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消费者心理研究范文

消费者心理研究范文

消费者心理研究

消费者心理研究范文第1篇

国际医疗卫生会员组织HIMSS将移动医疗定义为mHealth,即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具体到移动互联网领域,则以移动终端系统的各类医疗健康APP应用为主。它为发展中国家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在医疗人力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可通过移动医疗解决问题。

当前我国移动医疗发展迅速。就市场规模来看,2014年我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已突破30亿元,且预计2016年将突破80亿元大关;就用户规模来看,从2011年至2014年移动医疗互联网用户从3.56亿人次增至5.53亿人次,增幅高达55.3%。

虽然当前国内移动医疗市场呈现井喷式现状,但无论从发展时间还是技术水平,我国移动医疗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不过相信随着人们对于移动互联网逐渐开放包容的心态,在未来中国移动医疗将会拥有大批成熟且固定的用户群体。

2分析方法简述

本文采取主成分分析法对移动医疗市场消费环境心理进行分析,其目的是了解在移动医疗业中哪些环境心理因素对消费者行为产生主要影响。

第一步,结合相关文献设计消费环境心理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步,依据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问卷设计,将问卷设计为李克特7级量表问卷,从而使定性指标变为可量化分析的变量。

第三步,通过SPSS stats对问卷数据进行降维分析,将原本复杂多样的影响因子降维成为少数几个主成分,从而得到对消费者行为产生主要影响的环境心理因素。

3数据处理方法

为了能够将定性指标量化为可以分析的变量以便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推断,本文在李克特(Likert)5级量表的基础上拓展评级层级至7级,以提高数据检验的信度和效度。

量表问题所代表的7层级赋值反映的是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在根据方差累计贡献率得到主成分的基础上,还要考虑主成分的成分构成。本文所采用的是统计软件SPSS中的降维分析和因子分析。

3.1降维分析

在降维分析中,本研究根据初始特征值和提取平方和载入的方差累计贡献率,判断主成分及其影响权重。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原评价体系中的三级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相互无关的综合指标,用以替代原来可能具有多重共线性的指标。其数学分析模型为:

使用SPSS软件将因子分析的原始变量录入“变量”列表,得到特征变量矩阵,并由特征向量矩阵得到主成分分析的计算公式。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公共因子的提取,并计算因子贡献率指标。

通过对主成分累计解释的方差贡献率进行分析,得到主成分对原有指标信息的保有程度,若累计贡献率达标,即可用其代替原指标的信息。每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代表该因子对消费者行为影响的权重。

3.2因子分析

本研究需要采用因子分析来判断主成分的成分构成。

4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1体系构建的依据

毕众增《消费心理学》(2011)中将消费环境心理系统划分为微观消费环境心理、产品、价格、广告和宏观消费环境心理,这是构建消费环境心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但由于划分标准过于宏观,无法据此得到影响消费者行为的核心因素。

因此,针对我国消费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发展现状,笔者试图从更多实践研究中借鉴经验。梁宁、邵荣昭(2007)认为消费者所有活动都是与其内(指身心环境)外(社会、自然环境)环境状况联系相应,离开整体生活动态背景去研究消费者行为得出的结果是其表象,而消费环境又同消费者一般心理、个体心理、消费行为构成统一的整体。卢泰宏(2012)则引入迈克尔?R.所罗门的消费者行为学研究,从微观到宏观,由个体到群体,从市场、个体、决策者、亚文化和文化五个角度逐层剖析消费者行为。

4.2指标设计原则

4.2.1科学性原则

以毕重增(2011)提出的消费环境心理系统为框架,通过选择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合理的程序以保证构建的指标体系能全面反映各指标对消费者行为的真实影响。

4.2.2系统性原则

从框架来看,体系涵盖微观、中观、宏观消费环境心理,指标构建系统全面。从内容来看,在指标的设计方面更适合中国消费者行为特点。

4.2.3直接评价原则

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运用直接评价原则,即将被调查消费者充分被纳入评价过程中,通过相关人群直接反馈对指标影响效果进行直接评价。

5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毕重增《消费心理学》(2011)一书中将微观消费环境心理划分为环境因素、消费者反应、中介因素,中观消费环境心理划分为产品因素、价格因素、广告因素,宏观消费环境心理分为经济因素、群体因素、文化因素等。

为使指标科学有效,本文通过排除描述性指标、解释性指标、相关性指标,将二级指标定义为软件因素、产品因素、价格因素、广告因素、群体因素、文化因素,继而通过枚举法分解出三级指标,得到如表2所示指标体系表。

6主成分分析

本次共发出问卷150份,其中实体问卷70份,网络问卷80份。实际收回149份,有效问卷146份,经由SPSS-Stats分析得到如下数据:

7解释分析结果

数据分析结果和笔者原本的设想有一定差距,Y1~Y7代表移动医疗市场中对消费者行为产生主要影响的环境心理因素,但其中并不包括平台认证、医师资质认证及价格因素,反之宣传渠道、文化因素和设计包装却是主导因素。

首先,根据市场调研,虽然当前我国移动医疗APP开发呈现井喷式发展,但实际上百分之八十的用户都集中于使用下载量排名前五的APP,例如春雨医生、丁香医生、平安好医生等,这些APP在平台相关的资质认证、医师资质认证及医师资质透明化程度上做的相当成熟,因此平台认证、医师资质认证并没有成为消费者最关注的环境因素。

其次,移动医疗APP主要解决的是消费者的健康问题,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它处于金字塔的最低端――生理需求;另外当前移动医疗APP的消费群体以中青年白领、在校大学生为主,前者经济条件较好,而后者属于非自我能力消费者。综合两点因素,当前移动医疗领域主要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敏感程度一般。

8本文特色及创新点

8.1理论依据支撑研究框架

本文以毕重增(2011)提出的消费环境心理系统为框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理论分析,选择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合理的程序,保证构建的指标体系的全面性。

8.2采用较为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

调研方面,问卷依托“消费环境心理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为李克特7级量表问卷,从而使定性指标变为可量化分析的变量。数据处理方面,采用统计软件SPSS对问卷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将原本复杂多样的问题降维成为少数几个主要问题。该套成体系的科学研究方法提高了研究结论的参考价意义。

9研究局限性

9.1未对指标体系进行信度检验和适宜性检验

在消费环境心理指标体系的编制过程中,主要通过经验判断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而未采取指标信度检验和适宜性检验来研究指标之间可能存在内部互为因果的依赖关系。

消费者心理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法;消费环境心理;消费者行为;移动医疗

1移动医疗市场简介

国际医疗卫生会员组织HIMSS将移动医疗定义为mHealth,即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具体到移动互联网领域,则以移动终端系统的各类医疗健康APP应用为主。它为发展中国家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在医疗人力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可通过移动医疗解决问题。

当前我国移动医疗发展迅速。就市场规模来看,2014年我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已突破30亿元,且预计2016年将突破80亿元大关;就用户规模来看,从2011年至2014年移动医疗互联网用户从3.56亿人次增至5.53亿人次,增幅高达55.3%。

虽然当前国内移动医疗市场呈现井喷式现状,但无论从发展时间还是技术水平,我国移动医疗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不过相信随着人们对于移动互联网逐渐开放包容的心态,在未来中国移动医疗将会拥有大批成熟且固定的用户群体。

2分析方法简述

本文采取主成分分析法对移动医疗市场消费环境心理进行分析,其目的是了解在移动医疗业中哪些环境心理因素对消费者行为产生主要影响。

第一步,结合相关文献设计消费环境心理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步,依据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问卷设计,将问卷设计为李克特7级量表问卷,从而使定性指标变为可量化分析的变量。

第三步,通过SPSS stats对问卷数据进行降维分析,将原本复杂多样的影响因子降维成为少数几个主成分,从而得到对消费者行为产生主要影响的环境心理因素。

3数据处理方法

为了能够将定性指标量化为可以分析的变量以便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推断,本文在李克特(Likert)5级量表的基础上拓展评级层级至7级,以提高数据检验的信度和效度。

量表问题所代表的7层级赋值反映的是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在根据方差累计贡献率得到主成分的基础上,还要考虑主成分的成分构成。本文所采用的是统计软件SPSS中的降维分析和因子分析。

3.1降维分析

在降维分析中,本研究根据初始特征值和提取平方和载入的方差累计贡献率,判断主成分及其影响权重。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原评价体系中的三级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相互无关的综合指标,用以替代原来可能具有多重共线性的指标。其数学分析模型为:

使用SPSS软件将因子分析的原始变量录入“变量”列表,得到特征变量矩阵,并由特征向量矩阵得到主成分分析的计算公式。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公共因子的提取,并计算因子贡献率指标。

通过对主成分累计解释的方差贡献率进行分析,得到主成分对原有指标信息的保有程度,若累计贡献率达标,即可用其代替原指标的信息。每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代表该因子对消费者行为影响的权重。

3.2因子分析

本研究需要采用因子分析来判断主成分的成分构成。

4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1体系构建的依据

毕众增《消费心理学》(2011)中将消费环境心理系统划分为微观消费环境心理、产品、价格、广告和宏观消费环境心理,这是构建消费环境心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但由于划分标准过于宏观,无法据此得到影响消费者行为的核心因素。

因此,针对我国消费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发展现状,笔者试图从更多实践研究中借鉴经验。梁宁、邵荣昭(2007)认为消费者所有活动都是与其内(指身心环境)外(社会、自然环境)环境状况联系相应,离开整体生活动态背景去研究消费者行为得出的结果是其表象,而消费环境又同消费者一般心理、个体心理、消费行为构成统一的整体。卢泰宏(2012)则引入迈克尔・R.所罗门的消费者行为学研究,从微观到宏观,由个体到群体,从市场、个体、决策者、亚文化和文化五个角度逐层剖析消费者行为。

4.2指标设计原则

4.2.1科学性原则

以毕重增(2011)提出的消费环境心理系统为框架,通过选择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合理的程序以保证构建的指标体系能全面反映各指标对消费者行为的真实影响。

4.2.2系统性原则

从框架来看,体系涵盖微观、中观、宏观消费环境心理,指标构建系统全面。从内容来看,在指标的设计方面更适合中国消费者行为特点。

4.2.3直接评价原则

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运用直接评价原则,即将被调查消费者充分被纳入评价过程中,通过相关人群直接反馈对指标影响效果进行直接评价。

5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毕重增《消费心理学》(2011)一书中将微观消费环境心理划分为环境因素、消费者反应、中介因素,中观消费环境心理划分为产品因素、价格因素、广告因素,宏观消费环境心理分为经济因素、群体因素、文化因素等。

为使指标科学有效,本文通过排除描述性指标、解释性指标、相关性指标,将二级指标定义为软件因素、产品因素、价格因素、广告因素、群体因素、文化因素,继而通过枚举法分解出三级指标,得到如表2所示指标体系表。

6主成分分析

本次共发出问卷150份,其中实体问卷70份,网络问卷80份。实际收回149份,有效问卷146份,经由SPSS-Stats分析得到如下数据:

7解释分析结果

数据分析结果和笔者原本的设想有一定差距,Y1~Y7代表移动医疗市场中对消费者行为产生主要影响的环境心理因素,但其中并不包括平台认证、医师资质认证及价格因素,反之宣传渠道、文化因素和设计包装却是主导因素。

首先,根据市场调研,虽然当前我国移动医疗APP开发呈现井喷式发展,但实际上百分之八十的用户都集中于使用下载量排名前五的APP,例如春雨医生、丁香医生、平安好医生等,这些APP在平台相关的资质认证、医师资质认证及医师资质透明化程度上做的相当成熟,因此平台认证、医师资质认证并没有成为消费者最关注的环境因素。

其次,移动医疗APP主要解决的是消费者的健康问题,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它处于金字塔的最低端――生理需求;另外当前移动医疗APP的消费群体以中青年白领、在校大学生为主,前者经济条件较好,而后者属于非自我能力消费者。综合两点因素,当前移动医疗领域主要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敏感程度一般。

8本文特色及创新点

8.1理论依据支撑研究框架

本文以毕重增(2011)提出的消费环境心理系统为框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理论分析,选择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合理的程序,保证构建的指标体系的全面性。

8.2采用较为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

调研方面,问卷依托“消费环境心理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为李克特7级量表问卷,从而使定性指标变为可量化分析的变量。数据处理方面,采用统计软件SPSS对问卷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将原本复杂多样的问题降维成为少数几个主要问题。该套成体系的科学研究方法提高了研究结论的参考价意义。

9研究局限性

9.1未对指标体系进行信度检验和适宜性检验

在消费环境心理指标体系的编制过程中,主要通过经验判断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而未采取指标信度检验和适宜性检验来研究指标之间可能存在内部互为因果的依赖关系。

9.2调研样本的局限性

一是抽样数量较小,仅根据146份有效问卷展开展数据分析会影响结论的说服力。二是抽样分布的科学性问题,未进行抽样层的科学划分会一定程度影响数据分析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车小玲.消费者对移动医疗的信任及其采纳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3.

