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教育的基本原理范文

教育的基本原理范文

教育的基本原理

教育的基本原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继续教育;管理;原理

继续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继续教育活动,达到培养人才的结果,是社会对继续教育所要造就的人才质量规格的总体设想或规定。继续教育的目的一旦确定,它对继续教育实践活动具有指导、调节、评估等功能。

继续教育的使命,是把那些已经接受过普通教育的人员,培养成为能够直接地或是尽快地成为某些特定阶层、特定部门系统、特定领域急需的专门人才。为了完成这一使命,必须首先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即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确定出合理可行的培养规划,这不仅是人才培养的首要环节,也是检验继续教育教学活动质量、效应和效益的主要指标之一。

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应该是以严肃认真的态度,事实求是的精神和科学严谨的作风按照教学规律和严格的教学程序进行运作。继续教育的管理工作同其他一切管理工作一样都应遵循一定的基本原理。笔者谨对关于继续教育管理基本原理的相关问题发表浅见。

继续教育管理大致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管理手段――职能机构、政策法规、管理人员

管理对象――教职员工、学生、资金、财产、时间、信息

根据上述各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延伸到以下几个基本关系来认识:

一、系统原理

系统是指具有一定功能的,若干个相互作用要素组成的有机的统一体。

系统按其本身特性对各个要素产生一定的作用,这些要素各自具有独立的作用,又互相联系和制约,一个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其他要素,也影响到整个系统。

系统思想和概念是人类在对事物的认识逐步深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系统思想对许多伟大的科学实践和创新活动起到关键性的指导作用。由系统思想进一步发展到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是一大类组织管理技术,它将整个系统经过科学规划和有效设计,以定性和定量方法进行优化处理,使系统能够进入良好的运行状态,从而达到既定目标。在管理技术中属于较有成效的一种。

继续教育管理可以被看成是一个系统,它有一个统一的功能目的,就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因此从事继续教育管理工作,也需要运用系统工程这个行之有效的管理技术。有许多成功地运用系统工程的实例:载人航天就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七大系统,仅就飞船而言就有13个分系统。涉及航空、船舶、兵器、机械、电子、化工、交通、冶金、纺织、建筑等领域及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部队的几百个科研机构和三千多家企业、单位,“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和返回,系统工程的运用对于这样大型科技项目的成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同样,系统原理也是继续教育管理的精髓所在。在继续教育管理中要正确地贯彻系统原理,需要抓住以下三个环节:

(一)目的性

一个系统通常只有一个主要目的,在我国的教育体系有高等教育系统、初等教育系统、幼儿教育系统、职业教育系统、继续教育系统,如果各教育部门的功能目的明确,目标分工清晰,就可能避免因为重复教育而发生对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全局性

局部与全局历来是有着复杂关系和交叉效应,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并不总是一致,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顾全大局都是至关重要的。制定学校的办学规划要首先了解本校专业学科在整个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其次,必须了解本专业学科的功能目的在整个学科领域中的地位,此外,必须明确实现这些功能目的的时间序列,一方面有远、中、近的培养目标,据此来进行课程科目设置,又有教学资源、教学投入的具体安排,构成有机的整体,也就是规划一定要从全局到局部统筹安排,在管理的其余环节上也是如此,必须在考虑到尽可能多的因素之下统揽全局。

(三)层次性

系统之间运动效果往往取决于系统的层次性。同层次之间横向的功能联系,应由系统之间全权解决,如果同层次之间横向联系发生不协调时,就要提交上一系统决断。这里的层次,可以是部门、途径、方法、评估等。在继续教育管理中,对于所接受的重大办学项目,只要交代清楚培养目标和要求,创造必要的办学条件,至于教师和管理者怎样组织教学,怎样发挥才智,科学管理,灵活施教则不应受到上级系统的插手干扰。整个系统管理有效与否取决于各层次目的功能是否明确,各横向层次是否协调。

二、综合原理

综合原理就是在整体规划的前提下,分与和的有效结合。有了整体规划这一前提,“分”不再是盲目混乱,“合”也不再是原始无序的整体。

现代教育的学科发展明显地具有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特征。在世界的科学探索初期,划分成专门学科学校开展研究,的确是一大进步,因为分科有利于人们对个别领域研究的深入。而现代科学的发展总是提醒着我们:必须加强各学科之间的协同与渗透,否则很难取得重大突破。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综合化,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日益增多,乃至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交叉、融通也日益显著,任何一个重大科研成果,往往需要有多种专业力量和合理智力结构来综合创造。

在我国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集中力量按部门、按行业、按产品发展经济,也按照各自部门和行业的需要自己办学校、管理学校、培养和分配专门人才。大批院校的单科性或行业性强、通用性差。造成学生专业面变窄,毕业生后适应性差,后劲不足。学校之间由于单科性、行业性的垄断,学科结构不合理,影响学术气氛的创建与学术水平的提高,也浪费了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不仅不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束缚了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开始与国际并轨,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管理经验,理顺各方面的关系,通过共建、调整、合作、合并,正在逐步建立新的教育管理体制和基本合理的布局结构。尤其是一些专业齐全、配置合理的综合性大学,具有开展综合性课题研究、开拓新领域的优势,一些大学在科研上“大兵团,多兵种”的协同优势正在突显,甚至超过了科研部门。“十五”其间西安交通大学的新一代高性能离心式透平压缩机设计、制造及调控技术的研究,西北工业大学张立同教授主持完成的“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些成果与综合性大学系科之间相互的支持和相互的渗透有着必然的关系。

三、信息原理

信息资源在继续教育管理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信息网络的建立是管理手段现代化的标志,继续教育管理的现代化即是实现继续教育管理数据、信息交换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目前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发展远程教育。可以把系统本身看成是一个由输入、处理、输出和反馈四个环节组成的信息系统,继续教育管理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信息传送是否灵敏、准确和有效。对于继续教育管理者来说,应该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有利用信息做出分析和预测的能力。包括了解国内外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了解社会及产业部门对继续教育的需求。

信息的反馈在管理过程中显得尤其重要,实际上反馈是信息运动的重要环节之一。反馈在控制论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所谓反馈就是在控制系统中输出信息的同时,把信息产生作用的结果返送回来,并根据作用结果对信息输出进行调整起到控制的作用,以达到预定的目的。反馈在原因和结果之间起到传递的作用。

当今世界互联网是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建立学与教之间的互动,保证了继续教育的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核心地位;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结构与市场需求的互动,保证了继续教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通过对国家工业化、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农村产业化、城镇化、剩余劳动力转移等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观测,建立人才培养的信息网络,人才培养区域预警机制,人才流动测量统计体系,及时优化人才培养方向和专业结构,为继续教育赢得良好的社会信誉和效益。

四、动态原理

管理过程实质上都是在运动、变化中进行调节与控制的,面对继续教育管理的多变性、复杂性,必须加以有效的动态管理。

(一)继续教育的开展不仅与教学投入有关,而且与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创新能力、开拓能力等有直接关系。在教育规划或教学计划的大前提下保持执行中一定的机动性与灵活性,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地做出调整,有利于发挥教职人员的主观积极性。

(二)对管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设计出多种解决的办法,进行有可能的调节校正,以保证在预定的周期内实现继续教育教学目的,并且让教学资源的耗费尽可能地实现其价值。

(三)继续教育管理在办学方向上应该有明确分工与协作。首先继续教育任务具有多方向性;其次继续教育任务本身也随着客观条件而不断地变化。把方向任务规定得过死会使继续教育失去一些发展的机会,某些边缘学科的教学问题可能会面临这类情况:有人不做而有人没有资格做,使某些学科的教学总是呈现无人去做的空白状态。在我国的现实条件下,及时了解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地做出调整才有利于继续教育的发展不断地步入新台阶。

(四)继续教育管理中,对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管理重心是注意保持教职人员智力水平和智力结构上的动态优化,各类各级教师保持合适的比例,注意年龄、志趣、气质、性格与思想方法上保持协调,使人才适当地流动,使教师和管理人员从整体上保持最佳状态。当然好的思想工作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动态原理要求继续教育管理应保持其充分的适应性,并留有可调节的余地,以应变客观世界各种可能的变化。

五、效益原理

效益原理是指继续教育管理中要注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同时也要兼顾经济效益,既要注意社会经济对继续教育的要求,又要注意继续教育对社会的促进作用,把教育的前缘性与经济上的合理化尽可能统一起来。

继续教育管理中效益原理的特点是由继续教育的本身属性所决定。

如果从体系建立上来讨论,继续教育的研究也是大体上沿着两条道路脉络发展:一是以建立体系、构建体系为重点的理论研究;二是以继续教育改革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为重点的应用研究。继续教育研究的前期,对于理论与实践结合情况的研究使人们认识到:理论只有与实践不脱节,体系建设才可以走向成熟,这是因为理论研究只有为现实服务,才会有其生命力;而只有在应用研究中发展理论,才能使继续教育体系建设的更加完善。

六、动力原理

继续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才,显然,人才的培养与培养人才的人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继续教育管理的要素是人,调动人的积极性是继续教育发展的最大动力,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对于创造性的工作予以鼓励

继续教育管理工作具有艰苦性与复杂性的特点,目前这种艰苦性与复杂性重点表现在对继续教育生源的开发和对新学科、新专业的开拓。必须保证有与之相应的物质条件和对管理人员的奖励,但是也必须看到精神动力的作用,人们有时会在精神动力作用下舍弃物质利益乃至生命,这也是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功能所在,这里的精神动力包括信仰(理想、爱国主义)、荣誉(称号、奖状)及对思想问题的解决等。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贯穿着继续教育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有基本思想修养,而且还要具有教育科学知识头脑。要做思想工作,更要研究教育与教学规律。这是因为教学人员的基本实践是教学工作,他们的思想活动与教学实践活动紧密联系。

(二)继续教育管理必须发扬民主精神,健全民主制度

继续教育管理是以抓人的素质为其关键。教育发展观主要的基本内涵就是“以人为本”。实现科学管理的基本准则是尊重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

在继续教育管理上,民主精神的发扬主要体现在活跃的教学与学术气氛,坚持学术自由,坚持在学术面前人人平等,在民主的环境和气氛中鼓励不同学术见解展开平等讨论,以推动思考,启发智慧,促进认识的飞跃。这也是调动教师与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健全民主管理和决策咨询机构,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管理的作用,对于运行机制上的矛盾,要用民主协商的方式处理。

(三)信息是推动继续教育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资源

教育的基本原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命教育;使命教育;原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10)07-0004-04

在当代,每一个人都要经过大约二十年的学习历程,接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其中主要通过学校教育,方才有一技之长,有谋生的本领,得到一个职业,为社会服务,同时,也逐步实现自己追求的理想。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的使命是要让学生知道:人为什么要活在世界上?人怎样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人与自然怎样才能协调地得到可持续发展?

生命教育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生命教育要回答:我是谁?我从哪来?我到哪里去?这是十分简单而深刻的哲学问题。生命教育包含了生活教育、生存教育、生死教育。这几种教育有着复杂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孔子在《论语》中是强调生存教育,但是《论语》中有38处讲“死”。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又包含了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死教育。

生命是可贵的,使命更为可贵。所有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都具有生命,但是,惟独人才懂得使命。是生命给予了使命以根基,是使命提升了生命的价值。没有生命,使命难以实现;没有使命,生命就显得平庸。生命具有自然属性,使命具有社会属性。“生命和使命”价值是统一的。对于教师而言,使命价值与生命价值,同样重要。

学校教育中,必须加强生命教育和使命教育。进一步认识生命教育和使命教育的内涵、意义、理论架构及发展历程;研讨学校教育与生命教育、使命教育的发展;提高教师对于生命教育和使命教育的关注;提升教师自身的使命和生命价值。这些研究将对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生命教育的主要宗旨是让每个人获得平安、健康、快乐、幸福;使命教育的宗旨是让每个人能够创业、创新、奉献、贡献。前者关系到个人的生存,后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有个人的平安、健康、快乐、幸福,才能有社会的稳定;有个人的创业、创新、奉献、贡献,才能有社会的发展。确保每一个人的人权,已成为整个人类的追求目标。

生命教育与使命教育是紧密联系的:生命教育是使命教育的基础,使命教育是生命教育的提高。没有生命教育就没有使命教育;同样,没有使命教育就没有生命教育。生命教育与使命教育结合在一起,可以统称为:生命使命教育。本文从理论上研究生命使命教育,提出生命使命教育有三大原理:(1)人权原理――生存与发展;(2)教育原理――适应与超越;(3)进化原理――继承与创新。

生命使命教育要自然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之中。在学校的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潜在课程、随机课程之中,都要贯穿应用生命使命教育的三大原理。笔者并不主张在上述课程之外,又专门开设生命使命教育课。教师只要有生命使命教育的强烈意识,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之中,总是可以做到抓住机会,进行不言之教,自然生成,因材施教。

人权原理――生存与发展

孔子提出了一个重要的伦理原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译成现代白话文即是:“你自己想生存,也帮助别人生存;你自己想发展,也帮助别人发展。”这一伦理原理已被全人类所接受。

我们中国人认为,基本的人权即:生存权和发展权,正是来源于孔子的伦理原理。孔子提出“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主张:人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人人都应该受到教育,不区分类别,不分贫富、不分高低,一律平等。孔子“有教无类”思想,正是基于他提出的伦理原理的自然引申:你自己想受教育,也帮助别人受教育。

晏阳初(1890~1990),四川巴中人,早年留学美国。1943年,在美国举行“哥白尼逝世400周年纪念大会”,晏阳初与爱因斯坦、杜威等世界名人共十人,被全美纪念委员会膺选为“现代世界具有革命性贡献的伟人”。

此时,恰逢美国罗斯福总统为实现世界和平,发出人类应有“四大自由”的号召。这“四大自由”是:“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

