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劳动教育经验交流范文

劳动教育经验交流范文

劳动教育经验交流

劳动教育经验交流范文第1篇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技能培养;活动;创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6-0053-01

劳技课要求学生要“动”――动手、动口与动脑。于是,教师选择了几个主题,让学生自由成立学习小组去研究,然后通过课堂上交流反馈成果来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然而,在交流中学生只是单纯地读读所搜集到的资料,枯燥乏味,其他学生也毫无兴趣。看来,缺少教师的参与和指导也是不行的。因此,教师要参与活动的全过程,达到丰富学生知识、丰富学生人生阅历的目的。

一、创设氛围,激发热情,鼓励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

国外一名专家说过:“没有比热情更具感染力了,热情是真理之神,没有热情,真理也不能制胜。”劳技课程要努力创造一种宽松、和谐、公正、平等、友善、积极、民主的气氛,让每个学生都处于一种开放的心怀。在活动开始前,一段趣闻、一个故事、一首歌曲、一段音乐、一段录像,或者是教师亲自参与的热身活动都能使每个学生都处在开放、宽松的状态,以便心灵世界更加容易地吸收外界的美善信息。在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也能体验、感受到别人的重要。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自主活动和表现的机会,鼓励他们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如“毛驴过河”与科学中,就以故事为探究活动的开始,有趣、生动的寓言故事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参与意识达到了最高点。

二、动手、动口,直接体验,培养自主探索和创造的能力

约翰・谬尔说过:“再多的言语也不能探知山的灵魂……论敏感,世上没有一种化学药剂能够比上人的心灵。”因此,教师要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互动式合作学习体验的过程中。而在亲自参与和直接体验中,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是小学劳技教学的主体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坚持以问题为本,以问题为载体。教师是活动的设计者、规划者,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示范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找出一系列的问题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并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调控。教师首先交代整个教学活动的要求,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并进行方法辅导和思路提醒。当学生进入角色后,教师要适当地退居到后台,变成有关问题的被咨询者、教学活动进行的促进者、学生进一步探究成果的鼓舞者,既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要袖手旁观。

如在“爱心浇灌邻里花”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出谋划策,连平时最不爱发言的、胆小的学生也谈了自己的看法。这样,在活动期间,每个学生都有任务、有目标,使他们真正得到了锻炼。其中一个小组在活动中受阻,他们采访的一位阿姨由于家务多,带孩子忙不过来,拒绝采访。于是他们开动脑筋,自己想办法,分头帮助阿姨做家务,忙得不亦乐乎。最后,阿姨被他们的诚心所感动,愉快地接受了采访。同时,在活动中,学生不受课堂40分钟的限制,通过动手、体验、探索获得直接经验并学以致用,培养了探究知识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交流成果,追溯探究方法,共享成功的快乐

在劳技教学活动中,实践成果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中心环节。教师通过交流教学成果,可以体现教学活动的研究价值,激发学生探究过程中的兴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对教学实践内容的理解。

教学成果交流要有物化成果的交流,还要有成功过程、经验和失败过程、教训的交流。从实践过程和可持续发展来看,教学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学生进行劳技教学以后获得的物化成果非常有意义。如在学生交流时,教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师有意识地进行点拨评价,肯定学生正确的搜集方法,能让学生充分了解获取信息的途径。在教学的交流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比较,从中得到最佳的方法。只有这样追溯探究方法,才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在交流过程中,如果学生只把搜集到的信息简单地进行汇报,缺乏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那么它的意义也仅是单一的信息而已。所以,在交流中,教师要采取合作方式把资料编成小报,分发给其他的小组。在这样的交流分享中,信息量不断扩大,学生了解的会更多,充分享受到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四、结束语

总之,劳技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逐步建成的一门课程,它能进一步加强学生求知的欲望,鼓励学生大胆去进行实践,引导教学活动向纵深发展,提高教学活动水平。因此,劳技教学要让学生动起来,从而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庄珊红.浅谈科学课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教育艺术,2012(02).

[2]金怀德.小学劳技课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以四年级《缝香袋》一课为例[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5(12).

劳动教育经验交流范文第2篇

一、联系生活经历,激活已有体验

劳动与技术课是基于儿童生活经验的,学生到了小学三年级,已经积累了部分生活经验,而他们的生活经验对于劳技课而言有着特殊的课程资源价值。

课一开始,教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让他们说说自己会用什么材料来进行编织,从而自然地引出了芦叶。在认识并了解了芦叶的用途后,教者通过多媒体画面将学生们带入了多彩的粽子世界,把学生深深吸引住了,从而适时地引出本堂课要制作的方粽,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注重学做结合,生成制作体验

《江苏省九年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试行纲要》中指出:学生是劳动与技术学习的主人,他们不仅是劳动的体验者,更是动手操作的主体。只有当他们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时,他们的体验才是最真切的。在劳动与技术课上,学生更多的是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手脑并用来学习。这就要求教者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做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探索,积极地去体验。

在指导制作方粽时,为了避免过程的枯燥乏味,教者采取了各种形式的学做结合。第一步―――裁剪,老师边示范讲解裁剪芦叶的要领,边让学生去尝试;第二步―――编织,让学生观看视频找出编方粽的制作要点,并通过师生合作进行再次示范,为学生独立操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步―――合拢,老师的示范操作和学生的模仿操作同步进行,这样既有利于克服学生操作时手忙脚乱,又有利于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第四步―――编底,教学中采用先看,后分析,再动手的方法,把握住编方粽的要领,更为后面探究封口打下了基础。而后的装料、封口、修剪几个制作步骤,只是对学生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引导,让学生通过交流与沟通,自主学习方粽的制作方法。

就这样,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获得了积极的制作体验。

三、强化实践操作,丰富生命体验

实践操作是劳技课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参与学习过程,获取感性知识,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不断形成不同的兴奋点,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在学生对编方粽的方法步骤已经了然于胸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小组内两两合作,同时在大屏幕上播放方粽的整个制作步骤,教师积极发挥主导作用,适时的辅导,及时的鼓励,使学生愉快而轻松地完成方粽的制作。

正因为有了动手操作实践,才能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使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仅仅属于认识、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不仅要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的手操作,还要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用心灵去感悟。

四、引导过程交流,进行多元评价

学生操作完成后,依据重视过程兼顾结果的课程实施理念,设计交流与评价的环节,以此促使学生在进行扎实的活动实践之后,在交流中反思、总结提高,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过程方法三个维度都有收获。如在“编方粽”活动中让学生随时记录自己的操作心得,同时将成品和心得进行展示。这样不仅起到激励学生的效果,而且还起到了生生教育的作用。在活动最后的交流评价阶段也应引导学生交流情感性收获,对学生的活动成果在展示交流中尽量不做等级性评价,积极肯定每一个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的发展。最后,教者们还要为学生的劳动成果提供展示机会,如将学生的活动成果存放在劳技成果展览室,美化教室、家庭等,使学生学会重视自己的劳动成果。

劳动教育经验交流范文第3篇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强,与学生生活实际、当蜒生产实际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的课程。下面就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劳动与技术》五年级下册《家政·编织》单元中的延伸——“编方粽”一课谈谈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一、联系生活经历,激活已有体验

劳动与技术课是基于儿童生活经验的,学生到了小学三年级,已经积累了部分生活经验,而他们的生活经验对于劳技课而言有着特殊的课程资源价值。

课一开始,教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让他们说说自己会用什么材料来进行编织,从而自然地引出了芦叶。在认识并了解了芦叶的用途后,教者通过多媒体画面将学生们带入了多彩的粽子世界,把学生深深吸引住了,从而适时地引出本堂课要制作的方粽,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注重学做结合,生成制作体验

《江苏省九年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试行纲要)中指出:学生是劳动与技术学习的主人,他们不仅是劳动的体验者,更是动手操作的主体。只有当他们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时,他们的体验才是最真切的。在劳动与技术课上,学生更多的是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手脑并用来学习。这就要求教者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做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探索,积极地去体验。

在指导制作方粽时,为了避免过程的枯燥乏味,教者采取了各种形式的学做结合。第一步——裁剪,老师边示范讲解裁剪芦叶的要领,边让学生去尝试;第二步——编织,让学生观看视频找出编方粽的制作要点,并通过师生合作进行再次示范,为学生独立操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步——合拢,老师的示范操作和学生的模仿操作同步进行,这样既有利于克服学生操作时手忙脚乱,又有利于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第四步——编底,教学中采用先看,后分析,再动手的方法,把握住编方粽的要领,更为后面探究封口打下了基础。而后的装料、封口、修剪几个制作步骤,只是对学生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引导,让学生通过交流与沟通,自主学习方粽的制作方法。

就这样,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获得了积极的制作体验。

三、强化实践操作,丰富生命体验

实践操作是劳技课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参与学习过程,获取感性知识,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不断形成不同的兴奋点,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在学生对编方粽的方法步骤已经了然于胸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小组内两两合作,同时在大屏幕上播放方粽的整个制作步骤,教师积极发挥主导作用,适时的辅导,及时的鼓励,使学生愉快而轻松地完成方粽的制作。