消费者心理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药品广告 消费心理 发展策略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药品广告的功能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商品具有两重性既可以预防疾病,健康保健,但又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所以医药广告也通常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加以表达。而药品广告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认识功能,通过药品广告可以让消费者了解药品商品的商标、性能、用途、适应症状等从而起到为消费者传递药品信息的作用。如何将药品信息更好的传递给消费者对于医药企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药品广告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一些药品广告任意的夸大药品疗效,消费者缺乏药品知识,看到此类广告与自身病情相联系,就认为自己患有此病无需就诊看病,从而往往耽误了自己的病情。另一方面有些药品广告主与经营者利用患者名义和形象作证明,有的甚至截取“新闻节目”中医药科研单位、专家、学者的部分语言形象画面,以此来诱导更多的患者购买他们的药品。有些药品厂商在没有取得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的情况下,就随意的到电视台、广播电台播放广告,严重破坏了药品广告的传播环境。

三、消费者心理与药品广告的关系

药品广告对消费心理的向导作用。当一个消费者的某种需求被意识到后,就会动员起来,有选择的指向可满足需要的外界对象,从而引发消费。例如,一个人在进行某项活动的过程中感到口干舌燥,这时体内就会产生对水的强烈需要。当他突然看到一处有供应饮料的摊点时,马上会激起购买饮料的强烈动机,朝着饮料点直奔而去。饮料品种如此之多,买哪种好呢?购买动机的多样性,促成了满足不同需求层次的广告。由此可见,广告是卖主针对消费者多样、复杂的消费心理,为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而采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商业手段。其目的就是为了借助于一定的传播媒体,使消费者接受它的观点和所宣传的商品。心理是客观事物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在人脑中的反映。一般来讲,广告是通过一定的媒体显现出的事物,反映在人脑中并引起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及导致某种行为,这样,就使广告与消费者产生了互为联系的关系。

四、利用药品广告获得消费者亲睐的方法

(一)选择有效的媒介。

想要迅速的传递药品的信息,最佳媒体首推电视。首先药品多用来治疗常见疾病,又直接面对消费者,广告受众广泛。在我国只有高普及率的电视才能覆盖如此广泛的受众;其次,电视广告富于表现力,艺术性比较高,以加强受众对广告的印象并易于记忆;再者,电视广告形式多样,产品广告、形象广告、公益广告等等?对于提高企业信誉极为有利。另一种重要的广告媒是销售现场。药品具有特定的销售地点———药店,对于许多消费者来说,药店并不仅仅是药品的购买场所,更是获得药品咨询的地方。所以药店中陈列的POP广告,一方面为消费者提供了大量的药品信息,同时可以对潜在购买心理和已有的广告意向产生非常强烈的诱导功效,能够变潜在意识为实际购买行为。

(二)正确的广告定位。

树立产品独特个性,获得竞争优势,有效的广告必须运用定位理论,在市场中寻找缝隙,在广告中表现与竞争者不同的诉求点,突出宣传药的某一特性,塑造与众不同的形象。西安杨森在这方面就做得非常成功,杨森推出药品的时候当时的药品市场已经有了不少同类别的药品如何在同类药品中异军突起成为一个主要问题,很快一个性突出,定位明确的药品广告推出了。如治感冒的康泰克———“24h缓?解感冒症状,药效持续达12h”,一个正确的广告定位增强了消费者对药品的了解,更易获得消费者的亲睐。

五、结论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行为,其受到了众多因素的影响。而消费者心理又是影响这种行为最主要的的因素之一。通过对消费心理的研究,为设计药品广告提供拉十分重要的的依据。好的药品广告可以从不同的的角度来反映药品的特点,所以一个好的药品广告的策划既要贴近消费者,又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所以当前的医药企业要时刻抓住消费者心理的变化,发现消费者消费心理的新特点,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设计药品广告。

医药行业的新发展也为药品广告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各医药企业也都摩拳擦掌想要创造出一番新的天地,而优秀的药品广告就是为企业奠定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姚宏.国际药物经济学研究与发展[M].北京:北京化工出版社, 2004.

[2]李晓霞,刘剑.消费心理学(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曹燕,熊维政.我国药品广告市场现状及思考[J].中国药房, 2007,07(14).

[4]曲丽丽,杨世民.我国药品广告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中国药师,2007,04(26).

[5]李明源.浅论消费心理与行为特征[J].商业经济,2006,15(09).

[6]左洪亮.对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心理因素的研究[J].商业研究, 2011, 09(21).

消费者心理研究范文第4篇

一、品牌关系中消费者心理契约本质与内容

对于心理契约,雇佣关系下心理契约概念已经有各种界定,从这些定义中学者们对构成心理契约概念的核心认识是基本一致的(尽管在描述上的用词有细微区别), 即心理契约是基于雇佣关系一方或双方对权利(期望获得)或义务(责任)的一种未成文的、内隐的主观理解、期望、感知或信念。但这些定义在心理契约的内容构成和存在主体上的区别也是明显的,更重要的是上述观点对心理契约的界定并没有超出雇佣关系的范围。

虽然有研究表明有关系就存在心理契约,但在一个完全契约条件下的一次易中,心理契约是没有存在价值和存在必要的。也就是说,在品牌关系中,如果双方交易是在完全契约条件下的一次易,也就不存在心理契约,因为这种交易时间跨度短,交易条件明确、完全,即使消费者与品牌间产生了纠纷也可以通过第三方(法院或其他维权机构)强制执行。因此,品牌关系中的消费者心理契约首先要存在于消费者与品牌的长期交易中,而这个交易过程又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不能用书面契约规定和说明的过程。消费者心理契约来源的渠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消费者对品牌正式的或非正式许诺的感知,一是消费者对社会信用体系或个体关系存量的信心。因此,我们认为,品牌关系中的消费者心理契约是在长期的交易过程中,消费者对品牌的期望和责任的感知、领悟和交流,在合意的期望和信念的基础上达成的一种对品牌义务和自身权利的动态性及隐形的主观理解。

二、消费者心理契约内容及结构

Rousseau(1990)认为,在总体层次上,可以把心理契约分为交易心理契约与关系心理契约两大类。对于大多数个体来说,心理契约可能同时包括了交易要素和关系要素,它们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不同心理契约之间的差异主要在于两种成分所占比例的不同。但是,我们认为,营销情境或消费者情境是相对于雇佣情境更为多变、复杂和动态的。在营销情境中或许存在交易心理契约与关系心理契约,但是二者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区分,甚至在多数情况下,交易心理契约和关系心理契约是交叉的,相互融合的。而在消费者心里的标尺更多的倾向于期望品牌做什么和品牌应该做什么之间的区分与衡量。因此,我们将消费者心理契约分为期望契约(身份认同)和责任契约(问题解决)两个维度。

期望契约是指品牌通过各种营销努力,增强对消费者的身份认同,使消费者感知更优越的消费体验。责任契约则是消费者对品牌应该且必需做什么的主观理解,其中主要包括消费者认为对主要问题的解决。

期望契约中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熟客奖励”,主要是品牌给予经常购买的熟客额外的优惠或服务(如折扣、赠品等),这是消费者由于经常购买而对于品牌产生的普遍性期望,对于品牌而言也是较易感知的消费者期望契约。二是“个人和情感归属”,主要是消费者对于品牌的个人和情感归属,如通过品牌知名度来提升消费者个人自信和形象或者达到增添生活乐趣的目的,是消费者对品牌的精神期望;三是“真诚沟通”,消费者与品牌之间不只是简单的交易关系,消费者与品牌之间也可以形成真诚的“人际关系”,因此消费者更期望得到品牌人性化的关怀与沟通。

责任契约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品牌责任”,即消费者关于品牌对于消费者和社会所要承担的基本责任的心理感知,主要包括品牌必须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必须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优质的服务,合理的价格以及不断创新的能力等。这是消费者认为品牌必须做到的基本要求。二是“社会责任”,即消费者关于品牌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对社会问题所有承担相应社会责任心理感知。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已经不仅仅追求品牌的实际需求,他们更注重品牌的“品格”,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品牌应该而且必须做到的事情。

参考文献:

[1]游士兵等.品牌关系中消费者心理契约的感知与测度[J].经济管理,2007(22): 30-35

[2]余可发. 消费者―品牌关系维系:基于心理契约的研究[J].当代财经.2009(4):72-76

消费者心理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植入营销 消费者心理 植入效果

植入营销也称植入广告,是指将产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觉符号甚至服务内容策略性的融入电影、电视、网络等节目中,通过场景再现,让顾客对其留下印象,继而达到营销的目的。[1]在百度百科中植入营销的英文表达有三个词汇:product placement, branded entertainment, branded content。从这三个词汇的变化可以看出植入营销的发展从最初产品本身的植入到品牌植入,进而又发展到对品牌内涵的整合传播。植入方式也由简单的产品介绍、品牌LOGO背景,发展到与故事情节的有机统一,并且越发重视强调植入方式的隐蔽性和易于接受性。

近年来国内外对植入营销效果研究成果颇多,但从消费者角度研究者甚少。本文通过综合现有文献,得出消费者接受植入广告的心理过程,从消费者感知角度比较植入广告和传统广告的区别,并在此基础上为优化植入营销效果提出若干建议,以丰富植入营销理论研究,为植入广告的实际运作提供指导。

一、消费者在植入广告接受过程中的心理因素和模型构建

在消费者对植入广告的态度层面上,Nebenzahl & E.Sunda(1993)通过实证研究证实大部分人对传统商业广告厌倦但并不反对在影片中植入广告。Weaver(2000) 的研究表明当有产品植入时,受试者的辨识程度率高于没有植入时,且对影片中角色喜欢程度越高,对明显品牌的植入接受度也就越高。刘玲玲(2003)通过对台湾植入式广告的研究分析,发现植入品牌的认知度与广告效果有显著影响。

在消费者对植入广告的认知心理研究方面,郝洁莹认为从心理学理论分析消费者对广告的接收过程从消费者对广告的接受过程看,其心理反应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感知、接收、记忆、态度、行为。于春园提出了消费者对植入广告的认知反应模式,强调注意力。王丽媛进一步强调,注意力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植入广告的任务是要让消费者无意注意到广告想要传递的信息。许多学者认为,由于明星示范效应,植入广告的真实性和晕轮效应,使得顾客对植入广告的接受度较高。王国全认为消费者对植入广告的接受还与消费者心境有关。

消费者了解广告内容后会对广告作出相应评价,进而对植入广告产生或喜欢或反感的态度。目前学界对植入广告效果评价方式多样,市场营销专家克里斯特•A•拉塞尔在1998年提出了一套评测植入营销的四个指标从消费者角度出发被广泛采用:首先是个人关联性( Personal relevant):观众和节目间的关联程度即是个人关联性;其次是经验/移情性(Experiential/Empathy):移情是指观赏者对于节目内容,有一种感同身受般的情感认同。第三是信息性(Information):信息性是对消费者提供品牌真实的相关数据。最后是执行性(Executive):一般广告和植入产品的执行,有相当程度的差异。综合现有文献,消费者对植入平台的态度,对植入广告的态度和原有品牌的态度是决定其购买行为的三个主要因素,消费者接受植入广告的心理过程如下:

人类对事物的认知过程可概括为:感知―评价―态度―行为。从图1可以看出,植入广告出现后,消费者首先对植入广告有一个总体感知,植入广告的内容,方式和载体是消费者注意力的选择点,其中,植入载体表示植入广告植入的角色。消费者对植入广告的这三个方面的选择性注意,决定了消费者对植入广告信息的接收程度。在一定的情境下,每一位消费者会对其接收的信息进行评价,由此产生了消费者对植入广告的态度。植入广告与原有的品牌是具有正相关的相互关系,一般来说,喜欢该品牌的消费者更喜欢该品牌的植入广告,而喜欢该植入广告的消费者也会对该品牌产生好感。态度决定了行为,消费者对植入平台的态度、对植入广告的态度、对原有品牌的态度是使得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的三大主要要素。其中植入平台是指植入广告的节目,其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也会影响消费者对植入广告的态度。

二、 基于消费者感知的植入广告与传统广告的区别

广告的目的在于是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具有良好的认知,进而产生购买行为。通过总结现有文献资料,本文从消费者感知角度对传统广告与植入广告进行对比。

