按照建设布局合理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要求,全市着重抓好十类加工原料生产板块基地建设:即:以竹溪、竹山、房县为重点的茶叶生产板块基地;以丹江、郧县为重点的柑桔生产板块基地;以城郊和高山地区相配套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及有机山野菜板块基地;以房县、竹溪为重点的中药材生产板块基地;以郧西为重点的黄姜生产板块基地;以竹溪为重点的魔芋生产板块基地;以竹溪、竹山、房县为重点的马铃薯和丹江口市、郧县、郧西为重点的红薯板块基地;以郧县、郧西为重点的蚕桑生产板块基地;以丹江、郧县、郧西、房县为重点的畜禽生产板块基地;以丹江为重点的渔业生产板块基地。在原料生产中,要按照规模经营的要求,建设区域化、标准化的生产基地和专业乡、专业村,实现原料生产的基地化。同时,通过村级联合体、专业协会、营销大户联结好千家万户的种养;通过建设标准化示范园区,引导好千家万户的种养。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用市场手段和市场机制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品牌、资金、技术和人才,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在抓好会展招商、媒体招商等传统招商方式的同时,积极开展以商招商、以亲招商、网上招商、招商和团队招商。采取股份制、资本重组、整体出售、租赁经营等多种形式,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和知名品牌开展合资合作,靠大靠强,做大做强。

(四)大力兴办工业园区。工业园区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有效载体。一是新建市级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农产品加工西城工业园区。二是高新技术开发区、东城开发区、西城开发区为载体,按照"一区多园"的模式,创办各种类型加工业园区。三是各县市创办的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要完善配套设施,吸引更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入园。四是加快推进重点乡镇工业园区建设。

(五)加强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质量安全问题事关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兴衰。要从产品加工原料抓起,引导和帮助农民按标准组织生产,科学用肥,安全用药,保证农产品的品质安全。狠抓农产品加工制品的质量安全。一是健全农产品加工制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和技术规范,有标依标,无标制标。二是完善农产品加工制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手段,加快市级农产品及加工制品质量监控中心建设,做好质量认证工作。三是加强对农产品加工制品质量安全的监督和检查。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着眼点,按照“一统三分”战略(分区域规划,分产业开发,分类型指导),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特色资源为依托,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大力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进我市农产品加工业由初级加工向高附加值精深加工转变,全面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二)发展目标

根据山区资源禀赋,面向市场,高标准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培植壮大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享誉省内外的知名品牌,建设一批具有产业集聚效应的农产品加工园区。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达到150亿元,农产品加工增加值达到45亿元,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50家以上,其中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30家以上;省级以上知名品牌达到20个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1:1。到2020年,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1.75:1,产业链产值达到600亿元以上。

四、发展重点

(一)茶叶加工

发展基础:我市被省确定为“鄂西北高香型绿茶基地”,是湖北省重点茶叶产区。截止2009年底,全市茶园面积已达到46万亩,茶叶年产量1050余万公斤,产值达到10亿元。

发展目标:加强茶叶优良品种的选育,加快茶叶加工企业原料基地建设,选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茶叶加工水平,以名优茶、绿色有机茶为重点,加大茶食品、茶饮料等茶叶系列、加工产品开发力度,延伸产业链条。到2010年茶叶综合产值力争实现13亿元以上;到2015年,新发展茶园14万亩,茶园总面积达到60万亩以上,茶叶加工量1.5万吨,产业链产值力争达到50亿元,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通过整合现有茶叶品牌资源,着力打造武当有机道茶品牌,力争通过3-5年努力,将“武当道茶”打造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和中国驰名商标。到2020年,通过提高加工质量和名优茶比重,使茶叶生产增效30%以上,通过开发茶饮料、茶食品、茶文化,形成产值100亿元以上的产业。