正因为有了动手操作实践,才能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使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仅仅属于认识、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不仅要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的手操作,还要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用心灵去感悟。

四,引导过程交流,进行多元评价

学生操作完成后,依据重视过程兼顾结果的课程实施理念,设计交流与评价的环节,以此促使学生在进行扎实的活动实践之后,在交流中反思、总结提高,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过程方法三个维度都有收获。如在“编方粽”活动中让学生随时记录自己的操作心得,同时将成品和心得进行展示。这样不仅起到激励学生的效果,而且还起到了生生教育的作用。在活动最后的交流评价阶段也应引导学生交流情感性收获,对学生的活动成果在展示交流中尽量不做等级性评价,积极肯定每一个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的发展。最后,教者们还要为学生的劳动成果提供展示机会,如将学生的活动成果存放在劳技成果展览室,美化教室、家庭等,使学生学会重视自己的劳动成果。

劳动教育经验交流范文第4篇

【关键词】劳动实践;促进;成长;实践能力

一、劳动实践教育活动的形式

劳动实践活动是使学生的想发现、研究、探索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和释放的学习形式,是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身兴趣、选择和研究问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劳作活动。过去的劳动活动只是要求教师课上和同学们合作完成一些科技制作,或者讲授一些科技方面的知识,教师还是课堂的主导。学生围着教师转。现在教师必须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转变指导思路和指导方法,由过去的主导者变为组织者、协调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活动中体现学生较强的自主性,教师还要独立完成教学,为劳动实践活动做好知识的储备。它包括的知识内容非常广泛,有信息技术也有各种专业知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与学生充分协作,提前感知预设活动中的突发事项,真正体现师生间的平等。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成为劳动活动的主体,教师指导学生把在课堂上学的理论有机的结合劳动实践活动上。通过劳作活动,学生亲历了查阅文献,上网查询和实地调查,以及数据整理和统计等工作,培养了学生开展科学小研究和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体验和感受理论指导劳动实践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从而发展了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必须注重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过程。

劳动实践教育活动的目标是重过程、重质量、重体验的过程。是让学生将理论通过劳动实践、劳动体验得到升华,促使学生在今后的理论学习中能整理收获,形成多种多样的劳动成果如:会写劳动计划报告、能参加表演、欣赏艺术作品等,还能进行评价、交流、研讨、辩论。在劳动交流中让学生学会协作、理解、奉献、分享,学会客观分析正确思考。让劳动实践教育活动中的实践活动能真正给学生创造环境和条件让主体学生体会到理论和劳动实践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必要性。认识到知识理论和劳动实践还存在各自的独特性。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关注的是学生劳动实践了没有,经历了劳动过程没有;学生在劳动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没有,他们又是怎样千方百计地排除困难的;广大的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获得了什么样体验;广大的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是怎样与他人合作的;我们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是否产生了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劳动实践教育活动中的劳动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劳动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劳动实践教育。劳动实践教育活动上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实践、体验的环境,要关注。劳动实践教育活动的结果,我们要把学生最后“作品”、“成果”、“汇报内容”质量差异作为重点,还要把广大学生的自身劳动感受作为目标。更重要的是在实施过程中提高劳动技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会遇到哪些困难,会提出哪些问题,需要怎样的帮助,需要怎样的指点,针对这些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引导学生探索和创新,将学生的劳动兴趣研究引向内心深处,提高到劳动光荣思想境界。在现实中有的教师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主观要求和客观经验,转嫁给学生,这是我们在劳动活动过程中要避开的形式。

劳动实践教育活动是一项内容广泛。衔接严密的活动。劳动实践教育的过程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必经过程。更是培养广大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总体讲劳动实践教育是任重道远的教育活动,他是社会上各行各业的协作的结果。

参考文献:

[1]滕兆荣.如何有效地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学习报・教育研究 2013年30期.

劳动教育经验交流范文第5篇

关键词:活动教学 领悟 感悟 交流探究 操练

品德课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与活动型学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新课程倡导的活动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说本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也在“内容标准”部分增加“教学活动建议”,以建议的形式,引导教师开展一些适合学生的活动。

一、品德课活动教学形式

根据课程标准的界定,小学德育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有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等,这些活动主要以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为主,并侧重于有学生主体参与的体验、探究、交流研讨等实践性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在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德育课堂始终充盈着欢乐的气氛,寓教于乐。

二、德育课堂中活动教学的实施

根据活动教学的方式与内容的不同,在德育课堂中活动教学的实施也有所不同,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方式,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体验领悟式

体验是学生身临其境的一种心理感受,与个体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如课程标准中提到的情景模式与角色扮演、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等都是体验类活动。所谓体验领悟,是指建立在体验的基础上,需要学习者更多地发挥主动精神,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如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时,在课前我要求学生在家里主动帮爸爸妈妈干一些事,比如打扫卫生、做简单的早点等,并写下自己的劳动体验。上课时,通过学生常接触的场景,将过去能做的、做过的劳动生动地表现出来,意在调动学生的回忆,引发学生回忆自己参加劳动的情景,着重谈谈当时劳动的过程。通过这些积累,再让学生认识学校的岗位,进而扩展到社会上的各行各业,使学生明确完成好一项劳动,也要有一个好习惯。接着模拟“三・一班劳动展示会”,引导学生参与到教材中来,参与到情境中去,展示他们的劳动技能和成果,抒发自身的情感。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劳动的感受更加明确起来,对劳动者的劳动发自内心地尊重、感激,进而明白了劳动是人生美好的品德。

(二)自主感悟式

活动教学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因为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开展活动教学只能是一句空话。在教学《我是教室美容师》一课“看看谁的主意妙”这个环节时,我通过展示不同的教室布置示意图引起学生改善教室环境的兴趣,进而针对自己班级平时教室板报、墙报、卫生等方面问题,引导他们出出主意。在环境的创设下,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起来,“我觉得教室的黑板报应该出得有条有理,不能全画画,也要写上字。”“我想同学们用过的东西应该放回原位,不要到处乱放。”“桌凳要摆放的整整齐齐,乱了要及时整理”……不一会,学生就说出了许多改善意见,他们从主观上明白教室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应该让它变得更美,而不是用一些不好的习惯去破坏它。这种自主感悟式学习有助于学生获得一种真切体会,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自主感悟式活动主要包括情景模式、讨论、辩论等。

(三)交流探讨式

交流探讨活动包括讨论、评价、报告会、展览、广播、写标语、辩论等。在教学《我们的合作》时,其中有“谁的功劳大”这样一个故事,通过阅读,我让学生谈谈故事中探子、军师、将军和士兵、樵夫、说客各自做了什么贡献,“如果少了其中一种人,赵国能不能免于灾难?能不能说他们中某一位功劳最大?”在处理这个板块时,我先让学生自由阅读故事,然后紧扣“谁的功劳大”这一问题展开充分的讨论,通过争辩,通过交流,学生明白了在合作中各自所发挥的作用,对合作有新的理解、新的想法。

学会交流,是与人沟通的前提条件,擅长交流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因而在教学中,交流成为了师生间及生生间互相学习的一种特殊活动。

(四)设疑探究式

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引导学生把生活中行为冲突、思想矛盾、真实的问题呈现出来,引导学生自己想出解决的办法,这就是探究式学习。观察、调查、搜集、整理、辩论会都属于这一类型。

在教学《我不耍赖皮》中“学校中的规则”这一环节时,针对“该不该守规矩”学生展开激烈辩论,有的支持“遵守规矩真麻烦!”有的支持“自己的一点小麻烦,换来的是大家的方便。”对于这两种观点,我始终处于中立状态,让学生充分抒发自己的观点。虽然在短暂的课堂辩论会上未有结果,但每一次的这种设疑探究式学习都给学生留下了一些思考,激发了他们探索的热情。课后,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还可以查阅资料、向学者求教等获得正确理解。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走进教室,也能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这种教学方式是值得提倡的。

(五)操练活动式

操练式活动以儿童自己动手的实践活动为主,如课标中列举到的演练、竞赛、绘制、办报等形式。在教学《我的同学很棒》时,课前我要求学生准备好剪刀、纸、彩笔等工具,上课时学生开始制作卡片,卡片内容是“我的同桌真棒”,卡片上不出现同桌的名字,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设计。最后,进行“猜猜他是谁”的游戏。这个活动在动手操练的过程中让学生展现平时观察中的积累,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

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所以我们的课堂教育应成为引领学生进入生活的桥梁。扣住教材,选择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通过各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在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把学生的道德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当然,课堂教学中任何一次活动我们都不能将其一概归为某种活动类型,因为,课堂可能往往既是体验领悟式活动,又有交流探讨式活动的成分,或者几种活动兼而有之。因此,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活动状况合理地组织,合理地指导,从而提高活动的有效性,提高德育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清平.放眼生命的成长:第三章.