在消费者感知内容方面,传统广告内容目的性明显,让消费者一眼明白这是广告而植入广告更强调娱乐性,强调在这过程中,消费者是否获得某种满足感。在感知方式上,传统广告多打断消费者正在欣赏的节目,强制插入广告,消费者是被动的;植入广告强调广告内容和节目内容的有机融合,让消费者在欣赏节目的过程中愉快的接受广告。正是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相比于传统广告而言,植入广告在消费者体验后的情绪反应上有更多积极情绪,接受性更高,植入广告对消费者的作用时间也更长,特别是消费者喜欢的节目内容里面的植入广告,影响更为深远。

植入广告不是万能的,它也有许多缺点:由于植入广告内容和形式较为隐蔽,使得消费者不易擦察觉,对植入广告的效应也难以度量,而实际上,许多企业投入大量资金仍不成功。那么如何使企业在植入营销中获得成功?本文从消费者心理角度提出若干策略,优化植入营销效果。

三、 基于消费者心理,优化植入营销效果

根据图1中消费者接受植入广告的心理过程可知,消费者的注意力选择是植入广告获得成功的首要条件。因此,在植入方式上要隐晦,让消费者不觉得这是广告,消除消费者戒备心理,视觉,听觉元素根据需要灵活选择;在广告内容上面,要与节目内容相协调,切忌生搬硬套。在青春偶像剧《难得有情人》中,吴大维的手机缺电,吴大维边说边操作:“因为最近我们公司正在设计这种手机的广告,所以我比较了解它的功能,可以用普通的电池代替锂电池,换上干电池……”俨然是在为阿尔卡特做电视直销,让消费者非常反感;反之,当007系列电影播放时,虽然没有大肆渲染,我们却没有办法把007驾驶的阿斯顿.马丁,佩戴的欧米茄,饮用的伯朗杰香槟换成任何其他品牌。

其次,在植入的广告中一定要明确目标受众,采用目标客户喜闻乐见的方式植入营销,增强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的体验,强化娱乐效果。另一方面,在广告植入时,多采用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景,会令消费者感觉信息准确,增强可信度,也会让消费者在相应情境下产生需要该产品的想法。例如王老吉广告中在烧烤,火锅和网吧场景,会让消费者在这些容易上火的情境下想起王老吉,对广告的回忆度较高,增强广告效果,这一点对植入广告也是一样的。

再有就是对植入平台的选择。植入平台必须有强大的感召力,吸引该产品的目标客户,否则,植入广告的投资收益会大打折扣。其次,需要考虑该平台与植入产品风格,形象的匹配性。同样的植入广告放在不同的平台上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效果。品牌形象、个性和影片中的意义存在着单向表达或互相建构的情况。因此,两者间是否匹配成为选择植入机会的关键。对于成熟品牌而言,受众对于品牌涵义已比较了解,跟原意不一致的植入会给观众造成认知上的混乱。另外,还要注意植入广告带给消费者的情绪体验是否与该产品的风格和形象一致。某些具有温馨性质的产品就不适合出现在暴力、惊悚的影片中。

并且,作为营销策略的一部分,植入广告必须与其他营销手段如促销,定价等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作用于消费者,取得良好效果。植入营销的理论基础是整合营销,其内涵要求以消费者为核心,建立消费者和品牌之间的关系,以及整合运用各种传播媒介,以最佳的组合谋取最大的利益。其关键是创造消费者满意的营销环境,让消费者从心理上接受品牌,情感上产生共鸣,提升品牌价值。

参考文献:

[1]薛敏芝: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植入式广告[J]中国广告.2005(6).

[2]王国全:心境与广告接受[J],广告研究:中国广告,2008,(2),63-64

[3]叶欣 王文轩:植入式广告运作策略的思考[J].大市场(广告导报),2006,(08),

[4]周子渊:植入式广告的受众注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5,(23)

消费者心理研究范文第6篇

认知品牌资产价值目前主要有两个观点:一是从市场营销角度认知品牌价值,即称品牌价值(brand value),它主要包括由支撑品牌不同属性组合而构成,它的变化将直接增加或减少了公司的货币价值。因此,对品牌价值评估主要是对市场利润和市场份额的确定。若当品牌的这种差异优势不再是可持续时,品牌也就没什么资产价值可言。另一是从消费者心理学角度认知品牌价值。即称品牌资产价值(brand equity),它是反映消费者根据自身需要对某一品牌的偏爱(performance)、态度和忠诚程度,特别是指消费者赋予一个品牌超越其产品功能价值之外,在心目中的形象价值部分,是消费者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主观认知和无形评估。所以品牌资产价值需要品牌经营者不断地去维系,才能赢得消费者的心,以实现增加其品牌资产价值的目标。上述两种观点我们不难看出,一个成功的品牌除了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功能性需求外,更需要不断地满足他们对产品某种心理需求(情感)的附加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品牌忠诚。这正是产品与品牌之间最大的差异点,也是不同产品品牌之间的竞争力的核心所在。现代消费心理学研究表明:消费者只愿为自己心中品牌付出更多,也只有品牌能给予消费者更多更高的价值。这种不断地去维系或循环促进才使得品牌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满意与效用、更好的外观与感觉,品牌资产价值才会在不断演进中增值。

美国著名品牌研究专家凯勒 (Kevin L Keller ) 提出的品牌资产价值概念主要是从消费者对品牌的心理反应,而非从财务方面去衡量的价值。根据他的观点,品牌资产价值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品牌知晓和品牌形象。前者指人们对品牌名称的知晓程度,具体反映在品牌记忆(即某一特定品牌是否储存在顾客的记忆中)和品牌识别(即顾客在面对众多品牌时是否能识别出某一特定品牌)两个方面;后者指人们在品牌知晓的前提下,与品牌建立起的一些联系(associations),即一种品牌态度网络的形成。具有强大品牌资产价值的品牌不仅应有较高的知名度,而且更重要的是与消费者建立起一些联系,让消费者联想到它所代表的利益所在来打动消费者的心,进而产生购买决策。

从消费者心理学角度来说,成功品牌大部分资产应是品牌资产价值,因为成功品牌不仅代表企业(产品)的过去、现在,更代表未来。它是很难用计算的方法来确定其价值的大小。也正是品牌代表着未来,才使得品牌价值难以估算。消费者购买的是企业产品,拥有的是企业的品牌,满足的是他们心理上的情感需求。因此从消费者心理学角度研究品牌价值才更具有现实与长远意义。 2.创建品牌资产价值的战略含义

根据品牌资产价值意义与构成特点,消费者选择品牌心理过程可用下图示之。

对品牌资产价值构成和消费者选择品牌心理过程是经营者创建成功品牌战略思想的重要依据。以往品牌经营者多数则从营销学的角度认知与创建品牌价值,对从消费者心理角度研究并不多,所以,误以为创建品牌主要从品牌传播上做文章。以致市场上许多品牌知名度很高,但在消费者心理或品牌态度网络上并没有产生多大影响。这样的品牌是经不住市场风云变化。同时从发达国家产品创建成功品牌的经验中不难发现,创建成功品牌必须从品牌价值构成与消费者选择品牌心理角度入手,并据此采取有效的战略措施。

从品牌资产价值构成角度思考品牌经营其含义主要有:

第一,高质量产品与优质的服务。不论是营销学还是消费心理学都认为:一个品牌的强度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其能被观察到的质量。国际上著名的品牌不论是可口可乐、IBM、GE还是麦当劳,都是产品质量上乘的品牌。市场营销分析表明:具有可信、高质量产品的品牌比起低质量产品的品牌来说,其获得的投资收益和销售收入是后者的两倍甚至更高。为什么高质量能产生较高利润呢?市场分析认为这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质量提高了市场份额,通过规模经济产生了较低的单位成本;二是通过创造了差异优势提高了商品品位。简言之,质量带来了较高的相对价格。

优质的服务可能是一个成功品牌中最重要的可持续性的差异优势。营销大师常说:产品是容易被竞争者仿造,而服务则因为依靠了组织文化和员工的态度,所以很难被竞争者所模仿。市场营销专家在对部分服务性行业业绩研究分析后认为:超过六成以上的消费者是因为服务行业的服务水平低或不满意而放弃曾经选择过的品牌(商家)。但有趣的是若商家能及时处理好各类投诉,确实又能挽留住不少顾客。这实际上就是增加了顾客的品牌忠诚度。对此我们的企业或商家有多少认识,实际又做了多少。

第二,争做先入者。品牌态度网络是建在消费者心中,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品牌情感体验和购买行为上的依赖感。早在1981年美国学者 J 特劳特和A 里斯提出了著名的“广告定位理论”。该理论认为定位策略之一就是:广告要创造出一个独有的位置,特别是“第一说法”、“第一事件”、“第一位置”。因为只有创造第一,才能在消费者心中造成难以忘怀、不易混淆的差异优势效果。创建一个优势品牌同样也需要定位理论的指导。从创造品牌的角度来说,第一个进入市场并不意味着争做技术先入者,而是要首先进入消费者的心目中。麦当劳、IBM、Dell等并没发明他们各自的代表产品,但它们首先创建了主要品牌并且将它们带入大众市场即它们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定位是独具特色的。同时当品牌又没有竞争者时,在消费者脑海中较容易创建一个强势品牌。市场营销实践表明:领先进入市场的品牌能获得平均高于后进入市场者1/3的投资收益。

从消费者选择品牌心理角度思考品牌经营,除了上述措施外,还需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加深认知,以保证创建品牌战略措施的有效执行。

第一,不断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与特点,寻求新的差异优势。在创建品牌时,一般来说所投资的市场是具有高度差异性或者说这种差异能够被创造出来。这主要取决于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与特点。创建品牌正是通过寻求差异优势,在不同的细分市场中寻找新的不同特性的组合。市场营销实践表明:具有差异优势的适宜品牌和强势品牌都可能获得非常高的投资回报,因为经营者是据此设计产品,使之满足消费者利益。

第二,不断地强化品牌的差异优势。因为市场中失败的产品或品牌关键的一点并不是产品本身的质量有问题,而是消费者看不到这种产品或品牌与竞争者有什么特别之处。消费者得不到令人信服的需要更换品牌的理由。更换新品牌会有一个风险即消费者普遍认为未知的产品也许没有预期那样好。

第三,不断地认识当今消费者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因为只有产品或品牌与消费者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这样的产品或品牌才有可能为市场所接受。记住:一个产品或品牌与消费者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越具有和谐性,推向市场的速度就越快。

消费者心理研究范文第7篇

关键词:品牌关系;心理契约;违背;断裂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9)04-0072-05

一、引言

随着现代品牌消费意识的增强,将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类比于人际交往关系,并透过这一拟人化思想来寻求品牌管理思路成为品牌运营的一大趋势。但要在近乎惨烈的竞争格局下,建立品牌关系非常困难,而要维系品牌关系则更是难上加难,可能一个不经意的行为都会将已建立起来的品牌关系断裂。顾客为什么会终止与品牌的关系,哪些因素导致品牌关系的断裂?学者们从营销情景中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比较丰富(Lusch&Brown1996),但从消费者心理契约视角的探究甚少,主要有Blancero&Ellram(1997)、liewellyn(2001)、Eddleston(2002)H的研究成果。相关领域的研究证明,只要有关系就存在心理契约,心理契约的违背将会极大影响关系的质量。Roehling(1997)指出,虽然心理契约概念最初是用来描述雇员的工作关系,但它现已一般化地用来描述许多关系,如房东和租户之间的关系、咨询员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夫妻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等。Blancero&Ellram(1997)的研究也表明,心理契约在其他密切的关系中出现,而且具有扩展的性质。消费者一品牌关系是“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和品牌对消费者的态度之间的互动”(Blackston,1992),消费者与品牌之间存在的拟人化关系,这就意味着品牌关系中消费者也必然存在对品牌的心理契约。研究结论表明,心理契约违背将会导致雇员与雇主关系的断裂(turnley&Feldman,2000)。Zweig&Aggatwal(2005)也提出,违背消费者心理契约将会导致消费者终止品牌关系,但研究不深入。特别是品牌关系中消费者心理契约的内容有哪些?品牌关系中的消费者心理契约是如何被违背的?消费者心理契约违背之后,消费者的反应行为怎样?这些问题的研究则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游士兵等,2008)。㈣对这些问题的了解,对品牌关系的维系有着极大的帮助。本文将带着上述问题进行尝试性研究。