重点项目:重点支持湖北武当道茶协会开展品牌整合打造、武当道茶城建设以及湖北龙王垭茶业公司、竹山圣水茶场有限公司、竹溪梅子贡茶业有限公司、武当山八仙观茶叶总场、丹江口市阿里山农业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建立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体系。

(二)以柑橘为主的水果加工

发展基础:我市的温州蜜桔以其高糖、耐贮、品质优,多次在省部级优质水果鉴评会上获奖,产品远销俄罗斯、北京、内蒙等地。全市柑桔种植面积已达57万亩,总产4亿公斤,是全省柑桔主产区之一。全市目前以柑桔分级、打蜡、包装为主的初加工生产线30余条,年加工能力4000万公斤;柑橘罐头、饮料加工还是空白,柑桔产品加工严重滞后。

发展目标:加强柑桔优良品种的培育与原料基地建设,提高采后清洗、分级、杀菌、打蜡、包装等商品化处理程度和冷藏运输比例。积极发展桔瓣罐头和果汁饮料加工,搞好产品系列开发,探索种植与农夫山泉丹江口公司果汁加工相配套的柑桔品种。到2010年,力争实现系列产值6亿元;到2015年,全市柑桔稳定发展到60万亩,产量60万吨,优质果率提高到60%,初加工(采后商品化处理)生产线达到50台(套)以上,年加工量20万吨以上;年柑桔出口1万吨,创汇1000万美元,柑桔系列加工产值达到10亿元,产业链产。

值达到20亿元;到2020年,面积稳定在60万亩,优质果率达到60%,产量90万吨,加工产值达到20亿元,产业链产值达到40亿元。做大做强"武当"柑桔品牌;把丹江库区优质宽皮柑桔产区建成全国主要的优质柑桔基地和出口示范基地。

重点项目:着力建设好北缘柑桔试验站;重点支持柑桔主产区新建大中型柑桔商品化处理分级包装厂,配套建设产品保鲜库等基础设施,支持丹江口市和郧县建设桔瓣罐头和果汁饮料加工基地及深加工企业。

(三)蔬菜及山野菜加工

发展基础:我市独特的地理、气候、水质和土地环境,是发展无公害蔬菜、有机蔬菜及山野菜的天然基地。具有特色的野生菜资源十分丰富,可开发的有150余种,可采面积300多万亩,蕴藏量50万吨左右。2009年全市蔬菜及山野菜基地面积90万亩,种植面积150万亩,总产量150万吨,现有蔬菜及山野菜加工企业20余家,主要为泡菜加工和山野菜加工,年加工能力1.5万余吨。除渝川食品外,加工企业大多为小型加工厂和加工作坊,设备简陋,工艺落后,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发展目标:加快发展蔬菜采后清洗、分级、预冷、包装等商品化处理,推行净菜上市;改进传统蔬菜加工制品的生产工艺,增加花色品种;大力开发山野菜资源,提高冻干蔬菜生产能力,扩大出口创汇。力争2010年实现蔬菜加工产值3亿元,产业链产值达到25亿元以上;到2015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40万亩,总产量200万吨,培植蔬菜加工龙头企业10家以上,全市蔬菜清洗、分级、预冷、泡制、包装、加工等商品化处理率达到60%以上,实现保鲜、加工产值20亿元,加工转化率达40%以上,实现加工增值6亿元以上,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以上,综合产值达到35亿元;2020年,蔬菜综合产值达到50亿元。

重点项目:重点培植以渝川、竹山兆华、竹溪顺溪、郧西益群、丹江嫂等蔬菜及山野菜加工等龙头企业,支持其引进设备和工艺,开展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重点打造武当山珍和“武当红”泡菜等为主具有特色的优势品牌。

(四)中药材加工

发展基础:我市中药材种质资源丰富,品质地道上乘,适种山场辽阔,发展中药材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全国中药材的主产地之一。现有中药材品种达1300多种,其中,李时珍《本草纲目》收录我市中药材品种达800多种。全市现有中药材基地面积(含木瓜、杜仲、肚倍及部分野生中药材)80余万亩,具有一定规模的中药材(含黄姜)加工企业20余家,2009年加工产值11.5亿元。