晏阳初当即公开提出:世界上的痛苦与悲剧,大半是由于大部分人的愚昧无知,全球三分之二以上的人,感觉更加重要的还有第五大自由:“免于愚昧无知的自由”。这一倡议,立即得到许多美国学者的赞赏,至今仍有重大意义。受教育的权利,应该是基本的人权。

生命使命教育的第一个原理是人权原理――生存与发展原理。简要表述为:生活在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享有基本人权,即生存权和发展权。你自己想生存,也帮助别人生存;你自己想发展,也帮助别人发展;你自己想受教育,也帮助别人受教育。这一原理包含了西方“人生而平等”的理念,也包含了中国“众生平等”的理念。

实例1:小学教育是“养成教育”

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即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

当今世界的每一位“地球人”,几乎都应当都必须接受“小学教育”。小学的六年对一个人的成长实在是太重要了!小学教育是“基础的基础”,是“关键的关键”,是“重点的重点”。在小学的六年中,最重要是:(1)养成良好习惯,影响一生成就;(2)学会使用语言,一生难以忘怀;(3)选择学习榜样,形成喜爱倾向;(4)体验人际交往,懂得沟通传播。

研究表明:1岁~12岁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年龄。养成良好习惯中,最核心的是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初步学习和理解:逻辑思维,操作思维,情感思维,交往思维。在小学时期,养成良好习惯的数量与质量与一个人将来步入社会的竞争能力和事业成就是成正相关的。

笔者在《小学之精神》一书之中[1],主要论述了成都师范附属小学的小学精神是:“科学人文精神”和“乐观自由精神”。可具体细化为五点:赤诚与信心,健康与使命,智慧的养成,期望与创新,幸福的愿景。

研究表明:1岁~12岁的儿童,学习的基本模式是:感知模式、游戏模式、具体模式。快乐的学习才是儿童有效的学习模式。小学阶段,儿童主要是长身体、长知识、长智能的阶段。所以,用一句话概括“小学精神”,那就是:“游乐园精神”,让儿童享受“金色的童年”。

认识小学教育是“养成教育”,小学精神是“游乐园精神”,这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克服将小学生过早地推进“应试教育”的战车。

教育原理――适应与超越

世界杰出的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于1632年发表《大教学论》[2]。夸美纽斯提出教育的根本原理是“适应自然”(或遵循自然、借鉴自然、模仿自然)。他从“适应自然”这一原理出发,推演出九条教与学的一般原理,以及三条教学的基本原则,由此又进一步引申出一系列教学的小原则。第斯多惠(1790~1866)在《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中[3],补充了“适应文化”,即“适应社会”的原理。

让・皮亚杰(1896~1980),在《发生认识论原理》等重要著作中[4],进一步补充了“适应思维”的原理,即“适应个性”的原理。皮亚杰的“适应”包括了“同化”和“调节”两种作用和机能。通过“同化”和“调节”,人的认识结构就不断发展,以适应新的环境。

维果茨基(1896~1934)在《思维与语言》等重要著作中[5],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他强调了教学在发展中的主导性作用,论述了教学的关键不在于通过训练强化内部的心理机能,而在于激发形成目前还不存在的心理机能。他提出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实际上,他提出了在“适应”的基础上,要“超越”。

老子的《道德经》中所表达的自然观,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意思,可以理解为:适应自然、遵循自然、顺应自然、效法自然。“道法自然”,没有征服自然、毁坏自然、污染自然的意思;而是恰恰相反,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

科学发展观中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可持续的发展观,需要“道法自然”。“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要达到“和谐”的境界,使之“天长地久”(《老子・七章》),“上善若水”(《老子・八章》)。同时,对待众生要慈爱,对待万物要勤俭,在天下人的面前要谦虚,为而不争,“不敢为天下先”(《老子・六十七章》)。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观”要反作用于“人才观”。人才的成长也必须“道法自然”,效法天地。《易经》上写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要向“天”学习,自强不息;君子要向“地”学习,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成为清华大学的校训,这既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才观”,也突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自然观”。

许多学校都在关注“学校文化”的建设,这有利于学校的发展。但是,相对于社会的“主文化”,学校文化是属于“亚文化”。如果不研究社会“主文化”,仅仅就学校文化研究学校文化,就有一定的局限性。认识到社会“主文化”与学校“亚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这很有利于建设先进的学校文化。教育要“适应社会”,包括了学校“亚文化”要适应社会“主文化”,同时,又要超越社会“主文化”。

什么是“文明”?“文明”的内核是尊重理性;文明的中介是道德交往;文明的外壳是生活健康。什么是“文化”?“文化”的内核是思维方式;文化的中介是交流方式;文化的外壳是生活方式。

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交流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就形成不同的文化。“文明”具有绝对性、一致性和公认性,文明是全人类一致认同的;“文化”则具有相对性、多样性和变化性。文明是“共性”,“文化”有个性。

社会“主文化”制约学校“亚文化”。这是很明显的。学校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学校“子文化”不可能是离开社会“主文化”的“世外桃源”。在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环境中,学校里不可能不讲“阶级斗争”。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的年代,学校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学校里,师生的思维方式、交流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在随社会“主文化”的变迁而变迁。

学校“亚文化”影响社会“主文化”。这也是很明显的。学校不仅在传承文化,而且在创造文化。1919年的“五四”运动,首先是由学校的教师和学生高举起“科学与民主”的大旗,将现代的文化由学校推向社会。名牌学校的重要标志是:一方面,为社会作出重大贡献,影响深远;培养了众多杰出人才,创新卓越。另一方面,使学校的“亚文化”成为社会的“主文化”,进而使社会的“主文化”,成为人类的“文明”。

生命使命教育的第二个原理是教育原理――适应与超越原理。这一原理的简要表述是:教育一定要适应自然、适应社会、适应个性,才可能是面向现代的有效教育;同时,教育又要超越自然、超越社会、超越个性,才可能是面向未来的进步教育。教育要做到“适应与超越”的有机结合,适应是超越的基础,超越是适应的提高。

实例2:“天人合一”的科学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庄子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同时,又有所发展。庄子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观点,《庄子・大宗师》中写道: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

庄子指出:知道哪些是属于自然的,知道哪些是属于人为的,这就是洞察事物之理的极高境界了。“自然的”和“人为的”本是合一的,即“天人合一”。这不以人的喜好或不喜好为转移,天与人都是合一的;无论人的主观看法认为“合一”或“不合一”,天人都是合一的。认为天与人是合一的,就是与自然同类;认为天与人不合一的,就是与人同类。把天和人看作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天人合一的,这才叫做真人。

从现代系统科学的原理来认识“天人合一”的科学观,我们可引申出以下三个原理:

生物多样原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也是生物的一部分。保持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不可缺少的。人类必须善待其他生物。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众生平等”思想的现代表述。生物多样原理必然导致文化多样原理。

持续发展原理:自然、社会和人作为一个系统,只有开放、有涨落、远离平衡态,才可能得到可持续发展。这是现代进化论和系统论所得出的结论。因为“封闭”“无涨落”“平衡态”的系统是不可能进化的。持续发展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

整体和谐原理:人生活在“物质世界”和“生命世界”之中;同时,又生活在人与人交往的“社会世界”和个人的“精神世界”之中。物质、生命、社会、精神,这“四个世界”相互协调了,才可能实现“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整体和谐原理需要我们建构和谐世界。

生物多样原理、持续发展原理、整体和谐原理,这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科学观的现代表述;同时,这也是“科学发展观”所坚持的科学观。这是生命使命教育中必须坚持的科学观。适应与超越原理要包容生物多样原理、持续发展原理、整体和谐原理。

进化原理――继承与创新

达尔文在经典著作《物种起源》中[6],提出了生物进化的原理,主要是“遗传与变异”“自然选择”“生存斗争”。现代生物学揭示进化的原因是“基因突变”。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社会进化的原理,主要是“继承与变革”“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生产、教育、科学、技术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动力。

上述原理应用于教育,则要坚持“继承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中国传统文化一贯重视“维新”。《诗经・大雅・文王之什》写道:“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华悠久的历史传承,其使命在于不断创新。几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就是“其命维新”的历史。要创新就要效法“天”“地”,要“道法自然”。

生命使命教育的第三个原理是进化原理――继承与创新原理。继承与创新原理的简要表述是:生命的进化依靠“遗传与变异”,社会的进步依靠“继承与改革”。社会的文明进化的基本过程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也就没有真正的继承。继承中有创新,创新中有继承。要领会前人的创新,自己才可能有创新。

实例3:北川中学办学思想释义

四川省北川中学创建于1944年,几十年来,北川中学人励精图治,艰苦奋斗,不断探索,结合学校实际,形成了“正德惟和,实干创新”的办学思想。这一办学思想是如何释义的,作者在网上没有搜索到。经过5・12大地震,北川中学的办学思想应该重新释义。于是,作者就“毛遂自荐”,为北川中学“正德惟和,实干创新”的办学思想,做了一个新的“释义” (写于2008年5月27日):

“正德”,这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主题。《大学》开宗明义就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正德”,就是要明白做人的道理,亲近人民,“善”是无止境的。学校的第一要义就是:“以德育人”。2008年5月23日,总理对北川中学的师生们说:“众多的人们拯救了我们,安置了我们的生活。将来我们学好了本领,要帮助更多的人,报答他们。这种互助,就是人世间的爱!”这就是“正德”的具体内涵之首义。

“惟和”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所主张的:“和为贵”“和而不同”。“天时、地利、人和”是事业成功的关键。经过5・12大地震,我们更加懂得了:人与人要和,人与天要和,人与地要和。“天地人”都相互和谐,世界才可能持续发展。“和而不同”是包容多样性,一起共同发展。大地震中,全世界的人民都向我们伸出了友爱的手。我们要像热爱自己祖国的人民一样,热爱其他国家的人民。世界和平发展,人类才有希望。

“实干”就是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干。实践出真知,坚持“做中学”。边行边知,行知统一。“实干”要重视“以人为本”,热爱生命。生命是美好的,生命是脆弱的,生命是坚强的。我们要扬起风帆,驾驶“生命之舟”,勇敢向前。要学会用正确的理论作指导去实干,要懂得用实践的效果作检验。“实干”就要勇于质疑,勇于批判,勇于尝试,勇于冒险。我们能从大灾大难中得救,这就包含了“实干”的具体内涵。

“创新”这是继承我国《诗经》的一句话:“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华悠久的历史传承,其使命在于不断创新。我们生活的使命就是要创新,要解决前人尚未解决的问题,要有新发现、新发明、新贡献。我们享受了前人创新的成果,我们更要以乐观自由的精神,为当代的同胞、为后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总理在北川中学临时教室的黑板上写下“多难兴邦”。多难是受考验,兴邦是要创新。这是北川中学“创新”的新的内涵。

“正德惟和,实干创新”的意义就是:以德育人,学会做人。天和、地和、人和,以达到个人、社会、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要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实事求是地干,创新是我们生活的使命,要学好本领,终身服务人民。“正德惟和”与“实干创新”两者紧密结合,促进学校师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就是学校强调的“科学人文精神”。在这一精神的指引下,北川中学的师生一定会创造出更新、更多、更大的成果。

北川中学“正德惟和,实干创新”办学思想的上述释义,包含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的,教育有“四个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人”。也包含了当今世界公认的“教育理念”:“国际理解,回归生活,关爱自然,教育民主”。

笔者于2008年5月完成了《小学之精神》一书后,在北川中学精神的感召下,立即撰写《中学之精神》。笔者认为,学校精神主要有:“科学人文精神”“乐观自由精神”“重德求知精神”“健体尚美精神”,以及“爱国国际精神”“质疑批判精神”“反思合作精神”“诚信奉献精神”[7]。

总理在北川中学升旗仪式上的讲话,感动了全国人民。北川中学师生在大地震中的坚强表现,全国人民及时而有力的支持,展示了中国人的民族精神:临危镇静的精神、舍己救人的精神、仁爱报恩的精神、坚强乐观的精神。

作者在尝试为北川中学的办学思想重新“释义”时,就自觉地将上述学校精神都渗透贯穿进去,注意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学校精神是学校办学思想的灵魂,我们应当永远记住总理的《讲话》和《讲课》,这是北川中学,也是全国的所有中学,最强大的精神支柱。

结论:生命使命教育的三大原理

生存与发展――个人的基本权利;

适应与超越――教育的基本原理;

继承与创新――进化的基本动力。

(稿件编号:100702010)

注释及参考文献:

[1]查有梁.小学之精神[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8.