劳动教育经验交流范文第6篇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学习方法 资源 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而组织起来的综合课程。因此,开拓课程的学习资源,构建开放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小学生进行科学的学习指导,让他们学会学习,已成为当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突出重点。

一、面向生活,挖掘开放型的学习资源

面向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书本,超越体系化的教材,超越封闭的课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

1. 到自然中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标之一是“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要求学生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欣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

自然界本身就是一本神秘又生动的“活”教材,只有让孩子走出课堂,更多地到广袤的大自然去开展活动,去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勇于探究、勇于创新的理想素质,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获得更丰富的知识。

2. 到社会中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学生“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社会是个大舞台,更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教材,它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活生生的现实,也为孩子们的活动贡献出了比教科书更详尽、更感性、更生动、更富有人情味的环境。社会课程反映的是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它本来就来源于社会。因此,只有把社会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在社会中学习“社会”,才能提高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使课本的知识变得“活”起来,在社会中得到拓宽、发展、延伸。

3. 在劳动中学

劳动是一门重在实践的技术型课程。传统的劳动教学因场地、器材紧张,或无学生劳动实践基地而常常忽视或无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只是面对书本学习,学生所接受的只是书本上的劳动知识,却无力面对真正的劳动。创建学生劳动实践基地便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首要出路,在劳动教育与生活实践中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克服传统教育脱离生产、生活的弊端,解决学用脱节的矛盾,使知识教育与技能教育能真正协调发展起来。

以劳动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并非活动结束就完事,还必须同平时的生活结合起来,延伸到课外、校外,以养成正确的劳动习惯,巩固劳动教育的成果。

4. 在生活中学

现代生活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应有的生活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人生观念,使学习时间由青少年延伸到人的整个一生,使学习场所由学校发展为整个社会,使学习成为学生维持生计和创造新生活的手段。显然,在这一生活教育的背景之下,必然要以“以人为本”的宗旨来实现生活教育的全过程。必须以儿童生活世界为活动背景,使儿童能够主动地将自己导入其中,按照自身的发展需要塑造自己、改变自己,在实际问题中获得全面进步,最终形成适应未来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素质,使儿童了解生活、热爱生活、适应生活,形成创造新生活的能力,迎接未来、驾驭未来、创造未来。

二、注重实践,运用体验性的学习方法

我们的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体验生活、感受经历,获取知识,活动本身的结果不一定重要。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生通过自己观察、交流、调查、访问、操作等多种体现主体精神的学习方式,获得对生活中许多问题的正确认识。为此,我们提出了“拆”、“试”、“看”、“评”四种学习方法。

1. “拆”,注重过程。

“拆”是一种掌握技能的好方法。英国儿童博物馆墙上有一段著名格言:“我听过的就忘记了;我看过的就记住了;我亲自动手过的就理解了。”在活动课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拆,这无疑给学生提供了一种学习的机会。

学生在亲自动手拆的时候是有目标、有条理的“拆”。边拆边看边思考,这样“拆”的过程才真正形成学习过程。如在学习《自制潜望镜》(绍兴版6年级)一课时,教师先把制作好的两个样品交给两个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让其回去“拆拆”,自己边拆边观察怎么做,然后自己制作,有的学生甚至创造性地进行了改进。

2. “试”,允许失败

“试”,就是采用尝试法进行教学,让学生成为主体,按各自的方法尝试着去做,做成功了,就说明自己用的方法是正确的;不成功的就会去思考什么地方不对,发现了问题,才可能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我们鼓励学生尝试着去做,不要怕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要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最后再取得成功。

教会学生“试”着去做,使学生既学会了技能,又培养了他们不依赖别人,自己去获取知识、学习技能的本领,形成了良好的心理定势,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 “看”,明确目的。

“看”,即观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问题认真思考,就可能有创造发明。瓦特就是通过观察水开时壶盖会跳动的现象,发明了蒸汽机。世界上有许多发明家的创造发明都是从观察开始的,因此学生从小就要养成观察的习惯,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观察可以分为有序观察和比较观察,整体观察和部分观察。有序观察要求有明确的观察目的,设计必要的观察思考题,有层次、有顺序、有计划地进行观察。使用比较观察要有必要的指导,首先要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再让他们联系同类事物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事物的异同点,最后进行归纳概括。从整体去观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操作材料;从部分去观察可让学生知道操作方法和工具。

4. “评”,强调合作。

“评”,即评论、交流,是让学生反思总结自己的实践和学习过程,得出自己的学习方法,并通过互相交流经验,取长补短,改进各自的学习方法。交流方式,一种是在课堂上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发现某一学生对某一问题解决特别好,应立即鼓励他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另一种是让学生独立进行,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学生之间总结的学习方法,符合实际,有较强的实用性,学生易接受。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学习方法有很多种,在同一活动中可以交叉使用、互相配合。

综上所述,作为教师要积极挖掘、开发课程资源,强调体验性的学习指导,给学生实践活动以更广阔的空间,放飞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使综合实践活动课更适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高等教育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

劳动教育经验交流范文第7篇

1.职业发展面临着国际竞争的淘汰与选择世界变了,变得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变得必须用国际通用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它使中国的经济必须打破国内市场竞争的圈子走向国际市场。竞争范围的扩大和竞争速度的加快,都将给中国的职业变换提供充分的内动力。

从国际市场来看,以知识含量密集为特征的新技术和第三产业将取代传统工业成为主导产业;脑力劳动逐步取代体力劳动将成为主导趋向,从而加快了职业更新的速度。美国在过去的15年中淘汰了8000种职业,同时诞生了6000种新职业,白领阶层已占劳动力的59%,蓝领仅占29%,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每年的淘汰率达20%,技术的周期寿命只有5年。职业在此变化的影响下也不断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然而,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传统产业仍为主导地位。1994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值占工业总产值的8.3%,计划到2010年达到25%,这仅是发达国家的现有水平。我国现有职工1.2亿,35岁以下的青年职工约8000万人,其中初级工占80%,中级工占19%,高级工仅占1%。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时期,落后的产业和技术必定要被淘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在提高我国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上面向国际市场发展经济,二是要解决现有劳动者的就业与再就业问题。

2.国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专业化倾向明显。澳大利亚有培训和继续教育学院287所,承担了全国90%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任务。大中型企业的培训机构除开展本企业的职工培训外,还通过竞标参与劳动力市场计划的培训,私营培训机构也积极参与各种教育培训。目前,澳大利亚已形成了由100余家集体培训公司组成的全国性培训网络,每年有17000余名青年接受培训,3000余家小企业受益。日本企业教育受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更加丰富。日本的职业教育趋于研究人才培养的个性化与体系化。美国的职业教育能够迅速对当地劳动力需要作出反应,使其课程设置、培训项目和教学方法跟上技术发展步伐。我国的职业教育应不断研究国际职业与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动态,并以此为借鉴制定职业教育计划,才能更快发展。

二、我国职业教育面向世界的局限

1.落后的体制和机制束缚职业教育发展面对职业教育市场的挑战,政府和市场尚没有达成有效的统一,现有政府的职能对职业教育还有相当程度的束缚力,如硬性要求职业教育必须达到50%--60%的比例。这种忽视具体地区差异的指令,易于造成职业教育脱离实际,产生教育、效?quot;两张皮"的后果。

2.观念上的偏差是造成职业教育发展滞缓的重要因素过去,中国人是很重视技艺的。素有身怀绝技而走天下之说。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扑面而来的知识经济,人们追求管理型、高新技能型人才的意识逐步强化,认为只有达到这样的高度才是一个真正的人才,因而不屑于接受职业教育。再者,社会的分配机制不健全、不合理,使得技能人才没有相应的社会地位,致使他们失去了继续接受职业教育的信心。当人们对职业教育缺乏兴趣的时候,职业教育必遭冷落。

3.国外人力资源开发机构将对我国职业教育产生冲击

中国入世后,随着国外更多人力资源开发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瞻前而实用的教育培训观念和措施将赢得用户欢迎。而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体制仍然具有很强的传统性,办学规模、管理方式、招生渠道、收费标准等基本没有脱离传统约束。由此带给职业教育的挑战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及时借鉴,开拓求新,跨越式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迅速缩短差距;二是迫于应付,无法与之竞争,以至于被挤出人力资源开发市场。

4.传统的职业教育现依然是发展职业教育的瓶颈在传统职业教育制约之下,我们还是从简单的从业需要之角度来确立职业教育原则,让接受职业教育者掌握一门技能。这种教育思想没有看到当今世界发展之迅速,技能人才不断提高自己之重要意义,从而忽视了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的迫切性。国外发达国家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倾向不仅使受教育者从中学到了技能,而且突出地发展了自我,提高了开发创新能力,增强了工作责任感。我国的职业教育应该在尊重受教育者、服务受教育者、满足受教育者个体要求方面形成着力点,培养跨文化、跨学科的全面发展型人才,采用国际惯例设置教育培训的评估标准,以期我国的职业教育走向国际化轨道。

