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经济发展的根本范文

经济发展的根本范文

经济发展的根本

经济发展的根本范文第1篇

和谐社会必然是物质财富相对宽裕的社会

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这首先是因为和谐社会必然是物质财富相对宽裕的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物质财富匮乏所造成的贫困,是造成社会发展不和谐的根本原因。由于社会生产的剩余产品数量极少,根本满足不了社会所有成员的需求,那些拥有经济特权和政治特权的剥削者就要侵吞被剥削者的生活必需品,相互争夺剩余产品。而被剥削阶级为了维持基本的生存条件,就要与剩余产品的占有者展开殊死的斗争,于是社会处在严重的对抗和冲突之中。所以马克思指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夺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恩格斯也曾明确指出,未来社会主义社会首先就是要“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实的物质生活”。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深刻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他反复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因此,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在贫穷的基础上更不会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批判了离开生产力发展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今天,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也要防止离开生产力发展抽象谈论和谐社会的历史唯心主义倾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为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这是因为我们现在所构建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和谐社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不可动摇的原则。有的同志认为,要构建和谐社会就不能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这是不符合实际的。中国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发展很不平衡,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比较突出。虽然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经突破美元,但仍排在世界位以后。××××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万亿美元,但只占世界总量的左右。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哪怕是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也还需要进行长期不懈的艰苦奋斗。我国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最基本的国情,也是我国最大的实际。中国的一切事情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然也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又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因为不改变社会生产的落后状况,我们就不可能持续不断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不可能为解决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各种不协调、不和谐问题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手段。这就决定了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也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如果说当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以前有什么不同特点的话,那就是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解决好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问题,这样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但这绝不能导致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动摇,否则我们将丧失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各种不和谐问题的物质基础。

经济发展的根本范文第2篇

生态农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方向 文章作者:zhshxin 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8月6日21:15 生态农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方向 县(市)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其改革与发展进程如何,对全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004年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成绩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加以重视,一个县域经济大发展的时代即将来临。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县域经济是和城市经济相对应的一个综合性概念,指的是以具有独立规划和财政职能的行政县(包括县级市、旗等)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优化配置资源,功能完备并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系统。中国作作为一个大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一个重大关系:一方面

,没有高技术、大都市和大企业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没有充满活力的县域经济和非公有制的中小企业,就不可能解决好绝大多数人的就业和收入问题。 中国县域人口9.3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3%。这就是说,县域经济的发展将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可见,县域经济也就是地地道道的“民生经济”。另外,县域也是中国目前“三p”问题(pollution-污染、population-人口、poverty-贫困)的集中区域,是民生问题的集聚点。县域经济没有大发展,中国的“民生问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县域经济是和中国绝大多数国民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民生问题”是县域经济发展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和根本问题。由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是发展的一个核心主题,而县域集中了中国主要的贫困人口。因此,消除贫困成为县域“民生问题”的基本主题。同时,县域经济是中国的“稳定经济”。目前中国有7亿多经济资源人口,其中3.6亿从事农业生产,1.8亿从事于农业相关产业。这就是说,县域经济发展将解决我国80%以上劳动力的就业和收入问题。我国目前的基础产业大部分是和县域相关的。而且县域也是目前我国弱势群体最大的聚居地,是二元结构矛盾的突出区域,也是各种社会危机的高发区。因此,稳定问题在传统中国的县域治理中一直没有被解决。我们目前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传统中国经济社会治理遗留下来的稳定问题,而县域“三农”问题是当前中国稳定与发展的核心问题。 生态经济是县域经济最根本的发展方向。目前,县域国土总面积89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93%。中国主要的山川、河流、湖泊、森林、草地、湿地等主体生态资源大都分布在县域。县域经济的发展要从根本上维护中国的国土资源和生态基础,建立和维护城市及其城市经济发展的生态屏障。同时,由于中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中国的生态问题将直接影响亚太地区的人居环境。因此说,中国的县域经济是最基本的生态经济,是未来中国及亚太地区清洁生产的环境基础。县域经济工业化必须强调适度工业化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过去那种“村村办厂,户户冒烟”的分散污染的工业道路必须停止。如果山川、河流被污染了,那将是几代人的生存苦痛!因此,我们强调,县域招商引资一定要注意环境保护,不能将中国的县域变为西方先进工业化国家转移污染的场所。同时,县域也应率先在全国实行“绿色gdp”的考核指标和评价指标。 什么是生态经济?从目前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和征服的力度来看,人们为了扩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对自然资源的享受程度、发现和利用新型原材料,企图改变物理环境;但是在改变环境的过程中,人类对自己生存所必需的生物成员的破坏性、甚至毁灭性影响,也越来越增加。6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在《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论文中,第一次提出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概念,为生态经济的研究奠定了理论框架。所谓“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它既包括物质代谢关系、能量转换关系及信息反馈关系,又包括结构、功能和过程的关系。具有生产、生活、供给、接纳、控制和缓冲功能。 生态经济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饮水困难。为此重点搞好三大工程:即防洪、除涝和灌溉工程,水土保持工程。 (三)种植业生态工程。推广优化测土配方施肥,开辟有机肥源,合理施用化肥农药,运用多种生态模式,改善生态环境。主要是进行亩中低产田的改造和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 (四)禽畜牧业生态工程。 保护和开发海拔200米以下山场,发展畜牧业养殖,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全市畜牧业生产的全面发展。大力推广适度规模养殖和立体养殖,抓好饲料的综合利用开发,处理禽畜类便的有机污染,使其无害化和资源化。主要任务是建设三大养殖基地和两个厂,即水禽基地、瘦肉型猪基地、蛋鸡肉鸡生产基地和新蛋白源厂及有机生物肥料厂,实施立体生态养殖(内地种蔬菜,水上养鸭、水下养鱼虾);在农村大力推广“沼气”,搞好“三建一改”,改变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 (五)渔业生态工程。合理调整结构,抓主导产品。沿江、湖泊、池塘作为重点发展区。新增精养鱼塘和特种水产养殖面积;发展水库河沟放养区;发展稻田流水养殖区。 (六)林业生态工程。襄樊地处北亚势带常绿落叶混交林地带,有木本植物117科272属1025种(含变种),其中原生分布归化种92科227属881种,引进树种25科45属114种。有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珙桐;二级保护树种蓖子三尖杉、香果、杜仲、银杏、胡桃、鹅掌揪、大果青 、巴东木莲、峨嵋含笑、枰锤树、山白树、水青树;*保护树种秦岭杉、华榛、领春木、多猥实、厚朴、桢楠、黄杉、青檀、白辛、银鹊树、紫斑牡丹。其他珍稀濒危树种有铁坚杉、巴山松、毛叶连香、川桂、牛鼻栓、棣棠、常山、飞龙掌血、双盾木、檫木、青钱柳、黄果冷杉、天师栗、铁杉、青夹叶、腊梅。调查登记古、大、奇树木58种1280株,初选8个树种的优良林分布28块、976公顷,初选优良单株10种41株。引进树种中引种驯化成功并用于成片造林的主要有湿地松、火炬松和63、69、72等品种的杨树。近年来又陆续发现稀有植物南方红豆杉、野生牡丹、古桩腊梅,引起国内外重视。我们要坚持造管并举的方针,狠抓造林绿化,确保造林质量,实行经济林与用材林及薪炭林相结合,多树种与多林种短期安排和长远规划相结合,提高生态效益和综合经济效益。 (七)农村环境生态工程。主要是农村能源建设、庭院生态经济建设和改厕工程。襄樊市地理位置的优越,表现在既有充沛的降水,又有众多的河流和库塘,地表径流量和地下水蕴藏量都很可观。境内有大小河流600多条,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其中属长江水系的汉江、沮漳河两大河流流域面积为全市河流流域总面积的绝大部分。年均径流总量85亿多立方米,正常年过境水量约400亿立方米。全市最主要的河流汉江,自丹江口水库坝下陈家港流入襄樊境内,经老河口、谷城、襄阳和襄樊市区,南出宜城市岛口村入钟祥市,境内汉江全长216公里,有30条支流直接汇入汉江,流域面积17357.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8%。汉江水系条件与欧洲著名的莱茵河相当。全市有大中小型水库845座,堰塘88461口。水能潜力巨大,适宜发展各类中小型水电站,实现“发电--灌溉--淡水养殖”的水资源高效利用。根据“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与“开发和节约并重”的方针,推广省柴节煤灶,兴建大中型沼气池,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推广小型风力发电装置和微型水力发电装置,开辟新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总排放量,促进生态环境的优化。充分利用庭院的有限空间,发展立体种植和养殖,提高综合效益。办好多种形式的生态农业园。 (八)绿色、有机食品经济生态工程。襄樊市类型多样的地质地貌和生态环

境,使其生物资源绚丽多姿,并呈现出南北兼备的鲜明特色。就食用植物资源而言,既有亚热带型的油茶、木梓、茶叶、柑桔、等林木,又有暖温带果树,如板栗、枣、梨、苹果、桃等,还有大量的山林土特植物。拥有各类林特产品500种,常见的有300种以上,如山葡萄、猕猴桃黑白木耳、香菌等,以及稀有名贵中药天麻、黄连、当归、灵芝、党参、猴头等等。若就动物资源而言,境内动物也具有种类繁多、南北过渡性明显的特征,但更富于南方色彩。据调查统计,全市常见兽类有40多种,鸟类30多种,属于国家保护的兽类有8种,鸟类有5种。各种时令果蔬和大棚反季蔬菜。绿色和有机两大类食品的开发将遵循“先易后难、稳步发展、建立基地、开发市场”的原则,做好区域规划,确立开发品种。到2012年全市实现茶叶、蔬菜、水果、水产4大类及水稻油菜等18 个产品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和6个产品国际有机食品组织认证。 生态农业是循环经济的基础。它把种植业和林业、牧业、渔业以及相关加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互利循环、协调发展的关系,不仅实现农产品生产的优质、高效、低耗,而且吸收、消化和利用来自生活领域和其他产业的部分排放物,发挥重要的生态调节功能。从襄樊的条件来看,有的地方可以建设大型生态农业园,但是广大农村由于人多地少,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建立中小型生态农业园比较可行。目前有五种生态农业园模式:一是以鱼塘为中心、周边种植花卉、蔬菜、水果的生态农业园;二是按科学方法进行动植物共育和混养的生态农业园;三是种养植和沼气池配套组合的生态农业园;四是以山林为基地、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园;五是江水、库水和河口养殖加工型生态农业园。建立生态农业园,可在加强技术和管理指导的条件下积极推广。 文章出处: 自己创作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经济发展的根本范文第3篇

生态农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方向 文章作者:zhshxin 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8月6日21:15 生态农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方向 县(市)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其改革与发展进程如何,对全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004年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成绩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加以重视,一个县域经济大发展的时代即将来临。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县域经济是和城市经济相对应的一个综合性概念,指的是以具有独立规划和财政职能的行政县(包括县级市、旗等)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优化配置资源,功能完备并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系统。中国作作为一个大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一个重大关系:一方面