二、文献回顾

1 消费者―品牌关系

尽管Gordon和Corr早在1990年就曾谈及品牌关系,但学术界普遍认为,品牌关系概念的正式提出始于Research International(RI)市场研究公司的Max Blackston。Blackston(1992)根据人际关系交往的原理规范了品牌关系的定义,认为品牌关系就是“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和品牌对消费者的态度之间的互动”。在这个关系体系中,消费者与品牌被视为同等重要的两个部分,并且彼此之间会有互动反应。之后,Blackston进一步将品牌关系分为主观、客观两个方面。将品牌关系界定为“客观品牌与主观品牌的互动”,指出品牌关系是品牌的客观面(主要表现为品牌形象,形象有好坏)与主观面(主要表现为品牌态度,态度有正负)这两个维度相互作用的结果。Blackstott的模型非常抽象地描述了品牌和消费者的互动关系,而Mundkur(1997)则使这一模型具体化,将互动元素变为四个:品牌一品牌、品牌――顾客、顾客―顾客等各类互动关系达12种。可见Mundkur对品牌关系的定义比Blaekston的范围更广,不仅研究品牌一顾客之间的互动,而且还有相关顾客之间的关系。Muniz,JR&O’Guinn(2001)将后者称为品牌社区(Brand Community)。Foumier(2001)品牌关系分析模型考虑的关系主体最多。该模型将消费者与品牌关系分成四个层面的关联(bonds徕研究:消费者与产品关联、消费者与品牌关联、消费者与消费者关联以及消费者与公司关联(周志民,2005)。这个复杂分析框架的提出表明Foumier已经将品牌关系的外延扩展,从多个层面对品牌关系进行研究。

2 心理契约与期望

心理契约这一术语在20世纪60年代初被引入管理领域,其理论基础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交互关系理论。组织心理学家Argyris(1960)首先在其《理解组织行为》一书中,用“心理契约”来说明雇员与雇主之间的关系;使用这一概念是为了强调在员工与组织的相互关系中,除了正式的雇用契约规定的内容之外,还存在着隐含的、非正式的、未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它们同样是决定员工行为的重要因素。Levinson等人(1962)提出心理契约是组织与员工之间隐含的、未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的总和;schein(1965)认为“心理契约理念意味着个人对组织具有许多期望,同时组织对个人也有许多期望……这些期望虽然没有写入雇员与组织之间的任何正式协议,但它们却是行为的有力决定因素”;Kotter(1973)将心理契约定义为“个人与其组织之间的一种隐含契约,它界定了各方期望从关系中彼此所给予和所接受的东西”。心理契约概念发展在Rousseau(1989)的著作中达到了顶峰,她将心理契约定义为“个人与其他方之间互惠交换协议的条款和条件的信念”,并对心理契约作了更狭义的定义,“心理契约是雇员对与其雇主相互义务的感知”(Rousseau,1990)。这一定义将心理契约的边界界定为只是雇员对相互义务的感知,认为心理契约概念主要关注雇员一方,它将心理契约看成是个人对相互义务的一种主观、个人感知。此后的其他学者一般也持与Rousseau(1990)一致的观点,大多数关注的是雇员视角。而不重视关系的相互性方面。

心理契约与期望(expectation)之间存在差异。心理契约不仅有期望的性质,还包括对责任和义务的承诺与互惠。它包括的内容是那些员工相信他们有资格得到的东西和应该得到的东西。区分这两个概念具有实践意义,期望未实现时产生的主要是失望感,心理契约被违背时则产生更强烈的消极情感反应和后续行为,其核心是一种愤怒情绪,员工感到组织背信弃义,自己受到不公正对待。它促使个体重新评价自己与组织的关系,并对组织承诺、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和员工流动率均有不良影响。Rousseau(1989)指出:“契约属于期望,但并不是所有的期望都属于契约。”

3 品牌关系中的消费者心理契约

根据社会交换理论的互惠原则,可以将心理契约转移到其他涉及互惠交换的情境中,如游士兵等

(2008)将心理契约概念中的雇员与雇主主体置换为消费者与品牌,并根据Rousseau对心理契约的狭义界定观点,消费者在品牌关系中的心理契约就可以理解为“消费者对自己与品牌之间义务的感知和信念”。㈣按照Tumley&Feldman(1999)的观点,雇员心理契约的形成主要依据组织所传递的承诺和对雇员对日常实践的感知以及理想化的观念。在品牌关系情景下,可以认为消费者心理契约的来源就是品牌做出的明显的或暗含的承诺,这种承诺结合消费者的理解形成了一种双方之间的契约关系。因此品牌关系中的消费者心理契约的概念可定义为“消费者对品牌所承诺的义务或责任的感知或信念。”消费者的心理契约是基于品牌传递给消费者承诺的信息,消费者信念中品牌对消费者理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些责任和义务既包括约定过的,也包括没有约定但认为品牌按理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但一般只有那些品牌所提供的明显的或暗含的承诺而让消费者感知到的期望才能构成心理契约。

三、品牌关系中消费者心理契约内容

Rousseau(1990)认为,在总体层次上,可以把心理契约分为交易心理契约与关系心理契约两大类。她通过对224位就业的MBA毕业生的研究,得到了对交易心理契约与关系心理契约二维度区分的实证支持。交易心理契约与关系心理契约这两个维度的观点被广泛应用,并得到了其他相关研究的支持。一般而言,交易心理契约是建立在短期回报和利益基础之上。主要关注具体的、短期的和经济的交互关系,它是指某一有限时期内的具体的、可货币化的交换:关系心理契约则更多地关注广泛的、长期的、社会情感的交互关系,它除了经济方面的物质回报之外,还有来自较高水平的情感投入,如对个人的支持、家庭的关注等无形因素,它能产生较强的参与情感和归属感,更多地体现为隐含和主观的理解。对于大多数个体来说,心理契约可能同时包括了交易要素和关系要素,它们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不同心理契约之间的差异主要在于两种成分所占比例的不同。如果雇员过于重视交易义务,将会消极影响他们对雇主的义务及其履行的信念。相反,如果雇员重视关系义务,将会对雇员义务及其履行产生积极影响。

心理契约在营销情境中也同样存在,在消费者情境中是指顾客对企业所许诺的责任和义务的感知或信念,它是理解顾客承受交易潜在风险的重要心理机制。罗海成(2005)验证了营销情境中的心理契约维度,实证结果显示,心理契约在营销情境中也可以区分为交易心理契约与关系心理契约两个维度。游士兵等(2008)进一步验证了消费者一品牌关系中的消费者心理契约内容(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其中:(1)“常客奖励”主要是指品牌向消费者提供因为经常购买带来的附加利益(折扣、赠品、附加服务等);(2)“质量和服务”主要是指品牌对消费者在质量和服务方面的保证;(3)“社会和情感利益”主要反映了品牌带给消费者社会和情感上的感受和利益。例如提升个人形象、满足情感需要、增加生活乐趣等;(4)“沟通”因子主要是指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包括关注消费者的感受评价、及时告知消费者品牌相关信息等;(5)“价格”因子表现为品牌价格的合理性。在消费者心理契约感知的五大指标中,“质量和服务”、“价格”两大指标最为消费者看重。这可能是因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具体的、经济的交易性关系在品牌关系的消费者心理契约中更为凸现,而“常客奖励”、“社会和情感利益”、“沟通”这些因子更多地体现在品牌和消费者除经济方面的物质回报之外的社会情感方面,关注广泛的、长期的关系性的心理契约,较为内隐。

四、消费者心理契约违背对品牌关系的破坏

心理契约在组织行为学领域的功能作用是明显的,心理契约能够使雇员感受到其在组织中的影响作用。如果员工感觉到心理契约被违背,会导致员工的工作满意降低、组织承诺下降、离职意图升高、组织公民行为的展现减少及增加退缩行为的发生(turnley&Feldman,2000)。通过上述研究证明,在品牌关系中消费者心理契约确实存在。既然消费者心理契约存在,那么在品牌关系的发展与维系过程中,就有极大的可能由于消费者心理契约的违背造成品牌关系的断裂。在心理契约破裂与违背研究领域有两个比较经典的模型:(1)Morrison与Robinson(1997)的心理契约违背形成过程模型。(2)Tumley与Feldman(1999)的差异模型。

1 Morrison与Robinson(1997)的心理契约违背形成过程模型

2 Turnley与Feldman的差异模型(discrepancy model)

该模型如图3所示,它详细地说明了促成心理契约破裂与违背发生的因素,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至于心理契约的违背与行为间的联系,学者们则倾注了大量的精力。按照Turnley与Feldman的观点,在心理契约违背发生后,员工的反应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四类:一是离职;二是降低职务内绩效(员工完成其正式工作职责的情况);三是降低职务外绩效(主要是组织公民行为,包括承担更多的责任、加班、帮助同事等);四是出现行为(包括打击报复、破坏、偷窃、攻击等)。另外有观点认为当个体感受到心理契约遭到违背时,他(或她)通常会采取四种主要的行动方式以作为回应,并且这四种主要的行动方式可以按积极主动的一被动的和破坏性的一建设性的两个维度进行划分。见表1。

我们将上述模型中的雇主与雇员替换成品牌与消费者,对上述模型进行适当修改,可以得到消费者心理契约的违背对品牌关系的破坏原理如图4所示:

(1)断裂,即主动终止与品牌的关系。通常这是处理心理契约违背时的一种常用手段,但绝不仅是对契约违背的唯一反应。

(2)抱怨,即表达不同声音、不同情绪。这种表达有助于减少损失和恢复信任,是一种主动的、建设性的旨在改变情境中有争议的行为,品牌应在该情形下在维持既有关系的同时对契约违背做出补偿。

(3)沉默,即忍受或接受不利的情势并期望能有所改善。这是一种非言语反应形式,在一定程度仍极力维系现存关系。但如果消费者期望的情况没有得到改善,则关系将面临破裂。

(4)破坏,包括被动的忽略或主动的破坏。通常在申诉渠道不存在或者冲突自始至终都存在的情况下最为普遍。通常表现为传播品牌负面消息,劝告周围的亲朋好友放弃对该品牌的购买等。

五、结论及营销启示

虽然心理契约概念最初是用来描述雇员的工作关系,但它现已一般化地用来描述许多关系,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在品牌关系中的确存在消费者心理契约。消费者心理契约源于品牌明确的或隐喻的承诺。其内容具体表现为常客奖励契约、价格合理性契约、质量和服务需求满足契约、社会和情感利益满足契约、经常沟通契约五个方面。其中常客奖励和价格合理性属于交易心理契约范畴,质量和服务、社会和情感利益、沟通属于关系心理契约范畴。根据心理契约违背原理,品牌关系很容易由于消费者心理契约的违背而遭到破坏。在消费者心理契约违背之后,消费者通常采取断裂品牌关系、产生抱怨、沉默希望品牌的改变或采取更为激烈的破坏,主动传播一些对品牌不利的消息等。据上述研究结论,为企业维系消费者一品牌关系带来以下营销启示:

1 强化营销人员对品牌关系管理中消费者心理契约的认知,即要充分认识到导致品牌关系断裂的原因,不只是核心产品或服务的失误,来自消费者心理层面的因素未获得满足同样会导致品牌关系的断裂。

2 提高营销人员的品牌责任意识,规范品牌服务行为。上述研究结论表明消费者心理契约的形成来源于营销人员明确的或隐喻的承诺。即承诺一经作出,就应该形成强烈的责任意识,否则就会违背消费者的心理契约。从而导致品牌关系的断裂。

3 建立消费者心理契约调研机制,在与消费者日常互动过程中,有目的地去收集、了解消费者在与品牌的关系互动中形成的期望。

消费者心理研究范文第8篇

[关键词] 调查问卷 信度 效度 因子分析

一、引言

绿色消费是人类消费活动得到大自然无情报复之后的觉醒,是全新观念的理性消费,是带着环保意识的消费。伴随着绿色消费的发展和人们消费层次、消费方式的转变,对绿色消费的研究就显得颇为必要。而消费行为者作为消费过程中的主体和第一要素,在其中直接决定着绿色消费的可持续发展程度。虽然近几年对绿色消费行为者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几乎所有的调查研究,都是用定性处理的方式进行,缺少让人信服的数据量化处理。而且,在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以及上网搜索后,笔者发现,绿色消费行为者心理对于绿色消费行为来说,是它的基础和直接驱动力。因此,本文针对这些缺憾,拟在以上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自行编制出绿色消费行为者的心理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并对问卷的真实有效性进行分析,以便为进一步对绿色消费相关问题的量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调查方法与对象

1.问卷设计

(1)问卷项目收集。在研究过程中,翻阅了大量的社会学、统计学、经济学、消费心理学、营销学等相关书籍,并通过上网和资料查询,参阅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上百篇与绿色消费有关的文献资料,对问卷项目进行收集。