发展目标:充分发挥武当山地中药材资源及地道药材品牌优势,引进先进的设备及工艺,对现有中药材加工企业进行改造升级,以优惠政策吸引更多国内外大型医药企业在我市建立绿色有机药材生产加工基地,扩大我市中药材在省内外医药市场份额;进一步加强中药材(含黄姜)产品深度加工及综合开发利用,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到2010年,加工产值力争达到15亿元,综合产值力争达到20亿元;到2015年,加工产值达到30亿元,出口创汇300万美元,培育优质药材品牌3-4个,系列产值达到50亿元;到2020年,通过药材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形成产值过100亿元的产业,将建成中国中药材生产加工重点基地。

重点项目:分别在6个县市各建设1000亩GAP示范基地;重点支持神农本草中药饮片、清大康迪制药、武当生物制药、竹山天新医化、竹溪华驰医化、百科皂素、丹澳医化、开泰激素等现有中药材加工及医药化工企业,拓宽加工领域,扩大生产规模,不断盘大做强;充分利用我市现有的250多个中药材加工批号资源,扩大加工规模。

(五)食用菌加工

发展基础:我市有悠久的食用菌栽培历史,适宜的气候为发展食用菌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房县燕耳”品牌在国际国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2009年,全市食用菌产量达到5000余吨,规模以上食用菌加工企业8家,主要为香菇、木耳分级出口,2009年综合产值达到2亿多元,出口创汇1500多万美元。房县香菇、木耳等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其中“房县木耳”获国家工商局地理标志商标。

发展目标:更新烘干、分级、包装工艺和设备,提高产品档次。大力发展深加工,重点开发膨化鲜菇、食用菌佐料以及即食食用菌多糖、富含植物维生素食品、保健品,促进转化增值;加大食用菌储藏、保鲜技术及精深加工技术研究,提高科技含量。2010年力争实现食用菌加工产值3亿元以上;到2015年鲜菇产量达到300万公斤,干菇产量达到400万公斤,黑木耳产量达到300万公斤,食用菌加工能力达到1万吨,加工产值达到6亿元,系列产值达到10亿元,出口创汇能力达到3000万美元;到2020年食用菌生产加工综合系列产值达到20亿元,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

重点项目:建设以房县为中心的香菇、木耳栽培基地和以市郊为中心的鲜品即食类食用菌基地。组建食用菌栽培及产品加工研发中心。支持以房县聚达、神武山珍、伏龙山珍、武当山珍系列产品开发公司等为重点的食用菌出口企业,在初加工的基础上开展精深加工,开发新产品。把“房县燕耳”品牌打造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和驰名商标。

(六)薯类(红薯、马铃薯)加工

发展基础:我市具有种植红薯和马铃薯的历史传统,红薯被誉为郧阳三大宝(苞谷、红薯、龙须草)之一,年种植面积50万亩左右,为第四大粮食作物;马铃薯年种植面积在30万亩左右,分别被国家农业部和省确定为南方马铃薯基地和板块基地,其中,竹溪、竹山、房县被农业部确定为基地县。2009年全市红薯和马铃薯种植面积分别达到42万亩和26万亩。

发展目标:薯类加工以休闲旅游食品为主要方向,红薯加工重点发展两大类产品,即粉条和果脯薯条等;马铃薯加工重点发展三大类食品,即鲜炸薯条/复合薯片类、粉类、精淀粉/预糊化淀粉类。同时开发以上述产品为原料的延伸加工产品,拉长产业链。通过发展旅游休闲食品和快餐食品,建立和完善薯类深加工体系。2010年薯类加工产业链产值达到5亿元;到2015年,薯类加工产值达到5亿元,系列产值达到10亿元;到2020年加工产值达到10亿元,产业链产值达到20亿元。