,没有高技术、大都市和大企业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没有充满活力的县域经济和非公有制的中小企业,就不可能解决好绝大多数人的就业和收入问题。 中国县域人口9.3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3%。这就是说,县域经济的发展将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可见,县域经济也就是地地道道的“民生经济”。另外,县域也是中国目前“三p”问题(pollution-污染、population-人口、poverty-贫困)的集中区域,是民生问题的集聚点。县域经济没有大发展,中国的“民生问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县域经济是和中国绝大多数国民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民生问题”是县域经济发展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和根本问题。由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是发展的一个核心主题,而县域集中了中国主要的贫困人口。因此,消除贫困成为县域“民生问题”的基本主题。同时,县域经济是中国的“稳定经济”。目前中国有7亿多经济资源人口,其中3.6亿从事农业生产,1.8亿从事于农业相关产业。这就是说,县域经济发展将解决我国80%以上劳动力的就业和收入问题。我国目前的基础产业大部分是和县域相关的。而且县域也是目前我国弱势群体最大的聚居地,是二元结构矛盾的突出区域,也是各种社会危机的高发区。因此,稳定问题在传统中国的县域治理中一直没有被解决。我们目前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传统中国经济社会治理遗留下来的稳定问题,而县域“三农”问题是当前中国稳定与发展的核心问题。 生态经济是县域经济最根本的发展方向。目前,县域国土总面积89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93%。中国主要的山川、河流、湖泊、森林、草地、湿地等主体生态资源大都分布在县域。县域经济的发展要从根本上维护中国的国土资源和生态基础,建立和维护城市及其城市经济发展的生态屏障。同时,由于中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中国的生态问题将直接影响亚太地区的人居环境。因此说,中国的县域经济是最基本的生态经济,是未来中国及亚太地区清洁生产的环境基础。县域经济工业化必须强调适度工业化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过去那种“村村办厂,户户冒烟”的分散污染的工业道路必须停止。如果山川、河流被污染了,那将是几代人的生存苦痛!因此,我们强调,县域招商引资一定要注意环境保护,不能将中国的县域变为西方先进工业化国家转移污染的场所。同时,县域也应率先在全国实行“绿色gdp”的考核指标和评价指标。 什么是生态经济?从目前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和征服的力度来看,人们为了扩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对自然资源的享受程度、发现和利用新型原材料,企图改变物理环境;但是在改变环境的过程中,人类对自己生存所必需的生物成员的破坏性、甚至毁灭性影响,也越来越增加。6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在《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论文中,第一次提出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概念,为生态经济的研究奠定了理论框架。所谓“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它既包括物质代谢关系、能量转换关系及信息反馈关系,又包括结构、功能和过程的关系。具有生产、生活、供给、接纳、控制和缓冲功能。 生态经济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饮水困难。为此重点搞好三大工程:即防洪、除涝和灌溉工程,水土保持工程。 (三)种植业生态工程。推广优化测土配方施肥,开辟有机肥源,合理施用化肥农药,运用多种生态模式,改善生态环境。主要是进行亩中低产田的改造和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 (四)禽畜牧业生态工程。 保护和开发海拔200米以下山场,发展畜牧业养殖,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全市畜牧业生产的全面发展。大力推广适度规模养殖和立体养殖,抓好饲料的综合利用开发,处理禽畜类便的有机污染,使其无害化和资源化。主要任务是建设三大养殖基地和两个厂,即水禽基地、瘦肉型猪基地、蛋鸡肉鸡生产基地和新蛋白源厂及有机生物肥料厂,实施立体生态养殖(内地种蔬菜,水上养鸭、水下养鱼虾);在农村大力推广“沼气”,搞好“三建一改”,改变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 (五)渔业生态工程。合理调整结构,抓主导产品。沿江、湖泊、池塘作为重点发展区。新增精养鱼塘和特种水产养殖面积;发展水库河沟放养区;发展稻田流水养殖区。 (六)林业生态工程。襄樊地处北亚势带常绿落叶混交林地带,有木本植物117科272属1025种(含变种),其中原生分布归化种92科227属881种,引进树种25科45属114种。有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珙桐;二级保护树种蓖子三尖杉、香果、杜仲、银杏、胡桃、鹅掌揪、大果青 、巴东木莲、峨嵋含笑、枰锤树、山白树、水青树;*保护树种秦岭杉、华榛、领春木、多猥实、厚朴、桢楠、黄杉、青檀、白辛、银鹊树、紫斑牡丹。其他珍稀濒危树种有铁坚杉、巴山松、毛叶连香、川桂、牛鼻栓、棣棠、常山、飞龙掌血、双盾木、檫木、青钱柳、黄果冷杉、天师栗、铁杉、青夹叶、腊梅。调查登记古、大、奇树木58种1280株,初选8个树种的优良林分布28块、976公顷,初选优良单株10种41株。引进树种中引种驯化成功并用于成片造林的主要有湿地松、火炬松和63、69、72等品种的杨树。近年来又陆续发现稀有植物南方红豆杉、野生牡丹、古桩腊梅,引起国内外重视。我们要坚持造管并举的方针,狠抓造林绿化,确保造林质量,实行经济林与用材林及薪炭林相结合,多树种与多林种短期安排和长远规划相结合,提高生态效益和综合经济效益。 (七)农村环境生态工程。主要是农村能源建设、庭院生态经济建设和改厕工程。襄樊市地理位置的优越,表现在既有充沛的降水,又有众多的河流和库塘,地表径流量和地下水蕴藏量都很可观。境内有大小河流600多条,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其中属长江水系的汉江、沮漳河两大河流流域面积为全市河流流域总面积的绝大部分。年均径流总量85亿多立方米,正常年过境水量约400亿立方米。全市最主要的河流汉江,自丹江口水库坝下陈家港流入襄樊境内,经老河口、谷城、襄阳和襄樊市区,南出宜城市岛口村入钟祥市,境内汉江全长216公里,有30条支流直接汇入汉江,流域面积17357.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8%。汉江水系条件与欧洲著名的莱茵河相当。全市有大中小型水库845座,堰塘88461口。水能潜力巨大,适宜发展各类中小型水电站,实现“发电--灌溉--淡水养殖”的水资源高效利用。根据“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与“开发和节约并重”的方针,推广省柴节煤灶,兴建大中型沼气池,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推广小型风力发电装置和微型水力发电装置,开辟新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总排放量,促进生态环境的优化。充分利用庭院的有限空间,发展立体种植和养殖,提高综合效益。办好多种形式的生态农业园。 (八)绿色、有机食品经济生态工程。襄樊市类型多样的地质地貌和生态环

境,使其生物资源绚丽多姿,并呈现出南北兼备的鲜明特色。就食用植物资源而言,既有亚热带型的油茶、木梓、茶叶、柑桔、等林木,又有暖温带果树,如板栗、枣、梨、苹果、桃等,还有大量的山林土特植物。拥有各类林特产品500种,常见的有300种以上,如山葡萄、猕猴桃黑白木耳、香菌等,以及稀有名贵中药天麻、黄连、当归、灵芝、党参、猴头等等。若就动物资源而言,境内动物也具有种类繁多、南北过渡性明显的特征,但更富于南方色彩。据调查统计,全市常见兽类有40多种,鸟类30多种,属于国家保护的兽类有8种,鸟类有5种。各种时令果蔬和大棚反季蔬菜。绿色和有机两大类食品的开发将遵循“先易后难、稳步发展、建立基地、开发市场”的原则,做好区域规划,确立开发品种。到2012年全市实现茶叶、蔬菜、水果、水产4大类及水稻油菜等18 个产品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和6个产品国际有机食品组织认证。 生态农业是循环经济的基础。它把种植业和林业、牧业、渔业以及相关加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互利循环、协调发展的关系,不仅实现农产品生产的优质、高效、低耗,而且吸收、消化和利用来自生活领域和其他产业的部分排放物,发挥重要的生态调节功能。从襄樊的条件来看,有的地方可以建设大型生态农业园,但是广大农村由于人多地少,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建立中小型生态农业园比较可行。目前有五种生态农业园模式:一是以鱼塘为中心、周边种植花卉、蔬菜、水果的生态农业园;二是按科学方法进行动植物共育和混养的生态农业园;三是种养植和沼气池配套组合的生态农业园;四是以山林为基地、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园;五是江水、库水和河口养殖加工型生态农业园。建立生态农业园,可在加强技术和管理指导的条件下积极推广。 文章出处: 自己创作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经济发展的根本范文第4篇

 

一、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当前总体经济特征的必然选择

 

1.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水平的重要方式。我国有13亿人口,9亿多农民,只有农民,农业,农村的三农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好了,才能让社会更和谐,现在城镇居民的收入是农民的三倍还多,许多不利于农民的因素是农民增收困难,农民的贫困,使得社会也出现了很多的矛盾,现在党中央大力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给予农民的优惠政策,是农民能更好的增收,只有农民富裕了,三农问题更好的解决了,才更加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否则,只有城镇人口富裕的社会,不是全面的小康社会,是一部分人的小康,大部分人的贫穷。

 

2.解决三农问题是由我国农业发展历史经验得出的选择。中国农业历史悠久,以精耕细作为特征的传统农业,养育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但近二三百年来,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下,农业和农村长期停滞和衰落。没有得到很好的休养生息,至20世纪40年代,中国农业不仅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而且国内民不聊生,农村凋敝,绝大多数农民挣扎在死亡线上。建国前的战乱和国民党的统治,使原本就很赢弱的农村、农业、农民处境更为悲惨。建国后,为了发展工业,不得不采用剥夺农业的方式来进行积累,使农村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工业,农民生活与城市有极大差距。这种差距的存在,使我们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二、解决农村问题是中国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

 

1.要在思想意识上重视“三农”问题,要有正确的认识。如何正确看待“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深化农村经济改革、加快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在直面WTO的新格局状态下,“三农”这一基础的脆弱,不仅已经对扩大内需、繁荣市场、实现经济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形成极大制约,而且对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带来极大负面影响。一些专家曾指出,只有减少农民才能保护农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现代化,才有在下个世纪中叶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据保守统计,目前全国大约仍有5000万左右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现实的难题和形势的发展都要求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应加深对解决“三农”问题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要看到中国“三农”问题的要害和关键是,在宏观战略上要解决好广大农村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在微观上要解决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民增收问题,这才是在我们这个农村人占绝大多数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点难点所在。必须把“三农”问题这一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基础性问题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来。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目前“三农”工作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对此,胡锦涛总书记深刻分析了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即农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较低;农民收入水平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城乡面貌反差较大;农村安定和谐面临许多压力,存在不少不稳定因素;农村体制机制不健全,发展的内在活力不强。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就可能出现农业萎缩、农村凋敝、产业断裂、城乡脱节,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影响到全面小康目标的顺利实现。

 

3.抓住关键环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这五条要求,是党对新农村建设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协调统一。根据这一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我们要把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把农民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把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条件,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措施,把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把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把推进和谐农村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抓住关键环节,稳步有序推进。

 

4.牢牢坚持尊重农民意愿这个第一原则。把尊重农民意愿作为第一原则,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党的宗旨的根本要求,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根本体现,也是从我省长期农村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要把农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总结推广他们在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要破除一切影响农民创业的陈规旧矩,革除一切束缚农民创业的体制弊端,营造农民自主创业的宽松环境;要加强基层民主,搞好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要让农民知情,请农民参与,使农民认同,受农民监督,使建设新农村的过程成为农民群众参与发展、共享成果、实现价值的过程。

 

三、结束语

 

在21世纪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同样将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征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基础和保障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与否取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与否,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发展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

经济发展的根本范文第5篇

一、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当前总体经济特征的必然选择

1.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水平的重要方式。我国有13亿人口,9亿多农民,只有农民,农业,农村的三农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好了,才能让社会更和谐,现在城镇居民的收入是农民的三倍还多,许多不利于农民的因素是农民增收困难,农民的贫困,使得社会也出现了很多的矛盾,现在党中央大力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给予农民的优惠政策,是农民能更好的增收,只有农民富裕了,三农问题更好的解决了,才更加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否则,只有城镇人口富裕的社会,不是全面的小康社会,是一部分人的小康,大部分人的贫穷。

2.解决三农问题是由我国农业发展历史经验得出的选择。中国农业历史悠久,以精耕细作为特征的传统农业,养育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但近二三百年来,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下,农业和农村长期停滞和衰落。没有得到很好的休养生息,至20世纪40年代,中国农业不仅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而且国内民不聊生,农村凋敝,绝大多数农民挣扎在死亡线上。建国前的战乱和的统治,使原本就很赢弱的农村、农业、农民处境更为悲惨。建国后,为了发展工业,不得不采用剥夺农业的方式来进行积累,使农村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工业,农民生活与城市有极大差距。这种差距的存在,使我们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二、解决农村问题是中国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

1.要在思想意识上重视“三农”问题,要有正确的认识。如何正确看待“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深化农村经济改革、加快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在直面WTO的新格局状态下,“三农”这一基础的脆弱,不仅已经对扩大内需、繁荣市场、实现经济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形成极大制约,而且对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带来极大负面影响。一些专家曾指出,只有减少农民才能保护农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现代化,才有在下个世纪中叶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据保守统计,目前全国大约仍有5000万左右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现实的难题和形势的发展都要求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应加深对解决“三农”问题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要看到中国“三农”问题的要害和关键是,在宏观战略上要解决好广大农村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在微观上要解决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民增收问题,这才是在我们这个农村人占绝大多数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点难点所在。必须把“三农”问题这一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基础性问题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来。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目前“三农”工作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对此,总书记深刻分析了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即农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较低;农民收入水平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城乡面貌反差较大;农村安定和谐面临许多压力,存在不少不稳定因素;农村体制机制不健全,发展的内在活力不强。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就可能出现农业萎缩、农村凋敝、产业断裂、城乡脱节,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影响到全面小康目标的顺利实现。

3.抓住关键环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这五条要求,是党对新农村建设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协调统一。根据这一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我们要把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把农民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把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条件,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措施,把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把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把推进和谐农村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抓住关键环节,稳步有序推进。

4.牢牢坚持尊重农民意愿这个第一原则。把尊重农民意愿作为第一原则,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党的宗旨的根本要求,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根本体现,也是从我省长期农村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要把农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总结推广他们在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要破除一切影响农民创业的陈规旧矩,革除一切束缚农民创业的体制弊端,营造农民自主创业的宽松环境;要加强基层民主,搞好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要让农民知情,请农民参与,使农民认同,受农民监督,使建设新农村的过程成为农民群众参与发展、共享成果、实现价值的过程。

