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合同能源管理优势范文

合同能源管理优势范文

合同能源管理优势

合同能源管理优势范文第1篇

摘要:近年来,在跨国公司折衷理论“三优势范式”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优势——子公司特定优势。文章主要对子公司特定优势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回顾了资源理论及其与竞争优势的关系;介绍了子公司特定优势的由来和概念;以资源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子公司特定优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并对跨国公司管理者和以后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资源观;跨国公司;子公司;特定优势

一、引言

近二十年来,跨国公司子公司的管理在国际管理和战略管理研究的领域中,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广泛注意和极大兴趣,成为了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子公司逐渐成为跨国公司前沿思想的创造者、重要研究任务的承担者以及战略规划实施的积极参与者。即海外子公司逐渐成为跨国公司知识网络体系中重要的学习者和知识贡献者,而跨国公司特定优势的产生和维持正由原先的单一母公司导向转向整个公司网络的集体责任。于是,跨国公司内部一种新的优势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子公司特定优势。本文介绍了子公司特定优势的由来和概念,并利用资源观分析了被国外学者誉为跨国公司第四层优势的子公司特定优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并对跨国公司管理者和以后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二、竞争优势的产生

1.资源和能力。费达(Fahy,1996)指出,一个组织产生租金的资产可以被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1)组织的资源。他认为,资源一般都具有两个基本的特征:所有权和价值。所有权是指被合法化了的资源,资源也可以包括本质上没有被合法化的。对资源比较合适的一种衡量方法就是交换价值,因此,资源相对容易在公司间交易;(2)组织的能力,即运用资源的能力,通常是为了达到预期目的的一种资源的组合。能力关键的特征就是他们是公司特有的,并且可随着时间发展。能力通常基于信息或知识资产,一般都是跨功能的,产生于个体操作能力的整合,一般很难通过市场购买或者模仿。

布莱克(Black)和波尔(Boal,1994)的研究表明,资源间的相互组合形成两种关系类型:内聚资源和系统资源。内聚资源由资源简单连接而形成,是线性组合;系统资源是通过资源间的复杂网络创造的。企业能力就是一种系统资源,是竞争优势的基础,也是组织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

2.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跨国公司竞争优势是跨国公司理论与实践中的中心问题,英国里丁大学教授邓宁(Dunning,l976,l981)综合了内部化理论、垄断优势理论、要素禀赋论,以及区位理论,从而形成了跨国公司折衷理论,抽象提出跨国公司成功对外直接投资的“三优势范式”(OILParadigm):所有权特定优势(Ownership—specificAdvantage)或企业特定优势(FirmSpecificAdvantage,FSA)、区位特定优势(LocationSpecificAdvantage)和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Advantage)。按照资源观,跨国公司的成功其实是国家特定资源和企业特定资源的组合。可以把内部化优势也叫做企业特定优势,因为内部化和协调可被看作一种管理能力,因此也来源于企业特定资源。故而“三优势”实质上等同于企业特定优势集合和区位特定优势集合的结合。

3.子公司特定优势。1998年,迈瑞(Moore)和克勒(Heeler)对加拿大拥有治理权(mandate)和不拥有治理权的跨国公司进行研究,发现:同一国家、同一产业中不同的海外子公司获取国际授权的能力是不同的;属于同一跨国公司,但在不同国家市场中经营的子公司获取国际授权的能力也是不同的。迈瑞和克勒认为,这两点现象足以证明传统的折衷范式(EclecticParadigm)中的所有权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都已经无法充分解释子公司之间的现存差别,尽管它们同属于一家跨国公司,或它们在相同国家、相同产业开展业务。因此,他们指出除了传统的OIL优势以外,跨国公司还存在第四种优势,即基于子公司层面的子公司特定优势(SubsidiarySpecificAdvantage,SSA)。这种优势有些类似于区位优势但又与区位优势不同,因为它不是自然禀赋造就的,况且不像区位优势那样在一个国家内共享。总之,这种特定优势根植于子公司层面,是某个子公司独特的。瑞格曼(Rugman,2001)指出,子公司的特定优势能穿越边界进行价值创造,如通过世界性产品委任,但知识本身具有流动障碍,如隔离机制,它使知识很难在整个跨国公司内被充分吸收。换句话说,当子公司专有知识嵌入终端产品和服务中时,它会使整个公司获取世界范围内的租金,但当它以中间产品(如知识)的形式体现时,这样的优势不能在内部充分转移。于是子公司特定优势的可被定义为“位于子公司层面的,不易在跨国公司内部共享和转移的优势”。下面我们就看看子公司的特定优势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4.子公司形成特定优势的动态特征。子公司的特定优势就是通过跨国公司层面非区位限制的特定资源和东道国子公司层面的特定资源同东道国特定区位资源结合运用而产生。子公司在利用资源获取特定优势上,管理当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哪个产品市场上竞争,采用何种战略参与竞争,如何运用资源和能力,管理者必须做出战略选择。特定优势的获得可以使子公司获得卓越绩效,而持续性的特定优势又需要在绩效的基础上进行再投资。

子公司特定优势作为子公司独有优势,其产生过程也印证了子公司战略角色的演变和发展。子公司注重将所有权优势与区位特定优势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子公司特定优势。同时子公司特定优势会为子公司带来比较竞争优势,成为子公司与母公司进行谈判的重要“筹码”,这又会进一步激励其向着更高的战略地位发展。

三、子公司特定优势的发展

1.驱动因素。布肯歇(Birkinshaw)根据能力和特许的变化组合,把子公司的演变模式归纳成为五种:母公司驱动型投资、子公司驱动的特许扩展、子公司驱动特许强化型、母公司驱动撤资型和子公司能力逐渐衰减型。前三种模式跟子公司特定优势的发展是相一致的,布肯歇子公司角色演化的“能力—特许”也是基于资源观,研究框架的基本出发点是子公司资源和能力的积累导致子公司委托自的扩大和缩小,能力和特许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子公司的演进,但这个演化模式要受到外界驱动因素的影响。瑞格曼指出,这几个驱动因素同样适用于子公司特定优势的发展:(1)母公司指派。在子公司刚进入海外市场时,跨国公司母公司决定子公司的资源分配以及责、权、利安排,子公司执行总部的计划和任务,母公司的决策和行为是决定子公司特定优势发展的基础,在子公司的成长过程中,母公司的资源支持和特权的委任也会对子公司特定优势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2)子公司选择。以资源基础论来研究企业的子公司层次时发现,子公司内所拥有的专业化资源的程度,与子公司对整体公司的贡献程度有显著关系(RothandMorrison,1992)。此外,国际化阶段、产品依赖度、研发的独立性、相对其他子公司的功能优势、以及管理能力等子公司特征,与子公司是否能成为全球委托自的角色类型,有显著的关联性。由此可知,子公司自身拥有的能力、技术等都会影响子公司战略地位及特定优势的发展。(3)东道国环境。东道国环境包括区位重要性、资源、竞争情况、当地机构(如政府、产业组织、社会团体、供应商、消费者等)等因素。这些因素都影响子公司对当地需求的响应力及其创新的能力,进而影响其特定优势的形成和发展。以资源基础论为基础,格歇尔和布特雷特(GhoshalandBartlett,1989)的实证研究中发现,跨国子公司的创新,需要当地丰富的资源作为引发创新的条件。

2.权变因素。子公司特定优势的特点表明跨国公司的知识基础包括非区位FSA(容易在内部扩散,通过范围经济实现全球开发),区位FSA(不易在内部扩散,只能获得国家响应的利益)和子公司特定优势。子公司特定优势可嵌入在终端产品和服务中,使整个公司获取世界范围内的租金,但却不能在跨国公司内部充分转移。因此,子公司特定优势的形成和发展除了受上面三个驱动因素的共同影响外,还受到以下四个权变因素的影响:(1)有关子公司能力必须表现为隐含性的、跟特定情境相关(当地嵌入,且对于子公司早期的技术和组织轨迹有路径依赖性)的知识。这些能力必须基于东道国的国家知识发展系统,因为移动壁垒的存在,很难在跨国公司内部转移。(2)子公司特定优势必须反映出其与其他兄弟子公司能力代沟的存在。布肯歇(1998)把这种现象描述为子公司的“专有资源”,这种专有资源是跨国公司内部其他子公司没有的。在跨国公司内部市场中,为了获得重要的战略地位,各个子公司为获取“专有资源”而竞争,而这种竞争态势又能激发子公司管理层建立特定优势的动力和努力。(3)子公司特定优势不会产生负面的外部化。即子公司的特定优势不会影响其它子公司的发展,不会受到其他子公司的反对和抑制,且受到母公司的同意和支持。(4)在跨国公司层面的非区位特定优势与子公司特定优势存在协同。也就是说,总公司层面的FSA和子公司层面的SSA,两者的租金创造能力之间必须存在着协同,两者有利益相互依赖性。协同度越高,激发创造新SSA的可能性越大。

四、结论

子公司特定优势提高了子公司在跨国公司内部的地位和角色扩展能力,也增强了跨国公司的知识基础并能为跨国公司创造价值,虽然子公司专有知识在内部较难扩散,但如果跨国公司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促进了该类知识在跨国网络内的转移,就可以充分发挥知识的杠杆作用,产生巨大的绩效。管理者应该认识到子公司特定优势的存在,这会引起他们对内部知识移动壁垒更多的关注。并且,由本文可知,子公司的特定优势不仅表现在企业内部优势资源的定位与评价,而且具有外部环境依赖性。企业要使核心能力产生预期效用,必须将其置于合适的地方网络环境中,企业须认识到自身在这种价值网络中的战略地位,将资源投入到价值网络的关键点,并与网络成员共同营造整个价值系统。子公司特定优势的重要性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了全球化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江莉萍.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角色演变与发展研究.沿海企业与科技,2004,(5).

合同能源管理优势范文第2篇

一、核心竞争优势

何谓核心竞争优势?笔者认为核心竞争优势即企业能够与竞争对手进行市场竞争并最终获胜的企业主要经营资源(含竞争策略)和核心能力。所以获取企业的竞争所需主要资源就是构筑核心竞争优势。

二、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构建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是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基础

企业经营的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要求企业必须在同行业竞争中获取超额利润,那么超额利润来自哪里呢?经济学的理论告诉我们,一般企业的管理运营只能靠同质化的产品获取行业平均利润,而平均利润只能维持企业正常的生存;相应的,正是那些拥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才能通过差异化的产品获取行业超额利润,这就保证了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实现,为企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保障。

(二)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是企业价值的体现

如前所述,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是其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基石,这不仅保证了企业的发展,而且也为企业实现其社会责任提供了物质保障,为企业愿景的实现和企业使命的完成奠定了基础。

三、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构建的路径选择

(一)资源整合力是企业构建核心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

经济学的基本假定就是所有资源都是稀缺的,而在实践中,任何企业都不可能拥有其发展所需的一切资源,这就需要企业不断寻求其生存和发展所需的资源。正因为资源是稀缺的,那些拥有优势资源和较高议价能力的企业又为什么要把资源共享给你呢?从法律制度和行业准入的角度看,资源整合需要突破诸多的障碍和跨越较高的门槛;资源整合从商业逻辑的角度看,可以通过资源共享实现利益的提升和合作双赢;从游说和谈判的角度看,资源整合给整合者实现资源整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凡此种种。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说资源整合力是一种核心竞争能力。

(二)人力资源整合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选择

人力资源整合(Human Resource Integration,简称为HRI),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人力资源整合是指引导组织内各成员的目标与组织目标朝同一方向靠近,从而改善各成员行为规范、提高组织绩效的过程。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日益认识到人力资源整合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意义。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可以是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源泉人力资源的管理较少可能被人模仿。因此,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所获得的竞争优势就有可能比通过其他手段所获得的竞争优势更为持久。

第一,竞争者们很少接触一个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就是说,这些实践对外人不是非常清楚可见,因此不可能轻易被模仿。

第二,即使在这些实践清楚可见时,如果竞争者们使用它,其影响也未必同样有利。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代表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仅仅在配合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使用时才可以成功。

四、适度规模是构筑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组织保证

(一)适度规模

企业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就是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而适度规模是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因素。适度规模是指与企业资本实力、技术能力、生产特点与水平、市场组织方式与企业管理水平等系统整体相适应、相协调的生产(销售)批量与能力。当企业达到适度规模时,也意味着企业的各种资源配置达到了最优状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企业的适度规模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保证。

(二)组织弹性和组织张力

德鲁克在其《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中指出,“我们应很清楚,没有所谓的‘唯一正确的组织形态’这回事。各种不同组织,各有其长处、局限性和应用方式。我们应该已经很清楚,组织结构不是绝对的,它是让人们有效的一起工作的工具。以这样的作用而言,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不同任务,就必须配合不同的组织形态。”

五、企业创新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不竭动力

创新,需要企业不断调整其商业模式的同时不断的完善其运营流程,实现无缝对接。唯有创新才是企业保持其竞争优势的源泉,唯有创新才是企业构建其核心竞争优势的不竭动力。

(一)技术创新

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要求其不断重新塑造新的竞争优势,而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来源。技术创新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自我催化。二是低成本扩张与创新收益。三是增强企业整体实力。

(二)制度安排创新

由于资源的有限甚至是稀缺,一个企业不可能在每个环节都能建立强有力的竞争优势。企业必须集中有限的资金与资源,来不断聚焦、强化自身的竞争优势,从而实现竞争优势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管理创新

第一,企业要完成其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转型。第二,提升员工忠诚度。第三,培养客户忠诚。

合同能源管理优势范文第3篇

关键词:资源观;跨国公司;子公司;特定优势

一、 引言

近二十年来,跨国公司子公司的管理在国际管理和战略管理研究的领域中,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广泛注意和极大兴趣,成为了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子公司逐渐成为跨国公司前沿思想的创造者、重要研究任务的承担者以及战略规划实施的积极参与者。即海外子公司逐渐成为跨国公司知识网络体系中重要的学习者和知识贡献者,而跨国公司特定优势的产生和维持正由原先的单一母公司导向转向整个公司网络的集体责任。于是,跨国公司内部一种新的优势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子公司特定优势。本文介绍了子公司特定优势的由来和概念,并利用资源观分析了被国外学者誉为跨国公司第四层优势的子公司特定优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并对跨国公司管理者和以后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二、 竞争优势的产生

1. 资源和能力。费达(Fahy,1996)指出,一个组织产生租金的资产可以被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1)组织的资源。他认为,资源一般都具有两个基本的特征:所有权和价值。所有权是指被合法化了的资源,资源也可以包括本质上没有被合法化的。对资源比较合适的一种衡量方法就是交换价值,因此,资源相对容易在公司间交易;(2)组织的能力,即运用资源的能力,通常是为了达到预期目的的一种资源的组合。能力关键的特征就是他们是公司特有的,并且可随着时间发展。能力通常基于信息或知识资产,一般都是跨功能的,产生于个体操作能力的整合,一般很难通过市场购买或者模仿。