三、加强我国职业教育面向世界的举措

1.在职业教育各个层面加强国际交流各级职业教育学校和机构,在职业教育目标的确定、内容和形式的设计等方面应以国际标准作为参照,注重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职业教育必须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积极与发达国家采取多种形式的合作,进一步了解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历史、现状和优势。职业教育机构和学校可采用恰当的措施来树立自己的国际形象,政府应帮助职业教育机构和学校树立这一形象,从发达国家中汲取有利于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经验。

2.开展以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适应国际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职业教育我国的职业教育应致力于为学生扩大国际生存空间,让学生毕业后适应国际劳动力市场需要。课程的开设应是适应国际市场豹通用课程;鼓励教师和学生到国外接受培训和工作实践,获得在国外学习、生活和工作的经验,同时,加快参与国际互联网上的职业教育活动,为学生的国际化教育增加机会;在课程的设置中,加强国外知识、语言和文化的含量,促进教师和学生熟悉相关国家的语言和文化;建立多国姊妹学校、合作公司,开展学生、教师互换交流和实习活动。

3.引入信息交流技术(ICT)

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信息和交流技术不断出现,它已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工作中的不可缺的组成部分。掌握信息交流技术将成为每个人是否在今后社会中有所作为的一个必要条件。ICT将与职业教育成为伙伴,为新的学习形式创造和提供有利的发展空间。因此,我们只有大力提高信息交流技术水平,了解和掌握国际最新的职业教育信息,我国的职业教育才会有一个国际水平的发展。

劳动教育经验交流范文第8篇

【关键词】定期交流,聘用制,法律思考

一、教师定期交流制度与聘用制的法律冲突

(一)制度理念不同。聘用制是劳动关系市场化的产物,聘用制的实施主要是为了改变计划经济下僵化的用人机制,打破教师的“铁饭碗”,激发其竞争向上的意识,给整个教师队伍注入活力。早在2003年,原国家人事部、教育部出台的《关于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就对教师聘用制进行了专门的规定:指出教师聘用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因此聘用制在理念上强调竞争和效率,劳动者自由竞争上位,进而与学校通过聘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在工作过程中也是通过竞争获得理想中的岗位。而定期交流制度是为了实现教育公平而设置的,在价值理念上追求首先是公平,让城镇和农村的学生都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消除长期以来“城乡二元化”体制下形成的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现象。为了实现公平,“强制性”的要求教师必须流动。

(二)管理机制的不同。从管理主体分析,聘用制强调教师与学校间的关系,突出学校对教师的管理权,教师是“学校人”,学校对教师进行全面管理,包括日常管理以及对教师任用、续聘和解聘等等。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则允许教育行政部门直接对教师与学校之间的工作关系进行干预和改变,事实上构建了“政府―教师”的法律关系,教师是“系统人”。从实施过程来看,聘用制主要体现的是市场调节,劳动者自由流动;而教师定期交流则主要体现的是政府的宏观调控,通过政府“有形的手”对教师进行“强制性”流动。从某种程度来说限制了教师的自主择业权。

(三)纠纷解决机制不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所在单位发生人事争议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有关规定处理”,结合2008年出台的《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可以看到聘用制下用人单位和职工的纠纷解决机制越来越趋向于企业的劳动争议解决的模式,仲裁的作用日益凸显。但我国的仲裁机构从设立以来一直处理企业和劳动者、个体经济组织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纠纷。事业单位的劳动纠纷,由《人事争议处理规定》由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解决,劳动仲裁委员会对事业单位劳动纠纷的特征并不熟悉,再加上教师交流制度本身带有一种行政干预色彩。因此对于此类纠纷,一些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为了回避风险多半是拒绝受理,这使得教师交流机制中的纠纷进行仲裁缺少法律依据。

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自身的缺陷

(一)定期交流制度法律关系的缺失。定期交流制度除了《义务教育法》三十二条的规定外,全国统一的法律层面再无任何规定,其实施主要是各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出台的“计划”、“意见”、“通知”“办法”等所谓的“红头文件”中,执行方式主要依靠行政力量,法律效力明显不足。定期教师交流制度因为立法的模糊性给制度的实施带来很大的盲目性甚至出现了歪曲教师交流实质的行为,如有的学校将教师交流作为清理门户的工具,把教师的正常调动作为交流行为敷衍上级等。

(二)定期交流制度缺乏程序性规定。合法完善的程序是定期交流制度中各方权利实现和义务履行的保障。2014年出台的《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 “合理确定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人员范围”,但是该《意见》仍有许多模糊的地方:首先,对于教师任教的年限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只规定“对教师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教年限的规定,应与中小学学制学段相衔接”,《意见》第一次提出教师在农村学校、薄弱学校连续任教时间可根据工作需要予以延长,但是哪些情况下需要延长没有具体规定;其次,《意见》中提到了“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对于什么是“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没有明确的界定;第三,《意见》中规定了教师流动的比例,但是这些需要交流的教师如何选定则没有章程可循。这就导致地方各省、市、县多级逐步去推行中央提出的交流制度,各自提出自己的适用办法、实施细则。

(三)教师交流缺乏科学的考评机制。很多地方出台的教师交流实施办法对于教师的交流的评价规定大都是简单而粗暴,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规定的内容动辄就剥夺教师评职称、评优秀的权利,甚至强行交流,使教师失去基本的自由和自尊。《贵池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交流管理办法》第八项规定“不服从交流安排或未完成交流任务的,当年考核定为不合格等次,三年内不得评先、评优、晋升职务。第二学年度由学校直接定为交流对象。”“参加交流的教师在任教学校要服从工作安排,认真履行教师职责,严格遵守请假、销假制度,完成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并接受考核”,“交流期间表现突出的教师,由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予以表彰、奖励,在评优、晋职晋级同等条件下优先”。上述内容中确实列出了考核内容和要求,但是没有具体的操作性细则,如“不服从安排”是否需要区分情况,还是所有对安排提出异议的教师考核都不合格。显然不应该是后者,但是前者有没有细化的内容。还有“交流期间表现突出”,何为“表现突出”,都没有明确规定。

三、完善教师定期交流制度的法律对策

(一)聘用制与定期交流制度的衔接机制的构建

1、实施“ 县聘校管”的模式。2014年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的《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对教师的人事管理体制提出“县管校聘”的改革路线:“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本县(区)域内教师岗位结构比例标准、公开招聘和聘用管理办法、培养培训计划、业绩考核和工资待遇方案,规范人事档案管理和退休管理服务。学校依法与教师签订聘用合同,负责教师的使用和日常管理。教师交流轮岗经历纳入其人事档案管理”。根据这一指导方针,我国的教师定期交流制度本着“以地区需求为本,市场开放为前提、政府引导为保障、教师自主为核心的公正与公平原则”,建议教师的录用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考试。录用进来的教师的配置,遵循聘用制双向选择的原则,达成工作意向后,双方签订聘用制合同。对于难以聘用到教师的偏远薄弱学校,县级行政部门应当采用行政手段进行调拨。但是教师无论选择哪一所学校,都属于教育行政系统的公务人员,将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

2、设立教育仲裁委员会。鉴于教育纠纷的特殊性,建议在劳动仲裁委员会之外设立教育仲裁委员会,专门受理教育纠纷。教育仲裁委员会的设立既符合聘用制下仲裁优先的原则,又能弥补劳动仲裁的不足。教育仲裁委员会应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和适应实际需要的原则设立,直辖市、设区的市也可以设立一个或者若干个教育仲裁委员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的教育争议仲裁工作进行指导。教育争议仲裁应实行免费,教育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予以统筹保障。仲裁委员会人员组成应包括,政府主管教育工作的负责人,学校,老师代表按照不同的比例共同组成。由于教育仲裁具有专业性,技术性和复杂性,所以教育仲裁人员必须有相应的专业特长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社会正义感和虔诚的敬业精神。仲裁人员中应有教育专家、法学专家和教育管理专家等担任仲裁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育仲裁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的自身的完善

1、明确参加交流的主体资格。首先《义务教育法》中应当规定交流教师的资格,从教龄、业务能力、年龄、身体健康、家庭情况综合考虑。可以参考日本东京都《实施纲要》的规定,具备下列情况的教师可以交流:(1)在同一学校任教达到一定时间,教师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和知识积累。参与交流既可以支援弱校教学,同时对教师本人也是一种新的挑战与刺激。(2)出于生活方面的原因,主动申请交流的,出于以人为本的考虑,只要其业务素质合格,应当批准。(3)为了解决超编或教师队伍不合理而进行针对性的流动。(4)有上进心、教学潜力大的农村教师选派的城市学校进行学习。另外,立法也应对不能进行交流的教师进行相应规定,如业务能力差、身体状况不适合交流,家中有老人和未成年人无人照料的教师,夫妻双方都是教师且有一方已经参与交流的,不应纳入交流的范畴。对参加交流的学校范围、资格也应明确规定,原则上在县域范围内流动,交流学校水平上应当有明显差距。因此立法中应当对优势学校、薄弱学校、偏远地学校进行解释,详细的分类制度增加了学校教师的选择度,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组合,也赋予的教师一定的选择权。