经济发展的根本范文第6篇

物流经济发展根本原因应对措施

物流,泛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现代物流业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被认为是继劳动和自然资源之后,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第三利润源泉”,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尺。

一、我国物流市场的现状和问题

1、我国的物流业尚处于初级阶段,与国际水平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我国对物流这个概念的引进才30多年,物流业的真正发展也是在最近10多年的时间。当我们还不知道“物流”为何物的时候,物流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却已成为了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世纪末期,我国的众多企业认识到物流的重要性,物流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各地纷纷建立物流园,冒出了一大批物流公司。但是,我国很多物流公司的业务模式相对简单,基本上都是仓储运输,缺乏服务理念,往往认为只要货物送到,业务活动也就随之结束。同时,管理模式也非常落后。相比之下,国外一些物流企业的经营范围涉及顾客服务、需求预测、库存控制、工厂及仓库选址、采购、包装、退货处理、废弃物回收、仓储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物流企业不仅负责货物的运输,还对客户的经营进行有效的参与。我国的物流企业要想赶超国外一流企业,就要从多方面学习并从理念上、模式上、规范上改造现状,使物流管理上一个新的平台。

2、我国物流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物流企业的经营规模小,市场占有率低,致使现代物流技术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投资渠道不畅,投资主体不能多元化,企业发展缺乏资金,特别是传统储运企业转变而来的物流公司发展受限很大。

不同部门管理不同运输方式,从中央到地方都有相应的管理部门和层次,各地区间又分头管理,由此造成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地区结构不协调。还有少数企业只顾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企业信誉,物流行业的整体市场信誉度不高,致使生产和流通企业在委托外包物流业务时顾虑重重。

二、制约我国物流经济发展的原因

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是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根本原因,其主要理由如下: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竞争态势一般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完全竞争态势、垄断竞争态势和寡头垄断态势

西方国家的物流产业经过数百年的市场竞争环境洗涤,已完成了产业竞争态势的前两个阶段,进入了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其明显的特征是少数企业占有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业务规模庞大,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物流业,对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效果非常明显。而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时间短,市场竞争仍处在完全竞争形态,市场内企业多,规模小,行业排名前列企业的优势不明显,所占的市场份额较低,如果完全通过市场竞争来完成物流资源的整合,需要经过漫长而痛苦的历程,也不适应当前发展物流市场的迫切需要。

2、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的另一个制约因素表现在资产的流动性差

现代物流注重的是全程物流――供应链的管理,这就要求物流企业能够为顾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而目前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所能提供的服务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必须通过对物流市场资源的不断整合才能得到实现。目前我国产权交易体系不完善、渠道不畅通、资产的流动性差,致使产权交易成本增加,严重制约了物流市场的整合和发展。

3、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的第三个制约因素表现在管理体制因素的制约

目前,我国的行业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体制:铁路、民航、公路实行分部门管理,企业在开展跨区域、跨行业、多形式联运的社会化物流服务时困难重重。物流是一个多环节相连的复杂过程,往往牵涉到跨地区、跨行业服务,完成一个物流全程需要所有环节包括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合理衔接、统一管理。目前,我国的大多数企业不具备单独完成所有物流操作流程的能力,需要不同地区、从事不同业务的物流企业共同合作,才能提供完整的物流服务。

4、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的表现还在于流通业发展滞后

大型零售业产生的大规模物流需求是推动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目前传统的流通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外资超市、便利店、专卖店、购物中心等新型、大型连锁流通组织未充分完成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整合,致使我国的物流形式单一且规模较小。

最后,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的制约因素还表现在,由于没有经过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优胜劣汰的过程,不少企业管理水平、服务质量较低,物流行业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信誉度不高;加上市场管理法制法规不完善,生产或流通企业的利益无法得到充分保障,一方面这些企业不敢把物流业务委托给物流公司,宁愿自办物流业务,导致成本增加,另一方面物流企业的市场业务量得不到扩展,制约了物流市场的发展。

三、推进我国物流市场发展的基本措施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我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我国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促进物流市场的发展、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是必不可少的过程。2014年9月24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开放国内快递市场。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国外物流企业将携带管理技术及资本优势进入中国物流市场,我国的物流企业将面临严峻的考验。面对这种局面,政府和企业应共同研究和探讨促进物流市场发展的对策,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努力:

1、政府应在促进物流资源整合中发挥“主角”作用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认清目前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的现实情况,合理运用与市场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方法,解决物流市场在发展中目前难以通过市场方式解决的现实问题。

要在物流资源整合方面开拓新路子。物流企业只有取得较大的市场占有率和业务规模,才能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根据目前资产流动性差的实际情况,政府应在加快产权交易市场建设、促进资产流动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对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影响力,大力促进企业物流资源的整合,在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降低产权交易成本、组建能为市场提供全程物流服务的大型综合性现代物流龙头企业方面发挥作用。

政府应肩负统筹的责任。目前,我国政府对物流的整体规划不够理想,物流各环节之间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如物流布局不尽合理、物流环节浪费惊人、物流市场无序竞争等,从而导致我国物流业整体效益不佳。要提高我国物流业的整体竞争力,政府应当对物流业的发展尽早做出近期规划、中期规划和长期战略规划,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亟待解决的地方,打破目前行业分割、部门分割的局面,促进不同产业之间的物流资源整合。

规范市场管理,提高市场信誉。物流业要健康发展、公平竞争就离不开政策法规的制约和指导,政府应根据物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我国的具体情况,制订适合我国物流业实际情况的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规范市场行为,保护依法经营者。

政府应为物流提供“硬件”方面的支持。完善的基础设施是现代物流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但由于这些基础设施投资量大、回收期长,单个企业无力承担投资费用,因此,这些设施的建设只能由政府来负责。政府应加大对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建立物流市场机制并不断完善,最终使我国的物流业基础设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要重视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把国外先进的物流经验与本土化人才有机结合起来。物流业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需要多学科的人才,而我国的很多物流从业人员都是从其他专业改行来的。因此就目前而言,我国真正的物流人才是十分稀缺的。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注重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教育,重视物流专业、物流课程的设计,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论,加大物流人才的培养力度。

2、物流企业要在物流市场中发挥主体作用

传统的物流企业要发展过渡到现代物流企业,必须对在扩大物流业务规模过程中的长期性、艰巨性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对于“第三利润源泉”的观点要有正确的认识。现代物流技术运用的结果是使消费者得到实惠,为企业赢得市场份额。因此,要发展成为现代物流企业,必须苦练内功,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并做好企业将长期在高投入、业务量高成长、低收益状态下运行的思想和物质准备。

物流企业应根据当前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好本企业在市场中的发展定位。要树立用户导向的营销理念,开发和拓展物流需求,在现有的市场领域做好做强,在此基础上,还应加强企业间的横向和纵向联合,进一步拓展市场业务。

物流企业要注意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信誉建设,在与对手的竞争中共同维护行业信誉。只有行业信誉提高了,企业才愿意将物流业务委托给物流公司,市场才能越做越大。

参考文献:

[1]杨文慧,王勇,查德利.浅议政府在物流业发展中的作用.中国物资流通,2001.

[2]云利珍.我国发展物流业的环境分析和对策建议.国际经贸消息,2001.

经济发展的根本范文第7篇

[摘要] 生产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关系的反作用是生产力发展的双重动力。生产力发展的双重动力决定了科学技术和社会体制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都具有重要作用。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直接动力,体制改革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条件。只有双管齐下、双轮驱动,才能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

[关键词]生产力;双重动力; 经济增长方式; 技术进步; 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 B0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801(2006)02-0019-05

早在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就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把它与经济体制改革一起称为“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10年之后,我国经济社会虽然有很大发展,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根本转变。在分析原因时,有人归因于体制,认为深化体制改革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有的人归因于科技,认为发展科学技术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那么,经济增长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科技和体制在经济增长中到底起什么作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究竟是什么?这就涉及到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即生产力发展动力问题。本文从生产力发展的双重动力角度对这个问题作点粗浅分析。

一生产力发展的双重动力:生产要素的相互作用与社会关系的反作用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它是由生产力发展引起的。因此,要分析经济增长,就要研究生产力发展的动力。过去,在生产力发展动力问题上,我们把生产关系的反作用作为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将注意力过多地放在生产关系的变革和改革上,而对生产力发展的自身原因重视不够、研究不多。实际上,除了生产关系反作用外,生产力发展还有自身内部的动力,这就是生产力诸因素的相互作用,而这恰恰是生产力发展更为直接、更为重要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是人有目的地改变自然物以满足自身需要的物质活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但人类生产与动物的活动不同,其特点是借助于工具等劳动资料来改造自然物。这样,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就成为生产力的三个基本要素。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是随着生产发展而变化和增加的,在现代生产中,除了这三个要素外,还有管理、科技和资金,等等。不过这些要素“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它们就必须结合起来。”[1-1]生产要素根据生产的客观技术需要按一定方式进行的组合,我们称之为“生产要素的技术结合”。生产要素的技术结合构成社会生产的技术形式和基本内容,没有它就不会有社会生产。

生产要素的技术结合方式主要取决于生产的客观需要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生产的不同发展阶段,生产要素的具体内容及其结合方式是不一样的。远古时代,由于人的劳动能力低下、劳动工具简陋,没有市场和交换,生产要素的结合方式比较简单、原始和直接;现代社会,随着生产的复杂化、分工的精细化和经济的全球化,生产要素的数量在不断扩展,质量在不断提高,其技术结合方式也更加高级化和多样化。

生产总是社会的生产。“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1-2]人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2]在社会中,人是隶属于一定社会关系的,物也这样那样地归属于社会:或者归属于个人,或者归属于某些集体,或者归属于全社会。因此,要进行社会生产,生产因素除了要进行一定形式的技术结合外,还必须进行一定形式的社会结合。所谓“生产要素的社会结合”,就是生产要素根据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和生产资料的社会隶属关系按一定方式进行的结合。比如在原始社会,劳动者是作为氏族成员、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作为氏族的共同财产在劳动过程中以集体劳动的方式结合起来的,其中,人与物直接结合进行集体劳动是其技术结合方式,原始公有制则是其社会结合方式。生产要素的社会结合是生产赖以进行的社会形式,没有它也不会有社会生产。

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两种“结合”的功能和作用是不一样的。生产要素的技术结合解决的是生产的操作问题;生产要素的社会结合解决的是生产要素的社会归属问题。同时,这两种结合又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生产要素只有在一定社会关系和社会形式下才能实现它们的技术结合,从而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并且,生产要素的社会结合形式还直接制约着它们的技术结合形式及其功能的发挥。一种生产关系一经形成,就作为既定的社会条件规定了生产要素技术结合的方式和范围。比如,封建生产关系严重限制了生产要素的流动与重组,造成了地区、国家之间的封闭和经济割据,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则打破地区、国家之间的封闭状况,开拓了世界市场,从而促成了生产要素的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界组合。另一方面,生产要素的社会结合又依赖于它们的技术结合。从根源上讲,生产要素的社会结合从属于和服务于它们的技术结合。生产力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基本形式,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引起生产要素技术结合形式的变化,进而导致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变化和发展。

生产要素的这两种结合决定了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不是单一的,而是双重的。

(1)生产要素的技术结合是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从生产要素的技术结合看,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来自两个层面,一个是要素层面,一个是要素结合层面。首先,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以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生产要素为前提。要生产就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但生产力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数量,更取决于它们的质量。劳动者素质越高,劳动资料越先进,所能形成的生产效率就越高,生产力发展也越快。其次,生产力发展的快慢也取决于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同样数量和质量的生产要素,结合方式不同,功能和作用也不同。结构合理,就会产生1+1>2的放大效应;结构不合理,就会产生1+1

(2)生产要素的社会结合和社会关系的反作用,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从根本上说,生产要素以什么方式组合,并不取决于社会关系,而是取决于生产力的客观状况和发展水平。但是,社会关系特别是

生产关系作为生产的社会形式和社会条件,对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又具有重要的反作用。这种社会形式符合生产力的性质、水平和要求,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社会关系的正向反作用;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是社会关系的负向反作用。前者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后者则是生产力发展的阻力。有人把生产力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看作生产力发展的内部动力,把生产关系的反作用看作生产力发展的外部动力。我认为,无论生产要素的技术结合还是其社会结合,都是社会生产的内在形式,因而都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能离开社会关系看待生产要素技术结合对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作用。但是,也不能把生产力发展仅仅归结于社会关系的反作用,仅仅寄托在社会关系的不断变革或改革上,因为生产要素的社会结合本身并不直接生成生产力,其功能和作用在于为生产提供一定社会条件,以此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对此,我们应当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二 科技进步与创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直接动力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其实质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经济增长。一般说来,经济增长方式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依靠生产要素数量投入的增加来实现经济增长,即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另一种是依靠生产要素质量的提高来实现经济增长,即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以什么方式增长,是与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古代,土地和劳动力是生产的主要因素,未被利用和开发的自然资源较多,因而经济增长主要靠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劳动投入来实现。近代社会,物质资本成为生产的主要因素,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本的大量投入、劳动力的密集使用和资源的巨大消耗来实现。但是,长期的粗放型增长,使得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之间发生了尖锐矛盾,特别是在生产能力强大的今天,再依靠资源的大量投入来支撑经济增长日渐难以为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范围内兴起的现代科技革命及其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要素的科技含量,优化了生产要素的技术结合,改造了传统的经济结构,催生出一系列新型产业,使发达国家的经济突飞猛进地增长,出现了古典经济学不能解释的“经济增长之谜”。索洛、舒尔茨、丹尼森等经济学家通过大量实证研究,发现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的主要因素和现代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力量,已经成为比物质资本更重要的一种资本,即人力资本。他们通过计算,证明美国等发达国家20世纪50~70年代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50~70%,而这些国家20世纪初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才5~20%。一般说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标志。可见,科学技术既是集约型经济增长的基础与核心,也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决定性力量。发达国家正是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

那么,科学技术为什么能够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呢?