布莱克(Black)和波尔(Boal,1994)的研究表明,资源间的相互组合形成两种关系类型:内聚资源和系统资源。内聚资源由资源简单连接而形成,是线性组合;系统资源是通过资源间的复杂网络创造的。企业能力就是一种系统资源,是竞争优势的基础,也是组织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

2. 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跨国公司竞争优势是跨国公司理论与实践中的中心问题,英国里丁大学教授邓宁(Dunning,l976,l981)综合了内部化理论、垄断优势理论、要素禀赋论,以及区位理论,从而形成了跨国公司折衷理论,抽象提出跨国公司成功对外直接投资的“三优势范式”(OIL Paradigm):所有权特定优势(Ownership—specific Advantage)或企业特定优势(Firm Specific Advantage,FSA)、区位特定优势(Location Specific Advantage)和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 Advantage)。按照资源观,跨国公司的成功其实是国家特定资源和企业特定资源的组合。可以把内部化优势也叫做企业特定优势,因为内部化和协调可被看作一种管理能力,因此也来源于企业特定资源。故而“三优势”实质上等同于企业特定优势集合和区位特定优势集合的结合。

3. 子公司特定优势。1998年,迈瑞(Moore)和克勒(Heeler)对加拿大拥有治理权(mandate)和不拥有治理权的跨国公司进行研究,发现:同一国家、同一产业中不同的海外子公司获取国际授权的能力是不同的;属于同一跨国公司,但在不同国家市场中经营的子公司获取国际授权的能力也是不同的。迈瑞和克勒认为,这两点现象足以证明传统的折衷范式(Eclectic Paradigm)中的所有权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都已经无法充分解释子公司之间的现存差别,尽管它们同属于一家跨国公司,或它们在相同国家、相同产业开展业务。因此,他们指出除了传统的OIL优势以外,跨国公司还存在第四种优势,即基于子公司层面的子公司特定优势(Subsidiary Specific Advantage,SSA)。这种优势有些类似于区位优势但又与区位优势不同,因为它不是自然禀赋造就的,况且不像区位优势那样在一个国家内共享。总之,这种特定优势根植于子公司层面,是某个子公司独特的。瑞格曼(Rugman,2001)指出,子公司的特定优势能穿越边界进行价值创造,如通过世界性产品委任,但知识本身具有流动障碍,如隔离机制,它使知识很难在整个跨国公司内被充分吸收。换句话说,当子公司专有知识嵌入终端产品和服务中时,它会使整个公司获取世界范围内的租金,但当它以中间产品(如知识)的形式体现时,这样的优势不能在内部充分转移。于是子公司特定优势的可被定义为“位于子公司层面的,不易在跨国公司内部共享和转移的优势”。下面我们就看看子公司的特定优势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4. 子公司形成特定优势的动态特征。子公司的特定优势就是通过跨国公司层面非区位限制的特定资源和东道国子公司层面的特定资源同东道国特定区位资源结合运用而产生。子公司在利用资源获取特定优势上,管理当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哪个产品市场上竞争,采用何种战略参与竞争,如何运用资源和能力,管理者必须做出战略选择。特定优势的获得可以使子公司获得卓越绩效,而持续性的特定优势又需要在绩效的基础上进行再投资。

子公司特定优势作为子公司独有优势,其产生过程也印证了子公司战略角色的演变和发展。子公司注重将所有权优势与区位特定优势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子公司特定优势。同时子公司特定优势会为子公司带来比较竞争优势,成为子公司与母公司进行谈判的重要“筹码”,这又会进一步激励其向着更高的战略地位发展。

三、 子公司特定优势的发展

1. 驱动因素。布肯歇(Birkinshaw)根据能力和特许的变化组合,把子公司的演变模式归纳成为五种:母公司驱动型投资、子公司驱动的特许扩展、子公司驱动特许强化型、母公司驱动撤资型和子公司能力逐渐衰减型。前三种模式跟子公司特定优势的发展是相一致的,布肯歇子公司角色演化的“能力—特许”也是基于资源观,研究框架的基本出发点是子公司资源和能力的积累导致子公司委托自主权的扩大和缩小,能力和特许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子公司的演进,但这个演化模式要受到外界驱动因素的影响。瑞格曼指出,这几个驱动因素同样适用于子公司特定优势的发展:(1)母公司指派。在子公司刚进入海外市场时,跨国公司母公司决定子公司的资源分配以及责、权、利安排,子公司执行总部的计划和任务,母公司的决策和行为是决定子公司特定优势发展的基础,在子公司的成长过程中,母公司的资源支持和特权的委任也会对子公司特定优势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2)子公司选择。以资源基础论来研究企业的子公司层次时发现,子公司内所拥有的专业化资源的程度,与子公司对整体公司的贡献程度有显著关系(Roth and Morrison,1992)。此外,国际化阶段、产品依赖度、研发的独立性、相对其他子公司的功能优势、以及管理能力等子公司特征,与子公司是否能成为全球委托自主权的角色类型,有显著的关联性。由此可知,子公司自身拥有的能力、技术等都会影响子公司战略地位及特定优势的发展。(3)东道国环境。东道国环境包括区位重要性、资源、竞争情况、当地机构(如政府、产业组织、社会团体、供应商、消费者等)等因素。这些因素都影响子公司对当地需求的响应力及其创新的能力,进而影响其特定优势的形成和发展。以资源基础论为基础,格歇尔和布特雷特(Ghoshal and Bartlett,1989)的实证研究中发现,跨国子公司的创新,需要当地丰富的资源作为引发创新的条件。

2. 权变因素。子公司特定优势的特点表明跨国公司的知识基础包括非区位FSA(容易在内部扩散,通过范围经济实现全球开发),区位FSA(不易在内部扩散,只能获得国家响应的利益)和子公司特定优势。子公司特定优势可嵌入在终端产品和服务中,使整个公司获取世界范围内的租金,但却不能在跨国公司内部充分转移。因此,子公司特定优势的形成和发展除了受上面三个驱动因素的共同影响外,还受到以下四个权变因素的影响:(1)有关子公司能力必须表现为隐含性的、跟特定情境相关(当地嵌入,且对于子公司早期的技术和组织轨迹有路径依赖性)的知识。这些能力必须基于东道国的国家知识发展系统,因为移动壁垒的存在,很难在跨国公司内部转移。(2)子公司特定优势必须反映出其与其他兄弟子公司能力代沟的存在。布肯歇(1998)把这种现象描述为子公司的“专有资源”,这种专有资源是跨国公司内部其他子公司没有的。在跨国公司内部市场中,为了获得重要的战略地位,各个子公司为获取“专有资源”而竞争,而这种竞争态势又能激发子公司管理层建立特定优势的动力和努力。(3)子公司特定优势不会产生负面的外部化。即子公司的特定优势不会影响其它子公司的发展,不会受到其他子公司的反对和抑制,且受到母公司的同意和支持。(4)在跨国公司层面的非区位特定优势与子公司特定优势存在协同。也就是说,总公司层面的FSA和子公司层面的SSA,两者的租金创造能力之间必须存在着协同,两者有利益相互依赖性。协同度越高,激发创造新SSA的可能性越大。

四、 结论

子公司特定优势提高了子公司在跨国公司内部的地位和角色扩展能力,也增强了跨国公司的知识基础并能为跨国公司创造价值,虽然子公司专有知识在内部较难扩散,但如果跨国公司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促进了该类知识在跨国网络内的转移,就可以充分发挥知识的杠杆作用,产生巨大的绩效。管理者应该认识到子公司特定优势的存在,这会引起他们对内部知识移动壁垒更多的关注。并且,由本文可知,子公司的特定优势不仅表现在企业内部优势资源的定位与评价,而且具有外部环境依赖性。企业要使核心能力产生预期效用,必须将其置于合适的地方网络环境中,企业须认识到自身在这种价值网络中的战略地位,将资源投入到价值网络的关键点,并与网络成员共同营造整个价值系统。子公司特定优势的重要性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了全球化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江莉萍.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角色演变与发展研究.沿海企业与科技,2004,(5).

合同能源管理优势范文第4篇

[关键词]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 竞争优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力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重要资源的观点不断得到广泛的认同。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越来越取决于员工能力的提高。波特认为,人力资源可以帮助组织获取竞争优势,或通过降低成本,或通过使产品或服务歧异化,或两者兼而有之。必须从战略的角度管理人力资源,才能够使人力资源产生竞争优势。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经济的基础,是竞争优势所在,作为知识载体的人是获取竞争优势的最有利资源。对企业来说,知识管理、创新知识成为推动企业提高生产率、提升并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而作为知识和技能“承载者”的人力资源,代表了企业所拥有的专门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总和,是企业创造独占性知识和垄断性技术优势的基础。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在对人的战略价值高度重视的企业人力资源价值观的指导下。为企业赢得人力资源竞争优势,并最终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所谓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使企业达成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的人力资源部署和管理行为。”这个定义突出了四个要义:首先是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企业的人力资源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资源;其次是系统性,为了获取竞争优势而部署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实践以及手段等管理行为是系统的;再次是战略性,也即契合性,包括纵向的契合即人力资源管理要与企业的战略相契合,也包括水平的契合即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之间的契合;最后是目标性,人、行为等都是具有目标指向的,其目标为企业绩效最大化。

在市场竞争的舞台上,所谓竞争优势。是指参与竞争者在某些方面能够显示高人一筹的能力。有那些独特的、别人在短期内难以模仿和赶上的比较优势。正是这些比较优势,导致一部分企业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竞争优势是一个复杂的管理系统,它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天时”(出其不意的卓越竞争机遇)、“地利”(得天独厚的优越竞争环境)和“人和”(雄厚扎实的要素竞争能力)的有机统一,是不断获取、保持、发挥、强化和更新优势的动态过程。获取竞争优势是战略研究的核心。如果企业能利用独特的资源、能力及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带来具有价值的战略,就能创造持久的竞争优势。

在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中,能够理论性地解释为什么人力资源能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巴内指出,某种资源之所以能成为竞争优势的源泉,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一是必须是稀有资源。也就是资源不是容易获得的,是专用的,企业拥有的该资源不太可能被其他企业同时占有。只有资源是稀缺的,才能转化成企业的竞争优势,如果资源是普遍存在的,则很难构成优势。比如日本丰田汽车制造商应用全面质量管理在七、八十年代形成了竞争优势,而到了九十年代全面质量管理得以广泛应用时,这种优势就消失了。

二是不可模仿性。这种资源应该属于意会性知识长期积累的结果,从而其他企业不可能通过短期的努力创造出类似于该企业拥有的资源能力。

三是不可替代性。如果具有可替代性,就不能成为特异性。

四是附加价值性。也就是说,该资源可以给企业带来实际的利益,而不是单纯理论意义上的资源。

下面根据巴内的观点对人力资源做一个深入的分析:

1.关于人力资源的稀缺性。人力资源与其他经济资源的不同之处在于。人力资源是一种异质性的资源,也就是说,它在某个特定的历史阶段中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的特性,而其他的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边际报酬递减的性质。既然人力资源是一种异质性的资源,那么反映在不同的个人身上,存在着数量和质量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个人知识和认识能力的有高有低。因此,在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一个社会的高能力的人力资源总是少数,他们是各个企业争取的对象。不可能为不同的企业同时占有。

2.关于不可模仿性。模仿性是指企业拥有的资源是否容易被别人很快学会和建立起来。不能完全模仿的东西往往涉及到许多复杂的组织工作程序或文化,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的事物,如macdonald仅仅是生产经营汉堡包,但却蕴涵着多年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经验。其实质是企业通过其历史变迁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规范和组织标准文化,逐步形成了企业自己的日常行为准则。同时,作为组织资源的人力资源,它的作用更多表现为企业意会性的经验、知识和做法。这些经验、知识与做法是企业员工经过多年的摸索,最终逐步积累而成,对于其他的企业来讲,要真正理解与掌握,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成本,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

3.关于不可替代性。人力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首先,人力资源随着人的经验、阅历的增加。其价值会越大,从单个人力资源来说,他的使用期等于人的寿命。其次,人力资源具有专用性。社会分工的细化过程实际上就是人力资源专用性不断强化的过程,因此,企业雇佣不适合自己企业专长,或者放弃对企业有用的人都会对企业造成伤害。再次,报酬的递增性,其他的资源适用的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而人力资源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的性质。正是由于人力资源具有以上几个方面的特性,决定了人力资源的内涵是不可能从市场上获取的,也体现了其不可替代的性质。

合同能源管理优势范文第5篇

[关键词]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 竞争优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力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重要资源的观点不断得到广泛的认同。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越来越取决于员工能力的提高。波特认为,人力资源可以帮助组织获取竞争优势,或通过降低成本,或通过使产品或服务歧异化,或两者兼而有之。必须从战略的角度管理人力资源,才能够使人力资源产生竞争优势。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经济的基础,是竞争优势所在,作为知识载体的人是获取竞争优势的最有利资源。对企业来说,知识管理、创新知识成为推动企业提高生产率、提升并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而作为知识和技能“承载者”的人力资源,代表了企业所拥有的专门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总和,是企业创造独占性知识和垄断性技术优势的基础。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在对人的战略价值高度重视的企业人力资源价值观的指导下。为企业赢得人力资源竞争优势,并最终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所谓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使企业达成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的人力资源部署和管理行为。”这个定义突出了四个要义:首先是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企业的人力资源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资源;其次是系统性,为了获取竞争优势而部署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实践以及手段等管理行为是系统的;再次是战略性,也即契合性,包括纵向的契合即人力资源管理要与企业的战略相契合,也包括水平的契合即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之间的契合;最后是目标性,人、行为等都是具有目标指向的,其目标为企业绩效最大化。

在市场竞争的舞台上,所谓竞争优势。是指参与竞争者在某些方面能够显示高人一筹的能力。有那些独特的、别人在短期内难以模仿和赶上的比较优势。正是这些比较优势,导致一部分企业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竞争优势是一个复杂的管理系统,它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天时”(出其不意的卓越竞争机遇)、“地利”(得天独厚的优越竞争环境)和“人和”(雄厚扎实的要素竞争能力)的有机统一,是不断获取、保持、发挥、强化和更新优势的动态过程。获取竞争优势是战略研究的核心。如果企业能利用独特的资源、能力及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带来具有价值的战略,就能创造持久的竞争优势。

在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中,能够理论性地解释为什么人力资源能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巴内指出,某种资源之所以能成为竞争优势的源泉,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一是必须是稀有资源。也就是资源不是容易获得的,是专用的,企业拥有的该资源不太可能被其他企业同时占有。只有资源是稀缺的,才能转化成企业的竞争优势,如果资源是普遍存在的,则很难构成优势。比如日本丰田汽车制造商应用全面质量管理在七、八十年代形成了竞争优势,而到了九十年代全面质量管理得以广泛应用时,这种优势就消失了。