2、规定教师定期交流的程序。首先应该保证交流教师的知情权。在确定教师交流之前,将这一周期内,交流的规划发送至每个教师手中,教师根据规划,提出自己的建议,并报名参加自己感兴趣的学校。学校根据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及教师本人愿意,确定本校教师流动的对象,上报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教育行政部门综合审核各校上报的交流人员名单,确定参加当年度教师流动的具体对象,并在暑期时办理有关调动手续,学校与教师签订聘用合同。如果教师对是否应当交流或者交流地域提出异议,所在学校必须充分考虑并予以答复,不能及时解决的,要上报的教育行政部门。人员确定后,通知派出学校要为教师办理派出手续,并通知教师上岗时间。

3、建立多元化教师交流评价机制。教师的交流不应只限于流动的形式与数量,还要注重教师交流的质量与效果。交流方式不同、交流环境不同,考评主体和考评标准也不同。对于交流时间在一年以上的教师,可以将交流教师的考核与评价权交给交流学校。如果不超过一年,交流工作由所在学校、交流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共同组织考核和评价。考核标准的制定也应该由教育行政部门、交流学校和交流教师共同协商制定统一的标准,避免来自不同的学校的交流教师因采用不同学校的评价标准对同样的工作做出各自不同的评价。学生和同事对教师考核的内容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师品德等;学校和教评委对教师考核的内容包括教师出勤率、教学工作量和完成情况、教学效果、教学研究与改革等。

参考文献:

[1]田汉族.刚性教师交流制的实践困境与法律思考 [J].教师教育研究,2011(1):47

[2]贵池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交流管理办法(试行)[EB/OL].( 2014-3-31) http:///Item/1503.aspx

[3]李玲,韩玉梅.西方国家中小学教师流动的经验与启示 [J].比较教育研究,2011(11):4

[4]岳伟,高树平.中西部农村代课教师权益保护路径研究 [J].民族教育研究,2013(5):80

劳动教育经验交流范文第9篇

1.职业发展面临着国际竞争的淘汰与选择世界变了,变得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变得必须用国际通用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它使中国的经济必须打破国内市场竞争的圈子走向国际市场。竞争范围的扩大和竞争速度的加快,都将给中国的职业变换提供充分的内动力。

从国际市场来看,以知识含量密集为特征的新技术和第三产业将取代传统工业成为主导产业;脑力劳动逐步取代体力劳动将成为主导趋向,从而加快了职业更新的速度。美国在过去的15年中淘汰了8000种职业,同时诞生了6000种新职业,白领阶层已占劳动力的59%,蓝领仅占29%,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每年的淘汰率达20%,技术的周期寿命只有5年。职业在此变化的影响下也不断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然而,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传统产业仍为主导地位。1994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值占工业总产值的8.3%,计划到2010年达到25%,这仅是发达国家的现有水平。我国现有职工1.2亿,35岁以下的青年职工约8000万人,其中初级工占80%,中级工占19%,高级工仅占1%。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时期,落后的产业和技术必定要被淘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在提高我国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上面向国际市场发展经济,二是要解决现有劳动者的就业与再就业问题。

2.国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专业化倾向明显。澳大利亚有培训和继续教育学院287所,承担了全国90%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任务。大中型企业的培训机构除开展本企业的职工培训外,还通过竞标参与劳动力市场计划的培训,私营培训机构也积极参与各种教育培训。目前,澳大利亚已形成了由100余家集体培训公司组成的全国性培训网络,每年有17000余名青年接受培训,3000余家小企业受益。日本企业教育受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更加丰富。日本的职业教育趋于研究人才培养的个性化与体系化。美国的职业教育能够迅速对当地劳动力需要作出反应,使其课程设置、培训项目和教学方法跟上技术发展步伐。我国的职业教育应不断研究国际职业与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动态,并以此为借鉴制定职业教育计划,才能更快发展。

二、我国职业教育面向世界的局限

1.落后的体制和机制束缚职业教育发展面对职业教育市场的挑战,政府和市场尚没有达成有效的统一,现有政府的职能对职业教育还有相当程度的束缚力,如硬性要求职业教育必须达到50%--60%的比例。这种忽视具体地区差异的指令,易于造成职业教育脱离实际,产生教育、效?quot;两张皮"的后果。

2.观念上的偏差是造成职业教育发展滞缓的重要因素过去,中国人是很重视技艺的。素有身怀绝技而走天下之说。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扑面而来的知识经济,人们追求管理型、高新技能型人才的意识逐步强化,认为只有达到这样的高度才是一个真正的人才,因而不屑于接受职业教育。再者,社会的分配机制不健全、不合理,使得技能人才没有相应的社会地位,致使他们失去了继续接受职业教育的信心。当人们对职业教育缺乏兴趣的时候,职业教育必遭冷落。

3.国外人力资源开发机构将对我国职业教育产生冲击

中国入世后,随着国外更多人力资源开发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瞻前而实用的教育培训观念和措施将赢得用户欢迎。而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体制仍然具有很强的传统性,办学规模、管理方式、招生渠道、收费标准等基本没有脱离传统约束。由此带给职业教育的挑战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及时借鉴,开拓求新,跨越式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迅速缩短差距;二是迫于应付,无法与之竞争,以至于被挤出人力资源开发市场。

4.传统的职业教育现依然是发展职业教育的瓶颈在传统职业教育制约之下,我们还是从简单的从业需要之角度来确立职业教育原则,让接受职业教育者掌握一门技能。这种教育思想没有看到当今世界发展之迅速,技能人才不断提高自己之重要意义,从而忽视了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的迫切性。国外发达国家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倾向不仅使受教育者从中学到了技能,而且突出地发展了自我,提高了开发创新能力,增强了工作责任感。我国的职业教育应该在尊重受教育者、服务受教育者、满足受教育者个体要求方面形成着力点,培养跨文化、跨学科的全面发展型人才,采用国际惯例设置教育培训的评估标准,以期我国的职业教育走向国际化轨道。

三、加强我国职业教育面向世界的举措

1.在职业教育各个层面加强国际交流各级职业教育学校和机构,在职业教育目标的确定、内容和形式的设计等方面应以国际标准作为参照,注重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职业教育必须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积极与发达国家采取多种形式的合作,进一步了解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历史、现状和优势。职业教育机构和学校可采用恰当的措施来树立自己的国际形象,政府应帮助职业教育机构和学校树立这一形象,从发达国家中汲取有利于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经验。

2.开展以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适应国际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职业教育我国的职业教育应致力于为学生扩大国际生存空间,让学生毕业后适应国际劳动力市场需要。课程的开设应是适应国际市场豹通用课程;鼓励教师和学生到国外接受培训和工作实践,获得在国外学习、生活和工作的经验,同时,加快参与国际互联网上的职业教育活动,为学生的国际化教育增加机会;在课程的设置中,加强国外知识、语言和文化的含量,促进教师和学生熟悉相关国家的语言和文化;建立多国姊妹学校、合作公司,开展学生、教师互换交流和实习活动。

3.引入信息交流技术(ICT)

劳动教育经验交流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劳动教育;渗透;育人;成长;成才;核心素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在高中阶段的教育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文化成绩,还要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劳动教育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热爱生活的优秀品质,因此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劳动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基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劳动教育的渗透策略进行探究,以充分发挥学科的育人作用,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基础。

一、高中生物课程核心素养基本内容

1.生命观念素养

生命是源于自然随机事件且能在与环境互作中保留下来的具有新陈代谢和自我复制特征的物质形态,生命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无贵贱之分。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经过实证后的想法或观点,有助于理解或解释较大范围的相关事件和现象。生命观念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新课标列出了几个重要的生命观念,如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其向学生传递的是:生物处于一个持续适应新环境、不断发展的过程,隐含着物竞天择的原理,让学生了解大千世界的多样性、稳定性与统一性,培养学生探究的习惯,从而使学生对更多的生物规律进行感知。

2.理性思维素养

要使学生崇尚并形成科学思维的习惯,能够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等方法探讨生命现象及规律,审视或论证生物学社会议题。理性思维属于逻辑性思维,它集行为、认知、品质、动机、方式为一体。生物学科中的理性思维整体性强,灵活多变。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教师就要尊重客观事实,不断引导学生探索新知。

3.科学探究素养

要使学生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结果的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足,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以弥补学生存在的不足。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发展,这对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意义重大。

4.社会责任素养

生物学科的社会责任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尝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的担当和能力。学生应能够关注涉及生物学的社会议题,参与讨论并作出理性解释,辨别迷信和伪科学;主动向他人宣传健康生活、关爱生命和保护环境等相关知识;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实践,尝试解决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二、劳动教育融入高中生物学科的意义

1.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方法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理念发生重要变化,教育重心转向立德树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品质,使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2.与学科教学目标相吻合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学会利用所学生物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高中生物教学渗透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目标相吻合,符合新课改教学理念。因此,教师要积极渗透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处理现实问题所需

高中生物教学不能只是单一地记忆与理解知识,还要在实践与生活中应用知识,做到学以致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生物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在教学“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解释制作果脯、科学施肥等问题。在教学“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光照角度解释光合午休、间作套种、科学密植等现象。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这是大势所趋,是处理现实问题所需。