[2](捷)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3](德)第斯多惠著.袁一安译.德国教师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瑞士)皮亚杰著.王宪钿等译.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5]余震球选译.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6](英)达尔文著.舒德干等译.物种起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教育的基本原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福禄培尔 学前教育 泛神论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036-01

弗里德里希·威廉·奥古斯特·福禄培尔(Friedrich Wilhelm August Fr?bel)是被公认的19世纪上半叶德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创立者,大教育家裴斯泰洛齐(Johan Heinrich Pestalozzi)的笃定追随者。其学前教育理论的基本原则,长久以来对世界幼儿教育的发展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顺应自然的原则

福禄培尔学前教育理论顺应自然的原则主要受到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行动哲学”、谢林(Friedrich Wilhelm Joseph von Schelling)自然哲学和克劳泽(Karl Christian Friedrich Krause)万有在神论的影响,他认为宇宙中不灭的法则是万物赖以生存,并支配及统一万物的神,神性是人性的本质和根源,人性本善。幼儿时期是教育发挥导其向善的最关键时期,此间的教育、教学和训练必须是容忍的、顺应的,保护性的和防御性的,“一切专断的、指示性的、绝对的和干预性的训练、教育和教学必然地起着毁灭的、阻碍的、破坏的作用”①。他很早即感受到所谓神造自然和人类心灵的关系,由自然到神,由有限到无限的哲理。他提出学前教育应顺应自然,将人、自然与造物融为一体,并达到三者的和谐共荣。教育活动应尊重教育对象的基本意愿,令幼童尽可能自己决定和掌控其行为,成人不盲目干涉,通过幼童的自主实践活动,来认识自己,进而启发他们的潜在力量。福禄培尔在勃兰登堡(Brandenburg)开办幼儿园期间,每周一次带幼童到郊外玩耍,引导他们亲近自然,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思考的生活习惯,启迪幼童心智,化育幼童情感,谨慎遵循儿童本性,由简到繁,循序渐进,让儿童发现和了解自己,这些教学法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大家的好评。

二、持续发展的原则

福禄培尔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进化”与“持续发展”的概念。他认为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渴望完美与健全的思想,“人的发展过程也和自然界的进化过程一样,经历了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低级到高级和由简单到复杂的前进序列”②。人类的成长过程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而“教育乃从受胎同时开始”,他将人类初期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婴儿期、幼儿期、少年期和青年期,并主要讨论了前三个时期的教育,他强调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不是彼此孤立和存在罅隙的,而是相互过渡和持续发展的,如果忽视其内部的关联,势必偏离教育的终极目标。他不提倡从小就对正常的儿童施予特殊的教育,要求采取相对普适性的方法,他认为人的发展是对立与调和中的持续发展,对立与调和法则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原动力,儿童只有接受外界刺激,才能有了解外界的动机,才有机会对外界刺激进行反思,才有可能将自己对外部事物的认识通过活动表现出来。而这一切都不是断裂的,“每一个后继的阶段以一切和个别先行的生命阶段的强有力的、完全的和特有的发展为基础……因为只有每一个先行的发展阶段上的人的充分发展,才能推动和引起每一个后继阶段上的充分和完满的发展”③。学前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儿童发展自己的这种天赋。

三、自我创造的原则

福禄培尔认为,创造性的活动是教育的重要方式。人是上帝创造的,上帝是富有创造精神的,“上帝创造了人,即创造了自己的摹本,他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因而人应当像上帝一样进行创造和发生作用”④。所以,人类的生存和教育的发展的前提是人类必须从事创造性的活动。他认为人类的劳动、生产,不应单单是维持衣、食、住等基本的生命所需,而应是将原本已经存在于机体内部的神性表现出来,这是劳动和自我创造对于人类和人类的教育事业的恩赐,劳动和创造是人性之要求,福禄培尔提倡幼童通过学习和实践来体验和理解自我创造的真谛,因为自主的自我教育活动所得来的成果,远比被灌输与被强迫要真切而且深刻。他还特别强调家庭和母亲在学前教育和幼童自我创造力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并曾经有经典的语录,即:“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纵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手中,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启发母亲——人类的教育者。”他充分肯定了创造性活动作为教育的方式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固然,福氏所提到的创造性可能仅仅是指“创造”出东西,或许与“制造”的概念更为接近,但这仍然是儿童身心发展过程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对于当下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不无裨益。

注释:

①(德)福禄培尔(著),孙祖复(译).人的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6页.

②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37页.

教育的基本原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理论联系实际;政治课;素质教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增强适应时展、社会进步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的素质教育。”党和政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那就是由应试教育全面转向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课如何充分发挥其政治思想素质的教育功能,进行有效教学呢?笔者认为理论联系实际是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也是进行有效教学的根本途径。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依据

1.理论联系实际是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

“三个面向”是我国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方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正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方向。《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指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我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艰苦奋斗的统一。”并重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这“四个统一”与“一个重申”为政治思想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为培养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指明了途径,也是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根本原则的精辟论述。

2.理论联系实际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的明确规定

课程标准规定:“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简明扼要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和政治学的基本观点,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常识;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提高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使其成为具有良好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公民。”

3.理论联系实际是时代与学生的需要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必然意味着教育更新和重建,由传统教育走向现代教育。现代教育要求改变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状况,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民主教育和活的教育,必须按照青少年学生的实际需要而组织教学。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领导者杜威就提倡“在生活中学,在活动中学,在做中学”等等,其实这就是要改变传统教育中只重知识理论的倾向,而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改变目前思想政治课存的在学生轻视、厌学的状况,这就是一个根本的方法和途径,联系学生思想实际,联系学生关心的国内外大事,生动活泼地学习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

二、理论联系实际的操作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既包含着一定的理论观点和理论知识,又与我国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有密切联系的一门课程,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该学科的这个特点决定在教学中要贯彻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这是思想政治课的生命线。贯彻这一原则必须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要深入领会理论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简明扼要讲授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基本观点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要深入领会这些理论,在宏观上首先要把握贯穿于教材中的中心线索,掌握了这条线索,才能领会教材的全部内容的精神实质,才能把握教材内容的本质的联系。例如:高三政治常识的主要线索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讲述我国的政治制度、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及各项重大政策等基本知识,它立足我国、着眼特色,以我国国家制度为核心,以民主建设为主线。其次,要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整体结构就是知识网络,只有掌握了这个“网”,才能熟悉知识纵横联系,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纵横捭阖、游刃有余。再次,要把握高中政治教材内容在高等教材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高屋建瓴,全局在胸。

2.要切实把握实际

(1)把握方针大政及重大时事。对时事的学习,首先要立足于平时,养成习惯。通过组织学生收听、收看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新闻联播录音录像,阅读《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半月谈》《时事》等报纸杂志,开展新闻大讨论或时事辩论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国内外大事,使学生养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敏锐的政治素质。其次要抓住重大事件找准热点。国内外政治、经济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复杂多变,作为中学生既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都把它掌握。

(2)把握学生的思想实际。当今中学生的思想特点是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注改革开放形势的变化,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开拓进取,具有求实精神。但由于受自身因素的限制和社会环境因素的不良影响,往往会以点概面或脱离现实地看待社会中敏感性、尖锐性的问题,并且展开所谓的“热点”讨论,往往得出不正确的结论。对此政治教师要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密切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不定期展开“热点”问题大讨论。真理越辩越明,经过交流、讨论、引导,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3.要科学指导实际

(1)理论联系实际要体现教育性、科学性。思想政治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战场,必须充分发挥其在培育新人素质方面的作用,在理论联系实际中,要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理论联系实际还要注意科学性,有的教师备课不充分,教材未能吃透,实际材料处理不当,而盲目联系实际,牵强附会,让学生怀疑理论的科学性或对实际问题的认识感到迷惘,从而不利于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素质。

(2)理论联系实际要把握好理论与实际的联结点,学生思想认识的疑惑点。思想政治课的理论观点,通常给人以抽象、深奥、单调枯燥的感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联系实际生活事例来说明观点,用观点来统帅材料。另外,实际生活中许多重大问题往往复杂,学生关键是要找准理论与实际的联结点。理论联系实际还必须把握学生思想认识的疑惑点,即只有联系学生思想实际,才能达到知识、能力、觉悟相统一。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归宿

教育的基本原理范文第5篇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与中学体育教学管理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文章首先从连续性、整体性、教育性三个方面分析了开展中学体育教学管理工作所应遵循基本原则。然后又针对中学体育教学活动简要分析了开展中学体育教学管理的两项有效策略,即:积极构建科学的中学体育课堂教学规范及注意管理内容的全面性两点,希望对中学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能够有所启发。

关键词 教学管理 体育 中学 对策分析

中学体育教学管理工作是提高我国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体育教学管理工作作为一项复杂的、具有较强的技巧性的工作,要真正在中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要注意其组织管理的科学性问题,鉴于此,本文就针对与中学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索与分析。

一、开展中学体育教学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连续性原则

在开展中学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之所以要注意遵循连续性的基本原则,是因为中学体育教学活动,本来就是针对学生而开展的一个长期的、连续性的、循序渐进的教育教学活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是逐步提高的。因此,在开展中学体育教学管理工作时,与此相对应的,也同样要注意遵循管理的连续性原则,不能随意的出现中断或者脱节的问题。只有切实遵守了教学管理的连续性原则,才能够确保中学体育教学活动得以形成和保持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才能够确保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高效开展。

(二)整体性原则

中学体育教学管理所应遵循的整体性原则,具体来说,实际上指的是管理内容的整体性问题。中学体育教学管理所涉及的内容十分繁杂,在针对这些内容实施具体的管理时,要注意,它们相互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只有在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始终将其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整体性的角度和原则出发来开展管理工作,才能够确保教学管理系统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各个不同方面、不同环节的教育教学元素发挥出其最大的功效,并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管理成效。

(三)教育性原则

中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是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教育性是中学体育教学活动的最大特征。因此,针对中学体育教学活动所开展的管理工作也同样应注意遵守教育性的基本原则。在组织开展中学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人的管理,而调动体育任课教师、学生以及相关人员的积极性也是体育教学管理最为关键的一点,而这些均要求管理工作和管理措施要具有教育性才能够得以实现,也就是说,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通过教育来使相关的人员均能够明确自己的任务、要求,提高自身的责任感与自觉性,进而使得整个管理工作发挥最优化的效能。

二、高效开展中学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常见策略分析

(一)要做好中学体育教学管理工作,应积极构建科学的中学体育课堂教学规范

构建科学合理的中学体育课堂教学规范,是高效开展中学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之一。在开展中学体育教学活动时,有了科学合理的体育课堂教学规范做铺垫,就能够对学生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提升和预防,有助于良好的教学秩序的维持和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形成。例如:在开展中学体育教学活动时,某些学生经常会出现偷懒开小差、玩手机或是喧哗打闹等问题,如果在体育课堂教学规范中对这些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就能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大大降低这些问题出现的几率。而一旦出现类似的问题,也可以做到有规可依,有助于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提高教学活动的成效。

(二)要做好中学体育教学管理工作,应注意管理内容的全面性问题

中学体育教学管理的内容比较繁杂,但是概括来说,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四个主要的方面:一是教学管理中人的管理。具体来说教学管理中的人的管理,也就是指的是对参与教学活动的人所进行的管理,主要包括体育任课教师的管理和学生的管理两点。二是教学管理中物的管理。教学管理中物的管理,一方面是指对中学体育教学活动所使用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管理,另一方面则是指对开展中学体育教学活动所使用的教学资料和所构建的教学档案的管理,例如:学生体质健康卡或是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所下达的各类文件等等。三是教学管理中财的管理。财的管理主要指的是对于学校所拨出的用于改善体育教学条件或是体育教学环境的经费的管理,以期能够通过对财的管理实现经费的合理支出和应用。四是教学管理中时间的管理。教学管理中时间的管理主要是为了保证中学体育教学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教学所规定的任务而进行的管理。时间的管理通常会以教学计划或是教学安排时间表等方式呈现出来,通常会通过这些来对某段时间内所应完成的具体的任务和要求所出详细的安排和规定。

在开展具体中学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以上内容缺一不可,任何遗漏都会影响中学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在开展中学体育教学管理工作时,应注意囊括以上所述的各项内容,从多个方面入手,从全面性的角度出发,以确保中学体育教学管理成效最大程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1] 刘爱军.论体育课堂管理中的激励机制问题[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2] 戴建波.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系统的特征与方法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03).

教育的基本原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基本原则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化,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进步。面对新的国内形势,要科学推进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一、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原则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今天,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与中国的教育实际相结合,从而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才能够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的过程。

1.坚持在处理中国教育实际问题中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是真理,但是它提供给我们的不是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方法。如何把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运用到中国的教育实践中,是我们党和政府及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杨贤江、刘佛年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教育工作者研究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的国情,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在历史上,也有些人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将马列主义、思想断章取义、为己所用,给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劫难。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等三代领导人,及时纠正了“”时期错误的“两个估计”,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出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教育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对教育问题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促进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就能促进中国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反之,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就要遭受挫折。

2.坚持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需要不断发展。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必须同各国实际相结合,对中国而言就是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相结合,同改革开放以后的教育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并把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经验加以总结,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政府及教育工作者立足于时代特点和中国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实中的重大问题,探索符合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拥有无比强大的生命力。

二、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

1.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同志在党的十报告中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这是对党的十六大报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两个服务”的延续和深化,为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为谁服务,既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又是教育中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重大问题。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这一基本要求。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集中体现。

2.坚持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永恒主题。党的十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论述是对十七大“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体现了中央领导集体一以贯之的德育思想,始终将德育工作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坚持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着眼于专业化发展,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职业理念与操守,加强岗位锻炼和能力培养,增进交流学习,不断提升教育工作者的德育意识和育人能力;既切实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建设,又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积极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与认同感;积极探索和创新课堂教学的形式,实现知识提升、能力培育与价值观培育的有机统一,大力推行“学科德育”;把思想道德教育与身心健康教育结合起来,既唱好思想道德教育主旋律,又强化健全人格培育。

3.坚持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围绕实施素质教育先后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应试教育在很多地方仍然存在,素质教育仍然面临艰巨的发展任务。面临新的教育形势,党的十报告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是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的动员令,为进一步做好教育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教育者必须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不断提高对实施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其次,学校要改变保守的教育方法, 采用科学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学会通过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和途径。再次,建立全社会从上到下的监督体系,加强舆论监督,杜绝违背素质教育的行为,创造一个正面的、积极的、向上的教育环境。

三、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事业发展全局

落实十报告对教育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关键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事业发展全局,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教育体制,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的科学持续健康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教育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和国民素质提升,是决定其他事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因此,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必须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而且,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长期战略选择,是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然要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首先,要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发挥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其次,要增加教育投入,这是落实教育战略地位的根本措施。再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和素质。最后,要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调整教育结构,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2.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首先,要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来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次,要坚持办学以人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人民教师,坚定不移地建设教师队伍,高度重视加强师德和学术道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确保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再次,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积极开展好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布局调整、薄弱学校改造、创办优质学校等工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和优质教育的需求。

3.积极推进和优化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积极推进和优化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首先,要 “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支持特殊教育,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其次,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再次,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布局和特点,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快缩小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进区域教育的协调发展。

