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职业卫生论文范文

职业卫生论文范文

职业卫生论文

职业卫生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化工企业;卫生管理;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都在追逐效益的最大化,然而,雾霾问题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不能只要金山银山,还要保住绿水青山。作为有严重危害的化工企业,在职业卫生方面更要引起政府和企业的关注。近几年,我国针对这方面问题先后颁布了多个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了作为公共卫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卫生管理工作,也让企业在这方面做到有法可依。然而,这些法律法规还不是十分的完善,往往只是笼统的进行了规范,所以更需要政府有力度、企业有规定、员工增强防护意识,共同把职业病发生的几率降到最低。

1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员工认识不足、企业预防措施不到位

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化工企业往往追逐效益与产能的最大化,就会忽视卫生问题、忽视员工的健康问题,而员工也没有在这方面进行系统的学习,缺少对职业卫生的认识和一定的防范意识,不能及时的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实际工作中就会不重视这方面的危害,一旦这方面出现问题,员工自己无法采取补救措施。如果企业在这方面可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加大教育宣传力度,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设立职业病检查室,及时定期的对员工进行体检,严格要求岗前岗后的体检,就会大大降低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

1.2企业自身的问题

企业为了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尤其是小型企业和效益不太好的企业,没有太多的资金在预防职业病方面投入,因而对这方面的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工作时,药品、设备以及防护设施能省就省,不考虑设备的安全性以及更换的周期,卫生检查的粒度不够大,使员工的安全受到了极大的危害。这其实和企业决策者的素质以及对员工健康的重视程度是息息相关的,企业决策者如果只追求经济利益纳纹职业病问题出现的几率就比较大。

1.3政府方面

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大,给力这种卫生管理问题一定的生存空间,他们检查的次数比较少、监督的人员也比较少,同时监督人员不具有必要的专业知识积累,使得企业钻空子、有机可乘,在检查时只做表面功夫、应付了事。所以,政府应该加大对企业的检查力度,与此同时,加强对内部监督人员的培训。对企业有针对性的进行检查。同时,政府不能为了满足经济发展任务对企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了追求本地区的经济效益,对有问题的企业放宽政策、提供优惠,严重危害企业的员工以及当地的老百姓,做问题企业的“保护伞”。

1.4客观问题

有些客观问题的存在是我们无法忽视且必须致力于解决的:①在我国企业职业卫生问题起步较晚,专业人士较少,大多的卫生管理人士都属于兼职,关于如何开展工作、重点又放在哪,我们无法借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慢慢寻找解决的办法。②这种对于化工企业的职业病的病源不好找,而且具有潜伏期不容易发现。③员工不可以不体检,但是体检的次数太多就会造成一种资金的浪费,还会给用人单位带来经济负担。

2几点建议

对于化工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或多或少发现的问题,本文特提出以下几点参考建议:①在企业中,对于职业卫生的管理工作,培养专门的人才进行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和监督机制,落实相关职责问题。②对于化工企业的设备,及时的检查与更换,完善有污染项目、有毒项目的操作规范,并针对专项的职业卫生提出应急预案,且定期的进行有关于职业卫生方面的演练,防患于未然。③政府有针对性的出台相关的法规规范,规范企业及个人做好防护工作。④企业应该实施职业卫生培训,培训要做到有针对性、全面性、简单易懂,能对绝大多数员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而且培训的对象应该上至企业领导,下至普通职工和管理人员,提高员工的自我防范意识和保护能力,从热降低职业病发生的可能性。⑤建立员工的职业卫生档案,有针对性的进行体检,做到不盲目,同时,与相关的职业病体检医院建立合作,整合相同的体检项目,较少一定的体检次数以及经费,不浪费企业有限的资金。⑥对员工进行上岗前和李岗后的体检,有助于收集员工的资料,有针对性的建立预防措施,避免之后的员工出现相同情况的可能性。

3结语

职业病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对于化工企业卫生管理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做到预防、控制、消除,从而保护员工的健康,对于职业病的防治,是每个企业以及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作者:张大立 单位:江苏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职业卫生论文范文第2篇

1.1文明礼仪教育符合社会发展对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职业岗位对劳动者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求他们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胜任岗位工作,在工作中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又要求他们具备高尚的爱国情操和集体精神,能够协调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无私奉献、遵纪守法。同时,他们还应具备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品质以及人文修养和审美能力。礼仪修养是人文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文明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作为准社会劳动者,同样面临未来岗位对其综合素质的高标准要求。

1.2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的阶段是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时期

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的阶段是学生学习和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经过职业学校学习,学生的性格趋于稳定,行为习惯基本养成,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现状

2.1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但在工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不足。一是制度、方案多,系统开展专题实践活动少,德育工作缺乏系统性;二是开展各种专项评比活动多,但没有客观、科学的德育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德育评价或对班级的评价无法客观、准确;三是学校德育内容不系统,造成德育工作目标不够明确,更谈不上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去培养学生;四是学校要求与学生需要差距较大,学校的要求过于教条、严格,学生的需求更实际。因此,学生在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时往往会出现一种抵触甚至逆反情绪,教育效果不明显。鉴于上述因素,必须对学校德育工作有所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这也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

2.2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现状

近年来,卫生职业教育蒸蒸日上,但存在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每年入学新生除了文化基础素质呈现下滑趋势之外,文明礼仪素质也在逐渐滑坡。他们由于受到社会大环境中不文明行为的熏染和接受文明礼仪教育不够,导致文明礼仪方面的知识相对缺乏、礼仪认知和行为相脱节,滋长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气。例如不懂得尊重父母、师长,与人交往不懂谦让、不讲礼貌,在公共场合不守秩序、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体贴别人,养成了唯我独尊的品性;不以一位合格中职生的外表形象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型、着装标新立异,染发、戴首饰、化妆等现象常常出现;没有养成爱护环境卫生、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随地乱扔垃圾,不珍惜公共财产,学生之间的偷窃行为时有发生等。这类情况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教学工作,并且学生不能形成正确的集体主义精神、人生观、世界观,对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和走向社会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如何开展科学、高效的中职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培养品德高尚、行为举止文明、专业技能过硬的卫生职业劳动者是当前卫生职业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

3卫生职业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对策

3.1全员动员,统一思想行动职业学校可组织召开文明礼仪教育动员大会,说明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等,使全校上下达成共识、统一思想,营造“未雨绸缪”的文明礼仪教育氛围,并号召全体教工积极投身于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活动中。

3.2整体规划,构建礼仪教育体系

职业学校可根据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德育工作的总体要求,在深入研究学生群体特性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未来岗位对卫生职业人才的文明礼仪素质要求,整体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评价体系和实施方案,按照学期、学年计划,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交往中的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入手,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明礼仪教育实践,并逐渐形成文明礼仪教育的长效机制。

3.3环境美化,营造校园礼仪文化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是促进学生文明行为养成的强大动力,它能陶冶情操、催人奋进,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内化学生的文明素养,塑造学生的礼仪形象,为学生的和谐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这样的认识,卫生职业学校在文明礼仪教育中应努力创设整洁、文明、优美的校园环境,营造积极向上、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氛围,实现校园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让学生置身于处处蕴含隐性教育信息的校园环境中,在轻松愉悦的成长环境中内化优良品行、纠正不良习惯、快乐成长、勤奋向上。职业学校可利用橱窗、宣传墙、板报等,以警示标语、学生作品、教师作品等为载体,通过制作文明礼仪标语、绘制文明礼仪宣教图片、评选校园文明礼仪之星等方式,在校园内营造“美化环境、净化心灵、耳濡目染、文化育人”的教育氛围。

3.4树立榜样,引导学生进步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的榜样,职业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除了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外,还应注重学生人格的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用自身的言传身教影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因此,职业学校教师应自觉学习礼仪知识,规范自身礼仪行为,形成具有良好修养的教师群体,塑造良好的形象。职业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应具有“榜样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5开设讲座,强化礼仪知识学习

职业学校可聘请校外礼仪专家或组建校内礼仪讲师团,定期对学生开展普通礼仪和职业礼仪知识讲座,强化他们礼仪知识的学习和行为养成。如在一年级新生中开展普通礼仪讲座,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礼仪知识,养成良好的仪容仪表礼仪、升国旗礼仪、校园集会礼仪、尊师礼仪、课堂礼仪、课间礼仪、同学礼仪、食堂就餐礼仪、图书馆阅览室礼仪、宿舍礼仪、尊长爱幼礼仪和孝亲礼仪等;在二年级学生中开展医学生职业礼仪讲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交往礼仪、出行礼仪、临床实训见习礼仪、病房礼仪等。

3.6搭建平台,实现学生自我养成

职业学校可以根据本校文明礼仪教育的整体规划,为学生搭建形式多样的文明礼仪实践平台,让他们在自我实践中逐渐养成文明礼仪行为习惯。

3.6.1文明礼仪主题班会

以主题班会形式开展文明礼仪知识的学习、演讲和竞赛以及文明礼仪行为的强化训练,以“文明礼仪”为主题开展班级精神文明建设,使学生“讲文明、行礼仪”的意识和行为由被动接受逐渐成为学生的潜意识和主动参与的自发行为。

3.6.2国旗下演讲

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学生进行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国旗下演讲,在全体学生中倡导“讲文明、行礼仪”。