首先,科学技术能够提升生产要素的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要素的质量是由其中包含的科技含量决定的。科技含量越高,生产要素的质量也就越高,生产能力相应地也就越强。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科学技术进行生产的能力大小。以劳动工具为代表的劳动资料,是人根据一定认识而发明制造出来的,“它们是人的手创造出来的人脑的器官;是对象化的知识力量。”[3]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可以更新生产工具,提高生产设备的技术水平,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劳动对象的开发、利用、加工、制造,也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作用。至于生产管理,无论是管理方法还是管理手段,就更离不开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系统内,科学技术具有乘数效应,它与其他生产要素的关系可以表达为:生产力:科学技术X(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管理),其功能在于放大其他生产要素的作用,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生产要素不断智能化是生产力发展的最基本规律,科学技术则是使生产要素不断智能化和经济增长日益集约化的关键因素。

其次,科学技术能够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提升社会的劳动结构和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的集约式增长。经济增长不仅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取决于经济结构的优化。科技进步可以促进经济结构的日益合理化和高级化。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优化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结合方式,促进生产要素根据成本最低、效益最大的原则流动,从而使经济资源的配置优化;二是提升生产的劳动结构,减少体力劳动的支出,提高智力劳动的比例和知识劳动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三是提升社会的产业结构,淘汰过时产业,创造新的产业,减少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分量,增加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而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再次,科学技术能够改进产品的质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科技进步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不但可以提供更多的产出,而且能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发达国家主要就是靠提高产品附加值获取比发展中国家更多的经济利益的。

最后,科学技术还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物耗和能耗,节约和保护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粗放型经济增长一方面大量投入生产要素,另一方面又不能很好地发挥这些要素的作用。其结果,在加速消耗有限自然资源的同时,又把大量废弃物抛给日益脆弱的自然界,不但加剧了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的矛盾,也破坏了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而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发展科学技术。只有依靠科技,才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只有依靠科技,才能降低物耗和能耗,减少污染,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国家之所以未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原因固然很多,但根本原因还是科学技术落后,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是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农业的科技水平比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不高;科学研究实力不强,世界一流人才比较匮乏,等等。当今世界,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科技的应用和创新。谁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经济发展上掌握主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只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加快科技发展,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才能解决长期困扰我们的“高速度低效益”问题,提高国民经济增长质量;才能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产业结构的升

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三 体制改革与创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条件

经济以什么方式增长,虽然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状况和科技水平决定的,但是也与社会制度和体制有关。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强调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及其方式转变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但是它把制度因素作为“外生变量”排除在经济之外,因此也不能很好地解释现代经济增长及其增长方式的转变。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以诺斯等人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把制度因素作为“内生变量”运用到经济增长研究中去,特别是将产权制度、国家和意识形态等因素作为经济增长的变量,分析研究了制度安排及其创新对宏观经济增长和微观经济绩效的影响,论证了当物质生产要素不变、尤其是技术不变时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至于制度、国家、意识形态等社会因素是不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它们在经济增长中是否具有决定性作用暂且不论,但是新制度经济学派看到并论证了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无疑是正确的。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体制会产生不同的经济运行机制,进而影响其经济效率和增长方式。体制转轨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社会条件,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体制环境,单靠经济本身的力量,也不能顺利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概括地讲,社会制度和体制对经济增长及其方式转变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通过利益机制引导主体经济行为,影响经济增长及其方式转变。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对人来讲既是压力,又是动力,它就像一根指挥棒一样操纵着人们的经济活动。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4]制度和体制则只不过是社会利益关系的固定化和规范化,它们通过一定利益机制如财产所有权、分配体制等把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资源引导到一定方向,从而在客观上发挥促进或阻碍经济增长的作用。

其次,通过作用于生产要素的技术结合方式,影响经济增长及其方式转变。生产要素的社会结合方式能够影响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方式,影响生产要素的社会流动,影响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进而会影响经济的增长方式。比如,我国过去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它们是与条块分割、大而全小而全的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并且受其制约。不打破旧的经济体制,就不可能进行经济结构的重组和优化,也不可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再次,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其他手段作用于经济活动,影响经济增长及其方式转变。在不少制度和体制下,政府都具有宏观调控的职能,都会借助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干预经济活动。比如,通过经济立法和其他立法,保障公民经济权益,维护公平竞争,为经济增长提供法制保证;通过制定一定的产业政策、投资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科技政策,调整产业布局,引导社会投资,促进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等等。

在我们这样一个封建传统历史悠久、长期以来又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体制转变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经济运行中屡屡出现并长期得不到纠正的投资过度膨胀、低水平重复建设、高速度低效益等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因此,进行体制改革和创新,在一定意义上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前提条件。当前,我们必须从体制创新人手,消除影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障碍,建立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制度和体制。

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构建微观基础。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体。只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实现了由粗放向集约的转变,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方式才可能实现根本转变。当前,要加快推进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让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使其在自身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下,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改进生产经营,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建立统一、竞争、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良好社会环境。激烈有序的市场竞争是促成生产效率提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动力。市场竞争不但能使生产要素质量得到提高,而且能使生产要素的结构不断优化,促进资本、劳动力和科学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社会范围内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还与政府职能错位和缺位有关。只有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到宏观调控和为经济增长提供公共服务及法制保障上来,才能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创造良好的环境。

加快科技体制改革,为自主创新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体制保障。科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前提是必须与经济密切结合。但是,在传统体制下,我国的科技研发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在很大程度上是脱节的:一方面,科技人员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校,科研成果形成后由于缺乏必要的机制难以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企业既不是市场主体,也不是科技主体,缺乏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因此,必须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实现市场开拓、技术创新和生产经营一体化,推动企业生产经营方式和国家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可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既有生产力自身方面的问题,又有经济体制方面的问题,不能片面强调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科技进步和体制改革,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两个轮子。只有双管齐下和双轮驱动,才能顺利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9[-1],5[-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4.

经济发展的根本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扶持措施,发展问题,管理支持

中小企业如今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上缴的税收约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3%,生产的商品约占社会销售总额的58.9%,商品进出口额占总额的68%左右。 “中小企业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我国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国内外宏观经济问题愈加显现。国际上,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房地产、金融泡沫破灭;消费者需求明显下滑,实体经济仍陷于衰退。国内,转变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困难重重;投资过热使得宏观调控有所加强,国际市场需求下降,国内消费增长相对缓慢,长期依赖投资、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弊端日益凸显。在投机、金融危机、美元贬值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石油等重要资源的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剧烈。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不利因素众多。大量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国内中小企业经营困难。据经济观察报报道,“2008年上半年,浙江规模以上亏损企业有1.07万家,亏损面达19.6%。在浙江有超过1200家的企业已经关门歇业关停。” 就全国而言,2008年上半年有6.7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

2009年,尽管国家制定、实施了刺激经济的各类政策、措施,但对广大中小企业而言,依然存在着市场需求明显减少、盈利大幅下降、亏损状况严重等问题。

一、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措施

微观经济是宏观经济的基础。政府不仅应保持宏观经济的稳步增长,还应积极采取措施,持续激发微观经济活力。从数量、影响程度上看,中小企业已成为微观经济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政府应积极向中小企业提供有积极外部性的公共物品,尤其当企业面临着严峻宏观环境的时候。

在2003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对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责任做了进一步的明确和系统性的规范。例如,该法规定了“国家对中小企业实行积极扶持、加强引导、完善服务、依法规范、保障权益的方针”。它的意义是深远的。多年来,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陆续制定了许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1.组织协调机构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商务部等14个部门共同成立了全国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国家发改委设立了中小企业司。到2007年末, 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设立了中小企业厅或中小企业局,部分省区市设立了专职的处、室。包括贵州在内的许多省、区、市建立了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提供帮助申请政府扶持措施等服务工作。

国家发改委、国务院信息办和原信息产业部共同组织建立了以大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联盟。

2009年9月,国务院决定成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2.创业扶持

国家在场地、设施、税收等方面,支持中小企业创业。例如,向符合规定的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国家对符合条件的新设立中小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和信息服务。在“十一五”规划中确定了扶持中小企业的“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并将其作为政府的重点工作事项。2003年-2007年,国家向超过6.4万户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创业指导和综合服务。

国家对认定的高新技术创业风险投资项目给予注资等多方面的扶持,重点是节能环保、集成电路和软件、通信等九个领域。

国家允许创业者将家庭住所、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等作为创业经营场所,建立创业项目资源库,形成有效采集和定期制度。

上海市面向小企业创业构建了政策、服务、金融、信息、人力资源等六大支持体系、市区街道三级创业服务网络。

3.资金

国家在中央财政预算中设立了中小企业科目,设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新产品、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和为中小企业提供公共技术服务的项目、与大型企业协作配套的项目等。并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拨出一部分资金,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

中国人民银行鼓励商业银行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发展中小企业金融产品。,扶持措施。国家正修订《贷款通则》,制定融资性担保管理办法。,扶持措施。国家要求国有银行必须设立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要求国有银行改进小企业贷款呆账核销工作,改进中小企业贷款的信贷人员尽职免责机制。同时,国家积极推动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的设立工作。小额贷款公司正在试点。国家正在制定关于民间资本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股份制金融机构的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改变为村镇银行。国家要求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采用动产、应收账款、仓单、股权和知识产权质押等灵活抵押方式。

国家开发银行与国家发改委合作建立了300多个中小企业贷款平台。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提供了政策性贷款。商业银行推出了多类特定贷款品种,如无需评级、授信的中小企业快速贷款。有的地方政府设立了地方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牵头组建了中小企业融资联席会,向重点中小企业提供贴息贷款,设立融资性租赁公司。有的地方银监部门对商业银行设立了小企业贷款指标。

国家相关部门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进行直接融资。证券市场的中小板上市企业数量持续扩大。2009年,设立了创业板证券市场。

2008年起,国家允许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

国家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通过阶段参股、跟进投资、风险补助、投资保障等方式促进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中小企业。相关政府部门提出,适当补偿创业投资企业投资中小企业所承担的风险,向创业中小企业所接受的创业投资企业投资管理服务、创业投资公共平台提供资助。

各级政府积极推进以信用征集、信用评级、信用信息数据库、信用为主的中小企业信用制度、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工作,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数据库,鼓励中小企业合法的互助性融资担保行为。部分地区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进行了区域性再担保试点工作。2003-2007年,对超过20多万户中小企业开展了信用等级评价和信用信息征集工作。对700多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再担保机构免征3年营业税。有的地方对符合规定的中小企业提供免抵押信用担保贷款额度,对担保机构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风险给予资助。

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小企业营业税、所得税和增值税减免的优惠政策。2010年,国家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不高于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采取应纳税所得额减半、所得税率减为20%的优惠政策。对国家鼓励的投资项目,可对自用进口设备等免征进口关税。,扶持措施。国家允许中小企业提出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申请。国家对一些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大的、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采取了阶段性缓缴社保费用或降低费率的措施。

4.技术创新

国家对中小企业符合条件的技术创新项目、为大企业产品配套的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贷款贴息优惠,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大学科技园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经认定的创新型企业予以资助。国家引智专项经费对认定的聘请外国专家项目、引智示范推广项目给予资助。对中小企业参与标准制定、小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维持等费用予以资助。有的地方对认定的产学研项目给予资助。