4.科学统筹教育全局,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落实到教育工作中,要求我们科学统筹教育全局,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首先,要坚持统筹教育的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统筹城乡教育和区域教育的协调发展;统筹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其次,要统筹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经济、社会发展决定教育的发展,教育发展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努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但是教育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在经济条件能承受的范围内,我们应坚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原则。

四、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科学推进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历史进程的根本保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证明,只有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才能保证教育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蓬勃发展;只有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才能真正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开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1.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首先,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同马列主义、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改革开放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我们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必须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才能保证教育事业的社会主义方向。其次,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党的教育方针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抓住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作为重要职责

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事业,决不只是教育部门的事,各级党委要认真地作为大事来抓,各行各业都要来支持教育事业,大力兴办教育事业。”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作为重要职责。首先,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充分认识优先发展教育的重要性,优先保证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投入,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的公共资源。及时研究和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把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作为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贯彻落实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其次,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脚踏实地为教育办实事,不断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改善教师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建立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激励机制,高度重视教师的培养培训,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3.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不断变化的国内环境,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高度关注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因此,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广大师生,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4.认真做好教育系统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和党的建设工作

首先,要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教育部门的各级领导集体,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较高的专业知识能力和业务能力,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牢牢把握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其次,要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健全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不断壮大教育系统党员队伍,加强在优秀青年教师、优秀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提高党员素质,充分发挥教育系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再次,要切实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以完善教育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深入开展廉洁从政、廉洁从教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从源头上加强防止腐败力度;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种不正之风;坚决查处教育系统违纪违法案件。切实提高反腐倡廉建设成效,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总之,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事业发展全局,坚持党的领导,才能解决中国教育事业发展道路上的各种困难,着力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科学推进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使我国早日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参考文献:

教育的基本原理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承载着帮助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时代使命。然而,由于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实践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使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之“应然”未能顺当地转换为教育之“实然”。因之,必须从提高教学整体认识、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师职业素养等方面采取有效举措,以期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一、问题的缘起

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承载着帮助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其理论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时代使命。尽管当前高校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和开展的与之相关的各项研究在实际工作中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之“应然”未能顺当地转换为教育之“实然”,从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就尚未能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功能。因之,审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现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探讨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的有效举措,是摆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实际工作者面前无法绕开的现实课题。

二、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所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的效益,一般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状态与实际结果同其所承载的时代使命及其教育目标之间的重合程度[1]。高校不是一方孤立的净土,教育实践中影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最大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对一名清醒的教育工作者来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以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当前大部分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师仍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传授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只停留在一般化的范畴、原理的层次,由此形成了填鸭式的满堂灌输的局面,使原本充满生命活力、充满智慧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变成了一堆现成的结论和僵死的教条。单一的以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视学生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难以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遑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化为追求高尚人生价值的自觉信念。因之,只有改革和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用启发式教学代替简单的一味灌输,才能满足日益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目的和内容的要求,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承载的神圣使命。

其次,知识化的教育理念遮蔽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育人功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仅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砥砺个体全面发展、丰富自身素养的重要精神动力。即是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过程中具有其独特的教育功能,它是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坚定政治方向和提高自身德性水平的重要理论依据和思想指南。然而,囿于知识化教育理念的偏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并没有完全实现其“应然”的教育功能,突出表现是其教育教学的育人功能被遮蔽了。因为这种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化的教育理念固然能够解决学生认知层面的知识传承问题,然而它却无法解决学生将理论知识如何升华为内心信仰并付诸实践的根本问题。本来教书育人是教育的两项基本功能,但我们必须明确:教书是育人的手段,育人是教书的目的,育人是第一位的。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化的教育理念舍本逐末,颠倒了教育两项基本功能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实践中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

再次,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主动参与性不强,创新能力不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存在的知识化教育倾向,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和课堂讲授为唯一形式,缺乏灵活生动的多样性,忽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必然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习积极性不高,抑制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并且对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不大,更难以起到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作用。因之,变单一的教师讲授为师生双向交流,变被动式教学为主动式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是发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功能价值、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的重要途径。

三、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的举措

面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中存在着的严峻现实问题,我们必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的有效举措,以期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首先,提高教学整体认识。成功的实践有赖于科学认识的正确指导。要取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的最大效益,必须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的各方面有足够的认识。其一,必须明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所揭示出的普遍的客观规律的理论表述所形成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的科学体系[2],它对于帮助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具有重要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意义。为此,高校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必须保障其所需的基本的人、财、物等教育资源;其二,必须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两种错误倾向有清醒的认识,即一是如上所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化教学的教育理念,其结果是将原本有血有肉、丰满充实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变成了干瘪的概念、原理的诠释;二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当作一场政治运动来对待,其结果是教学中存在的我说你听、我教你做的表象掩盖了实质问题的解决;其三,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对象要有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当代社会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一日千里,社会生活的日新月异使当代大学生的逻辑起点和历史高度远胜过上个世纪,其思想理念、思维方式、学习兴趣,对知识的接受方式都具有自身鲜明特点[3],加之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趋于务实,存在着多元化发展倾向。因之,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对象呈现的一系列特点而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之策也是不容忽视的。

其次,创新教学模式。教师讲授不应该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惟一的教学模式,我们应该借鉴其他学科一些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现状,探索出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在方法上,应改变单调乏味的说教为多种方式并举。可以尝试用师生对话、分组讨论和专题讨论的形式。以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为基础进行教学也可以采用。比如,针对由于西方对西藏拉萨“3·14”事件的歪曲报道以及北京奥运火炬在法国传递遭到无理干扰而激起全世界华人正义声讨的事实,我们组织学生进行“爱国更需要激情/理性”的课堂辩论赛,通过辩论,学生既对藏独分子的丑恶行径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的实质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又对爱国主义的内涵有了更加准确的领悟。实地参观、生活实践调查等都可以用于完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的有效手段。此外,根据教学实践需要,适时向学生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前沿问题,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

再次,丰富教学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不可能囊括生活世界中新鲜活泼的所有生动事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生活世界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以丰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内容,增强其时代感、生命感和立体感。教师可以根据国内外形势的重大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把中国发展和世界重大问题充实到教学中,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此外,教师也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比如,在学习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人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这一教学内容时,结合医学生的特点,我们发动学生广泛查阅医学人文精神、医学人文素养之于医务人员的重要性,并撰写学习心得,从而使他们明确精湛的医技与高尚的医学人文素养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对医务人员来讲二者是缺一不可的。这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育人功能。

最后,提升教师职业素养。教师是教学实践的主体之一,在教学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因之,教师的理论功底、教学水平、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起直接作用。只有具备一流水平的教师,才能有一流水平的课程[4],因之,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系统中的活跃因素——教师的影响力也不可忽视。教师以自身良好的职业素养熏陶、感染学生可以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的最大化。我们认为,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优化知识结构,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内容的深化成为可能。就目前教师的知识结构来看,还难以适应教学要求,其原因不在教师本身,而在于我国长期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存在欠缺和对马克思主义学科从整体上建设不足,过去只是分门别类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5]。由于现在的教材是从整体上对马克思主义的把握,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和研究,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以自身良好的德性和高尚的马克思主义精神境界影响带动学生,激励他们养成高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素养。

参考文献:

[1]时统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探析[J].学理论,2010,(8):121.

[2]张云飞.试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内涵和建设思路[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3):25.

[3]杨红,邱世绪.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改革的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4):265.

教育的基本原理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承载着帮助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时代使命。然而,由于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实践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使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之“应然”未能顺当地转换为教育之“实然”。因之,必须从提高教学整体认识、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师职业素养等方面采取有效举措,以期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一、问题的缘起

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承载着帮助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其理论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时代使命。尽管当前高校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和开展的与之相关的各项研究在实际工作中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之“应然”未能顺当地转换为教育之“实然”,从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就尚未能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功能。因之,审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现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探讨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的有效举措,是摆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实际工作者面前无法绕开的现实课题。

二、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所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的效益,一般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状态与实际结果同其所承载的时代使命及其教育目标之间的重合程度[1]。高校不是一方孤立的净土,教育实践中影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最大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对一名清醒的教育工作者来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以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当前大部分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师仍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传授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只停留在一般化的范畴、原理的层次,由此形成了填鸭式的满堂灌输的局面,使原本充满生命活力、充满智慧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变成了一堆现成的结论和僵死的教条。单一的以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视学生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难以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遑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化为追求高尚人生价值的自觉信念。因之,只有改革和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用启发式教学代替简单的一味灌输,才能满足日益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目的和内容的要求,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承载的神圣使命。

其次,知识化的教育理念遮蔽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育人功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仅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砥砺个体全面发展、丰富自身素养的重要精神动力。即是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过程中具有其独特的教育功能,它是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坚定政治方向和提高自身德性水平的重要理论依据和思想指南。然而,囿于知识化教育理念的偏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并没有完全实现其“应然”的教育功能,突出表现是其教育教学的育人功能被遮蔽了。因为这种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化的教育理念固然能够解决学生认知层面的知识传承问题,然而它却无法解决学生将理论知识如何升华为内心信仰并付诸实践的根本问题。本来教书育人是教育的两项基本功能,但我们必须明确:教书是育人的手段,育人是教书的目的,育人是第一位的。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化的教育理念舍本逐末,颠倒了教育两项基本功能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实践中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

再次,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主动参与性不强,创新能力不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存在的知识化教育倾向,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和课堂讲授为唯一形式,缺乏灵活生动的多样性,忽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必然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习积极性不高,抑制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并且对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不大,更难以起到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作用。因之,变单一的教师讲授为师生双向交流,变被动式教学为主动式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是发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功能价值、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的重要途径。

三、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的举措

面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中存在着的严峻现实问题,我们必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的有效举措,以期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首先,提高教学整体认识。成功的实践有赖于科学认识的正确指导。要取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的最大效益,必须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的各方面有足够的认识。其一,必须明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所揭示出的普遍的客观规律的理论表述所形成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的科学体系[2],它对于帮助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具有重要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意义。为此,高校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必须保障其所需的基本的人、财、物等教育资源;其二,必须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两种错误倾向有清醒的认识,即一是如上所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化教学的教育理念,其结果是将原本有血有肉、丰满充实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变成了干瘪的概念、原理的诠释;二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当作一场政治运动来对待,其结果是教学中存在的我说你听、我教你做的表象掩盖了实质问题的解决;其三,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对象要有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当代社会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一日千里,社会生活的日新月异使当代大学生的逻辑起点和历史高度远胜过上个世纪,其思想理念、思维方式、学习兴趣,对知识的接受方式都具有自身鲜明特点[3],加之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趋于务实,存在着多元化发展倾向。因之,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对象呈现的一系列特点而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之策也是不容忽视的。

其次,创新教学模式。教师讲授不应该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惟一的教学模式,我们应该借鉴其他学科一些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现状,探索出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在方法上,应改变单调乏味的说教为多种方式并举。可以尝试用师生对话、分组讨论和专题讨论的形式。以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为基础进行教学也可以采用。比如,针对由于西方对拉萨“3·14”事件的歪曲报道以及北京奥运火炬在法国传递遭到无理干扰而激起全世界华人正义声讨的事实,我们组织学生进行“爱国更需要激情/理性”的课堂辩论赛,通过辩论,学生既对分子的丑恶行径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的实质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又对爱国主义的内涵有了更加准确的领悟。实地参观、生活实践调查等都可以用于完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的有效手段。此外,根据教学实践需要,适时向学生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前沿问题,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

再次,丰富教学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不可能囊括生活世界中新鲜活泼的所有生动事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生活世界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以丰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内容,增强其时代感、生命感和立体感。教师可以根据国内外形势的重大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把中国发展和世界重大问题充实到教学中,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此外,教师也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比如,在学习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人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这一教学内容时,结合医学生的特点,我们发动学生广泛查阅医学人文精神、医学人文素养之于医务人员的重要性,并撰写学习心得,从而使他们明确精湛的医技与高尚的医学人文素养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对医务人员来讲二者是缺一不可的。这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育人功能。

最后,提升教师职业素养。教师是教学实践的主体之一,在教学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因之,教师的理论功底、教学水平、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起直接作用。只有具备一流水平的教师,才能有一流水平的课程[4],因之,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系统中的活跃因素——教师的影响力也不可忽视。教师以自身良好的职业素养熏陶、感染学生可以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的最大化。我们认为,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优化知识结构,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内容的深化成为可能。就目前教师的知识结构来看,还难以适应教学要求,其原因不在教师本身,而在于我国长期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存在欠缺和对马克思主义学科从整体上建设不足,过去只是分门别类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5]。由于现在的教材是从整体上对马克思主义的把握,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和研究,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以自身良好的德性和高尚的马克思主义精神境界影响带动学生,激励他们养成高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素养。

参考文献:

[1]时统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探析[j].学理论,2010,(8):121.

[2]张云飞.试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内涵和建设思路[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3):25.

[3]杨红,邱世绪.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改革的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4):265.