3.6.3文明礼仪主题黑板报

学生会每学期组织班级办一次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黑板报,并进行评比。通过该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礼仪知识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礼仪认知水平。

3.6.4礼仪之星大赛

每年举办文明礼仪之星大赛,评选出年度校园文明礼仪之星,在全校进行表彰和宣传,为学生树立榜样;学生会也于同期开展学生“微笑照片”征集活动,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形象美、心灵美的养成实践。

3.6.5其他

包括校园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文明礼仪班集体”评选、作文比赛、校园文明礼仪摄影作品及书画比赛等。

3.7组织交流,分享礼仪教育经验

职业学校可定期派出相关领导、班主任和教师参加校外文明礼仪教育研讨会,学习兄弟院校文明礼仪教育的成功经验;可定期召开校内文明礼仪教育研讨会、座谈会等,分享礼仪教育经验,实现共同进步。

3.8拓宽礼仪教育领域,发挥合力育人的作用

3.8.1密切家校联系,发挥家庭礼仪教育功能

每年新生入学报到时,学生管理部门组织全体新生家长召开第一次家长会,明确文明礼仪教育的总体目标、基本思路和家校职责,让家长知晓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框架,在思想上与学校达成共识,高度重视自己孩子的德育工作,在行动上积极主动,以自己的榜样作用来引导和教育孩子,从而形成家校共同参与育人的局面。

3.8.2密切与实习单位联系,反馈文明礼仪教育效果

职业卫生论文范文第3篇

1.深入开展群众路线,关注民生,解决民困 现阶段,教育和医疗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两大民生问题,卫生职业教育是这两大民生问题的交叉点,发展好卫生职业教育对于服务群众,解除民忧、民困有重大现实意义。

①要想大力发展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就必须将“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作为办学理念贯彻深化。根据社会、市场、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需求的不断变化,适时调整专业,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卫生服务需求。②要实现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需要努力协调好不同专业、岗位之间的平衡,应当深入、扎实的推广对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训培养工作,尤其是为社区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培养所需要的专业人才。③建立健全卫生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引导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对于目前尚未制定职业资格规范的岗位,应当尽快建立起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以此来引导卫生职业教育全面健康、合理的发展,同时积极制定、调整医疗卫生机构的用人制度,建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灵活的用人机制。

2.大力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深化高等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要实现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首先需要教育工作者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努力探索创新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应当根据医疗卫生专业自身特点、学科的发展趋势、社会医疗及卫生服务的需求,积极创建可满足社会及人民群众需求的医疗卫生职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其次,不断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把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重点,把基本职业素质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作为主干,进行教学资源的科学配置,与此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加强人文知识教育,努力构建素质、能力、知识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其职业素质和能力。最后,组织一批长期在临床一线工作的专家和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来制定医疗卫生行业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通过该标准来引导各个专业的科学发展,进而推动整个高等医疗卫生职业教育的全面教学改革。

3.重视实训基地建设,培养综合职业能力 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现阶段,由于高校大规模的扩招,许多高等卫生职业院校的实训条件无法满足学生对实践操作的需求,这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相当不利,甚至会进一步对医疗卫生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产生制约。因此,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建设职业教育实践实训基地。在建设过程中,还应注意软硬件建设相结合,既要配备功能完善的硬件设施,又要加强对实训指导教师队伍的科学管理。要将学校的优势专业与特色专业相结合,教学与服务相结合,从而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无缝对接。

4.推进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构建满足需要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倡导教师专业化是加强高等卫生职业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不二选择。

①教师专业化体现了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教育性特点。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的教师应遵循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原理,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来教授医药护等卫生知识和技能,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医疗卫生技术专业人才。教师的专业化,有利于教师们积极探讨、交流具体的教学问题,总结教学经验,努力探索教学改革方法,树立“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教学理念,努力实现自我的发展与完善,以满足市场、社会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②专业化的师资队伍突显了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职业化特点。职业教育的专业化要求教师了解医疗卫生机构及相关企业的文化理念,明晰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和其应当具备的素质。

职业卫生论文范文第4篇

从系统化实验教学内容、引入新的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学教师素质、加强课程外对学生职业卫生素质的培养、积极开展教学交流学习五个方面探讨了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教学改革模式。

[关键词]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其主要任务是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及如何改善劳动条件并提高劳动者的生活质量[1]。据统计,我国大约有1500万家企业存在有毒有害的作业场所,接触职业有害的人群超过2亿[2]。因此,培养职业卫生综合性应用型的人才以应对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成为预防医学专业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融汇了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中毒理学、环境卫生学等学科具有的实验和现场调查的性质,也具有临床医学的临床实践性质,因而实验教学非常重要。如何提高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实验教学效果,让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够紧密地结合,培养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应是医学教学改革不断探讨的问题。本文就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教学改革模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系统规划实验教学内容

孤立的实验教学内容难以让学生系统性地提高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实践能力。我们设置某工厂职业有害因素现场调查为主线的综合实验教学内容。第一次课讲授现场调查基础知识并设计调查表;第二次课去工厂现场调查,采集标本,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职业有害因素及其防护;第三次课完成现场采集标本的实验室分析,比如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粉尘总浓度和分散度;第四次课围绕现场调查发现的职业有害因素所致疾病参观职业病防治院,让学生了解职业有害因素导致的职业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比如尘肺病的临床表现、X射线检查等,体现出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临床实践的重要性;第五次课汇总资料完成调查实践报告。这样的实验教学内容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给学生更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切实实践了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工作内容,提高学生实验室分析、作业现场调查、临床实践和调查报告及论文写作的综合实践能力。

2引入新的实验教学方法

至今,很多医学院校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实验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式教学为主,学生在实验室中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定式,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基于问题的学习、翻转课堂、微课等新型教学手段在医学理论教学中已有采用[3~6],但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教学中还尚未开展。以开放式实验理念和以基于问题学习的主动学习理念为基础,采用翻转课堂、微课等新型教学手段在课外发放实验教学的材料,分组让学生课外查资料完成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知识的主动探究,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课,课堂上通过分组讨论完成最终实验方案并开展实验。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授课时间利用效率,并通过讨论和实践在课堂上实现实验能力的内化和升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另外,依托于教学软硬件的进步,一些新的多媒体教学方法也可以引入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教学,例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采用互动性的环境,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模拟一些难以接触的作业环境,比如地下煤矿开采。

3提高实验教学教师素质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一门兼备临床实践、现场实践、实验室实践的综合性的学科,因而对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当具备预防医学各学科的知识,也应具备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知识。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应该具备博学的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这样才能把知识传授得更加精彩、精确、深入透彻。目前很多医学院校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新教师是应届相关专业毕业的研究生,这些新教师具有较好的理论知识和实验室实践能力,但对于职业卫生和职业医学的真实工作往往尚缺乏实践。因而对于新教师应加强实践培训,让新教师参与职业卫生评价等工作,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

4加强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教学交流学习

与国内其它医学院校以及一些国际医学院校进行教学方面的交流学习,以启迪思维,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完善不足。通过交流学习,可以开阔教师的眼界和思想,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职业卫生实际工作能力等,有益于在实验教学中提出深入改革的建设性的意见。

5课程外提高学生的职业卫生和科研素质

除了注重对课程自身教学质量的提高,还应注重课程外对授课对象职业卫生和科研素质的培养。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由于其专业性,课程的学习往往设置在较高年级。让学生课程外早接触并参与一些职业卫生和科研工作可以提高学生对职业卫生工作的理解和重视度,并培养学生理论、实践和创新能力。我们学院对大一新生开展全员导师制,让每个本科生在专业老师指导下积极地参与到与公共卫生相关的课题设计、文献查阅、论文写作等科研活动中,拓展本科生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全面培养本科生的科研素养;在低年级的学生中通过支持建立由专业老师指导的以职业卫生为主题的学生社团,开展职业卫生的宣传和调查,让学生在低年级就接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相关的内容。这些课程外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有利于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综上所述,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一门兼备临床实践、现场实践、实验室实践的综合性的学科。系统化实验教学内容、引入新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学教师素质、加强课程外对学生职业卫生素质的培养、积极开展教学交流学习是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改革应当注意的要点。在改革中不断创新,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将为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田宏迩.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课程的教学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7(6):689~691.

[2]赵鹏.职业病顽疾呼唤制度革新———我国职业病现状及监管体制机制观察[J].劳动保护,2011(10):13~15.

[3]李京东,陶银华,肖素荣.高职《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翻转课堂的设计与思考[J].吉林教育,2015(6):147~148.

[4]李江,傅华.基于团队合作学习的翻转课堂模式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操作实践性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5(13):107~112.

[5]谭晓虹,杜心涛.微课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77~78.