(2)项目内容整理。笔者通过对文献内容的翻阅和整理,在自行设计问卷的基础上,有限的参考了Shrum,McCarty&Lowrey研究中所使用的部分项目,研究设计了32个题目,构成了一个初始的绿色消费行为者心理调查问卷。

为了避免被调查者过多的选择中间项而不利于信息的搜集,并最真实的反映行为者现状,笔者的题目中使用六级李克特量表进行测量,分别从“完全不同意”、“比较不同意”、“有点不同意”、到“有点同意”、“比较同意”和“完全同意”,越高分数代表越高的同意程度。同时笔者将问卷泛泛命名为“消费心理调查问卷”。

2.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的目的,笔者采用目的取样和方便取样。本研究主要面向大学教师、教育工作者、大学生和白领进行自填式(self-report)问卷调查,在收发问卷过程中不排除其他人员参与问卷回答。选取他们作为样本的理由主要是国外有调查发现,绿色消费行为者在白领、妇女和高等教育者们中占有很大比例。绿色消费观念在中国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将率先被大学教师、教育工作者、大学学生和白领这类在中国社会属于思想开放,容易接受新事物、自信且知识层次比较高的人群接受。现阶段要在社会中传播绿色消费理念,倡导绿色消费,应该首先关注这些人。

三、测试问卷

1.初步测试

使用初始绿色消费行为者调查问卷实测60名对象,发放问卷60份,收回问卷60份,有效问卷59份,有效回收率为98.3%。初测结果分析后发现,基于因素分析的“最简结构”原则,并参照碎石图可以看出,散点图的曲线在第六个因素之后开始趋于平缓,因此,笔者尝试提取6个因素,总解释量为56.536%。又经Bartlett‘s球型检验(其卡方值为891.489,Significance=0.000)和Kaiser-Meyer-Olkin量度(0.548>0.5)来判定样本的适合度,认为本次研究适合进行因素分析。采用极大方差旋转(Varimax)因素负荷矩阵分析后删除了2道其因素最大负荷值都小于0.4,无法对某项因素进行解释的题项,保留30个题目,形成最终绿色消费行为者心理问卷。

2.正式测试

用最终形成的绿色消费行为者心理问卷对360名被调查者进行正式测试。正式问卷共发放360份,回收341份,回收率94.72%;对问卷进行甄选之后,得到有效问卷为339份,占回收问卷数量的99.41%,占发放问卷总数的94.17%。

四、信度与效度检验

在调查研究中,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之前,必须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分析。只有信度和效度比较好时,对问卷的分析结果才是可靠的。

1.信度检验

笔者对初测60名对象首次施测后的第二周进行重测以及对总问卷和各分问卷进行内部一致性检验,获得本问卷的重测信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的检验结果,见表1。

主成分分析特征值碎石图

表1绿色消费行为者心理问卷的信度

一般而言,信度系数>0.70即为良好,0.60~0.70之间属于可接受范围。本问卷的重测信度大部分都在0.60以上,虽然只有分问卷3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559,但已接近0.60;同理,本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大部分也都在0.60以上,而分问卷3和分问卷5的系数分别为0.553和0.582也都接近0.60。因此,我们认为问卷的信度是可以接受的。

2.效度检验

相对信度而言,效度是评价调查者的1个指标。在此,笔者采用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来测量问卷的效度。

(1)内容效度。内容效度主要反映测验题目对所要测量的内容及行为的代表性程度。笔者的问卷在编制好以后,仍然不断翻查参考文献对各题项进行修改,同时请专家对问卷的项目进行反复的推敲、评判,认为本问卷内容效度较好。而且,重测信度系数也表明本问卷的重测信度较好,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本问卷内容效度良好。

(2)结构效度。通常认为结构效度是最强有力的效度评价指标。统计结构和设计结构吻合的好坏就表明了调查问卷的结构效度。这里所用的数学方法是多元统计学中的因子分析法。对于本次调查问卷而言,影响绿色消费行为者心理的因素可分为6个因子,其可解释方差的总百分比为58.71%。从因子分析的结果看,30个题项具有6个模块(表2)。

表26模块题项及其对应载荷量

第1个模块(方差百分比占15.6%),这个模块包括“消费秩序对行为者心理的影响:认为缺少法律制度的保障、购买假冒伪劣商品、维权投诉无门、多付钱买好商品、关注产品书面说明及不信任广告等”6个方面;第2个模块(方差百分比占11.56%),这个模块包括“社会文化对行为者心理的影响:购物理性化、尊重科学消费方法、不盲目排斥信息、拒绝过度包装商品和对绿色消费的正确看法等”7个方面;第3个模块(方差百分比占9.57%),这个模块包括“社会群体对行为者心理的影响:与别人交流商品信息、购买产品前向别人收集信息、从众和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等”5个方面;第4个模块(方差百分比占8.91%),这个模块包括“经济水平对行为者心理的影响:物质生活的满足、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对绿色消费的追求等”4个方面;第5个模块(方差百分比占6.95%),这个模块包括“消费习惯对行为者心理影响:传统生活方式和了解信息的方式等”4个方面;第6个模块(方差百分比占6.11%),这个模块包括“消费流行对行为者心理的影响:关注流行商品、购买小型流行商品、流行广告和流行商品对个人品牌观念的改变等”4个方面。因此,从对各成分和因素的分析发现,本问卷的成分结构与调查问卷的结构是一致的,所以可以认为本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

五、结论

总体而言,本问卷为问题的数据量化处理提供了一个较为适用的工具,已达到了编制目的;同时也可推广用于调查研究绿色消费得其他相关问题。从而可以较为准确的了解行为者的绿色消费的现状,并为绿色消费行为者形成正确的消费观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何志毅杨少琼:对绿色消费行为者生活方式特征的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 ,2004.3

消费者心理研究范文第9篇

关键词:消费者;心理满足;商家;消费

根据现代市场营销方式,对消费者的研究必不可少。为保证准确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就要对消费者进行分类,以了解需求差异及市场潜在需求。笔者认为,从心理满足角度对消费者进行研究是一条捷径。

1 从心理满足角度研究商品

1.1 现代市场营销理论的关键是把握消费者的心理因素

通常来讲,对消费者的划分经常是根据地域、社会层次、民族习惯、平均收入、消费倾向等内容进行一系列不同种类的划分,其根本目的就是榱耸股碳腋了解消费者,即了解“需求”,从而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使企业资金周转速度加快,获得更高利润。但是,无论怎样划分,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点:对不同的消费者采取不同的手段使其达到最大程度上的心理满足。因为每一个消费者在其所购买商品和使用的过程中,他所需要的是商品所包含的功能或服务而并非商品本身,这功能或服务恰恰是能够满足消费者心理需要的实质。如人们购买住房并不是单纯为了居住,而更主要是为了得到心理上的归宿感和安全感;人们购买服装不单为了御寒,更主要是为了得到心理上的信心与形象;人们购买电视为了了解外部世界的欲望;购买家具是为了温馨生活的体现。换句话说,消费者在购买活动中所希望得到的是商品所包含的功能或服务,对消费者心理需求的满足,而非形式上的商品,在进行营销活动时,商家要把握能够满足消费者心理的商品的功能或服务,而非商品形式本身。把握消费者的心理因素才是现代市场营销理论的关键。

1.2 商品的真实效用

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购买某件商品值不值,归根到底只是用货币这种特殊的商品去衡量这件要购买的商品所包含的功能与服务,是否能够反映商品价格所包含的货币量在其心目中的地位,而且人与人之间都有差别,值与不值仅仅是一个衡量标准,反映的是人们心目中的需求差异,并不能实际反映商品本身的价值。

1.3 消费心理与商品外观的关系

通常,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消费者会对相同质量、相同质量但不同样式的产品有偏向地选择购买。既然能够满足消费者真实需要的是商品所包含的功能或服务,那为什么还会有这种情况的发生?其实,这是由商品外观所带来的“视觉冲击”所造成的。由于人们习惯性地将第一眼看到的事物人为地划分类别,就等于加上了自己的主观判断,使其日后再判断时依然会受主观思想的左右。因此,这种第一印象的好坏决定了今后判断此人或事物时的价值趋向,具有了极为重要的意义。也就是说,消费者会去选择能够给他带来更多美观方面心理满足感的那种商品。

2 用心理需求诠释现代营销中的诚信需求

2.1 使消费者从心理感到廉价是廉价策略的根本

现代市场营销中,商家的“诚信”和消费者心理的关系,也是商家必须处理好的一个课题。一般来讲,消费者都希望能够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所谓物美,就是作为功能与服务载体的商品有一定的质量保证,能够使产品的使用寿命尽可能长久,功能尽可能多样,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更能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尤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商品的使用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样,许多能够保证质量的商品就成为了消费者更愿意选择的对象。

2.2 上家为何要做到诚信如金

“诚信如金”是现代市场营销中保证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的根本。在此要注意的是:真正的诚信是由消费者所认可的,绝非商家自我标榜。其定义不仅包含了对商品本身质量的保证,还包括商品售后出现问题的解决保证。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金钱自然是每个商家追求的目标,但诚信的重要性却往往被忽视,使之地位排在其次。其实,这种认识并不正确,一旦商家的金钱利益与诚信问题发生冲突,商家在二者取其一的情况下,绝对会去选择自己认为更重要的方面。若诚信的重要性被排在第二位,那么,就意味着商家会去选择放弃诚信而去追求眼前的金钱利益。一个商家可以没有金钱,却不能没有诚信。有了诚信,就是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消费者的不满、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同,这样,赢利的目标自然不远。

3 以心理需求划分消费者

以心理需求划分消费者归根到底是研究怎样能使顾客在消费过程中在心理上得到最大满足,进而扩大销量,增大利润,这样就需要对不同的顾客采取不同的推销手段。为此,可以按照心理特点的不同将消费者分为理性消费者、中性消费者、冲动型消费者和非理性消费者。

3.1 对待不同类别消费者的不同策略:

理性消费者在购物时都有一定的目标,购物就是为了获得商品的功能和服务。这样的消费者所需要的商品就是优质的商品。在推销时要着重强调商品的优良性能和良好的售后服务,同时列出他比同类商品所更突出的优点。当然,这些优点最好是能真正符合消费者心理需要的,尽可能激起他的购买欲望,使顾客能够体会到此商品即是能满足自己的购买目的,又具有一些自己实际需要的优点,觉得物有所值,自然就会降低砍价的力度;中性消费者的购物常常是知道自己需要哪一类商品,但对这类商品的性能要求不是很高。换句话说,这类消费者需要商品的功能和服务仅仅是为了应付某些事情。那么,廉价的商品更适合他们。

在现实中,这种划分并不是将消费者分门别类地将某些消费者永远地固定在某一类别上,而是要从不同的购买心理来划分。要注意的是,作为复杂人的消费者,其心理情况并非持久不变,毕竟人有喜怒哀乐之分,心理情况也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某一消费者不可能永远都是理性消费者、中性消费者或是其他。在销售活动中所要注意的重点自然也就是消费者的心理状况而非印象中的情况。

4 心理需要与引导性消费

4.1 如何把握引导性消费

在实际的经营运作中,并非所有的消费者都了解所需的商品的性能,这就需要商家在经营中进行引导性消费。在这方面除了指导消费购物外,还应是新商品生产者扩展市场的有效手段。商品的走向不是以某个人的想法为准,而是要靠市场,而市场又是以消费者的消费倾向所决定,这样,引导性消费的着眼点和立足点又必须是消费者。因此,并非所有的新产品或新功能都一定影响每个人的心理需求,而且旧东西也未必不会有新的市场。因此,做好引导性消费,首先要作好市场调查,把握市场走向,把握商机,并在新产品正式投入前作好前期的市场调查,以确保投放的正确性。

4.2 引导性消费的关键性问题

消费者心理研究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网络营销;消费者需求特征;个性消费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6-0082-02

经过十多年快速的发展,中国互联网已经形成规模,互联网应用走向多元化。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极大的促使了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网络经济改变着企业与企业之间和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改写着消费者的行为准则。因此,根据消费者需求行为变化而采取相应营销策略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已成为影响我国乃至世界网络经济效果的主要因素。回顾全球网络经济发展的实践,从中会发现网上店铺众多,而交易额并不大;众多网络公司负债经营等。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没有认真分析研究网络经济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改变而采取相应的对策。为此,本文就网络条件下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变化进行相关的综述研究。

1 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的区别

传统的营销理论是以菲利浦・科特勒提出的4P说为基础的。而以舒尔兹教授为首的一批营销学者从顾客需求的角度出发研究市场营销理论,提出所谓的4C组合。菲利浦・科特勒归纳说:“4P反映的是销售者关于能影响购买者的营销工具的观点;从购买者的观点来看,每一种营销工具都是为了传递顾客利益。”他还认为4P与4C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即Product-Customer;Price-Cost;Place-Convenience;Promotion-Communication。