教育的基本原理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承载着帮助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时代使命。然而,由于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实践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使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之“应然”未能顺当地转换为教育之“实然”。因之,必须从提高教学整体认识、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师职业素养等方面采取有效举措,以期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一、问题的缘起 

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承载着帮助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其理论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时代使命。尽管当前高校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和开展的与之相关的各项研究在实际工作中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之“应然”未能顺当地转换为教育之“实然”,从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就尚未能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功能。因之,审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现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探讨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的有效举措,是摆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实际工作者面前无法绕开的现实课题。 

二、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所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的效益,一般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状态与实际结果同其所承载的时代使命及其教育目标之间的重合程度[1]。高校不是一方孤立的净土,教育实践中影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最大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对一名清醒的教育工作者来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以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当前大部分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师仍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传授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只停留在一般化的范畴、原理的层次,由此形成了填鸭式的满堂灌输的局面,使原本充满生命活力、充满智慧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变成了一堆现成的结论和僵死的教条。单一的以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视学生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难以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遑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化为追求高尚人生价值的自觉信念。因之,只有改革和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用启发式教学代替简单的一味灌输,才能满足日益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目的和内容的要求,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承载的神圣使命。 

其次,知识化的教育理念遮蔽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育人功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仅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砥砺个体全面发展、丰富自身素养的重要精神动力。即是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过程中具有其独特的教育功能,它是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坚定政治方向和提高自身德性水平的重要理论依据和思想指南。然而,囿于知识化教育理念的偏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并没有完全实现其“应然”的教育功能,突出表现是其教育教学的育人功能被遮蔽了。因为这种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化的教育理念固然能够解决学生认知层面的知识传承问题,然而它却无法解决学生将理论知识如何升华为内心信仰并付诸实践的根本问题。本来教书育人是教育的两项基本功能,但我们必须明确:教书是育人的手段,育人是教书的目的,育人是第一位的。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化的教育理念舍本逐末,颠倒了教育两项基本功能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实践中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 

再次,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主动参与性不强,创新能力不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存在的知识化教育倾向,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和课堂讲授为唯一形式,缺乏灵活生动的多样性,忽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必然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习积极性不高,抑制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并且对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不大,更难以起到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作用。因之,变单一的教师讲授为师生双向交流,变被动式教学为主动式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是发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功能价值、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的重要途径。 

三、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的举措 

面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中存在着的严峻现实问题,我们必须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的有效举措,以期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首先,提高教学整体认识。成功的实践有赖于科学认识的正确指导。要取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的最大效益,必须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的各方面有足够的认识。其一,必须明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所揭示出的普遍的客观规律的理论表述所形成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的科学体系[2],它对于帮助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具有重要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意义。为此,高校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必须保障其所需的基本的人、财、物等教育资源;其二,必须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两种错误倾向有清醒的认识,即一是如上所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化教学的教育理念,其结果是将原本有血有肉、丰满充实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变成了干瘪的概念、原理的诠释;二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当作一场政治运动来对待,其结果是教学中存在的我说你听、我教你做的表象掩盖了实质问题的解决;其三,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对象要有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当代社会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一日千里,社会生活的日新月异使当代大学生的逻辑起点和历史高度远胜过上个世纪,其思想理念、思维方式、学习兴趣,对知识的接受方式都具有自身鲜明特点[3],加之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趋于务实,存在着多元化发展倾向。因之,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对象呈现的一系列特点而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之策也是不容忽视的。 

其次,创新教学模式。教师讲授不应该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惟一的教学模式,我们应该借鉴其他学科一些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现状,探索出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在方法上,应改变单调乏味的说教为多种方式并举。可以尝试用师生对话、分组讨论和专题讨论的形式。以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为基础进行教学也可以采用。比如,针对由于西方对西藏拉萨“3·14”事件的歪曲报道以及北京奥运火炬在法国传递遭到无理干扰而激起全世界华人正义声讨的事实,我们组织学生进行“爱国更需要激情/理性”的课堂辩论赛,通过辩论,学生既对藏独分子的丑恶行径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的实质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又对爱国主义的内涵有了更加准确的领悟。实地参观、生活实践调查等都可以用于完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的有效手段。此外,根据教学实践需要,适时向学生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前沿问题,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 

再次,丰富教学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不可能囊括生活世界中新鲜活泼的所有生动事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生活世界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以丰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内容,增强其时代感、生命感和立体感。教师可以根据国内外形势的重大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把中国发展和世界重大问题充实到教学中,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此外,教师也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比如,在学习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人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这一教学内容时,结合医学生的特点,我们发动学生广泛查阅医学人文精神、医学人文素养之于医务人员的重要性,并撰写学习心得,从而使他们明确精湛的医技与高尚的医学人文素养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对医务人员来讲二者是缺一不可的。这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育人功能。 

最后,提升教师职业素养。教师是教学实践的主体之一,在教学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因之,教师的理论功底、教学水平、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起直接作用。只有具备一流水平的教师,才能有一流水平的课程[4],因之,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系统中的活跃因素——教师的影响力也不可忽视。教师以自身良好的职业素养熏陶、感染学生可以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的最大化。我们认为,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优化知识结构,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内容的深化成为可能。就目前教师的知识结构来看,还难以适应教学要求,其原因不在教师本身,而在于我国长期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存在欠缺和对马克思主义学科从整体上建设不足,过去只是分门别类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5]。由于现在的教材是从整体上对马克思主义的把握,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和研究,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以自身良好的德性和高尚的马克思主义精神境界影响带动学生,激励他们养成高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素养。 

 

参考文献: 

[1]时统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效益探析[j].学理论,2010,(8):121. 

[2]张云飞.试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内涵和建设思路[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3):25. 

[3]杨红,邱世绪.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改革的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4):265. 

教育的基本原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融入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2-0110-03

在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党中央首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的荣辱观等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此后,党的十七大又提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又向全党提出了“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的新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在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如何依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四门主干课程之一,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原理”课的教学之中,当然就是从事“原理”课教学的广大教师的重要任务。

一、“原理”课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

从教学内容来看,“原理”课主要是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教育,是为使大学生能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解决大学生的“信仰、信念、信任和信心”等问题。在“原理”课的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之一,也是当前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融入到“原理”课的教学之中。

1.“原理”课教学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

通过“原理”课的教学,应使大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容和精神实质,应使大学生能从基本理论的角度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

首先,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奠定了科学基础。一种理论要不要坚持,能否坚持,并不在于它产生的时间的长短,而在于它正确与否,在于它对现实是否有指导作用。在“原理”课的教学中,我们要使大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严密而完整、科学而完备的理论体系,它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维发展的规律,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资本主义必然会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正确认识并改造客观世界和人的主观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所阐明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关于人的本质是其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有可能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在对现实社会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的在共产主义社会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的理想目标;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也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的科学论断;马克思主义的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论述,等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其次,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其根本前提是为什么人和依靠什么人的问题。科学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体系应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它强调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原则、价值原则和价值理性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当是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作为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是在工人运动的发展中产生的,工人阶级的特殊性及其历史地位决定了他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根本目标。工人运动是由绝大多数人参与并且也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因此工人阶级的利益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是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意志、指引最广大人民前行的科学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反映了当代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被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地接受,才能变成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巨大的物质力量和强大的精神支柱。

再次,马克思主义成功地指导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建设的实践。自中国共产党成立,在90多年的奋斗中,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不仅取得了中国革命的成功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巨大胜利,而且也在理论上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成果,因而也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大地上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中国的发展进程和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状大和实践证明,在我国,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否则,我们的社会主义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理论的指导而迷失方向,就会在发展的过程中遭受挫折或失败。

2.“原理”课教学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共同理想就是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是十七大报告从理想层面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在当代中国,这个共同理想就是要求我们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共同理想把党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每一个人的个人幸福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也把各阶层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社会各阶层群众,都应该认同和接受这个共同理想。

个人的理想必须同社会发展进步的大趋势相一致。在“原理”课的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使大学生从世界观的

高度理性地接纳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理想。具体来说,“原理”课的教学应突出对学生进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应帮助大学生认识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求得解放的思想武器,是关于无产阶级求得自身解放的科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它能够回答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现阶段改革开放中遇到的许多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中国共产党人正是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因而创造性地解决了不同时期我们党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才完成了各不同历史阶段的任务,从而不断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同时,通过“原理”课的教学,还要使大学生深刻理解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共产主义理想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社会理想,是人类最伟大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夺取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胜利的强大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在当前,为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就是要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因此,我们要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来教育大学生,要使他们既看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同时又看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所具有的旺盛的生命力,从而引导大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和命运联系起来,把追求共同理想与追求远大理想结合起来,投身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之中。

3.“原理”课教学中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教育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也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而能够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的生存与发展中,培育、形成并发展了自己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与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其中爱国主义居于核心地位,它渗透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一切领域。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丰富了这种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又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内容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及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在党的十七大的报告中,又把我们的民族精神归结为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的源泉,要求全党要“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生拥有什么样的民族观与时代观,关系到我们国家的统一和我国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在“原理”课的教学中,我们应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讲解来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民族观和时代观。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也是我们正确认识民族问题和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指南。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包括民族历史观、民族社会观、民族阶级观、民族平等观和民族发展观等主要内容。时代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的基本问题。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和时代观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我们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我们党在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提炼和概括的过程中,也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的精神。所以,在“原理”课的教学中,我们应从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和时代观出发,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教育。这种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国民意识和公民意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民族意识,有利于大学生明确认识我们所处时代的时代特征,明确自己的时代责任。使之提高时代觉悟,弘扬时代精神,勇于承担自己的历史使命。

4.“原理”课教学中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人们行为的准则,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为人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确定价值取向、判断是非善恶、做出行为选择提供了基本依据。

在“原理”课的教学中,我们要帮助大学生理解并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要对大学生进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

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在学生对相关理论有了基本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价值和价值评价等相关内容的学习,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到,总的来看,因为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是与历史发展的基本要求与基本趋势相一致的,所以对任何价值评价的主体来说,其评价结果只有与人民、与人类整体的利益或要求相一致时,它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同时要引导大学生明确认识当代大学生面向未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意义及应该怎样树立起自己正确的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它从正反两个方面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明确了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原理”课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理论的教育,应教育大学生崇尚科学,热爱科学,弘扬科学精神。一方面,应要求大学生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应根据事物的本来面貌来解释其本质和规律;另一方面,还应要求大学生必须学习科学知识,必须学会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来指导自己的实践。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原理”课教学的路径选择

只有使大学生理解并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才能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因此,在“原理”课的教学中,我们必须通过不同的路径向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

1.加强理论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变化了的形势,经过认真探索而提出的新思想和新论断,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这样的科学理论不可能在大学生中自发地形成,只有通过行之有效的理论教育才能使大学生接受它、认同它。列宁曾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列宁的关于“灌输”的理论对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体系的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所以我们在“原理”课的教学中必须运用“灌输”的方法。“灌输”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方式。但是,在“灌输”的过程中,我们要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要通过师生与生生间的交流与互动让大学生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在这种“灌输”的过程中,也应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对学生进行的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结合起来。可以从大学生高度关注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关的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人手,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启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和广泛的讨论,通过教学使大学生看清国内外相关重大事件的实质,从而加深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

2.创新教学方法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一旦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中,我们只有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为此,在“原理”课的教学中,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以理服人和以情育人的原则。一方面,应通过理论讲授来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使自己的教学能贴近学生的实际,要有针对性地采用效果显著的教学方法。比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与“原理”课相关的教学内容的讲授,就可以通过对分析比较法、案例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专题讲座法、读原著写读书笔记和演讲辩论等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的生活实际之中去。

教育的基本原理范文第11篇

论文摘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原则,是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中形成的、体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客观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动必须遵循的准则。数字化技术是支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包含人文精神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要坚持数字化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

本文所说的网络是指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实现便捷通讯和资源共享为目的,发展人的本质的虚拟世界。它主要是指互联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以认清网络本质和影响为前提,利用网络促使网民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养的虚拟实践活动。in原则是指人们在既定目标和特定条件下,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必须遵循的准则和标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原则,是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中形成的、体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客观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动必须遵循的准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要坚持数字化技术与人文精神有机统一的原则。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网上和谐发展的可能性

由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构成的互联网诱发的数字化及其运用已渗透到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教育等领域,涌现出数字经济、数字农业、数字军事、数字教育等。数字化是网络的一个主要特征。网络可以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于一体,是地地道道的多媒体。虽然目前仍存在如电视、广播等远距离教学的模拟教学手段,但这些都将迅速被数字化电视、广播等所取代。

数字化技术是支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是由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库、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传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检索浏览前端平台组成的用于人们教学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数字化将是一切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的核心。离开了数字化,现代与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将成为无本之木。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在课外网络教学或其他教学活动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当然,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不纯粹是数字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简单应用,它是建立在数字化技术基础之上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一整套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与传输快速的通讯网络和效果良好、操作方便的前端平台是数字化教育技术发展的核心,而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确立,则是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得以广泛应用的可靠保证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网络技术使得其外延有了无限扩展的可能,如果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角度思考,我们就会发现忽略了人文精神的培养。高科技飞速发展与人文科学被冷落,正是我们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二律背反。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我们没有处理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第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多元化并由此带来人文精神的散乱化。客观事物形态多样化带来人们主观思维模式的多样化,这是现实世界网络信息多元化的必然结果。网络世界是一个广裹的虚拟世界,是一个无视国界、无视种族、无视地域、无视权威、无视等级的世界。网络文化新观念诱导着人们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多侧面地审视社会,审视周围一切环境,而行为方式也表现为千变万化。网络新观念的特点是:非线性的网络思维、信息传递的多感觉通道、时空无限放大或缩小、中心消解的边缘化、信息无终极的流动、将抽象变为现实的虚拟手段等。在这种观念支配下,人们的精神世界多了一些散乱,少了一些凝聚,行为就缺少人文精神。

第二,知识资本、数字化技术产业化显得红红火火,人文精神却变得异常冷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价值在于培养特定网民的品格和精神,唤醒他们的心灵良知来支撑自己的一切行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使它的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功能加大加强,但人文精神欠缺所造成的社会不良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数字化技术竞争式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越快,往往越是不能很有效地培育人的真善美,反而把人性中好的因素压抑了或是扼杀了。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充分发挥和利用数字化技术为人类造福的优势的前提下,必须注意抑制数字化技术发展给人们带来的负面效应,认真处理好信息技术发展与人文思想教育的矛盾,克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大于内容的劣势,积极培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努力创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调发展模式,把人文精神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要坚持数字化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