各级政府通过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等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咨询、技术转让服务。推动实施“专利服务中小企业”活动。鼓励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向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5.市场开拓

国家通过进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等业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国际市场。设立了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要求各级政府对列入《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中小企业产品优先采购。

6.社会化服务

国家鼓励社会中介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培训、融资、营销等各类服务,向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组织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建立了覆盖全国的中小企业信息网络体系。中小企业网总站和分网已拥有100万企业会员,日均点击量超过50万次。

7.提高企业管理能力

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开办了中小企业管理咨询培训班。有的地方通过专家委员会向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有的地方政府与管理咨询机构合作向个别重点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有的向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管理咨询项目提供资助。有的向企业推荐经过筛选的管理咨询机构。

通过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中国中小企业竞争力讲堂”、“创业者家园”公益培训、企业成长培训等,向中小企业提供了许多免费的管理培训。2010-2012年,实施面向100万家成长型中小企业管理者的培训计划。

8.国际合作

我国政府与美国、法国、新加坡、德国等多个国家签署了中小企业合作协议、中小企业合作备忘录。举办了多次双边中小企业政策磋商及亚欧会议中小企业部长级会议。联合多国举办了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推动建立中意中小企业基金。国家发改委与英国国际发展部合作开展了中小企业政策支持体系项目。

二、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常见问题

2006年及之前的数年中,以中小企业为企业主体的浙江、广东地区的出口额、增加值的年增长率都达到20%-30%之间。但到2007年,上述年增长率下降到了10%左右。2008年1-2季度,相关年增长率继续持明显下降。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并非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出现而产生。正如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王新奎所指出的,中小企业的问题,实际是全局的问题。以下从经营理念、企业战略、营销、运营等多个方面来分析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常见问题。

1.经营理念

据调查,多数中小企业创办人的知识水平并不高。受知识水平有限、利己主义思潮、一些领域法纪松弛等因素的影响,许多中小企业经营者在经营理念上存在着严重缺陷。

急功近利,注重短期收益,忽视长期利益。

侧重于采取粗放的经营管理方式。有的还采用一些落后的家族经营方式。忽视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守法经营、诚信经营的意识比较淡薄。容易出现生产伪劣产品、污染环境、安全管理松懈、安全隐患、安全事故多等违法违规现象。

近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给广大中小企业带来了广阔而丰富的市场机遇,带来了优越的外部发展空间,使得大量中小企业在内部管理水平不高、综合实力较弱的情况下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这掩盖了不少中小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理念问题。

2.企业战略

倾向于采用粗放的发展方式。大多数中小企业集中于普通层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加工贸易产业,较少进入高新技术产业。

众多企业不顾自身的优势、劣势所在,热衷于进入在短期内能获得高额利润的产业。如房地产业、采矿业、钢铁业、有色金属业、建材业、娱乐业、餐饮业等。

众多企业习惯于从短期角度来选择盈利模式、管理方法,不注重培育可持续的竞争力,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不足。高附加值产品少,常常依赖于低成本竞争,压低劳动者待遇;随意排放污染物,随意消耗土地、自然资源;甚至不顾法规限制,沉迷于通过官商勾结、徇私枉法来获利。

3.营销

大量中小企业将营销投入、营销环节较少的国外市场作为主要目标市场,而将一定范围内营销难度较大的国内市场放在次要位置。当发达国家高度负债的发展方式难以维系、出现金融、经济危机时,这类对国外市场过于依存的企业的市场需求急剧减少。,扶持措施。以广东地区为例,2006、2007年出口额的年增长率同比超过30%;而2008年第一季度增长率同比为9%,第二季度同比为3%。此时,这类企业很容易陷入困境。

许多中小企业惯于采用低价竞争的营销策略,轻视以质取胜、以创新谋优势的营销策略;不重视新的营销方法,以设立网站为例,据调查,只有17%的中小企业开设了企业网站。

许多中小企业轻视品牌建设,轻视自有品牌,乐于以附加价值低的生产车间角色从事贴牌产品制造业务。

4.运营

设备、工艺技术水平不高,甚至较低。中小企业往往在设备、工艺技术上的投入较少,不少企业靠增加劳动力投入来弥补设备、工艺技术投入的不足。

对信息化建设比较轻视,投入不足。多数的信息技术应用只限于外网、内网构建、微软办公软件应用。近年的国家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报告指出,我国中小企业计算机的普及程度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泰国、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扶持措施。只有9%的中小企业实施了电子商务,4.8%应用了ERP,16.7%有自己的网站,14%有企业门户网站应用。

许多中小企业不是通过提高运营管理水平来降低成本,而是着眼于压低劳动者的薪酬。当原材料采购成本、劳动力薪酬出现一定幅度的上升时,大量中小企业出现难以运营的局面。

5.研发

目前,国内企业普遍存在着研发投入少、重模仿、轻研发的现象。在中国,国外组织、个人的专利登记数曾经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高于国内组织、个人的登记数。这一情况直到2005年才得以改变。国内企业不仅在大量的高新技术、设备上依赖于国外,甚至于常用的数控机床、纺织机械也有70%是从海外进口。

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国内企业经营者不重视研发职能或是研发管理比较薄弱。这方面与一些海外先进企业相比,差距明显。以日本精工爱普生集团为例,该公司研发部门中的知识产权机构有约400名员工。其专利检索数据库有上千万项专利信息。有些专利检索能力已经超越了日本的国家机构。

具体到国内的中小企业,此类问题更为普遍,自主创新产品、自主知识产权平均数量更少。

6.财务

许多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有的企业现金流状况不佳,乃至因缺乏现金而经营困难。有的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不严,坏账损失严重。有的企业账务混乱,导致决策困难。有些企业偷漏税严重,法律制裁风险高。有的企业出现内部人员贪污、挪用公款的现象。

一方面,因为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财务管理不规范;一方面,因为中小企业可抵押资产少、不易获得担保;银行融资困难,发行债券、上市融资的机会很少。相应地,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高。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介绍,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利率常常高于9%,总成本超过10%,民间借贷的利率则超过了30%。

7.人力资源

由于我国曾长期处于经济、文化落后状态,大量中小企业的创办者、早期经营者文化素质不高,管理能力较弱,管理意识较落后,对人力资源工作相当不重视。因此,中小企业的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相当匮乏,员工素质相对较低。据调查,在我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占中小企业员工总数的比例不到10%,初中以下学历的员工所占比例则达到约60%。

许多中小企业缺乏正常的人力资源投入,员工无法享受到依法应有的工作待遇,无法获得依法应有的劳动报酬。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工作责任心不高。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调查,中小型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投入占企业总投入的比例非常低。

三、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措施的不足之处

关于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措施的不足之处,除了制度建设待加强、需要进一步统筹、安排、扶持资金规模有限、资金安排不均衡、管理不严、服务内容待扩展、监督检查不够以外,还有一个重大不足是目前的支持措施还不能比较有效地面向那些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对解决关键问题所起的作用还比较有限。

下面将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措施所起的作用按经营理念、企业战略、营销、运营、研发、财务、人力资源进行分类,并与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常见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

表1:对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措施所起作用的对比分析表

序号 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常见问题 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措施 1 经营理念:受知识水平有限、利己主义思潮、一些领域法纪松弛等因素的影响,许多中小企业经营者急功近利,忽视长期利益;侧重于采取粗放的经营管理方式,忽视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守法经营、诚信经营的意识比较淡薄。 a.国家开展了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中国中小企业竞争力讲堂”、“创业者家园”公益培训。 b.2010-2012年,实施面向100万家成长型中小企业管理者的培训计划。 2 企业战略:倾向于采用较低层次的发展方式,大量集中于普通层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顾自身的优势、劣势所在,热衷于进入在短期内能获得高额利润的产业;习惯于从短期角度来选择盈利模式、管理方法,高附加值产品少,常常依赖于低成本竞争,压低劳动者待遇;不注重培育可持续的竞争力,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不足;甚至通过官商勾结、徇私枉法来获利。 a.国家相关部门对符合条件的新设立中小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和信息服务。 b.有的地方政府面向小企业创业构建了政策、服务支持体系。 c.国家发改委开办了中小企业管理咨询培训班。 d.有的地方通过专家委员会向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有的地方 与管理咨询机构合作向个别重点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 3 营销:大量企业将营销投入的国外市场作为主要目标市场,过于依赖,而把国内市场放在次要位置;许多中小企业惯于采用低价竞争的营销策略,轻视以质取胜、以创新谋优势的营销策略;轻视品牌建设,乐于从事贴牌产品制造业务。 a.国家通过贸易信贷、出口信用保险等业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国际市场。 b.设立了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 c.要求对列入《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中小企业产品优先采购。 4 运营:在设备、工艺技术上往往投入较少,水平不高,不少企业靠增加劳动力投入来弥补不足;对信息化建设比较轻视,投入不足;许多企业不是通过提高运营管理水平来降低成本,而是着眼于压低劳动者的薪酬。 a.相关部委牵头组建了以大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联盟。 b.有的地方政府面向小企业创业构建了信息支持体系。 5 研发:普遍存在着研发投入少、重模仿、轻研发的现象;研发管理比较薄弱;自主创新产品、自主知识产权更少。 a.政府通过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等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咨询、转让服务。 b.推动实施“专利服务中小企业”活动。鼓励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向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c.国家对中小企业符合条件的技术创新项目、为大企业产品配套的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贷款贴息优惠,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d.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大学科技园实行税收优惠。对经认定的创新型企业予以资助。 e.国家引智专项经费对认定的聘请外国专家项目、引智示范推广项目给予资助。 6 财务:许多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有的企业现金流状况不佳;有的应收账款管理不严,坏账损失严重;有的财务信息混乱,导致决策困难。有些偷漏税严重,法律制裁风险高;不易获得担保,银行融资困难,发行债券、上市融资的机会很少,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高。 a.中国人民银行在2008年要求商业银行的小企业信贷投放金额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增加量不低于2007年。 b.国家正修订《贷款通则》,制定融资性担保管理办法。国家要求国有银行必须设立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要求国有银行改进小企业贷款呆账核销工作及相关的信贷人员尽职免责机制。国家要求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采用动产、应收账款、仓单、股权和知识产权质押等灵活抵押方式。国家积极推动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的设立工作。 c.小额贷款公司正在试点。国家正在制定关于民间资本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股份制金融机构的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改变为村镇银行。 d.有的地方银监部门对商业银行设立了小企业贷款指标,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提供了政策性贷款,国家开发银行与国家发改委合作建立了300多个中小企业贷款平台。 e.2008年起,国家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 f.国家相关部门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进行直接融资,设立了创业板证券市场。 g在中央财政预算中设立了中小企业科目,设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新产品、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等。向符合规定的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h对认定的高新技术创业风险投资项目给予注资等多方面的扶持。国家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通过阶段参股、跟进投资、风险补助、投资保障等方式促进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中小企业。,扶持措施。 i.各级政府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工作,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数据库,鼓励中小企业合法的互助性融资担保行为。部分地区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向创业中小企业所接受的创业投资企业、创业投资公共平台提供资助。 j.有的地方政府面向小企业创业构建了金融支持体系。有的地方政府向重点中小企业提供贴息贷款。 k.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小企业营业税、所得税和增值税、自用设备进口关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的减免优惠政策。国家对一些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大的、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采取了阶段性缓缴社保费用或降低费率的措施。 l.允许创业者将家庭住所、租借房等作为创业经营场所。 7 人力资源:大量企业的创办者、早期经营者文化素质不高,管理能力较弱,管理意识较落后,对人力资源工作相当不重视;人才相当匮乏,员工素质相对较低;缺乏正常的人力资源投入,员工工作待遇偏低,员工的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 a.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中国中小企业竞争力讲堂”、“创业者家园”公益培训、企业成长培训等,向中小企业提供了许多免费的管理培训。 b.2010-2012年,实施面向100万家成长型中小企业管理者的培训计划。 c.有的地方政府面向小企业创业构建了人力资源支持体系。 从上表可以看出,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措施主要面向的是中小企业的财务

职能问题,其次是研发职能问题;而在经营理念、企业战略、营销、运营、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支持措施则较少。正如中国社科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迎秋教授所说的“资金紧缺不是民营企业发展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也不是资金短缺等财务问题,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不应过多地面向中小企业的财务职能。

四、激发微观经济活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1.激发微观经济活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将企业管理能力提升到较高的水平,是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为例,只有将广大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到中等或较高水平,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成本才比较能够处在一个贷款方可接受的水平,各项信贷扶持政策才能真正发挥效用。曾主管中小企业发展的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欧新黔指出,我国中小企业已经到了以提高素质为主的发展阶段。温州创新工商管理培训中心主任殷海江认为,中小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企业组织管理能力建设较差,不论人员培养、管理流程、制度建设、技术研发、品牌塑造都缺乏手段,导致面对从紧的外部环境时缺少竞争力;企业抵抗外部风险最好的办法是练好内功。