4.推动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

在新时期的国民教育体系中,劳动教育属于重要内容,是学生发展的关键一环,有着育美、强体、树德、增智的综合效能。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品德,锻炼学生的品质和意志,发展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强健学生体魄,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魅力。

三、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劳动教育渗透的策略

1.基于教材内容,渗透劳动知识

课堂是开展劳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要以教材为依据。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知识,这些知识是渗透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为此,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生物知识,并进行归纳与整理,在生物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加以运用。这有利于学生获取相关的农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观,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学生通过学习,能明确劳动的含义、价值和作用,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例如,在“光合作用原理与应用”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将课堂教学与农业生产的有关知识相结合,开展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对以下问题进行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哪些?光合作用速率和光照强度有何关联?越强的光照光合作用就越好吗?在种植农作物时,农民进行间作和套种的原因是什么?实施合理密植的意义是什么?施农家肥、正其行、通其风的根据是什么?教师从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出发,将与农业有关的问题融入课堂教学,能提升学生学科素养,让学生对农业生产知识有全新的认知,明确生物知识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

2.借助实验教学,强化劳动技术培养

实验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生物实验有助于学生对劳动技能的掌握。教师可将基本的实验技能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设计与开展实验活动,能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过程,并将所学生物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能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探究态度,提升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劳动教育的有效渗透。例如,在“酵母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探究中,教师可让学生按照实验方案组装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实验设备,强化学生劳动技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可提出问题:二氧化碳在空气中排出,对实验结果有哪些影响?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在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可让学生自主探究在将酵母菌放到空气中以前,先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现象。一些学生在探究中提出建议,对是否能把二氧化碳吸收干净进行检测。为此,在实验开展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将一个盛有澄清石灰水的容器放在酵母菌与氢氧化钠溶液之间,将空气中二氧化碳带来的干扰排除掉,以取得更为精准的实验结果。

3.发挥榜样作用,使学生树立科学劳动价值观

科学史是珍贵的教育资源,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众多杰出的科学家名列其中,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劳动价值观的有效素材。比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投身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工作中,立志解决中国人的吃粮问题。一株杂交水稻的偶然发现,使他坚信水稻可以杂交。自此,他开始怀疑权威“水稻自花传粉不宜杂交,没有杂交优势”的理论。之后,袁隆平在栽培的水稻中检验了几十万株水稻,开展海量的野外勘察,最终一株不育的雄性水稻被他发现。教师有效利用这些历史事件,能引导学生感受袁隆平多年以来研究杂交水稻所付出的艰辛。袁隆平的付出来自于他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感悟到劳动能创造美好生活、创造价值、创造财富的道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在我国生态学研究中,马世骏是重要的奠基人之一,为了解决蝗灾问题,他不畏艰辛,深入蝗虫灾害区,经过不懈努力,圆满完成任务。教师讲述科学家们的故事,能让学生深刻体会科学家们善于思索、勇敢勤奋、不畏艰辛的劳动品质,明确成功需要付出汗水和心血,需要勇敢探索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4.实施科学的教学评价,肯定学生的劳动成果

新课标对学生主体性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实施科学的评价,对学生的劳动成果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实施科学的教学评价,有利于教师及时改进和完善教学,使劳动教育与生物教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可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类型的实验活动,且这些实验活动选取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内容。实验结束,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和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和点评。这样,不仅会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还会让学生进行相应的改进。此外,教师还需要注意的是评价内容不能局限在学习上,而要向人文性延伸,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劳动和付出给予肯定和表扬,以增强学生实验的积极性。

5.发挥实践基地作用,引领学生践行劳动精神

劳动教育经验交流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农业对外开放;农民教育;国际交流;职业农民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5-065-03

一、我国农业对外开放的内容与形式

我国的农业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宽领域的,但是最主要的是发展农业对外经济关系,包括农产品进出口、农业利用外资、农业科技引进和农业劳动力对外交流与合作等。

1. 农产品进出口。由于我国农业基础条件差,技术落后,现在出口的农产品基本上还是初级产品,根据海关统计,2009年我国农产品出口额391.7亿元,但主要是初级产品,有机农产品出口仅占全球市场份额的不到1%,远低于我国农产品出口占全球市场份额3.3%的水平,而美国、欧盟、日本三个市场对有机农产品的需求每年就增长15%-30%。所以今后要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原产地标记注册农产品,努力形成新的出口增长点。针对我国出口的农产品科技附加值低,部分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应加快农产品加工技术改造和升级,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完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志管理制度,强化安全优质农产品的品牌价值,提升我国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2. 农业利用外资。在进行现代化建设中,吸收国外资金可以弥补我国农业建设资金的严重不足,而且可以结合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扩大出口。利用国外资金,可以通过对外贷款或吸收直接投资等形式。创造条件,积极引导外商投资向“三个方面”延伸,即:从农产品加工领域向农业综合开发领域延伸,从农业生产领域向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延伸,从农业产中环节向产前、产后环节延伸。支持外商采取独资、合资、租赁、承包、收购和BOT等方式开发农业项目,鼓励外商参与开发建设现代农业项目,从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开发项目。支持外商投资参与新农村建设,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允许外资参与村庄整治,对在村庄整治中产生的废旧宅基地,在国家政策范围内,允许外商投资开发与农业相关的各种项目。

3. 农业科技引进。农业科技引进,是指通过技术贸易和国际技术交流活动,从国外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以迅速提高本国的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业经济基础,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结合我国及各地农业发展的重点,做好农业科技引进总体规划,重点引进国外具有优良性状、特异性状的品种或种质资源,特别要关注在品质、抗病、抗逆等方面表现优异的资源引进;重点引进农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生产、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有选择地引进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等领域的关键技术;有重点地引进农业科技关键领域的外国专家,密切国内外农业科技合作;积极争取国际农业科技组织重大科技项目的引进与合作。

4. 农业劳动力对外合作与交流。农业劳动力对外合作与交流是指以对外承接工程和劳务合作的形式,为农业劳动力走出国门提供服务,以收取工资及其他费用。它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可以增加就业,缓解劳动就业压力;赚取外汇;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吸收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加速观念转变;等等。但是我国开展这项工作较晚,目前在国际劳务市场上占得比重还很小。当前,廉价劳动力出口已经成为中国服务贸易的重要内容,随着越来越多中国公司在海外承接工程建设合同,大量中国劳动力也跟随走向国际市场。因此,要加快培植适应国际劳务市场的外派劳务资源,扩大农村劳动力对外输出,多渠道转移农村劳动力。

二、农业对外开放背景下对农民教育的新要求

1. 培养具有创新特点的外向型农业人才,尤其是熟悉WTO规则的专门人才成为当前农民教育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已与世界经济紧密相连。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贸易纠纷不断。这些纠纷主要分为三类:反倾销纠纷、检疫纠纷、保障措施纠纷。总体来说外向型人才很少,而农民中这样的外向型人才就更少。因此,为了外向型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外向型农业人才的重点培养。

外向型农业人才是要适应外向型农业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种人才。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外向型农业人才除了要拥有普遍性外向型人才所具备的基本的思想政治、社会道德素质和外向型知识,还应有宽领域、多层面的农业知识复合发展,农业全面创新的能力,勇于践行全新农业创业的突出特点以及熟悉WTO交易规则。

2. 摒弃陈旧的教学内容,树立为农业对外开放服务的教学理念。在对外开放的进程中,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保守思想和传统观念仍占据着农民思想的重要地位,害怕冒险,追求安逸,面对一些新的生产、经营、开发等不愿进行尝试和改变;又由于实际生活条件、居住地区和教育水平的限制,不能及时了解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农业信息,没有开发市场的敏锐头脑,更缺乏参与对外开放后国际上激烈的农业竞争的能力。因此,需要对农民进行多样化观念指导,引导他们改变故步自封、墨守成规、闭关自守的思想,指导农民在农业生产发展上用开放的眼光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我国的农民教育往往只看重农业知识、农业科技的传授,而忽视了法律法规、营销策略、市场开拓、企业管理等同样对于农业发展必不可少的课程的教学,脱离了农业经济及产业化发展的要求,不顾农民实际技能的指导,这些使得已开展的农民教育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效果。在服务于农业现代化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下,不仅需要对过去农民教育存在的不足进行改善,更需要增加农民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法,如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方式、技术应用、管理模式、营销策略等。

3. 注重提高农民的品牌意识,尤其是增强农民对农产品地理标志的认知。中国的农产品要想在世界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必须拥有自己的品牌,尤其是地理标志品牌。据统计,获得地理标志注册的农产品价格普遍上涨了15%-20%,如“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得注册保护后,出口单价比全国茶叶平均价格高出80%。农民近年人均纯收入都以8%以上的幅度增长。加入WTO后,国外大量拥有地理标志的农产品涌入我国市场,农产品品牌效应的影响随之增强,迫使我国农产品即使在国内也要被迫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此种境况中,我国许多有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因缺乏地理标志不能适应日益开放的市场竞争。农产品的竞争劣势地位使其难以走出国门。