二是不可模仿性。这种资源应该属于意会性知识长期积累的结果,从而其他企业不可能通过短期的努力创造出类似于该企业拥有的资源能力。

三是不可替代性。如果具有可替代性,就不能成为特异性。

四是附加价值性。也就是说,该资源可以给企业带来实际的利益,而不是单纯理论意义上的资源。

下面根据巴内的观点对人力资源做一个深入的分析:

1.关于人力资源的稀缺性。人力资源与其他经济资源的不同之处在于。人力资源是一种异质性的资源,也就是说,它在某个特定的历史阶段中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的特性,而其他的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边际报酬递减的性质。既然人力资源是一种异质性的资源,那么反映在不同的个人身上,存在着数量和质量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个人知识和认识能力的有高有低。因此,在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一个社会的高能力的人力资源总是少数,他们是各个企业争取的对象。不可能为不同的企业同时占有。

2.关于不可模仿性。模仿性是指企业拥有的资源是否容易被别人很快学会和建立起来。不能完全模仿的东西往往涉及到许多复杂的组织工作程序或文化,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的事物,如Macdonald仅仅是生产经营汉堡包,但却蕴涵着多年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经验。其实质是企业通过其历史变迁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规范和组织标准文化,逐步形成了企业自己的日常行为准则。同时,作为组织资源的人力资源,它的作用更多表现为企业意会性的经验、知识和做法。这些经验、知识与做法是企业员工经过多年的摸索,最终逐步积累而成,对于其他的企业来讲,要真正理解与掌握,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成本,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

3.关于不可替代性。人力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首先,人力资源随着人的经验、阅历的增加。其价值会越大,从单个人力资源来说,他的使用期等于人的寿命。其次,人力资源具有专用性。社会分工的细化过程实际上就是人力资源专用性不断强化的过程,因此,企业雇佣不适合自己企业专长,或者放弃对企业有用的人都会对企业造成伤害。再次,报酬的递增性,其他的资源适用的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而人力资源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的性质。正是由于人力资源具有以上几个方面的特性,决定了人力资源的内涵是不可能从市场上获取的,也体现了其不可替代的性质。

合同能源管理优势范文第6篇

[关键词]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 竞争优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力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重要资源的观点不断得到广泛的认同。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越来越取决于员工能力的提高。波特认为,人力资源可以帮助组织获取竞争优势,或通过降低成本,或通过使产品或服务歧异化,或两者兼而有之。必须从战略的角度管理人力资源,才能够使人力资源产生竞争优势。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经济的基础,是竞争优势所在,作为知识载体的人是获取竞争优势的最有利资源。对企业来说,知识管理、创新知识成为推动企业提高生产率、提升并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而作为知识和技能“承载者”的人力资源,代表了企业所拥有的专门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总和,是企业创造独占性知识和垄断性技术优势的基础。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在对人的战略价值高度重视的企业人力资源价值观的指导下。为企业赢得人力资源竞争优势,并最终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所谓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使企业达成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的人力资源部署和管理行为。”这个定义突出了四个要义:首先是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企业的人力资源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资源;其次是系统性,为了获取竞争优势而部署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实践以及手段等管理行为是系统的;再次是战略性,也即契合性,包括纵向的契合即人力资源管理要与企业的战略相契合,也包括水平的契合即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之间的契合;最后是目标性,人、行为等都是具有目标指向的,其目标为企业绩效最大化。

在市场竞争的舞台上,所谓竞争优势。是指参与竞争者在某些方面能够显示高人一筹的能力。有那些独特的、别人在短期内难以模仿和赶上的比较优势。正是这些比较优势,导致一部分企业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竞争优势是一个复杂的管理系统,它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天时”(出其不意的卓越竞争机遇)、“地利”(得天独厚的优越竞争环境)和“人和”(雄厚扎实的要素竞争能力)的有机统一,是不断获取、保持、发挥、强化和更新优势的动态过程。获取竞争优势是战略研究的核心。如果企业能利用独特的资源、能力及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带来具有价值的战略,就能创造持久的竞争优势。

在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中,能够理论性地解释为什么人力资源能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巴内指出,某种资源之所以能成为竞争优势的源泉,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一是必须是稀有资源。也就是资源不是容易获得的,是专用的,企业拥有的该资源不太可能被其他企业同时占有。只有资源是稀缺的,才能转化成企业的竞争优势,如果资源是普遍存在的,则很难构成优势。比如日本丰田汽车制造商应用全面质量管理在七、八十年代形成了竞争优势,而到了九十年代全面质量管理得以广泛应用时,这种优势就消失了。

二是不可模仿性。这种资源应该属于意会性知识长期积累的结果,从而其他企业不可能通过短期的努力创造出类似于该企业拥有的资源能力。

三是不可替代性。如果具有可替代性,就不能成为特异性。

四是附加价值性。也就是说,该资源可以给企业带来实际的利益,而不是单纯理论意义上的资源。

下面根据巴内的观点对人力资源做一个深入的分析:

1.关于人力资源的稀缺性。人力资源与其他经济资源的不同之处在于。人力资源是一种异质性的资源,也就是说,它在某个特定的历史阶段中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的特性,而其他的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边际报酬递减的性质。既然人力资源是一种异质性的资源,那么反映在不同的个人身上,存在着数量和质量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个人知识和认识能力的有高有低。因此,在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一个社会的高能力的人力资源总是少数,他们是各个企业争取的对象。不可能为不同的企业同时占有。

2.关于不可模仿性。模仿性是指企业拥有的资源是否容易被别人很快学会和建立起来。不能完全模仿的东西往往涉及到许多复杂的组织工作程序或文化,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的事物,如Macdonald仅仅是生产经营汉堡包,但却蕴涵着多年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经验。其实质是企业通过其历史变迁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规范和组织标准文化,逐步形成了企业自己的日常行为准则。同时,作为组织资源的人力资源,它的作用更多表现为企业意会性的经验、知识和做法。这些经验、知识与做法是企业员工经过多年的摸索,最终逐步积累而成,对于其他的企业来讲,要真正理解与掌握,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成本,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

3.关于不可替代性。人力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首先,人力资源随着人的经验、阅历的增加。其价值会越大,从单个人力资源来说,他的使用期等于人的寿命。其次,人力资源具有专用性。社会分工的细化过程实际上就是人力资源专用性不断强化的过程,因此,企业雇佣不适合自己企业专长,或者放弃对企业有用的人都会对企业造成伤害。再次,报酬的递增性,其他的资源适用的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而人力资源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的性质。正是由于人力资源具有以上几个方面的特性,决定了人力资源的内涵是不可能从市场上获取的,也体现了其不可替代的性质。

合同能源管理优势范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IT能力,竞争优势,基础设施,管理技能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IT)开始渗入到商业领域的各个角落。IT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战略工具,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企业对IT投资的增加和信息技术运用的普及化,人们发现企业的竞争优势并不一定随之显著提升,管理学界将这一现象称之为“IT黑洞”。企业如何有效利用IT并使其对竞争优势的取得发挥作用,这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实际上,IT对现代企业发展的使能作用使得将IT仅仅作为一般性资源进行理解和研究是远远不够的竞争优势,必须从资源和能力的角度进行探究。

1.IT能力理论综述

IT能力的概念最早由Ross etal.提出,他们定义IT能力为“控制与IT相关的成本以及通过实施来影响组织目标方面的能力”,并指出IT本身的先进性并不能为一个企业带来成功,企业的成功源于其IT能力,即企业形成了一种运用IT去捕获稍纵即逝的商业机会的能力[1]。IT能力综合体现为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关系资源三种资源的有效整合。之后又有学者从不同侧面对IT能力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例如,Bharadwa定义IT能力是组织通过运用和配置自身的IT资源以整合组织其它资源的能力[2]; Kettinger认为IT能力是硬件、软件、共享的服务、管理实践以及技术和管理技能的集合。他指出,IT能力“软”的方面同“硬”的方面同样重要,企业管理人员在对新的软、硬件进行投资的同时应当仔细考虑在IT规划以及开发等方面的投资,并强调IT能力对企业整体绩效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业务流程实现的[3]; Mu11igan则以金融服务产业为研究对象,将IT能力区分为三个层次,即信息管理、网络协调和企业管理,这三个层次与IT的4种属性(集成、系统范围、系统定位、可访问性)的不同等级相对应,其研究目的主要通过识别IT能力的关键属性而对不同的系统进行分类,寻找企业目标和IT之间的适配性。

国内也有学者对IT能力进行了界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例如,张篙和黄立平以资源观为基础来定义IT能力,认为IT能力是一种调用和部署IT资源从而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社会复杂惯例[4]。马艳峰和王雅林理解IT能力是对IT资源管理和控制,并与组织其它资源相互作用共同影响IT效果和组织目标,从而获得的长期竞争优势[5]。由此可见竞争优势,学者们主要从技术、战略、成本、业务流程和经营目标等角度对IT能力进行界定,但是对IT能力的构成还是注重于资源观,本文综合诸多观点,认为IT能力是企业借助先进管理理念与方法,综合运用IT人才和IT技术的能力。

2.IT资源和 IT能力

IT资源和 IT能力对企业经营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二者在建立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不过,IT资源对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取得并没有显著作用,这是因为,对相互竞争的企业而言,IT资源都相对容易获取,竞争一方一旦引入新的信息系统,其竞争对手会随之仿效,从而会消除前者最初取得的竞争优势。例如,美国航空公司和联邦快递公司分别首先引入SABRE系统和跟踪及分拣系统等,率先占据了各自的行业并取得了竞争优势,然而,其竞争对手采用了类似的信息系统-联合航空公司采用APPOLLO系统、联合包裹服务公司采用不过夜包裹投递系统等,最终的结果是使得作为战略性的IT应用演变成为企业生存的必需品。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IT资源往往是竞争对手最容易模仿的资源,因此IT资源本身不能给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而要取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持续竞争优势就必须构建优越的IT能力。IT资源是IT能力的基础,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取得往往依赖于公司部署IT资源的能力以及IT资源结合其它互补性企业资源或能力的能力。IT必须和企业的策略、组织、人员和管理等要素相结合,并嵌入到组织流程中才会为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

3.企业IT能力的影响因素

企业的IT能力是一种特有的、稀缺的、不可复制的、有价值的组织资源,同时它也能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地整合、建立与重构组织资源,从而帮助企业维持持续竞争优势[6]。企业IT能力受到IT基础设施和IT管理技能的影响。

3.1 IT基础设施

IT基础设施是一系列IT资源的集合,包括硬件、软件、通信技术、数据和核心应用等,它能够使企业实现广泛、可靠的信息技术服务及灵活的IT应用,从而有效地支持针对企业具体业务的、特定的IT应用[7] 。IT基础设施可以为企业带来以下四种能力或成效,即迅速识别并开发出关键应用软件的能力;突破产品和地域限制的共享信息;在组织机构间实现共同经营以及供应链管理;在不同组织机构之间发掘协同机会。IT基础设施是IT能力的根基,构建企业IT能力的焦点不应只放在IT基础设施上,更应该专注于将IT基础设施与其它互补性企业资源或能力例如人力资源、组织、战略决策以及管理理念进行协同整合以发挥其作用。 例如,Wal-Mart的战略信息系统SIS的成功并不完全归功于其导入了最先进的IT技术,还归功于公司管理层对现有的组织和IT基础设施进行整合,并与其它资源或能力例如物流能力进行有效连结以发挥出IT的最大功效,从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3.2 IT管理技能

企业IT投资不仅可以转化为有形资产,而且可以转化为IT人力资本积累。IT人力资本包含技术技能和管理技能两个关键维度。技术技能是对特定任务的业绩及其效能的理解,包括方法、技巧的掌握以及拥有与工程、制造或财务等相关的设备,此外,技术技能还包括专业化的知识、分析能力和对用来解决某一特定科学领域中的问题的工具和技巧的熟练运用竞争优势,在企业内部,技术技能往往表现为软件编程、系统设计和新技术开发等内容。管理技能是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完成管理任务的能力,涉及到管理者行使有效的管理职能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态度和积极性论文参考文献格式。IT管理技能是管理者在对IT相关资源进行配置时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态度和积极性。随着IT技术逐步通用化和商品化,IT管理技能将是IT人力资源的重要指标。IT管理技能是企业IT能力的核心构成维度之一,主要体现在IT项目的管理能力、信息系统的运营管理能力和IT员工的业务知识三个方面。IT管理技能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管理者行为方面,而且是相互联系、相互重合的。把某项IT管理技能从其他技能中完全分离出来是不可能的。有效的IT管理者必须依靠多种技能的有机结合才能达到IT能力提升的目的。

4.结论

IT能力是企业借助先进管理理念与方法,综合运用IT人才和IT技术的能力。企业的竞争优势源自其IT能力而不是作为基础的IT资源,企业投资IT后,必须对IT资源进行合理部署并结合诸如企业的战略策略、组织、人员和管理等其它互补性企业资源,并使其嵌入到组织流程中才会为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企业的IT能力受到IT基础设施和IT管理技能的影响,而IT基础设施是一系列IT资源的集合。企业IT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复杂过程,涉及到组织特有的惯例和独特的资源以及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而IT投资只有形成了IT能力,IT对企业绩效的能动作用才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1]Ross J. W., Beath C. M., Goodhue D. L. Develop Long- term Competitivenessthrough IT Assets [J].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96, 38 (1):31- 42.

[2]Bharadwa A S. A Resource-based perspective on informationtechnology capability and firm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MIS Quarterly, 2000,24(1):169- 196.

[3]Kettinger, W., Gover, V., Guha, S., et al. StrategicInformation Systems Revisited: a Study in Sustainability and Performance [J].MIS Quarterly, 1994, 18(1):31-58.

[4]张嵩,黄立平.基于资源观的企业信息技术能力分析[J]. 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3, (4):53- 56.

[5]马艳峰,王雅林.基于IT能力的企业信息化非技术影响因素研究[J].商业研究, 2006, (13).

[6]况志军.基于动态能力视角的IT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10):115- 117.