职业卫生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其主要任务是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及如何改善劳动条件并提高劳动者的生活质量[1]。据统计,我国大约有1500万家企业存在有毒有害的作业场所,接触职业有害的人群超过2亿[2]。因此,培养职业卫生综合性应用型的人才以应对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成为预防医学专业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融汇了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中毒理学、环境卫生学等学科具有的实验和现场调查的性质,也具有临床医学的临床实践性质,因而实验教学非常重要。如何提高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实验教学效果,让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够紧密地结合,培养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应是医学教学改革不断探讨的问题。本文就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教学改革模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系统规划实验教学内容

孤立的实验教学内容难以让学生系统性地提高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实践能力。我们设置某工厂职业有害因素现场调查为主线的综合实验教学内容。第一次课讲授现场调查基础知识并设计调查表;第二次课去工厂现场调查,采集标本,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职业有害因素及其防护;第三次课完成现场采集标本的实验室分析,比如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粉尘总浓度和分散度;第四次课围绕现场调查发现的职业有害因素所致疾病参观职业病防治院,让学生了解职业有害因素导致的职业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比如尘肺病的临床表现、X射线检查等,体现出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临床实践的重要性;第五次课汇总资料完成调查实践报告。这样的实验教学内容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给学生更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切实实践了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工作内容,提高学生实验室分析、作业现场调查、临床实践和调查报告及论文写作的综合实践能力。

2引入新的实验教学方法

至今,很多医学院校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实验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式教学为主,学生在实验室中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定式,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基于问题的学习、翻转课堂、微课等新型教学手段在医学理论教学中已有采用[3~6],但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教学中还尚未开展。以开放式实验理念和以基于问题学习的主动学习理念为基础,采用翻转课堂、微课等新型教学手段在课外发放实验教学的材料,分组让学生课外查资料完成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知识的主动探究,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课,课堂上通过分组讨论完成最终实验方案并开展实验。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授课时间利用效率,并通过讨论和实践在课堂上实现实验能力的内化和升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另外,依托于教学软硬件的进步,一些新的多媒体教学方法也可以引入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教学,例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采用互动性的环境,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模拟一些难以接触的作业环境,比如地下煤矿开采。

3提高实验教学教师素质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一门兼备临床实践、现场实践、实验室实践的综合性的学科,因而对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当具备预防医学各学科的知识,也应具备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知识。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应该具备博学的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这样才能把知识传授得更加精彩、精确、深入透彻。目前很多医学院校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新教师是应届相关专业毕业的研究生,这些新教师具有较好的理论知识和实验室实践能力,但对于职业卫生和职业医学的真实工作往往尚缺乏实践。因而对于新教师应加强实践培训,让新教师参与职业卫生评价等工作,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

4加强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教学交流学习

与国内其它医学院校以及一些国际医学院校进行教学方面的交流学习,以启迪思维,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完善不足。通过交流学习,可以开阔教师的眼界和思想,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职业卫生实际工作能力等,有益于在实验教学中提出深入改革的建设性的意见。

5课程外提高学生的职业卫生和科研素质

除了注重对课程自身教学质量的提高,还应注重课程外对授课对象职业卫生和科研素质的培养。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由于其专业性,课程的学习往往设置在较高年级。让学生课程外早接触并参与一些职业卫生和科研工作可以提高学生对职业卫生工作的理解和重视度,并培养学生理论、实践和创新能力。我们学院对大一新生开展全员导师制,让每个本科生在专业老师指导下积极地参与到与公共卫生相关的课题设计、文献查阅、论文写作等科研活动中,拓展本科生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全面培养本科生的科研素养;在低年级的学生中通过支持建立由专业老师指导的以职业卫生为主题的学生社团,开展职业卫生的宣传和调查,让学生在低年级就接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相关的内容。这些课程外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有利于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综上所述,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一门兼备临床实践、现场实践、实验室实践的综合性的学科。系统化实验教学内容、引入新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学教师素质、加强课程外对学生职业卫生素质的培养、积极开展教学交流学习是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改革应当注意的要点。在改革中不断创新,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将为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田宏迩.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课程的教学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7(6):689~691.

[2]赵鹏.职业病顽疾呼唤制度革新———我国职业病现状及监管体制机制观察[J].劳动保护,2011(10):13~15.

[3]李京东,陶银华,肖素荣.高职《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翻转课堂的设计与思考[J].吉林教育,2015(6):147~148.

[4]李江,傅华.基于团队合作学习的翻转课堂模式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操作实践性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5(13):107~112.

[5]谭晓虹,杜心涛.微课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77~78.

职业卫生论文范文第6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凝炼卫生职业精神、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为主题,开展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广泛凝聚共识,提高道德修养,在全县卫生系统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为扎实深化医改和做好各项卫生工作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

二、主要内容

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活动重点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一是围绕新时期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科学内涵开展大讨论。重温“大医精诚”和“尊重生命”的理念,倡导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精神相统一,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激励新时期医疗卫生创新精神,引导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是围绕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开展大讨论。明确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保障,大力弘扬职业精神、提高道德修养、自觉把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放到首位,是每一位医疗卫生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用高超严谨的技术、优良温馨的服务树立天使形象,真正让医德医风取信于民、取信于社会。

三是围绕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对实现医改目标的重要作用开展大讨论。自觉从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高度,深刻理解做好医疗卫生本职工作与落实医改任务、实现医改目标的密切关系,激发医疗卫生工作者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改革、投身改革、推动改革,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人生价值。

四是围绕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对调动卫生人员积极性的重要作用开展大讨论。发挥崇高的道德和精神力量,坚守救死扶伤的社会价值和解危济困的职业尊严,正确处理好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利益观和幸福观。

三、方法步骤

大讨论活动从现在开始,贯穿全年,分学习动员、讨论交流、深化成果三个阶段实施。

(一)学习动员阶段(6月15日前)

各单位要密切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召开动员大会,组织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重点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论述,学习陈竺部长和张茅书记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陈啸宏副部长在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视讯会议上发言等,发动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6月15日前,各单位将本单位组织动员情况和实施方案报局党委。

(二)讨论交流阶段(7月15日前)

1、围绕“提炼卫生职业精神、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组织开展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主题研讨。通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组织医疗卫生人员开展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主题研讨活动,并提出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内涵的建议,把研讨过程作为广泛凝聚共识的过程、提高思想道德的过程。

2、开展卫生职业精神征文活动。各单位要广泛发动、精心组织征文评选活动,做到人人参与、挖掘深入,将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内化为共识和行动。

3、7月5日前,各单位各自形成有关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内涵建议,并报局党委。

(三)深化成果阶段(至年底)

1、总结提炼。根据各单位上报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内涵建议情况,进一步归纳、提炼、总结,并及时组织学习全省医疗卫生职业精神表述。

2、深化成果。各单位要把医疗卫生职业精神融入到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中,引导卫生人员加深对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理解。要开展医疗卫生职业精神进医疗、进科室、进病房,融入每位医疗卫生工作者的思想和行动中,贯穿在我们的整个工作中,通过优质服务,使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成效。

四、几点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建立工作责任制,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并明确专人承办。要精心策划,周密安排,确保活动正常开展。

(二)紧密结合实际。各单位要紧密结合医疗卫生工作实际,统筹兼顾,做到开展大讨论活动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结合、与推进当前重点工作相结合、与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真正把活动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职业卫生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劳动卫生 管理水平 对策 思考

长期以来,工厂企业卫生走的还是以医院为主体,治疗为主的路,劳动卫生、卫生防疫常常提不上议事日程。既使从事劳动卫生专业人员,也把主要精力放在二、三级预防工作上,忽视一级预防工作,是企业卫生工作路子愈走愈窄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了适应已经发生的社会进步,卫生管理工作者(特别是预防医学工作者)要努力探讨一、二级预防新途径。劳动卫生管理体制争论热点近年《健康报》开辟“理论探讨”专栏,讨论劳动卫生管理体制,足以说明劳动卫生体制改革已经到了非改不可地步。现有体制已经严重束缚了劳动卫生工作发展。

一、“讨论”归结论点

1.劳动卫生立法不健全,使劳动卫生工作“无法可依”,地方性条例、法规存在许多需探讨和完善的地方。

2.现行颁布的法规,多个部门(如卫生部、劳动部、工会组织)以及地方和企业的劳动卫生职责和分工不明确。(1986)卫防字82?726?号和劳人护33号《关于卫生部门和劳动部门在劳动卫生监察工作上的分工协作纪要》条文中各部门权利的分配只是强调“分工协作,互相配合”。实际工作中这些部门都是互相平行的关系,没有隶属关系和主次关系。如卫生部对企业作业场所中有害因素进行卫生监测和监察。劳动部门负责根据劳动卫生工程技术法规和标准对企业进行监察,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分开,造成工作混乱。已经出台的劳动卫生法规,其监督、监察缺乏具体实施办法和实施监察的机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等奖励和处罚,由卫生行政部门和劳动部门可视其情节轻重处理,结果是“你管我也管,最后没人管”。

3.在组织管理体制方面,劳动卫生究竟归属哪个部门好,是讨论的热点,也确实是影响劳动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主张归属卫生部门管理理由是:(l)解放以来,学习原苏联模式,劳动卫生一直由卫生部门管,有基础,有技术。职业性体检、职业病医疗要靠卫生部(2)劳动卫生专业人才一直由卫生系统大专院校负责培养。(3)卫生部门通过多年调查研究,制订并通过了近300项劳动卫生国家、部颁和地方劳动卫生标准,在劳动卫生管理工作中占很大优势。主张归劳动部门管理的理由是(l)劳动卫生是系统工程,职业危害是由企业劳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因此从根本上消除职业危害有赖于企业的劳动组织者完善生产工艺,依靠劳动卫生工程技术措施。卫生部门在我国长期处于福利后勤服务性质,监察制约机能较弱,由卫生部门培养的劳动卫生专业人才也常对工程技术措施一知半解,使不上劲。其它如劳动组织,劳动待遇,职业病休等更是卫生部门鞭长莫及,故主张学习日本模式,改由劳动部门全面接管劳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卫生部门需将现劳动卫生职业病专业机构,,专业队伍,连同工作任务一并转让劳动部门主管。也有学者主张在机构改革中将卫生部门的劳动卫生职业病和劳动部门的劳动保护机构合并,成立社会保障部,由经委直接领导。统筹劳动安全、卫生、职业病防治、工伤和职业病人的社会保障,彻底解决部门间的扯皮。