尽快、逐步地帮助多数中小企业将管理能力提升到中等或较高水平,是将中小企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的根本方法,是解决中小企业在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所面临各类发展问题的根本方法。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认为,当前的经济状况从政策层面上来讲,更多取决于微观,取决于企业应对环境的能力;应更多地培养企业应对外部环境的能力。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王新奎曾经举了一个实例,上海市工商联纺织协会的众多中小企业会员在2007年遇到了严重的经营困难,通过集思广益、共同协作,投资成立了一家新的企业,以此竞标获得了上海世博会特许产品经营商的资格,使得大家的经营状况普遍得到了扭转。

因此,制定、实施好以管理支持为重点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是激发微观经济活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途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应由以财务支持为重点转向以管理支持为重点。

2.制定、实施好以管理支持为重点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

(1)在实施其它支持政策的同时,将财力、人力资源重点投向中小企业管理支持领域

(2)以中小企业管理咨询专家、专业管理咨询机构相结合的方式向符合优先扶持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或资助管理顾问服务

政府部门应组建中小企业管理咨询专家团队,重点在经营理念、企业战略、研发等职能的疑难问题上向符合优先扶持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管理顾问服务。由政府承担中小企业管理咨询专家的服务津贴、费用,由企业为主(如企业评价权重占60%)、政府为辅的方式来评价管理咨询专家的工作绩效。

同时,政府部门应资助符合优先扶持条件的中小企业选择有资格的专业管理咨询机构的管理顾问服务。可按企业的财力状况,资助管理顾问服务费用的50%-80%。具体而言,企业应按统一的规定实施招标,由多家管理咨询机构投标,提出各自的方案、实施时间、实施人数、服务价格,在相关部门的监督下由企业择优选择管理咨询机构。政府可制定各类管理顾问服务费用的基准及上限。相关部门应建立对此类管理咨询机构的评价、监督机制。在咨询项目完成后的半年、1年,分两次由企业、政府部门共同评价管理咨询机构的工作绩效,企业评价可占60%的权重。开展此项工作时,由于具有良好管理顾问能力的管理咨询机构数量目前比较有限,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结合各地实际情况逐步开展。政府也应更多地开展相关管理咨询机构、人员的培训工作。

(3)以更大的力度、更多样的方式组织、资助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工作

在加强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中国中小企业竞争力讲堂”等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的同时,资助成长潜力大的中小企业的一些管理人员参加其它正规的企业管理培训或学历学习、职业资格培训。

(4)资助、鼓励管理人才到中小企业就业,降低其就业风险

人力资源是组织的第一资源。相关部门可向符合一定素质、才能条件的中小企业管理人员提供保障较高的失业保险、服务津贴等多种资助,采取各类措施帮助中小企业缓解管理人才紧缺问题,增强对管理人才的吸引力,鼓励管理人才到中小企业就业,降低管理人才到中小企业工作所面临的较高就业风险。

参考文献

经济发展的根本范文第9篇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基层民主建设;村民自治

中图分类号:D6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2)08/09-0152-06

作者简介:宁杭(1957- ),男,安徽固镇人,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校刊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三农问题”。

“民主”的本意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的事务。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以“放权”为核心,开启了加快民主进程的新时期;以“减负”为核心的税费改革,突出了农民期待发展的民主诉求;进入新世纪后,以“服务”为核心的综合改革,着力破解制约民主发展的矛盾和障碍。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立法,赋予村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四大权利。如何评价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成效,多数专家学者认为,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主要表现在:风声大、雨点小;阻力大、推进慢;中央热、基层冷;村民期望值高、干部兴趣低。究其原因,众说纷纭。本文从政治与经济关系的视角,论述破解当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我们认为,当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举步维艰的主要原因是以集体为主体的农村经济不发达,缺乏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动力,只有以集体为主的农村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把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一、增强村民的民主意识,提升村民对民主的关注度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是立于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设和意识形态,受经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越发达,社会化程度越高,人们的民主意识越强,社会文明和民主化程度愈高。反之,经济不发达地区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推进民主建设的主客观条件难于具备。可见,民主建设与经济发展,是一对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关系。根据调查,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农村民主气氛较浓,尤其是集体经济占主体地位的农村,那里基本达到了所提出的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相反,在经济薄弱欠发达的地区,农村民主建设严重滞后,损害村民基本权利的事件屡见不鲜,尤其是没有或极少有集体经济的农村,很难谈得上有什么民主可言。

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动力。这个动力就是民众对经济利益的关注度,这个经济利益是指民众的个人利益。集体经济在村民总收入中所占比例越高,从村级经济中得到的利益在村民收入中占的比重高,村民对基层民主建设关注度就越高。民主不是个人行为,而是集体行为、社会行为。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就是服务于农村基层经济的发展,提高村民生活幸福度。因此,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离不开农村以集体为主的经济和现代化的推进。

全国村级经济最发达的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和常熟市的蒋巷村,他们村级经济的主体是集体经济,村民收入中的95%以上来自集体经济的收益分配。而村民的收入绝大部分参股集体经济,成为集体经济的股民。这种集体经济与村民利益紧紧相连的利益机制,绝大地增强了村民对集体经济发展的关注度,强化了村民(股民)民主意识和维权意识。而村干部同样具有较强的民主意识,他们清醒地认识到,村级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全村民众的艰辛努力和全力支持。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说得好,他们手中的权力是村民给的,是村民把他们推到领导岗位,理应为村民谋利益、掌好权;蒋巷村党委书记常德盛说:“离开了村民的支持,我们就寸步难行,不可能有蒋巷今天的繁荣昌盛。”他们定期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向村民报告工作,通报情况,征求村民的意见,集思广益,推进村级经济的发展。他们关注民生问题,经常深入村组和村民家庭,倾听村民的意见和诉求。村民和干部为了致富奔小康这个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追求和共同的利益,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发扬基层民主已成为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取向。干群关系的和谐,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老百姓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就没有大的矛盾和冲突发生,社会也变得相对和谐与稳定。

可见,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对增强村民民主意识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各种关系中,经济利益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它决定着人们对政治文化等关系的态度和行为准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经济发展的根本范文第10篇

1 树立科学发展观念

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与管理人员必须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念,保证可以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效率。首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部门必须要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增强农村扶持工作力度,逐渐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效率。其次,在新形势下,村级党组织必须要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最后,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必须要坚持党组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领导核心,保证可以提升?h的执政工作能力,逐步建设和谐农村,满足现代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需求[1]。

2 坚持理论指导

在农村基层组织实际建设的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必须要坚持理论指导,明确基层组织建设总体要求,逐渐提升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效率。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部门必须要重视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能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作用,一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部门要增强农村基层建设工作力度,将党支部作为基层组织建设核心,进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模式。另一方面,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部门要重视基层组织建设保障体系的完善,加大村级党支部财政投入力度,同时,还要关注基层民生问题,完善民生服务体系,这样,才能逐步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效率与质量[2]。

其次,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必须要重视农村干部综合素质,逐渐提升农村干部的领导能力,积极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其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部门可以创办领导培训活动,阶段性的对农村领导进行基层组织建设知识的培训,使其可以掌握先进的领导方式,制定人性化的领导服务工作体系,有利于提升农村干部的领导能力。其二,在农村干部培训计划中,为了减轻农村干部的工作压力,相关部门可以对其进行岗位能力轮训,使其可以轻松的参与领导工作中。其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部门要利用学历培训方式开展相关活动,除了要对领导干部进行学历教育之外,还要做好后备人才储备工作,这样,才能逐步提升农村基层领导干部的专业素质与综合素养。

最后,在建设农村基层组织的过程中,管理部门要发挥基层党支部的带头作用,建设创业带富工程,要求党组织可以积极引进各类致富项目,同时,还要鼓励农民参与到致富项目中,进而提升农民的经济效益,优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体系[3]。

3 制定因地制宜的管理方式

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风气与习俗不同,因此,在建设基层农村组织的过程中,也要制定因地制宜的管理制度。

第一,要全面落实农村基层组织管理制度,将建设农村基层组织作为重点工作内容,逐步提升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效率。例如:在各个区域的农村成立领导小组与办公机构,根据各个区域农村实际发展特点的分析,创新管理方式,并且积极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这样,才能提升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效率。

第二,农村基层组织管理部门要全面提升党支部书记的综合素养,建设村级领导班子,将村党支部书记作为核心领导人员。同时,相关部门还要全面分析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农民经济收入情况等,全面改革农业结构。另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部门必须要贯彻落实党的方针,积极执行党组织安排的工作,突出地方产业特色,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增强农村竞争实力,这样,才能完成小康社会建设工作任务。

第三,在我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先进性党员组织的建设。首先,要求党员深入学习各类科学知识,督促党员学习先进知识,使其可以掌握各类工作的执行方式。其次,基层组织建设部门要引导党员全面认知新农村建设知识,使其可以带领农民致富。最后,基层组织建设部门要加强农民党员队伍的建设,积极选拔作风优良、具有代表性的农民,使其可以参与到基层组织建设活动中,进而扩大基层组织建设队伍,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效率。

第四,基层组织建设部门要全面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要求各类企业参与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充实农村的产业结构,完善农村经济体系。首先,要提高农村致富项目的发展效率,带领农民增加农村的经济收入。其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部门要做好企业运行模式的调整工作,保证可以符合农村发展需求。

第五,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部门必须要加大资金的投入,推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首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部门与政府部门可以向农村拨款,以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使用。其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部门可以鼓励社会各类慈善机构或是企业参与到基层组织建设中,投入足够的资金或是先进基础设施,进而提升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经济发展的根本范文第11篇

一、中国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问题的多元化观点

一个国家所制定的一项法律规定往往是需要经过人们漫长的实践从而不断的发展完善,以最终实现法的价值,现阶段,法学家在不断的寻求通过多方面的研究来实现法的价值向更高层次的升华。众所周知,我国的法的价值具有多样性,涵盖的内容与范围较为丰富和广泛,例如人权、财产权、民等,为了更好的维护人民的权利,需要以不同的价值取向来引领部分法工作的开展。然而,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作为我国经济法的核心与灵魂,到目前为止,有关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的研究观点却存在多元化的特征,主要有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将现代我国的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等同于公平与经济民主

有研究者认为,公平与经济的民主是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由于这两者为其他多种经济价值产生与发展提供条件,是其他价值得以实现的前提,因此,我国市场经济制度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重视促进社会公平,维持经济的民主性,将公平与经济民主的思想观念纳入到国家经济法的制定中来,以实现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学者李昌麒、鲁篱也持有类似的思想理念。

(二)认为我国的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在于经济自由

某些研究者表明,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应该是实现经济的自由发展,该观念认为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干预过于强烈,而当前我国所推行的市场经济政策要求以肯定市场调节的主要地位,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只需要起到宏观调控的辅助作用即可,因此,促进国际之间的自由贸易,提高我国的自由进出口贸易,维持市场经济秩序,是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所在。

(三)将“和谐”视为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事业的发展步伐逐步加快,“和谐”也已经成为时展的一种风尚,因此,有部分学者认为和谐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和谐”这一话题越来越多的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与重视。如学者高琴就认为,和谐社会重在追求保障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维持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而法治对于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将法治纳入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工作中来也是非常必要的。在和谐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之下,有学者认为将和谐视为我国目前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且极为科学合理的。

(四)认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是社会整体的经济利益

当前我国有关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研究观点很多,其中最为人信奉的观点之一就是认为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是社会整体的经济利益。大多数学者认为经济法的主要价值就是实现全体社会的经济利益,这是经济法区别于其他各类部门法的重要标志之所在,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就是实现全体社会的经济利益。学者欧阳明程、颜运秋等对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问题的研究也持有类似的观点。

(五)认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是经济效益

经济法作为各种部门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也具备其他所有部门法所具有价值多样化的特征,然而,由于我国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同时有多种价值体系产生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不同的价值体系可能在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各种碰撞,从而极易导致矛盾的发生,因此,为了良好的处理各种价值体系的矛盾冲突,经济法也就应运而生,同时,经济效益作为我国经济法研究发展的两大重要命题之一,对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秩序极具现实意义,不仅有益于社会的发展,且由于公平也是在效益的基础上产生的,保障社会的公平需要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为前提。因此,就经济法价值取向来看,效率应当是首要的,是我国经济法的精髓与灵魂之所在,将效益作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是极为合理且必要的,学者董延林和逄增森等也有类似的观点。