合同能源管理优势范文第8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知识经济;企业人力竞争;知识创新;竞争策略

人力资源,是一个外来词(HUMANRESOURCE)。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一定时期内处于劳动年龄、未到劳动年龄和超过劳动年龄但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之和。人力即包括体力与智力。体力是体外的可控制因素,智力是体内的不可控制因素,这两种力量形成混合力量,也就是人的综合力量。这种力量通过具体的运作和实施,形成人力。人力资源分析,是根据企业运作需求,对任何可利用的、创造和再创造的资源,进行有针对的分析和监控。根据企业和单位的发展和追求的目标效益性质不同,为保障资源的节约和有效运用,避免企业资源的无端浪费,就需要企业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本。因此可以看出对当前的人力资源竞争形势的分析对企业和单位的重要性,它决定了企业和单位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定发展。

一、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状况

在二十一世纪这个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发展成为了各个国家的重头戏。要想发展,离不开智力、知识、信息等重要因素,而能完整的汇集这些因素于一身的,便是———人才。由此可以预见,人力资源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增长,综合国力的提高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相关调查已显示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一半以上都是以知识经济为基础而发展。随着中国近些年来的外贸经济交流与发展,使中国企业在享受海外市场的广阔天地的同时,在国内的发展也受到一定程度上的竞争压力。我国大部分企业资源管理尚未规范化,许多问题有待解决,需要企业调整企业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拓展海内外市场、调整人力资源体系、建设完善的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体制。

(一)人力资源管理不适合知识经济形势下的企业发展

首要表现是企业对人力资源定位不科学、不准确。长期以来我国企业更多地将人力看作是企业发展的某种成本,然而,在新型的知识经济市场下,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企业长盛不衰的秘密武器。况且,由于外国企业的不断冲击,以往的劳动力为主要人力资源的企业模式,已经不能通过廉价劳动力、低技能、低素质的人力,机械重复运作生产来确保利益。虽然我国拥有非常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由于缺乏专业的经济知识素养,缺乏创新能力,劳动力素质低下,降低了生产产品的技术含量。加之企业缺乏长期培训计划,往往局限于当前的岗位需要,培训周期短、目标单一、缺乏长远的、符合未来潜在发展需求的企业规划,所谓的一些应急培训,解决不了在知识经济形势下企业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

(二)人才管理体制不健全、模式单一、缺乏灵活性

由于当前非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以及对旧的传统管理模式的承袭,使得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和缺陷。企业人力资源的调配,单凭“以人设岗”,缺乏市场实际根据,极其容易导致人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企业人事管理结构的单一、不协调,造成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造成人力资源严重浪费。虽然许多企业已经认识到人才在资源中的重要性,开始提倡“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但在实施上,却无法规避知识经济形势下,人事管理的先进技术与科学方法的有效应用。缺乏对人力个性、优势、兴趣的科学分析,一味强调人力去适应企业,个人服从安排,无法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使得与当前知识经济下的企业发展相违背,滞后的人力资源管理仍然普遍存在。

(三)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加剧,信息技术高度融合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首要资源,是关系企业发展状态的决定因素,也是在企业竞争中获得优势的关键。我国正处于企业人力资源变革的关键时期,由传统的企业管理转向新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市场的瞬息万变,国内的企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市场广阔,购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但同时,企业人力资源的科技素质要求有所提高,在开拓国内外市场的同时,也加剧了企业资源竞争的激烈程度。

二、人力资源竞争中的优劣势战略分析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中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竞争中,存在着“短板”和弊端,落后的人力资源模式与先进的知识经济管理模式相冲突,应急的人力资源发展方向与长远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相冲突,激烈的人力资源竞争和人力资源素质相冲突。但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人力资源竞争也存在一定的市场优势,尤其在近年来,中国企业越来越多走出国外,人力资源竞争平台广泛,竞争管理体制趋于完善。

(一)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在竞争方面存在劣势和不足

1.过于重视学历轻视实践与实力

在人力资源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的企业,大多是因为在招聘之初,只设定学历的门槛,而忽视其实践能力。许多人因多种原因并未获得较高的学历文凭,但由于涉世较早,注重在社会实践中积累宝贵经验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仍然无法在岗位中发挥自身的优势、发掘独特的优势,使得企业或因大材小用、或因学非所用,导致某些企业在实际的人力资源竞争中,处于实力不足阶段。

2.人力资源组织模式落后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基于权力驱动的管理模式,单方面的强调和命令,缺乏对人力资源的科学、有效分析,在人力资源竞争过程中,因无法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处于被动地位。同时,在与国外的人力资源相比较,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完善,没有一套完善的体制管理。人才短缺、缺乏专业性和创新性。

3.人力资源缺乏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

当前正处于知识经济形势下,未来的经济必将以科技创新为主,发展集约型科技创新产业,由于受到传统教育影响和落后的企业资源管理,使企业人力资源创新能力低,竞争意识不强,企业文化氛围不浓厚,无法组织强有力的人力资源,发挥团队创新和竞争精神。

(二)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竞争的优势和有利条件

首先,企业人力资源便是企业竞争得到持续发展的优势。尤其是一些高技能、高科技的人力资源优势,是无法被他人复制的,在竞争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在信息和技术高速发展交流时期,优先利用先进国家和地区的人力资源,在学习西方资源管理的同时,结合国内当时当地的消费特色和人力资源优势和潜力。其次,高等院校对人才的专业培养和塑造,扩大市场各类技术和管理人才,更新人才结构,为企业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与其他企业在竞争中建立人才资源优势。再次,这是一个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我国企业逐步走向国外,在与外资谈判和交流过程中,学习外国科学的企业管理和先进的技术生产,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从而在竞争中始终拥有广阔的市场和独特的优势。

三、知识经济形势下企业人力资源策略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企业发展源泉、是企业兴盛根基、是企业鲜活的生命力。要加大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发展需要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而需要从战略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解决企业如何增强人力资源竞争问题。

(一)建立先进的管理理念,注重人力资源综合素质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在于人才。我国企业知识经济发展的今天,要想在人力资源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首先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培养以高素质员工为人力资源竞争的核心目标,企业通过实行民主管理,真正从员工发展需求出发,以发掘潜能、发挥价值为目标,通过激发丰富的创造力,提高产业高新技术发展,才能促进个人的发展和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也只有对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进行自主创新、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更好发挥人力资源的能动性,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谋求发展。同时,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合理有效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加强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继而促使各种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深度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达到节能、环保、绿色、高效的目的。由此带动的人力资源能力的提高,能促使人力资源管理的加强,继而优化能源配置和资源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节能环保,达到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文化的繁荣,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注入生机和活力。

(二)重组人力资源流程,强化公司核心竞争力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再造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分工理论,使人力资源管理都能获得价值增值,实现人力资管价值的最优化。通过完善考察人力资源规划、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培训与评估、完善激励制度和企业员工的酬薪体系、强化安全与健康保障等环节,使企业管理更加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实现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最大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须积极的对职能进行改革和转变,企业的真正主人由管理者转向企业职工,调动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构建学习型企业

从业人员只有对企业现状、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核心动力有清楚的认识,才会为企业实现目标而朝着正确方向奋斗。人力资源的发展战略的制定,应以企业的终极发展目标为指导,以企业现状和实情为基础,积极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同时,强化企业向创建学习型转变,培养员工树立终身学习精神,开拓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使企业的技能紧跟时代潮,提升企业的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强化企业竞争优势。知识经济形势下,人力资源不再是单纯的机械劳动,而是需要掌握科学知识,富有创新的知识人员。人力资源竞争成为推动企业未来持续发展、管理创新的不竭动力。因此面对新的开放的知识经济环境,结合当前的经济状况及企业的自身特点和发展前景,我国企业必须对企业的人力资源做出正确的分析,对人力资源做出新的要求,积极进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开创企业发展竞争的持续优势。

作者:曹梅 单位:项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参考文献:

[1]周凝,韦劲.论新时期图书馆现代化建设中的人本管理[J].河北科技图苑,2002(1).

[2]李光红.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再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07(7).

[3]罗倩.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适配性评价研究[J].企业,2007(7).

[4]彭彩虹.当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07(14).

[5]郝长华,秦朝华.企业竞争战略与人力资源规划[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合同能源管理优势范文第9篇

一、价值链管理理论综述

价值链概念由迈克尔・波特在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他将企业的价值活动分为基础活动和辅助活动。基础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营销和服务;辅助活动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他认为每一项价值活动都是一个环节,共同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企业的竞争优势正是通过比其他企业更廉价或更出色的开展这些价值活动而取得的。因此,要想实现为企业创造利润的最终目标,就要找出本企业价值链中最有优势的价值活动。

英国卡笛夫大学彼特・海恩斯教授将波特的价值链理论进行了拓展。他强调把顾客需求作为价值链的终点,认为原材料和顾客是创造价值增值的新源泉,把原材料和顾客纳入到价值链体系,把企业利润作为满足顾客价值的副产品,而不是把企业利润当作最终目标。他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就是如何整合包括原材料和顾客在内的各个经济单元,适应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

20世纪九十年代,供应链理论不断发展成熟,它主要是将管理主体延伸至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的顾客。价值链吸收了其系统原理的管理思想,价值链的概念逐步发展成以企业为核心,由供应商和顾客共同形成的一个动态的价值链联合体,成为“一种基于协作的策略,它把跨企业的业务运作连接在一起,以期实现市场机会的一个共同愿景”。竞争优势也不再仅就核心企业而言,而是将整个价值链联合体作为竞争主体。

价值网的概念是由美国Mercer管理咨询公司著名顾问Adrian Slywotzky在《利润区》中首次提出。价值网概念是价值链发展的高级形式。价值网是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将多个相互独立的企业联系起来,共享资源,优势互补,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价值网下多条价值链成员之间建立起合作协同的关系,提升各成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高校价值链的构造

价值链作为一种新的战略管理理念和手段,在企业、城市等竞争优势分析中已经应用,并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价值链管理同样可以用于高校,高校的“产品”就是人才。学生入校,经过高校一系列的价值活动不断增值,最后作为高校的“产品”推广到社会用人单位,从而实现其价值。高校的竞争优势可以通过比其他高校更廉价或更出色的开展这些价值活动而取得。高校价值链的构造是开展高校价值链管理的基础。

(一)高校内部价值链的构造。参照波特的价值链分析法,我们将高校的价值活动按不同职能分为基本价值活动和辅助价值活动:

基本价值活动包括招生、教学、科研、就业四大活动。(图1)

招生活动是高校价值链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提高高校价值的第一步。虽然说高校是对学生进行后天教育的主要基地,但是生源的质量对高校的教育会产生重大影响,高校招生直接决定着高校生源的质量。招生工作要做到充分、客观、详实的宣传,注重宣传方式,保证良好的宣传效果,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让更多的学生更客观地了解学校,争取更好的生源。

教学活动是高校的核心工作,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输出的质量和高校价值的实现。高校的首要职能就是教书育人,在高等教育中,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知识和能力,同时也形成了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一个高校如何通过教学体现校风,向学生传授思想和理念,是一个高校的特色。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一个高校的声誉,是高校的无形资产;教学质量直接决定着其“产品”的质量,教师的学识、能力等素质以及教学管理制度和方法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学活动的优化是提高高校价值的关键环节。

科研环节属于高校的基本活动环节。现阶段各大高校纷纷向研究型大学转型,加强科研管理和科研成果建设,通过科研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及教师和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高校科研工作好坏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建设工作,影响着高校潜力和优势的发挥,高校的科研能力体现了学校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科研活动必须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结合,实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科研和教学活动并不是矛盾的,不能过分强调教学活动,也不能只注重科研活动,高校应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实现教学、科研和市场经济的结合,走“产学研”的路子。

就业活动相当于企业的“销售”环节,高校的“产品”――人才,最终能否实现其价值,还需要社会来检验。学生经过高等教育,其是否能被用人单位接受,除本身的能力素质外,所在高校的声誉也是用人单位的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高校作为学生的培养基地,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学生的就业搭建好平台。高校通过完善政策、拓宽渠道、扩大知名度等为学生就业打下好的基础。

辅助价值活动包括高校基础设施、人力资源、财务、后勤活动。

高校基础设施:高校的基础设施由大量活动组成,包括党建、基建、组织、宣传、工会、团委等。基础设施与其他辅助活动不同,它通过整个价值链而不是单个活动起辅助作用。

人力资源:负责高校机构、岗位设置和人员编制管理工作,以及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各类人才工程人选的选拔、培养、考核,职工教育、职工培训等。

财务:集中管理学校资金,对学校经济活动进行跟踪、控制和分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高校有序地运转提供财务支持。

后勤:后勤为高校正常运转提供基本保障,包括物业管理中心、建筑安装及修缮中心、商贸中心、采购中心、饮食服务中心、结算中心、接待中心、汽车队、劳动服务公司、对外经营开发服务中心等,为学校提供优质、可靠的后勤服务和保障。

高校的各项职能活动构成了高校价值链不可或缺的价值创造组成部分,各个环节各负其责又互为依存、环环相扣、资源共享。

(二)高校外部价值网。高校不仅仅要重视内部价值链的构建及自身优势环节的发展,还要立足于学校,将视角延伸至高校外部大环境,充分利用外部各种资源,为高校的竞争优势增加筹码。由于高校外部资源丰富而复杂,与高校内部价值链联结,形成了网状结构。

为了构筑有效的高校外部价值网,目前,高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工作着手。

1、加强与各个地区的生源学校联系,保证良好生源。在企业价值链中,价值链向上游供应商和下游顾客进行延伸,并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高校也要充分利用高校系统外的资源,争取好的生源。高校不仅要到各地做充分的招生宣传,扩大学校影响,使各地生源学校充分了解自己学校的优势和特色,争取到优秀生源。条件许可的话,也可以与部分重点高中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争取优秀生源源源不断。(图2)

2、密切与社会经济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优势。美国斯坦福大学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它在20世纪中叶创办了科学园,它是美国大学与工业结合,使大学迅速成长的典范。社会是高校所处的大环境,高校与社会经济合作,一方面可以使高校直接了解社会需要,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人才;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社会经济资源,发展科研,使高校专业和技术优势与社会经济密切结合,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使高校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3、加强与国内外各大高校、科研机构及国际组织的合作,取长补短。高校除了要加大力度发展自己的优势以外,还要关注国内外各院校的动态,加强与其他兄弟院校的联系,与科学研究机构开展协作,加强与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取长补短,资源共享。

4、通过向有关单位提供技术和人才,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与有关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是高校外部价值网构建的重要环节。通过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不仅可以利用知识、人才和信息为合作单位的管理出谋划策,还可以扩大高校的知名度,为高校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其他合作与发展机会。

三、价值链思想在高校管理运用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价值链思想体现了系统性、动态性和有效性,高校价值链管理同样应注意这几个关键问题。

(一)高校价值链管理应体现系统性。笼统地将高校作为一个整体是很难认识其竞争优势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将高校价值链的活动分解为一个个相互分离的环节,找出其优势环节,加强建设,突出优势环节。同时,高校价值链又不是简单的一些独立环节的集合,而是由相互依存的环节构成的一个系统。这是由价值链各环节的内部联系联结起来的。这种联系体现为价值链的前一环节的质量和成果将直接影响到下一环节的质量和成果。如高校教学科研的质量将影响到学校的声誉,进而影响学校的就业情况。这种内部联系要求各环节的目标协调一致,而不能将目标仅仅放在某一环节的最优化上。将各个环节的优势进行重组和整合,才能形成高校长期的不易被模仿的独特价值链竞争优势。系统内部的发展离不开外部环境,因此高校的价值链还要积极向外部延伸,充分利用系统外部环境。