二、我国劳动卫生管理改革构想

1加速劳动卫生管理手段建设。当务之急是根据宪法赋予的权力,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卫生法(或劳动保护法)》,完善地方和行业各级劳动卫生组织机构,保证劳动卫生的监督管理职能发挥。当前国家为进一步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企业自扩大,要特别强化执法机构建设和制约机制运行,避免企业经营者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劳动条件改善和职业危害转嫁促使企业经营者依法管理企业,保护劳动者健康以及劳动者为维护自身健康的合法权益。

2完善劳动卫生分权管理(近期过渡)。地方卫生、劳动部门分权和企业安全、卫生部门分工负责。我国50~60年代劳动卫生专业归属预防卫生管理范畴,由卫生部门管理.但随着劳动卫生工作发展,劳动卫生工作中的工程技术和劳动组织管理超过卫生部门力所能及范围,至后劳动部门参与劳动卫生监察和环境保护兴起,对生产岗位环境管理的渗透,出现“多头管理”的局面。职业危害工程控制,劳动组织监督理,由劳动部门负责发挥地方和行业劳动卫生管理二个积极性。在我国卫生资源贫乏,特别是县、区防疫站劳动卫生力量尚很薄弱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产业系统劳动卫生力量,在监督管理职能方面,做到地方(块块)和行业(条条)管理结合,利用行业的技术优势,在地方的统一安排下,为行业大型骨干企业所在地区和本系统片区下属中小企业服务,为地方执行国家卫生监督提供依据,从而迅速提高全国各类企事业单位劳动卫生服务的覆盖面,把我国劳动卫生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3.适应商品经济需求,深化劳动卫生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推广)

探索职业危害保险和职业病赔偿制度。我国长期以来,医疗卫生工作(包括职业病防治)一直作为“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福利事业,在投入产出关系上误为“只见投入”。隶属卫生部门的劳动卫生处(科),在“重治轻防”的客观状况下,本来就十分贫乏的卫生资源,能够落实在劳动卫生发展方面的资源少得可怜。职业病保险和赔偿制度主要包括:(1)成立国家职业危害保险局,统管职业危害保险和职业病赔偿管理工作。(2)劳动用工分配向职业危害职工倾斜。实行职业危害岗位津贴。岗位津贴标准视岗位危害程度分等(工资总额10~20%)。(3)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岗位职工由企业和劳动者个人按月交付职业危害保险金。保险金额按作业危害程度分若干档次,危害大交付金额多。企业缴交保险金额度为职工个人工资总额的5~15%。个人缴交保险金额为本人工资总额5~10%。并制定保险金交付责任制,岗位劳动条件达标可免交个人保险金。(4)职工发生职业病,保险机构向患者支付职业病赔偿费。赔偿金额,按不同职业对职工健康损害程度分别确定,由职业病诊断专门机构仲裁。赔偿金额不低于职业病医疗康复费用之和。赔偿金80%用作职业病医疗保险,20%发给职业病患者,以保障职业病患者得到妥善医疗和疗养.职工进行职业病医疗需自付医疗费用5~10%。

参考文献

[1]刘潜.从劳动保护到安全科学(之二):关于创建安全科学的问题[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版社, 1992.

[2]吴超,杨书宏.我国安全工程专业高等教育的现状及发展[J].劳动保护, 2011(1-3).

[3]刘潜,杨书宏,虞和泳.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中设立“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论证报告[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5).

职业卫生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安全工程 职业卫生 教学改革 教学手段 课程内容

中图分类号:TB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c)-0-02

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2009版中指出,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安全管理、安全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能在企事业单位进行安全管理,能在政府部门进行安全监察,能在研究、设计、咨询等单位进行从事安全工程与管理方面的研究、设计、检测、评价、咨询等工作的专业人才”。而作为工程型人才,安全工程毕业生在从事上述研究、设计、检测、管理等工作的时候,无可避免的要接触到粉尘、毒物、噪声、振动等对职业有害因素。因此不论是为了自我防护还是为了提高单位的职业卫生水平,安全工程的学生都有必要了解职业卫生方面的有关知识。

《职业卫生》一般为医学类尤其是预防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在医学类专业中,该课程名称一般为《职业卫生和职业病学》、《职业卫生和职业医学》或《劳动卫生和职业病学》,其主要的课程内容包括:绪论,职业生理学,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生产性粉尘与尘肺,物理因素及其所致职业病,职业性肿瘤,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职业安全、实验实践等方面的内容[1-4]。显然,这些课程需要学生具有医学基础知识及解剖类实验等实验技能,否则不利于学生掌握职业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引起职业性病损的机理及防护方法。因此,这里对安全工程专业《职业卫生》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1 合理构建教学课程内容体系

1.1 选择合适的教材

目前专为安全工程学生而编写的《职业卫生》教材主要有:《职业卫生与防护》(高等教育安全工程系列“十一五”规划教材)[5]、全国高校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会会编写的《职业卫生概论》(全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本科规划教材)[6]、王志主编的《职业卫生概论》(普通高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7]、何华刚编写的《职业卫生概论》[8]、于维英和张玮编写的《职业安全与卫生》(现代管理系列教材)[9]等。这些教材中包含了职业卫生涉及的基本概念、生产过程中涉及的物理及化学性有害因素的危害及预防措施、职业卫生有关的法律法规、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与监测技术、职位卫生的管理等主要内容。除此以外还各有侧重,如文献[5]还包括个体防护方法、主要生产行业的职业危害预防等内容;文献[8]增加了有毒有害物的净化知识;文献[9]则侧重于职业卫生管理。可见教材的可选范围比较广,因此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教材。

虽然“安全”问题遍及化工、机械、建筑、矿山等各个行业,然而“安全工程”的本科教学课时有限,所以该专业的本科培养计划往往会对行业有所侧重,而不是涉及各个行业,这样培养的人才才具有针对性。因此,在为安全工程学生选择《职业卫生》教材时,也应该根据所针对的行业,结合培养计划中其他课程,选择教材,组织教学内容。如南京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为化工学院下设的一个专业,故《职业卫生》的教学内容侧重于化工安全。同时考虑到其培养计划中已经包含了《化工工艺、设备与安全》等课程,对于具体的除尘、减毒的设备、设施等在这些课程中都已经涉及,所以所选教材只要能包含职业卫生方面的基本知识即可。

1.2 结合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即使是《职业卫生》的基础知识,其涉及的内容也会很多,在教学时应该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及学生的特点而有所侧重。如文献[5]包括以下十一章的内容。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职业劳动过程中的不良因素危害及预防

第三章 毒物与职业中毒及其防治

第四章 粉尘的职业危害及其防治

第五章 物理因素职业危害及其防治

第六章 职业肿瘤和职业性传染病

第七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评价与检测

第八章 职业卫生事故应急处理

第九章 职业卫生个体防护工程

第十章 职业卫生管理工程

第十一章 主要生产行业的职业危害及预防

其中概述部分介绍了一些基本概念、国内外发展概况等,这显然是后面各章的基础,需要保留;第二章的内容则与《安全人机工程》的内容有一定的重复,所以可以略讲或不讲;第三、四、五、六章显然是课程的重点;第七章可以结合培养目标确定合适课时;第八章的内容实际上和《安全管理》中“事故应急救援”部分的内容有一定重复,所以可以选择与职业卫生有关的“现场急救”等方面的内容即可;第九章介绍了各种防护服、防护器具,其内容虽然简单,但是很实用,所以不应略过;第十章涉及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等,有部分内容与《安全管理》相关,教学时选择职业卫生方面的内容即可;第十一章简略介绍了主要生产行业如采矿、石油开采等的主要职业危害,可以选择有关行业如化工工业进行重点介绍。

2 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对于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职业卫生》课程主要特点是:内容多,难记忆;除毒理、病理的知识外,内容大多易于理解;实用性强(如现场急救)。对这门课如果采用单一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而言比较枯燥,所以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法。这些手段可以是板书、PPT、图片、音频、视频资料等。

当前,PPT授课是主流,因为它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传播尽可能多的知识,同时也可以与图片、视频、音频等手段结合,使教学手段更丰富,将知识从文字形式转化为更易为学生接受的动画、示意图等形式。显然,PPT方式很适合《职业卫生》的教学。为此,还可以准备相应的视频、图片等材料作为PPT的链接,进一步丰富课件内容。如,在介绍现场急救知识时,准备了心肺复苏、外伤包扎、伤患搬运方法等视频。这样上课时不是照搬书上的文字描述,而通过视频学习,更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PPT授课虽然有很多优点,但很多同学仍然很喜欢板书授课方式,甚至会觉得板书授课更容易听得懂。这是因为有了PPT后学生上课不记笔记,复习时往往发现课堂上的印象不够深刻,重点不明确。所以,对于重要的内容,可以通过板书形式,在黑板上详细讲解,便于学生加深印象。