在国外对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研究基础上我国的学者提出了自己对传统营销和网络营销的区别。

学者陈雅芝在《论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差异》一文中从六个方面全面的分析了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的区别。学者刘海亮(2006)认为,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都是企业市场营销整体的一部分,通过整合,共同为实现企业组织目标服务,并体现出许多共同点:二者的营销目的相同;二者都需要通过营销组合发挥作用;都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为出发点。同时他认为网络营销是一种新的营销方式,具有全新的方法和理念,仅把传统营销的4P’S和现代营销理论的4C’S应用到网络营销上,是不切合实际的,因为二者营销的手段方式、工具、渠道以及营销策略都有本质的区别,具体表现在:产品和消费者,价格和成本,促销和方便,渠道和沟通四个方面。

徐静(2004)从网络营销对传统营销的冲击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她分析了网络营销对传统营销的产品策略、定价策略、营销渠道、促销策略等几个方面的强烈冲击和影响,得出网络营销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营销,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是一个整合的过程的结论。

李东(2005)从营销组织结构、营销产品、营销广告、营销竞争规律、营销竞争优势、营销消费者、营销人才与管理、营销市场、营销基本特征和营销方式几个方面分析传统营销和网络营销之间的区别。

杨贵娟(2005)详细分析了两者在营销策略、广告方式和营销渠道之间的差异。而在网络营销中,原有的4PS策略被赋予新的内容,于是4CS策略在网络首销时代应运而生。从4PS到4CS,从传统营销到网络营销,营销策略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从产品策略到消费者需求策略;从成本定价到满足需求定价;从产同商业模式到网络商业模式;网络在线实时沟通。广告方式的差异表现在:成本低廉、传播范围广;具有互动性;可以准确评估广告效果。营销渠道的差异体现在渠道结构、渠道费用和渠道功能三个方面。

李东(2003)通过对网络营销产品与传统营销产品多角度进行比较研究,来论证网络营销产品具有传统营销产品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小结:以上的学者都认为网络营销作为一种全新的营销方式,与传统的营销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网络营销的特性符合顾客主导、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充分沟通的要求。各位学者几乎都从营销市场、营销产品、营销广告、营销渠道、营销消费者、营销方法、营销促销、营销基本特征和营销方式等几个方面分析传统营销和网络营销之间的区别。但是,网络营销与传统的营销相比,交换的本质没有改变,由于借助了互联网这个功能强大的工具,而且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消费方式和消费者的地位正在发生着重要的变化,也就是说,网络消费者的需求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因此网络营销在产品销售、服务及信息传递方面与传统营销模式的区别,将使开展网络营销的企业更高效地向消费者提品和服务以及相关的信息,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象征性价值。

2 消费者心理与网络营销

营销发生变革的根本原因在消费者身上,对消费者研究表明,不同的历史文化环境,特别是不同的媒体环境孕育出不同世代的消费群。20世纪中叶开始,电视的普及和大众传播产生了所谓影像的一代,互联网的兴起造就出第三代新媒体,网络媒体的大众化摧生出新的第三代消费者,称为网络时代的消费者,或第N(net)世代消费者,亦称为e人类他们主要是80年代以后出生的一代。在买方市场上,消费者将面对更为纷繁复杂的商品和品牌选择,这一变化使当代消费者心理与以往相比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

国内学者庄晶(2001)从五个方面分析了网络时代消费者心理变化趋势和特征。同时她还分析了网络营销利弊对消费心理的影响并指出消费者之所以选择网上购物,心理因素是主要动因。与此同时她重点分析了网络营销四个方面与众不同的心理优势。同时她也认为消费者对网络营销的消费心理不能满足。这种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消费者现阶段对网络营销仍缺乏信任;网络营销无法满足某些特定的心理需求。针对以上情况,她提出要搞好网络营销的四条对策。

王长海(2002)从消费个性化、消费行为及价格因素等方面分析了当代大众消费者的心理变化趋势,探讨了网络营销企业在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等方面存在的心理优势及消费者、引导消费自信等方面存在的心理不足。认为网络营销时代即将到来,但企业和消费者还应对网络营销进行权衡利弊,做出正确的选择。他同时指出了当代大众消费者心理变化的五个趋势和网络营销的五大心理优势。与此同时他重点分析了网络营销存在三方面的心理不足。

吴训慈(2005)认为:网络消费中消费群体具有追求个性化、主动性增强、省时省力、减少消费支出和消费心理趋向成熟五个特点。并从三方面分析了消费者对网络营销存在的心理动因不足。与此同时详细阐述了企业针对消费者的心理动因不足应采取的适当策略比如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网络品牌知名度等。

王丽丽(2007)把网络消费者的心理特点表述为四个方面。他认为尽管网络消费对传统消费者心理动因仍存在不足,网络消费对消费者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但就其本身特点和发展现状而言,它仍存在着心理动因不足,包括:信息不对称使消费者对网络消费产生不信任;现阶段网络消费仍存在不安因素,使消费者对网络消费望而却步;消费者对于没有适当的法律保障深感忧虑。

刘国珍(2004)从N世代消费者心理特征开始分析,根据N世代消费者强调选择的自、要求量身定做、品牌忠诚度下降、注重效用而非形式、倾向互动式的购物过程的心理特点,指出企业要想满足N世代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忠诚,就必须按照N世代消费者的心理变化来进行网络营销活动。于是网络营销需要具有广泛性,覆盖全球,交流通畅;要体现个性化,以消费者为导向;要具有互动性,使顾客参与,充分沟通;同时还要具有低成本和高扩展性的特点。

小结:结合以上学者的共同点网络条件下消费者需求特征的心理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消费主动性增强;(2)消费需求的差异性;(3)追求个性消费;(4)对购物方便性的需求与购物乐趣的追求并在;(5)网络消费仍然具有层次性;(6)网络消费需求的超前性和可诱导性;(7)价格仍然是影响消费心理的重要因素。国内的学者还指出目前消费者心理稳定性比较小,转换速度加快;并且探讨了网络营销企业在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等方面存在的心理优势及消费者、引导消费自信等方面存在的心理动因不足,并且国内的学者和专家也针对消费者对网上消费缺乏信心以及消费者消费心理不能满足提出了比较成熟和完善的建议。例如,消费环境的建设、文化背景的建设、电子支付手段建设、标准和法律环境建设、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网络商品品牌知名度;建立消费数据库,充分了解顾客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心理;充分利用网络聊天的功能;个性化营销;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积极推进网络营销的法律进程等等。

3 消费者行为与网络营销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网民人数的日益增多,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网上购物。消费者的行为也不同于传统营销模式。

学者张彩华(2001)撰文讨论了网络营销中的消费行为的五个新特点。赵盈(2004)把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行为特点归纳为:消费者市场更加细分化,以服务需求为主和购买行为的偏感性化。并把影响消费者网上购买行为的因素归纳为: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网站进人的方便性和可行性、产品的类型和特点和企业形象。

谢立仁(2003)分析了传统消费行为与网络营销的冲突。他认为虽然网络营销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促销的效果、信息的反馈效率、市场的开拓能力和范围等方面与传统营销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与此同时这些优势必然会遭遇到来自传统消费行为习惯的阻力和冲突。这些冲突表现在购物目的、品牌认知、交易过程和商品属性评估等方面。并就消除网络营销与传统消费行为习惯之间的冲突提出了对策。

西宝,杨晓冬(2003)提出,电子商务的快速发给网络营销提供了商业平台,同时也要求网络营销来面向客户关系、网络营销成本与风险管理以及提升客户满意度等方面的营销策略。在分析网络营销特性基础上,通过对消费者行为模式和购买过程以及消费者行为黑箱分析,提出了相应网络营销策略。最后指出,网络营销应结合传统营销策略、虚实结合、差异营销、“一对一”客户交流等措施,以提升网络客户满意度。

小结:以上学者的共同点认为,网络上消费者市场被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划分,消费者以服务需求为主。消费者是上帝的地位被更好地体现,消费者与生产者更好的进行互动,消费者参与了生产与商业的流通循环。在互联网上消费者的行为更加理性,因此企业差异化营销与个性化营销得到更好的应用,更好的体现消费者满意。由于传统消费者行为与网络营销存在冲突,所以消费者网上消费广泛存在着疑虑心理。并且学者还对影响消费者网上购买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而且就传统消费行为与网络营销的冲突提出了有效的建议。例如:要加大宣传,改变传统消费观念;建立网络品牌,提高对品牌的认知;加强网站建设,提供多样化服务;除此之外,加强网络营销的实体分配(物流)管理和效率、实现商品的可接触性等也是网络营销要解决的问题。

4 总结

电子商务发展至今已经呈现出其优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利用电子商务进行交易并且获得利润。同时人们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营销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取得很多理论成果。本文就网络营销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做一下归纳总结从以下几方面对网络营销进行了把握: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的区别;网络环境下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变化。在当今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占主导地位的条件下,谁掌握了消费者的心理,谁就可能在竞争中取胜,取得主导地位。因此,期待着本文对企业的营销实践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艺影.中国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06,(2).

[2]哈金芳.论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四大区别[J].社科纵横,2005,(2).

[3]李潇.关于网络营销消费者心理的探析[J].企业家天地,2007,(1).

[4]金华飞.网络营销的发展和应用[J].商业现代化,2006,(1).

[5]石晓军,李恒金.网络营销理论框架刍议[J].中国流通经济,1999,(2).

[6]阳洁,梁玉林.论网络营销对传统营销的创新与变革[J].经济问题,2000,(10).

消费者心理研究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购物心理;营销对策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时代,网络渗透到各个行业,社会政治、经济、人们的生活都离不开网络。瑞典互联网市场研究机构Pingdom在其网站列出了一组详细数据,全面概括了全球互联网行业在2012年的发展状况。其中全球的互联网用户量到达25亿,这其中亚洲占了11.5亿。我国已经跻身全球互联网使用最多的国家前10名的行列。随着互联网的崛起,国内外的产业结构模式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消费者在网上进行购物俨然已经成为趋势和时尚。因此,探讨当今消费者网上购物的心理特征和企业的网络营销对策对于企业抓住市场机遇、捕捉市场机会、迎接网络时代挑战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和重要的实践意义。

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方式,网络营销正在随着电子商务的崛起而崛起,极有希望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营销方式,但就其发展现状而言,它仍存在着对消费者心理研究上的不足。首先,顾客对网络营销并不信任。网上购物带有虚拟性,缺少实地购物的感受,使得长期以来消费者形成传统购物习惯受到束缚,增加了顾客鉴别、选择企业或产品的难度;网上购物安全性仍然不足;顾客权益的保障有困难。其次,网络营销无法满足某些特定的心理需求。网上购物不能满足消费者个人社交的需求;消费者无法以网上购物过程来显不自己的社会地位或支付能力,无法因购物而获得注意和尊重。因此对于网络顾客购物心理和对应的营销策略的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根据分析,消费者网上购物主要有一下几个心理。

1.消费者方便、快捷、安全的消费心理

网上购物消费者最希望的就是在安全的前提下,货物运用的快捷和买东西方便的心理。众所周知,网络诈骗是十分普遍的现象,一些不发分子运用网络对消费者进行欺骗从而骗取消费者的钱财的事是经常发生的。所以顾客在买东西时第一个心理反应就是对方是不是骗子,因此都会有对对方设防的心理,一般不会轻易相信卖家说的话。当然除了那些恶意的欺骗外,也不乏一些卖家为了利润而故意夸大自己的产品,导致消费者最后得到的东西和原来商家所描述的不同而产生被欺骗心理。

2.合理的价格的消费心理

价格永远都是消费者最敏感的的心理。可以说一桩买卖能不能成功基本上是被这个产品的价格决定的。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消费者买东西最在意的就是价格是否合理。人都有最求以最低的价格买自己最满意的产品的心理,所以在选择同类产品时,价格因素将会决定消费者的心理更倾向哪边。价格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群体,同样也有一种与传统购买活动相似的消费者,他们需要通过购买名牌来显示自己的地位和威望,他们认为一定品牌的商品会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体现社会地位。但是,通常具有一定品牌影响力、在传统方式,销售的商品其价格非常昂贵,而由于网上销售,相对低的成本使得其有机会制定较传统店铺略微低廉的价格,这种心理动机会带来网上购物行为。