(二)高校价值链管理应体现动态性。随着科技进步速度的加快,高校的竞争环境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更具动态性。政府和社会对高校的期望值在不断提高,高校的职能更是不断有所拓展和延伸,高校自身组织结构也变得比以往更加复杂。因此,要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建立自己的特色优势,就要以变求变。对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不断进行协调、整合,优先保证重点环节建设的资源,动态的适应环境的变化需求。

(三)高校价值链管理应体现有效性。每个高校都具有大致相同的职能活动,高校价值链的构造和分析并不是将这些活动简单的按顺序扣接起来,而是通过价值链的构造与环节的组合重新整合高校资源,突出各个高校不同的特色优势环节,构成高校的差异价值链,形成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提高高校的价值。价值链管理的核心就是区分整个价值链环节中的价值增值部分和非价值增值部分,强化价值增值部分,压缩非价值增值部分,剔除影响价值创造的阻碍因素,最终形成长期稳定的可以提高效益的价值链结构。高校价值链管理应在相对紧缺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下,优化价值链、科学配置资源、提高产出的有效性、培养出更多的适合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合同能源管理优势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资源基础论 竞争优势 顾客关系

著名学者希贝尔得在其新著《顾客革命》中预见了“顾客经济”(customer economy)时代的来临,并提出以顾客经济为轴心的三大原则:顾客主宰原则、关注顾客关系原则及重视顾客经验原则。顾客经济正在渗入当今市场的每一个角落,导致传统的以技术、产品、成本为核心的竞争模式和规则,也在不得不发生着深刻转变。市场竞争焦点从市场、服务转向顾客,顾客导向的竞争成为新趋势,在顾客经济时代和顾客导向的竞争环境中,一个新的竞争趋势是企业必须把顾客和顾客关系视为自己重要的资源,并通过这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顾客创造出更加优异的价值,以获取企业持久竞争优势。

顾客关系的内涵

关系是指人和人或人和事物之间的某种性质的联系。顾客关系是建立在企业与顾客之间的交易、交流基础上的联系。企业通过与顾客频繁地联系成为一个能广泛吸收外界信息的开放系统,充分吸收顾客意见,快速调整现有或新产品的质量和特性,不断地认识、发现、满足、开发顾客的需要。而通常在关系持续后,顾客对企业可能会产生专有的感觉和态度,对企业信任和满意逐渐增加,感觉和态度的积累使得顾客对企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顾客和企业的关系更加稳固。

对顾客关系内涵的把握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整体考虑:企业现有顾客或潜在顾客及顾客关系的数量,这是企业易掌握、观察和自行统计的部分;企业与其顾客间关系的质量,可以用关系的长度、深度及宽度来考察其关系的强弱、持久性和稳定性,表现在顾客的满意度、忠诚度、顾客的口碑效应及对企业生产经营的自愿参与合作程度等方面。这些质的部分是企业顾客资源中不易直接观察和显现,需企业对顾客信息进行长期动态分析和监测才能掌握的部分,但却决定企业顾客关系价值实现和增值的关键和核心内容。顾客关系的数量和质量共同影响和决定着企业顾客关系价值实现的潜在可能性和空间大小。

顾客关系在企业获取竞争优势中的作用分析

在顾客经济时代和顾客导向的竞争环境中,笔者认为竞争优势是企业所具有的比竞争对手能更好地为顾客提供价值,为企业带来高利润回报的一种持久的优势。资源基础论将企业看作是一系列独特资源的集合体,认为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所控制的战略性资源。企业内部的组织能力、资源和知识的积累是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巴尼(barney,1991)提出具有形成竞争优势能力的企业资源必须具备四个特征:这种资源对于企业利用机会、减少威胁,创造利润是有价值的;这种资源在企业目前和潜在的竞争对手中是稀缺的;这种资源不能被完全模仿;这种资源在战略价值上的不可替代性,即不存在战略上对等的替代资源。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竞争对手的模仿能力越来越强,产品、技术和低成本形成的竞争优势已经难以持久。日本战略专家伊丹敬之甚至认为,在企业的资源集合中,只有无形资源才是形成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作为企业的一种无形资源,顾客关系是围绕着顾客的需求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备形成竞争优势能力的战略性特征,是企业资源、能力和知识的优良载体,以及企业内外竞争优势连接的关键点。顾客关系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形成和维持的关键因素。

(一)顾客关系的战略性特征

价值性。顾客关系对于企业的价值直接体现在其为企业创造的经济收益,来源于顾客的重复购买、交叉购买,以及顾客间的口碑宣传,节约广告成本,价格的不敏感性等等忠诚效应。顾客关系的价值还体现在其为企业提供的强大信息与知识的价值,企业通过顾客关系对顾客需求信息的把握,创造出优于其竞争对手的顾客价值,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稀缺性。在同一目标市场中,顾客对某一类产品的需求是有限的。所以本企业顾客的增加意味着竞争者顾客流失,顾客对特定产品或服务需求的有限性和顾客精力的有限性,决定了顾客关系的稀缺性。

不可模仿性。关系的建立是一个双向的、互动的长期过程,经由了双方的大量投资而形成。顾客与企业间的长期关系,易使顾客对企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感觉是不可模仿的。而且企业通过顾客关系的学习创造并传递出的顾客价值,也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

战略价值上的不可替代性。体现在:顾客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所占据的地位和角色,及不可或缺性(离开顾客企业是无法生存的);顾客关系的价值性;顾客知识为企业创造并传递顾客价值的指导意义;顾客关系网络资源增长的非线性几何形式。这些性质使得顾客关系资源是企业中其它战略资源无法替代的。

持久性。关系的形成、发展、维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而顾客关系的管理是一个动态长期的过程。也即说明,只要管理合理,企业可以对顾客关系进行不断的开发和利用,不断的优化,形成顾客关系网络资源,这种资源是成几何形式增长的,不会出现枯竭现象。

(二)顾客关系是企业资源、能力、知识的优良载体

从本质上说,企业的顾客关系是一种无形资源,优质的顾客关系表现为顾客对产品的高度满意和忠诚,以及由此引发的大量重复购买行为和推荐效应,成为企业不竭利润的源泉。此外,顾客关系还是集资源、能力和知识于一身的优良载体。通过顾客关系不断地获取、积累、充分运用和更新顾客知识,充分投入到企业的各种资源(有形的与无形的)的利用中,形成企业的持久竞争优势。同时企业为了这种竞争,不断强化与顾客关系相关的能力。能力是复杂的技能与知识的组合,通过组织流程得以运用,使企业能够协调各种活动,充分运用企业资源和持续地学习与改进。与大多数企业能力不同,顾客关系相关能力往往更难于理解复制,因为后者往往超越几个职能领域和组织层次。

(三)顾客关系是企业内外竞争优势连接的关键点

顾客关系是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市场的连结点,一方面向内可以转化为企业的特殊资源—顾客关系;另一方面还可以向外向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迈进,从而成为动态连接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之间的重要桥梁。顾客关系具有的这一独特优势,是与顾客在市场经营中所处的特殊位置和特性分不开的。顾客关系本来是客观存在于企业外部市场中的外生变量,是企业外部市场的主体。但它又可通过企业对企业市场的有效引导和互动,作用于企业,并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企业价值增值的内生变量,这一独特的内部化效应使顾客关系资源成为企业“内”与“外”竞争力量相结合的最佳关键点。顾客成为连接企业内外的结合点,顾客关系成为企业重要的无形战略性资源,企业的竞争优势虽然依然依赖企业内部的资源和能力,但又可经由顾客关系这一桥梁,到达并影响企业外部的市场竞争环境和产业力量,并且达到内部资源和能力与外部竞争优势的整合。

顾客关系转化为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策略

促进企业顾客关系转化为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根本方式是积极实施顾客关系管理。它的实质是基于企业获得的顾客知识的合理开发,通过整合企业的资源,建立、优化顾客关系的结构并寻求与顾客间建立合作关系,实现顾客关系的价值,向顾客创造并传递出优于其它竞争对手的顾客价值,获得企业在市场中的相对持久竞争优势地位。

基于对顾客知识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来实现对顾客关系的管理。企业通过与顾客建立、维护、发展关系的过程中互动学习,获得顾客知识。顾客知识是企业创造和传递顾客价值的关键点,不仅仅是简单的有关顾客知识,更重要的是能深入挖掘到存在于顾客头脑中的内化的顾客知识。对基于顾客知识的开发主要是运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企业大量的顾客信息进行及时地收集、分析和整理,以了解自身顾客的组成与变化情况,掌握顾客行为的特征和偏好,积累并共享顾客知识;从而通过价格、服务等一般经营手段及忠诚计划等特殊关系策略为顾客创造价值,有针对性地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其日益变化和增长的需求,提高其满意度和忠诚度,并正确管理顾客组合,优化和延长顾客关系,从而实现企业自身长期价值的最大化和顾客价值最大化之间的平衡和双赢,以获取持久竞争优势。而基于内化的顾客知识开发则是把顾客从被动的产品和服务的接受者中解放出来,并使其成为与企业合作共同创造知识的密切伙伴。通过获取、分享、开发与运用顾客知识的战略过程来实现对顾客关系的创新管理,创造并传递出顾客价值,获取持久竞争优势。企业需要同时关注和有效管理这两种不同的顾客知识,企业才有可能成功的感受到新出现的市场机会,积极地挑战现有的经营模式和竞争规则,更快的为企业和顾客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培养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来强化顾客关系的管理。在通过顾客关系,识别和了解顾客的需求后,企业必须整合自身的有形与无形资源、企业社会资源来保障顾客价值的实现或提升,以此来维护和优化已经形成的顾客关系。这一过程要经过几方面的资源整合:组织内部的物质资源整合,即通过对组织结构的调整,保证组织内部的人、财、物等有形资源的有效组合;组织内部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的有机整合,即组织内部的关系资源和技术资源与物质资源的整合,特别是人力资源的整合;将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市场有机的整合起来,企业间组成互补联盟,发挥各自的优势,更好地传递顾客价值,以此维护良好的顾客关系,形成自己所独有的竞争优势,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的整合方式有战略联盟、虚拟企业及灵敏企业等。

提高企业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对顾客关系的动态管理。顾客关系具有动态发展性,顾客与企业关系随着时间的流失在数量和质量上均会发展变化,关系发展所要求企业具有的能力也会发展变化。企业要适应关系发展过程,就必须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企业的学习能力主要体现在识别和了解顾客的期望和需求上,对企业外部市场发展变化的适应上。而企业的创新能力则主要是企业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不仅仅是技术方面的创新,更是组织的创新、管理创新、价值创新。企业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创新,将顾客的潜在需求和期望需求转化成为现实需求,更好满足不同关系形态的顾客提出的不同价值要求。围绕顾客关系构建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过程,由顾客消费流程分析、机会识别、资源配置、价值创新实现等环节组成的随着关系不断演进的系统。

从顾客关系资源角度出发的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与维持,主要是企业不断收集、开发顾客知识,围绕顾客关系的形成与发展、优化来整合企业拥有的资源的战略逻辑,把战略重点放在如何有助于实现顾客所看重的核心价值,并有效地传递价值,提升顾客价值,维持有价值的顾客关系来形成自己持久的竞争优势,获取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地位。

参考文献:

合同能源管理优势范文第11篇

在我国信息网络日益发展的推动下,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在互联网时代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是传统形式上的竞争,而是以创新思维与大数据方式为主体的新时代竞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重要的管理部门,更是企业在新的发展局势下最佳的辅助性发展工具。因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在互联网时代下,面临着新的发展趋势。企业唯有进一步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在新趋势下的发展,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性,从而才为企业提供最佳的人力资源保障。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互联网时代下面临的新发展趋势

(一)大数据成为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工具

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在互联网新时代,面临着重大的发展趋势转变。大数据,是互联网时代下的重要技术型产物,有着较为强大的数据采集与检索等功能。因而,在互联网时代引领下,大数据成为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工具。它不仅能够有效的贯穿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才选拔与任用机制中。还能够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建立起强大的人才储备信息数据库,并能够对人才数据信息实现实时的系统追踪。有效的协助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更为全面性的掌控企业所有的人力资源内部数据信息,以及人才规划信息。同时,进一步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内部管理结构,实现合理的资源优化配置,形成新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充分的发挥大数据技术的功能优势,实现强大的人才发展共享体系,进一步推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高效性,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代化发展。

(二)思维的跨界促使人力资源管理更具专业性

思维的跨界融合,是互联网时代下最主要的特征。基于这种新的发展形式,对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一化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结构,已经无法适应现实的的发展趋势。因而,在互联网时代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逐渐实现管理结构上的转变,有效的实现思维的跨界融合。对于人才技能的评价实现了多层次化的转变,给予人才足够的能力施展空间,充分的激发人才的潜能,实现企业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除此之外,在互联网时代下,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除了要提升掌握娴熟的技能之外,还需要掌握新时代的企业管理与发展的战略,有效的将互联网思维的优势性融入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当中,充分的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从而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忽略网络时代下的现代化发展。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互联网时代应对新发展趋势的策略

(一)善于运用大数据的功能优势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应当善于把握互联网时代下的大数据功能优势,将大数据技术充分的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中。除了要在薪酬统计管理与绩效考核上应用,还应当在具体的人才招聘、综合培训上应用,从而构建起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同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应当加强对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并以大数据为辅助性工具,对整体的沟通过程进行大数据分析。进而发挥大数据的功能优势,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提供最具科学性的、完整性的数据分析资料,辅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做出最佳的决策。

(二)构建多渠道的人才沟通平台

在互联网时代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应当构建多渠道的人才沟通平台,从而有效的提升企业员工自我价值的体验。基于互联网有着较强的交互性,能够实现思维的跨界融合。这就需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充分的把握互联网时代的这一优势。加强与客户之间的沟通交流,研究出最具创新意义的现代化产品服务。同时,以企业人才为核心,构建多渠道的人才沟通平台,提升人才的交互性沟通交流,形成一个最具现代意义的企业人力资源运作体系。从而充分的调动起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逐渐放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性,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化的提升。

合同能源管理优势范文第12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知识经济;企业人力竞争;知识创新;竞争策略

中图分类号:F20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2-0139-02

人力资源,是一个外来词(HUMAN RESOURCE)。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一定时期内处于劳动年龄、未到劳动年龄和超过劳动年龄但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之和。人力即包括体力与智力。体力是体外的可控制因素,智力是体内的不可控制因素,这两种力量形成混合力量,也就是人的综合力量。这种力量通过具体的运作和实施,形成人力。人力资源分析,是根据企业运作需求,对任何可利用的、创造和再创造的资源,进行有针对的分析和监控。根据企业和单位的发展和追求的目标效益性质不同,为保障资源的节约和有效运用,避免企业资源的无端浪费,就需要企业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本。因此可以看出对当前的人力资源竞争形势的分析对企业和单位的重要性,它决定了企业和单位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定发展。