重点项目:建立市级“两薯”组培繁育中心;在郧县和竹溪县分别建立万亩有机红薯和万亩有机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在两薯主产区高标准建设加工原料基地,支持郧县恋家淀粉制品厂等加工企业加快发展,以及其它现有企业改造重组盘大做强;通过招商引资分别在丹江口市、郧县、竹溪县等兴建2-3家薯类深加工企业。

(七)桑蚕加工

发展基础:桑蚕产业不仅是生态产业,同时又是劳动密集性产业。市蚕桑种植历史悠久,后来由于市场原因一直处于小规模、低效益发展。为加快桑蚕产业发展,国家制定了“东桑西移”规划,计划在中西部地区发展200个桑蚕基地县,并出台了相应的资金扶持政策。我市的郧县、郧西县被列为“东桑西移”项目县。这些为市发展桑蚕产业迎来新的机遇,到2009年,市已经形成10万余亩的产业基地,新引进了江郧丝绸等深加工企业。

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市蚕桑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蚕种30万张,年蚕茧产量达到30万斤,综合产值达到5亿元;2020年,蚕桑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蚕种50万张,蚕茧产量达到60万斤,综合产值达到10亿元。形成“种桑-养蚕-缫丝-丝织品加工”较完整产业链,做大茧丝产业。

重点项目:重点抓好蚕茧的烘烤加工和缫丝加工,扶持胡家营镇土地沟村桑绿合作社开展桑蚕技术、销售、加工服务一体化。支持湖北中绫丝绸和江郧丝绸有限公司开展蚕丝绸深加工,在郧县、郧西建设蚕茧烘烤站4座,依托现有企业和新招商引资企业进行丝绸、丝织品、成衣等蚕丝下游产品的开发。

(八)畜禽产品加工

发展基础:畜禽业是我市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点产业,经过多年驯化,培育出的地方良种郧阳黑猪、秦巴黄牛、马头山羊、竹山大鸡等,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特别是马头山羊已成为全国知名的地方优良品种,其生产标准已成为国家标准。2009年,全市畜牧业产值达到35.8亿元,市级以上重点畜禽养殖加工龙头企业7家,其中规模最大的招商引资企业-丹江口福润禽业食品有限公司,具备年加工3000万只肉鸡的加工能力。

发展目标:肉类加工逐步向预冷肉、小包装、细分割方向发展,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畜禽加工产品,用现代标准化生产工艺发展传统风味肉制品。力争2010年实现畜禽加工产值10亿元,畜牧业产业链产值达到50亿元。到2015年,猪肉、禽肉、牛羊肉加工能力分别达到10万吨、6万吨、4万吨,加工产值达到20亿元左右,产业链产值达到80亿元以上。到2020年,养殖产值达60亿元,加工产值达到40亿元以上,产业链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

重点项目:以丹江福润禽业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建成省内规模较大的肉鸡加工基地,培植已具备加工基础与规模的伊兰清真实业、房县天森食品为龙头的猪牛羊禽肉制品加工企业。引进国内知名企业建设牛羊产品加工厂和猪肉加工项目及污水处理配套设施等。

(九)水产品加工

发展基础:我市有亚洲第一人工湖-丹江口水库,以及其他近500座各类水库,淡水资源十分丰富。全市有经济型鱼类60余种,水域总面积138万亩,可养殖水面50万亩,已养殖水面18.15万亩,2009年,全市水产品产量达到5万多吨,实现总产值6.2亿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给我市发展渔业经济带来了新的机遇,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可养殖水面将由原来的50余万亩增加到80余万亩;库区水质优良,水产品种质优,产品享誉国内外。