此外,还可以收集当前发生的国内外职业卫生事件,及时与学生交流、分析。如课程内容涉及到生产中粉尘的危害时,收集了生产场所中粉尘的堆积、飞扬的图片,并编辑成视频播放;另外,还收集了影响较大的“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的相关资料与学生们交流。这些能加深学生对粉尘危害的影响,从而重视对工业粉尘的防治。

3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职业卫生》课程涉及的毒物化学性质、物理有害因素的特征等知识,大多在中学及大学的物理、化学课程中已经涉及,因此可以通过提问、提示等方式促进学生记忆这些知识。

此外,对于职业卫生管理、劳动规律等在安全管理、安全人机工程中已经涉及的内容,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交流、讨论时间,或者请学生课前准备好后,由学生在讲台上讲解,从而可以加强学生在这些知识上的记忆。

4 紧密结合我国当前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近年来,随着国家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尘肺病、急慢性职业中毒等职业病发病率和发病总数均在增高,发病形势严峻;同时这些恶劣的工作环境及职业病患者的现状在社会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些现状存进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进一步完善,如2013年卫生部给出了新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征求意见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管理制度,为学生今后参加工作后的自我保护和管理他人找到有力的法律法规支持。

5 结语

对于安全工程学生而言,不论以后从事安全管理或者任何其他岗位的工作,都需要了解职业卫生基础知识。对其的教学工作应结合培养计划、教学目标等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而采取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和接受职业卫生知识。同时应密切结合我国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获取职业卫生保护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牛侨,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省级精品课程[EB/OL].[2013-02-27].http:///details?uuid=f5adb0a8-127 d-1000-acd2-b7b5f3b2 d8 d7&objectId=oid:f5adb0a8-127 d-1000-acd1-b7b5f3b2 d8 d7&courseID=S0800263.

[2] 邬堂春.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部级精品课程[EB/OL].[2013-02-27].http:///details?uuid=a8ae3e18-122a-1000-a05f-144ee02f1e73&courseID=X0600147.

[3]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劳动卫生与职业病:范雪云、姚三巧,华北煤炭医学院,2003年省级精品课程[EB/OL].[2013-02-27].http:///details?uuid=6 d6c015b-129b-1000-b28b-8e978b888fb1&objectId=oid:4786b76c-d48a-43bc-a7f0-54bf7728c796&courseID=6 d6c015b-129b-1000-b28b-8e978b888fb1.

[4] 孙贵范.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校级精品课程[EB/OL].[2013-02-27].http:///details?uuid=bd2243c4-12af-1000-8eda-3 dcc40f31439&objectId=oid:72ec0 d52-43f1-4ef9-a471-a44a046794ea&courseID=bd2243c4-12af-1000-8eda-3 dcc40f31439.

[5] 陈沅江,吴超,吴桂香.职业卫生与防护[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6] 陈蔷,王生.全国高校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会会.职业卫生概论[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7] 王志.职业卫生概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职业卫生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医丹卫生机构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卖施职业化袅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的观点,论述了“职业化’对于医疗卫生机构及其从业员工的意义并探讨了相关在医疗卫生机构中实施职业化管理的策略。

引言

医疗卫生事业长期以来一直是政府有关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人民的生活质量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其重要性确实不容忽视。近年来,国内一些医疗机构,特别是一些中小城市的医疗机构受到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困扰,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低、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落后等因素严重影响了一些医疗机构的总体发展。因此,深人研究医疗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颇具现实意义。

一、医疗机构人力资源管理常见问题分析

1、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后

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对于一些作为事业单位的医疗卫生机构而言,“平均主义”及“大锅饭”的思想严重影响着其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人力资源规划、绩效评估、工作分析、科学的激励手段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十分常见的概念及管理手段在一些医疗机构中很难得到体现,许多管理者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意识,以绩效评估为例,在一些管理不够规范的医疗卫生机构中,思想上缺乏绩效评估的观念,而实践中缺乏绩效评估的标准,导致了绩效考评工作严重缺乏科学性,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及积极性。

2、管理体制落后

目前我国的医疗卫生机构隶属关系较难理清,有的隶属于政府有关卫生管理部门,有的是带有赢利目的私营机构,有的又隶属于企事业单位等。因此,相当一部分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壮大受到多层领导或行政干预过多等因素的影响。对于组织而言,管理体制的落后影响了许多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对于员工而言,管理体制的落后也可能对员工的工作热情、积极性及职业的技能提高产生消极的影响。落后的管理体制同时也是滋生“推该、懈怠”等不良工作作风的源泉。

3、缺乏职业晋升中的正向激励

对于许多医疗卫生机构中的员工而言,职称晋升要依靠指令性的负向激励。如湖北省城市大中型医院医生需在社区卫生机构工作一年后才有机会晋升高级职称。天津市、河南是和安徽省也有类似规定存在。熊昌娥( 2009)认为这些指令性的只有时间约束的负向激励所取得的效果可能是大医院医生到社区只是走过场,晋升职称是他们的首要目的,违背了让大医院医生用先进技术、理念支援社区的初衷。

二、科学的职业化管理是提高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途径

全球化、国际化的不断发展赋予了职业化管理越来越强的生命力.从另一层意义上来看,职业化是也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产物。职业化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甲分常见,也为一些企业的发展及腾飞做出了贡献。一般而言,医疗卫生机构不是企业,但在组织管理方面,企业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及发展实践也值得借鉴。尤其是医疗卫生事业是一个对从业人员职业枝能要求很高的行业,因此,职业化的理念确有用武之地。

无论是对于医疗卫生机构或是业内员工而言,职业化均有着其特有的意义。具体而言,职业化对于医疗卫生机构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休现:y职业化可以促进医疗卫生机构对关键业务骨卜的培养。通常而论,一个职业化的医疗卫生机构要求其拥有系统性较强的人才培养及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为其不断培养及输送专业技能较强的关键业务骨干及管理人才。2)职业化有利于医疗卫生机构培育自身的文化。从企业界内的有关经验来看,一个职业化建设较好的组织往往是拥有优秀文化气氛的组织,也往往是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组织。3)职业化可以帮助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并实现远景目标。对于组织而言,具有并实现发展的远景目标对丁其综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一个职业化实施较为成功的组织而言,明确的、科学的发展目标是不可或缺的。对于医疗卫生机构而言,实施职业化管理往往也意味着明确科学的远景发展目标及目标实现的具体策略的科学规划。

对于医疗卫生机构的从业人员而言,职业化同样意义重大,其最重要的一点主要体现在员工价值的体现和素质及能力的提升方面。首先,职业化对于培养员工的核心竞争力意义重大,进而促进其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实现及在工作岗位中的不可替代性的形成及发展。

三、医疗卫生机构职业化策略探讨

1、树立正确的职业化管理理念

加强文化引导,帮助员工建立科学的、正确的职业化管理理念及组织文化理念是在医疗卫生机构中实施职业化的基础。“职业化”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理念,因此,只有当员工可以正确地并较为深人地理解职业化的理念及其意义时,职业化的进程才能够得到有力的推动。

2、确定任职资格标准

明确合理的任职资格标准是在医疗卫生机构实施职业化管理的重要前提之一。通常来说,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是任职资格标准的三个基本方面。对于专业性很强的医疗机构而言,任职资格标准确定的难度较大。根据整理有关文献,笔者认为职业任职资格标准确定的两个基本步骤可以被考虑采用。这两个基本步骤为:1)通过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及观察法等具体手段分析职业标杆人物的有关情况;2)通过分析所取得的标杆人物的有关资料及信息来确定此类专业人员所应具备的素质、技能等,进而确定任职资格标准中所包含的模块及其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具体分析内容大致包括行为道德标准分析、职业素养分析及知识技能分析。在得到任职资格标准的雏形之后,可组织熟悉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关专家进行进一步的研讨并确定适合本组织的职业任职资格标准。应当指出的是,任职资格标谁应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检验及调整,而并不是一旦确立后就万事大吉。

3、任职资格评估工作的开展

任职资格评估工作的开展要以所确定的任职资格标准为依据,并需考虑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特点,在此,科学的评价方法与评价程序、高水平的评审专家及合理的评价周期等对于评价工作的开展及评估的效果都十分重要。具体而言,任职资格评估工作的开展可注意以下原则;1)评估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员工工作绩效与工作效率的可持续发展,以便为组织的科学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2)评估工作应以公正、客观为原则,评估结果应对员工有指导意义,帮助其发现、分析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在评估工作中应注意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量化是为了保证组织内不同员工工作绩效的比较,而定性是为了帮助员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4)评估的结果应与激励制度挂钩,以便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给其工作增加动力。

职业卫生论文范文第10篇

本报讯(记者 唐江澎 通讯员 姚家琦)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晋升职称时,论文、学历条件,外语、计算机水平不作为必备条件。记者昨日从省卫生厅获悉,省人事厅、省卫生厅近日联合出台《关于开展湖南省农村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将单独参加高级职称评审,“以业绩和能力为主”将是该省卫生系列评委对参评对象进行综合评审的“金标准”,同时将适当放宽论文、学历条件,以及外语、计算机水平等必备条件。