二、中国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问题的相关评析

由以上的关于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问题的多种研究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在对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研究与确定的过程中,大多数时候人们会采取“拆分”的方式,片面的将某个经济分词孤立的拆开来看,然后再施之以一定的经济学观念,以此来来论证自己所认证的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相关研究观点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因此,上述有关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研究观点与论据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需要再次反复的进行发展与完善,主要有以下几点理由:

(一)公平与经济民主的经济法价值取向无法全面的体现经

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众所周知,公平作为一种理想的社会发展状态,在人类生存发展的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里都有对公平的追求与渴望,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因其所独有的特性致使其具有鲜明突出的特点,而由于我国的公平所包含的内容过于广泛,除了经济公平以外,我国的公平还表现在权利平等、社会平等等多个方面,经济法的公平也主要是站在社会公平的角度,从维护社会群体之间的稳定、平等发展为出发点的,因此,单纯的将公平视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的观点是片面的,以偏概全,不具备严谨性,其次,公平作为一种价值取向是所有部门法所共同追求的目标,我国的法律都是需要以公平作为制定与实施的基础与前提的,因此,公平不具备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所要求的独特性与唯一性特征,如教育法也追求以公平为前提开展教育活动等等。再者,经济民主主要强调的还是民主,其主张国家在行使经济管理的职能时,不能过度的干预经济发展,而应该尊重人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这却应该是国家在行使经济管理职能时的一种有效的手段,不属于价值取向的范畴。

(二)经济自由只是国家的一种经济发展政策与方式,不是经济法价值取向

我国的经济发展政策大致可以概括为,主张在国家宏观干预政策下,发挥市场的自我发展与协调作用,在一定的范围内实现经济的自由发展,由此可见,经济自由是在我国推行以市场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以来所产生的一种经济发展方式,是国家为了促进我国国内外贸易的发展而实施的一项经济发展政策,因此它不属于经济法的价值取向,故将经济自由作为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的观点是错误的。

(三)将“和谐”作为我国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缺乏针对性

和谐是每个时代所共同追求的一大目标,对国家与社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和谐的类型分为很多种,其中包括社会和谐、生态和谐等多个方面,经济法的“和谐”却也是从促进人的发展与推动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的角度出发的,带有鲜明的社会和谐的特征,虽然和谐也是我国经济法所追求的价值取向,但是却不是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它同样不具备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所具有的独特性与唯一性特征,且其时代性特征也不够鲜明,因此,将和谐作为我国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研究观点是不合理的。

(四)将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视为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观点有待考证

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是在主客观的共同作用下而产生发展并且经过多方实践从而被最终确定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法律价值观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对人的发展是具有积极的作用的,而利益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概念,其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与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性质与特征存在差异,首先在性质与特征上两者就不可混为一谈。其次,社会整体的经济利益的范围界定过于模糊与宽泛,其中存在很多的不确定的经济发展因素,同时社会整体经济利益是以个人利益为组成基础的,因此,个人的经济利益也就存在于社会整体的经济利益之中,如此,在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中如何将关注社会整体利益与重视个人经济利益相区分也是一大问题,同时保障社会整体的经济利益只是经济法发展的重要方向,不能作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

(五)单独的主张效益是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的观点也是片面的

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的重要作用之一就在于弥补了传统工商法中效益为先的不足,将保障经济公平与提高经济效益和谐的统一了起来,保障了社会全体的利益,因此,从法律价值的方面来看,片面的主张经济效益,将经济效益的提高与实现经济公平相分离开来的观点就是十分不科学的。其次,从当今经济法调整的主要趋势来看,经济管理关系已经成为经济法调整的最主要内容之一,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公平也显得极其重要,因此,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应该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

三、中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效率与公平

通过对经济法产生的基本原因、产生的背景及其产生的规律我们可以看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在于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它是在社会发展变迁的背景下,经济法顺应时展潮流而进行的自我完善与创新,是符合我国现代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的价值观,对于促进我国的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极具现实意义。

四、结语

经济发展的根本范文第12篇

一、我国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相关观点分析

(一)社会公平论

我们通常所讲的社会公平论即为主张社会公平作为我国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论点。具体而言,公平正义作为国内社会所追求的根本价值,而经济法的根本特性即为社会性。所以说,公平必须作为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不少专家提出,中国经济早已获得了大幅度的提升,在这种大的经济环境下,市场经济更加需要公平,而不是效率。一些专家认为,经济法包括各种各样的价值,例如:秩序、效率、自由和公平等等。在诸多价值之中,公平是其余价值的基础条件,也是根本价值。必须保证经济的公平性,才可以更有效地保证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长期发展。

(二)社会秩序论

这一论点提出秩序乃是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通常情况下,秩序才是保障社会经济迅速、健康发展的前提基础。所以,秩序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提出这一论点的专家人士觉得在经济法律关系当中存在有国家干预,而这肯定会涉及国家政权,公权力和公民权利间的联系能否有机结合起来,便逐渐成为了经济法最为注重的话题之一。所以说,秩序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此外,将秩序作为我国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论点在某种意义上抹杀了公平效率的价值功效。缺乏公平与效率的人类社会,人民是没有安全及自由的,这样的秩序也不是我们需要的。

(三)社会整体效益论

这一观点提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应为社会整体效益,绝非某个人、某一集体或者地域的效益。部分专家觉得经济法将社会整体效益当做根本价值取向有别于民商法学的根本属性。另外,很多学者提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是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具备鲜明的经济本位以及社会本位的法律特点。第一,将社会整体效益当做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犯了严重的逻辑失误。法律价值是指法律对于人类需求满足的积极影响,主要分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但是,社会整体效益严格意义上归类于客观方面,若把社会整体效益作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则在逻辑方面是无法说通的。第二,社会整体效益的定义并不清晰,具体涵盖哪些内容也是不够清楚的。所以,把其当做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是不严谨的。

(四)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概论

顾名思义,这一论点把效率当做经济法的基本价值,在确保效率的前提下,兼顾社会公平。效率优先论的出发点为市场失灵,提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在于保障经济效益,避免市场失灵情况的发生,或者在市场失灵的时候,政府应当怎样进行干预。所以,效率因素才是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然而,由法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社会公平同样是法律的基本保障。经济法作为法体系当中的部门法,需要具备一般法律的共性,当然,社会公平也是不可或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论点仅仅关注效率和公平的对立性,却忽略了两者间的统一性,因此,此观点是不全面的。效率是市场经济必需的,而公平同样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项。在构建和谐社会、奔向小康的整体环境下,效率和公平的完美结合才能更加有助于社会经济的迅速进步。

(五)和谐价值观

持有这一观点的人认为,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是社会公平、经济自由、社会效益以及经济秩序的有机统一。和谐价值观把一切法律价值有机结合在一起,令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具体针对性不足。因此,此观点并不是十分合理的。二、对我国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问题的评析通过上述关于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问题的研究结论或者观点不难发现,在对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进行研究的环节中,大部分情况下人们都会借助拆分的手段,片面地把某一经济分词孤立来看,并且以此来论证自身认为的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正确性。所以,不管是以上哪一种观点,均不够完善,都应当进行补充,具体评析如下:

(一)社会公平的经济法价值取向难以充分展现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

我们都知道,公平作为一种理想的社会发展形态,在我们生存发展的各种意识形态领域中均存在对其的渴望,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由于它特有的属性令其具备更加明显的基本特征。但是,因国内公平涉及的领域太过宽泛,不仅是经济公平,中国的公平还体现于权利平等以及社会平等等一系列方面中,经济法的公平通常也是从社会公平的角度出发,同时将社会大众集体利益的维护作为根本着眼点,所以,纯粹的把公平作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是不够全面、不够严谨科学的;另外,公平作为一种价值取向是任何组织和部门共同寻求的目标,国内法律均依靠公平作为制定、执行的前提基础。所以说,公平不具有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所需要的唯一性和独特性特点,比如说:教育法同样追求以公平为前提开展各项教育活动等。经济民主重点突出的是民主,主张政府在行使经济管控职能的过程中,尽量不去干预社会经济发展,而是尊重人们的核心地位,这仅仅是国家行使经济管理职能时的具体方式,并非价值取向。

(二)把社会整体经济效益作为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观点有待考究

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是在主观及客观两方面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发展的,并且是在历经多次实践最终被确定的具有重大作用的法律价值观,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人类的发展,而利益本身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它的出现和发展具有明显的客观性特征,和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特征具有鲜明不同,首先,;两者在性质以及特点上就截然不同;其次,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范畴不清晰,存在大量不确定性的经济因素,并且社会整体经济利益也是依托个人利益这种构成基础的。所以说,个人经济利益包括在社会整体利益当中,由此可见,在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中怎样把注重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进行有效的区分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再加上社会整体利益的保证也仅仅是经济法发展的基本方向,不可以将其和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混为一谈。

(三)单纯提倡效益为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论点也是不够全面

在中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最关键的作用就在于它很好地弥补了以往工商法中效益优先的缺陷性,进一步把保证社会经济公平、提升经济效益有机结合在一起,更好地实现了社会整体效益。所以,从法律价值角度出发,一味主张社会经济效益,把经济效益的增强和实现经济公平分离开的论点是极为不合理的。除此之外,由现有经济法调整的状况来讲,经济管理关系已经渐渐成为经济法进行调整、优化的最关键部分之一,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环节当中展现公平性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必须有效解决公平和效率两者的统一性问题。

(四)市场经济秩序下的经济自由仅为经济发展途径,并非价值取向

国内社会经济的发展方针主要可以归结为,我们提倡在政府对国家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前提下,展现市场的自我协调能力, 并且在特定范围内实现经济的自由发展。我们可以看出,经济自由作为我国推行以市场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我国为推动国内外贸易的进展而实行的一种经济策略,所以其并非经济法的价值取向,把其作为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的论点是不正确的。

(五)把和谐当做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针对性不足

众所周知,和谐作为各个时代共同追求的重要目标,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均起到关键影响。但是,和谐的种类繁多,像社会和谐、生态平衡等等。经济法的和谐是从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谐统一的角度出发的,具备明显的社会和谐特点,尽管和谐也是中国经济法寻求的价值取向之一,然而却并非中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其同样不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的基本特征,同时它的时代性特征也较为缺乏,所以说,把和谐作为我国经济法根本价值取向的论点也是错误的。

三、公平和效率是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

在经济法的整体价值当中,公平和效率毫无疑问是最为关键的两个价值取向,两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在各种各样的经济法价值取向之中,唯独经由经济法的立法与执行能够有效地保障社会整体效率,更好地体现出社会公平,也能够确保经济的自由性、有序性以及安全性。若缺失了公平及效率中的任何一项,另外的一切价值均不会具有任何意义。

(一)从国内经济法的法律属性来看,公平和效率是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社会主义特征的国家,满足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彻底消灭剥削,并且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由此可见,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性涵盖了公平与效率,中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一定会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统一起来。

(二)从公平和效率的联系上来看,两者均为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

第一,公平和效率两者都是十分关键的,两者缺一不可,不具备效率的公平或者缺少公平的效率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言都是毫无意义甚至是有害处的。第二,公平和效率具有对立统一的基本特点。尽管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对立性,然而它们并不是无法调和的,尤其是对于经济法的社会整体效率和社会公平来讲更是如此。由于既然称之为社会整体效率,而非个人效率或者局部效率,那就一定会涉及社会的公平正义方面。第三,从法尚公平的角度出发,公平必须作为法的基本价值,经济法也是如此。此外,从对经济法带来的根源考察当中,正是因为发生了一系列社会与经济问题,引发了社会不公平,也才促进了经济法的出现。所以说,由公平和效率的联系上看来,公平和效率两者均应当为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

经济发展的根本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包容性增长;以人为本;思想理念

一、“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含义

同志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发表题为《深化交流合作 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深入阐述了“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他强调,“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们应该坚持发展经济,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增加社会财富,不断为全体人民逐步过上富裕生活创造物质基础;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同志指出,“中国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包容性增长的积极实践者。中国强调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本身就具有包容性增长的涵义。我们既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我们将继续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不断增加社会物质财富、改善人民生活,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以人为本”思想的含义

以人为本的人,指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主要是对其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肯定。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把依靠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包容性增长中渗透着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

(一)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贯穿包容性增长始终的核心原则。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古已有之。我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提出 “天地之间,莫贵于人”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强调要利民、裕民、养民、惠民。马克思在科学阐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而第一次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之上,成为指导无产阶级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项重要思想原则。包容性增长作为一种经济与社会发展模式的概括性描述,其内在根源与指导思想正是这一被无数实践证明了的科学原则。正是在这一原则指导下,针对新时期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重大问题的解决才有核心的方向与目标。

(二)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包容性增长是此宗旨的具体实现路径。

以人为本,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与我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同志曾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带领广大人民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