4. 完善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农业标准体系人才。农业发展必须重视提高农产品质量,农产品质量是以农业标准为基础的,落后的农业标准使提高农产品质量成为无

源之水。农业标准作为科技成果的载体促进了农业生产措施的科技化,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因此,标准化推进农业产业化是新阶段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据不完全统计,一个省(区)要实现对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从人才需求的角度看,大约需要6000-7000人。近年来,参与农业行业标准制定修订的首席专家有1760人,有15000名各类专家先后参与标准制定修订工作,初步形成了以农业科研、教学、技术推广人员为主体的农业标准制定修订人才队伍,但是这些数字与实际需要数量还相去甚远。

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仍然以小规模的家庭生产为主,对农业标准化知识的掌握还很欠缺,在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下,难以自觉地贯彻农业标准。因此,要积极加强农业基地建设,推进农业标准化的组织实施,对农户进行培训,扶植地方性龙头企业,实施认证和产品品牌战略。

三、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条件下农民教育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1. 增加政府对农民教育的投入。实践证明,财政经费用于农民教育,比用于农村有些方面的项目投资更具实效,潜在效益更大,应该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稳定投入。第一,中央、省市继续加大对农民教育投入的比例。在我国,农民教育经费与实际需要相比,还有很大距离:由于中央和省政府掌握了大部分的财政比例,故应该承担更多的教育费用,而对于基础教育比较薄弱的农村,农民教育投入既要解决总量投入不足的问题,也要解决配置不均衡的问题,因此,更应该设立专项教育经费,全额拨付,以确保资金到位。第二,健全农民教育支持补贴制度。各级政府要切实把教育事业的重点转向农村,要不断巩固、加强,逐步形成目标明确、受益较深、种类繁多、操作简便的农民教育补贴制度。对于那些在农民教育方面有突出成绩的县乡,中央财政要加大奖励力度,并且鼓励其他困难县乡向其靠齐。与此同时,政府要扩大补贴范围,逐步完善办法、健全制度。

2. 提供政策支持,鼓励农民“走出去”。培育现代新型农民,一方面,对农民提供学习机会,让他们到农业院校、农村技术指导站培训,既要注重专业技术课的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技能的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也不能忽略文化素质课和公共专业基础课的教育;另一方面,要对农民提供资金扶持,积极引导有实力的农民到海外发展种植、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各级财政要积极扶持农民境外合作,发挥政策性银行的独特作用,切实加强对农民境外投资项目的贷款支持,加大对农民境外投资项目的承保力度。依托国内优势研究机构,建立境外农业技术研发中心,开展针对性、超前性或储备性的重大技术创新研究。加快培植适应国际劳务市场的外派劳务资源,扩大农村劳动力对外输出,多渠道转移农村劳动力。

3. 树立现代农民教育观念,增强“农民职业”意识。树立现代农民教育观念是农民教育发展的前提,这就要求政府和教育机构着眼于现代农民教育,使农民认识到接受教育和自主学习的重要性,真正意识到把农民作为一种职业的社会价值。一方面,农民教育应根据新形势,树立现代教育观,以适应不同规格人才需求的要求。同时构建终身学习教育体系,把农民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农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类教育相互衔接、互为补充的现代教育体系,构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走多层次、多类别、多规格办学的路子。另一方面,更新教学内容,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化,围绕所需职业岗位能力,结合未来市场的需求,设定教学内容体系。借鉴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方面的先进经验,大力开展农业职业资格证书鉴定工作和农民技术员评定工作,实施农业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满足人才竞争国际化和外资企业对我国农业人才需求本土化的需要。

4. 建立多元化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实效性。首先,我国农业人口比重大,农业的发展势必会有大批农村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在制订农民教育培训计划时必须切实考虑这一问题。对于这两类人群我们必须分别采取农业技能培训和转产转岗技能培训。培训内容要因地制宜,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此外,我们还应该根据农忙农闲时节,使短中长期培训相结合安排。其次,农业教育培训中必须处理好现有人才培养与后继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加快农业院校农林类专业发展建设,以及发展中职教育和成人教育,为农村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从长远来看,必须加大力度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为农村后继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提供保障。最后,建立以高校为支撑,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科研、推广、生产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在农民教育培训过程中,高等农业院校在人才和技术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为农民教育培训提供广泛的素材,政府则要加大对这一培训模式的财政支持与政策引导。在多元化农民教育培训体系过程中,应该充分调动社会团体的积极性,鼓励、引导建立独立于政府的社会培训机构。

5. 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扩大农民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加国际农业博览会(交流)会。国际农业博览(交流)会是信息沟通、资源共享、合作促进的平台。积极参加国际农业博览(交流)会,不但可以及时掌握农业最新的信息和技术成果,而且能够了解农业发达国家的进程。这对于学习其他国家先进管理经验,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十分重要的。第一,举办农民国际交流培训班。建议相关部门能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农民国际交流班,聘请国内外专家为农民讲解各种农业理论知识、先进的科技成果、成功管理模式,介绍国内外农业技术的发展以及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解决农民在对外开放实践中的问题。在更大的范围内使得更多农民受益,获取更多的国内外最新信息,了解其他国家的耕作、管理模式,同时还可以解决惠及绝大多数的农民教育的交流与合作。第二,派出农业教育访问团。派出农业教育访问团到一些代表性强、管理先进且农业相对发达国家去切实感受和学习,与当地政府与农民进行生产情况的交流,并实地考察当地农业的发展状况。在派出农业教育访问团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访问地区的选择,选择的访问地区应当具有显著的代表性,并且结合中国各地的实际情况,去访问有较高参考价值的地区;二是访问团体成员的选择应该本着与生产实践相联系,选择那些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并且能够吸收应用与转化的龙头企业负责人和农民企业的技术负责人等。第三,国内农业院校与国外农业院校的交流与合作。高等农业院校是人才和技术的集聚地,国内外农业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实际上是第一时间、第一手资料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具有其他交流与合作形式所不可比拟的优势。与此同时,农业院校内部具有一批高水平人才,他们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把国外技术、经验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把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这对于提高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促进农业对外开放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希,我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企业导报,2010,(4):158.

[2]商务部外贸司农产品出口处,积极促进我国有机农产品出口[J],国际农产品贸易,2005,(4):28.

[3]唐正平,世界农业问题研究:第5辑[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31.

[4]徐娟娟,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农产品资源的优势“名片”[J],农业产业加工,2008,(9):38.

劳动教育经验交流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劳动实践;综合能力

我校占地面积约10亩,校园里树木葱郁,绿草如茵,大桥相伴,古樟辉映,校园面积宽阔,环境舒适优雅。2009年,我校被确定为桂林市、资源县教育局劳动实践基地,学校通过基地实践,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从而走出了一条特色化的育人之路。

一、以基地为依托,为师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搭建舞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重大变革,它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育职能的变化和学科课程之间的整合,使教育教学从片面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提高向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转变,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笔者结合实际,确立了《开辟劳动实践基地,培养小学生综合能力的研究》这一研究课题,旨在通过劳动实践基地,指导教师合理组织并采用多种活动方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在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

(一)采取分级管理模式,突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

基地菜园18块菜地都分配到每个班级,每个班分为4个小组,轮流管理。为了使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真正发挥育人作用,基地的打理、翻耕、播种、浇水、除草等都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完成,要求学生每次劳动后都要写日记,并做好观察、记录蔬菜生长过程,及时总结经验。

(二)开展行动研究,上好研究课

我严格做到:在教学中开展研究,在研究中深化教学,认真听取学生意见,积极进行总结并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研讨,概括出研究结果,形成教学反思,引发新的问题,使研究具有动态性,突出指导性。从沙地整理的要求、栽种时要成线、对称、品种种植成片、完工后工具收集摆放等方面加以引导,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培养学生探索能力方面,我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组织学生进行探讨。一次菜地负责人在几次喷药后发现没有效果,蔬菜一天天枯萎下去。我知道后,随即组织学生观察、探索,终于弄清是蜗牛在作怪,于是学生就去找消灭蜗牛的药剂。虽有但很难买到,于是又另想他法,最后根据蜗牛的生活习性,利用早晚的时间捉了几天,使蔬菜长势逐渐好转。

二、加强过程指导,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提供熔炉

小学新课程标准在实施意见中指出:“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小学生能大有作为的更广阔的天地。不要把上课下课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不要拘泥于教科书上规定的教学内容,孩子眼中的科学世界永远是妙趣横生的。”劳动实践基地的创建,更便于学生在种植、观察、体验、交流中体验劳动的乐趣,在蔬菜基地中培养小学生的劳动习惯,对开发智力、增强体质、陶冶情操、健康成长、综合能力的培养等都起着重要作用,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实践创新能力。通过利用基地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劳动教育活动,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一)培养学生自主观察、动手、动脑的能力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让每个学生都当“菜农”,种植各种花卉、蔬菜、果树等,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播种、育苗、移栽、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花期管理、种子收藏等生长全过程的栽培管理技术。教师可组织学生从播种、发芽、开花到结果长达5个月的亲历种植、观察过程,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延伸到劳动实践的探究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品味劳动成果的喜悦,使“劳技”教学真正拥有自己的一片实践空间,实现教学资源互补之目的。