过去,我省对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申报高级职称也实行了优惠政策,但由于受医疗技术、业务量、病种等方面的制约,加上学历、外语、论文、计算机能力等“硬件”的限制,通过的不多。2006年仅通过49人,2007年为80人。

从今年起,我省农村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实行“单独考试,单独评审”。专业设置凸显乡医特色,共设7大类24个专业。根据专业结构职务比例控制要求,对在农村工作时间特别长的医务人员适当放宽申报条件。考试更注重实践性、可操作性和解决农村常见疾病的能力。

在乡镇卫生院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既可选择申报农村高级职称考试评审,也可申报参加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

职业卫生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职业卫生监督 综合评价 灰色关联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R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c)-0222-01

灰色关联分析是20世纪80年代由邓聚龙教授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创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解决信息不完备系统的统计方法。作者试用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提出的改进方法综合评价某地2005年至2012年的职业卫生监督工作质量资料,并与功效系数和加权秩和比所得排序结果进行比较,为提高职业卫生监督质量奠定基础。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3 讨论

职业卫生监督可分为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监督,两者关系密切,各有独立的工作内容、程序和方法。预防性职业卫生监督是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新建、改建、扩建和续建厂矿、企业的建设项目中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是否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所进行的卫生监督,目的在于保证投产后的劳动环境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经常性职业卫生监督是对现有厂矿企业贯彻执行卫生法规和卫生标准的情况定期或随时进行的卫生监督,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并消除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影响,保证作业者的健康,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该文应用新的灰关联分析法综合评价某地2005年至2012年的职业卫生监督工作质量资料,结果表明各年度的关联度分别为0.38、0.34、0.42、0.46、0.63、0.73、0.76好0.97,其排序为2012年>2011年>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2005年>2006年,与运用功效系数法[1]和加权秩和比法[3]所得各年度卫生监督质量的排序结果完全相同,说明三种统计方法综合评价职业卫生监督质量所的结论均较为可靠,值得推广应用。值得注意的是,不论采用本文所述的关联度还是功效系数和加权秩和比作为综合指数,由于其取值范围均在[0,1]的闭区间,所以可以应用可信区间法[4]或分档法[4]进行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是通过分析比较数列指标变化对参考数列指标的影响来判别其关联度,可根据评价指标对综合评价不同的评价对象,也可进行因素分析,但参考数列的选择不同。由于参考数列是人为确定的,数值不同关联度数值及其排序可能不同,评价结果的客观性有一定局限。

参考文献

[1] 杨倬.功效系数法用于职业卫生监督工作质量的综合评价[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6):2551-2552.

[2] 张杰,孙爱峰,李雪云.新的灰关联分析法在不同地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393-394.

职业卫生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卫生法学》 实践教学 课程改革

一、高职《卫生法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意义

1.有助于构建法治中国、和谐社会。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奋斗目标,“十三五”规划确立了不断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为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的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而课程则是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开展卫生法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正适应国家对法治人才的需要。

同时随着健康中国理念在民众中的不断深入和新医改的不断深化,各种医疗纠纷层出不穷,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社会背景下医疗纠纷和医疗安全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之一。《卫生法学》课程是高职医药类学生掌握法律法规知识的重要来源,是专业与法律的交叉学科,是医药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医护人员作为医疗法律关系的主体之一,掌握卫生法律知识并将其灵活运用,以法为准则规范其职业行为,对于预防和妥善处理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有助于实现高职院校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目标。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领域,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卫生法学》课程是高职医药类学生掌握法律法规知识的重要来源,该课程具有现实性、针对性与实践性,该课程任务是让学生学量的理论知识,同时培养逻辑思维、总结归纳的能力,将医学与法学的基本理论结合起来运用于医学事件,运用合法的手段保护公民的健康和生命。然而就实践教学的实施情况看,根据高职医药类毕业生的工作情况调查,大多数学生仍然无法有效地处理各种实际问题,很多学生的行为甚至与法律背道而驰,发生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在很大程度上说明课程教学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理论教育主导模式,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其实施过程及成效同利益相关者的期待相距甚远。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卫生法律法规教育,为了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有必要进行卫生法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卫生法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有助于实现高职院校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高职《卫生法学》课程实践教学的不足

由于学科发展的滞后性,《卫生法学》在我国高职院校中起步比较晚,受重视程度一直不高。教学由于受到多种条件的制约和传统理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该课程教学仍然较落后,目前注重课堂理论灌输,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在《卫生法学》教学中仍然存在,虽然有一些教学改革,但仍然存在教学案例滞后、情景模拟表演性居多等问题,没有很好地与实践有机、科学地结合,教学效果不太理想,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笔者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目前高职《卫生法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目标的定位不准确。

课程目标定位的不同,课程实施必然不同,教学效果自然大同。如今很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中既强调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又注重人文素质的养成,因此医药类专业基本都开设《卫生法学》这门课程。但在确定课程目标时究竟应该是着眼于卫生法法律知识的传授,还是学生专业法律素养的提升,还是相关执业资格考试科目卫生法的培训,这个问题并没有明确。在课程实施时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医药类专业中仍是“填鸭式”教学,主要普及专业法律知识,部分是围绕执业资格考试的要求进行“应试教育”,极少数以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为目标开展“能力教学”。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现象正是由于课程目标的定位不准确导致的。

2.课程教学课时分配不足,实践教学课时更少甚至缺失。

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医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出培养专业技能同时注重人文素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侧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常常缩减人文科学类课程的教学时数,甚至干脆不开设部分人文课程。从所调查的高职院校看《卫生法学》课程大多数为周两课时,学期共计36节,有的只有16节,在课时安排上理论可是仍占多数,只有少量甚至没有实践教学。

3.教学方法运用单一化,教学形式不合理。

目前《卫生法学》教学,主要以教师和教材填鸭式的讲解为中心,以教师法律概念的讲解,学生死记硬背法律条文为主,整个学习以老师一张嘴讲解的传统教学方式为主要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对于学生无法深化拓展的知识,授课教师可以精讲详析,但是对于学习能力偏弱的高职学生来说,这种单一、单向的授课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无助于学生学习能力、创造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

4.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教授高职《卫生法学》的教师普遍是从大学毕业后受聘进入学校,很少有机会进入社会获取相关实践经验,有的教师可能是在改革中转型教授这门课程,并不具备专业法律知识,本身对理论掌握不牢固,更别说实践经验。有的老师可以通过寒暑假进行短期实践,增长实践经验,但是这种“参观式”的学习效果不明显,并不能满足该课程全过程的实践需求。

三、高职《卫生法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想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不同,前者教师处于指导者地位,学生是主体,主要通过实践探索活动,积累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而课程实践教学是指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围绕某一具有明确知识体系的课程,旨在加深理论知识理解,提升专业技能而采取的具有实践特征的教学方式。

1.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笔者认为高职《卫生法学》的教学目标不是简单卫生法律知识的传授,不是应对各种考试,而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提升学生的法律运用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卫生法律知识和法律思维约束自身的行为并解决将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2.以实用为准则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

笔者认为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应当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属于法理部分的课程内容掌握以理论“必须”、“够用”为原则,所谓“必须”是针对学生理解该课程专业法律问题时必须,“够用”则是指针对讲解后续单行法时够用;二是针对能力培养目标,选取课程内容时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章、节及前后顺序,推行项目化教学,分解成若干项目,使每一项目对应一个能力培养目标。高职医药类专业的《卫生法学》课程内容体系应当包含下列几个项目:卫生法学基础知识认知――医疗主体法――医疗行为法――医疗责任法,以法律关系为主线,选取临床易发生的法律关系为教学侧重点,这样学生较容易梳理知识体系,同时直面法律问题,更易分清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从而明确医患双方的法律责任。

3.合理分配授课时数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

《卫生法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医护类专业学生学习专业法律课程,不能只是学习枯燥法律理论,更应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用。实践教学课时的合理分配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法律的内涵和真谛。因此笔者认为在一般36课时的总学时中应该安排18课时的实践课时,这样学生才能切实掌握“够用、实效”的法律理论,同时真正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4.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目的构建课程教学方法体系。

高职医药类专业《卫生法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当与法学专业课不同,与本科院校《卫生法规》课程有所区别。要根据高职的特点,立足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建立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根本的教学方法体系。

(1)卫生法基础知识部分教学

该模块基本上是理论部分,笔者认为对于枯燥的理论部分的教学应侧重启发式教育,采取梯度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在《卫生法学》课程教学中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对象的不同特点可分别采用讲授启发、提问启发、案例启发、实践启发等教学方式,并通过课堂讲授、学生提问、学生试讲、课堂讨论、课堂总结等方法不断强化学生对法律概念、法律原则、法律关系的理性认识。如针对医疗法律关系这一知识,我们可以先从普通的社会关系入手,用两个陌生人之间的关系变化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法律关系,然后过渡到医疗法律关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既有利于克服学生社会经历浅的矛盾,又能给学生留下充分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卫生法实务部分教学

卫生法实务部分包括医疗主体法、医疗行为法和医疗责任法等。该部分内容的实践性很强,这些知识一般以抽象的概念、原理、制度、规范等形式出现,要使这些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增强法律应用能力,在实践教学中笔者认为运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翻转课堂、探究式教学无疑是比较恰当的教学方法。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卫生法学》课程属于法律与医护类专业的交叉学科。因此,最理想的课程教师是贯通法律和医护专业两个学科领域。只通法律,则无法与医护专业很好地衔接;只通医护知识,则因欠缺法律思维,无法掌控法律知识。“只有二者很好地综合,才能在专业课与法律法规之间架起一道桥梁”。与此同时,实践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较为深厚的理论功底,而且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历。因此,笔者认为加强专业教师的队伍建设势在必行,学院应鼓励和支持《卫生法》课程授课教师通过进修等方式加强相应的专业学习,同时采用激励与约束机制要求教师丰富实践经历,从而提高教师的水平,更好地胜任课程的教学工作。

6.以检验学生法律知识运用能力和水平为标准确定课程的考核标准。

课程考核标准是促进课程目标实现乃至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水平的重要环节。确定课程的评价标准,改变过去一考定终局的做法,应当重视过程性评价和实践操作考核,将学生对卫生法规法律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力、对卫生法律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对法律事务的处理能力纳入考核范围,要将学生的综合素质纳入考核的范围。其考核体系如下表所示:

参考文献:

[1]张演,张志斌.高职卫生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卫生分院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4(10):46.