一、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状况

在二十一世纪这个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发展成为了各个国家的重头戏。要想发展,离不开智力、知识、信息等重要因素,而能完整的汇集这些因素于一身的,便是――人才。由此可以预见,人力资源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增长,综合国力的提高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关调查已显示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一半以上都是以知识经济为基础而发展。随着中国近些年来的外贸经济交流与发展,使中国企业在享受海外市场的广阔天地的同时,在国内的发展也受到一定程度上的竞争压力。我国大部分企业资源管理尚未规范化,许多问题有待解决,需要企业调整企业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拓展海内外市场、调整人力资源体系、建设完善的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体制。

(一)人力资源管理不适合知识经济形势下的企业发展

首要表现是企业对人力资源定位不科学、不准确。长期以来我国企业更多地将人力看作是企业发展的某种成本,然而,在新型的知识经济市场下,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企业长盛不衰的秘密武器。况且,由于外国企业的不断冲击,以往的劳动力为主要人力资源的企业模式,已经不能通过廉价劳动力、低技能、低素质的人力,机械重复运作生产来确保利益。虽然我国拥有非常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由于缺乏专业的经济知识素养,缺乏创新能力,劳动力素质低下,降低了生产产品的技术含量。加之企业缺乏长期培训计划,往往局限于当前的岗位需要,培训周期短、目标单一、缺乏长远的、符合未来潜在发展需求的企业规划,所谓的一些应急培训,解决不了在知识经济形势下企业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

(二)人才管理体制不健全、模式单一、缺乏灵活性

由于当前非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以及对旧的传统管理模式的承袭,使得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和缺陷。企业人力资源的调配,单凭“以人设岗”,缺乏市场实际根据,极其容易导致人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企业人事管理结构的单一、不协调,造成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造成人力资源严重浪费。虽然许多企业已经认识到人才在资源中的重要性,开始提倡“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但在实施上,却无法规避知识经济形势下,人事管理的先进技术与科学方法的有效应用。缺乏对人力个性、优势、兴趣的科学分析,一味强调人力去适应企业,个人服从安排,无法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使得与当前知识经济下的企业发展相违背,滞后的人力资源管理仍然普遍存在。

(三)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加剧,信息技术高度融合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首要资源,是关系企业发展状态的决定因素,也是在企业竞争中获得优势的关键。我国正处于企业人力资源变革的关键时期,由传统的企业管理转向新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市场的瞬息万变,国内的企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市场广阔,购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但同时,企业人力资源的科技素质要求有所提高,在开拓国内外市场的同时,也加剧了企业资源竞争的激烈程度。

二、人力资源竞争中的优劣势战略分析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中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竞争中,存在着“短板”和弊端,落后的人力资源模式与先进的知识经济管理模式相冲突,应急的人力资源发展方向与长远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相冲突,激烈的人力资源竞争和人力资源素质相冲突。但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人力资源竞争也存在一定的市场优势,尤其在近年来,中国企业越来越多走出国外,人力资源竞争平台广泛,竞争管理体制趋于完善。

(一)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在竞争方面存在劣势和不足

1.过于重视学历轻视实践与实力

在人力资源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的企业,大多是因为在招聘之初,只设定学历的门槛,而忽视其实践能力。许多人因多种原因并未获得较高的学历文凭,但由于涉世较早,注重在社会实践中积累宝贵经验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仍然无法在岗位中发挥自身的优势、发掘独特的优势,使得企业或因大材小用、或因学非所用,导致某些企业在实际的人力资源竞争中,处于实力不足阶段。

2.人力资源组织模式落后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基于权力驱动的管理模式,单方面的强调和命令,缺乏对人力资源的科学、有效分析,在人力资源竞争过程中,因无法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处于被动地位。同时,在与国外的人力资源相比较,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完善,没有一套完善的体制管理。人才短缺、缺乏专业性和创新性。

3.人力资源缺乏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

当前正处于知识经济形势下,未来的经济必将以科技创新为主,发展集约型科技创新产业,由于受到传统教育影响和落后的企业资源管理,使企业人力资源创新能力低,竞争意识不强,企业文化氛围不浓厚,无法组织强有力的人力资源,发挥团队创新和竞争精神。

(二)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竞争的优势和有利条件

首先,企业人力资源便是企业竞争得到持续发展的优势。尤其是一些高技能、高科技的人力资源优势,是无法被他人复制的,在竞争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在信息和技术高速发展交流时期,优先利用先进国家和地区的人力资源,在学习西方资源管理的同时,结合国内当时当地的消费特色和人力资源优势和潜力。

其次,高等院校对人才的专业培养和塑造,扩大市场各类技术和管理人才,更新人才结构,为企业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与其他企业在竞争中建立人才资源优势。

再次,这是一个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我国企业逐步走向国外,在与外资谈判和交流过程中,学习外国科学的企业管理和先进的技术生产,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从而在竞争中始终拥有广阔的市场和独特的优势。

三、知识经济形势下企业人力资源策略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企业发展源泉、是企业兴盛根基、是企业鲜活的生命力。要加大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发展需要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而需要从战略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解决企业如何增强人力资源竞争问题。

(一)建立先进的管理理念,注重人力资源综合素质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在于人才。我国企业知识经济发展的今天,要想在人力资源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首先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培养以高素质员工为人力资源竞争的核心目标,企业通过实行民主管理,真正从员工发展需求出发,以发掘潜能、发挥价值为目标,通过激发丰富的创造力,提高产业高新技术发展,才能促进个人的发展和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也只有对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进行自主创新、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更好发挥人力资源的能动性,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谋求发展。同时,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合理有效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加强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继而促使各种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深度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达到节能、环保、绿色、高效的目的。由此带动的人力资源能力的提高,能促使人力资源管理的加强,继而优化能源配置和资源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节能环保,达到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文化的繁荣,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注入生机和活力。

(二)重组人力资源流程,强化公司核心竞争力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再造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分工理论,使人力资源管理都能获得价值增值,实现人力资管价值的最优化。通过完善考察人力资源规划、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培训与评估、完善激励制度和企业员工的酬薪体系、强化安全与健康保障等环节,使企业管理更加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实现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最大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须积极的对职能进行改革和转变,企业的真正主人由管理者转向企业职工,调动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构建学习型企业

合同能源管理优势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竞争优势;保持;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8-0014-02

一、引言

在这样一个IT资源被充分利用的时代,“不上ERP等死,上ERP找死”信息悖论等说法还存在吗?本文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从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企业特征出发,讨论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所带来的竞争优势的逻辑并提出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方法。

二、企业信息化的竞争优势来源与保持

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提升企业价值,这一理论已被多数研究所证明(McFarlan,1984;张华平,2008;张敬伟,2013),那么信息化建设领先的企业就将获得了一定的竞争优势,这些竞争优势主要从信息化投资资金获得优势、专有信息技术优势、信息技术技能优势、信息化管理技能优势中获得。而企业获得的竞争优势是否可以持续,需要探讨。

(一)信息化投资资金

开发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资本被认为是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因为IT的投资是高风险的,投资所需的资本成本较高。而IT投资需要大量的风险投资,通常情况下,只有少数具有实力的企业能够得到风险资本。因此,这些少数企业就获得了信息化投资资金优势,进而获得了一种持续竞争优势。这种风险的来源主要是由信息技术不确定性和市场不确定导致的。

但如果是较小项目的信息技术投资难以产生企业竞争差异;也会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技术风险降低,风险资本更加容易进入企业,进而失去这种竞争优势变弱,甚至消失;另外,市场中存在技术跟随现象,一旦技术先行者解决了信息化建设的技术和市场风险,跟随者就会面临较小的风险补偿索求,这种情况下也会降低由于资金导致的竞争差异。可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获得优势会产生竞争优势,但这种竞争优势不会持续。

(二)专有信息技术

那些被认为可以被企业保持为专有的信息技术被认为是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因为这些专有技术是保密的,是被企业垄断的,它能单独为企业创造价值,这种情况下,企业通过专有信息技术而进行的信息化建设可以带来竞争优势。

但企业管理信息技术很难申请专利,这样这种技术的应用很难保证不被模仿,如果这项技术在企业的应用被证明是有效的,那么很多企业就会模仿。员工的流动性、技术交流、共同开发的第三方与企业合作均可能使得该项信息技术最终应用于很多企业,最初开发的企业就失去了竞争优势。可见,一般情况下,企业信息技术是一种普遍资源,多数企业可以获得,专有的信息技术就变得不再专有,企业通过专有信息技术获得的竞争优势也是暂时的。

(三)信息技术技能

信息技术技能是指企业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开发新的信息技术并为企业生产、服务提供帮助的能力,也就是信息技术的再开发。

这些能力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是价值的,但是一般不是,即使是异质的,这些能力具有流动性,也就是再开发的技术人员可以在企业间流动,使得信息技术能力在多数企业被应用,也可以通过员工参与相关技术的培训进而获得这种技能。所以,信息技术技能可以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但不是持续的。

(四)信息化管理技能

企业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技术技能,还必须有信息化的管理技能。这种技能主要包括认知、开发、应用信息技术以及支持和提高其他商业功能的管理能力。信息化的管理技能被认为是唯一可以成为企业竞争优势并且是长久竞争优势的来源。理由如下:首先,信息化管理技能具有异质性及不可模仿性。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同的竞争性企业规模、发展历程、面临的内部环境是不一样的,同一种信息化管理技能应用于不同企业产生的效应是不一样的,即使管理技能具有流动性,也难以缩小本来就具有管理技能优势所带来的企业竞争优势。其次,信息化管理技能是企业长期积累的,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管理者之间、员工之间的合作关系是不可复制的,很难简单将本质的管理技能移植到另外的企业。最后,通过信息化管理技能形成的整个企业的各个子系统的有机结合方式复制。综上所述,具有优秀的企业信息化管理技能和良好的实施效果的企业能够获得一种长久的竞争优势。

三、结论与建议

企业信息化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已被基础资源理论所揭示,企业信息化为企业创造价值同时带来竞争优势,然而通过以上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的分析发现,只有企业信息化的管理技能能够为企业带来持久的竞争优势。所以,要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方法就是加强信息化管理能力。对于增强信息化管理技能是不容易的,企业可以从实现企业信息化持续竞争优势的以下三大基本途径和三个必要条件着手,更好地将企业信息技术与管理方法有机结合。

三大基本途径是企业信息化建设计划管理、组合管理、全周期管理。

第一,企业信息化计划管理。信息化计划管理涉及信息化项目,信息化项目设计主要为了取得明确经营业绩和其他利益进行的活动,计划则是各种项目的组合,包括信息技术项目、人员培训等,其要点是所有步骤必须有经营结果,也就是目标。而计划管理是围绕经营目标从项目开始到产出的整个过程进行管理。

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计划管理:首先,在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时要以组合投资的思想定义该计划的范围。即不能仅仅关注信息技术如何引进,应更多地考虑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现实可行性、发展潜力、企业各种生产经营是否会受到影响、员工培训等。其次,要多维度地评估信息化的价值。评估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是否正确、信息化建设方法是否合理、产生绩效是否复合预期。最后,计划的管理者需要从系统角度将信息化项目看作整个有机组成项目,并且要以经营产出为导向进行管理,在建立并管理执行计划情况的追踪系统,以便在变化的环境中也能采取纠正措施,实现计划的最大价值。

第二,企业信息化组合管理。信息化的组合管理就是将和信息化建设项目相联系的其他项目建设进行合理、有效的组合,以考虑整个项目群的整体绩效。就像金融市场上进行投资组合的管理一样,经营组合进而产生绩效并非易事,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对涉及信息化的项目计划归类。因为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相关项目并非每一个都重要,信息化组合管理者应当区分轻重缓急进行建设。(2)管理企业信息化风险,提高其价值。比如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缓解信息化建设会面临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3)管理和协调信息化建设相关项目内部矛盾。因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涉及企业多个部门,多个项目,内部的稀缺资源竞争、重叠功能改革等都会影响整个信息化建设项目集合的有效性,所以要进行管理和协调。

第三,企业信息化全周期管理。信息化的全周期管理就是在信息化建设概念产生到信息化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整个过程的管理。这种全周期管理将信息化计划管理和组合管理结合起来从时间维度进行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全周期管理主要关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详细过程,包括项目计划的产生、选择、修改、放弃等决策点,管理者可以围绕这些关键点进行跟踪管理。

不论是企业信息化的计划管理、组合管理、全周期管理都有这几个必要条件,这些条件需要由不同的组织进行管理和实施,这三个必要条件是参与者的责任心、信息化实现效果相关测度、企业变革的超前管理。

一是加强参与者的责任心。参与者的责任心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参与和执行必不可少,特别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者的责任心,在企业中形成一个责任态度体系非常重要,并且要注意责任的划分要依据不同信息化建设项目进行。

二是进行信息化实现效果的相关测度。对于信息化实现效果的测度,要进行多个维度测度,不仅要测度信息化贡献率,还要测试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实施成果,这样既有利于寻找新信息化建设的不足,也有利于责任的区分。

三是强化企业变革的超前管理。如果将企业视为一个系统,信息化的建设不仅涉及各个项目的投资建设,也涉及企业生产流程的改革,而变革会使得企业处于不稳定状态,所以进行事前变革管理显得异常重要,比如进行员工变革承诺和愿景塑造。

综上所述,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中,应当在明确参与者责任、评价信息化建设水平和企业变革的超前管理的必备条件下,更多地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计划管理、组合管理以及全周期管理。这样的信息化建设,才会持续地为企业创造价值并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杰伊・B.巴尼.资源基础理论――创建并保持竞争优势[M].张书军,苏晓华,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11.

[2] 约翰・索普.信息悖论[M].陈劲,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3] 张华平.企业信息化促进企业价值增值的途径分析[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0-52.