例如,在进行地瓜“翻秧”的教学实践时,开始学生们争论不休,因为有的学生说不用翻秧,有的说必须翻秧,否则就会影响产量。为了培养他们的探索创新精神,我让学生多咨询农民再下结论。几天后,学生进行交流后才知道:原来在水分充足的情况,茎节处有次生根生成,次生根能大量吸收养分和水分,从而造成红薯产量低,在这种情况下,红薯藤蔓就要经常翻动。而在干旱缺水的情况下,要少翻动或不翻动红薯藤蔓,让茎节处的次生根生成,为植株的生长提供更多的水分和养分,这有利于植株生长和生存。学生在了解到正确的知识后,在教师的带领下小心翼翼地开始了翻秧实践。

(二)形成良好品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劳动教育经验交流范文第13篇

一、依托团属阵地树品牌,

丰富中学生课余实践生活

山青世界是集亲近自然、劳动实践、拓展培训、军事教育、户外体验、科普学习于一体的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是山东省内第一家省级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也是团中央命名的全国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

一方面,全力打造功能齐全的实践教育基地。多年来,围绕提升山东省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营这一品牌项目,不断完善山青世界基础设施,建成了健身广场、重走长征路、假日农庄、风雨球场、篝火广场等活动场地,形成了快乐大本营、假日农庄实践区、生态生活园区、国防教育区、素质拓展区、森林探险区等六大实践体验区域,并在孔孟之乡济宁、东岳泰山所在地泰安建立分基地,每年可接待规模达到38万人次。

另一方面,设计开展特色鲜明的实践教育活动。一是开设中学生社会能力课和农耕体验课,组织开展了“山青自留地”包户种养、共青团员体验田种植活动,每年让万余名中学生在此体验农耕、感受农桑、学习炊事技能,提升实践能力。二是开展组织化综合实践教育活动,联合山东省教育厅每年组织适龄中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营,累计服务省内青少年超过100万人次。三是启动“军地青少年联谊共建活动”,邀请部队官兵为中学生开设国防教育课、真人CS野战对攻课程、军事越障课程,增强中学生国防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四是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与山东省侨办、山东省外办合作开展“中国寻根之旅・孔子故里行”海外华裔青少年春夏冬令营活动,向数千名海外华裔青少年推介中华传统文化。五是开展生存训练活动,设计推出了红十字急救、登山抢险、急救伤员、攀岩崖降、扎筏漂流、山地穿越等项目。六是加强中学生科普教育,开设的植物劳技与农耕体验、通用技术等课程深受中学生喜爱,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二、依托团属阵地强基础,

示范开展中学生主题实践

团支部是团组织开展工作和活动的首要阵地。为充分发挥中学生团支部的自我教育功能,以“三观”、“三热爱”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示范开展了中学生主题实践教育活动。

一是加强团员意识教育。从执行统一的入团仪式和戴团徽、唱团歌、过团日入手,把每年五月作为全省中学生团员意识教育月,以中学生班级团支部为单位,组织到山青世界开展户外主题团日活动。以“与人生对话”为主题,在初中生中开展“告别金色童年,唱响青想”迈入青春期教育活动,团支部全体成员在“共青团员体验田”里种下具有青春意义的树苗。在高中生中开展“树立远大志向,担当社会责任”走好成人路教育活动,举行成人宣誓仪式,并进行为时半天的体验劳动,引导中学生增强团员意识、青年意识、公民意识和成人意识。

二是开设户外体验团课。区别于室内讲述式团课,在山青世界开设露天漫谈式、运动式、互动式体验团课。以中学生班级团支部为基础,由山青世界工作人员或团支部书记主持,围绕“三观”、“三热爱”和与中学生息息相关的话题展开交流,有小组交流、主题演讲、时事辩论等传统互动方式,也有通过小组体育竞赛和小游戏等方式来分享中学生对“大道理”的理解和感悟,还有借助新媒体等形式开展中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讨论,在科学引导下进行有力发声,进一步促进中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

三是培养道德实践能力。从养成中学生良好道德行为入手,发挥中学生团支部的带头作用,组织开展了以“参与公益劳动,塑造青春形象”为主题的中学生道德实践活动,对山青世界基地内外、周边镇村的河道、山体、卫生死角以及白色污染物、公益广告牌、交通护栏、公交候车亭进行清理。通过身体力行的卫生清理和志愿服务,进一步提高了中学生的文明素质,增强了中学生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

三、依托团属阵地抓培训,

开辟广泛的实践交流渠道

为进一步拓展中学生实践教育渠道,以加强城乡中学、不同民族中学、高校与中学实践交流为切入点,以中学生骨干为主要群体,开展更深层次的实践教育活动。

劳动教育经验交流范文第14篇

1、开学典礼,做好开学与寒假活动总结工作。

2、美化、优化校园环境

3、建立健全学生会值勤检查制度,常规检查开始。

4、学生行为规范示范周,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一日常规》。

5、进行中队组织、大队组织的改选。

6、开展校园安全、交通安全教育。

三月份“爱心月”:

1、大力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

2、了解特困生学习生活情况。

3、 班主任培训。(班主任工作讨论)

四月份“追忆月”:

1、召开主题班队会,结合清明节,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2、继续开展养成教育活动。

3、班主任培训。(心理培训)

五月份“劳动月”

1、召开主题班队会,结合“五一”国际劳动节,进行劳动体验活动。

2、开展“母亲节” 感恩教育。

3、 心理健康宣传周活动。

4、 班主任培训。(学习培训教材)

六月份“快乐月”:

1、开展庆祝“六、一”儿童节活动。

2、开展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对优秀班主任进行表彰,组织交流经验)

七月份“实践月”:

1、期末总结。

2、学生暑假实践活动。

劳动教育经验交流范文第15篇

一段时期以来,小学劳动课多以单纯技能训练、模仿干活为目的和手段进行教学,很少体现劳技课的技术性与创造性的特点,全面育人的教学目标也难以实现。

笔者在劳动与技术教学中,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摸索出一套集探索与学习、模仿与实践的劳动课教学模式,即“一中心・两互动・三段式”劳动技术教学模式。其基本教学结构如下图:

图中的“”表示师生间的互动关系,即教师提出学习任务或项目,学生明确并接受任务。“”表示学生自主体验、实践内化、技能生成的过程。“”表示“三段式”中的教学进程和学生反复实践探究形成技能的过程。

“一中心”是指劳动教学以学生“实践体验”为中心,以实现学生掌握操作技能为目标。如,小学生泥塑学习实践教学,首先,让孩子们尝试接触泥,充分与泥亲近,随他们捏泥、摆弄泥,激发他们对泥的兴趣,在感受泥的可变、可塑特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全面而细致地观察某一事物,如,苹果、香蕉、小鸭、大象……之后在大致构思的基础上进行泥塑体验活动。在这一过程中,老师注意引导学生不断总结经验,修改设计构想,完善操作方法;学生则发挥想象、智慧,塑造出富有个性的作品:母鸡吹气球、二牛争斗、山羊的老家等。难能可贵的是,学生还借助身边有趣的乡土素材,捏出了表现文山特点的“金凤传‘七’”(有关“三七”的神话传说)的小泥塑等佳作。

在用泥捏物的基础上,学习上转盘做小碗、花瓶等物品,粗知陶瓷制作工艺,初步体验晾晒、翻、补作品等工序。

“两互动”是指围绕学习目标,共同经历“实践体验”的过程,在“尝试操作,修正完善”中互动。

“三段式”如图所示,分别为收集信息,设计方法;尝试操作、修正完善;评价改进,拓展延伸。第一阶段引导学生围绕明确的任务收集有关信息,指导学生认识相关材料及性能,了解安全操作规则,构思和设计操作方法。例如,在用于孩子周岁的本土特色“虎头帽”包花技艺的教学中,教师既要关注学生自主收集到的布料等材料准备,更要注重对包括作图、垫棉、平面、压边、理角等技术的指导。第二阶段是劳动技术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应注意发现学生操作的难点与问题,结合学生的体验,引导他们进行分析与归纳,让学生明白与技术相关的科学原理和方法要领,进一步总结经验、修改技术设计或操作方法。第三阶段是师生评议、总结,迁移学习的过程。如,把教材中的简单“绣”,本土技术资源中包花的“包”,狗牙(压)花中的“压”等技术拓展到生活、学习用品中的“饰”。由教材上简单的抽丝手帕延伸到绣花手绢、狗牙花围裙、绣花文具盒、包花钱包等。这一阶段,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设计方案与技术工艺的标准,对照标准自我评价与交流,在交流互动中发现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启发学生在实践与批判、反思与交流中学会改进并完善技术设计与技术操作,掌握基本方法要领。同时还应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技术分析与交流,从理解内化技术到迁移运用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