[2]汪丽青.医学院校《卫生法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以医学专业认证为背景[J].医学与法学,2014(06).

[3]李筱永,袁明卫.医事法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寻―多维度合作式建设[J].卫生软科学,2013(11):686.

职业卫生论文范文第13篇

按照《重庆市职称改革办公室关于开展年全市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渝职改办〔〕40号)的统一部署,现就开展年全市卫生技术专业(含中医药技术,下同)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申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评审范围和对象

(一)卫生、中医药各个专业符合任职申报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根据《重庆市人事局关于实行“五个打破”进一步深化职称改革的意见》(渝人发〔2001〕126号)精神,上述专业申报人员,可不受单位所有制、地域界限和身份等限制。

(三)按照《重庆市人事局关于我市机关机构改革中分流到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渝职改办〔1998〕50号)有关规定,对机关机构改革中分流到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原评定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仍然有效(需确认和转评的应按有关规定履行和完善相关手续);原未评定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人员,可不受职称档次的限制,根据其学历和工作资历、业绩和实际工作水平,可以越级申报评定相当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四)按有关文件规定,除经批准办理了延长退休手续的人员可申报晋升职称外,凡所在单位申报推荐时已办理了退休手续(含提前退休、病退)的人员均不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

二、申报条件及标准

(一)学历和资历

申报卫生技术专业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执行人事部、卫生部《关于印发<临床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的通知》(人发〔1999〕第92号)、《关于印发<预防医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的通知》(国人部发〔2005〕4号)、《关于印发<药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和<护理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的通知》(国人部发〔2005〕16号)规定,见市卫生局职改办编印的《卫生专业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试行)》合订本。申报中医药技术专业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执行《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职改字〔1986〕第20号)规定。任职年限计算到年12月31日止。

(二)外语、计算机

外语(医古文)条件按市职称改革办公室《关于调整完善全市职称外语考试有关规定的通知》(渝职改办〔2007〕53号)规定执行;计算机条件按照市职称改革办公室《关于调整全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和计算机考试有关规定的通知》(渝职改办〔2005〕99号)规定执行。

1981年12月底以前参加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评聘副高及其以下级别专业技术职务,在2007年3月参加了职称外语考试不合格者,今年申报职称仍然有效。从2004年起,取消职称外语、计算机考试合格证有效期限制:凡2000年参加全市(含全国)职称外语、计算机A级考试和2001年以来参加职称外语、计算机B、C、D级考试并取得合格成绩者,其考试合格成绩继续有效。

(三)任期内年度考核均为合格

(四)论文

副高级2篇,正高级3篇,必须是国家统一书号或刊号的论文,第一或第二作者。

(五)执业资格

申报临床医学专业(含临床、口腔、公卫、中医、中西医结合)高级职务人员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注册。申报护理专业高级职务人员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取得执业护士资格并注册。凡变更、交叉申报上述专业者,须取得拟申报专业的《执业证书》,方可申报。

(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申报

1、有不符合以上五条款其中之一的,均不得申报。

2、医疗事故责任者三年内;医疗差错责任者一年内;受到行政处分者在处分时期内。

(七)破格推荐评审卫生技术专业高级职务任职资格条件

对不具备规定学历、资历,但能力和业绩突出、确有真才实学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可破格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具体规定按照《关于卫生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工作中有关问题说明的通知》(渝卫职办〔2007〕41号)执行。

(八)对抗震救灾人员实行倾斜,按渝职改办〔〕40号执行(附件10)。

三、评审程序及评审内容

(一)评审程序

实行评审与答辩相结合的方法。材料审查—专业答辩—小组推荐—评委会表决。

(二)评审内容

1.查阅资料:学历及资历、外语及计算机、继续教育、工作经历及工作量、论文、科研成果、教学、年度考核、卫生支农。以上内容通过查阅资料获取,具体指标要求参阅《临床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药学专业高级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护理学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预防医学专业高级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中医药专业高级技术资格评审量化评分表。

2.答辩:答辩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学术动态、知识应用。具体指标要求参阅《临床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药学专业高级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护理学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预防医学专业高级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

四、申报程序

按重庆市职称改革办公室《关于下放高中级职称申报评审权限及简化资格考试发放程序的通知》(渝职改办〔2007〕12号)的规定执行:本人申请—所在单位审核推荐—主管部门审核—各级政府人事(职改)部门(或市级主管部门)资格审查并加盖公章—送相应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破格申报者须由区县人事职改部门或市级主管部门先将申报材料及相关证明送市职称改革办公室核准后,再送卫生技术专业高级职务评委会参加评审。

五、报送材料及要求

(一)材料种类

1.《重庆市申报级专业技术职务送审名册》一式3份。按行政隶属关系,由市级主管部门或各区县(自治县)人事(职改)部门加盖公章(附件1)

2.《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一式2份(附件2)

3.《重庆市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综合情况(公示)表》(附件3)。一律要求打印,并用A3纸复印:卫生技术人员一式17份,中医药技术人员一式19份

4.破格申报者需填报《破格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推荐表》1份(附件4)

5.行政领导兼任专业技术职务者,需填报《企、事业单位行政领导兼任专业技术职务审批表》1份(附件5)

6.任期届满考核和任现职以来近三年年度考核表各1份(单位提供)

7.担负有卫生支农服务任务的单位的申报者,需报送《重庆市卫生支农服务业绩考核鉴定表》1份(附件6)

8.任现职以来,最能代表本人工作能力和学术水平的论文(论著、学术报告)、科研成果、政治思想和业务工作总结各1份(本人提供)

9.申报人任职资格材料1套(一律报送复印件,由市级主管部门或区县人事职改部门审查原件,出具审查意见并用印后方为有效)

(1)学历、学位证书

(2)现任职务的任职资格证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或人事(职改)部门下达的任职批文及聘书

(3)有效的职称外语(医古文)、计算机等考试合格证书。按渝职改办〔2005〕99号、〔2007〕53号,属免试范围者,应填报《职称外语(医古文)、计算机免试审批表》(见附件7)。属年龄免试者,需同时提交本人身份证;属翻译文章免试者,需同时提交原文和译文;属公派出国留学免试者,需出具有关出国留学证明

(4)《继续教育证书》或《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卡》,区县卫生局或市级主管部门验审并用印后方为有效。

(5)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口腔、公卫、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人员须提交《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护理专业须提交《护士执业证书》。

10、《委托评审函》1份(附件8)。

11、申报材料清单1份(附件9)

(二)材料要求

1.所在单位负责对申报人员的申报条件进行严格审核,认真把关,并清点申报材料,统一收集上报。11种材料中,除学术成果(含论文、科研成果、科研立项等)、执业资格、外语译文提供原件和复印件外,其余均提供复印件,复印件需加盖单位公章。

2.公示。各单位要对《重庆市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综合情况(公示)表》予以公示,公示时间7天。未按规定公示和签字盖章的申报材料不予受理。

3.学术成果真伪鉴定

(1)学术成果真伪鉴定,由重庆市卫生局职改办负责,于报送材料时同时进行(免费)。

(2)鉴定内容:论文要求复印封面、版权页、目录和正文;科研成果要求复印获奖证书、研究报告、成果鉴定书等有关资料;科研立项要求复印立项申报书、立项批文、查新报告结论等资料。学术成果如系合作项目,须由该项目负责人(主编、主研、执笔)出具申报人所承担的部分或所起作用的书面证明,并加盖单位公章。

(3)鉴定办法:学术成果鉴定数量,报送材料时应由申报人明确拟鉴定的学术成果,并同时提交拟鉴定成果的原件(原件审核后退回)、复印件;复印件要求字迹清晰,经重庆市卫生局职改办鉴定并用印后,随其它申报材料送评委会。

4.执业资格鉴定:需出据原件和复印件,由重庆市卫生局职改办负责鉴定,于报送材料时同时进行(原件审核后退回)。

5.申报材料中涉及各种表格,除特定表格外,其余材料统一规格为A4纸;报送材料中所有复印件,均需市级主管部门或区县人事(职改)和区县卫生部门审核、签署意见并加盖鲜章。材料字迹潦草或复印件字迹不清影响辨认效果者,责任自负。