合同能源管理优势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价值链管理,供给链管理,竞争优势,战略管理

在变革的时代,企业面临着种种挑战,这势必导致管理思想的变迁。目前,理论界对这一变化一致的看法体现在4个方面:由过程管理向战略管理转变;由内向管理向外向管理转变;由产品市场管理向价值管理转变;由行为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变。毫无疑问,企业战略管理将是这场变革的中心,它将引发许多新动向,对这一趋势能作出前瞻性把握的企业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鉴于此,笔者试图对由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以价值链为分析工具旨在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管理模式——价值链管理进行“新”视角研究,以确立其在提升企业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核心地位。

一、价值链管理及价值链管理的传统观念与误区

价值链管理就是对价值链的管理,即对企业各项战略活动本身及其之间物流和信息流等进行的计划、协调和控制。为此,探讨价值链管理就须界定价值链的科学内涵。

1.价值链的内涵

每一个企业都是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的集合。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价值链表示出来。一个企业的价值链和它所从事的单个活动的方式反映了其历史、战略、推行战略的途径以及这些活动的根本效益。为了加深对价值链的理解和认识,现作以下几点说明:(1)价值链分析的基础是价值,而不是成本。(2)价值链是由各种价值活动构成的,即由基本增值活动和辅助性增值活动构成。(3)企业的价值链体现在价值系统的更广泛的一连串活动之中(见图1)。(4)一条基本价值链可以进行再分解,如作为基本增值活动的市场销售就可再分为营销管理、广告、销售队伍管理、销售业务、技术文献、促销等活动。(5)价值链的各环节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6)在同一产业中,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价值链,对于同一个企业而言,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会有不同的价值链。正确地理解价值链的内涵是进行价值链管理的有效基础。进行价值链管理就要摒弃关于价值链管理的传统观念与误区。

图1  价值系统

2.价值链管理的传统观念与误区

传统价值链管理在观念上存在许多不足和误区,导致实际中价值链管理水平低,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主要表现为:

(1)价值链不完全,大量相关价值活动没有纳入其视野。传统的价值链概念最多覆盖到企业自身的直接供货商和直接客户,而不包括其他相关的外部组织以及外部组织与本企业的联结边界,没有涉及产业价值链和社会链的范畴。因此,传统的价值链管理方法往往只重视企业内部的运作,且更多的是关注于物流,忽视了信息流和资金流。

(2)缺乏协调机制。尤其是大的制造公司通常采用分散的组织结构,相关分支机构和组织遍布全球各个角落,但往往缺乏统一、有效的协调机制,造成不同分支机构和组织之间的隔离和信息交流的障碍。同一公司内部尚且如此,至于与同一条价值链中的其他非本公司的组织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相互协调就更少也更难了。

(3)没有衡量价值链整体性能的正确标准。价值链中各环节基本上是按照局部的目标运行,即所谓“自动化孤岛”。这些“孤岛”的目标加起来并不一定导致价值链整体性能的最优,而且很可能是相互冲突的。如难以接受统一的、以共同目标为基础的库存策略,实际上大部分企业根本没有制定这样的策略。又比如,忽视内部客户也是经常现象:当一个子公司面对外部客户和内部客户(如同一总公司的其他子公司或组织)时,外部客户通常获得较高的优先级,定货优先满足。这种现象似乎是为了“一致对外”,可以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其实结果往往导致企业整体价值链不确定性的增加。

(4)忽略了不确定性的影响,数据不准确。如报价时声称的响应时间经常得不到保证,而且不能及时将这些信息通报给顾客,造成顾客的不满意和企业信息丧失,形象受损。由于对不确定性的认识不足,实际上许多组织长期接受这种不确定性,并用人力、物力或其他资源来允许不确定性存在,而在消除、减小不确定性方面所做的工作不多。这种不确定性在整个价值链中有不断被放大的趋势,即所谓“牛鞭效应”  (BULIWHIP EFFECT),进一步造成系统数据的严重失真。

(5)信息系统效率低下。由于信息量巨大而且分布范围广泛,信息系统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兼容性和容错性一般很差,采集、检索和传送数据负担极其沉重。因此,数据实时性差,生产计划周期很长(经常是每月进行一次),对外部变化的反应速度缓慢。

(6)在产品工艺设计阶段没有考虑价值链相关的问题,而在价值链设计阶段又与生产过程的运作决策相脱节。

以上所列举的传统价值链管理在观念上和表现上存在的不足,80年代末开始就被一些学者和全球性的世界级企业所认识,并对改进的方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实践。

二、价值链管理与竞争优势的新视角:协同效应

自迈克尔·波特提出价值链概念并把对其管理作为企业在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以来,理论界和企业界基本上对其形成共识:认为价值链理论的核心是,在一个企业众多的“价值活动”中,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创造价值。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实际上来自企业价值链的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战略活动,就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尤其是能够保持长期的优势,说到底,是企业在价值链某些特定的战略环节上的优势,而行业的垄断优势来自于该行业的某些特定行业的垄断优势。对此,笔者持赞同态度,但也有自己的另外一些看法。笔者认为,价值链管理的核心是使企业形成竞争优势,但竞争优势的来源是企业内部的协同效应,亦即企业内部协同。协同效应被分解的各项战略活动实现有机整合,促使企业成本降低,创新能力增强,竞争优势的模仿性难度加大,从而使企业长期处于竞争优势。

所谓协同效应,是指企业在战略管理的支配下,企业内部实现整体性协调后,由企业内部各活动的功能来耦合而成的企业整体性功能,它远远超出企业各战略活动的功能之和。企业整体协调后所产生的整体功能的增强,称之为协同效应,可以简单地表示为“1+1>2”,即公司的整体价值大于各部分的价值之和。正是这种隐性的、不易被识别的价值增值,为企业带来了竞争优势。企业的采购、生产、营销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协调统一,各分支机构在资源上的共享、资金上的互补、人员的合理流动等等,都使成本降低。另一方面,各项战略活动的协调互补可以使一项新的管理经验得以不断推广和创新,也能够使一项新的技术应用于相关或相似的活动中去,从而使产品不断创新,还可以使有相似顾客的业务单元实现同时增加销售量。这种无形的协同使一种创新不断推广,从而产生更多的创新。

协同使企业长期具有竞争优势,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协同的作用机制。企业的各项价值创造活动是相互联系的,只有它们互相协调,步调一致,才能使成本不断降低,创新不断出现,使企业处于长期竞争优势。协同效应的作用机制可用动态图来表示(见图2)。

图2  协同效应作用机制示意图

图3  供应链的结构模型

图3中管理部门的管理活动要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制定出战略规划及发展方向,管理部门把欲开发产品的计划交给研制部门,研制部门负责设计开发产品,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向管理部门反馈信息,使其不断调整计划和方向,使之不断完善。同样研发部门和生产部门之间、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之间、销售部门和服务部门之间也存在着双向的信息交流。另一方面,每个部门之间、部门内部都要接受来自其他各部门的信息,并据此做出反应,把信息传递给其他各个部门。在现代企业中,各部门是处于平等地位的,各部门应在平等的基础上,为实现企业的整体利益最大化,相互协调活动,创造整体的竞争优势。如果把企业看作一个系统,它还必须和系统以外的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不断调整自己以保持整个系统自身平衡。迈克尔·波特认为,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与保持,不仅取决于它对价值链的管理,而且取决于对整个价值系统的适应。二是协同效应的不同模仿性。企业处于竞争优势的持久性由战略模仿的困难性所决定。协同造成的竞争优势来源的模糊性使竞争对手不知如何模仿。“1+1>2”这个式子不是简单的加和,式子中多出的部分即为协同效应产生的竞争优势。企业是由特定的环境、组织管理模式、生产技术等各个方面组成的有机统一体,各因素之间有形的及无形的协调人让竞争对手难以识别。海尔总裁张瑞敏把海尔的管理经验总结为:“海尔管理模式=日本管理(团队精神和吃苦精神)+美国管理(个性发展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精髓”。然而海尔的管理绝对不是这三者的简单相加,而三者各占多大比例以及怎样融合在一起是很难被量化的,这就是协同的魅力所在。正因为协同效应的存在,使竞争对手面对已阐明的经验却束手无策。价值链管理能产生协同效应,而协同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给竞争对手增加了竞争难度。

三、价值链管理的发展趋势

价值链管理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价值链管理的分解与整合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的今天,消费者的需求日益多样化,这就要求社会分工更加细化,致使价值链的增值环节变得越来越多,结构也更复杂。一种产品的服务所形成的价值链过程已很少能由一家企业来完成,除非企业具有非常充分的资金和十分全面的能力。于是价值链就开始分解,一些新的企业加入了价值链,并在某个环节建立起新的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表现为在该环节上具有成熟、精湛的技术和较低的成本。他们的进入使一些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迫使它们不得不放弃某些价值环节,从自己的比较优势出发,选择若干环节培育并增强其竞争能力,重新确立自己的优势地位。价值链的不断分解,使市场上出现了许多相对独立的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增值环节。这些原本属于某个价值链的环节一旦独立出来,就未必只对应于某个特定的价值链,它也有可能加入到其他相关的价值链中去。于是出现了新的市场机会——价值链的整合。即可以设计一个新的价值链,通过市场选择最优的环节,把它们联结起来,创造出一个价值链。在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这种整合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由以上分析可见,价值链的分解与整合已成为价值链管理的必然趋势。几家甚至多家企业在一个完整的价值链中,各自选取能发挥自己最大的比较优势的环节,携手合作,共同完成价值链的全过程,从而最大幅度地降低最终产品成本,实现更高的增值效益。企业经营的核心,是用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价值链的分解与整合管理能保证企业获得最大的投入产出比。

2.价值链管理的虚拟化

价值链的虚拟管理就是对没有一个实体企业为依托,而是由不同的价值链的战略活动环节构成的虚拟企业的价值活动的协同管理,以达竞争优势最大化。显然,它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波特的价值链管理范畴。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在此基础上虚拟企业的出现、虚拟经营的兴起和发展,价值链的管理必将涌现出虚拟化发展趋势。

3.价值链管理的供给链管理化趋势

供给链的概念产生于发达国家工业化走向成熟的阶段,随着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信息化出现,供给链这种适宜形式的本身随同信息化过程呈现业务同步化,供给链从动态上逐渐流程整合、同步化开始向着宽度方面拓展主体关系。其模型如图。

供给链管理就是指对供给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供给链的管理一方面能拓宽企业实际可资利用的资源范围,另一方面,它使得企业能够在保持核心能力的同时,通过将原来属于企业边界内的环节交由外部协作伙伴完成,以更低的成本拥有必要的辅助功能。此外,环境风险也被相应分摊,从而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并充分利用现有能力。对于处于从属地位的企业而言,供给链首先有助于增强它们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也为它们带来更多的战略调整机会:既可能走进一步专业化的道路,也更得于向协作伙伴学习,从而获得更广泛的知识,分享相关的技术能力等。总之,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供给链管理必将是价值链管理的演化方向。

四、价值链管理的战略应用

基于以上对于价值链管理诸多方面的认识及价值链管理发展趋势的预测,结合当今企业竞争的严峻环境,探讨价值链管理的战略应用。

1.分解:强调做精做强,而非做大做全

企业应重新审视自己所参与的价值过程,从功能与成本的比较中,研究在哪些环节上自己具有比较优势,或有可能建立起竞争优势,集中力量培育并发展这种优势;从维护企业品牌角度研究哪些是重要的、核心环节,保留并增强这些环节上的能力,把不具有优势的或非核心的一些环节分离出来,利用市场寻求合作伙伴,共同完成整个价值链的全过程。

2.整合:设计新的价值链,广泛利用社会资源

在买方市场的态势下,在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情况下,市场上就会存在许多相对独立的,且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增值环节。对企业来说,这些都是可利用的社会资源。然而,要让这些分散的环节创造出新的价值,必须要用一个价值链把它们有机地串联起来。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家掌握丰富的信息,具有创新的观念和敏锐的眼光,并具备相关的知识和经营智慧。

3.协同:核心竞争能力的培养

自普拉哈拉德和哈默(1990)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企业核心能力》一文以来,核心能力在企业发展和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方面迅速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了企业经营和管理的重要理论之一。一些企业的经验实证分析有力地证实了这一理论的主要论点,但在企业的实践中却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原因是企业管理者虽然理解核心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却不知道如何养育、维持和转换核心能力。波特(1997)以价值链为分析工具,提供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应抓住关键的价值增值活动,这些价值使增值活动能以比竞争者更低的成本进行,正是这些独特的持续性活动构成了企业的核心能力;普拉哈拉德与哈默 (1990)认为核心能力来源于企业内部的核心资源; David J·Collion等(1995)在《资源竞争:90年代的战略》中提出企业核心能力来源于企业在产业环境中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有“价值”的资源。就此,笔者认为,企业核心能力来源于企业价值链管理的协同效应及企业价值系统(供给链)的整合协调管理。如:企业文化、品牌等都可看作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而它们的培养决不是企业内部价值链的某项战略活动管理的结果,而应来自企业内部整体资源的协同,来自企业的利益攸关者(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顾客等)创造。

4.加强企业战略联盟

战略联盟是近来国内媒体报道中出现频率相当高的一个词,它是指两个或多个企业之间为了实现一定的战略目的,在一定时期内进行的一种合作安排。它已成为企业加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实施战略联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之间存在着资源的相互依赖性和经济活动的多元化性,这些资源和价值活动在联盟中能够得到新的组合和延伸,使企业降低交易成本,获取更多的潜在利润;企业在联盟中可以相互学习,形成新的知识和技能等。比如联盟追求的是竞争中的合作,通过对各成员企业技术、管理、资金、信息和市场资源的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更强的协同优势,共同做大市场,为企业的利益攸关者创造最高价值。

战略联盟不同于企业间的并购,并不强调伙伴之间的全面相容性,它所重视的是相互之间的某些经营资源的共同运用,对相容性部分的要求是部分的、有选择的。把握不同的选择,可以组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合作联盟,具有灵活、快速、经济等优势。战略联盟的实施具有以下优点:协同性,整合联盟中分散的公司资源,凝聚成一股力量。提高运作速度,尤其大企业与小企业联盟时更是如此。分担风险,使企业能够把握伴有较大风险的机遇,加强合作者之间的技术交流,使它们在各自独立的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与竞争对手结成联盟,可以把竞争对手限定到它的地盘上,避免双方展开两败俱伤的竞争。通过联盟获得重要的市场情报,使营销领域向纵向或横向扩大,使合作者能够进入单方难以渗透的市场,有助于销售的增长。

5.提升流程的能力

流程能力是通过供给链的建设,管理与创新来实现的,不仅包括内部价值链的不断改良和创新,还要统筹协调与供应商、中间商的经营程序,保障整个通路对顾客需求的快速而协调地反应,内部的研发、生产以及上下游企业的关系都是并购与战略联盟所希望加强的环节。

6.企业虚拟化经营

虚拟化经营是企业在知识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一种重要的经营方式。它有利于增强企业在合作伙伴、合作领域、合作方式、各自组织结构选择的灵活性,企业之间便于借助于互联网快速、高效地和接受业务数据和信息,既大大降低了风险,又适应电子商务环境的特点,在资源、技术、人员、物流、配送、安全等多方面发挥协同的优势。

合同能源管理优势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价值链管理,供给链管理,竞争优势,战略管理

在变革的时代,企业面临着种种挑战,这势必导致管理思想的变迁。目前,理论界对这一变化一致的看法体现在4个方面:由过程管理向战略管理转变;由内向管理向外向管理转变;由产品市场管理向价值管理转变;由行为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变。毫无疑问,企业战略管理将是这场变革的中心,它将引发许多新动向,对这一趋势能作出前瞻性把握的企业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鉴于此,笔者试图对由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以价值链为分析工具旨在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管理模式——价值链管理进行“新”视角研究,以确立其在提升企业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核心地位。