发展目标:依托丹江口库区、黄龙库区等优势水产品基地,发展壮大水产品加工能力;完善优化产品结构,研究开发精深加工系列鱼制品、风味食品、速冷调理食品、模拟食品、保健制品等;大力发展水产品综合加工业,不断提高水产品附加值。力争2010年水产品加工产值达到2亿元,水产业产值达到10亿元;到2015年,全市水产品总量达到11万吨,年加工产品3万吨,产值达10亿元,产业链产值达到15亿元;到2020年,全市水产品产量达到15万吨,产业链产值达到30亿元。把丹江口库区建成全国有影响的特色水产品养殖基地。

重点项目:建设丹江口水库优质商品鱼基地,重点打造“丹江鲌鱼”品牌,提高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丹江鲌鱼”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在丹江口市城区、均县镇和郧县各建设一处商品鱼冷冻冷藏加工厂,扶持以丹江柳氏风味鱼、博奥水产为主的加工企业,支持其盘大做强。

(十)食品饮料加工

重点支持丹江口农夫山泉公司饮料加工基地建设以及房县矿泉水黄酒、梨花村酒业、丹江口源头酒、灵山源魔芋酒、张湾花仙子魔芋制品有限公司、郧西鸿大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等食品饮料加工企业及魔芋加工企业发展壮大。到2010年末,加工产值达到10亿元,2015年达到30亿元,2020年达到50亿元。

四、政策措施

(一)大力培植龙头加工企业。把培植龙头加工企业,作为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要抓手。用扶持龙头加工企业的政策措施,促进龙头加工企业做大做强。一方面,要用足、用活、用好国家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对〔2002〕62号文件制定的加大财政投入的政策、给予金融支持的政策、实行税收支持的政策及其它配套措施,有关部门要加大执行力度,确保扶持政策落到实处、兑现到位,使农产品加工企业受益;对财税[2008]149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农产品初加工范围(试行)的通知》要不折不扣的执行。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扶持龙头加工企业的相关措施。市级财政从2010年起统,筹安排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专项资金500万元,主要用于农产品深加工扩大规模与技术改造、贷款贴息、新产品开发标准化体系建设投入等。各级财政将可用资金和机动财力,更多地用于支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按照渠道不变、各记其功的原则,捆绑涉农扶持资金,集中扶持优势产业、优势产品和优势龙头企业。在税费征收上,凡有幅度的,一律按下限征收;凡应返还的,足额返还。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用地,要合理安排。积极探索入股分红、民间借贷等灵活多样的社会融资方式,缓解加工企业资金困难。积极引导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申办自营出口权,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参加各类农产品交易博览会以及展示、展销、出口洽谈活动,扩大农产品营销和出口创汇。

(二)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原料生产基地。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必须向加工业的前端延伸,抓好原料生产。按照建设布局合理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要求,全市着重抓好十类加工原料生产板块基地建设:即:以竹溪、竹山、房县为重点的茶叶生产板块基地;以丹江、郧县为重点的柑桔生产板块基地;以城郊和高山地区相配套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及有机山野菜板块基地;以房县、竹溪为重点的中药材生产板块基地;以郧西为重点的黄姜生产板块基地;以竹溪为重点的魔芋生产板块基地;以竹溪、竹山、房县为重点的马铃薯和丹江口市、郧县、郧西为重点的红薯板块基地;以郧县、郧西为重点的蚕桑生产板块基地;以丹江、郧县、郧西、房县为重点的畜禽生产板块基地;以丹江为重点的渔业生产板块基地。在原料生产中,要按照规模经营的要求,建设区域化、标准化的生产基地和专业乡、专业村,实现原料生产的基地化。同时,通过村级联合体、专业协会、营销大户联结好千家万户的种养;通过建设标准化示范园区,引导好千家万户的种养。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用市场手段和市场机制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品牌、资金、技术和人才,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在抓好会展招商、媒体招商等传统招商方式的同时,积极开展以商招商、以亲招商、网上招商、招商和团队招商。采取股份制、资本重组、整体出售、租赁经营等多种形式,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和知名品牌开展合资合作,靠大靠强,做大做强。