3.求实的消费心理

这种消费心理往往在上来年纪的群体中产生。中老年消费群体更讲究的能看的到或者触摸的到的东西,如果在网络这种虚拟的平台中只是看看图片,或者是听听卖家的描述就决定是否购买会让这部分人心里“不踏实”,这就是所谓的消费者的求实心理。中老年消费者无论是在年龄还是冒险的方面都是无法和年轻消费者相比的,他们在买东西是往往十分的小心和谨慎,会考虑很多的问题,而且由于人生阅历的丰富,在选择商品时不是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而有更多的理性思考在里面。这种心理直接导致他们问了很多问题,但是最终还是由于这种心理而放弃购买,这种心理的是商家需要特别注意的。

4.求新、求个性的心理

根据不完全统计,网上购物的主要社会群体中有八层以上都是35岁以下的人群。年轻人都会有追求时尚、追求新奇、追求个性的心理。这类消费者富有激清,渴望变化,容易受广告宣传和流行趋势的影响,追求时尚和新颖,选购商品时特别重视商品的造型和款式的时尚程度,而网上销售的产品数量极为丰富,种类繁多,应有尽有,这就使得消费者能够根据白己的喜好选择商品或服务。他们所选择的不仅仅是商品的实用价值,而是更注重其个性创新和与众不同。这类人与“求实”类的正好相反,他们有一种“求美”的心理,追求的往往也不是商品的实用价值,而是商品的外观或者包装等等。

总而言之消费者的心理是千变万化的,年龄、阶层的不同都是导致这种心理不同的原因。在无法客观的分析这些心理的情况下,商家是不可能抓住消费者的心而进行成功的营销的,最终的结果必然失败。因此应对这些心理的营销对策是显现了它巨大的作用。笔者认为营销对策应该根据不同的消费心理而进行不同的制定,争取达到正确的营销用在正确的人身上。

首先,对于年龄偏小的消费者,应该抓住他们求新、求异、追求时尚的心理,网店应该根据最新的潮流,定制最新、最流行的产品,尤其是在外观和包装上应该多下工夫,争取让年轻消费者一眼就被你的产品吸引,进而抓住这种心理进行推销,比如在营销是可以着重“新”和“潮流”这样的字眼,或者将明星的潮流图片放在自己额网店中,或者用一些奇异的宣传字体来吸引顾客,这都是很直接有效的办法。这方面的营销对策应该放在首位,因为这个群体的人数最多,往往对用些时间在这方面制定策略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在对待中老年消费者时应该更注重“求实”的策略。对于这类的消费者应该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自己产品的实惠性和巨大的使用价值上来评述。这样就很容易吸引这类消费者的心里,激发他们的潜意识。也可以在自己的网店中多放一些商品使用时的图片,甚至可以制作视频演示,这样这能使这类消费者相信产品的真实性,从而决定购买而完成交易。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营销对策是安全性的确保。缺乏安全性的心理是消费者的普遍心理,所以要想卖出去东西必须在这个心理对策上猛下工夫。通过“送货上门、七天无理由退货”和在产品网页上“安全保证书、品质保证书”等辅助产品销售的证书来解决消费者害怕上当的心理。也可以将自己产品的“正品保证书、官方证明、收据以及发票”摆列在自己产品的主页以供消费者判断,并且要做到产品的描述不能脱离产品的实际,不能故意夸大自己的产品或者贬低同行的产品的行为。这样会大大的增加消费者购物信息,从而一举击败消费者害怕上当的心理,能做到这点可以说就成功一大半了。

由此可见,在网上购物的过程中,不用的消费者有着不同的心理需求,但是这种心理也不是没有规律可寻,适当的去抓住这种心理制定自己的营销对策才能使自己的产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作者单位:渤海大学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肖黎.消费者网上购物心理分析及企业网络营销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7.

[2]邓芝.消费者网上购物心理与网店营销策略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

消费者心理研究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模块教学法;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市场营销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3-127 -02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是高等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基于《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经济学》等课程的学习基础,又为后续专业课程铺垫,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课程。对《消费者心理与行为》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探讨与研究,有利于提高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当前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存在脱节现象,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较弱,因此,本文分析当前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设计具体的教学模块,并分析实施过程及难点,构建分段式、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一、《消费者心理与行为》课程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总结当前《消费者心理与行为》课程的教学方式,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授课模式

目前的课题讲授方式主要是“原理+案例”的模式。这种方式在短时间内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但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性,学生所能真正掌握并运用的理论受到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限制,无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问题当中。

(二)教学内容

在“原理+案例”的授课模式下,教师对理论的讲解常拘泥于理论本身,重理论轻应用。虽然有案例作为辅助,但通常也仅仅是把案例作为理论知识点的拓展讲解,且学生接受的仍然是书本上的内容,无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营销活动中。教学内容中绝大部分是间接经验,无法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教学内容设计过于封闭,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当前教学内容中没有真正包含实际应用及直接经验,因而导致教师的主导作用大于学生,信息单向传递,学生参与度低,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要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明确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步骤。

(三)考核方式

当前对学生学习质量和效果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分数是主要的评价手段,分数来源于期末考试的一份试卷,虽然有小部分平时成绩,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过程控制等方面是很难计量的,特别是营销实践能力并不是一张试卷可以衡量的。试卷中案例分析等应用型题目大都是纸上谈兵,与实践经验的获取和应用的差异很大。因此,要建立多元化的创新型考核方式,重点考核学生对实际营销领域和消费者心理与行为领域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四)师资队伍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涉及到心理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讲授教师应具有复合型的相关专业背景。然而,当前普遍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讲授教师专业背景单一,无法满足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因此,探究一种分阶段、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是解决当前师资队伍问题的必然选择。

二、模块教学法的概念及特征分析

传统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消费者心理与行为》课程的人才培养要求,设计并实施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是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模块教学法成为解决当前该课程问题和弊端的有效方法。

模块教学法将课程内容划分为若干模块单元,每个模块均为一个专项能力内容,教学过程中围绕一个个模块展开,重实践轻理论。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引导提示、示范训练和组织协调作用,从理论知识到实际应用全部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学生是这一过程的主体,不仅能够学到理论知识,更能掌握应用和操作技能。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模块教学法这一新型的教学方法具有如下优势:首先,模块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和认知的主体,与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有所不同。其次,教学内容的设计较为灵活,可以是一个或几个单元的组合,也可以是相关联知识点的组合,或者是某几项技能的组合。同时,一个知识点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为若干个小模块,模块与模块之间可以进行整合优化。最后,将整个体系划分为不同的知识模块,由不同教师根据专业特长和教学实践经验进行分阶段的教学讲授,有效解决了当前该课程教师专业背景单一的问题,让教师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学优势,让学生汲取更扎实的理论知识,获得实践能力。

综上,可以将《消费者心理与行为》课程模块教学法定义为:基于教学大纲与教学目标,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将知识体系转化为若干知识模块,并围绕模块进行教学的创新型实践教学方法。

模块与模块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每一个模块都是一个独立的单位,独立存在但又与其他模块相关联。模块内部是一个完整而连贯的知识体系。各个模块根据具体要求及特征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单元,形成一个积木组合式的教学形式。

学生在模块中学到的不是孤立的知识点,而是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模块的设计可大可小,只要满足教学需要,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经验即可,可以是一个单元或一个情境模拟单元等等。可采取讨论法、谈话法或研究法,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三、模块教学法的设计与实施

(一)模块的设计

根据《消费者心理与行为》课程的特点,将整个知识体系优化组合为以下四个密切关联又相对独立的知识模块。

模块一:导论。该模块主要介绍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学科性质、在营销领域的运用,阐明了解并掌握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相关理论知识的意义与价值。重点探讨什么是消费者心理与行为,为什么要研究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全面阐述本课程所涉及的篇章内容。

该模块中的实践活动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整体概念,例如:

1.访问几名大学生,要求他们描述最近三次在餐馆或饭店用餐的情境和他们的体验。从访问结果中总结情境如何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体验。

2.访问几位分别购买了大件商品和小件商品的消费者,研究他们在决策过程中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模块二:消费者行为的外部影响因素。该模块集中讨论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外部影响因素,讨论群体及其他外部因素的功能及其对消费者行为的直接影响,侧重于群体的功能和作用,包括不同文化、亚文化、家庭、群体下的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不同。

实践活动包括:

1.分析一种外国文化,并对该文化下的产品进行营销方案的制定,如汽车、手机、主题公园等。

2.分别访问三位不同旅游产品的销售人员,分析各自的目标市场及顾客所处生命周期阶段对营销效果的影响。

3.分析参照群体在广告中的应用实例,指出广告中的参照群体及影响作用。

模块三: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内部影响因素。重点讨论内部影响因素、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等。该模块重点研究影响消费者个体行为的内部过程,分别讨论感觉、知觉、学习、记忆、需要、动机、个性、态度等对消费者个体的影响作用及机制。

该模块中的实践活动包括:

1.设计一则不含产品关键特性的广告并将该广告展示于3位被访者。访问他们在广告中获得的产品特征。如果被访者获得了产品关键特性,分析并寻找他们获得该信息的途径,并总结出从中获得的信息。

2.从你所在的学习抽取样本,选择一种产品或服务进行品牌形象测试,并制定提升该品牌形象的营销策略。

模块四:消费者决策过程。该模块主要分析情境变量对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影响作用及机制,包括消费者决策过程的性质、特征、阶段、情境对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影响,顾客满意度与顾客忠诚度。

该模块中的实践活动包括:

1.选择三家手机卖场,描述它们店堂氛围的共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分析怎样的店堂氛围是较适合手机产品的。

2.访问3位同学,总结他们在新年、暑假、圣诞节、周末等不同情境下的消费特征。

(二)难点及瓶颈问题突破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课程实施模块教学法,可能存在以下几个难点及瓶颈问题,需要及时解决。

1.师资问题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课程的模块教学法要求讲授教师既要精通该课程的整体知识体系,又要对所讲授模块有纵向深入的专业背景和授课经验。这就要求相关教师参与到一线实践锻炼,获取深刻的实践体验,这样才能将实践中的知识传递到课堂的理论中去。

2.教材问题

模块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将课程分为不同模块,因此要有配套的模块化教材。当前此类教材极为缺乏,可以由授课教师根据模块划分及教学目标自行编写,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并不断完善教材。

3.实践设备设施问题

模块教学法要求学生在每一模块都要完成相应的实践问题,这就需要相应的实践设备设施作为保障。校内,要建立和扩大市场营销专业实训室,包括软件操作平台、实验室、实训基地等;校外,加大与企业的联系,发挥其实践教学资源优势,让学生在学习中锻炼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白福贤.高职院校《消费心理学》课程改革的思考与探讨[J].价值工程,2011,(32): 257-258.

[2]邱晓燕.健美操教学引入“模块教学法”的实验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2): 115-116.

消费者心理研究范文第13篇

[摘要]时尚消费是一种消费行为,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消费文化。其中,蕴含着不同的审美心理。本文着重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对敏感型消费者、主观型消费者和漠然型消费者的不同审美心理取向进行了分析。

时尚消费是在消费活动中体现的大众对某种物质或非物质对象的追随和模仿,是人们对于消费活动的时尚张扬。它既是一种消费行为,也是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是以物质文化的形式而流通的消费文化,因为,它的载体不仅是物质的,更多的是有深刻的文化内涵的东西。时尚是思想上、精神上的一种享受,它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消费爱好,更主要的是体现了一个人的价值观念和审美心理等内在的东西。在消费活动中追求时尚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本文拟从审美角度谈谈时尚消费的审美心理活动。

一、时尚消费流行的原因

时尚消费流行,起因有很多。比如,时尚服装的流行,崇尚优越的身份和地位、对新奇事物的追求、对方便生活的向往或是出于商业目的的人为创造等等,都是产生流行的原因。但是,最根本的一点是由于人们心理上往往存在着两种相反的倾向:一是想与众不同,希望突出自我,不安于现状,喜新厌旧,不断追求新奇和变化的求异心理:另一种是不愿出众,不想随便改变自己,希望把自己隐藏在大众之中,安于墨守成规的从众心理。

综上所述,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因素是流行的成因:(1)人类生理及心理上的需求变化,对习惯的突破产生了流行;(2)人类社会性模仿与自我表现的行为动机促进了流行;(3)环境的不断人工化,广泛的广告媒介和信息传播,促进人们的行动有意无意地趋同化、模式化,形成流行现象;(4)商业、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人民知识的日益丰富,多种知识的互相渗透,又促进了新流行现象的产生;(5)科技的发展,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出现,会诱发新的流行趋势和走向;(6)社会文明的发展,审美观念的变化(伦理观、价值观的变化)推动了流行的产生和更新;(7)物质丰富、生活水准的提高,提供了流行生存发展的土壤。另外,大众市场与流行理论中的符号互动学说则认为在社会领域中所发生的某种人际互动,可对时尚的流行产生影响。