六、各单位在推荐申报工作中的职责

(一)材料审核:各单位负责申报材料的审核。

材料审核的内容及要求:查学历证明、任职资格及年限证明(任职资格评审表和资格证)、外语和计算机考试合格证、执业医师(执业护士)资格证、继续医学教育记分卡、学术成果等原件是否与本人情况相符,是否符合申报条件,审查完毕,在复印件上加盖公章。

(二)公示:各单位在申报前对《重庆市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综合情况(公示)表》予以公示,公示时间7天。对公示中有举报的,推荐单位要认真查实,凡举报属实,属“申报材料”弄虚作假的,取消申报资格;属“主要业绩”弄虚作假的,需在推荐意见栏内予以更正说明。未按规定公示和签字盖章的申报材料不予受理。

(三)材料的收集归档申报:所有申报材料由单位派专人统一报送,高级职务申报材料按照《申报材料清单》的顺序清点,用牛皮纸标准档案袋按人分装,并在档案袋上张贴《申报材料清单》(附件9)。

七、报送材料时间、地点

(一)报送时间

7月10日-25日:市级各医疗卫生单位

7月26日-8月10日:区县、厂矿(市卫生局审批的厂矿企业医院)、学校及其他有关单位

凡逾期或由申报人员个人直接报送的材料一律不受理;申报材料经过重庆市职改办审查后,不再受理补充材料。

(二)报送材料地点

地址:重庆市卫生局职改办(渝北区松石路418号重庆市卫生局七楼719房间)

联系人:谢悦峰李永发谢春鹰联系电话:67706587 67706581 67706693

公交线路:

1.沙坪坝(土湾)—花园新村(205路公交车终点站下车)

2.杨家坪(方向)—花园新村(148路中级车终点站下车)

3.石坪桥—冉家坝(118路车东和春天站下车,途经上清寺、海关)

八、评审费

职业卫生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卫生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2-0051-01

一、前言

作为卫生职业学校的必修课程,语文学科对于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而言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现阶段我国卫生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仍存在教学内容空洞、教学方式缺乏创新等不足,严重制约了卫生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深入发展,卫生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卫生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内容空洞。语文教材是开展语文教学的重要载体,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卫生职业学校在教学内容上有时安排不合理。部分卫生职业学校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定位,在教学内容上过分参照普高语文教材的设置,语文教材选文缺乏时代性和乐趣性,与中职学生实际生活相差甚远,不能引起学生共鸣,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2)教学方式单一。在教学方式上,大部分卫生职业学校的教师仍然是沿用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对课文进行讲解、学生抄笔记的方式来进行语文教学,课堂中学生参与教学讨论不足,教学互动程度不高。这种被动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不能激发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

(3)教学考核片面。在教学考核上,大部分卫生职业学校仍是沿用传统的理论知识分数决定学生成绩的考核方式,对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专业阅读能力的考核不足。大部分学校对学生的考核都是通过期末考试的形式进行,这种考核方式往往是以笔试为主,以卷面成绩为参考依据来评估学生在校表现。

三、完善我国卫生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具体措施

针对卫生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现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完善我国卫生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树立素质教育理念。教学改革,观念现行。卫生职业学校应当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充分认识到语文教学对于卫生职业学校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专业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深入了解素质教育的实质含义,加大对素质教育在卫生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宣传力度,提高对卫生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同时,卫生职业学校应当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强化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一方面,卫生职业学校应当加强新生入学教育,可以通过开展新生文学宣讲会等形式,促使学生认识到语文教育的重要性,阐述语文教学对学生专业学科学习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卫生职业学校应当强化语文教学在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的引导作用,文以载道,通过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与精神境界。

(2)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卫生职业学校在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应当加大对语文教学的经费投入,积极购置语文教学所需的多媒体等教学设施,加强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完善语文教学内部环境。同时,卫生职业学校也应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通过提升语文教师薪资待遇水平、提高进入门槛等措施,积极招纳外部高素质语文教师为本校服务;另一方面,加强对本校现有语文教师的培训,及时更新语文教师的知识系统,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语文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提供人才保障。

(3)完善教学内容设置,创新教学方法手段。语文教学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热情。基于此,一方面,卫生职业学校应当完善语文教学内容设置,综合考虑卫生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语文教学内容。在语文课文的选择方面,应当尽可能选择富有时代性、典型性的文章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在难易程度方面,应当遵循由简入难、层层递进的教学原则,深入浅出、松弛有度地讲解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另一方面,卫生职业学校应当创新教学方法,丰富语文教学方式。在传统的教师讲解课堂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其他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比如,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介绍作者的生平事迹、播放纪录片观赏文中涉及景色等增强课堂活力,活跃语文教学课堂气氛。

(4)改革教学考核标准,全面考核学生素质。卫生职业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实用性人才,教学考核标准应当与教育目的相一致。因此,卫生职业学校在语文教学改革中应当强化教学考核标准和方式的改革。针对目前语文教学中过于注重对语文理论知识考核的缺陷,一方面,卫生职业学校应当加强对语文教学中实践性教学目标的考核,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动手、动口能力,通过诗歌朗诵、演讲、征文等形式,强化对学生实际能力的考核;另一方面,卫生职业学校应当强化学生对医学专业文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促使学生将语文教学与所学专业学科相结合,在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同时增强其专业综合素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卫生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现状中仍存在着教学内容空洞、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考核片面等不足。通过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学内容设置、创新教学方法手段、改革教学考核标准、全面考核学生素质等措施,可以完善我国卫生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为卫生职业学校的健康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徐珊玲,邹立君.卫生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J].卫生职业教育,2009(22).

[2]苏海燕,王维礼.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改革探析[J].中国职工教育,2013(20).

职业卫生论文范文第15篇

【摘要】[目的]了解肥城市企业职工职业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方法]2012年10月,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用问卷对企业职工掌握职业病相关知识等内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被调查职工的职业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不同,不同学历、不同职业的调查对象有关职业病防治法的内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学历、年龄、工龄的升高,各类职业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呈上升趋势;被调查者获得职业病防治知识的途径不同,其中单位培训获得职业病防治知识的比例最高,占71.79%。被调查者希望进一步了解的职业病相关知识内容不同,其中想了解“常见职业病、职业多发病的表现及防治知识”的最多,占调查者的82.80%。不同职工对《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卫生知识的知晓率不同,单位组织培训对提高工人的职业病防治知识的掌握起着重要作用,应有针对性加强企业健康教育工作内容,提高职工健康知识水平和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损害和职业病的发生。[结论] 不同职工对《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卫生知识的知晓率不同,单位组织培训对提高工人的职业病防治知识的掌握起着重要作用,应有针对性加强企业健康教育工作内容,提高职工健康知识水平和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损害和职业病的发生。

【关键词】职业病 知识 知晓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11年12月31日起修订施行。为了解肥城市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职工对《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卫生知识的知晓程度,以便今后更好的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肥城市疾控中心职业卫生科对全市3273名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职工进行了职业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2年10月,工作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规定的矽尘、电焊烟尘、苯系物、噪声及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职工。

1.2 方法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状况(性别、年龄),职业病防治核心知识(职业病防治法律及法规有关内容、职业病防治知识获取的渠道及何种渠道最适合、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危害防护、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等内容)。

2 结果

2.1 总的调查情况

共发放调查表3500份,收回调查表3310份经分析整理剔除填写内容不全的调查表37份,有效调查表3273份,有效率93.5%。被调查对象的年龄平均在35岁,大专以上学历30.4%,高中及中专学历57.1%,初中及以下学历12.5%,各职业危害因素接触人数:粉尘1295人,物理因素1223人,化学因素755人。

2.2 不同年龄人群知晓情况 调查≤35岁的1666人,>35岁的1607人。对各项职业病防治相关知识,两组人群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职业卫生知识的掌握水平受到年龄、文化程度和来源身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次调查研究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年龄、工龄和接害因素不同均与职业卫生知晓情况有关系;本调查结果显示高年龄段工人回答正确率高,与其受教育培训机会、经验积累多和个人防护意识增强有关。低文化程度制约着工人的知识接受程度,提示工龄短、文化程度低的劳动者应作为今后职业卫生知识培训的重点使其掌握基本的职业危害防护技能,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的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用人单位应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和用工变化等新情况,认真履行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的社会责任,重视工人的职业卫生服务需求,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加强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完善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大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监管力度,同时加强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基本知识及法律法规的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职业健康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011

[2] 王秀兰;曾庆民 佛山市顺德区企业管理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 [期刊论文] -职业与健康2008(24) doi:10.3969/j.issn.1004-1257.2008.24.012

[3] 黄意府;王清海;黄鲜华 有害作业工人491名职业健康教育知识的调查 [期刊论文] -职业与健康2008(05) doi:10.3969/j.issn.1004-1257.2008.05.004

[4] 韦光武;于建新 崇左市职业病防治法知晓率调查 [期刊论文] -应用预防医学2008(06) doi:10.3969/j.issn.1673-758X.2008.06.028

[5] 梁惠琴;王冠梅;吴秀玲 某铸造企业职业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