农产品产业发展范文第15篇

以农产品加工业为引领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山东省德州市,调研组与当地政府、农业、财政、税务、国土、电力、金融等部门,企业、合作社等进行了两次座谈。总体上看,当地政府对农产品加工业十分重视,整体发展形势较好。以加工业为引领,带动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及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相关服务业联动发展,延长了产业链、提升了价值链、拓宽了增收链,促进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方面,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代表的二产促进农业一产通过二产链接上三产。石家庄市围绕小麦、优质玉米、蔬菜、梨果、大枣、奶业、禽蛋、优质型猪等8个主导产业,积极推进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2014年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量达到779.8亿元,居河北省首位;规模生产加工基地68个,销售产值355亿元;市级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95家;每年新完成加工项目投资40亿元以上;建设有藁城市、鹿泉市、栾城县3个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加工园区入驻企业380家。德州市立足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重点培植了粮油、功能糖、果蔬、调味品、畜产品等10大优势特色加工产业集群,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70家,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1767亿元,比上年增长9.7%;乐陵星光糖液集团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7家企业超过20亿元。

另一方面,以休闲农业为代表的三产促进一产直接链接三产带动二产。石家庄市已建成的休闲观光农业园54个,总投资15.5个亿,园区功能由采摘、观光向休闲、体验、垂钓、农家乐等多功能逐步丰富;德州市共有休闲农业经营主体94个,从业人员400余人,营业收入7.6亿元;两市已初步呈现“发展加快、布局优化、质量提升、领域拓展”的良好态势,成为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体、农民利益的共同体、农耕文化的传承体。

以农民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推进农业一产向二三产业自然延伸,使农户分享融合发展的成果。座谈中了解到,河北省固安县天绿食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6000多名社员,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社,将土地集中起来,由3家企业带动,开展规模化、现代化种植并进行初加工,使农民在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议价上有了话语权,提高了种植和初加工水平,增加了收入,把增值收益留在了农村、留给了农民。合作社创办者村支书李俊田介绍,通过分红,每家两位60多岁的老人,每人每年可以得到8000元的收入,实现老有所养。德州市临邑县永益合作社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吸纳全村带地入社,加工的小磨香油、石磨面粉、杂粮面条等产品供不应求,整体提升了全村农民的收入水平。

创新金融支持为以农产品加工业为引领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融资环境。座谈中了解到,2013年河北省邯郸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金财通”农业产业化企业融资办法的通知》。市政府每年拿出1亿元资金,要求县级政府出资不低于500万元,按照1∶1比例配套,向邯郸银行存入“金财通”贷款增信保证金,银行以不低于保证金8倍贷款规模,向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贷款。这样,企业不需要抵押和担保,可获得一年期内不超过500万元的贷款,利率上浮不超过30%。据邯郸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闫明海主任介绍,这项创新金融政策实施以来,银行共向208家企业放贷9.151亿元,未出现骗贷、欠息、未按时还贷等现象。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稳定健康发展

调研中,企业和合作社反映了很多问题和困难,主要集中在融资、用地、企业负担等方面。调研组针对这些问题,与政府部门和企业进行了交流探讨,提出应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化认识,把农产品加工业摆上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将农产品加工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内容和统计指标体系;整合资源,加大扶持力度,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形成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合力。

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各级政府、农业部门可以整合现有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等涉农资金和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等用于扶持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前产后环节同步规划、建设和实施。也可以设立农产品加工业专项资金,采用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企业原料基地、物流配送和技术改造,奖补加工大市、大县和园区。

二是完善税收优惠政策。目前,加工企业平均税负约占销售收入的8%-10%,而利润仅为销售收入的3%-5%。加工企业增值税“高征抵扣”,进项税为13%,销项税为17%,4个点不能抵扣,如河北养元智汇饮品有限公司在这4个点上每年多交8000多万元的增值税。应加快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工作,扩大试点行业范围;完善抵扣办法,按销项折算抵扣额度,免除进项税发票核对环节。可以将加工企业所得税实行减半征收,并扩大农产品初加工范围。