一、价值链管理及价值链管理的传统观念与误区

价值链管理就是对价值链的管理,即对企业各项战略活动本身及其之间物流和信息流等进行的计划、协调和控制。为此,探讨价值链管理就须界定价值链的科学内涵。

1.价值链的内涵

每一个企业都是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的集合。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价值链表示出来。一个企业的价值链和它所从事的单个活动的方式反映了其历史、战略、推行战略的途径以及这些活动的根本效益。为了加深对价值链的理解和认识,现作以下几点说明:(1)价值链分析的基础是价值,而不是成本。(2)价值链是由各种价值活动构成的,即由基本增值活动和辅助性增值活动构成。(3)企业的价值链体现在价值系统的更广泛的一连串活动之中(见图1)。(4)一条基本价值链可以进行再分解,如作为基本增值活动的市场销售就可再分为营销管理、广告、销售队伍管理、销售业务、技术文献、促销等活动。(5)价值链的各环节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6)在同一产业中,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价值链,对于同一个企业而言,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会有不同的价值链。正确地理解价值链的内涵是进行价值链管理的有效基础。进行价值链管理就要摒弃关于价值链管理的传统观念与误区。

2.价值链管理的传统观念与误区

传统价值链管理在观念上存在许多不足和误区,导致实际中价值链管理水平低,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主要表现为:

(1)价值链不完全,大量相关价值活动没有纳入其视野。传统的价值链概念最多覆盖到企业自身的直接供货商和直接客户,而不包括其他相关的外部组织以及外部组织与本企业的联结边界,没有涉及产业价值链和社会链的范畴。因此,传统的价值链管理方法往往只重视企业内部的运作,且更多的是关注于物流,忽视了信息流和资金流。

(2)缺乏协调机制。尤其是大的制造公司通常采用分散的组织结构,相关分支机构和组织遍布全球各个角落,但往往缺乏统一、有效的协调机制,造成不同分支机构和组织之间的隔离和信息交流的障碍。同一公司内部尚且如此,至于与同一条价值链中的其他非本公司的组织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相互协调就更少也更难了。

(3)没有衡量价值链整体性能的正确标准。价值链中各环节基本上是按照局部的目标运行,即所谓“自动化孤岛”。这些“孤岛”的目标加起来并不一定导致价值链整体性能的最优,而且很可能是相互冲突的。如难以接受统一的、以共同目标为基础的库存策略,实际上大部分企业根本没有制定这样的策略。又比如,忽视内部客户也是经常现象:当一个子公司面对外部客户和内部客户(如同一总公司的其他子公司或组织)时,外部客户通常获得较高的优先级,定货优先满足。这种现象似乎是为了“一致对外”,可以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其实结果往往导致企业整体价值链不确定性的增加。

(4)忽略了不确定性的影响,数据不准确。如报价时声称的响应时间经常得不到保证,而且不能及时将这些信息通报给顾客,造成顾客的不满意和企业信息丧失,形象受损。由于对不确定性的认识不足,实际上许多组织长期接受这种不确定性,并用人力、物力或其他资源来允许不确定性存在,而在消除、减小不确定性方面所做的工作不多。这种不确定性在整个价值链中有不断被放大的趋势,即所谓“牛鞭效应” (BULIWHIP EFFECT),进一步造成系统数据的严重失真。

(5)信息系统效率低下。由于信息量巨大而且分布范围广泛,信息系统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兼容性和容错性一般很差,采集、检索和传送数据负担极其沉重。因此,数据实时性差,生产计划周期很长(经常是每月进行一次),对外部变化的反应速度缓慢。

(6)在产品工艺设计阶段没有考虑价值链相关的问题,而在价值链设计阶段又与生产过程的运作决策相脱节。

以上所列举的传统价值链管理在观念上和表现上存在的不足,80年代末开始就被一些学者和全球性的世界级企业所认识,并对改进的方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实践。

二、价值链管理与竞争优势的新视角:协同效应

自迈克尔·波特提出价值链概念并把对其管理作为企业在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以来,理论界和企业界基本上对其形成共识:认为价值链理论的核心是,在一个企业众多的“价值活动”中,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创造价值。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实际上来自企业价值链的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战略活动,就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尤其是能够保持长期的优势,说到底,是企业在价值链某些特定的战略环节上的优势,而行业的垄断优势来自于该行业的某些特定行业的垄断优势。对此,笔者持赞同态度,但也有自己的另外一些看法。笔者认为,价值链管理的核心是使企业形成竞争优势,但竞争优势的来源是企业内部的协同效应,亦即企业内部协同。协同效应被分解的各项战略活动实现有机整合,促使企业成本降低,创新能力增强,竞争优势的模仿性难度加大,从而使企业长期处于竞争优势。

所谓协同效应,是指企业在战略管理的支配下,企业内部实现整体性协调后,由企业内部各活动的功能来耦合而成的企业整体性功能,它远远超出企业各战略活动的功能之和。企业整体协调后所产生的整体功能的增强,称之为协同效应,可以简单地表示为“1+1>2”,即公司的整体价值大于各部分的价值之和。正是这种隐性的、不易被识别的价值增值,为企业带来了竞争优势。企业的采购、生产、营销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协调统一,各分支机构在资源上的共享、资金上的互补、人员的合理流动等等,都使成本降低。另一方面,各项战略活动的协调互补可以使一项新的管理经验得以不断推广和创新,也能够使一项新的技术应用于相关或相似的活动中去,从而使产品不断创新,还可以使有相似顾客的业务单元实现同时增加销售量。这种无形的协同使一种创新不断推广,从而产生更多的创新。

协同使企业长期具有竞争优势,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协同的作用机制。企业的各项价值创造活动是相互联系的,只有它们互相协调,步调一致,才能使成本不断降低,创新不断出现,使企业处于长期竞争优势。协同效应的作用机制可用动态图来表示(见图2)。

图3中管理部门的管理活动要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制定出战略规划及发展方向,管理部门把欲开发产品的计划交给研制部门,研制部门负责设计开发产品,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向管理部门反馈信息,使其不断调整计划和方向,使之不断完善。同样研发部门和生产部门之间、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之间、销售部门和服务部门之间也存在着双向的信息交流。另一方面,每个部门之间、部门内部都要接受来自其他各部门的信息,并据此做出反应,把信息传递给其他各个部门。在现代企业中,各部门是处于平等地位的,各部门应在平等的基础上,为实现企业的整体利益最大化,相互协调活动,创造整体的竞争优势。如果把企业看作一个系统,它还必须和系统以外的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不断调整自己以保持整个系统自身平衡。迈克尔·波特认为,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与保持,不仅取决于它对价值链的管理,而且取决于对整个价值系统的适应。二是协同效应的不同模仿性。企业处于竞争优势的持久性由战略模仿的困难性所决定。协同造成的竞争优势来源的模糊性使竞争对手不知如何模仿。“1+1>2”这个式子不是简单的加和,式子中多出的部分即为协同效应产生的竞争优势。企业是由特定的环境、组织管理模式、生产技术等各个方面组成的有机统一体,各因素之间有形的及无形的协调人让竞争对手难以识别。海尔总裁张瑞敏把海尔的管理经验总结为:“海尔管理模式=日本管理(团队精神和吃苦精神)+美国管理(个性发展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精髓”。然而海尔的管理绝对不是这三者的简单相加,而三者各占多大比例以及怎样融合在一起是很难被量化的,这就是协同的魅力所在。正因为协同效应的存在,使竞争对手面对已阐明的经验却束手无策。价值链管理能产生协同效应,而协同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给竞争对手增加了竞争难度。

三、价值链管理的发展趋势

价值链管理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价值链管理的分解与整合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的今天,消费者的需求日益多样化,这就要求社会分工更加细化,致使价值链的增值环节变得越来越多,结构也更复杂。一种产品的服务所形成的价值链过程已很少能由一家企业来完成,除非企业具有非常充分的资金和十分全面的能力。于是价值链就开始分解,一些新的企业加入了价值链,并在某个环节建立起新的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表现为在该环节上具有成熟、精湛的技术和较低的成本。他们的进入使一些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迫使它们不得不放弃某些价值环节,从自己的比较优势出发,选择若干环节培育并增强其竞争能力,重新确立自己的优势地位。价值链的不断分解,使市场上出现了许多相对独立的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增值环节。这些原本属于某个价值链的环节一旦独立出来,就未必只对应于某个特定的价值链,它也有可能加入到其他相关的价值链中去。于是出现了新的市场机会——价值链的整合。即可以设计一个新的价值链,通过市场选择最优的环节,把它们联结起来,创造出一个价值链。在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这种整合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由以上分析可见,价值链的分解与整合已成为价值链管理的必然趋势。几家甚至多家企业在一个完整的价值链中,各自选取能发挥自己最大的比较优势的环节,携手合作,共同完成价值链的全过程,从而最大幅度地降低最终产品成本,实现更高的增值效益。企业经营的核心,是用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价值链的分解与整合管理能保证企业获得最大的投入产出比。

2.价值链管理的虚拟化

价值链的虚拟管理就是对没有一个实体企业为依托,而是由不同的价值链的战略活动环节构成的虚拟企业的价值活动的协同管理,以达竞争优势最大化。显然,它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波特的价值链管理范畴。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在此基础上虚拟企业的出现、虚拟经营的兴起和发展,价值链的管理必将涌现出虚拟化发展趋势。

3.价值链管理的供给链管理化趋势

供给链的概念产生于发达国家工业化走向成熟的阶段,随着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信息化出现,供给链这种适宜形式的本身随同信息化过程呈现业务同步化,供给链从动态上逐渐流程整合、同步化开始向着宽度方面拓展主体关系。其模型如图。

供给链管理就是指对供给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供给链的管理一方面能拓宽企业实际可资利用的资源范围,另一方面,它使得企业能够在保持核心能力的同时,通过将原来属于企业边界内的环节交由外部协作伙伴完成,以更低的成本拥有必要的辅助功能。此外,环境风险也被相应分摊,从而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并充分利用现有能力。对于处于从属地位的企业而言,供给链首先有助于增强它们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也为它们带来更多的战略调整机会:既可能走进一步专业化的道路,也更得于向协作伙伴学习,从而获得更广泛的知识,分享相关的技术能力等。总之,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供给链管理必将是价值链管理的演化方向。

四、价值链管理的战略应用

基于以上对于价值链管理诸多方面的认识及价值链管理发展趋势的预测,结合当今企业竞争的严峻环境,探讨价值链管理的战略应用。

1.分解:强调做精做强,而非做大做全

企业应重新审视自己所参与的价值过程,从功能与成本的比较中,研究在哪些环节上自己具有比较优势,或有可能建立起竞争优势,集中力量培育并发展这种优势;从维护企业品牌角度研究哪些是重要的、核心环节,保留并增强这些环节上的能力,把不具有优势的或非核心的一些环节分离出来,利用市场寻求合作伙伴,共同完成整个价值链的全过程。

2.整合:设计新的价值链,广泛利用社会资源

在买方市场的态势下,在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情况下,市场上就会存在许多相对独立的,且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增值环节。对企业来说,这些都是可利用的社会资源。然而,要让这些分散的环节创造出新的价值,必须要用一个价值链把它们有机地串联起来。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家掌握丰富的信息,具有创新的观念和敏锐的眼光,并具备相关的知识和经营智慧。

3.协同:核心竞争能力的培养

自普拉哈拉德和哈默(1990)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企业核心能力》一文以来,核心能力在企业发展和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方面迅速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了企业经营和管理的重要理论之一。一些企业的经验实证分析有力地证实了这一理论的主要论点,但在企业的实践中却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原因是企业管理者虽然理解核心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却不知道如何养育、维持和转换核心能力。波特(1997)以价值链为分析工具,提供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应抓住关键的价值增值活动,这些价值使增值活动能以比竞争者更低的成本进行,正是这些独特的持续性活动构成了企业的核心能力;普拉哈拉德与哈默 (1990)认为核心能力来源于企业内部的核心资源; David J·Collion等(1995)在《资源竞争:90年代的战略》中提出企业核心能力来源于企业在产业环境中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有“价值”的资源。就此,笔者认为,企业核心能力来源于企业价值链管理的协同效应及企业价值系统(供给链)的整合协调管理。如:企业文化、品牌等都可看作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而它们的培养决不是企业内部价值链的某项战略活动管理的结果,而应来自企业内部整体资源的协同,来自企业的利益攸关者(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顾客等)创造。

4.加强企业战略联盟

战略联盟是近来国内媒体报道中出现频率相当高的一个词,它是指两个或多个企业之间为了实现一定的战略目的,在一定时期内进行的一种合作安排。它已成为企业加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实施战略联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之间存在着资源的相互依赖性和经济活动的多元化性,这些资源和价值活动在联盟中能够得到新的组合和延伸,使企业降低交易成本,获取更多的潜在利润;企业在联盟中可以相互学习,形成新的知识和技能等。比如联盟追求的是竞争中的合作,通过对各成员企业技术、管理、资金、信息和市场资源的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更强的协同优势,共同做大市场,为企业的利益攸关者创造最高价值。

战略联盟不同于企业间的并购,并不强调伙伴之间的全面相容性,它所重视的是相互之间的某些经营资源的共同运用,对相容性部分的要求是部分的、有选择的。把握不同的选择,可以组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合作联盟,具有灵活、快速、经济等优势。战略联盟的实施具有以下优点:协同性,整合联盟中分散的公司资源,凝聚成一股力量。提高运作速度,尤其大企业与小企业联盟时更是如此。分担风险,使企业能够把握伴有较大风险的机遇,加强合作者之间的技术交流,使它们在各自独立的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与竞争对手结成联盟,可以把竞争对手限定到它的地盘上,避免双方展开两败俱伤的竞争。通过联盟获得重要的市场情报,使营销领域向纵向或横向扩大,使合作者能够进入单方难以渗透的市场,有助于销售的增长。

5.提升流程的能力

流程能力是通过供给链的建设,管理与创新来实现的,不仅包括内部价值链的不断改良和创新,还要统筹协调与供应商、中间商的经营程序,保障整个通路对顾客需求的快速而协调地反应,内部的研发、生产以及上下游企业的关系都是并购与战略联盟所希望加强的环节。

6.企业虚拟化经营

虚拟化经营是企业在知识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一种重要的经营方式。它有利于增强企业在合作伙伴、合作领域、合作方式、各自组织结构选择的灵活性,企业之间便于借助于互联网快速、高效地和接受业务数据和信息,既大大降低了风险,又适应电子商务环境的特点,在资源、技术、人员、物流、配送、安全等多方面发挥协同的优势。