无论某个消费时尚现象所体现的是上述哪个或哪几个决定因素,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就是消费时尚是一种选择,而选择又基于某个特点鲜明的变化,并且,这个变化在当时看来符合审美的标准。这一方面解释了为什么消费时尚与审美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另一方面,说明了在消费时尚的成因中,审美是一个重要因素。也就是说,正是基于审美的需要,人们才会选择消费时尚,并且不断创造新的消费时尚。

二、时尚消费中不同消费者审美心理取向

消费时尚作为一种资讯,不断地向消费者提供可供参考的“形象模型”,而消费者也十分清楚,倘若自己按照这样的模型去“包装”自己,那么他将被人们称赞为“美”或是“时髦”。然而,在人们得到这些资讯后,首先要选择自己的生活状态与某种“形象模型”的结合点,不同的选择体现出消费者对于时尚文化的敏感程度并反映在他的消费过程之中。

根据消费者对消费时尚敏感程度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敏感型、主观型和漠然型。

敏感型消费者对消费时尚有极敏锐的感受力,会习惯性地、自主地寻找第一手的流行资讯,并且在最短的时间内消化吸收,随之便去寻觅对应的时尚,去体验那种流行资讯中所描述的感觉,他们会尽量使自己的形象和自我感受传播中的感觉相一致,也会最大限度地向时尚让步,让自己去适应这种新的体验新的感觉。

从审美判断上讲,敏感型消费者对时尚的需求和宽容性都非常大,具体表现为流行资讯所提供的模型与个人生活状态之间的结合点很多,结合度也很强。可以说,敏感型消费者愿意将自己的生活“交付于”时尚,对于时尚的捕捉和消费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个阶层中的消费者并非都是富有的贵族消费群体,事实上包括任何职业和任何年龄,其共同的特点就是对时尚的诉求。从心理层面上讲,敏感型消费者对时尚有一种很强的需求感和依赖感,时尚资讯对于他们来说犹如航标,他们需要这些资讯来引导他们的生活与消费,并从中得到审美价值的体现。敏感型消费者常常对流行时尚的传播与推广采取积极与肯定的态度,他们会最大限度的“容忍”各类风格迥异的流行时尚的不断翻新,并不断的“翻新”自己,追随流行。此类消费者生活丰富多彩千变万化,正反映了其内心的空虚,因为他们对于美没有一个永恒的定义,但他们却从内心中十分迫切的需要被别人称赞为美和时髦,因此总在不断追求。如果说时尚敏感型消费者的生活状态受到时尚资讯“控制”,那么对于主观型消费者来说,时尚资讯只是一道野餐。这类消费者的生活受时尚消费的影响没有前一类消费者那么深,可以说时尚资讯对于他们的作用是一种“提醒”和“提示”。他们对自身的生活大多有自己的见解,对时尚也通常如此。但这并不说明他们不需要流行时尚,他们对时尚也并非漠不关心。事实上正相反,他们同样需要各式各样的时尚资讯,只是不会“拿来就用”,他们会用自己的观点对时尚加以评价、修改,从而使用,在他们的身上,通常能看见时尚与个性的结合。

消费者心理研究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心理反应模式 商品价格 影响因素 应用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而商品价格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买卖双方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影响消费者对某些商品的购买意愿,以及购买数量的多少。所以,商品价格是消费者购买心理中最敏感的因素。价格作为客观因素,它对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必定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影响消费者对商品价格产生心理反应的主要因素

影响消费者对市场价格产生心理反应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因素:个人因素;专家因素;商品本身因素;购物环境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个人因素。个人因素是影响消费者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个人因素包括:消费者个人的消费经验、消费者家庭以及消费者的个性、爱好和兴趣等三个方面。

消费者个人经验往往是自身感官的接受,形成对某种商品某个价位的知觉与判断。消费者多次购买了某种价格高的商品回去使用后发现很好,这就会不断强化他的“价高质高”的判断和认识。当多次购买某种价格低的商品,发现不如意,这同样会增强他的“便宜没好货”的感知。家庭对消费者具有极为深刻的影响,家庭的规模、经济状况也会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判断。一般而言,生活在经济状况比较窘迫家庭的人,对商品价格的判断通常也比较低,而生活在生活富裕的家庭的消费者估计的商品价格通常也要高一些。另外,消费者的个性、爱好和兴趣也对商品价格的心理反应会产生影响。

专家因素。专家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专职对商品价格进行监测评价的政府官员、经济学家等对商品价格水平及其变化的职业性的感受和判断,它具有理性和准确性的特点。由于专家具有权威性和参照性,对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判断和感受影响也比较深远。另一个是消费指导者,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总要接受周围一些对商品有经验的人的建议、意见,并常常接受他们的指导,受到他们的影响。

商品本身因素。指的是商品本身的外观、重量、包装、使用特点、使用说明等对消费者对价格的反应产生影响。

购物环境因素。销售现场包括销售现场周围环境、销售现场环境。装修豪华的商店可能使工薪阶层望而却步,因为消费者认为豪华商场出售的商品价格昂贵。笔者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对比实验:把某大商场一件价值2600元的名牌西服和地摊上一件价值500元西服去掉标签互换,结果到地摊上卖的名牌西服没有卖出去,而地摊上的西服在大商场却已1600块钱卖掉了。这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指的是社会群体对商品价格水平及其变化的总体感受和判断。这种感受和判断可以说明商品价格的大体范围以及商品价格所属的群体特征。购买经济适用房的消费者的群体特征与购买豪宅的消费者的群体特征就非常鲜明,他们对房产价格的判断也有比较大的差距。

消费者对商品价格产生心理反应的基本模式

价值评估模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质量相似的商品,只是其包装装璜不同,价格却相差很大,消费者却宁愿购买高价的商品;而对于一些处理品、清仓品、“出口转内销”品,削价幅度越大消费者的疑虑心理也就越大,越不愿意购买。这实际上是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价值评估模式在起作用。不管消费者是否具有经济学知识,他们总是把商品的价格和商品价值、品质联系起来,把商品价格的高低作为衡量商品的价值和品质的标准。认为价格昂贵的商品价值就大,品质就好;价格低廉的商品,价值就小,品质就差。所谓“一分钱,―分货”,“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便是这种价值评估模式的具体反映。其心理反应模式见图1。

意识比拟模式

商品价格本来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其作用在于有利商品的交换。但在某种情况下,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认可不仅如此,有的时候,消费者在利用商品的价格来显示其社会地位的高低和身份。也就是说,消费者通过联想把商品价格的高低同个人的愿望、情感和个性联系起来,进行有意无意的比拟。这样一种对价格的心理反应方式和过程,我们称之为意识比拟模式。其主要反应过程如图2。

平衡协调模式

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商品和价格以及价格的调整。由于消费者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使他们一时间很难判断商品的确切价值。消费者在接受了某种商品价格的时候,心理属于一种平衡状态。但是,一旦价格发生变化后,消费者心理的那种平衡已经打破,心理处于紧张状态,而这个时候他就会努力来恢复心理平衡,所以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调整适应和接受过程实际上是消费者心理的平衡协调过程(见图3)。

心理反应模式在商品定价中的应用

消费者对商品价格心理反应模式对工商企业商品定价和价格调整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价值评估模式的应用。该模式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商品的定价上,主要有以下几种:零数定价、习惯性定价、折扣定价、特种商品定价等。其中零数定价是最为典型的价值评估模式。习惯性定价指的是消费者在长期中形成了对某种商品价格的一种稳定性的价值评估。不同折扣实际上是体现不同消费者在销售者心目中的地位和价值。经销商的折扣和终端消费者的折扣不一样才能体现经销商的地位和作用。对某种特定商品采取特殊的价格。例如饭店每个星期六推出“免费××菜”,目的是让消费者在这一天来消费可以获得平常没有得到的价值(这款菜的价值)。

消费者心理研究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心理反应模式 商品价格 影响因素 应用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而商品价格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买卖双方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影响消费者对某些商品的购买意愿,以及购买数量的多少。所以,商品价格是消费者购买心理中最敏感的因素。价格作为客观因素,它对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必定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影响消费者对商品价格产生心理反应的主要因素

影响消费者对市场价格产生心理反应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因素:个人因素;专家因素;商品本身因素;购物环境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个人因素。个人因素是影响消费者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个人因素包括:消费者个人的消费经验、消费者家庭以及消费者的个性、爱好和兴趣等三个方面。

消费者个人经验往往是自身感官的接受,形成对某种商品某个价位的知觉与判断。消费者多次购买了某种价格高的商品回去使用后发现很好,这就会不断强化他的“价高质高”的判断和认识。当多次购买某种价格低的商品,发现不如意,这同样会增强他的“便宜没好货”的感知。家庭对消费者具有极为深刻的影响,家庭的规模、经济状况也会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判断。一般而言,生活在经济状况比较窘迫家庭的人,对商品价格的判断通常也比较低,而生活在生活富裕的家庭的消费者估计的商品价格通常也要高一些。另外,消费者的个性、爱好和兴趣也对商品价格的心理反应会产生影响。

专家因素。专家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专职对商品价格进行监测评价的政府官员、经济学家等对商品价格水平及其变化的职业性的感受和判断,它具有理性和准确性的特点。由于专家具有权威性和参照性,对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判断和感受影响也比较深远。另一个是消费指导者,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总要接受周围一些对商品有经验的人的建议、意见,并常常接受他们的指导,受到他们的影响。

商品本身因素。指的是商品本身的外观、重量、包装、使用特点、使用说明等对消费者对价格的反应产生影响。

购物环境因素。销售现场包括销售现场周围环境、销售现场环境。装修豪华的商店可能使工薪阶层望而却步,因为消费者认为豪华商场出售的商品价格昂贵。笔者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对比实验:把某大商场一件价值2600元的名牌西服和地摊上一件价值500元西服去掉标签互换,结果到地摊上卖的名牌西服没有卖出去,而地摊上的西服在大商场却已1600块钱卖掉了。这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指的是社会群体对商品价格水平及其变化的总体感受和判断。这种感受和判断可以说明商品价格的大体范围以及商品价格所属的群体特征。购买经济适用房的消费者的群体特征与购买豪宅的消费者的群体特征就非常鲜明,他们对房产价格的判断也有比较大的差距。

消费者对商品价格产生心理反应的基本模式

价值评估模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质量相似的商品,只是其包装装璜不同,价格却相差很大,消费者却宁愿购买高价的商品;而对于一些处理品、清仓品、“出口转内销”品,削价幅度越大消费者的疑虑心理也就越大,越不愿意购买。这实际上是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价值评估模式在起作用。不管消费者是否具有经济学知识,他们总是把商品的价格和商品价值、品质联系起来,把商品价格的高低作为衡量商品的价值和品质的标准。认为价格昂贵的商品价值就大,品质就好;价格低廉的商品,价值就小,品质就差。所谓“一分钱,—分货”,“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便是这种价值评估模式的具体反映。其心理反应模式见图1。

意识比拟模式

商品价格本来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其作用在于有利商品的交换。但在某种情况下,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认可不仅如此,有的时候,消费者在利用商品的价格来显示其社会地位的高低和身份。也就是说,消费者通过联想把商品价格的高低同个人的愿望、情感和个性联系起来,进行有意无意的比拟。这样一种对价格的心理反应方式和过程,我们称之为意识比拟模式。其主要反应过程如图2。

平衡协调模式

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商品和价格以及价格的调整。由于消费者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使他们一时间很难判断商品的确切价值。消费者在接受了某种商品价格的时候,心理属于一种平衡状态。但是,一旦价格发生变化后,消费者心理的那种平衡已经打破,心理处于紧张状态,而这个时候他就会努力来恢复心理平衡,所以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调整适应和接受过程实际上是消费者心理的平衡协调过程(见图3)。

心理反应模式在商品定价中的应用

消费者对商品价格心理反应模式对工商企业商品定价和价格调整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价值评估模式的应用。该模式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商品的定价上,主要有以下几种:零数定价、习惯性定价、折扣定价、特种商品定价等。其中零数定价是最为典型的价值评估模式。习惯性定价指的是消费者在长期中形成了对某种商品价格的一种稳定性的价值评估。不同折扣实际上是体现不同消费者在销售者心目中的地位和价值。经销商的折扣和终端消费者的折扣不一样才能体现经销商的地位和作用。对某种特定商品采取特殊的价格。例如饭店每个星期六推出“免费××菜”,目的是让消费者在这一天来消费可以获得平常没有得到的价值(这款菜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