三是强化金融服务。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多是一次性收购原料常年加工,流动资金压得多,贷款需求迫切;但是由于抵押物有限,企业、合作社贷款特别是季节性收购资金贷款很困难。座谈中了解到,河北省晋州市长城经贸有限公司自建的冷库等设施、定兴县兴达蔬菜合作社自建的交易市场都是由于没有房产证不能抵押,跑了多家银行都没有获得贷款。因此,应鼓励各类金融机构设立农产品收购资金专项贷款,对风险可控、综合回报较高的龙头企业用于季节性收购农产品所需贷款,纳入政策性银行支持范围;商业性贷款在贷款利率方面应给予优惠;扩大抵押物范围,发展以农产品仓单、出口定单、土地经营权、山林权、经济作物和饲养物作为抵押品等多种抵质押方式。

四是完善用地用电用水政策。加工用地是农用地、工用地两不靠,加工企业用地税收少、投资少,一般很难拿到用地指标。初加工享受不到农用电优惠,河北省初加工执行工业用电,长城经贸有限公司储藏保险用电为工业电,每度0.8元多;水费高,企业反映即使按照要求上马了节水设备仍无法享受用水优惠。因此,必须坚持保护耕地和节约用地,在确保“基本农田不能动”的前提下,可以将农产品加工用地列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鼓励通过厂房加层、老厂改造、内部整理等方法提高土地利用率。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与其他单位、个人共同兴办加工企业和加工合作社。建立农产品加工园区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区,引导企业进入园区发展。落实农产品初加工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用电的价格政策,对于初加工用水、用电、用气、用热参照农用价格执行。

调研组对河北省农业厅成立农产品加工局、山东省农业厅农产品加工局即将挂牌给予了高度肯定,希望农产品加工业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规划指导、监督管理、协调服务的职能作用,更好地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树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

提升农产品加工企业自身整体实力

实地走访和座谈中,共与20多家企业、合作社进行了交流。宗锦耀提出,今后和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方向,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实现“三个转变”,即从规模扩张向转型升级、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分散布局向产业集群的转变。企业和合作社作为农产品加工业重要的经营主体,应树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要在利益分配、产品生产、技术创新、运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不断提高自身整体实力,创造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第一,产权清晰化。企业可以通过兼并、重组、参股、联合等方式,促进要素流动和资源整合,与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建立产业联盟,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和农户结成风险共担、效益共享,机制灵活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石家庄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河北养元智汇饮品有限公司、山东德州扒鸡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都是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企业职工持股,产权清晰,利益直接,激发了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释放了活力,使企业发展拥有恒久动力。

第二,生产标准化。一流企业定标准,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条件,是合理发展产品品种、组织专业化生产的前提,是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安全的有效途径,是让民众吃得放心、吃得营养、吃得健康的唯一选择。石家庄洛杉奇食品有限公司牵头制定柴鸡生态养殖等3项国家标准,建有国家柴鸡生态养殖综合标准化示范园,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

第三,技术集成化。技术创新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适应知识经济、智能化、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农产品加工企业尤其是食品类加工企业,要以营养、安全、美味、方便、实惠为方向,推动现代生物技术、环境控制技术、工程技术的集成应用,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同时,在副产物综合利用上,要研发推广一批实用技术,实现节能、减排、清洁、安全、可持续生产。河北纽康恩食品有限公司注重技术创新,生产以紫米、南瓜等多种口味的彩色主食产品,与西北农林大学合作,研发适用于传统主食的专用酵母,留住传统主食“小时候的味道”。临邑禹王植物蛋白有限公司在大豆蛋白生产过程中,利用工业废水设备沼气发电,实现废弃物循环利用;山东临邑海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玉米芯为原料加工木糖产品,实现副产物高值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