1.网络的双刃剑作用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坚持数字化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数字化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是柄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网络信息污染等危害人类的不利因素。网络信息中的黄色信息和黑色信息对沉溺其中的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至于那些利用网络从事数字破坏、盗窃、诈骗和洗钱的行为,则会引发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由此观之,数字化技术必须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在提高产品的数字化技术含量的同时必须与高度的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即现代社会所追求的人才,不仅仅具有高度的科学素质,而且还必须具备高度的人文素质,是一种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整合类型。

2.网络人文精神所具有的独特时代意蕴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数字化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人文精神,是人文文化的核心。人文文化一般而言是在一定时代一个民族认识人、对待人的思想观念、文化艺术、伦理道德,以及关于人的学说,这使人文精神带有时代的印记、民族的特色。但在网络时代,人文精神具有了不同于以往时代的意蕴、普遍的价值。网络技术第一次使人文精神的传播获得了超越时空的普遍意义。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为不同民族的文化、不同民族的人文精神的交流,奠定了广泛的基础。网络的即时性和共享性,为人文科学的研究,为共享人类思想文化成果提供了普遍现实的条件。但是,我们站在网络时代,发掘网络人文精神的时代意蕴,并不否认网络给人文精神带来的消极影响。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在看到网络给人文精神弘扬造成消极影响的同时,要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弘扬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精神的境界。网络为人的主体性的发展、科学人文精神的弘扬提供了史无前例的广阔舞台。我们要在“网络世界”的新舞台上,清扫各种思想垃圾,清除各种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因素,以技术与知识的创新促进网络人文精神,以网络道德与网络法的建设保障网络人文精神,从一个境界走向一个更高的境界。izl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虚拟空间,没有人文精神支持的网络虚拟空间恐怕要变成虚无空间。思想政治教育要沉重地思考这些问题,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在协调发展科学技术精神与人文精神方面迈出一步,哪怕是一小步,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显示出不可估量的价值。[3]

我们要立足于数字化技术时代,倡导人文精神。如果只在网络上生活,人就会被工具化、数字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引导上网者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但如果只讲人文精神,就会忽视隐含在网络里的科学精神,忽视教育手段的进步。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把人文精神融人到网络里面去。f41

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数字化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所谓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就是把发展信息技术及其集中表现的数字化,作为加快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大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与其他国家相区别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的新路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核心是实现数字化,其中的关键是要把数字化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是一个经济目标,也是一个政治、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包括人文精神及其指导下的各项制度。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民主更加健全,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以及生活更加殷实,无不包含着人文精神,即使是经济更加发展,科技更加进步等,也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容,所以关键是要把人文精神与数字化结合起来。!习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人文精神在数字化中的作用,在现代化中实现人文精神与数字化的结合,也就是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时间上要把时代性和传统性结合起来;在空间上要把引进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先进的东西与本土化结合起来;在时间和空间的关系上要把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结合起来。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机统一的主要途径

第一,对学生网民实现人文关怀。在现实物理空间,思想政治教育是直观的,它的有效性几乎全依赖于热情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关怀情结。到了陌生的网络虚拟空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否保持有效性的关键在于能否使受教育者在冷冰冰的网络空间感受到彼端传来的温暖和人文的关怀。在许多网络交流比较发达的高校中,流传一种网友现象,其重要程度超过了10年以前人们津津乐道的笔友。在网友圈中形成的相互关怀要比许多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关系还要凝重得多。许多网络爱好者认为纯粹的网友之间交流并没有特殊之处,其交往形式和程度几乎雷同物理空间的知己好友。不少网友认为在网络空间得到的关怀和帮助并不亚于在现实空间得到的一切,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差异。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他们认为在网友圈中更容易得到关怀和帮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敏锐地抓住这些细枝末节,构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i61

网络生活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在网络时代到来的时候,遨游在“虚拟化”的网络空间中又生活在真实的物理空间的上网学生,既需要网络技术给他们带来物的福扯,同时也需要获得一种人文的关怀,让他们寻找到一个精神上的家园。在网络时代,对上网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的方式多种多样,其内容主要着眼于提高上网学生的网络素质,使上网学生在思想、技术、道德、法制和心理上有承受、控制网络的能力,能适应虚拟社会并能安全地回到真实社会中来。要教育他们用一种非常健康的心态来进行网络活动,教育他们既能上网也能下网。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清醒地认识到自然的浩大和精妙,看到网络领域人类太多的空白和无知,要教育网民学会谦虚,学会自律。

第二,构建具有人文精神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首先,人文精神应作为检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否有效的准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目的就是运用信息多媒体传播人文知识,通过学习者的解读、领悟、思考,培养学习者的人文精神。比如电脑网络传播出来的精美画面、音乐、文字、语言、图表等都是代表着一定思想意识观念的物质载体,能使学习者的情感熏陶和体验锻炼得到有效升华,唤醒他们的善意心理良知,变为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动力。

教育的基本原理范文第12篇

论文摘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原则,是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中形成的、体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客观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动必须遵循的准则。数字化技术是支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包含人文精神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要坚持数字化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

本文所说的网络是指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实现便捷通讯和资源共享为目的,发展人的本质的虚拟世界。它主要是指互联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以认清网络本质和影响为前提,利用网络促使网民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养的虚拟实践活动。in原则是指人们在既定目标和特定条件下,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必须遵循的准则和标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原则,是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中形成的、体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客观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动必须遵循的准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要坚持数字化技术与人文精神有机统一的原则。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网上和谐发展的可能性

由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构成的互联网诱发的数字化及其运用已渗透到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教育等领域,涌现出数字经济、数字农业、数字军事、数字教育等。数字化是网络的一个主要特征。网络可以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于一体,是地地道道的多媒体。虽然目前仍存在如电视、广播等远距离教学的模拟教学手段,但这些都将迅速被数字化电视、广播等所取代。

数字化技术是支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是由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库、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传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检索浏览前端平台组成的用于人们教学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数字化将是一切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的核心。离开了数字化,现代与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将成为无本之木。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在课外网络教学或其他教学活动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当然,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不纯粹是数字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简单应用,它是建立在数字化技术基础之上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一整套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与传输快速的通讯网络和效果良好、操作方便的前端平台是数字化教育技术发展的核心,而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确立,则是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得以广泛应用的可靠保证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网络技术使得其外延有了无限扩展的可能,如果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角度思考,我们就会发现忽略了人文精神的培养。高科技飞速发展与人文科学被冷落,正是我们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二律背反。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我们没有处理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第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多元化并由此带来人文精神的散乱化。客观事物形态多样化带来人们主观思维模式的多样化,这是现实世界网络信息多元化的必然结果。网络世界是一个广裹的虚拟世界,是一个无视国界、无视种族、无视地域、无视权威、无视等级的世界。网络文化新观念诱导着人们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多侧面地审视社会,审视周围一切环境,而行为方式也表现为千变万化。网络新观念的特点是:非线性的网络思维、信息传递的多感觉通道、时空无限放大或缩小、中心消解的边缘化、信息无终极的流动、将抽象变为现实的虚拟手段等。在这种观念支配下,人们的精神世界多了一些散乱,少了一些凝聚,行为就缺少人文精神。

第二,知识资本、数字化技术产业化显得红红火火,人文精神却变得异常冷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价值在于培养特定网民的品格和精神,唤醒他们的心灵良知来支撑自己的一切行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使它的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功能加大加强,但人文精神欠缺所造成的社会不良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数字化技术竞争式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越快,往往越是不能很有效地培育人的真善美,反而把人性中好的因素压抑了或是扼杀了。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充分发挥和利用数字化技术为人类造福的优势的前提下,必须注意抑制数字化技术发展给人们带来的负面效应,认真处理好信息技术发展与人文思想教育的矛盾,克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大于内容的劣势,积极培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努力创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调发展模式,把人文精神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要坚持数字化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

1.网络的双刃剑作用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坚持数字化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数字化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是柄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网络信息污染等危害人类的不利因素。网络信息中的黄色信息和黑色信息对沉溺其中的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至于那些利用网络从事数字破坏、盗窃、诈骗和洗钱的行为,则会引发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由此观之,数字化技术必须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在提高产品的数字化技术含量的同时必须与高度的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即现代社会所追求的人才,不仅仅具有高度的科学素质,而且还必须具备高度的人文素质,是一种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整合类型。

2.网络人文精神所具有的独特时代意蕴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数字化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人文精神,是人文文化的核心。人文文化一般而言是在一定时代一个民族认识人、对待人的思想观念、文化艺术、伦理道德,以及关于人的学说,这使人文精神带有时代的印记、民族的特色。但在网络时代,人文精神具有了不同于以往时代的意蕴、普遍的价值。网络技术第一次使人文精神的传播获得了超越时空的普遍意义。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为不同民族的文化、不同民族的人文精神的交流,奠定了广泛的基础。网络的即时性和共享性,为人文科学的研究,为共享人类思想文化成果提供了普遍现实的条件。但是,我们站在网络时代,发掘网络人文精神的时代意蕴,并不否认网络给人文精神带来的消极影响。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在看到网络给人文精神弘扬造成消极影响的同时,要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弘扬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精神的境界。网络为人的主体性的发展、科学人文精神的弘扬提供了史无前例的广阔舞台。我们要在“网络世界”的新舞台上,清扫各种思想垃圾,清除各种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因素,以技术与知识的创新促进网络人文精神,以网络道德与网络法的建设保障网络人文精神,从一个境界走向一个更高的境界。IZl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虚拟空间,没有人文精神支持的网络虚拟空间恐怕要变成虚无空间。思想政治教育要沉重地思考这些问题,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在协调发展科学技术精神与人文精神方面迈出一步,哪怕是一小步,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显示出不可估量的价值。[3]

我们要立足于数字化技术时代,倡导人文精神。如果只在网络上生活,人就会被工具化、数字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引导上网者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但如果只讲人文精神,就会忽视隐含在网络里的科学精神,忽视教育手段的进步。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把人文精神融人到网络里面去。f41 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数字化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所谓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就是把发展信息技术及其集中表现的数字化,作为加快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大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与其他国家相区别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的新路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核心是实现数字化,其中的关键是要把数字化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是一个经济目标,也是一个政治、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包括人文精神及其指导下的各项制度。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民主更加健全,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以及生活更加殷实,无不包含着人文精神,即使是经济更加发展,科技更加进步等,也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容,所以关键是要把人文精神与数字化结合起来。!习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人文精神在数字化中的作用,在现代化中实现人文精神与数字化的结合,也就是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时间上要把时代性和传统性结合起来;在空间上要把引进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先进的东西与本土化结合起来;在时间和空间的关系上要把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结合起来。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机统一的主要途径

第一,对学生网民实现人文关怀。在现实物理空间,思想政治教育是直观的,它的有效性几乎全依赖于热情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关怀情结。到了陌生的网络虚拟空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否保持有效性的关键在于能否使受教育者在冷冰冰的网络空间感受到彼端传来的温暖和人文的关怀。在许多网络交流比较发达的高校中,流传一种网友现象,其重要程度超过了10年以前人们津津乐道的笔友。在网友圈中形成的相互关怀要比许多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关系还要凝重得多。许多网络爱好者认为纯粹的网友之间交流并没有特殊之处,其交往形式和程度几乎雷同物理空间的知己好友。不少网友认为在网络空间得到的关怀和帮助并不亚于在现实空间得到的一切,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差异。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他们认为在网友圈中更容易得到关怀和帮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敏锐地抓住这些细枝末节,构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I61

网络生活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在网络时代到来的时候,遨游在“虚拟化”的网络空间中又生活在真实的物理空间的上网学生,既需要网络技术给他们带来物的福扯,同时也需要获得一种人文的关怀,让他们寻找到一个精神上的家园。在网络时代,对上网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的方式多种多样,其内容主要着眼于提高上网学生的网络素质,使上网学生在思想、技术、道德、法制和心理上有承受、控制网络的能力,能适应虚拟社会并能安全地回到真实社会中来。要教育他们用一种非常健康的心态来进行网络活动,教育他们既能上网也能下网。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清醒地认识到自然的浩大和精妙,看到网络领域人类太多的空白和无知,要教育网民学会谦虚,学会自律。

第二,构建具有人文精神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首先,人文精神应作为检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否有效的准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目的就是运用信息多媒体传播人文知识,通过学习者的解读、领悟、思考,培养学习者的人文精神。比如电脑网络传播出来的精美画面、音乐、文字、语言、图表等都是代表着一定思想意识观念的物质载体,能使学习者的情感熏陶和体验锻炼得到有效升华,唤醒他们的善意心理良知,变为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动力。

教育的基本原理范文第13篇

A. 课程简述

1、课程性质 2、课程价值

本课程涉及音乐教育的历史发展、哲学原理、美学原理、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原理、心理学原理、课程和教学原理、测量和评价原理等范畴,并结合本专业的特性,介绍音乐教师教育和研究性教师的基本知识。围绕音乐教育这个核心,本课程在多门学科范畴内,运用这些学科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音乐教育的广泛问题给予多角度的阐释。学习本课程能够使学生学会将音乐教育的各种现象和问题,纳入上述多种学科的范畴内,运用经过学生融会贯通的这些学科的传统的和现代的观点,分析和解决自己遇到的音乐教育的各种问题。它是所有学习音乐教育或有志于了解音乐教育的学生应当牢固掌握的1门重要专业课程。

3、课程目的

(1)总体目的

本课程的设置,旨在使学生在从历史、哲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课程论和教学论、测量评价、教师教育、研究方法的角度,了解这些范畴的基本知识,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掌握描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奠定广泛而坚实的理论基础。

(2)具体目标

本课程本着“厘清范畴、形成观点、掌握方法、解决问题”的目标原则,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

1、明确本学科涉及的各个基本范畴和相应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2、掌握本学科各基本范畴的基本知识,包括历史上相关的人物及其研究的对象、思想、方法和结论,构想进1步探究的可能性。

3、使用本学科的方法,设计和实施自选或教师建议的研究项目。

4、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表现出研究和学习的兴趣以及具有个性的研究设计思想。

5、了解主要的教育哲学、美学、心理学观点,在理解这些观点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初步看法,并运用前人和自己的观点解释音乐教育实践中实际问题。