党的根本宗旨与执政理念,就是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当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在面对国内外新形势的前提下,同志适时地提出了“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对今后党带领全国人民努力奋斗具有关键性意义,前瞻性地描绘了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对指导思想的深刻总结与具体性实践。

(三)以人为本全面反映了包容性增长的一系列基本要求,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核心思想。

首先,经济社会发展目的方面,包容性增长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所有人群。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决策和工作的标准,把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

其次,经济社会发展依靠力量方面,包容性增长要求经济社会促使人人获得平等参与经济发展的机会,努力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的障碍。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始终相信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组织和动员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促使人人获得平等参与经济发展的机会,努力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的障碍。

其三,在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如何分配方面,包容性增长要求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消除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走共同富裕道路,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生活质量和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有所增加。要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统筹兼顾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促进创造财富和公平分配的协调。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经济发展的根本范文第14篇

摘 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在当今我国社会的发展道路上,以及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寻求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以及国家繁荣建筑目标的推进。科学发展观不仅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我国寻求全面建设的根本原则,科学发展观规定了我国如何在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的繁荣与飞速发展。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科学发展观对市场经济发展方向的影响,也阐述了社会主义环境下的市场经济如何对社会主义事业推进起到影响,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科学发展观 关系 刍议

自我国寻求改革开放政策发展国家经济的几十年历程中,不仅经历了多变的市场环境,也逐渐适应了复杂的经济变化形势,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经济环境适应能力,实现了国家经济水平的全面有效提升。自国家领导人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概念以来,将多年关注却仍在困扰国民的经济发展形势在观念上进行了彻底的提升,科学发展观不仅以寻求发展为最终目标,同时要求以科学的规划来寻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即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保证了发展的科学性,最大化的保持了国家与国民的利益。

一、科学发展观之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也得到了明确的定位

社会主义发展环境下的经济虽然是具有一定的国内市场优势的,但放在国际社会多变的经济形势下,这种优势不仅不明显,甚至可能成为一种劣势。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发达的经济水平与成熟的经济运营模式,对我国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非常大的冲击,市场经济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代表经济模式,必然无法完全适应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在我国建国初期曾经选择计划经济来发展国力,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然后残酷的教训与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决定了我国当时的经济水平及国际环境不允许我们通过计划经济来寻求国力强盛和国民生活水平提高。通过对历史上的经济发展及国际经济运营模式进行彻底全面的分析,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政策思想,将我国带入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中。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证明了只有通过市场经济才能实现我国的经济全面发展与国家的不断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长期发展实践说明了一个问题,只有通过这种经济模式不断深入和推进,才能适应我国的发展要求,而科学发展观的最基本要求是发展,其次是科学发展。面对我国目前寻求经济发展所造成的社会问题、环境问题、人文问题等,发展的目的已经基本实现,并且在稳定推进,而科学的要求尚未达到,因此科学发展是未来我国寻求全面发展的最根本任务。科学发展观肯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地位,同时也对市场经济提出了科学发展的要求,只有从国内国际形势出发,对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状况进行深入的研究,然后再针对其中影响科学发展的方面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实现科学发展观前提下的市场经济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树立了方向

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为了最大化的利用资源实现最高的经济利益,同时市场经济是一个开放性的经济环境,充满着激烈的竞争与多样化的发展经营模式,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环境下的市场经济,无法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比,也无法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经验来作为我国寻求发展的主要参考。我国环境下的市场虽然也是通过对社会资源的运用获得最大化利益,但是如果单纯为寻求经济上的发展而忽略了社会发展任务的推进,必然无法在社会主义环境下生存,而市场经济无论是从发展原则还是从发展方向上,资本主义社会性质与社会主义社会性质都不可能一概而论。

由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是受到基本经济关系的影响,有着共同遵循的经济运行法则,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为了实现经济的发展,更是为了获得国家与人民的最大化经济效益,从经济收益的所有者关系与财产分配制度上来说,都是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原则有着本质区别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必然要以国家与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前提,社会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这就要求我国的市场经济根据人们所提供的劳动力大小、多少来分配社会所得,这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应当遵循的根本原则。

只有确立了在科学发展观约束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原则,才能更加明确我国的经济发展目标。从社会主义发展目标来说,其根本目的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人们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国民平等。科学发展观不仅从原则上对社会主义环境下的市场经济发展是一种约束,更将这一发展目标做为引导,明确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发展要以人为本,寻求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善人居环境和条件,而条件的改善仅仅是物质上的,人居环境的改善才是最终目的。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造成的对人居环境的影响与破坏,无时无刻在危害着国民健康,寻求科学发展就是要保证和改善人居环境的前提下,寻求经济上与物质上的发展,这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发展树立了明确的方向。

三、科学发展观提出对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经济的发展。在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在不断的探索与努力中获得了一个又一个可观的经济成果,使综合国力水平得到了极为明显的提高,实现了最根本的经济发展的目标。根据我国的社会发展形势,未来我国将会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期,长期处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状态,而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与运营模式下,寻求经济的稳定发展是必然和肯定的,同时寻求进一步的快速经济水平提升也是市场经济的重要要求。未来我国的发展方向以经济建设为主,因此必然会大力发展经济,完全应的市场经济的发展目标和需求,但由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却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虽然目前我国处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但以大力发展经济,寻求经济水平的进一步快速提升,必然会带来对社会的更深一步影响。就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对社会及环境的影响来说,如果继续保持这种经济发展和增长态势,必然会对社会造成更加严重的负面影响,使我国寻求可持续发展成为更加遥远的目标。科学发展观就对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非常完善的定义与规定,这一理论的提出能够推进我国市场经济的科学化发展,能够促进我国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前进。

科学发展观的最基本要求是以人为本,即无论任何形势的经济发展都应当本着社会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协调发展的原则,并且以此为要求对市场经济实施约束,在寻求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具体工作中,全面的落实这一要求,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全面审视,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的同时,还能够满足科学发展观对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发展要求是指除了经济发展之外,还应当从人文环境、文化建设、政治完善等方面实施同步建设。协调发展原则要求任何一项国家发展的任务与目标都要同步协调发展,不可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任何一项发展任务滞后,实现同步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主要是针对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利用和无节制开发,要求市场经济的发展合理利用和安全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要关注资源的保护与再生。

四、科学发展观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明确了发展方法

当今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不仅对各国造成了严重的压力,更使国际经济形势日益复杂,经济利益的冲突日益鲜明,这种环境是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的。市场经济的发展虽然是由基本经济规律决定的,但国家通过一定的宏观调控手段是可能实现对经济的正确导向、有效干预的。市场经济发展的特点在于符合客观经济规律,而面对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以传统的发展方法已经无法完成发展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条件仍然是经济的繁荣,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才能寻求国家的建设,才能提高国民生活水平,而当今的国际经济形势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下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不仅对市场经济发展明确了方向和要求,更提出了市场经济寻求发展的科学方法。首先从国家宏观调控手段上来说,国家会利用自身的作用来发挥对市场的有效干预,即弥补因市场运行障碍造成的经济损失,又及时制约市场消极发展的态势,同时还根据资本主义社会的市场经济特点及问题,进行全面的研究与参考,为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明确方法与途径。从我国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及当下所处的发展阶段来说,市场经济的发展应当根据基本的经济规律实施对自身发展的根本认识,然后再结合目前我国的发展实情,依赖国家的宏观调控,将社会的利益保持作为发展原则,实现自身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同时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结束语:

科学发展观不是要求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唯一发展追求的目标,而是为目前的经济发展制定一个合理的定位和发展方案,使经济发展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有效平衡,达到一个最佳状态,即保证了经济发展步伐的前进,又保证了全人类的利益最大化。科学发展观是在符合社会经济运行规律前提下提出的经济发展观点,不仅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更是一种对未来发展的有效监督和根本标准,从国家的手段入手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使之向着科学发展的方向前进,不仅能够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基本目标,更能够在发展的同时寻求社会的全面发展,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赵甲明.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意义[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03:4-9.

[2]柯健.建设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9,06:6-9.

[3]柯健.按科学发展观要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01:1-5+8.

[4]杨承训.科学发展观引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11:31-36+84.

经济发展的根本范文第15篇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其对生活质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必须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我国在最近几年先后颁布了很多交通运输管理条例,像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运输条例的等法规,使得运政部门在管理交通运输上更加制度化,为交通运输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在当前的时代要求下,交通运输发展难度逐渐加大,相应的交通运输经过管理难度也逐渐加大,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在结合新时代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制定相应有效的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方案,保证交通运输网的有效发展。

1、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当前各行各业都体现出了较强的经济发展速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步完善自身的管理制度,进行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改革,最终获得了长足进展,这一点在交通运输行业中也不例外,尤其是相对于原有的交通运输状况来看。市场经济与交通运输之间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二者互相影响,相互促进,因此,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加强交通运输的经济管理对于整个交通运输链和经济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交通运输正经历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其发展速度和规模都有了较大变化,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因为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了交通运输的经济管理。具体说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交通运输进行经济管理是时代的要求,尤其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体现出了市场经济的属性,市场经济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主流,对于交通运输这一我国较为核心的行业来说更是应该加强其自身的经济属性,

所以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加强交通运输的经济管理,做好管理的改革和创新,使其更适合于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促进交通运输的全面发展。

(2)加强交通经济管理也是当前我国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交通经济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就是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因为交通运输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决定了在进行经营体制改革中必须把交通运输行业作为一个重点来抓,做好了交通运输的经济管理工作,不仅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其自身经营体制的改革,还能够通过交通运输的基础服务属性促进其他各个行业的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进而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可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交通运输经济管理不仅仅是当前社会时展的要求,还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良性改革和持续进步。

2、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交通运输经济管理对策研究

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改革, 相应的交通运输经济管理难度也不断增加, 因此在实际的交通运输经济管理工作落实当中,存在的问题是比较多的,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效率,必须采取相应有效的对策,具体包括以下五大对策。

第一,要加大交通运输行业内部管理力度。对于各个企业来说,要想促进企业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必须加大内部管理力度,从根本上落实好内部监管工作,交通运输行业也是如

此。要想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保证内部管理工作落实及时和到位。在实际的内部经济管理当中,必须在结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相应合理的经济管理

制度和体系,而企业交通部门管理人员是核心工作主体,要想从根本上保证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必须加大对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

交通运输业的稳定发展。另外,还要完善相应合理的绩效考评制度和奖惩制度,保证考评公正性和严谨性,督促工作人员认真工作,从根本上提升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最终创建出一支专业化程度足够高的管理队伍,从根本上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保证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经济效益。

第二,要从根本上落实好预算管理工作。针对交通运输行业来说,加大内部预算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必须在结合企业情况的基础上,完善相应有效的预算管理制度。针对我国交通运输企业来说,对应的内部预算管理制度都比较完善,通过预算管理制度落实,可以从根本上落实好企业经济监管工作,还可促进各种管理职能的科学化分配。针对我国交通运输企业来说,已经加大对内部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度,只有完善内部预算管理制度和体系,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企业市场经济竞争力,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但在具体的内部预算管理过程中,还必须加大对预算管理成本的控制力度,只有从根本上控制好企业经济成本,才能最终提升企业整体经济效率,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第三,要从根本上落实好合同管理工作。在实际的交通运输行业监管过程中,严格落实合同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加强合同管理,不仅能保证货主的根本利益,还能保证运输单位的根本利益,最终保证交通运输行业的有序发展。在我国很多地区都已经开展应用合同运输制度和体系,通过该制度和体系的合理应用,可以从根本上避免相关纠纷和矛盾出现,还能从根本上优化交通运输条件。因此,在实际交通运输经济管理当中,必须从根本上加大合同管理力度,保证社会条件最优化和环境和谐性。

第四,加强对现代化技术的广泛应用。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实际的交通运输经济管理当中,也必须大力应用一系列现代化技术和先进设备,促进交通运输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提升交通运输经济管理工作效率。针对交通运输企业来说,还要及时了解市场经济发展动态,及时分析一系列市场经济数据和信息,明确相关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在有效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和通信设备的基础上,创建出相对应的数字化模式,最终保证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效率。

第五,加大路车综合化管理力度。要想保证交通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必须保证相关道路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仅仅完善交通运输经济管理制度,却没有道路的话,也无法保证相关商品的正常交易,无法创建出相对应的道路运输市场。所以,在实际的交通运输经济管理过程中,往往离不开道路管理和路车管理。但随着路车综合管理模式的有效应该,从根本上促进了交通运输市场的扩大化。在路车综合化管理模式应用下,不仅可以实现养路费稽征部门和运输监管部门的有效交流和合作,还增加了更多的市场管理部门,另外主要加强分级运输管理,不同的地区对应着不同的管理和服务机构,这样可以从根本上保证路车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