6、了解主要的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这些知识来解释音乐教育实践中的相应问题。

7、了解课程的分类、要素和过程,解释音乐教育实践中的课程和教学课题。

8、理解教育测量和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工具,了解国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国际的评价新概念和方法。

9、理解研究型教师的含义,以及音乐教育研究的方法和课题。尝试使用本学科的方法,设计和实施自选或教师建议的研究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表现出研究和学习的兴趣以及具有个性的研究设计思想。

10、了解音乐教师教育在国内国际的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在自己的发展规划中运用这些知识。

4、课程内容

(1)内容选择原则

1、根据课程性质和目标的定位,本课程的内容选择原则为:

(1)现实与历史、教科书与经典原著相结合的原则:课程内容既选择本学科的现有范畴和知识,又选择相关的历史知识尤其是有关的教育原著,要求学生在浏览原著的基础上,运用历史的和发展的观点,来理解教科书表达的影响音乐教育的各种观点的历史渊源,以及各种观点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和局限。

(2)系统与开放相结合的原则:课程内容既选择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又引进本学科的最新进展,鼓励和敦促学生追踪最新的音乐教育观点和和方法。

(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本课程的内容属于理论性质,同时,教学内容的选择又顾及这些理论知识与音乐教育教学实际的结合。

(4)知识与研究相接合的原则:课程内容的选择既保证基本的知识,又着重考虑学习的内容能够激励学生进行自主研究。

(2)课程内容与进度

1、课程内容

(1)音乐教育的历史。

(2)音乐教育的哲学原理。

(3)音乐教育的美学原理。

(4)音乐教育的功能和目的(自学)。

(5)音乐教育的社会学原理。

(6)音乐教育的社会心理学原理。

(7)音乐教育的心理学原理。

(8)音乐教学中的心理学应用。

(9)音乐教育的课程原理。

(10)音乐教育评估的原理和实践。

(11)音乐教育研究。

(12)音乐教师教育。

2、教学进度与要求(参考表1)

表1. 教学内容与活动要求参考进度

次序 内容 重点 课外/课内要求

1 音乐教育的历史 历史线索和人物、事件 阅读第1章/项目

2 音乐教育的哲学原理 主要流派的观点 阅读第2章/项目

3 音乐教育的哲学原理 各派观点的合理和局限 阅读第2章/项目

4 音乐教育的美学原理 主要流派的观点 阅读第3章/项目

5 音乐教育的美学原理 各观点与音乐教育价值 阅读第3章/项目

6 音乐教育的社会学原理 社会学对象与音乐教育 阅读第5章/项目

7 音乐教育的社会心理学原理 社会心理影响音乐教育 阅读第6章/项目

8 音乐教育的心理学原理 主要流派的观点和角度 阅读第7章/项目

9 音乐教育的心理学原理 其他概念与音乐教育 阅读第7章/项目

10 音乐教学中的心理学应用 目标分类学及其运用 阅读第8章/项目

11 音乐教育的课程原理 课程分类、功能、要素 阅读第9章/项目

12 音乐教育的课程原理 原理与现实的课程改革 阅读第9章/项目

13 音乐教育评估的原理和实践 工具、类型、用途、过程、 阅读第10章/项目

14 音乐教育研究 研究型教师、方法类别 阅读第11章/项目

15 音乐教育研究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阅读第11章/项目 17 音乐教师教育 国际比较、音乐教师标准 阅读第12章/项目

18 复习周与考核 研究项目总结 考核/项目

5、课程实施

(1)学时安排

本课程的学时为36学时。

(2)教/学方式

1、教师课堂讲授。

2、学生课外自读。

3、学生个体/小组课外研究(项目)。

4、学生个体/小组项目演示(课堂)。

5、课堂讨论。

6、网络交流/网络答疑:使用本课程“教学互动”学习论坛和网络互动栏目。

(4)主要教学材料

1、主要教科书(2)刘沛编制(中英文电子对照版本):《Foundations of Music Education-音乐教育教育原理》。

2、同类教科书(2)曹理等:《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

(3)刘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

(4)郁文武、谢嘉幸:《音乐教育与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主要参考书目及网络资源

详见“教学资源”。

(5)教学条件

1、教师条件

本课程要求对音乐教育学学科建设具有1定积累的教师承担主讲。

2、设备条件

本课程需要使用计算机、投影、声像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6、课程评价

(1) 评价原则

本课程的评价原则紧扣课程设立的学习目标,重在考察学生在阅读、讨论和理解的基础上,是否能够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是否能够把音乐教育中的问题纳入本课程的相应范畴和专业的思维及语言给予讨论,是否能够主动地运用本课程的基本范畴、基本方法和基本观点,解决音乐教育活动的某些实际问题。

(2)本课程的评价性质重在过程评价,而不仅是卷面的终结性评价。评价紧扣课程设立的学习目标,重在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是否主动地投入属于学生应当自主完成的项目研究、项目展示和观点辩论。本课程还重视“隐含性”评价的功能,对学生的发展过程的评价与教学的过程自然地融合,使评价成为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3)评价标准

1、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范畴、基本观点的掌握和理解。

2、学生的表现与课程基本内容的相关性。

3、学生在项目研究中体现的新颖性和独特性。

4、学生在项目研究中体现的深刻性和广泛性。

(4)评价比例

1、课堂出勤(必须)。

2、项目研究(50%)(平时+期末)。

3、课堂演示(10%)。

4、讨论参与(必须)。

5、试卷考核(40%)。

B. 内容详述1、音乐教育的历史

教学要点

音乐教育的发展历史与现状;重要的人物和事件。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中国音乐教育简史。

2、西方音乐教育简史。

考核要求

了解中国和西方音乐教育历史中的重要人物及其观点,以及对当今音乐教育的启示。

2、音乐教育的哲学原理

教学要点

主要哲学流派的人物和观点,及其对音乐教育实践的启示和局限。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3种基本的哲学观点。

2、3种观点的强点和弱点。

3、哲学观点与教育。

考核要求

了解3种教育哲学观点的形成渊源;理解各自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相应的哲学观点解释音乐教育的实际问题。

3、音乐教育的美学原理

教学要点

6种主要的美学观点,及其对学校音乐教育的功能和价值的论证。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6种音乐教育美学观点。

2、对学校音乐教育的论证。

考核要求

理解不同美学观点对音乐和音乐教育的论证角度;综合不同的观点,用全面的视角解释、分析和设计具体的音乐教学案例。

4、音乐教育的社会学原理

教学要点

音乐素质的遗传与习得;社会化;与音乐行为相关的因素。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先天论与后天论。

2、社会化的过程。

3、人类音乐行为。

4、影响音乐行为的生物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和技术因素。

考核要求

理解音乐教育包含的社会学性质,以及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音乐教育研究课题之间的关系。思考在音乐教育课题中运用社会学原理的可能性。

5、音乐教育的社会学心理学原理

教学要点

青少年在群体中的发展心理特征及其对音乐学习尤其是学习内容的影响。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自我意象。

2、从众。

3、角色和期待。

4、竞争与合作。

5、领导能力。

6、自信感。

7、态度。

8、创造力。

考核要求

理解在群体环境中,青少年在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方面对音乐学习的影响,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思考如何利用社会心理学的概念促进青少年的音乐发展和健康的音乐教育的实施。

6、音乐教育的心理学原理

教学要点

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学习和发展观点,以及对音乐教育的启示和局限。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理论观点(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

2、儿童发展(皮亚杰、布鲁纳、加德纳等)。

3、认知过程。

4、学习动机。

5、音乐能力。

考核要求

理解各派心理学观点的立场、角度和方法,结合音乐教育,在音乐教学和学习中综合运用心理学的不同观点来全面地解释和设计课程与教学。

7、音乐教育中的心理学应用

教学要点

教学目标分类学;目标模式的局限及其拓展。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教育目标分类学。

2、音乐教学目标的行为化表述。

3、有序的音乐学习理论。

4、目标模式的局限以及其他模式。

考核要求

在理解目标模式和其他模式的基础上,设计音乐教学的任务分析、目标设计和过程设计。

8、音乐教育的课程原理

教学要点

课程分类、功能、要素的原理,以及现实的课程改革。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课程的定义和分类模式。

2、课程发展的要素、课程 文件。

3、国际著名音乐课程思想和方案。

4、国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和过程。

考核要求

了解课程的分类、功能、要素,相应的文本逻辑体系。了解国外音乐课程思想和方案以及国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和重要的课程文本。思考并表述课程改革现状对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9、音乐教育评估的原理和实践

教学要点

音乐教育的评价和测量工具的工具、类型、用途和实施过程;国内外音乐教育评价的新观念和新方法。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测量的基本知识。

2、测验的类型。

3、音乐教学的传统评估方式。

4、评估方式的更新。

5、教学方案的评价。

6、音乐教师的评价。

考核要求

了解音乐教育的评价和测量的工具及其类型、用途和实施过程;了解国内外音乐教育评价的新观念和新方法,在自己的发展中运用相册式自我评价的方式。

10、音乐教育研究

教学要点

研究型教师的意义;研究方法的类别、用途;研究的课题和研究设计。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研究型教师和研究的价值。

2、研究文献的检索和解读。

3、研究的类型、方法和适用范围。

4、适用于课堂教师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教育叙事等)。

考核要求

了解研究方法的类型、方法及其适用范围;在理解主要研究方法的功能基础上,设计自己的研究方案,并体现出1定的研究构思的独特性。

101、教师教育及其发展方向

教学要点

教学专业化;音乐教师标准及其评估的趋势。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教师教育专业化及其发展历史。

2、音乐教师教育的国际国内动态。

3、教学的科学、艺术和技术。

教育的基本原理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回顾;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5-0040-05

作者:杨增岽

原理,通常指某一领域、部门或科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基础理论是指在一门科学理论体系中起基础性作用并具有稳定性、根本性、普遍性特点的理论原理。一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就是体系化、科学化的基础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的教材,反映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础理论或者说是本学科基本理论的集中体现。新世纪新阶段,伴随着现实实践的深入发展,本学科专业人才的学习培养对基本原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进行梳理回顾,以发展性、超越性和建构性的眼光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创新与发展,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学科之所以成为学科的内生要求。本文在对部分文献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对今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建构、教材编撰,包括内容框架设计等提出自己的一些拙见。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的文献概况

自1984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正式创立以来,学界对其基础理论已经进行了20多年的辛勤探索,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材也多达数十种。1986年第一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正式教材的出版,标志着本学科最带有根本性的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本学科主干课程的建设拉开了新序幕。20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自成一体,不可割离。

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网站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为题名检索专著,共有17条记录,最早的专著出版时间是1986年(陆庆壬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同样的检索方式,以“思想政治教育学”为题名检索即可得出75条记录,最早的专著出版时间为1983年(曾德聪:《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福建教育出版社),这75条记录除9条属于学位论文外,其余66条全部为专著。这就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研究成果大部分是以教材、专著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沈壮海教授曾做过统计:目前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的研究成果中,有88%为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研究的著作。其中,概论性著作80部,占此类著作59%;分论性著作39部,占29%。[1]从检索得出的专著的出版年份数量来看,2010年4部,2009年4部,2008年4部,2007年4部,2006年7部,2004年5部,2000至2003年共9部,1990年到1999年共19部,从总的趋势上看,这些数据的变化实质上表明,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研究越来越形成了带有普遍共识性的观点和结论,这一过程本身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不断凝练、总结、归纳、提升的过程。甚至于后续形成的大部分原理专著,无论是章节设计,还是具体内容,包括主要概念、范畴,都是在1999年高教版《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和2001年人民出版社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而来的。

在CNKI中国知网中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为题名进行跨库检索仅有17篇文献。以“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为题名检索仅有6篇期刊文献(检索时间为2011年10月4日)。检索结果表明:学界很少以整体性或系统化的视角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问题,而大多都是就原理本身所辖含的某一问题加以研究。这是目前学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的一个典型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材的编写也有其特定的方式,而且经历了从国家教育部门统一组织编写到各校自行编写的发展过程,背后反映了本学科从设立之初的探索试办试行到现阶段学科建设发展自主权大大增强、博士和硕士学位点林立的发展历程。邱柏生教授总结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材编写的三种主要方式,即“由教育部有关职能部门统一组织编写、同类型学校合作编写、各校自行组织编写。之后,编写相关教材主要通过后两种方式进行。这些年来,各地编撰了不少同类教材,总共算来也有几十种之多,尽管称谓不同,或称‘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原理’,或称‘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或称‘思想政治教育学’,等等不一,但教材内容大致相似”。[2]

从所检索的专著的题名来看,书名有没有“原理”两字,实际上并不影响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成果或者学科主干教材的属性,但可以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研究是以专业、学科建设(也内含教材建设)为“原发动力”,专业、学科设置和发展诉求直接催生了原理的研究,这一来,其实当时并没用太多的理论积淀可供本学科创始人在编写本专业教材的过程中参考利用,与思想政治教育最接近的,自然就只有教育学了。也就是说,最初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教育的一种形态来理解,也是自然而然的。

近十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渐渐趋热,特别是05年以来,研究成果很多,就原理而言,也有不少新成果,但几乎都是原理的分论。以博士论文为例,从原理的整体结构上来专门作系统研究的比较少,而大多数是对原理所涉及和包含的某些带有基础性的理论问题进行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理论(“元”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理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理论等。从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主要构成内容上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理论继承与借鉴;范畴;过程和规律;功能和地位;环境理论;对象群体分析;目标与内容;机制、原则和方法;评估;队伍建设;领导管理等。当然,对于当中的某些具体问题,至今尚未形成较为一致看法或达成学术共识。这也是作为一门学科最为基础和根本的理论内核――原理的建构、发展和完善必经的一个过程,或者说阶段。从这个意义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不足,这是客观必然性的,应该理解。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发展历程及其整体框架结构

尽管20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成果颇丰,但学界很少系统回顾和梳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发展的阶段历程,更多的是谈论学科的发展历程。而学科发展内在地包含着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的发展,因此,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也是有阶段可以划分的,目前以原理主干课程的教材为例进行分析,是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发展历程的主要方式。

目前,初步检索到的文献中,邓亚秋、罗洪铁的观点最具代表性,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理论体系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1995年到2001年;此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主要代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1999年版)。该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基本确立了以范畴和过程规律为核心的本体论样式,涉及内容较为丰富,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各环节、要素为视点组织体系的主要内容,体系相对庞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分支学科的内容还包含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分支学科的体系内。二是2001年到2006年;此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体系的主要代表作是2001年版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三是2006年至今;此阶段比较重要的代表作是2006年版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3]

罗洪铁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一文中总结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分期,理论界有不同的划分法。有的学者认为:第一阶段应为1921年建党至1984年,这段时间思想政治教育有深刻丰富的理论,但尚未建立相应的学科。第二阶段为1984年至今,建立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初步系统化阶段。有的学者认为:第一阶段为1978年至1986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时期。第二阶段为1987年至今,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时期”。同时该文提出以有代表性的专著为标准,可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阶段划分为三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的萌芽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形成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发展阶段”。[4]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框架和内容构成,总体而言还是缺乏整体性的研究设计(亦可称为“顶层设计”研究)。近十年来,形成了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的分论专论,它们都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当中的某一组成部分。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框架结构(内容布局问题)的研究总体偏少,甚至于没有涉及。事实上,如果作为具有高度总括概述特点的“原理”缺乏对其所包含的某一理论(分论)的整合能力,只能表明作为学科主干的原理教材的编写和研究落后于其所辖的某一具体理论的研究,原理的内容未能全面反映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和体现学科研究的最新动态,那么,我们整个原理的内容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当中的地位和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整体框架,也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构成的探索。从现有原理教材的内容组成来看,主要涉及了以下几个大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主要是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介绍、学科研究对象、学科特点、学科性质、学科基础理论)、本质论、目的论、发展论、价值论、结构论、主导论、主体论、接受论、中介论、过程论、资源论、载体论、环境论、机制论、管理论、方法论、评价论、艺术论、发展论等。围绕原理所涉及的问题,近些年已经分门别类地形成了以下多种专著:如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徐志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范畴研究》2009年)、思想政治教育中介(邵献平《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论》2007年)、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李合亮《思想政治教育探本――关于其源起及本质的研究》2007年、杨威《思想政治教育发生论》2010年等)、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王敏《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论》2003年、张世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论》2005年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项久雨、胡国义等的专著)、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2007年)、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陈万柏、贺才乐等专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刘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2009年、另有博士学位论文3篇)、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李辉、沈国权、戴钢书等的专著)、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秦在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论》2003年、赵志军《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2009年等)、思想政治教育主导(石书臣《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2004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2005年、万美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研究》2009年)等等。

此外,近些年来许多属于本学科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也为积淀、形成、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想理论智慧。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经过新一轮的有意识的提炼、综合,最终能够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原理。例如,万光侠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2006年)、雷骥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研究》(2008年)、马万宾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研究》(2009年)、伍揆祁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论》(2007年)、荆兆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定位及建设思路研究》(2011年)、田鹏颖的《思想政治教育哲学》(2010年)、王娟的《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研究》(2011年)、赵兴宏的《思想政治教育应用论》(2008年)、李宪伦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话语探析》(2007年)、李征的《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2011年等,这些研究成果虽不直接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但其所涉及到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内容,从不同视角、不同论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丰富发展起到了推动借鉴作用,这些成果能够为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构建提供智力支持。

总结起来,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主要是以分论、专论研究为主,就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整体框架加以深入探讨并给出基本结论的文献非常少。有些研究者虽然对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结构设计有过一些设想,但缺乏深入、系统的提出论证,大多零散粗略地陈述于一些报刊文章当中。

三、学界对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不同观点及其评述

应该敢言,20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研究取了显著的成绩,学科发展日趋成熟,一些本学科特有的范畴体系、内容结构日益得到学界的认同,学科的科学化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作为今天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学主干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在框架设计、基础理论、结构安排、内容体系、学术逻辑等等诸多方面都逐渐形成一定的风格,不少问题只有在本学科的论域当中才会得到深入的讨论和阐释。这些都是我们原理研究的骄人成绩。当然,客观上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以下笔者整理了部分学者的观点:

张耀灿教授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发展到今天,与进一步推进其发展创新要有新的思路是分不开的,即开展元理论研究,特别是要推进研究范式的人学转向,在马克思主义人学范式观照下,重点对‘思想政治教育原理’重新审视,应从理论体系的结构和理论观点的解释力两大方面探讨八个基本理论问题”。[5]

邱柏生教授从原理课程教学的角度认为“从该专业确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就被看作一门重中之重的核心课程,各校都投入了一定力量进行课程建设和师资梯队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是一门有相当教学难度的课程,尽管其中有不少内容属于程式性教学,内容比较直白,不需教师做多少解释学生自能充分理解,但有不少内容则给教师预留了极大的理论开拓空间”。[6]他结合原理教学,重点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当中的对象、过程和价值三个方面来重点分析当中存在的难度问题,并就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背后遇到的挑战作了分析。

沈壮海教授认为,“目前已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多是在微观的视野中观察、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聚焦于探索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发展变化及其教育引导的规律,并以此为轴心展开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意义、要素、过程、规律、环境等问题的理论探索”。“应构建新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即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及其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成果为理论指导,以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为实践依据,以对思想政治教育本体论、价值论、方法论的深入探索为逻辑主线,以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态与本质、目标与价值、运行机制与过程、管理与创新等基本理论问题的准确阐述为主要内容,尤其应当以宏观视野、原理定位、时代特色、中国属性、教学逻辑、创新思维的有机统一为贯穿教材编撰全过程的基本原则”。[7]

秦在东教授没有直接提及如何来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结构框架问题,但他从学科规范和概念的角度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当中存在的对主要的、核心的概念研究不足的问题。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规范化问题至今还没有彻底解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个学科的原创性知识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限域内不可为其他学科所替代的原理事实的研究整体上的仍然很薄弱。[8]

陈义平教授认为:“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理论体系的内容框架设计,有一些共性的东西,但差异性仍较大,可以归纳出多个不同的框架体系。总体不足表现为:一是有的框架体系只能称作‘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理论体系’;二是有的框架体系虽试图涉及对上述三个基本规律、三个基本研究领域的研究,但由于逻辑起点的不清晰、进而整个体系的内在逻辑性不强,导致了体系的结构混杂、内容丰瘦不一,一个成熟的理论体系框架尚未搭建起来”。该文提出,“按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学理论体系的逻辑演绎过程,搭建起由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论、体系论、行为论、过程论、发展论构成的框架内容”。[9]

高峰教授认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研究,以往所依据的是我国建国以后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如果说这种研究的依据基础具有其历史的合理性的话,那么在改革开放和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今天,其实践依据与实践基础就已经有了很大的局限性。作为探究思想政治教育最普遍和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原理,今天就应该立足于全球化的广阔视野,奠基于世界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之上加以审视”。作者认为“很多情况下仍然习惯于用我们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与范畴去套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因此,对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解读存有不少误区与偏见,这给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研究造成了很大的局限性。”[10]

也还有研究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作了一定区分,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创生”这一命题,认为:“之所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创生’而不是‘创新’,就在于此前还没有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已有的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命名的著述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也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不过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概论把学科建设成果几乎全部囊括其中)而已”。[11]

就原理教材的编写,邱柏生教授提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重心大部分放在编写各种教材上面,也注意优秀教材的不断更新修订。那时的不足是专门研究太少,学术专著太少。由于缺乏专门研究和专题深入的探究,缺乏广泛深入扎实的学术积淀,于是在这种研究基础上形成的一些教材都带有泛泛而论、大而化之和雷同重复的毛病,从而时常遭受人们的批评,编写教材的声誉也受到很大影响”。[12]近年来,“教材编写正受到冷落,不少教材的使用年份已久,不少内容也已落后于形势,更落后近年来一些研究成果之水平”。

笔者以为,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存在两个主要不足。这两个不足,也常被其他一些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人“品头论足”。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过度依赖于教育学、乃至教学论的理论支撑,原理的教育学痕迹太深,而且显得十分浅显,这也使得学科间的区分度不强,本学科的主要特色和本质属性体现得不明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创办阶段并没有面临今天如此复杂多样的社会环境,改革开放刚刚拉开大幕不久,全球化趋势的影响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发展而日渐表现出来,互联网形成的如此深远的影响尚未呈现端倪,当时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初衷主要出发点是提升广大青年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使之坚定理想信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因而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重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主要依托于学校,教育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当中居于主导地位。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也主要是以教育学,特别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关系为基准来构建。事实上,这显然只是其中的一种“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建构需要首先考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究竟是“政治的教育”还是“教育的政治”的问题。如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其鲜明的意识形态性,那么仅凭教育,似乎很难实现这一本质目的。因为人特定的政治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尽管教育活动发挥着积极作用,特别是在青年阶段,人的可塑性强,这是很重要的前提。但政治关系、经济利益格局的调整乃至个人对社会发展进步的感受都对人们政治价值观念的判断认同起着更为决定性的作用。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很多调研结果表明,社会环境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效果最主要的因素,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其实并不表现为一个教育教学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不应当停留在教育教学的窠臼里,而是应当以此为基础,着眼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对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心理道德素质等等的影响关系的研究,既反映影响人的价值观念认同的多种因素的从微观到宏观、从单一到多维的变化,又能体现自身的学科特色和属性。因此,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应该是较为宏观的“叙事”,国家主体与公民客体是其基本立论的关系,而不仅仅只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

二是在内容编排叙述方式上过度注重独立地分块分论,使得内容与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不甚密切。一直以来以主体论、本质论、方法论、环境论、管理论、过程论、结构论、载体论、价值论等等来叙述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独立化”、“平行化”、“并列式”的条块性研究思维方式,而这本身带来了对思想政治教育实际问题关注的减少或缺失。这种分门别类“块状”研究的成果或许作为本学科的基本原理叙事比较有效,换言之,作为一种教材化的体系展示比较适合,但是这本身不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主叙述模式”。而且作为学科的基础理论,不应该是一条一条的罗列排序,应该加以整合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笔者以为,原理之所以成为原理,应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学理性(抽象性)和预见性,它是一个学科理论的基础和核心。

教育的基本原理范文第15篇

引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是各大高校的必修课程,也是当代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关键因素。“以学生为本”是把课堂改革成为以学生的思想为主,同时教师进行引导,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中不断进行改革,摸索,从而寻求更好的思想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善于主动学习,敢于提出创新,使得教育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去主导课堂。本文主要讲述“以学生为本”对于马克思基本原理教学改革的初探。

一、以学生为本的含义

(一)问题提出

“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教育理念在西方很早就出现,多位西方教育者提出要以学生为本,这才是教育的重点环节。我国的教育理念中,很早也涉及到了这一方面,传统的教育理念也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大学生的生活,需要的是个体思想,教师固然重要,但教育要围绕学生,要以学生的思想对教育进行改革。

(二)深入了解学生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所感兴趣的事情,教师就需要从这点入手,根据学生的爱好对自己的教学有所改进。“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潜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够鼓励学生自我创新,把学生的思想真正融入课堂。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教学中的不足

(一)教师缺乏新的教育观念

高校教育的不断改革,学生也有了更多的思想,旧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课堂需求,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也有了更高的需求,但教师只是一味地增加课程,一味地在讲台上讲解,缺少互动,这样学生无法在课堂上深刻体会教学;课程作业的繁多,也使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了解新知识;课堂上教师的提问也变得越来越乏味,学生也会失去积极性,对于回答问题只是照着课本回答,没有自己的主观意识。

(二)学生缺乏足够的重视度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内容在学生眼中过于抽象,他们认为这门课程与自己今后的发展、工作没有必要的联系;课程的内容与部分学生的价值观有所冲突,认为这门课程不具备教育功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没有明确的边界,incident,很多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已经与当今社会脱节。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没有足够的重视,当下最重要的就是对其进行改革,让学生对课程的观念有所改变。

(三)课程缺乏实践

现在大多数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都是以室内教学为主,课程内容也都是以教师讲述为主,这样学生就缺少了实践经验,学生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深刻了解知识,古板的讲课只会让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动力。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教学前提

教学的观念要“以学生为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现如今我们的社会正在进行转型时期,在这一过程中,最大的变化必定是社会价值,而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也一定会随之而变化。作为教育者,首先要注重大学生思想的变化,其次要尊重他们的思想变化。马克思主义很重视人的主体性,因此,教育者要注重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他们所想要的教学方式,我们就要尽量去满足,这样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新的了解。

(二)学生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需要有落脚点,而这一落脚点就是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在进行思想教育前,要满足学生的需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人的一生分为了三个部分。首先就是能够生存,有穿、有吃、有住。第二是享受,在能够生存的前提下享受生活。第三是发展,也就是为今后有更好的生活而不断改革创新,发展新的道路。

大学生的教育也是如此,想要使得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就必须满足他们,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改革中完成这一点,从而使他们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的引导下学会成长,发展未来的自己。

(三)注重教学的方式方法

如何做到“以学生为本”是这一改革的决定因素。当下教学方法的落后是影响教学的一大原因。所以,我们要对教学进行改革创新,从而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的效果。想要使得大部分大学生的观念有所转变,就必须让教师与学生有足够的沟通与配合,纵横交错,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大学生有更多的经验以及激发他们的创新性。

教学方式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过程中,更好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一课程。教师在面对经济正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需要有精密的教学方案,在有限的课时中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